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28 因明正理門論本   No. 1628 [No. 1629]   因明正理門論本   大域龍菩薩造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為欲簡持能立能破義中真實故造斯論。  宗等多言說能立  是中唯隨自意樂  為所成立說名宗  非彼相違義能遣   宗等多言說能立者。由宗因喻多言辯說他未了義故。此多言於論式等說名能立。又以一言說能立者為顯總成一能立性。由此應知。隨有所闕名能立過。言是中者。起論端義。或簡持義。是宗等中故名是中。所言唯者。是簡別義。隨自意顯不顧論宗隨自意立。樂為所立。謂不樂為能成立性。若異此者。說所成立。似因似喻應亦名宗。為顯離餘立宗過失故。言非彼相違義能遣。若非違義言聲所遣。如立一切言皆是妄。或先所立宗義相違。如獯狐子立聲為常。又若於中由不共故無有比量為極成言相違義遣。如說懷兔非月有故。又於有法即彼所立為此極成現量比量相違義遣。如有成立聲非所聞瓶是常等。諸有說言。宗因相違名宗違者。此非宗過。以於此中立聲為常。一切皆是無常故者。是喻方便惡立異法。由合喻顯非一切故。此因非有。以聲攝在一切中故。或是所立一分義故。此義不成名因過失。喻亦有過。由異法喻先顯宗無後說因無。應如是言。無常一切。是謂非非一切義故。然此倒說一切無常。是故此中喻亦有過。   如是已說宗及似宗。因與似因多是宗法。此差別相今當顯示。  宗法於同品  謂有非有俱  於異品各三  有非有及二   豈不總以樂所成立合說為宗。雲何此中乃言宗者唯取有法。此無有失。以其總聲於別亦轉。如言燒衣。或有宗聲唯詮於法。此中宗法唯取立論及敵論者決定同許。於同品中有非有等亦復如是。何以故。今此唯依證了因故。但由智力了所說義。非如生因由能起用。若爾既取智為了因。是言便失能成立義。此亦不然。令彼憶念本極成故。是故此中唯取彼此俱定許義。即為善說。由是。若有彼此不同許。定非宗法。如有成立聲是無常。眼所見故。又若敵論不同許者。如對顯論所作性故。又若猶豫如依煙等起疑惑時。成立大種和合火有。以現煙故。或於是處有法不成。如成立我其體周遍於一切處。生樂等故。如是所說一切品類所有言詞皆非能立。於其同品有非有等。亦隨所應當如是說。於當所說因與相違及不定中。唯有共許決定言詞。說名能立。或名能破。非互不成猶豫言詞復待成故。夫立宗法理應更以餘法為因成立此法。若即成立有法為有。或立為無。如有成立最勝為有。現見別物有總類故。或立為無。不可得故。其義雲何。此中但立別物定有一因為宗。不立最勝故。無此失。若立為無。亦假安立不可得法。是故亦無有有法過。若以有法立餘有法。或立其法。如以煙立火。或以火立觸。其義雲何。今於此中非以成立火觸為宗。但為成立此相應物。若不爾者。依煙立火依火立觸。應成宗義一分為因。又於此中非欲成立火觸有性。共知有故。又於此中觀所成故。立法有法。非德有德故。無有過。重說頌言。  有法非成於有法  及法此非成有法  但由法故成其法  如是成立於有法   若有成立聲非是常。業等應常故。常應可得故。如是雲何名為宗法。此說彼過由宗因門以有所立說應言故。以先立常無形礙故。後但立宗斥彼因過。若如是立聲是無常。所作非常故。常非所作故。此復雲何。是喻方便同法異法如其次第宣說其因宗定隨逐及宗無處定無因故。以於此中由合顯示所作性因。如是此聲定是所作非非所作。此所作性定是宗法。重說頌言。  說因宗所隨  宗無因不有  依第五顯喻  由合故知因   由此已釋反破方便。以所作性於無常見故。於常不見故。如是成立聲非是常。應非作故。是故順成反破方便非別解因。如破數論我已廣辯故。應且止廣諍傍論。   如是宗法三種差別。謂同品有。非有。及俱。先除及字。此中。若品與所立法鄰近均等。說名同品。以一切義皆名品故。若所立無。說名異品。非與同品相違。或異。若相違者。應唯簡別。若別異者。應無有因。由此道理。所作性故能成無常及無我等不相違故。若法能成相違所立。是相違過。即名似因。如無違法。相違亦爾。所成法無。定無有故。非如瓶等因成猶豫於彼展轉無中有故。以所作性現見離瓶於衣等有。非離無常於無我等此因有故。雲何別法於別處轉。由彼相似。不說異名。言即是此故。無有失若不說異。雲何此因說名宗法。此中但說定是宗法不欲說言唯是宗法。若爾。同品應亦名宗。不然。別處說所成故。因必無異。方成比量故。不相似。又此一一各有三種。謂於一切同品有中。於其異品。或有。非有。及有非有。於其同品非有及俱。各有如是三種差別。若無常宗。全無異品。對不立有虛空等論。雲何得說彼處此無。若彼無有。於彼不轉。全無有疑故。無此過。如是合成九種宗法。隨其次第略辨其相。謂立聲常所量性故。或立無常。所作性故。或立勤勇無間所發。無常性故。或立為常。所作性故。或立為常。所聞性故。或立為常。勤勇無間所發性故。或非勤勇無間所發。無常性故。或立無常。勤勇無間所發性故。或立為常。無觸對故。如是九種二頌所攝。  常無常勤勇  恆住堅牢性  非勤遷不變  由所量等九  所量作無常  作性聞勇發  無常勇無觸  依常性等九   如是分別。說名為因相違不定。故本頌言。  於同有及二  在異無是因  翻此名相違  所餘皆不定   此中。唯有二種名因。謂於同品一切遍有。異品遍無。及於同品通有非有。異品遍無。於初後三各取中一。復唯二種說名相違。能倒立故。謂於異品有及二種。於其同品一切遍無。第二三中取初後二。所餘五種因。及相違。皆不決定。是疑因義。又於一切因等相中皆說所說一數同類。勿說二相更互相違共集一處猶為因等。或於一相同作事故。成不遍因。理應四種名不定因。二俱有故。所聞雲何。由不共故。以若不共所成立法所有差別遍攝一切皆是疑因。唯彼有性彼所攝故。一向離故。諸有皆共無簡別因。此唯於彼俱不相違。是疑因性。若於其中俱分是有亦是定因簡別餘故。是名差別。若對許有聲性是常此應成因。若於爾時無有顯示所作性等是無常因。容有此義。然俱可得一義相違。不容有故。是猶豫因。又於此中現教力勝故。應依此思求決定。攝上頌言。  若法是不共  共決定相違  遍一切於彼  皆是疑因性  邪證法有法  自性或差別  此成相違因  若無所違害  觀宗法審察  若所樂違害  成躊躇顛倒  異此無似因   如是已辨因及似因。喻及似喻今我當說。  說因宗所隨  宗無因不有  此二名譬喻  餘皆此相似   喻有二種。同法異法。同法者謂立聲無常。勤勇無間所發性故。以諸勤勇無間所發皆見無常。猶如瓶等。異法者謂諸有常住見非勤勇無間所發。如虛空等。前是遮詮。後唯止濫。由合及離比度義故。由是雖對不立實有太虛空等而得顯示無有宗處無因義成。復以何緣第一說因宗所隨逐。第二說宗無因不有。不說因無宗不有耶。由如是說。能顯示因同品定有。異品遍無非顛倒說。又說頌言。  應以非作證其常  或以無常成所作  若爾應成非所說  不遍非樂等合離   如是已說二法合離順反兩喻。餘此相似。是似喻義。何謂此餘。謂於是處所立能立及不同品雖有合離而顛倒說。或於是處不作合離。唯現所立能立俱有。異品俱無。如是二法。或有隨一不成不遣。或有二俱不成不遣。如立聲常無觸對故。同法喻言諸無觸對見彼皆常。如業。如極微。如瓶等。異法喻言。謂諸無常見有觸對。如極微。如業。如虛空等。由此已說同法喻中有法不成。謂對不許常虛空等為要具二譬喻言詞方成能立。為如其因但隨說一。若就正理應具說二。由是具足顯示所立不離其因。以具顯示同品定有異品遍無。能正對治相違不定。若有於此一分已成。隨說一分亦成能立。若如其聲兩義同許。俱不須說。或由義准一能顯二。   又比量中唯見此理。若所比處此相審定於餘同類。念此定有。於彼無處念此遍無。是故由此生決定解。故本頌言。  如自決定已  悕他決定生  說宗法相應  所立餘遠離   為於所比顯宗法性故。說因言。為顯於此不相離性故。說喻言。為顯所比故。說宗言。於所比中除此更無其餘支分。由是遮遣餘審察等及與合結。若爾喻言應非異分。顯因義故。事雖實爾。然此因言唯為顯了是宗法性。非為顯了同品異品有性無性故。須別說同異喻言。若唯因言所詮表義。說名為因。斯有何失。復有何德。別說喻分。是名為德。應如世間所說方便與其因義都不相應。若爾何失。此說但應類所立義無有功能非能立義。由彼但說所作性故所類同法。不說能立所成立義。又因喻別此有所立同法異法。終不能顯因與所立不相離性。是故但有類所立義。然無功能。何故無能。以同喻中不必宗法。宗義相類。此復餘譬所成立故。應成無窮。又不必定有諸品類。非異品中不顯無性。有所簡別能為譬喻。故說頌言。  若因唯所立  或差別相類  譬喻應無窮  及遮遣異品   世間但顯宗因異品同處有性為異法喻。非宗無處因不有性。故定無能。若唯宗法是因性者。其有不定。應亦成因。雲何具有所立能立及異品法二種譬喻而有此失。若於爾時所立異品非一種類。便有此失。如初後三各最後喻。故定三相唯為顯因。由是道理雖一切分皆能為因顯了所立。然唯一分且說為因。如是略說宗等及似。即此多言說名能立及似能立。隨其所應為開悟他說此能立及似能立。   為自開悟唯有現量及與比量。彼聲喻等攝在此中。故唯二量。由此能了自共相故。非離此二別有所量為了知彼更立餘量。故本頌言。  現量除分別  餘所說因生   此中現量除分別者。謂若有智於色等境遠離一切種類名言。假立無異諸門分別。由不共緣現現別轉。故名現量。故說頌言。  有法非一相  根非一切行  唯內證離言  是色根境界   意地亦有離諸分別唯證行轉。又於貪等諸自證分。諸修定者離教分別皆是現量。又於此中無別量果。以即此體似義生故。似有用故假說為量。若於貪等諸自證分亦是現量。何故此中除分別智。不遮此中自證。現量無分別故。但於此中了餘境分不名現量。由此即說。憶念比度悕求疑智惑亂智等於粗愛等皆非現量。隨先所受分別轉故。如是一切世俗有中瓶等數等舉等有性瓶性等智。皆似現量。於實有中作餘行相假合餘義分別轉故。   已說現量當說比量。餘所說因生者謂智是前智。餘從如所說能立因生是緣彼義。此有二種。謂於所比審觀察智。從現量生。或比量生。及憶此因與所立宗不相離念。由是成前舉所說力念因同品定有等故。是近及遠比度因故。俱名比量。此依作具作者而說。如是應知。悟他比量亦不離此得成能立。故說頌言。  一事有多法  相非一切行  唯由簡別餘  表定能隨逐  如是能相者  亦有眾多法  唯不越所相  能表示非餘   何故此中與前現量。別異建立。為現二門。此處亦應於其比果說為比量。彼處亦應於其現因說為現量。俱不遮止。已說能立及似能立。當說能破及似能破。頌曰。  能破闕等言  似破謂諸類   此中能破闕等言者謂前所說闕等言詞。諸分過失。彼一一言皆名能破。由彼一一能顯前宗非善說故。   所言似破謂諸類者。謂同法等相似過類名似能破。由彼多分於善比量。為迷惑他而施設故。不能顯示前宗不善。由彼非理而破斥故。及能破處而施設故。是彼類故。說名過類。若於非理立比量中如是施設。或不了知比量過失。或即為顯彼過失門。不名過類。  示現異品故  由同法異立  同法相似餘  由異法分別  差別名分別  應一成無異  顯所立餘因  名可得相似  難義別疑因  故說名猶豫  說異品義故  非愛名義准   此中示現異品故。由同法異立。同法相似者顛倒成立故名異立。此依作具作者而說同法。即是相似故名同法相似。一切攝立中相似過類故。言相似者是不男聲。能破相應故。或隨結頌故。雲何同法相似能破。於所作中說能作故。轉生起故。作如是說後隨所應亦如是說。今於此中由同法喻顛倒成立。是故說名同法相似。如有成立聲是無常。勤勇無間所發性故。此以虛空為異法喻。有顯虛空為同法喻。無質等故。立聲為常。如是即此所說因中瓶應為同法。而異品虛空說為同法。由是說為同法相似。   餘由異法者謂異法相似。是前同法相似之餘示現異品由異法喻顛倒而立二種喻中如前安立。瓶為異法。是故說為異法相似。   分別差別名分別者前說示現等故。今說分別差別故。應知。分別同法差別。謂如前說瓶為同法。於彼同法有可燒等差別義故。是則瓶應無常非聲。聲應是常不可燒等。有差別故。由此分別顛倒所立。是故說名分別相似。所言應一成無異者示現同法前已說故。由此與彼應成一故。彼者是誰。以更不聞異方便故。相鄰近故。應知。是宗成無異者成無異過。即由此言義可知。故不說其名。是誰與誰共成無異。不別說。故即此一切與彼一切。如有說言。若見瓶等有同法故。即令餘法亦無別異。一切瓶法聲應皆有。是則一切更互法同應成一性。此中抑成無別異過。亦為顯示瓶聲差別。不甚異前分別相似故。應別說。若以勤勇無間所發。成立無常。欲顯俱是非畢竟性。則成宗因無別異過。抑此令成無別異性。是故說名無異相似。有說。此因如能成立所成立法亦能成立此相違法。由無別異。是故說名無異相似。   顯所立餘因名可得相似者。謂若顯示所立宗法餘因可得。是則說名可得相似。謂有說言。如前成立聲是無常。此非正因。於電光等由現見等餘因可得無常成故。以若離此而得有彼。此非彼因。有餘於此別作方便。謂此非彼無常正因由不遍故。如說叢林皆有思慮有睡眠故。   難義別疑因故說名猶豫者過類相應故。女聲說。此中分別宗義別異因成不定。是故說名猶豫相似。或復分別因義別異故。名猶豫相似過類。謂有說言。如前成立聲是無常。勤勇無間所發性故。現見勤勇無間所發或顯或生故。成猶豫。今所成立為顯為生。是故不應以如是因證無常義。   說異品義故。非愛名義准者。謂有說言。若以勤勇無間所發說無常者。義準則應若非勤勇無間所發。諸電光等皆應是常。如是名為義准相似應知。此中略去後句。是故但名猶豫義准。復由何義此同法等相似過類異因明師所說次第。似破同故。  由此同法等  多疑故似彼   多言為顯或有異難。及為顯似不成因過。此中前四與我所說譬喻方便都不相應。且隨世間譬喻方便。雖不顯因是決定性然攝其體故。作是說。由用不定同法等因成立自宗。方便說他亦有此法。由是便成似共不定。或復成似相違決定。若言唯為成立自宗。雲何不定得名能破。非即說此以為能破。難不定言說名不定。於能詮中說所詮故。無有此過。餘處亦應如是安立。若所立量有不定過。或復決定同法等因有所成立。即名能破。是等難故。若現見力比量不能遮遣其性。如有成立聲非所聞。猶如瓶等。以現見聲是所聞故。不應以其是所聞性遮遣無常。非唯不見能遮遣故。若不爾者。亦應遣常。第二無異相似是似不成因過。彼以本無而生。增益所立。為作宗因成一過故。此以本無而生極成因法證滅後無。若即立彼可成能破。第三無異相似成立違害所立難故。成似由可燒等不決定故。若是決定可成相違。可得相似所立不定故。成其似。若所立因於常亦有可成能破。第二可得雖是不遍。餘類無故。似不成過。若所立無可名能破。非於此中欲立一切皆是無常。猶豫相似。謂以勤勇無間所發得成立滅壞。若以生起增益所立。作不定過。此似不定。若於所立不起分別。但簡別因生起為難。此似不成。由於此中不欲唯生成立滅壞。若生若顯悉皆滅壞。非不定故。義准相似。謂以顛倒不定為難故。似不定。若非勤勇無間所發立常無常。或唯勤勇無間所發無常非餘可成能破。  若因至不至  三時非愛言  至非至無因  是名似因闕   若因至不至三時非愛言至非至無因者。於至不至作非愛言。若能立因至所立宗而成立者。無差別故。應非所立。如池海水相合無異。又若不成應非相至。所立若成此是誰因。若能立因不至所立。不至非因。無差別故。應不成因。是名為至非至相似。又於三時作非愛言。若能立因在所立前。未有所立。此是誰因。若言在後。所立已成。復何須因。若俱時者。因與有因皆不成就。如牛兩角。如是名為無因相似。此中如前次第異者由俱說名似因闕故。所以者何。非理誹撥一切因故。此中何理唯不至同故雖因相相應。亦不名因。如是何理唯在所立前不得因名故。即非能立。又於此中有自害過。遮遣同故。如是且於言因及慧所成立中有似因闕。於義因中有似不成。非理誹撥諸法因故。如前二因於義所立俱非所作能作性故。不應正理。若以正理而誹撥時。可名能破。  說前無因故  應無有所立  名無說相似  生無生亦然  所作異少分  顯所立不成  名所作相似  多如似宗說   說前因無故應無有所立名無說相似者。謂有說言。如前所立。若由此因證無常性。此未說前都無所有。因無有故。應非無常。如是名為無說相似。   生無生亦然者生前無因故。無所立。亦即說名無生相似。言亦然者類例聲。前因無有故。應無所立。今於此中如無所立。應知。亦有所立相違。謂有說言。如前所立。若如是聲未生已前無有勤勇無間所發。應非無常。又非勤勇無間所發故。應是常。如是名為無生相似。所作異少分顯所立不成名所作相似者。謂所成立所作性故。猶如瓶等。聲無常者若瓶有異所作性故。可是無常。何豫聲事。如是名為所作相似。   多如似宗說者如是無說相似等多分如似所立說。謂如不成因過。多言為顯或如似餘。今於此中無說相似增益比量。謂於論者所說言詞立無常性。難未說前因無有故。此似不成。或似因闕。謂未說前益能立故。若於此中顯義無有。又立量時。若無言說可成能破。無生相似聲未生前增益所立難因無故。即名似破。若成立時顯此是無。可成能破。若未生前以非勤勇無間所發。難令是常。義准分故。亦似不定。所作相似乃有三種。若難瓶等所作性於聲上無此似不成。若難聲所作性於瓶等無此似相違。若難即此常上亦無是不共故。便似不定。或似喻過。引同法故。何以故。唯取總法建立比量。不取別故。若取別義。決定異故。比量應無。  俱許而求因  名生過相似  此於喻設難  名如似喻說   俱許而求因名生過相似者。謂有難言。如前所立。瓶等無常。復何因證。此於喻設難名如似喻說者謂瓶等無常俱許成就而言不成。似喻難故。如似喻說。  無常性恆隨  名常住相似  此成常性過  名如宗過說   謂有難言如前所立。聲是無常。此應常與無常性合。諸法自性恆不捨故。亦應是常。此即名為常住相似。是似宗過。增益所立無常性故。以於此中都無有別實無常性依此常轉。即此自性本無今有暫有還無故。名無常。即此分位由自性緣。名無常性。如果性等。   如是過類足目所說多分說為似能破。性最極成故。餘論所說亦應如是分別成立。即此過類但由少分方便異故。建立無邊差別過類。是故不說。如即此中諸有所說增益。損減。有顯。無顯。生理。別喻。品類相似等由此方隅皆應諦察。及應遮遣諸有不善比量方便。作如是說展轉流漫。此於餘論所說無窮故。不更說。又於負處舊因明師諸有所說。或有墮在能破中攝。或有極粗。或有非理。如詭語類故。此不錄。餘師宗等所有句義亦應如是分別建立。如是遍計所執分等皆不應理。違所說相。皆名無智。理極遠故。又此類過失言詞我自朋屬論式等中多已制伏。又此方隅我於破古因明論中已具分別。故應且止。  為開智人慧毒藥  啟斯妙義正理門  諸有外量所迷者  令越邪途契真義   因明正理門論本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29 因明正理門論   No. 1629 [No. 1628]   因明正理門論一卷   大域龍菩薩造   大唐三藏法師義淨奉 制譯   論曰。為欲簡持能立能破義中真實故造斯論。頌曰。  宗等多言說能立  是中唯隨自意樂  為所成立說名宗  非彼相違義能遣   論曰。能立過義印真實義。此論今作宗等多言說能立。如是等此言為顯由緒所詮所為。言由緒者。為由利益諸有情等。為緣緒故。言所詮者。謂所詮義即宗等也。所為事者。為欲印定實義故也。若其為顯由緒等果。於此論初置斯言者。由於餘處已顯此義故。猶如現量。何謂餘顯解論後時由此於初不應說故。若爾非論分故。猶若餘言由於餘處已顯此義。此因不成。解論後時方曉義者。覺慧先聞於由緒等。若不了知初便不轉。由斯解故方契後時非論分故。此亦不成。設如斯意既非經故復非其釋必非支分。誰釋此經誰經此釋。是故當知。如天授語非其支分。諸論由緒亦成分故。此因有故遠離非成。餘復難言勿造斯論無由緒等故。如狂人言為顯此因不成。答曰。所謂能立能過義等。若言如是勿造斯論。述已顯義故。如第二理門惡叉波拖已說宗等相。此因彼言顯不成故。豈非能立等有印實義。然此論等不印實義故不成過。上來已辯論主標宗。自下本文隨次當釋。宗等多言說能立者。由宗因喻多言辯說。他未了義為開示故。此之多言於論式等說名能立。又以一言說能立者。為顯總成一能立性。由此應知。隨有所闕名能立過。言是中者起論端義或簡持義。是宗等中故名是中。所言唯者。是簡別義。隨自意顯。不顧論宗隨自意立。樂為所立。謂不樂為能成立性。若異此者。說所成立。似因似喻應亦名宗。為顯離餘立宗過失故。言非彼相違義能遣。若非違義言聲所遣。如立一切言皆是妄。或先所立宗義相違。如獯狐子立聲為常。又若於中由不共故無有比量為極成言相違義遣。如說懷兔非月有故。又於有法即彼所立為此極成現量比量相違義遣。如有成立聲非所聞瓶是常等。諸有說言。宗因相違名宗違者。此非宗過。以於此中立聲為常。一切皆是無常故者。是喻方便惡立異法由合喻顯非一切故。此因非有。以聲攝在一切中故。或是所立一分義故。此義不成。名因過失。喻亦有過。由異法喻先顯宗無後說因無。應如是言無常一切。是謂非非一切故義。然此倒說一切無常。是故此中喻亦有過。如是已說宗及似宗因與似因多是宗法。此差別相今當顯示。頌曰。  宗法於同品  謂有非有俱  於異品各三  有非有及二   論曰。豈不總以樂所成立合說為宗。雲何此中乃言宗者唯取有法。此無有失。以其總聲於別亦轉。如言燒衣。或有宗聲唯詮於法。此中宗法。唯取立論及敵論者決定同許。於同品中有非有等亦復如是。何以故。今此唯依證了因故。但由智力了所說義。非如生因由能起用。若爾既取智為了因。是言便失能成立義。此亦不然。令彼憶念本極成故。是故此中唯取彼此俱定許義。即為善說。由是若有彼此不同許。定非宗法。如有成立聲是無常眼所見故。又若敵論不同許者。如對顯論所作性故。又若猶豫。如依煙等起疑惑時。成立大種和合火有。以現煙故。或於是處有法不成。如成立我其體周遍於一切處。生樂等故。如是所說。一切品類所有言詞皆非能立。於其同品有非有等。亦隨所應當如是說。於當所說因與相違及不定中。唯有共許決定言詞。說名能立。或名能破。非互不成。猶豫言詞復待成故。夫立宗法。理應更以餘法為因成立此法。若即成立有法為有。或立為無。如有成立最勝為有。現見別物有總類故。或立為無。不可得故。其義雲何。此中但立別物定有。一因為宗不立最勝。故無此失。若立為無。亦假安立不可得法。是故亦無有有法過。若以有法立餘有法。或立其法。如以煙立火。或以火立觸。其義雲何。今於此中非以成立火觸為宗。但為成立此相應物。若不爾者。依煙立火依火立觸。應成宗義一分為因。又於此中非欲成立。火觸有性共知有故。又於此中觀所成故。立法有法非德有德故無有過。重說頌言。  有法非成於有法  及法此非成有法  但由法故成其法  如是成立於有法   論曰。若有成立聲非是常。業等應常故。常應可得故如是雲何名為宗法。此說彼過由因宗門。以有所立說應言故。以先立常無形礙故。後但立宗斥彼因過。若如是立聲是無常。所作非常故。常非所作故。此復雲何。是喻方便同法異法如其次第宣說其因。宗定隨逐及宗無處定無因故。以於此中由合顯示所作性因。如是此聲定是所作。非非所作。此所作性定是宗法。重說頌言。  說因宗所隨  宗無因不有  依第五顯喻  由合故知因   論曰。由此已釋反破方便以所作性於無常見故。於常不見故。如是成立聲非是常。應非作故。是故順成反破方便非別解因。如破數論我已廣辯。故應且止廣諍傍論。   如是宗法三種差別謂同品。有非有及俱先除及字此中若品與所立法鄰近均等說名同品以一切義皆名品故若所立無說立異品。非與同品相違。或異若相違者。應唯簡別。若別異者應無有因。由此道理所作性故能成無常及無我等不相違故。若法能成相違所立。是相違過即名似因。如無違法相違亦爾。所成法無定無有故。非如瓶等因成猶豫於彼展轉無中有故。以所作性現見離瓶於衣等有非離無常於無我等此因有故。雲何別法於別處轉。由彼相似不說異名言即是此故無有失。若不說異雲何此因說名宗法。此中但說定是宗法。不欲說言唯是宗法。若爾同品應亦名宗。不然別處說所成故因必無異方成比量故不相似。又此一一各有三種。謂於一切同品有中。於其異品或有非有及有非有。於其同品非有及俱。各有如是三種差別。若無常宗全無異品對不立有虛空等論。雲何得說彼處此無。若彼無有於彼不轉全無有疑故無此過。如是合成九種宗法。隨其次第略辯其相。謂立聲常所量性故。或立無常所作性故。或立勤勇無間所發無常性故。或立為常所作性故。或立為常所聞性故。或立為常勤勇無間所發性故。或非勤勇無間所發無常性故。或立無常勤勇無間所發性故。或立為常無觸對故。如是九種二頌所攝。頌曰。  常無常勤勇  恆住堅牢性  非勤遷不變  由所量等九  所量作無常  作性聞勇發  無常勇無觸  依常性等九   論曰。如是分別。說名為因。相違不定。故本頌言。  於同有及二  在異無是因  翻此名相違  所餘皆不定   此中唯有二種名因。謂於同品一切遍有異品遍無。及於同品通有非有。異品遍無。於初後三各取中一。復唯二種說名相違。能倒立故。謂於異品有及二種。於其同品一切遍無。第二三中取初後二。所餘五種因及相違皆不決定。是疑因義。又於一切因等相中。皆說所說一數同類勿說二相。更互相違共集一處猶為因等。或於一相同作事故成不遍因。理應四種。名不定因二俱有故。所聞雲何由不共故。以若不共所成立法。所有差別遍攝一切。皆是疑因。唯彼有性彼所攝故。一向離故。諸有皆共無簡別因。此唯於彼俱不相違是疑因性。若於其中俱分是有亦是定因。簡別餘故。是名差別。若對許有聲性是常此應成因。若於爾時無有顯示。所作性等是無常因。容有此義。然俱可得一義相違不容有故是猶豫因。又於此中現教力勝故。應依此思求決定攝上。頌言。  若法是不共  共決定相違  遍一切於彼  皆是疑因性  邪證法有法  自性或差別  此成相違因  若無所違害  觀宗法審察  若所樂違害  成躊躇顛倒  異此無似因   諭曰。如是已辯因及似因。喻及似喻我今當說。頌曰。  說因宗所隨  宗無因不有  此二名譬喻  餘皆此相似   論曰。喻有二種。同法異法。同法者。謂立聲無常勤勇無間所發性故。以諸勤勇無間所發皆見無常猶如瓶等。異法者。謂諸有常住見。非勤勇無間所發。如虛空等。前是遮詮後唯止濫。由合及離比度義故。由是雖對不立實有。太虛空等而得顯示。無有宗處無因義成。復以何緣第一說因宗所隨逐。第二說宗無因不有。不說因無宗不有耶。由如是說。能顯示因同品定有異品遍無非顛倒說。又說頌言。  應以非作證其常  或以無常成所作  若爾應成非所說  不遍非樂等合離   論曰。如是已說。二法合離順反兩喻。餘此相似是似喻義。何謂此餘。謂於是處所立能立及不同品雖有合離而顛倒說。或於是處不作合離。唯現所立能立俱有異品俱無。如是二法。或有隨一不成不遣。或有二俱不成不遣。如立聲常無觸對故。同法喻言。諸無觸對見彼皆常。如業如極微如瓶等。異法喻言。謂諸無常見有觸對。如極微如業如虛空等。由此已說同法喻中有法不成。謂對不許常虛空等為要具二。譬喻言詞方成能立。為如其因但隨說一。若就正理應具說二。由是具足顯示所立不離其因。以具顯示同品定有異品遍無。能正對治相違不定。若有於此一分已成。隨說一分亦成能立。若如其聲兩義同許俱不須說。或由義准一能顯二。又比量中唯見此理。若所比處此相審定。於餘同類念此定有。於彼無處念此遍無。是故由此生決定解。故本頌言。  如自決定已  悕他決定生  說宗法相應  所立餘遠離   論曰。為於所比顯宗法性故說因言。為顯於此不相離性故說喻言。為顯所比故說宗言。於所比中除此更無其餘支分。由是遮遣餘審察等及與合結。若爾喻言應非異分。顯因義故。事雖實爾。然此因言唯為顯了是宗法性。非為顯了同品異品有性無性。故須別說同異喻言。若唯因言所詮表義說名為因。斯有何失。復有何得。別說喻分是名為得。應如世間所說方便。與其因義都不相應。若爾何失。此說但應類所立義無有功能非能立義。由彼但說所作性故。所類同法不說能立所成立義。又因喻別此有所立。同法異法終不能顯。因與所立不相離性。是故但有類所立義然無功能。何故無能。以同喻中不必宗法宗義相類。此復餘譬所成立故。應成無窮。又不必定有諸品類。非異品中不顯無性。有所簡別能為譬喻。故說頌言。  若因唯所立  或差別相類  譬喻應無窮  及遮遣異品   論曰。世間但顯宗因異品。同處有性為異法喻。非宗無處因不有性故定無能。若唯宗法是因性者。其有不定應亦成因。雲何具有所立能立及異品法二種譬喻而有此失。若於爾時所立異品非一種類便有此失。如初後三各最後喻故定三相唯為顯因。由是道理雖一切分皆能為因顯了所立。然唯一分且說為因。如是略說宗等及似。即此多言說名能立及似能立。隨其所應為開悟他。說此能立及似能立。為自開悟唯有現量及與比量。彼聲喻等攝在此中故唯二量由此能了自共相故。非離此二別有所量為了知彼更立餘量。故本頌言。  現量除分別  餘所說因生   論曰。此中現量除分別者。謂若有智於色等境。遠離一切種類名言。假立無異諸門分別。由不共緣現現別轉故名現量。故說頌言。  有法非一相  根非一切行  唯內證離言  是色根境界   論曰。意地亦有離諸分別唯證行轉。又於貪等諸自證分。諸修定者離教分別。皆是現量。又於此中無別量果。以即此體似義生故。似有用故。假說為量。若於貪等諸自證分亦是現量。何故此中除分別智。不遮此中自證現量。無分別故。但於此中了餘境分不名現量。由此即說憶念比度悕求疑智惑亂智等。於鹿愛等皆非現量。隨先所受分別轉故。如是一切世俗有中瓶等數等舉等有性瓶性等智。皆似現量。於實有中作餘行相。假合餘義分別轉故。   已說現量。當說比量。餘所說因生者。謂智是前智。餘從如所說能立因生。是緣彼義。此有二種。謂於所比審觀察智。從現量生或比量生。及憶此因與所立宗不相離念。由是成前舉所說力念因同品定有等故。是近及遠比度因故俱名比量。此依作具作者而說。如是應知。悟他比量亦不離此得成能立。故說頌言。  一事有多法  相非一切行  唯由簡別餘  表定能隨逐  如是能相者  亦有眾多法  唯不越所相  能表示非餘   論曰。何故此中與前現量。別異建立為現二門。此處亦應於其比果說為比量。彼處亦應於其現因說為現量。俱不遮止。已說能立及似能立。當說能破及似能破。頌曰。  能破闕等言  似破謂諸類   論曰。此中能破闕等言者。謂前所說闕等言詞諸分過失。彼一一言皆名能破。由彼一一能顯前宗非善說故。所言似破謂諸類者。諸同法等相似過類名似能破。由彼多分於善比量。為迷惑他而施設故。不能顯示前宗不善。由彼非理而破斥故。及能破處而施設故。是彼類故說名過類。若於非理立比量中如是施設。或不了知比量過失。或即為顯彼過失門。不名過類。頌曰。  示現異品故  由同法異立  同法相似餘  由異法分別  差別名分別  應一成無異  顯所立餘因  名可得相似  難義別疑因  故說名猶豫  說異品義故  非愛名義准   論曰。此中示現異品故由同法異立同法相似者。顛倒成立故名異立。此依作具作者而說。同法即是相似故名同法相似。一切攝立中相似過類故。言相似者是不男聲。能破相應故。或隨結頌故。雲何同法相似。能破於所作中說能作故。傳生起故。作如是說。後隨所應亦如是說。今於此中由同法喻顛倒成立。是故說名同法相似。如有成立聲是無常勤勇無間所發性故。此以虛空為異法喻。有顯虛空為同法喻。無質等故立聲為常。如是即此所說因中瓶應為同法。而異品虛空說為同法。由是說為同法相似。餘由異法者。謂異法相似。是前同法相似之餘。示現異品由異法喻顛倒而立。二種喻中如前安立瓶為異法。是故說為異法相似。分別差別名分別者。前說示現等故。今說分別差別故。應知分別同法差別。謂如前說瓶為同法。於彼同法有可燒等差別義故。是則瓶應無常非聲。聲應是常不可燒等有差別故。由此分別顛倒所立。是故說名分別相似所言應一成無異者。示現同法前已說故。由此與彼應成一故。彼者是誰。以更不聞異方便故。相鄰近故。應知是宗成無異者成無異過。即由此言義可知故不說其名。是誰與誰共成無異不別說故。即此一切與彼一切。如有說言。若見瓶等有同法故。即合餘法亦無別異。一切瓶法聲應皆有。是則一切更互法同應成一性。彼中抑成無別異過。亦為顯示瓶聲差別。不甚異前分別相似故應別說。若以勤勇無間所發成立無常。欲顯俱是非畢竟性。則成宗因無別異過。抑此令成無別異性。是故說名無異。相似有說此因如能成立。所成立法亦能成立。此相違法由無別異。是故說名無異相似。顯所立餘因名可得相似者。謂若顯示所立宗法餘因可得。是則說名可得相似。謂有說言。如前成立聲是無常。此非正因。於電光等由現見等餘因可得無常成故。以若離此而得有彼此非彼因。有餘於此別作方便。謂此非彼無常正因由不遍故。如說叢林。皆有思慮有睡眠故。難義別疑因故說名猶豫者。過類相應故女聲說。此中分別宗義別異因成不定。是故說名猶豫相似。或復分別因義別異故。名猶豫相似過類。謂有說言。如前成立聲是無常。勤勇無間所發性故。現見勤勇無間所發。或顯或生故成猶豫。今所成立為顯為生。是故不應以如是因證無常義。說異品義故非愛名義准者。謂有說言。若以勤勇無間所發說無常者。義準則應若非勤勇無間所發。諸電光等皆應是常。如是名為義准相似。應知此中略去後句是故但名猶豫義准。復由何義。此同法等相似過類。異因明師所說次第。似破同故。頌曰。  由此同法等  多疑故似彼   論曰。多言為顯或有異難。及為顯似不成因過。此中前四與我所說譬喻方便都不相應。且隨世間譬喻方便。雖不顯因是決定性。然攝其體故作是說。由用不定同法等因。成立自宗方便說他。亦有此法。由是便成似共不定。或復成似相違決定。若言唯為成立自宗。雲何不定得名能破。非即說此以為能破。難不定言說名不定。於能詮中說所詮故。無有此過。餘處亦應如是安立。若所立量有不定過。或復決定同法等因有所成立。即名能破。是等難故。若現見力比量不能遮遣其性。如有成立聲非所聞猶如瓶等。以現見聲是所聞故。不應以其是所聞性遮遣無常。非唯不見能遮遣故若不爾者亦應遣常。第二無異相似。是似不成因過。彼以本無而生增益所立。為作宗因成一過故。此以本無而生極成因法證滅後無。若即立彼可成能破。第三無異相似。成立違害所立難故。成似由可燒等不決定故。若是決定可成相違可得相似。所立不定故成其似。若所立因於常亦有可成能破第二可得。雖是不遍餘類無故似不成過。若所立無可名能破。非於此中欲立一切皆是無常。猶豫相似。謂以勤勇無間所發。得成立滅壞。若以生起增益所立。作不定過。此似不定。若於所立不起分別。但簡別因生起為難。此似不成。由於此中不欲唯生。成立滅壞。若生若顯悉皆滅壞。非不定故。義准相似。謂以顛倒不定為難故似不定。若非勤勇無間所發立常無常。或唯勤勇無間所發無常。非餘可成能破。頌曰。  若因至不至  三時非愛言  至非至無因  是名似因闕   論曰。若因至不至三時非愛言至非至無因者。於至不至作非愛言。若能立因至所立宗而成立者。無差別故應非所立。如池海水相合無異。又若不成應非相至。所立若成此是誰因。若能立因不至所立不至非因。無差別故應不成因。是名為至非至相似。又於三時作非愛言。若能立因在所立前未有所立。此是誰因。若言在後。所立已成復何須因。若俱時者。因與有因皆不成就。如牛兩角。如是名為無因相似。此中如前次第異者。由俱說名似因闕故。所以者何。非理誹撥一切因故。此中何理唯不至同。故雖因相相應亦不名因。如是何理唯在所立前不得因名故即非能立。又於此中有自害過。遮遣同故。如是且於言因及慧所成立中有似因闕。於義因中有似不成。非理誹撥諸法因故。如前二因。於義所立俱非所作。能作性故。不應正理。若以正理而誹撥時。可名能破。頌曰。  說前無因故  應無有所立  名無說相似  生無生亦然  所作異少分  顯所立不成  名所作相似  多如似宗說   論曰。說前因無故應無有所立名無說相似者。謂有說言。如前所立若由此因證無常性此未說前都無所有。因無有故。應非無常。如是名為無說相似。生無生亦然者。生前無因故無所立。亦即說名無生相似。言亦然者。類例聲前因無有故應無所立。今於此中如無所立。應知亦有所立相違。謂有說言。如前所立若如是聲未生已前。無有勤勇無間所發。應非無常。又非勤勇無間所發故應是常。如是名為無生相似。所作異少分顯所立不成名所作相似者。謂所成立所作性故猶如瓶等。聲無常者若瓶有異所作性故可是無常何豫聲事。如是名為所作相似。多如似宗說者。如是無說相似等多分如似所立說。謂如不成因過多言為顯。或如似餘。今於此中無說相似增益比量。謂於論者所說言詞立無常性。難未說前因無有故。此似不成。或似因闕。謂未說前益能立故。若於此中顯義無有。又立量時若無言說可成能破。無生相似。聲未生前。增益所立難因無故。即名似破。若成立時顯此是無可成能破。若未生前以非勤勇無間所發。難令是常義准分故。亦似不定所作相似乃有三種。若難瓶等所作性於聲上無。此似不成。若難聲所作性於瓶等無。此似相違。若難即此常上亦無是不共故。便似不定。或似喻過引同法故。何以故。唯取總法建立比量。不取別故。若取別義決定異故。比量應無。頌曰。  俱許而求因  名生過相似  此於喻設難  名如似喻說   論曰。俱許而求因名生過相似者。謂有難言。如前所立瓶等無常。復何因證。此於喻設難名如似喻說者。謂瓶等無常俱許成就。而言不成似喻難故。如似喻說頌曰。  無常性恆隨  名常住相似  此成常性過  名如宗過說   論曰。謂有難言。如前所立聲是無常。此應常與無常性合。諸法自性恆不捨故。亦應是常。此即名為常住相似。是似宗過。增益所立無常住故。以於此中都無有別。實無常性依此常轉。即此自性本無今有暫有還無。故名無常。即此分位由自性緣名無常性。如果性等如是過類足目所說多分說為似能破。性最極成故。餘論所說亦應如是分別成立。即此過類但由少分方便異故。建立無邊差別過類。是故不說。如即此中諸有所說。增益損減有顯無顯。生理別喻品類相似等。由此方隅皆應諦察。及應遮遣諸有不善。比量方便作如是說展轉流漫。此於餘論所說無窮故不更說。又於負處。舊因明師諸有所說。或有墮在能破中攝。或有極粗。或有非理。如詭語類故此不錄。餘師宗等所有句義。亦應如是分別建立。如是遍計所執分等皆不應理。違所說相皆名無智。理極遠故。又復此類過失言詞。我自朋屬論式等中多已制伏。又此方隅。我於破古因明論中已具分別。故應且止頌曰。  為開智人慧毒藥  啟斯妙義正理門  諸有外量所迷者  令越邪途契真義   因明正理門論一卷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30 因明入正理論   No. 1630   因明入正理論一卷   商羯羅主菩薩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能立與能破  及似唯悟他  現量與比量  及似唯自悟   如是總攝諸論要義。此中宗等多言名為能立。由宗因喻多言。開示諸有問者未了義故。此中宗者。謂極成有法極成能別差別為性。隨自樂為所成立性。是名為宗。如有成立聲是無常。   因有三相。何等為三。謂遍是宗法性。同品定有性。異品遍無性。雲何名為同品異品。謂所立法均等義品。說名同品。如立無常瓶等無常。是名同品。異品者。謂於是處無其所立。若有是常見非所作。如虛空等。此中所作性或勤勇無間所發性遍是宗法性。同品定有性。異品遍無性。是無常等因。   喻有二種。一者同法。二者異法。同法者若於是處顯因同品決定有性。謂若所作見彼無常。譬如瓶等。異法者若於是處說所立無。因遍非有。謂若是常見。非所作如虛空等。此中常言表非無常。非所作言表無所作。如有非有說名非有。   已說宗等如是多言。開悟他時。說名能立。如說聲無常者是立宗言。所作性故者是宗法言。若是所作見彼無常。如瓶等者是隨同品言。若是其常見非所作。如虛空者是遠離言。唯此三分說名能立。   雖樂成立由與現量等相違故。名似立宗。謂現量相違。比量相違。自教相違。世間相違。自語相違。能別不極成。所別不極成。俱不極成。相符極成。此中現量相違者。如說聲非所聞。比量相違者。如說瓶等是常。自教相違者。如勝論師立聲為常。世間相違者。如說懷兔非月有故。又如說言人頂骨淨。眾生分故。猶如螺貝。自語相違者。如言我母是其石女。能別不極成者。如佛弟子對數論師立聲滅壞。所別不極成者。如數論師對佛弟子說我是思。俱不極成者。如勝論師對佛弟子立我以為和合因緣。相符極成者。如說聲是所聞。如是多言。是遣諸法自相門故。不容成故。立無果故。名似立宗過已說似宗。當說似因。不成不定及與相違。是名似因。   不成有四。一兩俱不成。二隨一不成。三猶豫不成。四所依不成。如成立聲為無常等若言是眼所見性故。兩俱不成。所作性故對聲顯論。隨一不成。於霧等性起疑惑時。為成大種和合火有而有所說。猶豫不成。虛空實有。德所依故。對無空論所依不成。   不定有六。一共。二不共。三同品一分轉異品遍轉。四異品一分轉同品遍轉。五俱品一分轉。六相違決定。此中共者。如言聲常所量性故。常無常品皆共此因。是故不定。為如瓶等所量性故聲是無常。為如空等所量性故聲是其常。言不共者。如說聲常。所聞性故。常無常品皆離此因。常無常外餘非有故。是猶豫因。此所聞性其猶何等。同品一分轉異品遍轉者。如說聲非勤勇無間所發無常性故。此中非勤勇無間所發宗。以電空等為其同品。此無常性於電等有。於空等無。非勤勇無間所發宗。以瓶等為異品。於彼遍有。此因以電瓶等為同法故。亦是不定。為如瓶等無常性故。彼是勤勇無間所發。為如電等無常性故。彼非勤勇無間所發。異品一分轉同品遍轉者。如立宗言聲是勤勇無間所發。無常性故。勤勇無間所發宗。以瓶等為同品。其無常性於此遍有。以電空等為異品。於彼一分電等是有。空等是無。是故如前亦為不定。俱品一分轉者。如說聲常。無質礙故。此中常宗。以虛空極微等為同品。無質礙性於虛空等有。於極微等無。以瓶樂等為異品。於樂等有。於瓶等無。是故此因以樂以空為同法故。亦名不定。相違決定者。如立宗言聲是無常。所作性故。譬如瓶等。有立聲常。所聞性故。譬如聲性。此二皆是猶豫因。故俱名不定。   相違有四。謂法自性相違因。法差別相違因。有法自相相違因。有法差別相違因等。此中。法自相相違因者。如說聲常。所作性故。或勤勇無間所發性故。此因唯於異品中有。是故相違。法差別相違因者。如說眼等必為他用。積聚性故。如臥具等。此因如能成立眼等必為他用。如是亦能成立所立法差別相違積聚他用。諸臥具等為積聚他所受用故。有法自相相違因者。如說有性非實非德非業。有一實故。有德業故。如同異性。此因如能成遮實等。如是亦能成遮有性。俱決定故。有法差別相違因者。如即此因即於前宗有法差別作有緣性。亦能成立與此相違作非有緣性。如遮實等。俱決定故。已說似因。當說似喻。   似同法喻有其五種。一能立法不成。二所立法不成。三俱不成。四無合。五倒合。似異法喻亦有五種。一所立不遣。二能立不遣。三俱不遣。四不離。五倒離。能立法不成者。如說聲常。無質礙故。諸無質礙見。彼是常猶如極微。然彼極微所成立法常性是有。能成立法無質礙無。以諸極微質礙性故。所立法不成者。謂說如覺。然一切覺能成立法無質礙有。所成立法常住性無。以一切覺皆無常故。俱不成者。復有二種。有及非有。若言如瓶。有俱不成。若說如空。對無空論。無俱不成。無合者。謂於是處無有配合。但於瓶等。雙現能立所立二法。如言於瓶見所作性及無常性。倒合者。謂應說言諸所作者皆是無常。而倒說言諸無常者皆是所作。如是名似同法喻品。   似異法中。所立不遣者。且如有言諸無常者見彼質礙。譬如極微。由於極微所成立法常性不遣。彼立極微是常性故。能成立法無質礙無。能立不遣者。謂說如業。但遣所立。不遣能立。彼說諸業無質礙故。俱不遣者。對彼有論。說如虛空。由彼虛空不遣常性無質礙性。以說虛空是常性故。無質礙故。不離者。謂說如瓶見無常性。有質礙性。倒離者。謂如說言諸質礙者皆是無常。如是等似宗因喻言。非正能立。   復次為自開悟。當知唯有現比二量。此中。現量謂無分別。若有正智於色等義離名種等所有分別。現現別轉。故名現量。言比量者。謂藉眾相而觀於義。相有三種。如前已說。由彼為因。於所比義有正智生。了知有火或無常等。是名比量。於二量中即智名果。是證相故。如有作用而顯現故。亦名為量。   有分別智。於義異轉。名似現量。謂諸有智了瓶衣等分別而生。由彼於義不以自相為境界故。名似現量。若似因智為先所起諸似義智。名似比量。似因多種。如先已說。用彼為因。於似所比諸有智生。不能正解名似比量。   復次若正顯示能立過失。說名能破。謂初能立缺減過性。立宗過性。不成立性。不定因性。相違因性及喻過性。顯示此言開曉問者。故名能破。若不實顯能立過言名似能破。謂於圓滿能立顯示缺減性言。於無過宗有過宗言。於成就因不成因言。於決定因不定因言。於不相違因相違因言。於無過喻有過喻言。如是言說名似能破。以不能顯他宗過失。彼無過故。且止斯事。  已宣少句義  為始立方隅  其間理非理  妙辯於餘處   因明入正理論一卷   ◎因明入正理論後序   因明入正理論者蓋乃抗辯標宗摧邪顯正之悶閾也因談照實。明彰顯理入言趣本。正以離邪。論之者。較言旨歸。審明要會也。昔應符道樹茲義備焉。登庸鹿林斯風扇矣。六師稽顙而捲舌。十仙請命以知歸。非天靈曜寢光邪津鼓浪。同惡孔熾。寔繁有徒。所以世親弘盛烈於前。陳那纂遺芳於後。揚真殄謬夷難解紛。至矣。神功備詳餘論。粵有天主菩薩亞聖挺生。博綜研詳。聿修前緒。撰略精祕。逗適時機。啟以八門通其二益。芟夷五分取定三支。其義簡而彰。其文約而顯。西方時彥鑽仰彌深。自非履此通規。未足預其高論。大唐皇帝乘時啟聖。闡金鏡而運金輪。納錄嗣明。振玉鼓而調玉燭。洞敷玄化。載緝彝章。爇慧炬而鑒昏城。艤智舟而濟苦海。我三藏法師玄奘。神悟爽□□□□□□□□□□□□□□□飲稀□□□□□□詁□□奰詖□□□恣敷丑j□□□榮□楦飀□魯q樿駷□□□□驙□逆□□礸□□□媦龍檢□□□□□□□□□□□□□檢□□□切□□□□□□□□雜□□□□□□□□□衽□樿榿好□奜□□□稫楸□禮□樈□□□□□切□□□裀□楸□□穠駣□饘饅槴□□□拏□s駩□□榜□□□婟□玲□穇□集f□□□□□榑駉□□□□祰觾娷□□娏騖飀□□□箋□□詡p□逆□□□□□□□□□□□襂驒□□裀□橁積□駸□龍□□□襁□□□□□□檢□□襑襌榙罹列□□□□媧飽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摯鞢慼敵祥﹛慼慼慼慼撬芊敵祥﹛牖R□謘毅鍶躑滌f□觸說□驖□□設□□j□秸□□□驖□□馭□逆□秸□□□驖□□□□橚□□驖□@□□妼□□驖□稻□□矩□□驖□姥埤□觸說□驖□祂飀□□熉a□□驖□□□□□牁O耤牖R□漶慼慼樊H穠飀□□□駥磻祤□□楺業□詙□□□□梱□□□祥騩□□□□□靈奸□娙□□駉驗□□□□□馵禷□槄□□□╱B□□□□□□駧□□□都□吝樨覦□□模□□檢□糕誇□復□□饙□□禗設首祁灌□馜□□□□□□□襾□裀□□□□□□菉橚□□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31 迴諍論   No. 1631   序迴諍論翻譯之記   迴諍論者。龍樹菩薩之所作也。數舒盧迦三十二字。此論正本凡有六百。大魏都鄴興和三年。歲次大梁。建辰之月。朔次癸酉。辛卯之日。烏萇國人剎利王種。三藏法師毘目智仙。共天竺國婆羅門人瞿曇流支。在鄴城內金華寺譯。時日所費二十餘功。大數凡有一萬一千九十八字。對譯沙門曇林之筆受。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御史中尉勃海高仲密啟請供養。且記時事。以章以聞。令樂法者。若見若聞。同崇翻譯矣。   迴諍論偈初分第一   龍樹菩薩造   後魏三藏毘目智仙共瞿曇流支譯   問曰偈言。  若一切無體  言語是一切  言語自無體  何能遮彼體  若語有自體  前所立宗壞  如是則有過  應更說勝因  汝謂如勿聲  是義則不然  聲有能遮聲  無聲何能遮  汝謂遮所遮  如是亦不然  如是汝宗相  自壞則非我  若彼現是有  汝可得有迴  彼現亦是無  雲何得取迴  說現比阿含  譬喻等四量  現彼阿含成  譬喻亦能成  智人知法說  善法有自體  世人知有體  餘法亦如是  出法出法體  是聖人所說  如是不出法  不出法自體  諸法若無體  無體不得名  有自體有名  唯名雲何名  若離法有名  於彼法中無  說離法有名  彼人則可難  法若有自體  可得遮諸法  諸法若無體  竟為何所遮  如有瓶有泥  可得遮瓶泥  見有物則遮  見無物不遮  若法無自體  言語何所遮  若無法得遮  無語亦成遮  如愚癡之人  妄取炎為水  若汝遮妄取  其事亦如是  取所取能取  遮所遮能遮  如是六種義  皆悉是有法  若無取所取  亦無有能取  則無遮所遮  亦無有能遮  若無遮所遮  亦無有能遮  則一切法成  彼自體亦成  汝因則不成  無體雲何因  若法無因者  雲何得言成  汝若無因成  諸法自體迴  我亦無因成  諸法有自體  若有因無體  是義不相應  世間無體法  則不得言有  前遮後所遮  如是不相應  若後遮及並  如是知有體   迴諍論偈上分第二  我語言若離  因緣和合法  是則空義成  諸法無自體  若因緣法空  我今說此義  何人有因緣  彼因緣無體  化人於化人  幻人於幻人  如是遮所遮  其義亦如是  言語無自體  所說亦無體  我如是無過  不須說勝因  汝言勿聲者  此非我譬喻  我非以此聲  能遮彼聲故  如或有丈夫  妄取化女身  而生於欲心  此義亦如是  同所成不然  響中無因故  我依於世諦  故作如是說  若不依世諦  不得證真諦  若不證真諦  不得涅槃證  若我宗有者  我則是有過  我宗無物故  如是不得過  若我取轉迴  則須用現等  取轉迴有過  不爾雲何過  若量能成法  彼復有量成  汝說何處量  而能成此量  若量離量成  汝諍義則失  如是則有過  應更說勝因  猶如火明故  能自照照他  彼量亦如是  自他二俱成  汝語言有過  非是火自照  以彼不相應  如見闇中瓶  又若汝說言  火能自他照  如火能燒他  何故不自燒  又若汝說言  火能自他照  闇亦應如是  自他二俱覆  於火中無闇  何處自他住  彼闇能殺明  火雲何有明  如是火生時  即生時能照  火生即到闇  義則不相應  若火不到闇  而能破闇者  火在此處住  應破一切闇  若量能自成  不待所量成  是則量自成  非待他能成  若不待所量  而汝量得成  如是則無人  用量量諸法  若所量之物  待量而得成  是則所量成  待量然後成  若物無量成  是則不待量  汝何用量成  彼量何所成  若汝彼量成  待所量成者  是則量所量  如是不相離  若量成所量  若所量成量  汝若如是者  二種俱不成  量能成所量  所量能成量  若義如是者  雲何能相成  所量能成量  量能成所量  若義如是者  雲何能相成  為是父生子  為是子生父  何者是能生  何者是所生  為何者是父  為何者是子  汝說此二種  父子相可疑  量非自能成  非是自他成  非是異量成  非無因緣成  若法師所說  善法有自體  此善法自體  法應分分說  若善法自體  從於因緣生  善法是他體  雲何是自體  若少有善法  不從因緣生  善法若如是  無住梵行處  非法非非法  世間法亦無  有自體則常  常則無因緣  善不善無記  一切有為法  如汝說則常  汝有如是過  若人說有名  語言有自體  彼人汝可難  語名我不實  若此名無者  則有亦是無  若言有言無  汝宗有二失  若此名有者  則無亦是有  若言無言有  汝諍有二失  如是我前說  一切法皆空  我義宗如是  則不得有過  若別有自體  不在於法中  汝慮我故說  此則不須慮  若有體得遮  若空得言成  若無體無空  雲何得遮成  汝為何所遮  汝所遮則空  法空而有遮  如是汝諍失  我無有少物  是故我不遮  如是汝無理  枉橫而難我  汝言語法別  此義我今說  無法得說語  而我則無過  汝說鹿愛喻  以明於大義  汝聽我能說  如譬喻相應  若彼有自體  不須因緣生  若須因緣者  如是得言空  若取自體實  何人能遮迴  餘者亦如是  是故我無過  此無因說者  義前已說竟  三時中說因  彼平等而說  若說三時因  前如是平等  如是三時因  與說空相應  若人信於空  彼人信一切  若人不信空  彼不信一切  空自體因緣  三一中道說  我歸命禮彼  無上大智慧   迴諍論釋初分第三   釋曰論初偈言。  若一切無體  言語是一切  言語自無體  何能遮彼體   此偈明何義。若一切法皆是因緣。則是因緣因緣和合離諸因緣。是則更無一切自體。如是一切諸法皆空。如芽非是種子中有。非地非水非火非風非虛空等因緣中有。非是一一因緣中有。非諸因緣和合中有。非離因緣因緣和合餘處別有。若此等中一切皆無。如是得言芽無自體。若如是無一切自體。彼得言空。若一切法皆悉空者則無言語。若無言語則不能遮一切諸法。若汝意謂言語不空言語所說一切法空。是義不然。何以故。汝言一切諸法皆空則語亦空。何以故。以因中無。四大中無。一一中無。和合中無。因緣和合不和合中一切皆無。如是言語咽喉中無。脣舌齒根齗鼻頂等一一皆無。和合中無。二處俱無。唯有因緣因緣和合。若離如是因緣和合。更無別法。若如是者。一切言語皆無自體。若如是無言語自體。則一切法皆無自體。若此言語無自體者。唯有遮名不能遮法。譬如無火則不能燒。亦如無刀則不能割。又如無水則不能瀾。如是無語。雲何能遮諸法自體。既不能遮諸法自體。而心憶念遮一切法自體。迴者義不相應。又復有義。偈言。  若語有自體  前所立宗壞  如是則有過  應更說勝因   此偈明何義。若此言語有自體者。汝前所立義宗自壞。是則有過。若爾便應更說勝因。若汝意謂語有自體餘法空者。如是則違諸法空語。汝宗亦壞。又復有義。言語不離一切法數。若一切法皆悉空者。言語亦空。若言語空則不能遮一切諸法。若如是者。於六種中諍論相應。彼復雲何汝不相應。汝說一切諸法皆空。則語亦空。何以故。言語亦是一切法故。言語若空則不能遮。彼若遮言一切法空則不相應。又若相應言語能遮一切法體。一切法空語則不空語。若不空遮一切法則不相應。若諸法空言語不空語何所遮。又若此語入一切中喻不相當。若彼言語是一切者。一切既空言語亦空。若語言空則不能遮。若語言空諸法亦空。以空能遮諸法令空。如是則空亦是因緣。是則不可。又若汝畏喻不相當。一切法空能作因緣。如是空語則不能遮一切自體。又復有義。一邊有過。以法有空亦有不空。彼若有過更說勝因。若一邊空一邊不空。如是若說一切法空無自體者。義不相應。又復有義。偈言。  汝謂如勿聲  是義則不然  聲有能遮聲  無聲何能遮   此偈明何義。若汝意謂聲能遮聲。如有人言汝莫作聲。彼自作聲而能遮聲。如是如是一切法空空語能遮。此我今說此不相應。何以故。以此聲有能遮彼聲。汝語非有則不能遮諸法自體。汝所立義。語亦是無諸法亦無。如是若謂如勿聲者。此則有過。偈言。  汝謂遮所遮  如是亦不然  如是汝宗相  自壞則非我   此偈明何義。若汝意謂。遮與所遮亦如是者。彼不相應。若汝說言。我語能遮一切諸法有自體者。彼不相應。此我今說。是義不然。何以故。知如是宗相汝過非我。汝說一切諸法皆空。如是汝義前宗有過咎不在我。若汝說言。汝遮所遮不相應者。是義不然。又復有義。偈言。  若彼現是有  汝何得有迴  彼現亦是無  雲何得取迴   此偈明何義。若一切法有現可取。汝得迴我諸法令空。而實不爾。何以知之。現量入在一切法數則亦是空。若汝分別依現有比。現比皆空。如是無現比。何可得現之與比。是二皆無雲何得遮。汝言一切諸法空者。是義不然。若汝復謂。或比或喻。或以阿含得一切法。如是一切諸法自體。我能迴者。此義今說。偈言。  說現比阿含  譬喻等四量  現比阿含成  譬喻亦能成   此偈明何義。比喻阿含現等四量。若現能成。比阿含等皆亦能成。如一切法皆悉是空。現量亦空。如是比喻亦空。彼量所成一切諸法皆悉是空。以四種量在一切故。隨何等法。若為比成亦譬喻成亦阿含成。彼所成法一切皆空。汝以比喻阿含等三量一切法所量亦空。若如是者法不可得量所量無。是故無遮。如是若說一切法空無自體者。義不相應。又復有義。偈言。  智人知法說  善法有自體  世人知有體  餘法亦如是   此偈明何義。法師說善法。善法一百一十有九。謂心一相。一者受。二者想。三者覺。四者觸。五者觀察。六者欲。七者信解脫。八者精進。九者憶念。十者三摩提。十一者慧。十二者捨。十三者修。十四者合修。十五者習。十六者得。十七者成。十八者辯才。十九者適。二十者勤。二十一者思。二十二者求。二十三者勢力。二十四者不嫉。二十五者自在。二十六者善辯才。二十七者不悔。二十八者悔。二十九者少欲。三十者不少欲。三十一者捨。三十二者不思。三十三者不求。三十四者不願。三十五者樂說。三十六者不著境界。三十七者不行。三十八者生。三十九者住。四十者滅。四十一者集。四十二者老。四十三者熱惱。四十四者悶。四十五者疑。四十六者思量。四十七者愛。四十八者信。四十九者樂。五十者不順。五十一者順取。五十二者不畏大眾。五十三者恭敬。五十四者作勝法。五十五者敬。五十六者不敬。五十七者供給。五十八者不供給。五十九者定順。六十者宿。六十一者發動。六十二者不樂。六十三者覆。六十四者不定。六十五者愁惱。六十六者求不得。六十七者荒亂。六十八者懈怠。六十九者憂憒。七十者希淨。七十一者內信。七十二者畏。七十三者信。七十四者慚。七十五者質直。七十六者不誑。七十七者寂靜。七十八者不驚。七十九者不錯。八十者柔軟。八十一者開解。八十二者嫌。八十三者燒。八十四者惺。八十五者不貪。八十六者不瞋。八十七者不癡。八十八者不一切知。八十九者放捨。九十者不有。九十一者愧。九十二者不自隱惡。九十三者悲。九十四者喜。九十五者捨。九十六者神通。九十七者不執。九十八者不妒。九十九者心淨。一百者忍辱。一百一者利益。一百二者能用。一百三者福德。一百四者無想定。一百五者不一切智。一百六者無常三昧(少十三法無處訪本)。如是如是。善法一百一十有九。如彼善法善法自體。彼不善法不善法自體。如是無記無記。本性無記本性無記。欲界欲界。色界色界。無色界無色界。無漏無漏。苦集滅道苦集滅道。修定修定。如是如是見有無量種種諸法皆有自體。如是若說一切諸法皆無自體。如是無體得言空者。義不相應。此復有義。偈言。  出法出法體  是聖人所說  如是不出法  不出法自體   此偈明何義。如說出法出法自體。如是不出法不出法自體。覺分覺分自體。菩提分菩提分自體。非菩提分非菩提分自體。如是餘法皆亦如是。若如是見彼無量種諸法自體。而如是說一切諸法皆無自體。以無自體名為空者。義不相應。又復有義。偈言。  諸法若無體  無體不得名  有自體有名  唯名雲何名   此偈明何義。若一切法皆無自體說無自體。言語亦無。何以故。有物有名。無物無名。以一切法皆有名故。當知諸法皆有自體。法有自體故不得言一切法空。如是若說一切法空無自體者。義不相應。偈言。  若離法有名  於彼法中無  說離法有名  彼人則可難   此偈明何義。若汝意謂。有法有名離法有名。如是一切諸法皆空無自體成。非物無名有物有名。此我今說。若如是者。有何等人。說離法體別有名字。若別有名。別有法者。則不得示彼不可示。如是汝心分別別有諸法別有名者。是義不然。又復有義。偈言。  法若有自體  可得遮諸法  諸法若無體  竟為何所遮  如有瓶有泥  可得遮瓶泥  見有物則遮  見無物不遮   此偈明何義。有物得遮無物不遮。如無瓶泥則不須遮。有瓶得遮無瓶不遮。如是如是法無自體則不須遮。法有自體可得有遮。無雲何遮。若一切法皆無自體而便遮言。一切諸法無自體者。義不相應。汝何所遮。若有遮體。能遮一切諸法自體。偈言。  若法無自體  言語何所遮  若無法得遮  無語亦成遮   此偈明何義。若法無體語亦無體。雲何遮言。一切諸法皆無自體。若如是遮。不說言語亦得成遮。若如是者火冷水堅如是等過。又復有義。偈言。  如愚癡之人  妄取炎為水  若汝遮妄取  其事亦如是   此偈明何義。若汝意謂。如愚癡人取炎為水。於無水中虛妄取水。有黠慧人為迴彼心而語之言。汝妄取水。如是如是於無自體一切法中取法自體。為彼眾生妄心迴故。說一切法皆無自體。此我今說。偈言。  取所取能取  遮所遮能遮  如是六種義  皆悉是有法   此偈明何義。若當如是有眾生者。有取所取有能取者。得言虛妄遮所遮等。如是六種義成。若六義成而說諸法一切空者。是義不然。偈言。  若無取所取  亦無有能取  則無遮所遮  亦無有能遮   此偈明何義。若汝意謂無如是過。非取所取。非能取者。彼若如是虛妄取遮。一切諸法無自體者。彼遮亦無所遮亦無能遮亦無。偈言。  若無遮所遮  亦無有能遮  則一切法成  彼自體亦成   此偈明何義。若非有遮非有所遮非有能遮。是則不遮一切諸法。則一切法皆有自體。偈言。  汝因則不成  無體雲何因  若法無因者  雲何得言成   此偈明何義。若一切法空無自體。如是義中說因不成。何以故。一切諸法空無自體。何處有因。若法無因一切法空以何因成。是故汝說一切法空無自體者。是義不然。偈言。  汝若無因成  諸法自體迴  我亦無因成  諸法有自體   此偈明何義。若汝意謂。我無因成法無自體。如汝無因自體迴成。我自體法亦無因成。偈言。  若有因無體  是義不相應  世間無體法  則不得言有   此偈明何義。若汝意謂。我有因成因無自體。若如是者無自體義則不相應。何以故。一切世間無自體者。不得言有。偈言。  前遮後所遮  如是不相應  若後遮及並  如是知有體   此偈明何義。若遮在前所遮在後。義不相應。未有所遮遮何所遮。若遮在後所遮在前。亦不相應。所遮已成遮何能遮。若遮所遮二法同時不相因緣。遮不因所遮。所遮不因遮。皆有自體故。則不得言遮。如角並生各不相因。左不因右右不因左。如是若說一切諸法無自體者。是義不然。釋初分竟。   迴諍論釋上分第四   釋曰。如汝所說我今答汝。汝說偈言。  若一切無體  言語是一切  言語自無體  何能遮彼體   此偈。我今答。偈言。  我語言若離  因緣和合法  是則空義成  諸法無自體   此偈明何義。若彼言語。因中大中和合中無。離散中無。咽喉脣舌齒根齗鼻頂等諸處皆各有力。如是二處和合中無。若離如是因緣和合。更無別法。以如是故無有自體。無自體故我言一切皆無自體。空義則成。如此言語無自體空。諸法如是無自體空。是故汝言。汝語空故不能說空。是義不然。又復有義。偈言。  若因緣法空  我今說此義  何人有因緣  彼因緣無體   此偈明何義。汝不能解一切法空。不知空義何能咎我。如汝所言。汝語言空語無自體。無自體故不能遮法。此法若是因緣生者。生故得言一切法空。得言一切皆無自體。以何義故。知因緣生法無自體。若法一切皆因緣生。則一切法。皆無自體。法無自體則須因緣。若有自體何用因緣。若離因緣則無諸法。若因緣生則無自體。以無自體故得言空。如是我語亦因緣生。若因緣生則無自體。以無自體故得言空。以一切法因緣生者自體皆空。如輿瓶衣蕃等諸物。彼法各各自有因緣。世間薪草土所作器水蜜乳等。將來將去及舉掌等。又復寒熱風等障中諸受用法。因緣生故皆無自體。如是如是我語因緣和合而生。如是得言無有自體。若無自體如是得言無自體成。如是空語世間受用。是故汝言無自體故汝語亦空。則不能遮諸法自體。是義不然。又復有義。偈言。  化人於化人  幻人於幻人  如是遮所遮  其義亦如是   此偈明何義。如化丈夫於異化人。見有去來種種所作而便遮之。如幻丈夫於異幻人。見有去來種種所作而便遮之。能遮化人彼則是空。若彼能遮化人是空。所遮化人則亦是空。若所遮空遮人亦空。能遮幻人彼則是空。若彼能遮幻人是空。所遮幻人則亦是空。若所遮空遮人亦空。如是如是我語言空。如幻化空。如是空語。能遮一切諸法自體。是故汝言。汝語空故。則不能遮一切諸法有自體者。汝彼語言則不相應。若汝說言彼六種諍彼如是遮。如是我語非一切法。我語亦空諸法亦空。非一切法皆悉不空。又復汝說偈言。  若語有自體  前所立宗壞  如是則有過  應更說勝因   此偈。我今答。偈言。  言語無自體  所說亦無體  我如是無過  不須說勝因   此偈明何義。我此語言。以因緣生非有自體。如前所說。自體不生故得言空。如是得言此語言空餘一切法悉皆是空。如是空故我則無過。若我說言此語不空餘一切法悉皆空者。我則有過。我不如是是故無過。理實不得語言不空餘一切法皆悉是空。我以是故不說勝因。若語不空餘一切法皆悉空者。可說勝因。是故汝言。汝諍論壞語則有過。應說勝因。是義不然。又復汝說。偈言。  若謂如勿聲  是義則不然  聲有能遮聲  無聲何能遮   此偈。我今答。偈言。  汝言勿聲者  此非我譬喻  我非以此聲  能遮彼聲故   此偈明何義。此非我喻。如何人言莫作聲者。彼自作聲以聲遮聲。聲非不空我則不爾。語言亦空遮法亦空。何以故。譬如彼聲能迴此聲。我不如是。我如是說。一切諸法皆無自體。以無自體故得言空。何以故。若無體語迴無自體。則一切法皆成自體。如言勿聲聲能遮聲。如是如是無自體語遮無體法。若如是遮無自體者。則一切法皆成自體。若有自體則一切法皆悉不空。我說法空不說不空。譬喻如是。偈言。  如或有丈夫  妄取化女身  而生於欲心  此義亦如是   此偈明何義。如化婦女實自體空。如或丈夫於化女身。生實有想起於欲心。彼虛妄取諸法亦爾。彼或如來如來弟子聲聞之人。為迴彼人虛妄取心。或是如來威神之力。如來弟子聲聞威力。化作化人。如是如是語空如化。如化婦女無自體空。法如是空。取法自體能遮令迴。如是如是以此空喻能成空義。我則相應非汝相應。偈言。  同所成不然  響中無因故  我依於世諦  故作如是說   此偈明何義。若汝或謂如勿聲者因同所成。何以故。以因不離一切諸法無自體故。非彼聲響而有自體。以因緣生故無自體。若無自體汝說聲有能遮聲者。彼義則壞。又我所說不違世諦不捨世諦。依世諦故能說一切諸法體空。若離世諦法不可說。佛說偈言。  若不依世諦  不得證真諦  若不證真諦  不得涅槃證   此偈明何義。如是諸法非是不空。一切諸法皆無自體。此二無異。又復汝說偈言。  汝謂遮所遮  如是亦不然  如是汝宗相  自壞則非我   此偈。我今答。偈言。  若我宗有者  我則是有過  我宗無物故  如是不得過   此偈明何義。若我宗有則有宗相。若我有宗有宗相者。我則得汝向所說過。如是非我有宗。如是諸法實寂靜故。本性空故。何處有宗。如是宗相為於何處宗相可得。我無宗相何得咎我。是故汝言。汝有宗相得過咎者。是義不然。又復汝說偈言。  若彼現是有  汝可得有迴  彼現亦是無  雲何得取迴  說現比阿含  譬喻等四量  現比阿含成  譬喻亦能成   此偈。我今答。偈言。  若我取轉迴  則須用現等  取轉迴有過  不爾雲何過   此偈明何義。我若如是少有法物。則須現比阿含譬喻如是四量。復有四量。我若如是取轉迴者。我則有過。我既不取少法轉迴。若我如是不轉不迴。汝若如是與我過者。是義不然。若現等量復有量成量則無窮。汝如是義不能咎我。又復有義。偈言。  若量能成法  彼復有量成  汝說何處量  而能成此量   此偈明何義。若汝意謂量能成物。如量所量。現比阿含喻等四量。復以何量成此四量。若此四量更無量成。量自不成。若自不成能成物者。汝宗則壞。若量復有異量成者。量則無窮。若無窮者則非初成非中後成。何以故。若量能成所量物者。彼量復有異量來成彼量。復有異量成故。如是。無初。若無初者如是無中。若無中者何處有後。如是若說彼量復有異量成者。是義不然。偈言。  若量離量成  汝諍義則失  如是則有過  應更說勝因   此偈明何義。若汝意謂。量離量成。所量之物為量成者。若如是諍量成所量。汝則有過。有物量成有不量成。若如是者應說勝因。若說勝因則可得知。何者量成何者不成。汝不能示如是分別。義不相應。此我今說。如有人言。我所說量自他能成。而說偈言。  猶如火明故  能自照照他  彼量亦如是  自他二俱成   此偈明何義。如火自照亦能照他。量亦如是。自成成他。我今答彼偈言。  汝語言有過  非是火自照  以彼不相應  如見闇中瓶   此偈明何義。彼量如火自他能成難不相應。何以故。非火自照。如初未照闇中瓶等不可得見。以火照已然後得見。如是如是。若火自照。初火應闇後時乃明。如是得言火能自照。若初火明則不得言火能自照。如是分別火自他照義不相應。又復有義。偈言。  又若汝說言  火自他能照  如火能燒他  何故不自燒   此偈明何義。若汝說言。如火自照亦能照他。如是如是自照照他。如是如是既能燒他亦應自燒。而實不見有如是事。若說彼火自他能照義不相應。又復有義。偈言。  又若汝說言  火能自他照  闇亦應如是  自他二俱覆   此偈明何義。若汝說言。火自他照能卻闇者。闇何以不自他皆覆。而實不見有如是事。若說彼火自他照者義不相應。又復有義。偈言。  於火中無闇  何處自他住  彼闇能殺明  火雲何有明   此偈明何義。火中無闇火處無闇。雲何名為明能破闇。若彼火中如是無闇。何處有闇火能破闇。若當無闇可破滅者。雲何而得自他俱照。此我今說。若如是者非火中闇非火處闇。如是如是火自他照。彼火生時即能破闇。如是火中無闇火處無闇。如是火生能照自他。此我今說。偈言。  如是火生時  即生時能照  火生即到闇  義則不相應   此偈明何義。若火生時能自他照義不相應。何以知之。如是初火不能到闇。何以知之。若未到闇不能破闇。若不破闇不得有明。偈言。  若火不到闇  而能破闇者  火在此處住  應破一切闇   此偈明何義。若汝意謂。火不到闇能破闇者。火此處住則應能破一切世間所有處闇。何以故。俱不到故。而實不見有如是事。若俱不到。雲何唯能破此處闇。不破世間一切處闇。若汝意謂。火不到闇而能破闇義不相應。又復有義。偈言。  若量能自成  不待所量成  是則量自成  非待他能成   此偈明何義。若汝意謂。量與所量如火成者。量則自成不待所量。何以故。若自成者則不待他。若待他者非自成故。此我今說。若不相待何不自成。若待於他則非自成。此我今說。若量不待所量之物為有何過。此我今說。偈言。  不待所量物  若汝量得成  如是則無人  用量量諸法   此偈明何義。若汝意謂。不待所量而量得成。則無有人用量量法。有如是過。若何等人須用量者。不待所量而得有量。若不待成彼得何過。則一切法皆不待量。若一切法不待量成。彼得何過。成得言成未成叵成。以無待故。若汝復謂。待所量物量得成者。如是四量皆有待成。何以故。若物未成雲何相待。物若已成不須相待。天得未成則不待物。若已成者更不待成。如物已作無作因緣。又復有義。偈言。  若所量之物  待量而得成  是則所量成  待量然後成   此偈明何義。若所量物待量而成。是則以量成彼所量。何以故。所成非成量成所量。又復有義。偈言。  若物無量成  是則不待量  汝何用量成  彼量何所成   此偈明何義。若汝意謂。不待彼量所量成者。汝今何用求量而成。何以故。彼量義者為何所求。彼所量物離量成者。彼量何用。又復有義。偈言。  若汝彼量成  待所量成者  是則量所量  如是不相離   此偈明何義。若汝意謂。待所量物是故有量。畏有前過。汝若如是量所量一不得相離。汝若如是量即所量。何以知之。所量成量所量即量。量成所量量所量一。偈言。  若量成所量  若所量成量  汝若如是者  二種俱不成   此偈明何義。若汝意謂。量成所量見待量故。所量成量見待所量。汝若如是二俱不成。何以故。偈言。  量能成所量  所量能成量  若義如是者  雲何能相成   此偈明何義。若量能成所量之物。彼所量物能成量者。量自未成因緣不成。雲何能成所量之物。又復有義。偈言。  所量能成量  量能成所量  若義如是者  雲何能相成   此偈明何義。若所量物能成彼量。彼量能成所量之物。所量未成因緣不成。雲何成量。偈言。  為是父生子  為是子生父  何者是能生  何者是所生   此偈明何義。如有人言父能生子。彼若如是子亦生父。汝今為說。何者能生何者所生。汝如是說。量成所量所量成量。汝今為說。何者能成何者所成。又復有義。偈言。  為何者是父  為何者是子  汝說此二種  父子相可疑   此偈明何義。前說二種所謂父子。何者為父何者為子。父子二相若相待生彼則可疑。何者為父何者為子。如是如是。若汝說此量與所量。彼何者量何者所量。此之二種若能成物可得言量。若物可成得言所量則不疑雲何者是量何者所量。如是能成可得言量。如是可成得言所量。此則不疑。何者是量何者所量。偈言。  量非能自成  非是自他成  非是異量成  非無因緣成   此偈明何義。如是量非自成。現非現成。比非比成。喻非喻成。阿含亦爾非阿含成。非是自他迭互相成。現非比喻阿含等成。比非現喻阿含等成。喻非現比阿含等成。阿含非現比喻等成。非異現比譬喻阿含別有現比譬喻阿含異量來成。如量自分和合不成。自他境界和合不成。非無因成非聚集成。此之因緣如先所說。二十三十或四五六。二十三十四十五十或有六十。若汝所說以有量故得言所量。有量所量證一切法皆有自體義不相應。又復汝說偈言。  智人知法說  善法有自體  世人知有體  餘法亦如是  出法出自體  是聖人所說  如是不出法  不出法自體   此偈。我今答。偈言。  若法師所說  善法有自體  此善法自體  法應分分說   此偈明何義。若彼法師。謂彼善法有自體者。應分分說此善自體。此之善法如彼善心。善心自體如是如是。一切諸法不如是見。若如是說亦法自體義不相應。又復有義。偈言。  若善法自體  從於因緣生  善法是他體  雲何是自體   此偈明何義。若善法體從於因緣和合而生。彼是他體。善法雲何得有自體。如善法體餘亦如是。若汝說言如彼善法善法自體。如是不善不善體等義不相應。又復有義。偈言。  若少有善法  不從因緣生  善法若如是  無住梵行處   此偈明何義。若汝意謂。少有善法不因緣生。如是不善不善自體。無記無記自體。若當如是無住梵行。何以故。汝若如是。是則捨離十二因緣。若當捨離十二因緣。是則捨見十二因緣。若如是無十二因緣。則不得見十二因緣。如其不見十二因緣。不得見法。世尊說言。若比丘見十二因緣。彼則見法。若不見法不住梵行。若離如是十二因緣。則離苦集。十二因緣是苦集故。若離苦集是則離苦。若無集者何處有苦。若無苦者雲何有滅。若無苦滅當於何處修苦滅道。若如是者無四聖諦。無四聖諦則亦無有聲聞道果。見四聖諦如是則證聲聞道果。無聲聞果無住梵行。又復有義。偈言。  非法非非法  世間法亦無  有自體則當  常則無因緣   此偈明何義。若當如是離於因緣和合生者。汝得多過。以不得法及非法故。一切世間法皆不可得。何以故。因緣和合生一切法。以一切法皆從因緣和合而生。若無因緣和合生者。則一切法皆不可得。又復自體不從因緣和合而生。無因緣有則是常法。何以故。無因緣法則是常故。彼若如是無住梵行。又復汝法自有過失。何以故。世尊所說。一切有為皆悉無常。彼何自體皆悉無常。偈言。  善不善無記  一切有為法  如汝說則常  汝有如是過   此偈明何義。若說善法有法自體。不善無記亦如是說。若如是者。汝說一切有為法常。何以故。法若無因無生住滅。無生住滅非有為法。則一切法皆是無為。若說善等一切諸法皆有自體。則一切法皆悉不空。義不相應。又復汝說偈言。  諸法若無體  無體不得名  有自體有名  唯名雲何名   此偈。我今答。偈言。  若人說有名  語言有自體  彼人汝可難  語名我不實   此偈明何義。若何人說名有自體。彼人如是汝則得難。彼人說言。有體有名無體無名。我不如是說有名體。何以知之。一切諸法皆無自體。若無自體彼得言空。彼若空者得言不實。若汝有名有自體者。義不相應。又復有義。偈言。  若此名無者  則有亦是無  若言有言無  汝宗有二失  若此名有者  則無亦是有  若言無言有  汝諍有二失   此偈明何義。若此名無如是宗失。如其是有如是諍失。我宗不爾。有物有名無物無名。如是諸法有自體者。義不相應。又復有義。偈言。  如是我前說  一切法皆空  我義宗如是  則不得有過   此偈明何義。我前已說。一切法空亦說名空。汝取空名而有所說。若一切法皆無自體名亦無體。我如是說義宗無過。我不說名有自體故。又復汝說偈言。  若離法有名  不在於法中  說離法有名  彼人則可難   此偈。我今答。偈言。  若別有自體  不在於法中  汝慮我故說  此則不須慮   此偈明何義。彼不須慮汝妄難我。我則不遮諸法自體。我不離法別有物取何人取法。彼人須慮我不取法故不遮法雲何有過。若我取法有自體者。則可難言汝不相應。我不如是。汝難大賒全不相當。又復汝說偈言。  法若有自體  可得遮諸法  諸法無自體  竟為何所遮  如有瓶有泥  可得遮瓶泥  見有物則遮  見無物不遮   此偈。我今答。偈言。  若有體得遮  若空得言成  若無體無空  雲何得遮成   此偈明何義。法若有者則可得遮法。若無者則不得遮。汝難我言。一切諸法皆無自體。實如汝言一切諸法皆無自體。何以知之。以汝遮法無自體成。若遮諸法無自體成。得言一切諸法皆空。偈言。  汝為何所遮  汝所遮則空  法空而有遮  如是汝諍失   此偈明何義。若一切法遮有自體。若無自體彼得言空彼空亦空。是故汝言有物得遮無物不遮。義不相應。又復有義。偈言。  我無有少物  是故我不遮  如是汝無理  藶謢蚚囍   此偈明何義。若我如是少有物遮汝得難我。我無物遮。如是無物我無所遮。如是無遮一切法空。如是無物遮與所遮。是故汝向如是難言何所遮者。此汝無理藶遾孎琚C又復汝說偈言。  若法無自體  言語何所遮  若無法得遮  無語亦成遮   此偈。我今答。偈言。  汝言語法別  此義我今說  無法得說語  而我則無過   此偈明何義。若汝說言無有言語亦成遮者。隨何等法。彼一切法皆無自體。說彼諸法無自體語。非此言語作無自體。此我今答。若說諸法無自體語。此語非作無自體法。又復有義。以無法體知無法體。以有法體知有法體。譬如屋中實無天得。有人問言。有天得不。答者言有。復有言無。答言無者語言。不能於彼屋中作天得。無但知屋中空無天得。如是若說一切諸法無自體者。此語不能作一切法無自體。無但知諸法自體無體。若汝說言。若無物者則不得言法無自體。以無語故。不得成法無自體者。義不相應。又復汝說偈言。  如愚癡之人  妄取炎為水  若汝遮妄取  其事亦如是  取所取能取  遮所遮能遮  如是六種義  皆悉是有法  若無取所取  亦無有能取  則無遮所遮  亦無有能遮  若無遮所遮  亦無有能遮  則一切法成  彼自體亦成   此四行偈。我今答汝偈言。  汝說鹿愛喻  以明於大義  汝聽我能答  如譬喻相應   此偈明何義。汝若說此鹿愛譬喻。以明大義。汝聽我答。如喻相應。偈言。  若彼有自體  不須因緣生  若須因緣者  如是得言空   此偈明何義。若鹿愛中妄取水體。非因緣生。汝喻相當。鹿愛因緣彼顛倒見。顛倒見者以不觀察因緣而生。如是得言因緣而生。若因緣生彼自體空。如是之義如前所說。又復有義。偈言。  若取自體實  何人能遮迴  餘者亦如是  是故我無過   此偈明何義。若鹿愛中取水體實。何人能迴。若有自體則不可迴。如火熱水濕空無障礙。見此得迴。如是取自體空。如是如是。餘法中義應如是知。如是等如取無實。餘五亦爾。若汝說彼六法是有。如是得言一切諸法皆不空者。義不相應。又復汝說偈言。  汝因則不成  無體雲何因  若法無因者  雲何得言成  汝若無因成  諸法自體迴  我亦無因成  諸法有自體  若有因無體  是義不相應  世間無體法  則不得言有   此偈。我今答。偈言。  此無因說者  義前已說竟  三時中說因  彼平等而說   此偈明何義。如是大義於前已說。此則無因應如是知。如是論義前因已說遮六種迴。彼前論義今於此說。又復汝說偈言。  前遮後所遮  如是不相應  後遮若俱並  如是知有體   此偈我今答。偈言。  若說三時因  前如是平等  如是三時因  與說空相應   此偈明何義。若遮此因三時言語。此先已答。應如是知。何以故。因平等故。如遮三時彼不相應。彼語亦在遮所遮中。若汝意謂。無遮所遮猶故得遮。我已遮竟。此三時因與說空人言語相應。又復雲何。先已說竟。如向偈言。  我無有少物  是故我不遮  如是汝無理  藶謢蚚孎   若汝復謂。三時遮成。見前時因。見後時因。見俱時因。彼前時因如父以子。後時因者如師弟子。俱時因者如燈以明。此我今說。此不如是前說三種。彼三種中一一復有三種過失。此前已說。復次第遮。汝立宗失如是等自體遮成。偈言。  若人信於空  彼人信一切  若人不信空  彼不信一切   此偈明何義。若人信空。彼人則信一切世間出世間法。何以故。若人信空。則信因緣和合而生。若信因緣和合而生。則信四諦。若信四諦。彼人則信。一切勝證。若人能信一切勝證。則信三寶謂佛法僧。若信因緣和合而生。彼人則信法因法果。若人能信法因法果。彼人則信非法因果。若人能信法因法果信非法因信非法果。則信煩惱煩惱和合煩惱法物。彼人如是一切皆信。如是前說彼人則信善行惡行。若人能信善行惡行。彼人則信善惡行法。若人能信善惡行法。則知方便過三惡道。彼人如是能信一切世間諸法。如是無量不可說盡。  空自體因緣  三一中道說  我歸命禮彼  無上大智慧   釋迴諍論偈義已竟。   作此論者。阿闍梨龍樹菩薩摩訶薩。一切論義皆能解釋。   迴諍論一卷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32 方便心論   No. 1632   方便心論一卷   後魏西域三藏吉迦夜譯   明造論品第一  若能解此論  則達諸論法  如是深遠義  今當廣宣說   問曰。不應造論。所以者何。凡造論者。多起恚恨憍逸貢高。自擾亂心少柔和意。顯現他惡自歎己善。如斯眾過智者所呵。是故一切諸賢聖人。無量方便斷諍論者。常樂遠離如捨毒器。又造論者。內實調柔外觀多過。是以若欲自利利人。應當捨此諍論之法。答曰不然。今造此論不為勝負利養名聞。但欲顯示善惡諸相故造此論。世若無論迷惑者眾。則為世間邪智巧辯。所共誑惑起不善業。輪迴惡趣失真實利。若達論者則自分別善惡空相。眾魔外道邪見之人。無能惱壞作障礙也。故我為欲利益眾生。造此正論。又欲令正法流佈於世。如為修治菴婆羅果。而外廣植荊棘之林。為防果故。今我造論亦復如是。欲護正法不求名聞故。汝前說長諍論者。是事不然。為護法故故應造論。問曰。汝先言解此論者。達諸論法當說其相。答曰。此論分別有八種義。若有能通達解其義趣。則能廣為其餘諸論。如種稻麥以水溉灌則嘉苗滋茂。不去稊稗善穀不生。若人雖聞此八不解其義。則於諸論皆生疑惑。設有明解斯八義者。決定能達一切論法。問曰。汝言解此論者決了論法。今諸外道有論法不耶。答曰有。如衛世師有六諦。所謂陀羅驃求那總諦別諦作諦不作諦。如斯等比皆名論法。雖善通達猶不了別諸餘經論。如此八種深妙論法我當略說。為開諸論門。為斷戲論故。一曰譬喻。二隨所執。三曰語善。四曰言失。五曰知因。六應時語。七似因非因。八隨語難。喻有二種。一具足喻。二少分喻。隨所執者名究竟義。語善者謂語順於義。言失者謂言乖於理。知因者能知二因。一生因。二了因。語應時者若先說界入後說五陰。名不應時。若善通達言語次第。是則名曰應時語也。似因者如焰似水而實非水。若有論者嚴飾言辭以為水者是名似因。隨言難者如言新衣。即便難曰。衣非是時雲何名新。如是等名隨言難也。我已略說此八種義。今當次第廣明其相。問曰。汝前言喻今立喻者作何方便。答曰。若說喻者。凡聖同解然後可說。如言是心動發猶如迅風。一切凡夫知風動故。便得決了心為輕躁。若不知者不得為喻。問曰。何故不但說正義而說喻耶。答曰。凡說喻者為明正義。問曰。汝先言凡聖同解方得為喻。何者名同雲何為異。答曰。如前風喻名之為同。聖得涅槃而凡不得。是名為異。問曰。已說喻相。執相雲何。答曰。隨其所執廣引因緣立義堅固。名為執相。問曰。執法有幾。答曰有四。一一切同。二一切異。三初同後異。四初異後同。問曰。汝今應當說此四相。答曰。凡欲立義。當依四種知見。何等為四。一者現見。二者比知。三以喻知。四隨經書。一切同者。如說者言無我我所。問者亦說無我我所。名一切同。一切異者。說者言異問則說一。是名俱異。初同後異者。如說者曰現法皆有。神非現見亦復是有。問者或言現見之法可名為有。神若非現何得有耶。若言比知而有神者。要先現見後乃可比。神非現法雲何得比。若復以喻明神有者。有相似法然後得喻。神類何等而為喻乎。若隨經書證有神者。是事不可。經書意亦難解。或時言有或時言無。雲何取信。是名初同後異。初異後同者。如說者言無我無所。而問者曰有我有人。此二論者俱信涅槃。是名初異後同。復次執法隨義有無量相。如十二因緣苦習滅道三十七品四沙門果。如是等法名佛正義。如說晨朝禮敬殺生祭祠。然眾香木獻諸油燈。如是四種名事火外道。六十三字四句之義。是音聲外道。明藥有六。一藥名。二藥德。三藥味。四藥勢力。五和合。六成熟。是名醫法。如六諦等衛世師有。冥初一義多我異解。是僧伽有八微。所謂四大空意明無明八自在。一能小。二為大。三輕舉。四遠到。五隨所欲。六分身。七尊勝。八隱沒。是名踰伽外道。有命無命罪福漏無漏差戒具足縛解。五智聞智思智自覺智慧智義智。六障不見障苦受障愚癡障命盡障性障名障。四濁瞋慢貪諂。是皆名為尼乾陀法。又有說言。一切諸法儘是有故當知是一。又一切法盡有求那亦名為一。又一切法從冥初生。根本一故當知是一。又頭足等成身與身為一。又依者是空當知是一。如是等名計一外道。又言一切法異。所以者何。如頭足等與身為異。又眾相差別如牛非馬等故知法異。如是等名計異外道。若言一切法有故一者。有法二種。一有覺二無覺。雲何為一。因不同故。如是等法皆已總破。論者言。若有人說苦習滅道十二因緣有無等法。為一異者。皆非正因。所以者何。若言一者則墮苦邊。若言異者則墮樂邊。是故有說。若一若異必墮二邊。非佛法義。復次如有說言。涅槃之性無苦無樂。何以知之。凡一切法以有覺故故有苦樂。涅槃無覺雲何言樂。復有說者而言有樂。所以者何。樂有三種。一樂受樂。二無惱害。三無希求。涅槃之中無所求故。是故得名涅槃為樂。又有問言。我先已知涅槃是常。今與諸行為異不耶。答曰。汝若先知涅槃常者。雲何謂為同諸行耶。諸行之性流轉敗壞。涅槃之體是常是樂。誰有智者言同於行。復有問言。神我之性雖有形色。而未分別常與無常。答曰若一切法有對礙者皆悉無常。如瓶有礙則可破壞。我若如是必亦無常。然我有形非經所載無有道理。如取沙礫名為珍寶。汝亦如是言多虛妄。問曰。汝何故言我無形耶。答曰。我先已說瓶有形礙故可毀壞。我若如是亦應磨滅。雲何復問何故而說我無形耶。復次復有不定執相。如或問言。以物為聲常無常乎。答曰。為分成者皆悉無常。聲亦分成豈獨常也。問曰。何名聲物。答曰。若未分別雲何為問。問曰。我身與命。於未來世獨受苦樂。共身受耶。答曰。此身滅已我餘身受。問曰。何者是我。於未來世受苦樂乎。答曰。汝前言我。雲何復問有我不耶。此非道理。問曰。已說執義。雲何名為語善相耶。答曰。不違於理不增不減。善解章句應相說法。所演譬喻而無違背。無能輕訶。以是因緣名為語善。問曰。不違於理。其事雲何。答曰。有人計識是我。以諸行空無我故。非一切行皆是於識此非道理。行是識因。因無我故識雲何我。問曰。一切諸法皆悉無常。聲非一切是故為常。答曰。汝言一切聲有何義非一切耶此說非因。又一切法有造作者。皆悉無常。如火傳等聲亦如是。是故無常。是則名為不相違相。   問曰。雲何名為言不增減。答曰。我當先說增減之相。減有三種。一因減。二言減。三喻減。若言六識無常猶如瓶等。不說因緣。是名因減。若言是身無我眾緣成故。聲亦無我從緣而有。是名喻減。若言四大無常如瓶造作。是名言減。與上相違。名為具足。又具足者。若人言我。應當問言。汝所說我為常無常。若無常者則同諸行便是斷滅。若令常者即是涅槃更何需求。是則名為具足之相。問曰。何名言增。答曰。增亦三種。一因增。二喻增。三言增。若言聲法無常和合成故。如瓶造作則為無常。又言聲是空之求那。空非對礙聲是色法。雲何相依。是名因增。若言五根無常如呼聲響造作法故聲亦如是。何以知之。為脣口等之所出故。是名喻增。如言微塵細小虛空遍大。如此二法則名為常。聲不如是故曰無常。是名喻增。又說聲是無常眾緣成故。若言常者是事不然。所以者何。有二種因。一從形出。二為根了。雲何言常。又同異法皆無常故。是名言增。問曰。何語能令世人信受。答曰。若為愚者分別深義。所謂諸法皆悉空寂。無我無人如幻如化無有真實。如斯深義智者乃解。凡夫若聞迷沒墮落。是則不名應時語也。若言諸法有業有報。及縛解等作者受者。淺智若聞即便信受。如鑽燧和合則火得生。若所演說應前眾生則皆信樂。如是名為隨時而語。問曰。何名言證。答曰。雖多所說善能憶念。若宣諸義深得其相。所立堅固令人愛樂。如言諸法皆空無主。現見萬物眾緣成故。是名言證。問曰。何名言失。答曰。與上相違名為言失。又二種語亦名為失。何等為二。一義無異而重分別。二辭無異而重分別。雲何一義而重分別。如言憍屍迦。亦言天帝釋。亦言富蘭陀那。是名義一名異而重分別。名義同者如言因陀羅。又言因陀羅。是名義無異而重分別。復次凡所言說。但飾文辭無有義趣。皆名為失。又雖有義理而無次第。亦名言失。如偈說。  如人讚歎  天帝釋女  名曰金色  足手殊勝  而便說於  釋提桓因  壞阿修羅  三種之城  如是名為  無次第語   問曰。何名知因。答曰。知因有四。一現見。二比知。三喻知。四隨經書。此四知中現見為上。問曰。何因緣故現見上耶。答曰。後三種知由現見故。名之為上。如見火有煙。後時見煙便知有火。是故現見為勝。又如見焰便得喻水。故知先現見故然後得喻。後現見時始知真實。問曰。已知三事由現故知。今此現見何者最實。答曰。五根所知有時虛偽。唯有智慧正觀諸法。名為最上。又如見熱時焰旋火輪乾闥婆城。此雖名現而非真實。又相不明瞭故見錯謬如夜見杌疑謂是人。以指按目則睹二月。若得空智名為實見。問曰。已知現相。比相雲何。   答曰。前已分別今當更說。比知有三。一曰前比。二曰後比。三曰同比。前比者。如見小兒有六指頭上有瘡。後見長大聞提婆達。即便憶念本六指者。是今所見。是名前比。後比者。如飲海水得其鹹味。知後水者皆悉同鹹。是名後比。同比者。如即此人行至於彼。天上日月東出西沒。雖不見其動。而知必行。是名同比。   問曰。聞見雲何。答曰。若見真實耆舊長宿諸佛菩薩。從諸賢聖聽受經法。能生知見。是名聞見。譬如良醫善知方藥慈心教授是名善聞。又諸賢聖證一切法有大智慧。從其聞者是名善聞。問曰。喻相雲何。   答曰。若一切法皆空寂滅如幻如化。想如野馬。行如芭蕉。貪慾之相如瘡如毒。是名為喻。如是四事名之為因。能通達者名為知因。問曰。何名似因。答曰。凡似因者。是論法中之大過也。應當覺知而速捨離。如此似因我當宣說。似因隨相有無量義。略則唯八。一隨其言橫為生過。二就同異而為生過。三疑似因。四過時語。五曰類同。六曰說同。七名言異。八曰相違。   問曰。如此八法當廣分別。   答曰。言那婆者凡有四名。一名新。二名九。三名非汝所有。四名不著。如有人言。我所服者是那婆衣。難曰。今汝所著唯是一衣。雲何言九。   答曰。我言那婆乃新衣耳。非謂九也。難曰。何名為新。   答曰。以那婆毛作故名新。   問曰。實無量毛。雲何而言那婆毛耶。   答曰。我先已說新名。那婆非是數也。難曰。今知此衣是汝所有。雲何乃言非我衣乎。   答曰。我言新衣。不言此物非汝所有。難曰。今現見汝身著此衣。雲何而言不著衣耶。   答曰。我言新衣不言不著。是名似因。亦名隨言而為生過。又復隨言而生過者。如說燒山。難曰。實焚草木。雲何燒山。是名隨言生過。乃至諸法皆亦如是。復次隨言生過。凡有二種。一如前說。二於同異而為生過。如言有為諸法皆空寂滅猶如虛空。難曰。若爾二者皆是空無。無性之法便同虛空。如是名為同異生過。   問曰。何故名生。   答曰。有故名生。如泥有瓶性故得生瓶。難曰。若泥有瓶性。泥即是瓶。不應假於陶師輪繩和合而有。若泥是有故生瓶者。水亦是有應當生瓶。若水是有不生瓶者。泥雲何得獨生瓶耶。是名同異尋言生過。   問曰。生疑似因其相雲何。   答曰。如有樹杌似於人故。若夜見之便作是念。杌耶人耶。是則名為生疑似因。問曰。雲何名為過時似因。   答曰。如言聲常。韋陀經典從聲出故。亦名為常。難曰。汝今未立聲常因緣。雲何便言韋陀常乎。   答曰。如虛空無形色故常。聲亦無形是故為常。言雖後說義亦成就。   難曰。此語過時。如捨燒已盡方以水救。汝亦如是。是名過時。問曰。類同雲何。答曰。我與身異故我是常。如瓶異虛空故瓶無常。是名類同。   難曰。若我異身而名常者。瓶亦異身。瓶應名為常。若瓶異身猶無常者。我雖異身雲何常乎。是名同類。   問曰說同雲何。   答曰。如言虛空是常無有觸故。意識亦爾。是名說同。問曰。何名言異。答曰。如言五塵無常為根覺故。四大亦爾。是故無常。難曰。龜毛鹽香是無所有。而為意識所得豈無常耶。是名言異。問曰。相違雲何。   答曰。相違二種。一喻相違。二理相違。如言我常無形礙故如牛。是名喻違。理違者。如婆羅門統理王業作屠獵等教。剎利種坐禪念定。是名理違。如此二法。愚者不解謂為真實。是名相違。問曰。何者名為不相違耶。   答曰。異上二法名不相違。是名似因。   明負處品第二   論者言。已說如上八種論法。復有眾多負法。今當宣說。問曰。何名語法。   答曰。如言四大是假名。所以者何。為色等法之所成故。復有人言四大實有。何以知之。堅是地性。乃至動是風性故知為實。更相違返便生諍訟。如有言地是成身因緣。餘大亦爾。   難曰。地等亦能成一切物。雲何而言唯成身乎。是名非語。若不如是是名是語。問曰。何為名負。   答曰。如言聲常無形色故如空。   難曰。聲雖無形而為根覺。有對有礙如瓶造作。而虛空性非是作法。何得為喻。此名負義立曰。瓶是有形可為無常。聲無形法何得為喻。   難曰。聲雖異瓶而為根覺為耳所聞。是故無常。問曰。何等之義不墮負處。   答曰。諸行與識作故無常。涅槃非作故常。如此之言句味真正。名非負處。問曰。何者之言而可難耶。   答曰。若語顛倒立因不正引喻不同。此則可難。如言想能斷結。問者曰。雲何以想便斷結耶。以不先言智從想發直言想故。此語顛倒則為可難。   問曰。何因緣故重說此語。   答曰。欲令人知立無執義必墮負處故說。復次應問不問。應答不答。三說法要不令他解。自三說法而不別知。皆名負處。又共他論彼義短闕而不覺知。餘人語曰。此義錯謬汝不知乎。即墮負處。又他正義而為生過。亦墮負處。又有說者。眾人悉解而獨不悟。亦墮負處。問亦如是。如此負處。是議論之大棘刺為深過患。應當覺知速宜遠離。   問曰。問有幾種。   答曰。有三種。一說同。二義同。三因同。若諸論者。不以此三為問答者。名為違錯。此三答中若少其一則不具足。若言我不廣通如此三問。隨我所解便當相問。是亦無過。說同者。如言無我。還依此語後方為問。是名語同。義同者。但取其意是名義同。因同者。知他意趣之所因起。是名因同。若能如是名非負處。若言輕疾聽者不悟亦墮負處。問曰唯有此等更有餘耶。答曰有。所謂語少語多。無義語非時語。義重捨本宗等。悉名負處。若以此等為前人說。亦墮負處。   問曰。雲何名為違本宗耶。   答曰。如言識是常法。所以者何。識體二種。一識體生。二識體用。瓶亦二種。一瓶體生。二瓶體用。然識生時即有用故。故名為常。瓶體生已後方有用。故是無常。   難曰。若以生便有用名為常者。燈生時即用應當是常。   答曰。燈為眼見聲為耳聞。雲何為喻。是捨本宗名墮負處。復次有說神常。何以知之。非根覺故如虛空。不為根覺故常。   難曰。微塵不為根得而是無常。   答曰。神非作故常。微塵造作故無常。難曰。汝前言非覺今言不作。是違本宗。答曰。汝言我違。汝乖我言豈不違乎。難曰如此之相可有斯理。我言違者。汝之所說自乖前義故言違耳。又汝前言。不大分別故我生疑。非我違汝。如是以疑為違。亦墮負處。   辯正論品第三   論者言。若人說有眾生乃至亦有壽者命者。何以知之。為根覺故。如無餘涅槃不為根覺故無。眾生不爾故知是有。神是常法。何以故。如阿羅漢果。唯當時有而前後無故知為無。如第二頭第三手等。本無今有故知前無。有已還滅故知後無。神不如是。是以為常。   難曰。如樹根地下水。不見言無。阿羅漢者亦復如是。非是無法。汝自不證。立曰不然。水以地障是故不見。今阿羅漢有何障礙而不見乎。是以知無。難曰。汝以第二頭第三手不可見故。明無羅漢。是事不然。雖無二頭非無第一。言無羅漢乃是悉無。何得為喻。又汝言以無覺知無涅槃者。是亦不然。如大海水不知幾渧。可言無耶。若不知渧數而猶有海。涅槃亦然。雖不可覺實自有之。而言無者應說因緣。若不能說。汝義自壞。是則名為如法論也。   復次若以無覺明無涅槃。他則生疑。如夜見樹心便生疑。杌耶人耶。當知此樹非定人因非定杌因。若令無覺定與涅槃為無因者。不應生疑。又諸業報不可毀滅故有涅槃。所以者何。譬如大火焚燒山林故火是滅因。今此業報是何滅因而得滅耶。若得涅槃則便散壞。立曰。實有滅因。障故不見。難曰。亦有涅槃。但以癡障故不見耳。復次汝今若不分別諸業有滅因者。汝義自壞。若滅因無故而不說者亦無障礙。何須說耶。以是等緣知業不滅。是則名為如法論也。立者曰。汝若以海水有故成有涅槃。豈復能令二頭有耶。若設二頭不可為有。涅槃雲何獨得有耶。汝海水喻尚不能立。涅槃為有。何能成於二頭有乎。難曰。汝意若謂涅槃無者。為有是無。為當無無。若無無者。雲何覺知無涅槃耶。若有此無。雲何而言都無所有。若言雖有是無涅槃之法。猶自無者尚有是無。何故不得有涅槃耶。當說因緣。若不能說。當知涅槃決定實有。是亦名為如法論也。   問曰。神為是常為無常乎。立曰。神非造作故常。瓶等作法故是無常。難曰。若以無作明神常者。是事不然。何以知之。生人疑故。若非造作神即常者。不應生疑為常無常。以生疑故當知有過。立曰。此過非但唯獨我有。一切論者皆有斯過。如言聲常無形色故。有過去身以宿命智知故。如是立義如前生疑。故一切處皆有是過。難曰。喻者決疑。汝所引喻令我生疑。是不成喻。喻不成者義則自壞。即墮負處。而汝乃言一切有過非獨我有。斯則自咎非餘過也。所以者何。如人被誣而不自明。而言一切皆悉是盜。當知此人即自為盜。汝亦如是故墮負處。今汝若欲自宣明者。理極於先。必欲復說則墮多過。汝第一立第二已破。第三之義我又為難。欲以第五而止過者。不出於初及汝後義。是則為重。若有重過即墮負處。   問曰。設第六人更可問乎。   答曰。第五之人已成於過。何有第六得為問耶。若必說之則同前過。問既有過。答應默然。復次第六人過。而第五者不得詰之。所以者何。由第五故是第六人便得為問。既自有過何由過彼。如是等名正法論也。   相應品第四   問曰。汝已分別如法正論。雲何名為相應義耶。   答曰。問答相應有二十種。若人能以此二十義助發正理。是人則名解真實論。若不如是。不名通達議論之法。此二十種。要則有二。一異二同。以同顯義名同。以異顯義名異。凡為義者必依此二故。此二者通二十法。雲何名同。如言煩惱盡處是無所有。虛空之性亦無所有。是名為同。雲何名異。如說涅槃非作故常。則知諸行作故無常。是名為異。   問曰。此同異義雲何為難。   答曰。欲難同者。作如是言。色以眼見聲為耳聞。雲何言同。若色異聲色自無常聲應是常。若難異者。以色根覺故無常。我非根覺故常。瓶我俱有有。若同者。瓶既無常。我亦應爾。若說瓶有異我有者。可言我常而瓶無常。常有既同我應無常。如斯難者。有二十種。一曰增多。二曰損減。三說同異。四問多答少。五答多問少。六曰因同。七曰果同。八曰遍同。九不遍同。十曰時同。十一不到。十二名到。十三相違。十四不違。十五疑。十六不疑。十七喻破。十八聞同。十九聞異。二十不生。是名二十問答之法。   問曰。此二十法應分別說。   答曰。增多者。如言我常非根覺故。虛空非覺是故為常。一切不為根所覺者盡皆是常。而我非覺得非常乎。難曰。虛空無知故常。我有知故雲何言常。若空有知則非道理。若我無知可同於虛空。如其知者必為無常。是名增多。損減者。若空無知而我有知。雲何以空喻於我乎。是名損減。同異者。如立我常引空為喻。空我一者一法何得以空喻我。若其異者不得相喻。是名同異。復次汝立我常言非根覺。如虛空非根覺故常。然非根覺不必盡常。何得為證。是名問多答少。復次汝立我常言非根覺。非根覺法凡有二種。微塵非覺而是無常。虛空非覺而是常法。汝何得言非覺故常。是名第五問少答多。復次汝以非覺為因故知我常者。空與我異。雲何俱以非覺為因。是名因同。復次五大成者皆悉無常。虛空與我亦五大成。雲何言常。是名果同。復次汝以虛空非覺故常。然虛空者遍一切處。一切處物豈非覺也。是名遍同。復次微塵非遍。而非根覺是無常法。我非根覺雲何為常。是不遍同。復次汝立我常言非根覺。為是現在過去未來。若言過去過去已滅。若言未來未來未有。若言現在則不為因。如二角並生。則不得相因。是名時因。復次汝立我常以非根覺。到故為因。為不到乎。若不到則不成因。如火不到則不能燒。如刀不到則不能割。不到於我。雲何為因。是名不到。復次若到因者。到便即是無有因義。是名為到。復次汝以一切無常。我非一切故常者。我即是有故應無常。如□少燒。以多不燒應名不燒。是名相違。復次汝以我非根覺同於虛空。虛空不覺我亦應爾。若我覺者虛空亦應覺於苦樂。虛空與我無有異故。是不相違。復次我同有故不定為常。容可生疑。為常無常。是名為疑。復次汝言有我非根所覺。則可生疑。有何障故非根覺耶。當說因緣。若無因緣。我義自壞。是名不疑。復次汝以我非根覺故為常者。樹根地下水亦非根覺而是無常。我雲何常。是名喻破。復次汝以經說。我非覺故知是常者。經中亦說無我我所。尼乾法中明我非常。我定常者。諸經不應有異有同。是名聞同。復次若汝信一經。以我為常。亦應信餘經我為無常。若二信者。一我便應亦常無常。是名聞異。復次汝以有因知有我者。娑羅樹子既是有故應生多羅。若以無故而知無者。多羅子中無樹形相。不應得生。若有亦不生。無亦不生。我亦如是。若定有者。不須以根不覺為因。我若定無。以根不覺不可令有。是名不生。若復有人立聲是常。亦以如上二十種法同異破之。   問曰。此二十種。更有因緣自解說耶。答曰自有。應當問言。由有我故汝破於我。若無我者汝何所破。以有能破故有所破。   難曰。理實無我。汝橫計為有故我難汝。汝言以有所破故有我者。以有能破故知無我。若言汝執我義以明無我。是事不然。非用汝義。今汝自用我所執耳。立曰。汝雲何知我執汝義。應說因緣。難曰。我前已言。非執汝義汝執他立。何故復問。雲何知我執汝義耶。汝言自違即墮負處。又汝初以根不覺故知實有我。後以眾法而為證明。立因不定違失義宗。亦墮負處。汝義已壞。我若更說不出於初。受言多過。凡問答者。答極至於五。過此更言皆名為過。若有智慧思惟深理。廣說譬喻能解於義。然其所論不出此法。論者言。已說如上諸說法要。此論要者。諸論之本。由此論故廣生問答增長智慧。譬如種子若遇良地根莖滋茂。若種惡田無有果實。此法亦爾。若有智慧能善思量。則廣生諸論。若愚癡人少於智慧。雖習此論不能通達。是則不名真善知見。是故諸有欲生實智分別善惡。當勤修習此正法論。   方便心論一卷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33 如實論(反質難品)   No. 1633   如實論反質難品一卷   陳天竺三藏真諦譯   反質難品中無道理難品第一   論曰。汝稱我言說無道理。若如此者。汝言說亦無道理。若汝言說無道理。我言說則有道理。若汝言說有道理。稱我言說無道理者。是義不然。復次無道理者自體中有道理。是故無有無道理。若自體中無道理者。無道理亦應無。是故汝說我無道理。是義不然。又若汝稱我言說無道理。自顯汝無智。何以故。無道理者則無所有。言說者。與無道理為一為異。若一者言說亦無。汝雲何稱我言說無道理。若異者言說有道理。汝復何故稱我言說無道理耶。復次言說自相破故。汝難言說共我言說。為同時為不同時。同時者。則不能破我言說。譬如牛角馬耳同時生故不能相破。若不同者。汝難在前我言在後。我言未出汝何所難。是故不成難。若我言在前汝難在後。我言已成復何所難。若同時者。我言汝難是難是可難不可分別。譬如江水海水同時和合不可分別。又汝難為難自義為不難自義。若難自義。自義自壞我言自成。若不難自義難則不成就。何以故。於自義中不成就難故。若成就者。自義則壞他義則成。復次汝稱我言說無道理者。非是言說。若是言說不得無道理。有言說無道理。此二相違。譬如童女有兒。若是童女不得有兒。若有兒則非童女。童女有兒此二相違。是故稱有言說無道理。是義不然。復次與證智相違故。汝聞我言說而稱無道理者。若汝已聞則為證智所成就。證智力大。汝言則壞。譬如有人說聲不為耳識得。耳識既得聲為證智所成就。證智力大。此言則壞。復次與比智相違故。若汝稱我有言說比智所得則知有道理。若無道理言說亦無。若有言說知有道理。譬如有人說聲常住從因生故。一切從因生者則無常住。譬如瓦器從因生故不得常住。聲若從因生不得常住。若常住者不得從因生。無常住者比智所成就。比智力大常住則壞。有道理者。若有言說則有道理。有道理者比智所成就。無道理者則壞。復次與世間相違故。汝稱我言說無道理。是語與世間相違。何以故。於世間中立四種道理。一因果道理。二相待道理。三成就道理。四如如道理。因果道理者。如種子與芽。相待道理者。如長短父子。成就道理者。如五分言成就義。如如道理者。有三種。一無我如如。二無常如如。三寂靜如如。於世間中言說為果道理為因。世間中若見果則知有因。若見言說則知有道理。汝稱我言說無道理。是義與世間相違。若有言說無道理者。無有是處。汝稱我言說異不相應故。我今共汝辯決是處。若人說異則有過失。汝自立義與我義異。則是自說。則是異說。是故汝得過失。若汝義異我自說則異過失在汝。不關於我。若不異汝則同我則無有異。汝說我異此是邪語。復次異與異無異。是故無異。若異與異異則不是異。譬如人與牛異。人不是牛。若異與異無異則是一。若一則無有異。汝何故說我為異。復次是道理者。我於汝道理中共諍故。我說有異。若汝與我不異者。則不與汝共諍。我說汝義故。若一切所說異者。汝亦有所說。是故汝說異。過失在汝。若汝說不說異者我亦說不說異。汝言我說異是義不然。汝是邪語。餘義如前說。汝稱我說義不成就。我今共汝辯決是處。若說不成就者。是說不成就說。若所說不成就則不得說。若不得說者。汝雲何說。我所說不成就。若得說所說則應成就。汝說不成就。是義不然。若一切所說不成就者。汝說難難我。是難則不成就。若汝說難非不成就者。我說亦如是非不成就。汝說我不成就。是義不然。不成就者於自體中成就。是故無不成就。若不成就於自體中無有成就者。亦應無有不成就者。若有成就則無有不成就。是故汝說我不成就無有是處。若汝說不誦我難則不得我意。若不得我意則不得難我。我今共汝辯決是處。若未誦我難則不得說汝難。汝為誦難能難。為未誦難而難。若汝不誦而得說難者。我亦不誦而得說難。若汝誦難得說難者則恆誦難。何以故。難中復生難。難則無窮。無有不誦難時。無有得說難時。復次從難名更有難名。若誦此難名故得說難名。不誦不得說難名者。但得後誦前難名。次難名未得誦。第三方得誦第二難名。第四方得誦第三難名。如是則恆誦無盡。若汝今不誦而得說難名者。初難名亦應不誦而得說難名。若初難名不誦不得說難名者。第二亦應不誦難名得說難名。第二不誦難名得說難名者。初亦應不誦難名得說難名。而今初難名必須誦方得說難名。第二難名亦應必須誦方得說難名。不應不誦而說。復次若不誦難而說。難則墮負處。汝不誦自難。汝說難亦墮負處。若汝不誦難而說難。說難不墮負處者。我亦不誦難而說難亦不墮負處。復次若汝言說難我。我皆當誦。我難難汝。汝皆當誦。唯得互相領誦則不得別立難。若恆相領誦則失正義。譬如兩船相繫大水若至相牽去來。復次汝言。皆是音聲出口則失滅。雲何得誦我語。音聲既是失滅之法。不得重還故。不得重誦。若音聲在則不能誦。以其常聲故。若言失滅則無所誦。以其無故。若音聲已失滅。汝令我誦。稱是汝言。是邪思惟。汝說我語前破後。我今共汝辯決是處。若我說前破後是道理。何以故。我語前汝語後。若我語破後語。我義則勝。汝語則壞。復次若汝說一切語前破後。汝亦出語前應破後。若汝語前不破後。我出語前亦不破後。復次前破後者於自體無前破後。若於自體有前破後。則前後俱無。是故汝說前破後。是語不然。若於自體無前破後。無有因故。前破後亦是無。汝說我語前破後。是邪思惟。汝說我說別因。我今共汝辯決是處。若人捨前因立別因墮負處者。汝則墮負處。   何以故汝亦捨前因立別因故。若汝立別因不墮負處。我亦如是。復次我所說因與汝所說因異。若我說異因則是我道理。若不說異因。我則說汝因。非是對治相違。便同汝說。汝說我說異因是邪思惟。若我同汝立因。汝破我因則破汝自因。復次若一切語是別因。汝亦出語則是別因。是故汝墮負處。若汝出語不墮負處。汝說我立因墮負處。是義不然。若汝說我說別義。今共汝辯決是處。我所立義與汝義異。即是道理。我今與汝對治相違。是故說別義。若汝思惟我義與汝義不異。我義則不與汝義對治相違。若汝破我義則是自破。復次異義於自體中無異義。異義則是無。若異義於自體中有異義。異義亦是無。是故汝稱我說異義。是義不然。復次若一切所說是異義。汝有所說亦應是異義。若汝有所說不說是異義。汝說一切所說是異義。是義不然。汝說我今語猶是前語無異語者。我今共汝辯決是處。我立義與汝立義對治相違。若我說自立義對治汝義。是正道理。何以故。我一切處說為破汝義。是故我說無有異。若我應說異義者。汝立義與我義異。若我說異義則說汝義。則不共汝相違。汝難我則是難自義。   復次如我前說聲無常此語自滅自盡。今更別出語。汝說我說前語。是邪思惟。復次若汝說我所說無異。若我說異則是異。若我說無異則是不異。若我說是不得成是汝說我無異。是義不然。若汝言一切所說我皆不許。我今共汝辯決是處。汝說不許一切。此說為入一切數。為不入一切數。若入一切數汝則自不許汝所說。若自不許者我義則是汝所許。我義自成。汝言便壞。若不入一切數者。則無一切。若無一切汝不許一切。若不許一切。我義便非汝不許。我義亦成。汝言終壞。   反質難品中道理難品第二   論曰。難有三種過失。一顛倒難。二不實義難。三相違難。若難有此三種過失則墮負處。一顛倒難者。立難不與正義相應。是名顛倒難。顛倒難有十種。一同相難。二異相難。三長相難。四無異難。五至不至難。六無因難。七顯別因難。八疑難。九未說難。十事異難。一同相難者。對物同相立難。是名同相難。論曰。聲無常因功力生。無中間生故。譬如瓦器因功力生。生已破滅。聲亦如是故聲無常。是義已立。外曰。若聲無常與器同相者。聲即常住。與空同相故。是故如空聲亦常住。同相者同無身故。論曰。   復次聲無常因功力生。無中間生故。若物常住不因功力生。譬如虛空常住不因功力生。聲不如此。是故聲無常。此義已立。外曰。若聲與常住空不同相故。是故聲無常則何所至。若與空同相。聲即是常。同相者是無身。是故常。論曰。此兩難悉是顛倒不成難。何以故。決定一味法立為因。顯一切物因功力生故無常。是顯無常因決定一味。是故無常不動。欲顯其同類故說瓦器等譬。外依不決定一味立難雲。若汝依同相立聲無常義。我亦依同相立聲常義。若汝義成就我義亦成就。論曰。汝難不如。何以故。汝立因不決定常無常遍顯故。我立因三種相是根本法。同類所攝異類相離。是故立因成就不動。汝因不如。是故汝難顛倒。若汝立因同我因者。汝難則成正難。若無常立義難常義。是難成就。何以故。立常因難。立無常因。極不能顯無常顛倒過失。常因不決定一味故。無常因決定一味故。二異相難者。對物不同相立難。是名異相難。論曰。聲無常。何以故。因緣所生故。若有物依因緣生即是無常。譬如虛空。虛空者常住。不依因緣生。聲不如是。是故聲無常。外曰。若聲與常住空不同相故。無常復何所至。若與瓦器不同相聲即常住。不同相者。聲無身瓦器有身。是故瓦器無常聲則是常。   論曰。聲無常依因緣生故。譬如瓦器依因緣生故無常。聲亦如是。外曰。若汝立聲無常與瓦器同相者。復何所至。聲即常住與瓦器不同相故。不同相者。聲無身瓦器有身故。論曰。此兩難悉顛倒。何以故。我立無常因決定一味故。汝立常因不決定一味。常無常遍顯故。是故不定因不能難決定因。我立因者。是依因緣生故聲無常。是因是根本法。同類所攝異類相離。具足三相故不可動。汝立因者是無身故聲常住。是因根本法同類異類所攝。是故不成因。三長相難者。於同相顯別相是名長相難。論曰。聲無常因功力生故。譬如瓦器。是故聲無常。外曰。汝立聲與瓦器同相因功力生故。別有所以。一可燒熟不可燒熟。二為眼所見不為眼所見等。如是別聲與瓦器各有所以。聲因功力生常住。瓦器因功力生無常。是故聲常住。論曰。是難顛倒。何以故。我立因與無常不相離與常相離。顯此因為無常比智。譬如為火比智顯煙。煙者與火不相離。是故我立因成就不可動。汝顯別聲不可燒熟。是故常者。欲瞋苦樂風等不可燒熟而是無常。是故不可燒熟不可立為常因。不為眼所見者亦不可立為常因。何以故。欲瞋苦樂風等亦不為眼所見而是無常。汝因同類異類所攝。是故不成。若汝因與我因同能難我立義。我立義者依三種相因。是故不同。不同者汝說同。是故汝難顛倒。四無異難者。顯一同相故立一切無所以。是名無異難。論曰。聲無常依因緣異故聲即異。譬如燈若炷大明大炷小明小。是義已立。外曰。若依同相瓦器等無常聲亦如是者。則一切物與一切物無異。何以故。一切物與異物有同相故。何者同相。有一可知等。是名同相。若有同相一切物與別物異者。聲亦如是。與瓦器等有同相。聲是常瓦器等無常。何以故。一切於有等同相中有自性異故。如燈聲人馬若依同相比知則不成就。論曰。是難顛倒。何以故。於一切物有等同相。我亦不捨。我檢有別。同相具足三相者立無常義。說此為無常因不取唯同相。若不如是思擇道理則無別有道理。何以故。無有一物與異物不同不別。是故若有同相則同類所攝。一切異類相離。若取此立因。是因成就。唯同相立因則不成就。是故顛倒。復次論曰。聲無常依因緣生故。譬如瓦器等。是故聲無常。外曰。因與立義二無無異。何以故。依因生是何義。因未和合聲未生。未生故無有是其義。聲無常是何義。聲未生得生。生已即滅。滅故無有。是其義。因與立義同無有故。論曰。是難顛倒。何以故。我立義無有。是壞滅無有。我立因無有。是未生無有。未生無有者。一切世間多信故成就立為無常因。滅壞無有者。僧佉等不信故不成就。為令成就故立為義。若取成就立義。不成就為因。汝難則勝不顛倒。我說一切物前世未有後世見無。是故聲前世是無後世亦無。若前世無汝不信者。汝自思惟。若前世有聲而無礙者。何故耳不聞耶。是故汝知前世無。猶如蛇足。有人競勝心不能成就義意。欲成就而無道理。是義應捨。五至不至難者。因為至所立義為不至所立義若因至。所立義則不成因。因若不至所立義亦不成因。是名至不至難。外曰。若因至所立義共。所立義雜則不成立義。譬如江水入海水無復江水因亦如是故不成因。若所立義未成就因不能至。若至所立義已成就用因何為。是故因不成就。若因不至所立義者。則同餘物不能成因。是故因不成就。若因不至則無所能。譬如火不至不能燒刀不至不能斫。論曰是難顛倒。因有二種。一生因。二顯不相離因。汝難若依生因則成難。若依顯因則是顛倒。何以故。我說因不為生。所立義為他得信。能顯所立義。不相離故。立義已有。於立義中如義智未起。何以故。愚癡故。是故說能顯因。譬如已有色用燈顯之不為生之。是故難生因。於顯因中是難顛倒。六無因難者。於三世說無因。是名無因難。外曰。因為在所立義前世為在後世為同世耶。若因在前世立義在後世者。立義未有因何所因。若在後世立義在前世者。立義已成就復何用因為。若同世俱生則非是因。譬如牛角種芽等一時而有不得言左右相生。是故是同時則無有因。論曰。是難顛倒。何以故。前世已生依因為生。譬如然燈為顯已有物。不為生未有物。汝以生因難我顯因。是難顛倒不成就。若汝難言。是因若是顯因智慧未有是因。是因是誰因。是故不成顯因。若作如此難者。未得因名。乃至事未有。若事成有即得因名。是能顯事。是時得因名。是言在前未得因名。在後方得因名。若說因前事後則無過失。有人難言。若如此者事不從因生。此亦不成難。何以故。是前物於後得因名。若物已滅後事生者此難成就。既不如此前有未得名。後有方得名。是故果從因生。七顯別因難者。依別因無常法顯故此則非因。是名顯別因難。外曰。若依功力聲無常者。若無功力處即應是常。如電光風等不依功力生亦為無常所攝。是故立無常不須依功力。功力非因故。若是因者離功力。餘處應無無常。譬如離火立煙煙是火正因。煙與火不相離故。功力則不如此。是故不成因。復次功力不能立無常義。何以故。不遍故依功力生。若遍者得立無常。若不遍者則不得立無常。譬如有人立義一切樹有神識。何以故。樹能眠故。譬如尸利沙樹。有人難言。樹神識不成就。何以故。因不遍故。一尸利沙樹眠餘樹不眠。是眠不遍一切樹。是故眠不能立一切樹有神識。依功力生亦如是。不遍一切無常故。是故不能立無常。   論曰。是難顛倒。我說不如此。不說依功力生是因能顯一切無常餘因不能。若有別因能顯無常。我則歡喜。我事成故。我立因亦能顯。餘因亦能顯。我立義成就。譬如依煙知火。若言見光火亦成就。我義亦如是。依功力生能顯無常。若別有因能顯無常。無常義亦成就。是故汝難顛倒。不如我意難故。若我說一切無常依功力生者。汝可難言。依功力生是因不遍故不成就。此難則勝。我說聲等有依功力生者悉是無常。不說一切無常皆依功力生。是故汝難顛倒。八疑難者。於異類同相而說疑難。論曰。聲無常依功力生故。若有物依功力生是物無常。譬如瓦器是義已立。外曰。已生依功力得顯。譬如根水等依功力得顯。非依功力得生。聲亦如是。是故立依功力因不定未生已生中有故。故依此因於聲起疑。此聲定如何。為如瓦器未生得生。為如根水已有得顯故非決定。若依此生因起疑。當知非是立義因。何以故。能生能顯故。論曰。是難顛倒。何以故。我不說聲依功力得顯。我說聲依功力得生。是故聲無常。汝何所難。若汝言。功力事有二種。一生二顯。生者。瓦器等。顯者。根水等。聲是功力事。是故於中起常無常疑。是義不然。何以故。根水等非是功力事故。若汝言根水顯了功力事。是亦不難我義。何以故。顯了未生依功力得生。是故功力事一種同是無常故。汝難不然。若汝又顯功力事有二種無常。瓦器生是無常。瓦器滅是常。聲亦如是。是疑亦不然。何以故。不成就故。若汝瓦器滅。是有於滅中有。有故滅義則無有。若滅中無有。即是滅無有。何以故。無體故。若汝說如闇。闇中無光故有闇。滅亦如是。滅中無有故有滅。是義不然。空華石女兒兔角等中無有。是則應有。若汝不許空華等有。瓦器滅亦如是。不可說有。是故功力事一種同是無常故。汝疑不然。汝不信為。汝得信故我說了因聲無常。何以故。前世無障依功力得顯生故。是故知聲無有。譬如瓦器。汝立依功力所得功力所造二義有異。是義不然。何者為義。一切依功力所得即是無常。何以故。未生得生已生滅故。是故根水等亦如是無常。何用汝立顯了為常。九未說難者。未說之前未有無常。是名未說難。論曰。義本如前。外曰。若說依功力言語為因聲無常者。則何所至。未說依功力言語。前聲是常是義得至。前世聲已常。雲何今無常。論曰。是難顛倒。何以故。我立因為顯義。不為生不為滅。若我立因壞滅。汝難則勝。若汝難我未說前未了聲無常。是難相似。若以壞滅因難我是難顛倒。十事異難者。事異故。如瓦器聲。不如是。是名事異難。論曰。聲無常依因緣生故。譬如瓦器是義已立。外曰。聲事異瓦器事異。在事既異。不得同是無常。論曰。是難顛倒。何以故。我不說與器同事故聲無常。我說一切物同依因得生故無常。不關同事。譬如瓦器故聲無常。煙是異物而能顯火。瓦器亦如是。能顯聲無常。復次他人說事異難有別所以說聲常住依空故空是常住。若別有物依空。物即常住。譬如鄰虛圓。鄰虛常住圓依鄰虛圓即常住。聲亦如是。依空故常住。復次聲常住。何以故。耳所聞故。譬如聲同異性耳所執故常住。聲亦如是。是故常住。是異立義。鞞世師曰。若常住由因得立。因事故即無常。是故聲無常。論曰。是難顛倒。何以故。我不說因生無常。我說因顯無常。他人未知為他得知。我立因是了因。非是生因。汝依生因難。是難顛倒。復次論曰。汝所說是立義亦是難於我不許。何以故。我等不信樂常住義。是故我說是義。此十種名同相等顛倒難故。以顛倒立其過失。若有難與此相似。即墮顛倒難中。二不實義難者。妄語故不實。妄語者不如義無有義。是名不實義難。不實義難有三種。一顯不許義難。二顯義至難。三顯對譬義難。一顯不許義難者。於證見處更覓因。是名顯不許義難。論曰。聲無常。何以故。依因緣生故。譬如瓦器。是義已立。外曰。我見瓦器依因緣生。何因令其無常。若無因立瓦器無常者。聲亦應不依常因得常。論曰。是難不實。何以故。已了知不須更以因成就。現見瓦器有因非恆。有何須更覓無常因。是故此難不實。二顯義至難者。於所對義。此義義至。是名義至難。論曰無我。何以故。不可顯故。譬如石女兒。此義已立。外曰。是義義至。若可顯定有不可顯定無者。可顯或有或無。不可顯亦應如是。譬如火輪陽焰乾闥婆城。是可顯而不能立有。若可顯不能定立有。則不可顯不能定立無。論曰。是難不實。有何道理是義義至。不可顯物。畢竟不有。是義不至。可顯物者有二種。有義至有非義至有。義至者。若有雨必有雲。若有雲則不定或有雨或無雨。由煙知火。於此中不必有義至。若見煙知有火。無煙知無火。是義不至。何以故。於赤鐵赤炭見有火無煙。是故顯物義至難不實。復次唯有色名火輪名陽焰名乾闥婆城。以根迷心倒故。於現世有後世無。惟色實有。根迷心倒。或時見有。汝說可顯物不定有。是難不實。復次我以石女兒為喻定判此義。處不可顯畢竟不動。是物決定無有。譬如石女兒處不可顯動非是我譬。不可顯者於鄰虛等處。或顯或不顯。對汝義至我說義至處可顯畢竟不動是物定有。於火輪等異唯輪不定。輪不定者。轉時有住時無。是故非是義至。汝取非義至作義至難。是難不實。復次有餘人說義至難。若聲與瓦器同相故聲無常。以義至故。若不同相則應是常。不同者。聲耳所執無身。瓦器眼所執有身。既不同相故聲是常。論曰。若如此難同相難義至難無別體故我不許。三顯對譬義難者。對譬力故成就義。是名對譬義難。外曰。若無常器同相故聲無常者。我亦顯常住。譬常住空同相故聲常住。若常同相不得常者。無常同相。何故無常。論曰。是難不實。何以故。唯無有物名空。若有物常住此譬則成難亦是實。既無有物常住。空無有物不可說常不可說無常。此難不成譬。非譬為譬故。此難不實。若人信有物名空即是常住。是顛倒難非實義難。何以故。無身不定故。空無身常住。心苦樂欲等無身而是無常。聲既無身為如空是常為如心等是無常耶。無身不定不得成因故此難顛倒。復次聲無常有因故。若物有因即知無常。譬如瓦器等。是義已立。外曰。是義可疑。何以故。器生有因是無常。器滅有因是常。聲既有因故於聲起疑。為同器生有因無常。為同器滅有因是常。論曰。是難不實。何以故。無有實物而名滅者。皆從杖等打物壞滅故得常名。復次聲無常。何以故。根所執故。譬如瓦器。是義已立。外曰。此亦可疑。根所執如同異性則應是常。聲根所執如同異性。聲應是常。若如同異性非是常者。若如瓦器不應無常。論曰。是難不實。何以故。牛等同異性。若實有離牛等應有別體可執可見。離牛同異性不可執不可見無別體。故知無常。復次無我。何以故。不可顯故。譬如蛇耳。是義已立。外曰。海水滴量雪山斤兩。是有而不可顯。我亦如是。是有而不可顯。是故不可顯因。不得立無我。論曰。數量與聚無別體。是可數量聚次第而現有若干。若干是數量。為攝持念故作一十百千萬等名。水滴量山斤兩既無別體故非實有。若有別難與此難同相者。立其過失名不實義難。三相違難者。義不並立。名為相違。譬如明闇坐起等不並立。是名相違難。相違難有三種。一未生難。二常難。三自義相違難。一未生難者。前世未生時不關功力則應是常。是未生難。外曰。若依功力聲無常者。未生時未依功力聲應是常。   論曰。是難相違。何以故。未生時聲未有。未有雲何常。若有人說。石女男兒黑女兒白。此義亦應成就。若不有不得常。若常不得不有。不有而常。則自相違此難與義至難不實難相似。何以故。非是實難故。依功力聲無常。是義已立。是義義至得。若不依功力則應是常。此義不實。何以故。不依功力者有三種常無常不有。常者如虛空。無常者如雷電等。不有者如空華等。此三種悉不依功力。而汝偏用一種為常。是故不實。二常難者。常無常故是聲常。是名常難。外曰。於無常處常有無常。一切法不捨性故。無常中有常。依無常故得常。   論曰。是義相違。何以故。若已無常雲何得常。若有人說闇中有光。此語亦應成就。若不爾汝難則相違不實。何以故。無有別法名無常。於無常處相應。更立為常。無常者無別體。若物未生得生。已生而滅名為無常。若無常不實。依無常立常。常亦不實。三自義相違難者。若難他義而自義壞。是名自義相違難。論曰。聲無常依因緣生故。譬如芽等。是義已立。外曰。若因至無常則同無常。若不至無常。不能成就無常。此因則不成因。論曰。汝難若至我立義。與我立義同。則不能破我義。若不至我立義亦不能破我義。汝難則還破汝義。復次外曰。若因在前。立義在後。立義未有。此是何因。若立義在前因在後。立義已成。因何所用。此亦不成因。論曰。若汝難在前我立義在後。我義未有。汝何所難。若我立義在前汝難在後。我義已立。汝難復何用若汝言汝已信我難故取我難更難我。若作此說。是亦不然。何以故。我顯汝難還破汝義。不依汝難以立我義。若有別難與此難同相者。立其過失名相違難。論曰。正難有五種。一破所樂義。二顯不樂義。三顯倒義。四顯不同義。五顯一切無道理得成就義。外曰。有我。何以故。聚集為他故。譬如臥具等為他聚集。眼等根亦如是為他聚集。他者我故知有我。論曰。無我。何以故。定不可顯故。若有物定不可顯。是物則無。譬如非自在人第二頭。第二頭者。於色香等頭相貌中不可思惟分別。是故定無。我亦如是。於眼等根中分別不顯。是故定無。汝說我有。是義不然。是名破所樂義。復次若汝說我相不可分別而是有者。第二頭不可分別亦應是有。若汝不信第二頭是有。我亦如是。汝不應信。是名顯不樂義。復次若汝意謂二種同不可分別。不依道理說我是有。不說第二頭是有者。我亦不依道理。說第二頭是有。不說我是有。是義應成。若我義不成。汝義亦不成。是名顯倒義。復次若汝言。我與第二頭同不可分別而不同。無不同過失墮汝頂上。譬如有人說如是言。石女兒有莊嚴具。石女兒無莊嚴具。此語亦應成就。若作此說墮不同過失中。汝亦如是。是名顯不同義。復次若汝言。不依道理定有我。不依道理定無第二頭。此言得成就者。一切顛狂小兒無道理語亦應成就。譬如虛空可見火冷風可執等。並是顛狂之言不依道理。如汝所立亦得成就。若不成就汝義亦如是。是名顯一切無道理得成就義。   反質難品中墮負處品第三   論曰。墮負處有二十二種。一壞自立義。二取異義。三因與立義相違。四捨自立義。五立異因義。六異義。七無義。八有義不可解。九無道理義。十不至時。十一不具足分。十二長分。十三重說。十四不能誦。十五不解義。十六不能難。十七立方便避難。十八信許他難。十九於墮負處不顯墮負。二十非處說墮負。二十一為悉檀多所違。二十二似因。是名二十二種墮負處。若人墮一一負處則不須復與論義。一壞自立義者。於自立義許對義。是名壞自立義。外曰。聲常。何以故。無身故。譬如虛空。是義已立。論曰。若聲與空同相故是常者。若不同相則應無常。不同相者。聲有因空無因。聲根所執空非根所執。是故聲無常。外曰。若同相若不同相。我悉不撿。我說常同相。若有常同相則是常。論曰。常同相者。不定無身物。亦有無常。如苦樂心等。是故汝因不成就。不同相者。定顯一切無常與常相離。是故能立無常。外曰。我亦信無常有因常無因。是名壞自立義墮負處。二取異自立義者。自義已為他所破。更思惟立異法為義。是名取異自立義。外曰。聲常。何以故。無觸故。譬如虛空。是義已立。論曰。若汝立聲常依無觸因。無觸因者不定。心欲瞋等並無觸而是無常。聲亦無觸。是故不可定。如虛空等常不如心等無常無觸。既不定汝因則不成就。因若不成就立義亦不成就。是義已破。外曰。聲及常並非我義。我所立義常與聲相攝。聲與常相攝。我所說聲為除色等。我所說常為除無常等。常不離聲離色等。聲不離常離耳所執等。不相離名相攝。是我立義。不立聲亦不立常。汝難聲難常並不難我義。是名取異自立義墮負處。三因與立義相違者。因與立義不得同。是名因與立義相違。外曰。聲常住。何以故。一切無常故。譬如虛空。是義已立。論曰。汝說一切無常。是故聲常者。聲為是一切所攝。為非一切所攝。若是一切所攝。一切無常。聲應無常。若非一切所攝。一切則不成就。何以故。不攝聲故。若汝說因立義則壞。若說立義因則壞。是故汝義不成就。是名因與立義相違墮負處。四捨自立義者。他已破自所立義。捨而不救。是名捨自立義。外曰。聲常住。何以故。根所執故。譬如同異性者根所執故常。聲亦根所執是故常住。是義已立。論曰。汝說聲根所執故常住。根所執者與無常相攝。譬如瓦器等。瓦器等根所執故無常。聲應無常。汝說如同異性常。是義不然。何以故。牛等同異性。為與牛一。為與牛異。若一牛是實。同異性不實。若異離牛同異性自體應可顯。離牛既不見同異性。不成常住譬。汝立義不得成就。是義已破。外曰。誰立此義。是名捨自立義墮負處。五立異因義者。已立同相因義。後時說異因。是名立異因義。外曰。聲常住。何以故。不兩時顯故。一切常住。皆一時顯。譬如虛空等。聲亦如是。是義已立。論曰。汝說聲常住不兩時顯。譬如虛空等。是因不然。何以故。不兩時顯者不定常住。譬如風與觸一時顯而風無常。聲亦如是。外曰。聲與風不同相。風身根所執。聲耳根所執。是故聲與風不同相。論曰。汝前說不兩時顯故聲常住。汝今說聲與風不同相。別根所執故。汝捨前因立異因。是故汝因不得成就。是名立異因義墮負處。六異義者。說證義與立義不相關。是名異義。外曰。聲常住。何以故。色等五陰十因緣。是名異義。七無義者。欲論義時誦咒。是名無義。八有義不可解者。若三說聽眾及對人不解。是名有義不可解。若人說法。聽眾及對人欲得解。三說而悉不解。譬如有人。說塵無身。生歡喜生憂惱。不至而有損益。捨彌多。不捨則滅。聲常住。何以故。無常常故。是名有義不可解墮負處。九無道理義者。有義前後不攝。是名無道理義。譬如有人。說言食十種果三種氈一種飲食。是名無道理。十不至時者。立義已被破後時立因。是名不至時。外曰。聲常住。何以故。譬如鄰虛圓依常住故圓常住。聲亦如是。論曰。汝立常義不說因。立五分言不具足。汝義則不成就。此義已破。外曰。我有因但不說名。何者為因。依常住空故。論曰。譬如屋被燒竟更求水救之。非時立因救義亦如是。是名不至時。十一不具足分者。五分義中一分不具。是名不具足分。五分者。一立義言。二因言。三譬如言。四合譬言。五決定言。譬如有人言聲無常。是第一分。何以故。依因生故。是第二分。若有物依因生是物無常。譬如瓦器依因生故無常。是第三分。聲亦如是。是第四分。是故聲無常。是第五分。是五分若不具一分。是名不具足墮負處。十二長分者。說因多說譬多。是名長分。譬如有人說聲無常。何以故。依功力生無中間生故。根所執故。生滅故。作言語故。是名長因。復次聲無常依因生故。譬如瓦器。譬如衣服。譬如屋舍。譬如業。是名長譬。論曰。汝說多因多譬。若一因不能證義。何用說一因。若能證義何用說多因。多譬亦如是。多說則無用。是名長分。十三重說者。有三種重說。一重聲二重義。三重義至。重聲者。如說帝釋帝釋。重義者。如說眼目。重義至者。如說生死實苦涅槃實樂。初語應說。第二語不須說。何以故。前語已顯義故。若前語已顯義。後語何所顯。若無所顯。後語則無用。是名重說。十四不能誦者。若說立義大眾已領解。三說有人不能誦持。是名不能誦。十五不解義者。若說立義大眾已領解。三說有人不解義。是名不解義。十六不能難者。見他如理立義不能破。是名不能難。論曰。不解義不能難。是二種非墮負處。何以故。若人不解義不能難。不應與其論義。論曰。是二種極惡墮負處。何以故。於餘墮負處。若言說有過失。可以別方便救之。此二種非方便能救。是人前時起聰明慢。後時不能顯聰明相。是愚夫可恥。是名不能難。十七立方便避難者。知自立義有過失。方便隱避說餘事相。或言我自有疾。或言欲看他疾。此時不去事則不辦遮他立難。何以故。畏失親善愛念故。是名立方便避難墮負處。十八信許他難者。於他立難中信許自義過失。是名信許他難。若有人已信許自義過失。信許他難如我過失。汝過失亦如是。是名信許他難。十九於墮負處不顯墮負者。若有人已墮負處。而不顯其墮負。更立難欲難之。彼義已壞。何用難為。此難不成就。是名於墮負處不顯墮負。二十非處說墮負者。他不墮負處說言墮負。是名非處說墮負。復次他墮壞自立義處。若取自立異義顯他墮負而非其處。是名非處說墮負處。二十一為悉檀多所違者。先已共攝持四種悉檀多。後不如悉檀多理而說。是名為悉檀多所違。若自攝持明巧書射與生因律沙門悉檀多不如理說。是名為悉檀多所違墮負處。二十二似因者。如前說有三種。一不成就。二不定。三相違。是名似因。一不成就者。譬如有人立馬來。何以故。見有角故。馬無角。角為因不成就。不能立馬來。二不定者。譬如有人立秦牛來。何以故。見有角故。有角不定牛。羊鹿等亦有角。角為因不定。不能立秦牛來。三相違者。譬如有人立晝時是夜。何以故。日新出故。日新出與夜相違。日出為因不能立夜。若人立此三種為因。是名似因墮負處。   如實論反質難品一卷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34 入大乘論   No. 1634   入大乘論捲上(本無闕第一品名目)   堅意菩薩造   北涼三藏法師道泰等譯   今欲解入大乘義。問曰。何故說入大乘義。答曰。我為眾生欲遮苦因故。汝今當知。或復有人近惡知識。為惡所誤偏執己法。專著邪見。顛倒思惟。不解實義。不順佛智。誹謗聖說。誹謗聖說者。則壞正法。壞正法者。得大罪報如世尊說。謗法之罪。重於五逆。惡道長遠。久受苦報。如偈說曰。  誹謗大乘法  決定趣惡道  此人受業報  實智之所說  生墮地獄中  大火熾然身  焚燒甚苦痛  業報罪信爾  熾然大鐵犁  具滿五百數  而耕其舌上  遍碎身苦惱  若從地獄出  復受餘惡報  諸根常缺漏  永不聞法音  設使得聞者  復生於謗法  以謗法因緣  還墮於地獄   謗法眾生聞如是說。於大乘中。便生疑心。如尊者提婆所說偈。  薄福之人  不生於疑  能生疑者  必破諸有   若有疑者。皆應聽法。聞已意解。便得開悟。得開悟已。即生信心。生信心已。便生喜樂。生喜樂已。如是次第。生聞思修。乃至具足得一切種智。因謗大乘。而墮惡道。亦由大乘。起諸善業。如人因地故倒。還依地而起。又因於智。趣菩提道。亦與眾生。共和合有。若離眾生。則無有得菩提道者。從眾生界。出生一切諸佛菩提。如尊者龍樹所說偈。  不從虛空有  亦非地種生  但從煩惱中  而證成菩提   問曰。汝說善入摩訶衍論。如是功德雲何名為摩訶衍耶。答曰。菩薩藏處名摩訶衍。問曰。佛不說三乘亦摩訶衍乎。答曰。如是。此大乘中。亦說三乘。即名三藏。如菩薩藏經中說。佛告阿闍世王。族姓子。藏有三種。何等為三。謂聲聞藏。辟支佛藏。菩薩藏。族姓子。非以聲聞乘故名為三藏。亦非以辟支佛乘故名為三藏。唯諸菩薩所學大乘。得名三藏。何以故。夫說法者。具足三乘。乃名三藏。以菩薩說法能具三乘故。是故我說名三藏耶。族姓子。有三種學人。聲聞學。辟支佛學。菩薩學。聲聞乘者。不學辟支佛乘。何以故。非所解故。辟支佛乘者。不學菩薩乘。何以故。亦非所解故。族姓子。唯諸菩薩雖學聲聞辟支佛乘。而不證於聲聞辟支佛道。學菩薩乘。深知菩薩所行之法。常樂隨順。以是義故。菩薩乘者名為三藏。非謂聲聞辟支佛乘。於餘經中。以具分別。是故我今但略說耳。如汝意謂非三藏者。汝今但以增一阿含。中阿含。長阿含。雜阿捨百千等偈。以為一藏。毘尼阿毘曇二百千偈。名為二藏。盡具修習。名為三藏。若如是說。不名三藏。所以者何。諸餘經等。則非佛說。有如是過。阿含。毘尼。阿毘曇等。亦是三藏。雜藏。捨頭羅經。胎經。諫王本生。辟支佛因緣。如是八萬四千法藏。尊者阿難從佛受持者。如是一切皆有非佛語過。若無過者。當知一切儘是佛說。如是所說。若皆是藏。此則便有百千等藏。汝言三藏。是語自壞。復有阿難所不受者。佛成道二十年後。方於僧中自言。我年老大。須供給人。若能為我作給侍者。當自言能。爾時大眾和合。即差阿難為佛侍者。阿難便語同梵行人。如來有八萬四千法聚。我今悉能受持。唯先二十年中。有二比丘。所受持者。皆悉不了。以是義故。當知阿難所受持者。不名多聞。佛所說法中。阿難實有不任器者。如中阿含說。釋提桓因語鬱多羅言。尊者。我得他心智。觀閻浮提一切眾生。無有盡能受持佛法。唯除尊者。餘不能了。以是因緣當知阿難非悉能持一切佛法。聲聞弟子。及以阿難。不任法器。諸大乘經。已具廣說。如首楞嚴經中。佛為淨月藏天子說。阿難所持少不足言。不受持者乃有無量。我所知法。百千億分。不說其一。阿難於我所說法中。百千億分。不持其一。善男子。我於一日一夜。十方世界梵釋。四天王。天龍。夜叉。乾闥婆。及諸菩薩。一切來集。為說智慧修多羅偈頌章句。眾生所行諸波羅蜜。及說聲聞辟支佛乘。厭惡生死。讚歎涅槃。滿足諸波羅蜜。乃至為諸天子廣演說法一日一夜假使滿閻浮提如微塵數。多聞智慧皆如阿難。於一日一夜。百千億分亦不能持具足一分。乃至復滿十方微塵世界皆如阿難。不能盡持亦復如是。處處經中亦說。阿難不任法器。以是義故。當知阿難不能盡持一切佛法。問曰。如來世尊不說阿難於多聞中為第一耶。答曰。佛於聲聞眾中。假說阿難以為第一。非謂菩薩。又復汝等於阿難所持尚不盡聞。況於大乘具足深義。汝意若謂是聲聞乘即大乘者。此事不然。何以故。因果異故。若聲聞乘因與大乘因。而不異者。果亦應不異。現見果異故。當知因亦異。何以故。聲聞學者。但斷結障。觀無常行。從他聞法。菩薩所斷微細諸習。乃至空竟觀一切法。不從他聞得自然智。無師智。以是義故。非以聲聞乘同大乘也。問曰。佛不說解脫無異也。答曰。聲聞解脫時。頗能令使須彌山等。盡向道場。悉皆曲躬。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八十由旬一切魔眾。悉來降不。菩薩解脫。如上所說。悉能為之。以是義故。佛於餘經。雖說解脫相等無異。大小實殊。猶如蟲嚙芥子中空。雖有空名。當與十方世界中空得為一不。空雖不異。大小有別。又如熒火欲等日月。亦如蚊子比金翅鳥。如娑留枝比丘。說佛本行偈。  一切諸光明  燈焰與掣電  星月照差別  日光最第一  飛行諸禽獸  蚊蟻及與蜂  眾鳥飛各異  金翅最不同   以是故。雖少相似。大小有殊。當知因既有異。果豈同耶。汝言解脫無異。如是觀察。解脫不同。聲聞解脫。名愛盡解脫。非一切解脫。但為鈍根少智眾生。假分別說。大乘解脫。斷煩惱習。一切都盡。為利根菩薩。廣分別說。如汝今說。聲聞解脫。即大乘解脫者。如來則非一切種智。有如是過。如佛小疾。遣目連詣耆踘所。當須何藥。是時耆踘已亡七日。生忉利天。目連即便詣彼天所。爾時耆踘將入後園。即便問言。如來有疾。當須何藥。答曰。用酥。如來身者。猶如金剛。諸惡已滅。豈有疾乎。而問耆踘。如婆拘羅比丘。於九十劫前。以一藥果。施同梵行者。於九十劫中。身常無病。於最後身。年至八十。初無微病。正以此一訶梨勒果微施因緣。尚得無病。況復如來億百千萬阿僧祇劫。具足檀波羅蜜。備諸功德。乃至截身手足髓腦血肉。而施病者。以是因緣。豈得疾耶。如經所說。則現如來非一切智。如來又時入城乞食。空缽還歸。為度於提婆達多令使出家。如枯樹經說見大火聚。爾時諸比丘中便有生退心者。為度馬師滿宿故。數數罵婆羅門奪賴闍。薩遮尼乾。孫陀利等。於九十日中受食馬麥。目連。舍利弗。入於陶室。乃有如是等事。汝意若謂有餘業者。此則不然。何以故。如來已盡一切諸惡。具滿一切無量功德。有餘惡業。則有大過。汝曾不聞諸經中說如來永斷一切煩惱業結習耶。如摩陀遮離所說偈讚。  一切結習盡  唯有救世者  一切智所有  功德悉成滿   有三種習。所謂業習。煩惱習。威儀習。此三種習。如來永盡。以是因緣。若有餘業。此則大過。汝今若謂是方便者。此亦不然。何以故。汝意先謂。佛身是實。不言方便。及與應化。汝常自言。佛身是一。何得復有方便應化。汝於何經聞說方便。及應化耶汝經中說唯有後邊身。不言別有法身。與應化方便身異。而我十住經中所說。別有法身。不與方便應化身同。是故。大乘經中說。佛是一切智。則無有過。汝小乘中說一切智。則有大失。若謂聲聞乘。即是大乘。此事不然。大乘者。與聲聞乘。則有差別。以廣大故。汝意若謂聲聞乘中顯示大乘。是亦不然。何以故。理相違故。聲聞乘者。從他聞法。大仙之乘。紹三寶種。不斷絕故。如毘琉璃寶終不出於水精之中。體差別故。是故大乘微妙甚深。其心廣大。菩薩摩訶薩次第修學。始從初地。乃至十地。具足一切功德智業。是故佛說名為摩訶衍乘。若聲聞乘從摩訶衍出。則有是理是故菩薩修學十地。具滿一切諸波羅蜜故。能出生三乘善法。如十地經說。金剛藏菩薩語解脫月菩薩言。佛子。譬如字章字本為初。一切文字皆出字本。如是佛子一切佛法亦復如是。以地為初。亦從於地。而得究竟。成自然智。是故大乘名曰甚深。出生一切聲聞功德。非謂小乘能出大也。佛說十地。猶如金聚具足無失。雲何不受。如來以慈悲力。為鈍根故。說聲聞乘。而汝信受。便自偏執。受行小法。不信大乘平等正教。是故當知佛說大乘。名最吉勝。問曰。世尊昔說。於我滅後。當來世中。多有眾生。起諸諍論。此是佛說。此非佛說。是故如來以法印印之。若義入修多羅。隨順毘尼。不違法相。是名佛說。答曰。佛亦不言。聲聞乘者。非是我說。乃至菩薩大乘亦復如是。佛說不異。等一相故。以法印印。汝言入者。為是義入修多羅。為文字入耶。若以文字入者。無有是處。何以故。十二部經。一切文偈章句各異。是故當知非文字入。若以義入理不相違。義者若順修多羅義。與法相相應。其義顯現。是故名為順修多羅耶。若顯示聲聞法。名聲聞乘。隨順入修多羅。若顯示辟支佛法。名辟支佛乘。隨順入修多羅。若顯示菩薩法。名菩薩乘。隨順入修多羅。若我顯示十地功德。明菩薩行。是名真說。隨順入於大乘。但汝意偏黨獨謂入小乘三藏。大乘三藏中。我已說入。是故三藏即是大乘。何以故。十二部中。說毘佛略。即是大乘。如中阿含說。雲何名丘丘。所謂知法以能善解十二部經。修多羅乃至憂婆提捨。毘佛略者。是摩訶衍。何以故。毘佛略經。為諸眾生說修對治法故。名毘佛略。亦有眾多乘故。名毘佛略。亦以多莊嚴具故。名毘佛略。亦能出生無量大果報故。名毘佛略。非是稱量所能知故。名毘佛略。除斷一切諸邪見故。名毘佛略。若汝意謂。我聲聞法中。廣說修多羅偈頌章句。亦名毘佛略者。無有是處。何以故。汝依阿含說為毘佛略。但有言語。若但言語。此非可信。若阿含經中。必有斯義。何處章句。為聲聞說。是毘佛略。若無定文。是故當知毘佛略者。顯發大乘。非謂聲聞小乘說也。汝聲聞經一部所說。終無百千偈讚文句。況復當有億萬廣說。如來世尊。教諸聲聞。唯示無常。令厭生死。使知苦本。速求涅槃。從初如是。乃至奉行句味鮮少。則無甚深廣大之義。大乘經說菩薩所為。其事深廣。如大喻經。賢劫三昧經。解脫經。華首經。如是等。悉是摩訶衍。皆名毘佛略。如結解脫經中。善財童子。詣善知識海幢比丘所。十二年中。入大海三昧。白海幢言。此三昧中。深廣無邊。更有法門大此三昧不。說是語已。於大海三昧中。見大蓮華。佛從中出。即以右手摩海幢頂。讚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更有普眼法門。汝當受持。海幢即受普眼法門章句。次第為他廣說。告善財言。善男子。我於一剎那頃。所可受持普眼法門。用大海水盡以磨墨。積大紙聚猶如須彌山。天下草木持以為筆。三千世界水陸眾生。悉為書師。於一剎那頃。所受法門。百千分中。猶不能書盡其一分。況復一日一夜。乃至十二年中。所受甚深無量無邊大分要義。善財童子於一善知識所從聞法已能如是無量無邊過億千數。況復諮問微塵世界諸佛等邊。及善知識所受教法。以是因緣。具足大乘。名毘佛略。無量無邊非聲聞耶。此義甚深。是故一切聲聞所修行法。悉入摩訶衍道。最為大吉。是名隨順修多羅義。今當復說隨順比尼。三乘聖道皆同斷貪慾瞋恚愚癡。名為比尼。修多羅者。分別因果。阿毘曇者。分別法相。亦斷煩惱。摩訶衍者。亦說斷除貪慾瞋恚愚癡煩惱一切惡法。佛教聲聞淨己三業名為比尼。為菩薩說淨己三業。乃至成佛兼及眾生滿足一切屍波羅蜜。菩薩所持是自性戒。發菩提心。得真實果。是故當知摩訶衍者。隨順比尼不違法相者。三乘經說不違十二因緣。大乘亦不違十二因緣。善觀察者。能知大乘即三法印。若不善觀察。則無大乘。亦不具三乘。若誹謗摩訶衍者。是大過罪。汝今若言。此是魔說。佛所不說。然諸經中。實無此語。若但口言為大乘者是魔所說。終不可信。汝意若謂是佛說者。猶如師子身中生蟲。則還食師子。三乘皆爾。不獨大乘。是故當如摩訶衍者。非魔所及。唯佛能說。問曰。汝非魔說。我是魔乎。答曰。我與汝等俱非魔耶。問曰。若謂我與汝。等俱非魔。說言魔說者。此則應遮。答曰。我大乘法利及與眾生順於法相故多魔事。是故如來於大乘中。說言遮魔。汝小乘法。唯能自度。魔不擾惱。何須遮乎。是以如來昔於法華及般若經中說。於當來世。多有眾生。喜起嫉妒故遮誹謗。墮於惡趣汝所誦習。於何部經中。言摩訶衍是魔所說。若汝經中。不言摩訶衍魔所說者。自言魔說。此亦叵信。汝意若謂聲聞法中。亦有遮斷。但事已久滅。難可證據。此亦不然。何以故。非處所故。若假令遮佛以神力則能守護此法。經劫亦不墜沒。是故當知汝言久者。但有言語。假令魔說。能除惑障。不違正法。雖曰魔說。即是正法。與佛語不異。何以故。如佛所說。依法不依於人。是以我今但從正理。不取名字。又我等所求。能滅智障。煩惱障者。即是世尊若實魔者。終不能說菩薩之法。何以故。魔不能知菩薩從禪定生聞思修慧。厭離欲惡不善之法。是大乘義。唯佛能說。從於初地。乃至十地。如是次第。四禪。四無量心。四無色定。滅受想定。菩提心。諸波羅蜜。隨宜方便成熟攝眾生法。十善道戒聞智慧不放逸。離世八法。八聖道。轉法輪。堅持頭陀具足功德。苦空無常無我寂滅。十二因緣。出入諸禪。三解脫門。諸陀羅尼。三十七品助道之法。諸神通門。實諦四辯。禪智二輪。以自莊嚴。皆悉和合。遊戲諸法。而於生死涅槃等中。不背生死。亦不向涅槃。心常厭惡。正觀諸地。出離諸地。不墮聲聞。辟支佛地淨佛國土。隨順法忍。無生法忍。不退轉地。受正位地。力無畏不共法。相好法身。為眾生故住於生死順轉決定轉。隨順不轉。決定不轉。如是等因果次第法。不共法。非覺法。魔不能說。非魔境界故。魔有四種。若言陰魔作是說者。我終不說佛有陰身。又復若言實是魔說。如斯語者。彌勒菩薩亦應遮止。又尊者賓頭盧。尊者羅□羅。如是等十六人諸大聲聞。散在諸渚。於餘經中亦說有九十九億大阿羅漢。皆於佛前取籌護法住壽於世界。東方弗婆提渚。麥渚。粟渚。師子渚。閻浮渚。大閻浮渚。跋提梨伽處。罽賓。乃至阿耨大池。諸賢聖等皆住。守護佛法。若言摩訶衍是魔所說者。則為佛法之大患也。諸賢聖等悉應遮斷。是故當知言魔說者。皆是妄語。空作斯說。又大菩薩諸賢聖等。皆護大乘。是摩訶衍紹三寶種。不令斷絕。問曰。如汝所說。若摩訶衍是三寶種。皆悉擁護菩薩聲聞。如今雲何於誹謗大乘者。何不遮止。使斯人輩。不墮地獄。不趣惡道。不壞佛法。答曰。業報決定不可除斷。業有二種。一者決定增長。二者決定受報。非諸菩薩聲聞賢聖所能除滅。造作惡業決定受報。不可救止。如瞿迦離比丘。誹謗摩訶衍經是魔所說。當知是人必墮地獄。無能拔者。問曰。汝言謗摩訶衍。能入惡道。亦是粗語。我未信耶。答曰。汝言佛說摩訶衍是魔語者。即是誹謗三世諸佛。亦是一切眾生大怨。所言甚粗獷。當受惡口不善重報。如佛偈說。  人生於世間  如斧在口中  自斬害其身  斯皆由惡業   汝謗摩訶衍。如是粗語。非我所說。我今但欲令汝不起誹謗。為利益故。便作是說。猶如病人食不應食。良醫瞻病。禁斷不聽。為憐愍汝。妄作綺語。言摩訶衍是魔所說。過去諸佛已說摩訶衍。未來諸佛當說摩訶衍。現在諸佛今說摩訶衍。是名遮斷誹謗摩訶衍論。菩薩為斷誹謗大乘。是故演說初入摩訶衍論品。問曰。汝已遮他不令誹謗。今當雲何入摩訶衍行。答曰。菩薩當先具種性。隨順善行。所解廣大。內心廣大。界分廣大。種性廣大。性既具足。其心調柔。漸損煩惱。少貪瞋癡。好修諸善。精勤誦習。如是眾生。六根廣大。能發大願。欲求佛道。種性相貌。如佛所說。下根下性。下發道意。所願亦下。中根中性。中發道意。所願亦中。上根上性。上發道意。所願亦上。是故諸佛。隨其根性。則以慈心。分別教授。問曰。若諸眾生。各有根性。雲何應為隨根說法。答曰。上根眾生為說菩薩深妙法藏。以知根性堪菩薩行故。說菩薩藏。問曰。為菩薩藏者。當住何地。答曰。有十種行。到解脫地。能聽菩薩藏時。得十種法行。離解脫行。便得入於菩薩之行。何等為十。一者修菩薩解脫行。若多若少。皆悉修習。二者菩薩所有之法。若多若少。皆悉書寫。三者菩薩藏法。若多若少。皆悉供養。四者菩薩之法。若多若少。皆悉轉讀。五者菩薩之法。若多若少。皆悉聽受。六者菩薩之法。若多若少。皆悉受持。七者菩薩之法。若多若少。皆悉習誦。漸漸通利。八者菩薩之法。若多若少。皆悉為他分別演說。九者菩薩之法。若多若少。皆悉思惟。善解義趣。十者菩薩之法。若多若少。獨處思惟。修集增明。是名菩薩十行。第八者是菩薩聞慧。第九者是菩薩思慧。第十者是菩薩修慧。問曰。菩薩得是聞思修已。當入何行。答曰。為得己地入解脫門。如是次第。聞思修生。為見法界。得於己地修三解脫門。問曰。何等名為三解脫門。答曰。行空無相無願。問曰。雲何為空。答曰。觀我人眾生。無有自體。性相常寂。問曰。雲何解了。答曰。當入十二因緣。問曰。是空解脫異十二因緣法耶。答曰。空與十二因緣。等無異相。空即十二因緣。十二因緣即是空。何以故。因緣假起。無有自體。如尊者龍樹所說偈。  十二因緣空  我今欲解說  假名因緣法  此即是中道   一切諸法悉皆空寂。何以故。皆屬因緣無自性故。問曰。若一切法因緣生者。何故說言無體性耶。答曰。所言因緣世諦故說。第一義諦則無體性。亦無有生。既無有生。亦無有滅。無生無滅。即真寂滅。真寂滅者。即是一切諸法寂滅。是故我說一切諸法無有體性。如老母經中世尊所說。姊譬如因人因桴因鼓。眾緣和合便有聲出。如此之聲。不在三世。亦非內外及在中間。其性空寂。無生無滅。姊今當知一切諸法體性亦然。老母經中佛自說空。是故菩薩於無量劫。修集福德禪定智慧。悉入三解脫法門。善觀生滅皆悉空寂。猶如幻炎。乾闥婆城。皆同夢化。如佛說言。  初覺十二緣  眾生皆悉空  剎那頃所得  幻炎乾闥城   如是次第。入空解脫門。其心快樂。逮得義利。問曰。外道各著我見。雲何遮斷。答曰。如是外道。於內外色。皆生染著。取我我所。順生死流。彼著我者。我能施與飲食財利。如是種種依止我見。眾生等見。彼我我所者。我之造作。是我瓶物。如是等名依止我所。彼所作業。若一若異。若一異。若不一不異。取著偏執。但以言語。誑惑於世。及以己身。以是義故。流轉生死。不解因緣諸法性空。問曰。是諸外道。不解因緣。而起四執。何者為過。答曰。僧佉所說。有計一過。作與作者一。相與相者一。分與有分一。如是等皆名為一。優樓佉計異。尼健陀計一異。若提子計非一非異。一切外道。及摩他羅等異計。皆悉不離如是四種。問曰。僧佉人言作與作者一有何過。答曰。語有二故不名為一。作是因作者名果。是事不同。雲何說一。若實異言一。此則顛倒。何以故。以作者即是作故。作與作者。前後時異。雲何為一。問曰。前後一用。如種生芽。時雖前後。但相似相續。故名為一。答曰。此亦有過。若作在先。作者在後。生未生異。雲何為一。譬如有瓶終不得並。如牛角不相因生。作以作者亦復如是。復次所以作與作者不得為一。聲別義別。因緣別時別。字別體別。若如是者。則有多過。若但一者。不應二名。聲義體相先後異故。不得為一。若作與作者一。如取泥團陶師。輪繩酥酪等物皆悉應得。以不得故。當知非一。如我心不得為一。若是一者。心無常故。我亦應無常。以是故作與作者。相與相者。量與量者。分與分者。悉同是破。有一瓶等亦應破遮。如色與瓶一。及白□青葉。長短方圓。如是等物作悉應遮。問曰。比捨師計異。有何過耶。答曰。若作與作者異亦有大過。問曰。雲何為過。唯願說之。答曰。若瓶與泥異。作瓶時應取縷。作□時應取泥。以作瓶不取縷故。當知不異。復次泥團。因微塵成。瓶因泥團成。若瓶異泥團者。瓶則無體。泥團成瓶故。不得為異。泥團於微塵為作者。於瓶為作。若作與作者異。泥於微塵瓶但名異。不應有二。以是故作與作者。不得為異。因縷成□。因蒲成席。皆亦同是說。復次若有一瓶異則一切法壞。何以故。若有一非瓶。離應有瓶。若有一是瓶。則為多瓶。有一非故。異亦應非。是則無瓶。以是義故。汝計異者。即壞一切法。問曰。如此說者。非壞一切法。何以故。有一依瓶立。是故有一瓶等皆成。答曰。若有一與瓶合。有一應是瓶。若瓶與有一合。瓶亦應名有一。以有一合故。不得為異。復次有一異者。猶如白□。此亦有過。何以故。白則非□。□亦非白。白與□異。餘物亦然。如燒□時。白不應燒。若□燒時。白亦燒者不得為異。汝今以言物異相異。此事不然。汝先言。六事各異。此則應遮。問曰。尼健陀先言一異。有何過耶。答曰。汝所謂一異者。或說作以作者一。或說作以作者異。此亦多過。問曰。有何過耶。答曰。若作即是作者。事則不成。若作與作者異。事亦不成。何以故。因果各異。雲何為一。以眾緣成果故。不得為異。作相作者相。亦皆如是。問曰。如瓶相破。而體不破。以體不破故。亦得為異。以見體在。而相破故。若破瓶時。本成體無。不得為異。答曰。若言一。同僧佉破。若言異。同比捨師破。如葉青□白。亦皆俱破。問曰。若提子計不一不異。有何過耶。答曰。前三計者。各有所執。汝說不一。應當是異。若說不異。即應是一。何所執故。而言不一不異。若無所執。妄有所說。則壞法相。問曰。汝說大乘。亦無所執。汝亦應壞一切法相。答曰。我之所執。世間現見。是因緣法。汝之所說。但是顛倒不順法相故。問曰。何者是法相。而說我壞法相耶。答曰。無體相者。即是體相。問曰。雲何無體相。為體相耶。答曰。空名無體相。問曰。雲何名空。以有為空。以無為空耶。答曰。我不以有義故名空。亦不以無義故名空。以離於有無故名為空。如尊者龍樹所說偈。  執有名為常  計無則為斷  若離於有無  是名真實空   復次如龍樹中論中說偈。  執有取體相  執無著無體  不存於有無  是名真實觀   以是故。以離有無名空。離斷常故。名為中道。若能覺悟如是法相故名為佛。是故十二因緣義。名之為空。問曰。十二因緣以何為證。而知為空。答曰。譬如瓶泥團輪繩。及以陶師。眾緣和合。然後成瓶。非即泥團是瓶。亦非離泥團有瓶。但假名說瓶。屬眾因緣。無有體相。無體相故無生。無生故體相寂滅。因緣所成。是故無體。若諸法定有自體。不假因緣。則無是處。以無自相故無瓶。瓶無故一切法亦無。如尊者提婆所說偈。  一法若有體  諸法亦復然  一切法本無  因緣皆悉空  真實觀一法  諸法不二相  諦了是空已  則見一切空   問曰。因緣生法。即是體相。答曰是事不然。何以故。若有體相。若無體相。非汝所及。如汝所說。以因緣為體相者。因緣從他生故。雲何有體。言體相者。自性而起。不屬因緣。若屬因緣。則無自性。譬如假借非自有也。是故因緣假他而成。無有自體。如尊者龍樹所說偈。  因緣所生法  是即無自性  若無自性者  雲何有體相   問曰。諸法體相。世間現見。雲何無耶。答曰。是事不然。凡愚妄見。此非可信。生滅之法。皆悉是空。生滅流速。無暫停時。相似相續故。妄見為實。猶如燈炎。唸唸生滅。凡夫愚人。謂為一炎。亦如駃流。影響幻炎。如佛所說。幻及幻者。都無所有。而妄見者。謂之為實。若是實者。餓鬼不應見水為火。沙石膿血。而諸眾生。以善惡故。隨業所見。若有淨心。利根眾生。則能見空。夜叉餓鬼。遠見其水。近則見火。便生疑惑。若物有實。不應二見。以二見故。則知非實。但妄見故。當知一切諸法皆無體相。以無體相故。都無生滅。問曰。若一切法無生無滅。雲何得有來去計斷常過。答曰。以見種子故。便計來去。若得法空。則離斷常。如因種子有芽莖枝葉花果次第而見芽生故種子滅。是以不斷。乃至果生故花滅。亦無常過如尊者提婆所說偈。  諸法相續有  則非是斷滅  因滅故果生  不得名為常   以是故。見因緣空。即離斷常。問曰。癡因緣行。雲何而得離於斷常。答曰。因無明故。有善惡行。乃至因生故有老死。凡夫不解因緣相續。妄計為實。無明體空故。行亦體空。乃至生體空故。老死體空。以世間假名有相續故。無斷滅過。唸唸不住。無有常過。以凡夫眾生死此生彼。相似相續故。如佛所說。第一義中。無有眾生死此生彼。但以世諦假名說故。識為種子。行業為田。以慢土覆。無明為糞。愛水為潤。父母精氣。眾緣和合。生名色芽。是故名色無有自體。猶如床腳。相假而用。初名歌羅羅。二名安浮陀。三名肉段。四名堅實。五名諸炮開張。六名為觸。生法次第。相假而有。不名為斷。菩薩善解因緣法故。即知其空。以因緣空故。一切法空。解法空故。無斷常過如出胎經中佛所說偈。  隨假名字  而得諸法  名中無法  是則真實   以是故。非言說故。有法。若隨名字。有諸法者。法則多體。猶如空法。無一無多。問曰。若一切法無體。汝言有過現見有故。答曰。若法是有。言無則過。法既非有。雲何言過。以是故。諸法如初。後亦復然。若諸法定有體相。後涅槃時。應是斷滅。若先非是空。後言空者。則是邪見。壞於正法。亦無解脫。如尊者提婆所說偈。  不空而見空  我應得涅槃  邪見非涅槃  如來之所說   諸法本空故。恆見是空。如過去佛所見空相。今亦復然。是故我說因緣法空。是則無過。如是先立第一義諦。後分別世諦。我及眾生。作與作者。乃至一異。則無過失。如尊者龍樹所說偈。  不說分別諦  不得於實諦  若不得實諦  則無得涅槃   復次說偈。  諸佛演說法  常依於二諦  分別於世諦  及與第一義  若不能分別  真俗二聖諦  如是則不知  佛法甚深義   是故因緣法空。名為真如。法性實際。是名修習第一義禪。見因緣空。即是空解脫門。若見空者。則不見諸法相。是名無相解脫門。見無相故。無所願求。是名無願解脫門。安住如是三解脫門。識種子於三界內。則更不生名色等芽。識無取著。滅三有苦。三有滅故。得寂滅涅槃。如尊者提婆所說偈。  識是種子義  遊行於六處  若見諸塵空  有芽則斷滅   問曰。菩薩度空。出於生死。雲何能得勝於聲聞。答曰。菩薩得世間利。出世間利。度爾炎地故。雖出世間。能住世間。教化眾生。聲聞不然。怖畏生死。求速滅度。以出世間道。見於法界。見法界已。到涅槃岸。菩薩不爾。何以故。菩薩見眾生苦。起大悲心。為欲度彼堅住莊嚴。於阿僧祇劫。修行出世間道。於一念頃。觀一切法界。觀法界已。眾生緣故。不取果證。乃能度脫。如佛阿耨大池經中說。譬如二人欲墮山頂。一人有力。善巧方便。以巧便故。雖墮還起。得昇山頂。一人力少。復無方便。即住退墮。不能復起。菩薩於無為法中。不證不著。如善巧人得昇山頂。聲聞之人。以證著無為故。如少方便者。墮而不起。譬如長者唯有一子。以飢儉故。遠至他國。經數十年。長者後時。住一大城。其家巨富。多積珠珍。漸得傭力故。還來本國。菩薩有無量無邊阿僧祇功德到爾炎地。向於涅槃。以愍眾生故。還入生死。於阿僧祇劫。久受勤苦。菩薩摩訶薩乘大苦乘。求無上果不可思議。出過一切聲聞辟支佛上。具足一切功德智慧。是故超度爾炎之地雲何菩薩乘大苦乘。譬如有人乘船入海。遇大惡風濤波如山。有如是等無量眾難。諸伴心急。生大恐怖。是時船師巧持帆故。能度眾難有福德人。得度難已。獲大珍寶。菩薩摩訶薩處生死海。亦復如是。為惡知識不信所難。趣向惡道。第一阿僧祇劫。修治淨地行。求淨解脫。第二阿僧祇劫。修淨禪定行。第三阿僧祇劫。修淨智慧行。除爾炎地障。是故菩薩名乘苦乘。滿足十地。得無疑無障。一切行具足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以爾炎智。得成大果。   入大乘論捲上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34 入大乘論   入大乘論卷下   堅意菩薩造   北涼三藏法師道泰等譯   譏論空品第二   問曰。汝先說調順乘大苦乘。得妙果報。菩薩所得境界。甚難了知。答曰。菩薩行處。微妙甚難。於三阿僧祇劫。乃可成就。無量百千萬億那由他劫。在凡夫中。無有出世之法。如尊者提婆所說偈。  無量億劫中  常在凡夫地  汝今應當知  未來亦如是   是故菩薩行處甚大。亦復難得。散亂眾生。得聞甚難。能說亦難。況復修行。如尊者提婆所說偈。  生得值法難  聽說亦復難  生死雖無際  聽法故有邊   問曰。尊者先所說十地。願時為我分別演說。何等為菩薩十地。答曰。初歡喜地。二離垢地。三名明地。四名焰地。五難勝地。六現前地。七深遠地。八不動地。九善慧地。十法雲地。雲何名歡喜地。出過凡夫。得不思議出世間道。心生歡喜故。名歡喜地。雲何名為離垢地。離破戒垢故。名為離垢地。雲何名明地。依十二門禪。得明智慧故。名為明地。雲何名焰地。得增上覺意分別道品。燒煩惱薪。功德熾然。故名焰地。雲何名難勝地。修習十智。雖伏煩惱。未能勝故。名為難勝地。雲何名現前地。能逆順觀十二因緣。得法現前故。名為現前地。雲何名深遠地。愛佛功德智慧次第不間餘心深入法相故。名深遠地。雲何名不動地。離色等相堅固難動故。名為不動地。雲何名善慧地。入四辯才。解一切音聲。隨其所問。於一剎那頃。悉皆能答故。名善慧地。雲何名法雲地。能受一切佛法。猶如大雲。能注法雨故。名法雲地。是名菩薩具足十地。如是十地。是菩薩安住行處。亦能滿足一切智慧。如十地經中之所廣說。若能如是知菩薩十地者。是名善知安住行處。亦名善知菩薩廣大功德處所。亦能善知如來無量功德廣大處所。若不能如是知者。我今立決定誓。當知是人於菩薩法。及如來法。皆悉不了。菩薩摩訶薩。從初發意。乃至十地。常修四行。如寶頂經中說。善知無明行。諸波羅蜜行。分別道品行。成熟眾生行。如是四行。總入二輪。所謂福輪。智輪。菩薩諸地。悉具二種智果福果。問曰。雲何成就二果。答曰。初地福果。為閻浮提王。第二地福果。為轉輪聖王。主四天下。第三地福果。為天帝釋。第四地福果。為焰魔天王。第五地福果。為兜率陀天王。第六地福果。為化樂天王。第七地福果。為他化自在天王。第八地福果。為千世界梵。第九地福果。為二千世界梵。第十地福果。為三千大千世界淨居天王。如花嚴經廣說。如來出生果報。及攝受世界。是名菩薩福輪。雲何名菩薩智輪。初地菩薩。於一剎那頃。得百三昧。見百諸佛神通。能過百佛國土。能動百佛世界。光明遍照百佛世界。能成就百眾生。能知過去百劫未來百劫。能入百法門。能現百身。復為一身。以百菩薩。莊嚴眷屬。若以願力。復過於此。百千萬億。無量無邊。亦非算數譬喻所知。若身力。若光明力。若神通力。若眼力。若聲力。若行力。若莊嚴力。若住持力。若解脫力。造眾善業。是名初住。菩薩於剎那頃。成就如是無量功德。二住菩薩。得千三昧。如是廣說。三住菩薩。得十萬三昧。餘亦如初住廣說。四住菩薩。得億三昧。餘亦如初住廣說。五住菩薩。得千億三昧。餘亦如初住廣說。六住菩薩。得萬億三昧。餘亦如初住廣說。七住菩薩。得億百千那由他三昧。餘亦如初住廣說。八住菩薩。得十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三昧。餘亦如初住廣說。九住菩薩。得十佛世界百千阿僧祇微塵數三昧。諸餘功德。如初住廣說。十住菩薩。得十佛世界不可說不可說億百千那由他微塵數三昧。諸餘功德。如初住廣說。於一剎那頃。乃至見十佛世界不可說不可說億百千那由他微塵數諸佛。如初住菩薩。於一剎那頃。見百佛世界。乃至成就百眾生。十住菩薩亦復如是。問曰。如佛所說。一世界中無二佛出。雲何菩薩見十佛世界不可說不可說億百千那由他微塵數諸佛。答曰。諸佛說言一世界中無二佛者。為彼鈍根小心眾生。不為利根大心者說。如汝經中說。一世界無二轉輪聖王。無二佛出。然諸四天下實有眾多轉輪聖王。諸佛出世亦復如是。問曰。釋迦牟尼佛。亦能遍一切佛國。何必餘佛。答曰。若如汝言。但一佛能遍滿一切世界者。不應有過去大釋迦牟尼佛。七佛出世。得成正覺。是以我言多佛無過。假使釋迦牟尼佛神力能遍一切世界。今無量諸菩薩等廣修萬行。功德滿足皆當成佛。無有一人獨成正覺而障諸菩薩使不成佛。無有是處。如阿含枯樹法輪及餘諸經。說是經時。有六十比丘。漏盡意解。俱得阿羅漢果。菩薩亦爾。功行齊等。同時成佛。當知十方有無量諸佛。又金沙阿含二部經說。有佛始成。有佛現在。有佛滅度。復次說偈。  過去無量佛  未來亦復然  及今成佛者  皆滅於愁憂  一切尊重法  今本皆修行  未來亦復然  正覺法如是   曇無踘多亦說是偈。  頂禮一切佛  漏盡無有上  無量諸佛身  正覺最勝尊  正覺所生處  並及得菩提  能轉正法輪  入無漏涅槃  若住若經行  如來之所坐  臥如師子王  我今皆悉禮  上下諸世尊  方面及四維  法身與舍利  敬禮諸佛塔  東方及北方  在世兩足尊  厥名曰難勝  彼佛所說偈  若以此偈誦  常讚於世尊  生死百劫中  終不墮惡道   如佛為尊者目連說言。非汝退神足。但是舍利弗。以神通力。用其衣帶。繫難勝坐。如是等佛而汝經中。自作此說。況摩訶衍。辯明諸佛無量無邊。等於法界。同虛空界。諸佛世界。悉有諸佛。初地菩薩。身行清淨。雖有結使。而不能擾。七住菩薩不名斷結。亦不名有結。雲何名不有結不斷結以不為結使所擾故。名為無結。愛佛功德故。名為有結。第二阿僧祇劫滿足得於八地。一切行具足無有所作。一切結使盡故得成菩提。空靜住處得滅盡定如阿羅漢。如是得無生法忍。若諸佛不勸請者。即於彼定。入無餘涅槃。如經中說。得無生法忍。離煩惱障。如阿羅漢。得寂滅無餘。離於生死。得十自在。何等為十。壽命自在。得心自在。眾具自在。作業自在。生處自在。解脫自在。神通自在。願自在。法自在。智自在。得如是自在。善修如意足故。降伏四魔。何等為四陰魔。煩惱魔。死魔。天魔。為眾生故皆悉一味得無緣慈。猶如如意藥樹。隨眾生所願。皆使成就。問曰。雲何菩薩自身作業能令眾生隨願令得。答曰。菩薩以慈心為體。猶如見毒而能殺人眾生見菩薩故便得利益。問曰。八住菩薩以盡結使。雲何最後身菩薩生羅□羅。答曰。誠如所言。若最後身菩薩有實欲者。乃至無佛可得。況羅□羅。問曰。雲何無佛。答曰。若毀戒無屍波羅蜜。若無屍波羅蜜。則無諸波羅蜜。如佛所說。若無戒則無施。無施則無忍。無忍則無精進。無精進則無禪定。無禪定則無智慧。無智慧則無一切諸功德。無一切諸功德。則無佛。無佛則無羅□羅。汝何以疑生羅□羅有結無結八住菩薩無諸煩惱。如阿羅漢以方便力故。現受五欲。作諸過惡。捨四天下轉輪王位。令使眾生得厭離心。猶如娑留枝比丘說佛本行偈。  一身為多身  作已極為勝  非實亦非虛  各各令喜悅  放恣生欲意  盛壯狂所亂  現同行於欲  引令到彼岸  禪智能燒滅  欲界諸結使  欲結甚狂逸  能示現其心   菩薩觀欲知如幻夢。是故以此令轉其意。大悲菩薩作諸幻術。而化其心。問曰。雲何作此幻術誑惑眾生。答曰。菩薩常以四攝法。方便教化一切眾生。同事利益。為破結使故。如翅燒菩薩本事因緣。以欲狂心擔負死屍走喚歌舞。菩薩方便亦現同彼。為除彼女熾欲憂患故現同事。不名妄語。一切菩薩方便同事。皆非妄語世間幻術。少有利益。菩薩得無量解脫如幻三昧門。諸有所為能大利益成就眾生故無有過。問曰。羅□羅為是應化。為真實耶。答曰。二俱無過。菩薩身者。即是天身。如本起經說。佛告阿難。如來為眾生故。出現於世。不以天身轉於法輪。何以故。欲令眾生不懈怠故。佛以天身得成正覺非我凡夫之所能成。以是故天中天為憐愍眾生故。示現世間。有其父母妻子眷屬。若是幻化現有羅□羅此亦無過。若是實人。亦無有過。菩薩方便。得不思議解脫。住於大地。成就眾生。互為化生父母兄弟妻子。   問曰。羅□羅是菩薩耶。答曰。不但羅□羅獨是菩薩。住迦毘羅衛城諸釋種童子。阿難難陀。提婆達多。阿□樓馱等。皆是大力不退轉菩薩。如婆羅樓志於本行經中所說偈。  或是大丈夫  或是佛所化  提婆達多者  大仙之同伴  或復為父子  常作內眷屬  菩薩有大力  權變能為此  共佛及餘人  菩薩諸大仙  阿難難陀等  那律釋摩南  跋陀與桎沙  憂波桎麗等  作父子眷屬  鹹皆共圍遶   問曰。提婆達多。於五百身中。常與菩薩。而作大怨。雲何復言名菩薩耶。答曰。提婆達多。非佛怨耶。何以故。若提婆達多是佛怨者。菩薩修善。提婆達多恆造諸惡。雲何世世得與菩薩共俱相值以是義故。提婆達多非菩薩怨。譬如二人各行。一人趣東。一人向西步步相遠。而常違背。雲何為伴得相值耶。若提婆達多是菩薩怨者。如來世尊應有大過。問曰。有何過耶。答曰。若爾者佛非一切智。亦無神力。是為愚癡。則不能得擁護眾生。非金剛身。如來便應有餘業不能斷盡。雲何知佛非一切智。如來在耆闍崛山。為提婆達多推石所壓。而不覺知。是故當知。如來非一切智。雲何名為無有神力。提婆達多持杵打害。不能禁制。以是當知。無有神力。雲何名為愚癡。現見害至。而不知避。是以當知。為愚癡也。雲何名為不能擁護眾生。提婆達多作五逆罪。而不救度。以是當知。不能擁護眾生。雲何名非金剛身。轉輪聖王以少福報。而無怨害。何況如來。轉法輪王為石所壓身血流現。當知如來非金剛身。雲何名有餘作業不能斷盡。為他所打。當知如來餘業不盡。若欲令佛無是過者。如來便應悉滅怨敵。但以善巧方便。欲令眾生起厭噁心。現作逆害。墮於地獄。欲示業報不可壞故。又復欲為墮地獄者。歸依如來請佛救護。又為來世豪貴之人入佛法中。若有恃其勢力。復以鞭杖加打於人。令此眾生便作是念。如來之身。猶被毀害。況我凡夫薄福德者。汝言逆罪。但是菩薩善權方便。如是逆罪。名雖有五而實有二。破僧害佛。如是等業。世間所無。提婆達多是大賓伽羅菩薩。為遮眾生起逆罪故。現作二業。墮於地獄。菩薩摩訶薩。隨所應作。以化眾生。乃至現同魔業。令魔波旬以三玉女。顯現如來無慾之相又雨刀劍。一切鉾槊顯現如來無瞋恚相。亦無貪愛及愚癡相。問曰。天魔來意。欲壞如來正覺之心。汝雲何言欲顯如來無貪瞋耶。答曰。不為遮斷。何以故。若如來出過魔界。猶為魔遮者。大梵天王亦出魔界。雲何不遮菩提。是道之妙果。無能奪者。亦無與者。故不可壞。言魔擾亂。凡有二義。何等為二。一者實有惡業。為魔所擾。二者為進新學。令心堅固。為魔逼試。實是菩薩。真善知識。現作魔來增益功德。譬如道路。以恐畏故。疾度嶮難。猶如好牛。以少鞭杖。則得調利。問曰。天魔亦有是菩薩耶。答曰。非但此世界魔是菩薩。十方世界魔王者。多是菩薩。如維摩詰經中所說。十方世界作魔王者。多是住不可思議解脫菩薩。能乞手足頭目髓腦。如是言者。皆是住不可思議解脫菩薩。何以故。若非菩薩者。未堪斯事。譬如香象蹴踏非驢所及。唯諸菩薩乃能行耳。如彼廣說。以是義故當知。菩薩善知眾生種種所行。為欲顯其功德智慧方便力故。或現作殺殺者。作乞乞者。問曰。若羅□羅實是菩薩者。雲何復言聲聞阿羅漢耶。答曰。菩薩亦名聲聞。亦名阿羅漢。何以故。令一切眾生。聞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名聲聞。於一切天人阿修羅。應受供故。名為應供。菩薩摩訶薩。為化眾生故。現作聲聞阿羅漢。問曰。諸餘聲聞。亦是菩薩耶。答曰。諸餘聲聞。亦有是菩薩者。如法華經中。舍利弗等五百弟子。悉是菩薩。皆當作佛。一切聲聞。皆是阿鞞跋致菩薩。如不退轉法輪經中廣說。以是故當知。菩薩皆現為聲聞。問曰。一切聲聞。皆成佛不。答曰。聲聞成佛。此亦無過。問曰。雲何無過。答曰。先斷結障。後斷智障。淨治諸地。向一切智。是以無過。問曰。燒滅結使。如焦穀芽。雲何得佛。答曰。若如汝言。斷滅結使。不得成佛者。汝及一切眾生。皆具諸煩惱。即應是佛。汝意若謂。具煩惱人。非是佛者。離煩惱者。應當得佛。汝言。燒煩惱結。如焦穀芽。而不成佛。亦無是處。我不欲令具煩惱種。生佛法芽。汝癡無智。顛倒解故。謂煩惱為佛法種。阿羅漢初斷煩惱。後除智障。修菩提道。得成正覺。阿羅漢中。有少斷智障者。有不斷者。有得無諍三昧者。有不得無諍三昧者。有得五神通者。有不得五神通者。有得四辯者。有不得四辯者。有得禪出入自在者。有不得禪出入自在者。何以故。不斷一切智障故。問曰。雲何名為智障。答曰。出世間無明。名為智障。猶如娑羅留枝本行中說偈。  無明有二種  世間出世間  世間無明行  賢聖已遠離  愚癡無妙解  不能如實知  依止此心識  法界諸嶮處  未能及本原  雲何決定出  法身證涅槃  唯佛能了知   佛婆伽婆。乃能知其體性智慧。及大悲斷結。是名聲聞所斷智障。聲聞有二種。一者勤修禪定。是鈍根人。二者迴向菩提。能斷智障。是利根人。樂行禪者。如寶良經說。猶如水精終不能成摩尼寶珠。聲聞修禪。亦復如是。終不能成菩提果也。此是諸佛境界。非我所知。一乘多乘。今但略舉其義。以明佛教。不相違背。我未能了。譬如長者遠行疲極。現作化城。此經中說。但有一乘。實無有三。佛亦自說。唯有一乘。更無二三。問曰。如來以何行得斷結使。而成佛耶。答曰。經中說言。佛告阿難。能修四如意足者。若住一劫。若住多劫。乃盡生死。一切諸經皆同是說。若汝言無煩惱者。我亦如是。若有親愛信歸於我。當為汝說。問曰。雲何住壽。答曰。阿羅漢無煩惱。與八住菩薩同。善修如意足故。能隨意住世。乃至盡於生死。羅□羅。賓頭盧等。盡住於世。為以此身住世。為更有餘身住。若以實身而住世者。則無其義。若變化身住壽多劫。斯有是處。亦如僧祇中說青眼如來等。為化菩薩故。在光音天。與諸聲聞眾無量百千億那由他劫住。如彼天中聲聞住壽多劫。當知此界亦有聲聞。能如是住。聲聞無結。能如是住者。當知八地菩薩亦能如是。盡生死住。問曰。佛言。彌勒菩薩一生補處。以是因緣當知菩薩有生耶。雲何得名無生乎。答曰。言有生者。是戲論法。菩薩摩訶薩。以方便力。示現受生。非是真實。如維摩詰語彌勒菩薩言無生可得。雲何如來授仁者記一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過去生。未來生。現在生。若以過去生。過去生已滅。未來生。未來生未至。現在生。亦無住故。如觀過去未來現在生。皆不可得。是故我說八住菩薩。於第二阿僧祇劫盡有作行。住無作行。如阿羅漢斷結使。而說偈言。  從初發意來  方便行諸地  得到第八地  自在盡諸結   順修諸行品第三   問曰。如向所說。八地菩薩善斷煩惱一切結使。雲何成佛。得一切智。答曰。菩薩摩訶薩。除身諸惡。寂滅結使。離於生死遊戲自在。金剛力士常隨護助。獲得清淨金剛之身。如如來藏經中廣說。得四辯智。淨治第九地。於二千梵中。得自在力。能善說法。為大法師。能入如來祕密之藏。淨治第十地。得無量無邊禁咒方術。能令一切自在無礙。作摩醯首羅天子。亦為一切世間依止。問曰。所言摩醯首羅者。為同世間摩醯更有異耶。答曰。是淨居自在。非世間自在。汝言摩醯首羅者。名字雖同。而人非一。有淨居摩醯首羅。有毘捨闍摩醯首羅。其淨居者。如是菩薩鄰於佛地猶如羅縠障。於一剎那頃。十方世界微塵數法悉能了知。能以口吹十方世界皆大震動。又以一身遍一切佛國。亦如皇太子初受職時。以己業力故。大寶蓮華自然化出。受一切種智位。坐寶蓮華王座。有無量菩薩。亦坐蓮花上而自圍遶。坐寶蓮花已。十方世界諸佛放大光明照。此菩薩受灌頂位。如轉輪聖王長子受王位時。受灌頂已。即於彼座。斷除智境微細之障。得首楞嚴三昧。毘楞嚴三昧。法華三昧。得一切實法決定三昧。不可思議解脫三昧。甚深無畏海水三昧。微妙清淨離垢三昧。諸法平等無言說三昧。乃至金剛三昧。得如是諸三昧已。悉無障礙。一切行滿足。覺一切智境。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成正覺已。得如來十力。得四辯智十八不共法。能遍至一切佛國。得一切諸佛不壞法身。遍滿一切法界。一切身口意業相。皆悉除滅。得無為寂滅處。登如來地。有二因緣。一於一切世間顯現色身。悉以本願無作業力。二以眾生分別想異。是故能作種種色像。皆悉應之。是名如來無礙法身。問曰。如經中說。從初出家。能住佛法。名為法身。答曰。此事不然。汝若以是名為法身。唯法無佛。則無三歸。若欲令具三歸依者。始從初地。乃至十地在淨居天。成於正覺。自在應化名為法身。具足三寶。問曰。若以如是名法身者。虛誑無實。何以故。如來具足功德捨兜率天。降閻浮提生於王宮。於後邊身。得成菩提。雲何而言於淨居天。得成佛道名為法身耶。答曰。非閻浮提成佛。十地功德非欲界法。況於閻浮提得成正覺。我先不言。八住菩薩。盡一切結漏。能作千世界梵王。九住菩薩。作二千世界梵王。十住菩薩。作三千大千世界梵王。以誓願力故。生淨居天。斯有是處。於閻浮提。實身成佛者。則非其義。以是義故。當知淨居天成佛。非閻浮提乎。問曰。假使生於閻浮提。得成佛者。亦能於三千大千世界。而得自在。答曰。此事不然。何以故。福德果報。決定有處。汝不知故。而作是說。若釋迦牟尼佛生閻浮提。於三千大千世界。得自在者。於一切十方世界。亦應自在。問曰。縱令十方皆使自在。復有何過。答曰。若爾者但是一佛世界。十方諸佛。則無依果。復次如諸經說。皆謂釋迦如來王領三千大千世界。不言乃至十方世界。若如汝語則無因果。如經中說。諸佛出世。國土眾生。皆是依報。各有齊限。是故當知。在淨居天。成於正覺。領三千大千世界。非閻浮提。問曰。若佛非閻浮提成正覺者。如來四塔。則無利益。答曰我先不已說耶。若以結使因緣受身則無成道無屍波羅蜜。若無屍波羅蜜。則無諸波羅蜜。若無諸波羅蜜。則無佛。若無佛。則無四塔。問曰汝之所說。皆非義理。何以故。一切諸部論師皆說。一切諸佛皆從閻浮提出。而釋迦如來生於林彌尼園。在伽耶城。坐於道場。成等正覺。於波羅□。而轉法輪。拘屍那城。入般涅槃。是故汝言非也。答曰。此事不然。何以故。我意不欲令諸如來。於此而出在首陀會天。而成正覺。若首陀會成正覺者。則無王宮生。亦無出家亦無成道。何以故。若爾如來便無親族。亦無生處。亦無有滅。如法華經。智照經。如來出生經。皆廣說。如來不生不滅。迦葉亦自說言。我依一切種智出家。當知此義。即是示現如來不生於金棺內。而出其腳。迦葉致禮。則明如來不滅。是故當知。如來法身不生不滅。問曰。如來都無少生滅耶。答曰。我今依理正說如來實無生滅非為虛妄。如來但以方便示現生滅。皆是不可思議。為化眾生故。如佛於修賴經中說。我於娑婆世界。若以實身現者。則無一人而受我化。是故此處最為甚深。亦是祕密。亦名顯現皆為下根眾生智慧微淺。不能得知甚深之法。是故方便為現斯事。以偈頌曰。  大乘甚深廣  顯現易可說  鈍智心狹劣  聞則懷驚疑  真是佛子者  能知其甚深  今乃真實說  但為求佛者  成就於二乘  人天諸利根  受福乘此乘  是名大乘道  大乘能出生  聲聞緣覺道  若遮大乘者  雲何得諸果  猶如諸字本  離本則無字  若離摩訶衍  亦無一切乘  鈍根少智者  不信於大乘  以不能信故  則無一切乘  自利而兼他  是名無上乘  是故當親近  乃至成佛道   是義甚深。難可顯現不應處處而為人說。問曰。雖不得一切處說。應為能解者說。若發大心增長智慧。應為是人具足分別如前所說。答曰。有四不思議。所謂佛不思議。禪定不思議。龍神不思議。業報不思議。佛不思議應顯現法。唯有利根眾生。從盧捨那佛以來。所說諸法悉能堪受。問曰。雲何得從彼佛以為次第乃至今耶。答曰。如來法身為化眾生有四方便。何等為四。一者多檀多羅波羅比地。二者多檀多羅尼比致。三者阿亶多波羅比致。四者阿亶多羅比致(此四深妙秦言無以譯之故存梵本耳)。問曰。若如來法身常是寂滅無相無為。雲何而得隨順有相。答曰。以本願力故。如入滅盡定比丘。雖無心相。以先要心。若打揵搥。聲發至耳。隨其聲發。即得出定。菩薩亦復如是。發菩提心。本誓願力。若使我得寂滅法身爾時心識雖復無相以無作力故。教化眾生。是故如來無相法身。便能普應。隨順有相。如三千大千世界百億兜率天。百億炎摩天。皆悉俱時示現色身。現色身已。或復捨壽。或現入胎。或現初生。或作釋梵四天王等。接事左右。或現行七步或現師子吼。或復自言天上人間最尊最上。最後邊身斷生老病死或現童子。或現入宮。或現出家。或現苦行。或現坐道場。或現降魔。或現初成佛。或現覺悟眾生或現久成佛。或現釋梵請轉法輪。或現成熟不成熟眾生。或現度脫已成熟者。或現當入涅槃。或現已入涅槃。或現閻浮提全身舍利分身舍利。或現兜率下來。乃至現度脫成熟眾生。隨應所見皆為現形。或複數數示現。或復暫時示現。如是說者。名真實義。終不三阿僧祇劫修行諸波羅蜜而成。四十五十年果便滅盡耶。雲何當說。因如須彌只羅山等。果如芥子微塵分許。是故汝說即是顛倒。如我法中。乃可令使因如芥子。果如須彌只羅大山。此合斯義。是故三阿僧祇因。得盡一切生死果報。應化眾生法身常存。如法花壽量所明。亦如文殊師利授記品中說也。彼雲何名為多但多羅尼比致。如佛所說。我作佛事已竟語諸比丘。我涅槃時到。如是十方諸佛。亦復如是。為化眾生故。作如是語。其實不滅。一切佛國。神通變化。皆與虛空法界齊等。是故當知。法身是常。色身應化故無常。若以色身觀佛者。不名見如來。如佛說偈。  若以色見佛  音聲求如來  是人行邪道  不名為見佛   以是義故。以法身觀佛。名真見如來。如蓮花比丘尼。見佛色身。便作是念。我最先見佛。佛言。汝不先見我。唯須菩提識於法身。已先見我。是故當知。位階十住。名見法身。若禮法身。即禮一切色身。如佛於法華經中說。若人稱名供養觀世音法身者。勝供養六十二億諸佛色身。何以故。以其位階十地。得佛法身。亦名菩薩。亦名為佛。以是故知。法身為本。無量色身。皆依法身。而現化出。是故佛便假說六十二億恆河沙色身。不如供養一法身乎。如佛於寶積經中所說。   如是迦葉。如世間人。月初出時。恭敬禮拜。至其盛滿。而不恭敬。何以故。從初以至滿故。如是迦葉。若善男子。欲恭敬我者。先當敬禮菩薩。何以故。以佛從菩薩地得滿足故。乃至經歷生死變化色像利益眾生。以是義故。彼已得佛果。是佛實說。非虛妄也。問曰。若未入菩薩地者。受具戒比丘得為禮不。答曰。得禮。以初發心菩薩勝於一切聲聞辟支佛故。如尊者羅□所說偈。  若發深心  必生菩提  故為一切  之所恭敬   問曰。雲何受具足戒比丘。而禮不具足戒未入正位菩薩耶。答曰。應禮菩薩。何以故。聲聞戒要須受得盡壽便捨。菩薩發心成就自性第一義戒。解脫戒。是故聲聞雖受具足戒。猶應禮彼未入正位菩薩。以菩薩體性不殺。遠離刀杖。乃至蟲蟻盡無殺心。而有慚愧。如是廣說。體性不盜。乃至體性不邪見。如波羅提木叉戒。命終時捨。罷道時捨。菩薩大士性戒成就。乃至道場。終不中捨。以是義故。雖受具戒。應為作禮。問曰。成就體性戒者。乃可供養。不應禮拜。答曰。不然。以有戒功德故。亦應禮拜。豈但供養。汝言。不受戒菩薩。不應向禮。我今復當為汝廣說。不但以白四羯磨故。而受具足戒。如比尼毘婆沙中說有十種受具足戒。菩薩有種種受戒。何等為十。如佛自言善來比丘。自然已得受具足戒。如摩訶迦葉。自誓因緣受具足戒。如憍陳如。見諦故受具足戒。如波闍波提比丘尼。以八法受具足戒。如達摩提那比丘尼。遣使受具足戒。如須陀尼耶沙彌。論義受具足戒。如耶捨比丘等。善來受具足戒。如拔陀羅波楞伽。三歸受具足戒。如邊地第五律師受具足戒。中國白四羯磨受具足戒。是以菩薩常受具足戒未曾捨離。問曰。若被法服菩薩得禮白衣菩薩不。答曰。菩薩方便具足五通。隨順眾生一切形相。而同其服。亦隨一切眾生。入於諸趣。同其狀類。大菩薩等。隨眾生業報。變化受身如尊者拘摩羅陀所說偈言。  諸趣悉變化  唯除淨居天  隨業種種轉  無處不受生   以是故知。諸菩薩常同利益。隨其受生。而化導之。以方便力。但為眾生。不隨煩惱業報所繫。如尊者提婆所說偈。  或現作師長  或復為弟子  以種種方便  為化諸凡愚  自在於諸趣  常為眾恭敬  若不恭敬者  是大憍慢業   是以菩薩雖形服在俗。應得禮敬。猶如如來。為化眾生。作若干種形。亦如化弗迦沙王。作老比丘形。作瓦師形。作力士形。作琴瑟伎術師形。亦現種種在家人形。雖為種種無量形狀。一切皆應恭敬禮拜。是故雖同俗服。應加禮敬。如佛所說偈。  嚴飾諸行而寂滅  調伏決定修梵行  於諸眾生捨刀杖  是名沙門婆羅門   是以於諸菩薩。不應取其形狀相貌。而生分別。菩薩但為三界眾生。作大舍宅。或化為佛。或化為天人。乃至化為種種畜生。一切皆應禮彼菩薩功德妙聚。不應作心禮其狀貌如彼世人。致禮形像。遠敬法身。豈在金石泥團土木而尊事乎。是故菩薩。以諸方便。作內外形。利益眾生。禮無咎耶。是以如來非是涅槃。非不涅槃。如羅□羅所說偈。  生死苦長遠  應當入涅槃  以大慈悲力  久住而不捨   是故當知。隨生死久遠。法身常住。色身應現。猶如燈滅是故菩薩法身。勝於諸佛色身。諸佛色身。於欲界而成正覺。菩薩法身。住於淨居。菩薩法身。住於諸佛一切種智。諸佛色身。為化眾生。令諸釋梵。四天王等。皆悉恭敬。是以佛說。供養六十二億恆河沙諸佛色身。不如供養菩薩一法身也。如集一切福德三昧經中所說。喜樂正法。終不說佛入於涅槃。如法華經中說偈。  常在靈鷲山  及餘諸住處  凡愚無智者  雖在而不見   如入一切世界大莊嚴三昧經中說。告善男子。汝見如來法身不。白言。世尊。唯然已見。於一毛孔。見億百那由他諸佛世界。身口業等遍滿一切諸佛世界。又如來密藏中說持速疾菩薩。觀如來頂上。至無量諸佛世界。猶不能見。如目連尋如來說法音聲。乃至野馬世界。猶不能盡於佛音聲。如首楞嚴經中所說。如來處於宮中。而現無量世界初生轉法輪入涅槃。如密藏經中說。如來法身住於一切眾生身中。光影外現。猶如淨綵裹摩尼珠。無所障蔽亦復如是。是故當知。如來法身遍在一切諸眾生中。如佛所說。乃至枯樹焦木亦悉皆入不應生害。況復餘類。是故不應稱量眾生。除諸如來。無能知者。如維摩詰所說。一切佛土。皆悉嚴淨。此娑婆世界亦是。大心眾生有如來藏故。釋迦如來以善方便。令諸聲聞大弟子等。現五濁世。諸外道等。雖計一異如是人等。一切身中。亦有法身。悉從菩薩善方便生。皆為顯發摩訶衍道。是故當知。菩薩於三千大千世界。教化眾生故。種種不同。若利根眾生。為讚大乘。而無譏嫌。令心易解。若鈍根眾生。入邪見林。著愚癡網。得見諸佛菩薩因緣故。滅諸邪見。乃入大乘。是故摩訶衍。於諸乘中。最為根本。若有眾生。受持信解此大乘者。當知是人業報煩惱皆悉消除如世尊為阿闍世王解諸疑悔經中所說光相。勿作是言。何以故。汝於餘佛世界。十劫修諸禪定。不如於此娑婆世界。能一食頃修行慈心。何以故。於餘世界。斷除煩惱。亦復不如於此娑婆世界。一食頃中修習善業。如與文殊師利授記中說。及餘諸經。皆具分別。若有眾生誹謗正法。如般若經及法花中廣說。其謗法過逆罪。若能受持信解大乘。乃至五無間等。皆悉消盡。如佛所說偈。  所作重惡業  能深自悔責  敬信大乘法  拔除諸罪根   佛說如是。真實法相。信心次第相續連注。皆悉空寂。先所造惡。即能消滅。如世尊解除疑悔經中說也。大王觀察汝心。以何心殺父。為過去心未來心現在心耶。若過去心。過去心已滅。若心已滅。則無方所。亦無住處。若未來心。未來心未至。若現在心。現在心不住。譬如幻化。非青黃赤白。紫頗梨色。體性純淨。乃至非相非可見。如是廣說。即得勝趣。是故當知。摩訶衍者。是根本乘。如彌勒莊嚴經中說。發菩提心事。解菩提心。住菩提心。得大利益。不墮惡趣。解菩提心。淨菩提心。從地至地。漸漸增益。而得法身。能現神通。如盧捨那佛所作變化。而說偈言。  若得無垢身  色像則無量  或出於閻浮  或處於兜率  從於定光佛  乃盡生死際  知時與非時  當知定光化  非是形色處  亦復非無相  悉由於本行  亦如水中月  身口意皆密  悉是不共法  一切諸世界  色身現解脫  持世諸天人  欲觀見佛頂  無邊不思議  過於億世界  目連諸弟子  至心求佛聲  亦過百千界  尋聲無邊際  法身功德業  一切無能知  不可以形類  言辭巧宣說  見聞唯佛力  非我之境界  念報佛恩者  頂戴信奉行  今我所說法  迴施諸眾生  悉滅煩惱結  得證無上道   入大乘論卷下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35 大乘寶要義論   No. 1635   大乘寶要義論卷第一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少卿傳梵大師賜紫沙門臣法護等奉 詔譯  歸命十方無邊際  所住一切世界中  過未現在諸如來  菩薩聲聞緣覺等   智者當知。人身難得。於剎那間。成諸勝行亦復為難。若於此中不起思惟作利益事。此生虛來。雲何能於如來清淨言教。發勤勇心領納聽受。此有二事。謂人身難得。正法難聞。值佛出世復甚為難。   問此中以何而為印證值佛甚難。答無數經中皆作是說。斯為定量。且依妙法蓮華經雲。佛言。諸苾芻。如來應供正等正覺。經於百千俱胝那庾多劫。如是等曠遠世時。或有或無。如來出世斯為甚難。如優曇華時一現爾。決定王經雲。佛言。阿難。諸佛出世。彼優曇華。俱時而現。其華如金有淨妙光。開敷異香遍由旬內。是華光明能破冥暗。能令念者即得清淨。能息病苦。能作明照。能去惡香。能施妙香。彼香能息四界增損。其華亦非隨轉輪王遍處皆出。唯金輪王乃可應現。況復破戒諸有情類。唯佛出世是華俱出。此中雲何能知彼優曇華於曠遠時或有或無。如有緣起中說。無熱惱大池北面有山名五峰。而彼山上有優曇華林。若佛世尊從兜率天宮沒降生人間入母胎時。彼優曇華而方含蕊。若佛世尊出母胎時。是華增長有開敷相。若佛世尊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果時。彼優曇華開敷茂盛。若佛世尊棄捨壽命及緣行時。是華萎瘁。若佛世尊入涅槃時。是華枝葉及以華果。皆悉凋落。其華份量大若車輪。覺智方廣經雲。大名稱仙王謂諸仙眾言。諸仁者。若菩薩暫時得值如來出世說法化利。是即相應。華嚴經雲。於俱胝劫中值佛出世。聽受正法尊重信奉。此真實見甚為難得。賢劫經雲。此賢劫後六十五劫無佛出世。其後有劫號大名稱。彼一劫中有十千佛出現於世。大名稱劫後八十千劫無佛出世。其後有劫號曰星喻。彼一劫中有八十千佛出現於世。星喻劫後經三百劫無佛出世。其後有劫名功德莊嚴。彼一劫中有八萬四千佛出現於世。   此中問言。雲何能知人身難得。答諸契經中皆作是說。如雜阿含經雲。佛言。諸苾芻。譬如大地流水充滿有人取木開一孔穴置於水中。是木輕浮隨風飄流。東風西向西風東向。南北所吹亦復如是。有一眼龜居其水內壽命無數百歲。凡經百歲自水一浮投木孔中。諸苾芻。於汝意雲何。彼一眼龜如是壽極長遠。百歲一浮可能得值浮木孔邪。諸苾芻言。不也世尊。佛言。諸苾芻。值佛出世說法化度覺了正道得至涅槃亦復如是。斯極為難。或得人身時分具足又復為難。   此中問言。雲何能知時分具足而難得邪。答諸契經中作如是說。如增一阿含經雲。佛言。諸苾芻。有八種難。不知時人不應修梵行。何等為八。若佛出世時宣說法要。化度有情使至涅槃。而一類有情在地獄中。此為第一修梵行者時分之難。若佛出世時宣說法要。化度有情使至涅槃。而一類有情在畜生中。此為第二修梵行者時分之難。若佛出世時宣說法要。化度有情使至涅槃。而一類有情在餓鬼中。此為第三修梵行者時分之難。若佛出世時宣說法要。化度有情使至涅槃。而一類有情在長壽天。此為第四修梵行者時分之難。若佛出世時宣說法要。化度有情使至涅槃。而一類有情在於邊惡恚害之處。此為第五修梵行者時分之難。若佛出世時宣說法要。化度有情使至涅槃。而一類有情雖生中國。或聾或啞根不完具。善說惡說不知其義。此為第六修梵行者時分之難。若佛出世時宣說法要。化度有情使至涅槃。而一類有情生於中國。不聾不啞六根完具。善說惡說而悉能知。然起邪見顛倒計執。謂無施無利亦無事火。無善作惡作諸業果報。無此世無他世。無父無母。無世間沙門婆羅門。無正趣正道。無阿羅漢智解於此世他世以自通力而證聖果。此為第七修梵行者時分之難。或復一類有情生於中國。不聾不啞六根完具。善說惡說而悉能知。又復正見無顛倒計執。謂有施有利乃至有阿羅漢取證聖果。然佛不出世不說法要。此為第八修梵行者時分之難。諸苾芻。當知有一種時分和合應修梵行。謂佛出世宣說法要。初善中善後善。文義深遠純一無雜。具足清白梵行之相。而一類有情生於中國。不聾不啞六根完具。善說惡說而悉能知。正見具足不起顛倒計執。謂有施有利亦有事火。有善作惡作諸業果報。有此世有他世。有父有母。有世間沙門婆羅門。有正趣正道。有阿羅漢智解於此世他世以自通力而證聖果。是為一種時分和合。大集經月藏品雲。諸仁者。時分和合如應時香樹。極為難得。   此中應問。彼作是說。得人身者雲何能得清淨平等清淨所說。答有十種功德。若能圓滿。彼得人身清淨平等。何等為十。如超越下族經雲。一者若善男子善女人內發菩提心已即生淨信。二者廣多清淨欲見聖賢。三者樂聞正法。四者不生慳嫉普行大施。五者端身繫念樂涅槃道。六者以無礙心善心廣施。七者信有諸業及諸業報。八者不起分別。九者無求無疑亦無染慧。十者不壞善惡業果。如是十種若了知已。於此命緣諸惡莫作。此中應問。何名為信。答信者謂順向聖賢諸惡莫作。如破染慧經雲。諸善法中信為先導。是中信者何義。謂信順義。此能具足如來無障礙智。而能宣說難見難知甚深正法。永斷愛纏。謂無眼無眼滅。無耳鼻舌身意無耳鼻舌身意滅。無住非無住。無意樂非無意樂。具六十種音聲文句。次第語業清淨潔白。其身極淨。其心現種種色相。而佛如來無所不知無所不見。無不成證無不覺了。如來以清淨眼及如來普眼。永斷過失遠離貪愛。破諸癡瞑過於肉眼。而能觀照甚深頂相。宣說無上第一義諦。一切佛法雖復分別。如是佛法而不謗緣起。此名為信。信力入印法門經雲。佛言。妙吉祥。何名信力。謂於一切佛法現前印順。信解無疑亦無異求。決定實信業及業報。信心無雜。於空無相無願所作諸行及一切法皆生淨信。謂佈施有佈施果。持戒持戒果。忍辱忍辱果。精進精進果。禪定禪定果。智慧智慧果。彼如是說是清淨相。於大乘勝解中能生淨信。此說名為信力。若復覺了諸著。是名信根。若根若力。總說名信。又復此中何名信力。信謂印順。能信他聲。雲何修菩薩者信他聲邪。所謂聞他教示發菩提心修菩薩行。菩薩依止波羅蜜多。善巧方便及四攝法。一切佛法菩薩法等聲。從他聞已極生淨信。此說名為信力。菩薩藏經雲。佛言。舍利子。此修菩薩行者。內發菩提心已即生淨信。廣多清淨欲見聖賢樂聞正法。決定信有諸業及業果報。斷十不善業修十善業。信有沙門婆羅門及正趣正道而復多聞。所聞相應心意和合。超越疑惑不受後有。於諸佛菩薩及聲聞等真善知識。常所親近起愛重心。信彼善知識所說諸業及業果報。知其器已如應為說甚深言論。謂空無相無願無行無生無起之論。無我無人無有情無壽者之論。及緣生論。是諸言論聞已無疑。亦復無執。隨入一切法蘊處界等。悉應無著。信一切法自性皆空。以佛智推求純一不放逸。何名不放逸。謂若諸根起散亂時。應自心調伏他心隨護。月光菩薩經雲。若諸有情於三寶中起淨信心。而實難得。譬彼如意珠寶求得亦難。入如來功德智不思議境界經雲。聖除蓋障菩薩白妙吉祥菩薩言。有五種法。諸菩薩摩訶薩當生勝解。若此若彼阿僧祇最勝功德而悉獲得。何等為五。一者一切法空。二者一切法無對治。三者一切法無生。四者一切法無滅。五者一切法不可記說。如是五種當生勝解。如閻浮提地過微塵等數諸威儀道及作用處。如來悉無發悟亦無分別。然隨眾生心意。若時非時一切常轉。諸菩薩摩訶薩於此當生勝解。星賀騷那爾緣起經雲。世尊釋迦牟尼如來。為化度有情作利益故。於殑伽沙數劫中歷修諸行現成正覺。諸菩薩摩訶薩於此應生信解。又世尊釋迦牟尼如來。於燃燈佛所得授記別。於其中間歷修勝行。遍入諸佛境界。經無邊際劫。乃至於今現成正覺。於此應生信解。又世尊釋迦牟尼如來。見殺釋種因緣為化度有情作利益故。經無邊際劫歷修勝行現成正覺。於此應生信解。是故當知。一切有情若發菩提心。此為難得。   問發菩提心實為難得。此復雲何得發起邪。答多有經說。且依華嚴經雲。世間有情若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實為難得。當知菩提心如世間種子。以世間一切善法悉種植故。如一切佛法境界。一切惡作能盡燒故。猶如劫火。一切不善法能銷壞故。猶如大地。一切義能成就故。如摩尼寶王。一切意樂悉圓滿故。猶如賢瓶。拔出生死流故。如勝鉤餌。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乃至一切佛法一切佛功德。皆悉稱讚彼菩提心功德故。如佛塔廟。何以故。此中具有諸菩薩行勝境界故。又復此菩提心出生過去未來現在一切諸佛。善男子。譬如有藥名鐵金光。是藥一兩能化鐵千兩悉使成金。非彼千兩鐵而能壞此一兩聖藥。發菩提心者亦復如是。若能一發。一切智心微妙聖藥善根迴向智所攝受。能令一切業煩惱障悉成一切法一切智金。非彼一切業煩惱障而能染污一切智心。善男子。又如秉一燈炬入於暗室。隨入室中彼百千年積集暗瞑。皆悉破滅洞然明照。發菩提心亦復如是。秉一切智心大光明炬。入於有情心意暗室。隨入其中彼不可說百千劫已來積集一切業煩惱障。無明黑暗皆悉銷除。以大智光出生明照。善男子。又如大龍王頂大如意妙寶王冠。不為他怨敢來侵怖。諸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頂菩提心及大悲心妙寶王冠。不為一切惡趣諸惡敢來侵怖。又如日月淨圓光中極所照曜。是中應現所有一切金銀珍寶華鬘衣服勝妙樂具。總集彼等一切所有。皆不能與如意寶王等其價直。發菩提心亦復如是。極盡三世一切智智法界道場隨所照曜。是中應現一切有情一切天人及彼一切聲聞緣覺。若有漏若無漏。一切善根。皆不能與發菩提心自在寶王等其價直。又如牛羊之乳滿大海中。若師子乳足跡之滴墮海中時。牛羊諸乳不能凝結亦不和合。菩提心亦復如是。不可說百千劫積集諸業煩惱。其猶大海。如來大丈夫師子發一切智心一滴之乳墮海中時。諸業煩惱永盡無餘。所有一切聲聞緣覺解脫亦不和合。又如親近勇猛之人一切怨惡不能侵害。發菩提心者亦復如是。若親近勇猛菩薩一切惡作之怨不能侵害。又如殘缺金剛之寶。雖有所損於眾寶中亦復最勝。而能出過諸莊嚴具。彼金剛寶名亦不殞滅。普能拯濟諸有貧乏。少分菩提心亦復如是。其猶殘缺金剛之寶。雖未圓具。而亦出過一切聲聞緣覺功德莊嚴。彼菩薩名亦不殞滅。能濟貧乏無聖財者。勝軍王問經雲。佛言。大王。善哉善哉。汝能於佛法中愛樂希求。如汝大王。現今治化憍薩羅國。利益安樂一切人民。救拔濟度安慰接引使歸正道。而汝若能廣利一切有情。令發一切智心圓滿一切佛法趣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道。斯復大利。又復大王。彼祇陀林常有無數百千聖賢。隱居其中生尊重想。大王。彼諸聖賢於正等覺有所樂欲有信有求有願有稱讚生隨喜心。是諸聖賢若身語意極生信重。何以故。大王。而彼地方有無數百佛出現。無數百轉法輪。無數百聖眾相續得度。如是乃至無數百千俱胝那庾多殑伽沙數諸佛出現。轉正法輪化度聖眾。如是彼諸聖賢。皆悉發生菩提樂欲信求願等。   大乘寶要義論卷第一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35 大乘寶要義論   大乘寶要義論卷第二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少卿傳梵大師賜紫沙門臣法護等奉 詔譯   阿闍世王經雲。尊者大迦葉白妙吉祥菩薩言譬如初生師子隨生即有力勢。凡所向詣或有群鹿。纔聞師子之香。皆悉奔竄。設使大力龍象若聞師子香時。逼惱驚怖。掣拽鎖縛。鎖縛斷已奔馳四向。山巖地穴遍求隱匿。水族飛禽聞師子香亦悉驚怖。妙吉祥。若諸菩薩具慧力者亦復如是。彼初發心菩薩纔發大菩提心。即能勝過一切聲聞緣覺。魔宮震動。一切天魔鹹生恐慄。以恐慄故而悉不能安止其宮。寶積經雲。佛言。阿難。於汝意雲何。譬若有人雙斷手足。能活命不。阿難答言。手足雖斷其命尚活。佛言。阿難。若或有人剖裂其心。是人能活命不。阿難答言。不也世尊。佛言。阿難汝應當知。我之弟子大目乾連及舍利子猶如手足。而諸菩薩其猶我心。阿難。若有菩薩。御大寶車。以五欲功德作神通遊戲。而無有人為其駕御。如來爾時為彼菩薩。力御其車以進前道。若舍利子及目乾連修三解脫門。若經一劫若過一劫。如來不復與其勤力而為策進。父子合集經雲。諸苾芻。所有殑伽沙數等諸如來。於殑伽沙數等劫中。稱讚彼發一切智相應心者諸功德藏。說不能盡。何以故。如來往昔修菩薩行。曾無暫時不發是心。一切有情悉皆攝受。隨攝受已於諸有情亦復不起所化度想。所有無量諸有情界。如來遍是有情界中。歷修菩薩廣大勝行。一一發心集諸福蘊。所以者何。諸苾芻。有情界無盡。以有情界無盡故。如來廣修菩薩勝行。一一發心集諸福蘊亦復無盡。如來祕密經雲。若諸菩薩發菩提心修勝行者。令三寶種不斷不絕。又雲。菩薩菩提心所生福蘊。悉用迴向一切有情。如是迴向功德滿虛空界。而復過上。彼一切有情福蘊所攝。悉由菩薩菩提心轉。法集經雲。菩薩發菩提心覺悟一切法。知一切法與法界等。而一切法無所從來。及無所止。亦不可知。然以如量智知法性空。令一切有情亦如是覺了。菩薩若如是發心。此說是為菩薩。菩提心。利樂一切有情心。無上心。大慈柔軟心。大悲無倦心。大喜不退心。大捨無垢心。空無異作心。無相寂靜心。無願無住心。   此中應問。雲何以少善根迴向一切智。乃至坐菩提場。於其中間而不盡邪。答如無盡意經雲。佛告尊者舍利子言。譬如一滴水入大海中乃至窮劫。於其中間而不能盡。菩薩以少善根迴向一切智亦復如是。乃至坐菩提場。於其中間亦不能盡。善巧方便經雲。或有菩薩見貧窮者。起悲愍心施以少飯。如佛所說。此心廣大名最上施。何況諸所施法。其施雖少而。一切智心功德無量。賢劫經雲。星王如來於聲授如來所。初發菩提心。彼星王如來昔為牧牛人。以末俱羅華供施因緣從是發心。名稱如來於電光如來所。初發菩提心。彼名稱如來昔為織師。以妙□邊縷供施因緣從是發心。明焰如來於無邊光如來所。初發菩提心。彼明焰如來昔為守城人。以一草燈供施因緣從是發心。難勝如來於堅固步如來所。初發菩提心。彼難勝如來昔為樵人。以齒木供施因緣從是發心。功德幢如來於妙稱如來所。初發菩提心。彼功德幢如來昔為汲水人。以盛水器供施因緣從是發心。力軍如來於大臂如來所。初發菩提心。彼力軍如來昔為醫王。以一菴摩勒果供施因緣從是發心。寶積經雲。若或有人為求阿羅漢果故。以摩尼寶充滿無邊世界而行佈施。有菩薩乘人見已發一切智相應隨喜心。而此相應隨喜所有福蘊。比前佈施福蘊。百分不及一。乃至烏波尼殺曇分亦不及一。   問雲何菩薩而能勝出彼前佈施。答以迴向一切智故。如般若波羅蜜多經雲。佛言。舍利子。菩薩摩訶薩若欲勝出一切聲聞緣覺所修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者。應當一發一切智相應隨喜心。修學般若波羅蜜多。以大悲心而為先導。而諸菩薩然後發菩提心。是故當知。大菩提心者大悲為先導。此何能知邪。如菩薩藏經雲。若諸菩薩欲求菩提應以大悲而為先導。譬如士夫所有命根以出入息而為先導。諸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於所集大乘法中以大悲心而為先導。又如轉輪聖王於諸寶中以其輪寶而為先導。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於一切佛法中以大悲心而為先導。又雲。諸菩薩於己過失常行伺察。於他過失悲心護念。無畏授所問大乘經雲。佛言。長者。若諸菩薩為欲成就大菩提者。當於一切有情起大悲心。於自身命不生愛著。乃至一切財穀舍宅妻子飲食衣服乘輿床座香華塗香等一切樂具。悉不應著。何以故。長者。多諸有情於身命等皆生愛著。以愛著故廣造罪業墮惡趣中。若復有情起大悲已。於身命等不生愛著。以不著故生於善趣。復能於彼一切有情。運心廣行佈施等行。一切善法相應而作。修菩薩者以大悲心而成其身。此雲何知。如寶雲經雲。佛言。善男子。若諸菩薩具十法者。是為大悲所成其身。何等為十。一者見一切有情為苦逼迫無救無依無歸趣者。見已應發大菩提心為作依怙。二者發菩提心已令彼有情得法成就。三者隨所得法為諸有情作大利益。四者慳吝有情令住佈施。五者若毀禁戒令修淨戒。六者若多忿恚令住忍辱。七者若多懈怠令發精進。八者若多散亂令修靜慮。九者諸無智慧令得勝慧。十者一切有情極苦所逼。菩薩普為息除令於菩提不為障難。如是名為十法。總持自在王問經雲。菩薩或見一類有情貪愛所纏。於自妻子眷屬而生耽染。以愛纏故不得自在。菩薩如應為說法要。令解愛纏使得自在。菩薩為諸有情起大悲心故。或見一類有情起忿恚心互相違損生多過失。菩薩如應為說法要。使令斷除忿恚過失。菩薩為諸有情起大悲心故。或見一類有情為惡友攝故遠離善友常造罪業。菩薩如應為說法要。使令常得親近善友遠離惡友。菩薩為諸有情起大悲心故。或見一類有情最極貪愛不知厭足遠離勝慧。菩薩如應為說法要。令斷貪愛發生勝慧。菩薩為諸有情起大悲心故。或見一類有情謂無業報執斷執常。菩薩如應為說法要。令入甚深緣起知諸業行。菩薩為諸有情起大悲心故。或見一類有情以其無明癡暗所覆取著我人有情壽者。菩薩如應為說法要。使令慧眼清淨斷諸見執。菩薩為諸有情起大悲心故。或見一類有情耽味生死執著五蘊如殺害者。菩薩如應為說法要。使令出離一切三界。菩薩為諸有情起大悲心故。或見一類有情為彼魔索之所纏縛若愛若惡皆生住著。菩薩如應為說法要。使令解脫魔索纏縛斷除愛惡所住著心。菩薩為諸有情起大悲心故。或見一類有情扃涅槃門闢惡趣戶。菩薩如應為說法要。使令彼等闢涅槃門扃惡趣戶。菩薩為諸有情起大悲心故發菩提心。若於菩薩忍法有譭謗者。彼生欺慢心於法障難。欲令菩薩遠離忍法。菩薩當知是魔事起。信力入印法門經雲。佛言。妙吉祥。假使有人於一切世界極微塵等一切有情所有善根悉為障難。若復於一優婆塞無異師尊具修十善業者彼少善根。而為障難。如是之罪倍勝於前阿僧祇數。假使有人於極微塵等一切世界諸優婆塞所有善根。悉為障難。若復有人於一苾芻所彼少善根。而為障難。如是之罪倍勝於前阿僧祇數。如是次第。若於隨信行人隨法行人。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八人地及緣覺人。羊車行菩薩人。像車行菩薩人。日月神通行菩薩人。聲聞神通行菩薩人等。若或有人於是極微塵等一切世界諸聲聞神通行菩薩人所諸有善根悉為障難。若復有人於一如來神通行菩薩所。彼一善根而為障難。起欺慢心生忿恚者。如是之罪倍勝於前阿僧祇數。假使有人於十方一切世界極微塵等一切有情挑取其眼。而復劫奪一切所有資生財物。若復有人於一菩薩所。起欺慢心而生忿恚。罵辱毀呰加復觸嬈。如是之罪倍勝於前阿僧祇數。若或有人於菩薩所。隨以何緣起欺慢心生忿恚者。由是罪業墮大號叫地獄。身量五百由旬有五百頭。其一一頭有五百舌。而一一舌有五百犁以耕其舌。有大熾焰。假使有人於三千大千世界一切有情所。皆以刀杖而打斫之。加復侵奪所有一切資生財物。若復有人於菩薩所起欺慢心。而生忿恚及懷損惱。如是之罪倍勝於前阿僧祇數。假使有人發極噁心。一切有情不利益心。於殑伽沙數等世界。一一世界中有殑伽沙數諸阿羅漢而悉殺害。復以殑伽沙數等諸佛塔廟諸寶所成及寶欄楯豎立幢幡殊妙嚴飾皆悉破壞。若復有人於信解大乘菩薩所同植大乘種已。隨以何緣起欺慢心而生忿恚。罵辱毀呰加復觸嬈。如是之罪倍勝於前阿僧祇數。何以故。以菩薩能生諸如來故。使令佛種不斷絕故。若有譭謗菩薩者。是即譭謗正法。若譭謗菩薩者。彼無別法可攝受故。唯菩薩法而能攝受。假使有人於十方一切世界諸有情所悉生忿恚。若復有人於菩薩所生忿恚已。捨而背之不樂瞻視。如是之罪倍勝於前阿僧祇數。假使有人於閻浮提一切有情而悉殺害。加復侵奪一切所有。若復有人隨於一菩薩所而生譭謗。如是之罪倍勝於前阿僧祇數。慈氏師子吼經雲。若菩薩於滿三千大千世界一切有情所。悉生忿恚罵辱捶打。而彼菩薩亦復不為壞失損惱。若此菩薩或於一菩薩所一起忿恚心雖極少分。而此菩薩是為陷失損惱。何以故。彼一菩薩經爾所劫被忍辱鎧。常不捨離一切智心。是故此菩薩不應於彼暫生忿恚。妙吉祥神通遊戲經雲。佛言。妙吉祥。汝今當知。諸言損害者。謂百劫中積修善根別別壞失。此名損害。修菩薩行者應如是知。若於佛世尊所作不饒益得大罪報。作諸饒益者獲大福蘊。   大乘寶要義論卷第二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35 大乘寶要義論   大乘寶要義論卷第三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少卿傳梵大師賜紫沙門臣法護等奉 詔譯   入定不定印經雲。佛言。妙吉祥。假使有人於十方一切世界一切有情悉挑其目至滿一劫。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於彼如上諸有情所起慈愍心。悉使其目平復如故。至滿一劫。妙吉祥。若復有人。於信解大乘菩薩所發清淨心。暫一觀視者。如是福蘊倍勝於前阿僧祇數。假使有人遍往十方一切有情諸牢獄中。悉為解除牢獄繫縛。而復令得轉輪聖王或帝釋天主上妙快樂。妙吉祥。若復有人。於信解大乘菩薩所發清淨心瞻仰讚歎。如是福蘊倍勝於前阿僧祇數。信力入印法門經雲。佛言。妙吉祥。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於一切世界極微塵等諸有情所。日日常以天百味飲食及天妙衣。於殑伽沙數等劫中普行佈施。若復有人。於一優婆塞無異師尊具修十善業者。當起是念。此是學佛戒行人。於一日中以一食施。如是福蘊倍勝於前阿僧祇數。如是次第。若一苾芻。若隨信行人。若隨法行人。乃至若緣覺。倍倍供施。若復有人但見一畫佛形像或經夾中畫如來像者。如是福蘊倍勝於前阿僧祇數。何況合掌尊重。或以華香塗香燈明淨心供養。如是福蘊倍勝於前阿僧祇數。復次若有於殑伽沙數等諸佛世尊及聲聞眾。日日常以天百味飲食及天妙衣。於殑伽沙數等劫中佈施供養。若復有人。於一羊車行菩薩人所。隨於何佛種植善根。淨心具足者攝取是人。於一日中以一食施。如是福蘊倍勝於前阿僧祇數。若有人於一切世界極微塵等諸羊車行菩薩人所。日日常以天百味飲食及天妙衣。於殑伽沙數等劫中佈施供養。若復有人。於一象車行菩薩人所。一日之中以一食施。如是福蘊倍勝於前阿僧祇數。若有人於一切世界極微塵等諸象車行菩薩人所。日日常以天百味飲食及天妙衣。於殑伽沙數等劫中佈施供養。若復有人。於一日月神通行菩薩人所。一日之中以一食施。如是福蘊倍勝於前阿僧祇數。若有人於一切世界極微塵等諸日月神通行菩薩人所。日日常以天百味飲食及天妙衣。於殑伽沙數等劫中佈施供養。若復有人。於一聲聞神通行菩薩人所。一日之中以一食施。如是福蘊倍勝於前阿僧祇數。若有人於一切世界極微塵等諸聲聞神通行菩薩人所。日日常以天百味飲食及天妙衣。於殑伽沙數等劫中佈施供養。若復有人。於一如來神通行菩薩人所。一日之中以一食施。如是福蘊倍勝於前阿僧祇數。   此中應問。何名羊車行菩薩人乃至如來神通行菩薩人邪。答如入定不定印經雲。佛言。妙吉祥。菩薩有五種行。所謂羊車行。像車行。日月神通行。聲聞神通行。如來神通行。此中羊車行象車行二菩薩人。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有所退轉。其日月神通行聲聞神通行如來神通行三菩薩人。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復退轉。彼羊車行菩薩人。其復雲何。譬如有人欲過五佛剎微塵數世界。乃自思念我當乘其羊車。念已即乘隨路而去。時極長久歷受勤苦行百由旬。忽為大風所吹退八十由旬。妙吉祥。於汝意雲何。是人乘彼羊車。若經一劫。乃至不可說不可說劫。能過爾所世界或一世界不。妙吉祥言。不也世尊。若能過者無有是處。佛言。妙吉祥。如是如是。或有菩薩先發大菩提心已。後於大乘法中不持不誦。返於聲聞法中愛樂修習同其稱讚。受持讀誦解釋其義。復令他人持習解了。由是緣故智慧鈍劣。於無上智道有所退轉。是菩薩雖先修習大菩提心慧根慧眼。以其智慧成鈍劣故有所壞失。此名羊車行菩薩人。   何名象車行菩薩人。譬如有人欲過如前佛剎微塵數世界。乃自思念。我當乘其八支具足妙好像車。念已即乘隨路而去。經於百年行二千由旬。忽為大風所吹退千由旬。妙吉祥。於汝意雲何。乃至是人能過一世界不。妙吉祥言。不也世尊。若能過者無有是處。佛言。妙吉祥。如是如是。或有菩薩先發大菩提心已。後於大乘法中不持不誦。返於聲聞法中愛樂修習乃至持讀解了。此名象車行菩薩人。何名日月神通行菩薩人。譬如有人欲過如前佛剎微塵數世界。乃至其人作日月神通行隨路而去。妙吉祥。於汝意雲何。是人能過爾所世界不。妙吉祥白佛言。世尊。是人能過。時極長久歷受勤苦。佛言。妙吉祥。如是如是。或有菩薩先發大菩提心已。不於聲聞法中愛樂修習。乃至一四句偈亦不持讀。唯於大乘法中愛樂讀誦解釋解了。此名日月神通行菩薩人。何名聲聞神通行菩薩人。譬如有人欲過如前佛剎微塵數世界。乃至其人作聲聞神通行隨路而去。妙吉祥。於汝意雲何。是人能過爾所世界不。妙吉祥白佛言。世尊。是人能過。佛言。妙吉祥。如是如是。或有菩薩發大菩提心已。於大乘法中愛樂修習。而復於他修大乘者信解大乘者持誦大乘者攝受大乘者諸菩薩所。信奉歸向親近於彼。希求大乘受持讀誦。乃至值遇失命因緣。亦不暫時捨離大乘。而復於他修大乘者。以香華等尊重供養。於未學菩薩亦不起慢心。此名聲聞神通行菩薩人。   何名如來神通行菩薩人。譬如有人欲過如前佛剎微塵數世界。乃至其人求佛神通行隨路而去。妙吉祥。於汝意雲何。是人速能過爾所世界不。妙吉祥白佛言。世尊是人一剎那間發是心時。即能速過爾所世界。佛言。妙吉祥。如是如是。或有菩薩發大菩提心已。乃至善解大乘最上甚深廣大義理。常為救度一切有情。發大菩提心慈悲攝受。於六波羅蜜多四攝法等發勤勇心已。復令他人亦如是安住。此名如來神通行菩薩人。   此中應言。若有譭謗正法者。是即於法作其障難。斯極大罪。如般若波羅蜜多經雲。或有修菩薩乘者。雖曾得見百千俱胝那庾多諸佛如來。於諸佛所廣行佈施。乃至修習智慧。而起有所得心。雖往諸佛會中聽受宣說般。若波羅蜜多不生尊重。若身若心悉不清淨起染污慧成大罪業。即於甚深般若波羅蜜多而生譭謗。由謗此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故。是即譭謗過去未來現在諸佛世尊及佛一切智。以是緣故是謂於法作大障難。此業相續墮大地獄。經俱胝那庾多百千歲。從一地獄出復入一地獄。如是展轉數數成壞。地獄出已復墮餓鬼及畜生趣。舍利子白佛言。世尊。此障正法罪業相續當墮五無間地獄。今可說是校量罪業為不可說邪。佛言。止舍利子。汝不應說。   復次諸修菩薩行者有多種魔事。如般若波羅蜜多經雲。復次須菩提。若有建立諸名字者。菩薩當知。是為魔事。若有魔來詣菩薩所作如是說。汝此菩薩現成正覺建立是名。菩薩爾時隨起伺察。若住不退轉相。即彼魔異不得其便。若起解心謂我得記。即生慢意。於餘菩薩所乃起欺慢。此是惡魔巧以方便欲令菩薩遠離般若。善友不攝惡友隨逐。或墮聲聞地。或墮緣覺地。起欺慢相應心者。獲罪甚重過四根本。菩薩當知。此為魔事。妙吉祥神通遊戲經雲。妙吉祥言。天子。隨有事業成此。皆是魔事。若其所求若有所取若有所捨。皆是魔事。若有所欲若有想像若有領納若有計度。皆是魔事。又復天子。若於菩提心有所取著。皆是魔事。於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諸心有所取著。皆是魔事。又施起慢心戒住分別忍生忿恚精進戲論禪定取相智慧作意。此等皆是魔事。若起厭捨心樂居寂靜。此是魔事。若於少欲知足頭陀功德起領解意。此是魔事。若行於空若行無相若行無願若行無戲論若行遠離。於如來言教所行起我慢意有所分別。皆是魔事。天子。乃至若有分別若無分別見聞覺知想念生時。皆是魔事。天子問言。妙吉祥。是諸魔事何因所起。妙吉祥言。天子。諸魔事者。皆從增上相應所起。何以故。而諸魔事於增上相應法中伺求其便。若非相應勝法魔何所作。天子言。妙吉祥。何等是菩薩增上相應。何等是不相應。妙吉祥言。天子。若二法相應是即增上相應。何以故。以二法相應是為世間和合依止。此增上相應即是正相應增語。此正相應即是不相應增語。此不相應即是無戲論增語。此無戲論即是正相應增語。若相應若不相應。是中建立。是故天子。無眼相應無色相應。乃至無意相應無法相應。此說名為菩薩正相應。   復次天子。當知諸菩薩有二十種法隨起魔事令魔勇悍。何等二十。一者於修解脫事業者。於怖畏生死者。於修相應勝行者。方便親近承事供養。此等皆是菩薩魔事。二者若但觀空棄捨有情。是菩薩魔事。三者但觀無為於有為善根而生懈倦。是菩薩魔事。四者雖起定意而不修定行。是菩薩魔事。五者說法者樂說聽者不起大悲。是菩薩魔事。六者於有戒有德人所求行佈施。於破戒人所而生譭謗。是菩薩魔事。七者樂說聲聞緣覺言論隱覆大乘言論。是菩薩魔事。八者隱覆甚深言論樂說種類言論。是菩薩魔事。九者雖知菩薩道。而不求修波羅蜜多道。是菩薩魔事。十者以稱讚增上相應語言。與不相應諸有情類而為教示。是菩薩魔事。十一者雖種植善根而背菩提心。是菩薩魔事。十二者雖於相應觀行相續所行。而不為諸有情如應教示。是菩薩魔事。十三者雖求盡彼無餘煩惱。於生死相續煩惱厭棄。是菩薩魔事。十四者雖復伺察勝慧。而不取大悲所緣之境。是菩薩魔事。十五者於一切善行若不具方便。是菩薩魔事。十六者雖復希求菩薩藏法。而樂受持路伽邪陀外道典籍。是菩薩魔事。十七者雖復多聞於所聞法。而常祕惜不令他知。是菩薩魔事。十八者雖復多聞以世間緣為他說授。貿取其財為無義利。是菩薩魔事。十九者於住大乘諸法師所而不親近尊重承事。返於住彼聲聞緣覺乘人非同分者同其稱讚。是菩薩魔事。二十者若時菩薩恃有財寶威德富盛。若天帝釋。若梵王。若護世。若王及長者。皆不親近尊重承事。以威德富盛故。是菩薩魔事。此等是為菩薩二十種法隨起魔事令魔勇悍。海意經雲。若有菩薩具大名稱。富盛自在種族高勝。眷屬廣多具有福行。由如是故而生懈怠。不以智求相應勝行。驕倨放逸。或見菩薩出家圓滿常以智行求相應法。悍勞忍苦大風大熱。悉能甘受。血肉銷瘦容貌醜惡。而前菩薩如是見彼勝功能已生欺慢意。彼有善說而不聽受。而復增起驕倨癡慢。此為菩薩魔力鉤制。   又雲。有四種法能於大乘而為障難。一者顯露己德。二者隱覆他德。三者我慢熾盛。四者忿恚堅固。又諸菩薩勿應以發菩提心便為喜足。然當廣修相應勝行。   此中應問。在家菩薩雲何所行。答如勇授長者問經雲。佛言。長者。在家菩薩雖處其家。常修正士所行諸業。非正士所行而實不作。依法受用不以非法。艱苦希求正命自資。不以邪命而活。不惱他人。自所得利雖常受用起無常觀。廣以實法而行佈施大捨無吝。尊事父母。於妻子奴婢及作事人乃至朋友知識。常以正法而相教示。又復何等是在家菩薩不正所行。如出家障難經雲。佛告尊者大名言。汝今當知。諸生盲者。聾者啞者。及旋陀羅不知樂者。多譭謗者。諂曲者。不男者。常為僕使者。轉女人身者。駝驢豬狗乃至毒蛇。如是等類。世世生生於佛教中不生愛樂。又復大名。在家菩薩若有四種法者。是為難事。一者於先佛所曾種善根諸有情類。及求出離心者。樂聖道心者。於彼若作障難。此為在家菩薩第一難事。二者貪著財寶子息眷屬不信業報。若男若女若妻子等諸親眷屬。於富貴中捨欲出家者。若於彼等作障難者。此為在家菩薩第二難事。三者在家菩薩譭謗正法。未聞之法雖復聽受。聞已不信返生譭謗。此為在家菩薩第三難事。四者於具戒德沙門婆羅門所起損害心。及多種過失心。此為在家菩薩第四難事。如是四種及別別起諸障難法。皆是在家菩薩乃至世世所生而為難事。如有一人墮穢污井。乃謂餘人言。快哉此井。有清潔水。餘人聞已於穢水中起清水想。不以穢污為不清淨。諸染欲有情亦復如是。自染欲泥。而復教令他人亦染。自嗅惡香教他亦然。自墮貪瞋癡等諸險難處。而復教令他人亦墮。又如有人獲其怨對棄擲火坑。是火猛焰高七人量無薪無煙。諸染欲者亦復如是。親近女人讚說欲事墮慾火坑。而復教令他人亦墮。使彼墮已病苦憂惱常所侵逼。又如一人教令餘人登刀鋒山受其快樂。而復謂言。是山平坦無復巇險。可登其山受於快樂。世間父母愛戀子息亦復如是。以愛子故於欲染事隨生取著。而欲染法其實大惡。猶如毒蛇。是人染心。於彼妻前。返以美言讚說欲事。彼三惡趣極大險怖。亦以美言返為善說。作是說者。當墮地獄餓鬼畜生道中。   大乘寶要義論卷第三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35 大乘寶要義論   大乘寶要義論卷第四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少卿傳梵大師賜紫沙門臣法護等奉 詔譯   如日子王所問經雲。佛言。大王。彼染欲人愛著欲事。樂見女人行染欲法。不樂親近具戒沙門及婆羅門。為彼有戒德者而共嫌厭。減失所有信戒聞捨慧等法。彼穢惡門惡氣充盈不淨流溢。故起耽染。不生厭棄處其穢惡。與蛆蟲等非所依著。遠離慚愧。天人法滅。殘毀身命。智者呵厭。為彼女人之所降伏。與彼女人而為僕使。涎液涕流諸不淨物。取以為味。於不淨境中與彼牛羊雞豬狐及驢等。同其所行。於父母沙門婆羅門所遠離孝愛。於佛法僧減劣淨信。當墮地獄餓鬼畜生趣中。於其險惡怖畏岸側登鐵叉樹。墮在等活黑繩眾合號叫大號叫炎熱極炎熱阿鼻大地獄中。皆由與彼女人。儔侶親狎。愛戀喜笑。嬉戲娛樂。歌舞唱妓。如是等事常思念故。於出離事不起思念。又復不念父母生育極甚為難。十月懷擔不淨流溢。於諸艱苦而悉甘忍。及其生已轉復增長諸苦惱事。養育存惜乳哺愛憐。洎至長立。教彼閻浮提中種種事業。欲令子得安隱利樂。時彼父母為欲令子得安樂故。選擇上族與娶其妻。妻至家已子生愛著。迷醉耽湎纏縛悶亂。以彼愛著其妻室故。不念尊重孝養父母。返於父母輕慢棄背。其後父母年邁衰朽。諸根劣弱多所闕乏。子設方計遣其父母令出自捨。佛言。大王。汝觀彼人。無悲愍心生捨離心起損害心。不念父母生育極難。而彼父母常與其子作安樂事。方便存惜令得安隱。彼子背恩遣其父母出自捨已。乃與妻子常所歡聚。飲食衣服隨意受用。由是因緣棄捨善趣。行斯非法。決定當墮諸惡趣中。   復次宣說一切有情共行邪行。唯諸菩薩而乃不行。所謂殺生偷盜欲邪行等。如是作已決定當獲不可愛果。如月燈三昧經偈雲。  愚者耽著諸欲事  親近女人染穢身  還當向彼染穢中  隨業墮在諸惡趣  佛不讚說染欲事  亦不聽近於女人  大怖畏繩所縈纏  欲女之繩極堅惡  慾火猛熾當遠離  如惡蛇毒智應知  女人無信不可憑  智於此道應覺了  當觀菩提最勝道  是即先佛所親近  觀已菩提聖道圓  獲得諸佛無上智   如正法念處經雲。諸地獄中所有罪人。時彼獄卒於日日中數教示雲。汝等罪人自造惡業。決定無失隨其所造。彼無數種不善業行亦然。今受無數種苦。因相等故取果無異。種子等故受果亦然。由如是故汝諸罪人於今墮在炎熱大地獄中。由自所作不善業因昔充滿故。而今所受不善業果亦悉充滿。如是經於百千歲中所作罪業。在不死地無利樂欲。時彼罪人受罪乃至地獄果滿。或暫放釋即求救護。罪人遙見如大黑雲冥然無際極大勇悍。復大力勢如金剛嘴大惡狗眾。大惡吼聲而來圍繞。罪人見已四向奔馳。即時諸狗前來。搏噬罪人恣意食噉。皮肉絲裂筋脈斷壞。支體骨節各各分離。乃至一切身份皆悉食噉。無復遺餘如芥子許。如是食已業力所持而復還生。展轉長時。又復食噉。凡如是等業果報者。謂由殺生取其肉食。害有情故果報如是。   復次偷盜業果報者。如彼罪人雖見作業果報真實而為惡業。幻惑所迷隨逐不了。侵取他財。攝為己有。由斯罪故而彼獄卒執取罪人。執已即持利刀割截支節斷壞。斷已還合。見餘罪人亦悉奔走。為彼獄卒各執取已。或持利劍。或爍吉帝。或都摩囉。或復擣杵。皆有熾焰。斬斫打擊種種治罰。此等皆是行偷盜法不善業果。經於無數百千歲中在是地獄。乃至偷盜業果壞散。極盡邊際然後放釋。   復次宣說欲邪行果。謂染欲者見彼女人在灰河地獄或浮或沈叫呼怖畏。而彼地獄熾焰猛惡。其狀如流。時彼女人悲涕號哭呼其人言。我自作業今墮於此灰河地獄極險惡處無救無依。願為救護。時染欲人聞其女人號哭聲已業幻癡迷。即時奔馳入彼河中。是人入已流焰觸身遍體融潰。無復遺餘如芥子許。業力所持即復還活。又復如前見彼女人在灰河中叫呼求救。是人見已亦復奔前持捉女人。時彼女人返捉前人。即以熾焰鐵所成棒而為打擊。是人為捧所擊流血遍滿全身碎壞。無復遺餘如芥子許。其染欲人業力所持即時還活。染因重故又復奔前持捉女人。同在灰河。大地獄中。經於無數。百千之歲。乃至染欲。業果壞散。極盡邊際然後放釋。又復還生如經廣說。   此中當知。財富壽命勿生取著。生取著者是為邪行。   如勝軍王所問經雲。佛言。大王。譬如世間若男若女夢中或見可愛園林或可愛山。或見可愛人眾闤闠。及睡覺已都無所有。大王。又如眾果樹林莖幹枝葉。最初青潤漸變赤色。次第含蕊後乃開華。華開不久即時結果。果落衰殘後見凋謝。如前華果都無所有。今汝大王亦復如是。世間王者所有快樂。王富盛樂。王五欲樂。廣有象馬車步倉庫財穀宮闕園苑金銀珍寶臣佐宰官后妃宮屬童男童女。乃至一切王族親枝。凡如是等皆當棄捨應求出離。此等一切悉是無常。是不堅牢。是不究竟。是變易法。是不真實。是不久住。是動是搖。剎那壞散。畢竟是罪。是儘是滅。極其邊際為減失法。為怖為惱。多起憂苦。是損是墮。是斷是破。是離散法。大王。如是應知。又如有四大山從四方來。其山堅實不破不缺。妙峰圓滿從虛空中一時墮地。爾時大地諸有情類。乃至一切樹林草木。而悉摧毀。是諸有情及草木等皆不能避。設有力勢不能奔走。復無方術及諸作用而為制止。大王四種大怖彼彼若來亦復如是。一切有情皆不能避。設有力勢不能奔走。復無方術及諸作用而為制止。何等為四。大王。老怖若來壞少年相。病怖若來壞安樂法。死怖若來壞滅壽命。邪行若生壞失正行。大王。又如師子為獸中王。若入獸群取一獸食。隨其所欲不以為難。然彼師子雖有大力。若入咩拏大惡飛鳥口中極不自在。盡食無餘。大王。死箭射人亦復如是。中是箭者極甚迷亂無救無歸。支節將斷血肉乾枯。渴惱所逼面相恐畏。手足戰掉無力無能。涎液涕流大小便利穢污染身。眼耳鼻舌身意諸識不行。喉頸闐咽欲語不能。醫師棄捨無以為療。眾味飲食其何能進。是人爾時隨自業力欲奔他趣。無始時來生老病死。輪迴流轉循環不止。此識若捨他識還依。此命餘業復取有身。閻魔獄卒甚可怖畏。黑暗長夜常履其中。將捨識時。彼出入息漸漸微細。單己無侶無所堪任。此界既謝他界即行。長廣路中孤然遊履。大恐怖處而生極怖。深隱道途隱覆而行。入大黑暗處大艱險。沒溺生死長流大海。業風所吹飄颺無定。不辯方隅莫知所詣。爾時無救亦無歸趣。佛言。大王。唯除善法當於爾時是所依歸是為救護。大王。世間富樂等法都無所得勿生耽著。諸有所作皆為邪行。是故大王。應修正行。   所言正行者。如真實品雲。王者若行八種想行。是為護世相應正法。何等為八。一者世間無子孤露之人與為子想。二者將護惡友如病人想。三者見有諸苦起救拔想。四者見有諸樂起歡喜想。五者於諸冤對隨觀彼緣離過失想。六者於諸善友起隨護想。七者見諸富樂猶如藥想。八者於身作無常想。   又如破惡慧經雲。王者若能具足四種法者。應受王之灌頂即成不退墮法。速得如來應供正等正覺愛念。獲受廣大富樂具足。何等為四。一者護持如來教法令得久住。二者棄捨罪不善法。三者攝取空無相無願法門。四者發起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此中雲何是為棄捨罪不善法。如日藏品雲。佛言。大王。未來世中諸剎帝利婆羅門吠捨首陀。於彼一類修行正法之者。以其所有舍宅田土園苑奴婢坐臥之具病緣醫藥乃至四足等。如是一切而悉侵奪。或自受用或與他受用。此等剎帝利婆羅門吠捨首陀。即於現生獲二十種不可愛法。何等二十。一者賢聖捨離。二者所向方隅譏謗流布。三者友愛遠離。四者多生冤對。五者財物資具而悉破壞。六者多生散亂。七者身份殘缺。八者不得睡眠。九者渴惱常逼。十者飲中有毒。十一者朋友輕侮。十二者常與他諍。十三者父母妻子奴婢眷屬教令不行。十四者自隱密法及隱密財為他顯示。十五者自隱密人及隱密事悉為他說。十六者財物銷蕩散歸五分。十七者輕重病惱而來侵逼。十八者奉醫藥人而悉捨離。十九者血肉乾枯受諸苦惱。二十者其身流注。大小便利染污而終。大王。如是二十種不可愛法。彼等現生決定速獲皆由於彼修行正法人所侵奪彼有受用資具或自受用或與他人。由是因緣彼命終已當墮阿鼻大地獄中。盡其一劫渴飲銅汁飢吞鐵丸身被火衣。如是種種受大惡苦。盡彼劫壽從地獄出。還復生於餓鬼趣中。處大曠野極惡險難枯涸之地。四方熾盛炎風所吹。其地堅利狀若刀鋒。經於無數百千歲中受彼趣苦。其後暫時或彼滅已。於大海中為一肉團。量百由旬以其宿業因故。令彼海中周百由旬悉成炎熱銅汁。如是經於多百千歲。於大海中受地獄苦。從彼滅已還來於此極惡險難大曠野中。化成肉團與山相等。周匝四方炎風所吹。其四方面飛禽走獸皆來食噉。過長時已或暫彼滅。還復生於大地獄中。地獄滅已數數受是大惡苦果。其後成滿一劫乃得人身。雖生佛國土中。然五濁具足空無智慧。眼目角睞又復聾啞。大王。凡如是等皆由於彼修行。正法人所侵奪彼有受用資具等。如月藏品雲。諸仁者。於我法中出家人所起大罪者。所謂殺生偷盜欲邪行妄語等極不善業。謂彼剎帝利囉惹乃至州城聚落官屬。於出家人所若國土州城住處寺捨。多行制止不令居處。或語調伏。謂惡言呵毀。或身調伏。謂加諸杖責。彼一切處如是循環皆不解脫。於天人趣有所減失。當墮阿鼻大地獄中。   爾時諸天乃至羯吒布單那等。隨其所來一切大眾。鹹於三寶發生最上清淨之心。以種種相極生尊重。俱發是言。我等從今已往誓於一切世尊教中而作衛護。所有苾芻苾芻尼優婆塞優婆夷。下至破佛戒者。下至於佛法中不持戒行。但剃除鬚髮被服袈裟無所攝受者。我等於彼起大師想。皆為作護。一切資具長養攝持。若復隨諸方處或有官屬。於彼剃除鬚髮被袈裟者。以多種緣加諸杖責。我等於彼不為作護。棄捨一切彼境界事。隨其國中若起種種諂誑不實鬥諍殺害疾疫飢饉他兵侵擾非時風雨或旱或澇種子散壞。有如是等諸嬈惱事。我不為彼作其止息。我等當往別國土中有佛弟子之所當為作護我乃空其境界捨離而去。   如地藏經雲。佛言。地藏。過去有國名半左羅。王名最勝軍。是時彼有法。應刑戮之人。以護命故潛剃鬚髮。以袈裟衣片纏於頸上。時宰殺者執其罪人繫縛五處。驅逐往詣尾體朅藍縛迦大丘曠林中棄置而還。即於是夜彼丘曠林中有羅剎女名曰惡眼。與五千眷屬來入是林。忽見其人五處繫縛剃除鬚髮被袈裟片。見已即時右繞頂禮出林而去。次有羅剎女名佉禰囉□帝。與千眷屬。次有羅剎女名猙獰髮。次有羅剎女名曰劍口。次第而來入於林中。各見其人剃除鬚髮被袈裟片。見已雖復彼彼飢急不敢侵食頂禮而去。   又復過去有王名最勝福。彼有智臣。以其法應刑戮之人付於醉象。是人以赤袈裟片潛被其身時彼醉象舉鼻。捲取罪人雙□。盡其力勢欲擲於地。時象乃見罪人身被赤袈裟片。見已即時生清淨心。乃以罪人徐置其地。跪伏於前涕泣悔謝。復以其鼻摩洗雙足。佛言。地藏。且觀彼象雖受無暇傍生趣身。彼時見被袈裟片者。尚能捨離而去不造罪業。況復未來世中有旃陀羅囉惹及其官屬沙門婆羅門長者等中旃陀羅人。本實愚癡起聰明慢。以諂曲言誑惑世間。謂言我是求無上大乘之者。彼等愚癡旃陀羅人。不怖不觀後世果報。於我法中出家人所。若是法器若非法器以種種緣伺求過失。謂以惡言剋責楚撻其身。制止資身所有受用。復於種種俗事業中而生條制。或窺其遲緩。或覘其承事。求過失已而為條制。如是乃至欲害其命。彼諸人等於三世一切佛世尊所生極過失。當墮阿鼻大地獄中。斷滅善根焚燒相續。一切智者常所遠離。   大乘寶要義論卷第四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35 大乘寶要義論   大乘寶要義論卷第五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少卿傳梵大師賜紫沙門臣法護等奉 詔譯   如地藏經雲。復次有剎帝利旃陀羅乃至長者旃陀羅人。於其所為四方僧眾造立寺捨園林臺觀。資畜田土給侍人等。飲食衣服臥具醫藥。或華果樹或染色樹香樹蔭樹。乃至種種受用之具。若自侵奪。若教他侵奪。若自受用。若令他受用。於我法中出家人所。或生瞋恚或復呵罵制止輕侮。於正法中作其障難。於說法師而興嬈亂。此等皆於三世一切佛世尊所生極過失。乃至一切智者之所遠離。復次彼中世尊作如是言。諸得忍菩薩摩訶薩應受剎帝利王灌頂及富樂受用。我即許可。金剛藏菩薩白佛言。世尊。剎帝利王所受灌頂。若非得忍菩薩。彼當墮於何等惡趣。佛言。金剛藏。若非得忍菩薩但能修集十善業道。受剎帝利王灌頂及富樂受用。我亦許可。金剛藏菩薩白佛言。世尊。若非得忍菩薩。又不具修十善業道。彼旃陀羅剎帝利囉惹。於此世尊甚深教中而令減失。當墮阿鼻大地獄中。斯等雲何而得解脫。佛言。善男子受剎帝利王灌頂者。若被信力堅固鎧甲。於三寶中廣生淨信。又不於我三乘出離法中而生譭謗。下至一四句偈亦不輕毀。於持戒破戒人中悉不嬈亂。下至不受淨戒但剃除鬚髮被袈裟者諸苾芻眾而不嬈亂。若眾僧所屬。若單己所屬。一切受用等物悉不侵奪制止。常所聽受三乘出離正法。如其所聞隨力修行。於彼修行三乘諸苾芻所而常親近。願力堅固不起違背之心。教授有情大乘之法。使令趣入復令安住。若有能具如是相者剎帝利王。應受廣大富樂受用。而不退墮。先佛如來皆悉許可。我今亦然許可是事。復次彼中作如是言。若有真善剎帝利王乃至真善長者。若今現在或未來世。乃至後五百歲法欲滅時。若自若他皆作衛護。於佛清淨教中堅固守護。又於安住聲聞乘者。緣覺乘者。及大乘者。諸補持伽羅具修淨戒德廣大者。若是法器若非法器。乃至但剃除鬚髮被袈裟者。悉為守護。復為護持塔寺所屬之物。悉不侵奪或自受用或與他受用。他所侵者即為制止。如是福蘊無量無數不可限極。爾時會中一切天主乃至畢捨左主鹹作是言。世尊。若真善剎帝利王乃至真善長者。具足如是功德者。我等皆為作護。令具十種增長之事何等為十。一者增長壽命。二者增長無難。三者增長無病。四者增長眷屬。五者增長財物。六者增長資具。七者增長自在。八者增長名稱。九者增長善友。十者增長智慧。我等與自眷屬。常當護彼真善剎帝利王。盡其國境。有十種法使令遠離。而為守護。何等為十。一者他國兵敵。二者自國兵敵。三者罪業之人。四者殺害之人。五者非時雨。六者惡風暴熱。七者極惡宿曜。八者饑饉。九者橫病夭死。十者邪見。月燈三昧經雲。佛言。若諸天龍夜叉等於我教中作護持者。彼等是大施主。令我法眼而得久住。使三寶種不斷不絕。從我口生之子。從法化生諸苾芻苾芻尼優婆塞優婆夷。及餘淨信善男子善女人。為勝義諦法。乃至為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悉為護持。我今親自付囑於汝天龍夜叉等諸大施主。及慈氏等賢劫之中諸菩薩摩訶薩。如我教敕當為作護。若欲安住修行正法者。即得心善。雲何得心善。如寶雲經雲。菩薩得心善。是中雲何名為心善。謂彼若能於身心離即得心善。應生如是心審諦觀察。當以何法是我心之所行。又復以何說名為善。若行於善即喜心清淨。由心喜故是即行善。能生多種厭離。能起多種伺察。諸不善法而悉斷滅。阿闍世王經雲。諸菩薩不應如是生心。若心有所生即諸惡魔伺得其便。諸佛如來亦不愛樂。賢聖不生喜心。自善根分而亦減失。若復生心而無所生。即諸惡魔伺不得便。諸佛如來亦悉愛樂。賢聖心喜自善根分亦不減失。彼若如是修行。即於一切處生心。生心轉法輪。所說之法而無雜亂。如開發內心經雲。佛言。慈氏。若諸苾芻所說雜亂。雖復多聞返生驕倨迷醉忘失。內心散亂而不專注。彼諂曲心相續而生。遠離奢摩他毘缽捨那。不為他人之所尊重。天龍夜叉亦不隨順。所修正行而不成就。若於所行悉無所得。是為正行。若欲了知其正行者。謂即勤行修習多聞宴坐。復次彼中作如是說。若有菩薩。勤修勝行而為總領。造七寶妙塔遍滿三千大千世界。我亦於彼而不許可若復有人。聽受正法一四句偈。與般若波羅蜜多相應者。我即於彼尊重稱讚。何以故。多聞能生諸佛菩提。復從世間無取著生。若有菩薩勤修勝行為總領者。應當為他說法講授。菩薩與其教導。令於繫著法中不生繫著。所獲福蘊廣大無量業障銷散。慈氏。假使滿閻浮提勤修勝行總領菩薩。彼等若能於一勤行說法講授菩薩之所承事供養。又若滿閻浮提勤修說法講授菩薩。而悉於一勤行宴坐菩薩之所承事供養。此如是等佛悉許可。而亦隨喜何以故。智慧事業於難行事業中而為最上。一切三界高顯最勝。復次宣說正法行者。如寶積經雲。佛言。迦葉。譬如商主欲入大海求無價寶先善觀察堅固船筏。乃至到寶所已還復自捨。迦葉。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欲入一切智海。先當觀察勤行六波羅蜜多。乃至超過一切愚夫異生聲聞緣覺之地。然後住佛果位。阿闍世王經雲。佛言。大王。一切智心根本不斷。如是根本當起精進策勤教示。佈施無厭足。以彼迴向一切智智故。持戒無厭足。迴向一切有情故。忍辱無厭足。求佛色相故。精進無厭足。於諸善根勤修集故。禪定無厭足。所緣相應故。智慧無厭足。於一切處善思擇故為法利故。富樂壽命於一切處皆無過失。及復修正行者。當為一切有情起平等心。如月燈三昧經雲。佛言。童子。菩薩摩訶薩當具足一法。若成是功德者。即得速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等一法。童子。所謂菩薩摩訶薩於一切有情起平等心利益心無障礙心無毒心。是為一法。若欲修正法行者。應當棄舍利養等事。如開發內心經雲。應當伺察諸利養事。以其所著失正念故。癡若起時。自利成辦故。諂若起時。不能隨順諸佛教敕故。驕倨我慢起時。一向但為險惡根本故。此等壞失諸善根故。智者應當伺察利養。雖於現受而有所得。然其後世果利都無。無量禪定皆悉遠離。當墮地獄餓鬼畜生趣中。智者又應伺察利養。猶如水行流注不斷。既伺察已如是生心少欲知足。如雜阿含經雲。譬如一類啞羊之群於彼尼拘律陀樹周匝而行。是中有一啞羊。獨詣群鹿巖中守鹿人所。乃至於彼群鹿之前。搖動其頭跪伏而坐。求彼所食及求作護。如是還已餘啞羊眾悉生輕慢。此有一類稱讚利養我慢苾芻亦復如是。起無厭心離於眾中。為所食故獨入城邑。巡行乞食復求邀命。得彼最上清淨飲食。自分食已以所求食持還園中苾芻眾所。謂苾芻言。諸尊者。我於今日白衣捨中受其邀命。得彼最上清淨食已。今我有其所乞之食。是長食法是已捨法。汝諸尊者。若欲食者應當隨意。如是言已中有少年苾芻皆生輕慢。智者當知。若發如是粗惡言者。皆為利養等事。如經廣說。此中雲何遠離諂誑二法。如無熱惱經雲。有二種法。於一切智心而為障礙。所謂一誑二諂。有其二法是無障礙。一正直二無諂。若欲成辦諸正行者。常當親近諸善知識。因善知識故成諸正行。何等經中而作此說。如勝生勝鬘解脫經雲。諸菩薩摩訶薩因善知識故。流出一切菩薩行法。善知識者。有大威力。而能圓成諸菩薩故。善知識者。而能出生一切菩薩諸善根故。善知識者。普能結集一切菩薩修學所行。善知識者而為根本。能令一切菩薩深心清淨故。善知識者能為守護。增長一切福蘊故。善知識者是所愛樂。獲得一切佛菩提故。善知識者而能攝持。令諸菩薩不墮惡趣。使令不退轉於大乘不越菩薩學處。出過愚夫異生之地。亦不棄捨聲聞緣覺之法。復為作護。善知識者。能令一切失道之者還歸正道。聞正法者引令解入一切佛法。善知識如母。能令一切悉生佛家。善知識如父。廣為有情資育利益故。善知識如乳母。善護一切令離罪業故。善知識如僕使捍勞。能入生死大煩惱海為拔濟故。善知識如舉棹人。運載有情至一切智智大寶洲故。諸修正行者。若欲往詣善知識所。應如是作意。使其身心清淨勤勇。其心如地。悉能荷擔諸重擔故。心如僕使。隨所欲教令悉為作故。其心如犬。常所警吠為守禦故。當觀自身如病人想。善知識如醫師想。所教示法猶如藥想。依教所行如病除想。凡如是等因善知識故得深心清淨。已隨諸善知識所教令法而善修行。即能增長一切善根。如雪山王一切藥草樹林皆悉依止。依止善知識亦復如是。能成一切佛法大器。又如大海眾流所歸。菩薩因善知識從彼出生故。即得圓成一切菩薩行法及一切佛法。如寶積經雲。佛言。迦葉。如人乘船入其大海。而於中流船忽破壞。是中或有依一版木或餘椽木。隨得所依安隱到岸。迦葉。菩薩乘於一切智心之船亦復如是。忽於中流壞失菩薩乘法。若遇善知識而為依止。彼即還得一切智心。乘諸波羅蜜多法運載而行到法界洲。迦葉。所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而悉依止善知識故。是故於諸善知識所供養承事而為最上。若佛在世。若涅槃後。應當勤行。斯得無量福行圓滿。畢竟果報而悉成辦。如華積經雲。若見師子遊戲如來。見已發清淨心。而為供養。又若彼佛入涅槃後。取其舍利如芥子許。而為供養。如是所獲果報皆悉齊等。是中亦無種種差別。如大悲經雲。佛言。阿難。若人於我現前供養。且置是事。又若有人於我涅槃後。收取舍利如芥子許。作諸供養。亦置是事。又若有人。於我法中造立寶塔。復置是事。若或有人。但以一華散擲空中。觀想諸佛而為供養。我說是人以此善根。畢竟趣證大涅槃果。阿難。以要言之。下至傍生趣中諸有情類。若能想念諸佛。我說彼等以是善根。畢竟亦成大涅槃果。阿難。汝觀於佛世尊所何等行施而為最大。何等發心是大威力。阿難。若有人但能一稱那謨佛陀邪。此為勝義。何以故。謂佛世尊具大不空名稱故。此不空義者。所謂即是那謨佛陀邪。以於諸如來所隨有何等極少善根而不壞失。下至一發淨心。此等一切乃至畢竟趣證涅槃。阿難。譬如漁師於大池中欲取其魚。即以鉤餌置於水中。魚即競來游泳而食。是時漁師知魚所在。重複牢固鉤竿輪線徐緩深鉤。既得魚已置於陸地。隨其所欲取以用之。世間一類有情亦復如是。先於佛世尊所發清淨心種植善根。下至一發淨信已。而彼有情後復惡作。業障所覆生於難處。其後還得值佛世尊。以菩提智及四攝鉤線。拔彼有情出生死流置涅槃岸。海龍王問經雲。佛言。龍主。諸菩薩摩訶薩。若能具足八法。即得常不離諸佛。何等為八。一者教示觀佛影像。二者承事。如來。三者常讚如來。四者造佛形像。五者教示觀佛色相。六者隨何佛剎聞佛名稱。即於彼佛剎中發生勝願。七者不生下劣之心。八者起廣大心求佛之智。如菩薩藏經雲。若能嚴淨如來塔廟者。當得四種清淨最上誓願。何等為四。一者獲得最上色相清淨誓願。二者最上諸相具足清淨誓願。三者最上堅固修集清淨誓願。四者最上觀見如來清淨誓願。彼經復言。若人於如來塔廟散華塗香作供養者。是人獲得八種不壞之法。何等為八。一者不壞色相。二者不壞富樂。三者不壞眷屬。四者不壞淨戒。五者不壞多聞。六者不壞寂定。七者不壞智慧。八者不壞誓願。若人欲造如來形像者。應隨意作。或以土木鐵石。或復象牙。或金銀琉璃水精赤珠珊瑚碼瑙及諸珂貝眾妙香等。或造圖幀。或於版木牆壁。作諸畫像。或以紙素及諸繒帛□剪而成。或自新而作。或增修故壞如來形像。如是作已當來。不於下族中生。不於惡業族中生。不於邪見族中生。所感身支當無殘缺。設有具造五無間罪者。於如來所能發淨信造立如來形像。是人所有當來地獄業報轉重令輕。於三乘法或餘乘中而得出離。如人不淨穢污其身。而能潔淨沐浴妙香塗飾。而彼穢惡之香飄散無餘。造五無間罪業者亦復如是。造佛像故彼等罪業銷滅無餘。又復具行十不善業者。若於如來所發淨信心。彼之罪業亦悉銷滅。如酥投火中而悉成焰。業散無餘其義如是。何況具足最勝菩提心者。及彼出傢俱淨戒者。   大乘寶要義論卷第五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35 大乘寶要義論   大乘寶要義論卷第六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少卿傳梵大師賜紫沙門臣法護等奉 詔譯   如寶積經雲。假使滿三界中一切有情。是諸有情各各造立如來塔廟。如是色相一一高顯。猶如須彌山王。而諸有情經於殑伽沙數劫中。各各尊重供養是塔。若有不離一切智心菩薩。但置一華而為供養。此獲福蘊勝前福蘊。其數倍多。彼經又雲。假使三千大千世界。一切有情悉住大乘。而復皆成轉輪聖王。設以香油如大海水。積燃燈草等須彌量。各各燃是廣大燈明。供養如來所有塔廟。若有出家菩薩取燃燈草投少分油。於佛塔前燃燈供養。此獲福蘊倍勝於前燈明佈施。百分不及一。乃至烏波尼殺曇分亦不及一。又若彼諸轉輪聖王。各於佛及苾芻眾所。普施一切受用樂具。若有出家菩薩。以自持缽所乞之食。先減施人然後自食。此獲福蘊勝前福蘊最上廣大。又若彼諸轉輪聖王。積以妙衣如須彌量。普施佛及諸苾芻眾。若有出家菩薩。但以三衣。或施十信心菩薩。或施佛及諸苾芻眾。或施如來塔廟之中。此獲福蘊比前所施。極為殊勝。又若彼諸轉輪聖王。一一皆以滿閻浮提布設妙華。廣為供養如來塔廟。若有出家菩薩。下至但取一華供養如來塔廟者。此獲福蘊比前所施。百分不及一。乃至烏波尼殺曇分亦不及一。次第出生經雲。當觀菩薩有其四種賢善稱讚。應於如來策勤供養。何等為四。一者自作最上佈施供養。令他有情亦如是作供養勝行。二者勤誠供養諸如來已。轉復堅固大菩提心。三者現前瞻睹三十二種大丈夫相。四者種植善根而得增勝。此等四法。是為最上承事供養諸佛如來。海慧問經雲。佛言。海慧。有三種最上承事供養如來之法。何等為三。一者發生大菩提心。二者攝受如來正法。三者廣為有情起大悲心。此等是為勝義供養之行。慈氏師子吼經雲。無佛可想。無佛可觀。何況有佛可供養邪。有所得者無有是處。此中何等是供養佛。所謂真供養者。應起無想無相之心。若無心心所作意。無佛想無法想無眾想。無補特伽羅想。無自他想。如是供養者。是真供養諸佛如來。般若波羅蜜多經雲。佛言。天主。假使殑伽沙數世界之中積滿如來舍利置於剎幢之上。若有人書寫般若波羅蜜多經。俱為獻施。汝於二分之中當取何分。帝釋白佛言。世尊。我於此二分中。當取般若波羅蜜多分。何以故。般若能生如來舍利故。若有供養修習般若波羅蜜多者。是即供養如來舍利。佛言。帝釋。若諸有情信解如來如實涅盤者。極為難得。此中何等是諸如來如實涅槃。無數經中作如是說。如來興顯經雲。佛言。佛子。若諸菩薩樂欲了知諸佛如來大涅槃者。以慧觀察。先當了知法自性性。法自性者。謂即真如實際。法界虛空界。自性清淨際。無相際我自性際。一切法自性如如涅槃。應如是了知如來如實涅槃。何以故。佛子。諸法本來如是無生無所生。若法本來如是無生無所生。是故無有少法可得。然佛如來有所生者。但為有情喜樂相續乃有生故。如來入涅槃者。亦為有情厭倦生故。而實如來本無所生亦無涅槃。是諸如來常住法界。佛子。譬如日輪光明出現。普遍照耀一切世界。各於清淨水器之中見日光影。亦非日輪遍一切處。隨入器中乃有所現。若復彼彼清淨水器。或破壞時。或渾濁時。或減少時。彼日光明而悉不見。然日光影雖於器中而不顯現非日之咎。以彼淨器自破壞故。佛子。如來亦復如是。法界日輪廣大光明。從法界中常所出現。普遍照耀隨順一切世間。若諸有情清淨心相續。如來即為出現影像。一切有情雖常睹見如來日輪影像。亦非如來遍一切處隨為出現。若復有情如彼壞器。不清淨心相續業煩惱覆故。不見如來日光影像。彼諸有情即起如來入涅槃想。然以如來入涅槃者。非如來咎。但為有情相續善根有破壞故。又復應以大涅槃法所可化度諸有情故。是故如來現入涅槃。而實如來無來無去亦無所住。佛子。譬如一切世間悉作火事。或復後時別異聚落國土城邑火事息滅。且非普盡一切世間火事皆息。佛子。如來亦復如是。普盡一切世界。隨順施作一切佛事。若餘佛剎中作佛事已現入涅槃。亦非一切世界諸佛悉入涅槃。如巧幻師善學幻法。諸明咒力而悉洞曉。於一切三千大千世界中。普現其身作諸幻事。一切聚落國土城邑。悉遍顯示。隨其幻力。若住一劫若過一劫。若餘聚落或城邑中。作幻事已隱自身相。亦非一切世間幻事皆隱。佛子。如來亦復如是。以無量如幻之智。善學方便勝慧智明。示現一切法界幻事。如來隨現。然如來身畢竟安住。法界及虛空界一切有情。平等事業。別別剎土隨順作已示現涅槃。亦非一佛剎中入涅槃故。一切法界如來悉入涅槃。佛子。諸有菩薩應如是知。諸佛如來大涅槃故。所知無量畢竟無著。法界無邊亦復無中。如虛空界自性廣大。真如無生而亦無滅安住實際。然以方便隨時示現。是故當知。一切世間勿生疲厭。隨先行願而自安住。一切世間一切剎土。成辦所有諸勝法行。般若波羅蜜多經雲。大涅槃者。所謂自性空。妙法蓮華經雲。佛言。迦葉。若能覺了彼一切法平等之性。是大涅槃。彼經又雲。佛言。善男子。如來諸所作事而皆作已。成佛已來極甚久遠壽命無量。如來常住不入涅槃。為度有情故示現涅槃。何以故。應以如是緣成熟有情故。大悲經雲。佛言。大梵。如是此世業盡煩惱盡苦盡。苦緣息滅寂然出離。此說是為涅槃。大梵。此中無復有人了是涅槃。謂業煩惱盡自性清淨。出世品雲。諸佛方便開示無邊涅槃之法。梵王問經雲。梵王白佛言。世尊。諸出家者。於隨所樂一切相中若能止息。此說是為涅槃。佛言。大梵。此互為緣所成立故。覺智方廣經雲。佛言。大目乾連。過去有佛號名稱高顯。彼佛剎中唯聲聞眾。是時有一苾芻名等。觀諸所緣住大乘行。是人曾於無量俱胝那庾多佛所種植善根。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曾無退轉。安住無上大乘法中。欲令嚴淨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其佛剎中無別有情發菩提心。是時彼苾芻雖廣植善根。然於甚深法中生輕慢心。以是緣故當生長壽天。時名稱高顯如來如其所應作佛事已。即時普觀一切佛剎。何等剎中有情不作佛事。還自觀見我剎土中。有一苾芻住大乘行。是菩提器。然彼苾芻有障難事。以生長壽天故。彼之身器不能堪任令其種植菩提善根。是人命終之後。當墮阿鼻大地獄中。亦復不能堪任種植菩提善根。地獄出已生於人中而復聾啞。諸有所作舉手示物。或假他緣方曉其事。是時名稱高顯如來為欲化度彼苾芻故。以善方便。於六十俱胝那庾多生中。捍勞忍苦作諸化事。使令成熟。佛言。大目乾連。汝且觀彼如來大悲心故。為一有情經如是時受其勞苦。乃至彼苾芻機緣成熟安住不退轉地。大目乾連。於汝意雲何。彼時名稱高顯如來者。豈異人乎。即現一切義如來是。彼等觀諸所緣苾芻者。即無量光如來是。父子合集經先行品雲。佛言。妙吉祥。彼過去世輪迴之中。無量阿僧祇不思議無等比無初際。時有如來名曰帝幢。經於殑伽沙數等世界佛剎。是諸佛剎中諸有情類。皆悉得其五種樂事。或有有情得其欲樂。或得出離樂。或得禪定樂。或得三摩地樂。或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樂。而彼有情雖受諸樂然無繫著。譬如飛鳥騰翔空中而得自在。彼諸有情受樂亦然。悉無所著。妙吉祥白佛言。世尊。彼時帝幢如來者。即我世尊釋迦牟尼佛是。入楞伽經頌雲。  我不觀寂靜  亦不起行相  復無分別心  故我證涅槃   此中當知。於一乘信解極為難得。此一乘者。而諸經中皆作是說。妙法蓮華經雲。我發起一乘為有情說法。所謂佛乘無二無三。十方一切世界法爾如是。何以故。若過去世十方一切世界諸佛如來。皆發起一乘為有情說法。若未來世十方一切世界諸佛如來。亦發起一乘為有情說法。若今現在十方一切世界諸佛如來。復發起一乘為有情說法。所謂佛乘。以是緣故十方世界尚無二乘而可建立。何況有三。真實品雲。佛言。妙吉祥。由昔因中一乘境界能具足故。今佛剎中唯一乘法而為出離。而無聲聞緣覺二乘建立。何以故。如來已離種種想故。若有人言。如來或說大乘之法。或說緣覺乘。或說聲聞乘者。是人於如來所起不清淨心不平等心取著之心。大悲經雲。佛言。我若說有種種想者。即於法中自生諂曲。然我為諸有情所說諸法。皆悉令於菩提樂欲得大乘法一切智攝。使諸有情同到一切智智之地。是故無彼諸乘分位而可建立。亦無諸地我所建立。亦不建立補特伽羅事。亦無少行及無量行之所建立。復無三乘而可分別。彼無分別性入法界門。但為世俗諦故開示引導方便宣說。勝義諦中唯一乘法。而無有二。般若波羅蜜多經雲。佛言。天主。若諸天子未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我當令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若復不能決定發菩提心者。我亦當令隨喜發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何以故。彼於生死流中相續不斷故。我意不欲令彼諸善根分有所隱沒。當令於彼最勝法中而有所得。大集會品雲。一乘普攝彼一切乘。以其一乘攝諸乘故。同歸一理。普入法界無分別性。總持自在王問經雲。佛不說有種種之想。然佛出世。諸所作事悉同一味。法界而無障礙。容受一切有情。自成正覺已。復令諸有情而亦覺了。然後轉妙法輪。所謂不退轉輪。譬如治寶之師。於其寶所但取假色琉璃。先以灰水磨淬令潔。次用黑膩之髮而復治之。然其寶師會無疲倦。後以肉汁及以繒帛。重複磨治。又用大藥汁及細妙衣。次第精治。然後瑩潔去其假色同真琉璃。如來亦復如是。知有情界本不清淨。乃為宣說無常苦無我不淨之法。令於輪迴起厭離想。後以聖法調伏方便開導。如來亦不暫生疲倦。後為宣說空無相無願之法。令其開覺如來之眼。如來亦不暫生疲倦。後為宣說不退轉輪。及說三輪清淨。引導有情令入如來境界之中。平等超越種種因性。鹹證如來清淨法性。此說是為世間究竟得無上果。阿惟越致經雲。不退轉輪平等故。諸佛說法亦平等。是故如來為下劣信解諸有情類不能解了一乘法故。乃出娑婆世界五濁時中。以善方便為彼有情。建立佛事使成佛果。勝鬘師子吼經雲。諸佛如來方便宣說此涅槃法。從三乘中出生諸乘。然由一乘之法取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入楞伽經雲。諸煩惱種子入三摩地三摩缽底。如實覺了住無漏界。復入聲聞緣覺無漏界中。出世勝行圓滿成辦。得不思議法身自在如來。為所化有情成諸善行故。以善方便說種種乘。是故諸如來於種種界中非但說三乘。亦說餘乘法。   大乘寶要義論卷第六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35 大乘寶要義論   大乘寶要義論卷第七   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少卿光梵大師賜紫沙門臣惟淨等奉 詔譯   如華嚴經雲。大毘盧遮那解脫吉祥世界中。普遍智焰功德幢王如來。建立無量有情住聲聞地。無量有情成熟緣覺菩提。無量有情成熟迅疾辯才出生菩提。無量有情成熟無垢精進幢出生菩提。無量有情成熟法辯才出生菩提。無量有情成熟根清淨辯才出生菩提。無量有情成熟十力諸行圓滿出生菩提。無量有情安住法城現前境界一乘出生菩提。無量有情於一切處隨現種種神通一乘理法出生菩提。無量有情建立諸行普攝無量方便出生菩提。無量有情安住三摩地分位理法出生菩提。無量有情安住一切所緣境界清淨道場理法出生菩提。無量有情發菩薩菩提心。無量有情住菩薩道。無量有情安住清淨波羅蜜多道。無量有情住菩薩初地乃至住於菩薩十地。   此中應知。菩薩常以正法攝受一切。何等是正法攝受。如信力入印法門經雲。佛言。妙吉祥。正法攝受故即菩薩攝受。菩薩攝受故即正法攝受。正法攝受故一切有情攝受。一切有情攝受故即佛種不斷所作成就。又若欲令佛種不斷。欲破一切有情諸業煩惱。欲閉一切惡趣之門。欲受無量無數轉輪聖王上妙快樂。及梵王帝釋護世等樂。欲斷一切惡魔□索。乃至欲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果者。悉當以其正法攝受。此中應問。初發心菩薩以少善根。彼當雲何攝受正法。如菩薩藏經雲。菩薩若具四種法者。彼即不減菩提。轉生當作轉輪聖王。如其願力即得一切善根。隨轉得如大力堅固那羅延身。彼得轉輪聖王已修四梵行。生於梵世為梵天主。何等為四。一者菩薩若見如來塔廟故壞。發勤勇心而為治飾。乃至以一泥團作其供獻。二者於四衢道或闤闠之所建立如來高顯妙塔。或塚廟像。或隨立幢相。或但豎剎竿。或安如來形像。或別別安布如來諸相。所謂轉法輪相。或復踰城出家之相。或菩提樹下成正覺相。或現大神通降魔車相。或示現入大涅槃相。或忉利天下降之相。三者若見聲聞弟子眾中有離間者為作和合。四者於如來教中。若見正法欲減滅時。乃至一四句偈勇力護持。使彼流通令不忘失。又於正法或說法師皆為攝受。乃至損棄身命終不捨法。寶雲經雲。佛言。善男子。菩薩若具十種法者。即能攝受正法。何等為十。一者於後末世後五百歲正法減時。如來教中起雜亂事。而諸有情多住邪道。息滅智燈無正師授。爾時應以廣大經典。具大威力攝廣大義。如一切法母者尊重供養。受持讀誦宣說解釋。二者以甚深經為他演說。解釋開示使其解了。三者於修正道人所發生歡喜清淨之心。四者得歡喜已為彼攝受。五者以無著心為他說法使其聽受。六者於說法人所起師尊想。七者於其正法起甘露想。八者又於正法如良藥想。九者不惜身命希求正法。十者以所得法如說修行。是為十法。寂靜決定神變經雲。佛言。賢護。菩薩若具四種法者。即能攝受正法。何等為四。一者於自快樂而不愛著。二者施於他人上妙快樂。三者具大悲心。四者求法無厭。彼經又雲。過去世時無垢威光王。於大高如來所。千歲之中種諸善根。以一切樂具供養彼佛。及以四事給施八萬四千諸苾芻眾。如是過千歲已。彼大高如來告無垢威光王言。大王。如是滿足千歲於如來所行諸施法。若比勤行求法菩薩一出入息中所有善根。百分不及一。乃至烏波尼殺曇分亦不及一。何況於正法中乃至一四句偈勤行宣說解釋其義。彼福邊際我不能說。大王。且置是事。正使如是滿足千歲。盡諸所有佈施供養。總以為聚施一遊方苾芻。如是或施諸苾芻眾。若於勤行宣說講授菩薩所。以樂法故於彼尊重。起於淨信持以飲食。生如是心。我為求正。法故以此飲食而為獻施。以前佈施之法比此善根。百分不及一。乃至烏波尼殺曇分亦不及一。如來祕密經雲。所有菩薩福蘊。若比攝受正法福蘊。此復倍多。正使一切諸佛勤劬宣說經俱胝劫。尚不能得受持正法福蘊邊際。何等正法。如勝鬘師子吼經雲。此正法者即是大乘增語。何以故。大乘出生聲聞緣覺之乘及世出世間一切。善法故。法集經雲。彼正法攝受者。所謂於一切如來諸說甚深甚深經典。宣說講授專注思惟。是為正法攝受。當知諸菩薩。若依著有所得行。雖經無量時供養諸如來。於彼彼佛所然不得授記。況復成菩提。如梵王問經雲。佛言。大梵。我於一劫若過一劫。宣說彼彼如來名字。若我供養是諸如來。或復於彼我修梵行及修六波羅蜜多。我於彼彼佛所未得授記。何以故。我於有所得行而依著故。若我爾時於然燈如來所。纔見彼佛即得無生法忍。彼佛世尊與我授起。我於爾時超過一切有所得行。而復圓滿六波羅蜜多。於甚深法中能生信解。所有諸菩薩自利利他最勝諸行。悉得周畢。大集經月藏品雲。佛言。月藏。彼勝義諦即能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共一切聲聞緣覺所有。是故世俗諦不能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最上善根及辦諸勝行。月藏如人持以爝火不能枯涸甚深大海。彼世俗諦亦復如是。尚不能涸自煩惱海。況復為他諸有情類。此中何能信解甚深之法。如菩薩藏經雲。菩薩有二種慧。一者從他聲聞。二者自心深固作意。此中何等是從他聲聞。若有菩薩雖復樂修諸相應行。然於菩薩藏正法不樂聽受。又不樂聞諸聖法律。於定中少味而為喜足。慢心熾盛故墮增上慢。而彼菩薩不能解脫生老病死憂悲苦惱。亦不解脫六趣輪迴。又復不能解脫苦蘊。以彼緣故如來說言從他聲聞。而此所聞不能解脫老死等法。何等是為深固作意。所謂菩薩自作是學。無所有法而可和合非不和合。是深固行。此深固行即是非行增語。彼如是聲。若前際若後際。如實伺察。從何所生復從何滅。又若言說若義理。若斷若證。若已說若當說。彼等一切如實伺察。無過去相無未來相無現在相可得。即一切法自性寂滅。自性寂靜自性圓滿。畢究無生無起無實。應觀諸法畢竟涅槃。若如是觀即無所觀亦非無觀。此名正觀。況復一切法如實可觀邪。是即無所觀。此無所觀亦即無生增語。若一切法無生即不越正理。若一切法平等即佛法平等。如是所說。是為不越。正理。此說名為深固作意。如是乃能解入最上甚深正法。父子合集經雲。佛告淨飯王言。大王。若或空劫時中。或有梵天樓閣出現於前。七寶所成彼堅實性。若生起時從何所來。如是欲界他化自在天。化樂天。兜率天。夜摩天。忉利天。四大王天。是等諸天樓閣悉現七寶所成。又鐵圍山大鐵圍山。堅實一聚金剛所成。是等諸山彼堅實性從何所來。又須彌山。爾民達囉山。持雙山。持軸山。持金剛山。朅那裡酟山。尾那怛酤山。馬耳山。善見山。大善見山。烏咎哦盧山。香醉山雪山。及餘黑山。悉現於前。乃至一切三千大千世界。而悉出現。且彼須彌山王去地八萬由旬。其堅實性悉集現前從何所來。大王。若此世界成後。大地火然。大水漂流。大風鼓擊。其火亙空所有煙燼悉無所現。如酥或油投火中燒亦無煙燼。其水漂時無餘可得。如鹽投水而悉混融亦無有餘。其風鼓擊無少物可現。如毘嵐風當吹鼓時。何有飛鳥而可得現。此三千大千世界亦復如是。火然水漂風鼓之時。無餘可見。彼堅實性如是壞滅。從何所去。此說外地界內地界亦然。及餘諸界若內若外亦復如是。是故一切法生時無所從來。滅時亦無所去。彼等有生決定皆空。生已亦復自性皆空。阿闍世王經雲。爾時阿闍世王。於其宮中飯佛世尊及諸菩薩聲聞大眾。盥手滌器已。於妙吉祥菩薩之前。肅恭而坐聽受正法。王言。菩薩願今為我解除惡作。妙吉祥言。大王。假使殑伽沙數等諸佛世尊亦復不能為汝解除惡作。阿闍世王聞是語已驚怖無救煙絕躄地。是時尊者大迦葉即告王言。止止大王。勿生驚怖。此妙吉祥菩薩善能為汝說自因緣。應作是問。以何緣故菩薩作如是說。時阿闍世王從地徐起。白妙吉祥菩薩言。以何緣故菩薩作如是說。妙吉祥言。大王。於汝意雲何。汝心有所緣觀佛世尊邪。王言。不也。妙吉祥言。汝今雲何觀心生邪。王言。不也。妙吉祥言。觀心滅邪。王言。不也。妙吉祥言。觀有為法邪。王言。不也。妙吉祥言。觀佛世尊於有為法有表示邪。王言。不也。妙吉祥言。大王。於汝意雲何。若諸法中無法可觀者。而容有法可解除邪。王言。不也。妙吉祥言。大王。以此緣故我作是說。假使殑伽沙數等諸佛世尊亦不能為汝解除惡作。復次大王。若此空中或煙或塵欲染虛空。於汝意雲何是彼煙塵能染空不。王言。不也。妙吉祥言。大王。又或有人作如是言。我欲清淨虛空。而彼虛空其能淨不。王言。不也。妙吉祥言。大王。如來亦復如是與虛空等。說一切法本來相續自性無染。彼無有法若染若淨而實可觀。是中復何有所解除。大王。我於是義如實正觀故作是說。假使殑伽沙數等諸佛世尊亦不能為汝解除惡作。復次大王。諸佛世尊內心非有所得非有所起。外亦非所得非所起。何以故。一切法自性無所起。若法自性無所起故。即無處容受有所起性。何以故。一切法自性無所起故即無所成。一切法無所成故即無所集。一切法無集故即無出生。一切法無出生故即法離性。一切法離性故即無能作行。一切法無能作行故即無有生。一切法無有生故即無異熟法。一切法無異熟故即無起作。一切法無起作故即無所染。一切法無染故即自性明亮。一切法自性明亮故即法清淨。一切法清淨故即虛空等。一切法虛空等故即無對治。一切法無對治故即離於二。一切法離二故即離二邊。一切法離二邊故即法無邊。一切法無邊故即無涯際。一切法無涯際故即無究竟。一切法無究竟故即無所緣。一切法無所緣故即於一切處無顛倒住。一切法於一切處無顛倒住故即常樂我淨悉不可得。一切法常故即無動轉相應。一切法淨故即自性明亮所成一切法樂故即無分別相應。一切法我自性故即無我表示相應。一切法無惡作故即內心寂止。一切法無實故即勝義諦無所安立。一切法寂靜故即遍寂相。一切法無我故即我我所相離。一切法無味故即解脫相。一切法離名故即名差別不可得。一切法無分別故即種種性離。一切法一味故即解脫普攝。一切法離相故即無相際。一切法無相故即無解了所緣清淨。一切法空故即一切見作皆離。一切法無願故即超越三世。一切法三世斷故即過去未來現在皆不可得。一切法涅槃普攝故即畢竟無生。大王。於汝意雲何。若法無生復無積集。是中還能有所染不。王言。不也。妙吉祥言。又復有法可解除邪。王言。不也。妙吉祥言。大王。由如是故如來知一切法與涅槃等。乃於是中無有惡作而能解除。是故大王。彼深固相應。當如是行。以無顛倒心應當如實作其伺察。如伺察已隨伺察時。無有少法可取可捨亦無有法而可共住。若一切法不共住故。此說是為輕安。若法輕安即法寂靜。若法寂靜是即法自性。若法自性即無自性。一切法無自性故即無主宰。大王。於中應作忍法。即此亦復無法可作。何以故。大王。所作寂靜故。如是了者當證涅槃。此中亦復無法可作。亦非無作。若作若非作。此說皆歸涅槃寂靜。   大乘寶要義論卷第七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35 大乘寶要義論   大乘寶要義論卷第八   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少卿光梵大師賜紫沙門臣惟淨等奉 詔譯   爾時阿闍世王。持以價直百千上妙□衣獻施妙吉祥菩薩。而菩薩不肯受之。其王即以此妙□衣被妙吉祥菩薩之身。衣未著身。菩薩即時隱而不現。王既不見菩薩之身。但聞空中聲曰。大王。汝若能見妙吉祥菩薩身相。即能見汝所有惡作。若見惡作。如是即見彼一切法。如見一切法亦然可見所施□衣。若汝不能見亦然如是見。大王。汝若能見。有身相者。如是乃以□衣奉施。其王即時復以□衣。各各遍施一切菩薩聲聞大眾。及其宮人婇女眷屬。而悉不見彼彼身相。其王即時入定觀察。都無少色為眼所見。無境相可現。是中唯存自身想轉。又聞如是空中聲曰。汝若能見自身相者。如是乃以□衣奉施。王即自觀亦不見有自身之相。爾時乃離一切色想。又聞空中聲曰。大王。汝若如是無少色相若粗若細而可見者。亦然如是應見惡作。亦然如是見一切法。若汝不見彼即離見。彼離見中若汝可見此即非見。大王。若非見若非不見。此為正見。若如是見一切法者亦即非見。大王。此非見者。是為正見。爾時阿闍世王於一切法所對疑惑悉得遠離。從定起已重複觀彼一切大眾亦悉不見。幻士仁賢經雲。菩薩有四種法思惟經義。何等為四。一者緣法生起非無作因。二者無法可生亦無補特伽羅性。三者若法緣生彼生無性。四者於甚深法中無差別門。亦不壞菩提。菩薩十住經雲。佛言。妙吉祥。諸菩薩有五法令得安隱能清淨初地。何等為五。一者若於無所緣解脫智中自安住已。復令他人亦悉安住無所緣解脫智中。是為菩薩得安隱法。二者此無所緣解脫智即無二無二清淨緣法無生。此解脫中自安住已。復令他人亦悉安住緣法無生解脫法中。是為菩薩得安隱法。三者彼緣法無生即諸緣自性無生一切法無所有處。此解脫中自安住已。復令他人亦悉安住一切法無所有處解脫法中。是為菩薩得安隱法。四者彼一切法無所有處即諸分位分別悉無自性智觀如虛空。此解脫中自安住已。復令他人亦悉安住如虛空智解脫法中。是為菩薩得安隱法。五者此如虛空智即無雜亂無依止離心意識之智。此解脫中自安住已。復令他人亦悉安住離心意識之智解脫法中。是為菩薩得安隱法。當知彼中離心意識之智。即是無發悟。有所得智是為五法。勝思惟梵天所問經雲。梵天問光網菩薩言。一切法深固邪。一切法非深固邪。菩薩言。如汝梵天。復雲何說。一切法是深固非深固邪。梵天言。若非思惟即一切法深固。若心與思惟有所和合即非深固。又一切法離相此即深固。若復離中有所和合此即是為差別所行。若差別中有所行者。即諸所作皆非深固。菩薩言。若爾者雲何諸法而可生乎。梵天言。善男子。若自境界離清淨實際中諸法乃生。七百頌般若波羅蜜多經雲。佛言。妙吉祥。汝修般若波羅蜜多時。當何所住而修般若波羅蜜多。妙吉祥白佛言。世尊。我修般若波羅蜜多時。都無所住而修般若波羅蜜多。佛言。妙吉祥。無住雲何修般若波羅蜜多邪。妙吉祥言。世尊。我修般若波羅蜜多時。實無法可住。佛言。妙吉祥。汝修般若波羅蜜多時。有何等善根若增若減。妙吉祥言。世尊。我於彼時無少善根若增若減。世尊。諸修般若波羅蜜多者。悉無有法若增若減。妙吉祥菩薩神變品雲。有天子白妙吉祥菩薩言。如汝所說。少能有人解了其義。妙吉祥言。天子。以我所說佛智甚深。若少若多不能解了。何以故。佛智無著。無分別。不可記。不可說。非作用。非語言道。離心意識。若少知若遍知。非易解了。天子言。若佛智不能知者。而諸聲聞何能解了。菩薩雲何住不退轉。妙吉祥言。天子。如來以善方便假文字智隨為開覺。是智無文字。譬如火中求火其何所得。天子。如來亦復如是。若最初便說廣大佛智。即無有情能知佛智。是故如是宣說種類之語開示彼智。是智無文字。天子言。妙吉祥。何等是為種類之語。妙吉祥言。天子。若說持戒及制止法。或說般若波羅蜜多相應之法。或說入解菩提分法。此等所說。是為種類之語。天子。若說離生離滅之法。離雜非雜之語。離染離淨之語。不厭離生死之語。不忻樂涅槃之語。無知無斷無修無證無得。亦無現前三昧可轉。此等所說。是為清淨真實之語不思議音聲。一切法決定無所得經雲。佛問妙吉祥言。諸如來所說不思議不思議界。當雲何是。妙吉祥言。此不思議不思議界者。是諸如來說。世尊。界離思惟非心所行。非心所量非心法揀擇。世尊。此心如是是即不思議界。何以故。無心可思惟。此心離思惟故。即心自性亦無所有。而此無思惟心。是心如實。世尊。此乃是為不思議界。此經又雲。佛言。妙吉祥。汝勿應便被此鎧化度有情。妙吉祥言。世尊。若知有情界不增不減。是中何有有情而可化度令入涅槃。世尊。若彼虛空有人能度者。彼有情界亦可化度。又欲以菩提心有所化度者。而彼有情亦可發起為作化度。世尊。一切法是菩提。亦非菩提染淨可得。是故世尊作如是說。汝勿被此鎧化度有情。世尊。有情非染。我亦不住度有情心。何以故。世尊若有有情即有染淨而為表示。既無有情豈有染淨可表示邪。世尊。若法有者從緣而生即不相違。世尊。緣生法中而實無染無淨可得。以一切法自性無實緣生性故。若於緣中亦無緣義染淨可得。世尊。此無所有義緣生之義。智者了知。又復如是緣生之義。智者於中悉無分別。若於無分別義中即無染無淨。譬如幻師或幻師弟子幻出樓閣或復舍宅。具有光焰廣大熾盛。或有人言。我能勇力於彼樓閣光焰聚中而為止息。是人乃至損壞其身。徒生疲極終不能成。佛言。妙吉祥。如是如是。妙吉祥言。世尊。若被精進鎧化度有情亦復如是。徒自疲極終無所得。此經又雲。佛言。妙吉祥。汝當如實伺察為是何法增語。妙吉祥言。此謂如實伺察者。然如實伺察中彼無一性。無種種性而可造作。世尊。若無種類無分別中作如實伺察。即非如實伺察。世尊。即此非如實伺察。是為增語。是故若如實伺察成已。是中不起我是凡夫我是聖人之見。何以故。諸法無所觀。若法不立凡夫聖人之見。即得如實伺察成就。世尊。若善男子善女人。能如是住者。即得法界相應。是中無有少法若平等若差別可得。若謂凡夫法差別亦無分別生。若謂聖人法平等亦無分別生。何以故。所緣不可得故。若於所緣中或平等差別有所取者。此即分別。是分別性都無所有。若彼彼所緣中有平等差別而可取者。即我法彼法乃有差別。凡如是等應知決定無法可取。維摩詰經雲。何為病本。謂有攀緣即為病本。若有攀緣即有其病。何所攀緣謂之三界。若無攀緣彼何所表。若攀緣不可得即無所得。雲何無所得。謂二見無所得。何謂二見。謂內見外見。彼無所得。此經又雲。愛見菩薩言。色空為二。色即是空。非色滅空。色性自空。如是乃至識即是空。非識滅空。識性自空。此等五蘊若解了者。是為入不二法門。般若波羅蜜多經雲。舍利子問尊者須菩提言。若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雲何能知善巧方便。須菩提言。尊者舍利子。若菩薩摩訶薩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不行色不行受想行識。不行色有相。乃至不行受想行識有相。不行色非常非無常。非苦非樂。非我非無我。非寂非動。非空非不空。非相非無相。非願非無願。非離非不離。如是乃至不行識非常非無常。乃至非離非不離。五蘊如是所有界處緣生菩提分法。神通波羅蜜多。力無畏無礙解不共佛法等。乃至非離非不離。而悉不行。何以故。尊者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乃至識不異空空不異識。識即是空空即是識。如是界處緣生。乃至不共佛法不異空。空不異不共佛法。不共佛法即是空。空即是不共佛法。菩薩摩訶薩若如是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是即能知善巧方便。而彼菩薩於般若波羅蜜多亦不念我行不念我不行。不念我亦行亦不行。不念我非行非不行。何以故。無性自性即是般若波羅蜜多故。此經又雲。佛言。憍屍迦。善男子善女人。宣說般若波羅蜜多時。或有誹謗般若波羅蜜多者。何等是為誹謗般若波羅蜜多邪。所謂若說色是無常是苦無我不淨。如是受想行識及界處禪定無量無色定。念處正勤神足根力覺道聖諦。無所畏無礙解不共佛法。乃至一切相智。是無常是苦無我不淨。若如是行。是行般若波羅蜜多。作此說者。是為誹謗般若波羅蜜多。何等是不謗般若波羅蜜多。謂若說言。善男子。汝修般若波羅蜜多時。勿觀色無常。勿觀色苦無我不淨。乃至一切相智亦復如是。何以故。色自性空故。若色自性空。是即般若波羅蜜多。若般若波羅蜜多中無色為常可得。彼色如是無所有故。況復若常若無常而可得邪。受想行識乃至一切相智亦復如是。作此說者是即不謗般若波羅蜜多。又若說言。善男子。汝修般若波羅蜜多時。勿謂有法而可過越。勿謂有法而可安住。何以故。般若波羅蜜多於一切法中無所有故。若法不過越無所住。即一切法自性皆空。若法自性空即法無性。若法無性是即般若波羅蜜多。此般若波羅蜜多中。即無有法若出若入若生若滅。如是說者。是即不謗般若波羅蜜多。又須菩提白佛言。世尊。般若波羅蜜多。雲何有所得。雲何無所得。佛言。須菩提。若法有二即有所得。若法無二即無所得。須菩提言。世尊。雲何為二。佛言。須菩提。眼色為二。意法為二。乃至菩提法佛法為二。須菩提言。世尊。有所得是無所得邪。無所得是無所得邪。佛言。須菩提。非彼有所得是無所得。亦非無所得是無所得須菩提。若有所得若無所得而悉平等。此即是為無所得。復次須菩提言。世尊。豈不住勝義諦中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果邪。佛言。不也。須菩提言。住顛倒法中邪。佛言。不也。須菩提言。若不住勝義諦中。又不住顛倒法中。成正覺者豈非如來不證菩提果邪。佛言。須菩提。我證菩提果。然於有為界中無為界中悉無所住。又復佛言。須菩提我不能以無性中無性而成正覺。須菩提言。世尊。豈不以有性中無性能成正覺不。佛言。不也。須菩提言。若以無性中無性能成正覺不。佛言。不也。又須菩提。我於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中。曾謂汝言。須菩提。於汝意雲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邪。如來有所說法邪。須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說義。無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法如來可說。何以故。若有法如來所說者。彼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如來但為化度有情故。以善方便開種種門。宣說如是甚深正法。   大乘寶要義論卷第八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35 大乘寶要義論   大乘寶要義論卷第九   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少卿光梵大師賜紫沙門臣惟淨等奉 詔譯   如入楞伽經中。大慧菩薩問如來藏。佛言。大慧。何故汝今問於如來自性明亮清淨本來清淨如是之說。如來具三十二相。在一切有情身中。如無價寶為弊垢衣之所纏覆。蘊處界衣纏覆亦然。彼貪瞋癡不實計執。此之垢染是無常法。是不堅牢。是不究竟。大慧白佛言。世尊。外道所說神我之語。何故不能等比如來藏語。以外道說神我是常。我能造作。離繫自在而永不滅。彼說如是神我之語。佛言。大慧外道我語不可等比如來藏語。大慧。然我所說實際涅槃無生空無相無願等諸句義。如來應供正等正覺。為諸愚者令離無我驚怖之法。故以方便說無分別無所對礙如來藏門。此中亦非未來現在。諸菩薩摩訶薩著我所作。大慧。譬如窯師取土成泥用水及繩並其工具勤力所作成種種器。如來亦復如是。住法無我離分別相。故以種種勝慧方便善巧相應。或說如來藏。或說無我法。以多妙巧文句言詞譬喻而說。以是緣故外道我語不可等比如來藏語。大慧。又我所說如來藏語。但為降伏諸外道輩執我語者。故以方便說如來藏。如是等輩何故意樂墮在無實主宰計執見中。若於三解脫門意樂具足。即能速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果。以是義故如來應供正等正覺所說如來藏法與外道我語不可等比。是故大慧。為令外道離諸見執。使其當得隨順如來無我藏法。此所宣說。是謂無上成就究竟之法。是謂諸菩薩空無生無二無自性法。是謂甚深之法。若有宣說及受持者。即能普攝一切大乘經中甚深之義。何以故。此甚深法於一切法一切經中攝故。此經又雲。大慧。此空無生無二無自性相。普攝一切諸佛及一切經典故。月燈三昧經中。如來說偈雲。  三千大千世界中  我所宣說諸經典  種種文句皆一義  故復不能周遍說  乃至一切諸如來  及廣宣說多種法  於一句中修學已  一切修習得成就  一切諸法皆空性  若人於義明解了  此句義中學所成  而諸佛法不難得  於甚深法能信解  獲得一切勝福生  諸有世間出世間  辦所作事至成佛   寶授經雲。復次妙吉祥。若菩薩經百千劫善修六波羅蜜多具善巧方便。若有人於此正法勤求聽受者。比前福蘊此復倍多。何況以無所求心聽受書寫為他廣說。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雲。佛言。須菩提。於汝意雲何。殑伽河中所有沙數。彼一一沙為殑伽河。是諸河中所有沙數寧為多不。須菩提。言諸殑伽河尚多無數。何況其沙。佛言。須菩提。我今實言告汝。若善男子善女人。於諸殑伽河中所有沙數如是沙等世界。以七寶滿爾所世界。持用佈施諸佛如來。是善男子善女人。以是緣故得福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甚多善逝。佛言。須菩提。若有人於此正法乃至受持一四句偈為他說者。其福勝彼。梵王問經雲。仁者。若善男子善女人。於如來所樂修福事者。應當於此正法聽聞信解及受持等即能獲得色相富盛廣多眷屬於法自在。人天之中受諸快樂。舍利子說般若波羅蜜多經雲。舍利子白佛言。世尊。若復有人得聞說此般若波羅蜜多。聞已信解者。是人即於菩提得不退轉。慈氏菩薩言。世尊。若有聞說此般若波羅蜜多聞已信解者。是菩薩即得近佛果位。妙吉祥菩薩言。世尊若有聞說此般若波羅蜜多。聞已信解者。見是菩薩當如佛想一切罪染惡作而悉解除。一切業障皆得清淨。於甚深法能生勝解。如來藏經雲。佛言。迦葉。最極十不善業者。所謂一者假使有人緣覺為父而興殺害。是為最極殺生之罪。二者侵奪三寶財物。是為最極不與取罪。三者假使有人阿羅漢為母而生染著。是為最極邪染之罪。四者或有說言我是如來等。是為最極妄語之罪。五者於聖眾所而作離間。是為最極兩舌之罪。六者毀呰聖眾。是為最極惡口之罪。七者於正法欲雜飾為障。是為最極綺語之罪。八者於其正趣正道所有利養起侵奪心。是為最極貪慾之罪。九者稱讚五無間業。是為最極瞋恚之罪。十者起僻惡見。是為最極邪見之罪。迦葉。此等是為十不善業。皆極大罪。迦葉若一有情有如是罪具行十不善業者。如來即為宣說因緣和合之法使令解入。爾時亦無我人有情壽者之想。若能解了此法無作無為如幻之法。離染清淨自性明亮。解一切法本來清淨。於一切法淨信勝解者。我不說彼有情墮於惡趣。何以故。無諸煩惱聚性可得。生已即時一切破散。故知諸煩惱一聚因緣和合所生。生已即滅。若起心遣除。而諸煩惱隨即有生。若如是信解者。彼復何有罪之分位。無處容受故若言有諸罪障而可住者。無有是處。持律優波離尊者問降魔品雲。汝諸惡魔雲何是苾芻真持律行。魔言。尊者。若苾芻了知一切法畢竟調伏。諸罪本來無前後際。離邊際故。若犯墮罪及餘惡作。而悉解除勿生堅著。以如是法為他開示。彼之所有五無間罪。尚悉蠲除。況復少略破戒垢染。解是法律者。不為客塵煩惱所染。生出離想。知諸煩惱非內非外亦非中間。非離染智能除煩惱。離染之性亦不可遣。智者如實觀諸煩惱。猶如浮雲風飄流散。隨所向方何適何住又諸煩惱如水中月。遍計影像對現其前。又諸煩惱是黑暗境界慧燈光明而能照破。又煩惱賊竊害色相如夜叉羅剎。若深固作意如實觀察。即無所住。又諸煩惱常伺其便。若不深固作意。即煩惱增長於空無相無願智慧法中即不違害。又於如是諸煩惱中。智者以智於彼染著煩惱諸有情所對住其前起悲愍心為說無我無有情法。令其離染。此即是為真實持律。阿闍世王經雲。佛言。阿難。我今實言告汝。若有造五無間罪者。得聞如是正法已能生勝解。我不說彼人有業及業障。阿難。以要言之。此所宣說甚深正法。應生勝解廣大稱讚。數於彼彼經中專勤聽受不離善巧方便菩薩應當如是勤行說甚深法。是故慧及方便二法不離。是為菩薩相應正法。維摩詰經雲。無方便慧縛。有方便慧解。何謂無方便慧縛。若菩薩於空無相無願法中調伏其心。不以相好莊嚴佛土成熟有情。此即是為無方便慧縛。何謂有方便慧解。若菩薩能以相好莊嚴佛土成熟有情。於空無相無願法中調伏其心。習力勤行而不疲懈。此即是為有方便慧解。何謂無慧方便縛。若菩薩於諸見煩惱生起隨逐有所住著。然復發起一切善根迴向無上菩提。此即是為無慧方便縛。何謂有慧方便解。若菩薩於諸見煩惱生起隨逐斷諸有著。而發起一切善根迴向無上菩提悉無所取。此即是為有慧方便解。此等慧及方便二法和合。當知皆是菩薩之行。雲何是菩薩行。所謂非凡夫行。非賢聖行。是菩薩行。在於生死不為染污。在於涅槃不永寂滅。是菩薩行。雖求四諦智亦不非時取證涅槃。是菩薩行。雖觀內空而常思念於三有中示現受生。是菩薩行。雖觀無生而不入正位。是菩薩行。雖攝一切有情而不染著。是菩薩行。雖行於空而常勤求諸相功德。是菩薩行。雖行無作而勤修一切善行獲得輕安。是菩薩行雖修止觀之行而不畢竟墮於寂滅。是菩薩行。雖轉法輪示現大般涅槃而不捨菩薩所行之行。是菩薩行。凡如是等皆是菩薩所行之行。降魔經雲。復次所有諸菩薩摩訶薩最上正行。謂即勝慧智增上相應。若方便智即普攝一切善法之行。勝慧智者即無我無人無有情無壽者無儒童等。方便智者即成熟一切有情之行。勝慧智者即遍攝諸法之行。方便智者即正法攝受之行。勝慧智者即一切佛法界無分別行。方便智者即一切佛法尊重供養承事之行。勝慧智者即一切佛剎如虛空行。方便智者即一切佛剎功德莊嚴之具作清淨莊嚴之行。勝慧智者即一切賢聖修無為行。方便智者即於一切師尊所起尊重心。施作種種作用之行。勝慧智者即觀察佛身無漏之行。方便智者即修佛相好之行。勝慧智者即觀察一切行無生無起之行。方便智者即常思惟於三有中示現受生之行。無盡意經雲。何等是為菩薩方便。復何等是菩薩勝慧。所謂若入定時起大悲所緣深固之心觀察有情。此即方便若於定中住寂遍寂。此即勝慧。若入定時起大悲心隨順佛道。此即方便。若無所有依止觀察。此即勝慧。若入定時觀察普攝彼一切法。此即方便。若觀法界無所分別。此即勝慧。若入定時佛身莊嚴所作現前。此即方便。若觀察法身份位。此即勝慧。維摩詰經雲。佛言。慈氏。菩薩有二相。一者信樂雜句文飾。二者不畏甚深之法。如實解入是為二相。若菩薩信樂尊重雜句文飾者。當知是為初學菩薩。若復於此清淨甚深經典。普攝種種文義差別之門。聽受宣說生勝解者。當知是菩薩久修梵行。復有二法。是即初學菩薩為自毀傷。不於甚深法中調伏其心。一者於昔未聞甚深經典。聞已驚怖生疑亦不隨順。返生輕謗作如是言。我昔未聞此法從何所來。二者於大法器宣說甚深法者。善男子所不樂親近亦不尊重。或時於中密說其過。是為二法。復有二法。菩薩雖信解甚深之法亦自毀傷。不能速證無生法忍。一者輕毀初學菩薩不為攝受。不為抉擇復不教誨。二者雖信解甚深之法。而不習學亦不尊重。不行財施法施攝受有情。是為二法。此中應知。若諸有情解入諸佛菩薩大威德力。斯極難得。何等是為菩薩大威德力。維摩詰經雲。維摩詰言。大迦葉。所有十方世界現作魔王者。皆是住不可思議解脫菩薩。以善方便成熟有情故現魔相。又十方世界或有菩薩從其求乞手足耳鼻血肉筋骨頭目身份妻子奴婢人民國邑象馬車乘。凡如是等或來求者。皆悉給施。菩薩以如是相故行逼迫。此等皆是住不可思議解脫菩薩。迦葉。譬如龍象蹴踏非驢所堪。凡夫亦復如是不能如是逼迫菩薩。而菩薩者乃能如是逼迫菩薩。   大乘寶要義論卷第九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35 大乘寶要義論   大乘寶要義論卷第十   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少卿光梵大師賜紫沙門臣惟淨等奉 詔譯   如華嚴經雲。法界行願分位宣說菩薩無盡佛種世界世尊普遍智境界音聲如來。從彼剎中來至世尊釋迦牟尼如來之前。出現菩薩威德身相。所謂一切身份。一切相好。一切毛孔。一切莊嚴。一切衣服及緣具等。一切菩薩眷屬具足所有世尊大毘盧遮那如來。前際中住過去一切如來。後際中住若已受記及未受記未來一切如來。現在十方一切佛剎普遍安住一切菩薩。昔所修習佈施波羅蜜多相應先行海。一切受者及所施物皆悉影現。一切身相一切毛孔諸相好等。亦悉對現而為表示。又復身諸分位及語言道。一切衣飾眾緣具等。而亦對現一一表示。又昔修習持戒波羅蜜多相應先行海。又諸忍辱波羅蜜多示現割截身諸分位相應先行海。又諸菩薩加行精進相應先行海。又諸如來廣大靜慮辦事相應先行海。又諸如來轉大法輪法事成辦捨諸所有自在身相諸門影現一一表示相應先行海。又諸如來喜見諸菩薩道一切世間最上愛樂相應先行海。又諸菩薩諸勝願海增上法門廣大莊嚴相應先行海。又諸菩薩力波羅蜜多諸行成辦清淨相應先行海。又諸菩薩廣大法界一切神變雲廣大所作諸菩薩智境界相應先行海乘。如是等十波羅蜜多影現表示。廣大法界一切廣大諸神變雲來詣佛所。於是菩薩並其眷屬頂禮佛已。住於上方。化現一切金剛帝寶心莊嚴藏大樓閣中金剛帝青蓮華師子座上加趺而坐。現諸寶焰摩尼王網彌覆其上。復以三世一切如來音聲寶王纓珞垂掛莊嚴。頂戴摩尼寶冠。現菩薩身加持而住。而此菩薩並其眷屬。皆從普賢菩薩行願出生。於一切如來足根門中表現清淨。智眼所觀聞一切如來法輪經中理法音聲勝海。普攝一切菩薩得諸自在。及得最上波羅蜜多。一切如來皆悉雲集。於剎那剎那中廣現神變。出現諸有情身廣大境界。一切如來眾會道場身中光明顯照一切世界。於一世界中普攝影現。諸境界相如微塵聚。所有一切有情善根成熟。應化度者而悉應時能來應現。一切如來轉法輪雲。一切毛孔吼音境界。一切世界普遍。一切善根出生。生已即時諸有情身皆悉平等。一切方分雲海一心剎那廣現神變。此經又雲。菩薩大威德力者。爾時善財童子諦觀普賢菩薩身相。乃見菩薩一一身諸分位一一身諸分位分明。一一界體一一界體細分分明。一一身份各別分位。一一身份各別分位分明。一一依聚。一一依聚分明。一一毛孔。一一毛孔分明。現此三千大千世界所有風火地界。並大海洲渚江河寶山。及須彌山鐵圍山等國土城邑聚落方處樹林舍宅。並諸人民地獄餓鬼畜生之趣。阿修羅界龍界迦樓羅界。人界天界及其梵界。欲界色界無色界。是諸境界。悉以神力加持而住。乃至形色顯色雲電星宿。晝夜圓半月時年分。住劫壞劫。現如是等此世界相已。所有東方一切世界亦如是觀。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一切世界。如應對現所觀亦然。又諸佛降生眾會道場。及有情等所有此娑婆世界。前際中住過去。一切世界一切互相。皆見普賢菩薩一一身中大人之相。並諸佛降生一切菩薩眾會道場。及有情舍宅晝夜劫數等。如是後際中住未來一切世界佛剎等普遍一切亦然。皆見如此娑婆世界前際後際中住一切世界一切互相見諸影相。如是十方前際後際中住一切世界。一切皆見普賢菩薩一一身中大人之相一一毛孔中一一分明互相無雜。皆見普賢菩薩在世尊大毘盧遮那如來之前坐於大寶蓮華藏師子座上現遊戲神通。時此東方蓮華吉祥世界賢吉祥如來。見此所現遊戲神通。東方如是普遍十方一切世界亦然。皆見一切如來足根門中各有普賢菩薩坐於大寶蓮華藏師子座上現是遊戲神通。如其十方一切世界悉見一切如來足根門中有普賢菩薩坐於大寶蓮華藏師子座上現是遊戲神通。時如是普遍十方一切佛剎如微塵數。一一微塵數皆是廣大法界佛會道場。悉見一切如來足根門中有普賢菩薩坐於大寶蓮華藏師子座上現是遊戲神通。時一一身相悉得三世一切所緣影相表示。所有一切剎土一切有情諸佛降生諸菩薩眾會道場影現表示。時普聞一切有情語言。一切佛音聲一切如來轉大法輪一切宣說教授神通變化一切菩薩集會諸佛遊戲境相音聲此等總略如其所說。當知皆是菩薩摩訶薩大威德力。此中應問。何等是如來大威德力。如菩薩十地經雲。解脫月菩薩問金剛藏菩薩言。佛子。諸菩薩行境界如是。加持神力尚復無量。雲何能入如來行境界邪。金剛藏菩薩言。佛子。譬如有人於四大洲世界之中取小石塊。若二若三如豆之量。作如是言。大地世界頗有過於此邪。或無量邪。說是語者。如汝今時以諸如來應供正等正覺無量智法與菩薩法而相等比。佛子。四大洲世界如所取者豆量石塊。而極少分。餘無有量。如來境界亦復如是。且法雲地菩薩所有功德。經無量劫猶尚不能說一少分。何況如來無量智境。佛子。我今實言告汝。於如來前為我作證。假使十方無邊世界如微塵等一切佛剎證菩薩地者。其數充滿。如稻麻竹□□誾祏□逆□□騏騖駶□□□□□□□□□□櫸□送□□□□□U椸□□□□□□□□□□槙Z□□□□褓椸□□□□大□楊量褙□□□□□□□□□□□□饐駥埤□□□□□榜馜粿埤□□□□楈□□□檢□棇□奷□□檢□棇□翩撮牷慼撥砥撳H□□□馭□□□櫧□詭□□□架姎□□□礸楋信□飣禳娼□□樁{□□□F觀埤□橫□□□觀埤□橫□礹襼□埤□樦餽□□褸□□□□樦□□□褸□□稈□□樦□□□詡□蔬o□□Z□□□□樦□□□□□□□□□□樦□□飾□樉□□樦□□楯□□□裀□樦□□楅妶妧□裀□樦□□椸□□□裀□樦□楸□□樈□飀□棇□□□□馭□□□棇□□□□禶妧□□棇□首□楰□□槉殺□□榕送□祜□切埤□橚□□埤□棇□飯□□□膳□□□□□□Z□□□□□楊□□禶妧□□棇□楰□□槉殺□□檢□□□飯□□飯□□□馭□□□饐駥埤□□□吝餉U夾□裀□□概駝U楈婝瞴毅蚾鞢慼慼慼毅瞗慼慼撬s□楈妳埤□□覜粿奿□□吟□裀□騖膳□臨□□□□□□饐駥埤□飣□慼摯鞢慼樊H禱□□□□餺□□□□□□□襹□榱□□委裀□馜驗﹛慼澄□逆□媽榜餺□□婐□□□□□□□□婧□□□□搾□□姖X□娀□婦□□□樻□□礸□禱□□□□□□送□□﹛慼熬T駥埤□□褓□飥□□□視□稻□襴□禱□□□馯□□□□□□□奉唌慼慼慼慼慼潤項龤慼熱u□樻□□□□□□□□奾馯□穚襴□稻□□□□□□樻□□□□□□裀□□□□騫襤程z□□奪槄檢□香□□□□□漶漿□槾飀□奾騾□□□□漍滿慼慼撰滿慼慼慼滶鞢漿□槾飀□奾駢□飯□□□滶鞢慼慼慼F牷R□□桌□□奾飣□F牷E□桌□□□□□榖□□馳□□□□□□訶□□□□□荂慼牖筑遄摯f□□□桌□□□□□□□□□□□□□□□R□祤飲寣慼慼慼慼憤J糖T□j□姎□□□年妲□□□□□吟□□□□淚□餽□□□□□□褸□禱奷禮屆蝸□□哄慼慼慼慼慼慼慼E□饋□□□譯i□逆□□通模□□魯□□奷□□□餾□□□□□□□禮□□□□駶□□□禢□駎□□馳娼□□奿饈飣飲]飀□□賂橇壘□□□□□□稚□襣□磻□□□芊慼慼慼蝡諶ョ撕ㄐ慼慼慼撳H□□□膚u□覈□□娜□□□□飼襜□牷慼慼慼樂禳慼敵D饜□訧□□□□□槄□□□褾□□□□□□□楏□騖馳奢□□□□□婛□□酋□□橇□□□列粿妖餾賂椽□U夾□□□祤禸覈□牷慼撬芊慼E□襤稈□妧□□楸□□饈楈□馳埤□蓮□□□□妻妙□□□s□磻禳妱□□□□□j□襾首□襤橁□□部摯鞢慼慼潭拺_□□餽□□□□椻□□□龍□楈奿□□□□駏禳慼慼慼澆撣櫅隉慼慼摩砥j□□□吝饉唌慼慼慼摯e□礸□□□□□□□□□□驁□視饈椸送椸□福□楏□訏騖駜芊慼摯f□□礸□礽□W量稅□□□覜粿威□□奮{□□稅□□□覜粿威□□□□□□神奻□禖□□□訏騖駩□概駩□楻□稅□□□□福□楢□□□稅□□□□吝駛襦□椿□□□□□龍□楈奿□荂慼j□□□□□槫屢□祉唌慼慼慼獺慼摯M□送桌□□□□□□□□駛□□□□驁□裀□覜粿□□□禜粿誇□□粿奐□□□襴□□降□□□滿慼慼慼摯鞢慼慼憫[饈橇亮U埤□□椿□□□□□龍□楈奿□荂慼j□信覜粿奈奈奿□□□□□□□槫屢□逆□霸駩觤□羇□□□□饐駥埤□□□□雜□□□□□□□□□鴃慼撓e祭□□□委秫奧□□□□V□□証□裀□□□証□馱□楈埤□□褓□飥□□□□□□龍□楈奿□□吟□裀□□□□□□□□埤□覜粿奿□□霸饌楺檢□□禜粿奐□□V□飽慼撬芊慼慼慼慼潑O□楈埤□□□檳埤□□饈楈□□□楈埤□褽□□概馱□□□□□□□□□□□埤□霸首□□□□□裀□□□駟埤□襻□粳□□□□□□□詡□□□褽□騖飣票□祊□□□餺□□□□錄□□襯□□檢□□□□□埤□鷺□□糧□耔□□□□□□□□□□□饐駥埤□□□襴□□□□□~□□暈禮□飀□橫□楻□□馜□逆□饐駥埤□娏騖餿□□□□娀奪□飥□□□□□□椏騖饉驒樖飀□飯□送□礸桌□□□n姭騫訏騖駜j□妖□□□委錄□□埤□□餺□□娜□□□稜□飀□□弄粘祊□□□□□檢□暈禮□餺橫□楻□□馜□逆□饐駥埤□獎□祭□□□□□□膳□送□礸桌□□禜粿埤□□饋褻□□餾□□□馜饖□祭□□□□□□□□褾□妧□埤□□□□□□□□□□□□□□□饐駥埤□□稜□祭□□□□H□□禜粿□□□□褾□妧□□奾饖□祭□□□□□□□□娃□錄□□□嬌□襯□□□榛襯□□嬌□□通□□□□檢□□□□□□□息□□婦騏劉襡秭騫褾□稀□□□□□□□□□□□□□□□裡□裀□   大乘寶要義論卷第十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36 大乘集菩薩學論   No. 1636   大乘集菩薩學論卷第一   法稱菩薩造   西天譯經三藏銀青光祿大夫試光祿卿普明慈覺傳梵大師賜紫沙門臣法護等奉 詔譯   集佈施學品第一之一  我聞地獄大險怖  無窮猛苦鎮燒然  謂昔曾無寂靜心  故樂多聞親大法  聞已遠離諸罪惡  悔先所造盡無餘  我於善利未嘗獲  斯少分中幾減失  菩薩妙樂勝無盡  唯佛具證平等理  希有難思法寶中  願樂剎那聽我說  三有所來成就主  龍天八部諸眷屬  鹹生渴仰起慈心  歡喜諦受安隱語  如來正法及佛子  善入佛戒所生身  我今集解大仙言  遍樂投誠恭敬禮  我於往昔無少解  無教無言非善巧  亦無利樂及含生  唯自一心為法友  然我意樂清淨法  為令長養諸善根  如我等比睹斯文  於義未習應為說   論曰。謂欲成就士夫義者。於剎那頃具足難得。若不思惟是安隱處。此正等行當雲何有。如華嚴經雲。善財於勝熱婆羅門。而作是念。得人身難。脫諸難難。得無難難。剎那具足清淨難。值佛出世難。諸根具足難。聽聞佛法難。得遇善人難。逢真實善知識難。受如理正教難。得正命難。   論曰。此若干種正行知已。若有大士如是觀察。我意於他脫諸苦怖。不樂己身斯何殊妙。唯護屍羅盡有情界拔諸苦本。希妙樂行豎菩提因。發堅固意不壞信根。如寶光明陀羅尼所說偈雲。信順諸佛及佛法。亦信佛子所行道。信於無上大菩提。菩薩以斯初發心信為先導功德母。長養一切勝善法。斷除疑網竭愛流。信能顯示安忍行。信無濁染令心淨。棄除我慢恭敬本。信如淨手攝持因。七聖法財無上行。信能一切歡喜捨。由信喜故入佛法。是信出生智功德隨佛所說皆通達。信根光淨極鋒銳如實永斷煩惱本。信力堅固無能壞。唯一諦信佛功德。信於相應非相應剎那遠離諸染著。信能超出諸魔境顯示最上解脫道。信為不壞功德種。謂能增長菩提苗。信為出生勝智門。應現十方諸覺者。若常信重於佛寶。非戒非學皆遠離。若能遠離非戒學。是人深讚佛功德。若常信重於法寶。則聞佛法無厭足。若聞佛法無厭足。於法信解不思議。若常信重於僧寶。則於淨眾無懈退若於淨眾無懈退。則於信力無能動。若於信力無能動。則得諸根淨明利。若得諸根淨明利。彼人遠離諸惡友。若人遠離諸惡友。為善法友之攝受。若善法友攝受已。則常脩習廣大善。若常脩習廣大善。則得成辦大因力。若得成辦大因力。彼人信解最殊勝。若得信解最殊勝。即為諸佛常護念。若為諸佛常護念。則能發起菩提心。若能發起菩提心。於佛功德勤脩習。若佛功德勤脩習。則得生在如來家。若得生在如來家。於著無著俱解脫。於著無著解脫已。則得深心信清淨。若得深心信清淨。則得最上最殊勝。若得最上殊勝已。常行深妙波羅蜜。若行深妙波羅蜜。則能悟入摩訶衍。若能悟入摩訶衍。則知如法供養佛。若知如法供養佛。則得念佛心無動。若得念佛心無動。則常觀佛不思議。若常觀佛不思議。於佛無生無所住。若佛無生無所住。則知是法永不滅。   論曰。是中初發信根功德廣大無量。於總聚中少略而說。又諸有情異生生身等。於如是法難生信解。若深心清淨植福資糧。是信因力得住十佛剎微塵數眾生劫。受諸妙樂勝善福報。於如是法當生信解。如十法經所說偈雲。信為最勝乘。運載成正覺。是故信等事。智者應親近。若人無信根。不生諸白法。譬如焦穀種。亦不生芽莖。又大善誘經雲。爾時如來敕阿難言。於信法中如其了知。應當奉行。   論曰。行是信者於剎那頃得信根堅固。即菩提心堅固而能攝受一切福報。如師子王所問經雲。爾時星賀那太子白佛言。世尊。雲何令諸眾生在所生處常得愛樂攝受諸法。佛言。欲解脫諸眾生者。常生謙敬發菩提心。是則名為常得愛樂攝受諸法。又如華嚴經雲。善男子。菩提心者猶如種子。能生一切諸佛法故。菩提心者猶如良田。能長眾生白淨法故。猶如大地。一切世間所依持故。乃至菩提心者猶如慈父。訓導守護諸菩薩故如毘沙門。能斷一切貧窮苦故。如摩尼珠。成就一切諸義利故。菩提心者猶如賢缾。圓滿一切善希求故。如獨鈷杵。畢竟能摧煩惱冤故。猶如正法。能斷深心諸作意故。猶如利劍。能斷一切煩惱首故。菩提心者猶如利斧。能伐一切諸苦樹故。猶如兵仗。防禦一切極苦難故。猶如鉤竿。於輪迴海拔眾生故。如大風輪。能疾飄偃一切障礙雲霧草故。菩提心者猶如叢林。積集菩薩諸行願故。如佛塔廟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等所尊重故。善男子。菩提心者成就如是無量殊勝功德。   論曰。雲何復知諸異生等發菩提心。是中引聖言量非一經所明。如維摩詰所說經雲。雖起身見如須彌山。猶能發起大菩提心生佛法矣。又寶篋經說此異生菩薩義雲。佛告文殊師利。譬如迦陵頻伽鳥鶵未出卵時。已能作於美妙音聲文殊師利。是菩薩亦復如是。雖未斷我見不出三界處無明□。已能作於諸佛妙音。所謂空無相無願解脫等音。又隨說諸法經雲。爾時勝慧菩薩於地龕中入涅盤時。於大城邑而獲受生。彼於空性信解作對治故。又入定不定印經雲。佛告文殊師利。雲何名羊車行菩薩。譬如有人欲過五佛剎微塵數世界。是人乘彼羊車隨路而去。過久遠世行百踰繕那遇大風輪。以是緣故卻退八萬踰繕那。後是人於彼世界乘是羊車。乃至不可說不可說劫能越一世界不。文殊師利言。不也世尊。佛言。若大乘者發菩提心已。不應受持讀誦聲聞乘教。或與諸聲聞共住修習於聲聞乘。或自深心為他所教於如是乘。乃至悟解得彼智慧以是緣故於無上道即便退失。是菩薩於菩提心所得慧根慧眼彼悉破壞。文殊師利。我說是名羊車行菩薩。   論曰。若菩薩愛樂大乘信解空性。於信解行而獲圓滿。此聖言量唯信解行菩薩見如是事。如寶雲經說。以無數總持三摩地門神通遊戲解脫智明無邊法聚。平等超越一切愚夫行報。乃至後際不為利養。於俱胝劫世間所得受用資具。心無貪著亦不分別。如蓮華敷具足莊嚴。又於無量百千俱胝那庾多劫安住大乘照了勝義。福智資糧希無減失。於其出離先所修習百千相應行門皆悉具足。   論曰。雲何了義。謂初發菩提心者說住此地。不了義者少分標相得無疑惑。此聖言量信解行法所生言義。如中廣略了信解行。復次如來祕密經雲。爾時阿闍世王白佛言。世尊。彼菩提心當雲何發。佛言。大王。謂深心不退。王言。世尊。雲何深心不退。佛言。大王。謂能發起大悲。王言。世尊。雲何能發大鈷。佛言。大王。謂於諸眾生不起厭捨之心。王言。世尊。雲何於諸眾生得無厭捨。佛言。大王。謂若不著己樂得無厭捨。   論曰。是中菩提心者。謂勸發大悲。歡喜敬愛義故。若不依如來教中相應。是人無有出離。此菩提心見可呵厭。如是不名發菩提心者。如十法經雲。善男子。若諸菩薩體性發菩提心時。得值如來及聲聞眾教化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是名最初喜樂發菩提心相。若聞說菩提及菩提心已。即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是名第二喜樂發菩提心相。若彼眾生無歸無救見是二種住大悲心。乃至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是名第三喜樂發菩提心相。若見如來眾相圓滿即生敬愛。乃至是名第四發菩提心相。   論曰。菩提心者。此有二種。一者願菩提心。二者住菩提心。如華嚴經雲。善男子。復有眾生於眾生界願證難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復有眾生住是難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論曰。一者願證作佛。一者願住受生。又首楞嚴經說。因於某甲佛所發菩提心。雲何復作少善根耶。如賢劫經雲。昔星宿王如來於施音如來所初發菩提心時。為牧牛人以耽步羅葉施彼佛故。無量名稱如來於電光如來所初發菩提心時。為織□師以上妙衣施彼佛故。焰光如來於無量光如來所初發菩提心時。住城邑中以草燈炬施彼佛故。難勝如來於堅固步如來所初發菩提心時。為採樵者以少齒木施彼佛故。功德幢如來於妙吉祥稱如來所初發菩提心時。為攻醫師以一菴摩羅果施彼佛故。   論曰。此初發菩提心非滿足行。此阿厭事猶能解脫輪轉得無量樂如慈氏解脫經雲。善男子。譬如有寶名曰金剛。能斷一切貧窮苦故。善男子。此一切智心亦復如是。能斷一切輪迴苦故。   論曰。唯此發菩提心者得近彼果。應如是知。又善諫經雲。佛言。大王。汝若謂多種作中能多種作者未。若我一切行中行一切行。一切處中利一切處。謂學佈施波羅蜜多。如是乃至學般若波羅蜜多。大王。是故汝於三藐三菩提亦復如是。樂欲發生淨信意願利他。行住坐臥。若夢覺時。若飲食時。而常具足隨念作意。觀察諸佛菩薩聲聞緣覺諸異生身等積集過去未來現在一切善根。稱量已和合已。應隨喜者而自現前隨喜。乃至遍虛空界遍涅槃界亦自隨喜。又復隨喜一切諸佛菩薩緣覺及聲聞眾供養事業。平等迴向一切眾生。乃至令諸眾生得一切智智。普皆圓滿諸佛善法。日日三時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大王。汝以如是正行得名王者。不捐寶位求菩提行亦獲圓滿。說是報者。大王。汝於彼時由發菩提心故。善根業報經無量數常生天上。於諸天中作天帝釋。或生人間為人中王。大王。唯一發菩提心善根力故。餘無別業。應知圓滿或未圓滿。以要言之。佛言。大王。唯一發菩提心者救度一切眾生故。解脫一切眾生故。安隱一切眾生故。究竟令諸眾生至涅槃故。得生無量無數諸善根故。大王。復何說是多種作中能多種作耶。   論曰。此菩提心行相者。經說。過現緣起。如是願菩提心說入何地菩薩得戒。有雲。九地。虛空藏經雲。名聞利養是諸罪本。十地經雲。說初地中於彼利養無有少分親近希求若諸眾生來至我所。一切所須倍多給與。   論曰。如其所言則極喜地菩薩得善住不動相應。復說生如來家。決定趣向成等正覺。又虛空藏經說。聲聞乘而不能得如是。唯除樂大乘者。如最上授所問經雲。是慳嫉法正說名縛。具表此學說極喜地。遠離我想我執不起。雲何復執一切所須。如說施頭目等。   論曰。如是等經。入地已去正表此學。若遍論菩薩彼相應修習中。或復遮止不應頓作。菩薩未能學故。應知此二種遍諸學處。又一種學於成就作用不能學故。雖不修習亦無過失。無盡意經雲。行廣大佈施時。捨淨屍羅不為懈怠。以先未說亦不集行。如力親近故。又十地經說。設犯欲邪行戒惑染輕微。由樂菩提心故。舍利子。說菩薩別解脫戒成就四法。謂是菩薩於修習中得真實語。舍利子。若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已。志樂精進勤求善法。習諸議論堅持禁戒。於菩薩學具足修習。由親近於他如是戒學。或時違越輕毀師尊。極慚愧故起大怖懼。彼復受用尊重愛樂。圓成如是平等戒法。是菩薩於諸佛如來現前戒學發生樂欲正行應別授學。彼或無有善知識者。向十方現在佛菩薩前。專念作觀隨力稱量。已堅持是戒。勿復欺誑十方一切佛菩薩眾及彼世間諸天人等。正法念處經說。先少思惟已後競不施墮餓鬼趣。語已不施墮地獄趣。況復無上菩提具足許施。無餘世間諸眾生故。如法集經雲。善男子。菩薩應當尊重實諦。何以故。善男子。以集實諦名為法集。善男子。雲何名實諦。若菩薩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乃至棄捨身命不捨是心。不捨諸眾生故。是名菩薩實諦。若菩薩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已。復於後時棄捨是心。及捨諸眾生者。是菩薩為大妄語。實可呵厭。又海意菩薩所問淨印法門經雲。佛言。海意。譬如世間若王王臣欲餉一切城邑人民。集已棄捨。若飲若食不為辦設。於諸人民則為虛誑。而於飲食少不可得。高聲呵責忿恚而出。佛言。海意。是菩薩亦復如是。於諸眾生未度者令度。不應但修捷語利辯。乃至而不勤修多聞積集諸善菩提分法。彼菩薩者則為虛誑諸天世人。如先佛說。是聖所呵厭。於智大智無上勝智俱極難得。是故當知。菩薩不應但以語言虛誑一切天人世間。復次海意。或有人來勸請說法施作義利時。彼菩薩隨言為說。乃至棄捨己身修菩薩行不復虛誑一切眾生。當如是知。   大乘集菩薩學論卷第一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36 大乘集菩薩學論   大乘集菩薩學論卷第二   法稱菩薩造   西天譯經三藏銀青光祿大夫試光祿卿普明慈覺傳梵大師賜紫沙門臣法護等奉 詔譯   集佈施學品第一之二   論曰。故知自力所集。隨其行相於一善道亦應守護。如地藏十論經雲。如是十善業道佛所證果。若不真實守護一善業道。乃至臨命終時。而自稱言。我是真實行大乘者。我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當知是人是極虛詐。是大妄語。對十方界佛世尊前誑惑世間。說空斷見誘誑愚癡。身壞命終墮諸惡趣。   論曰。乃至臨命終時。能須臾說集諸善品。亦應修作。如藥師琉璃光經說。若見大心眾生如聞菩薩難行苦行及妙勝智。乃至入解發大勇猛。荷負重擔捄護眾生。盡諸苦本禮拜供養。說罪及隨喜福。勸請諸佛住世說法。乃至迴向菩提。為善知識勸請說法。或樂自說。當知是名為示道者。如文殊師利莊嚴佛剎功德經雲。世尊。是妙吉祥往昔生時。本行因緣發菩提心。亦如是發如彼所說。乃至最初遠離輪迴邊際。利益眾生行如是行。我於尊所發菩提心。現前勸請令諸世間脫貧窮報忿心恨心慳貪嫉妒。我得菩提時。悉不現起。乃至常修梵行脫諸罪欲。於佛隨學清淨屍羅。愛樂尊重於大菩提。不疾取證我處後際。於諸眾生一相無異。時十方界未聞我名無量不思議剎土悉皆嚴淨。由身語意業清淨故。於諸所作悉亦清淨。又一切時堅持淨戒。盡生死際無諸過惡。又阿□如來本願授決經雲。彼阿□如來往昔為菩薩時。作如是說。若我生生世世不出家者。是則虛誑一切諸佛如來。舍利子。如是菩薩於阿□如來亦應隨學。又舍利子。諸菩薩摩訶薩生生出家。或諸如來出世。或不出世。畢竟捨家出家亦如是學。所以者何。舍利子。若謂菩薩捨家出家是為最上。乃至男女眷屬不生愛著。如我生時無諸過失。   論曰。如上所說且止斯事。若說施戒罪相同等。及於罪相相應等事。應自棄捨若別別行相亦非無罪。於別行相然不攝故。而菩薩於諸眾生所有未來一切苦惱令得解脫。一切妙樂令其增長。若身語意不勤精進方便純熟。於緣合集不樂勸化。或散滅處亦不尋求。多分煩惱少分煩惱不起對治。於大義利及少義利或非義利不生損益。剎那俱捨。此說是罪。略說無罪謂自力能於境界事都無果報。或執如是於學表相體性是罪。若自力能境界相應罪處無有。同說罪等於相解脫。是菩薩學於平等身廣太無量劫後際說。復次略說菩薩此二種罪。如其成辦相應非相應可作不可作都無揀擇捨故是罪。謂言畢竟超出尋伺。如旃陀羅奴等謬解義故是罪。彼復雲何深心教誡經說。如慈氏因中四種辯才即諸佛語。何等為四。一者擇有義利揀非義利。二者擇此正法揀彼非法。三者破遣煩惱非增長煩惱。四者樂見涅盤功德不樂見輪迴功德。是名四種。以要言之。若爾雲何慈氏因中說是四種辯才。謂信善男子善女人生諸佛想。作議論想。聞善法故。所以者何。謂若慈氏有諸善說即諸佛語故。若於此慈氏辯才而生誹謗。非諸佛語起不尊重。是惡人輩即是誹謗諸佛所說辯才由。毀減善法招罪業報墮諸惡趣。   論曰。復次修習善巧發起愛樂。此行門中集學最勝作用。應當修學。希大果故如寂靜決定神變經雲。復次文殊師利。若菩薩於殑伽沙數等諸佛。是諸佛所有殑伽沙數佛剎。復於如是殑伽沙數劫。以自在王摩尼寶滿中持用佈施。若諸菩薩於如是法相聞已。一心思惟。我當修學。文殊師利。比前無學所有福報未若施此樂欲學地菩薩其福甚多。   論曰。是菩薩雖見此功德。未言如其修習等復如彼說。文殊師利。假使教化三千大千世界微塵等眾生。一一眾生得閻浮王。若以諸音聲讚歎受持讀誦如說修行大乘經者。於一日夜斷割身肉指爪乃至命終。一心奉行。文殊師利。緣是菩薩佈施心無怯弱。不驚不怖不畏。畢竟一心發親近想。無悔無疑亦無分別。於此最上正法攝受相應。意樂讀誦如說修行。文殊師利。是菩薩心勇猛故。則佈施勇猛。持戒勇猛。精進勇猛。禪定勇猛。智慧勇猛。一切三摩地勇猛。文殊師利。是菩薩設使於惡人輩。亦復不生瞋心厭心及餘過失。文殊師利。是菩薩如釋梵王等無所動。   論曰。今正是時。當一心學希大果報。月燈三昧經所說偈雲。若於河沙多億劫供養百億那由佛。清淨信心施餚膳亦施燈鬘及幡蓋。若於正法衰末世如是佛法欲滅時。於一日夜學是行。比前福報勝於彼。   論曰。是故一心勤修如佛經中所說菩薩學義。如寶雲經說善男子。菩薩於菩薩學堅持淨戒如是尋伺。若不於菩薩別解脫戒中。我雲何能得成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又何不於如來大乘諸經法中所詮菩薩行所集菩薩學。我當如是廣大修習。   論曰。我等無知。於此廣說菩薩制止容起惡覺。何非此理。於修習處了無過失。雲何修習處謂若於身所有三世受用。行清淨捨護諸眾生令淨增長。受是菩薩戒已。若此菩薩住修習處說是罪相。如菩薩別解脫經雲。於菩薩道攝受一切眾生令盡苦趣。彼菩薩道攝受安住過俱胝劫。唯一發起安隱之心及親近心。菩薩發是心者。應知於諸眾生一向攝受多種住處。如文殊清淨律雲。時文殊師利語寂音天子言。菩薩具足此五無間。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果。何等為五。菩薩深固作意求無上道。發心不墮聲聞緣覺之地。是初無間發心。自捨一切所有。於慳吝心而不共住。是二無間。我應救度一切眾生。於中不起懈退之心。是三無間。了一切法非空非有無生無滅。於中不墮諸見。是四無間。於諸法智和合一相。如是發心中無所住。由無所住於一切智悉無所得。是五無間。   論曰。謂身所受用福報不斷者。於捨護事令淨增長。如瑜伽觀想中說。彼所捨義攝受過失。觀想門中起離貪想。觀捨功德故。如月燈三昧經所說偈雲。如是不堅身。愚者心所樂。何常壽命中。剎那如幻夢。造諸惡業故。罪報常隨逐。由是無明因。死多墮惡道。又如無量門陀羅尼經說。雲何眾生得鬥諍因。謂計執財利而為根本。應當棄捨。若離貪愛即得是陀羅尼。又菩薩別解脫經雲。復次舍利子。菩薩於一切法極微細分不生他想。所以者何。怖取著故。最上授所問經雲。謂若佈施者無諸慳吝。執著者而常守護。又佈施者為盡貪愛執著者增長貪愛。佈施者無諸遍計。執著者有諸遍計。佈施者無有恐怖。執著者彼多恐怖佈施者住菩提道。執著者住魔境界。佈施者作無盡想。執著者作有盡想。又佈施者得諸妙樂。執著者而常逼迫。佈施者捨離煩惱。執著者增長煩惱。又佈施者得大富饒。執著者得大貧乏。佈施者善人事業。執著者惡人情計。佈施者諸佛稱讚。執著者愚夫稱讚。乃至佈施者自所生子不起樂著。非如於餘眾生起憐愍故。應知自心說有三種。何等為三。一者菩薩於菩提道正等相應。非邪謬相應。二者菩薩於菩提道起平等心。非高下心。三者菩薩於菩提道無種種行。非有種種行。是名三種自心所說。   論曰。謂於自所生子起非善友想。既非善友故非我友。若為利益隨佛教敕學負重擔故。於自所生子不生樂著。非如於餘眾生起憐愍故。應知發是心已。如於我子發生慈愛。則我於一切眾生亦復隨順發生慈愛。如是深心觀察悟解。我子既無異於一切眾生。則一切眾生皆是我子。所有眾生若自若他乃至居士。在家菩薩於其財利或非攝受眾生勿應耽著。非出離法又復不應愛樂隨順染欲。復次在家菩薩或有行來乞丐。隨何所鬚髮勇悍心而為給與。又作是念。我此財利若捨不捨畢竟散滅。雲何於捨受時而得無慾。謂我我所得畢竟忍。於所捨物離胎藏苦。心住正念歡喜愛樂不生隨轉。復次如是能捨謂於所捨物及乞丐者。應知有四種想。何等為四。謂怯弱故不能純熟善根先所造業。於大乘中心不自在。見取捨故。又若我及我所住安忍力。自與善人不起悔惱。如是修作。如是踴躍。如是精進。圓滿一切眾生所希求故。如是在家菩薩於彼乞丐者應作是想。或乞丐者返增過失。是菩薩應當善言慰諭。又乞丐者而不知恩。是菩薩亦復不起慳嫉。是為無罪。此世尊為下種諸菩薩。如菩薩別解脫中說。舍利子。菩薩無有四法。何等為四。一者菩薩無不信心。二者菩薩無有慳貪。三者菩薩無有兩舌嫉妒。四者菩薩無懈怠心。謂言我不能成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果。舍利子。若我有是四法。彼有智者於此了知。便謂邪命諂求非法染法重世財利。是為第一偷食信施。復次舍利子。菩薩如是心勇猛故。乃至頭目手足身體支分男女眷屬心所愛樂極妙樂事。舍宅國邑一切所有。悉能棄捨。又如那羅延所問經雲。若於財寶發是捨心。應知財利不生取著。然捨未起智故。若於攝受不起捨心。則於非攝受亦常執著。若隨乞丐者意於攝受發生智故。則於眷屬亦無取著。最上崇貴亦無取著。受用珍寶亦無取著。而菩薩若於財利不起捨心乃至極微細分。應知取著。復次善男子。而菩薩摩訶薩應當發如是心。謂我此身份於諸眾生尚能棄捨。何況所有外財資具。又若於眾生所如其所須悉能施與。謂有來乞丐須手以手須足以足須眼以眼。乃至脂髓血肉及餘身份。隨各施與。雲何復名外財資具。謂若庫藏孳生之物。金銀珍寶勝妙莊嚴。像馬車乘國土宮殿。城邑聚落吏民僮僕。作業士夫男女眷屬。若諸眾生於所有事。彼彼眾生如其所有。我當給與不生悔惱亦無退屈。不希果報及餘諂詐。復次我此施者隨順一切眾生故。悲愍一切眾生故。饒益一切眾生故。攝受一切眾生故。如我攝受眾生知如是法得菩提故。以要言之。善男子。譬如藥樹根莖枝葉花果皮核。若全若分。隨其取者不生分別。又復脫諸眾生病苦難時。亦不分別上中下性。善男子。是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應知於四大種身生藥樹想。於彼眾生可作饒益。須手以手須足以足。隨其取者如前藥樹不生分別。   大乘集菩薩學論卷第二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36 大乘集菩薩學論   大乘集菩薩學論卷第三   西天譯經三藏銀青光祿大夫試光祿卿普明慈覺傳梵大師賜紫沙門臣法護等奉 詔譯   集佈施學品第一之三   如聖所說無盡意經雲。菩薩當觀自身於諸眾生應何所作。謂四大種地水火風有種種門種種所作種種繫屬種種器具種種受用。隨眾生行或全或分。然我此身四大所集亦復如是。有種種門種種所作種種繫屬種種器具種種受用。於諸眾生作大依住如其觀察為利眾生。設身有苦不生疲厭。   論曰。捨受用福。如金剛幢經雲。菩薩以種種佈施十方無量貧窮困苦。受施之者。信菩薩行聞菩薩聲緣菩薩語。悉以來集。然菩薩佈施先發誓願。由聞菩薩心所願言。一切捨施意喜無厭。令乞丐者遂心滿足。隨其來者發心懺謝。如彼偈雲。我應詣彼施。汝知不可得。諸從遠方來。得無疲勞耶。如是於乞丐者頭頂禮敬懺謝慰喻。澡浴身穢為設敷具。如其所須一切給與。所謂或末尼車。閻浮提中柔善女寶眾具圓滿。或施金車侍衛僕從清淨女寶眾具圓滿。吠琉璃車。最上可愛歌詠音樂如前圓滿。玻胝迦車。於四方面現四寶女。執妙莊嚴色相無比。亦復圓滿。如前所說。末尼車者。垂諸寶網彌覆其上。駕以白象及御象者無量嚴飾。其寶輪相與車相稱。又於其上置諸妙寶師子之座乃至設眾寶蓋遍覆其上。莊嚴寶帳周匝圍繞。於四方面植妙幢幡燒種種香。諸妙堅香以為塗拭。散諸妙花遍覆莊嚴。又於其上百千妓女寶繩交絡。彼善御者正等和合。行無錯亂。乃至以諸粖香變異和合。雖聞此香意樂第一。令彼男女性行調適。復如彼說。為諸眾生當捨己身。承事諸佛之所攝受。或捨轉輪王位國城宮殿一切勝莊嚴具。如其乞者捨諸眷屬男女妻妾舍宅人民乃至或全或分一切捨施。如是飲食滋味。而菩薩具捨種種淨妙飲膳苦辣鹹淡種種上味。遍滋大種柔滑光澤。調適身心安住色力。乃至諸所至處愈諸疾病。悉令安樂。如是燈明粖香塗香華鬘衣服床敷几案房舍臥具病緣醫藥。而菩薩隨其給與。乃至種種廣大器具。謂無量無數金銀銅缽滿中珍寶。供佛世尊起不思議尊重信解等心。或施菩薩善知識等發希有心。或施住佛教者一切聖眾聲聞緣覺補特伽羅發清淨心。或施父母諸阿闍梨及餘師尊。發起尊重親近承事求學等心。或施歉乏困苦之者。於諸眾生作無礙眼發慈愍心。以要言之。若菩薩樂施象乘。七支安住高六十尺。六牙具足面目清淨如蓮華色。金繩交絡莊嚴身相。種種雜寶巧妙間飾。其鼻舉擲金色殊妙。行千踰繕那觀者無厭。若施馬乘。隨行四方其步平正。身得安隱控御僕從飲食具足如天莊嚴。施百千等。或施尊重諸善知識父母師長乃至歉乏困苦一切世間可受施者。心無吝惜亦無執著。大悲大捨是菩薩深心清淨。發生如是無量功德。乃至菩薩或施床座。謂賢王座及吠琉璃承足寶幾安師子床。金繩寶網處處垂下。柔軟茵褥無量嚴飾。熏諸妙香。大摩尼寶建妙高幢。無量百千俱胝。那踰多寶而用莊嚴。垂諸寶網。一一網孔懸眾寶鈴。香風搖擊。出和悅聲。或施大座仰目高視。無數行列蓋諸大地。一切國王大自在主。坐已灌頂。及於是座得無礙輪。教令諸小王等隨教奉行。如是乃至菩薩施大寶蓋。亦以大寶而莊校之。寶莖寶鈴寶繩寶網垂過耳頸。又於周遍吠琉璃寶末尼珠等結妙瓔珞。又諸網中如難禰天出妙音響。清淨和雅莊嚴寶炬。其數百千如集寶藏。又於周遍燒無價香。旃檀沈水百千俱胝那由他堅妙諸香。復有清淨寶蓋。如閻浮檀金光聚。亦以無量百千俱胝那庾多莊校嚴飾。以如是無數百千俱胝那庾多蓋。以心佈施諸來乞者。住於人前隨其給與。或施真實。諸佛滅後莊嚴塔廟。或施求法菩薩諸善知識及現生菩薩法師。若父母僧寶奉諸佛教乃至一切可受施者。皆以如是善根回向。如其最初諸有善時皆當親近。發如是願說此善根。於諸世間得常依住。於清淨法得正自在。若諸眾生以此善根。地獄罪報皆得除滅。畜生琰摩羅界息諸苦聚。彼以如是善根回向。我於善根亦復如是。居房舍時。願諸眾生滅諸苦聚。遇拯救時。願諸眾生脫諸煩惱。遇依怙時。願諸眾生離諸怖畏。若行去時。願諸眾生至一切地。若對向時。願諸眾生得畢竟忍。見光明時。願諸眾生得無暗慧。睹電光時。願諸眾生破無明暗。得燈炬時。願諸眾生畢竟淨住。遇勇健時。願諸眾生於不思議法深入正理。遇勇將時。願諸眾生而得無礙智蘊。乃至言無虛飾。深固意回向一境心回向。歡喜心回向。極喜心回向。柔軟心回向。大慈心回向。愛樂心回向。攝受心回向。守護心回向。安隱心回向。以如是回向。又我此善根。願諸眾生得淨所趣成就。得淨所生成就。得淨福相嚴身成就。得無損壞成就。得廣大施成就。得久遠心成就。得無失念成就。得通達惠解成就。得無量覺悟成就。得身業意業一切功德莊嚴圓滿成就。又以無量善根與諸眾生供養諸佛。由供養已得無損減。於佛世尊懺諸罪惡。親近如來應供正等正覺。聞所說法聞已離諸疑惑。如聞受持而得相續具足正行。由供養如來故得成事業。心勤修習無諸罪惡。又我植此善本畢竟離諸貧窮於七聖財而得圓滿。隨諸佛學得勝善根普能成就廣大信解入一切智智。於諸世間作無礙眼。具相嚴身清淨攝受一切功德。莊嚴語故成就諸根。十力繫心分別之所積集。於遊止行無不圓滿。又諸如來成妙樂處。願諸眾生亦復皆得。如六十回向儀軌中說。願諸眾生獲得智食。不應食者心遍了知。決定不揀擇食樂不肉食。乃至不生愛慾。願諸眾生如雲降雨得法一味。願諸眾生得諸上味。於最上法樂止息充滿。一切佛法極善思惟。不生執相。謂不壞乘。最上乘。最勝乘。速疾乘。大力乘等。願諸眾生樂睹諸佛得無厭足。願諸眾生見善知識得無間斷。願諸眾生見無毒藥。願諸眾生息除煩惱。願諸眾生睹淨日輪願諸眾生。破黑暗已隨樂為說。如是身相照了自性願諸眾生。睹勝光明不見惱害唯見適悅。賢善愛樂希望極喜詣諸佛所。願諸眾生具足戒香。於菩薩波羅蜜多戒而不毀禁。願諸眾生熏修佈施。遍捨一切。願諸眾生熏修忍辱。得心不動。願諸眾生。熏修精進被大精進鎧。願諸眾生熏修靜慮。依現在佛前得三摩地。願諸眾生熏修菩薩迴向。願諸眾生熏修一切白法。解脫諸不善法。願諸眾生獲天資具。願諸眾生起大智行獲聖資具。願諸眾生以菩提心熏諸異生得妙樂具。願諸眾生離諸輪迴行苦獲安隱資具。願諸眾生得住淨佛國土證諸法觸。謂功德住。相應住。廣大不動最上諸佛住。願諸眾生得近佛遊止願諸眾生得無量光照諸佛法。願諸眾生得無礙光能以一光照諸法界。願諸眾生得安樂身獲如來身。願諸眾生猶如藥王畢竟能別方論。願諸眾生猶如藥樹得無損害。願諸眾生如世良醫滅除疾病。得一切智至安樂處。願諸眾生為世良藥。如其深心擣篩和合。願諸眾生除諸病惱。願諸眾生得大勢力身。願諸眾生得碎諸輪圍山力。願諸眾生得無限量器盡虛空界廣大念根。世出世間一切所說普攝。印持得無忘念。願諸眾生得善淨器。了悟三世諸佛分別清淨無堅執著。願諸眾生所欲至向得一切處行佛地上。願諸眾生於餘一切眾生得心無損害。願諸眾生一剎那心緣諸法界。及詣一切世界無疲無倦。由無厭倦得身通輪。願諸眾生得妙樂行。同諸菩薩行詣道場。願諸眾生於善知識及無量善根得心無捨離。知恩報恩隨所守護。願諸眾生與善知識同一利樂。願諸眾生深心歡喜惟善攝受。與善知識安樂共住隨修福行。願諸眾生於善知識所有善根清淨業報。同一大願。願諸眾生住大乘行永離憂暗。於一切智得無窮盡。願諸眾生深覆善根。為諸如來之所守護。願諸眾生覆護智德。解脫世間一切惑染。願諸眾生具足白法不起散亂。於佛法中得不壞行。願諸眾生張十力蓋覆蔭一切。願諸眾生得大深心畢竟覺了。願諸眾生踞師子座得佛神通。於諸世間如是觀察。又虛空藏經雲。我所積集善根法智善巧。無不與諸眾生而為依住。   論曰。捨過未受用。如無盡意經雲。若善心心所法唸唸回向菩提。是為善巧。若未來善根決定菩提。現前於諸事業所起善心。皆用回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論曰。如是心心所法修習。信解圓滿一切捨施。又心所行及身方便捨諸攝受。此言攝受者。即是解脫三有苦本。是中於無量阿僧祇劫種種所造。應招世出世間無量富樂。於身自然如意受用。我應以財利鉤拔諸眾生置彼岸處。菩薩於菩提道佈施。餘如寶雲經說。   護持正法戒品第二之一   論曰。是人於身雖捨。復何名護。謂若以自受用施諸眾生。雲何受用。何等名施。若無受用亦無守護。是故護自身者。應以受用利益眾生。菩薩別解脫經雲。舍利子。應知護他者即是護身。舍利子。如是行相。若菩薩成就護他。設遇喪命因緣。我於是業悉不應作。又無畏授所問經雲。復如大車負極重等。唯諸智者於法覺了。無盡意經亦作是說。為護諸眾生者。設身有苦不生疲厭。況捨善知識耶。故華嚴經雲。善男子。菩薩由善知識任持不墮惡趣。由善知識具足超越菩薩學處。由善知識教導而得出離世間。由善知識而得親近菩薩無忘失行。由善知識而得攝受菩薩一切希有行故。由善知識依正覺道除業惑障出生死城至清淨處。善男子。是故親近承事善知識者。應如是作意。謂心如地荷負一切。無疲倦故。心如金剛。志願不可壞故。心如輪圍山。設遇諸苦無傾動故。心如僕使。隨諸作務不厭賤故。心如傭人。洗滌塵穢離憍慢故。心如大車。運重致遠不傾壞故。心如良馬。不暴惡故。心如舡筏。往來不倦故。心如孝子。於諸親友承順顏色故。又善男子。應於自身起病苦想。於善知識起醫王想。隨所教令作良藥想。所修正行作除病想。又善男子。應於自身作怖畏想。於善知識作勇健想。隨所教令作器仗想。所修正行作破怨想。復次解脫觀優婆夷言。善男子。菩薩於善知識隨所教令應思供養諸佛世尊。菩薩於善知識言無違逆。得近一切智故於善知識言無疑惑。得近諸善知識不離作意。得諸現在利益。又如善財詣堅固幢比丘所。頭面禮足右繞百千匝卻住一面。時堅固幢比丘觀察禮敬。更復諦觀亦復禮敬。如是思惟遍觀察已。謂言從何所來作是相者。於現前功德利益求念堅固無量行願。不捨是意希望見相及音聲取。乃至作禮而去。如其詣善知識見一切智涕淚悲泣。至海雲比丘所作禮而去。又菩薩別解脫經雲。舍利子。菩薩樂善法欲世間珍寶無不棄捨。以身承事無不恭敬。供給走使及餘語業無不勇捍。於和尚阿闍梨極生尊重。乃至所以者何。為斷繫縛求如是法。為斷生老病死憂悲苦惱求如是法。發心如寶。除諸眾生貧窮困苦。求如是法。發心如藥。安樂一切眾生。求如是法。最上授所問經雲。復次長者。或於菩薩所聞一四句偈。受持讀誦為他人說。及積集菩薩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惠相應之行。彼於阿闍梨法應生尊重。乃至以名句文說偈讚歎。若一劫中於阿闍梨親近承事。常行正直。一切財利受用供養長者。於阿闍梨尊重尚未圓滿。   論曰。雲何於法尊重。八千頌般若波羅蜜多經雲。善男子。汝於善知識應起尊重愛樂。爾時常慘菩薩摩訶薩如是行相尊重作意。次詣一城。入是中已。我為供養法上菩薩摩訶薩故。當自賣身隨取其直。然我於長夜中為欲因緣受生死身。流轉諸趣無量無邊。未嘗為法及利眾生。時常慘菩薩高聲唱言。從其聽聞。誰買此人誰買此人。以要言之。時魔波旬即從座起。令諸婆羅門長者等不聞其聲。欲自賣身了不可得。彼一詣已皆無聞者。即自悲泣。唱言。怪哉。於其財利斯何難得如是。我自賣身尚不可得。時有天主。名爍迦羅。作梵志身。乃至白常慘菩薩言。善男子。汝何住此悲泣憂惱。常慘菩薩白言。梵志。我今樂善法欲為供養法。當自賣身竟無買者。爾時梵志語常慘菩薩言。我不須人無所施作。要當人身心血骨髓。乃至於此賣否。時常慘菩薩自念。獲大善利我今圓滿。定知般若波羅蜜多方便善巧。我身尚賣何得吝惜心血骨髓。發踴躍心。善分別心。極歡喜心。白梵志言。是身隨意。乃至常慘菩薩右執利刃。刺臂出血去臂肉已破骨而往。是時有長者女。處高樓閣遙見是事。乃至詣彼謂常慘菩薩言。汝何如是於身苦楚。乃至童女聞供養已復語。善男子。彼有何等功德善利。白言。童女。彼菩男者為我善說般若波羅蜜多方便善巧得如是學。如是學者為諸眾生作所歸趣。以要言之。復次童女語常慘菩薩言。善男子。於阿闍梨為求如是廣大法者。如是於二法義。於殑伽沙數劫當捨是身。為求如是廣大法故。善男子。我今具有金銀末尼珠寶吠琉璃等。乃至汝於法上菩薩廣作善利。時童女與五百眷屬俱詣法上菩薩所。爾時法上菩薩摩訶薩。即從坐起詣已住捨。於七歲中如是入妙三摩地。常慘菩薩亦七歲中不起欲尋。不起謗尋。不起害尋。不著滋味。但念法上菩薩當於何時出三摩地。如是詣法座前。於此說法盡地方所。散種種花諸妙珍寶。時長者女與現前五百眷屬。於常慘菩薩威儀進止亦如是學。時虛空天響報常慘菩薩言。是法上菩薩後當七日出三摩地詣彼城中隨宜說法。爾時常慘菩薩聞是聲已。生極喜樂及適悅意。掃地嚴淨。時長者女與五百眷屬。於法座前以智善巧七寶間飾。復次常慘菩薩於地方所嚴持掃灑。周遍求水了不可得。而於是處有魔波旬。名曰飲漿。隱蔽諸水為令菩薩心生苦惱退失道意增不善本。時常慘菩薩知魔蔽已。我應刺身出血灑地。所以者何。是地方所多塵土界。於法上菩薩身或坌污我今為法設破己身斯何吝惜。又我往昔為欲因緣。往復無際輪迴生死。不曾為法捨自身命。作是念已。即執利刀刺身出血遍灑其地。諸女眷屬亦如是學。時魔波旬皆不得便。故大乘四法經雲。佛告諸比丘。菩薩盡其形壽乃至或遇喪命因緣。畢竟不得捨善知識。   大乘集菩薩學論卷第三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36 大乘集菩薩學論   大乘集菩薩學論卷第四   西天譯經三藏銀青光祿大夫試光祿卿普明慈覺傳梵大師賜紫沙門臣法護等奉 詔譯   護持正法戒品第二之二   論曰。於是經典不捨諸善知識如護己身。於是經典一剎那頃樂菩薩學。於是經典集菩薩行。於菩薩學應擇彼言。是故伺察不墮是罪。於無智處亦不愛樂。見是經典常樂尊重。見是經者不捨諸善知識。為說護持一切正法。如海意經雲。然善男子不可說者。謂以文字語言於無生法中而不可說。若以文字語言詮總持門。乃有其說。此即名為護持正法。又善男子。有說法師於如是等甚深經海如說修行者。若人於此法師親近恭敬尊重承事。密為護持。飲食衣服坐臥之具病緣醫藥種種供施。護諸善品及護語言。設有誹謗亦為覆藏。此即名為護持正法。乃至善男子。於他無諍可勝無法可說。是人與法俱無有執。此即名為護持正法。又善男子。於諸眾生解脫慧中不生損減。不以財利之心為他法施。此即名為護持正法。又善男子。或因聽法或因說法。乃至行於一步一出入息間而專住者。此即名為護持正法。以要言之。又善男子。若於色心境界之中無諸攀緣。唯一境性調伏止息。此即名為護持正法。又乃至善男子。若謂是法於法可轉。是法無所取著。此即名為護持正法。   論曰。彼說法師雖說親近善知識。及不捨善知識相。若不護持正法。是不守護。是不清淨。是不增長。即非菩薩決定於如是事護持正法師子吼勝鬘經雲。佛言。菩薩所有殑伽沙數無量行願。皆應涉入一大願中。所謂護持正法。護持正法者是大境界。彼經復說。譬如有大力士少觸身份為彼損害。佛言。勝鬘。少護正法亦復如是。令魔波旬得大憂惱。我不見餘一善法能令惡魔生此憂惱。如是唯少護持正法之者。又雲。譬如須彌山王端正殊特。於諸黑山最為高大。佛告勝鬘。如是大乘捨身命財以攝取心護持正法。勝餘住大乘者不捨身命財所護一切善法故。如海意經偈雲。護持如來正法者。即為勝尊所攝受。諸天龍王緊那羅福德智惠皆能攝。乃至護持如來正法者。所生剎土不空過一切生中見勝尊。見已即得心清淨。護持如來正法者。而得宿命大我法出家善利數。能成所修真實清淨行。又雲。護持如來正法者。得大總持及善利。正使百劫非聽聞。由具辯才悉無礙。護持如來正法者。乃至釋梵護世等人中復得轉輪王。悉悟菩提安隱樂。護持如來正法者。具三十二殊妙相大智莊嚴喜樂身。隨所見者無厭足。護持如來正法者。而不捨離菩提心。波羅蜜行不棄捐。普能攝受多種善。   護法師品第三   論曰。守護方便說有三種。謂護身語得離諸難。護持正法行者思惟守護。不令他人之所損害。離此難事。如虛空藏經護持正法諸菩薩等同說偈言。最上兩足尊。於此滅度後。鹹生勇猛心。不自惜身命。護持佛正法。棄捨於利養。及離諸眷屬。為證佛智故。不捨是正法。若毀恨罵辱。乃至加惡言。護持正法故。我等皆當忍。或戲調輕蔑。誹謗不稱讚。護持正法故。一切皆當忍。又總略雲。為末法眾生。我當持正法。如世惡比丘。有大增上力。於諸妙經典。不聽亦不讀。唯自師己見。執異互相非。又於甚深教。皆順解脫果。如是正法中。心不樂分別。乃至以慈念眾生。或不住是法。為起悲愍心。得持是經故。若見毀戒人。貪著於利養。我當憐愍心。方便令棄捨。若見噁心者。譭謗於正法。我以慈忍心。正見令歡喜。如力護彼人。善成於語業。或復不與言。彼當自安住。後以四攝事。成熟如是人。於罪惡行中。教導令開悟。或能捨憒鬧。寂住善境界。如自在鹿王。少欲及知足。乃至偈雲。若入於聚落。調柔心正直。諸有求法者。為說深妙法。令遠住空閑。樂寂靜法欲。由斯善利中。而常獲法樂若諸迷謬者。數數現其前安住法樂中。應當自觀察。我為導世師。不染世間法。而於毀讚中。若須彌不動。破戒諸比丘。設來增譭謗應自忍是事。慎勿加於彼。又此諸法中。我說。無所有。於斯正法行。不生冤報想。假我沙門相。實無沙門德。聞此嗢陀南。於經亦譭謗。或截於耳鼻。及不喜樂見。聞此嗢陀南。正法悉誹謗。未來諸比丘。護持正法者。為其作留難。不令聞是法。或為王所執。謫罰於大眾。我願承佛威。普皆聞是法。當來惡世時。寧喪於身命。護持正法故。作眾生利益妙法蓮華經亦作是說。應入行處。及親近處。常離國王。及國王子。大臣官長。兇險戲者。及旃陀羅。外道梵志。亦不親近。增上慢人。貪著小乘。三藏學者。破戒比丘。名字羅漢。及比丘尼。好戲笑者。諸優婆夷。皆勿親近。若是人等。以好心來。到菩薩所。為聞佛道。菩薩則以無所畏心。不懷希望而為說法。寡女處女。及諸不男。皆勿親近。以為親厚。及至販肉自活衒賣女色。如是之人皆勿親近。兇險相撲。種種嬉戲諸婬女等。盡勿親近。莫獨屏處。為女說法。若說法時。無得戲笑。   論曰。復說是難。所謂魔事般若經雲。謂魔波旬於未久住菩薩乘者修習此般若波羅蜜多時。起大勢力。又雲。復次阿難陀。若菩薩摩訶薩修習此般若波羅蜜多時。有惡魔來於菩薩所。生嬈亂意現怖畏事。化雷電火燒十方界。欲令菩薩驚怯毛豎。於一念中退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復次教人書寫乃至讀誦。是人不樂棄舍利養。從座而去。如是狂亂作大戲笑。復次書寫乃至讀誦起諸魔事。謂尋求城邑聚落和尚阿闍梨父母知識營從親黨如是作意。又復思念賊難衣服財物。復次有說法師樂欲如是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書寫乃至讀誦。彼聞法者或生厭怠。於法師所如是顛倒。樂往他處聽餘經法。又說法師樂欲大器。彼聞法者希望少分。或說法師唯樂略說。彼聞法者更希荷負。如是一切說為魔事。又虛空藏經雲。乃至樂行十不善業捨於善法。如是一切悉為魔事。海意經雲。世尊。復次菩薩住阿蘭若樂處閑寂以為止足。雖離俗出家少欲知足。然妙樂行不求多聞。亦不化度眾生。於講法處不樂聽聞。是中隨宜所說諸決定義。應當親近不生諮問。於少善行亦不希求。然住空閑多樂憒鬧集煩惱行如彈指頃。即從座起不自知覺不修違害壞道觀門。不行自利利他。世尊。是名菩薩住阿蘭若第七魔事。以要言之。世尊復次菩薩有惡知識親近承事。與善知識體相無異乃至斷四攝事斷修福業斷護持正法。唯修狹惠少欲知足。教招為說聲聞緣覺。若時菩薩離大乘行於此菩薩營務定可作者。故樂稱量。唯修狹惠。如有處說。菩薩於菩提道勇猛精進暫無懈息。或八九劫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然不能得是菩提果。世尊。是菩薩勇猛精進。於此住著決定無有。唯處閑靜得此果故。世尊。是名菩薩於善知識體相第十魔事。若人於此菩薩乘為魔鉤所制。緣他法行共樂修習。如其隨轉親近下劣之所修作趣下劣行。所謂惛迷。所向無知猶如啞羊。乃至是名第十一魔事。   論曰。不學如是勇猛精進菩薩。於一切時處修習如不習等。彼寶雲經說。謂諸菩薩於諸威儀進止發精進行。若身若心嘗無懈倦。是名菩薩畢竟精進。雲何於此精進得生懈倦。或非時分修極重事。遽生怯弱尚未成熟信解難行苦行。便謂施自身肉何得非時持此受用施諸眾生。由是菩薩於諸眾生而生懈倦。即時損棄積集大果菩提心種子。又虛空藏經雲。非時固求是為魔事。謂非時於身忽起如是捨心。如先不修習亦勿少施。住是念者以癡自害。違純熟菩提心等。是故捨自身肉等事。應善守護如善現藥樹受用根種於非時施。應善守護此正覺藥樹亦復如是。   論曰。於魔事平等是難。如寶雲經說。佛告善男子。雲何離諸魔事得不壞善。謂此菩薩一切時處。應先遠離諸惡知識亦不對類。詣彼方所論世俗語親近利養供養恭敬。如是多種一切時處悉皆遠離。又若微細煩惱能障菩提道者。一切時處亦皆遠離。善知如是所對治故。彼經復說惡知識相。謂毀正戒者。此惡知識。應當遠離。如是毀正見正行正命之者。悉皆遠離。樂憒鬧者。多懈怠者。著生死者。背菩提門者。樂居家眷屬者。應當遠離如是諸惡知識。善男子。雖樂遠離此惡知識。然不於彼發起噁心及損害意。應如是住心。又世尊言。處眾生界破遣合集。是故我應遠離此故。   論曰。失菩提心是難。故寶積經雲。復次迦葉。菩薩成就四法失菩提心。何等為四。一者謂於阿闍梨及餘師長。而不尊重返生欺誑。二者無疑悔處令他疑悔。三者住大乘者而不稱讚段生罵辱。四者與人從事心行諂詐而無正直。復次迦葉。菩薩成就四法諸所生處得不捨離菩提之心。乃至坐菩提場相續現前。何等為四。一者設遇喪命因緣。不以忘語親近戲笑。二者與人從事心行正直離諸諂詐。三者於諸菩薩起議論想。隨所四方稱讚其名。四者化度眾生志不求餘。一切具足令住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言。迦葉。是名四種。師子王所問經偈雲。若人行法施。亦不為凌滅。是入速疾得。諸佛集會中。如星賀太子。生生念法施。又生生世世。乃至夢寐中。不捨菩提心。況復今覺時。彼經又雲。若於是行處。或聚落城邑亦不捨是心。教化令他悟。文殊莊嚴佛剎功德經雲。菩薩成就四法不失本願。乃至得離憍慢慳貪嫉妒。或見他人安隱富樂代之悅豫。   論曰。如是於菩提心開發無妄失故。如寶積經說。一切威儀進止。皆菩提心事業。是心由過去菩提心故。又月燈三昧經偈雲。若人多疑惑。應受我教敕。由得此深心彼疑當出離。   論曰。不澄厚是難。遠離此者。見寶雲經說。菩薩發如是心。以我精進怯弱下劣及懈怠故。修習菩提自謂難得。如是於無量多百千劫之所積集。如救頭然方證菩提。我今棄捨如是重擔。雲何菩薩發如是謂言。所有三世如來正等正覺。精進修行方現等覺。乃至如是非不長時現成正覺。我今亦應於多劫中護持攀緣。為諸眾生積集精進。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論曰。復說是難。寶積經雲。於未成熟眾生而同善巧。是菩薩錯謬。於非法器眾生示以諸佛深廣妙法。是菩薩錯謬。於廣大信解眾生示下劣乘。是菩薩錯謬。   論曰。不信解是難。如護國經雲。謂於佛法僧寶不生信解。亦不信解學杜多行。亦不信解罪福等事。住是過失門者。由此死已設生人中受癡冥報。後受地獄餓鬼畜生之苦。   論曰。為離此者。見寶積經說。若人於甚深法無所入解。不生誹謗如來如是證知。又雲。然我不能知解。但於無量諸佛菩提。種種信解故。如來為此眾生說正法行。   論曰。應知捨善營事行是難。故菩薩別解脫經雲。於行法比丘所為供養佛。聽聞妙法親近營事。   論曰。彼營事行。如寶積經說。佛言營事比丘於諸比丘眾應護持是心。若阿蘭若比丘樂空寂處坐。彼營事比丘於一切時處不應役使。時阿蘭若比丘設入眾學處而得役使。是營事比丘應代彼作。或別請比丘代彼阿蘭若比丘作故。若有行乞食比丘。彼營事比丘應與美膳而供給之。復次迦葉。若有比丘得離扼者。彼營事比丘隨其所須一切給與。所謂飲食衣服臥具醫藥。若離扼比丘所住之處。不應高聲。彼營事比丘於離扼比丘所。近住坐臥為作防護。隨其所樂上妙飲膳而供給之。又雲。若有多聞比丘。應當勇悍乃至守護。若有說法比丘。應當為法乃至就座聽法。住法會處或論議場清淨之處。乃至應當三唱善哉。以要言之。不應於所有物起自在想。設少有辦事眾許方作。勿自許用。乃至現前僧物。四方僧物。不相掍聚。及佛塔物更互積聚。應善遮防如是顛倒。若四方僧物與現前僧物互有疑濫。彼營事比丘應白眾言。此現前僧及四方僧利養事。應同意施作如是佛塔朽壞。應求施者而為興作。是佛教敕。復次迦葉。若佛塔物多。彼營事比丘不應分與現前僧及四方僧。所以者何。以佛塔物下至十分之一。皆是淨信。何得多取。諸天世人生佛塔想。況復珠寶皆即寶故。若取佛塔衣於如來制底。寧使風雨曝爛散滅。不應以寶貿易此衣。如來塔衣無有人能善作價者。又佛無所須故。佛言。迦葉。若營事比丘以噁心故。於持戒者為手供給自在役使。以不善業墮大地獄。設得為人作世奴僕希求財利。為他役使毀罵打撲。以要言之。或於比丘更作新制。恐畏謫罰非時役使。是營事比丘以不善根墮大地獄。名曰多釘乃至千釘釘身。熾然猛焰成大火聚。又總略雲。其舌廣長百由旬量於舌根上每百千釘熾然猛火。難堪難忍。佛言。迦葉。又營事比丘若來若去。得僧利養慳惜拘藏。或應時不時與或困苦與。乃至不與。是營事比丘以不善根故。死墮餓鬼。名食糞丸。有大力鬼持以示之。初不得近。然於糞丸仰目諦視。受飢渴苦經百千歲。於其飲食了不可得。設有少得。由險惡行悉成糞穢。又僧護緣起亦說是難。佛告僧護比丘言。如汝所見。實非是壁。是地獄人。迦葉佛時。是出家人以非理洟唾污僧坊壁。由斯業報受肉壁苦。猛火燒然至今不息。又汝所見。實非是柱。是地獄人。如前非理以洟唾污僧坊柱。受肉柱苦至今不息。又汝所見。實非樹葉華果。是地獄人。如前非理於僧坊樹葉華果。獨先受用或與白衣。受肉樹等苦至今不息。又汝所見。實非緊索。是地獄人。如前非理於僧坊索。獨先受用或與白衣。受肉索苦至今不息。又汝所見。實非是杓。是地獄人。迦葉佛時。而為沙彌。以慳誑心執杓摩拭。客比丘來時。彼沙彌見已背立。客比丘言。此眾有漿飲否。彼慳吝心答如是言。汝何不見執杓摩拭。求欲飲水尚未可得。時客比丘到已默然。空無所得慚□p□□□□殮□□稂馝□檢□□□□□□□□□□□橝抯b□□樂□□□□樑餽□□□□言□送□□□埤□送□餑□□□言埤□□茶妼□□馯□褾橫摜薄慼慼潮紸C嬌□□□□□□礸□□訇j□□飾□飀□□樈禐逆□□□□□摜薄慼慼慼暴凄囍H嬌□□□□□□□撚戀逆□妳□嬌□□蓮□餑□好□□□□□娾□□□奠□□□窗慼慼撲W樀□□□□□□□□奰□□□□□□□□□礸□福□暈粿□□□□□□□□樑餽□奾□□□□餑□□□□逆□□覲餑□□□□大□切埤□□饇□檢□□妖□□□秅粿□□□□□茵□□□□旅□□□饖□□□□□□埤□縷□羇□□□殮□訖□□□□襛□褸□□□□□□椸□□□妖殮□□□馝嬌□□程椸□□□□□□□□橝ョ慼慼潼銦澗t橐□□襐檢□餑□□□□□□訇裟O□妯□覕埤□□□庚鞢撞隉撙飽慼慼慼慼憐m□□埤□漶慼慼慼歐翋ㄐ撬芊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憫耙瘙□□□埤□樂□□□□□□□□□□驤□妅□□埤□鴃爦u□□□診□□□□逆□□殮□□程椸□□□   空品第四   論曰。復次經說大義。如虛空藏經雲。佛告彌勒菩薩言。灌頂剎帝利王。有五根本罪。若犯此者。焚滅一切宿種善根。趣向惡道墮他勝處。遠離一切天人等樂。何等為五。善男子。謂灌頂剎帝利王。故取佛塔物四方僧物。自作教他。是名第一根本罪。若謗聲聞乘法緣覺乘法謗大乘法隱蔽留難。是名第二根本罪。若依我法而出家者。剃除鬚髮被袈裟服。於學無學持戒毀戒。脫其袈裟逼令還俗。或加捶打獄囚繫閉。或斷命根。是名第三根本罪。殺害父母。殺阿羅漢。破和合僧。以噁心故出佛身血。隨作一事是五無間業。是名第四根本罪。若謗無因果不畏他世。自行十不善業道。或轉教多人。身自堅住。教他堅住十不善業道。是名第五根本罪。乃至總略。若樂破壞國邑聚落舍宅人民。是名根本等罪。以要言之。復次善男子善女人初行住大乘者。有八根本罪。此初行住大乘者。於根本罪而有錯謬。焚滅一切宿種善根。趣向惡道墮他勝處。遠離天人大乘等樂。久處輪迴離善知識。何等為八。此諸眾生因昔惡行。而生險難五濁惡世。以少善根近善知識。得聞甚深大乘經典。其人淺智即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而初行菩薩聞說甚深法空經典。如其所聞受持讀誦。為前淺智如實開示巧妙文義廣大境界。彼愚夫異生聞如是說。心生怖畏。心怖畏故。即便退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發聲聞乘心。是名初行菩薩第一根本罪。善男子。以犯罪故。焚滅一切宿種善根。趣向惡道墮他勝處。遠離天人大乘等樂。毀菩提心。是故菩薩於他有情補特伽羅深心志願。應先知已如心所行。隨其漸次而為說法。譬如漸入大海。以要言之。復次初行菩薩。發如是言。汝不能修習六波羅蜜行。亦復不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汝應速發聲聞辟支佛心。汝可速得出離生死。乃至如前所說。是名初行菩薩第二根本罪。   大乘集菩薩學論卷第四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36 大乘集菩薩學論   大乘集菩薩學論卷第五   西天譯經三藏銀青光祿大夫試光祿卿普明慈覺傳梵大師賜紫沙門臣法護等奉 詔譯   空品第四之二   復次初行菩薩。作如是言。汝何堅持守護波羅提木叉及律儀戒。應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讀誦大乘經典。若身語意所集煩惱。不善業報悉得清淨。乃至如前所說。是名初行菩薩第三根本罪。復次初行菩薩。作如是言。善男子。如能遠離聽受讀誦聲聞乘法。亦不為他人說此聲聞乘法。不能得大果報。不能永斷煩惱。應信大乘經典。聽受讀誦為他人說此大乘經法。能令懺除一切惡道罪報。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如彼所言。取是見者二俱得罪。是名初行菩薩第四根本罪。復次初行菩薩。作二種語。如其所見大乘經典。為利養故廣大稱讚受持讀誦。聽其義理為他人說。便作是言。我是修大乘者。見他得利而懷嫉妒。又陀所得或全或分。便生譏謗輕毀淩蔑。以嫉妒故。自高其身。便謂我得過人之法。於大乘中有斯妙樂。是人由財利故。得大重罪。趣向惡道墮陀勝處。譬若有人欲入大海修治船舫。將至寶渚自壞其船喪失身命。此初行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欲入大乘海中。以嫉妒故而作妄語因緣。毀壞信船斷智慧命。此初行愚童諸小菩薩。以嫉妒故得大重罪。是名第五根本罪。復次善男子。未來世中當有在家出家初行菩薩。於甚深空義所屬經典三昧總持諸忍諸地大莊嚴事。善人沙門及菩薩行於此大乘經典。受持讀誦廣為人說。然於是法我自所證。由悲愍故我為汝說。應當修習。汝亦得證是甚深法如我知見。彼不實言但能讀誦此甚深法及為他說。於此深法而實未證。求利養故。妄說我得三世諸佛所證之法。菩薩聖人無有過上。得大重罪。即是欺誑諸天世人。於聲聞乘尚未能得。何況入解大乘勝行及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譬若有人居大曠野。大果樹下飢渴所逼求索飲食。此大果實色香美味皆悉具足。棄已自趣毒藥樹下。食毒藥果即時命終。我說此人亦復如是。於難得中得獲人身。依善知識遇大乘法。貪利養故。虛衒己德卑賤他人。如是行相得大重罪。由重罪故。決趣惡道。是人一切剎帝利婆羅門吠捨首陀及諸智者之所擯棄。皆勿親近。善男子。是名菩薩第六根本罪。復次善男子。未來世中剎帝利王有旃陀羅國師等。而實愚懵。自謂明智起諸憍慢。具大財寶及大受用。種種佈施營修福業。恃佈施故增益我慢。向剎利王分別沙門無量過失。依王勢力非理治罰責其課調。時諸比丘為彼所逼。或取佛塔物四方僧物現前僧物。而轉與之。諸旃陀羅持以上王。如是二種俱獲重罪。善男子。是名初行菩薩第七根本罪。復次有剎帝利王與旃陀羅沙門共立制限。非法謂法法說非法。捨諸契經毘奈耶學。不依時說及廣大說。捨大悲眼般若波羅蜜多學處方便善巧學處及餘契經所說學處。捨如是行相。彼行法比丘先所修習極生嬈亂。以嬈亂故損智惠命。即便棄捨奢摩他毘缽捨那。勸行他事多有所得。時彼比丘無以制伏諸結煩惱。又諸比丘或於彼時毀棄深心。戒見行等多起過失。實非沙門自謂沙門。實非梵行自謂梵行。說法問難如螺貝音。令王大臣恭敬供養。向白衣捨說是行法比丘無量過失。令王大臣為立制限。取彼行法比丘所樂受用資生之具。如是二種俱獲重罪。所以者何。禪定比丘是良福田。營福業者之所依止。是求三昧總持諸忍諸地之器。執持應器作世光明。開示正道於業煩惱地。令諸眾生住涅盤道。善男子。是名初行菩薩第八根本罪。   論曰。如彼復引餘契經雲。若諸菩薩聞虛空藏菩薩名已。無有疑惑。欲睹見者。畏墮惡道懺彼重罪。於虛空藏菩薩。稱念其名恭敬禮拜。善男子。如其福力住其人前。或見本身或現梵王身。乃至或現童男童女等身。令初行菩薩如從座起於所犯罪悉皆懺悔。及為演說甚深方便善巧大乘之行。乃至住不退地。又總略雲。設不現前彼初行菩薩面。於東方阿嚕拏天子住立其前。燒香勸請作如是言。汝阿嚕拏天。有大慈悲具大威德。照閻浮提悲愍覆護。速自勸請虛空藏菩薩起大悲愍言覺悟我。而於夢中方便顯示所犯罪報。授我懺悔得聖大乘智惠方便。彼阿嚕拏天出現閻浮提時。與虛空藏菩薩俱來。以本色相即於夢中住其人前。懺彼重罪於如是相謂大智方便。知見方便。善巧智方便。彼初行菩薩獲三摩地。名不失菩提心。依此大乘得堅固住。   論曰。或有是經先說。真言勸請儀軌等事。作如是說空寂深林遼敻之。處燒沈水香多伽羅香堅黑諸香。遍十方界五輪禮敬。合掌誦此真言曰。   怛[寧*也](切身)他(引)蘇沒哩(二合)捨蘇沒哩(二合)捨歌(引)嚕尼葛左囉左囉尾左囉散左囉歌(引)嚕尼葛牟嚕嚕牟囉尾哦□(引)哩摩(引)左弭勃嚕(二合)惹摩多歌(引)嚕尼葛進多(引)摩尼布(引)囉葛歌(引)嚕尼葛薩哩縛(二合引)娑(引)彌薩他(二合引)波野阿(引)倪也(切身引)□(引)哩(引)薩普(二合)顒(五工切)薩普(二合)顒(上同)嚕底尾微葛顒(上同)涅哩(二合)瑟致(二合)尾微葛顒(上同)布(引)囉野歌(引)嚕尼葛布(引)囉囉演睹摩摩(引)捨(引)薩哩縛(二合)缽探左阿輸(引)葛哦底薩縛(二合引)賀(引)   說前儀軌。一切病苦。一切怖畏。一切惱害。悉皆殄滅。諸希求事亦悉成就。   論曰。若剎帝利若菩薩等。雲何罪咎及勝方便。或持戒者。雲何說罪。雲何過失。謂於持戒者無過失者。多起打撲名執自見。由是展轉生怖滅諸罪咎。若於此大性罪拔去苦本畢竟不造。於菩提心戒是所堪任。如實觀察相續思惟。故方便善巧經說是根本罪雲。善男子。菩薩於別解脫戒學式叉摩那百千劫中唯食根果。解脫一切眾生忍受惡言。若於聲聞辟支佛行相應作意。是名菩薩根本重罪。善男子。得是根本罪者。譬如聲聞於有餘依涅盤而不堪任。善男子。此所說罪於聲聞緣覺作意無有出離亦復如是。於佛地涅盤而不堪任。   論曰。此諸重罪由執我故。持為妙樂是義雲何。攝論釋雲。破壞三寶物。或如芥子量。謗正法二罪。是牟尼所說。設破戒比丘。由被袈裟服。或不聽出家。捶考繫牢獄。造作五無間。又或執邪見。及破壞聚落。此名根本罪。是勝尊所說。但樂談空性。實自無知覺。設住佛智中。不修正覺道。捨斯別解脫。希入大乘果。又令諸學人。不斷於貪執樂向他人前稱揚自己德。由光於他人。廣獲其利養。或復邪妄說。我得甚深忍。或責罰沙門。故取三寶物。由如是取已。復捨奢摩他。或行法比丘。與所愛受用。是名根本罪。因墮大地獄。又虛空藏菩薩住立佛前宣悔夢中捨菩提心偈雲。有諸來乞者。慳貪而不施。磣然生忿怒。打撲諸眾生。清淨一心者。亦不為恭敬。隨他染欲心。誹謗於正法。地藏經雲。佛告大梵。若依我教而出家者。犯戒惡行內壞腐敗如穢蝸螺。實非沙門自謂沙門。實非梵行自稱梵行。常為種種煩惱所勝敗壞傾覆。如是比丘雖破禁戒行諸惡行。尚為一切天龍人等開示福德行。故此善知識然非法器而。剃除須髮被袈裟衣於無量眾生種種善根為開導。因近生善趣顯示正道。是故若依我教而出家者。持戒毀戒。我尚不聽轉輪聖王依俗正法鞭撻其身牢獄繫閉節節支解斷其命根。況餘非法。如是比丘。然依我法毘奈耶中。說名死屍。復說彼人如牛有黃。如麝有香。又雲。若依我教而出家者。是器非器不應惱害。即是毀犯三世諸佛。得大過咎焚滅善根墮無間獄。彼經又雲。被袈裟衣解脫幢相。是諸如來之所建立。爾時復有無量百千聲聞及菩薩眾。聞佛所說。皆懺往昔造業障罪。或言。世尊。我於往昔如來聖言量中。及佛弟子是器非器。多行忿恨呵罵毀辱種種誹謗。造業障罪墮三惡道。受種種苦難堪難忍。以要言之。世尊。我於如是業障今悉懺悔。或言。世尊。我念往昔於聲聞教及佛弟子是器非器。恐畏惡罵加諸杖捶。復有說言。於佛弟子侵奪衣缽斷其受用。復有說言。於出家者逼令還俗非理役使。復有說言。於佛弟子是器非器。有罪無罪。枷鎖牢獄。是業障罪於多劫中墮諸惡趣。受種種苦難堪難忍。乃至白言。世尊。是業障罪今悉懺悔。更不敢造。唯願世尊。攝受憐愍。濟拔我等廣大罪報。障礙出家經亦作是說。若人成就四大捨法。在所生處獲如是難。謂生盲愚啞。或旃陀羅樂多譭謗無諸妙樂。常為奴僕。或作女人扇茶半擇迦等。駝驢豬狗及毒蛇報。何等為四。此大捨者。為過去諸佛作增上力。令諸眾生發出離心。出家心。聖道心。為作障礙。是名第一。復次樂貪財賄及貪子息。不信業報。謂言於眾富樂自在。男女妻妾有出家者。為作留難。是名第二。餘二種者誹謗正法。及害沙門婆羅門等。   論曰。十不善業道是難。有極苦報。見正法念處經說。彼中殺生罪報。今當略說雲。地獄中。復次有鳥。名火頂行。火中不燒。見地獄人極生歡喜。先破其頭。次飲其血。復次有鳥名髑髏行。嘴火焰然食腦脂髓。復次有鳥。名曰食舌。食罪人舌食已復生。過前柔軟如蓮華葉。如是義者隨想所生。復有諸鳥。或名拔齒。名執咽喉。名曰食毛。名曰食肺。名食生藏。名食背骨。名食隱密。諸骨節間破已飲髓。次復有鳥。名曰針孔。嘴利如針。唯飲其血。復有諸鳥。名骨中住。名曰拔爪。名食筋脈。名曰拔髮。唯食髮根。如是阿鼻大地獄中三千由旬名惡夜叉飛鳥住處。於百千歲食已復生。受大苦惱。彼經復說。一切苦網周遍圍繞。復有地獄。名墮險岸。疾趣彼處希望歸救周匝行時。十一火聚獨無伴侶。唯有冤報業繩所縛遍常隨逐。謂令趣入諸大地獄。復次趣入墮險岸處。彼下足時熾然銷爛。舉足復生。過前柔軟以柔軟故受極痛苦。如是惶怖。頭目手足一切肢分。悉皆銷爛。而說是處世所希有。名墮險岸。復說墮處。業風所飄高三千踰繕那量。後墮地已。雕鷲鴟梟競分食之乃至業風舉已還墮。經百千歲受如是苦。彼經復說。次有墮處。名曰旋輪。有千輻輪世所希有。熾然猛利。正使金剛不能沮壞。是輪於身速疾旋轉。乃至緣諸身份悉皆燒然。舉足行處為釘所刺。如是趣入蠰酤吒山。有蠰酤吒蟲食彼罪人。食已復生過前柔軟。以柔軟故受極痛苦。生已復食。食已復生。於是身肉過前希有。由彼快意。造殺生者得如是果。   論曰。不與取報。我今當說如是惡作業行。於地獄中有大資具。如旋火輪。乾闥婆城鹿愛相似。由癡惡業。見有珠寶衣服財物種類若干。以癡業故。於熾焰中奔捉彼物。自業所造琰魔羅卒。執利刀玸詣鐵網中劈割燒然一切肢分。唯有骨在。由無始來不捨財利。受斯苦報。   論曰。造欲邪行。我今當說。造斯罪者。於前苦處暫得脫已。惡業旋增過大火聚。復墮他處。名惡邪見。由業所造見有女人。如先所睹。彼既見已。無始時來貪火發生。即便奔趣彼女人者。自業所造皆鐵所成。為彼執已齧其唇吻食其身份。乃至無有如芥子許。食已復生。生已復食。彼人如是貪火所燒。受極痛苦難堪難忍。如是慾火所燒。於彼女人不念苦惱。彼女人者皆鐵所成。堅若金剛。身火洞然。執彼罪人如摧沙繭。一切身份熾然散滅。散已復生過於前說。略彼偈雲。女為罪根本。能壞諸財利。若人樂女色。雲何獲妙樂。乃至。此世及他世。女失第一失。遠離女色者。身獲安隱樂。   論曰。妄語業今當說。有大力琰魔羅卒。執彼罪人以刀劈口鈐出其舌。此妄語報。惡業力故。舌廣五百踰繕那量。舌相出時。琰魔羅卒即共敷置熱鐵地上。自業所造百千鐵犁。犁頭焰然世所希有。極大力牛周遍往來。而耕其舌涎血流溢。耕已復入。以要言之。復出其舌。過前柔軟。如天舌相。吐聲號哭。受大苦惱。經無量百千歲難堪難忍。彼地獄人。舌暫入口極生惶怖。是惡相狀處處馳走。墮猛火聚而或焦爛。於是苦惱希望歸救。復有琰魔羅卒。手執刀棒世所希有。麾斫罪人。從頭至足如微塵許。   論曰。兩舌報如妄語說。舌出三百踰繕那彼琰魔羅卒。持熾焰刀斷取其舌。狐狼野干隨處食之。受極痛苦吐聲號哭。斷已復生過於前說。   論曰。惡口報今當說。琰魔羅卒執彼罪人。以刀劈口斷取其舌。由彼飢渴求索飲食。令自食舌及飲自血。惡業力故。斷已復生。踠轉於地吐聲號哭。目精旋動受極痛苦。琰魔羅卒訶責教誡。由自所作誰復代汝。說伽他曰。舌放類堅弓。利言毒火箭。若人惡口說。來斯見大報。   論曰。綺語報今當說。琰魔羅卒以刀劈口。灌赤洋銅湧沸熾然。先燒其舌。次燒咽喉。次燒其心。次燒其腸。次燒熟藏。燒熟藏已。從下而出。琰魔羅卒說伽陀曰。前後非聯屬。無義不相應。汝非聯屬說。彼果來此受。常不誦佛經。不樂真實語。彼既非是舌。何異於肉臠。   論曰。慳貪報今當說。彼地獄人自業所造。望見地邑滿中珍寶他人守護。彼地獄人由無始來癡惡業故。謂言已有貪不善業樂行多作。於地獄果起顛倒見。如是見已。為多貪取。手執利刀世所希有。疾趣彼物。餘地獄人亦執利刀迭相戰掠。乃至食噉。身肉俱盡無有如芥子許唯有骨在吐聲號哭。略彼偈雲。見他人富足。思惟悕我得。是貪生毒果。而今來此處。   論曰。瞋恚果今當說以瞋業故。師子蛇虎住其人前。生大怖畏處處馳走。不善業故何能得脫。為彼執已先食其頭。乃至兩腋。蛇吐牙毒競螫噉之。虎食其背火燒兩足琰魔羅卒遠刺射之。如是廣大。   論曰。邪見有無量果。少略而說。謂地獄中雨鋒利劍。及金剛雹雨諸石等。斬截破壞。復有十一火聚。謂飢渴火從口中出。周匝焚燒。   論曰。此諸欲本是難。應如是悔。又如經說。有大地獄。名曰大甕。何業眾生墮於彼處。謂若實非沙門自稱沙門。或聞女人歌舞莊嚴具聲。深心作意略無省解。由聞歌舞戲笑故。漏失不淨。以要言之。墮彼地獄雨熱鐵丸。一切肢分碎為微塵。復雨火湯如是燒煮。復次憶念往昔欲邪行者。說有地獄。名缽訥摩。謂由憶念夢中欲事。墮是地獄火鑊煎煮。琰魔羅卒持大鐵叉而撞刺之。如彼廣說。復次然修梵行迴向願生天女眾中。說墮地獄。名大缽訥摩。是處有岸。名曰鹹河。汎湧燒然。如鎔金汁。令身銷爛。髮毛如草。肉滓為泥。聚骨如石。腸為魚等。於此地獄經無量時。復次邪欲。謂二男子毀壞正行有無量相。如彼經說。如是毀正行者。於彼鹹河見妙童稚出沒其中。由昔惡業生極愛樂。入彼河已。即為憂苦之所纏逼。復次邪欲說極惡報。謂於傍生起大性罪。彼地獄中有牛鹿等。熱鐵所成極不善相。於畜生道欲心附近。滿腹熾焰為彼燒煮。經百千歲。乃至廣說。復次邪欲。強逼淨戒比丘尼等。毀壞正行墮大地獄。廣如彼說。復次邪行非道行欲。自欲熾盛侵暴他屬。或由近住。或稱師教。毀壞正行墮大地獄。無量極苦過於前說。七種合集經說。如是婆羅門於一類同梵行者雲。我知彼與是裡捨二根和合。或彼裡捨觀矚境界。去來住立而起愛著。此說婆羅門梵行合集非離和合法。然修梵行而不清淨。如是裡捨。或共戲笑。若意樂著。說此梵行而不清淨。如是裡捨。愛樂承事。有莊嚴具歌舞等聲。來兩壁間而起樂著。是名和合。如是五欲樂中於他觀察而生愛著。迴向梵行願生天處。是名合集非離和合法。   論曰。若思念如是趣欲境界是難。訶欲經雲。佛言。比丘。應怖此道斷彼欲心。起極怖懼如彼□□裀□□□荂撬埜B□□□□□□□□□□□□□□□□□覭□□□□□□□□復□呂□殺□樑禬□□楰□□□□□□□□□□□□羚□□□□□□□□裀□覭□□大□妊□□□□□□□□□驉□□□觿□□□□□□□□神□□埤□玲□□裡□□龍□裀□□q□□□妄□□□□□逆□□□□笠□□□□□□□□□h□□□□□□j□□槾婖□□覈□□□榬□□□□觸□奪□□□□□埤□□姾□吟□祤□□□□□□□□婧□□□□□\□□婧□□□□□樟滋□倡銵慼慼樊恁慼慼撐祤□□□□□□□□□□秸□檳檢□□婧□□□社□楱□□□□□□□□□□□□□□秸□檳檢□□婧□□□祺娉□榶□□□□□□□□祅榰□□□□嬪□□□□□□□娀□□羚□□□觺度□r騣騮□□□□訟□q□□□□□枯□□□□妻□□覭□□姨XG妃□□□□娀□夾□□□律□□□□□騪□□覭□□妘廓矩旅□□□□□□□□□□§□□□□□咬□□‥□□□□□□□嗣¥悅諢□芩□□鋦□□部□漥悅諢□筦□s說潑l□檁鄣□□恨耤邪□□稐|紅鶠慼慼澆□□諢□□§□濦□晴□□□□‥□葦□U□□□□|□□漦□厥□檨f§嶡□□棤□nf□掘姥飽慼漿A|□□|紅鶠情撞h□間L□□□邦□□|□□J邦□□¥縑敵阻掠j剮擤□|牧數□□□□□□|逢窺濫□□□木泣|□□□□犖胖瀨□|□□詳□□耨□□¥獺慼慼慼慼慼慼慼L□左□□□瀤犖穌‥檨i□□牧復漦L□譥鰱s□兣¥踩□髧蛣¥□巨□□|漧□蹤□□犖稦□¥悅該□□悅葦逤□‥左□□襆□眥漦□□□サ□□滎□□大¥□攬□‥□橦漥菕慼潮f□艦□□□□□艣‥□□□玩膚滎層□薣¥□□□□□漦孥□滎屩□□¥□□□膚滎屨□□□部□□騿憮r‥□□擭□§□獢慼情憤薄慰D齱慼憮r‥□下□¥棬□¥□□□□□   大乘集菩薩學論卷第五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36 大乘集菩薩學論   大乘集菩薩學論卷第六   西天譯經三藏銀青光祿大夫試光祿卿普明慈覺傳梵大師賜紫沙門臣法護等奉 詔譯   空品第四之三   亦如月上童女所問經雲。爾時月上童女見諸人等欲來親近。即時住虛空中高一多羅樹。為諸人等說伽陀曰。汝當觀我身。晃耀真金色。非因染欲心。感斯清淨質。欲生於境界。如火坑焰然。忍欲調六根。淨修諸梵行。設見他婦女。皆生母妹想。後獲端正身。他人常喜見。我諸毛孔中。妙香遍城郭。不從貪染心。薰修斯善果。貪心本不生。無慾何生欲。牟尼現證明。如實不虛誑。汝昔或我父。我或為汝母。迭為父母身。情何生染欲。我或嘗害汝。他復害我來。怨朋互殺讎。情何生染欲。端正非貪得。貪非生善趣。貪非出離因。是故皆棄捨。又此貪慾因。速墮三惡道。夜叉毘捨闍。及阿修羅眾。鳩盤茶鬼等。皆由貪慾故。或聾盲瘖啞。跰攣醜陋身。世間諸過患。皆由貪慾行。或得轉輪王。及帝釋天主。梵王大自在。廣因修梵行。若象馬牛虎。駝驢豬狗等。性本瞢親疏。而常希染欲。剎利及王臣。或信士長者。豐饒富樂門。廣因修梵行。若枷鎖繫閉。水火諸苦難。或挑目截耳。及斷於手足。乃至為奴僕。此由貪慾故。又曰子王所問經訶欲義偈雲。說是著欲者。如蠅見瘡血。亦如豬犬等。奔臭肉不淨。無知樂女人。奔馳亦如是。愚童不明瞭。舌□禖□□□□□□□□□□□□詻□逆□J□□□□□□楢瓷慼慼慼暴洁慼慼慼模魽憧O□□□楦□□左□q□滈□□□□惱□疤譣|□□□顰□‥□□□接侶¥~臗擎瑪q‥□您筦□□|□□□□禲L艨□□□□§□□鋦□翻¥□□耩□尤‥□□□□潣□□□補□譣§訌討□□□¥央撩滿潟罵□□□□辣‥□□□汧□¥奸□珧□珣¥央慼慼慼慰D□□□□□|□嫨□討□|□鐓逢□姣¥□顧滄□譣|亡□□蕁揀¥縑慼慼熟烡偨筦□犖穌|薨□撥□稐|□□□p□□耙臧顰□鐐§□膚蕁溧北|揚敤□□□|毦□□□匣|蜀綸勦□偣§顰□殮□誡□毨趥慼慰D您□擰衧□|□若□□譣¥眥□毦□苣c□毦□孱□|□嶡□□□¥□□舉□粣¥荂慼慼慼慼慼慼慼澆i□‥筤警嵨筦□|詳亡漥□□§□毤若□□¥薄慾u□□¥□□□唧□c□毦□學兣§嶧□悅詳ゝD□攬翩慰D悅諢□□□□奔□□□竇以□h□犖□□部糨□□□□鞤萩□□§□□嶠□鋦奔鍤□邐□奔□‥□□□□窺□□□§□漥嶠□□肩□□¥x蕁□□胦潦□□央慼暮J¥龤慼澆i□□□恥□髧蛣§□q□□□獺慝薨飥嶠□猿榮‥巨□恣慼毆E翨□§□□□磨窺□□□□□稐¥□悢D眥□□□諍犖腦穌|詳嵨筦□漣□薩擨□□□□□□部糯□□|漥嶠□□□‥卡□屩□朣‥□磷□胖瀣¥□□□纊□‥檨k□□□‥□□殮嚏慼情慼撓唌慰^¥愨□ㄣS□|該葷N嶠□§□尪□L□|薨□□□□|□邥纂澎坎DT鷿諢□¥意芒ml¥鴃慼撬鴃慼情慼澆□肣|□ヾ撓q擣‥□龤鴃慼L□胖□□□c□□□□噣‥檨g若□□|□嶡□□□|胖□鎩扦□|t蒧□□□c□□□□季|□嶡□□□‥□漦詳□□□□泌□□□□熒□儈□閒D踧□□□棣|漧□芨□憰□熒□□嚏L□□詳□粣¥鎩□□□姣|□紇h□尤c□□□□□□   論曰。復說是難。寂靜決定神變經雲。佛告文殊師利。設若有人於閻浮提一切有情。劫諸財寶悉壞命根。文殊師利。若善男子善女人於菩薩所斷一善心即近墮傍生趣。於所取時如同彼墮。斷善根故是罪過前阿僧祇數。所以者何。斷善根者。即是斷滅佛出世故。佛告文殊師利。又他種類於菩薩所起慳嫉時。以是因緣應知即是求三種怖。何等為三。謂墮地獄怖。及生盲怖。邊地難怖。彼經又雲。若得為人語不誠實而樂誹謗。惡口憤恚嬈惱於人。後復於此身壞命終墮大地獄。生無足身受諸苦惱。宛轉五百踰繕那量。為諸小蟲咂食其肉。是蛇可畏具五千頭。由誹謗故。彼一一頭有五百舌。彼一一舌口出五百熾焰鐵犁。是語業罪。為猛火聚熾然燒煮。又若起不調柔逼惱菩薩者。是人於畜生道尚為難得。墮大地獄經百千俱胝那庾多劫。於彼死已為大毒蛇慘惡可畏。飢渴所逼造眾惡業。設得飲食而無飽足。於此死已。設生人中亦復生盲。無有智慧噁心不息。惡言訶毀不敬聖賢。人中死已復墮惡道。經千俱胝劫生不見佛。彼經又雲。文殊師利菩薩於菩薩所乃至發明淨心時。而心或輕易。乃至多劫住大地獄如被鎧甲。文殊師利。是菩薩業必不能墮。唯除誹謗。是菩薩者。文殊師利。譬若金剛摩尼寶。無有木石能破壞者。文殊師利。是菩薩業亦復如是。必不能墮。唯除誹謗是菩薩者信力財入印經中亦作是說。佛告文殊師利。若復有人於十方一切世界諸眾生等起瞋恚縛。墮黑暗處。文殊師利。若於菩薩所遠住其前。屈伸臂頃起瞋恚心。是罪過前阿僧祇數。文殊師利。又若有人於諸閻浮提一切財物剽掠皆盡。若於菩薩所輒生罵辱。是罪過前阿僧祇數。彼經又雲。佛告文殊師利。設若有人以殑伽沙等諸佛塔廟。悉皆焚燬。若於信解大乘菩薩摩訶薩起瞋恚心。加諸罵辱或增誹謗。是罪過前阿僧祇數。所以者何。從諸菩薩。出生諸佛世尊故。從彼諸佛有塔廟故。生諸利樂及諸天等。若輕毀諸菩薩者。即是輕毀諸如來故。若有恭敬諸菩薩者。即是恭敬諸如來故。欲求最上供養者。應當供養諸菩薩等。即是供養諸如來等。   論曰。此供養福報。如寂靜決定神變經雲。若人護法及說法者。即是遠離一切惡道。獲天帝釋及梵世主夜摩兜率自在天等。後生人中為轉輪聖王長者居士。具大財寶念慧相應。安隱無畏。   論曰。何等菩薩於菩薩所於善作中起噁心故。謂異生等。又如信力財入印經雲。文殊師利。設若有人於一切世界微塵數眾生。日日以天百味飲食及天衣服。於殑伽沙劫海如是佈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於成就十善◎供養如是。說聲聞者。說辟支佛者。說大乘者。住大乘人戒德相應樂說辯才與彼無智戲論之者。而為諮稟聽受皆應供養。乃至得幾罪滅。佛言。善男子。譬如有人以初日分滿閻浮提諸大珍寶施佛弟子。以中日分及後日分亦復如是。滿百千歲如是佈施。是人彼所得福寧為多不。白言。甚多世尊。是人福聚無量無數。於是福聚無有能稱量者。唯除如來乃能知之。佛言。善男子。若有真善剎帝利王。乃至如前所說。彼所得福寧為多不。如是廣略過前福報無量阿僧祇數。佛言。於後五百歲護正法眼。善護自他及護他世。於我教中作弟子者。是器非器剃除鬚髮被袈裟衣皆應善護勿生惱害。乃至自他國土皆得豐樂滅除罪垢。諸天諸仙增益守護壽命長遠。自他煩惱亦皆殄滅。住正覺道六波羅蜜離諸罪惡。於輪迴海不久沈溺。常離惡友近善知識。共事諸佛大菩薩眾。樂諸佛剎。非久如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果。爾時眾中一切◎業道一優婆塞。於一日中能施飲食。於佛弟子如是佈施。過前福報阿僧祇數。文殊師利又若於一切世界微塵數成就十善業道諸優婆塞。日日以天百味飲食及天衣服。於殑伽沙劫海如是佈施。若復有人於一比丘。若一日中能施飲食。過前福報阿僧祇數。入定不定印經雲。佛告文殊師利。假使十方一切世界諸有情類。皆被挑目至滿一劫。復有善男子善女人於諸有情起慈愍心。令眼平復還滿一劫。文殊師利。若復有人於信解大乘菩薩所。以清淨心而往瞻覲。過前福報無量阿僧祇數。文殊師利。假使有人能令十方一切牢獄繫閉眾生皆得脫已。復受轉輪聖王妙樂或梵天樂。若復有人於信解大乘菩薩所。以清淨心瞻覲讚歎。過前福報無量阿僧祇數。又地藏經雲。世尊。若真善剎帝利王。真善居士。真善宰官。真善沙門。真善婆羅門等。自護護他及護他世。於佛弟子是器非器乃至剃除鬚髮被少分袈裟衣者。皆應守護天主及天眷屬乃至畢捨遮主。與其眷屬皆從座起。合掌恭敬而白佛言。世尊。若未來世乃至後五百歲真善剎帝利王。真善居士。真善宰官。真善沙門。真善婆羅門等。如是守護正法紹三寶種皆令熾盛。以要言之。所有我諸眷屬。真善剎帝利王。真善居士宰官等。於十種事守護增長。何等為十。一者增益壽命。二者廣持正法。三者常無病惱。四者眷屬廣多。五者倉庫盈溢。六者壽命無乏。七者富貴自在。八者名稱普聞。九者得為善友。十者智慧具足。是名十種廣如彼說。   論曰。應知此廣大報如是入聖地者。故觀音經雲。發正覺心者善利一切眾生故。若唯右繞佛塔。我猶說此功德廣大。汝諸佛子。若人不愛諸天遠離善人。是地獄境界。廣如前說。   論曰。未能於餘開示。且止此分別。淨諸業障經雲。凡說障礙皆名為難。佛告文殊師利言。雲何說名障礙。謂貪為障瞋為障癡為障。佈施為障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皆為障礙。所以者何。愚夫異生於佈施時為慳惜者不起淨信。由不淨信發損害心。由損害故生悔惱罪墮大地獄。彼護戒者。為破戒人加諸誹謗不為稱讚。令諸人等聞過失已。不生淨信。由不信故即墮惡道。彼修忍者由忍倨傲。是忍惛醉渾濁於心。由忍惛醉為放逸本即墮苦處。發精進者便起我慢。雲餘比丘修行懈怠。不共信施之食及飲水具。由發精進起我慢故。輕賤於他如彼愚夫。安禪定者。由於淨慮三摩缽底發生愛樂。彼便如是我得三摩地行。餘諸比丘心行散亂。由何得佛。廣如彼說又隨轉諸法經雲。教招菩薩除業障罪。遠得菩提。教招威儀。遠得菩提。教招威儀道行。遠得菩提。然彼菩薩於菩薩所生下劣想。己身發高大想。謂我少除業障故。此菩薩於彼菩薩或說教令應住佛想。菩薩於菩薩所勿起毀訾之心。彼不捨菩提故。佛言。天子。菩薩如是不斷少分善根。如菩薩不二行中。設不發菩提心者。下至聰利菩薩。尚不起於陵蔑。何況發菩提心者。如首楞嚴三昧經雲。佛語堅意菩薩言。雲何未發菩提心者而與授記。若人得生五趣輪迴或天人傍生地獄琰魔羅界。是人諸根猛利廣大信解。如來於彼了知是人乃至若干百千俱胝那庾多劫當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乃至如是百千阿僧祇劫得菩提果。以要言之。佛言。堅意。說此菩薩名未發菩提心者而與授記。爾時尊者大迦葉波前白佛言。世尊。從是已後當於一切眾生起世尊想。所以者何。我等無有如是智慧。何等眾生此有成熟菩提根者。何等是無。世尊。我等不知如是行相。若於眾生起下劣想則為自傷。佛言。善哉大迦葉波。快說此語。以是義故。自在正觀。我於所說如是法中。不妄稱量出家在家男子女人。若妄稱量則自傷也。唯有如來應量眾生等者。大迦葉波若諸聲聞及菩薩。說當於一切眾生起世尊想。   論曰。菩薩於諸補特伽羅。何有少分不作化度不護身者。見有如是。標相決定得菩提故。於彼佛子不應陵蔑。應當守護。如妙法蓮華經雲。或有起石廟。旃檀及沈水。木榓並餘材。塼瓦泥土等。若於曠野中。積土成佛廟。乃至童子戲。聚沙為佛塔。如是諸人等。皆已成佛道。乃至彩畫作佛像。百福莊嚴相。自作若使人。皆已成。佛道乃至童子戲。若草木及筆。或以指。爪甲。而畫作佛像。如是諸人等。皆已成佛道。若人於塔廟。寶像及畫像。以華香幡蓋。敬心而供養。若使人作樂。擊鼓吹角貝。簫笛琴箜篌。琵琶鐃銅鈸。如是眾妙音。盡持以供養。或以歡喜心。歌唄頌佛德。乃至一小音。皆已成佛道。若人散亂心。乃至以一華。供養於畫像。漸見無數佛。或有人禮拜。或復但合掌。乃至舉一手。或復小低頭。以此供養像。漸見無量佛。又雲。若人散亂心。入於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於諸過去佛。在世或滅後。若有聞是法。皆已成佛道。又大悲經雲。佛告阿難。譬如漁師為得魚故。於大水池中安置鉤餌。令魚吞食。魚吞食已。所以者何。然知此魚尚在池中不久當出。復如是知為彼堅鉤竿繩所中繫岸樹上。時捕魚師既到其所。即驗竿繩知得魚已。便拽鉤繩敷置岸上。如其所欲而受用之。佛告阿難。我今亦復如是。令諸眾生於佛世尊心生淨信植諸善本。乃至以一信心。彼諸眾生雖餘惡業之所覆障。剎那墮落。若佛世尊於彼眾生。以菩提智執攝事繩。於輪迴海拔諸眾生置涅盤岸。   論曰。是故皆作佛想禮敬。應知此尚意中作禮。若初發菩提心者以身禮敬。如善財童子於寶雲大菩薩所初發道意以身敬禮。一切斯為了義。如深心教誡經雲。為諸菩薩於所度生恭敬作禮。而或所說何一處所禮不禮故而無相違。於是禮敬展轉繫屬。不如是禮者而無福報。由何一禮得睹諸佛。無有是處。   論曰。謂此是菩薩學處此非菩薩學處。俱謗正法說為是難。故集諸法方廣經中說言。佛告文殊師利。雲何於如來所說少分法中。或起淨想及不淨想。俱謗正法。謗正法者。即是譭謗輕慢諸佛法僧。又說此是解脫。此非解脫。俱謗正法。我非別說有法屬聲聞乘屬緣覺乘屬於大乘。彼愚癡者於我此法中種種施作說言此是聲聞。此是緣覺。此是菩薩。由起種種想故便謗正法。雲此是菩薩學處。此非菩薩學處。謗正法者。雲此說法師有是辯才。無是辯才。亦名謗法。又說此是法說。此非法。俱名謗法。雲過去佛出世無有總持可得。亦名謗法。於說法師亦無總持。悉名謗法。於說法師是過失行。亦名謗法。謂說法師無此具足辯才。是名謗法。教示放逸。是名謗法。教示威儀道行。亦名謗法。教不正戒。是名謗法。缺減辯才。是名謗法。於光明法而不了知。亦名謗法。於持明召請不悟所說。是名謗法。於如來教唯文字想而無入解。皆名謗法。   大乘集菩薩學論卷第六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36 大乘集菩薩學論   大乘集菩薩學論卷第七   西天譯經三藏銀青光祿大夫試光祿卿普明慈覺傳梵大師賜紫沙門臣法護等奉 詔譯   空品第四之餘   謂此契經違餘契經。俱名謗法。謂此伽陀違餘伽陀。亦名謗法。何者是起信解。何者不起。皆名謗法。於說法師所說意解別異而轉。是名謗法。作此事業離眼所觀說戲笑語。是名謗法。此是有行此是無行。俱名謗法。說此佛言三昧有是解脫說。彼佛言三昧有是解脫。亦名謗法。佛告文殊師利。乃至所有一切展轉。皆名謗法。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等。於說法師如是行相如是思惟。一切皆是譭謗正法。彼經又雲。佛言。善男子。若如來滅後於我已說法中。隨所愛樂如其信解為眾生說。於彼會中若一眾生身毛喜豎。或墮淚悲泣。當知是為諸佛印可。彼愚癡人謂言。此是菩薩。此非菩薩。當知是菩薩咎。由如是妄說三乘法故。於我所說法中何由悟解。乃至若於菩薩起陵蔑者。我說是人住於地獄。不知限量。所以者何。若菩薩於說法師起誹謗者。即是遠離諸佛譭謗正法及比丘僧。又若輕賤諸說法師不起尊重者。即是於佛如來不生尊重。於說法師不欲見者。即是於佛如來不生樂見。於說法師不稱讚者。即是於佛如來不起稱讚。是則遠離佛故。若於初發心菩薩起惱害意。乃至。佛言。慈氏。若於我六波羅蜜諸菩薩正覺行中。彼愚癡人妄作是說。唯般若波羅蜜多應知是菩薩學處。雲何學餘波羅蜜多。餘波羅蜜者。彼為過失佛言。慈氏。於汝意雲何。我為爍迦屍王脫虎子命施自身肉為無智不。慈氏白言。不也世尊。佛言。慈氏。若修菩提行。六波羅蜜行之所相應。發善心者。頗不成熟善根不。慈氏白言。不也世尊。佛言。阿逸多。汝亦於六十劫。集行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波羅蜜多。皆共集行。又愚癡者作如是說。唯一正理是菩提道所為空性行。是正理者得本然清淨等。   集離難戒學品第五   論曰。略說是難。應當遠離。如深心教誡經雲。如是種難。聞已怖畏。是初行菩薩如其受持。說利益事白言。世尊。我今最初於如來前如是受持。世尊。我若從今於彼菩薩及所化人說彼過罪。若實不實。是則欺誑如來正遍知者。世尊。又我從今於彼菩薩及所化人譏毀陵蔑。或在家者或出家者。受五欲樂縱逸自在。見已於彼不生淨信及慚□恣慼牖窗慼慼慼撩鞢慼慼慼慼慼慼撢b娭襮楏礸□禳慼慼慼慼撓堙敷S□□滿慼慼慼慼慼撓堶說滕蛂慼撕p禬□□□榭□□娀埤□楰□□□奾H□息□□□□椽□覦□□□□□□□□視□□□□□g□□□□褓□□□□□□□楦□□□奿□□□□□樺□□□褓□□橁穬□□□□樵□□E□□□槙D□□□雷禬□□□榭□□娀埤□楰□□媽□H□□□禈□椸□□□U垓婠□□量祏□□□壘量礹□□□□□樗碌楖□碌橁瓷慼撕p禬□□□榭□□娀埤□□□□□楰□活慼敵E饉驒樖驒□□□饖□祭□□□□□信腆□□埤□飥□□□□騖飥□累息□□□詬騫觀姶□□□□妖□騖香□□香□□□纂慼數O□□□□□□楋殺□概□□館□□□奸□□示□□□□楋殺□概□□q□□餾□□□鞳撢S量禮□□駛□□□□駔□寮覬□荂撙說慼慼慼慼撚部慼熨w饈檢□□□慄Z□□□□q□□磻祜□□□□粳□□□□□□□□祭□□□□□詁□□□□□□騖送□□□□椸□□□□駕椿□□□礿J□□□勵□□櫚□□□□檳誇□□□堅觜D□□□□□□馬□□祭□□□詁□□□楦□飯□埤□馱□餺□□玲□埤□奪□□□□□□□□□□□祭□□□稚□妖□□□□□□□□□□櫸□□□H楖□□□□娀□檳妖□□□□妳妀□□□□□臨□□□□馜馱□慄Z□□□D□□延}□祐□□□□□□□□□□□礸楰□□□□V□□□□裀□□□婁□□駔玲□□□祿□□詡褸□延覦□□襟唌慼慼慼慼撩谻v餽□□□□□奕椸□□□□□□驖□示□誇□稦□□□□□□餽□□□□□祿□□□□騋娙大□□□裀□濾□□□□禖□□楰□馱□□o□□   論曰。廣說離如是難。如月燈三昧經偈雲。愚童不恭敬。應知無有罪。其母尚教言。汝當後時作。欲少分所須。於我起尊重。若因無上道。懈倦於化度。問訊於耆年。及大德尊者。頭面接足禮。為此作尊重。勿視彼錯謬。唯觀菩提場。常樂起慈心。亦勿生損害。又設見錯謬。慎說彼過失。若樂斯善業。亦獲於道果。卑幼尊宿前。如面清涼月。常愛樂此言。猛除伏我慢。若飲食衣服。為此作憐愍。施汝如是心。一切得調伏。若發菩提心。或不生信重。彼應自防護。怖墮於惡道。見不見喜納。自淨濁亂心。心惟分別性。堪任獲事業。又如華嚴經雲。時慈氏菩薩觀善財童子發菩提心功德。以偈讚曰。若見諸眾生。老病諸苦逼。及憂生死怖。發大悲利行。由見世苦逼。五趣常流轉。為求堅利智。破諸趣苦輪。若見貪樂者。過患多榛棘。為作堅固犁。淨治眾生地。癡壞世間明。及正道惠眼。為群盲導師。示其安隱處。智劍伏冤賊。解脫三法忍。為世間導師。令得離憂怖。或如法舡主。令涉智海道。為三有導師。達勝忍寶所。智光大願輪。如佛日出現。光含法界空。普照群生暗。白法圓滿輪。如佛月出現。慈定清涼光。平等照諸有。又若勝智海。出生諸法寶。菩提行漸高。住深心堅固。發心若龍主。昇法界虛空。雨甘露法雲。增諸白果苗。又若然法燈。正念堅固器。慈愛無垢光。淨除三毒暗。又此菩提心。譬如羯邏羅。悲皰慈閉屍。缽羅健南位。菩提分漸生。令佛藏增長。福德藏亦然。得智藏清淨。又開發惠藏。如願藏出生。此慈悲法性。解脫眾生故。世間天人中。淨意難可得。希有智果樹。植妙深固本。眾行漸增榮。普覆於三有。欲長諸功德。請問一切法。斷除一切疑。求諸善知識。欲壞煩惱魔。淨除塵染見。解脫諸眾生。求斯大智者。欲淨除惡趣。顯示人天路。開解脫智門安住功德道。欲脫諸趣苦。當斷諸有索。施諸趣安隱。近此真佛子。   論曰。以意觀察遠離如是難者。不以為難。如深心教誡經說離此難雲。佛言。慈氏。於彼菩薩及所化人。當成就四法。後五百歲正法滅時。不為損壞及彼陵蔑。自然解脫。何等為四。一者觀察已非。二者於彼菩薩及所化人不談他短。三者不化知識家往非親裡。四者不出惡言。是名四種。如前所說。復有四種。何等為四。一者遠離寡聞眾生。二者眷屬而不取著。三者常樂坐臥林野。四者自習奢摩他行。是所相應。是名四種。彼經又雲。佛言。慈氏。此初行菩薩獲惠力財。遠離非分名聞利養。彼名利者。是為過失。見無益語。見世俗語。世俗睡眠。世俗事業。世俗戲論。應當遠離。是為過失。以要言之。佛言。慈氏。若菩薩摩訶薩應當觀察名聞利養發生貪染破壞正念。於得不得勿作高下。又應觀察名聞利養。起愚癡暗作慳種類。發生諂誑資益己身。無慚無愧離四聖種。如諸佛說。名聞利養應善觀察。起諸驕慢輕慢師尊。是魔羅分。一向放逸破壞善根。如金剛雹及霹靂火。又名利者。化知識家多種愛樂詣非親裡。而復起惱迷覆知覺。向所愛事倍生憂戚。又名利者。失四念處減劣白法壞四正斷。由前後利養破壞神通。遠離善人近惡知識。於他眷屬常愛合集。又復遠離無量禪定。墮大地獄琰魔羅界畜生胎藏。應觀察名聞利養如天授水。佛言。慈氏。彼名聞利養有如是等行相。菩薩應當如實觀察。以觀察故。無有厭怖亦無悔惱。所以者何。於是行相無厭怖者。得無過失。唯樂佛法得無間斷。在家出家隨所守護。若天若人。住清淨心得無驚怖。設墮一切惡道不為逼惱。遠離咒詛解脫魔境得無傾動。諸耽湎者之所敬仰。住定學者之所樂見。斷除諂誑而獲正直。是五欲樂是為過失。安住聖種如說修行。諸梵行者之所喜見。慈氏。如是行相功德。智者了知。菩薩深心住於少欲。樂少欲者。即斷一切名聞利養。   論曰。無益語今當說。遠離貪毒愚癡過失。不住無益語者。一心得決定解如尋戲調。諸無益語愛樂修作。是為過失。不修威儀及微細行。若無益語言愛樂不堅牢世。是說隨順愚夫。若聞比丘不如理言。生愛樂已而常尋求。即便增長如是過失。是故棄捨不如理言。常知法樂。臨命終時自捨千身求菩提道。聞法無厭。設若疲極。由聞法故。一切時處悉皆遠離不如理言不愛樂言。於最上法樂生難得想。經無量劫住山林中。應知於他功德利益勿求其短。若謂我為最上殊勝。勿取是心。是慢為諸放逸之本。此下劣比丘亦勿陵蔑。漸如是教非止一生得證菩提故。   論曰。世俗語。我今當說。彼聞惛醉樂起鬥諍獲不尊重。由所說言失念及不正知。是為過失。由所說言多競高名極遠內思。若身若心不得輕安。是為過失。由所說言愚夫自心生澀粗礦思入正法。遠離毘缽捨那及奢摩他。是為過失。由所說言於功德財常起愛樂。獲不尊重住不堅牢。狹劣智惠。是為過失。由所說言減失所知諸天不敬不生愛樂。是為過失。由所說言於彼智者及眷屬等所餘身命現無義利。是為過失。由所說言彼諸愚夫憂命終時。我何所作得如是苦。減失所知不得悟解。是為過失。由所說言如草動植疑無楷決不生實智。是為過失。由所說言如伎藝者住戲場中別說功勤自以為得。減失所知。是為過失。由所說言遠七聖財互生諂誑輕失彼得。是為過失。由彼說言覃思研幾喜務怯弱而不自知動本無體。是為過失。乃至不如實說我樂最上。此一句義於久遠時思惟。尚未了知。雲我樂得無量句義。譬如甘蔗堅硬皮中少有其味。人食皮已無復能得甘蔗甜味。是故廣說者如甘蔗皮。唯樂神變思擇義理者。如甘蔗味常無惛醉。   論曰。言耽著睡眠者。如彼偈雲。謂若樂惛睡。造此多種見。彼得見得疑。增長大癡網。若樂惛睡者。智惠皆怯弱。而於悟解中。常時俱減失。若樂惛睡者。怠墮無智惠。設住深林中。非人得其便。若樂惛睡者。即樂非法欲。善心常不增。何由獲法樂。若樂惛睡者。愚蔽善法欲。壞白法功德。遍入諸黑暗。若樂惛睡者。封著無辯才。常生放逸心。纏綿身懈倦。若樂惛睡者。我知懈怠故。嫉彼勤力人。毀具足精進。乃至若除諸苦暗。即離於罪本。常親近勝勤。諸佛之所歎。   論曰。世俗事業今當說。如彼偈雲。師誨謂惡言。執為非教誡。速毀犯屍羅。樂斯過失事。每思俗事業。常時務匆遽。不修諸禪定。樂斯過失事。由貪生廣大。縈纏味中味。下劣非止足。樂斯過失事。處眾大喜悅。謂除諸苦惱。如驢行隘道。樂斯過失事。乃至。是心晝夜中。不樂諸功德。唯衣食猛利。樂斯過失事。不樂相應語。唯順不相應。問世俗所作。樂斯過失事。以要言之。爾時慈氏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菩薩少惠者。由捨最上法已。減失勝惠作下劣事。佛言。慈氏。如是如是。如汝所說。菩薩得少惠者。由捨最上法已。作下劣事。佛言。慈氏。又彼菩薩於如來教既出家已。無有禪定正斷正勤。無有多聞不懷希望。佛言。慈氏。此復觀察禪定正斷知如來教知有為相三摩呬多是所相應。勿白衣事業營務。觀察是事不應道理。應知彼菩薩發起愛樂輪迴生死者。所謂營務世俗造作遠離法財。佛言。慈氏彼營事菩薩假使修七寶塔滿三千大千世界。我亦於彼不生恭敬尊重讚歎。乃至滿閻浮提一切皆是營事菩薩。不如於一讀誦如說修行菩薩起承事行。又若一閻浮提量讀誦如說修行菩薩。不如於一各居所安行菩薩作承事行。所以者何。此為難事。所謂惠業。於諸三世為勝為上。最極高勝無有過者。佛言。慈氏。是故菩薩欲勤精進相應義者。當修勝惠。   論曰。世俗戲論。我今當說。此戲論行。常為過失。獲如是難。謂不得遠離彼八種難。亦復不得剎那具足殊勝乃至智者正解離諸戲論。此戲論行速獲是難。是故皆不共住。寧使畜受妻孥罪惡過百由旬。於他戲論或須臾頃不應親近。亦不共住於出家功德之利慾。求財賄者。是則噁心起諸鬥諍。勿有田作勿營商賈。若求財利是則戲論。勿有男女妻妾朋屬。僕從富饒起諸鬥諍。既出家已授袈裟衣。信順寂靜至極寂靜。復觀是寂勝寂近寂。離戲論故起如是忍。不得遠離戲論行者。譬若毒蛇覆藏噁心。後墮地獄畜生焰摩羅界。是故精進起如是忍。乃至得是乘者。於諸業障淨盡無餘破冤魔力。諸有智者起如是忍。   論曰。略說離如是難。佛言。慈氏。是故此菩薩乘。若善男子善女人。後五百歲正法滅時。使無留難而獲吉祥。脫諸業障盡除罪欲。當知勿樂合集住阿蘭若。曠野林中而修行之。於餘眾生而或遠離。但省己非無求他咎。默然信樂般若波羅蜜多行。故又寶雲經亦作是說。行乞食時乃至獲得是事除餘惡處。謂惡狗家新乳犢家體性犯戒。於彼畜生尚離損害。何況男子女人童男童女起厭賤處。彼一切時處皆應遠離。   論曰。若見如是種諸惡作者。慎勿往觀。得離彼罪。復次說離如是等難。雲何得果。離無果利成利他義。應知遠離無果利故。如月燈經說。身戒義雲。謂密護手足使無虛動。又十法經雲。手足動亂往來跳躑。此說身業粗重。   論曰。如菩薩為利於他。如其照了而不分別餘業故。法集經雲。世尊。諸菩薩等所有身口意業。皆為利諸眾生起大悲增上安慰眾生。令諸眾生身意快然。如是深心如是思惟。隨修何行而行平等。令諸眾生得安隱樂。以要言之。謂菩薩了知觀十二處如空聚落。於是等處無不樂捨。◎   大乘集菩薩學論卷第七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36 大乘集菩薩學論   大乘集菩薩學論卷第八   西天譯經三藏銀青光祿大夫試光祿卿普明慈覺傳梵大師賜紫沙門臣法護等奉 詔譯   集離難戒學品第五之餘   ◎又虛空藏經雲譬如孔隙聲入其中。菩薩亦爾。若心有間隙則魔得其便。是故菩薩令心常無間隙。若心無間隙。則諸相圓滿。及空性圓滿。   論曰。況復諸相圓滿者。即菩提行。亦不捨修習觀諸空性。廣如寶髻經說。又如無盡意經雲。謂欲發起斷除惡不善法者。說彼復有餘散亂心。三摩地蘊是對治行。說此是名三摩地分。乃至是名惡不善法。◎   ◎護身品第六   論曰。此言遠離虛無果利者。說何所成就耶。此常成就正念。則得遠離虛無果利。所謂不違如來教敕。守護果報尊重正念。於一切身不動自性。安住正念利益眾生。隨應所行堅固正念。見諸智者樂他所作。不動正念不怖時分。親屬禮制於身解脫正念。於四威儀道分檢察正念。於威儀道安庠平正。守護不亂具力正念。發語笑時慎護高舉。手足容貌其量端雅。敦肅正念。若應聞說者乃至知彼聲品。無高無下一語正念。學者共行勿於餘處。令他驚怖而生過失。自心悚敬令他淨信。守護正念心如醉象。以奢摩他常縻制之。是為正念。住於觀察當照其心。是為正念。於眾富饒捨離餘事。如所說念一心守護。是為正念。成就如是念者。說為遠離虛無果利。又於此念得極尊重。彼尊重事一切觀察現前輕毀是所對治如是尊崇。知已則於此廣大平等。何名平等。故無盡意經說。奢摩他者。雲何奢摩他無盡。若心不亂謂寂近寂密。護諸根性不高舉。不動不搖深善謹密。無生無作唯一境性。獨處閑靜舍離憒鬧。身遠樂事心無動亂。意樂空寂亦無惡求。乃至護威儀道。知時知量及知止足。易養易滿等。   論曰。雲何於尊重平等而不能生如實智邪。謂過去牟尼所說。若於三摩呬多。則如實知。如法集經雲。於等引心得如實見。如實見者。菩薩於諸眾生大悲心轉。我得如是三摩地門。於一切法皆如實見。當為成辦一切眾生。以大悲熏修增上戒定慧學圓滿。成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我於淨戒善住不動。得無懈倦。   論曰。此奢摩他於自他尊貴平等。超越無量罪苦。得彼世出世間無量富樂。我當趣求發勤修習。詣火宅中希求清冷之水。得極尊重。諸學弟子。當住如是正念行相。近正念者。則得遠離無果利事。若遠離無果利者。則彼難不生。是故欲護身者。當推求念本常。近正念故。最上授所問經說。在家菩薩雲彼於米果甘蔗等酒及放逸處不樂著者。則無惛醉亦無沈湎。不囂不動亦無忘失。狂亂高舉及惡罵等。由近住正念正知故。彼經復說。出家菩薩正念正知而不散亂。又寶髻經雲。若正念者一切煩惱而不發生。若正念者一切魔事皆不得便。若正念者邪道惡道皆不能墮。若正念者如守禦關鑰。一切不善心心所法悉不能入。此說是為正念正知者。般若波羅蜜多經說。行則知行。住則知住。座則知座臥則知臥。如其身處。是名正知。乃至得不違越彼正知行。謂可觀不可觀。著衣持缽。若飲若食若眠若覺。及與懈倦取捨屈伸。去來坐立。或語默等。各居所安修正知行。   論曰。戒定相成。如月燈三昧經雲。謂此戒功能清淨無垢。速得等持。由定趣入則相應戒亦復趣入。是故由戒正念正知。得三摩地。由三摩地一心故。得淨屍羅。彼經說言。禪定功能中得住無行。亦非無行。行相應故。遠離境界。無境界故。不起染習。如是成辦密護根門。   論曰。此由心所成辦修習。戒定二種綺互增長。此說菩薩學者利諸眾生。謂心成辦而為根本。故寶雲經說。知一切法皆依於心。心為先導故遍緣諸法。又世間諸決定心。以心所緣而不見。彼則使業清淨。若清淨已。則心無流轉。心無流轉即心如燒焰。或如湍流。如是心相遍能觀察。得住正念。心不遍緣則心得自在。心自在故。於一切法而得自在。又法集經雲。謂若有法。法無處所。亦無方分。即已自心。是所尊法。說名為法。是故我於自心謙敬。建立極妙殊勝。當知發起此善攝受。所以者何。謂若於心有是功德過咎。無是功德過咎。彼菩薩者此二種心。唯求成辦功德而不造過咎說如是心是所尊法。所尊法者即菩提故。世尊。我於是法開演成就如是安隱正覺。又華嚴經雲。謂於自心建立一切菩薩行故。自心建立度脫一切眾生故。乃至。善男子。我於自心當如是住。應知自心具足一切善根故。應於自心淨治法雲地故。應於自心堅固無障礙法故。又如善財勤修精進欲見摩耶夫人睹主城神。名曰寶眼。饒益教誡。作如是言。善男子。應守護心城。謂樂排遣一切生死輪迴境界。應莊嚴心城。謂專趣求如來十力。應淨治心城。謂畢竟斷除慳嫉諂誑。應增長心城。謂增長大精進行求一切智。應防護心城。謂摧碎魔輪禦捍一切煩惱魔眾及惡知識。應廣大心城。謂以大慈普及一切世間。應覆蔭心城。謂以廣大法蓋對治諸不善法。應密護心城。謂遮諸世間內外所有無令侵入。應嚴肅心城。謂欲排遣諸不善法。乃至。善男子。以菩薩得如是淨修心城。則能積集一切善根。所以者何。由菩薩淨修心城故。則無諸障礙。謂現前不住。或見佛緣聽法緣等。   論曰。是故住此菩薩學者。於心所行得不動思等心。不動外境不起妄念不正知者。謂於三摩呬多其心動亂。或於他境而有攀緣。若得正念正知則外境不轉。彼自在故。無一攀緣。乃至求彼安住如先所說。功用廣大。令利益解脫眾生故。得修如是淨信。雲何得一切處。希望潤澤不遽不緩。教斯福行不捨眾生。所謂不捨眾生者。是菩薩修作。如法集經雲。喜見菩薩白佛言。世尊。菩薩以如是行。眾生見者俱生喜樂。何以故。世尊。菩薩餘無所作。唯一化度眾生。世尊。是名菩薩法集。   論曰。如是復造何過失耶。謂輕毀諸佛及輕世間。墮地獄中如煻煨覆苗。熾然燒煮慎勿輕毀。如前數說。造此報者。如寶雲經說。輕毀禁戒不生淨信。一心捨離諸眾生等。又如彼言。雲何是菩薩學處。乃至為諸菩薩不行非處。無非時語知時知方。若不如是即令諸眾生不起淨信。何況護諸眾生及為己身威儀道行求菩提利益具足圓滿喜樂調柔於此現前合集無多執著。又法集經雲。若護禁戒則護諸眾生應怖彼方。謂於女人裡捨勿共住屏處。護世間者勿容故作。又若受用水陸地等大小便利洟唾不淨屏處密棄諸利益心。護天人者勿容故作。且正法念處經雲。菩薩尚不以殘食施人。若故作棄殘行者。墮餓鬼趣。又菩薩別解脫經說。所向清淨不應現前擲小齒木。亦勿現前遺彼洟唾。如是於尊重者慚恥儀式。一切處見皆非梵行。畢竟經說。修梵行者。見是義已怖彼重罪。又如彼說不應高語。亦非儀軌。如梵天所問經雲。應知菩薩者譬若新婦。又菩薩別解脫經雲。遠離世間人不喜作。謂乃至不滿口食噉嚼有聲。不伸腳坐不露肘臂。   論曰。如是自當遠離。人見聞已不喜守護。又如是棄捨不喜作語。亦不為難。念隨所解於義可見。故海意經雲。無衰弱語。無粗獷語。無熾然語。無不實語。無貪順卑下語。無下劣語。無覆藏語。無瞋害語。無動亂語。無戲□語。無對面鬥諍語。又如來祕密經雲。復次善男子。菩薩無愛著語。猛惡語。癡亂語。染污語。缺漏記別語。自分高強語。他分離散語。自讚功能語。破他功能語。不救拔語。增上慢記別語。十地經亦作是說。謂若發言。喜自眷屬破他眷屬。斷如是語。謂應發言潤澤柔軟意喜適悅。美妙可愛悅耳快然。心行樂欲分明不謬。所聞通達無不依止。多人愛樂多人歡喜。平等稱讚利益安樂一切眾生。自他眷屬意喜踴躍。滅貪瞋癡一切煩惱。如是行相若發語言。乃至對向。先發喜笑。除損害故。又虛空藏經雲。為尊長言。極研慮故。為他人言。離覆藏故。當樂攝受如是等語。法集經雲。佛告虛空藏菩薩言。菩薩不作此語令他起瞋。不作此語令他起惱。不作此語令他無智。不作此語令他無益。不作此語令發無明。不作此語令他眾生心不歡喜悅耳快然。菩薩不作如是等語。又海意經雲。略說於他不生喜護雲。復有一法攝受大乘。謂自錯謬而常觀察。於諸眾生隨所守護。   論曰。此護身者不惱於他。如是他人亦無惱害我。於此論廣大積習菩薩利益。應知常持是意。謂安靜不動尊重愛樂。慚恥怖懼於他寂靜。一心親近及於眾生而常自在。淨信等事。若變若化持如是意。彼護身者雲何無有湯藥衣服藥共二種。謂常受用藥及病緣藥。常受用藥者。如寶雲經說。是故行乞食者。應作四分。一者分與同梵行人。二者施諸貧苦。三者餓鬼畜生。四者自食。然於飲食勿起耽嗜。亦不多求。乃至資養於身安住色力。如其飲食得無懈倦。不令身重。所以者何。彼懈倦者。於此善分樂後時得。或令身重而多睡眠。應知此等行乞食者。現前獲得如是善分故。寶積經雲。若比丘入於城邑聚落乞食。應以法莊嚴而行乞食。所以者何。謂若見可愛不可愛色。見已不應起違順意。如是可愛不可愛聲香味觸法。見已皆勿起違順意。攝護諸根使無散亂。諦視一尋先所思法不捨作意。不以食覆於心而行乞食。若得食處不生樂著。若不得處不起瞋害。若至十家。若過十家。不得食者。勿生憂惱。當發是心。此諸長者及婆羅門。多作事緣不施我食。乃至未曾攝受於彼。況施我食。如是行乞食者不生憂惱。又乞食時。見諸眾生若男若女童男童女乃至畜生起慈悲心。若諸眾生見我所作。及施我食皆生天趣。如其所得精粗飲食。受是食已遍觀四方。此城邑聚落貧窮之者。我以此食而分施之。若見貧者。於所乞食而為分與。若不見有是貧窮者。亦發是心。以我真實徹眼境際所觀眾生。我所乞食於中上味願當施與。持此食已詣阿蘭若處。行杜多者淨洗手足。於沙門行具諸儀式。威力加持結跏趺座。而飲食之。乃至欲食如是作意。此身中蟲有八萬戶。共得此食皆得安隱。我今以食攝受諸蟲。我得菩提復以法化。若復不足發如是心。若食少者。令我身輕。息除便利。斷諸過惡身心輕安。又少惛睡。乃至於所乞食。若復多者。於食份量應行捨法。於所乞食發如是心。飛鳥鹿屬希求飲食。我當施彼。又乞食比丘於諸味中不應生好味想。乃至如旃陀羅童子。應淨身心不應淨食。何以故。食美食已。一切皆為臭惡不淨。是故我今不應求美食也。乃至不起是心。謂此男子施食。非女人施。此女人施食。非男子施。童男童女亦復如是。又雲。此是美食非粗糲食。若入聚落應得恭敬。非不恭敬應得富家。若男若女童男童女種種美味非貧賤家所得飲食。如是勿起一切不善作意。乃至若有眾生著食味者。造惡業已墮於地獄。復次有知足者不著美味。捨細受粗舌根喜足。若節約食者彼命終時。得生天上人間或餘善道。若天若人食天美食。迦葉波。如是行乞食比丘。離於味愛調伏其心。設唯噉熟豆亦不憂惱。何以故。為求聖道趣活身命。是以故食。以要言之。佛言。迦葉波。若行乞食比丘。值天大雨雲霧等時不能乞食。乃至思法莊嚴以慈為食。住是作意若二夜三夜欲斷食者。應作是想。彼琰摩羅界墮餓鬼中。以惡作故於百歲中欲食。少唾尚不可得。我今安住甚深法中不應發起身心羸劣。況復勤修聖道。我今堪忍如是飢渴。又總略雲。令在家人為作淨食。敷座而座為說法要。乃至彼作淨食。受此食已。從座而去。迦葉波。行乞食比丘不應自衒諂諛。雲何諂諛。若為他說此粗惡食而復不足。乃至持此多眾共食。若食少者令彼飢渴。若有如是行相。是名諂諛。諸行乞食比丘。應當棄捨。雲何真實。謂食墮缽中。若粗若細及淨不淨。皆悉應食。不生憂惱。唯淨內心以法調伏。住聖道故得活身命。乃行乞食。如最上授所問經雲。若人親近飯乞食者。能於自他利益圓滿隨所了知。彼乞食菩薩言。如是乃至不為護身當如服藥。入楞伽經說斷食魚肉義雲。如說菩薩修大慈故。一切肉皆不得食。乃至略彼偈雲。觀肉所從來。膿血諸不淨。修行淨行者。當遠離食肉。一切肉及蔥。亦不飲諸酒。韭蒜等亦然。修行常遠離。於床吉祥臥。及離覆油等。孔隙諸眾生。於中大驚怖。乃至為利殺眾生。或營財販肉。是二種罪業。死墮大號叫。又總略雲。臭惡實可厭。常生倒懸中。及生旃陀羅。或獵師屠膾。生羅剎女中。食肉諸種類。貓狸夜叉等。是人生於彼。   論曰。若具知如斷肉品說。成彼廣大利益故。說無過失。若比丘於閻浮提臨欲滅時。作此三摩地語。常令眾生斷除於彼。亦得是三摩地。修大慈悲者。無有過失故。寶雲經說。應知不肉食住塚壙間發生如是利益眾生。若見餘毘奈耶中所說。食三種淨肉。畢竟皆斷一心捨離。得淨諸見斷除我慢。樂修福者漸令教入遠離食肉。又如入楞伽經雲。為彼學者讀誦解說。漸次繫屬依止巧妙章句。彼修行者繫屬三種。我為彼說令作斷除。即是斷彼性近殺故。說名常受用藥病緣藥者。如聲聞毘奈耶說。乃至我為利益梵行。貨鬻衣缽治療於身。況復普救一切眾生。由是菩薩見難得身。於剎那頃獲此勝福。世尊。見此利益以自醫藥。於修行者是為勝見故。寶雲經說。若得斷三種食。彼時真實或不真實。如是行相為住身命。勿取勿食。所謂酥油根莖果汁。設見起對治心而不可食。若復菩薩得重病時。然後可食。如其疾病命根欲盡。勿惡作故斷彼善分。無起疑惑斷除是心。當如服藥最上授所問經說。著受用衣。雲沙門者。慚愧義故。以衣覆身勿現肢體。世間天人阿修羅等。作佛塔想。應知如持佛塔。若不對治修離貪染使餘清淨。則增長煩惱。壞袈裟衣得此過咎。為不隨樂修行莊嚴法服。於善作中而返惡作。此袈裟衣。為求聖道知對治故。如一剎那頃。亦復於身受持。如寶積經說。此因者。佛言。迦葉波。若復嚴飾於身而不密護。壞沙門功德。法者是袈裟衣。雖持於身而心不生尊重。復次迦葉波。如是色相。名相似沙門。以是緣故。當墮地獄。迦葉波。以沙門色相相似故。於地獄中衣熱鐵衣。以覆頭上應器敷具熱鐵所成。所有一切受用資具。悉皆猛焰熾然燋爛。彼說色相相似沙門得受是苦。又寶雲經說。若菩薩以身有疾。肌體怯弱不處僧坊。當顯露處發如是心。謂佛如來杜多功德。以揀擇故對治煩惱。我亦修作。如處僧坊斷諸煩惱。然於僧坊不起樂著。亦不請求。設得如是施者。隨所攝受。應知亦勿為我滿足。彼經又雲。彼臥具儀式應疊雙足右脅而臥。法服覆身正念正知。起光明想。不著睡眠為樂。亦復不著彼脅此脅及餘肢分為樂。乃至於四大種安住調息。彼地方所一切受用。皆為利益眾生之所建立。若我愛樂受用。則生疲厭過咎。如月燈三昧經雲。得彼細妙滋味飲食。是食非解脫相應。謂得彼食是則繫縛。如象子臥非杜多行。又寶積經雲。復次世尊。說是受用信施。爾時眾中離扼比丘。於此法律聞已悲泣。作如是言。世尊。我今寧取命終。不復得果。亦不受用一信施食。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斯言清淨如是行相。恥具惡作怖他世罪。佛言。迦葉波。我知信施此有二種說名解脫。何等為二。若離扼比丘及餘比丘。學我所行見諸行無常。領納諸受是苦。信解諸法無我求涅盤寂靜者。設食信施量等須彌。及餘所施。畢竟清淨。若受施主物及信施食。具大光明得大福報。所以者何。以諸增上慳貪令作福事。是為慈心三摩缽底。復次迦葉波。若比丘受施主所施衣服飲食已。思入無量三摩地者。令彼施主於作福事所求果報。亦復無量。迦葉波。假使三千大千世界大海水竭。是所修福亦無有盡。   大乘集菩薩學論卷第八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36 大乘集菩薩學論   大乘集菩薩學論卷第九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少卿宣梵大師賜紫沙門臣日稱等奉 詔譯   護身品第六之二   如是行乞食者。於所施食起三種念住。謂愍身中所集諸蟲。成就利益一切眾生。攝受正法。又如來教敕諸所作事悉具正念。最初以真言聲為作守護。應先於此底哩三昧耶王所說明咒曼拏羅利益。今當說。   那謨薩哩縛(二合)沒馱冒(引)提薩埵(引)喃(引)盎(引)尾囉惹尾囉惹摩訶(引)縛□□騤□□薩多娑(引)囉底娑(引)羅底怛囉(二合)以怛囉(二合)以尾馱末底三畔(蒲合切)惹爾多囉末底悉馱(引)屹哩(二合)怛覽(二合)薩縛(二合引)賀   誦此得入一切曼拏羅。或此如來心念八千遍。雲何一切。謂世出世間最上曼拏羅。悉能得入。又真言曰。   那莫悉底哩(三合)野提尾(二合)歌(引)喃(引)怛佗(引)哦多(引)喃(引)薩哩縛(二合)怛囉(二合引)缽囉(二合)底喝多(引)縛(引)缽底(二合)達哩摩(二合)多(引)末陵那(引)阿三摩三摩三滿多都(引)難(上)怛多(引)縛(引)缽底(二合)捨(引)薩爾喝囉喝囉三摩(二合)囉三摩(二合)囉拏尾蘗多囉(引)哦沒馱達哩摩(二合)底薩囉薩囉薩摩末羅(引)喝娑喝娑怛囉(二合)野怛囉(二合)野哦哦那摩賀(引)縛囉洛叉抳入縛(切身)羅入縛(切身)羅那娑(引)蘗哩薩縛(二合引)賀(引)   應知此一切如來身最為尊重。無有過上此初行之者。於佛眾生無量修作時。諸魔等起諸弊惡。應以如是最上守護。謂或以擊掌若灰若白芥子若淨水等。隨意見已而作結界。又若諸疾病者。真言加持藥水令服。或林野中。以酤蘇摩華於佛塔廟形像正法經典供養安布。觀緣佛菩薩等。心樂利益一切眾生。是大疾病必為藥叉等所持。說為解脫。又應先念修普賢行法式次第。於此儀軌乃見邊極。謂此底哩三昧耶者。設不澡沐盥漱及不清淨。或食魚肉皆無過失。然作是印契者。皆不得食。不違本願故。亦不於他同床敷具。亦不跳躑。於此信解行學無所傾動。亦勿疑惑。若先破戒此亦成就。有智無智決定皆成。復如彼說。若菩提心堅固得專注意。應離此疑惑畢竟成就。   論曰。菩提心堅固者。定說利益諸異生等。令心無退隨未入地者。作如是說。欲得持初日光入大暗處。為作照明。若復希求成就。如何名鮮福者。樂此成就。遣除怠墮心故。然入聖地積集無量福聚。超諸惡道不為廣大沈溺。先說得是過失者。或無真言而念誦。不知增減文字。此無過咎。設若增減。差忘次第。皆無有失。何況信菩提心棄捨自利。所作籌量伺察而轉。決定得睹諸佛及菩薩等。獲斯成就。或以此執金剛真言。作守護者。真言曰。   那莫悉底哩(三合)野體尾(二合)歌(引)喃(引)怛陀(引)哦多(引)喃(引)薩哩縛(二合)縛惹囉(二合)達囉(引)□楚撳棈埼棈唹衛馴衛嘀ㄠ旼o(二合)縛捺囉(二合)扇(引)多那扇(引)多那頗羅頗羅縛囉縛囉摩(引)囉拏摩(引)囉拏縛惹囉(二合)捺羅寫薩普(二合引)吒(半音)羅隸多屍珂囉三滿多縛惹哩(二合)抳入縛(切身)羅入縛(切身)羅那謨窣堵(二合)阿兀嚕(二合引)哦囉(二合)捨(引)薩那(引)喃(引)囉拏囉拏虎羅虎羅頗羅薩癹(二合引)吒(半音)縛祖嚕(二合引)睹彌薩縛(二合引)訶(引)   誦此於剎那頃諸作障者。頻那夜迦悉皆馳散。諸天龍等皆以飲食衣服臥具承事供養。乃至加持淨水。或隨意所見而作守護。又一切所作誦此不動尊明王心真言曰。   那莫三滿多(引)縛惹囉(二合引)□楚憬芶o(二合引)吒阿謨(引)佉贊拏摩訶(引)嚕瑟(引)拏薩普(二合引)吒(引)野吽(引)怛囉(二合)吒(半音)賀(引)□娥臨□□唵(引)末朗捺禰諦儒(二祖切引)摩(引)隸爾薩縛(二合引)賀   若初食時。誦此真言至一七遍。次當飲食。彼諸藥王佛菩薩眾。隨所念中消諸毒類。真言曰。   怛[寧*也](切身)佗(引)伊隸蜜諦底隸蜜諦伊隸底隸蜜諦努弭努縛(引)梨(引)曳怛哩計(二合)怛哩葛(二合)囉抳摩摩哩弭(二合)摩哩摩(二合)囉抳葛悉彌(二合引)哩葛悉彌(二合引)囉目訖底(二合)阿佉爾阿佉那佉爾伊隸伊梨曳阿珂(引)以(引)曳阿播(引)伊曳尾底悉尾(二合)多敦抳阿那(引)努囉叱薩縛(二合)賀   復次若聞此明者。於七年中不為蛇螫毒不著身。設為所螫蛇。則頭破七分如蘭香梢。若持此明者。乃至盡其形壽。不為蛇螫毒不著身。此真言句蛇前勿念。所以者何。蛇趣命終故。真言曰。   怛[寧*也](切身)佗(引)伊羅(引)唧羅(引)佐酤(引)縛酤(引)酤(引)□(引)酤(引)妮底爾酤嚕拏(引)爾酤嚕妮底布(引)拏(引)布(引)妮底補嚕拏(引)補嚕妮底普吒囉呬普吒綻(陟澗切)拏囉呬那(引)蘗囉呬那(引)蘗吒綻拏辣呬薩哩波(二合)辣呬薩哩波(二合)吒綻拏辣呬遏砌攃隸尾始試(引)底試(引)多縛多隸喝囉哩喝囉哩亶妮亶妮怛□(尼轄切)怛□多(引)抳多(引)抳末羅末羅薩普(二合)吒(半音)薩普(二合)吒(半音)癹吒(半音)癹吒(半音)薩縛(二合引)訶(引)伊底呬羃叉蕪昝(仁奘切引)吾廉(引)尾[寧*也](切身引)焰羅畢多(引)烏捺(引)喝哩(二合)多(引)焰(引)薩哩縛(二合)普多三摩(引)蘗弭薩哩鍐(二合)怛佗(引)阿那擔佗(引)普耽薩爹阿尾缽梨(引)耽阿尾缽哩也(二合)薩耽(二合)伊捺尾沙摩尾釤婆縛睹捺多(引)覽蘗璨睹能瑟吒囉(三合引)覽蘗粲睹阿仡爾(二合)蘗粲睹惹藍蘗粲睹薩耽(二合)蓬蘗粲睹酤吒也(二合)蘗粲睹普銘蘗粲睹扇(引)鼎蘗粲睹薩縛(二合引)訶(引)   復次。若為賊侵害。當誦摩利支。真言曰。   怛[寧*也](切身)佗(引)阿哩歌(二合)摩枲摩哩歌(二合)摩枲縛那摩枲頞多哩馱(二合引)那摩枲缽體弭羅叉烏怛波(二合)體弭囉叉惹那都(引)弭囉叉囉(引)惹都(引)弭□楏解逸□囉都(引)弭□楏馘□□□□弭□楏饒騥□渴囉(二合)都(引)弭□楏驂□□蘗都(引)弭□楏騖饓馳□□□都(引)弭□楏騖饓餀騤□□都(引)弭□楏鰡□J□(切身引)薩哩縛(二合)婆曳毘藥(切身)薩哩舞(二合引)波捺囉(二合)侮(引)波薩哩吾(二合)播(引)野(引)細毘藥(切身)薩縛(二合引)訶(引)唵(引)縛底隸縛底隸薩哩縛(二合)訥瑟吒(二合引)喃(引)屹覽(二合)汀滿馱(引)弭薩縛(二合引)訶(引)那謨(引)囉怛那(二合)夜(引)野那謨(引)摩(引)哩(引)載禰縛多(引)潩摩(引)哩(引)嗟(引)禰縛多(引)野(引)紇哩(二合)捺琰摩(引)縛哩多(二合)曳奢(引)弭怛[寧*也](切身)佗(引)縛多隸縛捺(引)隸縛囉(引)隸縛囉(引)訶目契薩哩縛(二合)訥瑟吒(二合引)喃(引)滿馱目龕薩縛(二合引)訶(引)   由念此明出生無量大德威光。復次五十七字屬持明藏。於諸怖畏守護饒益。真言曰。   怛[寧*也](切身)佗(引)遏胝末胝那胝酤那胝吒枳奼囉枳奼囉枳烏嚕末底嚕嚕末底睹嚕呬隸弭隸薩哩縛(二合)倪也(切身)努波捺哦那謨(引)薩哩縛(二合)三摩三沒馱(引)□捷鴃慼慼憫f□騤□□缽捺(引)薩縛(二合引)訶(引)   論曰。此護身者。以湯藥衣服等為眾生利益。先如是作。謂已所樂著受用之具。起染污罪。由是菩薩於諸眾生一切當捨。又若不希他物。已所資具時不樂著則唯飲食起染污罪。雖不念飲食。於眾生事。或不愛樂。謂於飲食作他物想。無染污罪。然唯自利是罪滿足。於別解脫得波羅夷罪。又說此所受用彼一眾生為主。此一眾生為主。如是護身皆為過失。非如奴僕常於一主營務役使。自所有物即彼所有。然法集經雲。菩薩譬若僮僕應代。一切眾生隨何所作。   論曰。非說於一主者。彼為利他。設若僮僕為病惱等。主乃未言而或先飯。得無咎耶。菩薩如是修作所有親近不知是事。若心能了知此清淨理行廣大捨。然於是理勿應疑惑一切當捨故。如前佛說唯備喉急。此護身者。為利眾生。當如是說覺了斯義。如理開示使無忘失。   護受用福品第七   論曰。如是護身應知已釋。護受用者次當今說。復次起善修作。是中以智觀察。此諸學處護受用事。斯不為難。最上授所問經說。此學處者。於平等見善所修作。善修作者。極遠諦觀棄諸受用。   論曰。此奢摩他容於後時。然於是理了如所說得此成就。所謂節去受用。而於是事真實成就。自然於餘廣多受用。損而能捨餘無他事。又如最上授所問經雲。妻子奴僕作業使人。是正所受用。若自若他。聞菩提分斷斯所作。能捨不捨餘無他事。於利益眾生極能稱量。及菩薩所極善稱量。斷斯所作。能捨不捨餘無他事。此獲成就。於此疑者。菩薩別解脫。亦作是說。   復次舍利子。若出家菩薩求菩提分。應知說施。雲何名施。謂若色施乃至法施。為法施者。舍利子。若在家菩薩以殑伽沙數佛剎七寶滿中持用佈施如來應供正等正覺。舍利子。若出家菩薩以一四句偈。如說修行乃至為他人說。其福勝彼。又舍利子。豈諸如來於出家者。說無財施。以要言之。舍利子。若有所得墮滿缽中及所餘物。應分彼食與同梵行。彼復來求若衣若缽。如佛所說有長三衣。隨所應捨。又若闕少是三衣者及為依止住淨梵行。此不應捨。所以者何。畢竟如來不說施此三衣故。舍利子。菩薩以彼三衣施乞者時。然於師尊無闕親近。又舍利子。出家菩薩唯應為法而親近故。彼所求者。當知攝受。唯一眾生未及利益多眾生聚。是故菩薩於眾生所深心修作。若減失大利斷滅善事。如是說為剎那遠離廣大善分。如是乃至棄捨或不棄捨。又如海意經雲。大乘者斷多財利乃至我決定說。菩薩如是成辦。由何趣入。廣如最上授所問經說。   論曰。若說為他修作當捨己事。如維摩詰所說經雲。問曰。維摩詰生死有畏當何所依。答曰。文殊師利。菩薩生死畏中當依如來功德之力。問曰。欲依如來功德之力者當依何住。答曰。欲依如來功德之力者當依一切眾生而住。又問曰。欲依一切眾生住者復何所住。答曰。應住解脫一切眾生故。又如法集經雲。商主菩薩白言。世尊。若菩薩樂欲菩提。最先一切眾生。不為己事乃至世尊。是名法集。   論曰。捨此即成自利。問何故減失利益眾生。謂懷怖懼不為眾生自任重負。由減失故不觀利他。唯於世間修自利行。復何差別。謂若菩薩不棄己德而成他善。或怖惡道自受苦惱。此為二種。謂若是苦。我或當受。故不應捨。如經所說。獲大罪報。如寶積經雲。佛言。迦葉波。有四種法。說名相似菩薩。謂自利求安而不濟度苦惱眾生等。又最上授所問經彼說次第。若雲先無我執。則是菩薩學處。亦如法集經雲。具壽須菩提語無所發菩薩言。善男子。菩薩當雲何住。答曰。若為眾生不捨正行。問曰。雲何為諸眾生不離正行。答曰。謂不捨大慈大悲。須菩提言。雲何菩薩大慈。答曰。若以身命及諸善本。當施一切眾生而不求報。又問。雲何菩薩大悲。答曰。若菩薩樂欲菩提。最先一切眾生而不自取證。彼經復說。此一切菩薩學處。以大悲為本。世尊畢竟令彼不斷利他。是菩薩義。故定非究竟。是中我當觀大福海施大義利。匪定一向違害生滅。又決定寂靜神變經說。彼昔有王。見一比丘於千歲中入滅盡定。以是緣故。有諸比丘讀誦經典求菩薩行。尊重法欲受信施食。發如是心。我為求法以此善根為法捨施。百錢迦羅努貝底執著妙樂等事。如前次第。說無過失。或俱說為護受用福。   論曰。復次廣樂自利果報守護清淨。如那羅延所問經雲。守護戒者。非國王因。非天趣因。非爍迦羅因。非受用因。非富樂因。非形色因。非顯色因。非美譽因。乃至守護戒者。無地獄恐怖。如是無畜生琰魔羅界恐怖。以要言之。守護戒者。唯除住佛眼者。乃至守護戒者。利樂一切眾生。相應義故。彼戒蘊菩薩如是行相。得具足十種無減失法。何等為十。所謂得轉輪聖王而無減失。求佛菩提亦無雜亂。得爍迦羅亦無減失。願睹諸佛得無障難。如是為梵天王亦無減失。聽聞妙法得無退墮。乃至如其所聞讀誦經法。具菩薩行皆無減失。於諸善法不斷辯才。求深禪定亦無減失。乃至如是住戒蘊菩薩摩訶薩。常為一切之所禮敬。謂天龍夜叉乾闥婆等供養恭敬歌詠讚歎。亦為諸龍王阿修羅王等而常尊重。剎利婆羅門長者居士等之所親近。及諸智者而常讚仰。為佛嗟諮。若天若人。一切眾生之所憐愍。乃至不行四種之行。唯除化度眾生。何等為四。所謂不行無相之行。亦復不行空諸佛剎。又亦不行生邪見家及墮諸惡趣。   論曰。如前所捨彼煩惱力及憍慢等。守護福報。亦復佈施。然於是福自不希報。此欲守護唯為利他。後不生悔。如最上授所問經雲。若佈施已。是心設不生悔而逐彼後者。憂不憂等皆名追悔。減滅福報令罪增長。若不發露於佛覆藏。而翻彼善說為罪性。復次於彼罪惱行懺除者。由此無罪而獲福喜。   論曰。利益眾生者。不以財利之心而為發露。如寶雲經說。譬如藥王而自讚己德。不為過失。復說欲守護福者。於名聞利養菩薩常當遠離高舉。以清淨法捨愚癡暗。   大乘集菩薩學論卷第九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36 大乘集菩薩學論   大乘集菩薩學論卷第十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少卿宣梵大師賜紫沙門臣日稱等奉 詔譯   護受用福品第七之二   寶積經雲。佛言。迦葉波。若菩薩具此四法。則未生善法令滅。已生善法亦不增長。何等為四。謂於世間深著過慢。巧構言辭耽著利養。樂觀種姓嫌讚菩薩。於未說未聞契經而輒生誹謗。又說一切有部雲。如是髮毛爪塔及諸身份。見已淨信發恭敬心。是大德比丘比丘尼等。從此地面下過八萬四千踰繕那至金輪際。是比丘所有若干沙數千倍轉輪聖王受用福報。乃至具壽優波離向如來前合掌恭敬。而白佛言。世尊。若佛所說是比丘善根。如是廣大。世尊。雲何有是善根。言汝於此尚能散滅。佛言。優波離。謂忍此動亂而隨彼見。如彼梵行而親梵行。優波離。由斯善根亦復廣大。然汝於此尚能散滅。優波離。是故當如是學。又若積薪所焚。心可無壞。況彼識身等。文殊神變經雲。所對害者。謂百劫中積修其善。有所減失說為對害。華嚴經說。普捄眾生妙德夜神因緣。如前已說。   論曰。當於是時互相誹謗。增不善本減失壽量。色力安隱悉皆減少。無有少分示饒益者。唯說追求名聞利養作高舉事。如寶雲經說。佛言。善男子。菩薩得珍寶聚量若須彌。而取彼施。或得弊陋之物。亦取彼施。所以者何。彼如是思惟。由此眾生慳貪嫉妒惜自他物而常鬥諍。以是因緣處生死海之所沈溺。我欲於彼令長夜中利益安樂。故受彼施。然竟不作己有。亦復不起貪著之心。唯為供養諸佛法僧。亦復轉施一切眾生。如貧苦者得活身命。亦令施者極生歡喜。具如彼說。得施無憍慢。彼復又雲。設有人來以施因緣歌頌稱讚。是人不生高舉。逮無憍慢。又若於我歌頌稱讚。謂起即滅非久如間。設使再三於諸時處歌頌稱讚。當生何智。謂諸法無常無住無強無力。令心卑下勿生高舉。逮無憍慢。如是菩薩於名聞利養歌頌稱讚等事。悉住正念。彼復又雲。譬若旃陀羅子遊行世間。卑下其意得離憍慢。隨所住已生乞食想。復如彼說。善男子。一者菩薩若捨家出家。為諸親眷朋屬之所棄捨。猶若死屍。以是因緣摧伏我慢。二者已毀形好被壞色衣身貌異俗。以是因緣摧伏我慢。三者剃除鬚髮手持應器。於親非親遊行乞食。以是因緣摧伏我慢。四者如旃陀羅子卑下其心遊行乞食。以是因緣摧伏我慢。五者由乞食故得遂生成為他繫屬。以是因緣摧伏我慢。六者雖為他毀。為乞食故亦受彼施。以是因緣摧伏我慢。七者尊重供獻阿闍梨等。以是因緣摧伏我慢。八者行住威儀安詳平正。令梵行者見已歡喜。以是因緣。摧伏我慢。九者於諸佛法所未得者願此當得。以是因緣摧伏我慢。十者於瞋忿心有情之中多行忍辱。以是因緣摧伏我慢。又海意經雲。若菩薩得身清淨。具相莊嚴手足柔軟。殊妙可愛成福生身。諸根不減身份圓滿。然於形好亦無醉傲。不以嚴身而求觸樂。若諸眾生種種色相。菩薩爾時為求法故謙下恭敬。彼經又雲。譬如大海處地卑下。所有一切江河及諸細流速疾趣入。世尊。菩薩敬重師尊心不高舉亦復如是。一切甚深法門及微細善。於其耳根速疾趣入。世尊。是故菩薩安住正念。若高舉我慢不重師尊。亦不恭敬禮拜。當知菩薩是為魔鉤所制。又如出世間品雲。佛言。佛子。菩薩有十種魔事。何等為十。一者於和尚阿闍梨父母沙門婆羅門住於正行向正道者不起尊重。是為魔事。二者謂諸法師說殊勝法說廣大法。於大乘中知涅槃道。及餘契經得總持王無有休息。然於法師不起尊重。及於所聞不作善巧。是為魔事。三者然於會中聞說大法。於法師所不樂讚美。況起淨信。是為魔事。四者好起過慢自執己見陵蔑他人。罔知己短心無揀擇。是為魔事。五者好起過慢自無知覺。於阿羅漢補特伽羅。隱蔽覆藏他實有德謂不如己。應讚不讚。是為魔事。六者了知是法是律真為佛語。為嫌其人頗嫌其法。謗正法已於別受持。是為魔事。七者自求高座。謂言我行道法不應親近執事。於他久修梵行大德耆舊不起承迎。是為魔事。八者貌不溫恭復多顰蹙。言極粗獷心伺過惡。是為魔事。九者由增上慢喜調戲故。不親有德不生恭敬。亦不諮問何者是善何者不善。何者應作何者不作。又何所作於長夜中而得安樂利益。又何所作於長夜中而不能得安樂利益。癡冥頑很為慢所持不明出要。是為魔事。十者由慢所覆。設過佛出亦復遠離。壞夙善根竟無新起。說不應說多起鬥諍。謂此法行返為是處墮大邪惡。於菩提心根力聖財斯不可得。百千劫中常不值佛。況復聞法。是為十種魔事。佛言。佛子。菩薩捨此十種魔事得十種智業。   論曰。此中智業者。說善住化度一切眾生等。護國經雲。彼人墮蔑戾車罪惡邊地貧賤中生。聾盲闇鈍而無威德。親近愚蒙執著我慢。又如法集經說。謂諸菩薩欲取佛土者。即眾生土是為佛土。由是得諸佛法。不壞正行。謂諸善行惡行無不依止眾生而轉。故惡行者依罪惡起。彼善行者依人天等。寶光明陀羅尼經雲。佛言。佛子。此初發心菩薩先於一切眾生發十種心。何等為十。所謂利益心。安樂心。憐愍心。潤澤心。愛樂心。攝取心。守護心。平等心。教授心。稱讚心。是十種發心為若此入解信力。財印經雲。我已得住一切眾生作弟子者。亦令他住一切眾生作弟子故。俱獲安隱。以要言之。我已先住恭敬禮拜。亦化一切眾生當住恭敬禮拜。又如維摩詰所說經雲。若樂說世間清淨無難故。則隨所化調伏一切有情。來生淨佛國土。   論曰。若踞座洗足思惟。應何所作愛樂尊重等事。故華嚴經雲。爾時有王名法音蓋。於大眾中處師子座。有諸人眾一時合掌住立其前。如是恭敬為王作禮。乃至爾時法音蓋王見諸乞者。生大歡喜具大悲愍。假使三千界內俱為轉輪聖王經無數劫。所得妙樂過於前說。乃至淨居天王於無際劫行寂靜解脫門。亦過前說。善男子。譬若有人唯行愛育父母兄弟姊妹朋屬男女妻妾時久乖離。後於曠野欻然值遇。更相慰問。極生愛重瞻視無厭。善男子。此法音蓋王亦復如是。見來乞者具大愛樂。心生喜樂發起最上大希有心。乃至於諸乞者生一子想。生父母想。生福田想。善知識想。堅固力想。極難得想。難行能行想。多作想。最上成辦想。近住菩提道想。阿闍梨教誡想。如其來者知眾生性之所承事。平等無礙一切捨。施設棄己身如其所欲。復次選地清淨塗拭莊嚴。捨自利樂等。   論曰。若乃主者淨信。則侍從等亦當淨信。教令具足饒益。應如是作意。向來比丘身有疾病。昔佛世尊尚為承事。如比丘雜誦律雲。佛言。佛子。汝勿嫌棄是病比丘。我於比丘中尊尚為承事。持此病比丘衣。乃至洗盥。如是言已。時具壽阿難陀白佛言。世尊。如來勿應洗此病比丘衣覆不淨故。我當為洗。佛告阿難。汝應洗此病比丘衣。如來當以親手盥水。爾時具壽阿難陀於病者比丘為浣彼衣。如來尚以親手盥水。乃至總略。時具壽阿難陀如彼病比丘所唱言。善哉汝當為起。我今侍汝於外出。外住已。如來亦復親手盥水。語阿難言。  汝廣大承事  濟度生歡喜  為憂苦損惱  捨離於眾生  若人此淨信  成就良福田  所有世間中  非餘眾生類  譬如意賢瓶  欲悕醇乳汁  尊重彼天言  是故生恭敬  亦如新婦法  承事無暫捨  救無量眾生  後當獲出離  又若現前尊  任持於頂上  置眾生髻中  一心故無動  設墮阿鼻獄  若今造當造  諸廣大度門  脩行如是善  自我為主宰  我義不可得  於彼彼造作  不為慢所使  喜樂淨諸根  苦故入煩惱  由喜默諸根  為作斯化度  眾生若在苦  舉身如焰然  於諸欲悅意  有方便憐愍  愍諸造苦者  故我求是苦  若倦於忍默  如罪當懺悔  設於世尊所  頂足俱散壞  我捨諸世間  承事如來故  我造諸眾生  憐愍無疑惑  見如是等人  由何不尊敬  我親事如來  正成於自利  為除世間苦  故我持淨戒  假若一強人  摧壞於大眾  願長睹眾生  使無能作者  又若眾強人  一一如王力  況無如是威  何容行酷罰  設逢暴主時  治官獄卒等  力行悲愍心  拯濟於群有  極怒何所為  寧同地獄苦  若惱逼眾生  造此亦當受  大喜何所施  豈容獲正覺  若悅豫眾生  造此亦當受  汝後當作佛  出濟諸眾生  雲何不暫觀  現住稱讚者  巍昂清淨身  及壽量長遠  逮得生死忍  轉輪王妙樂  若慈心供養  名大身眾生  以佛淨福報  為佛大身者   論曰。修慈心觀。如月燈經雲。乃至供養無量無數百千萬億不可稱量歌羅頻婆羅等諸佛剎土。如是供養已。不如以一慈心。如是次第供養恭敬。常得遠離高舉不如理作意。   論曰。一心人解是事。如寶雲經說。善男子。雲何菩薩不如理作意。為是菩薩獨處閑靜住無雜亂。發如是心。我由獨處閑靜住無雜亂故。唯我能順如來法律。汝諸沙門婆羅門等皆住雜亂。於輪迴行多所耽著。不能隨順如來法律。是為菩薩得不如理作意。彼經復說。菩薩起精進時。於此精進不拒教誨。謂不自矜己德。亦不陵蔑他人。如是名為善惠發生。然於自所脩習。亦求他誨。如是菩薩得謙下精進。   論曰。已略說此護受用福。若迴向菩提。如無盡意經雲。佛言。舍利子。若人以少善根迴向菩提。乃至坐菩提場終無散滅。譬如一渧之水墮大海中乃至住劫邊際終無散滅。   清淨品第八   論曰。護身等說。有三種清淨。今當說是義。雲何謂己身受用清淨俱獲安隱。若人於身示現淨飲食。成熟正等菩提。如祕密大乘經雲。復次菩薩於大城邑大塚壙間。以無數百千眾生充滿其中。而菩薩摩訶薩示死滅相現旁生趣大身眾生。乃至令食身肉。於命終時得生天界及餘。善趣。以是因緣。乃至最後入於涅盤。所謂菩薩宿願清淨。於此長夜酬其宿願作利益事。臨命終時。令食身肉。以是因緣得生天界。乃至最後入於涅盤。謂若成就持戒。成就思惟。成就希求。宿願如是。彼經復說。現法身光為諸眾生作利益事。寂惠當知。譬如活命醫王集諸妙藥擣篩和合成女人相。姝妙端正人所樂見。而善安立施作等事。行住坐臥如其分別。諸有國王王子大臣官長長者居士。而或來詣活命醫王。時彼妙藥所成女人相與給侍。由給侍故。一切輕安得無病惱。佛言寂惠。汝且觀是活命醫王。深植妙樂除世間病。然餘醫師無有是智。寂惠。現法身光菩薩亦復如是。乃至男子女人童男童女及餘眾生。為貪瞋癡遍觸其身熾然燒煮。若彈指頃一切煩惱遠離燒煮。身獲輕安。所謂菩薩宿願極清淨故。   論曰。此身清淨義者。譬如苗稼為草所覆而不滋茂。是菩提芽為煩惱覆亦不增勝若不行對治思惟悕求。何容解脫令彼增長。汝諸世間一心伺察。罪業清淨則身器清淨。說為正覺。復次罪清淨者。四法經雲。佛言。慈氏。若菩薩摩訶薩成就四法。滅先所造久積過罪。何等為四。所謂悔過行。對治行。制止力。依止力復次悔過行者。於不善業行多所改悔。二對治行者。謂造不善業已極為善業。及餘利益之所對待。三制止力者。由讀誦禁戒得無毀犯。四依止力者。謂歸依佛法僧寶。亦不棄捨菩提之心。由能依止是力。決定滅彼罪等。佛言。慈氏。是為菩薩摩訶薩成就四法滅先所造久積過罪。   大乘集菩薩學論卷第十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36 大乘集菩薩學論   大乘集菩薩學論卷第十一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少卿宣梵大師賜紫沙門臣日稱等奉 詔譯   清淨品第八之二   論曰。復次應知說悔過行。如金光明經偈雲。  十方住世  兩足之尊  以悲愍心  當證知我  若我先造  廣大罪業  住十力前  皆悉懺悔  未識佛時  未識父母  未識善惡  我造此罪  自恃種族  及恃財寶  盛年傲逸  我造此罪  心念口言  造眾惡業  謂不可見  我造此罪  愚夫惡行  煩惱覆心  由無智暗  近惡知識  遊戲樂著  或住憂恚  財無厭足  我造此罪  貧窮諂詐  由生慳嫉  不親聖人  我造此罪  因欲生怖  於去住時  不得自在  我造此罪  因欲恚怒  動擾其心  飢渴所逼  我造此罪  飲食衣服  由斯三種  諸結熱惱  我造此罪  身語意業  三種惡行  具如是相  我悉懺悔  若於佛法  及聲聞眾  不起尊重  我悉懺悔  又若緣覺  及菩薩眾  不生恭敬  我悉懺悔  或於有德  諸說法師  不起承迎  我悉懺悔  由謗正法  而常無智  不敬父母  我悉懺悔  十方三世佛  觀察護念我  心運無緣悲  哀受我懺悔  我於百劫中  先若造諸罪  常懷憂怖心  哀愍願消除  又心常怯弱  怖此諸過咎  於四威儀中  曾無歡樂想  諸佛具大悲  除諸世間怖  今當願攝受  解脫諸怖畏  我先造諸罪  對如來發露  以佛大悲水  洗滌煩惱垢  又若此罪惡  一切皆懺悔  若已作之罪  皆不敢覆藏  若未作之業  一切不復造  謂身業三種  及語四過愆  與意業三毒  一切皆懺悔   論曰。菩薩所得罪犯。約勝說有輕重。故優波離所問經雲。於根本罪等比而說。何者復重。佛言。優波離。住大乘菩薩。如犯殑伽沙數貪罪與一瞋罪。於菩薩乘為作校量。此二罪中。瞋唯屬重。所以者何。優波離。起瞋者捨離眾生。然起貪者愛護眾生。優波離。若愛護眾生則不為煩惱。於菩薩所無有災橫等怖。乃至是故優波離。若有犯貪罪者。皆名無罪。是義雲何。愛護眾生者如前增勝。故我說深心有是悲愍。佛言。優波離。菩薩若無方便善巧。則畏犯貪罪。若菩薩有是方便善巧者。則怖犯瞋罪。而不怖犯彼貪愛。何以故。方便善巧者具悲智二種。而不捨離眾生。若捨眾生者。唯一智惠悟解苦空。或唯悲愍。非久如間為煩惱力之所減滅。如方便善巧經雲。善男子。譬若取明之人為彼□索五處繫縛。以真言王於所求法即能超越。由一真言明力。悉能斷除一切縛法。善男子。是菩薩方便善巧受五欲樂亦復如是。然於所作不亂正行。謂若以一智力遍一切智心。淨諸欲樂當生梵世。   論曰。瞋義雲何。謂本性為大罪故。由廣分別不生方便悲愍。行恚怒者然非利益。何名過失。以容受彼則長養煩惱減失悲愍。斯為過失。斷此根者後當可見。若菩薩如於眾生失悲愍心。則於眾生廣大利益相續減失。故聖諦品雲。應知如父見子起悲愍心。謂若棄除世間利樂悲愍。則亦當遠諸有智。又若菩薩勸行於欲減失利益。是故說貪過咎得二種難。彼著欲者。譬無目人違害父母。於下劣欲而生苦惱損減天趣。又著欲者。毀犯禁戒遠離人境。是故希求已樂厭捨他苦。非真實見。應以他苦惱如己苦惱。然不自脩習。起二種失。如月燈經說。佛告阿難。假使有人從足至頂。洞然熾焰成一火聚。復有人來語如是言。我勸汝身共受五欲歌舞嬉戲。佛告阿難。於意雲何。是人勸就此身可共五欲歌舞嬉戲不。阿難白言。不也世尊。佛告阿難。是人於歌舞嬉戲。由分別橫起。勸就此身共受五欲歌舞嬉戲。如來不爾。往昔修菩提行時。見諸眾生三惡道苦及貧窮者。心無悅樂。   論曰。世間有子不見父母。懷簷痛苦有此大恩。唯見己樂或親非親愍惜覆藏。守護善法幢者勿行邪欲此於眾生或為利益或復損害。謂若縈纏嗜彼欲者。斯為過咎。具正梵行作利益故。若比丘入是行處。應如母妹而供侍之。不應於他如梵行類。成就眾生固當遠離。如無盡意經雲。於時非時復捨其所作。或見眾生增上利益。亦住是學處。又方便善巧經雲。昔光明梵志於四萬二千歲中嚴持梵行。住七步已發生悲愍。設犯禁戒受地獄苦。不應棄彼令趣命終。善男子。是光明梵志即時執彼右手。作如是言。姊起如其所欲。以要言之。善男子。如是深妙欲中起大悲心於十千劫受輪迴苦。後復還修梵行。善男子。以菩薩方便善巧得生梵世彼經又說。若有菩薩為一眾生發善根者。於其色相如罪所墮。百千劫中受地獄苦之所燒煮。世尊。彼菩薩然起是罪無地獄苦。謂由於一眾生亦不捨離此善根故。彼經又雲。善男子。此方便善巧菩薩有極重罪。謂或時遇惡知識勸就此蘊取證涅盤。然於後際不復堪任被斯鎧甲。何容化度一切眾生。故我不起是心。如彼輪轉化度眾生。又若設有是罪。如其法行使無過咎。善男子。若出家菩薩一切分別所造過四重罪。是菩薩具方便善巧者。隨起即悔。說為無罪。如寶雲經所明。造極無間者。謂令人死。聲聞律中名根本罪處。又若□□□辰□□禂□□□□□□□□□□稀埤□娏騖騵稻□槔稜□□礸□拖□□□□□餾稜□椏騖馨□□□逆□□饑□□妨□J□□覕詡□□便□□□□□□□□□襆□□□□礸襤□覈□稚□埤□□□□□□□□□壘量礸□□□觜D□模□□□秋□騲□□槌□□□楙觔鷺□騶□□□□姎□旅□□□娏騖騵秞□□□妊□暈粿□□奮首□襦馨□飀□   論曰。若為此名聞如是。於餘眾生利益方便設起貪者。說為無罪。此方便善巧菩薩所造利益。而不棄捨眾生。廣如彼說。然非得地六度妙行。於此伺察極善相應。是故不容瞋等。又優婆離所問經雲。佛言。舍利子。菩薩有二大罪。何等為二。謂心與瞋俱及與癡俱。乃至舍利子。應先志誠懺十惡罪及五種□□□桌櫬□□□□□秜□□□□榭□□榖□□D聾□□□j□□飯□□騪□□□□□□□□□礽□□騖飀□榙□□楩楥□□□漶慼模魽熱u□□□□饛□饃秉飀□騖驅□□諒□□□饐□膳□□□楉□□□□□□□□□□□□□褾□□褾□□褾□逆□   那謨釋迦牟尼佛 那謨金剛消伏壞散佛 那謨寶焰佛 那謨龍自在王佛 那謨勇猛軍佛 那謨勤勇喜佛 那謨寶火佛 那謨寶月光佛 那謨不空見佛 那謨寶月佛 那謨離垢佛 那謨勇施佛 那謨梵德佛 那謨梵施佛 那謨水王佛 那謨水天佛 那謨賢吉祥佛 那謨栴檀吉祥佛 那謨無邊威德佛 那謨光吉祥佛 那謨無憂吉祥佛 那謨那羅延佛 那謨華吉祥佛 那謨淨照明遊戲神通佛 那謨蓮華光遊戲神通佛 那謨財吉祥佛 那謨念吉祥佛 那謨善名稱吉祥佛 那謨因陀羅網幢王佛 那謨善游步吉祥佛 那謨安祥行佛 那謨勝游步佛 那謨普遍光嚴吉祥佛 那謨寶蓮華勝游步佛 那謨寶蓮華善住娑羅樹王佛   如是現前乃至一切世界如來應供正等正覺。惟佛世尊觀察護念。我於今生或至餘生。及無始來生死輪轉造業障罪。自作教他見作隨喜。或盜窣堵波物四方僧物。五無間業十不善業道。自作教他見作隨喜。由斯業障毀除禁戒。應墮地獄。或旁生趣焰魔境界。若生邊地及蔑戾車生長壽天。設得為人諸根不具。深著邪見離佛出世。此諸業障佛以真實惠。真實眼。真實證明。真實稱量。悉知悉見。今悉懺悔不敢覆藏。若我毀犯禁戒等罪。願佛世尊觀察哀愍。若我今生或至餘生。及無始來生死輪轉。乃至於旁生趣。或嘗施一摶食護一淨戒。若脩梵行所有善根。化度眾生發菩提心。及無上智一切善根。如稱量已無不迴向最上最勝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果。我今亦如過去未來現在諸佛之所迴向。乃至偈雲。  懺除一切罪  諸福皆隨喜  及勸請諸佛  演說無上道  過去及未來  現住人中尊  無邊功德海  一切歸命禮   舍利子。是菩薩於三十五如來前。如是作已。是諸如來隨知作意。得罪清淨。由罪清淨故。此諸佛世尊當現其前。如是解脫利益眾生現諸相好。由是愚夫異生於此化度輒生疑惑。乃至一切聲聞及緣覺眾。而不能使彼惡作罪處清淨地。若有菩薩於此諸佛如來名號。而常持念。晝夜三時轉正法行。出離彼罪得三摩地。說此是名悔過及對治行。   論曰。讀誦甚深經典得彼罪滅。如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雲。復次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若為人輕賤。所以者何。是人先世所造罪業。應墮惡道。由見是法。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則為消滅得佛菩提等。   論曰。信解空性得罪惡清淨故。如來藏經雲。佛言。迦葉波。有十不善業道。是為大罪。此最極殺生者。謂若殺父斷緣覺命。最極不與取者。謂若欺奪三寶財物。最極欲邪行者。謂起污母及無學尼。最極妄語者。謂言我是如來。最極兩舌者。謂於聖眾作離間語。最極惡口者。謂呵毀聖賢。最極綺語者。謂巧構浮飾亂諸法欲。最極貪者。於正道財利起侵奪心。最極瞋者。於五無間無悲愍心。最極邪見者。謂橫起僻執深險惡見。迦葉波。若一眾生具足如是十不善業道大罪者。如來以是因緣宣說法要。為令悟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命者無作無受。是行是造作是幻化。然諸法性即煩惱性。入解諸法自體明亮。信解諸法種種清淨。我不說有眾生墮惡趣者。又淨諸業障經雲。復次文殊師利若菩薩觀非律是律則見罪非罪。觀輪迴界即涅槃界則見諸煩惱是為緣生。當知是人得業障清淨。又底哩三昧耶王經說對治行雲。若閉目觀緣諸佛菩薩。誦百字明八千遍已。開眼備睹佛菩薩等。得離彼罪。或右繞佛塔。誦八千遍塔像經典。隨一現前。如儀廣說。又尊那陀羅尼經雲。若念誦已。乃至夢見是相。得滅彼罪。若夢天女授乳酪飯。得離彼罪。或見日月昇虛空中猛火水牛及黑丈夫怖走而去。又若夢見比丘比丘尼眾或乳木樹白象。白牛山峰舡舫處大殿堂及師子座聽聞妙法。應知悉是罪滅之相。又如來形像品說對治行雲。譬若有人不淨塗身臭惡可厭。以水洗灌施妙塗香。而彼臭惡即時遠離。如是造作五無間罪。具足遍行十不善業道。若得信解如來造佛形像。得離彼罪。由無罪故。智惠殊勝具菩提心。由殊勝故。而或出家堅持淨戒。花積陀羅尼經雲。爾時師子遊戲如來當住於世。經百千歲施諸妙樂。時彼如來般涅盤後起舍利塔。若人以菩提心持彼一花供養如來。合掌稱名或灑水為淨。及一花鬘塗香花燈乃至身行一步超諸言說。稱南無佛。於彼師子遊戲如來勿應疑惑。若於一劫百劫千劫。返墮惡道者。則無有是處。又藥師琉璃光王經雲。若持五戒十戒菩薩四重戒。出家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五百戒。如於所受或有毀犯怖墮惡道。若人專念藥師琉璃光王如來名號。如其供養。是人決定不墮惡趣。爾時世尊告阿難言。若我稱讚彼佛世尊藥師琉璃光王如來所有功德。是為諸佛甚深境界。汝無疑惑生實信不。爾時具壽阿難陀白佛言。世尊。我於如來所說經中不生疑惑。所以者何。一切如來身語意中所集善行無不清淨。世尊。此日月輪最為高遠。具大威光可使墜地。妙高山王亦可傾動。是諸佛言終無異也。世尊。然有眾生信根不具。聞說諸佛甚深境界。便發是言。由何唯念一如來名。便獲爾所功德勝利。由斯不信便生誹謗。於長夜中退失利樂。佛告阿難。若聞彼佛名墮惡趣者。無有是處。阿難。此是諸佛甚深境界。難可信解。阿難。汝信解者。應知皆是如來威神之所建立。非諸聲聞緣覺未登地者。唯除一生所繫菩薩摩訶薩。故彼經又雲。若餘淨信善男子善女人鄔波索迦鄔波斯迦。具足八分齋戒。一年三年受是學處。以此善根願生西方極樂世界無量壽如來前者。若得聞是藥師琉璃光王如來名號。是人臨命終時。八大菩薩皆以神通來示正道。復有種種間色。世所希有。眾寶蓮華自然化生。或復生於天上。如是生處而宿植善根。彼無窮盡。亦復無有墮惡道怖。彼天歿已復生人世。為轉輪王統四大洲。   大乘集菩薩學論卷第十一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36 大乘集菩薩學論   大乘集菩薩學論卷第十二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少卿宣梵大師賜紫沙門臣日稱等奉 詔譯   清淨品第八之三   與無量百千萬俱胝眾住十善業道。後復生彼剎帝利婆羅門長者大種族中。財物豐饒庫藏盈溢。色相眷屬皆悉具足。彼經又雲。若有女人得聞是藥師琉璃光王如來名號受持者。後轉女身。又文殊莊嚴佛剎功德經雲。妙吉祥言。我亦恭敬是惠上菩薩。光幢菩薩。如意願菩薩。寂根菩薩。若有女人持是四菩薩名號者。得轉女身後不復受。   論曰。對治行略如前說。制止力今當說。如地藏經雲。若菩薩摩訶薩離殺生者。即是施與一切眾生無憂無怖及無悲惱驚懾毛豎。以斯善根果報。所有前際乘五趣輪溺生死海。因是殺生。造身語意一切業障。自作教他及隨喜作。由此遠離殺生輪故。一切摧滅乃至不受其報。於現身中得壽命長遠。諸天及人之所愛樂。復次善男子。若菩薩摩訶薩乃至盡形壽離不與取。即是施與一切眾生無憂無怖及無熱惱。不生動亂。於自財利而行喜足。終不希取非法之利。以斯善根乃至因是遠離不與取故。一切業障摧滅無餘不受其報。以要言之。如是十不善業道。亦能對壞自所修善。如月燈經雲。聞瞋滅罪者。如說凡愚不實瞋罵誹謗者。安住忍伏盡諸往昔所造罪業。及於菩薩所起瞋等。   論曰。制止力已如前說。依止力今當說。故諸緣起中釋雲。若能歸依佛者不墮惡道。捨此人身得生天趣。若法若僧亦同上說。又慈氏解脫經說。菩薩淨諸罪業者。諸不善法遍若大地。而劫火起時一切所有無不燒者。乃至譬若有人以喝吒迦汁一兩點。千兩鐵而作黃金。非彼多鐵能令少汁而返成鐵。此發一切智心亦復如是。以一善根迴向智。能攝受一切業煩惱障成一切法智。非諸業煩惱障能令一切智心而為煩惱。善男子。又若有人持以一燈入照暗室。即時能破千年敻古之暗。此發一切智心亦復如是。如入一眾生心無明暗室。俱能破壞百千不可說劫敻古業煩惱障發智光明。善男子。如大龍王首戴如意摩尼寶王冠。無他冤敵等怖。此菩提心亦復如是。若菩薩具大悲心。無有惡道冤敵等怖。優波離所問經雲。此住大乘菩薩摩訶薩。於初日分時有毀犯罪。當中日分時不捨行一切智心。如是菩薩得戒蘊具足。若中日分時有毀犯罪。當後日分時不捨行一切智心。則菩薩戒蘊亦復具足。我應復說如是次第。佛言。優波離。此住大乘菩薩或時捨戒學處。然於彼菩薩勿起惡作。亦勿隨轉。若復於彼聲聞乘者展轉說。為有毀犯罪。然聲聞人謂失戒蘊。應如是知乃至廣說。   忍辱品第九   論曰。此不遠離有多門轉。而善守護令戒長養。如是離業障縛破煩惱結。乃至聞忍不忍減失精進怠墮俱故。或復不聞不知等持方便。由無方便淨諸煩惱。是故懈退唯聞修習了雜亂行。謂誦習勤苦依止山林。彼脩行者。暫息雜亂而心無等持。然此止息亦等持攝。尚無少果。況餘淨諸煩惱設修此觀亦亡少善。乃至說淨諸煩惱。法集經雲。此說忍有三種。謂安住苦忍。諦察法忍。耐冤害忍。安住苦忍者。得究竟行對治苦怖及得除遣著樂之愛。餘二種惱。彼雲何說。謂瞋恚懈怠等。月燈經雲。著樂之者亦不捨苦。又寶雲經說。若內懷憂悲苦惱者。住方便調伏忍。最上授所問經雲。復次長者。在家菩薩應當遠離不如理損害。勿著世間八法所得妻孥及諸受用財穀豐饒。不以高舉逸豫。設諸衰弊亦不低下愁惱。應如是觀察諸有為相幻化所造。起高舉處息滅罪報。謂此父母妻子奴婢僕從親眷朋屬等。彼既非我。我亦非彼。如有偈雲。若有所幹集。由何起愁惱。或無所幹集。亦何起愁惱。為所幹集者。以癡恚惱悶絕疲懈故。或執著勇悍起大過咎。癡迷追悔須臾夭壽。應遠離此無益。是難。   論曰。雲何捨是愁惱。謂發輕軟心者。如最上問經雲。於此遠離則令心柔軟如睹羅綿。又華嚴經雲。應如勝財王童女發如是心滅諸煩惱。以無能勝心破諸瞋忿。以不動心於眾生海而不退墮深心境界。   論曰。脩習此者。不以為難。如其所有愚者尚爾。至若擔夫耕農畋獵剋苦脩習。荷負鄙事悕微細果。塵穢不淨心無悔惱。況復此等諸妙樂行。諸菩薩樂為最勝事趣無上果。又如諸鄙賤者少不饒益。於身難作尚無廢壞。但自繫念剛強領納。如決勝負。況復此等長時無益受諸苦惱。由何於善法財少不悕取。地獄治罰世間賊害。獄卒守護按治無遺。隨處遇會極為痛惱使勿為冤。於久遠時無諸繫縛。捍勞忍苦破煩惱賊淨盡無餘。於三有中被勝甲冑。執持器仗敗諸魔冤解眾生縛。由先脩習以少剋苦而得成就。於諸眾生脩苦樂想。謂諸苦生時。如其處所脩習樂想。住樂想者。即能成辦此果得三摩地。名超諸法樂。如父子集會經雲。佛言。有三摩地。名超諸法樂。若菩薩得是三摩地者。於諸事緣受如是樂受不苦不樂。非一因緣如其處所而得樂想。譬若有人以因緣故。斷截手足及耳鼻等。耳鼻斷已。如其處所而得樂想。及以鞭杖之所打撲。翻如樂想。或為牢獄繫閉捶撻。謂作衣者。然酥燈者。然油燈者。碾蔗漿等者。如其處所而住樂想。作鵂鶹面者。作師子面者。撚曝□者。乃至造金錢者。造飲食者。供象酒等者。翻如樂想。或為挑目破壞命根。諸有損害及墮首等。翻如樂想。無苦樂想。所以者何。此菩薩摩訶薩如是願力長夜修作。若我為諸走使得近妙樂。若我為罪犯者。亦以承事尊重恭敬供養。一切時處得近妙樂。若遇惡言譏刺打撲刀仗割截乃至諸壞命根。一切所有得菩提樂。成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果。具足如是作意如是事業如是願力。亦復具足一切眾生隨知樂想親近脩習於彼業報多所脩作。而得超諸法樂三摩地。若時菩薩得至一切法樂三摩地者。是故得大不動壞諸魔事。由是方便圓滿一切捨施。成就一切難行苦行。堅牢一切忍辱。策勵一切精進。助修一切禪定智惠。是故常喜。如月燈經說。常喜尊重常住正見。又無盡意經雲。何等為喜。謂喜念法清淨信樂。發踴躍心不生懈怠。無諸熱惱不求五欲之樂。不離一切法樂。由心建立身喜覺喜起適悅意樂。如來身莊嚴相好希求善巧聽法無厭依實法行。由法生喜愛樂淨信。然於眾生覺了無礙。以最勝欲勤求佛法不捨法欲。廣大信解諸佛妙法示解脫乘。發最上心除慳吝心。若初發心施當施施已三輪清淨。歡喜佈施。於妙屍羅亦常清淨。由持淨戒攝諸毀禁。而常超越諸惡道怖向佛禁戒堅固無毀。正使他人惡來罵辱。於語言道心不加報樂然故忍變以尊重逮無憍慢。貌常溫恭遠離顰蹙。先以愛語無諂無佞。淨意不邪心不粗澀。見諸勝己亦無曲抑。不覘乖謬不揚他失。修和敬法。於菩薩眾敬如佛。使敬諸佛法惜過身命。於諸師長如己父母。護諸眾生猶如一子。於和尚阿闍梨敬如佛想。於諸正行皆如上首。諸波羅蜜如愛手足。於說法師如諸妙寶。諸教令中如親五欲。於喜足行如無病惱。求勝妙法如希妙藥。於發露者如遇良醫。如是調御諸根使無懈怠。說此是名為喜。   論曰。此言學菩薩莊嚴者。如大雲經說。若樂地獄旁生者。於地獄趣心常戒定。雖處獄城而得如旅泊。又樂地獄者。於地獄趣心生愛著及與慳嫉。令地獄火轉復熾盛。   論曰。說安住苦忍者。故海意經雲。有三種忍。佛言。海意。此菩薩摩訶薩如其所發一切智心寶中。或為非人毀犯淨戒。謂若諸魔魔民及天魔後魔。力所持。令魔使者固來侵害。震擊動搖期剋打擲。當於是時此大菩提發深固心令無所壞。亦復不壞。大悲精進解脫一切眾生。亦復不壞。令三寶種紹隆不斷。亦復不壞。諸佛法中於此相應積集善本。亦復不壞。成辦相好修習福行。亦復不壞。勇力精進嚴淨佛土。亦復不壞。求一切法不惜身命。亦復不壞。度諸眾生不著己樂。是中深心具如是意。若為一切眾生之所惡賤。或遇瞋恚譏毀罵辱及諸打擲。悉能忍受。至若一切眾生以噁心來逼惱摧壓。亦悉堪任不疲不懈不退不沒。勇猛精進勢力發現。捍勞忍苦起攝受心。又若有人以噁心來。若瞋若罵。妒害逼惱忿恚打擲。於如是心悉不加報。乃至設復有人於十方界執諸器仗逼逐其後。彼地方所若行若住若坐若臥。是中若遇一人發菩提心修佈施心乃至脩智惠心者。聞彼發起一善根心。我當即至彼地方所。正使斷割其身節節支解如棗葉量。於是等事我悉堪忍。又若世間一切眾生皆起瞋恚巧出惡言罵辱譏毀。加以斷割其身節節支解如棗葉量。我當是時。於此眾生終不為起少分動擾之心。所以者何。然我此身於過去際無量無數生死輪轉。靡所不造。或處地獄畜生琰魔羅界。乃至今在人趣耽味飲食。諸欲受用聽受非法。艱苦追求邪命資養。多種逼迫。然於身命曾無果利。雖復種種多所營作。緣此不能自利利他。設復生死最後邊際。使諸眾生於我身份斷割支解。寧受眾苦我終不捨一切智心。亦復不捨一切眾生及善法欲。所以者何。然我此身多種逼惱苦切殘毀。比地獄苦百分千分乃至優波尼剎曇分不及其一。又復於佛法中不捨大悲所緣一切眾生。以要言之。若有因緣起瞋恚者。我當以法斷除。雲何為法。所謂愛樂於身。繫屬於身。取著於身。捨是身者即捨瞋恚。佛言。海意。於如是法聚而趣入者即能堪任一切眾生之所逼惱。乃至不惜其身而能棄捨。亦不愛樂者。此即能修佈施波羅蜜多。復次若遇身欲壞時。大慈不捨一切眾生。此即能修持戒波羅蜜多。若遇身欲壞時。如義解脫堪任忍受。忍力發現亦不動擾其心。此即能修忍辱波羅蜜多。以勤勇力不捨攝受一切智心。於生死中發諸善行。此即能修精進波羅蜜多。復次若身壞時。於心發現一切智寶不捨菩提。如實觀察勝寂寂靜。此即能修靜慮波羅蜜多。若遇身欲壞時。觀身幻法猶如草木牆壁瓦礫。入解於身是無常是苦是無我是寂滅。如是諦察其身。此即能修勝惠波羅蜜多。乃至設復有人以噁心來瞋恚罵辱。即作是念。是人懈怠遠離白法。我今發起精進勤求修習。植諸善本勿生厭足。乃願是人先坐道場。我當最後取成正覺。以要言之。是等眾生名未調伏者。未寂靜者。未密護者。未近寂者。為作義利莊嚴鎧甲。乃至我依此法。雲何是瞋雲何非瞋。二中伺察俱不可得。又若是瞋非瞋若自若他。瞋與瞋者皆不可得。斯不可得尚離此見。是即名忍。又般若雲。若諸眾生有所諍競。應發是心。我當勸勉。我今於此諍競得無難遇。若諍競者及所諍事。然我於諸眾生為作橋樑。我若為他惡罵毀呰。汝何此語不應加報。但類癡人。及若啞羊不起鬥諍。他或惡來醜言罵辱於語言道心無損害。親近於他我應善語。不似於彼起斯過咎。乃至若我聞他過失亦不似彼。所以者何。我意無怒故。又若一切眾生所須妙樂者。我當與彼眾生妙樂乃至涅盤。成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然我於他終不起瞋。及與自他起愚癡行。唯修堅固精進。以精進故。設壞身命而無恚惱不生顰蹙。又菩薩別解脫經雲。若於恚怒眾生。如是安慰極善安慰。住此忍者得隨順法喜。   大乘集菩薩學論卷第十二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36 大乘集菩薩學論   大乘集菩薩學論卷第十三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少卿宣梵大師賜紫沙門臣日稱等奉 詔譯   精進波羅蜜多品第十   論曰。雖聞住如是忍發生精進。然於此未聞尚起毀犯。如月燈經偈雲。  傲法不護戒  為得幾多福  破戒縱多聞  無能免惡道   論曰。由聞具勝能者。那羅延所問經雲。善男子。如所聞解得勝惠性。若聞息除煩惱。令煩惱魔皆不得便。是中廣如最上大仙本起經雲。菩薩摩訶薩具足深心尊重法欲。住餘世界現諸佛前隨所聞法。若菩薩摩訶薩精進法欲。於山林中貯法伏藏。得無量經典法門如置掌中。又諸菩薩精進法欲而得佛現前。及諸天等與佛辯才。乃至命欲將盡。為佛世尊及諸天等增益壽命及與色力。住命千歲非本所求。為佛諸天共加持故。乃至求住一劫。又諸菩薩生法尊重。為佛世尊除老病苦。得授正念及通達辯才。乃至得授正見隨見能說。又若菩薩摩訶薩精進法欲無他一切冤敵等怖。是故精進多聞資糧善巧菩薩脩習得如是等。   論曰。菩薩聞幾種行入解毘奈耶。如無盡意經雲。由聞八十種行而能入解。所謂欲行。深心行。深固心行。極相應行。無倨傲行。不放逸行。恭敬行。極尊重行。離名相行。善言行。承事行。聞利益行。作意行。不散亂行。無住行。寶想行。藥想行。消除一切疾病行。念器行。達解行。意喜行。悟入行。聽聞佛法無厭行。廣捨行了知調伏行。親近多聞行。喜樂容受所作行。身踴躍行。心悅樂行。聞不懈退行。聞義行。聞法行。聞威儀行。聞他說行。聞所未聞妙法行。聞神通行。不樂餘乘行。聞諸波羅蜜多行。聞菩薩藏行。聞攝事行。聞方便善巧行。聞梵行行。聞正念正知行。聞已生善巧行。聞未生善巧行。觀不淨行。觀慈行。觀緣生行。觀無常行。觀苦行。觀無我行。觀寂滅行。觀空無相無願行。無作行。善作行。建立真實行。無減失行。單己行。守護自心行。精進不懈行。諦察諸法行。對治煩惱行。希求自分善法行。降伏他分煩惱行。依止七財行。斷諸貧窮行。讚諸有智行。欣樂智者行。眾聖平等行。非聖淨信行。見諦行。遠離諸蘊過失行。稱量有為過失行。依義行。依法行。一切惡作行。利益自他行。於善脩作不發餘業行。趣向殊勝行。所得一切佛法行。彼經又雲。若於助法相應則得如是智業。雲何助法相應。謂若少務少求。慎語慎行。初夜後夜聞諸世間順理相應者。稱量利他數數推求。心無濁染除諸蓋障。於餘罪犯以智出離不起惡作。發起趣向。堅固正行。樂法敬法為法奧府。具足精進如救頭然。希求智惠為遊止處。不墮禁戒不捨重負。趣發殊勝捨無益眾。樂單己行於阿蘭若現前作意及聖種子杜多功德。喜足不亂欣樂法樂。不念世間語言。求出世法要。及無妄念通達義利。隨順真道。知持戒緣慚愧莊嚴。以堅實智破壞無智。以勝惠眼極妙清淨。覺了無明癡暗繫縛。謂廣大覺了。無邪曲覺了。分別覺了。現證覺了。不從他得。持自功德讚他功德。善所脩作不墮業報。是為智業清淨。又般若中說。應何所聞於方廣經論。當如是學。非義利者亦應遠離。所謂世間處論。鞭撲論。蠱毒論。默置論。童子戲劇論。乃至所有別部解脫等論。成就癡冥。善住一切菩薩乘者。悉應遠離。又如無盡意經雲。有四種施。於說法師為智資糧而得成就。何等為四。一者謂紙筆墨經。二者嚴飾法座。三者具諸名聞利養。四者為攝受法不以諂詐稱讚。復有四護。何等為四。一者謂護己身。二者護善。三者護諸世間。四者護利益事。乃至復有四住。為智資糧而得成就。何等為四。一者住說法師。二者住法。三者住利養。四者住覺悟。是名四種。又華樓閣經雲。若人以須彌量七寶聚。佈施在家菩薩者。不如能以千錢奉施出家菩薩。或以信解出家功德。施一指節脩難行施。若諸所有。唯除出家得是大果。如來最上最聖非在家者有如是理。況復在家無智心不具足。如最上問經雲。謂若一心於他眷屬等罪而能遠離。說為無罪。彼若不能遠離性難調故。於在家者建立是罪。   說阿蘭若品第十一   如最上授所問經說。依止住阿蘭若。次第居家者。性過失故。又如月燈經偈雲。  不起著欲  遠離眷屬  棄捨在家  得無上道  若離於欲  如避火坑  怖畏在家  遠離眷屬  無上菩提  斯不難得  未有三世  諸佛如來  由常在家  住於欲地  而能獲得  勝妙菩提  捐捨王位  如棄欬唾  安住空閑  遠離諸欲  斷除煩惱  降伏魔冤  離垢無為  悟菩提道  飲食衣服  妙花塗香  而得承事  人中聖尊  如出家已  奉行正法  若有如是  求菩提者  善利眾生  厭有為事  趣向空閑  至行七步  所獲福報  最勝無比  若復值遇  非眾同分  樂處眾會  悕財利者  眾生隨行  離彼方所  是愚闇難   彼經又雲。  智不為愚諍  猛利應當捨  離此極噁心  勿競愚者法  智不近於愚  了知愚本性  能使久相親  後當成怨嫉  智不保於愚  了知愚本性  謂體性癡冥  自當求破壞  由是諸異生  何有善知識  若法共言說  不順瞋過咎  斯愚法磣毒  故智者不保  愚與愚者合  如糞投不淨  智復與智俱  如酥置酥內   彼經又雲。  常於世間  最極樂處  無有少分  若樂不樂  唯樂林泉  隨得受用  沙門勝樂  若於所有  一切都無  無有纖毫  所繫屬者  如風轉空  如獨覺行  乃至世間  諸最樂事  心常如風  無所繫著  若樂不樂  不有合集  謂此苦惱  不樂安住  謂若樂彼  無苦無違  離二邊故  唯此法樂  非人中樂   彼經又雲。  彼得常時  微作相應  離別眾失  不諍少分  彼相應理  住阿蘭若  獲是功德  而常獲得  不悕有為  不樂世間  不增有漏  住山林者  獲是勝能  不起過分  常樂近寂  身語意密  及遠離行  住空閑者  獲多功德  得彼厭離  速悟解脫  寂靜解脫  住山林者  即住解脫  諸阿蘭若  獲是功德  棲止林泉  而常遠離  城邑聚落  樂遠離已  常如獨覺  無有伴侶  非久如間  得斯勝定   又護國經所說偈雲。  棄捨在家  無量過咎  亦常不愛  深險思慮  得樂山林  諸根妙樂  寂靜功德  無有男女  戲笑言論  設有人來  如獨覺行  心淨無垢  不喜財利  意不耽著  處處少欲  當遠離此  諂求恭敬   最上問經雲。我應不作眾生合集。非為於一眾生而起善根。或先所聞具剎那頃。繫著財利心不淨者。若天若人鹹悉捨去。設一天人亦復捨去。又如寶樓閣經雲。佛言。迦葉波。譬若有人泛大水中為渴而死。迦葉波。此沙門婆羅門亦復如是。然於多法受持讀誦。而不能斷貪瞋癡渴。遊大法海為諸煩惱渴愛而死。後墮惡道。   論曰。是故決定依阿蘭若及相似處。又寶雲經說。若住所依之處。得行乞食。不近不遠。流泉浴池清淨無垢少怖畏處。樹葉花果皆悉具足。遠離險惡多諸龕窟寂靜第一。菩薩如是當依此處。應先晝夜六時自誦經典聲不高下。善閉諸根心不外馳。於此淨命繫念所受。善取其相不著睡眠。若王王臣剎利婆羅門及餘官屬。或親來詣阿蘭若處。彼比丘應作是言。善來大王。如所施設可就此座。王若坐時。比丘亦坐。王若不坐。比丘亦立。王若諸根動亂。應當讚言。大王。得大善利。王之境土有諸具戒具德多聞沙門婆羅門。安住其中。不為惡人冤賊惱害。王若諸根善淨堪為說法。即當為說善巧之法。審若不樂善巧則當為說厭離之法。審若不樂厭離則當令知如來有大慈悲具大威德。為諸來者剎利婆羅門及餘官屬。隨其所宜為作化度。彼若多聞堪任法器者。使聞妙法降伏其心。彼等眾生信樂是法得大歡喜。最上授所問經雲。復次長者。出家菩薩住阿蘭若。應如是觀察是義。雲何我住阿蘭若中。非獨沙門相者而多猛惡□□逆□|橝鵅迭慼K霸駝鞳慼慼慼慼慼慼慼慼G□覃□姍觛□□□□姭糖□□□□□□□□□驖□量逆□□□□禮□娙埤□□饜□輦零驖□飀□□□馬□稀埤□□樏騖騾禮□□□□飥□□□□□□□姾騇□禮□埤□□槂□□桌□□□妀桌□□□姜窗撫l檢□詛□檢□□□□檢□□□□熏芊慼熬Z□餘檢□□饑□熏芊慼慼撬芊潦_□□檢□□□檢□馭□檢□□□贊詡□□檢□□□□□□□檢□□觀□詡□□檢□程槂□□□□檢□□鶴熏芊慼慼潤間撬芊慼慼撬芊慼慼慼撬芊慼摯e□檢□□□檢□□□檢□□U驤□檢□□□□□檢□□滿素芊慼慼慼慼撬芊慼慼慼暴抸芊牖R□□□檢□□觴□呂檢□駕□檢□覜騶□呂檢□粿□□檢□□誇□礸□□□呂檢□□□□玲□□桌□□哅□禮□□□□□□馬□稀埤□□樏騖餽□禮□埤□楦□省裀□妀槔蓮□□□拌槔□□酋□逆□嬪□□□□馬□□禮□婁□□□祉耔□□□□□□□規□□□□□□□□□□□□□□□□□□□□裀□詛□□□□□設逆□□禮□□□U駛□□馬□稀埤□裡□□埤□□□□□榃□□妖□觀□□□禖□觀□□□□嬪□□□□稀埤□□□禮□娙娗□馨馞礸□□□椸□□□槄□□煄j□□□樏騖餽□禮□□□□飥□□□□□□稗□馨馞秉楣□槤□□□□□□□檢□□綠□飀□楈奏□餘桌□□煄j□□醴□□□□□□□□□□饋□□D北□婤□妄倫籠□娙□□□裀□□桌切□榜饁祐□□□□□褸□饈楈埤□□□禮□娙娗□馨馞耔□送□□槄□□□□□禮□□□饌□□□飥□□□□□禳大□履奷□□騵禘□□□□娀□埤□裡□□埤□通奼□□□送□□槄□□□□□□馬□稀埤□□樏騖飥□裡□□□□□奷□□□□□□禮□埤□□祜□慄□姪□□□飀□□□□□□□□□□妖□□p□□□埤□馬□稀埤□□樏騖騮□榼□□□槾騶□□好□E□□禁□□□□□□□□□襏□樈□□□□□覯□□櫬飾□□槄□漶慼潯楚慼潑O□□榃□□櫬饋綠殺□□鷺□□楦□□□□□襦□櫬駭馭□□□襤餺□□妲驖□槾婖□□觜D殺□□□□□□□覜□□□騇□□椸□櫸鷺□□□饋□□□□□裀□□黎鷺□□秜D□□媽□鷺□□椸□社□檢□禈□覜□□□騇□□檢□□餕妱□鷺□□檢□□娀□埤□稀埤□□□□鷺□埤□□□□量禳誇□□榯□□□□□□樀埤□□酋鷺□埤□□倫□靈婀□□□檢□□□訪□□馬□稀埤□□禮□娏騖馳埤□嬪□威_□□□□觖G娀埤□標婀□嗉獺慼慼慼慼暱菊G□□□□駙□勵□□□駂□櫸□□□樧□□□弄祝□埤□□禮□埤□□累稑逆□□綠□禮□埤□□□□□□□□示□概□□□□   大乘集菩薩學論卷第十三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36 大乘集菩薩學論   大乘集菩薩學論卷第十四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少卿宣梵大師賜紫沙門臣日稱等奉 詔譯   說阿蘭若品第十一之餘   寶積經雲。復次阿蘭若行若諸異生未得果者。見虎狼至勿生驚怖。當發是心。我本詣此阿蘭若處。已捨身命不應驚畏。為起慈心遠離過失使無怖懼。又若虎狼斷我命根噉我身肉應起是心。我得善利以不堅身而當獲堅固。若復不能令噉我肉。豈彼虎狼得樂觸耶。以要言之。復次阿蘭若行。有非人來。若美若醜。不應愛樂。亦勿損害。若有往昔見佛諸天來此阿蘭若比丘所起諸問難時。彼比丘如力所能。隨所學法為諸天說。又若有深問難時。阿蘭若比丘。或未能答而不生恭敬者。應語彼言。我今未得無學。若我當勤佛教。時聞法已盡能通解答一切問。我今唯能得聞是法。乃至總略。若住阿蘭若處藥草樹林。尚不取著。雲何為生何等為滅。如是觀察。是身無我無主宰無作者無受者。誰生誰滅。畢竟無有生滅之者。是身亦復如是。譬若草木牆壁瓦礫無我無主宰無作者無受者因緣和合故即生。因緣離散故即滅。復次於勝義中無有一法是生是滅彼經又說。復次阿蘭若行。應發是心。然我至此阿蘭若處獨無伴侶。若我所起善作惡作。爾時此有天龍藥叉佛世尊等。知我深心俱為我證。又若住此阿蘭若中以心不善自在游逸。又若至此極遠之處。獨無伴侶無親近者。無我無取。應如實覺。欲尋恚尋害尋及餘不善法尋。悉如實覺。若我於此不異其眾樂處有情憒鬧中者即為欺誑天龍藥叉諸佛世尊。若如所作天龍藥叉不為呵厭。諸佛世尊悉皆歡喜。   治心品第十二(禪定波羅蜜多附)   論曰。於此阿蘭若修是禪定。如般若經雲修此禪定波羅蜜多者。得心不散亂利諸眾生。所以者何。起世間定彼尚亦然。乃至心散亂者皆不可得。況復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得心不散亂。乃至成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果。彼經又說。復次須菩提。初發心菩薩摩訶薩修禪定波羅蜜多行時。於一切相智相應作意則善入禪定。若眼見色不取其相。亦不執取隨形妙好。若於眼根不修制止。則依邪妄損惱於餘惡不善心隨其流轉。護眼根者。制此令盡。如是耳所聞聲鼻所嗅香舌所了味身所著觸意所知法。皆不取相亦不執取隨形妙好。若於意根不修制止。則於餘惡不善非法之心隨其流轉。護意根者。制此令盡則行住坐臥語默時處。悉不捨離三摩呬多。得彼手足不生動搖口無雜言亦無戲笑諸根不亂。若身若心俱無妄失三業寂靜。於顯密中如律儀道。乃至喜足易養易滿。善入行處遠離憒鬧。於得不得無有高下等無差別。如是苦樂毀譽若讚不讚若夭若壽亦無高下等無差別。若冤若親心常湛然。是聖非聖其聲無雜。於樂不樂猶如一相無高無下。等無差別超諸違順。所以者何。於自相空如不真實。則見諸法無生無滅。乃至廣說。   論曰。喜樂修習者遠諸懈退。而常作意者息除高舉。於此二種是所對治。護國經偈雲。  無量俱胝劫  所有佛出世  由是大仙尊  剎那獲勝益  遠離於放逸  解脫諸染欲  此有為虛妄  如幻夢所見  乖離非久住  諸愛亦不常  如奮力營求  諸波羅蜜地  乃至悟菩提  精進無疑惑   大戲樂經廣說偈雲。  老病死苦  如火焰然  三有熾盛  無適無莫  未離輪轉  常處愚瞑  譬若狂蜂  處罃器內  三界無常  如戲劇者  及秋空雲  旋生旋滅  人命遷壞  過於山水  輕捷迅速  如電飛空  虛天界城  遍三惡道  無明橫起  愛有所生  被轉五趣  如陶家輪  常樂美色  及妙音響  清淨香味  細滑觸樂  貪著此者  如被囚縶  如鹿寄網  如猴被縛  常懷怖懼  作冤家想  此欲樂者  極多憂惱  如鋒銳刀  亦如毒藥  智者遠離  如棄糞瓶  愚懵念著  為怖畏因  及為苦本  愛有所纏  疾趣衰老  常樂欲者  怖無歸捄  昔有聖人  了知此欲  怖如猛火  如大淤泥  如持蜜刀  如避空劍  又諸智者  了知此欲  如糞穢瓶  如毒蛇首  如木耦驢  如塗人血  如死狗頭  如惡冤家  又諸聖智  了知此欲  譬水中月  如山谷響  如鏡中像  如戲劇人  如夢所見  又此欲樂  智者了悟  如幻如焰  如水泡沫  剎那而住  遍計所起  虛妄不實  但謂盛年  任持色相  意樂此者  實愚夫行  及老病至  壞苦所吞  退失光澤  如竭河流  財力豐饒  庫藏盈積  愛樂此者  實愚夫行  或至匱財  後疾耗滅  遠離於人  如空園林  譬如花果樹  愛樂人悕取  貧窶衰老時  厭棄如鴝鵅  豐財壯色者  樂生和悅意  貧窶衰老時  厭棄如死屍  又此衰老相  年邁極過朽  譬如雷電火  焚餘枯槁樹  此衰老可畏  亦猶朽故宅  是故牟尼尊  說速求出離  又若娑羅林  為籐蔓所縛  如男女眷屬  枯乾速衰朽  又若溺泥夫  頓乏於勇健  此老相亦然  趨捷無快利  老變形容醜  威雄勢力衰  長別妙樂尋  趣死無光澤  此百種病惱  固非安隱樂  是相於世間  熾然如猛獸  觀若老苦病  是世間苦惱  俱捨妙樂尋  說速求出要  又如霜與雪  奪草木滋茂  病苦於世間  壞命根色力  倉庫多崇積  追求極邊際  常如疾病人  好起瞋恚事  及冤害讎對  炎熱如空日  及至死滅時  財命俱散壞  譬川流不返  如果葉墮樹  亦如河中梗  漂沈不自在  隨業果難停  獨去無伴侶  此死滅之法  又若磨竭魚  吞噉無量眾  如金翅食龍  及獸王搏象  若猛火焰然  焚燒諸草木   又教示勝軍大王經說。佛言。大王。譬若四方有四山來。堅固精實周普連匝。狀一合成無有缺漏。亦無間隙。是中空界地際一切動植悉歸磨滅。誰有踴躑而可逃避。及以勢力咒禁藥術財物等事而令退轉。佛言。大王。世有四種大怖畏事亦復如是。誰有踴躑而可逃避。及以勢力咒禁藥術財物等事而能退轉。何等為四。謂衰老病死。佛言。大王。一者衰勢來時摧逼興盛。二者老相現時摧逼少壯。三者病苦集時摧逼調適。四者死滅侵時摧逼壽命。此復雲何。佛言。大王。亦如師子為眾獸王。色相勇健皆悉具足。爪牙剛利入鹿群中。搏取其鹿隨應所欲。然鹿踴躑入猛獸口無能為也。佛言。大王。死箭射人亦復如是。縱使剛強無能逃越。無歸無救亦無投寄。節節支解血肉枯竭。飢渴熱惱。張口大息手足紛亂。於追求事悉無堪能。涎涕流溢便利不淨。塗污支體餘命漸滅。中有現前隨業緣起。焰魔使者甚可怖畏。趣黑夜分於出入息最後而盡。唯己獨行更無伴侶。奄背此生倏往佗世。奔大險道入大黑暗。涉大曠野趣大稠林。泛大溟海業風飄墮。所向冥寞曾無標記。餘無歸捄餘無投寄。佛言。大王。唯法與法是歸是捄。是所投寄。佛言。大王。此善法者。如寒者得火。如熱者遇涼。渴者飲清冷水。飢者食珍美饌。疾病者遇良醫藥。怖畏者得強力伴。是為歸捄。佛言。大王。此諸善法。有大勢力亦復如是。無歸捄者為作歸捄。無投竄者為作投竄。大王。是故應知。有現無常者現滅盡者。法爾如是。唯死怖畏。佛言。大王。王恃所為悉非善法。所以者何。大王。然此身者從昔已來縱加守護及加瑩飾上妙飲膳恣情飽滿。及命終時未免飢渴逼惱而死。如是身者雖以種種可愛奇文侈服上妙細□。行住坐臥隨意嚴飾。及命終時穢惡不淨要當流出。大王。又此身者雖以澡沐塗香粖香熏香妙花無量嚴飾。及命終時不久臭穢。又此身者后妃婇女眷屬圍繞。種種妓樂歌舞嬉戲。及諸僮僕悅意快然。及命終時未免怖畏及諸苦惱。佛言。大王。至若此身雖處宮殿臺榭樓閣戶牖軒檻。彩繪嚴飾。種種花香及與燈明。屏幛幃幔床座茵褥。燒眾名香散諸妙花。寶瓶香鑪處處行列。及妙珠寶錦綺雜飾玩好之具。及命終時至塚墓間。骨肉毛髮膿血臭穢。屍臥地上都不覺知。佛言。大王。又此身者而常乘御象馬車乘。擊鼓吹貝作大音樂。張妙幰蓋執持扇拂。無量勇健象兵馬兵車兵步兵導從前後。百千官屬城邑人民叉手恭敬。不久要當屍臥車上。眾人荷挽出大城門。父母妻妾兄弟姊妹奴婢僕從作業使人心纏憂惱。頭髮被亂舉手拍頭悲咽哀慟鹹歎苦哉。於我無捄無親無主。城邑人民銜悲瞻戀。至塚壙間。或復為諸烏鳶鵰鷲狐狼野干之所食噉。乃至餘骨積薪所焚。或[瘞-(人*人)+(乂*乂)]於地。風雨曝露末為微塵散擲餘方。佛言。大王。此身幻化終歸壞滅。一切諸行悉是無常。乃至廣說。   論曰。此貪瞋癡等一聚煩惱。至若對治脩習。因是遠離。故寶雲經說。對治貪者。於起貪緣悉能遠離。雲何名對治貪及起貪緣對治。貪者若善了知。於起貪緣修不淨觀。雲何名不淨觀。謂若於身髮毛爪齒皮膚血肉筋脈骨髓肪膏腦膜汗淚涕唾咽喉心肺肝膽脾腎生臟熟臟屎尿濃汁。菩薩於如是物而起觀察。則愚癡小兒顛狂不善。知是物已猶尚不起貪愛之心。況諸智者。是為菩薩修不淨觀。又如般若經雲。復次善現。菩薩摩訶薩修般若波羅蜜多行時。然於此身如實了知。善現。譬若解牛之師及師弟子斷牛命已復用利刀析為四分。若坐若立如實觀察。善現。菩薩摩訶薩修般若波羅蜜多行時。亦復如是。然於此身地界水界火界風界如實觀察。乃至善現。又若耕夫或諸長者。滿治場中有種種穀。所謂菽麥稻梁脂麻芥子等。有明目人分別視之。如實了知彼種種穀。此是菽麥。此是稻梁。此是脂麻芥子等。善現。菩薩摩訶薩修般若波羅蜜多行時。亦復如是。然於此身從頂至足髮毛爪齒種種不淨之所充滿。而菩薩如實觀察是身。唯有髮毛爪齒頭目脂髓肝膽脾腎生臟熟臟眵瞠不淨等。乃至若詣塚間觀種種相。謂所棄屍於塚壙間或經一日二日乃至五日。身體膀脹青瘀臭惡皮穿肉潰膿血交流。見是事已。我與此身亦復如是。然此身者法爾如是。本性如是。如是法性曾未解脫。復次善現。菩薩摩訶薩修般若波羅蜜多行時。而於外身修隨所觀。乃至觀所棄屍。於塚壙間或經一日二日乃至七日。為諸鳥獸烏鳶鵰鷲狐狼野干之所食噉。及餘種種螻蟻咂食。見是事已。我與此身亦復如是。然此身者法爾如是。本性如是。如是法性曾未解脫。以要言之。又若觀所棄屍。於塚壙間蛆蟲咂食。不淨臭穢。我與此身亦復如是。餘如上說。乃至復次向悽慘道。觀所棄屍。肉銷骨現筋纏血污。我與此身亦復如是。餘如上說。復次向悽慘道。觀所棄屍。血肉都盡身骨相現。餘筋尚纏。我與此身亦復如是。餘如前說。復次向悽慘道。觀所棄屍。唯有眾骨散擲異方。所謂頭骨足骨腰骨背骨頸骨臂骨等。我與此身亦復如是。餘如前說。乃至復次善現。菩薩摩訶薩修般若波羅蜜多行時。向悽慘道觀所棄屍。唯有骨在風飄雨漬白若珂貝。我與此身亦復如是。餘如上說。復次善現。菩薩摩訶薩修般若波羅蜜多行時。向悽慘道。觀所棄屍。唯有骨在。經歷多年變異青色。如泥處地碎末為塵。我與此身亦復如是。然此身者法爾如是。本性如是。如是法性曾無解脫。   論曰。以不淨觀對治貪者。則修慈觀對治瞋恚。此乃平等。若不樂觀眾生者。此或於一飲食發生愛樂則於他妙樂悕求稱讚。無不愛樂。慈者度貪慾因緣不著染愛。是義有三種。無盡意經雲。謂初發心菩薩修眾生緣慈。已習行菩薩修法緣慈。得無生法忍菩薩修無緣慈。   大乘集菩薩學論卷第十四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36 大乘集菩薩學論   大乘集菩薩學論卷第十五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少卿宣梵大師賜紫沙門臣日稱等奉 詔譯   治心品第十二之二(亦名禪定波羅蜜多品)   復有佛緣菩薩緣聲聞獨覺緣眾生緣等。彼眾生緣者。謂先樂與利益安樂。以禪定意與彼慈故。或有知識客寄近住。以己聚落如他聚落。乃至於此一方解脫。如是汝緣十方佛等亦無厭怠。如金剛幢迴向中說。具足修習菩薩行者。若所見色對治於愛。如是乃至聲香味觸法對治於愛。則無罪犯。是淨是善。最上光潔超諸妙樂。生適悅意起淨信樂。發生踴躍安住極喜。於分別心不生退惱。心意調柔諸根猛利常受妙樂。如是迴向一切諸佛。轉復迴向諸佛般若。而得具足不可思議佛妙樂行。然未同佛得善攝受三摩地樂。由是力能展轉得佛無量妙樂。具足無量佛解脫樂。攝受無量佛神通樂。得善攝受無數諸佛無著行樂。得佛自在如彼牛王所至遠近速疾妙樂。畢竟獲得無量佛力了知一切寂靜無生無滅等樂。於無著行而常等引得諸如來不二集行無瞋妙樂。是為菩薩常以如是善根迴向如來。迴向菩薩者。謂於意樂未圓滿者。迴向圓滿於一切智。未清淨者。深心清淨一切波羅蜜多。未成辦者。為令成辦發菩提心。猶若金剛令一切智鎧無有退屈。若令一切智鎧無退屈者。則於菩提妙樂隨所輕安。於諸善道無所退向。平等安住一切世間。圓滿大願修習一切菩薩之行。了知菩薩利根神通。由斯善根證一切智。以如是善根義故。迴向菩薩。又若學佛教者。一切聲聞辟支佛等。亦以善根如是迴向。若有眾生一彈指頃聞佛法聲。及賢聖眾為作尊重。以此善根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謂念佛圓滿迴向。念法方便迴向。尊重聖眾迴向。不離見佛迴向。清淨心迴向。通達佛法迴向。所修無量功德迴向。清淨一切神通善根迴向。斷諸法疑迴向。是為於聲聞辟支佛等學佛教者之所迴向。又彼菩薩亦以善根迴向一切眾生。所謂遠離地獄道迴向。斷除畜生道迴向。與琰摩羅界妙樂迴向。斷除墮諸惡趣迴向。令彼眾生樂欲增長無上菩提迴向。為令深心得一切智心迴向。不謗一切佛法迴向。畢竟成就一切智地迴向。畢竟清淨一切眾生迴向。以無量智迴向一切眾生。乃至所有飲食衣服臥具病緣醫藥。於身承事去來坐立。種種作業住律儀道。於律儀道不生瞋恚。身語意業如善修作。密緻諸根而或自身消息。按摩等事。眾味飲食。若開若合。若觀不觀。若臥若覺。而復自身詣彼承事。菩薩於一切智緣平等相應者無不迴向。彼一切智心樂利樂一切眾生。乃至意常救護一切世間。發起善根遠離憍逸。以要言之。令諸煩惱不復現前。為諸菩薩之所守護。決定勤求一切智道。愛樂親近諸有智者。乃至而能修習一切善根。速得圓滿相續諸行。以要言之。彼畜生趣者。或以少飯而能施與。令彼一切得生善趣。如是利益解脫迴向。彼畜生者。是為苦海。是苦所取。是為苦蘊。是名苦受。是為苦聚。是苦遷流。是苦邊際。是苦根本。是苦依處。於彼眾生不退迴向。又彼一切眾生緣者。謂於眾生現前作意。由先所作善根發菩提心迴向一切智故。不墮輪迴離諸險難得佛妙樂現前無礙超輪迴海永斷相續照明佛法起大慈故。如最勝金光明經慈悲藏伽陀雲。  是金光明  最勝金鼓  所出妙聲  遍三千界  能息地獄  及焰摩羅  乃至人中  貧窮苦等  又此金鼓  滅除世間  一切障惱  亦願眾生  得除恐怖  如牟尼尊  寂靜無畏  如諸聖人  處生死海  修一切智  如彼所得  勝慧等持  及菩提分  功德大海  又此鼓音  願諸眾生  獲斯梵響  如佛證已  勝妙菩提  轉淨法輪  住無數劫  說法利生  滅貪瞋癡  煩惱眾苦  若有眾生  住於惡道  為火所燒  身常洞然  聞斯鼓音  如教誨言  令歸佛寶  又令眾生  得宿住念  於百千億  俱胝生中  念牢尼尊  聞甚深教  又此鼓音  常得近佛  淨脩善行  遠離罪惡  乃至偈雲  又諸剎土  一切眾生  息除世間  所有諸苦  又若眾生  身份下劣  根缺減者  普得諸根  悉皆圓滿  若疾病者  身形怯弱  隨其方處  無所依怙  解脫眾病  得獲輕安  根力充實  又若眾生  王法所加  生種種怖  及多憂惱  彼諸眾生  苦難若至  最極惡事  百種怖畏  悉令解脫  或復捶打  枷鎖繫縛  種種苦具  逼切其身  又復無量  百千種類  憂畏愁歎  間擾其心  牢獄繫閉  打撻楚毒  一切解脫  被臨刑者  遽活軀命  眾苦雖至  得無怖懼  又若眾生  飢渴逼惱  令得上味  美膳飲食  盲者備睹  眾妙色相  聾者得聞  適意音響  彼裸形者  得細軟衣  貧窶眾生  得眾伏藏  倉庫豐饒  眾寶嚴飾  一切眾生  獲斯妙樂  無一眾生  受諸苦報  諸相端嚴  人所樂見  飲膳豐饒  福德具足  常得受用  無量妙樂  箜篌簫笛  眾妙音聲  隨彼心念  應時現前  念水即現  清淨池沼  金色蓮華  及優缽羅  遍覆其上  隨彼心念  應時現前  乃至偈雲  塗香花鬘  和合末香  每日三時  從樹而雨  眾生取已  鹹生喜悅  供養十方  不可思議  一切如來  菩提妙法  諸大菩薩  遠塵離垢  諸聲聞眾  得離一切  卑下種族  及八難處  常值無難  最勝中王  常得親近  諸佛如來  乃至偈雲  願諸女人  得為男子  剛健勇猛  智慧聰利  而常修行  諸菩提道  六波羅蜜  見十方佛  在寶樹下  處琉璃座  安隱快樂  圍繞恭敬  聞說妙法   論曰。此略明慈行對治於瞋。以緣生觀對治於癡。今當說是中緣生義。有稻稈經說。雲何內緣生法繫屬於因。謂無明緣行乃至生緣老死若無無明則知無有行。乃至若無有生則知無有老死。又若實無明滅則行滅。如是乃至生滅則老死滅。又彼無明不念我從行起。行亦不念我從無明得起。如是乃至生亦不念我從老死得起。老死亦不念我從生得起若實無明起者。則行起不可得。如是乃至生起則老死起亦不可得。應知是為內緣生法繫屬於因。復何內緣生法繫屬於緣。謂地水火風空識等界。和合於內繫屬於緣。雲何地界。謂令此身聚集而轉。堅硬為性。說為地界。又若令身攝持造作。說為水界。又若令身煖性現前飲食成熟。說為火界。又若於身造出入息。說為風界。又若於身中有竅隙。說為空界。謂此名色猶如交蘆。令五識身相應繫屬。有漏意識。說為識界。若非此緣者。則身不轉。若內不闕地界。如是水火風空識界亦無闕減。彼彼和合則身定轉故。然此地界不念我能令身堅聚。水界不念我能令身攝持造作。火界不念我能令身溫煖飲食成熟。風界不念我能於身作出入息。空界不念我能於身中成竅隙。識界不念我為緣生由是緣故身定得轉。又此地界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無意生無儒童非男非女亦非非男亦非非女無自在無主宰無此無彼及無所有。如是水火風空識界亦復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無意生無儒童非男非女亦非非男亦非非女無自在無主宰無此無彼及無所有。復次無明者。是義雲何。謂於此六界之中。起一想合想堅固想常樂我淨想眾生壽者意生儒童想自在主宰等想。如是種種無智。說為無明。由此無明謂實有境起貪瞋癡。即彼貪瞋癡境。此說為行。於事表了。此說為識。識俱生時彼四取蘊。說為名色。又此名色所依諸根。說為六處。三法和合。此說為觸。由觸領納。此說為受。受耽著故。此說名愛。愛深廣故。說名為取。取能生有。有復生因。由是蘊起名生。蘊熟為老。蘊滅名死。癡瞋染著畏死名憂。追感傷歎名悲。五識相應不常領納名苦。作意和合極苦名惱。如是引生隨煩惱等。乃至總略。   大乘集菩薩學論卷第十五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36 大乘集菩薩學論   大乘集菩薩學論卷第十六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少卿宣梵大師賜紫沙門臣日稱等奉 詔譯   治心品第十二之餘   復次所說真實行及邪妄行。謂無智無明。由是無明起三種行。謂福非福不動行等。此說是為無明緣行。又此福行非福行不動行等隨所得識之所招集此說是為行緣識(今詳此處合有識緣名色一段經文梵本元闕)。如是名色及名色增長於六處門造作所起。此說是為名色緣六處。又此六處六觸身轉。此說是為六處緣觸若觸。生時令受所起。此說是為觸緣受。若受美味深喜樂著。此說是為受緣愛。喜耽味故若處樂色。色離散時數數追求而不棄捨。此說是為愛緣取。如是追求令後有起身語意業。此說是為取緣有。若業遷謝令蘊生起。此說是為有緣生。又若生已變異令熟及壞滅時。此說是為生緣老死。乃至是中由識等自體為種子。業自體為良田。無明愛等自體為煩惱。以業煩惱等令識種生者。謂此業為識種田事。愛為識種沃潤。無明為識種開發。然業不念我為識種田事。愛亦不念我為識種沃潤。無明不念我為識種開發。是識種子亦復不念我為眾緣所生。然識種子住於業地。以愛沃潤無明滋長生名色芽。此名色芽非自作非他作非二俱作。非自在天所化。不由時變。非一因生非無因生。無不繫於父母因緣和合耽染相續。是識種子於母腹中生名色芽。然此法爾無有主宰。無我無取等如虛空。體相幻化因緣不闕。由五種緣發生眼識。何等為五。謂眼識生時。藉眼及色空緣明緣作意緣等。是中眼識眼為所依色為所緣。明為照矚。空作無礙。同時作意為彼警發闕是緣者眼識不生。謂若不闕內眼根處。如是不闕色及空明作意緣等故。彼一切和合則能生眼識。而眼不念我與眼色為作所依。色亦不念我與眼識為作所緣。空亦不念我與眼識為作無礙。明亦不念我與眼識為作照矚。作意不念我與眼識而為警發。如是眼識不念我從緣生。然眼識生時。實藉眾緣和合而生。如其次第諸根生識隨應為說。然無有法從於此世得至他世。但由業果因緣不闕之所建立。譬如無薪火則不生。是業煩惱所生識種亦復如是。彼彼生處相續和合生名色芽。如是法爾無有主宰。無我無取如虛空等。體相幻化因緣不闕。應知內緣生法有其五種。何等為五。所謂不常不斷無所至向因少果多相似相續。雲何不常。謂若此邊蘊死彼邊蘊生。非即死邊蘊是彼生邊蘊。是曰不常。又不滅於死邊蘊而起於生邊蘊。亦非不滅於死邊蘊然起於生邊蘊。譬若權衡低昂時等。是曰不斷。又於異類眾生身處非眾同分生邊蘊起。是曰無所至向。又今少作善惡業因。於未來世多獲果報。是曰因少果多。又若此生作業則未來受報。是曰相似相續。佛言。舍利子。此緣生者以如實正惠。常修無我無人眾生壽者。如不顛倒則不生不滅。無作無為無對無礙無怖無奪無勤無懈。觀彼自性無有堅實。如病如癰如痛如害。是苦空無常無我等性。彼復隨觀前際不流轉者。謂我於過去世曾有耶。誰謂我於過去世曾有耶。我於過去世為無耶。誰謂我於過去世為無耶。復於後際不流轉者。我當未來世為有耶。誰謂我當未來世為有耶。我當未來世為無耶。誰謂我當未來世為無耶。復於現在世不流轉者。我於今有耶。誰謂我今有耶。雲何為我今有耶。又十地經說。是中無明愛取。是為煩惱。流轉不斷行有。是為業。流轉不斷煩惱餘支。是為苦流轉不斷。復說無明緣行。是曰前際觀待。識及受等。是曰現在觀待。愛及有等。是曰後際觀待。此上所說皆名流轉。乃至如是。由繫屬故則為流轉。若離繫屬則無流轉。由和合故則為流轉。若離和合則無流轉。由是了知諸有為中多種過失。是故我今當斷繫屬及彼和合。然為化度一切眾生。畢竟不斷諸有為行。   念處品第十三   論曰。彼治心業略明緣生對治於癡。次當入解不淨身念處今當說。如法集經雲。復次善男子。菩薩如是住身念處者。謂我此身從足足指跟踝□脛膝髀臗骨腰脊腹肋胸脅手指肘腕肩臂頸項頭頰髑髏等狀。眾分積聚是即業有。由斯造作種種煩惱及隨煩惱。百千種類邪正分別。是身唯有髮毛爪齒血肉皮骨肝膽脾腎心肺腸胃生藏熟藏肪膏腦膜眵淚涎涕便利不淨多物積聚。以何為身。由是觀察身如虛空。則見一切諸法皆空。為空念處。了知是身由二種念。所謂流散及不流散。是身來者。不從前際。去者不至後際。亦不住二際中間。唯從顛倒和合造作。由斯領受。是中居處而為根本。然實無有主宰。亦無攝屬。但從客塵先所作事。身體形貌受用依止為所恃處。然此身者。唯有父母赤白和合不淨臭穢攬為自體。三毒憂惱常為賊害。是散壞法。種種百千病惱窟宅。如寶髻經說。是身無常而不久住死為後際。了知此已不應於身而生邪命。應當以身修三種淨施。何等為三謂身淨施。壽命淨施。受用淨施。是身無常。應當往詣一切眾生所親近承事。欲何所作。或如僕使或如弟子。離諸諂誑身過失等。是身無常。唯出入息為壽命因。寧造罪惡。是身無常。應於愛樂受用不生耽著。一切當捨。復次善男子。菩薩以身觀身念處。應觀自身及一切眾生身等同佛身。威神加持得離纏縛。然觀自身及一切眾生身與如來身無漏法性彼相無異故。應如是知。又無畏授所問經說。謂我此身非先所集。漸次散壞。譬若微塵。九竅流溢如瘡皰門。又諸毛孔有縛羅弭迦。猶如毒蛇依止而住。身如聚沫體性怯弱。如水上泡暫生即滅。亦如陽焰本無有體。身如芭蕉中無有實。身如幻事為他教敕。身如惡友多諸諍訟。是身如猴性唯輕躁。是身如讎常伺其短。是身如賊機巧貪取。是身如囚常被縛戮。是身如冤不可愛樂。亦如魁膾能斷其命。又復此身如空聚落中無有我。如陶家輪無暫停止。如滓穢瓶不淨充滿。身如癰疽挃唯痛楚。身如朽宅不久遷壞。身如漏舡無堪濟渡。身如壞器漸當沮壞。又復此身如河岸樹必為駃流之所漂動。身如旅泊多諸艱苦。身如邸捨妄執主宰。如伺盜者常生暴惡。乃至是身如癡小兒要當守護。彼經復說。如是種種不淨之身。由我慢愚癡妄為光潔。智者所觀猶如穢瓶。眼鼻口等眵涕流出。雲何於此多生貪慢。又彼偈雲。  如愚癡童子  洗炭欲令白  設盡此生中  求白不可得  亦如無智人  洗身欲令潔  屢加於澡沐  至死不能淨  菩薩觀於身  九竅瘡皰門  八十千戶蟲  依身而所住  菩薩觀於身  如刻木眾像  筋骨假連持  應知無主宰  菩薩觀於身  或受他飲食  應知同狐狼  來食自身肉   論曰。由飲食資助成廣大行。如是處處應當了知。受念處者。如寶髻經說。善男子。菩薩以受觀受念處了知眾生。依止大悲得如是樂。若一切眾生無有解脫。應當修習以受觀受念處。我當被大悲甲攝受調伏一切眾生。悉以彼樂滅除眾苦。我以大悲令貪行眾生了知樂受離於貪染。我以大悲令瞋行眾生了知苦受離諸過失。我以大悲令癡行眾生了知不苦不樂受捨俱生癡。又彼樂受不壞苦受不減不苦不樂受離於對治則無無明。若無無明彼何名受。雲何了知一切無常及無我等。然此樂受即無常性。苦受即逼迫性。不苦不樂受即寂靜性。由此了知若樂若苦無常無我等。又無盡意經雲。若受苦時當念一切惡道眾生起大悲心。攝除於瞋離於顛倒分別受等。又法集經偈雲。  說受為領納  領納復為誰  受者離於受  差別不可得  智者觀於受  住如是念處  彼相如菩提  光明遍寂靜   大乘集菩薩學論卷第十六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36 大乘集菩薩學論   大乘集菩薩學論卷第十七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少卿宣梵大師賜紫沙門臣日稱等奉 詔譯   念處品第十三之餘   論曰。此略說受念處。次明心念處者。如寶積經說。佛言。迦葉波。謂於此心或生愛樂或起厭患或多封著。於彼三際雲何伺察。若過去則已滅。現在不住。未來未至。非內非外亦非中間。皆不可得。又此心者不可色見。非所詮表亦非對治。非觀非照無住無著。然此心者一切如來尚無所見。餘何能觀。無別境界唯法想轉。迦葉波。是心如幻遍計不實。由所取故種種得生。心如虛空為諸煩惱及隨煩惱客塵所覆。心如河流生滅不住。心如燈光因緣所起。心如擊電剎那不住。心如惡友能生諸苦。心如漁師苦為樂想。心如鬼魅作諸嬈惱。心如藥叉伺噉精氣。心如狂賊壞諸善根。心如燈蛾常眄其色。心如鼙鼓唯警鬥戰。心如婢僕貪嗜殘味。是心如蠅觸羶膩器。是心如豬於不淨中謂為香潔。佛言。迦葉波。求是心者了不可得。由不可得故無所得。於過現未來皆不可得。則能超越三世有非有等。又寶髻經雲。然此心者非外所有。故不可見。於蘊處界亦不可見。如是尋求不可見者。由何所緣數數得起。謂彼彼心緣如是事。雲何說為心不可見。應知是心如利劍刃何能自斷。又復此心亦如指端指豈能說。心不可見亦復如是。乃至如人遠行其身輕轉迅疾如風。所至境界無能障礙。善男子。若人於此六處境界自他繫屬。心無愛著身不散亂。則於奢摩他心一境性得無障礙。是為心念處。又無盡意經說。以相應行修習莊嚴。於法性心而不減失。雲何莊嚴彼法性心同於幻化。謂若自捨一切所有。而能回向彼法性心。是為嚴淨諸佛剎土。法念處者。亦如彼說。菩薩於法不觀法行法無可觀故。若非佛法非菩提道。則一切法皆非出離。了知此已得大悲三摩地。於一切法非有煩惱非無煩惱。得三輪無想。所以者何。了諸法性無有二相。是諸煩惱無積聚性。無貪性無瞋性無癡性。若能如是悟菩提者。了煩惱性即菩提性。是為法念處。又寶髻經雲。善男子。菩薩以法觀法念處。若法起即生。法謝即滅。謂於法爾我人眾生壽者養者士夫補特伽羅意生儒童生老死等。若集即集行。若不集即不集行。若善不善及不動行。未有少法無其因緣而得生起。乃至於是法處深所伺察。不捨一切智菩提心故。如大戲樂經雲。此有為行唯心造作。猶若坯瓶無常散壞。行如空城為雨沮壞。泥塗不堅漸當磨滅。亦如河岸積沙所成自性怯弱為水流蕩。行如風燈生滅不住。行如聚沫不可撮持。行如芭蕉中無有實。復如空拳誑示愚騃。乃至或草葛等搓撚為繩。依瓶轆轤而能汲引。未嘗獨一有彼作用。一切有支互相依止聚集而轉。是前後際亦不可得。如人鑽火二手與木勤劬不息火乃得生。眾緣若離火勢隨滅。於如是行印所印已。若自若他即能超越斷常等行。如智商人於諸險道。所至方隅而得通達。   論曰。由無明愛等煩惱業緣之所招集成蘊處界。於勝義中皆不可得。   自性清淨品第十四   論曰。說念處已。次復入解補特伽羅。決定成就相應空性斷根本已。餘煩惱等不復集行。又如來祕密經雲。佛言。寂慧。譬如有樹名缽羅奢。若斷其根即一切枝葉悉皆枯瘁。寂慧。此亦如是。若斷身見即能除滅一切煩惱。   論曰。分別空性有無量行相。如月燈經偈雲。  若人信解如來教  於佛戒學無毀犯  悉能遠離諸女人  知法自性常空寂  拔除一切憂苦箭  或施醫藥令安穩  速得成斯二足尊  知法自性常空寂  若於身命斷支節  杖木捶打無恚惱  忍力最上人中月  知法自性常空寂  設百生中墮惡道  常得任持妙色相  亦復獲是五神通  而常安住諸佛所   又般若經雲。復次舍利子。菩薩摩訶薩欲成就佛身三十二大人相及八十種好者。於一切生中當念菩提心無令損壞。於菩薩行得無忘失。離惡知識及諸過咎。親近一切佛菩薩眾善知識等。為欲降伏諸天魔眾。淨諸業障。於一切法得無障礙。當學般若波羅蜜多。復次舍利子。菩薩摩訶薩如是發一念心。悉能超越東方殑伽沙等世界一切方所當學般若波羅蜜多。復次舍利子。菩薩摩訶薩設住十方佛剎當學般若波羅蜜多亦如是說。乃至廣如諸法無我。滅業障縛則見諸法自性無滅。如父子合集經雲。佛言。大王。如是六界及六觸處十八意所伺察。是補嚕沙為緣得生。雲何六界。所謂地界水界火界風界空界識界。雲何六觸處。謂眼觸處而見於色。若耳觸處得聞其聲。若鼻觸處能嗅於香。若舌觸處悉嘗於味。若身觸處親覺其觸。若意觸處則知於法。雲何十八意所伺察。謂眼見色已。若生適悅若生憂惱若住於捨。如是六根各各緣彼適悅等三。是名十八意所伺察。大王。雲何為內地界。謂於內身所生硬澀髮毛爪齒等若內地界不生亦無有滅則無集行。大王。若時女人而於內身如所思惟彼補嚕沙。彼補嚕沙亦生愛樂。由二和合羯邏藍生。又復如所思惟相似和合而得生者。無有是處。若二女人無有是處。二補嚕沙亦無是處。若彼彼思惟而得生者。亦無是處。自體無實非相應故。雲何說此為堅硬性。大王。此堅硬性相似而立。畢竟此身潰爛散滅。唯塚壙間是所歸趣。彼堅硬性從何所來。亦非四方上下而去。大王。此內地界應如是知。   大乘集菩薩學論卷第十七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36 大乘集菩薩學論   大乘集菩薩學論卷第十八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少卿宣梵大師賜紫沙門臣日稱等奉 詔譯   自性清淨品第十四之二   大王。是外地界堅硬性者。爾時世間初建梵天所居宮殿。大寶所成。復生他化自在諸天所居宮殿。皆七寶成。大王。若無地界堅硬性生。彼何所來。復成大地厚八萬四千踰繕那。縱廣六萬踰繕那。復生輪圍大輪圍山。堅固安住同一金剛。復生蘇彌盧山庾健陀山□□□□□□□□□□□□□□□露膳□衽□桌□□□□□□□□餽□□□□□□姡□粳□□□□□檢□秎□□覭□桌□□磣恣慼潑_□□□□□□□槂□襐飀□□□祜□□□□□□□模妲饅槄□□j□□□□□□□都□□□□□□□偠□□□□□□襣j□□□褶□羇□香□□□膳□衽□桌□□榕□j□觛□□裀□秎□□□楜□□蓮□□□□妙□概□□□秩□埤□□駔□□槄□□裀□楔□□□□□理□□□樂□□祜□□逆□椸□量逆□□榭□稀□□檳埤□□奅禰□□□□□□酋□饟祏禿妽□餘逆□□餺□埤□□□僤楨bt□□□□□吝駉飀□□禰□□□秎□□妙□□□□□□駜□□□□□槂□榃□□□□□□樁獢慼慼慼慼慼慼潑_□□羇□馵□□□□聆□□J□□檢□□襼□餽□□□□□□□□□□詻□□□膳□□□□椸膳□衽□桌□□□□□□□□□裀□q福□□□□□瘈淊L□□埤□□蓮□槶□□□□□榰□□露□□誇檢□秎□□□禰□□J□□檢□覭□桌□禬□□□餺□奇□□□奇□□□零□馺□□椹[□□馗奇□□□□□□□□□□□檟榞禮裀□□奇□□□□禰□□□□婂□□褓□椸□覬□□□□□□婂□褓□□□婂□□□□匿□□□□□婂□□驤覷□裀□榷□□□妨飀□榷□□訇檢□榷□□□□□□□□□□□□□□褥F□□□□礸□□□椹[□□觛□□裀□秎□□□□□裀□龍□□榻□□□□□蓮□□□□妙□概□□□秩□埤□□駔□□槄□□裀□楔□□□□□理□□□聆□□禰□□逆□椸□量逆□□□□私□□□□□□□□饟祏禺□□餘逆□□餺□埤□□□□□視□□□□□麗□□□j□碌□馨□姆□言埤□□私□□□□□槁□□□□祏禺□□觔□□奾馜餺□□□E□□□□□□椻姆降j□槉□~□□楅□姶□□姁□亮□□槙□馜襱□稿□□□□視騙姚槂□□□□秎□□□療□□□龍□□榻□□□□□芊慼澆瞴潤瓷摯鞢慼慼慼撢抿□□奮姭餘逆□□餺□埤□□□穢裀□榙□□□□榙□□□□椽洞驖□□樄禈□□□槙□□飀□樁□□□□楦□□□□楦□□□□□妁吝驁□□□□□橢觕□埤□□□□襾h□餾檢□槷□□□□楈飥□□□始□□逆□禊覞禜襢窗慼慼慼暴d□穰□騺□□□□妨飀□□橢觕□□襦□□□□□奅秩□□□□□□拌r駩□□紐o賝瓷慼撫l逆□□餺□埤□□姜□娀□□□□□飀□畚騰□黎□妻□□□□訃□□□□□□□妙□□□委聾□埤□訊委亮□□Y□□□□□□奅秩□□裀□樂□□□J□□檢□奾飣櫸□紐瞴慼撫l逆□□概□□□秎□□娉□□E□拌概□□□娀□埤□神□□□□□□埤□餽露□姌楦□姛□□□□稙□□驚□飀□秎□□□□餺□□□□裡□鈴□埤□□鷺□埤□鈴□誇□□駩□裀□J□□檢□□□□□□K檢□□□□秎□□□諒□□饡□奜□□□鷺□埤□□□□□□□□□□□□□□□娀□埤□神□□□□□榕埤□□倫□褸□便□裀□秎□□標□□□□槄□埤□□娀□埤□□穛□埤□□榭□稀□□檳埤□   復次大王。雲何識界。謂若眼根為主各別所緣顯色形色及以表色。名眼識界。若六根為主緣於六境各別建立。名六識界。又此識界不著於根不住境界。非內非外及二中間。然此識界各各了別彼彼事已。即便滅謝。生無所來滅無所去。大王。識生時空滅時亦空。自性空故。不住男相亦非女相。但唯言說之所顯示。如是識界與識界性皆不可得。如實正慧而能了知。大王。雲何眼處。謂四大種地界水界火界風界所造淨色。若地界清淨則眼處清淨。若水火風界清淨則眼處清淨。何以故。由地界清淨眼處得生。是中無有少法可得。如是乃至由風界清淨眼處得生。是中無有少法可得。何以故。無主宰故。無造作故。猶如涅盤自性淨故。大王。如是眼處各各尋求。皆不可得。所以者何。由地界空故則地界清淨。乃至風界空故則風界清淨。若諸法自性本空則彼界何有清淨。亦無忿諍。若淨若諍皆不可得。復有何色而可見耶。當知眼處畢竟空故自性亦空。前際後際皆不可得。未來所造亦不可得。何以故。自性離故。若自性無有則無男相亦無女相。何有愛樂若生愛樂是魔境界。若無愛樂是佛境界。何以故。若無愛樂則能遠離一切諸法。   大王。雲何耳處。謂四大種所造淨色。乃至大王。諸法解脫決定現前如法界空。不可施設不可顯示。不可記別無所希望。大王。諸根各各樂著境界。眼緣色時而生樂著。是故說色為眼境界。又此眼根緣於色境有三種相矚。可愛色起於貪想。不可愛色起於瞋想。非愛非惡而起捨想。如是乃至意著法處為意境界。若彼意處緣可愛色極生樂著。為彼所牽引生貪行。不可愛色生於瞋行。於愛非愛起於癡行。如是聲等三種攀緣領納等相。准前應說。大王。當知諸根如幻境界如夢。譬如有人於睡夢中與諸婇女共相娛樂。大王。於意雲何。彼夢覺已。憶念夢中婇女娛樂為實有不。王言。不也世尊。大王。於意雲何。是人所夢執謂為實為智者不。不也世尊。何以故。夢中所見。眾人婇女畢竟無有。何況與之共相娛樂。當知是人徒自疲勞。念夢中境不復可得。佛言。大王。如是如是。愚癡異生眼見色已。心生愛樂復起執著。為彼所牽造貪業行。身業三種語業四種意業三種。最初造作剎那滅謝。不依東方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中間而住。於死邊際命根滅時。自分業報皆悉現前。猶如夢覺念夢中事。大王識為其主。業為攀緣。二種相因初識生起。或趣地獄。或墮傍生琰摩羅界及阿蘇囉若人若天。初識生名。各受其報。同分心品相續隨轉。最後識滅名為死蘊。最初識起名為生蘊。大王當知。無有少法從於此世得至他世。所以者何。性生滅故。大王。身識生時。無所從來滅無所去。彼業生時。無所從來滅無所去。初識生時。無所從來滅無所去。何以故。自性離故。如是了知身識身識空。自業自業空。初識初識空。若滅滅空。若生生空。了知業縛無有作者亦無受者但名想耳。復次大王。譬若有人於睡夢中與諸冤對共相鬥戰。於意雲何。是人覺已。憶念夢中鬥戰等事。為實有不。王言。不也世尊。佛言。大王。於意雲何。是人所夢執謂為實。為智者不。不也世尊。何以故。夢中畢竟無有冤對。何況與之共相鬥戰。是人徒自憂惱都無有實。佛言。大王。如是如是。愚癡異生眼見惡色即生於惱。厭離破壞毀呰過失造瞋業行。餘同前說。復次大王。譬若有人於睡夢中為毘捨遮之所嬈害。心生怖畏癡迷悶絕。大王。於意雲何。是人覺已。憶念夢中為鬼所嬈。為實爾不。不也世尊。夢中畢竟無鬼所惱。況癡迷耶。佛言。大王。如是如是。愚癡異生眼見是色。癡迷不了造癡業行。餘如前說。復次大王。譬如夢中得聞眾人美妙歌聲箜篌絃管諸音樂等。大王。於意雲何。是人覺已。憶念夢中所有歌樂。為實爾不。王曰。不也世尊。佛言。大王。於意雲何。是人所夢執謂為實。是為智不。不也世尊。何以故。夢中眾人尚不可得。何況美妙諸樂音聲。是人徒自疲勞畢竟無有。佛言。大王。如是如是。愚癡異生聞可意聲。聞已適悅復生樂著造貪業行。如是香等各各三種。准前應知。乃至大王。於此法中善自安意應作是念。我當雲何於人天中為作眼目為大燈炬而作照明。為作船師令渡彼岸。為大商主引至寶處。未解脫者令得解脫。未安隱者令其安隱。未涅盤者令證涅盤。大王當知。諸根如幻境界如夢。凡夫縛著無有厭足。乃往過去無量世時。有轉輪王名無量稱。威德名聞富貴自在。統四大洲獨為尊勝。隨所意樂而得受用。一切林樹常有花果。時世人民安隱無惱。復能降雨眾妙香水。金銀珍寶種種資具。諸有所須普皆充足。忽於一時昇忉利天。帝釋天主分座令坐。貪慾無厭欲侵其位。作是念已即便退沒。群臣圍繞鹹共見之。譬如生酥置熱沙中不得久住。將趣命終。爾時有王名曰作愛。見是事已而作是言。我當雲何於諸世間善說斯事。時無量稱語作愛言。汝於未來當如是說。彼無量稱貪無厭故自取命終。乃至是故大王。諸根如幻境界如夢。當自安意勿生信順。身如陽焰自性無有。色受想行自性不實亦復如是。   大乘集菩薩學論卷第十八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36 大乘集菩薩學論   大乘集菩薩學論卷第十九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少卿宣梵大師賜紫沙門臣日稱等奉 詔譯   自性清淨品第十四之餘   論曰。此說依世俗勝義建立諸法。當如是知。若時世尊以一切智觀察世間。現證了知依世俗說則有六趣。若天若人及阿蘇囉地獄餓鬼傍生。上下種族受報貧富。衰盛苦樂及以毀譽。色無色等種種相生。若時如來出現世間。諸眾生等於善逝所。發生淨信樂勝義說。是時如來為利眾生如證而說。諸法之實無有造作。無有分別。無有知覺。無有顯示。亦無言說。如是諸法一切皆空。若如是者。雲何世尊復說受記無上正等菩提。於此法中以何為色。復何名為受想行識。而能記別無上正等菩提。由是了知色本無故。則菩提無生。乃至識本無故亦同是說。於諸法中。皆無所得。何名為佛。何名菩提。何名菩薩。何名受記。若色色空。乃至若識識空。但依世俗剎那建立。如是言說但名想耳。智者於此勿生瞋惱。如世尊說。諸法實際畢竟無盡。彼樂變化天不解深義。執我為有亦無障礙。世尊復說。諸法菩提自性離故。若能覺了即是親近無量菩提。所以者何。若離菩提則無涅盤。若無涅盤樂欲則無輪迴可怖。世尊。如樂變化天所執有。我不可得故。況復實際而可得耶。時娑婆界主聞佛說已即生領解。說伽陀曰。  如人夢中飢所逼  縱食百味飽何有  了斯夢相本來空  諸法自性亦如是  如人善說諸言論  聞已鹹生於愛樂  若言若愛二皆無  是中不得生疑惑  譬如琴瑟發妙音  彼聲自性無所有  了知蘊愛亦同然  妙慧推之不可得  譬如商珂大音響  聞已尋求何所生  彼聲自性本來空  則了大仙一切法  譬如上味諸餚膳  食已資身使充實  如是身味本來無  則了大仙一切法  譬如天帝現寶幢  諸天鹹睹生愛樂  了知是相本來空  則了大仙一切法  譬如有人分地界  強名城邑本來無  亦若身城自性空  則了大仙一切法  譬如集會人擊鼓  眾共聞已生忻悅  彼聲自性本來空  則了大仙一切法  又如擊鼓藉緣生  若無濕潤聲彌震  尋求是相何所來  則了大仙一切法  復如擊鼓出洪音  彼無思慮及呼召  如是分別本來無  則了大仙一切法   論曰。此復明前義。謂眼等諸法自性無有。若諸法無有則無成辦。若無成辦則無生滅。乃至眼根所緣三相愛非愛等皆不可得。無有言說亦無表示。譬如空拳舉示小兒。但誑於彼都無有實。至於名量亦不可得。此勝義空決定無有。如人夢中為彼大仙現威猛相而斷其首。智者覺已。了知一切皆自識現。由是解脫。如大樹緊那羅王問世尊言。若所說法悉皆是空。雲何世尊與我受記。我亦不知。自住樓閣不增不滅。亦不散壞受用無盡。是相雲何。佛言。汝當了知彼一切法自性清淨法界本空。猶如鏡中現其影像。如造車輪聚集而顯。我說作業自性亦爾。又如林樹由風所吹兩相摩擊而發於火。如是思惟。火何所得。我說作業亦復如是。如說有人壽滿百歲。應知無有積聚年歲而可見也。又如法集經說。眼之與色本無有諍。如是耳聲乃至意法亦無有諍。雲何眼色無有所諍。以二和合不相違故。乃至意法二相和合亦復如是。若不和合則有所諍。世尊。法無有二。是故不諍。諸法無二各不相知。由不相知則無分別。若離分別則無生滅。無有增減。不生愛樂亦無厭患。不住輪迴不著涅盤。世尊。若於諸法不樂不厭。應知則無染淨等相。世尊。若言如是我知如是我覺。皆是虛妄之所分別。世尊。若復於此眼等諸法。善了知已。不作是念。我能分別。當知是人不與物諍則能隨順沙門道行。為見法者。為見佛者。為見眾生者。為見空性者。世尊。見無所見。是名諸法無見。彼經又雲。無所發菩薩問曰。如如空者。於法何說。佛言。彼如如空不生不滅。若如是者。諸法皆空。時無所發菩薩言。如是如是。是故世尊說一切法皆無生滅。世尊。何故復說有為諸法悉皆生滅。若如是者。則佛之塔廟決定生滅。善男子。如來大悲為除世間眾生驚怖。隨順宣說生滅之法。是中無有少法可得。況生滅耶。如般若經雲。具壽須菩提。無生法者。何名無生。須菩提言。舍利子。生無所生是無生法。   論曰。此名積集清淨福行而成菩提。以清淨慈緣於有情。善觀察已無眾生相。若復供養十方善逝。彼二足尊已離垢染亦不可見。應當供養苦惱眾生。是調御師之所教敕。人中上供而以施之。以大悲心拔除眾苦。獲安隱樂發生淨慧斷除煩惱。於此正理善了知已當離疑惑。如是供養果不難得。了佛正教如教觀身念八聖道斷諸癡染。當捨己身承事諸佛。不希世間諸天妙樂。修奢摩他毘缽捨那若寂遍寂。為出苦道。   雲何建立世俗諸法。謂於虛妄處和合相應凡夫迷倒。謂為子想依止成就。說勝義空處則無是相。以一切法本無生故。如無垢稱經說。文殊師利問維摩詰曰。虛妄分別以何為本。曰顛倒想為本。又曰。顛倒想孰為本。曰無住為本。又問。無住孰為本。曰無住則無本。文殊師利從無住本則能建立一切諸法。又般若經雲。應當捨家安住勇猛斷除煩惱。心淨平等修習般若波羅蜜多。又法集經雲。善解空者。心不依止世間所有利衰稱譏忻慼毀譽。於諸苦惱不生厭患。於諸快樂不生愛著。不為世法之所破壞。善解空者。則了空性無有少法而生取捨。若無取捨則無貪厭。此則名為善見空者善知空者。於一切法無有執著。若無執著。則於諸法無有所諍。   論曰。此明剎那心得清淨。謂由我慢輕捨眾生。了知我見本來無有。彼若一心專注能斷。是人速疾心得清淨。如是觀察於一切處諸眾生所。常樂尊重離於攀緣及所分別自他平等何有相違。如是行學斯不為難。譬若如意摩尼寶珠人所愛樂非能自貴。是故於他當生尊重。謂由顛倒分別執著。於有情邊。而生慳吝或生毀訾。皆由我慢之所纏縛。以是緣故。多生讚毀增長熱惱如何鼻燃。是聲無心於讚。何有此妄慧起彼適悅生。何於他言而生於愛。他喜若生非我有故。常樂平等自取安靜。解分別縛離讚毀相。如是了知都無果利。又於財利多生喜惱。慣習慳嫉機巧希求。順違二種俱獲重罪。隨順正理當起對治。摧我慢峰心速清淨。離語言過專樂寂默。唯除教誨相續顯示。了諸妄法無有堅實。生苦之本不得久住。   正命受用品第十五   復次長者。若在家菩薩當樂正命平等受用。遠離非法邪活命等。如寶雲經說。雲何菩薩於施者所不以身業假現威儀。若舉足時不詐徐步。若下足時不作瞻視。現思惟相。雲何菩薩語不矯詐不為利養。而現細語柔軟語愛語隨順語。雲何菩薩心不諂曲不為利養。語現少欲心廣貪求內懷熱惱。雲何菩薩善能捨離。為利養故而現異相。若見施者終不自言我乏衣服臥具飲食病緣醫藥願垂惠施。雲何菩薩善能捨離。為利養故虛言鼓動。若見施者不作詐言。某甲施主持如是物而施於我。我以某物而報彼恩。又言。以我少欲持戒多聞故施。我起悲心而攝受之。乃至身行惡者。為利養故奔走往來而破禁戒。若見餘人同梵行者所得利養。興心損壞。是名菩薩離於險惡而求利養。雲何捨離非法利養。謂此菩薩不以斗秤而行欺誑。他所委信不生侵損。雲何捨離不淨利養。謂此菩薩於窣堵波若法若僧所有之物不作互用。若有所得亦不肯受。雲何捨離耽著利養。謂此菩薩所得之物。不攝於己不自衒富亦不積聚。隨時而施沙門梵志婆羅門等。或施父母親眷朋屬。或自受用。若受用時不生染著。若時菩薩不獲利養。心不生苦亦無熱惱。或復施者無有所施。菩薩於彼不生瞋心。又無盡意經說。無有眾生不堪受施如其所許持用施之。有來乞者。不起惱施。不為他人逼迫而施。無勞倦施。無異相施。無輕易施。無背面施。無棄擲施。無不敬施。無分別施。無不自手施。無不依時施。無不平等施。無惱眾生施。又如最上授所問經雲。菩薩行佈施波羅蜜多時。若有人求乞所須物。當依我作而給與之。若樂酒者使生正念。即與其飲後復令斷。如是菩薩清淨方便攝受眾生。若其內心愛樂不捨。菩薩即為種種訶毀。酒之過失如利刀劍。決定遠離不令相續。如是施者則無過咎。   論曰。此說施行清淨漸令趣入。如餘經中廣明制斷。如虛空藏經雲。所謂我清淨施。我所清淨施。因清淨施。見清淨施。相清淨施。種種性清淨施。剎那果報清淨施。心等如空清淨施。乃至譬如虛空無有邊際。菩薩行施亦復如是。譬如虛空寬廣無礙。菩薩行施廣大回向亦復如是。譬如虛空無有色相。菩薩如是離色行施亦復如是。譬如虛空無想無作無表無相。菩薩行施亦復如是。譬如虛空遍諸佛剎。菩薩大慈緣諸有情廣大行施亦復如是。譬如虛空含容一切。菩薩行施攝諸有情亦復如是。乃至如變化人施變化者。無有受用亦無分別。意達諸法無所希求。離我我所自性清淨。以勝智慧斷諸煩惱。以方便智不捨有情。是為菩薩修行佈施波羅蜜多猶若虛空。   大乘集菩薩學論卷第十九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36 大乘集菩薩學論   大乘集菩薩學論卷第二十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少卿宣梵大師賜紫沙門臣日稱等奉 詔譯   正命受用品第十五之餘   論曰。此復明屍羅清淨。如虛空藏經雲。遠離聲聞辟支佛心。於菩提心不生退轉。則於屍羅而得清淨。善男子。譬如虛空體性清淨。菩薩持戒清淨亦爾。虛空無垢。菩薩持戒無垢亦爾。虛空寂靜菩薩持戒寂靜亦爾。虛空無壞。菩薩持戒無壞亦爾。又如虛空無能過勝。菩薩持戒於有情中無有勝者。又如虛空清淨平等。菩薩行忍於諸有情平等和合清淨亦爾。譬如有人手持利斧入娑羅林斷其枝葉。當知彼樹無有瞋恚。不生分別誰能斷者。亦不分別誰所斷者。菩薩行忍亦復如是。是為菩薩最上忍辱猶如虛空。又寶髻經說。身精進清淨。謂若此身猶如影響。所有言說自性無記。了知是心畢竟空寂。當以大悲被慈甲冑。具足諸行深修禪定。於功德法無令缺減。以菩提心觀諸眾生無有缺減。樂行佈施乃至方便無有缺減。於慈悲喜捨深心相應無有缺減。於佈施愛語利行同事無有缺減。於正念正知無有缺減。於念處正勤神足根力覺支聖道無有缺減。乃至於奢摩他毘缽捨那無有缺減。捨業煩惱自性無知。修檢其身無令縱逸。常勤佛事成熟有情。鹹得清涼安住寂靜。善男子。是名菩薩修禪波羅蜜多行清淨。如是乃至智慧波羅蜜多當如是知。   增長勝力品第十六   論曰。此明三種增長勝力。謂於所行行常無厭足。所度眾生不生懈退。求佛妙智堅固勇猛。是三種力非諸聲聞所能行故。如寶雲經說。以諸眾生自性怯弱。唯除菩薩顯現增長。又如來祕密經說。時阿闍世王復白佛言。世尊。菩薩具修幾法即能獲得如是勝力。佛言。大王菩薩若修十法獲斯勝利。何等為十。一者菩薩寧捨身命終不棄捨無上正法。二者於一切眾生作謙下想不增慢心。三者於彼劣弱眾生起愍念心不生損害。四者見飢渴眾生施妙飲食。五者見怖畏眾生施其無畏。六者見疾病眾生施藥救療。七者見貧乏眾生惠令滿足。八者見佛塔廟形像圖拭圓淨。九者出歡喜言安慰眾生。十者見彼負重疲睏苦惱眾生為除重擔。菩薩若具如是十法。即能獲得如是最勝之力。又海意經說。菩薩若能發起精進。常所堅固勤行樂欲。所起精進無有休息。而諸菩薩即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為難得。何以故。海意。由精進故乃得菩提。若懈怠者於佛菩提遠中復遠。無懈怠者能行佈施。乃至無懈怠者能集智慧。如月燈經雲。猶如水中生優缽羅花。應知次第而得增長。當漸修學佈施等行。如能斷金剛經雲。若菩薩善住佈施。所獲福聚不可稱量。又如大般若說。復次舍利子。若菩薩摩訶薩樂欲修習般若波羅蜜多。非少佈施而得圓滿。應當施與一切眾生金銀珍寶園林舍宅種種所須隨其意樂。以一切相智方便善巧。而能迴向無量阿僧祇一切眾生。當學般若波羅蜜多。   論曰。此明大悲空藏自性清淨受用福聚速疾增長。若無大悲非菩薩行。建立諸善此為根本。如是深心堅固大悲現前。勇猛修作諸相應行。則能獲得屍羅清淨。故有頌雲。  如人善鬥戰  利器心堅勇  若小有懈退  則為彼所執   又如善財往詣聖慈善知識所。即自念言。而我此身於過去世。無勇猛心。無堅固意。無清淨因。受諸輪轉。心樂流蕩顛倒分別。自邪思惟樂習欲行。取著世間無利事業。或於自身所獲義利。起不平等悉皆棄捨。於現在世起大勇悍。揀擇分別真實思惟。於諸菩薩所行正行當勤修作。於諸眾生起增上心多所饒益。於諸佛所發大精進作大善利。莊嚴諸根增長願力。讀誦經典心淨信解。攝持身心不生高舉。常樂出離生老病死憂惱苦海。而於後際樂行菩薩所行之行。應當往詣一切佛剎。敬受如來之所教誨。親近供養善說法師。樂求相應諸佛正法。承事供給諸善知識。開示演說一切佛法。菩薩若能如是思惟觀察。則能增長願力智身。度脫眾生植眾德本。如無盡意經說。菩薩獨一無侶勇猛堅固畢竟攝取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深心自修不假他作。以精進鎧而自莊嚴。如諸眾生所作善業。我亦如是悉當作之。及諸菩薩從初發心所修諸行。我亦當行。施非我伴我是施伴。戒忍精進禪定智慧。非是我伴。我是彼伴。諸波羅蜜不能使我。而我能使諸波羅蜜。一切善根皆亦如是。乃至於金剛坐道場壞諸魔眾。一剎那頃以平等相應慧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金剛幢經說。如日天子出現世間獨一無侶。所歷境界而無退轉。於生盲者不生厭患。於羅□阿修羅王不生厭患。於乾闥婆城不生厭患。於閻浮提方處穢惡不生厭患。於四天下地界微塵不生厭患。於諸高山煙雲等障皆無厭患。菩薩摩訶薩出現世間亦復如是。以無分別智正念了知。若為眾生之所損害。不生厭患心無退轉。若於菩薩廣大善根而生嫉妒。菩薩於彼不生厭患心無退轉。若復眾生為邪見垢之所染污。菩薩於彼不生厭患心無退轉。若見眾生常為瞋恚之所纏縛。菩薩於彼亦不遠離。若見眾生愚癡覆障煩惱垢重。而復破壞菩提種子。一切世間無能救護。菩薩於彼不生輕慢。何以故。菩薩大悲不見眾生有過失故。猶如日輪出現世間。皆令明顯無有曀障。若復眾生愚癡所覆。不信諸佛不聞正法不識僧田。自所造作種種苦因。或墮地獄傍生鬼界。是時菩薩見彼眾生造是業已。心不動亂亦不揀擇無有驚畏。發堅勇心不生退轉。決定代彼受諸苦惱。所以者何。我當荷負彼諸眾生。乃至世間生老病死苦惱之難。八無暇難。諸輪迴難。諸惡見難。壞善法難。生無智難。我當畢竟令脫是難。是諸眾生無明所蔽。愛網所著。有結所縛。諸苦籠縶不生覺了無求出離。常懷疑惑與願相違。於輪迴海一向漂沒。我當安住一切智王。令諸眾生成就義利皆得解脫。唯我一人能為救護。假使一切世界悉為惡趣。受苦眾生充滿其中。以我所集一切善根。平等迴向無不與者。乃至最後邊際所經時分。一一惡趣消滅無餘。一一眾生皆得解脫。若使一人未離苦者。我當以身質而出之。願諸眾生因我身故得盡苦際獲安隱樂。各各樂出真實語言。勿相欺誑不生損害。我當令發一切智心離五欲境行菩薩行。畢竟安住無上正等菩提。所以者何。是諸眾生由著欲故攝屬魔境。諸佛世尊之所訶毀。當知貪慾眾苦之本。以是緣故。或作諍訟。或相鬥戰。起諸煩惱。後墮地獄餓鬼畜生。乃至斷生天業遠離諸佛。何由能發無上智王。是諸眾生為欲所沒。熾然燒煮無量過患。我以善根平等回向。令諸眾生皆悉捨離。樂求佛智得涅盤樂。我當為彼作大導師。以方便智令達彼岸。又如日出照四大洲。於諸境界鹹令顯現。若王宮殿聚落城邑人民往來所作事業。成熟苗稼滋榮草木。是日天子光明威德。獨出世間決定無二。如是菩薩從初發心。見諸眾生不種善根。即作是念。我當救護一切眾生。我當解脫一切眾生。我當照明一切眾生。我當教誨一切眾生。我當入解一切眾生。我當攝受一切眾生。我當成熟一切眾生皆令安隱斷諸疑惑。又如日輪出現世間。光明普照不假他求。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出現世間見苦眾生。不待他請而方救護。無少善根而不回向。以諸眾生而為莊嚴。又無盡意經雲。菩薩不計劫數而求菩提。從生死本至於今日。所經時分不可稱量。於若干劫而作莊嚴。乃至一睹諸佛一發道心。所經諸佛如殑伽沙。承事供養無有懈倦。方能解了一切眾生心之所行。是名菩薩無盡莊嚴。如是修習檀波羅蜜菩提分法。而能具足相好莊嚴。又寶雲經雲。菩薩見諸眾生盲無慧眼。□□穛□易□□楢L瓷敵C逆□蓮□騖□□禕□□□醴襜□□覈□□蔥驉慼慼慼慼撬y奷□□□□□□□飼觜D濾□□橢鞳樁o□檢□□錄□□□□褽□□□橫祿切□□□□□□勵□□□□穭□情潮祋埤□□騫褽□□□□j□鷺□□大□□□□穘切襤□誇□□騏餾□□   論曰。如是漸次思惟觀察。則能增長無量福聚。應當質直深心堅固修作。如法集經說。於佛法中質直為本。若諸菩薩無質直心。則是遠離一切佛法。若是具足深心堅固。於未曾聞深妙之法而生渴仰。或於空中山林樹間。自然出於深妙法音而得解了。是故菩薩當如是行。如人有足則能遊行。菩薩若具質直深心。而能修行一切佛法。如人有身則有壽命。菩薩若具質直深心。則能獲得諸佛菩提。如人有命則有財利。菩薩若具質直深心。而能獲得諸佛聖財。譬如大炬其焰熾然。菩薩若具質直深心。於諸佛法則能明瞭。譬如有雲則能降雨。菩薩若具質直深心。則能宣佈諸佛法雨。是故菩薩應當了知質直深心善自守護。譬如樹根腐敗則不能生枝葉花果。菩薩若無質直深心。於諸善法不復生長。亦不能取諸佛菩提。   大乘集菩薩學論卷第二十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36 大乘集菩薩學論   大乘集菩薩學論卷第二十一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少卿宣梵大師賜紫沙門臣日稱等奉 詔譯   增長勝力品第十六之餘   論曰。雲何名為深心覺了。無盡意經雲。復次是心於諸所作離欺詐故。離欺詐者。不起諂故。不起諂者。能決定故。能決定者。除誑幻故。除誑幻者。住清淨故。住清淨者。常正直故。常正直者。無邪曲故。無邪曲者。性明瞭故。性明瞭者。善悟解故。善悟解者。得真實故。得真實者。不可壞故。不可壞者。獲堅牢故。獲堅牢者。得不動故。得不動者。不捨眾生。故此說是為深心覺了。是經復說。最上殊勝深心修習。安住寂靜慈覆眾生。於賢善者恭敬尊重。非賢善者悲心濟拔。無捄護者為作捄護。無依歸者為作依歸。於漂泊者為作洲渚。無主宰者為作主宰。無伴侶者為作伴侶。於邪曲者使令正直。於暴惡者使令柔順。於諂諛者使令中正。於虛誑者使令誠諦。於姦宄者使令淳質。不知恩者使令知恩。於苦惱者令得安隱。不饒益者為作饒益。於我慢者使令謙下。於毀訾者使令讚美。於錯謬者為作教詔。無守護者為作守護。於相違者不見過咎。於諸師尊起清淨行。方便善巧等心恭敬。於所教誨憶持不忘。   論曰。如是漸次深心修作。則能增長勝力大悲現前。如法集經雲。爾時觀世音菩薩白佛言。世尊。菩薩修學不須多法。若持一法則能善知一切佛法。是一法者。所謂大悲。若諸菩薩能行大悲。則能攝取一切佛法如在掌中。世尊。如轉輪王所有輪寶隨其所至皆悉隨從。菩薩若起大悲則於諸佛法自然獲得亦復如是。世尊。譬如日出光照世間諸有情類所作事業皆得成辦。菩薩若以大悲照於一切菩提分法則易修作亦復如是。世尊。譬如諸根以意為本。悉能取於自分境界。菩薩住於大悲則於一切菩提分法各各修作如理而行。世尊。譬如依彼命根有餘諸根。菩薩若有大悲則能修諸菩提分法。又無盡意經雲。譬如人之命根以出入息而為其本。如是菩薩修學大乘即以大悲而為其本。又如長者唯有一子愛念情重未曾暫捨。菩薩獲得大悲於諸眾生愛之若子亦復如是。   論曰。此雲何觀。謂以慈修心。於諸眾生愛猶己子。過去世時無量苦惱。現生之中病苦大海。未來長時輪迴險難。如十地經說。無智愚癡異生之類。有無數身已滅現滅當滅。如是滅已。不能於身而生厭患。轉更增長眾苦機關。隨生死流不能出離。不能棄捨。諸蘊執藏。不能遠離大種毒蛇。不能觀察六處空聚。不能斷除我及我所。不能拔出見慢毒箭。不能息滅貪恚癡火。不能破壞無明黑暗。不能枯涸渴愛巨浪。不求十力大聖導師。入邪稠林隨逐魔黨。於輪迴海一向漂沒。無明卵穀厚膜纏裹。老病死苦常所逼切。我今為愍諸有情等而作救護。積集無量福智資糧。以是善根。皆悉令得究竟清淨。彼經復說。是諸有情馳騁生死險難惡道地獄傍生琰魔羅界。愚癡暗蔽闕大導師。乃至沒於愛河洄澓流轉。不暇省滅欲恚害尋。無由棄捨貪慾習氣。身見羅剎之所執持。我慢洲渚無所依怙。不能超越六處聚落。無少善根而能濟渡。是故我今以大悲力拔彼眾生。令脫苦難離垢寂靜。當令安住一切智智大寶洲故。是諸有情憂悲苦惱隨轉連縛。貪愛桎梏之所檢繫。無明諂誑長時覆翳。於三界獄不求出離。我皆令脫種種怖畏現前苦惱。使無障礙得安隱樂。   論曰。如是於他堅固深心。則能增長大悲福行。又最上問經雲。晝夜六時著新淨衣。禮敬諸佛常生尊重。次第修作成普賢行。又三聚經說。頭面接足禮敬諸佛。則能懺除一切罪垢。三聚者。謂懺悔勸請隨喜福等。又優波離所問經中但明勸請一種義利。解諸魔網。悟無常故。又等行禮敬一切諸佛。如無盡意經說。自他懺悔所獲福行。如普賢行四伽陀中說。隨喜福行。如月燈經隨喜品說。自餘經中具明三種。次明廣大供養回向行相。如寶雲經雲。若諸菩薩以所生花及諸焚香。栴檀香樹劫樹寶樹。乃至無主宰者無執持者晝夜六時運心供養佛菩薩等。又三三昧耶經雲。十方世界國土所有地生寶山水生寶山一切妙藥諸清淨水上妙飲食及諸金寶乃至北俱盧洲林籐地味自然香稻最上愛樂所受用者。長時運心如前供養。   論曰。如上所明廣大親近承事供養佛菩薩等。如是聞已。畢竟一心依教而行發願回向。如普賢行經見金剛幢經或十地經中說。復次菩薩摩訶薩住極喜地。引發十種廣大誓願。所謂承事供養一切如來。而能成就清淨勝解。如是行相盡虛空界同等法性。窮未來際一切劫數。所有諸佛出興於世。作大供養無有休息。是為發起第一大願。   為欲受持一切如來所說法眼善能守護諸佛正教。盡虛空界同等法性。窮未來際一切劫數。攝受正法無有休息。是為發起第二大願。   為於諸佛出現於世。最初安住兜率天宮降神託陰住胎誕生長年出家修行苦行坐菩提場降伏諸魔轉正法輪示涅盤相。最先加行往詣供養。於一切處同時而轉最上法輪。盡虛空界同等法性。窮未來際一切劫數。所有諸佛出現世間。請轉法輪無有休息。是為發起第三大願。   為欲引發廣大無量諸菩薩行。及無分別諸波羅蜜圓滿清淨。所攝諸地總相別相。同相異相。成相壞相。如實無倒。顯示教誡諸菩薩行。使令發心。盡虛空界同等法性。窮未來際一切劫數。所行正行無有休息。是為發起第四大願。   為欲成熟諸有情界。有色無色。有想無想。非有想非無想。卵生胎生濕生化生。三界六趣之所繫屬。名色所攝使令永斷。一切趣數皆悉入於諸佛法中。畢竟安住一切智智使無遺餘盡虛空界同等法性。窮未來際一切劫數。成熟有情無有休息。是為發起第五大願。   為欲入解十方世界。若廣若狹若粗若細。或覆或仰雜亂而住。猶如帝網分位各異。以相應智現前了知。盡虛空界同等法性。窮未來際一切劫數。悉能入解如是世界無有休息。是為發起第六大願。   為欲嚴淨諸佛國土。從一佛剎至一佛剎。皆以光明周遍瑩飾。離諸煩惱成清淨土。大智有情充滿其中。普入諸佛廣大境界。隨諸有情意樂歸向。平等顯示皆令歡喜。盡虛空界同等法性。窮未來際一切劫數。及佛剎數普令嚴淨無有休息。是為發起第七大願。   為欲與諸大菩薩眾同一意樂積集善根。同一所緣住平等性。常得值遇諸佛菩薩。隨其所欲不相捨離。示佛威力等同發心。而復獲得不退神通。即能往詣一切世界。於大眾中現同類身。樂修菩薩所行正行。悟不思議大乘妙法。盡虛空界同等法性。窮未來際一切劫數。等諸菩薩悟入大乘無有休息。是為發起第八大願。   為欲乘御不退轉輪諸菩薩行。身語意業皆不唐捐。若暫見所作於佛法中便得決定。暫聞言音即生淨信。能起正智永斷煩惱。願令是身如大藥樹救諸疾苦。如如意寶濟諸貧乏。廣利眾生修菩薩行。盡虛空界同等法性。窮未來際一切劫數。不虛所行無有休息。是為發起第九大願。   為於十方一切世界當證無上正等菩提。於其所化毛道眾生或一或多。皆能顯示降生出家成等正覺轉大法輪入般涅盤。示佛境界智惠威力。隨諸有情之所意樂。於剎那頃普令覺悟。盡眾生界真實回向。唯一菩提廣大涅盤。鹹以一音宣說法要。令諸有情心皆悅豫。以神通力悉能充滿一切世界。示大智力則能建立一切諸法。示大涅盤而不泯絕一切諸行。盡虛空界同等法性。窮未來際一切劫數。成三菩提無有休息。是為菩薩引發十種廣大誓願。   論曰。如是觀想深心精進。於一切處作是回向。如觀音解脫經雲。以我所作一切善根平等回向。令諸眾生離墮落怖。令諸眾生脫諸眷屬恩愛怖。令諸眾生滅愚癡怖。令諸眾生斷繫縛怖。令諸眾生離斷命怖。令諸眾生離貧窮怖。令諸眾生離夭壽怖。令諸眾生離譭謗怖。令諸眾生離輪迴怖。令諸眾生離大眾威德怖。令諸眾生離諸死怖。令諸眾生離惡趣怖。令諸眾生離黑闇怖。令諸眾生離冤憎會怖。令諸眾生離愛別離怖。令諸眾生離憎嫉怖。令諸眾生離身心逼惱怖。令諸眾生斷除憂悲苦惱怖。又此略明回向。如普賢行經中偈雲。  清淨勇猛文殊尊  普賢勝得亦如是  彼二大士說回向  我當隨順而修學  十方三世諸如來  所說回向清淨教  我今積集諸善根  悉同最上普賢行   恭敬作禮品第十七   論曰。此明次第禮敬諸佛增長福行。當雲何知。如觀察世間經偈雲。  若一剎那頃  承事於諸佛  我說所得報  永離八無暇  形色極殊好  成就相莊嚴  安住佛法中  無復諸懈怠  是人於現在  受用皆充足  常為眾所尊  無病身光潔  後生長者家  尊崇無與等  廣興於惠施  珍寶無慳吝  復作轉輪王  統御四天下  人民鹹善順  國土皆豐樂  威德力具足  七寶皆殊絕  於一切時中  而勤修供養  得生忉利宮  自在彌盧頂  為帝釋天主  奉持清淨教  若人於佛塔  合掌而右旋  於俱胝劫中  受福無窮盡  又復於佛塔  發心而致禮  於無量劫中  離生盲跛躄  堅固諸善根  具勇猛精進  速得成菩提  斯由禮佛塔  若於惡世中  向佛暫歸命  則為已親近  百千俱胝佛  是人於世間  最勝無過上  自在人中仙  端正無倫匹  若人以花鬘  奉施於佛塔  從此人中沒  生三十三天  乘上妙輦輿  珍寶而嚴飾  宮殿樓閣中  天女常圍繞  有清淨池沼  八德水盈溢  底布以金砂  琉璃玻琍岸  受上妙快樂  惠命皆長久  從此天中沒  得生豪貴家  於百千億劫  受勝福無極  常以妙花鬘  處處而供養  為轉輪聖王  及帝釋天主  大自在天子  世主大梵王  由作是施故  獲如上功德  以上妙細□  施佛大導師  是人於世間  義利皆成就  又復以衣鬘  持以施佛塔  遠離下種族  永不生於彼  眷屬常圍繞  無別離苦惱  常得大國王  供養而稱讚  或生天龍中  及世間智者  具勇猛威神  福報無與等  若國城種族  於世尊塔廟  是人以少香  其微如芥子  以決定信心  而興於供養  所獲之功德  今當聽我說  永離諸垢穢  堅固清淨心  除病惱憂悲  容儀極高爽  得作轉輪王  具大智威德  隨其所至處  福力皆成就  若王若人民  鹹樂常尊奉  以上妙衣服  奉施於佛塔  是人於當生  身肢極光潔  哥屍迦天衣  俱時而顯現  常出適意香  聞者生歡悅  又復以金縷  織成殊勝衣  巧妙善安布  師子眾形相  後生於天中  所願無不果  珍寶眾纓絡  隨念於掌生  若人以妙幡  懸施於佛塔  隨彼所意樂  往生諸佛國  當獲金色身  眾相悉具足  上饌眾甘味  鹹樂持奉獻  又復以繒□  茸毳諸珍服  兜羅哥屍迦  作幢而施佛  是人於當生  庫藏皆充溢  離眷屬惱害  堅固無量智  上下悉端嚴  眾樂常瞻奉  不為火所燒  及刀杖加害  若持一燈明  供養於佛塔  由作是施故  獲壽命長久  清淨心明瞭  形色皆圓滿  是人於後身  生金河淨剎  妙臂出光明  有大堅固力  遊行於世間  而無諸恐怖  假使那由他  若干諸佛剎  芥子滿其中  稱量可知數  我說是福報  窮劫不能盡  以廣大繒蓋  持以施佛塔  是人不久得  具三十二相  常出妙光明  無比難思議  其光常晃耀  瑩徹若金河  猶俱蘇摩花  開敷相間飾  名稱普周遍  具殊特神通  受用無有邊  得最上安隱  常得諸天人  親近而承事  少欲具威儀  堅持於淨戒  住寂靜林中  樂修諸禪定  智惠無所減  不捨菩提心  知足無希求  等行於慈行  若人作音樂  供養人中尊  離煩惱憂慼  獲聲相圓滿  眼目極明顯  諦視無雜亂  耳常聞妙聲  清淨心如悅  鼻高脩且直  嚴相皆具足  其舌常嫩滑  紅潤若珊瑚  音響如天人  聞一俱胝量  離無舌醜報  永不生蛇中  最上殊勝身  端直無跛曲  常生善淨意  暫無少間斷  諸天人龍神  摩□羅迦等  隨所行世間  安慰而守護  由作是施故  獲如上福報   大乘集菩薩學論卷第二十一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36 大乘集菩薩學論   大乘集菩薩學論卷第二十二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少卿宣梵大師賜紫沙門臣日稱等奉 詔譯   恭敬作禮品第十七之餘  若人於我滅度後  而能修治佛塔廟  百千那由他劫中  巍巍身相皆嚴好  最上適意旃檀香  合成宮殿及輦輿  雖獲勝報無所著  斯由修治於佛塔  於佛正教欲滅時  不生閻浮諸國上  隨其意樂住天宮  斯由修治於佛塔  厭患五欲諸垢染  安住清涼淨戒蘊  廣修梵行靡不周  斯由塗香於佛塔  從是滅已生天上  快樂豐饒不可量  復能教化諸天人  斯由塗香於佛塔  面貌圓滿常熙怡  所發言音生眾善  見者鹹興愛敬心  斯由塗香於佛塔  遠離無邊惡道苦  常得親近諸如來  廣修淨業利群生  斯由塗香於佛塔  若人暫於剎那頃  能於佛塔拂塵網  是人之報難可量  永離八難生無難  勇猛聰惠悉明瞭  於五欲境無追來  常能出離諸輪迴  斯由淨心掃佛塔  具足禁戒無缺犯  聞深妙法生忻仰  永不退轉菩提心  斯由淨心掃佛塔  是人能於惡世中  常離毀訾諸過失  積集廣大勝福惠  斯由淨心掃佛塔  獲得上味諸珍饌  殊淨衣服所莊嚴  常覺妙觸適諸根  斯由淨心掃佛塔  若於佛塔生歡喜  而能除去諸萎華  由依十力大導師  得離五欲深怨害  形儀挺特世希有  眾所樂觀無厭捨  王者常生愛敬心  由去萎花於佛塔  具足菩薩諸戒品  滅除一切險惡道  意常明瞭遠癡迷  由去萎花於佛塔  棄背煩惱諸障染  永無病苦相纏縛  於一切處獲輕安  由去萎花於佛塔  得受人中第一施  復以最上諸供養  清淨福惠莊嚴身  由去萎花於佛塔  又復持以新妙花  或曼陀羅缽吒羅  而於佛塔換萎者  斯人當獲殊勝報  若人能於諸佛塔  精勤合掌伸禮敬  彼於佛德善稱揚  令其見者皆稽首  諸天龍神摩□羅  王及臣民生信重  譬如妙花開世間  而能善說諸法要  由彼善說正法故  安住佛智無缺減  令眾生離惡趣中  增長人天勝義利  福力念惠皆具足  眷屬廣多常善順  我說是人於世間  隨其意樂心安隱  常發柔和寂靜音  教諭群生使出離  於其富樂不生貪  斯由合掌禮佛塔  能行佈施及愛語  利行平等亦復然  為他毀訾不生瞋  斯由合掌禮佛塔  或往天中為帝釋  或在世間作人王  所至自在悉隨心  斯由合掌禮佛塔  於諸欲境無耽染  處世豪貴常止足  永不墮於惡趣中  斯由合掌禮佛塔  所發言辭豐義味  悉與經典善相應  常生人世上族中  斯由合掌禮佛塔  若以最上清淨心  盈掬持花散佛上  所獲之報得為王  安住如前興善利  彼於五欲能覺了  則無憂惱所逼迫  身相端嚴眾樂觀  自性寂靜亡諸怖   又如大悲經雲。阿難。若有眾生能於現在供養我者。若我滅後供養舍利芥子許者。復能為我造立形像及塔廟者。阿難。且置是事。設使有人暫能發起一淨信心緣念諸佛。持以一華散於空中而用供養。是人當得轉輪聖王帝釋天主大梵天王。即能超越前際無知。及未來劫生死流轉。阿難。復置是事。假使有人而於夢中能以一花散空供養。我說是人以此善根所得福報不知其邊。又娑伽羅龍王所問經雲。若菩薩親近諸佛。則能獲得八種增上之法。何等為八。一者教化眾生睹佛妙相。二者於如來所承事供養。三者於眾會中讚佛勝德。四者想念如來造立形像。五者勸化眾生常不離佛。六者隨所至處常聞佛名。七者常願往生諸佛國土。八者志不怯弱樂求佛智。是為八種增上之法。   論曰。復何增長殊勝義利。謂於佛所起承事故。當得菩提。如華嚴經偈雲。  無量億千劫  佛名難可聞  況復得親近  永斷諸疑惑  如來世間明  通達一切法  普生三世福  令眾悉清淨  如來出世間  為世大福田  普導諸含識  令其集福行  若有供養佛  永除惡道畏  消滅一切苦  成就智惠身  若見兩足尊  能發廣大心  是人常值佛  增長智惠力   是經復說。  如來大慈悲  出現於世間  普為諸群生  轉無上法輪  如來無數劫  勤苦為眾生  雲何諸世間  能報大師恩  寧於無量劫  受諸惡道苦  終不捨如來  而求於出離  寧在諸惡趣  常得聞佛名  不願生善道  暫時不聞佛  何故願久住  一切惡道中  以得見如來  增長智惠力  若得見於佛  減除一切苦  能入諸如來  大智之境界  若得見於佛  捨離一切障  長養無盡福  成就菩提道   論曰。暫見形像尚獲斯報。況復親睹如來色相信受教誨。得福甚多。如信力入印經雲。文殊師利。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於一切世界微塵數辟支佛所。日日持以百味飲食上妙衣服。於河沙劫而用供養。文殊師利。若復有人暫能瞻奉一畫佛像及諸經典。此福勝前無量阿僧祇。何況合掌。持以一花。或以一香。及以塗香。或燃一燈。而以供養。此福勝前無量阿僧祇。   論曰。此明方便增長功德。如菩薩藏經雲。若能修治故舊佛塔。當獲四種清淨大願。一者最上色相無有與等。二者受持經典精進無懈。三者所生之處得見如來。四者於當生身具足諸相。是經復說。若人能於如來塔。所以眾名花及諸塗香恭敬供養。而復獲得八種無減。一者色相無減。二者受用無減。三者眷屬無減。四者戒品無減。五者定力無減。六者多聞無減。七者智惠無減。八者勝願無減。又如寶積經雲。假使眾生充滿三有。各各造作如來塔廟。其量高廣如須彌盧山。於殑伽沙劫。各以種種上妙供養。若菩薩以不捨一切智心。持以一花奉施彼塔。所獲福蘊復過於彼。是經復說。假使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眾生。一一皆得轉輪聖王安住大乘。一一輪王以大海量而為燈器。等彌盧山而為燈炷。各以如是供養佛塔。若出家菩薩能以少油塗撚為燭。持用供養如來塔廟。所得功德勝前燈施。百分歌羅分乃至烏波尼剎曇分不及其一。又彼轉輪聖王能於現前佛比丘眾。以諸樂具而用佈施。若出家菩薩常行乞食。或有所得隨彼見者分以食之。所獲功德勝前無比。又彼轉輪聖王以袈裟服積如須彌。能於現前佛比丘眾。持用佈施。若出家菩薩於三衣外所有長物。隨應奉施現前諸佛安住大乘諸比丘僧及如來塔。其所得福倍前所施。又彼轉輪聖王一一各以滿閻浮提諸上妙花供養佛塔。若出家菩薩能以一花施如來塔。勝前供養。百分歌羅分乃至烏波尼剎曇分不及其一。   論曰。若廣明行相。如次第超越品說。彼出家菩薩如是知已。若能現前供養如來。即獲四種賢善功德。一者常得最上恭敬供養。二者彼所見已隨順依學。三者而能堅固大菩提心。四者增長善根現前得見三十二種大丈夫相。又海意菩薩所問經雲。復次海意。有三種法。名為供養承事如來。何等為三。一者發菩提心無有退轉。二者於諸正法而能攝持。三者於眾生所發起大悲。又寶雲經說。善男子。菩薩成就十法。處於胎藏垢穢不染。何等為十。一者以淨信心造如來像。二者修治諸佛故舊塔廟。三者以眾妙香而用塗飾。四者持諸香水灌沐如來。五者於佛塔中掃灑塗地。六者親能承事所生父母。七者親能供養和尚闍梨。八者常能供給同梵行者。九者所行惠施不希其報。十者以此善根令諸有情不染胎藏垢穢而生。善男子。若能具足如是十法。則能發起深心隨喜。如般若經雲。若菩薩摩訶薩安住大乘。應當最初發心隨喜。是諸菩薩能行是行。則於大乘得不退轉。佛言。憍屍迦。假使有人而能稱量三千大千世界。可知其數。此諸菩薩發心隨喜所得功德。不可校計。時帝釋天主白佛言。世尊。若諸菩薩從初發心乃至得成正等正覺。而於其中所作無量隨喜善根。若諸菩薩不聞不知亦不攝取。當知是人為魔所持。佛言。憍屍迦。若善男子善女人欲速證得如來應供正等正覺。應於大乘發心隨喜。然於聲聞辟支佛乘。亦非愛樂亦非捨離。而能共彼興隨喜心。當知是人在所生處。常值十善則能獲得供養恭敬尊重讚歎。於所見色聲香味觸無不可意。永離惡趣得生天上所以者何。是人所作如其利益。使諸眾生皆得快樂。以是善根。能令無量阿僧祇人。發隨喜心。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經復說。須菩提。假使殑伽沙數三千大千世界一切眾生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一一各於殑伽沙劫修四禪定。安住寂靜離動亂想。若菩薩摩訶薩脩習般若波羅蜜多。能以方便善巧。攝取過去未來現在諸佛所修定惠解脫解脫知見。於緣覺乘及聲聞乘所有戒定惠解脫解脫知見。如是等種種善根合集稱量。以最上最極最勝最妙廣大無量無等等心皆悉隨喜。復以如是隨喜善根。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其所得福勝前菩薩修定功德。不可為比。百分歌羅分乃至烏波尼剎曇分不及其一。   論曰。此說迴向行竟勸請功德。如最上問經雲。若能攝受正法。則為已於無量無數諸佛剎土護佛壽命。   念三寶品第十八   論曰。明賢善行次第增福。此非別因而能獲得。謂於信等常當修習。如祕密大乘經雲。佛言。大王。汝今當知有四種法。若能於此如理行者。則為安住大乘趣向勝道所有善法而無壞失。何等為四。大王。一者謂信能向勝道復何名信。以有信故。而能隨順諸聖種類。所不應作而悉不作。二者尊重能向勝道。以尊重故。於諸聖者所說妙法審諦聽受。三者無慢能向勝道。以無慢故。則能於彼一切聖眾恭信頂禮。四者精進能向勝道。以精進故。若身若心悉得輕安。所作善法皆得成辦。   論曰。此說於信常所修習如是。別明信等五根。如無盡意經說。雲何五根。所謂信根進根念根定根惠根。雲何信根。謂於四法深忍樂欲。一者於生死中。行世正行信於業報。由造業故彼報定有。乃至失命終不作罪。二者信樂菩薩所行正行。不求餘乘不隨諸見。三者於勝義中。了知無我眾生壽者補特伽羅。於空無相無願諸法深能信解。四者於佛功德力無畏等。生決定信斷除疑網。是名信根。雲何進根。若法信根所攝是法。勤勇無間。是名進根。雲何念根。若法進根所修是法。終不忘失。是名念根。雲何定根。若法念根所攝是法。一心不亂。是名定根。雲何惠根。若法定根所攝是法。自所觀照不從他解。是名惠根。是五根者相續而起。則能圓滿一切佛法。   論曰。復於信力等法。常當脩習。如寶髻經雲。善男子。雲何菩薩力行清淨。謂於諸根無有怯弱。一切惡魔不能動亂。聲聞緣覺不能退轉。一切煩惱不能破壞。而能堅固安住大乘。夙願滿足心淨勇猛。密護身根得勝清淨。   論曰。如是信等根力常能修習。所修慈行增長功德。如月燈經偈雲。  那由他億佛剎中  所有種種供佛具  悉以供養諸如來  不及慈心一少分   大乘集菩薩學論卷第二十二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36 大乘集菩薩學論   大乘集菩薩學論卷第二十三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少卿宣梵大師賜紫沙門臣日稱等奉 詔譯   念三寶品第十八之二   論曰。由信等故。則能緣念諸佛功德。如護國尊者所問經偈雲。  稽首調御真金色  面如滿月淨無垢  功德聖智實難思  於三有中無與等  牟尼螺髻紺青色  高顯清淨如須彌  眉間毫相普照明  烏瑟柅沙無見者  如來目淨若青蓮  譬軍那花及珂月  憐憫觀視諸有情  是故我今稽首禮  如來舌相類銅色  脩廣而能覆面輪  演甘露法潤群生  是故我今稽首禮  如來四十齒齊密  潔白堅利若金剛  出真實語發光輝  是故我今稽首禮  如來色相最殊特  威光照耀百千剎  釋梵護世及諸天  所有光明無復睹  如來雙□逾鹿王  胸臆廣袤如師子  俯視安行侔象王  大地山川俱震動  如來身相極端嚴  燦若金光而潤澤  於諸世間無比倫  眾生見者不厭捨  如來往昔百千劫  於所愛樂皆能施  慈悲哀念諸有情  是故我今稽首禮  如來志樂修諸度  戒檀忍進善堅固  禪定勝惠悉圓明  是故我今稽首禮  如來眾中師子吼  勇猛能摧諸異論  三毒垢穢盡無餘  是故我今稽首禮  牟尼三業超三有  譬若芙蕖不著水  迦陵頻伽淨妙聲  是故我今稽具禮  了知世間皆幻化  如俳優者易形色  亦如陽焰及夢中  無我無人無壽者  法本空寂無有生  不能悟解隨流轉  大慈普導諸群迷  方便隨機宣正法  觀察世間諸苦惱  貪等眾病鎮相縈  如來無上大醫王  各各對治令解脫  示生老死憂悲苦  愛別離等諸過患  牟尼救護於世間  鹹令厭離皆除斷  地獄鬼畜險惡趣  諸有情輩隨輪轉  憫彼無親無道師  指示愚迷登正路  過去諸佛出世間  自在鹹宣深法義  如是世尊同彼說  悉使眾生證聖道  佛聲深遠過梵天  響潤清徹生眾善  乾闥婆與緊那羅  所出樂聲皆不現  積集清淨諸功德  演說無邊真實語  百千那由他眾生  聞已各發三乘意  若能供養於如來  當獲勝妙諸快樂  富貴自在眾所欽  後於世間為帝王  或作輪王御四洲  具足七寶皆殊異  常以十善利眾生  由於如來興淨業  或為忉利諸天主  或夜摩王睹史陀  乃至他化大梵天  皆因供養如來故  如是見佛供養已  及所聞法生信敬  皆能永斷諸苦因  得證寂靜離塵垢  世尊了知道非道  而能止惡鹹歸善  令諸眾生獲吉祥  鹹皆安住於聖道  若人求福供養佛  常獲無盡勝福藏  於俱胝劫不可量  乃至當證菩提果  微妙剎土勝莊嚴  如他化天極可愛  隨其願力住其中  身口意業常清淨  如是種種妙福報  皆由供養於如來  是人雖處於世間  如受龍宮天上樂  如來具廣大名稱  一切剎土悉聞知  常於無邊大眾中  十方諸佛皆稱讚  永離世間諸熱惱  顯示大悲無與等  最上寂靜人中尊  是故我今稽首禮  我今獲得五神通  住立虛空伸讚歎  稽首勇猛大導師  分別諸法淨無垢  今於天人大集會  稱揚善逝諸功德  所有廣大勝福田  同與眾生成正覺   又如法集經說。復次善男子。諸佛世尊具大福智而為莊嚴。以大慈悲為所行境。於諸世間為救護者。作大醫王善拔毒箭。常住寂靜妙三摩地。不著生死及與涅槃。乃至於諸有情猶如父母。以大慈心平等憐愍一切世間無有過者。以相應智為世照明。大智有情之所圍繞。一切人民常樂承事。遠離自樂息除他苦。住持正法。以法為主。得法自在。以法為食。以法為藥。以法為施。一切皆捨。以智揀擇常不放逸。於險難處為作橋樑。如王者道平坦無障。乃至清淨色身見者無厭。諸佛世尊有如是等無量功德。我當成就彼諸義利。此說名為菩薩念佛。雲何念法。菩薩了知諸佛世尊無邊功德。皆從法生。從法所化。從法所得。從法增上。從法而有。從法境界。從法依止。從法成就。乃至所有世出世間諸快樂事。亦從法生。從法成就。是故我求諸佛菩提。應尊重法。依法境界。依法所歸。依法決定。依法堅固。依法脩行。此說是名菩薩念法。復次菩薩於諸眾生應當平等而為說法。以法無高下故。我同彼法其心平等。法無面從而為宣說。以法無相黨故。我同彼法其心平等。法無時節而為宣說。以法內心領受故。我同彼法其心平等。法非於勝而為宣說。於其劣者不為宣說。以法各能入解故。我同彼法其心平等。法非於淨而為宣說。於不淨者不為宣說。以法離染污故。我同彼法其心平等。又法非於聖人而為宣說。於凡夫者不為宣說。以法離諸見故。我同彼法其心平等。法非盡說而夜不說。亦非夜說而晝不說。以法常所加持故。我同彼法其心平等。法非調伏亦無違越。以法無所取著故。我同彼法其心平等。法非減失亦非增長。以法如虛空故。我同彼法其心平等。法不厭眾生眾生能護法。我同彼法其心平等。法非求所歸與世作歸依。我同彼法其心平等。法無損惱。以法離所害相故。我同彼法其心平等。法無怨嫉。以法離諸結使故。我同彼法其心平等。法非怖輪迴。亦不樂涅槃。以法無分別故。我同彼法其心平等。菩薩如是積集正念。是為念法。雲何念僧。此中復說。是說法者。是行法者。是思惟法者。是法福田者。是任持法者。是依止法者。是供養法者。是如法所作者。是法境界者。是法行處者。是成就法者。是自性質直者。是自性清淨者。是隨順教誨者。是發起大悲者。是能揀擇智境界者。是常修習白淨法者。   論曰。菩薩如是念僧。則能成辦一切眾生真實功德。如無垢稱經偈雲。  或示老病死  成就諸群生  了知如幻化  通達無有礙  或現劫燒盡  天地皆洞然  眾人有常想  照令知無常  無數億眾生  俱來請菩薩  一時到其捨  化令向佛道  經書禁咒術  工巧諸伎藝  盡現行此事  饒益諸群生  世間眾道法  悉於中出家  因以解人惑  而不墮邪見  或作日月天  梵王世界主  或時作地水  或復作風火  劫中有疾疫  現作諸藥草  若有服之者  除病消眾毒  劫中有飢饉  現身作飲食  先救彼飢渴  卻以法語人  劫中有刀兵  為之起慈悲  化彼諸眾生  令住無諍地  若有大戰陣  立之以等力  菩薩現威勢  降伏使和安  一切國土中  諸有地獄處  輒往到於彼  免濟其苦惱  一切國土中  畜生相食噉  皆現生於彼  為之作利益  示受於五欲  亦復現行禪  令魔心憒亂  不能得其便  火中生蓮花  是可謂希有  在欲而行禪  希有亦如是  或現作婬女  引諸好色者  先以欲鉤牽  後令入佛智  或為邑中主  或作商人導  國師及大臣  以祐利眾生  諸有貧窮者  現作無盡藏  因以勸導之  令發菩提心  我心憍慢者  為現大力士  消伏諸貢高  令住無上道  其有恐懼眾  居前而安慰  先以施無畏  後令發道心  或現離婬欲  為五通仙人  開導諸群生  令住戒忍慈  見須供事者  現為作僮僕  既悅可其意  乃發以道心  隨彼之所須  得入於佛道  以善方便力  皆能給足之  如是道無量  所行無有涯  智惠無邊際  度脫無數眾  假令一切佛  於無數億劫  讚歎其功德  猶尚不能盡   菩薩修習供養功德。如寶光明陀羅尼經偈雲。  放大光明鬘莊嚴  種種微妙鬘雲海  如是妙鬘普周遍  廣大供養作佛事  放大光明香莊嚴  種種微妙香雲海  如是妙香普周遍  廣大供養作佛事  放大光明花莊嚴  種種微妙花雲海  如是妙花普周遍  廣大供養作佛事  放大光明瓔珞嚴  種種瓔珞妙雲海  如是瓔珞普周遍  廣大供養行佛事  放大光明現寶幢  青黃赤白相間飾  種種珍寶共合成  而用莊嚴於佛剎  摩尼寶網色交映  懸眾繒幡以為蓋  垂珠瓔珞演佛音  莊嚴而覆如來上  於一如來伸供養  掌中湧施諸嚴具  無量諸佛亦同然  自在變現三摩地  神通智力妙難思  廣能化利諸含識  最上神變三摩地  而現百千方便門  於諸如來供養門  一切能捨佈施門  杜多功德持戒門  無盡不動忍辱門  勤行勇猛精進門  安住寂靜禪定門  達諸義趣勝惠門  淨修梵行神通門  行四攝事歡喜門  積集福智利他門  四諦緣生解脫門  修習根力勝道門  悟聲聞乘解脫門  觀緣覺乘清淨門  修最上乘神變門  或現無常苦惱門  了知無我壽者門  作不淨觀離貪門  證真常樂三昧門  如是種種方便門  平等普共諸眾生  皆能證彼解脫門  現諸形類應群機  神通說法難思議  隨順成熟諸有情  各生愛敬鹹安樂  常思出離世間因  求證清淨三摩地  若逢飢饉眾難時  隨其所欲而周給  廣能憐愍諸有情  離諸憂怖常安隱  及以上妙諸飲食  種種衣服諸庫藏  國城所愛悉能捐  於彼世間興大施  或現身相極殊特  種種莊嚴具威勢  塗香巧妙眾花鬘  巍巍色相無與等  如是形色及威儀  各各見已樂瞻奉  為其方便演法音  普使群生發道意  或現迦陵頻伽聲  俱計羅及俱拏聲  緊那羅眾妙鼓聲  皆演如來解脫義  佛出世間所宣說  八萬四千真法藏  如是分別諸法門  悉與眾生作饒益  或現苦惱或快樂  及作義利非義利  隨宜引導令發心  皆能與彼同修作  或見障難諸危厄  種種逼迫難堪忍  當以勇悍大悲心  代彼眾生而受苦  若處無有解脫法  亦無阿蘭若出離  以王福力其興崇  令彼皆生於淨信  若離在家貪愛縛  則為超越世間因  於諸欲境盡蠲除  是為世間照明者  若能具足諸功德  是名行法大丈夫  牟尼妙行悉能修  是人得生極樂土  壽命長遠不可涯  受勝妙樂消諸惑  生老病苦不能侵  於無常中得自在  顯示貪瞋諸過失  熾然燒煮無暫停  如是四相亦復然  普使群迷令覺悟  如來十力四無畏  十八不共諸功德  我今稱讚誓歸依  常於世間作義利  譬如種種諸幻士  而能變現眾形相  如來出現於世間  神通示化亦如是  能以權巧善方便  廣行饒益諸有情  清淨意樂叵思議  譬若蓮花超濁水  或現戲論諸言詞  瓔珞莊嚴舞旋轉  種種伎藝眾所觀  顯諸色相皆如幻  或為村營聚落主  或為長者或商賈  或為輔相及宰臣  辯論無倫大智者  或於曠野作大樹  或為無盡珍寶藏  如意摩尼隨所須  於迷方所為引導  或現所作諸事業  種種彩繪及工巧  經營播植競希求  令悟世間非久住  或現冤親無憎愛  鹹令安隱獲吉祥  洞明方藥濟群生  方便教示牟尼道  或演最上牟尼法  普使人天離癡惑  令諸異道出家人  發心歸向一切智  如是苦行諸外道  常持不語喬答摩  裸形離繫號沙門  各能依奉師尊教  或有常持捨身行  執為最勝無過上  辮髮長髻童子戒  各能依奉師尊教  或有五熱而炙身  或受狗牛等禁戒  或有常被鹿皮衣  各能依奉師尊教  或有常樂天中智  無善無惡及無因  唯餐根果及清泉  各能依奉師尊教  或有蹲坐或翹足  或臥荊棘或塗灰  執杖令心不異緣  各能依奉師尊教  乃至一一諸外道  彼能猛利修苦行  化令永斷諸苦因  悉使深心求解脫  如是世間諸異見  皆由依止於師尊  我今為接彼邪徒  開示如來真實義  或演大乘微妙句  或宣祕密真言句  或現直說顯了句  或樂天中言說句  或以文字分別句  決定妙義金剛句  以智摧諸異論句  棄背非法言論句  或示人中明咒句  或現諸天勝妙句  諸龍夜叉乾闥婆  阿蘇囉及步多句  緊那羅與哦嚕拏  摩□羅等所說句  各能入解彼言詞  宣暢如來解脫法  謂由得悟真實義  於佛法中心決定  語言智境妙難思  此為最上三摩地  謂由獲彼三摩地  而能普放淨光明  其光攝化諸機宜  令獲輕安常寂靜  或放光明名善見  眾生蒙光而起信  悉能觀察眾善因  具足不空無上智  由是光明普照已  獲睹無邊佛法僧  如來塔廟眾靈蹤  一一稱揚伸供養  又放光明名勝燈  其光晃耀無能比  為欲嚴淨於世間  能破微塵諸黑暗  彼光照矚眾生已  各各持燈而奉獻  如來供養不思議  復以眾燈而用施  或以酥燈及油燈  或以松脂及竹葦  乃至眾香妙寶燈  施已願授然燈記  又放光明名鉤召  悉能警集諸有情  由斯教誨彼群迷  解脫輪迴愛有海  如是慈光普照已  各使眾生得開悟  當令永離四瀑流  現除憂惱常安樂   大乘集菩薩學論卷第二十三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36 大乘集菩薩學論   大乘集菩薩學論卷第二十四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卿宣梵大師賜紫沙門臣日稱等奉 詔譯   念三寶品第十八之三  諸有道路河流處  能建橋樑及舡筏  普為利樂諸眾生  稱讚寂靜令忻悟  放大光名除渴愛  此光能覺諸含識  令其捨離於五欲  專求解脫深妙法  若能捨離於五欲  專求解脫深妙法  則能以佛甘露雨  普滅世間諸渴愛  惠施池井及泉流  勤求無上菩提道  毀呰五欲讚禪定  是故光名除渴愛  放大光明名作變  此光能覺諸眾生  見者令慕佛菩提  發心願證無師智  造立如來大悲像  眾相莊嚴處蓮座  常歎最勝佛功德  是故此光名作愛  放大光明名忻樂  此光能覺諸眾生  令其心樂於諸佛  及以樂法樂眾僧  若常心樂於諸佛  及以樂法樂眾僧  則在如來聖會中  逮成無生深法忍  開悟眾生無有量  普使念佛法僧寶  及示發心功德行  是故此光名忻樂  放大光明名福聚  此光能覺諸眾生  令其脩習種種施  以此願求無上道  設大施會無遮限  諸來乞者皆滿足  不令其心有所乏  是故此光名福聚  放大光明名具智  此光能覺諸眾生  於一法門了多法  於多法門剎那解  為諸眾生分別說  決定了知真實義  善能廣說無損減  是故此光名具智  放大光明名惠燈  此光能覺諸眾生  令知眾生性空寂  一切諸法無所有  法無主宰本來空  如幻陽焰水中月  亦如夢境及影像  是故此光名惠燈  放大光名法自在  此光能覺諸眾生  令得無盡陀羅尼  悉持一切如來藏  恭敬供養持法者  給侍守護如諸仙  以種種法施眾生  是故光名法自在  放大光明名具捨  此光覺悟慳眾生  令知財富悉無常  樂行惠施而無吝  善能調伏彼慳者  了財如夢如浮雲  增長惠施清淨心  是故此光名具捨  放大光明名除熱  此光能覺毀禁者  普令安住清淨戒  發心願證無師智  勸勵眾生鹹奉持  十善業道常清淨  復令發趣菩提心  是故此光名除熱  放大光明名忍嚴  此光覺語多瞋者  令除忿恚及我慢  樂脩忍辱常柔和  眾生暴惡難行忍  為菩提故心不動  稱揚最上忍功德  是故此光名忍嚴  放大光明名勤勇  此光覺悟懶惰者  令彼常於三寶中  恭敬供養無疲厭  若彼常於三寶中  恭敬供養無疲厭  則能超出四魔境  速成無上佛菩提  勸諸眾生發精進  常於三寶伸供養  法欲滅時專護持  是故此光名勤勇  放大光明名寂靜  此光能覺亂意者  令其遠離貪恚癡  心不動搖棲正定  捨離一切惡知識  無義談說雜染行  讚歎禪定阿蘭若  是故此光名寂靜  放大光明名惠嚴  此光覺悟愚迷者  令其證諦解緣起  諸根智惠悉通達  若能證諦解緣起  諸根智惠悉通達  則得日燈三摩地  智惠光明成佛果  國財及已皆能捨  為菩提故求正法  聞已為眾廣開演  是故此光名惠嚴  放大光明名佛惠  此光覺悟諸含識  令見無量百千佛  各各坐寶蓮花上  讚佛威德及解脫  說佛自在諸神通  顯示佛力妙難思  是故此光名佛惠  放大光明名無畏  此光照觸除諸怖  非人捶打所執縛  一切災難皆令滅  於諸眾生施無畏  遇有惱害皆能止  拯濟厄難孤窮者  是故此光名無畏  放大光明名安隱  此光能照疾病者  令除一切諸苦痛  悉得勝定三昧樂  施以良藥救眾患  妙寶延命香塗體  掌中湧現諸飲食  是故此光名安隱  放大光明名見佛  此光覺悟將歿者  隨其憶念見如來  命終得生其淨國  見有臨終勸念佛  又示尊像令瞻敬  俾於佛所深歸仰  是故此光名見佛  放大光明名樂法  此光能覺諸群生  令於正法常欣樂  聽聞讀誦及書寫  法欲盡時能演說  令求法者意充滿  於法愛樂勤脩習  是故此光名樂法  放大光明名妙音  此光開悟諸菩薩  能令三界所有聲  聞者皆是如來音  以大音聲稱讚佛  及施鈴鐸諸音樂  普使世間聞佛音  是故此光名妙音  放大光明名甘露  此光開悟諸眾生  令捨一切放逸行  具足脩習諸功德  謂有為法非安隱  無量苦惱悉充遍  常樂稱揚寂滅樂  是故此光名甘露  放大光明名最勝  此光開悟諸眾生  令於佛所普聽聞  戒定智惠增上法  常樂稱讚大牟尼  勝戒勝定及勝惠  如是為求無上道  是故此光名最勝  放大光明名寶嚴  此光能覺諸群生  令得寶藏無窮盡  以此供養諸如來  以諸種種上妙寶  奉施於佛及佛塔  亦以惠施諸貧乏  是故得成此光明  放大光明名香嚴  此光能覺諸眾生  令其聞者悅可意  決定當成佛功德  人天妙香以塗飾  供養一切最勝主  亦以造塔及佛像  是故得成此光明  放大光名妙莊嚴  寶幢幡蓋無央數  焚香散華奏眾樂  城邑內外皆充滿  由以微妙伎樂音  眾香妙華幢蓋等  種種莊嚴供養佛  是故得成此光明  放大光明名嚴淨  令地平坦猶如掌  莊嚴佛塔及其處  是故得成此光明  放大光明名大雲  而能密佈雨香水  由以香水灑佛塔  是故得成此光明  放大光明名嚴具  令裸形者得上服  嚴身妙物而為施  是故得成此光明  放大光明名上味  能令飢者獲美食  以眾珍饌而為施  是故得成此光明  放大光明名勝財  令貧乏者獲寶藏  以無盡物施三寶  是故得成此光明  放大光明名淨眼  能令盲者見眾色  以燈施佛及佛塔  是故得成此光明  放大光明名淨耳  能令聾者悉善聽  作樂施佛及佛塔  是故得成此光明  放大光明名淨鼻  昔未聞香皆得聞  以香施佛及佛塔  是故得成此光明  放大光明名淨舌  能除粗惡不善語  由以美音稱讚佛  是故得成此光明  放大光明名淨身  令根缺者皆具足  以身禮佛及佛塔  是故得成此光明  放大光明名淨意  令失心者得正念  由脩三昧自在力  是故得成此光明  放大光明名淨色  難思妙相鹹令睹  妙華供佛及佛塔  是故得成此光明  放大光明名淨聲  觀聲緣起如谷響  了知聲性本來空  是故得成此光明  放大光明名淨香  令諸臭穢悉香潔  香水浴佛及佛塔  是故得成此光明  放大光明名淨味  能除一切味中毒  常供佛僧及父母  是故得成此光明  放大光明名淨觸  能令硬觸皆柔軟  戈鋋劍戟從空雨  皆令變作妙花鬘  以昔曾於道路中  塗香散花布衣服  迎奉如來蹈其上  是故得成此光明  放大光明名淨法  能令身諸毛孔中  悉演難思妙法門  聽者鹹欣蒙解脫  自性無生從緣起  法性常住等虛空  了知佛身即法身  是故得成此光明  如是等比光明門  如微塵數無有量  悉從大仙毛孔出  所作事業各差別  如一毛孔所放光  由若虛空微塵數  一切毛孔悉亦然  此是大仙三昧力  如彼所脩諸功德  隨其宿緣同梵行  今放光明故如是  此是大仙智自在  往昔同脩勝福業  能生愛樂皆隨喜  於今所作亦復然  是故得成此光明  若有自脩眾福業  數數供養於諸佛  復於佛德常勤求  由此光明所開覺  譬如生盲不見日  非謂無日出世間  諸有目者悉了知  各隨所務而脩作  大士光明亦如是  有智惠者皆悉見  凡夫邪信劣解人  於此光明莫能睹  摩尼宮殿及輦輿  妙寶靈香以塗瑩  具有勝福鹹自然  非無德者能安處  大士光明亦如是  有深智者鹹蒙照  邪信劣解凡愚入  無有能得斯光矚  若有聞此光差別  能生清淨深信解  永斷一切諸疑網  速成無上功德幢  復現最上三摩地  眷屬莊嚴皆自在  十方一切國土中  佛子眾會皆圍繞  有妙蓮華光莊嚴  量等三千大千界  其身端坐悉充滿  現此三昧神通力  復有十剎微塵數  妙寶蓮華所嚴飾  諸佛子等住其中  是此三昧威神力  宿世成就善因緣  具足脩行佛功德  如是眾會所圍繞  悉共合掌觀無厭  童子身中入三昧  於盛年身從定起  盛年身中入三昧  於老年身從定起  老年身中入三昧  近事女身從定起  近事女身入三昧  近事男身從定起  近事男身入三昧  比丘尼身從定起  比丘尼身入三昧  於比丘身從定起  比丘身中入三昧  學無學身從定起  學無學身入三昧  於緣覺身從定起  緣覺身中入三昧  現如來身從定起  如來身中入三昧  於諸天身從定起  諸天身中入三昧  於大龍身從定起  大龍身中入三昧  於夜叉身從定起  夜叉身中入三昧  於部多身從定起  部多身中入三昧  一毛孔中從定起  一毛孔中入三昧  一切毛孔從定起  一切毛孔入三昧  一毛端頭從定起  一毛端頭入三昧  一切髮端從定起  一切髮端入三昧  一微塵中從定起  一微塵中入三昧  於一切塵從定起  一切塵中入三昧  於金剛際從定起  金剛際中入三昧  於摩尼寶從定起  若摩尼寶入三昧  佛光明中從定起  若佛光中入三昧  於水大中從定起  若水大中入三昧  於火大中從定起  若火大中入三昧  於風大中從定起  若風大中入三昧  於地大中從定起  若地大中入三昧  於天宮殿從定起  若天宮殿入三昧  於空起定心不亂  是名不思議解脫  自在功德三摩地  十方所有諸如來  於無量劫說不盡  一切如來共宣說  眾生業報龍變化  諸佛自在大神通  及入定力不思議  聲聞心住八解脫  能以一身現多身  復以多身為一身  於虛空中入火定  彼不具足大慈悲  不為眾生求佛道  尚能現此難思議  何況廣大饒益者  譬如日月遊虛空  其光普遍十方處  泉池陂澤器中水  眾寶河海靡不現  菩薩色像亦復然  十方普現不思議  此皆三昧自在力  唯有如來能現證  海中有神名善音  其音普順海眾生  所有語言皆辯了  令彼一切悉歡悅  彼神具有貪恚癡  猶能善解諸言說  況復總持自在力  而不能令眾歡喜  譬如幻師善幻法  能現無邊巧事業  須臾示作日月歲  城邑豐饒大安樂  幻師具有貪恚癡  猶能幻力悅世間  況復解脫諸禪定  而不能令眾歡喜  羅□阿脩羅變現  蹈金剛際海中立  海水雖深沒半身  首與須彌正齊等  彼有貪慾瞋恚癡  尚能現此大神變  況復降魔照世燈  而無自在威神力  天與脩羅鬥戰時  帝釋神力得自在  隨其軍眾之數量  現身與等彼無敵  諸阿脩羅作是念  釋提桓因來向我  必取我身五種縛  由是彼眾悉憂怖  帝釋現身有千眼  手執金剛出火焰  被甲持杖具威嚴  脩羅遙見鹹退伏  彼由微小福力故  猶能摧破大怨敵  何況救度一切者  豈於功德不自在  如風興雲降大雨  亦能息滅諸雲氣  亦能成熟諸苗稼  亦能安樂諸群生  彼不能學波羅蜜  亦不學佛諸功德  猶成不可思議事  何況具足諸願者   論曰。菩薩諸有所作。皆為利樂諸眾生故。自餘別明增長福因。如寶雲經偈雲。  若諸菩薩  嚴持香花  奉獻如來  及佛塔廟  以此回向  願諸眾生  離破戒垢  得佛戒香  若諸菩薩  以淨香水  掃灑塗地  以此回向  願諸眾生  離惡威儀  脩善法式  整肅圓滿  若諸菩薩  嚴持花蓋  而以奉獻  以此回向  願諸眾生  離煩惱熱  若入伽藍  發如是心  令諸眾生  入涅盤城  出伽藍時  發如是心  願令眾生  越生死獄  若開戶牖  發如是心  願令眾生  開聖智門  若閉戶牖  發如是心  願令眾生  閉惡趣門  若安坐時  發如是心  願令眾生  坐菩提場  右脅臥時  發如是心  願令眾生  安住涅盤  從臥起時  發如是心  願令眾生  離纏蓋障  若往便利  發如是心  願令眾生  趣大覺路  正便利時  發如是心  願令眾生  拔三毒箭  若洗淨時  發如是心  願令眾生  洗煩惱垢  若洗手時  發如是心  願令眾生  離穢濁業  若洗足時  發如是心  願令眾生  離障塵坌  嚼齒木時  發如是心  願令眾生  捨諸垢染  又彼菩薩  若身所作  一切善業  持以回向  利益安樂  一切眾生  若禮如來  及佛塔廟  發如是心  願令眾生  常得人天  之所禮敬   大乘集菩薩學論卷第二十四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36 大乘集菩薩學論   大乘集菩薩學論卷第二十五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少卿宣梵大師賜紫沙門臣日稱等奉 詔譯   念三寶品第十八之四   論曰。謂諸菩薩或以因緣遇諸難事。正念對治不生驚怖。如般若經說。復次舍利子。若菩薩摩訶薩設於惡獸難中。不生驚惱亦無怖畏。何以故是菩薩即作是念。我當利益諸眾生故一切皆捨。若諸惡獸慾噉我者。我當施與速得圓滿施波羅蜜。願我當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國土清淨不聞諸惡蟲獸之名。復次舍利子。若菩薩摩訶薩於怨賊難中不生驚惱亦無怖畏。何以故。是菩薩若己所有皆悉能捐。即作是念。若諸怨賊來欲所須。我當與之。乃至劫取斷我命根。身語意業亦無瞋恨。速得圓滿戒波羅蜜。及得具足忍波羅蜜。願我當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國土清淨不聞如是怨賊之名。復次舍利子。若菩薩摩訶薩於渴乏難中。亦無怖畏。何以故。是菩薩得法利益而無憂惱。即作是念。我今當為一切眾生宣說法要斷除渴愛。設我此身為渴所逼趣命終者。復於後世起大悲心。嗟此眾生薄福德故。還復生此無水難中。令修正行具足勝惠。而能圓滿精進波羅蜜多。願我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國土清淨不聞如是渴乏之名。其中眾生具足福德。自然而有八功德水。復次舍利子。若菩薩摩訶薩於飢饉難中。不生驚怖。何以故。是菩薩被精進鎧堅固無懈。作如是念。今此眾生受飢饉苦深可憐愍。願我當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國土無有飢饉之名。所化眾生適悅安隱。如忉利天自然快樂。一切所欲隨心即現。壽命堅固安住寂靜。   論曰。如是所作。則能增長廣大福因最上境界。亦同清淨經中所說。若以法施不生希望所獲勝報。見深心教戒經。若人不希名聞財利。能以法施獲二十種慈心功德。一者安住正念。二者能生覺悟三者發趣勝道。四者任持諸善。五者增長惠命。六者達出世智。七者除貪過失。八者除瞋過失。九者除癡過失。十者魔不得便。十一者諸佛加持。十二者諸天守護容色光澤。十三者非人惡友不得其便。十四者善友知識常所愛敬。十五者所言真實。十六者得無所畏。十七者意常悅豫。十八者善名流布。十九者明記無忘。二十者常樂法施此說是名慈心功德。又般若經雲。復次阿難。若聲聞人。以聲聞法普為三千大千世界一切眾生如其所證而為演說。悉令獲得阿羅漢果。阿難。若菩薩摩訶薩。能以般若波羅蜜多相應句義。為一眾生開示演說過前三千大千世界一切眾生證阿羅漢所得功德。又復於彼諸阿羅漢積集佈施持戒功德。於意雲何。是為多不阿難白言。甚多世尊。甚多善逝。佛言。阿難。彼福雖多不如菩薩以此般若波羅蜜多相應法門為他演說其福勝彼。又菩薩摩訶薩於此般若波羅蜜多甚深法門。能一日中為人分別。如是乃至一時一刻一須臾頃善宣說者。阿難。彼菩薩如是法施。不可以聲聞緣覺所有善根而相比喻。何以故。是菩薩摩訶薩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轉故。又以法施。如妙法蓮華經偈雲。  菩薩有時  入於靜室  以正憶念  隨義觀法  菩薩常樂  安隱說法  於清淨地  而施床座  以油塗身  澡浴塵穢  著新淨衣  內外俱淨  安處法座  隨問為說  若有比丘  及比丘尼  除懶墮意  及懈怠想  離諸憂惱  慈心說法  晝夜常說  無上道教  以諸因緣  無量譬喻  開示眾生  鹹令歡喜  衣服臥具  飲食醫藥  而於其中  無所希望  但一心念  說法因緣  願成佛道  令眾亦爾  是則大利  安樂供養   是經復說。以順法故不多不少。乃至深愛法者亦不為多說。又月燈經偈雲。  若耆宿請問  欲求於法施  應先謂彼言  我學習不廣  又復作是說  尊者甚聰惠  豈於大德前  而能輒宣說  說時勿倉卒  當擇器非器  既審其機已  不請亦為說  若於大眾中  見諸毀禁者  勿復歎持戒  當歎施等行  若見少欲者  與持戒相應  起於大悲心  讚少欲持戒  得彼勝儔侶  便可讚持戒   論曰。如是法師。應當澡浴著新淨衣。以慈脩身為眾演說。一切魔羅不得其便。見海意經陀羅尼。   怛[寧*也](切身)他(引一)設彌(引二)設摩縛底(三)設彌多設咄嚕(二合四)盎酤哩(引五)摩(引)囉□□娥孩葛囉(引)膩(引七)枳(引)踰哩(引八)烏朅縛底(九)烏呼(引)葛野底(十)尾輸(引)馱爾(十一)爾哩摩(二合)梨(引十二)摩羅(引)缽那曳(引十三)烏渴哩(引十四)渴嚕(引)哦囉(二合)細(引十五)缽囉(二合)薩爾(引十六)係(引)目契(引十七)阿(引)目契(引十八)設曳多(引)爾薩哩縛(二合)怛囉(二合)哦囉(二合)賀滿馱那(引)爾(十九)屹哩(二合)係(引)多薩哩縛(二合)波囉缽囉(二合)縛(引)禰那(二十)尾目訖多(二合引)摩(引)囉播(引)捨(二十一)塞他(二合引)必多(引)沒馱母捺囉(二合引二十二)三母捺伽(二合引)底多薩哩縛(二合)摩囉(二十三)阿都□□□□□□饋□晨切身引二十四)尾哦蹉底薩哩縛(二合)摩(引)囉葛哩摩(二合引)尼(二十五)   彼說法師。以此真言作持誦已。處於法座。普觀眾會廣運慈心。當於己身起醫王想如法藥想。於聽法者起病人想。於諸如來起正士想。於正法眼起久住想。由此真言現前施作於正理法如應為說。是時周匝百由旬內。諸魔天眾悉不能來作諸魔事。設諸魔王至法會所。亦復不能作諸障難。   論曰。如是平等法施。則能增長大菩提心。如寶篋經雲。文殊師利。譬如林木枝葉繁茂。皆因四大而得生長。文殊師利。如是菩薩以種種門集諸善根。一切皆攝在菩提心。於一切智回向菩提以為增長。   論曰。若諸菩薩為欲廣大顯示修學佛之境界。最初安住正念正知。如是則能成就正斷及不放逸謂由發起精進樂欲。而於未生惡不善法防護不起。於其已生惡不善法。則能永斷使令清淨。未生善法令其發起。已生善法更復增長。於不放逸而常安住。諸善法中此為根本。如月燈經偈雲。  如我所說諸善法  謂戒聞捨及忍辱  以不放逸為根本  是名善逝最勝財   雲何名放逸。謂於邪教及惡朋友。虛妄推求而得生起。如人執持王所飲藥。盛滿器中行險滑路。當知是人恐怖憂惱。何有放逸。又如來祕密經說。雲何不放逸謂能最初調攝諸根。眼見色等不取於相不著於好。如是乃至意法亦然。了知是已皆不取著不生染愛常求出離。又於自心善調伏已。亦能隨應攝護他心。善能息彼煩惱染愛。此名不放逸。若人信解不放逸法。則能隨順諸精進事。亦復積集淨信功德。由修淨信及不放逸精進法故。則能修作正念正知。以正念正知故。則於一切菩提分法而不壞失。若具淨信不放逸精進正念正知者。則能勤修深固之法。菩薩若於深固法中善了知者。則能於有於無如實覺了。乃至於世俗諦中說眼等為有。彼經偈雲。  常不放逸甘露法  利眾生發菩提心  深固寂靜心亦然  諸樂根本無所取   論曰。若能積集諸相應行。則於自他增長勝福。而說頌曰。  學自他平等  堅固菩提心  對自成於他  展轉無有實  亦猶立彼岸  由此而對待  彼既本來無  我性何所有  若苦不防護  則為苦所著  如是行法者  雲何而不護  起邪妄分別  執我以為常  若我本如然  何現有生滅  彼若別有生  為誰修福業  營求於財利  及受諸快樂  現見身衰老  不久而殞滅  復生為嬰兒  童子及年少  於剎那時分  速朽而變壞  何處名為身  爪髮皆離散  初識託母胎  生已為孩孺  盛年衰老相  最後為灰燼  此明身自性  分位假安布  畢竟無一塵  形相那久住  又復此身者  不說當自知  為異相所遷  思惟我何有  由分位和合  世俗而顯現  於佛正理中  隨相應所斷  彼若無有識  則不能建立  亦無貪恚癡  雲何有功德  餘九種世間  各各有三種  無識與衣等  何能生彼樂  衣不能生樂  當知從因生  若樂生於衣  彼相何曾有  是故正教理  說諸行無常  現證及思惟  由因緣和合  見自己眷屬  雲何說有常  於方所推求  無一微塵許  如燃燈油盡  彼油知何往  如是觀察已  剎那不可住  聚集諸眷屬  嚴飾而行列  妄計為我有  於樂他可知  了知彼眾生  無一可積集  自他既有殊  於苦亦無得  如是不相應  彼我何處有  或如自力能  數數而開示  世間諸眾生  多苦常逼切  當起大悲心  為憐愍於彼  善作是觀察  平等而救度  假使入阿鼻  如鵝泛蓮沼  為令諸有情  常處歡喜海  自不樂解脫  救彼常無厭  作是利益已  而不生恃賴  亦無有疲勞  不希於果報  若十方福聚  彼我定獲得  不生嫉妒心  他樂同己想  又復若自他  同修於懺悔  勸請佛世尊  及隨喜福業  作如是迴向  平等無差別  隨其福所施  無盡眾生界  菩薩行是行  則多所饒益  增長大悲心  獲最上安隱  得彼金剛手  及諸佛世尊  常作於護持  群魔鹹驚悸  是法王之子  諸天鹹讚揚  住菩提心車  善遊履勝道  眾生善修習  息除自他苦  故我無所著  一切皆當捨  若人為愛縛  則苦無窮極  煩惱由之生  損壞徒後悔  若火燒眾生  熾然皆普遍  下至爪份量  於己亦無樂  謂一切我愛  第一之苦本  燒然使無餘  為利諸含識  樂妻子眷屬  畢竟皆棄捐  思惟因緣生  於身亦無愛  諸有具智人  於彼二皆捨  了知身與心  剎那差別起  謂常無有常  離垢本無垢  自得於菩提  彼亦成正覺  不思以世法  而利於眾生  法藥及佛像  如是我當施  以惠自揀擇  所作事相應  攝護於己財  積已而能散  或自身他身  若少苦多苦  如是皆令得  諸上妙快樂  眾生於欲境  防護生障惱  如蛇處窟穴  畢竟令清淨  猶如淨良田  成熟諸稼穡  能除飢熱惱  滿足其福報  若人不遠離  名利及五欲  所說亦無誠  於彼不須怒  彼既失自利  怒之忍何有  於是不生瞋  利他而不斷  善行真實忍  如觀麝有香  己物為他侵  返遭獵者損  以方便思惟  無主宰快樂  自既非受用  彼何無教誨  如是彼佛子  唸唸除煩惱  了諸根境界  譬若大瘡皰  念彼忿恚者  饒益而開誘  自性離調柔  處苦樂何得  又彼五大種  示之以強名  乃至住有情  皆成於義利  若利生無懈  則不造諸惡  故我勤修習  六界無衰惱  至虛空究竟  及世間邊際  我住利眾生  令智心成熟  身為阿闍梨  善學離諸苦  不問自力能  何所非防護  若自作苦惱  何因生恐怖  隨自師了知  我慢諸過失  住大悲境界  不貪於果報  常近事修學  平等何有我  見癡狂盲者  行步多錯誤  或墮險道中  自他常憂惱  為尋求彼故  同難而救護  如是行相應  則見大功德  我過失非一  其深如巨海  若自他復造  何由得解脫  若彼善教誡  羞恥諸過咎  常頂受他言  一切皆當學  聞彼冤生怖  慎勿於餘說  彼我心命同  若喜則無恥  諸煩惱冤敵  我獨能鬥戰  若此於心中  損壞無安隱  歸命觀自在  大悲無與等  紺髮簇旋螺  復如鬘垂下  於十方剎土  指端流乳海  救地獄鬼趣  輪迴諸極苦  復於善眾生  亦尋聲救護  婆雉阿修羅  得脫彼冤害  極最勝莊嚴  世所未曾睹  愚智諸有情  瞻奉鹹忻慶  又復虔信禮  妙吉祥大士  所集正法藏  能利樂世間  無比大醫王  善消諸毒難  施樂及壽命  故我今稽首  無邊苦熱惱  現廣大清泉  令眾悅其心  當除諸渴愛  十方諸世界  各現劫羅波  眾生滿所求  普現青蓮目  無量諸菩薩  稱讚身毛聳  歸命文殊尊  最勝無過上  一切希有菩薩行  結集所有諸功德  自他當獲福無窮  皆作文殊真佛子  書寫此正法  我所有微善  為愍有情故  令增長勝惠  諸法從緣生  緣謝法即滅  我師大沙門  常作如是說   大乘集菩薩學論卷第二十五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37 集大乘相論   No. 1637   集大乘相論捲上   覺吉祥智菩薩造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光祿卿傳法大師賜紫臣施護奉 詔譯   歸命妙吉祥菩薩摩訶薩。我今略釋諸大乘相。從菩提心出生大悲相應。所謂一切法。即當了知一切法無我。此所知相。是故今說。   此中何名一切法。所謂蘊處界緣生波羅蜜多地空菩提分聖諦靜慮無量行無色等至解脫三摩缽底先行解脫門神通陀羅尼力無所畏無礙解大慈大悲佛不共法諸聲聞果。了知一切相真如實際無相法界等法。是謂一切法。   所言蘊者。謂即五蘊。何等為五。色受想行識。此中色者五根五境。根謂眼耳鼻舌身。境謂色聲香味觸。彼眼識所依。謂清淨眼根。耳識所依清淨耳根。鼻識所依清淨鼻根。舌識所依清淨舌根。身識所依清淨身根。色有二種。顯色形色。顯謂青等。形謂長等。聲有三種。謂執受大種。不執受大種。俱大種。香有二種。謂好香惡香。味有六種。謂苦醋甘辛鹹淡。觸有十一種。謂堅強流潤溫燥輕動重輕滑澀軟飢渴等如是諸觸總略而說。有其三種。謂可意不可意及二中間。此如是等由眼等所生。若界趣等分別三世。分別有無邊分微細差別行相。應知此如是等。略說色蘊。受蘊雲何。受有三種。謂苦受樂受非苦樂受。而此三受若依眼等分別者。有其六分。彼如是分別。受有十八。如下界中別明行相。此受蘊者。若界趣等分別有無邊分行相。應知此如是等。略說受蘊。想蘊雲何。想有六種。此之行相。謂依眼等分別彼所取境相。有其六種。所取相者謂即色等。然所依性即不可分別。若分別若不分別。謂即色受二法。此如是等皆從我蘊自類所起。此想蘊者。若界趣等分別有無邊分行相。應知此如是等略說想蘊。行蘊雲何謂心所有法信等善分。貪瞋癡等諸煩惱分。如是心所法。心諸分位所有行相依眼等轉。此行蘊者。若界趣等分別有無邊分行相。應知此如是等略說行蘊。識蘊雲何。謂六識身。此識蘊者。若依眼等根色等境分別及彼識相。乃至善不善無記等。分別有無邊分行相。應知此如是等略說識蘊。如前總說名為五蘊。   所言處者。即十二處謂內六處。眼耳鼻舌身意。外六處。色聲香味觸法。此中應知。眼等五根色等五境為十色處。彼意處者。謂即諸識所餘諸法。是為法處。   所言界者。即十八界謂六根界六境界六識界。此中眼等識分別有六。即有六觸。謂眼觸乃至意觸。彼色等識有三種相。謂善不善及彼中間。此之行相。眼等觸為三受所生因性。即彼三受。從眼等觸所生有六。彼六各各三種分別。謂苦樂非苦樂。如是總說觸受。各有十八。如前受蘊所指。行相亦然。   復次地水火風空識等相。名為六界。所言緣生者雲何行相。即十二緣生。何等十二。所謂無明乃至老死。此中無明者。謂於業果諦寶法中不正行故。由此無明起諸煩惱。是故於無我中計我蘊等。而有所得。無明緣行。行有三種。福行罪行不動行。福行謂十善業道。罪行謂十不善業道。不動行謂無色等至。彼如是行。以其無明為因諸行得生。行緣於識是故眼等諸識愛非愛果種子生長。識緣名色。此名色者謂由識故施設彼名。名有生處。是故受等四蘊為名色。即如應依名而立。名色緣六處。彼六處者。謂由如是名色眼等六處建立六處緣觸。觸謂眼等色等。如前已說。觸緣受。受有三種。亦如前說。此中觸受行相應知。受緣愛。愛由無明。愛緣取。取謂色等所取所生樂行。取緣有。有行相者謂即如前所說行識等相。有緣生。謂即名色有所生起。由彼無明故有生法。即此無明自性亦無分位。生緣老死。老謂諸蘊衰變。死謂諸蘊滅壞。生法後邊而無其實先所得身而悉捨離。然彼無明於後蘊中還復隨轉。增長一切煩惱過失。彼等皆由無明自類煩惱業等而為其因。是故煩惱業生。此三不斷。以是輪迴相續流轉。如是知者。當於實法而起對治。了無明等自性無我。如是等略說十二緣生。所言波羅蜜多者雲何行相。其數有十。此中施有三種。謂法施無妄施慈施。戒有三種。謂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忍辱三種。謂諦察法忍耐怨害忍安受苦忍。精進三種。謂被甲精進加行精進畢竟成就精進。定有三種。謂離過失定引發定辦事定。慧有三種。謂聞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方便三種。謂離過方便拯濟方便速證樂方便。願有三種。謂自行成就願解眾生縛願清淨佛土願。力有三種。謂成辦事業力滅除煩惱力降伏魔怨力。智有三種。謂無分別智分別平等覺了智滅眾生罪智。如是施等諸波羅蜜多。以菩提心為先。於一切眾生起慈心觀。而此諸波羅蜜多。於諸世間所行無有行相亦無所得。於出世蘊等是即無我解脫相。真實所證如理而觀。   所言地者。即彼十地。所謂歡喜地修施波羅蜜多。離垢地修戒波羅蜜多發光地修忍辱波羅蜜多。焰慧地修精進波羅蜜多。難勝地修定波羅蜜多。現前地修慧波羅蜜多。遠行地修方便波羅蜜多。不動地修願波羅蜜多。善慧地修力波羅蜜多。法雲地修智波羅蜜多。如是諸地所得法無我理。皆慈心所證悉無差別。而彼所修施等諸波羅蜜多。安住清淨勝上所得。廣大願力普遍成就。不共一切聲聞等故。是諸波羅蜜多。於所緣相而無差別。若人若法離相空故。   所言空者。即十八空。謂眼等空是名內空。色等空是名外空。眼等色等智觀平等名內外空。方等諸分器世間相。各各觀察一一皆空。是名大空。於諸分別離取捨性。說名為空。此空復空。是名空空。於勝義諦觀不可得。名勝義空。於施等行諸有為法皆悉平等。名有為空。諸無為法無發悟相。名無為空。於空法中無有少法而實可轉。散而無集。是名散空。彼一切法無有邊際。名無際空。一切法中畢竟無餘一法不空。名畢竟空。蘊等諸法自性如是。無所生起離自取捨相。名自相空彼一切法空無差別。名一切法空。於我蘊中取捨不可得。名不可得空。此不可得。謂色等相不可得故。但有諸業性。是名無相空。若人若法彼自性空。是名自性空。於諸性中離取捨性。名無性空。彼無性者謂離蘊等無別性故。若離蘊等自性起空分別者。是對礙相即名無性自性空。若彼如是分別盡處。即能解脫色等繫縛。無復分別有無邊分。離蘊等取捨。是即一相。而彼一相性無有二。彼如是故即於波羅蜜多安住一境。自性空理離戲論相。是即無我真實所觀。   所言菩提分者。即三十七菩提分。謂四念處乃至八正道。四念處者身受心法。此中身念處者觀身無有種種積集而無所著。離取捨相等。是名身念處。彼受念處心念處法念處亦如是觀。又復即此法念處中。若於內外中間而分別者別有三種。謂精進定正念此。三相應即能觀察諸菩薩最勝菩提心及施等善行。於一切法中得無我相應。此念最勝。如是略說名四念處。所餘諸法亦如是知。   四正斷者。謂是所對治非菩提分。即已生令斷未生令不生。此名勤斷二不善非所對治。是菩提分未生令生已生令增長。此名勤修二善。如是略說名四正斷。   四神足者。謂欲精進三摩地慧。如是相應行增上所得果。以其所得而觀欲等所緣。謂四種三摩地。而彼身心離諸所依住離貪想。依止寂滅無所作行。如是略說名四神足。   五根五力者。即了知一切相果。謂信精進念定慧等增上相應根力。如是略說名五根五力。   復次此中如是等所修即二覺了分。謂煖頂位。煖位修四念處。頂位修四正斷。又復有二勝覺了分謂忍世第一法。忍位修四神足。世第一位修五根五力。彼如是等無所作行。最上真實。信等根力為見道緣行相。應知彼見道所修謂七覺支。   七覺支者即念覺支乃至捨覺支。此中念覺支者。謂利眾生證菩提願。現前正念無忘失相。擇法覺支者。謂於我法自性抉擇為相。喜覺支者。謂自所修道得無漏因生喜樂故輕安覺支者。謂如其所證真實法性。非菩提分種子而捨離故。身業心業得輕安故。定覺支者。謂四無量及菩提願。入真如智純一境相。精進覺支者。謂雖觀寂靜勝上功德門而不味著。進修諸行復無懈息。捨覺支者。謂念利眾生如應調伏。隨其所行。波羅蜜多等諸功德法。平等分別觀無來去。住平等故。如是略說名七覺支。即如是等七覺支行名正智分。彼能對治煩惱障及所知障行相。應知修道所修即八正道。   八正道者。謂正見乃至正定。此中正見者。謂了一切法無我相。住於平等苦等顛倒。彼之二分是微妙相勝慧所觀。正思惟者。謂起思惟不斷所作因如願而證果。正語者。謂諸語言離妄分別如實而說。正業者。謂諸所作而無顛倒。不害眾生救拔眾生等。離妄而修。正命者。謂於淨命離諸邪妄。自行所修自行而證。正勤者。謂雖至最上地而亦增進。身無疲倦心生勇悍。正念者。謂念處等如實而觀。慈心莊嚴自願方便。於一切法無所忘失。正定者。謂身等業而常依止最勝功德。安住無分別智。即諸靜慮相平等相應。如是等略說名三十七菩提分法。隨應行相總略攝故。   集大乘相論捲上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37 集大乘相論   集大乘相論卷下   覺吉祥智菩薩造   西天譯經三藏傳法大師賜紫沙門臣施護奉 詔譯   復次所言聖諦者。即四聖諦。謂苦集滅道。此中苦聖諦者。謂蘊等顛倒相背聖法為性。集聖諦者。謂如所說苦。由此無明行等煩惱業集為緣。與生等苦而為因性。滅聖諦者。謂於一切法如實無分別無生相為性。世間癡暗對治滅如所證。道聖諦者。謂趣向菩提慈心等法及法念處。總略攝故此諸聖諦於一切法平等所緣。如是略說名四聖諦。   所言靜慮者。即四靜慮。謂離生喜樂名初靜慮。定生喜樂名第二靜慮。離喜妙樂名第三靜慮。捨念清淨名第四靜慮。如是等四皆寂止相。欲界等貪心不流動。是名靜慮。然諸菩薩亦不味著諸靜慮樂。畢竟不捨眾生。圓滿菩薩道法。成就無量行。如是略說名四靜慮。   所言無量行者。即四無量行。謂慈悲喜捨。此四皆緣無量眾生為境界故。此中慈無量行者。謂與一切眾生畢竟利樂。所修諸行而悉離相。遠離顛倒順菩薩道。悲無量行者。謂不令眾生而有一苦。此悲謂能對治惱害不起為性。喜無量行者。謂證一切法無我平等。所有施等諸善住菩提心。廣為利樂一切眾生。方便所行如所生喜為喜受相。捨無量行者。謂於三有分別平等起廣大行拯救眾生。於自所得三摩地樂而不味著。此能對治放逸過失心住實相。如應調伏世間一切執相等心已能安住靜慮。於諸色想對治實法。復於無量法門得法平等。住法無我如理而證。所獲一切平等樂法。是名自在最勝所得。如是略說名四無量行。   所言無色等至者。此有其四。謂空無邊處乃至非想非非想處。此中空無邊處等至者。謂離種種色對礙想。觀無邊空而為相應。捨諸有相心住一境。復次識無邊處等至。無所有處等至。非想非非想處等至。此如是等皆寂靜行如初相應。觀無貪相而為所緣。餘復觀察無著無礙。如應最上無相出生。如是略說名四無色等至。   所言解脫者。即八解脫。謂內有色觀外色解脫乃至滅受想解脫。此中初解脫者。謂內有色想離外色貪。是名內有色觀外色解脫。復次如其行相內無色想離外色貪。是名內無色觀外色解脫。復次於色等清淨住無貪行。是名淨解脫。復次空無邊處解脫。識無邊處解脫。無所有處解脫。非想非非想處解脫。如是四無色處解脫。皆如其行相住如實觀。復次滅受想解脫行相。應知如是略說名八解脫。   所言三摩缽底先行者。謂欲住彼空無邊處等諸三摩缽底。先當如應滅諸行相。住法自性平等寂靜後當安住諸三摩缽底。此名先行。又復當知。此四無色等至及滅盡等至而諸菩薩於冒哩□□□□奸□□□□饉饜□□V□□□□□□E饉饑□□□□□□逆□□送□□□□]糖□□□逆□□姛□騇□龍□姛裀□□□褸饉驉□埤□□妒□□□□□□□隆D復□□□□□□□□□襾駕檳埤□□□□□□□□□令□奪櫚□□檢□□□榕嬌□□□□□□餿o□觥牷慼戮R□□飀□楋□酋□□□□□□□□□□□□禳姛裀□   所言解脫門者。即三解脫門。謂空無相無願。此中空解脫門者。謂若人若法諸蘊等事離分別相。而彼蘊等若染若淨。於分別相中畢竟無性。於空法中離取捨相。而無染智如實對治。無相解脫門者。謂於蘊等畢竟無相。由無相故取不可得。彼無染智如實對治不著諸相。無願解脫門者。謂於一切清淨解脫門蘊處界等及波羅蜜多圓滿勝行最上一切相皆如實知。如實出生現前平等。離諸所取願樂心故。如是略說名三解脫門。   所言神通者。有其六種。謂天眼通乃至漏盡通。此中天眼通者。謂於諸色相正觀無礙最勝清淨。天耳通者。謂於一切音聲能聞清淨。他心通者。謂於他心一切行相能如實知。宿住通者。謂自他過去諸差別事悉能記念。神境通者。此復有三。謂隱顯自在。隨諸世界種種現身。於虛空中往來無礙。隨所作轉如應現身。如其所應不現身相作神通事。漏盡通者。謂諸無明貪等煩惱。此名為漏。智斷無餘。名為漏盡。如是等最勝六通。安住菩提心離戲論智。是諸菩薩勝上所修。不共一切聲聞道等。圓滿無相無發悟性。是諸波羅蜜多平等道行。總攝一切白所修法一切願力一切相故。勇猛精進而為先導。安住最上清淨心一境性。初靜慮等。如名如義隨應差別。無邊行相總略攝故。三摩陀耶所住持故。如是略說名為六通。   所言陀羅尼者。謂即彼一切相及一切法。一切法性隨應總攝。聲名句文為諸義相。所有無量念無邊辯才及諸三摩地門。彼無相智悉能證入。對治有相有礙心故。是即無上菩提最勝所得陀羅尼門。而彼一切三摩地陀羅尼等。金剛喻定現前證入。即一切相普遍平等。入無相智真實而證。一切種習皆悉捨離。智觀平等大悲相應。堅固所作於諸法性如實解脫。勝報現前平等安住。大圓鏡智如實出生。一切願力皆悉圓滿。如是略說名陀羅尼。   所言力者。即佛十力。謂處非處智力乃至漏盡智力。此中處非處智力者。謂於一切處因果決定不決定智如實知。若佛若梵王若轉輪聖王。彼彼所得勝報決定。名之為處。彼非處者。謂因果不決定行相應知。業報智力者。謂諸眾生。作善業惡業。生善趣惡趣。此等業報智如實知種種界智力者。謂諸眾生界趣差別智如實知。種種勝解智力者。謂諸聲聞等於諸法中起種種勝解。離諸染法趣寂靜相。此如是等智如實知。了別諸根智力者。謂諸眾生信等諸根種種差別智如實知。種種定智力者。謂初靜慮等諸三摩地三摩缽底。如名如義無邊行相智如實知。至處道智力者。道有二種。謂非愛樂道。即無明等。可愛樂道。謂寂滅等。而彼滅者謂聲聞緣覺及諸菩薩所證差別智如實知。生滅智力者。謂諸眾生種種生滅智如實知。宿住隨念智力者。謂於過去事如實記念。漏盡智力者。謂佛世尊大圓鏡智自性觀察。離諸障染分別平等。如是處非處等諸力如來遊戲神通所證。此力具足故。即一切法增上所觀。如是略說名為十力。   所言無畏者。即四所畏。謂一切智無畏。漏盡無畏。說障道無畏。出苦道無畏。此如是等若異若非異。有所言說悉無所得無畏自在。此四皆以平等性智而觀。如如意寶隨眾生意普遍平等。此法亦然。我相清淨離諸有著。如是略說四無所畏。   所言無礙解者。謂義法樂說辯才等。此中義無礙解者。謂於一切眾生無我相。以微妙智平等而觀。法無礙解者。謂隨諸相了知諸法智觀平等。樂說無礙解者。謂隨所樂說能說所說不離自性。辯才無礙解者。謂於無邊法門隨應分別通達無相。此如是等與一切法增上相應。皆為攝彼諸愚癡者令悉調伏安住諸法離相平等故。此四皆以妙觀察智而觀。如是略說四無礙解。   所言大慈大悲者。此中慈謂與眾生樂。住寂靜心無發悟相。廣大最勝離相平等。悲謂拔苦。調伏難調不捨眾生離諸有相。此二皆成所作智而觀。如是略說大慈大悲。   所言佛不共法者。即十八不共法。謂如來身無失乃至現在知見無著無礙。此中初者謂如來身無失。無有疲倦離身諸過。如來語無失者。無非愛語離語諸過。如來意無失者。無有失念離意諸過。如是三業為令愚癡者生淨信故。無異想心者。於一切眾生住平等心。無不定心者。為令愚癡眾生除散亂相。無不知捨心者。謂諸眾生事無有不知而捨者。此等六法。是彼增上戒學所出生故。與無住涅槃而為因故。信無減者。謂於無住涅槃中不壞信故。欲無減者。謂於無住涅槃不愛著故。精進無減者。謂於利於命於行悉無住故。慧無減者。謂畢竟於諸世間長養眾生無不通達故。解脫無減者。謂不取聲聞等涅槃相故。解脫知見無減者。為利眾生智破戲論相。令諸眾生各各平等證得無上涅槃。此等六法是彼增上定學所出生故。與無住涅槃而為緣故。身業隨智慧行者。謂於一切處若動若止經行等相。常與智慧而共相應。是故智慧而為先導。語業隨智慧行者。謂一切語言離妄分別。常與智慧而共相應。是故智慧而為先導。意業隨智慧行者。謂於眾生住平等心。隨所利益無有差別。常與智慧而共相應。是故智慧而為先導。過去知見無著無礙者。謂內無有性名為無著。外離諸縛名為無礙。於過去一切法。平等悉知破戲論相。未來知見無著無礙者。謂於未來一切法。平等悉知破戲論相。現在知見無著無礙者。謂於現在一切法。平等悉知破戲論相。此等六法。是彼增上慧學所出生故。此等諸法唯佛如來圓滿成就無上勝智。為利眾生隨眾生轉。不共一切聲聞有故。法界清淨智所出生。如是略說名十八不共法。   所言聲聞果者。即四聲聞果。謂須陀洹乃至阿羅漢。此中須陀洹者。厭苦欣樂。隨應斷除所有煩惱。七返生死見苦等諦。悟人無我趣向涅槃。斯陀含者。厭苦欣樂。隨應斷除所有煩惱。一來此界見苦等諦。悟人無我趣向涅槃。阿那含者厭苦欣樂。無餘欲界煩惱可斷。不還欲界於色無色界。隨應解脫見苦等諦。悟人無我趣向涅槃。阿羅漢者。悉斷三界所有煩惱。盡苦邊際悟無我理。隨應解脫趣證涅槃。如是略說四聲聞果。   所言了知一切相者。謂諸佛如來於一切相如實了知現前平等。一切相者。即一切法。諸佛如來為利世間。一切所向隨應方便。得無妄失法。住堅固相。   此中應知。三身亦名一切相。法身自性無我智相。無差別故。報身最勝相。即一切相智所依性故。化身所作事相。於一切處如應現化而施設故。又復一切相者。雖所了知而無分別。為利眾生隨應所作。是相寂靜無緣自性一切平等。所有蘊等一切相亦復無邊。若在三界若出三界。應如實了知諸相不可得。如是名為了知一切相。   所言真如者。即一切法自性離取捨。若智若愚若色若心。住平等性離妄無分別。是即名真如。   所言實際者。即菩提性一切如量如實離諸分別。此中應知。如佛所說於我蘊等性畢竟無所得。復於他量而不可言說。如是名為實際。   所言無相者。即彼真如說名無相。而真如者。但以名字假分別故。於名字中性不可得。當知我等性即諸法自性。是故此中若人若法。悉離諸相而同一相。此一相者。即一切法無對礙相。離諸分別。於第一義自性無動。是名無相。   所言法界者。即十力等果法及諸因法。乃至一切法自性所依。是即法界。此法界中遠離一切虛妄顛倒分別相等。明慧現前如實照了。是名法界。   復次當知。此中真如等大圓鏡智等。即一切法無所作門。彼真如無所作門。即諸法自相門。   復次當知。此中真如及彼十力。皆以大圓鏡智而觀。彼實際所證及四無所畏皆以平等性智而觀。彼無相微妙清淨及四無礙解性。皆以妙觀察智而觀。彼法界一切法真實所證所依性及大慈大悲。皆以成所作智而觀。所有一切處增上所觀法。皆悉安住法界清淨智。   如是等一切法。當知皆悉如量正語與菩提心相應。大慈隨順一切眾生。是一切法平等同一所緣。相應無相最上法門。總攝波羅蜜多等一切法故。隨其所行如量相應。此相應故。是名一切法無我。智者當知。佛所說法從解脫門如實出生。  諸佛智慧無有上  所說因性亦無邊  於彼無邊如實知  一切相應而表示  諸相應門顯諸性  隨宜方便而出生  大慧所作悉圓成  我為利樂故稱說   集大乘相論卷下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38 集諸法寶最上義論   No. 1638   集諸法寶最上義論捲上   善寂菩薩造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光祿卿傳法大師賜紫臣施護奉 詔譯   歸命一切佛。歸命諸法藏。頂禮一切智。廣大甚深理。我今造論名曰寶上。是諸法中最上真實決定勝義。論曰。若人若天及諸情類。從無始來癡暗為因。有語言道是惡趣根。若有樂入彼一切智清淨界者。是故歸命佛曰光明。此中雲何所謂離我等性及一切因當知一切煩惱業生雜染等法。無初無住而無實體。雖有所生與夢幻等。如夢幻故從分別起。當知諸法皆從緣生。是故諸佛緣生義中。宣說諸法諸物性空空無自性。而亦不應於中作無實想。是故清淨阿賴耶識。雖有所受而無所著。此義甚深又復廣大。諸經教中皆如是說。諸有樂欲求解脫者。應當如實覺了諸法。當知諸法不離於識。若離識者是性即斷。是故法中無實有性。法集經中作如是說。   若法是實若法不實。若有自性若無自性。是二不應將幻喻等。諸法非有性而亦非無性。此中所說若實無性。無性名空空即成斷。若實有性是性為常。當知言空與非空異。離空非空亦無所得。又如明暗二不相合。離暗離明俱無所得。是故應知。此中所說明不現前暗雲何離。智之與愚二不相合。離智離愚亦無所得。非智非愚是二中間我想皆空。彼一切法無內無外亦無中間。無法可取無法可捨。寶積經中作如是說。   若說言有此為一邊。若說言無是為二邊。若一若二若彼中間。皆無有相而不可見。無相見故亦不可說。無形無像不可表示。無種類法無所攝藏。亦非中邊有所安立。此中所說是真實說。性與無性本來如是。作此解者真觀聖諦能離貪等煩惱過失。設復煩惱有所生起。於聖諦中而無所著。若如是知如是解者。即得如來功德聚身。作師子吼轉大法輪。普令一切皆悉見聞。楞伽經中作如是說。   我語無相而不可取。轉識經中作如是說。   離識有法理不相應。授記經中作如是說。   當知識心遍一切法。十地經中作如是說。   色法無實不可取捨。那耨俱梨經中作如是說。   若了諸法性即非智所知。是故此中無實可得。智體無實當知如幻。諸經教中作如是說。   諸菩薩者隨諸相轉。是相無實義無所得。勝義諦中言不可立。寶雲經中作如是說。   若本是無不可言有。識離分別名不可立。彼勝義諦真理離言。而諸物性實無所得。此如是說是決定語。佛所說意破諸無智。現愛經中作如是說。   若言有物是為空者。眾生業報應有染淨。若有染淨即是有作。若有所作即種種相隨世間轉。有相轉故見有所成。若能安住無顛倒想。即知物性無別實體。此如是義者慈氏菩薩問。世尊如實說。我本無邊菩提亦無邊。菩提無邊故無菩提可得。我無邊故無求菩提者。亦無少法是智所知。唯諸佛智而能照了。彼真如法即是無性。無性即是如來。如來者即是無生性。颯缽多設多經中作如是說。   彼一切法若說言有此為常語。若執為無即成斷見。若非有非無又中間不立。寶星經中作如是說。   貪等煩惱一切染法。若解脫者是無盡相。若能了知煩惱自性本來清淨。勝義諦中脫無所脫。若欲真實觀如來者。當觀如來解脫所生。不從因生不從緣生。非有相生非分別生。遠離一切名言差別。非色相非色。真如乃至非識相非識。真如非晦非明。非即非離。非見非知。離諸識法非所了別。不於一切識法中住。若能如是觀如來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以邪觀故彼不能見如來真實。此中所說如實義者。離有離無。非性非無性。如是名為真見如來。無垢稱經中作如是說。   華嚴經中有一天下。問妙吉祥菩薩言。雲何實語不實語。一切煩惱雲何調伏。妙吉祥答言。如人夢中見彼大蛇。是人雖見非毒所害。煩惱雖生而無實性。是性清淨而自調伏。此為實語非不實語。   又海慧菩薩問不思議梵天言。法本無證及無所說。雲何有佛及諸佛法。不思議梵天答言。若佛如來出興於世。及彼演說諸佛法分。若有若無本自如是。本來無說亦無所證。無說故無聞。無證故無得。但為眾生煩惱業生諸果報性引生諸佛大菩提心。住諸菩薩悲心境界。若諸眾生煩惱等性能自調伏。所有諸行而不常行無求無願。彼煩惱性悉清淨者。諸佛亦復無證無說。   又善財童子言。當知諸法皆悉如幻。我於幻中而求解脫。如是等義華嚴經說。   當知諸法如幻如夢如陽焰如聚。沫如乾闥婆城。三界一切法從識心所生。心如幻故三界如幻。若有一物有實體者。此說幻喻理不相應。三摩地王經中作如是說。如上諸義諸經中說。   復次我今依經略釋餘義。如妙吉祥菩薩言。菩提者不可以身得。不可以心得。若無心即無身。身心離故無為無作。如幻如化。若如是說為菩提者。諸佛說此是為菩提。能入諸佛平等境界。是故乃可名智莊嚴。而不莊嚴彼一切智。一切智性不可得故。菩提無生亦復無滅。不一不異非此非彼。諸佛如來鹹作是說。   又復譬如世間一切種子而能生。長一切芽莖。若無種子芽莖不生。釋迦菩薩坐菩提場成等正覺。其義亦然。但從緣法而生起故。雖有所證而無其實。此即說為遊戲神通。是故當知。無有外法。諸佛如來亦無有性。是故離識實無一法。若離識者法不生故。若心能生心即無生。若法所生法亦無生。以是義故。諸佛如來於無生心中說菩提義。佛說識心能生菩提。亦非識心而能生故。何以故。識性空故。妙吉祥所說是最上真實。於自佛境界中如實而說。又復諸法皆從緣生。而彼所生亦無自性。是故諸法皆悉如幻如幻之言。是如實說。慈氏菩薩現住如幻三摩地中。是故世尊於是三摩地中與授其記。為表示故。又復世尊於無數經中宣說諸法從識所現。離生離滅。非有相非攝藏。無起作無止息。不有不無。非常非斷。當知智性皆悉如幻。況復諸法有所分別。若有執著斷常語者。彼非正行佛不許可。若知諸法非斷非常。彼正相應。說名真實。於自分外無法可著。亦無有法是心所對。雖於諸法說種種句。但隨諸法為表了故。當知自識而非他識。於其外義而無少法所可樂欲。自識無性他識無性。於自於他亦無異性。彼真實智離有離無。當知我識亦復非有。補特伽羅蘊語所攝。是故應知一切佛一切法皆自分有。若離自分求不可得即此所說離有離無。是甚深義。諸佛皆說此微妙法。遠離一切取著分別。離此亦復無別所說。諸迷謬者若著於有即有善惡界趣二種差別。若著於無即無其想剎那生起。是故著有著無俱不相應。諸佛如來悲心方便宣說此義。謂一切法離有離無。如是所說是最上句。是故此說諸法真實。法無著性非諸所觀。彼無著性離有離無。若如是知。是大智者。當觀虛空無增減無份量無邊際。即此虛空出生一切。清淨識心亦復如是。此心無心一切出生。又如淨摩尼寶。彼無心故映現一切。或有問言。雲何分位而無能取。應如是答。謂彼虛空無作邊故即無能取。若彼虛空無作邊者。量雲何得。當知一切眾生界如微塵聚。彼一虛空悉能容受。而諸眾生等虛空界無所增減。若一切有情。及一切方分。一切種類。一切形相。一一分別。是中實無一性有所生起。以是義故非一性非多性。一多中間而亦無性。若言一性定有所得。即種種性而有差別。有差別性即分別生。是故一性多性是性平等。若於外義無所取著。於智亦復而無所得。若於外義無所取著。於智亦復無所生起。若知識心離諸有相。而彼外法有何份量。若知識心是諸有相。而彼外法亦何份量。是故應知於彼外法實無一性而可生起。如夢等法無實作用。若言諸法是此此無自相。若言諸法是彼彼亦無實若於自心有所了知。即此自心亦復無實。若如實知者名覺了識相。若有一切粗重分別心起。當知皆是煩惱差別所生。若能了煩惱性離分別心。即生死涅盤二俱清淨。此清淨性即諸法性。是性亦復名為真如。名為實際。亦名為空。是諸性中若染若淨。實智所觀皆悉平等。或有問言。於一切法中何者是不壞。應如是答。諸法自因不壞。雲何不壞。不壞因性故。若法有性。若法無性。不離自性。於二義邊何能安立。若諸法因及諸作用有所壞者。於一切處理不相應。諸法實性雲何隨轉。謂彼實性無所住故。諸法無性雲何有因。離因亦復無別性故。又諸法實性而無所壞。即壞之名亦復無住。此中亦無差別因性。彼壞滅性無分位故。諸法真實是常住性。彼常住性非無常性。若離實性別義作用理不相應。然諸物性而亦不減。又非無常性是真實性。真實性中而有何義。是所作用無差別性不可分別。彼一切常遍一切處又非無常性是真實性。真實性中相雲何得。諸不真實此雲何立。諸別異性此雲何現。是故非無常性應如是知。又復當知。無常性者於物性中自類而轉。聚類所現差別因故。所欲為因而生起故。若或以彼諸無常性。而於此中為決定說。與唯識義理不相應。彼無常性無決定故若法不壞亦非不壞。有法剎那而生起故。若言不壞者。何名無常性。若非不壞者。又何名因性。過去未來法亦如是。皆無物性。定實分別諸法隨轉。隨其分位此復何因。謂無住故。諸有為中現前事滅。即彼後事還復生起。前不可分別引生後分。後不可分別從前分生。若言諸法此有所得。即於此中起分別因。若言諸法彼有所得。即於彼中起分別因。過去未來無住亦然。是中不應有所。分別剎那法中可說有壞不壞義邊非剎那法。若於彼因如是了知。前後中際不可分別。   集諸法寶最上義論捲上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38 集諸法寶最上義論   集諸法寶最上義論卷下   善寂菩薩造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光祿卿傳法大師賜紫臣施護奉 詔譯   復次今說生住異滅。此之四相剎那剎那有所轉故。不相應相而無其實。於不相應無實相中。不可起二分別。不可說一時。不可說異時。一時異時無生起故。又不可說無時。理相違故。若說壞時。壞即不生故。是故當知。生時無住。住時亦復而無所得。彼無住性。雲何有滅。彼生與住說名為異。若本無生雲何有住。若法無住即雲何得。以無生故及無住故。於何義中而說有滅。若法有住於住法中可說異性。法既無住何有異性。無異性中不應分別。當知異性而非住性。實無一性而可分別。是故諸相及分別心。此為二種。若無諸相即無分別。若彼諸相若分別心有分別者。二俱分別。如實義者無相無分別。生住異滅若有性者。於一切時一切處一切法初中後分不可安立。若能如是如理思惟者。佛說是人名為大智。初分中分後分諸性。於三分性中實無一性有所生起。是故諸法非一性非多性。一多中間俱無所得。若一切法離一性離多性。即常與無常無所分別。是故非無常非非無常。不應於中起二分別。當知初分中分後分。不俱時生。不俱時有。如他人性即自所無。若自體性。他雲何有此中所說自性尚無。他性何有。是故自亦無性他亦無性。當知一切法所行所作不離因性。若壞不壞非心所思。不可分別。初中後分如實思惟。皆無為相無別異相。不應分別彼彼諸法各各種子彼各各性。一一不離智種子生。剎那剎那時分轉易。是故彼彼一切法性。雲何心能思惟生起。一切法中差別事相。當知無因亦無差別。諸法本來無所造作。雖作用相續當何有實。是故所知諸法及能知者。是二於剎那中不能和合。彼如是性實無能取。是中無所有亦無所得。當觀諸法生已即壞。若法不壞即非生法。以法壞故而無所得。彼不壞者是常住性。即常住性彼亦復離。即離之言是中亦離。若如是知。即了諸法彼差別性。是常住因。無差別性亦復如是。諸有為法即生即滅。故名無住。若有住者應有所得。以無住相無所得故。彼無住法是故相應。一切行中諸差別行。若彼彼性有所得者。於無差別行雲何對治。是故差別行中無性可生。   復次當知。眼等諸識有現量性。大牟尼師親所宣說。若離現量性別取量非量者。彼於此中當雲何得。世間所有先所作事皆無所依。如諸所作無作用性。若彼如是諸現前事。如其現前亦無所成。是中若有所行及非所行。即諸作用義皆相違。是故一切無實作事皆如虛空。常與無常俱不可執。當知諸法皆從緣生。雖生亦無少法可得。緣如幻故所生如幻。即彼如是出生諸法。以是義故。諸法無性亦非無性。此如是義。正等正覺如實宣說。當知一切法無著無礙。於大乘中此真實說。如是了知。即菩提心本來平等。十方三世一切如來。如實知故出生方便。宣說一切甚深法門。如其所應名言分別。是故各各宣說表示出生諸法。所謂彼彼法是四諦法。彼彼法是唯識法。雖有所說而常真實。彼彼諸法皆悉如幻。由如幻故不可尋不可伺。不可知無表示無攝藏。若離如是等即知法真實。以知真實故而菩提心速得解脫。若菩提心如是解脫即諸佛亦然。眾生亦然。生死亦然。涅盤亦然。法界亦然。是故佛與眾生二俱平等。生死涅盤亦復平等。若於此中如是如實了知是義。佛說此為諸佛菩提。乃於一切所行所作悉能成辦。此所說義是第一義。離此無別有第一義。此第一義攝一切法。是不思議真實語行。離有離無。非智非愚。非少非多。無相無性。無所照達。智不可知。識不可識。不即自性不離自性。無取無捨離取捨相。從如實智之所出生。隨所出生。隨所言說。無取相無攝藏。非心所思。不可知故。非眼所見。不可見故。何以故。心無自性故。由心無自性即一切法無自無他。以無自他二種差別。即一切法自性相應。無生無滅。無集無散。非智非愚。無有少法。有所表示。有所照達。當知彼彼菩提種子。而彼彼相為表了故。若能於彼彼相觀無我者。菩提種子亦無所生。諸菩薩摩訶薩自性真實。以善方便出現世間。起大悲心示有所證。而諸菩薩自性真實無生無滅。當知識法遠離疑惑。無有少法而可生起。我我所空。而無有相顯了表示。識相光明而無自性。然光明性彼性自常。是故我相性者無有光明。無光明中雲何可說有光明相。如諸光明而能破暗。然暗與明不近不合。不近故明何能破。不合故暗何所破。若明暗相遠又俱無所得。是故當知。明能破暗不即不離。不可於中定實分別。暗雖有破無能破法。彼能破法無別份量。何以故。破名無住故。由此應知。彼一切法因緣和合而有所生。以緣生故如幻而成。如幻法中彼癡暗等亦非煩惱。但為智障而不了故離識分別。亦非光明有所生起。是二實性俱無分別。此中見邊而實無得。   復次當知。觸作意受想思欲勝解念定慧。如是等心所有法。比比皆是菩提之相。而彼一一自性清淨。若或有法非菩提相者而於自體理不相應。當如虛空自性清淨。而彼智性亦然清淨。若知我相實無所有。即彼識心亦復無生。若識無生者彼一切法當雲何有。是故應知。諸法皆從真實所生。諸法因緣和合即生。雖生無實而無所有。諸法如幻。識心如幻。緣亦如幻。由如是故識從緣生。當知智性亦復如幻。無所分別無所了知。諸法自相非智所知。但有言說皆不相應。此中若能離諸分別。若生若滅皆悉遠離。緣生如幻。所生亦如幻。雲何如幻中而實有生。當知識心彼如幻故智亦如幻。智如幻故所知亦如幻。智與所知俱如幻故生法亦然。生法如幻故諸法亦然。如人見彼幻所作象。如其所生即有三事。世間諸行亦復如是。如其所生。亦有三事。若於此心有所見者。即有言說及所作事。若了無心即無所思。無心無思。法雲何有。若有我相及有我所可說有見。無我我所當雲何見。彼菩提相亦云何證。此無我相如是應知。一切幻法而無所有。如幻所現說名為有。有性無性彼自性性。此性無著一切處現。若法是有即不應無。此有亦復現前無體。若法是無即不應有。此無亦復現前有實。是故無生亦無攝藏。由此應知。若法言有不如是有。若不如是有即應是無。此中言有又不可定記。法界自性應如是說。若諸色法是實有體於第一義然無所有。是故此中諸所作事。皆從幻化分別起故。若法有性若法無性。本自如是。若非有性若非無性亦復如是。有性無性自性相應。性與無性非心分別。若有說言諸法是一一無自性。若有說言諸法是異異無自性。一切法中無自性性說不可得。所有諸佛隨三世轉。普令世間一切眾生盡得解脫。而諸佛界無增長因。彼彼亦復無增長性。真實性中諸佛常有。當知一切法四種分別。所謂若有若無是二非二。世間如幻心亦如幻。雲何無說而有所說。一切法空離諸所著。空亦不離彼真如性。是中不應戲論分別。以是義故諸法無性。應如是說。當知諸佛正等正覺。非性非無性。性與無性皆離著故。此即非空亦非不空。空有中間亦無所立。是故一切法無生無性。以無生無性故隨諸有相處處表示。然其執相義無所得。無實取性。是即真實。諸法無生亦復無滅。彼一切法皆同一相。此中如是同一相故。即一切法無染無淨。若言諸法有生有滅。當知皆從煩惱種子虛妄生起。若說諸法為無生者。彼說名為斷見增語。若說諸法為無滅者。彼說名為常見增語。是故應知諸法離言。不可說生不可說滅。一切法中若生若滅。實無少法而有所得。若能離彼二種增語。即一切法非斷非常。有性無性性自真實。此中無有少法是所得相。無有一事而實可轉。諸法雖生而無所有。是中亦復無實境界。智如虛空離諸有相。智與虛空皆悉平等。當知一切差別分別為煩惱網礙清淨性。真如無相離諸所緣。自性清淨有大光明。是故當知。諸佛世尊本真如性。是為佛寶。以清淨因示清淨法。開生正解自性任持。是為法寶。指真實道自體相應。是為僧寶。如是三寶皆無為相。非蘊等法。無所集無所有。無有相無分別。是故諸佛世尊住勝義諦。從如實道如實而來。故名如來。如實了知無我等法。是故現諸色相及功德法。從初發心修諸勝行得不退轉。乃至最後一生補處成等正覺。此所因者。從無垢真如現諸佛身。此所現身是方便生。宣說諸法然無說相。何以故。無性無所有故。識心清淨。是識即有諸所作事亦如是現。雖現無取而亦無說。以勝義諦不可取不可說故。即此無取及無說。性體自真實亦不可說。以不可說即無分別。無分別性是勝義諦。於勝義諦中隨事分別所有所有諸法聲。如是如是諸法說彼彼諸法無說相。諸法法性皆平等。諸法無我亦無自性。有性無性彼彼自性離有離無。而不可取亦不可說。此中如是若有若無。語義甚深離相而說。諸法無證相。此名正等覺。諸法離說相。是名真實說。無生亦無滅。諸法甚深義。各各諸境界。無我而無轉。外法不可轉。外法不可取。施戒等諸法雖說而無相。是故於一切法無所取相。即無所著。此中亦復無別作用。設有所作事亦說名為空。作用空故無實行相。無實行相中法無增無減。若於諸法虛妄分別。當知彼心執相中轉。起彼心故。是愚癡者著煩惱性彼非解脫。若不起彼虛妄分別。諸所作事皆悉寂靜。彼能如實而得解脫。無分別故心性常寂。是故諸法從緣而生。雖有所生說名為空。當觀自法而無有相。正等正覺作如是說。當知諸法無集無散無自無他。無有小法取相可得。如初亦如後初後相應。而彼真如性光明照。若能照達彼真如性。諸法緣生現而無礙。如幻所生亦如是說。此所宣說大乘出生。當知一切法若生若滅。非尋伺道而能知故。何以故。諸語義邊無所著故。彼真實性不可知故。是故現前無所取著。智者如實離諸言說。彼分別心說名為網。離分別故即得解脫。彼解脫心如空平等。如是所說是甚深法。若於此中如實信解。是大智者。彼信解心與三界等。是心清淨離諸塵垢。復能遠離一切染著。即於諸法無取無捨。一切執著愚癡皆悉遠離。彼能獲得十種自在。彼於自法覺了實性。無自性中亦無所住。於諸法中如實信解。如所信解如實而住。譬如虛空周遍無缺。彼一切法圓滿出生亦復如是。是法平等普遍一切。是中無法若來若去。無來去故諸法現前。知是義者通達佛教。一切生法悉無所著。異此亦復無別有法。此是大乘諸法要道。最上甚深如實而轉。識心淨故一切無著。與一切法理不相違。是故當知。一切執心盡處有法。彼法甚深非智所觀。非所了知。有無二處俱不可立。以是義故。諸佛菩提無能證者。無所證處。菩提法中無所安立。若能如實證自佛者。與一切法而自相應。諸法無因亦無所作。諸愚癡者思惟分別。若執無因又復不能集諸福事。起染著心感惡趣報。是故智者。於此甚深微妙法中。如實信解尊重恭敬。即得無量最上福聚。是名真實修大乘者。是故若人覺了此道。是如實道。是無著道。最上最勝。而能發生清淨信者。諸佛稱讚。有諸無智邪見外道。不能捨彼諸執著心。此甚深法不應為說。若為說者理不相應。  我所稱讚最上法  初中後善理相應  總攝最上真實句  甚深微妙不思議  集諸功德量無邊  普施一切眾生界   集諸法寶最上義論卷下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39 提婆菩薩破楞伽經中外道小乘四宗論   No. 1639   提婆菩薩破楞伽經中外道小乘四宗論   提波菩薩造   後魏北印度三藏菩提流支譯   問曰。外道所立四宗法非佛法者何者是。答曰。謂一異俱不俱。問曰。雲何言一異俱不俱。答曰。有諸外道言。一切法一。有諸外道言。一切法異。有諸外道言。一切法俱。有諸外道言。一切法不俱。是諸外道於虛妄法中各各執著。以為實有物故。問曰。何等外道說一切法一。答曰。言一切法一者。外道僧佉論師說。言一切法異者。外道毘世師論師說。言一切法俱者。外道尼犍子論師說言一切法不俱者。外道若提子論師說。問曰。雲何僧佉人說一切法一。答曰。僧佉外道言。我覺二法是一。何以故。二相差別不可得故。問曰。雲何二相差別不可得。答曰。如牛馬異法。二相差別可見可取。言此是牛此是馬。而我離覺我不可得。離我覺不可得。如我經中說。我覺體相如火與熱。二法差別不可得。問曰。雲何差別不可得。答曰。彼法不可說異故。譬如白疊不可說言此是白此是疊。二法差別如白疊。一切法因果亦如是。問曰。雲何毘世師外道說一切法異。答曰。所言異者。我與覺異。何以故。以說異法。問曰。雲何名說異法。答曰。如說此是白此是疊。此是天德。此是天德疊。我與覺異亦如是。此是我此是智故。問曰。有何差別彼法不可說一。答曰。譬如白疊此是白此是疊。如是一切因果各異。不可說一故。問曰。雲何尼乾子說一切法俱。答曰。言一切法俱者。如我與覺不可說一不可說異。復有異義可說一可說異故。問曰。雲何不一不異亦一亦異。答曰。如我與命用相有異方便異故言。如貪瞋癡等得言有異。譬如燈明得說言一得說言異。以有此有彼無此無彼。得言一。燈異處明異處。故得言異。如燈明因果白疊一切法亦如是。亦得說一亦得說異。故言俱也。問曰。雲何若提子外道說一切法不俱。答曰。不俱者。謂一切法不可說一不可說異。以二邊見過故。以說一異俱論師等皆有過失故。智者不立如是三法。問曰。雲何過失。答曰。若離白別無疊者。白滅疊亦應滅。若異白更有疊者。應有疊非白有白非疊。是故一異俱等法我俱不立。雖然一異俱等一切法不可得言無。答曰。此諸外道虛妄分別。是邪見相非是智相。皆是不善。此義雲何。又一等法虛妄分別。以不得言即彼法。彼法一不得言瓶。瓶一以瓶即是瓶故亦不得異法。異法一以不得言瓶共。疊一以瓶相異疊相異以異法離異法。異法不得一不得異。以異法不成異法。以異法不得言異法。若二法說一說異。彼二法應說一應說異。若不說一不說異者。此是虛妄分別。若彼二法是一者。不得言彼法是異。若無二者雲何言一。以彼法相待成故依世諦虛妄分別。第一義諦中無彼外道虛妄分別戲論過故。此是總答四種外道邪見之相。   自此已下別答四義。如是一一觀察迦毘羅憂樓佉等外道虛妄分別義不成就。此義雲何。言一切法一者。此義不然。以滅應滅。不滅不應滅。俱滅俱不滅此義雲何。汝向說我與覺相差別不可得如白疊。我破此義。何以故。以此義不與諸經論相應故。汝說諸法差別不可得者。此義不然。如手爪彼法二相差別不可得故。此明何義。如爪指掌名之為手。若異此法手不可得。如是白疊一不可得。何以故。無異法故。我覺一不可得。如是白疊一不可得。如手與指掌。若此滅者彼亦應滅。此義雲何。若白滅者疊應滅故。如截手即截指掌。汝意若謂白滅疊不滅者。此義不然。若疊不滅白亦不應滅。如截於手指掌應在如截指掌手亦應在故。汝意若謂青黃赤等唯滅白色不滅疊者。雲何言一。若不爾者青黃赤等色不應滅。不爾疊不滅者青黃白等色亦不應滅。   問曰。我青黃赤等覆白色而不滅白。此義雲何。答曰。疊亦如是覆疊而不滅疊。又此義不然。洗疊已還見白色故。疊亦如是。覆疊不滅疊。是故白即是疊。疊即是白。若疊滅者青黃赤白等色雲何見。若汝意謂白滅覆非滅疊應滅覆疊不應滅白。若爾有法滅覆有法不滅不覆。雲何言一。是故一義不成。已答外道僧佉論師一切法一竟。   問曰。迦那陀外道論師言一切法異者。我與覺異。以說異法故。此是我此是覺。如白疊此是白此是疊故。答曰。此義不然。以無譬喻故。如人說言。此是手此是指掌。彼人雖說此語不能說異法。是故不得言我覺異。如白疊以見世間有二種差別故。一者相二者處。相差別者。色香味觸不異相有異相故。處差別者。如穀豆等有白疊不異相有差別。如彼色香味觸。若不爾者有四種過。此義雲何。白滅疊亦滅。如彼色香味觸。譬如火和合燒瓶成赤色已又為青色。香味亦爾。若不爾者色香味觸亦不應滅。如彼白疊異不可得。若白滅者疊亦應滅。疊不滅者白亦不應滅。   問曰。此義不然。依彼法有此法。譬如畫壁依壁有畫。壁滅畫亦滅。畫滅壁不滅。我白滅疊不滅義亦如是。答曰。汝此譬喻事不相似。壁是先有畫是後作。而彼白疊起無前後。不可得言此白先有疊是後作。已答外道衛世師論師一切法異義竟。   問曰。尼揵子外道論師言一切法俱。迦毘羅等論師皆有過失。以說一異故。是故我說俱而不俱。譬如燈明。有此有彼。有彼有此。無此無彼。無彼無此。如有燈有明有明有燈。無燈無明無明無燈。異者能照所照。以燈異處明異處。是故說異。如我覺白疊等。亦得說一亦得說異。譬如白於疊中別處不可得言此是白此是疊。如世間此是牛此是馬等。白疊不爾。是故我不說異亦不說一。若一者白滅疊應滅。又若一者亦不應說赤疊黑疊等。是故我言得說一得說異。此義雲何。答曰。此義不然。如向說僧佉毘世師等過失。與此無異。以何等義僧佉一如向說。以何等義毘世師異如向說。雲何向說。如向說言。燈明一者燈即是明。明即是燈。此唯有別數而無別義。若爾燈亦應明。明亦應燈。若此二法。一者雲何異處。如手與指掌無差別。腳手有差別。手指掌無差別。若一者雲何言異。是故不得言一言異。此一異義不成。已答外道尼犍子論師一切法俱竟。   問曰。若提子論師言。僧佉等論師說一切法一異俱皆有過失。我若提子不說一切法一異俱。如我論中不許此義。唯許不俱。是故我無僧佉等過失。雖然不得說言無不俱。此義雲何。答曰。此義不然。以無譬喻故。以無譬喻者我說。世諦有如是法。第一義諦中無如是相。是故此成我所說義。此明何義。以無彼法即無此法無彼法體亦無此法體。以此法不成彼法。彼法不成此法。以此法畢竟非彼法。彼法亦畢竟非此法。以白非疊以疊非白。以滅不應滅。以一者即白是疊疊即是白。不爾者滅是滅。不滅者不滅。若爾雲何虛妄分別。彼法是一異俱不俱。若爾疊亦應非疊非不疊。白亦應非白非不白。以疊即是疊白即是白。是故疊非疊白非白。是故非白不得白。如是一異俱不俱皆是虛妄分別。唯有言說無有實義。如是我覺因果等義亦如是故。已答外道若提子論師一切法不俱竟。   提婆菩薩破楞伽經中外道小乘四宗論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40 提婆菩薩釋楞伽經中外道小乘涅槃論   No. 1640   提婆菩薩釋楞伽經中外道小乘涅槃論   提波菩薩造   後魏北印度三藏菩提流支譯   問曰。何者外道所謂涅槃。   答曰。外道所說涅槃有二十種。是諸外道等虛妄分別。如是等因能生六道。如來為遮是等邪見故說涅槃因果正義。何等二十。一者小乘外道論師。二者方論師。三者風論師。四者違陀論師。五者伊賒那論師。六者裸形外道論師。七者毘世師論師。八者苦行論師。九者女人眷屬論師。十者行苦行論師。十一者淨眼論師。十二者摩陀羅論師。十三者尼犍子論師。十四者僧佉論師。十五者摩醯首羅論師。十六者無因論師。十七者時論師。十八者服水論師。十九者口力論師。二十者本生安荼論師。   問曰。何者外道說諸受陰盡如燈火滅種壞風止名涅槃。答曰。第一小乘外道論師說。   問曰。何等外道說方名涅槃。答曰。第二外道方論師說。最初生諸方。從諸方生世間人。從人生天地。天地滅沒還入彼處名為涅槃。是故方論師說方是常名涅槃因。   問曰。何等外道說風為涅槃因。答曰。第三外道風仙論師說。風能生長命物能殺命物。風造萬物能壞萬物。名風為涅槃。是故風仙論師說風為常是涅槃因。   問曰。何等外道說梵天是涅槃因。答曰。第四外道圍陀論師說。從那羅延天臍中生大蓮華。從蓮華生梵天祖公。彼梵天作一切命。無命物從梵天口中生。婆羅門兩臂中生。剎利兩髀中生。毘捨從兩腳跟生。首陀一切大地。是修福德戒場生一切華草。以為供養。化作山野禽獸人中豬羊驢馬等。於界場中殺害供養梵天。得生彼處名涅槃。是故違陀論師說梵天名常是涅槃因。   問曰。何等外道說不見分別見常無常是涅槃。答曰。第五外道伊賒那論師眷屬作如是說。伊賒那論師尊者形相不可見遍一切處。以無形相而能生諸有命無命一切萬物。名為涅槃。是故伊賒那論師眷屬作如是說。伊賒那是常名涅槃因。   問曰。何等外道。分別見種種異相名涅槃。答曰。第六裸形外道論師說。   問曰。何等外道說見一切法自相同相名涅槃。答曰。第七外道毘世師論師作如是說。謂地水火風虛空微塵物功德業勝等十種法常故。和合而生一切世間知無知物。從二微塵次第生一切法。無彼者無和合者。無和合者即是離散。散者即是涅槃。是故毘世師論師說。微塵是常能生一切物。是涅槃因。   問曰。何等外道說身盡福德盡名為涅槃。答曰。第八苦行論師說。   問曰。何等外道說自性人命轉變名涅槃。   答曰。第九外道女人眷屬論師說。摩醯首羅作八女人。一名阿提□逆□□□□□□楫□臧k醣¥□□U□□□□□簾Si¥孥□□□□胥□□i¥嫥□□□c迦礡憧芺悀恁C提□礽□宅駾埤□穠奩槔飼哅□□□□□飼詳埤□榯觾委拏□□□翻駔鷺□□□委露□秩□□□□□露□稛棚活慼撲銦慼慼□飀□□履娀奐□□妧□□□奧□□□□楸□□□□□兩襐□妧□□□   問曰。何等外道說罪福盡德亦盡故名涅槃。   答曰。第十外道行苦行論師說。   問曰。何等外道說煩惱盡故依智名涅槃。   答曰。第十一外道淨眼論師作如是說。   問曰。何等外道說見自在天造作眾生名涅槃。   答曰。第十二外道摩陀羅論師言。那羅延論師說。我造一切物。我於一切眾生中最勝。我生一切世間有命無命物。我是一切山中大須彌山王。我是一切水中大海。我是一切藥中穀。我是一切仙人中迦毘羅牟尼。若人至心以水草華果供養我。我不失彼人。彼人不失我。摩陀羅論師說。那羅延論師言。一切物從我作生。還沒彼處名為涅槃。是故名常。是涅槃因。   問曰。何等外道說眾生遞共因生名涅槃。   答曰。第十三外道尼犍子論師作如是說。初生一男共一女。彼二和合能生一切有命無命等物。後時離散還沒彼處名為涅槃。是故尼犍子論師說。男女和合生一切物。名涅槃因。   問曰。何等外道說證諦道名涅槃因。   答曰。第十四外道僧佉論師說。二十五諦自性因生諸眾生是涅槃因。自性是常故從自性生大。從大生意。從意生智。從智生五分。從五分生五知根。從五知根生五業根。從五業根生五大。是故論中說。隨何等何等性修行二十五諦。如實知從自性生還入自性能離一切生死得涅槃。如是從自性生一切眾生。是故外道僧佉說。自性是常能生諸法。是涅槃因。   問曰。何等外道說有作所作而共和合名涅槃。   答曰。第十五外道摩醯首羅論師作如是說。果是那羅延所作。梵天是因。摩醯首羅一體三分。所謂梵天那羅延摩醯首羅。地是依處。地主是摩醯首羅天。於三界中所有一切命非命物。皆是摩醯首羅天生。摩醯首羅身者。虛空是頭。地是身。水是尿。山是糞。一切眾生是腹中蟲。風是命。火是煖。罪福是業。是八種是摩醯首羅身。自在天是生滅因。一切從自在天生。從自在天滅。名為涅槃。是故摩醯首羅論師說。自在天常生一切物。是涅槃因。   問曰。何等外道說一切物自然而生名涅槃。答曰。第十六外道無因論師作如是說。無因無緣生一切物。無染因無淨因。我論中說。如棘刺針無人作。孔雀等種種畫色皆無人作。自然而有不從因生名為涅槃。是故無因論師說。自然是常生一切物。是涅槃因。   問曰。何等外道說諸物皆是時作名涅槃。   答曰。第十七外道時散論師作如是說時熟一切大。時作一切物。時散一切物。是故我論中說。如被百箭射時不到不死。時到則小草觸即死。一切物時生。一切物時熟。一切物時滅。時不可過。是故時論師說。時是常生一切物。名涅槃因。   問曰。何等外道說見有物名涅槃。   答曰。第十八外道服水論師作如是說。水是萬物根本。水能生天地。生有命無命一切物。下至阿鼻地獄上至阿迦尼吒天。皆水為主。水能生物。水能壞物。名為涅槃。是故外道服水論師說。水是常名涅槃因。   問曰。何等外道說見無物名涅槃因。答曰。第十九外道口力論師說。虛空是萬物因。最初生虛空。從虛空生風。從風生火。從火生煖。煖生水。水即凍凌堅作地。從地生種種藥草。從種種藥草生五穀。從五穀生命。是故我論中說。命者是食後時還沒。虛空名涅槃。是故外道口力論師說。虛空是常。名涅槃因。   問曰。何等外道說見有無物是涅槃因。   答曰。第二十外道本生安荼論師說。本無日月星辰虛空及地。唯有大水。時大安荼生如雞子周匝金色時熟。破為二段。一段在上作天。一段在下作地。彼二中間生梵天名一切眾生祖公。作一切有命無命物。如是有命無命等物散沒。彼處名涅槃。是故外道安荼論師說。大安荼出生梵天是常。名涅槃因。   提婆菩薩釋楞伽經中外道小乘涅槃論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41 隨相論(解十六諦義)   No. 1641   隨相論一卷   德慧法師造   陳天竺三藏真諦譯   論中解十六諦   十六諦總問。為物有十六。為名有十六耶。答毘(防夷反)頗(判何反)沙(翻為廣解)師解。為物有十六故。立十六名。實有其體故稱物。經優波提捨(翻為離欲修善說)師解。名有十六。物唯有七苦諦有四。謂無常苦空無我。集滅道三諦各一。合為七。佛本說優波提捨經。以解諸義。佛滅後阿難迦旃延等。還誦出先時所聞。以解經中義。如諸弟子造論解經。故名為經優波提捨。毘婆沙復從優波提捨中出。略優波提捨。既是傳出故。不言經毘婆沙。今先依前釋屬緣故。稱無常有為法。無力不能自起。藉緣方起。如嬰孩小兒不能自起。藉他扶持方復得起。所言緣者。即是貪愛及業。必須具此二法。五陰方得生。業能生果。雖復能生。若無貪愛愛著應生處者。果亦不起。由如地水等能生穀牙。若無人功以穀子安置地中。牙終不得生。未起貪愛及業時。果則是無起。貪愛及業因緣和合。果方得生。生則是有。業力若盡果則謝滅。還復成無。即是先後。先後無繫屬於緣故。言屬緣故名無常。逼惱性故名苦。逼惱有兩種。一違逆逼惱。二隨順逼惱。若於佛弟子。是違逆逼惱。佛弟子於生死中恆生怖畏。經中譬雲。譬如燒利劍火光耀眼。人執之在側欲以相害。於唸唸中恆生大怖畏。佛弟子怖畏生死亦如此。此下是違逆義。而生老病死等。恆相逼惱故苦。若於凡夫是隨順逼惱。凡夫愛著生死。即是隨順義。如兄弟二人。兄甚愛弟弟恆惱兄。兄雖受惱猶自愛之。凡夫愛著生死。雖復受苦猶愛著之。故以逼惱性為苦。對治我所見故名空。凡夫執一切法言是我所。今明一切悉非我所。為對治此見故名為空對治我見故名無。我凡夫。執五陰等以為我。今明一切法悉無有我。為對治此見故說無我(此四是苦諦)。次釋集諦四名。種子法道理故名因能生果是種子法。具四義。是其道理。四義者。一種子破則不能生。如取種子磨之令破。雖具諸緣不復能生牙。貪愛等煩惱。亦是生果之種子。若為道所破。雖具餘緣不復能生果。二陳宿故。雖具諸緣亦不能生牙。以種子經時節久故。貪愛等生果。亦復如此。聲聞六十大劫修行。獨覺百大劫修行。佛三阿僧祇劫修行。三乘人在未發心之前。於一闡提位中起貪愛等煩惱。煩惱生業。業所感果。猶未受之。從修行已去多歷時節。功德智慧既轉深廣。映蔽先因力用衰弱。雖具餘緣不能生果。大有經說。九十八惑生一煩惱。一煩惱生九十八惑。如因貪具生九十八惑。皆能生貪。三失時故。雖具餘緣則不生牙。如春種則生冬則不生。因失時亦不能生果。如鴦掘魔羅。因無明斷二千命。死必應入地獄。而現身得成阿羅漢。先所作惡以時差故。雖具餘緣不復得生果。四因緣不具。雖不破不陳宿不失時。亦不生牙。如地水人功等因緣不具故不能生牙。因生果亦爾。雖未被破未經久時及失時。而因緣不具則不能生果。若眾生作業能牽生果。須具三事。一親近善知識。二有信向心。三作功力惡業。須三事對此求之。若無三事。因緣不具則不能得果故。醜陋經雲。若眾生願生人中而作業。因緣不具故。乃於畜生等中受果。若作惡業應於畜生等中受生。因緣不具。乃於人中受果。如阿羅漢。雖具有諸業。以斷煩惱盡業。無煩惱為伴故。則不能牽生。又如中滅阿那含。用業已盡。而貪愛未盡。不得受色界生。生在中陰中。又如得初果。竟起修道所滅煩惱。煩惱生業。雖具業煩惱。由斷見道所破煩惱故。不復得用新業受生。世間種子法。必須具四種道理方得生牙。貪愛及業為種子法亦爾。必須具四種道理方能生果。生果故名因。問業及煩惱。何者正為種子。答煩惱為正。煩惱生業。業不能生煩惱。煩惱是本故。又有業無煩惱。必不能牽生。有煩惱無業。由得中陰生。   二顯現故名集起。顯現有兩義。一貪愛與業相應。令果得生。未生時果。未現生時則顯現。二貪愛能顯於境界。境界實是鄙惡。而貪愛轉心。謂境界為好。即顯現境界令好。如一女人。三識往觀之。凡夫見之謂為可愛之境。虎狼觀之謂是可食之物。聖人觀之謂為骨藏。謂為骨藏。此是稱境而知。謂為可愛可食。並由貪愛顯現此境故爾。由貪愛顯現。應生處境。於中起染著故。業得生果。若無此二顯現。果則不得生。明此兩種顯現。為釋集起義。外道謂一切法唯有一因生。言自在天。一因生一切物。今為破此見。明眾緣集聚方能生果。雖復眾緣集聚。若不能令果起。亦非因義。集聚而令果起方得是因。二種顯現亦明集聚義。亦明令果起義。故以顯現釋集起。如窯師埏埴繩水等。眾緣聚集共生一瓶。能拔出果令成就故名緣。因直感果令起。緣則能令果生。使一期報得具足成就。次釋滅諦四名。五陰盡不生故名滅。此據果報為語。現在五陰盡。未來五陰不生故名為滅。今取滅名目無為體耳。滅諦自以無為為體。不取五陰滅。不生為體。五陰滅不生有三世。滅諦體是無為。非三世法。五陰滅不生。有三世者。如舍利弗目揵連等五陰。是過去滅不生。凡夫五陰則於未來方滅不生。若現在聖人五陰。則是現在滅不生。無為法中無五陰。五陰不於此中生故。用盡不生義以目無為。又五陰若盡滅不生時。方證得此無為故。以盡不生義。目無為故。名無為為滅。能滅三火故名寂靜。三火有兩種。一欲瞋癡為三火。此三有三義故名火。一能燒眾生一切善根。二此三煩惱能使心熱。即有燒心義。三能然三界故名火。此三煩惱遍三界中。從六塵六根六識生。此煩惱根塵識皆是有流。由此三煩惱故。不得安樂。三煩惱如火能然。根塵識如薪是所燃。問上界無瞋。今那得言有瞋耶。答凡夫生上界者。具有見諦煩惱。在上界非無之。但不得起故言無。今言有者就理為語。二以三苦為三火。此三苦能燒眾生。令不得安樂。若欲界則具三苦。色界則具壞行二苦。無色界唯有行苦。三苦即是三災。苦苦是火災。壞苦是水災。行苦是風災。有此二種。三火則喧動。以滅此二種三火故名寂靜。無三繻G名妙。三籅怴C謂生老死為三苦。此三苦平等遍三界中故。偏說此三苦為三禲C三界皆有生故有生苦。若欲界則有頭白面皺之老。六天及色界乃無此老相貌。亦有改異義。如采畫始時則分明可愛。久則采色歇薄。上界色身亦有此義。即名此為老。無色界心亦有老。果報將盡之時。心用改異。昔時定心堅固。將終定心劣弱。恆欲退墮。故三界皆有老苦。三界皆有終盡故。皆有死苦。所以名此為籅怴C凡夫之性恆求安樂。所以修世俗善望得樂報。而此三橫災。使其受苦故。名三苦為三禲C無為之中無此三禲C故名為妙。問上界生時自不苦。何故名為苦耶。答未必生苦。受故名苦。生是苦本故名為苦。無為不生所以無苦。生死有生所以有苦。故名生為苦。如地獄是處所之名。處實非苦。但處能生苦故。名地獄為苦。問生苦三苦中是何苦。耶答若是苦受生是苦。苦若樂受生是壞苦。捨受生是行苦。欲界生具有三苦。色界生具二苦。謂壞苦行苦。無色界唯是行苦。老苦亦具三苦。若轉樂為苦。則是苦苦。若轉苦為樂。轉樂為樂。則是壞苦。轉樂為捨。則是行苦。約三界類。此死苦亦具三苦。類前可解耳。問經中說有幾苦耶。答說有無量苦。此間所說八苦。以外分別。復有諸苦。但止說七苦耳。舊八苦中不說病苦。說七苦竟。言等等餘諸苦。所以不說病苦者。病苦唯在欲界人中。近不遍欲界天中。故不說之。天中所以無病苦者。病從內外緣生。外謂寒熱不平等飲食不調適故。致病苦。內者或行多令四大弱。或坐多令四大弱。四大弱故成病。上界外無寒熱不平等飲食不調適之緣。內四大既強。無有行坐過差之緣故。不得有病苦。曲解亦有病義。六天作欲事。或三日不食。乃至七日。不至七日則死。未死之前四大弱。亦得名病苦。問餘四苦雲何。答五陰若通三界。求不得愛別離怨憎會。此三苦上二界定無。以名自住果報。無有雜住一處故。無此三苦。欲界六天則具有之。下品諸天願樂上品不得故生苦。即求不得苦。與阿修羅鬥戰。即怨憎會苦。鬥戰不如。為阿修羅所縛所破。即愛別離苦。解脫一切失故名永離。一切失者。是因緣果報。因是煩惱緣是業。所受五陰是果報。此三是過失法。究竟解脫此三。非暫時解脫。故名永離。問煩惱何故稱因業為緣。答煩惱是種子。正能牽生故名因。若無煩惱雖復有業。則不能牽生。若無業有煩惱。猶得生中陰。若煩惱盡業雖得莊嚴果。終由煩惱生業故得果。次釋道諦四名。於中行故名道。凡有兩釋。一雲盡無生智是能行。戒定慧是所行。從苦法智訖道比智。十二心皆斷煩惱。是盡智。第十三心。是無生智。戒有有流本是有流。由兩智行之故。成無流定。亦如此智有三種。謂聞思修。修慧亦有有流無流。亦由兩智行之。故成無流。盡智行之者。苦流智現前。具八分聖道。戒定本是有流。今為盡智行之。故成無流。盡智有二種。一是正見。二是正思惟。同觀無常而有粗細。正見細見思惟粗。而此二互得相生。若以正見為盡智。亦得言使正見成無流。終是比盡智令智慧成無流。如此明義。則一時中為盡智所行故。令戒定慧成無流。以異性故得同時。乃至阿羅漢悉如此。若還以正見望正見。正思惟望正思惟者。則不得同時。必以前正見使後正見成無流。正思惟亦爾。一時中不得並有。一性兩法故。若如此明義。則異時明智慧。為盡智所行乃至阿羅漢悉如此。為無生智所行。乃至阿羅漢悉如此。為無生智行故。戒定慧成無流者。見諦有後十心。後十心屬果。若須陀洹人。作十二心觀者。則是無生智。使同時戒定慧及異時慧成無流。問苦法見即是無生智。何不說之耶。答苦法見若形待苦法智。亦得名其作無生智。若望苦類智者。其復為苦類智。作本斷上界煩惱。復屬盡智。既不定。是無生智故。悉屬盡智。唯第十三心定故。可說為無生智。第二解言。戒定慧為無流心所行成無流故名道。則以無流心為能行。戒定慧為所行。盡無生智是助心法故。前解異後釋。言於中者。於戒定慧中與理相應故。名如者。若通論則與四相應理相應故名如。若別論與不斷不常中道理相應故名如。如是得理之智。若以邪思惟不如破之。不能使其成不如故名如。   正見所作故名正行。若聲聞人聞正師說正教。從正聲名生正聞。正聞生正修。作如此次第習學。名為所作。若是獨覺及佛。則從正思生正修。無有從正聲名生正聞義。以此兩乘根利。自能思惟得悟。問獨覺及佛。根本悉經聞法故。得生思惟修慧。何故無正聞生正思耶。答宿世非不經聞。今論即事。非是憶昔所聞乎。時師作此說。依此說依此而生思慧。直端然思惟自得悟理。聲聞則必依師語思惟之。永過度故名出離。有兩解。一解言。由邪思惟故生煩惱。煩惱生業業生果報。此等皆是不正思惟故。若生無流智慧。智慧生戒定等。皆悉是正。正與不正相反。正即過度不正。非暫時過度。及是永過度。又一解。煩惱是倒。智慧是不倒。倒與不倒相反。不倒永過度倒。前解則廣。後解則略。故有異用。前家又一解十六名言。非永法性故名無常。若無為法本來是有。永無有生永無住滅。有為法暫生暫住暫滅。此法性爾故名無常。從無明生故。苦者不解世間事故。苦近不解世間事。已自是苦。況不解真實甚深理邪。彌是大苦無明根本。是苦由無明故。受生死報故。生死無處不苦。中間人所離故名空。六根是中間。佛自以聚落譬六根。今言中間如聚落之中間。我人不在此中間故。言人所離。以為我人所離故名為空。不自在故名無我者。自在有兩義。一不依他故名自在。若不由他生住滅則是自在。二者隨意所作故名自在。若欲令火冷火輒冷。欲令水不濕水即不濕者。此則是自在。一切有為法依他故。有生住滅。又不得如意。若有神通能轉變者。終須依定等修學方有此用。既不免依故無自在。既無自在故無有我。來道理故名因。今次第舉譬釋之。以種子為譬。如有種子不藉餘緣自有生樹之力。樹猶未生而種子既有。能生力能令牙等後時來。現在業分為四分。初分者。當作善惡業時。不藉餘緣。便自有能感果力。果至命終猶在未來。業既有能感果力。能令果後時來。現在有能令來之道理故。言來道理名因。出道理故。名集起者。種子本能生樹。樹牙莖枝葉等。本在未來。今以種子內土中。藉地水等外緣方得出牙。牙纔起現在種子即滅。業亦如此。本能感果。果在未來。現在報既盡。先受中陰生。中陰生纔起業。初分即謝。業有能出中陰之道理。必須因緣聚集。中陰果方生故。言出道理。故名集起。行度故名生處者。牙先出現在。從牙生莖。從莖初訖至未生華。以來名為行度。行者漸漸增長。度牙位莖纔生牙。便謝業亦如此。先受中陰牙。捨中陰牙。受正生從柯羅邏初。至第七分之終。名為行度。漸漸增長故名行過。中陰位故名度柯羅邏。纔生業第二分便謝。柯羅邏等次第生故名生。此生從業生故名業。為處故。言行度故。名生處業。第三分自用強。若無業用。雖有餘緣生果。終不得起。   所依道理故名緣。莖先漸長猶未生華。從生華以去至結子。子又生未來樹。皆名所依道理。華果等皆依此位種子。而得生華。纔生種子。第三分便謝。業亦如此。從柯羅邏初。至第七分。未能作生死因及解脫。至六根具足第二剎那已去。能造生死解脫。因此位是業第四分。此第四分初以去。若苦樂若惡若善。皆依業第四分。業第四分。是依道理故名為緣。業第四分纔生。業第三分便謝。業第四分。自用亦強。果既已生。藉餘緣義則弱。正由業用故果得具足。若業第二分感中陰生。因緣俱弱。以貪愛為因。業為緣。二事俱弱。不可以種子全為譬。止少分為譬耳。當作業時具能感此四位。果逐時節有異。有此四種。約此位故。分業為四分。問一業那忽俱感此果耶。答就一剎那明一業。亦得義分為三分。前分後分弱。中分明強。弱感中陰。強感生果。若無流業則初強後弱。問業生果與種子若為異耶。答此義不同。若依薩婆多等部。明有為法皆剎那。剎那滅者。一種子。且據十剎那為語。若當分論相生者。第一剎那能生第二剎那。第二剎那能生第三恆鄰。次明相生。第一生而即滅。不至第二。豈能生第三耶。若就向分因。約相續為語者。第一剎那同分因。即能生第二剎那。以去乃至華實同分因攝。此業果在未來。第一剎那滅。第二剎那。同分即攝。第三剎那以去果在未來。後去次第類此。若無第一剎那種子為本。則不得有第二第三剎那。次第相續故。初一剎那種子。以得說其能生。後諸果言同分因者。種子四大即四分。同能生一果故有此名。不如業有同隨得攝其因果。若正量部。色不唸唸滅。有暫住義。種子未生牙時。只是一種子耳。若當分論生果。正生牙果。若約相續。亦有生莖葉等義。後去類皆如此。業則不爾。業雖自滅。有無失法在。攝其果令不失。今且據戒善為語。戒有根本。根本有前方便及正方便。前方便有三事。一大眾和合許為受戒。二正乞戒。三時節。時節者。要期盡形壽息一切惡。正方便者。師為其說。一白三羯磨。至第三羯磨竟。即得護身口善。此善即是戒。以要期心等緣攝之。以此為根本。盡形壽不滅。從此後相續恆流。若中間作罪。戒則不復流。若懺悔竟則還復流。言流者。從根本流出一剎那戒善。所流出者。亦生即滅。不從此剎那戒生第二剎那戒。還從根本流出第二剎那戒。如此後生者。能從根本流出。若是薩婆多義。有同隨得繫之戒善。生雖謝同隨得繫。其住在過去。繫果在未來。若正量部戒善。生此善業。與無失法俱生。其不說有業能業。體生即謝滅。無失法不滅攝業果令不失。無失法非唸唸滅法。是待時滅法。其有暫住義。待果生時其體方謝。若是定戒。皆有隨根本相續流義。佈施物則隨物在善恆流。若無流善不能得果。無有無失法與善俱生。無有出在餘心無流善恆流義。問業與無失法俱生。同是有為法。業體何故滅。無失法不滅耶。答善是心相應法。故生而即滅。無失法非心相應法。故不唸唸滅。薩婆多義同。隨得亦唸唸滅。但非心相應法。種類自相續不斷。問佈施善恆流定雲何。答身口是業體。以相貌為身業。以語言為口業。運手捉物。或取物或擎物與前人。此即是相貌。即以此相貌為身業。發言呼取某物施某人。此語言即是口業。發起身口業緣有三種。一三善根。二從三善根生正思惟。三從正思惟生作意。謂作施意。若總論用。此三緣發身口業。近論正是作意。發身口業。言佈施者。以三緣發身口業故名佈施善。菩薩默念而雨寶。意業亦是施業。田有三種。一福德田。如佛及菩薩等。二恩養田。如父母等。三貧窮田。即飢寒眾生等。若施福德田。則無癡善根多。若施貧窮田則無癡瞋善根多。對貧窮眾生。必起慈悲故。無瞋善根多。一時中乃具三善根。隨所對田故。不無多少之異。施復有二種。一恭敬施。二利益施。若恭敬當施時善生。施竟則善不復流。所以爾者。如佛已涅槃。為恭敬佛故。以衣食等供養。又如世人。以衣食等供養過去世尊。亦有恭敬故。既無人受用此物故。善不得隨事而流。二利益施者。為利益前人四大。以前人受用此物。四大增長故。為利益而施者。善則隨三事恆流。三事者。一三善根。二餘物。三眾生。三事中若一事不具。善則不復流。如餘物雖未盡。眾生猶受用之。而施主已死。或起邪見斷善根。善無復根本則善不復流。若施主生存。善根不斷。能受用人未滅。而餘物已盡。善亦不復流。若施主不斷善根。亦不死。餘物又未盡。而能受用人已謝滅。無復人受用之。善亦不復流。餘人雖用。非施主本心所期。唐自受用善終不資。若檀越施心通普。此則隨用。皆有善資故。為福田者。受他施時。須將其約。若聽隨意用。則隨所迴施。傳傳生福則無窮。若不爾者。輒迴與他。乖施主心。迴施人非但無福。亦更招罪。乃至後應墮惡道中更相報償。此不容易故宜慎之。問斷善根竟。善既無復根本。雲何得更生善耶。答此應更作兩。問須陀洹初道無流。無有無流種類為根本。何得以阿羅漢退起修道所破煩惱。煩惱無不善根為本。雲何得生耶。答生有兩種因。一先生因。二俱生因。先生因即是三善根。未作善時先有此善根。能生所作善。故名先生因。俱生因者。即是作意思擇故善生。只思擇時是善生時。故名俱生因。若善根未斷。作善之時從兩因生。若善根已斷。作善之時。則唯從俱生因生。若善生時還復接三善根。令與善心得相應。斷善根非是善根。體都滅盡。直以邪見隔之。無復有善心。與其相應名之為斷。若無流道生者。有流善根體則滅。須陀洹初道無流。爾前未有無流善根。唯從俱生阿羅漢退起煩惱。三不善根已盡。亦但從俱生因生。問小乘佛受施食。食此食時作便利不。答佛無便利。佛頷下兩邊向頸。各有千筋。受一切食味。食下至此便變為血肉。故無便利。轉輪王有兩解。一雲有便利。一雲無有。三乘同凡夫。亦有便利。若六天食名須陀。須翻為善。陀翻為貞實。此食精妙。亦不成便利。   無共繫義是滅義。共繫淨盡故名滅。例前止應有後句。而有前句者。天竺雲尼盧陀。此一名有十義。覆亦名尼盧陀。蘭亦名尼盧陀。滅亦名尼盧陀。今示說滅義不說餘義故。以初句分別之。中阿含中有解繫縛。經雲佛語比丘。貪愛在汝眼中。汝須滅之。若滅貪愛。汝眼亦滅。因眼對色生貪愛。共繫縛識。貪愛即煩惱繫縛。眼及色境界是繫縛。若滅貪愛繫縛。眼等繫縛亦壞滅。經譬之雲。如以鎖鎖繫人置牢獄中。鎖是一繫縛。獄是一繫縛。若打除鎖。又燒滅獄。則離二繫縛。兩縛共繫眾生故言共繫。解脫貪愛故言淨。解脫境界故言盡。此即是除無餘涅槃。貪愛滅是有餘涅槃。境界滅是無餘涅槃。眼既如此。耳鼻等悉然。三有為相解脫故名寂靜。三有為自有二種。一以三世為三有為相。二以生老滅為三有為相。所以不明有住者有為法。無住住是無為相故不說之。由邪思惟故起煩惱。煩惱生業。業生果報。既有因果相生故有三世。無為法無因果相生。故無三世。有為法本是無故有生。有生故有老滅。無為法本有故無生。無生故無老滅。有為法具有二種。二相喧動故非寂靜。無為法解脫此二種。三相既無喧動故名寂靜。就一煩惱有一解脫。九十八煩惱。即有九十八解脫諸法本來不生。不生即解脫。眾生顛倒故。於色等而起貪著。因貪著生業。業生果報。煩惱貪著色。不能稱所對無為之理。所對無為。即是此貪愛若被斷。即證得此無為故。九十八惑。有九十八無為業及果報逐。煩惱無別有無為。   真實善故名妙。善自有四種。一真實善。二自性善。三相雜善。四發起善。真實善者。即是涅槃。生死是惡法。涅槃無惡不從因緣生。故名真實善。自性善者。即是無貪無瞋無癡三善根。此三善根不藉餘緣。性能對治貪瞋癡三惡。涅槃無三惡。其與涅槃相稱故名為善。譬如三藥非藉餘緣。性能治病。油能治風。蘇能治熱。蜜能治淡。三相雜善者是意業善。由與三善根相應故。生信智等善。信智等生時。心及助心法。與三善根相應。悉皆成善。未雜之時。三善根各能治一惡。心及助心法。不與三善根相雜。則無治惡用。相雜之時。則能備破諸惡。如眾藥未相和雜之時。各能治病。和雜以後。則無所不治四發起善者。是身口善。身口本無善。由意業善。發起身口故。身口生善。譬如水本非藥。以藥內水中而煮之。由藥發起水使水亦成藥。三善根皆由隨順真實善故得成善。惡是粗法。無為無惡是真實善。故名妙好。問心及助心法與三善根相應時。一時中具與三善根相應不。答一時中具與三善根相應。如信智等現前時。此心得理即是無癡。貪瞋不起即是無貪瞋。問心及助心法與三不善根相應時。一時中具與三不善根相應不。答噁心現前時此心乖理。恆與無明相應。苦與貪相應時。不與瞋相應。以惡性相反故。問三善根是心法不。答非心法。故有時不與心相應。如僧祇等部說。眾生心性本淨。客塵所污。淨即是三善根。眾生無始生死已來有客塵。即是煩惱。煩惱即是隨眠等煩惱。隨眠煩惱。即是三不善根。由有三善根故生信智等。信智等生時與三善根相扶。故名相應。由有三不善根故。起貪瞋等不善。不善生時與三不善相扶。故言相應。若起邪見斷三善根。三善根暫滅非永滅。後若生善還接之令生。若斷三不善根者。斷則永不生。最勝息故名永離者。如人處在怨賊之中。則不得安息。若斷離怨賊。離之未遠。乃有安息義。非最勝安息。若都出其境界者。方是最勝安息。內合亦爾。若在煩惱怨賊中。則都未安息。若雖復稍斷。斷之未盡乃有安息義。非最勝安息。斷之若盡。永出煩惱外。方是最勝安息。阿羅漢煩惱都盡。永不復生。是最勝安息。須陀洹見諦煩惱都盡。永不復生。亦是最勝安息。   為對治邪道故名為道。九十六種沙門。皆行邪道。所以稱邪道者。行此道者。去無所至。故名邪道。若行戒定慧正直道者。得至涅槃。為對治邪道故。說戒定慧為道。又解言可覓故名道。如人期心欲至一方。先須覓道路。若欲求解脫。須先覓出世道。戒定慧是可覓之處故名道。對治非如故名如。有兩解。一明對治非如理。二明對治非如行。四倒與理不相應。即是非如。以常樂我淨置生死中。以無常苦無我不淨置涅槃中。今觀生死是無常苦無我不淨。涅槃是常樂我淨。與理相應即是如。問小乘涅槃雲何。得是我耶。是我則一切法不皆是無我。答小乘明一切法中無我。故名無我耳。涅槃有體。有體即是法我。對治行不如者。外道有常見斷見。常見者。計我不滅於未來受報。為未來報故。於現在修苦行。凡有十一事。一永坐。恆坐不起。二大發行。不住不避山谷險難而漫行。三不食。斷食自餓。四長倚。恆立一處。五隨日仰頭視日。朝則東視隨日上落視之不懈。六五炙。當晝大熱以日炙頭。四邊然火以炙身。七眠刺。取刺置一處。以眠其上。八投巖。九赴火。十投水。十一供養諸天。自挑出筋。為琵琶弦彈之。而預供養諸天。斷見者。謂身滅我亦滅。無有未來現在。恣心所作造種種罪。此行並不與正行相應故。名不如行。今觀不常不斷。離二邊行中道。與涅槃國相稱事故名正行所以呼涅槃為國者有二義。一大力人所鎮故。大力人即是佛。及獨覺阿羅漢。證得涅槃無有過失。故言鎮。二怨賊不侵故。涅槃之中永離煩惱。即是不侵。不種事有三義。一不肯去。二僻路。三疑路。若起我見者。以生死為極處。不復進求涅槃。即是不肯去義。雖欲進求而修戒取。即是僻路。於無流八定及有流八定。不知何者是正。即是疑路。若修無流慧。分別是非。即除疑路。既除疑路。亦除僻路。不著生死。即除不肯去。修無流慧。能除我見戒取疑等煩惱。涅槃無煩惱。即是與涅槃相稱事。此事不邪故名正行。對治一切怖畏是名出離。一切怖畏者。佛問波斯匿王。有人說。有大山從東方來下。歷地上際日輪。如是次第明有人說。餘三方有大山來。汝今欲作何計。王答佛言。世尊。此不可以愛語而得卻之。不可以佈施而得卻之。不可作怖畏事而得卻之。不可興兵而得卻之。非此四方便所。如我今唯當一心急修八分聖道以求出離耳。   佛又問。如有火來爛汝頭燒汝衣。汝為當先須滅火。先須修八分聖道耶。王答言。世尊。火燒我頭及衣。我若滅火乃是暫時得免苦。非是永免。若修八分聖道則永離苦。我當先修八分聖道不先滅火。四方山即譬老病死愛別離四苦。老苦能壞少壯。病苦能奪強健。死苦能傾壽命。愛別離苦能乖富樂。前來皆是出異義。天親所執同經優波提捨師義。◎   ◎論主雲。如我所信所解。今當說之。有生有滅故名無常。有為法有生滅故。不得是常。生即是有。滅即是無。先有後無故是無常。生何故非常生。滅何故非常滅。而言生滅是無常耶。解言。生壞於滅故滅非常。滅復壞生故生亦無常。相違性故名苦。五陰是苦聚。恆違逆眾生心。令其受苦。眾生無不愛所受身。以衣服飲食種種將養。而其不知此恩。恆生諸苦違逆眾生心。於衣食增減之間。恆生苦惱。欲令得安。所以坐久則生苦。厭坐須行。久行又生苦。如此四威儀中恆相違逆。所以恆違逆眾生心者。由所緣境界非真實故。違逆生苦。體所離故名空。一切諸法皆是假名。有名有義而無有體。和合能生是因義。於和合中以立因名。所生是果義。於所生中以立果名。而因果無體。何以故然。根塵和合能生識。離根塵外。豈別有因體耶。和合故說識生。離和合外。豈復別有識體生耶。有因果無能作能用。無有因果。是有因果名義。無能作者。因無體無真實能作。無能用者。果無體無真實。能受用苦樂名義。中無體即是體所離義。故名空。無自人故名無我。佛說有法不出十八界。若言有我。是何界所攝。若十八界不攝。故知無我。此破跋和弗多羅可住子部義。其救義雲。我遍十八界中。豈可令別為一界所攝耶。其所執我言。不一不異。是不可說藏。今更破之。如眼根與色塵是所緣。眼識是能緣。緣根塵故生識。今先就所緣中破之。我遍在根塵中。為一為異。若其異者。則應所緣。有根塵我三法。佛何故止說二不說三耶。若言有我異於根塵。而佛不說為所緣者。此我則無用。又若言異根塵者。汝說不異義此則壞。若言我與根塵一。則唯有根塵。何處有我。則汝說不一義又壞。次就能緣破之。我與識為一為異耶。若異則能緣有二種。謂我及識。若有二法。佛何故不說耶。若雖有而佛不說。則我無用。又汝說不異義則壞。若我與識一。識從緣生。既是有為。我亦應是有為。汝立我非有為非無為。此言則壞。又汝言不一。此言又壞。若破外道計我者。外道立我義。以四智證知有我。一證智。二比智。三譬智。四聲智。以此四智證知有我。外道有斷常二見。若是斷見者。謂即此身是我。故身滅我亦滅。既即身是現見有身。即是證智知有我。若見出息入息等五種是我相。既見其相則知有我。此即是比智知有我。若見自身有我。知他身亦有我。即是譬智知有我。聞聖師說有我則知有我。是聲智知有我。若常見者。則唯比聲二智知有我耳。常見者言。鄰虛及我不可見。非證智所知。復有常見者亦言。我是證智所知。其說眼中之白精是月。白之中間赤精是日。赤之中間青精。言是空。青精中人子是我。我則常。此亦可見故。是證智所知。月是母造。日是父造。空是自在天造。我非因造故是常。所以名青精為空者。若覆之則不見知其是空。天親次第破之。證智所知不過七法。即是六塵及識。六塵及識並非是我。豈得為證智所知耶。比智所知者。如眼色空作意等因緣。生眼識。識即是明用。既見其有用。比智知必有眼。我無別用。以何義比知有我耶。譬智者。如見家牛形容。譬類知野牛形容。狀亦應如此。我既非證智所知。亦非譬智所知。聲智者其執我。是聖師說言有我。我信聖師聲說。故立有我。此亦不然。汝師有斷常二說。若如跋婆梨柯。阿賴伽也(揚荷反)。優樓迦(腳何反)等三外道。起常見執言有我說有未來。若是訶梨多聞。陀阿輪羅耶那等三外道。起斷見執言無我不說有未來。汝師所說有無自不定。豈可以此為證有我耶。言無自人者。計我者言。我是五陰主。獨居五陰中。譬如國王。國是自己所有不與他共。今明五陰無主故言無自人。故名無我。問外道明我有何用耶。若有用則可以比智知。答其說我外相有五內相有九。此是優樓迦等作此執。外相有五者。一出息。二入息。三瞬。四視。五壽命。具此五相故知有我。五相即五用。今破之。若以前四相知有我者。如卵無前四相。豈有我邪。其救義雲。雖無前四相。有第五相則知有我。又破之。壽命必與身相接。汝明我得解脫時。我則離身。我離身時則無復壽命。豈得以壽命證知有我邪。內相者其說我是常。心是鄰虛。心亦是常。別有法非法。法者是善。非法是惡。法非法能令我心共合。我心共合生九法。從我心生覺。能覺知故。從覺生苦樂。從苦樂生欲憎。於樂生欲。於苦起憎。從欲憎生功力。作功力欲滅苦求樂。從功力生法非法。若常見者。計有未來故。於現在修諸苦行。名之為法。若斷見者。計無未來故。於現在恣心造惡。名為非法。從法非法生修習。修習既熟其用速疾。修疾即是因力。修疾故能疾憶念過去事。由別有法非法合之。故九法中生法非法。有時作善。有時作惡。別有法非法。凡有五種事。一能使火上昇。二能使風傍行。三能使地水沈下。四能使鄰虛和合。五能使我心和合。外道說有二災。一中間災。二火災。中間災者。凡經三百千拘胝。即是三百千拘胝劫。一百千拘胝火。一百千拘胝水。一百千拘胝風世界。於火災時。世界一劫減一劫生。水風時亦爾。滅則粗塵滅。本鄰虛相離而住。生則是法非法使其共合。法合為善道。非法合為惡道。本塵既合。從此增長。更生諸塵。故成世界。我心亦逐外塵離合。度三百千拘胝。中間災滿。至火災時。復經三百拘胝。世界一向滅。本塵一向相離而住。我心亦一向相離而住。則我暫時解脫。度三百千拘胝火災滿。法非法復使其共合。問火何故上。風何故傍行。地水何故下。答火能成熟物。若火不上昇。眾生則無以得成熟飲食等物。又火有光明。主於智慧故。在上自在天。身備有六道。從心向上是人天。從心下向至臍。是阿修羅及鬼。從臍下至足。是畜生及地獄。人天光明有智慧故在上。火有光明主於智慧故在上。風若不傍行。眾生則無以得去來。如船在海。風若沈下上昇船則不得進。由風傍行故有去來。地水若不在下。則眾生無依處。地水闇生惑。惑屬地獄畜生。故在下。地獄畜生闇而有惑。故在下地。地水闇生惑故在下。為欲永得解脫故。修戒施苦行定四法。從四法生正法。正法者是其得道。從正法生樂生智。智樂者受天中樂果。智慧若後時斷法非法。我與心則永相離。九法永不復得生。則永得解脫。若破我見及鄰虛。此執自壞。論雲。愛慾有四種。一執我。是不分別愛慾。二執當我。是不分別更有愛慾。三執當我有勝劣是分別更有愛慾。四結有相接愛慾。今且次第釋之。第一執我者。於現在執言身中有我。而不分別。執一陰為我餘陰非我。亦不分別。五陰都非我。而於我生愛。於我所色香味觸等境。生染著心故名欲。我及愛是見道所破。欲是修道所破。第二愛慾者。常見者。謂我不滅得至未來故名當我分別。不異向釋未來。言更有我。於更有我生愛。於我所六塵生染著。故名欲。第三執當我。如向釋。亦不分別有勝劣。是分別者。分別未來我。或受苦或受樂。或於上地生。或於下地生。此即是勝劣義。更有愛慾不異向解。第四愛慾論文乃不說執我。亦是執我愛慾。執我無分別不異向解。謂我不滅得至未來。於未來生處起染著故。推此身即愛後身結。前後二有命相接不斷故言結。有相接愛慾不異向解。論雲。經中佛說。五陰者以愛慾為根本。愛慾為集起。愛慾為生處。愛慾為緣。經中復說。愛慾有四種。論更次第列前四名。後乃釋之。釋因雲。第一愛慾。是五陰初根本故名因。如種子與果者。根本是因義故初。引經言以愛慾為根本。即是愛慾為因。今以根本釋因義。言初根本者。先於現在執我生愛慾。此愛慾即有感未來果力故名初。如有種子。便有生果之力。故言如種子與果。   釋集起雲。第二愛慾者。是五陰集起。能令當果來故。譬如牙等與果者。第二愛慾。緣未來有我及諸塵生。以愛慾共和合。能令當果來現在故。名愛慾為集起。由如牙乃至華能生實等節等莖葉及華。果即是實。釋生處雲。第三愛慾者。是五陰生處。能生五陰勝劣。譬如果與田水土等。故有香味力變熟。感德者。第三愛慾。分別未來有勝劣故。受報之時有昇有沈。由第三愛慾。使未來勝劣報得生故。名第三愛慾為生處。第二誓以實為果。今言果亦取實為果。果已生田及水土等。為果作緣。增長其香味等。田等有肥瘦等諸力用不同。果於中生香味等。隨緣有異亦爾。隨愛慾分別故得果。有勝有劣。香依正量部及外道立義。謂有三種。一香二臭三平。平者無香臭。若是餘部止有香臭。無別餘氣。而香臭各有二種。一增。二損。如麝香。人若嗅之則增鼻鄰虛塵。蟲有聞此香則損鼻鄰虛塵。糞等臭。人若嗅人損鼻鄰虛塵。豬狗嗅之則增鼻鄰虛塵。味有七種。謂甜苦辛酢鹹澀灰汁味。澀者如生查等。灰味私謂只應是淡味耳。力者有十種。即輕重冷熱澀滑堅軟漱(俟苟反)糗(丘酉反)。果子熟如林檎之流。其肉則糗。變熟者有三種。一甜。二酸。三刺。此非三味。以三味為名耳。食果入腹。變熟成淡者名甜。變熟成熱者名酸。變熟成風者名刺。淡體甜滑重故名淡為甜。熱體使酢咽故熱名酸。風體能使身瘦面澀。刺體無肥而澀故名風為刺。人身有三分。從心向上是淡位。從心下至臍是熱位。從臍下至足是風位。此三分若相通者。則調適無病。若壅結不通則成病。若以六味約之變熟則不同。甘鹹二味變熟成甜。酢味變熟成酸。苦辛澀三味變熟則成刺。威德者。藥木等自有威德。或根能出光。或能卻鬼。或能除毒。如摩伽藥所生之處。一切毒草皆無復毒。力果隨緣有此不同。以喻眾生感報差別。   釋緣雲。第四愛慾者。是五陰生緣。五陰從其起故。譬如果緣華滅故生者。第四愛慾染著未來生處。結二有使相接。未來五陰緣其得起故。名第四愛慾為緣。如緣華滅故實得生。事斷故名滅者。事即十二緣生。此據因為事。以因斷不復相續故名滅。即明第一愛慾斷。今十六諦有十六物故滅。下四各以一法為體。無苦故名寂靜。苦不據苦受為語。從前生者是果。名果為苦。前明因斷今明果無。若果更生喧動不已。豈稱寂靜。並由果無故。所以寂靜。此即明無第二愛慾。第二愛慾。從初愛慾生。即是果無上故名美妙者。最勝無過無等故言無上。即明無第三愛慾。第三愛慾分別勝負。今明唯勝無劣。即除勝劣。愛慾不更還故。名永離者。若出而更還。非謂永離。今出而不還。故名永離。即明無第四愛慾。第四愛慾結有令相接。是更還生死。今斷此結不得復還。無流心所行故名道者。道即戒定慧為體。從無流心生名之為行。無流心自有三種。一熟。二直。三明。熟故無退。明故不迷。直故是真也。得修慧離散動故熟。熟故不復退失也。若心闇則迷境。由明故不迷也。若有邪僻則不得名直。正趣不邪故名為直。直而無雜故稱真。無流心既具此三德。所生之道。亦具三德也。通達真實境故名如。與四諦理真實境界相稱故名如也。決定故名正行。如經說。唯此是道更無別道。為清淨見故者。無勝之無等之者。故名決定。若更有一法勝此法則成不定。若更有別法等此法者亦非是定。不定則不得稱正行也。論引經證定義故。言唯此是道無別法等之勝之。故言更無別道也。見有兩種。一是僻見。即五見也。二是正見。即盡智也。盡智即阿羅漢。斷煩惱已盡所得智也。能斷除僻見。得阿羅漢正見故。言為清淨見故也。若曲解見道。第十三心亦得名正見。以能清淨見故。名為正行。故唯正行是道。此外豈復有別道耶。畢竟度故名出離者。滅諦是畢竟。以畢竟不生故也。無流智斷除煩惱。越諸流證得無為故名為度。無為既是畢竟。證得無為度亦畢竟故。以滅諦。畢竟之名目。度名為畢竟。以畢竟度故稱出離也。論雲。經中又說。眾生有四見。一常見。二樂見。三我所見。四我見。佛為破此四見故。說無常苦空無我。釋此語者。起見之時必先起我見。起我見時即具起餘三見。起我見者計我為常。即起常見。我既是常。如刀不能斫火不可燒。既不可破壞。此即是樂。即是樂見。既計有我我所在處。即是我所。即是我所見。若破我見餘三見俱被破。僧佉鞞世師等作此執也。僧佉鞞世師等。又起常見雲。無不有有不無。一切法無則恆無。無不成有。有則恆有。有不成無故。一切法皆是常。現見一切法。有生滅者。此是轉異耳。非其體始生。非其體終滅。如金轉為環玔。金體不曾生滅也。其說自性生空等五大。五大復生五根。何者自性生空。空與聲俱起。空是本聲是末。聲是空德空最細無物能破之。自性生風。與觸俱起。風是本觸是末。觸即是風德。風粗空細。以空來破風。風雜於空。風則具兩德。自德是觸。他德是聲色。自性生火。火與色俱生。火是本色是末。色即是火德。火粗風細。風來破火。火雜於風。火具三德。自德是色。他德是聲。觸自性生水。水與味俱生。水是本味是末。味即是水德。水粗火細。火來破水。水雜於火。水具四德。自德是味。他德是聲。色觸也。自性生地。地與香俱起。地是本香是末。香是地德。地粗而水細。水來破地。地雜於水。地具五德。自德是香。他德是聲。色觸味也。五大作因生五根。五根是果。空生耳。耳還取空。自德不取他德故。唯聞於聲不見色等也。風生皮。皮即皮肉等也。皮還取風。自德唯取觸不取餘德也。以火生眼。以水生舌。以地生鼻。類前兩可解耳。五根既從五大生。五根滅還歸五大。耳根滅還歸空。乃至鼻根滅還歸地。故諸法是常也。破常見者。明未有已有滅即是先無後無故是無常。其言無不有。今明未有有。未有是無。本是無今成有。則無不恆無。其言有不無。今明已有無。先是有今成無。則有不恆有也。問火雲何能破水。答色是火德。水中有色即是以火破水也。問何者是自性。而說其能生耶。答有三種法。一名自性。二名人。三名變異。三種中初一但名自性。人但名人。變異亦名自性。亦名變異。所以爾者。初一無知。故不得名人。無轉故不得名變異。故但稱自性也。人有知不能取。不得名自性。無轉故不得名變異。但得名人也。從三德以去悉無知。其能傳生後故名性。從他生有轉故名變異也。三法悉是常前兩是常。而無變異。後一是常而變異。如金性不改而有環玔之異。人即是我也。自性如盲人能行而不見路人。如有目而無足人。能見不能行。自性能作而不能知。人能知而不能作。人與自性共合則生變異自性。自性凡有八種。一根本自性。二三德自性。三大自性。四我執自性。五唯塵自性。六大實自性。七知根自性。八業根自性。三中之第一是根本自性。本來有之。從根本自性。生七種自性。七種自性並是變異自性也。從根本性生三德自性。三德者天竺語。第一名薩埵。無的相翻義翻。應言妙有。其生時精妙而體是有也。二名阿羅社(常荷反)。正翻為塵。動而能染。染故名塵。三名多摩。正翻為闇。其體塞也。若以義立者。第一名輕光。第二名動持。第三名重塞一切法若內若外。不出此三種。先論外論。外法約四大論之者。空大及火大是輕光。風大是動持。而能持物令不墮落也。地水是重塞。其體重而闇塞也。約六趣者。天是輕光。人是動持。四惡趣是重塞也。約內法論之者。捨受是輕光。樂受是動持。心動搖而執捉於境。苦受是重塞。智慧是輕光。貪是動持。瞋癡是重塞也。初生三德時。內妙有始顯。外法未顯後時方顯也。從三德自性。生大自性。大者是覺。覺是諸知之本。有覺察之用也。從大自性生我執自性。執言有我與他異也。若是僧佉義。從我執生唯塵。唯塵生大實。若鞞世師義。從大實生唯塵。今且依前釋。言唯塵者。唯有五塵。餘法未顯也。從五塵生大實。即五大。一切法無出其外者。故名大也。實者一切法。去來皆在此五中。一切法自有變異。其體常在無異。如眼根壞還歸空大。眼根自有壞。空大不壞。乃至鼻根歸地亦爾。故名實也。從大實生知根。眼等五根能知故也。從知根生業根。業根有五。一口。二手。三腳。四尻。五男女根。口能語為語之根。語即是口業。手為捉根。捉是手業。腳為行根。行是腳業。尻為放根。能放糞穢。放是尻業。男女根能生子。為生子根。生子是男女根業也。此即是二十五句。實諦義。五業根。五知根。五塵。五大。為二十。我執為二十一。大為二十二。三德為二十三。人為二十四。自性為二十五也。問約五大論三德。五大只應屬大實。那忽屬三德耶。答其體性屬三德。五大自屬大實。由如一牙分為多牙。或刻為馬。或刻為象。像馬雖異體性是牙。五大亦爾。五大自屬大實。逐其體性相攝。自屬三德也。前言自性生空等。即說根本。自性能生也。僧佉義明因中具有果。如缽多樹子中具足已有枝葉華果。自性之中已具足有七種變異自性。人與其合時。七種則次第顯現。名之為生耳。非先無後有名為生也。問三德有智慧及三煩惱。緣何物為境。答其是妙有法不緣境起。如佛家三善根。三不善根復何所緣起耶。問三德中有智慧。大言是覺。那忽言變異自性悉非知耶。人是知者。人能知耳。七種變異自無知用。如人能斫故名刀。為能斫耳。刀實不能斫也。問唯塵是色等五塵。雲何用塵來顯大實耶。答五大並是鄰虛不可見。色等五塵是五大之末。見末方得顯本。色等五塵非鄰虛故可見也。問自性是能生。亦是能變。三德望自性是所生所變。望大是能生能變。何故自性能生得受生名。能變不得受變名。而三德具受兩名耶。答能變能生並是因名。所變所生並是果名。直呼為變直呼為生者。此是果名。果起方是變是生耳。因未有變及生也。今言自性。能生者即是能變。說能變為能生耳。其非所變故。不得受變名。三德具能所二義。故受兩名也。問何以能生為自性耶。答能生是本。本是自性義。故受自性名。問人亦是本。何不受自性名耶。答其無作用。不能變他故。不受自性名也。樂見者。尼捷子等起見。謂言生死真實是樂涅槃真實是苦。其推之雲。如人無一手一目。此是苦不。若是苦者。無一手一目以自是苦。都無此身豈非極苦耶。涅槃中既無復五陰。故雲涅槃是真實極苦也。無一手一目。傍人為治。更得一手一目時此是樂不。是樂者。得一手一目以自是樂。具足一身。豈非極樂。現在世既具有五根。故知有身真實是極樂也。僧佉鞞世師。又起樂見雲。生死真實有樂有苦。人天是真實樂。地獄畜生等真實是苦。其以因推之。因既真實有善有惡。惡能感苦。善能感樂。以因真實故。知果亦真實也。破此兩見者。生死互相待故生樂耳。何以知然。以粗為樂。以細為苦。如餓鬼緣地獄為苦。自緣其報為樂。畜生緣餓鬼為苦。自緣其報為樂。阿脩羅緣畜生為苦。自緣其報為樂。如此人天色無色界中。互相形待。妄謂為樂。極至非想。若以涅槃望非想。非想為苦。涅槃為樂。既無復有勝涅槃者。故涅槃是真實樂。生死真實是苦。若大乘三乘涅槃復有異。今不論此也。問常言。上罪地獄。中罪畜生。下罪餓鬼。今那得言畜生勝餓鬼耶。答若小乘則如所引大乘理論。畜生勝餓鬼。餓鬼帶火而行。受重之苦。頸小腹大。恆患飢渴。設值清流謂為猛火。畜生之中無此等事。故知為勝也。破後見者。生死以有流為因。雖是善因善亦有流。既是有流故非真實。如有好食以毒藥內中。則不復成好食。善既非真實。樂豈是真實耶。論言我作器故名我所者。僧佉鞞世師作此執。一是內作器。二是外作器。我是知者作者受者。知是我法。即是九法中之覺法也。心是我內作器。根是我外作器。塵是我資糧。知有五根塵各五。心只是一。心及我皆常。非法令其共合。已前解所以。名作器者。如世間斧鋸等。是工巧人之作器。其用之作床機等。心及根亦爾。我用之見色聞聲。故名作器。由塵生知故名資糧也。以內作器證有我。以外作器證有內作器。以資糧證有根。我法通證有我及作器資糧也。內作器證有我者。我是作者。若無有我。誰使心在眼。或時在耳鼻舌中耶。故知有我也。外作器證有內作器者。凡證兩義。一證心是一。心若是多。何故一時中不並生五知以知五塵耶。故知只是一心。在眼中則能見不能聞。在耳中則能聞不能見色。故五根不並用也。二證心是有。若有心者既恆有。有我恆有五根。何不恆生知知五塵耶。心在根中時。方能知塵。故知必定有心也。資糧證有外作器者。若無外作器。眼根壞時何故不見復見色耶。故知必有外作器也。我法通證四事者。心非是知。根塵亦爾。若無有我。豈得有知。我是知者。故知是我法既有我。法證有我也。若無有心。則一時中並有五知。若知色時不能知聲。故知必定有心。在根中故知得生亦得以知證心是一。心若不一。五心並在根中。則一時一時中應有五知也。若無有根。根壞之時。何故不生知耶。若無有五塵。知何所知耶。心與我共合故。名內作器。根不與我合故。名外作器。塵是前境。能資生我法。名我資糧也。其即名我作器。及我資糧為我所也。   僧佉立有我。以五義為證。一聚集為他故知有我。如世人為弘通法故聚集經書。非是自為。乃是為他。又如世人聚集床席。亦非自為。乃為擬他。既見聚集為他。則有他人也。眾生身亦爾。五塵四大五根五陰等聚集。見其聚集。知非自為必是為他。他即是我故。知有我也。二見自性變異。為三德等七法故知有我。自性非知。其不能變異。為三德等七法。既能變異。為三德等七法。知必有知者來合之方得有變異。知者即是我故。知有我也。   三見變異。中有覺故知有我。自性非覺。自性是本變異是末。本既無覺。末中不應有覺。變異中既有覺。故知別有覺體。未合自性故。變異中有覺。覺體即是我。是我故知有我也。此一事即顯我被繫縛。以從覺生我執故也。四見有可用故知有我。既有可用知必有能用。自性是可用。我是能用。既見有可用故。知必有能用。故知有我也。其譬雲。如女人是可用男子是能用。見有女即知有男也。自性是可用。故我與之合。合故變異為三德等七法。七法繫縛於我。後聞師教得聞思修慧。知從自性生此繫縛住在生死。於自性及繫縛生厭惡。既生厭惡。永離繫縛故。我得解脫。其譬雲。如男子於闇中與病癩女人共為欲事。數數為之了無厭惡。後於光明中見之即生厭離。若是強性女人。猶來就此男子。若是軟性者。一被厭惡即不復來。雖當時不來。猶有來義。自性一被厭惡。則永不與我共合。無一軟性女人。及此自性軟性者也。五獨住義真實有故知有我。既知從自性生變異故被縛繫。修得智慧。於自性生厭離。自性既與我相離故。我獨住。我獨住故。我得解脫。若無有我則無獨住義。獨住義既真實有故。知有我也。後別委悉破我執。不復兩煩也。   十六諦義出隨相論釋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42 金剛針論   No. 1642   金剛針論   法稱菩薩造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少卿傳教大師臣法天奉 詔譯   如婆羅門言。眾典之內。四圍陀正。又於此中念為其正。又此念中能所詮正。又於此中能詮為正。唯此最上無法過此。世若無此業雲何作。由此能詮。若愛若恚從此而生。如一切姓婆羅門上。今此言詮亦復如是。   此理不然。所以者何。彼婆羅門何姓何命。復雲何知。行業雲何。如何得此婆羅門名。又此圍陀。雲何稱正。帝釋元因。雲何傍生傍生雲何。生於月天。日天元因。復生傍生。風天火天水天元因。展轉往來。雲何如是。   又彼妄執。天中死已復生天中。人中死已復生人中。傍生亦然。四圍陀內作此說者。皆非正理。此命是何。何因名命。婆羅門等亦復如是。   又汝外道婆羅門言。正典所說。婆囉帝山產七禽獸。那娑囉陀及別鹿迦陵惹哩山。彼山所有鸚鵡鷺□穵□魯□j□樂□□□□夾吽慼慼慼慼樑V□。從彼死已生在婆羅門中。解四圍論。   此等禽獸鹿鵝鴛鴦。出生人中。彼獸之命。是婆羅門非婆羅門。所以者何。彼命若是而非禽獸。彼命若非彼生婆羅。此言非理。   婆羅門執。四圍陀論是萬法本。亦號真如。非於餘姓而許受食。   於首陀處數數受利。正違自宗。何名淨行。由此亦非真婆羅門。   又四圍陀婆羅門法。妄執正命及於正法婆羅門種。亦復非理。雲何正法。種姓間雜。何名最上。所以者何。非最間雜。其事雲何。   且如父名那洛乞叉。其子乃名兵哦羅仙。又如父名阿哦悉帝。其子亦名阿哦悉帝(二合)。又如父名布沙野(二合)左。其子乃名嬌屍迦。又如其父名俱捨子。其子名為僧薩多(二合)哦。又如父名迦癡那。其子亦名迦癡那。又如父名婆左虞臘麼(二合)。其子乃名嬌怛麼。又如父名迦羅捨(引)。其子乃名訥嚕(二合)拏左哩野(二合)。又如父名底逸底哩。其子乃名底帝哩□樥□迴□迦。又如父名捺囉(二合)□埤□□□□□□襦□□□L年□□□□□業□□□□間慼撕洶l覺乞曬(二合引)。父首陀姓其子乃名尾濕(二合)彌怛覽(二合)。母是氈陀羅。子名縛瑟奼(二合)。母名烏哩縛(二合)屍。天所生女非婆羅門。如上所說。何因固執言婆羅門人間最上。又如所執戌嚕(二合)底經正亦非理。是故所有婆羅門法。道理亦非。   又如所執。婆羅門法。新肉紫礦及鹽等物。戌陀應受。汝婆羅門。勿宜受之今何不爾。   又如彼計。乳賣婆羅門行虛空墮落非婆羅門。食肉墮空非理亦爾。是故應知。買賣乳肉婆羅門。非戌陀之法。由此當知。一切非食肉乳等人及非買賣。皆總得名婆羅門邪。是故應知。乳肉計賣非婆羅門。妄執非法。   又世間姓妄執最上。亦非正法。如剎帝利。毘捨戌達各執最上。應皆總名婆羅門姓。   又執苦身名婆羅門。諸有苦身一切總應名婆羅門。   又彼妄執殺婆羅門而獲罪重。害彼眷屬獲罪亦爾。復執彼從淨天口生。剎帝利姓彼天身上。毘捨首陀身足而生。若殺於彼故獲重罪。   彼執非理。所以者何。應殺餘姓其罪非有。害餘眷屬非有亦然。由是妄執不契正理。   又彼所執。破壞彼行。破壞檀行。及彼受施。若智若身皆獲重罪。   此不應然。所以者何。身智之中何者得名號婆羅門。應首陀等皆有身智。悉應得名婆羅門邪。   又彼妄執。解四圍陀及彌□奩檢□屋礽騫楰E楏□檢□□□信檟概餺橁□□□槾婖□□   此理亦非。如首陀等。亦解彼論曉了彼義。應皆得名婆羅門邪。   若修苦行名婆羅門。彼首陀等亦能行之。應亦得名婆羅門邪。   解諸術數名婆羅門。彼採魚人及諸樂人。瞭解術數種種差別。亦可得名婆羅門邪。   是故應知。行非婆羅門。業非婆羅門。檀行受者非婆羅門。   彼剎帝利毘捨首陀。亦能行之。應皆得名婆羅門邪。是故應知。非族非業非行非生。乃至於德名婆羅門。   彼因何立日如軍那花。亦似白月。離一切染善修勝行。威儀無缺戒行具足。善伏諸根除斷煩惱。無我無人離諸執著。及貪瞋癡悉皆遠離。如是乃名真婆羅門。   又離愛染乃至畜生。不生貪著修清淨行。名婆羅門。   是故得知此速骨嚕(二合)大仙所說。此婆羅門非姓非業非德非行。亦非工巧。如旃陀羅。善四圍陀工巧藝能德行具足。應可得名婆羅門邪。是故應知。非命非姓非智非身。亦非業行名婆羅門。   又如首陀。苦行修學解四圍陀。獲五通仙。汝婆羅門雲何奉事此下種姓。又彼仙道四姓皆得。雲何餘姓名非最上。   又如帝釋。往修善業得生彼天。本下種姓。彼經正文作如是說。此婆伽晚及於帝釋。彼下種姓。如是徵詰。一准於前。又彼所說。大自在天。及於天後口中。生彼帝釋諸天及器世間。非從世間生大自在及生天後。本能生末非末生本。是故此言違彼正說。本下種姓。雲何妄執從彼而生。故知非理。又如首陀命終生彼大自在天。汝婆羅門。雲何奉事彼下種姓。   又如汝說。婆羅門法。服氣餌藥苦行絕食。名婆羅門。   彼首陀等亦能行之。此應得名婆羅門邪。   又彼所執。於首陀處手中受食經於一月。現身變為首陀之身。後報生中決定作狗。   又婆羅門娶首陀女以為其妻。父母家神皆悉遠離。死入地獄。   此執非理。婆羅門姓與彼首陀有何差別。   如迦癡那大仙。從於鹿胎而生。苦行修學乃證仙道。此仙豈可從婆羅門而乃生邪。   如縛野(二合)娑大仙。從採魚女之所生故。苦行修學而成仙道。此仙豈是婆羅門姓。是故妄執不契正理。   又如縛斯瑟吒(二合)大仙。從於烏哩縛(二合)屍天女所生。苦行修學乃獲仙道。此仙豈是婆羅門生。   又如鹿角大仙。生於鹿胎。修習苦行而成仙道。此仙豈是婆羅門邪。   又如尾濕縛(二合)彌怛嚕(二合)大仙。從於旃陀羅家女之所生。此仙豈是婆羅門耶。是故應知。調伏諸根不執我人。勤修梵行遠離染欲。永息諸惑。由此方名真婆羅門。而非從彼族姓而生。如何妄執。婆羅門姓世間最上。戒行清潔族姓無雜。以此妄執非最為最。是故當知。彼婆羅門。非姓非命非族非行非業非生名婆羅門。   又如多人本下種姓。持戒修福而得生天。何因族姓乃生天邪。   又如汝宗迦癡曩大仙。尾野(二合)娑大仙。縛屍瑟吒(二合)大仙。覺善大仙。尾濕縛(二合)大仙。彌怛囉(二合)大仙。曩囉那大仙。此等大仙皆從下姓種族而生。苦行修因乃獲仙道。何故妄執種姓非雜世間最上。是故虛言應非信受。   又如彼執。婆羅門姓梵王口生。剎帝利姓梵天臂生。毘捨種姓梵天髀生。從於梵足乃生首陀。是故虛妄多作是執。又執苦行堅守其志名婆羅門。應採魚人染師皮作及首陀等。堅志苦行。應皆總名婆羅門邪。   又執彼形編其髻髮。腰帶索繫手執木杖。衣素儉食名婆羅門。餘戌陀等亦能行之。應此總名婆羅門邪。又執四姓皆從梵生。如何父一子姓乃別。應可首陀乃至餘族一父所生子姓應殊。此既不爾。彼雲何然。   又婆羅門從一梵天口中而生。姊妹兄弟自相交契。世所呵厭。汝能行之。雲何清淨。是故妄執非淨稱淨。如一父母而生四子非可別姓。如何妄執。此婆羅門。此剎帝利。此是毘捨。此是首陀。雲何一父子姓各別。是故四姓妄執差別。   非如象馬牛羊駝鹿師子虎狼形足各異。此是牛跡乃至象跡可分差別。又如一樹出生花果。可無有異。非餘花卉。生處不同非可令同。汝今四姓道理亦然。若婆羅門若剎帝利乃至首陀。皆從一父之所生故。雲何妄執四姓差別。   復有天王名喻地瑟致(二合)囉。虔恭合掌來詣仙人吠娑波灑頭面禮足而白大仙。雲何得名婆羅門德。復雲何名婆羅門相。差別之相復有幾種願今演說令我瞭解。   時彼仙人吠娑波灑。乃告王言。忍辱精進靜慮般若。此乃名為婆羅門德。遠離貪瞋及諸殺害一切有情。是名第一婆羅門相。於他所有一切財物而非貪受。是名第二婆羅門相。遠離暴惡性行溫和。不封我人。捨離繫縛及諸欲染。是名第三婆羅門相。於人天女乃至傍生恆離染著。是名第四婆羅門相。又復成熟一切有情恆起悲愍。調伏諸根清淨最勝。是名第五婆羅門相。如是五種悉皆具足。名婆羅門。若封彼我非具五相。皆名首陀。仙人復告喻地瑟恥(二合)囉言。非族非姓及修苦行成婆羅門。彼旃陀等具足五相。亦得名為真婆羅門。由如是理。彼婆羅門亦名首陀。首陀亦名真婆羅門。   彼喻地瑟恥(二合)囉白仙人言。彼婆羅門行不殺行獲果清淨。此乃少分名婆羅門。   仙人復告喻地瑟恥(二合)囉言。此四姓別。皆由過去宿業因緣。猶如世間胎生有情。一切皆從穢處根生。有何差別。是故戒行復修德業。名婆羅門。乃至首陀修於德行。成婆羅門。   若婆羅門不修德業。此亦得名下劣首陀。   又此五根能起惡業。恆應調伏。猶如大海沈溺有情。應求濟度令超彼岸。爾時喻地瑟恥(二合)囉王。聞仙所說。瞭解踴躍。以此所聞迴施一切無邊有情。悉令曉悟。非為自身及貪己命。我今日夜修習忍辱。遠離眷屬及於嫉妒。一切欲境更不耽著。趣求解脫恆修淨行。   仙人復告喻地瑟恥(二合)囉言。不殺有情遠離貪瞋清淨無比。如是名為婆羅門行。調伏諸根。佈施忍辱。真實梵行。悲念愍護一切有情。修習智慧。如是名為婆羅門行。離邪苦行。應有情機所有眾苦。如是名為婆羅門行。   又婆羅門哦野怛哩(二合)經咒中說。苦行離執調伏諸根。四時行施愛念有情。捨離睡眠。恆修淨行經於千劫。方得名為真婆羅門。   仙人復告喻地瑟恥(二合)囉言。若人解了四圍陀論。名婆羅門。稱姓最上。餘首陀姓亦能瞭解。何非最上。   譬如四姓同遊聖境。所有蹤跡。不可分別此人之蹤非彼人跡。一姓四姓亦復如是。由假施設本無差別。   又如世間牛馬等形。相狀雖異。男女二根同類不殊。彼婆羅門與剎帝利毘捨首陀。一姓四姓相望亦然。   又如一人血肉屎尿手足諸根。與眾多人所有血肉同類亦然。   又如蓮花剎怛哩花月螺光色可分差別。於餘四姓色相無異。如何差別。又如牛馬乃至象鹿行於染欲。而非交契可分差別。今婆羅門與剎帝利毘捨首陀。互相交契而行染欲。皆同胎生有何差別。   又如婆羅門所生之女。對餘婆羅門同姓姊妹。雲何交契。姊妹兄弟夫妻乃爾。世間首陀非行此法。   譬如世間憂曇缽樹。花果枝葉雖復眾多根身無異。非能分別此彼之花。汝婆羅門亦復如是。非可交會同姓姊妹。世所呵厭非可行之。   又如捨離身語不善恆修淨業名婆羅門。破毘捨等亦能行之。得彼大仙名縛私瑟奼(二合)。   又如世間之火能燒柴薪而無分別。今婆羅門對餘諸姓無異亦然。   又如彼宗彌野(二合)娑大仙。本是採魚父之所生。亦非是彼婆羅門生。   又如半拏縛王。兄弟五人同一母生父乃各別。此由宿業同母別父非由於姓。而妄執別。   又如世間鹽處於水。形雖可隱鹽味非無。宿業隨身隱顯亦然。如是妄執。諸有智人。應當審悉非可依信。   金剛針論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43 尼乾子問無我義經   No. 1643   尼乾子問無我義經   馬鳴菩薩集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少卿宣梵大師賜紫沙門臣日稱等奉 詔譯   爾時尼乾子等。心懷異見發起疑惑。尋求往詣解大乘者所。到已作禮合掌恭敬。問無我義使除暗鈍。如佛所說為我開示。若說此身無有我者。彼最上我亦無所有。何故身中現見啼笑嬉戲忿怒我慢嫉妒兩舌等事。於有於無不能決了。唯願仁者為我除斷。解大乘者謂尼乾子言。汝先所執最上我者。決定虛妄。以何名有以何名無。於此二中都無所得。若以自身髮甲皮肉筋骨脂髓腸胃手足一切身肢。為最上我。內外尋求何有可見。時尼乾子白智者言。我以肉眼故不能見。餘有天眼彼可得見。智者曰。亦非天眼之所能見。彼非顯色亦非形色。自性空故。何有可見。尼乾子言。彼定無耶。智者曰。若說無者。雲何現見。從因緣生啼笑等相。或說為有。或說為無。二皆邪妄。非其正理。尼乾子言。若有若無俱不應說。如何此身現有所住。智者曰。無有少分見所住相。尼乾子言。若無住著即同虛空。智者曰。如汝所說如虛空故。尼乾子言。若爾啼笑等相當雲何遣。智者曰。於是義中而有二種。一者世俗。二者勝義。依世俗說。則有自他命者士夫補特伽羅作者受者財寶妻子親眷朋屬。如是差別。依勝義說。則無自他命者乃至朋屬等事。亦無少分差別等相。若世俗說。則有生滅善惡果報。若勝義中。則無生滅善惡果報。彼真如法自性清淨。無有煩惱無有染污亦無覺了。本來寂靜。此說是名真如自性。重明此義以偈頌曰。  世俗勝義諦  二種今當說  世俗即世法  勝義無過上  有情依世俗  增長於煩惱  久處於輪迴  不了勝義法  由依世俗故  自他生遍計  起分別疑惑  而受諸苦惱  彼愚癡凡夫  長時受逼迫  不修出離因  何知解脫理  愚人常依止  世間生滅法  馳流五趣中  相續而不斷  由不達勝義  則無滅苦要  展轉受輪迴  如蠶自纏縛  亦如於日月  旋轉無休息  眾生三有中  來往亦如是  諸行悉無常  剎那而遷變  遠離世俗法  當求勝義諦  乃至住諸天  及乾闥婆等  不免彼無常  此皆世俗果  夜叉鬼神等  得持明成就  不免墮惡趣  此皆世俗果  帝釋轉輪王  福報無與等  不免墮傍生  此皆世俗果  人天五欲樂  決定當棄捨  於彼菩提心  以惠常觀察  自性無所著  一切悉皆空  超越所戲論  是菩提心相  非剛非柔軟  非熱亦非冷  非觸非執受  是菩提心相  非長及非短  非圓亦非方  非微細非粗  是菩提心相  非白及非紅  非黑亦非黃  非形色顯色  是菩提心相  非色非光明  非動非纏縛  非住如虛空  是菩提心相  離思惟觀察  非外道境界  與般若相應  是菩提心相  無似無對待  無等常寂靜  自性本凝然  是菩提心相  如聚沫浮泡  如幻化陽焰  無我亦無常  一切非堅固  是身如壞器  虛幻而充滿  與三毒相應  畢竟空無有  如月處雲中  剎那而不現  以甚深般若  達有為如幻  眾生器世間  一切皆如夢  由自心分別  彼心亦如夢  若人依正理  以惠而修習  棄背諸障染  速得無上道  此最勝般若  諸佛所稱讚  智者善籌量  勤求無上法  離有為過失  證真常勝德  由此解脫故  一切無染著  時彼外道眾  聞已生歡喜  善觀察除疑  得悟大乘智   尼乾子問無我義經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44 佛說立世阿毘曇論   No. 1644   佛說立世阿毘曇論卷第一   陳西印度三藏真諦譯   地動品第一   如佛婆伽婆。及阿羅漢說。如是我聞。一時佛世尊住捨衛大城。毘捨佉優婆夷鹿子母精舍。蓮花重閣。與大比丘眾。一切阿羅漢。諸漏已盡。逮得己利。盡諸有結。心得自在。所作已辦。已捨重擔。正智解脫。唯除阿難。是時。大地震動。時富婁那彌多羅尼子。在大眾中。即從坐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頂禮佛足。而白佛言。世尊。何因何緣。大地震動。佛告富婁那比丘。汝今一心諦聽。善思念之。我當為汝分別解脫。有二因緣。令大地動。何者為二。比丘。是地界住水界上。是水界住風界上。是風界住於空中。比丘有時大風吹動水界。水界動時。即動地界。是一因緣。故大地動。比丘。復有大神通威德諸天。若欲震動大地。即能令動。若諸比丘有大神通。及大威德。觀地相令小。水相令大。欲令地動。亦能震動。是名第二因緣。故令地動。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水界為風動  地動由水動  是一因緣動  是實名所說  諸天及比丘  大威神能動  是二因緣動  調伏惡人說   爾時世尊復告富樓那彌多羅尼子。有風名鞞嵐婆。比風常吹。俱動不息。風力上昇。有風下吹。有風傍動。是風平等圓轉相持。厚九億六萬由旬。廣十二億三千四百五十由旬。周迴三十六億一萬三百五十由旬。此風上際。即是水界。此水上下。悉皆平等停止安住。無有散溢。厚四億八萬由旬。廣十二億三千四百五十由旬。周迴三十六億一萬三百五十由旬。此水上際。即是地界。上下邊際。悉皆平等安住不動。厚二億四萬由旬。廣十二億三千四百五十由旬。周迴三十六億一萬三百五十由旬。如是佛世尊說。比丘。有大地獄。名曰黑闇。各各世界外邊悉有皆無覆蓋。此中眾生自舉其手。眼不能見。雖復日月具大威神。所有光明。不照彼色。佛說。如是黑闇地獄。住在何處。兩兩世界鐵輪外邊。名曰界外。是寒地獄。一名頞浮陀。二名涅浮陀。三名阿波波。四名阿吒吒。五名嚘吼吼。六名鬱波縷。七名拘物頭。八名蘇健陀固。九名分陀利固。十名波頭摩。佛告富婁那等比丘。如摩伽陀國量十婆訶摩一婆訶二十佉利。如是量麻。聚在一處。設有一人。滿一百年。來除一麻。比丘。如是麻聚。猶尚易盡。而我未說頞浮陀地獄壽命窮盡。比丘。十倍頞浮陀地獄。是涅浮陀壽量。十倍涅浮陀地獄。是阿波波壽量。乃至波頭摩地獄。亦復如是。比丘。是瞿伽離比丘。於舍利弗目揵連所生。不信噁心。由是心故。墮波頭摩地獄。爾時世尊。而說偈言。  夫人處世間  斧在口中生  斯由作惡言  以是自斬身  應呵而讚嘆  應讚而呵罵  口過故得衰  衰故不受樂  若己捨失財  盡物及自身  其人罪尚輕  若於修伽陀  生惡不信心  是罪重於彼  百千涅浮陀  頞浮陀三億  六萬及五千  若誹謗聖人  作惡語噁心  如量墮地獄  瞿伽離比丘  墮波頭摩獄  誹謗大聲聞  舍利及目連   彼中眾生傍行作向上想。猶如守宮。鐵輪外邊。恆作傍行。是其身量如頞多大。因冷風觸。其身圻破。譬如熟瓜。如竹□□稢□私□□□樁□□□□□隆D諸□□訧裀□觠□□樁□□□□飀□□度□埤□□□觟埤□騫觜D□□□□粳□□榙□□榛□詀□裀□□□覕埤□□□觟埤□騫觜D□□□□粳□□蓮□褽□楰□□禳撬芊播活樞蘾}禳敵啪H票□W□□□祽□□□□□馘j□□□□□□□呂□□□騫觜D□□□□粳□□□駜D□□□□□□□□□玲□□□祜□□□詐娼□檢□婤褸桌□□駜D玲□□□說□祜□□□□□桌□娼□槔□□駕□□□□榜□騙埤□□□□□□褸□□埤□□□□檢□榜□□埤□□□□□□□   爾時淨命阿難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頂禮佛足。而白佛言。世尊。我從世尊。聞是法句。我從世尊口。受持此正義。過去有佛。名曰屍棄。時有弟子。大神通第一。名曰阿毘吼。是比丘坐在第四禪梵處。以一指光。照一千世界。一音說法。一千世界。俱解正義。世尊。諸佛弟子。威神尚爾。諸佛如來。其量雲何。阿難問已。時佛答言。阿難。此阿毘吼比丘。是弟子位。諸佛世尊如此之處。不可思量。   第二。淨命阿難復白佛言。世尊。我從佛口。聞是法句。我從世尊。受持如是正義。過去有佛。名曰屍棄。時有弟子。神通第一。名曰阿毘吼。是比丘坐在四禪梵處。以一指光。照一千世界。一音說法。一千世界。俱解正義。世尊。諸佛弟子。威神尚爾。諸佛如來。其量雲何。阿難問已。時佛答言。阿難。此阿毘吼比丘。是弟子位。諸佛世尊。如此之處。不可思量。乃至第三。亦如是答。第四問已。佛告阿難。若一日月所圍繞處。名一世界。從一至千。此中有千日月。千須彌山王。千四大天王。千忉利天。千夜摩天。千兜率陀天。千化樂天。千他化自在天。千梵輔天。千梵眾天。此處大梵王。為一千世界主。王領自在。不係屬他。知成他事。初禪上上品。故得自在。大梵天王。住於是處。得稱第一。阿難。是梵領處。有四千大洲。四千大樹。四千大龍宮。四千金翅鳥王住處。七千大河。九千大山。八千大林。八千大地獄。一千閻羅王地獄。二千大海。十六千地獄園。是名小千世界。又更千倍。是名中千世界。又更千倍。是名大千世界。阿難。若如來作意欲照欲說。是大千世界。光照遍滿。所說法句。一切俱解。若復欲過大千世界。隨如來意。是中眾生。莫不見聞放光說法。阿難。若如來欲放光說法。坐阿迦尼吒天梵處。若大千。若過大千。光照遍滿。以八分梵聲。說法句義。遍得領解。阿難。是如來光明。及說法音聲。無有眾生不見不聞。是時無有眾生不具根者。阿難。如來在阿迦尼吒天上。說此音聲。宣此名句。  汝等受佛教  起恭敬正勤  觀修於中住  出離三有難  除滅死王軍  如象破葦捨  若佛法律中  住於不放逸  是人捨生死  乃至盡苦際   爾時阿難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頂禮佛足。而白佛言。世尊。我今希有利養。我今善得希有之利。我得大師具足神通廣大威德。是時淨命名曰優陀夷。在大眾中。去佛不遠。時優陀夷比丘語阿難言。若汝大師具諸威德大神通。汝何所得。是時世尊告優陀夷比丘。汝莫作意違阿難心。若我前不記阿難。今生得阿羅漢果。因此信心。所生業報。當三十六過。作他化自在天王。乃至三十六過。作忉利天主。何況轉輪聖王。剎利王種。受灌頂職。乃至四天下王。優陀夷。阿難比丘。吾於往昔。已為授記。我說欲界之中。眾生最多。依水生多。於地生少。其地生者。畜生道多。人道復少。人道之中。破戒者多。持戒者少。持戒之中。凡夫者多。聖弟子少。聖弟子中。有學者多。無學者少。無學之中。時解脫多。非時解脫少。如是非時解脫阿羅漢。世間難得。我記阿難應得是處。有諸外道。作如是說。是大地界。恆去不息。是言應答。此事不然。若實爾者。如人擲前。物應落後。又諸外道作如是說。是大地界。恆墜向下。是言應答。此事不然。若實爾者。如向上擲。應不至地。又諸外道作如是說。日月星辰。恆住不移。大地自轉。疑是天迴。是言應答。此事不然。若如是者。射不至堋。又諸外道作如是說。大地恆浮。隨風來去。應如是答。此事不然。若實爾者。地恆併動。若不爾者。地作何相。地住不動。如是義者。諸佛世尊已說。如是我聞。   南剡浮提品第二   佛說比丘。有樹。名曰剡浮。因樹立名。名是洲地。曰剡浮提。此樹生剡浮提地北邊。在泥民陀羅河南岸。是樹株本。正洲中央。從樹株中央。取東西角。並一千由旬。是樹生長。具足形容可愛。枝葉相覆。密厚多葉。久住不凋。一切風雨不能侵入。比丘。譬如裝花鬘師。裝飾花鬘及耳上莊嚴。其樹形相可愛如是。上如華蓋。次第相覆。高百由旬下本洪直。都無瘤節。五十由旬方有枝條。樹身徑刺。廣五由旬。圍十五由旬。其一一枝。橫出五十由旬。間中亙度一百由旬。周迴三百由旬。其果熟時。甘美無比。如細蜂蜜。味甜難厭。果味如是。果大如盆。其核大小。猶如世間剡浮子核。其上有鳥形。如大殿獼猴之形。知六十歲大象。是兩鳥獸恆食其實。東枝有子。多落剡浮提地。少落水者。西枝果子。多落剡浮提地。少落水者。南枝果子。並落剡浮提地。北枝果子。悉落河中。為魚所食。樹根悉是金砂所覆。當春雨時。下不漏濕。夏則不熱。冬無風寒。有乾闥婆。及藥叉神。依樹下住。如是之事。雲何知耶。昔王捨城有兩比丘。具神通力。共為朋友。從佛口。聞剡浮樹相如此。是二比丘互相謂言。我等當往看彼剡浮。各雲我去。遂至樹所。見樹果熟。墮地自破。其一比丘從其蔕孔。授手至臂。其最長指。猶不至核。牽手而出。為果所染。手臂皆赤。猶如世間貴赤栴檀汁所染污。其果香氣能染人心。是時比丘鼻嗅果香。第二比丘問言。汝欲食不。長老。我不樂食。是事希有。不可思議。是離欲結。最為廣大。何以故。若人未離欲嗅如是香。即生心氣。乃發顛狂。有諸離欲外人。若嗅此香。退失離欲之地。是二比丘。還王捨城。說如上事。時有一人。名曰長脛。本是王種。姓拘利氏。宿業果報所得神通。是人有此威神相貌。若行水中。前腳未沒。後腳已移。若行草上。草雖未靡。便得移步。若行樹葉。樹葉未低。後足已度。鞋履踐處。並不為難。是長脛人從佛所聞。是剡浮樹。如此如此。即白佛言。世尊。我今若行至剡浮樹不。答雲得至。是人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面正向北。發此而去。行度諸山。一名小黑山。二名大黑山。三名多□槉□□□□□奅飽□□□□□□□□□馰□□□□□□□□□鷺□□□□□□□駝□□逆□□□□□□都□□稟桌切□□□□鈴□□□蚾e□□□□□□□□鈴□□□□□鷺□□□□都駐□逆□□□□□□梗□□□□酕u□鷺□□J□□□□椸饌□□□□□□□□椸□□□□□觾□楛駬□□饑□槾姬□拖寮□□□□槾奱□□□□□奱□□□□諢慼慼慼慼氶毅峞慼慼慼慼模憿慼慼慼慼撫r饜□□□□訇詞j□饐□規□檢□□□驒榯規□檢□□□□□媸□□□□□驅□駾婇j□縷□□祜□□□襺椸□禨馞逆□穖□馲□□矩露□□□襺橘撚駾妞逆□□架襋□逆□□□□鴃撚胭捸慼Z祰□□□□□饌祰□□鷺□離□□□□裀□禍覷□□□□□□埤□□妴繌ョ慼慼慼慼慼數O□□□□□呂□□□□□牷慼慼慼慼摯鞢潦A□□□□□□□□□□□馞□□宅□□□□□□□□□□□牷慼慼潦A□□□□大□□聆□□□□□□□□好□□□□□腄慼慼撩痋熱u□i覷□□□□□□□□妖□□□□□襦□□□鷺□V□酕u□椸□□□□□□□j□送□楰□□□禭□□□□□□逆□□襤秜j□□□□□□□□□□□□□□□□□□□□□□□□□□□奪椸□埤□□饈矩j□□□樏□□秉禕埤□□□□□□□秉禱檢□蓮□□楄□□□□樑飀□榭□□鴃撰滿慼慼播Z樑飀□樑飀□□輦□□□樑饕綠□□秞鍊禲驖□□□禘□□□□捊渜u□令饐□□□j□□□活潸簸f□樑□□□□□□輦□□□□驖□楏樇□□□□襤駥\詀□□袪滿慼慼慼慼慼慼毅磾p□□姎□□栱M觾□□□飀□□祏禱□□榖□秜j□驤覯□褽雷□腹慼慼慼撰滿慼牷慼慼撩dJ諒□□□□□□□□訪□□妘拏□□□□□履埤□   六大國品第三   是剡浮樹外有二林。形如半月。圍繞此樹。其內有林。名呵梨勒。外名阿摩勒。阿摩勒果。是子熟時。其味最美。不辛不苦如細蜂蜜。果形大小。如二斛器。其核如自性阿摩勒核。呵梨勒果。是子熟時。其味最美。不辛不苦。如細蜂蜜。果形大小。兩倍於前。核亦如是。阿摩勒林南。復有七林。七河相間。其最北林。名曰菴羅。次名剡浮。三名娑羅。四名多羅。五名人林。六名石榴林。七名劫畢他林。如是諸果。其子熟時。不辛不苦。甜如蜂蜜。是人林中果形似人。如剡浮提勝人王種。其姓拘梨。若男十六歲。女十五歲。莊嚴具足。狀如行嫁。是人林果可愛如是。其子蔕形。如人頭髻。未離欲者。見此果子。便生愛心。諸外道等有離欲人。若見此果。退失禪定。欲心還生。其子熟時。唯鳥競食。鳥食之餘。殘落在地。如屍陀林。甚可厭惡。諸退定者。見是相已。深生厭離。還得本定。是二林廣五十由旬。東西達海。其一一河。廣五十由旬。東西達海。林河相次。互相間錯剡浮提地。林河所覆。七百由旬。其劫畢他林南有六大國。其最南國名曰高流。次名俱臘婆。三名毘提訶。四名摩訶毘提訶。五名鬱多羅曼陀。極北名捨喜摩羅耶。是六國內。人皆貞善。持十善法。自不殺生。不教他殺。其獸將死。自至人所。既自死已。乃噉其肉。是處□槉□□榕覜□□□奅橫楰D□楱□□□楜□□埤□□言奢j□□媽□□□□□□飀□聾楜□□訒觀□□□□□姻聆□□觾j□□□□□□□垓娀檢□[□婁□駎□□檢□槎□□□□祇□檢□□□槾婖□橚□□檢□□□楷□□□弁詛□□奱□詁□□硫□□□香□覷□□覷□診□□□□□□□秎□□□□□□□□□秎□□□馜覷□□□□□□□□□□□□□□褸□s□□□□鷺□□□餒□□□□□□□裀□□飣秦量祭□□祥□□□□□稃j□覦□□□□□□□□□□□飣逆□賭C□□□□□□□□□□□j□□□槽奪□□□□□□□□□□□櫧□□□□Иj□□濾禂□□蓮□□□祩槾婖□□□餺□□示□牷慼撙飽慼摯f□□□□□□□□□v槾婖□襴□□□□□□□□□□□□□□□復□□□泌□□□□□□□□□硫□□□□□餺□槎□□飀□□□娙埤□□稑飽□□□□□□□□露□□□□榎□□騏□□姛褾□□□□□□j□□聾椸□□□碌餺□□□妎□蛂潯砥慼慼慼摩x復□□□祭□覷□□□□□□□□礸□□□礹□□□妖妘復□□□□□□□□橚襾禠騏□□□□□□□□□□□□p□□□餺□襾禠騏□□□□□□□饅□□逆□□□襜□□蓮□餺□委阮□□□□樈示□□□□鷺□□□□楈埤□切飯□飀□切夾念□□餺□□呂□□□聾□□□祤逆□□□襜□□□楈娏□阮亮U埤□□□椽綠娙奜□□□□□驚□姽[□□□奪□□埤□□□奜□□□姥W□□□聾□□□□□□□駽Ф痋慼潘U聾□□□□饐□埤□□餺□□□襏檢□褻□□□□X瓖d□□□餖H□箋□□□□□耛逆□□玲□□□□濾□□□□榕覕褾檇□榱□□聾飾聾□□聾椸□□餺□□□襾□□檢□鷺□聾□襹□評逆□祥□□饐□櫚□□□□□□□□□□□逆□櫚□□□□□秎□□詁□□□視□□□□□磻送□□褸□騺□□□示□□□示□□□□□□□□□□□埤□□業詁□□□耔□饅□U牷慼樟C□□埤□□□陋□□□□祜□□□呂□□□聾□祜□櫚□□□□□□□聾□□□埤□□□鶠慼憚贖獺慼慼慼撕}覯□襉□□□□訇□蓮□□覯□觨□□□襐□□□穢娾□□□稀□□禪□飥□□□□□□禘□姻□□□飼覯□裀□□訇□□□□觭□□□□□□□飥□□□□□□□飀□□□埤□□□□□□□□□□礸□穰□□□羚□褸驁蓁X□□□牷慼慼慼慼慼慼慼毅倧縑撬芊慼澗z□裀□雷□鴃慼摯e□□馭□□埤□□羚□觀□覯□訪□□陋□□□□□□□□祜□□□□□□□奈駛□□□□埤□□□鶠慼犛啾z□襾□□鶠慼慼劓□□□鶠慼慼樑縑慼澗z□訪□聾□□□□□□□□奾租奅□祜□□□□祜□□槫□□   夜叉神品第四   時剡浮提中有兩眾山。恆河之南名娑多耆利山。恆河之北名醯摩跋多山。娑多耆利山中是山最大。一名薩闍。二名頻訶。三名末車。四名遏車婆。五名間訶耆利。六名波梨耶多羅。醯摩跋多山中是山最大。一名周羅迦羅。二名摩訶迦三名瞿訶那。四名修羅婆計。五名雞羅。六名乾馱摩馱。七名修槃那般沙。若一切神住河南山者。皆名婆多耆利神。若在河北山者。皆名醯摩跋多神。是婆多耆利神。領河南一切諸神。故名為王。是醯摩跋多神。領河北一切諸神。故名為王。雲何知耶。有一神王。名醯摩槃。住醯摩跋多山。是神王最長老大年至極位。重疾困苦。是神臨死。其有太子。名醯摩跋多。呼來教示。即語子言。阿父。我已得聞。從昔夜叉神最為長老。見過去佛。曾值迦葉佛。聞說釋迦牟尼佛將應出世。如我見相及我所見因緣。是釋迦佛不久應下。阿父。若我中間捨命不及佛者。汝決應往令得見佛。若汝見佛決大利益。太子問曰。雲何令我知佛出世。父答子言。汝屋舍中未曾有寶而出現者。當知是時如來出世。復有神王。名娑多耆利。住摩伽陀國界中。汝當與彼共作朋友。同立誓願。我之與汝所住之處。若見希有奇寶現者。莫不相報。是時父王教其子已。即便捨命。是時太子供養父屍。憶持尊重父之遺囑因是度河往覓娑多耆利神王。至神所已。對面語言。共相和敬。同坐一處。醯摩跋多神語娑多耆利王言。府君。我父臨死說如上言。因即過世。是故我今語汝是事。若屋室中非常寶現。決須相報。娑多耆利答如是如是。於是二人既立誓已。各還所住。後時醯摩跋多王宅有奇寶現。蓮花千葉。大如車輪。黃金為葉。眾寶為莖。時有一神。見是蓮花。馳往白王。王今知不。是寶瑰異。世未曾有。今已出現。千葉蓮花。大如車輪。黃金為葉。眾寶為莖。此是天物。願王往觀。是時神王聞是言已。即往池所。見是蓮花。具足千葉。大如車輪。眾寶所成。莊嚴奇特。見是事已。心生驚怪。身毛皆豎。自下池中。恭敬合掌。頂禮三過。旋遶三匝。作是思惟。我於昔時。曾值善友。而教我言。汝所住處。若有奇寶。當遣報我。因遣使者。往報娑多耆利神王曰。府君。我今住處。希有之寶。今已出現。具說寶相。汝今當來共我觀視。是時世尊已出於世。正法已說。一向寂靜。今至涅槃。往向菩提。修伽陀所教。是時娑多耆利王覺憶此事。作是思惟。我昔曾有善友來報我言。汝所住處。諸佛世尊於中得道。若佛已出。汝應報我。是其所欲。故我應報。娑多耆利王即遣使往。謂是王言。府君。若一蓮花。作何利益。若百若千。亦何利益。我國土中未曾有寶。今已出現何者名寶。謂多陀阿伽度阿羅訶三藐三佛陀今已出世。汝今應來共事此寶。醯摩跋多九月十五。是布薩時。有五百神。共相圍遶。取諸蓮花。面向南行。履空而去。往娑多耆利王所。彼王又將五百神眾。共相圍遶。來迎是王於恆河南邊。共相聚集。既相見已。醯摩跋多王說偈。問彼神曰。  今十五淨日  四王來集時  我等事何師  汝信阿羅訶   爾時娑多耆利王。說偈答曰。  是時佛世尊  住摩伽陀城  為滅一切苦  說法一切智  諸苦及苦集  苦滅不更生  八分苦滅道  無惱向涅槃  是故汝及我  當往事是人  一切無能比  是我信羅訶   爾時醯摩跋多。聞是偈已。心大驚怖。身毛皆豎。懷疑未信。三過辯定。府君。汝今說世尊出世。答曰。府君。我說佛寶出世。第二第三。問答亦爾。是時北山神王。即時如力思度諸佛行住威儀境界四法。問南山神王。說偈問曰。  佛心於眾生  善得安立不  憎愛二思惟  已得滅盡不   爾時南山神王。以偈答曰。  佛心於眾生  真實得安立  憎愛兩思惟  滅盡永無餘   北山神王。重偈問曰。  佛有妄語不  無惱他言不  無離間語不  有無義語不   南山神王。以偈答曰。  佛不說妄語  亦無苦澀語  不說離間語  說如量義語   北山神王重說偈問曰。  佛無盜他不  不損他命不  遠離放逸不  不損禪定不   南山神王。說偈答曰。  佛不盜他財  是故護他命  遠離諸放逸  不損深禪定   北山神王。又偈問曰。  佛無著愛慾  心淨無濁不  已過無明流  得淨法眼不   南山神王。答曰。  不著於欲塵  心地最清淨  已過於無明  於法得淨眼   北山神王。又問曰。  佛明具足不  法足清淨不  四流已絕不  後生已盡不   南山神王。又答曰。  佛明已具足  法足久清淨  四流已斷滅  是故無後生   爾時北山神王聞已。心生歡喜。說偈讚歎。  智者意成就  一切事已辦  及身口清淨  讚歎具明足   南山神王。心口歡喜。說偈讚曰。  佛心寂清淨  身口能利他  十力無與等  今隨喜汝讚  智者心成就  及與身口業  具足明法足  即共汝往觀  今十五布薩  四王遊巡時  心解脫無著  我共汝禮拜   爾時世尊。住王捨城。匿瞿提樹下。是二神王千神圍遶。往詣佛所。至佛所已。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頂禮佛足。卻坐一面。時北山王。以偈問曰。  能說亦能行  度流永無漏  獨步如師子  佛不染世法  度一切法岸  慇懃故來問  眾生生何處  數數習有處  執持是何物  何處而受苦   爾時世尊。以偈答醯摩跋多神王曰。  眾生生六處  數數習六處  執持六種法  六處受苦惱   北山神王。重偈問佛。  是取名何取  而令眾生苦  願答出離問  雲何解脫苦   爾時世尊。以偈答醯摩跋多神王曰。  世間有五塵  我說心第六  於中離欲著  解脫如是苦  眾生得出離  已說如理量  汝今既有問  是故答出離   北山神王。重偈問佛。  誰能度駛流  日夜無疲極  無底亦無攀  深處誰不沈   爾時世尊。以偈答醯摩跋多神王曰。  常持清淨戒  精進不散心  思擇內正念  由智度難度  欲想無有欲  伏滅色繫縛  永滅有喜愛  是人終不沈   爾時南北二山王。同時說偈。以讚佛曰。  我等今善見  善來今善明  我等見正覺  演說甘露道  名無滅失見實義  常樂問難無所著  窮智慧際悉解脫  行於聖路大仙人  千餘夜叉眾  名聞有威神  一切歸依佛  是我無上師   是三夜叉三角而坐。是故至今路名菱角。是時世尊住於樹下。是故此樹名瞿匿曇瞿提。因此二夜叉事。故知南北二山。夜叉神品究竟。   立世阿毘曇論卷第一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44 佛說立世阿毘曇論   佛說立世阿毘曇論卷第二   陳西印度三藏真諦譯   漏闍耆利象王品第五   周羅迦羅山。高一伽浮多半。其廣亦爾。中間亦如是。摩訶迦羅山。高三伽浮多。廣亦如是。中間亦爾。瞿訶那山。高一由旬半。廣及中間。亦復如是。脩羅婆訶山。高三由旬。廣及中間。亦復如是。雞羅婆山。高六由旬。廣及中間。亦復如是。乾馱摩馱山。高十二由旬。廣及中間。亦復如是。脩槃那般娑山。高二十四由旬。廣及中間。亦復如是。脩槃那般娑山。於秋月時。天晴不雨。最放光明。復有諸人近雪山住。四月高平地會。互相招呼。往觀天上。至摩訶迦羅山頂。仰觀北面。遙見彼山。光明照曜。因相謂曰。是須彌山。我今已見天上。是脩槃那般娑山北邊。有最勝處。復有大池。名曼陀基尼。長五十由旬。廣十由旬。其水清潔冷甜輕軟。其中蓮藕根莖具足。其池底岸。皆以白銀黃金水精琉璃四寶為塼。搆壘為池。銀最居外。次第圍遶。水所漬處。與寶同色。其池四邊有四階道。通至水底。並四寶成。池東南角。直往至山。其山有巖。名曰難陀。長五十由旬。廣十由旬。其巖悉是琉璃。平滑可愛。有似宮室。寶色不同。種種相貌。自然彫畫。如北□□□□□□馜裀□□□□飀□亮槶娉□□□飥□□□□□□□□□□□□樂□□裀□□飥□□□□耘駒□□□□濾□□X|樉□□婁□□□□□□禲□□□娵褙□□□飥□□□□□度□□□□姶□□楜□□□□□飥□□□□□□檢□診□□□□騶□□逆□露□怒□□榕褸□□□榜□□□□榜驊□□□禢覲駒□□□飥□□□楛□□覈□□飼覮怒□□櫻□□糖□□神埤□榱□□□馜□□埤□馨饌吏憐□□□□□□□□騎榞□飀□檟楅□□□□襏濾□□樑駹□檢□□露□□□詛褸□埤□□槲江q□z□裀□□|樀□□□楦□訓□褸□□檢□搾餑□裀□□飥□□褸□□□□□□□□□覷聾□□□□楅奜□□奐□□□□□淚褉□榜馜□□埤□飩□姎□飀□□□□□□騎榞□飀□檟楅□□□□襏濾□□樑駹□檢□□露□□□詛褸□埤□□槲江q□z□裀□□|樀□□□楦□訓□褸□□檢□搾餑□裀□□飥□□□褸□□□□□□□□□□□□□□馜馞□飀□□騺□□□□□□□□□□□□□□□□□□□□□□□搾飣榜飩□妨馞逆□褸□覬□□□□□j□□駛□檢□榜□□□□樣□□饜□□飾□□□憐□□□□□□□榜□橇□饜□□□□穇□□裀□□榼褸□□搾餑□裀□騎榞□飀□檟楅□□□構□濾□□樑駹□檢□□露□□□詛褸□埤□□槲江q□z□裀□□|樀□□□楦□訓□褸□□檢□搾餑□裀□□飥□□□馞咽□□奢╮慼慼槭P□□檢□□邳撬芊潑[祤□□□□□□□□□□□□□搾送□□□□□□□檢□馰□□□□□]□飀□□詛□□□觜|模□□□搾送□□泌□娊□□稫詛□□□□楅楜□□□濾□□□數□□楈騱□□□奅櫸□□樺□□□□□曆□□□□饅□□□覆□□檢□飣粘牷樊H票□逆□椸□□□□饅□□□□□□□騱□□□□□許□□□駐□騱□□□□□許□□□□□騱□□□□□許□□□□□騱□□□□□許□□□□□駉許□□襜□裀□□□□□□□□□□□□□□□□□□□堅詻□□□□襾□□□□隸□□□□禱□□蓮□□□獺慼j□□□□□□槙□許□□獺慼慼樟O□□□□榭□□□□馴秎□□□箋榴□□□箋榴稀□□□診□檢□□楦□□□槎□□□□飼許□餺□瞴慼慼慼慼慼歎ョ潸ョ慼慼慼潑_□□□□槂□□j□XE□j□□□□□□□□□□□遄慼歎ョ慼憐O憐□送□□□□□埤□[□神□送□奸□□□□□□□□□露□□□騖馘□□臨□□□許□□□□□楅妱□□□□□亮□□□□送□□□獺慼慼慼慼慼摯鞢慼慼樟D□□□樗妠飀□堙歎ョ慼慼摯e□□□□騱□□穻□許□□□□許□□□□騱□□□騱□□□□許□□□許□□滋□騱□□□騱□□滋□許□□□許□□穻□騱□□□騱□□穻□許□□□許□□枯□騱□□□騱□□枯□許□□□許□□祤稱□□□□□□□□□□亮□□奅榮託埤□□□□□□樈秜獺慼慼撓耤慼憤藷S□□□□□□□□□□□□□祅娶□□□□□埤□樂□□□□飼許□騰玲□奷□□□□□檢□姻嗀馜信□騑□埤□禈□}□□飼許□騋奇□}□□駢穻□□□□□□□□□鷺褥j□慄□□□□□楛□裀□□□□檢□巨□□褽泌□姎□□□送□□□□□□□□覭□□□椽□□□秧□泌□姎□□□送□□□□蓮□□楜襌吏憐□送□□□垓娀檢□□□襑□褙□□餅逆□□橢觝埤□□□□□□□禭□帖翩慼慼慼慼慼滕堙牷牷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摯鞢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撩k□奰社榖□□□牷慼憤牷慼慼慼慼慼憫f□□□□□□埤□飣粘牷慼樊H票□逆□館□□□□□妱□□□□□檢□□□□□言□祤逆□牷撫魽慼慼撩晼慼慼慼慼慼慼暱P饌槂□獺慼慼慼慼慼慼歎ョ慼敵C□□□□□□桌櫻□□□□□□□□□□□□□□鷺□□□□穩□檢□□□槫□□□呂□□□饈娛□□□U娙夾檢□牷慼撓X□□□裀□□楋□□□□榓麗□□□神埤□蓮□襑□□龤慼樟C橩□檢□□檻觕□□□觥牷慼Y褓□□□□娙埤□□□□□□慄□□□□鷺□□□□呂□□□U娛□□□磻襛□裀□□□□□楅樺□□□駉奭□□□□□檢□□□□□□□□□□|槓□~□□樺□□□龤慼撚捸憫恣慼潸抯]□西奐□□□□□奜□□□q□逆□蓮□牷獺慼慼慼撐}□□□□□粘牷慼潤瓷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摯f□□崙□□□餽姥W□□□□□逆□楸□榭□□□□□□□牷慼慼慼慼慼毆埤□蓮□□□□婻□□□□□樗埤□□□祿□□蓮□□□□妱□□□樗妴□□□□□□□騱□□□□襤□牷慼慼慼慼慼牷慼慼慼慼澗z□雜□禭□埤□ョ慼慼慼撮a□□埤□□□□憐□□襾饐□□□□憐□□□饐□□稗□憐□□□稈□餅穰玲□奷□□飯□詙□□□□餅榵Х奷□□□□妧□□□□妃□□堅覯□褸檸玲□埤□□益娀埤□樂□濾□□□□□□□□□□檢□□□□□□饜□租□□□□□□□□□□□椸□□□□露□□□□驤覯□裀□牷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數O□□□□□□□□□楰□□覯□裀□□□□□□□奾租大□吝餺□□   四天下品第六   爾時佛說。天下有四。一剡浮提。二者西瞿耶尼。三東弗於逮。四北鬱單越。爾時比丘白佛言。世尊。此剡浮提其地若大。佛告比丘。剡浮提大。東邊地際。二千由旬。西北二邊。亦各二千由旬。南邊地際。但三由旬。周迴六千三由旬。其面如車一切眾生生此地上。面似地形。是剡浮提具有江山。江山中間。諸國間廁。爾時比丘白佛言。世尊。西瞿耶尼。其形若大。佛告比丘。西瞿耶尼大。廣二千三百三十三由旬。又一由旬三分之一。周迴七千由旬。地形團圓無山有江。其江中間。立諸國土。人民富樂。無有賊盜。悉多賢善。填滿其中。是時比丘復白佛言。世尊。東弗毘提。地形若大。佛告比丘。東弗毘提大。廣二千三百三十三由旬。又一由旬三分之一。周迴七千由旬。地形團圓。猶如滿月。多有諸山。唯有一江。是山中間。安置諸國。人民富樂。無有賊盜。悉多賢善。充滿其國。一切諸山。並是金寶。耕梨鋘斧及諸器物。並是真金。其一江者。名曰薩闍。其江浦岸。並皆可愛。淨命賓頭盧於彼岸側。起僧伽藍。雲何得知如是等事。昔時波羅□國。有一比丘。及一沙彌。皆具神通。從波羅□。往東毘提下。時此沙彌取一石子。欲以磨針。即持此石。還波羅□。安置寺中。即於是夜。大放光明。是時比丘問沙彌言。汝取彼物將還此不。大德。我將彼石子。還來此中。欲以磨礪剃刀針等。比丘即便語沙彌言。汝取此石送還彼國。是時沙彌從比丘言。即提此石。投波羅□深江水中。是時此江大放光明。一切龜魚諸水類等。並皆顯現。其國人民爭往觀看。衢巷填滿。無復門戶。皆謂是龍現大神力。是時比丘與此沙彌。於晨朝時入城乞食。見是人眾無量無數聚集河邊。城門阨塞。還往難通。問沙彌言。汝前此石擲置何處。沙彌答言。大德。我以此石。擲河深處。比丘復語沙彌。汝取此石。還送本處。是時沙彌即從其語。於看眾前。入河深水。而取此石。身衣不濕。踴出空中。飛騰而去。送還本處時。諸比丘往還彼國。其數無量。並說如是。時佛世尊為諸比丘。說此因緣。是故得知。爾時比丘。白佛言。世尊。北鬱單越國土若大。佛告比丘。北鬱單越大。東際長二千由旬。西際二千由旬。南北亦爾。四周八千由旬。以金山城之所圍遶。黃金為地。晝夜常明。是鬱單越地有四種德。一者平等。二者寂靜。三者淨潔。四者無刺。謂平等者。彼國土中。無有□□□□槄□□埤□褸□堙慼慼犛芩飽慼毅芊憬d□□奐□□飀□楯□□埤□□□露□□□□□□藷X□榯□稜□□□□□埤□奐□□□□榷覽□埤□□□□□□□馭□□□禭□稫褸□覺飀□好□□□□祰菉賂飀□□□礹□□禱□□裀□奐□覽□□槄□□埤□□□露□□□饈□飀□□□□飀□奐□□□□□□騍飀□□□□裀□樉□□□□□□濾□□□□□埤□診□□□□□檇□□□□檇□□□埤□□烈□□□牢祆□□□襦□蓮□□□□□□□檢□騧覟□□□□飥□□□□□□驁□楅楜□□□□□□祔拏□裀□楜□□□□□量禰□□□□□埤□楸□□飀□榰□□□□□□蝖慼慼慼慼慼慼撲W□驗□□□□□□□□□□□裀□□□嫿□□拏□□□樧□襛規□祉□鴃慼慼慼慼慼潯迭慼樟S□□祉□鴃憐O切楰□□□□□□餼□□妴□□吏切楰□禬□□□□□□□餼□□妴□□禬□□□襛規□□□□□□餼□□妴□□妴□埤□□□□□□□□□襜□□□拌矩醴□E馞逆□□□嫿埤□樂覞礸□□□榰□□□橾□神埤□□□□□□楦□□埤□□□□□□□社累檢□楩□嫿埤□□饛□j□□點槔□□□□委□□□飯委□□□娃D□□□稫哅□褓楛□□□槔□楩□埤□□拏□Q□□委□楩□埤□□槔□□□□露□j□委□楩□埤□量□□j□D□楩□埤□量□□j□勝姻蓮□□駿□禰□□□□□□□□□□□橾□□□騰□□□□瑩裀□楦□□裀□襜□□飀□□□□□□騇□□□□襛規□祉□鴃撕央慼慼慼毅寣澆T□□魯□□□馨饐□□□E飀□騎榞□飀□檟楅□□□□襏濾□□樑駹□檢□□露□□□詛褸□埤□□槲江q□z□裀□□|樀□□□楦□訓□褸□□檢□搾餑□裀□□飥□□□觙D□□□□□□□□□□□□□馜馞□飀□□饛□□妊D□□搾送□□□□□□□□襜□□□□□□楩□姎□□唌p檢□妘令送□□□穾□□□驂□□□□□姎□□□□□饈j□蓮□姎□□榭□□□馨馞□□□□□□□□禜□逆□□騮□檢□□□□逆□□□姎□駕□□飀□□□評逆□□令送□□□憐□□□□令飀□□□□埤□駂□禛□□蓮□姎□□鷺□□□□隉慼慼慼憫f□□□撚驂□□□□楚摩城鞢慼唌p勝姎□禂□西□□□□□□□西妝□□□撚驂□□□□□媽□□□□□研□□駉奭□□□□□檢□□□□□□□□□□|槓□j□姻R樺□□□姎□□□□□□□□□□□□餽奪□□□□□檢□規槍褽□□礸□餓□□姎□□□□□□□埤□□驂□□□□楚摩城鞢撮]□□□□□□□□□橾□□□露□□□□神埤□□館□□□□□□□通褓□埤□□媸□□橾□□神妱□椸□□□□□□奪□□□□□□裀□□覺□□□觀□□□□□拏□□埤□□□駂□□□E飀□拏□送□□□□妴□□楜□□逆□□□□□椸□□□□□□□j□□□□□□□ш□□¥□□§墾□§□□‥□□¥巒□¥嶩□胦□□□鰹捂琰□騿撓鴃慼慰D悅詳葨□□   數量品第七   爾時佛告富婁那比丘。是世界地。形相團圓。如銅燭盤。如陶家輪。是世界地。亦復如是。猶如燭盤邊緣隆起。其鐵圍山。亦復如是。譬如燭盤中央聳起。其世界中有須彌山王。亦復如是。此須彌山。七寶所成。色形可愛。四角端直。譬如工匠善用繩墨斫成板柱。其形方正。是須彌山。亦復如是。半形入水。八萬由旬。半形出水。八萬由旬。其山四邊。各八萬由旬。周迴三十二萬由旬。最堣j海。名須彌海。深八萬由旬。廣四萬由旬。一邊長十六萬由旬。周迴六十四萬由旬。海外有山。名由乾陀。此山入水。四萬由旬。出水亦爾。廣亦如是。四萬由旬。是山一邊。長二十四萬由旬。周迴九十六萬由旬。此出外海。亦名由乾陀。深四萬由旬。廣亦如是。一邊長三十二萬由旬。周迴百二十八萬由旬。海外有山。名伊沙陀。入水二萬由旬。出水亦然。廣亦如是。一邊長三十六萬由旬。周迴一百四十四萬由旬。山外有海。亦名伊沙陀。深二萬由旬。廣亦如是。一邊長四十萬由旬。周迴一百六十萬由旬。海外有山。名訶羅置。入水一萬由旬。出水亦爾。其廣亦然。一邊四十四萬由旬。周迴一百七十六萬由旬。山外有海。亦名訶羅置。深一萬由旬。廣亦如是。一邊長三十六萬由旬。周迴一百八十四萬由旬。海外有山。名脩騰娑。入水五千由旬。出上亦爾。其廣亦然。一邊長四十七萬由旬。周迴一百八十八萬由旬。山外有海。亦名脩騰娑。深五千由旬。廣亦如是。一邊長四十八萬由旬。周迴一百九十二萬由旬。海外有山名阿沙千那。入水二千五百由旬。出水亦然。廣亦如是。一邊長四十八萬五千由旬。周迴一百九十四萬由旬。山外有海。亦名阿沙千那。深二千五百由旬。廣亦如是。一邊長四十九萬由旬。周迴一百九十六萬由旬。海外有山。名毘那多。入水一千二百五十由旬。出水亦然。廣亦如是。一邊長四十九萬二千五百由旬。周迴一百九十七萬由旬。山外有海。亦名毘那多。深一千二百五十由旬。廣亦如是。一邊長四十九萬五千由旬。周迴一百九十八萬由旬。海外有山。名尼民陀。入水六百二十五由旬。出水亦然。廣亦如是。一邊長四十九萬六千二百五十由旬。周迴一百九十八萬五千由旬。山外有海。亦名尼民陀。深六百二十五由旬。廣亦復然。一邊長四十九萬七千五百由旬。周迴一百九十九萬由旬鹹海外有山。名曰鐵圍。入水三百十二由旬半。出水亦然。廣亦如是。周迴三十六億一萬三百五十由旬。從尼民陀山際。取鐵圍山際。三億六萬三千二百八十八由旬。從尼民陀海際。取鐵圍山際。三億六萬二千六百六十三由旬。從剡浮提南際。取鐵圍山。三億六萬六百六十三由旬。從剡浮提中央。取西瞿耶尼中央。三億六萬六千由旬。從南剡浮提北際。取北鬱單越北際。四億七萬七千五百由旬。從鐵圍山水際極西。鐵圍山水際。逕度十二億二千八百二十五由旬。鐵圍山水際。周迴四十六億八千四百七十五由旬。從此須彌山頂邊。至彼須彌山頂邊。十二億三千四百五十由旬。從此須彌山中央。至彼須彌山中央。十二億八萬三千四百五十由旬。從此須彌山根。至彼須彌山根。十二億三千十五由旬。如是義者。佛世尊說。如是我聞。   天住處品第八   佛告比丘。是須彌山王。東西南北。凡有四邊。其東邊真金所成。西邊白銀所成。北邊琉璃。南邊頗梨。其一切邊眾寶所成。是須彌山。七性最饒。山之極頂。中央平正。最勝處所。是忉利天善見大城。周圍四方。十千由旬。純金為城之所圍繞高一由旬。城上埤堄。高半由旬。門高二由旬。其外重門。高一由旬半。十十由旬。有一一門。城之四面。為千門樓。是諸城門。眾寶所成。種種摩尼之所嚴飾。譬如北地妙好氍毹。人非人等。龍獸草木。及諸雜花莫不必備。亦如耳璫眾寶莊嚴填滿具足。是諸城門。亦復如是。或有一切諸眾生相。種種樹木及雜花相莊嚴其外。是城門邊。莊嚴象軍。莊嚴馬軍。莊嚴車軍。住是城門。是諸天子莊嚴鎧仗。聚集其中。護國土故。欲遊觀故。為莊嚴故。城外四邊。七重寶柵。周匝圍繞。其最堛怴C真金所成。次用白銀。第三琉璃。四頗梨柯。其外三重。雜寶所成。七重之外諸多羅樹。七重圍繞。其最媥臐C真金為本。次是白銀。第三琉璃。四頗梨柯。其外三重。眾寶為本。金多羅者。白銀琉璃頗梨眾寶為其花葉。子亦如是。銀多羅者。黃金琉璃頗梨柯寶為其花葉。子亦如是。琉璃多羅。金銀頗梨為花子葉。頗梨多羅。金銀琉璃為花子葉。其外三重花葉果子。並眾寶成。是多羅樹。微風吹動。出妙音聲。能令眾生起五繫縛。一者生愛。二者起縛。三起迷亂。四生執著。五不厭離。譬如五分音樂。如精妙樂師五音繁奏。能起眾生五種欲心。是樹音聲。亦復如是。其七重樹間。處處皆有眾寶花池。縱廣一百天弓。天水盈滿。四寶為塼。搆壘底岸。金銀琉璃及頗梨柯之所成就。其池四邊。亦四寶磚以為階道。一一池中。有無量花。五寶所成。謂金銀琉璃頗梨柯呵梨多。是諸池內。有四寶船。泛漾其中。謂金銀琉璃頗梨。復有八種水戲之具。一者。跳入水樓。二者。以七寶涵。注水灌身。三者。擊水之具。以為音樂。四者。水濺以為嬉戲。五水輪車。六者。浮屋。七者。寶輪鷿鶙。八者。繩樓自縋。旋迴擊蕩。其中男女諸天乘船遊戲。是時寶船隨心遲速。男女諸天若作是意。願欲向彼。船即到彼。是諸天等若作是意。願取彼花。來至我所。花便自至。其中果報自然風起。吹眾名花。遍散諸天。復有別風吹諸花鬘。莊嚴身首。或為寶冠。或為瓔珞。或為臂印。乃至腰繩。或為足鉗。池岸四邊。有五種寶樹。一金。二銀。三琉璃。四頗梨柯。五呵梨多。其樹行間。有眾寶堂殿。五寶所成。諸男女天。於其中住。是其城外多有諸天。遍滿國土。多羅樹外寶塹三重。其一一塹。廣二由旬深一由旬半。下廣於上。有如壺口。於其塹中。天水盈滿。亦四寶塼之所搆成。金銀琉璃及頗梨柯。其塹四邊。亦四寶塼以為階道。一一塹中。又有無量四寶諸花。有四寶船。泛漾其中。金銀琉璃頗梨等寶之所成就。復有八種水戲之具。一者。跳入水樓。二者。以七寶涵。注水灌身。三者。擊水之具。以為音樂。四者。水濺以為嬉戲。五水輪車。六者。浮屋。七者。寶輪鷿鶙。八者。繩樓自縋。旋迴擊蕩。其中男女諸天乘船遊戲。是諸寶船隨心遲速。男女諸天若作是意。願欲往彼。船即到彼。是諸天等若作是意。願取彼花。來至我所。花便自至。其中果報自然起風。吹眾名花。遍散諸天。復有別風。吹諸花鬘。莊嚴身首。或為寶冠。或為瓔珞。或為臂印腰繩足鉗。亦復如是。塹之中間。眾寶堂殿。天諸婇女之所住處。於其堂間。佈置寶鑊。一一鑊中。植諸花草。五色異相。各為行列。其三重塹外有七寶樹之所圍繞。謂金銀琉璃頗梨柯蓮花色寶螺石呵梨多等。是樹林中。處處皆有七寶花池。天水盈滿。乃至寶船遊戲。及諸殿堂。男女天眾之所居止。多有諸天。遍滿國土。亦如上說。是時塹外諸七寶樹。開七寶花。謂金銀琉璃頗梨。乃至呵梨多等。是其林中諸女天等謳歌作樂。無量天子從大城出。入林觀聽。是其城中諸天子等謳歌作樂。外諸女天入城觀聽。因是方便往來戲樂。分於大城四分之一。中央金城。帝釋住處。十二由旬。有一一門。四面四百九十九門。復有一小門。凡五百門是城形相。亦衛四兵。柵塹樹池雜林宮殿。作倡伎樂及諸外戲。種種莊嚴。皆如前說。是城中央。釋提桓因所住之處。寶樓重閣。名皮禪延多。長五百由旬。廣二百五十由旬。周迴一千五百由旬。柱高九由旬。四寶所成。一金。二銀。三琉璃。四頗梨柯。四種寶塼以為柱礎。其樓四方有四階道。一切諸壁。並四寶成。三層皮持之所圍繞。第一層。真金所成。二白銀。三琉璃。其一一層。三重寶鈴。微風吹動。出妙音聲。譬如五分音樂。如前所說。多羅樹聲能令眾生起五欲縛。其閣四邊卻敵寶樓。東邊二十六。三面各二十五。凡一百一所。一一卻敵。方二由旬。周迴八由旬其卻敵上。復有寶樓。高半由旬以為觀望。一一卻敵有七女天。一一女天有七婇女。樓閣之內有七萬七百房室。一一房內。有七天女。一一天女。婇女亦七。其天女者。並帝釋正妃。其外卻敵及內諸房。凡四億九萬四千九百。正妃三十四億六萬四千三百。婇女妃及婇女。合有三十九億五萬九千二百。皮禪延多重閣最上當中央圓室。廣三十由旬。周迴九十由旬。高四十五由旬。釋提桓因所住之處。並是琉璃所成。地皆柔滑。眾寶填廁。譬如北地妙好氍毹。人非人等。龍獸草木。及諸雜花。莫不必備。亦如耳璫眾寶莊嚴。填滿具足。帝釋住處。亦復如是。皆以琉璃所成。眾寶莊嚴。其地柔軟腳所履踐。即便陷沒。腳若起時。還復如本。如細綿聚。及兜羅綿。帝釋住處。亦復如是。腳踐則沒。舉足便起。灑散雜花燒香芬馥。懸諸天衣及寶花鬘。如是處者。釋提桓因與阿脩羅女捨脂共住。帝釋化身與諸妃共住。一切諸妃作是思惟。帝釋與我共住。帝釋真身與捨脂共住。是其城內四邊住處。衢巷市廛。並皆調直。是諸天城。或有住處。四相應捨。或有住處。重層尖屋。或有住處。多層高樓。或有住處。臺館雲聳。或有住處。四周卻敵。隨其福德。眾寶所成。平正端直。是天城路。數有五百。四陌相通。行列分明。皆如基道。四門通達。東西相見。巷巷市廛。寶貨盈滿。第一穀米市。二衣服市。三眾香市。四飲食市。五花鬘市。六工巧市。七婬女市。處處並有市官。是諸市中。天子天女往來貿易。商量貴賤。求索增減。稱量料數。具市廛法。雖作是事。以為戲樂。無取無與。無我所心。脫欲所須。便可提去。若業相應。隨意而取。業不相應。便作是言。此物奇貴。非我所須。當四衢道。像馬車兵之所莊嚴。及諸天子止住其中。或為守護。或為戲樂。或為莊嚴。市中間路。一切琉璃。軟滑可愛。眾寶莊嚴。譬如北地妙好氍毹。龍獸花草。皆如前說。乃至燒香散花。懸諸天衣。亦復如是。復於處處。豎立幡幢。天大城內。如是等聲。恆無斷絕。所謂象聲。馬聲。車聲。螺聲。波那婆聲。鼓聲。牟澄伽聲。笳聲。音樂聲。又有聲言。善來善來。願食願飲。我今供養。是善見大城。帝釋住處。復有天州天郡天縣天村。周匝遍佈須彌山上。善見大城。其西北角。從門閫外。二十由旬。忉利諸天有善法堂。逕三十由旬。周迴九十由旬。高四十五由旬。並琉璃所成。地皆柔滑。眾寶填廁。譬如北地妙好氍毹。人非人等。龍獸草木。及諸雜花。莫不必備。亦如耳璫眾寶莊嚴填滿具足。善法妙堂。亦復如是。柔滑可愛。腳踐便沒。移足還起。種種莊嚴。具如前說。有三皮持之所圍繞。一真金所成。二白銀。三琉璃。其一一層。三重寶鈴。微風吹動。出妙音聲。譬如五分音樂。如前所說。多羅樹聲。能令眾生起五欲縛。是堂中央眾寶大柱。聳出堂上。其柱最頂。覆金露盤。種種莊嚴。並皆具足。是中央大柱。圍一由旬。徑三分之一。其一椽桷有十六柱。其一一柱。復十六柱之所圍遶。一一椽桷。為二百七十二柱之所支持。其諸椽桷分為三分。一分有四千五十二周迴。三分一萬二千一百五十六椽桷。都有三十二億六千四百三十二柱。是柱下至地。上不至桷。如一髮許。或有一柱。上至於桷。下不至地。如一髮許。以是義故。是善法堂。住在空中。不可了覺。四方門屋。一者。正東。二者。正西。三者。正南。四者。正北。是善法堂外。處處有大寶池。天水盈滿四寶為塼。搆壘底岸。金銀琉璃。及頗梨柯之所成就。其池四邊。亦以寶塼為其階道。一一池中。有無量花。五寶所成。謂金銀琉璃頗梨柯呵梨多。是諸池內。有四寶船。泛漾其中。復有八種水戲之具。一者。跳入水樓。二者。以七寶涵。注水灌身。三者。擊水之具。以為音樂。四者。水濺以為嬉戲五水輪車。六者。浮屋。七者。寶輪鷿鶙。八者。繩樓自縋。旋迴擊蕩。其中男女諸天乘船遊戲。隨心遲速。空中諸花自然來集。莊嚴天身。乃至多有諸天殿堂。皆悉遍滿。亦復如是。是法堂外有大園林。金城圍遶。周迴一千由旬。城高一由旬。埤堄半由旬。其門高二由旬。十十由旬。有一一門。九十九門有一小門。是諸門者。眾寶所成。摩尼妙寶之所莊嚴。譬如北地妙好氍毹。種種雕飾。是門又有四軍防衛。並如上說。外七重寶柵。亦如上說。七重多羅樹林之所圍繞。亦如上說。其樹中間有諸寶池。相去百弓。種種莊嚴。亦如上說。五種寶花。亦如上說。及四寶船。亦如上說。池岸五種寶樹。亦如上說。乃至四寶堂殿。諸男女天之所住處。是城外邊三重寶塹。餘如上說。一一塹者。廣二由旬。深一由旬半。形如壺口。下廣上狹。天水盈滿。並如上說。是塹間地。有諸婬女。堂殿羅列。三重塹外。七寶樹林之所圍繞。亦如上說。是時外林中。一切諸花。開敷鮮榮。諸女天等音樂謳歌。時諸天子從法堂城出。入是園中。相與觀聽。是中天子亦奏音樂時。諸女天從善法堂。出園觀看。因如是事。男女諸天恆受戲樂。從其大城西北角門。取善法堂門。二十由旬。廣十由旬。其地平滑。琉璃所成。可愛柔軟眾寶莊嚴。譬如北地妙好氍毹。人非人等。像馬花樹。種種具足。又如耳璫眾寶合成。其路亦爾。腳履即沒。舉足便起。如兜羅綿及以木綿。其路柔軟。亦復如是。三種皮持之所莊嚴。一一皮持。四寶所成。一一皮持。三層寶鈴之所圍繞。一一寶鈴。四寶所成。微風吹動。出妙音聲。能令諸天起五欲縛。是路兩邊夾二江水。名曰長形。亦長二十由旬。廣十由旬。八功德水自然盈滿。其江兩邊並四寶塼之所搆治。餘如前說。其江四邊四寶階道。亦如前說。是江水中有五寶花。亦如前說。四寶船。汎漾其內。八水戲具。乘船遊戲。遲速任心。並如前說。是中諸天須彼花來。隨念即至。善果報故。雨眾寶花。灑散諸天。復有別風吹諸花鬘。隨其身份。所須莊嚴。身臂首足。自然隨著。二江外岸。五種寶樹。羅列遍滿。亦如前說。其樹中間有諸寶池。及寶殿堂。諸男女天並於中住。無量無數。充滿其中。是時忉利諸天欲入此園。其善法堂有風名曰合聚。聚集故花。吹令出外。其地淨潔。無復萎花。復有別風。名曰剃刀。吹外園林及以池沼取諸新花。青黃赤白雜色之花。既取花已。時合聚風聚集此花。入法堂內。遍佈其地。作諸形像。或現金銀杖形。或現蓮花形。或氍毹形。或羺羊形。或師子戲像。或現象馬車步兵等像。或現獐鹿獸像。或現迦樓龍馬之像。因此次第。周匝遍滿善法堂地。花厚至膝。莊嚴具足。是時諸天圍繞帝釋。恭敬為尊。入此園裹。善法堂內最中柱邊。有師子座。釋提桓因昇座而坐。左右二邊。各十六天王行列而坐。其餘諸天隨其高下。依次而坐。時天帝釋有二太子。一名栴檀。二名脩毘羅。是忉利天二大將軍。在三十二天。左右而坐。時題頭賴吒天王依東門坐。共諸大臣及與軍眾。恭敬諸天。得入中坐。時毘留勒叉天王依南門坐。共諸大臣。及與軍眾。恭敬諸天。得入中坐。時毘留博叉天王依西門坐。共諸大臣。及與軍眾。恭敬諸天。得入中坐。時毘沙門天王依北門住。共諸大臣。及與軍眾。恭敬諸天。得入中坐。是四天王。於善法堂。世間善惡。奏聞帝釋及忉利天。時佛世尊說如是事。比丘是月八日。是四天王大臣遍行世間。次第觀察。當於今日。若多若少。一切諸人受持八戒。若多若少。皆行佈施。若多若少。修福德行。若多若少。恭敬父母。及沙門婆羅門。家內尊長。比丘。月十四日。是四天王太子遍行世間。次第觀察。當於今日。若多若少。一切諸人受持八戒。若多若少。皆行佈施。若多若少。修行福德。若多若少。恭敬父母及沙門婆羅門家內尊長。比丘。月十五日。時四天王自行世間。次第觀察。當於今日。若多若少。一切諸人受持八戒。若多若少。皆行佈施。若多若少。修行福德。若多若少。恭敬父母及沙門婆羅門家內尊長。黑半亦如是。比丘。是時若無多人受持八戒。若無多人修行佈施。若無多人修福德行。若無多人恭敬父母沙門婆羅門及家中尊長。比丘。時忉利天善法堂內政坐集時。爾時四王往法堂所。諮聞帝釋。說世間事。白言。善尊。無多諸人受持八戒。無多諸人修行佈施。無多諸人恭敬父母沙門婆羅門及家中尊長。是時忉利諸天及釋提桓因聞此事已。生憂惱心。說如是言。是事非善。是事非如法。若諸人等無多受八戒。無多行佈施無多修行福行。無多諸人恭敬父母沙門婆羅門及家中尊長。諸天眷屬方應減少。修羅伴侶日向增多。比丘。若人多受持八戒。多修行佈施。多修福行。多恭敬父母沙門婆羅門及家中尊長。爾時四王往法堂所。諮聞帝釋。說世間事。白言。善尊。多有諸人受持八戒。多人修行佈施。多人修行福行。多人恭敬父母沙門婆羅門及家中尊長。爾時忉利天聞四王言。心生歡喜。說如是言。是事甚善。是事如法。若諸人等多受持八戒。多修行佈施。多行福行。多恭敬父母沙門婆羅門及家中尊長。諸天眷屬日向滋多。脩羅伴侶稍就減少。比丘。爾時釋提桓因自坐之處。是天坐處。於中正坐。隨從天心。令其歡喜。而說偈言。  是月初八日  十四及十五  並月二十三  下九及三十  三時十五齋  受持八分戒  靜心所攝治  若受持布薩  是人修七法  當來如我今   比丘。是釋提桓因偈。是為邪歌。非是善歌。是為邪言。非是善言。雲何如此。比丘。是釋提桓因。未解脫生。未解脫老。未解脫死。未解脫憂。未解脫悲。未解脫苦。未解脫惱。未解脫五陰。比丘。若有比丘。成阿羅呵。滅盡諸漏。修道究竟。正智解脫。盡諸有結。如是比丘。若說此偈。是說善言。  是月初八日  十四及十五  並月二十三  下九及三十  三時十五齋  受持八分戒  靜心所攝治  若受持布薩  是人修七法  當來如我今   比丘。是比丘偈。乃是善歌。非是邪歌。乃是善言。非是邪言。雲何如此。是比丘已解脫生。已解脫老。已解脫死。已解脫憂。已解脫悲。已解脫苦。已解脫惱。已解脫五陰。即說祇夜言。  是四王大臣  八日巡天下  四天王太子  十四觀世間  十五時最勝  四王好名聞  故自行世間  觀察諸善惡  是時四天王  上善法堂所  諸天大集會  奏聞諸善惡  是世間人意  與道法相應  善尊有多人  行施受布薩  伏真能修道  男女福增益  是時忉利天  得信甚歡喜  數數生隨喜  四大王善說  諸天樂眷屬  轉轉得增多  願脩羅伴侶  日日就損減  隨憶念正覺  法正說聖眾  諸天安樂住  心常生歡喜  世果出世果  人道所能得  若依佛法僧  住於三寶境  我今為汝等  說三賢善道  若人求真實  捨惡修行善  無有如是貨  由少能獲多  如諸忉利天  行小善生天  帝釋等諸天  大福德名聞  聚集善法堂  及諸餘住處  男女善行香  四王所奏聞  清淨天所愛  薰習遍諸天   是諸天子形色不同。衣服亦異。眾寶莊嚴。種種差別。善法堂內。四色寶華。人華晃曜。互相映發。譬如寶捨滿中眾寶。其善法堂可愛如是。雲何此堂說為善法。是諸天等聚集其中。多讚嘆佛。多讚嘆法。多讚嘆僧。分別世間邪正之事。宣說種種出世之道。園等諸處。無如是事。故名其地。為善法堂。是事佛世尊說。如是我聞。   立世阿毘曇論卷第二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44 佛說立世阿毘曇論   佛說立世阿毘曇論卷第三   陳西印度三藏真諦譯   歡喜園品第九   善見大城北門之外。二十由旬。諸忉利天。有大園林。名曰歡喜。此中有池。亦名歡喜。方百由旬。深亦如是。天水盈滿。四寶為塼壘其底岸。餘如前說。四邊寶階。亦如前說。五種寶花。亦如前說。四種寶船。及八種戲。隨心遲速。是中諸天須彼花時。應念來至。善果報故。雨眾寶花。灑散諸天。復有別風。吹諸花鬘。隨其身份。所須莊嚴。身臂首足。自然隨著。是其池岸。五種寶樹。羅列遍滿。餘如前說。其樹中間。及眾寶堂殿。諸男女天。居止遍滿。具如上說。園中有樹。名曰歡喜。樹所生花。名曼陀羅。其形大小。如天車輪。其色相貌。如火光焰。其花輕重。如人中花。歡喜樹者。此園中有。餘處皆無。此園周迴一千由旬。逕三百三十三由旬。三分之一。金城之所圍遶。是城高一由旬。埤堄一半由旬。城門高二由旬。門樓一由旬半。十十由旬。有一一門。九十九門。復一小門足一百門。是諸門者。眾寶所成摩尼妙寶之所莊嚴。譬如北地妙好□□□□X礄Y□□□□覜饛□□□□□楦□□□□椸□□梓埤□楦□□□□□□□妨馞礹□□□j□楦□□□□搾送□□□騫襯榱□□□□哄慼X~□□□楦□□□□□|樊□□楦□□□□□□樈飀□楦□□□□□□□|搾飀□楦□□□□□□□楠□□□觔祥□糖□□神埤□寧q□□□□□榆飀□襦□□□□椸□□飀□□□□□□□□□□□□□□□□□□□□飀□馰□覷□□楦□□□□率驖□□□騫襩祥□搵讞`逆□□□飣檢□□搾馞礹□□□檢□楦□□□□蓮□榞礸□□□稫訊□□□穮j□襆□駭驟□□□□□□襤飯□隉慼慼慼慼潛矷慼慼敵偉滿憮滿潑[礸□□□□□□□□祥□餺□□□□□□祥□□襆□□□□堅襤飯□奜□□□□□祤飯□楥□□□□□楥□餺楅奜□□□□□□□□稫覈□□□c□□祟Y穖□□□□□□穖□□椸□□□□□□□□□□□□□□槐駒□□□□□□□隆|□□□□□□祜□饑□□□□□□□□c□□□□§訌譏巨泣□□您□□□□□萣¥嶨篥□□□□鰹捂琚L□□□□‥艨□麙_¥意壓m□~□□濣¥嶨篦陛慼慼鰹捂琚慼摯R□□鋦迴□□□耤耬□□¥□□邐萣□耤耬□□□楫□□賢鋦迴□鞣□耤耙□責¥□□邐萣¥B□□□¥紇晚□□‥□□□□□□□蛣|諢篥婩□¥考□□□¥□□工□□□□□□□笣¥□□□笣¥嫥□吽慼慼慼慼慰D□□婩□□腆□□□鋦邐□萣c□意戣□¥□□□□¥□□□□□□意戣□|詳□□譣|□□譏□□□□意戣□¥□譏□蹣|□□嶡姣¥□訐□貤珵巢□阨蹩□瀣c□□□間撐伢N戣□|諍譨□□□□□狃□□□糝¥憒□兣c□□□□§□壨□□¥齱熱I□¥□□□□□嶨□膣|奔□q□‥□炩斨泣‥□□□□□□□□□□譏□蹣§k藩□□c□意戣□¥□蹤噫擣|□□□□¥﹛礜G‥□□崢□覦□□□§□珥□□亡□□□□□□□□□□□朣|□□□□¥□□□朣¥嶡□□蹣□□□□朣¥嶨□□□□i|諍□驨□¥□□□□c□□釧□¥騿慼澎丑慼慼潮翩捫壔詨□□□大□□§□□□朣|□悛敝迢嵧□□肣|亡□□朣|詫騿撓鴃慼慰D悅詳葨□□   眾車園品第十   善見大城東門閫外。去二十由旬。諸忉利天。有園名曰眾車。園中大池。名質多羅。方百由旬。深亦如是。天水盈滿。四寶為塼。壘其底岸。餘如上說。四寶階道。五種寶花。亦如上說。四種寶船。及八水戲。是中諸天須彼花時。應念來至。善果報故。雨眾寶花。灑散諸天。復有別風。吹諸花鬘。隨其身份。所須莊嚴。身臂首足。自然隨著。是其池岸。五種寶樹。羅列遍滿。餘如前說。其樹中間。及眾寶堂殿。諸男女天。居止遍滿。具如上說。是園周迴。一千由旬。逕三分之一。金城之所圍繞。是城高一由旬。埤堄一半由旬。城門高二由旬。門樓一由旬半。十十由旬。有一一門。九十九門。復一小門。足一百門。是諸門者。眾寶所成。摩尼妙寶之所莊嚴。譬如北地妙好□□□□X礄Y□□□□覜饛□□□□□楦□□□□椸□□梓埤□楦□□□□□□□妨馞礹□□□j□楦□□□□搾送□□□騫襯榱□□□□哄慼X~□□□楦□□□□□|樏□□楦□□□□□□樈飀□楦□□□□□□□|搾飀□楦□□□□□□楠□□□觔祥□糖□□神埤□寧q□□□□□榆飀□襦□□□□椸□□飀□□□□□□□□□□□□□□□□□□□□飀□馰□覷□□楦□□□□率驖□□□騫襩祥□搵讞`逆□□□飣檢□□搾馞礹□□□j□楦□□□□磻榞礸□□□稫訊□□□穮j□襆□駭驟□□□□□□襤飯□L矷慼慼慼潛矷慼慼敵偉滿熱u□□榞礸□□□□□□□□祥□餺□□□□□□祥□□襆□□□□堅襤飯□奜□□□□□祤飯□楥□□□□□楥□餺楅奜□□□□□□□□稫覈□□□c□□祟怴慼慼慼矷慼慼慼慼毅芊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撩i駒□□□□□□□□□|□□□□□□祜□饑□□□□□G□□□姍訊□飀□XR□□□楦□□□|□覈□□叢諒□裀□□飥□□□□飯□□□騶□□逆□□□姶□□□□觶□□叢烈□□□□飥□□□□J說慼慼慼j□□□說慼慼熬恁慼慼慼慼說慼撕﹛撫齱慼慼慼j□□□橈□□□櫸□□□鐨酓X埤□□驟□□□□□襤騵示□□□□□聾驂□□G□聆□□□□祽□□橕示□□□□□□□□□□□量禰□□檻覷□□榱聾驂□□楛□榆□□□櫚□□襦□□□□榱拏□□□□橚荂慼毅氶慼慼慼撕a聆□□□餺□|樊□□楦□□□□□|樈飀□R楅逆□□腄慼慼摯f□計驁□□□□碌□□□楦□□□□露□襤驠襴□□檢□西飯□□□□□□埤□觜|樏□□□□襤飀□馜饈婢裀□騫訏□裀□□樺□檢□□討□□□□□□□□□橚訑逆□□磻□裀□□|搾飀□奈榵□□□襦□□□□搾送□□□騫襯榱□□□榮怒□□觔祥□送榖□□□□□磻駜R妻樂□□□□□□□□□矷慼慼慼樊H禱□□□□□埤□椸□馨飀□□□□□埤□□駔裡Xz□□玲□□飀□襜□耔□□馜饛□□□□□□埤□蓮□饈騫襤馬□□□□□□□X|槉飀□□□樺□□s馜□埤□□XH魅裀□□覈□□□觨XF裀□□□□逆□□楜□逆□□□□□□□□□妨□Xs騊□□□□□裀□妞騽□j□□□□j□□稫襼裀□檟楦□□□□□□妨騊□□□騺□□j□襯樻□裀□□□馘j□□覘□□□妘拏□□□□饜□□□XR馘j□□楅楅逆□□□囊埤□□矷慼慼潔秭楚慼慼矷慼慼摩驨J□楰□□□□麗□j□   惡口園品第十一   善見大城南門閫外。二十由旬。諸忉利天。有園名曰惡口。園中大池。名曰惡口。方百由旬。深亦如是。天水盈滿。四寶為塼壘其底岸。餘如上說。四寶階道。五種寶花。亦如上說。四種寶船。及八水戲。是中諸天須彼花時。應念來至。善果報故。雨眾寶花。灑散諸天。復有別風。吹諸花鬘。隨其身份。所須莊嚴。身臂手足。自然隨著。是其池岸。五種寶樹。羅列遍滿。餘如上說。其樹中間。及眾寶堂殿。諸男女天居止遍滿。具如上說。是園周迴。一千由旬。逕三分之一。金城之所圍繞。是城高一由旬。埤堄一半由旬。城門高二由旬。門樓一由旬半。十十由旬。有一一門。九十九門。復一小門。足一百門。是諸門者。眾寶所成。摩尼妙寶之所莊嚴。譬如北地妙好□□□□X礄Y□□□□覜饛□□□□□楦□□□□椸□□梓埤□楦□□□□□□□妨馞礹□□□j□楦□□□□搾送□□□騫襯榱□□□□哄慼X~□□□楦□□□□□|樊□□楦□□□□□□樈飀□楦□□□□□□□|搾飀□楦□□□□□□□楠□□□觔祥□糖□□神埤□寧q□□□□□榆飀□襦□□□□椸□□□埤□□□□□□□□□□□□□□□□□□□□飀□馰□覷□□楦□□□□率驖□□□騫襩祥□搵讞`逆□□□飣檢□□搾馞礹□□□j□楦□□□□□榞礸□□□稫訊□□□穮j□襆□駭驟□□□□□□襤飯□瓷慼慼慼慼潛矷慼慼敵偉滿憮滿潑[礸□□□□□□□□祥□餺□□□□□□祥□□襆□□□□堅襤飯□奜□□□□□祤飯□楥□□□□□楥□餺楅奜□□□□□□□□稫覈□□□c□□祟Z穖□□□□□□穖□□椸□□□□□□□□□□□□□□槐駒□□□□□□□□□|□□□□□□祜□饑□□□□□□□□c□□□□§訌譏巨泣□□您□□□□□萣¥嶨篥□□□□鰹捂琚L□□□□‥艨□麙_¥意壓m濣¥~□□濣¥嶨篦陛慼慼鰹捂琚慼摯R□□鋦迴□□□耤耬□□¥□□邐萣□耤耬□□□楫□□賢鋦迴□鞣□耤耙□責¥□□邐萣¥B□□□¥紇晚□□‥□□□□□□□蛣|諢篥婩□¥考□□□¥□□工□□□□□□□笣¥□□□笣¥嫥□吽慼L□□□□¥□□婩□□腆□□□鋦邐□□c□意戣□¥□□□□¥□□□□□□意戣□|詳□□譣|□□譏□□□□意戣□¥□譏□蹣|□□嶡姣¥□訐□貤珵巢□阨蹩□瀣c□□□間撐伢N戣□|諍譨□□□□□狃□□□糝¥憒□兣c□□□□§□壨□□¥齱熱I□¥□□□□c□嶨□膣|奔□q□‥□□鋨注□□□□□□□□□□□譏□蹣§k藩□□c□意戣□¥□蹤噫擣|□□□□¥﹛礜G‥□□崢□覦□□□§□珥□□亡□□□□□□□□□□□□¥□□□□¥□□□□¥嶢警□蹣□□□□□¥□蹦□□□□□□□¥□□□□c□櫓釧□¥齱慼澎坎D□□□□|詳邥詨□□□大□□□□詡□□‥渽瀦□□|葧□□□e□□㊣c□謹□i¥齱慼慼慼慼慼憚Y‥□□□□‥□嶡鍥R¥□諍□兣‥□□□稐|詳亡□□□□□□¥齱慼慼慼慼慼慼慝詫騿撓鴃慼慰D悅詳葨□□   雜園品第十二   善見大城西門閫外。至雜園東門。其中間路。長二十由旬。是諸忉利天園中有方池。名曰雜池。面百由旬。深亦如是。天水盈滿。四寶為塼。壘其底岸。餘如上說。四寶階道。五種寶花。亦如上說。四種寶船。及八水戲。是中諸天須彼花時。應念來至。善果報故。雨眾寶花。灑散諸天。復有別風。吹諸花鬘。隨其身份。所須莊嚴。身臂手足。自然隨著。是其池岸。五種寶樹。羅列遍滿。餘如前說。其樹中間。及眾寶堂殿。諸男女天居止遍滿。具如上說。是園周迴。一千由旬。徑三分之一。金城之所圍繞。是城高一由旬。埤堄高半由旬。城門高二由旬。門樓一由旬半。十十由旬。有一一門。九十九門。復一小門。足一百門。是諸門者。眾寶所成。摩尼妙寶之所莊嚴。譬如北地妙好□□□□X礄Y□□□□覜饛□□□□□楦□□□□本□□梓埤□楦□□□□□□□妨馞礹□□□j□楦□□□□搾送□□□騫襯榱□□□□哄慼X~□□□楦□□□□□|樊□□□□樈飀□□□□飀□□□□|搾飀□楦□□□□□□□楠□□□觔祥□糖□□神埤□寧q□□□□榆飀□襦□□□□椸□□飀□□□□□□□□□□□□□□□□□□□□飀□馰□覷□□楦□□□□率驖□□□騫襩祥□搵讞`逆□□□飣檢□□搾馞礹□□□j□楦□□□□蓮□榞逆□□稫訊□□□穮j□襆□駭驟□□□□□□襤飯□瞴慼慼慼慼潛矷慼慼敵偉滿憮滿潑[礸□□□□□□□□祥□餺□□□□□□祥□□襆□□□□堅襤飯□奜□□□□□祤飯□楥□□□□□楥□餺楅奜□□□□□□□□稫覈□□□c□□祟楚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撢O鷺□□□□□□□□□□槐駒□□□□□□□□□|□□□□□□祜□饑□□□□□□□□c□□□□§訌譏巨泣□□您□□□□□萣¥嶨篥□□□□鰹捂琚L□□□□‥艨□麙_¥意壓m濣¥~□□濣¥嶨篦陛慼慼鰹捂琚慼摯R□□鋦迴□□□耤耬□□¥□□邐萣□耤耬□□□楫□□賢鋦迴□鞣□耤耙□責¥□□邐萣¥B□□□¥紇晚□□‥□□□□□□□蛣|諢篥婩□¥考□□□¥□□工□□□□□□□笣¥□□□笣¥嫥□吽慼慼慼慼慰D□□婩□□腆□□□鋦邐□□c□意戣□¥□□□□¥□□□□□□意戣□|詳□□譣|□□譏□□□□意戣□¥□譏□蹣|□□嶡姣¥□訐□貤珵巢□阨蹩□瀣c□□□間撐氶槨縑慝諍譨□□□□□狃□□□糝¥憒□兣c□□□□§□壨□□¥齱熱I□¥□□□□c□嶨□膣|奔□q□‥□炩斨泣‥□□□□□□□□□□□譏□蹣§k藩□□c□□芨□¥□蹤噫擣|□□□□¥ㄐ慼礜G‥□□崢□覦□□□§□珥□□亡□□□□□□□□□□□□¥□該□警□耙□□¥□□□□□□□□蹣¥丑慼慼慰D□□□□c□櫓釧□¥齱慼澎坎D□□□□|詳邥詨□□崢□秅j□□|□□□□|□□□肣¥ㄐ慼樓漶敵□□□c□□□那□耙臥□□□□覤滎癒慝□□恦淣|□□□那§□□□□¥□H□□丑慼慼撰齱慼樓漶情慼敊迢詳入□□□□¥齱慼慼慼慼慼慼慝詫騿撓鴃慼慰D悅詳葨□□   波利夜多園品第十三   善見大城東北角門之外。二十由旬。諸忉利天。有大園林。名波利夜多。此園有方池。亦名波利夜多。面百由旬。深亦如是。天水盈滿。四寶為塼。壘其底岸。餘如前說。四邊寶階。亦如前說。五種寶花。亦如前說。四種寶船。及八種戲。隨心遲速。是中諸天須彼花時。應念來至。善果報故。雨眾寶花。灑散諸天。復有別風。吹諸花鬘。隨其身份。所須莊嚴。身臂手足。自然隨著。其地岸上。五種寶樹。羅列遍滿。餘如前說。其樹中間。及眾寶堂殿。諸男女天居止遍滿。具如上說。園中有樹。名波利夜多。亦名拘毘陀羅。是樹生長具足。形容可愛。枝葉相覆。密厚多葉。久住不凋。一切風雨不能侵入。譬如裝花鬘師。裝飾花鬘。及以耳璫。其樹形相。可愛如是。上如傘蓋。次第相覆。高百由旬。下本洪直。都無瘤節。五十由旬。方有枝條。樹身徑刺。廣五由旬。圍十五由旬。其一一枝。橫出五十由旬。間中亙度一百由旬。周迴三百由旬。下有寶石。名曰班紂劍婆羅。長五十由旬。廣十由旬。皆琉璃所成。軟滑可愛。眾寶莊嚴。譬如北地妙好□□□□X礄Y□□□G□□□姍訊□飀□XR□□□楦□□□|□覈□□紐□□□槾埤□□飥□□□□飯□□□騶□□逆□□□姶□□□□觶□□紐□□□槾埤□橫□□□□□飥□□□□J說慼慼慼j□□□說慼慼熬恁慼慼慼慼說慼撕﹛撫齱慼慼慼j□□□橈□□□櫸□□□鐨酓X埤□□驟□□□□□襤騵示□□□□襦□□□□□□荂慼慼慼撫s□禢羇□□□□□娙□馱□□楦□□□□□□□楠□□□觔祥□糖□□神埤□楦□□□□樂□訿□□□□□□□椸饈椹□□□□腹j□寧褸□□□□□□□□□□□銵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摯e□□□□□□□□□送□□□□□□銵慼撕}詖□埤□|櫸□□□飾□餞椹□□□□□□□祜□饑□□□§訌讓□藍|詡急縑慼慼撲f□□腆□芨□¥□□獥□□□□□芨□□□獥□l蹦錘v迴□鞣□□□芨□¥□蹤噫擣|□□□□§□o□□§訌討q□□□□芨□□□譏□□□□□芨□|□□□蹣□□□芨□¥□□□芣□□譏□蹣□□□芨□□部糯□□|臐L□□崢□鋦逤□鐐|該E□□□艩獥□□c□□芨□□耤耙□□¥□□□笣|籤耬□笥□¥□意□□□若□芧□□□□□□腆□芨□|該□攬□|□□□崢鏸k藣□艩獥□□□胥□蹦錘v迴□鞣□□□芨□|邥□隱牷摩畛{□□c攔鞏殣‥□崢□□□胖□□|村□□□活慼慼慼慼慰D約鷗u□‥□□□□漥□隱涄□胖□□□姥崢□□紈瀨□□姥崢□墨n□肣¥□□□□奧□瀨□¥□姥□□□叩□肣¥□□崢□□奧□□□□□□磣¥荂憚敝迫D後臘痋F□□璩尤‥糯□忥□璩尤¥嶢噫擨篣□□□□笣¥□□□笣□覽□□□□¥鳦□陛慼情慼璃q□‥□意□□晥彰□毹。人非人像。鳥獸花草。種種具足。亦如耳璫眾寶合成。其路形相。亦復如是。腳履即沒。舉足便起。如兜羅綿。及以木綿。其路柔軟。亦復如是。三種皮持之所嚴飾。一一皮持。四寶所成。一一皮持。三層寶鈴之所圍繞。一一寶鈴四寶所成。微風吹動。出妙音聲。能令諸天起五欲縛。是路兩邊。夾二江水。名曰長形。亦長二十由旬。廣十由旬。八功德水自然盈滿。其江兩邊。並四寶塼之所搆治。餘如前說。其江四邊。四寶階道。亦如前說。是江水中。有五種寶花。亦如前說。四種寶船汎漾其內。八種水戲之具。乘船遊觀。遲速任心。並如前說。是中諸天須彼花來。隨念即至。善果報故。雨眾寶花。灑散諸天。復有別風。吹諸花鬘。隨其身份。所須莊嚴。身臂手足。自然隨著。二江外岸。五種寶樹。羅列遍滿。餘如前說。其樹中間。有諸寶池。及寶殿堂。諸男女天並於中住。無量天眾充滿國土。如是佛世尊說。比丘。爾時忉利天波利夜多拘毘陀羅樹。葉黃欲落。是時諸天踴躍歡喜。作如是言。今時忉利波利夜多樹。其葉轉黃。不久凋落。比丘。是時忉利天波利夜多樹。其葉落已。是時諸天踴躍歡喜。作如是言。諸天波利夜多樹葉已落。不久生萌。比丘。是時忉利天波利夜多樹。既生萌已。一切諸天踴躍歡喜。作如是言。今時波利夜多樹。既生萌已。不久微現縹色。比丘。是時波利夜多樹。現縹色已。諸天爾時歡喜踴躍。作如是言。波利夜多樹。現縹色已。不久當出花菡。比丘。是時波利夜多樹。出花菡已。諸天爾時歡喜踴躍。作如是言。波利夜多樹。既出菡已。不久其花稍開。既稍開已。諸天爾時歡喜踴躍。作如是言。波利夜多樹。既稍開已。不久當成一切開敷。比丘。是時波利夜多樹。既開敷已。花色遍照五十由旬。其花妙香。亦薰五十由旬。若東風雨時。吹此樹花。香薰西方。一百由旬。若西風雨時。吹此花香。薰於東方。一百由旬。若南風雨時。吹此花香。薰於北方。一百由旬。若北風雨時。吹此花香。薰於南方。一百由旬。比丘。如是忉利天波利夜多樹。神力威德。比丘。若佛弟子。依如來所說正法律者。由信根故。離自居家。修無家道。為是事故起決定心。比丘。如是人者。譬如波利夜多樹。其葉黃時比丘。是時佛弟子。剃除鬚髮。被服法衣。離自居家。修無家道。比丘。如是人者。譬如波利夜多樹。葉已落時。比丘。若佛弟子。離諸欲塵。離諸惡法。有覺有觀。有喜有樂。從離生起。修習初禪。入此中住。比丘。如是人者。譬如波利夜多樹。初生萌時。比丘。是時覺觀已寂滅故。依內澄清心行一方便故。無覺無觀。從定生起。有喜有樂。修習二禪。入此中住。比丘。如是人者。譬如波利夜多樹。現縹色時。比丘。時佛弟子。離欲喜故。住於捨心。正念正智。其身受樂。是故聖師說如是教。若住於樂。有捨有念。修習三禪。入於中住。比丘。如是人者。譬如波利夜多樹。生花菡時。比丘。若佛弟子。苦滅盡故。樂已過故。昔時憂喜已滅盡故。無苦無樂。捨念清淨。修習四禪。入於中住。如是人者。譬如波利夜多樹。花稍開時。比丘。若佛弟子。諸漏盡故。無漏心解脫。及般若解脫。現世已證。入此中住。其生已盡。修道究竟。眾事已辦。無復有生。故得此智。比丘。如是人者。譬如波利夜多樹。一切開時。比丘。是諸比丘諸漏已盡。修道究竟。正慧解脫。有結已盡。忉利等天說讚歎言善友。彼處是人。ㄙ姓ㄙ名及ㄙ郡縣一切國土。離自居家。修無家道。ㄙ名比丘。是出家弟子依止弟子諸漏盡故。無漏心解脫。及波若解脫。現世已證。入此中住。其生已盡。修道究竟。眾事已辦。無復有生。故得此智。是諸比丘。諸漏已盡。正智解脫。有法已盡如是神力。及是威德。譬如波利夜多樹。是時忉利波利夜多樹。一切開敷。復有諸天守護園者。往帝釋所。白帝釋言。天主。波利夜多樹。悉開敷已。是故天尊應知時節。諸天復有象王。名伊羅槃。行園所乘。其身長九由旬。高三由旬。其形相稱。爾時釋提桓因。遣使報象言。善友。波利夜多樹。一切開已。諸天當往到彼。入園遊觀。是故汝今當自裝飾。像聞使言。踴躍歡喜。譬如諸人初求婚時。及迎婦時。一切吉祥希有之事。像王歡喜。亦復如是。爾時象王即化其頭。為三十三。其一一頭。各有六牙。其一一牙。有七寶池。其一一池。各生七蓮。其一一蓮。各生七花。其一一花。各生七葉。其一一葉。各七天女。如是妓女天。有七七重數。圍遶蓮子。顯現可愛。以是因緣。眾花莊嚴。皆悉具足。諸忉利天恭敬帝釋。以為眾首。前昇象上。依中頭坐。左右兩邊。各十六天。一切諸天各自思惟。我中頭坐。若真實者。唯天帝釋。獨居中坐。三十三天。先登像已。其餘天眾次第並登。是天帝釋有二太子。一名旃檀。二名脩毘。為忉利天最大將軍。亦昇象上。諸妙女天。有最勝者。一名阿嵐浮娑。二名蜜奢計屍。三名分陀利柯。四名尼羅。五名阿樓那。六名翳尼缽婆。七名脩缽婆。八名缽陀羅。九名須跛陀羅。十名摩頭柯婆致。如是女等亦昇象上。復有男妙天。一名阿嵐浮。二名達頭樓眉。三名銳浮樓。四名屍棄。如是天等亦昇象上。並在象上。歌奏音樂。一切諸天並昇像已。是時象王踴躍歡喜。譬如諸王受灌頂職。亦如少壯臨婚禮時。行正法竟。以諸妙花。莊嚴身首。像王歡喜。亦復如是。爾時象王作大雷聲。降澍甘雨。並散電光。像王化作花上妓女。歌舞作樂。種種姿態。諸天妓女。及以伎男。歌舞作樂。是時象王作大雷聲。馳遊徐步。如結花鬘。如是三轉。至波利夜多園。時忉利天從上俱下。上班紂劍摩羅寶石。若不周坐。石便更長。諸天福故。是阿夷羅婆那象王。更變化身。作天童子。著寶臂印。及寶耳璫。種種嚴具。受五欲塵。相應戲樂。有餘天子別乘象馬車輿樓閣。又有諸天乘眾寶船。從長形江。隨心速疾。入此園中。於其園內。歌人別處。舞人別處。絃管別處。大集別處。此中諸天用天四月。受五塵欲。具足相應遊戲快樂。若准人中日月。一萬二千年。天壽十年三分之一。園中用盡。忉利諸園此六最大。又有大小諸園。佈滿天上。此義佛世尊說。如是我聞。   立世阿毘曇論卷第三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44 佛說立世阿毘曇論   佛說立世阿毘曇論卷第四   陳西印度三藏真諦譯   提頭賴吒城品第十四   須彌山王。凡有四頂。東西南北。其東頂者。真金所成。其西頂者。白銀所成。其北頂者。琉璃所成。其南頂者。頗梨所成。復有一切眾寶所成。復多七性。是四頂者。上廣下狹。譬如蓮芙。其最狹處。周圍一千五百由旬。其最大處。逕七百由旬。周圍二千一百由旬。是四頂處。多有諸獸。復有眾鳥。師子虎豹。並悉化生。一切皆食天須陀味。不相殘害。有金剛手。一切諸天依此中住。有四由乾陀山。一東二西三北四南。東由乾陀山。山有兩頂。西北南。亦復如是。東二頂者。真金所成。西二頂者。白銀所成。北二頂者。琉璃所成。南二頂者。頗梨所成。復有一切眾寶所成。復有七性。上廣下狹。狀如蓮芙。其最狹處。逕三百五十由旬。周圍一千五十由旬。其最大處。逕五百由旬。周圍一千五百由旬。是八頂處。多有諸獸。復有眾鳥。師子虎豹。並悉化生。皆食天須陀味。不相殘害。有金剛手。諸天依此中住。如是山山其頂兩倍。迺至第七尼民陀山。則有五百一十二頂。是七山頂。高廣向外。次第半減。東由乾陀山二頂中間。有一國土。名提頭賴吒。周圍一千由旬。金城圍遶。高一由旬。埤堄高半由旬。城門高二由旬。門樓一由旬半。十十由旬。有一一門。九十九門。復一小門。足一百門。是諸門者眾寶所成。摩尼妙寶之所莊嚴。譬如妙好□□□□X礄Y□□□□覜饛□□□□□楦□□□□椸□□梓埤□楦□□□□□□□妨馞礹□□□檢□楦□□□□搾送□□□騫襯榱□□□□哄慼X~□□□楦□□□□□|樊□□楦□□□□□□樈飀□楦□□□□□□□|搾飀□楦□□□□□□□楠□□□觔祥□糖□□神埤□楟q□□□□□榆飀□襦□□□□□□□埤□□□□□□□□□□□□□□□□□□□□飀□馰□覷□□楦□□□□率驖□□□騫襩祥□搵讞`逆□□□飣檢□□搾馞礹□□□j□楦□□□□□榞礸□□稫訊□□穮j□襆□駭饑飼讋□□□□襤飯□q祟T□□□□□□□襆□駭餖q祟T□□□□□□□妘拏□□□稫覈□□□□□□□歇\褉□□憐□□□□駎□□□神埤□襜□□G□□□□□□i□檢□褸□□□□□□雜□□□□銵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摯e□□□□□□□穖□□送□□□□□□□□□□飼詖□埤□|櫸□□□飾□餞椹□□□□□□□饑□□□訌讓□藍|詡急縑慼慼撲f□□腆□芨□¥□□獥□□□□□芨□□□獥□l蹦錘v迴□鞣□□□芨□¥□蹤噫擣|□□□□§□o□□§訌討q□□□□芨□□□譏□□□□□芨□¥﹛慼撢琚慼慼槨縑慝□□□譏□蹣□□□芨□□部糯□□|臐L□□崢□鋦逤□鐐¥嶡E□□□艩獥□□c□□芨□□耤耙□□¥□□□笣|籤耬□笥□¥□意□□□若□芧□¥□□□□□腆□芨□|該□攬□|□□□崢鏸k藣□艩獥□□□胥□蹦錘v迴□鞣□□□芨□|邥□薄摩畛{□□c攔鞏殣‥□崢□□叨□□肣|村□□□D譥紂‥瀨□□肣‥□崢□□D譥紂‥瀨□□肣□□該□磣¥荂憚敝迢該□E姥□□□鐐‥□褓肩傭□覽□□□|諢□□C|薦□□鐐¥□□犅榮|薦□□鐐c獥□□□|薦□□鐐¥□□□蕷|薦□□鐐‥紈瀩□□|薦□□鐐¥□□□嵣c□嶧揥ョ情慼敷椳_¥鳦□□□|該□H篣¥□帤□□¥□錧□□‥□藥膦莣§□意□□¥□怩□□|□憂□揀¥褓褓肩傭¥□□□□□耬□□肣□□□□肣□□□晥肣¥□□□肣□□□□肣¥孥祥粘肣□胥鬥崢肣‥鐠鏷覦□肥A|諢□膚譣¥□□□嶢¥d苤澗@¥寫珨□□|□□□蛣§豩□晦帣¥工肩石□c□□諍□□□□玩肣§□p□臣§□葦迴間L□□奔□□礡k‥□□□牣c□□□l|孤熒□牣□鞢潺﹣A|□驥風□c□葦奔□§嶡□□□‥□欨□嶸鋦□q□¥丑慼慼慼慼澆f譣|薧□部慝薧□玩肣|薧□q□¥膚噫擨篣□耙臧□□‥□□□□§□□q□□□意□□晥彰□毹。龍獸花草。皆如前說。乃至燒香散花。懸諸天衣。亦復如是。復於處處。豎立幡幢。天大城內。如是等聲。恆無斷絕。所謂象聲。馬聲。車聲。螺聲。波那婆聲。鼓聲。牟澄伽聲。笳聲。音樂聲。又有聲言。善來善來。願食願飲。我今供養。是提頭賴吒大城。是天子住處。復有天州天郡天縣天村。周匝遍佈此大城中。提頭賴吒天王。依此中住。王領所極。從由乾陀山東。至鐵圍山乾闥婆天。是王所領。如是義者。是佛所說。如是我聞。   毘留勒叉城品第十五   南由乾陀山二頂中間。有一國土。名毘留勒叉。周圍一千由旬。金城圍繞。高一由旬。埤堄高半由旬。城門高二由旬。門樓一由旬半。十十由旬。有一一門。九十九門。復一小門。足一百門。是諸門者。眾寶所成。摩尼妙寶之所莊嚴。譬如妙好□□□□X礄Y□□□□覜饛□□□□□楦□□□□椸□□梓埤□楦□□□□□□□妨馞礹□□□j□楦□□□□搾送□□騫襯榱□□□□哄慼X~□□□楦□□□□□|樊□□楦□□□□□□樈飀□楦□□□□□□□|搾飀□楦□□□□□□□楠□□□觔祥□糖□□神埤□楟q□□□□□榆飀□襦□□□□□□□埤□□□□□□□□□□□□□□□□□□□□飀□馰□覷□□楦□□□□率驖□□□騫襩祥□搵讞`逆□□□飣檢□□搾馞礹□□□j□楦□□□□榞礸□□□稫訊□□□穮j□襆□駭饑飼讋□□□□襤飯□q祟T□□□□□□□襆□駭餖q祟T□□□□□□□妘拏□□□稫覈□□□觕饋□饟歇\褉□□羚觕饋□飣駎□□□神埤□襜□□G□□□□□□i□j□褸□□□□□□雜□□□□銵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摯e□□□□□□□穖□送□□□□□□□□□□飼詖□埤□|櫸□□□飾□餞椹□□□□□□□饑□□□§訌讓□藍|詡急縑慼慼撲f□□腆□芨□¥□□獥□□□□□芨□□□獥□l蹦錘v迴□鞣□□□芨□¥□蹤噫擣|□□□□§□o□□§訌討q□□□□芨□□□譏□□□□□芨□¥﹛慼撢琚慼慼槨縑慝□□□譏□蹣□□□芨□□部糯□□|臐L□□崢□鋦逤□鐐¥嶡E□□艩獥□□c□□芨□□耤耙□□¥□□□笣|籤耬□笥□¥□意□□□若□芧□¥□□□□□腆□芨□|該□攬□|□□□嶢¥鏸k籐艩獥□□□胥□蹦錘v迴□鞣□□□芨□|邥□隱牷摩畛{□□c攔鞏殣‥□崢□□叨□□肣|村□□□D譥紂‥瀨□□肣‥□崢□□D譥紂‥瀨□□肣□□該□磣¥荂憚敝迢該□E姥□□□鐐‥□褓肩傭□覽□□□|諢□□C|薦□□鐐¥□□犅榮|薦□□鐐c獥□□□|薦□□鐐¥□□□蕷|薦□□鐐‥紈瀩□□|薦□□鐐¥□□□嵣c□嶧揥ョ情慼敷椳_¥鳦□□□|該□H篣¥□帤□□¥□錧□□‥□藥膦莣§□意□□¥□怩□□|□憂□揀¥褓褓肩傭¥□□□□□耬□□肣□□□□肣□□□晥肣¥□□□肣□□□□肣¥孥祥粘肣□胥鬥崢肣‥鐠鏷覦□肥A|諢□膚譣¥□□□嶢¥d苤澗@¥寫珨□□|□□□蛣§豩□晦帣¥工肩石□c□□諍□□□□玩肣§□p□臣§□葦迴間L□□奔□□礡k‥□□□牣c□□□l|孤熒□牣□鞢潺﹣A|□驥風□c□葦奔□§嶡□□□‥□欨□嶸鋦□q□¥丑慼慼慼慼澆f譣|薧□部慝薧□玩肣|薧□q□¥膚噫擨篣□耙臧□□‥□□□□§□□q□□□意□□晥彰□毹。龍獸花草。皆如前說。乃至燒香散花。懸諸天衣。亦復如是。復於處處。豎立幡幢。天大城內。如是等聲。恆無斷絕。所謂象聲。馬聲。車聲。螺聲。波那婆聲。鼓聲。牟澄伽聲。笳聲。音樂聲。又有聲言。善來善來。願食願飲。我今供養。是毘留勒叉大城。是天子住處。復有天州天郡天縣天村。周匝遍佈此大城中。毘樓勒叉天王。依此中住。王領所極。從由乾陀山南。至鐵圍山拘槃荼神。是王所領。如是義者。佛世尊說。如是我聞。   毘留博叉城品第十六   西由乾陀山有二頂。中間有國。名毘留博叉。周圍一千由旬。金城圍遶。高一由旬。埤堄高半由旬。城門高二由旬。門樓一由旬半。十十由旬。有一一門。九十九門。復一小門。足一百門。是諸門者。眾寶所成。摩尼妙寶之所莊嚴。譬如妙好□□□□X礄Y□□□□覜饛□□□□□楦□□□□椸□□梓埤□□□□妨糖□□□j□榞礸□□□騫襯榱□□□□哄慼X~□□□□|樊□□□□樈飀□□□□|搾飀□□□□楠□□□觔祥□糖□□神埤□楦□□□□楟q□□□送□□榆飀□椸□□飀□□□□□□□□□□□□□□□□□□□□飀□馰□覷□□楦□□□□率驖□□□騫襩祥□□茶奈逆□□□飣檢□□搾馞礹□□□j□楦□□□□□榞礸□□□稫訊□□□穮j□襆□駭饑飼讋□□□□襤飯□q祟T□□□□□□襆□駭餖q祟T□□□□□□□妘拏□□□稫覈□□□歇\褉□□羚觕膳□飣駎□□□神埤□襜□□G□□□□□□i□j□褸□□□□□□雜□□□□銵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摯e□□□□□□□穖□□送□□□□□□□□□□□飼詖□□檇|櫸□□□飾□餞椹□□□□□□□饑□□□§訌讓□藍|詡急縑慼慼撲f□¥□□□獥□□□□獥□□l錘v迴□鞣¥□蹤噫擣|□□□□§□o□□§訌討q□□□譏□□¥﹛慼撢琰□□□譏□蹣□部糯□□|臐L□□崢□鋦逤□鐐§□□芨□¥嶡E□□艩獥□□¥嶢耤耙□¥□□□笣|籤耬□笥□¥□意□□□若□芧□¥□□□□□腆□芨□|該□攬□|□□□崢|鏸k藣□艩獥□□□胥□蹦錘v迴□鞣§□□芨□|該□隱牷摩畛{□□c攔鞏殣‥□崢□□叨□□肣|村□□□D譥紂¥鶨□崢□腆屨瀨□□□該□磣¥荂憚敝迢該□E姣¥□□□鐐‥□褓肩傭□覽□□□|諢□□C|薦□□鐐¥□□犅榮|薦□□鐐c獥□□□|薦□□鐐¥□□□蕷|薦□□鐐‥紈瀩□□|薦□□鐐¥□□□嵣c□嶧揥ョ情慼敷椳_¥鳦□□□|該□H篣¥□帤□□¥□錧□□‥□藥膦莣§□意□□¥□怩□□|□憂□揀¥褓褓肩傭¥□□□□□耬□□肣□□□□肣□□□晥肣¥□□□肣□□□□肣¥孥祥粘肣□胥鬥崢肣‥鐠鏷覦□肥A|諢□膚譣¥□□□嶢¥d苤澗@¥寫珨□□|□□□蛣§豩□晦帣¥工肩石□c□□□□□□□玩肣§□p□臣§□葦迴間L□□奔□□礡k‥□□□牣c□□□l|孤熒□牣□鞢潺﹣A|□驥風□c□葦奔□§嶡□□□‥□欨□嶸鋦□q□¥丑慼慼慼慼澆f譣|薧□部慝薧□玩肣|薧□q□¥膚噫擨篣□耙臧□□‥□□□□§□□q□□□意□□晥彰□毹。龍獸花草。皆如前說。乃至燒香散花。懸諸天衣。亦復如是。復於處處。豎立幡幢。天大城內。如是等聲。恆無斷絕。所謂象聲。馬聲。車聲。螺聲。波那婆聲。鼓聲。牟澄伽聲。笳聲。音樂聲。又有聲言。善來善來。願食願飲。我今供養。是毘留博叉大城。是天子住處。復有天州天郡天縣天村。周匝遍佈此大城中。毘留博叉天王依此中住王領所極。從由乾陀山西。至鐵圍邊一切諸龍伽樓羅鳥。是王所領。如是義者。佛世尊說。如是我聞。   毘沙門城品第十七   北由乾陀山有二頂。中間有國。名毘沙門。周圍一千由旬。金城圍繞。高一由旬。埤堄高半由旬。城門高二由旬。門樓一由旬半。十十由旬。有一一門。九十九門。復一小門。足一百門。是諸門者。眾寶所成。摩尼妙寶之所莊嚴。譬如妙好□□□X礄Y□□□□覜饛□□□□□榜送□□梓埤□□□□妨糖□□□j□榞礸□□□騫襯榱□□□□哄慼X~□□□□|樊□□□□樈飀□□□□|搾飀□□□□楠□□□觔祥□糖□□神埤□楦□□□□楟q□□□送□□榆飀□椸□□飀□□□□□□□□□□□□□□□□□□□□飀□馰□覷□□楦□□□□率驖□□□騫襩祥□□茶奈逆□□□飣檢□□搾馞礹□□□j□楦□□□□蓮□榞逆□□稫訊□□□穮j□襆□駭饑飼讋□□□□襤飯□q祟T□□□□□□□襆□駭餖q祟T□□樁□□□□妘拏□□□稫覈□□□歇\褉□□羚覲驖□駎□□□神埤□襜□□G□□□□□□i□j□褸□□□□□□雜□□□□銵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摯e□□□□□□□穖□□送□□□□□□□□□□飼詖□埤□|櫸□□□飾□餞椹□□□□□□□饑□□□訌讓□藍|詡急縑慼慼撲f□¥□□□獥□□□□獥□□l蹦錘v迴□鞣¥□謙喬瞣□□□□§□o□□§訌討q□□□譏□□¥﹛慼撢琰□□□譏□蹣¥□□|臐L□□崢□鋦逤□鐐§□□芨□¥嶡E□□艩獥□□¥嶢耤耙□¥□□□笣|籤耬□笥□¥□□□□□腆□芨□|該□攬□|□□□崢|鏸k藣□艩獥□□□胥□蹦錘v迴□鞣§□□芨□|邥□薄摩畛{□□c攔鞏殣‥□崢□□叨□□肣|村□□□D譥紂¥鶨□崢□腆屨瀨□□□該□磣¥荂憚敝迢該□E姥□□□鐐‥□褓肩傭□覽□□□|諢□□C|薦□□鐐¥□□犅榮|薦□獥□□□|薦□□□□蕷|薦□紈瀩□□|薦□□□□嵣c□嶧揥囥u§□□邐萣¥鳦□□□|該□H篣¥□帤□□¥□錧□□‥□藥膦莣§□意□□¥□怩□□|□憂□揀¥褓褓肩傭¥□□□□□耬□□肣□□□□肣□□□晥肣¥□□□肣□□□□肣¥孥祥粘肣□胥鬥崢肣‥鐠鏷覦□肥A|諢□膚譣¥□□□嶢¥d苤澗@¥寫珨□□|□□□蛣§豩□晦帣¥工肩石□c□□□□□□□玩肣§□p□臣§□葦迴間L□□奔□□礡k‥□□□牣c□□□l|孤熒□牣□鞢潺﹣A|□驥風□c□葦奔□§嶡□□□‥□欨□嶸鋦□q□¥丑慼慼慼慼慼熟鴱薧□部憚戚Dq□¥膚噫擨篣□耙臧□□‥□□□□§□□q□□□意□□晥彰□毹。龍獸花草。皆如上說。燒香散華。懸諸天衣。亦復如是。復於處處。豎立幡幢。天大城內。如是等聲。恆無斷絕。所謂象馬車螺等聲。波那婆聲。鼓聲。牟澄伽聲。笳聲。音樂聲。又有聲言。善來善來。願飲願食。我今供養。是毘沙門大城。是天子住處。復有天洲天郡天縣天村。周匝遍佈此大城中。毘沙門天王之所住處。王領所極。從由乾陀北。至鐵圍邊一切夜叉神。是王所領。是毘沙門城最饒多佉陀尼蒲闍尼飲食。是故亦名阿羅珂漫陀。如是義者。佛世尊說。如是我聞。   立世阿毘曇論卷第四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44 佛說立世阿毘曇論   佛說立世阿毘曇論卷第五   陳西印度三藏真諦譯   天非天鬥戰品第十八   須彌山王上頂平地。琉璃所成。軟滑可愛。眾寶莊嚴。譬如北地妙好□□□□X礄Y□□楦□□□|□□j□□□零□□騶□□逆□□□姶□□楜□□□□□飥□□□□i□檢□褸□□□□□□雜□□□□銵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摯e□□□□驗□□□□□飼襟銵慼|櫸□□□X戴╮慼慼慼j□□□祜□饑□□□□□□□□c腹慼慼慰D丑慼慼殽ly□□□您□□□□q□¥□□巨泣|諢□I尤□□鰹捂琚L□怩□‥□欨□□鋦□q□|諢□□□q□T□‥□□嶢譣§□□□□□貨q□‥鐠櫓□□¥□□□□¥□□□□¥□嶡□□c□□芨□□部糨□□□峨□□嶢譣□□鰹捂焨□□□悢D怠f芩£¥□苤□□□笣|詫□耙□|該□□紂□覤□□□笣¥□□□□□□□笣c□E□鞣c□耬□笣¥拉□耬□笥□¥I怩□□□笣c怦菱耬□笥□¥□□□笣|□耤耩尤§□帥□尤§□□邐萣§訌訐□□鋦迴□□‥□意□□晥彰□毹。人非人等。龍獸草木。及諸雜花。莫不必備。亦如耳璫眾寶具足。是諸城門。亦復如是。諸城門邊。像馬四軍之所防衛。為護國土遊戲莊嚴。其城外邊。有諸寶池。四寶為塼。壘其底岸。乃至天子天女遍滿國土。亦復如是。有諸天子。名曰持鬘。於此中住。是須彌山本周圍數。更增四百由旬。合本八百由旬。從頂向下。四萬由旬。是第二層。四出並廣上層。五十由旬。金城圍繞。高一由旬。埤堄一由旬半。城門高二由旬。門樓一由旬半。十十由旬。有一一門。無數千門。眾寶所成。種種摩尼之所嚴飾。譬如北地妙好□□□□□G□飀□□□馜裀□□詛□□□□□奐飀□楦□□□|楅□□□飼襟銵慼慼槭O□□□襟銵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模憿慼慼慼慼慼慼敵岒兕□□□槂□□□□楺奲裀□□□襤飯□驁□樂□□□□飥□□□騫襤飯□□□□襋□□□□□□□襴□□□□襜□裀□□R□D□□□覜□□□□D□□□礡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撥纂撕﹛慼慼慼毅鞳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i□j□褸□□□□□□□□□□□銵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摯e□□□□□雜□□□|櫸□□□X戴╮慼慼慼j□□□祜□饑□□□□□□□□c腹慼慼慰D丑慼慼慼L殽ly□□□您□□□□巨泣|諢□I尤□□鰹捂琚L□I怩□‥□欥□□鋦奔貨□□□□□□□貨q□|□□□□¥□□□□¥□嶡□□□部糨□□□□□□□□□□鰹捂琰□□□□¥□鋦□□騣|漦□□□c□E□鞣§訌討q□□□□芨□□部糨□□□□□□□□□□鰹捂焨□□□唌慼慼樁琍□□□□□笣¥□□耙□□□□笣|詫□□□¥□芤楫□¥□纖覤□□□笣¥洛炕慼慰D□芤□□□笣|詡□□□捸慼慼慰D□□楫□□□□□笣¥銦戮恣嬈□E□鞣c□耬□笣¥拉□耬□笥□¥I怩□□□笣c怦菱耬□笥□¥□□□笣|□耤耩尤§□帥□尤§□□邐萣§訌訐□□鋦迴□□‥□意□□晥彰□毹。人非人等。龍獸草木。及諸雜華。莫不必備。亦如耳璫眾寶具足。是諸城門。亦復如是。諸城門邊。像馬四軍之所防衛。為護國土遊戲莊嚴。有諸寶池。四寶為塼。壘其底岸。乃至諸天子等遍滿國土。亦復如是。此第四層。四天王軍之所住處。是層之外。又出四百五十由旬。周迴一千八百由旬。有諸龍及金翅鳥之所住處。須彌山王上下諸層。並厚五十由旬。其海中諸層。悉是脩羅住處。此阿脩羅為得諸天五事因緣。故往攻伐。何者為五。一天須陀味。二諸天平地。三天諸園林。四諸天國邑。五諸天童女。為是五事。往擊諸天。諸天亦欲得彼五事。往擊脩羅。何者為五。一阿脩羅須陀味。二脩羅平地。三脩羅園林。四脩羅國邑。五脩羅童女。為是五事。往擊脩羅。是時脩羅來擊諸天。先於水際。與龍鳥鬥。若不如時便退還本。若戰勝時。登最下層。共四王軍。及諸龍鳥。亦登此層。一時共鬥。脩羅不如。更退還本。若戰勝時。登下二層。與四王軍。及持寶器天。諸龍鳥等。一時共鬥。若不如時。便退還本。若戰勝者。登下三層。與常勝天。及持寶器。並四王軍諸龍鳥等。一時共鬥。若不如時。便退還本。若戰勝時。登下四層。與持鬘天。及下諸天。若四王軍。諸龍鳥等。一時共鬥。若不如者。從此還本。若戰勝時。登須彌上頂。是持鬘諸天往帝釋所。報如是事。善尊。阿脩羅已來。是時帝釋以一千馬。駕其一車。以阿羅漢衣。為其幡幟。像馬四兵不相參雜。眾軍圍繞。出往戰所。時三十二天王。亦各皆有四部軍眾之所圍繞。亦到戰所。王二太子栴檀須毘。亦有四軍之所圍遶。同往戰所。時四天王。亦有四軍之所圍繞。同往戰所。日月天子。亦有四軍之所圍繞。同往戰所。如是諸天並前車將軍。於是處所。與脩羅起大鬥戰。其象軍者。與象軍鬥。車馬步軍。例皆如是。若鬥戰時。其先來者。必自前退。是事法然。如是事者。佛世尊說。比丘。往昔諸天共攻脩羅。正鬥戰時。兩軍交刃。諸天軍勝。脩羅退散。比丘。脩羅退時。面向南走。還其本住。諸天逐退。比丘。爾時脩羅作是思惟。諸天大勝。我等退散。諸天逐退必急。我軍尚可須更決戰。第二戰時。諸天大勝。脩羅又退。是時脩羅面向南走。還其本住。諸天逐退。比丘是時。脩羅更復思惟。諸天大勝。我等退散。諸天逐退必急。我今軍眾未盡。必須更決。比丘。第三戰時。諸天又勝。脩羅退散。還至本城。閉門而住。比丘。是時脩羅更復思惟。我已入城。諸天雖來。不能攻我。比丘。諸天亦作是念。諸阿脩羅既入其城。不可復攻。是時諸天周匝圍遶。令其境界止在城內。諸天遂得食脩羅須陀之味。據其平地。及諸園林。並其國邑諸童女等。悉皆繫錄。取其財寶。男女戶口。收縛無遺。若諸天作意。欲入彼城。我與脩羅。同共飲食。既為親戚。應往訊覲隨意往返。飲食言談。既入城已。若作不相應心。以是心故。自然還出。雲何如是。此城是阿脩羅無畏處故。諸天如意。住此國土。脩羅童女既被縛錄。若欲去時。將還天上。時諸脩羅裹須陀味。往贖家口。入諸天城。處處訪問。若見眷屬。與諸天等。論價貴賤。若贖得相隨還本。若諸天退敗。被執縛時。亦復如是。忉利天上善見大城。釋提桓因之所住處。阿脩羅城。是阿脩羅王之所住處。如忉利天伊羅槃行園象王。如是阿脩羅亦有象王。名跋陀婆呵乘行園林。如忉利天善柱象王鬥戰所乘。如是阿脩羅鴉羅婆象王鬥戰所乘。如忉利天州郡縣等。脩羅境界。亦復如是。如忉利天衣服飲食。種種莊嚴。脩羅亦爾。除善法堂。及皮禪延多重閣。如是義者。佛世尊說。如是我聞。   日月行品第十九   從剡浮提地。高四萬由旬。是處日月行半須彌山等遊乾陀山。是日月宮殿。團圓如鼓。是月宮者。厚五十由旬。廣五十由旬。周迴一百五十由旬。是月宮殿。琉璃所成。白銀所覆。水大分多。下際水分。復為最多。其下際光。亦為最勝。是其上際。金城圍繞。城高一由旬。埤堄高半由旬。城門二由旬。門樓一由旬半。十十由旬。有一一門。凡十四門。並一小門。是諸城門。眾寶所成種種摩尼之所嚴飾。譬如北地妙好□□□□□G□飀□□□馜裀□□詛□□□□□奐飀□楦□□□|□□□□□聾□□□飼襟銵慼慼槭O□□□寧銵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撕}襤飯□□□堸f□□楅椸□□□祜□□□□□□□□□娙□榱□□馰□覷□□□槂□□□□楺奲裀□襦□□□□□□襤駔祥□□聾椸□□□飥□□□葉搕蟆鞢慼慼慼慼慼憐C襤飯□□□椸□□□□□□□□楜邑滿慼熬T□□□□□葉搳慼樁唌慼慼慼慼慼D殮□E□□埤□□□驛逆□飯□診□□搕k□□□騋誇□裀□暔O模□□飯□□□□襮腹歎ョ慼慼毅芊慼撙p奮p埤□□□□□□□□□□□□□□□訿□□G□□駔□□□聯奮搳慼潭祅D□□□□□□檢□□祈□□□□□□檢□駂□□□□椸□□飀□槂□□□□聾椸□□□□i□j□褸□□□□□□雜□□□□銵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摯e□□□□膳□□□□椸□□□□飼襟銵慼|櫸□□□X戴╮慼慼慼j□□□祜□饑□□□□□□□□c腹慼慼慰D丑慼慼慼L殽ly□□□您□□□□q□¥□□巨泣|諢□I尤□□鰹捂琰該I怩□‥□□□□鋦奔貨□§□□□□¥丙q□□貣‥鐠櫓□□¥□□□□¥□□□□¥□嶡□□c□□芨□□部糨□□□峨□□嶢譣□□鰹捂琰該鶠慼慼慼慝詳祥□□漥嶢□□□□□□□¥礡慼慝□□□□|該鞢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樟V□芧墂兣|□□劇姣¥□□□那¥鞳慼慰D□□滎□¥鞢慼慰D□□□那c□迴□¥□若嶢譣¥□蟥聵塏□□□c□□□□榮¥□□□耤□□滎□¥□蟥□□c□□□□笣¥□□□□□□笣|福□珵鍣|□□肥□□|該□□□‥□□□那¥□悛敝迭慼慼慼樟V□芧墂兣|亡□□□□□□□□□□□兣|福□□‥□□犖□|祥鶠慼L□耬□嫥□篣|□鶠慼L□□□篣|祥□□篣|詳□耨篣‥□祥紇大那¥□□福□□篣|□紇大那□耦票□珵癒慰D看P□篣‥□嵥□篣□□龤靨□□笣|福□漦諍譨□§□□蛩巢|祥齱撩篣□耨□□篣□□□姨篣¥姨篨□¥姨疥w篥姣‥糯□□潰報姨篣§□m□□嫨□□□□笣¥□□□□□□□□□□□□笣¥嶡□篨□§□m□□嫨□耙□□□嫥□□笣¥□□□□□□□□□耬□□□□笣¥□□□□¥□□釧澣¥□□釩□¥□票□□¥□□釧澣¥□□釩□|票□臦□|蜀□薩□□耤耦祤譣|票□□□嫥□嫥□□笣¥□□□辣‥□滎□那|福票勞□□□笣¥踫蝖樂挶炕撫S稐□□詳湤鞷^¥□□祤耙臨□翻|□劑熒□‥□藎□那|福福票□¥□□嫥□嫥□□笣|詳祩□□□□笣¥踫蝖樂挶炕撫S稐□□詳湤鞷^¥□□福□□□莣¥悅詳帩珣|票□□□§澩□漦□¥□□嫥□嫥□□笣§辦□蜀□獥瓷鶠L□□□稐□  四萬有八千  八十諸由旬  日逐月行爾  離月量亦然   日恆行一由旬半。又一由旬九分之一。其一一日出時如是。入亦如是。六月日中從內路出。至於外路。六月日從外路入至內路。月恆行十九由旬。又一由旬三分之一。其一一日出亦如是。入亦如是。十五日從內路至外路。十五日從外路至內路。日若行東弗婆提內路。取東弗婆提地南際。相去六百八十三由旬。又一由旬三分之一。是中日行內路。日若行剡浮提內路。取剡浮提地南際。相去三百五十由旬。是中日行內路。日若行西瞿耶尼內路。取西瞿耶尼地南際。相去六百八十三由旬。又一由旬三分之一。是中日行內路。日若行北鬱單越內路。取北鬱單越地南際。相去三百五十由旬。是中日行內路。日若行東弗婆提外路。從地南際。取日外路。三百九十三由旬。又一由旬三分之一。日於中行。若日行剡浮提外路。從地南際。至日外路。六十由旬。是中日行外路。若日行西瞿耶尼外路。取地南際。至日外路。三百九十三由旬。又一由旬三分之一。是中日行。若日行北鬱單越外路。取地南際。六十由旬。是中日行。若日行東弗婆提內路。則行西瞿耶尼外路。則行南剡浮提北鬱單越中路。是時東弗婆提日最長。十八牟休多。是時夜最短。十二牟休多。西瞿耶尼夜最長。十八牟休多。日最短十二牟休多。剡浮提北鬱單越。日夜等分。並十五牟休多。其六牟休多恆動。二十四牟休多不動。若日行東弗婆提外路。則行西瞿耶尼內路。則行南剡浮提北鬱單越中路。是時東弗婆提夜最長十八牟休多。日最短十二牟休多。西瞿耶尼日最長十八牟休多。夜最短十二牟休多。南剡浮提北鬱單越等分。日夜並十五牟休多。若日行剡浮提內路。則行北鬱單越外路。則行東弗婆提西瞿耶尼中路。是剡浮提日最長十八牟休多。夜最短十二牟休多。北鬱單越夜最長十八牟休多。日最短十二牟休多。東弗婆提西瞿耶尼日夜等分。並十五牟休多。日若行南剡浮提外路。則行北鬱單越內路。則行東弗婆提西瞿耶尼中路。是時剡浮提夜最長十八牟休多。日最短十二牟休多。北鬱單越日最長十八牟休多。夜最短十二牟休多。東弗婆提西瞿耶尼日夜等分。並十五牟休多。西瞿耶尼北鬱單越並如是說。若世間中三十牟休多。決定恆為一日夜。其一牟休多。有三十分。是一一分。名曰羅婆。日若增時。日一羅婆。日若減。亦一羅婆。夜亦如是。若日減時。夜增一羅婆。若夜減時。日增一羅婆。若日最長。十八牟休多。是時夜則最短。十二牟休多。若夜最長。十八牟休多。是時日則最短。十二牟休多。若日夜等時。日十五牟休多。夜十五牟休多。若五月十五日正圓滿。西國始結夏時。漢地安居。已滿一月。是時日則最長。十八牟休多。夜則最短。十二牟休多。從十六日。減一羅婆。月減一牟休多。第二月又減一牟休多。第三月又減一牟休多。至八月十五日西國自恣時。漢地受迦絺那衣時。日夜平等。各十五牟休多。又從十六日。乃至一月。復減一牟休多。第二月減一牟休多。第三月又減一牟休多。至十一月十五日。其夜最長。十八牟休多。其日最短。十二牟休多。是夜從此時。日減一羅婆。一月日則夜減一牟休多。第二月。又減一牟休多。第三月又減一牟休多。至二月十五。日夜平等。各十五牟休多。又從十六日。乃至一月。復減一牟休多。第二月復減一牟休多。第三月復減一牟林多。至五月十五日。其日最長。十八牟休多。其夜最短。十二牟休多。復有別時。若西國夏分。第一月月中第二半第九日。是為六月九日。是時日最長。十八牟休多。夜最短十二牟休多。至九月九日。日夜平等各十五牟休多。十一月九日。是夜最長。十八牟休多。日最短。十二牟休多。三月九日。日夜平等。各十五牟休多。如此迴轉。具足五年。有一遊伽。即兩閏月。其一從月。其二從日。五年中間。十二日。又九日。又六日。又三日。又十五日。此中日夜。是其長短。月者分別三用。一者分別月。二分別十五日。三分別圓滿。日者分別夜日。分別夏冬秋節。分別年。是三用從日得成。閏月有兩者。一從月。二從日。是閏月者。從月所作。四月日應作兩小月。一小月者。是第三半中。第二小月。是第七半中。一年之中。應六小月。五年足少三十日。此三十日。應補五年中。若不作小月。則月圓不當時。是小月者。從日所作。依世間說。以三十牟休多。決定是一日夜。分三十牟休多。為六十分。日行疾故。五十九分便周。長餘一分。因是事故。二月則長一日。又二月復長一日。乃至一年。足長六日。如是五年。則長一月。用是一月。補五年中。是為日家閏月。若不作閏者。時節及年。差壞不當。復次五年應兩閏月。第一者。在第三年。第二者。在第五年。若月在剡浮提中。更三月。日至瞿耶尼。若北鬱單越。則六月日。東弗婆提。則九月日。若週一年。還至剡浮提。一天下中。恆有夏冬春三時。夏者為春所隨。冬者為夏所隨。春者為冬所隨。東弗婆提八月十五日自恣時。剡浮提是五月十五結夏時。西瞿耶尼二月十五。北鬱單越十一月十五日。東弗婆提夏分三月已出。在東弗婆提南剡浮提二洲中間。西瞿耶尼春分三月未出。在剡浮提瞿耶尼二洲中間。瞿耶尼春一月已出。鬱單越冬分二月未出。是為三月在瞿耶尼鬱單越二洲中間。鬱單越冬分二月已出。弗婆提夏分一月未入。是為三月在鬱單越弗婆提二洲中間。須彌山王。在四天下之中央。雲何須彌山在四天下北邊。所謂隨日行分判。東弗婆提東方。是剡浮提北方。東弗婆提西方。是南剡浮提南方。東弗婆提北方。是剡浮提西方。東弗婆提南方。是剡浮提東方。北鬱單越。西瞿耶尼。亦復如是。南剡浮提。北鬱單越正對。東弗婆提西瞿耶尼正對。是時最初日月下生世間。相去甚遠。日下東弗婆提中央。月下西瞿耶尼中央。爾時光明遍照。滿四天下。日照一半。月照一半。若日已過東弗婆提中央。北鬱單越日已沒。南剡浮提日已出。若月已過西瞿耶尼中央。剡浮提已沒。鬱單越已出。若滿月夜已至。鬱單越月正中時。南剡浮提日則正中。日過剡浮提中。東弗婆提已沒。西瞿耶尼已出。若月過北鬱單越中央。東弗婆提已出。西瞿耶尼已沒。東弗婆提若滿月夜。月正中時。西瞿耶尼日則正中。日過西瞿耶尼中央。剡浮提已沒。鬱單越已出。若月過東弗婆提中央。鬱單越已沒。剡浮提已出。剡浮提滿月夜。月正中時。北鬱單越。日則正中。雲何日月合在一處。謂日恆逐月行。一一日相近。四萬八千八十由旬。日日相離。亦復如是。若相近時。日日月圓被覆三由旬。又一由旬三分之一。以是事故。十五日月被覆則盡。是名黑半滿。日日離月。亦四萬八千八十由旬。月日日開覆三由旬。又一由旬三分之一。以是事故。十五日月則開淨圓滿。世間則名白半滿。日月若最相離行。是時月圓。世間則說白半圓滿。日月若共一處是合行。世間則曰黑半圓滿。日光經度。七億二萬一千二百由旬。周迴二十一億六萬三千六百由旬。剡浮提日出時。鬱單越日沒時。東弗婆提正中。西瞿耶尼正夜。是一天下四時。由日得成。如是義者。佛世尊說。如是我聞。   立世阿毘曇論卷第五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44 佛說立世阿毘曇論   佛說立世阿毘曇論卷第六   陳西印度三藏真諦譯   雲何品第二十   雲何為夜。雲何為晝。因日故夜。因日故晝。欲界者自性黑暗。日光隱故是則為夜。日光顯故是則為晝。雲何黑半。雲何白半。由日黑半。由日白半。日恆逐月行一一日相近。四萬八千八十由旬。日日相離亦復如是。若相近時日日月圓被覆三由旬。又一由旬三分之一。以是事故十五日月被覆則晝是日黑半滿。日日離月亦四萬八千八十由旬月日日開三由旬。又一由旬三分之一。以是事故十五日月則開淨圓滿。世間則名白半圓滿日月。若最相離行是時月圓。世間則說白半圓滿日月。若共一處是名合行。世間則日黑半圓滿。若日隨月後行日光照月光。月光粗故被照生影。此月影還自翳月。是故見月後分不圓。以是事故漸漸掩覆。至十五日覆月都盡。隨後行時是名黑半。若日在月前行。日日開淨。亦復如是。至十五日具足圓滿。在前行時是名白半。雲何冬時說醯曼多。此時雪應落寒已至故。是故冬時說名醯曼多。世間立此自性名醯曼多。雲何春時名曰禽河。日照炙時是正熱時正是渴時。故說春時名為禽河。世間立此自性名為禽河。雲何夏時名為跋娑。是天雨時是疑雨時是年初時。是故說夏名曰跋娑。世間自性立名跋娑。雲何冬寒。雲何春熱。雲何夏時寒熱。是冬時水界最長未減盡時。草木由濕未萎乾時。地大濕滑火大向下水氣上昇。所以知然。深水最暖。淺水則寒。寒節已至日行外路照炙不久。陽氣在內食消則速。以是事故冬時則寒。雲何春熱。是禽河時水界長起。已減已盡草木乾萎地已燥□□□□□□□□□□逆□□垓□檢□□□祆逆□□□稈□□□□□ヾ慼播^暈□饉礹埤□□私□覕妘妙□□□□□蓮□稈□□磻祜□□覗誇□□秅□飀□穛□□襼□□□□□□覬□□婢襐香□覷□□□蓮□禎□□□誇□禘蓮□□□□□娷□□香□□□□□奜□□□姊□檢□□□□埤□□□□埤□□□□埤□□量禕埤□□□□□□妖□□□□騪□□□□□□□□□□□□□□荂慼慼數O□埤□□□□□□姊□檢□□姦□襐□娩□□栗車。因諂曲業於中受生。復說此道眾生多覆身行故說名底栗車。雲何鬼道名曰閃多閻摩羅。王名閃多故其生與王同類故名閃多。復說此道與餘道往還。善惡相通故名閃多。雲何說阿脩羅道名阿脩羅。不能忍善不能一心。下意諦聽善語。種種教化其心不動。以憍慢故非善健兒。又非天故名阿脩羅。雲何天道說名提婆。言提婆者善行之名。因善行故於此道生。復說提婆名曰光明。恆有光故。又提婆者名曰聖道。又提婆者名曰意樂。又提婆者名曰上道。又提婆者應修應長一切善業。以是義故名曰提婆。雲何人道說名摩菟沙。一聰明故。二者勝故。三意微細故。四正覺故。五智慧增上故。六能別虛實故。七聖道正器故。八聰慧業所生故。故說人道為摩菟沙。雲何此地名剡浮提。因剡浮樹故得是名。雲何說名西瞿耶尼。此地在剡浮西故。貲生貿易悉皆用牛。牛名瞿耶尼。故名此土為西瞿耶尼。雲何名為東毘提訶。此地在剡浮東故。形相可愛利養勝故。故說東毘提訶。雲何名北鬱單越。此地在剡浮北故。心直善故復上勝故。一切貲勝他處故。故說名為北鬱單越。雲何第一天名大王天提頭吒等。四大王於中為增上為上首故雲何第二天名為忉利。三十三天王於是中為帝主。王位自在故說為忉利天。雲何第三天名為夜摩。日夜時節分分度時說如是言。咄哉不可思議歡樂故名夜摩。雲何第四天名兜率陀。歡樂飽滿於其資具自知滿足。於八聖道不生知足。故說名為兜率陀天。雲何第五天名為維摩羅暱。是中諸天如意化作。宮殿園林一切樂具。於中受樂故名維摩羅暱。雲何第六天名波羅維摩婆奢。他所化作宮殿園林一切樂具。於中作自在計。此是我所於中受樂。故名波羅維摩婆奢。雲何第一梵名梵先行。若人從欲界入色界前。至此處故說梵先行。雲何第二名梵眾。大梵王眷屬多故故名梵眾。雲何第三名大梵。最勝初禪中間所造業所生故。自在不係他故。能觀別他事故。為已生應生作主故名大梵。雲何第二禪初天名曰少光。說語時口中出光明少故。故名少光。雲何第二名無量光。是諸天等若說語時。口中無量光明顯照故。名無量光。雲何第三梵名遍勝光。是諸天等若說言時。口出光明遍一切處。圓滿無餘故。名遍勝光。雲何第三禪初天名曰少淨。是中諸天所受樂少。寂靜愛樂與三禪相應。受此少樂故。名少淨。雲何第二天名無量淨。是中諸天樂勝於前寂靜愛樂。與三禪相應故。名無量淨。雲何第三名曰遍淨。是中受樂遍滿。身心究竟無餘。寂靜愛樂與三禪相應。諸天受此故。名遍淨。雲何第四禪初天名曰無雲。苦樂前滅故。於先方便憂喜沒盡故。此中捨受智念清淨故。是中諸天受此捨受故名無雲。雲何第二天名曰生福。福者智念捨等相應諸禪所生故。生已受用如此三枝故名生福。雲何第三名曰廣果。廣者謂大容果功力及報所生。此二者能攝定慧及離欲依止故。名廣果。雲何第四名無想天。是中諸天無有想故。何者為想。通別二想。各異生報。此中無故。唯有色陰及不相應行陰故。名無想天。雲何那含天。一名善現。昔在因地。可令見實無倒義。可令受可令解故名善現。雲何第二名曰善見。昔在因地增壽命具。四支提財及他貲產。並利益事善正守護。於中生正見不除不取。因前善現。及如此因故。名善見。雲何第三名不煩。昔在因地。不損惱他。無妨礙意。無相逼意。因前善現。及此業故。是故名不煩。雲何第四名曰不燒。是中諸天昔在因地。不燒自身。不困苦身。又不燒他。不困苦他。自他亦樂行速疾通達故。因前善現。及此業故。名無燒。雲何第五名阿迦尼吒。迦尼吒者名曰下品。前十七地並已過故。復有從下品天至究竟天於中般涅槃故。復有諸天名阿迦尼吒。至般涅槃故。是故名阿迦尼吒。雲何無色界第一天名曰空無邊入。空者非所作非有為不可塞礙。過於礙相種種有相。一想心所緣故。無二無別。因於此空業所生故。故說名為空無邊入。雲何第二名識無邊入天。識者第六意識。此識內故細於外空。過於礙相過於外相。一想心所緣故。無二無別。因於此識業所生故。故說名為識無邊入。雲何第三名無所有入天。無所有者除前二粗相。離此二外無別境界。過內外相。一想心所緣故。無二無別。因於此心業所生故。故說名為無所有入。雲何第四名為非想非非想入天。非想者細故。非前七定故說非想。非非想者若無想定及無心定。如此兩定名無想定。同無心故。今則有心故名非非想定。因於此定業所生故。故說名為非想非非想入。從剡浮提向下二萬由旬。是處無間大地獄。從剡浮提向下一萬由旬。是夜摩世間地獄。此二中間有餘地獄。從剡浮提向上四萬由旬。是四大天王天。從剡浮提向上八萬由旬。是三十三天住處。從剡浮提向上十六萬由旬。是夜摩天住處。從剡浮提向上三億二萬由旬。是兜率陀天住處。從剡浮提向上六億四萬由旬。是化樂天住處。從剡浮提向上十二億八萬由旬。是他化自在天住處。有比丘問佛世尊。從剡浮提至梵處為若近遠。佛言比丘。從剡浮提至梵處。甚遠甚高。相異相離。比丘。譬如九月十五日月圓滿時。若有一人在彼梵處。放百丈方石墜向下界中間無礙。到後歲九月月圓滿時至剡浮提。梵處剡浮提近遠如是。從梵處至少光天。復倍於前。從少光天至無量光天。復遠一倍。從無量光天至遍勝光天。復遠一倍。從遍勝光天至少淨天。復遠一倍。從少淨天至無量淨天。復遠一倍。從無量淨天至遍淨天。復遠一倍。從遍淨天至無雲天。復遠一倍。從無雲天至生福天。復遠一倍。從生福天至廣果天。復遠一倍。從廣果天至無想天。復遠一倍。從無想天至善現天。又遠一倍。從善現天至善見天。復遠一倍。從善見天至不煩天。又遠一倍。從不煩天至不燒天。又遠一倍。從不燒天至阿迦尼吒天。復遠一倍。   而說偈言。  從阿迦尼吒  至剡浮提地  放大密石山  六萬五千年  五百三十五  中間若無礙  方至於剡浮   剡浮提人若離神通及他功力。無能於山壁柵中出入無礙。剡浮提人若遊行者。唯能至於大小黑山。若離神通及他功力。不能過此西瞿耶尼。人若離神通及他功力。無有能於山壁柵中出入無礙。若遊行者唯能至其地際海邊。若離神通及他功力。不能過此東弗婆提。人若離神通及他功力。無有能於山壁柵中出入無礙。若遊行者唯能至其地際海邊。若離神通及他功力。不能過此北鬱單越。人若離神通及他功力。無有能於壁柵山中出入無礙。若遊行者唯至其地際山內邊。若離神通及他功力。無能過此四天王天自宮殿處。若離神通及他功力。無有能於壁柵山中出入無礙。若遊行者唯至鐵圍山內。若離神通及他功力。不能過此忉利諸天自宮殿處。若離神通及他功力。無有能於壁柵山中出入無礙。若遊行者唯至鐵圍山際。若離神通及他功力。不能過此夜摩兜率陀天化樂他化自在。及梵先行梵眾諸天自宮殿處。若離神通及他功力。無有能於壁柵山中出入無礙。若遊行者唯在一世界內。若離神通及他功力。不能過此大梵王天自宮殿處。若離神通及他功力。無有能於壁柵山中出入無礙。若遊行者唯在千世界內。若離神通及他功力。不能過此從第二禪。乃至阿迦尼吒天自宮殿處。亦如前說。若遊行者唯在一千世界內。若離神通及他功力。不能過此大地獄中。以大獄卒作王富自在。閻羅處地獄以閻羅王作王富自在。一切禽獸及水羅剎。以婆婁那王作王富自在。諸蛇龍等以婆脩吉龍王作王富自在。諸大龍者以摩那思龍王作王富自在。諸象龍者以婁闍耆利象王作王富自在。諸飛鳥者以迦婁羅王作王富自在。四足步行眾生。以師子王作王富自在。一切鬼道以鬼尊王作王富自在。一切脩羅道。以四脩羅王作王富自在。一羅□。二波羅陀。三毘摩質多。四婆利毘盧遮。閻浮提中以轉輪王作王富自在。一處王作王富自在。國眾尊老作王富自在。有時無王如劫初立。西瞿耶尼以轉輪王作王富自在。國眾尊老作王富自在。有時無王如劫初立。東弗婆提以轉輪王作王富自在。國眾尊老作王富自在。有時無王如劫初立。北鬱單越以轉輪王作王富自在。有時無王。四天王處。以四大天王作王富自在。忉利天者。以三十三天作王富自在。夜摩天者。以脩夜摩王作王富自在。兜率陀天。以善足意王作王富自在。化樂天者以善化王作王富自在。他化自在天。以令自在王作王富自在。一切欲界中。以有惡魔王作王富自在。一千世界中。以大梵天王作王富自在。世間及諸天魔王所大梵處。沙門婆羅門及人天處。以如來阿羅訶三藐三佛陀法。然作王富自在。若剡浮提嬰兒生已滿四月日。如西瞿耶尼初生兒大。東弗婆提初生嬰兒。如剡浮提五月兒大。若剡浮提嬰兒生已滿六月日。如北鬱單越初生嬰兒。如剡浮提兒年六歲。四天王處初生嬰兒亦如是。生至七日如父母大。如剡浮提兒生七歲。忉利天處初生嬰兒亦如是。生至七日等於成人。如剡浮提兒生八歲。夜摩天處初生亦爾。生至七日等於成人。如剡浮提兒生九歲。兜率陀天初生亦爾。生至七日等於成人。從化樂天乃至阿迦尼吒天。稱其形相生便具足。剡浮提一尋半是西瞿耶尼一尋。西瞿耶尼一尋半是東弗婆提一尋。東弗婆提一尋半。是北鬱單越一尋。四天王天一伽浮地。是一由旬四分之一。四天王身長二伽浮地。忉利諸天長半由旬。帝釋身者長三伽浮地。夜摩諸天長一由旬。兜率陀天長二由旬。化樂諸天長四由旬。他化自在天長八由旬。一切色界至阿迦尼吒。並長十二由旬。從剡浮提至阿迦尼吒天。並長自身四肘。剡浮提眾生身色種種不同。有白色者。如夜婆那婆利柯止那等國。有黑色者。如跋婆羅劍蒱闍等國。有青色者。如陀眉羅辛訶羅等國。有赤白色者。如首陀阿。毘羅等國。有黃色者。如基羅多及罽賓等國。東弗婆提西瞿耶尼。唯除黑色。餘悉如剡浮。北鬱單越一切人民悉皆白淨。四天王天有四種色。有紺有赤有黃有白。一切欲界諸天色皆亦如是。雲何諸天色有四種。初受生時若見紺華身則紺色。餘色亦爾。剡浮提人衣服。有迦波婆芻摩衣。憍奢耶衣。毛衣紵衣麻衣草衣樹皮衣獸皮衣板衣[佉*力]波樹子衣。西瞿耶尼人衣者。迦波婆衣。芻摩衣。憍奢耶衣。毛衣紵衣麻衣草衣樹皮衣獸皮衣板衣[佉*力]波樹子衣。東弗婆提人。迦波婆衣。芻摩衣。憍奢耶衣。毛衣紵衣麻衣。鬱單越人。[佉*力]波樹子衣。長二十肘廣十肘。重一波羅(南稱一兩)。四天王天亦[佉*力]波衣。長四十肘。廣二十肘。重半波羅。忉利諸天亦著[佉*力]波衣。長八十肘。廣四十肘。重一波羅四分之一。夜摩天著[佉*力]波衣。長百六十肘。廣八十肘。重一波羅八分之一。兜率陀天著[佉*力]波衣。長三百二十肘。廣百六十肘。重一波羅十六分之一。化樂天乃至他化自在。所著衣服。隨心小大。輕重亦爾。剡浮提人衣服。莊飾種種不同。或有長髮分為兩髻。或有剃落髮鬚。或有頂留一髻餘髮皆除。名周羅髻。或有拔除髮鬚或有剪髮剪鬚。或有編髮。或有被髮。或有剪前被後令圓。或有裸形。或著衣服覆上露下。或露上覆下。或上下俱覆。或止障前後。西瞿耶尼人所莊飾。並皆被髮上下著衣。如首陀阿毘羅國。東弗婆提人髮莊飾剪前被後。上下兩衣著下衣上衣繞身而已。如央伽摩伽陀二國莊飾。北鬱單越人所莊飾鬚髮翠黑。恆如剃羅。五日頭髮自然長。橫七指無有增減。四天王天莊飾種種不同。或有長髮分作兩髻。或有剃落髮鬚。或頂留一髻餘髮皆除。名周羅髻。或拔除鬚髮。或有剪髮剪鬚。或有編髮或有被髮。或剪前被後令圓。或有裸形。或著衣服。或覆上露下。或覆下露上。或上下俱覆。或止障前後。欲界諸天莊飾亦復如是。色界諸天不著衣服。如著不異。頭雖無髻。如似天冠。過男女相。形唯一種。剡浮提人。食粳米飯麥飯□食魚食肉。食細佉陀尼根佉陀尼果佉他尼。西瞿耶尼人所食飲。食粳米飯麥飯及□魚肉。細佉陀尼根佉陀尼果佉陀尼。乳酪此中最多。東弗婆提人食粳米飯麥飯。及□魚肉。細佉陀尼根佉陀尼果佉陀尼。奢利粳米飯最饒。北鬱單越人唯食奢利粳米飯。不種自生無秕無碎。亦無有糠自然淨米。色香味觸並皆妙好。如細蜂蜜其味甘美。其中有樹名敦治□羅。其樹生子形如釜鍑。又似□者若人欲食。取此樹子以持盛水。別復有石名曰樹提。取此樹子以置石上石自生火。是人將取奢利米寫置器中。無勞量准即自然稱器。飯成熟時石自還冷。仍用前□次第盛貯。若餘人來欲須食者隨意取食。不作此意彼人施我是作食人。亦不作意我今施彼。若食竟時擲之而去。所餘器物及殘食等地裂受之受已還合。四天王天並食須陀味。朝食一撮暮食一撮。食入體已轉成身份。是須陀味園林池苑並自然生。是須陀味亦能化作。佉陀尼等八種飲食。一切欲界諸天食亦如是。色界諸天從初禪中。乃至遍淨以喜為食。上去諸天以意業為食。剡浮提人所資博易。或生熟金銀或米穀等。或諸雜物真珠摩尼種種諸寶。或取眾生以為貿易。西瞿耶尼貨易交關唯用□駉□□□祩艗□覘□□□□觱□□□禬□□□餺□□□□駎□□□衽□□□槔阮□□□槱□□飀□堅詛□輦□□飾□X褐阱芊毅鍎D碌□□輦□□□禬□□襤餺□飥□□□□□耔□□□□□□鴃慼澆瞴慼慼慼毅瞗撩a□□穰拓飀□吏切楰□□飥□□□□祩艗□□□□□露□□榮□□□騇□□穰聾樂飀□禬□□□□□□□□□榮□□□拓飀□□駎□騇□□□榮□□□拓飀□饈騫襤騇□□□榮□□□聾樂飀□q□飣送□□□楰□□□□□□露□□榮□□□拓飀□□鴃慼憤腹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撮腄慼慼毅吽慼慼慼撮棬插慼慼憐O切楰□□祩艗□□飥□□□禬□□□姜□□□□□□□□□□□□□□□□□奕□□□梱□□樀□陵騰□□□駎□饅檇□□□□椸□□□□□□□□□馱□□□飽□裀□椸□襤送□福□□□□鴃慼潯恣酕u□□驊□駎□覟令飀□駒□饑奈飣□飀□吏切楰□□祩艗□餺楦□□□禬□□列饑奈飣□驤襛□耔□□□駎□餺榜餺□|搾送楦□□□□□禬□□襤飀□餺□郩恣槭O□□□□□送□概馱□飀□□鴃慼潯恣﹛慼慼慼慼潔E類駒□奈飣□□吏切楰□□祩艗□□飥□□□禬□□馨饐□□□□□樊□饑奈飣□檢□□駎□送榜餺□z□□□禬□□□飥□降□□□□□□鴃慼撰儕耤慼慼慼撫s□□覟陋奈飣□□馝□覮怒□□榜駟□□辰□□吏切楰□楦□□□□祩艗□怒□橇□□驤襱□□禬□□馨饐□□□飀□□襤禮崎騑駛誾□□婢□□□□稫□□□□辰□□□駎□馜餺□搦耤慼慼慼撫s□□覟陋奈飣□□□禬□□襤餺□飥□□□□□襤馜騫覮怒□槙□□檢□露□襤馘□襛□□□騤□□□□□□□□祰□□□□□□□□祰搳慼潯情慼牖窗慼箯ョ暱章}襤饜襛□□□□□□□□□□□□□□榞□□□餑□□□□□□□玲□□矩靈姛霸飀□娃□□妖□□□埤□□□□□□襮驚□□□□□□□□西□□□□□□□□□埤□覞□□□□祰搳慼s饅馘鞳慼憎r□□□鴃慼樊寣牷慼慼撥阬S□□礸□□□□□□□魽撮嵅情慼憐O切楰□□祩艗□禬□□□婛□楊壘□礸□□□□□□□魽撮嵅情慼慼潸芊潯啪寣牷慼撥阬S□□□□□□□□□□□□□魽撮嵅情慼摯□□□都□奜□□礹□□□婛□牷慼撥阬S□□□□□□□□□檢□饈騫襤首□□搳慼樊寣牷慼撥阬S□□□□稦□□□□魽撮嵅情慼摯□□□都□奜□□逆□婛□牷慼撥阬S□□□□□□奜□□檢□q□飣糖□□姜E檟楦□□□禢□駎□□搵城鞢樊寣牷慼撥阬S□□□□稦□□□□魽撮嵅情慼摯□□□都□□□桌□□逆□婛□牷慼撥阬S□□□□□□□□鴃慼樁u□楥□□□樨□□□稿蔑鞢撩]騲福滓]騲襩□□吏切楰□□祩艗□□飥□□□禬□□□□□楥□□椸□s□□□□檢□委祭□□楥□□櫳□□□□奧□□□觔褙□橠信樦檢□奧□□□稦檢□襆□□□□鷺□□□□□□□□委祭□□□□□□觔祠□□□鷺□□□槂□□□□嬌□□□淚□□□□□娙埤□□駎□騋姴□□飀□□樨□□□稿蔑鞢潮鎗襢雜窗滕_□□襤餺□飥□□□□鴃慼潸妦說撚|姛襒□裀□□祩艗□吏切楰□禬□□檟楦□□□□駎□□□饈飣飀□祥□□□□飥□□□□騫襤糕姛羈□□□□□□□饟酋□□□□搾□襤饅□□□□□楌樇□襤駛□槂□□□吏切楰□稫覬□□□□□□□□鴃慼慼慼慼毅毇瞴憤H襤馬□□□□搾□檟楅□□□□鴃慼慼潦_□切埤□騃蝯}□饈□□□騰□□埤□吏切楰□□祩艗□□飥□□□禬□□□□粿□切埤□騃蝯}□駔倫□奔露□□□□委倫祅□□□□□h□□□□□□□祅祅楏□□□□□鷺□隉p埤□椻□□祅祅□□□□□□褉診□橕祤逆□□□□祥□奱誇□□□□□委粳蓮□□媽□□聾委穠□□奧□蓮□□媽□□聾奧□□□委祥□□□□率覺□送□□鍊□□馨膳□都樔□□□禈□□誇□樔□縷□詛□□妘□□□□□□□□□駎□延襆□駭飀□□粿□龍□騃蝪f□椸□聾□椸□□□□祥□□媽榖□□□□榖□□姚□粳聾□□妖□□□□□□委切埤□□餽□玲□麗□□□祤餺樨□□麗□□□祔露□椸□□□妖□樆□□檇□委□□列送□樀□襦□J□□□□□□鴃慼慼撮式慼慼撲W□□□榜騫□□蝡縉u□□□□□□吏切楰□□□□埤□□魯□□訇□□□□椸□□□覈樇□□□榜騫□□蝡縉u□□□□□□□祩艗□□□□埤□□魯□□榕訇□□□椸□□媽樇□□□□榜騫□□蝡縉u□□□□□□□□□□□□埤□□魯□□□輻□□□椸□□媽樇□饛□□榜騫□□蝡縉u□□□□□□□駎□送□憐□□□龍□□榜騫襤餿蝡縉u□□□□□□□禬□□襤餺□飥□□□□□祥□□□觀□□□□粳祭□□□□□□□□□□誇□粳祭□誇□觀□□□延襤馬□□妳□□□□□□鴃慼摯e饛□□□□□□□饈飣飀□娀□□飀□□奮秋□□□妝□□□□□□□□□□□□□□□送饛□□□□□鴃慼潟耽H飀□□□□□□□崙□□□□□鈴□□□□□□□奾□誇□祿饈飀□襤馜送饛□□□□□鴃慼慼□□□□□□榵□□□好□襆秉飀□□奿□□□□□茶餽□楰□□□□麗□j□   立世阿毘曇論卷第六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44 佛說立世阿毘曇論   佛說立世阿毘曇論卷第七   陳西印度三藏真諦譯   受生品第二十一   造十惡業道最極重者。生大阿毘止地獄。若次造輕惡次生餘輕地獄。若復輕者次生閻羅八輕地獄。若復輕者次生禽獸道。若復輕者次生鬼道。若造最輕十善業道。生剡浮提最下品家。或生除糞家或生屠膾家。或生作樂家或生工巧家。或生兵廝家。若造次勝者則生長者家。又次勝者生婆羅門家。復勝此者生剎利家。若復勝者生西瞿耶尼。次復勝者生東弗婆提。次勝者生北鬱單越。次勝者生四天王。次勝者生忉利天。次勝者生夜摩天。次勝者生兜駛多天。次勝者生化樂天。若造最勝十善業道。生他化自在天。若凡夫人者。修習四種禪定。各有三品謂下中上。是人因下品初禪相應業生梵先行天。因是業得此天道。得天壽命。得住得天同類。已生於彼受業果報。有二種樂。一無逼樂。二者受樂。是業熟已被用無餘。因中品初禪相應業。於梵眾天生。因上品業亦生此天。因是業已得天道。得壽命。得住得同類。已生於彼受業果報。有二種樂。一無逼樂。二名受樂。是業熟已被用無餘。因二禪下品相應業。因此業故生少光天。因中品二禪相應業。生無量光天。因上品二禪相應業生勝遍光天。因是業得天道。得天壽命。得住得天同類。已生於彼受業果報。有二種樂一無逼樂。二者受樂。是業熟已被用無餘。因下品三禪相應業生少淨天。因中品三禪相應業。生無量淨天。因上品三禪相應業生遍淨天。因是業得此天道。得壽命。得住得天同類。已生於彼受業果報。有二種樂。一無逼樂。二者受樂。是業熟已被用無餘。因下品四禪相應業。生無雲天。因中品四禪相應業生受福天。因上品四禪相應業生廣果天。因是業故得此天道。得天壽命。得住得天同類。已生於彼受業果報。有無逼樂。無復受樂。是業熟已被用無餘。諸凡夫人隨餘業故餘處受生。若凡夫人修習四無量心。各有三品謂下中上。慈無量者如是修習。如是數行如四種禪定。喜無量者如是修習如是數行。如初禪如二禪。悲無量者如是修習。如是數行如第四禪。捨無量者如是修習如是數行。如第三禪及第四禪。是凡夫人修習不淨觀。各有三品謂下中上。無憎違行不淨觀。如是修習如是數行如四種禪定。有憎違行不淨觀。如是修習如是數行如第四禪。是凡夫人修習阿那波那念。各有三品謂下中上。如是修習如是數行如前三種禪定。凡夫人修習五有想。各有三品謂下中上。何者為五。一不淨想。二過失想。三死墮想。四饜食想。五一切世間無安想。無憎違不淨想者。如是修習如是數行如四種禪定。有憎違不淨想。及後四想如是修習。如是數行如第四禪。是凡夫人修習八種遍入。各有三品謂下中上。何等為八。一內有色想觀外色少。是少者或妙或粗。我遍此想得知得見如是有想。二內有色想觀外色無量。或妙或粗我遍此想能知能見作如是想。三內無色想觀外色少如前。四內無色想觀外色無量亦如前。五六七八者。並於內無色想觀四色。謂青黃赤白我遍此想。能知能見作如是想。此八想中是第一第二。如是修習如是數行如四禪定。後六想者如是修習。如是數行如第四禪。是凡夫人修習十一切入。各有三品謂下中上。是八一切入如是修習。如是數行如第四禪。後二一切如是修習。如是數行如其自地。空一切入如空無邊入。識一切入如識無邊入。是凡夫人修習四無色三摩跋提。各有三品謂下中上。是人由下品空處相應業。生空無邊入天。由中品空無邊入相應業亦生此天。由上品空無邊入相。應業亦生此天。因是業故得天道。得天壽命。得天住得天同類。生於彼已受業果報。有無逼樂。無有受樂。是業熟已被用無餘。因下品識無邊入相應業。生識無邊入天。由中品識無邊入相應業亦生此天。因上品識無邊入相應業亦生此天。因是業故得天道。得天壽命。得天住得天同類。生於彼已受業果報。唯無逼樂無有受樂。是業熟已被用無餘。因下品無所有入相應業生無所有入天。因中品無所有入相應業亦生此天。因上品無所有入相應業亦生此天。因是業故得天道。得天壽命。得天住。得天同類。生於彼已受業果報。唯無逼樂無有受樂。是業熟已被用無餘。因下品非想非非想入相應業生非想非非想入天。因中品非想非非想入相應業亦生此天。因上品非想非非想入相應業亦生此天。因是業故得天道。得天壽命。得天住。得天同類。生於彼已受業果報。唯無逼樂無有受樂。是業熟已被用無餘。是凡夫人隨後報業餘處受生。是凡夫人修習初禪定已生已得。從此一切更復退失。是人住下品初禪中。是人由下品初禪相應業生梵先行天。生於彼已受下品初禪業報。得無逼樂及與受樂。受中品上品初禪及二禪業果報。於此生中得受無逼樂及以受樂。第三禪及第四禪亦此生中受業果報。但無逼樂無有受樂。是業熟已被用無餘。隨後報業餘處受生。餘中品上品初禪亦如是。凡夫人修習四禪已生已得。從此一切更復退失。是人住下品二禪中。是人由下品二禪相應業生少光天。生於彼已受下品二禪業報。得無逼樂及與受樂。受中品上品第二禪及初禪業報。於此生中得無逼樂及與受樂。第三禪及第四禪此生中受果報。但無逼樂無有受樂。是業熟已被用無餘。隨後報業餘處受生。餘中品上品二禪亦如是。是凡夫人修習四禪已生已得。從此一切更復退失。是人住下品三禪中。由下品三禪相應業生少淨天。生於彼已受下品。三禪業報。得無逼樂及與受樂。受中品上品第三禪業報。於此生中得無逼樂及與受樂。初禪二禪及第四禪業報。受無逼樂無有受樂。是業熟已被用無餘。隨後報業餘處受生。餘中品上品三禪亦如是。是凡夫人修習四禪。已生已得從此一切更復退失。是人住下品四禪中。由下品四禪相應業生無雲天。生於彼已受下品四禪業報。得無逼樂無有受樂。受中品上品第四禪及餘三禪業報。於此生中得無逼樂無有受樂。是業熟已被用無餘。凡夫人隨後報業餘處受生。餘四禪中品上品亦如是。是凡夫人修習四禪及四無色定。已生已得從此一切更復退失。是人住下品空無邊入。由下品空無邊入相應業。生空無邊入天。生於彼已受下品空無邊入果報。得無逼樂無有受樂。受中品上品空無邊入。及上三無色定果報。於此生中得受無逼樂無有受樂。是業熟已被用無餘。是凡夫人隨後報業餘處受生。餘中品上品空無邊入亦如是。是凡夫人修習四禪及四無色。已生已得從此一切更復退失。是人住下品識無邊入。由下品識無邊入相應業生識無邊入天。生於彼已受下品識無邊入業報。得無逼樂無有受樂。受中品上品識無邊入。及初後三無色業報。於此生中得無逼樂無有受樂。是業熟已被用無餘。是凡夫人隨後報業餘處受生。餘識無邊入中品上品亦復如是。是凡夫人修習四禪及四空定。已生已得從此一切更復退失。是人住下品無所有無邊入。由下品無所有無邊入相應業。生無所有無邊入天。生於彼已受下品無所有無邊入業報。得無逼樂無有受樂。受中品上品無所有無邊入。及前後三無色業報。於此生中得無逼樂無有受樂。是業熟已被用無餘。是凡夫人隨後報業餘處受生。餘中品上品亦復如是。是凡夫人修習四禪及四無色定。已生已得從此一切更復退失。是人住下品非想非非想無邊入。由下品非想非非想無邊入相應業。生非想非非想無邊入天。生於彼已受下品非想非非想無邊入果業。得無逼樂無有受樂。受中品上品非想非非想無邊入。及前三無色業報。於此生中得無逼樂無有受樂。是業熟已被用無餘。是凡夫人隨後報業餘處受生。餘中品上品亦復如是。   佛世尊聖弟子修習四禪。各有三品謂下中上。是人由下品初禪相應業生梵先行天。因是業得彼天道。得天壽命。得住得天同類。已生於彼受業果報有二種樂。一無逼樂二者受樂。是業熟已被用無餘。因中品初禪相應業生梵眾天。因上品業亦生此天。因是業得天道。得天壽命。得住得同類。已生於彼受業果報有二種樂。一無逼樂二者受樂。是業熟已被用無餘。因二禪下品相應業。因此業故生少光天。因中品二禪相應業生無量光天。因上品二禪相應業生勝遍光天。因是業得天道。得天壽命。得天住。得天同類。已生於彼受業果報有二種樂。一無逼樂二者受樂。是業熟已被用無餘。因下品三禪相應業生少淨天。因中品三禪相應業生無量淨天。因上品三禪相應業生遍淨天。因是業得此天道。得天壽命。得住得同類。已生於彼受業果報有二種樂。一無逼樂二者受樂。是業熟已被用無餘。因下品四禪相應業生無雲天。因中品四禪相應業生受福天。因上品四禪相應業生廣果天。因是業故得此天道。得壽命。得住得天同類。已生於彼受業果報。有無逼樂無復受樂。生於彼已由最上品四禪相應業。恭敬勤修無背常修行。雜覺分之所熏修。因此業故生善現天。十倍此業生善見天。次復十倍生不煩天。復十倍生不燒天。次復十倍生阿迦尼吒天。因此業得天道天壽命。得天住。得天同類。生於彼已受業果報。有無逼樂無復受樂。是業熟已被用無餘。引上界業於中用盡。即於是中得般涅槃。   佛世尊弟子修習四無量定。各有三品謂下中上。慈無量者。如是修習如是數行。如四種禪定。喜無量者。如是修習如是數行。如初禪如二禪。悲無量者。如是修習如是數行如第四禪。捨無量者。如是修習如是數行。如第三禪及第四禪。   佛聖弟子修習不淨觀。各有三品謂下中上。無憎違行不淨觀。如是修習如是數行如四種禪定。有憎違行不淨觀。如是修習如是數行如第四禪。佛聖弟子修習阿那波那念。各有三品謂下中上。如是修習如是數行。如前三種禪定。   佛聖弟子修習十想。各有三品謂下中上。何者為十。一無常想。二無我想。三滅除想。四離欲想。五寂滅想。六不淨想。七過失想。八死墮想。九厭食想。十一切世間無安想。前五種想及無憎違不淨想。如是修行如是數習如四種禪定。後四種想及有憎違行不淨想。如是修習如是數行如第四禪。佛聖弟子修八遍入。各有三品謂下中上。何等為八。一內有色想觀外色少。是少者或妙或粗。我遍此想得知得見如是有想。二內有色想觀外色無量。或妙或粗。我遍此想能知能見作如是想。三內無色想觀外色少。粗妙如前。四內無色想觀外色無量。類亦如前。五六七八者。並於內無色想觀外四色。謂青黃赤白我遍此想能知能見作如是想。於此八中第一第二。如是修習如是數行如四種禪定。後六種想如是修習如是數行如第四禪。   佛聖弟子修習八解脫。各有三品謂下中上。第一內有色想觀外色解脫。第二內無色想觀外色解脫。第三淨解脫。第四空無邊入解脫。第五識無邊入解脫。第六無所有無邊入解脫。第七非想非非想無邊入解脫。第八想受滅解脫。第一解脫如是修習。如是數行如四種禪定。第二解脫如是修習如是數行如第四禪。第三解脫若內有色想觀外色。如是修習如是數行如四種禪。若內無色想觀外色。如是修習如是數行如第四禪。後四無色解脫各如自地。第八滅受想解脫。但由住故過非想非非想。不由離欲故過是故其地等非非想。   佛聖弟子修習十一切入。各有三品謂下中上。前八一切入如是修習如是數行如第四禪。後二一切入各如自地。佛聖弟子修習四無色三摩跋提。各有三品謂下中上。是人由下品空無邊入相應業。生空無邊入天。由中品空無邊入相應業亦生此天。由上品空無邊入亦生此天。因是業故得天道得天壽命。得天住。得天同類。生於彼已受業果報。唯無逼樂無有受樂。是業熟已被用無餘。由下品識無邊入相應業生識無邊入天。由中品識無邊入相應業亦生此天。由上品識無邊入相應業亦生此天。由是業得天道。得壽命。得住。得天同類。生於彼已受業果報。唯無逼樂無有受樂。是業熟已被用無餘。因下品無所有入相應業生無所有入天。因中品無所有入相應業亦生此天。因上品無所有入相應業亦生此天。因是業得天道。得壽命。得住。得同類。生於彼已受業果報。唯無逼樂無有受樂。是業熟已被用無餘。因下品非想非非想入相應業生非想非非想入天。因中品非想非非想入相應業亦生此天。因上品非想非非想相應業亦生此天。因是業得天道。得壽命。得住。得同類。生於彼已受業果報。唯無逼樂無有受樂。是業熟已被用無餘。是中般涅槃。佛聖弟子修習四禪定。已生已得從此一切更復退失。是人住下品初禪中。是人由下品初禪相應業生梵先行天。生於彼已受下品初禪果報。得無逼樂及與受樂。受中品上品初禪及二禪業果報。於此生中得受無逼樂及與受樂。其第三禪及第四禪。亦此生中得受果報。受無逼樂無有受樂。是業熟已被用無餘。   佛聖弟子是中般涅槃。餘中品上品初禪亦如是。   佛聖弟子修習四禪。已生已得從此一切更復退失。是人住下品二禪中。是人由下品二禪相應業。生少光天。生於彼已受下品二禪果報。得無逼樂及與受樂。受中品上品第二禪。及初禪業報。於此生中得受無逼樂及與受樂。第三禪及第四禪亦此生中受果報。受無逼樂無有受樂。是業熟已被用無餘。   佛聖弟子於中般涅槃。餘中品上品二禪亦如是。   佛聖弟子修習四禪。已生已得從此一切更復退失。是人住下品三禪中。由下品三禪相應業生少淨天。生於彼已受下品三禪果報。受無逼樂及與受樂。受中品上品第三禪業報。此生中得受無逼樂及與受樂。受初禪二禪及第四禪業報。受無逼樂無有受樂。是業熟已被用無餘。   佛聖弟子於中般涅槃。餘中品上品三禪亦如是。   佛聖弟子修習四禪。已生已得從此一切更復退失。是人住下品四禪中。由下品四禪相應業生無雲天。生於彼已受下品四禪業報。得無逼樂無有受樂。受中品上品第四禪及餘三禪業報。於此生中得受無逼樂無有受樂。是業熟已被用無餘。   佛聖弟子是中般涅槃。餘四禪中品上品亦如是。   佛聖弟子修習四禪及四無色定。已生已得從此一切更復退失。是人住下品空無邊入。由下品空無邊入相應業生空無邊入天。生於彼已受下品空無邊入果報。得無逼樂無有受樂。受中品上品空無邊入。及上三無色定果報。於此生中受無逼樂無有受樂。是業熟已被用無餘。   佛聖弟子於中般涅槃。餘中品上品空無邊入亦如是。   佛聖弟子修習四禪及四無色。已生已得從此一切更復退失。是人住下品識無邊入。由下品識無邊入相應業生識無邊入天。生於彼已受下品識無邊業報。得無逼樂無有受樂。受中品上品識無邊入。及初後三無色業報。此生中得受無逼樂無有受樂。佛聖弟子於中般涅槃。餘識無邊入中品上品亦如是。   佛聖弟子修習四禪及四無色。已生已得從此一切更復退失。是人住下品無所有無邊入。由下品無所有無邊入相應業生無所有無邊入天。生於彼已受下品無所有無邊入果報。得無逼樂無有受樂。受中品上品無所有無邊入。及前後三無色業報。此生中得受無逼樂無有受樂。是業熟已被用無餘。   佛聖弟子於中般涅槃。餘中品上品無所有無邊入亦復如是。   佛聖弟子修習四禪及四無色。已生已得從此一切更復退失。是人住下品非想非非想無邊入。由下品非想非非想無邊入相應業生非想非非想無邊入天。生於彼已受下品非想非非想無邊業報。得無逼樂無有受樂受中品上品非想非非想無邊入。及前三無色業。於此生中得無逼樂無有受樂。是業熟已被用無餘。   佛聖弟子於中般涅槃。餘中品上品非想非非想無邊入亦復如是。   上流生阿那含有三種。一者初生梵先行天。如是次第往生乃至廣果。於中生已得般涅槃。二者初生廣果如是次第往生。乃至阿迦尼吒天。生於彼已得般涅槃。三者初生空無邊入天。如是次第往生乃至非想非非想天。生是中已得般涅槃。   復次上流生阿那含有二種。一者在色界。二者在無色界。若在色界般涅槃者。從梵先行天如是次第生。乃至阿迦尼吒天。生於彼已得般涅槃。在無色界者。初生空無邊入天。如是次第往生乃至非想非非想天。生於中已得般涅槃。   復次有一種上流生阿那含。從梵先行天生。如是次第往生乃至非想非非想。生於彼已得般涅槃。是義佛世尊說。如是我聞。   壽量品第二十二   佛世尊說人中二萬歲。是阿毘止獄一日一夜。由此日夜三十日為一月。十二月為一年。由此年數多年多百年。多千年多百千年。於此獄中受熟業果報。於是中生最極長者一劫壽命。人中六千歲是閻羅獄一日一夜。由此日夜三十日為一月。十二月為一年。由此年數多年多百年。多千年多百千年。於此獄中受熟業報。有畜生道眾生。有一日一夜六七過死生。復有諸畜生壽命一劫。人中一月為鬼神道一日一夜。又人中一月日為神鬼中一日一夜。由此日夜三十日為一月。十二月為一年。由此年數五百年是其壽命。是五百歲當人中十五千年。剡浮提人或十歲。或阿僧祇歲。是中間壽命漸長漸短。長極八萬歲短極十歲。西瞿耶尼人二百五十年是其壽命。東弗婆提人壽五百歲。北鬱單越定壽千年。人中五十歲是四天王一日一夜。由此日夜三十日為一月。十二月為一年。由此年數五百天年是其壽命。當人中歲數九百萬歲。人中一百年是忉利天一日一夜。由此日夜三十日為一月十二月為一年。由此年數壽命千年。當人中三千六百萬歲。人中二百年是夜摩天一日一夜。由此日夜三十日為一月。十二月為一年。由此年數壽命二千年。當人中十四千萬。又四百萬年。人中四百歲是兜率陀天一日一夜。由此日夜三十日為一月。十二月為一年。由此年數壽命四千年。當人中五千七百六十億年。人中八百年是化樂天一日一夜。由此日夜三十日為一月。十二月為一年。由此年數壽命八千年。當人中二萬三千四十億年。人中一千六百年。是他化自在天一日一夜。由是日夜三十日為一月。十二月為一年。由此年數壽命一萬六千年。當人中九萬二千一百六十億年。由乾陀山下頂阿脩羅壽命如四大天王。須彌山下頂阿脩羅壽命如忉利天。一小劫者名為一劫。二十小劫亦名一劫。四十小劫亦名一劫。六十小劫亦名一劫。八十小劫名一大劫。雲何一劫名為小劫。是時提婆達多比丘。住地獄中受熟業報。佛世尊說住壽一劫。如是一小劫名劫。雲何二十小劫亦名一劫。如梵先行天二十小劫是其壽量。是諸梵天佛說住壽一劫。如是二十劫亦名一劫。雲何四十小劫名為一劫。如梵眾天壽量四十小劫。佛說住壽一劫。如是四十劫亦名一劫。雲何六十小劫名為一劫。如大梵天壽量六十劫。佛說住壽一劫。如是六十小劫亦名一劫。雲何八十小劫名一大劫。如少光天壽量一百二十小劫。佛說壽量一大劫半。如是八十小劫名為一大劫。無量光天壽量一百四十小劫。勝遍光天住壽一百六十小劫。是為二大劫。少淨天二大劫半是其壽量。無量淨天三大劫半是其壽量。遍淨天四大劫是其壽量。無雲天三百大劫是其壽量。受福天四百大劫是其壽量。廣果天五百大劫是其壽量。無想天一千大劫是其壽量。善見天一千五百大劫是其壽量。善現天二千大劫是其壽量。不煩天四千大劫是其壽量。不燒天八千大劫是其壽量。阿迦尼吒天一萬六千大劫是其壽量。空無邊入天下品一萬七千五百大劫是其壽量。空無邊入中品一萬八千五百大劫是其壽量。空無邊入上品二萬大劫是其壽量。下品識無邊入天三萬大劫是其壽量。中品識無邊入天。三萬五千大劫是其壽量。上品識無邊入天。四萬大劫是其壽量。下品無所有無邊入天。五萬大劫是其壽量。中品無所有無邊入天。五萬五千大劫是其壽量。上品無所有無邊入天。六萬大劫是其壽量。下品非想天。七萬大劫是其壽量。中品非想天。七萬五千大劫是其壽量。上品非想天八萬大劫是其壽量。是義佛世尊說。如是我聞。   立世阿毘曇論卷第七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44 佛說立世阿毘曇論   佛說立世阿毘曇論卷第八   陳西印度三藏真諦譯   地獄品第二十三   更生一  過現未來世  眾生還往生  退起及輪轉  佛世尊證見  諸業不唐捐  有果報不失  隨時處成熟  聖智者自覺  瞿曇知此說  八種大地獄  世尊悉證見  成一切法眼  更生及黑繩  山磕二叫喚  小大兩燒熱  及大阿毘止  如是八地獄  佛說難可度  惡人恆充滿  各各十六隔  四角及四門  分分皆正等  上高百由旬  四方百由旬  鐵城所圍遶  鐵蓋覆其上  下地皆是鐵  炎熾火遍滿  燒惡人可畏  恆然難可近  見者必毛豎  極苦不可看  我今當為汝  如法次第說  恭敬一心聽  如我所說言   有一地獄名曰更生。一切皆鐵晝夜燒然恆有光炎。長多由旬廣亦如是。是中罪人獄卒捉持腳上頭下。依黑繩分斫以鐇斧。時被斫已唯有餘骨。筋所接連悶絕暫死。極大重苦獄卒擲去。是時冷風吹之還活。由此風故皮肉復常。是時罪人手爪自生堅利如劍。與其同類互起怨心作是思惟。是人昔時曾經為我作如是惡。是故我先速害彼。彼起害心亦復如是。更互相斫如芟麻叢。是地獄人受如此相害。上上品苦難可堪忍。極堅極強最為痛辣。乃至惡業受用未盡求死不得。以何行業起此果報。令諸眾生於彼中生。昔在人中眾多女人。共一夫主互相瞋妒。若多男子共諍一女起怨家心。或邪婬他婦或諍田園及車乘等。或二國王諍於鄰地。或劫盜他財為財主所治。共結怨家如人交陣。更相殘戮。已結怨家未相解謝。懷此命終由此業報彼中受生。   復次種種諸惡不善業報故於彼中生。復次有增上業感彼中生。彼中生已受用種種惡業果報。雲何業因令諸罪人更相殘斫。昔在人中執持鐇斧及刀仗等。斬斫有命眾生之類。是故於中受相斫報。復次何業為冷風所吹而復更生。昔在人中畜養飲食。牛鹿豬羊雞鴨之屬得肥長已。為得多肉當復烹殺。由此業報感彼冷風還得暫活。雲何業報得生利爪如利劍。昔在人中給人刀仗。作如此教汝等可來。某處州郡及縣邑等。往彼行殺或人或畜。由此業報劍爪得生。   雲何此獄名曰更生。彼中罪人作如此意。我今更生身肉如本故名更生。又復此獄本名更生。爾時世尊欲重明此義。而說偈言。  更生地獄中  頭下腳在上  執持鐇斧等  隨繩卒所斫  是時被斫已  唯餘骨聚在  血肉皮筋等  還復如本生  指端利劍爪  由業自然生  隨昔怨瞋心  更互相斬斫  受相斫害已  冷風還更吹  生一切身份  諍風業所感  如來人天師  如實見是已  是故說更生  造惡人住處   更生地獄品究竟。   第二黑繩地獄   復次地獄名為黑繩一切皆鐵。晝夜燒燃火恆光炎。長多由旬廣亦如是。是中罪人獄卒捉持撲令臥地。如□生樹隨黑繩界斫以鐇斧。或為八角或復六角或復四稜。有諸罪人從其足跟。乃至頸項。斤斧斬斫如蔗節長。復有罪人從項至足。斧斤細斷亦如蔗節。是地獄人受此殘戮。上上品苦難可堪忍。極堅極強最為痛惱。乃至惡業受用未盡求死不得。是何行業起此果報。令諸眾生於彼中生。昔在人中作如此業。隨世律制隨世量決。自作教他如是重罰。如是多量斬斫其手。如是量者斬斫其腳。劓鼻刵耳亦復如是。如是多量割其背肉。或割二髀或五兩或十兩。由此業報是諸眾生於中受生。復有種種諸惡不善業報於彼中生。復次有增上業感彼中生。彼中生已受用種種惡不善業報。彼中有時獄卒罵詈。怖畏受罪之人惡人起起莫動。時無量罪人心大驚怖。一時竦倚猶如幡林。是時鐵衣鐵袈裟火恆燒燃出大光炎。無數千萬赤鐵袈裟及赤鐵衣。從空來下時諸罪人作是叫喚。是衣來是衣來。是衣至已隨一一人各各纏裹。皮肉筋骨悉皆焦爛。焦爛盡已鐵衣自去。是地獄人受此燒炙。上上品苦難可堪忍。極堅極強最為痛辣。乃至惡業受報未盡求死不得。是何行業受此果報。令諸眾生於彼中生。昔在人中捉持鞭杖捶撻有命眾生。或以皮杖或用□籐。或復魚尾鞭枷眾生。復有出家破戒受用國土衣服及與腰繩。以此業報於中受生。復次種種諸惡不善果報於彼中生復次有增上業感彼中生。彼中生已受用種種不善業報。有諸罪人獄卒剝皮。從足跟至頸則止不令都離。又獄卒從頸項剝皮。至足跟而止亦不都離。復有罪人從頸剝皮至腰而止。或從腰剝皮至跟而止。令諸罪人身所帶皮。垂拖披曳皆至於地。自地踐履痛苦難當。譬如世人所著衣服。縱橫長短不能整齊。在其身皮亦復如是。此地獄人受自□剝。上上品苦難可堪忍。極堅極強最為痛辣。乃至惡業受報未盡求死不得。是何行業受此果報。令諸眾生於彼中生。昔在人中作如是業。有命眾生生剝其皮。令皮不脫猶著其身似如衣服為戲樂等。復次昔在人中鞭撻眾生。或自作為他所教。復次出家破戒。受用國土衣服臥具等。由此業報於彼受生。復有種種諸惡不善業報於彼中生。復次有增上業感彼中生。彼中生已受用種種不善業報。是地獄中極大黑暗。密煙充滿煙氣燥辣。裂皮破肉徹骨至髓。此煙毒觸遍身內外。獄卒驅逼令入煙中然後方置。是諸罪人畏避此煙周章馳走。無數由旬互蹋身皮更相困苦。是地獄人受此煙毒。上上品苦難可堪忍。極堅極強最為痛辣。乃至惡業受報未盡求死不得。是何行業受此果報。令諸眾生於彼中生。昔在人中作高密室以煙殺人。或作牢獄人以煙苦。或豪豬或陵鯉或獺或狐或狸或鼠或猾。蜜蜂之屬皆在坎中。於其穴中作煙燻取。乃至蚊蚋以煙燻逐。以此業報於中受生。復有種種諸惡不善業報於彼中生。復次以增上業感彼中生。彼中生已受用種種不善業報。雲何此獄名為黑繩。是中罪人隨黑繩界。斬斫困苦故名黑繩。又復自性本名黑繩。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黑繩中獄卒  □罪人如樹  隨黑繩界道  執持鐇斧斫  復次赤鐵衣  晝夜恆燒熱  纏壓諸罪人  血肉流及燥  剝足皮至頸  從頸腰亦然  黑繩中罪人  多無皮赤肉  可畏黑暗中  毒煙悉充滿  獄卒逼驅入  入已方捨置  馳走多由旬  煙暗無所見  更互履身皮  自他俱困苦  此中因及果  如實佛自知  如是說黑繩  惡人所住處   黑繩地獄品究竟。   大巷地獄   在更生黑繩二獄中間。其有地獄名曰大巷如大市巷。是中罪人或時仰眠。或時覆眠或置臼中鐵杵舂擣。或有罪人從腳至頸分分斬斫。或有罪人褫皮布地。還割其肉以積皮上。復有罪人下劍手斷舉劍手生。以是因緣積其手聚猶如山高。腳耳鼻頭下劍即斷舉劍還生。頭鼻等聚亦如山高。乃至惡業受報未盡求死不得。是何行業受此果報。令諸眾生於彼中生。昔在人中屠膾為業。殺羊豬牛鹿以自活命。或捕魚鳥或辯決牢獄。或自為劫盜或刑剪罪人。由此業報彼中受生。復有種種諸惡業於彼中生。復次有增上業感彼中生。彼中生已受用種種不善業報。是地獄人頭如象頭身似人身。復有罪人頭如馬頭身如人身。復有罪人頭如牛頭身亦似人。如是等類種種不同。是中獄卒取諸罪人駕以鐵車。晝夜燒燃恆有光炎。赤鐵為枙赤鐵為繩。是中路地一切皆鐵。長多由旬廣亦如是。是中獄卒執赤鐵錐驅蹙來去。受如此害。上上品苦難可堪忍。極堅極強最為痛辣。乃至惡業受用未盡求死不得。彼是何業受此果報。令諸眾生於此中生。昔在人中。或調象師或調馬師。或復調牛諸騎乘師等。由此業報彼中受生。復次種種諸惡業報於彼中生。彼有增上業報感彼中生。彼中生已受用種種不善果報。彼中復有眾生頭作牛頭身是人身。亦有鹿頭人身。復有豬頭人身。如是等類種種無數。獄卒眾多聚集圍遶。執持弓刀種種器仗。斫刺罪人受此殘害。上上品苦難可堪忍。極堅極強最為痛辣。乃至惡業受用未盡求死不得。是何行業受此果報。令諸眾生於彼中生。昔在人中持捉刀杖。田獵網捕有命眾生。多人圍遶或斫或刺或殺或害。由此等業彼中受生。復次種種諸惡業報於彼中生。復有增上業報感彼中生。彼中生已受用種種不善業報。彼中有樹名逆刺睒浮利一切皆鐵。晝夜燒燃恆有光炎。樹高一由旬刺長十六寸。彼中獄卒捉罪人臂。牽上刺樹而復牽下。若牽上時刺低向下。若牽下時刺仰向上。牽上下時腹若著樹皮肉即盡。若背著樹皮肉亦盡。其腹皮肉還復更生。脅背皮肉盡生亦爾。由此事故隨腹脅背牽上牽下。如是罪人受此殘害。上上品苦難可堪忍。極堅極強最為痛劇。乃至惡業受用未盡求死不得。昔行何業受此果報。令諸眾生於彼中生。昔在人中邪婬他婦。或有婦人欺背夫主。由此等業於彼中生。復次種種諸惡業報於彼中生。復有增上業報於彼中生。彼中生已受用種種不善業報。於彼獄中復有眾多赤鐵炭山。晝夜燒燃恆有光炎。是中獄卒捉罪人臂牽上牽下。隨腹著山皮肉焦盡。若背著山皮肉亦盡。腹還復故背脅皮肉盡生亦爾。由此事故隨腹脅背牽上牽下。如是罪人受此殘害。上上品苦難可堪忍。極堅極強最為痛辣。乃至惡業受用未盡求死不得。昔行何業受此果報。令諸眾生於彼中生。昔在人中取有命眾生擲置火中。或熱砂中或熱灰中。或擲不淨穢中。或以牛馬駕於車乘熱砂中行。由此等業彼中受生。復次種種諸惡業報於彼中生。復有增上業報感彼中生。彼中生已受用種種不善業報。   第三聚磕地獄品   復有地獄名為聚磕。其相猶如二山中間。是中獄卒執持種種器杖恐怖罪人。是時罪人悉皆畏懼。入二山中間無數千人。入山中央已有大火聚塞斷前路。是時罪人見是猛火便欲縮退。復見其後有大火聚。周慞宛轉二山便合。兩山來時一切罪人。發聲叫喚作如是言。是山來已是山來已。山遂相合如壓麻油。山壓罪人亦復如是。既壓竟已山開向上。是諸罪人見山聳起。爭入其下山即復落重壓其身。譬如張壓壓諸雜狩血流成江。唯筋骨在無復皮肉。受此殘害。上上品苦難可堪忍。極堅極強最為痛苦。乃至惡業受用未盡求死不得。昔何行業受此果報。令諸眾生於彼中生。昔在人中以竹笪覆人牽象踐蹋。或鬥戰時作諸壓車以磕於人。又懸機石縋下殺人。復於嶮路作諸機阱陷殺眾生。或以爪齒搯嚙蚤虱。如是等業受此果報。於中受生。復有種種諸不善業於彼中生。復有增上業感彼中生。彼中生已受用種種不善業報。其中罪人但餘筋骨無復血肉。是時獄卒謂其伴言。我今共汝一彈指頃。舂擣罪人即捉諸罪人。內熱鐵艚中以熱鐵杵擣碎其身。一彈指頃當人中五百年壽。受此殘害上上品苦具如前說。昔行何業感是果報。令諸眾生於彼中生。昔在人中或執持矛槊及叉戟等刺害眾生。穀米麻麥合蟲舂[白*易]。由此等業於中受生。復有種種不善業報於彼中生。復有增上業感彼中生。彼中生已受用種種不善業報。雲何此獄名曰聚磕。是中罪人聚集一處。兩山聚磕故名聚磕。又復此獄本名聚磕故名聚磕。重說偈言。  聚磕地獄中  大二山中央  無數諸罪人  入中如鹿聚  由昔業報故  是兩山相合  磕壓多眾生  火聚塞前後  從罪人身份  流血成江河  如是受困苦  中間不得死  安置赤鐵艚  執杵所舂擣  受昔諸業報  彈指五百年  如來人天師  如實見其已  是故說聚磕  造惡人住處   聚磕地獄品究竟。   第四地獄名叫喚品   復有地獄名為叫喚。其相猶如狹室無量千數。彼中罪人人各一室身大房小。迫迮困苦絕四威儀受燒炙害。是罪人下其火熾然。火勢若猛叫聲則烈。火勢小羸叫聲則下受此燒炙。上上品苦難可堪忍。極堅極強最為痛劇。乃至惡業受用未盡求死不得。昔何業行受此果報。令諸眾生於彼中生。昔在人中於無救濟於無依止眾生。自作教他行大重罰。自作教他焚燎原野。或作密室以火殺之。或作牢獄以火苦人。或豪豬陵鯉獺狐狸。鼠等穴處之類。於其穴口以火燒炙。乃至蚊蚋以火燻逐。以此業報於中受生。復有種種諸惡業報於彼中生。復次以增上業感彼中生。彼中生已受用種種不善業報。   第五地獄名大叫喚品   復有地獄名大叫喚。其相猶如大埳。廣長無數由旬。皆是赤鐵具如前說。是中獄卒手持鐵拍擬怖罪人。罪人見已生大怖畏。或走逃叛或不逃叛。或周章漫走。或面搨壁或復直視。或逢迎讚歎或辭謝乞恩。是時獄卒問逢迎者。汝等雲何敢來迎我。即以鐵拍打碎其頭。如破酪堈頭碎□□□□□飥□j□E□p埤□□□□□檢□P□橠□□飥□□□□□□□襣□□檢□□□□奐□黎□□□楦□□□□□□□□櫧□□□□祅□奏禭□觢j□□□□橛□怒□□□奠妥奼禜□□□逆□□□□□祠□□□□□□逆□□□□□禭□□□□□觜D練□□□□□□□□□寧□□□□姊什□奮駽ЭS□□□椸□□□覘R飀□□□□□□□粳□□馜□X蔥驉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摯芋潠E□□諒□□□□□□亮□粳觨XE□□□□□駩□妥□齡礡慼慼慼慼慼慼敵□D黎□□橠□□橭□稜誾□□XLD□□□吝馥□齡礡慼慼慼慼慼熨w□□散禖□□□禜駢虃嵅偯芊慼慼慼慼慼模銵慼慼敷S□□□□□□□□稙磻祏□磻祏□□□□苤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撬芊慼樊矷慼慼模銵慼慼暱P騇□祐□祏□□□□□□□□  叫喚地獄中  多人被迫迮  下火若大燃  叫喚聲可畏  若火勢羸弱  叫聲亦隨下  摧折威儀苦  及以燒炙痛  第二大叫喚  深暗令毛豎  壁立不可登  廣大無數量  獄卒於彼中  執持赤鐵拍  碎頭如怨家  無量百千年  如來人天師  如實見是已  故說二叫喚  造惡人住處   大小叫喚地獄品究竟。   第六地獄名燒炙品   復有地獄名曰燒炙。其相猶如陶灶一切皆鐵。晝夜燒然恆發光炎。廣長無數由旬。是中罪人無數千萬。閉塞燒炙熟已內外焦燥。虛脆易脫譬如肉脯。是時獄門自然開。其門外邊有無數狗。或烏或駁身高長大。伺待門開爭入獄堙C牽出罪人咋□其身。如倒生樹恣意噉食。既被食已皮肉皆盡。唯餘骨聚困苦難處當時悶絕。冷風來吹皮肉更復。是時獄卒復驅令入。還受先苦燒炙食噉。上上品苦具如前說。昔何行業受此果報。令諸眾生於彼中生。昔在人中造作牢獄無有門戶。增土象糞雜以泥壁。及以塗地以鹽和瞿曇婆樹油。濺罪人身擲置獄中。日光照炙於一夜中臭爛膀脹。或蒸或煮殺害罪人。或復安火燃炙殺人。或煮蠶繭或煎炒有命眾生。以此業報於中受生。復有種種諸惡業報。及增上業報感彼中生具如上說。復由何業為狗食噉。昔在人中畜養師子虎豹熊羆豺狗之屬。令其咋嚙有命眾生。以是等業受彼中生餘如上說。昔何行業得冷風吹。昔在人中為須多肉養飴眾生。以此業故得冷風觸。雲何此獄名之燒炙。是中罪人身心被炙故名燒炙。又復自性名為燒炙。重說偈言。  燒炙地獄中  鐵捨大炎熱  氣熱極盛猛  猶如燒火聚  是中造罪人  密塞而受炙  如昔所行業  此中受苦報  是時身已熟  群狗競食噉  皮肉皆消盡  唯骨是其餘  冷風一來吹  皮肉還復本  獄卒更驅入  還更受前苦  如來人天師  如實見是已  故說是燒炙  造罪人住處   燒炙地獄品究竟。   第七地獄品名大燒炙   復有地獄名大燒炙。其相如高廣山一切皆是赤鐵。晝夜燒然恆發光炎。有赤鐵利串燒熱最劇。恆發光炎周圓上下皆所圍遶。或有罪人一串所貫就火山炙。或兩三串或十二十。乃至百千縱橫穿貫就火山炙。若一邊已熟其串自轉復炙一邊。復有罪人鐵串自拔貫未傷處翻轉就炙。復有罪人由上上品惡業報故無數諸串並皆自來叉刺其身。是中罪人受此串炙。上上品苦難可堪忍。極堅極強最為痛劇。乃至惡業受報未盡求死不得。昔行何業受此果報。昔在人中串貫火炙。有命眾生由此業報於中受生。復有種種諸惡業報於彼中生。復次諸增上業感彼中生。彼中生已受用種種不善業報。雲何此獄名大燒炙。彼中罪人為串所刺。以就火山內外燒炙。愁憂苦惱故說大燒炙。又復自性本名燒炙。重說偈言。  大燒炙地獄  利串皆是鐵  圍遶鐵火山  宿世惡業感  是中行惡人  無數被穿貫  如反覆炙魚  隨業令其爾  如來人天師  如實見是已  故說大燒炙  造惡人住處   大燒炙品究竟。   第八阿毘止地獄品   復有地獄名阿毘止。其相猶如大城一切皆是赤鐵。晝夜燒燃恆發光炎。是獄東壁一切赤鐵。晝夜燒燃恆出火炎。西南北壁上下並燃東壁火炎交徹西壁。西壁火炎亦徹東壁。南火徹北北火徹南。上火徹下下火徹上。四方火炎遍滿獄中。是中罪人無量千數重沓受燒猶如樵□□□□駽□□□□□□□□□埤□□□祤稙□覟□□□□訹驀□□椽k□□□□□□□□□□□騫觿□□□□殮□□□□妁□□□□觫□□□□榜香□□磻祜□□□□□□□飼觿□□□□□□樵□□□□□□□□□□□飀□蓮□□□□驖□□□穖□穖□□騇□□□飼觿□□□□□□□ョ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熱u□露□□□禭□□□□□程檢□□怒□□□奠妥奼禜□□□逆□□□□□祠□□□□□□逆□□□妥□禭□□□□□□□□榮□□□榮□茶妼□□禮□□□□□□□□□褒逆□□饅榯□□度褓□練□□□□□□□□□榮□騖駜D□□櫧□s□楛□羹式慼撥芋慼慼撥情慼慼潟悸關u□模□□論□□□□□□R駢□□□□j□□□□□□□馜□誇□□□□椸□□□□□□□□□□□□□粳□□馜□X蔥驉慼慼慼慼慼慼慼摯芋潠E□□諒□□□□□□亮□粳觨XE□□□□□□□□□□羚覭□□□□□□□襏程槄□驖□□□□□□□襜□□楉礸□□□□□□埤□襜□□□□□榙□櫚榙□□櫚槔□穢襤程榚□□□□□□□礸□□□□t□□□礸□□□橛□怒□□□奠妥奼禜□□□逆□□□□□□□□□□□□□□□□□□□□□□槫聯姇□妘蓼摥禲慼慼慼慼慼慼槭O□□□□□□羚覭□□襾騇□示□□羚覭□□□□□□□  阿毘止地獄  一向最劇苦  晝夜火燒燃  光炎聚遍滿  譬如一日燒  鐵鑊出光炎  如是阿毘止  一切火光徹  是中罪人身  猶如大火聚  汝等看業力  由此不灰炭  或時見門開  爭競走馳出  來至門已閉  宿業未盡故  如天受樂人  求生不求死  此中受苦者  求死不求生  如來人天師  如實見是已  故說阿毘止  造惡人住處   阿毘止品究竟。   第九外園隔地獄品   八地獄外四方圍遶。各有四重圍隔地獄。何等為四。一熱灰地獄。二者糞屎地獄。三者劍葉地獄。四烈灰汁地獄。如是四重次第圍遶。一一地獄如是應知。若次第說有地獄名熱灰。是諸罪人從大地獄出。見外熱灰如平坦空地。見此相已起如是心。我今決應往彼。於是罪人往到彼中。腳踐熱灰皮肉即爛。譬如蠟塊投猛火中。隨其舉腳皮肉還復。或時至膝或時至臍。或時至頸或沒不現。此中無數由旬周章漫走。受上上品苦難可堪忍。極堅極強最為痛劇。乃至惡業受報未盡求死不得。昔行何業受此果報。昔在人中取有命眾生擲置火中。或熱灰中或熱砂中。或邪婬他婦過世法則入他境界。或出家破戒行住坐臥僧伽藍中。或起噁心或蹋踐四支堤境界。及履支提影。以此業報於中受生。復有種種諸惡業報於中受生。復次諸增上業感彼中生。彼中生已受用種種不善業報。   第二地獄名曰糞屎。是中罪人出熱灰獄外。見糞屎如涼花池。見已起如是心。我今決定必應往彼。是時罪人往入彼中。入其中已有無數蟲。蟲口堅利皆如劍鋒。鑽破皮肉乃至筋骨噉食其髓。復有諸蟲從鼻孔入食其五藏。或從耳入或從眼入或從口入。或從小大道入並唼食五藏。復有大蟲含嚼罪人。血肉既盡吐出其骨如棄棗核。具受如是上上品苦難可堪忍。極堅極強最為痛劇。乃至惡業受報未盡求死不得。昔行何業受此果報。昔在人中取有命眾生。擲置糞坑或不淨處。乃至溝瀆以此業報於中受生。復有種種諸惡業報於中受生。復次諸增上業感彼中生。彼中生已受用種種不善業報。昔行何業受蟲食噉困苦果報。昔在人中或令蛇狗蜈蚣鼉鱷之屬。嚙嚼有命眾生。或起噁心受用五塵。由此業報於彼中生。受鑽破食噉如是等苦。而說偈言。  已渡糞屎獄  見可愛樹林  具鬱茂枝條  往彼欲求樂   如是林中有老烏白頸鴉鷹鶚鷲鳥等。是地復有豺狗野干虎狼師子等。身皆長大是諸禽獸嚙□罪人。如倒生樹食噉其肉皮血肉盡。唯餘骨在。時諸罪人受此啄害。上上品苦難可堪忍。極堅極強最為痛劇。當時悶絕冷風復吹皮肉更生。復受噉食乃至受報未盡求死不得。昔行何業受此噉食。昔在人中令虎狼師子噉食有命眾生。或放鷹犬獵諸禽獸。由此等業彼中受生受食噉報。有種種諸惡業報於中受生。昔行何業被冷風吹。昔在人中畜養眾生。使令肥壯欲得多肉。以是業報得冷風吹。   第三地獄名曰劍葉。是諸罪人已度糞屎地獄。見劍葉地獄心起愛著如菴羅林。是劍林路有諸鏘刺。匕首剃刀刀劍鋒刃遍佈其地。時諸罪人行此林路。備受鑽刺等苦。得入大林時無數千眾生。入此林已惡業因緣。大風卒起雨諸器仗。所謂劍雨箭雨劍雨鐇斧等雨。隨所著處身份斷絕。頭首分離如斫木柄布散狼藉。或雨鐵戈從頂貫地。動轉不得受此殘害。上上品苦極堅極強最為痛劇。乃至惡業受報未盡求死不得。昔行何業受此果報。昔在人中行鬥戰事。與人刀仗遣令鬥戰。作如是言。汝等用此器仗取彼國土。長圍四合聚集多人肆意殺害。由此業報於彼中生。復有種種業報於中受生。復有增上業報感彼中生。彼中生已受用種種不善業報。劍葉地獄竟。   第四地獄名烈灰汁。是諸罪人從劍葉樹林出。見烈灰汁言是清冷江水。心起愛著往入江中。是等罪人先在劍林。遍身破裂入此江水。身併爛壞血肉都盡。唯筋骨相連逐水浮漾受此殘酷。上上品苦極堅極強最為痛劇。乃至惡業受報未盡求死不得。昔行何業受此果報。昔在人中取有命眾生。熱油煎灌或糖或蠟。或煮死屍取汁澆灌。或不淨穢身入園人所用池井洗濯。以此業報於中受生。復有種種諸惡業報於中受生。復有增上業報感彼中生。彼中生已受用種種不善業報。灰河兩岸有諸獄卒無量千數。身並長大執叉戟等守視罪人。有時罪人語獄卒言官我今大飢。獄卒即以叉取擲置岸上。或用鉗鉤擘開其口。燒熱鐵丸恆有光炎。捉內口中唇口焦燃。咽胸心腹五藏腸胃。並皆潰爛丸從下出。是諸罪人受此酷害。上上品苦難可堪忍。極堅極強最為痛劇。乃至惡業受報未盡求死不得。昔行何業受此果報。昔在人中以毒食飴他或鴆殺人。或出家破戒食國土供養。或妄語惡口如是等業。受此果報彼中受生。復有種種諸惡業報於中受生。復次諸增上業感彼中生。彼中生已受用種種不善業報。有時罪人語獄卒言。官我今大渴。獄卒即以叉取罪人擲置岸上。或用鉗鉤擘開其口。烊熱鐵汁恆有光炎。灌其口中唇口焦燃。咽胸心腹五藏腸胃。並皆爛潰鐵汁下出。是時罪人受此酷害。上上品苦難可堪忍。極堅極強最為痛劇。乃至惡業果報未盡求死不得。昔行何業受此罪苦。昔在人中取象馬等尿灌他口鼻。或以五辛辣汁澆他鼻口。或置毒飲中逼令他服。或勸他飲種種諸酒。或為利酤酒或自飲酒。或出家破戒受用國土供養。蘇油糖蜜等飲。或復飲他非所堪飲。以此業報於中受生。復有種種諸惡業報於中受生。復有增上業報感彼中生。彼中生已。受用種種餘不善業報。重說偈言。  罪人出大獄  見此熱灰中  猶如平廣地  起愛即往彼  至已漫馳走  無數諸由旬  舉下腳生爛  備受上品苦  既出熱灰獄  便見糞屎坑  廣長深百丈  愛往謂花池  是中無數蟲  口堅利如鋒  穿皮噉血肉  破筋骨食髓  復出糞坑已  見劍林起愛  謂枝條嫩茂  往彼欲求樂  林中種種鳥  口啄利如鐵  □人如生樹  食噉其血肉  是時既食已  唯餘筋骨在  冷風一來吹  皮肉更還復  怖畏起跳踴  苦處作安想  路中受殘害  入可畏劍林  是時身破裂  極痛血洪流  出離此林已  便復入灰河  如煮豆湧沸  或沈或浮轉  沸烈灰中汁  罪人亦如是  兩岸諸獄卒  執叉刺其體  將出置地上  逼使吞鐵丸  或復烊鐵汁  求飲灌口中  焦爛遍身堙@ 然後從下出  如是行惡人  受此地獄苦  昔不修善業  修行邪曲路  由起正思惟  能離諸惡業  一向行善行  是人度惡道  知善惡二業  果報差別異  智人應離惡  當種諸善根  復有別修行  八直聖道分  為滅一切苦  觀無餘四法  如來人天師  如實見是已  故說園隔獄  造惡人住處   園隔地獄品究竟。   第十閻羅地獄品   如佛婆伽婆及阿羅漢說。如是我聞。一時佛世尊說。比丘我以天眼清淨過於肉眼。見諸眾生退沒生起。善色惡色若妙若粗。或住善道或住惡道。隨業受生如實我知。而說偈言。  起造邪噁心  及說邪曲語  或作邪身業  由昔放逸故  少聞無福德  促命中為惡  是人捨身命  即墮閻羅獄   佛告比丘。若人宿世不恭敬父母。及沙門婆羅門。不恭敬親友尊長。不修正善及福德行。於現在惡及未來罪不生怖畏。不行佈施不修福德。不受八齋不持五戒。捨壽命已生地獄中。獄卒收錄送與閻羅白言。此人往昔不恭敬父母。及沙門婆羅門。不恭敬親友尊長。不修正善及福德行。於現在世惡及未來罪不生怖畏。不行佈施不修福德。不受八齋不持五戒。願王教誡是人令識善惡因果。時閻羅王依五天使正善教戒。謂眾生曰。汝先不見第一天使往彼人中。大王我先不見。王曰。昔汝在人中不見年少童子嬰孩。初生仰眠不能避濕就燥時耶。眾生言。法王我昔已見。王言。汝見識解何不思計。我今應生未度生法。我應隨能依身口意修行善法。為長時中得於正道利益歡樂。眾生言。大王我昔放逸不能行善。王言。汝邪惡業自作自長。非父母所作。非國王所作。非天所作。非先亡沙門婆羅門等所作。自作自受。雖不願求果報決至。時閻羅王因是天使訶責教已。復因第二天使。正善教敕謂眾生曰。汝先不見第二天使往彼人中。大王我先不見。王曰。汝昔在人中不見若男若女老長大等。或復背瘺猶如角弓。扶杖前步舉身戰動。眾生言。大王我昔已見。王言。汝既識解何不思計。我今應老未度老法。我應隨能依身口意修行善法。為長時中得於正道利益歡樂。眾生言。大王我昔放逸不能行善。王言。汝邪惡業自作自長。非父母所作。非國王所作。非天所作。非先亡沙門婆羅門等所作。自作自受。雖不願求果報決至。時閻羅王因是天使訶責教已。復因第三天使正善教敕。謂眾生曰。汝先不見第三天使往彼人中。大王我先不見。王曰。汝昔在人中不見若男若女疾病困苦極難。或滯床席或據筌提或眠地上。是身苦受最堅最強難堪難忍。侵損壽命眾苦所逼。大王我昔已見。王言汝已識解何不思計。我今應病未度病法。我應隨能依身口意修行善法。為長時中得於正道利益歡樂。眾生言。大王我昔放逸不能行善。王言。汝邪惡業自作自受。非父母所作。非國王非天非先亡沙門婆羅門等所作。自作自受。雖不願求業報決至。時閻羅王因是天使訶責教已。復因第四天使正善教敕。謂眾生曰。汝等先不見第四天使往彼人中。大王我先不見。王曰。汝昔在人中不見若男若女或一日死。或二日三日乃至七日。或膀脹或黯黑或臭爛或為禽獸食噉。眾生言。大王我昔已見。王言。汝既識解何不思計。我今應死未度死法。我應隨能依身口意修行善法。為長時中得於正道利益歡樂。眾生言。大王我昔放逸不能行善。王言。汝邪惡業自能自長。非父母所作。非國王非天非先亡沙門婆羅門等所作。自作自受。雖不願求果報決至。時閻羅王因是天使訶責教已。復因第五天使正善教敕。謂眾生曰。汝等先不見第五天使往彼人中。大王我先不見。王曰。汝昔在人中不見世人或殺或盜或復邪婬。乃至妄語惡口等罪。為王人所錄。編頭面縛打鼓。徇令於四衢道出城南門。至行刑所坐置標下。隨罪輕重種種治罰。或杖或鞭或刖手足。或劓耳鼻乃至大辟。眾生言。大王我昔已見。王言。汝見識解何不思計。一切惡業現報可見。我今屬業隨業力行。若善若惡所作諸業。於當來世如因受生。眾生言。大王我昔放逸不能行善。王言。汝邪惡業自作自長。非父母非國王非天非先亡沙門婆羅門等所作。自作自受。雖不願求果報決至。作是言已捨心而住。是時獄卒捉此罪人。倒懸向下入更生地獄。此獄有四角四門鐵城圍遶上下皆鐵。晝夜燒燃恆出光炎。其中罪人隨黑繩界。受鐇斧斫血肉俱盡。唯餘筋骨困苦難堪悶絕暫死。時冷風吹血肉還復。受此殘害上上品苦。乃至惡業受報未盡求死不得。昔行何業受此果報。令諸眾生於彼中生。昔在人中陵慢父母。沙門及婆羅門。不恭敬親友尊長不修正善及福德業。於現在惡及未來罪不生怖畏。不行佈施不修福德。不受八齋不持五戒。由此等下品業故於彼中生。受此殘害種種困苦。次增重品生第二黑繩獄。次增重品生第三聚磕地獄。次復重品生第四叫喚獄。次復重品生第五大叫喚獄。次重品生第六燒熱獄。次復重品生第七大燒熱獄。次復增品生第八阿毘止獄。是毘止獄四角四門。鐵城圍遶上下皆鐵。晝夜燒燃遍滿火炎。是中罪人無量百千重沓受燒。猶如樵□□楦□□姬露□□□樺□□□□飥□□□□□□裀□羚覭□□□□樧□□□□□□□□□□□□□□□□嬪□□神妱□□□□□□□□□□□□飀□淚祌穖□□飥□□□□鷺□□□□□茵埤□□□榃□□□觝□□□淚□□□福□露□□□檢□□怒□□□□□逆□□□□□□□粳覜□□□□□逆□□□□□禭□□□□□□□□騬□稜□牷潯恣慼撥~□□駾饋楏□榮□□□嬪□□□磻穘羚腆□□□檢□餾拏□妖□□粳□□馜□X蔥驉慼慼慼慼撓e□□馬□襢E□□諒□□□□□□亮□粳觨XE□□□□禭□□□□祜□□□□腆□奅□□□□□□姆□□□□□□□□□褥□□力姁□□孌騶□□r驂□馘露□□□□□□□□□磊□□觫□□□□□觔□□□~j□□楜□槳隉慼慼慼慼毅芊敵F□□詳饒□□榕規□諒□□稛逆□□□□□□□□□□驠□奏□姽□□□□□□奷□神□栗R□餖驪詣□□□禭□榙□□雜□□□祏□□□□□□□□□□□□逆□□□□□□□馞逆□□□□□□磊□□□秖ョ慼慼撢O露□X寣慼慼慼慼慼慼慼槽Z□逆□□驅□襐饋奊□飀□訧襦□□驫□褥□□□□驛觨Xf褻禖□□□□□羇□稙姚r馱□裀□禭□襮□□雜□餒□祏□□□□□□□□□□□□逆□馜□XV□詣陵饅樺□楦□□□□□□□□□□□□□□零覶□□□□□□□磊□□□□□妲□□□□□楦□藝芊慼潸ョ慼戮均樁k□□饇□□□□□奲裀□□□□□□□□□□□裀□□□□□□□□□勵□蓮□□□□婐婉逆□□□楏□姆□誇裀□褸羇□□稈□□訄訃□□□□概馱褥□觛□□□□□□妱□□飥□□□□雜□□□祏□□禭□□檢□□□□□□□□□□逆□□□□□□□□種□□楦□禍□露□馞祐□□桉ョ慼潸ョ慼撢屆慼慼慼慼慼慼慼毅氶慼慼慼潔窉婑□妱□覷□□□□餺□□耤慼慼慼慼慼潠鬷O□芋潸醱芊慼慼慼慼摩炕撓堙撮□□量馲覲□露□□馜駽□□椻□樦檢□娵□婇詁□□樺□稈□奜□□槉□□□□□□q逆□□□□樂□□□□□□□襼□□馜駽□□□□□□□誾積□□馜駽□□□□□□□□□□稈散□□□□□□□婠□□□□□□褥j□馜駽□□□均慼慼慼慼撮祫□JE□□馜駽□□□娉□□□□□馝孌□□□j□馜駽□□驠□□□□槉□□饅福□□□□馜馱□觿□□□□腆□□糕祜□槌楦□姍埤□館□□□禘瑩襮□□□□□橛□怒□□□奠妥奼禜□□□逆□□□□□□□□□□逆□□□妥□禭□□□□□□□□□□□□□娼奓□誇□磻種□□□□□□楷□祤祜□□□□腆□妖□□粳□□□□亮□祏□X搧氶慼慼慼□□□□裀□□姎□□□□裀□□椽妙□□□□□粳鷺□□示□□D說□□檢□□忡□褓□□□聾□襮馨□□□□□娶□□□□□□□祤祅□饋□□□□□□□□□量逆□□□□插敷﹛慼慼慼慼慼慼憫偉A□奮檢□耔□榳妗□□楷□□覈□餖秩槫廉□□□楦□□□襖□祭□□□□榵□□□槫□□□楰□□□□□□  雲何作此業  現世生憂悔  未來啼叫喚  受種種苦果  惡業未熟時  癡人謂甜美  其業既熟已  方知是苦難  初造惡業時  不如火即燒  如灰覆火上  隨逐燒罪人  罪人多聰黠  一切為損害  漸損自善根  如芭蕉結實  惡智行自損  猶如治怨家  起造諸惡業  能感當來苦  苦行善業好  現在無悔心  未來受果報  歡喜恆安樂  如來人天師  如實見是已  故說閻羅獄  造惡人住處   地獄品究竟。   立世阿毘曇論卷第八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44 佛說立世阿毘曇論   佛說立世阿毘曇論卷第九   陳西印度三藏真諦譯   小三災疾疫品第二十四   佛世尊說。一小劫者名為一劫。二十小劫亦名一劫。四十小劫亦名一劫。六十小劫亦名一劫。八十小劫名一大劫。雲何一小劫名為一劫。是時提婆達多比丘。住地獄中受熟業報。佛世尊說住壽一劫。如是一小劫名一劫。雲何二十小劫亦名一劫。如梵先行天二十小劫是其壽量。是諸梵天佛說住壽一劫。如是二十劫亦名一劫。雲何四十小劫名為一劫。如梵眾天壽量四十小劫。佛說住壽一劫。如是四十劫亦名一劫。雲何六十小劫名為一劫。如大梵天壽量六十劫。佛說住壽一劫。如是六十小劫亦名一劫。雲何八十小劫名一大劫。佛說劫中世界散壞。劫中世界散壞已住。劫中世界起成。劫中世界起成已住。世界散壞等劫其數雲何。佛言。比丘經二十小劫世界散壞。次經二十小劫世界散壞已住。次經二十小劫世界起成。次經二十小劫世界起成已住。是二十小劫世界起成已住者。幾多已過幾多未過。八小劫已過。十一小劫未來。第九一劫現在未盡。此第九一劫幾多已過幾多在未來。未來定餘六百九十年在(至梁末己卯年翻度此經為斷)。是二十小劫中間。有三小災次第輪轉。一者大疾疫災。二大刀兵災。三大飢餓災。今第九劫即第三災。此劫由飢餓故盡。佛言。比丘是二十小劫。世界起成得住中。第一劫小災起時。有大疾疫種種病。一切皆起閻浮提中。一切國土所有人民等遭疾疫。一切鬼神起瞋噁心損害世人。是時一切人民。壽命短促唯住十歲。身形矬小或二揭手或三揭手。於其自量則八揭手。所可資食稊稗為上。人髮衣服以為第一。唯有刀仗以自莊嚴。是時諸人不行正法。非法貪著恆所染污。非理貪愛之所逼使。邪法欺張起諸過惡。佷戾難教不能行善。不知作福不救苦難。與邪惡法日夜相應。或身口意起三邪行。不能遠離殺生偷盜邪淫。妄語惡口兩舌綺語。貪愛瞋恚邪見。不知恭敬父母師僧。沙門婆羅門及親友尊長。恣心所起種種惡業。此業能感壽命短促。能感多病。能感色形醜陋。能感身無威德。能感卑賤家生。能感貧窮困苦。能感愚癡邪見。如是等業日夜生長。如是人者與種種煩惱惡業相應。由此極重邪行業故。漫風起吹方所時節違失常度。由此漫風不平等吹故。天降雨不周正落。政應雨時四王大臣。忿行惡人不水遊戲故不降雨。羅□阿修羅王。欲苦剡浮提人。或以手指或以背脊。接所降雨以置海中。復有鬼神欲苦剡浮提人。神力起火以承天雨令雨焦竭。或政雨時而起大風吹擲海中。以是因緣故天雨不等。一切種子樹籐藥草。並皆枯焦不復結實。設復結實減色香味。不得長大無有勢力。若人受用無五種業。謂色力安樂壽命聰辯。由其邪惡於自身中。起諸重病或癩或痟或顛或瘺或蟲或毒血。或吐血或洩漏。或水腫或嗽逆上氣。或風痺偏枯或虛勞下瘧。或惡瘡瘭疾飲食不銷。如此重疾及餘輕病是時俱起。是時諸人嬰大病苦。又為惡鬼之所惱觸。欲求吉祥保護身命。故祠祀天神讀誦咒術。或恃邪見所起種種惡行。殺諸眾生。妄咒神鬼。求覓無病作如此計。一切利養不及無病。一日一夜無量眾生。疾病疫死。末劫眾生如是過失自然而生。雲何如此。若人行不善法不平等法因是果報。於是時中法行平等善行不可得故。一切眾生於此中生劫濁自然而起。是時諸人依止粗見粗業。造作種種諸惡。捨命以後受生惡處。苦道退墮無安樂行。是時眾生多趣地獄。畜生餓鬼阿修羅道。是時大國王種悉皆崩亡。所有國土次第空廢。唯小郡縣是其所餘。相去遼遠各在一處。爾時諸人不行正法。非法貪著恆所染污。非理貪愛之所逼使。邪法欺張起諸過惡。佷戾難教不能行善。不知作福不救苦難。與邪惡法日夜相應。或身口意起三邪行。不能遠離殺生偷盜邪婬妄語惡口兩舌綺語貪愛瞋恚邪見。不知恭敬父母師僧沙門婆羅門及親友尊長。恣心所起種種惡業。此業能感壽命短促。能感多病。能感色形醜陋。能感身無威德。能感卑賤家生。能感貧窮困苦。能感愚癡邪見。如是等業日夜生長。如是人者疾病困苦。無人佈施湯藥飲食。以是因緣壽未應盡橫死無數。一日一夜無量眾生疾病疫死。末劫眾生如是過失自然而生。雲何如此。由行惡法不平等法得是果報。於是時中法行平等行不可得故。一切眾生於此中生劫濁自然故起。是時諸人依止粗見粗業。造作種種諸惡。捨命以後受生修羅餓鬼畜生地獄時。小郡縣次復荒蕪。唯少家在相去轉遠各在一處。爾時諸人不行正法。所起種種惡業能感壽命短促乃至愚癡邪見。如是等業日夜增長。是時諸人疾疫死者。無人送埋及燒棄擲。是時土地白骨所覆。一日一夜無數眾生疾病疫死。乃至居家次第空盡。是時劫末唯七日在。於七日中無量眾生遭疫病死盡。設有在者各散別處。時有一人合集剡浮提內男女。唯餘一萬留為當來人種。於是時中皆行非法。唯此萬人能持善行。諸善鬼神欲令人種不斷絕故。擁護是人以好滋味令入其毛孔。以業力故於劫中間。留人種子自然不斷。過七日後是大疫病一時息滅。一切惡鬼皆悉捨去。隨諸眾生種種須欲。飲食衣服等應念所須。天即雨下陰陽調和。美味出生身形可愛相好還復。一切善法自然而起。清涼寂靖安樂無病。大悲入心由大悲故。大慈入心由大慈故。無惱害意由無害意。互得相見生喜樂心。生忍受心生無厭心。共相攜持不相捨離。譬如相愛親友久不相見。忽得聚集生喜樂心。生忍受心生無厭心。共相攜持不相捨離。時人相見亦復如是。因相愛念男女共居。是前劫人壽命十歲。後劫人民從其而生。壽命最長色形奇特。威德最勝神力自在。資生具足壽命二十千歲。是時眾生如此功德自然得成雲何如此。法行平等行善行是其果報。是時諸人與種種善法相應。身善行口善行意善行。捨壽命已後生善道及天道。捨壽命已還生人道。生人道已自然賢善。自性清淨自性道德。心性和雅戒品具足。常行勝善遠離殺生偷盜邪婬妄語兩舌惡口綺語。無貪慾心無瞋恚心。捨邪見法修行正見。恭敬父母沙門婆羅門親友尊長。與種種善法相應。是業能感長壽。能感無病。能感色形端正。能感身有威德。能感富貴家生。能感大智。如是善業日夜生長。是時諸人依福德行生無量功德。捨壽以後更生天道。及以善道善道中住。久久時節如是。初劫中間由大疫病究竟窮盡。次第二劫來續二十千歲。是劫中間第一壽量。是人從前二十千歲人所生。是人壽命最長色形奇特威德最勝。神力自在資生具足。壽命四十千歲。時諸眾生如此功德自然得成。雲何如此。法行平等行善行是其果報。是時諸人與種種善法相應。身善行口善行意善行。捨壽命已生善道及天道。捨壽命已還生人中。生人中已自然賢善。自性清淨自性道德。心性和雅戒品具足常行勝善。遠離殺生偷盜邪婬妄語兩舌惡口綺語。無貪慾心無瞋恚心。捨邪見法修行正見。恭敬父母沙門及婆羅門親友尊長。與種種善法相應。是業能感長壽能感無病。能感色形端正。能感身有威德。能感富貴家生能感大智。如是善業日夜生長。是時諸人依福德行生無量功德。捨壽命後更生天道。及以善道善道中住久久時節。如是說名第二劫中間。第二壽量四十千歲。是諸人從四十千歲人所生。是人壽命最長色形奇特威德最勝。神力自在資生具足。壽命六十千歲。是時諸人與種種善法相應。身善行口善行意善行。捨壽命已生善道及天道。捨天壽已還生人中。生人中已自然賢善。自性清淨自性道德。心性和雅戒品具足常行勝善。遠離殺生偷盜邪婬妄語兩舌惡口綺語。無貪慾心無瞋恚心。捨邪見法修行正見。恭敬父母沙門及婆羅門親友尊長。與種種善法相應。是業能感長壽能感。無病。能感色形端正。能感身有威德。能感富貴家生。能感大智。如是善業日夜生長。是時諸人依福德行生無量功德。捨壽命後更生天道。及以善道善道中住久久時節。如是說名第三劫中間。第三壽量六十千歲。次是諸人從六十千歲人所生。是人壽命最長色形奇特威德最勝。神力自在資生具足。壽命八十千歲。如是剡浮提劫中間所生眾生。壽量長遠究竟極此八十千年。是時女人年五百歲爾乃行嫁。是時諸人唯有七病。謂大小便利寒熱婬欲心飢老。如是時中一切國土富貴豐樂。無有怨賊及以盜竊。州郡縣邑人民村落。更相次比雞鳴相聞。耕種雖少收實巨多。是時諸人受功用業少。用宿世善業果多。舍宅車乘衣服財寶。生生之資稱意具足。雖復受用終身不壞。是時諸人安坐受樂無所馳求。壽命八十千歲住阿僧祇年。乃至眾生未造十惡。從起十惡業道時節。壽命因此十惡滅度。一百年則減十歲。次復百年復減十歲。次第漸減至餘十歲。最後十歲住不復減。長極八萬短至十年。若佛不出世次第如此。若佛出世如正法住。眾生壽命暫住不減。隨正法稍減壽命漸減。佛世尊說如是我聞。   小三災刀兵品第二   佛世尊說。一小劫者名為一劫餘如前說。乃至八十小劫名為大劫。雲何八十小劫名一大劫。佛說劫中世界散壞。劫中世界散壞已住。劫中世界起成。劫中世界起成已住。世尊散壞等劫其數雲何。佛言比丘經二十小劫世界散壞。次經二十小劫世界散壞已住。次經二十小劫世界起成。次經二十小劫起成已住。是二十小劫世界起成得住中。第二劫小災起時。由大刀兵是劫究竟。是時閻浮提中一切國土。所有人民遭大刀兵互相憎害。又起疾疫一切鬼神。起瞋噁心損害世人。是時一切人民壽命短促。唯住十歲身形矬小。或二揭手或三揭手。所可資食稊稗為上。人髮為衣服以為第一。唯有刀仗以自莊嚴。是時諸人不行正法非法貪著。恆所染污非理貪愛之所逼使。邪法欺張起諸過惡佷戾相教。不能行善不知作福不救苦難。與邪惡法日夜相應。或身口意起三邪行。不能遠離殺生偷盜邪婬妄語兩舌惡口綺語貪愛瞋恚邪見。不知恭敬父母師僧沙門婆羅門及親友尊長。恣心所起種種惡業。此業能感壽命短促。能感疾病。能感色形醜陋。能感身無威德。能感卑賤家生。能感貧窮困苦。能感愚癡邪見。如是等業日夜生長。如是人者與種種煩惱惡業相應。由此極重邪業行故。父母兒子。互相鬥諍。兄弟姊妹親友眷屬自相鬥諍。何況他人。是時諸人起鬥諍已。仍相手舞或以瓦石。或以杖損次乃刀杖。互相怖畏乃至殺害。是時諸人起重瞋恚。行諸殺害以為戲樂。東方國王來伐西國。西方國王往伐東國。南北諸王亦復如是。是諸王以相罵為法。說人罪過以為法式。伺求間隙以為正事。行鬥諍已起怨家想。執持刀杖更相誅滅。於一日夜被害死者其數無量。劫末眾生如是過失自然而生。雲何如此。若人行不善法不平等法得是果報。於是時中法行平等行善行不可得故。一切眾生於此中生劫濁自然而起。是時諸人依止粗見粗業。造作種種諸惡。捨命已後受生惡處。苦道退墮無安樂行。是時眾生多生地獄畜生餓鬼阿修羅道。是時大國王種悉皆崩亡。所有國土次第空廢。唯小郡縣是其所餘蓋不足言。相去遼遠各在一處。爾時諸人不行正法非法貪著。恆所染污非理貪愛之所逼使。邪法欺張起諸惡業佷戾難教。不能行善不知作福。不救苦難。與邪惡法日夜相應。或身口意起三邪行。不能離殺生偷盜邪婬妄語惡口兩舌綺語貪愛瞋恚邪見。不能恭敬父母師僧沙門婆羅門及親友尊長。恣心所起種種惡業。此業能感壽命短促。能感多病。能感色形醜陋。能感身無威德。能感卑賤家生。能感貧窮困苦。能感愚癡邪見。如是等業日夜生長。東方國人來伐西人。南北諸人亦復如是。是時諸人以相罵為法。說人罪過以為法式。伺求間隙以為正事。行鬥諍已起怨家想。執持刀杖更相誅滅。於一日夜被害死者其數無量。末劫眾生如是過失自然而生雲何如此。若人不行善行法行平等行得是果報。於是時中法行平等行善行不可得故。一切眾生於此中生劫濁自然而起是時諸人依上粗業。造作種種諸惡。捨命以後更生惡處。苦道退墮無安樂行。是時眾生多生地獄畜生餓鬼阿脩羅道。諸郡縣次復空盡。唯少家在相去轉遠各在一處。是時東家來殺西家。西家復殺東家。南北諸家亦復如是。是時諸人以相罵為法。說人罪過以為法式。伺求間隙以為正事。行鬥諍已起怨家想。執持刀杖更相誅滅。於一日夜被害死者其數無量。末劫眾生如是過失自然而生。雲何如此。若人不行善行不行正法。行平等行得是惡業果。於是時中正法行平等行善行不可得故。一切眾生於此中生。劫濁自然而起。是時諸人依止粗見粗業。造作種種諸惡。捨命以後更生惡處。苦道退墮無安樂行。是時眾生多生地獄畜生餓鬼阿脩羅道。是時人家一時沒盡縱餘殘人各各分散。此散人不行正法起種種惡業。能感壽命短促乃至愚癡邪見。是時劫末餘七日在。於七日中手執草木即成刀杖。由此器。仗互相殘害怖畏困死。是時諸人怖懼刀杖逃竄林藪。或渡江水隱蔽孤洲。或入坑窟以避災難。或時相見仍各驚走恐怖失心。或時仆地譬如獐鹿遭逢獵師。是時諸人更遞相見怖畏如是。是七日中刀兵橫死其數無量。設有在者各散別處。時有一人合集剡浮提男女。唯餘一萬留為當來人種。於是時中皆行非法。唯此萬人能治善行。諸善鬼神欲令人種不斷絕故。擁護是人以好滋味令入毛孔。以業力故於劫中間留人種子自然不斷。過七日後是大刀兵一時息滅。一切惡鬼皆悉捨去。隨諸眾生種種須欲。衣服飲食等應念所須。天即雨下陰陽調和。美味出生身形可愛相好還復。一切善法自然而起。清涼寂靖安樂無病大悲入心。由大悲故大慈入心。由大慈故無惱害意。由無害意互得相見。生喜樂心。生忍受心。生無厭心。共相攜持不相捨離。譬如相愛親友久不相見。忽得聚集生喜樂心。生忍受心生無厭心。共相攜持不相捨離。時人相見亦復如是。因相愛念男女共居。是前劫人壽命十歲。後劫人民從其而生。壽命最長色形奇特威德最勝神力自在資生具足。壽命二十千歲。是時眾生如此功德自然得成。雲何如此。法行平等行善行是其果報。是時諸人與種種善法相應。身善行口善行意善行。捨壽命後生善道及天道。捨壽命已還生人道。生人道已自然賢善。自性清淨自性道德。心性和雅戒品具足常行勝善。遠離殺生偷盜邪婬妄語兩舌惡口綺語。無貪慾心無瞋恚心。捨邪見法修行正見。恭敬父母沙門婆羅門親友尊長。與種種善法相應。是業能感長壽能感無病。能感色形端正。能感身有威德。能感富貴家生。能感大智。如是善業日夜生長。是時諸人依福德行生無量功德。捨壽命後更生天道。及以善道善道中住久久時節。如是初劫中間。由大刀兵究竟窮盡。次第三劫來續二十千歲。是劫中間第一壽量。是人從前二十千歲人所生。是人壽命最長。色形奇特威德最勝神力自在資生具足。壽命四十千歲。時諸眾生如此功德自然得成。雲何如此。法行平等行善行是其果報。是時諸人與種種善法相應。身善行口善行意善行。捨壽命已生善道及天道。捨天壽命還生人中。生人中已自然賢善。自性清淨自性道德。心性和雅戒品具足常行勝善。遠離殺生偷盜邪婬妄語兩舌惡口綺語。無貪慾心無瞋恚心。捨於邪見修行正見。恭敬父母沙門婆羅門親友尊長。與種種善法相應。是業能感長壽。能感無病。能感色形端正。能感身有威德。能感富貴家生。能感大智。如是善業日夜生長。是時諸人依福德行增長無量功德。捨壽命後更生天道。及以善道善道中住久久時節。如是說名第三劫中間。第二壽量四十千歲。次復諸人從四十千歲人所生。是人壽命最長。身形奇特威德最勝。神力自在資生具足。壽命六十千歲。是時諸人與種種善法相應。身善行口善行意善行。捨壽命已生善道及天道。捨天道已還生人中。生人中已自然賢善。自性清淨自性道德。心性和雅戒品具足常行勝善。遠離殺生偷盜邪婬妄語兩舌惡口綺語。無貪慾心無瞋恚心。捨邪見法修行正法。恭敬父母沙門婆羅門親友尊長。與種種善法相應。是業能感長壽。能感無病。能感色形端正。能感身有威德。能感富貴家生能感大智。如是善業日夜生長。是時諸人依福德行生無量功德。捨壽命後更生天道。及以善道善道中住久久時節。如是說名第三劫中間。第二壽量六十千歲。次是諸人從六十千歲人所生。是人壽命最長。色形奇特威德最勝。神力自在資生具足。壽命八十千歲。如是閻浮提劫中間所生。眾生壽量長遠。究竟極此八十千年。是時女人年五百歲爾乃行嫁。是時諸人唯有七病。謂大小便利寒熱欲心飢老。如是時中一切國土富貴豐樂。無有怨賊及以盜竊。州郡縣邑民人村落。更相次比雞鳴相聞。耕種雖少收實巨多。是時諸人受功用果少。用宿世善業果多。舍宅車乘衣服財寶。生生之資稱意具足。雖復受用終身不壞。是時諸人安坐受樂無所馳求。壽命八十千歲住阿僧祇年。乃至眾生未造十惡。從起十惡業道。時節壽命因此十惡減。度一百年則減十歲。次復百年復減十歲。次第漸減至餘十歲。最後十歲住不復減。長極八萬短至十年。若佛不出世次第如此。若佛出世如正法住時。眾生壽命暫住不減。隨正法稍減壽命漸減。佛世尊說如是我聞。   小三災飢餓災品第三   佛世尊說。一小劫者名為一劫餘如前說。乃至八十小劫名一大劫。雲何八十小劫名一大劫。佛說劫中世界散壞。劫中世界散壞已住。劫中世界起成。劫中世界起成已住。世尊散壞等劫其數雲何。佛言。比丘經二十小劫世界散壞。次經二十小劫世界散壞已住。次經二十小劫世界起成。次經二十小劫起成已住。是二十小劫世界起得住中。第三劫小災起時。由大飢餓是劫究竟。於是時中災初欲起。由飢餓由困苦由天亢旱。是時剡浮提中一切國土。所有民人遭大疾疫。一切鬼神起瞋噁心損害世人。是時一切人民壽命短促唯住十歲身形矬小或二揭手或三揭手。所可資食稊稗為上。人髮為衣以為上服。唯有刀杖以自莊嚴。是時諸人不行正法非法貪著。恆所染污非理貪愛之所逼使。邪法欺張起諸過惡佷戾難教。不能行善不知作福不救苦難。與邪惡法日夜相應。或身口意起三邪行。不能遠離殺生偷盜邪婬妄語兩舌惡口綺語貪愛瞋恚邪見。不知恭敬父母師僧沙門婆羅門及親友尊長。恣心所起種種惡業。此業能感壽命短促。能感病疾。能感色形醜陋。能感身無威德。能感卑賤家生。能感貧窮困苦。能感愚癡邪見。如是諸業日夜生長。如是人者與重煩惱惡業相應。由極重邪行故。二三年中天不降雨。由大旱故穀貴飢饉捨羅柯行。是時人民微有勢力。見他有少資糧便往奪食。皆由飢所逼故。一切眾病飢餓為上。以此因緣於一日夜飢餓死者其數無量。末劫眾生如是過失自然而生。雲何如爾。若人行不善行非法行不平等行得是果報。於是時中法行平等行善行不可得故。一切眾生於此中生。劫濁自然而起。是時諸人依止粗見粗業。造作種種諸惡。捨命以後更生惡處。苦道退墮無安樂行。是時眾生多生地獄畜生餓鬼阿修羅道。時大國土次第空荒。唯小郡縣是其所餘。悉不足言相去遼遠各在一處。爾時諸人不行正法。非法貪著恆所染污。非理貪愛之所逼使。邪法欺張起諸過惡佷戾難教。不能行善不知作福不救苦難。與邪惡法日夜相應。或身口意起三邪行。不能遠離殺生偷盜邪婬妄語兩舌惡口綺語貪愛瞋恚邪見。不能恭敬父母師僧沙門婆羅門及親友尊長。恣心所起種種惡業。此業能感壽命短促。能感多病。能感色形醜陋。能感身無威德。能感卑賤家生。能感貧窮困苦。能感愚癡邪見。如是等業日夜相應。天不降雨四五年中。由大旱故剡浮提地。覓生草菜尚不可得。何況米穀。繼諸眾生。從來人所憎惡不堪食者。謂烏鴟鵰鷲狗野干。此等禽獸悉取食之由飢逼故。一切眾病飢餓為上。以此因緣於一日夜飢餓死者其數無量。時小郡縣次復空盡。唯少家在相去轉遠各在一處。爾時諸人不行正法。非法貪著恆所染污。非理貪愛之所逼使。邪法欺張起諸過惡佷戾難教。不能行善不知作福不救苦難。與邪惡法日夜相應。或身口意起三邪行。不能遠離殺生偷盜邪婬兩舌惡口綺語妄言貪愛瞋恚邪見。不能恭敬父母師僧沙門婆羅門及親友尊長。恣心所起種種惡業。此業能感壽命短促。能感多病。能感色形醜陋。能感身無威德。能感卑賤家生。能感貧窮困苦。能感愚癡邪見。如是等業日夜相應。是時六七年間天不降雨。由大旱故剡浮提人。思欲見水尚不可得。何況飲之。唯四大河水猶深浚與海相通。尚須船度但有此水可得受用。離此河外無復餘水。縱有殘民依此水住。採捕黿鼉魚龜等屬水性之類。以自資養由飢逼故。一切眾病飢餓為上。以此因緣於一日夜飢餓死者不可稱量。末劫眾生如此過失自然而起。雲何如此。若人行不善行非法行不平等行得此果報。於是時中法行平等行善行不可得故。一切眾生於此中生。劫濁自然而起。是時諸人依止粗見粗業。造種種諸惡捨命以後更生惡處。苦道退墮無安樂行。是時眾生多生地獄畜生餓鬼阿脩羅道是所餘家次第空盡。縱復餘人各自星散。爾時諸人不行正法。非法貪著之所染污。非理貪愛之所逼使。邪法欺張起諸過惡佷戾難教。不能行善不知作福不救苦難。與邪惡法日夜相應。或身口意起三邪行。不能遠離殺生偷盜邪婬妄語兩舌惡口綺語貪愛瞋恚邪見。不能恭敬父母師僧沙門婆羅門親友尊長恣心所起種種惡業。此業能感壽命短促。能感多病。能感色形醜陋。能感身無威德。能感卑賤家生。能感貧窮困苦。能感愚癡邪見。如是等業日夜相應。是劫中間唯七日在。是七日中一日一夜。飢餓死者其數無量。縱有在者各散別處。時有一人合數剡浮提內男女共一萬人。留為當來人種。於此時中多行非法。唯此萬人能行善行。諸善鬼神欲令人種不斷絕故。擁護是人以好滋味令入毛孔。以業力故於劫中間。留人種子自然不斷。過七日後是大飢餓一時息滅。一切惡鬼皆悉捨去。時諸眾生種種須欲。衣服飲食等應念所須。天即雨下陰陽調和。美味生出身形可愛相好還復。一切善法自然而起。清涼寂靖安樂無病大悲入心。由大悲故大慈入心。由大慈故無惱害意。由無害意獲得相見生喜樂心。生忍受心生無厭心共相攜持不相捨離。譬如相愛親友久不相見。忽得聚集生喜樂心生忍受心。生無厭心共相攜持不相捨離。時人相見亦復如是。因相愛念男女共居。是前劫人壽命十歲。後劫人民從其而生壽命最長形色奇特威德最勝。神力自在資生具足。壽命二十千歲。是時眾生如此功德自然得成。雲何如此。法行平等行善行是其果報。是時諸人與種種善法相應。身善行口善行意善行。捨壽命後生善道及天道。捨壽命已還生人道。生人道已自然賢善。自性清淨自性道德。心性和雅戒品具足常行勝善。遠離殺生偷盜邪婬妄語兩舌惡口綺言。無貪慾心無瞋恚心。捨邪見法修行正見。恭敬父母沙門婆羅門親友尊長。與種種善法相應。是業能感長壽。能感無病。能感形色端正。能感身有威德。能感富貴家生。能感大智。如是善業日夜生長。是時諸人依福德行生無量功德。捨壽命後更生天道。及以善道善道中住久久時節。如是劫初中間。由大飢餓究竟窮盡。次餘劫來續二十千歲。是劫中間第一壽量。是人從前二十千歲人所生。是人壽命最長形色奇特威德最勝。神力自在資生具足。壽命四十千歲。時諸眾生如是功德自然得成。雲何如此。法行平等行善行是其果報。是時諸人與種種善法相應。身善行口善行意善行。捨壽命已生善道及天道。捨天壽命還生人中。生人中已自然賢善。自性清淨自性道德。心性和雅戒品具足常行勝善。遠離殺生偷盜邪婬妄語兩舌惡口綺語。無貪慾心無瞋恚心。捨邪見心修行正見。恭敬父母沙門婆羅門親友尊長。與種種善法相應。是業能感無病。能感色形端正。能感身有威德。能感富貴家生。能感大智。如是善業日夜生長。是時諸人依福德行增長無量功德。捨壽命後更生天道。及以善道善道中住久久時節。如是說名第三劫中間。第二壽命四十千歲。次復諸人從四十千歲所生。是人壽命最長身形奇特威德最勝。神力自在資生具足。壽命六十千歲。是時諸人與種種善法相應。身善行口善行意善行。捨壽命已生善道及天道。捨天道已還生人中。生人中已自然賢善。自性清淨自性道德。心性和雅戒品具足常行勝善。遠離殺生偷盜邪婬妄語兩舌惡口綺語。無貪慾心無瞋恚心。捨邪見法修行正法。恭敬父母沙門婆羅門親友尊長。與種種善法相應。是業能感長壽。能感無病。能感色形端正。能感身有威德。能感富貴家生。能感大智。如是善業日夜生長。是時諸人依福德行生無量功德。捨壽命後更生天道。及以善道善道中住久久時節。如是說名第三劫中間。第三壽量六十千歲。復次諸人從六十千歲人所生。是人壽命最長色形奇特威德最勝。神力自在資生具足。壽命八十千歲。如是剡浮提劫中間。所生眾生壽量長遠。究竟極此八十千年。是時女人年五百歲爾乃行嫁。是時諸人唯有七病。謂大小便利寒熱欲心飢老。如是時中一切國土富貴豐樂。無有怨賊及以盜竊。州郡縣邑人民村落。更相次比雞鳴相聞。耕種雖少收實巨多。是時諸人受功用果少。用宿世善業果多。舍宅車乘衣服財寶。資生之具稱意具足。雖復受用終身不壞。是時諸人安坐受樂無所馳求。壽命八十千歲住阿僧祇年。乃至眾生未造十惡。從起十惡業道。時節壽命因此十惡減。度一百年則減十歲。復百年復減十歲。次第漸減至餘十歲。最後十歲住不復減。長極八萬短至十年。若佛不出世次第如此。若佛出世如正法住時。眾生壽命暫住不減。隨正法稍減壽命漸減。佛世尊說如是我聞。   立世阿毘曇論卷第九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44 佛說立世阿毘曇論   佛說立世阿毘曇論卷第十   陳西印度三藏真諦譯   大三災火災品第二十五   佛世尊說。一小劫者名為一劫。二十小劫亦名一劫。四十小劫亦名一劫。六十小劫亦名一劫。八十小劫名一大劫。雲何一小劫名為一劫。是時提婆達多比丘。住地獄中受熟果報。佛世尊說住壽一劫。如是一小劫名劫。雲何二十小劫亦名一劫。如梵先行天二十小劫是其壽量。是諸梵天佛說住壽一劫。如是二十小劫亦名一劫。雲何四十小劫名為一劫。如梵眾天壽量四十小劫。佛說住壽一劫。如是四十小劫亦名一劫。雲何六十小劫名為一劫。如大梵天壽量六十劫。佛說住壽一劫。如是六十小劫亦名一劫。雲何八十小劫名一大劫。佛說劫中世界散壞。劫中世界散壞已住。劫中世界起成。劫中世界起成已住。阿僧祇時名劫。世界散壞阿僧祇時名劫。世界散壞已住阿僧祇時名劫。世界起成阿僧祇時名劫。世界起成已住散壞。有三因。一因火散壞。二因水散壞。三因風散壞。如是佛世尊說。比丘散壞因有三種。一火散壞。二水散壞。三風散壞。比丘散壞頂有三。一勝遍光天。二遍淨天。三廣果天。復次佛世尊說。比丘散壞頂有三種。一勝遍光天。二遍淨天。三廣果天。雲何勝遍光天乃至遍淨及廣果天為三散壞頂。比丘火炎散壞時。一切下界眾生。修第二禪上生勝遍光天。水災散壞時一切下地眾生。修第三禪上生遍淨天。風災散壞時一切下地眾生。修第四禪上生廣果天。佛說火災散壞是由勝遍光天散壞。水災散壞由遍淨天散壞。風災散壞由廣果天散壞。復次比丘散壞有二。一者眾生世界散壞。二者器世界散壞。十小劫中眾生世界散壞。次十小劫器世界散壞。佛告比丘散壞初起時勝遍光散壞時因第二禪。是時一切剡浮提人。壽命八十千年。是時女人年五百歲爾乃行嫁。是時諸人唯有七病。謂大小便利寒熱婬欲心飢老。如是時中一切國土富貴豐樂。無怨賊乃以盜竊。州郡縣邑人民村落。更相次比雞鳴相聞。耕種雖少收實巨多。是時諸人受功用果少。用宿世善業果多。舍宅車乘衣服財寶。生生之資稱意具足。是時兩界減沒。一瞋恚界。二逼惱意界。兩界起長。一者無瞋恚界。二無逼惱意界。是時諸人減離十惡。修行十善安坐受樂無所馳求。或聚亭館或依息捨。或大集處或遊樹下。說如是傳各宣辭辯。昔時諸人生劫濁世。因五欲塵貪慾增上故。或父母兒子互相鬥諍。兄弟姊妹親友眷屬自相鬥打。何況他人。是時諸人起諍以後仍相手舞。或以瓦石或以杖拍。次及刀杖互相怖畏乃至殺害。因此五塵起種種惡。是故五塵宜應棄捨。如是憎惡訶責欲塵。種種顯說五塵過失。是時諸人思惟五塵過患及下界躁擾。觀無覺觀定微妙功德。修習二禪捨壽命後。上生勝遍光天。是時欲界諸天變身。似犀晝夜各三時行於世界。宣令此言善男子善女人。無覺觀定最為妙樂。是故汝等修行於此中住。是時人初夜後夜。聞此言已歡喜踴躍。捨餘雜事攝心坐禪。觀欲塵過失。觀無覺觀定有大功德。即得二禪捨壽命後上生勝遍光天。是時有人常悅樂他人以為事業。或歌或舞相□跳擲。或輪刀舞仗或擊鼓吹箎。或唱更讚頌。或嚴飾他身。如是人等作歌詩傳。昔時諸人生劫濁世。因五欲塵貪慾增上故。或父母兒子互相鬥諍。兄弟姊妹親友眷屬自相鬥打。何況他人。是時諸人起諍已後。仍相手舞或以石瓦。或以杖拍次及刀杖互相怖畏。乃至殺害因此五塵起種種惡。是故五塵宜應棄捨。如是憎惡呵責欲塵。種種顯說五塵過失。是時諸人思惟五塵過患及下界躁擾。觀無覺觀定微妙功德。修習二禪捨壽命後。上生勝遍光天。是時諸天從勝遍光天下。行於世界隱蔽身形。宣令此言善男子善女人。無覺觀定妙樂寂靜。是故汝等修行於此中住。是時諸人初夜後夜。等聞天聲言歡喜誦習起信樂心。一切居家村邑郡州。乃至大國土人。起精進心觀下界欲塵過失。觀二禪功德修習二禪。捨壽命後上生勝遍光天。是時有出家外道。教化一切居家村邑郡州。乃至大國土人。悉使出家有無數眷屬之所圍遶。次第遊行周遍國土。其所宣說與上相應。昔時諸人生劫濁世。因五欲塵貪慾增上故。或父母兒子互相鬥諍。兄弟姊妹親友眷屬自相鬥打。何況他人。是時諸人起鬥諍後。而相手舞或以石瓦。或以杖拍。次及刀杖互相怖畏。乃至殺害。因此五塵起種種惡。是故五塵宜應棄捨。如是憎惡訶責欲塵。顯說五塵過失。是時諸人思惟五塵過患及下界躁擾。觀無覺觀定微妙功德。修習二禪捨壽命後。上生勝遍光天。時諸眾生在地獄中作是思惟。我等昔時作種種不善惡業。是故我今來此受苦。由此意故不於獄卒生瞋怨心。時地獄眾生無瞋恚界。無逼惱意界。自然生長增足善心。由於宿世後報善業。捨地獄壽生人道中。既生人已思惟欲塵過患。觀二禪功德修習二禪。捨壽命後上生勝遍光天。時有眾生墮地獄中。仍為獄卒作是思惟。我等因自惡業來此受生。是諸罪人亦因惡業來此受苦。我今雲何於他眾生而起殘害。即生無瞋恚界無逼惱界。自然生長增足善心。由於宿世後報善業。捨壽命已得生人中。生人中已思惟五塵過患。觀二禪功德修習二禪。捨壽命後上生勝遍光天。時有水產眾生黿鼉魚龜之屬。皆生慈心不相吞噬。唯食水苔及以草土。自然死者方取食之。乃可餓死不欲害他自食。無瞋恚界無逼惱意界。是時生長生諸善心生愛念心。由於宿世後報善業。捨壽命後生於人中。生人中已思惟五塵過患及下界躁擾。觀無覺觀定微妙功德。修習二禪。捨壽命後上生勝遍光天。復有陸行眾生。師子虎狼豺豹貓狸之屬。並生慈心不相食噉。飢食嫩草。渴飲清泉。有自死者方食其肉。寧可餓死不欲殺他自濟。無瞋恚界無逼惱意界。是時生諸善心生愛念心。由於宿世後報善業。捨壽命後生於人中。生人中已思惟五塵過失及下界躁擾。觀無覺觀定微妙功德。修習二禪。捨壽命後上生勝遍光天。一切餓鬼道更相愛念。悉能生善並如前說。捨壽以後得生人中。生人中已思惟五塵過失。觀無覺觀定修習二禪。捨壽命後上生勝遍光天。阿脩羅道亦復如是。時西瞿耶尼人。有於彼土修習二禪。若在彼得二禪從彼上生勝遍光天。若來剡浮受生得二禪者。亦上生勝遍光天。東毘提訶人。或在彼修習二禪。彼從上生二禪天處。若來剡浮提修習二禪。仍從此上生第二天處。北鬱單越人捨壽命後上生六欲天。或在天道修習二禪上生二禪。或從六天生剡浮提。修習二禪亦生勝遍光天。是時四大天王天。三十三天。夜摩天。兜率陀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梵先行天。梵眾天。或在此等天中修習二禪。捨壽命已生勝遍光天。或從天道來生剡浮提。修習二禪亦上生勝遍光天。比丘是時一切地獄皆悉空虛。一切畜生道亦皆虛空。一切鬼神道亦復空虛。一切阿修羅道亦復空虛。西瞿耶尼南剡浮提東毘提訶北鬱單越並皆空虛。四天王天三十三天夜摩天兜率陀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梵先行天梵眾天並皆空虛。是時一千世界中一切眾生悉皆空盡。唯大梵王在。如是因緣如是次第一切眾生世界皆悉散盡。如是時中十小劫已度。比丘是時第二器世界散壞。來續四大散壞火災散壞。是時中久久時節。天不降雨一滴不落久不雨。已剡浮提中卉木藥草。一切種子一時焦枯。次第燒盡無復更生。比丘一切有為法如是無常。如是不恆非安息處短促變異破壞。非能救濟。非實依處。非依蔭處。比丘以是義故。有為之法甚可厭患。應當離欲應當棄捨。比丘過久長。時有如此時有第二日出。於世間輪相熱明倍於舊日。由此日故剡浮提中。一切池沼及小江湖。並皆涸竭無復更有。比丘一切有為法如是無常。具如前說。乃至應當棄捨。比丘復次過久長時。有如此時有第三日次出。於世輪相熱明倍第二日。由此日故剡浮提中。深大江湖並皆涸竭無復更有。比丘一切有為法如是無常。具如上說。乃至應當棄捨。比丘過久長時。次第四日復出。於世輪相熱明倍第三日。由此日故剡浮提中。阿那婆達池漫陀耆尼池。七林間河及四大河。如是等處最大最深流波迅疾與海相會。並皆涸竭無復更有。比丘一切有為法如是無常。具如前說。乃至應當棄捨。比丘過久長時次第五日復出。於世輪相熱明倍第四日。由此日故內外海水減一百由旬。次減二百三百四百乃至千由旬海水減。耗次減二千三千四千。乃至一萬次減二萬。乃至六萬由旬水界悉減。比丘有如是時所餘海水。深七多羅或六多羅。或五或四或三或二或深一多羅。比丘有如此時所餘海水。或深七尋如是次減乃至一尋。比丘有如此時所餘海水。纔至人頸或腋或胸腰臍膝脛踝。比丘有如此時所餘海水不沒指節。比丘一切有為法如是無常。具如前說。乃至應捨。比丘過久長時次第六日復出。於世輪相熱明倍第五日。由此日故世界大地。內外大海及須彌山王。初時出煙煙聚遍覆。譬如陶灶初時出煙。煙聚所覆大地大海及須彌山。由第六日煙聚所覆亦復如是。比丘一切有為法如是無常。具如前說。乃至應當棄捨。比丘過久長時次第七日復出。於世輪相熱明倍第六日。由此日故世界大地。內外大海及須彌山王。皆發火焰俱時洞然通成一焰經久長時停住不滅。比丘是須彌山王。大火所燒通成一焰。久長時然其頂方百由旬皆悉崩碎。或二百三百乃至一千由旬。墮落崩燼亦復如是。是時外四大中一切火自然而發。世界天地燒熱出焰成一火性。以其熱勢吸下水輪。譬如銅槃火所燒熱。置淺水中吸水都盡。世界大地成一火性。吸下水輪亦復如是。譬如蘇油為火所燒。一皆消盡無復灰燼。如是大地內外大海。及須彌山王皆發火焰俱時洞然。通成一焰一切燒盡。無有炭灰亦復如是。爾時地輪並皆沒盡。水風二輪亦皆燒滅。其火焰上從水輪起。乃至大梵王處。是時大梵捨其壽命。及以住處上生勝遍光天。是時大梵宮殿地。廣大周圓光明可愛觀者。無厭其色純白微細淨潔。一時燒盡不復更有。梵王所住地本來法然。所以由火等得滅如是多時。一切外器世界散壞都盡如是多時。經二十小劫已度。復次二十小劫。來續是中一千世界處所。空無所有猶如暗穴。上無覆蓋空住二十小劫。佛言。比丘是時世界更欲起成。是世間法然初起世界時。若有眾生已生長業。能感大梵果報。捨前報已來入中陰。因色界四大和合。大梵宮殿地自然而起。白淨光明隱蔽餘處。色相圓滿觀無厭足。心所愛樂住未有人。是諸眾生昔已造業。能感可愛勝妙住處。因昔業故感色界四大。及四大所造色。因昔業及色界四大宮殿。即成色界四大。於此宮殿亦因亦緣。宿世所造業但是增上緣。佛言。比丘如是大梵王處。有因有緣得起得成。本來法然由因緣起。是梵王住處如一四天下大。是時梵王在中陰中。見此處所起欲愛心。我今於此中坐。即起愛時於中受生。於此獨住滿十小劫。喜樂為食依喜樂住。意生化身自然光明。自在而住過十劫已。此梵王起欲愛心。起不安心作是思惟。願餘眾生來共我住。是時梵王作是願已。二禪眾生業盡捨壽。退來受生與梵同類。是諸眾生見此大梵。本來獨住作如是執。我昔上生已見此人端然獨住。今從上下猶見獨住與昔無異。復起此執。此人是梵作者生者最為尊。始眾生所作由。此人成神力自在。已生當生為第一父。我等今日從其而生。雲何如此。我昔至今見其在此獨自先生。爾時梵王作是思惟。我是大梵作者生者最為尊。始眾生所作由。我得成神力自在。已生當生我是其父。一切世間皆我化生。雲何如此。由我昔日起如是心。願他眾生來就我住。應我願心他即來生。我先在此見其來生。是大梵王於餘眾生。壽命極長形色最勝。有大名稱有大神通及大威德。諸餘梵眾壽命則短。形色名聞神力威德。並皆不及大梵王所住地一切梵眾次第遍滿。本性法然世界應起時因色界四大及四大所造色。獨住梵天宮殿及地自然現。其色純白微細淨潔。光明可愛看者無厭。住未有人是諸眾生。昔已造業能感可愛勝妙住處。因昔業故感色界四大。及四大所造色。因昔業及色界四大宮殿。即成色界四大。於此宮殿亦因亦緣。宿世所造業但是增上緣。佛言。比丘如是獨梵宮殿。有因有緣得起得成。本來法然由因緣起。是獨梵處因此次第遍滿。諸梵本性法然世界應起時。因色界四大及四大所造色。梵先行天宮殿及地自然起。現其色純白微細淨潔光明可愛觀者無厭。住未有人是諸眾生。昔已造業能感可愛勝妙住處。因昔業故感色界四大及四大所造色。因昔業及色界四大宮殿即成色界四大。於此宮殿亦因亦緣。宿世所造業但是增上緣。佛言。比丘如是梵先行處。有因有緣得起得成。本來法然由因緣起。是梵先行天住處。一切梵先行天次第遍滿。本性法然世界應起時。因欲界四大及四大所造色。他化自在天宮殿及處所自然起。現金銀琉璃及頗梨柯。四寶所成光明可愛觀者無厭。住未有人是諸眾生。昔已造業能感可愛勝妙住處。因昔業故能感欲界四大。及四大所造色。又因昔業及欲界四大宮殿。即成欲界四大。於此宮殿亦因亦緣宿世所造業但是增上緣。佛言。比丘如是他化自在天宮殿。及有因有緣得起得成。本來法然由因緣起。是他化自在天處。一切諸天次第遍滿。諸天本性法然世界應起時。因欲界四大及四大所造色。化樂天宮殿及地自然起。現金銀琉璃及頗梨柯。四寶所成光明可愛觀者無厭。住未有人是諸眾生。昔已造業能感可愛勝妙住處。因昔業故能感欲界四大及四大所造色。又因昔業及欲界四大宮殿。即成欲界四大。於此宮殿亦因亦緣。宿世所造業但是增上緣。佛言。比丘如是化樂天處。有因有緣得起得成。本來法然由因緣起。是化樂天住處一切諸天次第遍滿。本性法然世界應起時。因欲界四大及四大所造色。兜率陀天宮殿及處所自然起。現金銀琉璃及頗梨柯。四寶所成光明可愛觀者無厭。住未有人是諸眾生。昔已造業能感可愛勝妙住處。因昔業故能感欲界四大及四大所造色。又因昔業及欲界四大宮殿。即成欲界四大於此宮殿亦因亦緣。宿世所造業但是增上緣。佛言。比丘如是兜率陀天宮殿。及地有因有緣得起得成。本來法然由因緣起。是兜率陀天住處。一切諸天次第遍滿。本性法然世界應起時。因欲界四大及四大所造色。夜摩天宮殿及天處所自然起。現金銀琉璃及頗梨柯。四寶所成光明可愛觀者無厭。住未有人是諸眾生。昔已造業能感可愛勝妙住處。因昔業故能感欲界四大及四大所造色。又因昔業及欲界四大宮殿即成。欲界四大於此宮殿亦因亦緣。宿世所造業但是增上緣。佛言。比丘如是夜摩天處。有因有緣得起得成。本來法然由因緣起。是夜摩住處。一切諸天次第遍滿是時夜摩天憶念昔時。世界如人眠覺憶夢中事。如得神通憶宿世事是夜摩天。憶昔世界亦復如是。爾時諸天作是思惟。我今應往案行下界作是念已。互相謂言。我等共去看彼處所餘天。答言我今同往。爾時諸天各結群侶。遍滿案行鹹作是言。昔日此處有須彌山王。是處所中是善見天城。此處是難陀寶池。此處是難陀寶園。此處是質多羅池。及質多羅眾車園。此處是惡口池及惡口園。此處是雜花池及雜花園。此處是波利質多羅境水。厚四億八萬由旬。廣十二億三千四百五十由旬。周迴三十六億一萬三百五十由旬。極此量住不復更長。此水輪上別有地界名曰大味劫。初感起日夜稍厚轉堅。譬如煎乳凝冷之時。厚膏覆上大味地界最初起時亦復如是。是地大界數數起長乃至應至已至應滿已滿皆悉究竟。厚二億四萬由旬。廣十二億三千四百五十由旬。周迴三十六億一萬三百五十由旬。極此量住不復更長。此地下際一億六萬並真金所成。上餘八萬金銀銅鐵等七界雜成。是時地界柔軟隨事。譬如湴泥乳糜生蘇及和麵等。此地柔軟隨事亦爾。是地輪中央依眾生業增上緣故。四方風吹掘成內海起須彌山。有風運土有風聚成有風方正作須彌形。有風起須彌四頂。開善見城塹起善見城。作難陀池造難陀園。質多羅池質多羅園。眾車池園惡口池園。雜華池園波利質多樹。及俱毘羅羅園由乾陀海。由乾陀山。伊沙陀海山。佉羅胝海山。善見海山。馬耳海山。毘那多海山。尼民陀海山。及四天下中間。洲地掘成州海起鐵圍山。如是樹及拘毘羅羅園。此中昔是般住劍婆羅寶石。此中昔時有善法堂。昔時此中有內大海。此中有遊乾陀山及遊乾陀海。此中有伊沙陀山及伊沙陀海。此中有佉羅胝山及佉羅胝海。此中有善見山及善見海。有馬耳山及馬耳海。此中有毘那多山及毘那多海。此中有尼民陀山及尼民陀海。此中有四天下。有中間州地及外大海。此中有灼柯婆羅山。是夜摩天身形最大飛行捷疾。由行疾故擊起風輪。由此風輪為那羅延風輪根本。此風數數起長。乃至應至已至。應滿已滿。皆悉究竟。厚九億六萬由旬。廣十二億三千四百五十由旬。周迴三十六億一萬三百五十由旬。極此量住不復更長。此風堅勁物不能侵。若人有那羅延力執金鋼仗。擬此風輪仗還自碎風輪無損。次風輪上空中雨水渧如樓大。或如車軸或如車輗。晝夜不息猶如河瀉無數千年。是水界聚周圍有風名曰攝持。日夜恆起令水不散。如是水界增上未息。此水數數起長。乃至應至已至應滿已滿皆悉究竟。起成世界宿業所感風力所成。復有餘風旋圓而起成。西瞿耶尼及東弗婆提。復有餘風四方四角成。北鬱單越復有餘風如半琵琶成。南剡浮提若風成山。次第正上山則有頂。若風起時或正或傍所成山相。或平或聳。復有風起一邊急疾。餘邊則遲所成。山相一邊則凹餘邊平直。若風起時相擊深入還復。更出所成山勢有巖有洞。若風相擊深入下底不復更出。山堳h空由此風故起成諸四天下地。或深或聳有處顯現。高八萬由旬有處甚深四萬由旬。復有別處高四萬由旬深二萬由旬。復有別處高二萬由旬。深一萬由旬。復有別處高一萬由旬。深五千由旬。或復有處高五千由旬。深二千五百由旬。或復有處高二千五百由旬。深一千二百五十由旬。或復有處高一千二百五十由旬。深六百二十五由旬。或復高六百二十五由旬。深三百十二由旬半。以此因緣一切器世界起作已成。是時二種界起長。謂地火兩界風界起。吹火界蒸練地界。風界恆起吹一切物使成堅實。既堅實已一切諸寶種類皆現既顯現已天降甘雨渧如樓大。漸細如輪乃至車軸。或如湧泉無數千載。遍滿善見城塹那陀池。眾車池。惡口池。雜花池。內大海由乾陀海。伊沙陀海。佉羅胝海。善見海。馬耳海。毘那多海尼民陀海。四天下中間洲地外大海。以此因緣一切世界水皆遍滿。於是忉利天及四天王天。捨上天報於中受生。復有諸天壽終福盡。從上天墮於四天下受人道生。是時諸人喜樂為食依喜樂住。意生化身自然光明。安樂而住飛空中行。是時日月未出於世星宿未有。晝夜不分未辯年歲及四時八節。無男女異。亦無父母兄弟姊妹夫妻兒息。無奴無主。一向受用自在歡樂。未有姓字並號眾生。是時水界稍稍就減流向下處。是時大海乍增乍減。開川源路水所減處。有地肥出大甘大味。生長覆地色香觸味。可愛具足如細蜂蜜。無苦澀辛地肥大味亦復如是。是時大味馨香充滿。時有一人嗅此香味。起欲著心起欲心已。指捻大味嗅而嘗之。知其甘美如細蜂蜜搏而食之。餘人見其食美無厭相效搏食。是時諸人食地味已。身稍堅重從此以後。不能如前飛行空中。是時身光可愛因此失沒。既失光已黑暗還生本來法然。是四天下黑暗覆時。日月二輪乃出。於世日月出已。辰宿次現星宿現已晝夜有分。晝夜分已半月一月是時顯現。半月一月既顯現已。四時八節及以年歲並皆具足。如是多時世間起成。如是多時六十小劫究竟已度。是時眾生食此地味。依地味住久久時節。其中眾生食味多者形容醜陋。少威德力少神通力。其中眾生食味少者。色形可愛身有威德神力自在。以此因緣一切眾生色形優劣。由此優劣生勝負心。由此心故而作是言。我今勝汝汝不及我。是時惡法始行於世。計勝負故地味色香從此而失。是時諸人和合聚集。憂惱困苦發聲啼哭。咄哉惡法已出於世。因色形故憍慢毀他。由此惡法失我勝味。不可思議色香觸等。是時諸人食餘美味作是念言。咄哉似我昔時所食地味。追憶悲惱是語至今皆已忘失。無復有人憶說之者。此味失已復有別味名曰地皮。色香觸味悉皆甜美如細蜂蜜。是時諸人皆悉來食。依此飲食長時得住。是中諸人為貪味故。多食地皮形容醜陋。薄威德力少神通。力其中眾生食味少者。形色可愛身有威德神力自在。以此因緣一切眾生色形優劣。因此優劣生勝負心。由此心故而作是言。我今勝汝汝不及我。由此惡法次行於世計勝負故。地皮色香從此而失。   立世阿毘曇論卷第十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45 彰所知論   No. 1645   彰所知論序   元正奉大夫同知行宣政院事廉復譔   夫出三界者惟佛。佛以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憫化群生。此亙古不磨之善也。大元帝師。洞徹三乘。性行如春。仁而穆穆不可量。裕皇潛邸。久知師之正傳。敬詣請師敷教於躬。師篤施靜志。弘揚帝緒。大播宗風。彰其所知。造其所論。究其文理。推其法義。皎如日月。廣於天地。蓋如來之事。非聖者孰能明之。總統雪巖翁英姿間世。聽授過人。久侍師之法席。默譯此論。見傳於世。公昔與予會閩。交情相照。愛同昆仲。公固肯予為序。予抗塵幻海。絕筆疏硯。豈足發正教之光耶。公笑之曰。汝何謙哉。予不敢辭。遂序焉。   彰所知論捲上   元帝師發合思巴造   宣授江淮福建等處釋教總統法性三藏弘教佛智大師沙羅巴譯     敬禮金剛上師     敬禮諸佛菩薩   遍知見所知。憐憫示群生。敬禮最上智。當演彰所知。謂器情世界。道法與果法。並諸無為法。略攝列為五。   器世界品第一   謂器世界所成之體。即四大種。種具生故。地堅水濕火煖風動。是等大種。最極微細者曰極微塵。亦名鄰虛塵。不能具釋。彼七鄰虛為一極微。彼七極微為一微塵。彼七微塵為一透金塵。彼七透金塵為一透水塵。彼七透水塵為一兔毛塵。彼七兔毛塵為一羊毛塵。彼七羊毛塵為一牛毛塵。彼七牛毛塵為一遊隙塵。彼七遊隙塵為一蟣量。彼七蟣量為一蝨量。彼七蝨量為一麥量。彼七麥量為一指節。三節為一指。二十四指橫布為一肘量四肘為一弓。五百弓量成一俱盧捨。八俱盧捨成一由旬。此是度量世界身相。成世界因。由一切有情共業所感。雲何成耶。從空界中十方風起。互相衝擊堅密不動。為妙風輪。其色青白極大堅實。深十六洛叉由旬。廣量無數。由暖生雲名曰金藏。降澍大雨。依風而住。謂之底海。深十一洛叉二萬由旬。廣十二洛叉三千四百半由旬。其水搏擊上結成金。如熟乳停上凝成膜。即金地輪故水輪減唯厚八洛叉。餘轉成。金厚三洛叉二萬由旬。金輪廣量與水輪等。周圍即成三倍。合三十六洛叉一萬三百五十由旬。其前風輪娑婆界底。地水二輪四洲界底。於地輪上復澍大雨。即成大海。被風鑽擊。精妙品聚成妙高山。中品聚集成七金山。下品聚集成輪圍山。雜品聚集成四洲等。其妙高體。東銀南琉璃西玻璃珂北金所成。餘七唯金。四洲地等雜品所成。彼輪圍山唯鐵所成。其妙高量入水八萬緰繕那。比於餘山皆悉高妙。名曰妙高。然後次第七金山者。一踰乾陀羅山。高四萬由旬。二伊沙陀羅山。高二萬由旬。三佉得羅柯山。高一萬由旬。四修騰娑羅山。高五千由旬。五阿輸割那山。高二千五百由旬。六毘泥怛迦那山。高千二百五十由旬。七居民陀羅山。高六百二十五由旬(藏論疏雲。一持雙山。二持軸山。三簷木山。四善見山。五馬耳山。六象鼻山。七魚嘴山)。四大洲外有輪圍山。高三百一十二由旬半。彼等廣量各各自與出水量同。七金山間諸龍王等遊戲之處。名曰戲海。八山間七海近妙高者。一踰乾陀羅海。廣八萬由旬。二伊沙陀羅海。廣四萬由旬。三佉得羅柯海。廣二萬由旬。四修騰娑羅海。廣一萬由旬。五阿輸割那海。廣五千由旬。六毘尼怛迦那海。廣二千五百由旬。七尼民陀羅海。一千二百五十由旬。盈八功德水。八山七海其相鹹方。外海味鹹。尼民陀羅至輪圍山。二山相去三洛叉二萬二千由旬。其外海水雖無有分。由妙高色東海色白。南海色青。西海色紅。北海色黃。現是等色。故稱四海。是彼周邊三十六洛叉。七百五十由旬。外輪圍山周圍三十六洛叉。二千六百二十五由旬。其外海南贍部洲者。狀若車廂狹。向鐵圍三由旬半。餘三邊者。各二千由旬。周圍六千三由旬半。有二中洲。東遮摩羅(此雲貓牛)。西婆羅摩羅(此雲勝貓牛)。贍部中央摩竭陀國。三世諸佛所生之處。次此向北度九黑山。有大雪山名具吉祥。其山北邊有香醉山。是二山間有大龍王。名曰無熱。所居之池曰阿耨達(此雲無熱)。其狀四方面各五十由旬。周圍二百由旬。池內遍滿八功德水。從此池內出四大河。東[石*克]伽河。從象口中流出銀沙共五百河流歸東海南。辛渡河從牛口中流出琉璃沙。共五百河流歸南海。西縛芻河。從馬口中流出玻璃珂沙。共五百河流歸西海。北悉怛河。從獅子口流出金沙。共五百河流歸北海。是彼四河從無熱池。右遶七匝隨方而流。是香山北度二十由旬。彼處有巖名難陀巖。面各五十由旬。周圍二百由旬。高三由旬半。又有八千小巖。其巖北邊度二十由旬。有娑羅樹王。名曰善住。其根入地四十弓量。高八十弓量。七重行樹羅列圍遶。東邊度二十由旬。有緩流池。其狀圓相廣五十由旬。周圍一百五十由旬。又有八千小池。盈八功德水。內有蓮華。葉若牛皮。其莖如軸。華若車輪。味美如蜜。是處又有帝釋臨戰所乘象王。名曰善住。與八千象。寒四月時住金巖。所熱四月時住善住。所雨四月。時住緩流。池無熱池側有贍部。樹果實味美其量如甕。熟時墮水出贍部音。龍化為魚吞噉是果。殘者遇流成贍部金。由此樹名故號贍部。此洲向西有烏佃國。大金剛宮持種所居。金剛乘法從彼而傳。南海之中山曰持船。觀音菩薩居止其頂。聖多羅母居止山下。東有五峰。文殊菩薩居止其上。有十六大國千數小國。又有三百六十種人。有七百二十種異音。其外海東洲曰勝身。狀若半月。對妙高邊三百五十由旬。餘邊六十由旬。周圍六千三百五十由旬。其洲二邊有二中洲。北提訶(此雲身)。南毘提訶(此雲勝身)。是彼三洲越餘洲等七多羅樹。或曰洲人相貌端嚴其身勝故名曰勝身。其外海北洲曰鳩婁。其狀四角畟方相似邊各二千由旬。周圍八千由旬。其洲二邊有二中洲。一名鳩婁(此雲有勝)。二高羅娑(此雲有勝邊)。彼洲人等所有受用出如意樹。臨歿七日其如意樹出不美音。報曰當七日死。或曰洲人卑舌即割食肉鬼音。故曰鳩婁是不美音。其外海西州曰牛貨。形如滿月。徑二千五百由旬。周圍七千五百由旬。有二中洲。南捨□腹慼憧芋慼C北嗢怛羅曼怛哩拏(此雲儀上)。彼洲人等多寶牛貨。故曰牛貨洲。海山等向下皆悉八萬由旬。近金地故。近贍部洲。星割棘洲金洲月洲等者。係贍部洲。餘大洲等小洲亦爾。次上空中四萬由旬。純淨無礙。勝堅風輪從右而旋。日月星宿空居天等。依止而住。日輪者。火珠所成。徑五十一由旬。周圍百五十三由旬。厚六由旬零十八分。上有金緣。其上復有金銀琉璃玻璃珂等。秀成四角。日天子等所居宮殿。由風運行一晝一夜遶四大洲。日行向北時日即長。南行時短。行南北間時晝夜停。由遊處光即有寒暑。為冬夏際。北行六月南行六月。行至中道曰日月迴星輪。歷遍謂曰一歲。月輪者。水珠所成。徑五十由旬。周圍百五十由旬。厚六由旬零十八分。其上復有金銀琉璃玻璃珂等。秀成四角。月天子等所居宮殿。是彼日月相去遠近。自影增減。由增一分即生上半。十五分畢謂曰圓滿。由減一分即生下半。自影覆彼。十五分畢曰不圓滿。由增減故名曰宿空。由一晝夜名曰宿地。如是三十名曰一月。諸星宿者。空居天宮諸寶所成。其狀皆圓。小一牛吼。中三牛吼。大六牛吼。周圍三倍係四王眾。其妙高山有四層級。始從水際向上相去十千由旬。即初層級。從妙高山傍出十六千由旬。向上相去一萬由旬。即二層級。傍出八千由旬。向上相去一萬由旬。即三層級。傍出四千由旬。向上相去一萬由旬。即四層級。傍出二千由旬。彼妙高山其頂四角。各秀一峰。高四由旬半。廣百二十五由旬。周圍五百由旬。有藥叉神於中止住。是山頂上三十三天中央城曰善見。純金所成。高一由旬半。面各二千五百由旬。周萬由旬。其城體金。俱用百一雜寶嚴飾。其地柔軟如兜羅綿。是城四面有一萬六千寶柱寶桴寶椽寶簷。四面四門。又有千數闕一小門。四大衢道有諸小衢。其四門側五百天子。皆服堅鎧守護是門。城中有帝釋殿。曰最勝處。亦曰殊勝殿。其狀四方。高四百由旬半。面各二百五十由旬。周千由旬。百一卻敵。一一卻敵各有七樓。一一寶樓各七小樓。一一小樓各七池沼。一一池沼各七蓮華。一一華上各有七數童男童女。奏種種樂歌舞歡娛。善見城東有諸所乘。曰眾車苑。高千由旬。南臨戰處曰粗惡苑。西諸行處曰相雜苑。北遊戲處曰歡喜苑。縱廣同前。其苑等外度二十由旬。有善地曰眾車粗惡相雜歡喜。量同四苑。善見東北有如意樹。名波利闍多。亦名圓生樹。根深五十由旬。高百由旬。枝條傍布五十由旬。能施欲樂。下有盤石。曰阿□(二合)摩麗歌。色白如□。面各五十由旬。週二百由旬。善見西南諸天集處。名善法堂。周九百由旬。其狀圓相。是堂中央有帝釋座。純金所成。其座周圍有三十二輔臣之座。鹹皆布列三十三天。向上度八萬由旬。於空界中依風而住。諸寶所成。離諍天宮量。若妙高山頂二倍。上度一億六萬由旬。於空界中依風而住。諸寶所成。兜率天宮量如離諍。縱廣二倍。上度三洛叉二萬由旬。於空界中依風而住。諸寶所成。化樂天宮量如兜率。縱廣二倍。上度六洛叉四萬由旬。於空界中依風而住。諸寶所成。他化自在天宮量。同化樂。縱廣二倍。此即欲界。上有初禪。如是四洲七山妙高輪圍。欲界六天並初禪等。謂四洲界。一數至千為小千界。一小鐵圍山圍遶。此小千界一數至千。為中千界一中鐵圍山圍遶。此中千界一數至千。為三千大千世界。一大鐵圍山圍遶。如是有百億數四洲界等。皆悉行布鐵圍山等。諸洲山間黑暗之處。無有晝夜舉手無見。初禪天量等四洲界。二禪天量等小千界。三禪天量等中千界。四禪天量等三千大千世界。其相去量皆倍倍增。謂曰色界。無色界者。無別處所。若有生者。何處命終即彼生處。住無色定故曰無色。   情世界品第二   謂情世界總有六種。一者地獄。二者餓鬼。三者傍生。四者人。五者非天。六者天。此等六種名義雲何。謂斫壞肢體故曰地獄。飢渴所逼故曰餓鬼。傍覆而行故曰傍生。意多分別故名曰人。摩□沙義身及受用。雖與天同微分鄙劣。或由無酒故曰非天。阿修羅義。從梵身生。遊戲娛樂。或應供養故謂曰天。是提婆義。地獄者。贍部洲下過二萬由旬。曠廓四方二萬由旬。純鐵所成火焰洞然。有八熱獄。一曰更活。二曰黑繩。三曰眾合。四曰號叫。五曰大號叫。六曰炎熱。七曰大炎熱。八曰無間。更活獄者。生彼有情先業所感。執眾器仗互起冤憎遞相斫害。段段墮落悶絕暫死。空音更活。彼等有情即便更活。復相斫害。彼壽量者。四天王天。一生之期為一晝夜如是算數。壽五百歲受是苦楚。黑繩獄者。其獄卒等於有情身。從頂至足拼界黑繩。以火鋸鉞解斫肢體。由先業力解下上生。彼壽量者。忉利天一生之期為一晝夜。如是算數壽一千歲。受是苦楚。眾合獄者。生彼有情以鐵追打。或二鐵山猶如羊頭。二山相合研磕摧壞。二山開時復自然活。又被摧壞。彼壽量者。離諍天一生之期為一晝夜。如是算數壽二千歲。受是苦楚。號叫獄者。生彼有情怖熱鐵池。入稠林中。火焰熾盛永歲焚燒。由先業力。其舌縱廣千由旬量。有一大牛。鐵角鐵甲架鐵犁鏵。火焰熾盛耕犁其舌。彼壽量者。兜率天一生之期為一晝夜。如是算數壽四千歲。受是苦楚。大號叫獄者。亦與前同其苦倍增。彼壽量者。化樂天一生之期為一晝夜。如是算數壽八千歲。受是苦楚。炎熱獄者。三重鐵城火焰洞徹內受苦楚。彼壽量者。他化自在天一生之期為一晝夜。如是壽數萬六千歲。受是苦楚。極炎熱獄者。亦同其前其苦倍增。彼壽量者。等半中劫。受是苦楚。無間獄者。於鐵室內身一聚焰受極苦楚。彼壽量者等一中劫。十六增獄者。八熱獄傍面各四所。一煻煨增。深皆沒膝。有情遊彼。纔下足時。皮肉與血俱燋爛墜。餘剩其骨。舉足還生平復如本。二屍糞增不淨淤泥沒有情腰。於中多有攘矩吒蟲。嘴利如針。鑽皮透骨□穰聾橫□□□賂□j□馜送□j□□□□□□□□□□□□□□□□榵□□粿婀襴□□□□□□r駢□□□齡o□□騶□□涼□飥□□□□□馞逆□□□禨駴□婊□散□□□飀□粿婁□□襐騑□□□□□□□訂驛櫓□□駃□罐妎□魯□□驐奈□祐□□饈飀□□□禨飀□饈驐奈□衽□□逆□粿□□□□□香□□楈□□送□□□□□吝馜粿□□□]飀□□□□□雷騧□裀□驐奘□□□□□粿姜□□橫□□□樀□□□□□吝送□簅a□□□□祐□誇□獺慼慼撢恁j□□□□□□□殮姆□見□□□□粿奅誇□榵楚慼慼澆葃q橠櫚榩□槫□□□訢□訂□□□□□穡□□□麗□□□X□□駌□□□檢□□首□□□□□駢驫□□□□粿奪槄檢□□□□□□□飼褸□騫腆□□□□祈□□榍□□□□□□祇□□□□□飀□□餼□□□□饐□□□□□□□□□□埤□□□□□□□□□□□騾縷□□□□靈□□□□□饖飀□□□□□□娊□□□□□□。七裂如蓮花。八裂如大蓮花。水皰獄者。生寒水間極甚嚴寒。隨身生皰。曰水皰獄。彼壽量者。摩伽陀國所有大斛八十斛麻百年除一。若芝麻盡。彼壽亦爾。皰裂獄者。由極嚴寒其皰而裂黃水漏流。彼壽量者倍前二十。阿吒吒獄者。由大嚴寒咬齒忍耐。彼壽量者倍前二十。阿波波獄者。忍寒音聲。彼壽量者倍前二十。嘔喉喉獄者。由寒號泣出是苦聲。彼壽量者倍前二十。裂如鬱缽羅花獄者。嚴寒身裂如鬱缽羅花葉。彼壽量者倍前二十。裂如蓮花獄者。嚴寒身裂如蓮花開。彼壽量者倍前二十。裂如大蓮花獄者。身裂越前如大蓮花開敷多葉。彼壽量者倍前二十。孤獨獄者。在贍部提曠野山間。一晝一夜受苦受樂。相雜受故。八熱地獄八寒地獄近邊孤獨。如是名為十八地獄。餓鬼者。王捨城下過五百由旬。有餓鬼城名曰黃白。亦云慘淡彼鬼王曰閻羅法王。共三十六眷屬等居。其類有四。一者外障。二者內障。三者飲食障。四者障飲食。一外障者。飲食音聲亦不得聞。二內障者。獲微飲食。口若針竅不能得入。設能入口。咽如馬尾無能得過。設若過咽。腹若山廓不能飽滿。雖滿腹中。脛如草莖無能舉動。受此大苦。三飲食障者。見飲食時。無量獄卒執諸器仗守禦無獲。四障飲食者。食飲食時由業所感。鐵丸銅汁瀉置口中。從下流出。如是四種皆是餓鬼。彼壽量者。人間一月為一晝夜。如是算數壽五百歲。即當人間一萬五千歲。或居人間寒林等處。食血肉等。皆餓鬼類。三傍生者。多居河海。亦如酒糟混漫而住。以大食小以小食大。互相驚怖。由海波濤住所不定。或處人天。彼壽量者。長如龍王壽半中劫。短如蚋等壽一剎那。身量無定。四人者。住四大洲八中洲等及諸小洲。彼壽量者。如贍部洲人。初成劫時其壽無量。次後漸減今六十歲。次後漸減至十歲間。復次漸增無有定量。北鳩婁人定壽千歲。東勝身人壽五百歲。西牛貨人壽二百五十歲。除北鳩婁餘有夭橫。彼等受用。北鳩婁洲食自然稻。衣服瓔珞出如意樹。餘三洲者食穀肉等。資寶受用。彼等身量。贍部提人肘量八肘。西牛貨人身十六肘。北鳩婁人三十二肘。人等面相亦如洲狀。其小洲人亦如大洲。身各減半。故如是說。五非天者。妙高水際下過一萬一千由旬。山曠廓間光明城內。阿修羅王。曰羅□羅(此雲攝腦)。眾眷屬居。又過一萬一千由旬。星鬘城內阿修羅王。名曰項鬘。眾眷屬居。又過一萬一千由旬。堅牢城內阿修羅王。名曰妙鎮。又曰大力。眾眷屬居。又過一萬一千由旬。甚深城內阿修羅王。名曰毘摩質多羅(此雲絲種種亦云紋身)。眾眷屬居。常共帝釋比對鬥諍。城曰具金。殿名奏樂。如意樹王名即怛缽栗。聚集之處名曰賢財。石名善賢苑名普喜妙喜最喜甚喜善。地亦名普喜妙喜最喜甚喜。臨戰所乘象名無能敵。遊戲所乘象名壘雪。馬曰峭脖。是等非天。共三十三天。諍須陀味及修羅女。為戰諍故。從山廓出。身服金銀琉璃玻璃珂等堅固鎧甲。手執劍槊標槍弓箭。領四部軍。彼阿修羅王。羅□羅。項鬘。妙鎮。毘摩質多羅等。或前三來或四皆來。是時帝釋五守護眾。一住戲海。願樂白法龍王等眾。與非天軍鬥戰令迴。龍若不勝去堅首所。共二守護復與修羅鬥戰。又若不勝去持鬘所。共三守護復與鬥戰。又若不勝去恆憍所。共四守護復與鬥戰。又若不勝去四王所。共五守護復與鬥戰。四大天王率四軍眾。服寶堅鎧執諸戈仗。鬥戰多分四天王勝。若不能卻。去忉利天前。白帝釋曰。我等守護不能迴彼阿修羅眾。王應卻敵。如是白已。天主帝釋乘善住象。告三十三天眾等曰。汝等應知。今修羅軍至妙高頂。當服堅鎧取所乘車與修羅戰。說是語已。彼諸天子。各服寶鎧執持戈仗。去眾車苑取所乘車。入粗惡苑轉身心惡。出善見城。共彼修羅相敵鬥戰。若修羅勝侵至城內。若天得勝逐修羅軍至第一海。鬥戰之時。天與非天斷其脛腰。彼等即死手足若斷。復生如本。若薄伽梵辟支佛。轉輪聖王住世間時。諸阿修羅不起諍心。設若相持諸天必勝。世間善增天眾亦勝。世不善增阿修羅勝。是故諸天護持善事。天者。欲界六天。色界十七。無色界四。欲界六天者。蘇迷盧山第一層級堅首眾居。第二層級持鬘眾居。第三層級恆憍眾居。持雙山上北方有城。名阿那迦縛帝。多聞天王藥叉眾居。如是東方城名賢上。有大天王名曰持國。乾闥眾居。西方有城名曰眾色。有大天王名曰廣目。龍神眾居。南方有城名曰增長。有大天王名曰增長。焰鬘眾居。餘四層級七金山等。日月星宿鐵圍輪山。贍部洲山多羅樹所。四王部眾亦住止住。鹹屬四王。是謂一部。彼壽量者。人五十歲為一晝夜。如是壽量經五百年。若其身量一俱盧捨四分之一。三十三天妙高頂上。天主帝釋住最勝處。共非天女。名曰妙安。同眾天女受諸欲樂。無有厭足。復有臨戰所乘象王。名曰善住。遊戲苑中。所乘象王。名曰藹羅筏拏(此雲持地子)。二象周圍各七由旬。各以八千小象眾居。又有馬王名迅疾風。與八千馬居。天主輔臣數三十三。是故名曰三十三天。諸天子等耽五欲樂。若放逸時有大天鼓。鼓聲出音警諸天曰。諸行無常。有漏皆苦。諸法無我。寂滅為樂。與修羅軍鬥戰之時。出除苦音警曰。天願得勝。願修羅敗。宮殿城池樹集石等。如前所辨。彼天壽量。人間百歲為一晝夜。如是算數壽一千歲。其天身量半踰闍那。焰摩天者。三十三天共非天諍。此離諍故名離諍天。彼天壽量。人二百歲為一晝夜。如是算數壽二千歲。其天身量二踰闍那。兜率陀天者。有慈氏尊。紹世出世法王之位。受大法樂。謂曰兜率。是俱樂義。人間四百年彼天一晝夜。壽四千歲。身量四踰闍那。化樂天者。自化受用謂曰化樂。人間八百年彼天一晝夜。壽八千歲。身量八踰闍那。他化自在天者。受用他化。謂曰他化自在。彼中天王威德自在。即是魔主。人間千六百年。彼天一晝夜。壽量萬六千歲。身量十六踰闍那。下從無間至他化自在天。謂之欲界。耽著欲樂所食段食。故如是說。色界一十七天者。四靜慮攝。初禪三天者。謂梵眾梵輔大梵。彼天壽量。梵眾半劫。梵輔一劫。大梵一劫半。彼天身量。次第半由旬。一由旬。一由旬半。二禪三天者。謂少光無量光極光。彼天壽量。少光二劫(以上四天四十中劫為一大劫以下諸天八十中劫為一大劫)。無量光四劫。極光八劫。彼天身量。少光二由旬。無量光四由旬。極光八由旬。三禪三天者。少善無量善廣善。彼天壽量。少善一十六劫。無量善三十二劫。廣善六十四劫。彼天身量。少善十六由旬。無量善三十二由旬。廣善六十四由旬。四禪八天者。無雲福生廣果。三是凡居。無煩無熱善現善見色究竟。五是聖居。名曰五淨居。彼天壽量。無雲百二十五劫。福生二百五十劫。廣果五百劫。無煩一千劫。無熱二千劫。善現四千劫。善見八千劫。色究竟一萬六千劫。彼天身量。無雲一百二十五由旬。福生二百五十由旬。廣果五百由旬。無煩一千由旬。無熱二千由旬。善現四千由旬善見八千由旬。色究竟一萬六千由旬。始從梵眾至色究竟。皆名色界。出離欲樂。非離色故。故名色界。無色界四天者。無有身色。亦無處所。從定分四。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彼天壽量。空無邊處二萬大劫壽量。識無邊處四萬大劫。無所有處六萬大劫。非想非非想處八萬大劫。彼等四處。謂無色界。非離定色。出離粗色。故無名色。彼等壽量。謂歲劫時。其量雲何。時最少者名為剎那。百二十剎那為一怛剎那。六十怛剎那為一羅婆。三十羅婆為一牟休多(此雲須臾)。三十牟休多為一晝夜。三十晝夜即為一月。十二箇月即是一年。劫有六種。一中劫(或名別劫)。二成劫。三住劫。四壞劫。五空劫。六大劫。一中劫者。或贍部人從無量歲。漸漸減至八萬歲時。即成劫攝。從八萬歲。減至十歲謂中劫初。復增八萬歲。減至十歲。為一轆轤。如是增減十八數者。為十八中劫。然後十歲至八萬歲。中劫後際前後中間。十八轆轤為二十中從。二成劫者。始從風輪至無間獄。生一有情器世界成經一中劫。如前已說。情世界者。此三千界。火壞後成。從極光天天人命終生大梵處。孤生疲倦嗚呼。若有同分生此界者。有何不可。發如是心。雖非念力。極光天人有命終者。即生彼處。先生之心而作是念。由我貪生故世咸稱人祖大梵。如次梵輔梵眾他化自在。乃至四王次第而生。北鳩婁洲。西牛貨洲。東勝身洲。南贍部洲。次第而生。時贍部洲人壽無量歲。飲食喜樂有色意成。身帶光明騰空自在。如色界天。有如是類。地味漸生其味甘美。色白如蜜其香馥郁。時有一人。稟性耽味。嗅香起愛。取[嚐-旨+甘]便食。亦告餘人。隨學取食。食段食故身光隱沒。由眾業感日月便出。照耀四洲。次地味隱復生地餅。其味甘美色紅如蜜。競耽食之。地餅復隱次林籐生。競耽食故林籐復隱。有非耕種自然稻生。眾共取食。此食粗故即餘滓穢。根道俱出。爾時諸人。隨食早晚。取香稻食。後時有人稟性懶惰。長取香稻。儲宿為食。餘亦隨學。香稻隱沒。隨共分田。慮防遠盡。於己分田生吝護心。於他分田有懷侵奪。故生爭競。是時眾人議一有德。封分田主。眾所許故。謂曰大三末多王(此雲眾所許)。王多有子。相續紹王。嫡子號曰光妙。彼子善帝。彼子最善。彼子靜齋。是等謂曰成劫五王。靜齋王子名曰頂生。彼子妙帝。彼子近妙。彼子具妙。彼子嚴妙。是等謂曰五轉輪王。嚴妙王子名曰捨帝。彼子捨雙。彼子捨固尼。彼子固室。彼子善見。彼子大善見。彼子除礙。彼子金色。彼子具分。彼子離惡。彼子妙高。彼子定行。彼子甚吼音。彼子大甚吼音。彼子能安。彼子方主。彼子賢塵。彼子能廣。彼子大天。此王種族五千相承。其最後子七千相承。曰阿思摩迦王。最後子八千相承。曰鳩婁王。其最後子曰具頭王。有九千王。其最後子名曰龍音。有一萬王。其最後子怛彌留怛一萬五千。其最後子名瞿曇氏。此即甘蔗裔。彼子相承。甘蔗王種一千一百數。其最後子甘蔗種王。名曰增長(即懿師摩王)。王有四子。一名面光二名象食。三名調伏象。四名嚴鐲。稱釋迦氏。嚴鐲有子名曰嚴鐲足。彼子致所。彼子牛居。彼子師子頰王。有四子。一名淨飯。二名白飯。三名斛飯。四名甘露飯。淨飯王子即婆伽梵。次名難陀。白飯王二子。一名帝沙調達。二名難提迦。斛飯王二子。一名阿尼婁馱。一名跋提梨迦。甘露飯王二子。一名阿難。一名提婆達多。婆伽梵子名羅□羅。釋迦種族至斯終矣。又別種王依法興教。如來滅度後二百年。中印土國有王。名曰無憂。法王於贍部提。王即多分中結集時。而為施主。興隆佛教後三百年。贍部西北方有王。名曰割尼屍割。三結集時。而為施主。廣興佛教。梵天竺國。迦濕彌羅國。勒國。龜茲(音丘慈)。捏巴辣國。震旦國。大理國。西夏國等。諸法王眾。各於本國興隆佛法。如來滅度後千餘年。西番國中初有王。曰呀乞□贊普。二十六代有王。名曰祫陀朵□思顏贊。是時佛教始至。後第五代有王。名曰雙贊思甘普時班彌達。名阿達陀。譯主名曰端美三波羅。翻譯教法。修建袷薩等處精舍。流傳教法。後第五代有王。名曰乞□雙提贊。是王召請善海大師。蓮華生上師。迦摩羅什。羅班彌達。眾成就人等。共毘盧遮那羅佉怛及康龍尊護等七人。翻譯教法。餘班彌達共諸譯主。廣翻教法。三種禁戒興流在國。後第三代有王。名曰乞□徠巴贍是王界廣。時有積那彌多。並濕連怛羅菩提。班彌達等。共思割幹吉祥。積酌羅龍幢等。已翻校勘。未翻而翻。廣興教法。西番王種。至今有在。班彌達等。翻譯譯主。善知識眾廣多有故。教法由興。北蒙古國。先福果熟生王。名曰成吉思(二合)。始成吉思。從比方王多音國。如鐵輪王。彼子名曰幹果戴時稱可罕。紹帝王位。疆界益前。有子名曰古偉。紹帝王位成吉思皇帝。次子名朵羅。朵羅長子。名曰蒙哥。亦紹王位。王弟名曰忽必烈。紹帝王位。降諸國土疆界豐廣歸佛教法依化民。佛教倍前光明熾盛。帝有三子。長曰真金豐足。如天法寶莊嚴。二曰厖各刺。三曰納麻賀。各具本德係嗣亦爾。茲是始從釋迦王種。至今王種。   彰所知論捲上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45 彰所知論   彰所知論卷下   元帝師癹合思巴造   宣授江淮福建等處釋教總統法性三藏弘教佛智大師沙羅巴譯   始帝王祖三末多王。是時田分互起侵盜。初發偷盜。被王推問言不曾偷。始起妄語。王法誅戮。即有殺害不善法生。爾時眾生造不善法。命終之後即生傍生。次生餓鬼。漸生地獄。次無間獄生一有情。時成劫終。如是有情行諸不善。壽量慚減受用乏少。閻浮提人壽八萬歲。無間地獄生一有情。是二同時。如是情世界成。十九中劫器世界成。即一中劫。如是成劫二十中劫。閻浮提人八萬歲時。始為住劫。住劫亦經二十中劫。至十歲時刀兵災起。唯七晝夜。疾疫災起七月。七日饑饉災起。七年七月七日多分死歿。餘者相睹起希見心。互相睦戀遠離殺害。漸生善故。壽量受用復增益盛至八萬歲。增上之時轉輪王出。依法化民。下減之時婆伽梵出。拔濟眾生。增減時間獨覺出世。令諸有情而作福田。住劫亦經二十中劫。始壞劫初情世界壞。無間獄中無有情生。先生業盡即生別趣。若有未盡生上地獄。或別世界地獄中生。無間獄空。如是向上地獄漸空。生餓鬼趣。如是餓鬼傍生趣空。人趣之中除鳩婁人。餘共欲天無師法然。獲初靜慮生初禪天。北鳩婁人生欲界天。獲初諍慮生初禪天。無師法然獲二靜慮。生二禪天。從無間獄至梵世空。如是亦經十九中劫。然後四洲有七日出。初不降雨。藥草叢林悉皆枯槁。二日出時溝池乾涸。三日出時。殑伽河等悉皆枯竭。四日出時無熱池竭。五日出時海水沒膝。六日出時大海亦竭。七日出時。彼器世界一聚火聳。從無間獄直至梵世。以火燒壞經一中劫。壞劫總經二十中劫。空劫亦爾。如是成住壞空即八十劫。總此八十名一大劫。為梵眾等壽量之數。   器世界壞有其三種。火水風。壞者亦如前說。如是七次後世界復成。又被水壞至二禪天。從極光天即生大雲。降注大雨。其器世界。如水化鹽銷鎔皆盡。彼水自竭。一水災次復七火災。度七火災還有一水。如是水災滿至七次。復七火災。後世界成。被風災壞。至三禪天。其風之力吹散妙高。何況其餘。第四禪天雖無外災。是等有情生與殿生。命盡殿隱。如是器情世界。並成壞等。鹹皆說已。   復次因果相續緣生法者。因緣相藉而生。故曰緣生。緣生有二。一外緣生二內緣生。外緣生者。成世界法。如種生芽。如前已說。內緣生者。如有無明即有行等。名順緣生。如無明滅即行等滅。名逆緣生。順緣生者有七。復次約位。約遠續。約連縛。約剎那。約三際。約二重因果。約三惑等。約位者。於宿生中諸煩惱分位中五蘊。即名無明。由無明勝故。如是說。已下皆以從勝為名。行等諸法各具五蘊。行者。宿世所造善不善業位間五蘊。識者。於母胎中正結生時。一剎那位所有五蘊。名色者。結生識後。六處生前其間五蘊。名者。受想行識四蘊名。名色者。處胎分位。羯邏藍(此雲和合亦云凝滑)頞部曇(此雲皰結)閉屍(此雲肉團)鍵南(此雲堅實)缽羅奢佉(此雲肢體筋力等生)等五名色。六處者。處母胎中。從眼等生至三和合。未了別境位間五蘊。觸者根境識三和合。未能了別苦樂之因。位間五蘊。受者。已了三受因差別相。嬰兒之時至未起婬位間五蘊。愛者。即年盛時能了婬慾。未廣追求位間五蘊。取者。為得種種上妙資具。周遍馳求位間五蘊。有者因馳求故積集。能牽。當來果業位間五蘊生者。由是業力從此捨命。正結當有位間五蘊。老死者。從當來生名色至受位間五蘊。一切有部說。約位緣生即是遠續。連縛亦爾。經部宗者。無約位說。約遠續者。謂無明與明相違。是心所法發行之因。行者。所發起業。福及非福不動等業。識者。由業引令識生。名色者。胎中五蘊。六處者。眼等根生。觸者。根境識三和合。了別是心所法。受者。由彼所生苦樂捨等。愛者。貪著樂境。取者。尋求彼境。有者。由彼發起成當生業。生者。由業相續結。生老死者。令生彼生究竟轉死。連縛亦爾。   約剎那者。謂由一剎那。十二有支緣生具足。由貪行殺癡謂無明。斷命即行。於諸境事了別名識。五蘊同俱總稱名色。住名色根。說名六處。根境識三和合有觸。因觸為受。貪即是愛。與此相應諸纏名取。所起身語二業名有。如是諸法集起名生。熟變名老。滅壞名死。   約三際者。謂無明與行屬過去攝。名曰因支。識等五支屬現在攝。名曰果支。愛取有三屬現在攝。名曰未來因支。生老死二支屬未來攝。名曰果支。過去二支。現在八支。未來二支。故十二支。   約兩重因果者有二。一前際。二後際。前際者。謂無明是惑。行即是業。彼二因支。由彼所生識等五支。即是果支。一重因果。現在愛取二支是惑。有即是業。三當來因。由彼所生。當生老死。即是果支。一重因果。如是十二有支。兩重因果。   約三惑者。謂無明愛取三即是惑。行有二即是業。謂之集諦。識等七支即是苦。謂之苦諦。是順緣生。逆緣生者。無明滅即行滅。無明滅則了無我智。即是道諦。若無明滅生因行滅。引業滅故識等五支滅。由是滅故。起發後業愛取等滅。由是滅故。生老死等皆悉亦滅。即是滅諦。說四諦已。器情緣生及四諦等。皆五法攝。一色法。二心法。三心所法。四不相應法。五無為法。一色法者。即是色蘊。五根五境無表色等十一法。言五根者。謂眼根極微如香荾華。在眼星上傍布而住。耳根極微。如捲樺皮居耳穴內。鼻根極微如雙爪甲。居鼻頞內。舌根極微形如半月。布在舌上。身根極微亦如身量。從頂至足遍在身根。根是塵故不能緣境。言五境者。色謂眼緣之境。有其二種。一顯色。二形色。顯色者。有其四種。青黃赤白。形色者。有十六種。長短方圓高下正不正。光影明暗雲煙塵霧等。二十數聲。謂耳緣之境。有其二種。一有執因如語等。二無執因如鼓聲等。有記無記各二為四。此復可意及不可意。差別成六。香謂鼻緣之境。有其四種。一好香。二惡香。等不等故。差別成四。味謂舌緣之境。有其六種。甘酸苦辛鹹淡。觸謂身緣之境。因觸四大果觸。滑澀重輕冷熱飢渴等。言無表色者。謂律儀不律儀俱相違色。此是色蘊。二心法者有六。謂眼耳鼻舌身意識。六即是識蘊。三心所有法者。有四十六。一大地法者。有十種。受謂領納。想謂令心執境。思謂令心運動。作意謂令心緣境。勝解謂令心於境印可即是令心於所緣境無怯弱義。欲謂希求。觸謂和合了境。慧謂揀擇。念謂令心於境明記不忘。定謂令心專注一境。如是十種遍一切心。名大地法。二大善地法者有十。信謂令心於境澄淨。不放逸謂恆習善法守護心性。輕安謂心堪任性。捨謂令心平等。慚謂於諸功德及有德者。恭敬而住。愧謂於罪見怖。無貪謂不著有漏。無瞋謂於諸有情不樂損害。不害謂憐愍有情令無損惱。懃謂於善令心勇悍。如是十種遍諸善心。名大善地法。三大煩惱地法者。有六種。癡謂愚癡即是無明。無智無顯。逸謂放逸不修諸善。怠謂懈怠心不勇悍。不信謂心不澄淨。惛沈謂身心相續無堪任性。是昧重義。掉舉謂心不寂靜。如是六種遍煩惱心。名大煩惱地法。四大不善地法者。有二種。一者無慚。謂於諸功德及有德者。令心不敬。二者無愧。謂於諸罪中不見怖畏。如是二種遍不善心。名大不善地法。五小煩惱地法者。有十種。忿謂令心憤發。恨謂於忿所緣事中。數數尋思結怨不捨。諂謂心曲。誑謂惑化。嫉謂不忍他德。惱謂堅執諸罪。由此不受如理諫誨。覆謂隱藏自罪。慳謂於己法財令心吝惜。憍謂染著自身所有色力種族等事。令心傲逸。害謂於他能作逼迫。如是十種唯修所斷。遍意識地。名小煩惱地法。六不定法者。有八種。尋謂令心於境粗轉為相。伺謂令心於境細轉為相。惡作謂惡所作業是追悔義。睡眠謂不能任持身心相續。令心昧略。瞋謂令心於有情等樂為損害。貪謂愛著有漏。慢謂令心恃舉。疑謂令心猶豫。如是八種於前諸地無有定故。名曰不定。對法集論並五蘊論。說十一善。內了知四諦名曰無癡。隨煩惱中執不淨為淨。染污作意勝解。名非理作意。邪勝解根本煩惱內。於諸諦理顛倒推度。染污慧分。名不正知。隨煩惱內。於諸所緣不能明記染污念分。名曰失念。於諸所緣令心流蕩。染污定分名曰散亂。對法藏論無如是說。以上心所。除受想二皆行蘊攝。心所法竟。不相應行者。有十四種。謂有情相續。律儀相應。有別物曰得。與彼律儀不相應。有別物曰不得。諸有情類同作事業。曰眾同分。若生無想有情天中。有法能令心心所滅。是實有物名曰無想果。復有別法能令心心所滅。名曰無想定。無想者定名。或定無想名無想定。如下所說。聖者相續想受等滅。是實有物名滅盡定。有情始生住未死間。名曰命根。先無今有曰生。令暫時住曰住。轉變曰老。變壞曰無常。即有為四相。能詮自體謂曰名身。詮義究竟謂曰句身。是二所衣謂曰文身等十四法又義攝內破和合眾。曰不和合。所造業果於自成熟。猶如負債終不唐捐。物等亦繫。不相應行。一切有部。色心所三有別物。經部師說。是彼三法假說分位。除彼受想。四十有六。心所有法。及不相應。名曰行蘊。無為法者至下當知。如是色法即名十界。除無表色。是眼等十。心法七界。謂六識及意根界。若說處時。是彼七法。一意處攝。心所有法不相應法。無為法無表色等。總名法界。亦名法處。如是所說。所知五法五蘊。並十二處。及十八界。   道法品第三   復次道者。謂彼少欲知足。具種性者。身心遠離種種群雜。住近事戒等。應當勤聞。若廣聞已。思所聞義。思已應修。謂當修止觀。多貪修不淨觀。多瞋修慈悲觀。多癡修分別緣生觀。多我修分別界觀。多散亂修數息觀。止觀成已。修勝解故。如法瞭解內外身。名身念住。如法瞭解苦樂捨等。名受念住。如法瞭解六識心法。名心念住。如法瞭解想行無為。名法念住。修此四法。是智資糧。道集資糧已。   修加行道。煖位之中。已生惡令斷。未生惡令不生。已生善令增長。未生善令生。如是四法名四正勤(文雲正斷)。頂位之中。欲善法定。勤樂善定作意善心定。揀擇善定。如是名四神足。忍位之中行世正見。澄淨名信。樂修善法。曰進明記不忘曰念。專注一境曰定。知取捨法曰慧。修此五法能生善法。故曰五根。世第一位中修信進念定慧等五。能破相違故曰五力。此是加行道。見道位中了知四諦。名曰正見。正語發起。名正思惟。如法正說。名曰正語。捨不善業。名曰正業。棄捨邪命。名曰正命。希求善法。名正精進。明記不忘。名曰正念。專注一境。名曰正定。如是八法。名八聖道支。此是見道。見道所斷分別煩惱。及得相等。謂欲界苦諦貪瞋慢無明疑。有身見邊執見。戒禁取見見取邪見。集滅二諦各除三見。七七十四道諦所斷。除上二見。欲界四諦共三十二。色界四諦各各除瞋。共二十八。無色亦然。如是三界。見道所斷八十有八。   修道位中明記善法名念覺支。揀擇取捨名慧覺支。希求精進名勤覺支。證無漏喜名喜覺支。身心任性名輕安覺支不為世法所牽。無著無礙名捨覺支。令心住境名定覺支。修此七支名曰修道。修道所斷俱生煩惱。得相無記有漏善等。欲界之中貪瞋癡無明四。各具九品共三十六。色界之中第一靜慮除瞋。餘三各各九品成二十七。如是二三四靜慮亦爾。色界總有一百八數。無色界亦然。如是三界修道所斷。總有一百五十二數。   次證十無學法者。謂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進。正念。正定。正解脫。正解脫知見。是無學道。   果法品第四   復次果者。如上所說三十七品菩提分法。為自解脫輪迴發心。利根極速。三生證阿羅漢。一生修順解脫分善。名資糧道。二生修順抉擇分善。名加行道。三生亦如沙門證第四果。鈍根懶惰。即不定故。如沙門者。向預流等。四者名果。向預流者。加行道前情器所攝。皆苦自性即是苦諦。復次彼因業及煩惱。是名集諦。令彼解脫。即是滅諦。復次彼因。即是道諦。修習純熟。由彼次第證見道時。初觀苦諦。四法性者。轉變名無常。三苦名苦。實有與我非一蘊故名空。實有與我別故名無我。現證四智。次觀集諦。四法性者。如種苦理故因。等現苦理故集。相續苦理故生。隨順苦理故緣。現證四智。次觀滅諦。四法性者。苦因滅故滅。苦果息故靜。超有漏故妙。脫輪迴離。現證四智。次觀道諦。四法性者。通行義故道。契正理故如。修無念智故行。現證三智。此十五者名初果向。第十六者。以彼道諦永超諸有故出。現證一智。此等十六。是住初果。已證四諦。十六行相修習純熟。欲界修道所斷九品煩惱之中斷前五品。即一來向。斷第六品即一來果。彼一來者。復來欲界受一生故下三品者。欲界之中一生斷故。現證行相修習純熟。斷七八品名不還向。斷第九品名不還果。彼不還者。斷盡欲界一切煩惱。必不還來欲界生故。現證上界諸地行相。修習純熟。四靜慮四無色。各九煩惱斷。初靜慮一品為始。至斷有頂八品為終。名阿羅漢向。斷第九品名阿羅漢果。彼阿羅漢者。三界煩惱斷盡無餘。名阿羅漢。經雲。乾慧地等八者。聲聞資糧道。即乾慧地。欲愛枯乾根境不偶。是所修善名乾慧地。種性地者。即加行道。必不成佛。定成聲聞獨覺種性。名種性地。八人地者。是初果向。至阿羅漢果。名八人地。具見地者。是住初果。四諦行相現證見故。名具見地。薄地者。是一來果。欲界煩惱多分斷故。名曰薄地離欲地者。是不還果。離欲界中貪慾等故。名離欲地。已辦地者即阿羅漢。苦已知。集已斷。滅已證。道已修名已辦地。聲聞地者。即不來不還阿羅漢。三名聲聞地。辟支佛地者如上所說三十七品菩提分法。唯自一人欲證菩提。如是發心修百大劫。以最後身生無佛世。不假師教成證獨覺。此有二種。一麟角。二部行。麟角喻者。唯一而居具聖德行。部行類者。與眾群居。   究竟正覺者。如上所說三十七品菩提分法。為諸有情而成佛故。發起大悲勝菩提心。奉侍諸佛悉令歡喜。利益他故行六度行。三無數劫究竟成佛者。釋迦如來昔為陶師。名曰大光明。於大釋迦如來之處。始初發心。至初無數劫。奉侍七萬五千佛。其最後佛名曰寶髻。第二無數劫。奉侍七萬六千佛。其最後佛名曰然燈。第三無數劫。奉侍七萬七千佛。其最後佛名曰勝觀。其六度者。以大悲心於諸有情所有資具悉皆惠施。為普度太子時。施波羅蜜究竟圓滿。未離貪慾。被析肢體心無少恚。為忍辱仙時。忍戒二行究竟圓滿。為婆羅門子時。視底沙佛住火界定。忘下一足經七晝夜。旋繞讚曰。  天地此界多聞室  逝宮天處十方無  丈夫牛王大沙門  尋地山林遍無等   如是讚已便超九劫。進波羅蜜究竟圓滿。處圓滿處金剛座。初夜分時降諸群魔。後夜分時金剛喻定。定慧二行究竟圓滿。如是處金剛座降魔之前。三無數劫修福智足。奉侍諸佛。六度雖圓即異生身。坐金剛座。證見修道。成等正覺。聲聞乘中。因時不說了知諸法無我空悲施行三輪體空十地行相。果時不說報身及四智等。   正覺法者。六種所攝。謂身智斷。利他大悲德具足等。身者有二。一者色身。二者法身。色身者。具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即自性身。度乾闥婆及苾陵伽故。示現乾闥婆王及轉輪聖王。即化身。然諸佛等種性身量。壽命國土及根機等。有種種異。二法身者。有十無學法。諸佛等同。   智者有二。一者遍智。二者正智。遍智者。謂了蘊界處因果體性。故曰遍智。二正智者。謂知四諦中無常等法。故曰正智。   斷者有二。一斷煩惱障。二斷所知障。斷煩惱障者。謂對治貪等根本煩惱。及隨煩惱令斷滅故。二斷所知障。謂對治能障境時。自性無知之法。令斷滅故。   利他者有二。一者於諸有情安置解脫。棄捨相違令住於道。二者於諸有情安置善趣。棄捨於惡令住於善。大悲及德。次下當說。   諸聖者等言功德者。有十一種。謂無諍願智。四無礙解。六通。四靜慮。四無色。四無量。八解脫。十遍處。八勝處。三等持等。   無諍者。謂依第四靜慮心。願諸有情勿緣己身生諸煩惱。思惟等持。故名無諍。   願智者。謂依第四靜慮心。以願為先。引如智起如願了知。故名願智。   四無礙解者。一法無礙解。知諸法名故。二義無礙解。正知義故。三詞無礙解。正知言辭故。四辯才無礙解。正知正理故。名四無礙解。   六通者。一神境通。遊行石壁等無礙故。天耳通。若近若遠諸異音聲。皆了知故。三天眼通。能隨所應取被障隔極細遠等諸方色故。四他心通。能知他心有無慾故。五宿住通。知自及他宿世事故。六漏盡通。知世出世一切道故。前五有漏依第四靜慮。第六無漏依第九故。   四靜慮者。初靜慮具有五支。一尋。二伺。三喜。四樂。五等持。二諍慮中具有四支。一內等淨。二喜。三樂。四等持。三靜慮中具有五支。一行捨。二正念。三正惠。四受樂。五等持。四靜慮中具有四支。一行捨清淨。二念清淨。三非苦樂受。四等持。   四無色者。修加行時。思無邊空及無邊識無所有故。以正定時除色依餘四蘊。第四名者由想昧劣。謂無明勝。得非想名。有昧劣想。名非非想。如是次第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名四無色。若加滅盡定。亦名九次第定。   四無量者。謂慈悲喜捨。四中初二無瞋為體。喜即喜受。捨即無貪。所緣境者。欲界有情所有瞋害。及有欣慰欲貪瞋等。如次對治。   八解脫者。依初二靜慮。一內有色想觀諸外色解脫。不淨想轉作青淤想。以色觀色。二內無色想觀諸外色解脫。內無色觀。三依後靜慮淨解脫。身所證具足住。觀一切色作淨光鮮。如是三種。及四無色定為次四解脫。滅受想定為第八解脫。依有頂心。諸聖者等厭粗受想。以寂靜定滅心心所名滅盡定。   十遍處者。謂周遍觀察地水火風青黃赤白。及空與識二無邊處。依第四靜慮。緣欲可見色。於地等處周遍觀察。無有間隙。十中前八無貪為體。後二如次空識無色。為其自性。   八勝處者。一內有色想觀外色少。二內有色想觀外色多。三內無色想觀外色少。四內無色想觀外色多。內無色想觀外色。青黃赤白為四。足前成八八中初二如初解脫。次二如次解脫。後四如第三解脫。若爾八勝處與三解脫何殊。答前修解脫唯能棄背。此修勝處能制所緣。隨所樂欲而終不起。修解脫等。一為諸惑。已斷更遠。二為於定。得勝自在故。能引起無諍等德及勝神通。由此便能轉變諸事。起留捨等種種作因故。   三三摩地者。謂空無相無願。空三摩地者。謂空非我二種行相。相應等持。無相三摩地者。謂緣滅諦四種行相。相應等持。涅槃無相離十相故。名曰無相。能緣彼定。得無相名。無願三摩地者。謂緣餘諦十種行相。相應等持。非常苦因可厭患故。道如船筏。必應捨故。能緣彼定得無願名。皆為超過。現所對故。此等功德。俱解脫。阿羅漢辟支佛如來共故。名共功德。慧解脫者。無三等持及四無量故。   如來不共功德者。有十八種。謂十力四無所畏。三念住。及一大悲。   十力者。一處非處智力。二諸業異熟智力。三靜慮解脫等持等至智力。四根上下智力。五種種勝解智力。六種種界智力。七遍趣行智力。八宿住隨念智力。九生死智力。十漏盡智力。   四無所畏者。一正等覺無畏。二漏盡無畏。三說障無畏。四說道無畏。由有智力於他不懼。故名無畏。   言三念住者謂如來說法。諸弟子等。一向恭敬能正受行。如來緣之不生歡喜。捨而安住正念正知。是謂如來第一念住。諸弟子眾惟不恭敬不正受行。如來緣之不生憂慼。捨而安住正念正知。是謂如來第二念住。諸弟子眾。一類恭敬能正受行。一類不敬不正受行。如來緣之不生歡慼。捨而安住正念正知。是謂如來第三念住。此三皆用念慧為體。故名念住。   大悲者。於諸世間晝夜六時。觀察世間孰苦孰樂。孰應調伏。隨應利樂。故名大悲。大乘所說。如來十八不共法。三不護等。彼聲聞乘未曾聞故。   無為法品第五   復次無為法者。有其三種。一虛空。二擇滅。三非擇滅。謂虛空無為者。虛空但有無還為性。由無障礙遍一切處。名虛空無為色於中行。其餘所有門窗竅隙。所有明暗等空及阿伽色等。皆非無為。二擇滅無為者。謂無漏智斷諸障染。見修二道所顯真理。名擇滅無為。三非擇滅無為者。謂能永礙未來法生。得滅異前名非擇滅得不因擇但由闕緣。名非擇滅。此三無為。一切有部許有實物。經部師說無有造作。問真如豈非無為耶。答彼即無我。以聲聞乘不說法無我故。人無我者。即無常等十六行相。三諦行相。即是有為。滅諦行相惟擇滅法。非餘法故。如是器精。道果無為。所知五者。總攝一切所知法故。情器之法即是苦諦。成彼之因。即是集諦。道果二法。即是道諦。擇滅無為。即是滅諦。虛空非擇二種無為。三種非四諦攝。苦集二諦有漏法故。道滅二諦無漏法故。如是所說。世出世間。有為無為。所知法已。  種相富具足  叡智皇太子  數數求請故  慧幢吉祥賢  念住日藏論  起世對法等  依彼造此論  有情所知論  機宜有無邊  纂略列為五  謂器情道果  並無為法等  故今明開示  冏冏曉解者  惟茲彰所知  解已復示他  此論文句等  乖義懈怠過  智者並啟請  惟願垂忍納  所生諸善根  周遍虛空界  我共諸眾生  願證無上果   彰所知論者。為菩薩真金皇太子求請故。法王上師薩思迦大班彌達足塵頂授比丘癹思巴慧幢吉祥賢。時壬寅仲秋下旬有三鬼宿直日。於大吉祥薩思迦法席集竟。持經律論妙音並智。師子筆授。   彰所知論卷下   大經雲。森羅及萬像。一法之所印。重重交光。歷歷齊現。非法界之現量歟。彰所知論者。迺先皇裕宗皇帝。聖明觀照。神智叡鑒。愍邪見之衒惑。傷正塗之壅底。勸請帝師法王。利樂有情故。闡揚至覺真理。原始要終。修習次第之大旨也。弘而密。奧而典。古錦鈍金。隨器受用。義攝為五。至當歸一。所言情器世界者。非若夫群盲摸象之異執。或言一氣。或曰自然。直指心造。詳明劫初。羅籠八極之外。剖析鄰虛之內。如像臨鏡。如指在掌。言道法者。以少欲知足。聞思修慧三十七菩提分為其因。言果法者。以資糧加行見道修習無學為。其果。言無為者。四聖諦中之滅諦理也。由其五法總攝一切所知法故。故曰彰所知論。真智靈知。豈見聞覺知之謂乎。深入緣起。窮法實相。蓋依念處日藏起世對法相應之義。而錯綜其宏綱也。然則他化天王通力。觀世界微塵數之雨滴。猶目睹所受用物。聲聞起神用。觀三千大千世界如掌中菴摩羅果。況正遍知之妙用。其孰能語於此。盛矣優曇瑞世。天開玉曆之期。像教中興。時際金輪之治。欽惟聖制雲。皇天之下。一人之上。西天佛子。大元帝師。璽篆賜玉。寵渥彌隆。其尊師重道。為萬世帝王之彝典也。行宣政院同知廉公。正奉夙承授記。深樂佛乘。一日以江浙總統沙羅巴大師所譯彰所知論。傳之前松江府僧錄管主八大師。師續雕大藏聖教。偶其時忻獲至寶。鋟梓隨函。屬余序其後。辭不獲免。輒述教起之由致。至於發揚聖教之粹美。則備於公之本序雲。時大德丙午十月既望。江西前吉州路官講報恩寺。講經釋克已序。   (A) Namastraiyabdhik□n□□ tath□gat□n□□ savartr□pratihat□v□ptidharmat□balin□□, o□ asama-     sama samantato 'nantan□v□pti□□sani, hara smara smara□a vigatar□gabuddhadhaumate, sara     sara samabal□, hasa hasa, traya, traya, gagana mah□calarak□a□a, jvala jvalana s□gare sv□h□.   (B) Namastraiyabhik□n□□ tath□gat□n□□ sarvavajradhar□□□□ ca□□□la ca□□□la, cala cala, vajra     vajra, □□ntana □□ntana, phalana phalana, cara cara, m□ra□a m□ra□a, vajrad□laka□a, lalita□i-     khara samantavajri□i, jvala jvala, namo□tr te agrogra□□s□n□n□□ ra□a ra□a ha□ phula     sph□□a vajrottame sv□h□.   (C) Nama□ samantavajr□□a□ tr□□a, amogha ca□□amah□ro□a□a sph□□aya h□□, bhr□maya bhr□-     maya h□□, tr□□a h□□, ma□, bala□ dade tejom□lini sv□h□.   (D) Tadyath□, ilimitte tilimitte, ilitilimitte, dumbe, du□se, du□s□l□ye, dumb□l□ye, takke tark-     kara□e, marmme, marmara□e, ka□m□re, ka□m□ramukte, aghane, aghanaghane, ilimil□ye, ak-     h□pye, ap□pye □vete, □vetatu□□e, an□nurak□e sv□h□.   (E) Tadyath□, ill□, cill□, cakko, bakko, ko□□ ko□oti, nikuru□□ nikuru□eti, po□□ po□eti, mo□□,     mo□eti, puru□□ puru□eti, pha□arahe phu□a□a□□a rahe, n□ga rahe, n□ga□a□a□□a rahe, sarpa     rahe, sarpa□a□a□□arahe, chala vi□a□□te, □□tacatt□le, halale, halale, ta□□i, ta□a ta□a,     t□□i t□□i, mala mala, sphu□a sphu□a, phu□u sv□h□.     Iti hi bhik□avo j□□guly□□ vidy□y□□ ud□h□t□y□□ sarvabh□tasam□gate sarva□ tath□vita-     th□nanyath□bh□ta□ satyamavipar□tamaviparyasta□, ida□ vi□amavisa□ bhavatu, d□t□ra□     gacchatu, da□□□r□ra□ gacchatu, agni□ gacchatu jala□ gacchatu, sthala□ gacchatu, stambh-     a□ gacchatu, ku□yam gacchatu, bh□mi□ samkr□matu, □□ntim gacchatu sv□h□.   (F) Tadyath□, par□kramasi, udayamasi, vairamasi, arkamasi, markamasi, vanamasi, antarddh□-     namasi, pathe me rak□a, utpathe me rak□a janato me rak□a, cairato me rak□a, r□jato me     rak□a, si□hato me rak□a vy□ghrato me rak□a, n□gato me rak□a, sarpato me rak□a, sarvato     me rak□a, rak□a rak□a, m□□ sarvasattv□□□ca sarvabhayebhya□ sarvop□ye sarvop□ye sopasargebhya□     sv□h□. U□va□ili u□va□ili sarvadu□□□n□□ granthi□ vand□mi sv□h□.     Namo ratnatray□ya, namo m□r□cyai devat□yai, m□r□cy□ devat□y□ h□dayam□vartayi□y□mi.     Tadyath□ batt□li, bad□li, bad□li, bar□li, var□hamukhi, sarvadu□□□n□□ niv□raya, bandha     mukha□ sv□h□.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46 成實論   No. 1646   成實論卷第一   訶梨跋摩造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   發聚中佛寶論初具足品第一  前禮所應禮  自然正智者  一切智應供  大師利世間  亦禮真淨法  及聖弟子眾  今欲解佛語  饒益於世間  論應修多羅  不違實法相  亦入善寂中  是名正智論  譬如天日月  其性本明淨  煙雲塵霧等  五翳則不見  邪論覆正經  其義不明照  正義不明故  邪智門則開  罪負惡名聞  心悔疲倦等  此衰惱亂心  皆由邪智起  若人欲除此  罪負等衰惱  為求正論故  當近深智者  親近深智者  是正論根本  因此正論故  能生福勝等  雖有利智人  誦百千邪論  於眾不能得  辯才名聞利  知佛法第一  說亦得樂果  欲令法久住  不為名聞故  廣習諸異論  遍知智者意  欲造斯實論  唯一切智知  諸比丘異論  種種佛皆聽  故我欲正論  三藏中實義   於是說論。問曰。我今知汝說成實論。汝先言前禮所應禮。所謂為佛。何故名佛。成何功德故應禮耶。答曰。佛名自然人以一切種智知一切法自相差別。離一切不善集一切善。常求利益一切眾生。故名為佛。教化所說是名為法。行此法者名之為僧。如是三寶應禮因緣。我今當說。佛五品具足故。為世間天人所敬。問曰。諸餘聖人。亦復有此五品功德。與佛何異。答曰。佛五品法具足清淨。所以者何。身等諸業無錯謬故。戒品具足。又佛尚不誤毀禁戒。況當故犯。又久集慈悲噁心不發。如經中說。佛語阿難。若人從生習慈。能起惡不。不也世尊。佛久集善性。不為自守怖畏名聞而持禁戒。又於無量佛所久修戒行。拔三毒根永無餘習。以是等緣戒品具足。定品具足者。佛依此定得一切智。以此故知定品具足。如酥油多燈炷大故光明亦大。又佛定堅固如漆漆木。餘人禪定如華上水。不得久住。又佛禪定於無量劫次第漸成。故能具足。又如來定不待眾緣。若人若處若說法等。餘人不爾。又如來定常深修習。如人自字恆憶不忘。佛入禪定不加心力。又譬如人自於住處乃自語言。安隱無難。佛處定中亦復如是。故言如來常在三昧。又壞禪定大喜等法。佛悉善斷。又定果報。得自在神通最勝第一。以如意通於一念頃能過十方無量世界。一切所為隨意即辦。於諸變化自在無礙。心能普週一切諸法。其餘眾生莫能及者。又佛成就聖自在法。於可樂中生不樂想。於不樂中能生樂想。於樂不樂能生捨想。問曰。於不樂中可生捨想。雲何於中能生樂想。答曰。善修心故。於惡口等不樂法中不以為礙。於餘神通天眼天耳知他心智宿命通中。亦無所礙。以定力故神通無礙。於諸禪定通達明瞭。其餘眾生不聞其名。唯有如來出入無礙。又佛禪定名之為力。如十力中說。餘人無有。是故如來定品具足。慧品具足者。有二種無明。一障禪定。二起煩惱。如來悉斷斷相違故。慧品具足。又得自然法。不從他聞。巧於言辭。善知義趣。辯才無竭。智慧無盡。又餘眾生於諸技術不能具足。唯佛盡知無有減少。是故如來慧品具足。又佛所說法。善於義趣。餘小智人有所言說。不能無過。唯有如來所言無失。故知如來慧品具足。又無量功德。成此智慧故能具足。又說微妙法。無有錯謬。如不淨觀破婬欲等。又智慧勝故威儀亦勝。以是等緣慧品具足。解脫品具足者。於二無明心俱解脫。無有餘習永不退轉。如是等名解脫具足。解脫知見具足者。能於一切斷結道中。唸唸悉知。如人伐木。手執斤斧。邊有智者。知柯微盡。佛亦如是。於斷結智唸唸所盡悉分別知。又知眾生深心所念。如應說法令得解脫。是故能於眾生一切解脫道中。知見具足。又佛世尊知時說法。如□扶盧梵志等也。又如來善知諸法差別。應為是人說如是法。如佛語阿難。應為車匿說離有無經。是故如來善知解脫。又善方便斷眾生垢。如為難陀以欲斷欲。又先知眾生信等根熟。然後說法。如羅□羅。又有眾生為業報障不得解脫。佛能令盡。然後說法。又有眾生待時漏盡。如夫婦經說。又有眾生待人漏盡。如舍利弗待阿說嗜。又有眾生待處漏盡。如弗迦沙王。又有眾生待伴漏盡。如放牛難陀待阿由陀村人等。又有眾生。待佛真身。又待化身。而得漏盡。佛悉別知而為說法。令得解脫。又佛種種說妙法故。能破一切障。解脫法故。名解脫知見具足。又佛說法。善於義趣。不說非義無果報事。又佛漸次說解脫道。猶如算數。見故易解。又佛知眾生宿植善根。次第說法。又佛現得解脫。而為人說不從他聞。又佛法具足多諸技能。如以眾藥具足療病。佛法亦爾。以眾治門。除一切煩惱。如九想等大小諸結不能反害。故能具足破諸煩惱。又無上方便濟度眾生。或以軟語。或以苦言。或復兼以軟言苦言。是為如來解脫知見具足。   十力品第二   復次佛十力成就故智慧具足。以往反因緣故說十力。初處非處力。是因果中決定智也。知從是因生如是果不生是果。如行不善必得苦報。不生樂報。是處名有是事。非處名無是事。是初力者。諸力之本。問曰。世間亦知因果是處非處。如從麥生麥不生稻等。答曰。處非處力。知業等法故。名此力甚深第一。諸天世人所不能及。又了知生法因次第緣增上。是故此力名為微妙。謂知去來現在諸業及諸受法。知處知事。知因知報。是故此智名之為力。以知三世處事因報。故名甚深。所以者何。或謂過去未來無法故。佛於此說言有力。又法在過去未來世中。雖無現相。佛亦現知。   復次業有二種。若善不善。或有善業而現受苦。如以持戒而受諸惱。或有罪業今現受樂。如為破戒而得自在。或有生疑謂未來世亦如現在。是故如來次業說受。受法四種。有現苦後樂。現樂後苦。有現樂後樂。現苦後苦。佛悉了知處事因報。處名受者。事名施物。因名施心。如經中說。先心歡喜。施時心淨。施已無悔。是業得果。名之為報。唯佛能知是業多少。若定不定。現報生報及後報等。悉知無餘。故名為力。佛於諸禪解脫三昧三摩跋提。知垢知住知增知淨。於此義中禪名四禪四無色定。即是色界無色界業。解脫者謂八解脫。能儘是業。是禪無色定及八解脫名為三昧。得是三昧用現在前名三摩跋提。三摩跋提分別四種。隨垢隨住隨增隨淨。知垢者隨垢定。知住者隨住定。知增者隨增定。知淨者隨達定。隨達定者。煖頂忍等四法是。佛於此等悉知無餘。故名為力。佛了知眾生諸根利鈍。信等根勝故名為利。如諸佛等。鈍名不及。如蛇奴等。無有中根。以不定故。利根有邊如諸佛。鈍亦有邊如蛇奴。中無邊故不說中根。   復次有二種道。信行法行。復有二道。難道易道。異此二道故名為中。觀人利鈍。是故為中。又隨所樂故。根有差別。樂信根故名為信。多有智慧人。諸根皆勝。以所樂故。名和伽利。信根為勝。如是諸根悉知無餘。故名為力。佛知眾生各有所樂。樂名為欲。如人樂酢則欲於酢。佛隨所樂。各各別知。謂是眾生樂於五欲。或樂修道。如是知已。隨宜說法故。能廣度一切眾生。佛知世間無量種性。眾生久習所樂則成其性。如調達等。世世謗佛。噁心轉深。便名為性。善性亦然。或有眾生。從性起欲。或緣現起。如來善知所樂及性。故名為力。佛知一切所至處道。知行是道生地獄中乃至生天。知行是道得至涅槃。是業皆從根欲性生。有漏業故生五道中。無漏業故得至涅槃。先但說道。今說道果。又先總相說。今分別說。有如是業趣於地獄。有如是業能到涅槃。趣地獄者亦有差別。是業當墮活地獄中。是業當墮黑繩地獄。是故佛於第七力中知細微業。餘人若知不能分別。故名為力。佛如是知過去業果。名宿命智力。又佛應知眾生先所行道。知已說法故。於宿命說有智力。又佛念過去一切生處。若在色處若無色處。自知己身。亦知眾生。故名為力。佛天眼智。見未來世三有相續。知三種業。四種受法。亦為記說。了知無礙。故名為力。以漏盡力知不相續。眾生命終。或有相續。或不相續。是力皆為一切眾生至處道力。總說涅槃道。今此力中。廣分別說佛因垢淨故有十力。得九力故。則智成就。得第十力故則斷成就。智斷具足。故名世尊。天人所敬。   四無畏品第三   又佛成就四無所畏。是故應禮。四無畏者。如來得一切智一切漏盡。能說障道及盡苦道。此四法中。若有人來。如法難問。我無所畏。初無畏者是一切智。亦是九力。第二名斷。即第十力。智斷具足故。如來自己功德具足。後二無畏。令他具足。佛說障礙是實障法。所謂不善或善有漏。障解脫故名障礙法。為離障礙故說出道。問曰。如汝此中所說諸力即是無畏。今力與無畏有何差別。答曰。智名為力。以此力故有所堪受。是名無畏。有愚癡人無慚愧故多所堪受。如來堪受從智慧生。又以智故不畏他人。故名無畏。所以者何。或雖有智猶怯弱故。又智名為力。能說是智名無所畏。所以者何。有人雖知不善說故。又能勝他人名為無畏。所以者何。有人雖知不勝他故。又智無盡故名為力。辯才無盡故名無畏。復次說有義趣故名為力。所說自在名曰無畏。又因名為力。果名無畏。以從智中生無畏故。又人從生怯弱後得少智。便能無畏。何況世尊。從久遠來。其心廣大。又得一切智。而當有畏。   復次有人。不能勝他故有所畏。無有一人佛不勝者。故無所畏。又有論者。善於言辭。亦善義趣。則無所畏。佛即是也。得一切智故善於義趣。得無礙辯故善言辭。或復有人。於事無力。而生怖畏。如來逮得一切智故。於一切事無不有力。一切經書一切論議。皆悉通達明瞭問答。故無所畏。復次人有短闕若家若性若色若戒多聞智等。故致譏論。如來於此都無所闕。是故無畏。又如法論者不可破壞。佛即是也。如阿叔羅婆羅門語世尊言。如法論者難勝難壞。順道論者。思量論者。有因論者。亦復如是。復次若人成就四種論法。亦難勝難壞。一者住於正報。二者受因非因。三者能受譬喻。四者住論法中。佛具此四。諸天世人。無能勝者。故無所畏。復次不諮善師而論議者則易可壞。如來昔曾於錠光等無量佛所修集論法故不可壞。復次佛說二諦。所謂世諦第一義諦。是故智者所不能壞。凡夫無智亦不與諍。又佛不與世間共諍。世間謂有。佛亦說有。世間謂無。佛亦說無。是故無諍。以其無諍故不可壞。復次論有二種。一者真實論。二諂曲論。諸外道等多諂曲論。佛真實論故不可壞。又佛法中正行淨故論議亦淨。正行清淨名盡苦因。諸外道論有相似因無正因故不能得勝。又佛經清淨。所說義趣不違實相。不同外道。又佛所說道不但隨語。皆心自知。如經中說。佛告比丘。汝等莫但信我語也。當自知見自身證行。又言。汝來諸無諂者。若我晨朝為汝說法令夕得道。夕為說法令晨得道。復次若人於法有所不達便止不言。設有所言亦必可壞。佛無不達故能無畏。又如來得諸無礙智。於一切法無不通達故無所畏。又小智不知大人所知。大能知小。佛於眾生最為大故能知小論。故無所畏。又諸外道論因所見起。佛知是見從眾緣生。知集知滅知味知過知出。諸外道等不能盡知。故生諍論。佛以一切種智知一切法故。能破壞一切諸論。不為一切諸論所壞。故無所畏。如是等緣名力無畏差別義也。問曰。佛於諸法悉無所畏。何故但說四無畏耶。答曰。說四則為總說一切無畏。所以者何。前二無畏自說智斷。後二無畏為他說障道法說盡苦道亦名智斷。師及弟子智斷具足故。名總說一切無畏。問曰。眾生何故疑佛非一切智人。答曰。佛所言說或有似非一切智人。如佛問言汝從何來有如是等。又如經中說有人若至城邑聚落。問其名字。我不說是一切智人。聞斯經者疑佛非是一切智人。又佛所說似有貪著。如經中說。佛言善來比丘汝於此身為得大利。隨順我法我則歡喜。有似瞋語。如語調達。汝為死人是食唾人。又似慢語。自言。我是人中師子。成就十力四無所畏。於大眾中能師子吼。又似見語。言善持我法如擎油缽。又語調達。我不以眾與舍利弗目揵連等。況當與汝。有小智人聞斯等言。便謂如來諸漏未盡。又佛說諸欲是障道法。有人雖受亦能得道。又比尼中所說遮法。有人毀壞。亦能得道。小智疑佛不知障法。有人修道。亦有結使。小智生疑。謂修聖道。不能盡結。既不盡結。何能離苦。是故如來於此四法說無所畏。問曰。如向所疑當雲何斷。答曰。佛隨俗語。世間亦有知而問者不以為過。佛亦如是。在世間故隨俗而問。又世間亦有心無貪著而言似有貪有如是等。佛亦如是。利眾生故現有是言。若言欲非障法。如來說欲實是障法。若欲在心則無修道。要先除欲然後得道。若言雖犯遮法猶得道者破實遮法必無得道。若非實罪以重緣故佛還自聽。非壞遮法。若言修道亦有結者。聖道能破一切結使。未具足故不能盡破。譬如酥性能破熱病。以服少故不能消盡。修道亦爾。是故無咎。如來成就四無所畏。是故應禮。   十號品第四   復次經中說如來等十種功德。謂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調御。天人師。佛世尊。如來者乘如實道來成正覺故曰如來。有所言說皆實不虛。如佛問阿難。如來所言頗有二不。不也世尊。故名如說。復次如來從得道夜至涅槃夜。於其中間所說皆實不可破壞故名如說。又以一切種智知前後際。然後說故所言皆實。又諸佛世尊憶念堅固無所忘失。有人或以比智而有所說有隨經書。或有現在。不能善見而有所說。是人所說若得若失。如經中說。比智者言或得或失。佛於諸法現知已說。是故所言皆不可壞。名實說者。又佛所說皆說實義。不如餘人有實不實。故不可壞。又所言應時。如經中說。佛知眾生心喜心樂乃說道法。故名如說。又應為說者即為說之。如緊叔伽經中說。又所應說法而為說之。所謂若略若廣陰入門等。是故所說無非真實。復次有二種語法。一依世諦。二依第一義諦。如來依此二諦說故所言皆實。又佛不說世諦是第一義諦。不說第一義諦是世諦。是故二言皆不相違。復次如來若遮若開亦不相違。隨所為事遮。不即此事開。隨所為事開。不即此事遮。是故所言皆不相違。又有三種語法。一從見生。二從慢生。三從假名生。佛無二種語。於第三語清淨無染。又有四種語法。見聞覺知法。佛於此四所言清淨心無貪著。又有五種語法。過去未來現在無為及不可說。是五種法佛悉通達。明瞭知已然後乃說。故名如說。能如說故名為如來。以煩惱盡故得此法。貪恚癡等是妄語根本。滅此諸結。是故應供。復次如來說應供法。是滅結法。由正智生。以無常等慧正觀法故諸煩惱盡。故因正智生應供法。是正智法從明行生。前際後際及不相續善通達故。得名正智。盡行施等波羅蜜故諸明行足。餘人亦於無始生死行施等法。無正行故不名善逝。佛有正道行施等行故名善逝。得此五法。如來自已功德具足。得正智故能知世間一切心念。知所念已而為說法。故名無上。調御所當調者無不調伏。已調伏者永不敗壞。所調伏者天人是也。故名天人師。或有生疑。雲何以生人而能化天。故言我是天人師也。佛者。若過去未來現在諸法有為無為有盡無盡若粗若細等一切諸法。坐道場時。除無明睡得一切智朗然大悟。故名覺者。如是九種功德具足。於三世十方世界中尊。故名世尊。佛十號具足故。自身具足。他亦具足。自利利人是故應禮。   三不護品第五   佛身口意業不護。所以者何。佛無不淨身口意業。欲令他人不見不知。又諸餘人。或有無記。似如不淨身口意業。智者所呵。佛亦無也。所以者何。如來一切身口意業。皆由智慧正憶念起。若諸妄念少智之人無如是業。又世間人或卒誤語。佛無此等。又佛善修身戒心慧。如是等法以善修故。一切不善及似不善業皆悉除滅。復次世尊從久遠來修行善法不適今也。是故諸業性淨不護。又佛常樂戒行。不以怖畏墮惡道等。又佛一切身口意業。皆為利人故無不善。以無不善故不須護。以淨不護業是故應禮。又佛成就三念處故。所以應禮。若說法時。聽者一心不以為喜。若不一心不以為憂。常行捨心。所以者何。佛貪恚習無有餘故。又知諸法畢竟空故。無憂無喜。又佛善集大悲心故。於善不善心無憂喜。等起大悲。又佛深知眾生各各性故。若善心聽不以為喜。不善心聽不以為憂。以性爾故常行捨心。又佛心堅固猶如大地。去重不高。若置重物亦復不下。餘凡夫人其心如稱。少增而下。少減而高。又佛世尊名大悲者。是故天人皆應敬禮。又捨深禪定樂為人說法。餘人悲心無所成辦。世尊大悲能濟眾生。故名有果。又以大悲成無上道。更無餘緣。復次佛無我心。少欲知足最為第一。以大悲故自歎己身。又佛性柔和。以大悲故有苦切言。起大方便受諸勤苦。為度眾生。又佛以大悲度眾生故住於世間。受五陰身如熱鐵丸於須臾頃。不可堪忍。又佛世尊善修捨心。捨此捨心常行大悲。故可尊敬。又佛為善人善中之善。所以者何。自得大利亦利他人。自利利人故名善人。又佛為眾生真善知識。如經中說我是眾生真善知識。是憐愍者。利益者等。又佛世尊。有精進等諸功德聚。如和利以百句讚佛。有此功德。是故應禮。又佛自說功德。知增一阿含如來品中自說我是人中師子。人華人像。於沙門中第一沙門。婆羅門中亦是第一。眾聖中王。行無錯謬不隨苦樂者我身是也。問曰。佛以何故。自讚其身。自讚身者是愚人相。答曰。世尊不求名利。但為他故自歎己身。又佛無我心。為利人故自歎無咎。又以因緣少多自讚。於佛功德不能說盡。是故不墮愚人相中。不自高故。又如清淨經中。舍利弗住於佛前讚佛功德。是故應禮。又少欲知足等無量功德皆在佛身。所以者何。佛集一切諸功德故。以是等緣應敬禮佛。   法寶論初三善品第六   問曰。汝言應禮法。以何功德故應禮耶。答曰。佛自讚言。我所說法。初中後善。義善。語善。獨法具足。清淨調柔。隨順梵行。初中後善者。佛法無時不善。於少壯老三時皆善。入時行時出時亦善。又初止惡中捨福報後一切捨。是名三善。又佛三時常說正法。不雜非法如餘外道。又初中後時。常為智者之所愛樂。又於三時一切甚深。不如餘經初粗中細後則微末。以是等緣故名三善。義善者。佛法義有深利益。得今世利及後世利出世道利。不如外典願增天眼。語善者。隨方俗語能示正義。故名語善。所以者何。言說之果所謂義也。是故諸所言說能辯義理。是名語善。復次佛法貴如說行。非但言說。是故隨方俗語能令得道。名為語善。不如外典但貴語言若失語言若失音聲辭主得罪。復次善說真諦故名義善。善說世諦故名語善。獨法者。佛但說正法。不為戲論說往古事。亦不雜說法及非法。又獨法者。但為無餘涅槃故說。又獨佛能說故曰獨法。問曰。有聲聞部經。但聲聞說。又有餘經諸天神說。汝何故言獨佛說耶。答曰。是法根本皆從佛出。是諸聲聞及天神等皆傳佛語。如比尼中說。佛法名佛所說。弟子所說。變化所說。諸天所說。取要言之。一切世間所有善語。皆是佛說。故名獨法。具足者。佛所說法無所減少。如鬱陀伽經中說具足相。又佛法者。不待餘經而得成也。如和伽羅那經待五種經然後得成。佛法不爾。於一偈中其義具足。如說諸惡莫作諸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故名具足。清淨調柔者。二種清淨故。名清淨調柔。語清淨故名曰清淨。義清淨故名曰調柔。又佛聽於正義中置隨義語。於正語中。置隨語義。不如外道隨經而取。又佛法中依法不依人。法亦分別。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是名淨法。非但隨經。又佛法中。有三法印。一切無我。有為諸法唸唸無常。寂滅涅槃。是三法印。一切論者。所不能壞以真實故名清淨調柔。隨梵行者。八直聖道名為梵行。梵名涅槃是道。能到故名梵行。法寶成就如是功德。是故應禮。   眾法品第七   復次佛自讚言。我法能滅。能到涅槃。能生正智。能善將導。能滅者。滅貪恚等諸煩惱火。故曰能滅。如習不淨觀滅婬慾火。如習慈心。滅瞋恚等。不如外道斷食等法。故名能滅。能到涅槃者。佛法究竟必至涅槃。不如外道住有分中著禪定等。又佛法中說一切有為皆有過患。無稱讚處。不如婆羅門讚梵世等。故名佛法能到涅槃。能生正智者。所有佛法皆為涅槃。是故能生正智。又佛法中有真智果。如從聞慧生思慧從思慧生修慧。故名佛法能生正智。能善將導者。佛法先自善成。後令他人住正法中。故名善導。復次佛法有六。一曰善說。二曰現報。三曰無時。四曰能將。五曰來嘗。六曰智者自知。善說者。佛說諸法如法實相。若不善法說不善相。善說善相。故名善說。現報者。佛法能得現世果報。如經中說晨朝受化令夕得道。夕為說法令朝得利。又現報者。如說。現在沙門果經中說。現得恭敬名聞禪定神通等利。復次佛法皆有義理故能致得恭敬現報後報及涅槃報。諸外道法無義理故尚無現報及後世報。何況涅槃。故曰現報。無時者。佛法不待某日月歲星宿吉凶。乃得修道。某日月歲。不得修道。不如婆羅門法。初春婆羅門受火。春末剎利受火等。復有或待日出或日未出而供養火。如見五穀待時而種。或謂佛法亦當如是。故說無時。如經中說。佛法易行。行住坐臥無時不得。能將者。以正行故能將眾生至解脫處。故名能將。來嘗者。佛法應當自身作證。不但隨他。如佛語比丘。汝等莫但信我語也。當自思惟。是法可行。是不可行。不如外道語弟子言捨是問答如人淨洗不喜塵土當如聾啞但隨我語。故曰來嘗。智者自知者。是佛法利。智慧人乃能信解。斷食等。粗愚者信樂。智者不受以正智慧能破煩惱。如是等法智者乃解。雖以甘膳充足其身。一心精進貪恚不染。如是等事智者現知。如人病癒自知得離。如水相冷飲者乃知。復次或有過語法。如地堅相。堅何等相。不得語答觸乃可知。如生盲人不可語以青黃赤白。若人不得佛法味者。不可語以佛法實義。以寂滅故。復次佛法可自證知。不可以己所證傳與他人。如財物等。如婆羅延經中。佛言我不能自斷汝疑。能證我法汝疑自斷。復次是法到他身時。不可得見如火傳等。又凡夫愚人為無明山所障覆故不信是法。如因阿夷羅曰沙彌說大山喻。故言智者自知。復次佛法甚深。開示則淺。斷除虛偽。流布天人。甚深者。佛法甚深。以不知因故。世間多見現果。不能知因故說自在天等邪因。十二因緣深故難解。世間智淺。於佛法中不生深想。不能通達眾因緣法。乃至小草以眾因緣思惟觀察。其相轉深。如佛所說。眾因緣法。是事甚深。愛盡離滅及涅槃處。是亦難見。問曰。若因緣甚深。阿難何故生淺想耶。答曰。有論師言。是語不然。阿難是大弟子通達法相。雲何當言因緣法淺。又若以總相觀因緣法故生淺想。所以者何。是人不能善分別觀煩惱業故。復次若人於本所學事得究竟便生淺想。如得大智還觀初章。或復有人智慧未成。於甚深法則生淺想。又佛善說法故。或有眾生便生淺想。復次佛法皆空。是空甚深。佛以種種因緣譬喻宣示。義則易解小兒亦知。如須陀耶沙彌等。復次佛法堅固。諸言說中最為真實。不如婆羅陀羅摩延經等。但有語言。無有實義。如盧提梵志言世尊諸比丘等。於利益法真實法中精勤修學所謂漏盡。復次佛法為利益一切世間故說。不如婆羅門言婆羅門法但自得道餘人不得。又佛法尊重。諸天王等五欲自恣亦來信受。以是因緣故應禮法。   十二部經品第八   復次佛法分別有十二種。一修多羅。二祇夜。三和伽羅那.四伽陀.五憂陀那.六尼陀那.七阿波陀那.八伊帝曰多伽.九闍陀伽.十鞞佛略.十一阿浮多達磨.十二憂波提捨。修多羅者。直說語言。祇夜者。以偈頌修多羅。或佛自說。或弟子說。問曰。何故以偈頌修多羅。答曰。欲令義理堅固。如以繩貫華次第堅固。又欲嚴飾言辭令人喜樂。如以散華或持貫華以為莊嚴。又義入偈中。則要略易解。或有眾生樂直言者。有樂偈說。又先直說法後以偈頌。則義明瞭令信堅固。又義入偈中。則次第相著。易可讚說。是故說偈。或謂佛法不應造偈似如歌詠。此事不然。法應造偈。所以者何。佛自以偈說諸義故。又如經言。一切世間微妙言辭皆出我法。是故偈頌有微妙語。和伽羅那者。諸解義經名和伽羅耶。若有經無答無解如四無礙等經名修多羅。有問答經名和伽羅那。如說四種人有從冥入冥。從冥入明。從明入冥。從明入明。從冥入冥者。如貧賤人造三惡業墮惡道等。如是等經名和伽羅那。問曰。佛何故說無答無解經。答曰。有經義理深重。是經義阿毘曇中當別說。是故不解。或有人言。佛所說經皆有義解。但集法者。撰深義經置阿毘曇中。如因內結外結人終夜解義此義應在結使聚中。伽陀者。第二部說祇夜。祇夜名偈。偈有二種。一名伽陀。二名路伽。路伽有二種。一順煩惱。二不順煩惱。不順煩惱者。祇夜中說。是名伽陀。除二種偈餘非偈經名憂陀那。尼陀那者。是經因緣。所以者何。諸佛賢聖所說經法。要有因緣。此諸經緣。或在修多羅中。或在餘處。是名尼陀那。阿波陀那者。本末次第說是也。如經中說。智者言說則有次第。有義有解不令散亂。是名阿波陀那。伊帝曰多伽者。是經因緣及經次第。若此二經在過去世名伊帝曰多伽。秦言此事過去如是。闍陀伽者。因現在事說過去事。如來雖說未來世事。是事皆因過去現在故不別說。鞞佛略者。佛廣說經名鞞佛略。有人不信。謂諸大聖樂寂滅故不喜憒鬧。厭世雜語。拔樂眾根故不樂廣說。如經中說有得道人。過二月已乃出一言。為斷此故說有廣經饒益他故。如說如來二種說法。一廣二略。廣勝略故。阿浮陀達磨者。未曾有經。如說劫盡大變異事諸天身量。大地震動。有人不信如是等事。是故說此未曾有經。現業果報諸法勢力不思議故。憂波提捨者。摩訶迦栴延等諸大智人廣解佛語。有人不信謂非佛說。佛為是故說有論經。經有論故。義則易解。是十二部經名為佛法。法寶具足如是功德。是故應禮。   僧寶論初清淨品第九   問曰。汝先言應禮僧。何故應禮。答曰。佛於處處自讚歎僧。是僧寶戒品清淨。定品慧品解脫品解脫知見品清淨。應請應禮合掌供養無上福田能益施者。戒品清淨者。佛弟子眾持戒無瑕。乃至小罪深懷畏懼。又佛弟子不為福報生人天等。亦不怖畏墮地獄等。而勤持戒但樂善法。故名清淨。又持淨戒不限時節。不如婆羅門六月持戒。長夜受持乃至究竟。故名清淨。又持淨戒離於二邊。離五欲樂。亦離苦身。故名聖所愛戒。是戒名為智者所愛。又心淨故戒亦清淨。又深心止惡。不但守戒。怖畏後世。故名僧寶戒品清淨。定品清淨者。若定能生真智。故名清淨。慧品清淨者。若慧能盡煩惱。故名清淨。解脫清淨者。若得盡諸煩惱非但能遮。故名解脫清淨。解脫知見清淨者。於諸煩惱盡中得智。謂我生盡非未盡煩惱中言我生盡。是名解脫知見清淨。應請應禮應供養者。以能具足如是功德故。應求請禮敬供養福田者。於中殖福獲報無量。乃至涅槃。猶不可盡。能益施者。能令施者功德增益。如八功德田。滋茂五穀不令敗壞。僧田亦爾。成就八功德故。能令施種功德增長。是故應禮。   分別賢聖品第十   問曰。以何法故名之為僧。答曰。四行四得戒定慧等功德清淨故名為僧。四行者。行須陀洹。行斯陀含。行阿那含。行阿羅漢。四得者。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行須陀洹有三種人。一隨信行。二隨法行。三隨無相行。信行者。若人未得空無我智。信佛法故隨佛語行。故名信行。如經中說。我於是事以信故行。若得真智則不但隨信行。如經中說知不作者不信者等是名上人。是故當知未得真智名隨信行。如經中說。若人於法能以少慧觀忍樂者是名信行。過凡夫地未得須陀洹果。於其中間不得命終是名信行。是人在聞思慧中正觀諸法。心忍欲樂。雖未得空無我智能生世間似忍法心。自此以來名過凡夫地。所以者何。後當廣說。若無信等五根。是人則住外凡夫中。是人漸習得煖法等修慧。仍本名故亦名信行。以終不及法行人故。是經應言要必當得須陀洹果。不應言不得命終。所以者何。是信行者以尚遠故。如郁伽長者供養眾僧。天神示言某是阿羅漢。某是行阿羅漢者。乃至某是須陀洹。某是行須陀洹者。若在十五心中。不可得示。當知行須陀洹者有近有遠是名信行。法行者。是人得空無我智。在煖頂忍第一法中。隨順法行。謂空無我等是名法行。是二行人入見諦道見滅諦故名無相行。是三種人。名行須陀洹果者。世俗道中無斷結故。不得名為行。三果者。此事後當說。須陀洹者。如佛經說。若人斷三結。身見疑戒取名須陀洹。不墮惡道。必得正智極至七有。問曰。若須陀洹。見諦所斷煩惱都盡。滅無量苦。如池喻經說。何故但言斷三結耶。答曰。此事後當廣說。謂身見盡故餘等亦盡。不墮惡道者。後業聚中。亦當廣說。必至菩提者。是人入法流中必至涅槃。如木在恆河離八因緣。必到大海。極七有者。是人於七世中無漏智熟。如歌羅羅等七日變成。又如服酥等極至七日。堅病則消。又如親族限至七世。又如七步蛇螫人身時。以四大力故得至七步。以毒力故不得至八。又欺誑法極至七世。又如七日出時則劫燒盡。如是七世集無漏慧燒煩惱盡。又法應七有。有須陀洹今世入涅槃。有第二第三極至第七。是名須陀洹。行斯陀含者。思惟所斷結有九品。若斷一二至三四五。是名行斯陀含者。有人言。以一無礙道斷。是事不然。佛經中說以無量心斷。如斧柯喻經中說。又行斯陀含者。亦名家家。是人或二或三往來。或於現身得入涅槃。是名行斯陀含者。斯陀含者。一來此間便入涅槃。是人思惟所斷結薄。住是薄中名斯陀含。是斯陀含。或今世入涅槃。行阿那含者。若斷第七第八品結。是人皆名行阿那含。斷第八品。是名一種。行阿那含者。或有今世即入涅槃。盡離欲界九品結故名阿那含。是阿那含。差別八種。所謂中陰滅者。有生有滅者。有不行滅者。有行滅者。有上行至阿迦尼吒滅者。有至無色處者。有轉世者。有現滅者。隨上中下根故有差別。中陰滅者亦有三種。上中下根。有阿那含深厭世間。有少障礙。不得現滅。是人則於中陰中滅。生亦三種。謂生滅者。行滅者。不行滅者。生滅者生時深厭離有即入涅槃。是名生滅。以根利故或有生已諸無漏道自然在前不加勤行而入涅槃。是不行滅。以根中故。或有生已深畏受身。勤修行道。乃入涅槃。是名行滅。以根鈍故。上行滅者亦有三種。若從一處終。至一處生。便入涅槃。是名利根。二三處生。是名中根。一切處終一切處生。是名鈍根。從初禪至廣果天是名決定。到廣果已若生淨居。是人不復到無色處。以樂慧故。若入無色處者。是人終不生淨居天。以樂定故。轉世者。若先世得須陀洹果.斯陀含果。後轉身得阿那含果。是人不入色無色界。現滅者。第一利根。即於現身得入涅槃。復有二人。一名信解脫。二名見得。是二人者根差別故。若鈍根學人在思惟道名信解脫。利名見得。若阿那含具八解脫是名身證。是等皆名行阿羅漢者。以斷結同故。若盡斷滅一切煩惱名阿羅漢。阿羅漢有九種。退相守相。死相.可進相.住相.不壞相.慧解脫相.俱解脫相.不退相。是諸阿羅漢。以得信等根故有差別。最鈍根者是名退相退失三昧。退三昧故無漏智慧不能現前。守相者。根小勝故。若護三昧則不退失。不護則退。前退相者雖護亦退。死相者。根又小勝。深厭諸有。是人不能得三昧故。無漏智慧難得現前。設得喜失故求死也。住相者。若得三昧不進不退是名住相。前三種在退分三昧。住相者在住分三昧。可進相者。若得三昧轉深增益。是人住在增分三昧。不壞相者。得三昧已種種因緣不能敗壞。是人住在達分三昧。慧最利故。善取三昧入住起相。故不可壞。因滅盡定故。有二人不得此定名慧解脫。得此定者名俱解脫。不退相者。所得功德盡無退失。如經中說。佛語比丘。若我弟子以床輿我。我先所得盡無退失。如是九種名無學人。先十八學人及九無學。是二十七人。名為一切世間福田。僧中具足。是故應禮也。   福田品第十一   問曰。以何等故此諸賢聖名為福田。答曰。斷貪恚等諸煩惱盡故名福田。如說稊稗不去害善穀苗。是故施無慾人。得報利大。又是人心空故名福田。所以者何。以空相故諸貪恚等煩惱不起。不生惡業。又諸賢聖得不作法故名福田。又是人等所得禪定皆悉清淨。永離大小諸煩惱故。又棄捨憂樂。故名福田。又能斷除五種心縛心得清淨故名福田。又成就八種功德田故。又以七定具善護心故。又能盡滅七種漏故。無諸漏失。又具足戒等七淨法故。又能成就少欲知足等八功德故。又能度彼岸及勤求度故名福田。又經中說。但能發心欲行善法尚多利益。況修行耶。是諸賢聖常行善法故名福田。又經中說。誰施主家有持戒比丘。受供養已入無量定。是施主家得無量福。眾中有入無量三昧無相三昧無動三昧。能令施主得無量報故名福田。又經中說。三事和合故得大福。一曰有信。二曰施物。三曰福田。於眾僧中多功德人。功德人中。信心易生。又施眾僧具九因緣故獲大果。又施眾僧以受者淨故施必清淨。又施有八種。有清淨心少施物亦少施破戒人。有清淨心少所施物多施破戒人有清淨心少施物亦少施持戒人。有清淨心少所施物多施持戒人。有清淨心多施四種物亦爾。於僧中施必當成就若二若三。一切善人皆因眾僧增益功德。然後隨意回向菩提。又所施僧。此物皆當得解脫果。於生死中終不能盡。又所施眾僧皆為嚴心。又若於一人生信淨心或時可壞。於眾僧中信心清淨終不壞敗。又於一人生愛敬心。或不能廣。於眾僧中生信敬心。緣無量故心則廣大。又施為一切入僧數人。以心大故果報亦大。以是等緣諸賢聖人名為福田。是故應禮。◎   ◎吉祥品第十二   以是三寶功德具足故經初說。又此三寶於一切世間第一吉祥。如吉祥偈說。佛法及眾僧是名最吉祥。復有諸經以吉祥為初學者增壽萬歲。名聞流布。是作經者意也。如阿陀等字貫在經初此非吉相。後當廣說。若求第一最吉祥者三寶是也。應當歸依。如吉祥偈說。  諸天世人中  無上尊導師  佛為大覺者  是名最吉祥  若人於佛所  安信心不動  奉持清淨戒  是名最吉祥  遠離愚癡人  親近有智者  可敬者則敬  是為最吉祥   是故應禮三寶。以最吉祥故。我經初說◎。   成實論卷第一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46 成實論   成實論卷第二   訶梨跋摩造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   ◎立論品第十三   今欲論佛法饒益於世間。佛以大悲心為廣利益一切世間故說是法無所齊限。如或有人但為婆羅門故說解脫經。佛所說經皆為度脫四品眾生乃至畜生亦不限礙。問曰。不應造論論佛語也。所以者何。若佛自論可名為論。若佛不論餘不能論。所以者何。一切智人意趣難解。不知何所為故而說是事。若不得佛意妄有所說則為自傷。如經中說。二人謗佛。一以不信憎惡故謗。二雖有信於佛所說不能諦受亦名謗佛。設有真智不知佛意。尚不能得論佛所言。況未得者而欲造論論佛意耶。所以者何。如異論經中。佛為觸故說如是事。諸比丘等種種異論皆不得佛意。又如長老摩訶迦旃延語諸比丘。如伐大樹棄捨根莖但取枝葉。汝等亦爾。捨離如來而問我耶。若摩訶迦旃延於論議中自喻枝葉。何況餘人能解佛語。又佛問舍利弗。雲何學人云何數法人。三問不答。又佛為一切諸法根本。唯佛能解。餘人不能。又阿難白佛。遇善知識於得道中則為半利。亦有道理。所以者何。以二因緣正見得生。一從他聞。二自正念。佛語阿難。但善知識則為具足得道利己。又如佛言。若我為人有所說法。是人不得我意故生諍訟。今諸論師各有所執。或言過去未來有法。或有言無。當知如是諸論師等不解如來隨宜所說故生諍訟。又如阿難為三摩提說諸所受皆名為苦。爾時佛語諸比丘言。汝觀阿難髣像是義。   又諸論者謂。阿羅漢應先受供養。比丘不知。便往問佛。佛言。於我法中前出家者應先受供養。飲食粗事。猶尚不能知。況如來意說微妙法。以此等故不應造論。答曰不然。所以者何。有因緣故能知他意。如偈中說。能知說者意所趣向亦知說者欲說何事。有二種道聖道世間道。後當廣說。以此道故知說者意。又異論經中。佛亦盡聽。又迦旃延等大論議師。得佛意故佛皆讚善。又優陀夷比丘曇摩塵那比丘尼等造佛法論。佛聞即聽。又佛法深妙。解者造論。不解則止。如是其餘佛為諸法根本等問。悉以通答。又應造論。所以者何。若經造論。義則易解法則久住。又佛聽造論。如經中說。佛語比丘。隨所造論應善受持。是故於修多羅中取義立論別為異部。故應造論。又佛為種種可度眾生。說世間等諸論議門。如莎提等不能解故其心迷亂。莎提等比丘。說生死往來常是一識。佛如是等種種說法。若無論議雲何可解。以是等緣故應造論。   論門品第十四   論有二門。一世界門。二第一義門。以世界門故說有我。如經中說。我常自防獲。為善自得善。為惡自得惡。又經中說。心識是常。又言。長夜修心。死得上生。又說。作者起業。作者自受。又說。某眾生生某處等。如是皆以世界門說。第一義門者。皆說空無。如經中說。此五陰中無我我所。心如風焰唸唸生滅。雖有諸業及業果報作者受者皆不可得。如佛以五陰相續因緣說有生死。又有二種論門。一世俗門。二賢聖門。世俗門者。以世俗故說言月盡。月實不盡。如摩伽羅母說兒婦為母其實非母。如經中說舌能知味。以舌識知味。舌不能知。如槊刺人言人得苦。是識知苦非人受苦。如貧賤人字為富貴。佛亦隨人名為富貴。又佛呼外道名婆羅門。亦名沙門。又如剎利婆羅門等。佛亦隨俗稱為尊貴。又如一器隨國異名。佛亦隨名。又如佛言是吾最後觀毘耶離。諸如是等隨世語言名世俗門。賢聖門者。如經中說。因緣生識眼等諸根猶如大海。又如經說。但陰界入眾緣和合。無有作者。亦無受者。又說一切苦。如經中說世間言樂。聖人說苦。聖人說苦。世間言樂。又諸所說空無相等名賢聖門。又有三時論門。若於此事中說名為色。若色曾有當有今有皆名為色。識亦如是。若識曾知當知今知皆名為識。如此等名三時論門。又有若有論門。苦有觸必因六入。非一切六入盡為觸因。若有愛必因於受。非一切受盡為愛因。或說具足因。如觸因緣受。或說不具足因。如受因緣愛不說無明。或復異說。如經中說心歡喜身得猗。三禪無喜亦有身猗。又說猗者受樂。四禪有猗而無受樂。是名異說。又有通塞二種論門。如經中說若人發足為供養塔中間命終。皆生天上。是名為通。又餘經說作逆罪者不得生天。是名為塞。又經中說受諸欲者無惡不造。是名為通。須陀洹人雖受諸欲。亦不能起墮惡道業。是名為塞。又經中說因眼緣色而生眼識。是名為通。若爾。應緣一切色皆生眼識。而不然。   又經中說因耳緣聲生耳識等不生眼識。是名為塞。又所言通塞皆有道理不壞法相。又有二種論門。一決定。二不決定。決定者。如說佛為一切智人。佛之所說名真妙法。佛弟子眾名正行者。又言一切有為皆悉無常苦空無我寂滅涅槃。如是等門是名決定。不決定者。若言死者皆生是則不定。有愛則生。愛盡則滅。又經中說若得心定皆生實智。是亦不定。聖人得定能生實智。外道得定則不能生。又如經說所求皆得。是亦不定。或得或不得。若言六入必能生觸。是亦不定。或有能生。或有不生。如是等名不定門。又有為不為論門。如說奇草芳花不逆風熏。又說拘毘羅花能逆風聞。為人花故說不逆風聞。為天花故說逆風熏。又說三受。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又餘經說所有諸受皆名為苦。有三種苦。苦苦.壞苦.行苦。為此故說所有諸受一切皆苦。又說。是苦三種有新故中。新受名樂。久厭則苦。中名為捨。又說。為得道故名為道人。未得道者亦名道人。有如是等相因得名。又有近論門。如佛語比丘汝斷戲論則得泥洹。雖未便得但以近故亦名為得。又有同相論門。如說一事餘同相事皆名已說。又如佛說心為輕躁。則為已說餘心數法。又有從多論門。如佛言。若人不知二見生滅相者皆名有欲。若能知者皆名得離。須陀洹人亦知二見生滅之相而有貪慾。但以知者多是離欲人。又有因中說果論門。如說施食則與五事。命色力樂辯才。而實不與命等五事。但與其因。又如說食錢。錢不可食。因錢得食故名食錢。又如經說女人為垢。實非垢也。是貪著等煩惱垢因故名為垢。又說五塵名欲。實非欲也。能生欲故名之為欲。又樂因緣說名為樂。如說以法集人是人為樂。又苦因緣說名為苦。如說與愚同止是名為苦。如說火苦火樂。又說命因為命。如偈中說。資生之具皆是外命。如奪人物名為奪命。又說漏因為漏。如七漏經說。此中二是實漏。其餘五事是漏因緣。又有果中說因。如佛言我應受宿業。謂受業果。如是等眾多論門。盡應當知。   讚論品第十五   應習此論。所以者何。學習此論得智人法。如經中說。世有二人。一謂智人。一謂愚人。若不善分別陰界諸入十二因緣因果等法是名愚人。若善分別陰界入等是名智人。今此論中正分別解陰界入等。故因此論得智人法。是以應學。又習此論故不名凡夫。又有二人。一是凡夫。一非凡夫。如說雖剃鬚髮被服法衣受佛威儀。猶遠佛法以不成就信等根故。若能成就信等根者雖處居家不名凡夫。如經中說。有四種人。有入僧威儀不入僧數。有在僧數非僧威儀。有入僧威儀亦入僧數。有非僧威儀亦非僧數。初名出家凡夫。次名在家聖人。三名出家聖人。四名在家凡夫。以此故知。離信等根則不入僧數。是故當為信等諸根勤行精進。欲得信等。當於佛法聽受誦讀如說修行。是故應習此佛法論。又從此論得二種利。自利利他。如經中說。有四種人有能自利不能利他有能利他不能自利。有能俱利。有俱不利。若能自具戒等功德不能令他住戒等中是名自利。如是四種。若人雖能自利令他施等得大果故亦名利他。此中佛意不說此利。若人但能為他說法是名利他。是人雖不自隨法行。為他說故自亦得利。如經中說為人說法得五種利。此中佛意亦不說此。此中但說最第一利。謂如說行得盡諸漏。是故說法能利他人。以兼利故名人中最。猶眾味中之醍醐也。復次是人今處明中。後亦入明。世間眾生。多從冥入冥。從明入冥。若少行佛法。是人亦能從冥入明。從明入明。所以者何。行佈施等不能得如聽佛法利。若少聽佛語能得達慧。破諸衰惱獲無量利。如經中說。有四種人。有從冥入冥。從冥入明。從明入明。從明入冥。又四種人。有順流者。有逆流者。有中住者。有得度者。若人一心聽佛法者。是人即能除滅五蓋修七覺意。是故此人截生死流名逆流者。亦名為住。亦名得度。復有四種人。有常沒者。有暫出還沒者。有出觀者。有得度者。若不能生隨順泥洹信等功德是名常沒。或生世間信等功德不能堅固。還復退失。是名暫出還沒。起隨順泥洹信等功德分別善惡。是名出觀。具足修習隨順泥洹信等功德是名得度。若人能解佛法正義終不常沒。設復暫退亦不永失。又此人名為修功德者。若人不修身戒心慧作少惡業亦墮惡道。若人修集身戒心慧。雖多為惡不墮惡道。修身者。以聞慧修身受心法。以修身故漸次能生戒定慧品能滅諸業。滅諸業故生死亦滅。又經中說有四種人。有結使利而不深。有深而不利。有亦深亦利。有不深不利。初名有增上結。時時而來。次名若軟中結常來在心。三名若增上結常來在心。四名若軟中結有時而來。若人得聞佛法正論。斷二種結深而利者。又解佛法義。既不自惱亦不惱他。外道持戒即自惱身。若墮邪見即惱他人。謂無罪福業果報故。若行佈施。亦是自惱亦名惱他。如天祠中多殺牛羊。若解佛法義者但為得利。不自惱身亦不惱他。如得禪定行慈悲者。是故應習此佛法論。又習此論者名可與言。解正義故。如經中說。若論議時。應當分別是可與言。是不可與言。若人不住智者法中處非處中若分別中及道中者。是人皆名不可與言。與此相違名可與言。不住智者法中者。論者以正智慧善解義趣。然後執用。此人不知。是故不執。如尼延子等自言我師是可信人但隨其語。不住處非處者。不住用因中。諸外道等於二種因共因異因。若他說共因答以異因。他說異因答以共因。不住如是二種因中。不住分別中者不住譬喻中。不住道中者不住論道中。如說論者莫出惡言勿捨義宗。但說實利方便勸誨令得解悟自心歡喜名聖語法。是中若人正知佛法論者乃可與言。非餘人也。又不可與言者。有應定答問以不定答。應分別答問以不分別答。應反質答問以不反質答。有應置答問而不置答。與此相違名可與言。應定答問者唯有一因。如佛世尊。世間無等。如此比也。應分別答問者。更有因緣。如死相續等。應反質答問者。如有人問還問令答。應置答問者。若法無實體但有假名。若問此法為一為異常無常等。是不答義唯解佛法者乃能知耳。是故應習此佛法論。又有三種人。正定.邪定.不定。正定者。必入泥洹。邪定者必不入泥洹。餘名不定。若人能解佛法義者必入正定。又有四種人。純罪多罪少罪無罪。純罪者若人但有不善無一善法。多罪者多惡少善。少罪者多善少惡。無罪者但有善法無有不善。若人能解佛法正義。必入二種少罪無罪。又若人解佛法義。則受苦有量。以必當得至涅槃故。   四法品第十六   若習此論得上攝法。如經中說。有四攝法佈施.愛語.利行.同利。佈施者衣食等物。以此財施攝取眾生。還可敗壞。愛語者隨意語言。是亦有咎取彼意故。利行者為他求利。若有因緣助他成事。是亦可壞。同利者如共一船。憂喜是同。是或可壞。若人以法佈施愛語利行同利攝取眾生。則不可壞。以法攝者謂習此論。又習此論得上依止。如經中說依法不依人。有人雖言我從佛聞。若從多識比丘所聞。若從二三比丘所聞。若眾中聞。若從大德長宿邊聞。不以信此人故便受其語。是語若入修多羅中不違法相隨順比尼。然後應受。入修多羅者謂入了義修多羅中。了義修多羅者謂是義趣不違法相。法相者隨順比尼。比尼名滅。如觀有為法常樂我淨則不滅貪等。若觀有為法無常苦空無我則滅貪等。知無常等名為法相。是應依法不依於人。若說依法則總一切法。是故次說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了義經者即第三依。謂依於義不依語也。若此語義入修多羅中不違法相隨順比尼。是則依止。依智不依識者識名識色等法。如經中說。能識故識智名通達實法。如經中說。如實知色受想行識故名為智。如實即空。是故識有所得。不應依也。若依於智即是依空。欲通達此上依止故。當習此論。又經中說天人四輪能增善法。一住善處。二依善人。三自發正願。四宿殖善根。住善處者謂處中國離於五難。依善人者生值佛世。宿殖善根者不聾啞等。自發正願者是謂正見。正見必從聞佛法生。是故應習此佛法正論。又誦習此論者於壽命中得大堅利。謂通達諦。如經中說。有四堅法說堅.定堅.見堅.解脫堅。說堅者若說一切有為皆無常苦一切無我寂滅泥洹是名說堅。是聞慧滿。因此得定名思慧滿。因此定故觀有為法無常苦等。能得正見名修慧滿。三慧得果名解脫堅。又若聞佛法正論則得大利。如經中說四大利法。親近善人聽聞正法。自正憶念。隨順法行。若近善人則聞正法。以此正法在善人故。聞正法已則生正念。以無常等正觀諸法。從是正觀能隨法行。謂無漏見也。又聞此論則具四德處慧德處.實德處.捨德處.寂滅德處。聞法生慧是慧德處。以是智慧見真諦空名實德處。見真空故得離煩惱名捨德處。煩惱盡故心得寂滅是寂滅德處。又人得聞佛法正論。能種隨順泥洹四種善根。所謂煖法.頂法.忍法.世間第一法。以無常等行觀五陰時。生順泥洹下軟善根能令心熱。是名煖法。煖法增長成中善根。名為頂法。頂法增長成上善根。名為忍法。忍法增長成上上善根。名世間第一法。又有四種善根。退分.住分.增分.達分。離諸禪定。禮敬誦讀是等善根名為退分。得定等善根是名住分。從聞思等生諸善根是名增分。無漏善根是名達分。若聞佛法永離退分得三分善根。   四諦品第十七   若人聞佛法義。則能善知分別四諦苦諦.集諦.滅諦.道諦.苦諦者謂三界也。欲界者從阿鼻地獄至他化自在。色界者從梵世至阿迦尼吒。無色界者四無色也。又有四識處色受想行。外道或謂識依神住。故佛說識依此四處。又有四生。卵生.胎生.濕生.化生。諸天地獄一切化生。餓鬼二種胎生化生。餘殘四生。又有四食。揣食者若粗若細。飯等名粗。酥油香氣及諸飲等是名為細。觸食者冷煖風等。意思食者。或有人以思願活命。識食者中陰地獄無色眾生。入滅定者雖無現識識得在故亦名識食。又有六道。上罪地獄。中罪畜生。下罪餓鬼。上善天道。中善人道。下善阿修羅道。又有六種。地水火風空識。四大圍空有識在中數名為人。又六觸入。眼等六根與識和合名為觸入。又七識處。於是處中以顛倒力故識貪樂住。又世八法。利衰稱譏毀譽苦樂。人在世間必受此事故名世法。九眾生居。眾生皆以顛倒力故能處此中。又有諸法五種分別。五陰.十二入.十八界.十二因緣.二十二根。五陰者。眼色為色陰。依此生識能取前色是名識陰。即時心生男女怨親等想名為想陰。若分別知怨親中人生三種受是名受陰。是三受中生三種煩惱是名行陰。以此事起受身因緣名五受陰。以四緣識生。所謂因緣.次第緣.緣緣.增上緣。以業為因緣。識為次第緣。以識次第生識故色為緣緣。眼為增上緣。此中識從二因緣生。所謂眼色乃至意法名十二入。是中加識名十八界。謂眼界.色界.眼識界等。是陰等法。雲何當生。在十二時中故名十二因緣。是中無明是煩惱。行名為業。因此二事。次第生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二法是名煩惱。有名為業。未來世中初受身識名之為生。餘名老死。是十二因緣示有過去未來現在。但眾緣生無有我也。又為生死往來還滅。故說二十二根。一切眾生初受身時以識為本。是識六種。從眼等生故說六根。所謂眼根乃至意根。能生六識故名六根。可以分別男女相故名男女根。有人名為身根少分。此六根或名六入。從是六事生六種識故名為壽。所以者何。是六入六識得相續生故名為壽。是相續斷故名為死。是故此事名之曰命。是中何等是根。所謂業也。以因業故六入六識得相續生。是命中業名為命根。是業從諸受生。諸受即名樂等五根。從此五根生貪愛等一切煩惱及身口業。此業因緣還受生死。是為垢法。能令生死因緣相續。以何因緣能生淨法。必因信等。信等四法因緣成慧。慧有三時。謂未知.欲知.知已。修習所作辦時。此根皆是智慧差別。佛以生死往來還滅垢淨故說二十二根。如是等法苦諦所攝。能知此者是名善知苦諦。集諦者業及煩惱。業者業品中當說。煩惱者煩惱品中當說。諸業煩惱是後身因緣故名集諦。滅諦者後滅諦聚中當廣說。謂假名心法心空心。滅此三心故名滅諦。道諦者謂三十七助菩提法。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四念處者身受心法。中正安念及從念生慧觀身無常等安住緣中名身念處。是念及慧漸次轉增能分別受名受念處。又轉清淨能分別心名心念處。能以正行分別諸法名法念處。四正勤者。若生惡不善法見其過患為斷故生欲勤精進。斷方便謂知見。緣未生惡不善法為不生故生欲勤精進。不生方便謂知見。緣未生善法為生故生欲勤精進。生方便謂知見緣已生善法為增長故生欲勤精進。以上中下次第方便及不退轉故。四如意足者。欲三昧妙行成就。修如意分。因欲生三昧名欲三昧。欲精進信猗憶念安慧思捨等妙法共成名妙行成就。功德增長故名如意足。是欲增長名為精進。是名第二。行者有欲有精進故修習定慧得心三昧。所謂定也。思惟三昧所謂慧也。五根者。聞法生信是名信根。信已為斷垢法證淨法故勤發精進是名精進根。修四念處是名念根。因念能成三昧。是名定根。因定生慧是名慧根。是五根增長有力故名五力。八聖道分者。從聞生慧能信五陰無常苦等。是名正見。是慧若從思生名正思惟。以正思惟斷諸不善修集諸善發行精進。從此漸次出家受戒得三道分正語.正業.正命。從此正戒次成念處及諸禪定。因此念定得如實智。名八道分。如是次第。又八道分中戒應在初。所以者何。戒定慧品義次第故。正念正定是名定品。精進常遍一切處行。慧品近道故在後說。是慧二種若粗若妙。粗者聞慧思慧名正思惟。妙者修慧謂入煖等法中。能破假名及五陰法是名正見。以此正見見五陰滅名初入道。從是次得七菩提分。念菩提分者。學人失念則起煩惱故。繫念善處繫念先來所得正見是名擇法。不捨擇法故名精進。行精進時煩惱減少心生歡喜故名為喜。以心喜故則身得猗是名為猗。身猗得樂樂則心定。是定難得名為金剛。得無著果斷憂喜等故名為捨。是名上行。又不沒不發其心平等故名為捨。菩提名無學智。修此七法能得菩提名菩提分。是三十七品得四沙門果。須陀洹果者謂通達空以此空智能斷三結。斯陀含果者即修此道能薄煩惱於欲界中餘有二生。阿那含果者能斷欲界一切煩惱。阿羅漢者斷一切煩惱。若能修習此佛法論。則能通達四諦。得四沙門果。故應修習此正法論。   法聚品第十八   習此論者。則能通達可知等法聚。以通達故。外道邪論不能制伏。亦能速滅煩惱。自能離苦亦能濟人。可知等法聚者。謂可知法.可識法。色法.無色法。可見法.不可見法。有對法.無對法。有漏法.無漏法。有為法.無為法。心法.非心法。心數法.非心數法。心相應法.心不相應法。心共有法.心不共有法。隨心行法.不隨心行法。內法.外法。粗法.細法。上法.下法。近法.遠法。受法.非受法。出法.非出法。共凡夫法.不共凡夫法。次第法.非次第法。有次第法.無次第法。如是等二法。又有三法。色法.心法.心不相應法。過去法.未來法.現在法。善法.不善法.無記法。學法.無學法.非學非無學法。見諦斷法.思惟斷法.無斷法。如是等三法。又有四法。欲界繫法.色界繫法.無色界繫法.不繫法。又有四道。苦難行道.苦易行道.樂難行道.樂易行道。又有四味。出味.離味.寂滅味.正智味。又有四證法。身證法.念證法.眼證法.慧證法。四受身。四入胎。四緣。四信。四聖種。四惡行。如是等。四法。五陰。六種。六內入。六外入。六生性。六喜行。六憂行。六捨行。六妙行。七淨。八福生。九次第滅。十聖處。十二因緣。如是可知等法聚無量無邊不可說盡。我今略舉其要。可知法者第一義諦也。可識法者謂世諦也。色法者色聲香味觸也。無色法者心及無作法也。可見法者謂色入也。有對法者色法是也。有漏法者若法能生諸漏。如非阿羅漢假名法中心是也。與上相違名無漏法也。有為法者從眾緣生。五陰是也。無為法者五陰盡滅是也。心法者能緣是也。心數法者若識得緣即次第生想等是也。心相應法者謂識得緣次第必生如想等是也。心共有法者謂法心共有如色心不相應行是也。隨心行法者若法有心則生無心不生。如身口無作業也。內法者己身內六入也。粗細法者相待有也。如觀五欲色定為細。觀無色定色定為粗也。上下法者亦如是也。近遠法者或異方故遠。或不相似故遠也。受法者從身生法也。出法者謂善法也。共凡夫法者有漏法也。次第法者從他次第生也。有次第法者能生次第也。色法者色等五法也。心法者如上說也。心不相應行者無作業也。過去法者已滅法也。未來法者當生法也。現在法者生而未滅也。善法者為利益他眾生及真實智也。與上相違名不善法也。二俱相違名無記法也。學法者學人無漏心法也。無學法者無學人在第一義心也。餘名非學非無學也。見諦斷法者謂須陀洹所斷示相我慢及從此生法也。思惟斷法者。謂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所斷不示相我慢及從此生法也。無斷法者謂無漏也。欲界繫法者若法報得阿鼻地獄乃至他化自在天也。色界繫法者從梵世乃至阿迦尼吒天也。無色界繫法者四無色也。不繫法者無漏法也。苦難行道者鈍根得定行道者是也。苦易行道者利根得定行道者是也。樂難行道者鈍根得慧行道者是也。樂易行道者利根得慧行道者是也。出味者出家求道也。離味者身心遠離也。寂滅味者得禪定也。正智味者通達四諦也。念證法者四念處也。因是念處能生四禪是名身證。因四禪故能生三明名為眼證。通達四諦名為慧證。四受身。有能自害他不能害。有為他害不能自害。有能自害他亦能害。有不自害不為他害。四入胎者。有不自念入胎亦不自念住胎出胎。有自念入胎而不自念住胎出胎。有自念入胎住胎而不自念出胎。有自念入胎住胎出胎。以顛倒心亂故不自念。心正不亂故能自念。四緣。因緣者。生因.習因.依因。生因者若法生時能與作因。如業為報因。習因者如習貪慾貪慾增長。依因者如心心數法依色香等。是名因緣。次第緣者如以前心法滅故後心得次第生。緣緣者若從緣生法如色能生眼識。增上緣者謂法生時諸餘緣也。信佛者謂得真智於佛生清淨心決定知佛於眾生中尊。信此真智即是信法。得是智者一切眾中最為第一。是名信僧。得聖所愛戒。謂以深心不造諸惡。知我因是戒能信三寶。信是戒力故名信戒也。以四聖種故不為衣服愛之所染。不為飲食臥具從身愛之所染。故名四聖種。四惡行以貪故瞋故怖畏故癡故墮惡道中。色陰者色等五法也。受陰者能緣法也。想陰者能分別假名法也。行陰者能生後身法也。識陰者唯能識塵法也。地種者色香味觸和合。堅相多者名為地種。濕相多者名為水種。熱相多者名為火種。輕相多者名為風種。色相無故說名空種。能緣法故名為識種。眼入者四大和合眼識所依故名眼入。耳鼻舌身入亦如是。意入者謂心也。色入者眼識所緣法也。聲香味觸法入亦如是。六生性者。謂黑性人能習黑法。亦習白法及黑白法。白性人亦如是也。六喜行者依貪心也。六憂行者依瞋心也。六捨行者依癡心也。六妙行者實智慧也。七淨戒淨者戒律儀也。心淨者得禪定也。見淨者斷身見也。度疑淨者斷疑結也。道非道知見淨者斷戒取也。行知見淨者思惟道也。行斷知見淨者無學道也。八福生者人中富貴乃至梵世也。諸福報樂此中最多故說此八也。九次第滅者入初禪滅語言。二禪滅覺觀。三禪滅喜。四禪滅出入息。虛空處滅色相。識處滅無邊虛空相。無所有處滅無邊識相。非想非非想處滅無所有想入滅盡定滅受及想也。十聖處者聖人斷五法成六法。守一法依四法。滅偽諦捨諸求。不濁思惟離諸身行。善得心解脫。善得慧解脫。所作已辦。獨而無侶。斷五法者斷五上結得阿羅漢一切結盡。行六妙法。眼等諸情於色等塵不憂不喜亦不癡故。守一法者繫念身也。依四法者謂乞食等四依法也。復有人言。依四法者聖人有法遠離。有法親近。有法除滅。有法忍受。淨持戒故能達實相名離偽諦。斷一切見名得初果。捨諸求者謂欲求.有求.及梵行求。得初果故知有為法皆是虛誑。欲捨三求。得金剛三昧已。捨於學道。爾時能盡名捨諸求。不濁思惟者滅六種覺心得清淨。能薄三毒得第二果。滅除貪憂得第三果名不濁思惟。離身行者除欲界結得四禪故名離身行。得盡智故名善得心解脫。得無生智故名善得慧解脫。諸聖人心住此十處故名聖處。佛法所作必應盡苦故曰所作已辦。遠離凡夫及諸學人故曰無侶。心離諸法住畢竟空故名為獨。十二因緣。無明者謂隨假名心。因此倒心能集諸業故曰無明緣行。識隨業故能受有身。故曰行緣識也。受有身已。名為名色六入觸受。此諸分等隨時漸增。受諸受時依止假名故能生愛。因愛生餘煩惱故名為取。愛取因緣有。是名三分。從是諸業煩惱因緣後世中生。從生因緣有老死等。是中若說無明諸行則明過去世有。令斷常見知從無始生死往來從業煩惱因緣受身。若說生死則明未來世有。令斷斷見。若不得真智則生死無邊。但有苦果。若說中間八分。明現在法。但從眾緣相續故生無有真實。此中無明諸行是先世因緣。此因緣果謂識名色六入觸受。從此五事起愛取有。是未來世因。此因緣果謂生老死。若受諸受時還生愛取。是故此十二分輪轉無窮。能得真智則不集諸業。諸業不集則無有生。生名起成。若人習此正論。則知諸法皆自相空不集諸業。諸業不集則無有生。無有生故老死憂悲苦惱都滅。故欲自利兼利眾生漸成佛道。熾然自法。滅他法者。當習此論。   十論初有相品第十九   問曰。汝經初言廣習諸異論。欲論佛法義。何等是諸異論。答曰。於三藏中多諸異論。但人多喜起諍論者。所謂二世有.二世無。一切有.一切無。中陰有.中陰無。四諦次第得.一時得。有退.無退。使與心相應.心不相應。心性本淨.性本不淨。已受報業或有或無。佛在僧數不在僧數。有人無人。有人言二世法有或有言無。問曰。何因緣故說有。何因緣故說無。答曰。有者。若有法是中生心。二世法中能生心故。當知是有。問曰。汝當先說有相。答曰。知所行處名曰有相。難曰。知亦行於無所有處。所以者何。如信解觀非青見青。又所作幻事亦無而見有。又以知無所有故名入無所有處定。又以指按目則見二月。又經中說。我知內無貪慾。又經中說。知色中貪斷。名為色斷。又如夢中無而妄見。以是等緣知亦行於無所有處。不可以知所行處故名為有。答曰。無有知行無所有處。所以者何。要以二法因緣故識得生。一依二緣。若當無緣而識生者亦應無依而識得生。然則二法無用。如是亦無解脫。識應常生。是故知識不行於無。又以有所識故名為識。若無所識則亦無識。又說識能識塵。謂眼識識色。乃至意識識法。若言有無緣識。此識何所識耶。又若言有無緣識是則錯謬。如有人言我狂心亂世間所無而我皆見。又若知無所有不應生疑。以有所知故得生疑。又經中說。若世間所無我知見者。無有是處。又汝言自相違。若無何所知耶。又經中說。能緣法者是心心數法。亦說一切諸法皆是所緣。此中不說無法為緣。又諸塵是生識因。若無以何為因。又經中說。三事和合故名為觸。若法無者何所和合。又無緣之知雲何可得。若知則不無。若無則不知。是故無無緣知。又汝言知行無所有處如信解觀非青見青者無有是處。所以者何。是非青中實有青性。如經中說。是木中有淨性。又取青相心力轉廣。一切盡青。非無青相。又幻網經說。有幻幻事者無眾生中見似眾生。故名為幻。又汝言以知無所有故名入。無所有處定者。以三昧力故生此無相。非是無也。如實有色壞為空相。又入是三昧所見法少故名為無。如鹽少故名無鹽。慧少故名無慧。又如說非有想非無想處。是中雖實有想。亦說非有非無。又汝言以指按目見二月者。見不審故以一為二。若合一眼則不見二。又汝言我知內無慾者。是人見五蓋相違七覺法故。便生念言我知無慾。非知無也。又汝言知色中貪斷名色斷者。見真實慧與妄解相違故名貪斷。又汝言夢中無而見者。因先見聞憶念分別及所修習故夢中見。又冷熱氣盛故隨夢見。或以業緣故夢。如菩薩有諸大夢。或天神等來為現夢。是故夢中見有。非知無也。難曰。汝言要以二法因緣識得生者。是事不然。佛破神我故說二法因緣生識。非盡然也。又汝言以有所識故名識者。識法有則知有。無則知無。若此事無。以無此事故名為見空。又三心滅故名為滅諦。若無空心何所滅耶。又汝言眼識識色乃至意識識法者。是識但能識塵不辯有無。又汝言若有無緣識是則錯亂者。則有知無之知。如狂病人見所無者。又汝言若知無不應生疑者。若疑為有為無。則有無緣知也。又汝言如經中說若世間所無我若知見無是處者。是經不順法相。似非佛語。或三昧如是。入此三昧所見盡有。為是三昧故如是說。又汝言汝言自相違者。我言緣無非相違也。又汝言心心數法能緣一切法。是緣者有心心數法。而無所緣。亦心心數法不能實緣。故不名緣。又諸法實相。離諸相故不名為緣。又汝言諸塵是生識因若無以何為因者。即以無為因。又汝言三事和合名為觸者。若三事可得則有和合。非一切處盡有三事。又汝言若知不無若無不知者。若有緣知亦同是過。又汝言如木中有淨性者。是事不然。有因中有果過故。又汝言取相心轉廣者。是亦不然。本青相少。而見大地一切皆青則是妄見。如是觀少青故。能見閻浮提盡皆是青非妄見耶。又汝言幻網經說有幻幻事者無眾生中見似眾生為眾生事。此事實無而見。則是無緣知也。又汝言以三昧力故生此無相如實有色壞為空者。若色實有而壞為空則是顛倒。又少而言無亦無顛倒。又汝言見不審者。是事不然。如眼氣病人見空中有毛其實無也。又汝言見五蓋相違七覺法故便生念言我知無者。七覺法異。無貪亦異。雲何為一。又汝言見真實慧與妄解相違名貪斷者。妄解名虛妄觀。是故說知欲斷故色斷真實慧者。無常觀也。又汝言夢中見實者。是事不然。如夢墮捨而實不墮。是故有知無之知。不以知行故名有相。   無相品第二十   問曰。若此非有相。今陰界入所攝法應當是有。答曰。此亦不然。所以者何。是人說凡夫法陰界入攝。是事不順法相。若然者有說如等諸無為法亦應是有。而此實無。故知陰界入所攝法非是有相。問曰。若人以現知等信有所得。名為有相。答曰。此亦非有相。是可信法。決定分別不可得說。又有經說應依於智不應依識。以性得故。色等諸塵不可得。後當廣說。此無相不壞。有所得相雲何可立。問曰。有與法合故名為有。答曰。有後當破。又有中無有。雲何有與法合故名有耶。以是因緣。有相決定分別不可得說。但以世諦故有。非第一義。問曰。若以世諦有者。今還以世諦故。說過去未來為有為無。答曰。無也。所以者何。若色等諸陰在現在世能有所作。可得見知。如經中說。惱壞是色相。若在現在則可惱壞。非去來也。受等亦然。故知但有現在五陰。二世無也。   復次若法無作則無自相。若過去火不能燒者不名為火。識亦如是。若在過去不能識者則不名識。復次若無因而有。是事不然。過去法無因可有。是故不然。復次凡所有法皆眾緣生。如有地有種水等因緣則牙等生。有紙筆人功則字得成。二法等合則有識生。未來世中牙字識等因緣未會。雲何得有。是故二世不應有也。復次若未來法有。是則為常。以從未來至現在故。如從捨至捨則無無常。是事不可。又經中說。眼生無所從來。滅無所至。是故不應分別去來法也。復次若未來有眼色識者則應有作。過去亦爾。而實不然。是故知無去來法也。又去來色有則應有對有礙。而實不然。是故無也。復次若瓶等物未來有者。則陶師等不應有作。而現有作故。無未來有。又佛說有為法三相可得。生滅住異。生者若法先無今現有作。滅者作已還無。住異者相續故住變故名異。是三有為相皆在現在。非過去未來。◎   ◎二世有品第二十一   問曰。實有過去未來。所以者何。若法是有。此中生心。如現在法及無為法。又佛說色相。亦說過去及未來色。又說凡所有色。若內若外。若粗若細。若過去未來現在。總名色陰。又說過去未來色尚無常。何況現在。無常是有為相。是故應說有。又現見從智生智。以修習故。如從稻生稻。是故應有過去。若無過去果則無因。又經中說。若過去事實而有益。佛則說之。又說應觀過去未來一切無我。又緣未來意識。依過去意。若無過去識何所依。又知過去業有未來果。是名正見。又佛十力知去來諸業。又佛自說。若無過去所作罪業。是人終不墮諸惡道。又學人若在有漏心中。則不應有信等諸無漏根。又諸聖人不應決定記未來事。又若無去來則人不應憶念五塵。所以者何。意識不知現五塵故。又說十八意行皆緣過去。又若無去來則阿羅漢不應自稱我得禪定。以在定中無言說故。又四念處中。不應得觀內心內受。所以者何。現在不得觀過去故。又亦不應修四正勤。所以者何。未來世中無惡法故。餘三亦爾。又若無去來。則無有佛。又亦不應有修戒久近。是故不然。   二世無品第二十二   答曰。過去未來無。汝雖說有法中生心。是先已答。無法亦能生心。又汝說色相色數色可相者。是事不然。過去未來不應是色。無惱壞故。亦不可說無常相也。但佛隨眾生妄想分別故說其名。又汝言智生智者。因與果作因緣已滅。如種與牙作因已滅。佛亦說是事生故是事生。又汝言實而有益佛則說者。佛說是事本現在時。不言猶有。若說過去滅盡則知無有。又汝言觀無我者。以眾生於去來法計有我故。佛如是說。又汝言是正見者。以此身起業。此業與果作因已滅。復後還自受故說有果。於佛法中若有若無皆方便說。為示罪福業因緣故。非第一義。如以因緣說有眾生。去來亦爾。依過去意者。是方便依。不如人依壁等。亦明心生不依於神。因先心故後心得生。業力亦爾。佛知是業雖滅而能與果作因。不言定知如字在紙。罪業亦爾。以此身造業是業雖滅果報不失。又汝言不應有諸無漏根者。若學人得無漏根已得在現在。雖過去滅未來未至。以成就故不得言無。又汝言聖人不應記未來者。聖智力爾。雖未有法而能玄記。如過去法雖已滅盡念力能知。又汝言不應念五塵者。是凡夫人癡故妄念先取定相。後雖滅盡猶生憶念。憶法應爾。非如兔角等。十八意行亦復如是。現在取色。雖滅過去亦隨憶念。又汝言不應自稱我得禪定者。是定得在現在憶念力故自言我得。又汝言不應得觀內心內受者。有二種心。一唸唸生滅。二次第相續。用現在心觀相續心。非今猶在。又汝言不應修習四正勤者。防未來世惡法因緣。亦起未來善法因緣。又汝言則無佛者。佛寂滅相。雖現於世不攝有無。況滅度耶。眾生歸命。亦如世人祠祀父母。又汝言亦不應有修戒久近者。不以時故。戒有差別。所以者何。時法無實。但以諸法和合生滅故名有時。是故汝所說因是皆不然。   一切有無品第二十三   論者言。有人說一切法有。或說一切法無。問曰。何因緣故說有。何因緣故言無。答曰。有者佛說十二入名為一切。是一切有地等諸陀羅驃。數等諸求那。舉下等諸業。總相別相和合等法。及波居帝本性等。及世間事中兔角龜毛蛇足鹽香風色等。是名無。又經中佛說。虛空無轍跡。外道無沙門。凡夫樂戲論。如來則無有。又隨所受法亦名為有。如陀羅驃等六事是優樓佉有。二十五諦是僧佉有。十六種義是那耶修摩有。又若有道理能成辦事亦名為有。如十二入。又佛法中以方便故說一切有一切無。非第一義。所以者何。若決定有即墮常邊。若決定無則墮斷邊。離此二邊名聖中道。◎   成實論卷第二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46 成實論   成實論卷第三   訶梨跋摩造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   ◎有中陰品第二十四   論者言。有人說有中陰或有說無。問曰。何因緣故說有。何因緣故言無。答曰。有中陰者。佛阿輸羅耶那經中說。若父母會時。眾住隨何處來。依止其中。是故知有中陰。又和蹉經說。若眾生捨此陰已。未受心生身。於是中間我說愛為因緣。是名中陰。又七善人中有中有滅者。又經中說。雜起業雜受身雜生世間。當知有中陰。又經中說四有。本有.死有.中有.生有。又說七有。五道有業有中有。又說。閻王呵責中陰罪人令顛倒墮又佛因中陰知眾生宿命。謂此眾生生此處。彼眾生生彼處。又經中說。以天眼見諸眾生死時生時。又說。眾生為陰所縛故。從此世間至彼世間。又世人亦信有中陰言。若人死時有微四大從此陰去。又若有中陰則有後世。若無中陰者。捨此身已未受後身中間應斷。以是故知有中陰。   無中陰品第二十五   有人言無有中陰。汝雖言阿輸羅耶那經中說有中陰。是事不然。所以者何。若是聖人不知此為是誰從何處來。則無中陰。若有者何故不知。又汝言和蹉經說。是事不然。所以者何。是經中問異答異。是和蹉梵志所計身異神異故如是答。中陰中有五陰。又汝言有中有滅者。是人於欲色界中間受身。於此中滅故名有中有滅也。所以者何。如經中說若人死何處去何處在何處。是義無異。又汝言雜受身雜生世間者。若言受身言生世間。是義不異。又汝言四有七有者。是經不然。以不順法相故。又汝言閻王呵責者。此在生有非中有也。又汝言佛因中陰知宿命者。是事不然。聖智力爾。雖不相續亦能念知。又汝言天眼見死時生時者。欲生名生時。將死名死時。非中陰也。又汝言眾生為陰所縛從此至彼者。示有後世故如是說。不明有中陰也。又汝言死時有微四大去者。世人所見。不可信也。此非用因。又汝言若無中陰中間應斷者。以業力故。此人生此。彼人生彼。如過去未來雖不相續。而能憶念。是故無有中陰。復次宿命智中說知此人此間死彼間生。不說住中陰中。復次佛說三種業。現報.生報。及後報業。不說有中陰報業。復次若中陰有觸即名生有。若不能觸是則無觸。觸無故受等亦無。如是何所有耶。又若眾生受中陰形。即名受生。如經中說。若人捨此身受餘身者。我說名生。若不受身則無中陰。復次若中陰有退。即名為生。所以者何。要先生後退故。若無退是則為常。又以業力故生。何用中陰。又若中陰從業成者。即是生有。如說業因緣生。若不從業成。何由而有。是應速答。答曰。我以生有差別說名中陰。是故無如上過。是人雖中陰生亦與生有異。能令識到迦羅羅中。是名中陰。難曰。以業力能至。何用分別說中陰耶。又心無所至。以業因緣故從此間滅於彼處生。又現見心不相續生。如人刺足頭中覺痛。此足中識無有因緣至於頭中。以近遠眾緣和合生心。是故不應分別計有中陰。   次第品第二十六   論者言。有人說四諦次第見。有人說一時見。問曰。何因緣故說次第見。何因緣故言一時見。答曰。次第見者如經中說。若人見世間集即滅無見。見世間滅即滅有見。當知集滅二相各異。又若人能知所有集相皆是滅相。是名離垢得法眼淨。又說。利智慧人漸捨諸惡。如練金師能離身垢。又漏盡經說。能知見者則漏得盡。行者不能自知日日所盡常修習故得盡諸漏。復次佛言。於諸諦中能生眼智明慧。欲界苦中二色無色界二。集等亦爾。又經中佛自口說。漸次見諦。如人登梯。次第而上。以是等經故。知四諦非一時得。又諸煩惱於四諦中四種邪行。所謂無苦無集無滅無道。故無漏智亦應次第四種正行。又行者應定心分別是苦是苦因是苦滅是苦滅道。若一心中何得如是決定分別。故知次第非一時也。   一時品第二十七   有人言。四諦一時見非次第。汝說見世間集即滅無見。見世間滅則滅有見者則壞自法。若然者亦不應以十六心十二行得道。又汝言知所有集相皆是滅相得法眼者。若爾便應以二心得道。一者集心。二謂滅心。但不然。又汝言利智漸捨惡者。亦不應但十六心也。又汝言漏盡經說能知色等得漏盡者。如是則應有無量心。非但十六心。又汝言眼智明慧者。佛自言。於四諦中得眼智明慧。不言次第有十六心。又汝言佛自口說漸次見諦如登梯者。我不習此經。設有應棄。以不順法相故。又汝言四種邪行者。於五陰等亦應邪行。隨所邪行皆應生智。如是則不應但以十六心得道。又汝言應定分別者。於色等中亦應分別。是故不但應有十六心也。復次行者不得諸諦唯有一諦。謂見苦滅名初得道。以見法等諸因緣故。行者從煖等法漸次見諦滅諦。最後見滅諦。故名為得道。   退品第二十八   論者言。有人說阿羅漢退。或說不退。問曰。何因緣故說退。何因緣故言不退。答曰。有退者如經中說。時解脫阿羅漢以五因緣故退。樂作務。樂誦讀。樂斷事。樂遠行。長病。又經說二種阿羅漢退相.不退相。又經中說。若某比丘退解脫門。則有是處。又經中說。觀身如瓶。防意如城。慧與魔戰。守勝無壞。若無退者不應守勝。又二種智。盡智.無生智。若盡智不復生者。何用無生智。又優陀耶難得滅盡定者即是退因。是人雖退亦生色界。以是等緣當知有退。   不退品第二十九   有人言。聖道不退。但退禪定。問曰。若然者無二種阿羅漢。但有退相。以一切阿羅漢於禪定中皆有退故。答曰。退禪定中自在力。非一切阿羅漢皆得自在力。問曰。不然。如劬提比丘。六反退已。便以刀自害。若退禪定者不應自害。以佛法中貴解脫不貴定故。答曰。是人依此禪定當得阿羅漢道。失此定故則失無漏。非無漏有退。所以者何。如偈說。畢故不造新。於諸有中皆得厭離。滅諸結使更無生相。是諸健人猶如燈滅。又說。譬如石山風不能動。健者如是。毀譽不傾。又經中說。愛生愛等。是阿羅漢永拔愛根。何從生結。又說。所謂聖人究竟盡邊。所作已辦。又說。聖人散滅不集。破裂不識等。又經中說。無明因緣起貪恚癡。是阿羅漢無明永盡。雲何生結。又經中說。若諸學人求泥洹道。我說是人應不放逸。若得漏盡不復漏也。是故不退。又說。智者善思惟。善語言善身業。所作無失。又說。比丘樂不放逸見放逸過。是則不退。親近泥洹。又經中說。麋鹿依野。鳥依虛空。法歸分別。真人歸滅。又三因緣起諸結使。貪慾不斷所欲現前中生邪念。是阿羅漢貪慾已斷。雖對所欲不生邪念。故不起結。又說。比丘邪觀諸法故起三漏。是阿羅漢無邪觀故不起諸漏。又經中說。若以聖慧知已則無有退。如須陀洹果無有退者。又阿羅漢。善知三受生相.滅相.味過出相。故不起結。又說。比丘若戒定慧三事成就則不退轉。又阿羅漢斷已生結。未生者令不生。又經中說。實行聖人終無有退。阿羅漢已證四諦。諸漏盡故名實行者。又說。七覺名不退法。阿羅漢具足七覺。是故不退。又阿羅漢證不壞解脫。是故不退。又阿羅漢於佛法中得堅固利。所謂不壞解脫。又如人截手。念與不念常名截手。阿羅漢亦爾。斷結使已。念與不念常名為斷。又經中說。信等根利名阿羅漢。利根者終無有退。又阿羅漢能於無上斷愛法中。心善得解脫。畢竟盡滅。又譬如火燒所未燒。燒已不還本處。比丘如是已能成就十一法故終無有退。問曰。有二種阿羅漢。汝所引經說不退者。答曰。此是總相說。諸學人應不放逸。阿羅漢不須非是別相說。不退相者。又佛說偈。勝若還生不名為勝。勝而不生是名真勝。若阿羅漢還生煩惱則不名勝。又阿羅漢生已盡故不復受身。汝經雖說阿羅漢退法應還得。若爾亦可法應不退。若比丘能令諸相不生名阿羅漢。是故無退。   心性品第三十   論者言。有人說心性本淨以客塵故不淨。又說不然。問曰。何因緣故說本淨。何因緣故說不然。答曰。不然者。心非性本淨客塵故不淨。所以者何。煩惱與心常相應生。非是客相。又三種心。善.不善.無記。善無記心是則非垢。若不善心本自不淨。不以客故。復次是心唸唸生滅不待煩惱。若煩惱共生不名為客。問曰。心名但覺色等。然後取相。從相生諸煩惱。與心作垢。故說本淨。答曰。不然。是心心時即滅未有垢相。心時滅已垢何所染。問曰。我不為唸唸滅心故如是說。以相續心故說垢染。答曰。是相續心世諦故有。非真實義。此不應說。又於世諦是亦多過。心生已滅未生未起雲何相續。是故心性非是本淨客塵故不淨。但佛為眾生謂心常在。故說客塵所染則心不淨。又佛為懈怠眾生若聞心本不淨。便謂性不可改。則不發淨心。故說本淨。   相應不相應品第三十一   論者言。有人說諸使心相應。有說心不相應。問曰。何因緣故說心相應。何因緣故言不相應。答曰。心相應者。後使品中當說。又貪慾等諸煩惱業。是業諸使相應。汝法中雖說心不相應使。與心相應結纏作因。是事不然。所以者何。經中說。從無明邪念邪思惟等起貪等結。無有經說從使生也。汝法中雖說久習結纏則名為使生。是事不然。所以者何。身口業等亦有久習相。是亦應有似使心不相應行。而實無有。若然者。諸法皆從現在因生。無過去因。然則不應從業生報。亦不應從意生意識也。又此諸使唸唸滅故。復何因生。問曰。共相因生。答曰。是亦不然。因果不得一時合故。此事後燈喻中當說。故不應言諸使非心相應。   過去業品第三十二   論者言。迦葉鞞道人說。未受報業過去世有。餘過去無。答曰。此業若失則過去。過去若不失是則為常。失者過去異名。則為失已。復失是業與報作因已滅。報在後生。如經中說以是事故。是事得生。如乳滅時與酪作因。何用分別過去業耶。又若言若然者。餘因中有過。雲何無因而識得生。如無乳時何得有酪。若無四大。身口等業何依而有。如是等我先說過去有過。彼應答此。   辯三寶品第三十三   論者言。摩醯捨婆道人說。佛在僧數。答曰。若說佛在四眾。所謂有眾.生眾.人眾.聖人眾。是則非過。若言佛在聲聞眾中是則有咎。以聞法得悟故曰聲聞。佛相異故不在此中。問曰。佛居僧之首。有人施者名為施僧。答曰。此施屬何等僧。此經小失。是應當言施屬佛僧。問曰。佛語瞿曇彌。以此衣施僧。則為供養我。亦是供養僧。答曰。佛意言以語言為供養我是物供養僧。如經中說若人瞻病即是看我。問曰。諸有成就聖功德人。舍利弗等皆在僧數中。佛亦如是。以同相故。答曰。若以同相者。諸凡夫人及非眾生數。亦有應入僧數者。而不然。是故知佛不在僧中。又佛不入僧羯磨中。亦不同諸餘僧事。又以三寶差別故。佛不在僧中。   無我品第三十四   論者言。犢子道人說有我。餘者說無。問曰。何者為實。答曰。實無我法。所以者何。如經中佛語比丘。但以名字但假施設。但以有用故名為我。以但名字等故知無真實。又經中說。若人不見苦。是人則見我。若如實見苦。則不復見我。若實有我。見苦者亦應見我。又說。聖人但隨俗故說言有我。又經中佛說。我即是動處。若實有者不名動處。如眼有故不名動處。又處處經中皆遮計我。如聖比丘尼語魔王言。汝所謂眾生是即為邪見。諸有為法聚皆空無眾生。又言。諸行和合相續故有。即是幻化誑惑凡夫。皆為怨賊如箭入心。無有堅實。又言。無我無我所無眾生無人。但是空。五陰生滅壞敗相。有業有果報。作者不可得。眾緣和合故有諸法相續。以是等緣故。佛種種經中皆遮計我。是故無我。又經中解識義。何故名識。謂能識色乃至識法。不說識我。是故無我。群那比丘問佛。誰食識食。佛言。我不說有食識食者。若有我應說我食識食。以不說故當知無我。又洴沙王迎佛經中。佛語諸比丘。汝觀凡夫隨逐假名謂為有我。是五陰中實無我無我所。又說。因五陰故有種種名。謂我眾生人天等如是無量名字。皆因五陰有。若有我者應說因我。又長老弗尼迦謂外道言。若人邪見無而謂有。佛斷此邪慢不斷眾生。是故無我。又炎摩伽經中。舍利弗語炎摩伽言。汝見色陰是阿羅漢耶。答言不也。見受想行識是阿羅漢耶。答言不也。見五陰和合是阿羅漢耶。答言不也。見離五陰是阿羅漢耶。答言不也。舍利弗言。若如是推求不可得者。應當言阿羅漢死後無耶。答言。舍利弗。我先有惡邪見。今聞此義。是見即滅。若有我者不名惡耶。又四取中說我語取。若有我者應言我取。如欲取等。不應言我語取。又先尼經說。於三師中若有不得現我後我。我說是師則名為佛。以佛不得故知無我。又無我中我想名為顛倒。若汝意謂我中我想非顛倒者。是事不然。所以者何。佛說眾生所有見我皆見五陰。是故無我。又說。眾生種種憶念宿命。皆念五陰。若有我者亦應念我。以不念故當知無我。若汝意謂亦有經說憶念眾生。如某眾生中我名某者。是事不然。此為世諦分別故說實念五陰。非念眾生。所以者何。以意識念意識。但緣於法。是故無有念眾生念。又若人說決定有我。於六邪見中必墮一見。若汝意謂無我亦是邪見者。此事不然。所以者何。以二諦故。若以世諦說無我。第一義諦說有我。是則有過。我今說第一義故無。世諦故有。是故無咎又佛說拔我見根。如癡王問中佛答癡王。若人以一心觀諸世間空。則拔我見根不復見死。王又諸說有我因緣憂喜等事。皆在五陰。又以破諸外道我見因緣。是故無我。   有我無我品第三十五   問曰。汝言無我。是事不然。所以者何。四種答中是第四置答。謂人死後若有若無。亦有亦無。非有非無。若實無我不應有此置答。又若人言無有眾生受後身者。即是邪見。又十二部經中有本生經。佛自說言彼時大喜見王我身是也。如是等本生。今五陰非昔五陰。是故有我從本至今。又佛說今喜後喜為善兩喜。若但五陰。不應兩喜。又經中說心垢故眾生垢。心淨故眾生淨。又一人生世間。多人得衰惱。一人生世間。多人得利益。又若修集善不善業皆依眾生。不依非眾生數。又處處經中佛自說我言有眾生能受後身。又能自利不利他等。以是等緣故知有我。汝先雖說但名字等。是事不然。所以者何。佛但以外道離五陰已別計有我常不壞相。斷此邪見故言無我。今我等說五陰和合名之為我。是故無咎。又雖言我但名字等應深思惟此言。若眾生但名字者。如殺泥牛。不得殺罪。若殺實牛。亦不應有罪。又如小兒以名字物施。皆有果報。大人持施亦應得報。而實不然。又但名字故無而說有者。聖人應有妄語。以實語故名為聖人。故知有我。又若聖人見實無我。而隨俗故說有我者則是倒見。以異說故。又若隨俗無而說有。則不應復說經中實義十二因緣三解脫門無我法等。若人謂有後世隨而言有。若人謂無隨人言無。又諸世間萬物皆從自在天生。如是種種邪見經書。皆應隨說。是事不可。是故汝所引經。皆已總破。故非無我。答曰。汝先言以置答故知有我者。是事不然。所以者何。此不可說法。後滅諦聚中當廣分別。故無實我及不可說者。但假名說非實有也。又汝法中我以六識識。如汝經說。因眼所見色故我壞。是則眼識所識。則不應言非色非非色。聲等亦爾。復次若我六識所識則與經相違。經中說。五情不能互取五塵所伺異故。若我可六識識則六根互用。又汝所言前後相違。眼識所識則不名為色。又汝言無我是邪見者。經中佛自告諸比丘。雖無有我。因諸行相續故說有生死。我以天眼。見諸眾生生時死時。亦不說是我。又汝自法中有過。汝法中言我不生。若不生則無父母。無父母則無逆罪。亦無諸餘罪業。是故汝法即是邪見。又汝言有本生者。因五陰故。名喜見王。即彼陰相續故名佛。故說我是彼王。汝法中我是一。故不應差別。又汝言為善兩喜者。經中佛自遮是事。言我不說有。捨此五陰。受彼陰者。但以五陰相續不異故言兩喜。又汝言心垢故眾生垢者。以此故知無有實我。若實有我。應與心異。不應言心垢故眾生垢。所以者何。不可彼垢此受故。但以假名因緣有垢故。言假名垢。是故假名為我。非真實也。又汝法中說我非五陰。是則不生不滅。無罪福等。有如是過。我等說五陰和合假名為我。因是我故。有生有滅。及罪福等。非無假名。但非實耳。又汝先言破外道意故佛說無我者。汝自妄想如是分別。佛意不然。又種種說我。皆是過咎。如汝言外道離五陰已別計有我。汝亦如是。所以者何。五陰無常。我不可說若常無常。是即離陰。復次陰有三分。戒定慧品。善不善無記。欲界色界無色界繫。如是分別。我不得爾。故異五陰。又我是人。五陰非人。是則為異。又陰是五。我是一。是故我非陰也。若有我者。以此等緣。則異五陰。又世間無有一法不可說一不可說異。是故無有不可說法。問曰。如然可然。不得言一。不得言異。我亦如是。答曰。是亦同疑。何者是然。何者可然。若火種是然。餘種是可然。則然異可然。若火種即是可然。雲何言不一。若可然即是火種。若離火種。亦俱不然。故名同疑。若然有可然。如我有色。即墮身見。又應多我。如薪火異牛糞火異。我亦如是。人陰我異。天陰我異。是即多我。又如然可然在三世中。我與五陰。亦應如是在三世中。如然可然。是有為故。我與五陰。亦應有為。又汝雖言然與可然不一不異。然眼見異相。我與五陰。亦應有異。又五陰失。而我不失。以此間沒。至彼間生。有兩喜故。若隨五陰有失有生。則同五陰不名兩喜。汝以妄想分別是我。得何等利。又諸塵中。無有一塵六識所識。汝所說我。可六識識。則非六塵。又十二入不攝。則非諸入。四諦不攝。則非諸諦。是故若謂有我。即為妄語。又汝法中說。可知法者。謂五法藏。過去未來現在無為。及不可說法。我在第五法中。則異於四法。汝欲令異於四法。而非第五。是則不可。若言有我。則有此等過。何用妄想分別我耶。是故汝先說外道離五陰已。別計有我。我等不爾。是事不然。又汝先言我但假名應深思者。是事不然。所以者何。是佛法中。說世諦事。不應深思。又汝說妄語見倒。亦復如是。又汝言不應說經中實義者。是事應說。令知第一義故。又汝言世間所說盡應隨者。若說從自在天生萬物等。是不可受。若有利益。不違實義。是則應受。是故無咎。若世諦中。能生功德。能有利益。如是應受。後當廣說。又汝言殺泥牛等無殺罪者。今當答此。若於有識諸陰相續行中。有業業報。泥牛等中。無如此事。是故當知。五陰和合假名為我。非實有也。   苦諦聚色論中色相品第三十六   問曰。汝先言當說成實論。今當說何者為實。答曰。實名四諦。謂苦。苦因。苦滅。苦滅道。五受陰是苦。諸業及煩惱是苦因。苦儘是苦滅。八聖道是苦滅道。為成是法故造斯論。佛雖自成此法。為度眾生故。處處散說。又佛略說法藏。有八萬四千。是中有四依八因是義或捨而不說。或有略說。我今欲次第撰集令義明瞭故說。問曰。汝言五受陰是苦諦。何謂為五。答曰。色陰識陰想受行陰。色陰者。謂四大及四大所因成法。亦因四大所成法。總名為色。四大者。地水火風。因色香味觸故。成四大。因此四大成眼等五根。此等相觸故有聲。地者。色等集會堅多故名地。如是濕多故名水。熱多故名火。輕動多故名風。眼根者。但緣色眼識所依。及同性不依時。皆名眼根。餘四根亦如是。色者。但眼識所緣。及同性不緣時。是名為色。香味觸亦如是。是等相觸故有聲。   色名品第三十七   問曰。經中說諸所有色皆是四大及四大所因成。何故言諸所有皆是耶。答曰。言所有皆是。是定說色相更無有餘。以外道人說有五大。為捨此故說四大。四大所因成者。四大假名故有。遍到故名大。無色法無形。無形故無方。無方故不名為大。又以粗現故名大。心心數法不現故。不名為大。問曰。何故名地等法為色。不名聲等。答曰。有對法名色。聲等皆有對故。亦名為色。非如心法等。有形故名色。聲等皆有形故。亦名為色。障礙處所故名為形。問曰。色等非盡有形。聲等無形。答曰。聲等一切。有形以有形。以有對有障礙故。壁障則不聞問曰。若聲等有礙。則應不受餘物。如壁障故。則無所容。答曰。聲微細故。得有所受。如香味等。細故共依一形。不相妨礙。是故聲等。有礙有對。故皆名為色。又可惱壞相故名為色。所有割截殘害等。皆依於色。為違此故名無色定。又示宿命善惡業故名為色。又示心心數法故名為色。又為稱名故名為色。   四大假名品第三十八   問曰。四大是假名。此義未立。有人言四大是實有。答曰。四大假名故有。所以者何。佛為外道故說四大。有諸外道說色等即是大。如僧佉等。或說離色等是大。如衛世師等。故此經定說因色等。故成地等大。故知諸大是假名有。又經說地種堅及依堅。是故非但以堅為地。又世人皆信諸大是假名有。所以者何。世人說見地嗅地觸地味地。又經中說如地可見有觸。又入地等。一切入中。是人見色不見堅等。又人示地色地香地味地觸。實法有中。不可異示。又大名義以遍到故。此相假名中說。不但在堅相中。又說地住水上。是假名地住。非但堅住。又說大地燒盡。都無煙炭。燒假名地。非但燒堅。又以色等故。信有地等。非但堅等。又井喻中說。水亦見亦觸。若濕是水。則不得有二。所以者何。佛說五情不能互取塵。故又佛說八功德水。輕冷軟美。清淨不臭。飲時調適。飲已無患。是中若輕冷軟。皆是觸入。美是味入。清是色入。不臭是香入。調適無患。是其勢力。此八和合。總名為水。故知諸大是假名有。又因所成法。皆是假名。無實有也。如偈中說。輪等和合故名為車。五陰和合故名為人。又阿難言。諸法眾緣成。我無決定處。又若人說堅等是大是人則以堅等為色等所依。是則有依有主。非是佛法。故知四大皆是假名。又諸法中。有柔軟細滑等。皆觸入攝。堅等四法。有何義故。獨得為大。又一等四執。皆有過咎。故知四大但是假名。又實法有相。假名有相及假名所能。後當廣說。是故四大非實有也。   四大實有品第三十九   問曰。四大是實有。所以者何。阿毘曇中說。堅相是地種。濕相是水種。熱相是火種。動相是風種。是故四大是實有。又色等造色。從四大生假名有。則不能生法。又以堅等示四大。所謂堅依堅名地。是故堅等是實大。又經中佛二種說堅依堅濕依濕等。故知堅是實法依堅是假名。餘大亦如是。是故堅等是實大。依堅法以隨俗故名大。故有二種大。亦實亦假名。又阿毘曇中說。形處是地。堅相是地種。餘大亦爾。又經中佛說。眼形中所有堅依堅是地。濕依濕是水。熱依熱是火。肉形是地。此肉形中。佛說有四大。當知堅等是實大形是假名大。又佛不說風中有依。故知風是實大。又若人說四大是假名。則離大相。若依堅名地種者。水依堅物。水即為地。泥團依濕。泥團即為水。如熱病人。舉身皆熱。身即為火。是事不然。是故不得言依堅是地種。但堅為地種。餘大亦爾。又四大共生故不相離。如經中說。諸所有色。皆四大造。若人說四大是實。則不相離。若說假名。則應相離。所以者何。依堅色等眾。離依濕等眾若爾則眼形中。無有四大。則與經相違。汝欲不違經者。則四大是實。汝先言為外道故說四大者。是事不然。所以者何。諸外道輩說四大與色等。若一若異。我等說觸入少分是四大。是故無咎。又我等說現見堅等是四大。不如衛世師人說四大亦有非現見。又汝言堅依堅者。依義二種。如經中說色依色。又說心依大法。此義中。說堅即依堅。更無異法。若爾有何過耶。又汝說世人皆信。乃至八功德水。但隨俗言說。非是實大。又汝說因所成法。皆是假名。是事不然。所以者何。經中說。若六觸入。若因六觸入所成法。又有比丘問佛。何等為眼。佛答。因四大造清淨色。是名為眼。如是十入。又汝言有主有依。我等不然。但說法住法中。又汝言堅等有何義故獨名大者。堅等有義。所謂堅相能持。水相能潤。火相能熱。風能成就。是故四大是實。◎   ◎非彼證品第四十   答曰不然。四大是假名。汝雖言阿毘曇中。說堅相是地種等。是事不然。所以者何。佛自說堅依堅是地非但堅相。是故此非正因。又汝說色等從四大生。是事不然。所以者何。色等從業煩惱飲食婬欲等生。如經中說。眼何所因。因業故生。又說貪樂集故色集。又如阿難教比丘尼言姊是身從飲食生。從愛慢生。從婬欲生。故知色等非但從四大生。問曰。色等雖從業等生。四大亦應為少因。如因業故有穀。此穀亦假種子等生。如是眼等雖從業生。四大亦為少因。答曰。或有物無因緣而生。如劫盡已。劫初大雨。是水從何所生。又諸天所欲。應念即得。如坐禪人。及大功德人。所欲隨意。是事有何等緣。非但業耶。又如色相續斷已更生。若人生無色界。還生色界。是色以何為本。問曰。何故有物。但從業生。何故有物。待外緣生。答曰。若有眾生。業力弱者。則須種子眾緣助成。業力強者。不假外緣。又法應爾。或有業。或有法。或有生處。但業力得。不須外緣。又若須因緣。應說種子是牙等因。何故乃說因堅等生。又以何義故。從堅等生色等。不從色等生堅等耶。又堅等色等。共俱生故。雲何言因堅等有色等。不因色等有堅等。又一時生法。則無相因。如二角俱生。不得言左右相因。問曰。如燈明雖一時生。亦說明因於燈。非燈因明。是事亦爾。答曰。燈與明不異。燈以二法合成。一色。二觸。色即是明故。不得異燈。汝不諦思此喻。問曰。是明從燈去在餘處。是故應異。答曰。不在異處。此明色現在燈中。若在異處滅燈亦應見。而實不見。當知是色不異燈也。問曰。更有一時生法亦為因果。如有對中識。以眼色為因緣。非眼色以識為因緣。答曰。不然。眼識以前心為因。眼色為緣。因心先滅。雲何俱生。又若法隨所因生。即是因成。若心因情塵有。即是因所成法。復次四大即是造色。以因所生故。又現見世間物。從似因生。如從稻生稻。從麥生麥。如是從地生地。不生水等。如是從色生色。如是等。問曰。亦見有物從異因生。如倒種牛毛。則有蒲生。種角葦生。答曰。我不言無從異因生。但說似因中亦生。故言從色等生色等。不但從四大生。是故不得定言色等從四大生。又汝言以堅等示四大。是故堅等是實大者。此事不然。所以者何。以堅等相定。可以分別四眾軟等不定。或在多堅眾中。或在多濕眾中。故不可以分別諸眾。餘亦如是。又於堅等觸。分別名為軟等。何者若以濕亦以生。性柔軟細滑。以堅相多故。堅鞭粗澀。如是等。是故但以堅等。分別四眾。又如經中說以依堅故。示四大差別。故知依堅法。名為地種。非但堅相。故說堅相是成地因。又於成地中。堅是勝因。是故別說。餘相亦爾。又為作名字。所有堅依堅。皆名地種。或復有人。但說堅相為地種。為破是故。佛說堅依堅為地種。餘亦如是。又堅相眾中。以堅多故。有二種語。一切眾中。皆有堅等諸觸。若堅依堅。名為地種。若濕依濕。名為水種。若熱依熱。名為火種。又堅是成地勝因。故於中名地成。假名因緣中。有假名名字。如說我見人伐林。又汝言有二種語。是事不然。若隨說種是實者。則十二入等。不應是實。是故因眼緣色。有眼識生。是則非實。以不說種故。是為邪論。又佛入火種定。從佛身出種種焰色。是中何者為火種。以色等成火。非但熱相。又佛說是身名篋。於中但盛髮毛爪等。如經中說。是身中有髮毛爪等。以是故。髮毛爪等是地種。不以有種語故名為實法。又種子經中說。若有地種。無水種者。諸種子不得生長。是中何者是地種。謂假名。田非但堅相。水亦假名。非但濕相。又一法二種。亦實亦假名。是不可得。是故色等是實。又眼等假名故有諸大。亦實亦假名者。則是邪論。又六種經中。佛說髮毛爪等名地種。又像步喻經中。亦說髮毛爪等為地種。又以何義故。說種是實。不說種是假名。又此義非經所載。又汝言佛說眼形中所有堅依堅是地等者。佛以此言。示五根因四大成。或有人。說從我生根。或謂離大別更有根。有說。諸根種種性生。謂從地大生鼻根等。佛斷此故。說眼等根四大合成空無實法。又分別成。假名因緣。假名亦無。又此肉形中。有四分堅依堅等。佛以是語。示諸物中有從四大生者。又汝言佛不說風中有依故名實大者。是事不然。所以者何。風中輕是勝相。非依輕法。地等中依堅法等勝。風則不然。又依輕法。少故不說。又汝言若說四大是假名則離大相者。是事不然。若堅依堅從四大生。名為地種。非謂異物相依。若法相異。則不名依。即是相離。問曰。生則即是不名為依。依名異物來依。答曰。名字為依。非異物相依。以生法差別故。如言虛空遍至。實無所至。又汝言四大共生者。是事不然。如日光中。但有色及熱觸可得。更無餘法。月光中。但有色及冷觸可得。亦無餘法。是故非一切物中盡有四大。如有物無味如金剛等。有物無香如金銀等。有物無色如溫室等中熱。有物無熱如月等。有物無冷如火等。有物相動如風等。有物無動如方石等。如是或有物不堅。或有物不濕。或有物不熱。或有物不動。是故四大非不相離。問曰。以外因緣。諸大性發。如金石等中有流相。待火則發。水中有堅相。因冷則發。風中有冷熱相。因水火則發。草木中有動相。得風則發。是故先有自性。假緣而發。故知四大不得相離。若本無性。雲何可發。答曰。若爾風中或有香。香應在風中。如香熏油。香應在油中。是事不然。又不從諸大生造色。如從濕生濕。如是從色生色。又若不相離。則因中有果。如童女有子。食中有不淨等。我等不說因中有果。雖乳中無酪。而酪從乳生。如是何用憶想分別。謂四大共生不相離耶。   明本宗品第四十一   汝先言我等不說四大與色。若一若異是故無咎者。是事不然。所以者何。諸外道欲成我故。以四大一異為喻。故佛於假名中。以四大為喻。故說四大義。若不爾。則不應說。世間皆自然知地等四大。而不了實性。是故為說。不說手等。若以堅等為四大者。何所利益。又汝言依義二種謂諸大是實者。此事未了。當知是依義異。謂假名是。又汝言隨俗言說非實大者。是事不然。所以者何。若經書。若世間中。不以無因緣故。於色等中。作四大名字。如世間言我見人。於色等中。說人名。非無因緣。若無因緣強作名者。見馬應名為人。而實不然。又以何故。不於聲中說名為地。世人常說地聲。終不說聲是地。若無因緣強作名者。亦可名聲為地。而實不然。是故色等四法是地。於地分中。說地名字。如色是成假名因。於中說名人。於樹中說名林。於比丘中說名僧。如是於色等法中。說四大名。又汝言若六觸入。若因六觸入所成。是經不然。如汝法中。造色無所能生。我法亦爾。於假名中。更無所生。是故此經不應有。若有應轉此義。又汝言因四大造清淨色名為眼者。是事不然。四大和合。假名為眼。佛名四大為色。色清淨故名為眼。又汝雖言法住法中無依無主。是即為依主。以住者是依所住法為主。又汝言堅相能持等。是事不然。非但堅相能持。假眾因緣。餘亦如是。是故四大是假名有。   無堅相品第四十二   問曰。汝說多堅色等成地大。是故地等是假名者。是事不然。所以者何。堅法尚無。況假名地。若泥團是堅。泥團即為軟。故知無定堅相。又以少因緣故。生堅心。若微塵疏合。名為軟。密合名為堅。是故無定。又一法中。無有二觸。令生是心身堅身軟。是故無定堅相。又堅軟無定。相待故有。如見欽拔羅。以疊為軟。見疊故。以欽拔羅為堅。觸法不應相待故有。又自睹金石。則知是堅觸。非眼可得。是故無堅。以此因緣。軟等諸觸。亦皆無也。   有堅相品第四十三   答曰。實有堅相。汝雖言泥團是堅。泥團即為軟。是事不然。所以者何。我等無有實泥團法。諸法和合。假名泥團。故無此咎。又汝言以少因緣故生堅心。是事不然。我於密合微塵中。得是堅相。故名為堅。於不密中。得此軟相。是故無咎。若法可得。即名為有。又汝言一法中無二觸者。是事不然。我於一法中。可得多觸。亦堅亦軟。又汝言堅軟相待故無定者。是事不然。如長短等相待亦有。又如嘗白石蜜味。以黑石蜜為苦。嘗呵梨勒味。以黑石蜜為甘。若以相待故無。則味亦無。問曰。黑石蜜中。有二種味。亦甘亦苦。答曰。疊中亦有二觸。亦堅亦軟。又汝言見石知堅。是事不然。不可以眼知堅。以先觸故比知。如見火知熱。熱非可見。又人見欽拔羅。生疑為堅為軟。是故觸非眼可見。是故有堅等諸觸。又實有堅等。所以者何。能起分別心故。若無堅者。何所分別。又堅能與心作緣。亦所作業異。謂打擲等。又與軟濕。相違。則名為堅。又以能持因緣。故名為堅。又能障礙手等。故名為堅。又我等現知是堅。現知事中不須因緣。又以世間事得名為堅。餘亦如是。故知有堅。   四大相品第四十四   問曰。我知有是堅法。而今見金熱則流。水寒成冰。此金以堅故屬地。流故屬水。答曰。各自有相。若法堅依堅是地種。若濕依濕是水種等。問曰。金堅則為消流。水濕則為堅冰。雲何諸大不捨自相。如經說四大相或可變。得四信者。不可得異。答曰。我不以堅為流以濕為堅。但堅與流為因。濕與堅為因。是故不捨自相。問曰。阿毘曇中說。濕是水相。或有人說。流是水相。經中說。潤是水相。竟以何者為實。答曰。流濕潤皆是水之別名。問曰。流是水業。眼所見法。是故流非濕潤。答曰。以濕潤故流。是故赴下。是故流即是潤。亦濕潤是水相。流是水業。問曰。風中說輕動相。輕異動異。輕是觸入所攝。動是色入所攝。今可以二法為風耶。答曰。輕是風相。動是風業。與業合說。問曰。無有動相。諸法唸唸滅。故不至餘處。以至餘處故名曰動。至去動是一義故。答曰。我但以世諦故。說名為業。非第一義。因是輕法。餘處法生。得名為業。爾時名去。問曰。輕無定相。所以者何。以相待故有。如十斤物於二十斤為輕。於五斤為重。答曰。重法量法。因心等法。亦相待有。如或有法相待故長。或有法相待故短。總相因心故。即為別相。若輕法以相待故無。是等亦應皆無。而不然。是故相待非是正因。又輕非相待故有。以不可稱故有。物不可稱。如排囊中風。是故非相待有。但重法相待。無有重物不可稱者。問曰。若不可稱名為輕者。除重餘色等法。不可稱故。皆應為輕。而不然。是故汝所說。非是輕相。答曰。我等意離色等。更無異法名為重。色等法。或有生性可稱。如堅不堅力無力新故朽不朽消不消粗軟等。亦不離色等。而有重相。亦如是。是色等眾。若屬地水。是則可稱。若屬風火。則不可稱。問曰。若重法不離色等者。輕亦應不離色等而有。答曰。然離色等。無別輕法。但色等眾和合為輕。問曰。不然。欲分別輕重。必以身根。是故輕重非是色等眾。答曰。如分別堅等。或以眼或以耳等。此堅等物。不離色等。輕重亦如是。雖用身根。是中更無異相。又身根不觸。不生身識。是重相。身雖未觸。亦能生識。如重物雖以物裹持。亦知其重。問曰。非於爾時知是重相。答曰。如人著衣。雖不相觸。亦知有力無力。輕重亦爾。所以者何。從種種觸。生種種身識。如或因按掐。生堅軟識。或從舉動生輕重識。或從把捉生強弱識。或從觸對生冷熱識。或從摩捫生澀滑識。或從擠搦生強濯識。或從劖刺。或因鞭杖。生異種識。或有觸常在身內。非如寒熱等從外假來。所謂猗樂。疲極。不疲極。若病若差。身利。身鈍。嬾重。迷悶。瞪瞢。疼痺。嚬呻。飢渴。飽滿。嗜樂。不樂。懵等諸觸。各生異識。問曰。若輕重相即色等眾者。雲何於色等中。以身識緣。答曰。非色等眾中用身識緣。但此中觸。分以身識緣。如堅不堅等。雖在色等眾中。或以眼見得知。又如猗樂等。是色等眾。亦以身識分別。是事亦爾。問曰。若輕重但是觸有何咎。何用分別色等眾為。答曰。如世人說新穀陳穀。是新陳相。應異色等。而實不爾。但色等初生名為新。若此新相。是色等眾重相。雲何非耶。問曰。若色等眾。即是輕重等者。是輕相在火風中。則輕多色等眾。應名為風。若然火即為風。答曰。隨相多者。即名為大。火中亦有輕熱相。以熱多故名為火。不以輕多故名火。風中但有輕無熱。是故但以輕為名。又我等不但以輕為風。若輕而能為動因。故名為風。如經中說輕動相名風。於是中。輕相是風。動是風業。問曰風能倒山。若是輕物。雲何能爾。答曰。風粗而力強。勢能如是。如或有風能動小草。或能頹山。當知風業如是。問曰。今地等大。皆是色香味觸眾。無差別耶。答曰。不定。如名地中有色香味觸。或但有色觸。如金銀等。或水中有色香味觸。或有三色味觸。或火中有色香味觸。或有三色香觸。或但色觸。風中或有觸無香。或有香觸。是故不定。問曰。風觸雲何。答曰。寒熱堅軟等諸觸。若隨大相續不離可知。即此大觸。問曰。有醫言。風色黑。是實雲何。答曰。風與黑色為因。如風病人口中有辛苦味。而此醫不說風中有味。則風與味為因。問曰。或有人。說風是冷。不說為輕。是實雲何。答曰。無有名冷為風。如冰雪有冷不名為風。又風冷名異。所以者何。如熱風及不冷不熱風。亦名為風。是故應依輕眾名為風。又無色觸等法生。名為風。非冷為風。問曰。風有色味。有何咎。答曰。風中色味不可得。若言雖有以微細故不可得者。心中亦應憶想分別謂有色味。是事不然。又我等不說因中有果。是故若事果中可得。不必因中先有。是名成四大實。◎   成實論卷第三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46 成實論   成實論卷第四   訶梨跋摩造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   ◎根假名品第四十五   問曰。眼等諸根與四大為一為異。答曰。從業因緣。四大成眼等根。是故不異四大。又佛分別眼。作如是言。眼肉形中。所有堅依堅。名為地種。故知諸根。即是四大。所以者何。但分別堅等。更無有眼。佛欲令人知眼空故。作如是說。若不爾。應眼中別有堅等。若堅等中別有眼。雖分別堅等。則無所益。是故諸根。不異四大。又六種經中說。六種是人。若諸根異四大。則眼等不名成人因緣。因色等成四大。聲亦是成人因緣。但六種中。假名為人。故知諸根不異四大。又比丘問佛。何等為眼。佛答。因四大成色。不可見有對。是名為眼。故知不異四大。是比丘利根有智。於眼等根深生疑。世間皆知見色是眼。乃至亦知觸是身。是比丘。於眼等中。生有無疑。所以者何。或有諸師。說五性為五根。或說一性。是比丘。欲試觀佛法故問佛。佛欲示五根皆屬四大。答言比丘是眼。因四大所成色。不可見有對。若法有實。則非因成。因假名法。更成假名。如因樹成林。問曰。或有人言。色成就名為眼。是實雲何。答曰。若成就不成就。四大從業因生。名眼等根。若不爾。是比丘。於眼等根中。疑終不可斷。所以者何。佛為說眼等諸根因四大造。是故此比丘。知無實眼法。故知眼等不異四大。又佛處處分別四大。示眼空故。如說以慧不戲論者。謂觀此身份別六種。堅依堅名為地等。如是厭離五種。但有一識。亦如屠牛喻。像步喻經中分別四大。更無有眼。若別有眼。應更分別。又和蹉等諸論議師。亦作是說。以無過故。應當信受。問曰。五根與四大異。所以者何。眼等眼等入攝。四大觸入所攝。又眼等為內入。四大為外入。眼等為根。四大非根。又眼等是造色成就。四大不爾。故知諸根非是四大。答曰。隨因緣故。即事異說。如信等五根。亦名行陰。若四大從業生。眼等所攝。亦名內入。亦名為根。又四大即是成就。如輪等成車。輪即是車。是事亦爾。問曰。不然。如心清淨名為信。信異心異。是事亦爾。答曰。不然。如因清水珠水即為清水。清即是水。如是得信珠。則心池淨。是心淨即是心。又我等於此論中。不說從心有異信。是故此喻非也。又根是假名於成假名因。不得言異。問曰。亦不得言一。答曰。四大成就中。假名為根。亦不但名四大為根。故知諸根不異四大。   分別根品第四十六   問曰。是諸根中。何大偏多。答曰。無有偏多。問曰。若諸大等。何故有能見色。有不能者。答曰。皆從業生。從業生屬眼。四大力能見色。餘根亦爾。問曰。若從業生。何故不以一根遍知諸塵。答曰。此業五種差別。有業能為見因。如施燈燭得眼根報。聲等亦爾。業差別故。根力有異。問曰。若是業力。何假諸根。但應從業力識能取諸塵。答曰。不然。現見無根則識不生。所以者何。如盲者不見。聾者不聞。現見事中。因緣無用。此非難也。又法應爾。若無諸根。則識不生。外四大等。無根而生。法應假此。又以諸根嚴眾生身。故從業生。如以得穀因緣業故穀生。亦假種子牙莖枝葉次第而生。此亦如是。問曰。心何故不爾。如眼識以眼為根。亦因次第滅心。心但以次第滅心為根。更無有如眼等根處應說因緣答曰。定有五塵。定有五識。心不如是。又心法應爾。但以次第滅心為根。更不須餘。如過去未來法。雖無而意能緣。心法如是。此事亦然。又是事與汝法同。汝法色等塵中。識待根而生。待次第滅心。意識得生。問曰。若意識更無根者。為依何處。答曰。依四大身。問曰。無色界復何所依。答曰。無色界識無所依。法應如是。無依而住。所以者何。相差別故。意識能知有無。若有色則依。無色亦能住。故無色界。亦無依而住。又眾緣合故識生。如經中說因意緣法則意識生。此何所依。非如人依壁等。一切諸法。皆住自性。   根等大品第四十七   問曰。諸外道說。五根從五大生。是實雲何。答曰。無也。所以者何。虛空無故。是事已明。是故不從五大生也。問曰。諸外道言。眼中火大多。所以者何。似業因故。因施明得眼。如經中說。施衣得色。施食得力。施乘得樂。施燈得眼。是故眼中火大多。又眼假明能見。離明則不見。故知火大多。又火能遠照。眼有光故。能遠對色。又言。人死眼還歸日。故知日為本性。又眼定能見色。色屬火故。還見自性。如是虛空地水風等。隨根遍多。人死耳根還歸虛空。耳定能聞聲。聲屬虛空。餘亦如是。是故根中諸大。應有多少。答曰。汝言似業因者。是事不然。所以者何。或見有果不似業因。如說施食得五事報。又若眼中明多。則應不假外明如燈燭等。又若眼假外明故名火多者。則耳等根中。空等亦應多不假外空等。而實假外。是故非因。又水能益眼。如人洗眼眼即明瞭。則應水多。又火能壞眼。如日光等。若是自性。不應自壞。故知非火多也。又天眼離明亦能見色。是故眼不屬火。又月明中。亦得見色。月非火性。又眼法能爾。或有眼待明能見。有不待明而見。如眼得空等因緣。雖不到色而能遠見。眼法如是。不應憶想分別謂火大多。又汝言離明則不見者。若離虛空憶念及色。亦不能見。則虛空等。亦應皆多。又非一切眼皆假外明。如鴟鵂等禽。貓狸等獸。不假外明。亦能得見。故非火多。又火是明照。常有熱相。眼不如是。若汝言眼有光明能遠對色。是事已破。眼無光故。若言還歸於日。眼則是常。又日等非根。眼何故歸。又若日死。日根及日。復何所歸。是故不然。又上天死時。眼何所歸。上無日故。又虛空無作。則無所歸。又諸根無去。以有為法唸唸滅故。汝言眼定能見色。色屬火故。還見自性。是事不然。無用因故。聲屬空等。亦如是。是故汝言於五根中諸大偏多。是事已破。問曰。有論師言。一根一性。地中求那多故。有香能髮香知。水火風中。有味色觸故。能發味色觸知。是實雲何。答曰。我先說不定。地中有香。餘物亦有。是故非因。又諸大合生。不見有地離水等者。若地有香故。能髮香知。亦應髮色等知。以地中具四求那故。問曰。香但是地。有鼻屬地。故獨能知香。答曰。地之求那但是地。有鼻應盡知。又水但有冷觸。火但有熱觸。應以舌眼能知。而實不然。又無陀羅驃故。則無有根。又諸根力用謂與塵合。故知生。和合已破。則無根用。是故無有一性為根。   根無知品第四十八   問曰。諸根為到塵故知。為不到能知。答曰。非根能知。所以者何。若根能知塵。則可一時遍知諸塵。而實不能。是故以識能知。汝心或謂根待識共知。不離識知者。是事不然。無有一法待餘法故。能有所作。若眼能知。何須待識。又若根能知應當分別。是為根業。是為識業。問曰。照是根業。知是識業。答曰。此非分別。雲何名照。汝法中。耳等諸根。非是火性。不應能照。若諸根於識如燈者。今諸根更應有照者。如燈則照復有照。如是無窮。若更無照者。但根能照。亦應無根。但識能知。是故照非根業。又根非能知。如燈能照而不能知。必能為識作依。是名根業。是故但識能知。非諸根也。若有識則知。無識則不知。如有火則熱。無火則無熱。當知從火有熱。問曰。經中說。以眼見色。不應取相。耳等亦爾。故知眼能取色。又眼等名根。若不能知。何以名根。又經中說。我諸弟子。於微細事。能知如眼所見。若眼不能見。佛諸弟子。則無所見。是事不可。是故諸根定能取塵。又以根取塵。以識分別。是則根識有異。答曰。經中佛自說。眼是門為見色故。是故眼非能見。以眼為門。識於中見。故說眼見。問曰。亦說意是門。為知法故。可以意為門。而非知乎。答曰。意亦以次第滅心為門。是故意不能知。意識能知。又經中佛說。眼欲好色。眼是色法。無分別故。實不欲也。是識欲耳。又佛說眼所識是色。識能識色。眼實不識。又世間人。以世俗故。說眼能見耳能聞。佛亦隨說。何者但色可見。餘不可見。佛亦說見貪慾等過。又世間言月盡。佛亦隨說。如貧賤人字為富貴。佛亦隨名。佛意不欲與世間諍。如摩伽羅母等。是故當知。隨世語故。佛說眼見。問曰。世間何故作如是語。答曰。隨眼識所因。於是因中。說名為見。如說彼人見此人見。如說人作罪福等諸佛天神見。又如說以左眼見右眼見。又說以日明見月明見。或虛空見。或向中見。若門中見。如煮物中。言此人煮彼人煮。或言以草木薪煮。牛糞煮。油煮酥煮。火煮日煮。實是火煮。餘假得名。如是但識能見。眼得其名。又是語不盡應言以眼門見色。又眼是人所用具。人是假名作者。應有用具。又因眼識見。名為眼見。如床上人笑名為床笑。又眼繫識業故。中說識業。如手足等繫在於人。是中人業名為手業。又眼識因眼。因中說果。如言某人燒某聚落。如言食金名食為命。草為牛羊。是皆因中說果。如是從眼生識。能見色故。名為眼見。又識近眼見色。便名眼見。如牧牛近水便言在水。又以眼故。分別眼識。是故眼中置眼識業。如杖婆羅門。又眼能成眼識。是故於中說眼識業。如財物損減。名人損減。財物增長。名人增長。又眼識與眼和合。故能見名為眼見。如木與人合而能打名木人打。如墨染合衣故名墨衣。又諸法互說。如慧業於受等中說。又應言以眼識見色。略中語故。但言眼見。又如藥石隨一受名。汝言若不能見何以名根。今當答。此眼等五法。勝餘色等。故名為根。問曰。眼等五法。與餘色等。此十法俱不知塵。如離眼等則識不生。若離色等。識亦不生。以何為勝。答曰。以諸根故。識得差別。名眼識耳識等。如鼓與桴合而有音。以鼓勝故。名曰鼓音。如地與穀等合而生牙。以穀勝故。名為穀牙。諸識亦爾。隨所依處。得差別名。不以緣故。若說色識。則容生疑。為是眼識。為是緣色意識。又根中有識。塵中無識。又於眼等中。生我癡心。又識所依處。是根非塵。又在自身數中名根非塵。又是人所用具名根非塵。又根是眾生數非塵。又根不通利則識不明。若根清淨。則識明瞭。又以諸根上中下故。識隨差別。以此等緣故名為勝。又根是不共。一塵可得多人共有。又根與識。一業果報。塵不如是。又根是因。塵是緣。所以者何。以根異故識有差別。不以塵故。如種是因。地等是緣。隨種異故。互有差別。因勝緣故。得名為根。汝言我弟子於微細事。如眼所見。是隨俗語。世間人眼中說見。故言如眼所見。如佛說偈。明達近智。如舌知味。舌雖不知。不同瓢杓。意依於舌生舌識故。言舌知味。依眼生識名為眼見。故言佛弟子如眼所見。汝言以根取塵。以識分別是事。已答。根無知故。又汝等不說根思惟知我有差別相。是故諸根不能取塵。又汝等諸知不待根生。所以者何。大及我等。先根而生。又汝大等諸諦。無本性故。則應皆無。汝法本性。變為大等。本性法無。是事已說。是則無根。   根塵合離品第四十九   問曰。汝言識能知非根知。是事已成。今為根塵合故識生。為離故生耶。答曰。眼識不待到故知塵。所以者何。月等遠物。亦可得見。月色不應離香而來。又假空與明故得見色。若眼到色。則間無空明。如眼篦觸眼則不得見。當知眼識不到而知。耳識二種。或到故知。或不到而知。耳鳴以到故知。雷聲則不到而知。餘三識皆到根而知。所以者何。現見此三。根與塵和合故可得知。意根無色故。無到不到。問曰。汝言眼色不到而知。是事不然。所以者何。眼中有光。是光能去見色。光是火物。眼從火生。火有光故。又若不到能見。何故不見一切色耶。以眼光去有所障礙。不遍到故。不見一切。又經中說。三事和合故名為觸。若不到者。雲何和合。又五根皆是有對。以塵中障礙故名有對。鼻香中。舌味中。身觸中。眼色中。耳聲中。若不到則無障礙。又現在五塵中知生。是故五識到故能知。若不到能知。亦應知過去未來色。而實不知。又眾緣合故知生。是故眼光去與塵合。以光到色故名和合。聲亦以到耳故聞。所以者何。人在遠處小語則不聞。若聲如色不到而知。小聲亦應可聞。而實不聞。故知以到故聞。又聲可遠聞。若不到聞。則無遠近。又聲以壁障。則不可聞。若不到可聞。雖障亦應聞。又聲遠聞則不了。近聞則了。若不到而聞。則無差別。以到耳故。有是差別。故知音聲到故可聞。又聲順風則了。逆風不然。故知到故可聞。又聲可盡聞。若不到而聞。不應盡聞。如色不到而見故不盡見。故知聲不同色。若不到可聞。則與色同。如色一分見。餘亦待明故見。聲亦應爾。而實不然。是故不到不聞。汝言耳等根塵不到而知。是事不然。聲香味觸。應來到根。若令根去。是事不然以耳等根無光明故但一。火大有光。是故不去。又聲若厚濁物及水等障。耳亦得聞。若有光根。不能如是。故知耳根無光。又耳於闇中。亦能知塵。若有光根。闇則不知。又有光根。待方能知。能見一方。不能一時遍知諸方。如人東向則見東方色。不見餘方。又說意能去。是故到塵能知。如經中說是心獨行遠逝。寢藏無形。又是心散行。如日光照。又是心常動。如魚失水。又是心本隨意行等。是故六塵皆到故知。答曰。汝言光到。是事不然。所以者何。如人遙見杌樹。疑謂是人。若光到者。何故生疑。又太近眼。則不得見。如眼著藥篦則不能見。故光雖去。以太近故。亦不應見。又眼離明。則不能見。太近則明壞。又若光到彼。何故見粗不能細辯。又見色中有方差別。謂東西方色。亦有遠近差別。若眼到故知。則無差別。所以者何。香味觸中。無是差別。是故眼光不到而知。又眼光若先見已。復何用去。若先不見。去何所趣。又近色遠色。一時俱見去。法不爾。是故眼光不去。又若眼光去。中道應見諸色。而實不見。故知不去。又光去者。光則離身。不名為根。如指斷離身則無身覺。又不見有眼。能捨自依。以無比類。則為非因。又此眼光無能見者。則為是無。問曰。有此眼光。以日光明映故不見。如日光中眾星不現。答曰。若爾夜則應見。問曰。色法要假外明。乃可得見。夜無外明。所以不見。答曰。若此光晝夜俱不可得。是則竟無可見。問曰。貓狸鼠等。諸夜行蟲。眼光可見。答曰。是可見色住貓等眼中。如螢火蟲明色在身。非是光也。又如夜行蟲闇中能見。人不能見。然則但彼有光。餘物則無。法自應爾。又汝言若不到能見。應見一切色者。若色在知境。是則可見。如經中說若眼不壞。色在知境。如是則見。問曰。雲何名在知境。答曰。隨色與眼合時。名在知境。問曰。若眼不到。有何合時。答曰。是事亦同如汝眼去到色。或有能見。或不能見。如眼到日能見日輪。而不見日業。我亦如是。眼雖不去。若色在知境。是則能見。若不在知境。則不能見。問曰。眼光遠去。以勢極故。不見日業。答曰。若以勢極故。不見細業者。日輪量粗。何故不見。是事不然。又若光到彼能見者。何故見遠日輪。而不見巴連弗等近國邑耶。若汝意謂巴連弗等。不在知境。故不見者。我眼不到。亦以色不在知境。故不能見。問曰。已知諸色在知境故可見。今雲何可見。雲何不可見。答曰。世障故不見。如過去未來色。映勝故不見。如日光明蔽諸星宿及珠火明等。不顯故不見。如夜中火可見。餘不可見。地勝故不見。如以初禪眼不見二禪色。闇障故不見。如闇中瓶。神力故不見。如鬼等身。厚濁障故不見。如山外色。遠故不見。如餘世界。太近故不見。如自眼□□□□□□誇□□□□送□奏都□□飣楉礸□□□□誇□□□□馝□□□□賂楈埤□□褼□誇□□□□□□□□稿□□□襦□□聾姃茶□□□礸□詁埤□□觟奢□□鍊□□□奐□□j□□□□視□秭飀□G□□j□婢襣L□□稦□□□馗□騉□□姆□L□□稦□□□□□騉□□巨旅L□□祤□□□□□騉□□奮pL□□稦□馜襋妐槭騉□□□楣L□□稦□□□檢□歷送□□□稦□□裀□□□□逆□稦□□□□□□□埤□稦□□□□殮□□埤□□襦騉□□□□L□□稦□□騉□□觜D量秜□□□□埤□□□□□□觜□暴□□□□誇□□□姜□譫堙慼慼撙\□□j□礸□詁埤□□□□j□□騫□飀□櫬驚觾饈楈埤□鍊□□□奪□奜觟奢□奏履埤□奡奪□奐□□觟奢□□□□□□□誇□埤□□□□□□奪□□□□埤□饋□誇□埤□□□餓□□奈□餓□□埤□□□誇□埤□□詙□送□妖□□□□□埤□□U□誇□埤□□餛鶴視□□□□□□妘濾鶴褸□□□埤□□□□鶴羇□妳埤□□□鶴羇□□□埤□□璉綠□壘□□妳埤□□麻S□□□□埤□□壘□□妳埤□□剡ㄩ鞢撢S□□□□埤□□□□誇□□鶴羇□□□埤□觴□畽晴堙撰q租埤□□羚覛礸□□□姭餓□勵埤□□褓樀埤□羇□□言奏勵埤□E□□言埤□□玲□□□羇□觀娃□埤□□襉礸□埤□褓□姶□裀□誇□□裀□榙□□埤□概騃□埤□襋□□垓埤□□□□□□妒□□埤□幘□□誇□埤□□□□□□□□□□□□□□□褓楦□□□□□□誇□埤□□□餺□□驚□埤□□□□埤□礸□詁埤□□觟奢□□鍊□□□奐□北j□□□□□□□裨□襤□□□模□飀□樗□禂褓□□□榜騲□□驛粿□K□□秞恣慼慼慼毅禲樊捸慼熱u□□□奩橋埤□□□恣慼憎央慼慼慼慼慼恣慼暴牷撳矷摯鞢撓堙慼慼慼數[誇□□縷□□j□□吝饛□□埤□榜騫襡埤□□□□埤□□妱□□誇□□□□□□誇□□□梗□埤□鷺□□檢□□□□餺□□覕奐□言埤□□駟奡妙□□祐□□裀□□姛□□□□娀□埤□裂餺橫□餺□□裀□露□□姛□□奐□□裀□□□□姛□□奐□飾□埤□鷺□□檢□□□}□覕埤□□□□i觟委切埤□□□□榜餽檳姏i裀□□□□□□□□□g□覕垓委切埤□□□裂送□□□□□羇□妙□□□□□裀□襛□立□埤□鶴觔□□□□秩□□誇□□埤□褻妱□□埤□□□裀□□褽箋□□□□裀□椸□□□□槷□□□□裀□橝鞳慼慼慼慼敷b□楦□□□y   ◎聞聲品第五十   汝言人在遠處小語則不聞。故知聲到耳者。是事不然。所以者何。如汝言人在遠處語。從聲有聲。相續轉微。更不復生。是故不聞。我亦如是。耳雖不到。聲小故不聞。又如汝眼光雖去。但見日輪。不見日業。我亦如是。耳雖不到。聲粗故可聞。細則不聞。又汝言眼光雖遠去。不能至百千萬由旬。雖能徹見水精等障。壁等障則不見。能見日輪。而不見日業。我耳亦如是。聲雖不到。粗故能聞。而不能細辯。又汝言順風則了。是事不然。所以者何。則無有人能逆風聞。如香逆風則不可聞。聲亦應爾。逆風不應少聞。而實可聞。是故知聲不到而聞。若聲可少聞。以風障故。又聲不可如香為風所吹。何用分別逆順風耶。又汝言聲可盡聞。故知來到不同色者。是事不然。所以者何。聲法應盡聞。色法不爾。萬物皆有同相異相。是可知塵故同。知盡不盡故異。不以到不到故異。又鈴聲於鈴中可聞。何以知之。如人欲聽鈴音。則以耳就鈴。又聲是求那。是故不去。以諸求那無作業故。問曰。從聲相續生聲求那。如水中波。名為聲去。答曰。是聲與波。何以相喻。水相鼓扇。則有波生。今聲中更有何聲。能生異聲。若汝意謂聲能生異聲者。何故不即於本處生。不餘處生。水水相擊故有波生。若說言人是聲造耳即應是說者。而實不可。是故知聲不說而去。又若鈴聲轉相續生。而鈴非無聲。若聲如波相續生者。先水無波。如是從鈴有聲。鈴應無聲。而實不然。故知聲在鈴中。又捉鈴則聲止故。知聲常依鈴。若聲依鈴亦離鈴者。捉鈴時依鈴聲應滅。離鈴聲應在。又現語言中。無有如鈴相續生者。又聲中有方差別。謂東西方聲。亦有近聲遠聲。若聲到耳。則無是差別。又若聲來者。則天耳無用。所以者何。百千世界聲。雲何能來。又如射聲。能中聲處。若聲到耳。應自射耳。若不爾者。不名射聲。又若遠近聲。可俱得聞。又聲唸唸滅故不生異聲不見唸唸滅法。能有所生。是故聲不生異聲。如唸唸滅業不生異業。聲亦如是。唸唸滅故。不生異聲。若聲生異聲。業亦應生異業。然則業不生業。此言則壞。又汝法中。聲與異聲相違。名不同處。若聲與異聲同處。則不各相違。若不同處。則前聲滅已。後聲自生。是故聲不生異聲。又聲是一法。雲何能生異聲。不見一物有能生者。問曰。如合是一能生成物。聲亦如是。雖是一法。能生異聲。答曰。汝見合法是一能有所生。聲亦然者色亦為一。應生異色。香味觸亦如是。然則陀羅驃或有五性三性二性。又同業故。聲與業同相。如說雖聲求那滅與業同。如以指彈刀刀動名業。即亦有聲動不離刀。聲亦如是。以手捉刀。則聲動俱止。故知業不生異業。聲亦不應更生異聲。如汝分別。從初業勢。更生後業。如是亦應從初聲生勢。從勢生後諸業。是中無有異。因業能生勢。而聲不能。又業滅故。不名因陀羅驃。所以者何。先業滅已。後陀羅驃生。聲亦如是。先聲滅已。後聲自生。後聲不應有因。若汝猶謂前聲生異聲者。則聲不名唸唸滅。所以者何。是聲生時。是第一念。生異聲時。是第二念。異聲生已。是第三念。前聲滅時。是第四念。故非唸唸滅也。又聲雲何與異聲相違。為如毒與毒藥相違。藥與病相違耶。若不爾。則鈴不應有二聲。若一念中。鈴有二聲。則千念中。亦應有二聲。又如無求那陀羅驃與火合故生求那滅本黑色更生赤色。聲亦如是。前聲滅已。異聲更生。若不爾。應一念中鈴有二聲。而實無二。是故不然。又若從聲生異聲者。則不隨因。而實從鈴生聲。則是隨因。又此異聲。應作鈴聲。又此異聲。終不應斷。無斷因故。問曰。從是初聲。轉生微聲。是故有斷。答曰。何故轉生微聲。隨打勢著隨著。有初聲。第二聲分等。亦隨著差別故有。以無打因故。著勢則折。著勢折故。聲則轉微。又若因聲生異聲者。亦應因色生水鏡中色。如是水月鏡像。即名為色。然則衛世師經。一切皆壞。又汝等說從離生聲。是事亦無。所以者何。不從手離生聲。合故有聲。以刀竹等諸分相著。離時相掁。是故有聲。又我等不說從合生聲。所以者何。指與空合。則不生聲。若指不相掁。亦不生聲。是故不從合生。但四大若合若離。則有聲生。如諸大業常在。諸大不捨而去。   聞香品第五十一   問曰。汝言香至鼻聞。是亦不然。所以者何。如聲可遠聞。香在遠處。亦可得聞。汝意若謂從是香物相續生香因。聲相續中。已說其過。答曰。香雲何可聞。問曰。微華分去。香亦依去。答曰。不然。若華分去。華分是色。應當可見。而實不見。故知不去。問曰。是華分色微故不見。答曰。香亦細微。不應得聞。問曰。香勢大故可聞。如羹中興渠雖不見色但聞其香。答曰。今現見隨華分色。亦聞其香細分中色。何故不見。又若燒華其香更增。色但有滅。故香非華分。又若香是華分。亦應少聞。而實不然。又若華分去。華應損減。而實不減。何以知之。如一斤鬱金常有香去而常一斤。問曰。所損微故。不可得知。如水瓶中去一渧水不覺其減。答曰若常損者。華尚應無。況不覺減。又若華常減。則不可見聞。以常減故。唸唸生滅。唸唸滅故。應生異陀羅驃。況不更生異求那耶。而實是華可得見聞。故知華分不去。問曰。若但香去。香亦應盡。以常損故。又香無分故。便應都盡。答曰。我等不使華分隨風。亦不令風吹華香去。但因華香中。更生異香。因此香風。復生香風。來至鼻聞故無斯咎。何以知之。如聞麻中香非華分香。以華熏故。若是華分。何能熏麻。故知此香不在華分。又此華香。若摩若搦。若著熱中。其香則滅。若在麻中。則不可滅。又此華香。但在油中。不在滓中。故非華分。又此香。久在麻中。華中不爾。故非華分。問曰。若非華分。是何物香。答曰。是名麻香。因華而生。不得離麻。如是因華香風。更生異香。是事已明。復次或有熱風冷風可覺。是中水火色不可見。當知風中更生異觸。非吹水火分去。若風中熱觸屬火。冷觸屬水。則不冷不熱觸。應當屬地。如水火色。不可得者。地色亦應細故不可得。若爾風則無觸。是即為過。他人亦可得說如風與水火合故。有冷熱觸。如是風與地合故。有不冷不熱觸。是中無有決定因緣。水分火分。得隨風去。而地分不去。如汝經中有觸。觸身而非地水火。故知風是不可見相。以此言故三觸於風或客非客。所以者何。是三種觸。若非見相則是風。有汝意若謂見水火中有冷熱觸故。非是風分。如是見地中有不冷不熱觸故。亦不應是風分。若先別有風觸不與地合。應言是觸屬風。而初不見。雲何當知不冷不熱但是風觸非地分耶。又我等亦說色香味觸但是地物非水等有。汝意若謂見水等中有色等者。與地合故。於水等中。見非水等有。如水中熱相。是中無決定因。水與火合故。有熱相與地合故。無色等相。初不曾見別有水等不與地合。若曾見者。可言是色屬水非是地有。亦應如是分別水等。問曰。何故風中得生異香。而不能生異色味觸。答曰。風法應爾。法有種種不可思議。餘物得生異色味觸。如華熏麻生辛苦味。乳浸阿摩勒。即為甘果。燕支熏摩頭樓伽子種生赤葉。青雜雌黃。則成綠色。青赤色合。變為紫色。如是等。於異物中。生異色味。問曰。汝說風中更生異香。是事不然。所以者何。如無風室中得聞遠香。又香可逆風聞。如波梨質多天樹。故知風中不生異香。但應因香更生異香。答曰。緣有二種香。若風中則更生香風。若無風則因香生香。斯有何咎。汝先言香可遠聞故應不到。是事不然。所以者何。不同色故。若不至而聞。則與色同。不到而聞。又遠睹香煙。則不得聞。到時乃聞。故知不到不聞。又無天鼻故。故知到聞。若不到而聞。應有天鼻如天眼耳。   覺觸品第五十二   問曰。觸亦應不到可知。所以者何。日觸遠住故。答曰。日觸雲何可知。問曰。火分從日邊來到身乃知。答曰。若從日有火分來。日沒時火分應在。而實不在。故知不來。問曰。日雖沒而熱猶在。以觸故知。答曰。若爾火則無色。汝經中無無色火。是即為過。問曰。是中有細微色。答曰。火色多而觸少。如見燈色。未覺其觸。問曰。觸定到乃知耶。答曰。定到故知。所以者何。如因香風中有異香生。如是因日更有火生問曰。日沒火色何故不見。答曰。或有火但觸無色。如日沒熱。如熱病人火依於身。如溫室中火滅餘熱湯中火等。皆有觸無色。是故火或有色無色。應當信受。   意品第五十三   汝言意行。是事不然。所以者何。意唸唸生滅。如風如業。唸唸滅法。則無去相。又意去者。若知已去。不知已去。二俱不然。若先知已。復何用去。若不知已。去為何所趣。又若心在眼。雲何復得到耳。若心生念。我當到耳則為念耳。若欲聞聲。即是念聲。若心在眼。不得生念。餘根亦爾。故意不去。又若人先見城國邑等。今隨本念。不知現在。故意不去。又若法去者。應先近後遠。而今遠近俱念。故知不去。又若法去者。中道應知諸塵。如人行道中知色等物。而意不爾。又如心能知無謂過去未來兔角龜毛蛇足風色赤鹽香等。亦知俱不到故。故知不去。又若心到緣。則不應有無知疑知邪知。而實有之。故知不到。又心緣泥洹。若心到者。則以有為。到無為中。是則不然。還出無為。入有為中。是亦不然。又若生心。有後世。心即到後世。此身應死。不得復還。是故不去。又心念未來。即到未來。不可以現在法為未來也。又心念過去。即在過去。不應以去來法為現在也。故知不去。又從欲心面生異色。恚等亦爾。若心到異處。色不應異。故知不去。又心在緣中。名之為受。是受三種。若苦若樂不苦不樂。若心到異處。此則無受。故知不去。又心依於身。如經中說。心依名色。故不離身到餘處去。又身合識。故名為身。若心在異處。身則無識。緣與識合。便名有識。是故不去。問曰。夢中心至餘方。答曰。不然。如夢中所作失不淨等。是皆在身心顛倒故。謂在餘方。而實不去。又夢中所為皆是虛妄。如人夢飲竟不除渴。又夢行欲等。不名為墮。故知夢中意亦不去。又心但在曾所見聞覺知法中。不行異法。若去到者。亦應知異法。問曰。神使意去能到餘方。答曰。是事後破神品中。當廣分別。故意不去。◎   成實論卷第四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46 成實論   成實論卷第五   訶梨跋摩造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   ◎根不定品第五十四   問曰。諸根為定。為不定耶。答曰。雲何名定。雲何名不定。問曰。以眼等根所知及因。是名為定。答曰。若爾根非定也。所以者何。諸根非是眼等所知及因。問曰。眼童子及舌身。可以眼見。耳鼻在內。故不可得見。答曰。死人亦有童子舌身。而實無根。問曰。童子二種。有是根非根。死人根童子滅非根者在。答曰。根童子無能見者。故非眼等所得。經中說。五根是色不可見有對。若是可見。則可分別此童子是根此童子非根。問曰。若經中說因四大成清淨色名為五根。何故復說五根是色不可見有對耶。答曰。是故可疑業力不可思議。以業力故。四大變而為根。佛恐弟子謂此五根自從業生。故言是色。又外道說五根從我生。我即非色。又言。五根知大知小。故非決定。是人亦以無色為根。是故佛言諸根是色因色等成。或謂因色等成。應可見故說不可見亦非耳等根之所得。或謂。若爾便應無對。故說有對。對諸塵故。若色有形有對。是名粗色。但眼所見。又外道言。諸數量一異合離好醜作業總相別相及陀羅驃。雖非色法。亦是可見。故佛說言於此等中但色可見。非餘法也。礙於手等。故名有對。問曰。若爾皆應受觸。答曰。雖俱障礙。非一切處盡生。身識隨生識。故分別諸根。復次諸根實非決定。所以者何。法若決定。如手取物。唯取一手。眼能見大小。故非定也。又若定物觸則有作。如觸火則燒觸刀則割。眼遠而能見。故非決定。又若法決定。則礙決定法。如手礙手。眼於水精雲翳等中。亦不障礙。故非決定。又根若決定。應在身內。在身內故。雖與意合。亦應不見外塵。而實能見。故非決定。又法若決定。則可數名五根。而眼等各二並舌與身。是名為八故非決定。但處有定。根非定也。又左眼見。右眼亦識。不應異見異識。以根無左右根故。非是決定。又根塵合法。不可得故。無決定也。又得決定。色等法則不能覺得根。則覺故非決定。問曰。眼光能見大小亦能遠去見色。無有障礙。猶如日光離身能見。是光因二眼定處。合為一光。而能見色。又眼是一。耳鼻在內。不可分別。是故汝說異見異識。此言則壞。又神知非根。根是所用。又汝言合法不可得者。是事已答。謂日光映等。耳等諸根。和合密故。亦不可得。如合木密際不可知。又因神故。覺非是諸根。又根由大成。大無覺故。根亦非覺。又瓶因微塵。如微塵無覺瓶亦無覺。又不知異塵。故知無覺。答曰。汝言光去故根是決定。汝以光為根。光非定故。根亦不定。又此光無先已破故。又汝言一眼。是事不然。一眼見異。二眼見異。若一眼壞。見則不明。是左右眼先已答。問曰。若一眼能生識者。則二眼應是一眼。何用第二眼為。答曰。以鼻隔故。不得為一。設無障隔。亦不為一。如手指等。汝言是神所用。是事先破。神不能用。日光映者。是亦先破。汝言和合密故不見。是亦不然。所以者何。法若決定。則無和合。體相異故。如合木雖密猶見其際。根塵和合不見如是。汝言以神故覺。當說無神。汝言諸大成根。是事不然。業力變大為根。則有差別。問曰。根是決定。所以者何。是四大所成。四大定故。根亦決定。又以眼等根是決定故。大等能為利益。又大變為根。大決定故。所變成法亦應決定。又當根有塵。當塵有根。若不決定。不應相當。應如意法。故知決定。又世間人。於童子等決定法中。說名諸根。又根知五種定法非如意等。故名決定。又根知現在。餘皆比知。故名決定。又根知有緣意亦無緣。如知過去等。又根塵和合故。生根知法。應以決定根對決定塵。故知決定。答曰。汝言根由大成名決定者。雖俱由諸大。而有是根非根。如是或有決定。或不決定。汝言利益。利益於知非助根也。又言大變成根。變亦為知。非利益根。又四大清淨名根。故非決定。汝言根塵。相當亦是意。定根非知。故其餘皆是意力差別。又雖說六識。要以意識決了。如見四諦時現知諸法。正觀法性。皆以意識。又如旋火輪及幻化焰乾闥婆城。皆無而妄見。見色亦爾。是故眼等悉為邪緣。汝言根塵合故生知。若到故知。不到而知。皆先已答。   色入相品第五十五   又言。青黃等色名為色入。如經中說。眼入滅色相離。是處應知。問曰。有說。業量亦是色入。所以者何。如經中說黑白長短粗細諸色。答曰。形等是色之差別。何以知之。若離色則不生形量等心。若形等異色。離色亦應生心。而實不生。故知不異。問曰。先生色心。後生形心。所以者何。黑白方圓心不並生。答曰。長短等相。皆緣色故。意識中生。如先見色然後意識生。男女相業。亦以諸有為法唸唸滅故。無滅法不去。以去故名為業。問曰。去名身業。若無去則無身業。答曰。世俗名字故有身業。非第一義。問曰。若第一義中無身業者。第一義中。亦無罪福。無罪福故。亦無果報。答曰。法於異處起時。若益他惱他。故成罪福。不應難也。   聲相品第五十六   問曰。何故不說因聲成大。答曰。聲離色等。色等不相離。是故不說。又聲不如色等常相續故。又亦不與色等俱生。又與色等生異。所以者何。色等相生。漸以根牙。次第而有。聲不如是。又聲從物得名。如說瓶聲。不言瓶中聲。又人或言見瓶。或言見瓶色。初不言聞瓶。但言聞瓶聲。又眾生昔殖靜寂業故。若萬物皆常有聲。則無時暫靜。是故聲非成諸大因。問曰。物皆有聲。何以知之。掁則聲發。諸大常相掁。故一切盡應有聲。答曰。非萬物相掁。皆是聲因。所以者何。眼見二指相掁。不能生聲。問曰。是中生聲。微故不知。答曰不生。乃至微聲亦不聞故。若言有聲。則無現信。他人亦可言水中有香。細故不聞。火中有味。風中空中。皆有色等。而實無故。非一切相掁盡能生聲。問曰。俗中常言聲是空之求那。今何以知之。從四大生。答曰。今現見聲從四大生。我等信現見故。又言鐘聲鼓聲。故知是鐘鼓聲。又以四大異故。聲有差別。如鐘鼓聲異。又擊銅器。則聲動俱有。捉則俱止。當知器動聲亦如是。又將欲為聲。必備四大質像。故知聲從大生。又業因緣故。聲有差別。如眾生聲或粗或妙。不應以業緣故生空求那。是故非也。又因相故。因相者隨法以何故有。即名為因。如是因大有聲。無則無聲。如有火則熱。無火無熱。當知從火有熱。從大生聲。亦復如是。如有虛空熱。虛空猶在。而熱或無。當知。空非熱因。聲亦如是。如有虛空有聲。虛空猶在。而或無聲。故知非因。又聲是虛空求那。此無可信。現事中初不見聲因。於空亦無比知。是中以何為比。又經書中。亦多相違。如是無一可信。故知不然。   香相品第五十七   問曰。多摩羅跋等。眾香合故。其香異本。為即此等香更生異香耶。答曰。因香和合。更生異香。如青黃色雜更生綠色。又以種種業因緣故。生種種香。問曰。優樓佉弟子謂香唯是地之求那。此事雲何。答曰。無陀羅驃。是事已明。故知不然。又衛世師人謂。白鑞鉛錫金銀銅等。皆是火物。而是中有香。故知非唯地有。問曰。白鑞等與地合故有香。答曰。此非客香。所以者何。先餘物中。不聞此香。若曾聞者。可言是客。如先聞華中香。後衣中聞可名是客。是白鑞等香不如是。是故非因。又是白鑞等無無香時。不應言客。又我亦可說水等中無色等。但與地合故。色等可得。若汝言水等中自有色者。我亦說白鑞等中自有香。又若物中有不相離法。即此物有。是故香隨不相離處。即此物香。又水等中若有香。以微故不知有何咎。如說月中有火。火決定熱。又汝說溫室中火滅餘熱中有微色。亦說湯中有微冷相。水香亦爾。是中無決定因。言水中無香。又汝諸陀羅驃。無決定相。所以者何。汝自誓言地中有香。而金剛頗梨等燒變異。故皆是地物。而皆無香。又汝言水相定冷。乳等相亦定冷。而酥等有香故。說名地物。又言。火決定熱。以白鑞等為火物。而中無定熱。又月等實冷。而汝說為火物。以此等故。諸陀羅驃。無決定相。是故香唯地有。此事不然。汝以白鑞等為火物。是亦不然。所以者何。無決定熱故。優樓佉弟子說火決定熱。而白鑞等無熱。問曰。白鑞等物熱在果中。不在觸中。答曰。酥果冷。故應是水物。而汝以定有香故。名為地物是故說果。不名用因。又訶梨勒。果時定熱。應是火物。而實有香。有五味。故不名火物。以說果非因故。白鑞等非是火物。又火相輕。白鑞等重。火色白。而白鑞等色異。又白鑞等與火。無有同相。可得知是火物。又白鑞等與火相違。所以者何。熱則消故。若是火物。得火應增。而實不增。故非火物。汝等不善思。故謂香唯是地物。是香皆在四眾中。   味相品第五十八   味名甜酢鹹辛苦淡等。此六味皆隨物差別。不以四大偏多故有。如說地水多故甜。是事不然。甜味有無量差別。當知物生自有別異。問曰。藥師說但有六味。此事雲何。答曰。不限於六。所以者何。或二味合。或三或四。如是無量。不以甜酢合故名甜酢味。甜酢和合。更生異味。如是無量。又隨世俗故差別諸味。如人以為甘即名為甘。又諸味熟時。各各相因。甘味熟時。或甘或變。餘味亦爾。故知諸法有如是力。   觸相品第五十九   觸名堅軟輕重強弱冷熱澀滑強濯猗樂疲極不疲極若病若差身利身鈍嬾重迷悶瞪瞢疼痺嚬呻飢渴飽滿嗜樂不嗜樂懵等。問曰。有說。觸有三種。冷熱不冷不熱。是事雲何。答曰。於堅等中生知。若離堅等。無冷熱知。問曰。優樓佉說。地觸是不冷不熱。風觸亦爾。水觸冷。火觸熱。是事雲何。答曰。先已說無有決定。謂酥等定冷。鑞等無熱。又先說三觸。若是風客。則風無別觸。故無定相。又湯中冷相不可得。故水非定冷相。問曰。湯中有微冷相。火勝故不知。何以知之。若火勢盡還更冷故。答曰。白鑞等酥等堅物。與火合故則流。若堅相不失。而有流相。則堅相即為流相。若失堅相而有流相。是則冷觸滅已。更生冷觸。如地觸是不冷不熱。與火合時。觸若不失則不名熟變。若失此觸。更生異觸。如是則冷觸失已。更生冷觸。若爾水諸求那。亦應熟變。汝言反覆有過。又相違法生。故諸相無常。如火合故草等相滅。若謂熱觸覆冷觸者。他人亦可言乳相不滅。但酪相覆。故不可得。若汝謂不見乳還為乳。然則無有熟變。所以者何。無始生死中。何物不為火之所燒。亦見土中有黑泥可得。當知亦從熟變而還。故知熟變非常不還。如是則冷觸失。還生冷觸。或有與火合。故黑色滅。還生黑色。赤色滅。還生赤色。如是冷觸滅已。離火還生。斯有何咎。又衛世師人說。但地有熟變相。水等中無。而藥師說。若飲沸湯。則得異果。若湯中色等不失。安有異果。故知水等亦有熟變。如火燒物失本相故。更有異相故。知物有異相。水亦如是。又是諸相相違。故無常。如水能滅火火能消水。火力無物不消。況與水合。而冷觸不滅。是故衛世師經說水決定冷。是事不然。   苦諦聚識論中立無數品第六十   心意識體一而異名。若法能緣。是名為心。問曰。若爾則受想行等諸心數法。亦名為心。俱能緣故。答曰。受想行等。皆心差別名。如道品中。一念五名。念處念根念力念覺正念精進等亦如是。又一無漏慧。而有苦習智等種種別名。又一定法。亦名為禪解脫除入。如是心一但隨時故。得差別名。故知但是一心。所以者何。如經中說是人欲漏心得解脫。有漏無明漏心得解脫。若別有心數。應說心數得解脫。又經中說。佛若知眾生歡喜心柔軟心調和心堪任得解脫。然後為說四真諦法。是中不說心數。又經中說。心垢故眾生垢。心淨故眾生淨。又說。若比丘入四禪中。得清淨不動心。然後如實知苦聖諦集滅道諦。又十二因緣中。說行緣識。又說六種為人。又說輕躁易轉無過於心。又經中說使詣城主語其事實。語已還去主名為心。又說內有識身外有名色。是名為二。又但說有識身不說有心數。又說三事合故名觸。若有心數。不名為三。而實說三。故知但心無別心數。   立有數品第六十一   問曰。心異心數法異。所以者何。心心數法共相應故。若無心數則無相應。而實有相應。故知有心數法。汝意若謂心與餘心相應。是事不然。所以者何。經中說心獨行遠逝寢藏無形。是中但遮同性。雖與心數共行。猶名為獨行。如說比丘獨處雖有蟲獸。以無類故亦名獨處。故知心不與餘心相應。而實有相應。故知有數。又心七界一入一陰所攝。心數法一界一入三陰所攝。又心是依處。數法依止。如經中說是心數法皆依心行。又若無心數則無五陰。是則不可。又此二生異。從二生心。從三生數。如經中說。因眼緣色。生眼識。三事和合名觸。觸因緣生受。又說。名色集故識集。觸集故受集。又心數法與所依相應。同共一緣。在一世中。心不如是。以是差別。故知心異心數法異。又四依中說。依智不依識。智若是識。雲何言依。故知智非識也。又佛自說心數法名謂從心生。依止心故名為心數。又佛不說此義。唯獨有心。而無心數。他人亦可言但有數而無心。汝若以名字破數。我亦以名字破心。又所作異故。諸法相異。如水能浸漬火能焚燒。如是受等所作異故知有異相。又諸經中說。心中生覺故知心數異心。不應心中自生心故。又如說心垢故眾生垢。心淨故眾生淨。若但是心。則垢淨無因。是人不以無明故垢慧明故淨。應自垢自淨。此則不可。是故有心數法。   非無數品第六十二   汝雖言能緣法名心。心差別名數。如道品中說。是事不然。所以者何。經中說。心相異。心數相異。能識是識相。覺苦樂是受相。別知是想相。起作是行相。故知心異心數亦異。汝言心得解脫。是亦不然。餘經中說。離無明故。慧得解脫。不但說心得解脫。又以心勝故但說心。又世間人皆多識。心數法不爾。故佛偏說。又佛經中有不盡語。此言是也。又如經說。汝等比丘。能斷一法。我保汝等得阿那含道。所謂貪慾。而實不偏斷。是事亦然。歡喜心等。皆以此答。汝言內外二法。是亦不然。說外有名色。即說心數。以外入攝故名為外。又是中佛說三事。內有識身。即說識與根。外有名色。即是說塵。汝言說有識身。是亦不然。此經中說外一切相即是心數。汝言三事和合名觸。是事不然。觸與受等心數作因。是故獨說。   非有數品第六十三   答曰。汝言以相應故有心數法。是事不然。所以者何。諸法獨行。後當廣說。故無相應。是心獨行。亦以此答。非遮同性。是遮數法。汝言攝異故有心數。是作經者。自立名字。佛經中不說相攝。是故非也。汝言依處者。如汝意識依心。不以依故便名為數。如是心依於心。不得名異。汝言無五陰者。是事不然。我以心差別故。有名為受。有名為想等。汝以心數別為三陰。我亦以心別為三陰。汝言生異。是事不然。若心與數法共生。何故言二生心三生心數。若但說心。則有此理。所以者何。是人先說識時。後說相等。汝言相應緣世故知有異。是先已破。無相應故。汝言依智非依識者。我說心有二種。一名為智。一名為識。故依智心。不依識也。汝言佛說依心生法名心數者。心所生法。名曰心數。心依心生。故名心數。汝言佛亦不說無心數者。我亦不言無心數法。但說心差別故名為心數。又若有道理。不可說名說。如其無道理。雖說非說。是故不可以說為因。又我等當說心心數法名字義。以集起故名心。受等亦能集起後有。相同於心。故名為心。又心與心數。俱從心生。故名為心數。若人但說有心數法。是人應說數法名義。而實不可說。是故非因。汝言作異及心生覺。皆以此答。所以者何。我以心差別故。所作業異亦心中生心。名心生覺。汝言垢淨無因。是事不然。雖無數法。而有垢淨。又無異相故。無心數法。所以者何。汝以心相應故。名為心數。相應法無。後當廣說。故不從心別有數法。   明無數品第六十四   汝言相異故有心數。是事不然。所以者何。若識若覺。是諸相等無有差別。若心識色。即名為覺。亦名想等。如世間言汝識是人即名為知。從受苦樂。亦即是知。當知識即受想。若此等法。有定異相。今應當說。實不可說。故無異相。汝言慧得解脫。是事不然。無因緣故。隨心有染亦有無明。是心聚中染及無明。盡與相應。若言無明垢慧染垢心者。則無因緣。如是離無明故。慧得解脫。離染垢故。心得解脫。亦無因緣。又是名不了義經。如經中說離三漏故心得解脫。故知亦從無明心得解脫。若說從染心得解脫。是說遮斷。言從無明慧得解脫。是畢竟斷。若從染故。心得解脫。從無明故。慧得解脫。若從恚等。得何物解脫。是事應答。當知離心無得解脫。故但有心。汝言以心勝故但說心者。心有何勝義。而慧等法無。汝言人多識心故但說心者。世間人亦多識苦樂。應說受等。汝言有餘諸經者。何故不但說心數。而但說心。汝言但斷一法。是語有緣。佛隨眾生煩惱偏多若常覆心者。說是一法斷此法故。餘亦自斷。是故非因。汝言說名相故即說心數。汝自憶想分別。是經不說此義。汝若自生憶想分別。何不言以名相說心緣。可有此理。汝言觸與受等心數作因。是言多過。俱相應法。而言觸是受等因。非受等是觸因。有此等咎。故知但心無別心數。   無相應品第六十五   無相應法。所以者何。無心數法故心與誰相應。又受等諸相不得同時。又因果不俱。識是想等法因。此法不應一時俱有。故無相應。又佛說。甚深因緣法中是事生。故是事得生。又如穀子牙莖枝葉花實等現見因果相次。故有識等。亦應次第而生。若汝意謂如貪等煩惱與色共因應俱生者。是事不然。色無了知。不能緣故。心心數法。有緣有了。是故一時不應俱有。無多了故。又以一身。名一眾生。以一了故。若一念中。多心數法。則有多了。有多了故。應是多人。此事不可。故一念中。無受等法。又何故六識不一時生。問曰。諸識皆待次第緣生。故不一時。答曰。以何障故。一次第緣不得次第生六識耶。當知先因後果次第生故。又經中說。眼見色不取相。取相即是想業。若佛聽識業而遮想業。當知或有識而無想。若人取相。是見已取。非是見時。故知識等次第而生。又經中說。眼見色已隨喜思惟。是中亦先說識業。後說受等。又經中說。見是見等。故知非一切心盡有受等。又以五識相是事可明。所以者何。若人於眼識中。不能取怨親相及平等相。是則無想。亦無憂喜。無分別故。或有人說。是中亦無貪等煩惱。故知無思能求後有。故名為思。此後當說。故知五識亦無思也。又汝等五識不能分別。此中雲何當有覺觀。思惟分別。先粗後細故名覺觀。又若五識中有覺觀者。如說欲我知汝。本皆由思覺生。是則覺時無慾。識時雲何有覺。或有人言。五識中有想無覺。是覺因想生。雲何想時有覺。是故應受五識無想無覺無觀。所以者何。五識中無男女分別。亦無受等分別。是中何所分別。又汝等說五識次第必生意識。以五識無分別故。若五識中有分別者。何用次第生意識耶。又覺觀不應一心中生。以粗細相違故。譬如振鈴初聲為覺餘聲曰觀。彼喻亦然。若五識中。有覺觀者。應說其業。實不可說。當知心心數法次第而生。又癡慧相違。不應俱有。雲何一念中。亦知亦不知。又一心中不容有疑。所以者何。若杌若人。不得一心中行。以心業無此力故。又人言心數法中憶行過去世緣。現在心雲何當有。又若念此人是我知識。曾利益我。念已生喜。是事雲何。在一心中。又欲不欲。雲何在一心中。如經中說。若諸比丘樂欲我法。法則增長。若不樂欲。法則損減。雲何當在一心中。又若一心中有心數法。法則錯亂。所以者何。於一心中。有知不知疑不疑信不信精進懈怠。如是等過。又一切心數應盡在一心中。以何障故。苦樂貪恚等。不在一心中。若汝謂苦樂等相違故不在一心中者。知不知等亦相違故。不應在一心中。故無相應。又七菩提分經中。佛次第說諸心數法。若比丘行四念處。爾時修習念菩提分。心在念中。簡擇諸法。簡擇諸法故生精進。精進力故能集善法。心生淨喜。心生喜故得猗。得猗故心攝。心攝則得定。得定故能捨貪憂。捨貪憂故知心數次第而生。又八道分經中。亦次第說。若得正見。則從正見生正思惟乃至正定。又次第經中。佛語阿難。持戒之人。不應願欲心無憂悔。持戒人心法無憂悔。無憂悔者。不應願欲。心得歡悅。心無憂悔。法應歡悅。歡悅則心喜。心喜則得身猗。身猗則受樂。受樂則心攝。心攝則得實智。得實智則厭離。厭離則解脫。故知心法次第而生。又八大人覺中。亦次第說。若比丘行少欲則知足。知足則遠離。遠離則精進。精進則正憶念。正憶念則心攝。心攝則得慧。得慧則戲論滅。又七淨中。亦次第說。戒淨為心淨。心淨為見淨。見淨為度疑淨。度疑淨為道非道知見淨。道非道知見淨為行知見淨。行知見淨為行斷知見淨。又因緣經中。亦次第說。因眼緣色。生癡分濁念。是中癡即無明。癡者所求為愛。愛者所作名業。如是等。又大因經中。亦次第說。愛首九法。因愛生求。因求故得。因得故挍計。因挍計故生染。因染故貪著。因貪著故取。因取故生慳心。因慳心故守護。因守護故便有鞭杖諍訟諸苦惱等。又須陀洹法中。亦次第說。若親近善人。得聞正法。聞正法故能生正念。正念因緣。能修行道。又經中說。因眼緣色眼識生。三事和合故名觸。若說心心數法一時生者。則無三事和合。若說一一生則有三事和合。以是等緣故無相應。   有相應品第六十六   問曰。有相應法。所以者何。若人見受是神。識心依之。以相應故。想陰等亦如是。若無相應。何由有此。又人經中說。因眼緣色生眼識。三事和合生觸。共生受想行等。於是法中。有種種名。所謂眾生天人男女大小。如是等名。皆因諸陰。若說心心數法次第生者。則因二陰。有人不應因五陰。所以者何。不可因去來陰得名為人。汝言現在無五陰者。雲何說因五陰名人天等。而此中說因諸陰。非但二也。故因五陰有眾生名。又經中說有相應語。謂有根智相應信。又經中說。觸即與受想思俱生。又說五枝初禪。亦說受等是識住處。若識無相應。雲何識住受等法中。是住名依止住。所以者何。不說識是識住處故。又經中說。是心與法。皆從心生。依止於心。又說眾生心長夜為貪恚等之所染污。若無相應。雲何能染。又心心數法性羸劣故。相依能緣。喻如束竹相依而立。又經中說。心掉動時。不宜三覺。謂擇法精進喜。更增動故。宜三覺。意謂猗定捨。止發動故。若心懈沒。則不宜三覺。謂猗定捨增退沒。故宜三覺。意擇法精進喜。能發起故。念能俱調。又論師言。一時修習助菩提法。不得相離。故知有相應。   非相應品第六十七   汝言見受是神。是事不然。凡夫癡惑。妄生此見。不能分別此是受此識依止。是人若能如是分別。亦能入空。是人見心相續不別。但著語言。故如此說。是癡惑語不可信也。汝言因諸陰故名為人者。是因五陰相續名人。故說諸陰。如世間言樂人苦人不苦不樂人。不可一時有此三受。諸陰亦然。汝言有根智相應信。經中亦說餘事相應。如說二比丘於一事中相應。又說怨相應苦愛別離苦。汝法中色無相應。而此以世俗故亦名相應。智信亦爾。信能信無常等。慧隨了知。共成一事。故名相應。汝言從觸即有受等俱生。是事不然。世間有事雖小相遠亦名為俱。如言與弟子俱行。亦如頂生王生心即到天上。是事亦然。凡夫識造緣時。四法必次第生識。次生想。想次生受。受次生思。思及憂喜等。從此生貪恚癡。故說即生。汝言五枝初禪。是禪地中有此五枝。非是一時。如欲界三受。所以者何。以先說法後說地。故又覺觀。不得相應。先已答。汝言識處者。此經中說識緣處。不說依處。何以知之。即此經中說識緣色喜潤故住。汝雖言若識緣識住。則應有五識處。是事不然。所以者何。是識時少。識識事已心生想等。是中起愛。起愛因緣。說名識處。是故不說識是識處。又七識處中亦說識是識處。又應思此經。勿但隨語。如說信能度河。是言不盡。而實以慧得度。是亦應爾。汝言心數依心。是事不然。先心識事後生想等故。又經中說。受等依心。非如彩畫依壁。是名心數依心。汝言心數相依如束竹者。與經相違。若俱相應。何故心數依心。而心不依數。若汝謂心先生大故數法依止。則成我義。以心生時無數法故。汝言煩惱染心故知相應。此無道理。若心先淨貪等來污。是即淨法可污。則害法相。亦如先說心性本淨客塵來污。彼應答此。若心本性淨。貪等何為。如言心垢故眾生垢。心淨故眾生淨。然則眾生亦應相應。若眾生不可相應。貪等亦不相應。以心相續行中生垢等心污諸相續。故說染心。如說從染心得解脫。是心相續中。若淨心生。名得解脫。是事亦然。如雲霧等雖不與日月相應亦能為翳。貪等亦然。雖不與心相應。亦能染污。又煙雲霧等能蔽日月。故名為翳。貪等亦爾。能障淨心。故名為污。問曰。雲霧日月。在一時中。煩惱與心不如是。故此喻非也。答曰。障礙同故。是事已成。故無咎也。是煩惱能污心相續。故名為染。汝言數從心生依止心者。是事先答。汝言心心數法性羸劣者。以唸唸滅故名羸劣。非相助故能行於緣。若相助者應得暫住。而實不見。有相助力。何用相應。汝言覺意相宜。是說隨時應修三覺非一念中。如舍利弗言。我於七覺。自在能入。若心掉動。爾時應修猗等三覺。又佛亦說覺法次第。汝言一時修菩提分。是事不然。若一時修三十七品。則應一時並修二信及五念等。若汝意謂隨得處修即是離修。又隨他所得如二禪等。故名不離。又一時三十七品。則無道理。所以者何。一念不得修多法。   多心品第六十八   問曰。已知無別心數。亦無相應。今此心為一為多。有人謂。心是一。隨生故多。答曰。多心。所以者何。識名為心。而色識異。香等識亦異。是故多心。又眼識生異。謂待光明虛空等緣。耳識不爾。三識塵到故生。意識從多緣生。故知不一。又若識知塵常如是相。雲何更知異塵。若多心生則能得知。如邪正知異。若定若疑若善不善無記知異。善中亦有禪定解脫及四無量神通等異。不善亦有貪慾瞋恚愚癡等異。無記亦有去來等異。有識能起身業口業。有起威儀。若合若離。因次第緣增上。各差別故。諸心亦異。又淨不淨等諸受差別故心亦異。又所作差別故心有異。又淨不淨心性各異。若心性淨。則不為垢。如日光本淨終不可污。若性不淨不可令淨。如毳性黑不可令白。而施等中。實有淨心。殺等法中實有不淨心。故應不一。又隨苦樂。等受差別。故心亦不一。如說比丘用識。識何等事。謂識苦樂不苦不樂。又若心是一。一識應能取一切塵。說多心者。隨根生識。是故不能取一切塵。若心是一。以何障故。不取一切。故知多心。又可取法異故。能取亦異。如人或自知心。雲何自體自知。如眼不自見刀不自割指不自觸。故心不一。又猿喻經說。譬如猿猴捨一枝攀一枝。心亦如是。異生異滅。又若心是一。說六識眾。此言則壞。又經中說。身或住十載。而心唸唸生滅。又說當觀住心無常。此心相續故住。唸唸不停。又如一業不可再取。識亦如是。不重在緣。又如草火不移到薪。如是眼識不到耳中。故知多心。   一心品第六十九   問曰。心是一。所以者何。如經中說是心長夜為貪等所污。若心異者。不名常污。又瓔珞經說。若心常修信戒施聞慧。死則上生。又禪經中說。得初禪者。心調柔故。能從初禪到第二禪。又心品中說。是心常動。如魚失水。是故汝等當壞魔軍。故知心一。動此到彼。又雜藏中比丘言。五門窟中。獼猴動發。獼猴且住。勿謂如本。故知一心。於五根門身窟中動。今即是本。故言勿謂如本。又言。是心遍行。如日光照。智者能制。如鉤制象。故知心一。走諸緣中。又無我故。應心起業。以心是一能起諸業。還自受報。心死心生心縛心解。本所更用。心能憶念。故知心一。又以心是一。故能修集。若唸唸滅。則無集力。又佛法無我。以心一故名眾生相。若心多者非眾生相。又左見右識。不應異見異識。故知心一。自見自識。   非多心品第七十   汝雖言色等識異。是事不然。所以者何。若心是一。為種種業。取色聲等。如一人在五向室中處處取塵。即是心於眼中住。待明等緣。而能見色。如即此人於餘處待伴。即是心所知差別。如即此人先是知者後還無知。如是邪知還為正知。如即此人先是淨者後還不淨。如是疑知即是定知。如即此人先是疑者還為定者。是不善心即還為善。亦為無記。如即此人或念善或念不善或念無記。即是心能作來去威儀差別。如即此人為去來業等種種威儀。如是淨心。即為不淨。不淨即為淨。如即此人先是清淨後還不淨。即是心與樂相應。後還與苦相應。如即此人本為樂人還為苦人。故說心一用為多業。汝言一識不取六塵故非一心。是事不然。我以根差別故識有差別。若識住眼中。但能取色不取餘塵。餘亦如是。汝言取可取異。是事不然。心法能知自體。如燈自照亦照餘物。如算數人亦能自算亦算他人。如是心一能知自體。亦能知他。汝說猿喻。是事不然。如一猿猴捨一枝復取一枝。心亦如是。捨一緣復取一緣。其餘所說。能自起業。自受報中皆已總答。所以者何。若心異者。則應異作異受異死異生。如是等過。故知一心。◎   ◎非一心品第七十一   答曰。汝言心一貪等長污。是事不然。於相續心中見是一相。如言夕風即是晨風。今河即是本河。朝燈即是昨燈。如齒名再生。而先齒實不再生。以相似者生故名再生。如是心異。以相續故。謂是一心。汝言憶念者。人或自念本心。若本心來今何所念。又雲何當以此心即念此心。無有一智能知自體。故非一心。汝言修集。若心常一。何所修益。若有多心。則下中上次第相續生。故有修集。汝言心為一相。若心是一。即為是常。常即真我。所以者何。以今作後作常一不變故名為我。又不能知心差別相故。則以為一。如注水相續。心謂為一。如眼病者見眾髮為一。若於此事能分別者。則知其異。又深智者能知心異。所以者何。諸梵王等於中迷悶。作如是言。是身無常心識是常。若梵王等猶尚迷惑。豈況餘人。而不著常故。應善思眾緣生法。常倒則滅。汝言左見右識是智力故。異見異識。如此人作書餘人能識。又如餘人所為聖人能知。亦未來事未生。未有聖智能知。又過去事無憶念。故知未來未有智力能知。此事後當廣說。   明多心品第七十二   汝言心一用為多業。是事不然。所以者何。正以了為心。而色了與聲了異。心何得一。又如捉瓶手業不即此業更捉餘物。如是隨以何心取色不即此心聞聲。又此眼識。以眼為依以色為緣。是二無常唸唸生滅。眼識何得不唸唸滅。譬如無樹影亦隨無。如是眼色唸唸滅故。所依生識亦唸唸滅。唸唸滅法無有去力。又先意品中已種種答故意不去。汝雖言識住眼中待明能見。如即是人能見聞等。是事不然。所以者何。今此論中求法實義。人是假名不應為喻。又應求人相。我說諸陰為人。亦說疑識等眾。異定識眾。不以疑識等眾即為定識眾如是一切。汝言根差別故識有差別。是事不然。根是生識因緣。若識是一。根何所為。汝以燈算為喻。是喻不然。如為不照然燈而燈體非不照故不自照。以燈破闇。眼識得生。眼識生已亦能見燈及瓶等物。又算數人。能知自色亦知他色。故名相知。汝言業等。業等難中已答。故無斯咎。又若心常一則無業無報。所以者何。正以心及所依為業。若心是一。何有業報。縛解等亦如是。又汝言異作異受。是亦不然。諸陰相續非一非異。墮二邊故。又世俗名字說諸業等非真實義故。於陰相續中。說此彼等名字無咎故知多心。   識暫住品第七十三   問曰。已明多心。今諸心為唸唸滅。為少時住。有人言。心少時住。所以者何。了色等故。若唸唸滅不應能了。故非不住。又若唸唸滅。則色等法終不可知。所以者何。如電光暫住尚不可了。況唸唸滅而能了耶。今實有了。故知諸識非唸唸滅。又眼識依眼緣色。是二不異。識亦不異。又心能具取青等諸色。故知非唸唸滅。若汝意謂以相續故能決了者。是亦不然。若一一心不能決了。雖復相續亦不能了。如一盲人不能見色。多亦不能。若汝復謂如一一縷不能制象。多集則能。如是一心不能決了相續則能者。是亦不然。一一縷中各有少力。和合則能。心一念中無少了力。是故相續亦不應能而實有了故。知非唸唸滅。又若心唸唸滅者。去來等業皆應無用。以少時住故。能令有用。是故知心非唸唸滅。雖復無常要有暫住。   識無住品第七十四   答曰。汝言心有了故非唸唸滅。是事不然。諸相在心力能決了不以住故。若不爾者。於聲業中不應決了。所以者何。現見此事唸唸滅故。而實決了。故知不以住故能了。又以了為心。若了青非即了黃。是故設使暫住了青不能了黃。又了青時異了非青時異。一法不應二時。法與時俱時與法俱。又取有二種。一者決了。二不決了。若識不唸唸滅。一切所取盡應決了。我以隨識多相續生是取則了。若少相續是則不了。又識取塵或遲或疾心則不定。汝言依緣不異是義已成。色唸唸滅故依緣亦異。汝言能具取者。識能遍取身份故名具取。是故無有一識而能遍取。所以者何。未具足取心已隨滅。何得有心能一切取。汝言作業無用。是事不然。如燈雖唸唸滅亦有照用。諸業與風雖唸唸滅亦能動物。是識亦然。又如燈等雖唸唸滅。亦可得取。識亦如是。雖唸唸滅亦能得取。復次諸心意識皆唸唸滅。所以者何。青等諸色集在現前。能速生滅。故知不住。又人或生心。自謂一時能取諸緣。故識不住。若識暫住則人不應生此惑心。所以者何。如種根相續有暫住故。人於其中不生惑心。謂牙莖等一時而有。故知識唸唸滅。又人見瓶即生瓶憶。以次見生憶故唸唸滅。又若諸識不唸唸滅則可一智即邪即正如見是人是取即取非人。如是疑取即是定取。是則不可。故知唸唸滅。又取分別等諸因緣。故知唸唸滅。又聲業相續唸唸滅相。於中生知。故知心唸唸滅。   識俱生品第七十五   問曰。已明心唸唸滅。今諸識為一時生為次第生。有論師言。識一時生。所以者何。有人一時能取諸塵。如人見瓶亦聞樂聲。鼻嗅花香口含香味。扇風觸身思惟雅音曲。故知一時能取諸塵。又若一識能於身中遍知苦樂。然則以一眼識亦應能取諸樹。是事不可。雲何一識悉知根莖枝葉花實。故知多識一時俱生遍取諸觸。又種種色中一時生知。而青知非即黃知。故知一時俱生多識。又諸身份中能速生知。取一分時即能遍取。又佛法中無有有分。不可一識遍取諸分。故知一時能生多識。遍取諸分。   識不俱生品第七十六   答曰。汝言諸識一時俱生。是事不然。所以者何。識待念生。如經中說。若眼入不壞色入在知境。若無能生識念眼識不生。故知諸識以待念故不一時生又一切生法皆屬業因。以心一一生故。地獄等報不一時受若多心俱生便應俱受而實不可。故知諸識不一時生。又識能速取緣如旋火輪。以轉疾故不見其際。諸識亦爾。住時促故不可分別。又諸識若一時生。一切生法皆可一念一時俱生。有何障礙。然則一切法生不須為功。不造業功亦應解脫。是事不可。故知諸識不一時生。又身為心使。若諸心俱生身則散壞。以去來等心以一時生故。而身實不壞。故知諸心不一時生。又眼見外物種根牙等。及迦羅羅臠胞等色。少壯老形次第而有。心亦應爾。又經中說。若受樂時二受則滅。所謂苦受不苦不樂受。如是等。若識俱生則應一時俱受三受。而實不然。故知諸識不一時生。又一身中一心生故名為一人。若識俱生則一身多人。而實不然。是故一身識不並生。又若識並生。則應一時知一切法。所以者何。眼中無量百千識生。乃至意中皆亦如是。如是則應知一切法。而實不然。故知諸識不一時生。問曰。諸識何故要次第生。答曰。一次第緣故識一一生。問曰。何故正有一次第緣。答曰。法應如是。如汝一神一意。我亦如是。一意一次第緣。如牙屬種應次第生牙不生莖等。如是隨法屬心。應次心生不生餘法。又識相定爾。一一起滅次第相屬。如火相熱。是故諸識要次第生。   成實論卷第五◎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46 成實論   成實論卷第六   訶梨跋摩造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   ◎苦諦聚中想陰品第七十七   問曰。何法為想。答曰。取假法相故名為想。所以者何。如經中說有人少想有人多想。有人無量想無所有想。而實無此多少等諸法。故知想者取假法相。是想多在顛倒中說。如說無常中常想顛倒。苦中樂想顛倒。無我中我想顛倒。不淨中淨想顛倒。亦於信解觀一切入等中說。又以想三種差別取緣。謂怨親中。人於是緣中次生三受。受生三毒。故想有過。想有過故佛說應斷。如說眼見色莫取想。故知取假法相是名為想。問曰。取假法為想。此義不然。所以者何。此想能斷煩惱。如經中說。善修無常想故。能斷一切欲染色染及無色染。一切戲掉我慢無明。故知非但取假法想。取假法想則不應能斷諸煩惱。答曰。此實智慧以想名說。如說受者於一切得解脫。亦說以意斷諸煩惱。又如說以不黑不白業能盡諸業。亦說信能渡河一心渡海。精進除苦慧能清淨。而實以慧得渡。不以信等。如是智慧以想名說。又經中說。以慧為刀。如說聖弟子以智慧刃斷諸煩惱故。知慧能斷結非是想也。又三十七聖道品中不說想名。故不斷結。又經中說知者見者能得漏盡。非不知見者。又三無漏根中說。未知欲知根知根知已根。皆以知為名。又佛說慧為慧品解脫知見品。又說無禪不智無智不禪。又次第經說。持淨戒者則心不悔。乃至攝心得如實知。又法智等皆以慧為名。又三學中慧學最勝。亦說智慧具足解脫知見具足。又七淨中說知見淨。又佛說正知一切法故。名無上智慧。想無如是說。又理應用慧斷諸煩惱。不是想也。所以者何。如大因緣經說若義入修多羅。不違法相隨順比尼。是義應取。又說於正義中置隨義語。於正語中置隨語義。故經雖說無常想等。能斷諸結理應是慧。又說無明是煩惱根。離無明故慧得解脫。故以慧斷諸煩惱。問曰。汝言諸想取假法相。以何為相。答曰。有人以假法為相。假法有五。一過去。二未來。三名字。四者相。五者人。是事不然。所以者何。人因五陰成。相無成因故非假名。問曰。今相義雲何。答曰。緣即是相。何以知之。如說師子獸王立河此岸取彼岸相截流而渡。若不相當則還此岸至死不捨。是經中以樹木等為相。又說比丘示相。是中亦以衣等為相。又說世尊現如是相。又說宰人因王食故取所嗜相。又說明旦是日出相。又說三相。所謂攝相發相捨相。是中即以攝等為相。隨念何法心繫在緣是名攝相。又諸天退時先五相現。是中即以五法為相。故知不以假法為相。亦非行陰所攝。又舍利弗取富樓那面貌等相。又經中說眼見色不取相。又法印中說。若比丘自見斷色聲等相。我未說是人得清淨知見。以此故知。緣即是相非假法也。問曰。緣非是相。所以者何。無相三昧亦有緣故。又說見色已不取相。若緣是相。雲何取色而不取相。答曰。相有二種。有過相無過相。遮過相故說見色不取相。無相者緣亦有過。後滅諦中當廣說。謂滅三心故名無相。初入行者非一切相儘是過也。若取攝相發捨相等是則無過。又涅槃名無法故不應為難。如說若取法相不能為污。取假名相則生煩惱。所以者何。取怨親等差別相故生憂喜等。從此能生貪恚等過。故知取假法相。是名為想也。   苦諦聚受論中受相品第七十八   問曰雲何為受。答曰。苦樂不苦不樂。問曰。何謂為苦。何謂為樂。雲何名為不苦不樂。答曰。若增益身心是名為樂損減身心是名為苦。與二相違名不苦不樂。問曰。此三受無決定相。所以者何。如即一事。或增身心。或為損減。或俱相違。答曰。是緣不定非受不定。所以者何。如即一火。或時生樂或時生苦。或時能生不苦不樂。從緣生受是則決定。即此一事以隨時故。或為樂因或為苦因。或為不苦不樂因。問曰。以何時故此緣能為苦樂等因。答曰。隨能遮苦。於是時中則生樂相。如人為寒所惱。爾時熱觸能生樂相。問曰。是熱觸過增還能為苦。非復是樂。故知樂受亦無。答曰。世俗名相故有樂受。非真實義。隨是人喜熱觸時亦為增益。又遮先苦。爾時是中則生樂相。若離先苦。是熱觸則不能為樂。故非實有。問曰。汝言但以名相故有樂者。是事不然。所以者何。經中佛自說三受。若實無樂。雲何說三。又說色若定苦眾生於中不生貪著。又說何等為色中味。所謂因色能生喜樂。又說樂受生時樂。住時樂。壞時苦。苦受生時苦。住時苦。壞時樂。不苦不樂受不知苦不知樂。又樂受是福報。苦受是罪報。若實無樂受。罪福但有苦果。而實不然。又欲界中亦有樂受。若實無樂受。色無色界不應有受。而實不然。又說樂受中貪使。若無樂受貪何處使。不可說苦受中貪使。故知實有樂受。答曰。若實有樂受應說其相何者為樂。而實不可說。當知但以苦差別中名為樂相。一切世界從大地獄上至有頂。皆是苦相。為多苦所惱。於小苦中生此樂相。如人為熱苦所惱。則以冷觸為樂。是故諸經。作如是說無所妨也。問曰。亦可說世間一切皆樂。於微樂中而生苦相。若不爾者。亦不得言於微苦中生樂想也。答曰。苦受相粗故不可以微樂為苦。又樂雖微亦非惱相。所以者何。不見有人受微樂故。舉手大呼。又受轉微故名寂滅相。猶如上地轉轉寂滅。是故說微樂中生苦相者。但有是語。凡夫愚人於微苦中。妄生樂相。則有道理。   行苦品第七十九   諸受皆苦。所以者何。衣食等物。皆是苦因非樂因也。何以知之。現見衣食過增。則苦亦增。故名苦因。又手痛等苦可以相示。樂相不然。又衣食等物皆為療病。如人不渴飲不生樂。又人為苦所惱。於異苦中而生樂相。如人畏死以刑罰為樂。又鞭杖刀槊諸苦因緣。皆是決定。樂因不然。又一切所須究竟苦故。當知先有後時乃覺。如屐漸盡。又於女色等中先生樂相。後還憎惡。故知以邪憶想生此樂相。離邪憶想還見其過。又女色等皆是乾消病等苦因。故非樂也。又離欲時皆捨此緣。若實是樂何故捨耶。又人隨生樂處。後即此事還生苦心。故知非樂。又身為苦田非樂田也。如野田中嘉苗難殖而穢草易生。如是身田眾苦易集。而虛樂難生。又人於苦中先起樂倒。後生貪著。樂若少實不名為倒。如常我淨少實亦無樂亦如是俱顛倒故。又人於辛苦中而生樂心。如擔重易肩故知無樂。又經中佛說當觀樂是苦。觀苦如箭入心。不苦不樂當觀無常念生念滅。若定有樂不應觀苦。當知凡夫於苦取樂。是故佛說隨凡夫人生樂相處。汝當觀苦。又此三受皆苦諦攝。若實是樂。苦諦雲何攝。又苦為真實樂相虛妄。何以知之。以觀苦心能斷諸結。非樂心也。故知皆苦。又一切萬物皆是苦因。猶如怨賊。怨賊二種或即能為苦。或初雖軟善後則害人。萬物亦爾。或初便生善或後反為害。故知皆苦。又眾生得欲無厭如飲鹹水。不足故苦。又無所求欲乃名為樂。求故名苦。不見世間有無求者。故知無樂。又一切眾生身苦心苦常隨逐。故知身為苦。又身如獄常有□鎖。何以知之。以滅此身乃名解脫□鎖故苦。又一切物漸漸次第。皆可鄙惡。如地獄等身冬夏等時小兒等根知寒暑等相待後皆憎惡。當知皆苦。又身多怨賊。謂毒蛇篋五拔刀賊。詐親善賊及空聚落壞聚落賊。大河此岸種種諸苦皆常隨逐。故知皆苦。又知眾生身諸苦隨逐。謂生苦老苦痛苦死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違願等苦。常與相隨故。故身為眾苦之聚。又以有身故則有我所及貪著等諸衰惱集。故知身為眾苦因緣。又亦五道眾生行四威儀。皆無有樂。所以者何。如經中說。色是苦受。想行識是苦。若色生時當知即是老病死等諸衰惱生。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又身常匆務。以身口意造作眾事。造作眾事皆名為苦。又諸賢聖以身盡為悅。若實為樂。雲何失樂而生歡悅。故知皆苦也。   壞苦品第八十   問曰。汝雖以多因緣明苦。而人猶貪樂。隨得所欲以為樂。答曰。是先已答。凡夫倒故於苦取樂。又癡惑所害雲何可信。雖得所欲亦應觀苦。所以者何。是皆無常壞時生苦。如經中佛說天人愛色樂色貪色。是色壞時生大憂苦。受想行識亦復如是。以壞敗故當知亦苦。又人受虛妄樂便生貪著。以貪著因緣生守護等過。故當觀樂甚於苦也。又樂為苦門。以貪樂故從三毒起不善業。墮地獄等受諸苦惱。當知皆以樂為根本。又一切合會皆別離相。離所愛時深受諸苦。不由不愛。故知樂者甚過於苦。又樂具之生。皆為欺誑眾生令墮諸苦如食野禽為魚沈餌。皆以取故。樂物亦然。故應觀苦。又於樂受中得少味。故獲無量過。猶如魚獸所味至寡其患甚多。故應觀苦。又樂受是煩惱生處。所以者何。以貪身故則欲所須。欲因緣故恚等煩惱次第而生。又樂受是生死根本。所以者何。因樂生愛。如經中說。愛為苦本。又一切眾生有所造作無不為樂。故名苦本。又樂受難捨甚於桎梏。又生死中貪樂所縛。所以者何。以貪樂故不脫生死。又此樂受常能生苦。求時欲苦失時憶苦。得時無厭如海吞流。是亦為苦。又樂受是不疲倦因。所以者何。眾生求樂因時。雖經嶮難以為樂。故心不懈倦。是故智者應當觀苦。又樂受名起諸業因。所以者何。以貪樂故能起善業。為現樂故起不善業。亦是一切受身之因。所以者何。取樂生愛。愛故受身。又樂受與涅槃相違。所以者何。眾生貪著生死樂。故不樂泥洹。又未離欲者。愛此樂受。愛因生苦。故知樂受是眾苦本。又經中說二求難斷。一謂得求。二謂命求。求隨意諸欲。是名得求。求得壽命受此諸欲。是名命求。此二求皆以樂受為本。是故智者難斷應斷。謂能如實觀樂受相。又樂受味亦能染污。未得離欲。大智人心以難斷故甚於苦受。又樂受味是貪等因。若無樂受則無所貪。又樂受味真智能斷。所以者何。世間諸智要取上地味。能舍下地。故知樂受甚過於苦。又眾生心縛在生處。乃至畜生亦貪惜身。當知皆以樂受味故。是故應觀樂受為苦。   辯三受品第八十一   問曰。已知一切皆苦。今以何差別故有三受。答曰。即一苦受。以時差別故有三種。能惱害者則名為苦。既惱害已更求異苦。以遮先苦以願求。故大苦暫息。爾時名樂。憂喜不了不願不求。爾時名為不苦不樂。問曰。不苦不樂不名為受。所以者何。苦樂可覺。不苦不樂不可覺故。答曰。是人為三觸所觸。謂苦觸樂觸不苦不樂觸。以有因故當知有果。如人熱極。得冷觸覺樂。得熱觸覺苦。得不冷不熱觸。覺不苦不樂。故知有此不苦不樂。汝意或謂不苦不樂觸中不能生受。是事不然。所以者何。人覺此觸不冷不熱。覺知所緣即名為受。雲何言無又緣有三差別。怨親中人。於親生喜。於怨生憂。於中生捨。故知想分別故有此三受。以緣別故。起此三想。又緣有三種。為益為損或俱相違。有樂不樂有俱相違。亦有貪處瞋處癡處。有喜不喜有俱相違。有福果罪果有不動果。是諸緣中隨生三受。故知有此不苦不樂受。又可適心處是名樂受。違逆心處是名苦受。不逆不順名不苦不樂受。又世八法得失毀譽稱譏苦樂。凡夫於失等四法違逆其心。於得等四法以為可適。必當應有離欲聖人能俱捨者捨名不苦不樂受。是故非無。問曰。若以觸等因緣故有三受者。則一切心行皆名為受。所以者何。所有心行在於身中。皆是苦樂不苦不樂。答曰。如是一切心行皆名為受。所以者何。經中說十八意行。是中但是一意有十八差別。謂六喜行六憂行六捨行。以想分別故。有苦分樂分捨分。故知一切心行無非受也。又經中說諸受皆苦。故知心行在於身中。皆名為苦。又說若色生即是苦生。雲何色名為苦。以苦因故。故知緣及諸根但能生苦。是故一切心行皆名為受。以行苦故。一切諸行應觀是苦。以壞苦故。應觀樂受為苦。苦苦即苦。是三種苦。皆從眾緣和合故生。唸唸滅故聖人觀苦。是故一切心行。皆名為受。問曰。無漏諸受亦是苦耶。答曰亦苦。所以者何。無漏諸受聖人亦次第捨。從初禪來乃至證一切滅。是皆有苦。又有漏禪樂無漏禪樂。有何差別。隨有漏禪以我因故苦。無漏諸禪亦以此苦。又若聖人住無漏心深厭一切。故無漏心生則深生厭患。如睫入目。凡夫不知。皆以苦為樂。聖人智深妙故厭離有頂。甚於餘人厭患欲界故。無漏苦喻於有漏。又諸聖人得無漏心。但向涅槃。所以者何。是人爾時明見一切有為法苦。若無漏受樂則應喜樂。不應復生向泥洹心。問曰。若諸心行皆名受者。雲何別有諸心等法。答曰。即是一受緣中行異故有差別。諸心等法亦行緣異。但識緣時是行名心。此等如先說。是一切法在身中時。有利益等諸差別故。故名為受。又多以心能起煩惱。爾時名受。如經中說樂受中貪使。苦受中瞋使不苦不樂受中無明使。是故想分別緣中喜等法名受。所以者何。是時能生諸煩惱故。問曰。若一一受中三煩惱使。何故定說樂受中貪使。答曰苦受中不應貪使。癡一切處使以癡力故。於苦中生樂想。不知見事故得苦生瞋。不苦不樂受細故不覺貪瞋。所以者何。是人於此中不生苦樂想故。不知見事故但生癡使。又於捨緣中若貪瞋不行。凡夫於中謂能勝緣。是故佛言。汝不勝此緣以未覺故貪瞋不行。如經中說。凡夫所有色中生捨皆依止色。若勝此緣於我增益若作損減。還生貪瞋故知未勝緣。又不苦不樂受。其相寂滅如無色定。以寂滅故。煩惱細行。凡夫於中生解脫想。是故佛說此中有無明使。又未覺緣故苦樂不了。若知此緣苦樂則了。爾時則生貪瞋。問曰若覺此緣則生苦樂相。是故但應有苦樂受。答曰。是人有時於此緣中。不生樂心不生苦心。是故不但有苦樂也。如先說皆是苦而有三差。問曰。汝言覺知此緣還生樂想。雲何覺知不可以無明覺知。答曰。是人於此緣中先取相。故於此緣中若無明使。若貪瞋使。問曰。但於苦樂中生癡。如經中說。是人於諸受不如實知集滅味過出等。以不知故於不苦不樂中說無明使使。是故但於苦樂中起無明使。非不苦不樂中。答曰。此經自說於諸受不如實知集滅味等故。不苦不樂中無明使使。問曰。雖有是說此義不然。雲何於苦樂不知集滅等故。不苦不樂受中無明使使。所以者何。於餘事不知餘事中使。是故此經應如是說。是人於不苦不樂受中不知集等故。不苦不樂受中無明使使。若不苦不樂受中無明不使。答曰。是人於不苦不樂受中生三種心。寂滅想不苦不樂想故生不苦不樂心。若以邪智取相則生樂心。若取上地樂味則生苦心。是故經中說諸受多語。所以者何。一切諸受皆無明所使。是不苦不樂受隨時故。有三種差別。又若未通達苦集等。爾時於苦受中生樂想。亦生不苦不樂想。是故說不知諸受集等故無明使使。但不苦不樂受中多無明使使。   問受品第八十二   問曰。經中說是人受樂受時。如實知我受此樂受。如實知何受耶。過去未來受不可得受現在受不得自知。答曰。此經意說人受。是故無過。又樂等受來在身。以意能緣故亦無咎。又於樂具中說樂等名世間。亦有因中說果故。又是人先受樂受。然後取相故。名受樂受時如實知。問曰。為以受者故名受。可受故名受。若以受者名受則受與樂等異。而經中說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若以可受名受。誰受之者。以受故名受。答曰。於緣中說樂。如火苦火樂。是故以覺知緣故名為受樂。又眾生受此受故名可受為受。問曰。眾生不名為受。經中說受為受。答曰。名義如是有相則有作。假名中有相。是苦樂不苦不樂在身則心能覺。故說受為受。問曰。經中說諸受中順受觀行者。爾時雲何生苦樂不苦不樂相。是人爾時不皆生苦相耶。答曰。是人未得一切皆苦。但憶念三受。問曰。若用意識修四念處。雲何說身樂。答曰。於一切受中應如是繫念。是身樂是心樂。又修念處時身中生樂相。繫念是中故名身樂。問曰。若一切受皆是心法。何故說身受答曰。為外道故說。外道謂諸受依神故。佛說諸受依止身心。問曰。何者是身受。答曰。因五根所生受。是名身受。因第六根所生受。是名心受。問曰。是受雲何名垢。雲何名淨。答曰。諸煩惱名垢。是煩惱所使受。是名為垢。煩惱所不使受。是名為淨。問曰。雲何苦受名淨。答曰。斷煩惱人苦受。是名為淨。又與煩惱相違苦受。是名為淨。問曰。已說垢淨。何故更說依貪依出。貪即煩惱。出即是淨。答曰。先總說垢。今更別說貪為垢因。如經中說有垢喜。有淨喜。有淨中淨喜。垢喜者。因五欲生喜。淨喜者。謂初禪喜。淨中淨喜。謂二禪喜。若受但為泥洹。是名依出。是故更說。問曰。五根中何故苦受樂受各分為二。而捨受不耶。答曰。憂喜要以想分別生。苦樂不必由想分別。捨受想分別微。故不為二。問曰。第三禪中意識所受何故名樂。不說喜耶。答曰。是樂深厚遍滿身心故名為樂。喜但能遍心不能遍身。故三禪中佛差別喜說身受樂。問曰。是三受中何者能生深厚煩惱。答曰。有論師言樂受能生。所以者何。先已說壞敗等因緣受大苦故。又論師言。苦受能生。所以者何。眾生為苦所逼。以求樂故深起煩惱。又種種樂少苦能勝。如人具足受五欲時。蚊蚋所侵則生苦覺色等五欲樂不如是。又如存百子樂。不如喪一子苦。又生死中苦受相多。樂受不爾。所以者何。多有眾生在三惡趣。生天人少。又不須加功自然得苦。加功求樂有得不得。猶如田中穢草自生。嘉苗不爾。又因苦受起重罪業所以者何。苦受中有瞋使經中說。瞋為重罪。又論師言。不苦不樂能生。所以者何。是中有癡使。癡是一切煩惱根本。又此受細微。是中煩惱難覺知故。又此受是眾生本性。苦樂為客。又此受遍在三界。餘二不爾。又此受是長壽因。貪此受故壽八萬大劫久受苦相諸陰。又此受與泥洹相違。所以者何。是中生寂滅相泥洹相故。不復能得真實泥洹。又此受以聖道能過。如說因離性得解脫。苦受樂受以世間道亦能得過。又此受窮生死邊斷相續時斷。是故能生深厚煩惱。   五受根品第八十三   問曰。樂根為在何處。乃至捨根在何處耶。答曰。苦樂在身。隨所得身。乃至四禪。餘三在心。隨所得心。乃至有頂。問曰。如經中說。憂根初禪中滅。喜根三禪中滅。樂根四禪中滅。捨根滅盡定中滅。是故汝說不然。答曰。若汝信此經者。則苦根應在初禪。而汝法中初禪實無苦根。是故不應信此經也。問曰。色無色界深修善法。應無憂苦。答曰。三界皆苦。上二界中雖無粗苦亦有微苦。何以知之。四禪中說有四威儀。隨有威儀皆應有苦。又色界有眼耳身識。此識中所有受名為苦樂。從一威儀求一威儀。故知有苦。又經中問。色有何味。所謂因色生樂生喜。色中有何過。謂所有色無常苦敗壞相。色界有色故。有味心有過心。故有苦樂。又行者於諸禪定亦貪亦捨。必以樂受因緣故貪。苦受因緣故捨。故知有苦樂也。又佛說聲等是初禪刺。覺觀是二禪刺。乃至非想非無想處有想受刺。刺名苦義。故知一切有苦。又一切五陰皆名為苦。正以惱害為苦。如欲界受惱害故苦。上二界受亦有惱害。何故非苦。如欲界說病等八行。色無色界同說八行。何故無苦。又色界說光明優劣。故知色界業亦差別。業差別故必應當有得苦報業。又經說。此中有嫉妒等煩惱。如有梵天語諸梵言。此處是常。汝等勿詣瞿曇沙門。亦有梵天來難問佛。又經中說。入第四禪斷不善法。又經中亦說是中有邪見煩惱。是等煩惱即是不善。應得苦報。何故無苦。又論師說。一切煩惱皆是不善。是中雲何無苦受耶。又經中說。諸天人愛色樂色貪色著色。是諸天人愛樂貪著色故。是色敗壞則生憂苦。乃至識亦如是。故知一切未離欲人。皆有憂喜。又愛緣生喜。離此愛緣必生憂悲。凡夫無智何能有力。得所愛緣而不生喜。失不生憂。如經中說。唯得道者。將命終時無憂喜色。故知一切凡夫憂喜常隨。又佛自說。不憂不喜一心行捨。是應羅漢功德。又六捨行唯聖所行。非凡夫也。凡夫或時行捨。皆以未能知見緣故。如經中說凡夫色中所有捨心。皆依止色貪色不離。故知凡夫無捨心也。又經中說樂受中貪使。若彼無樂受貪何處使。汝意或謂。不苦不樂中貪使使。經無說處。又上地中。轉寂滅樂大利身心。如說是天一坐千劫。若苦行者。於諸威儀不能久住。如經中說安坐七日受解脫樂。又是中猗樂第一。如經中說猗者受樂。故知一切地中皆有樂也。汝意或謂。猗受樂異。是事不然。所有利益事來在身。則名為樂。是故猗樂不異受樂。問曰若上界定有苦樂憂喜。雲何得與禪經相順。答曰。此經違害法相。若捨何咎。又此中樂行寂滅不善。不能發起粗貪粗恚。是故說名無苦樂。又此中苦樂細微不了。無有刀杖等苦喪親等憂。是故名無。如說色界無寒無熱。是中亦有四大。雲何當言無寒無熱耶。如說三禪眾生一身一想。是中亦有光明差別。如說若行禪者。不能善除睡眠戲調。則光明不淨。又少智人名為無智。又如世人以食中少鹹名為無鹹。如是彼中憂喜不了。故名為無。又汝等說彼中無覺。佛經中說想因緣覺。是中有想雲何無覺。故知覺法乃至有頂為粗覺故。說二禪滅。是故上二界中亦有苦樂等。受陰竟。◎   ◎苦諦聚行陰論中思品第八十四   經中說思是行陰。問曰。何等為思。答曰。願求為思。如經中說。下思下求下願。問曰。以何故知求名為思。答曰。經中說作起故名為行。受陰作起是名求。如經說作起皆依於愛。又經中說。如一束麥置四衢道中。六人來打。有第七人復更來打。比丘於汝意雲何。是為熟不。熟已世尊。佛言。癡人亦爾。常為六觸入之所打。如是打時復思後身。是為至熟。當知求即是思。又說。意思食應觀如火聚。火何所喻。是人求後身。後身如火。常生諸苦故。又經中說。我即是動處亦是戲論。作起依愛。隨有我處則有動念戲論。作起依愛。若作起法說名依愛。當知求即是思。又說。若小兒從生習慈。能起惡業思惡業不。不也世尊。是義名求欲造惡業。又說業者若思。思已是中思是意業。思已是身口業。思已名為求已。又和利經中說尼延子斷冷水受煖水。死時求冷水。竟不得而死。生意著天。是則以思冷故生。故知求即是思。問曰。汝言求是思者。此是愛相非是思也。所以者何。有因有緣經中說。癡人所求即是愛也。又大因經中說。因愛故求等。又經中說。苦者多求。樂者不求。又說。若人欲行五欲。欲即是求。又說愛因緣取。先求後取。求即是愛。是故汝以求為思是事不然。又汝言願是思者。是亦不然。所以者何。和利經中說不思造業業則不重。不思名不先知。世間亦以知為思。如言雲何智者能為是事。誰有思者當作是事。此語義名智者。故知知即是思。答曰。願名為集。欲分願名思。如人願言我未來世得如是身。問曰。若欲分願是思者。則無無漏思。又思為愛因。如經中說若知見意思食即知見斷三愛。故知思是愛因。答曰。汝言無無漏思。我亦不說有無漏思。所以者何。作起行相故名為思。無漏法無起作相。故思是作起非滅法也。又汝言思是愛因。是亦不然。所以者何。思為愛果。亦是愛分非愛因也。以果斷故說因斷。謂意思食斷故三愛斷。行等因緣眾皆以是答。故知愛分是思。愛有二種。有因。有果。因名愛。果為求。求即是思。問曰。若因時名愛。果時名思。則思非愛分。所以者何。若法在因相異在果相異。故知思非愛分。如有因有緣經中說癡人所求即名為愛。愛者所作即名為業。是故思墮業相。故與愛異。若人貪此事故求是事。是故從貪生求。求即是思。是故貪為思因。答曰。我先說愛分是思愛分即是愛。但愛初起名貪。貪已名求。又汝言願者。是事不然。所以者何。願是思分。先願名業。後業回向。問曰。思與意為一為異。答曰。意即是思。如法句中說噁心所作所說皆受苦果。善心亦爾。故知意即是思。若意非即是思。何者為意業。意業名意行緣中。是故思即是意。雖總相說意行名思。而思多在善不善中說。是思有眾多分。若人為他眾生求善求惡。爾時名思。若求未得事爾時名求。若求後身爾時名願。故知一思以種種名說。   觸品第八十五   識在緣中是名為觸。以三事和合名觸。是非觸相。所以者何。根不到緣。是故根緣不應和合。以此三事能取緣故名為和合。問曰。別有心數法名觸。所以者何。十二因緣中說觸因緣受。又說觸為受想行等因。若法無者雲何為因。故知有此心數法名為觸。又六六經中說六觸眾。又經中說應觀無明等觸。若說成假法諸因。不應復別說假法。又經中有二種觸。一三事和合觸。二三事和合故觸。故知觸有二種。一有自體。二是假名。如日珠牛糞。三事異火。月珠異水。地等異牙。如是觸異。眼等有何咎耶。又如諸比丘和合不異比丘。諸陰和合不異諸陰。二木和合不異二木。二手和合不異二手。眾病和合不異眾病。觸亦如是。不異眼等復有何咎。答曰。我先說心能取緣爾時名觸。是故心時為因。識生然後受等法生。六六經中亦說。爾時名觸。是有道理。又我等不受此二種觸。常言三事和合名觸。設復有是二種觸。經違法相故亦應棄捨。是觸引經非因。又若是觸異如水火者。作亦應異。而實不見別有異作。故知此觸不異三事。又若觸是心數則與餘心數異。所以者何。觸是諸心數緣而觸。非觸緣以生異。故非心數法。問曰。以觸勝故觸緣。心數非觸緣。觸如受緣愛非愛緣受答曰。觸有何勝相而餘心數無。應說其相。而實不可說。是故非因。受是初時愛是後時。故受緣愛非愛緣受。又若觸是別心數法應說其相。而實不可說。當知不異。又佛於異法中亦說觸名。如說若有苦惱來觸人身。又說受樂觸不放逸。受苦觸不瞋。此於受中說觸名字。又佛語箭毛鬼言。汝觸粗澀不可近身。如世間說火觸是樂。亦說觸為食。亦言手觸。此等皆於身識所知事中說觸名字。又餘處說盲不觸色。亦於色等緣中說觸名字。是觸語不定故。非別有此心數法。若說觸是心數則與觸相相違。所以者何。佛說三事和合故名觸。故知實無別心數法。若法來在身皆名為觸。又隨能與受等心數作因。爾時與名為觸。   念品第八十六   心作發名念。此念是作發相。故唸唸能更生異心。又說。念相能成辦事。如經中說若眼內入不壞色。外入在現前。是中若無能生異心念者。則眼識不生。問曰。諸識知皆以念力生不。答曰不也。所以者何。諸識知生不必定。或以作發力生。如強除欲等。或以根力故生。如明目者能察毫端。或以緣力故生。如遠見燈不見其動。或善習故生。如工巧等。或以諦取相故生。如所著色。或法自應生。如劫盡時禪。或以時節故生。如短命眾生噁心。或以生處故生。如牛羊等心。或隨身力故生。如男女等心。或隨年故生。如小兒等心。或以疲倦故生。或以業力故生。如受諸欲。或以定力故生。如繫心一處知識增長。或以畢定故生。如次無礙道必生解脫。或以久厭故生。如厭辛苦則思甜味。或隨所樂故生。如對色等。或樂觀色不喜聽聲。青等亦爾。或以細軟故生。如毛入目則生苦心。餘處不然。或以苦滅故生。如除目患則食得味。或以滅障故生。如除欲等則知其過。或漸次故生。如因下生中因中生上。或隨所偏故生。問曰。若一切知識皆次第相屬。何故說無能生異心念耶。答曰。為外道故。外道等說神意合故知識生。為破此語示諸知識屬次第緣。故如是言。若無能生異心念者。知識不生。所以者何。以次第緣故則知識有因。一一而生。又隨所偏處一一識生。譬如伐樹隨傾而倒。又先說諸識不一時生。以是因緣故知諸識一一次第生。又諸識法應次第而生。不待神意和合。如外物根莖枝葉華實次第而生。內法亦如是。一一知識次第而生。是念二種。一正。二邪。正謂順理。如說正問正難。是名可答有理難問。又問諸法實相無常性等。是名為正。又隨所能成故名為正。故知隨順道念真實念等名為正念。又隨人時念名為正念。如多欲人不淨觀為正念。心沒時發相為正念。與此相違名為邪念。正念能生一切功德。邪念能起一切煩惱。   欲品第八十七   心有所須是名為欲。所以者何。經言欲欲。以須諸欲故名欲欲。又經中說。欲為法本。以欲求故得一切法。故名法本。又說。若諸比丘深欲我法。法則久住。若一心所須名為深欲。又如意足中言欲三昧精進三昧心三昧思惟三昧。隨心所須名欲。是欲法以精進助修集定慧。從此四事所須皆得名如意分。又說。汝欲飛去。有一比丘常好讀誦。是人修禪得阿羅漢。不復讀誦。有天問言。汝常好誦。今何故不誦。比丘言。我本未離欲故須欲經書。今離三界不復須也。所有經書禪定智慧聖人皆說是可捨法。故知以須為欲因所須故貪於諸欲。是名貪慾。   喜品第八十八   若心好樂是名為喜。如說眾生性類相從。喜惡隨惡好善從善。是名為喜。問曰。性不名喜。所以者何。佛知眾生種種諸性是性智力。知種種喜是欲智力。故知性喜各異。答曰。久修集心則名為性。隨性生喜。是故知久集心名性智力。智隨性生喜名欲智力。故說眾生隨性相從長集噁心則好喜惡。久集善心則喜樂善。若寒者喜熱。是現在因緣不從性生。是為性喜差別。   信品第八十九   必定是信相。問曰。必定是慧相。必定名斷疑。是名慧相。答曰。未自見法。隨賢聖語心得清淨。是名為信。問曰。若然者。自見法已不應有信。答曰。然阿羅漢名不信者。如法句中說不信者不知恩者。名為上人。又經中說。世尊。我於是事隨佛語信若自見法心得清淨。是名為信。先聞法後以身證。作如是念。此法真實諦不虛誑。心得清淨。是名為信。在四信中。譬如病人先信師語服藥差病。然後於師生清淨心。是名為信。是信二種。一從癡生。一從智生。從癡生者。不思善惡。於富蘭那等惡師所生淨心。從智生者。如四信中。於佛等生淨心。是信三種。善不善無記。問曰。是不善信即是煩惱。大地中不信法非是信也。答曰。非不信法信是淨相。是不善信亦是淨相。若不爾則不善受不應名受。而實不然。故有三種差別。若信在根數隨順解脫。在三十七品則定是善。   勤品第九十   心行動發是名為勤。常依餘法若憶念若定。於中發動一心常行。是名為勤。勤有三種。善不善無記。若在四正勤中是名為善。餘不名善行者。若信不善過患。善法利益。然後生勤為斷不善。集善法故。故次信根說精進根。是勤入善法中名曰精進。能為一切利益之本。以此精進助憶等法。能得大果。如火得風多所焚燒。   憶品第九十一   知先所更是名為憶。如經中說久遠所更能憶不忘。是名為憶。問曰。此憶在三世中。所以者何。經中說。憶一切皆宜。又此憶在四憶處。是四憶處亦三世緣。何故但說緣過去耶。答曰。此言皆宜。非為三世。若心掉沒則憶隨二處。是名遍行。汝言四憶處三世緣者。是中慧能現在緣。非是憶也。是故如來先說憶名。解則說慧。問曰。雲何異識所更異識能憶。答曰。憶法如是於自相續生滅法中。即生異識還自能緣。又知識法爾。異識所更異識能知。如眼識識色意識能知。又他人所更他人能知。如諸聖人乃至宿命餘身所更。憶力故知。問曰。若知先所更名為憶者。今識等法皆應名憶。所以者何。是法亦行先所更故。答曰。識等法亦說是憶。如佛語薩遮尼延子言汝憶本事當答。又說。若憶先戲樂則煩惱發。故識等法憶本事。故亦名為憶。是憶從取相生。隨法取相是則憶生。異則不生定慧。定慧品中當說。   覺觀品第九十二   若心散行數數起生。是名為覺。又散心中亦有粗細。粗名為覺。以不深攝故名粗心。如經中說。佛言。我行有覺觀行。是故初禪未深攝故名有覺觀。散心小微則名為觀。是二法者遍在三界。以是心之粗細相故。又散亂心名為覺觀。以此相故應一切處。又未現知事以比智知。思量應爾不爾。是名為覺。是故思量未現知事故。有正覺邪覺之名。離分別思量則名正見。是三種知邪覺是顛倒思惟。謂無常中常等正覺。是未得真智。以比相知是行者在達分善根中是說名忍。如是等餘順道比知名為正覺。是中若離憶相分別名現在知。於此覺中思惟籌量。以此因緣故如是此因緣故不如是。是名為觀。問曰。有說。覺觀在一心中。是事雲何。答曰。不然。所以者何。汝等自說喻如打鈴初聲為覺餘聲為觀。又如波喻。粗者為覺微者為觀。是時方異故不應一心。又五識無分別故。無有覺觀。   餘心數品第九十三   若不行善。或邪行善名為放逸。無別一法名為放逸也。爾時心行名為放逸。與此相違名不放逸。若善心行名不放逸。亦無別法。又心隨不善名為放逸。隨順善法名不放逸。善根者不貪不恚不癡。以思量為首。能無貪著名為不貪。以慈悲為首。不生忿怒是名不瞋。以正見為首。不謬不錯是名不癡。無一別法名為不貪。有人言。無貪名不貪。是事不然。所以者何。無貪名無法。無法雲何與法為因。無瞋無癡亦如是。又與三不善根相違故但說三。憍慢等亦應。是不善根。以略故說三不善根。不善品中當說。無記根者。有人說四。謂無記愛見慢無明。有人說三。愛無明慧。是非佛所說。隨無記心何因緣生。名此因緣為無記根。又身口業多從無記心起故。無記心名無記根。心行時能令身心安靜。除滅粗重爾時名猗。種種心時名捨。若諸受中不了心行名捨。諸禪中離苦樂任放心行名捨。七覺中不沒不動平等心行名捨。離憂喜得平等心名捨。四無量中離憎愛心名捨。如是隨難種法相違故。則有無量心數差別。◎   成實論卷第六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46 成實論   成實論卷第七   訶梨跋摩造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   ◎不相應行品第九十四   心不相應行。謂得不得無想定滅盡定無想處命根生滅住異老死名眾句眾字眾凡夫法等。得者。諸法成就為眾生故有得。眾生成就現在世五陰名為得。又過去世中善不善業未受果報眾生成就是法。如經中說是人成就善法亦成就不善法。問曰。有人言。過去善不善身口業成就。如出家人成就過去戒律儀。是事雲何。答曰。是皆成就。所以者何。經中說。若人為罪福。即是已所有二事常追其身。猶影隨形。又經中說。殃福不朽謂能得果。若不成就罪福業者。不應得果。則失諸業。問曰。過去律儀不應成就。所以者何。汝言過去法滅未來未有。現在不能常有善心。雲何成就戒律儀耶。答曰。是人現在律儀成就非過去也。如以現染故染。如是以現在戒故名為持戒。不以過去。但以先受不捨故名成就過去。問曰。有論師言。眾生成就未來世中善不善心。是事雲何。答曰。不成就。所以者何。未作業已得故。是故未來不成就。是名為得。無別有心不相應法名為得。與此相違名為不得。亦無別有不得法也。無想定者。無此定法。所以者何。凡夫不能滅心心數法。後當說。是心心數法微細難覺故名無想。無想處亦如是。滅盡定者。心滅無行故名滅盡。無有別法猶如泥洹。命根者。以業因緣故五陰相續名命。是命以業為根故說命根。生者。五陰在現在世名生。捨現在世名滅。相續故住。是住變故名為住異。非別有法名生住滅。又佛法深義。謂眾緣和合有諸法生。是故無法能生異法。又說。眼色等是眼識因緣。是中不說有生。是故無生無咎。又說生法等一時生。若法一時生即滅。是中生等何所為耶。應思是事。又十二因緣中。佛自說生義。諸眾生處處生受諸陰名為生。是故現在世中初得諸陰名生。亦說。五陰退沒名死。亦說。諸陰衰壞名老。無別有老死法。名眾者從字生名。如言某人隨字成義名句。諸字名字。有人言。名句字眾是心不相應行。此事不然。是法名聲性法入所攝。問曰。凡夫法是心不相應行。是事雲何。答曰。凡夫法不異凡夫。若別有凡夫法。亦應受別有瓶法等。又數量一異合離好醜等法。皆應別有。外瓶書中說瓶異瓶法異。因瓶法知是瓶色異色法異。是事不然。所以者何。法名自體。若汝謂凡夫法異。則色自無體。應待色法故有。是事不然。是故汝不深思故說別有凡夫法。有諸論師習外典故造阿毘曇。說別有凡夫法等。亦有餘論師說別有如法性真際因緣等諸無為法故。應深思此理。勿隨文字。苦諦聚竟。   集諦聚業論中業相品第九十五   論者言。已說苦諦竟。集諦今當說。集諦者。諸業及煩惱。是業有三種。身業口業意業。身業者。身所作名身業。是業三種奪命等不善。起迎禮拜等善。斷草等無記。問曰。若身所作名身業者。瓶等物亦應是身業。身所作故。答曰。瓶等是身業果。非是身業。因果異故。問曰。不應有身業。所以者何。身所動作名為身業。有為法唸唸滅故不應有動。答曰。是事唸唸滅品中已答。所謂法於餘處生時損益他。是名身業。問曰。若爾者。身即身業以餘處生故。非身所作名為身業。答曰。身是作業之具。身於餘處生時集罪福名為業。是故身非業也。問曰。集罪福是無作。身作雲何。答曰。身餘處生時有所造作。名為身作。問曰。是身作或善或不善。而身不然。是故非身所作。答曰。隨心力故。身餘處生時能集業。是故集名善不善。非直是身。口業亦爾。非直音聲語言以心力隨音聲語言所集善惡是名口業。意業亦如是。若決定心我殺是眾生。爾時集罪福亦如是。問曰。如從身口別有業。意與意業為即為異答曰。二種。或意即意業。或從意生業。若決定意殺眾生是不善意。亦是意業。是業能集罪勝身口業若未決定心是意則與業異。問曰。已知作相從作生異集業。何者為相。答曰。是即名無作。問曰。但身口有無作。意無無作。答曰。不然。所以者何。是中無有因緣。但身口業有無作。而意無無作。又經中說二種業。若思若思已。思即是意業。思已三種。從思集業及身口業。是意業最重。後當說。從重業所集名無作。常相續生故。知意業亦有無作。   無作品第九十六   問曰。何法名無作。答曰。因心生罪福。睡眠悶等。是時常生。是名無作。如經中說。若種樹園林造井橋樑等。是人所為福晝夜常增長。問曰。有人言。作業現可見。若佈施禮拜殺害等是應有。無作業不可見故無。應明此義。答曰。若無無作則無離殺等法。問曰。離名不作。不作則無法。如人不語時。無不語法生。如不見色時。亦無不見法。答曰。因離殺等得生天上。若無法雲何為因。問曰。不以離故生天。以善心故。答曰。不然。經中說。精進人隨壽得福多。故久受天樂。若但善心雲何能有多福。是人不能常有善心故。又說。種樹等福德晝夜常增長。又說。持戒堅固若無無作。雲何當說福常增長及堅持戒。又非作即是殺生。作次第殺生法生。然後得殺罪。如教人殺。隨殺時教者得殺罪。故知有無作。又意無戒律儀。所以者何。若人在不善無記心若無心。亦名持戒。故知爾時有無作不善律儀亦如是。問曰。已知有無作法非心。今為是色。為是心不相應行。答曰。是行陰所攝。所以者何。作起相名行。無作是作起相故。色是惱壞相非作起相。問曰。經中說六思眾名行陰不說心不相應行。答曰。是事先以明。謂有心不相應罪福。問曰。若無作是色相有何咎。答曰。色聲香味觸五法非罪福性故。不以色性為無作。又佛說。色是惱壞相。是無作中惱壞相不可得故非色性。問曰。無作是身口業性。身口業即是色。答曰。是無作但名為身口業。實非身口所作。以因身口意業生故。說身口意業性。又或但從意生無作。是無作雲何名色性。又無色中亦有無作。無色中雲何當有色耶。問曰。何等作能生無作。答曰。從善不善作業。能生無作。非無記以力劣故。問曰。幾時從作生無作。答曰。從第二心生。隨善噁心強則能久住。若心弱則不久住。如受一日戒則住一日。如受盡形則盡形住。   故不故品第九十七   問曰。經中說故作業不故作業。雲何名故不故耶。答曰。先知而作名為故作。與此相違名不故作。問曰。若不故作不名為業。答曰。有是業但心故作業則有報。又決定心作業名故。不決定心作名不故。如卒語名不故。不卒語是名故。如經中說汝有過失我當數。若卒語我則不數。乃至三問。若先無作心而作。如人行時。踐蹈殺蟲是名不故。是不故業以不集故不能生報。業有四種。有作不集。有集不作。有亦作亦集。有不作不集。作不集者。如作殺等業後則心悔。作施等業後亦心悔。又起作業心不復憶。是名作非集。集不作者。若他作殺等則心生喜。他作施等心亦生喜。亦作亦集者。若作殺等罪施等福亦心生喜。不作不集者。亦不作亦不生喜。於是中。亦作亦集是必受報。如經中說若業亦作亦集。是業必受果報。是故作集業。若現受報。若生受報。若後受報。問曰。若故作集業必受報者。則無解脫。答曰。業雖故作得真智故不復更集。譬如焦種不能復生。問曰。佛鹽兩經中說。有人造地獄報業。現世輕受。答曰。若重惡業能現輕受。何故不能令都盡耶。若人不能具修真智。則惡業得便。故現在世少受果報。問曰。阿羅漢雖具修真智。亦受惡報。答曰。深修善法則障不善。是故若人於百千世集戒等善業。則不善業不能得起。猶如諸佛一切智人。餘人不能如是。故為不善業所得便。故阿羅漢雖具修真智。以宿業故亦受惡報。問曰。經中亦說佛受謗等不善業報。答曰。佛一切智人無惡業報。以斷一切不善法根本故。但以無量神通方便現為佛事不可思議。如增一阿含中說有五事不可思議。業有二種。定報不定報。定報業者。若多若少必當受報。不定業者可令都盡。問曰。雲何名定報業。何等是不定報業。答曰。經中說五逆罪是定報業。問曰。但五逆罪是定報業。更有餘耶。答曰。餘業中亦有定報分。但不可得示。或以事重故有定報。如於佛及佛弟子。若供養若輕毀。或以心重故有定報。如人以深厚纏殺害蟲蟻。重於殺人。如是等餘業亦有定報。問曰。若五逆罪可令薄者。何故不能使都盡耶。答曰。此罪法爾。不可都盡。如須陀洹雖至懈怠不到八生。又五逆罪以堅重故不可都盡。如王法中有重罪者。可得令輕不可全捨。   輕重罪品第九十八   問曰。經中說有輕重罪業。何謂輕重。答曰。若業能得阿鼻地獄報是名重罪。問曰。何等業能得此報。答曰。若業破僧必受此報。所以者何。別離三寶令僧寶離佛寶亦礙法寶。又生上邪見故能起是業。亦深嫉恚佛故起此業。亦久集惡性深貪利養故故起此業。又此人說非法是法時。障多眾生行諸善法。故名重罪。問曰。但破僧罪得阿鼻地獄報。更有餘耶。答曰。餘業亦有。若言無罪無福供養父母及諸善人無有果報。是等邪見亦得此報。又使他人墮此邪見。令多眾生造諸惡故。亦受此報。又能作如是邪見經書。如富蘭那等諸邪見師害正見故。開多眾生為惡因緣。又謗賢聖罪亦得此報。如說八萬四千歲一脅受苦。又如法句中說。聖人以法壽。以此法教化。鈍根依惡見違逆如是語。如刺竹結實則自害其形。是人墮地獄。首下足在上。以噁心惡口。誹謗賢聖者。是人墮十萬尼羅浮地獄。三十六及五阿浮陀地獄。又殺生等若事重心重。是罪亦墮阿鼻地獄。與重相違。是名為輕。於炙大炙等諸淺地獄畜生餓鬼。及人天中受不善報。是名輕罪。   大小利業品第九十九   問曰。經中說有大小利業。何者為大利業。答曰。隨以何業能致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最大利報業。次業能得辟支佛道。次業得聲聞道。次業得有頂報壽八萬大劫。是生死中最大業報。次業得無所有處壽六萬劫。如是次第乃至梵世壽命半劫。次欲界他化自在天受天數萬六千歲。乃至四天王受天數五百歲。如是人中四天下各隨業受報。如是畜生餓鬼地獄。亦有小利業。問曰。何等業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等。答曰。檀等六波羅蜜具足。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從此善業次第轉薄。得辟支佛菩提。轉薄得聲聞菩提。若行增上四無量心。得生有頂。行四無量次第轉薄次生下地。行四無量心小轉薄。及隨定戒因緣故生色界。以佈施持戒修善因緣故生欲界。是施等業隨福田厚薄故有差別。若於諸佛福田中行。是則最勝。次於辟支佛等福田中行。次第轉少。問曰。為智福田勝。斷福田勝。答曰。若智能達法相。謂必竟空此則為勝。所以者何。如佛以智故於弟子中勝。不以斷故。如雜藏中說。若掃僧房地如一閻浮提。不如掃佛塔猶如一掌處。有一切智慧皆為斷故。若諸菩薩久處生死。皆為善斷。善斷者。謂自斷結亦斷眾生。是諸結皆以智漸斷。故知智慧福田於斷為勝。問曰。若利根須陀洹鈍根斯陀含。是二福田何者為勝。答曰。利根者勝。非鈍根也。問曰。此語不然。如經中說。供養百須陀洹。不如供養一斯陀含。又說。稊稗害禾貪慾穢心。是故施無慾人應得福多。斯陀含能薄三毒。須陀洹未。何故言勝。答曰。是經名不了義。何以知之。即此經中說。施畜生得百倍利。而實施鵽鳥等所得果報。勝施外道五神通人。是故此經應辯其義。此經從多故說。除利智慧。人須陀洹以智力故。雖受諸欲亦名福田。非斷欲凡夫乃至能得有頂定者。有多聞智在達分中尚勝。非有頂定不通達分。又彌勒菩薩雖未得佛。為阿羅漢之所禮敬。又但能空發菩提心者。以為羅漢所敬。如一沙彌擔持衣缽逐阿羅漢行。是沙彌發無上心。阿羅漢即取衣缽自擔隨其後行。如喻中廣說。故知智慧福田為勝。◎   ◎三業品第一百   問曰。經中說三業。善不善無記業。何等是善業。答曰。隨以何業能與他好事是業名善。是善業從佈施持戒慈等法生。非洗浴等。問曰。何名為好。答曰。令他得樂是名為好。亦名為善。亦名為福。問曰。若令他得樂名為福者。令他得苦應當有罪。如良醫針灸令他生苦。是應得罪。答曰。良醫針灸為與樂故不得罪也。問曰。若為與樂便得福者。如婬他妻令其生樂。亦應得福。答曰。婬欲名決定不善。若人令他行不善法。是則為苦非為樂也。樂名今樂後樂。非現在少樂。以此因緣後得大苦。問曰。有人飲食因緣生他人樂。或飲食不消令人至死。是施食人應得罪得福。答曰。是人好心施食無噁心。故但得福德不得罪也。問曰。婬他妻者亦復如是。但為樂故亦應得罪得福。答曰。此事先答。謂婬欲是決定不善生大苦故。又佈施飲食中有福德分。所以者何。得飲食者。不必盡死。眾生皆貪染心故而受婬欲。全非福因。雲何得福。問曰。有人以殺生故利益多人。如人破賊則國無患。若殺毒獸則利人民。是等可以殺生而得福乎。或有人。劫盜因緣供養父母。婬欲因緣生好兒息。妄語因緣或與壽命。以惡口等令他得利。是皆十惡所攝。雲何以此而得福乎。答曰。是人得福得罪。為利他故得福。以損他故得罪。問曰。是醫亦初與他苦。後令得樂。何故不得罪得福而但得福耶。答曰。是醫以善心針灸無有惡意。若業為善惡故起則罪福並得。問曰。殺等皆是得福。所以者何。以殺因緣得所欲事。如為王殺賊得富貴。以福因緣得隨所欲。雲何殺生不名為福。又人能殺則得名聞。名聞是人之所樂。人之所樂是福德果。又以殺故得喜樂。喜樂亦是福德果報。又經書說若逆陣死得生天上。如偈說若人戰陣死天女諍為夫。又說雖善富貴人為賊而逕前能殺則無罪。不殺則得罪。又世法經說。有四品人婆羅門剎利毘捨首陀羅。是四品人各自有法。婆羅門有六法。剎利四法。毘捨三法。首陀羅一法。六法者。一自作天祠。二作天祠師。三自讀違馱。四亦教他人。五佈施。六受施。四法者。一自作天祠不作師。二從他受違馱不教他。三佈施不受施。四守護人民。三法者。作天祠不作師。自讀違馱不教他。自佈施不受施。一法者。謂供給上三品人。若剎利為守護人民故。奪他命有福無罪。又違馱經說。殺生得福。所謂以違馱語咒殺羊。羊死生天。違馱經是世間所信。又說若實應死者殺之則無罪。如五通仙能咒殺人。不可言神仙有罪。罪人云何能成此事。故知殺生得福。又或有心力能奪命得福。施命得罪。若人以善心殺生欲令得樂。雲何有罪。如屠兒等畜養牛羊。雖施而罪。如盜等事中亦有福德。答曰。汝言殺生得所欲故名福德者是事不然。所以者何。由福德故得隨所欲。是所欲事緣殺生得。所以然者。以先世造不淨福故。如經中說劫奪殺害得財用施。令他悲泣及不淨施如是等施名曰不淨。要由惡緣而得受報。又此人先世有福。亦有殺生業緣。是故今身因殺受報。亦有眾生應償財命。故由殺害得隨所欲。又非一切眾生皆以殺生而得富貴。如世間言是人薄福多作無獲。名聞喜樂亦如是。皆以福德因緣故得名聞身力及樂。但是福不淨故由殺而得。問曰。師子虎狼等所得身力皆從罪生。夜叉羅剎等得身力樂亦從罪生。答曰。是事先答。亦由不淨福故以罪緣得。汝言經書中說若逆陣死得生天上。是事不然。所以者何。是經以此邪語誘導愚人令其有勇。何以知之。要由福生福由罪生罪。是中都無福因。何由得福。汝言四品眾生各自有法。剎利為護人故殺無罪者。此如家法如屠兒等世世家法常應殺生亦不免罪。剎利亦爾。雖是王法亦故得罪。若剎利以王法故殺生無罪。則屠獵等亦應無罪。但剎利以憐愍心為民除患由此得福。若奪他命此則有罪。如人劫奪他財以養父母。是人則罪福並得。問曰。是人劫盜以養父母不應得罪。如世法經說。若乏食七日從首陀羅奪取無罪。若命欲斷得從婆羅門取。是人雖以惡業活命不名為破戒人。以急難故。猶如虛空塵垢不污。是人亦爾罪所不染。答曰。即梵志法中說。若劫奪時財主來護。梵志爾時應當籌量。若使財主功德不如則應殺之。所以者何。我是勝人能以種種悔法除滅此罪。若功德與等自殺殺他其罪亦等。以此罪重難除滅故。若財主德勝應自捨身以此中罪不可除故。如是分別劫奪殺中亦應如是。有言以惡業活命。是中有惡業故雲何名福。汝言若人逕前殺則無罪不殺得罪。是言已壞。所以者何。若前人德勝自應捨身。若無罪者何故爾耶。汝言違馱經說殺生得福。是語先答。謂殺無福汝言人實應死殺無罪者則殺怨賊亦應無罪。有一切眾生皆是罪人。以起作業受陰身故。然則殺生無罪者是事不可。問曰。若眾生先世自造殺緣。今殺何故得罪。劫盜等業亦皆如是。答曰。若爾則無罪福。所以者何。是人前世造殺緣故殺之無罪故。離此殺生亦無福德。如是若施他人亦應無福。以受者先世自行施業。今自得報而實不可。無罪福故。當知眾生雖自造殺業。殺者亦皆得罪。以起貪恚癡諸煩惱故。此諸煩惱名邪顛倒。邪倒心生尚應得罪。況當故起身口業乎。故令生死無窮。若不爾者。則諸神仙起貪恚等諸煩惱時。不應便失神通。若此非罪復與何法相違。故名福德。當知眾生雖復先世自造殺緣。殺者亦應有罪。汝雖言罪人無所能成。是事不然。栴陀羅等亦能以咒術殺人。仙人亦爾。以噁心故。隨語能成。又此人福力故能成。以奪命故得罪。汝言或有心力從奪命生福施命得罪。是事不然。所以者何。要由心力及福因緣故。能得福非但由心。若以善心婬於師妻殺婆羅門可得福耶。安息等邊地人。以福德心婬母姊等復有福耶。故知從福因緣有福德生非但心也。劫盜等亦如是。故知殺等皆是不善。有此殺等非為利他故名不善。雖於現世少時得樂後受大苦。以損他故名不善相。又現見多有眾生行殺等法。亦多在三塗及人道中受諸苦惱。當知苦惱是殺等果。果似因故。又三惡道中罪苦尤劇。故知以殺等因緣生於此中。問曰。天人中亦如是。諸天亦常與阿修羅戰共相殺害。人中亦以坑埳綱毒。殺害眾生。答曰。人天中有離殺等法。三惡道無。當知此中罪苦尤甚。又人殺等因緣則失壽等利樂。上古時人有無量壽命。光從身出。明如日月飛行自在。地皆自然生隨意物自然粳米。皆以殺等罪故失如是事。後轉更失至十歲人時。酥油石蜜稻粟麥等一切皆無。故知殺等是不善業。又若離殺等還得利樂。壽命增長如壽年八萬諸欲隨意。故知殺名不善。又今鬱單曰土有自然粳米。衣從樹生。皆由離殺等故。取要言之。眾生所有一切樂具。皆從離殺等生。故知殺等是不善業也。又殺等法善人所捨。若諸佛菩薩緣覺聲聞及餘功德人。皆亦捨離故知不善。問曰。是殺生等善人亦聽。違馱經中為天祠故聽令殺羊。答曰。此非善人。善人者常求利他。修慈悲心怨親同等。如是人者。豈當聽殺生也。是人貪恚濁心故造此經。求生天上。咒他眾生以福力故能成是事。又此殺等得解脫者之所不為。故知不善。問曰。得解脫者亦不作餘事。謂過中食等是事亦可是不善耶。答曰。是罪因緣故善人亦捨。若法無過不應捨離過中食等能害梵行。是故亦捨。有法以體性不善故捨。如殺盜等。有法為不善因緣故亦捨。如飲酒過中食等故知殺生體性不善。又殺生者多人憎惡如師子虎狼及諸怨賊旃陀羅等。若以此法因緣人所憎惡。豈非不善。又若不殺者為多人所愛。如行慈悲諸賢聖人。故知殺為不善。問曰。有殺生者。以勇健故為人所愛。如人為王殺諸怨賊則為王所愛。答曰。以因緣故非深愛也。如說若人以惡業令主心歡喜。主若生厭心反還疑此人。若以惡事生疑雲何名愛。又行不善者。尚不自愛況他人乎。故知殺生是不善法。又殺等法是打害繫縛等諸苦惱因。故知不善。問曰。不殺等法亦有苦因。如王敕人令殺怨賊。若不殺者王必害之。答曰。若以不殺便被害者。諸不殺者皆當應死。是人自以違王教故。若知此人深心不殺。則不加害反應供養。故知殺等。是苦因緣。非不殺等。又行殺者死時生悔。故知不善。又行殺等故人所不信。於同類中尚不相信。何況善人。有行殺等者尚為同類所譏。況餘人乎。有行殺等者。善人捨遠如旃陀羅屠獵師等。有行殺等者不名樂人。如屠獵者終不以此業而得尊貴。又善人為功捨離殺等。若非不善。何故為功勤求捨離。又現見殺等有不愛果。當知來世亦得苦報。又若殺等非不善者。更有何法名不善耶。問曰。若殺等法是不善者。則無好身。所以者何。無有不殺生時。若來若去舉足下足時。恆常傷殺細微眾生。亦常以我相而取他物。亦隨自想而為妄語。是故終無好身。答曰。故作則罪非不故也。如經中說實有眾生於中生眾生想。有欲殺心殺已得殺罪。盜等亦爾。問曰。如人食毒故與不故俱能殺人。有如蹈火知與不知俱能燒人。刺等亦爾。當知殺生故與不故俱應得罪。答曰。此喻不然毒以害身故死。罪福在心何得為喻。又火刺等若不覺不能生苦。是故此喻不然。若無識則不覺痛。有識則覺。如是若無故心。作業不成。有心則成此喻應爾。有故則有罪不故則無。諸業皆以心差別。故有上有下。若無故心。雲何當有上下。如醫與非醫俱生人苦。以心力故罪福差別。又如兒捉母乳則不得罪。以無染心故。若染心捉則便有罪。當知罪福皆由心生。又若不故心而有罪者。得解脫人亦有不故而惱眾生。是應得罪則無有解脫。以諸罪人無解脫故。又若不故而有罪福。則一業便應是善不善。如人為福業時。誤殺眾生此業則名亦罪亦福。是事不然。當知不故不應有罪有福。又若無心而有業者。雲何分別此善此不善此無記耶。皆以心故有是差別。如有三人俱行繞塔。一為念佛功德。二為盜竊。三為清涼。雖身業是同而有善不善無記差別。當知在心。有業定報有不定報。有上中下有現報生報後報等。若不由心而得罪福。雲何當有如是差別。又若離心有業則非眾生數。亦應有罪福。如風頹山惱害眾生風應有罪。若吹香花來墮塔寺便應得福。是則不可。故知離心無罪福也。有外道說。行斷食法臥於灰土刺蕀等上。投淵赴火自墜高崖等。以苦因緣而有福德。智者難言。若爾則地獄眾生常被燒炙。餓鬼飢渴飛蛾投火。魚鼇處水。豬羊犬等常臥糞土。是等亦應得福。是人答言。要以故心受此苦惱則有福德。非不故也。地獄等不以福心受燒等苦。若不以故心故無福者。亦以無故心是故無罪。若以不故心而有福者。地獄等中亦應有福。有如是過。又若不故心而有罪福則無善人。所以者何。於四威儀中常殺眾生。此事不可。當知不故則無罪福。又無得好生處常為罪故。而實有梵王等諸妙好身。故知不故無罪福業。又汝等法中食不淨食則皆有罪。若深思惟一切飲食皆是不淨食。不淨食皆應得罪。如是觸酒等則非婆羅門。若不見聞以淨心食便無罪者。當知離心則無罪福。又於天祠中以福心故殺羊。令羊生天。以福心殺故則有福德。若不爾者。一切殺生皆得福得罪。又婆羅門言。或有劫盜無罪。如乏食七日得從首陀羅取。若命欲斷得從婆羅門取之。亦為生好兒故婬欲無罪。若不以故心則不應有此等差別。故知若人不故與他人毒何由得罪。若故與他毒毒反消病。則應得福。如施人食是食不消。令人死者是應得罪。若不故而有罪福是法則亂。又世間人一切事中皆信於心。如即一言能生喜怒。椎打等亦如是。故知諸業皆由於心。又意業最勝後品當說。故知諸業在心又若智慧人雖處五欲而不得罪。皆是意力。所以者何。智者見色不起妄想故無著色之過。聲等亦爾。若不起妄想而有罪者。一切見聞盡應有罪。然則意業無用。智者以智慧為首。雖受五欲不生貪著。五欲雖在以心厭故而能不染。是非意業力耶。是故無有不故而得罪福。問曰。汝說善不善相。謂損益他。是事不然。所以者何。若人自將養身而行福業。是人自食亦有福德。又塔寺非眾生灑掃亦得福。又禮敬等於他無益。但損他功德不應有福。又非但發心故有福德。隨以衣食利益他人。爾時得福。如是行慈悲者不應有福。又若塔寺等非眾生數。若奪財物若加毀壞不應有罪。又不現前惡口罵他。不應有罪。以不聞故何所損減。又於他人但生噁心不起身口。復何所損。此皆不應得罪。又或自罵或自殺身。或自邪行亦或得罪。是故善不善相非但由損益他。答曰。汝言自將養身有福德者。是事不然。若自供養有福德者。則無有人應供養他而實求福德者。供養他人。又隨自為己其福轉薄。故知自為不應有福。又汝言自食為行福業。若自養身為饒益他。從是心邊能生福德。不由自養而得福也。汝言塔寺非眾生灑掃亦得福者。是人念佛功德。於眾生中尊。是故灑掃。此事亦由眾生故得福耳。問曰。已滅度佛不名眾生。又經中說佛非有非無亦非有無亦非非有非非無。雲何名眾生耶。答曰。若以滅度不名眾生。是人念佛未滅度時而為供養者。是故得福。如人祭祠父母念生存時。若不爾者不名供養父母。此事亦爾。汝言禮敬等於他無益。是事不然。所以者何。以禮敬等種種利他。令他尊貴人所恭敬。是名利益。亦令他人隨學恭敬亦得福德。又禮敬他時自破憍慢。以破不善分故多所利益。亦以顯他功德禮敬等有如是利。又汝言禮敬等損他功德。是事不然。以好心禮敬非如外道為損他故而行禮敬。又如佈施若他不消亦損他功德。然則佈施亦不應有福故。禮敬等應深思惟有益則行。如經說。有一比丘於浴室中手摩他身。佛語諸比丘。此供養者是阿羅漢。受供養者是破戒人。汝等當學。無以師子供養狐等。汝言不但發心故得福者。心是一切功德之本。若人利他己利今利當利。皆以善心為本。若人損他己損今損當損。皆以不善心為本。又行慈者以慈心果報饒益一切。謂風雨隨時。日月星宿不失常度。大海不溢大火不燒大風不壞。此皆慈果報力。如經中說若一切世間皆行慈心。則所欲自然。汝言劫奪塔寺不應罪者。是人以眾生心而劫奪之。隨是何塔為劫奪此。以是因緣故若能為損。若不能為損。皆為主故得罪。若汝心謂於佛不能生惱故無罪者。以惡口等加阿羅漢。不能生苦亦應無罪。汝言不現前罵應無罪者。是事不然。是人以噁心加彼。以噁心故彼雖不聞。若聞必當生苦。是以得罪。汝言若生噁心不起身口不應有罪者。是亦不然。是濁噁心為惱他故生。若他覺知必生苦惱。如賊來奪人物。雖不覺知亦為惱人故。汝言自殺自罵亦得罪者。是事不然。若自苦身而得罪者。則無有人得生好處。所以者何。人於四威儀中常苦其身。然則一切常應得罪如惱他人。是故無有得生好處。此事不然。當知不從自身有罪福也。為道因緣故。比尼中結此戒。若人噁心自殺以煩惱故得罪。無記業者。若業非善不善。於他眾生無益無損。是名無記。問曰。何故名無記。答曰。此是業名字。若業非善非不善者。名曰無記。又善不善業皆能得報。此業不能生報故名無記。所以者何。善不善業堅強。是業力劣弱。譬如敗種不能生牙。又報有二種。善得愛報不善得不愛報無記無報。問曰。有此中取非愛非憎。是無記報有何咎。答曰。佛說報有二種。邪身行得不愛報。正身行得愛報不說有中。有福德果報得愛念如意。罪則與此相違。又苦樂是罪福報。不苦不樂亦是善行果報。故知無記無報。   邪行品第一百一   佛說三邪行。身邪行口邪行意邪行。身所造惡名身邪行。是邪行有二種。一十不善道所攝。如殺盜邪婬。二不攝。如鞭杖繫縛自婬妻等及不善道前後惡業。問曰。是殺生等三不善業。但是身業性耶。答曰。殺罪名殺不善業。是罪身亦可造。隨以自身殺害眾生。口亦可造。隨教敕人令殺眾生。或以咒殺心亦可造。有人發心能令他死。盜婬罪亦如是。但自作得具足罪。又身不善業或以身為相。或口為相。或發心他則知。以此因緣亦得造殺等罪。但以多是身所作故。通名身業。口邪行亦如是。口所造惡業名口邪行。是中亦有二種。若人決定問時現前誑他。是不善道所攝。餘名不攝。貪恚邪見等是意邪行。問曰。何故十不善道中說邪見。三不善根中說癡耶。答曰。邪見是癡之異名。是癡增長堅固名為邪見。癡更無別相。但以顛倒貪著故名為癡。問曰。經中說。諸邪行得不愛報。正行得愛報。是愛不愛相不決定。如即一色而有愛不愛。是故應辯其相。答曰。樂是愛相。如經中說福報名樂。苦是不愛相。如經中說汝等於罪應生怖畏以是苦因緣故。問曰。若樂是愛相者。豬犬等以食糞為樂。是福德果耶。答曰。是不淨福果。如業經說。若非時施不淨施輕心濁心非福田中。如是等施得此果報。問曰。若經中說正行得愛報。何故復說以正行因緣得生天上。答曰。有邪行者亦生天上。或謂生天是邪行報。故經中更說正行因緣生於是中。又邪行正行能得善惡道身。受身已於中受苦樂如邪行因緣惡道中受苦。正行因緣天人中受樂。   正行品第一百二   身所作善名身正行。口意亦爾。離殺生等三不善業名身正行。離口四過名口正行。離意三不善名意正行。是離三種律儀所攝。所謂戒定無漏律儀。又所有禮敬佈施等。善身業皆名身正行。所謂實語軟語等皆名口正行。不貪等意業皆名意正行。是名三正行。問曰。外道神仙無報得解脫戒。是人能得戒律儀不。答曰。是諸外道從心生律儀戒。或亦口受。又諸餘人等亦能得戒律儀所攝正行。如壽十歲人受不殺法故生子壽二十歲。問曰。經中說正行淨行寂滅行。有何差別。答曰。又論師言。凡夫善身口意業名為正行。學人已斷結故。即此正行名為淨行。無學人斷結。從無結生語故名寂滅行。又無學人必竟不起不善業。故名寂滅行。如說身寂滅口寂滅意寂滅。有人言。此三種行義一而異名。但美其質直故稱正。離諸煩惱故曰淨。離諸不善故名寂滅。故雖三名其義不異。問曰。有論師言。但心是寂滅行。非思是義雲何。答曰。是三種行皆但是心。所以者何。離心無思無身口業。問曰。經中說。見正行成就人則為見天。若見天數非一切正行者皆生天上。何故如是決定說耶。答曰。言天數故。是事已明。正行者雖不必生天若生尊貴處。則與天相似故言見天數。諸正行者皆應生天。或以餘緣所壞是故不生。所謂邪正雜行邪行強故不得生天。如經中佛語阿難。我見有人行三正行而生惡道。是人先世邪行果熟。今雖正行未具足故。又臨命終時起邪見心。故墮惡道。邪行生善處亦如是。故凡夫法不可信也。當知隨強力業受生差別。   繫業品第一百三   問曰。經說有三種業。欲界繫業色界繫業無色界繫業。何者是耶。答曰。若業從地獄至他化自在天。於中受報名欲界繫業。從梵世至阿迦尼吒天受報名色界繫業。從虛空處至非有想非無想處受報名無色界繫業。問曰。無記業及不定報業。不在此三種中耶。答曰。是業及果報皆名欲界繫。所以者何。此法是欲界業果報故。問曰。欲界法非一切儘是業報。是故不然。答曰。一切欲界法儘是欲界繫業報。問曰。若爾則是外道邪論。謂一切所受苦樂皆是先業因緣。又失業果報。謂善不善業有報非報。又精進之功則無所用。若皆是業報復何勞功耶。及若諸煩惱及業皆是業報。則無得解脫。以業報不可盡故。答曰。汝言是外道邪論。是事不然。外道說苦樂好醜但是先業果報。然則不應復假現在因緣。而實見萬物從現在緣生如種子等。故不得言一切皆從先業因緣。又從因從緣萬物得生。如以種為因。地水空時等為緣。眼識以業為因眼色等為緣。是故不同外道邪論。汝言先業果報是事不然。現見從果。有異果相續生。如從穀生穀。如是從報生報有何咎耶。又如不能男人及鳥雀鴛鴦等欲毒蛇等瞋。當知皆是先業果報。問曰。若從報生報是則無窮。答曰。我說業報三種。善不善無記。從善不善生報。無記不生故非無窮。如從穀生穀於是中從種子生牙。不從□等生。如是從善不善報有異報生。不從無記報生。汝言不勞功者。雖從業生報要須加功然後得成。如從得穀業有穀生。然要須種等爾乃得成。汝言無得解脫。是事不然。得真智故諸業滅盡猶如種燋不能復生。故無解脫過。又諸所生法皆以業為本。若無業本。雲何能生。又萬法之生各有定分。如此法必從是人身生。不在餘身。若無業本。雲何如是決定差別。問曰。若法但從因生。如從豆生豆有何咎耶。答曰。是事亦以業為本。以得豆業因緣故從豆生豆。何以知之。上古時人行善行故粳米自生。故知業為本故從豆生豆。問曰。是眾生數物則從先業生。答曰。不然。非眾生數物亦以業為本。一切眾生有共業報果。謂得住處以業因緣故。有地等以得明業因緣故有日月等。當知物生皆以業為本。問曰。若生法皆以業為本。有為無漏雲何答曰。亦以業為本。所以者何。皆是先世有佈施持戒等力之所由。是故亦從業等生。問曰。若無漏法亦從業生。是亦名繫法。是則不可。以經中說有不繫受故。答曰。無漏法以真智為因。以業為緣因力大故名為不繫。問曰。何業受欲界報。何業受色界報無色界報。答曰。若在欲色無色界起十不善業。則於欲界受報。問曰。若在色無色界。亦能起不善業耶。答曰。彼中能起不善業。經說彼中有邪見。邪見非不善乎。問曰。彼中邪見是無記非不善也。答曰。非無記。何以知之。佛經中說。邪見是苦惱因。邪見人所起身口意業。有所造作皆為苦報。猶如苦瓠。所有四大盡為苦味。如欲界邪見不善。色界無色界亦以此相故名不善。以相同故。如婆伽梵志語諸梵言。汝等勿詣瞿曇沙門。我於此間能度脫汝。是心口不善在色界起。又餘梵天於彼難佛。如是等。又人在色無色界。謂是泥洹。臨命盡時見欲色中陰即生邪見。謂無泥洹謗無上法故。雲何非不善耶。以此等故當知彼中有不善業。問曰。若於彼中起不善業。是業為何處繫。答曰。是不善業受欲界報故。繫在欲界。善業有上中下。下者受欲界報中者色界報上者無色界報。又有人言。四禪所攝善業受色界報四無色定所攝受無色界報。餘散心起業受欲界報。問曰。雲何彼中起善業欲界受果報。答曰。如此間攝心起善業彼間受報。如是彼中散心起善業此間受報。又如色無色界起不善業欲界中受報。彼中善業亦如是。問曰。若在色無色界。不能起欲界繫善業。答曰。是中無此因緣。若在欲界能起色無色善業。在色無色界不能起欲界善業耶。又汝等說在色界中能生欲界無記心。若能生無記心何故不能生善心耶。又經中佛語手天子。當念住心受粗相。粗相即是欲界繫心。是人隨以善心聽法禮佛。皆是欲界繫心。若不爾者不名粗相。又是中求念財福。如說世尊我於三事無厭足故。此間命終生無熱天。謂見佛聽法供養僧。求念財福是欲界繫心。又此中有念佛等非財福故。當知有欲界繫善。◎   成實論卷第七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46 成實論   成實論卷第八   訶梨跋摩造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   ◎三報業品第一百四   問曰。經中佛說三種業。現報生報後報業。何者是耶。答曰。若此身造業即此身受。是名現報。此世造業次來世受。是名生報。此世造業過次世受。是名後報。以過次世故名為後。問曰。中陰報業在何處受。答曰。二處受。次第中陰業在生報處受。以生有差別名中陰故餘中陰業。在後報處受。問曰。是三種業為報定耶。世定耶。答曰。有人言報定。現報業必現受報。餘二亦爾。雖有此言。是義不然。所以者何。若爾者。非但五逆名為定報。而六足阿毘曇說五逆是定報。又鹽兩經中亦說不定。有業應受地獄果報。是人修身戒心慧故能現受報。是故此三種業應當世定。現報業不必現受。若受則應現受非餘處。餘二亦如是。問曰。何等業能受現報。答曰。有人言。利疾業受現報。如於佛諸聖人及父母等起善惡業。是則現報。若業不利而重。是則生報。如五逆等亦利亦重則受後報。如轉輪王業若菩薩業。又有人言。是三種業隨願得報。若業願今世受。是即現受。如末利夫人以自食分施佛。願現世為王夫人。餘二業亦如是。又隨業熟則先受。問曰。過去業雲何名熟。答曰。具足重相是名為熟。問曰。頗有一念起業次念受報耶。答曰無也。漸次當受。如種漸次生牙。業法如是。問曰。若處胎中及睡眠狂亂等人能集業不。答曰。此等有思則能集業。但不具足。問曰。若離此地欲能起此地業不。答曰。有我心人皆集此業。若離我心則不復集。問曰。阿羅漢亦禮敬修福等。此業何故不集耶。答曰。以眾生心故諸業則集。阿羅漢無我心故。諸業不集。又阿羅漢心無漏。無漏心者不集諸業。又經中說。斷罪福業名阿羅漢。是人不集罪業福業及不動業。故業受畢新業不造。問曰。學人集諸業不。答曰。亦不集也。所以者何。經說。是人散壞諸業不積不集滅不然等。有論師言。是學人有我慢故諸業亦集。但以無我智力不必受報。問曰。是三種業於何界可造。答曰。三界中一切處可造。問曰。不定業有耶無耶。答曰有。若業或現報或生報或後報。是名不定。如是業多。問曰。若知此三種業得何利耶。答曰。若能分別是三種業則生正見。所以者何。現見有惡行者而受富樂善者受苦。於中或生邪見。謂善惡無報。若知此三業差別則得正見。如說偈。行惡見樂為惡未熟。至其惡熟自見受苦。行善見苦為善未熟。至其善熟自見受樂。又分別大業經說。不斷殺者得生天上。是人若先世有福若將命終時發強善心。能如是知則生正見。是故應知此三種業相。   三受報業品第一百五   問曰。經中佛說三種業。樂報苦報不苦不樂報業。何者是耶。答曰。善業得樂報。不善業得苦報。不動業得不苦不樂報。此業不必定受。若受則受樂報非苦等。餘二亦爾。問曰。是諸業亦得色報。何故但說受耶。答曰。於諸報中受為最勝。受是實報色等為具。又於緣中說受。如說火苦火樂。或有因中說果。如人施食名施五利。亦如言食錢等。問曰。從欲界至三禪中。得受不苦不樂報耶。答曰得受。問曰。是何業報。答曰。是下善業報。上善業則受樂報。問曰。若爾何故第四禪及無色定中說耶。答曰。彼是自地。所以者何。彼中但有是報更無異受。以寂滅故。問曰。有人言。憂非業報。是事雲何。答曰。何故無耶。問曰。憂但從想分別生。業報不應是想分別故。又若憂是業報業報則輕。故非報也。又此憂離欲時斷。業報不爾。離欲時不斷。是故憂非業報。答曰。汝言憂從想分別生故非報者。樂亦是業報是樂二種。一樂二喜。喜亦從想分別生不應名報。汝言業報則輕。是憂重過於苦。所以者何。憂是愚人。所有智者則無。是故難除。亦能深生熱惱。又四百觀中說。小人身苦君子心憂。又此憂要以智斷。身苦樂亦能除。又憂能生三世中惱。所謂我先有苦今苦當苦。又憂是諸煩惱住處。如經中為煩惱處。故說十八意行。以五識中不生煩惱故。又經中說。以憂為二箭。以受苦重故。如人一處重被二箭。則受苦倍增。如是癡人為苦所逼。更增憂患以惱身心。故甚於苦也。又愚者常憂。所以者何。是人恩愛乖離怨憎合會。所求不得等故常憂。惱又此憂從二因生。一從喜生。二從憂生。若失所愛物是從喜生。如經中說。佛問波斯匿王。汝愛迦屍憍薩羅國耶。又說。諸天樂色貪色。是色若壞則生憂惱。是名從喜生。從憂生者從所憎事生。亦從嫉妒等生。未離欲者嫉妒等結常惱其心。如說天人多慳嫉結。又多眾生憂惱他人。故得憂惱報。如說隨種生果。故知憂是業報。汝言離欲時斷故非報者。是事不然。須陀洹未離欲亦斷地獄等報。可以地獄等報為非報耶。故不可以離欲時斷便名非報。問曰。不苦不樂報業名不動。此業是善應受樂報。何故受不苦不樂報耶。答曰。是受不動故實樂。以寂滅故名不苦不樂。又經中說樂受中貪使。彼中貪於彼受中使故知是樂。   三障品第一百六   問曰。經中說三障。業障煩惱障報障。何者是耶。答曰。若諸業煩惱及報。能障解脫道故名曰障。問曰。何者能障。答曰。施戒修善回向三有。此能障道。又定受報業是亦為障。如經中說。若此人必定集受報業。則不入正位。是名業障。又若人煩惱厚利增上。常在心中。是煩惱障。又若人煩惱不可除遣。如不能男等欲亦名煩惱障。又若地獄等罪惡生處。及隨所生處不能修道。皆名報障。問曰。有人不先明悉前人。不知其善則不佈施。謂彼人若由我施得造諸惡。我則有分。如梵志等諸出家人。故出家人不應佈施。以新業繫障解脫故。答曰不然。他作罪福於我無分。所以者何。罪福因緣中有多過咎。何者如眾生是殺因緣。若無眾生何所殺耶。然則死者應當有罪。又如富者是盜因緣。美色是邪婬因緣。他人是妄語等因緣。偽稱等是欺誑因緣。買者亦應有罪。又受者為施者因緣。亦應得福。若人造井池等用者皆應得福。然則不應自為福德。而實不然。是故因緣中不應有罪福。又受者福分應當消盡。則人不應從他受施。所以者何。以福德分貿飲食故。又施者應罪多而福少。所以者何。詎有幾所婆羅門能為善者。多以三毒濁心深著五欲不勤修善。是故施者應罪多福少。又梵志等自稱善人修行法者。是人不能正觀諸法禪定攝心。若離禪定心難調伏。是故施者施未離欲人應得罪多。又人供養父母供給妻子親屬知識皆應得罪。則無有人得福分者。而實不然。是故罪福不在因緣中。又持戒等法亦利益他。是人不殺生故施一切命。則持戒者得大罪分。以不殺故前人得壽。所作眾惡盡。應是持戒者分。故求福者便當殺生不應持戒。又人說法令他修福。修福因緣後得富貴。富貴則憍逸。憍逸則造諸惡。此諸惡說法者皆應有分。又施因緣令他人富。以富因緣所作諸罪亦應是施者分。然則梵志不應受施。亦不應與。而今梵志但受不與。故知此為邪道。又如諸王如法治民亦應有罪。又若子為罪而父母有分。則應不生子。又良醫療疾亦應得罪。以其得命為諸罪故。又天降時雨生長五穀。天應得罪。以多濟育惡眾生故。又施食者亦應得罪。受者或食不消乃令至死。亦未離欲人以著味故施者應罪。然則施者常應令受者自立誓言今食汝食要不為惡然後當與。若不如是則施者兩失。問曰。經中亦言。若比丘食檀越食著檀越衣入無量定。以是因緣故此檀越得無量福。若以是因緣而得福者。雲何不得罪耶。答曰。若是比丘食檀越食著檀越衣入無量定。檀越施福自得增長不得定福。如田良故所收必多薄則收少。如是福田良故施報則大。薄則福少。不以受者為福為罪而施者得分。是故不以罪福因緣而得罪福。彼雖為因緣而罪福。要由自起三業。問曰。未離欲人心不自在必貪著有。故出家人不應行施。答曰。若爾則出家人持戒等皆有福德。是亦應捨而實不可。是故佈施亦不應捨。但勿回向三有當為泥洹。又但應遠離煩惱諸不善業。所以者何。是諸業因時可防。果時無可如何。是故諸佛常於因時教化說法。不如閻王於果時方化訶責。問曰。是三業障中何障最重。答曰。有人言。報障最重。以不可化故。有人言。以隨人故一切皆重。問曰。何者可轉。答曰。皆可令滅。若可轉者不名為障也。   四業品第一百七   問曰。經中佛說四種業。黑黑報業白白報業黑白黑白報業不黑不白無報業。為滅盡諸業故。何者是耶。答曰。黑黑報業者。隨以何業生苦惱處。如阿鼻地獄及餘苦惱無善報處。若畜生餓鬼少分。與此相違名第二業。隨以何業生無苦惱處。如色無色界及欲界人天少分黑白雜名第三業。隨以何業生苦惱不苦惱處。若地獄畜生餓鬼人天少分。第四業名無漏能盡三業。若業二世所呵今呵後呵。是人為罪墮在黑闇。無有名聞故名為黑。及二世苦毒今苦後苦。故名為黑。問曰。是業何者能生純苦惱處。答曰。相次為噁心無有悔間無有善能消惡業。是名能生純苦惱處。又以邪見心而造諸惡。又於重人為惡。所謂父母及餘善人。又於眾生為惡無所遺惜。如殺眾生若盡奪財物。若閉牢獄而復斷食。若重考掠令無餘樂。如是等業生純苦處。白白報業者。若人純集諸善。無有不善。此二業勢力最大餘無能勝。若受黑業報時不容白報。受白業報時不容黑報。所以者何。一切眾生皆集善不善。業力相障故不得並受。如負二人物強者先牽。第三業弱善不善雜故。並受報互相勝故。問曰。有人言。若不善業受惡道報是名初業。色界繫善名第二業。欲界繫天人中雜受報業。是名第三業。無礙道中十七學思是第四業。此義雲何。答曰。佛自說此業等相。謂若人起罪身口意行。受苦惱身生苦惱處。所受諸受皆不隨意。故知隨令眾生生純苦處。是名初業。色無色。界則純受樂。欲界天人亦有純受樂者。如經說有樂人亦有六觸入天所覺諸塵無不隨意。是第二業。黑白雜行是第三業。一切無漏業皆是盡諸業以相違故。非但十七學思名第四業。問曰。無漏實白。何故名不白耶。答曰。此白相異不同第二業白。是白最勝無相待故。如說轉輪聖王成就清淨過人天眼。實是人眼勝餘人故名曰過人。此業亦爾。勝餘白業故說不白。又有人言。應說名非黑白報業。此則無過。又泥洹名非白。是故此業應名非白。又亦應說非黑非白。所以者何。泥洹名無法。此業為泥洹。故名不黑不白。又世間貴重有漏善業故名為白。以第四業能捨此業故名不白。又此業無黑相故亦無白相可得。又報白故業名白。是業無報故不名白。   五逆品第一百八   次身受報故名無間。若現受則輕苦惱報少。以其重故。次第疾墮阿鼻地獄。三逆由福田德重故名為逆。所謂破僧噁心出佛身血殺阿羅漢殺父母。以不識恩養故名為逆。此逆罪但人道中能起非餘道中。以人有別知故。問曰。殺餘聖人得逆罪不。答曰。殺聖人者多墮地獄。若殺阿羅漢必應當墮。若人打佛而血不出亦得重罪。以欲害世尊故。問曰。若人作一逆罪則墮地獄。若作二三亦於一身盡受報不。答曰。是罪多故又受重苦。於是中死還生是中。問曰。破僧罪中雲何為重。答曰。若非法知非法。是法知是法。如是心作則名為重。若非法謂法。法謂非法。是不如先。又若人於佛所破僧自稱大師天人中尊是亦為重。問曰。若凡夫可破非是聖人。何名重罪。答曰。障礙正法故名重罪。問曰。破僧法為幾時。答曰。法不久住不經一宿。是中梵王等諸天。舍利弗等諸大弟子。即還和合。有人言。是五百比丘先世障他得道善根因緣。今得此報。又凡夫人心輕躁故易可破壞。若但得世間空無我心尚不可壞。況無漏耶。以惡欲在心故造破僧因緣。故求福者應捨惡欲。◎   ◎五戒品第一百九   佛說優婆塞有五戒。問曰。有人言。具受則得戒律儀。是事雲何。答曰。隨受多少皆得律儀。但取要有五。問曰。離繫縛等何故不名為戒。而但說不殺等耶。答曰。是眷屬故。問曰。何故不說斷婬。而但說不邪婬耶。答曰。白衣處俗難常離故。又自婬其妻不必墮諸惡趣。如須陀洹等亦行此法。是故不說全斷婬欲。問曰。離兩舌等何故不名為戒。答曰。是事細微難可守護。又兩舌等是妄語分。若說妄語則已總說。問曰。飲酒是實罪耶。答曰非也。所以者何。飲酒不為惱眾生故。但是罪因。若人飲酒則開不善門。是故若教人飲酒則得罪分。以能障定等諸善法故。如植眾果必為牆障。如是四法是實罪。離為實福為守護故。結此酒戒。   六業品第一百一十   業有六種。地獄報業畜生報業餓鬼報業人報天報不定報業。問曰。何者是耶。答曰。地獄報業。如六足阿毘曇樓炭分中廣說。又殺生等罪皆為地獄。如經中說喜殺生者生地獄中。若得為人則受短命。乃至邪見亦如是。問曰。已知十不善道受地獄報。亦生畜生餓鬼及人道中。而汝但說生地獄及人中。今當別說。何業但受地獄報耶。答曰。即此罪業最重者受地獄報。小輕則受畜生等報。又若具足三種邪行。則為地獄。餘不具足業。為畜生等。又故作重罪則為地獄。又破戒破見人所造惡業則為地獄。又深心為噁心壞行壞。是人造惡則為地獄。又造不善業以不善助則為地獄。又若於賢聖造不善業則為地獄。又起不善業不善修集。如人起不善業後讚快樂不欲捨離則為地獄。又以憎恚心而造罪業則為地獄。若為財物則受餘報。又以邪見心起不善業則為地獄。又破戒者所作罪業則為地獄。又無慚愧者所作罪業則為地獄。又惡性人所作罪業則為地獄。譬如濕地小雨成泥。又常行不善者所作惡業則為地獄。又若無急緣而造惡業則為地獄。又若人不得空無我分。深染著故。所造罪業則為地獄。又若人不修身戒心慧所造惡業則為地獄。又若凡夫人所作罪業則為地獄。所以者何。是人不知陰界諸入十二緣等。以不知故。不應作而作。應作而不作。不應語而語。應語而不語。不應念而念。應念而不念。是人所作罪業雖少亦為地獄。又若不見不善中過。是人則能起重罪業受地獄報。又若人為罪不依於善。則為地獄。如負債人不依恃王債主則得便。又若人善業劣弱所作少罪亦為地獄。如人身中火勢微少。得難消食則不能消。又若人但行不善無善業雜則為地獄。如人為賊輕重悉繫。又若捨離一切善根。如象戰時不護惜手。是人作罪則為地獄。又若行小法受學小師。是人作罪則為地獄。如貧賤負債為富貴所牽。又若人常長不善如負債日息。猶如屠兒獵師等業則為地獄。又若覆藏罪則為地獄。如瘡內漏。又若人不善久住心中。不能疾滅則為地獄。如被治毒即能殺人。又若人自作不善亦以教人。開多眾生苦惱門故則為地獄。如諸國王及多知識人行惡邪行令多人學。如富蘭那等。又若所作業多惱眾生。如燒林等。又教他人令墮非法如田獵等。又若人以惡業活命。如賊魁膾屠獵師等。又畢竟破戒人所作罪業則為地獄。至死不捨故名畢竟。如偈說。畢竟破戒人。如籐鬘樹枝。是人身造惡。自令怨得願。又無事而忿。以此忿心而為罪業則為地獄。若有事而忿罪則不爾。又以瞋起業是結重故則為地獄。如經中說。瞋為重罪而易除滅。又若噁心成性則為地獄。若以因緣而起罪業是則輕微。又若縱逸人所造惡業則為地獄。若為知識所護則得生天上。如莎婆魁膾臨命終時。舍利弗到其所。是人即以惡眼視舍利弗。不能令異呼小來前。更以氣噓之。見舍利弗光色益榮便生念言。此人勝我不可殺也。即以淨心七反上下視舍利弗。以此因緣七生天上七生人中。後得辟支佛道。又如鴦掘魔羅多起罪業。將欲殺母。佛為善知識故即得解脫。又如施越以火坑毒飯欲中害佛。佛為善知識故亦得解脫。如是等人雖有惡業不墮地獄。故說若縱逸人所作惡業則為地獄。又若斷善根不可復治。如調達等。猶如病人死相已現。是人作罪則為地獄。又若人不數為善。將命終時善心難生。是人心悔故墮地獄。又若臨死時起邪見心。是人以先不善為因邪見為緣故墮地獄。如是多有諸業為地獄報。又論師言。一切不善皆是地獄因緣。是不善之餘生畜生等中。如經中說。佛語比丘。汝等所見眾生身邪行口邪行意邪行者。當知便為見地獄人。問曰。已知地獄報業畜生報業。何者是耶。答曰。若人雜善起不善業故墮畜生。又結使熾盛故墮畜生。如婬欲盛故生於雀鵒鴛鴦等中。瞋恚盛故生於蚖蛇蝮蠍等中。愚癡熾盛故生豬羊等中。憍逸盛故生於師子虎狼等中。掉戲盛故生猿猴等中。慳嫉盛故生狗等中。如是等餘煩惱盛故生種種畜生中。若有少施分者。雖生畜生於中受樂。如金翅鳥龍象馬等。又口業報多墮畜生。如人不知不信業果報故起種種口業。如言是人輕躁猶如猿猴。則生猿猴中。若言貪□□□□s□祐□□□□□□□□□□□□□□□襦□□□□□覺□□□婛□□復□□信□□芋慼撈_□槾□□□□□□福□吝粿□□□埤□腆□祠□□觜D碌媧□□妊□X鶄ョ慼慼慼慼撓e□姭送□□威諄F□□嫿姭馜饋□□□觔聾椸□□觶□□□□妖□騙□□□襾禎□奉粳□誇□□婀□□□□委聆□□□□□□□委糧□送□□襾部慼播[奾唌慼樊寣慼憬e練□□□□□送□□□□糕褓□□唌摯鞢撓e龍□□埤□□率□□□□褸□□□吟□□□委崙□露□□□□□□□觕□□觨X恣慼慼X活慼慼樊堇u騰嗀馥□□□□w□□□□□姻玲□碌□□嗀飀□樨□樂□□□吝飀□□奪□□□□□□誇□嗀騰樂□□鷺□訪\粳□嗀饜吝飀□□□□□視□稍駭□□□□奪□□誇□□□齱慼L□□□送□聾楮壟埤□□吝馥□E□露□□鍊□□□□□怒□□□□妥□奢騿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憫[駔礪□□□□奢騿慼慼撙憛慼撕隉慼摯e□逆□□奾穢□□□□□礪□□□奪□FH媧□□埤□粳勵呂□□□□□委□□□□□覭□□□奪□F芊慼慼慼慼慾j□襤騿慼慼慼澗y□□夾椿瞴慼慼慼慼慼憔鳷岉r□□□奢騿慼慼澗y□□□□模□□裨陛慼慼慼慼慼p埤□妅□禕奿□□餾□楚j□襾F婁□椿瞴慼慼慼慼慼慼慼潮H樈逆□□奅□駉飀□□□□秉□□駥□□襩槾婖□飀□餺□覃□□□示□□奢騿慼慼慼撕隉慼慼H檸□□埤□龍□□神埤□□奪□□□□□□羇□神奠□□□逆□□饑姽夾p妥□埤□□□程檢□覭□□嬪□□□□□□□□□□□神奸襏穰□□□□妅覂□粳磻送□□□碌妁□覕委旅□□□□覷□稦□□□□神埤□奢挩篽芊犛部慼慼慼慼撈E□□倫拏□□埤□□吝飀□□□□□□□□□鍊□□□誇粿□□□□□妥□委鷺□送□□□□□奸□□□□c□馥□□□委磻送□□委鷺□□□饈□□奉粳鷺□□□娃□□□□奐□□□□詛□□□委鷺□□□□□送□□□□□□□□□褸□觭飀□□垓夾□□奪□□X`□□□埤□□□□□□□雷租□□□□□稻秪j□□□祰椸□y□□□V禍訢□騬逆□駢□秜□□□□□□□禍言瓷慼慼慼V示□□□逆□□饉祤□□□□□□祤□□逆□□□祤□□□□□□粳露□□□□襉租□□□飥□耔□□逆□□稻禎□□□穆□□□□楉祤□埤□□□□□祗□□^□□□□□礸□穚覆□□□□粳□□□□□□視□□{□祠□□荂慼慼慼牖窗毆鶠慼慼慼槭O□吝驛□□□□□□□樈禭□詁埤□□□□□旅□飀□□□□飥□吝□XE□□□垓妘□□□□□褻□覕奾粳鷺□□□餺□□□牷毅芊慼慼慼慼慼慼憔\□□□裀□粳鷺□□□□奪□□□□□榯□□羇□□□檳夾□□驖□槾婖□饖□□□□□楥□V雷粳鷺□□□□□□姪腆□□□憐□□□□奪□瓷慼熱隉慼慼慼U埤□憐□□□□奪□□□□□□□檢□樲□□奸□□□椸□□逆□□□□□□褸□□□□□□□□□粳憐□□□稜□壘□曆言楰□□□露□□良示j□□□□妘練□□□□覕委磻飀□□奪□褙□祈柛褼飼觥□委磻送□□□橚詛□□□餉U埤□□□□□□褻□覕□威q送□禨□□□□□□□□橡襾□□□□□倫神誇□□□□□覂□□裀□粳廉誇椹□□驠□□露□□□餉`□奠□楷U埤□誇□□秝□□麗□飀□鷺□□饉禿□□獎□□奅饉禘箯ョ撙飽慼慼慼撓e磻飀□延羇□□西飯□禕埤□婛□□襾耔□□□□粳龍□□埤□□吝饐□□□□□□□□□埤□□□□□□□殮□楜□□□□□鷺□送□逆□鍊□□襛□□□量祏祖□□□□□□□埤□□□□奰樂□□□□饁□□□□臐慼慼歐琚慼慼慼潰`祿□□□□□□礸□□□襋妨饈□□□j□□□□□樦□寣慼撙鶠慼慼慼慼慼慼慼潭芊慼慼慼憫[馘樂□□□□□□檢□縷□□□□□□   七不善律儀品第一百一十一   七不善律儀。謂殺盜邪婬兩舌惡口妄言綺語。若人於此七事若具足若不具足。皆名不善律儀人。問曰。何者成就不善律儀。答曰。成就殺不善律儀。謂屠殺等。成就盜者謂劫賊等。成就邪婬謂非道行婬及婬女等。成就妄語謂歌舞伎兒等。成就兩舌謂喜讒謗及讀誦讒書遘合國事等。成就惡口謂獄卒等。亦以惡口自活命等。成就綺語謂合集言辭令人笑等。有人言。諸王宰將治王事者。常成就此不善律儀。是事不然。所以者何。若人作罪相續不息。是名成就不善律儀。王等不爾。問曰。雲何得此不善律儀。答曰。隨行惡業時得。問曰。為從所殺眾生得此律儀。為從一切眾生得耶。答曰。從一切眾生得。如人持戒於一切眾生得善律儀。不善律儀亦如是。若隨殺眾生得二種無作。一殺罪所攝。二不善律儀所攝。於餘眾生得不善律儀所攝。問曰。是不善律儀幾時成就。答曰。乃至未得捨心則常成就。問曰。若人從下軟心得不善律儀。若貪等心得。是人常如是成就為更得耶。答曰。隨心隨煩惱因緣。更得此不善律儀。唸唸常得於一切眾生得起七種。是七種有上中下故有二十一種。如是唸唸常於一切眾生邊得。問曰。是不善律儀雲何得捨。答曰。隨受善律儀時捨。死時亦捨。又發深心從今日更不復作。爾時亦捨。有論師言。轉根時捨。是事不然。所以者何。不能男等亦得成就。比尼中亦說。若比丘轉根不失律儀。當知不以轉根故捨。問曰。五道中何道眾生成就不善律儀。答曰但人成就不在餘道。有人言。師子虎狼等常以惡業活命亦應成就。   七善律儀品第一百一十二   七善律儀不殺乃至不綺語。問曰。於非眾生數得是善律儀不。答曰得。但要因眾生。是善律儀三種。戒律儀禪律儀定律儀。問曰。何故不說無漏律儀答曰。無漏律儀在後二中攝。故不別說。有論師言。更有斷律儀。謂離欲界時得善律儀。以斷破戒等惡故名曰斷。而實一切律儀皆三中攝。問曰。諸外道等得此戒律儀耶。答曰得。此人亦以深心離諸惡故。戒師教言。汝從今日不應起殺等罪。問曰。餘道眾生得此戒律儀不。答曰。經中說。諸龍等亦能受一日戒。故知應有。問曰。有人言。不能男等無戒律儀。是事雲何。答曰。是戒律儀從心邊生。不能男等亦有善心。何故不得。問曰。何故不聽作比丘耶。答曰。是人結使深厚難得道故。又此人不在比丘中。亦不在比丘尼中。是故不聽。又彼中亦遮餘人。如睞眼等。是人亦得此善律儀。問曰。比尼中遮逆罪者賊住者污比丘尼等。不聽作比丘。是諸人等亦有善律儀耶。答曰。是人若為白衣或得善律儀。如不遮此人修行佈施慈等善法。如是若有世間戒律儀者。有何咎耶。但以是人為惡業所污亦障聖道。是故不聽出家。問曰。為從可殺等眾生得善律儀。為於一切眾生得耶。答曰。皆於一切眾生邊得。若不爾。律儀則有分。有分則不具足。又此律儀則可增減。亦同尼延子法。謂百由旬內不殺生等有此等過。是故律儀無有分別。若有人言。我於此人離殺。此人不離是人不得此戒律儀。有論師言。若分別佈施行慈心等。有福德戒亦可爾。如持一戒亦得戒福。如是於一眾生亦得律儀。問曰。是戒律儀二種。一盡形。二一日一夜。盡形者。若比丘優婆塞。一日一夜者。如受八戒。一日一夜是事雲何。答曰。是事無定。若一日一夜。若但一日或但一夜。若半日或半夜。隨能受時得出家。則但應盡形。若言我但一月二月。若但一歲則不名得出家法。五戒亦爾。問曰。若得善律儀還破失律儀不。答曰不失。但以不善法污此律儀。問曰。但於現在眾生得戒律儀。為從三世眾生得耶。答曰。皆於三世眾生所得。如人供養過去所尊亦有福德。律儀亦爾。是故一切諸佛同一戒品。是律儀無量。如於一眾生得起七種。從不貪等善根起故。亦從上中下心起故。故有多種。如一人一切眾生邊亦如是。唸唸常得故有無量。問曰。戒律儀幾時可得。答曰。有人受一日戒是初律儀。即日受優婆塞戒是第二律儀。即日出家作沙彌。是第三律儀。即日受具足戒。是第四律儀。即日得禪定。是第五律儀。即日得無色定。是第六律儀。即日得無漏。是第七律儀。隨得道果處更得律儀。而本得不失。但勝者受名。如是則福德益增。以此戒律儀於一切眾生唸唸常得。故說一日戒律儀。四大寶藏不及十六分中之一。禪律儀無漏律儀隨心行。戒律儀不隨心行。問曰。有人言。入定時有禪律儀。出定則無是事雲何。答曰。出入常有。是人得實不作惡法。與破戒相違常不為惡。善心轉勝故應常有。問曰。若禪無色中無破戒法。以何相違名善律儀。答曰。法應如是。諸仙聖人皆得善律儀。若以破戒相違故有律儀者。則但應從可惱眾生所得善律儀。有如是咎。是故不然。   八戒齋品第一百一十三   八戒齋名優婆娑。優婆娑秦言善宿。是人善心離破戒宿故名善宿。問曰。何故正說離八事耶。答曰。此八是門。由此八法離一切惡。是中四是實惡。飲酒是眾惡門。餘三是放逸因緣。是人離五種惡是福因緣。離餘三種是道因緣。白衣多善法劣弱。但能起道因緣故。以此八法成就五乘。問曰。是八分齋但應具受為得分受。答曰。隨力能持。有人言。此法但齋一日一夜。是事不然。隨受多少戒。或可半日乃至一月有何咎耶。有人言。要從他受是亦不定。若無人時但心念口言我持八戒。是戒五種清淨。一行十善道。二前後諸善。三不為噁心所惱。四以憶念守護。五回向涅槃。能如是齋則四大寶藏不及其一分。天王福報亦所不及帝釋說偈。佛訶之。若漏盡人應說此偈。偈言。  六齋神足月  奉行於八戒  此人獲福德  則為與我等   受此齋法應泥洹果。故漏盡人應說此偈。受齋法中繫縛桎梏。皆應放捨。亦斷一切不善因緣。是名清淨。問曰。轉輪聖王好受齋法。誰教之者。答曰。大德天神曾見佛者。教之令受。   八種語品第一百一十四   八種語。四種不淨四種淨。四不淨者。若人見言不見。不見言見。不見謂見問言不見。見謂不見問則言見。如是事倒心倒。故名不淨。四種淨者。若見言見。不見言不見。見謂不見問言不見。不見謂見問則言見。事實心實。故名曰淨。聞覺知亦如是。問曰。見聞覺知有何差別。答曰。有三種信。見名現在信。聞名信賢聖語。知名比知。覺名分別。三種信慧。此三種慧或皆是實。或皆顛倒。上人不起不淨。但起淨語。是故下人所用則名不淨。上人所用故名為淨。有人言。是義中諸正智人皆名為上。不但得道故凡夫人亦有淨語。   九業品第一百一十五   九種業。欲界繫業三種。作無作非作非無作。色界繫業亦如是。無色界二種及無漏業。身口所造業名作。因作所集罪福常隨。是心不相應法名為無作。亦有無作。但從心生。非作非無作者即是意。意即是思。思名為業。是故若意求後身。此亦名意業。亦名為思。思念後身故名為業。問曰。若爾則無無漏思。答曰。若以此為思則無無漏也。問曰。是無作雖從身生當有多少差別不。答曰。若一切身份皆起作業。因此則集多無作得大果報。問曰。是無作在何處。答曰。業道體定集無作。或有或無餘則待心。若強心則有軟心則無。又此無作亦從願生。若人發願我要當佈施若起塔寺。是人定得無作。問曰。是無作幾時得幾時失。答曰。隨所作事在。若起園林塔寺等施。隨施物不壞。爾時常隨。又隨心不息。如人發心我應常作此事。若會同若衣施。如是等事在心不息。爾時常得。又隨命未盡。如人受出家戒爾時常得。問曰。有人言。但欲界中從作生無作。色界中無是事雲何。答曰。應在二界。所以者何。色界諸天亦應能說法禮佛及僧。如是人等雲何不從作業生無作耶。又有人言。隱沒無記無無作。是事不然。隱沒無記是重煩惱。是煩惱集則名為使。但不隱沒無記無無作。所以者何。是心下軟不能起集。如華能熏麻非草木等。有人言。過梵世上無有能起作業心。所以者何。覺觀能起口業。彼無覺觀但用梵世心能起口業。是事不然。眾生隨業受身。若上地生不應用梵世中報。故知以自地心能起口業。又汝說彼無覺觀。後當說有。問曰。聖人斷結未盡。能起作業不。答曰。聖人不能起實罪業。問曰。狗等眾生音聲是口業不。答曰。雖無言辭差別。從心起故亦名為業。又若現相若號令若簫竹等音皆名口業。是身口業要由意識能起。非餘識也。是故人有自見身業自聞口業。以意識所起業相續不斷故自見聞。   十不善道品第一百一十六   經中佛說十不善業道。謂殺生等。五陰和合名為眾生。斷此命故名為殺生。問曰。若此五陰唸唸常滅。以何為殺。答曰。五陰雖唸唸滅還相續生。斷相續故名為殺生。又是人以有殺心故得殺罪。問曰。為斷現在五陰故名殺生耶。答曰。五陰相續中有眾生名。壞此相續故名殺生。不以唸唸滅中有眾生名。問曰。有人依官舊法殺害眾生。或為強力所逼強殺眾生。自謂無罪。是事雲何。答曰。亦應得罪。所以者何。是人具足殺罪因緣。以四因緣得殺生罪。一有眾生。二知是眾生。三有欲殺心。四斷其命。是人備此四因。雲何無罪。盜名若此物實屬此人而劫盜取。是名為盜。是中亦有四種因緣。一是物實屬他。二知屬他。三有劫盜心。四劫盜取已。問曰。有人言。伏藏屬王。若取此物則於王得罪。是事雲何。答曰。不論地中物。但地上物應屬王。所以者何。給孤獨等聖人亦取此物。故知無罪。又若自然得物不名劫盜。問曰。若一切萬物皆共業所生。劫盜何故得罪。答曰。雖從共業因生。因有強弱。若人業因力強。又勤加功此物則屬。問曰。若人於塔寺眾僧所奪取田宅等物。從誰得罪。答曰。雖佛及僧於此物中無我所心。亦從得罪。以是物定屬佛僧。於中生噁心若劫若盜。是故得罪。邪婬名若眾生非妻與之行婬。是名邪婬。又雖是其妻於非道行婬。亦名邪婬。又一切女人皆有守護。若父母兄弟夫主兒息等。出家女人為王等守護。問曰。婬女非婦與之行婬。雲何非邪婬。答曰。少時為婦。如比尼中說是少時婦乃至以一鬘遮故。問曰。若無主女人自來求為妻者。是事雲何。答曰。若實無主於眾人前如法來者。不名邪婬。問曰。若出家人取婦免邪婬不。答曰不免。所以者何。無此法故。出家法常離婬欲。但罪輕於犯他人婦。妄語者。若身口意誑他眾生。令虛妄解。是名妄語。佛為重罪故說眾中定問名為妄語。乃至一人問時亦名妄語。豈須眾人耶。又隨所欲誑人。於此人得罪。若人語他人言我語某甲如是事。事雖不實不名妄語。又妄語隨想。若見無見想。問言不見。無妄語罪。如比尼中說。問曰。若人事倒不見言見。雲何非妄語耶。答曰一切罪福皆由心生。是人於不見事中而生見想。是故無罪。如於實眾生中無眾生想。非眾生中生眾生想。不得殺罪。問曰。如實有眾生生眾生想。乃得殺罪。如是若見生見想則應無罪。非不見見想而得無罪。答曰。是罪因心因眾生生。是故雖有眾生無眾生想則不得罪。以無心故。若無眾生有眾生想。以眾生無故亦不得罪。若有眾生有眾生想。因緣具故得殺生罪。若於見事中生不見想。問言不見。是人想不倒故不欺眾生。雖為事倒亦名為實。若不見事中而生見想。問言不見。是人想倒欺誑眾生。事雖不倒亦名妄語。兩舌名若人欲別離他而起口業。是名兩舌。若無別離心。他聞自壞則不得罪。若善心教化令離惡人。雖為別離亦不得罪。若不以結使濁心。雖復口言亦不得罪。惡口名若人苦言無所利益但欲惱他。是名惡口。若憐愍心為利益故苦言無罪。如無事加惱是則有罪。依方針灸雖苦非罪。苦言亦爾。諸佛賢聖亦為此事。如言癡人等。又若無結使濁心。雖為苦言不名為罪。如離欲人等。若以善心苦語中起煩惱。即時得罪。綺語名若非實語義不正。故名為綺語。又雖是實語以非時故亦名綺語。又雖實而時。以隨順衰惱無利益故亦名綺語。又雖言實而時亦有利益。以言無本末義理不次亦名綺語。又以癡等煩惱散心故語名為綺語。身意不正亦名綺業。但多以口作亦隨俗。故名曰綺語。餘三口業皆雜綺語不得相離。若妄語而非苦言。亦不別離。則有二種妄語綺語。若是妄語亦欲別離。而不苦言則有三種妄語兩舌綺語。若妄語苦言不欲別離。亦有三種妄語惡口綺語。若妄語苦言亦欲別離則具四種。若無妄語苦言亦不別離。但非時語無益語無義語。則但是綺語。是綺語微細難可捨離。但有諸佛能斷其根。是故但有諸佛獨稱世尊。言則信受。餘無及者。問曰。已說七種業道。何用復說三意業耶。答曰。有人言。謂罪福要由身口。非但從心。是故說心亦是業道。是三種意業力故起身口惡業。是三種雖重。以意業微細故在後說。雖一切煩惱能起惡業。此三但為惱眾生。故名不善業道。若中下貪不名業道。是貪增上深著他有。方便欲惱能起身口業。故以貪嫉為業道。恚癡亦爾。又若說癡即說一切煩惱。此中但為能起身口侵惱眾生故說三種。問曰。何故名癡為邪見耶。答曰。癡有差別。所以者何。非一切癡儘是不善。若癡增上轉成邪見。則名不善業道。一切不善皆由此三門。若人為財利故起不善業。如為金錢殘殺眾生。或以瞋故。如殺怨賊。或有不為財利亦不瞋恚。但以癡力不識好醜故殺眾生。問曰。經說惡道因緣有四。隨貪隨恚隨怖隨癡行。故墮諸惡道。今此中何故不說隨怖起惡業。耶。答曰。怖是癡所攝。若說隨怖即是隨癡。所以者何。智者乃至失命因緣尚不起惡業。又是事先已答。謂煩惱增長能起身口業。爾時名不善道。是三多起不善故。問曰。何故名為業道。答曰。意即是業。於此中行故名業道。先行後三中後行前七。中三業道非業。七業亦業亦道。問曰。亦有鞭杖及飲酒等諸不善業。何故但說十耶。答曰。此十罪重故說。又鞭杖等皆是眷屬先後。飲酒非是實罪。亦不為惱他。設令他惱亦非但酒也。問曰。是不善道為在何處。答曰。悉在五道。但鬱單越無邪婬以三事起以貪慾成。餘以三事起亦以三事成。問曰。聖人能起不善業不。答曰。亦起意不善業不起身口。又意業中亦但起瞋心不起殺心。問曰。經中說學人亦咒人言滅令汝斷種。此事雲何。答曰。亦有經說阿羅漢咒。是漏盡人煩惱根斷尚不起心。況當咒耶。言學人咒亦應如是。又聖人於不善業得不作律儀。雲何當作不善。又此聖人不墮惡道。若能起不善則亦應墮。問曰。若諸聖人今世不造不善業。故不墮惡道。過去世中有不善業。何故不墮。答曰。是聖人心。中實智生時。諸惡道業皆已羸劣。猶如敗種不能復生。又三毒二種。一能得惡道。一則不能。入惡道者聖人斷盡。以業煩惱故得受身。聖人雖有諸業煩惱不具足。是故不墮。又是人依大勢力。所謂三寶能消大惡。如人依王債主不惱。又是人智慧明利能消惡業。如人身中火勢盛故難消能消。又此人有多方便。或念諸佛或念慈悲諸善業。故得脫諸惡。如多方詐賊依諸險難則不可得。又此聖人知得解脫道。如牛王行如鳥依空。又長夜修習諸善法故不墮惡道。如經中說。若人常修身戒心慧。有地獄報業能現輕受。又如偈說。行慈悲心無量無礙。諸有重業所不能及。又此聖人心不善業不能堅固。如一渧水墮熱鐵上。又此聖人善業深遠如桓殊羅樹根。又此聖人善多惡少。少惡在多善中則無勢力。如一兩鹽投之恆河不能壞味。又此聖人富信等財。如貧窮人為一錢受罪。富貴者雖為百千亦不得罪。又入聖道故得為尊貴。如貴人雖罪不入牢獄。又如虎狼犬羊及尊卑共諍大者得勝。又此聖人心宿聖道。諸惡道罪不能復惱。如王宿空捨餘人無能入者。又此聖人行自行處。惡道罪業不能得便。如鷹鵽喻。又聖人繫心四念處。故諸惡道業不能得便。如圓瓶入鈙。又具二種結。故墮惡道隨業受報。聖人斷一種故不墮惡道。又此人常受善業報。故諸惡道業不能得便。又如先六業品中說地獄業相。聖人無因緣故不墮惡道。◎   成實論卷第八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46 成實論   成實論卷第九   訶梨跋摩造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   ◎十善道品第一百一十七   十善業道。所謂離殺乃至正見。是十事戒律儀所攝。一時得禪無色律儀所攝。亦一時得離名善業道。即是無作。問曰。餘禮敬佈施等福是善業道。何故但說離名業道耶。答曰。以離勝故。是十種業於施等為勝。所以者何。以佈施等所得福報不及持戒如十歲人。以離殺因緣增益壽命。又十不善業是實罪故離名實福。又後三善業是眾善之本。是故施等諸善皆業道所攝。又是業道有離鞭杖等。先後合說故。一切諸善皆在中攝。   過患品第一百一十八   問曰。不善業有何過患。答曰。以不善業故受地獄等苦。如經中說。殺生因緣故墮地獄。若生人中則受短命。如是乃至邪見。又以不善業因緣故久受苦惱。如阿鼻地獄過無量歲壽命不盡。又眾生所有一切諸惡敗壞衰惱皆由不善。又未曾見不善業有大利益。如屠獵師等終不以此業而得尊貴。汝意或謂。以壞賊因緣而得富貴。是事先三業品中已答。又行不善者。受呵□等諸苦惱分。又令他人得所惡事名為凶暴。是故應離此不善業。又經中說。殺有五失。人所不信。得惡名聞遠善近惡。死時生悔後墮惡道。又殺生因緣樂少苦多。又行不善業染污人心。世世積集久則難治。又行不善者。從冥入冥流轉三塗永不得出。又行不善者。空受人身如採藥雪山而收毒草。是為極愚。如是以十善道乃得人身。但不行善尚為大失。況起惡業。又行不善者。雖自愛身而實不自愛。雖自護身實非自護。以起自惱業因緣故。又是人遇身猶如怨賊自令苦故。又若行不善則自賊身。況他人耶。又行不善業。今雖不現果報則著。是故雖少亦不可不信。如毒雖少亦能害人。如債雖少漸漸滋息。又為惡於人人常不忘。是故為作雖久遠亦不可信。又行不善者。名為失樂。以行不善故失人天樂。不樂樂者愚之甚也。又行不善者苦劇可愍。現受心悔等苦。後則受惡道苦。又不善業果飛虛隱海無得脫處。如金鎗追佛。又一切不善皆由癡起。故有智者不應隨也。又經中說。放逸如怨能害善法故不應隨。又不善業諸佛菩薩應真賢聖五通神仙。及明罪福者無不呵毀。故不應造。又現見噁心熾盛。則情志迷亂惱悶痛苦。面色變異人不喜見。況起身口。以此等緣故知不善有無量患◎。   ◎三業輕重品第一百一十九   三業中何者為重。身業耶口業耶意業耶。問曰。有人言。身口業重非意業也。所以者何。身口業定實故。如五逆罪皆因身口所造。又身口能成辦事。如人發心殺此眾生。要以身口能成其事。非但意業得殺生罪。亦非但發心得起塔寺梵福德也。又若無身口但意業者則無果報。如人發心我當佈施。而實不與則無施福。又非但隨願事得成辦。如人發願為大施會。而實不與則無會福。若心業大者應得施福。然則業報錯亂。又比尼中無意犯罪。若意業大。何故不犯。又若發心便得福者。福則易得。行者何故捨此易業而為施等難行業耶。又若然者。則福無盡。如人但空發心竟無所用何所盡也。以財物有量故福可盡。又不但發心能損益他。如飢渴眾生要須飲食。非心業能除。又世間人衰利大甚。以心輕躁難制伏故。無惡不起則己受重衰。若發善心欲造福業則己獲大利。是則過甚。又若意業大。發心欲殺生則墮地獄。如是雖久集戒等復何所益。又行持戒等諸善功德無有安隱。所以者何。但一發心便得罪故。又經中說。身口業粗故先斷。斷粗煩惱故得心定。又發婬心則為婬已便應犯戒。若發心不名婬者。離此婬心更有何法名為婬耶。有所起作業皆由身口。不以意業。如欺他人必由口業得妄語罪。又如先說四種因緣得殺生罪。謂有眾生有眾生想。有欲殺心。斷其命。以四事成罪。當知不以意業為重。又如佛言。若小兒從生習慈能起惡業思惡業耶。故知但身口業惡。非意業也。答曰。汝言身口業重非意業者。是事不然。所以者何。經中佛說。心為法本。心尊心導心念善惡即言即行。故知意業為重。又意差別故身口業有差別。如上中下等。離心無身口業。又經中說。故起作業必應受報。又說七種淨福。三種但用意業。此七淨福於財福為勝。又慈是意業。經說慈心得大果報。如經說。我昔七歲修集慈故。於七大劫不還此間。故知意業為重。則能遍覆一切世界。又意業為重。如意業報故壽八萬大劫。又意業勢力勝身口業。如行善者將命終時生邪見心則墮地獄。行不善者死時起正見心則生天上。當知意業為大。又經中說。於諸罪中邪見最重。又說。若人得世間上正見。雖往來生死乃至百千歲終不墮惡道。又意業力勝身口業。如和利經中說。外道神仙起一瞋心。即滅那羅於陀國。如檀特等諸嶮難處。皆是仙人瞋心所作。又意業能即得果報。如經中說。若是人今死即入地獄。即生天上。如□瞴慼慼澗y□殮□□楞□埤□□□婘□□□□□□楖□夾□□妴飀□西□□□□□□祠□□誇□妥□□□□埤□褸□□殮□騺□□□□□妄菉□□□□□□□□□□□□□□□□殮□□□□□殮□□□□□□垓妄殮□□□□怴慼慼慼慼潮吽慼慼慼慼撬芊慼慼撮恁撫魽慼慼慼憤楚慼摯鞢數O□□檢□妀□□□□妥□□□怴慼慼樊瞗慼撙傾牷慼慼憫插歐捸撬芊慼毅糗牷慼慼慼慼慼慼毅糗牷慼慼播\槽□□□□□埤□榮□榯□槄□槽□□垓□□□□□□□□□□□褓□埤□鷺椸□檢□奪□□□檢□奧□楑□□禮□什□□КX□□□□□□榙□□西□□□婝怴慼慼慼慼慼撥均慼慼慼慼慼摯鞢數O□□檢□□□□□□□祿□飯□磻送□□□奜□□□□□□殮□□□□檢□□□J椻□訃□□□埤□鷺椸□檢□□□□□□□□禜□□□□□龍□什□□鷺椸□檢□妊□□□□□穢□□□□□送□m□□□□什□□垓□槙□□□□耔□□□椸□□□婛□□埤□□□□□□j□□□□騃□□□□□□輦□埤□鷺□□檢□□奿□□□妍覘□□□□□西□饅槦倫□□□均慼慼慼毅磭D蓮□□□□□□□觭餛殮□埤□□□糕婛□□駭騫褾□□饅逆□西□□逆□妱□□龍□□埤□椻□□□□鷺□□香□□稃□耔□□□埤□□□殮□□□□□□鷺□□檢□□□□□槂□殮□□譫堙慼慼慼摹B□□□禘雷□□□□信□駛□槔□□西□埤□□娀□埤□□□□□埤□詛詠榙□Y□□□□□□□□□□□□□□□□□□鷺□槄□□□□□西□□駛□檢□吟□言埤□□□□礸□□□飀□□□□□騫吟□□□□□□□規□祈駛□□誇□秜D□□西□姛□稜□埤□□梱□椸□□□□□垓妅觸列□□□□□覈榙□妅贊□□駛□D□□椽椻妅□飀□吟□言埤□D廓□□樺□奅好□□□祿□□□檳妅觸屢□□□飀□□□□飣□□□聾□□□□□妄壘□□□D□□垓妄殮□□□□□□婛櫚□馱□□□埤□鷺椸□檢□妄醴覕奉息□□裀□妄露□覈□椸□裀□□□v□□□□□覈□姪襾祤祰□□□□□□□□□□□覆□□□□覕埤□□姪觀□□祰驚□□鶳[夾□□□□□□□□奅視逆□鷺□□檢□奾d□□祤祰□□□□□□□□□□□妊□□□驪□麗□□鷺□□檢□奪□殮□□襉禈□椸□裀□襾穢□崙□□□□□□□□□礽□□□□□埤□椻姘□□□□□□□□□□殮□□□□□□□□□□□□□□□□□□□什□□□□□□□褸橖□D館□□□□□□殮□□j□覆殮□□□□□□椸□量禜飀□□訪□□率裀□妘□□欖殮□□怴慼慼慼   明業因品第一百二十   論者言。已略說諸業。業是受身因緣。身為苦性。故應滅之。欲滅此身當斷其業。以因滅故果亦滅。故知因形有影形滅則影滅。是故若欲滅苦當勤精進斷此業因。問曰。從業受身是事應明。所以者何。或有人言。身從波羅伽提生。有言從自在天生。或言從大人生。或言從自然生。是故應說因緣。雲何知從業生耶。答曰。是事已種種因緣破。當知從業受身。又萬物有種種雜類。當知因亦差別。如見粟麥等異知種不同。自在天等無差別故。當知非因業有無量差別故受種種身。又諸善人皆信因業受身。所以者何。是人常行施戒忍等善法。離殺生等諸不善法。故知從業受身。又若因業受身是則可返。得真智故邪智則斷。邪智斷故貪恚等諸煩惱斷。諸煩惱斷故能起後身業亦斷。是則可返。自在等因中則不可返。以自在等不可斷故。故知從業受身。又現見果與因相似。如從麥生麥從稻生稻。如是從不善業得不愛報。從善業得愛報。自在等因中無此相似。是故業為身本非自在等。又今現見萬物皆從業生。以惡業故受打捕繫閉鞭杖死等諸苦。善業因緣受名聞利養等樂。隨意愛語者得隨意受報。故知從業受身非自在等。又世間人自知萬物從業因生。故起稼穡等業。亦為施戒忍等諸福德業。無有閑坐而從自在望所欲者。故知從業得報。又若人雖說因自在等。而猶依諸業。謂自苦身及受齋等。故知以業為因。又若事不現應隨他教。謂聖人所行。一切賢聖皆依戒等善法。知從業因有世間故。若離戒等亦無聖人。無有聖教違背業者。故知從業受身。又行戒等諸善業。故能成神通變化等事。故知以業為因。又地獄等諸惡趣中瞋惱等多。故知由瞋惱等有諸惡道。如樹上見果知樹是因。故知業為身本。又惡道中癡等力強。當知煩惱是惡道因。一切不善皆由癡故。又生諸惡道多。生善處少。眼見殺等惡行者多。行善者少。故知殺等事是惡道因。又殺等事善人所呵棄而不為。善人必知殺等有惡果。故呵棄不為。若知無惡果何故棄耶。又諸善人心若起惡即勤制止。以懼惡報故。當知殺等必有惡報。若不爾者。應隨意所作是最為樂。則殺可食眾生奪他財物。婬犯他妻。是亦皆樂。以懼來世苦故遠離斯事。故知從業有身。又修習正智盡有漏業。則不受身。故知業是其本。又阿羅漢雖有諸有漏業。修正智故業則不集。故知業為身因。身因滅故身亦滅。又知四諦故依諦煩惱永不復起。以不起故則無有身。智者如是思惟則欲知四諦。故知業為身因。又若因緣不具則不受身。如地乾種焦則一切牙不生。如是識處地無愛水潤業種。為真智所焦。後身牙則不生。智者知是事故。欲乾識處地焦業種子。則勤加精進。故知業是受身因緣。業論竟。   集諦聚中煩惱論初煩惱相品第一百二十一   論者言。已說諸業諸煩惱。今當說垢心行名為煩惱。問曰。何謂為垢。答曰。若心能令生死相續。是名為垢。此垢心差別。為貪恚癡等。是垢名為煩惱。亦名罪法。亦名退法。亦名隱沒法。亦名熱法。亦名悔法。有如是等名。是垢心修集則名為使。非但垢心生時名使。煩惱名貪恚癡疑憍慢及五見。此十差別有九十八使。貪名喜樂三有。亦喜樂無有是名為貪。如經中說。欲愛有愛無有愛。無有名斷滅。眾生為苦所逼。欲滅陰身以無為樂。問曰。喜樂是受相非貪相也。如經中說今喜後喜義。言今世受樂後亦受樂。又說今憂後憂義。言今世受苦後亦受苦。又如天問中言有子則喜。佛答有子則憂。如是等答。曰貪為喜分。如經中說。受因緣愛樂受中貪使。揣食中有喜有貪。喜盡故貪盡。當知貪為喜分。是則無咎。何以知之。如經中說。集諦者。謂渴是也。何謂為渴。謂欲得後身是渴。何相。謂依止貪慾得種種。問曰。若說欲得後身是渴相者。何故復說依止於貪慾得種種。答曰。更有渴相。若言欲得種種是總相說。欲得後身是別相說。離欲人亦有欲得種種。謂渴欲得水等是非集諦所攝。若依止貪慾得後身。是渴名集諦所攝。問曰。若渴亦是喜貪亦是喜。何故說依止貪耶。答曰。初生名渴。增長名貪。故言依止。如經中說喜繫世間。是故喜即是貪。又經中說。除滅貪憂諸不善法。是中貪即是喜。憂即是瞋。如說瞋為憂則知亦說喜為貪。是故十八意行中。不說煩惱但說諸受。故知喜分是貪。又凡夫離貪不能受樂。離瞋不能受苦。離癡不能受不苦不樂。何以知之。第三受中說。凡夫人於此受中不知集不知滅不知味不知過不知出。故於不苦不樂受中無明使使。是凡夫人常不知此五種法。故常於不苦不樂受中為無明使使。無明使者。即是不知性受行也。如是凡夫苦樂心行亦即是貪恚。又若初來在心名受。增長明瞭名為煩惱。又下軟心名受。即此心增上名曰煩惱。   貪相品第一百二十二   論者言。是貪九結中通三界繫名為愛。於七使中分為二種。欲貪有貪。所以者何。有人於上二界生解脫相。是故佛說是處名有。有名為生。若無貪則不生。是故別說有貪非但欲貪。或謂但欲貪是名煩惱。盡欲貪名得解脫。故佛說禪無色中亦有有貪。佛示彼中有微細縛。是故別說是貪。於十不善道及四縛中。名為貪慾。貪慾名欲得他物。於五蓋及五下分結中名為欲欲。欲欲名欲。於五欲三不善根中名為貪不善根。貪不善根名能生長諸不善法。是貪若非法名為惡貪。如劫盜他物乃至取塔寺及眾僧物。若未死眾生欲食其肉。若欲婬母女姊妹師婦出家人及己妻非道。是名惡貪。若己物不欲捨是名為慳。即此貪。若實無功德欲令人謂有。是名惡欲。若實有功德欲令人知是名發欲。若欲得多施多物是名多欲。若得少施少物求好無厭名不知足。若深著種性家屬名色財富少壯壽等名為憍逸。若貪四供養名為四愛。又是貪二種。一欲貪。二具貪。又有二種。一我貪。二我所貪。一緣內。二緣外。上二界貪一向緣內。又有五種。一色貪。二形貪。三觸貪。四威儀語言貪。五一切貪。又色聲香味觸貪名五欲貪。又於六觸生愛名六塵貪。又於三受中貪。樂受中有欲得貪。有守護貪。苦受中有不欲得貪。有欲失貪。不苦不樂受中有癡貪。又此貪有九分。如大因經中說。因愛求隨所欲事。如人為此事所苦則求異事。如說樂者不求苦者多求。是貪增長名求。求時若得名為得。愛因得則籌量是可取是不可取。若心決定是名因籌量故欲愛。因欲愛故貪著。貪著名深愛。貪著因緣取。取名為受。因受生慳。因慳守護。因守護故備受鞭杖力槊等。是名九分。又有九分。是貪隨時故。有上中下下下下中下上中下中中中上上下上中上上。又此貪世間分為十種。如見好色初發心言是。次生欲。三發願。四念。五隨學所作。六忘慚愧。七常在目前。八放逸。九狂癡。十悶死。是名貪相。   貪因品第一百二十三   問曰。是貪雲何生。答曰。若於女色等緣中生邪憶念。若色若形若觸若威儀語言則貪慾生。又若不守護眼耳等門。則貪慾生。又於飲食不知節量則貪慾生。又親近女色則貪慾生。又受諸樂則貪慾生。又以愚癡故貪慾生。於不淨中生淨想故。又由惡知識故貪慾生。如淨潔衣以堳祕獺C又與多欲人共事故則貪慾生。又於身等四法生妄憶念。則為貪所牽。如圓瓶無制如華無貫。又若懈怠不勤修善則貪慾得便。又於非行處行則為貪所侵。謂婬女沽酒屠兒捨等。如鷹鵽喻。又觀不淨等未能壞緣則貪慾得勢。又從久遠來習貪成使。是則易生。又於女色等緣喜取相取了。取相名手足面目語言戲笑視瞻啼泣等相。取了名分別男子形狀差別。如是取已憶念分別則貪慾生。又思量心弱隨逐所緣。不能制伏則貪慾生。又若生貪慾忍受不捨。則漸增長從下生中從中生上。又於貪慾中但見利味不知其過。則貪慾生。又以時節故貪慾生。如春時等。又以方處故貪慾生。如有處所。從久遠來多習婬欲。又有隨身故貪慾生。如年少無病資生具足。又以力能故貪慾生。如服藥等。又得淨妙隨意五欲則貪慾生。謂見好花池園林敷榮清冷流泉鮮雲電光香風來扇。若聞眾鳥哀聲相和及女人柔軟莊嚴音聲威儀語言等。又以業因緣故貪慾生。如清淨施者。則能好喜淨妙五欲。罪人則好不淨。又以隨類故貪慾生。如人欲人。又深著假名則貪慾生。是人於內生士夫相。外生女相及衣服怨親等相。又未得空心。內見眾生外見色等。則貪慾生。又若貪使未盡愛緣現前。於中生邪憶念。如是等因緣則貪慾生。   貪過品第一百二十四   問曰。貪慾有何過故欲斷耶。答曰。貪慾實苦。凡夫顛倒妄生樂想。智者見苦。見苦則斷。又受欲無厭。如飲鹹水隨增其渴。以增渴故何得有樂。又受欲故諸惡並集。以刀杖等皆由貪故。又經說。貪罪輕而難捨於瞋恚。故名為輕罪。其實是重。又貪為後身因緣。如說愛因緣取乃至大苦聚集。又說。苦因為愛。又說。比丘應深思惟。所有諸苦何由而有。當知皆以身為因緣。身因於愛。又說。揣食中有喜有貪。是故識於中生。當知愛為受身因緣。又是貪常於不淨中行。如女人等。是女人身心不淨。如糞塗毒蛇能螫能污。又此貪慾常癡中行。如經中說。譬如狗咬血塗枯骨唌唾合故想謂為美。貪者亦爾。於無味欲中。邪倒力故謂為受味。又如段肉等七種譬喻。有人或於去來事中而生貪慾。故知常癡中行。又眾生以貪慾因緣樂少苦多。所以者何。如富貴處少散壞時多。又愛慾者為樂因故備受諸苦。謂求時苦守護時苦用時亦苦。如稼穡商賈征伐仕進等。是求時苦守時恐怖畏失故苦。現在無厭故苦。又歡愛會少別離苦多。故知欲為多過。又如佛說愛慾有五種患。一味少過多。二諸結熾盛。三至死無厭。四聖所呵棄。五無惡不造。又此貪慾常令眾生順生死流遠離泥洹。有如是等無量過患。當知欲為多過。又諸煩惱生皆因於貪。如貪身故起諸煩惱。又愛使不拔則數數受苦。如毒樹不伐則常害人。又貪能令眾生荷負重擔。又經中說。貪愛為繫。如黑白牛自不相繫。但以繩繫。如是眼不繫色色不繫眼。貪慾於中繫。若緣是繫則無得解脫。又經中說。眾生為無明所蓋愛結所繫。往來生死無有本際。又經說。貪斷故色斷乃至識斷。此貪以無常等觀故斷。斷此貪慾則心得解脫。色貪斷則無色。無色則苦滅。乃至識亦如是。故知貪慾為堅固縛。又貪慾如賊。而眾生不見其惡。又貪慾常於軟美門中行。故名深惡。又眾生心喜起貪慾。乃至蚊蟻皆於飲食婬欲中起。又此貪慾種種因緣能縛人心。謂父母兄弟姊妹妻息及財物等。又眾生以飲食婬欲等貪慾覆心則能受生。若貪禪定則生上界。又此貪慾能為和合。一切世間所樂各異。貪慾和合猶如乾沙得水相著。又生死中以貪愛為味。如說色中味著。謂因色生若喜若樂。若無貪則不味。不味則能速斷生死。又此貪慾與解脫相違。所以者何。眾生皆以貪著欲樂禪定樂。故不樂解脫。又隨斷貪分即變為樂。如說隨所離欲轉得深樂。又說。若欲得諸樂。當捨一切欲。捨一切欲故得畢竟常樂。若欲得大樂。當捨離少樂。捨離少樂。故能得無量樂。又說。智者更無別利。如離貪愛心。隨心離貪愛則滅諸苦惱。又此貪慾違害善法。所以者何。深貪著者則不顧戒及種姓教法威儀名聞。不受教化不見衰患不觀罪福。如狂如醉不知好醜。亦如盲人不見福利。如說。貪慾不見利貪慾不識法。猶盲闇無智以不除貪故。又說。貪慾為大海。無邊亦無底。波浪旋澓深。惡蟲及羅剎。如是諸嶮難。無人能度者。但住淨戒舡。得正見風力。佛為大舡師。能示諸正道。如所說修行。是者則能度。又諸煩惱中。無有想分別。味如貪慾者。又此貪慾最為難斷。如經中說。二願難斷。一得。二壽。問曰。貪慾有如是過。雲何當知貪慾者相。答曰。多貪慾者。喜樂女色及花香瓔珞伎樂歌舞。到婬女家飲食聚會。喜大眾集及諸戲具。喜隨愛語心常歡喜。面色和澤先意問訊。含笑語言難忿易悅。多憐愍心身體便疾。性多躁動自深著身。如是等名多貪慾相。是相皆與繫性相順。是故難斷。又一切貪慾究竟皆苦。所以者何。所貪愛事必當離散。離散因緣必有憂苦。如說天人皆樂色貪色喜色著色。是色壞時憂悲心悔。受想行識亦如是。又佛於處處經中說種種喻。呵此貪慾。謂能害慧命故說為毒。在心即苦故名為刺。能斷善根故名為刀。能燒身心故說為火。能生諸苦故名為怨。從心中生故名內賊。以難拔故名為深根。能污名聞故名淤泥。障善道故名曰妨礙。內疼惱故名箭入心。起諸惡故名不善根。注生死海故名為河。劫盜善財故名為賊。貪慾有如是等無量過患。是故應斷。   斷貪品第一百二十五   問曰。貪慾有如是過。當雲何斷。答曰。以不淨觀等遮。無常觀等斷。問曰。有人覺無常故更增貪慾。此事雲何。答曰。若人能知一切無常。則無貪慾。如經中說。善修無常想故。則能破壞一切欲貪色無色貪一切戲掉憍慢無明。又若人能見世間皆苦苦因緣貪。此貪則斷。又若人常念我必應受生老病死。是貪則斷。又若得淨樂則捨不淨樂。如得初禪則捨欲愛。又見貪慾過是則能斷。過如先說又多聞等慧增長故。能斷貪慾。以智慧性破煩惱故。又善因緣具足則貪慾斷。謂淨持戒等。十一定具後道諦中當說。又色智等法智等諸方便。佛為大醫。諸同學為給使。正法為藥。自如說行為將息。則貪慾病斷。如有知病人三事具足病則時愈。問曰。如經中說。以不淨除貪法。何故說不淨等及無常等耶。答曰。一切佛法皆為破諸煩惱。然各有勝力。初以不淨遮貪。後以無常智斷。又以不淨除粗貪慾。是多人所知。貪使細故以無常斷。又但一經中作如是說。諸經中亦說餘法能斷。如是因緣則貪慾斷。   瞋恚品第一百二十六   論者言。瞋恚相者。若瞋此人欲令失滅。願使他人打縛殺害。一向棄捨永不欲見。是瞋名波羅提伽。義言重瞋。有瞋但欲毀罵鞭打他人名違欣婆。義言中瞋。有瞋不欲捨離。或從憎愛妻子中生。名拘盧陀。義言下瞋。有瞋常染污心名為摩叉。義言不報恨。有瞋在心不捨。要欲還報。名憂波耶呵。義言報恨。有瞋急執一事種種教誨終不欲捨。如師子渡河取彼岸相。至死不轉名波羅陀含。義言專執。有瞋見他得利心生嫉妒。名為伊沙。有瞋常喜諍訟。心口剛強。名三藍披。義言忿諍。有瞋若師長教戒而返拒逆。名頭和遮。義言佷戾。有瞋若得少許不適意事則心惱亂。名阿羼提。義言不忍。有瞋言不柔軟。常喜頻蹙不能和顏。先意語言。名阿婆詰略。義言不悅。有瞋於同止中常喜罵詈。名阿搔羅沽。義言不調。有瞋以身口意觸惱同學。名為勝耆。義言惱觸。有瞋常喜彈呵好呰毀物。名登單那他。義言難可。是瞋二種。或因眾生或不因眾生。因眾生名為重罪。又上中下分別九品。又因九惱分別為九。無事橫瞋是為第十。是名瞋相。問曰。瞋雲何生。答曰。從不適意苦惱事生。又不能正知苦受性故。則瞋恚生。或從呵罵鞭打等生。或與惡人同事則瞋恚生。如屠獵師等。或智力劣弱故瞋恚生。如樹枝條為風所動。或久集瞋使乃至成性。故瞋恚生。或從屠獵毒蛇中來故瞋恚生。或喜念他過故瞋恚生。如九惱中說。或隨時節故瞋恚生。如十歲人等。或以種類故瞋恚生。如毒蛇等。或以方處故瞋恚生。如康衢國等。又先說貪生因緣。與此相違則瞋恚生。又計我心憍慢熾盛。及深著物。如是等緣則瞋恚生。問曰。是瞋有何等過。答曰。經中說瞋為重罪於貪慾。故名為易解而實難解。但不如貪久隨逐心。又瞋為兩惱。我自燒惱而後燒人。又瞋定為地獄。以從瞋起業多墮地獄故。又瞋能壞善福。謂施戒忍是三皆從慈等生。瞋與慈相違故名能壞。又從瞋起業皆受惡名。又從瞋起業。後皆心悔。又瞋恨者無憐愍。故名曰凶暴。眾生常苦而復瞋惱。如瘡如火。又經中自說瞋過。謂多瞋者形色醜陋。臥覺不安心常怖畏。人所不信等。問曰。多瞋恚者有何等相。答曰心口剛強常不歡悅。頻蹙難近面色不和。易忿難解常喜恚根。喜於諍訟。嚴飾兵器朋黨惡友。憎惡善人為人粗獷。不諦思慮少於慚愧。有如是等名瞋恚相。是相皆為憎惡他人是故應斷。問曰。當雲何斷。答曰。常修慈悲喜捨瞋恚則斷。又見瞋過患。是則能斷。又得真智瞋恚則斷。又以忍力故瞋恚則斷。問曰。何謂忍力。答曰。若能忍他呵罵等苦。是人得善法福。亦不得從不忍生惡。是忍辱力。又行忍者名為沙門。以忍辱為道初門故。沙門法者。怒不報怒。罵不報罵。打不報打。又若比丘能忍則應出家法。又瞋恚者。非出家人法。出家人法忍辱是也。又若比丘形服異俗。而瞋心同則非所宜。又若行忍者則為已具慈悲功德。又修忍者能成自利。所以者何。為瞋恚者欲惱害人。而返自害。所有身口加惡於人。自所得惡過百千倍。故知瞋為大自損減。是故智者欲令自他得免大苦及大罪者應當行忍。問曰。雲何能忍呵罵等苦。答曰。若人善修無常了達諸法唸唸生滅。罵者受者皆唸唸滅。是中何處應生瞋也。又善修空心故能忍辱。作如是念。諸法實空誰是罵者誰受罵者。又事若實則應忍受。我實有過。前人實語何故瞋耶。若事不實。彼人自當得妄語報。我何故瞋。又若聞惡罵當作是念。一切世間皆隨業受報。我昔必當集此惡業。今應償之。何故瞋耶。又若聞惡罵當自觀其過。由我受身身為苦器。故應受罵。又行忍者作如是念。萬物皆從眾因緣生。是惡罵苦。從耳識意識音聲等生。我於此中自有二分。他人唯有音聲。是則我罪分多。何故瞋耶。又我於此聲取相分別。故生憂惱即是我咎。又忍辱者不咎他人。所以者何。是瞋等過非眾生咎。眾生心病發故。不得自在。如治鬼師治鬼著者。但瞋於鬼不瞋病人。又是人勤行精進貪集善法。故不計他語。又念。諸佛及眾賢聖尚不免罵。如巧罵婆羅門等種種罵佛。如舍利弗等為婆羅門加諸毀辱。何況我等薄福人耶。又作此念。世間多惡不奪我命。已為大幸。況打罵耶。又作是念。此惡罵等於我無苦。易可忍受。如佛教比丘。若鐵鋸解身尚應忍受。何況罵耶。又此行者常厭生死。若得毀罵則證驗明了。轉增厭離捨惡行善。又是人。知不忍辱後受苦報。作如是念。寧受輕罵勿墮地獄。又是人深懷慚愧我為大人世尊弟子。修行道者。雲何當起所不應作身口業耶。又聞行忍菩薩及帝釋等所得忍力。是故能忍。   無明品第一百二十七   論者言。隨逐假名名為無明。如說凡夫隨我音聲。是中實無我無我所。但諸法和合假名為人。凡夫不能分別故生我心。我心生即是無明。問曰。經中佛說不知過去世等名為無明。何故但說我心是耶。答曰。是過去等中。多人錯謬故。說是中不知名為無明。又經中解明名義。謂有所知故名為明。知何等法。謂色陰無常如實知無常。受想行識陰無常。如實知無常。與明相違名為無明。然則不明如實故名無明。問曰。若不明如實名無明者。木石等法應名無明。以不明如實故。答曰。不然。木石無心不能分別過去世等。無明能分別。故不同木石。問曰。無明名無法。如人目不見色。無不見法。是故但明無故名為無明。無別法也。答曰。不然。若無無明於五陰中妄計有人。及瓦石中生金想者。名為何等。故知邪分別性名無明。非明無故名無明也。又從無明因緣。有諸行等相續生。若無法者雲何能生。問曰。若非明名無明者。今但除明一切諸法儘是無明。是故不以一法名為無明。答曰。是無明自相中說。不說餘法。如言不善即說不善體。不說無記。無明亦爾。又雖稟人形。無人行故說名非人。如是此明雖有分別不能實知。故說無明。木石不爾。問曰。若說無色無對無漏無為。皆是餘說。無明何故不如是耶。答曰。或有此理。不善等中則不如是。問曰。有人言。但以明無故名無明。如室無光明則名為闇。答曰。世間有二種語。或明無故說名無明。或邪明故說名無明。明無故說無明者。如世間言盲不見色聾不聞聲。邪明故說無明者。如夜見杌樹生人想見人生杌樹想。又若人不能實知是事。故名不知。又邪心名煩惱。是諸行因緣阿羅漢斷故。無有無明因緣諸行。若非明名無明者。今阿羅漢無佛法中明。應名無明。若有無明非阿羅漢。當知別有無明體性。邪心是也。是邪是無明分為一切煩惱。所以者何。一切煩惱皆邪行故。又一切煩惱覆蔽人心。皆為盲冥。如說貪慾不見法貪慾不見福。能受此貪者皆名為盲冥。恚癡亦如是。又從一切煩惱生諸行。而經中說從無明生行。故知一切煩惱皆名無明。又不見空者常有無明。但垢無明是諸行因緣。又邪明故說無明。未見空者常是邪明。故知無明分為一切煩惱。問曰。無明雲何生。答曰。若聞思邪因則無明生。如有陀羅驃有有分者有精神。諸法不唸唸滅無有後身。音聲及神是常。草木等有心。欲成如是等邪執則無明生。或從邪因故無明生。謂親近惡友聽聞邪法邪念邪行。是四邪因故無明生。又生餘煩惱因緣。皆是生無明因。又從無明因故無明生。如從麥生麥從稻生稻。如是隨計眾生則無明生。又經中說。從邪念因緣則無明生。邪念即是無明別名。謂見有人先生人念。後明瞭故名為無明。是二先後相助相生。如從樹生果從果生樹。問曰。無明有何等過。答曰。一切衰惱皆由無明。所以者何。從無明生貪等煩惱。從煩惱起不善業。從業受身。受身因緣得種種衰惱。如經中說。謂無明所覆愛結所繫。受諸有身。又師子吼經中說。諸取皆以無明為本。又偈說。所有諸惡處。若今世後世皆無明為本。故從貪慾起一切煩惱過。皆由無明有。以從無明生一切煩惱故。凡夫以無明故。受五陰不淨無常苦空無我。何有智者受此諸苦。又正思惟故。能捨五陰。如經中說。若知我心是邪顛倒則不復生。故知以無明因緣故縛。明因緣故解。又世間眾生以無明力故。貪求少味不見多過。如蛾投火如魚吞鉤。眾生亦爾。現貪少味不顧多過。又外道經典所生邪見。說無罪福等皆是無明。又諸惡道皆因不善。不善皆是無明。又邪見起業多墮地獄。邪見皆由無明故生。又佛為世尊一切智人三界大師。真淨行者及聖弟子等。諸外道輩不能別知。如真寶珠盲者棄之。此皆無明過也。又一切眾生所有衰惱敗壞等事。皆由無明。一切利益成就增長。皆由於明。若增長無明究竟必墮阿鼻地獄。如劫初人不知味是虛妄。而生貪著故失色力壽命等事。當知皆由無明忘失諸利。又此無明但真智斷。貪等不爾。又貪心中無恚。恚心中無貪。無明在一切心中。及不修慧人無明常在心中。又諸煩惱中無明最強。如經中說無明罪重亦難除解。又無明是十二因緣根本。若無無明則諸業不集不成。何以知之。諸阿羅漢無眾生相。無無明故諸業不能集成。業不集故識等諸分不能復生。故知無明是諸苦本。又現見貪著此不淨身。亦於無常中生常想。猶若空捲以誑小兒。亦如幻師能現前誑人。令見土為金。又俗言。愚人現以罪加而可以言誑。世間亦爾。眼見不淨而為其所誑。又諸心法唸唸盡滅。取相故生。色滅盡已癡故取相。於聲等中亦復如是。是故難解。此皆無明之過。問曰。多無明人有何等相。答曰。是人於畏處不畏。喜處不喜。憎惡善人愛樂惡人。倒取人意。常喜反戾堅執邪事。少於慚愧不顧嫌疑。不能悅彼。亦自難悅。不能親附。亦難親近。愚騃無識。好弊垢衣。樂處黑闇及不淨處。自大自貴喜輕蔑人。不以道理自顯功德。過不知過利不識利。不好淨潔亦無威儀。拙於語言常喜恚恨。僻取他教而深貪著。學誦難得既得易失。設有所得不能解義。設有所解則復邪僻。如是等相皆由無明。故知無明有無量過。是故應斷。問曰。當雲何斷。答曰。善修真智則無明斷。問曰。知陰界等亦名真智。經中何故說無明藥者若因緣若因緣觀。答曰。諸外道輩多於因物中謬。因中謬故說自在天等為世間。因物中謬故說有陀羅驃有有分等。觀因緣法此二則斷。問曰。因緣名無明藥。何故二種說耶。答曰。欲攝餘智故。若觀陰界入等亦破無明。但重無明名邪見。邪見以因緣斷。故二種說。貪恚亦如是。又世間多於瓶等名字中謬。如聞瓶名則心生疑。為色等是瓶。為離色更有瓶耶。如是為五陰是人。為離五陰更有人耶。若心決定則墮二邊。所謂斷常。身即是神。異身異神亦如是。若人知瓶從眾緣生因色香味觸成。如是色等諸陰為人。能如是知則能捨離從名生癡。是名字能覆諸法實義。如天問經說名勝一切法更無能過者。是名字一法諸法皆隨。又說。見世間集則滅無見。見世間滅則滅有見。又說。諸行相續故說五陰生死。此皆無明過患。觀因緣則滅。又經中說。若人見因緣是人即見法。若見法即見佛。如是若人能斷從名生癡。是人則實見佛。不隨他教。是故以正智故則無明盡。正知因緣法故能得正智。又略說。八萬四千法藏中。所有智慧皆除無明。以無明是一切煩惱根本。亦助一切煩惱故。如是因緣則無明斷。◎   成實論卷第九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46 成實論   成實論卷第十   訶梨跋摩造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   ◎憍慢品第一百二十八   問曰。已說三煩惱是生死根本。為更有不。答曰。有。名為慢。問曰。雲何為慢。答曰。以邪心自高名慢。是慢多種。若於卑自高名慢。於等計等亦名為慢。以此中有取相我心過故。於等自高名為大慢。於勝自高是名慢慢。於五陰中取我相。名為我慢。我慢二種。示相不示相。示相是凡夫我慢。謂見色是我見有色是我。見我中色見色中我。乃至識亦如是。示是二十分故名示相。不示相是學人我慢。如長老差摩伽說。不說色是我。不說受想行識是我。但五陰中有我慢我欲我使。未斷未儘是名我慢。若未得須陀洹等諸果功德。自謂為得名增上慢。問曰。若未得何故生得心耶。答曰。於習禪中得少味故。能遮結使不行於心中。故生此慢。又聞思慧力。常近善師樂遠離行。少知五陰相。故生須陀洹等果想。名增上慢。問曰。增上慢有何等咎。答曰。後當憂惱。如經中說。若比丘言我斷疑得道。即應現前說甚深因緣出世間法。若是比丘實不得道。聞是法時則生悔惱。故應勤斷此增上慢。又增上慢人。諸佛世尊有大慈悲。猶尚捨遠不為說法。是故應斷。又增上慢人住邪法。故無實功德。猶如賈客深入大海而貪偽珠。是人亦爾。入佛法海得少禪悅。謂為真道而生貪著。又增上慢人。後老死時不任受道。故當勤求真實智慧。又增上慢人。自失己利亦增益愚癡。以實未得想謂得故。是故不應自誑其身。當速棄捨。若於大勝人謂少不如。名不如慢。是人自高亦自下身。若人無德自高名為邪慢。又以惡法自高亦名邪慢。若於善人及所尊中。不肯禮敬名為傲慢。如是等名為憍慢相。問曰慢雲何生。答曰。不知諸陰實相則憍慢生。如經中說。若人以無常色自念是上是中是下。是人正以不知如實相故。乃至識亦如是。若知陰相則無憍慢。又善修身念則無憍慢。如牛恃角則為暴慢。若去其角則不能也。身為不淨九孔流惡。何有智者恃此自高。以如是等念身因緣。則無憍慢。又智者知一切眾生若貧若富若貴若賤。皆以骨肉筋脈五臟糞穢合而成身。俱有生老病死憂悲苦惱。亦有貪恚等諸煩惱罪福等諸業。及地獄等諸惡道分。雲何當起憍慢。又見內外心從因緣生。知唸唸滅則無憍慢。又善修空心則無憍慢。所以者何。隨逐相故則憍慢生。若無相者何處起慢。又智慧者。若實有戒等功德則不生慢。所以者何。戒等功德皆為盡此諸煩惱故。若無功德。何有智者。於無事中而起憍慢。又觀無常等相則滅憍慢。何有智者。以無常苦不淨之物而為憍慢。問曰。憍慢有何等過。答曰。從慢有身。從身生一切苦。如經中佛說。若我弟子不能如實知慢相者。我與受記當生某處。以有餘慢不斷故。又一切煩惱皆隨取相。我是相中之大。故知從慢有身。又此憍慢即是癡分。所以者何。以眼見色謂我能見。又此憍慢生不以道理。所以者何。一切世間皆無常苦無我。雲何以此而生憍慢。是故於貪恚癡最無道理。又從慢起業亦利亦重。以貪著深故從貪起業。不能如是。又憍慢力故貪等熾盛。即此貪得種姓等慢則增長熾盛。又我慢因緣生卑賤家。亦於師子虎狼中生。從此因緣則墮地獄。憍慢有如是等無量過咎。問曰。雲何名多憍慢相。答曰。是人所執堅固難可與語。無恭敬心少於怖畏。喜自在行自大難教。所有薄少自以為多。喜輕蔑人此過難除。故有智者。所不應行此慢。為破一切功德故生。   疑品第一百二十九   論者言。疑名於實法中心不決定。謂有解脫耶。無解脫耶。有善不善耶。無耶。有三寶耶。無耶。是名為疑。問曰。若於樹杌生疑。杌耶人耶。於土塊生疑。塊耶鴿耶。於蜂生疑。蜂耶閻浮果耶。於蛇生疑。蛇耶繩耶。於野馬生疑。光耶水耶。如是等疑因眼識生。於聲生疑。孔雀聲耶為人作耶。於香生疑。憂缽香耶為和香耶。於味生疑。為肉味耶似肉味耶。於觸生疑。為生繒耶為熟繒耶。意識則種種生疑。如疑是法有陀羅驃耶但求那耶。有神耶無神耶。如是等是疑不耶。答曰。若杌人等中疑則非煩惱。此不能為後身因緣。以漏盡人亦起此故。問曰。是疑雲何生。答曰。若見聞知二種法故疑生。所以者何。先見二種立物。一杌二人。於後遙見與人等物則生疑。杌耶人耶。土等亦爾。二種聞者。若聞說有罪福後世。亦聞說無。是故生疑。二種知者。如天大雨而溝渠漫溢。若堰水時渠亦漫溢。如天欲雨蟻子運卵。若人發掘亦移卵去。如孔雀鳴人亦能作實事可見。如瓶不實事亦可見。如旋火輪實事不可見。如樹根地下水非實事亦不可見。如第二頭第三手。如是等二種見聞知法故生疑。又不審見故疑生。如遠等八因緣。又二信故疑生。如有人言有後世。有人言無。俱信二人。是故疑生。又於此可疑事中乃至不見異相。是故疑生。若見異相此疑則無。問曰。雲何名見異相。答曰。見聞知決定故則無有疑。於佛法中隨以身證法實相時。畢竟無疑。如菩薩坐道場時說精進。婆羅門得深法現前見知諸緣盡。疑網即斷滅。又若得有道理慧。此疑則斷。如智者聞行因緣識。即決定知生死無始如是等。問曰。疑有何過。答曰。若多疑者。一切世間出世間事皆不能成。所以者何。疑人不能起發事業。若發則劣故不能成。又經中說。疑是心之栽蘗。猶如荒田多栽蘗。故異草尚不得生。況稻穀等。心亦如是。為疑根所壞。於邪事中尚不能定。況能正定。又佛說。疑名闇聚。闇聚三種。過去闇聚未來闇聚現在闇聚。此闇聚是諸我見生處。又此人設得定心則是邪定。若離佛法則無能為說正定者。又多眾生懷疑至死。如說阿吒伽等五通仙人亦抱疑而死。又此疑者。若為施等福德。或無果報或少得報。所以者何。是諸福業皆從心起。是人心常為疑所濁。故無善福。又經中說。疑心佈施於邊地受報。所以者何。是多疑者不能一心。隨時手與不能種種生恭敬心。故於邊地受少果報。如波耶綏等小王。問曰。無此疑也。所以者何。疑名心數法。諸心數法唸唸生滅。若是非疑若非亦非疑。一心不得有是有非。故知無也。答曰。我不說唸唸中有疑。不決定心相續名疑。爾時心不決了是杌是人。是相續心以不信故濁。亦以邪見故不信。疑時或有或無。是不信二種。一從疑生。二從邪見生。從疑生則輕。從邪見生則重。信亦二種。一從正見生。二從聞生。從正見生信則堅固。從聞生者不能如是。◎   ◎身見品第一百三十   五陰中我心名為身見。實無我故說緣五陰。五陰名身。於中生見名為身見。於無我中而取我相。故名為見。問曰。於五陰中作我名字有何咎耶。如瓶等物各自有相。是中無過。我亦如是。又若說離陰有我。是應有咎。答曰。雖不離陰說我。是亦有過。所以者何。諸外道輩說。我是常。以今世起業後受報故。若如是說。五陰應即是常。又說我者以我為一。然則五陰即應是一。是名為過。又我即是過。所以者何。以我心故有我所。有我所故起貪恚等一切煩惱。故知我心是煩惱生處。又此人雖不離陰說我。以取陰相故不行於空。不行於空故生煩惱。從煩惱生業。從業生苦。如是生死相續不斷。又是人以計我故。尚不能得粗分別身頭目手足。況能分別諸陰。以受我一我常故。若不分別何能入空。又若見我則畏泥洹。以我當無故。如經中說。凡夫聞空無我。生大怖畏。以我當無故都無所得。如是凡夫乃至貪求癩野干身。不用泥洹。若得空智則不復畏也。如憂波斯那經說。清淨持戒人善修八聖道。命終時心喜猶如破毒器。又若說有我即墮邪見。若我是常則苦樂不變。若不變則無罪福。若我無常則無後世。自然解脫亦無罪福。故知身見是重罪也。又身見者名為甚癡。一切凡夫皆以身見亂心。深著有故往來生死。若見無我往來則斷。問曰。若五陰無我。眾生何故於中生我心耶。答曰。若聞人天男女名相。想分別故則生我心。亦以非因似因故生我心。所謂若無我者。誰受苦樂威儀語言。起罪福等受果報耶。又於無始生死久集我相。則成其使如瓶等相。故生我心。又於諸受陰中我心生。非不受中。故謂生我心處。此中有我。所以者何。不一切處生我心故。又以愚癡故生我心。猶如盲人得瓦石等生金玉想。又是人未得分別空智。癡故見我。如於幻夢乾闥婆城火輪等中而生有想。問曰。現見色身髮毛爪等諸分各異。雲何智者以之為我。答曰。有人見神。如麥如芥子等住於心中。婆羅門神白。剎利神黃。違捨神赤。首陀羅神黑。又韋陀中說。冥初時大丈夫神色如日光。若人知此能度生死。更無餘道。小人則小。大人則大。住身窟中。有坐禪人得光明相。見身中神如淨珠中縷。如是等人計色為我。粗思惟者說受是我。以木石等中無受故。可知受即是我。中思惟者說想是我。以苦樂雖過猶有想我心故。細思惟者說行為我以瓶等想雖過猶有思我心故。深細思者說識為我。知思亦粗。是思雖過猶故有識我心故。又於五陰中生我心。是人不能分別受等諸陰。於色心中合生我想。如於色等四法總生瓶想。以色等差別有二十分。見色是我。所以者何。色是我了法。受等所依。此諸受等繫在於色。故謂色為我。有人見色住受等中。受等是不了法故。色所依止如虛空不了故。地等依止如是。二十分皆由癡生。問曰。眼等中何故不說我分。答曰。亦有。如經中說。若人說眼是我。是則不然。所以者何。眼是生滅。若眼是我我則生滅。又眼等各各相別。若說眼是我耳等非我。是則不然。若耳等復是則一人多我。色等中有差別故。可得說色是我而非受等。問曰。若說無我亦是邪見。此事雲何。答曰。有二諦。若說第一義諦。有我是為身見。若說世諦無我是為邪見。若說世諦故有我。第一義諦故無我。是為正見。又第一義諦故說無。世諦故說有。不墮見中。如是有無二言皆通。如虎□子。若急則傷。若緩則失。如是若定說我則墮身見。定說無我則墮邪見。又過與不及二俱有過。若定說無是則為過。若定說有我是名不及。故經中說。應捨二邊。若第一義諦故說無。世諦故說有。名捨二邊行於中道。又佛法名不可諍勝。若說第一義諦故無。則智者不勝。若說世諦故有。則凡夫不諍。又佛法名清淨中道非常非斷。第一義諦無故非常。世諦有故非斷。問曰。若法第一義諦故無。便應是無。何為復說世諦故有。答曰。一切世間所有言說。謂業及業報若縛若解等。皆從癡生。所以者何。是五陰空如幻如炎。相續生故。欲度凡夫故隨順說有。若不說者凡夫迷悶。若墮斷滅。若不說諸陰則不可化。以罪福等業若縛若解皆不能成。若破此癡語則自能入空。爾時無諸邪見。是故後說第一義諦。如初教觀身破男女相。故次以髮毛爪等分別身相。但有五陰。後以空相滅五陰相。滅五陰相名第一義諦。又若說世諦故有。則不須復說第一義無。又經中說。若知諸法無自體性。則能入空。故知五陰亦無。又第一義空。經中說。眼等以第一義諦故無。世諦故有。大空經中說。若言是老死。若言是人老死。若外道言身即是神。若言身異神異。是事義一而名異。若言身即是神。身異神異。是非梵行者。若遮是人老死即說無我。若遮是老死。即破老死乃至無明。故知第一義中無老死等。言生緣老死皆以世諦故說。是名中道。又羅陀經中說。佛語羅陀。色散壞破裂令滅不現。乃至識亦如是如石壁等。以不實故可令不現。諸陰不現。亦以第一義無故。隨諸陰相在則我心不畢竟斷。以因緣不滅故。如樹雖剪伐焚燒乃至灰炭。樹想猶隨。若此灰炭風吹水漂樹想乃滅。如是若破裂散壞。滅五陰相。爾時乃名空相具足。又如經說。羅陀汝破裂散壞分析眾生。令不現在。是經中說五陰無常眾生空。無先經中說。五陰散滅是為法空。   邊見品第一百三十一   若說諸法或斷或常。是名邊見。有論師言。若人說我若斷若常。是名邊見。非一切法。所以者何。現見外物有斷滅故。經中說。有見名常無見名斷。又身即是神名為斷見。身異神異是名常見。又死後不作名曰斷見。死後還作名為常見。死後亦作亦不作。是中所有作者名常。所不作者名斷。非作非不作亦如是。問曰。是第四不應名見。答曰。是人於世諦中亦無人法。故名為見。常無常邊無邊等四句亦如是。又經中說。六觸入盡滅。有異餘即為常。無異餘即名斷。又若見我先作後當更作。是名常見。我先不作後不更作。是為斷見。又邪見經說。人身七分地水火風苦樂壽命。若其死時。四大歸本根歸虛空。又說。以刀輪害眾生。積為肉聚無殺生罪。是名斷見。及梵網經中說斷見相。若言有後世作者即是受者。是名常見。問曰。斷常見雲何生。答曰。隨以何因緣說死後還作是因緣。故生常邊見。隨以何因緣說死後不作是因緣。故生斷滅見。問曰。此見雲何斷。答曰。正修習空則無我見。我見無故則無二邊。如炎摩伽經中說。若一一陰非人。和合陰亦非人。離陰亦非人。現在如是不可得。雲何當說阿羅漢死後不作。故知人不可得。人不可得故。我見及斷常見亦無。又見諸法從眾緣生。則無二邊。又如說見世間集則滅無見。見世間滅則滅有見。又行中道故則滅二邊。所以者何。見諸法相續生則滅斷見。見唸唸滅則滅常見。又說。五陰非即是人。亦不離陰是人。故知非常非斷。能得異身故不得為一。俱是眾生故不得為異。又五陰相續故有眾生生死。是中不得言即。以是相續異故亦不得言異。以相續中可說一故。又從此陰彼陰異故不得言常。從自相續因緣力生。故不得言斷。   邪見品第一百三十二   若實有法而生無心。是名邪見。如言無四諦三寶等。經中說。邪見謂無施無祠無燒無善無惡無善惡業報無今世無後世無父母。無眾生受生世間。無阿羅漢正行正至。自明瞭證此世後世。知我生盡梵行已成所作已辦。從此身已更無餘身者。施名為利他故與。祠名以韋陀語言因天故祠。燒名於天祠中燒蘇等物。善名能得愛果三種善業。惡名得不愛果三種惡業。善惡業報名今世善惡名等。及天身等後世報。今世名現在後世名未來。父母名能生。眾生受生名從今世至後世。阿羅漢名盡煩惱者。謂無此事故名邪見。又眾生垢淨有知見無知見。皆無因緣。又無力無勇及此果等。名為邪見。取要言之。所有倒心皆名邪見。如無常常想苦為樂想。不淨淨想無我我想。非勝勝想勝非勝想。淨道非淨想。非淨道淨想。無中有想有中無想。如是等諸顛倒心。謂阿毘曇中五見。梵網經中六十二見。皆名邪見問曰。是邪見雲何生。答曰。以癡故生。染著非因以因。故邪見生。又以染著樂因故說無苦。又失空道故說無苦。以無受苦者故。若說世間萬物無因無緣。或說因自在等不因於愛。是名無集。隨以何因緣說無泥洹。或異說泥洹是名無滅。若無泥洹道何所至耶。或說更有異解脫道。謂斷食等。是名無道。無佛者是人言。諸法無量雲何一人能盡知耶。或生是念。佛為人中之尊。以無人故。當知無佛無煩惱盡。故名無法。無有正行得此法者。故曰無僧。以佈施現果不可得故。謂無佈施。又有經書說無佈施。比知亦不決定。世間有好佈施者而更貧窮。有慳貪者而得富貴。以是等因故說無施。無祠無燒亦如是。若火燒物為灰。是中有何等果。無善惡無善惡業報者言。若神是常則無善惡。若神無常則無後世。無後世故則無善惡。無善惡業報。無今世者分析諸法終歸都無。無後世者。隨以死後不作因緣故。謂無後世。無父母者。亦以分分析之令盡。又說。如因糞生蟲糞非蟲父母。又頭等身份非即父母身份。又諸法唸唸滅故。以何為父母耶。無眾生受生者。眾生法無故今世尚無。況能受身。又思惟言。是眾生為是身耶。為非身耶。若是身者。眼見此身。埋則為土燒則成灰。蟲食為糞故無受生非身則有二種。若心若離心。若是心者。心法生滅唸唸不住。況至後身。若離心則不計我。於他心中尚不計我。況無心處。是故無受生者。無阿羅漢者。是人見一切人。飢則求食寒則求溫。熱則求涼。毀害則瞋。敬養則喜。故無有能盡煩惱者。又經書或說。無阿羅漢。隨逐此經故生是見。垢淨等無因緣者。是人見此垢法自然而生。又有垢者即體是垢。故說無因。知見無知見亦如是。無力無勇者。見一切眾生皆假因緣。或有言。由自在天能有所作。又見眾生屬業因緣不自在故。說無力無勇及此果。無常常想者。隨以何因緣破唸唸滅。以是因緣故生常見。又說。諸法滅時。還為微塵。或言。還歸本性。又諸法雖滅。以憶想故能受苦樂。則生常想。又說神是常音聲亦常。以是等緣故生常想。苦謂樂者。隨以何因緣說言有樂。如先三受品中說。以是因緣故生樂想。不淨淨想者。以染著身故。眼見不淨而生淨想。或作是念。我得人根見此人身不淨。更有眾生以之為淨。如是等緣故生淨想。無我我想者。見陰相續生。而取一相。以之為我。又如先生身見因緣。以是因緣故生我想。非勝勝想者。是人於富蘭那等外道師中。而生勝想。又梵王自說我是大梵天王造萬物者。如是等。有人言。若人具足受五欲樂。是名勝法。又言。若人離欲入初禪乃至四禪。是最勝法。又說。世間現見眾生中。婆羅門為尊。非現見眾生中天為最尊。是非勝勝想。勝非勝想者。一切眾生中佛為最勝。有人於中不生勝想。作如是言。是剎利種。又學道日淺。又謂。佛法言不巧妙。文辭煩重不如韋陀。此不名勝。眾僧中有四品人。是故不勝。如是等勝中生非勝想。非淨道中淨道想者。若人言以灰水等洗令人清淨。又說。生死盡訖名清淨道。又但貪著持戒梵行供養天等。亦說。由自在天故得清淨。或說苦行本業盡故名清淨道。又斷葷辛及蘇酪等。故得清淨。又淨洗浴以韋陀語咒。然後飲食名清淨道。以如是等種種邪道而得解脫。不以八直為清淨道。有中生無想者。若法世諦中有亦說為無。無中生有想者。若說有陀羅驃有有分者。亦說有數量等求那。亦說總相別相及集。亦說世性等無物為有。如是等因緣生顛倒心皆名邪見。於此邪見中別四種見。餘殘重者皆名邪見。問曰。是邪見雲何斷。答曰。經中佛說。正見能消邪見。問曰。正見雲何生。答曰。若見聞比知。正決定故則正見生。又善修正定則正見生。如經說。攝心能如實知非散心也。問曰。是邪見有何等過。答曰。一切過咎及諸衰惱皆由邪見。此人謂無罪福及善惡業報。故現在無諸好事。況未來世。如是破善惡人名斷善根。決定當墮阿鼻地獄。如阿毘曇六足中說。殺是人罪輕殺蟲蟻。又此邪見人污染世間。為多減損眾生故。生如毒樹生為惱害故。又此人所起身口意業。皆為惡報。如經中說。邪見人所起身口意業欲瞋思念。皆為惡報。如種苦瓠拘賒毒枝必害蔓陀樹種是中。所有地種水火風種皆為苦味。以種苦故。如是邪見人諸餘心心數法。以邪見故皆得惡報。是故此人。雖有施等終無好果。以先為邪見心所壞故。是人所作不善皆是增上。以久集噁心故。又以戒法故能制非法。是人無善惡故無所禁忌。深為放逸行不善法。定破慚愧二種白法。與畜生無異。又若人言無善惡。是人心中常懷不善。又是人無有能受善法因緣。所以者何。是人不能親近善人。不聞善法。噁心易起。善心難生。以易起惡故無善因緣。如是漸積則斷善根。又此邪見人名在難處。如地獄眾生不任得道。如此人雖生中國具足六根能別好醜。亦不任得道。又此邪見人無惡不造不忌輕重。又少作不善亦墮地獄。以重罪心起是業故。如業品中解地獄業。以是因緣此人所作皆為地獄。又此人不能盡罪惡業。以不善法常在心故。又此人展轉地獄難得解脫。所以者何。斷善根人若善根未相續間。終不脫地獄。是人邪見在心中故。善根雲何得相續耶。又邪見人名不可治。猶如病人死相已現。雖有良醫不能復治。是人亦爾。無餘善故。乃至諸佛亦不能治。是故必墮阿鼻地獄。   二取品第一百三十三   於非實事中生決定心。但是事實。餘皆妄語。是名見取。及先說非勝法中定生勝想。亦名見取。問曰。見取有何過。答曰。是人得少功德自以為足。又是人唐勞其功。所以者何。是人於非善事中生妙善想。勤加精進。以是因緣後則心悔。又是人為智者所笑。以非勝中生勝想故。又若人非勝謂勝是愚癡相。猶如盲人於瓦礫中生金銀想。為有目者之所輕笑。見取有如是等過。若人捨智。以洗浴等戒。望得清淨名為戒取。問曰。不以戒故得清淨耶。答曰。以智慧得清淨戒。為智慧根本。問曰。戒取有何過。答曰。所說見取之過。以下事為足等。皆是此過。又戒取因緣唐受諸苦。謂受寒熱臥灰土木刺棘等上。投淵赴火自墜高等。後世亦受劇苦果報。如經中說。持牛戒若成則還為牛。若不能成則墮地獄。又此人從冥入冥。以受此法現世得苦後亦苦。故又此人得深重罪。所以者何。以非法為法毀壞真法。亦謗行正法者。令多眾生背真淨法。墮罪中故。積集大罪。故受阿鼻地獄果報。寧止不行勿行邪道。所以者何。若本不行易令行道。邪行敗心故難入道。又雖是怨賊不能令人衰惱如生邪見。所以者何。怨賊不能污人。如隨逐邪見。受外道所行種種邪戒裸形無恥。灰土塗身拔髮等故。又此邪見人皆失世間一切利樂。現在失五欲樂。後失生善處樂。及泥洹樂。若人求樂得苦。求解得縛。不名狂耶。所以者何。以施一餐因緣可得生天。此人行邪行故。雖施身命無所利益。   隨煩惱品第一百三十四   心重欲眠名睡。心攝離覺名眠。心散諸塵名掉。心懷憂結名悔。所謂不應作而作。應作而不作。曲心詐善名諂。諂心事成名誑。自作惡不羞名無慚。眾中為惡不羞不戁名無愧。心隨不善名放逸。實無功德示相令人謂有名詐。現奇特為利養故。口悅人意名羅波那。欲得他物表欲得相。如言此物好等名為現相。若為呰毀此人故稱讚餘人。如言汝父精進汝不及也。名為憿切。若以施求施。言是施物從某邊得。如是等名以利求利。若人有喜睡病。名單致利。若得好處行道因緣具足。而常愁憂名為不喜。若人頻申身不調適。為睡眠因緣名為頻申。若人不知調適飲食多少。名初不調。若不堪精進名為退心。若諸尊長有所言說。不敬不畏名不敬肅。喜樂惡人名樂惡友如是等名隨煩惱。從煩惱生故。   不善根品第一百三十五   三不善根謂貪恚癡。問曰。憍慢等亦應是不善根。何故但說三耶。答曰。一切煩惱皆是三種煩惱分。慢等是癡分故不別說。又三種煩惱多在眾生心中。慢等不爾。又一切未離欲者乃至蚊蟻。是三煩惱皆在心中。憍慢等不如是。又貪是瞋不善根。違失所貪則隨生瞋。癡為二本。所以者何。若人無癡則不貪瞋。又經中說。十不善業有三種。從貪瞋癡生。不說從慢等生。又有三種受。更無第四。是三受中三煩惱使。若別有慢等於何受中使。是事實不可說。當知此三是諸煩惱本。問曰。何故樂受中貪使。對曰。現見此中生故。如經中說。人得樂觸生喜。若觸則不喜。是人於諸受中集滅味過出。不如實知故。不苦不樂受中無明使使。所以者何。是人於無色界繫諸陰相續不如實知故。則於是中生寂滅想若解脫想若不苦不樂想若我想。是故說不苦不樂中癡生。問曰。是諸使為法中使。眾生中使耶。答曰。因法生眾生心。隨眾生心則受諸受隨諸受貪等煩惱使。故知因法生使而使眾生。何以知之。若眾生未斷此使。則此使使。若斷則不復使。若法中使。法常有故使應常使。常不應斷。又非眾生數亦應有使。若然者。若以人使故壁等有使。以人識故壁等亦應有識。是事實無。然則無阿羅漢。餘人使故有使。問曰。是使未斷則使。斷則不使。答曰。二種使使。一緣使。二相應使。是使若斷若不斷。即是緣及相應。何故說斷則不使。若爾更應說第三使相。以不可說故當知無也。又使能緣異地而不使。故知但眾生中使。非法中也。問曰。二種使使。一緣使。二相應使。是眾生諸使非緣非相應。雲何當使。答曰。是事先答。諸使因法生而使眾生。如阿毘曇身中說欲界眾生幾使使等。若不使眾生雲何有如是問。問曰。若使使眾生。經中說樂受中貪使。此則相違。答曰。是不盡語。應言樂受中生貪而使眾生。問曰。是貪亦因色等生。此中何故但說因樂受生。答曰。以憶想分別歡喜等故貪生。非但從色等生。問曰。因苦受亦生貪。如說樂者不求苦者多求。何故但說從樂受生。答曰。不以苦受故貪生。是人為苦所惱。故於樂受中生貪。問曰。不苦不樂受中亦貪使使。何故但說樂受中耶。答曰。是人以不苦不樂受為樂故貪生。故說樂受中貪使。以此三受中三煩惱使。故但說三。◎   ◎雜煩惱品第一百三十六   問曰。經中說三漏。欲漏.有漏.無明漏。何者是。答曰。欲界中除無明。餘一切煩惱名為欲漏。色無色界有漏亦如是。三界無明名無明漏。問曰。諸漏雲何增長。答曰。以下中上法故。漸次增長。又得色等勝緣故諸漏增長。問曰。是三漏雲何說為七漏。答曰。實漏有二種。見諦斷是諸漏根本。思惟斷是諸漏果。五助漏因緣合說為七。即此煩惱。佛隨義故說三漏四流四縛四取四結等。問曰。四流。欲流有流見流無明流。何者是。答曰。除見及無明。餘欲界一切煩惱是名欲流。色無色界有流亦如是。諸見名見流。無明名無明流。問曰。流中何故別說見流。漏中不說耶。答曰。外道多為見所漂流。是故流中別說。以能漂沒故名為流。能繫三有故名為縛。問曰。四取。欲取見取戒取我語取。何者是。答曰。無我故但取是語名我語取。若人有我見即生二邊。是我若常若無常。若定言無常則取五欲。以無後世故染著現在樂。若定言常。鈍根者則取持戒望後世樂。小利根者作如是念。若神是常則苦樂不變則無罪福。故起邪見。如是但因我語故生四取。問曰。四結。貪嫉身結。瞋恚身結。戒取身結。貪著是實取身結。何者是。答曰。貪嫉他物他人不與則生瞋心。以鞭杖等取。是在家人鬥諍根本。亦名隨樂邊。若人持戒欲以此戒而得清淨。即謂是實餘妄語。是見則隨。是出家人諍訟根本。亦名隨苦邊。五陰名身。是四結要須身口成。故名為身結。又有人言。是四法能繫縛生死。故名為結。問曰。五蓋。貪慾瞋恚睡眠掉悔疑。是事雲何。答曰。人貪著諸欲故瞋恚隨逐。如經中說。從愛生恚及嫉妒等煩惱鞭杖等惡業。皆以貪慾故生。是人身心為貪恚所壞。多事疲勞則欲睡眠。是人睡眠小息。貪恚還來散亂其心。不得禪定心。隨外緣故生掉戲。不淨業人心常憂悔。以散心悔心故心常生疑。有解脫不如王子語阿夷羅曰沙彌。問曰。何故名蓋。答曰。貪慾瞋恚能覆戒品。掉悔能覆定品。睡眠能覆慧品。有人為除此蓋故。說是善是不善。是人於中生疑。為有為無。此疑成故能覆三品。是五蓋三法力強。故獨名為蓋。二蓋力薄故二法合成。又此二蓋生因緣俱。是故合說。睡眠因緣五法。謂單致利不喜頻申食不調心退沒。掉悔因緣四法。謂親裡覺國土覺不死覺。憶念先所戲樂言笑。是名生因。藥亦同故。睡眠以慧為藥。掉悔以定為藥。覆亦同故。二合為蓋。此五法或是蓋或非蓋。欲界繫不善名為蓋。餘不名蓋。五下分結。貪慾瞋恚戒取。以墮下故名為下分。如持牛戒成則為牛。不成則入地獄。礙障離欲身見。是四根本。是名為五。又以貪恚故不出欲界。身見不出我心。戒取不出下法。疑不出凡夫。又貪慾瞋恚故不過欲界。若過還為所牽。餘三不過凡夫。故名下分。五上分者。掉戲壞禪定故心不寂滅。是掉戲隨取相憍慢故生。是取相心從無明生。故有色染無色染。此五結學人以之為上行。故名上分。是五結於學心中說。不為凡夫。問曰。掉戲何故於色無色界說名為結。欲界中不說耶。答曰。彼中無粗煩惱故掉戲明瞭。又此掉戲於壞定有力。故說為結。斷此上分則得解脫。有人色無色中生解脫想。為遮此故說有上結。五慳者。住處慳家慳施慳稱讚慳法慳。住處慳者。獨我住此不用餘人。家慳者。獨我入出此家不用餘人。設有餘人我於中勝。施慳者。我於此中獨得佈施。勿與餘人。設有餘人勿令過我。稱讚慳者。獨稱讚我勿讚餘人。設讚餘人亦勿令勝我。法慳者。獨我知十二部經義。又知深義祕而不說。問曰。是五慳有何等過。答曰。是住處等多人共有。是人既捨自家。於共有中更生慳吝。是弊煩惱。又此人於解脫中終無有分。所以者何。是人於共有法尚不能捨。何況能捨自五陰耶。又此人墮餓鬼等諸惡處生。又此人以利養覆心。則生憍慢輕餘善人。故墮地獄。又壞他施故。若得人身則為貧窮。又以慳心斷施者功德受者施物。故得重罪。若慳吝法得盲等罪。所謂生盲及多惡中生。不得自在退失聖胎。三世十方諸佛怨賊往來生死。常為愚癡。善人遠離。離善人故無惡不起。惡名三種惡。惡大惡惡中惡。惡名殺盜等。大惡名自殺亦教人殺自慳亦教人慳。惡中惡名自吝法亦教人吝法。是人吝法令多人墮惡。亦是滅佛法道。如經中說。住處慳有五過。未來善比丘不欲令來。已來則頻蹙不喜。念欲令去藏僧施物。於僧施物生我所心。家慳有五過。以貪著家故則與白衣共同憂喜。斷白衣為福受者得施。斷此二故即生此家為廁中鬼。施慳有五過。常乏資生破二人利。訾毀善人心常憂惱。稱讚慳有五過。聞讚餘人心常擾濁。於百千世常無淨心。呵毀善人自高己身。卑下他人常被惡名。又一切慳總有斯過。謂積聚多物畏怖大眾。多人憎噁心常擾濁。身常孤煢生下賤家。如是無量是五慳過。五心栽。疑佛疑法疑戒疑教化。若有比丘。為佛及諸大人所稱讚者。是人則以惡口讒刺。是名為五。疑佛者作如是念。佛為大。富蘭那等為大耶。疑法者。佛法為勝。違陀等為勝耶。疑戒者。佛所說戒為勝。雞狗等戒為勝耶。疑教化者。阿那波那等教法為能至泥洹不。讒刺者。以瞋恚心無畏敬心侵惱善人。是人以此五法敗壞其心。不任種諸善根。故名心栽。問曰。是人何故於佛等生疑。答曰。是人不能多聞。是故生疑。若多聞者疑則薄少。此人愚癡無智不知分別佛法異法。是故生疑。又此人於法不能得味。是故生疑。又不聞不讀違陀等經。聞人稱讚故生貴心。又是人世世邪疑偏多。心常濁故。於佛等疑。如佛侍者蘇那剎多羅。又此人與多邪見人共同事業。故令生疑。又此人讀誦違伽陀和羅那等邪見經。故壞正智慧。是故生疑。又此人於諸法義喜生邪念。不能得造經者意。是故生疑。又此人始終不能得自利功德。以此緣故於佛等生疑。五心縛。若人不離身欲故貪著。身不離五欲故貪著欲。又與在家出家人和合。於聖語義中心不喜樂。得少利事自以為足。是中四縛因貪慾起。若人不離內身欲故。於外色等欲中生著。是故樂與眾鬧和合。以樂憒鬧故。於聖語義示寂滅法中。心不喜樂。是故於持戒多聞及禪定等少利事中。自以為足。以貪著此少利事故亡失大利。智者不應貪著小事以妨大利。是人若離八難得人身難。故應一心勤加精進。又凡夫法不可信也。若離此具足因緣或有餘緣。終不復能得入聖道。又不貪小利則能得出家果報。亦死時不悔。亦能自利利他。又此人於功德中尚不貪著。何況惡法。故名正行。又凡夫過咎所不能染。問曰。何謂凡夫過耶。答曰。經中說。凡夫應二十種自折伏心。應作是念。我但形服異俗空無所得。我當以不善而死。當墮大怖畏海。當之畏處。不知無畏處亦不知道。不得禪定數受身苦。難離八難怨賊常隨。諸道皆開未脫惡道。常為無量諸見所縛。於五逆罪未能防制。無始生死未有邊際。不作不得罪福。善惡不得相伐。不為善法終無安隱。所作善惡終不亡失。我當以不調至死。是二十法所不能污。又所應作者是人已作。故心不悔。若貪著者。則不能成在家及出家法。是故不應貪著小利。七使。問曰。諸煩惱何故名使。答曰。生死相續中常隨眾生。故名為使。猶如乳母常隨小兒。如瘧病未脫。如負債日息。如鼠毒未除。如熱鐵黑相。如穀子牙。如自要奴券。如斷事證人。如智慧漸積。如業常集。如焰常續。如是次第相續增長。故名為使。問曰。是使為心相應。為不相應。答曰。心相應。所以者何。所說貪等使相。是諸使相與喜相應。若喜心不相應。是事不然。是喜若在樂受中名為貪使。又貪名染著。心不相應中無染著義。故知諸使與心相應。問曰。不然。諸使非心相應。所以者何。經中說。小兒婬心尚無。況能婬欲。亦為欲使所使。又說。不思不分別。亦有緣識住故。又經中說。身見斷時諸使俱斷。又聖道煩惱不得一時。是故聖道生心不相應使斷。若不爾者。聖道何所斷耶。又若無心不相應使。凡夫學人若在善心無記心時。便應是阿羅漢。又使為纏因。從使生纏。得纏則使熾盛。故知諸使非心相應。又若人在善無記心。亦名有使。若無心不相應使者。何故名有使耶。故知諸使非心相應。答曰。不然。汝言小兒無慾亦有貪使。是事不然。小兒未得除貪藥。故貪慾未斷故為貪使使。如鬼病人雖不發時。亦名鬼病人。所以者何。以其未得咒術藥草斷病法故。亦如四日瘧病雖二日不發。亦名瘧病人。亦如鼠毒未差除。故雷聲則發。如是於何心中未得除使藥。故名為不斷。餘問亦以總答。汝言不思不分別亦有緣識住故者。亦以未斷使故。汝言身見與使俱斷者。汝以纏為心相應未生時亦斷。使亦如是。雖聖道時無亦名為斷。以得相違法故。汝言道與煩惱不一時者。亦以未斷故說言有。汝言凡夫學人。若在善無記心應是阿羅漢者。阿羅漢已斷。此人未斷故。如人不受斷肉法。雖不食肉不名斷肉。又有無明邪念邪思惟等故。所未斷煩惱則生。阿羅漢無此因故不同餘人。又汝言得纏使則熾盛。是事不然。諸煩惱以下中上法故熾盛。非得纏故。汝言人在善無記心名有使者。亦以未斷故名有使。以是等緣故知貪等諸使非不相應。八邪道邪見乃至邪定。以不如實知顛倒見故名為邪見乃至邪定。問曰。正命邪命不離身口業。何故別說。答曰。邪命出家人所難斷。是故別說。邪命者。以諂誑等五法能得利養。故曰邪命。取要言之。諸出家人所不應作資生之業。謂王使販賣活病等業。及所不應取眾生錢穀等。若取皆名邪命。又比尼所制以此自活皆名邪命。如經中說。優婆塞不應五種販賣。問曰。何以濟命。答曰。如法乞求。以此活命不應邪命。所以者何。以心不淨毀壞善法。不任修道故。又行道者應作是念。入佛法中為行道故。不為活命。是故樂善法者應行淨命。又比丘應住比丘法中。若行邪命非比丘法。   九結品第一百三十七   愛等九結。問曰。何故於諸見中別說二取。答曰。戒取難免離故。猶如浮木入洄澓中難可得出。是人亦爾。作是念我以是持戒當生天上。為此故受投淵赴火自墜高等種種諸苦。又世間人於戒取中不見其過。故佛說為結。又依此戒取能捨八直聖道。又此非正道非清淨道。名隨苦邊。又戒取是出家人縛。諸欲是在家人縛。又戒取者雖復種種行出家法。空無所得。又戒取者。今不得樂後受大苦。如持牛戒成則為牛敗則墮地獄。又因此戒取能謗正道及行正道者。又戒取是諸外道起憍慢處。作如是念。我以是法能勝餘人。又以戒取故。九十六種有差別法。又戒取是粗見故多眾生行。智慧道微妙難見。世間不知行之得利。又此見能牽人心。故愚癡者多行此法。又此名重惡見。以逆正道行非道故。見取者。所以貪著邪法不能捨離。是見取力。又以見取力故諸結堅固。問曰。帝釋問經中。何故但說天人有慳嫉二結。答曰。是二煩惱最是鄙弊。所以者何。見他眾生飢渴苦惱。以慳心故不能矜濟。見從他得亦生嫉妒心懷惱熱。以是因緣墮貧賤醜陋無威德處。又釋提桓因。是二結偏多數來惱心。故佛為說。又此二結是重罪因緣。所以者何。因此二結起重惡業故。又三毒中貪恚能起重罪。貪恚盛故起此二結。又此二結能惱男女。又難捨離。所以者何。若深修善心乃能永斷嫉妒。深修佈施。然後盡斷慳心。以不見業報而能捨所重物。是為甚難。如人見子得勝己事心尚難喜。況於怨賊。以此二結依憎愛故深難除斷。以此等緣故佛獨說。◎   成實論卷第十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46 成實論   成實論卷第十一   訶梨跋摩造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   ◎雜問品第一百三十八   論者言一切煩惱多十使所攝。是故當因十使而造論。十使者。貪恚慢無明疑及五見。問曰。十煩惱大地法。所謂不信懈怠忘憶散心無明邪方便邪念邪解戲調放逸。是法常與一切煩惱心俱。此事雲何。答曰。先已破。相應但心法一一生。是故不然。又此非道理。何以知之。或有不善心與不善信俱。或有不善心而無信。精進等亦如是。故知非一切煩惱心中有此十法。又汝說睡掉在一切煩惱心中。是亦不然。若心迷沒爾時應有睡。不應在調戲心中。有如是等過。問曰。欲界中具十煩惱。色無色界除瞋。餘殘一切。是事雲何。答曰。彼中亦有嫉妒等。何以知之。經中說。有梵王語諸梵言。汝等勿詣瞿曇沙門。汝但住此自得盡老死邊。是名嫉妒。有嫉妒故亦應有瞋。又經說。梵王捉一比丘手牽令出眾。謂言比丘我亦不知。四大何處無餘盡滅。如是以諂曲心誑諸梵眾。是名諂曲。若言我是尊貴造萬物者。是名憍逸。如是等彼間亦有。有如是等惡煩惱故。當知亦有不善。有論師言。若貪父母及和尚阿闍梨等。是名善貪。貪他物等名不善貪。不為損益他人。名無記貪。瞋不善法及惡知識等。是名善瞋。若瞋善法及瞋眾生。名不善瞋。若瞋非眾生物名無記瞋。若依慢斷慢是名善慢。輕他眾生名不善慢。無明等亦如是。又論師言。若善不名煩惱。問曰。欲界身見說名無記所以者何。若身見是不善。一切凡夫皆生我心。不可令盡墮地獄故說無記。是事雲何。答曰。身見是一切煩惱根本。雲何名無記耶。又此人墮為他人說有神我。爾時雲何當名無記。邊見亦如是。問曰。若轉人邪見令墮疑中。此人是不善耶。答曰。此人非是不善。所以者何。寧墮疑中不入邪定。問曰。有人言。欲界繫煩惱一切能使欲有相續。色無色界繫亦如是。是事雲何。答曰。但愛能令諸有相續。以先喜後生故。又說愛為苦集。亦說愛樂飲食貪慾等故隨處受生。邪見等中無如是義。經中雖說慢因緣生。亦先慢後愛故生。瞋亦如是。故知皆以愛故諸有相續。問曰。諸煩惱中幾見諦斷幾思惟斷。答曰。貪恚慢無明二種。見諦斷思惟斷。餘六但見諦斷。問曰。學人亦有我心。故知不示相身見分學人未斷。答曰。是慢非見。見名示相。問曰。有人言。慳嫉悔諂曲等。但思惟斷。是事雲何。答曰。是皆二種。亦見諦斷亦思惟斷。何以知之。如尼延子等見佛弟子得供養。故生嫉妒心。是嫉妒見道則滅。故知見諦所斷。有人先於佛弟子慳惜不施。得見道故便能施與。是慳則見諦斷。如蘇那剎多羅等悔亦見諦斷。如須陀洹墮地獄等因緣。及第八世受身諂曲等。亦見諦斷。問曰。諸煩惱幾見苦斷。幾見集滅道斷。幾思惟斷。答曰。先說見諦所斷六使四種。見苦斷見集滅道斷。餘四使五種。問曰。身見邊見但見苦斷。戒取二種。見苦見道斷。是事雲何。答曰。諸煩惱實見滅諦時斷。是故身見等不應但見苦斷。又身見於四諦中謬。五陰無常從因緣生。我非無常不從因生。五陰有滅而我無滅。道與我見相違。是故身見四種所斷。邊見亦四種斷。所以者何。行者見苦從集生則滅斷見。見由道得滅則滅常見戒取亦四種。有因有果是故見苦時。知戒是苦不以此得淨。是見苦斷。知戒是苦因不以此得淨。是見集斷。以邪見謗泥洹謂以此見得淨。是見滅斷。以此謗道是見道斷如見取依邪見故四種。戒取亦應如是。問曰。若爾者不名九十八使。答曰。諸使隨地斷。不隨界故不限九十八也。問曰。貪慢及除邪見。餘四見皆三根相應。除苦根憂根。瞋恚亦三根相應。除樂根喜根。無明五根相應。邪見疑四根相應除苦根。瞋覆罪慳嫉但憂根相應。是事雲何。答曰。先已破無相應。故後當說五識中無煩惱故。又汝法中貪喜根相應慳則不爾。是無因緣慳是貪分故。如是憍慢不與憂根相應。亦無因緣。故知汝等所說皆自憶想分別。問曰。有人言見苦所斷五見疑及貪恚慢。不相應無明。及集諦所斷邪見見取疑及貪恚慢。不相應無明。是名遍使餘非遍。此事雲何。答曰。一切是遍。所以者何。一切皆共相因相緣故。又於己邪見中生貪。所謂無苦乃至無道。貪著此見而以自高。若聞說苦則生憎恚。又此貪能緣滅諦。瞋亦能憎恚泥洹。亦以泥洹生自高心。道亦如是。當知餘使亦有能遍。又欲界繫煩惱能緣色界。如以貪喜樂以瞋憎惡。以彼法自高亦以之為勝非欲界也。如欲界煩惱能緣色界色界見等煩惱亦能緣欲界果。無色界亦如是。又此煩惱皆能總相別相。所以者何。貪亦能總相染四天下。又長爪經說。一切忍是貪。一切不忍是瞋。一切不忍是貪。一切忍是瞋。亦以此煩惱自高。是煩惱皆能起身口業。所以者何。經中說。生如是見說如是事。謂有神等。又此一切煩惱皆在第六識中。五識中無。所以者何。想行第六識。故一切煩惱皆從想生。若不爾身見等亦應在五識中。所以者何。以眼見色謂我能見。疑慢等亦如是。問曰。經中說六愛眾。雲何言五識中無煩惱耶。答曰。如六意行皆在意識中。但以眼等開導。故名六意行。是事亦爾。又意識中所有分別因緣五識中無。故知五識中無煩惱也。   斷過品第一百三十九   問曰。有人言。諸煩惱九種。下中上。下下下中下上。中下中中中上。上下上中上上。智亦九種。是煩惱先斷上上。後斷下下。以下下智斷上上煩惱。乃至以上上智斷下下煩惱。是事雲何。答曰。以無量心斷諸煩惱。所以者何。經中佛說。譬如巧匠手執斧柯。眼見指處。雖不能分別日日所盡若干分數。但見盡已乃能知其盡。比丘亦爾。修行道時。雖不分別知今日所盡若干諸漏。昨日所盡若干分數。但盡已乃知漏盡。故知以無量智。盡諸煩惱。非八非九問曰。依止何定斷何煩惱。答曰。因七依處能斷煩惱。如經中佛說。因初禪漏盡。乃至因無所有處漏盡。又離此七依亦能盡漏。如須屍摩經中說。離七依處亦得漏盡。故知依欲界定亦得盡漏。問曰。見諦所斷煩惱。不應依無色定斷。以此行者壞色相故。答曰。是事先答。謂無色定能緣於色。問曰。為先從初禪次第離欲至二禪等為一時耶。答曰。應當次第。以離初禪欲生二禪等故。問曰。欲界中亦有次第耶。答曰。諸煩惱唸唸滅。故亦應次第。又如炎摩天抱則成欲。兜率陀天執手成欲。化樂天以口說成欲。他化自在天相視成欲。當知欲界煩惱亦漸次盡。有人言。以福德因緣於彼中生。不以斷煩惱故。以所欲妙故成有差別。又根鈍故抱乃成欲。根轉利故視則成欲。問曰。有人言。思惟所斷煩惱漸次斷。先欲界繫後色無色界繫。見諦所斷則一時斷。是事雲何。答曰。隨諦所斷而實一切煩惱見滅諦斷。是事先說。所謂見諦所斷身見等煩惱。皆見滅諦斷。從煖法來。以無常等行觀五陰相。始斷煩惱見滅乃盡。問曰。觀欲界繫苦能斷欲界結。集亦如是。如欲界乃至非想非非想處亦如是。觀欲界滅能斷三界結。道亦如是。是事雲何。答曰。滅智能斷煩惱。是故汝說不然。問曰。經中說。觀五陰無常等故得須陀洹果。乃至阿羅漢果。汝雲何言但觀滅諦斷煩惱耶。答曰。是觀五陰智生滅合觀。故能斷結使。如經中說比丘觀是色是色集是色滅。又當說見法識法則煩惱斷。可知見滅諦故諸煩惱盡。又五陰是苦於中生諸煩惱。若見五陰滅以為寂滅安隱。如是則苦想具足。故知見諸陰滅則煩惱盡。如說因諸法無體性依一捨心斷。無體性即是滅。若行者見色無體性乃至識無體性。則深得離。又三解脫門皆緣泥洹。以此解脫門能斷煩惱。無餘方便。故知但無為緣道能斷煩惱。是故汝所說斷煩惱法。是事不然。論者言。諸煩惱有如是等無量分別門。以求解脫者應當知。所以者何。以知是縛過故得解脫。如人識怨故能遠離。如知嶮道故能得避。煩惱亦如是。又煩惱縛甚為微細過。於毘摩質多羅阿修羅王縛。乃至有頂眾生常為惱縛。是故應知其過。又眾生乃至有頂猶還退墮。皆以不能見知煩惱過故。又不斷結故生增上慢。自謂已斷。後則疑悔。是故應知諸煩惱過。勿為所誑。又若眾生捨離淨妙泥洹之樂。反貪鄙弊欲樂有樂。皆是諸煩惱過。若斷煩惱則得大利。故應知見諸煩惱過有障解脫法所謂煩惱。若不斷煩惱終無解脫因緣。所以者何。諸煩惱是身因緣。隨煩惱有身隨身有苦。是故求離苦者。應勤精進斷諸煩惱。   明因品第一百四十   問曰。煩惱為身因緣是事應明。所以者何。有諸外道不信此事。或言是身無因無緣。猶如草木自然而生。或言萬物是大自在等諸天所生。或言萬物從世性生。或言微塵和合故生。說如是等。是故應明。答曰。從業有身是事先成。是業從煩惱生。故以煩惱為身因緣。問曰。雲何知因煩惱有業。答曰。隨假名心名為無明。假名心者能集諸業。故知煩惱因緣有業。又阿羅漢諸業不集不成。故知諸業由煩惱成。如經中佛說。若人得明捨離無明。是人能起福業罪業無動業不。不也世尊。又無無漏業。故知但隨假名者能起諸業。無漏心不隨假名故不起業。又學人無行如經說。學人還而不行。滅而不作。作相是行。行名為業。又無漏心非行相故。無無漏業。是故一切諸受身業。皆因煩惱生。又斷煩惱者不復受生。故知有身皆因煩惱。問曰。一切眾生皆以無煩惱。生後時乃起。如人生時無齒其後乃生。答曰不然。有煩惱者隨所有相。謂啼哭等生時現有。故知皆與煩惱共生。又現見眾生多生廁等中。不生槃石等中。當知貪著香味等故。於是中生。故知由煩惱生。問曰。地獄等中不應得生。所以者何。無人貪樂地獄等故。答曰。眾生以癡力故於顛倒心生。將命終時遙見地獄。謂是華池以貪著故則於中生。如經中說。若人迮鬧中死欲得寬處於鳥中生。若渴死者生為水蟲。若凍死者生熱地獄中。熱渴死者。生寒冰地獄中。若貪著婬欲生鳥雀中。若貪飲食則生為死屍中蟲。又因所貪著故造諸惡。諸惡因緣強受果報。又貪著身故諸業能生果報。所以者何。貪著己身愚癡力故。憍慢等諸煩惱生。從此能集成業。以業力故生諸道中。問曰。若以煩惱因緣有身。斷煩惱者五陰不應復得相續。答曰。是身本由煩惱故生。煩惱雖盡以勢力故身猶不斷。如以杖轉輪雖暫廢杖輪猶不止。問曰。若以先業煩惱勢故有身。斷煩惱者以先業煩惱勢故。亦應受身。答曰。要以取相故識能住。是人先業勢盡。今善修無相解脫門。故不受後身。又如熱石上諸種不生。如是以智慧火熱諸識處。則識種不生。後相續斷。又諸行因緣不具足。故不復相續。如經中佛說。識為種子業行為田。貪愛為水無明覆蔽。以此因緣則受後身。阿羅漢是緣不具故無後身。當知煩惱因緣受生。又無煩惱者。有知苦等心。今受生者不見有此等心。故知無煩惱者不能受生。問曰。須陀洹等有苦等心而生時亦不見有。答曰。諸阿羅漢智慧力強。一切煩惱不能勝。故將命終時能障受生。須陀洹等智力不爾。故不應為喻。又汝說如齒後漸漸生。煩惱亦爾。是事不然。所以者何。阿羅漢無漏智慧燒煩惱。故不應復生。如焦種子不能復生。又現見今世從煩惱生身。如從貪慾身色變異。瞋恚亦爾。故知後世五陰亦從煩惱生。問曰。亦見從飲食等因緣有五陰生。而不名飲食為受身因緣。答曰。飲食假心能生色等。煩惱不爾。更無所假而生色等。故知煩惱為身因緣。又現見鳥雀等多欲。毒蛇等多瞋。豬等多癡。當知此諸眾生必當修集此婬欲等諸煩惱。故於是中生。問曰。生處法爾。非先修集煩惱因緣。答曰。若爾則婬欲等無因是事不可。當知從先修集因緣故有。又貪恚等煩惱熾盛。則為殺等諸罪。以此罪故現受鞭杖繫縛等苦。煩惱若薄則得持戒修善等利。因此戒善現得名聞利養等樂。如現世衰利皆因煩惱。故知來世亦當如是。問曰。若因煩惱有身則斷生死往來。所以者何。以煩惱盛故墮惡道中。既受罪身。煩惱更增永無脫因。如是不應得生善處。若受福身。為福轉增則亦不應復生惡處。如是則無生死往來。答曰。是人雖墮惡處或得善心。雖生善處或起噁心。是故生死往來不斷。又隨貪等煩惱減少。隨生好處。隨貪等多。隨生惡處。如豬犬等。隨減煩惱生善處者。如以煩惱薄故能行佈施。持戒等福生六欲天。斷婬欲故得勝禪樂。斷色染故得勝定樂。一切結盡則得無比泥洹樂。故知此身因煩惱有。又現見眾生樂弊國土及諸惡人弊止住處。皆由貪著。故知生死中眾生所住亦由貪著。如蛾貪明色故為燈所焚。是貪著不從智生。所以者何。此蛾不知火是苦觸故投其中。如是眾生墜後身苦。皆以無明因緣貪愛故生。如魚吞鉤獐鹿逐聲。皆以貪著故致死。又如人以貪著故。遠到異方而不能返。當知皆以煩惱故生。又如樹根不拔其樹猶生。如是貪根不拔苦樹常在。如佛說。樹根不拔雖斷猶生。貪使不拔數數受苦。又是身不淨無常苦空無我。自非無明何有智者貪受此苦。猶如盲人可以垢衣誑為寶飾。如是為無明所盲。則能受多過患不淨五陰。又以我心故受身。雖苦而不能捨。若無我心則能遠離。如舍利弗說。清淨持戒得道者死時歡喜。猶破毒器。故知煩惱因緣有身。又有以無智故貪著此身。如以畫篋盛滿不淨。隨未開時則可愛樂。開則臭穢。又如毒蛇滿闇室中。燈未照時即生樂著見則捨離。眾生亦爾。墮有無明則樂世間。若生明時心則厭離。如是貪愛為身根本。所以者何。以貪愛故求。求有二種。欲求有求。求現在諸欲是名欲求。更求後身是名有求。故知貪愛是身之本。又若著五陰則生身見。謂言是我名我語取。因此取故生餘三取。取因緣有。有因緣生。當知煩惱是身根本。又是身皆苦。於此苦身生樂想倒。以此樂倒則生倒愛。以此倒愛能受後身。故知貪愛因緣有身。又此身以食因緣故住。著揣食故不過欲界。如業品中說。貪香味故廁等中生。以著觸故胞胎中生。著溫涼觸故卵生濕生。俱不過欲界。因三種觸生三種受。故說觸因緣受。意思食亦如是。發後身願我當作此。無見知識為貪愛本。能致後身。如是四食皆由貪愛。一切眾生皆以食存。故知愛因緣生。又四生卵生胎生濕生化生。以愛婬欲故卵生。胎生貪香味等故受濕生。隨其所愛故起殷重業。則受化生。故知四生差別皆由貪愛。又四種受身。有能自殺他不能殺。如是等四皆以貪愛差別故有。故知貪愛因緣有身。又四識處隨色識住依色緣色以喜為潤。受想行亦如是。而不說識是識處。以識時無煩惱故。故知煩惱因緣有身。又十二因緣皆由無明。所以者何。隨假名心名為無明。因此無明起福行罪行及不動行。欲安樂眾生是名福行。苦惱眾生是名罪行攝心慈悲等名為不動行。隨此諸業識住後身。依識生名色六入觸受。此四是先世業煩惱果報。復因此愛生愛取有。是業煩惱能生後世生老死等。如是十二有分相續。皆以無明為本。故知煩惱因緣有身。又生死無始。何以知之。經中說。從業因緣有眼等根。因愛有業因無明有愛。無明因邪憶念。邪憶念還因眼緣色從癡故生。故知生死輪轉無始。若說因自在天等。則非無始是事不可。故知煩惱因緣有身。又滅盡煩惱則得解脫。又眾生身種種雜類。若因自在等則不應雜。以煩惱業有多種故。身亦不一。又二十二根因六根生六識。是中有男女根。是諸法相續不斷故名為命。是命以何為根。所謂業也。是業因於煩惱。煩惱依受故以五受為根。如是展轉生死相續。依信等根能斷相續。如是二十二根往來生死。故知皆以煩惱有身。又求解脫者。生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品。此何所用皆為滅諸煩惱。知者見其利故依此諸品。故知煩惱因緣有身。又諸煩惱次第滅盡。斷三結得須陀洹果。貪慾等薄得斯陀含果。欲界結盡得阿那含果。諸禪定中亦如是。次第一切都盡得阿羅漢果。如是隨諸煩惱次第滅故身亦漸滅。若因自在天等則不應漸滅。故知煩惱因緣有身。又貪等煩惱諸善人皆求斷滅。必當見貪等因緣。今世後世得衰惱事。是故求斷。若不爾則不求斷。若人說身因自在等。是人亦求斷貪慾等。故知貪慾等因緣有身。又智者知以智慧而得解脫。可知以無智故縛。故知煩惱因緣有身。又佛處處經中說。貪喜盡故得正解脫。所以者何。眼色等不名為縛。貪喜為縛。破貪喜故心得正解脫。正解脫心能入泥洹。故知煩惱因緣有身。又以空無相無作而得解脫。故知煩惱因緣有身。所以者何。觀諸法空即無相可得。以滅相故不願後身。是故以空名解脫門。相違則縛。以此等故由煩惱有身。是事已明。集諦聚竟。◎   ◎滅諦聚初立假名品第一百四十一   論者言。滅三種心名為滅諦。謂假名心法心空心。問曰。雲何滅此三心。答曰。假名心或以多聞因緣智滅。或以思惟因緣智滅。法心在煖等法中以空智滅。空心入滅盡定滅。若入無餘泥洹斷相續時滅。問曰。何謂假名。答曰。因諸陰所有分別。如因五陰說有人。因色香味觸說有瓶等。問曰。何故以此為假名耶。答曰。經中佛說。如輪軸和合故名為車。諸陰和合故名為人。又如佛語諸比丘。諸法無常苦空無我。從眾緣生無決定性。但有名字但有憶念但有用故。因此五陰生種種名。謂眾生人天等。此經中遮實有法。故言但有名。又佛說二諦真諦俗諦。真諦謂色等法及泥洹。俗諦謂但假名無有自體。如色等因緣成瓶。五陰因緣成人。問曰。若第一諦中無此世諦。何用說耶。答曰。世間眾生受用世諦。何以知之如說畫火人亦信受。諸佛賢聖欲令世間離假名。故以世諦說。如經中佛說。我不與世間諍。世間與我諍。以智者無所諍故。有上古時人欲用物故萬物生時為立名字。所謂瓶等若直是法。則不可得用。故說世諦。又若說二諦則佛法清淨。以第一義故智者不勝。以世諦故愚者不諍。又若說二諦則不墮斷常。不墮邪見及苦邊樂邊。業果報等是皆可成。又世諦者是諸佛教化根本。謂佈施持戒報生善處。若以此法調柔其心。堪受道教。然後為說第一義諦。如是佛法初不頓深。猶如大海漸漸轉深故說世諦。又若能成就得道智慧。乃可為說實法。如佛念言。羅□羅比丘今能成就得道智慧。當為說實法。譬如熟癰壞之則易生則難破。如是以世諦智令心調柔。然後當以第一智壞。又經中說。先知分別諸法。然後當知泥洹。行者先知諸法是假名有是真實有。然後能證滅諦。又諸煩惱先粗後細。次第滅盡。如以髮毛等相滅男女等相。以色等相滅髮毛相。後以空相滅色等相。如以榍出榍故說世諦。又以世諦故得成中道。所以者何。五陰相續生故不斷。唸唸滅故不常。離此斷常名為中道。如經中說。見世間集則滅無見。見世間滅則滅有見。以有世諦則可見集見滅故說世諦。又以世諦故佛法皆實。謂有我無我等門。若世諦故有我無咎。以第一義故說無我亦實。又以世諦故有置答難。若就實法則皆可答。又若見實有眾生。是大癡冥。若言實無亦墮癡冥。所以者何。此有無見則為斷常。令諸行者得出有邊。復墮無邊。若無世諦何由得出。又若人未得真空智慧。說無眾生。是名邪見。以無眾生受生死故故名邪見。若得空智說無眾生。是則無咎。如經中說阿羅漢比丘尼語惡魔言。汝以何為眾生。但空五陰聚實無眾生。又說。是身五陰相續空無所有。如化如幻誑凡夫。目為怨為賊如箭如瘡。苦空無我但是生滅壞敗之相。問曰。俱是無所有心。何故或名邪見。或名第一義耶。答曰。若人未生真空智慧。有我心故聞說無我即生恐懼。如佛言若凡夫人聞空無我更不復作。則大驚怖。故知未得空智。有我心故怖畏泥洹則為邪見。得真空智知本來無則無所畏。又此人未得真空。見無所有則墮惡見謂斷見邪見。若是人先以世諦故知有我。信業果報後觀諸法無常生滅相。漸漸證滅無我心。即滅貪心。若聞說無所有則無過咎故說世諦。又有外道謗佛。瞿曇沙門破真實神。是故佛言。我以世諦說有眾生。我解正見中。說有眾生往來生死。是名正見。但凡夫以邪念故。於實無眾生中說言實有。破此邪念不破眾生。如瓶等物以假名說。是中非色等是瓶。非離色等別有瓶。如是非色等諸陰是眾生。亦不離色等陰別有眾生。如因色等過假名。如是以滅相過色等。以譬喻故令義易解。猶如畫燈亦名為燈。而實無燈用。如是雖說有瓶。非真實有。雖說五陰非第一義。   假名相品第一百四十二   問曰。雲何知瓶等物假名故有非真實耶。答曰。假名中示相。真實中無示相。如言此色是瓶色不得言是色色。亦不得言是受等色。又燈以色具能照觸具能燒。實法不見如是。所以者何。識不以異具識。受亦不以異具受。故知有具是假名有。又因異法成名假名有。如因色等成瓶實法不因異成。所以者何。如受不因異法成。又假名多有所能。如燈能照能燒。實法不見如是。所以者何。如受不能亦受亦識。又車名字在輪軸等中。色等名字不在物中。有如是差別。又輪軸等是成車因緣。是中無車名字。然則車因緣中無車法。而因此成車。故知車是假名。又如以色等名得說色等。以瓶等名不得說瓶等。故知瓶等是假名。又有假名中心動不定。如人見馬或言見馬尾。或言見馬身。或言見皮。或言見毛。或言聞箏聲。或言聞弦聲。或言嗅華。或言嗅華香。或言嘗酪。或言嘗酪味。或言觸人。或言觸人身。或言觸人臂。或言觸人手。或言觸人手指。或言觸指節。意識於眾生等中動。謂身是眾生。心是眾生。色等是瓶離色有瓶。如是等實法中心定不動。不得言我見色亦見聲等。又可知等中不可說亦名為有。是為假名如瓶等故。知瓶等是假名有。所以者何。色等法不名可知等中不可說。又如色等法自相可說。瓶等自相不可說。故知是假名有。或有說假名相。是相在餘處不在假名中。如經中說業是智者不智者相。若身口意能起善業是名智者。身口意起不善業名不智者。身業口業依止四大。意業依心。此三事雲何名智者不智者相。故知假名無有自相。又假名相雖在餘處亦復不一。如說人受苦惱如槊入心惱壞。是色相。又受是受相。亦於人中說。如佛說。智者愚者俱受苦樂。而智者於苦樂中。不生貪恚取多少等。相是想相。亦於人中說。如說我見光明見色作。起是行相。亦於人中說。如說是人起作福行亦起罪行及不動行。識是識相。亦於人中說。如說智者識法如舌嘗味。是故若在餘處說亦說多相。是假名相。色等相不在餘處亦無多相。又若法為一切使使。是假名有。實法不為使使。以諸使使人故。又假名中無知生。先於色等中生知。然後以邪想分別。言我見瓶等。又瓶中知要待色等。所以者何。因色香味觸謂言是瓶。實法中知更無所待。又假名中生疑。如杌耶人耶。色等中不生疑為色為聲。問曰。色等中亦有疑有色耶無色耶。答曰。不然。若見色終不疑是聲。更以餘因緣故。疑有色無色。如聞說色空而復見色則生疑。言為有為無。若見滅諦此疑則斷。問曰。滅諦中亦有疑。為有滅耶無滅耶。答曰。於所執中生疑。非滅諦中。若聞執有滅亦執無滅。於中生疑為有為無。是人爾時不見滅諦。所以者何。見滅諦者無復有疑。故知生疑處是假名有。又於一物中得生多識。是假名有如瓶等。實法中不爾。所以者何。色中不生耳等諸識。又多入所攝是假名有。如瓶等。是故有人說假名有四入所攝。實法不得多入所攝。又若無自體而能有作。是假名有。如說人作而人體業體實不可得。又所有分別是怨親等。皆是假名非實法有。所以者何。若直於色等法中。不生怨親等想。又來去等斷壞等燒爛等所有作事。皆是假名非實法有。所以者何。實法不燒不壞故。又罪福等業皆假名有。所以者何。殺生等罪離殺等福。皆非實有又假名有。相待故成。如此彼輕重長短大小。師徒父子及貴賤等。實法無所待成。所以者何。色不待餘物更成聲等。又不假空破。是假名有。如依樹破林依根莖破樹。依色等破根莖。若以空破是實法。有如色等要以空破。又隨空行處是假名有。隨無我行處是實法有。又有四論。一者一。二者異。三者不可說。四者無。是四種論皆有過咎。故知瓶等是假名有。一者色味香觸即是瓶。異者離色等別有瓶。不可說者。不可說色等是瓶。離色等有瓶。無者謂無此瓶。是四論皆不然。故知瓶是假名。   破一品第一百四十三   問曰。此一等四論有何過耶。答曰。一論過者。謂色等法相各差別。若為一瓶是則不可。又色等一一不名為地。和合雲何有地。所以者何。若一一馬不名為牛。雲何和合為牛。問曰。如一一麻不能成聚和合能成。如是色等一一不能成地。和合能成。答曰不然。所以者何。麻聚是假名有。一等是實法中論。雲何為喻。又色香味觸是四法。地是一法。四不應為一。若四為一一亦應為四。是事不可。故知色等不即是地。又世間皆說地色地香地味地觸。不見有言是色色。要以異法相示。如某人捨等。問曰。此不以異法相示。即以自法自示。如石人手足。所以者何。離手足更無石人。如是雖不離色等是地。亦以自體自示。有何咎耶。答曰。若說地以色等自示。無有此理。汝雖說石人喻。是喻不然。所以者何。若示石人手時。以餘身為石人。又空中亦可有說。如說石人身時。爾時石人更無有餘。而亦得說。如佛說是身中有髮毛血肉等。離此髮等更無有身。是髮等所依止處。雖無別依處而亦可說。故知說石人者亦是妄說。汝若以石人成地。亦無地也。汝經中說。有色香味觸是地。是地即無如身故。知色香味觸。非即是地又諸求那中不得相示不得言色有香。但得言地有色味香觸。故知非一。又色等心地心各異。故知色等非地。又色等名異地名亦異。問曰。心異名異皆和合中有異。答曰。若心與名但和合故有。和合但是名字。然則地但有名字。無一論也。又地可以一切根知。何以知之。人作是念。我見地嗅地嘗地觸地。若色香味觸是地。不應但色中生地想謂我見地。香等亦如是。而實但色中生地想。故知非色等是地。假名字因緣。一分中亦可說假名名字。如人伐樹亦言伐樹。亦言伐林。又諸求那邊陀羅驃異是中所有因緣。以是因緣不成一論。又僧佉人說。五求那是地。是亦不然。所以者何。如先說。聲離色等唸唸滅相續更生。非成四大因。故知非一切四大盡有聲。   破異品第一百四十四   問曰。異論中有何等過。答曰。離色等法更無地也。何以知之。不離色香味觸生地心。但於色等法中生心。所以者何。如色異聲等異不待聲等而生色心。若離色等別有地者。亦應不待色等生地心。而實非不待。是故無別有地。問曰。非不待餘法。要待色相而生色心。答曰。破總相品中當說。離色無別色相。是故不然。又異地等法無根能知。故知無別地等。問曰。地等以二根可取。謂身根眼根何以知之。眼見知是瓶。以身根觸亦知是瓶。是故汝言無根取地。是事不然。答曰。若爾是瓶則四根取。亦以鼻根嗅泥。舌根嘗泥。問曰。鼻根舌根不能取瓶。所以者何。闇中不能分別。若嗅瓶若嗅盆。若嘗瓶若嘗盆。答曰。雖不能分別瓶盆。而於泥中生知。謂嗅泥嘗泥。又若埋瓶出口。若見若觸不能定知是瓶是釜為是破瓦。故知眼根身根亦不應取瓶。又於闇中雖生瓶心。不能分別金瓶銀瓶。故知眼根身根亦不能取瓶。又鼻根舌根能取花果乳酪等法。眼根身根則不能取。如雖見華等不能分別香臭美惡及甘酢等。是故若謂眼根身根知陀羅驃。而鼻根舌根不知無有是事。如鼻根舌根不得異陀羅驃。而亦有分別。眼根身根亦如是。雖無異陀羅驃而亦得分別。又五根中無有取假名知。故知假名非眼身鼻舌諸根所得。第六根中有。知能知假名。所以者何。意識能緣一切法故。又眼若能見色見非色者。亦應能見聲等。若爾則不復須耳等諸根。是事不可。是故不以眼根身根取陀羅驃。問曰。以色了陀羅驃則眼能見。非一切異色法皆可見。答曰。以色了瓶是事不然。所以者何。誰作瓶色但是和合。是故非色了瓶。又若以可見法了餘法。令可見者以瓶等不可見法了色。色亦應是不可見。又瓶應二種。亦可見亦不可見。以為可見不可見法所了故。又若要以色等法了故。眼等根可知者。色相不應是眼根所知。所以者何。汝法因色相故。色可見是色相更無有相。然則色相應不可見。是故不然。又若以色了故可見者。一切諸根盡應知陀羅驃。耳根亦應知虛空。以聲了故。又應以身根知風。以觸了故。而汝法不然。是故無此了法。問曰。餘法不能為了。但色能作了。答曰不然。是中無有因緣但色能為了。而餘法不能。如汝說大多陀羅驃。是中色可見。如是則因色故得色。應當以色相了色。然後可得。不但色能為了。若如是說猶不離先過。又異時生色心。異時生瓶心。是故縱色能了。於瓶何益。又如盲人習瓶量故。雖失眼根觸亦如瓶。是故非但色能為見因。又盲人身根亦能知風。是故非但色了故能生知。又汝經中亦說。觸來觸身非地水火。當知不可見相是風。此亦不然。所以者何。盲人知此風時。亦不知此觸為可見為非可見。又人眼見數量等法。是中無有色了。有聞香亦得知非香法。嘗味亦能知非味法。是故要以色了陀羅驃。然後可知。是事不然。問曰。若色了於見中非因者。若數量等法。在不可見陀羅驃中及風亦應可見。答曰。我法離色更無餘法可見。故知隨法中有色生。則眼能見。眼見色已即生瓶想。若法中無色生。是中雖有眼不生異瓶想。是故若離色等別有瓶者。無此理也。   破不可說品第一百四十五   問曰。不可說論中有何等過。答曰。實法無有於一異中不可說者。所以者何。無有因緣譬喻以此知不可說。色等法實有故。非不可說也。又諸法各有自相。如惱壞是色相更無異相。雲何名不可說。又隨識差別故法有差別。如以眼識知色不知聲等。是故此中無不可說。又色是色入所攝。非聲等攝。若汝欲令有不可說者。色是色是可說。色是非色是不可說。聲等亦如是。又諸法有次第數。若不可說則諸法無數。所以者何。第一第二不相異故。故知實無不可說法。但於假名中為一異故說不可說。   破無品第一百四十六   問曰。無論中有何等過。答曰。若無則無罪福等報縛解等一切諸法。又若執無所有是執亦無。以無說者聽者故。又有無等論皆以信故說。若信見知若信比知。若隨經書若說無所有。則不在此三中。汝意或謂我隨經書。是事不然。經書意亦難解。或時說有或時說無。雲何取信。若信比知要先現見。然後比知。又瓶等法今現見有。以能生心故。隨能生心則有此法故。非無也。又今瓶盆等現有差別。若一切無何有差別。汝意或謂以邪想故有分別者。何故不於空中分別瓶等。又汝若謂以癡故生物心者。若一切無。此癡亦無。何由而起。又汝意謂一切法無。是知何緣得生。諸知不以無緣而生。以知物故名知。是知不應言無。又若都無者。今一切人應隨意所為。而諸善人皆樂佈施持戒忍等善法。遠離不善法。故知非無。又瓶等法今現可知。而汝言現在皆無。以無法故。亦不應信經書。然則何因緣故。說一切無故。一切無是事應明。若不能以因緣明者。他人所執自然應成。他論成故。汝法則壞。若有因緣可成則不名為無。   立無品第一百四十七   說無者言。汝雖以言說破空。然諸法實無。以諸根塵皆不可得故。所以者何。諸法中無有有分可取。是故一切法不可取。不可取故無。汝若謂有分雖不可取諸分可取者。是事不然。諸分中不生心。所以者何。粗瓶等物可取故。又分不作有分。所以者何。因有分故說分。有分無故分亦無。又無陀羅驃求那無分。是故無分。又若見細分則應常生分心不生瓶心。所以者何。若常念分終不應生瓶心。又若先憶分後生瓶心則瓶心應久乃生。而實不久生故不念分。又若見瓶不生分別分心。即生瓶心。又無一切分。所以者何。一切分皆可分析壞裂乃至微塵。以方破塵終歸都無。又一切諸法究竟必生空智。是故第一義中諸分皆無。又若說分者。則破二諦。所以者何。若人說無有分但有諸分。則無去來見斷等諸業。如是則無世諦。汝以第一義為空。第一義中亦無諸分。故知但說諸分則不入二諦。不入二諦故無。又若法可過即為是無。如因分過有分。亦更因餘分過先分。以可過故。無此分論。又色等亦無。所以者何。眼不能見細色。意不能取現在色。是故色不可取。又眼識不能分別是色。意識在過去不在色中。故無有能分別色者。無分別故。色不可取。又初識不能分別色。第二識等亦復如是。故無有能分別色者。問曰。眼識取色已後以意識憶念。是故非無分別。答曰。眼識見色已即滅次生意識。是意識不見色。不見雲何能憶。若不見而能憶者。盲人亦應憶色而實不憶。是故意識不能憶也。問曰。從眼識生意識。是故能憶念。答曰不然。所以者何。一切後心皆因眼識生。皆應能憶。又終不應忘。以從彼生故而實不然。故知意識亦不能憶。如憶虛妄。取色瓶等萬物。亦皆虛誑。無而妄取。是故無一切物。又若說眼見為到色見。為不到能見。若到則不能見。眼無去相。是事先明。若不到而見。應見一切處色。而實不見。故知非不到能見。問曰。色在知境則眼能見。答曰。何名知境。問曰。隨眼能見時名為知境。答曰。若眼不到亦名知境者。一切處色應儘是知境。是故到與不到俱不能見。故知色不可見。又若先有眼色。後眼識生。是眼識則無依無緣。若一時則不名眼色因緣生識。一時無相因故。又眼是四大若眼能見。耳等亦應能見。同四大故。色亦如是。又是眼識應若有處若無處二俱有過。所以者何。若眼識依眼是則有處。若物無處則不得依止。若汝謂識於眼少分處生若遍生若二眼中一時生識則有處。有處則有分。如是則以眾識而成一識。有如是過。亦有多識一時生過。又一一識分不能識有分者。應識而實無有有分。有如是過。若無處則不應依眼。   破聲品第一百四十八   說無者言。一語尚無。所以者何。心唸唸滅聲亦唸唸滅。如說富樓沙。是語不可聞。所以者何。隨聞富識不聞樓。聞樓識不聞沙。無有一識能取三言。是故無識能取一語。故知聲不可聞。又散心聞聲。定心則不能聞。定心所知是實。是故聲不可聞。又是聲若到不到俱不可聞。不可聞故無聲。又有人說。耳是虛空性。以其無物故名虛空。是故無耳無耳故無聲。又聲因緣無。是故無聲。聲因緣者。謂諸大和合。是和合法不可得。所以者何。若諸法體異則無和合。若無異體雲何自合。設在一處亦唸唸滅。是故不得和合。   破香味觸品第一百四十九   香不可取。所以者何。以鼻識不能分別是瞻蔔香是諸餘香。意識不能聞香。是故意識亦不能分別是瞻蔔香。問曰。雖不能分別是瞻蔔香。但能取香。答曰。不然。如人不得瞻蔔樹以愚癡故生瞻蔔樹心。如是不得香體。以愚癡故而生香心。又如先說。香若到不到而取二俱有過。是故無香味亦如是。觸亦無。所以者何。微塵等分中尚不生觸知。如先說是故無觸。◎   ◎破意識品第一百五十   意識亦不能取法。所以者何。意識不能取現在色香味觸。先已說。過去未來則無。是故意識不取色等。問曰。若意識不知色等法應知自體。答曰。法不自知。所以者何。現在不可自知。如刀不能自割。過去未來無法故。亦無餘心。是故意識不能自知。問曰。若人知他心時。則意識能知心法。答曰。如人心不自知。亦作是念言。我有心於他心中亦復如是。又若未來法無亦能生知他心。若如是有何咎。又意能緣法則有多過。如意到緣及意識不到緣。不應憶色等。以此過故意識不知法。   破因果品第一百五十一   說無者言。若有果應因中先有求那而生。先無求那而生。二俱有過。如兩手中先無聲而能有聲。酒因中先無酒亦能生酒。車因中先無車而能成車。故非因中先有求那而生果也。汝若謂因中先無求那而生果者。則如無色風之微塵。應能生色。若爾風則有色。金剛等中亦應有香。又現見。白縷則成白疊。黑縷還成黑疊。若因中先無求那。而生果者。何故白縷但能成白不成黑耶。故非因中先無求那而成果也。理極此二而俱有過。是故無果。又若因中有果則不應更生。有雲何生。若無亦不應生。無雲何生。問曰。現見作瓶雲何無果。答曰。是瓶若先不作。雲何可作。以其無故。若先已作雲何可作。以其有故。問曰。作時名作。答曰。無有作時。所以者何。所有作分已墮作中。所未作分墮未作中。故無作時。又若瓶有作。應若過去未來現在。過去不作已失滅故。未來不作以未有故。現在不作以是有故。有因作者故有作業成。是中作者實不可得。所以者何。頭等身份於作無事故無作者。無作者故作事亦無。又因於果若先若後若一時皆不然。所以者何。若先因後果因已滅盡。以何生果。如無父雲何生子。若後因先果。因自未生雲何生果。如父未生何能生子。若因果一時則無此理。如二角並出。不得言左右相因。理極此三而皆不然。是故無果。又此因果若一若異二俱有過。所以者何。若異則應離縷有疊。若一則縷疊無差。又世間不見有法因果無別。又若有果應自作他作共作無因作。是皆不然。所以者何。無有法能作自體。若有自體何須自作。若無自體何能自作。又不見有法能作自體。故不自作。他作亦不然。所以者何。眼色於生識無事故。不他作。又無作相。故一切諸法無有作者。如種不作是念我應生牙。眼色亦不作是念。我等應共生識。是故諸法無有作想。共作亦不然。有自他過故。無因作亦不然。若無因亦無果名。若四種皆無。雲何有果。若有應說。又此果應若先有心作若先無心作。若先有心作。胎中小兒眼等身份誰有心作。自在天等亦不能作。先已說業亦無心。於作是業。在過去中雲何當有心作。是故業亦無心。若先無心作。雲何苦他者得苦。樂他者得樂。有現作業中亦以心分別。應如是作。不應如是作。若無心作雲何有此差別。是故先有心無心。是皆不然。如是等一切根塵皆不可得。是故無法。   世諦品第一百五十二   答曰。汝雖種種因緣說法皆空。是義不然。所以者何。我先說。若一切無是論亦無。亦不在諸法中。如是等破空汝竟不答。猶故立空是故非無一切諸法。又汝所說無根無緣等。是事非我等所明。所以者何。佛經中自遮此事。謂五事不可思議。世間事.眾生事.業因緣事.坐禪人事.諸佛事。是事非一切智人不能思量決斷。但諸佛有能分別法智。聲聞辟支佛。但有通達泥洹智慧。於分別諸法智中。但得少分。諸佛於一切法一切種本末體性總相別相。皆能通達如人舍宅等物易壞難成。如是空智易得。正分別諸法智慧難生。問曰。如佛坐道場所得諸法相。如佛所說當如是說。答曰。佛雖說一切法。不說一切種。以不為解脫故。如佛說諸法從因緣生。不說一一所從因緣。但說要用能滅苦者。彩畫等諸色。伎樂等諸音。諸香味觸無量差別不可盡說。若說亦無大利。故佛不說如是等事。不得言無。又如人不知分別彩畫等法。便言其無。汝亦如是。所不能成事而便說無是事。於智者則有。不知者為無。如生盲人言無黑白。我不見故不可。以不見故便無。諸色如是。若不能以自緣成。故便言無一切法。又諸佛世尊一切智人我等所信。佛說有五陰。故知色等一切法有。如瓶等以世諦故有。◎   成實論卷第十一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46 成實論   成實論卷第十二   訶梨跋摩造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   ◎滅法心品第一百五十三   問曰。汝先言滅三心名滅諦。已知滅假名心因緣。今何謂法心雲何當滅。答曰。有實五陰心名為法心。善修空智見五陰空。法心則滅。問曰。行者觀五陰空。謂五陰中無常法定法不壞法不變法我我所法。以無此法故言其空。非不見五陰。答曰。行者亦不見五陰。所以者何。行者斷有為緣心。得無為緣心。是故行者不見五陰。但見陰滅。又若見五陰則不名為空。以陰不空故。如是空智則不具足。問曰。行者見色以無我故空。如經中說行者見此色空乃至見此識空。當知。非無色等諸陰。答曰。有如是言但非清淨。如法印經中說。行者見色等無常敗壞虛誑厭離之相。是亦名空。但未是清淨。是人於後見五陰滅。是觀乃淨。故知見諸陰滅。問曰。以有為緣智何故不得清淨。答曰。行者或時起五陰相。故假名心還生。是故有為緣心不得清淨。若證諸陰滅。則五陰不復現前。成假名因緣滅故。假名想則不隨逐。譬如有樹。剪伐焚燒灰炭都盡。樹想乃滅不復隨逐。是事亦爾。又佛語羅陀。汝破裂散壞眾生令不現在。又一經說。汝羅陀破裂散壞色乃至識令不現在。故知若壞眾生是假名空。若破壞色是名法空。又二種觀。空觀無我觀。空觀者不見假名眾生。如人見瓶以無水故空。如是見五陰中無人故空。若不見法是名無我。又經中說。得無我智則正解脫。故知色性滅受想行識性滅。是名無我。無我即是無性。問曰。若以無性名無我者。今五陰實無耶。答曰。五陰實無以世諦故有。所以者何。佛說諸行盡皆如幻如化。以世諦故有非實有也。又經中說第一義空。此義以第一義諦故空。非世諦故空。第一義者所謂色空無所有。乃至識空無所有。是故若人觀色等法空。是名見第一義空。問曰。若五陰以世諦故有。何故說色等法是真諦耶。答曰。為眾生故說。有人於五陰中生真實想。為是故說五陰以第一義故空。問曰。經中不說有業有果報。但作者不可得耶。答曰。此因諸法說作者不可得。是說假名空。如經中說。諸法但假名字。假名字者。所謂無明因緣諸行乃至老死諸苦集滅。以此語故知五陰亦第一義故無。又大空經中說。若人言此老死。某老死若人說身即是神。若說身異神異。此言異而義同。若有此見非我弟子。非梵行者。若遮某老死則破假名。遮此老死則破五陰。又說生緣老死名為中道。當知第一義故說無老死。世諦故說生緣老死。又如過瓶相則第一義故無瓶。如是過色等法。則第一義故無色。又經中說。若法是誑即是虛妄。若法非誑即名為實。諸有為法皆變異。故悉名為誑。誑故虛妄。虛妄故非真實有如偈說。  世間虛妄縛  狀如決定相  實無見似有  深觀則皆無   當知諸陰亦空。又見滅諦故說名得道。故知滅是第一義有非諸陰也。若諸陰實有。行者亦應見而得道。而實不然。故知五陰非第一義有。又以陰滅為實。故知諸陰非實。不可言諸陰是實。無陰亦實。又所有見法皆以癡故。如人眼不可誑。則不見幻。如是若無愚癡則不見諸陰。是故諸陰非第一義有。又經中說。隨有我即是動處。而陰中有我。如阿難說。因法成我。謂因色陰乃至識陰。又如諸上座比丘問差摩伽。汝說何事為我。差摩伽言。我不說色是我。不說離色是我。乃至識亦如是。但於五陰中我慢未斷。此經意以學人或時散亂念故。則起我慢。若攝心念五陰滅。我慢即滅。如花非但根莖枝葉為華。亦不離此為華。如是非色等是我。亦不離色等是我。如是滅我因緣。則我慢不起。故知諸陰亦空。又行者應滅一切相證於無相。若實有相何為不念。非如外道離於色時。知實有色但不憶念。行者要見色等諸陰滅盡。見滅盡故名入無相。故知色等非第一義。又隨有五陰則有我心。當知無五陰故我心則滅。是故諸陰皆空。又水沫經中佛說。若人見水聚沫諦觀察之知非真實。比丘亦爾。若正觀色陰。即知虛誑無牢無堅敗壞之相。觀受如泡。想如野馬。行如芭蕉。識如幻。亦復如是。此中五喻皆示空義。所以者何。眼見水沫消時還無。泡等亦爾。故知諸陰非真實有。又若佛弟子深厭生死。皆以見法本來不生無所有故。若見無常則但能生敗壞苦相。若見無性無餘相故。則能具足行苦。具此三苦名得解脫。當知一切諸法皆空。又空是解脫門。此空非但是眾生空。亦有法空。如說眼生時無所從來。滅時無所至處。則知過去未來眼空。現在眼亦以四大分別故空。如佛說眼。肉形中所有堅依堅名為地等。若得此空則說無所有。又說。一切諸行斷故名斷性。離故名離性。滅故名滅性。故知一切諸行皆滅。若實有諸行則無正斷離滅。滅名為無。當知第一義故諸行皆無。但以世諦故有諸行。   滅盡品第一百五十四   若緣泥洹是名空心。問曰。泥洹無法心何所緣。答曰。是心緣無所有。是事先明為知泥洹故。問曰。此空心於何處滅。答曰。二處滅。一入無心定中滅。二入無餘泥洹斷相續時滅所以者何。因緣滅故此心則滅。無心定中以緣滅故滅。斷相續時以業盡故滅。論者言。行者若能滅此三心。則諸業煩惱永不復起。問曰。何故不起。答曰。是人具足無我故業煩惱滅。如燈煙墨。有所依處則住。無依處則不住也。如是若有我心依處業煩惱則集。無則不集。又無漏正見燒盡諸相。令無有餘。如劫火燒地等無餘。以無相故諸業煩惱則不復集。又有我心者則業煩惱集。阿羅漢通達空智。無我心故則不復集。問曰。是人雖新業不集。以故業故何得不生。答曰。是人以正智慧壞此業。故不能得報。如焦種子不復能生。又若無愛心則諸業不能得報。如地無潤則種不生。又此行者於諸識處悉滅諸相。識無所依故無生處。如種無依則不得生。又業煩惱具故能受身。不具則滅。是人無煩惱故因緣不具。雖有諸業不能受生。又眾生以煩惱故受諸趣身。以受身故諸業於中能與果報。若無煩惱則不受身。不受身故諸業雲何能與果報。如人負債恃勢力。則債主不能得便。行者亦爾。若不在生死。雖有諸業不能與報。又如人被縛餘人則能隨意毀辱。如是眾生為煩惱所縛。隨業多少皆能與報。得解脫者則不能得便。又自業能與果報。是人行空行故。於諸法中無有自相。是故諸業不能與報。如以兒為奴則無有財分。此亦如是。又煩惱力能轉諸業。煩惱勢盡則諸業不轉。如輪雖在動勢盡故則不復轉。又煩惱力能變諸業。如母愛子血變為乳。愛心滅故則不復變。如是煩惱力故業能與報。離則不能。又是人以戒定慧等功德修身。勢力大故諸業不能得便。是故雖有故業不能與報。如是此人故業現在少償。新業不造。如火燒薪薪盡則滅。是人亦爾。以不受故滅。滅三心故於一切諸苦永得解脫。是故智者應滅三心。   道諦聚定論中定因品第一百五十五   論者言。今論道諦。道諦者。謂八直聖道。正見乃至正定。是八聖道略說有二。一名三昧及具。二名為智。今當論三昧。問曰。三昧何等相。答曰。心住一處是三昧相。問曰。是心雲何得住一處。答曰。隨所多習於此處住。若不多習則速捨離。問曰。當雲何習。答曰。隨所樂習。問曰。雲何能樂。答曰。身心粗重名苦。以猗法除身心粗重相則能生樂。問曰。雲何生猗。答曰。以歡喜因緣故身心調適。問曰。雲何生喜。答曰。從念三寶及聞法等心悅故生。問曰。雲何心悅。答曰。從清淨持戒心不悔生。問曰。已說三昧因。今三昧復是誰因。答曰。是如實智因。如實智者。謂空智也。如說行者如是攝心清淨心除蓋心。住心不動心。則能如實知苦聖諦集滅道聖諦。是故欲得如實智者。當勤精進修習三昧。散心者尚不能得世間經書工巧等利。何況能得出世間利。故知一切世間出世間利。皆以定心故得。又一切妙善皆由正智。一切鄙惡皆由邪智。如經中說。無明為首。無慚愧隨從起一切惡。以明為首慚愧隨從起一切善。而三昧是正智慧因。故知一切妙善皆因三昧。是故當勤精進修習。   定相品第一百五十六   問曰。汝說心住一處是三昧相。三昧與心為一為異。答曰。三昧與心不異。有人說。三昧與心異。心得三昧則住一處。雖有此言是義不然。若心得三昧。能於緣中住者。是三昧亦住緣中。亦應更因餘三昧住。如是無窮是事不可。若是三昧自然住者。心亦如是。不應因三昧住。是故若言三昧異心於義無益。又受想等諸心數法。亦於緣中住。此復更因何法故住。是事應說。若受想等各有三昧。即同先過。又經中但說一心是三昧相。不說心得三昧故住。故知不然。又言一心則不明餘法。如先說。隨心樂處於此緣住。當知心邊無別三昧。隨心久住名為三昧。問曰。是三昧為有漏。為無漏。答曰。三昧二種。有漏無漏。世間諸禪定是有漏。入法位時諸三昧名無漏。所以者何。是時名為如實知見。爾時二種亦名三昧。亦名為慧。攝心故名三昧。如實知故名慧。攝心有三種。善不善無記。是中以善攝心為三昧。非不善無記。此三昧亦有二種。一是解脫因。一非解脫因。解脫因者名為定根。有論師言。但無漏定名為定根。是語不然。若有漏無漏能為解脫因者。皆名定根。是三昧隨住緣故分別三種。小大無量。心少時住。若見小緣是為小。餘二亦爾。又隨時故有三種相。制相發相捨相。心退沒時應用發相。心掉動時應用制相。心調適時應用捨相。如金師治金或炙或漬或時捨置。若常炙則消。常漬則生。若常捨置則不調柔。行者心亦如是。若動不制則常散亂。若沒不發則復懈怠。若適不捨則還不適。又如調馬。若疾則制。若遲則策。若調則捨。行者調心亦復如是。又此三昧有三種方便。入定方便。住定方便。起定方便。如法入定是入定方便。在定不動是住定方便。如法起定是起定方便。問曰。雲何得此三種方便。答曰。行者取自心相。如是制如是發如是捨。則能入定住。出亦爾。問曰。但直取定何用方便。答曰。若不生此三種方便。則有過咎。不得隨意。欲入則起。欲起還入。有此等過。又以利為損以損為利。如見少淨色及少光明。謂得大利。若念無常苦空等心不得樂。反謂為損。問曰。行者何故或有得定或不得耶。答曰。得定因緣有四。一今世勤習。二前身有緣。三善取定相。四聞隨定法。又修定四種。一常勤習而不一心行。二一心行而不常修習。三亦常修習。亦一心行。四不常習不一心行。又有四種。有多善少慧。有少善多慧。有多善多慧。有少善少慧。於此中第三行者必能得定。第四必不能得。第一第二若調等則得。   三三昧品第一百五十七   問曰。經中說三三昧。一分修三昧。共分修三昧。聖正三昧。何者是耶。答曰。一分修者。若修定不修慧。或修慧不修定。共分修者。若修定亦修慧。是世間三昧。在煖等法中。聖正三昧者。若入法位能證滅諦。則名聖正。何以知之。如長老比丘說行者以定修心。因慧能遮煩惱。以慧修心。因定能遮煩惱。以定慧修心因性得解脫性。謂斷性離性滅性。又若定慧一時具足。故名聖正。如以定慧得解脫名俱解脫。問曰。有人言。一分修者。若因三昧能見光明。不見諸色。若見諸色不見光明。共分修者。謂能見色亦見光明。聖正者。謂學無學所得三昧。是事雲何。答曰。無有經說。唯見光明而不見色。經中但說我本曾見光明亦見諸色。今失光明亦不見色。又汝應說因緣。何故能見光明而不見色。如是等故汝說非也。問曰。又經中說三三昧空無相無願。是三三昧雲何差別。答曰。若行者不見眾生。亦不見法。是名為空。如是空中無相可取。此空即是無相。空中無所願求。是空即名無願。是故此三一義。問曰。若爾何故說三。答曰。是空之能。謂應修空。修空得利謂不見相不見相故無相。無相故不願。不願故不受身。不受身故脫一切苦。如是等利皆以修空故得。是故說三。問曰。有論師言。若三昧以空無我行。是名為空。若行無常苦因集生緣道如行出。是名無願。若行滅正妙離。是名無相。是事雲何。答曰。汝言行無常苦名無願者。此則不然。所以者何。佛常自說。若無常即是苦。若苦即是無我。知無我則不復願。故知亦以空故不願。若說行因集生緣名無願者。此或可爾。所以者何。經中說。見所有生相皆是滅相。則生厭離。又道中不應有無願行。所以者何。願是愛分。如經說上中下願道中不生貪愛。是故不應有無願行。又經中說。五陰滅故名滅。當知隨無五陰。是名為空。空即是滅。是中無願以愛身故願。故知此三一義不應差別。問曰。又經中說三三昧。空空無願無願無相無相。何者是耶。答曰。以空見五陰空。更以一空能空此空。是名空空。以無願厭患五陰。更以無願厭此無願。是名無願無願。以無相見五陰寂滅。更以無相不取無相。是名無相無相。問曰。有論師言。是三三昧名有漏。是事雲何。答曰。此非有漏。所以者何。是時無漏能使故。又此三昧於空等勝。雲何當是有漏。問曰。若空等三三昧。實是智慧。何故名三昧耶。答曰。諸三昧差別故。又三昧能生如實知見。故名三昧。果中說因故。問曰。有論師言。是空空等三三昧。但無學人得非餘人。是事雲何。答曰。學人亦應得。所以者何。行者應證有漏無漏一切法滅。是故學人亦應當證無漏法滅。   四修定品第一百五十八   有修定為現在樂。有修定為知見。有修定為慧分別。有修定為漏盡。若三昧能得現在樂。謂第二禪等。何以知之。佛說第二禪。謂從三昧生喜樂為名。不為餘法。如入捨衛城為飯食故。問曰。初禪亦有喜樂。何故不說有現樂耶。答曰。初禪雜諸覺觀。能散心故不說現樂。問曰。第二禪亦有喜等能亂心法。何故名樂。答曰。先滅諸覺深攝心。故說喜等為樂。但以行苦故一切名苦。又初禪中苦粗。二禪等中苦細。苦細故得名為樂。問曰。第二禪等亦有後世樂行。何故但說為現在樂。答曰。如為阿闍世王說現在沙門果。又以近故說。又為破五欲樂故說現在樂。若人貪著五欲樂故。不得諸禪。為是故說。汝等若能離五欲樂。當得勝現在樂。又諸佛不讚受後身故不說後樂。又世間人。言在家人樂。非出家人。是故佛說。此是出家人現在樂也。又是四修定皆為現樂。以初受名故獨說現樂。問曰。若是四修定能成種種利。何故但說此四利耶。答曰。利有二種。世間利。出世間利。第二修定為世間利。所謂知見。知名八除入十一切入等利。見名五神通等利。所以者何。是利眼見故名為見。是事因取光明故成。故為知見。說光明相二。是出世間利。以慧分別五陰。名慧分別。故經中說。慧分別者。行者若生諸受諸覺諸想。皆能別知。別知受者謂觸因緣受。無有受者。別知覺者此計我覺。雲何令無。謂分別男女等假名想。破此想故則無諸覺。如經說。諸覺何因。所謂為想。故知但破想故則無諸覺。諸覺無故。諸受亦無。故知破假名故名慧分別。以慧分別故得漏盡。如經中說。行者觀五陰生滅相。故能證陰滅。故知一切世間出世間利皆攝在四中。問曰。有論師言。第四禪中能得阿羅漢果無礙道。名為漏盡。是事雲何。答曰。是中無有差別因緣。但第四禪中無礙道名為漏盡非餘。是故不然。又修定為三種利。一為現樂。二為知見。三為斷結。或說為二。如說。為畢竟盡故。善清淨故。生死盡故。分利種種性故。是有眼者說道。是中前三說斷。後一說知。佛於此中不說現樂。◎   ◎四無量定品第一百五十九   慈悲喜捨。慈名與瞋相違善心。如善知識為善知識常求利安。行者亦爾。為一切眾生常求安樂。是故此人與一切眾生為善知識。問曰。何謂善知識相。答曰。常相為求今世後世利益安樂。終不相違求無益事。行者亦爾。但為眾生求安樂事。不求非安樂事。悲名與惱相違慈心。所以者何。亦為眾生求安樂故。問曰。瞋惱有何差別。答曰。心中生瞋念。欲撾打害此眾生。從瞋起身口業。則名為惱。又瞋為惱因。懷瞋心者必能行惱。喜名嫉妒相違慈心。妒名見他好事心不忍則生嫉恚。行者見一切眾生得增益事生大歡喜。如自得利。問曰。此三皆是慈耶。答曰。即是慈心差別三種。所以者何。不瞋名慈有人雖能不瞋而見苦眾生不能生悲。若能於一切眾生中。深行慈心。如人見子遭急苦惱。爾時慈心轉名為悲。或有人於他苦中能生悲心。而不能於他增益事中生歡喜心。何以知之。有人見怨賊苦尚或生悲。見子得勝己事而不能喜。行者見一切眾生得增益事。生歡喜心。如己無異。是名為喜。故知慈心差別為悲喜。問曰。何所捨故名捨。答曰。隨見怨親則慈心不等。於親則重於中不如。於怨轉薄。悲喜亦爾。是故行者欲令心等。於親捨親於怨捨怨。然後於一切眾生慈心平等。悲喜亦爾。故經中說。為斷憎愛修習捨心。問曰。若爾則無別捨心。但以心平等故名為捨。答曰。我先說慈心差別為悲喜等。又慈心以下中上法故有三種。能令此三平等。故名為捨。如說以上慈心修習二禪。問曰。以何方便得此慈心。答曰。後當說瞋恚過患。知此過患已。常修慈心。又見慈心利益功德。如經中說。行慈心者臥安覺安。不見惡夢。天護人愛不毒不兵。水火不喪。如是一切從瞋生業無如之何。聞此利益故能修習。又行者生念。我起瞋恚自受果報。非餘人受故。應不瞋而修慈心。又行者思量。我以少惡加人則自受多惡。百陪不啻。故應離惡。又經中說五種除瞋因緣。常當憶念。又瞋恚非是行者所宜。又當念前人利益善事。除捨惡事則瞋恚息。又當觀前人本末因緣。此人先世或為我母。懷妊生育為我勤苦。或為我父兄弟妻子。雲何當瞋。又念。來世或當為我父母兄弟。或作羅漢緣覺諸佛。雲何可瞋。又見惡人以行惡故兩世受苦。是故不瞋。又深觀前人體性善惡。若惡人加惡何故生瞋。如火燒人不應瞋也。又見前人為煩惱所逼不得自在。猶如鬼著何為生瞋。又隨以何因緣修習忍辱。應念此法則瞋恚息慈心增長。忍功德者。謂行者生念。我若瞋他即為凡鄙。與彼無異。是故應忍。如佛說偈。譬如調象能堪刀箭。我亦如是。能忍諸惡。又偈說惡口罵詈。毀辱瞋恚。小人不堪。如石雨鳥。惡口罵詈。毀辱瞋恚。大人堪受。如花雨象。是故應忍。又以此惡事迴為功德。以從諸惡成功德故。又行者知此眾生愚癡無識。猶如嬰兒不應瞋也。以此方便能修慈心。問曰。雲何修悲。答曰。行者見諸眾生樂少苦多故生悲心。我當雲何於苦眾生更加諸苦。又見眾生深貪著樂。則生念言。我今雲何斷他所願。故生悲心。又見苦眾生。以現苦故苦。見樂眾生以無常故苦。是故一切眾生皆有苦分。或早或晚無得脫者。以是因緣故生悲心。問曰。雲何修喜。答曰。行者見嫉他利者是凡鄙相。是故修喜。作如是念。我應與眾生樂。他今自得則是助我。故應生喜。又見此嫉妒空無所益。不能損他。但反自害。又如經說嫉妒之過。欲離此過故生歡喜。問曰。雲何行捨。答曰。見不等心過欲令心等。是故行捨。又行者見貪恚心過。故修行捨。問曰。是無量心在何地中。答曰。皆在三界。問曰。有論師言。從三禪以上無喜根。是事雲何。答曰。我不說喜心是喜根性。但為利他心喜不濁故名為喜。是四無量皆是慧性。問曰。雲何於無色界有四無量心。以色相故分別眾生。彼中壞裂色相。雲何當有。答曰。無色眾生亦可分別。如經中說。當作有色及無色等。又經中說。修慈極遠得遍淨報。修悲極遠得空處報。修喜極遠得識處報。修捨極遠得無所有處報。故知無色中亦有無量。問曰。一一地中有一無量心非想非非想處無耶。答曰。一切處有一切。但修上慈故生遍淨處。以諸業生相似果報故。謂求樂眾生者還得樂報。悲亦如是。由有身故多集諸苦。虛空中無色。故識處心於緣中深樂住。故捨極無所有處者。行者為想所疲惓故入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亦無量。但以細微不了故不說。又一切處有一切隨多故說。遍淨中慈最上故如是等。又諸禪定中四無量心受果報勝。以眾生緣故。問曰。有論師言。是四無量但緣欲界眾生。是事雲何。答曰。何故不緣餘眾生耶。應說因緣。佛於無量經中說。行者慈心普覆四方上下一切眾生。色無色界眾生亦有無常敗壞墮諸惡趣。何故不緣。問曰。有論師言。但生欲界行者能現入無量。是事雲何。答曰。一切處生皆能現入。問曰。若彼中生亦能現入。則福不應盡。常生彼中。答曰。如彼中亦現入禪等。諸餘善法而亦有退沒。慈等亦爾。問曰。若有此理何不速退。答曰。有如是業。雖有退因緣而不速退。如欲天等。雖有善業亦生惡道。是事亦爾。問曰。行慈三昧者。何故兵刃水火不能害耶。答曰。是善福深厚諸惡不加。亦為諸天所守護故。問曰。經說與慈俱修覺意。有漏無漏雲何俱修。答曰。是慈與覺意相順。如經中說。若人一心聽法則能斷五蓋。修七覺意不可聽法。亦修覺意。又經中說。汝等比丘修習慈心。我保汝得阿那含果。慈心雖不斷結。先以慈心集諸福德智慧利。故得聖道慧。能斷諸結故。說修慈得阿那含。與慈修覺亦復如是。問曰。阿羅漢斷眾生想。雲何行無量心。答曰。阿羅漢雖入慈心。不能集成慈業。以不受生故。問曰。諸佛世尊大悲雲何。答曰。諸佛世尊有如是不思議智。雖知諸法畢竟空。而能行大悲深。於凡夫但不得定眾生相。問曰。悲與大悲有何差別。答曰。悲名但心憐愍。能成辦事故名大悲。所以者何。菩薩見眾生苦。為盡此苦勤修精進。又於無量劫修習所成。故名大悲。又以智眼見眾生苦。決定發心要當除滅。故名大悲。又多所利益故名大悲。亦無障礙故名大悲。所以者何。悲心或念他惡故生障礙。大悲於種種深惡通達無礙。又悲心或有厚薄不等。一切平等故名大悲。又自捨己利但求利他。故名大悲。悲不如是。是名差別。如是慈等於佛皆名為大。但以悲能救苦。是故獨說。   五聖枝三昧品第一百六十   經中說五聖枝三昧。謂喜樂清淨心明相觀相。喜是初禪二禪喜相同故名為一枝。第三禪以離喜樂別為一枝。第四禪中清淨心名第三枝。依此三枝能生明相觀相。是明相與觀相為因。能壞裂五陰。觀五陰空故名觀相。能至泥洹故名為聖。問曰。經中說聖五智三昧。何者是耶。答曰。佛自說。行者作是念。我此三昧聖清淨。是名初智。此三昧非凡夫所近。是智者所讚是第二智。此三昧寂滅妙離故得。是第三智。此三昧現在樂後得樂報。是第四智。此三昧我一心入一心出。是第五智。佛示定中亦有智慧。非但繫心。行者修習定時若生煩惱。於中生智除此煩惱。欲令三昧為聖清淨。是名初智。聖清淨者。謂非凡夫所近。是智者所讚。非凡夫者。謂諸聖人以得智故不名凡夫。此智能破假名。是第二智。薄諸煩惱貪等煩惱滅。故名寂滅。寂滅故妙。離諸煩惱故得名為離。得此皆是離欲道。是第三智。隨證煩惱斷。得安隱寂滅。離熱樂故名現樂後樂。現樂名離煩惱樂。後樂謂泥洹樂。是第四智。行者常行無相心。故常一心出入。是第五智。是故若未生此第五智者。應生若生即得三昧果。   六三昧品第一百六十一   問曰。經中說六三昧。有一相修為一相。有一相修為種種相。有一相修為一相種種相。種種相修亦如是。何者是耶。答曰。一相者應是禪定。禪定於一緣中一心行。故種種相應是知見。知諸法種種性故。於五陰等諸法中方便故。問曰。雲何一相修為一相。答曰。若人因定還能生定者是。一相修為種種相者。若人因定能生知見者是。一相修為一相種種相者。若人因定能生禪定及五陰方便者是。種種相修亦如是。問曰。有論師言。一相修為一相者。若人因第四禪證阿羅漢果是也。一相修為種種相者。若人因第四禪證五神通者是。一相修為一相種種相者。若人因第四禪。證阿羅漢果及五神通者是。種種相修為種種相者。若人因五枝三昧。證阿羅漢果及五神通者是。餘二亦爾。是義雲何。答曰。應說因緣。何故第四禪及阿羅漢果是一相五枝三昧及五神通名種種相。又五枝不可為依。五枝三昧是四禪明相觀相。雲何依此得阿羅漢果。所以者何。要依一禪得阿羅漢果。又亦不應依明相得阿羅漢果。是故非也。問曰。有人說。六種入定。順入逆入逆順入順超逆超逆順超。是事雲何。答曰。有論師言。行者欲趣滅盡定。故次第入出諸禪。是故不應若逆若順若逆順及超越等。五種入出得何利耶。行者欲至滅盡定。必應次第入。亦應次第起。又若得上地何故更入下地。下地刺棘。如人不復樂小兒戲又如人以巧不復樂拙。是事亦應如是。又若說超越是事不然。經中但說次第入諸禪定。行者若能超至第三。何故不能超至四五。若言力勢齊此。如人登梯。可超一桄。不能超二。此喻亦不必定。又大力人能至四桄。亦有能越百步。是故不然。經中雖說佛入泥洹時逆順超越入諸禪定。此經與正義相違不可信受。雖有此言是義不然。所以者何。若說行者趣滅盡定。但應順入不須五種。行者若欲直趣滅定。是則不須。若欲自試心於禪定中。能自在不退。故逆順出入超越。如人乘馬。若對敵陣則不須盤。若欲調習於閑時。則可。若言下地刺棘不應入者。不以下地勝後便入。以是行者所行道故。若言如人不樂小兒戲者。或以因緣為小兒戲。如老伎人終日舞戲非情所樂為教習故。如是聖人逆順出入超越諸禪。欲示天人及諸神仙諸禪定中自在力故。又佛入泥洹時。欲以深妙禪定熏修舍利故。自在入出逆順超越。又人見佛入無餘泥洹。則厭惡一切諸有為法。是故佛現珍愛此法。汝言此經違正義者。是事不然。汝言何故不能超至四者。菩薩藏中說超越相。從初禪起入滅盡定。從滅盡定起乃至入散心中。以心力大故能如是。   七三昧品第一百六十二   論者言。有七依依初禪得漏盡。乃至依無所有處得漏盡。依名因。此七處得聖智慧。如說攝心能生實智。有人但得禪定謂之為足。是故佛言此非足也。應依此定更求勝法。謂盡諸漏故說為依。問曰。雲何依此禪定得盡諸漏。答曰。佛說行者隨以何相何緣入初禪。是行者不復憶念是相是緣。但觀初禪中所有諸色若受想行識。如病如癰如箭。痛惱無常苦空無我。如是觀時心生厭離解脫諸漏。乃至無所有處亦如是。但三空處無色可觀。行者見欲界憒亂初禪寂滅然後乃得。是故佛言。勿念初禪寂滅樂相。但觀初禪五陰八種過患。餘依亦爾。問曰。欲界何故不說依耶。答曰。須屍摩經中說。除七依更有得聖道處。故知欲界亦有。問曰。有人言。依初禪邊未到地得阿羅漢果。是事雲何。答曰。不然。若未到地有衣。是則有過。若能得未到地。何故不入初禪。是故不然。問曰。非想非非想處何故不說依耶。答曰。彼中不了定多慧少。故不說有依。七想定即七依也。問曰。佛何故說七依。名七想定。答曰。外道無真智故但依止想。一切依止皆為想所污不為解脫。故名想定。聖人能破壞想。但依此定直取漏盡。故名為依。如說行者觀此諸法如病如癰等。非想非非想處亦以想不了。故不說想定。   八解脫品第一百六十三   論者言。經中說八解脫。初內色想觀外色。行者以此解脫破壞諸色。何以知之。第二解脫中。說內無色想觀外色。以破內色故言內無色想。故知行者於初解脫中漸壞身色。至第二解脫中。內色已壞但有外色。第三解脫中外色亦壞。故不見內外色。是名色空。如波羅延經中說。壞裂色相斷滅諸欲。內外無見。我問是事。四解脫中說心識空。如六種經中說。若比丘於五種中深生厭離。餘但有識。當知是中四解脫壞裂諸識。第八解脫一切滅盡。所以者何。若滅色滅心。則有為都滅。是名阿羅漢果。以如是次第乃得滅盡。是名八解脫。有人言。初二解脫是不淨。第三解脫名淨。此事不然。所以者何。是名解脫。無有以不淨觀而得解脫。淨觀亦無解脫。但以空觀能得解脫。又外道能得淨不淨觀。而不名得解脫。問曰。外道亦能壞裂色相。此事雲何。答曰。外道以信解觀破壞色相。非空觀也。所以者何。如用信解觀。見身已死棄之塚間蟲狩食等。問曰。外道離色得無色定。應有無色解脫。答曰。外道雖有無色定。以貪著故不名解脫。聖人因無色定。能觀四陰病等八事。故名解脫。問曰。汝說滅定是阿羅漢果。此事不然。所以者何。學人亦名得八解脫。汝說滅定名為漏盡。然則學人應得漏盡。答曰。經中總相說滅。不分別言是心滅是煩惱滅。如經中說。二種滅。一滅。二次第滅。二種泥洹。一現在泥洹。二究竟泥洹。亦說二種安隱。一安隱。二第一安隱。得安隱者亦二種。一得安隱。二得第一安隱。是故學人所得非真實滅。又經中說。若比丘能入滅定。一切事訖。若滅定非羅漢果。則不應說一切事訖。問曰。學人實不得八解脫耶。答曰。經中說學人得九次第定。不說得滅盡。行者若得滅盡。而不能入諸禪定。名慧解脫。若能入諸禪定。而不得滅盡。是名身證。若二俱得名俱解脫。所以者何。諸漏是一分障。禪定法是一分得。解脫二分名俱解脫。問曰。諸次第中滅。諸解脫中滅。有異耶。答曰。名同而義異。次第中滅名心心數滅。解脫中滅名諸煩惱滅。如經中說。諸行次第滅。謂入初禪語言滅。入二禪覺觀滅。入三禪喜滅。入四禪樂滅。入空處色相滅。入識處空相滅。入無所有處識相滅。入非想非非想處無所有想滅。入滅盡定諸想受滅。於此諸滅更有勝滅。所謂行者於貪恚癡心。厭得解脫。問曰。雲何知次第中心心數滅。解脫中諸煩惱滅。答曰。滅名雖同義應有異。次第中說想受滅。解脫中說無明觸受滅。所以者何。從假名生受。破假名則滅。次第中不爾。諸經中如是差別。若直說行者得滅盡則一切事訖。當知為證泥洹時諸煩惱滅。不說心心數滅。問曰。若八解脫是滅煩惱法。則一切阿羅漢悉皆應得。答曰。皆得。但不能入。若得諸禪定則能得入。問曰。行者若無禪定。雲何能得身心空。及盡諸煩惱。答曰。是人有定而不能證。更有如電三昧。因是三昧得盡煩惱。如經中說。我見比丘欲取衣時有煩惱。取衣已即無煩惱。如是等所以者何。心如電三昧如金剛。真智能破煩惱。又此義佛第三力中說。所謂諸禪解脫三昧入垢淨差別如實知。於中禪名四禪。有人言。四禪四無色定皆名為禪。解脫名八解脫。三昧名一念中如電三昧。入名禪解脫三昧中得自在力。如舍利弗說。我於七覺中能自在出入。故知慧解脫阿羅漢有諸禪定。但不能入。深修習故能自在入。問曰。阿羅漢何故有不深修習諸禪定者。答曰。是人得道所作已辦樂行捨心。故不善習。若無捨心則入定無難。如經中說。行者善修四如意足。能吹雪山令為塵末。何況死無明耶。故知八解脫中說漏盡滅。非入定滅。又經中說。有明性有空性。有無邊虛空性。有無邊識性。有無所有性。有非想非非想性。有滅性因闇故有明性。因不空故有空性。因色故有無邊虛空性。因無邊虛空性故。有無邊識性。因無邊識故有無所有性。因無所有故有非想非非想性。因五陰故有滅性。若不能破壞五陰假名相。是名為闇。若能破壞五陰假名。則名明性。如佛教一比丘。汝於空諸行中。當觀諸行空自調伏心。如人持燈入空室中所見皆空。行者取色證此色滅。是名空性。外道因無邊虛空處得離色。乃至因非想非非想處。離無所有處。因諸陰有滅性者。行者所有思量。所有作起皆滅為妙。是名因諸陰有滅性。問曰。是諸性依何定得。答曰。經中說。明性乃至非想非非想性。皆以自行入定故得。謂行緣有為道故得。所以者何。緣色初智是名明性。第二性亦取色。取已分別令空。如是乃至非想非非想性滅性入滅性一切有為法空故得。是中滅盡諸有為故。故知此中說滅名為漏盡泥洹。問曰。此諸解脫在何地中。答曰。行者欲破壞色。或依欲界繫定。或依色界定。能得色空。一切地中能得心空。問曰。此解脫幾有漏幾無漏。答曰。是空性故一切無漏。   八勝品第一百六十四   初勝處。內色想見外色少若好若醜。於是諸色勝知勝見。故名勝處。第二內色想見外色多。第三內無色想見外色少。第四內無色想見外色多。第五內無色想見外青色青形青光。如憂摩伽花。如真青染波羅□衣。第六見黃。第七見赤。第八見白。行者見如是等無量諸色。所以者何。非但有此青等四色。以略說故有八勝處。行者若能以空壞裂諸色。爾時名為勝處。問曰。誰能得此。答曰。是佛弟子非餘人也。問曰。是八勝處在何地中。答曰。在欲色界。問曰。為有漏為無漏。答曰。先是有漏。以空壞色則名無漏。問曰。何故此法獨名勝處。答曰。此是行者所貪著處。是故佛為弟子說名勝處。示勝此緣故。   初禪品第一百六十五   九次第定。四禪四無色定。及滅盡定。初禪者。如經中說。行者離諸欲諸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入初禪。問曰。應但說初禪相。何故乃說離諸欲耶。答曰。有人謗言。世間無有能離欲者。以世人皆處五欲中故。無人眼不見色。耳不聞聲。鼻不嗅香。舌不知味。身不覺觸。故說離欲。欲名欲心。非是色等。如說色等諸物不名為欲。何以知之。有精進者色等猶在。而能斷欲。又經中說。色等是分不名為欲。是中貪心則名為欲。若生貪心則求諸欲。求欲因緣故。有貪恚鞭杖殺害惡法隨逐。如火因經中說。因愛生求等。故知離貪慾故名為離欲。有人言。離色等五欲名為離欲。離惡不善法名離五蓋。初禪近散亂心。故名有覺。又此行者定力未成。散亂心發故名有覺。如經中說。我行有覺有觀行。當知佛說散心為覺。是覺漸微攝心轉深。則名為觀。隨定成就。心不多散。是時名觀。是觀隨逐行者至禪中間。若離覺觀得喜名離生喜。是喜初得能利益身。故名為樂。是離覺觀喜住一緣中。是名為禪。是禪為覺觀所亂。故得異身果報。以下中上差別故。有梵眾天梵輔天大梵天。問曰。若離覺觀喜名初禪者。則不復以五枝為初禪。若離覺觀與第二禪有何差別。又經中說。初禪有覺有觀。猗樂異喜亦異。若喜即是樂。則七覺意中不應。別說猗覺意也。答曰。汝言初禪無五枝。是事不然。不說五枝是初禪性。初禪近地有此覺觀。故名為枝。問曰。若近地有法數為枝者。初禪亦近五欲。則應說為枝。答曰。五欲不名為近。此行者心已離故。又初禪次第不起欲心。又五欲不住為初禪枝。枝名為因。因即是分。如聖道分集會具等。覺觀亦爾。是初禪因。若行者定心於緣中退。還取定相。攝心於緣憶念本相。是名覺觀。故知覺觀是初禪因。第二禪中定心已成。是故不以覺觀為因。亦二禪次第不生覺觀。若汝說初禪與覺觀俱。是亦不然。從初禪起次生覺觀。以雜覺觀故名為俱。如與弟子俱行。雖小相遠亦名為俱。又此地中有生因緣。故名有覺觀。如鬼病人。雖不發時亦名為病。是人為鬼所污。有緣還發故名為病。又樂受即是喜。但差別說。亦從猗別說為樂。如經中說得身猗則受樂。問曰。若爾初禪何故說五枝耶。答曰。隨時說五。如七覺意得時節故名十四覺意。是中說有身猗心猗。而實無身猗。但心樂故身亦受樂。喜亦如是。初來在身名為喜。樂喜初得相故名為樂。後但名喜以時異故。又無別猗法。但喜生時身心無粗重法。柔軟調適故名曰猗。如病四大滅。無病四大生。是人名樂。猗亦如是。又於除滅中亦說名猗。如經中說。諸行次第滅。如入初禪語言滅。乃至入滅盡定諸想受滅。是故無別猗法。若說初禪與覺觀相應。是亦不然。所以者何。經中說。行者若入初禪則語言滅。覺觀是語言因。雲何有語言因而語言滅。若謂覺觀猶在但語言滅者。若人在欲界心不語言時。亦名為滅。問曰。若初禪中無覺觀者。應名為聖默然。而佛但說二禪為聖默然。不說初禪。故知初禪應有覺觀。答曰。以近覺觀故不說默然。非覺觀相應故不說也。又經中說。初禪有音聲刺。故不說默然。問曰。初禪何故以音聲為刺。答曰。初禪住定心弱如花上水。第二禪等住定心強如漆漆木。又觸等亦名為初禪刺。以觸能令起初禪故。二禪等不爾。所以者何。以初禪中諸識不滅故。第二禪等五識滅故。◎   成實論卷第十二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46 成實論   成實論卷第十三   訶梨跋摩造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   ◎二禪品第一百六十六   滅諸覺觀。內淨一心無覺無觀定生喜樂。入第二禪。問曰。若第二禪說滅覺觀。當知初禪必有覺觀。如二禪中有喜故。三禪說滅喜。答曰。如初禪中無苦根亦說苦根。第二禪滅此亦如是。問曰。初禪中雖無苦根而有諸識。諸識是苦根所依。故說初禪苦根不滅。答曰。初禪中雖有諸識非苦根所依。問曰。五識性是苦根所依。以性同故說初禪有苦。答曰。若爾憂根從意識性生。故應一切處有。問曰。今何故說二禪中苦根滅。答曰。初禪近不定心。不定心者能生欲界繫諸識。於中生苦根。是故不說初禪苦滅。問曰。若爾初禪亦近憂根。是憂根亦應說若第二第三禪滅。答曰。依欲憂根從依欲喜生。得淨喜則不淨喜滅。是故初禪中無憂根。依不定生苦根。初禪近散心故不名為滅。又如三禪無苦。亦說斷苦樂故入第四禪。是事亦爾。又行者於初禪中定未具足。常為覺觀所亂。故說二禪滅諸覺觀。內淨者二禪攝心深。故散亂常不得入內無亂心故名內淨。是二禪體一心。無覺無觀者。一心名。心行一道亦名為禪。即是內淨。得此深定故覺觀不生。不如初禪心數在覺觀。故說無覺無觀。定生喜樂者。初禪以離故得喜。此中定成就故得喜。故曰定生。問曰。初禪中喜二禪中喜有何差別。答曰。初禪以滅憂故喜。二禪滅苦故喜。又初禪中喜違不淨喜故得。二禪中喜違淨喜故得。雖俱以愛因緣故喜。而初禪喜弱。問曰。如是義為有漏為無漏。答曰。皆是有漏。有我心則有喜。若無漏心則無我。無我故無喜。問曰。無漏無喜是事不然。佛七覺中說喜覺分。覺分但是無漏。故知有無漏喜。又經中說。心喜者得身猗。身猗則受樂。若無無漏喜亦應無無漏猗樂。又佛見眾僧深行善法。則生歡喜。故知有無漏喜。答曰。汝以七覺證無漏喜。是事不然。覺分二種。有漏無漏。如經中說。行者聽法時能斷五蓋。修七覺分。又覺名無學智。若為覺行不淨等法。皆名覺分。汝說亦不應有無漏猗者。先生喜已後得無漏。謂如實知見。又非一切猗皆因喜生。如三禪已上無喜亦有猗。又我等不說離智別有受法。此無漏智初來在心說名為樂。是故有無漏樂。但不因喜生。又經中說。除身心粗重名猗。得無漏時身心調適。是故有無漏猗。又佛常行捨心。是故言佛有喜。此事應明。又若人無我我所則無喜。若羅漢有喜。亦應有憂。而實無憂故知無喜。問曰。如初二禪有喜無憂。羅漢亦爾。有喜無憂有何咎耶。答曰。諸禪定中有憂如根義中說。憂喜乃至有頂。苦樂隨身乃至四禪。又趣三禪中說離喜行捨。故知無無漏喜若有雲何言離。又無漏心不應有喜。喜皆依假名想分別。有問曰。若爾則初二禪中無無漏受。經中說。初禪二禪但有喜未有心樂。今喜亦無復何所有。答曰。此喜離喜等不說無漏禪。更有經說無漏禪。所謂行者。何相何緣。入初禪不念是相是緣。但觀初禪中所有色受想行識。如病如癰乃至無我。問曰。如病如癰如箭痛惱。此四是世間行非無漏。是故汝以此經為證。不能成無漏也。答曰。此四行皆是苦之異名。故名無漏。問曰。學人亦無無漏喜耶。答曰。若在道心爾時無喜。在俗則有。無學常無。問曰。經中說。以喜樂心能得四諦。雲何言無無漏喜。答曰。無我心即名為樂。行者得無我心。破壞顛倒知真實故。心則快樂無別有喜。又此經明不以喜能得實智。故如是說。◎   ◎三禪品第一百六十七   離喜行捨憶念安慧受身樂。是樂聖人亦說。亦捨憶念行樂入第三禪。問曰。何故離喜。答曰。行者見喜能漂故離。又此喜從想分別生。喜動轉相。從初已來苦常隨逐。以此故離。又行者得寂滅三禪故捨二禪。又從喜生樂淺。離喜生樂深。如人於妻子等不能常喜。以喜從想分別生故。樂不從想分別生故。能常有。行者亦爾。喜初來則以為樂。後則厭離。問曰。若人為熱所惱則以冷為樂。行者為何苦所惱。故以三禪為樂。答曰。二禪中喜是發動相如刺棘。行者為此喜所惱。故於無喜定中而生樂心。問曰。隨有熱苦則以冷為樂。若得離熱冷則非樂。行者若以離喜。何故於三禪中猶生樂心。答曰。生樂二種。或由苦在。如有熱苦則以冷為樂。或由離苦如離怨憎。如佛離拘捨彌比丘言我安樂。是事亦爾。得離動相故於二禪生樂。如離五欲故以初禪為樂。行捨者。以離喜故心得寂滅。行者先深著喜心多散亂。今得離故其心寂滅。故說行捨。憶念安慧者。於喜過中此二常備。不令喜來破壞。又憶念者。憶念喜安慧見喜中過。受身樂者。離喜行捨捨即是樂。以無動求故。是樂不從想分別生。故名身受樂。聖人亦說。亦捨者說名隨世人。故說名為樂。如說非想非非想處心。不貪著故捨。憶念行樂者。是人知捨。謂見喜過而生厭離。故得妙捨。又憶念亦妙。謂能念喜過。此中亦應說安慧。與念同行故不說。樂者是第一樂。是故聖人亦說亦捨。問曰。三禪中有受樂。何故說捨樂。答曰。我此論中不說離受別有捨樂。受樂即是捨樂。問曰。若爾第四禪中應說受樂。以有捨故。答曰。我說四禪亦有受樂。但為滅第三禪樂故如是說。問曰。若俱是受樂。何故初禪二禪名喜。三禪名樂。答曰。以想分別故名喜。無想分別故名樂行者於第三禪心轉攝故。無想分別故名為樂。又得三禪寂滅轉深。故名為樂。如說動求心聖人名苦。動名分別言此是樂。   四禪品第一百六十八   除斷苦樂先滅憂喜。不苦不樂捨念清淨入第四禪。問曰。若先斷苦何故於此中說。若必欲說應言先斷。如先滅憂喜。答曰。四禪名不動欲成此不動相故。說無四受。所以者何。動名發動。行者為苦樂所侵則心動。心動則生貪恚。故斷苦樂。令心不動。問曰。若第四禪受利益最大。何故不名為樂。答曰。是受寂滅故說不苦不樂。隨心念知此是樂則名為樂。得第四禪離三禪樂。故不以為樂。捨念清淨者。此中捨清淨。以無求故。三禪有求謂此是樂。又此禪中念亦清淨。所以者何。三禪中以著樂故憶念散亂。至第四禪中貪樂斷故。憶念清淨。問曰。何故四禪不說安慧答曰。若說憶念清淨。當知已說安慧。以此二法不相離故。又此是禪定道非智慧道。安慧是慧故不說。第三禪後分中亦不說安慧。但說行捨憶念樂。不說行捨念慧樂。又此憶念能成禪定。若人定未成時要以取想憶念能成。所以獨說。又得上功德舍下功德。不須思惟故不說慧。問曰。不苦不樂受是無明分。四禪中多與慧相違。故不說慧。答曰。若爾不苦不樂受不應為無漏。樂受是貪分故亦無無漏。問曰。三禪中為違自地過故說安慧。為違他地過故說憶念。四禪自地無如是過。故不說安慧。答曰。四禪亦有貪等過故應說安慧。是中貪過細微難覺。故必應當說。餘地中亦應說而不說。故知應如我答。問曰。何故四禪出入息滅。答曰。息依身心。何以知之。隨心細時喘息亦細。四禪心不動。故出入息滅。又如人疲極。若擔重上山則喘息粗。息時則細。四禪亦爾。以無動相心止息。故出入息滅。有人言。行者得四禪四大故。身諸毛孔閉。是故息滅。此事不然。所以者何。飲食汁流充遍身中。若諸毛孔閉則不應行。而實不可。故知四禪心力能令息滅。問曰。四禪中無樂受。是中雲何有愛使。經中說樂受中愛使。答曰。是中有細樂受。但斷粗樂。故說不苦不樂。如風動燈。若置密室則名不動。是中必有微風。然但無粗風故名不動。四禪亦爾。必有細樂。斷粗苦樂故。名不苦不樂。   無邊空處品第一百六十九   過一切色相滅有對相。不念一切異相入無邊虛空處。色相名色香味觸相。行者以何故過。謂此色中有對有礙。及諸異相。謂鐘鼓等。此諸相是種種煩惱種種業種種苦因。以此故過。若過一切色相則有對相滅。有對相滅則無異相。是中略故。不說過此故此滅。復有人言。一切色相者。即是眼識所依止相。有對相者。是耳鼻舌身識所依止相。異相者是意識所依止相。此事不然。所以者何。若言滅有對相。則已攝色。何故別說。又離色相對相。無別有意識所依止色。是故不應別說異相。應如先說。入無邊虛空處者。行者以色相逼鬧疲惓故觀無邊虛空。內取眼鼻咽喉等虛空相。外取井穴門向樹間等虛空相。又觀身死棄之塚間。火燒滅盡。若鳥狩食噉蟲從中出。故知此身先有虛空。問曰。是虛空定以何為緣。答曰。初緣虛空成已自緣諸陰。亦緣他諸陰。所以者何。以悲為首作如是念。眾生可愍為色相所惱。問曰。此定何眾生緣。答曰。緣一切眾生。問曰。是行者離色相。雲何能緣欲色眾生。答曰。是行者能緣色。但於色中心不通暢。不樂不著。如經中說。若聖人深見憶念五欲。於中不樂不通不著。畏沒退還如燒筋羽。若念泥洹心則通暢。此人如是亦能緣色。但不貪樂。又如行者雖離色相以虛空邊能緣四禪。如無色定能緣無漏色。是中無過非煩惱處。故餘亦應爾。問曰。虛空是色入性。雲何緣此能過色相。答曰。此定緣無為虛空。故能過色。問曰。此定不緣無為虛空。所以者何。此定方便中說緣眼等中空。故知緣有為虛空。又經中不說無為虛空相。但說有為虛空相。所謂無色處名虛空。是故無無為虛空。答曰。色性不名虛空。所以者何。經中說虛空無色不可見不可對。問曰。更有經說。因明知虛空。除色無有餘法因明可知。答曰。無色名虛空。諸色以明可知。是故因明則知色無。非有虛空。又於闇中亦知虛空。盲人以手亦知虛空。又以杖亦知此是虛空。故知虛空非是色性。色不以此等因緣可知。又色是有對虛空無對。又以火等能盡滅色。而不能滅虛空。若虛空滅更名為何法。問曰。若有色生則虛空滅。如起牆壁是中則無復有虛空。答曰。此中色生。是色竟無所滅。所以者何。色無名虛空。無法不可更無。是故色不滅空。又汝言虛空是色。此中無有因緣可令是色。問曰。現見門向等中虛空。現見事中不須因緣。答曰。虛空不可現見。先已破故。所謂闇中亦可知等。問曰。若虛空非色為是何法。答曰。虛空名無法。但無色處名為虛空。問曰。經中說。因六種故眾生受身。又說。虛空名不可見無色無對。若無法。不得作如是說。無有說兔角。名不可見無色無對。答曰。若實有法皆有所依。如名依色色亦依名。虛空無依故知無法。汝言空種是亦不然。所以者何。色礙於色是色得異色無。故得增長。以此義故。佛說因六種眾生受身。汝言虛空無色無形無對。亦以破諸物。故作如是說。不說有虛空相。汝言無有說兔角。為不可見無色無對。是亦不然。所以者何。皆由虛空得有所作去來等事。兔角等中無如是義。問曰。心亦如是。無色無形無對可言無耶。答曰。心有作業謂能取緣。虛空無業。但以無故得有所作。故知無法。是故此定初緣虛空。問曰。此定能緣何地。答曰。緣一切地及緣滅道。問曰。有人言。諸無色定雖能緣滅。但緣比智分滅不緣現智分滅。是事雲何。答曰。緣一切滅。以現法智緣現在自地滅。以比智緣餘滅。道亦如是。能緣一切法故。問曰。生無色界眾生。能起餘地心不。答曰。能起餘地心及無漏心。問曰。若爾雲何不沒。答曰。住業果報中。故能不沒。如欲色界中神通力故。住異色異心而能不沒。彼中亦爾。問曰。無邊虛空定與虛空處一切處。有何差別。答曰。欲入虛空定方便道名一切。入定成已名虛空定。是中定因果。是地一切有漏無漏。若定非定若垢若淨。皆名無邊虛空處。   三無色定品第一百七十   過一切無邊虛空處。入無邊識處。行者深厭色。故亦捨色治法如人渡河已亦棄船去。如得出賊欲遠捨去。行者亦爾。雖因空破色亦欲遠去。無邊識者。行者以識能緣無邊虛空則識無邊。是故捨空緣識。又如為色疲倦故緣虛空。如是為虛空疲勞欲止息故。但緣於識。又此人以識能緣空故。謂識為勝。故但緣識。行者以識隨緣隨時故有無邊疲惓。厭離欲還破識。故入無所有處。作如是念。隨有識則苦。我若有無邊識。必當有無邊苦。是故攝緣識心。心微細故謂無所有。復作是念。無所有即是想。想為苦惱如病如癰。若無想復是愚癡。我若見無所有即為是有。故於諸想未得解脫。行者見想為衰患無想為癡。寂滅微妙。所謂非想非非想處。凡夫常怖畏無想以為愚癡。是故終無能滅心者。有人言。無想眾生亦能滅心。是事不然。所以者何。若色界中能滅心者。無色界中何故不能。問曰。色界有色故能滅心。無色界中先已滅色。今覆滅心。若見色心俱滅則驚怖迷悶。答曰。若在彼中不能滅者。於此間生則應能滅。如滅盡定。問曰。是滅心果無想。是故若滅色心則為永失。答曰。滅盡定亦有有心果。此事亦爾。又若果不斷亦名住於果。如在變化色。變化心中還生果。故不名永滅。是故色界中不應說滅心。若說者無色界中亦應當說。又無想定中心不應滅。所以者何。行者要厭離心故能滅心。若厭心者。尚不應生無色界中。況生色界。又凡夫於心深生我想。如經中說。凡夫長夜貪著此心。謂之為我。是故不能無餘厭離。又經中說。外道能說斷滅三取。而不能說斷我語取。是故不能滅心。又若正知因緣法者。能得心空。如猿喻經說。凡夫或能離身。而不能離心。寧觀身常勿觀心常。所以者何。眼見是身或住十歲乃至百年。所謂若心若意若識。如事唸唸生滅變異。如猿猴緣樹捨一枝攀一枝不住一處。若聖弟子於中正觀因緣法故。能知無常。又知因緣法者。以受差別故。能分別識。諸外道輩以無分別因緣智故。不能滅心。又凡夫離色不離心。故不得解脫。若俱能滅心。復以何故不得解脫。又凡夫人怖畏滅故。於泥洹中終不能生安隱寂滅想。如經中說。無我無所有。是凡夫人深怖畏處。又於無想中生愚癡心。若於泥洹不生寂滅安隱想者。雲何當能滅心。又凡夫法要因上地能舍下地。是故無能滅心因緣。但以定力細想現前心不覺故。自謂無想。若起粗想即時退墮。如少智人名曰無智。如食少鹹名為無鹹。如迷悶失念。蟄蟲冰魚。如說非想非非想處。此中亦爾。雖實有想隨世俗故說名無想。   滅盡定品第一百七十一   過一切非想非非想處。身證想受滅。問曰。何故諸禪中不說過一切。無色定中不說滅耶。答曰。我說諸禪定中皆有覺觀喜樂等法。是故不說過一切也。問曰。無邊虛空處有色心。此事已明。故無色中亦不應說過一切。答曰。若入無邊虛空定中。得脫色心。而不得脫覺觀等法。復有人言。若說過滅沒。皆義一而異名。又無色中定心堅固。下地中心為散亂所壞。是故不說過一切。問曰。若俱說有刺棘謂色相等。何故說心堅固耶。答曰。雖俱說刺棘亦名第四禪為無動。如是無色定中定力大故。得名堅固。問曰。學人不應得滅盡定。以未過一切非想非非想處故。答曰。學人能見非想非非想處一切行滅。但未能令其不生。故得說過。問曰。若此中意以泥洹為滅者。汝先言九次第中滅是心心數滅。是則相違。答曰。滅定二種。一者諸煩惱盡。二煩惱未盡。煩惱盡者在解脫中。煩惱未盡者在次第中。一滅煩惱故名滅定。二滅心心數法故名滅定。滅煩惱是第八解脫。亦名阿羅漢果。阿羅漢果名滅一切想令不復生。此中雖滅諸想。有餘結故不能令更不生。問曰。若行者以九次第定能滅心者。須陀洹等雲何能證心滅法耶。答曰。九次第中滅名為大滅。若人善修諸禪定。道心力強故能得此滅。若無斯力則但有滅。不能如是為大力故。說次第定。餘處亦有心滅。如第四禪中能滅心心數法入於無想。初禪等中何故無滅。又餘處亦應有滅心義。如經中說。須陀洹等皆能證滅。但心滅名滅。更無餘法滅。故知離此九地亦有心滅。問曰。若滅盡定能滅一切心心數法。何故但說想受滅耶。答曰。一切心皆名為受。是受二種。一想受。二慧受。想受名有為緣心。以想行假名法中故。假名二種。一因和合假名。二法假名。是故一切有為緣心皆名為想。慧受名無為緣心。是故若說想受滅者。則為說一切滅。問曰。一切心心數法中受想最勝。是故獨說。所以者何。煩惱有二分。一愛分。二見分。受生愛分。想生見分。又欲色界中受勝。無色界中想勝。是故但說二種。又諸識處中但說受想。識處從心起故即名為行。又若說受想滅則說一切心心數滅。以諸心數不相離故。答曰。不然。汝言勝故獨說。應當說心。所以者何。處處經中說。心為王。亦是二分煩惱所依。亦以心差別故名為受想。故應說心。又說心則易。是故汝說非也。問曰。此定何故說身證耶。答曰。八解脫皆應說身證。又是滅法非言所了故說身證。如觸水者則知冷相。非聞能知。此事亦爾。又此是無心法。故應以身證。問曰。汝說滅定是無心法。此義不然。所以者何。入此定者是眾生。世間無有無心眾生。是故不然。又經中說。命熱識此三法常不相離。故無滅心。又一切眾生皆以四食得存。入滅盡定則無諸食。所以者何。是人不食揣食。觸等亦滅。故無食也。又心從心生。若此心滅餘心不生。無次第緣故。後心雲何更生。又心但入無餘泥洹。斷相續時滅。非餘處滅。如經中說。以色過諸欲。以無色過色。以滅過諸作念思惟。心為作念思惟。要以滅能過。得有餘泥洹則垢心滅。得無餘泥洹則無垢心滅。此是佛法正義。又入滅定者不名為死。心滅名死。若滅心還生。死者亦應更生。然則終無有死。若滅心還生。入泥洹者亦應還生。然則終無解脫。而實不然。故心不滅。答曰。汝言無無心眾生。雖同無心而異於死。如經中。問入滅盡定者。與死有何差別。答曰。死者命熱識三事都滅。入滅盡定者但心滅而命熱不離於身。故知應有無心眾生。又是人心得常在。以得力故亦名有心。不同木石。汝言三事不相離者。為欲色界眾生故。說無色界中有命有識而無熱。又入滅盡定者。有命有熱而無識。即此經中亦說識離於身。是故若言三事不相離者。隨有處說。汝言無食雲何存者。此身已先意思食故住現在。以冷等觸故能持身。汝言心因心生心與異心作因。作因已滅。是故能生異心。問曰。雲何滅心能生異心。如眼已滅則不能生識。答曰。如已滅業能生果報。是事亦爾。又意與意識二事相礙。眼與眼識不如是。是故非因。汝言斷相續時心滅。是事不然。滅有二種。色滅心滅。或色滅非心。如無色中。或心滅非色。如入滅定。或色心俱滅。如斷相續時。汝言入滅盡定不名死者。是人命熱。不滅死者三事都滅。是則為異。又此人因命熱故心能更生。死者不爾。汝言若滅心還生則無解脫。是事不然。所以者何。入泥洹者。先業所受命熱識滅不期更生。此人命熱不滅。先期心生。如滅盡定品中說。入滅盡定者。因是六入及身命故還能起。是故心能更生。入泥洹者心更不生。故知此定無心。問曰。何故施起此定者能得現報。答曰。從此定起心深寂滅。如經中說。起滅定者心順泥洹。又是人禪定力強。依此定故智慧亦大。智慧大故能令施者得勝果報。如人供養百千聲聞不如一佛。是中皆以智慧為勝。不在斷結。是事亦爾。又入此定者。以多善法勳修其心。故生大果。如善治田所收必多。又施能厭世者。則得大報。起滅定者深惡世間。是故供養為勝。又施淨心者得大果報。非垢心者。此人不以假名垢心。是故供養得大果報。又是人常在第一義諦。餘人住於世諦。又此人常住無諍法中。所以者何。有為緣心則有諍訟。又如經中說。稊稗害禾。貪慾害心。是故施無慾人得大果報。貪慾因緣謂假名相。起此定者緣泥洹故。離假名相。又經中說。若人受檀越供已入無量定。是檀越以此因緣得無量福。起滅定者。緣泥洹心是名無量此滅亦是無量。得無量福。故能得現報。又以八功德嚴此福田。泥洹緣心是真正見。餘分隨從。是故能生現報。問曰。有人言。滅盡定是心不相應行。亦名世間法。此事雲何。答曰。如上說。起此定者有深寂滅等諸功德。是功德世間所不應有。問曰。滅盡定名為遮法。以此法故令心不生。是故應名心不相應行。如鐵得火則無黑相離火還生。此事亦爾。答曰。若爾者泥洹亦應是心不相應行。所以者何。因泥洹故餘陰不生。若泥洹非心不相應行者。此定亦不應名不相應行。但諸行者法應如是。入此定中隨所願故心能不生。是故不應說名不相應行。問曰。此定如是次第入者。亦應次第起耶。答曰。亦次第起漸入粗心。問曰。經中說初起滅盡定者。觸三種觸。所謂無動無相無所有。何故如是。答曰。無為緣心中所有觸名無動無相無所有。無動即是空。有為緣心輕故有動。所謂取色受等。空中無相。無相中無貪等所有。此無心者初緣泥洹。後緣有為。故說起時觸三種觸。問曰。有人言。入滅盡定心是有漏。起定心或有漏或無漏是事雲何。答曰。非有漏。行者欲入此定。先來破壞一切有為破已故入。起時泥洹緣心現前。故知俱是無漏問曰。經中說。行者入滅盡定不自念入。起時亦不自念。若爾雲何能入。答曰。常修習故定力堅強。雖不自念而能得入。又此行者從斷有為爾來入滅。若不制心令緣有為。則不名入。是故經說。入此定者先調習心。故能得入。問曰。若無異空可得修無為緣心更得何利。答曰。久修習故定則堅固知見明瞭。如有為緣心見唸唸滅。亦無異唸唸滅。但久修習則心堅固。此事亦爾。   十一切處品第一百七十二   不壞前緣心力自在名一切處。行者取少相已。以信解力令其增廣。所以者何。此攝心力。若入實中。則皆能令空。入信解中皆能令隨先所取相。問曰。何者是信解性。答曰。青等諸色無量。略說其本有四。地等四大是。四色本能破此八事。是名虛空。以識能知無邊空。故亦名無邊。所以者何。非有邊法能取無邊。是名為十。問曰。地中實有水等。行者雲何能觀但是地耶。答曰。久習此觀常取地相。後但見地不見餘物。問曰。行者所見地相實為地不。答曰。以信解力故見為地。非實為地。問曰。若變化力有所變化亦非實耶。答曰。變化以定力成。故所作皆實。所謂光明及水火等。問曰。有論師言。八一切處但在第四禪中。是事雲何。答曰。若在欲界及三禪中。有何咎耶。後二一切處各當自地。此十皆是有漏。以不壞緣故。問曰。虛空相非破色耶。答曰。行者亦以信解取眼鼻等空相為空。不能直破實色。是故亦名信解。問曰。經中說。入一切地定者。念地即是我我即是地。何故作如是念。答曰。行者見心遍滿故生此念。一切是我。問曰。有人言。此定但緣欲界繫地等。是事雲何。答曰。若緣一切欲色界繫地等有何咎耶。假令此定更緣餘法。復有何咎。又此定是信解觀虛妄緣無有不虛地等。問曰。佛弟子亦觀地等。是事雲何。答曰。學人若觀皆為破壞。問曰。實非一切皆是地等。雲何此定非顛倒耶。答曰。此觀中有癡分。以此觀中起我見故。不淨等觀雖非真實而隨順離欲。此觀不爾。故有癡分。問曰。何故不觀受等無邊。但觀識耶。答曰。可取是地等。取者是識。是故見識不見受等。又先說受等皆心之差別。又行者不見受等遍滿。以不一切處受苦樂故。佛弟子若行此定。為壞緣故。所以者何。此緣是行者所貪著處。若不破壞則同凡夫。   無常想品第一百七十三   無常想苦想無我想食厭想一切世間不可樂想不淨想死想斷想離想滅想。無常想者。謂無常法中定知無常。問曰。何故一切無常。答曰。是一切法皆從緣生。因緣壞故皆歸無常。問曰不然。有法雖從緣生而非無常。如外經說。為三祠者得生常處。又梵世身常。答曰。汝法中亦說。釋提桓因。能作百祠亦復退墮。又偈中說。多諸帝釋等造過百千祠。皆悉無常盡。百千祠者猶不在。故知三祠非常。又釋提桓因及天王等身份亦盡。是故從緣生法無有常者。又汝法中以韋陀為貴。韋陀中說由智慧。故得不死法。如說見日色大人過於世性。先隨順此人意。能得不死道。更無餘道。小人神小大人神大。常在身中。若人不知此神相者。雖復讀誦韋陀等經無所益也。又梵世身皆是無常。何以知之。汝法中說。梵王亦常祀祠持戒。為諸功德。若知身常何故為福。又聞汝經中說。諸梵王有惡婬欲。若有婬欲必有瞋等一切煩惱。若有煩惱必有罪業。如是罪人云何當能得常解脫。又非一切神仙皆為天祠。亦不一切行梵天道。若此是常則盡應為之。又一切萬物皆悉無常。所以者何。若地水火風大劫盡時更無有餘。又時轉如輪。故知無常。又成就戒定慧等無量功德。諸大聖人定光佛等及辟支佛摩訶三摩等劫初諸王。皆悉無常。當有何物常耶。又佛自說。一切生法皆無常定相。如牛糞經中說。佛以少牛糞示諸比丘。無爾所色常定不變。是經中廣說釋梵轉輪諸王果報亦盡。故知一切無常。又三界一切皆有壽量。阿鼻地獄極壽一劫。僧伽陀地獄壽命半劫。餘則或多或少。龍等極多亦壽一劫。餓鬼極多壽七萬歲。弗於逮壽二百五十歲。拘耶尼壽五百歲。鬱單越定壽千歲。閻浮提壽或無量劫或十歲。四天王天壽五百歲乃至有頂壽八萬劫。故知三界一切無常。又以三種信信知無常。現見中無有法常。聖人所說中亦無法常。比知中亦無有常。要先現見後比知故。又若有處常。何有智者滅一切法而求解脫。誰不欲與所愛常共同止受諸樂者。而實智者皆求解脫。故知生法無得常者。又復當說一切生法皆唸唸滅。尚無暫住況有常耶。問曰。修無常想能辦何事。答曰。能破煩惱如經中說。善修無常想。能壞一切欲染色染及無色染掉慢無明。問曰不然。此無常想亦增貪慾。如人覺知盛年不久。則深著婬欲。知華不久鮮則速用為樂。知他妙色非已常有。則駛增婬欲。如是隨知無常則生貪著。故無常想不壞貪慾。亦有人知無常故而為殺等。又乃至畜生皆知無常。而亦不能破諸煩惱。是故修無常想無所利益。答曰。以無常故生別離苦。失盛年安樂壽命富貴。智者以此則不生喜心。無喜心故不生貪心。因受故愛受滅則愛滅。故無常想能斷貪慾。又若法無常即為無我。行者能觀無常無我則不生我心。無我心故無我所心。我我所無故何所貪慾。又能修習無常想者。於自他身見唸唸死。雲何生貪。又行者隨所求事皆無常壞敗。則為所誑。以虛誑故不生貪著。如小兒尚知空捲誑故不生貪著。又眾生不喜不牢固事。如人不喜朽故器物。亦如女人聞某男子命不過七日。雖復盛年端正尊貴勢力。誰當喜者。是人正以無常想故不生貪著。又智者常習別離想。故不樂和合。所以者何。智者憶念退墮等苦。乃至天欲尚不生貪。但求解脫。汝言無常增貪慾者。是事不然。若人未斷我慢。見外物無常故生憂悲。失所愛惜故生貪求。是凡夫人除捨欲樂。更不知離苦。猶如嬰兒為母所打還來趣母。智者知苦因猶在苦不可滅。即捨苦因。所謂五陰。又此行者壞裂內陰得無我心。雖失外物不生憂惱。得無我者。更何所求。無常想者亦無所求。又此無常想若未能生苦無我想。則不名具足能破煩惱。故經中說。應一心正觀五陰無常。若不壞內陰見外物無常。以有我心故生憂悲。此則不名正觀。又人雖見無常亦不生厭離。如屠獵等。是人雖知無常不名善習。又人雖能正觀而不能常勤修習。則貪心間錯。故說一心。又人少修無常而多煩惱則不能壞。如藥少病多。此事亦爾。故說一心正觀無常能破煩惱。又知法無常。是名真智慧。真智慧中無有貪等煩惱。所以者何。以無明因緣故有貪等。當知無常非增貪慾。又無常想能滅一切煩惱。行者若知此物無常。則無有貪。又知此人必自當死何為生瞋。何有智人瞋將死者。又若法無常。雲何以此而生高心。又知諸法無常性故。則不生癡。以無癡故亦無疑等。故知無常相違諸煩惱。◎   苦想品第一百七十四   ◎若法侵惱是名為苦。是苦三種。苦苦壞苦行苦。現在實苦。謂刀杖等。是名苦苦。若愛別離時所有苦生。謂妻子等。是名壞苦。若得空無我心。知有為法皆能侵惱。是名行苦。隨此苦心名為苦想。問曰。若修苦想得何等利。答曰。是苦想有厭離果。所以者何。修苦想者無依貪喜。無此喜故則無有愛。又行者若能知法是苦則不受諸行。若法雖無常無我不能生苦。則終不捨。以苦故捨。以捨苦故於苦得脫。又一切眾生最所怖畏。所謂是苦。若少壯老年賢愚貴賤知此苦相。皆生厭離。一切行人於泥洹中能生安隱寂滅心者。皆於生死生苦想故。何以知之。若眾生為欲界繫苦所惱。則於初禪生寂滅想。如是展轉乃至有頂苦之所惱。則於泥洹生寂滅想。又生死中所有過咎。謂苦是也。如經中說。色中過者。謂色無常壞敗苦相。又以無明故貪著此苦。何以知之。眾生於真苦中生樂想故。深生苦想。則得厭離。是故佛言。我為能覺苦者說苦諦。此中佛因世諦示如是義。隨一切天人世間生樂想處。我諸弟子於中生苦想。生苦想已則能厭離。又極愚癡處。謂於苦中而生樂想。以此想故。一切眾生往來生死。心識惱亂。若得苦想則得解脫。又以四食能致後身。以此苦想能斷諸食。如子肉食。如無皮牛食。如火聚食。如百槊刺食。如是說四食中皆是苦義。以此苦想能斷諸食。又修苦想者意不樂住四識處中皆見苦故。如癡蛾投火以樂想故。智者知火能燒則能遠離。凡夫亦爾。無明癡故投後身火。智者以苦想故能得解脫。又一切三界皆是苦苦因緣。於中苦受是苦能生苦受。是苦因緣。雖不即苦久必能生。是故當觀世間一切皆苦。生厭離心。不受諸法。則得解脫。   無我想品第一百七十五   行者見一切法皆破壞相。若著色為我。是色敗壞知是敗壞相故。則離我心。受等亦爾。如人為山水所漂有所攬捉皆斷脫失。行者亦爾。所計為我見此物壞則知無我。是故於無我中修無我想。問曰。修無我想得何等利。答曰。修無我想者能具苦想。凡夫以我想故。於實苦中不能見苦。以無我想故。於少苦中尚覺其惱。又於無我想故能行捨心。所以者何。以我想故畏我永失。若能實知但失於苦。無我可失則能行捨。又以無我想能得常樂。所以者何。一切無常。是中若生我我所心。則謂我當無。我所亦無。則常有苦。若作是念。無我我所。諸法壞時則不生苦。又行者以無我想故心得清淨。所以者何。一切煩惱皆從我見生。以此事益我故生貪慾。此事損我故生瞋恚。以此是我即生憍慢。我命終後當作不作即生見疑。如是皆以我故起諸煩惱。以無我想故諸煩惱斷。煩惱斷故心得清淨。心清淨故能等金石栴檀刀斧稱讚毀罵。心離憎愛安隱寂滅。故知無我想者心得清淨。又除無我想更無餘道能得解脫。所以者何。說有我者若知無我無我所有。能生如是決定心時。即得解脫。問曰不然。或以無我想更生貪心。如貪女色皆以非我親故隨以非我能集罪福。所以者何。自損益身則無罪福。答曰。有我心者能生貪慾。於自身中生男子相。於他身中生女人相。然後貪著。又貪著之起。皆由假名。彼相即是假名。故非無我而生貪心。又無我心者不集諸業。如阿羅漢斷我想故諸業不集。此無我想能斷一切煩惱及業。故應修習。◎   成實論卷第十三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46 成實論   成實論卷第十四   訶梨跋摩造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   ◎食厭想品第一百七十六   一切苦生皆由貪食。亦以食故助發婬欲。於欲界中所有諸苦皆因飲食婬欲故生。斷食貪故應修厭想。又如劫初眾生。從天上來化生此間。身有光明飛行自在。始食地味。食之多者即失威光。如是漸漸有老病死。至今百歲多諸苦惱。皆由貪著食故失此等利。是故應正觀食。又貪著飲食故生婬欲。從婬欲故生餘煩惱。從餘煩惱造不善業。從不善業增三惡趣。損天人眾。是故一切衰惱皆由貪食。又老病死相皆由飲食。又食是深貪著處。婬欲雖重不能惱人。如為食者。若少壯老年在家出家。無不為食之所惱也。又應食此食而心不著。未離欲者是最為難。如受刀法如服毒藥如養毒蛇。是故佛說。當修習心。以此而食不為貪食苦之所惱。有諸外道行斷食法。是故佛言。此食不以斷故得離。當思而食。若但斷食煩惱不盡則唐死無益。是故佛說。於此食中應生厭離想。則無上過。問曰。雲何於食應生厭想。答曰。此食體性不淨極上味食果皆不淨。是故應厭。又如淨潔香美飲食不即淨時能利益身。以齒咀嚼涎唾浸漬狀如嘔吐。墮生藏中能利益身。故知不淨。又此飲食不知故樂。若人雖得美食還吐出已更不能食。當知以不知力故以之為美。又以飲食因緣受田作役使積聚守護如是等苦。由此因緣起無量罪。又所有不淨皆因飲食。若無飲食何由而有皮骨血肉及糞穢等諸不淨物。又所有惡道諸廁蟲等。皆以貪著香味故生其中。如業品中說。渴死眾生生為水蟲。憒鬧處死則生鳥中。貪婬欲死生胞胎中。如是等。又若離此食得大樂。如生色界及泥洹中。又隨以食故有稼穡等苦。如是觀食不淨苦。故應修厭想。   一切世間不可樂想品第一百七十七   行者見諸世間一切皆苦心無所樂。又此行者修離喜定。如無常想苦想無我想食厭想死想等。則心不樂一切世間。又此人見所愛者則增貪慾。見所惡者則增瞋恚。故俱不樂。又見富貴人有守護等苦。見貧窮人有短乏苦。又見好處者將墮惡處。見惡處者現受諸苦。又現在富貴知必將墮。亦是貪等煩惱住處。現在貧窮知無因緣可以得出。故不貪樂一切世間。又少有眾生得生好處。多墜惡道。如經中說。少生好處多生惡處。見此過已但求泥洹。又此人見貪等過。煩惱常隨眾生如怨伺人得便便殺。此怨賊中雲何可樂。又見從煩惱生不善業。常追隨逐不善業果終不可脫。如經中說。若汝作惡業。今作已作當作。乃至飛空中。終不能得解脫。是故不樂。又生等八苦尚隨福人。況無福者。如是雲何當樂世間。又如毒蛇篋五拔刀賊空聚落賊。此岸諸苦常隨眾生。雲何可樂。又如鹹辛愛河所漂。五欲毒刺無明黑闇火坑中苦。常隨眾生。雲何當樂。又行者知安隱樂少衰惱苦多。所以者何。見諸世間吉日嘉會華林敷榮果實繁茂國土安樂無得久者。歡樂者少受苦者多。是故不樂一切世間。問曰。修習此想得何等利。答曰。能於世間種種相中。心不貪著。又修此想故速得解脫。於生死中不復久住。又此行者得利智慧。常習一切過患相故。又此人心不生煩惱。若生速滅。如一渧水墮熱鐵上。行者以不樂世間故能深樂寂滅。若不厭世間。則於寂滅不能深樂。是故應習一切世間不可樂想。   不淨想品第一百七十八   問曰。雲何修不淨想。答曰。行者見身種子不淨。謂從父母不淨道生赤白和合。又此身為不淨所成。謂爛壞飲食汁流潤漬。又生處不淨。謂母胎中不淨充滿。又糞穢等諸不淨物合而為身。於九孔中常流不淨。又身所置處。是處即為不吉不淨。又飲食衣服來著人身。皆為不淨。為他所惡。又為此身物皆是不淨。如澡浴水若澡槃等。又從身所出爪髮垢膩及涕唾等。皆是不淨。又見死屍以為不淨。此身死時更有何異。當知本來常是不淨。生時但以我心覆故。謂之為淨。又觸死人者名為不淨。而髮爪等常是死物。無量死蟲亦常觸身。故知此身本來不淨。又不淨虱及蠅蚋等。諸不淨蟲常來觸身。故知不淨。又此身如廁不淨常滿。因是廁中生千種蟲。此身亦爾。又此身如塚。所以者何。以死屍處故名為塚。此身亦多死蟲在其中住。又此身能造不淨。若淨處好華衣服瓔珞等由此身故皆為不淨。又諸婆羅門於死家產家不從受食。以不淨故。而此身中千萬種蟲常生常死。則無可從受飲食者。故知不淨。又世間中獄為不淨。此身即是千種蟲獄。故名不淨。又此身常須澡浴。若是淨者何須澡浴耶。又以妙好華香瓔珞莊嚴此身。當知此身體性不淨。假外淨物以為莊嚴。又此人身最為不淨。以餘眾生皮毛爪齒筋骨肌肉。或有任用於人身中。無一可取。以最不淨故。又如憂缽羅缽頭摩諸蓮花等從不淨中生。故名不淨。是身不爾。不以餘物故令不淨。性是不淨。又此身若淨。則不應以衣裳覆蔽。如人以衣覆屎尿聚欺誑他人。女人如是以服飾覆身誑惑男子。男子亦爾。當知不淨。又周遍此身常出不淨。謂九孔不淨門。及諸毛孔無一淨者。故知不淨。問曰。修不淨想為得何利。答曰。以取男女淨想。故起貪慾。從此貪慾開諸罪門。修不淨想則能制伏貪慾。所以者何。此身皆是臭穢不淨。但薄皮覆故不可知。似如以衣覆不淨聚。好淨潔者則應遠離。又此行者以青瘀等想壞一切身。以壞身故不生貪慾。又亦現見青瘀等色。問曰。若實未青何故見青。答曰。行者以信解力取此青相。見一切色皆為青瘀。問曰。此觀雲何非是顛倒。答曰。此身有青瘀分。如經中說。木中有淨性。又常修習青瘀相。故能勝餘色。如青珠光能映白色。如是久習青瘀等相。則不淨具足。不淨具足則不起婬欲。不起婬欲則諸罪門閉隨順泥洹。修不淨想獲如是利。   死想品第一百七十九   行者以死想於壽命中心不決定。故應修習。又此人常深樂善法。除斷不善。所以者何。眾生多以忘死故起不善業。若憶念死則能除斷。又常念死故。於父母兄弟姊妹親裡知識等中貪愛則薄。又修習死想則為自利。謂能一心集諸善法。世間眾生多樂他利自捨己利。又此人能速得解脫。所以者何。隨往來世間常有此死。是人厭死故求解脫。問曰。應雲何修死想。答曰。先總說一切無常。今但觀身無常。陰相續斷名曰死。想此身無常甚於外物。猶如壞瓶無堅牢相。行者觀身又過於此。所以者何。此壞瓶。若加防護或可久住。此身極久不過百歲。以無牢故。當念死想。又此身多違害法。謂刀杖鋒刃怨賊坑岸。飲食不消。冷熱風病。取要觀之。一切眾生非眾生物。皆是違害身法。是故應修死想。又行者見身。於唸唸中常是壞相。無一念可保。故修死想。又行者現見少壯老年有病無病。無有能卻死者。自念己身亦當如是。故修死想。又行者見有不定報業。非一切業盡受百歲。業不定故死亦不定。故應念死。又無始生死中有無量業有業能妨餘業。我亦應有非時死業。雲何當信此命耶。又行者見死有大力勢不可以軟言誘誑財物追逐鬥訟得脫。如大石山從四方來無逃避處。問曰。若人能令閻王歡喜則得脫死。答曰。是愚癡語。閻王無自在力能為生殺。但能考檢行善惡事。若受報盡反得害身因緣故死。是故行者見身無依無救住死道中。故念死想。又行者常見此身為老病所惱無牢固性。以唸唸生滅相續識繫故修死想。又此行者見死是定命。則不定定勝不定故修死想。問曰。何故不說老病等想。而但說死想。答曰。老病奪人不能令盡。病奪強健老奪少壯。親裡財物餘身猶在。死則奪盡。又老病等是死因緣。故不別說。又經中說。死名大黑闇。無有光明無救護者。亦無伴黨無所恃怙。是最怖處故應念死。又眾生以死因緣怖畏後世。又三界中一切有死。老病不爾。問曰。若不離眾生有死相者。眾生即是假名。行者何故修習此想。答曰。不壞眾生相者。怖畏於死。若修死想則不生怖畏。故應修習。又無常想等名為近道。不淨食厭及死想等是名遠道。未得道者。以此等想故能制伏心。   後三想品第一百八十   斷想者。如四正勤中說。已生惡不善法為斷故勤精進。此諸惡不善法。是地獄等苦惱因緣。亦是諸惡名聞及心悔等眾苦之本。是故應斷。問曰。當雲何斷。答曰。得不作法爾時則斷。又邪憶念是貪慾等諸煩惱因。斷此念故是法則斷。問曰。修此斷想得何等利。答曰。修此想者。常不隨惡法為所應作。又此離八難。人身利者。謂斷煩惱。又樂斷煩惱。是法服毀形。出家人利。若不爾者。唐自辱身。又若行者樂修斷相。則為以法供養於佛離欲想滅想者。若欲盡不生是名離欲。念此離欲故名離想。問曰。若說斷想即是離想。何故更說。答曰。從斷得離。斷謂除滅貪慾。如經中說斷貪慾故五陰則斷。又斷想是離欲想。所以者何。若於此法無貪名斷此法是故若得離欲則苦惱滅。如經中說離欲者得解脫。得解脫即名為斷。若入無餘是名為滅。又經中說。有三性斷性離欲性滅性。若說斷性離欲性即是阿羅漢。斷一切煩惱離三界欲。住有餘泥洹。若說滅性即是命終捨壽。斷陰相續入無餘泥洹。又有二種解脫慧解脫心解脫。若說斷即是離無明。故慧得解脫。若說離欲即是離愛心得解脫。二解脫果是名為滅。又若說斷想即說斷無明漏。若說離欲想即說斷欲漏有漏。若說滅想是此二果。又如經說斷一切諸行故名斷。離一切諸行故名離。滅一切諸行故名滅。然則此三義一而名異。若修無常想乃至滅想。則一切事訖。滅諸煩惱斷陰結相續入無餘泥洹。   定具中初五定具品第一百八十一   問曰。汝先說道諦。所謂定具及定以說定。定具今應當說。所以者何。若有定具則定可成。無則不成。答曰。定具者。謂十一法。一清淨持戒。二得善知識。三守護根門。四飲食知量。五初夜後夜損於睡眠。六具足善覺。七具善信解。八具行者分。九具解脫處。十無障礙。十一不著淨持戒者。離不善業名為持戒不善業者。所謂殺盜邪婬是身三業。妄語兩舌惡口綺語是口四業。遠離此罪是名持戒。又禮敬迎送及供養等修行善法。亦名為戒。以戒能為定因。是故受持。所以者何。猶如治金先除粗垢。如是先以持戒除破戒粗過。後以定等除餘細過。所以者何。若無持戒則無禪定。以持戒因緣禪定易得。如經中說。戒為道根亦為妙梯。又說戒為初車。若不上初車雲何得上第二車等。又說戒為平地。立此平地能觀四諦。又說二力。思力修力。思力即是持戒。修力是道。先思惟籌量破戒罪過持戒利益。故能持戒後得道已自然離惡。又說戒為菩提樹根。無根則無樹故須淨戒。又法應爾。若無持戒則無禪定。猶如治病藥法。所須如是治煩惱病。若無持戒則法藥不具。又說淨持戒者則心不悔。乃至離欲心得解脫。是諸功德皆由持戒。故名定具。又有業障煩惱障。是二障果名為報障。若淨持戒則無此三障。若心無障則能成定。又淨持戒者不敗壞故必至泥洹。如恆水中材。又淨持戒故能安立。持戒能遮不善身口業。禪定能遮不善意業。如是遮諸煩惱。得真實智則畢竟斷。又道品樓觀以戒為柱。禪定心城以戒為郭。度生死河以戒為橋樑。入善人眾以戒為印。八直聖田戒為彊畔。如田無畔水則不住。如是若無淨戒則定水不住。問曰。雲何名淨持戒。答曰。若行者深心不樂為惡。非畏後世及惡名等。名淨持戒。又行者以心淨故持戒清淨。如七婬欲經中說。身雖不犯心不淨故戒亦不淨。又破戒因緣是諸煩惱。若能制伏為淨持戒。又聲聞持戒但為泥洹。求佛道者以大悲心為一切眾生不取戒相。能令此戒如菩提性。如是持戒名曰清淨。善知識者經中說。以二因緣能生正見。一從他聞法。二自正憶念。所從聞法名善知識。問曰。若爾何故但說善知識耶。答曰。經中說。阿難問佛。我宴坐一處作如是念。遇善知識則為得道半因緣也。佛言莫作是語。善知識者。則為得道具足因緣。所以者何。生老病死眾生得我為善知識。則於生老病死皆得解脫。又眾生因善知識。則能增長戒等五法。如裟羅樹。因雪山故五事增長。又佛尚自樂善知識。如初得道時。作如是念。若人無師則無所怖畏。無恭敬心常為惡法所覆。無安隱行。我當以誰為師依誰而住。作是念已遍觀一切無勝己者。即生念言。我所得法因此成佛。當還依此法。梵等諸天亦讚言。爾無勝佛者。一切諸佛皆以法為師。又善知識猶如明燈。有目無燈則不能見。如是行者雖有福德利根因緣。無善知識則無所益。問曰。何者是善知識。答曰。隨能令人增長善法名善知識。又一切善人住正法者。皆是天人世間善知識也。守護根門者。謂正憶念。行者不可閉目不視。但應一心正念現前。又名正慧。以此正慧能壞前緣。壞前緣故能不取相。不受相故不隨假名。若不守諸根以取相故。諸煩惱生。流於五根即破戒等善法。若能守根門則戒等堅固。飲食知量者。不為色力婬欲貪味故食。為濟身故。問曰。行者何故為濟身耶。答曰。為修善法故。若離善法則無道。無道則無離苦。若人不為修善故食。則唐養怨賊亦壞施主福。損人供養。如是不應食人之食。問曰。飲食以何為量。答曰。隨能濟身是名為量。問曰。應食何食。答曰。若食不增冷熱等身病貪恚等心病。是則應食。是食亦應隨時。若知此食於此時能增冷熱貪恚等病。則不應食。問曰。諸外道言。若食淨食則能得淨福。謂隨意所嗜色香味觸。水灑咒願然後乃食。是名為淨。此事雲何。答曰。飲食無有決定淨者。所以者何。若以殘食為不淨者。一切飲食無非殘者。如乳為犢殘。蜜為蜂殘。水為蟲殘花為蜂殘。果為鳥殘如是等。又此身從不淨生。體性不淨不淨充滿。飲食先是不淨。後入身中無一淨者。但以倒惑妄謂為淨。問曰。若都無淨則與旃陀羅等有何差別。答曰。又以不殺不盜不邪命等。如法得食以觀食過。智慧水洒然後乃食。非但水灑便名為淨。初夜後夜損睡眠者。行者知事由勤成故不睡眠。又見睡眠空無所得。若汝以睡眠為樂。此樂少弊不足言也。又行者不樂煩惱同處。如人不樂與怨賊住世。豈有人於賊陣中而當睡寐。故不睡眠。問曰。睡眠強來雲何除遣。答曰。是人得佛法味。深心歡喜故能除遣。又念生死中老病死過。心則怖畏故不睡眠。又行者見得人身諸根具足得值佛法能別好醜是為甚難。今不求度何時當得解脫。故勤精進以除睡眠。   惡覺品第一百八十二   具足善覺者。若人雖不睡眠而起不善覺。所謂欲覺瞋覺惱覺。若親裡覺國土覺不死覺利他覺輕他覺等。寧當睡眠勿起此等諸不善覺。應當正念出等善覺。所謂出覺不瞋惱覺。八大人覺。欲覺者謂依欲生覺。於五欲中見有利樂。是名欲覺。為衰惱眾生是名瞋覺惱覺。行者不應念此三覺。所以者何。念此三覺則得重罪。又先已說貪等過患。以此過患故不應念。問曰。何故不說癡等覺耶。答曰。是三惡覺次第而生。餘煩惱不如是。行者或念五欲故生貪覺。不得所貪故生瞋恚。瞋成名惱。是故不說癡等。又癡所成果所謂貪恚。若從貪恚生不善業。此三覺名不善業因。如經中說。如有土封夜則煙出晝則火然。煙則是覺火名為業。親裡覺者。由親裡故起諸憶念。欲令親裡得安隱樂。若念衰惱則生愁憂。若念與親裡種種同事。名親裡覺。行者不應憶念此覺。所以者何。本出家時。已捨親裡。今依此覺則非所宜。又若出家人還念親裡。則唐捨家屬空無所成。以愛親裡故生貪著。貪著故守護。守護因緣鞭杖等業次第而起。是故不應生親裡覺。又與親裡和合則不能增長善法。又行者當念一切眾生生死流轉無非親裡何故偏著。又生死中為親裡故憂悲啼哭淚成大海。今復貪著則苦無窮已。又眾生以利益因緣便相親愛。無有決定。又念親裡者是愚癡相。世間愚人未有自利。而欲利他。若念親裡則少自利。以此等故行者不應起親裡覺。國土覺者。行者生念。某處國土豐樂安隱。當往到彼可得安樂。又心輕躁欲遍遊觀。行者不應起如是覺。所以者何。一切國土皆有過惡。有國大寒有國大熱。有國多險有國多病。有國多盜賊。有如是等種種諸過故不應念。又輕躁者則失禪定。隨所樂處能增善法則名為好。何用遍觀諸國土耶。一切國土但可遠聞。到不必稱。以世間人多過言故。有遊諸國者受種種苦。又身是苦因。持此苦因隨所至處則受諸苦。又受苦樂皆由業因。雖復遠去亦無所益。是故不應起國土覺。不死覺者。行者作如是念。我徐當修道。先當讀誦修多羅比尼阿毘曇雜藏菩薩藏。廣綜外典多畜弟子。牽引善人供養四塔。勸化眾生令大佈施。後當修道名不死覺。行者不應起如是念。所以者何。死時不定不可豫知。若營餘事中則命盡不得修道。後將死時心悔憂惱。我唐養此身空無所得。與畜生同死。如經中說。凡夫應二十種自折伏心。謂如是念。我但形服異俗空無所得。乃至當以不調至死。又智者不作所不應作。如法句中說。不應作不作。應作則常作。憶念安慧心諸漏則得盡。又經中說。未得四諦者方便為欲得。當勤加精進甚於救頭然。是故不應起不死覺。又不死覺是愚癡氣。何有智者知命無常如條上露而能保一念。又經中說。佛問諸比丘。汝等雲何修習死想。有答佛言。我不保七歲。或言六歲。如是轉減乃至須臾。佛言。汝等皆是放逸修死想也。有一比丘偏袒白佛言。我於出息不保還入。入息不保還出。佛言。善哉善哉。汝真修死想。是故不應起不死覺。利他覺者。於非親裡中欲令得利。若作是念。令某富貴安樂能行佈施。某則不及。行者不應起如是覺。所以者何。不以念故便能令他得苦樂也。但自以此壞亂定心。問曰。欲令他利非慈心耶。答曰。行者求道應念第一義。利謂無常等。是中雖少有福。以能妨道利少過多。亂定心故。若以散心念利他人。則不能見貪著過患。故不應念。輕他覺者。行者若念此人種姓形色富貴伎能。及持戒利根禪定智慧等皆不如我。行者不應起如是覺。所以者何。一切萬物皆無常故。若上中下有何差別。又此人身髮毛爪齒皆名不淨。等無有異。又老病死等衰惱亦同。又一切眾生內外苦惱皆等無異。又凡夫富貴是罪因緣。又富貴不久還為貧賤。是故不應起輕他覺。又此憍慢是無明分。智者雲何當起此覺。◎   ◎善覺品第一百八十三   出覺者。心樂遠離。若離五欲。及色無色界。樂此遠離故名出覺。此遠離樂。無諸苦故。隨貪著有苦。無貪著則樂。於諸覺中二覺名樂。謂無瞋覺。無惱覺。所以者何。此二覺名安隱覺。如如來品中說。如來常有二覺現前。謂安隱覺。及遠離覺。安隱覺者。即是不瞋惱覺。遠離覺者。即是出覺。又念此三覺則福增長。亦能成心定。又心得清淨。又念此三覺能障諸纏。諸纏斷故速能證斷。又行者以樂遠離多集善法。故能速得解脫。八大人覺者。佛法中若少欲者能得利益。非多欲者。知足者遠離者精進者正憶者定心者智慧者無戲論者能得利益。非戲論者是名為八。少欲行者為修道故必欲所須。但不多求餘無用物。是名少欲。知足者。有人若以因緣若為持戒若令他人心得清淨。是故少取而心不以為足。若人少取心以為足。是名知足。有人雖取少物而求好者。是名少欲非知足也。若趣得少物是名知足。問曰。若取所須名少欲者。一切眾生皆名少欲。以其各有所須故。答曰。行者以不著心取但為用故。故不多取。不如世人為嚴飾名聞長取多物。問曰。行者何故少欲知足。答曰。於守護等中見有過患。又畜無用物是愚癡相。又出家人不應積聚與白衣同。以此過故少欲知足。又行者若不少欲知足。則貪心漸增。為財利故求不應求。為貪樂財利終無安隱。以深著故。又是人出家為遠離樂。以貪利故忘其所為。又亦不能捨諸煩惱。所以者何。外物尚不能捨。況內法耶。又見利養是衰惱因如雹害禾。是故常習少欲知足。又見施物難償。如負債不償。後受苦惱。又見利養是諸佛等善人所棄。如佛說。我不近利養。利養勿近我。又此行者善法充足。故舍利養。如佛說。諸天尚不能得出樂離樂寂滅樂真智樂如我所得。故舍利養。又如舍利弗說。我善修無相。持空三昧觀一切外萬物。視之如涕唾。又行者不見受欲有厭足者。如飲鹹水不能除渴。是故勤求智慧為足。又見多欲者。常發願求多得少。故常有苦。又見乞求者人所輕賤。不加敬仰如少欲者。又出家多求非其所應。人與不取則是所宜。是故應行少欲知足。遠離者。若於在家出家人中行身遠離。於諸煩惱行心遠離。是名遠離。問曰。行者何故遠離。答曰。諸出家人。雖未得道以遠離為樂。諸白衣等處在女色憒鬧之中。終無安樂。又若遠離則心易寂滅。如水不擾自然澄清。故行遠離。又此遠離法為恆沙等諸佛所讚。何以知之。佛見比丘近聚落宴坐。心則不悅。又見比丘空處睡臥佛則心喜。所以者何。近聚宴坐多諸因緣散亂定心。令應得不得應證不證。空處睡臥雖小懈怠。若起求定則散心能攝。攝心能得解脫。又因取相故起貪等煩惱。空處無色等相煩惱易斷。如火無薪則自然滅。又經中說。若比丘樂於眾住樂雜言說。不離眾故尚不能得愛緣解脫。何況能得不壞解脫。遠離行者。必能俱證。又如燈離風則能明照。行者如是。遠離行故能逮真智。精進者行者若行正勤。斷不善法修集善法。是中勤行故名精進。如是則能得佛法利。所以者何。以集善法日日增長。如憂缽羅缽頭摩等隨水增長。懈怠行者。猶如木杵從初成來日日減盡。又精進者。以得利故心常歡樂。懈怠行者。惡法覆心恆懷苦惱。又精進者。於唸唸中善法常增長無有減損。又深行精進得最勝處。謂諸佛道。如經中佛語阿難。深修精進能至佛道。又精進者定心易得。又鈍根精進尚於生死速得解脫。利根懈怠則不能得。又所有今世後世世間出世間利。皆因精進。一切世間所有衰惱皆因懈怠。如是見懈怠過精進利益。故念精進。正憶者常於身受心法修正安慧。問曰。念此四法得何等利。答曰。惡不善法不來入心。如善守備則惡人不入。又如瓶滿更不受水。此人如是善法充滿不容諸惡。又若修此正憶。則攝解脫分一切善法。如飲海水則飲眾流。以一切水在大海故。又修此正憶名住自在行處。煩惱魔民所不能壞。如鷹鵽喻。又此人心安住難動。如圓瓶入制。又此人不久當得利益。如比丘尼經中說。諸比丘尼問阿難言。大德。我等善修念處覺異於本。阿難言。善此法應爾定心者若習定心得微妙利。如經中說。修定心者能如實知。又以此人身得過人法。謂身出水火飛行自在等。又此人得樂。乃至諸天及梵王等所不能及。又此人名為所應為不應為者則不為也。又善修習定。則善法常增。又修習定者後心不悔。是人名為得出家果。亦名順佛教者。不如餘人空受供養。是人能報施福。餘人不能。又此定心法諸佛賢聖皆所親近。又能堪受一切善法。又若定能成則得聖道。若不能成則生淨天。謂色無色界。所以者何。以佈施等不能得如是事。謂能究竟不造諸惡。如經中說。若小兒從生習慈能起噁心思惡事不。不也世尊。此皆是定力。又定心名真智慧因。真智慧能盡諸行。諸行盡故諸苦惱滅。又行者於一切世間出世間事。應念即辦不勞加功。餘人尚不能發心量其所得。故說定心能獲利益。智慧者智者心中不生煩惱。若生即滅。如一渧水墮熱鐵上。又智者心不起諸想。若起即滅。如條上露見日則晞。又若有智眼能觀佛法。如有目者日能為用。又智者名得佛法分。如所生子得父財分。又智慧者名曰有命。餘則名死。又智慧者名真道人。能知道故。又智者知佛法味。如舌根不壞能別五味。又智慧者。於佛法中心定不動。猶若石山風不能動。又智慧者名信。以得四信不隨他故。又得聖慧根名佛弟子。餘人名外凡夫。故說智者能得利益。無戲論者。若一異論名為戲論。如阿難問舍利弗。若六觸入離欲滅盡更有餘耶。舍利弗言。六觸入離欲盡滅已若有餘是不可論。而汝論耶。若無亦有亦無非有非無。問答亦爾。問曰。是事何故不可論耶。答曰。此問實我法若一若異。是故不答。我無決定。但五陰中假名字說。若以有無等答。即墮斷常。若以因緣說我。即非戲論。又若人見眾生空法空則無戲論。故說無戲論者得佛法利。是名具足善覺。   後五定具品第一百八十四   具善信解者。行者若能好樂泥洹。憎惡生死名善信解。如是信解速得解脫。又樂泥洹者心無所著。有樂泥洹則無怖畏。所以者何。若凡夫心念泥洹。即生驚怖。我當永失。問曰。何因緣故信解泥洹。答曰。行者見世間無常苦空無我。則於泥洹生寂滅想。又此人本性煩惱輕微。聞說泥洹則心信樂。又若從善師若讀經書。聞生死過患。如無始經及五天使等諸經中說。則厭離生死信樂泥洹。具行者分者。如經中說。五行者分。一謂有信。二謂心不諂曲。三謂少病。四曰精進。五名智慧。有信名於三寶四諦心無疑悔。無疑悔故能速成定。又有信者心多喜。故能速成定。又信者心調易攝。故疾得定。問曰。若由定生慧。後能斷疑。今雲何先定已說無疑。答曰。以多聞故能斷所疑。非得定故。又生深信家。與信者同事常修信心。雖未得定而能不疑如是等。不諂曲者。以質直心無所隱藏。是則易度。如人向醫具說病狀則易救療。少病者。能初夜後夜精進不息。若多疾病則妨行道。精進者。為求道故常勤精進。如攢燧不息則疾得火。智慧者。以有智故四事得果。所謂聖道。問曰。念處等法亦名行者分。何故但說此五法耶。答曰。雖俱是分此法最勝。是行者所須。是以獨說。亦離一切惡集一切善。名行者分。如瞿尼沙經中說。具解脫處者。謂五解脫處。一者若佛及尊勝比丘。為之說法。隨其所聞則能通達語言義趣。以通達故心生歡喜。歡喜則身猗。身猗則受樂。受樂則心攝。是初解脫處。行者住此解脫處。故憶念堅強心則攝定。諸漏盡皆滅必得泥洹。二者善諷誦經。三者為他說法。四者獨處思量諸法。五者善取定相。謂九相等。皆如上說。問曰。佛及尊勝比丘。何故為此行者說法。答曰。以堪受法能獲大利。是故為說。又此比丘因佛出家。諸根純熟故為說法。尊勝比丘以同所業故為說法。又此行者必須聞法。是故為說。又此人有淨戒等功德成熟。猶如完器堪任受盛。故為說法。此名三慧。通達語言是多聞慧。通達義趣是思惟慧。從此二慧能生心喜。乃至攝心生如實智。是名修慧。此三慧有三種果。謂厭離解脫。又聞法讀誦為人說法。是多聞慧。思量諸法名思惟慧。善取定相是名修慧。問曰。心解脫漏儘是二有何差別。答曰。以定遮煩惱故說心解脫。永斷煩惱故說漏盡。問曰。若持戒等法亦是解脫處。如說持戒則心不悔。心不悔則歡喜等。或因施等亦得解脫。何故但說此五法耶。答曰。以勝故獨說。又問。此法有何勝耶。答曰。是解脫近因。戒等以遠故不說。又問。雲何知是近因。答曰。行者聞法。知陰界入等但眾法和合中無我。故則破假名。破假名即是解脫。故名近因。又經中說。多聞功德謂不隨他教。心易攝等。亦以此故知是近因。又佛法有大功德。能滅煩惱至泥洹等。於此寂滅法中。若聽若誦若自思量則速解脫。故名近因。又施得大富。持戒尊貴多聞得智。以智慧故得盡諸漏。不以富貴故知近因。又舍利弗等稱大智者。皆由多聞。問曰。若以多聞心易攝者。阿難何故初中後夜不得解脫。答曰。阿難頭未到枕。即得解脫。是故數在希有法中何故不速。又阿難於此夜中精進小過。以疲極故不得解脫。又阿難自誓。我於今夜必得漏盡。亦如菩薩於道場自誓。誰有此力。如阿難者皆是多聞之力。無障礙者。所謂三障。業障報障煩惱障。若人無此三障則不墮難處。若離諸難則堪受道。又此人名具足四輪。謂好國土依止善人自發正願。先世福德。又能成就四須陀洹分。謂親近善人喜聽正法。自正憶念能隨法行。又能棄捨貪等三法。如經中說。不斷三法則不能度老病死。不著者不著此岸。不著彼岸不沒中流。不出陸地不為人取及非人取。不入洄澓不自腐爛。此岸謂內六入。彼岸謂外六入。中流謂貪喜。陸地謂我慢。人取謂與在家出家和合。非人取謂持戒為生天上。洄澓謂返戒。腐爛謂破重禁。若人於內入計我。即於外入生我所心。從內外入生貪喜。故即於中沒。從此則生我慢。所以者何。若人著身受有樂故。人來輕毀則生憍慢。如是以我我所貪喜我慢亂其心。故能成餘事。問曰。此喻中以何為水。若以八直聖道為水。則不應以內外六入為岸。貪喜等為中流。亦不應有洄澓腐爛。若以貪愛為水。雲何隨此得至泥洹。答曰。以八直聖道為水。譬喻不必令盡相似。如此木若離八難必至大海。比丘如是離諸流難則隨八聖道水流入泥洹。如言乳如貝。但取其色不取堅軟。言面如月但取盛滿不取形也。又行者出聖道已著內外入。不如此木即於水中著此彼岸腐爛等也。有論師言。如恆河水必至大海。如是八聖道必至泥洹。故以為喻。如是略說十一定具。若有此法自然得定。   出入息品第一百八十五   阿那波那十六行。謂念出入息若長若短。念息遍身除諸身行。覺喜覺樂覺心行。除心行念出入息。覺心令心喜令心攝。令心解脫。念出入息隨無常。觀隨斷離滅觀。念出入息若長若短。問曰。雲何名息長短。答曰。如人上山。若擔重疲乏故息短。行者亦爾。在粗心中爾時則短。粗心者所謂躁疾散亂心也。息長者。行者在細心中則息長。所以者何。隨心細故息亦隨細。如即此人疲極止故息則隨細。爾時則長息。遍身者行者信解身虛。則見一切毛孔風行出入。除身行者。行者得境界力心安隱故。粗息則滅。爾時行者具身憶處。覺喜者是人從此定法心生大喜。本雖有喜不能如是。爾時名為覺喜。覺樂者從喜生樂。所以者何。若心得喜身則調適。身調適則得猗樂。如經中說。心喜故身猗。身猗則受樂。覺心行者。見喜過患以能生貪故。貪是心行從心起故。以受中生貪故。見受是心行。除心行者。行者見從受生貪過。除滅故心則安隱。亦滅除粗受。故說除心行。覺心者行者除受味故。見心寂滅不沒不掉。是心或時還沒。爾時令喜。若心還掉爾時令攝。若離二法爾時應捨。故說令心解脫。行者如是心寂定故生無常行。以無常行斷諸煩惱。是名斷行。煩惱斷故心則厭離。是名離行。以心離故得一切滅。是名滅行。如是次第得解脫。故名十六行念出入息。問曰。何故念出入息名為聖行天行梵行學行無學行耶。答曰。風行虛中虛相能速開導壞相。壞相即是空。空即是聖行。故名聖行。為生淨天故名天行。為到寂滅故名梵行。為得學法故名學行。為無學故名無學行。問曰。若觀不淨深厭離身。速得解脫。何用修此十六行耶。答曰。不淨觀未得離欲自惡厭。身心則迷悶。如服藥過則還為病。如是不淨喜生惡厭。如跋求沫河邊諸比丘不淨觀故深生惡厭。飲毒墜高等種種自殺。此行不爾。能得離欲而不生惡厭。故名為勝。又此行易得。自緣身故不淨易失。又此行細微。以能自壞身故。不淨行粗壞骨相難。又此行能破一切煩惱。不淨但破婬欲。所以者何。一切煩惱皆因覺生。念出入息為斷諸覺故。問曰。出入息為屬身。為屬心耶。答曰。亦屬身亦屬心。所以者何。處胎中無。故知由身。若第四禪等及無心者。無故知由心。問曰。息不故起不應由心。所以者何。是息不由意起。如心念餘事息常出入。如食自消如影自轉。非人為也。答曰。息不故起不由憶念。但以眾緣和合故起。若有心則有。無心便無。故知由心。有隨心差別。粗心則短細心則長。又出入息由地由心。若在出入息地。亦有出入息地心。爾時則有出入息地。所謂欲界及三禪。若在出入息地而無出入息地心。及在無心爾時則無。若在無出入息地。爾時亦無。問曰。息起時先出耶先入耶。答曰。生時先出死時後入。出入第四禪亦如是。問曰。是念出入息雲何名具足。答曰。行者若得此十六行。爾時名具足。有論師言。以六因緣故名具足。所謂數隨止觀轉緣清淨。數名數出入息從一至十。數有三種。若等若過若減。等謂十數為十。過謂十一數名為十。減名數九為十。隨名行者心隨息出入。觀名行者見息繫身如珠中縷。止名令心住出入息。轉謂轉身緣心令受緣心。現前心法亦爾。清淨名行者離一切煩惱諸難心得清淨。此不必定。所以者何。是諸行中不必要用數隨二法。行者但令心住息中斷諸覺。故若能行十六種名為具足。又此具足相不決定。鈍根所行。於利根者則非具足。問曰。是出入息經中何故說名為食。答曰。若息出入停等。身得快樂。如得美食。益身調適。故名為食。問曰。此十六行中盡念出入息耶。答曰。是人名壞裂五陰方便。若壞裂五陰除假名已。更復何用念出入息。是名身憶。四種憶身故名身憶。問曰。憶緣過去息是現在。何故名憶。答曰。是破假名智以憶名說。諸心數法更相為名。如十想等。亦憶先後所行故名為憶。問曰。長短等中不說聖行。雲何無行名憶處耶。經中說。若行者學出入息。若長若短若遍身。若除身行。爾時名身憶處。答曰。是名初方便道。為心清淨故後名斷道。又此中有無常等行。但此經不說。餘經中說。行者於出入息中觀身生相滅相及生滅相。又說觀身無常等。但第四中無常等行具足故說。   定難品第一百八十六   是定若離障礙諸難。能成大利。定難者。所謂粗喜。如經中說。我生粗喜心難法。行者不應生此粗喜。以有貪著等過亂定心故。問曰。從法生喜雲何能令不生。答曰。行者念空則不生喜。以有眾生想故生喜。五陰空無眾生。雲何當喜。又行者應作是念。以因緣故種種法生。謂光明等。是中何所喜耶。又行者見所喜法尋皆敗壞。粗喜則滅。又行者更求大事。不以光明等法。為是故不生喜。又行者見滅相利故。不以光明等相為喜。又此行者修習寂滅欲盡煩惱。故不生喜以此等緣能滅粗喜。又有怖畏定難。行者見可怖緣故生怖畏。世間所有可怖畏處行者悉見。於此事中皆應諦觀無常敗壞不應隨也。所以者何。坐禪法中有此因緣見可畏事。不可以此而生怖畏。是事虛妄皆空。如幻能誑凡人非真實也。如是思惟則離怖畏。又依空法則無怖畏。又作是念。我行力故感此異相不應怖畏。又自念。身有戒聞等功德具足。無可加害因緣故不怖畏。又此行者樂道深故。不惜身命何所怖畏。又此人心常處正念。是故怖畏不能得便。又念勇悍相故不怖畏。怖畏是怯弱相。以如是等滅除怖畏。又有不適定難。謂行者有冷熱等病。若疲極失睡。謂因緣故令身不適。有貪憂嫉垢等諸煩惱。令心不適則失禪定。是故行者應自將護身心令其調適。又有異相定難。所謂垢相亦有非垢相能亂禪定。如佈施等相。又有不等定難。所謂精進若遲若疾。疾則身心疲極。遲則不取定相。俱退失定。如捉鳥子急則疲極緩則飛去。又如調弦若急若緩俱不成音。又精進若速則難究竟。如佛語阿那律。汝精進過。後當懈怠。所以者何。若精進過則事不成。還墮懈怠。精進若遲事亦不辦。是故不等名為定難。又有無念定難。謂不念善法。設念善法則非所受。又不念定相而念外色。是名不念。行者應一心精進念所受法如擎油缽。又有顛倒定難。謂多欲人受行慈心。多瞋恚人修習不淨。上二種人觀十二因緣。又沒心中修止。踔心中行精進。是二心中行捨。是名顛倒。又有多語定難。謂多覺觀覺觀是語言因故。又心不樂住。強繫在緣。又有不取相定難。相有三種。所謂止相進相捨相。又有三相謂入定相住相起相。行者不善分別如是等相。故失禪定。又有慢定難若謂我能入定彼不能入。是名憍慢。若謂彼能而我不能。是不如慢。若未得定自謂為得。是增上慢。於不妙定而生妙想。是名邪慢。又貪等法亦名定難。如經中說。若行者一法成就。則不能觀眼無常。所謂貪也。問曰。一切未離欲人皆不能觀眼無常耶。答曰。此言少失。應說現在起貪不能觀眼無常。有成就中亦有差別。有人貪等厚重常來在心則能障定。若薄而不常。則不能為難。又經中說十三惡法皆名定難。十三白法皆是順定。所謂佛言若不斷三法則不能度老病死。謂貪恚癡。若不斷三法則不能斷貪恚癡。謂身見戒取疑。次有三法謂邪念邪行沒心。次有三法謂妄憶不安慧亂心。次有三法謂調戲不守諸根破戒。次有三法謂不信邪戒懈怠。次有三法。謂不喜善人惡聞正法。喜出他過。次有三法。謂不恭敬難可與語。習惡知識。若不斷三法則不能斷不恭敬難與語惡知識。謂無慚無愧放逸。若能斷無慚無愧放逸。則斷不恭敬難與語惡知識。乃至能斷身見戒取疑。則能斷貪恚癡度老病死。是中度老病死。謂無餘涅槃斷貪恚癡。謂阿羅漢果。有餘涅槃斷身見戒取疑。謂三沙門果。斷邪念邪行沒心。謂在煖等達分善根。斷妄憶念不安慧亂心。謂修四憶念處。斷調戲不守諸根破戒。謂受出家戒。斷不喜善人。惡聞正法喜出他過。不信邪戒懈怠不恭敬難可與語習惡知識無慚無愧放逸。謂在家清淨。所以者何。若人獨處為惡不羞。是名無慚。此人於後噁心轉增。眾中為惡亦無所恥。是名無愧。失善法本二白法故。常隨惡法是名放逸。以成就此三惡法故。不受所尊師長教誨。名無恭敬。反悷師教名難與語。如是則遠離師長親近惡人名習惡知識。於此中從無慚生無恭敬。從無愧生難與語。從放逸生習惡知識。故為不信。受邪戒法常為懈怠。習近惡人教令不信。言為惡無報。或聞行惡得報。即便受行雞狗等法。望速畢罪。受行此法不覺有利故生懈怠。以懈怠故不喜善人。謂無真實行正行者。亦惡聞正法。謂行正法皆如邪法無所利益。以心濁故喜出他過。謂他行法皆如自己都無所得。如是不能制煩惱。故心則戲調。以戲調故不攝諸根則能破戒。以破戒故妄生憶念。行不安慧心志散亂便生邪念。生邪念故便行邪道。行邪道時不得利。故心則迷沒。心不明故不斷三結。不斷三結故。不能斷貪等煩惱病等諸衰。與此相違名為白法。又有愁憂定難。行者生念。我於爾所年月歲數。不能得定故生愁憂。又貪著喜味亦是定難。又有不樂定難。雖得好處善師等緣心亦不樂。又貪等諸蓋皆名定難。取要言之。乃至衣服飲食等法。減損善根增長不善皆名定難。應當覺知勤求捨離。◎   成實論卷第十四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46 成實論   成實論卷第十五   訶梨跋摩造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   ◎止觀品第一百八十七   問曰。佛處處經中告諸比丘。若在阿練若處。若在樹下若在空捨。應念二法。所謂止觀。若一切禪定等法皆悉應念。何故但說止觀。答曰。止名定觀名慧。一切善法從修生者。此二皆攝。及在散心聞思等慧亦此中攝。以此二事能辦道法。所以者何。止能遮結。觀能斷滅。止如捉草觀如鎌刈。止如掃地觀如除糞。止如揩垢觀如水洗。止如水浸觀如火熟。止如附癰觀如刀決。止如起脈觀如刺血。止制調心觀起沒心。止如灑金觀如火炙。止如牽繩觀如用剷。止如鑷鑷刺觀如剪刀剪髮。止如器鉀觀如兵杖。止如平立觀如發箭。止如服膩觀如投藥。止如調沒觀如印印。止如調金觀如造器。又世間眾生皆墮二邊。若苦若樂。止能捨樂觀能離苦。又七淨中戒淨心淨名止。餘五名觀。八大人覺中六覺名止。二覺名觀。四憶處中三憶處名止第四憶處名觀。四如意足名止四正勤名觀。五根中四根名止慧根名觀。力亦如是。七覺分中三覺分名止。三覺分名觀。念則俱隨。八道分中三分名戒。二分名止。三分名觀。戒亦屬止。又止能斷貪觀除無明。如經中說。修止則修心。修心則貪受斷。修觀則修慧。修慧則無明斷。又離貪故心得解脫。離無明故慧得解脫。得二解脫更無餘事故但說二。問曰。若止觀能修心修慧。修心慧故能斷貪及無明。何故定說止能修心能斷貪愛。觀能修慧能斷無明。答曰。散心者諸心相續行色等中。此相續心。得止則息故說止能修心。從息心生智。故說觀能修慧。以生觀已後有所修皆名修慧。初慧名觀後名為慧。若經中說修止斷貪。是說遮斷。何以知之。色等外欲中生貪。若得止樂則不復生。如經中說。行者得淨喜時捨不淨喜。若說無明斷是究竟斷。何以知之。無明斷故貪等煩惱斷滅無餘。經中亦說離貪故心得解脫是名遮斷。離無明故慧得解脫是畢竟斷。有二種解脫時解脫不壞解脫。時解脫是遮斷。不壞解脫是畢竟斷。問曰。時解脫是五種阿羅漢無漏解脫。不壞解脫是不壞法阿羅漢無漏解脫。何故但說遮斷耶。答曰。此非無漏解脫。所以者何。時解脫名但以上力少時遮結。而未能永斷。後則還發故非無漏。又此解脫名時愛解脫。漏盡阿羅漢無所可愛。問曰。若爾則無聖所愛戒。答曰。以諸學人漏未盡故我心時發。是故於戒生愛。非阿羅漢我心永滅而生愛也。問曰。瞿提阿羅漢於時解脫六返退失。恐第七退故以刀自害。若失有漏不應自害。故知時解脫不名有漏。答曰。此人退失所用斷結禪定。於此定中六返退失。第七時還得此定。便欲自殺。爾時尋得阿羅漢道。是故魔王謂。學人死繞屍四邊遍求其識來。白佛言。世尊。雲何汝弟子未漏盡而死。佛言。此人已拔愛根得入泥洹。問曰。若斷貪名遮斷者。經中說。從貪心得解脫。從恚癡心得解脫。又說斷貪喜故心得好解脫。又說從欲漏心得解脫。如是皆應名遮解脫非實解脫。答曰。是中亦說無明斷。故知是畢竟解脫。若說斷貪或是遮斷或畢竟斷。若不生真智則是遮斷。隨生真智是畢竟斷。無有用止能畢竟斷貪。若然者。外道亦能畢竟斷貪。而實不然。故知但是遮斷。問曰。經中說。以止修心依觀得解脫。以觀修心依止得解脫。是事雲何。答曰。行者若因禪定生緣滅智。是名以止修心依觀得解脫。若以散心分別陰界入等。因此得緣滅止。是名以觀修心依止得解脫。若得念處等達分攝心。則俱修止觀。又一切行者。皆依此二法得滅心解脫。   修定品第一百八十八   問曰。汝言應修習定。是定心唸唸生滅。雲何可修。答曰。現見身業雖唸唸滅。以修習故有異技能。隨修習久轉轉便易。口業亦爾。隨所習學轉增調利堅固易憶。如讀誦等。當知意業雖唸唸滅亦可修習。如火能變生水能決石風能吹物。如是唸唸滅法皆有集力。久隨習煩惱則隨熾盛。如人世世修習婬心則成多欲。恚癡亦爾。如經中說。若人隨念何事心則隨向。如常隨欲覺心則向欲。二覺亦爾。故知此心雖唸唸滅亦可修習。又修名增長。現見諸法皆有增長。如經中說。行者以邪念故。欲等諸漏未生。則生生者增長。謂從下生中從中生上。如種牙莖節花葉果實。現見皆從因漸次增長。定慧等法亦應如是。又現見勳麻其香轉增。是香及麻唸唸不住而有勳力。故知唸唸滅法亦可修習。問曰。麻是住法花香來勳。無有住心。以唸唸滅智而來修習雲何為喻。答曰。無有住法一切諸法皆唸唸滅。此事先成故非難也。又若法不唸唸滅則無修習。即體常住修何所益。若法唸唸滅。以下中上法故有修習。問曰。諸花到麻能勳。智不及心故無修習。答曰。先業喻中是事已明。所謂後業不到先業。先語不待後語。而身口業亦有修相。是故汝言不到不修。不名為難。又現見因果雖不同時。亦得從因有果。如是心法雖唸唸滅亦有修習。又如種得水雖不到牙等。亦能令牙等滋茂。如是智慧修習先心後心增長。問曰。若麻唸唸滅則異麻生。是麻為勳生。為不勳生。若不勳生終無有勳。若勳生者復何用久勳。答曰。以因勳故。如種得水則牙滋茂。如是因先花合而異麻生。是則勳生。汝言何用久勳。如汝經中說。因火合法微塵黑相滅赤相生。若初火合法滅黑相者。不應更生黑相。若初火合法生赤相者。復何須後火合法。若初火合時黑相生。赤相終不應生。若第二時赤相生。復何須久與火合。若汝意謂赤相漸生。心亦如是。有何咎耶。壞等亦爾。又諸法雖有因緣。亦次第生。如受胎等漸漸成身。如種根等亦漸次生。如是定慧等法雖唸唸滅。亦以下中上法次第而生。又修法微細異心相續。如羽毛煖微卵則漸變。掌肌軟故斧柯微盡。心亦如是。定慧妙故漸次修習。又修習法時到乃知。如偈中說。一分從師受一分因友得。一分自思惟。一分待時熟。若人雖復終日讀誦。不能明瞭。如時熟者如以多華一時勳麻。不如少華漸漸久勳。膏潤水浸漯牆壁等皆亦如是。現見種根牙等增長微細尚不能見。日日所長如毫末許。小兒等身酥乳等熟亦復如是。故知修法微妙難覺。問曰。或見有法一時頓集。有人先不見色見即染著。亦有少時多所通達。何故但說漸次修習。答曰。皆是過去曾修習故。知積習以漸此事已明。又非但發心能有所成。如經中說。若於善法不勤修習。而但願欲不受諸法。於諸漏中心得解脫。是人所念終不從願。以不能勤修善法故。行者若能勤修善法。雖不發願亦於諸漏心得解脫。以從因生果不須願故。猶如鳥雀要須抱卵。不以願故禽從□出。又不以願故燈明清淨。要須備具清油淨炷。無物觸動其明乃淨。又非但願故能得嘉穀。必須良田好種時澤調適農功具足乃有所獲。又不但願故身得色力。要服良藥餚膳等緣。乃得充滿。如是非但願故能得漏盡。要須真智乃得解脫。何有智者知從因生果。而捨其因從餘求果。又修習法現見果報。如經中佛說。且置七日我教弟子。乃至須臾修習善法。於無量歲常得受樂。又諸比丘尼語大德阿難。我等善修念處。覺異於初。又經中佛告諸比丘。若人無諂曲心來至我所。我朝為說法。令夕得利。夕為說法。令晨得利。又若人得阿羅漢道。無他人與亦非非人與。但修正因故獲斯利。又無上佛道尚以積習善法故得。況餘事也。如經中說。佛語比丘。我依二法得無上道。一者樂善無厭。二者修道不倦。佛於善法終無齊限。又諸菩薩雖不得定亦不懈惓。所以者何。若不為善則無所獲。為善亦不相伐。不為善者終無安隱。思量此已則勤精進修習善法。若發精進或得或失。不精進者永無得望。是故應勤修習。勿生懈惓。又智者究竟必應解脫。若離修習更無方便。是故智者當勤修習。勿生厭惓。又行者念。行正行必有果報。雖未便得不以為憂。又行者應念。我已曾得修習果報。以眾生昔來皆得一切諸禪定故。我今正修亦必當得。故不厭惓。又正行者佛為作證。我今正行故知必得。又我得道因緣具足。謂得人身諸根完具。明識罪福亦信解脫。遇善知識。具此等緣。雲何不得修習果報。又正行精進終不唐棄。故不厭惓。又煩惱斷細微難覺。如柯漸盡。我諸煩惱亦當有斷。但以細故不能盡覺。故知修善精進為最。又少智尚能斷諸煩惱。如少光明亦能除闇。如是但得少智則為事辦。故不厭惓。又久而難成。所謂得定。若得定已則餘功未幾。是故雖不速得。終不厭惓。又行者應念得定甚難。如昔菩薩福慧深厚。精勤六年爾乃逮得。及餘比丘得定亦難。況我凡夫薄福鈍根而能疾得。如是念已不生疲厭。又諸行人必應為者。所謂修定。更無餘業。故得與不得要當修習。又修習者。雖不得定亦名得身遠離。身遠離已定則易得。又若勤修定則不負佛恩。亦以行遠離故得名行者。又修習善久則成善性。乃至轉身善常隨逐。故能常與善人相遇。是為大利。又常修善者。或於現身而得漏盡。若死時得。若命終已化生善處。於彼間得。如聞法利中說。又行者內心發勇猛相。作如是念。我若不壞煩惱陣者終不空返。又行者依憍慢心生如是念。他人有信等善根故能得定。我今亦有何為不得。如昔菩薩從阿羅邏等仙人聞法。作如是念。是人有信等善根。故能得法。我今亦有何故不得。又行者知煩惱劣弱智慧力強。斷之何難。如說比丘成就六法能以口風吹散雪山。況死無明。又行者生念。我於宿世不修定。故今不能得。今若不勤後復不得。故應勤習。又常修定故心得住處。如瓶轉不止必得住處。又行者生念。我若常勤精進。若得不得後必不悔。故應一心勤修諸定。◎   ◎道諦聚智論中智相品第一百八十九   真慧名智。真者謂空無我。是中智慧名為真智。假名中慧名想非智。所以者何。經中說。如刀能割。聖弟子以智慧刀能斷結縛使纏一切煩惱。不說餘法。不以不實能斷煩惱。故知智慧為實。問曰。汝但說慧能斷煩惱。是事不然。所以者何。以想亦能斷諸煩惱。如經中說。善修無常想。故能破一切欲染色染及無色染一切戲調憍慢無明。答曰不然。慧斷煩惱以想名說。佛二種語。一實語。二名字語。如經中說慈斷瞋恚。而是慈法實不斷結。但智能斷如說智刀斷諸煩惱。故知慈能斷結。是名字語。又慧義經中說。解知故名慧。解知何事。謂色無常如實知無常。受想行識無常如實知無常。是名智慧。又說。聖弟子定攝心者如實知見。是故知第一義緣名為智慧。又智慧喻中說智刀慧箭等。是喻皆示斷除煩惱。但真智慧能斷煩惱。故知智慧為實。又偈中說。行者見世間一切諸天人退失真智故貪著於名色。世間多見虛妄常樂淨等。名失真智。若見真實空無我等名得真智。故知智慧為實。又經中佛說。若人失財名失少利。若失智慧名失大利。又說。於諸利中財是少利。慧為最利。又說。於諸明中日月明小慧明第一。若慧非實。佛以何故作如是說。又經中說。慧根是聖諦攝。又說。苦集智等當知真實。緣第一諦是名智慧。又說。於諸法中智慧為上。又說。無上正遍知亦說慧眼。故知其實。又佛十力皆是智性。故知智慧為實。緣第一義。問曰。若爾則無世間智慧。答曰。實無世間智慧。何以知之。世間心緣假名。出世間心緣空無我。所以者何。世間即是假名。出於假名名出世間。問曰。汝說不然。所以者何。經中說。識何所識。謂識色聲香味觸法。如是陰界入等皆以識識。今是識皆應名出世間。是故汝言世間心但緣假名不能緣實。是事不然。又意識亦能實緣。以能緣受想行等故。又佛說二種正見。世間出世間。見有福罪等名為世間。若聖弟子緣苦習滅道。無漏念相應慧名出世間。又偈中說。得世上正見。雖往來生死乃至百千世。常不墮惡道。又經中說。邪行者得生善處。是人罪業未成。善緣先熟。或臨死時正見相應。善心現前。故生善處。又十善道中亦說正見。汝雲何言無世間智。又佛自說有三種慧。聞慧思慧修慧。聞慧思慧皆是世間。修慧二種。又佛生念。羅□羅比丘未能成就得解脫慧。又說。五法能令未熟解脫心熟。此皆是世間智慧。又經中說。有人能出而不能觀。有人能觀而不能渡。得世間智故名能出。未見四諦故不能觀。若見四諦而未得漏盡。故名不渡。又佛自說。法智比智他心智世智。又說。宿命智生死智皆是有漏。又說。法住智泥洹智。如是等經中說。故當知有有漏智。答曰。若有有漏智慧。今應當說有漏無漏智差別相。問曰。若法墮有是名有漏。異則無漏。答曰。何法名墮有。何法名不墮有。是事應答。若不能答則非有漏無漏相。汝言有世間心緣非假名。謂識諸塵等。是事不然。所以者何。佛說凡夫常隨假名是義。以一切凡夫心不破假名。故常隨我相終不得離。雖見色亦不離瓶等相。故凡夫心不緣實義。雖緣受想等法。亦見是我我所。故知一切世間心皆緣假名。汝言有諸世間智慧。謂二種正見等。今當答心有二種。癡心智心。緣假名法是名癡心。若但緣法。謂空無我是名智心。如解無明經中說。無明者不知先。不知後。不知先後。不知業。不知報。不知先後業報。如是等處處如實不知不見不解。癡妄黑闇故名為無明。如實不知者。謂不知空無我。是凡夫心常在假名緣假名故名為無明。緣空名智。今若一切世間心皆緣假名。緣假名心名為無明。何得言有世間智慧。問曰。如汝說智慧相。緣假名名無明者。今阿羅漢應有無明。亦有緣瓶等心故。答曰。阿羅漢無緣瓶等心。所以者何。初得道時已壞一切假名相。故但為事用故說瓶等。不著見慢。有三種語。一從見生。二從慢生。三從事用生。凡夫若說瓶若說人。是語皆從見生。學人雖無我見。以失正念故。於五陰中以我慢相說是人是瓶。如差摩伽經中說。事用生者。謂阿羅漢如大迦葉見僧伽梨言。是我物。天神生疑。佛釋之言。此人永拔慢根燒盡因緣。雲何有慢。但以世間名字故說。故知阿羅漢無瓶等心。問曰。若無世間智慧說二種正見等。經當雲何通。答曰。此皆是想以智名說。佛能通達諸法實相。隨可度眾生立種種名。如智慧以受等名說。所謂受者於諸法得解脫。亦說善修無常等想能破一切煩惱。亦說第四不黑不白業能盡諸業。所謂學思。又說。以意斷諸貪著。又說。信能度河一心度海。精進除苦慧能清淨。又說。眼欲見色眼實無慾。但心欲見以眼名說。問曰。若世間智實是想者。何故名智。若無因緣說名為智。則一切想皆應名智。亦可說有二種想。一緣世諦。二緣第一義諦。答曰。不然。想有種種差別。有想極癡乃至不識世間善惡。有想次癡能別善惡。有想小癡能緣骨相等。不離假名則不能壞諸陰相。此想能順壞陰相智。故佛說智。又此想能與實智作因。故名為智。世間有因中說果。如說食金施人五事女為戒垢。好岸渠樂法伏人樂。又七漏經中說。用斷等漏因名漏。又說。以食為命。草為牛羊。亦說衣食等物皆是外命。若奪人財即是奪命。此皆說因為果。如是智因說智故無咎也。問曰。諸念處及煖等中。心能緣實法是無漏耶。答曰。無漏心能破假名。是故隨心能破假名。從此以來名為無漏。問曰。齊何處心能破假名。答曰。隨能具足見五陰生滅相。爾時得無常想。無常想能令行者具無我想。如說聖弟子以無常想修心。則能住無我想。以無我想修心能速得解脫貪恚癡等。所以者何。若無我想修心則能住苦想。以我想故雖苦不覺。是故若法無常無我亦苦。智者則能深生惡厭。故無我想能具苦想。問曰。汝何故壞次第說。經中說。若無常即是苦。苦即是無我。故無常想能具苦想。苦想能具無我想。答曰。經中說。無常想修。聖弟子心能住無我想。故無常想能具足無我想。又如是說亦有道理。所以者何。說我者為成後世故說我是常。是故若見五陰無常。即知無我。如經中說。若人說眼是我則無道理。所以者何。眼有生滅。若眼是我我即生滅有如是過。問曰。此二經當雲何通。答曰。苦想二種。一從無常想生名壞苦想。一從無我想生名行苦想。是故二經亦不相違。問曰。若爾者念處煖等法中有無常想。此法皆應是無漏答曰。念處等中若是無漏有何咎耶。問曰。凡夫心不應是無漏。亦凡夫心有妄念等。雲何當是無漏。答曰。此人非直是凡夫。是人名行須陀洹果。問曰。行須陀洹果在見諦道中。念處等法不名見諦。答曰。行須陀洹果有近有遠。住念處等中名遠行者。見諦名近。何以知之。佛於斧柯喻經中說。若知若見故得漏盡。知見何法。謂此色等此色等生。此色等滅。若不修道則不得漏盡。修之則得。如抱卵喻。又行者常修道品煩惱微塵。雖不數覺盡已乃知如斧柯喻。又行者常修三十七品。欲縛結纏易可散壞。如海舡喻。故知從念處來修習道品。皆名初果者。又若一念若十五念中。不得修習。當知此是遠行須陀洹者。問曰。初說知此色等此色等生此色等滅。是初果道。後三喻是三果道。是故不名行初果者。答曰。若卵不抱則壞。抱則成就。如是從念處來初發修習。若不能成不名為行。能成則是學人名不爛壞能堪受者。是故若於念處等中爛壞。則名凡夫。若修習成則名行初果者。猶在□中。若得出□名須陀洹。故知在念處等中名遠行者。又郁伽長者供養眾僧。天神示言。此是阿羅漢。乃至此是行初果者。若在見諦道。雲何可示。當知是遠行者。又經中佛說。若無信等五根。是人名住外凡夫中。是義說有內外凡夫。若不得達分善根。名外凡夫。得名為內。是內凡夫亦名聖人。亦名凡夫。因外凡夫故名聖人。因見諦道故名凡夫。如阿難語車匿言。凡夫不能念色空無我受想行識空無我。一切諸行無常。一切法無我寂滅泥洹。爾時車匿來入法位。亦說凡夫不能念此。問曰。若近若遠俱名行者。有何差別。答曰。若見滅諦名真行者。若在遠分善根。見五陰無常苦空無我。而未見滅。是名名字行者。所以者何。如經中說。比丘問佛。何名見法。佛言。因眼緣色生眼識。即共生受想思等。是一切法皆無常敗壞不可保信。若法無常即是苦。是苦生亦苦住亦苦數數起相亦苦。乃至意法亦如是。若此苦滅餘苦不生。更無相續。行者心念。是處寂滅微妙。謂捨一切虛妄貪愛盡滅。離寂泥洹。若於此法中心入信解。不動不轉不憂不怖。從此已來名為見法。故知行者。若以無常等行觀見五陰。名遠行者。若見滅諦名近行者。如車匿答諸上座。我亦能念色等無常。而於一切行滅愛盡。泥洹心不能入通達信解。若如是知不名見法。又說。行者若於此法以軟慧信忍名信行者。過凡夫地入正法位。不得初果終不中夭。若以利慧信忍是名法行。見此法已能斷三結。名須陀洹。明瞭無餘名阿羅漢。故知見滅名近行者。問曰。行者何故不盡見滅。答曰。經中說。諸法無性。從眾緣生是法甚深。一切愛盡寂滅泥洹。是處難見。佛觀十二因緣滅。故成無上道。又法印中說。行者若觀五陰無常敗壞虛妄不堅固。亦名為空。而名知見未淨。此經後說。行者作如是念。我所見所聞所嗅所嘗所觸所念。以此因緣生識。是識因緣為常無常。即知無常。若從無常因緣生識雲何當常。是故見一切五陰無常從眾緣生。盡相壞相離相滅相。爾時行者知見清淨。以說滅盡名知見淨。故知見滅名見聖諦。又先法住智後泥洹智。故見滅諦名得聖道。   見一諦品第一百九十   問曰。汝說但見滅諦名行果者。是事不然。所以者何。經中佛說。我及汝等不能如實見四諦。故久處生死。今見是四諦身因緣斷生死根盡。更不受有。當知見四諦故名行果者。非但見滅。又佛說。上法所謂四諦。是故行者應悉知見。又說。若人法服毀形正信出家。皆為見四諦故。若人欲得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道。皆為見四諦故。若得阿羅漢辟支佛佛道。皆已見四諦故。故知非但見滅諦也。又佛自說。四諦以次第得。又轉法輪經中說。我觀此苦此苦因此苦滅此苦滅道。於是中生眼智明覺。如是三轉皆說四諦。又經中說。鮮淨白疊投之池中即時受色。此人如是。即於一坐見四真諦。又說。行者淨心正觀苦諦乃至道諦。如是見故。從欲漏有漏無明漏中心得解脫。又諸經中說。聖諦處盡皆說四諦。不但說滅。又佛說四智。苦智集智滅智道智皆為四諦故。有行者法應遍見四諦。猶如良醫應知病知病因破病破病藥。如是行者欲脫諸苦。應知苦苦因苦滅苦滅道。若不知苦何由當知苦因苦滅及苦滅道。故知非但見滅。答曰。諸有說四聖諦利。皆於陰界入等中說。謂知此色等色等生滅。故得漏盡。又佛自說。我於色等陰中。不如實知味過出離。終不自謂得無上道。若如實知則自知得道。又城喻經說。我若未知老死老死生老死滅老死滅道。乃至諸行諸行生諸行滅諸行滅道。不自說我得無上道。若如實知自說得佛。如是等見若是得道見者。則十六心不名得道問曰。我不說此名得道見。是思惟時。答曰。四諦中亦如是說。亦可說是思惟時。若不爾應說因緣。見四諦名得道時。見五陰等為思惟時。問曰。斷煩惱智名為得道。思惟五陰等不斷煩惱。答曰。我先已說五陰等智亦斷煩惱。如說知見色等故得漏盡。又說。見世間集則滅無見。見世間滅則滅有見。又佛自觀因緣得道。又甄叔伽經中說種種得道因緣。有人觀五陰得道。或觀十二入十八界十二因緣等得道。故知非但以四諦得道。若汝意謂雖有是說不以此觀能斷煩惱。亦可說言雖觀四諦不斷煩惱。又要當以真諦得道。而解四諦中說。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所求不得苦。取要言之。五陰為苦。又說。苦因所謂貪愛。常隨喜樂處處受身。觀如是等不應盡漏。此皆世諦。非第一故。問曰。雖觀生死等不應盡漏。略說五陰皆苦。是中有智能破煩惱。答曰。餘三諦雲何。故知汝自憶想分別。又觀五陰皆苦。是散亂心不應得道。問曰。若不以四諦得道。當以何法得道。答曰。以一諦得道。所謂為滅。如經中說。妄名虛誑實名不顛倒。一切有為法皆虛誑妄取。故知行者隨心在有為法中。皆非真實。如經中說。諸有為法虛誑。如幻如焰如夢如假借等。如法句經中說。虛妄繫世間似如有堅實。實無見如有。正觀則皆無。如實無男女法。但五陰和合強名男女。凡夫倒惑謂之實有行者觀此五陰空無我。故即不復見。如法印經中說。行者觀色無常空虛離相。無常者。謂色體性無常。空虛者如瓶中無水名曰空瓶。如是五陰中無神我。故名為空。如是觀者者亦名為空。亦名知見未淨。以未能見五陰滅故。後乃見滅。所謂行者作如是念。我所見聞等。故知見滅諸煩惱盡。問曰。何故見滅則煩惱盡非餘諦耶。答曰。行者爾時苦想決定。若未證滅相。於有為法中苦心未定。如人不得初禪喜樂。於五欲中不生厭想。又如未得無覺觀定。於覺觀定不以為患。行者亦爾。未證泥洹寂滅相時不得行苦。當知見滅諦故苦想具足。苦想具足故愛等結斷。問曰。若見滅諦故苦想具足。應見滅諦後煩惱方斷。所以者何。見滅諦已苦想具故。答曰。非後時斷。隨於滅中得寂滅相。即時苦想具足。後當現前。如經中說。行者於集生相。法知盡滅相。即於法中得法眼淨。又人於諸陰中常有我心。雖觀諸陰無常苦等。未得永滅。若見滅諦以無相故我心永滅。問曰。若見滅諦則我心盡。何故佛觀前人柔軟心等為說四諦。不但說滅。答曰。此中有順道行。何者以無常想無我想具足故。得此苦觀以其近道。是故合說。問曰。若得道時斷身見者。何故復說戒取疑耶。答曰。行者得道現見諸法皆空無我。即不復疑。不同凡夫聞思等觀。若見道諦則知唯此一實更無餘道。是故說三。問曰。若得道時見諦所斷諸煩惱盡。何故但說三結盡耶。答曰。一切煩惱皆以身見為本。如佛問比丘。人以何事因何事。見何事故生如是見。唯有此身死則斷滅。如是等一切見。比丘白佛。佛為法王唯願解脫。佛言。人以色因色見色是我。故起此見。乃至識亦如是。當知因見我故生諸煩惱。所以者何。若有身見則謂此我若常無常。若定見常則是常見。定見無常則是斷見。若我是常則無業無報無苦解脫。我若無常亦無業無報及苦解脫。不以修道而得泥洹。若以此見為勝。即是見取。謂能得度即是戒取。自見中愛他見中恚。以此見自高即是憍慢。皆以不如實知故起此結。即是無明。是故身見斷故見諦結斷。問曰。若身見斷餘亦斷者。何故別說戒取疑耶。答曰。以其勝故。行者現見法相則無有疑。此疑疑我為有為無。亦疑此道得清淨不。令見苦諦則我見斷。亦知唯此一道更無有餘。是故說斷身見名真見苦斷戒取故名修行道。於知所知法中無疑。若以正智知所知法。即斷集證滅名具四諦。故說此三示無疑相。此疑從我道生。如經中說初得道相。謂見法得法知法達法。度諸疑網不隨他教。於佛法中得無畏力安住果中。   一切緣品第一百九十一   問曰。何智能一切緣。答曰。若智行界入等名一切緣。所以者何。若說諸入諸界法。物事有諸緣諸塵可知識等。皆盡諸法若智能緣。名一切緣。問曰。此智不知相應共生等法。答曰。能知若緣入等。是名總相智。總相智故能緣一切。所以者何。若說十二入則更無餘法。故知此智亦緣自體。問曰。經中說。二因緣生識。是故不應有自緣智。又諸智無有因緣譬喻能緣自體。如指端不能自觸。眼不能自見。答曰。汝說二因緣生識此事不定。亦有無緣生智。非一切皆從二因緣生。又第六識於自陰中都無所緣。無現法故是識不能緣色等法。若能緣者盲人亦應見色。此人爾時心心數法。在去來中。去來無法為何所緣。但遮計神故如是說。若諸識生皆由此二非四因緣。或有識生無二因緣。如經中說。六入因緣觸而實無觸。以六入為因緣。若生則不出於六入。為遮第七入故。如是遮四因緣。故佛說二。又於過去未來虛空時方等中知生。而此法實無。此即是無緣知。問曰。若然者以此因緣過去未來等法應有。若無雲何生知。於兔角龜毛蛇足等中終不生知。答曰。於作中知生。如見人去則憶去時。若聞人語。則憶語時。如是等過去中無作是故不然。問曰。今於過去為何所憶。答曰。憶無所有。汝言何故不憶兔角等。若法生已而滅是則可憶。若本來無何所憶耶。如法先名眾生今雖過去亦名眾生。如是先於此法生憶。故即此心還憶。非異心也。又是人先取此法相。此法雖滅而能生憶想分別法。若法於此人心生。此法失滅後意識生。能知此事是名相緣識。又是相能與後緣相識作因緣。兔角等識無相為因。是故不生。又亦應有緣兔角等識。若無雲何能說。問曰。兔角性非可識。所以者何。終不生長短黑白等念。故過去法亦如是。所以者何。我等不能以過去法令現在前。如聖人知未來事。言此事當爾此事不爾。答曰。聖智力爾。法雖未有而能預知。如聖人能壞石壁入出無礙。此事亦爾。無而能知。又以憶力故。知如眼識不能分別男女。若眼識不能意識亦不應能。而意識實能是事亦爾。又如我等於先所用已滅事中生知。聖人亦爾。於無法中而能生知。又如說提婆達多無有一識能識四字。而亦能識。是事亦爾。又如諸數量別異合離此彼等。是中雖無現法亦能生識。又如人身不可以一念遍知。亦不可以分分識知。雖分分不知一念不知。而亦生人知。是事亦爾。汝言無有因緣譬喻能知自體。此中有說意能自知。言行者隨心觀而去來無心。故知以現在心緣現在心。若不爾終無有人能識現在心相應法。問曰。經中說。若能以慧觀一切法無我。即得厭離苦。是道為清淨。此智慧除自體及共生法餘一切法緣。答曰。此智但有漏緣非無漏。所以者何。此偈中說即厭離苦。故知但緣苦諦。又為壞我見修無我智。我見五受陰緣。當知無我亦緣受陰。是五受陰無常故無我。如經中說。若無常即是無我。若無我即是苦。又佛語比丘。斷非汝所有法。比丘言得已。世尊。佛問。汝雲何得。世尊色是非我所。受想行識非我所。佛言。善哉善哉。當知但受陰中生無我心。又經中說。諸所有色若過去未來內外粗細近遠大小。皆應知非我非我所。如是實以正慧觀。又說。觀色無我受想行識無我。觀色無常虛妄如幻誑無智眼。為怨為賊無我無我所。又佛說。於此坐中有愚癡人。在無明□無明所盲。捨離佛法生此邪見。若色無我受想行識無我。雲何無我起業。而以我受故。知無我但緣受陰。又經中無處說無我智緣一切法。處處皆說五受陰緣。問曰。佛自說一切法無我。故知有為無為此智皆緣。非但緣五受陰。又說十空緣一切法。空即無我。又說諸行無常苦。一切法無我。若無我智但緣苦諦。何故不說諸行無我。以說一切法無我故。當知若說行則說有為。若說法即通一切。又說誰於一相法及別異相法智慧現在前。如明眼見色。唯諸佛世尊正智得解脫。能於一相法及別異相法。智慧現在前如明眼見色。以無我想故。諸法一相。故知無我緣一切法。非但緣苦。答曰。一切二種。一攝一切。二攝一分。攝一切者。如佛說我是一切智人一切名十二入。攝一分者。如說一切然。而無漏無為不可得然。又如來品中。說如來是一切捨者一切勝者。不可捨持戒等法。但為惡法說一切捨。不可勝餘諸佛。但為餘眾生故說一切勝。又說。雲何比丘名一切智。謂如實知六觸入生滅。是名總相知一切法。非別相智。佛總別悉知名一切智。是比丘總知諸法無常等。故名一切智其名雖同而實有異名攝一分。又佛言。若法入修多羅隨順比尼不違法相。是法應受。又說。若人言此是佛語。是人語正而義非。智者於中應說正義。語此比丘。是語應與何義相稱。復有說者義正而語非。是正義中應置正語。如是等經佛悉聽之。又有了義不了義經。此是不了義經。何故於一事而說一切名。應知其意。又世間人於一事中亦說一切。如言為一切祠一切與食。亦說此人一切皆食。故知雖說一切無我。當知但為五受陰說。非一切法。汝說十空。此中不得有無為空。所以者何。無人於無為中生我想。故設有餘空亦無所害。汝亦以苦智與空相應。是故空非一切法緣。問曰。世間空緣一切法。非無漏空。答曰。無世間空。一切空皆是無漏。又問。法印經中說。空是世間空。答曰。是出世間空。非世間空。又問。是中說知見未淨。故知是世間空。答曰。我先說無漏心能破假名。是故從破假名來。名無漏心。後見滅諦離增上慢。名知見淨。是故無世間空。汝說如一切行無常一切法無我。如是應有行者具足無我想。時法相具足故於無我說法名字。如見品中說。若人不見苦是即為見我。苦如實見苦。即不復見我。如實者。謂見無我。是故說一切法無我。但緣苦諦說無我行。汝說佛現前見一相異相。此亦應有以界入等為一。故說一相有何咎耶。◎   成實論卷第十五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46 成實論   成實論卷第十六   訶梨跋摩造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   ◎聖行品第一百九十二   有二行。空行無我行。於五陰中不見眾生是名空行。見五陰亦無。是無我行。何以知之。經中說。見色無體性。見受想行識無體性。又經中說。因無性得解脫。故知色性非真實有。受想行識性非真實有。又經中說。五陰皆空如幻。不可說幻為真實。幻若真實有不名為幻。亦不可言無。但以無實能為誑惑。又此行者觀一切空。故知五陰非真實有。如破一相故不見壁等一法。五陰亦爾。無一實法。問曰。若色等法亦非真實。今應唯一世諦。答曰。滅是第一義諦故有。如經中說。妄謂虛誑諦名如實。滅即是如實決定。故名第一義有。又行者生真實智。一切有為皆悉空無。故知滅是第一義有。問曰。汝說見五陰中無眾生。因何五陰說名眾生。為有漏為無漏。答曰。亦有漏亦無漏。問曰。經中說。若見眾生皆是見五受陰。答曰。無漏法亦在眾生數。不在非眾生數木石等中。故知亦因無漏諸陰名為眾生。又若聖人在無漏心。爾時亦名有心眾生。故無漏心亦名眾生。一切諸陰皆名受陰。從受生故。問曰。雲何知皆從受生。答曰。無漏法皆從佈施持戒修定等業心中生。無則不生。如經中說。為無明所覆愛結所繫。故愚夫得此身智者亦如是。身即受陰。問曰。若一切陰皆名受陰。漏無漏陰有何差別。答曰。一切諸陰從受生。故皆名受陰。但不受後身故名無漏。是名差別。陰與受陰俱從受生。故曰受陰。是故此經不相違背。是二行皆緣無所有。若色等法空及體性滅。皆是無所有。問曰。此二皆緣五陰。經中說。見色空無我見受想行識空無我。答曰。因諸陰見空無我。所以者何。於眾生因緣中見眾生空。亦見色等法滅。問曰。是則俱緣。若行者念諸陰及空。即名緣陰及無所有。答曰。行者於眾生因緣中不見眾生。故即生空心。然後見空。又於五陰滅中。不見色體性受想行識體性。故知此二皆無所有緣。   見智品第一百九十三   問曰。正見正智有何差別。答曰。即是一體無有差別。正見二種。世間出世間。世間者。謂有罪福等。出世間者。謂能通達苦等諸諦。正智亦爾。問曰。汝說見智相不如是。所以者何。諸忍但見非智。盡智無生智及五識相應慧。但智非見。答曰。何故諸忍非智。問曰。以未知欲知故名未知根。若苦法忍是智。苦法忍知已。苦法智應名知根。不名未知根。是故忍非智也。又經中說。若行者於是諸法少能以慧觀。忍名未訖竟。訖竟名智。若忍名觀未訖。又初無漏慧始見名忍。不應以初見為智。又忍時不了。智時決了。又忍生時疑猶隨逐。故忍非智。答曰。忍即是智。所以者何。欲樂忍皆是一義。行者先知苦已。然後忍樂。若先不知何所忍樂。又少語中但說觀忍。而不說智。然則應受行果者無智。若汝意謂行者有智而名為忍。今亦應受忍即是智。又經中說。行者知時見時即得漏盡。又說。知見得是一義。又佛說苦智集滅道智。不說有忍。故知智即是忍。又佛解智義中說。如實知故名智。忍亦如實知。故不應有異。若汝以未知根故名為忍者。是事不然。我等不說先忍後智。於一心中即名忍智。是義不成。汝雲何以不成相成。汝言忍名未訖。我已先答。謂先知後忍。當知忍即為訖。若不知訖雲何能忍。汝言忍時未了。汝法中以忍斷結。如其不了何能斷結。汝言忍時疑猶隨逐。若爾見諦道中皆有疑隨。是中智生皆應非智。又無有分別是忍是智。如世間觀隨順四諦。亦名為忍亦名為智。無漏忍智亦應如是。問曰。盡智無生智但智非見。答曰。有何因緣。問曰。經中別說正見正智。故智非見。答曰。若爾則正見不名正智。若汝謂正見是正智。正智亦應是正見。又五分法身從慧品中別說解脫知見。應當非慧。然則盡智無生智亦非是慧。今即正見以異相故說名正智。謂盡一切煩惱於阿羅漢心中生。故說名正智。問曰。若正智即是正見。則阿羅漢不名十分成就。答曰。體一而異名。如法智苦智。又說阿羅漢名八功德福田成就。是故正智即是正見。又六和敬中第六和敬說名同見。若如汝說則盡無生智不名和敬。又正觀故名正見。盡無生智以正觀故亦名正見。問曰。五識相應慧但智非見。答曰。何故非見。問曰。五識皆無分別。以初在緣故見名思惟觀察。又五識但緣現在。是故非見。答曰。是中無覺觀故不能分別。若言初在緣故非見。是事不然。所以者何。汝法眼識有相續緣。如意識故。不應言初在緣。若爾意識亦不應有見。又汝說緣現在故非見。是亦不然。他心智亦緣現在。是亦應非見。五識中無真實知以無行故亦常隨假名。故見智慧等一切皆無。況但無見。問曰。有人言眼根名見。是事雲何。答曰。眼根非見。眼識能緣隨俗言說。故曰眼見。問曰。有人言有八見。謂五邪見世間正見學見無學見。除此八見餘慧不名為見。是事雲何。答曰。若見智得解了通證皆是一義。若言此見此非見。皆自憶想分別說。問曰。經中說知者見者則得漏盡有何差別。答曰。若智初破假名名為知。入法位已則名為見。始觀名知達了名見。有如是法深淺等別。◎   ◎三慧品第一百九十四   三慧。聞慧思慧修慧。從修多羅等十二部經中生名為聞慧。以此能生無漏聖慧。故名為慧。如經中說。羅□羅比丘今能成就得解脫慧。雖聞違陀等世俗經典以不能生無漏慧故不名聞慧。若能思量諸經中義是名思慧。如說行者聞法思惟義趣。又說。行者聞法思惟義已。當隨順行。若能現前知見是名修慧。如說行者於定心中見五陰生滅。如諸經中說汝等比丘修習禪定當得如實現前知見。又七正智經中說。若比丘知法名聞慧。知義名思慧。知時等名修慧。又如羅□羅讀誦五受陰部等名聞慧。獨處思義名思慧。後得道時名修慧。又經中說三種器杖。聞杖離杖慧杖。聞杖名聞慧。離杖名思慧。慧杖名修慧。又經中說聞法五利。未聞則聞已聞明瞭。斷疑正見以慧通達甚深義趣。未聞則聞已聞明瞭是名聞慧。斷疑正見是名思慧。以慧通達是名修慧。又聞法利中說。行者以耳聽法以口誦習是名聞慧。以意思量是名思慧。以見通達是名修慧。又四須陀洹分中聞正法名聞慧。正憶念名思慧。隨法行名修慧。又五解脫門中。從所尊聞法是名聞慧。通達語義是名思慧。生歡喜等名為修慧。又經中言。佛所說法三時善等。善男子若長若幼聞法生念。在家憒鬧出家閑靜。若不出家則不能淨修善法。即捨所有親屬財物。出家持戒守護諸根。威儀詳審獨處思惟。遠離五蓋得初禪等乃至漏盡。於此中長幼聞法是名聞慧。念在家憒鬧出家閑靜是名思慧。遠離五蓋乃至漏儘是名修慧。又經中說。二因緣故能生正見。從他聞法自正憶念。從他聞法名聞慧。自正憶念名思慧。能生正見名修慧。又偈中說。當習近善人聽受正法。樂於獨處調伏其心。是中習近善人聽受正法是名聞慧。樂於獨處是名思慧。調伏其心是名修慧。又佛教諸比丘。汝所說時當說四諦。所思惟時當思四諦。是中若說四諦名聞慧。思惟四諦名思慧。得四諦名修慧。如是等處處經中佛說三慧。問曰。是三慧幾欲界幾色界幾無色界。答曰。欲色界一切。如手居士生無熱天彼中說法。若人說法必思其義。故知色界亦有思慧。無色界中唯有修慧。問曰。有人言。欲界無修慧色界無思慧。是事雲何。答曰。何因緣故欲界無修慧。問曰。以欲界道不能斷諸蓋障諸纏令欲界纏不現在前。答曰。佛法中無有此語。以欲界道不能斷諸蓋障諸纏令欲界纏不現在前。又說以欲界道能破煩惱。何者欲界有不淨觀等。如經中說善修不淨觀能破貪慾。慈等亦爾。問曰。是欲界不淨觀等不能永斷煩惱。答曰。色界不淨觀等。亦不能畢竟斷諸煩惱。問曰。以粗重不適等行能斷煩惱非不淨等。答曰。無有經說粗等能斷煩惱不淨等不能。經中說。以不淨等能斷煩惱。又粗等有何勢力能斷煩惱。而不淨等不能。又若欲界有粗等行。應以此行斷諸煩惱。若無應說因緣。何故有不淨等而無粗等。若有而不斷煩惱。色界雖有亦不應能斷。是亦應說因緣。何故欲界不能而色界能。問曰。欲界雖有粗等而不能斷諸煩惱。以是散亂界故。散亂心者無所能斷。如經中說。攝心是道散亂心非道。答曰。應說因緣何故欲界名散亂界耶。是中有不淨觀等。若是散亂界雲何能觀骨等異相。又色界攝心有何異相而欲界無。問曰。以色界道能得離欲。於此間死生色界中如榍出榍。答曰。何名離欲。問曰。斷煩惱名離欲。以色界道能斷煩惱非欲界也。答曰。諸外道斷結還起還生欲界。是故凡夫不名斷結。若斷已更生。則無漏斷結亦應更生。是事不可。又經中說。斷三結已能斷三毒。凡夫不能斷三結。故無得離欲。又凡夫常有我等心。故無有能斷身見等。若凡夫能離欲者。一切煩惱皆不應有。所以者何。一切煩惱皆眾緣成。如經中說。從眾緣成我。若此凡夫於欲界五陰不起身見。復未得上界諸陰。然則應無身見有如此過。如是煩惱應當永盡。此凡夫應是羅漢。而實不得煩惱都盡。如經中說。聞大雷音二人不怖。轉輪聖王及阿羅漢。今此凡夫亦應不怖。又阿羅漢不欣生惡死。如優波斯那阿羅漢。為毒蛇所螫將命終時。諸根不異顏色不變。是人亦應如是。又阿羅漢世間八法不能覆心。此人亦應如是。以離欲故。而實凡夫雖說離欲皆無此相。故知不斷煩惱。問曰。凡夫能斷煩惱。此間命終往生色界。若不斷結雲何生彼。經中亦說。有離欲外道。又說阿羅漢迦羅摩鬱頭藍弗捨離欲色生無色中。又說。以色離欲以無色離欲。以滅離起思念。是故汝言凡夫雖斷煩惱以還生故不名為斷。是事不然。汝亦說凡夫諸有所斷實皆是遮。但名為斷離其實不斷說名為斷。實不離欲說名離欲。如偈中說。若念我我所。死來則能斷。小兒弄土戲。隨愛時則吝護若心厭離時即壞而捨去。此亦名離欲。而外道斷與死斷異。死斷不生色無色界。小兒捨土雖供養之。無大果報。若供養離欲外道得大果報。語言雖同其義則異。故知凡夫實有斷離。答曰。遮中有差別。若能深遮煩惱則生色無色界。又若能遮身見先已說過。若不能遮欲界身見。雲何能生色無色界。但遮貪恚故生色界。非遮身見等。故知凡夫實不斷結。亦有欲界善法。能遮煩惱。故知欲界亦有修慧。又經中說。除七依處亦許得道。故知依欲界定能生真智。問曰。是人依初禪近地得阿羅漢道。非欲界定。答曰。不然。言除七依則除初禪及近地已。又此中無有因緣能依近地非欲界定。若此行者能入近地。何故不能入初禪耶。是事亦無因緣。又須屍摩經中說。先法住智後泥洹智。是義不必先得禪定。而後漏盡。但必以法住智為先。然後漏盡。故知除諸禪定。除禪定故說須屍摩經。若受近地即過同諸禪。又無有經中說近地名。是汝自憶想分別。問曰。我先說榍喻。故知以異地道能斷異地結。如以細榍能出粗榍。如是以色界道能斷欲界。行者若先斷欲及惡不善法。然後能入初禪。故知必有近地以之斷欲。又說因色出欲。若無近地雲何因色。又經中說。行者若得淨喜則能捨不淨喜猶如難陀因天女愛能捨本欲。又若不得初禪寂滅味者。不能於五欲中生粗弊心。故知先得初禪近地能捨欲界。答曰。得欲界淨善能斷不善。如說五出性。若聖弟子或念五欲不生喜樂。心不通暢如燒筋羽。若念出法心則通暢。又說。行者隨生不善覺觀。則以善覺觀滅。是故汝說榍喻亦可欲界。汝言因色離欲是末後事。行者以欲界道斷諸煩惱。隨次漸斷乃至能得色界善法。爾時欲界名畢竟斷。得色界法汝名得滅盡定阿羅漢亦得諸定。但說其味。汝言得淨妙喜及寂滅味。皆已總答。又若欲界無定。雲何能以散心證色界善。問曰。慧解脫阿羅漢無定亦但有慧。答曰。此中但遮禪定。必當應有少時攝心乃至一念。如經中佛說比丘取衣時有三毒著衣已則滅。無有經說散亂心中能生真智。皆說攝心生如實智。   四無礙品第一百九十五   問曰。有近法位世智。何者是耶。答曰。是煖等法中能破假名智。是智以世俗見諦故曰世智。近聖道故名近法位。問曰。見諦道中未來修等智。答曰。無未來修等智後當說。所以者何。破法相中無假名心。是故見諦道中不修世智。問曰。經中說四無礙智。何者是耶。答曰名字中無礙智名法無礙。言音中無礙智名辭無礙。謂殊方異俗言音差別。如經中說。行者不應貪著國土言辭。若言音不便義亦難解。若無名字則義不可明。即此言辭不留不盡名樂說無礙。如經中說。有四種說法。或說有義趣不能無盡。有能無盡而無義趣。有二俱能有二俱不能。此三種智名言辭方便。知名語中義無礙智名義無礙。如說有四種說法。有義方便無語方便。有語方便無義方便。有俱方便有俱無方便。若人能得四無礙智是名具足方便。難詶難近說法中上樂說無盡。亦有義趣智慧無窮言辭無滯。問曰。此無礙智雲何當得。答曰。以先世業因緣故得。若能世世善修因緣智慧及陰等方便。以修習力故。今世雖不學習文字讀誦經典。亦能得知如天眼通等。問曰。何人能得。答曰。唯聖人得。又人言但阿羅漢得非諸學人。此不必爾。學人亦能得八解脫。何故不能得此智耶。問曰。此四無礙在何界中。答曰。欲色界一切。無色界中唯義無礙。無礙二種。有漏無漏。學人具二種無學唯無漏。若得則一時盡得。女人亦得。如曇摩塵那比丘尼等。   五智品第一百九十六   五智。法住智泥洹智無諍智願智邊際智。知諸法生起名法住智。如生緣老死乃至無明緣行。以有佛無佛此性常住故曰法住智。此法滅名泥洹智。如生滅故老死滅。乃至無明滅故諸行滅。問曰。若爾者泥洹智亦名法住智。所以者何。若有佛無佛是性亦常住故。答曰。諸法盡滅名為泥洹。是盡滅中有何法住。問曰。泥洹非實有耶。答曰。陰滅無餘故稱泥洹。是中何所有耶。問曰。實有泥洹何以知之。滅諦名泥洹。苦等諸諦實有。故泥洹亦應實有。又泥洹中智名滅智。若無法雲何生智。又經中佛為諸比丘說。有生起作有為法。有不生起作無為法。又經中說。唯有二法有為法無為法。有為法有生滅住異。無為法無生滅住異。又經中說。諸所有法若有為若無為滅盡泥洹。唯此為上。又說色是無常滅色故泥洹是常。乃至識亦如是。又經中說。滅應證若無法何所證。又佛於多性經中說。智者如實知有為性及無為性。無為性即是泥洹。以真智知雲何言無。又諸經中無有定說泥洹無法。故知汝自憶想分別謂無泥洹。答曰。若離諸陰更有異法名泥洹者。則不應名諸陰盡滅以為泥洹。又若有泥洹。應說其體。何者是耶。又緣泥洹。定名曰無相。若法相猶存者何名無相。如經中說。行者見色相斷乃至見法相斷。又經中處處說。一切行無常一切法無我寂滅泥洹。是中我名諸法體性。若不見諸法體性名見無我者。若泥洹是法則無體性不可得見。以此法不滅故。如隨有瓶時無瓶壞法。若瓶壞時得說瓶壞。斷樹等亦如是。如是若諸行猶在爾時不名泥洹。諸行滅故有泥洹名。又苦滅不名更有別法。如經中說。諸比丘若此苦滅餘苦不生。更無相續。是處第一寂滅安隱。所謂捨離一切身心貪愛永盡離滅。泥洹是中言此苦滅餘苦不生。更有何法名泥洹耶。又亦更無別有盡法。但已生愛滅未生不生。爾時名盡。更有何法說名盡耶。實不可說。復次有是法之異名。五陰法無名為泥洹。是中無有而名為有。此則不可。以盡滅故說名泥洹。猶如衣盡更無別法。若不爾者亦應別有衣盡等法。汝言有滅智者亦無所妨。如於斷樹等中智生亦無別有斷法。又由諸行故是中智生。謂隨諸行無名為泥洹。如隨無此物知此物空。問曰。今無泥洹耶。答曰。非無泥洹。但無實法。若無泥洹則常處生死永無脫期。如有瓶壞樹斷。但非實有別法。言餘諦等皆已通答。所以者何。有苦滅故說有不生不起不作無為法等。悉無所害。無諍智者。隨以何智不與他諍此名無諍。有人言慈心是也。以慈心故不惱眾生。復有人言。空行是也。以此空行不與物諍。又有人言樂泥洹心是。以樂泥洹故無所諍。有人言。在第四禪此不必爾。是阿羅漢以此智修心皆無所諍。願智者。於諸法中無障礙智名為願智。問曰。若爾者唯佛世尊獨有此智。答曰。如是。唯佛世尊具足此智。餘人隨力所及得無障礙。邊際智者。隨行者得最上智。以一切禪定勳修增長。若於增損壽命等中得自在力。名邊際智。   六通智品第一百九十七   有六通智。六通者。身通天眼天耳他心智宿命漏盡。身通名行者身出水火。飛騰隱顯摩捫日月。至梵自在及種種變化。如是等業名為身通。問曰。此事雲何當成。答曰。行者深修禪定故得。如經中說禪定者力不可思議。有人言。變化心是無記。此事不然。若此行者為利他故種種現變。何故名無記耶。有人言。以欲界心作欲界變化。色界心作色界變化。此亦不然。眼等亦應如是。可以欲界識見欲界色耶。如是等若色界心作欲界變化有何咎。又人言。初禪神通能至梵世。乃至四禪神通能到色究竟是亦不然。隨根力所及。若利根者以初禪神通能到四禪。鈍根者以二禪神通不能用初禪。如大梵王到禪中間。是中無神通以初禪力能到諸餘梵天。即以初禪不能知梵王住處。又佛以宿命憶念無色。如經中說。若色無色中先所生處佛悉知之。是故不定又人言。天眼是慧性。此事不然。天眼由光明成慧不如是。問曰。經中說。修光明相能成知見。知見即是天眼。答曰。不然。亦說天耳不以慧性名之為耳故非慧也。又天眼緣現在色。意識不爾。有解天眼中說知眾生業報。眼識無有此力。但意識中知用眼識時生故。知從禪定生色名為天眼。問曰。天眼形處大小。答曰。如童子量。又問。盲人云何。答曰。亦齊眼處。又問。天眼為一為二。答曰。是二。又問。隨見所向方耶。答曰。遍見諸方。又問。化人有耶。答曰無。造化者有天耳論亦如是。行者若知他心名他心智。問曰。何故不說知他心數。答曰。以此因緣故無別有心數知他受想等亦名他心智。又人言。此智同性緣。如以有漏。知有漏無漏知無漏。是事不然。此人不說決定因緣。以此因緣知同性緣。有人言。但緣現在此亦不然。或緣未來如人入無覺定。知從此定起。當覺如是如是事。有人言。此智不知見諦道。是事不然。若知何咎耶。有說辟支佛欲知見諦道中第三心。即見第七心。聲聞欲知第三心。即見第十六心。此不名知見諦道耶。又人言。此智不知上地上人上根。是亦不定。諸天亦知佛心。如佛一時深擯眾僧還念欲取梵王悉知。又於一時心念。為王如法化世。魔王即知而來勸請。又諸天亦知此是羅漢乃至此是行須陀洹。又諸比丘亦知佛心。如佛將泥洹時阿那律次第知佛所入諸禪定。又人言。此智不知無色。是亦不然。佛以宿命能知無色。他心智亦如是。知有何咎耶。問曰。雲何知他心。答曰。於緣中知。若心行色名緣色心如是等。問曰。若爾則他心智緣一切法。答曰。如是若不知緣。雲何知心。如經中說。我知汝心如是如是即是緣色等知他心。三種。一相知。二報得。三修得。相知者。知以鴦伽咒等故知。報得者。如鬼神等。修得者。謂禪定力得他心智。此六通中說。修得者若憶過去世中諸陰名宿命智。問曰。為憶何陰。答曰。憶自陰他陰及非眾生陰。唯不能憶勝者諸陰。能憶勝者戒等諸法。何以知之。如舍利弗答世尊言。我雖不知去來佛心能知其法。又淨居天知佛心故來白佛言。如是世尊過去諸佛威儀亦爾。問曰。解宿命中何故說共相共性。答曰。憶念明瞭故如是說相名字。如某人等。又以識事故名為相性名種族。如言此是汝家此是汝性。相性合說。故知見明瞭。問曰。何故為明瞭憶。答曰。過去法盡滅無相而能得知。此為奇特。有人以思量相知。不能明瞭。謂佛弟子亦復如是。是故性相合說。有人用宿命智。或以有道思慧知過去世。如行緣識。此二種中思慧為勝。所以者何。是人雖知八萬大劫。無此思慧故生邪見。謂從此來名為生死。過此更無有道思慧。終無此心。有人言。此智次第憶念過去是事不然。若唸唸次第憶。一劫中事尚難知盡。況無量劫。問曰。經中何故說。我於九十一劫已來。未見佈施損而無報。答曰。佛於此中以七佛為證。亦有長壽淨居與佛同見。又佛得真智故功德清淨。若人供養得二世福。故齊此說。有人言此智不知上地。是事不然。上身通等中已答。問曰。若是憶性何故名智。答曰。憶隨相生。過去無相而能憶念。當知勝慧名之為憶。憶宿命有三種。一用宿命智。二報得。三生便自憶宿命智。名修得報得者如鬼神等。生便自憶謂人道中。問曰。以何業故生便自憶。答曰。以不惱眾生此業能得。所以者何。死時生時苦切逼故忘失憶念。此中難得不失故須善業。又人言。此憶過去極至七世。是事不定。有人世世深修不惱法。故能憶念久遠。證漏盡智通者金剛三昧是也。金剛三昧是漏盡。無礙道漏盡智名無學智。以金剛三昧滅盡諸漏。名證漏盡智通。問曰。餘神通亦應說以何法證。答曰。先已說深修禪定證神足通。又隨所用證及所證事皆名神通。有人言。一切聖道皆是漏盡方便。如經中說。若佛出世若人聞法出家。奉戒除捨五蓋修定見諦。此等皆名漏盡方便。又人言。施等善法亦名漏盡因緣。如經中說。行者佈施助成漏盡空無我智。是名真證漏盡智通。此法別名金剛三昧。能破諸相故曰金剛。諸外道人但名五通。皆以不得此真智故。問曰。以無我智應破我見。雲何以此斷貪恚等。答曰。無我智能滅諸相。以無相故諸煩惱滅。問曰。以初無我智能壞諸相。第二智等更何所用。答曰。諸相雖滅還生。是故須第二等。問曰。若滅已還生相則無邊。然則無阿羅漢道。答曰。有邊如今現見乳滅還生。有時乳滅。酪生是則為邊相亦如是又如燒鐵黑相滅還更生至赤相生。爾時名邊。迦羅邏等諸喻亦如是。隨於何時諸相滅盡更無相生。爾時名得阿羅漢道。問曰。阿羅漢都無諸相耶。答曰。若在不定心中爾時亦有色等諸相。但不生過。若人眼見色以邪心邪分別。爾時相能生過。問曰。何者是。空無我智。答曰。若行者於五陰中不見假名眾生。以法空故見色體滅乃至識滅。是名空無我智。問曰。假令諸法常在。愛等煩惱亦可除盡。如說萬物常在而精進者能除貪愛。何須滅相。答曰。經中說。所有生相皆知滅相。於諸法中得法眼淨。若以滅斷名畢竟斷。有行者離諸色慾遮滅貪恚。佛為此故說如是偈。又說諸行性空如幻。凡夫無智謂之實有。學人了知虛誑如幻。阿羅漢亦不見幻。故知隨以何慧證諸法滅。是名證漏盡智通。   忍智品第一百九十八   問曰。經中說。若行者有七方便三種觀義。於此法中速得漏盡。是何智耶。答曰。七方便名聞慧思慧。所以者何。心未定者作如是觀。謂此是色色集色滅。及色滅道色味過出。問曰。若是聞思慧者。何故言速得漏盡。答曰雖是聞慧思慧。如是分別五陰。能破我心。故說速得漏盡。三種觀智。謂觀有為法無常苦無我。若以陰界入門觀有為法則無義利。問曰。若爾者前過中已說無常苦。出中已說無我。何故復說此三種觀耶。答曰。習學三種。先聞思慧然後修慧。先於聞思慧中說七種。後修慧中說三種。所以者何。若無常苦壞相名壞無常。非行無常。雖說除欲染不說雲何除。後乃說三種觀義。問曰。何謂八忍。答曰。若智能破假名是名為忍。是忍在煖頂忍世間第一法中。問曰。行者亦於佛法僧及戒等中忍。何故但說八耶。答曰。以勝故說。勝名近道。此慧為智。故名為忍。如為苦法智名苦法忍。如是等。所以者何。先用順道思慧。後得現智。如牧像人先觀象跡。以比智知在此中。後則現見。行者亦爾。先以忍比知思量泥洹。然後以智現見。故經中說。知者見者能得漏盡。   九智品第一百九十九   問曰。有論師言。阿羅漢證盡智時得世俗九智。謂欲界繫善無記。乃至非想非非想處善無記。是事雲何。答曰。非一切阿羅漢盡得諸禪定。雲何當得九智。問曰。一切阿羅漢皆得禪定。但非一切皆能現入。答曰。若不能現入。雲何名得。如人言知書而不識一字。是事亦爾。問曰。若人離欲而未能現入初禪。是人命終不生彼耶。答曰。經中說先此間入後當生彼。今雲何此間不入而能生彼。問曰。若離欲時過去未來諸禪皆本得。得以此報生。答曰。未來業無作無起不應得報。過去諸禪曾於心生。若與果報則無所害。又不應得未來諸業。若可得者。一切未來皆應可得。以何障故有得不得。問曰。若未來法不可得者。學人不應八分成就。無學不應十分成就。所以者何。若依第二禪等入正法位。是人未來得正思惟。又若行者盡智現前。爾時未來得世正見。又人依無色定得羅漢果。是人未來得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又若人依第三禪等得聖道得未來喜。如是等法則應皆無故。知有未來法。又若無未來修者。雲何當得諸果諸禪定等。行者若在道比智中。悉得初果所攝諸智諸定。若不爾果等應數數得。所以者何。諸果皆應現前時得。是事不可。故知應有未來中修。答曰。汝說無諸分者。此無所妨。所以者何。我說戒等諸分以次第得非一時得。故非難也。汝言諸得得其種類。行者得苦智時餘苦智種皆名為得。如得人種故名得人相。亦不名於唸唸中漸得人相。是事亦爾。問曰。行者所有苦等諸智次第得者。皆已捨離。更一時得須陀洹果所攝諸智。答曰。無漏諸智。得則不失。問曰。若先得不失。則得行無別。所以者何。得果者即是行者。有此等過。答曰。若無差別有何咎耶。如成就果者亦名行者。此亦如是。又是人更得勝法故有差別。是故無過。如受五戒者更得出家律儀亦不失本戒。又得果者。不以見道故有差別。如人雖知初事更以勝事故有差別。此事亦爾。故知無未來得。又行者住空無我智。爾時雲何得世間法。故知得盡智時不得世智。問曰此諸世智共盡智。得與阿羅漢作入出定心。答曰。阿羅漢心相續生。唸唸皆淨。若更得九智眼等皆應更得。若不爾不應但得九智。又說。未來修者。皆無因緣。所以者何。此等說見諦道中。但修相似智。思惟道中亦修相似及不相似。見諦道中不修上地。思惟道中修。道比智中不修世俗善。餘智中修。無礙道中不修他心智。信解脫轉為見到時。一切無礙解脫道中不修世俗道。時解脫轉為不壞解脫時。九無礙八解脫道中不修世俗道。第九解脫道中修。微細心中不修一切無漏。如是等皆無因緣。是故汝今若說正因。若應信受。若以學習為修。在煖等中時。上諸善根一切皆修。以悉增益故。如誦習經書則皆明利。是故在煖等法時乃至盡智一切皆修。若不爾當說正因。   十智品第二百   十智。法智比智他心智名字智四諦智盡智無生智。知現在法是名法智。如經中說。佛告阿難。汝於此法如是見知如是通達。過去未來亦如是知。應言現法智。今不說現故但說法智。如經中說。愚者貴現在法智者貴未來。又說。現在諸欲未來諸欲。皆是魔網魔繫魔縛。如是等中皆說現語。略現語故但說法智。知餘殘法名曰比智。餘謂過去未來諸法。次現法後知故名比智。所以者何。先現知已然後比知。法智名現智。隨此法智思量比知名為比智。問曰。此智是無漏智。無漏智雲何名比智。答曰。世間亦有比智。所以者何。法智比智他心智苦智集智滅智道智皆有有漏無漏。是諸智在煖等法中是有漏。入法位中所得名無漏問曰。有人言。知欲界諸行諸行集諸行滅諸行滅道名為法智。知色無色界諸行四種名為比智。是事雲何。答曰。經中說。佛告阿難。過去未來世中亦如是知。無有經說色無色界諸行中知名為比智。又經中說。行者應念。我今為現色之所侵食。過去亦曾為色之所侵食。未來中色亦當侵食。又經中說。生緣老死去來世中亦復如是。如馬鳴菩薩說偈。如現在火熱去來火亦熱。現在五陰苦去來陰亦苦。如是等苦。諸大論師亦如是說。又知過去未來世法名為比智。亦有道理。所以者何。行者於去來現在苦中厭離。厭離名於此法中生真智慧。如現在行苦。去來諸行亦如是苦。今以何智知去來法。若是法智色無色界諸行亦有去來。於彼中知亦應名法智。然則唯是法智無比智也。若色無色界去來行中別有智者。欲界去來行中亦應別更有智。以此義故諸論師言。有得未得故次第見諦。欲界苦名得。色無色界苦名未得。是故不可一時並知。若未得苦以比智知。今欲界中所未得苦。亦應以比智知。問曰。以何智為斷結道。答曰。但用法智比智在方便道中。問曰。用何法智。答曰。用苦法智滅法智。所以者何行者觀無常苦時見空無我。爾時證諸行滅。餘智皆是方便。問曰。觀何苦滅。答曰。觀諸受苦。此中能生我心。亦於此中見滅。如說。內解脫故諸愛盡滅自說得阿羅漢。問曰。經中不說一切行斷名斷性耶。答曰。此行者證內滅故一切厭離。又行者必當應證內滅餘不必定。問曰。於諸諦中。雲何生智。答曰。知生苦等。問曰。此非定心何能生智。答曰。有如是觀亦有見陰無常等過生苦無我想。如經中說。若法無常即是無我。所以者何。眼等諸根有生有滅。若是我者我即生滅。故知非我。是眼等生時無所從來。以有所作故名為我。而經中說無有作者。故知若法無常即是無我。如是行者善修無常及無我。故身心寂滅所有行生。皆覺其惱則生苦想。如無皮牛小觸覺痛。行者如是。以無我想故。成上苦想。愚者以我想故。雖有大苦不覺其惱。是名苦智。見諸行生是名集智。見諸行滅是名滅智。念道始終是名道智。問曰。何謂盡智。答曰。盡一切相故名盡智。所以者何。學人相斷還生。此畢竟斷故名盡智。如經中說。若知妄想唯是妄想諸苦則盡學人智但妄想是我。此心永斷名為盡智。如經中說。阿羅漢於佛前自記世尊所說諸結我無此也。我於是結不復生疑。我常一心攝念正行。貪等不善不漏於心。是中取相故生諸結。諸相斷故諸結則滅。學人行於相無相。故我心時發。如見杌樹疑謂是人。故阿羅漢獨得無疑。以心常行無相中故先以生空。於五陰中不見神我。後以法空不見色性乃至識性。故知一切相盡名為盡智。知諸相不生名無生智。學人斷相盡已更生。無學相盡更不復生。若能令諸相盡滅更不復生。爾時名無生智。問曰。學人亦知有盡智無生智。如念我三結盡更不復生。何故不說十分成就。答曰。學人不能斷一切相。故不說有盡智無生智。如人處處繫縛雖一處解不名得脫。亦有此義。舍利弗說給孤獨氏十分成就。又阿羅漢得自在力故。自知結盡更不復生。學人不爾。又阿羅漢得無學道時。自知一切生盡名為盡智。梵行成者。謂捨諸學行。所作辦者。謂諸所應作皆已作訖。知從此身更無相續。故知但阿羅漢於一切所作。應得自在成就盡智及無生智。非諸學人。如人瘧病雖不發時亦不名為差。如經中說。離一切處喜滅一切處憂。證一切法滅常行無漏心。他心智如六通中說。五陰和合假名眾生。此等中智名名字智。無漏智名真實智。此似無漏得名為智。故曰名字智。問曰。又人言。一切眾生成就等智。是事雲何。答曰。若佛弟子能知諸法從眾緣生。是人能得非餘眾生。以得智名故。一切眾生但用想識。若得此智名內凡夫。   四十四智品第二百一   問曰。經中說四十四智。謂老死智老死集智老死滅智老死滅道智。生有取愛受觸六入名色識行亦如是。何故說此。答曰。泥洹是真法寶。以種種門入。有以五陰門入。或觀界入因緣諸諦如是等門。皆至泥洹。何以知之。如經中說。王處城中有雙使來。從一門入到已向王說其事實。語已還去。諸門亦爾。此中王喻行者。諸門謂觀陰界入等。雙使如止觀。說其事實謂通達空。是諸使雖從諸門。入皆到一處。如是雖觀陰界入等諸門方便。皆入泥洹。如羅□羅說。於獨屏處思惟法時。知如是法皆隨順趣向稱讚泥洹。又佛於讚法中說。是法能滅諸煩惱火故名為滅。能令行者心得安隱故名安隱。能令行者到正遍知故名為至。如是等義皆讚泥洹。又梵行名八聖道。八聖道中正智為上。是正智果所謂泥洹。又佛所說教皆為泥洹。故知五陰等門皆至泥洹。問曰。有論師言。老死智名苦智。是事雲何。答曰。非也。所以者何。是中不說苦行故非苦智。問曰。為是何智。答曰。此名老死性智。問曰。亦說知老死集老死滅老死滅道。故知應是苦智。答曰。此是因緣門非真諦門。是故此中不應說苦行。應說集等以相順故。問曰。此中何故不說味過出等諸智耶。答曰。此義皆攝。但集經者略而不說。   七十七智品第二百二   問曰。經中說七十七智。謂生緣老死不離生有老死。過去未來世中亦如是。是法住智觀無常有為作起從眾緣生。盡相壞相離相滅相亦如是觀。乃至無明緣行亦如是。是中何故不說老死性及滅道等耶。答曰。為利智者故如是說。但開其門可知。餘亦如是。又外道多於因緣中謬說世間萬物因世性等。故佛於此但說因緣。問曰。已說生緣老死。何故更說不離。答曰。為必定故諸法中有不定因。如施為福因亦以持戒得福。如說持戒得生天上。或有生念老死因生或不因生故須定說。問曰。何故去來世中復須定說。答曰。現在與過去世或有異相。謂過去眾生壽命無量勢同諸天。如是等。恐人謂壽命等異老死因緣亦當有異。故須定說。未來亦爾。此六種名法住智。餘名泥洹智。能令老死相續。故說無常有為作起從眾緣生。盡相壞相即是無常行。離相即是苦行。滅相即是空無我行。所以者何。此中色性滅受想行識性滅。是名三種觀義。如經中說比丘有七處方便三種觀義速得漏盡皆是為泥洹智。如是等因緣智有百千無量。謂眼智等如經中說。眼緣業業緣愛。愛緣無明無明緣邪念。邪念緣眼色諸漏緣邪念。諸食緣愛五欲緣揣食等。地獄短命緣殺生等。若今苦先苦皆緣妄想。妄想緣身心憎愛。憎愛緣貪慾。貪慾緣邪思惟。如是等諸因緣智無量無邊。自應當知。   成實論卷第十六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47 四諦論   No. 1647   四諦論卷第一   婆藪跋摩造   陳天竺三藏真諦譯   思擇品第一  般若遍諸法  大悲攝眾生  無相說正道  頂禮人天尊  大聖栴延論  言略義深廣  大德佛陀蜜  廣說言及義  有次第莊嚴  廣略義相稱  名理互相攝  我見兩論已  今則捨廣略  故造中量論  利益說受者  正法得久住  若人達四諦  四信處難動  不更視他面  永離四惡道  八等人天識  後必至苦際  故造四諦論  不由求慢等  緣起義多種  句味前後次  他難及救義  總別相應理  證義及譬喻  依此說四諦  願眾生知此  得天道涅槃   聖諦有四。此言是經何因何緣。佛世尊說如此經。雲何聖諦有四不增不減。雲何聖義及與諦義。若以聖故名為諦者。前二不應名諦。若言聖家諦故名為諦義則不定。復有經說。諦唯是一無有第二。雲何四義而不破壞。復有經說。一切行法是名為苦。故唯二諦。四諦義不成。復次增一中說。安立諸法從一至二乃至眾多。雲何諦義獨不增一。復次四相既其不同。雲何一時而得並觀。復次四相婆羅門諦。及與聖諦有何差別。持散偈曰。  雲何四聖諦  非諦不定境  唯二增並觀  淨聖諦何別   雲何諸佛於四諦中同有一意。雲何唯以四諦為諸佛上品正說。雲何同觀四諦為境。智慧平等而果有差別。雲何阿羅漢於四諦中智圓無餘。不同諸佛得一切智。若不同者。於四諦中應有無明。若一切法四諦中。攝勝奢波葉譬經。應須救解。若不救解應有五諦。若無五諦餘法非諦。若苦等四名聖諦者。又說。一苦具足聖諦。如是等經則不須說。若四諦智說名為苦。是義不然。若知一諦亦知餘諦者。說後三諦則為無用。雲何在先說於苦諦。若未說因先說果者。何得不違一二緣生。雲何說滅諦後說道諦。持散偈曰。  一意上果異  一切智葉譬  四違一無用  先苦因緣滅   聖諦有四。雲何佛世尊說此經。答有諸弟子應得聖道。先在外道稟受邪法。或事常行外道。或不住一處道護命道相違道老聲聞道思瞿曇道鳥翅衣道事水道編髮道事火道裸形道等。如是諸道各讚己法。唯有我法真實無餘諦不相違無死為果。他法不爾。聞此言已無決定智。如是等法何者真實。何者不實。是諸弟子於諦非諦。起無明惑為顯實諦。是故大仙說如是經。譬如有人為偽瓔珞之所欺張。令其得見真實瓔珞。復次有諸別法說如此義。若捨俗飾持沙門相。住阿蘭若處行頭陀法。值遇白法減捨財物。守護慚羞登上戒車。控制根馬。磨練聞仗被服定鎧。因此等行。自謂我等是真沙門。是諸人等起沙門增上慢。令其得見真實沙門故。佛世尊說如是經。為顯此義。為通達四諦。於聖法中成實沙門。不由餘行。如沙門經說。若有如此具如經說。實沙門者。由四諦觀故得成立。不由世間修行究竟共得有流而名沙門。如裸形偈說。   復次已免九難。前佛已生其厭離因法。以善根香熏習其心。已長聖道資糧意行俱淨。應通達聖諦。是勤行心。為令服聖諦智藥故。佛世尊而說是經。如可治病醫則施藥。復次聞惡道苦最極難忍生厭怖心。為如此人顯不墮惡道因緣。故說此經。何以故。八地獄中受生眾生。六方火焰之所圍遶。舉體洞然如融金色。其出入息皆是火焰受燒熱苦。復有諸人飢食鐵丸渴飲銅汁。或剉或斫或破或抽受種種苦。有眾色狗及鐵嘴鳥等之所噉食。或受餓鬼生。飢渴苦恆隨逼身。咽如針孔。恆欲食飲終無飽足。渴行求水宿業所逼。若近河邊便見河燥。或見膿血屎尿臭穢遍滿。值花果樹變成空林。如偈說言。  月炙如夏日  風觸如火焰  雨渧如洋湯  履地如熱灰   是故餓鬼受苦最劇。或生畜生道。恆被籠繫斫破鞭打。互相吞食更相疑畏。心恆不安。受如此苦。或生脩羅。怨結慳吝慢觸犯受是等苦。佛諸弟子聞諸惡道有如是苦。畏自墮彼。欲顯四諦知見不是墮因緣故說此經。如人應墮海底施以船筏令其得濟。如經中說。若有眾生於如是苦能如實見則得解脫四種惡道及生老病一切諸苦。復次為令眾生遠離五種邪欺誑語。一能生眾惡。二惡人受行。三賢人遠離。四能發起煩惱。五欺誑為體。為令他說利益眾生五分正語。一自德相應。二善人受行。三生長善根。四令離生死蕀刺稠林。五令至實樂離五邪言行五正語。故說此經。譬如令捨偽寶取真寶。如經中說。莫說實邪惡言。若僧聚集應行兩事。一聖默然。二聖正法言。復次有諸凡夫。各自執著諸別異諦。我執是實他執為非。由此執故互相鬥諍。如生盲見象。欲顯最勝無死鬥諍。無更起無顛倒。是聖諦智慧故說此經。為現此意。執著斷常說我諸人互相鬥諍。見四諦人則不如是了達真空故。如佉多柯經說。復次依正師長住空閑處。受頭陀行減損生具。守護六根節量飲食。初後夜覺樂一心聽。如理思量正說及誦。端坐寂定數息觀門。由此因緣成熟相續。心地靜細或聚動弱。為如是人令得通達故說此經。如潤滑人施其利藥。若真實義唯以智根名為通達。應知此根緣四聖諦。是通達經此中應說。復次為破四惑顯兩方便故說此經。如偈所說。  生起滅離闇  種種諸邪執  六十二種見  因果中無明  為破此等惑  欲顯不動理  及繫解脫緣  故佛說此經   復次梵等諸天仙等諸人。婆利等脩羅道龍等。說藥叉等神。閻摩等。猶不見四聖諦故。不出三界獄。如蠶處繭。迴轉六道猶如車輪。漫走闇中墮深坑嶮受大燒熱。若見四聖諦。則破無明闇得智光明。解脫四惡道。則不仰觀諸道。由是四聖諦真實無二無倒無諍。能成如來出世勝用。欲顯此義故說此經。論主欲顯四諦義無與等者故。說首盧柯。  知外諦不離  律理行勝負  不能度生老  死憂悲大海  則此聖智人  貪瞋引鬥諍  智者求解脫  外諦不應知  若人見聖諦  免惡道勝法  離過無染濁  常行四等心  眾苦所遍滿  解脫三界獄  聰慧求涅槃  應須見聖諦   持散偈曰。  弟子及沙門  免難畏惡道  過失與邪執  師尊破顯梵   雲何聖諦。唯有四種不減不增。答此問非問。一切處如是無窮故。復次身見斷見常見無事見。為對治此四。是故聖諦有四。復次為對治四倒故說四諦。猶如四念處。復次為離四種邪執事故。由一切眾生有四種邪執。何者為四。謂果因解脫方便邪執。一果邪執者。我見念愛業所生陰界入等。不淨臭穢猶如死狗。三苦火隨燒。無常金剛之所破壞。我我所者使作者受者。使受者之所遠離。此中淨樂常我執。是果邪執。為離此執故說苦聖諦。二因邪執者。謂世主梵王自在人。雙時自性定自然非因宿業亡尊曰宿藥地水火風鄰虛空等。此非因不平等因執為生因。是名因邪執。為離此執故說集諦。三解脫邪執者。歸五入毘紐體極入空。至世俗住無苦上獨存離我德三定果暫捨永捨。如是等執解脫者。非定非永名解脫執。為破此執故說滅諦。四方便邪執者。謂遠離五塵飲食衣服臥具住處。風水花果根芽枝葉米麵油滓牛糞。以此等物為飲食故。樹皮茅籐板編草青鹿皮。用此等物以為衣服。或復捨此地上。並杵板刺灰聚。臥此等上。或首下腳上。或隨向日熱炙身。恆著濕衣恆住水中。大行投巖赴火永沒水。依時節業盡無因。由此等行謂得涅槃。是名方便邪執。為離此執故說道諦。以事四故。故說四諦。猶如聖道。復次為分別希有法故。聖諦有四。何以故。取陰是眾生依著處故。說苦應知不可依著。由貪愛故無有寂靜。貪愛滅故則有寂滅。苦滅者我慢寂滅。心苦對治故。由修道故無明寂滅。道能對治無明故。復次一切求解脫人。滅苦得樂。是其勝用。滅苦雲何。由集滅故。得樂由修道故。聖諦有故。復次經論師說。若人觀見生死過失。觀涅槃功德。則入正定聚。生死過失雲何。謂受生識起失。此識起因即是貪愛。涅槃功德雲何。謂識不起樂此識不起方便。即是聖道故說四諦。復次分別世出世因果故說四諦。復次通達四種故。復次依住四種故說四諦。復次別相四種故說四諦。問聖義及諦義雲何。答聖義有八。一自在。若繫屬他則不自在。名為僕隸。不名為聖。諸佛及弟子。於心及法二處自在。故名為聖。二免貪愛好。如許自在人出家。三聖種生故。名為聖人。如生婆羅門種。四於聖地生。地者謂真實無生。譬如生中國地。五行離生死如婆羅門。六不乘生死車。如捨則無著。七不更生故。猶如陳種。八恭敬應往。以福德故。猶如皇帝。持散偈曰。  自在離貪奴  聖種聖地生  行離不乘車  不生恭敬往   諦義有七。一不倒是諦義。譬如火相。二實有是諦義。如經中說。三無變異是諦義。四無二行是諦義。譬如樹提伽蛇耶達多行。五不更起是諦義。從此智不更起。不同火輪智。六不相違是諦義。譬如業及聖戒。七文義相稱是諦義。何以故。言苦者必苦為義。由此七義故名為諦。   汝問。若以聖故名為諦者。前二不應名諦。又若言聖家諦故名為諦者。義則不定者。答諦是聖因。能生聖故。譬如梵住。故名聖諦。如經中說。四足為聖與義相應。復次聖人所說。故名聖諦。如導師路。如經中說。若諸如來。已正當說皆說四諦。問若以聖說名聖諦者。凡夫亦說應名凡諦。答承佛神力說故。成立佛正教故。非凡諦。如舍利弗行因緣。復次聖人故先所了故。譬如仙藥。復次聖人依真實見。故名聖諦。譬如世諦。問凡夫依不實義見。應非聖非諦。答無清淨眼則不能見。譬如生盲擇真似寶。如翳眼人謬見多月。凡夫醉狂不得見。此譬如草頭百象。復次智習論說以體聖故。故說聖諦。譬如烏蛇赤米。復次經中說。無上聖慧所照了故。故說聖諦。汝問。復有經說諦唯是一。無有第二。雲何四義而不破壞者。答以無倒義故。一品類異故。四譬如四倒復次由諦義故。一譬如聖道事用異故。四譬如道分。復次法相通故。一譬如色相別故。四譬如四大。復次無我平等故。一無我者一切平等。譬如同異。復次無變異故。依心解脫說。諦唯一更無第二。何以故。苦等聖諦皆有變異。如經中說。一切有為空虛是破壞法。是一真實無壞心解脫。如變異相相應皆實不虛。四義亦爾。是故聖諦有四。汝問。復有經說。一切行法是名為苦故。唯二諦四義不成者。答分別部說意。一切有為法無常故苦。不由第一諦義故苦。為離此故。於世尊所修清淨梵行。是名苦諦。後當廣說。是故四義不壞。復次三苦種說種經。一切有為分分攝。有為苦者說具足分。如依苦苦說苦種苦根苦界苦受等。依壞行苦說亦如是。依一切受說苦。若無常是苦故。說一切有為。或依行苦說生起。是苦有生是苦色生。即是苦生。或說是苦諦。以種種意說苦。是故皆不相違。復次無變異故。依涅槃說一切有為苦苦田故。苦相相應故。故苦四諦義不失。汝問。復次增一中說。安立諸法從一至二乃至眾多。雲何諦義獨不增一者。答義真實故。無顛倒故。佛說一切皆名為諦。雖一二三名為增一。諦無增一。為分別諦觀故說有四。為安立智及相故如四念處。如前因緣成立四諦。是義應知為知聖諦故四。知苦有因即得見法。如經中說。若人見十二緣生名為見法。通達出世十六相。皆由見諦故。繫屬因緣是無常義。譬如鼓聲。以難陀經為證。若無常是苦。若苦是無我。若無我是空。若人知此則得見法。通達十六相。得滅惑離苦。以是義故。聖諦有四。復次最上品故。不共智境界故。故無增一。如問復次四相不同。雲何一時而得並觀者。答由想故。經中說。修習無常想。拔除一切貪愛。是想境界即是苦諦。一切貪愛即是集諦。拔除即是滅諦。無常想即是道諦。以是義故。雖四不同一時得見。復次由思擇故。如經言。因無常等想。思擇五陰貪愛。未生不得生。已生則滅。此中五陰即是苦諦。貪愛即集諦。不生及滅即是滅諦。無常等思擇即是道諦。以是義故。一時得見四諦。復次由觀失故。如經言。觀結處過失貪愛即滅。結處即苦諦。貪愛即集諦。滅即滅諦。過失觀即是道諦。以是義故一時見諦。復次一時見諦。譬如火。火者是可燒等物。一時燒熟熱照。觀者亦爾。害生靜出各各自相離滅。證修同在一時。復次譬如日。日者是可乾等物。謂水種闇花各各異相。乾熟破開同在一時。觀諦亦爾。復次譬如燈。燈者是可燒等物。謂炷油闇物各各異相。燒乾破照皆是一時。觀諦亦爾。復次譬如船。船者是可到等不同相物。謂彼此兩岸物流到離。載斷皆在一時。觀諦亦爾。分別部說。若聚苦相觀達生滅心。厭有為修無願解脫門。若觀有為唯有生滅。不見餘法。修空解脫門。若觀寂靜不見有為及生滅相。修無相解脫門。此中苦相即是苦諦。相生是煩惱。業即是集諦。相滅即是滅諦。是法能令心離相見無相。即是道諦。若見無為法寂離生滅。四義一時成。異此無為寂靜。是名苦諦。由除此故無為法寂靜。是名集諦。無為法即是滅諦。能觀此寂靜。及見無為。即是道諦。以是義故。四相雖別得一時觀。後更思量故不廣說。持散偈曰。  相思擇過失  火日燈船譬  苦相脫門故  一時觀四諦   汝問。婆羅門諦及聖諦有何差別者。答世尊真聖真婆羅門。此諦故無差別。譬如釋與天帝與。復次婆羅門諦道諦所攝。聖諦者。道果對治道境界所攝。復次一向善是婆羅門諦。善惡無記是聖諦。復次唯道是婆羅門諦。道果是名聖諦。汝問。雲何諸佛於聖諦中同有一慧者。答通達無餘法。相平等故。譬如淨眼觀色。復次證見法故。譬如火熱明。此事世間一慧所共證故。復次熟磨法鏡故。諸佛通達法界。知此一切三世。皆如現在。譬如眾多水鏡月面影一。持散偈曰。  兩人一無異  道善果故異  無餘證見故  法鏡故同慧   汝問。雲何唯以四諦為諸佛上品正說者。答能拔眾生度生死海。譬如出世法。復次諦中最勝故。譬如諦勝。復次能攝一切諸法真實故。猶如勝奢波葉譬。復次梵釋等諸天不曾見故。樂行健力毘搜紐天等。智足未履故。智勤遠行諸外仙人所得故。復次無分別智境界故。若能知此一切功德之所莊嚴。如舍利弗等及佛世尊。復次義具足故。由不共故。此說功德最勝。是故四諦名上品正說。汝問。雲何同觀四諦為境故智慧平等而果有差別者。答不由境同故智慧同。譬如定及貪慾等。復次由智慧差別故。故果有差別。譬由業差別故。果有差別。復次修道異故。故得果不同。譬如種子不同果有差別。復次觀過失下中上品故。故得果不同。汝問。若阿羅漢於四諦中智圓無餘。與一切智則應無異。若不然者。於四諦中應有無明者。答阿羅漢不知四諦外。諸佛境界非是無明。所以者何。但有說故。若阿羅漢不知四諦外言說。非是無明。如勝奢波葉譬經說。復次佛世尊已決判故。於苦等諦不知是名無明。不知四諦外四皮陀皮陀分等。不名無明。復次正對諦智對治煩惱。說名無明。非是不知一切智者。四種別說為無明。何以故。自苦一分識相續各各異。依約無始生死。阿羅漢亦不能見是心。如是已生。由如此增上緣緣等。及思惟等。善惡無記等。如是因所生緣所攝。在如此地跡位時中。次復第二心。次復中後心。如此方法。始自剎那羅婆牟休多。日夜半月一月時節。年數生變及滅自相續中。阿羅漢亦不能見。何況能見一切一切種自苦。若自苦尚其不見。何況能見他苦。是故阿羅漢不能見一切智境界。四諦中總別非是無明。復次離四諦無明對治。智境界外。復有餘法在。聲聞境界有阿羅漢。亦不能見。如舍利弗言。我不見有人天。能見知我。入初定觀及稱量我令我退起。唯揀世尊此寂定名。乃至目連亦不能解是舍利弗所入所起。乃至化度陀難蛇耶婆羅門。及其外生優波低捨。如定智慧辯說修習等。他不能及。如舍利弗。迦葉波亦爾。是故離四諦無明等對治。是名非智。非是無明。汝問。若一切法四諦中攝。勝奢波葉譬經。應須救解。若不救解應有五諦。若無五諦餘法非諦者。答自然滅等不出諦外識境界故。非所觀故。雲何非所觀。若知此法不得流盡及苦盡故。不離仰視外道面故。非諸見不能動如帝釋幢。若通達此。不得稱為微細通達。如射破髮端不可遍行故。是故不須修學。復次餘論師說。一切法由相故皆入諦攝。雖然皮陀及皮陀分宿傳世本量判。僧佉愉伽實廣論。欲塵論。鞞世師論。醫方論。相論。算數論。時智論。獸論鴉域論。明論。歌舞莊嚴論。人舞論天舞論。天仙王傳等論。外道論。常行外道等。乃至九十六種。復有草藥籐樹等。皮根心花果葉等力。熟德味等。復有世間不可思議希有四大變異業果報等。有論能分別此。佛依此論說勝奢波葉譬。如是等義不為汝說。不生功德故。能起諸惑故。增長有為故。是故不說。譬如毒藥相憎藥。反質咒幻化皮多羅論等。以損惱他故。佛所不說。非為四諦外故。所以不說。汝問。若苦等四名聖諦者。又說是苦具足聖諦。如是等經則不須說。又若汝言於苦諦是名苦者。是義不然。答是經說智為苦諦。如境無分別故。如說四量。復次由境界安立故。智得成立。譬如六識。復次由功能故。智體唯一。約能為四。如四正勤智亦如是。復次四聖諦智為總故。於四諦觀說智為勝。由此義故說智如境。復次欲顯決定出離是四諦功德故。隨說一苦具足聖諦。與義相應。若了義說者。苦等是了義諦。何以故。佛說苦等有生等相故。安立四種觀故。若不如此。唯有一觀名為修習。若取此經分別諸諦。唯有一諦。所謂道諦。謂說無為諦故。是經非證此義。依阿毘達磨及藏論故得成立。汝問。若知一諦亦知餘諦。說後三諦則為無用者。答我不說見苦諦即見餘諦。我說一時見四諦。一時離一時除。一時得一時修故。說餘諦非為無用。譬如說苦諦。復有為境界數量故。如說道數量。復次四中隨知一已即通餘諦。如知一粒則通餘粒。是故四諦並皆有用。復次入觀門故。觀取陰即離捨愛念。如知怨家。取陰者是苦諦。愛念即集諦。離捨即滅諦。知是道諦。依苦觀門。其義如此。知貪愛已即捨。由此苦不生貪愛即集諦。所貪愛即苦諦。苦不生即滅諦。知即道諦。依集諦觀門如此。知有為寂滅已。若人證此。無明即滅。有為貪渴即寂靜。有為寂滅即是滅諦。此所離法即是苦諦。無明貪愛即是集諦。知即道諦。依滅諦觀門如此。知助道法即生修習。煩惱障與其相違。即捨。由捨此故有更生。助道者是道諦。有即苦諦。煩惱業即集諦。捨此及有不生是即滅諦。依道諦觀門如此。由諸諦觀門故。雖復觀一說於餘諦。非為無用。汝問。雲何在先說苦諦者。答為止息苦修四諦觀。及出家住於梵行故先說苦。復次生老死等眾苦無邊唸唸恆逼。行人觀此求覓苦因。譬如師子。復次外緣不能治無始時節是根本病。行人觀此求覓病因。譬如醫師。復次遍滿三界災橫疾惱。行人觀此求覓其因。如尋毒樹。復次粗故失故。厭惡依止故。驚怖處所故。故先說苦。汝問。若未說因先說果者。何得不違十二緣生者。答生次第故。十二緣生先因後果。思擇次第故。於四諦中先果後因。是故二說皆不相違。復次果中有迷緣因計果。如經言。若此有彼亦有。由此生彼亦生。若因中有迷緣果計因。如經言。老死等有何法令有。由此義故。各有所破。皆不相違。逆順說故。二說不同。逆說緣生。是名四諦。是故不違十二緣生。汝問。雲何先說滅諦後說道諦者。答有二種義。一順二逆。如經中說。戒清淨為心清淨。心清淨者為慧清淨。乃至解脫知見及明解脫。是名順說。逆說者。解脫者以離欲為緣。離欲者厭惡為緣。厭惡者以實見為緣。乃至無憂悔者。以戒清淨為緣。   四諦論思擇品究竟。   四諦論略說品第二   問四諦次第雲何。答。  粗橫重結所  依道怖事果  病火怨依債  熱毒逼害境   欲顯粗大境故說苦諦。得苦相已。此法何因生故說集。此法盡何處次說滅。此法因何得故次說道。復次無始橫網是名苦。橫根名集。永離橫根是名為滅。能拔除者說名為道。復次極重名苦。執重名集。捨名滅。能滅執名道。復次結處名苦。是結名集。結盡名滅。觀過名道。復次取亦如是。復次依處名苦。世間凡夫雖為取陰所害。猶起依著。如依怨家謬為親友。依所安愛名集。因此安愛住三有獄不求出離。譬如狂囚。無依愛名滅。無方所依止故。如瞿提經說。能滅依愛名道。觀依過故。如觀燒屋。復次六道名苦。以無樂故。猶如穢廁。業煩惱名集。為道因故。離道名滅。無假名物故。譬如火滅。如鹿頭經說。能引出諸道故名為道。如婆羅呵馬王經說。復次怖畏名苦。我愛名集。無畏處名滅。上實樂故運至無畏處名道。復次作事名苦。事因名集。拔除事因名滅。能拔名道。復次似果名苦。似種子名集。似種子壞名滅。似種子壞因名道。復次苦如病。集如病因。滅如無病。道如治病藥。復次苦如火。集如薪。滅如火盡。道如火盡因。復次似怨名苦。結恨名集。除結恨名滅。能除因名道。復次似衣名苦。似塵名集。塵淨名滅。淨因名道。復次苦如債。集如貧。滅如離貧。道如財物。復次苦如燒熱。集如燒熱因。滅如清涼。道如涼具。復次苦毒發。集諦如毒。滅如離毒。道如阿伽陀。復次苦如逼惱。集如能惱。滅如離惱。道如離惱因。復次苦如殺害。集如能害者。滅如離殺。道如離殺因。復次苦應知。集應除。滅應得。為此三事故修聖道。次第如此。四諦體相雲何。偈曰。  似真理足品  有為相影識  虛妄一切三  逼有等十二   有諸法師說真似二諦。生者貪愛果故名為真苦。道者業果名為似苦。生因貪愛名為真集。牽六道業名為似集。生因愛盡名為真滅。六道因盡名為似滅。能滅生因正智名為真道。戒等方便能離道因說名似道。又理足論師說。識為真苦。與此相應色等亦名為苦。自愛名真集。與此相應業等亦名為集。自愛盡為真滅。由此盡故餘盡亦名為滅。正見名真道。若此不生餘不至滅。由此生故餘亦名道。又假名部說。諦有三種。一苦品。二品諦。三聖諦。苦品者。謂五取陰苦。品諦者。逼惱為相苦。聖諦者。是苦一味。集品者謂貪愛集。品諦者能生為相。集聖諦是集一味。滅品者謂沙門果。滅品諦者寂靜為相。滅聖諦者一味為相。道品者謂八分聖道。道諦者直離為相。道聖諦者一味為相。又分別部說。一切有為皆苦。由無常故。非初諦故苦。為離此故。於世尊所修淨梵行。是苦聖諦。一切因皆名集。以能生故。非第二諦故集。為斷此故。於世尊所修淨梵行。是集聖諦。一切有為寂離名滅。由寂靜故。非第三諦故滅。為證此滅。於世尊所修淨梵行。是滅聖諦。一切善法皆是道。能出離故。非第四諦故道。為習此道。於世尊所修淨梵行。是名聖諦。又說執相為煩惱。煩惱及煩惱所起業名集。若從此有有名集聖諦。有生名苦聖諦。如此從第二諦生第一諦。若心捨離執相達無相界。由此因故煩惱。煩惱所起業斷。由此斷故無復因緣。有不更生。此不更生名滅聖諦。此法能令心捨離執相證無相界。是正見等名滅道聖諦。如執相餘影似道妄分別等亦如是。又分別論中說。世尊不依一切苦。假說苦諦。若爾何為為顯無記果。執取陰性體相故。假說苦諦。假說苦因法。為別離此故。於世尊所修淨梵行。是真苦諦。不依一切。因假說集諦。為顯能生後有因性體相故。假說集諦。假說集因法。為斷此故。於世尊所修淨梵行。是真集諦。不依一切滅。假說滅諦。為顯輪轉道斷性體相故。假說滅諦。假說滅因法。為證至故。於世尊所修淨梵行。是真滅諦。不依一切道。假說道諦。為顯能除惑道性體相故。假說道諦因法。為修此故。於世尊所修淨梵行。是真道諦。又藏論說。略明苦有二種。一與憎會。二與愛離。此二二處。一身二心。因愛三種故。則成三苦。集諦有三。愛見及業。愛見二惑名為後集。由此已有業。粗妙集滅諦有三。一見一處惑滅。二欲一處惑滅。三有一處惑滅。道諦有三。一見道。二修道。三成守道。此三即三根。復說。苦者逼相。集者生相。滅者寂靜相。道者能出離相。復說。苦者有相。集者能有相。滅者離相。道者能離相。   四諦論分別苦諦品第三之一   何者為苦諦。略說如此已。雲何廣分別。於苦聚中雲何說生為初。雲何為生。雲何生相。雲何生事。雲何生緣生。雲何苦。若生是苦三種樂生義則不成。生之與起雲何為異。阿羅漢五陰未滅。雲何說生已盡。雲何為老。雲何老相。雲何老事。雲何老緣。雲何老苦。齒落相等不皆遍有。苦非不遍。雲何說老是苦聖諦。有為不住唸唸滅故。雲何有老。持散偈曰。  分別初四生  苦三及差別  盡四老並苦  齒落等念滅   雲何為病。雲何病相。雲何病事。雲何病緣。雲何病苦。若由病故身恆苦者。雲何不違此偈。  無病第一利  知足為勝財  無疑為上親  涅槃無比樂   若天道無病。一切眾生以病為法。此言應救正道。論說病為業果。是業果苦非苦聖諦。佛說苦名為病。又偈說飢為第一病。如此二說雲何為異。雲何為死。雲何死相。雲何死事。雲何死緣。雲何死苦。放逸死。破戒死。生緣死。此三何異。又有覺無覺死。有悔無悔死。有放逸無放逸死。有著無著死。有調伏不調伏死。少分調伏死。其義雲何。五陰唸唸自滅。他害等死。雲何得成。雲何為怨憎會。雲何怨憎會相。雲何怨憎會事。雲何怨憎會緣。雲何怨憎會苦。若怨憎類有聚會者。永不相離。此義應至。雲何為親愛離。雲何親愛離相。雲何。親愛離事。雲何親愛離緣。雲何親愛離苦。老等聚會即怨憎會。少壯等離即親愛離。更說怨會愛離。雲何非重說耶。雲何所求不得。雲何求不得相。雲何求不得事。雲何求不得緣。雲何求不得苦。欲塵即苦至得亦苦。求之不得雲何為苦。以何因緣求之不得。雲何略說五取陰為苦略義。雲何諸陰何相。陰有何義。是色識等同有為相。雲何說五陰與取陰雲何為異。雲何說取陰為苦陰。不名苦陰者何義。隨正見一苦已即通達苦諦。何用廣說諸苦相耶。經中亦說。色樂亦在樂處。若取陰是苦。經則相違。雲何此經獨說略言。餘經說色苦乃至識苦取陰。復何因緣苦。總略義雲何。   汝問。何者為苦諦。略說如此已。雲何廣分別者。答有諸弟子樂略正教。如舍利弗等開智受化。是故略說。有諸弟子樂聞廣說。如難陀及弗迦婆等。廣分別智故為廣說。復次有諸弟子。因力最強。如大迦葉。已增長善根故為略說。緣力弱者。如莎提等。未增長善根故為廣說。復次利根如鴦崛摩羅等故為略說。鈍根受化如蛇奴等故為廣說。復次多聞弟子如阿難等。能持聞藏。是故略說。少聞弟子如周羅般陀等。智慧鈍弱故。廣分別說。復次富聖言勝德如離婆多等。數習內觀故為略說。未有聖言及勝德。如闡那等未習內觀。為廣分別說。   汝問。於苦聚中雲何說生為初者。答曰。苦始故。老病死等諸苦生為最初。譬如無悔等世出世法以戒為初。如是老病死等。生為足所。故說生為初。不相離故。復次由生能故。若生已有老病死等。能害身根心等。譬如火若火已成則有燒熟照等。非不有火生亦如此。是故先說。復次不相離故。假使眾生得離老病。決不離生。以行苦故。是愛果故。道所治故。故先說生。復次平等過失故。一切眾生同受生害。譬如無常殺鬼。復次隨逐一切有分故。生者遍無明等十二有分。譬如毒乳。復次遍三界故。生者遍三界。如牛同異。故先說生。復次苦根故。生者根苦。老病死等為枝葉苦。如經中說。一切諸苦以生為本。以生為因。如經廣辯。故先說生。持散偈曰。  苦始能不離  等失隨有分  遍三界苦根  是故先說生   雲何為生者。答偈言。  生五經等說  得陰初續心  生分與諸伴  胎位及五種   釋曰。如經阿毘達磨藏論。十二緣生等。心思擇論中廣說生應知。復次業增長品隨眠為伴。引接生因緣法。聚集所得種種眾生處。得陰入界等。是名為生。復次臨續生時初識受生。是名為生。如經說。由識入故。名色和合。若說生次第。識初起名生。復次餘論師說。生分初識與伴俱起。是名為生。復次生有多種。謂柯羅等胎位差別。乃至出胎如受生經說。復次生有五種。如偈言。  得聖法名生  胎位姓家成  聚同異及有  唯有名為生   釋曰。得聖法名生。如經中說。已免奴位從我口生。復次有已生聖法律中。如鴦崛摩羅經說。復次住胎位名生。謂柯羅囉頞浮陀伽訶那等。譬如種子芽莖枝等。復次姓家成名生。如金寶等剎利等生。復次聚同異類名為生。形相有異。謂人像馬等。譬如婆羅多羅等樹。復次有名為生。謂陰入界等有。是名為生。如說有花有子等。此論唯說有為生。何以故。本故貪愛果故。故言唯有名為生。雲何為生相。雲何為生事。雲何為生緣者。答有顯是生相。種種苦為事業有為生緣。雲何苦者。答三苦火所燒故。是受生處非所愛樂。非福行果。聚同異類苦苦所燒。所受生處是所愛樂。是福行果。聚同異類壞苦所燒。所受生處不動行果。聚同異類行苦所燒。譬如野火燒繞大樹。故說生苦。復次眾苦所依故。若有生者身心眾苦之所依集。非不生時。譬如鹿苑眾仙所依。復次陰入界等有。顯名生處。處生已斫破。刺擘解析分離墮失等苦平等隨生。以無常怨不可遮故。如王子境及以壞器。故說生苦。復次生者是諸苦藏。憂悲惱生非苦根本。老死因緣諸病發起。痛入失類。諸惡依止。礙壞所踐。疲極城門。怨具庫府。煩惱續流。此生是闇非燈可治。深坑難出。無火大燒。是怨難覺。是穭ㄩ獺C是痛無藥。是縛非繩。蕀林無導無有光火。嬰兒讚歎。慧人毀訾。樂有所愛。諸佛菩薩引大悲因。有學所離無學除盡。諸佛自覺。立名為苦。故說生為苦。復次胎位苦故。臨受生時赤白和合。有識來託受雜穢苦。次柯羅囉。頞浮陀伽那。卑屍等位。受轉熟苦。如癰熟苦。既堅實已身份生時。受迫大苦。如大家苦。在胎臥時兩藏重逼。譬如罪人下蒸上壓受大困。由母飲食威儀失度。若走若跨若行泅水。伸屈役力被打痛惱。服相違食。由此威儀飲食故。支節如解。受種種苦。如犯王法受諸拷楚。故生為苦。臨出胎時。其身柔軟如芭蕉心。產門迮逼如壓油車。受壓迮苦。又初出胎時身如新瘡。手水衣觸如熱灰灌。如刀劍解。受難忍苦。故說生苦。若生是苦。三種樂生義則不成者。答為分別業報異故。為安三界差別故。為顯有三受故。由此應知。三安樂生行苦所攝故。是苦諦故。苦所逼故。苦眾多故。故生是苦。復次有福行果故。有三樂生。如偈說。  福德果報樂  隨意得成就  速得最寂靜  如願般涅槃   無常惡毒所雜故。苦如雜毒食。雖具百味色香觸好。若有食者決得死報。一切生死亦如是。雜無常毒故說為苦。復次為生時樂住時樂故說樂生。此安樂生壞時苦故。聖人厭此壞苦。如憎糞穢。故說生苦。生之與起雲何為異者。答化生一名起。餘三名生。復次入胎名生。出胎名起。復次有分次第生名生。一時具生名起。藏論中說。生者屬識。託胎種子故。起者屬業。能散置識諸道中故。阿羅漢五陰未滅。雲何說生已盡者。答有既滅故說生已盡。復次因緣滅故。此生無後生法故說生盡。譬如由貪愛滅故說苦諦滅。復次為拔除生根本說已盡。譬如有樹已斷根故。雖富花葉等亦說已滅。生盡亦爾。復次當來應盡故說生盡。譬如山頂棄擲壞器。雖未至地已說其破生盡亦爾。故說羅漢生盡。雲何為老者。答少壯滅失。次第度位。四大衰損。諸行變異。身緩節疏。色形粗醜。諸根羸弱。念識智行無所能為。歸向死門是名為老。復次微細過根。遍入物中。後時方了減損變異。此法名老。何以故。老若入齒則現落相。若入皮中皮則緩皺百種黎黮。若入毛髮則現脫白。若入四大大則疏弱。若入根門則根無力。若入身形形體戰動舉止不安。若入於心心則掉蕩忘失憶智。若入背脊則僂屈。若入支節支節蹉戾。少壯軟滑悉皆失故。現故壞相。復次老有二種。一依減失。二能依減失。一依減失者。諸大血肉膏骨髓等稍就減失。由此減失得相似果。謂走跳跨駟申屈去來勤力擔負等。並皆損失。二能依減失者。謂眼耳等根見聞等用。皆不分明。由不分明得相似果。念智意滅心地勤力擔負等並皆損失。如經及藏論。十二緣生論中廣說。是名為老。雲何老相雲何老事雲何老緣者。答減變熟壞故等。名為老相。少壯損失軟滑去離憎惡事來。名為老事。陰界入生。是名老緣。此老又為憂悲等之處。雲何老苦者。答此老能生眾生憎惡相。已奪可愛色勤力憶智引就死王。如犯王法禁伺劓刖付殺者處。老亦如是。故說老苦。復次眾生辯言身力根。能取持思量棄擲識及智力無間無眴。老日逼奪。如熱時日解脫五翳盛光普照。小坑淺水皆悉乾竭。老亦如是。故說老苦。復次老者。令色形醜陋能奪愛德。除滅少壯及無病樂。勤力擔負念智忍門。思識悉能損奪。諸根羸弱無復勢用。如羅剎女吸人精氣趣向死處。故說老苦。復次少身蓮華親心所愛。色形端政悅他心眼。為老霹靂之所變異。捲縮破壞目心不悅他人憎惡。故說老苦。復次能壞身根念智。故說老苦。由身壞故。行住坐臥屈申轉側等皆不自在。由根壞故。見聞嗅嘗觸等皆不分明。又有說言。我聞不明還似嬰兒。由念壞故更事不憶。不了所說曾見不識本。故說為老。猶如行相。又跋私弗部。說有為諸法實有暫住。此住有異。是有為相說名為老。如經中說。此身得住百年。或說有四識住。以是義故說名為老。若有為法實唸唸滅。少壯不成亦無命根。雲何為病者。答曰。身界不平等生長。乖違不平等生長時。說名身病。若平等時說名無病。如佛世尊因耆婆說。如來身界今至平等。復次自性更互相違。不識恩養。身界毒蛇觸忤名病。復次病有二種。一身二心。身病復有二種。一因界相違名緣內起。二因他逼觸名緣外起。是身病者。由名因處有差別故。品類多種。名差別者。謂漏癩癰疽氣嗽腫癖瘧風狂等。因差別者。謂痰風膽及等分病。或單或二或三或四。如是痰等有六十二為病家因。處差別者。謂頭眼耳喉心腹等。是名身病。若廣解者有四百四。心病者因邪妄起。謂憂煩等。此病亦有二種。一緣內境名內門惑。二緣外為境名外門惑。由名因處有差別故。品類多種。名差別者。謂貪瞋慢癡見疑諂曲欺誑等。因差別者。謂淨相失相有無等相為心病因。處差別者。謂色等六塵。如經說。色愛乃至法愛。此中所明。但論身病不說心病。雲何病相雲何病事雲何病緣者。答病者逼惱身為相。苦憂為事。本界不平等是緣。雲何病苦者。答世間聰明人。隨其自能欲有造作。由疾病故並不成就。違願故苦。是故疾病能為苦因。如火為燒因日為光因。老死等亦爾。為苦因故苦。復次能害本故。故說病苦。譬如蕉竹蘆葦。復次生痛受故。能害命際令壽終故。如火毒伏故說病苦。復次苦苦所攝故。生及相續中。眾生不能忍受。譬如象子落野火中。是故病苦。復次不得自在故。若人遭病。於四威儀及想皆不自在。其身低垂不能申屈行動等事。譬如木人關戾斷絕。復次能捨壽命故。如人遭病不能忍痛。求火毒伏自捨壽命。譬如陀尼柯羅漢。復次一切方便不可療治。來命必終故。故說病苦。譬如頞底仙人斷痢湯藥。復次所憎厭故。逼害為性起。長無明故。智慧恐種故。困苦為體故。不安依處故無學情忘。由智壞故。選擇取捨之所遠離。不識是事非事。猶如愚人。以此義故。故說老苦。如大德佛陀蜜說。諸佛世尊無量數劫。生長善根。具足十力。有十自在。勝破四魔。得四無畏。平等能觀一切方便。秋時淨空圓月可愛。那羅延堅固身節身力。形皮膚等相為老所損。故說老苦。此義佛在阿羅毘國。優陀夷比丘。依佛說偈。  惡老汝可患  侵污愛妙色  是身悅眾心  由汝故變異   四諦論卷第一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47 四諦論   四諦論卷第二   婆藪跋摩造   陳天竺三藏真諦譯   分別苦諦品第三之二   齒落相等不皆遍有。苦非不遍。雲何說老是苦聖諦者。答遍滿三界諸行變異。說名為老。是苦聖諦。如壽命滅。如經言。一切眾生以老為法。復次諸天身形微妙稍損變害。前後異故。非無有老。細故難知。猶如其身。復次住前後異。是有為相遍滿諸行說名為老。如牛同異。有為不住唸唸滅故。雲何有老者。答一切有為法。剎那剎那滅實無有住。依相續住。故說老相。如江燈雨。是江水流。唸唸不住見相續不斷。世人說言。此江流急。或言江長。燈雨亦爾。復次生死中間說名為老。何以故。初五陰起是名為生。最後陰壞是名為死。是二中間諸陰變異。病對治故。死生挍具故。說病為苦。若由病故身恆苦者。雲何不違此偈無病第一利等。答冷熱等病來逼迫故。說身恆病。免癩漏等重疾病故。遊戲威儀讀誦思修有力有能。故依此身說於無病為第一利。復次行苦火所燃故。說身恆病。暫離苦故。說無病為第一利。復次恆治助故說常病。身界暫調故。說無病為第一利。若天道無病。一切眾生以病為法。此言應救。答陰生為苦遍滿三界。是天道病。如經中說。色生是苦。生諸病依處故。如色餘陰亦爾。又經說。比丘若說病者。是五陰別名。乃至癰刺等。又餘師說。天將退時身心粗動。是名天病。正道論說。病為業果。是業果苦非苦聖諦者。答是業果報不離愛果。是故說業果報即說愛果。貪愛不離業故。如燈與光。業愛我見識果苦為性故。苦諦所攝故。不相違佛說苦名為病。又偈說飢為第一病。如此二說雲何為異者。答若說病苦。重中輕病皆悉被攝。飢則不爾。故二說有異。復次不可治故。說飢為第一病。何以故。飢苦難治。治不窮故。如間日瘧病。若眼病等則不如此。復次無止際故。是飢病者。從生至終永無暫息。餘病不爾。復次飢病恆須治故。如朽弊屋相似無病。如怨詐親。遍一切處故。揣食眾生並患飢苦。如地獄品說。是故飢病最為第一。雲何為死者。答命根斷絕說名為死。遍一切眾生故。由有火大能消飲食。身界毒蛇相乖違故。其性盡滅由此滅故。諸根無食隨火而滅。心及心法根為上緣。以根滅故心法隨滅。暖命及識捨離身根。是時名死如偈說。  煖命及意識  若捨離於身  眠屍委在地  如枯木無知   復次同聚所得。陰界入等相續斷絕。是名為死。死有二種。一自性死。二橫死。自性死者。復有二種。一由業盡。二由命盡。橫死亦有二種。一者自橫。二者他橫。復次死有三種。一隨剎那死。二橫死。三因盡死。隨剎那死者。從託胎以來。乃至柯羅邏等十一位。無眴無息剎那謝。如偈說。  從初夜眾生  愛託住於胎  無礙自然去  一嚮往不迴   又如經說。比丘汝等剎那剎那生老及死。是名隨剎那死。橫死者。毒火刀杖等自作或他作。因此命根斷。是名橫死。因盡死者。感長壽業盡滅無餘。是死貞實。唯羅漢有。猶如燈盡。是名因盡死。雲何死相雲何死事雲何死緣。答命根斷絕。是名死相。捨離本道是名死事。生為死緣。雲何死苦者。答怖畏苦故。是人臨終為死金剛之所破壞。應往他方。非所究悉。將離親友。我之愛熱所護身屋崩破壞時。永離所作生重怖畏。故說死苦。復次火燒熱故。若人曾經作惡不樂行善。將命終時破戒因故。見未來生惡道相現。起大憂悔身心焦惱。如死法經說。故名死苦。復次劇胎苦故。是人在胎中時恆受重苦。或母飲食相違威儀疲極。他所逼苦。雖受大苦而不失命。若死苦來頓奪前苦命根即絕。出胎亦爾。雖受大苦亦不失命。死苦若來奪此生苦命根即滅。復次在少壯位。受用六塵不知厭足。與所愛親共住未久。由少壯無病性力自在財物勝故。恆起醉慢。是時若死其苦無比。若人過少壯位。財寶巨富穀帛資生。皆悉具足。或被王重罰。或遭困病。作是思惟。我必應死。其心已決。眼滿熱淚咽喉噤塞。觀愛親屬目不暫眴。死王將去何苦劇此。是死至者如大山來。行四方便亦不能制。如大力怨不可摧伏。食噉一切如馬口。火燒曝一切如劫末日。一切眾生所不能度。如海水動不能過岸。如金剛霹靂碎五陰山。如大猛風拔倒身樹。如伽樓羅吞噉陰龍。如飲味鬼伺人過失。如大怨賊恆奪命寶。如重罪人心無安樂。如惡國王重罰難謝。如春等時必定當有。以是義故說死名苦。放逸死破戒死生緣死。此三何異者。答慧命斷故。名放逸人死。戒清淨命破壞失故。名破戒人死。壽命根斷故。名生緣死。復次退惰正法名放逸死。失比丘性名破戒死。退聚同分名生緣死。又有覺無覺死。有悔無悔死。有放逸無放逸死。有著無著死。有調伏不調伏死少分調伏死。其相雲何。答行善凡夫聖及菩薩。正起憶念捨壽命根名有覺死。異此名無覺死。破戒人死名有悔死。持戒人死名無悔死。由五醉故。不恭敬行法律學處名放逸死。異此名不放逸死。於父母妻子等起愛著心而捨壽命。名有著死。異此名無著死。阿羅漢等在六恆住調伏六根。捨壽命根名調伏死。行惡凡夫散漫心死名不調伏死。有學聖人捨壽命根名少分調伏死。五陰唸唸自滅他害等死雲何得成。答諸陰實唸唸滅。相續恆流。依相續故。他害等死得成。如約相續故說燈滅。復次諸根無事能故。譬如破瓶。復次壽命根壞故。有人說言。壽命根非剎那剎那滅。何以故。若唸唸滅壽命亦無。時死非時死他害死等皆不得成。三種病亦不得成。是故命根非唸唸滅。雲何為怨憎會者。答怨憎親愛不定故。若塵是所憎怨是其聚會。亦是所憎。如人於豬食。外曰。若爾苦諦不成立。以不定故。答不為怨親塵不定故。怨憎會所生苦不定。如境界不定。生善則定。惡亦如是。怨憎會苦亦復如是。復次宿世惡業相似果聚集。名怨憎會立名為苦。復次怨憎會苦者。約苦受及資糧說。何以故。一切眾生愛樂憎苦故。是受會名怨憎會。復次惡友共聚。多過失故名怨憎會苦。如偈所說。  與惡友共聚  非聚多過失  是功德最大  離則無憂悔  善友共聚價  我思難判決  分離時是苦  是共聚等價   復次修淨戒人。觀細失怖畏。犯受惡戒事是其怨憎。生悔熱故。惡覺觀起。是修行人。憎怨能枯滅善法故。煩惱燒燃是聖人怨。能逆心靜故。此中說惡業法煩惱果相應是名怨憎會。雲何怨憎會相。雲何怨憎會事。雲何怨憎會緣者。答非所愛聚為相。心憂為事。業煩惱為緣。雲何怨憎會苦者。答逼惱為體故。如惡鄰里。為苦因故。如獸見狼。逼身心故。如毒刺在體。瞋恚緣故。如見本怨。無安因故。如無憂王傳。復次與種種重苦品類相應。能害自身故。如阿難宿傳。非愛相應多生求欲。求欲因緣生種種苦。如偈言。愛苦人求。復次由惡友故生大驚怖。如鹿見獵師。如人坐臥天衣所覆寶床。燒赤鐵針以刺其身。身心戰動生大困苦。是故名為怨憎會苦。若怨憎類有聚會者。永不相離。此義應至者。答一時境界性用相續。共相連知諸法恆相聚會。怨憎聚會異此義故。難不得成。復次苦受是名怨憎。此受不離於心。如是義者順難。答如經中說。如攝有多種會義亦然。如持散偈言。  一分具分心  道用類相應  類處及自性  經說名法攝   如攝有多種會亦如是。謂一境不相離。相對相著等。是故此難違順皆得。雲何為親愛離者。答是親愛塵或名眾生或。非眾生。與其別離名親愛離。復次少壯無病壽命家色形富貴自在親友相離。亦名愛別離。復次善業果報六入觸攝。是退失名愛別離。如退天道。復次樂受破壞名愛別離。何以故。此樂受是愛著處。由此愛著於色等境亦生愛著。是樂受伴。謂想行識等亦所愛著。若論實義唯樂受壞名愛別離。雲何親愛離相。雲何親愛離事。雲何親愛離緣者。答離愛類為相。心憂悲為事。遭敗為緣。雲何親愛離苦者。答因愛別離。是諸眾生憂悲內然。猶如空樹野火燒腹。如經說。若天退墮愛別離苦劇於地獄。如目連宿傳。復次若眾生疑聞見憶念親愛別離憂悲苦生。是故名愛別離苦。復次父母妻子所愛眷屬別離因故。如併失財懊悔失心。如著鬼狂漫語啼哭悶絕戰掉。如臨死人。如失王位重苦所逼。如無識無知癡亂默然。如船舶破沒憂悲海。故名愛別離苦。老等聚會即怨憎會。少壯等離即親愛離。更說怨會愛離。雲何非重說者。答老等聚會少壯等離。如此二苦羅漢亦有。唯無憎會。如偈。  若一切永無  怨憎及親愛  無憂無染心  是人得涅槃   以此義故不名重說。復次由老病等無分別苦。與羅漢共。如前偈說。惡老汝可患等。怨憎會苦及愛別離因分別起。皆屬心苦。未離欲人則有此苦。復由老病等名依內苦。怨會愛離名依外苦。故非重說。何所求不得者。答遠離苦與苦不會。則得歡樂與不相離。求此不得名求不得苦。復次與生中老病死等諸苦。求不相會而不能得。是生定法故。故名求不得苦。復次求與怨憎不會親愛不離。既不能得故。名求不得苦。外曰。此苦在前。二苦已顯現。何用重說。答非所愛共聚名怨憎會。是所愛分離名愛別離。今求怨不會求親不離。翻前二種立此為苦故非重說。復次已得未捨。與所憎塵共聚。名怨憎會。已得未捨。與所愛塵不得共聚。名愛別離。未得未捨。是所。愛塵求不能得。名求不得苦。由三世安立故非重說。雲何求不得相。雲何求不得事。雲何求不得緣者。答求不得者。違逆意欲為相。以憂渴為事。現無功用宿不作善為緣。雲何求不得苦者。猶如如意瓶等破故。失求王位等願。復次苦因緣故。是所求欲五塵。由不能得慾火所然。如述波伽等燒然成灰。故名求不得苦。復次三時中能生苦故。是所求利我應不得。今不得已不得。由此生憂悲等苦故。名求不得苦。命塵即苦至得亦苦。求之不得雲何為苦者。答以不定故。得者未必皆苦。何以故。若得信根不名為苦。復次是厭憂依止故。求不得者。能生求者厭惡憂惱心得五塵利。則不如是是樂想故。復次如少壯身老為後故。說名為苦。如是得五塵利敗為後。說名為苦。如取陰為苦依止說名為苦。得五塵利說名為苦。義亦如是。以何因緣求之不得者。答因緣不具故。譬如種子若無有緣芽不得生。由宿世慳吝嫉妒邪見瞋故壞大家因。今求不得。如鬱多羅比丘等宿傳。因惡法故離苦受樂求不能得。譬如阿鼻地獄眾生。求不得者。略說三因。一無宿世善。二自無功用。三他不愛敬。雲何略說五陰為苦。答為攝初中後苦故。生為初苦。死為後苦。老等憂悲等名為中苦。復次為攝有間苦故。有間苦者。如老病死等。無間苦者。恆隨一切有分。復次為攝各各自相無邊眾苦故。故說五取陰名通相苦。何以故。諸苦別類無邊故。假使如來於無量劫廣說苦相亦不能盡。復次生等諸苦如火。五取陰如薪。如燒然經說。復次五取陰為生等諸苦田地。何以故。取陰生苦名生取陰。變異苦名老取陰。逼惱苦名病取陰。破壞苦名死取陰。非愛聚苦名怨憎會取陰。親離散苦名愛別離取陰。所須不遂名求不得。略義雲何。答有三種。一多二異三一處。謂三世分散種類不同。攝在一處。故名為略。復次略有二種。一義略。以一義攝多義。譬如真寶。二名句偈略。能攝略義。如真寶器。如是苦有多義多名。但以一義一名攝之。皆盡說名為略。問諸陰何相。陰義雲何。諸陰同一行相。雲何不立一陰。陰及取陰二種雲何。答如是等問。五陰論思擇品中已廣分別。問雲何說取陰名苦。不直名陰苦。答欲分別諦有四相故。說取陰為苦。若直說陰是苦。則二諦不成。何以故。明陰戒定等五陰皆成苦諦故。問取陰何義。答愛慾是取義此陰能生取。為取所生與取相應。取所隨逐能有取故。故名取陰。問隨觀一苦則通達苦諦。何用廣分別諸苦相耶。答行人須廣觀眾苦生厭離心。生厭心已能觀通苦得入正觀為此用故應須廣說。復次為分別生老等苦生思擇智。得此智已觀苦一義。決無分別智。因此得生此智。以平等為境不勞功用。自然而流無有覺觀。名第八智。依法境生。如寶象譬。問如經中說名為樂是樂依止。雲何而說取陰為苦。答如偈言。  執對治樂故  顛倒欲故樂  經說為苦故  正見故無樂   此義如五陰論廣說。於輕品苦中及苦對治中。起於樂想實唯是苦。問此經中雲何說略餘經廣辯色為苦。答為多聞慧人。是故略說取陰為苦。若無聞慧則為廣說色取等為苦。如是為見光未見光人故廣略說。問雲何說取陰為苦。答苦盛逼故。如人處七寶樓。種種嚴飾可愛五塵。能悅其心生大歡樂。小針所刺即生苦受。忘失前樂如鹹酸味。復次苦最多故。謂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憂悲苦惱覓守失苦逼害苦等。取陰中最多樂少。虛妄如壞井水。問略說八苦其義雲何。答眾苦依止故生名苦。能令變壞故老名苦。能逼困身故病名苦。能滅諸根故死名苦。非愛共聚故怨憎會名苦。可愛相遠故愛別名苦。悕望不遂故求不得名苦。是眾苦相故取陰名苦。譬如射堋。復次有者。是真實苦有即是生。生是何法。謂名及色。色為老病死所害。名為別離怨憎會求不得苦所害。取陰為眾苦所害。復次老病死名為身苦。以無分別故。愛別離等三名為心苦。由分別起故。生及取陰是身心二苦。復次由生說行苦。由死說壞苦。所餘五句說名苦苦。此三苦以取陰為因。復次取陰有起名生。六道出現故。身變熟名老。以萎悴故。身界不平等及增長名病。令相違故。命終陰壞名死。離本道故。非愛受因共聚怨憎會乖意相應故。愛受因相遠名愛別離。與愛不共故。所欲不遂名求不得。如願不成故。為一切苦種本田故。取陰名苦。諸苦自生無功用故。婆藪跋摩法師分別苦諦品究竟。   思量集諦品第四   說苦諦已。雲何次第說於集諦。集者何義。雲何自問及答。是渴愛何者。渴愛何相。何事何緣。是渴愛是言勝義。雲何渴愛即集。此言自足。說渴愛已。何用復說能感後有。能感後有其義雲何。能感後有決定喜欲相。隨處處愛著。雲何作多種說喜欲。何義隨義。雲何處處愛著重言。雲何有諸別惑能作集相。雲何但說渴愛為集。何因獨說渴愛為集。不說諸業。若貪愛等。亦是業煩惱集。雲何說但苦集耶。無明緣觀味緣三受緣等愛。其異雲何。已說四大觸名色各為諸陰因。復說渴愛為因。此二說雲何不相違。渴愛無明我慢業食皆為苦因。此等異相雲何。喜欲欲欲等其義雲何。籐林等是貪別名。其義雲何。   汝問說苦諦已。雲何次第說集者。答已決心信果。未識信因。令識信因故。次說集為顯苦諦隨屬因緣。復次為受化者迷十二緣生故。說苦諦依因緣生。復次苦諦猶如機關。隨屬因緣故。自性羸弱及無我相。復次世間貪愛堅鎖之所繫縛。不能出離生死牢獄故。顯所縛能縛。復次有諸眾生作如是計。此苦諦者。無有始終。難可除滅。由此執故不修正勤。是故佛說。苦雖無始。由因緣生故可除滅。譬如種子。故應修正勤。汝問集何義者。答平等聚生是名為集。離此三義則不成因。復次令起有本泉源能成能現。遮因緣是名集義。汝問。雲何自問及答者。有諸弟子不解怯畏定心。護此三事故。佛自答者。為破難邪因顯立正因。有諸異執。謂梵王自在及天人。時性四大空鄰虛等。以為正因。為破邪執欲顯正因故。佛自答。復次於十二緣生等諸經。已說多種集。有諸弟子未知此經定以何法為苦集故。佛自答。為欲令得決定智力。復次為覆智受化不通達略教中義。為令開覺故佛自答。復次為勝智受化覺觀多故。不執持令智堅固故佛自答。復次為了智受化令得決定智力故佛自答。復次為分別智弟子令得了別。猶如燃燈。故佛自答。汝問是渴愛何者。渴愛何相何事何緣者。答是諸眾生恆觀有為法功德。依有用資糧心無厭足。故名渴愛。如飲鹹水。如人盛夏晝日光照熱渴所逼。周遍覓水來飲鹹海。鹹海有竭此渴無盡。如是世間凡夫。常為生死資糧愛慾焦然其心。邪妄分別令生熱渴。一向專求五欲快樂。眼耳身識及心憶持所受用物。已得未得永無厭足。故說此法名為渴愛。復次不知厭足名為渴愛。如火草薪果蘇蠟等。是所燒燃。於取類中無有厭足。世間凡夫貪愛然心。於人天中上妙五塵。唸唸受用不知厭足。如項生王。復次渴愛類見性別異故。各為二種。類異者。於取陰中起我執我愛。是名緣內類貪。於非取類中起我所執。是資糧愛名緣外類貪。見異者。依因有見願有勝生。是名有愛依。無有見願樂我斷名無有愛。性異者。貪愛倒起覆藏為事。猶如雲網。故名上心。貪愛隨眠隨逐為事。猶如躡毒。名離心愛。復次渴愛因依緣業別異故。各為三種。因異者。願樂未曾得塵。是愛名求覓苦因。於已得塵心生貪著。是愛名守護苦因。於已失塵心生懊惱。此愛名憂悲內熱苦因。依異者。謂眾生處所受具。眾生者。樂得未來陰。求欲生故名依眾生。愛處所者。樂三有道常求此處。名依處所愛。樂好聲觸色味香等塵境界。求欲受用。名依受具愛。緣異者。謂貪愛能作煩惱業苦緣。及緣此三起。業異者。謂平等不平等相續渴愛。平等愛者。依道理求覓受用。名平等愛。翻此名不平等愛。相續愛者。隨眠貪愛無始相逐名相續愛。復次渴愛取道對治資糧別異故。各為四種。取異者。於欲界中欲喜迷悶渴愛貪著。名為欲取。於我言見戒等中渴愛著亦爾。道對治異者。謂四聖性所對治故。資糧異者。謂飲食衣服臥具醫藥。復次渴愛依三受別異故為五種。於樂受中生二種愛。謂聚集愛及不相離愛。於苦受中亦生二種。謂不聚會愛及相離愛。於捨受中起無明愛。復次渴愛以事異故。離為五種。謂未得求得以願為事。二生願樂已求覓為事。三求覓得已增長為事。四增長已守護為事。五既守護已後時失壞憂悲為事。復次渴愛依五陰故五。依六根故六。依六根各有三受故成十八。復次依結及離結故三十六。如是等是貪愛樹隨眠為根。我愛資糧受為身幹。三界貪愛為其高大。六愛聚為枝。愛行為茂葉。百八愛為花。生等為惡果。如此渴愛為苦集因。為苦生因。名為渴愛。此中應知。渴愛相者。心喜為相。事者無厭足等十一種為事。緣者觀有為功德為緣汝問。是渴愛是言勝義。雲何渴愛即集此言自足者。答渴愛多種。若能感後生乃是定集。餘則不取。若不爾者。聞正法等亦應為集。復次是渴愛能感未來。若不能感則非所取。復次是渴愛若與喜欲相隨。則名為集。若不爾者則非所取。復次為欲簡除似集諦法故。言是渴愛。復次是守為顯證量。如現世苦因渴愛生證量所得。當知去苦生不離渴愛。如郁伽長者經說。汝問。說渴愛已何用復說能感後有者。答渴愛者。此言未了故。說能感後有顯定渴愛。若但說渴愛是集。則阿羅漢渴愛水等亦應是集。若有渴愛能為滅渴愛。依止亦應成集。汝問。能感後有其義雲何者。答能令識等陰著後有故。何以故。我及我所是所執處。如是渴愛能令識等執著此處。如塵著濕衣種子著濕田。復次能生未來有故。如母生子。復次能為未來生食。故如識食觸。食復次能引能愛。故故說能感後。有又有往昔耆舊諸師釋佛說。渴愛有四因緣。能感後有。一能使相緣。如經言。隨眠貪愛未被拔除。是苦恆生恆續猶如龍池。二能攝諸道故。如經言。比丘若於色等境界。起貪慾愛著。是識隨依色住。受想行亦如是。三能結能續。如經言。能結能縫不捨境故。令未來世三有得生。四能令受生。如經。於此四食處若有愛慾。名色即生。汝問能感後有決定喜欲相。隨處處愛著。雲何作多種說者。答此三句皆是渴愛別名。譬如人手名為頞悉多。亦名柯羅。亦名波尼。復次果伴境界別異。是故多說能施。未來果故。說能感後有。喜欲為伴故。說喜欲相隨。取種種境故。說處處愛著。復次有法但感後有。不與喜欲相隨。如隨眠貪愛。有法但與喜欲相隨。不能生有。如不墮界貪。故應具說多名。汝問。喜欲何義者。答喜者於有資糧中心生安樂。說名為喜樂。此中生欲名為喜欲。譬如色慾。復次喜種類欲名為喜欲。譬如寶瓶。復次是樂有染名喜心著名欲。合此二種故名喜欲。譬如名色。復次喜欲更互相生。故名喜欲。如菴羅子等。汝問。相隨義雲何者。答共義名隨。此隨眠與上心為伴。能生後有。復次外愛共行故。說內愛與喜相隨。譬如愛取。復次隨者。得地為義。復次分別部說。相隨有四種。一境界相隨。二相應相隨。三間雜相隨。四緣起相隨。境界相。隨者如經說。若人起覺觀。分別與色相隨。相應相隨者。如經言。此心與慈相隨。間雜相隨者。如經言。是人修習信根與慈相隨。復次有經說。染著憎恚相隨思惟相隨。緣起相隨者。如經言。修習正見與無放逸相隨。此論所明喜欲。即是間雜相隨。汝問。處處愛著重言雲何者。答於三有中愛著種種諸界。於諸界中愛著種種生處。於諸生處愛著種種眾生聚。於眾生聚中愛著種種諸根。於諸根中愛著種種諸塵。於諸塵中愛著種種諸業。復次心猴行境不定。恆樂取塵隨逐渴愛種種諸有及有資糧。由隨攝捨處處愛著。復次觀著求處行不定故。如偷稻牛。復次棄取餘塵亦不離欲。譬如五囚人母欲說處處愛著。汝問。有諸別惑能作集相雲何但說渴愛為集者。答為最勝故。若渴愛王所至之處。一切惑眾皆同聚集。復次由渴愛攝故。若渴愛不令餘惑噉味。餘惑則滅。若諸惑不起。貪愛亦不起。何以故。無分別依故。復次設無餘惑。但有貪愛生死亦起。如手摶濕沙。復次難分別故。由此渴愛亦入善法。但觀口故如內怨家。復次至門不入故。如阿那含至涅槃門。由貪愛故不能得入成上流人。問無明亦勝。何故不立。答不然。無明盲人由渴愛故墮陰坑苦。譬如盲象。求欲後生。故受來報不由無明。譬如生盲入諸門。以是義故。故說渴愛為集。汝問何因獨說渴愛為集不說諸業者。答煩惱勝故。何以故。貪愛等是實生因。業不如此。雲何知耶。業雖具在。為貪愛盡故。諸阿羅漢無復後生。前來已說有真似集。貪愛等能為有因故。是實集諦業為引有因故。說為相似集。復次貪等由道所滅。業則不爾。何以故。諸佛等究竟修道已。猶聞有殘業在。復次業不墮界故。不名真集。汝問。若貪愛等亦是業煩惱集。雲何說但為苦集者。答有如是義。此中為立四諦故說為苦集。何以故。於聖諦中簡擇真實因故。說渴愛等為苦諦集。復次有及生陰渴愛為集。是渴愛於現世中與生等諸緣。共作煩惱業集。不如渴愛獨為苦集故。但說渴愛為苦諦集。復次定以隨眠渴愛為苦諦集。為顯此義。佛說偈言。  如樹根未拔  雖斷猶更生  隨眠愛未除  苦體恆相續   約緣內渴愛。說緣愛起取。約緣外渴愛。說緣取起求覓業。汝問。無明緣觀味緣三受緣等愛其異雲何者。答經說無明為愛。緣此愛為煩惱緣起。經說觀味親境起常邪等見。因此起愛。是愛為業緣起。經說由貪愛故得三種受。是愛為受緣起。復次一切煩惱無明為緣。此貪愛緣無明起故。說緣無明愛。一切諸見為諸業緣。緣此諸見起貪愛。此愛名業緣愛。一切諸苦三受為體。緣此起愛名苦緣愛。復次不信了為因。名緣無明愛。觀有為法樂常等味邪智為因。名緣觀味愛。餘類為因名緣愛愛。此愛為緣起。及界有三。由境界有六。汝問。已說四大觸名色名為諸陰因。復說渴愛為因。此二說雲何不相違者。答為顯有因故說渴愛有已。為顯等分因故說四大。為顯種種因。故說於觸為觸不一故受有三。為堅信因故說名色。如大緣生經說。阿難。若識不託母胎。是迦羅囉。得結實不。不得世尊。阿難。若無迦羅囉。是識能託胎不。不能世尊。由此二法更互相持故得堅住。復次無始時因名渴愛。一期因。謂四大剎那因。謂觸及名色具二因。謂宿世因及現功用因。復次五陰宿世因。謂渴愛於受生中四大為初因。如迦羅囉為頞浮陀等因。俱起因名觸。先時及俱起因名為色。汝問。渴愛無明我慢業食皆為苦因。此等異相雲何。答渴愛為無別異因。業為別異因。食為引持苦因。無明及我慢為一切因。復次渴愛能為有因。業為道因。食為平等因。無明及我慢為更互因。復次渴愛為苦真正因。是苦根本故。所餘因為資糧。集助貪愛故。汝問。喜欲欲等其義雲何。答塵已到故心生歡喜。由喜生愛故名喜欲。求未得塵名欲。因此生愛名為欲欲。汝問。籐林等是貪別名。其義雲何。答欲塵為境界。能染於心故。說欲染貪著四定及果是名色慾。貪著三摩跋提及果。是名有欲。能障涅槃行。說名為刺。能燒熱心說名慾火。能垢污心說名欲塵。能令心濁說名欲垢。能纏繞心說名欲辮。無思計故說名欲縛。令癡迷故說名欲悶。心沈名欲著。隨有行故說名隨流。常悕望故說名無厭。得無飽足故說名為貪。障出離故說名為蓋。能覆藏故說名煩惱。令不離有故說名為結。不正思惟所觸惱故。說名為錐。能縈朿刺故說名為籐。向上轉增故說名大。欲周普界道叢根塵勝樂等故說名為遍。著種種塵起種種著。說名愛著。於生死資糧未得及得心生歡喜。說名喜欲無厭。積聚欲塵利養名為渴愛。如是方便輪迴送引不離生死。說名欲將。遊煩惱水結愛行繩。說名欲網。從上下流入生死海。說名愛河。譬如變異渴病所逼入塵海。由此無有飽足故名渴。如海吞流。如火燒薪等。此惑無滿。說名無休。能結死生前後無間。故名為縫。此渴愛在。能令生死相續不斷。或由自由他能受六道生死故。於餘惑中說名為集。具如大有品中廣說。此品解貪愛有十一種應知。一名。二義。三體。四用。五因。六對治。七淨。八不淨。九生次第。十立難。十一救義。若行人識此起觀。自行教他不迷道理。故說此義。思量集諦品究竟。   四諦論卷第二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47 四諦論   四諦論卷第三   婆藪跋摩造   陳天竺三藏真諦譯   分別滅諦品第五   經說苦滅。雲何此言。何所因起。何法為滅。何相何事何緣滅名。何義無餘滅。離滅捨斷棄。此七義何異。雲何盡無餘。名為滅諦。不說唸唸滅等。若渴愛滅名為滅諦。無餘涅槃則非滅諦。渴愛盡者。應名集滅。雲何說苦滅。若由渴愛盡故苦滅者。無渴愛人即應無苦。現見有苦。此理雲何。十結惑中但說渴愛滅為滅諦。安立四果。雲何得成。十二緣生中說滅有十二種。雲何但說渴愛盡為滅。持散偈曰。  何節及前義  七義與念滅  界他滅羅漢  十結十二滅   汝問。經說苦滅雲何此言何所因起者。答由是法生故是法有。是法滅故是法無。譬如燈。復次已說苦諦渴愛為因。今說由渴愛盡故顯苦滅。譬如病緣滅故疾病不起。復次是渴愛流遍滿三有。無始時起欲對治有故。故阿羅漢無渴愛滅。為破外道如此邪執故說苦滅。雲何汝問。何法為滅。何相何事何緣者。答滅有多種。一中間滅。二唸唸滅。三相違滅。四無生滅等。中間滅者。如施戒定三摩跋提能滅三有。由此施等隨得免離所對治法。謂貪瞋等暫時不起。名中間滅。唸唸滅者。一切有為隨剎那謝。名唸唸滅。相違滅者。此有為法與相違因其性相乖。相續滅故名相違滅。此三名相似滅。無生滅者。有因滅盡故。五陰應生不復得生。此名真滅。又餘師說。因及有因渴愛後有不生名滅。復次與渴共除煩惱愛業苦不生名滅。復次是真實用經無所有離有離無。是般涅槃名為滅諦。如瞿曇傳說。復次滅有二種。一非擇滅。二擇滅。非擇滅者。有為諸法自性破壞。名非擇滅。如空石墮擇滅者。由智火故惑薪燒。是名擇滅。如因火薪盡。復次滅有三種。一未有滅。二伏離滅。三永離滅。若惑未生未得緣地。名未有滅。若惑已生已得緣地。由世出世道現時不起。名伏離滅。若惑已伏離滅因滅無餘故。未來決不生。是名永離滅。如經言。未生欲欲未來永不復生。亦知此滅。又分別部說。滅有三種。一唸唸滅。二相違滅。三無餘滅。譬如燈滅。又餘師說。滅有四種。一自性滅。二無生滅。三中間滅。四永離滅。不由因滅名自性滅。如偈言。  諸行悉無常  生滅是其法  若有生還滅  此寂滅是樂   又經言。若法有生是法必滅。不由功用。如物輕重自然浮沈。名自性滅。由因無故果不得生。名無生滅。如經言。由無明滅故三行不起。如七流中種芽。因壞果則不生。名無生滅。由定力者名中間滅。如經言。伏離上心惑。名有時心解脫。九種次第滅。如難提柯比丘緣事為證。名中間滅。由八聖道滅。名永離滅。如經言。若人修無常想。能滅一切結及隨眠惑。以明生故無明永滅。名永離滅。猶如覆器及被燃炬。此論正辯永離滅。何相何事何緣者。無所有為滅相。心不燒熱為事。通達實際為緣。大德說寂靜為相。心安止為事。極解脫知見為緣。汝問。滅名何義者。答此滅名尼盧陀。尼者訓無盧。陀訓遮障。渴愛等法能障。此中永無故。名尼盧陀。相違法生起故。渴愛流永不更生。如熟燒壞赤色生故本青色相永不更生。汝問。無餘滅離滅捨斷棄。此七義何異者。答此皆是涅槃別名。此七名依器故說。如涅槃有六十別名。復次上心及隨眠俱盡。如樹拔根名無餘滅。次第滅盡。如斧柯喻故名為滅。昔縛著處由道力故無有縛著。如富貴人不著貧賤。是名為離。勝異昔退如聖人離。惡盡故名為滅。又如前義名尼盧陀。是名為滅。若法與惑相離。譬如捨物。是名為捨現世。是與未來永不相續。譬如內根。是名為斷滅。不更取如覆水器。是名為棄。復次一切渴愛品類淨盡。故名無餘。漸壞名滅。由觀過去不起著心。名為遠離行。斷結盡緣起亦無。故名為滅。解脫煩惱。是名為捨。緣智初惑永滅。是名為斷。先取我執今則置捨。故名為棄。汝問。雲何盡無餘名為滅諦。不說唸唸滅等者。答由無餘滅故未來苦不更生。不由唸唸滅等故說。無餘名為苦滅。不說唸唸滅等。若觀無餘滅寂靜等相。能滅諸惑。唸唸滅等則不如是。復次隨屬道故。勝餘法故。真實善故。不共得故。煩惱不能壞故。不違言故。安心緣故。故說無餘名為苦滅。不說唸唸滅等。汝問。若渴愛滅名為滅諦。無餘涅槃則非滅諦者。答餘論師說。清淨梵行果故。故煩惱滅名為滅諦。一切假名滅名無餘涅槃。此論所說無餘涅槃界是真滅諦。何以故。為得此滅修淨梵行。如富樓那七車譬經中說。諸阿羅漢惑盡無餘。而老病死寒熱飢渴害縛等苦猶尚未免。是故無餘涅槃界是真滅諦。此真滅諦由因盡故得。故說渴愛儘是真滅諦。優波及多道理足論說。能令至無餘涅槃界故。故貪愛盡得名滅諦。雖然有餘無餘二涅槃界。皆名滅諦。何以故。因滅名為有餘。果滅名為無餘。由因滅故。故有因滅。如燈盡故光盡。是故二滅皆名滅諦。汝問。渴愛盡者應名集滅雲何說苦滅者。答苦火以渴愛為薪。若無渴愛苦薪苦火即滅。如薪盡火滅。復次苦諦以愛食得住。由愛食斷故苦諦即盡。故說苦滅。復次耆舊師說。不為離過去及現在苦。於世尊所修淨梵行。何以故。過去自性已滅。與現在決應相離。未來有苦為令不生。於世尊所修淨梵行。是苦不生。由渴愛盡故。約後際苦盡說愛斷苦滅。汝問。若由渴愛盡故苦滅者。無渴愛人則應無苦。現見有苦。此理雲何者。答憂悔熱苦寂靜故。如手長者經說。復次永離心病故。如已拔心刺。復次求欲苦斷故。如富足六塵。由渴愛滅故。諸阿羅漢永離心苦故不違理。復次非過去未來現在苦名為苦諦。亦非聖道所破。何以故。過去已盡未來未有。與現世決定應相離故。但由通達實際故。渴愛滅盡。由離渴愛故。為後際苦不生修八聖道。以是義故說阿羅漢無苦。如渴病譬。汝問。十結惑中但說渴愛滅為滅諦安立四果。雲何得成者。答貪愛有四種。須陀洹果道等所破。由此滅故。餘結共起一時俱盡。說名滅諦。是故安立四果於理不失。復次同一相一味故。若說渴愛盡則說一切結盡。如說八聖道即說一切道品。以同相故。共成一事故。復次有諸餘惑。亦能立集諦相。而渴愛正能續未來生。能令後有。以是義故。獨說渴愛名為集諦。如是一切惑盡皆入滅諦相。但有因滅盡。是渴愛滅名為滅諦。汝問。十二緣生中說滅有十二種。雲何但說渴愛盡為滅者。答如前問此難自遣。復次如道斷愛盡欲滅涅槃。此五名義。一但更互相顯。是故由說渴愛盡故。即說十二道斷。復次渴愛盡為通滅。十二道等滅名為別滅。問涅槃別名有六十六句。其義雲何。答無為等一切句。相貌讚歎。因立對治違反等。應廣解釋。何因如此。是涅槃無生無長無滅。非因緣所作。違反有為。故說無為。(其一)高出三界離於偏低。無與等者。故說無下。(其二)永離諸流諸流不生。非流跡處。故說無流。(其三)非虛妄非顛倒非相違。故說真諦。(其四)不疑諸界毒蛇怖畏。窮三有際捨功用處。度生死海。故說彼岸(其五)。極智所了故說聽細(其六)。如優曇花世間希遇。故說難見。(其七)不老不破故說無壞。(其八)無動本有故說恆在無爭。(其九)對治除法。體不虧故說無失。(其十)過眼境界。無法與等。故說無譬。(其十一)無有貪愛諸見慢執故無戲論。(其十二)惑火滅盡故說寂靜。(十三)過死王界故說甘露。(十四)是極美味寂靜可愛故說極妙。(十五)寂靜無苦故說為止。(十六)真實善法故說為安。(十七)無燒熱渴故說愛盡。(十八)生他歎訝故說希有。(十九)於生死中未至此德說未曾得。(二十)老等諸橫所不能害。故說無枉。(二十一)內無所少外無惡障。故說無災。(二十二)無後有生苦究竟安樂。故說涅槃。(二十三)異有無相故說難思。(二十四)與離生過失樂相應。故說不生。(二十五)四魔不至故說無跡。(二十六)不由因成故說非作。(二十七)非悲行處故說無憂。(二十八)一得不退故說名住。(二十九)無法能似故說無等。(三十)永離取欲故說無求。(三十一)無前後際故說無邊。(三十二)難可通達故說微細。(三十三)無有可逼故說無損。(三十四)無惑染著故說離欲。(三十五)無諸過失故說名淨。(三十六)結縛皆斷故說解脫。(三十七)離依止故說非住。(三十八)無有二法故說非對。(三十九)無等等故說為等。(四十)諸入沒處故說無害。(四十一)外人不得故說甚深。(四十二)離佛正教不可了知。故說難解。(四十三)觀此功德令到彼岸。故說能度。(四十四)上法之定上故說無上。(四十五)攢搜法海所獲貞實。上人所得。故說為勝。(四十六)萬行所得最上無價。故說聖果。(四十七)離恐怖因故說無畏。(四十八)聖愛堅固故說不捨。(四十九)凡聖等有故說遍滿。(五十)功德難稱故說無量。(五十一)不屬六道故說無數。(五十二)體極貞固故說不破。(五十三)諸法無首故說為尊。(五十四)最淨可稱故說應讚。(五十五)眾聖所棲故說為捨。(五十六)能救眾苦故說歸依。(五十七)戰鬥寂靜故說無爭。(五十八)本有非作故說無假。(五十九)離欲瞋癡故說無垢。(六十)除無明闇故說為燈。(六十一)諸受寂靜故說為樂。(六十二)免色等墜故說無墮(六十三)四流不沒故說為洲。(六十四)散心不證故說不動。(六十五)遣蕩十相說無所有。(六十六)無所依故說名無著。經部問曰。何法名思擇滅。答結離名思擇滅。問結離何法。答是思擇滅。若爾此二互相釋。終不能顯二法體相。是故應別方便說其體相。聖人無分別證智所知。是其體相。如是可說。為善異於餘物。或說名結離。或說思擇滅。諸經師說。一切無為非是物有。何以故。不如色受有。於別物何者唯以無觸名為虛空。如經言。闇中無礙無覆名為虛空。由般若力與現在隨眠惑。體性相違餘後不生。名思擇滅。離此思擇因緣不具餘不得生是名非思擇滅。譬如一期中間橫死殘果不續。異部師說。隨眠煩惱後不得生。是思擇力故名思擇滅。由緣不具後苦不生。是中思擇無力故說非思擇滅。論曰。是義不然。若離思擇此滅不成故。知屬思擇滅。又諸部說。若法已生生後自滅。自性滅故名非思擇滅。若如此執非思擇滅。應是無常。何以故。法未壞時未有滅故。難曰。若爾思擇滅亦應無常。何以故。思擇在先後得滅故。答此滅不以思擇為先。何以故。未生法不生。在思擇後。無此義故。所以者何。未思擇時未生不生法本來已有。是法應生。思擇正起後不得生。由思擇力。此惑昔來未有生障。今斷其生思擇力。外曰。若定以不生為涅槃者。雲何通釋國譬經。經雲。修數習多行信等五根能滅。過去現在未來苦滅者。名涅槃不生。唯屬未來非現在過去。答有如此經義不如文。何以故。能緣三世苦惑滅故說苦滅。如餘經說。汝等應捨是色愛慾。由愛慾滅。汝等色陰則滅離。乃至識陰亦爾。以此義故滅三世苦。其義應爾。外曰。若說苦滅。其義可然。又國譬經雲。修習五根能滅過去現在未來世惑。雲何不違此經。答如前解釋。又有別解。過去惑者宿世所攝。現世惑者今生所攝。此二世惑。於相續中已成種子。能生未來惑芽。由此種子滅故。故說三世惑滅。如果報盡說業因盡。是未來苦及惑。由種子無故永不更生。是故經中說。三世惑滅。若不如此過去現在有何所滅。何以故。於已滅法及向滅法功用何施。外曰。上勝經說。一切有為無為法中。是離欲法因是不有。雲何不有勝餘不有。答我不說無為定是不有。如我前說。如是故有。如世人言。聲有先無聲有後無。不由此有言使無物成有當知無為其義亦爾。雖同是無而有。無可讚勝於餘。無如一切災橫畢竟不生。此無為勝最可讚歎。為受化者起願求心。故佛讚歎。外曰。若無為唯是無法。是滅則成聖諦。何以故。無所有故。答若爾。諦是何義。外曰。無顛倒是諦義。答是二法聖人觀皆無顛倒苦。如相苦相無如無相。以是義故何乖聖諦。外曰。雲何無物為第三諦。答立為聖諦。已如前說。依第二後次說故為第三。外曰。若無為唯是無法智緣。虛空及與涅槃則無境界。答我不說一切智以有法為境。若緣有為非去來世。則有物為境。若緣餘法則無法為境。外曰。若汝許無為有物何所有。答若我許無為有物何所有。外曰。若汝許者我義被守。答諸天應守。若許可守汝許不實。何以故。是無為法不如色受其性可證。不如眼等其事可見。是物是滅。雲何可別是無為與有為事不相關。何以故。互非因果故。但違反渴愛是其道理。如說是惑本無名曰無為。外曰。若立無為是有。由此惑至得斷故。可說此滅是此惑滅。若說無為是無法者。此無為何因能決至得。經言。是比丘已至得現法涅槃。若涅槃是無何可至得。答由對治起得相續。與惑後生畢竟相違。故說至得現法涅槃。又諸阿含說。唯以無法是名涅槃。經言。是苦滅無餘捨窮盡。及離欲苦不來續不生。是靜是妙。何者捨。一切取並渴愛盡及般涅槃。外曰。何故不許於中餘物不生。說此不生名為涅槃。答我見此執無有勝能。汝謂於中餘物不生者。為是有故餘物不生。為由得故餘物不生。若是有故餘物不生。涅槃恆有三有。應永不生。若由得故餘物不生。諸阿羅漢得證此時。陰即應滅。若如汝執有此過失。故知但無所有名為涅槃。如偈說。譬是正道理。偈言。譬如燈光滅。心解脫亦爾。如燈光滅非是有物。佛心解脫。亦復如是。   分別滅諦品竟。   四諦論卷第三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47 四諦論   四諦論卷第四   婆藪跋摩造   陳天竺三藏真諦譯   分別道諦品第六   經說道諦。雲何此言。何所因起。若道能滅渴愛。則不應說行至苦盡。若不爾者。是言相違。若俱滅集苦。雲何經中不具足說。若道能盡苦。修道辦人應無品苦。若不爾者。則不應言行至苦盡。若有為法於無為中無有行至。雲何說言行至苦盡正行義。言正行者八聖道是。決言何用聖名何義。雲何但說道名為聖。不說餘助道若道異分應說其相。若言道唯是分。則具分與分無有差別。道名何義。雲何此經說於具分。餘經不具。若道是有為。雲何佛說。本昔已有。若是無為。雲何說言有為。若道是一。一人修時餘人應得。譬如衣等若不爾者。則不應說由此一道。若諸聖人同得一道。雲何智慧不同。若智慧不同。雲何解脫平等。若道非心。無情等物亦應有道。若心非心。法修則不具。若是心法。諸相違法雲何一心並有。若道至除惑。則相違法一心並有。若不至者於他相續雲何不除。若分俱起則有多作意。若次第起則但有一分。雲何止立八分不增不減。雲何不取欲等餘法。雲何一法作三種說。中道能滅福惡行至盡苦。雲何說正見為初。雲何說先行正見有何義。見者既無孰為能見正見。與十善正見兩異雲何。若由正見一時見諦應有多境。若不爾者非唸唸滅。若正見已了諸諦。餘分何用。正覺何義。雲何三法成一。若依二定證得流盡。正覺不具道分有闕。此義應救。正言何義。若有語言道修無定。何以故。佛說定以聲為刺。若無不成道分。正業何義。一切分皆是正業。雲何說一名為正業。若離名正業。離則非作。雲何成業。離撾打等。雲何不說名為道分。正業正命與十善正業正命兩異雲何。正命何義。正命若身口業攝。雲何別立。何者正精進。何相何用何緣何義。若但滅惡是善則無二精進。若非善者滅諦則非善。若一心修正勤即具足者。則無四正勤。若次第修者。則助道修不具何者正念。何相何用何緣何義。諸有為法剎那不住雲何成念。何以故。他見他憶無此義故。若一切諸法皆是念處。念根即是念處則義不相應若念。猶自不能守一法者。雲何經說有念一守。雲何有時能憶有時不憶。何者三摩提。何相何用何緣何義。正定若是定。須陀洹人應無慾瞋。若不爾者則違道理。   汝問。經說道諦。雲何此言何所因起者。答此問不為開智人說。何以故。由聞其名已了義故。從大悲所起辯涅槃道顯隱覆義。欲廣說言燈。為分別智弟子故佛自問。何以故。由先問後解多有利益。廣辯緣起已如前說。復次受化弟子問諸外道聞種種道。未能決了是道邪正。為除疑倒無明等心故。佛自問自答。何者為道。是八聖道。如疑路人導之善道。汝問。若道能滅渴愛。則不應說行至苦盡。若不爾者是言相違者。答聖人從初發心是修行用欲除滅苦。為此起道故。說行至苦盡。是苦盡由因滅得成。是故除因。譬如師子。復次諸佛觀一切眾生墮於苦難。發心修道。為除他苦。是修行用如國譬經說。又餘經說。苦儘是出家修梵行用。如七車譬經。又如來出世為三事故。令他苦盡。是最第一故。言行至苦盡。復次一切有為無常故苦。離有為法故說苦盡。如筏喻經說。法尚應捨何況非法。復次由八聖道能除取陰。是故通說二滅言不相違。汝問。若俱滅集苦。雲何經中不具足說者。答是渴愛滅由苦盡得顯。復次因盡非是正用。以苦盡為正。復次聖道能滅有為及與取陰。故說苦盡通渴愛滅。汝問。若道能盡苦修道辦人應無品苦。若不爾者。則不應言行至苦盡者。答依因緣盡故說苦盡。如說火盡名為灰燼。亦如根滅說為樹滅。復次聖道能滅邪分別苦。而不除宿業報苦及界地及苦。譬如氣噓旃陀羅及優波斯那等。復次聖道於有餘涅槃能滅心苦。於無餘涅槃能滅身苦。復次聖道能滅後有陰苦。但宿行所作隨逐未滅。如輪及箭。汝問。若有為法於無為中無有行至。雲何說言行至苦盡者。答涅槃無行道亦無行。雖俱不由歸向涅槃令得涅槃故。說行至苦盡。譬如國路。復次是方便言。如說諸流行沒水渧行盡。流及水渧於盡中無行。而世說有行。行至苦盡亦復如是。汝問。正行何義。答由此了知實義故說正行。又以進趣為行。如說行一切處道。又能往安隱處故。說為正行。復次正是不背義。行是歸向義。由此不背歸向涅槃故名正行。汝問。正行者是八聖道。是決言何用者。答為反餘道。為成立一切處行道。為顯不往餘處。復次能窮一切道苦。能遮一切煩惱業報燒熱。能除自他惡罵重罰惡道死等怖畏。能除積骨如毘富羅山。能乾乳血淚。以此功用故說決言。汝問。聖名何義者。答由體無流一味解脫眾生。依此相續得名聖人。譬如善法。如經中說。是聖正見。復次聖人所行故名為聖。譬如王路。復次聖人所說。故名為聖。譬如師路。復次聖眾所事。故名為聖。譬如牛路。復次令至極聖。故名為聖。譬如國路。如經說。聖正解脫。汝問。雲何但道名為聖。不說餘助道者。答同一相故。皆名為聖。譬如火性。復次同一解脫味故。譬如海水同一鹹味。復次八道最為上首。能攝餘助道。如象跡譬經說。汝問。若道異分應說其相。若言道唯是分。則具分與分無有差別者。答是具分與分差別之相。亦可見可說。譬如五分三昧。亦如五分比丘住五分處。道亦如是。與分有異。是分平等說名為道。何以故。是八種分若至平等位能除煩惱。若沈若起則不除惑。猶如調絃。復次是分圓滿說名為道。能辦事故。譬之如車。雖然若真實義分中說具分。譬如五分音樂及五分定。道亦如是。唯分為道今論所說。唯分是道六義證成。一說道。經言五根是道行至涅槃。此五根即是道分。故知唯分為道。二為經言。三身攝道。三身唯分。三由滅。經言。正見行於滅離道無滅。四由除。經言。若修習正見。能除欲等。若離於道則不能除。五由出離。經言。正見等諸分能出離此。若非道不能出離。六由清淨道。經言。般若是道。為得清淨。般若即正見。故知分是道。汝問。道名何義。答道以求覓為義。何以故。由此能得真實義故。亦以行為義故。亦以行為義者。如世間言。此道行向捨衛國等。道亦如是。歸向涅槃。復次真實義門方便行生理。如此等皆是道義。汝問。雲何此經說於具分。餘經不具者。答法藏論說。假名有二種。一自在假名。二依他假名。說自體諸分名。是自在假名。如正見等道分。依他假者。如念等門及餘助道分。何以故。此道品修非是散修。復次為勝逼故。念處等中隨一法勝逼故。念處等中隨一法勝餘同一名。譬如鹹酸等味。有諸餘味隨勝得名。又如諸界隨一勝故。餘隨得名。復次於欲界中說道具分。色無色界或五或四。為滅自體。四對治故。餘或增減。隨界地故。以此義故有具不具。汝問。若道是有為。雲何佛說是古昔道。若是無為。雲何復說是有為法者。答由此古言道是有為。何以故。有為之法有新有故。譬如穀等。若是無為不應此言。譬如虛空及以涅槃。如說身是昔業而非無為。如說聖種及法諸師。是故由此古言道非無為。今論所辯道是有為。何以知之。由廣分別故。如諦相應經及答達磨塵那。問由有為相故。如經言。依正思惟若道未生得生。已生得增長。有生長故知是有為。由捨除故。又如經言。法尚應捨何況非法。滅是無為則不可捨。緣內起故。如經言。是道依內起此歸依難得。若是無為不依內起。由業名故。如經言。是道非黑白業能滅諸業。若是業者非無為法。由有食故。如經言。七菩提分以食為因。若無為者不須食因。以此義故道是有為。汝問。若道是一一人修時餘人應得。譬如衣等。若不爾者則不應說由此一道者。答多道非一。何以故。果不同故。由道異故。故果有異。如路異故行異。復次體異故道異。謂見道修道等。亦如四苦樂遲速。復次根異故道異。謂九學九無學辟支佛佛。由根差別。是故有異。依種性故說由一道。如世說一穀。如經言。三世諸佛若觀若說是此四諦。而苦等三諦體實不常。由一道言亦復如是。汝問。若諸聖人同得一道。雲何智慧不同。若智慧不同。雲何解脫平等者。答觀一切一切種境界得成正覺。是故佛道不同二乘。如經言。若人當知一切一切種境界。當知是人名為世尊。通達平等道故。唯滅本惑三乘人等。如經言。解脫五陰與解脫無異。如多種火各燒然薪灰燼無異。由火不同熱觸光明威德有異。如是智慧差別。所滅惑除解脫是同故。佛定智威德及恩。由道差別難可思量。如大輪經說。汝問。若道非心法無情等物亦應有道。若心非心法修則不具。若是心法諸相違法。雲何一心並有者。答心是生死分是世間法。道是出世法。兩不相應。如法非法故。說道非心法。依境名心。求能名道。兩若一體則自性自知。為免此失故。說道非心法。譬如壽命及無想無心等定。雖非心法而壁等中無道。亦如是。道雖有心非心處位。達皆有故無不具修。復次修有三種。謂守習研故無不具然。道亦可說是心法。何以故。與正思惟同生滅故。譬如一心。如經言。以心作增上故得一心。是名心定。即是道分。同一出離。同成一事。故共一心而不相違。汝問。若道至除惑。則相違法一心並有。若不至者於他相續雲何不除者。答道不至惑而能除惑。如道不至破戒能除自破戒不除他破戒。除惑亦爾。於自他相續雖俱不至。但除自惑不能除他惑。分別部說。非至非不至此時除惑。以不生為滅故。譬如治病。苦受已至醫不能治。何以故。不可轉苦為樂故。苦受未至醫亦不治。何以故。無所有故。若爾為何所治。但作違緣。令未生苦永不得起。道能除惑亦復如是。汝問。若分俱起則有多作意。若次第起則但有一分者。答由成一事故得俱起。非緣別境故。無多意相雜俱起。由功能故差別可見。譬如欲等。汝問。雲何止立八分不增不減者。答此問不窮。是故置答。復次對治八邪分故說八分。   復次為攝三身。復次為對治三刺三結三火三毒故說八分。復次藏論中說。能成八功德心故說八分。由得正見故心清淨。由得正覺故心鮮潔。由得正言故心平但。由得正業故心無悔。由得正命故心軟滑。由得正精進故心隨教。由得正念故心安住。由得正定故心不動。汝問。雲何不取欲等餘法者。答但取勝法。或取強用。或取能任重擔。或俱攝盡正言正業正命。是須陀洹分信為三攝故。須陀洹具四智信。欲即是信。   復次此信亦正見攝。須陀洹人得智信故。喜猗捨正定所攝。是故八分攝諸分盡。汝問。雲何一法作三種說。或說中道能滅福惡行至盡苦者。答由三勝事故。譬如日能破闇名光。能分別晝夜名日。能分別剎那等故名時。本聖道亦爾。能離二邊故名中道。能除黑白二業名滅福惡。拔除身心苦故。故說行至苦盡。或除三世道故說行至苦盡。汝問。雲何說正見為初者。答為上首故譬於王。如經言。一切有為法中般若最勝。   復次能作勝功德故。若智慧勝諸德皆勝。如舍利弗由正見故不觀他面。如首羅長者由正見故其心難動。如阿輸柯王由此正見他不能引。如質多羅長者能拔除災橫本故。如經言。由明起故無明滅盡。是故正見為初。汝問。雲何說先行者。答由得正見餘分。得出世得無流得不共。或說由正見力餘分得解脫道名。如經言。比丘是正見人。身口意業為得可愛勝美果故。如經廣說。故以正見為先行。汝問。正見有何義者。答謂不倒證照為見。自所依止真實種類無倒證照。   復次真如名正觀名為見。如實觀聖諦故名正見。   復次正者可讚歎義。見者光明義。可讚光明故名正見。如經言。諸光明中此光最勝所謂正見。   復次勝德境智行。是名正見。何以故。是正定位說名正見。如種子譬經說。復次理足論說。由境正故智正。不由智正故境正。有為有流相相應故一切唯苦。決定知此是名正見。如佛為大迦旃延說。   又藏論說。對治無智疑智倒智。能度苦等。真實此智名為正見。汝問。見者既無孰為能見者。答眾緣聚集共成此見。無別一物為其見者譬如花果。又如偈說。  有見無能見  何法為見者  從緣和合生  見色言是虛  是法集時見  合散無能見  但因緣所作  如戾人無者   法從緣生。不可說屬一。如佛為破求那說。我不說識為能識。何以故。此名具分假名所作故。汝問。正見與十善正見兩異雲何者。答俗智在十善。真智在八正。能感後生。以苦為果。觀業為境。如此正見在十善法。能滅三有。涅槃為果。緣諦為境。如此正見在八聖道。汝問。若由正見一時見諦應有多境。若不爾者非唸唸滅者。答一時能成四事。故說一時。不為境異故。理足論說。修觀行人以聖智慧。通達毛孔能斷諸惑。   又餘經說若通觀三受。諸事已辦。無更所作。由通相法諦無我相。是故一時通觀四諦。如次第觀中緣無常苦無我一時通苦諦。汝問。若正見已了諸諦餘分何用者。答一切諸分能滅自對治。各各有用如吐下方。   復次一切諸分。於自事中各為上首共成一事。譬如車分及車車分。各有自事共成運載。道分及道亦復如是。汝問。正覺何義者。答未曾有計今日如生。是名正覺。   復次是平等法由想行緣起故。   復次體相境界果共相扶合。故名正覺。   復次如見隨擇不捨名為正覺。如牛□食。汝問。雲何三法成一者。答同一相故如餘道分。   復次善聽計平等故。譬如定分。   復次緣涅槃為境。如無相定故三成一。汝問。若依二定證得流盡。正覺不具道分有闕。此義應救者。答若依二定修八正道。但無初定覺觀分。非無道分中覺。譬如初定及三摩提無有覺觀。   復次由事成故說有正覺。不由體在故。如有學五根。   復次能拔除對治故說有正覺。譬如正言。汝問。正言何義者。答永受誓不破名為正言。如瞿師羅傳。   復次是言清淨。由除願取垢滅故。   復次法然所得永善行。是名正言。正言戒有二種。   一不令知。如經言。是人離妄語等。二令知。如經言。是人時語實語等。汝問。若有語言道修無定。何以故。如佛說定以聲為刺。若無不成道分者。答道分故非刺。譬如正覺喜覺分等。   復次聲刺不定。如見女人。經言。數見女人為修梵行刺。然非阿羅漢刺。已除刺故。   又經言。大象說在定行立等亦靜。若觀行人正思說法。心則有定。不由有言故無定。經部師說。但離四言即是正言。如世間說。已離如正作。如說。此馬快行此人善續。汝問。正業何義者。答經說。離身惡業名為正業。   又經說。是身業不析不流不頒。自在無取能生寂靜。是名正業。   復次由觀過失遠離殺生。不作不行遮止不樂。是名正業。汝問。一切分皆是正業。雲何說一名為正業者。   答若離此名別名不顯。如法界法入等。非眼識等所緣故。不令他知。說名正業。一切諸業所依止故。譬如業基。汝問。若說離作名為正業。離則非作雲何成業者。答不作故起惡業作守護善。應知是業。如經言。我說作我說不作。   復次能除黑白二業故說不作。能作對治業故說名作。   復次正業亦名正業除。由此名故作不作義。此名得成。譬如由眼說見由眼亦說不見。若不作雲何知有此業。答有多因緣此業可知。由經言。色有三種。一有見有礙。二無見有礙。三無見無礙。又說有無流色。又說由七福德利故。又說由教他亦有十業道。又說比丘有法非十一入攝。謂無見無礙不說無色。   復次若無此業。八分聖道則不具足。何以故。正入觀時不行三業故。難曰。是義不然。何以故。在方便中已修三業故。如經言。是人如是見如是知是正見。得修圓滿及正覺精進正念正定。先時正言正業正命先已清淨。答依世間離欲道戒故說此言。   復次波羅提木叉戒亦不應有。何以故。當受時有。後在異心不應說名比丘比丘尼。   又經說。此業名為堤塘。能遮破戒故。若無不能止惡。經部師說。此證殊多。甚為希有義不如此。何以故。汝言。由說三色故。知有無作者。是義不然。諸觀行師目連阿尼樓馱等說。有定境色由定力得。此色非眼根境界故說無見。不障處所故名無礙。若汝言。若爾雲何名色者。此與無作等故。還難汝義。汝言。由說無流色知有無作者。是義不然。此色亦是定力生。由定無流故色亦無流。   又諸師解。阿羅漢色亦是無流。非流依止故。難曰。此義不然。如經言。何者有流法。謂一切眼一切色等。此色非流對治故說有流。若爾此色或有流或無流。答若爾何有。難曰。相相雜故。答如有流相無流相。不知有何相雜。復次若色入一向有流。雲何經中偏簡擇說不通途說。經曰。有流色者。謂有取心堅覆藏所依故。名有流色。汝言。由七福德利故知有無作者。此義不然。經部師說。如汝受用施主施物。由受者功德被利益故。施主雖在異心。由前施作意熏修相續次第轉勝。由此勝故能生未來隨多少報。依此相續說施主功德生長。若汝言。由他相續勝負及隨用故。若在異心是相續轉勝。雲何得成者。是義不然。何以故。與無作等故汝執無作。由他相續勝負。及隨用因他相續。雲何得成。問不增長福德種類中無教雲何恆生。答由數習緣戒定作意故。乃至眼中增長隨逐。問若爾郁伽長者經其義雲何。經言。若比丘持戒行善。受用施主衣食等。已修無量心定。身證此定入林中住。由此受用施主福德善樂增流無量。應當信知。此中有何作意。故知相續轉勝是正道理。汝言。若無作無教如他作業業道。雲何得成者。經部師亦作此說。由此教故。他或離或受殺害等苦故。能教者於微細相續善惡增勝。由此轉勝能生未來隨多少報。若人自作隨事成時相續轉勝。名為業道。是義應知。果假因名故。是身口事果。假身口名義亦如是。如意身口無教。有大德說。依眾生取陰。由三時作意。得殺生罪。謂當為我殺正殺殺已。此解亦不然。雖有三意業道未必得成。何以故。未斷母等命根。起三意人無逆罪故。若人自害他命。由此三意得罪可然。難曰。等不可見。何故憎嫉誹謗無教而信受相續轉勝。答無此憎嫉。但由心運身業道事成。若謂行者有別法異心。我所不喜。由心加行是事得成。此事成故相續轉勝。是義可喜。何以故。由心相續果得成故。汝言。法入佛不說無色知有無教者。此義已答。如定境界色。汝言。若無此業八道不成故知有無教者。此義應辯。朋友汝應為說。入諦觀人正言正業正命。雲何得有。此人在觀為有言說作業。求覓四事故有此三。為當不爾。答不然。何者正在觀時。得此三種無教。由此得故。若出觀後不在邪言等中。但住正言等。是故因中假得果名。故說無教名正言等。論主答是中何不執如此。若正在觀中離於無教。得在如是意。得如是依。由得此故。後出觀時不在邪言等中。但住正言等。是故因中假得果名。故說相續轉勝名正言等。以此義故。道有八分。   又上座部說。但不作惡名為三分。何以故。由聖道力法決定不作。依止無流道故名無流。未必一切處被數法。皆真實有如八世法。謂得不得名無名譽毀樂苦。是中不得更無別法。   又餘師說。波羅提木叉戒。是三道分。依先方法作信受意。由此作意能防身口遮所作惡。說名波羅提木叉戒。若汝言。人在異心則無守護者。是義不然。由數習故。犯戒緣來作意即至。說此作意名為堤塘。何以故。由憶先誓差不作惡。為有此用故須受戒。   復次若如汝立。有別無教能遮破戒者。則不應有失念犯戒。不須廣辯。若爾不爾。決定應知。八正道中戒有三分。為道基故。譬之如地。以先行故。譬如王。能度生死蕀刺稠林故譬足。可愛香故如天檀葉。清淨傳傳能到涅槃。如七車譬。又餘師說。引經為證。是道果故。恭敬利養因緣故。非守護對治故。翻令知所得故。知有此戒。又餘師說。雲何無教是色而非身受。答無教屬身口業。為色所攝。身受者與心相應。為名所攝。   復次無教是身業故屬身。受是心法故屬心。   復次無教亦戒亦色色陰所攝。身受心法受陰所攝。今論所辯此法心業所依故。由身口成就假得其名。此法與受何異。答受陰所攝此法通諸陰攝。何以故。依相續故。汝問。離撾打等雲何不說為道分者。答有學聖人未寂靜故。譬如制罪。以不遍故如非梵行。以不定故。如布疏陀分。為資糧故譬如施等。今論所辯分明八戒。此中說名三聖道分。汝問。正業正命與十善正業正命有異雲何者。答可壞除不可壞除。從出世正見起。無流甘露為果。從世正見起有流取陰為果。能生福德是名業道。能離福德名為道分。汝問。正命何義者。答正命有二種。一白衣離五種販賣。二出家人出離五種邪命。復次依理求覓受用衣食等四緣。復次知足無失聖種所攝。及守護身口。復次先因智慧遠離身心邪具。是名正命。汝問。正命若身口業攝。雲何別立者。答通在二攝。由義異故。別立可知。譬如諸陰通是行攝。由義異故別立四陰。復次體有二故。譬如身觀。經言。於身觀身住。復次正命異前二分。譬如惑數。汝問。何為精進者。答行於處處隨地差別。為得種種善法。策起身心不捨荷負。復次為滅惡法證於善法。常行勇猛。是名精進。復次修行是處不倒身心勤力。是名精進。汝問。何相何用何緣何義者。答策起身心為相。不退墮為用。起精進類為緣。藏論中說。精進者勇猛為相。不沈為用。四正勤為緣。勝利行為義。若懈怠人行無勝利行。   復次難勝力故。若人有精進。於煩惱戰鬥有難勝力。若懶惰人則無此事。復次此行能散破除捨。是精進義。汝問。若滅惡是善則無二精進。若非善者滅諦則非善。答滅惡者唯是無物。善則不爾。故精進有二。復次滅惡名真實善。所餘即三善。何以故。有四善故。離破戒臭名為滅惡。戒香發起名為生善。譬如熱靜異於冷生。汝問。若一心修正勤即具足者。則無四正勤。若次第修者則助道修不具。答一心得修四正勤。譬如一心通觀四諦。何以故。由此修故。未生諸惡不得生。已生諸惡不得住。善法未生得生。已生得堅住。是故精進由體故一。由用故四。又分別部說。若持戒觀行人。為除定對治修四正勤。已生之惡能障定。由精進故滅。未生破戒後不得生。未生定得生。已有淨戒得堅固住。以是義故。精進唯一事用有四。復次有說。四正勤次第起。譬如得定。何以故。有正勤但能破上心惑。有餘正勤能拔隨眠惑。又有正勤。能生未生根。又有正勤。能令已生堅固。故道品修非是散修。有正勤故。汝問。何者正念者。答不忘先所知境。是名正念。猶熟取相。如經言。心悎心繫等是名為念。汝問。何相何用何緣何義者。答境界後憶為相。心境不離為用。六念為緣。自憶令憶名為念義。譬如菩提自覺令覺。復次藏論說。心澄淨為相不忘失。若失還現。復次能守境界是智依止。故名為念。復次念有四種。一隨執名句味。二能隨所執義。三能隨所思義。四能隨通達所思義。今論所辯正明第四。汝問。諸有為法剎那不住念雲何成。何以故。他見他憶無此義故者。答若知者異念則不成。如張見王憶。若智相續異念亦不成。如見牛不憶馬等。若智一念亦不成。無後智故。及此三義則名為念。又釋若不相關則他見他不得憶。如此人見彼人不憶。若因緣相關則他見他得憶。譬如童子少壯老弱智念得隨逐生。復次譬如種子。不相關故。麥種不生穀芽。若因果相關而有異者。是穀類等種子芽莖支節葉位得隨逐生。若一念亦不成。因果不立故。如種子恆一芽則不生。由相關不異不一故念得成。汝問。若一切諸法皆是念處。念根即是念處則義不相應。答今論所辯。念根即四念處。但不以境界分別根故。譬如智根智量。   復次念處有三種。一自性念處。但生憶念譬如王。二雜念處。若法能助於念。亦名為念。如王臣佐亦得王名。三境界念處。由念緣此起。亦得名念。如王住處。是故念根即是念處。義不相違。汝問。若念獨自不能守一法者。雲何經說。有念一守者。答念是守護中第一增上緣。故說一守。譬如王勝。如經言。一切諸法念為增上緣。為守護故。復次一念能護一切行。故說一守。如經言。是念行一切處。復次一切念能守六根。如當門人。復次是念能錄一心。如人手捻陰陽筒口。復次能守一相續故名一守。如護一子。復次六根被繫。於一念柱不散住自境。如六眾生同繫一柱。是故經言。有念一守。汝問。雲何有時能憶有時不憶者。答有三因緣故能生念。一數習。由數習身口意如夢中見。二相。由順逆相憶。似不似境。三澄清。由心澄淨念即得起。如淨器水得見面像。若反此三則不得憶。又臨死及初生重苦所逼。忘失本念故不憶宿命。復次有六因緣能生於念。如偈言。  順逆及數習  一處共會聚  定力及因力  此六為念因   順者。如見他似兒便憶自子。逆者。由觸熱故憶昔時冷。數習者。如所串行事自然憶。一處會聚者。如人見菴羅樹憶其酸味。定力者。如得三明人憶宿住事。因力者。猶如聖人及大行善人憶過去生。汝問。何者三摩提。答經說心定住靜名三摩提。又阿毘達磨藏說。能攝法不散。名三摩提。復次是心相續。煩惱惡風所不能動。如密室燈。復次三摩提有二種。謂世間出世間。世間者。能生世間果報。與覺分相離。能伏上心惑。出世間者。能令度離世間與覺分相應。能拔隨眠惑。今論所辯。是出世定。汝問。何相何用何緣何義者。答心定住為相。伏對治為用。依心學為緣。復次藏論說。一心為相。不散為用。四定為緣。安心令直為義。如箭師調簳。世間說為三摩提箭。此言調直箭。如是調直心相續名三摩提。如偈言。  心跳擲散動  難守亦難遮  智人使調直  如箭師調簳   復次能安心平等。譬如馭車取平坦路避嶮曲道。觀行人亦如是。能安置心於平等處門境相行。能遮不平等惡故。名三摩提。復次五蓋病銷。如人不病名三摩提。汝問。正定若是定。須陀洹人應無慾瞋。若不爾則違道理者。答所對治定在。由得果故驗其得定。譬如五根。復次專心向定故。譬如蜂雖繫穢處心慕蓮花。故知恆在花處。聖人亦爾。雖處欲塵心樂寂靜。故知恆在定。復次如須陀洹人。無明雖在而明不失。復次如佛婆伽婆。雖有覺觀不出散心。恆在定故。須陀洹人定亦爾。故不違理。問聖道八分次第雲何。答由能依理觀聖諦故。先立正見。於所觀法執視不捨。次立正覺。從此次立正言正業正命。於所觀法為離為得。次立精進。於所離得永不忘失。次立正念。由念不失。於所見境心不散動。次立正定。   復次若八法俱起則無次第。而次第說不無道理。若人欲起涅槃。應先求正見。如人欲行必須有眼。如所見理執視簡擇。次立正覺。如所擇說次立正言。何以故。若有語言。依覺觀故。如言而行次立正業。此二清淨。次立正命。是人住戒。若起勤策次立精進。有精進故則念不失。次立正念。由有念故心一不散。次立正定。   復次阿毘達磨藏說。此行以智慧為根本。何以故。四諦境深非智不了故。先立正見心觸此境。次立正覺。由此二分。於四諦中對自令知。次立正言由前二分如言發行。次立正業。由前兩分。口說身行受用四諦。次立正命。身心勤策為進諦理。次立精進。由此精進。於四諦境心用澄淨。次立正念。由此正念。於四諦境心及諸法永不散動。次立正定。復次由正見故。是觀行人不墮增上慢中。能如實分別自所得故。由正覺發起正言。是自所得能傳至他。由此正言能立能破能決。令他信有智慧。由有正業寧捨壽命不犯非法。故令他信有聖所愛戒。依法如量求用四緣故。由正命令他信有聖種知足。復次由正見正覺。及因正言能師子吼。由正業正命能顯所說義。由正精進未得令得。未滅令滅。由有正念沈起平時不忘三相。故定無障。由有正定滅除定障。能引六通諸德故後俱解脫。   復次阿毘達磨藏說。由正見故說信根信力及欲。何以故。由有智慧信欲成故。由精進故。能攝正勤及精進根力覺分。由正定故攝心如意足。及定根定力喜猗捨定覺分等。以是義故。當知三十七品。是八道內攝。復次正見及正念。是毘婆捨那分。由此滅無明故。慧解脫為果。所餘道分屬奢摩他分。由此離欲故。心解脫為果。是故略說道有二分。一毘婆捨那。二奢摩他。復次藏論說。正言業命三為戒聚。由有此戒拔除瞋惡根本。正覺精進正定三為定聚。由此拔除貪慾惡根。正見正念二為慧聚。由此拔除無明惡根。以此義故。道有三分。   復次道有四。一方便道者。由此無礙道生。無礙道前皆名方便。二無礙道者。正能除障礙對治故。惑不礙故。名為無礙。三解脫道者。解脫無礙道所礙之惑。初起名為解脫。四勝道者。從解脫道後所餘諸道。皆名勝道。問此四雲何名為道。答由此進至涅槃故名為道。若爾解脫及勝雲何名道。答道種類故。轉勝故。令前至後故。能至無餘涅槃故。說名為道。復次道有四種。一苦道遲智。二苦道速智。三樂道遲智。四樂道速智樂道者。謂依止四定具分故。定慧平等故。無功用行故。以是義故。名為樂道。離此皆名苦道。謂依止未來定中間定三空定等。不具分故。定慧不等故。有功用行故。未來定者有慧少定。三空有定少慧。中間定者分不具故。定慧皆少。以是義故名為苦道。此之二道。若信根人得名為遲行。若智根人得名為速行。是八分聖道。約定約根故有四行。復次聖道或說三十七助覺。何法為覺。以盡智無生智名之為覺。由三種人成三品覺。謂聲聞菩提。辟支菩提。無上菩提。能滅無明令無餘故。是自事已作不復更作。如實覺故。是名為覺。助者。三十七法隨從盡智無生智故名為助。由名故說三十七。不由於體。今論所辯體唯有十。謂信精進念定慧喜輕安捨戒覺。阿毘達磨師說。體有十一。即開戒為二。所謂身口。復有阿毘達磨師說。體有十三。謂足欲及心故。經一切所得法。皆是助覺。但此十既勝故偏舉之。言三十七者。謂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八聖道。七覺分。問此七科助覺安立何處。答凡有四位。一初發行位。二通達位。三見位。四修位。問次第雲何。答是觀行人已住於戒。已能了別生死過失涅槃功德。離四諦觀無別方便。能了知此過失功德。為攝多境散心令住一處。為生對治伏四顛倒。令心如理入四諦觀。是故在先觀四念處。由四念觀已別諸法可取可捨。為取善捨惡故。次修行正勤。因四念觀正勤得成。由正勤觀惑障已淨。助法已立心隨意住故。次立四如意足。由此定力。於不疑境心有增上。由此信故。於不懈怠心有增上。由此精進所得善心。有助無障。於不忘境心有增上。由此念故攝在一境。於無散中心有增上。由此定故。如實觀境心有增上。由當體增上故。於不退位。心有增上。由不退故。於通達分心有增上故。次立五根。是五根增長至最上上品故。下惑不能破故。餘世間法不能勝故。無流心次第緣故。不退聖位故。以是義故。次立五力。已見彼此得失。已得真路。已得決心。已得眼。已得足。由五力故得出世行。故次立八聖道。由八聖道破見諦惑已。得近盡智無生智故。轉此道名七覺分。是故次第立三十七。四念處觀是初發行位。即解脫分。四正勤名忍位。四如意足是名位。五根名相位。五力名第一法位。此四通名決了位。八聖道名見位。七覺分名修位。盡智無生智名究竟位。是果非因故。不立為道。復次此道或說名梵輪。梵輪者。佛世尊及弟子所轉故。此聖道有六種義。譬之如輪。一速疾行。謂或一心。或十二心。或十五心。遍行三界四諦故名速疾。二捨此到彼。謂捨世間到出世間等。三上下行故。謂或在法忍。或在類忍等。四從此至彼。謂從師師相續解。至弟子相續解。五轂輻輞相似故。戒有三分為轂。正見正覺正精進正念為輻。正定為輞。六聖王輪。未伏能伏。已伏能守護。由無礙道能伏。解脫道能守。以是義故。名為梵輪。復次此八聖正見有五分。戒有六種。謂三業教無教。精進有九分。正念有八分。正定亦八分。此聖道若廣說則有三十七分。若中說則有八分。若略說或三分。或二分。偈言。  若人求涅槃  滅止及妙離  應常行精進  聽思修四諦   四諦論卷第四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48 解脫道論   No. 1648   解脫道論卷第一   阿羅漢優波底沙梁言大光造   梁扶南三藏僧伽婆羅譯   因緣品第一   禮世尊應供正遍知。  戒定智慧  無上解脫  隨覺此法  有稱瞿曇   若人脫眾難已得離諸著。成就於勝分心。畏生老死。樂善樂解脫。令到涅槃樂。未到有彼岸亦令得具足。廣問修多羅毘曇毘尼事。此解脫道我今當說。諦聽。問雲何為戒。答戒者威儀義。定者不亂義。慧者知覺義。解脫者離縛義。無上者無漏義。隨覺者知得義。此法者四聖法義。瞿曇者姓義。有稱者世尊義。以戒定慧解脫殊勝功德。能到最勝名稱無量。解脫道者何義。解脫者五解脫。伏解脫彼分解脫斷解脫猗解脫離解脫。雲何伏解脫。現修行初禪伏諸蓋。此謂伏解脫。彼分解脫者。現修達分定諸見解脫。此謂彼分解脫。斷解脫者。修出世間道能滅餘結。此謂斷解脫。猗解脫者。如得果時樂心猗。此謂猗解脫。離解脫者。是無餘涅槃。此謂離解脫。此解脫道為得解脫。是具足道以戒定慧謂解脫道。解脫道者我今當說。問何用說解脫道。答有善人樂得解脫。不聞說解脫故。又不伏解脫故。又不正伏解脫故。如盲人無導獨遊遠國。唯嬰眾苦不得解脫。欲得解脫而無所因。何以故。解脫是因。如佛所說。若有眾生塵勞微細。不聞法故終亦退轉。又如佛說。諸比丘有二因二緣能生正見。雲何為二。一從他聞。二自正念。是故說解脫。不伏解脫者。為生厭離故說解脫。不正伏解脫者。為除不正道。為得禪解脫道故說解脫。如遠行人得善示導。是伏解脫道。三陰成滿。何等為三。謂戒陰定陰慧陰。雲何戒陰。正語正業正命及種類所攝。或戒陰種種戒功德聚。雲何定陰。正精進正念正定及種類定陰所攝。或種種定功德聚。雲何慧陰。正見正思惟及種類所攝。或種種慧功德聚。此三陰成滿。是伏解脫道。當學三學。謂增上戒學。增上心學。增上慧學。有戒有增上戒學。有定有增上心學。有慧有增上慧學。復次有戒戒學。有戒增上戒學。有定心學。有定學增上心學。有慧慧學。有慧增上慧學。問雲何戒學。答謂有相戒是名戒學。謂達分戒是增上戒學。復次凡夫戒。是名戒學。聖戒是增上戒學。問雲何心學。答所謂欲定。問雲何增上心學。答色定及無色定。此謂增上心學。復次有相定心學。達分定及道定。是謂增上心學。雲何慧學。謂世間智是名慧學。四諦相似智及道智。是謂增上慧學。如世尊為鈍根人說增上戒學。為中根人說增上心學。為利根人說增上慧學。問學者何義。答學可學學增上學學無學名學。如是學此三學。謂伏解脫道。以三種學成就清淨。所謂戒清淨心清淨見清淨。於是戒是戒清淨。定是心清淨。慧是見清淨。戒者洗犯戒垢。定洗纏垢。是謂心清淨。慧除無知垢。此謂見清淨。復次戒除惡業垢。定除纏垢。慧除使垢。如是以三清淨是伏解脫道。又以三種善伏道。謂初中後善以戒為初。以定為中。以慧為後。雲何戒為初善。有精進人成就不退。以不退故喜。以喜故踴躍。以踴躍故身猗。以身猗故樂。以樂故心定。此謂初善。定為中善者。以定如實知見。此謂中善。慧為後善者。已如實知見厭患。以厭患故離欲。以離欲故解脫。以解脫故成自知。如是成就三善道。已伏解脫道。得三種樂。謂無過樂寂滅樂正覺樂。彼以戒得無過樂。以定得寂滅樂。以慧得正覺樂。如是成就得三種樂。是伏解脫道。遠離二邊得中道具足。以此戒善除諸欲著。於無過樂情生欣樂。以定除身羸。於寂滅樂而增喜樂。以慧分別四諦中道具足。於正覺樂深懷愛樂。如是遠離二邊得中道具足。是伏解脫道。以戒除惡趣。以定除欲界。以慧除一切有。於戒多修於定慧少修。成須陀洹斯陀含。於戒定多修於慧少修。成阿那含。修三種滿。成阿羅漢無上解脫。   分別戒品第二   問雲何戒。何相。何味。何起。何足處。何功德。何戒義戒行。何差別。幾戒。何所起。何戒初中後。幾法障礙戒道。幾戒因。幾種戒。雲何令戒清淨。幾因以是戒住。答雲何戒者。謂思戒威儀戒不越戒。何者為思戒。我不作惡作者自受。何者威儀戒。離於犯處。雲何不越戒。若有戒人身口無過。復次斷義威儀。一切善法是戒。如阿毘曇說。以出離法斷於欲欲。是戒能離惡。思戒護戒威儀戒。以不瞋恚斷滅瞋恚。以光明相斷於睡眠。以不散亂斷於調戲。以見法起斷於疑悔。以智斷無明。以喜斷無可樂。以初禪斷五蓋。以二禪斷覺觀。以三禪斷喜。以四禪斷樂。以空入定斷於色想乃至瞋恚及種種想。以識入定斷虛空。以無所有定斷識入想。以非想非非想定斷無所有。以無常見斷於常想。以苦見斷樂想。以無我見斷我想。以不淨見斷淨想。以過患見斷於愛想。以無染見斷於欲想。以滅見斷集。以消見斷厚。以分見斷聚。以生滅見斷常。以無相見斷相。以無作見斷作。以空見斷入。以增上慧見斷執著。以如實知見斷無明執。以過患見而斷居執。以彼觀見斷不彼觀。以轉散見斷和合執。以須陀洹道斷見一處煩惱。以斯陀含道斷粗煩惱。以阿那含道斷細煩惱。以阿羅漢道斷一切煩惱。此謂不越戒思戒護戒威儀戒。此謂戒。何戒相者。威儀除非威儀。問雲何名非威儀。答謂破法。破法有三種。一破波羅提木叉法。二破緣法。三破根法。雲何破波羅提木叉法。謂無慚無愧。於如來離信雲何破緣法。答命與形飾相應離於知足。雲何破根法。不閉六根門離於念慧。以此三覆非威儀。是名戒相。何味者起者足處者。無過樂是味。無憂是起。三善行是足處。復次悅勝為味。不悔為起。覆諸根為足處。何戒功德者。不悔是戒功德。如世尊告阿難。不悔戒善是功德義。復次名戒者是無過樂是眾姓上。是財為富貴。是處為佛地。是浴無水。是香普薰。是影隨形。是繖覆可覆。是聖種是學無上。是善趣道。若人有戒。為有戒故。成就無畏榮顯親友聖所憐愍。是親友依。是善莊嚴。是領諸行。是功德處。是供養處。是可貴同學處。於諸善法不畏不退成一切意願清淨。雖死不忘。成伏解脫樂方便。如是無邊戒功德。戒者何義。答冷義。增上義。行義。自性義。苦樂性相應義。復次頭義冷義安義。雲何頭為戒義。答如人無頭。一切諸根不復取塵。是時名死。如是比丘以戒為頭。若頭斷已失諸善法。於此佛法謂之為死。是戒為頭義。何者冷為戒義。如摩勝冷栴檀。則除身熱成就歡喜。如是戒為勝冷栴檀。能滅犯戒恐畏心熱。成就歡喜。是冷為戒義。何者安為戒義。答若人有戒。風儀整肅不生恐畏。是安為戒義。行何差別者。修行精進受持頭陀。是行非戒戒亦名行。戒名威儀受亦名行。幾戒者。謂三種戒。善戒不善戒無記戒。雲何善戒。謂善身口業及正命。無過患故果報可愛。雲何不善戒。謂惡身口業及邪命。有過患故果報不可愛。雲何無記戒。無漏身口業及清淨命。無有過患亦無果報。雲何起戒者。善心所起善戒。不善心所起不善戒。無記心所起無記戒。何戒初中後者。受戒是初。不越是中。歡喜是後戒。有幾法障礙幾戒因。答三十四法是障礙道。三十四法是戒因。所謂忿惱覆熱慳嫉幻諂恨競慢增上慢傲慢放逸懶惰貪慾不知足不從智不正念惡口惡友惡智惡見不忍不信無慚無愧營身口味狎俗親近女人不敬師學不攝諸根於食不節初夜後夜墮不禪誦。此三十四法是障礙道。若二障礙戒不成滿。若不成滿必還退失。若反是法三十四種。是名戒因。戒有幾種者。謂有二種三種四種。雲何二種。謂性戒制戒。以身口所行佛斷不行。是名性戒。身口可行佛斷不行。是名制戒。性戒以信精進能令具足。制戒以信念持能令具足。復次戒有二種。退戒得戒。雲何名退。能滅非戒。雲何名得。得眾善法。除諸非戒如斷光影。以斷非戒離於惡趣。以得正戒能趣善道。以斷非戒成就住分。復次戒有二種。世戒出世戒。雲何出世戒。如聖道果之所得戒。是出世戒。所餘世戒。以世戒成就故有具足。以出世戒成就故有解脫。復次戒有二種有量無量。不具足戒。是名有量。若具足戒以佛所斷。是名無量。復次戒有二種。有邊無邊。雲何有邊若人為世利為勝。為親友為身為命。為越所依而行受戒。彼戒利養為邊。稱譽為邊。身有為邊命有為邊。雲何無邊。此比丘為出利為勝為身為命。如法受戒不起犯心。何況故犯。此謂無邊戒。復次戒有二種。有依無依。雲何有依。有相應戒依愛。戒盜相應戒依見。自譽毀他相應戒依慢。此有依戒。若成就解脫資用。是無依戒。若有依戒非慧人所樂。若無依戒是慧人所樂。復次戒有二種。梵行之初學微細戒。雲何梵行之初。正業正語正命所攝戒。此謂梵行之初。有餘學戒此謂輕戒。復次戒有二種。有心相應無心相應。雲何有心。謂初學梵行。雲何無心。謂餘輕戒。聲聞於梵行之初堅戒上戒。於此輕戒得犯得起。何以故。佛不說此障於解脫。復次有二種戒。謂無犯戒清淨戒。雲何無犯。謂聲聞戒。雲何清淨戒。佛及緣覺戒。復次戒有二種。謂時分戒及盡形戒。少時暫受不俱形命。謂時分戒。從師始誓乃至捨壽。謂盡形戒。時分戒者。果報有時。盡形戒者。果報無時。何者為三。謂止惡不犯。受不犯。斷不犯。雲何止惡不犯。雖未受受至。非所行處心不生犯。是謂止惡不犯。雲何受不犯。從受受已終不復犯。是謂受不犯。雲何斷不犯。聖人以聖道斷諸惡因。是謂斷不犯。復次戒有三種。謂觸戒不觸戒猗戒。雲何為觸。有為相初見愛為觸。是凡夫善戒。資用入道是謂無觸戒。雲何猗戒。謂阿羅漢戒。復次有三種。謂依世戒依身戒依法戒。何者依世戒。若人有恐怖。將護世意除諸惡法。是名依世。何者依身戒。若人有恐懼。將護於身命除諸惡法。是名依身。何者依法戒。若人驚畏。將護於正法除諸不善。是名依法。復次戒有三種。謂所願不等。所願等。無所願。雲何所願不等。惱他受戒。此謂所願不等。雲何所願等。戒受戒為現有樂及未來解脫樂。是謂所願等。雲何無所願。戒受戒不悔為饒益他。此謂無所願。復次戒有三種。謂清淨戒。不清淨戒。有疑戒。雲何清淨戒。以二因緣戒成清淨。一不犯。二犯已能悔。此謂清淨戒。以二因緣成不清淨。一自故犯。二犯不悔。此謂不清淨。雲何有疑戒。以三因故成就有疑。一以不分別處。二不分別犯。三不分別不正行。此謂有疑戒。若坐禪人戒不清淨。深生慚悔成清淨樂。又有疑惑令現知罪得成安樂。復次戒有三種。謂學無學非學非無學。雲何為學。七學人戒。雲何無學。阿羅漢戒。雲何非學非無學。凡夫人戒。復次戒有三種。謂畏戒憂戒癡戒。雲何為畏。有人畏罪不敢為惡。斯謂畏戒。雲何為憂。若人念離親友暫生愁苦。以愁苦故不起諸惡。斯謂憂戒。雲何癡戒。有人受牛戒狗戒。斯謂癡戒。癡戒若成則為牛狗。若復不成則墮地獄。復次戒有三種。謂下中上。雲何為下。謂上煩惱上上煩惱大煩惱所觸。不知足所染。此謂下戒。雲何為中。細煩惱所觸知足所染。此謂中戒。雲何為上。無所觸知足所染。此謂上戒。下戒成滿令人具足。中戒成滿令天具足。上戒成滿令得解脫。復次戒有四種。謂退分住分勝分達分。雲何退分。不除道障礙。離精進人。知而故犯。犯已覆藏。此謂退分。雲何住分。於戒成就不起放逸。不生寂見成就住分。於戒定成滿不起放逸。不生寂見成就勝分。於戒定成滿不起放逸。以生寂見成就達分。復次戒有四種。比丘戒。比丘尼戒。不具足戒。白衣戒。雲何比丘戒。波羅提木叉威儀。是比丘戒。比丘尼戒。波羅提木叉威儀。是比丘尼戒。沙彌沙彌尼十戒。式叉摩尼戒。是謂不具足戒。優婆塞優婆姨五戒及八戒。是白衣戒。復次戒有四種。謂性戒行戒法志戒初因戒。雲何性戒。鬱單越戒。此謂性戒。雲何行戒。如姓族國土外道等法。是謂行戒。雲何法志戒。菩薩入胎戒。是謂法志戒。雲何初因戒。菩薩及摩訶迦葉戒。是謂初因戒。   復次戒有四種。戒戒集戒滅戒滅道具足。雲何戒。戒者有二種。善戒不善戒。此謂戒。雲何戒集。善心集善戒。不善心集不善戒。雲何滅戒。得善戒滅不善戒。得阿羅漢滅善戒。雲何滅道具足戒。謂四正勤。此謂滅道具足戒。如是分別曉了四法。是謂精進非真持戒。是名正勤。復次戒有四種。波羅提木叉威儀戒。命清淨戒。根威儀戒。緣修戒。雲何波羅提木叉威儀戒。於此比丘波羅提木叉威儀。所覆住行。行處具足。畏於細罪。正受學可學戒。此者於此師法比丘者。有凡夫善。復次有學無學。不動法波羅提木叉者。是戒是起。是初是行。是護是威儀。是脫是無縛。是諸法面為正受善法。名波羅提木叉義。不越身口業。是威儀所覆者。以此波羅提木叉威儀成就住者。護四威儀。眾行具足者。復有行有非行。雲何非行。若有比丘。於彼一人。或施杖竹。或施花葉果實。或施楊枝澡浴。或販弄美惡。或為調戲。或諂諛自進。或恣驅馳遠招會賓。如此諸行佛之所制。謂邪命自活此為非行。復次二種非行。身口非行。雲何身非行。若有比丘。以陵慢心往至僧中。排觸大德叨佷自前。或猗或行先坐上位推大於下。或坐猗排調。或拍肩笑語。上座徒跣。自著革屣。耆德下路。己行高陌。以眾異緣故相輕惱。或以勝待少推劣與長。或於浴室燒諸薪木。關閉門戶皆無諮問。或詣水邊輒自先入。嬌身擊搏現諸鄙相。若入他捨超越前後。行坐無次。或在屏處戲弄女人及諸僮女。摩觸其首。如是等過謂身非行。雲何口非行。若有比丘。心無敬畏不諮宿望輒自說法。或說波羅提木叉。或拍肩而語。或入他家顧問女人。何所姓字。有可食物不。有者現我我欲得食。如是等語為口非行。一切犯戒此謂非行。雲何為行。反於非行。復次比丘有恭敬慚愧。成就威儀無所乏少。攝護諸根能節飲食。初夜後夜未嘗睡眠。成就智慧少欲知足。不狎世務起勇猛心。於同學所深生敬重。此謂為行。行處者。謂有行處。有非行處。雲何非行處。若有比丘。入於婬捨寡婦捨處女捨不男捨比丘尼捨及諸酒肆。親近國王大臣外道沙門非法伴侶。如是等輩無信樂心。常於四眾不生饒益。甚可厭患。此謂非行處。如佛所說。比丘行非梵行處。雲何行非梵行處。謂販賣女色行處可知。   復次三種行處。依行處。守護行處。繫縛行處。雲何依行處。謂十處功德成就善友。依此功德未聞得聞。若已聞聞已令其增廣。斷除疑悔正見清白。能隨法學深信勇猛。以戒聞施慧唸唸增長。此謂依行處。雲何守護行處。若有比丘。須入他捨及行村裡。看地而前不踰尋仞。威容整肅人所瞻敬。不看象馬車乘及男女遊會。不看宮第巷陌仰觀四望。此謂守護行處。雲何繫縛行處。如佛所說。若有比丘觀其家境界。此謂繫縛行處。是名為行。以此行處成就故。曰具足行處。畏於細罪者。我於所學畢故。敢造謂畏細罪。復次有說。若起不善心。是謂微過。於此微過心生避遠。見過患畏見出離。此謂於微過見畏。正受學可學者。可學何名。謂七聚威儀正受一切隨逐。此謂正受學可學。此謂波羅提木叉威儀戒。問雲何名清淨戒。答謂不犯邪命。雲何邪命。懈怠諂曲示相。以瞋罵示相。以施望施。雲何懈怠。懈怠有三處。思計欲得。惡他四事。假肅威儀普自稱說。若比丘心懷惡欲貪樂財利。讓勝衣食趣求粗弊。如不欲得。有若愍他。如此四事。此謂緣計懈怠。若有比丘。惡欲貪利。詐現威儀我入禪定。要引供施讀誦經典。此謂威儀懈怠。若有比丘。貪慾諂誑。向人有言。我得聖法棲止閑寂。有若禪習所說深微。示過人相貪利向己廣自宣揚。是謂懈怠。諂曲者。如其心念。虛相推舉。善言稱讚。販弄好惡為調要利。排諧相悅引利自向。此謂諂曲。雲何示相。依有利者而為說法。要利為己心不能普。此謂示相。瞋罵示相者。或罵他令畏。或空相毀薄。或加打觸怖人要利。此謂嗔罵示相。雲何以施望施者。好為輕施輒要厚答。此謂以施望施。以是諸惡謂為邪命。復有邪命。或施杖竹。或施花葉果實。或施楊枝澡浴。或占相夢悟。觀察星宿。善解禽獸音聲等業。推步吉凶。惡言離散。燒花事火。商旅販賣。將領軍眾蓄銳兵刃。如是種種此謂邪命。若不犯者名清淨戒。問雲何守護根威儀戒。答於見聞覺知色聲香味觸法煩惱相著。及受持不犯。此謂守護根威儀戒。此守護根戒以九行成滿。以惡為相斷諸根故。彼對治不作意故如救頭然終不暫捨故。如見難陀。以威儀故。伏噁心故。於定相心。自在故不。守護根人遠離故。於守護根人和合故。問雲何修行四事戒。答以此八行已觀修行乞食。一者不為兇險行不為自高行。二者不為裝束不為莊嚴。三者為此身住為自調護。四者為除飢渴。五者為攝受梵行。六常自思惟。飲食為除先病不起新疾。七當以少自安。八無過貪住。問雲何不兇險行不自高行。答我以貪食勇健。兇險戲暴爭競馳走。是兇險行高慢自舉不知厭足。如嗔者打撲。不裝束莊嚴者。為身份充滿面貌肥悅。令人愛樂情無厭足。是有欲人為此身住為自調護者。貪身安住如轂須膏。除飢渴者。常資少食。如是修行猶瘡塗藥。攝受梵行者。依少食力樂得聖道。如是修行猶食子想。為除先病不起新疾者。不少不多。如是修習如服湯藥。以少自安者。以少功德自安己身。常應習行如看病人。無過者。以少自安。如是修行不令身無。是智慧所歎。是故無過安住。若食調適未嘗懈怠。初中後夜亦不眠睡。成就安隱。如是以此八行。已觀修行乞食當如是修。復次此八行略為四觀。謂可斷觀。事觀。以少自安觀。以少功德觀。問雲何可斷觀。答不為兇險行。不為自高。不為先身。不為嚴首。此謂可斷觀。為此身住。為正調護。為除飢渴。為攝受梵行。此謂事觀。我當除先病不起新疾者。此謂以少自安觀。我當以少自安無過成安樂住。此謂少功德觀。此四觀此四觀已略成三。謂斷二邊得中具足。以斷觀斷欲樂著。謂除飢渴斷於本疾不起新疾。又以此觀斷著身疲。餘中具足觀應當修行。又觀衣服。為除風寒暑蚊虻蟻觸。為生慚恥遮覆醜露。於具足觀如是修行。又觀服藥乃至疾病。若如此說當何時觀。於乞食服藥一餐時觀。又於衣服臥具及初得時觀。又於日日時時中觀我命由他是故當觀。如是一切皆成觀行。先師所說四種受用。謂盜受用。負債受用。家財受用。主受用。雲何盜受用。謂犯戒人受用。雲何負債受用。謂無慚無愧邪命人受用。雲何家財受用。謂精進人受用。雲何為主受用。謂聖人受用。復有二種受用。謂穢污受用。清白受用。雲何污穢。有慚愧人而不能觀。是名污穢。雲何清白。有慚愧人觀知自節有厭惡想。此謂清白。以清白故。常當修習四事可知。此謂修行四事戒。於是律儀戒者。以深信應令滿。命清淨戒者。以深精進應令滿。根威儀戒者。以深信應令滿。修行四事者。以深慧應令滿。於此命清淨戒。是隨從律儀。何以故。不為壽命。而斷諸事安者。所作得身口業威儀。此二種戒是隨從根威儀。何以故。謂於善以守護心。善守護身口業。修行四事。是根威儀。何以故。已知集相依處。違厭正念正定如此。世尊所說。若有比丘。能知揣食。及知五欲。具足於此律儀及命清淨。是戒陰所攝。根律儀戒。是定陰所攝。修行四事戒。是慧陰所攝。何者令受戒清淨。若比丘初受禪法。於七聚中觀於自身。若具犯波羅夷。斷比丘法住不具足戒。若住具足戒。當得勝法。是先師所說。若見犯僧伽婆屍沙。以眾事懺悔。若見犯餘罪。於其所犯向一人懺。若見犯邪命。於其所犯作相應懺。如此悔已我不更作。見如是受持犯根威儀。及修行四事。我不更作。若受持者當得未來勝上威儀。彼人如是從清淨戒。所有身口業可作現作。當觀彼彼作善除惡。當觀朝夕住清淨戒。若如是者令戒清淨。何戒清淨相者。成相應及諸煩惱不起退悔。得定成滿。謂清淨相戒。幾行住者。以二戒住。一稱量犯戒過患。二稱量戒功德。何等稱量過患。若人犯戒成非功德。成諸惡處畏於四眾。疑難智人有戒棄避。不可教禪。天人鄙穢。眾所憎薄。思所犯戒。見人讚歎持戒功德。心悔不信。於四眾中每生忿諍。於其親友多起嫌怨。背有戒人成惡朋黨。不復堪得殊勝定法。雖假嚴飾而故醜陋。猶如屎尿人所憎惡。如模範等鮮有所堪。如瘀泥等於現未來無所饒益。常生憂悴。若已作罪追生慚悔心不安隱。如盜在獄心不樂聖。如旃陀羅無慾王位。其有聞慧樂說功德。人不貴敬。猶如糞火。生不如處死時惛忘。神行惡道。如此等過是可稱量。若變此惡成戒功德。亦可稱量。如是稱量。其犯戒者。心意粗屈。情悉退散。其有戒者。唯深精進。倍生信敬。成精進人。成信敬人。一心護戒如蟻守卵。如犛牛愛尾。如護一子。如護一眼。如巫師護身。如貧人護寶。如海師護舶。此諸護中我所修戒最應敬護。如是受持心被擁衛。安住禪定戒得守護。   解脫道論卷第一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48 解脫道論   解脫道論卷第二   阿羅漢優波底沙梁言大光造   梁扶南三藏僧伽婆羅譯   頭陀品第三   問爾時淨戒坐禪人。心欲成就勝善功德。又為欲得頭陀功德。當如是成就。何故受此頭陀功德。答為坐禪人性不一種。為於少欲。為於知足。為於無疑。為於滅愛。為欲增長勇猛精進。為自少營不受外施。為於安住。為斷所著守護戒善。是諸定眾具。是初聖種。是勝功德觀。何者為頭陀。有十三法二法衣相應。謂糞掃衣及三衣五法乞食相應。謂乞食次第乞食。一坐食節量食。時後不食。五法坐臥相應。一無事處坐。二樹下坐。三露地坐。四塚間坐。五遇得處。坐一勇猛相應有一種。謂常坐不臥。雲何糞掃衣。答性能受持是謂為性。餘亦如是。雲何受糞掃衣。斷居士施。雲何受三衣。謂斷長衣。雲何乞食。謂斷他請。雲何次第乞食。謂斷超越乞。雲何一坐食。謂不再坐。雲何節量食。斷於貪恣。雲何時後不食。謂斷於後望。雲何無事處坐。斷聚落住。雲何樹下坐。斷屋舍住。雲何露地坐。斷眾覆處。雲何塚間坐。斷餘勝處。雲何遇得坐。斷貪樂處。雲何常坐不臥。謂離寢寐。何故受糞掃衣。見居士衣有求乞等過。復見受持納衣功德。我見如是斷居士施故受納衣。雲何受納衣功德。以似居士衣受持無闕。得不由他失亦不憂。心無貪染盜賊不取。足用常用少所經營。善人所習是行無疑。勝善相應現法樂住。令人欣慕使得正受。是納衣功德。佛所稱歎。問納衣有幾。何人受持。何因而失。答納衣有二種。一無主守護。二世人所棄。或於塚間。或於糞掃。或於市肆。或於道路。拾剪浣染掩緝裁縫成就受持。此謂無主。或剪鑿之餘。牛鼠所嚙。或火所燒。或人所擲。施覆屍衣及外道服。此謂世人所棄。雲何受糞掃衣。若比丘斷居士施。是謂受糞掃衣。雲何失。若比丘受居士施。此謂失納衣。雲何受三衣。為有長衣應須淨施守護受著。知是等過。見三衣功德。我從今日棄捨長衣故受三衣。雲何受三衣功德。善人所行離畜遊長。少於營造約身知足。如鳥飛空無所顧戀。善人所習是法無疑。問雲何名三衣。雲何為受。雲何為失。答謂僧伽梨。鬱多羅僧。安陀會。此謂三衣。雲何受三衣。若比丘不畜盈長。是受三衣。若受四衣。是名為失。雲何受乞食。若受他請則妨自業。不為悅人。不與非法比丘接膝共坐。知是過患。復見乞食功德。我從今日斷受他請。受乞食法。雲何乞食功德。依心所願進止自由。不希供膳。消除懈怠。斷滅憍慢不貪滋味。饒益眾生。常於四方心無限礙。善人所行是業無疑。問請有幾種。雲何為受。雲何為失。答請有三種。一似食請。二就請。三過請。除此三種請受乞食。若受三請是失乞食。雲何受次第乞食。若於次第處得多美味則不重往。若其重往則受常食。若有疑處亦應遠離。知是過患。復見次第功德。我從今日捨非次乞受次第乞。雲何次第乞功德。以平等心饒益一切。除憎嫉惡斷遊狎過。不喜喚召不樂多語。遠人宅舍。離於疾行。如月希現人所瞻仰。善人所行是業無疑。問雲何名次第乞。雲何為受。雲何為失。答若比丘始行乞食入於聚落。從最後家以為初次。此謂次第行乞。雲何為失。謂超越鄰比是名為失。雲何受一坐食。謂於二坐處數坐數受食數洗缽。與此相違名一坐食。善人所行是業無疑。知如是過。見一坐食功德。是故應受。我從今日捨二坐食一坐食。雲何一坐食功德。不多不少不貪不淨施。無諸病惱起居無妨。自事安樂。善人所行是業無疑。問雲何受一坐食。雲何為邊。雲何為失。答邊有三種。謂坐邊水邊食邊。雲何坐邊。食已猶坐。受水洗缽不得更食。此謂水邊。雲何食邊。若於揣食生最後想。若吞不更食。此謂食邊。若經二坐則失一食。除水藥等。諸佛所嘆。此謂食邊。雲何受節量食。若餐飲無度增身睡重。常生貪樂為腹無厭。知是過已。見節量功德。我從今日斷不貪恣受節量食。雲何節食功德。籌量所食不恣於腹。多食增羸。知而不樂。除貪滅病斷諸懈怠。善人所行是業無疑。問雲何受節量食。雲何為失。答若受飯食應自思惟。所須多少。以為常准。不取長食。善知籌量斷無期度。謂節量食。若不如是此則為失。雲何受時後不食。斷於望想離於長食。知是過患。見時後不食功德。我從今日斷於長食。受時後不食。雲何時後不食功德。斷所貪樂節護其身。離於宿食息所營求。無告於他不隨心欲。善人所行是業無疑。問時後幾種。雲何為受。雲何為失。答時後有二種。謂不節邊受持邊。雲何不節邊。若受長食得別請罪不當更食。雲何受持邊。已食二十一揣食。不當更受。時後不食則斷於長。若受長食失時後不食。雲何受無事處。國中喧雜識觸五塵心生染樂。若住鬧處去來紛動。知是過患。復見無事處功德。我從今日斷國中住受無事處。雲何無事處功德。離於國中喧雜識觸五塵心生染樂。若住鬧處去來紛動。見十種語功德最勝可愛。天人歡喜。不樂狎俗樂得寂。寂樂少聲從心禪坐善人所行是業無疑。問雲何最後無事處。雲何為受。雲何為失。答離於國城。棲處郊外。避於邊遠。取中人四肘五百弓內。是最後無事處。除國中住。此謂無事處。若住國中則失無事處。雲何受樹下坐。捨於覆處不積畜。修治貪受求索。知是為過。見樹下功德。我從今日斷於覆處受樹下住。雲何樹下功德。依樂可愛不交世俗樂離作務與天同止。斷住處嫉及離愛著。善人所行是業無疑。問何樹可住。何樹可離。雲何而受。雲何能失。答於日中時樹影至處。及無風時葉所墮處。是所可住。除危朽樹空腐樹鬼神樹。離諸覆處是受樹下。若往覆處則失樹下。雲何受露地住。不樂覆處及在樹下藏畜物處。知是過患。見露住功德。我從今日斷不樂處受露地住。雲何露住功德。莫往不樂處。斷懈怠睡眠。猶如野鹿隨意而行無所追慕。善人所行是業無疑。雲何為受。雲何為失。斷於覆處及在樹下。是受露住。若住覆處及在樹下。則失露住。雲何受塚間住。若於餘處少行放逸。不起畏惡。知是過患。見塚間功德。我從今日斷於餘處受塚間住。雲何受塚間功德。得死時念。得不淨相。得非人敬重。不起放逸。伏於欲染。多所厭患。不懼可畏。觀身空寂。斷計常想。善人所行是業無疑。問雲何受塚間功德。於何可住。於何可行。何受何失。答若恆有人常多哭泣。恆有煙火。若初欲住如是塚間。當先觀察。有餘靜處。便可往住。若比丘止於塚間。不當作房及安床座。不從風坐不逆風住。臥時不熟。無食魚味。不飲乳酪不食麻粹。不觸餚肉。不住屋中。不安缽器。若人已去捉持坐具及餘衣物。往到塚間。當其住處如擲物遠。明相現時攝諸衣具還僧伽藍。除餘處住。是謂塚間。若住餘處則名為失。雲何受。遇得處住。不樂人所貪。不惱他令避。知是過患。見遇得處功德。我從今日斷貪住處受遇得處。雲何遇得處功德。覓知足處。貪於寂靜。斷多愛樂。人所敬重。住於慈悲一向斂攝。善人所行是業無疑。雲何為受。雲何為失。斷貪所止。是謂依遇。若往樂處則名為失。雲何受常坐不臥。於所住處睡眠懈怠。知是過患。見常坐功德。我從今日斷於惛臥。受常坐不臥。雲何常坐功德。斷生怠處。除為身嫉離染觸樂少於纏睡。常多寂靜堪修禪勝。善人所行是業無疑。雲何為受。雲何為失。謂斷睡臥。若寢名失。雲何離糞掃衣。於居士施衣芻麻古貝憍奢耶欽婆羅等。以方便受不失納衣。雲何三衣。若畜長衣已過十日。有月望衣。有功德衣。又有長衣。為護臥具敷具覆瘡衣手巾雨浴衣不受持不淨施。若以方便不失三衣。雲何乞食方便。若僧次食及常住食。行籌食十五日食。布薩食眾食寺食。以方便受不失乞食。若見此過亦應捨離。雲何次第乞食方便。見象馬等當門而鬥可羞鄙處。諸如是等若見宜避。又見旃陀羅覆缽。學家隨和上闍梨客行比丘。諸如是等方便而越。不失次第。雲何一坐食方便。若正食時見象馬牛蛇雨和上闍梨客比丘來。方便而起。起已更食。不失一坐。若節量食及時後食無方便。雲何無事處方便。或為受戒懺罪。問法布薩自恣自病看疾。問經疑處。如是等緣。方便住聚落。不失無事處。雲何樹下方便。若遇雨時宜入覆處。明相既現還而不失。樹下露住塚間。遇得此等方便。亦復如是。餘住處可住常坐不臥無方便。復有一說。若灌鼻時得作方便。不失常坐。以此十三頭陀。更成八法。如毘曇中說八頭陀。是時後不食攝。節量一坐。其所受持成一種類。是無事處攝。樹下露坐塚間。何故於無事處。若營造房舍樂為作務。多所聚蓄愛著住處。非心所樂。作如是意。於樹下塚間露地淨住。是故成八。於八頭陀復成三法。一無事處。二糞掃衣。三行乞食。若三清淨頭陀成滿。故佛為難陀說。何時見汝成無事處。受糞掃衣。不時後食。趣養身命。無見所欲。問誰名頭陀分。頭陀有幾種法。雲何三行人修頭陀行。幾頭陀有時節。有是頭陀說頭陀。答有十三頭陀。是佛所說。佛所制戒。此謂頭陀分。此不應說善不善無記。何以故。不善人與惡欲同故。不除惡欲。共起非法貪樂利養。是故不善頭陀。幾種法者。謂有二頭陀法。不貪不癡。如佛所說。若糞掃衣比丘。依少欲知足樂靜無疑。依於解脫。是謂受糞掃衣。諸餘頭陀。亦復如是。不貪不癡。以此不貪於此十三處能除貪慾。以此不癡於十三處能除無明。復次以此不貪佛之所許。能生厭患。相似無疑除欲染欺誑以此不癡。相似除身羸欺誑。此二頭陀法。是不貪不癡。雲何三行人修頭陀行。謂貪癡行人是修頭陀行。嗔恚行人不能修行。何以故。貪癡行人。而能修行頭陀。如貪人至愛成不放逸。若不放逸則能伏貪。如癡無疑。依頭陀受成不放逸。若不放逸則能伏癡。何故貪癡人修行頭陀。瞋人受苦更成其惡。如痰病者。若服熱湯轉增其疾。是故瞋人不當修行。復說瞋人應住無事處及在樹下。何故住無事處。以無世間苦故。幾頭陀有時節。三頭陀八月時。謂樹下住露地住塚間住。是安居時。佛聽覆處。問雲何是頭陀說頭陀。答亦有頭陀說頭陀。有頭陀不說頭陀。有非頭陀說有頭陀。有非頭陀不說頭陀。雲何有頭陀說頭陀。謂阿羅漢成就頭陀受。雲何有頭陀不說頭陀。謂阿羅漢不成就頭陀受。雲何有非頭陀說頭陀。謂學人及凡夫成就頭陀受。雲何非頭陀不說頭陀。謂學人凡夫不成就頭陀受。問頭陀何相何味何起。答少欲為相。知足為味。無疑為起。復次無所著為相。無過為味。不退為起。雲何初中後。謂受為初。修行為中。歡喜為後。   分別定品第四   問爾時淨戒坐禪人。已行頭陀受成就勝善處。當何所作。答令定起。問何定何相何味何起何處。何人受禪解脫定。正受何差別。幾定因可見。以此起定。障定有幾法。幾定功德。定幾眾具。幾種定。雲何起定。答定者有清淨心。一向精進與寂靜功德等。正真住不亂。此謂定。復次煩惱猛風無傾心慮。如殿媬O光焰不動。如阿毘曇說。若心正住無所攀緣。亦不動亂。寂靜無著。正定定根定力。此謂為定。雲何相何味何起何處。心住是相伏怨是味。寂靜是起。於染不著心得解脫。是名為處。何人受定。謂受心數等方便定等。如手執稱。令心心數等。如缽中油。念與精進等行為定。猶如四馬齊力牽車。思惟等為定。如彼箭師注心調直。以除怨故。如藥消毒。如毘曇說。斂攝是定義。從是定義滿是定義。禪者四禪。謂初禪等。解脫者。謂八解脫。內有色想外觀色等。定者三定。謂有覺有觀等。正受者。謂九次第正受。雲何為禪。思惟事故。思惟怨故。心喜樂故。離障解脫故。令平等故。方便發定故。得自在故。不以一義住正受故。樂起定故。解脫正受者。幾功德令定得。起見四功德令定得起。雲何為四。現見法樂樂住。以觀樂事。神通現證有具足。何者現見法樂樂住。謂人得定。能生無漏。心起悅味。受出世樂。現見法樂樂住。是故世尊說。彼此身從靜生喜。使得清涼。令漸圓滿具足成就等。如佛告比丘。我先作尼乾。七日七夜身不動搖。口不言說默然端住。一向受樂。是謂於聖法現見法樂樂住。以觀樂事者。謂坐禪人得心定事。無有蓋纏。調柔堪受持。觀見陰入界等。自性安樂。是故世尊教諸比丘。應當修行。如是一切以心依如實知。神通現證者。已得定人依證五通。謂如意天耳他心宿命天眼。是故世尊說。已得心定隨宜轉變。如是一切令得如意。有具足者。已得定人未到無學。終令不退。由定得報。得色無色有具足。如佛所說。少修初禪得梵天眷屬。如是種類一切生彼。如是一切此四功德。能生彼定。一一當起。障定有幾者。謂八法。欲欲嗔恚。懈怠睡眠。調戲疑惑。無明無喜樂。一切惡法是障法。幾定因者。謂有八法。是因出離不嗔。明相不亂。一切善法令心歡喜。能生法智。是為定因。幾定資者。謂有七種戒。眾具知足。覆蔽根門。節量飲食。初中後夜而不睡眠。常念智慧。住處靜寂。定有幾種者。定有二種。一世間定。二出世間定。聖果所得。謂出世定。餘名世定。其世間定。是有漏有結有縛。是流是厄是蓋是戒盜見盜。是取是煩惱。此謂世間定。與此相違名出世定。復次定有二種。邪定正定。雲何邪定。不善一心。是謂邪定。若善一心。是謂正定。邪定當斷。正定應修。復次定有二種。外定安定。彼彼定初分此謂外定。性除無間此謂安定。復次定有三種。有覺有觀定。無覺少觀定。無覺無觀定。雲何有覺有觀。謂初禪有覺有觀。二禪無覺少觀。餘禪無覺無觀。復次定有三種。謂共喜生定。共樂生定。共捨生定。初禪二禪謂共喜生。三禪謂共樂生。四禪謂共捨生。復次定有三種。善定報定事定。雲何善定。聖道學人及凡夫。修色無色定。是謂善定。聖果學人凡夫生。色無色界。是謂報定。無學人受色無色定。是謂事定。復次定有四種。欲定色定無色定無所受定。謂彼彼行正受行。是謂欲定。四禪是謂色定。四無色定及善業報。此謂無色定。四道果謂無所受定。又定有四種修行。謂苦修行鈍智。苦修行利智。樂修行利智。樂修行鈍智。此四人一者密煩惱。二者疏煩惱。三者利根。四者鈍根。於密煩惱人。鈍根苦修行。鈍智得定。密煩惱利根苦修行。利智得定。疏煩惱人鈍根樂修行。鈍智得定。疏煩惱利根樂修行。利智得定。於是密煩惱人。已密煩惱故。苦折伏煩惱。是故苦修行鈍根人。以鈍根故。久積禪行覺鈍智。是故名鈍智。以此方便。一切應分別。復次定有四種。謂小定小事。小定無量事。無量定小事。無量定無量事。雲何小定小事。定不隨心所得。定小精進。此謂小定小事。雲何小定無量事。定不隨心所得。彼事大精進。此謂小定無量事。雲何無量定小事。定隨心所得。彼事小精進。此謂無量定小事。雲何無量定無量事。定已隨心所得。彼事大精進。此謂無量定無量事。復次定有四種。欲定精進定心定慧定。欲定者。依欲修得。謂為欲定。依精進得。謂精進定。依心修得。謂為心定。依慧修得。謂為慧定。復次定有四種。有定是佛所得。非聲聞所得。有定聲聞所得。非佛所得。有定是佛所得及聲聞所得。有定非佛所得非聲聞所得。大悲定雙變定。是佛所得。非聲聞所得。學果定是聲聞所得。非佛所得。九次第定無學果定。佛所得及聲聞得。無想定非佛所得非聲聞得。復次定有四種。有定為起不為滅。有定為滅不為起。有定為起為滅。有定不為起亦不為滅。問雲何為起不為滅。答欲界善不善定。此謂為起不為滅。四聖道定。是為滅不為起。學及凡夫色無色善定。為起亦為滅。一切果定及事定。非為起非為滅。復次定有四種。初禪二禪三禪四禪。離於五蓋成就覺觀。喜樂一心。此謂初禪。離於覺觀成就三枝。離喜成就二枝。離樂捨一心成就第四禪。復次定有五種。謂初禪二禪三禪四禪五禪。五禪者為五枝。覺觀喜樂一心離五蓋成就五枝。是謂初禪。離覺成就四枝。是謂二禪。離喜成就二枝。是謂三禪。離樂成就二分。謂第四禪。所謂捨一心。問何故說四禪及五禪。答由二人報故。第二禪二種。謂無覺無觀無覺少觀。問是誰坐禪人。令初禪自在起第二禪。答於粗覺觀攝念思惟。復知覺過患令起無覺觀第二禪。是其修四禪次第。復有一人已令初禪自在現起第二禪。於粗覺攝念思惟。唯知覺過患見無覺少觀起第二禪。是其受五禪次第。是故說於五禪。復五種定。謂五分正受。喜滿樂滿心滿光滿觀想。於是初禪二禪喜滿。於是三禪樂滿。於他心智是名心滿。於天眼通是名光滿。從彼彼定起觀智是名觀想。復次定有五種。謂五智正定。此現在樂亦未來樂報。依身智起此定。是聖所行無煩惱。此定慧人修習此定。寂寂快樂。猗所得成就無二。不伏生死。此定寂寂最樂。猗成一性所得。非伏生死我。此定念入念起依身智起。復次已分別行處已。分別修行事及下中上。以如是定有多種。可知一切諸定皆入四定。   覓善知識品第五   問爾時何以起定。答若初坐禪人欲生禪定。當覓勝善知識。何以故。初坐禪欲生禪定得最勝定。若離善知識。成不住分。如經中說。有雲比丘成於退分。如人獨遊遠國。無侶開示隨意自行。如象無鉤。若坐禪人所修之行。得善知識說法教誡。令其攝受。示除過患使得善法。從教修行精勤苦行得最勝定。如富商主眾所敬貴。如親善人。如親父母。善知識者。如象所繫令不動故。如御車人使隨去住故。如人執拖為得善道。如醫治病為消苦楚。猶如天雨潤益諸種。如母養兒。如父教子。如親無難。如友饒益。如師教誡。一切善法依是成滿。是故世尊教於難陀。一切梵行所謂善知識。是故當覓勝善之人為善朋友。雲何是勝善知識。謂有所成就明瞭修多羅毘曇毘尼。是謂所得成就。明瞭業種。得善神通。得見四諦。此二種人功德成就。是所當覓。若不得二種功德成就人。以七分成就善知識。是亦當覓。雲何七分。可敬愛可重可貴。能說忍辱說深語不安非處。雲何可敬愛。依二種行者善說共住樂心解不難。是謂可敬愛。可重者。戒行寂靜守念成就。不貪慾多語。是謂可重。可貴者。聞慧功德成就知坐禪可重。是為可貴。能說者。我言可愛可重可貴。有果如是思惟饒益彼故。尊重法故。於非可作制伏攝受終不棄捨。是謂能說。忍辱者。能令無滯綺語總語相。如賢聖故。是謂忍辱。深語者。通達業處。若分別。想念作意安著皆。由執相善說如法。不如法煩惱取相。能令滅盡。是說深語。不安非處者。若於姓族住處業聚誦著非住可避。若於堪事處行令得安隱。是住可住。此謂不安非處。以此七分成就。是善知識可覓。問雲何應覓。答若知某甲住處是功德成就可重。若有禪師應當往彼。若自不知餘處同學知。應往親覲。已知時節如法未說其意。恭敬勞問起居。諮訪所行。何處國土何處住止。有眾安住。有僧靜坐。有是禪師。其行若為以何功德一切所貴。應作如是問。同學應答。某國某住某眾禪坐某禪師。眾所愛重。得聞是已深思隨喜。當往彼處親覲受行。應整衣服到和上所自說意樂。和上聽我。我當往彼親覲禪師。和上應聽答善哉。我亦隨喜。是善人所作。此謂善人共住善人所行。是隨法修行。若見聞者得大利益。何況共住。汝當往彼。汝已往彼慎莫放逸。若是善人可勤修學。若於一時及一切時等。加信。   敬誠當善語守護身口曉解修行。當得成就。一切依師莫生輕易。如初嫁小女性事舅姑。應生慚愧聽受教誡。若見弟子無衣服湯藥。若往彼時如法料理。說法教誡。及至將送行坐教以善法。彼坐禪人齊整衣服。恭敬圍遶禮師足下。於行所半路園外諸有水地。往彼一處衣缽革屣澡罐禪具。高置一處不使近水。當浴不聲。若浴竟已。齊整衣服。著鬱多羅僧。衣缽禪具置右肩上。卷僧伽梨若置肩上。若入寺捨低蓋繞塔。若見比丘當往諮問。此處有坐禪人。不有糞掃衣人。不有乞食人。不有律師。不有者於何處住。從何可至。有者當往。若無此人。有律師者。我亦當往。又無律師。誰為上座。我亦當往。若上座大僧為取衣缽勿與。若餘小者應與。若無人取下置一處。若見上座應當禮足於一面住。舊住比丘以坐。以水及澡洗處如法供給。延其消息安其衣缽。示其便處。訪問僧制。日將入時周行寺內。若見律師共語諮問所疑之罪及不犯罪。若見阿毘曇師為應修慧。當問陰入界業。若見頭陀人。為相應慧當問頭陀功德。若住於彼日日應往處處諮問。若欲行當屏牒臥具。禮大僧足白雲行去。此是比丘為客法用。於彼坐禪人應住親近。禪師若至雖小亦代取衣缽。禪師之法可行不可行。不應即行令去。是先所作應當修行。若欲教人先取覺。學坐禪人先已行法。看視住處安置衣缽。少時消息知識時節親覲禪師恭敬禮拜。少時靜默當坐。若禪師問所欲。當隨說所樂。若不問者則不應說。從此已後楊枝澡洗等。當請依止修所行業。若乞時至。往問闍梨如法當作。食時若至。為闍梨洗足及安坐處授缽。於其自缽食。應問闍梨所取多少。安置自缽減與弟子。如是攝受如是不難。爾時食已。取闍梨缽洗訖。安處知時親覲恭敬禮拜。少時靜默當坐。若闍梨問隨說所樂。若不問禮拜闍梨請聽。我說本來所欲。若蒙聽許。隨意問。闍梨若聽一切當說。若不問禮阿闍梨。覓時節當說我來因緣。願闍梨聽我所說。若阿闍梨聽。一切其所樂當說。闍梨言善哉。如法教誡。應當攝受。是故世尊說偈。  以時而親近  令心無憍慢  梵行能護法  譬如樹無風  念法而修行  及法戲自樂  法住法分別  當說如實法  毀法不當行  綺語憂戲笑  瞋恚勿懈怠  忿恨貪慢癡  愛染佷戾等  修行悉伏除  守義不自高  知善誠實語  為定實知聞  若人輒放逸  聞慧不增長  若人知正法  天人所恭敬  恭敬成信心  多聞能護法  令得所樂聞  如是諸功德  隨法能修行  能生勝妙解  成就智慧人  若有如是師  當修不放逸   解脫道論卷第二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48 解脫道論   解脫道論卷第三   阿羅漢優波底沙梁言大光造   梁扶南三藏僧伽婆羅譯   分別行品第六   爾時依止阿闍梨。以數日觀其行。其行相應行處應當教。於是行者十四行。欲行瞋恚行癡行信行意行覺行欲瞋恚行欲癡行瞋癡行等分行信意行信覺行意覺行等分行。復次愛見慢等種種行可知。於是貪慾意使行性樂著。無異於是義。由行故成十四人。欲行人嗔行人癡行人信行人意行人覺行人欲瞋行人欲癡行人瞋癡行人等分行人信意行人信覺行人意覺行人等分行人。於是欲欲欲使欲性慾樂。此謂欲行人。其欲常行增上欲。是謂欲行。如是一切當分別。爾時此十四人略成七人。如是欲行人信行人成一。瞋行人意行人成一。癡行人覺行人成一。欲瞋行人信意行人成一。欲癡行人信覺行人成一。瞋癡行人意覺行人成一。二等分行人成一。問何故欲行人信行人成一。答欲行人於善朋增長信行欲。親覲功德故。復次以三行欲及信。此句成一相。有愛念義。覓功德義。非捨義。於是欲者念欲。信者念善。欲者覓欲功德。信者覓善功德。欲者不捨非可愛為相。信者不捨可愛為相。是故欲行及信行成一相。問何故瞋恚行及意行成一。答瞋行人於善朋增長智行瞋。親覲功德故。復次以三行瞋恚及智成一相。非愛念故覓瞋故捨故。於是瞋人非安愛念。智者非安行念。瞋恚人覓瞋。智者覓行過患。瞋人安捨。智者安捨行。是故瞋行人及意行成一相。等故。問何故癡行人及覺行人成一。答癡行人為得善。增長覺行癡。親覲功德故。信慧動離故。復次以二行癡覺成一相。不自定故動故。於是癡安亂故不安。覺種種覺憶故成不安。癡無所趣向成動。覺輕安故成動。是故癡行及覺行成一相。等故。以此方便餘行當分別。如是此成七人。於此七人云何速修行。雲何遲修行。欲行人速修行。以安可教化。信力故。癡覺薄故。瞋行人速修行。安可教化。有意力故。癡覺薄故。癡行人遲修行。難可教化。有癡覺力故。信意薄故。欲瞋行人速修行。安可教化。有信意力故。癡覺薄故。欲癡行人遲修行。難可教化。不安信故。癡覺力故。瞋癡行人遲修行。難可教化。不安意故。癡覺力故。等分行人遲修行。難可教化。不安住意故。有癡覺力故。爾時此七人。由本煩惱成三。欲行人嗔恚行人癡行人。問此三行何因緣。雲何可知此欲行人此瞋行人此癡行人。雲何行受衣乞食坐臥行處威儀。答初所造因緣。諸行界為因緣。過患為因緣。雲何諸行初所造因緣。於初可愛方便故。多善業成欲行人。復從天堂落生於此。多起殺割桁械怨業。成瞋行人。不愛業所覆。從地獄從龍生墮落生此。初多飲酒離間。成癡行人。從畜生墮落生此。如是行初造因緣。雲何界為因緣。二界最近故。成癡行人。所謂地界水界。二界最近故。成瞋行人。所謂火界風界。四界等故。成欲行人。如是諸行界為因緣。雲何過患為因緣。最多淡成欲行人。最多瞻成瞋行人。最多風成癡行人。復有說。最多淡成癡行人。最多風成欲行人。如是過患為因緣。雲何可知此人欲行此人瞋行此人癡行。答以七行可知。如是以事以煩惱以行以受取以食以業以臥。雲何以事可知。欲行人見所有事。未常見而見既見。恆觀於真實過患不作意。於小功德成不難。不從此欲解脫。既觀不能捨行。知於餘事。諸如是行欲行可知嗔行人者。見所有如是事。如倦不能久看。隨取過患多毀人。於多功德非不難。從此不捨。唯以過患得已便。知行餘事亦如是。行瞋行可知。癡行人見所有如是事。於功德過患成信他。聞他人所薄亦薄。聞他所讚歎亦讚歎。自不知故。以如是行於外事。癡行可知。如是以事。問雲何以煩惱可知。答欲行人五煩惱。多行嫉慳幻諂欲。此謂五。瞋恚行人五煩惱。多行忿恨覆慳瞋。此謂五。癡行人五煩惱。多行懶懈怠疑悔無明是五。如是以煩惱可知。問雲何以行。答欲行人見行以性。舉腳疾行平。舉腳平下腳不廣。舉腳可愛行。如是以行欲行可知。嗔恚行人見行以性。急起腳急下。相觸以半腳入地。如是已行瞋恚人可知。癡行人見行以性。起腳摩地亦摩下。以腳觸腳行。以如是行癡行人可知。如是以行。問雲何以著衣欲行人。答欲行人若捉衣以性。不多見不寬著衣太下。周正圓種種可愛可見。瞋行人著衣以性。大急太上。不周正不圓。不種種可愛。不可觀。癡行人若著衣以性。多寬不周正不圓。非種種可愛可觀。如是以著衣可知。問雲何以食可知。答欲行人樂肥甜。瞋恚行人樂酢。癡行人不定樂。復次欲行人。食時自量相應中適取揣食。亦知氣味不速食。若得少味成大歡喜。瞋行人見食。多取揣食滿口食。若得少味太瞋惱。癡行人見食。不圓小揣食不中適。少取以食塗染其口。半揣入口。半墮盤器。亂心不思惟食。如是以欲可知。問雲何以事知。欲行人掃地。平身捉掃帚不駃。不知土沙。而能清淨。瞋行人若掃地。急捉掃帚兩邊駃除去土沙。急聲雖淨潔而不平等。愚癡行人若掃地。寬捉掃帚輾轉看盡處處不淨。亦不平等。如是浣染縫等。一切事平等作不與心。是欲人瞋行人。於一切事不平等作不與心。癡行人亂心多作不成。如是以事可知。問雲何以臥坐。欲行人眠不駃。眠先拼擋臥處令周正平等。安隱置身屈臂眠。夜中有喚即起。如有所疑即答。瞋行人若眠駃。隨得所安置。身面目頻蹙。於夜若有人喚即起瞋答。癡人若眠臥處不周正。放手腳覆身而臥。夜中若有人喚。應聲噫噫久時方答。如是以臥可知。問何行何法。用受衣乞食坐臥行處。若欲行人衣粗不下色可憎。是與其衣當著。瞋行人衣精細。衣淨潔好色下可愛。是應當著。癡行人衣隨所得當著。欲行人乞食粗不淨潔。無美氣味少乞食。瞋行人乞食肥美淨潔。好氣味如意所得癡。行人乞食隨所得有節。欲行人臥坐於樹影水間。於小遠村處。復於未成寺。於無臥具處。是其當眠坐。瞋行人坐臥樹影水邊成就平正。於寺已成臥具。具足成其坐臥處。癡行人依。師親覲當住。欲行人行處。粗飯飲食處。若入聚落應向日而行。於惡人處。是其當行。瞋恚行人處。於飯水飲食具足。逐日而入多信向人處。是其當入。癡行人隨所得處。欲行人威儀多行腳處。瞋行人依坐臥。癡行人依行處。於是散向。欲者依可愛境界為信。瞋恚者不可愛境界為信。癡者不觀為因。欲者如奴。瞋恚者如主。癡者如毒。貪者少過患斷無染。瞋恚大過患使無染。癡者大過患斷無染。欲行人樂色。瞋行人樂諍。癡行人樂懈怠。   分別行處品第七   爾時依止師觀其所行。授三十八行。當復教示令二行相應。問雲何三十八行處。答謂十一切入地水火風青黃赤白空處識處一切入。又十不淨想。膀脹想。青淤想。爛想。棄擲想。鳥獸食噉想。身肉分張想。斬斫離散想。赤血塗染想。蟲臭想。骨想。又十念。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念死念身念數息念寂寂。又四無量心。慈悲喜捨。觀四大食不淨想。無所有處非非想處。斯謂三十八行處。此三十八行處。以九行當知最勝。一以禪。二以正越。三以增長。四以緣。五以事。六以勝。七以地。八以取。九以人。問雲何為禪。答謂十行處成禪外行。又十一行處成就初禪。又三行處成就三禪。又一行處成就四禪。又九行處成就四禪五禪。又四行處成就無色四禪。問雲何十行處成禪外行。答除數息及觀身。餘八念及觀四大食不淨想。是謂十外行。問雲何十一行處初禪所攝。答十不淨想及觀身。是謂初禪所攝。問雲何三行處。三禪所攝。答謂慈悲喜。問雲何一行處四禪所攝。   答謂捨。問雲何九行處四禪五禪所攝。答除空一切入識一切入。餘殘八一切入。及數息念。問雲何四行處四無色所攝。答虛空一切入。識一切入。無所有處。非非想處。是名四行。如是以禪可知。問雲何以正越。答入行處成為越色。除無色一切入。餘八一切入。餘三十行處。不成為越色。又三行處成為越事。二無色一切入。及無所有處。餘三十五行處。不成為越事。又一行處成為越想受。所謂非非想處。餘三十七行。不成為越想受。如是以越可知。問雲何以增長。答十四行處可令增長。所謂十一切入。及四無量心。餘二十四行處。不應令增長。如是以增長可知。問雲何為緣。答九行處為神通緣。除無色一切入。八一切入。及分別虛空一切入。餘三十行不成神通緣。三十七行處成為毘婆捨那緣。除非非想處。又一行處不成毘婆捨那緣。所謂非非想處。如是以緣可知。問雲何為事。答二十一行處是分別事。十二行處是為實事。五行處不應說分別事實事。問雲何二十一行處是分別事。答除識一切入。餘九一切入十不淨想及念數息念身。問雲何十二實事。答識一切入非非想處。及十禪外行。問雲何五不應說分別事及實事。答謂四無量心。及無所有處。復次二行處。內營事內事。又二行處。內營事外事。又一行處。外營事內事。又二十一行處。外營事外事。又四行處。內營事內事設外事。又四行處。設內營事設外營事外事。又二行處。設內營事設外營事。設內事設外事。又一行處。內外營事內事。又一行處內營事不應說及內事外事。於是二行處內營事內事者。謂識一切入及非非想處。又二行處內營事外事者。所謂念數息念身。又一行處外營事內事者。所謂念死。又二十一行處外營事外事者。謂十不淨想。四無量心。四色一切入。虛空一切入。及念佛念僧。又四行處內營事內事設外事者。謂念戒念施觀於四大。及不淨食想。又四行處設內營事設外營事說外事。謂四色一切入。又二行處設內營事設外營事設內事設外事。謂念法念寂寂。又一行處內外營事內事。謂為念天。又一行處內營事內事外事不應說。謂無所有處。又二行處過去事。謂識一切入。及非非想處。又一行處於未來事。所謂念死。又一行處於現在事。所謂念天。又六行處設過去事。設未來事。設現在事。謂念佛念僧念戒念施。及觀四大不淨食想。又二行處。設過去事。設現在事。設不應說。過去未來者。所謂念法念寂寂。又二十六行處。不應設三世事。謂九一切入。十不淨想。四無量心。及念數息念身。無所有處。又四行處動事。謂火一切入。風一切入。及蟲爛想。及念數息。其處則動。其相不動。餘三十四不動事。如是以事可知。問雲何為勝。答八一切入四無色定。是名勝真實事故。以八一切入是名定勝故。彼第四禪得勝地故。四無色定成勝。十不淨想及食不淨想。是名想勝。以色以形以空以方。以分別以和合。以執著故。以不淨想事故。以十念處。是名勝念。微細故。隨念故。四無量心以無過為勝。受饒益故觀四大。是名慧勝。以執著空故如是以勝可知。問雲何以地。答十二行處。不生於天上。謂十不淨及念身食不淨想。又十三行處不生於色有。初十二及數息念不生色有。除四無色處。餘行處不生於無色有。如是以地可知。問雲何以取。答謂十七行處。以見應取相。除風一切入及無色一切入。餘七一切入十不淨想。又一行處。以觸應取相。謂念數息。又一行處。或以見或以觸應取。謂風一切入。餘十九行處。以聞分別應取。又五行處。初坐禪人不應修行。四無色及捨餘二十三。初學禪人應取。如是以取可知。問雲何以人。答欲行人四無量不應修行以淨相故。何以故。欲行人作意淨想非其所行。如痰病人多食肥腴非其所宜。瞋行人十不淨想不應修行。瞋恚想故。瞋恚作意非其所行。如瞻病人飲食沸熱非其所宜。癡行人未增長智。不應令起修行處。離方便故。若離方便其精進無果。如人騎象無鉤。欲行人應修不淨想及觀身。是其欲對治故。瞋行人應修四無量心。是瞋對治故。或當修色一切入心隨逐故。信行人當修六念處。念佛為初信定故。意行人當修觀四大。於食不淨想。念死念寂寂深處故。復次意行人於一切行處無所妨礙。覺行人當修念數息以斷覺故。癡行人以言問法。以時聞法以恭敬法。與師共住令智增長。於三十八行隨其所樂。應當修念死。及觀四大最勝。復說於分別行處我見彼勝。六人於所分別略而為三。問若然於初有妨。答二欲行人。謂鈍根利根。為鈍根欲人。修不淨觀。為其欲對治。是所應教行。修得除欲。利根欲人。初信增長。當修念處。是所應教行。修得除欲。二瞋行人。謂鈍根利根。為鈍根瞋恚行人。修四無量。是其瞋恚對治。是所應教行。修得除瞋。利根瞋恚行人。以智增長修行勝處。是所教修得除瞋。二癡行人。謂無根鈍根。為無根癡行人。不應教修行處。為鈍根癡行人。為除覺應教修念數息。如是以略唯成三人。是故無妨。於是法一切入及數息。以空增長。無妨成一切行。若已得勝功德。勝一切行所行之處故成不妨。   解脫道論卷第三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48 解脫道論   解脫道論卷第四   阿羅漢優波底沙梁言大光造   梁扶南三藏僧伽婆羅譯   行門品第八之一   問雲何地一切入。何修何相何味何處。何功德。一切入者何義。幾種地何地取相。雲何作曼陀羅法。何修地法。答是心依地相生。此謂地一切入。心不亂住是名為修。善樂著地想為相。不捨為味。意無異念為處。何功德者。謂有十二功德從地一切入是相易得。於一切時。於一切行。心行無礙。如意神通。履水遊空如地。受種種色辯。初念宿命辯。及天耳界辯。隨行善趣甘露為邊。問一切入何義。答謂周普一切入。如佛說偈言。  若人念佛德  生喜充遍身  觀地一切入  周滿閻浮提  此觀緣地生  心喜亦如是   修如是觀。見曼陀羅遍一切入。問地幾種。何地取相可修。答地有二種。一自相地。二造作地。堅為自相地界。是謂自相地。若手自掘若教人掘。造作所成。是謂作地。成四種色。謂白黑赤及如明色。於是坐禪人。於自相地不應作意。應除白黑赤。何以故。若觀自相地。從此不起彼分相。若取白黑赤色。成修色一切入。何以故。觀自相地離白黑赤。若作不作當取其相。如明相現當取其相。問雲何名不作地。答處處平坦。離於草莽無諸株杌。於其眼境當令起心。是名地想。是謂不作地。若舊坐禪隨樂不樂。即見彼分地相。住於不退。新學初禪取作地相作曼陀羅。不觀非作地。問雲何作曼陀羅。答若坐禪人欲於地作曼陀羅。初從當觀寂寂。或於寺捨或在石室。或在樹下。不住幽闇無日光處非人行路。於如是處皆遠一尋。灑掃清潔當令地燥掃。於處所如明相現時。土色使與地性得相發起。籌量調適威儀恭敬。取於器物以水和土。刪去草杌卻除糞芥。取其衣帊濟漉泥滓。於淨潔地障蔽坐處。遮斷光明安置禪窟。不近不遠以規作圓。圓內平滿無有痕跡。然後以泥泥地不雜餘色。以別色不雜於地應安。乃至未燥當覆守護。若至燥時以異色界其外。或如米篩大。或如搔牢大。或圓或方或三角四角。應當分別。本師所說。最勝圓作曼陀羅。若於衣若於板若於壁處。皆作曼陀羅。於地最勝。如是先師所說。問雲何修地法。答若坐禪人。欲修地一切入。從初當觀欲過患。復應觀出離功德。問何故應觀欲過患。答欲者少氣味故多憂苦。於是處多過患。欲者如骨喻少氣味。欲者如肉揣喻。以多屬故。欲者如逆風把火喻。隨燒故。欲者如炎炭喻大小故。欲者如夢喻倏忽無故。欲者如借物喻勢不得久故。欲者如樹果喻。為人所折故。欲者如刀喻以斬斫故。欲者如槊喻以為槊故。欲者如毒蛇頭喻可怖畏故。欲者如風吹綿喻不可守護故。欲者如幻喻惑癡人故。欲者是暗無所見故。欲者是障礙路礙諸善法故。欲者是癡失正念故。欲者如熟以爛故。欲者是械相駐縛故。欲者是盜功德物故。欲者是怨家起鬥爭故。欲者是苦造諸過患故。如是已觀欲過患。應觀出離功德。名出離者謂初禪從初出家修諸善。是名出離。問雲何出離功德。答無蓋心自在住寂寂樂。堪忍苦樂住不忘失。曠濟眾事得大果地。堪受供養。二處饒益。是大智慧。是一切善處。名超三界。復次名出離者。彼出離婬欲。是寂寂諸蓋是樂無垢。是處最勝地。是道為得最勝。是清淨心垢。此是功德修行所造。是樂內所修行。欲是粗。出是勝妙。欲者有煩惱。出離者是無煩惱。欲者是下。出離者是上。欲者有嗔恚。出離者無嗔恚。欲者非可愛果。出離者是可愛果。欲者有怖畏。出離者無怖畏。如是已觀婬欲過患。及觀出離功德。依出離生欲樂。心生信生恭敬。觀可作非可作。依節量食安置衣缽。身不懈惓心無怠惰。當小行腳。小行腳已坐洗手足。應念佛菩提念法念僧。修善行念已。當令歡喜。我能如此得具足。若我不得出離。復不久安精進。是故應作勇猛。去曼陀羅不遠不近。如軛如尋遠。應安坐具對曼陀羅結跏趺坐。令身平正。內心起念閉眼小時。除身心亂。攝一切心成一。心小開眼。髣拂令觀曼陀羅。彼坐禪人現觀曼陀羅形。以三行取相。以等觀以方便以離亂。問雲何以等觀。答坐禪人現觀曼陀羅。非大開眼非大閉眼。如是當觀。何以故。若大開眼其眼成惓。曼陀羅自性現見自性。彼分想不起。若最閉眼見曼陀羅成闇。亦不見彼相便生懈怠。是故應離大開眼大閉眼。唯專心住曼陀羅。為心住故當觀如人映鏡見其面像。依鏡見面面從鏡生。彼坐禪人觀曼陀羅。見其定相依曼陀羅起。是故當觀等觀取相。為心住故。如是以等觀取相。問雲何以方便。答謂四作意方便。一謂內隔。二滿方。三轉。四遍滿。是時見相出散無隔。是時當作內隔作意。是時見小相。或見半曼陀羅。是時作令滿曼陀羅已。方滿令作意。是時心散亂。及心懈懶。是時應當策課如陶家輪。是時若心得住。是時令見曼陀羅。遍滿無虧當觀捨。如是以方便可知。問雲何以離亂。答離亂有四種。一最速作精進。二最遲作精進。三最高。四最下。問雲何速作精進。答謂急疾作意不待時節。早坐晚罷乃至身疲。是謂速作。問雲何遲作精進。答謂離作意方便。雖見曼陀羅。不恭敬作意。數起數眠。若速作精進。則成身懶心退。心出外緣起諸調戲。若遲作精進。身心成懶懈怠。起諸睡眠。最高者。其心退起諸調亂。於所行處成不樂。若不樂於初戲笑言語。以由欲心成高。復次若得諸相行。由喜樂欲心成高。最下者。退調緣故。於業處成不樂。若不樂於初行處。所作嗔處。由嗔恚心成下。復次久惓覺觀。從勝退落其心。由憂受心成下。是坐禪人。若心速作退墮調處。以念根定根攝伏令捨調。若心進作退墮懶處。以念根精進根攝伏令捨懈懶。若高心者退墮欲處。成現知令捨欲。若下心者退墮於嗔恚。成現知令捨瞋恚。於此四處成清淨心。成專一心。此明因三行定心成隨意得見曼陀羅形。若專一心想成。起名相者有二種。謂取相。彼分相雲何。名取相若坐禪人以。不散心現觀曼陀羅。從曼陀羅起想。如於虛空所見。或時遠或時近。或時左或時右。或時大或時小。或時醜或時好。或時多或時少。不以眼觀曼陀羅。以作意方便取相起。是名取相。從彼作多故。彼分相起。名彼分相者。若作意時隨心即現。非見曼陀羅後生心念。但作心閉眼如先所觀。若遠作意亦即遠見。若近左右前後。內外上下亦復如是。隨心即現。此謂彼分相。相者何義。謂因義相義。如佛教比丘。彼諸惡不善法。有相起是因緣義。復說智義相義。如佛說以作想當捨。是謂智義。復說像義相義。如自見面像想像。彼分無異義。爾時得相。坐禪人於其師所起恭敬心。取於勝相應當守護。若不守護是則當失。問雲何應守護。答以三種行應守護相。如是以離惡故。以修行善故。以常作故。雲何離不善。樂於作務。樂種種語戲。樂睡眠。樂聚會。樂狎俗。不守護諸根。不節於食。初夜後夜不起禪習。不敬所學。多惡親友修不行處。應離不好時節食臥坐不。彼對治是善應常作。問雲何以常作。答彼坐禪人善取此相。常觀其功德。如珍寶想。常歡喜行。常修多修。或晝夜多修行。或倚坐臥心樂攀緣。處處放心。取相已取。取已令起。起已觀隨。觀已修。修有時時觀曼陀羅。如是以常作見相。彼如是現守護相。或得自在。若相隨心得禪外行。若外行從心者。由是得安。問雲何禪外行。答此事從心。作意不亂。以伏諸蓋。但未修行覺觀喜樂一心及信等五根。雖得定力唸唸猶起。是禪外行。安者。從此外行是法由心得修行力。是覺信等法於事不動。是名為安。問外行及安。有何差別。答若伏五蓋是其外行。以伏此五故成安。以禪外行得勝定。若得勝定是名為安。若於身心未得寂寂。於外定心動如船在浪。若於身心已得寂寂。處安不動如船無風在水。諸根無力故。於所為事外禪行不久住。如小童子。諸根有力故。於事安靜久住。如有力人。修不自在。故禪外行成不和合。如人誦經久廢則。忘以修自在故成安和合。如人誦經恆習不忘。若不善伏蓋。猶如盲人。於禪外行成盲。如是等不清淨教。若善伏蓋成不盲。於成安定如是等清淨教。從相自在所初。乃至性除名為外行。性除無間是名為安。問外行者何義。答禪近故是名外行。如路近村是謂村路。義一名異。安者何義。安為和合義。如到曼陀羅。出離禪安無異義。於是坐禪人住於外行。應令增長一切入。或於安定或於初禪。當令增長。問雲何應令增長。答謂從初相如手四指節。當令漸增。如是作意。如是得自在。如是次第如輪如蓋。如樹影。如福田。如鄰如村。如郭如城。如是次第。漸令漸長遍此大地。若江山高下樹木棘刺。諸不平正。如是一切不作意。乃至大海作意地想。乃至增長時心所行。成最勝定。若坐禪人得禪外行。不能得安定。此坐禪人。以二行應令起安定方便。一以因緣。二以受持。以十行從因緣起安定方便。一令觀處明淨。二遍起觀諸根。三曉了於相。四制心令調。五折伏懈怠。六心無味著。七心歡喜。八心定成捨。九離不學定人親近學定人。十樂著安定。問雲何作明淨處觀。答以三種行得作分明處。謂能修調適食樂。修時節樂。修威儀樂。遍起諸根。觀者謂信等五根不令消滅。無作懈怠。如快馬乘車。曉了於相者。善捉意想不急不寬。如巧師繩墨平等無偏。善解作意急離不離。制心令調者。有二種行。以二種行成心調。一多起精進。二心過度處成心調。或住婬處及種種相處。增長亂意成於心調。於坐禪人若多起精進。過度處成心調。以二行應制伏心。以令精進起。每中調適。若往婬處及種種相。增長調心。以二行折伏。以觀覓眾苦及惡果報。制伏懈心者。以二行成懈怠心。以不得勝定。令心無味故成懈怠。若多懈怠則欲睡眠。是坐禪人若不得勝定。心無味著故成懈怠。以二行當折伏。謂觀功德以起精進。若懈怠睡眠懶心。以四種行能伏。若多食者取懈怠想。轉行四威儀。以自作意。於光明相住於露處。令心歡喜無所復著。以三行成無味少方便故。以鈍慧故。以不得寂寂樂故。於是坐禪人心若無味。以二種行令得歡喜。一以恐怖。二以歡喜。若觀生老死及四惡趣。見諸可畏心生愁惱。若念佛法僧戒施天。見六行功德心生歡喜。心定成捨者。以二行成於禪外地定。以斷諸蓋心成定。或於所得地以起禪枝。故成心定。是坐禪人心定有二行。當捨非成住故。中方便調適故。離不學定人。或安定。或外行定。或威儀定。彼人無此不修不學。不應供養修。學人者。若有安定。有外行定及威儀定。應從修學。亦應供養。樂著安者。此坐禪人。如彼深源。如彼奔泉。如彼低樹。常樂恭敬。多所修行。行此十事因緣生於安定。問雲何以受持能生安定方便。答彼坐禪人善解緣起入寂寂處。其所解相。於所修定隨心自在。生其欲樂令心得起。從此身意堪任有用令得受持。從生歡喜心得受持。從生適樂身心得受持。從生光明心得受持。從生悲傷心得受持。以是悲傷令心得靜。善取靜心心得受持。如是善取。令捨心得受持。從無邊煩惱。心得解脫成就受持。以解脫故。彼成一法味。以一味心得受持修行。是故從此勝妙心得增長。如是住受持。起安定方便。如是善解緣起。及心受持不久起定。彼坐禪人離欲不善法。有覺有觀。於寂靜處心所成就。有喜有樂得於初禪。是地一切入功德。於是離欲者。離有三種。謂身離心離煩惱離。問雲何身離。答遠離諸惱出處山野。雲何心離。以清淨心到勝善處。雲何煩惱離。無結累人無生死行處。復次離有五種。謂伏離彼分離斷離猗離出離。雲何伏離。謂修初禪伏於五蓋。雲何彼分離。謂修達分定伏於諸見。雲何斷離。謂修出世間道斷諸煩惱。雲何猗離。謂得果時樂。雲何出離。謂涅槃也。欲者有二種。一者處欲。二者欲煩惱。天堂及人所愛色香味觸。此謂欲處。於此欲處起欲染思惟。是謂欲煩惱。從此欲以心別離以伏別離。是遠離是出離。是解脫是不相應。是謂離欲。問雲何離不善法。答謂不善根有三種。一貪二瞋三癡。與彼相應受想行識及身口意業。此謂不善法。說不善有三種。一自性。二相應。三生緣性。是三不善根。謂貪嗔癡。是名自性。與彼相應受想行識。是名相應。所起身口意業。此謂緣性。以此三不善法。是為遠離。是出是脫是不相應。是謂離不善法。復次離欲者。離貪慾蓋。離不善法者。謂離餘蓋。問以說離不善法。欲是不善已在其中。何故別說離婬欲。答婬欲是出對治。佛所說欲能除煩惱。離欲者。佛說為出。如得初禪。欲想相應作意成起。此退分法。是故以欲和合煩惱。欲若別離一切煩惱皆亦別離。是故別說離欲。復次離欲者。已得出成離欲。離不善法者。若得不嗔成離於嗔。若得明相成離懈怠睡眠。若得不亂成離調戲。若得不悔成離於悔。若得安定成離於疑。若得智慧成離無明。若得正思惟成離邪念。若得歡喜成離不樂。若心得樂成離於苦。若得一切善法則離一切不善。如三藏說。以不貪滿故。成就離欲。以不嗔不癡滿故。成就離不善法。復次離欲者。是說身離。不善法者。是說心離。復次離欲者。是說斷欲覺。離不善法者。是說斷嗔恚害覺。復次離欲者。是說避欲樂。離不善法者。是說避著身懈怠。復次離欲者。是說斷於六戲笑及歡喜樂。離不善法者。是說斷戲覺及憂苦等。亦說斷於戲笑及捨。復次離欲者。是現得樂出於欲樂。離不善法者。是現得樂心無過患。復次離欲者。謂超出欲流。離不善法者。所餘煩惱應生欲有而生色界。是名超越。有覺觀者。雲何為覺。謂種種覺思惟安思想。心不覺知入正思惟。此謂為覺。此覺成就故初禪有覺。復次入地一切入。依地相無間成覺思惟。是名為覺。如心誦經。問覺者。何想何味何起何處。答覺者。修猗想為味。下心作念為起。想為行處。雲何為觀。於修觀時隨觀所擇心住隨捨。是謂為觀。以此相應成初禪有觀。復次入地一切入定人。從修地相心之所觀。如觀諸義為觀。問觀何相何味何起何處。答觀者隨擇是相。令心猗是味。隨見覺是處。問覺觀何差別。答猶如打鈴。初聲為覺後聲為觀。復次如心所緣。初為覺後為觀。復次求禪為覺守護為觀。復次憶是覺不捨是觀。復次粗心受持為覺。細心受持為觀。若處有覺是處有觀。若處有觀。於處或有覺或無覺。如三藏所說。初安心於事是覺。得覺未定是觀。如遠見來人。不識男女及識男女。如是色如是形為覺。從此當觀有戒無戒富貧貴賤為觀。覺者求引將來。觀者守持隨逐。如鳥陵虛奮翅為覺。遊住為觀。初教為覺久教為觀。以覺守護以觀搜擇。以覺思惟以觀隨思惟。覺行不念惡法觀行受持於禪。如人有力。默而誦經隨念其義是觀。如覺所覺覺已能知。觀於辭辯及樂說辯是覺。義辯法辯是觀。心解於勝是覺心解分別是觀。是為覺觀差別。寂寂所成。名寂寂者。謂離五蓋是名寂寂。復次色界善根。復說初禪外行復說禪心從此心生是謂寂寂所成。如地水生花名地水花。喜樂者。心於是時大歡喜戲笑。心滿清涼。此名為喜。問喜何相何味何起何處幾種喜。答喜者謂欣悅遍滿為相。歡適是味。調伏亂心是起。踴躍是處。幾種喜。六種喜。從欲生。從信生。從不悔生。從寂寂生。從定生。及菩提分生喜。雲何從欲生。貪慾染著心喜。是名欲生喜。雲何從信生。多信人心喜及見陶師等生喜。雲何從不悔生喜。清淨持戒人多生歡喜。雲何從寂寂生。入初禪人喜。雲何從定生。入二禪生喜。雲何菩提分生喜。於第二禪修出世間道喜。復次說喜五種。謂笑喜唸唸喜流喜越喜滿喜。笑喜者。如細雨沾身令毛皆豎。唸唸喜者。生滅不住。如夜時雨。流喜者。如油下流久灌其身終不周遍。越喜者。周匝一切心生歡喜。不久便失。如貧人見伏藏。滿喜者。身住用滿。如雷有雨。於是小喜及唸唸喜。以信起於外行。流喜者。有力起於外行。越喜者。於曼陀羅正與不正皆起處處方便。滿喜者。生於安處。問雲何為樂。答是時可受心樂心觸所成。此謂為樂。問樂何相何。味何起何處幾種樂。喜樂何差別。答味為相。緣愛境是愛味。攝受是起。其猗是處。幾種樂者。有五種。謂因樂資具樂寂寂樂無煩惱樂受樂。雲何名因樂。如佛所說。戒樂耐老。此謂因樂。是樂功德。資具樂者。如佛所說。佛生世樂。寂寂樂者。謂生定捨及滅禪定。無煩惱樂者。如佛所說。第一涅槃受樂。所謂受樂也。於此論中受樂是可樂。喜樂何差別者。心踴躍是喜。心柔軟是樂心猗是樂。心定是喜。粗喜細樂。喜行陰所攝。樂受陰所攝。是處有喜有樂。是處有樂或有喜或無喜。初者形第二為名。外行成就入初禪禪枝。謂覺觀喜樂一心也。禪者何義。謂於事平等思惟也。奮迅五蓋也。思惟對治也。入初禪得正受者。已得已觸已作證住。復次離欲不善法者。從欲界地說初禪為勝相。從有覺觀說第二禪為勝相。以寂寂所成有喜有樂。從寂寂所成喜樂說為勝相。復次離欲不善法者。謂能斷對治。有覺觀者。謂說禪相寂寂所成。喜樂者。謂說相似禪正受。入住者。謂得初禪離於五分。成就五分三善十想。具足二十五功德相應。以此福善上生梵天勝妙居處。離五分者。謂離五蓋。雲何為五。謂貪慾瞋恚懈怠睡眠調悔疑。貪慾者。謂於五塵心生愛染。瞋恚者。謂行十惱處。懈怠者。謂心懶墮。睡眠者。謂身悶重欲得寤寐。眠有三種。一從食生。二從時節生。三從心生。若從心生以思惟斷。若從飲食及時節生。是羅漢眠不從心生無所蓋故。若眠從食及時節生者。以精進能斷。如阿□樓馱所說。我初盡漏得不從心眠。於今五十五歲。於其中間斷食時節臥已二十五年。問若眠成色法。何故為心數煩惱。答色者一向成心數惱煩。如我見人飲酒及食。是則可知。問若眠身法。懈怠心數法。何故二法合成一蓋。答此二種法。一事一相。所謂疲懈共為一。調者心不寂寂。悔者心恨不定。其相既等故成一蓋。疑者心執不一。有四種疑。一者奢摩他難。二者毘婆捨那難。三者二俱難。四者於諸非難。於是具足為得奢摩他。或於此疑。或於身疑。我堪得寂寂。為不得寂寂。若於彼成疑。此謂奢摩他難。或於四聖諦。或於三世疑。此謂毘婆捨那難。或於佛法僧疑。此二俱難。或於國城道路。或於男女名姓。是謂非法難。於此經中疑為寂寂難。是可取。蓋者何義。謂障礙乘義覆義煩惱義縛義。此無異義。問有諸細結。謂覆惱等。何故但說五蓋耶。答以集執取成五。復次以婬欲執著。能攝一切貪慾。以瞋恚執著。能攝一切不善法。以懈怠睡眠調悔疑執著。能攝一切癡不善法。如是以五蓋執著。能攝一切煩惱。以此相故成五蓋。五分成就者。謂覺觀喜樂一心。問若說初禪成就五枝為禪。不應更復別說其枝為禪。若別說枝。何故初禪說五枝相應。答依禪枝成禪。不離禪枝有禪。無別異禪。如依一一車分說車離分無車。如依軍分說軍非離軍分有軍。如是依禪枝名禪。非離枝有禪以一種名禪。以可分名枝。說事名禪。說功德名枝。以說依制名禪。以說依性制名枝。問於有念精進等法。何故但說五枝耶。答以執著成五。問雲何為執相。答覺者隨於事心而得自安。觀者隨於持心。覺觀不雜起於方便。若方便具足喜樂生。若起方便具足得生。喜心增長樂心成滿。以此四功德心成就不亂。若心不亂得定。是名執相。如是執著成五。復次蓋對治故成五。初蓋對治初禪。乃至五蓋對治五禪。覺者初禪為勝枝。以覺除欲。若覺入正定餘枝亦起。觀者於五枝第二禪是初起。喜者於第三禪是初起。樂者於第四禪是初起。一心者於第五禪是初起。如是以勝枝成五。復次以五蓋對治成五。如三藏所說。一心是婬欲對治。歡喜是嗔恚對治覺是懈怠眠對治。樂是調悔對治觀是疑對治。以蓋從對治是故成五。問此坐禪人作意於一切地相何。故乃起喜樂耶。答地一切入相非起喜樂。因離五蓋熱隨性修故。是以法子應起喜樂。又問。若然法子何故。不於第四禪起喜樂。答非其處故。又得第四禪已斷喜樂故。復次初已起喜樂以方便伏斷。見有過患已。貪著最寂寂捨樂。是故不起喜樂。三種善者。謂初中後善。以清淨修行為初善。以捨增長為中善。以歡喜為後善。雲何清淨修行。謂諸善資具。雲何捨增長。是謂安定。雲何為歡喜。是謂為觀。如是初禪成三種善。十相具足。以清淨修行三相。以捨增長三相。以令歡喜四相。問以清淨修行雲何三相。答是禪障礙從彼心清淨。以清淨故心得中奢摩他相。以得故於彼心跳擲。此謂以修清淨三相。問雲何以捨增長三相。答若心清淨成捨。若得寂寂成捨。一向住成捨而捨增長此謂三相。問雲何以令歡喜四相。答謂於此十相生法。隨逐修行令成歡喜。於此諸根以為一味成令歡喜。隨行精進乘成令歡喜。以能修行成令歡喜。此謂四相。如是初禪十相具足。二十五功德相應者。謂初禪覺觀喜樂一心具足。信精進念定慧具足。初中後具足。斂攝具足修行具足。寂寂具足。依具足。攝受具足。從具足。觀具足。修具足。力具足。解脫具足。清淨具足。最勝清淨修成住二十五功德相應。是天勝居從寂寂生。謂喜樂住超越人間天居勝處。如佛世尊教諸比丘。如勤浴師浴師弟子。以好銅槃盛豆米屑。以水和攪合而為丸。浸潤內外相著不散。如是比丘身心寂寂。能生喜樂灌令遍濕。無所不著。如以寂寂所生喜樂。於其身心無不著處。是勤浴師及浴師弟子。坐禪之人。亦復如是。如是銅槃一切入相如是可知。問一切入何等相耶。答如銅槃浴屑處堅細光焰。善取一切入相。成堅生喜成細清淨故光焰。心心數法以成事故。是謂銅槃等一切入相。心心數法如浴屑。如是可知。問雲何浴屑等心心數法性。答如粗浴屑。既不和合隨風飛散。如是心心數法性。離喜樂成粗。離定不和合。與五蓋風共飛。此謂是浴屑等心心數法性。雲何水等。謂喜樂定如水。令浴屑濕軟為丸。如是喜樂令心心數法濕軟為定。如是水等喜樂定。如欲水攪令相著。如是覺觀可知。問雲何丸等。答謂覺觀如欲使。以浴屑置於銅槃中。以水撓攪以手作丸。若作丸已合諸濕屑。共作於丸。不令散失置銅槃中。如是坐禪人心心數法。貯於事中能生寂寂。初禪以喜樂為水。以覺觀為手。以攪作丸。能生寂寂。所成心心數法。喜樂相隨成一丸。禪心不散亂。置於禪事。如是丸等覺觀如浴屑。內外遍濕相著不散。如是坐禪人。初禪於身上下。從頭至足。從足至髑髏。皮髮內外喜樂遍滿。住於不退。如是成住梵天。問名喜樂非色法無有對相。何以遍住於身。答名者依色。色依名色。是故若名已成喜色亦成喜。若名已成樂色亦成樂。復次色從樂生令身起猗。一切身成彼色猗樂。是故無礙令生梵天功德者。初禪成有三種。謂下中上若觀勝緣不善除五蓋。不至如意自在。是謂下禪。若觀勝緣善除五蓋。至如意自在。是謂中禪。若觀勝緣善除五蓋。至如意自在。是謂上禪。於是坐禪人。若修下初禪。命終生於梵天種類。彼壽命一劫三分。若修中初禪。命終生於梵天壽半劫。若修上初禪。命終生大梵天壽。命一劫是生梵天功德成有四種有人成退分。有人成住分有人成。勝分有人成達分是鈍根人欲。住放逸作意相隨。成起此禪故成退分。復次以三禪行成於退分。最大纏故令不精進。若人從初已起惡覺不能消除。以此大纏故成速退。其於樂禪事業樂話語樂。睡眠不住精進。是故成退。問誰退何以退。答有說。若急疾煩惱成起退失。復說悠悠煩惱故退。復說若失奢摩他成退。復說於有相久不修行。於彼彼處不能令起。以不得定成退分。若鈍根人住不放逸。得彼法念成禪住分。利根人住不放逸。隨意得第二禪。無覺作意相隨。起成彼禪勝分。利根人住不放逸。隨意得毘婆捨那。隨逐厭患想作意成起。隨意無染成禪達分。   解脫道論卷第四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48 解脫道論   解脫道論卷第五   阿羅漢優波底沙梁言大光造   梁扶南三藏僧伽婆羅譯   行門品之二   此明求第二禪。思惟初禪過患二禪功德。爾時坐禪人欲樂起第二禪已。於初禪身得自在。何以故。若於初禪未得自在。雖復思惟欲除覺觀。望得二禪還復退失。遂不堪起第二禪定。亦復不能入於初禪。如世尊說。為諸比丘作山犢喻。山犢愚癡不知食處。未解行步。欲詣嶮遠。便自作念。我今當往未嘗至處。噉未嘗草。飲未嘗水。前足未立復舉後腳。蹉搖不安莫能前進。遂不得至未嘗至處。亦不得噉未嘗食草。及不得飲未嘗之水。更復思惟。既不能去。政當資昔飲食如是比丘愚癡未達。不知所行處。不解離欲入於初禪。不修此法不多學習。輒自作念。欲入第二禪離於覺觀。不解自安。復更思惟。我不能得入第二禪離於覺觀。欲退入初禪離欲。愚癡比丘如彼山犢不解行步。是故應修初禪令心得自在。於未食時及食後時。初夜後夜隨心所樂。隨欲久近隨意無礙。為起入觀。若從一時乃至多時。多入多出。若從一時乃至多時。於彼初禪成得自在。得自在樂。起第二禪越於初禪。復更思惟。此初禪粗第二禪細。於初禪見有過患。於第二禪見有功德。問雲何初禪過患。答近五蓋怨令覺觀動。身成懈怠心成散亂。其一切法是為粗定。不任為神通證。既樂初禪不成勝分。是初禪過患。第二禪功德是其對治。已觀初禪過患。復見第二禪功德。是一切入相作意修行第二禪事。不作意和合初禪。不作意於覺。不作意於觀。以從定生喜樂自在。令心受持。彼坐禪人如是作意。不久覺觀成滅。以定所起喜樂自在。令心安住。此明二禪四枝義。彼坐禪人覺觀滅故。成其內信。心成一性無覺無觀。從定生喜樂入第二禪。是地一切入功德。覺觀滅者以善分別。覺觀滅亦名斷。問雲何為覺觀滅。答亦是初禪覺觀過患。及一切覺觀根覺觀過患。及覺觀根與覺觀併除故。成覺觀滅。復次以斷下粗禪得上勝禪。復令現次第滅。內者現證名內。內有三種。一內內。二內定。三內行處。雲何為內內。謂六內入。內定者。於自觀身。此謂內定。內行處者。於內自思意不出外攝義是性。是謂內行處。於此經中內內是可樂。信者信正信思惟增長信此謂信。於內定是謂內信。內信者。何相何味何起何處。不亂為內信相。寂寂為味。不濁是起。覺觀為處。心成一性者。謂心住正定。此謂心成一性。心成一性者何義。心者是意。一者說於念。名性者如聲論說生性。性者說自然義。此第二禪一心能滅覺觀。以一性得起。此謂心成一性。心成一性者。何相何味何起何處。專正為相。寂寂為味。無浪為起。覺觀滅為處。問信及心成一性。何故非初禪所攝。答初禪以覺觀為浪動故。成濁。內信心成一性者成不清淨。如水有風浪見於面像不復清淨。如是初禪覺觀為浪。浪動濁故。內信及心一性成不清淨。是故以禪枝非初禪所攝。無覺無觀者。謂斷覺無覺離觀無觀。問覺觀滅無覺無觀。此二種斷覺觀。何故說二。答覺觀滅者為現內信。心一性為因無覺無觀。為現寂寂所成喜樂妙相。復次覺觀滅者。以此覺觀見覺觀過患。斷彼過患法。無覺無觀者。斷色界覺觀。復次無覺無觀者有二種。一不以覺觀滅無覺無觀。以覺觀滅無覺無觀。於是五識及第三禪等。不以覺觀滅成無覺無觀。第二禪以方便寂寂故。以覺觀滅成無覺無觀。是說二義。從定生者名定。初禪從彼智生。第二禪成從初禪定生。復次定者。於第二禪與一心共生故。定生喜樂。喜樂者初已分別。第二禪者依初得名。此第二禪入正受者。謂入第二禪。禪者內信喜樂一心。是名為禪。入正受住者。成得第二禪離於二枝。成就二枝三種善十相具足。二十三功德相應。是天住是功德。生光耀天。如初廣說。天住者。從定生喜樂。越人住故名為天住。是故世尊告比丘言。如池生水非四方來。亦非雨出無有時節。是從泉出清冷浸灌盈溢流遠。如是比丘此身從定生喜樂。令得清涼無不潤澤。從定生喜周遍身心。猶如泉水。彼坐禪人入第二禪其身可知。如不從四方無流水來無天雨水。如是覺觀滅可知。如是從泉出流。令身成滿不起波浪。如是從定生喜樂。此名色身令滿不起亂心。如以冷水令身清涼遍一切處。如是從定生喜樂。一切名色身成滿足修定果報。如是天居生光耀功德。此第二禪有三種。下中上。是坐禪人修下禪。命終生少光天壽命二劫。修中禪生無量光天壽命四劫。修上禪生光耀天壽命八劫。   念二禪過患。爾時坐禪人。已修第二禪身得自在。第二禪粗三禪寂寂。知二禪過患。見三禪功德。起第三禪。雲何二禪過患。謂近覺觀是定之怨。與喜滿相應故禪成粗。以喜成滿心大踴躍。不能起餘禪枝。若著於喜是則為失。若知是失則成不失。若不堪作神通證。若樂二禪不成勝分。是知第二禪過患。見第三禪功德。是其對治。已觀二禪過患。復見三禪功德。是依一切入相作意。令喜心滅。以由喜樂受持心。如是作意。不久以無喜樂令心得安解三禪枝。彼坐禪人不染喜故。得捨念智。以身受樂。是聖所說。得捨念智樂住第三禪正受。是地一切入功德不染喜故。喜者先已分別。不染者斷喜得捨住。雲何為捨。是捨是護。不退不進是心平等。此謂捨。於是捨有八種。謂受捨。精進捨。見捨。菩提覺捨。無量捨。六分捨。禪枝捨清淨捨。五根為受捨。有時不作意捨相。為精進捨。苦集我今當斷成得捨。為見捨。修菩提覺。是為菩提捨。慈悲喜捨。是為無量捨。以眼見色不苦不喜成捨。是為六分捨。無染故成捨住者。是禪枝捨。捨念清淨。是清淨捨。於此八捨除受捨。餘七捨法。是為平等捨。復次有三種捨。一相應乘。二少經營。三無經營。於一切禪行是禪平等方便。不急疾不遲緩。是名相應乘捨。此下捨近第二禪。能斷大踴躍心。若心無經營。是名少經營舍。此捨近第三禪。是其能斷一切踴躍心。以不動身心。無經營事心。是名無事捨。此捨近第四禪。捨者何相何味何起何處。平等為相。無所著為味。無經營為起。無染為處。問何故說此捨於此禪。非第二禪及初禪。答是處喜滿未滅心著。以緣喜樂是故未滅。以大踴躍充遍身心。是故於二種禪不說捨。以不滿故。於此第三禪無喜染故。以滅相著故成起禪枝。以由禪枝自在故。說捨念正智。雲何為念。念隨念彼念覺憶持不忘。念者念根念力正念此謂念。問念者何相何味何起何處。答隨念為相。不忘為味。守護為起。四念為處。雲何為智。知解為慧。是正智此謂為智。於是正智有四種。有義智。自相智。不愚癡智。行處智。於是有義智者有四威儀。自相智者。入於空處。不愚癡智者。知於世間八法。行處智者。謂於事處。於此經中行處智是可取。問智者何相何味何起何處。答不愚癡為相。緣著為味。擇取諸法為起。正作意為處。問何故此念正智一切處不妙。答若人失念不起正智。不堪起禪外行。問何故說第三禪。不說第二禪及初禪。答於此喜為首。粗禪枝滅故。正定細故。此定入細處。以此正智堪能起第三禪。是故以禪枝自在。復次此禪易起到彼樂處。最氣味地亦作愚心。是名著處。是故於此禪。知得自在堪為斷喜。又說喜樂者共為親友。是故此念智分別。無喜有樂於事成住。如彼犢子隨逐其母。不捉兩耳觸突隨母。如是無喜有樂。以念智分別樂得住行處。若不緩分別。反入於喜成禪退分。以此禪枝自在故說念智。以此捨念智成就。是故說有捨念智以身受樂。問雲何心樂。答心攝受是心樂。從心觸生攝受是心樂受。是謂為樂。問雲何身。答想陰行陰識陰。此謂為身。此樂以身受謂身受樂。問何故此樂無喜。非以身為受。答於第三禪樂根滅。何故世尊說於第三禪樂根滅是樂聖人所說。聖者佛及弟子。開合制教分別顯示。此謂聖所說。問何故聖說於此身非餘處。答此第三禪易起到彼樂處。彼無受樂。聖者向於樂住。是聖人成就。是故聖人說此禪勝成捨。有念樂住者捨念樂。此已分別成就。入住第三禪。第三者依第二名為第三。第三禪者是捨念正智樂一心。此謂禪成就。入住者彼已得第二禪。離一分五分。成就三種善。十相具足二十二功德相應。天居生遍淨天。如初禪廣說。天居者無喜樂住。越人住名天居。是故世尊告諸比丘。如是比丘。於鬱波羅池花。分陀利池花。若鬱波羅花。波頭摩花。分陀利花。水生水增長。從水起住水中。從根至首以令水滿其中。如是比丘。此身以無喜樂令滿潤澤。以無喜之樂遍滿身心。於是如鬱多羅波頭摩分陀利花從水而起。如是入第三禪。其身當知如藕生水。從根至首一切皆滿。如是入第三禪。其身以無喜之樂。遍滿身心修定果報。如是天居生遍淨天功德。此第三禪亦成三種。謂上中下。於是坐禪人修行下禪。命終生少淨天。彼壽命十六劫。修行中禪生無量淨天。彼天壽命三十二劫。修行上禪生遍淨天。壽命六十四劫。念三禪過。爾時坐禪人。如是已作。第三禪身得自在樂。起第四禪越第三禪。第三禪粗第四禪妙。見第三禪過患。復見第四禪功德。雲何三禪過患。謂近喜為怨。正定以樂枝粗。不能堪忍為得神通。第三禪不成勝分。如是見第三禪過患。見第四禪功德。是其對治。彼坐禪人。如是已見第三禪過患。見第四禪功德。唯彼作一切入相作意。令現滅樂滅。以由捨心受持如是作意不久。以由捨心得安解四禪枝。彼坐禪人斷樂故。先已斷苦故。以初喜憂盡故。不苦不樂捨念清淨成就住第四禪。是地一切入功德。斷樂者名身樂斷。斷苦者名身苦斷。前喜憂滅者。喜名心樂。憂名心苦。皆盡滅也。問樂苦憂已斷何處滅。答初禪時滅。於此第四禪。佛說苦滅。問何處苦根起無餘時滅。答佛告比丘。初禪成就離欲。是處苦根起無餘時滅。問何故於初禪苦根滅。答以喜滿故身樂。身樂故苦根滅。以斷對治故。是故於初禪苦根滅。於第二禪憂根滅。成斷憂根。如佛所說。何處喜根起無餘時滅。於此比丘覺觀滅故。第三禪正受住。是處憂根起無餘時滅。何故第二禪憂根滅。若有覺觀久隨覺觀。成身懈怠成心懶惰。若心懶惰憂根即起。於第二禪覺觀滅。說憂根滅。於第三禪是處樂滅。如世尊說。何處樂根起無餘時滅。於此比丘厭於喜故。第三禪入正受住。是處樂根已起無餘時滅。問何故於第三禪樂根滅。答喜滅故喜為因樂成滅。是故於第三禪樂根滅。問若苦樂憂於三禪處已滅。何故於此四禪說滅。答三禪是四禪道路。於三禪已滅受。是故於第四禪說滅。復次以不苦不樂受。為現對治。是故說苦樂對治不苦不樂受。復次四禪共對治受收合故。復次捨煩惱現無餘斷。不苦不樂受者。意不攝受心不棄捨。此謂不苦不樂受。不苦不樂受者。何相何味何起何處。中間為相。住中為味。除是起喜滅是處。雲何捨念清淨者。是謂中性為捨。此謂為捨。念者謂念隨念正念。此謂為念。以捨為念成分明清白。此謂捨念清淨。問何故此念以捨分明清白。答此捨離一切煩惱故。受相似相應故。成不動無經營。以此無經營與捨相應故。此念至無動成無經營。是故此念已捨成分明清白。四者依彼三禪。此第四成就。入定者此謂四禪捨念一心。此謂禪成就。入住者。成得彼第四禪。離一分三分。成就三種善。十相具足二十二功德相應。報居天上生果實天。功德如初廣說。天居者捨樂住出於人住。此謂天居。是故世尊告諸比丘。有人坐以白疊覆身。從頭至足。一切身份無處不著。如以白疊無不覆處。如是比丘以清白心。令滿一切身份。以清白心無所不著。譬如有人白疊自覆。是坐禪人亦復如是。離一切上煩惱。在第四禪可知。如以白疊覆身。從頭至足不寒不熱時節調和身心清淨。如是入第四禪不苦不樂。是為捨樂。令滿於身修定果報。如是天居生果實天功德。修第四禪命終凡夫。生果實天。若心厭患生無想天。壽命五十劫。若沙門或生果實天。或生五淨居處。如是果實功德。問何故於三禪處下中上。說果地勝不說第四禪。答依三禪所得有粗有妙。是故以勝枝說果地勝。此第四禪已到妙枝彼岸。從此更無妙枝。是故於此無勝果地念四禪過。爾時坐禪人。於第四禪已得自在樂。遊虛空定越於色界。復更思惟。色定粗虛空定細。彼坐禪人見色過患。復見虛空定功德。雲何色過患。如取器仗相打鬥諍。兩舌妄語截手腳等。種種諸事。眼痛疾患寒熱飢渴諸苦。是謂色慾過患。雲何第四禪過患。此近喜成怨依於色事。是名為粗。於是著樂不成勝分。依虛空寂寂解脫。於此定成粗。於色見第四禪過患。見虛空定功德。是其對治。彼坐禪人如是已見於色。及見第四禪過患。已見虛空定功德。念入第四禪明無邊虛空定。從此定起除地一切入相。修虛空定地相成失。於虛空所作事無邊作意。若如此現作意不久地相成失。從地相心起成越於虛空。以虛空入相自在心得安。彼坐禪人已起。一切色相有對想滅。於種種想不作意故。正受入住無邊空處。一切者。說於無餘起。色相者。雲何色相。入色界定想智正智。此謂色相。越者。從此起有對想滅者。雲何是有對想。色想聲想香想味想觸想。此謂有對想。滅者。彼種種想盡不作意者。雲何種種想。不入定人。或意界和合。或意識界和合想智正智。此謂種種想。此種種想不作意。此謂種種想不作意。問何故止說越想。不說受行識。答若越於想。彼一切皆亦成越。何以故。若不離想心不得越。復次世尊欲說越色事。說越色想。一切定事皆由想故。問若不爾。入色定有對想種種想非為無也。答有人入色界定。有對想有種種想。以斷故。問何故於彼不修道。答為厭於色。是故於彼不滅於彼不盡故。入初禪聲是其刺如是。佛所說於此為厭色以修行道。是故於此成斷。於此斷故。無色定不動行想。寂寂解脫想。如迦蘭鬱頭藍弗入無想定。五百車從前去來不見不聞。是故說於處滅。於是起一切色想。說斷色界法有對想。滅種種想。不作意者。說斷欲界法。復次越一切色想者。說得無色界。有對想滅者。說斷彼定外亂。為顯現無動種種想。不作意者說斷定內亂。說顯現寂寂解脫相。問無邊虛空者雲何為空。答是空入空界空穴。不為四大所觸。此謂為空。於空正安心令滿無邊。此謂無邊。無邊空者。是無邊空入。入虛空處心心數法。此謂虛空入。虛空入者何義。是虛空無邊性。是無邊性空處。此說虛空義。如住天處名天處。彼虛空處定。此謂虛空處入。正住者得虛空處定。越色事三分。成就三種善。十相具足二十二功德相應。寂寂居住修定果報。此功德生虛空處。如初廣說。功德生虛空者。已修虛空處。命終生虛空天。壽命二千劫。   念虛空定過。爾時彼坐禪人。於虛空處已得自在樂。起識一切入定。越虛空一切入。思惟虛空定粗。見識處細。復見虛空過患。復見識處功德。雲何虛空過患。此定近色為怨。於虛空定是事成粗。與有對想種種想不相遠離。成彼念著不得勝分。如是見虛空過患。是識一切入功德。是其對治。明無邊識定治彼坐禪人已見如是虛空過患。已見識處功德。安詳念入安祥念起。修虛空識令滿作意。令識無邊。由識處想心受持。如是現作意。不久從虛空處想。心起越於識處。由識處想而心得安。彼坐禪人起一切虛空故。思惟無邊識。成就入正受。於一切識處住。一切者。說於無餘。越虛空處者。越虛空處。越者謂正度。是謂越一切虛空處。無邊識者。唯彼虛空以識作意令滿無邊。是謂無邊識處。問色非色法。雲何執為無邊。答唯無色法故成無邊。何以故。非色之法無有邊際。不可得故。復次虛空無邊故說無邊。無邊者。作無邊意故成無邊。是故不妨識。入處者是入識處。心心數法。此謂識處。識處者何義。是識無邊。此謂識無邊。識處者。如天住處名天處。此識已受持定。此謂識處定。入正受處者。得彼於識處定者越虛空事。三分成就。以三種善十相具足。二十二功德相應。住於寂寂修定果報。是功德生識處。如初廣說。生識入功德者。修行識處入。命終生識處天。壽命四千劫(識入已竟)。   念無邊識定過。患爾時坐禪人已得識處。自在欲起無所有處定越於識處。復更思惟。識處定粗。無所有處定細。復見識處過患。復見無所有處定功德。雲何識處過患。此定近虛空為怨。識事為粗。以思惟無邊想成彼念著。不得勝分。無所有處功德。是其對治。彼坐禪人如是已見識處過患。復見無所有處功德。從識處定安詳而起。彼識不復修行。不復分別。成失彼識。已見無所有處相自在。心願受持如是現作意。不久從識處想起。以由無所有處想。其心得安。彼明無邊識定。坐禪人越一切識處。見無所有入正受處住。一切者說於無餘。越識處者。成越此識超入正度。此謂越一切識處。無所有者。不復修行。不復分別成失彼識但見無所有。此謂無所有處。入無所有處定。心心數法。此謂無所有處。無所有處者何義。是識無性是無所有。無所有處者。說受持言無所有受持正定。此謂無所有處定。入正受住者。成得無所有定。越識事三分。成就三種善。十相具足。二十二功德相。應住於寂寂修定果報。是功德生無所有處。如初廣說。生無所有功德者。修行無所有處定。命終生無所有天。壽命六千劫(無所有定竟)。   念無所有處過患。爾時坐禪人。於無所有處已得自在。欲起非想非非想處定越無所有處。復更思惟無所有處粗。見非想非非想處細。復見無所有處過患。復見非想非非想處定功德。雲何無所有定過患。此定近識為怨。與分明想共故成粗。成彼念著不得勝上。如是見無所有處過患。復見非想非非想入功德。是其對治。復次見此想是患是癰是刺。無想是政是寂寂是妙。所謂非想非非想。彼坐禪人如是已見。念入無所有處安詳而起。彼無所有處寂寂作意修行餘定。如是現作意。不久從無所有處想心起。由非非想處想而心得安。彼明非非想定。坐禪人越一切無所有處故。成就入住非非相處。一切者說於無餘。越無所有處者。成越無所有處超入正度。此謂越一切無所有處。非非想者。彼無所有處。寂寂作意修行餘定。此謂非非想處非非想處者。入非非想處心心數法。是謂非非想處。非非想處者何義。滅分明想故。成於無想細想有餘故。成非想非非想是其處。是謂非非想。入正住者。成得非非想處定。越無所有處三分。成就三種善。十想具足。二十二功德相應。住於寂寂明修定果報。以是功德生非非想天。如初廣說。是功德生非非想天者。修行非非想處定。命終生非非想天。壽命八萬四千劫。問何故說非非想處。何故不說為識處。答離無邊執故。起想細故。不成識處。問何故依此定不成漏盡。答離分明想。不堪得見道。復次此定最細微。非非想不能分別。是故不成漏盡處(非非想定已竟)。   重明上義。問於是定處雲何散句。答所謂滅聲。顛倒起越外行覺受疑不應得。滅者入初禪語言斷。入第四禪。出入息斷。次第滅聲者。若人入定。聞有音聲不得言說。何以故。是入定人。耳識不和合故。復次入色定人。是聲成亂。如世尊所說。入禪人聲是其刺。顛倒者。入地一切入。於非地想而作地想。問若然何故不成顛倒。答此四顛倒想不異故。知此地想是其相。是故不成顛倒。起者以五因緣從於定起。以威儀苦以最多境界以障礙起。以方便不平等以隨意。若入無色定。以最多境界不得起。住不動故。入滅禪定及入果定。以初作行得起。不以餘因。越者。越有二種。分越事越。從色禪越色定。是謂分越。從色禪越無色定。復從無色定越無色定。是謂事越。外行者。一切定外行成就五分。覺者第二禪等性。除無間成無覺觀。受者第四禪等性。除無間共捨起。有人樂相似無間。疑者。未斷一切貪慾等蓋。住非非想處。說於有餘。如畏毒蛇上樹。有四種人不得起定。必墮惡趣。無因作五逆邪見(散句已竟地一切入已滿)。   問雲何水一切入。何修何相何味何起何功德。雲何取其相。答心緣水相。此謂水一切入。心住不亂。此謂修行。於水一切入專意為相。不除水想是味。心不作二意是處。於水一切入不共五功德。於地出沒自在。於地出宮殿。令動令降雨。令身能起水。令化江海。於地一切入所說功德。亦共有明修水一切入。處處皆見水。雲何取其相者。若取水一切入。於水現取相。若自然水。若自作水。於是舊坐禪人。於非水處取水相。彼人處處見水。若於井於瓶。若於池沼江湖淮海。是其所觀隨意即見。彼分水相得起。不如新坐禪人。新坐禪人於作處取相。不能於非作處明修水一切入方便。彼坐禪人。從初以觀如是寂寂處。若寺捨若石室若樹下。是處不闇不日光炙。無塵無風。無蚊蚋等。無諸障礙。於如是處。若缽若盆埋淨地中。令與地平。周迴一尋。盛以兩水。不雜以餘色。水令滿缽盆。應於此處作意水想。以三行取相。以平等觀。以方便。以離亂。餘事如地一切入。廣說至非非想處(水一切入已竟)。   問雲何火一切入。何修何相何味何處何功德。雲何取相。答心於火相。此謂火一切入。彼時心住不亂。此謂修行。火相巧於放意為相。不除火想為味。作意無雙為處。何功德者。不共五功德。於火一切入經營。起煙炎以光明想起。滅餘色光隨意所燒。以作光明曉了於火界。如地一切入所說功德。因修火一切入。處處皆見火。雲何取其相者。若現取火一切入。於火取相。或於自作處。或自然處。於是舊坐禪人取於自然相。彼處處見或草火或薪火或林火或屋火。熾燃焰盛。從此為初。以作於觀。或自樂不樂。即見彼分火相得起。不如新坐禪人。新坐禪人唯於作處取相。不能於非作處。彼修火一切入方便。新坐禪人從初經營。斷截樵薪。於清淨處積聚焚燒。或日出時或日入時。從下焚燒。於草薪皆不作意。於上生煙火皆不作意。於聚焰中現作火想。以三行取相。以平等觀。以方便。以離亂。如初廣說(火一切入已竟)。   問雲何風一切入。何修何相何味何處何功德。雲何取其相。答心於風相。此謂風一切入。修心住不亂。此謂修風一切入。放意為相。不除風想為味。作意無雙為處。何功德者。不同三功德。於風一切入風行自在。能令風起。作意受持令清涼。如地一切入所說功德。修風一切入方便。雲何取其相者。新坐禪人現取風一切入。以二行取於風相。或見或觸。雲何。以見取相彼坐禪。人或甘蔗園。或於竹林或多草處。以風鼓動。彼已見作風想。以三行取相。以平等觀。以方便。以離亂。如是已見取相。雲何以觸取相。新坐禪人如是寂寂。坐處作意想。隨風來處。是處穿壁作孔。竹荻為筒安置其內。當筒處坐。使風觸其身。作意取風相。如是以觸取相。若舊坐禪人於處處分即見風相起。若行住坐臥風觸其身。隨風所動於初已作觀。若自樂不樂。即見彼分風相得起。不如新坐禪人(風一切入已竟)。   問雲何青一切入。何修何相何味何處何功德。雲何取其相。答心於青相。此謂青一切入。修彼心住不亂。此謂修。於青相放意為相。不除青想為味。作意無雙為處。何功德者。不同五功德。於青一切入。心緣隨逐。得淨解脫。得青除入如青花。心受持令化種種青色。修青一切入。處處皆見青。雲何取其相者。取青一切入相。若作處若自然處。舊坐禪人取不作處相。彼坐禪人於處處見。或青花或青衣或青色。於其目前常見。隨若樂若不樂。即見彼分青相得起。不如新坐禪人。新坐禪人取於作處相。不能取非作處。修青一切入方便。彼坐禪人於衣於板於壁處。以阿多思花色青色。以此色作曼陀羅花。或三角或四角。以異色繞其外。於此作青相。以三行取相。以平等觀。以方便。以離亂。餘如初廣說(青一切入已竟)。   問雲何黃一切入。何修何相何味何處何功德。雲何取相。答心於黃相。此謂黃一切入。修彼心住不亂。此謂修。於黃一切入放意是相。不除黃想為味。作意無雙為處。何功德者。不同五功德。於黃一切入。心隨逐得淨解脫。得黃除入作意。如金花種種黃色。修黃一切入。處處皆見黃。雲何取彼相者。現取黃一切入。取於黃相。若自作處。若自然處。於是取非作處相。彼坐禪人於處處見。或黃花或黃衣黃色。從此常見。隨樂不樂。即見彼分黃相得起。非如新坐禪人。新坐禪者取於已作處相。不能於非作處。修黃一切入方便。彼坐禪人或衣或板或壁。以迦尼羅花色黃色。作曼陀羅花。或三角或四角。異色繞其外。於彼作黃相。以三行取相。以平等觀。以方便。以除亂。餘如初廣說(黃一切入已竟)。   問雲何赤一切入。何修何相何味何處何功德。雲何取其相。答心於赤相。此謂赤一切入。彼修心住不亂。此謂修。於赤相放意為相。不離赤想為味。作意無二為處。何功德者。不共四功德。於赤一切入隨心得淨解脫。得赤除入。化種種赤色。不共功德者。如說於地一切入。修赤一切入處處皆見赤。雲何取其相者。現取赤一切入。取於赤相。若作處若自然處。舊坐禪人於自然處取相。於處處見相。或赤花或赤衣或赤色。從此為初常見。隨樂不樂。即見彼分赤相得起。不如新坐禪人新坐禪人於作處取相。不能於非作處。修赤一切入方便。彼坐禪人或衣處或板或壁處。如槃偷時婆花生赤色。或以朱丹作曼陀羅花。或三角或四角。以異色界其外。於此作赤相。以三行取相。以平等觀。以方便。以離亂。如初廣說(赤一切入已竟)。   問雲何白一切入。何修何相何味何處何功德。雲何取其相。答心於白相。此謂白一切入。彼修心住不亂。此謂修。於白相放意為相。不離白想為味。作意無二為處。何功德者。不共八功德。於白一切入。隨心得淨解脫。得白除入。伏懈怠眠。除闇作明。白一切入。得起天眼。餘功德如地一切入所說。修白一切入。處處皆見白。雲何取其相者。現取白一切入。於白取相。若作處若自然處。舊坐禪人於自然處取相。彼於處處見相。或白花或白衣或白色。或月光或日光或星色或鏡圓。從彼為初常見。隨樂不樂。即見彼分。白相得起。不如新坐禪人。新坐禪人於作處取相。非不作處取相。修白一切入方便。彼坐禪人。或於衣處或板或壁處。以太白星等色。以此色作曼陀羅花。或三角四角。以異色界其外。於此作白相。以三行取相。以平等觀。以方便。以離亂。如初廣說(白一切入已竟)。   問雲何光明一切入。何修何相何味何處何功德。雲何取其相。答心作光明相。此謂光明一切入。彼修心住不亂。此謂修。光明放意為相。不離光明想為味。作意無二為處。何功德者。與白功德等。修光明一切入。處處見光明。雲何取其相者。現取光明一切入。於光明取相。若作處若自然處。舊坐禪人於自然處取相。彼於處處見相。或月光或日光。或燈光或珠光。從彼初常見。隨樂不樂。即見彼分光明即起。不如新坐禪人。新坐禪人於作處取相。不能於非作處。修光明一切入方便。彼坐禪人如是或作東西壁。坐令水滿缽。安置日光所至處。從彼水光起曼陀羅。從曼陀羅光起著壁光。於此見光明相。以三行取相。以平等觀。以方便。以離亂。如初廣說(光明一切入已竟)。   解脫道論卷第五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48 解脫道論   解脫道論卷第六   阿羅漢優波底沙梁言大光造   梁扶南三藏僧伽婆羅譯   行門品之三   問雲何虛空一切入。何修何相何味何處何功德。雲何取其相。答虛空一切入。有二種。有虛空離色。有虛空不離色。虛空入處相。所謂離色虛空。井穴虛空相。此謂不離色虛空。彼修此想心住不亂。此謂修。於虛空想放意為相。不離虛空想為味。作意無二為處。何功德者。不共二功德。於虛空入障礙處。所不能礙。若牆壁山等。身行無礙自在無畏。雲何取其相者。於虛空入取虛空相。若作處若自然處。舊坐禪人於自然處取相。能於處處見。或於孔穴。或欞窗間。或樹枝間。從彼常見。隨樂不樂。即見彼分虛空相即起。不如新坐禪人。新坐禪人於作處取相。不能於非作處。彼坐禪人。或於屋內。或於屋外不障礙處。作圓孔穴作虛空想。以三行取相。以等觀。以方便。以離亂。於虛空一切入。生四禪五禪。餘如初廣說(虛空一切入已竟)。   問雲何識一切入。答曰識處定。此謂識一切入。餘如初廣說(十一切入已竟)。   問於是一切入。雲何散句。答若一相得自在。一切餘相隨其作意。若於一處一切入。於初禪得自在。堪任餘一切入。能起第二禪。如是第二禪得自在。能起第三禪。第三禪得自在。能起第四禪。問於諸一切入雲何最勝。答四色一切入。是為最勝。成解脫故。得除入故。曰一切入勝。作光明故心得自在。於八一切入及於八定。以入十六行安詳而起。隨所樂處。其所樂定隨意無障。次第上次第下。次第上下令一一增長。或俱令增長。或中少或分少。或事少或分事少。或分俱或事俱或分事俱。隨其所樂處者。或於村或於阿蘭若。是斯所樂處。入於三昧。如所樂者。是其所樂禪。入於禪定。如其所樂。時者隨意所樂時。入於三昧。或多時入正受。次第上者。於初禪入定次第乃至非非想處。次第下者。從初入非非想定。次第乃至初禪。次第上下者。越於往還。從初禪入第三禪。從第三禪入第二禪。從第二禪入第四禪。如是乃至入非非想定。令一一增長者。以次第入第四禪。或上或下。俱令增長者。入第四禪。從此虛空入第三禪。如是二種入定。中少者。已入初禪。從此入非非想處。從此入第二禪。從此入無所有處。如是現入正受。能辨虛空處。分少者。一禪於八一切入入定。事少者。於三一切入入於八定分。事少者。所謂二定。及一切入。分俱者。於三一切入入二二禪。事俱者。於二二一切入入二禪。分事俱者。是此二句(散句已竟)。   問雲何增長相。何修何相何味何處何功德。雲何取其相。答增長相者。滿一切處。猶如排囊滿中臭穢死屍。此謂膀脹。於膀脹相以正智知。此謂膀脹想。彼修此想心住不亂。此謂修。於膀脹想相隨觀為相。厭膀脹想為味。臭穢不淨作意為處。何功德者。膀脹想有九功德。得念內身得無常想。得死相。多厭患伏婬欲。斷色憍斷無病憍。向善趣向醍醐。雲何取其相者。新坐禪人現取膀脹不淨想。以無二行。以念不動不愚癡。以諸根內入。以心不出外。以往彼處。是處不淨有諸死屍。住於彼處離於逆風。對不淨相不遠不近。或倚或坐。彼坐禪人。若倚若坐近不淨處。若石若土埵。或樹或杌或籐。為作相作事思惟。此石不淨。此不淨相。此石如是土埵等。已為作相已作事。以十行膀脹不淨相。從其自性修行當觀。以色以男女形。以方以處。以分別以節。以穴以坑。以平地以平等。觀於一切處。以色者。若黑以觀黑。若不黑不白以觀不黑不白。若白以觀白。若臭皮觀以臭皮。以形者。若女形若男形。隨觀若少若長若老。隨觀者。若長以長。若短以短。若肥以肥。若小以小隨而觀之。以方者。於此方擲頭。於此方擲手。於此方以腳。於此方以背。於此方以腹。於此方我所坐。於此方不淨相。如是隨觀以光明處。於此光明處是擲手處。於此光明是擲腳處。於此光明是擲頭處。於此光明是我坐處。於此光明是不淨相處。以分別觀。從頭至足。從下至頭。髮皮為邊。是一屎聚。以分別觀觀以節者。於二手六節。於二腳六節。髖節項節。此謂十四大節。以空穴者。謂口或開或閉。隨觀眼或開或閉。隨觀手間腳間孔穴。以坑以平等地者。不淨相隨其處所。或於空處或於地上。是處隨觀。復次我在空處不淨相地上。或不淨相在下。我於地上隨觀以一切處。從我不取近遠。若二尋三尋隨觀。彼坐禪人如是一切正隨觀見彼相。善哉善哉。如是受持。以善自安。彼坐禪人已善取相。已善受持。已善自安。一無二行。以念不動。心不愚癡。諸根內入。心不出外。去來道路若行若坐。觀彼不淨心常受持。無二行者何義。為得身寂寂。令念不動者。以不愚癡。以諸根內入心不出外。去來道路者何義。為得身寂寂。離逆風者何義。為離臭氣。坐不取遠近者何義。若取遠不成除相。若取近不成其厭。不見其性。以不見其性。彼相不起。是故不取遠不取近。坐遍觀一切相者何義。為不愚癡名不愚癡。若坐禪人入寂寂處。見不淨相。如在其前。心起驚怖。是故坐禪人。若死屍起逐不起。心思惟如是已知念正智受持已觀相遍。是其遍相如是作意。是名不愚癡。問取十種行相何義。答為於心縛。觀去來道路者何義。為起次第法。名次第法者。若坐禪人入寂寂處。有時心亂。以不常觀不起不淨相。是故坐禪人攝一切心。當觀去來道路。當觀於坐禪處。當觀遍相。當觀十種取相。彼坐禪人如是數數現觀。復更起相。如以眼見。此謂起次第法。初坐禪人於此死屍成珍寶想。如是歡喜心得受持。心常修行滅於諸蓋。禪分成起。彼坐禪人。已離欲已離不善法。有覺有觀。寂寂所成。有喜樂入初禪定及膀脹相。問何故以不淨行起於初禪。非起餘禪。答此行未作觀故。此成縛處故。常隨覺觀。覺觀恆現其相得起。非離覺觀其心得安。是故初禪起非餘禪。復說。此不淨相色形等。以不一行思惟。令起於行思惟者。是覺觀事。不能堪任離於覺觀為思惟行。是故唯初禪起非餘禪。復說此不淨相不可耐事。於不耐事不能舉心。於不淨處心由喜樂故。除覺觀方便。以覺觀方便力。是時修行由如臭屎。是故唯初禪起非餘禪。問於不耐事雲何起喜樂。答不耐事非因為起喜樂。復次善斷蓋熱故。以修心自在故。起喜樂行。餘如初廣說(膀脹相已竟)。   問雲何青淤相。何修何相何味何處何功德。雲何取其相。答青淤者。或死一宿。或二三宿。成青淤相。如青所染色隨生。此謂青淤相。彼青淤是謂青相。以正智知。此謂青淤相。心住不亂此謂修。受持青相為相。厭為味。作意不耐為處等膀脹相功德。修其相者。如初廣說(青淤相已竟)。   問雲何潰爛相。何修何相何味何處何功德。雲何取相。答潰爛者。或死二三宿潰爛膿出。猶如灌酪。身成潰爛。此謂潰爛。於潰爛相以正智知。是謂潰爛相心住不亂此謂修。受持潰爛為相。厭為味。作意不耐為處。等膀脹相功德。取相如初廣說(潰爛相可知潰爛相已竟)。   問雲何斬斫離散相。何修何相何味何處何功德。雲何取其相。答斬斫離散者。或以刀劍斬斫身體離散。復說所擲死屍。此謂斬斫離散。於斬斫離散是正智知。此謂斬斫離散想。心住不亂此謂修。斬斫離散想為相。厭為味。作意不淨為處。等膀脹相功德。問雲何取其相。答於兩耳二指作片片想。作斬斫離散想。如是取相。於一二上取其空相。餘如初廣說(斬斫離散相已竟)。   問雲何食噉想。何修何相何味何處何功德。雲何取其相。答食噉者。或烏鵲鴟梟雕鷲豬狗狐狼虎豹食噉死屍。此謂食噉。於彼食噉。是相以正智知。此謂食噉想。心住不亂此謂修。食噉想為相。厭為味作意不淨為處。等膀脹想功德。餘如初廣說(食噉相已竟)。   問雲何棄擲想。何修何相何味何處何功德。雲何取其相。答棄擲者。於處處方散擲手足。此謂棄擲。於棄擲想是正智知。此謂棄擲想。心住不亂此謂修。受持棄擲想為想。厭為味。作意不淨為處。膀脹想等功德。雲何取其相者。一切身份聚在一處。安諸分節。相離二寸。安已作棄擲想取相。餘如初廣說(棄擲想已竟)。   問雲何殺戮棄擲想。何修何相何味何處何功德。雲何取其相。答被殺棄擲者。或以刀杖。或以弓箭。於處處斬斫殺戮死屍。此謂殺戮棄擲。於殺戮棄擲。是想是正智知。此謂殺戮棄擲想。心住不亂此謂修。受持殺戮棄擲想為相。厭為味。作意不淨為處。等膀脹功德。雲何取其相者。如初廣說(殺戮棄擲想已竟)。   問雲何血塗染想。何修何相何味何處何功德。雲何取其相。答血塗染者。或斬截手足形分。出血塗身。此謂血塗染。於血塗染相。是正智知。此謂血塗染想。心住不亂此謂修。受持血塗染想為相。厭為味。作意不淨為處。等膀脹想功德。雲何取其相者。如初廣說(血塗染相已竟)。   問雲何蟲臭想。何修何相何味何處何功德。雲何取其相。答蟲臭者。諸蟲生滿其身。猶如白珠純是蟲聚。此謂蟲臭。於蟲臭想以正智知。此謂蟲臭想。心住不亂此謂修。受持蟲臭想為相。厭為味。作意不淨為處。等膀脹想功德。雲何取其相者。如初廣說(蟲臭想已竟)。   問雲何骨想。何修何相何味何處何功德。雲何取其相。答骨者。謂鉤鎖相連。或肉血筋脈所縛。或無血肉但有筋纏。或無肉血。此謂骨。於此骨想以正智知。此謂骨想。心住不亂此謂修。受持骨想為相。厭為味。作意不淨為處。等膀脹想功德。雲何取其相者。如初廣說(骨想已竟)。   問於不淨處雲何散句。答初坐禪人有重煩惱。於不種類不應取相。不種類者如男女身。若不淨業人不。淨相不應作意。何故。常觀事故不成厭。於畜生身不起淨想。以一骨起起相自在於骨取。亦復如是。若不淨相以色起。由一切入當觀。若以空起以界。當觀者。以不淨起以不淨當觀。問何故十不淨不多不少。答身失有十種故。復由十人故成十想。欲人當修膀脹想。色愛慾人當修青淤想。如淨欲人當修壞爛想。餘亦可知。復次不淨相。不可得故。一切不淨想欲對治故。若欲行人是其所得。彼當取相。是故說一切不淨。為十種不淨想。問何故不令增長。答若人樂厭欲。令起自性身想。何故。若有自性身想。於想速得厭。彼分故。已令增長不淨想。是其身相得除。已除自身想。不速得厭。是故不應令增長。又說若得無慾。為修大心。成令增長。如阿毘曇說。處離欲等初禪正受住膀脹。及起無量事。如大德摨狗父說偈。  比丘佛家財  於怖畏林處  既已修骨想  普令滿此地  我知彼比丘  速當斷欲染(十不淨已竟)   問雲何念佛。何修何相何味何處何功德。雲何修行。答佛者。世尊自然無師。於未聞法正覺正諦。能知一切得力自在。此謂為佛。念佛世尊正遍知道菩提功德。念隨唸唸持念不忘念根念力正念。此謂念佛。心住不亂此謂修。令起佛功德為相。恭敬為味。增長信為處。若修行念佛。成得十八功德。信增長念增長。慧增長恭敬增長。功德增長。多歡喜堪任苦行。離於怖畏。於受惡法。得生慚愧。常與師共住。心樂佛地行向善趣。最後醍醐。如說修多羅涅底裡句。若人慾念佛。其可恭敬如佛像處。雲何修行。初坐禪人。往寂寂處攝心不亂。以不亂心。念如來世尊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於是彼者到一切功德彼岸。世尊者。得世稱譽故名世尊。復得妙法故名世尊。復得供養故名世尊。得福具足故名世尊。道法之主故名世尊。以是因故得名世尊。以彼因故受供養名阿羅漢。殺煩惱怨。名阿羅漢。折生死輪輻。名阿羅漢。正遍知者。以一切行正知一切諸法。名正遍覺。復殺無明名正遍覺。以獨覺無上菩提。名正遍覺。明行足者。明者三明。宿命智明。眾生生死智明。漏盡智明。世尊以宿命智明。斷殺過去無明。以眾生生死智明。斷殺未來無明。以漏盡智明。斷殺現在無明。已斷殺過去無明故。以一切行一切過去法。世尊應念即現。已斷殺未來無明故。以一切行一切未來法。世尊應念即現。已斷殺現在無明故。以一切行一切現在法。世尊應念即現。行者。戒定足具。戒者。謂一切善法處。故言明行。足者。謂一切神通處故。名明行足。具者。謂一切定。於是世尊。以一切智。以三明以行得大慈悲。以作世間饒益。明得自在。以知處故。以起論道無人能勝。滅諸煩惱。以清淨正行。以明具足成世間眼。現饒益不饒益故。以行具足成世間依。作救怖畏。以明解脫。於第一義已得通達。以行成濟渡。作世間義。於一切事自然無師。所行平等得無上寂寂。以明行足世尊成就。此謂明行具足。善逝者。到善路故。名曰善逝。不復更來到。於醍醐界。無為涅槃。故名善逝。復說法不顛倒。故名善逝。復說法不僻。故名善逝。復說法無過患。故名善逝。復說法不多不少。故名善逝。世間解者。世間有二種。謂眾生世間。行世間。世尊以一切行。知眾生世間。以知眾生種種欲樂。以根差別。以宿命以天眼。以從去來。以和合以成就。以種種可化。以種種堪不堪。以種種生。以種種趣。以種種地以種種業。以種種煩惱。以種種果報。以種種善惡。以種種縛解。以如是等行。世尊悉知眾生世間。復說行世間者。世尊亦知以一切業。亦知諸行。以定相以隨其自相因緣。善不善無記。以種種陰。以種種界。以種種入。以智明瞭。以無常苦無我。以生不生。如是等行。世尊悉知世間諸行。此謂世間解。無上者。世無有上。此謂無上。復次無人與等。復次最勝無比。餘不能過。故名無上。調御丈夫者。有三種人。或聞法即悟。或說因緣。或說宿命。世尊御八解脫道。調伏眾生故。名調御丈夫。天人師者。世尊能度天人。從生老死怖畏園林。故名天人師。復次教誡見思惟道。名天人師。如是以此門以此行。當念如來。復次如本師說。以四種行修念世尊。本昔因緣以起自身。以得勝法。以作世間饒益。從初所願。乃至最後。生於此中間。久遠之時。二十阿僧祇劫。一百千億。觀凡夫根念根所。初慈哀世間。我已得脫。當令彼脫。我已得調。當令彼調。我已得安。當令彼安。我已入涅槃。當令彼得入涅槃。施戒出忍諦受持慈捨精進智慧。皆令滿足。為得菩提。世尊為菩薩時。說本生因緣。作兔子身。常行佈施。當念可護生戒摩瞿頻陀生。當念出離生忍辱生。當念忍普明生。當念實語當念噁蹇生。當念受持當念帝釋慈悲。當念毛豎捨。當念商主正真。當念麋生。當念長壽生。逐父語。當念六牙白象恭敬仙人。當念白馬生往羅剎國渡諸眾生。當念鹿生護彼壽命捨自壽命。當念猴生令得解脫所屬大苦。復次當念猴生見人落坑以慈心拔出。設樹根果以為供養。彼人樂肉以破我頭。以慈悲說法語其善道。如是以眾願門。當念世尊本生功德。雲何當念世尊自拔身功德。世尊有如是等本生具足。為年少時斷一切居止著。斷兒婦父母親友著。以捨難捨獨住空閑無所有處。欲求無為泥洹寂滅於摩伽陀國。渡尼連禪河。坐菩提樹。降伏魔王及諸鬼兵。於初夜時自憶宿命。於中夜分修得天眼。於後夜中知苦斷集。得證醍醐界。修行八正道。分作證漏盡得菩提覺。從於世間拔出自身。住第一清淨漏盡之地。如是以眾行門。當念世尊自拔身功德。雲何當念世尊得勝法功德。如是世尊有解脫心解脫。以如來十力。以十四佛智慧。以十八佛法。已與不一禪法成就到自在彼岸。當念雲何世尊成就十力。如來知是處非處。如實而知。如來知過去未來現在善業因緣。以戒以因。若果報等。如實而知。如來知至一切處。具足如實而知。如來知不以一戒種種戒。世間如實而知。如來知眾生種種欲樂。如實而知。如來知眾生種種諸根。如實而知。如來知禪解脫定正受有煩惱無煩惱。如實而知。如來知宿命如實而知。如來知眾生生死。如實而知。如來知漏盡。如實而知。以此十力世尊成就。雲何世尊成就十四佛智慧。謂苦智。集智。滅智。道智。義辯智。法辯智。辭辯智。樂說辯智。諸根智。眾生欲樂煩惱使智。雙變智。大慈悲定智。一切智。不障礙智。以此十四智。世尊成就。雲何世尊成就十八法。於過去佛智不障礙。未來佛智不障礙。現在佛智不障礙。隨於佛智遍起身業。隨於佛智遍起口業。隨於佛智遍起意業。以此六法世尊成就。欲無退。精進無退。念無退。定無退。慧無退。解脫無退。以此十二法。世尊成就。無可疑事。無誣師事。無不分明。無有急事。無隱覆處。無不觀捨。無可疑事者。無有威儀為於狡獪。誣師事者。無急速威儀。無不分明者。以知無不觸。無急事者。無威儀以急事。無隱覆者。心行無有非不憶智。無不觀捨者無有不知捨。以此十八佛法。世尊成就。復次世尊以四無畏。以四念處。以四正勤。以四如意足。以五根以五力。以六神通。以七菩提分。以八聖道分。以八除入。以八解脫。以九次第定。以十聖居止。以十漏盡力。以餘不一善法。世尊成就到自在彼岸。如是以此門以此行。當念世尊得勝法功德。雲何當念世尊作饒益世間功德。世尊成就一切行。到一切功德彼岸。為慈悲眾生所轉法輪。世間所不能轉。以密護無內外。開醍醐門。已作無量天人。於沙門果無量眾生。得功德分。能令功德具足。以三種變。身變說變教變。令世間信。已伏邪見諸相咒師。已覆惡道已開善趣。已往天上得解脫果。已安聲聞住聲聞法。已制諸戒。已說波羅提木叉。已得勝利養。得佛勝法。已得自在遍滿世間。一切眾生恭敬尊重。乃至天人皆悉聞知。安住不動。慈悲世間饒益世間所作。世尊已作。以此門此行。當念世尊已作世間饒益功德。彼坐禪人以此門此行。已此功德現念如來。其心成信。以信自在。以念自在心常不亂。若心不亂。滅蓋禪分起內行禪成住。問何故念佛起內行非安。答佛功德者。於第一義深智行處。第一義事於深智行處。心不得安。以細微故。復次當念不一功德。若坐禪人憶念不一功德。心種種緣作意共起。心成不安。是相為一切外行行處。問若念不一功德。心既不一。外行禪不當成。若專一心。外行禪成住。答若念如來功德。及念佛成一心。是故無過。復說以念佛四禪亦起(念佛已竟)。   問雲何念法。何修何相何味何處。雲何修行。答法者。謂泥洹及修行至泥洹。雲何泥洹。滅一切行。出離一切煩惱。滅愛無染寂滅。此謂泥洹。雲何修行至泥洹。謂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分八正道分。此謂修行至泥洹。念法出離功德乘功德。彼念隨念正念。此謂念法。彼心住不亂此謂修。起功德法為相。擇法為味。解義為處。念佛功德等。雲何修者。初坐禪人入寂寂。坐攝一切心。以不亂心念法者。善說世尊法。現證無時節。來見乘無時節。來見乘相應。智慧人現證可知。善說世尊法者。離兩邊故名為善說。不異故名為善說。不謬故三種善故名善說。滿清淨故名善說。令現泥洹及修行至泥洹。故名善說。現證者。次第得道果故名現證。作證泥洹及道果故為現證。無時節者。不異時得果故名現證。來見者。汝來我處。見我善法性堪教他。是名來見。乘相應者。若人受降伏。成入醍醐界。名為乘相應。向沙門果名乘相應。智慧人現證可知者。若人受降伏不受他教。起於滅智無生智解脫智。是名智慧現證。以餘行當念法者。是眼是智是安樂是醍醐乘門。是出離是方便。是至滅是至醍醐。無有墮落是醍醐。無為寂寂微妙非相師所行。是妙智人所知。濟渡彼岸是歸依處。彼坐禪人以此門以此行以此功德。現念於法其心成信。由其信念心住不亂。以不亂心滅於諸蓋。禪分得起。外行禪成住。餘如初廣說(念法已竟)。   問雲何念僧。何相何味何處何功德。雲何為修。答僧者聖人和合。此謂為僧。現念僧修行功德。彼念隨念正念。此謂念僧。彼念住不亂此謂修。念起僧功德為相。心恭敬為味。歡喜和合功德為處。念佛功德等。雲何修者。初坐禪人入寂寂。坐攝一切心。不亂心念想。善能修行。世尊沙門眾隨從軟善。世尊沙門眾隨從如法。世尊聖眾隨從和合。世尊聖眾。所謂四雙八輩。世尊沙門眾堪可恭敬供養。堪可合掌。無上世間福田。於是善修行。世尊沙門眾者。隨從善說法故。名修行隨從。為自他饒益故。名修行隨從。已至具足故。名修行隨從。無怨具足故。名修行隨從。離二邊中具足故。名修行隨從。離幻諂故名軟善。離身口邪曲惡故名軟善。隨從如者。八正聖道。彼隨從故。名如隨從。復次如者謂泥洹。為隨從得泥洹故如修行。世尊所說四聖諦。隨從如智故名如修行。隨從和合者。隨從沙門和合具足故。名隨從和合。若如是隨從作和合事。成大果大功德如是隨從。故名隨從和合。四雙八輩者。住須陀洹道及住其果故為一雙。住斯陀含道及住其果故為一雙。住阿那含道及住其果。故為一雙。住阿羅漢道及住其果故為一雙。此謂四雙者。彼住道及道果故名四雙。八輩者。四向四果。此謂八輩。沙門者。從聞成就故名沙門。僧者聖和合眾。可請可供養可施可恭敬。無上世間福田。可請者。堪受請名為可請。可供養者。於眾施成大果堪受供養。可施者。若於眾施得大果報。可恭敬者。堪受恭敬事名可恭敬。無上者。最多功德故名無上。世間福田者。是眾生功德處故。名世間福田。以餘行當念眾生。如是勝眾真實眾是名醍醐。戒具足。定具足。慧具足。解脫具足。解脫知見具足。彼坐禪人以此門以此行。以現念眾功德。如是現念眾功德其。心成信由。於信念心成不亂以。不亂心能滅諸蓋禪。分得起外禪成住。如初廣說(念僧已竟)。   問雲何念戒何修何相何味何處何功德。雲何修行。答以功德念清淨戒。彼念隨念正念。此謂念戒。念戒住不亂。此謂修。令起戒功德為相。見過患怖為味。歡喜無過樂是處。若人修行念戒。成得十二功德。成尊重師重法重僧重戒學重供養重不放逸。於細微過患常見憂怖。護自身亦護他。從此世怖畏解脫。彼世怖畏解脫。多歡喜可愛一切戒功德。是念戒功德。雲何修行者。初坐禪人入寂寂。坐攝一切心。不亂心念。自身戒無偏無穿無點無垢無雜。自在智慧所嘆。無所觸令起定。若無偏是無穿。若無穿是不點。如是一切可知。復次若滿清淨戒。是善法住處故。名不偏不穿。作姓稱譽故。名無點無垢。以斷愛故。名為自在。聖所樂故無有過患。智慧所嘆離戒盜故。故名無所觸。成不退處故令起定。以餘行當念戒。名戒者。是樂無過患。是姓可貴。以財物自在。如先所說戒功德。如是廣說可知。彼坐禪人以此門以此行以此功德。現念戒由信念心不亂。以不亂心滅於諸蓋。禪分成起外行禪成住。餘如初廣說(念戒已竟)。   問雲何念施。何修何相何味何處何功德。雲何為修。答施者。為利他故。樂饒益他。為他人得捨自財物。此謂施。以念施功德現念捨。彼念隨念正念。此謂念施。彼念住不亂此謂修。令起施功德為相。不蓄為味。不慳為處。若人修行念施。成得十功德。如是施隨樂無慳無貪意。為多人念善取他意。於眾不畏多歡喜慈悲心。向善趣向醍醐。雲何修行者。初坐禪人入寂寂。坐攝一切心不亂心自念施。以所捨物我有利我善得利。世人為慳垢所牽。我住無慳垢心。我常施與常樂行施。常供給常分佈。彼坐禪人以此門以此行以此功德。現念施彼心成信。由信由念故。心常不亂。以不亂心滅於諸蓋。禪分成起。外行禪成住。餘如初廣說(念施已竟)。   問雲何念天。何修何相何味何處何功德。雲何修行。答依生天功德。念自身功德。彼念隨念正念。此謂念天。彼念住不亂此謂修。令起自身功德天功德等為相。於功德愛敬為味。信功德果為處。若人修行念天。成得八功德。如是彼人五法增長。所謂信戒聞施慧。成天人所念愛敬。於說功德果報。大歡喜踴躍自重其身。及天人所貴。念戒念施以入其內。向善趣向醍醐。雲何修行者。初坐禪人入寂寂坐。攝一切心。以不亂心。念天有四王天。有三十三天。有焰摩天。有兜率天。有化樂天。有他化自在天。有梵身天。有天常生。以信成就諸天。從此生。彼我復如是有信。如是戒如是聞如是施如是慧。成就彼諸天。從此生彼。我復如是有慧。當念其身。當念諸天。信戒聞施慧。彼坐禪人以此門以此行以功德現念天。彼心成信。以由信由念。心成不亂。以不亂心滅於諸蓋。禪分成起外行禪成住。問何故念天功德。不念人功德。答諸天功德最妙。生最妙地成妙處心。於妙處修行成妙。是故念天功德。不念人功德。餘如初廣說(念天已竟)。   解脫道論卷第六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48 解脫道論   解脫道論卷第七   阿羅漢優波底沙梁言大光造   梁扶南三藏僧伽婆羅譯   行門品之四   問曰。雲何念安般。何修何相何味何處何功德。雲何修行。答曰。安者入。般者出。於出入相。彼念隨念正念。此謂念安般。心住不亂此謂修。令起安般想為相。觸思惟為味。斷覺為處。何功德者。若人修行念安般。成寂寂成勝妙成莊嚴。可愛自娛樂。若數數起惡不善法令除滅。身成不懈怠。眼亦不懈怠。身成不動不搖。心成不動不搖。令滿四念處。令滿七覺意。令滿解脫。世尊所嘆。聖所住止。梵所住止。如來所住止。雲何修者。初坐禪人。若往阿蘭若。若往樹下。若往寂寂處。結跏趺坐。正身在前。彼坐禪人。念入息念出息。念出息。若長出息。我息長出如是知之。若長息入。我長息入。如是知之。若短息入。我短息入。如是知之。若短息出。我短息出。如是知之。我入息如是覺。我出息如是覺。知喜知樂知心所行。令滅心行。令歡喜心。令教化心。令解脫心。見無常見無慾。見滅見出離如是覺。見出離我出息如是覺。見出離我出入息如是。於是現前令學安者。謂繫念住於鼻端。或於口脣。是出入息所緣處。彼坐禪人以安念此處。入息出息於鼻端口脣。以念觀觸。或現念令息入。現念令息出。現於息入時不作意。於出時亦不作意。是出入息所觸。鼻端口脣。以念觀知所觸。現念令入現念出息。如人觸材以緣鋸力。亦不作意鋸去來想。如是坐禪人。於入出息亦不作意。入出息想。所觸鼻端口脣以念觀知。現念令入息。現念令出息。若坐禪人於入出息作意。內外其心成亂。若心起亂。其身及心成懈怠動搖。此是過患。若最長息。若最短息。不應作意。若作處最長最短息。其身及心皆成懈怠動搖。此是過患。由出入息種種相故。不應作著。若如是作心餘緣成亂。若心亂其身及心。皆成懈怠動搖。如是過患無邊。起出入息。以無邊懈故應作想如是心不亂。若心遲緩。若心利疾。不當精進。若作遲緩精進。成懈怠睡眠。若作利疾精進。成起調。若坐禪人。若與懈怠睡眠共起。若與調共起。其身及心成懈怠成動搖。此是過患。彼坐禪人以九小煩惱。清淨心現念入息。彼相得起。名相者。如抽綿抽古貝觸身成樂觸。如涼風觸身成樂觸。如見入出息風觸。鼻口脣念作風想。不由形色。此謂相。若坐禪人。以修多修相成增長若鼻端增長。於眉間於額。成多處住。成滿頭風。從此增長。滿身猗樂。此謂具足。復有坐禪人。從初見異相。如煙如霧如塵如碎金。猶如針刺。如蟻所嚙。見種種色。若坐禪人心不明瞭。於彼異相心作異想成顛倒。不成出入息想。若明瞭坐禪人。不作異意想。念現入息念現出息。離作餘想。若如是作意。異相即滅。是坐禪人得微妙相。心不放逸。念現入息念現出息。彼相自在。以相自在欲起修行。由欲自在。念現入息。念現出息。起喜。已喜自在。已欲自在。念現入息。念現出息。起捨。彼已捨自在。已欲自在。已喜自在。念現入息。念現出息。其心不亂。若心不亂諸蓋滅禪分起。此坐禪人已得寂滅勝四禪定。如初廣說。復次先師說四種修念安般。所謂算隨逐安置隨觀。問曰。雲何名算。答曰。初坐禪人。從初出息乃至入息。從一至十。過十不算。復說從一至五。過五不算。不令意誤。是時當算乃至離算。從入出息事念住此謂名算。隨逐者攝算。以念無間逐出入息。此謂隨逐。名安置者。或鼻端或於脣。是入出息所觸處。於彼作風相令念住。此謂安置。名隨觀者。由觸自在當隨觀相。於此所起喜樂等法應當隨觀。此謂隨觀。彼算為覺滅令得出離覺。隨逐者。為滅粗覺。於出入息作念無間安置。為斷於亂作不動想。隨觀者。為受持想為知勝法。若長入息若短出息。於短入息。如是學之者。方便所作過於其性。此謂長。性者現智智為現不愚癡事。問曰。雲何不愚癡事。答曰。初坐禪人得身心倚。以入出息念現作住。其出入息成細。出入息細故。成不可取。時坐禪人若長息隨觀作長。乃至相起住。若相已起住。以性應作意。此謂不愚癡。復次當為心消息。有時作長有時作短。如是當修。復次坐禪人。以事令分明相起。是事當修。知一切身我入息。如是學者以二種行知一切身。不愚癡故以事故。問曰。雲何無愚癡知一切身。答曰。若坐禪人念安般定。身心喜樂觸成滿。由喜樂觸滿。一切身成不愚癡。問曰。雲何以事知一切身。答曰。出入息者。所謂一處住色身。出入息事心心數法名身。此色身名身。此謂一切身。彼坐禪人。如是以見知一切身。雖有身無眾生無命。如是學者。謂三學。一增上戒學。二增上心學。三增上慧學。如實戒此謂增上戒學。如實定此謂增上心學。如實慧此謂增上慧學。彼坐禪人此三學。於彼事以念作意學之。修已多修。此謂學之令滅身行。我入息如是學。雲何名身行者。此謂出入息。以如是身行。曲申形隨申動踴振搖。如是於身行現令寂滅。復次於粗身行現令寂滅。以細身行修行初禪。從彼以最細修第二禪。從彼最細修行學第三禪。令滅無餘修第四禪。問曰。若無餘滅出入息。雲何修行念安般。答曰。善取初相故。以滅出入息。其相得起成修行相。何以故。諸禪相知喜為事知我入息。如是學者。彼念現入息念現出息。於二禪處起喜。彼喜以二行成知。以不愚癡故。以事故。於是坐禪人入定成知喜。不以愚癡以觀故。以對治故。以事故。成知樂我入息。如是學者。彼現念入息現念出息。於三禪處起樂。彼樂以二行成知。以不愚癡故。以事故。如初所說。知心行我息入。如是學者說心行。是謂想受。於四禪處起彼彼心行。以二行成知。以不愚癡故。以事故。以如初說。令寂滅心行我息入。如是學者說心行。是謂想受。於粗心行令寂滅。學之如初所說。知心我入息。如是學者。彼現念入息現念出息。其心入出事以二行成所知。以不愚癡以事故。如初所說。令歡喜心我入息。如是學者說令歡喜說喜。於二禪處。以喜令心踴躍。學之如初所說。令教化心我入息。如是學者彼坐禪人。現念入息現念出息。以念以作意。彼心於事令住令專。一心教化以彼心住。學之令解脫心我入出息。如是學者彼坐禪人。現念入息現念出息。若心遲緩從懈怠令解脫。若心利疾從調令解脫學之。若心高從染令解脫學之。若心下從嗔恚令解脫學之。若心穢污從小煩惱令解脫學之。復次於事若心不著樂。令著學之。常見無常我入息。如是學者。彼現念入息現念出息。其入出息及入出息事。心心數法見其生滅學之。常見無慾我入息。如是學者。現念入息現念出息。彼無常法彼法無慾。是泥洹入息學之。常見滅我入息。如是學者。彼無常法如實見其過患。彼我滅是泥洹。以寂寂見學之。常見出離我入息。如是學者。彼無常法如實見其過患。於彼過患現捨。居止寂滅泥洹。使心安樂學之。如是寂寂如是妙。所謂一切行寂寂。一切煩惱出離。愛滅無慾寂滅泥洹。於此十六處。初十二處成沙摩他毘婆捨那。見初無常。後四處唯成毘婆捨那。如是以沙摩他毘婆捨那可知。復次彼一切四種。一謂如是修令起觀具足。有時見現念入息現念出息。此謂修知長短。令滅身行令滅心行。令心歡喜。令教化心。令解脫心。此謂令起知一切身知樂知心所行。知心者此謂觀具足。常見無常所初四行。此謂有時見。復次修者。以念安般受持地是修。是安般念受持地。是受持是有覺。彼有覺有觀有觀地。知喜者是二禪地。知樂者是第三禪地。知心者是第四禪地。復次彼一切成二種。謂修及滿。於是修行唯彼名滿者。十六行不減。修者如種。功德因故。名滿者。猶如花果。從相似出故。若如是修行念安般。成滿四念處。修四念處滿七菩提分。修七菩提分滿明解脫。問曰。雲何得如此。答曰。長出入息所初四處。成身念處。知起所初成受念處。知心所初成心念處。見無常所初成法念處。如是修念安般成滿四念處。雲何以修四念處。成滿七菩提分。修念處時於念成住不愚癡。此謂念覺分。彼坐禪人如是念住。知擇苦無常行。此謂擇法菩提分。如是現擇法行精進不遲緩。此謂精進覺分。由行精進起喜無煩惱。此謂喜覺分。由歡喜心其身及心成猗。是謂猗覺分。由身猗有樂其心成定。此謂定覺分。如是定心成捨。此謂捨覺分。以修四念處。成滿七菩提覺分。雲何以修七菩提覺分成滿明解脫。如是多修行七覺分。於剎那道成明滿。於剎那果成解脫滿。如是修七菩提分。成明解脫滿。問曰。一切諸行。由地成有覺無覺。如是念安般。何故唯說念安般。為除覺不說餘耶。答曰。不依如此說覺。不住者是禪障礙。是故除覺依此義說。何故於風樂觸。由心樂著如覺。乾闥婆聞聲隨著。是故斷覺。復次如行堤塘。以心專念倚不動故。是故說念安般為除覺(念安般已竟)。   問曰。雲何念死。何修何相何味何處何功德。雲何修。答壽命行斷。此謂為死。彼念住不亂。此謂為修。自壽命斷為相。厭患為味。無難為處。何功德者。若修行念死。於上善法成不放逸。成憎不善法。於諸服飾不多受畜。心不慳吝。見身壽命心不貪著作無常想苦想無我想。皆令成滿。成向善趣向於醍醐。臨命將終。心不謬誤。雲何修行。初坐禪人入寂寂。坐攝一切心。以不亂心念眾生死。我入死法。向於死趣。不過死法。如涅底履波陀脩多羅中說。若人樂觀死。當觀被殺人見死因緣。於是念死有四種。憂相應。驚相應。中人相應。智相應。如喪愛子心生緣念。此謂憂相應。悲念童子卒暴命終。此謂驚相應念。如闍維人念離生故。此謂中相應念。常觀世間心生厭患。此謂智相應念。於是坐禪人。憂相應驚相應中相應不應修行。何以故不能除過患。唯智相應勤修行。能除過患。死者有三種。等死斷死唸唸死。雲何名等死。依修眾生此謂等死。名斷死者。謂阿羅漢煩惱已斷。名唸唸死者。諸行唸唸滅。復次死有二種。不時節死時節死。或自殺或他殺。或以病。或無因緣中間死。此謂不時節死。或壽命盡乃至老死。此謂時節死。應念此二種死。復次以八行。先師所說修念死。如兇惡人逐。以無因緣。以本取。以身多屬。以壽命無力故。以久遠分別。以無相故。以剎那故。問曰。雲何以兇惡逐修行念死。答曰。如被殺人將往殺處。以兇惡人拔刀隨逐。彼見兇惡人拔刀隨後。如是思惟。此人殺我。何時我當死。我行一一步於何步當死。我去必死。我住必死。我坐必死。我眠必死。如是坐禪人以兇惡人逐故。當修念死。問曰。雲何以無因緣故修念死。答曰。無因緣無方便以生能令不死。如日月出無因緣無方便能令不沒。如是無因緣故修念死。問曰。雲何以本取故修念死。答曰。彼先多財王大乘王大神力大善見王頂生王等。彼一切王皆入死法。復次昔諸仙人大神通大神力。毘沙蜜多闍摩達梨仙人身出水火。復入死法。復次先聲聞。有大智慧有大神通有大神力。舍利弗目犍連等。彼入死法。復次諸緣覺人。自生無師一切功德成就。亦入死法。復次諸如來應供正覺無量無上明行具足。到功德彼岸亦入死法。何況於我少時壽命。不當入死法。如是以先取故修念死。問曰。雲何以身多屬故修念死。答曰。以風痰和合成於死法。或諸蟲種和合。或飲食不調成入死法。或毒蛇蜈蚣射蚰蜒鼠嚙成入死法。或師子虎豹龍牛等兌成入死法。或人非人所殺成入死法。此身如是多所屬故。修念死法。問曰。雲何以壽無力故修念死。答以二行。以壽命無力故修於念死。處無力故。依無力故。成壽命無力。問曰。雲何處無力故壽命無力。答曰。此身無自性如水泡喻如芭蕉喻。如水沫喻。無有真實。離真實故。如是處無力故。成壽命無力。問曰。雲何依無力故成壽無力。答曰。此名出入息所縛。四大所縛。飲食所縛。四威儀所縛。緩所縛。如是依無力故成壽命無力。如是以此二行。以壽命無力故。修念於死。問曰。雲何以遠分別修念死。答曰。從於久遠一切已生。於現在世不過百年皆入死法。所謂久遠分別故修念死。復次當修。我於日夜詎能得活。日夜思惟。世尊諸法我得大恩。如是一日我詎能活。或復半日我詎能活。或復少時我詎能活。或一食時或半食時。我詎能活。或四五揣我詎能活。或入息時我詎能至出息時。或出息時我詎能至入息時。以久遠分別故修念死。問曰。雲何以無相故修念於死。答曰。以無有相死無有時。以無相故修念於死。問曰。雲何以剎那故修念死。答曰。以不數過去未來。但數現在緣眾生壽命。於一念時住。從彼無二念住。一切眾生於剎那心沒。如阿毘曇中說。於過去心。無已生。無當生。無現生。於未來心。無已生。無現生。無當生。於現在心剎那。無已生。無當生。有現生。復如說偈。  壽命及身性  苦樂及所有  與一心相應  剎那速生起  於未生無生  於現在有生  心斷故世死  已說世盡故   如是以剎那故修念死。彼坐禪人以此門以此行。如是現修念死。起其厭患。由厭患自在。以念自在成心不亂。若心不亂諸蓋滅。禪分成起外行禪得住。問曰。無常想念死。此二何差別。答曰。陰生滅事名無常想。念諸根壞名為念死。以修無常相無我相為除憍慢。以修念死無常相及苦相成住。以壽斷心滅。此謂差別(念死已竟)。   問雲何念身。何修何相何味何功德。雲何修。答修念身性。彼念隨念正念。此謂念身。此念住不亂。此謂修。令起身性為相。厭患為味。見無實為起。何功德者。以修念身成堪耐。堪受怖畏。堪任寒熱等。無常想無我想。不淨想。過患想。彼想成滿。成隨意得四禪。以分明諸法。修令滿足。向於善趣。向於醍醐。雲何修者。初坐禪人入寂寂。坐攝一切心。不亂心唯修心性。雲何修心性。所謂此身髮毛爪齒皮肉筋骨髓腦肝心脾胇膽胃肪膏腦膜大腸小腸屎尿膿血淡污涎淚涕唾不淨。初坐禪人。於此三十二行。初次第上以次第下。善哉以口語言應常說常觀。善哉以常觀口語言。是時以一一四行。唯以心當覺以色以行以形以處以分別所起粗相。或一或二或多善取相應。彼坐禪人如是以三種覺成起。以色以厭以空。若坐禪人以色起相。彼坐禪人由色一切入自在應作意。若坐禪人以厭起相。彼坐禪人以不淨應作意。若坐禪人以空起相。彼坐禪人以界應作意。若坐禪人依一切入起於四禪。若坐禪人依不淨事起初禪。若坐禪人依界事起外行禪。於是瞋恚行人以色起相。貪慾行人以厭起相。慧行人以界起相。復次瞋恚行人以色當作意。貪慾行人以厭當作意。慧行人以界當作意。復次以十三行當念身性。如是以種以處以緣以流。以次第以形以蟲種以安處。以聚以憎以不淨以處。以不知恩以有邊。問雲何以種當念身性。答如毒種所生茱萸拘沙多紀等一切生。如是此身從父母不淨生。不淨種生此身成不淨。如是以種當念心性。問雲何以處當念身性。答此身不從鬱多羅花生。非拘牟陀分陀利迦花生。於母腹生。不淨臭穢迫迮處生。從生熟兩藏生。從左右脅胞囊所纏依脊骨住。是處不淨身成不淨。如是以處當念身性。問雲何以緣當念身性。答此不淨身若增長住。不以金銀珠等能得增長。復不以栴檀多伽羅沈香等緣能得增長。此身從母腹生。母所食噉。涕唾涎淚相雜。母胎所生臭食流液得增長住。從如是出。其所噉食飯乳□豆。涕唾涎淡共相和雜。此身以臭不淨流得增長住。如是以緣當念身自性。問曰。雲何以流當念身自性。答如皮囊盛滿屎尿。以多穿故不淨流出。此身亦然盛滿屎尿。如是此身所嘗飲食。及雜涕唾屎尿臭穢。種種不淨。從九孔流溢。以多穿故。不成滿故。如是以流應念身自性。問雲何以次第形當念身自性。答此身以初業次第立。初七日成迦羅邏。二七日成阿浮陀。三七日成俾屍。四七日成阿那。五七日成五節。六七日成四節。七七日復生四節。八七日復生二十八節。九七日及十七日復生脊骨。十一七日復生三百骨。十二七日復生八百節。十三七日復生九百筋。十四七日復生百肉丸。十五七日復生血。十六七日生膜。十七七日生皮。十八七日成皮色。十九七日業所生風遍處處。二十七日成九竅。二十五七日生一萬七千湊。二十六七日成堅身。二十七七日有力。二十八七日生九萬九千毛孔。二十九七日成一切身份具足。   復說。七七日有體。依母背下頭蹲踞坐。四十二七日以業所生風。轉腳向上。頭向下向產門。此時生。世說假名人如是。以次第形當念身性。問雲何以蟲種當念身性。答此身八萬戶蟲之所食噉。依髮之蟲名髮鐵。依髑髏蟲名耳腫。依腦之蟲名顛狂下。顛狂復有四種。一名區拘霖婆。二名濕婆羅。三名陀羅呵。四名陀阿屍邏。依目之蟲名舐眼。依耳之蟲名蚔耳。依鼻之蟲名蚔鼻。復有三種。一名樓扣母可。二名阿樓扣。三名摩那樓母可。依舌之蟲名勿伽。依舌根蟲名母但多。依齒之蟲名狗婆。依齒根之蟲名優婆拘婆。依喉之蟲名阿婆離呵。依頸之蟲有二種。一名虜呵羅。二毘虜呵羅。依毛之蟲名蚔毛。依爪之蟲名蚔爪。依皮之蟲有二種。一名兜那。二名兜難多。依膜之蟲。復有二種。一名鞞藍婆。二名摩諀藍婆。依肉之蟲復有二種。一名阿羅婆。二名羅婆。依血之蟲復有二種。一名婆羅。二名婆多羅。依筋之蟲復有四種。一名賴多虜。二名喜多婆。三名婆羅婆多羅。四名羅那婆羅那。依脈之蟲名架栗俠那。依脈根之蟲復有二種。一名屍婆羅。二名優婆屍屍羅。依骨之蟲復有四種。一名遏褫(除裡反)毘馱。二名安那毘馱。三名殆(塗履反)履拖毘拖。四名遏褫緪可羅。依髓之蟲復有二種。一名弭(亡比反)社。二名弭社屍羅。依脾之蟲復有二種。一名尼羅。二名比多。依心之蟲復有二種。一名死毘多。二名優缽拖毘多。依心根之蟲復有二種。一名滿可。二名屍羅。依肪之蟲復有二種。一名哿羅。二名哿羅屍羅。依膀胱之蟲復有二種。一名弭哿羅。二名摩訶哿羅。依膀胱根復有二種。一名哿羅。二名哿羅屍羅。依胞之蟲復有二種。一名娑婆羅。二名摩訶沙婆羅。依胞根之蟲復有二種。一名賴多。二名摩訶賴多。依小腸之蟲復有二種。一名帚賴多。二名摩訶賴多。依腸根之蟲復有二種。一名波。二名摩訶死波。依大腸根蟲。復有二種。一名安那婆呵。二名[巾*尃]果婆呵。依胃之蟲復有四種。一名優受哿。二名優社婆。三名知社婆。四名先市婆。依熟藏之蟲復有四種。一名婆呵那。二名摩訶婆呵那。三名陀那槃四名粉那母可。依膽之蟲名必多離訶。依唾之蟲名纖呵。依汗之蟲名隨陀離呵。依脂之蟲名弭陀離呵。依強之蟲復有二種。一名藪婆呵母。二名社摩契多。依彊根蟲復有三種。一名處呵母珂。二名陀虜呵母珂。三名娑那母珂。有五種蟲。依於身前食於身前。依於身後食於身後。依於身左食於身左。依於身右食於身右。蟲名栴陀死羅脣呵死羅不偷羅等。依下二孔有三種蟲。一名拘樓拘羅唯喻。二名遮羅喻。三名寒頭波拖。如是以蟲居止當念身性。雲何以安當念身自性。於足骨脛骨安住。脛骨於髀骨安住。髀骨於髂骨安住。髂骨於脊骨安住。脊骨於脾骨安住。脾骨於臂骨安住。臂骨於項骨安住。項骨於頭骨安住。頭骨於頰骨安住。頰骨於齒骨安住。如是此身骨節纏裹以皮覆上成此穢身。從行業生非餘能造。如是以安當念身自性。雲何以聚當念身自性九頭骨。兩頰骨。三十二齒骨。七項骨。十四胸骨。二十四脅骨。十八脊骨。兩髂骨。六十四手骨。六十四足骨。依肉六十四軟骨。此三百骨。八百節。九百筋纏。九百肉丸。一萬七千湊。八百萬髮。九萬九千毛。六十間。八萬蟲種。膽唾腦各一波賴他。梁言重四兩。血一阿他。梁言以三升。如是等不可稱計種種形。唯是屎聚屎集名身。如二聚當念身自性。雲何以憎當念身自性。彼所重物第一清淨。所愛服飾。如是花香塗身。衣服莊嚴。眠坐隱囊。枕褥□□□鰣□□賨祥巧□§訌讓□□□□j□¥滿慼澎_U縈揚□¥悅諍□揚□§嶡□□竇□□□□□犖腦褉嶡□□竇□¥悅諢□驧訌訐□□¥粵犖稦□¥□□塤□□繪ˋq□□兣□□□腦稦兣|□□犖掠蕁□□穌¥齱慼槳屆慼慼慼摹漶慼摹\蕁□□穌□□□兣|□犖稦兣¥悅諍□犖腦□□□竇□□□□□□鑭嶡□□竇□¥您□J□□¥悅J垀S□¥悅詳□□降R訌婦□澦□內□¥悅詫□嬃□盩□嬃繭嬃□盩□盥□盩□監|□罦□□怢Q幧監¥飽潯Z□□煩□□§驧□M□鬧衧柍葧糰□寒病等。此身有無邊過患。如是以處當念身自性。雲何以不知恩當念身自性。其人雖復料理自身以最勝飲食。或洗浴摩香眠坐衣帔以自莊嚴。此毒樹身反不知恩。向老向病向死。如親友不知恩。如是以不知恩。當念身自性。雲何以有邊當念身自性。此身或可闍維。或可噉食。或可破壞。或可磨滅。此身有邊。如是以有邊當念身自性。彼坐禪人以此門以此行以自性。當念此身。以念自在。以慧自在。成不亂心。若不亂心諸蓋滅。禪分起。隨其所樂成得勝(念身已竟)。   問雲何念寂寂。何修何相何味何處何功德。雲何修。答寂寂者。滅身心動亂。已伏斷故。此謂寂寂。現念寂寂彼念隨念正念。此謂念寂寂。以念住不亂此謂修。令起不動功德為相。不調為味。妙解脫為處。何功德者。若修行念寂寂。成安眠安覺。成寂寂。諸根寂寂心願具足。成可愛慚愧具足。常為人所貴重。向善趣向醍醐。雲何修彼者。初坐禪人入寂寂坐。攝一切心不起亂心。如彼比丘諸根寂寂。心寂寂樂一處寂寂。以相應住。彼比丘以身口意。若見若聞以寂寂念。以寂寂功德。如世尊所說。彼比丘戒具足定具足慧具足。解脫具足解脫知見具足。若比丘得見彼比丘。我說彼大種大恩。若聞彼比丘。我說大恩。若往彼我說大恩。若視供養。彼若念。彼若隨出家。我說彼大得恩。何故如是等。諸比丘聞其說法。得二離憒鬧。所謂身離憒鬧。心離憒鬧。彼比丘入初禪。以寂寂念諸蓋滅。若入第二禪念彼覺觀滅。若入第三禪念彼喜滅。若入第四禪念彼樂滅。若入虛空定念色想瞋恚想種種想滅。若入識定念彼虛空滅。若入無所有定念彼識入想滅。若入非想非非想定念彼無所有想滅。若入想受滅念彼想受滅。若得須陀洹果念見一處煩惱滅。若得斯陀洹果念粗婬欲瞋恚煩惱滅。若得阿那含念細煩惱婬欲瞋恚滅。若得阿羅漢果念彼一切煩惱滅。若入泥洹以寂寂念一切皆滅。彼坐禪人以此門以此行。如是以功德念寂寂。彼心成信。以信自在。以念自在。心成不亂。若不亂心諸蓋滅。禪分起外行。禪成住念。寂寂已竟(十念已竟)。   於十念處此散句。若念過去未來佛功德。此謂修念佛。如是念緣覺功德。若念善說一法。是謂修念法。若唸一聲聞修行功德。此謂修念僧。念彼戒此謂修念戒。念彼施此謂修念施。若欲樂念施施於有功德人。當取受相。若有人受施未施。乃至一摶悉不應食。念天者成就信有五。法當修念天。   解脫道論卷第七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48 解脫道論   解脫道論卷第八   阿羅漢優波底沙梁言大光造   梁扶南三藏僧伽婆羅譯   行門品之五   問雲何慈。何修何相何味何起何功德。雲何修行。答如父母唯有一子。情所愛念見子起慈。起饒益心。如是於一切眾生。慈心饒益心。此謂慈彼修住不亂此謂修。令起饒益為相。愛念為味。無嗔恚為起。若修行慈。成得十一功德。安眠。安覺。不見惡夢。為人所愛念。為非人所愛念。諸天守護。火毒刀杖不加其身。使心得速定。面色悅澤。命終不亂。若未得勝法生梵世。雲何修行。初坐禪人。樂修行慈。初觀忿恨過患及忍辱功德。心應受持忍辱。雲何當觀忿恨過患。若人初起忿恨。焚燒慈心。令其心濁。從此增長面目嚬蹙。從此增長口說惡語。從此增長觀於四方。從此增長手捉刀杖。從此增長嗔忿吐血。從此增長散擲財物。從此增長打壞諸物。從此增長或殺他或自殺。復次若人恆忿恨。或殺父母。或殺阿羅漢。或破僧。或噁心出佛身血。如是作可畏事。如是當觀。復次如是當觀。我名聲聞。若不斷忿恨成可羞慚。我憶鋸喻。脩多羅中所說。我樂善法。若我今忿恨增長。成可憎惡。如人樂浴還入不淨。我自多聞。若未伏忿恨。人所棄薄。猶如醫師還自霍亂。我為世所為貴若我不除忿恨。人所棄薄。猶如畫瓶內盛不淨而不覆蔽。若人有智慧而猶起忿恨。如人故食雜毒。何以故。從此忿恨。最可棄薄。成苦果報。如人為毒蛇所嚙。自有毒藥而不肯服。彼人可知樂苦不樂樂。如是比丘。若忿恨起不速制伏。彼比丘可知樂苦不樂樂。何故從此忿恨最為可畏。復次當觀忿恨。忿恨者為怨家所笑。為親友慚愧。雖有深德復被輕賤。本所貴重翻成輕易。若已得稱譽。鹹被譏毀。若求樂成苦。若不動成令動。若有眼成盲。若聰明成無智。如是當觀忿恨過患。問雲何觀忍辱功德。答忍辱是力是鎧。能護身能除忿恨。是稱譽。智人所嘆。是樂令不退。是守護令護一切具足。是曉了令觀諸義。是名為起慚愧。復次當觀。我已剃頭唯應忍辱。是我所受我已受國施。以忍辱心令彼施主有大果報。我持聖形飾。我此忍辱是作聖行。我有瞋恚令無瞋恚。我名聲聞。今實名聲聞。彼檀越施我雜物。以此忍辱令彼施主得大果報。我有信。此忍辱是我信處。我有智慧。此忍辱是智慧處。我有忿恨毒。此忍辱是我卻毒藥。如是觀忿恨過患及忍辱功德。令心受持。我當向忍辱。人有惡罵我當忍辱。我當軟無憍慢。如是坐禪人向忍辱樂。作自饒益。入寂寂處。不亂心。從初其身令滿。我復樂樂心不耐苦。雲何我無怨家無瞋恚。樂離諸煩鬧。成就一切功德。彼坐禪人制伏其心。作軟心作堪受持心。若心成軟堪受持事。從此應修行慈。於一切眾生如其自身若坐禪人修行慈。於一切眾生。從初不能修慈。於怨家中人惡人無功德人亡人處起慈。彼坐禪人所貴重人。為起慚愧。不為輕賤。不為所中。為饒益故起慈。於彼不起嫉不瞋恚。是彼人處初當修慈。初當念其饒益功德貴重功德。如是以性成就。以稱譽成就。以聞成就以戒成就。以定成就。以慧成就。我所貴重。如是以施以愛語以利益以同事成就。是我饒益。如是善念所重功德及饒益功德。令起重想及親友想。於彼人處當修行慈。當作饒益心常覺觀。願無怨心。願無瞋恚。成於安樂。願離一切鬧。願成就一切功德。願得善利。願有稱譽。願有信。願有樂。願有戒。願有聞慧。願有施。願有慧。願得安眠。願安覺。願不見惡夢。願人所愛敬。願非人所愛敬。願諸天守護。願火毒刀杖等不著身。願速得定心。願面色和悅。願生中國。願值善人。願自身具足。願無疾病。願得長壽。願恆得安樂。復次如是應思惟。於彼不善法。若未生願令不生。若已生願滅斷。彼善法未生願生。若已生願增長。復次彼不愛念法願不生。若已生願滅。彼可愛念法未生。彼由慈心得信。彼坐禪人以信自在取心。以取自在令念住。以念自在以取自在。以信自在成不亂心。彼現知不亂。以此門以此行。於彼人修慈心。修已多修。彼坐禪人現知不亂。以此門以此行。於彼人修已。多修慈心。以軟心受持心。次第於愛中人修慈想。於所愛人已修慈想。次第於中人當修慈想。於中人已修慈想。次第於怨家當修慈想。如是於一切眾生。猶如自身。令滿作分別。若如是修行慈。若中人處彼慈不行。若坐禪人暫不起慈。當作厭患。於我不善不可愛。我樂得善法信心出家。我復說言。依大師故。饒益眾生起大慈悲。於一中人不起慈心。何況於怨家。若如是厭患瞋恚不滅。彼坐禪人為修慈。不應精進。以餘方便應修行。於彼人為除嗔恚。問雲何方便除瞋恚。答與彼應作周旋。應思惟其功德恩。自業所作。負債解脫親族自身罪過。不應作意。自現苦諸根自性念滅。知念應當觀空。應作攝受。彼人雖生瞋恚若有所乞隨宜施與。若彼有所施。亦隨宜取與。常共善語。彼所作事亦當隨從。如是攝受因彼此瞋恚成滅。於功德者。若見其功德。是功德應思惟。不為非功德。如水有草除草取水。若彼無功德應起慈。此人無功德。當向惡趣。恩者應思惟彼恩。若人作不愛敬令起恩。於彼若已作不愛敬。應作功德。復次已令滅不善是善趣。彼怨成作恩可知。自業所作者。是人所作惡法。是人所瞋處。於彼惡業當生觀。負債解脫者。若人罵我害我。是初惡業。彼負債解脫。我今作證以觀當作歡喜。親族者。於生死眾生相續。是我親族。已憶應令起親族想。自身罪過者。其作我相。彼瞋恚從我生。為彼得非功德。我成相令起自罪過相。不應作意者。無嗔恚相。不應作意。如人不樂見色閉眼。苦者為自苦無障礙。應令起相。何故如愚癡人。以慈不正憶自作苦。因得心苦如是觀。可知於有怨家處。從彼應離其處。使不見不聞。於處當住諸根。自性者。取可愛非可愛境界。諸根自性於此我瞋恚。因是不正憶。如是當觀。念滅者。以彼生苦彼得苦。此一切法於一心剎那得滅。我何故與彼非瞋處。我當作瞋。如是當觀。和合者。內外不一分和合故生苦。我於一分處。不堪作瞋恚心。如是當觀。空者。是人作苦是人受苦。彼第一義不可得。此身因緣所生。無眾生無我界聚草聚等。如是當觀。是故世尊說偈。  於村林中住  諸苦樂所觸  非從自他燒  依煩惱得觸  若無煩惱心  誰能觸細滑   彼坐禪人如是嗔恚滅。方便明瞭。於自親友中人怨家。已作分別。已得自在。心次第起慈想。當修住處。種類比丘從彼當修。住處僧眾從彼當修。自住處諸天從彼當修。自住處眾生從彼當修。自住處外村。如是從村至村。從國至國。從彼當修一方。彼坐禪人以慈心已令滿一方。從彼二方。從彼三方。從彼四方。從彼四維上下。於一切眾生放慈悲。一切世間以慈心最大無量。無怨無嗔恚令滿。彼坐禪人如是修行慈。以三種令安禪。以總攝眾生。以總攝村田。以總攝方。以一眾生令安慈禪。如是二三眾生。乃至眾多。於一村田眾生。令安慈禪。乃至多村。於一方作一眾生令安慈禪。如是乃至四方。於是若依一眾生修行慈。若其眾生死其事成失。以失事不堪起慈。是故應廣修慈心。乃至廣行。是時成妙修行。成大果成大功德。問慈者何根何起何具足何非具足何事。答不貪為根。不嗔恚為根。不癡為根。欲為根。正作意為根。何起者。是根令起。何具足者。若慈成就。殺除瞋恚。除不善愛。令身口意業清淨。此謂具足。何非具足者。以二因失慈。以自朋生怨。以不善愛。以對治生怨。以起瞋恚。此謂非具足。何事者。於眾生為事。問不然。第一義眾生不可得。雲何說眾生為事。答依諸根種於世假說眾生。爾時菩薩摩訶薩修慈流。於一切眾生遍滿十波羅蜜。問何故然。答菩薩摩訶薩。於一切眾生行慈。緣饒益成攝受眾生。施於無畏。如是滿檀波羅蜜。菩薩摩訶薩。於一切眾生。行慈依饒益於一切眾生。成無苦不失法用。如父於子。如是滿戒波羅蜜。菩薩摩訶薩。於一切眾生行慈。依饒益一切眾生。成無貪意。出離非饒益。向禪向出家。如是滿出波羅蜜。菩薩摩訶薩。於一切眾生行慈。依饒益一切眾生。成多思惟饒益非饒益。如義說方便明瞭。為除惡為得善。如是滿般若波羅蜜。菩薩摩訶薩於一切眾生行慈。依取饒益。不捨精進。一切時堅精進相應。如是滿精進波羅蜜。菩薩摩訶薩行慈。於一切眾生。依饒益彼眾生。惡語罵詈。成忍辱不忿恨。如是滿忍辱波羅蜜。菩薩摩訶薩。於一切眾生行慈。依饒益於一切眾生。說實語於實住受持實。如是滿實諦波羅蜜。菩薩摩訶薩。於一切眾生行慈。依饒益於一切眾生。乃至失命誓不捨。願成堅受持誓願。如是滿受持波羅蜜。菩薩摩訶薩。於一切眾生以自相饒益。滿慈波羅蜜。菩薩摩訶薩。於一切眾生修慈。於親友中人怨家。平等心離瞋恚愛。如是滿捨波羅蜜。如是菩薩摩訶薩修行慈。成滿十波羅蜜。明慈滿四受持。爾時菩薩摩訶薩。修慈已滿十波羅蜜。成令滿四受持。所謂諦受持。施受持。寂寂受持。慧受持。於是諦波羅蜜受持波羅蜜精進波羅蜜。令滿諦波羅蜜。施波羅蜜戒波羅蜜出離波羅蜜。令滿施受持。忍辱波羅蜜慈波羅蜜捨波羅蜜。令滿寂寂受持。慧波羅蜜令滿慧受持。如是菩薩摩訶薩。已修慈遍滿。滿十波羅蜜。令滿四受持。令滿二法。所謂奢摩他毘婆捨那。於是諦受持施受持寂寂受持。令滿奢摩他。慧受持令滿毘婆捨那。已滿奢摩他。令滿一切禪解脫定正受。令起雙變定及大悲定。已滿毘婆捨那。令滿一切神通辯力無畏。已滿令起自然智一切智。如是菩薩摩訶薩修行慈。次第令滿佛地(慈已竟)。   問雲何悲。何修何相何味何起何功德。雲何為修。答如父母唯有一子心所愛念。見子得苦心起悲惱。苦哉如是。於一切眾生起慈憐愍。此謂為悲。悲住不亂此謂修。不現非饒益為相。樂為味。不害為起。與慈等功德。雲何修者。初坐禪人入寂寂坐。攝一切心。以不亂心。見彼得病得老得貧。若見若聞如是作意。彼眾生得苦。雲何方便從苦當得解脫。復次若見其顛倒。為煩惱纏所縛入於無明。或有功德人而不修學。若見若聞如是作意。眾生得苦當生惡趣。雲何方便從苦得脫。復次若見不善法相應善法不相應。以不可愛法相應可愛法不相應。若見若聞如是作意。彼眾生得苦。當生惡趣。雲何方便從苦得脫。彼坐禪人以此門以此行。於彼人修行悲。心多修行。彼坐禪人以此門以此行。於彼人已修悲心。已多修悲心。心成和軟堪能受持。彼次第修行於中人。從彼修行於怨人。餘如初廣說。乃至滿於四方。問何悲具足。何悲不具足。答若悲成就。除於殺害不起憂惱。除不善愛。以二因緣失悲。以自親生怨。以憂惱行。以對治生忿。以起恐怖。問苦者不於一切眾生有。不一切時有。雲何於一切眾生修於悲。答眾生已得苦。善取相故。已取彼相。成一切處修悲。復次生死之苦。一切眾生共有。由彼成一切處修行(悲已竟)。   問雲何喜。何修何相何味何起何功德。雲何為修。答猶如父母唯有一子心所愛念。見子得樂心生歡喜。善哉如是。一切眾生心生歡喜。此謂為喜。喜住不亂此謂為修。欣悅為相。無怖為味。除無樂為喜。與慈等功德。雲何為修者。初坐禪人入寂寂坐。攝一切心不亂心。其人性所敬重。見得安樂心生歡喜。若見若聞如是作意。善哉善哉。願彼眾生長得歡喜。復次若見與不善法不相應。與善法相應與。不可愛法不相應與可愛相應。若見若聞如是作意。善哉善哉。願彼眾生長得歡喜。彼坐禪人以此門。以此行。於彼人修喜心。以多修行。彼坐禪人。以此門以此行。於彼人已修喜心。已多修行。成和軟心堪能受持。從彼次第修行於中人。從彼修行於怨人。餘如初廣說。乃至喜滿四方。喜何具足何不具足。若喜成就除不樂。不起不善愛除綺語。以二因失喜。以自親生怨。以戲笑起行。以對治生怨。以不樂起。如初廣說(喜已竟)。   問雲何捨。何修何相何味何起何功德。雲何為修。答猶如父母於一子。非可念非不可念成捨。於彼成中心如是於一切眾生捨護中心。此謂捨。捨住不亂。此謂修。無所著為相。平等為味。伏恚愛為起。與慈等功德。問雲何為修。答坐禪人從初與慈俱起。與悲俱起。與喜俱起。已起第三禪。彼坐禪人已得第三禪。自在見慈悲喜過患。愛恚近故。與戲俱起。與踴躍歡喜共起。以過患對治。見捨功德。彼坐禪人。如是已見慈悲喜過患。已見捨功德。從初於非可愛念非不可愛念人。已與捨俱起念。令心滿足。捨心增長。已修多修心成和軟。堪能受持。彼次第於怨人修行。從彼於親友人修行。餘如初廣說可知。乃至滿四方。彼坐禪人。如是修行。與捨俱起。第四禪以三種令安。已總攝眾生。已總攝村田。已總攝諸方。問若坐禪人現修行捨。於諸眾生雲何作意。答作意所說。於慈悲喜是當作意。於諸眾生除作歡喜。行歡喜作意樂中。如人親友久遠別離。初見榮侍心生喜樂。共住已後其心成中。如是住慈悲喜。久復成捨攝受。如是作意修行於捨。復有人說。眾生眾生者如是作意。雲何捨具足捨不具足。若捨成就殺除瞋愛。不起無明。以二因失捨。以自親生怨。以起無明。以對治生怨。以嗔愛起(捨已竟)。   重明四無量義。   雲何無量散句。四無量以一眾生事起。依餘處修行。如母念兒隨其時節。如是於畜生。於犯戒人。於具戒人。於厭欲人。於聲聞人。於緣覺。於正遍知。歸依勝處。成勝無量可知。問於慈悲喜。何故三禪起。非第四禪。答眾生憂惱所起。瞋恚害不樂。彼憂惱以對治。與喜俱生心。修行慈悲喜。是故三禪生非第四禪。復次捨地是第四禪。以二捨成就故。所謂受捨法中捨。於捨地住。於眾生取饒益成捨。由地故三無量三禪生非第四禪。復說於四無量四禪生。如世尊所說。於四無量。汝比丘當修。此定有覺有觀。汝當修有覺無觀。汝當修無覺無觀。汝當修與喜俱生。汝當修與樂俱生。汝當修與捨俱生。問此四無量何故說四。非三非五。答若然一切所疑。復次為瞋恚害無樂。瞋愛對治故成四無量。復說此四唯慈。由人多起瞋恚害惱。為除故以四門成勝。捨者慈悲喜清淨。瞋愛對治故。四無量一性。種種相可知。如是過患對治故。眾生事故。饒益意故。成一相。復說。法勝故。取事勝故。取饒益勝故。成種種相。如世尊說。於黃衣脩多羅中。於清淨處慈為第一。於虛空處悲為第一。於識處喜為第一。於無所有處捨為第一。問雲何得知。答由依彼近故。其義可知。問何故。答修慈心。於一切眾生。隨從其意。以常隨從。於青黃一切入。現令作意。以小方便令心得安。是眾生種類事。或色界清淨。一切入放意。彼坐禪人。是時色界得第四禪。是故說慈於清淨第一。彼坐禪人依色界第四禪慈。是時得越彼。問此淺雲何。答以修慈故。心知色界過患。何故見眾生苦。彼為色因生慈。從此以心知色界過患。於色出離現令作意。於虛空處以小方便。其得心安。以得依故。是故說悲於虛空第一。彼坐禪人。依喜越虛空處。問此義雲何。答已修喜故。心無所著。常取無邊識事。何故此喜於無所著無邊識處安眾生事。從此心無所著。常取無邊識事。離色著於虛空。無邊識現令起作意。以小方便其心得安。種類事故。是故說識處為喜第一。問彼坐禪人。依捨越識處。此義雲何。答已修捨故。心成離著。何故不以修捨得著。此眾生得樂得苦。或由喜或由樂。從彼以心離著。離無所著無所有處。現令心喜。以小方便其心成安。不著種種事。何故於無所有處。而不得著或識或無邊。是故說無所有處捨為第一(散句已竟)。   問雲何觀四大。何修何相何味何起何功德。雲何修。答擇智自相內四大。此謂觀四大。彼心住不亂。此謂修。隨觀四大為相。通達空為味。除眾生想為起。何功德者。成得八功德。若修行觀四大。成能堪恐怖樂不樂。於可愛非可愛成平等心。除男女意思。成大智慧。向善趣向醍醐。其所有明分法。彼一切成滿修行。雲何修彼者。初坐禪人。以二行取諸大。以略以廣。問雲何以略取諸大。答彼坐禪人入寂寂坐。攝一切心不亂心。此身以四大可稱。於此身一切見界。濕性是水界。熱性是火界。持性是地界。動性是風界。如是此身唯有界。無眾生無命。如是以略取諸界。復有說。彼坐禪人。以略取諸界。以身依膜分別。或以色。或以形。或以處或以分別。彼坐禪人已略取諸界。依膜分別一切身性。或以色。或以形。或以處。或以分別。依肉分別此身。或以色。或以形。或以處。或以分別。彼坐禪人依肉已分別一切身。或以色。或以形。或以處。或以分別。彼坐禪人依脈分別一切身。或以色。或以形。或以處。或以分別。彼坐禪人依脈已分別一切身。或以色。或以形。或以處。或以分別。從此復依骨分別一切身。或以色。或以形。或以處。或以分別。彼坐禪人於此四行。以此四行伏心。令伏作軟心。令心受持。彼坐禪人於此四行。以四行伏心。已作軟已令受持。於此四行有堅性是地界知之。有濕性是水界知之。有熱性是火界知之。有動性是風界知之。彼坐禪人於此四行。唯有界無眾生無命。以比餘行成住。如是以略取諸界。雲何以廣取諸界。以二十行廣取地界。於此身髮毛爪齒皮肉筋脈骨髓腎心肝胇脾胃大腸小腸胞屎腦。以十二行廣取水界。此身有於膽唾膿血汗脂淚肪水唾涕涎尿以四行廣取火界。以是熱以是暖。以是溫以是平等消飲食噉嘗。此謂火界。以六行廣取風界。向上風。向下風。依腹風。依背風。依身份風。出入息風。如是以四十二行見此身。唯有界無眾生無命。如是已廣取諸界。復次先師說。以十行當觀四大。所謂以語言義。以事。以聚。以散。以無所著。以緣。以相。以種類非種類。以一義種種義。以界釋第一。以言語義章。問雲何以語言分別諸界。答二界語言同。所謂同言勝言。於是四大此同言。地界水界火界風界。此謂勝言。問此四大何義。答大生名大。有大非實義。令現實義。是故名大。大者鬼等形名大。雲何大生名大。諸界大生。如世尊所說偈。  略說地相  有二十萬  四那由他  水四十萬  八那由他  風住虛空  乃九十萬  六那由他  世界所住  亦以火成  世界之中  有諸光焰  上至梵世  乃極七日  如是大生  是故名大   問雲何大非實義令現實義。答名大界者。非男非女以男女色可見。界者非長非短。以長短色可見。界者非樹非山。以樹山色可見。如是大非實義令現為實義名大。雲何諸鬼等異形。如鬼入人身成其身。以鬼形成起四行。或身強或尿熱或輕動。如是於身以火界和合成起四行。以地界和合成堅。以水界和合成流。以火界和合成熱。以風界和合成輕動。如是鬼形等名大。大者是語言義問地界水界火界風界者何義。答廣大名地義。可飲守護是水義。令光明是火義。去來是風義。界者何義。持自相為義。復次地自性是地界。水自性是水界。火自性是火界。風自性是風界。雲何地自性。是堅性強性厚性不動性安性持性。此謂地性。雲何水性。濕性澤性流性出性。滿性增長性喜性結著性。此謂水性。雲何火性。熱性暖性蒸性熟性燒性取性。此謂火性。雲何風性。持性冷性去來性輕動性低性取性。此謂風性。此界義。如是以語言義應觀界。問雲何以事觀界。答地界持為事。水界結著為事。火界令熟為事。風界遮為事。復次地界立為事。水界下入為事。火界令上為事。風界動轉為事。復次二界近故成舉初步。復次二界近故成舉後步。二界近故成初坐臥。復次二界近故成後行立。二界近故成初懈怠睡眠。二界近故成後精進勇猛。二界近故成初重。二界近故成後輕。如是以事觀四大。雲何以聚觀四大。聚者。地界水界火界風界。依此界成色香味觸。此八法或多共生住不相離。此合和名聚。彼復成四種。地聚水聚火聚風聚。於是地聚地界成最多。水界火界風界次第成最少。於水聚水界成最多。地界風界火界成最少。於火聚火界成最多。地界風界水界成最少。於風聚風界成最多。火界水界地界次第成最少。如是以聚觀諸界。問雲何以散觀四大。答觀於地界從於最細鄰空微塵生。此地為水所和故不散。為火所熟成不臭。為風所持成轉。如是觀。復先師說。中人身地界碎之為塵。成一斛二升。是時以水和合。成六升五合。以火令熟隨風起迴轉。如是以散觀諸界。問雲何以不相離觀四大。答地界水所攝火所熟風所持。如是三界和合。水界者住於地處。火所熟風所持。如是三界所攝。火界者住於地處。水所攝風所持。如是三界所熟。風界住於地處。水所攝火所熟。如是三界所持。於地住三界。水所攝三界不散。火所熟三界成不臭。風所持三界得轉直住不散。如是此四界依展轉成住不散。如是以不離觀諸界。問雲何以緣觀諸界。答四因四緣為起諸界。雲何四。所謂業心時食。雲何業從業所生。四界以二緣成緣。以生緣以業緣。餘界以依緣成緣。心者從心所生。四界以六緣成緣。以生緣。以共生緣。以依緣。以食緣。以根緣以有緣成其緣。餘界以緣以依緣以有緣。於入胎時心。諸色以七緣成緣。共生緣展轉緣依緣食緣根緣報緣有緣。後生心為初生。身以三緣成緣。所謂後生緣依緣有緣。此時為時所成。四大以二緣成緣。生緣有緣。餘界以二緣成緣。依緣有緣。此食從為食所成。四大以三緣成緣。生緣食緣有緣。餘界以二緣成緣。所謂依緣有緣。於是從業生四界共生界。展轉以四緣成緣。所謂共生緣展轉緣。依緣有緣。餘界以緣成緣。所謂依緣有緣。如是從心生。從時生。從食生可知。地界者為餘界住處緣成緣。水界者為餘界作結著緣成緣。火界者為餘界作熟緣成緣。風界者為餘界作持緣成緣。如是以緣觀諸界。問雲何以相觀諸界。答堅相地界。濕相水界。熱相火界。冷相風界。如是以相觀諸界。問雲何以類非類觀諸界。答地界水界一種類。以重故。火界風界一種類。以輕故。水界火界非類。水界能滅火界令燥。是故非類。地界風界展轉非種類。地界障風界行。風界能滅地界。是故非種類。復次或四界展轉種類。以展轉緣故。或展轉非種類。以自相故。如是以種類非種類觀諸界。問雲何一性種種性觀諸界。答從業生四界。以從業生。所謂一性以相種種性。如是從心生。從時生。從食生。可知四因緣地界。以相一性以因。所謂種種相。如是四因緣風界火界。風界可知。四界以界一性。以大一性。以法一性。以無常一性。以苦一性。以無我一性。以相種種性。以事種種性。以業種種性。以心種種性。成種種性。以時種種性。成種種性。以食種種性。成種種性。以種種性。成種種性。以地種種性。成種種性。以生種種性。成種種性。以趣種種性。成種種性。如是。以一性種種性觀諸界。問雲何以觀界隸。答如巧隸師。以材木作人。一切身份具足。隨逐行走。內繩所連。外假泥飾。形色如人。寶衣莊嚴。或男或女。以人牽繩。或行或舞或倚或坐。如是此界隸名身。以初煩惱為隸。師所作身份具足為筋。繩所連以肉為泥。以皮為色。虛空為孔。寶衣莊嚴名為男女。以其心事為風界所牽。或行或住或去或來或申或縮或語或說。此界隸人。與識界共生。以憂惱因緣。成憂悲苦惱。或笑或戲或相拍肩等。食者支持界隸。命根者受持界隸。以命終界隸分散。若有業煩惱。復更起新界隸。如是生界隸。其初不可知。其後不可知。如是以界隸觀諸界。彼坐禪人。如是以此門以此行。唯觀此身以界隸。無眾生無壽命。是時觀以界事。以生心數法受想行識。彼坐禪人已觀名色。從彼觀名色。是苦是貪愛是苦集。觀貪愛滅是苦滅。觀八正道。是苦滅具足。彼坐禪人已廣觀四諦。是時見苦過患。以無常以苦以無我。常思惟不散。以慧見苦滅功德。以寂寂以妙離。彼坐禪人。如是現見苦過患見滅功德。正安於根力覺分。從行相心起。證醍醐界(觀四大已竟)。   問雲何於食不耐想。何修何相何味何處何起何功德。雲何為修。答以所噉嘗飲食。彼作意悉不耐彼想。知正知。此謂不耐食想。彼想住不亂。此謂修。於食取過患為相。厭為味。伏氣味愛為起。何功德者。成得八功德。若修不耐食想。知揣食想。知五欲具足。知色陰。知不淨想。在身念成修滿。從氣味愛縮離彼心。向善趣向醍醐。雲何修彼者。初坐禪人入寂寂坐。攝一切心不亂心。以所噉嘗飲食作不耐意。如是種種百味經營。清淨人所貴重。色香具足所堪大貴。如此飲食入身。變成不淨。成不耐成臭腐。成可憎惡。以五行修行不耐食想。所謂以經營以散用以處以流以聚。問雲何以經營修行不耐食想。此坐禪人。見諸眾生。為經營飲食困。行種種惡法。或殺害或偷盜。亦見彼眾生受種種苦。知彼所殺害所縛。亦見眾生造種種惡事。或乞索或欺誑。詐現精進。見食如是令起厭患。以不清淨屎尿流溢。飲食為因。彼作惡業如是。復見出家人。住清淨山林。種種花香禽獸吟嘯善人所造。或於田野莊嚴具足。樹影林水取他人意。平舒淨妙無諸高下。人見驚訝無諸喧雜。是出家人修菩提處。等梵天居。如是住處心無貪著。常行禪誦樂修善事。或於寒熱風塵泥雨諸山嶮處。為經營食因於捉缽入家乞食。彼見如是心起厭患。飲食不淨屎尿流出。此經營食。是彼因故。如是當捨求第一樂。復次見出家人修行為乞食。或於馬象惡獸中。或狗野豬處。或惡人所。或不淨處。踐踏泥屎。於他家門。少時默住。以衣護身。為得揣食生疑。或見彼食。猶如狗食。於食起厭。此經營食。最可憎惡。何用經營。但從他乞。如是以經營。修行食不耐想。雲何。散用修食不耐想。彼坐禪人。如是所得經營飲食。於彼坐食。以濕鮭相雜和軟。以手為簸。以口為臼。以脣收聚。以齒為杵。以舌翻轉。以涎唾淡血共相和合。最可厭惡。如狗嘔吐不可見故。如是以散用修行不耐食想。問雲何以處修行不耐食想。答如是此食所吞入腹。與不淨和合住。生熟藏以百蟲種之所噉食。以煖所熟成第一厭。如人嘔吐置不淨器。如是以處修行不耐食想。問雲何以流修行不耐食想。答此食煖所熟。與新故不淨和合。如酒置破杯器。如是一切身流。隨流入於脈腠面目。九孔九萬九千毛孔。皆悉流滿。此食如是流成五分。一分諸蟲所噉。一分火所銷。一分支持身。一分成尿。一分成體。如是修行不耐食想。問雲何以聚修行不耐食想。答此流食成身髮毛爪等。令起百一身份。若不成流。令起百一病惱。如是以聚修行不耐食想。彼坐禪人。以此門以此行。如是修行不耐食想。成住厭食。以厭自在心成不亂若心不亂諸蓋滅禪分起。外行禪成住(不耐食想已竟)。   無所有處。及非非想處。如初地一切入門所說。於是說偈。  坐禪人行處  所說唯面形  如人善示導  波利弗多國  略說得知廣  曉了其前後  恆觀如非如  於此已廣說  如是具足相  彼一切功德  如法當分別  解脫道行處   (三十八行品已竟)。   解脫道論卷第八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48 解脫道論   解脫道論卷第九   阿羅漢優波底沙梁言大光造   梁扶南三藏僧伽婆羅譯   五通品第九   爾時坐禪人。如是已作定自在。住於第四禪。能起五神通。所謂身通天耳通他心智通宿命通天眼通。身通者變義天耳者越人耳義。他心智者了他意義。宿命者憶前生義。天眼通者過人眼見。問幾種變阿誰修變。雲何應起變。答變有三種。謂受持變。作變。意所作變。雲何受持變。彼坐禪人以一成多以多成一。以身增長乃至梵世。此謂受持變。雲何作變。彼坐禪人捨自性身現童子形。或現龍形。或現梵王形。如是等此謂作變。雲何意所作變。彼坐禪人從此身化作餘身。隨意所造一切身份諸根具足。此謂意所作變。復次變有七種。所謂智變定變聖變。業果報所生變。功德人變。明術所造變。方便變。問雲何智變。答以現無常為斷常想。成智辯變。以阿羅漢道斷一切煩惱。成智辯。此謂變智辯。如長老薄拘羅。長老僧吉栗者。長老部吼多波羅。此謂變智辯。問雲何變定辯。答以初禪斷諸蓋成變定辯。以非想非非想定斷無所有變定辯。長老舍利弗多。長老先時婆。長老昆檀若。鬱多羅優婆夷沙摩婆底優婆夷。此謂變定辯。問雲何聖辯。答若比丘樂於不耐。當住非不耐想。成住有非不耐想。若比丘樂於非非耐。當住不耐想。成住有不耐想。若比丘樂於非不耐及非非耐想。當住非非耐想。成住有非非耐想。若比丘樂於不耐及非。非耐當住不耐想成住有不耐想若取。問雲何於非不耐住不耐想。答於愛念處以不淨令滿。或以無常取。問雲何於不耐及非不耐。住非不耐想。答於不愛念及愛念處。或以慈令滿。或以界取。問雲何於非不耐及不耐。住不耐想。答於愛念及不愛念處。或以不淨令滿。或以無常取。問雲何於不耐及非不耐。離二句住捨念現知。答此比丘以眼見色。成不歡喜不憂。成捨住念現知。如是於一切門。此謂聖辯。問雲何從業報生變。答一切諸天一切諸鳥。有人者有惡趣生者。飛行虛空作變。此謂從業報生變。問雲何有功德人變。答轉輪王。樹提長者。闍提長者。瞿師羅長者。復說有五大功德人變。此謂有功德人變。問雲何明術所造變。答持明術人。讀誦明術。能飛行虛空。或現作象。或變作馬。或變作車。或變作步。現種種軍。此謂明術所造變。問雲何方便變。答以出離斷貪慾。以羅漢道斷一切煩惱。如陶師等其業具足。於是正方便生故。一切事變。此謂方便變。問雲何誰修變辯。答於虛空為九。或於虛空為五。一切入以作第四禪自在。是其修變辯。復說色界第四禪以作勝故。是其修變辯。復說四禪二自在。是其修變辯。問雲何當起變。答此比丘修欲定勝行相應如意足精進定心定慧定。亦如是欲者欲樂作變。定者心不亂。彼坐禪人欲樂變變意修行定。受持四種精進。未生惡不善法為不生。已生惡不善法為斷。未生善法為生。已生善法為增長為不忘。為更起為修滿。此謂勝行成就者。唯彼三法為滿語言。六分成就。如意足者。為得如意作道。唯彼法如意足。復次是欲定勝行成就。此謂如意足。為得如意。以初義修者。修彼法多修。此謂修欲定勝行成就如意足。彼坐禪人。如是現修。是其方便。或退或住。彼以精進令起成精進定勝行。成就如意足。若彼方便遲若退若驚怖。彼心遲作速相。意若心退作定心。若心驚怖作捨相。彼成心定勝行。成就如意足。彼若無有煩惱心。歡喜分別饒益不饒益。修行諸法。是其修時。復此法是不修時。彼成分別定勝行。成就如意足。彼坐禪人修四如意足。以作自在心。其身隨心其心成隨身。彼坐禪人於時安身。於心安心於身。以由身心變。以由心身變。以由身心受持。以由心身受持。或樂想或輕想著於身。於著成住。彼坐禪人如是現修成最輕。其身成最軟最堪受持。如鐵丸為火所燒隨意作物。如是以修心成身輕。以輕故入第四禪。安詳念出能分別虛空。以智受持。如是於虛空此身當起。以智受持。於虛空成起。如風吹綿縷。於是初坐禪人。不當速遠行。何故其來作觀。當起怖畏。若有怖其禪成退。是故初坐禪人。不當速遠行。以次第當行。最初以一尺漸漸上以觀。復依彼相作精進一尋。以此方便次第隨其所樂當起。問彼坐禪人於虛空或從禪退。彼從虛空轉當落地耶。答不然。是從其先坐處起若遠行。退者還至先坐處。其見自身如先坐。有神通人。是其止法。彼坐禪人。如是次第作觀。至受持自在作。不一種變。以一成多。以多成一。或現徹過壁徹過牆徹過山。身行無礙猶如虛空。於地或沒或出猶如在水。於水上行猶如行地。行於虛空猶如飛鳥。手摸日月。如是大神通如是大力身。乃起至於梵世。以一成多者。以一令多。或一百或一千或一萬等。以變入第四禪安詳出。次第以智受持。我當多成多。如小路阿羅漢。以多成一者。欲轉多為一。以智受持。我當轉多成一。如長老小路阿羅漢。或現或不現。徹過壁徹過牆徹過山。行不障礙猶如虛空。彼坐禪人。如是以修行虛空一切入。入第四禪安詳出。徹過壁徹過牆徹過山。已轉成轉以智受持。此當成虛空。已成虛空。彼坐禪人於虛空。徹過壁徹過牆徹過山。行不障礙猶如虛空。或現者何義開。或不現者何義。不開。彼坐禪人不開令開。徹過壁徹過牆徹過山。行不障礙。此何義。於地令作出沒猶如在水。彼坐禪人。如是以心修行水一切入。入於第四禪。安詳出轉地作隔。以智受持。此當成水彼坐禪人於地成出沒。猶如性水。於水上行。心不障礙。猶如行地。彼坐禪人。如是以心修行地一切入。入第四禪。安詳出轉水作隔。以智受持。此當成地。已成地彼坐禪人。於水行不障礙。如行性地。行於虛空猶如飛鳥。於是三行步行風行心行。於是坐禪人得地一切入定。於虛空受持道路以步行。若得風一切入定。受持風如綿縷如風行。以心行令滿身心。或樂想或輕想。以著身身已輕。以心行行如飛鳥。如是以心行。行已手摸日月。如是神通。如是神力。彼坐禪人有禪人有神通。得心自在。以是修行心入第四禪。安詳出手摸日月。以智受持。此當成近手。彼成近手。彼坐禪人或坐或臥。以手摸捫日月。起身乃至梵世。彼坐禪人有神通得心自在。樂行梵世。如是四如意足。以如是修行心。於遠受持近。於近受持遠。或多受持少。或少受持多。以天眼見梵天色。以天耳聞梵天聲。以他心智知梵天心。彼坐禪人三行。以二行行於梵世。是法於一切受持變(受持變已竟)。   爾時坐禪人欲起變意。如是修四如意足。以心得自在安身於心。安心於身。以由身安心。以由心安身。以由身受持心。以由心受持身。或樂想或輕想。著於身已著身已著身已著成住。如是坐禪人現修其身。成最軟最輕堪受持。如鐵丸為火所燒隨意作物。如是坐禪人已如是修行。心成軟堪受持。令滿身心。彼坐禪人若樂除自形色。作童子形。入第四禪安詳出。次第轉童子形。已轉以智受持。我當成童子形。如是作意成童子形。如是龍形。鳳凰形。夜叉形。阿修羅形。帝釋形梵形。海形山形林形。師子形虎形豹形象馬形。步軍形。已轉以智受持。我當成步行軍。如是作意成步行軍。問受持變作變何差別。答以受持變不捨形色受持。以作變捨形色。此謂差別(作變已竟)。   爾時坐禪人欲起意所造變。如是心得自在。修如意足。入第四禪安詳出。於其身內作意。猶如空瓶。彼坐禪人如是作意。於空自身內隨其所樂為變化。隨其當成轉。已轉以智受持。隨其當成。如是作意。成隨相似。以此方便多作變化。作變化已成行。若坐禪人以所化身欲向梵世。於梵世前即化自身如梵形。隨意所造。一切身份具足。諸根不少若神通人於此逍遙。彼所化人亦復逍遙。若神通人於此若坐臥。現出煙焰。若問若答。彼所化人亦坐亦臥。亦出煙焰。亦問亦答。是其神通所造變化。彼所化人。亦以隨作如是等(意所造變已竟)。   雲何散句變所造色。於至時分別。是時彼不現。未至時分別於其間樂說。彼受持成不現。若不作分別時。唸唸不現。於化人無壽命根。所化飲食。事變種智。成九事。小事大事不可說事。過去事未來事現在事。內事外事內外事(散句已竟)。   問天耳誰起雲何當起。答八一切入。彼二一切入。於第四禪得自在。從自性耳起天耳界。復說雲何色界於四禪得自在。是其能起。復說於四禪亦起。問雲何當令起。答初坐禪人如是修四如意足以心得自在。入第四禪安詳出。次第依自性耳界。若遠聲作意聲相。或近聲作意聲相。若大聲作意大聲相。若細聲作意細聲相。若東方聲作意聲相。如是於一切方。彼坐禪人如是以修行心清白。以耳界清淨。令心行增長。彼坐禪人以天耳界清淨過人耳聞兩聲。所謂天聲人聲。或遠或近。於是先師說。初坐禪人先聞於自身眾生聲。從此復聞身外眾生聲。從此復聞依所住處眾生聲。如是次第作意增長。復說初坐禪人。不能如是先聞自身眾生聲。何以故。不能聞細聲。以自性耳非其境界。初坐禪人遠螺鼓等聲。彼聲依自性耳。以天耳智應作意於聲相。令起天耳智。或細聲或大聲。或遠聲或近聲。唯天耳應取。於是初坐禪人不應作意於最可畏。何以故。於可受聲應說欲愛。於可畏聲應說驚怖耳畏智。彼成三事。小事現在事外事。若失自性耳。天耳界亦失。於是得聲聞自在。聞千世界聲。從彼緣覺最多。如來聞無數(天耳已竟)。   問他心智誰能起雲何應起。答光一切入於第四禪得自在。得天眼起他心智。雲何應起者。初坐禪人如是修四如意足。以心得自在。清白不動入光一切入。於第四禪安詳出。從初以光令滿其身。以天眼見其自心意色。此依色意識起。如是知。以自心變見色變。此色從喜根所起。此色從憂根所起。此色從捨根所起。若與喜根相應心現起。意色如酪酥色。若與憂根相應心現起。成如紫色。若與捨根相應心現起。成如蜜色。若與愛慾相應心現起。成如黃色。若與瞋恚相應心現起。成如黑色。若與無明相應心現起。成如濁色。若與信相應及智相應心現起。成如清色。彼坐禪人如是以自身變。分別色變。爾時以光令滿他身。以天眼見他心意色。彼以心變分別色變。以色變分別心變。如是分別起他心智已。起他心智除色變分別。唯取心事。彼坐禪人如是以修行心清白。或有愛心知有愛心或無愛心知無愛心。若有瞋恚心知有瞋恚心。若無瞋恚知無瞋恚心。如是一切可知他心智者。其事八。小事大事道事無量事過去事未來事現在事外事。彼無漏他心非凡夫境界。生無色處眾生心。唯佛境界。若聲聞得自在。知一千世界心。從此緣覺最多。如來無量(他心智已竟)。   問憶宿命智誰能起。幾種憶宿命智雲何應起。答八一切入二一切入。於第四禪心得自在。是其能起憶宿命智。復說雲何色界處。答於第四禪心得自在。是其能起。復說於四禪得起幾種憶宿命。答三種憶宿命。一者多持生。二者生所造。三者修行所成。於是多持生者。以四行憶宿命智。善取彼相故。見彼分相故。諸根分明故。攝彼性故。此四行多持生憶宿命。於彼最勝彼憶七宿命。諸天諸龍諸鳳凰。以生所成憶宿命。於彼最勝憶十四宿命。修行所成者。修如意足。問雲何應起憶宿命。答初坐禪人如是修四如意足。以信得自在。清白至不動。從現坐處。於一日所作事。或以身。或以意。或以口。憶一切事。如是於夜所作。如是一日二日。次第乃至一月憶彼一切事。如是二月所作事。如是次第乃至一年所作事。如是二年三年百年所作事。如是乃至初生所作事。憶彼一切。爾時久遠過去心心數法有後生。心心數法現生。依初心心數法得生。以心相續生。現觀因緣。憶識流轉。兩俱不斷。於此世生。於彼世生。彼坐禪人如是以心修行清白。憶宿命不一種。如是一生二生三生四生等。如是一切。初坐禪人於此生已憶一切。若坐禪人不能憶彼生。彼不應捨精進。更重令起禪。已起禪善哉令自在。如磨鏡法。善哉已得自在。現憶如初。於彼成憶。若自從一生。出彼心成憶。彼最樂已見方便。不可憶畜生生。及無色生及無想生不可想。無想性故。長老輸毘多於彼最勝憶宿命智。七種小大不應說過去內外。內外於過去已所得道果。或國或村當憶。彼成過去想。憶宿命智。從智憶陰相續。憶宿命智。從此外道憶四十劫。過彼不能憶。身無力故。聖聲聞憶一萬劫。從此最大聲聞。從彼最大緣覺。從彼如來正遍覺。自他宿命及行及處一切。餘唯憶自宿命。少憶他宿命。正遍覺隨其所樂憶一切。餘次第憶。正遍覺若入三昧。若不入三昧。若不入三昧常憶。餘唯入三昧(憶宿命智已竟)。   問天眼誰起。幾種天眼雲何能起天眼。答光明為九。或光明為五。或光明一切入事。於第四禪得自在。有眼性是其所能起。幾種天眼者。答二種天眼。業果報所成。修行所成。於是典藏天眼。從果報所成。是以得見寶藏或有珠或無珠。修行所成者。修行四如意足。雲何能起天眼者。初坐禪人如是修四如意足。以心得自在。清白至不動。光一切入。入第四禪作意光想。及日想受持。此日如夜。此夜如日。以心無礙無所著。現修行心成有光明。彼坐禪人修行其心。成有光明。無闇障礙。過日光明。彼坐禪人如是心修行。以光明令滿於內。作意色形。以智令滿光明。彼非天眼。以智見內光明色。此謂天眼。彼坐禪人以天眼清淨過人眼。見眾生或終或生。或粗或妙。或善色或醜色。生於善趣。生於惡趣。如業所作。如是一切眾生。於是若能起天眼。此煩惱彼所應斷。所謂疑不正憶。懈怠睡眠。慢邪喜惡口。急疾精進。遲緩精進。多語種種想。最觀色。此煩惱以此一一成就若令起天眼。其定成退。若其定退光明亦失。見色亦失。是故彼煩惱善哉應斷。若已斷此煩惱。若復不得定自在。以不自在天眼成小。彼坐禪人以小天眼知少光明。見色亦小。是故世尊說。是時我小定。是時我小眼。我以小眼知少光明。我見小色。是時我無量三昧。是時我無量天眼。我以此無量天眼。我知無量光明。我見無量色。於是初坐禪人非可愛色。非可畏怖色。如初說過天眼五種事。所謂小事現事內事外事內外事。依天眼生四智。未來分智。自所作業智。如行業智。業果報智。於是以未來分智。於未來色當起知之。以自所作業智。見他人所造業。以此業此人當往彼趣。以如行業智。見人生趣。以此業此人先生此知之。以業果報智。至此時至此趣。至此煩惱。至此方便。此業應熟。此業不應熟。此業應多受。此業應少受知之。於是聲聞得自在。見一千世間。從此緣覺見最多。如來見無量(天眼已竟)。   於是此散句。以天眼為見色。於一種修行定。唯見色不聲聞。若以天耳為聞聲。於一種修行定。唯聞聲不見色。若為見聞二俱修行定。亦見亦聞。若為見聞知他心。修行於定。亦見聞知他心。若為見一方。修行於定。非見餘方。不聞不知他心。若不少修行於定。於一切方。亦見亦聞。亦知他心。五神通。世間神通。有漏色界繫凡夫共。若善神通。學人及凡夫共或阿羅漢無記神通。五神通。不於無色界生(解脫道說神通道已竟)。   解脫道論分別慧品第十   問雲何慧。何相何味何起何處何功德。慧者何義。幾功德為得波若。幾種波若。答意事如見。此謂波若。復次作意饒益不饒益。作意莊嚴。此謂波若。如阿毘曇中說。雲何波若。是波若是慧是智。是擇法妙相隨觀。彼觀聰明曉了分別。思惟見大易悟牽正智。慧鉤慧根慧力慧仗慧殿慧光慧明慧燈慧實。不愚癡擇法正見。此謂波若。如達為相。擇為味。不愚癡為起。四諦為處。復次了義光明為相。入正法為味。除無明闇為起。四辯為處。何功德者。波若無量功德。當以略聞此偈。  以慧淨諸戒  入禪亦二慧  以慧修諸道  以慧見彼果  波若為勝善  慧眼最無上  慧退是穢污  慧增長無上  慧破諸外論  非世至所著  有慧人最妙  顯說善語言  此世及彼世  解脫聞苦樂  諸義及精進  勇猛有慧人  悉見此諸法  因緣諸語言  教誡及名色  彼即四諦語  是有慧境界  以慧除眾惡  愛瞋恚無明  以智除生死  除餘不可除   問慧者何義。答智義。能除為義。幾功德為得慧者。十一功德。尋修多羅義。多善事。清淨居。止觀。四諦。作分明處。心停住常在禪。無蓋心。離無智慧人。修行智慧人樂著。幾種慧者。答二種三種四種。問雲何二種慧。答所謂世慧出世慧。於是聖道果相應慧。是出世慧。餘是世慧。世慧者。有漏有結有縛是流是厄是蓋是所觸是趣是有煩惱。出世慧者。無漏無結無縛無流無厄無蓋無所觸無趣無煩惱。三種慧者。思慧聞慧修慧。於是不從他聞。若自作業智。若得隨諦相應智。於功乃明處。此謂思慧。於此處從他聞得慧。此謂聞慧。若入三昧彼慧悉修。是修慧。復次三種慧。來曉了去曉了方便曉了。於是現作意。此不善法成退。善法成增長。於是慧此謂來曉了。復作意此不善法增長。善法成退。於是慧此謂去曉了。於此一切方便慧。此謂方便曉了。復次三種慧。聚慧不聚慧非聚非非聚慧。三地善慧。此謂聚慧。於四道慧。是謂不聚慧。於四地及果報。於三地事有記慧。此謂非聚非非聚慧。四種慧者。自作業智。隨諦相應智。道等分智。果等分智。於是十處正見。是謂自作業智。若見陰或無常或苦或無我。如是相似忍。此謂隨諦相似智。於四道慧。此謂道分智。於四果慧。此謂果等分智。復次四種慧欲界慧色界慧無色界慧無繫慧。於是欲界善有記慧。此謂欲界慧。色界善有記慧。此謂色界慧。無色界善有記慧。此謂無色界慧。於道果慧。此謂無繫慧。復次四種慧。法智比智他心智等智。於四道及於四果慧。此謂法智。彼坐禪人以此法智。成就過去未來現在智。久過去亦智。未來亦智。此諦智此謂比智。知他心此謂他心智。除此三智餘慧。此謂等智。復次四種慧。有慧為聚非為非聚。有慧為非聚非為聚。有慧為聚亦為非聚。有慧非為聚非非為聚。於是欲界善慧。是慧為聚非不為聚。於四道慧為非聚不為聚。於色界及無色界善慧。是慧為聚亦為非聚。於四地果報。於三地事有記慧。是慧非為聚。亦非為非聚。復次四種慧。有慧有為厭患非為達。有慧為達非為厭患。有慧為厭患亦為達。有慧不為厭患亦不為達。於是慧為厭欲。不為通達神通。及不通達四諦。此謂慧為厭患不為達。現得厭欲。以慧達神通非達四諦。此謂波若。為達非為厭患。於四道慧為厭患亦為達。餘慧非為厭患亦非為達。復次四種慧。義辯法辯辭辯樂說辯。於義智此謂義辯。於法智此謂法辯。於說辭慧此謂辭辯。於智智此謂樂說辯。於因果智義辯。於因智法辯。於法辯樂說辭辯。於智智樂說辯。復次於苦及滅智。此謂義辯。於集及道智。此謂法辯。於說法辭。此謂辭辯。於智智。此謂樂說辯。復次知法者。所謂脩多羅祇夜闍柯羅界伽陀優陀那伊底(都地反)。   跋多伽闍多伽阿浮多達摩鞞佛略此謂法辯。知彼此義。此所說法是其義。此謂義辯。說法辭智。此謂辭辯。於智智。此謂樂說辯復。次於眼智。此謂法辯。眼智為見。此謂義辯。於說法辭智。此謂辭辯。於智智。此謂樂說辯。復次四種慧。苦智。苦集智。苦滅智。於是道等分智。苦相應智。苦智。苦集相應智。集智。苦滅修行相應智。具足智。道智(解脫道分別慧品已竟)。   解脫道論卷第九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48 解脫道論   解脫道論卷第十   阿羅漢優波底沙梁言大光造   梁扶南三藏僧伽婆羅譯   五方便品第十一之一   於是初坐禪人樂脫老死。樂除生死因。樂除無明闇。樂斷愛繩。樂得聖慧。於五處當起方便。所謂陰方便。入方便。界方便。因緣方便。聖諦方便。問雲何陰方便。答五陰色陰受陰想陰行陰識陰。問雲何色陰。答四大四大所造色。雲何四大地界水界火界風界。雲何地界。堅性堅相。此謂地界。雲何水界。水濕和合色。此謂水界。雲何火界。火煖熟色。此謂火界。雲何風界。風持色。此謂風界。初坐禪人以二行取諸蓋。以略以廣如說觀四大。如是可知。雲何四大所造色。眼入耳入鼻入舌入身入。色入聲入香入味入。女根男根命根。身作口作。虛空界色。輕色軟色。堪受持色。增長色。相續色。生色老色。無常揣食處色。眠色。雲何眼入。以是見色有對。依彼眼識起。此謂眼入。復次依眼睛肉揣白黑眼珠三圓。於肉血風痰唾。五重內住。如半芥子。大如蟣子頭。初業所成。四大所造火。大最多。此清淨色。謂為眼入。如大德舍利弗所說。以眼識清淨見諸色。或小或微。如牖柯喻。雲何耳入。以是聞聲。於是聲有對。依耳識起。此謂耳入。復次於二孔赤毛為邊。依膜住如青豆莖。初業所造空大最多。四大所造清淨色。此謂耳入雲何鼻入。以是聞香。於是香有對。依鼻識起。此謂鼻入。復次於鼻孔中三和合依細孔住。如拘毘陀羅形。初業所造。風大最多。四大所造清淨色。此謂鼻入。雲何舌入。以是知味。於是味有對。依舌識起。此謂舌入。復次於舌肉上。兩指大住。如鬱波羅花形。初業所造。水大最多。四大所造清淨色。此謂舌入。雲何身入。以是覺觸。於是觸有對。依身識起。此謂身入。復次除毛髮爪齒。所餘不受。於一切受身。初業所造。地大最多。四大所造清淨色。此謂身入。是可見色。此謂色入。是有對聲。是謂聲入。是有對香。此謂香入。是有對味。此謂味入。是女性是女根。是男性是男根。是隨守護業所成色。此謂命根。是以身令現諸行名行。此謂身作。是以口令現諸行名行。此謂口作。是色分別此謂虛空界。是色輕性此謂色輕。是色輕性此謂色軟。是色堪受持性此謂色堪受持。此三種是身不懈怠性。是諸入聚此謂色聚。是色聚此謂色相續。是色令起此謂色生。是令色熟此謂色老。是色敗壞所謂色無常。以氣味眾生得立。此謂氣味揣食。色依界及意識界起。此謂界處色。是諸界懈怠。此謂睡眠色。此二十六所造色。及四大。成三十色。問四大及四大所造色。雲何差別。答四大依四大共生。四大所造色依四大生。四大所造色非四大所依。亦非四大所造色所依。如三杖得倚。如是四大可知。如三杖影倚。如是四大所造色可知。此謂差別。於是坐禪人此三十色。以五行可知所勝。如是以令起。以聚以生以種種以一。問雲何以令起。答九色業因緣所起。所謂眼入耳入鼻入舌入身入。女根男根命根處色。二色心因緣所起。所謂身作口作。一色時節心所起。所謂聲入。四色時心食因緣所起。所謂色輕色軟色堪受持眠色。十二色四因緣所起。所謂色入香入味入。虛空界色聚色相續色。色生揣食四界。二色無有所起。所謂色老色無常。復次生緣老老緣無常。如是以令起。所勝可知。問雲何以聚。答九聚業所起。九聚心所起。六聚時節所起。三聚食所起。問雲何九聚業所起。答所謂眼十耳十鼻十舌十身十女根十男根十處十命根九。問雲何名眼十。答眼清淨四界是其處。復依四界色香味觸命根眼清淨。此十法共生不相離此謂聚。是謂眼十。此起是生此熟謂老。此壞是無常。此分別。是虛空界。此四法彼聚共起。此眼依於十老時。生第二眼十。彼二種十聚此謂聚。彼隨逐此謂相續。此六法彼共起。彼復第二眼十依於老時。生第三眼十。是第二及第三眼十。此謂聚。唯彼法隨逐。此謂相續。初十散壞。第二十老。第三十起。彼成一剎那。如是所起眼十。彼間不可知。剎那輕速故。不現世間知。有彼坐禪人見眼相續。如江流如燈焰相續。此謂眼十。如是耳十鼻十舌十身十女根十男根十命根九。以廣可知。問雲何九聚心所起。答清淨八義。清淨身作九。清淨口作七。清淨輕九。輕身作十輕口作十一。清淨眼九。眼身作十。眼口作十一。問雲何名清淨八心所起。答四界依界。色香味觸。此八法共生不相離。彼十是名清淨八。彼起是生。彼熟是老。彼壞是無常。彼分別是虛空界。此四法彼隨起。彼清淨八。於壞時與第二心共起。第二清淨八。初清淨壞。第二清淨起。於一剎那起。此非展轉為聚。以與三所起所聚。如是清淨輕九。及清淨眼九。六作聚非初壞。非第二起。無一剎那。何故不一心二作。令起餘如初說。問雲何六聚時節所起。答清淨八。清淨聲九。清淨輕九。輕聲十。清淨眼九。眼聲十。外聚成二清淨。八及聲九。問雲何三聚食所起。答清淨八。清淨輕九。清淨眼九。時節食所起聚相續業處。相似可知。餘如初說。命九天聚。於欲界於業處所成。八聚以壽命活。鼻舌身男女根如。是輕等三及眠。此於色界。無有命九。天聚無想梵天。於其身一切入。以是得活。如是以聚。問雲何以生。答如男女入胎。於剎那生三十色起。所謂處十。身十。或女根十。或男根十。不男不女二十色起。所謂處十身十。於欲界化生。滿根入男女。於生剎那七十色起。所謂處十。身十。眼十。耳十。鼻十。舌十。或女根十。或男根十。或於惡趣化生生盲。女人男人。於其生剎那六十色起除眼十。如是生聾人六十色起。除耳十。生盲聾人五十色起。除眼十耳十。惡趣化生滿根入。或非男或非女。及劫初人。於其生剎那六十色起除男女根。於彼盲及非男非女。五十色起除眼根十。除非男非女根。或聾非男非女。亦五十色起除耳十及非男非女根。或盲聾非男非女四十色起。處十身十鼻十舌十梵。天於其生剎那四十九色起。處十眼十耳十身十命根九。無想天眾生於其生剎那九色起。命根九。如是以生可知。問雲何以種種。答一切色成二種。所謂大細。於是十二色大內外色入。以有對義。餘十八色細。以無對義。復二種色。所謂內外。於是五色成內眼等。五入以有境界義。餘二十五外色以無境界義。復有二種色。命根不命根。於是八色名根。五內女根男根命根。以依義。餘二十二非命根。以無依義。一切色成三種。所謂受色非受色有壞色。於是九色。有受八根及處色。以業報所成義。九色不受聲入。身作口作色。輕色軟色堪受持色老色。無常及眠。非業報所成義。餘十二色有壞。彼以二種義。復有三種色。所謂可見有對。非可見。有對。不可見無對。於是一色可見有對。所謂色入。以見義以觸義。十一色不可見有對。除色入餘大色以。不見義以觸義十。八色不可見無對。餘細色不可見義。不可觸義。一切色成四種。所謂自性色形色相色分別色。於是十九自性。色餘十二大色。女根男根命根水界揣食處色眠色。以畢竟義。七形色。所謂身作口作色。輕色軟色堪受持色受色相續自性色。以變三相色。色生色老色無常。以有為相義。一色分別色。所謂虛空界。以聚分別義。於是自性色。彼成分別。餘無分別。如是以種種分別。問雲何以一種當分別。答一切色非因非無因。因不相應。有緣有為。世所攝。有漏有縛。有結有流。有厄有蓋。所觸有趣。有煩惱無記無事。非心數心不相應。小欲界繫不定非乘。不與樂共起。不與苦共起。不苦不樂共起。不令聚非不令聚非學非非學。非見所斷。非思惟所斷。如是以一種所勝可知。此謂色陰。   問雲何受陰。答以相一受。以彼心受持成一。由處二受。所謂身受意受。由自性三受。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由法四受。善受不善受報受事受。由根五受。樂根苦根喜根憂根捨根。由黑白六受。有漏樂受。無漏樂受。有漏苦受。無漏苦受。有漏不苦不樂受。無漏不苦不樂受。由門七受從眼觸生受。從耳觸生受。從鼻觸生受。從舌觸生受。從身觸生受。從意界觸生受。從意識界觸生受。以廣成。一百八受。六依愛起受。六依出離起受。六依愛憂起受。六依出離憂起受。六依愛捨起受。六依出離捨起受。此六六成三十六。於三時三三十六。此謂受陰。   問雲何想陰。答以想一相以心知事。以黑白二相。謂顛倒想。不顛倒想。以由不善三想。謂欲想瞋恚想害想。以由善三想。謂出離想不瞋恚想不害想。以不知義性處門四想。謂不淨淨想。於苦樂想。於無常常想。於無我我想。以由知義性處四想。不淨想苦想無常想無我想。以由毘尼五想。於不淨淨想。於不淨不淨想。於淨不淨想。於淨淨想。疑想。以由事六想。色想聲想香想味想觸想法。想以由門七。想從眼觸生。想從耳觸生想。從鼻觸生想。從舌觸生想。從身觸生想。從意界觸生想。從意識界觸生想。如是種種想可知。此謂想陰。   問雲何行陰。答觸思覺觀。喜心精進念。定慧命根蓋。不貪不瞋慚愧。猗欲解脫捨作意。貪瞋恚無明慢。見調戲疑懈怠無慚無愧。除受想一切心數法行陰。於是觸者。是心觸事。如日光觸壁是其想處。思者是心動如作宅足種法。是其事門足處。覺者是口行如以心誦經。是彼想足處。觀者。是心觀事如隨思義。是其覺足處。喜者是心歡喜如人得物。是其踴躍足處。心者是心清如咒令水清。彼四須陀洹分足處。精進者是心勇猛。如壯牛堪重。彼八事處足處。念者是心守護如持油缽。彼四念處足處。定者是心專一如殿媬O。彼四禪足處。慧者是心見如人有眼。彼四聖諦足處。命根者是無色法是壽命。如鬱波羅水。彼名色足處。蓋者是心惡止離。如人樂命離毒。彼四禪行足處。不貪者是心捨著。如得脫責。彼離出足處。不瞋者是心不瞋怒如貓皮。彼四無量足處。慚者是心羞恥。於作惡如憎惡屎尿。彼自身依足處。愧者是心畏於作惡。如畏官長。彼世依足處。猗者是心動搖滅。如夏熱人冷水洗浴。彼喜足處。欲者樂作善如有信檀越。彼四如意足處。解脫者是心屈曲。如水流深處。彼覺觀足處。捨者是心不去來。如人執稱。彼精進等足處。作意者是心令起法則。如人執施。彼善不善足處。貪者是心攝受如我鳥。彼可愛可樂色足處。瞋恚者是心踴躍。如瞋毒蛇。彼十瞋恚處足處。無明者是心無所見如盲人。彼四顛倒足處。慢者是心舉如共相撲。彼三種足處。見者是心取執。如盲人摸象。彼從他聞聲不正憶足處。調者是心不寂寂。猶如沸水。彼速。精進足處。悔者是心退如愛不淨。彼以作惡善退足處。疑者是心不一取執。如人行遠國或於二道。彼不正作意足處。懈怠者是心懶墮。如蛇藏蟄。彼八懶處足處。無慚者是心於作惡無羞恥。如栴陀羅人。彼不恭敬足處。無愧者是心於作惡無畏。如惡王。彼六不恭敬足處。此謂行陰。   問雲何識陰。答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界意識界。於是眼識者。依眼緣色生識。是謂眼識。耳識者依耳緣聲生識。是謂耳識。鼻識者依鼻緣香生識。是謂鼻識。舌識者依舌緣味生識。是謂舌識身識者依身。緣觸生識。是謂身識。意界者依處五事依二事。五識若前後次第生識。此謂意界。意識界者。除此六識。餘心。此謂意識界。此七識以三行所勝可知。如是以處事以事以法。問雲何以處事。答五識種種處種種事。意界及意識界。一處意界五事意識界。六事五識者。內法內處外事意界。內法外處外事意識界。內法外處。內事亦外事。六識者。初生處。初生事意識界。於入體剎那共生處。初以生處。於無色有無處一切事。如是以處事可知。問雲何以事。答五識一一受其境界。非一一次第生。不前不後生不散起。以五識不知所有法。除初起。以意界不知所有法。除意轉。以六識。不安威儀。以迅速安之。以六識不受持身業口業。以六識不受善不善法。以迅速受之。以六識不入定不安詳起。以迅速入定。以後分安詳。以六識不終不生。或以後分。或以彼事終。以果報意識界生。以六識不眠不覺不見夢。以後分眠。以轉意覺。以迅速夢見。如是以事可知。問雲何以法。答五識有覺有觀。意界有覺有觀。意識界設有覺有觀。設無覺少觀。設無覺無觀。五識與捨共行。身識設與樂共行。設與苦共行。意識界設與喜共行。設與憂共行。設與捨共行。五識果報意界。設果報設方便。意識界設善設不善。設果報設方便。六識無因無起。世間法有漏有結。有縛有流有厄有蓋。所觸有取有煩惱。不以見所斷。不以思惟所斷。非為聚非非為聚。非學非非學。少欲界繫。不定非乘。意識界一切壞。如是以法勝可知。此謂識陰。此謂五陰。   復次此五陰。以四行所勝可知。如是以句義以相。以分別以攝。問雲何以句義。答色者現義。受者可受義。想者知義。行者作義。識者解義。陰者種類集義。如是以句義可知。問雲何以想。答色者自色相如見刺。彼四大足處。受者彼受相。如癩惡病。彼觸足處。想者持相為相。如作像貌。彼觸足處。行者和合為相如轉輪。彼觸足處。識者謂知相如知味。彼名色足處。如是以相可知。問雲何以分別。答三種陰分別。五陰五受陰五法陰。於是五陰者。一切有為法。五受陰者。一切有漏法。五法陰者。戒陰定陰慧陰解脫陰解脫知見陰。於此五受陰是可樂。如是以分別可知。問雲何以攝。答三種攝。入攝界攝諦攝。於是色陰十一入所攝。三陰法入所攝。識陰意入所攝。色陰十一界所攝。三陰法界所攝。識陰七界所攝。戒陰定陰慧陰解脫知見陰。法入及法界所攝。解脫陰法入及意入。及法界意識界所攝。五陰或諦所攝。或非諦所攝。五受陰苦諦及習諦所攝。戒陰定陰慧陰道諦所攝。解脫陰非諦所攝。解脫知見陰苦諦所攝。有法是陰所攝。非諦所攝。有法是諦所攝。非陰所攝。有法是陰所攝。亦諦所攝。有法非陰所攝。亦非諦所攝。於是非根所縛色。及與道相應。沙門果是陰所攝。非諦所攝。泥洹是諦所攝。非陰所攝。三諦是陰所攝。亦諦所攝。制者非陰所攝。亦非諦所攝。如是以行。於陰知分別方便。此謂陰方便(陰方便已竟)。   問雲何入方便。答十二入。眼入色入。耳入聲入。鼻入香入。舌入味入。身入觸入。意入法入。於是眼入者。是界清淨以是見色。色入者。界色形摸是眼境界。耳入者。是界清淨以是聞聲。聲入者。是界鳴耳境界。鼻入者。是界清淨以是嗅香。香入者。界香鼻境界。舌入者。是界清淨以是知味。味入者。是界氣味舌境界。身入者。是界清淨以是觸細滑。觸入者。是地界水界火界風界。堅軟冷煖身境界。意入者。是七識界。法入者。是三無色陰及十八細色及泥洹。此謂十二入。復次此十二入。以五行所勝可知。如是以句義。以境界以緣。以彼夾勝心起以攝。問雲何以句義。答眼者見義。色者現義。耳者聞義。聲者鳴義。鼻者嗅義。香者芳義。舌者嘗義。味者氣味為義。身者正持義。觸者可觸義。意者知義。法者無命義。入者無色法門義。處義受持義。如是以句義可知。問雲何以境界。答眼耳不至境界。鼻舌身至境界。意俱境界。復有說。耳者至境界。何故唯有近障不聞聲。如說咒術。復說眼者於其自境界至境界。何故壁外不見。如是以境界可知。問雲何以緣。答緣眼色光。作意生眼識。於是眼者為眼識。以四緣成緣。初生依根有緣色者。以三緣成緣。初生事有緣光者。以三緣成緣。初生依有緣作意者。以二緣成緣。次第非有緣。緣耳聲空作。意得生耳識。以此分別當分別。緣鼻香風作意。得生鼻識。緣舌味水作意。得生舌識。緣身觸作。意得生身識。緣意法解脫作意。得生意識。於是意者是後分心。法者是法事。此成四種。六內入過去現在未來第一種。五外入過去未來現在離除非入根。是第二種。法入第三種。十一種制名者。所謂眾生方時犯罪。頭陀一切相。無所有入定事滅禪定。實思惟不實思惟。是第四種。此謂法事。專心者心隨如昱。作意者於意門轉意。識者速心。於是意者為意識以依緣成緣。法者以事緣成緣。解脫者以依緣成緣。作意者以二緣成緣。次第緣有緣。如是以緣可知。問雲何以夾勝心起。於眼門成三種。除夾上中下。於是上事。以夾成七心。無間生阿毘地獄。從有分心。轉見心。所受心。分別心。令起心。速心。彼事心。於是有分心者。是於此有根心如牽縷。轉心者。於眼門色事夾緣故。以緣展轉諸界。依處有分心成起。有分心次第。彼為見色事成轉生轉心。轉心次第依眼應轉。現得見生見心。見心次第已見以心。現受生受心。受心次第以受義。現分別生分別心。分別心次第以分別義。現令起生令起心。令起心次第以令起義。由業心速行。速行心次第。以速行義。不以方便生彼事果報心。從彼更度有分心。問何譬喻。答如王殿上閉城門臥。傴女摩王足。夫人坐。大臣及直閣列在王前。聾人守門依城門住。時守園人取菴羅果打門。王聞聲覺王。敕僂女。汝當開門。僂女即奉命。以相貌語聾人言。聾人解意。即開城門。見菴羅果。王捉刀。女受果將入現於大臣。大臣授與夫人。夫人洗淨。或熟或生。各安一處。然後奉王。王得食之。食已即說彼功德非功德。還復更眠。如是如王臥。如有分心可知。如守園人取菴羅果打門。如是於眼門色事夾可知。如王聞彼聲王覺。教傴女開門。如是以緣展轉界。依處有分心起可知。如傴女以相貌教聾人開門。如是轉心可知。如聾人開門見菴羅果。如是眼識可知。如捉刀女受彼果將現大臣。如是受持心可知。如大臣取果授與夫人。如是分別心可知。如夫人洗淨。或熟或生各安一處然後與王。如是令起心可知。如王食彼果。如是速心可知。如王食已說彼功德非功德利。如是彼事果報心可知。如王更眠。如是有分心度可知。於是眼門以中事夾。速心無間度彼有心。以夾下事。令起心無間度有分心。如是餘於門可知。於意門無事夾。以作意緣以解脫行。於意門成取事。於是於上事三心生。有分心轉心速心。彼事心於中及下事二心生。轉心及速心。於是可愛不可愛中事。以種種緣種種受可知。以正作意非正作意。緣種種善不善可知。如是彼夾勝心起可知。問雲何以攝。答三種攝。陰攝界攝諦攝。於是十入色陰所攝。意入識陰所攝。法入除泥洹四陰所攝。十一入十一界所攝。意入七界所攝。五內入苦諦所攝。五外入。或苦諦所攝。或非苦諦所攝。意入或苦諦所攝。或非苦諦所攝。法入或四諦所攝。或非苦諦所攝。如是所攝可知。如是以此行。於入智令起方便。此謂入方便(入方便已竟)。   問雲何界方便。答十八界。眼界色界眼識界。耳界聲界耳識界。鼻界香界鼻識界。舌界味界舌識界。身界觸界身識界。意界法界意識界。於是眼清淨眼界。色形色界。眼識眼識界。如是餘可知。於五門轉事。意界受果報。意界唯法入。除法界六識界。餘心意識界。餘如入廣說。於是十界色陰所攝。法界除泥洹四陰所攝。七界識陰所攝。十一界十一入所攝。七界意入所攝。十一界苦諦所攝。五界或苦諦所攝。或非諦所攝。法界四諦所攝。或非諦所攝。意識界或苦諦所攝。或非諦所攝。問雲何說化境界。答唯此法陰入界為境界。諸說法種類和合相為陰說門相為入。說自性相為界。復次世尊為利根人。以陰門說苦諦。為中根人以入門說苦諦。為鈍根人以界門說苦諦。復次於名著相人。以略說色。以分別名說陰。為著色相人。以分別色以略說名說入。於名色著相人。以名色分別說界。復次說自性處說陰說處事說入。以處事說心起說界。以如是等行界分別方便。此謂界方便(界方便已竟)。   問雲何因緣方便。答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憂悲苦惱。如是皆苦陰起。唯以無明滅則行滅。以行滅則識滅。以識滅則名色滅。以名色滅則六入滅。以六入滅則觸滅。以觸滅則受滅。以受滅則愛滅。以愛滅則取滅。以取滅則有滅。以有滅則生滅。以生滅則老死憂悲苦惱滅。如是苦陰皆成滅。於是無明者。不知四諦。行者身口意業。識者入胎一念心名識。名色者共相續心起心數法。及迦羅邏色。六入者六內入。觸者六觸身。受者六受身。愛者六愛身。取者四取。有者是業能起欲色無色有。生者於有陰起。老者陰熟。死者陰散壞。問何故無明緣行。何故生緣老死。答於此無間凡夫。於四諦不知故。五受陰長夜樂著我物。成彼所觸。此我物此我身如是有樂著樂。和合為有思惟。彼思惟使非智所處。為得有成住於有。如種在耕熟田。無彼識為有滅。此謂無明緣行。彼無明所起行。思入有著於有相事成為聚。於轉有起相續。識於有隨心非斷。是故行緣識。如除日無光明。住地增長。如是除識無名色。於無體住增長。如荻相猗展轉相依。是故識緣名色。依處餘名共生起。意入增長依名命四大。及食時緣餘五入起增長。非餘此緣。是故名色緣六入。餘根境界識和合起觸。是故六入緣觸。以觸受或苦或樂。或不苦不樂。非所觸。是故觸緣受。癡凡夫受樂成著。復更覓受苦。彼對治覓樂。若受不苦不樂受捨。是故受緣愛。以渴愛急取愛處。是故愛緣取。彼有取作事為有種。是故取緣有。以如業所勝生於諸趣。是故有生。以生成老死。是故生緣老死。如穀為種緣。如是無明緣行可知。如種為牙緣。如是行緣識可知。如牙為葉緣。如是識緣名色可知。如葉為枝緣。如是名色緣六入可知。如枝為樹緣。如是六入緣觸可知。如樹為花緣。如是觸緣受可知。如花為汁緣。如是受緣愛可知。如汁為米緣。如是愛緣取可知。如米為種緣。如是取緣有可知。如種為牙緣。有如是緣生可知。如是起種種相續。如是前際不可知。後際亦不可知。如是生無明為初因緣相續。其前際不可知。後際亦不可知。問無明何緣。答唯無明為無明緣。使為纏緣纏為使緣。初為初後為後。復次一切諸煩惱。成無明緣。如佛所說。從漏集起無明集。復次如一心法。以眼見色。癡人起愛。於此時淨樂者心癡。此謂無明。思著是無明緣行。心著此行緣識。知相應心數法。及彼所造色。是識緣名色。從受生喜。緣喜故。喜色緣故。諸根清淨。是名色緣六入。無明觸是六入緣觸。喜觸緣受欲。受緣愛以著取淨樂。是愛緣取。以著思是取緣有。彼法起是有緣生。住已是老念散壞是死。如是於一剎那。成十二因緣。問彼十二因緣分幾名煩惱幾名業。幾果報幾過去幾未來幾現在。幾因緣。幾已起。雲何因緣。雲何因緣法。此二何差別。何因緣染性。答三煩惱。無明愛。取二業。行有。餘七果報。於是名煩惱者。成因為有後生。如畫師色。其事不自生。如畫師色事。煩惱令起。有緣得生。如種種色。二過去無明及行。二未來生老死。餘八現在。如是以取三時無始生死相續可知。十二分因緣者不應說。除十二因緣。亦不應說。爾時雲何因緣。此十二法如次第展轉因故。此謂因緣起。十二因緣分已起法。此二何差別者。因緣者諸行異。非成就不可說。或有為或無為。不應說。以起因緣法行。已成就有為。此二法差別。何因緣染性者。以是行以是相。成無明行。緣彼行彼相彼性。彼聖人不他緣。以慧明通達。如是一切此謂因緣染性。復次此因緣。以七行可知。如是以三節以四略。以二十行。以輪以牽。以分別以相攝。雲何以三節。諸行及識。其間第一節。受及愛彼間第二節。有及生。彼間第三節。於過去以業煩惱緣現在果報。是第一節。以現在果報。緣現在煩惱。第二節。以現在煩惱。緣未來果報。第三節。第一及第三因果節及有節。第二節果因節非有節。有節者何義。答終無間未度陰入界。以初業煩惱緣故。於諸趣更有生。此謂有生節。問雲何成。答彼入無明愛。相應以造功德。惡業凡夫。彼於此時謂死。以死受苦。臥置死人處。不見此世。不見彼世。失念不得念。是時受生苦。意念智成退。身勇猛成退。諸根漸漸失。從身或上或下。命根失燥失。如多羅葉燥。於此時如眠夢。以葉四法起。業業相趣趣相。雲何業。是其所造。或功德或非功德。或重或輕或多或少。如近其初所造。彼業即起。業相者。彼處所依造業。彼處即起。業伴侶業相起。彼於時或如現作業。趣者以功德緣善趣起。以非功德緣惡趣起。名趣相者。入胎時三事和合得生。化生者依處處生。是其所生處起。或宮殿或坐處。或山或樹或江。隨其趣及共取相起。彼於此時往彼。或倚或坐或臥。見彼或取。彼於此時。初所造業及業相。或趣及趣相。作事以速心現起滅。命終去速心無間。共命根滅成終。終心無間次第。以速心起。唯彼業或彼業相。或趣或取相。作事果報心處度於後有。如燈燃燈。如從火珠出火。彼節心起故如伴侶。於母腹依父母不淨。三十色業所成成起。處身有十。彼於老剎那無心過節。四十六色成起。業所造三十食節所成。二色及八無心過節色。於老剎那共第二心。五十四色成起。業所成三十食時所成。三色及八如是起。識緣名色。名色緣識。如是成有節。於是成三節可知。問雲何以四略。答無明行於過去業煩惱略。識名色六入觸受。於現在果報略。愛取有於現在業煩惱略。生老死於未來果報略。如是以四略可知。問雲何以二十行。答以取無明過去愛及取。以煩惱相成所取。以取行過去有以業相成所取。以取識名色六入觸受。現在以果報相生及老死成所取。以取愛取現在以煩惱相成所取。以取有現在行以業相成所取。以取生老死未來識名色六入觸受成所取。此二十四法。以取其成就成二十。如阿毘曇所說。於初業有癡是無明。聚是行。著是愛。覓是取。思是有。此五法於此生有。初所作業是其緣。不了識入癡是無明。聚是行。著是愛。覓是取。思是有。此五法於此業有。為未來生時緣。未來生時識度。是名色清淨。是入所觸是觸取是受。此二法於未來生有。於此所作業是其緣。如是以二十行可知。雲何以輪。無明緣行行緣識。乃至生緣老死。如是皆苦陰起於此皆苦陰無知。此謂無明。無明緣行者。復如是以輪可知。雲何以牽。二牽。所謂無明所初。及老死所初。於是。問雲何無明所初。答是說次第。雲何老死所初。是度次第。復次無明所初。是有邊際面未來知道。老死所初者。初邊際面過去知道。如是以牽可知。問雲何以分別。答二種因緣。世間因緣。及出世因緣。於是無明所初。是世因緣。問雲何出世因緣。答苦依苦。信依信。喜依喜。踴躍依踴躍。倚依倚。樂依樂。定依定。如實知見依如實知見。厭患依厭患。無慾依無慾。解脫依解脫滅智。此謂出世因緣。復說四種因緣。業煩惱為因。種為因。有作。共業為因。問雲何業煩惱為因答無明所初。雲何種為因。如種牙相續。雲何有作。如化色。雲何共業為因。如地雪山海日月。復有說。非此共業因。是諸色心法。時節為因。無有共業。如世尊說偈。  業不與他共  是藏他不偷  人所作功德  其自得善報   如是分別可知。問雲何以相攝。答四種相攝。陰相攝。入相攝。界相攝。諦相攝。於是無明行觸愛取有行陰所攝。識識陰所攝。名色四陰所攝。六入二陰所攝。受受陰所攝。生老死色陰所攝。及行陰所攝。無明行觸受愛取有生老死法入所攝。識意入所攝。名色五內入所攝。六入六內入所攝。無明行觸受愛取有生老死法界所攝。識意識界所攝。名色五界所攝。六入十二諦所攝。無明愛取十諦所攝。餘九苦諦所攝。出世因緣道分道諦所攝。因緣滅滅諦所攝。如是以相攝可知。如是以行因緣方便可知。此謂因緣方便(因緣方便已竟)。   解脫道論卷第十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48 解脫道論   解脫道論卷第十一   阿羅漢優波底沙梁言大光造   梁扶南三藏僧伽婆羅譯   五方便品之二   問雲何聖諦方便。答謂四聖諦。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聖諦。問雲何苦聖諦。答生苦老苦死苦。憂苦憂悲苦惱苦。苦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以略五受陰苦。生苦者。於眾生種類諸陰起。此一切苦集義。老苦者。以生諸界熟。此失力色諸根念慧義。死苦者。壽命滅作畏怖義。憂苦者。至苦處心畏懼。此內燒義。憂悲苦者。苦至語言。此內外燒義。苦苦者。身苦此因苦身義。惱苦者。心苦此因苦心義。怨憎會苦者。與不可愛眾生共和合。此作苦義。愛別離苦者。與可愛眾生共分散離別。此作憂苦義。求不得苦者。樂得與不可愛別離樂可愛和合。彼不得失樂義。已略說五受陰苦者。不離五受陰苦。是故以略五受陰苦。問雲何五受陰。答色受陰痛受陰想受陰行受陰識受陰。如陰方便廣說。如是可知。於是二種苦處苦自性苦。於是生苦死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以略五受陰苦。此謂處苦。憂苦憂悲苦惱苦。此謂自性苦。三種苦者。苦苦壞苦行苦。於是身苦心苦。是謂苦苦。有漏樂受彼處壞。是謂壞苦。五受陰行苦。此謂苦聖諦。問雲何苦集聖諦。答愛令復生。與欲共起。處處起。如是欲愛有愛不有愛。此愛令復生者。有愛多成令有生愛。苦集者。唯愛不共故說苦集。與欲共起者。唯愛令歡喜名起。令染名染。共染起喜。起者是處處令身性起。是處歡喜。是處可愛色。是處歡喜。如是欲愛有愛非有愛。除有愛及不有愛。餘愛是欲愛。有愛者與常見共起。非有愛者與斷見共起。此謂苦集聖諦。問雲何苦滅聖諦。答唯愛滅無餘。捨遠離解脫無處。此謂苦滅聖諦。問不然此亦集滅。何故世尊說苦因滅。答苦因滅故成不生滅。應作證義。是故集滅。世尊說苦滅。問雲何苦滅道聖諦。答此八正分道。如是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正見者四諦智。正思惟者是三善思惟。正語者離四惡行。正業者是離三惡行。正命者離邪命。正精進者四正勤。正念者四念處。正定者四禪。復次若修行聖道。於泥洹知見。此謂正見。唯於泥洹覺是正思惟。彼斷邪語是正語。斷邪業是正業。彼斷邪命是正命。斷邪精進是正精進。於泥洹念是正念。於泥洹專心是正定。於是慧根。慧力慧如意足。擇法覺分。成入內正見。精進根。精進力。精進如意足。欲如意足。精進覺分。四正勤。成入內精進。念根念力念覺分四念處。成入內正念。定根定力。心如意足。信根信力。定覺分。喜覺分。猗覺分。捨覺分。成入內正定。如是三十七菩提法。成入八正道內。此謂苦滅道聖諦。此謂四聖諦。問何故說四聖諦不三不五。答一切疑。為世間出世間果因故成四。問雲何世諦果苦集世諦因果。滅出世諦果。道出世諦因。是故四不三不五。復次應知應斷應證應修。以四句故成四。此四聖諦以十一行可勝可知。如是以句義以相以次第以略以譬喻以分別以數以一以種種以次第廣以相攝。問雲何以句義。答聖諦者。聖人所說名聖諦。通達彼故成聖諦。諦者如是義。不異義。自相不異義。苦者果義。集者因義。滅者隨滅義。道者見第一義。如是以句義可知。問雲何以相。答苦者過患相。集者因相。滅者不生相。道者方便相。復次苦者逼惱相憂相有為相有邊相。集者聚相因緣相和合相著相。滅者出離相寂寂相無為相醍醐相。道者乘相令到相見相依相。如是異相可知。問雲何以次第。答以粗義及證義。初說苦諦。此苦以此生第二集。此集滅是此苦滅。第三滅。此方便為實滅。第四說道。如明瞭醫。初見病源後問病緣。為滅病故如病說藥。如是病如苦可知。如是病因緣如集可知。如是病盡如脫滅可知。如是藥如道可知。如是以次第可知。問雲何以略。答生是苦。令生是集。苦止是滅。令止是道。煩惱處是苦。煩惱是集。斷煩惱是滅。斷方便是道。苦能起開身見門。集能起開斷見門。滅能起開常見門。道能起開邪見門。如是以略可知。問雲何以譬喻。答如毒樹如是苦可知。如種如是集可知。如是燒種。如是滅可知。如火如是道可知。如此岸有苦有怖畏。如是苦可知。如流如是集可知。如彼岸無苦無怖畏。如是滅可知。如船能渡。如是道可知。如擔擔如是苦可知。如取擔如是集可知。如置擔如是滅可知。如置擔方便如是道可知。如是以譬喻可知。問雲何以分別可知。答四種諦。語諦。各各諦。第一義諦。聖諦。於是說實語非不實。是謂語諦。於各各諦大入諸見。此謂各各諦。彼諦比丘妄語愚癡法。彼不妄語愚癡法。是諦。泥洹者是第一義諦。是聖人所修行。是聖諦於此所樂聖諦。如是以分別可知。問雲何以數可知。   答除愛於三地善不善無記法是苦諦。愛是集諦。斷彼是滅諦。八分道是道諦。復次除愛餘煩惱。於第三地善不善無記法是苦諦。愛及餘煩惱是集諦。斷彼是滅諦。道者是道諦。復次除愛餘煩惱一切不善。於三地善有記法是苦諦。愛及與煩惱一切不善是集諦。斷彼是滅諦。道是道諦。復次除愛與煩惱及一切不善。於三地不善。於三地無記法是苦諦。愛及餘煩惱及一切不善。於三地善此集諦。斷彼是滅諦。道是道諦。於是覓有氣味義是愛。集有結使義。餘煩惱是集。以可斷義。以令起有義。一切不善是集。以令有義。於三地善法是集。於是愛及餘煩惱是集。一切不善於三地及善。或苦諦或集諦。逼惱憂有為有邊相故成苦諦。聚因緣著和合相故成集諦。如是以數可知。問雲何以一可知。答此四諦以四行成一。以諦義以如義以法義以空義。如是以一可知。問雲何以種種可知。答二諦。世諦出世諦。世諦者有漏有結有縛有流有厄有蓋可觸。有取有煩惱。所謂苦及集。出世諦者。無漏無結無縛無流無厄無蓋不可觸無取無煩惱。所謂滅道。三諦有為。滅諦無為。三諦無色。苦諦有色無色。集諦不善。道諦善。滅諦無記。苦諦善不善無記。苦諦可知。集諦可斷。滅諦可證。道諦應修。如是以種種可知。問雲何以次第廣。答以一種。有識身是苦。集我慢。斷彼是滅。身念是道。以二種。名色是苦。是無明有愛是集。斷彼是滅。奢摩他毘婆捨那是道。以三種成。所謂苦苦是苦諦。三不善根是集。斷彼是滅。戒定慧是道。以四種成。四身性處是苦。四顛倒是集。斷顛倒是滅。四念處。是道。以五種成。五趣是苦。五蓋是集。斷蓋是滅。五根是道。以六種成。六觸入是苦。六愛身是集。斷愛身是滅。六出離法是道。以七種成。七識住是苦。七使是集。斷七使是滅。七菩提分是道。以八種成。八世間法是苦。八邪邊是集。斷八邪邊是滅。八正分是道。以九種成。九眾生居是苦。九愛根法是集。斷彼是滅。九正作意根法是道。以十種成。十方行是苦。十結使是集。斷結是滅。十想是道。如是以次第廣可知。問雲何以攝。答三種攝。陰攝入攝界攝。於是苦諦五陰所攝。集諦及道諦行陰所攝。滅諦非陰所攝。苦諦十二入所攝。三諦法入所攝。苦諦十八界所攝。三諦法界所攝。如是以攝可知。以此行於聖諦知令起。此謂聖諦方便(聖諦方便已竟)。   解脫道論分別諦品第十二之一   爾時坐禪人。已明瞭陰界入因緣諦。已得聞戒頭陀禪。以凡夫未解脫怖畏惡趣。已觀惡趣怖。已觀無始生死怖。已觀一剎那不可得。已觀三百鉾刺喻。已觀燒頭愛喻。未分別四聖諦。為分別聖諦。當作方便。當作欲。當作勇猛精進。專心緣念具足應令滿。問雲何當作。答彼坐禪人初四聖諦當聞。或以略或以廣或以略廣。以聞以義以誦當受持。是時坐禪人入寂寂。坐不亂心不去來心。四聖諦應令起。初苦諦應令起。或以陰或以入或以界陰法。以自相以陰相應令起。如陰方便廣說。如是當知。入者以入相應令起。如入方便廣說。如是當知。界者以界相應令起。如界方便廣說。如是當知。彼坐禪人。如是已陰入界。唯有陰入界。無眾生無命。已令起已得行想。爾時已略作二種令起。所謂名色。於是色陰十。入十界色。四陰意入七界。是名法入法界。或名或色餘名餘色。餘名餘色者以色空。色者以名空。名者以色不離。色者以名不離。如鼓聲唯依名色生。依色名生。如盲跛遠行。問名色者何差別。答名者無身。色者有身。名者有所知。色者無所知。名者輕轉。色者遲轉。名無聚色有聚。名者覺知思識。色者無此。色者行倚坐臥屈申。名無此。名者知我行我倚我坐我臥我屈我申。色無此。色者飲食噉嘗。名無此。名者知我飲我食我噉我嘗。色無此。色者拍戲笑啼種種言說。名無此。名者知我拍我笑我戲我啼我種種言說。色無此。謂名色差別。彼坐禪人如是名色。唯以名色無眾生無命。已令起。已得行想。爾時一切作略。苦諦者令起如實知見清淨。令名色起。此總語苦諦令起可知。彼坐禪人如是已令起苦諦。作眾生想。從此苦因緣應觀。問此苦何因緣何集。答彼坐禪人如是知。此苦生為因緣。生者有為因緣。有者取為因緣。取者愛為因緣。愛者受為因緣。受者觸為因緣。觸者六入為因緣。六入者名色為因緣。名色者識為因緣。識者行為因緣。行者無明為因緣。如是無明緣行。行緣識。生緣老死。成憂悲苦惱。如是悉苦陰成起。彼坐禪人如是以因緣所縛以廣觀。爾時以作略。此受緣愛。彼苦集令起。或法住智。或聖取因緣智。或離疑清淨。此眾語言。集諦令起智。彼坐禪人以令起苦集。於三昧已度疑。爾時觀苦滅。誰滅為苦滅誰。滅為此苦滅。彼坐禪人如是知。從生滅此苦滅。從生滅有滅從有滅取滅。從取滅愛滅。從無明滅行滅。如是從無明滅行滅。從行滅識滅。從生滅老死憂悲苦惱滅。如是此一切苦陰成滅。彼坐禪人如是因緣所縛滅。已廣已觀。爾時作略。此受緣愛。從彼滅苦滅令起滅諦。彼坐禪人如是已令起滅諦。爾時觀苦滅道。何道何具足為愛滅。彼坐禪人如是知於五受陰觀過患。此道此具足。為愛滅令起道諦。如諦方便廣說。如是可知。彼坐禪人如是以次第已令起四諦。爾時於五受陰。以一百八十法。次第以聚分別觀。所有色過去未來現在。或內或外或大或小或粗或妙或遠或近。一切色以無常廣觀。以廣觀苦。以廣觀無我。如是所有受。所有想。所有行。所有識。於一一陰十二法門。於五陰五十二成六十。六十無常見。六十苦見。六十無我見。成一百八十。復次一百八十法門。六內入。六外入。六識身。六觸身。六受身。六想身。六思身。六愛身。六覺六觀。此十六成六十。六十無常見。六十苦見。六十無我見。三六十成一百八十。彼久遠年時日月月半日夜時念剎那。以迴轉法行成新故。如燈焰相續成轉。以無常於行分別觀。以惡趣受苦。飢渴怖畏。求覓愛別離老病死憂悲苦惱。此行相應相續。以苦於行觀分別。從陰入界因緣諦業果報因緣令生所生。無眾生不動無事自性行成起。以無我於觀分別。於行色無常。以滅義。以苦怖義。無我不實義。以作略廣分別。如是受想行識無常滅義。苦者以怖義。無我以不實義。如是作略廣分別。於是以無常已分別除常想。以苦分別除樂想。以無我分別除我想。問雲何以無常廣分別。答如實見一切諸行。無有為邊滅為邊。於無相或令起心。於無相界為安心。是故以無常廣分別。問雲何以苦分別。答於一切諸行令心怖畏。從作願令起心。於無作願為心安。是故以苦廣分別。問雲何以無我廣分別。答於一切法見。從他從此執令起心。於空界為心安。   是故以無我廣分別。如是分別三有五趣七識住九眾生居。以滅怖畏。以無實觀之(分別智已竟)。   彼坐禪人於五受陰。已分別於三相。令樂入欲斷諸行。爾時現在內五受陰。取彼相令通達起滅。如是此法以無生現生。以生滅如是通達。於是取相者。取相三種。取煩惱相。取定相。取毘婆捨那相。於是愚癡凡夫。於見聞覺知境界。以成樂常想顛倒所。初心以好取相。於此著煩惱。如蛾投燈。此謂取煩惱相。問雲何取定相。答於此坐禪人。樂得定以念正智所。初心三十八行。於一一行取相令繫心。為不亂故如繫象。此謂取定相。問雲何取毘婆奢那相。答常觀人以慧所初心色受想行識。各各分別其自相。樂欲捨修彼相。如捉毒蛇。此謂取毘婆奢那相。於此取毘婆奢那相可樂。問雲何取受想行識相。答彼色識相。或以地界。或以水界。或以火界。或以風界。或眼入或身入。如是觀彼受受相。或為樂或為苦。或為不苦不樂。如是觀彼想想相。或為色想或為法想。如是觀知行行相。或為觸或為思。或為覺或為觀。或為作意。如是觀彼識識相。或眼識或意識。如是觀彼彼坐禪。如是善取彼相。以善令起。令起如是取色受想行識相。復次以二行取心相。以事以作意。問雲何以事取心相。答以此事我心起。當觀彼以此色受事。以此想事。以此行事。以此識事。我心起。如是當觀。彼如是以事取心相。問雲何以作意取心相。答如是我作意色此心起。如是當觀。如是我作意受想行我心起。如是當觀。如是已作意取心相。問雲何彼相成善取。答以是行以是相。色受想行識想以成觀。若復堪更觀彼相。以此行以此相。是謂彼相成善取。通達生滅者。有起有滅。有起滅通達。於是色已生現在。彼生相起變相滅。彼二句以慧眼見。通達起滅。受已生現在受想行識。彼生相起變相滅。彼二句以慧眼見通達起滅。復次以三行通達起相。以三行通達滅相。如是以因以緣。以自味。問雲何以因通達起相。答愛無明業是因為陰起。以慧眼見以因通達起相。雲何以緣通達起相。食緣為色陰起。觸緣為三陰起。名色緣為識陰起。以慧眼見以緣通達起相。問雲何以自味通達起相。答如燈焰相續無間。初後新新起行。以相以慧眼見。以自味通達起相。於是以因以起見。以集諦相成見。以令起覺。以緣以自味。以起見苦諦。以相成所見。以剎那不可得覺。如是以三行通達起相。問雲何以三行通達滅相。答以因滅以緣滅以自味滅。於是以愛滅以無明。滅以業滅。陰成滅。以慧眼見。以因滅通達滅相。以食滅色陰成滅。以觸滅三陰成滅。以名色滅識陰成滅。以慧眼見。以緣滅通達滅相。如燈焰相續無間。初有滅行以慧眼見。以自味通達滅相。於是以因滅見滅諦。以相成所見。以無生相覺以緣滅。以自味以見滅。以苦諦相成初見。以剎那不可得覺。問若以起滅見苦諦。以相得見。何故上智當起。答何用起見滅。以苦諦相得見未見。彼苦成滿。乃至諸行過盡。如實已見。從行相已令起心。於非行心成度。如實已見諸行過患。從行相已令起心。於非行成度。是處見苦成滿。謂往邊故。猶如飛鳥為火所圍未免怖畏。若未至虛空。見火圍過患。成飛虛空。是時彼見火怖圍成滿如是。於此可知。於是以因以緣以起見。成通達因緣起相。此有此起。此起故此成起。因滅故及緣滅。故以見滅因緣生相成通達。此無有此不成。此滅故此滅。以自味以起滅。見已起成通達。知因緣法有為法起。彼起得知。彼滅亦知。彼住亦知。如是以起滅見四法成所知。如是一相法種種法無事法正法。於是一相續所著諸行以起。彼見不成。種種執。初後轉諸行。以彼滅見不成一執。自性離無動諸行。以初後見不成我執。因緣所轉初後諸行。如是以法見不成無事執。無聞凡夫以一不覺常斷說。以種種不覺成常說。以無事不覺成我說。如是以法不覺。成無事說。於是以平等語言。以一相勝語言。以種種相攝成一相。以分別義成種種。以煩惱義成一性。以方便義成種種性。以愛果成一性。以業果成種種性。彼坐禪人如是見一性。非於此執種種見。若見種種性。非於此執常見一性。若現見一性。餘作餘覺除此見。若現見種種性。彼作彼覺除此見。若現見一性除此斷見。若現見種種性除此常見。彼坐禪人如是以起滅。見一性種種性。法明何以起。現起諸行見彼無事。何故一切諸行無事不動。無餘所起住。住自性因緣和合集為因緣。如是以止法生令生。於是以無命義及不動義。無事法可知。以自性。義及緣義。如是止法可知。令現空無事。令現業所作。如是止法令現無事名法。如是令現止法名行。於是以一性法覺苦相成通達。以種種性覺無常相成通達。以無事法覺。如是以止法覺無我相成通達。問彼坐禪人一切諸行。以無餘處觀起滅為一處當觀耶。答於初諸行處取其相。通達起滅無餘處。一切諸行令滿。如人於大海一處以舌舐水。即知一切水鹹。如是於此可知。以二行諸行令滿。以事以不愚癡。於是諸行取其相。通達生滅。彼諸行以其事成滿。於是斷無智故。餘諸行以不愚癡成滿。於是起滅智。是諸行分別智。一切諸行以起初邊成分別。以滅後邊成分別。以起初邊成寂寂。以滅有邊成寂寂。以起從起無初。以滅從滅無後。是故起滅智。成諸行分別智(起滅智已竟)。   彼坐禪人如是正見生滅相。善分別諸行。樂得滅樂定。爾時不作意觀生。唯見心滅。以色事以心生滅。依彼事見心滅。如是以受持。以想事以行事。以識事以心生滅。依彼事見心生滅。復次以三行。見滅如是以聚以雙以分別。問雲何以聚。答於威儀威儀所起心心數法。於其處以聚見彼滅。復次已觀色無常受無常想無常行無常識無常。爾時以無常事所起心心數法。以聚見彼滅。如是以苦事無我事。如是以聚當見問雲何以雙。答此色無常已觀無常。隨無常起心見心生滅。如是受想行識無常已觀。隨無常事起心見生滅。如是已苦事已無我事。如是以雙當觀。問雲何以分別。答已觀此色無常。隨無常事起心見心生滅。如是以分別觀見多心滅。如是觀受想行識無常。隨無常事起心見心生滅。以是見心滅復見滅。如是以分別見多心滅。如是觀苦觀無我。如是已分別。唯現觀彼滅。其彼苦滅事成專。常覓諸行剎那成得利。彼坐禪人以此慧非他緣。見一切世間。以自性如到芥子頭。於一心剎那生老死變。爾時坐禪人復如是見。如偈所說。  此雙名色性  展轉於一滅  句滅緣彼滅  及彼因所生  陰無常滅法  苦生法滅法  如桴打鼓聲  亦不從眼生  色香等五法  亦不從色生  亦不離二句  依緣生有為  如桴打鼓聲  亦不從耳生  色香等五法  亦不從聲生  亦不離二句  亦不從鼻生  色香等五法  亦不從香生  亦不離二句  亦不從舌生  色香等五法  亦不從味生  亦不離二句  亦不從身生  色香等五法  亦不從觸生  亦不離二句  不從處色生  不從法入出  依因緣依生  如桴打鼓聲  彼根最羸出  初因亦最羸  彼因亦最羸  所起彼亦羸  共地此最羸  相應亦最羸  和合亦最羸  展轉此常羸  展轉法不住  亦無性展轉  無有能令起  令起彼亦無  如乾闥婆城  是誰初令起  不以自身生  不以自力住  由隨他法生  生諸有漏法  自體臝劣不自生  亦不自因不自事  不有為處不自性  不自性行相諸有  為生自身臝無時  無所從來無所行  處無所生為他國  心無我所命身性  一心苦樂相應速  剎那山海八萬劫  一住不再無二心  相應過去及當滅  現住一切彼諸陰  此等已去無間失  未來當失於彼間  已沒無異相不起  以不生故現在生  從於心失世間無  第一義中無去來  未來無聚唯轉生  住如芥子生諸法  彼法滅已是其初  世間以法初不雜  不見去來不見生  諸法不生如虛空  猶如電起須臾滅   彼坐禪人。如是見滅無盡入定。如鑽火煙起。菩提品剎那剎那起。光明智起。喜猗樂取解脫念處起。捨出離於是不明瞭。坐禪人於彼法或起亂。或起增上慢。問雲何為除亂。答彼坐禪人於法起喜。彼喜復令更安。如是彼坐復更令安。成其心法調所攝。若法調所攝心。從滅觀定其心離常。難常通達。如是離去。問雲何起增上慢。答彼坐禪人於法初起光相。得出世間法。於未得成得相。常不更作精進。如是增上慢起。明瞭坐禪人。知此煩惱是定亂。知世間法行事。如是知出世間法泥洹事。如是知已。如是智除亂。除增上慢。唯見滅是善修行多修(觀滅智已竟)。   解脫道論卷第十一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48 解脫道論   解脫道論卷第十二   阿羅漢優波底沙梁言大光造   梁扶南三藏僧伽婆羅譯   分別諦品第十二之二   彼坐禪人如是現觀滅。以由觀滅成畏。陰因亦畏陰生畏。三有五趣七識住九眾生居成畏。彼如惡人捉刀可畏。如毒蛇如火聚。如是以由觀滅成畏陰因畏陰生畏。三有五趣七識住九眾生居。以無常現作意令畏想。以安隱令起無想。以苦現作意成畏生。以安隱令起無生。以無我現作意。成畏相及生。以安隱令起無相及無生。觀過患觀厭離軟隨相似忍。是其總語(令起智怖已竟)。   彼坐禪人。以怖現修行令起智。樂解脫智生。彼陰相是怖者。樂解脫智起。陰生為怖者。樂解脫智起。三有五趣七識住九眾生居此怖者。樂解脫智起。如火所圍鳥從彼樂解脫。如人為賊所圍。從彼樂解脫。如是彼坐禪人陰因陰生。三有五趣七識住九眾生居。此畏怖者。樂解脫智起。以無常現作意畏因。以苦現作意畏生。以無我現作意畏因及生。樂解脫智起。於是凡夫人及學人。於樂解脫智二種引心。或觀歡喜。於是現觀。於上成通達現觀歡喜。心成憂惱成修行障礙。成通達難見思惟行。捨中隨相似忍。此是總語言(樂解脫智已竟)。   彼坐禪人如是現修行樂解脫智。從一切諸行。樂解脫泥洹諸行。唯作一相欲令起。解脫門相似智起。以三行得相似智。以三行越正聚。於五陰無常現見得相似智。五陰滅常泥洹。如是現見越正聚。於五陰以苦現見得相似智。五陰滅樂泥洹。現見越正聚。於五陰以無我現見得相似智。五陰滅第一義泥洹。現見越正聚。問雲何以智現越正聚。雲何以智已越正聚。答以性除智現越正聚。以道智已越正聚。問相似智者何義。答相似者。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分八正道分。以彼相似。此謂相似智總語言。無怨見利相似忍。此是相似智總語言(相似智已竟)。   相似智無間次第。從一切諸行相起。作泥洹事。生性除智。問雲何義名性除。答除凡夫法名性除。非凡夫法所除亦名性除。性者是泥洹。復次種殖泥洹者名性除。如阿毘曇所說。除生名性除。度無生亦名性除。復除生因名性除。度無生無相名性除。於泥洹是初引路。從外起轉慧。此性除總語言(性除智已竟)。   性智無間次第。現知苦現斷集現作證滅現修道。生須陀洹道智。及一切菩提法。彼坐禪人於此時以寂寂。現見有邊無為醍醐戒。於一剎那以一智非初非後。分別四諦。以知苦分別。以斷集分別。以作滅證分別。以修道分別。成分別。如譬喻偈所說。  如人捨此岸  以船度彼岸  於彼度諸物  乘舡者除漏   如船度水。非初非後。於一剎那作四事。捨此岸除漏到彼岸。度物如捨此岸。如是智分別苦如除漏。如是分別斷集如度彼岸。如是作證分別滅如以船度物。如是修道分別。如燈共生。於一剎那不初不後作四事。如小燈炷除闇。令油消令光明起。如日共生非初非後。於一剎那作四事。令現色除闇。令滅寒。令起光明。如令現色。如是智分別苦如除闇。如是分別斷集如令滅寒。如是作證分別滅。如令起光明。如是修道分別如日。如是聖智。問如實現見苦知苦斷集證滅修道。此相雲何。若不見苦四顛倒生。爾時如所說。有邊無為醍醐戒。以寂寂現見。以一智非初非後。分別四諦。此義雲何。答於生滅智。是時未成見苦。滿及至如實見諸行過患。從諸行相令起心。於無行成度。是故如實見諸行過患。從諸行相以令起心。於無行成度。是處見苦漏到最後故。復說若如是以寂寂。以性除智。成分別諦性除智者。從行相起成度無行。若性除智從行相起成度於無行。成度於泥洹。唯著因是其事。以著事得定心。若不得定。不生奢摩他毘婆捨那。亦不得菩提法滿。是故以性除智成分別諦。從彼性除智。無間道智成生。於此時得於泥洹定。心得定成起奢摩他毘婆捨那。成滿菩提分法。是故唯以道智成分別諦。如人從燒城出腳跨門閫。從城已出一腳。是時未名出。如是性除智。從彼行相起成度無行。是時未名度煩惱。諸法未滿故。如人從所燒城兩腳已出。是時名出燒城。如是性除智無間。成生道智起。是時名從煩惱城出。諸法滿故。是故以性除智成分別諦。分別諦者何義。答四聖諦於一剎那說和合。名分別諦。於此時道智和合依義。諸根成平等不動義。力義。乘義。菩提分因義。道分令住義。念處勝義。正勤便義。如意足實義。諦不亂義。奢摩他隨觀義。毘婆捨那義。不相離義。雙義。覆義。戒清淨不亂義。心性淨見義。見清淨義。脫義。解脫通達義。明捨義。脫斷義。滅智根義。欲令起義。作意平等義。觸受滅出離義。現前義。定依義。念真實義。慧深勝義。醍醐最後義。泥洹最後平等義。坐禪人如是現智。如是現見斷三結。所謂身見疑戒取及彼相應煩惱。問雲何身見。答於此無聞凡夫見色為我。我有色色為我所於色我。如是受想行識為我。我有識識為我所於識我。此謂身見。此身已斷。彼斷故六十二見亦斷。為身見所初六十二見。問雲何疑。答或於苦。或於集。或於滅。或於道。或於佛法僧。或初邊或後邊。或初後邊疑或。於因緣所起法彼疑惑。此謂疑。彼亦斷。問雲何戒盜。答戒盜二種。渴愛及癡。我以此戒。以此行。以此苦行。以此梵行。我當上天。我皆當生一一天處。此謂渴愛戒盜。從此外沙門婆羅門。以戒。以清淨。以清淨戒行。彼如是見。此謂癡戒盜。彼亦斷。問雲何彼一處住煩惱。答彼令往惡趣。婬欲瞋恚癡。此謂彼一處住。煩惱亦斷。於此間為須陀洹果。作證成向。未得須陀洹。住須陀洹向地。或第八地。或見地。或定從兩起轉慧。此須陀洹道智總語言。須陀洹無間次第。三結斷故。作無為事。與道等法無異方便起。須陀洹果智果心。或二或三生無間。彼次第度後分。心從後分起。觀道。觀果。觀泥洹。觀已斷煩惱。觀餘煩惱。此謂須陀洹。不退法定向。菩提向。未來果欲分別。是世尊胸生口生法生法所造。得法分不與物分。此謂見具足善。修行通達聖法。至醍醐門住。見具足到此妙法。見此妙法已覺智成就。已覺明成就。入法流聖通達慧。開醍醐門住。是故說此偈。  於地一國王  於天堂一王  領一切世間  須陀洹果勝   彼坐禪人於此地住。於上作精進。為作斯陀含果證。作見生滅所。初現觀。如初所說。現修行如已見道。依諸根力菩提覺。如是分別諦。彼如是修行。向滅斷粗欲瞋恚及彼一處住煩惱。從彼道無間作證須陀洹果。彼坐禪人於此地住。於上作精進。為作阿那含果。證作見生滅為初。現見如初所說。現修行如見道。依諸根力菩提覺。如是分別諦。彼如是向滅斷細欲瞋恚及彼一處住煩惱。從彼彼道無間。作證阿那含果。彼坐禪人於此地住。於上作精進。為作證阿羅漢果。作見生滅為初。現見如初所說。現修行如己見道。依諸根力菩提覺。如是分別諦。彼如是向斷色慾無色慾。慢調無明餘煩惱無餘斷。從彼坐禪人作證阿羅漢果。彼觀道。觀果泥洹。觀斷煩惱。比丘成阿羅漢。滅漏所作。以立置擔。到妙義斷有結。正智解脫離五分六分。成就一守護。不為死所繫。除餘諦等滅。信覓無濁思惟猗身。行善解脫。心善解脫。慧梵行已立。成丈夫最勝丈夫。得第一所得。此謂除瞋恚者。度岸者。離煩惱者。無結礙者。得聖翻者。除擔者。不相應者。沙門者。婆羅門者。已浴者。度韋陀者。最上婆羅門者。阿羅漢者。度者。脫者。伏者。寂寂者。令寂者。是阿羅漢總語言。於是若須陀洹從其生於上。不更作精進。以三種得見三種須陀洹。一七生家家須陀洹。一生須陀洹。於是鈍根成七生。中根成家家。利根成一生。七生者七時往天堂來。此作苦邊家家須陀洹。或二時或三時。往彼家已往作苦邊。一生須陀洹已令生人有作苦邊。若斯陀含人。從其生於上不作精進。一時來此世作苦邊。若阿那含從其生於上。不作精進。從此終生淨居。彼由諸根勝。以五種得見。成五阿那含。中間般涅槃。生般涅槃。不行般涅槃。行般涅槃。上流往阿迦尼吒天。於是名中間般涅槃者。未至所著無間中間。依壽命時為除殘結使。令起聖道。生般涅槃者。越中壽命。為除殘結使。已生令起聖道。不行般涅槃者。無異行。為除殘結使。令起聖道。行般涅槃者。無異行。為除殘結使。令起聖道。上流阿迦尼吒天。從不煩終往不熱。從不熱終往善見。從善見終往善現。從善現終生阿迦尼吒天。於阿迦尼吒。為除殘結使起聖道。於是不煩天萬劫壽命。不熱天二萬劫壽命。善見天四萬劫壽命。善現天八萬劫壽命。阿迦尼吒天十六萬劫壽命。於四地成五。五人於阿迦尼吒。四人無上流人。如是彼成二十四人。阿羅漢已斷一切煩惱無餘故。不成後有因因。無故阿羅漢已免壽形命。行滅此苦斷。不起餘苦。此謂苦邊。是故說此偈。  譬如槌打鐵  火星流入水  次第成寂滅  彼趣不可知  如是正解脫  已度欲縛漏  至於無動樂  彼趣不可知   問於此有師說。次第修道次第斷煩惱。次第分別諦。答或以十二。或以八或以四。道智作證果。問雲何於此見不相應。答若次第修行。次第斷煩惱。是故次第作證。以是次第作證果。可樂與道果相應故。若如是可樂。一須陀洹果者成耶。若如是不可樂。次第修道。次第斷煩惱者亦然。復次第二過。若以見苦見苦所斷煩惱。滅斷可樂。是故已見苦見苦所斷煩惱已斷。作證四分須陀洹果。作證應可樂。方便成就故。若如是可樂作證。四分須陀洹。四分七時生。四分家家生。四分一生。四分住於果。於此不相應。若如是不可樂。以見苦見苦所斷煩惱斷耶。此不相應。復次第三過。若以見苦。見苦所斷煩惱斷者所樂。是以現見苦。四分須陀洹道住。四分信行。四分法行。成應可樂。不見餘三諦。若此所樂住於四須陀洹道。成四信行。成四法行。於此不相應。若如是不可樂。以見苦見苦所斷煩惱斷。復次第四過。亦不相應。若現見道成向以見道成住果。此可樂以是現見苦成向。以見故成住果。應可樂。見一種故。若如是可樂向。及住果成多過。於此此不相應。若如是不可樂。現見道成證。以見道成住於果。此亦不相應。復次第五過。若以見道作證果。未見苦集滅。成作證果可樂者。以見苦集苦滅是無義。復次第六過。若以十二。或以八或以四道智。作證須陀洹果可樂者。以是作證。或十二。或八。或四。須陀洹果應成可樂者。成道智無果。若如是可樂地以成過。於此此不相應。若如是可樂。或以十二。或以八。或以四。道智作證須陀洹果者耶。此亦不相應。復次第七過。若或十二。若八。若四道智。令起一須陀洹果者可樂。此亦不相應。多事令起一果。如多菴婆果令生一果。問若以一智一剎那。無前無後。成分別四諦。一智應成四見取事。若以見苦成見四諦。四諦成苦諦。若此二義無此不相應。一剎那以一智。無前無後。成分別四諦。答非一智成四見取事。亦非四諦成苦諦。坐禪人唯從初四諦。種種相一相。以前分別故。   爾時以聖行苦諦。如是相以通達。成通達四諦。如其相四諦以如義成一相。如五陰種種相。一相以前分別為色陰。以無常已見五陰無常亦常。見無常非色陰為五陰。如是入界。如是於此可知。於是散法可知。如是觀覺喜受地根。解脫煩惱正受二定。於是觀者二觀。禪觀燥觀。問雲何禪觀。已得定以定力伏蓋。以名比分別色觀見禪分。奢摩他為初。修毘婆捨那。燥觀者。以分別力伏蓋。以色比分別名見觀諸行。毘婆捨那為初。修行奢摩他。覺者燥觀。初禪及觀者。觀道及果成有覺。於三禪毘婆捨那乃至性除成有覺。道及果成無覺。於覺地道成八分道。於無覺地七分除思惟。喜者燥觀得苦行。具足毘婆捨那相似智。成無苦起性除道及果共起喜。燥觀得樂行具足。於二禪毘婆捨那及道果共起喜。於第三禪。於第四禪。毘婆捨那道及果不共起喜。於喜地道及果七覺分起。於無喜地六菩提覺。除喜菩提覺。受者燥觀得苦行。具足毘婆捨那乃至相似智。共捨起性。除道及果共喜起。燥觀得樂行具足。於三禪毘婆捨那道果共喜起。於第四禪毘婆捨那道果共捨起。地者二地。見地思惟地。於是須陀洹道見地。餘三道四沙門果思惟地。未嘗見今見名見地。如是見如是修是思惟地。復次二地學地不學地。於是四道三沙門果學地。阿羅漢果無學地。根者三出世間根。未知我當知根。已知根。知已根。於是須陀洹道智。初未知今知者成未知智。三道智三果智已知法。更知知根阿羅漢果智無餘。已知法知者已知根。解脫者三解脫。無相解脫。無作解脫。空解脫。於是道相似智。不作相是無相解脫。不作願是無作解脫。不作執是空解脫。復次此三解脫。以觀見成於種種道。以得成於一道。問雲何以觀見成於種種道。答已觀見無常。成無相解脫。以觀見苦。成無作解脫。以觀見無我。成空解脫。問雲何以觀見無常成無相解脫。答以無常現作意。以滅諸行起心。成多解脫。得信根及四根。彼種類如實智相。彼種類一切諸行。成無常起。令起相怖畏。從相行生智。從相心起。於無相心越。以無相解脫身得脫。如是以觀無常成無相解脫。   問雲何以觀見苦成無作解脫。答以苦現作意。以怖畏諸行令起心。成心多寂寂。得定根及四根。彼種類如實知生。以彼種類一切諸行成苦所見。以怖畏生。令起生智。從生心起。於無生心越。以無作解脫身得脫。如是以觀見苦成無作解脫。問雲何以觀見無我成空解脫。答以無我現作意。以空令起諸行。心成多厭惡。得慧根及四根。彼種類如實知相及生。以彼種類一切諸法。成無我可見。以怖畏令起相及生。依相及生智唯起。從相及生心成離。於無相無生滅。泥洹心越。以空解脫身得脫。如是以觀見無我成空解脫。如是此三解脫。以觀成於種種道。問雲何以得三解脫成於一道。答已得無相解脫。成得三解脫。何故是人以無相。其心得脫。雖解脫彼已作。以執其已得無作解脫。三解脫成所得。何故以作其心得脫以解脫。彼以相以執得空解脫。三解脫亦得。何故若其以執心得脫。以解脫以相以作。如是已得三解脫成於一道。解脫者。解脫門者何差別。答唯彼道智。從煩惱脫名解脫。以入醍醐門義名解脫門。復次解脫者唯道智。彼事為泥洹。此謂解脫門。煩惱者。一百三十四煩惱。如是三不善根三覓。四漏。四結。四流四厄。四取。四惡趣行。五慳。五蓋。六諍根。七使世間。八法。九慢。十煩惱處。十不善業道。十結。十邪邊。十二顛倒。十二不善心起。於是三不善根者。貪瞋癡。於此三瞋者。以二道成薄。以阿那含無餘滅。貪癡者。以三道成薄。以阿羅漢道無餘滅。三覓者。欲覓有覓梵行覓。於此三中梵行覓者。以須陀洹道無餘滅。欲覓者。以阿那含道滅。有覓者。以阿羅漢道滅。四漏者。欲漏。有漏。見漏。無明漏。於此見漏者。以須陀洹道滅。欲漏者。以阿那含道滅。有漏無明漏者。以阿羅漢道滅。四結者。貪慾身結。瞋恚身結。戒盜身結。此諦執身結。於此戒盜身結者。此諦執身結。以須陀洹道滅。瞋恚身結以阿那含道滅。貪身結。以阿羅漢道滅。四流者。欲流有流見流無明流。四厄者。欲厄有厄見厄無明厄如初。所說滅。四取者。欲取。見取。戒取。我語取。於此三取以須陀洹道滅。欲取以阿羅漢道滅。四惡趣行。欲惡趣行。瞋惡趣行。怖畏惡趣行。癡惡趣行。此四以須陀洹道滅。四慳者。住處慳。家慳。利養慳。色慳。法慳。此五以阿那含道滅。五蓋者。欲欲。瞋恚。懈怠。睡眠。調慢疑。於此疑者。以須陀洹道滅。欲欲瞋恚慢。以阿那含道滅。懈怠調以阿羅漢道滅。睡眠隨色。六諍根者。忿覆嫉諂惡樂見觸。於此諂惡樂見觸。以須陀洹道滅。忿覆嫉以阿那含道滅。七使者。欲染使。瞋恚使。慢使。見使。疑使。有欲使。無明使。於此見使疑使。以須陀洹道滅。欲染使瞋恚使。以阿那含道滅。慢使有使無明使。以阿羅漢道滅。世間八世法者。利衰毀譽稱譏苦樂。於此四不愛處瞋恚。以阿那含道滅。於四愛處使。以阿羅漢道滅。九慢者。從彼勝我勝生慢。與勝我等生慢。從勝我下生慢。從等我等生慢。從等我下生慢。從下我勝生慢。從下我等生慢。從下我下生慢。九慢者以阿羅漢道滅。十惱處者。貪瞋癡慢見疑懈怠調無慚無愧。於此見疑以須陀洹道滅。瞋恚以阿那含道滅。餘七以阿羅漢道滅。十惱處者。此人於我已作現作當作非義生惱。我所愛念人。彼人已作現作當作。其非義生惱。我所不愛念人。彼人已作現作當作者。於非處生惱。十惱處以阿那含道滅。十不善業道者。殺生。不與取。邪行。妄語。惡口。兩舌。綺語。貪瞋邪見。於此殺生不與取邪行妄語邪見。以須陀洹道滅。惡口兩舌瞋。以阿那含道滅。綺語貪。以阿羅漢道滅。十使者。欲染使。瞋恚使。慢使。見使。疑使。戒取使。有染使。嫉使。慳使。無明使。於此見疑戒取使。以須陀洹道滅。欲染瞋恚嫉慳使。以阿那含道滅。慢有染無明使。以阿羅漢道滅。十邪邊者。邪見。邪思惟。邪語。邪業。邪命。邪精進。邪念。邪定。邪智。邪解脫。於此邪見邪語妄語業邪命邪智邪解脫。以須陀洹道滅。邪思惟邪語惡語兩舌。以阿那含道滅。邪語綺語邪精進邪念邪定。以阿羅漢道滅。十二顛倒者。於無常常想顛倒心顛倒見顛倒。如是於苦樂。於不淨淨。於無我我。於此無常常三顛倒。於無我我者。三顛倒。於不淨淨者。見顛倒。於苦樂者。見顛倒。以須陀洹道滅。於不淨淨者。想顛倒心顛倒。以阿那含道滅。於苦樂者。想顛倒心顛倒。以阿羅漢道滅。十二不善心起者。與喜共起見相應。無行心起。有行心起。與喜共起見不相應。無行心起。有行心起。與捨共起見相應。無行心起。有行心起。與捨共起見不相應。無行心起。有行心起。與憂共起瞋恚相應。無行心起。有行心。與調共起心起。與疑共起心起。於此四見相應心起。與疑共起心起。以須陀洹道滅。二共起心起。以二道成薄。以阿那含道無餘滅。四見心不相應起。及調共起心起。以三道成薄。以阿羅漢道無餘滅。二正受者。二正受不與凡夫共及果成就想受滅。正受問雲何果正受。何故名果正受。誰修誰令起。何故修。雲何修。雲何作意。彼成就幾緣。幾緣住。幾緣為起。此正受世間耶。出世間耶。答雲何果正受者。此沙門果。心於泥洹安。此謂果正受。何故果正受者。非善非不善。非事出世道果報所成。是故此果正受。阿羅漢及阿那含。於此定作滿。復有說一切聖人得令起。如毘曇所說。為得須陀洹道。除生名性除。如是一切。復說一切聖人成就於此定作滿。唯彼令起。如長老那羅陀說。諸比丘如是長老於山林井。於彼無繩取水。爾時人來為日所曝熱乏渴愛。彼人見井知有水。彼不以身觸住。如是我長老有滅為泥洹。如實正智善見。我非阿羅漢漏盡。何故令起者。答為現見法樂住令起。如世尊教阿難。是時阿難如來不作意。一切諸相唯一受滅。無相心定令起住。是時阿難如來身成安隱。雲何以令起者。答彼坐禪人入寂寂。住。或住或臥樂得果正受。作生滅見所。初觀諸行。乃至性除智。性除智無間。於泥洹果正受令安。依其禪成修道是。是禪成所作。是名果正受。雲何作意者。答無為醍醐界。以寂作意。彼成就幾緣。幾緣為住。幾緣為起。答彼正受二緣。不作意一切諸相。於無相界作意。三緣為住。不作意一切諸相。於無相界作意。及初行二緣為起。作意一切相。及無相界不作意。雲何此定世間出世間耶。答此出世正受。非世間正受。問阿那含人。為果定現觀。何故性除無隔。阿羅漢道不生。答非樂處故。不生觀見。無力故。於是二種勝果可知。成有道及性除果。現作證道無間果現。成無道及性除果。成入果定。成無道及性除果。從滅定起。成無道無性除果(果正受已竟)。   問雲何想受滅正受。誰令起。幾力成就。令起幾行所除。令起幾初事。何義為起。雲何起。雲何從彼起。雲何心以起。以起心何所著。幾觸所觸。雲何初起諸行。死人及入滅想受定。何差別。此定有為無為。答不生心心數法。此謂滅想受定。誰令起定者。答阿羅漢及阿那含。於此定作滿。誰不令起者。答凡夫人及須陀洹斯陀含。及生無色界人。於是非其境界故。凡夫不能起煩惱障礙定。未斷故。須陀洹斯陀含。不能起為更起。非其處故。入無色界不能起。幾力成就令起者。答以二力成就令起。以奢摩他力。以毘婆捨那力。於是以奢摩他力者。由八定得自在。以毘婆捨那力者。由自在隨七觀。雲何七隨觀。無常觀。苦觀。無我觀。厭患觀。無染觀。滅觀。出離觀。奢摩他力為滅禪分。及為不動解脫。毘婆捨那力為見生過患。及為無生解脫。幾行所除令起定。答以除三行令起定。口行身行心行。於是入二禪覺觀口行成所除。入第四禪出息入息。身行成所除。入滅想受定人。想受心行成所除。初幾事者。答初四事。一縛不亂。遠分別。觀事非事。於是名一縛者。缽袈裟一處[怡-台+(噗-口)]受持。不亂者。以所有方便。此身願莫生亂受持。遠分別者。稱其身力。以日作分別受持。於此久遠過期當起。觀事非事者。未至時分別。或眾僧為事和合。以彼聲我當起受持於是一縛者。為守護袈裟。不亂者及久遠分別。為守護身。觀事非事者。為不妨眾僧和合。住無所有處。或初作事入初禪。何故令起。答為現法樂住者。是聖人最後無動定。復為起神通入廣定。如長老正命羅漢。為守護身。如長老舍利弗如長老白鷺子底沙。雲何令起者。彼坐禪人入寂寂住。或坐或臥。樂滅意樂滅入初禪。入已安詳出。無間見彼禪無常苦無我。乃至行捨智。如第二禪第三禪第四禪。虛空處識處無所有處。入已安詳出。無間見正定無常苦無我。乃至行捨智。爾時無間入非非想處。從彼或二或三。令起非非想心。起已令心滅。心滅已不生不現入。此謂入滅想受定。   雲何從彼起者。彼非如是作意。我當起已至於初時。所作分別成。雲何心以起者。若阿那含人。以阿那含果心起。若阿羅漢人。以阿羅漢心起。起已彼心何所著。答心專緣寂寂。幾觸所觸者。答三觸所觸。以空觸無相觸無作觸。雲何初起諸行。彼從身行。從彼口行。死人及入滅想定人何差別者。死人三行沒無現壽命。斷煖斷諸根斷入。受想定人三行斷沒。壽命不斷。煖不斷。諸根不異。此彼差別。雲何此定有為無為者。答不可說此定有為無為。問何故此定不可說有為無為。答有為法於此定無有。無為法入出不可知。是故不可說此定有為無為(滅禪定已竟)。   解脫分別諦十二品已竟。   於此品數因緣。戒頭陀定求善友。分別行行處行門五神通。分別慧五方便。分別諦。此十二品。是解脫道品次第。  無邊無稱不可思  無量善才善語言  於此法中誰能知  唯坐禪人能受持  微妙勝道為善行  於教不惑離無明   解脫道論卷第十二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49 三彌底部論   No. 1649   三彌底部論捲上   失譯人名今附秦錄   歸命一切智。我從此語。如是是人臨欲死時。成無記心。其以何業往生。答曰。有業記心惑業往惡道。無惑記心白業往善道。體性記心以是故隨行。以無記心起無記業。為業制故往生如是。是故行無隔。若眠若悶若無心死。行制故往業道。此二段語顯相應。第三段語顯不失。彼業自作自業。   自作者何義。答受義故。自業者何義。答分義。何以故。不往他故。是生何以故。方便故。是行處。何以故。由彼故。是不滅。何以故。受故。此顯現故。此世作業不滅故。由報業受生四處。此欲界死。欲界生有處。往中間有處受中間有。如是。若欲界處若色界處。第一處第三處。異生可說。如是從欲界中間有。受欲界中間有。從欲界中間有。受色界中間有。如是此欲界死受生中間有。如是。如是第三處。從色界中。間有受色界中間有如此。我等死受中間有如是。雲何世尊聲聞。從中間有受中間有。非凡夫。雲何爾。須陀洹。從此七生七死受天中間有。住彼作斯陀含果證。是其從天中間有。受人中間有。住此作厭欲界證。是其從人中間有。受色界中間有。是其住彼中間般涅槃地作向一。從彼入別中間有。於此處而般涅槃。如是聲聞過四中間有。有諸部說家已斯陀含。斯陀含人中間有處。至一間地處。度人中間有如是如是。從欲天受欲天。如是可知。有人捨五陰生有處。受五陰中間有處。如是一切。我從此語今當說。雲何有我我捨。此有受彼有若為。問曰。何所疑。答曰。見先師意互相違故生疑。有諸部說實無我。唯陰處是我。何以故。苦起而已。故世尊語迦栴延。唯苦生生。唯苦滅滅。彼但見苦起而已。故知諸部見無有我。如是。   復次何義說言無我。答無說故。世尊又語先尼梵志。如師所見法諦實說無我。   世尊言。如是見者是名為師。是名為多他阿伽度阿羅訶三藐三佛陀。是我所說彼諸部。見無說故。是故無我如是。   復次何義說無我。答自見其身故。世尊說言。無聞無知凡夫見色是我。我亦是色。色在我中。我在色中。如是四種四陰亦如是。若有我者不應自捨。其身見五陰是其體。譬如有人。自捨其身取提婆達多身見為其身見。其身是提婆達多。其身中有提婆達多。提婆達多中有其身。如捨其眼根。取提婆達多眼見。象牙見為其知見。而非其見。是故無我。如是。   復次何義說言無我。答我我所不可得故。   世尊告諸比丘。若有我者即有我所。若有我所即有我。我及我所諦實不可得。是故無我。彼諸部見我我所不可得故。是故無我如是。   復次何以故說無我。答不實言有故。如富樓那語諸比丘長老。佛所說法甚為難測。於無物中有我。   佛自言。我亦有如是長老我。但知此語不測深旨如是。不實言有故。知諸部見不實義故。是故無我。如是。   又諸部說。不可言有我。不可言無我。何以故。答我相不可言故。答有我者可說。如行行相可說。如無為無為相可說。如是我我相可說。   彼諸部見我相不可說故。是故有我無我不可說。如是。   復次何以故有我無我不可說。   答直置問記故。何以故。問記有四種。一者一問直記。二者先詰然後記。三者反問而記。四者直置不記。今者問我直置不記。是故不可言有我。不可言無我。如是。   復次何以故有我無我不可說。答定異合故。若有我便應可說。為是行為異行。為是無為異無為。此二種說既不定。是故不可言有我。不可言無我。如是。   復次何以故有我無我不可說。   答常無常合故。若有我可說。為是常為無常。此二種說應必有定而不定。是故不可說言有我。不可說言無我。如是。   復次何以故有我無我不可說。   答有無中依止故。   佛告迦栴延。世間依二種。亦依有亦依無。以是故執有執無。是故有我無我不可說。如是又諸部說實有我何以故。語縛故。   佛言。是色痛想行識繫縛。從此世渡彼。   彼諸部見繫說縛故。是故有我。如是。   復次何以故有我。答正見故。   佛言。有人見化生故。正見。   彼諸部見。正見故。是故有我。如是。   復次何以故有我。答佛說四念故。   佛言。觀見身受心法。若無我無可見四法。彼諸部見。佛說四念故。是故有我。如是。   復次何以故有我。答佛說聲聞故。   佛言。有人事火自炙其身。勸人自炙。以是故佛說有人。如是。若無人自無炙。亦無他可炙。   彼諸部見。佛說有人。是故見有我。如是。   復次諸部何故說有我。答一人出世多人得安樂生故。   佛語諸比丘。一切功德人生在世間。多人得安樂故。若無人誰生功德。   是諸部見一人生故。是故有我。如是。   又諸部說五陰是人是我。   問曰。何以故。答說界門故。   佛語比丘。六界門六觸是人。   彼諸部見。佛說六界門六觸是人。是故是人。如是。   復次何以故是人無異人。答佛說。外國有最上女人修多羅等故。   佛言。我所說是最上女人。若白若黑若青若細滑。若方若長若短若細腰若肥。即是人更無異人。如是。   又佛語比丘。有人見一比丘可憎。若短若瘺若躍。如是。   復次佛說。我天眼見眾生可愛可憎等。如是。   復次說彼地獄人如燒積薪。燒地獄人亦復如是。   前所說最上女人等及見比丘可憎。佛見眾生可愛可憎。乃至燒地獄人如燒積薪等。但是五陰是人。更無異人。是諸部見。佛說陰是人。是故是人。如是。   又諸部說人異五陰。何以故。   答如擔重擔人故。   佛言。重擔是五陰。擔者是人。如是。   以是故人與陰各。是故人與陰異。如是。   復次何以故人異陰。   佛言人取。愛為。其第二久遠輪轉是故人與。愛異以是故人。與陰各如是。   復次何以故人與陰各。答受業果故。佛說偈言。  生世樂歡喜  異世樂欣然  作福二處歡  自見其業淨  此世業報竟  來世復應受  陰壞隨業往  更受異陰身   彼諸部見受業報故。是故人與陰各。如是。   復次何以故人與陰各。答是我說故。   佛言。我前世時作轉輪聖王。名曰善見。亦名大天。以是故今受新陰前我不異。是故人與陰各。如是。   復次何以故人與陰各。答無記處說故。   佛言。陰無常不說人無常。有時說。陰是無常相。有時說。陰是常相。以是故常相異無常相異。是故人與陰各如是。   又諸部說人是常。何以故。答無本故。人不應生死中行。   如佛所說。生死無本眾生輪轉。生死源本不可知。如是。是故人無本。   若人無本亦無其末。是故人常如是。   復次何以故人常。答憶過去世故。   佛言。憶一生乃至憶過去無數劫生。陰壞雖流轉生死而人不壞。   彼諸部見。憶一生乃至憶過去無數劫生故。是故人常。如是。   復次何以故人常。答說處故。   佛言。渡彼岸住彼地名婆羅門。如是。佛復言。既已渡彼岸更不復還。如是。佛復說。渡彼岸者住彼處不墮落。既至彼岸無復憂惱。如是。   若人見渡彼岸者。住彼處不墮落。無憂惱故。是故人常。   彼諸部見。佛說處故。是故人常。   復次何以故人常。答至不動樂故。   佛說偈言。  如是正解脫  渡欲淤泥流  智者莫能測  得至無動樂   彼諸部見。佛說至無動樂故。是故人常。以是人至不動樂無陰故。是人不可知處。是故人常。如是。   又諸部說人無常。問何以故。   答有本故。   佛語比丘。有一人生為一切人安樂如是。   若有生有其本。若有本有其末。是故人無常。如是。   復次何以故人無常。答佛說語新故。   佛言。新生天好顏色端正威德。新者無常法名新。是故人無常。如是。   復次何以故人無常。答倒法故。   佛言。波斯匿王雖為人王。異世時倒如是。若有倒法成無常。是故人無常。   復次何以故人無常。答落生故。   涅槃常不落不生。   依佛說言。我見眾生落生。以是故依佛說落生。是故人無常。   復次何以故人無常。答生老病死法故。   佛言。我是無數四部眾善知識。以生死故來至我所得脫生死。生老病死是無常法。是故人無常。如是。   是故從此修多羅以為本。有說。無實我如是。有言。不可說有我如是。   有說。有我如是。   是故我等生疑。雖然為當實有我。為假設而已。以是故。有說五陰是我。有說我異五陰。有說常。有說無常。如是。是故我等生疑。   問曰。雲何人捨此有更受異有。   答如修多羅意。教化力可知五盛陰。成人以為實人以五盛陰。成人以為實人故不可言。人常無常。如是。   難曰。前章所說無我為首。各有所執。雲何解釋。令得開解。答如前所說。苦起而已。無我如是。我等今說。   苦者苦生滅是苦性。   佛欲顯示苦性。語迦旃延言。苦生生苦滅滅我相生滅不可言。是故佛說如是。   復次如前所說。無說故無我。如是。我等今說。我等相。從信受。   如佛為外道說。雖有我是假名我不實說我依有漏陰。   佛見去來法說是我非實我。   如佛說依行行故受名。是故佛說。   說名我如是。   復次如前所說。自見其身故無我。如是。我等今說。答曰。無明所覆。五陰無我謂為我。   如新生無知小兒。見餘母人謂為其母五。陰無我謂為我亦復。如是是佛所說如是。   復次如前所說。無我。我我所不可得故。如是。我等今說。答曰。佛說依不自在我我所實性不可得。如是。   為他所制者不名自制。若自製者不名他制。是故斷自他制不斷我。如是。   復次如前所說。不實言有故無我。如是。   我等今說。答不實有故。   不實與無法共合無。而言有此言難信。是故斷無言有不斷我。如是。   如諸部前所說。相不可說故。   不可說有我無我。如是。我等今說。曰我常無常相等不可說。有我等可說。   如佛說。有人自炙身等一切。   復次如佛說。無聞無知凡夫以惡業為相。聰明之人以善業為相。是故諸部語不可依。如是。   如諸部前所說。有我無我直置問不記故。如是。我等今說。問不相應故。是故直置。相應故不直置。   如佛記。無知凡夫人不善。聰明人善。是故諸部語不可依。如是。   如諸部前所說。有我無我不可說定異故。如是。我等今說。若我驗者應是行為異行。如是。正說為是行為異行應說。是故應遣諸部語不可依。如是。   如諸部前所說。有我無我不可說常無常故。如是。我等今說。   若我有無中可說成斷見常見。   若依此二見佛所不許。   若言無人者成過不記之類。此言不可。何以故。若言無人者是名邪見。   若言有人者是名正見。是故有人可說。   如修多羅中說。若言無人名為邪見。若言有人名為我見。若言有者是其常無常故。若如此者行成常無常故。若同有有者。行無常無為常人不如是。同有不同常無常應可知。如是。   如諸部前所說。有我無我不可說。有無中依止故。如是。我等今說。   若都無我。佛不應說有依止。是佛說有依止故。是故有我可說。如是。   如諸部前所說。有我語縛故。如是。   我等今說。   無人可縛而有縛。如王獄縛。雖無人而有縛有結。如有繩有結。無繩無結。如是。無我而有語縛。如是。如諸部前所說。有我正見故。如是。我等今說。   依有漏陰。佛說有人以人見有人故。名為正見。如是。   如諸部前所說。有我。佛說四念故。如是。我等今說。   佛語迦旃延。唯心而已。欲顯身受心法故。說唯心而已成諸法。更無異。如是。   如諸部前所說。有我。佛說聲聞故。如是。我等今說。   聲聞說處。依止法聲聞說而已更無異。如諸部前所說。有我。有說故如是。我等今說。   佛說有人假名。是故是其朋。無我。若實無我不成殺生殺者。亦無所殺亦無偷盜邪婬妄語飲酒亦如是。   如是無我若無我者。五逆亦無縱任。諸根無起善惡者無縛。無解縛者亦無所縛。亦無作者亦無業。亦無報。若業無者果報亦無。業果報無者亦無生死。而眾生以業果報輪轉生死。若無生死者。生死因亦無。若無因者因滅亦無。若因滅無者趣道亦無。如是四諦亦無。若無四諦。亦無佛說四諦。若無佛者亦無有僧。如是無人者。三寶四諦亦無。如是諸說並所不應。以是故無人者成上諸過。後過亦生。若有人有我者。上所說無過。如佛說修多羅。真應當知。是故實有我。如諸部前所說。五陰是人是我界門故。如是。我等今說。   若人命我異。是修多羅不顯。有我為陰是我我是陰。若陰是我。陰可說我不可說。若我是陰。我可說陰不可說。亦可兩可說非五陰。是我如是。   如諸部前所說。人異五陰。如擔重擔人故。如是。我等今說。   依擔故說有擔。若我異陰。壞時起時我亦起亦滅。如斫身一分。我亦應一分。如是一分成多分。一分多分還成一。隨身存時命亦隨存。命存時身亦存。是故陰即是我。是語可遣。如是。如諸部前所說。人異陰取愛為其二故。如是。我等今說。   若人正見無疑。如人有愛繫縛。輪轉生死。   佛欲顯示。佛言人取愛。為其第二。長處生死愛斷時。無復輪轉。是故我不異陰。如是。   如諸部前所說。人與陰各。受業果故。如是。我等今說。   依有漏生死。此生來生受其果報。是故人與陰不各。   復次如諸部前所說。人與陰各。是我說故。如是。我等今說。依度說。   佛言。我過去無數阿僧祇劫時。曾為頂生王。是故人與陰不各。如是。   復次如諸部前所說。人與陰各。不記處說故。如是。我等今說。   陰我異不異不可說。是故法相以常無常為首不可說。我亦不可說。   若我異陰者。佛言。我異身異佛所不記。修多羅所不明。若我異陰者。亦可在陰中。亦可遍一切處。若在陰中。斫身時。破身時。我應可見。如蚊在優曇婆羅果中。破優曇婆羅果時蚊可見。我在陰中亦復如是。若我異身冷熱觸身。我不應覺知。復次若挑眼時。倍應見物。如是。諸根壞時。聲香味觸等。亦應覺知。如是。   復次若我異身。從此身入彼身還來入身。如人從此屋入彼屋還入此屋。我異者應如是。   復次我異陰者。我不應處處受生。若處處受生。應一念遍處受生。是故不應常在身中故。解脫難得。若處處行不應作業。若無業果亦無功業。亦無縛解亦無行禪。便應解脫。如是等不應。是故人異身語可遣。如是。   三彌底部論捲上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49 三彌底部論   三彌底部論卷中   失譯人名今附秦錄   如諸部前所說。人是常。無本故。如是我等今說。   若無本成常。生死無本亦應是常。此言不應。人無本不可說。如是。   如諸部前所說。人是常。憶過去世故。如是我等今說。   若我定異陰者。陰壞時人不滅。應憶過去世時事。只應此人不應有異人。而輪轉生死無斷絕時。此語不應如是。   如諸部前所說。人是常說處故如是。我等今說。   斷苦流滅故。至有餘涅槃故。身猶存住名之度彼岸住。婆羅門至無餘涅槃。既至得無餘涅槃故。是佛所說。是故不說人常。如是。   如諸部前所說。人常到不動樂故。如是我等今說。   得無餘涅槃時。便至不動樂。若人常者。不生不死如涅槃。不生不死身亦不異。其智慧在所處處亦不異。食不食苦樂無異常故。過去時事不忘。常故無變異。亦無縛無解。是故人常此語應遣。如是。   如諸部前所說。人無常。有本故。如是我等今說。   有漏起故。是名說人。以是故。不可言陰與人異。是故人起不可說。以是假說即答解前次。佛說新等故。   若人無常者。眾生輪轉所作善惡業壞。不作善惡業自來無先因故。一切眾生悉應一種不造業應。解脫者不由業自成。既不由業自成功德。無所為先世時生亦無可憶。是故人無常此語應遣。   以是假說即答解前次。倒法故落生故。生老病死法。人無常故。如是。   問曰。雲何說有人。   答曰。佛說有三種人。   問曰。雲何三種人。   答依說人度說人滅說人(說者亦名安亦名制亦名假名)。   問曰。雲何依說。   答如佛所說。語跋婆耶言。是是行所依說。是是其名安。   是名依說如火譬。如佛語舍利弗。有人名象白淨可愛。四大所成是名我。如是一切亦如乳譬。如是依修多羅等所說。是名依說。   如色得色人得色人不可說。異色色不可說。異得色人依色得名依色人。若人說是色是我。是其色成名我見。若人說色是我者以是過五陰人。前所說成是其過。復言。若人說得色人異色者。名異我見。若人說異我以是過人異五陰。成是其過。   得色人相從而已。非是真說。若人說色得色人相從而已。成其邪見。若邪見者。言無我。以是過前所說。成是其過。以是故。此是三過。   是故實異邪見。不隨實異不隨邪見。依色得色人可說。以是故。得色人共色實可說。是故是時色起是時得色人亦起是時色滅。是時得色人亦滅。不是不可說。如是五陰十二門。五道阿修羅道中陰為七道人。生有處迦羅羅阿浮陀那肉團支。新生童子年少中年老善惡記心。戒犯戒如是上一切合不合。依上諸法。是名依說人可知。   問曰。雲何度說人。   答曰。以是時度異有是時。佛說度眾生。雲何度說眾生。過去說未來說現在說。雲何過去說。   如天使修多羅所說上啟閻羅。此人先不知父母兄弟等。不知功德。不知善惡等。願教其。如是。   如佛所說。我過去世時。曾作頂生王。是名過去說。   雲何未來說。   如佛所說。轉輪聖王在中有時。初入母腹。如入堂殿。如是。如佛語彌勒。阿逸多。汝後成佛時。名曰慈氏。是名未來說。如是。   雲何現在說。   答曰。如佛說安伽人。有耳璫種種寶飾臂手。如是。   如佛所說。大富長者多有財寶大如意。如是。是名現在說。佛依三世行制三說。如是應知。   以是行度說是名度說。   雲何滅說。答逐依說人度說人。   佛說滅說人。如過去身壞時。是名滅說。如是。   如佛所說。漏盡比丘五陰無常滅。是名滅說。如佛說偈言。  智者莫能測  得至無動樂   是名滅說。如是。見依說。   度說。是故說有人。捨五陰生有處受五陰中間有。如是。   見滅說。佛說無復有受陰處。如是。   問曰。為捨五陰滅盡猶有所餘。   答曰。何所疑。曰。見先師意互相違故生疑。有諸部見五陰一邊。從此有往彼有。如是何以故。識上生故。   佛言。是人識戒熏定熏是其識上生勝處。佛復說偈言。  善惡二種業  是業人世造  是業是其物  自捉自隨去  粗陰是惡業  細陰是善行  善惡二俱造  隨捉逐業往   是人往生其受根義。是以故。其度。天眼人見其度。   如佛語比丘。我見眾生落生如是一切是故。諸部見五陰一邊。從此有往彼有。如是。   又諸部說人。如是。從此有往彼有。非是陰。何以故。佛說偈故。   佛說偈言。  生世樂歡喜  異世樂欣然  作福二處歡  自見其淨業  護根往善道  不護墮惡道   佛復說言。此死落生如是。是故。如諸部見人如是。從此有往彼有非陰。如是。   又諸部說無人。從此有度彼有。何以故。如佛言新天人。人見如是。   佛復說言。是是行行所依。是是受其名。如火依薪受其名。如是。   佛復說一切德人。生世間多人受安樂。如是前世已生不復更生。是故無人。捨此度彼有。是故生疑。   曰。前所問為捨五陰滅盡。猶有所餘。今若捨五陰。五陰無遺餘。從此有度彼有。如佛說偈言。  棄捨此人形  受天身具足   如佛說人無。財寶一切捨。隨所往。如是。如佛說臨死時。捨其身獨自去。在世之時言。皆是我有。臨死之時。一切捨。獨自去。戒定熏心藉此善業上生。是故佛說善心而已。上生勝處。是故捨五陰滅盡往彼勝處。依業不滅。佛說偈言。  是業是其物  自捉自隨去   中陰根故。往生彼處。受根義行中陰處天眼見中陰色。   如諸部說五陰一邊。從此有往彼有。是故捨此語。如是。   前所說。如是人從此有往彼有。唯人而已。若爾者。應至道實異無往。若實異若常若不常。成邪見。如前所說實。異常不常。成邪見遮。以是故。人共陰實異不可說。是故是人而已往生處不可說。如是。   問曰。雲何人身滅時。五中有起。   答曰。人欲滅時中有起時。依五中有。是名五中有人可說。逐過去說依度說人可說。以是故不依人。是故不依義。不是人可說。如是見法念滅。念滅不滅行唸唸是名佛說。應當知。以是故。捨五陰身都盡人從此有度彼有。是故說有人捨五陰生有處。受五陰中間有如是。   問曰。為前受五中陰處。後舍人五陰。答曰。不如。若如所問。生成有間。若生成有間者。聖人滅應更受有。不成滅四取。若陰與人別是所不應。如是。   問曰。為先舍人五陰。受五中陰身。答曰。不如。若如所問。一人一念中。便應成兩種有是所不應。如是。   問曰。今者雲何舍人身。受五中陰身。為一時而受。為不一時。   答曰。是一時。問曰。雲何。   答曰。人臨死時。最後一念心現起時。中陰心未起。最後一念心滅時。中陰心方起。中陰心起時成五中有人。是故說舍人陰受中有。何以故中陰心起時成。從人中落中間有處成時。心住是處時是名落生。是故相應時應當知。有人捨五陰生有處。受五陰中間有。如是一切。曰當說。我今。   問曰。陰有源本不。而從陰次第生至今。為有本為無本。如是。曰何所疑。   答曰。佛語比丘。生死無本。眾生輪轉生死源本不可知。如是。為無實故不可知。為有實故不可知。如十二門說。有十三門實無故不可知。為無智不可知。何以故無色界人。餘二界人無智故。不知。如世界成不成。直置不可答。有展轉源本是初有可說。是故我等生疑。   問曰。人前生源本不可知。為實有。為實無。若有知見可說。   答曰。實有不可知。何以故。譬如實有物覆故不可知。亦如一毫微塵細故不可知。又如地曠故不可知。亦如眼皮極近眼故不可知。又如海岸極遠故不可知。復如眼根弱故不可知。如髮毫端。亦如芥子聚。以一芥子投聚中。色相似故不可知。又如恆河流水。以一把鹽投河中淡。水力多故鹽不可得。亦如寶物在壁內隔障故不可見。亦如鬼神隱形故不可見。如無知人不知命所餘故不可知。如寶物在壁障隔等實有不可知。如是人源本實有不可知。如是。   難曰。從此源本。若塵及毫端等。實有不可知者。餘人見。如天眼見毫端。   又如地曠邊際。唯天眼者見。復如眼皮自不見近其者見。如海岸不可知渡。到者見。如髮毫端明眼者見。以一芥子投芥聚中。明眼者見。恆河水以一把鹽投之。唯魚近其邊知。覆障財寶。天眼者見。隱形鬼神。唯同類見。有方術人見餘命不可知。他心智人見如是。上所說一切有言不可見不可知。然一切可知可見。源本無人知是故。如覆障寶物等實有。不可知非因。復說實有不可知。何以故。無能測量故。如雪山實有不可稱量。何以故。無能測量故。   難曰。若為知雪山稱量實有不可知。答曰。見雪山石有量數挍略。雪山稱量實有可知。是故無能測量不可知。難曰。若挍略可知此非知。但挍略知非稱量實知。便成無明。   又問曰。不實故。稱量不可知。   答曰。不實不可知。何以故。如修多羅中所說故。佛言。物不實處無知聲。   如佛語比丘。如酥油燈滅其灰其墨不可知。如是須彌大海大地劫盡火劫起時。一切燒蕩盡其塵。其墨不可知。如是。   佛言。源本不可知。亦復如是。如酥油燈滅其墨塵不實有不可知。如是源本不可知。亦復如是。   問曰。如實物。有處佛說不可知聲。   答如律中所說。若人酒著手若器。此人以手捧器奉上比丘。盛食比丘不知得食無罪如是。是故此非因。   又說不實不可知。若源本實有者。佛實智應從彼起。不應說言不可知。以佛說不可知故。是源本不實有。   答曰。此義處不爾。佛實智不從彼起。如世間問常無常等處。佛不答。是故無因。復說不爾故源本不可知。佛說不可知。若佛直說無源本。成斷見。若佛說有源本。復成常見。此二種。語不應。是不應故。佛說不可知。如是。   問曰。若生死有本者。成常見。若無本者。成斷見。聖人生死本已盡別本更起。應知而不爾。別本更起者。便成斷見。生死源本不實有不可知。何以故。生死輪轉無窮故。佛語諸比丘。有依愛本不可知。從此起愛謝在過去。從此起愛未來當起。如是一切。以是故。無有愛本。是故生死無實。本不可知。   復次生死常起故。若無生死亦無涅槃。如佛語阿難。有漏五陰滅盡時。是名滅。是名涅槃。   佛又語阿難。涅槃雖滅盡不無本。以是故生死滅有本。是故生死本不實有本不可知。如是。   復次因展轉合故。一切人不以我為因本。若以我為因本。生死不盡。是故無本。如是。   復次憶知過去無數世界。如佛所說過去時若欲知法識隨起知。以是故。識無數故。境界亦無數。應知亦無數。是故生死無本。如是。   復次生死無本故。若生死有本者。過去生本亦應有。是故不實有過去。生本不可知。如是。   復次有愛展轉故。佛說過去生本不可知。若生死本無者亦無其名。若無法不應有名如是。   答曰。無法無名。無名名不實。雖無名以無名便是其名。是故有名故是其不實。如所說。過去源本名實故。源本應實。此語不是。曰不爾。如所說。無法有名故。有實者。有法有名。亦應無名不實。何以故。無名故。若爾無法不實。其名亦不實。實有法其名亦實有。是故無法之名亦不實。以是故。源生不實有驗矣。   難曰。若爾實不實便是不定。不實成實實成不實。是所不應。   復次有法遮言。無有法無法始顯勝降實不實可見以是處無遮言。有是名實。如打物發此聲。此聲無本故如是。源生可說如兔角。是故生死是源本。難曰。若生死無本者。亦無其末。如是無本無末與涅槃無異。是所不應。如是。答曰。是實無本。五陰展轉相生故。   是故無常。因展轉果亦展轉。   問曰。若生死無本者。中末亦無。中末無者生死亦無。如林無本無末。亦無中。便無此林。如是無生死。如是。   答曰。不爾。何以故。如團圓物。無本中末不。無圓物生死亦爾。   難曰。若團圓物無本中末。而有者無。第二未可壞。生死亦爾。   答曰。恐如是生死不滅。如所執本無故。一切法無。此是下執以前生因展轉故。是故無本。因壞故生死盡。生死壞因亦盡。如是前憶過去無數世界故。是故佛說無源本。若生死源本。陰展轉無本故。成常見。依陰依度佛說有眾生。如是。   說曰。陰展轉無本者。眾生展轉亦無本。眾生不應展轉。何以故。佛已說生死無本故。   問曰。若生死無本。佛何故說不可知。何不直言無。   答曰。若佛直說無者。不應起三種邪見。三種邪見者。第一我前身曾生不。第二我後更生不。第三我今若為生不。應生疑。以是故佛說不可知。是故佛說應當知。如是。佛說法有二種。何者二種。一為法。二為眾生。   雲何為法。如佛所說。源生不可知。有愛本不可知。為法故。說無生死源本可說。雲何為眾生無明覆眾生。輪轉生死。為眾生故說法。眾生輪轉生死。是故佛為說。說曰。如是時法至其心依度。是時佛說是眾生。   問曰。何故佛說有法源生不可知。   答曰。佛不應為眾生說無源本。   難曰。如是時法依度。是時佛說是眾生。爾時法無常可說。不應說眾生常無常。如是源生可說不可說。可知生死無本驗矣。   三彌底部論卷中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49 三彌底部論   三彌底部論卷下   失譯人名今附秦錄   如是所說。有人生陰處。捨五陰受中陰五陰。問曰。雲何知有中陰。   曰。何所疑。答曰。有諸部說無中陰。何以故。道處不說故。   佛語舍利弗。地獄我知人往地獄。我亦知可往地獄道。我亦知乃至眾生往到涅槃。我亦知佛不說。我知中間有不說。我知眾生往中間有。不說道可往中間有。如是。   彼諸部見。佛此修多羅中不說。是故見無中陰。   復次生處。佛不記故。生五處佛悉記。如佛記調達應入地獄。記都提婆羅門生畜生處。記姑羅柯生餓鬼處。記給孤獨氏生天。記儴佉王生人處。如是等記。不記一人生中間有。   彼諸部見。佛不記五生處。是故諸部見無中間有。   復次佛說業故。此業應受地獄。此業應受畜生餓鬼人天五道。如是等五道生處。佛說業中間有。佛不說業。是故彼諸部見。無中間有。如是。   復次佛說此定。是實有五道故。此是地獄畜生餓鬼人天等。不說此定是中間有。彼諸部見。佛不說定中間有。是故諸部見。無中間有。如是。   復次生無間故。   佛言。人造五逆罪。身壞直入無間地獄。若有中間有者。佛不應說直入無間地獄。   彼諸部見。佛說直入無間地獄故。是故諸部見。無中間有。如是。   復次無定故。   若死生有處。是其中間名為中間有者。中間有於生有處。其間復應有中間有。是故諸部見無中間有。如是。復次無用故。言有中陰者。此言無用。何以故。中間有處無長短壽。病不病亦無。受苦不受苦業亦無。愛不愛色聲香味觸亦無。服飾莊嚴亦無。是故若言有中間有者。此言無用。   復次同法生不同法生故。若中間有共生一法者。是其生有。非是中間有。若不同法生成別道名。如八正道。如是同法不同法成過。是故無中間有。如是。   復次不說相故。佛說有五道相。中間有相。佛不說。   彼諸部見不說相故。是故無中間有。如是。   復次自身生故。佛說有眾生。從其身落無間。一念中受生。   佛說一念受生。不說中間有處可生。   彼諸部見。一念從其身落受生。是故無中間有。如是。從因等故。   諸部見無中間有如是此說受五陰中間有處。是諸部執滅中間有。   問曰。若為遣所執。若為因成有中間有。曰聽今所說。如諸部所執滅中間。有欲令是因還有中間有。   難曰。如諸部所說。五道處不說故無中間有。答曰。不說五道處乘故。是故佛不說中間有。非是無中間有故。如從此城往彼城。不說乘應至彼處不可。以不說乘。應至彼處言無乘。中間有亦如是。   復次如諸部所說。生處。佛不說故。無中間有。   不住處故。佛不記中間有。是處眾生命根苦樂法非法交關勝處。是佛所記。是故佛不記中間有。   復次如諸部所說。佛說業故無中間有。是人積聚造業應受六道生。色界無色界。是其所向道。以此業成中間有。乘至受生。是故佛不說中間有業。佛不說中間有業故。是故無中間有。不應爾。   復次如諸部所說。佛說此定是實有五道故。無中間有應說不說故。如佛語葉波國人。應多有所告而我不說。不可以佛不定說故。言無法可說。是故佛不定說中間有故。是故不可說無中間有。可知。   復次如諸部所說。生無間故無中間有。斷異道故。佛說無間。是故不可說無中間有。   復次如諸部所說。無定故無中間有。如佛所說有中間禪非是不定。如第一第二禪是其中處。佛說有中間禪。中間禪中佛不說更有中間禪。如是應知。中間有非不定。   復次如諸部所說。無用故無中間有。應到彼故。有用用中間有故往彼受生。是故中間有非無用。   復次如諸部所說。同法生不同法生故。無中間有。   二處生故生中間有處往受生處此二處同法不同法。雲何同法。同界故。雲何不同法。乘與生處異故。是故不可言無中間有。   復次如諸部所說。不說相故。無中間有。多論處不應說此語。若佛說有中間有生多論處。不應間有中間有無中間有。是故不可說無中間有。   復次如諸部所說。自身生故。無中間有。未生彼故。是其身應生彼。而未至生中間有。成生從種類中落受空處中間有。自見其身細微細滑。如在地無異彼。隨愛制故。依願樂其身。是故以此語不斷中間有。   有中間有。何以故。斷間故。   如佛語摩樓柯子。是時汝見聞覺知而已。汝爾時不在彼世界不在此世界。不在中間處。是名苦盡。我等見佛遣中間處。是故有中間有。   復次有中間有。如佛說跋蹉耶那修多羅。爾時佛語跋蹉耶那。捨此身未生彼處。是時意生身愛取合故。我說名為眾生。我等見佛說跋蹉耶那修多羅。是故有中間有。   復次有中間有。中間入涅槃故。   佛語諸比丘。五種人名龍駒馬。何等五種人。中間入涅槃是名第一人。生入涅槃是名第二人。行入涅槃是名第三人。不行入涅槃是名第四人。上行入涅槃是名第五人。   我等見佛說中間入涅槃故。是故有中間有。   復次身不至故。識無身不至彼。   我等見身不至彼。是故有中間有。   復次天眼力故。佛言。我天眼見眾生落生。如是一切。若無中間有者。佛不說我天眼見眾生落生。我等見佛說。天眼見眾生落生。是故有中間有。   復次如佛說揵闥婆處。故。佛言。三處合時。然後度入胎。何等三處合。   父母和合揵闥婆來至前立。三事合時。然後度入胎。是名三處合。若無中間有。佛不說揵闥婆處。   我等見佛說揵闥婆處。是故有中間有。復次得相關故。柯羅羅作本。乃至老無中間色得相關。我等見得相關故。應有道度處從死有受中間有。應有相關可成。   復次稻苗譬故。從稻生苗從苗生稻。是色定法何等為稻。前生有為稻。何等為苗。中間有為苗。   又生有為稻。   我等見稻苗譬故。是故有中間有。   復次光明世間故。如阿難所說。我聞世尊為菩薩時。從兜率天上。憶念智明下降母胎。是時一切世界光明普照。菩薩是時在中間有處光曜遍照。然後入胎。我等見光明世間故。是故有中間有。   復次人欲受生轉變故。是人是其可往道近其邊。其人欲受生心轉變。不轉變不受生。如人從般稠摩偷羅國落。還從中生。何以故。不見異生道故。無轉變。若無中間有不成轉變。不應見其所往道。是其所依處是處見其所往道。如天眼見遊空如神通。我等見人欲受生轉變故。是故有中間有。   說曰。如前所說。斷間故有中間有。   斷三縛故是。是時三處中是處斷三縛無此。無此有何義。曰不著內門無彼。無彼有何義。曰不著外門。不著中間。不著中間有何義。   曰不著六識。是佛所說不明中間有。   復次如前所說。跋蹉耶那修多羅故。   說三界故。佛已說三界。捨此身有何義。   曰捨欲界。未生彼有何義。曰未生色界。是時有何義。曰生色界。意生身。愛取合有何義。曰著禪味愛相合。是佛所說。不明中間有。   復次如前所說。中間入涅槃故。   行過去。若說中間入涅槃者。成生中間有。恐如是行入涅槃者。成生共勇猛。是語不應不明中間有。   復次如前所說。身不至故。曰影現摸像如人映井面像影現。如死受生處。如是不明中間有。   復次如前所說。天眼力故。曰細道故。有道細微餘人不能見。天眼力樂見是故說天眼力。不明中間有。   復次如前所說。如揵闥婆處故。曰向道故。是人先造善惡道臨死時。隨善惡業道向其人。曰。是故佛說揵闥婆處。不明中間有。   復次如前所說。得相關故。曰何故如汝言。從此死有生中間有。相關如我從死有受生。有相關不明中間有。   復次如前所說。稻苗譬故。曰道不勝故。何以故。稻苗為譬。道成不勝。何以故。稻性生苗。既生苗已。復能生稻。從人落起中間有。不能生人而已。是故此譬殊險。不明中間有。   復次如前所說。光明世間故。曰間過故。此語阿難已說言。我聞世尊。為菩薩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光明照曜一切世間。恐如是。如此曜照。在菩薩成佛中間光明。非成佛時。光明此語不應。不明中間有。   復次如前所說。人欲受生轉變故。曰夢見故。如人夢在般稠摩偷羅國。倚見摩偷羅。北界所領國。如是無中間有。   人欲受生轉變亦如是。不明中間有。   難曰。若無中間有者。佛不應說。告諸比丘。如二屋多有門戶。唯一大本門有一人立。守此門見人出入。如是我以天眼見眾生落生。   若無中間有。與修多羅所說相違。若以天眼見眾生往還。應無眾生可見。   復次若無中間有者。不應從人落生餘道。何以故。此生滅時。是其生異處如是。   若無中間有。天眼不應知。此人造善惡業生善惡道。不應知。佛前已說。我以天眼見眾生落生。如是一切。   是。故我見從人落有處可依受生。是故我見定有中間有。中間有既定。我今更有所說。   問曰。如上所說有人捨五陰生有處。受五陰中間有處彼人若為。   答曰。人初凡夫未厭欲界五陰具足五界受柯羅羅處。彼柯羅羅處無空界。彼處有二門。身門意門。化生處在六界六門。彼化生處不聾不盲如是應可知。有九善根不善根。於三界七見諦煩惱七思惟煩惱。如是十四九十八使煩惱。在三界五種如是。第二凡夫離欲界生無想天。處受二陰五界五門。彼處無合陰。依意界門下彼處有如厭離。欲界應知。   第三凡夫。厭離色界。從色界下生欲界。   問曰。如從無色界落。昔所造業與禪定合色界處生有想天處。何以故。不如是。前所造業。共無想三摩提合。從無色界落生無想天處。如是。   答曰。以是故無處可說從無色界落生無想天處。是故應思惟。在此欲界毀想。生色界無想天。如是別有處毀欲毀覺毀喜毀樂。從無色界落生色界有想天處。如是別有處毀想。從無色界落生色界無想天處。   如所說言。餘人生勝處可說應當知。如是從無色界落生色界無想天。無處說應可知。難曰。有想三摩提處業相異。無想三摩提處業相異。是故覓說處可知。第四阿羅漢。問曰如是人欲受生轉變故。復無道故。無人不受生。何以故。作此說斷九十八使。無人受使生處。如是。   答曰。三有。生有業有死有是名三有。此中生有所說。   第五。二人一人七死七生。須陀洹一人斯陀含。   第六一人中間入般涅槃。   第七二人一人生已入般涅槃一人行入般涅槃。   如是第八不行入般涅槃。   無色界。此示面而已。不具足說。如是人處所說。一切凡夫不執。   十三種人可作。雲何十三人。   第一凡夫未厭欲界。第二凡夫厭欲界。第三凡夫厭色界。第四七死七生。第五斯陀含。第六家家斯陀含。第七一間斯陀含。第八厭欲界阿那含上生。第九三人生已入涅槃行入涅槃不行入涅槃。第十中間入涅槃。第十一厭色界上生。第十二生行入涅槃。第十三阿羅漢。如是。彼第一凡夫二種生善處惡處。第二凡夫二種生欲界色界。   第三凡夫。三種生欲界色界無色界。   世尊聲聞未厭欲界有二種。生人天二處。厭欲界有二種。生欲界色界。   厭色界三種。生欲界色界無色界。如是阿羅漢三種。生欲界色界無色界。彼凡夫未厭欲界五陰處。一切具有五陰界處八種。曰雲何爾。答欲界一切中間有處。五陰六界六門。是故作中有驗竟。生有。我等今說。有人捨六界生有處。受六界生有處。復捨六界受六界生有處如是。   第二捨五界生有處。六六界生有處如是。   第三捨六界生有處受五六界如是。   第四捨六受六五如是。   第五捨五受五六如是。   第六捨五受六五如是。   第七捨六受五五如是。   第八捨五受五五如是。   彼第一雲何。從具足根體有落。   從化生有度化生有。   第二從柯羅羅阿浮陀伽那肉團落。從化生有度化生有。   第三從具足根體有落。從柯羅羅等度化生有。   第四從具足根體有落。從化生有度柯羅羅。第五從柯羅羅等落。從柯羅羅等度化生有。   第六從柯羅羅等落。從化生有度柯羅羅。第七從具足根體有落。從柯羅羅等度柯羅羅。   第八從柯羅羅等落。從柯羅羅等柯羅羅。如是門處八種。   善根處。第一一切處九。   第二無人捨善根生有處。受九九生有處如是。復從地獄從斷善根有落。從共善根有落。從共善根有度共善根有。   如是應作第五五種。無第七第八。   有諸師說。唯斷善根人。從地獄復生地獄。是故八種可作如是不善根處。使處一種。   厭欲界五陰處。第一一切五。   第二捨二陰生有處。受五生有處。   如此復有人從無想天。有落從有想天有度有想天。有如是五種應作。   有諸師說。如如是逐先所作業。積聚與禪定。合復復無間生。有想天處。   如是逐先所作業。積聚無想定。合復復無間生無想天處。是故八種可作如是。   如是界門處共二門四種。雲何四種。捨六入生有處受。六二如是。   第二種捨六受五二。   第三捨五受六二。第四捨五受五二。從前說應可知。以是故凡夫胎處不至厭。是故四種可作。如是。共善根共不善根共。使。第五可作五種。無第七第八。   厭色界陰處五種。如是。共六界五種雲何二種共五若為。答有人捨一界生有處。受一五生有處。捨六受一五如是。共入七種。共二入二種。   如是。善根處不善根處。使處十一種。七死七生五陰處。一切五。界處門處。五種善根等處。一種。   如是。斯陀含不善根處。一切七。   使處。一切十長家家。   陰處。一種。界門處。八種。善根等處。如斯陀含。一間。陰處。一種。界門處。四種。善根處。一種。不善根處。使處斯陀含二種。厭欲界陰處。一種。界門處。二種。上生善根等處。一種。行成等二種如是。厭色界。   阿羅漢五陰處。二種。界門處。三種善根處。三種。不善根處。使處四種。如是中間有處。應當知。   如是。初有處。第二有處。未離欲。   第三處。離欲。初有處。離欲。   第二第三處。離欲。如是。應當知。   如是共十八界。十二門有漏陰如是。應當知如是陰展轉共因緣起。是故若欲除陰滅陰。因當勤正精進如法修行。   依說論竟。   三彌底部論卷下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50 辟支佛因緣論   No. 1650   辟支佛因緣論捲上   失譯人名今附秦錄   波羅□國王悟辟支佛緣   輔相蘇摩悟辟支佛緣   月愛大臣悟辟支佛緣   波羅□國王悟辟支佛緣  歸命一切智世尊  了達三世大燈明  歸命無上出要法  並及應真諸勝僧  我聞寂靜辟支佛  悟解因緣之所行  心無瑕穢除煩惱  善護禁戒常清淨  譬如秋天無雲翳  淡泊自守林藪間  今我渴仰彼功德  誠心敬順生信樂  雖於彼所欲懷疑  彼力感我強令信  孰聞快士清真行  而不生於敬信心  我今將說辟支佛  功德妙行之少分  昔從先師相傳聞  唯述正言無偽說  大象行道象子隨  是故我今開顯示   問曰。辟支佛以何因緣。默然自守恆入捨心。住於山林幽谷河側寂靜之處。心行寂故。亦無言說。譬如犀角獨一之行。何故如是。   又問。辟支佛有何功德。答曰。宿舊諸師鹹作是說。   昔佛於三十三天宮殿說法。將欲來下還閻浮提。   爾時帝釋敕毘首羯磨。為佛作三道寶階。還閻浮提。此三道階下柱僧屍沙國。如來爾時從彼天宮乘階而下。時釋梵天王與其眷屬。雨華供養。時蓮華比丘尼見佛來下。即便化作轉輪聖王威儀形像七寶導從。時眾人等睹其如是。鹹皆生疑。怪未曾有。各作是言。頗復有能神力超絕踰勝於彼比丘尼不。   爾時世尊。見諸時眾睹三道階深生奇特。復見蓮華比丘尼作此神變鹹生渴仰。為欲增長彼信心故。即告時會。有辟支佛。神力過於彼比丘尼。雲何名勝彼快士者。佛未出世則於中出。為諸眾生而作利益。示其色相。現有飢渴。受取衣食。為作福田。莊嚴法行。清淨寂滅。調伏離欲。令諸眾生得見之者。噁心永息捨離刀仗。猶如犀角獨一之行。   傳從諸師得聞此事。聞何事耶。我昔曾聞。迦葉佛時有人出家。於十千歲修行梵行護持正戒。修行忍辱逕常精勤。以修行故。眾多比丘皆來親近。時諸比丘鹹作是言。當教授我。以教習故。是等比丘心皆甘樂。以眾鬧故不得見諦。臨終之時而作是念。我見十力其所說法。微妙深遠難可得聞。然我得聞。以放逸故不獲道果。我雖清淨持戒能行忍辱以教化眾人。憒鬧之故侵毀定心。如彼霜雹害於善苗。是故令我不獲道果。即說偈言。  我今溺三有  眾惡煩惱中  猶如老瘦象  沒於深淤泥  如彼辟支佛  獨處於林間  譬如犀一角  遠離諸徒眾  如避猛熾火  應當獨修行  遠離於憒鬧  願我常遠離  徒黨眾憒鬧   發是誓願。命終生天天上受樂。福盡命終生迦屍國。波羅□城中梵摩達王第一夫人胎中。入胎之時夫人身體。譬如清池有柔軟花。爾時夫人覺有娠已。以偈白王。  我覺有娠來  歡悅生恩惠  此必是兒志  宜應赦有罪  時王聞歡喜  尋即赦天下  又復白王言  復應廣佈施  王聞益歡喜  尋即開庫藏  賑賜貧窮人  無不充足者   爾時夫人生太子已。端政殊特。如似滿月。年始八歲聰明慈仁。其父王崩。國人愛樂如盛滿月。時有輔相名曰言說。言說輔相。即立太子以紹王位。雖復年稚本誓願力。不作眾惡體性賢善。於諸眾生有深悲愍。雖處王宮志求閑靜。雖處華堂猶如塚間。雖處憒鬧修行禪思。厭患生死稱量其過。以道修心棄捨王務。諸臣諫曰。今日大王。專行道行不理國事。若如是者。眾惡必起敗王風化。譬如渡海。若無船師必為諸難之所敗壞。即說偈言。  王承祖先嗣  籍地如法得  唯垂理萬民  願莫放捨國  若王正法治  諸善無過者  人帝應當知  護國福最勝   爾時其王聞是語已。歎息思惟。說偈答言。  我若不理國  吾國必當敗  我力能護國  邊惡不敢侵  我若治國者  王務塵我心  若有犯罪者  必須加毀害  當言繫閉彼  當截彼手足  彼應入死罪  彼應挑其眼  如今濁惡世  必當須刑戮  若行刑戮者  即是栴陀羅   時王即告所親愛臣。汝今且聽。吾所食者不過一味。吾所衣者不過一襲。所坐臥處不過容身。自此而觀。何用多求而無厭足。王位所以稱尊號者。以其教令必行無不承肅。唯有此事取異眾庶。又告輔相。王者所重唯此一事。我今付汝。汝今應當畏於後世正法治國。賦斂依舊莫違常限。即說偈言。  我雖生王宮  承籍祖先後  而我未習學  刑戮撾罰事  我今怖畏故  不能造此業  汝今莫效我  但當育民庶  世人皆愚癡  各自作愆過  於所犯罪中  復生其恐怖  汝當以正法  撫育施無畏  當依於正法  化導於民庶   時王說偈已。即便以國付此大臣。而此大臣既得國已。於二年中寬縱無度。不恤萬民。恣心極意。作諸非法漸漸經久。榮位深重便生憍逸。行諸非法如河暴漲多所損壞。城中富有一切稅奪。時城內人皆諫之曰莫為此事。聞他忠言倍生瞋恚。顰蹙作色而作是言。汝等何敢發如是語。諸人懼畏不敢應王。由是之故。所行無道日日轉盛。如火得乾薪其炎轉熾。婬荒暴亂所為勃逆。王所愛婦亦復妻掠。時王夫人見其如是。懊惱垂淚而往白王。瞋心猛盛脣口□X埤□□□□檢□楦□□□□□□奪□祐□□□□□ヱG□□□□檢□□F□□□□□□遄慼慼慼慼慼慼滶鞢慼敷蝖慼慼慼慼熬^□□□□□□□□□□□□□□裀□□□□□榰□□□□□念□□□□楜□□祽□□□□樻□j□□□□□□□I□□□□□□計□□裀□祅婀□□□樻□D煉□穗□□□□觭飀□駙□□□□□□妯□□□□□祽□□□□□□□□□橡降□□□餡□□裀□□□□□駔玲□□□□□□□  愚癡覆蔽心  不覺後大苦  為小樂緣故  今受此慚恥  譬如上善食  色香皆具足  其中雜毒藥  愚人不觀察  貪味故取食  食消則成害   王告諸輔相。彼之愆過雖復尤重。然我意者不欲加害。復說偈言。  一切皆愛壽  宜速赦彼罪  不見害他命  而得安樂者  犯罪深重者  應向生慈心  彼自招罪害  當宜生哀矜  若害於彼命  自毀所愛法   諸舊臣等即白王言。我等今者。雖違王敕必當加害。終不縱捨。即於王前拔劍斬之。王見殺已即生厭惡。見前境界。便見過去修忍之心。尋時開解悟辟支佛道。如優缽羅花開敷之時。踴身虛空。一切臣佐合掌仰瞻。辟支佛厭生死者。證道如是。我今所得持戒果報。即說偈言。  我雖服瓔珞  心修淨梵行  檢身調伏根  淡泊常寂滅  於一切人所  而捨兵刀杖  修於獨一行  如犀牛一角   說是偈已鬚髮自落。時淨居天即奉袈裟。尋即飛空詣雪山中。時彼山中有辟支佛。而問之言。汝處王位。厭惡何事悟斯道跡。即說上偈而用答之。是故如來為不能修行忍故。故說忍辱因緣。以貪親近憒鬧故。故說不親近因緣。欲使解辟支佛功德故。故說辟支佛因緣。佛為諸天於善法堂上。說辟支佛因緣。佛於三十三天。使諸天生厭惡故。故說斯事婆四吒辟支佛。於毘捨離。說捨身入涅槃。今現有塔。名優陀耶。   輔相蘇摩悟辟支佛緣  堅持禁戒不毀行  諸有智者得解脫  不從他學不惱彼  獨一之行如犀角   曾從諸師聞如是說。迦葉佛時有一比丘。於十千歲修行梵行。坐禪得忍修持禁戒。離於憒鬧具頭陀行。命終生天。於天宮中受五欲樂。從天壽盡。生婆翅多城輔相夫人提婆胎中。爾時夫人說偈白夫。  我今有娠  心甚愛樂  必有福人  來為我子   由是之故。乃於一切常生悲愍。又我今者。放逸心息。更無慾意。譬如海中摩梨大山能截水波。今我欲息。亦復如是。我今畏於妄語。常思實語。又如功德善人畏於缺失。今我慎懼亦復如是。我今見酒如睹毒藥。畏他財物如畏火聚。如是眾惡今悉捨離。皆由我胎福德之子。婬欲既除用為快樂。爾時輔相即語婦言。今恣汝意修行五戒。夫人爾時修行眾善。滿十月已而生其子。字曰蘇摩。漸漸長大。一切經論。六十四藝。無不明達。端正殊妙猶如滿月。能使父母情願滿足。遂至盛年。輔相請王。我今年老當為後世聽我修福。時王答言。我今不能於汝修福而為障礙。汝以汝子蘇摩。使代汝處以供給我。任汝修善。輔相歡喜。王以蘇摩用為輔相。給賜爵賞倍勝於父。眾人愛敬。同於往古牛王大臣。能生一切女人愛敬。時王夫人愛著蘇摩。語蘇摩言。汝今若能稱我願者。能使舉國並及於王盡隨從汝。又能使汝不得惡名。其所施教與王無異。爾時蘇摩執志堅固。而不怯弱。以偈答言。  請聽所說  莫見嫌責  我聞此語  如滲入地  譬如羸馬  困乏之時  騎入戰陣  不堪前進  我見他婦  情無染著  心意不開  如夜藕花  凡在所敬  與母無異  況在夫人  是我所尊  我堅持心  敬事所尊  我為臣子  不應為逆  又我情慾  發動之時  見他婦女  自然休息  彼瀑水起  多諸波湧  我如秋水  自然潔清  爾時夫人  心自念言  彼若斷我  親暱意者  我必於彼  而生誹謗  即白王言  輔相蘇摩  興意無理  欲侵辱我   時王意惑疑審爾不爾。時蘇摩往至園苑。見兩牛耕隔在項上極大疲苦。生厭噁心。時王本惑信夫人讒言。即便遣使往殺蘇摩。爾時蘇摩如馬被射箭徹於骨。即自思惟。人當貴時。所愛之色盡來在前。如雜毒食極為香美食。欲消時身則敗壞。如人貪五欲其味甚鮮。譬如金屋為火所燒。人貪其色入中被害。命欲盡時心意擾亂。即自安慰而自念言。我持淨戒無有毀缺。我之持戒。知犛牛愛尾。我守禁戒。猶如貧人得地伏藏勤加守護。而說偈言。  粗澀嶮惡道  我已得度之  我遭厄急事  護戒而不捨  猶如大海潮  不失於期限  今我守持戒  其事亦如是   說是偈已。爾時諸天並諸善神。見此輔相誓願如是。皆生歡喜。時諸惡鬼尋著夫人。夫人狂發。即於王前為鬼所著。而說偈言。  我今自壞破  我應身受死  彼是純善人  不應加傷害  我之癡嬰愚  口吹鬚彌山  不能令動搖  彼實無穢行  我妄生是謗   時彼輔相。於園苑中。思惟厭惡得辟支佛。踴昇虛空鬚髮自落。時淨居天即奉袈裟。爾時諸人勸請之言。願莫捨我而上天上。時辟支佛說如上偈。以答諸人。飛至雪山。見諸辟支佛。亦以上事。而具說之。   月愛大臣悟辟支佛緣  海潮不過限  犛牛守尾死  如月性自冷  不可變令熱  調伏諸根者  守護戒亦爾  是名獨一行  如犀角無二  往昔諸大師  展轉相教授  我從先勝聞  今欲顯說之   過去世時有辟支佛。名曰月愛。於婆伽婆迦葉佛所。種諸善根善修戒行。恆以智慧觀於諸陰皆悉無常。於彼佛所竟不獲得沙門道果。於彼命終即生天上。以宿善力受天快樂。天壽盡已下還人間。生瞻婆國中大長者家。初生沖雅。恆依戒禁而自修身。觀其善行過於宿老。亦不輕躁。無有瞋嫌。所有資財周給貧乏。隨家豐儉與眾共分。以戒瓔珞而自莊嚴。其父命終順法治家。彼城人民見其忠謹。深生敬信同於師長。其年盛壯姿貌端政。諸少婦女。一切見者無不耽愛。諸商估客以其忠實鹹來依附。於時北方有諸估客。多乘好馬至瞻婆國。時瞻婆國王盡取其馬。王心暴虐不依正法。王自思惟。我今多取彼馬。雲何當得不與價直而得其馬。即與佞臣集議此事。佞臣白王言。若酬其價庫藏竭盡。王即答言。我於今者若不與直。我之惡名流布天下。一切國民當患於我。復當斷絕四方商估。佞臣復言。為王計者。不須錢財而得其馬。復能令王惡名不出國民不患。今王國內月愛大臣。為一切人之所體信。彼若來索。王但當言。我遣月愛送金付汝。時彼估客有萬匹馬。其一一馬各直一萬金錢。若王但言月愛大臣與其直者。國內人民必生疑惑。或疑於王。或疑月愛。王之惡名不必彰露。亦復不為萬民厭患。諸商估人來白王言。歸我馬價。我欲還家。王即答言。我先不使月愛償爾價耶。寧可再過與爾直乎。諸估客等即答王言。此月愛者從先已來。實不與我馬之價直。而彼忠信寧捨身命。終不妄語言與我價。即說偈言。  假使月雨火  日雨於冷水  壓沙得膏油  鑽水而得酥  火中生蓮花  欲令彼月愛  作粗獷妄語  終無有是處   諸估客等復白王言。人中之天。設使月愛審如王敕言與我者。我終不恨。時王即召月愛而語之言。汝先不在我前我與汝金償一估客耶。王即動目現作詭相。汝不從我我定殺汝。時月愛臣私自思惟。我於今日。為從實語。為用王言。復自惟忖。為取法身勝耶。此身勝也。即自決計。我今寧捨此身。終不捨於戒法身。即說偈言。  我今自思惟  於此二身中  為當捨何身  復諦自觀察  寧捐鄙穢形  終不捨戒律  若當捨法身  惡名即流布  我處眾善手  為彼所攜持  若我為惡者  我自不甘樂  心生悔熱火  捨此穢身已  當趣於地獄  自毀禁戒行  終不得安樂  但為一形樂  虧損無量身  若當護戒者  無量身安樂  是故我應當  覆護於法身  不令有毀壞  為利正法故  當斷於妄語   月愛大臣即白王言。願王開恩莫忿於我。我實不憶見王與彼價。時王即大怒扣劍而言。雲何不見。月愛大臣自定其意。而作是念。  寧為聖法死  不為愚癡生  一切諸有生  誰有不死者  我今若受死  為法故喪身  決定生天上  何足生驚畏   即答王言。假使王今切割我身碎如胡麻。所受禁戒終不放捨。今我住於仙聖道中。若以此舌作妄語者。非我所宜。   我今若當為王故作妄語。後墮地獄。何所恃怙。王時羞愧。倍增瞋忿怒眼視之。如熾然火。月愛爾時心生歡喜。今正是我生定意時。今正是我秉持法時。更於何處欲求聞法。今日此即為我說法。今我為法乃至捨命。今王於我真大親友。如是念法即時開悟。得辟支佛。踴身虛空。令破戒者見其如是皆生慚愧。為修善者增長信行。為實語者現實事果。於虛空中鬚髮自落。時淨居天奉其法服。飛往香山。與諸辟支佛。共集一處。說偈如上。   辟支佛因緣論捲上◎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50 辟支佛因緣論   辟支佛因緣論卷下   失譯人名今附秦錄   王捨城大長者悟辟支佛緣   波羅□國王月出悟辟支佛緣   拘捨彌國王大帝悟辟支佛緣   拘捨彌國王悟辟支佛緣   波羅□國王親軍悟辟支佛緣   轉輪聖王最小子悟辟支佛緣   ◎王捨城大長者悟辟支佛緣  譬如稠林中  欲挽大樹出  枝柯相妨礙  求出將無由  在家如稠林  眾務如枝柯  雖欲求出要  縛著永無因  靜處於林野  觀境修其心  解脫眾緣務  離諸所親愛  修於獨一行  如犀角無二  先師相傳授  我得聞斯事   昔有辟支佛。於過去五佛所恆修諸善。為優婆塞樂著家事。雖睹諸佛不求出家。然其專心持在家戒。無有毀犯。善根漸增。於迦葉佛所出家學道。樂修頭陀六物具足。厭惡於欲。於彼命終得生天宮。從天壽盡。生王捨城大長者家。此長者家財富無量倉庫盈溢。以漸長大遂至盛年。父命終後從意快樂。如毘沙門子那羅究伏羅。在己家中樂諸緣務。生育男女各三十人。庫藏僕從其數甚眾。男女婚娶其事眾多。但營目前忘所修法。為緣務所縛。不捨家業於僕從所聞諸親戚多有死喪。女某甲捨既遭喪禍又失業。焉廣聞如是喪失之聲。愁毒懊惱。如似百箭一時入心。亦聞美善可愛之語。家之估客大獲珍寶。安隱還歸。其子某甲產生男兒。又聞已女生於福子。復生歡喜。聞向衰利。憂喜交集。猶如作伎所旋之輪。與一親友至園苑中。適行遊觀到一林間。見有一人斫於大樹。枝柯條葉繁美茂盛。使多象挽不能令出。斫一小樹無諸枝柯。一人獨挽都無滯礙。即挽出林。見斯事已。即自思惟而作是言。我於今者得見因緣。即說偈言。  我見伐大樹  枝葉極繁多  稠林相鉤掛  無由可得出  世間亦如是  男女諸眷屬  愛憎繫縛心  於生死稠林  不可得解脫  小樹無枝柯  稠林不能礙  觀彼覺悟我  斷絕於親愛  於生死稠林  自然得解脫   即於彼處得辟支佛道。時彼親友即語之言。日已向暮可共還家。答親友言。汝自歸家。我向家因今以斷竟。親友問言汝雲何斷。答言。我昔由愛故著居家。今我已斷如此愛業。人所愛著妻子眷屬。小子稚孫恩愛憍恣。若見父時。弄聲不了。疾走攀緣。戀著此事故生愛著。我於妻子及以眷屬。如此之事愛心永息。我本在家營理眾務。或出或入。或言與彼。或言取此。或言應作。或言不應作。如此之事我今已斷。已捨欲樂。獲解脫樂。伐愛樹根。閉諸趣門。滅大闇障。我於赤子反似怨家等無有異。今我如是。雲何而當復還家耶。時其親友即還家中語其男女。男女大小聞其不來。悉往就看。眷屬既至。但見其父。沙門法服飛昇虛空。男女白言。今以何事厭惡眷屬。處虛空中。即說上偈。以答男女。   既說偈已。即時飛至雪山之中。與諸辟支佛。共集會已。還來到本得道園中。捨身涅槃。時其眷屬為造塔廟。時人因名為多子塔。凡諸智人善根成熟。以少因緣便得開悟。   波羅□國王月出悟辟支佛緣  妻子親友財  生死中過患  處林寂解脫  猶如犀一角  從善逝所聞  傳至於我師  我復從師聞  今當演說之   昔有辟支佛。於迦葉佛所。萬二千歲修行梵行。恆修忍辱慈悲眾生。乃至微戒不曾毀犯。命終生天。彼天命終。下生人間波羅□國國王之家。月出時生因名月出。以漸長大立為太子。其父王崩紹繼王位。以宿善力作正法王治國。遣輔相子典領小國以女妻之。此輔相子勇力絕倫。多有眷屬。自恃憍豪越逸過度。時國王子。以輔相子是姊妹夫。極成親暱。因其私屏閑宴之處。陰遘讒計語王子言。爾之叔父兄弟眷屬其數甚多。而世人多用婦語。爾之父王一旦傾覆。爾之諸母或生讒諂。自用其子以此推之汝父王位必不至汝。曼王未覺宜早圖之。夫王位者天下之尊。極樂之處與天無異。一切世人無不信伏。若為國主以法治國。命終之後必得生天。譬如美肉眾皆嗜之。王位亦爾。無不貪者。即說偈言。  譬如水未至  宜務造橋樑  瀑流若卒至  不得有所為  王位亦如是  宜應先圖之  擒獲在汝手  爾乃可自安  兄弟更相嫉  後求甚不易  王子思惟言  如此親友者  將欲陷墜我  如灰覆熾火  現在既無樂  來世獲大苦   爾時王子具以上事。往白父王。王聞子語。顰蹙怒眼目如赤銅。王當是時。敕語使言。曼其未洩。急追將來。時王子聞輔相子來。即便出迎。既相見已。尋時遇患。使還白王言。王子病極成痿篤。王聞是事即自出看。既睹其子所患困篤。命在危惙。四大苦痛。見此事已。便自思惟。此王位者。甚為大惡。然彼輔相父子。陰教我子。悖逆天常。欲為不軌。而我王位非彼能得。我子今者。患苦垂命。一切世人皆生貪嫉。以此而言。當知王位惡鄙弊處。何故鄙弊。以王位故捨其善行。為王位故害父及祖。為親厚者。作大過惡。捨於慚愧能使憍逸。為少樂故不畏後世。即說偈言。  如蛾投熾火  貪國盲亦爾  深著於得失  作以及不作  沒國事淤泥  不得寂定處  作是思惟時  身行極清淨  逮得厭噁心  即獲辟支佛   復有師雲。此王見兒患已。即便還宮。有一鄰國親厚之王。為賊所逼。即遣使來求索援助。此王聞已。尋將兵眾往救彼王。既到彼國連兵交刃。極相殺害。乃至婦人胎中。小兒剝而殺之。王見斯事。深於王位生於厭惡。即說偈言。  貪國微小樂  沒溺欲泥中  欲忿既增長  鬥戰生是非  以貪財利故  互共相殺害  不求勝解脫  盡滅於王位  如大熾火中  飛蛾投而死  怪哉生死中  所作事顛倒  極作劬勞業  返獲其苦殃  如彼高山巔  崖傍有蜜蜂  愚人貪少味  不覺墮墜苦  如是自思惟  即得辟支佛   即告子言。汝能不用惡人之言。無勃逆意。汝若治國必以正法。我今以國付囑於汝。吾將欲去。子及輔相一切眷屬。聞王此語。悉皆懊惱涕泣流淚。合掌白王。不審大王。欲何處去。爾時父王踴身虛空。在日出山上。說如上偈。著沙門服。作十八種變。國人見者無不歡喜。譬如調馬若見鞭影即便調順。智人亦爾。見他受苦心即調順。   拘捨彌國王大帝悟辟支佛緣  父母及妻子  穀帛財寶等  智者深觀察  暫過如客舍  棄捨於愛慾  獨行如犀角  我昔從諸師  傳授聞此事   昔有曾於迦葉佛所作比丘。智慧聰敏柔和忍辱。於日日中。常觀諸法真實體性。所謂觀陰苦空無常無我。猶如芭蕉熱時之炎。如幻如夢如水泡沫。能善觀察自修其心。命終生天。於天壽盡下生拘捨彌城。為國王子。名曰大帝。其父王崩。承嗣先業紹繼王位。如劫初諸王。善修戒行正法治國。爾時城中有大長者。財富無量。與大帝王。少為親舊。極相厚暱。彼大長者身嬰重病。王聞其疾躬自往問。見長者病形容萎悴。王心不樂低頭愁慘。時彼長者以七寶缽盛滿中金。用奉獻王。王言長者。汝今疾苦極困篤耶。長者對曰。願王顧視聽我所說。  我家大巨富  猶如毘沙門  愛語及財寶  多集親友眾  妻子與眷屬  僮僕諸走使  我皆恣所欲  待遇極豐厚  今我死時至  無一為我伴  王即慰勞言  此語極真實  汝子與諸親  財寶眾庫藏  及我勇健力  像馬車步兵  雖有如是等  無能救拔者  我等諸親友  見汝遇苦患  但有慰喻言  憂愁流涕淚  及汝命將絕  無能救濟者  唯當自持汝  由來所作善  王諦觀其病  心如得禪者  深悟諸苦患  眾生決定有  一切有生類  必為病所趣  病常惱患人  無有哀愍心  一切世間人  決定入死道  都不生厭畏  言此我妻子  彼是我親屬  此是我財賄  彼親厚於我  我親友於彼  意為癡所病  橫作如是想  火災患在前  愚盲而不睹  上來諸所親  無能拔濟者  於此正思惟  即獲辟支佛   王之所親內外眷屬。見王得道絕棄世事。為愛別離火之所燒燃。生大惱熱。時辟支佛身昇虛空。作十八種變。說如上偈。   復有說雲。此王為王子時。入園苑中。見諸盲者更互相捉。聞王子出。謂有飲食。在於道側。不見道路。墮大深坑。有即死者。有頭破者。手腳折者。身體碎壞。爾時王子見是眾苦。厭患思惟。而作是言。此覺悟我。如是盲人亦曾富貴。由縱逸故今得是苦。我於今者睹是事已。宜好撿行。不應放逸。即說偈言。  譬火燒金鬘  而用為首飾  金鬘雖珍妙  熾火終成害  王位亦如是  當慎莫放逸  此盲覺悟我  不宜自寬縱  因此王位故  身起大憍慢  威迫國人民  皆令生苦惱  後自受苦時  苦劇百千倍  目睹他受苦  雲何能自安  此即是我師  示我眾苦患  作此思惟時  即獲辟支佛   爾時王子。大賜盲者錢財珍寶。沙門法服身昇虛空。現諸神變。語諸親言。而我今者。不以瞋恚怖畏憂愁故。不嫌汝等故。我捨親愛國土人民。都無怨親錢財寶物。如上說偈。   拘捨彌國王悟辟支佛緣  戲笑眾樂具  棄捨如涕唾  忍樂於出離  斷滅於諸苦  能盡貪愛癡  其心得解脫  由得解脫故  獨一如犀角  曾從先師所  得聞如是事   昔有辟支佛。於過去佛所修諸善根。於最後身生拘捨彌國。為拘捨彌王。其國土內有大災變。大旱惡風五星倒錯。王召太史占相之徒。說偈問言。  何緣有是災  大旱不降雨  虛空無雲翳  觀日無威光  食肉諸惡鳥  烏鷲及鴟梟  迥翔虛空中  見者生恐怖  鹹言如是災  是誰之所作  能使諸妖異  怪變乃如是   爾時太史即答王言。隨我所知今當為說。如我意者。一切國民必有逼迫苦惱之事。王復問言。當以何方禳此災患。太史白言。王若欲令國安隱者。當隨我語。即說偈言。  王若能退位  脫服與餘人  具足滿六月  微服而行乞  災患自消除  王當如滿月   王隨彼語。即捨其位。微服行國。漸漸經歷。行到婆翅多城。到彼城已。有異國王興軍來伐。婆翅多王為國樂故。興兵往拒。兩陣交戰二王俱死。婆翅多城諸王子等。競共諍國。復大戰鬥。毘羅仙王見是事已。唱言怪哉。即說偈言。  王位雖尊豪  其樂甚輕微  雲何為是故  具受諸苦毒  競心生鬥戰  樂著隨眾惡  如蠅貪食蜜  著蜜無不喪  人亦復如是  為貪小樂故  鬥戰自傷害  王位可鄙賤  多集諸苦惱  患害用至滅  如飲雜毒漿  毒消身敗喪  為一己身故  多有所傷害  愚貪王者樂  樂少苦甚多  我從今永止  更不求此樂  而此國事務  憂怖充其中  榮樂須臾頃  憂患苦延長  譬如妙金屋  火焚炎熾然  智者畏燒害  不應入其中  作是思惟時  即悟辟支佛  以神通力故  鬚髮自然落  即作沙門形  踴身昇虛空  尋於虛空中  即說如上偈   即飛至雪山中諸辟支佛所。時彼辟支佛問言。以何因緣得悟道果。具說上偈答之。   波羅□國王親軍悟辟支佛緣  世間戲笑樂  及愛我我所  悉皆放棄捨  心意得解脫  諸根悉寂定  獨行如犀角  我昔從先師  傳聞如此事   過去波羅□城王名曰親軍。有二夫人。心甚愛悅。樂著欲事。恆為放逸。耽荒如醉。亦如香山逸象。香流出時入摩梨山自縱慾事。時二夫人更相妒嫉。各相伺便。其一夫人便以毒藥與其親信。親信齎藥與彼夫人。夫人得藥狂悶而臥。甚大苦毒尋便命終。第二夫人見其命終。詐現懊惱。自頊其髮。搥胸而哭。舉宮哀慼。王聞其死生大苦惱。夫人左右所有直人。所著瓔珞嚴身之具。悉皆挽絕。以土坌身。憂毒入心。如彼群鵠為鷹所逐。如金翅鳥驚諸龍女。宮中婇女為死所驚。亦復如是。爾時宮中。譬如塚間。又如黑塵掩蔽光明。諸宮人等為憂所弊。亦復如是。王聞宮人如是憂苦。心中驚動。天冠瓔珞著身服飾。皆棄於地。入到喪邊。見諸婇女。哀苦理極。王見是已生大愁惱。而自思惟。即說偈言。  譬如盛暑日  能炙好花萎  死日消人形  面色變青黑  脣齒塵垢穢  眼陷鼻角戾  歌舞妙容儀  矗直如木石  先者能令我  愛著極樂處  雲何卒今日  能生我怖畏  可惡生死患  不淨極臭穢  如夢虛不實  亦如芭蕉心  無有堅實相  如幻泡焰沫  暫現如水波  智者所厭惡  不知觀察者  橫生樂著想  於此不淨中  橫生於身想  迷悶而守著  猶如睡眠者   如是思惟未久之間。燒夫人屍喪事已竟。第二夫人為藏已過。食好飲食詐自懊惱。言欲斷食。現作哀慘。然恐其過彰露發覺。心中愁結。以愁結故。飲食不消。即成大病。王見病已倍增懊惱。即生厭惡。如此皆是生死過患。即說偈言。  如女能生愛  生累極眾多  人中無不爾  因愛生於樂  還復生大惡  愛為苦根本  見愛合會時  必知是無常  我所愛樂者  端政與盛年  一旦死來集  以是故當知  雲何有是樂  誰有智慧人  恩愛合會時  而當生喜樂  畏老病死患  是故我永離  作此思惟時  即得辟支佛   即著王者衣服瓔珞。飛昇虛空。於虛空中說如上偈。變成沙門。飛到雪山中諸辟支佛所。   轉輪聖王最小子悟辟支佛緣   過去無量劫時。有一轉輪聖王。千子具足。其最小子見父乘金輪寶七寶具足。四兵翼從鼓蓋容飾悉皆具備。其最小子即問母言。我當何時得是蓋等種種容飾。母即答言。汝至骨朽亦不得是。兒即問言。何以不得。汝有九百九十九大兄。應得紹位。計其次第。都不至汝。兒即思惟。我既不得如是容飾。生必有死形骨腐敗。以是種種思惟生死過患。即時覺悟得辟支佛。身昇虛空作十八變。母即復請願莫遠去。園苑中住受我供養。時辟支佛受諸母請。即住後園。日日供養經歷多時。時辟支佛厭是有身。即便棄捨而入涅槃。諸母戀念。大積香薪以燒其身。收其舍利盛著寶瓶。即於後園為起大塔。時轉輪王遊四城還。到後園中見有大塔。怪而問之。時守園者即白王言。是王最小之子。得辟支佛。於此涅槃。諸母於此為其起塔。時轉輪王即召其母。而問之言。我子雲何死而起此塔。時其母等具以上事而白於王。王責其母。我兒欲得何不語我。今雖涅槃。以王容飾置於塔上。由是因緣。無量劫中。恆為轉輪聖王。食自然福至今不盡。若處生死。應二千五百世為轉輪聖王。由成佛故。得二千五百寶蓋。阿闍世王上佛五百寶蓋。毘捨離律車子上佛五百寶蓋。海龍王上佛五百寶蓋。阿須羅王亦上佛五百寶蓋。天帝釋亦上佛五百寶蓋。爾時世尊唯不受一蓋。何以故。為將來弟子若乏衣食供養。以此福力當使人天自然供給。以是因緣當知。賢聖福田深廣無量。   辟支佛因緣論卷下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51 十二因緣論   No. 1651   十二因緣論一卷   淨意菩薩造   後魏北印度三藏菩提流支譯  歸命牟尼尊  妙法比丘僧  略作因緣論  為義顯現故  牟尼所演說  十二勝上分  因緣所生法  彼為三所攝  煩惱業及苦  次說應當知  煩惱初八九  業二及以十  餘七說為苦  三攝十二法  從三故生二  從二故生七  從七復生三  是故如輪轉  一切世間法  唯因果無人  但從諸空法  唯生於空法  誦燈印鏡響  日珠種子水  諸陰轉不轉  智者善思量   有弟子成就。隨所聞法堪能受持。令不忘失於如來法。謂事非事及性相等。如是義中心懷疑惑。為得知故問言。尊者。  牟尼所演說  十二勝上分  因緣所生法  彼為三所攝  如是等諸事  今為知請問  願為我解釋  除斷我疑網  師見弟子意  於法生渴仰  恭敬請示故  即答言汝聽  十二勝上分  彼為三所攝  煩惱業及苦  次說應當知  是中十及二  故曰為十二  以彼不異分  故名為勝分  如車輿分故  說勝分應知   言牟尼者。名為寂滅。亦名無分別。亦名為定。亦名無言說。彼牟尼所演。宣暢辯說。是名假名。然彼非是大人丈夫。自在定時。性相所生。但唯因緣所生成故。彼十二分。於煩惱業及以苦處。三法迭互共作因緣。如拒瓶案。如是三處所攝應知。   問曰。何者為煩惱。何者為業。何者為苦。而得有此諸因緣法勝分攝成。   答曰。於此十二勝上分中。初為無明。第八為愛。第九為取。此三勝分是煩惱所攝。第二為行。第十為有。此二勝分是業所攝。餘七勝分是苦所攝。此是煩惱業苦等三。攝十二分應知。言餘七者。謂識名色六入觸受及生老死。恩愛別離。怨憎合會。所求不得。如是等法生一切苦。如是諸分。於向所說。煩惱業苦。以為根本。應知。攝十二分。唯有三事。更無餘法。一切經中但有此分。更無有餘。   問曰。已知此等諸勝分義。為我解釋煩惱業苦在於何處。復雲何成一切諸事。答曰。從三生二。三是煩惱。二是業。謂從煩惱而生於業。從二生七。七者是苦。謂從於業而生於苦。從七生三者。謂從於苦而生煩惱。此說煩惱業苦三種迭互相生。是故生有輪轉不定。所言有者。所謂欲色無色界等。彼中不住。喻如輪轉。以彼有故。一切世間凡夫眾生。次第上下猶如輪轉。有中不定。以不定故。說有三處。   問曰。彼造一切身。自在眾生。何者是彼作事雲何。   答曰。偈言。一切世間法。唯因果無人。除假說故有。此是正思量。彼非說性。是故見作眾生不成。   問曰。若如是者。雲何得從現在世間而取未來世間。   答曰。乃至無有一毫等法從現在世間而取未來世間。是故偈言。但從諸空法。唯生於空法。此明自我我所空。謂煩惱業處。此五法行性離無我。應如是取。   問曰。若性無我法中。而行性無我者。今說何為證。   答曰。偈言。誦燈印鏡響。日珠種子水。如是等諸喻。為證可取。信無自體。性假名故。有言。現在世未來世者。如師所誦。實不從師轉至弟子。雖不從師轉至弟子。豈可不成授弟子義。可言弟子無因而得。遮護妄計無因患故。如是臨命終時。心識不至未來世間。防常患故。非未來身從餘處來。遮護妄計無因患故。如師誦為因。令弟子得。彼不可說。以為即是亦不可說。為一向異。如是臨命終時。心識為因。是故得生後身心識。而彼心識。不可說一不可說異。亦不離彼。亦不即彼。如是從燈生燈。從印生印。從鏡生像。從聲有響。從日從珠出生於火。從子生芽。如安石榴菴羅果等。口生涎水。如是等法。不名即彼。不名異彼。如是一切諸因緣法。轉不轉事。諸有智者。善思量應知。是中陰者。所謂說色受想行識。彼託生者。此諸陰滅。因彼滅陰。後相似生。然實無有一毫等法從此至彼。此是世間漸次之義。以是義故。一切世間。無常不淨苦無我等。以能觀察如是事故。於諸法中不生疑惑。不疑惑故則不生染。不生染故則不生著。不生著故則不虛渴。不虛渴故則不造業。以無業故則不取事。不取事故不造有為行。無有為行。故則不復生。以不生故無有一切身心等苦。如是不造五種因故。則於彼處無七種果。以無果故名為解脫。如是作故。則是釋成不生不滅不常不斷。有邊無邊如是等句。於中有偈。  不見無緣生  決定是正義  於諸最妙事  是故不成斷  於中無所減  亦復無所增  應見如諦實  隨狀及如彼   十二因緣論一卷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52 緣生論   No. 1652 [No. 1653]   緣生論序   原是一心。積為三界。癡流漫遠。苦樹鬱高。欲討其際。難測其本。理極實相之門。筌窮假名之域。五因七果。十有二分緣生之法。總備於此。凡則迷而起妄。聖則悟以通真。下似免浮。上如象度。大哉妙覺。淵乎洞盡。十地與雙林俱暢。聞城共稻稈鹹敷。至若此經獨苞彼例。彼所未說。此乃具演。攀緣為首。對治為末。總則一十一門。別則百二十問。其旨微而密。其詞約而隱。經之綱目。攝在茲焉。並有聖者鬱楞迦。附此經旨作論。顯發其論也。遍取三乘之意。不執一部之筌。先立偈章。後興論釋。偈有三十。故亦名三十論也。大業二年十月。南賢豆國(舊名天竺者訛也)三藏法師達磨笈多。與故翻經法師彥琮。在東都上林園。依林邑所獲賢豆梵本。譯為隋言。三年九月其功乃竟。經二卷。論一卷。三藏師。究論閑明。義解沈密。琮法師。博通經論。兼善梵文。共對葉本。更相扣擊。一言靡遺。三覆逾審。辭頗簡質。意存允正。比之昔人。差無尤失。真曰法燈。足稱智藏。願窮後際。常益世間。云爾。   緣生論   聖者鬱楞迦造   大隋南印度三藏達磨笈多譯  從一生於三  從三轉生六  六二二更六  從六亦生六  從六有於三  此三復有三  三復生於四  四復生於三  從三生於一  彼一復生七  於中所有苦  牟尼說皆攝  十二種差別  善淨說為空  緣生分力故  應知十二法  無智與業識  名色根三和  知渴及以取  集出熟後邊  初八九煩惱  第二第十業  餘七皆是苦  三攝十二法  初二是過去  後二未來時  餘八是現在  此謂三時法  惱起業感報  報還生煩惱  煩惱復生業  亦由業有報  離惱何有業  業壞亦無報  無報則離惱  此三各自滅  五分因生果  名為煩惱業  七分以為果  七種苦應念  因中空無果  因中亦無因  果中空無因  果中亦無果  因果二俱空  智者與相應   (梵本一偈今為一偈半)。  世中四種分  因果合故有  煩惱業果合  念欲為六分  有節所攝故  二節及三略  因果雜為節  三四節總略  二二三三二  苦時有五法  作者胎境界  發轉生流行  迷惑發起果  報流果為二  相應根分中  一一三二分  熱惱貧乏果  轉出津流果  相應他分中  二一一一法  此有十二種  等力緣自生  無眾生無命  無動以慧知  無我無我所  無我無我因  四種無智空  餘分亦如是  斷常二邊離  此即是中道  若覺已成就  覺體是諸佛  覺已於眾中  仙聖說無我  曾於城喻經  導師說此義  迦栴延經說  正見及空見  破邏具膩經(張宿名也)  亦說殊勝空  緣生若正知  彼知空相應  緣生若不知  亦不知彼空  於空若起慢  則不厭受眾  若有彼無見  則迷緣生義  緣生不迷故  離慢彼知空  及厭受眾故  不迷業果合  業作緣續生  亦非不緣此  空緣當有此  業報受用具  十二分差別  前已說緣生  彼煩惱業苦  三中如法攝  三中生於二  二中生於七  七中復生三  有輪如是轉  因果諸生世  無別有眾生  唯是於空法  還自生空法  藉緣生煩惱  藉緣亦生業  藉緣亦生報  無一不有緣  誦燈印鏡音  日光種子酢  眾續不超到  智應觀彼二   緣生三十論本竟緣生三十論我當隨順次第解釋。  從一生於三  從三轉生六  六二二更六  從六亦生六   從一生於三者。一謂無智。此無智者說名無明。於苦集滅道中。不覺知故。名為無智。由無智故。則有福非福不動。說名三行。及身行口行心行等從其轉生。從三轉生六者。從彼三行生六識身。所謂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六二者。彼六識身轉生二種。所謂名色。二更六者。名色二種轉生六入。所謂眼入耳入鼻入舌入身入意入。從六亦生六者。從彼六入轉生六觸。所謂眼觸耳觸鼻觸舌觸身觸意觸。  從六有於三  此三復有三  三復生於四  四復生於三   從六有於三者。從彼六觸轉生三受。所謂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此三復有三者。還從彼等三受。轉生三種渴愛。所謂欲渴愛有渴愛無有渴愛。三復生於四者。從彼三種渴愛轉生四取。所謂欲取見取戒苦行取我語取。四復生於三者。從彼四取轉生三有。所謂欲有色有無色有。  從三生於一  彼一復生七  於中所有苦  牟尼說皆攝   從三生於一者。還以彼等三有作緣。生當來一種生。彼一復生七者還從彼一。當有老死憂悲苦惱困等七種。於中所有苦牟尼說皆攝者。於中無明為始困為終。無量種苦。世尊略說。皆此所攝。  十二種差別  善淨說為空  緣生分力故  應知十二法   十二種差別善淨說為空者。此無智等各別不雜有十二分。又彼皆自性空應當正見。如此所說唯是空法。自生空法。緣生分力故應知十二法者。若以次第生分力故。彼十二法如是應知。彼中迷惑相者是無明。彼行句處。積集當有相者是行。彼識句處。次受生分轉出相者是識。彼名色句處。名身色身和合相者是名色。彼六入句處。相安置相者是六入。彼觸句處。眼色識。共聚相者是觸。彼受句處。愛不愛受用相者是受。彼渴愛句處。無厭足相者是渴愛。彼取句處。執持攝取相者是取。彼有句處。名身色身相者是有。彼生句處。五眾出生相者是生。彼老句處。成熟相者是老。彼死句處。命根斷者是死。彼憂句處。高舉相者是憂。彼悲句處。哭聲者是悲。彼苦句處。身燒熱相者是苦。彼惱句處。心逼惱相者是惱。彼困句處。極疲乏相者是困。  無智與業識  名色根三和  知渴及以取  集出熟後邊   於中無智者是無明。業者是行。識者是解。名色者是五眾總聚。根者是入。三和者是觸。知者是受。渴者是渴愛。取者是執持。集者是有。出者是生。熟者是老。後邊者是死。   又此等差別相攝。我當次第說之。於中業煩惱報差別。  初八九煩惱  第二第十業  餘七皆是苦  三攝十二法   三煩惱者。無明渴愛取。二業者。行有。七報者。識名色六入觸受生老死等。此十二法三種所攝。   又時差別。  初二是過去  後二未來時  餘八是現在  此謂三時法   無明行初二種過去時中。生老死後二種未來時中。識名色六入觸受渴愛取有八種。現在時中。   又此等各各次第相生。  惱起業感報  報還生煩惱  煩惱復生業  亦由業有報   煩惱業報三種如前所說。由彼煩惱故有業。由業故有報。還由報故有煩惱。由煩惱故有業。由業故有報。   問曰。由煩惱盡各各寂滅。其義雲何。答曰。  離惱何有業  業壞亦無報  無報則離惱  此三各自滅   若其此心無煩惱染則不集業。若不作業則不受報。若滅報者亦不生煩惱。如是此三各各自滅。   又此等有因果分。  五分因生果  名為煩惱業  七分以為果  七種苦應念   五種因名為煩惱業者。如前所說。無明行渴愛取有是也。七種果轉生者。亦如前所說。七種苦所謂識名色六入觸受生老死是也。又此因果二種空。  因中空無果  因中亦無因  果中空無因  果中亦無果  因果二俱空  智者與相應(梵本本一偈今為一偈半)   若此所說因果二種。於中若因空果果亦空因。如是因亦空因果亦空果。於此四際當與相應。   又此更有別分。  世中四種分  因果合故有  煩惱業果合  念欲為六分   世中四種分因果合故有者。   道中五種因。及七種果。和合故總略為四種。次第有四種分。於中無明行過去時中。二法為第一分。識名色六入觸受現在時中。為第二分。渴愛取有亦是現在時中。為第三分。生老死未來時中。二法為第四分。此謂四種分也。煩惱業果合念欲為六分者。煩惱業報三種和合。以次第故。於二根本有六種分。於中無明所攝。乃至受以無明為根。渴愛所攝。乃至老死以渴愛為根。無明根中無明是煩惱分。行是業分。識名色六入觸受是報分。渴愛根中渴愛取是煩惱分。有是業分。生老死是報分。   又節分總略。  有節所攝故  二節及三略  因果雜為節  三四節總略   有節為本發起二節。所謂有生兩間。為第一節。行識兩間。是第二節。此二並為業果節。受渴愛中因果共雜。是第三節。此之三節復為四種總略。無明行二種。是第一總略。識名色六入觸受五種。是第二總略。渴愛取有三種。是第三總略。生老死二種。是第四總略。此謂三節及四總略。   又此等法中住時差別。  二二三三二  苦時有五法  作者胎境界  發轉生流行   二二法者。無明行說為二種。識名色說為二種。三三者。六入觸受說為三種。渴愛取有說為三種。又二者。生老死說為二種。此等五法。是苦時中作者胎藏境界發轉出生。於中流行。如數當知。於中無明行二種。說為苦時中作者。應如是見。識名色二種。說為苦時中胎藏。應如是見。六入觸受三種。說為苦時中境界。渴愛取有三種。說為苦時中發轉。生老死二種說。為苦時中出生。   又果差別。  迷惑發起果  報流果為二  相應根分中  一一三二分   如前所說。此無明根及渴愛根。於無明根第一分中。迷惑發起報流。名四種果。一一三二數分之中。隨其次第當與相應。於中無明是迷惑果。行是發起果。識名色六入是報果。觸受是津流果。復有餘殘果。  熱惱貧乏果  轉出津流果  相應他分中  二一一一法   如前所說。第二渴愛根分中。熱惱貧乏轉生津流果等。隨其數分二一一一。於此法中當與相應。於中渴愛取是熱惱果。有是貧乏果。生是轉出果。老死是津流果。如是此等。則有八果。  此有十二種  等力緣自生  無眾生無命  無動以慧知   如是無明為初。老死為邊。有十二分。平等勝故。各各緣生。而無眾生無壽命無動作。以慧應知。於中無眾生者。以不牢固故。無壽命者。以無我故。無動作者。以無作者故。  無我無我所  無我無我因  四種無智空  餘分亦如是   於無我中無智。無我所中無智。無我中無智。無我因中無智。此中以無我故。四種無智空。如四種次第無智空。如是行等餘分。亦皆是空。應當知之。  斷常二邊離  此即是中道  若覺已成就  覺體是諸佛   有是常攝。無是斷攝。如此二邊彼作緣彼處。彼處諸有轉生。離此二邊即是中道。若無智諸外道則墮於邊。若已覺悟諸佛世尊。則為覺體。於此世間獨能成就。餘人悉無此義。  覺已於眾中  仙聖說無我  曾於城喻經  導師說此義   彼亦是此中道覺已。於諸眾中佛說無我。所謂比丘。有我我所。小兒凡夫無聞之類。順墮假名。於中無復我及我所。比丘。生時但苦生。滅時但苦滅。如城喻經中。導師已說此義。又。  迦栴延經說  正見及空見  破邏具膩經(張宿名也)  亦說殊勝空   此等三經。及以餘處。如是之相。世尊已說。彼亦是此。  緣生若正知  彼知空相應  緣生若不知  亦不知彼空   於前所說緣生。若有正知彼知無異。彼復何知。謂知於空。緣生若不知亦不知彼空者。於此緣生若其不知。亦於彼空不能解入。應當知之。  於空若起慢  則不厭受眾  若有彼無見  則迷緣生義   於空若起慢則不厭受眾者。若起空慢。則於五受眾中。不生厭離。若有彼無見則迷緣生義者。若復由於無見迷此緣生義故。則於四種見中。隨取何見。一者斷見。二者常見。三者自在化語。四者唯依宿世所作。  緣生不迷故  離慢彼知空  及厭受眾故  不迷業果合   緣生不迷故離慢彼知空者。於前所說各各緣生中若無迷心。及於攝取我我所中。若得離慢。彼則如法能入於空。及厭受眾故不迷業果合者。五受眾中攝取我我所故。則遍世間輪轉不息。於彼受眾起厭離故。於此業果相續。則無顛倒。亦不迷惑。   又問。此義雲何。  業作緣續生  亦非不緣此  空緣當有此  業報受用具   業作緣續生亦非不緣此者。煩惱業染如前所說。彼以如是淨不淨業。推遣眾生。傍及上下相續而生。若非此業則不作緣。若不然者。則未作竟而來。及已作竟而失(來謂業未作竟其果即來失謂業已作竟其果便失)。空緣當有此業報受用具者。若由此等淨不淨業。有報受用。則自性是空。本無有我作緣發生。彼自性空亦應當知。彼義今更略說。  十二分差別  前已說緣生  彼煩惱業苦  三中如法攝   無明為初。老死為邊。是十二分緣生差別。如前所說。彼中三是煩惱。二是業。七是苦。皆已攝入。  三中生於二  二中生於七  七中復生三  有輪如是轉   無明渴愛取三種所生。行有二種。彼二所生。識名色六入觸受生老死七分。彼七分中如前所說。還生三種。彼三復二。其二更七。是故二種次第不斷。此之有輪如是普轉。  因果諸生世  無別有眾生  唯是於空法  還自生空法   因果諸生世無別有眾生者。無明行渴愛取有五種名因。識名色六入觸受生老死七種名果。此等所有普遍世間。若我若眾生若壽若生者。若丈夫若人若作者。是等為首。次第分別其唯虛誑。應當知之。彼雲何生。唯是於空法還自生空法。謂自性空中假名煩惱業果。唯有別空假名。煩惱業果法生。此是其義。  藉緣生煩惱  藉緣亦生業  藉緣亦生報  無一不有緣   若有煩惱。則有種種無量種業。及種種業所生果報。彼皆共因共緣。應當知之。無有一處無因緣者。   又為明彼義。今更說譬喻。  誦燈印鏡音  日光種子酢  眾續不超到  智應觀彼二   如誦。有教誦者受誦者。所有教誦不到受誦。何以故。教誦者仍安住故。其教誦者亦不相續。何以故。自不生故。如燈次第生非是初燈。超到亦非第二。無因而生。如是印與像二種。面與鏡二種。音與響二種。日與火二種。種子與芽二種。酢與舌涎二種。此等所有皆不超到。亦非不生。亦非無因。而生彼二種。五受眾相續到時。非是初受眾。超到而第二受眾。亦非不生。亦非無因。而生智者。於此受眾相續不超。而次第到。應當正觀。   又外內受用。俱有十種。皆應當見。於中外十種者。一者非常故。二者非斷故。三者不超到故。四者無中間故。五者非彼體故。六者非別異故。七者無作者故。八者非無因故。九者唸唸空故。十者同類果相繫故。彼外所有種子滅無餘故。非常芽出生故。非斷種子滅無餘已。其芽本無今有生故不超到。彼所相續無有斷絕。因果相繫故無中間。種子芽差別故非彼體。從彼出生故非別異。因緣和合故無作者。種子為因故非無因。種子芽莖枝葉花果等傳傳相生故唸唸空。甜酢鹹苦辛澀隨因差別果轉出故。同類果相繫於中。內十種者一者死邊受眾滅無餘故非常。二者得次生分受眾故非斷。三者死邊受眾滅無餘已。次生分受眾。本無今有生故不超到。四者受眾相續無有斷絕。因果相繫故無中間。五者死邊次生分受眾差別故非彼體。六者從彼出生故非別異。七者因緣和合故無作者。八者煩惱業為因故非無因。九者迦羅邏。頞浮陀箄屍。伽那奢佉。出胎。嬰孩。童子。少年。長宿等。傳傳相生。故唸唸空。十者善不善熏。隨因差別果轉出故。同類果相繫。   又有三偈。  如燈炎轉生  識身亦如是  先際與後際  亦無有聚集  無生亦有生  破壞無相著  生已亦無住  而此作業轉  若於彼緣生  而能觀知空  為其施設教  彼亦是中道   於中無明行渴愛取有。是為集諦。識名色六入觸受生老死。是為苦諦。彼等十二分滅。是為滅諦。若於緣生如實能知。是為道諦。   緣生論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53 大乘緣生論   No. 1653 [No. 1652]   大乘緣生論一卷(聖者鬱楞迦造)   開府儀同三司特進試鴻臚卿肅國公食邑三千戶賜紫贈司空諡大鑒正號大廣智大興善寺三藏沙門不空奉 詔譯  從一生於三  從三轉生六  六二二更六  從六亦生六  從六有於三  此三復有三  三復生於四  四復生於三  從三生於一  彼一復生七  於中所有苦  牟尼說皆攝  十二種差別  智士說為空  緣生支力故  應知十二法  無知與業識  名色根三和  領渴及以取  集生熟次終  初八九煩惱  第二第十業  餘七皆是苦  三攝十二法  初二是過去  後二未來時  餘八是現在  此謂三時法  煩惱業感報  報還生煩惱  煩惱復生業  亦由業有報  離惱何有業  離業何有報  無報則離惱  此三各寂滅  五支因生果  名為煩惱業  七支以為果  七種苦應知  因中空無果  果中亦無因  因中亦無因  果中亦無果  智者空相應  世中四種支  因果合故有  煩惱業果合  應許為六分  有節所攝故  二節及三略  因果雜為節  三四節總略  二三二三二  苦位有五法  作者及藏界  境轉生流行  迷惑發起果  等流果為二  相應根分中  一一三二分  熱惱缺短果  轉出等流果  相應餘分中  二一一一法  此有十二種  和合故緣生  無眾生無命  空無慧以知  無我無我所  無我無我中  四種無知空  餘支亦如是  斷常二邊離  此即是中道  若覺已成就  覺體是諸佛  覺已於眾中  聖仙說無我  曾於城喻經  導師說此義  迦栴延經說  正見及空見  破邏遇拏經(張宿名也)  亦說殊勝空  緣生若正知  彼知空相應  緣生若不知  亦不知彼空  於空若起慢  於蘊不生厭  彼名惡趣空  則迷緣生義  緣生不迷故  離慢彼知空  及厭於蘊故  不迷於業果  業作緣續生  亦非不緣此  空緣當有此  業報受用具  十二支差別  先已說緣生  彼煩惱業苦  三中如法攝  從三生於二  從二生於七  從七復生三  有輪如是轉  一切皆因果  從空生於空  從法生於法  藉緣生煩惱  藉緣亦生業  藉緣亦生報  無一不有緣  誦燈印鏡音  日光種子醋  蘊續不移時  智慧觀彼二   緣生三十論本竟。   緣生三十論我當隨順次第解釋。  從一生於三  從三轉生六  六二二更六  從六亦生六   從一生於三者謂無知。此無知者說名無明。於苦集滅道中不覺知故。名為無知。由故則有福非福。不動說名三行。及身行口行心行等。從其轉生。從三轉生六者從三行生六識身。所謂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六二者彼六識身轉生二種。所謂名色。二更六者。名色二種轉生六處。所謂眼處耳處鼻處舌處身處意處。從六亦生六者。從彼六處轉生六觸。所謂眼觸耳觸鼻觸舌觸身觸意觸。  從六有於三  此三復有三  三復生於四  四復生於三   從六有於三者。從彼六觸轉生三受。所謂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此三復有三者。還從彼等三受。轉生三種愛。所謂欲愛有愛無有愛。從三復生於四者。從彼三種愛轉生四取。所謂欲取見取戒禁取我語取。從四復生於三者。從彼四取轉生三有。所謂欲有色有無色有。  從三生於一  彼一復生七  於中所有苦  牟尼說皆攝   從三生於一者。還以彼等三有作緣生。當來一種生。彼一復生七者。還從一當有老死愁歎苦憂惱等七種。於中所有苦牟尼說皆攝者。於中無明為始苦為終。無量種苦。世尊略說皆此所攝。  十二種差別  智士說為空  緣生支力故  應知十二法   十二種差別智士說為空者。此無知等差別有十二支。彼一切皆自性空。應當知如此所說唯是空。法從空生空從法生。法由緣生支法故。應當知十二法者。若以次第生支力故。彼十二法如是應知。彼中迷惑相者是無明。彼行句處積集當有相者是行。彼識句處次受生支轉出相者是識彼名色句處名身色身和合相者是名色。彼六處句安置根相者是六處。彼觸句處眼色識共聚相者是觸。彼受句處愛非愛顛倒受用相者是受。彼愛句處無厭足相者是愛。彼取句處執持攝取相者是取。彼有句處名身色身相者是有。彼生句處蘊生起相者是生。彼老句處成熟相者是老。彼死句處命根斷者是死。彼愁句處匆遽相者是愁。彼歎句處哭聲者是歎。彼苦句處身逼惱相者是苦。彼憂句處心逼惱相者是憂。彼諸熱惱句處損害相者是惱。  無知與業識  名色根三和  領渴及以取  集出熟後邊   於中無知者是無明。業者行。識者是了別。名色五蘊聚。根者是處。三和者是觸。領納者是受。渴者是愛。取者是執持。受用者是有。起者是生。熟者是老。後邊者是死。   又此等差別相攝。我當次第說之。於中煩惱業差別。  初八九煩惱  第二第十業  餘七皆是苦  三攝十二法   三煩惱者無明愛取。二業者行有。七報者識名色六處觸受生老死等。此十二法三種所攝。又時差別。  初二是過去  後二未來時  餘八是現在  此謂三時法   無明行初二種過去時。生老死後二種未來。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八種現在時。   又此等各各次第相生。  煩惱業感報  報還生煩惱  煩惱復生業  亦由業有報   煩惱業報三種如前所說。由彼煩惱故有業。由業故有報。還由報故有煩惱。由煩惱故有業。由業故有報。   問曰由煩惱盡各各寂滅。其義雲何答言。  離惱何有業  離業何有報  無報則離惱  此三各寂滅   若其此心無煩惱染。則不集業。若不作業。則不受報。若滅報者亦不生煩惱。如是此三各各寂滅。   又此等有因果分。  五支因生果  名為煩惱業  七分以為果  七種苦應知   五種因名為煩惱業者。如前所說。無明行愛取有是也。七種果轉生者。亦如前所說。七種苦所謂識名色六處觸受生老死是也。   又此因果二種空。  因中空無果  果中亦無因  因中亦無因  果中亦無果  智者空相應(梵本一偈今為一句矣)   若此所說因果二種。於中若因空果亦空。果空因亦空。因空因亦空。果空果亦空。於此四句際當與相應。   又此更有分別。  世中四種支  因果合故有  煩惱業果合  應許為六支   世中四種支因果合故有者。所說三世五種因。共七種果。總略為四種。次第有四種分。於中無明行過去時二法為初分。識名色六處觸受現在時為第二分。愛取有亦是現在時為第三分。生老死未來時二法為第四分。此謂四種分也。煩惱業果結許為六分者。煩惱業報三種結為二根。則為六分。於中無明乃至受以無明為根。愛乃至老死為愛根。無明根中無明是煩惱分。行是業分。識名色六處觸受是報分。愛根中愛取是煩惱分。有是業分。生老死是報分。   又節分總略。  有節所攝故  二節及三略  因果雜為節  三四節總略   有節為本。發起二節。所謂有生兩間是第一節。行識兩間是第二節。此二節並為業果節。受愛中因果共雜是第三節。此之三節復為四種總略。無明行二種是第一總略。識名色六處觸受五種是第二總略。愛取有三種是第三總略。生老死二種是第四總略。此謂三節及四總略。   又此等法中位時差別。  二三二三二  苦位有五法  作者及藏界  境轉生流行   法者無明。行說為二種。識名色六處說為三種。觸受說為二種。愛取有說為三種。又二者生老死說為二種。此等五法是苦位中作者。胎藏境界發轉出生。於中流行如數當知。於中無明行二種說為苦位中作者。識名色六處三種說為苦位中胎藏。觸受二種說為苦位中境界。愛取有三種說為苦位中發轉。生老死二種說為苦位中流行。   又果差別。  迷惑發起果  報流果為二  相應根分中  一一三二分   如前所說。此無明根及愛根。於無明根初分中。迷惑發起報等流名四種果。一一三二數分之道。隨其次第當與相應。於中無明是迷惑果。行是發起果。識名色六處是報果。觸受是等流果。   復有餘殘果。  熱惱缺短果  轉出等流果  相應餘分中  二一一一法   如前所說。第二愛根分中。熱惱缺短轉生等流果等。隨其數分二一一一。於此法中當與相應。於中愛取是熱惱果。有是缺短果。生是轉出果。老死是等流果。如是此等則有八果。  此有十二種  和合故緣生  無眾生無命  空無以慧知   如是無明(古譯無明今無知乃正也)為初。老死為後。有十二支和合勝故各各緣生。而無眾生無壽命空無以慧應知。於中無眾生者。以不牢固故。無壽命者以無我故。空者無作者。以無作者故。  無我無我所  無我無我中  四種無知空  餘支亦如是   無知是無我。此中無知是無我所。以無我故無我中無無知。四種無知無我所中。亦無無知空。如四種次第無知空如是行等餘支。亦皆是空應當知之。  斷常二邊離  此即是中道  若覺已成就  覺體是諸佛   有是常執。無是斷執。此二邊由此生緣故生彼。彼諸有中。若離二邊即契中道。若不知此是義則諸外道墮於二邊。若覺悟已是則一切諸佛。如佛於世間能成就非餘。  覺已於眾中  聖仙說無我  曾於城喻經  導師說此義   彼亦是此中道。覺已於諸眾中。佛說無我無我所。汝等比丘當知。謂著我我所愚童凡夫寡聞之類。隨假施設中。復我及我所。比丘生時但苦生。滅時但苦滅如城喻經中導師已說義又。  迦旃延經說  正見及空見  破邏具拏經  亦說殊勝空   此等三經及以餘處。如是之相世尊已廣說。  緣生若正知  彼知空相應  緣生若不知  亦不知彼空   於前所說緣生若有正知。彼知無異。彼復何知。謂知於空。緣生若不知亦不知空者。於此緣生若其不知。亦於彼空不能解入應知之。  於空若起慢  則不厭於蘊  若有彼無見  則迷緣生義   於空若起慢則不厭。若起空慢則於五蘊中不生厭離。若有彼無見則迷緣生義者。若復由於無見迷此緣生義故。則於四種見中隨取何見。一者斷見。二者常見。三者自在化語。四者一切宿業作。  緣生不迷故  離慢彼知空  及厭於蘊故  不迷於業果   緣生不迷故離慢彼知空者。於前所說各各緣生中。若無迷心。及於執取我我所中。若得離慢彼則如法能入於空。及厭於蘊故不迷於業果者。五蘊中執取我我所故。則遍世間輪轉不息。於彼蘊中厭離故。於業果相續。則無顛倒亦不迷惑。   又此義雲何。  業作緣續生  亦非不緣此  空緣當有此  業報受用具   業作緣續生亦非不緣此者。煩惱業報如前所說。彼以如是善不善業。推遣眾生傍及上下相續而生。若非此業則不作緣。若不然者則不作業受報已作業而失。空緣當有此業報受用具者。若由此等善不善業有報受用。自性是空本無有我。作緣發生彼性空亦應當知彼義今更略說。  十二支差別  前已說緣生  彼煩惱業苦  三中如法攝   無明為初。老死為後。是十二支緣生差別如前所說。彼中三是煩惱。二是業。七是苦。皆已攝入。  從三生於二  從二生於七  從七復生三  有輪如是轉   無明愛取三種所生行有二種。彼二所生識名色六處觸受生老死七支。彼七支中如前所說還生三種。彼三復其二更七。是故二種次第不斷。此之有輪如是轉。  因果生諸世  無別有眾生  唯是於空法  還自生空法   因果生諸世無別有眾生者。無明行愛取有五種名因。識名色六處觸受生老死七種名果。此等所有普遍世間。若我若眾生若壽若生者若丈夫若人若作者。是等分別唯虛誑。應當知之彼雲何生。唯是於空法還自生空法謂自性空中假名煩惱業果。唯有空假名煩惱業果法生。此是其義。  藉緣生煩惱  藉緣亦生業  藉緣亦生報  無一不有緣   若有煩惱則有種種無量業。及種種業所生果報彼皆因共緣。應當知之無有一法無因緣者。又為明彼義今更說譬喻。  誦燈印鏡音  日光種子醋  眾續不移轉  智應觀彼二   如誦有教誦者受誦者。所有教誦不移轉受誦。何故教誦者仍安。安故其教誦者亦不相續。何以故自不自故。如燈次第生非是初燈。移轉亦非第二。無因而生。如是印與像二種。面與鏡二種。音與響二種。日與火二種。種子與芽二種。醋與舌唌二種。二種此等所有皆不移轉。亦非不生。亦非無因而生。彼二種五蘊。相續次第轉。非初蘊而移轉。而第二蘊亦非不生。亦非無因而生。智者於此蘊相續次第不移轉。應當正觀。又內外相應有十種。皆當知。於中外十種者。一者非常故二者非斷故。三者不移轉故四者因果相繫無中間故。五者非彼體故六者非別異故。七者無作者故八者非無因故。九者剎那滅故十者同類果相繫故。彼外所有種子滅無餘故。非常牙出生故。非斷種子滅無餘已。其牙本無今有生故。不移轉彼所相續無有斷絕因果相繼故。無中間種子牙差別故。非彼體從出生故。非別異因緣和合故。無作者種子為因故。非無因種子牙莖枝葉花果等展轉相生故。剎那滅甜醋鹹苦辛澀隨因差別果轉出故。同類果相繁。於中內十種者。一者死邊蘊滅無餘故非常。二者得次生支蘊故非斷。三者死邊蘊滅無餘已次生支蘊本無今有生故不移轉。四者蘊相續無有斷絕因果相繼故無中間。五者死邊次生支蘊差別故非彼體。六者從彼出生故非別異。七者因緣和合故無作者。八者煩惱業為因故非無因。九者迦邏羅頞浮陀箄屍伽那奄佉。出胎嬰孩童子少年長宿等。展轉相生故剎那滅。十者善不善薰。隨因差別果轉出故。同類果相繫。   又有三偈。  如燈焰轉生  識身亦如是  前際與後際  亦無有積集  不生亦有生  破壞不和合  所生亦無住  而此作業轉  若於彼緣生  而能觀知空  若知彼施設  則契於中道   於中無明行愛取有是為集諦。識名色六處觸受生老死是為苦諦。彼十二支。道諦者令彼滅證方便。所謂念處正勤如意足根力覺支八聖道名為道諦。   大乘緣生論一卷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54 因緣心論頌因緣心論釋   No. 1654   因緣心論頌   龍猛菩薩作  差別十二支  能仁說緣生  於煩惱業苦  三中俱攝盡  初八九煩惱  二及十是業  餘七習是苦  十二唯三攝  從三生於二  從二生於七  一復生於三  此有輪數轉  諸趣唯因果  此中無眾生  唯從於空法  還生於空法  誦燈鏡及印  火精種梅聲  諸蘊相續結  不移智應察  於甚微細事  若有見斷者  彼不善因緣  未見緣生義  此中無可見  亦無少安立  於真以觀真  見真而解脫   因緣心論釋   龍猛菩薩造   此中有沙門。樂聞能聽。善能憶持。能悟。能觀。及具簡棄。來詣師所。於如來教中。作如是問。薄伽梵。差別十二支。能仁說緣生。彼於何所攝。今欲樂聞。知彼問其真義。師即呼曰汝於煩惱業苦三中都攝盡。作此分別典切之語。此中十及二。故曰為十二支。即差別。故言差別。如車支分。故說為支。能寂身口。故名能仁言。能仁說者。宣暢解釋。說之異名。彼非自性。決定士夫。假相自在。時自然隨欲。化主。偶遇等所生。此是因緣所生。此差別十二支法。於煩惱業苦。遞手相依。猶如束蘆。於彼三中。並皆攝盡。言盡者。即是無餘義也。問曰。何者煩惱。何者是業。何者是苦。此差別之法。當於何攝。答曰。初八九煩惱。差別十二支法。初是無明。第八是愛。第九是取。此三是煩惱所攝。何者是業。二及十是業。二是行。十是有。此二法是業所攝。餘七皆是苦。煩惱業之所攝之餘七種是苦。所攝應知。所謂識。名色。六入。觸。受。生。老死。言皆者是瘧嶀岔耤C即攝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苦。是故此十二支法。於業煩惱苦中。並皆攝盡。言唯者。是其遮義。經中所說之法。此中攝盡。更無有餘。問曰。此義已知。彼煩惱業苦。雲何相生。請為解說。答曰。從三生於二。從三煩惱生於二業。從二生於七。謂上所說苦法。七復生於三。所謂諸煩惱。復從三煩惱。生於二業。此有輪數轉。言有者。有其三種。所謂欲。色。無色。於中不息。而作流轉。彼諸異生世間。而自流轉浪。言此者。顯不定義。非如流轉。次第生於諸有。此不定也。問曰。何者是身之自在眾生耶。彼之作用。其事雲何。答曰。諸趣惟因果。惟除假名。此中無眾生。此是真實義。非假立有。假立之境。不成實物。問曰。若如是者。誰從此世至於他世。答曰。無有極微等法。從於此世。移至他世。雖然唯從於空法。還生於空法。從無我我所。煩惱業。五種空因。還生空無我我所。七種苦果之法。彼則無我我所。彼此手無我我所。雖然從自性無我之法。還生自性無我之法。應如是知。作如是說。此中問曰。從自性無我之法。還生自性無我之法者。有何譬喻。此中答曰。誦燈鏡及印。火精種梅聲。已如是等喻。及假喻立成自性無我及成就彼世應知。譬如師所誦者。若轉至弟子。師後更無言說。是故不至。彼弟子誦者。亦不從餘得。成無因果故。如師所誦臨終心識。亦復如是。成常過故。不至他世。彼世亦不從餘得。成無因果故。如師所誦。與弟子誦者。即彼異彼。不易施設。如是依彼臨終心識。生分心識。得生者。亦復如是。即彼異彼。不易施設。如是從燈生燈依於面像。鏡中現其影像。從印成文。從精出火。從種生芽。從梅生涎。從聲出嚮。即彼異彼。不易施設。如是。諸蘊相續結。不移智應察。言蘊者。即色受相行識蘊也。言相續結者。彼已從彼因。所生餘者是也。無有極微等法。從於此世。移至他世。是故流轉。從於虛妄分別習氣而生。後言應者。即是逆觀。義當知反。彼應觀諸法無常苦空無我者。則不愚諸事。若不遇者。則無有貪。若無有貪瞋則不生。若無有嗔則無有業。若無有業。則無有取。若無有取。則不造後有。若無有者而則不生。若不生者。即於身心而苦不生。如是不集五種因故。即相餘處。而果不生。此果解脫。是故斷除。斷常等諸惡見也。此中有二訟。  於甚微細事  若有見斷者  彼不善因緣  未見緣生義  此中無可見  亦無少安立  於真以觀真  見真如解脫   因緣心論釋一卷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55 止觀門論頌   No. 1655   止觀門論頌一卷   世親菩薩造   三藏法師義淨奉 詔譯  若見女形相  及以艷嬌姿  愚人不了知  妄生婬染意  佛說膀脹等  蠲除婬慾念  能隨世尊教  得勝果非餘  戒淨有聞思  策勵常修習  繫念觀諸境  斯為解脫因  若人有瞋染  及昏沈睡眠  掉惡作並疑  此五遮修定  少聞與眾居  鄙事情欣樂  愛身並受用  亦能遮定心  心亂有五緣  情隨眾境散  味著並沈掉  我慢重名聞  苾芻依聖教  有過應說除  善取住心緣  是為最初行  次依寂靜處  妨難並皆無  然後息邪思  是苾芻初業  應可住屍林  著糞掃衣服  常求靜息事  斷除婬染心  乞食見女人  應觀為不淨  攝眼除邪意  正心當取食  多言多事務  此皆須遠離  惱亂緣來逼  慧力應須忍  樹下草□□□□□楱奴概聾獊 觀時應住此  寂靜可修心  習定緣境時  不太高太下  不應極近遠  於境使相應  善取所緣境  子細善觀察  閉目住心時  猶如開眼見  根門皆攝斂  住念凝內心  緣境現前觀  唸唸令相續  於前所取相  形貌用心觀  膀脹女根邊  可畏可嫌賤  猶如濁池水  風吹令動搖  觀諸樹影時  不善分明住  心垢煩惱水  亂情風所吹  澄念觀察時  闇昧不能住  心沈應策舉  可觀勝妙事  如蛭飲血困  水澆令使甦  還應速收斂  於舊境安心  令意有堪能  調善皆隨念  若其心掉舉  應思厭惡事  令心寂靜住  如鉤斸象頭  遠離於沈掉  應平等運心  隨情住捨中  此時無過咎  從此漸得住  取相影心安  明瞭中道行  正念燈持照  此時用尋伺  次第應觀察  定影即便生  分明現前住  不動搖明淨  如大丈夫形  此影望前觀  是為差別相  此相既生已  欲愛等便除  即是繫心人  初定方便相  次知瞋恚體  本由貪染髮  欲愛既已除  得離於瞋恚  次以勤策念  遣除昏睡心  既觀差別相  疑情即便息  次當除惡作  善行安隱路  寂靜無障礙  能防於掉舉  應知用粗尋  觀其所取相  即於心影內  以伺細推求  見差別心喜  由此得輕安  次證於樂定  定支次如是  即是根本定  善安於念心  猶如欲至村  及至村中者  既獲根本定  更復作餘修  得他心宿住  神通天眼耳  於此有伺時  心未能靜住  猶如河有浪  非上地應知  既得初定已  仍於所緣住  次依二靜慮  尋伺皆止息  雖得住此位  尚有喜水漂  入第三定時  其心便靜住  由其心有樂  未能令住念  既證四靜慮  眾過並皆除  退分勝進分  住分抉擇分  靜慮有四種  修定者初知  若定順煩惱  此名為退分  後勝為勝分  自住住應知  由先善分別  是抉擇道因  此定能招彼  名為抉擇分  於無常等相  作苦等行解  若得此定者  是煖等道分  於青膀等相  觀事有多途  如聖教修行  差別宜應識  死屍風鼓腹  穴處有膿流  連跨並皆粗  說名為膀脹  不愛身粗分  唯貪細滑身  對此染心人  令修如是觀  若於死屍分  少有白膿流  餘肉並多青  說此為青膀  睹色而生愛  斯名愛色人  對治以青膀  日親之所說  死屍膿遍出  是謂膿流相  對彼愛香人  令觀染心息  死屍腰爛斷  名為斷壞相  對彼愛全身  大仙尊為說  屍骸狐貉噉  鳥啄有殘筋  對治愛肌膚  為說食殘相  手足諸支骨  隨處皆分散  對貪支分人  說骨邪亂相  即於骨亂相  刀杖斫分離  亦為愛全身  令觀打亂相  屍骸被刀斫  或由鉾箭傷  流血遍殘軀  名為血塗相  淨潔香塗體  新莊著綵衣  於此起貪人  用斯為妙藥  於境唯獨愛  不許外人看  多蟲唼死屍  令觀除惡念  骸肉皆銷散  但唯牙骨存  於齒生貪者  令觀齒骨相  若見新死者  識去有殘形  樂著眾生貪  令除嬌態欲  屎尿及洟唾  合聚共成身  三十二種物  皮囊喚作人  髮毛並爪齒  肝肚等相因  內扶三百骨  橫纏九百筋  九孔流不淨  垢污穢難陳  審觀真可惡  智者不應親  既觀他女體  亦復察己形  於斯貪染因  理應常繫念  不出三界獄  鹹由欲染心  是故明智者  極善思其事  經多地獄苦  幸會得人身  豈得縱狂心  不修殊勝行  婬貪有多種  隨生愛不同  一觀並能除  謂是白骨觀  色觸形嬌態  衣纓生染著  何藥能除此  無過白骨觀  先於足大指  定心緣作瘡  破壞既膿流  肉皆隨墮落  即觀指骨形  由如白鴿色  其瘡既漸大  膚肉盡皆除  作如是次第  身肉皆除盡  正念勝解成  但觀其骨鎖  若有片肉在  即名為亂意  況復縱心猿  馳求趣諸境  於多時繫想  自知能善住  次漸及餘人  總觀為骨鎖  漸寬至海際  滿中皆白骨  此定既成已  捨廣復令狹  略時從外捨  乃至唯身骨  還觀足指端  是定心次第  或時片片捨  極至於頂骨  應知最後心  眉間攝令住  若作此修習  常生勝梵宮  不落墮三塗  得生於五淨  人間散心善  還流生死河  智人修定心  如救身衣火  即可捨諸緣  宜居靜林處  勿使無常逼  虛死散心中  以般若淨心  終獲可愛果  如不願後有  於勝道應修  剃髮著袈裟  宜應修聖道  自餘諠雜事  鹹為生死因   止觀行門七十頌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56 寶行王正論   No. 1656   寶行王正論一卷   陳天竺三藏真諦譯   安樂解脫品第一  解脫一切障  圓德所莊嚴  禮一切智尊  眾生真善友  正法決定善  為愛法大王  我當說由法  流注法器人  先說樂因法  後辯解脫法  眾生前安樂  次後得解脫  善道具名樂  解脫謂惑盡  略說此二因  唯信智二根  因信能持法  由智如實了  二中智最勝  先藉信發行  由癡貪瞋怖  而能不壞法  當知是有信  吉祥樂名器  已能熟簡擇  身口意三業  恆利益自他  說為有智人  殺生盜邪婬  妄言及兩舌  惡罵不應語  貪瞋與邪見  此法名十惡  翻此即十善  離酒清淨命  無逼惱心施  供養所應敬  略說法當爾  若但行苦行  決不生善法  以離智悲故  若唯有苦行  不能除損他  與救濟利益  施戒修所明  正法大夷路  若棄行邪道  自苦受牛罰  是生死曠澤  無飲食樹陰  或狼所食噉  長遠於中行  因殺生短壽  逼惱招多病  由盜致乏財  侵他境多怨  妄語遭誹謗  兩舌親愛離  惡口聞不愛  綺語他憎嫉  由貪害所求  瞋恚受驚怖  邪見生僻執  飲酒心訥亂  不施故貧窮  邪命逢欺誑  不恭生卑賤  嫉妒無威德  恆恨形色醜  不問聰故癡  此報在人道  先已受惡趣  殺生等罪法  如所說果報  無貪等及業  說名善習因  惡修及諸苦  皆從邪法生  諸善道安樂  皆因善法起  常離一切惡  恆行一切善  由身口意業  應知此二法  由一法能脫  地獄等四趣  第二法能感  人天王富樂  由定梵住空  得受梵等樂  如是略說名  樂因及樂果  復次解脫法  微細深難見  無耳心凡夫  聞則生驚怖  我無當不生  現來我所無  凡人思此畏  智者怖永盡  世間我見生  他事執所繫  佛由至道證  依悲為他說  我有及我所  此二實皆虛  由見如實理  二執不更生  諸陰我執生  我執由義虛  若種子不實  芽等雲何真  若見陰不實  我見則不生  由我見滅盡  諸陰不更起  如人依淨鏡  得見自面影  此影但可見  一向不真實  我見亦如是  依陰得顯現  如實撿非有  猶如鏡面影  如人不執鏡  不見自面影  如此若析陰  我見即不有  因聞如是義  大淨命阿難  即得淨法眼  恆為他說此  陰執乃至在  我見亦恆存  由有我見故  業及有恆有  生死輪三節  無初中後轉  譬如旋火輪  生起互相由  從自他及二  三世不有故  證此我見滅  次業報亦然  如此見因果  生起及滅盡  故不執實有  世間有及無  愚人聞此法  能盡一切苦  由無智生怖  於無怖畏處  涅槃處無此  汝雲何生怖  如所說實空  雲何令汝怖  解脫無我陰  汝若受此法  捨我及諸陰  汝雲何不樂  無尚非涅槃  何況當是有  有無執淨盡  佛說名涅槃  若略說邪見  謂撥無因果  此今非福滿  惡道因最重  若略說正見  謂信有因果  能令福德滿  善道因最上  由智有無寂  超度福非福  故離善惡道  佛說名解脫  若見生有因  智人捨無執  由見滅共因  是故捨有執  先俱生二因  實義則非因  假名無依故  及生非實故  若此有彼有  譬如長及短  由此生彼生  譬如燈與光  先長後為短  不然非性故  光明不生故  燈亦非實有  如此因果生  若見不執無  已信世真實  由亂心所生  見滅非虛故  即證得真如  是故不執有  不依二解脫  色是遠所見  若近最分明  鹿渴若實已  雲何近不見  若遠於實智  即見世間有  證實則不見  無相如鹿渴  如鹿渴似水  非水非實物  如此陰似人  非人非實法  計鹿渴為水  往彼若飲此  若無執為水  如此人愚癡  世間如鹿渴  若執實有無  此即是無明  癡故無解脫  執無墮惡趣  執有生善道  若能知如實  不二依解脫  不樂有無執  由擇真實義  若墮於無執  何不說墮有  若言由破有  義至故墮無  如此破無故  雲何不墮有  無言行及心  由依菩提故  若說彼墮無  何因不墮有  僧佉鞞世師  尼揵說人陰  約世汝問彼  若說過有無  是不可言法  以過有無故  汝應知甚深  佛正教甘露  如曉無去來  亦無一念住  若體過三世  何世為實有  二世無去來  現在實不住  世生及住滅  此言雲何實  若恆有變異  何法不念滅  若無唸唸滅  雲何有變異  若言唸唸滅  分具分滅故  不等證見故  此二無道理  若念滅皆盡  雲何有故物  若堅無念滅  故物雲何成  如剎那後際  前中際亦有  由剎那三分  故世念無住  是一念三際  應擇際如念  前中後三際  不由自他成  非一念分故  若無分何有  離一多雲何  離有何法無  由滅及對治  若言有成無  此無及對治  何法有無故  是故世涅槃  由義不成有  世間有後際  他問佛默然  是尊一切智  故智人識佛  由此甚深法  不說非器處  如此解脫法  甚深無繫攝  諸佛一切智  故說無依底  於無依著法  過有無二邊  世人受依著  由癡驚怖失  彼自失壞他  怖畏無依處  王願汝不動  莫由彼自壞  為汝成不壞  我當說真理  由依無倒合  離有無二執  此過福非福  甚深義明瞭  非身見怖空  二人境當說  四大及空識  一聚俱非人  若合離非人  雲何執人有  如六界非人  聚故虛非實  一一界同然  由聚故非實  陰非我我所  離陰我不顯  不如薪火雜  何依陰成我  地界非三大  地中亦無三  三中亦無地  相離互不成  地水火風大  各自性不成  一離三不成  三離一亦爾  一三及三一  相離若不成  各各自不成  彼相離雲何  若各離自成  離薪何無火  動礙及相聚  水風地亦然  若火不自成  三雲何各立  三大緣生義  相違雲何成  若彼各自成  雲何更互有  若各自不成  雲何互成有  若言不相離  諸大各自成  不雜則不共  若雜非獨成  諸大非各成  雲何各性相  各成無偏多  故相假名說  色聲香味觸  簡擇義如大  眼色識無明  業生擇亦爾  作者業及事  數合因果世  短長及名想  非想擇亦然  地水風火等  長短及小大  善惡言識智  智中滅無餘  如識處無形  無邊遍一切  此中地等大  一切皆滅盡  於此無相智  短長善惡業  名色及諸陰  如此滅無餘  如此等於識  由無明先有  於識若起智  此等後皆盡  如是等世法  是然識火薪  由實量火光  世識薪燒盡  由癡別有無  後簡擇真如  尋有既不得  無雲何可得  由無色所成  故空但名字  離大何為色  故色亦唯名  受想行及識  應思如四大  四大如我虛  六界非人法   寶行王正論雜品第二  如分分拆蕉  無餘盡不有  約六界拆人  盡空亦如是  是故佛正說  一切法無我  但六界名法  決判實無我  我無我二義  如實撿不得  是故如來遮  我無我二邊  見聞覺知言  佛說無實虛  二相待成故  此二如實無  如實撿世間  過實亦過虛  則世間依實  故墮於有無  若法遍不如  雲何佛得說  有邊及無邊  有二與無二  過去佛無量  現來過算數  過數眾生邊  三世由佛顯  世間無長因  此際約世顯  世間過有無  雲何佛記邊  由法如此深  於凡祕不說  說世如幻化  是佛甘露教  譬如幻化像  生滅尚可見  此像及生滅  實義撿非有  世間如幻化  生滅可見爾  世間及生滅  約實義皆虛  幻像無從來  去亦無有處  但迷眾生心  由實有不住  世體過三世  若爾世何實  誰言說有無  有無實無義  故佛約四句  不記說世間  由有無皆虛  此虛不虛故  是身不淨相  粗證智境界  恆數數所見  尚不入心住  況正法微細  甚深無依底  難證於散心  雲何可易入  故佛初成道  捨說欲涅槃  由見此正法  甚深故難解  若法非正了  即害不聰人  由不如執此  墮邪見穢坑  人識法不明  由自高輕法  起謗壞自身  下首墮地獄  譬如勝飲食  偏用遭危害  若如理量食  得壽力強樂  若偏解正法  遭苦亦如此  若能如理解  感樂及菩提  智人於正法  捨謗及邪執  於正智起用  故成如意事  由不了此法  人起長我見  因此造三業  次生善惡道  乃至未證法  能除滅我見  恆敬起正勤  於戒施忍等  作事法為先  及法為中後  謂無虛真理  現來汝不沈  因法現好名  樂臨死無怖  來生受富樂  故應恆事法  唯法是正治  因法天下愛  若主感民愛  現來不被誑  若非法治化  主遭臣厭惡  由世間憎惡  現來不歡喜  王法欺誑他  是大難惡道  惡智邪命論  雲何說為正  若人專誑他  雲何說正事  因此於萬生  恆遭他欺誑  若欲使怨憂  捨失取其德  己利由此圓  即令怨憂惱  約施及愛語  利行與同利  願汝攝世間  因此弘正法  王若一實語  如生民堅信  此如尊妄語  不起他安信  實意起無違  流靡能利他  是說名實語  翻此為妄言  一捨財若明  如能隱王失  如此主吝賄  能害王眾德  若王靜諸惡  德深人愛重  因此教明王  故應事寂靜  由智王難動  自了不信他  永不遭欺誑  故決應修智  依諦捨靜智  王則具四善  如四德正法  人天所讚歎  能伏說清淨  由智悲無垢  恆共智人集  王法智生長  善說人難得  聽善言亦難  第三人最勝  能疾行善教  若善非所愛  已知應疾修  如藥味雖苦  樂差應強服  壽無病王位  恆應思無常  次生厭怖想  後專心行法  見決定應死  死從惡見苦  智人為現樂  故不應作罪  見一念無怖  若見後時畏  若一念心安  雲何後不畏  由酒遭他輕  損事減身力  由癡行非事  故智人斷酒  圍硉未^戲  生貪瞋憂諂  誑妄惡口因  故應恆遠離  婬逸過失生  由想女身淨  尋思女身中  實無一毫淨  女口涎唾器  齒舌垢臭穢  鼻臭由洟流  目淚種類處  腹屎尿腸器  餘身骨肉聚  癡人迷可厭  故貪著此身  根門最臭穢  是厭惡身因  於中若生愛  何緣得離欲  譬如屎尿器  豬好在中戲  於身不淨門  多欲戲亦爾  此門所以生  為棄身土穢  癡人邪愛著  不顧己善利  汝自見一分  屎尿等不淨  此聚說名身  雲何汝生愛  赤白為生種  廁汁所沷養  如知身不淨  何意苦生愛  穢聚可憎惡  臭濕皮纏裹  若能處中臥  則愛著女身  若可愛可憎  衰老及童女  女身皆不淨  汝何處生欲  設糞聚好色  軟滑相端正  起愛則不應  愛女身亦爾  內臭極不淨  外皮所覆藏  是死屍種性  雲何見不知  皮不淨如衣  不可暫解浣  雲何穢聚皮  可權時汰淨  畫瓶滿糞穢  外飾若汝憎  此身穢種滿  雲何汝不厭  若汝憎不淨  雲何不惡身  香華鬘飲食  本淨而能污  如汝併憎惡  於自他糞穢  雲何汝不厭  自他不淨身  如女身不淨  自身穢亦爾  是故離欲人  於內外相稱  九門流不淨  自證自浣濯  若不知不淨  而造愛慾論  希有極無知  無慚及輕他  於最不淨身  何方利益汝  多眾生因此  無明覆其心  為塵欲結怨  如狗鬥爭糞  如搔癢謂樂  不癢最安樂  如此有欲樂  無慾人最樂  若汝思此義  離欲不得成  由思欲輕故  不遭婬逸過  從獵感短壽  怖苦重逼惱  未來決受此  故應堅行悲  何人若他見  生彼極驚怖  譬糞穢污身  流出毒惡蛇  是人若至彼  眾生得安樂  譬夏月大雲  田夫見欲雨  故汝捨惡法  決心修善行  為自他俱得  無上菩提果  是菩提根本  心堅如山王  因十方際悲  及無二依智  大王汝諦聽  此因我今說  感三十二相  能莊嚴汝身  支提聖尊人  供養恆親侍  手足寶相輪  當成轉輪王  手足滑柔軟  身大七處高  由施美飲食  於他等豐足  身圓滿端直  指足跟圓長  汝當感長壽  由悲濟死囚  大王堅持法  令清淨久住  由此足安平  當得成菩薩  行佈施愛語  利行及同利  由此指網密  手足八十文  腳趺高可愛  旋毛端向上  由長不棄背  本所受持法  由恭敬施受  明處及工巧  故得鹿王膞  及聰明大智  他求自有物  我疾能惠施  由此臂□□逆□□□□楌椸□ 親愛若別離  菩薩令和集  此感陰藏相  恆服慚羞衣  常施樓殿具  細軟可愛色  故感天色身  潤滑光微妙  由施無上護  如理順尊長  感一孔一毛  白毫端嚴面  常說善愛語  又能順正教  上身如師子  頸圓喻甘浮  看病給醫藥  或令他養護  故得腋下滿  千脈別百味  於自他法事  常能為端首  頂骨鬱尼沙  橫豎頰匿瞿  由長時巧說  實美滑善言  得八相梵音  及舌根脩廣  已知事實利  數數為他說  得好如師子  面門方可愛  由尊他不輕  隨順行正理  齒白齊必勝  譬若真珠行  由數習此言  謂實不兩舌  故具四十齒  平滑堅遒淨  由瞻視眾生  滑無貪瞋癡  眼珠青滑了  瞼□□□□□ 由如此略說  大人相及因  轉輪王菩薩  美飾汝應知  隨相有八十  從慈悲流生  大王我不說  為避多文辭  雖諸轉輪王  同有此相好  淨明及可愛  終不逮如來  從菩薩善心  一念中一分  輪王相好因  尚不能等此  一人萬億劫  修善根生長  於佛一毛相  此因亦不感  諸佛與輪王  相中一分等  譬如螢與日  於光微有似   寶行王正論菩提資糧品第三  諸佛大相好  從難思福生  我今為汝說  依大乘阿捨  一切緣覺福  有學無學福  及十方世福  福如世難量  此福更十倍  感佛一毛相  九萬九千毛  一一福皆爾  如此眾多福  生佛一切毛  復更百倍增  方感佛一好  如是如是多  一一好得成  乃至滿八十  隨飾一大相  如是福德聚  能感八十好  合更百倍增  感佛一大相  如是多福德  能感三十相  復更百倍增  感毫如滿月  能感白毫福  復更千倍增  此福感難見  頂上鬱尼沙  如此無量福  方便說有量  於一切十方  如說十倍世  諸佛色身因  尚如世無量  況佛法身因  而當有邊際  世間因雖小  若果大難量  佛因既無量  果量雲何思  諸佛有色身  皆從福行起  大王佛法身  由智慧行成  故佛福慧行  是菩提正因  故願汝恆行  菩提福慧行  於成菩提福  汝莫墮沈憂  有理及阿捨  能令心安信  如十方無邊  空及地水火  有苦諸眾生  彼無邊亦爾  此無邊眾生  菩薩依大悲  從苦而拔濟  願彼般涅槃  從發此堅心  行住及臥覺  或時小放逸  無量福恆流  福量如眾生  恆流無間隙  因果既相稱  故菩提不難  時節及眾生  菩提與福德  由此四無量  菩薩堅心行  菩提雖無量  因前四無量  修福慧二行  雲何難可得  福慧二種行  如此無邊際  菩薩身心苦  故疾得消除  惡道飢渴等  身苦惡業生  菩薩永離惡  行善苦不生  欲瞋怖畏等  心苦從癡生  由依無二智  菩薩離心苦  有苦時若促  難忍何況多  無苦時長遠  有樂雲何難  身苦永不有  假說有心苦  悲世間二苦  故恆住生死  故菩提長時  智人心不沈  為滅惡生善  是時無間修  貪瞋及無明  願汝識捨離  無貪等眾善  知應恭敬修  由貪生鬼道  由瞋墮地獄  由癡入畜生  翻此感人天  捨惡及修善  此法是樂因  若是解脫法  由智捨二執  佛像及支提  殿堂並寺廟  最勝多供具  汝應敬成立  坐寶蓮花上  好色微妙畫  一切金寶種  汝應造佛像  正法及聖眾  以命色事護  金寶網繖蓋  奉獻覆支提  金銀眾寶花  珊瑚琉璃珠  帝釋青大青  金剛貢支提  能說正法人  以四事供養  六和敬等法  常應勤修行  於尊恭敬聽  勤事而侍護  菩薩必應行  亡後亦供養  於天外道眾  不應親事禮  因無知邪信  莫事惡知識  佛阿含及論  書寫讀誦施  亦惠紙筆墨  汝應修此福  於國起學堂  雇師供學士  興建永基業  汝行為長慧  解醫巧曆數  皆為立田疇  潤老小病苦  於國有濟益  起諸道伽藍  園塘湖亭屋  於中給生具  草蓐飲食薪  於小大國土  應起寺亭館  遠路乏水漿  造井池施飲  病苦無依貧  下姓怖畏等  依慈悲攝受  勤心安立彼  隨時新飲食  果菜及新穀  大眾及須者  未施莫先用  屣繖瓶鉤鑷  針綖及扇等  荃提寢息具  應施寺亭館  三果及三辛  蜜糖酥眼藥  恆應安息省  書咒及藥方  塗首身藥油  澡盤燈□果  水器及刀斧  應給亭館中  米穀麻飲食  糖膏等相應  恆置陰涼處  及淨水滿器  於蟻鼠穴門  飲食穀糖等  願令可信人  日日分佈散  如意前後食  恆施於餓鬼  狗鼠鳥蟻等  願汝恆施食  災疫飢餓時  水旱及賊難  國敗須濟度  願汝恆拯恤  田夫絕農業  願給糧種具  隨時蠲租稅  輕微受調斂  施物濟貧債  出息不長輕  直防許休偃  以時接賓客  境內外劫盜  方便斷令息  隨時遺商侶  平物價鈞調  八座等判事  自如理觀察  事能利萬姓  恆恭敬修行  應作何自利  如汝恆敬思  利他雲何成  如此汝急思  地水風火等  草藥及野樹  如此或暫時  受他無礙策  七步頃起心  為舍內外財  菩薩福德成  難量如虛空  童女好色嚴  惠施求得者  故獲陀羅尼  能持一切法  愛色具莊嚴  並一切生具  施八萬童女  釋迦佛昔時  光明種種色  衣服莊嚴具  花香等應施  依悲惠求者  若人離此緣  於法無安行  則應施與之  過此後莫惠  毒亦許施彼  若此能利他  甘露不許施  若此損害他  若蛇嚙人指  佛亦聽則除  或佛教利他  逼惱亦可行  固謹持正法  及能說法人  恭敬聽受法  或以法施他  莫愛世讚歎  恆樂出俗法  如立自體德  於他亦如此  於聞莫知足  及思修實義  於師報恩施  應敬行莫吝  莫讀外邪論  但起諍慢故  不應讚自德  怨德亦可讚  莫顯他密事  及噁心兩舌  自於他有過  如理觀悔露  若由此過失  智者訶責他  自須離此失  有能拔濟他  他辱己莫瞋  即觀宿惡業  莫報對他惡  為後不受苦  於他應作恩  莫希彼報答  唯自應受苦  共求眾受樂  若得大富貴  自高不應作  遭枉如餓鬼  莫起下悲行  假設失王位  或死由實言  亦恆說此語  無實利默然  如言如此行  願汝堅行善  因此好名遍  自在成勝量  應作熟簡擇  後則依理行  莫由信他作  須自了實義  若依理行善  好名遍十方  王侯續不斷  王富樂轉大  死緣百一種  壽命因不多  此因或死緣  故恆應修善  若人恆行善  是所得安樂  於自他若等  此善樂圓足  依法為性人  臥覺常安樂  夢中見善事  由內無過惡  若人養父母  恭奉自家尊  恭善人用財  忍辱有大度  軟語不兩舌  實言同止樂  此九天帝因  盡壽應修行  由昔行九法  天主感帝位  時時處法堂  至今恆說此  一日三時施  美食三百器  福不及剎那  行慈百分一  天人等愛護  日夜受喜樂  免怨火毒杖  是行慈現果  無功用獲財  後生於色界  得慈十功德  若人未解脫  教一切眾生  堅發菩提心  菩薩德如山  菩提心牢固  由信離八難  因戒生善道  數修真如空  得善無放逸  無諂得念根  恆思得慧根  恭敬得義理  護法感宿命  佈施聽聞法  或不障他聞  疾得如所愛  與佛相值遇  無貪作事成  不慳財物長  離慢招上品  法忍得總持  由行五實施  及惠無怖畏  非諸罵能辱  故感大勝力  支提列燈行  幽闇秉火燭  佈施續明油  故得淨天眼  供養支提時  即設鼓聲樂  □角等妙音  故獲淨天耳  於他失默然  不談人德闕  隨順護彼意  故得他心智  由施徙舟乘  運致羸乏人  恭謹瞻尊長  故獲如意通  令他憶法事  及正法句義  或淨心施法  故感宿命智  由知真實義  謂諸法無性  故得第六通  最勝是流盡  平等悲相應  由修如實智  故自得成佛  恆解脫眾生  由種種淨願  故佛土清淨  眾寶獻支提  故放無邊光  如此業及果  已知義相應  故應修利他  即菩薩自利   寶行王正論正教王品第四  王若行非法  或作非道理  事王人亦讚  故好惡難知  亦有世間人  非愛善難教  何況大國王  能受善人語  我今愍念汝  及悲諸世間  故我善教汝  實益若非愛  真滑有義利  依時由慈悲  佛令教弟子  故我為汝說  若聽聞實語  應住於無瞋  可取必須受  如浴受淨水  我今說善言  現來有利益  汝知應受行  為自及於世  由昔施貧苦  故今感富財  因貪不知恩  廢施無更得  世間唯路糧  不雇無人負  由施供下品  未來荷百倍  願汝發大心  恆興建大事  若行大心事  是人得大果  小意陜劣王  心願未曾觸  好名吉祥事  三寶依應作  望王后等毛  若事非汝法  死亦起惡名  王不作最勝  廣大事能起  大人希有用  能障下人願  以命成此事  無自在棄物  隻身入未來  若於法安財  前至逆相待  先帝諸產業  棄本屬新王  能為前王生  法樂好名不  用財受現喜  若施感來樂  非此二唐失  唯生苦無歡  將終欲行施  臣礙失自在  祚絕故捨愛  隨新王樂欲  若捨一切物  汝今安弘法  亦常在死緣  譬如風中燈  先諸王所起  平等功德處  謂天神廟堂  願如本修理  離殺常行善  持戒愛容舊  巧增財無諍  勤力恆修善  清淨無積聚  不捨於他事  安立為導首  受彼功德藏  盲病根不具  可悲丐無依  於廟不得遮  平等與彼食  道德無求人  或住餘王界  供事亦相似  應作無此彼  於一切法事  應立勤力人  無貪聰智善  不侵法畏罪  了正論行善  親愛四觀淨  美語不怯弱  上姓能持戒  識恩知他苦  如理巧決斷  八人互相羞  為國立八座  柔和有大度  膽勇甚愛王  堅實能用財  無放逸恆善  熟思所作事  能別十二輪  常行四方便  應立為大臣  持法戒清淨  了事有幹用  能生長護財  解義巧書算  於他心事等  畏罪親愛王  富財多眷屬  宜立為職掌  月月應問彼  一切財出入  問己法事等  喜心善教誨  為法處王位  不求名欲塵  王位勝有利  異此則不如  大王即世間  多互相食噉  立法王位義  汝諦聽我說  長老於王處  上族解是非  畏惡多相順  願彼看王事  罰繫鞭杖等  若彼依理行  王恆潤大悲  於彼更施恩  為利一切人  應恆起慈心  若彼最重惡  亦應生大悲  重惡極害心  必於彼行悲  彼即是悲器  正行人悲境  貧人若被駐  五日須放散  餘人亦如理  隨一莫拘留  若於一人所  起長繫駐心  隨人生不護  因此惡恆流  乃至彼未散  雖繫亦安樂  莊飾浣飲食  藥扇等相應  王欲他成器  依悲立善教  善惡人皆同  不由瞋及欲  熟思實知已  人增起反逆  不殺不逼彼  願王擯他土  看自家如怨  由參人淨眼  恆念無放逸  願作如法事  賞重加供養  有恩人令得  如思德勝負  報償亦如是  將接為饒花  賞施為大果  王樹忍辱影  民鳥遍依事  王持戒能施  有威得物心  譬如沙糖丸  香剌味相雜  若王依道理  愚法則不行  無難無非法  恆有法歡樂  不從昔世引  不可將入來  王位從法得  為位莫壞法  王位如肆家  若傳如所價  為不更求得  此用汝應行  王位如肆家  王傳如所價  為欲更求得  此用應修行  轉輪王得地  或具四天下  但身心二樂  餘富貴皆虛  但對治眾苦  謂身喜樂受  心樂是想類  皆分別所作  對治苦為體  及分別為類  世間一切樂  虛故無真實  洲處土居止  坐處及衣等  飲食臥具乘  妻象馬用一  若心隨一緣  即由彼生樂  餘境非緣故  是時虛無用  五根緣五塵  若心不分別  雖復得成塵  不由此生樂  此塵根所緣  餘則非能所  故所餘根塵  真實無有義  此塵根所緣  心取過去相  分別起淨想  於彼生樂受  一塵心所緣  心塵不同世  既離心非塵  離塵亦非心  以父母為因  汝說有子生  如此緣眼色  說有識等生  去來世根塵  不成由無義  不出二世故  現塵根無義  如眼見火輪  由根到亂故  於現在塵中  根緣塵亦爾  五根及境界  是四大塵類  一一大虛故  塵根非不有  若大各離成  離薪火應然  若離無別體  塵亦同此判  四大二義虛  故不成和同  既實無和同  故色塵不成  識受想及行  一一體不成  不合乘緣生  非有故無合  如分別喜樂  緣苦對治成  如此所計苦  因樂壞故成  於樂和合愛  緣無相則滅  於苦遠離貪  由此觀不生  若依世言說  心為能見者  不然離所見  能見不成故  觀行睹世間  如幻實不有  無取無分別  般涅槃如火  菩薩見如此  於菩提不退  由大悲引故  後相續至佛  諸菩薩修道  佛說於大乘  無智憎嫉人  自害撥不受  不識功德失  於德起失想  或憎嫉勝利  故人謗大乘  若知罪損他  功德能利益  故說誹謗人  不識憎嫉善  由不觀自利  一味利益他  大乘眾德器  故謗人灰粉  信人由僻執  不信由嫉憎  信人謗尚燒  何況瞋妒者  合毒為治毒  如醫方所說  苦滅惡亦爾  此言何相違  諸法心先行  以心為上首  以苦滅他惡  善心人何過  苦來若能利  應取何況樂  或於自及他  此是本首法  由能棄小樂  後若見大樂  智人捨小樂  觀於後大樂  若不忍此言  醫師施苦樂  犯罪不可恕  故汝義不然  或見事不宜  智者由義行  或制或開許  此義處處有  諸菩薩威儀  悲為先智成  大乘說如此  何因可誹謗  無知故沈沒  上乘廣深義  故誹謗大乘  成自他怨家  施戒忍精進  定智悲為體  佛說大乘爾  有何邪說漏  由施戒利他  忍進為自利  定慧脫自他  略攝大乘義  略說佛正教  謂解脫自他  此六度為藏  何人能撥此  福慧為種類  佛說菩提道  立此名大乘  癡盲不能忍  如空難思量  福慧行成故  諸佛德難思  於大乘願忍  大德舍利弗  佛戒非其境  故佛德難思  雲何不可忍  於大乘無生  小乘說空滅  無生滅一體  自義莫違反  真空及佛德  若如法簡擇  大小兩乘教  於智人何諍  佛不了義說  非下人易解  一三乘說中  護自體莫傷  若捨無非福  若憎惡無善  若欲愛自身  大乘不應謗  菩薩願及行  迴向等彼無  若依小乘修  雲何成菩薩  菩薩道四依  於小乘不說  何法佛所修  而說能勝彼  約依諦助道  佛與彼若同  修因既不異  雲何果殊越  菩提行總別  小乘中不說  於大乘具辯  故智應信受  如毘伽羅論  先教學字母  佛立教如此  約受化根性  有處或說法  令彼離眾惡  或為成福德  或具依前二  或為遣此二  甚深怖劣人  或深悲為上  為他成菩提  是故聰明人  應捨憎大乘  當起勝信受  為得無等覺  由信受大乘  及行大乘教  故成無上道  中間種種樂  施戒及忍辱  多為在家說  此法悲為上  願汝修成性  由世不平等  王位若乖法  為好名及法  事及出家勝   寶行王正論出家正行品第五  初學出家人  敬心修禁戒  於木叉毘尼  多學破立義  次起正勤心  捨離粗類惑  數有五十七  諦聽我當說  怪謂心相違  恨是結他失  覆惡罪名祕  及著惡顯善  張他名欺誑  諂謂曲心續  嫉於他德憂  吝心怖畏捨  無羞及無慚  於自他為恥  不下不敬他  動亂瞋方便  醉謂不計他  放逸不修善  慢類有七種  我今當略說  若人起分別  從下下等等  從下及等勝  說此惑為慢  下人計自身  不如於等人  說此名下慢  由自下等類  下人高自身  與勝人平等  此惑名高慢  由自高等勝  下人計自己  勝於勝類人  說此名過慢  如癰上起泡  於五種取陰  自性空無人  由癡故計我  說此名我慢  實未得聖道  計自身已得  由修偏道故  說名增上慢  若人由作惡  而計自身勝  兼復撥他德  說此名邪慢  我今無復用  或能下自體  此亦名下慢  但緣自體起  為求利養讚  故守攝六根  能隱貪慾意  此惑名貢高  為得利供養  於他起愛語  此惑緣世法  說此名謝言  為欲得彼物  若讚美此財  說名為現相  能示自心故  為欲得所求  現前非撥他  說名為訶責  能伏彼令順  由施欲求利  或讚彼先德  說名利求利  此五邪命攝  若人緣他失  心數種種誦  說名為愔隘  此或習恨心  驚怖不能安  由無知及病  於下粗自具  毀呰及懈著  欲瞋癡污想  說名種種相  不如現觀察  說名非思惟  於正事懈怠  說名不恭敬  於師無尊心  說名不尊重  上心欲所起  於外名堅著  上心堅欲生  最重名遍著  自財生長欲  無足心名貪  愛著於他物  是名不等欲  於非境女人  求得非法欲  自無德顯德  說名為惡欲  離知足恆求  說此名大欲  願他知我德  說名為識欲  不能安苦受  說名為不忍  於師尊正事  邪行名不貴  如法善言教  輕慢名難語  於親人愛著  思惟名親覺  由欲於方處  思得名土覺  不慮死怖畏  說名不死覺  由真實功德  願他尊重我  此思緣他識  說名順覺覺  由愛及憎心  思自益損他  緣自及餘人  說名害他覺  憂憶染污心  無依名不安  身沈說名極  遲緩名懈怠  由隨上心惑  曲發身名頻  身亂不節食  說名為食醉  身心極疲羸  說名為下劣  貪愛於五塵  說名為欲欲  於他損害意  從九因緣生  三時疑災橫  說名為瞋恚  由身心重故  事無能名弱  心晦說名睡  身心掉名動  由惡事生悔  憂後燋然名  於三寶四諦  猶豫說名疑  若出家菩薩  須離此粗類  若能免此惡  對治德易生  此中諸功德  菩薩應修治  謂施戒及忍  勤定慧悲等  捨自物名施  起利他名戒  解脫瞋名忍  攝善名精進  心寂靜名定  通真義名智  於一切眾生  一味利名悲  施生富戒樂  忍愛勤焰熾  定靜智解脫  悲生一切利  此七法若成  俱得至究竟  難思智境界  今到世尊位  如於小乘中  說諸聲聞地  於大乘亦爾  說菩薩十地  初地名歡喜  於中喜希有  由三結滅盡  及生在佛家  因此地果報  現前修施度  於百佛世界  不動得自在  於剡浮等洲  為大轉輪王  於世間恆轉  寶輪及法輪  第二名無垢  身口意等業  十種皆清淨  自性得自在  因此地果報  現前修戒度  於千佛世界  不動得自在  仙人天帝釋  能除天愛慾  天魔及外道  皆所不能動  第三名明焰  寂慧光明生  由定及神通  欲瞋惑滅故  因此地果報  現前修忍辱  於萬佛世界  不動得自在  作夜摩天帝  滅身見習氣  一切邪師執  能破能正教  第四名燒然  智火光焰生  因此地果報  精進度現前  多修習道品  為滅惑生道  兜率陀天主  除外道見戒  由得生自在  於十方佛土  往還無障礙  餘義如前地  第五名難勝  魔二乘不及  聖諦微細義  證見所生故  因此地果報  定度得現前  為化樂天主  迴二乘向大  第六名現前  正向佛法故  由數習定慧  證得滅圓滿  因此地果報  般若度現前  他化自在天  能教真俗諦  第七名遠行  遠行數相續  於中唸唸得  無生及無滅  因此地果報  方便智現前  得為大梵王  能通第一義  證方便勝智  六度生無間  於三乘世俗  為最第一師  童子地不動  由不出真觀  無分別難思  非身口意境  因此地果報  願度常現前  勝遍光梵主  淨土等自在  二乘等不及  於真俗一義  俱修動靜故  行二利無間  第九名善慧  法王太子位  此中智最勝  由通達四辯  因此地果報  力度常現前  為遍淨梵王  四答難無等  第十名法雲  能雨正法雨  佛光水灌身  受佛灌頂位  因此地果報  智度常現前  為淨居梵王  大自在天王  智慧境難思  諸佛祕密藏  得具足自在  後生補處位  如此菩薩地  十種我已說  佛地與彼異  具勝德難量  此地但略說  十力等相應  隨此一一力  難量如虛空  如此等可言  諸佛無量德  如十方虛空  及地水火風  諸佛無量德  於餘人難信  若不見此因  難量如此果  為此因及果  現前佛支提  日夜各三遍  願誦二十偈  諸佛法及僧  一切諸菩薩  我頂禮歸依  餘可尊亦敬  我離一切惡  攝持一切善  眾生諸善行  隨喜及順行  頭面禮諸佛  合掌勸請住  願為轉法輪  窮生死後際  從此行我德  已作及未作  因此願眾生  皆發菩提心  度一切障難  圓滿無垢根  具淨命相應  願彼自在事  一切具無邊  與寶手相應  窮後際無盡  願眾生如此  願一切女人  皆成勝丈夫  恆於一切時  明足得圓滿  勝形貌威德  好色他愛見  無病力辦具  長壽願彼然  解脫諸苦畏  一向歸三寶  於方便善巧  佛法為大財  慈悲喜淨捨  恆居四梵住  施戒忍精進  定智所莊嚴  圓滿福慧行  相好光明照  願彼難思量  行十地無礙  與此德相應  餘德所莊嚴  解脫一切過  願我愛眾生  圓滿一切善  及眾生所樂  能除他眾苦  願我恆如此  若他有怖畏  一切時及處  由唯憶我名  得脫一切苦  敬信我及瞋  若見及憶持  乃至聞我名  願彼定菩提  願我得五通  恆隨一切生  願我恆能生  眾生善及樂  若他欲作惡  於一切世界  願遍斷彼惡  如理令修善  如地水火風  野藥及林樹  如他欲受用  願我自忍受  願我他所愛  如念自壽命  願我念眾生  萬倍勝自愛  願彼所作惡  於我果報熟  是我所行善  於彼果報熟  一人未解脫  於有隨生道  願我為彼住  不先取菩提  能如此修行  福德若有體  於恆沙世界  其功不可量  佛世尊自說  如此因難量  眾生界無量  利益願亦爾  此法我略說  能生自他利  願汝愛此法  如愛念自身  若人愛此法  是實愛自身  是所愛應憎  此憎由法成  故事法如身  事行如事法  如行事慧然  如慧事智者  淨順有智慧  伏他說正理  由自惡疑他  此人損自事  是諸善知識  汝應知略相  知足慈悲戒  智慧能滅惡  善友應教汝  汝知敬順行  由內外勝德  汝必至勝處  實誓說愛言  樂性不可動  正事增諂曲  願汝自易教  已捨無有悔  有焰熾心寂  無懈緩掉動  不貢高和同  願清涼如月  有熾盛如日  甚深如大海  堅住如山王  一切果所離  眾德所莊嚴  眾生所受用  願汝一切智  我不但為王  說如此善法  如理為餘人  由欲利一切  大王此正論  汝日日諦聽  為令自及他  得無上菩提  勝戒敬尊長  忍辱無嫉妒  不吝財知足  救濟墮難事  能行善惡人  攝持及制伏  弘護佛正法  求菩提應行   寶行王正論一卷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57 手杖論   No. 1657   手杖論一卷   尊者釋迦稱造   大唐三藏法師義淨奉 詔譯   世間一類有情為無慧解便生邪執。由彼沈淪生憐愍故。今造斯論。頌曰。  設於平坦道  有步步顛蹶  為此等愚蒙  談茲手杖論   論曰。一一世尊出現於世。而便寂滅阿僧企耶諸有情類。然諸有情無有終際。猶若虛空。無邊性故。此是世親菩薩之所述理邊。謂斷割爾許數量。是一義故。為遮此故。故曰無邊。所言終者。是盡了義。為此便無所立能立不相離過。宗言無終。因雲無邊。是宗一分過也。有異論者作如是說。許未曾有新生有情。猶如神村。如彼計雲。如林薄等雖有眾多斫伐等費見摧殘已而更新生。因無窮盡。由斯定許別有未曾新起有情。略詮述故。如略詮中作如是說。因問致答。命藥軍曰。有舊有情。有新眾生。如是廣說。是故決定應如是許。若異此者。如油麻等聚無新添數而損減必定見其有終盡故。爾者如若許有未曾有情今始新起。此即便成許其生死有最初也。若許有始彼即便有無因之過。既許無因一切皆應無因而有。此是阿遮利耶之本意也。彼復於此而為答曰。由有於子造相屬業。善不善二法等種子。阿陀那識羯刺羅等事。此謂最初。而得生起。既屬著已。由近善惡自造諸業而入流轉。或出涅槃。斯乃善順緣生道理。即是僧塞迦羅八底也。毘若南婆薄八底也。社底既有斯義。如何強逼許有新生有情。論者便成生死有最初失。有別論者曰。此非雅答。何為也。若容有新生。彼便有增剩。由增待其減。初者是無因。若雲此新有情曾不了知生死意趣。但由他業為緣力故忽爾得生。若如是者。彼諸有情今受流轉。一一剎那展轉相生。便成增剩。由斯道理彼新生論。便應許有。初一有情。由許增者。待其減故。一切時中許有新生眾多有情。是諸情數定有其增。前前剎那待其減故。若如此者能減轉少。乃至將終成唯獨一。然此最初不待餘業。便成最初。是無因有斯固不能辨無因過。若言必定有增剩者。可招此過。有加無費是增剩因。如慳人物。然諸有情有其減理。何者一一佛圖嗢波柁。而令無算眾多有情入於圓寂。亦不如是。頌曰。  佛出難遭故  信教亦難逢  生因既易得  脫理相不同   論曰。由佛出世實是難逢。如論中說。於初無數劫中已曾承事五個七十千佛。第二六個七十千佛。第三七個七十千佛。成佛資糧極難得故。如有頌雲。  無數百苦行  無數善根生  進無數長時  斷無數煩障  得一切種智  淨除諸障惱  成無上世尊  如開篋觀寶   縱許或時逢如知出世。彼之所演清淨法律。敬信之者誠復難得。由彼信心於八暇處方能具足。然彼最是難得性故。然生起因是極易得。謂惑及業。此之因緣隨在何時多現前故。此之煩惱有三種緣。一隨眠未斷。二纏境現前。三於彼起不如理思。此為凡愚多所樂著。然而諸業但由能造屬著。因者亦非難得。或可有時而得解脫。欲將少費答彼新增固亦未能免便成過。理不相應。頌曰。  器界無增數  容成有減時  生死既無初  此應成大迮   論曰。若容有新生應流至。此由非器世界。如有情世界而有增理。橫豎世界安布定數容有減時。如劫壞時。有界空故。如有說雲。猶如天雨注。若伊沙無間無缺從空注墮。如是東方無間無缺。有諸世界或成或壞。如是等然非有情新生新長。有其限齊。然而薩埵增多數無窮極。理不相容。更互逼迫受迮苦耶。今更設問。新生論者。所許未曾有情忽起。藉餘業力識乃得生。為是熏耶為不熏耶若言熏者。從其屬著新生識熏便成體。是一多過起。凡論熏習須共雜染及清淨法同生同滅。依止此已作彼生因。非彼有情先有生因。令彼二法可共生滅。依止此已作彼生因耶。然而能為屬著者。識與前二法同生同滅。為彼生因。頗無違失。若爾最初識許熏習。其屬著者如前剎那。是此因故。次後剎那亦應如是。若異此者熏習之法理不成故。由斯道理。其父用功而得解脫。或復多聞。子不施勞應同其父。或時如子父亦應然如斯等類過失轉多。悉皆招得。   若言不由熏多種功能自起。若轉救雲。為無染淨。同生滅故。依彼作因。有如前過。而今但取能屬著者。因緣合故。為增上緣。為無根源彼得生起。此義固無不生果失。若爾功能與果滅。猶若業功能。彼諸貪等所有功能。既酬果已並皆息滅。如異熟業自有功能。既生果已隨即淪喪。若異此者。便成無盡之愆。此亦如是。縱爾何失以不許投餘種解脫不勞勤故。貪等功能既其滅已。離此所有貪等功能。望自自果更不許其投新種子。由種斷故。縱不修習聖道便成圓寂。此便符順。善見天言。苟出私懷讚揚非法。如彼言曰。  我觀群眾類  拂心並拂身  離諸歡樂欲  別求除苦因  但須耽妙樂  何勞作餘見  即將貪染心  便招涅槃理   轉復生過業無用故。如略詮雲。有三種福業事。所謂施性戒性修性。於此發起勤勞修習。誠無用耶。何故如是。以和合功能果自起故。若諸福事將欲滅時。於阿賴耶識置異熟熏。後時此熏隨其自用得助生因。和合當生未來異熟。爾者所用劬勞營彼福事果不虛也。若也於先不修善業。藉彼屬者為其緣故。異熟功能忽然生起。從此能生現法。生後所有異熟苦身勤修同前無用。   又二種業思及思作善不善及以無記。如斯等類並成虛設。若言已後熏。及除阿陀那識最初剎那。乃至違緣未生已來。於自相續熏其貪等。如是便無所徵諸過。若如是者。先時熏亦爾將其自熏習此併盡成陳。若不爾者如何與彼作生因耶。出世之智雖不曾得。但以墮在自相續中。所有似說二無性智。共許從此熏習之處而作生因。此聞之熏是極清淨。法界等流之體性故。法界即是如來法身。我法二無性解。是法界所流果。法謂法身。界即因也。是出世間諸法之界。謂能持彼熏習性故。及斷煩惱所知二障所有餘習。名極清淨。其聞熏習。是似彼果。彼為增上緣而得生起故。同彼體性故。如有說雲。諸初發心菩提薩埵所有正聞熏習種子。雖曰世間。應知即是法身所攝。室羅縛迦缽羝迦佛陀應知即是解脫身攝。是故定知。雖是世間而能親作出世間心之種子也。說法之義似相分識。雖現是無。而從其章依其句義。顯彼所有相屬道理。示以一篇類諸餘頌鹹亦同耳。於此斷章雖無支分為令解了。若爾何過此併成陳。如於其後先亦同然。但是墮在自相續中。以其貪等而熏著之。若如是者即從先生種子而得生起。彼復從先。彼更由先。斯乃薩婆石揭。盡從陳種而生。所執新生便成無氏。據此便能立有先世。  天授初眼識  定從餘識來  識性故應知  猶如於後識  假令滅定起  心彼亦攝居  宗內以理性  同無不定過  諸心心起法  共許四緣生  爾立最初心  何謂等無間   心心起法從四緣生。阿毘達磨理成決定。爾者汝之所許最初起心。何者是其同無間緣。亦非在他相續之中。所有心聚與自心聚。為緣應理。少多不同故。更有定理。諸生有染論自地煩惱。今汝所許生有染心。便非自地煩惱。縱於三世境生理不能成。且非過去。不曾經故。亦非未來。由想曾經起願求故。復非現在。由其意識自在而起。便成無有聾盲等故。復為五根及諸趣命根皆是異熟。汝便非異熟。奇異善談經。然而說雲。內五有熟養。故知眼等五根異熟性成五趣。亦是異熟體性。略詮為量故。有說。具壽諸那洛迦。由其漏惱現前力故。遂便造作生捺洛迦業。令數增長。具壽謂身語意曲穢濁業。命終便於可惡賤處令其異熟色受想行識被極煎煮。異熟生已名那洛迦具壽。此中離彼法外。無別那洛迦而可得也。言彼法者。即是異熟生塞建陀義。此處聚言。非無差別。此義即是遮其實。我能馳諸趣義准應知。意但攝取別異聚也。所云異熟生者。有情名體。雖不差殊為明有異熟者。謂五聚內善惡無記不是趣性。非是熟報。若彼亦是趣體者。即應現造生捺洛迦。諸不善業或數增長。此即應名那洛迦。為此諸識趣之體性。但是無覆無記。名為有情。於對法中亦如是說。又雲。命根是毘播迦。思擇命根必定但唯是其異熟。然瑜伽論要立諸法皆異熟識。曾無一法越異熟性故。然汝新起有情論者。便成根等不是異熟。彼新有情生受後受所有諸業。先非有故。現法受業。當爾之時弗容有故。由殊勝等因乃無故。亦復便成餘所作業令他招報故。奇異善談經者。將斯戲調意欲道渠。不善經論呈自胸臆。違阿笈摩故。   手杖論一卷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58 諸教決定名義論   No. 1658   諸教決定名義論   聖慈氏菩薩造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鴻臚卿傳法大師臣施護奉 詔譯  歸命一切佛世尊  歸命所說三乘法  歸命一切和合眾  歸命普賢法界理   今當略說一切教中諸根本字。彼如實義此中雲何。所謂。   唵字最為上首。我今頂禮此字清淨住不二相。若復有人能以此字舌上轉者。彼得真實諸慧根本。此字於一切教中甚深祕密。   復有三字。所謂金剛吽字而為正因。從是字中宣說一切正法儀軌。彼三界心此法如是。惡字為說相。盎字即空性。即彼惡字復為慧母。若道非道皆從是說。亦即法界文字根本遍入空性。初後相應由此正智而得成就。若法有說皆悉成就。彼無所說亦復如是。是故一切造作皆悉平等。於輪迴中隨順而轉。   所言法界文字此復雲何。是故今說。所謂。   迦(訖當切)佉(去當切)哦(宜當切)伽(其當切)左(左當切)蹉(悽當切)惹(□□楈穰)風齊當切)吒(知江切)奼(敕江切)拏(尼江切) 茶(直江切)多(低剛切)他(梯剛切)那(泥剛切) 馱(蹄剛切)波(卑剛切)頗(紕剛切)摩(縻剛切) 婆(步剛切)羊囉羅罔桑[元*欠](呼郎切)。   如是諸字。即如前說彼盎字攝。此相今說是即空性。出生甚深一切教法。此復名為空空。出現一切說相。所謂迦佉哦伽左蹉惹酇吒奼拏茶多他那馱波頗摩婆耶囉羅縛薩賀。   如是諸字即如前說彼惡字攝。此相今說。謂即一一文字。皆從一切智智所生。初相應行我法二種皆悉平等。金剛加持究竟安住。   復次一切事業皆從金剛三昧出生。所謂。   迦(引)佉(引)哦(引)伽(引)左(引)蹉(引)惹(引)酇(引)吒(引)奼(引)拏(引)茶(引)多(引)他(引)那(引)馱(引)波(引)頗(引平)摩(引)婆(引)耶(引)囉(引)羅(引)縛(引)薩(引)賀(引)。如是諸字皆阿(引)字攝。此相今說。謂一切金剛事業。復次今說。   烏(烏功切)污(烏貢切)壹(伊靈切)翳(伊證切)哩(黎丁切下同)哩梨(裡丁切下同)梨伊(依綾切)愛(依崗切)唵(烏籠切)奧(烏當切)。   此中唵字相今如是說。謂即一切文字從彼出生。   此中吽字相即如前說。一切事業皆從金剛三昧出生。   復次如前所說諸字。謂即三身。若性若相如實安住。所謂。   吽字即法身。阿字即報身。唵字即化身。如是三字攝此三身。彼分別說三乘解脫道。是為正說因。所有聲聞緣覺及一切智智。由是出現說一切法。即彼三字。亦是金剛三業如實安住。所謂。   唵(引)阿(引)吽(引)。   此中唵字是名金剛身業。阿(引)字金剛語業。吽字金剛心業。   又復阿惡二字安住空性。此中惡字亦為正智。此中阿字是即正覺最上祕密。   又復吽字而為心智。覺了一切法。如上所說一切文字。當知皆從盎阿(引)吽三字所生。由是諸法起。種種相今當分別。彼一切法皆與盎阿(引)二字初後相攝。此中吽字出生一切。於三界中出現眾色。所有天人龍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乾闥婆。成就持明天吉祥天。辯才天烏摩天。帝釋天梵王天。那羅延天大自在天。如是等天及天後。所有一切有情界中男子女人。乃至諸佛菩薩等。皆從此吽字出生變化。彼一一心住此字相。   若心想此字時。當住虛空出生無礙。所謂三界心同此一心入。入是心已。此得名為現證菩提。當知此心無等無取無著無住無表無相。是即虛空平等一切智。無所得相應。無自無他相應正行。世間所有旃陀羅等。最下族類彼等諸行。乃至傍生等類。彼所行行種種差別。如是諸行雖復差別。皆亦不離一切智智相應正行。   復次一切文字性非有說。然彼一切智智。於諸文字方便宣說。   此中文字當雲何義。謂虛空義。虛空何義謂空性義空性何義謂戍室囉義。戍室囉何義謂無說義。無說何義謂無相義。無相何義謂一切智義。一切智何義謂如意寶義如意寶何義謂即智義。智復何義所謂心義。心復何義謂彼三界大自在義。三界大自在何義謂遍照義。遍照何義謂梵天義。梵天何義謂大力天義。大力天何義謂自在天義。自在天何義謂即佛義。佛者何義謂金剛薩埵義。金剛薩埵何義謂觀自在義。觀自在何義謂世間義。世間何義謂輪迴義。輪迴何義謂涅槃義。涅槃何義謂不可數義。不可數何義謂不可知義。不可知何義謂無生義。無生何義謂無滅義。無滅何義謂無色義。無色何義謂無聲義。無聲何義謂無根本義。無根本何義謂無長養義。無長養何義謂無住義。無住何義。此無住者即無所有。離諸有智思惟分別。出過諸佛及佛菩提。安住金剛吽字根本。即此吽字復成蓮華火曼拏羅。住空空性離塵法性。二種根本最上清淨相應勝行。   如是了知已。於輪迴中勇猛精進。普令獲得涅槃大樂。若住此心。是為智者滅苦惱法。二種根本皆悉平等。是為最上精進勝行。成就牟尼大安樂法。安住正念。如日光明普照世間。心智平等相應安住。所有一切甚深祕密如前所說。彼戍室囉及虛空分皆如是說。   如是成就最上樂法。即得諸佛自性相應。了知世間所有眾生一切生法。喜愛二種和合相應當知無性。彼無常法畢竟空寂。   諸教決定名義論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59 發菩提心經論   No. 1659   發菩提心經論捲上   天親菩薩造   後秦龜茲國三藏鳩摩羅什譯   勸發品第一  敬禮無邊際  去來現在佛  等空不動智  救世大悲尊   有大方等最上妙法。摩得勒伽藏菩薩摩訶薩之所修行。所謂勸樂修集無上菩提。能令眾生發深廣心。建立誓願畢定莊嚴。捨身命財攝伏貪吝。修五聚戒化導犯禁。行畢竟忍調伏瞋礙發勇精進安止眾生。集諸禪定為知眾心。修行智慧滅除無明。入如實門離諸執著。宣示甚深空無相行。稱讚功德使佛種不斷。有如是等無量方便助菩提法清淨之門。當為一切上上善欲分別顯示。悉令究竟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諸佛子。若佛子受持佛語。能為眾生演說法者。應先稱揚佛之功德。眾生聞已乃能發心求佛智慧。以發心故佛種不斷。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念佛念法又念如來。行菩薩道時為求法故。阿僧祇劫受諸勤苦。以如是念。為菩薩說法乃至一偈。菩薩得聞是法示教利喜。當種善根修習佛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斷無量眾生無始生死諸苦惱故。菩薩摩訶薩欲成無量身心。勤修精進深發大願。行大方便起大慈悲。求大智慧無見頂相。求如是等諸佛大法。當知是法無量無邊。法無量故福德果報亦復無量。如來說言如諸菩薩最初發心下劣一念福德果報。百千萬劫說不能盡。況復一日一月一歲乃至百歲。所習諸心福德果報豈可說盡。何以故。菩薩所行無盡。欲令一切眾生皆住無生法忍。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諸佛子。菩薩初始發菩提心。譬如大海初漸起時。當知皆為下中上價乃至無價如意寶珠作所住處。此寶皆從大海生故。菩薩發心亦復如是。初漸起時。當知便為人天聲聞緣覺諸佛菩薩一切善法禪定智慧之所生處。復次又如三千大千世界初漸起時。當知便為二十五有。其中所有一切眾生。悉皆荷負作依止處。菩薩發菩提心亦復如是。初漸起時。普為一切無量眾生。所謂六趣四生。正見邪見修善習惡。護持淨戒犯四重禁。尊奉三寶謗毀正法。諸魔外道沙門梵志。剎利婆羅門毘捨首陀。一切荷負作依止處。復次菩薩發心。慈悲為首。菩薩之慈無邊無量。是故發心無有齊限等眾生界。譬如虛空無不普覆。菩薩發心亦復如是。一切眾生無不覆者。如眾生界無量無邊不可窮盡。菩薩發心亦復如是。無量無邊無有窮盡。虛空無盡故眾生無盡。眾生無盡故菩薩發心等眾生界。眾生界者無有齊限。我今當承聖旨說其少分。東方盡千億恆河沙阿僧祇諸佛世界。南西北方四維上下各千億恆河沙阿僧祇諸佛世界。盡末為塵。此諸微塵皆不與肉眼作對。百萬億恆河沙阿僧祇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眾生。悉共聚集共取一塵。二百萬億恆河沙阿僧祇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眾生。共取二塵。如是展轉取十方各千億恆河沙阿僧祇諸佛世界所有地種。微塵都盡。是眾生界猶不可盡。譬如有人析破一毛以為百分。以一分毛渧大海水。我今所說眾生少分亦復如是。其不說者如大海水。假使諸佛於無量無邊阿僧祇劫。廣演譬喻說亦不盡。菩薩發心悉能遍覆如是眾生。雲何諸佛子。是菩提心豈可盡也。若有菩薩聞如是說。不驚不怖不退不沒。當知是人決定能發菩提之心。假令無量一切諸佛於無量阿僧祇劫。讚其功德亦不可盡。何以故。是菩提心無有齊限不可盡故。有如是等無量利益。是故宣說為令眾生普得受行。發菩提心。   發菩提心經論發心品第二   菩薩雲何發菩提心。以何因緣修集菩提。若菩薩親近善知識供養諸佛。修集善根志求勝法。心常柔和遭苦能忍。慈悲淳厚深心平等。信樂大乘求佛智慧。若人能具如是十法。乃能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復有四緣。發心修集無上菩提。何謂為四。一者思惟諸佛發菩提心。二者觀身過患發菩提心。三者慈愍眾生發菩提心。四者求最勝果發菩提心。思惟諸佛復有五事。一者思惟十方過去未來現在諸佛初始發心具煩惱性亦如我今。終成正覺為無上尊。以此緣故發菩提心。二者思惟一切三世諸佛發大勇猛。各各能得無上菩提。若此菩提是可得法我亦應得。緣此事故發菩提心。三者思惟一切三世諸佛發大明慧。於無明□中建立勝心積集苦行。皆能自拔超出三界。我亦如是當自拔濟。緣此事故發菩提心。四者思惟一切三世諸佛為人中雄。皆度生死煩惱大海。我亦丈夫亦當能度。緣此事故發菩提心。五者思惟一切三世諸佛發大精進。捨身命財求一切智。我今亦當隨學諸佛。緣此事故發菩提心。觀身過患發菩提心。復有五事。一者自觀我身。五陰四大俱能興造無量惡業。欲捨離故。二者自觀我身。九孔常流臭穢不淨。生厭離故。三者自觀我身。有貪瞋癡無量煩惱燒然善心。欲除滅故。四者自觀我身。如泡如沫唸唸生滅。是可捨法欲棄捐故。五者自觀我身。無明所覆常造惡業。輪迴六趣無利益故。求最勝果發菩提心。復有五事。一者見諸如來。相好莊嚴光明清徹遇者除惱。為修集故。二者見諸如來。法身常住清淨無染。為修集故。三者見諸如來。有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清淨法聚。為修集故。四者見諸如來。有十力四無所畏大悲三念處。為修集故。五者見諸如來。有一切智。憐愍眾生慈悲普覆。能為一切愚迷正道。為修集故慈愍眾生發菩提心。復有五事。一者見諸眾生為無明所縛。二者見諸眾生為眾苦所纏。三者見諸眾生集不善業。四者見諸眾生造極重惡。五者見諸眾生不修正法。無明所縛復有四事。一者見諸眾生為癡愛所惑受大劇苦。二者見諸眾生不信因果造作惡業。三者見諸眾生捨離正法信受邪道。四者見諸眾生。沒煩惱河四流所漂。眾苦所纏復有四事。一者見諸眾生。畏生老病死不求解脫而復造業。二者見諸眾生憂悲惱苦而常造作無有休息。三者見諸眾生愛別離苦而不覺悟方便染著。四者見諸眾生怨憎會苦常起嫌嫉更復造怨。集不善業復有四事。一者見諸眾生為愛慾故造作諸惡。二者見諸眾生知欲生苦而不捨欲。三者見諸眾生雖欲求樂不具戒足。四者見諸眾生雖不樂苦造苦不息。造極重惡復有四事。一者見諸眾生毀犯重戒雖復憂懼而猶放逸。二者見諸眾生興造極惡五無間業。兇頑自蔽不生慚愧。三者見諸眾生謗毀大乘方等正法。專愚自執方起憍慢。四者見諸眾生雖懷聰哲而具斷善根。反自貢高永無改悔。不修正法復有四事。一者見諸眾生生於八難不聞正法不知修善。二者見諸眾生值佛出世聞說正法不能受持。三者見諸眾生染習外道苦身修業永離出要。四者見諸眾生修得非想非非想定謂是涅槃。善報既盡還墮三塗。菩薩見諸眾生無明造業長夜受苦。捨離正法迷於出路。為是等故發大慈悲。志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救頭燃。一切眾生有苦惱者。我當拔濟令無有餘。諸佛子。我今略說初行菩薩緣事發心。若廣說者無量無邊。   發菩提心經論願誓品第三   菩薩雲何發趣菩提。以何業行成就菩提。發心菩薩住乾慧地。先當堅固發於正願。攝受一切無量眾生。我求無上菩提。救護度脫令無有餘。皆令究竟無餘涅槃。是故初始發心大悲為首。以悲心故能發轉勝十大正願。何謂為十。願我先世及以今身所種善根。以此善根施與一切無邊眾生。悉共迴向無上菩提。令我此願唸唸增長。世世所生常繫在心終不忘失。為陀羅尼之所守護。願我迴向大菩提已。以此善根。於一切生處常得供養一切諸佛。永必不生無佛國土。願我得生諸佛國已。常得親近隨侍左右如影隨形。無剎那頃遠離諸佛。願我得親近佛已。隨我所應為我說法。即得成就菩薩五通。願我成就菩薩五通已。即能通達世諦假名流布。解了第一義諦如真實性。得正法智。願我得正法智已。以無厭心為眾生說。示教利喜皆令開解。願我能開解諸眾生已。以佛神力遍至十方無餘世界。供養諸佛聽受正法廣攝眾生。願我於諸佛所受正法已。即能隨轉清淨法輪。十方世界一切眾生聽我法者聞我名者。即得捨離一切煩惱發菩提心。願我能令一切眾生發菩提心已。常隨將護除無利益與無量樂。捨身命財攝受眾生荷負正法。願我能負荷正法已。雖行正法心無所行。如諸菩薩行於正法。而無所行亦無不行。為化眾生不捨正願。是名發心菩薩十大正願。此十大願遍眾生界。攝受一切恆沙諸願。若眾生盡我願乃盡。而眾生實不可盡。我此大願亦無有盡。復次佈施是菩提因。攝取一切諸眾生故。持戒是菩提因。具足眾善滿本願故。忍辱是菩提因。成就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故。精進是菩提因。增長善行於諸眾生勤教化故。禪定是菩提因。菩薩善自調伏能知眾生諸心行故。智慧是菩提因。具足能知諸法性相故。取要言之。六波羅蜜是菩提正因。四無量心三十七品諸萬善行共相助成。若菩薩修集六波羅蜜。隨其所行。漸漸得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諸佛子。求菩提者應不放逸。放逸之行能壞善根。若菩薩制伏六根不放逸者。是人能修六波羅蜜。菩薩發心先建至誠立決定誓。立誓之人終不放逸懈怠慢緩。何以故。立決定誓。有五事持故。一者能堅固其心。二者能制伏煩惱。三者能遮放逸。四者能破五蓋。五者能勤修行六波羅蜜。如佛所讚。  如來大智尊  顯說功德證  忍慧福業力  誓願力最勝   雲何立誓。若有人來種種求索。我於爾時隨有施與。乃至不生一念慳吝之心。若生噁心如彈指頃。以施因緣求淨報者。我即欺十方世界無量無邊阿僧祇現在諸佛。於未來世亦當必定不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我持戒。乃至失命。建立淨心誓無改悔。若我修忍。為他侵害乃至割截。常生慈愛誓無恚礙。若我修精進。遭逢寒暑王賊水火師子虎狼無水穀處。要必堅強其心誓不退沒。若我修禪。為外事所嬈不得攝心。要繫念在境。誓不暫起非法亂想。若我修集智慧。觀一切法如實性。隨順受持。於善不善有為無為生死涅槃。不起二見。若我心悔恚礙退沒亂想。起於二見如彈指頃而。以戒忍精進禪智求淨報者。我即欺十方世界無量無邊阿僧祇現在諸佛。於未來世。亦當必定不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菩薩以十大願持正法行。以六大誓制放逸心。必能精勤修集六波羅蜜。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發菩提心經論檀波羅蜜品第四   雲何菩薩修行佈施佈施若為自利他利及二俱利。如是佈施。則能莊嚴菩提之道。菩薩為欲調伏眾生令離苦惱。是故行施。修行施者於己財物常生捨心於來求者。起尊重心如。父母師長善知識想。於貧窮下賤起憐愍心如一子想。隨所須與心喜恭敬。是名菩薩初修施心。修佈施故善名流布。隨所生處財寶豐盈。是名自利。能令眾生心得滿足。教化調伏使無慳吝。是名利他。以已所修無相大施。化諸眾生令同己利。是名俱利。因修佈施獲得轉輪王位。攝受一切無量眾生。乃至得佛無盡法藏。是名莊嚴菩提之道。施有三種。一以法施。二無畏施。三財物施。以法施者。勸人受戒修出家心。為壞邪見說斷常四倒眾惡過患。分別開示真諦之義。讚精進功德。說放逸過惡。是名法施。若有眾生怖畏王者師子虎狼水火盜賊。菩薩見已能為救護。名無畏施。自於財物施而不吝。上至珍寶象馬車乘繒帛穀麥衣服飲食。下至□搏一縷之綖若多若少稱求者意隨所須與。是名財施。財施復有五種。一者至心施。二者信心施。三者隨時施。四者自手施。五者如法施。所不應施復有五事。非理求財不以施人。物不淨故酒及毒藥不以施人。亂眾生故。罝羅機網不以施人。惱眾生故。刀杖弓箭不以施人。害眾生故。音樂女色不以施人。壞淨心故。取要言之。不如法物惱亂眾生。不以施人。自餘一切能令眾生得安樂者。名如法施。樂施之人。復獲五種名聞善利。一者常得親近一切賢聖。二者一切眾生之所樂見。三者入大眾時人所宗敬。四者好名善譽流聞十方。五者能為菩提作上妙因。菩薩之人名一切施。一切施者非謂多財。謂施心也。如法求財持以佈施。名一切施。以清淨心無諂曲施。名一切施。見貧窮者憐愍心施。名一切施。見厄苦者慈悲心施。名一切施。居貧少財而能用施。名一切施。愛重寶物開意能施。名一切施。不觀持戒毀戒田非田施。名一切施。不求人天妙善樂施。名一切施。志求無上大菩提施。名一切施。欲施施時施已不悔。名一切施。若以華施。具陀羅尼七覺華故。若以香施。具戒定慧熏塗身故若以果施。具足成就無漏果故。若以食施。具足命辯色力樂故。以衣服施。具清淨色除無慚愧故。以燈明施。具足佛眼照了一切諸法性故以象馬車乘施。得無上乘具足神通故以纓絡施。具足八十隨形好故。以珍寶施。具足大人三十二相故。以筋力僕使施。具佛十力四無畏故。取要言之。乃至國城妻子頭目手足。舉身施與心無吝惜。為得無上菩提度眾生故。菩薩摩訶薩修行佈施。不見財物施者受者。以無相故。是則具足檀波羅蜜。   發菩提心經論屍羅波羅蜜品第五   雲何菩薩修行持戒。持戒若為自利他利及二俱利。如是持戒。則能莊嚴菩提之道。菩薩為欲調伏眾生令離苦惱。是故持戒。修持戒者。悉淨一切身口意業。於不善行心能捨遠。善能呵嘖惡行毀禁。於小罪中心常恐怖。是名菩薩初持戒心。修持戒故。遠離一切諸惡過患。常生善處。是名自利。教化眾生令不犯惡。是名利他。以己所修向菩提戒。化諸眾生令同己利。是名俱利。因修持戒。獲得離欲乃至漏盡成最正覺。是名莊嚴菩提之道。戒有三種。一者身。二者口。三者心。持身戒者。永離一切殺盜婬行。不奪物命不侵他財不犯外色。又亦不為殺等因緣及其方便。不以杖木瓦石傷害眾生。若物屬他他所受用。一草一葉不與不取。又亦未嘗眄睞細色。於四威儀恭謹詳審。是名身戒。持口戒者。斷除一切妄語兩舌惡口綺語。常不欺誑離間和合。誹謗毀呰文飾言辭。及造方便惱觸於人。言則至誠柔軟忠信。言常饒益勸化修善。是名口戒。持心戒者。除滅貪慾瞋恚邪見。常修軟心不作過罪。信是罪業得惡果報。思惟力故不造諸惡。於輕罪中生極重想。設誤作者恐怖憂悔。於眾生所不起瞋惱。見眾生已生愛念心。知恩報恩心無慳吝。樂作福德常以化人。常修慈心憐愍一切。是名心戒。是十善業戒。有五事利益。一者能制惡行。二者能作善心。三者能遮煩惱。四者成就淨心。五者能增長戒。若人善修不放逸行。具足正念分別善惡。當知是人決定能修十善業戒。八萬四千無量戒品。悉皆攝在十善戒中。是十善戒能為一切善戒根本。斷身口意惡。能制一切不善之法。故名為戒。戒有五種。一者波羅提木叉戒。二者定共戒。三者無漏戒。四者攝根戒。五者無作戒。白四羯磨從師而受。名波羅提木叉戒。根本四禪四未到禪。是名定共戒。根本四禪初禪未到。名無漏戒收攝諸根修正念心。見聞覺知色聲香味觸不生放逸。名攝根戒。捨身後世更不作惡。名無作戒。菩薩修戒不與聲聞辟支佛共。以不共故名善持戒。善持戒故則能利益一切眾生。持慈心戒。救護眾生令安樂故。持悲心戒。忍受諸苦拔危難故。持喜心戒。歡樂修善不懈怠故。持捨心戒。怨親平等離愛恚故。持惠施戒。教化調伏諸眾生故持忍辱戒。心常柔軟無恚礙故。持精進戒。善業日增不退還故。持禪定戒。離欲不善長禪支故。持智慧戒。多聞善根無厭足故。持親近善知識戒。助成菩提無上道故。持遠離惡知識戒。捨離三惡八難處故。菩薩之人持淨戒者。不依欲界不近色界不住無色界是清淨戒。捨離欲塵除瞋恚礙滅無明障是清淨戒。離斷常二邊不逆因緣是清淨戒。不著色受想行識假名之相是清淨戒。不繫於因不起諸見不住疑悔是清淨戒。不住貪瞋癡三不善根是清淨戒。不住我慢憍慢增上慢慢慢大慢。柔和善順是清淨戒。利衰毀譽稱譏苦樂不以傾動是清淨戒。不染世諦虛妄假名。順於真諦是清淨戒。不惱不熱寂滅。離相是清淨戒。取要言之。乃至不惜身命觀無常想生於厭離。勤行善根勇猛精進是清淨戒。菩薩摩訶薩修行持戒不見淨心。以離想故。是則具足屍羅波羅蜜。   發菩提心經論羼提波羅蜜品第六   雲何菩薩修行忍辱。忍辱若為自利他利及二俱利。如是忍辱。則能莊嚴菩提之道。菩薩為欲調伏眾生令離苦惱故修忍辱。修忍辱者。心常謙下一切眾生。剛強憍慢捨而不行。見粗惡者起憐愍心。言常柔濡勸化修善。能分別說瞋恚和忍果報差別。是名菩薩初忍辱心。修忍辱故。遠離眾惡身心安樂。是名自利。化導眾生皆令和順。是名利他。以己所修無上大忍化諸眾生令同己利。是名俱利。因修忍辱獲得端政。人所宗敬。乃至得佛上妙相好。是名莊嚴菩提之道。忍辱有三。謂身口意。雲何身忍。若他加惡侵毀撾打。乃至傷害悉能忍受。見諸眾生危逼恐懼。以身代之而無疲怠。是名身忍。雲何口忍。若見罵者默受不報。若見非理來呵嘖者。當濡語附順。若有加誣橫生誹謗皆當忍受。是名口忍。雲何意忍。見有瞋者心不懷恨。若有觸惱其心不亂。若有譏毀心亦無怨。是名意忍。世間打者有二種。一者實。二者橫。若有罪過若人慊疑為彼所打。自應忍受如服甘露。於彼人所應生恭敬。所以者何。善能教誡調伏於我。令我得離諸過罪故。若橫加惡傷害於我。當自思惟我今無罪。當是過去宿業所招。是亦應忍。復應思念。四大假合五眾緣會誰受打者。又觀前人如癡如狂。我當愍之。雲何不忍。又罵者亦有二種。一實二虛。若說實者我應生慚。若說虛者無豫我事。猶如響聲亦如風過無損於我。是故應忍。又瞋者亦爾。他來瞋我我當忍受。若瞋彼者。於未來世當墮惡道受大苦惱。以是因緣。我身若被斫截分離。不應生瞋。應當深觀往業因緣。當修慈悲憐愍一切。如是小苦不能忍者。我即不能自調伏心。雲何當能調伏眾生。令得解脫一切惡法成無上果。若有智人樂修忍辱。是人常得顏貌端正多饒財寶。人見歡喜敬仰伏從。復當觀察。若人形殘顏色醜惡。諸根不具乏於財物。當知皆是瞋因緣得。以是因緣。智者應當深修忍辱。生忍因緣有十事。一者不觀於我及我所相。二者不念種姓。三者破除憍慢。四者惡來不報。五者觀無常想。六者修於慈悲。七者心不放逸。八者捨於飢渴苦樂等事。九者斷除瞋恚。十者修習智慧。若人能成如是十事。當知是人能修於忍。菩薩摩訶薩修於清淨畢竟忍時。若入空無相無願無作。不與見覺願作和合。不猗著空無相無願無作。是諸見覺願作皆空。如是忍者是無二相。是名清淨畢竟忍也。若入盡結若入寂滅。不與結生死合。不猗盡結寂滅諸結生死皆空。如是忍者是無二相。是名清淨畢竟忍也。若性不自生。不從他生。不和合生。亦無有出不可破壞。不可壞者是不可盡。如是忍者是無二相。是名清淨畢竟忍也。無作非作無所猗著。無分別無莊嚴。無修治無發進。終不造生。如是忍者是無生忍。如是菩薩修行是忍。得受記忍。菩薩摩訶薩修行忍辱性相盡空。無眾生故。是則具足羼提波羅蜜。   發菩提心經論捲上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59 發菩提心經論   發菩提心經論卷下   天親菩薩造   後秦龜茲國三藏鳩摩羅什譯   毘梨耶波羅蜜品第七   雲何菩薩修行精進。精進若為自利他利及二俱利。如是精進。則能莊嚴菩提之道。菩薩為欲調伏眾生令離苦惱故修精進。修精進者於一切時常勤修集清淨梵行。捨離怠慢心不放逸。於諸艱難不饒益事。心常精勤終不退沒。是名菩薩初精進心。修精進故。能得世間出世間上妙善法。是名自利。教化眾生令勤修善。是名利他。以己所修菩提正因。化諸眾生令同己利。是名俱利。因修精進。獲得轉勝清淨妙果。超越諸地乃至速成正覺。是名莊嚴菩提之道。精進有二種。一者為求無上道故。二者廣欲拔濟眾苦而起精進。菩薩成就十念。乃能發心勤行精進。雲何十念。一者念佛無量功德。二者念法不思議解脫。三者念僧清淨無染。四者念行大慈安立眾生。五者念行大悲拔濟眾苦。六者念正定聚勸樂修善。七者念邪定聚拔令反本。八者念諸餓鬼飢渴熱惱。九者念諸畜生長受眾苦。十者念諸地獄備受燒煮。菩薩如是思惟十念。三寶功德我當修集。慈悲正定我當勸勵。邪定眾生三惡道苦我當拔濟。如是思惟專念不亂。日夜勤修無有休廢。是名能起正念精進。菩薩精進復有四事。所謂修行四正勤道。未生惡法遮令不起。已生惡法速令除斷。未生善法方便令生。已生善法修滿增廣。菩薩如是修四正勤道而無休息。是名精進。是勤精進能壞一切諸煩惱界。增長無上菩提正因。菩薩若能受於一切身心大苦。為欲安立諸眾生故而不疲惓。是名精進。菩薩遠離惡時諂曲邪精進已修正精進。所謂修信施戒忍定慧慈悲喜捨。欲作已作當作。至心常行精進無悔。於諸善法及拔濟眾苦。如救頭然心不退沒。是名精進。菩薩雖復不惜身命。然為拔濟眾苦救護正法。當應愛惜。不捨威儀常修善法。修善法時心無懈怠。失身命時不捨如法。是名菩薩修菩提道勤行精進。懈怠之人不能一時一切佈施。不能持戒忍於眾苦勤行精進攝心念定分別善惡。是故說言六波羅蜜。因於精進而得增長。若菩薩摩訶薩精進增上。則能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菩薩發大莊嚴而起精進。復有四事。一者發大莊嚴。二者積集勇健。三者修諸善根。四者教化眾生。雲何菩薩發大莊嚴。於諸生死心能堪忍不計劫數。於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那由他恆河沙阿僧祇劫。當成佛道心不疲倦。是名不懈莊嚴精進。菩薩積集勇健而起精進。若三千大千世界滿中盛火。為見佛故為聞法故。為安止眾生於善法故。要當從是火中而過。為調伏眾生。心善安止於大悲中。是名勇健精進。菩薩修習善根而起精進。如所發起一切善根。悉以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欲成就一切智故。是名修習善根精進。菩薩教化眾生而起精進。眾生之性不可稱計。無量無邊同虛空界。菩薩立誓我當度之無有遺餘。為欲化度勤行精進。是名教化精進。取要言之。菩薩修助道功德助無上智慧。修集佛法而起精進。諸佛功德無量無邊。菩薩摩訶薩發大莊嚴所行精進亦復如是無量無邊。菩薩摩訶薩修行精進無離欲心。拔眾苦故。是則具足毘梨耶波羅蜜。   發菩提心經論禪那波羅蜜品第八   雲何菩薩修習禪定。禪定若為自利他利及二俱利。如是禪定。則能莊嚴菩提之道。菩薩為欲調伏眾生令離苦惱故修禪定。修禪定者。善攝其心。一切亂想不令妄干。行住坐臥係念在前。逆順觀察髑髏頂脊臂肘胸脅髖髀。脛踝安般數息。是名菩薩初修定心。修禪定故。不受眾噁心常悅樂。是名自利。教化眾生令修正念。是名利他。以己所修清淨三昧離惡覺觀。化諸眾生令同己利。是名俱利。因修禪定。獲得八解乃至首楞嚴金剛三昧。是名莊嚴菩提之道。禪定由三法生。雲何為三。一從聞慧。二從思慧。三從修慧。從是三法漸漸而生一切三昧。雲何聞慧。如所聞法心常愛樂。復作是念。無礙解脫等諸佛法。要因多聞而得成就。作是念已。於一切求法時轉加精勤。日夜常樂聽法無有厭足。是名聞慧。雲何思慧。思念觀察一切有為法如實相。所謂無常苦空無我不淨。唸唸生滅不久敗壞。而諸眾生憂悲苦惱憎愛所繫。但為貪恚癡火所然。增長後世苦惱大聚。無有實性猶如幻化。見如是已。於一切有為法即生厭離。轉加精勤趣佛智慧。思惟如來智慧不可思議不可稱量。有大勢力無能勝者。能至無畏安隱大城不復轉還。能救無量苦惱眾生。如是知見佛無量智。見有為法無量苦惱。志願進求無上大乘。是名思慧。雲何修慧。從初骨觀乃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皆名修慧。離欲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入初禪。滅覺觀內清淨心一處。無覺無觀定生喜樂入二禪。離喜故行捨。心念安慧身受樂。諸賢聖能說能捨。常念受樂入三禪。斷苦斷樂故。先滅憂喜故。不苦不樂行捨念淨入四禪。過一切色相。滅一切有對相。不念一切別異相故。知無邊虛空。即入虛空無色定處。過一切虛空相。知無邊識。即入無色識定處。過一切識相。知無所有。即入無所有無色定處。過一切無所有處。知非有想非無想。安隱即入無色非有想非無想處。但隨順諸法行故而不樂著。求無上乘成最正覺是名修慧。菩薩從是聞思修慧。精勤攝心。則能成就通明三昧禪那波羅蜜。   復次。菩薩修定。復有十法行。不與聲聞辟支佛共。何等十。一者修定無有吾我。具足如來諸禪定故。二者修定不味不著。捨離染心不求己樂故。三者修定具諸通業。為知眾生諸心行故。四者修定為知眾心。度脫一切諸眾生故。五者修定行於大悲。斷諸眾生煩惱結故。六者修定諸禪三昧。善知入出過於三界故。七者修定常得自在。具足一切諸善法故。八者修定其心寂滅。勝於二乘諸禪三昧故。九者修定常入智慧過諸世間到彼岸故。十者修定能興正法。紹隆三寶使不斷絕故。如是定者。不與聲聞辟支佛共。復次。為知一切眾生煩惱心故。是故修集諸禪定法助成住心。令此禪定住平等心。是名為定。如是等定。則等於空無相無願無作。空無相無願無作等者則眾生等。眾生等者則諸法等。入如是等是名為定。復次。菩薩雖隨世行不雜於世。捨世八法滅一切結。遠離憒鬧樂於獨處。菩薩如是修行禪定。心安止住離世所作。復次。菩薩修定。具諸通智方便慧故。雲何為通。雲何為智。若見色相若聞音聲。若知他心若念過去。若能遍至諸佛世界。是名為通。若知色即法性。解了音聲心行。性相寂滅三世平等。知諸佛界同虛空相而不證滅盡。是名為智。雲何方便。雲何為慧。入禪定時生大慈悲不捨誓願。心如金剛。觀諸佛世界。莊嚴菩提道場。是名方便。其心永寂無我無眾生。思惟諸法本性不亂。見諸佛界同於虛空。觀所莊嚴同於寂滅。是名為慧。是名菩薩修行禪定通智方便慧故差別。四事俱行。得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菩薩摩訶薩修行禪定。無餘噁心。以不動法故。是則具足禪那波羅蜜。   發菩提心經論般若波羅蜜品第九   雲何菩薩修習智慧。智慧若為自利他利及二俱利。如是智慧。則能莊嚴菩提之道。菩薩為欲調伏眾生令離苦惱故修智慧。修智慧者。悉學一切世間之事。捨貪瞋癡建立慈心。憐愍饒益一切眾生。常念拔濟為作將導。能分別說正道邪道及善惡報。是名菩薩初智慧心。修智慧故遠離無明。除煩惱障及智慧障。是名自利。教化眾生令得調伏。是名利他。以己所修無上菩提。化諸眾生令同己利。是名俱利。因修智慧獲得初地乃至薩婆若智。是名莊嚴菩提之道。菩薩修行智慧。有二十心能漸建立。何謂二十。當發善欲親近善友心。捨離憍慢不放逸心。隨順教誨樂聽法心。聞法無厭善思惟心。行四梵行修正智心。觀不淨行生厭離心。觀四真諦十六聖心。觀十二因緣修明慧心。聞諸波羅蜜念欲修集心。觀無常苦無我寂滅心。觀空無相無願無作心。觀陰界入多過患心。降伏煩惱非伴侶心。護諸善法自伴侶心。抑制惡法令除斷心。修習正法令增廣心。雖修二乘常捨離心。聞菩薩藏樂奉行心。自利利他隨順增進諸善業心。持真實行求一切佛法心。復次。菩薩修行智慧。復有十法善思惟心。不與聲聞辟支佛共。何謂為十。思惟分別定慧根本。思惟不捨斷常二邊。思惟因緣生起諸法。思惟無眾生我人壽命。思惟無三世去來住法。思惟無發行而不斷因果。思惟法空而殖善不懈。思惟無相而度眾生不廢。思惟無願而求菩提不離。思惟無作而現受身不捨。復次。菩薩復有十二善入法門。何謂十二。善入空等三昧而不取證。善入諸禪三昧而不隨禪生。善入諸通智而不證無漏法。善入內觀法而不證決定。善入觀一切眾生空寂而不捨大慈。善入觀一切眾生無我而不捨大悲。善入生諸惡趣而非業故生。善入離欲而不證離欲法。善入捨所欲樂而不捨法樂。善入捨一切戲論諸覺而不捨方便諸觀。善入思量有為法多過患而不捨有為。善入無為法清淨遠離而不住無為。菩薩能修一切善入法門。即能善解三世空無所有。若作是觀。觀三世空智慧力故。若於三世諸佛所種無量功德。悉以迴向無上菩提。是名菩薩善觀三世方便。復次。雖見過去盡法不至未來。而常修善精進不懈。觀未來法雖無生出。不捨精進願向菩提。觀現在法雖唸唸滅。其心不忘發趣菩提。是名菩薩觀三世方便。過去已滅未來未至現在不住。雖如是觀心心數法生滅散壞。而常不捨聚集善根助菩提法。是名菩薩觀三世方便。復次。菩薩觀一切善不善我無。我實不實空不空。世諦真諦正定邪定。有為無為有漏無漏。黑法白法生死涅槃。如法界性一相無相此中無法可名無相。亦無有法以為無相。是則名為一切法印不可壞印。於是印中亦無印相。是名真實智慧方便般若波羅蜜。發菩提心菩薩摩訶薩。應如是學。應如是行。如是行者即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菩薩摩訶薩修行智慧心無所行。法性淨故。是則具足般若波羅蜜。   發菩提心經論如實法門品第十   若善男子善女人。修習六波羅蜜。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應離七法。何等為七。一者離惡知識。惡知識者。所謂教人捨離上信上欲上精進集眾雜行。二者離於女色。貪著嗜欲。狎習世人而與執事。三者離於惡覺。自觀形容貪惜愛重。染著守護謂可久保。四者離於瞋恚暴慢嫉忌。興起諍訟壞亂善心。五者離於放逸憍慢懈怠。自恃小善輕蔑於人。六者離於外道書論及世俗文頌綺飾言辭。非佛所說不應讚誦。七者不應親近邪見惡見。如是七法所應遠離。如來說言。不見更有餘法深障佛道。如此七法是故菩薩應當遠離。若欲疾得無上菩提。當修七法。何謂為七。一者菩薩當親近善知識。善知識者。所謂諸佛及諸菩薩若聲聞人。能令菩薩住深法藏諸波羅蜜。亦是菩薩善知識也。二者菩薩應當親近出家。亦當親近阿蘭若法。離於女色及諸嗜欲。不與世人而共從事。三者菩薩應當自觀。形如糞土但盛臭穢。風寒熱血無可貪著。日當就死宜思厭離精勤修道。四者菩薩應當常行和忍恭敬柔順。亦勸化他人令住忍中。五者菩薩應當修集精進常生慚愧。敬奉師長憐愍窮下。見厄苦者以身代之。六者菩薩應當修習方等大乘諸菩薩藏。佛所讚法受持讀誦。七者菩薩應當親近修習第一義諦。所謂實相一相無相。若諸菩薩欲疾逮得無上菩提。應當親近如是七法。復次。若人發菩提心。以有所得故於無量阿僧祇劫。修集慈悲喜捨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當知是人不離生死不向菩提。何以故。有所得心及諸得見。陰界入見我見人見眾生見壽命見。慈悲喜捨施戒忍進定智等見。取要言之。佛法僧見及涅槃見。如是有所得見即是執著心。執著者。是名邪見。所以者何。邪見之人輪轉三界永離出要。是執著者亦復如是。永離出要。終不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人發菩提心。應當觀察是心空相。何等是心。雲何空相。心名意識。即是識陰意入意界。心空相者。心無心相亦無作者。何以故。是心相空無有作者。無使作者。若無作者則無作相。若菩薩解了如是法者。於一切法即無執著。無執著故於諸善惡解無果報。於所習慈了無有我。於所習悲了無眾生。於所習喜了無有命。於所習捨了無有人。雖行佈施不見施物。雖行持戒不見淨心。雖行忍辱不見眾生。雖行精進無離欲心。雖行禪學無除噁心。雖行智慧心無所行。於一切緣皆是智慧。而不著智慧。不得智慧。不見智慧。行者如是修行智慧。而無所修亦無不修。為化眾生現行六度而內清淨。行者如是善修其心。於一念頃所種善根。福德果報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阿僧祇劫不可窮盡。自然得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發菩提心經論空無相品第十一   往昔一時佛在迦蘭陀竹林。與諸大眾無量集會。爾時世尊斑宣正法。告諸大眾。如來所說諸法無性空無所有。一切世間所難信解。何以故。色無縛無解。受想行識無縛無解。色無相離諸相。受想行識無相離諸相。色無念離諸念。受想行識無念離諸念。眼色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法亦復如是。無取無捨無垢無淨。無去無來無向無背。無闇無明無癡無慧。非此岸非彼岸非中流。是名無縛。無縛故空。空名無相。無相亦空。是名為空。空名無念。無念亦空。是名為空。空念亦空。是名為空。空中無善無惡。乃至亦無空相。是故名空。菩薩若如是知陰界入性。即不取著。是名法忍。菩薩如是忍故。得授記忍。諸佛子。譬如菩薩仰書虛空。悉寫如來十二部經。經無量劫佛法已滅。求法之人無所見聞。眾生顛倒造惡無邊復有他方淨智慧人。憐愍眾生廣求佛法。行到於此見空中字。文畫分明即便識之。讀誦受持如所說行。廣演分別利益眾生。此書空者識空字人可思議不。而得宣傳修習受持。引導眾生令離繫縛。諸佛子。如來說言。過去世時求菩提道。得值三十三億九萬八千諸佛。爾時皆為轉輪聖王。以一切樂具。供養諸佛及弟子眾。以有所得故不得授記。於後復值八萬四千億九萬辟支佛。亦以四事盡形供養。過是以後。復值六百二十萬一千二百六十一佛。爾時皆為轉輪聖王。以一切樂具盡形供養。諸佛滅後起七寶塔供養舍利。後佛出世奉迎勸請轉正法輪。供養如是百千萬億諸佛。是諸如來皆於空法中說諸法相。以有所得故亦不得授記。如是展轉乃至得值然燈佛興。見佛聞法即得一切無生法忍。得是忍已乃得授記。然燈如來於空法中說諸法相。度脫無量百千眾生。而無所說亦無所度。牟尼世尊興出於世。於空法中說有文字。示教利喜普得受行。而無所示亦無受行。當如是法性相盡空。書者亦空識者亦空。說者亦空解者亦空。從本來空未來亦空現在亦空。而諸菩薩積集萬善方便力故。精勤不懈功德成滿。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此實甚難不可思議。於無法中說諸法相。於無得中說有得法。如此之事諸佛境界。以無量智乃可得解。非是思量所能得知。新發意菩薩誠心敬仰愛樂菩提。信佛語故漸能得入。雲何為信。信觀四諦。除諸煩惱妄見結縛得阿羅漢。信觀十二因緣。滅除無明生起諸行得辟支佛。信修四無量心六波羅蜜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信忍。眾生於無始生死取相執著不見法性。當先觀察自身五陰假名眾生。是中無我無有眾生。何以故。若有我者我應自在。而諸眾生常為生老病死之所侵害不得自在。當知無我。無我即無作者。無作者亦無受者。法性清淨如實常住。如是觀察未能究竟。是名順忍。菩薩修信順忍已。不久當成最上法忍。   發菩提心經論功德持品第十二   菩薩具足修無相心。而心未曾住於作業。是菩薩於諸業相知而故作。為修善根求菩提故不捨有為。為諸眾生修大悲故不住無為。為一切佛真妙智故不捨生死。為度無邊眾生令無餘故不住涅槃。是名菩薩摩訶薩深心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諸佛子。菩薩成就十法。終不退失無上菩提。何謂為十。一者菩薩深發無上菩提之心。教化眾生亦令發心。二者常樂見佛以己所珍奉施供養深種善根。三者為求法故以尊敬心供養法師聽法無厭。四者若見比丘僧壞為二部。互起諍訟共相過惡。勤求方便令其和合。五者若見國土邪惡增上佛法欲壞。能讀誦說乃至一偈令法不絕。專心護法不惜身命。六者見諸眾生恐畏苦惱。為作救護施以無畏。七者發勤修行求如是等方等大乘甚深經法諸菩薩藏。八者得是法已受持讀誦。如所說行如所說住。九者自住於法。亦能勸導令多眾生入是法中。十者入法中已能為解說。示教利喜開悟眾生。菩薩成就如是十法。於無上菩提終不退失。菩薩應當如是修行此經。如是經典不可思議。所謂能生一切大慈悲種。是經能開悟引導具縛眾生令其發心。是經能為向菩提者而作生因。是經能成一切菩薩無動之行。是經能為過去未來現在諸佛之所護念。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欲勤修集無上菩提。當廣宣流布如是經典。於閻浮提使不斷絕。令無量無邊眾生得聞是經。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是經者。是諸人等悉得猛利不可思議大智慧聚。不可稱量福德果報。所以者何。是經能開無量清淨慧眼。能令佛種相續不斷。能救無量苦惱眾生。能照一切無明癡闇。能破四魔及諸魔業。能壞一切外道邪見。能滅一切煩惱大火。能消因緣生起諸行。能斷慳貪破戒瞋恚懈怠亂意愚癡六極重病能除業障報障法障煩惱障諸見障無明障智障習障。取要言之。此經能令一切惡法消滅無餘。能令一切善法熾然增長。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是經已。歡喜愛樂生希有心。當知是人已曾供養無量諸佛深種善根。所以者何。此經是三世諸佛之所履行。是故行者得聞是經。當自慶幸獲大善利。若有書寫讀誦此經。當知此人所獲福報無量無邊。所以者何。此經所緣無邊故。興發無量大誓願故。攝受一切諸眾生故。莊嚴無上大菩提故。所獲福報亦復如是無有限量。若能解其義趣如說修行。一切諸佛於阿僧祇劫。以無盡智說其福報。亦不能盡。若有法師說是經處。當知是中便應起塔。何以故。是真實正法所出生處故。是經隨在國土城邑聚落寺廟精舍。當知是中即有法身。若人供養香花伎樂懸繒幡蓋歌唄讚歎合掌恭敬。當知是人已紹佛種。況復具足受持經者。是諸人等成就功德智慧莊嚴。於未來世當得授記。決定當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發菩提心經論卷下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60 菩提資糧論   No. 1660   菩提資糧論卷第一   聖者龍樹本 比丘自在釋   大隋南印度三藏達磨笈多譯  今於諸佛所  合掌而頂敬  我當如教說  佛菩提資糧   佛者。於一切所應知中得覺。此為佛義。如所應知而知故。又於無智睡眠中覺故。覺者。覺寤為義。以離無智睡故。又諸釋梵等不覺此覺。唯是名聲普遍三界者。所能覺故。一切諸佛乃覺此覺。以一切種遍智唯佛所知。非諸聲聞獨覺菩薩。以不共法具足故。諸者。無闕故。謂過去未來現在等。頂者上分故。合掌者。攝手故敬者。向禮故。我說者。自分別故。如教者。彼彼經中種種已說。今亦如彼教說故。佛者。離無智故。菩提者。一切智智故。資糧者。能滿菩提法故。譬如世間瓶盈釜盈等。盈是滿義。如是以滿菩提法。為菩提資糧。又以持為義。譬如世間共行日攝於熱月攝於冷。攝是持義。如是以持菩提法。為菩提資糧。言資糧者即是持義。又以長養為義。譬如世間有能滿千或百或十。或唯自滿或難自滿。菩提資糧亦復如是。以長養菩提為義。又以因為義。如捨城車等因中說言捨資糧城資糧車資糧。如是於生菩提因緣法中。說名菩提資糧。又以眾分具足為義。譬如祭祀分中杓火等具足名為祭祀。非不具足。亦如身份頭手足等具足得名為身。非不具足。施分亦如是。施者施物。受者迴向。此等具足名施資糧。非不具足。戒等資糧亦如是。是故眾分具足義。是資糧義。如是我說菩提資糧。是能滿者。持者。長養者。菩提因者。菩提分具足者。皆其義也。  何能說無闕  菩提諸資糧  唯獨有諸佛  別得無邊覺   何能者。何力也。若聲聞若菩薩少分覺知無力能故。若欲說諸菩提資糧無闕無餘。唯是諸佛別得無邊覺者。言無邊覺。謂非少分覺故。以佛世尊於無邊應知義中覺知無礙。是故佛名無邊覺者。又於欲樂及自疲苦斷常有無等邊見中。覺而不著。以所覺無邊。是故佛名無邊覺者。問何故資糧唯佛能說。餘人不能答。  佛體無邊德  覺資糧為根  是故覺資糧  亦無有邊際   佛體者。即佛身也。以彼佛體具足無邊功德故。說佛體無邊德。功德者。謂可稱讚義。若可稱讚則名功德。又是數數作義。譬如數數誦習經書。彼則說名作功德者。又是牢固義。譬如作繩。或合二為功。或合三為功。又是增長義。譬如息利。或增二為功。或增三為功。又是依止義。譬如諸物各以依止為功。如是佛體為戒定等無邊差別功德依止故。說佛體有無邊功德。覺資糧為根者。彼菩提資糧。與佛體無邊功德為根本故。根者建立義。菩提者智也。根即資糧。以彼資糧能建立一切智智。是故資糧為佛體根本。良由佛體有無邊功德。須以無邊功德成彼佛體。是故資糧亦無邊際。  當說彼少分  敬禮佛菩薩  是諸菩薩等  次佛應供養   彼諸資糧無邊而智有邊。是以說彼資糧不能無闕。故言當說彼少分敬禮佛菩薩問應禮佛。以一切眾生中最勝故。何義此中亦禮菩薩。答是諸菩薩等次佛應供養故。諸菩薩等從初發心乃至覺場皆應供養。菩薩有七種。一初發心。二正修行。三得無生忍。四灌頂。五一生所繫。六最後生。七詣覺場。此等菩薩於諸佛後次應供養。以身口意及外物等而供養之。初發心者未得地。正修行者乃至七地。得無生忍者住第八地。灌頂者住第十地。一生所繫者方入兜率陀。最後生者兜率陀處住。詣覺場者欲受用一切智智。於七種菩薩中。初發心菩薩一切眾生皆應禮敬。何況餘者。何以故。深心寬大故。如來教量故。初發心菩薩發菩提心時。於十方分無減諸佛土無減諸眾生無減。以慈遍滿發菩提心。若未度眾生我當度之。未解脫者我當解脫。未穌息者我當蘇息。未寂滅者我當寂滅。應聲聞者我當令入聲聞乘中。應獨覺者我當令入獨覺乘中。應大乘者我當令入大乘之中。欲令眾生悉得寂滅。非為寂滅少分眾生。以是深心寬大故。一切眾生皆應禮敬。何者為如來教量。如世尊說迦葉。譬如新月便應作禮。非為滿月。如是迦葉。若信我者。應當禮敬諸菩薩等。非為如來。何以故。從於菩薩出如來故。又聲聞乘中亦說。  於彼知法者  若老若年少  應供養恭敬  如梵志事火   以是故。諸菩薩等。次於佛後皆應供養。如偈說。  紹持佛種者  勝餘少分行  是故諸菩薩  次佛後供養  慈與虛空等  普遍諸眾生  是故最勝子  次佛後供養  於諸眾生類  大悲猶如子  是故此佛子  次佛後供養  悲心利眾生  無二似虛空  是故無畏者  次佛後供養  一切時如父  增長諸眾生  是故諸菩薩  次佛後供養  猶如地水火  眾生常受用  是故施樂者  次佛後供養  唯為利眾生  捨離自樂因  是故彼一切  次佛後供養  佛及佛之餘  皆從初心出  是故諸菩薩  次佛後供養   問尊者已正說資糧教緣起。今應說資糧體。答。  既為菩薩母  亦為諸佛母  般若波羅蜜  是覺初資糧   以般若波羅蜜是諸菩薩母故。為菩提初資糧。何以故。以最勝故。如諸身根中眼根最勝。諸身份中頭為最勝。諸波羅蜜中般若波羅蜜最勝亦如是。以般若波羅蜜最勝故。為初資糧。又前行故。如諸法中信為前行。諸波羅蜜中般若波羅蜜前行亦如是。以彼陀那若不迴向菩提。則非陀那波羅蜜。如是屍羅等不迴向菩提亦非屍羅等波羅蜜。迴向菩提即是般若。由般若前行故能迴向。以是前行故。諸波羅蜜中般若波羅蜜。為菩提初資糧。又是諸波羅蜜。三輪淨因體故。以般若波羅蜜為諸波羅蜜三輪淨因體。是故般若波羅蜜。為菩提初資糧。三輪淨者。菩薩於般若波羅蜜中行佈施時。不念自身。以離取自身故。不念受者差別。以斷一切處分別故。不念施果。以諸法不來不出相故。如是菩薩得三輪淨施。如淨施淨戒等亦如是。以此般若波羅蜜是彼諸波羅蜜三輪淨因體故。般若波羅蜜為菩提初資糧。又大果故。般若波羅蜜大果勝諸波羅蜜。如經說。  菩提心福德  及以攝受法  於空若信解  價勝十六分   鞞羅摩經中大果因緣。此中應說。以是大果故。般若波羅蜜為菩提初資糧。   問何故般若波羅蜜。得為菩薩母。   答以能生故。方便所攝般若生諸菩薩。令求無上菩提。不求聲聞獨覺。以是生佛體因故。般若波羅蜜為菩薩母。又置於五波羅蜜中故。如言冥缽囉膩波低也。冥為性。缽囉膩波低為誦。即此性相是為摩多(摩多翻為母於字聲論中摩多字從冥缽囉膩波低語中出冥是摩多體性缽囉膩波低是誦摩多義缽囉膩波低正翻為置故以置為母義)。   譬如母生子。時或置床敷。或置地上。般若波羅蜜亦如是。生彼求菩提菩薩時。置於施等五波羅蜜中。以能置求菩提菩薩故。說般若波羅蜜為菩薩母。又以量故。如言茫摩泥也。茫為性摩泥為誦。即此性相是為摩多(於字聲論中摩多字又從茫摩泥語中出茫亦是體性摩泥是誦其義摩泥正翻為量故以量為母義)。譬如母生子已隨時籌量。如是我子以此食故身增。以此故損減。菩薩亦如是。以般若波羅蜜自量其身。我應如是佈施。我應如是持戒等。以是自量因緣故。說般若波羅蜜為菩薩母。又以斟量故。譬如量物有缽邏薩他。有阿宅迦。有突嚧挐。有佉梨底等(如此間合升斗斛之類)斟量諸菩薩亦如是。此初發心。此修行。此得忍等。以斟量因緣故。說般若波羅蜜為菩薩母。又以修多羅中誦故。所謂於諸經中作母名誦。彼等經中有名稱遍諸佛國菩薩。名毘摩羅吉利帝。說伽他言(舊雲維摩詰者不正)。  般若波羅蜜  菩薩仁者母  善方便為父  慈悲以為女   復有餘經。亦如是誦。以修多羅量故說。般若波羅蜜為菩薩母。   問何故般若波羅蜜。亦為諸佛母。   答以出生及顯示無障礙智故。過去未來現在諸佛。由般若波羅蜜阿含故。煩惱已盡當盡今盡以是出生故。般若波羅蜜為諸佛母。顯示無障礙智者。以過去未來現在諸佛世尊顯示無障礙智皆般若波羅蜜中顯。以是顯示無障礙智故。諸佛亦以般若波羅蜜為母此中有輸盧迦。  由大悲相應  般若波羅蜜  於無為險岸  佛子能超過  得到無等覺  利攝諸眾生  智度為母故  大人能如是  由得智度故  乃得成佛體  故為諸佛母  勝仙之所說   何故此名般若波羅蜜。以不與聲聞獨覺共故。名般若波羅蜜。於上更無所應知故。名般若波羅蜜。此智到一切彼岸故。名般若波羅蜜。此般若波羅蜜餘無能勝故。名般若波羅蜜。三世平等故。名般若波羅蜜。虛空無邊平等故。名般若波羅蜜。如是等勝因緣。如般若波羅蜜經中說。故名般若波羅蜜。   問已略說菩提初資糧。第二資糧今應說。  施戒忍進定  及此五之餘  皆由智度故  波羅蜜所攝   此中陀那波羅蜜。為第二菩提資糧。以般若前行故。菩薩為菩提而行佈施。是故施為第二資糧。於中生他身意樂。因名佈施。非為作苦。彼有二種。謂財施法施。財施亦有二種。謂共識不共識。共識亦有二種。謂內及外。若施自身支節。若全身施。是為內施。若施男女妻妾及二足四足等。是為外施。不共識亦有二種。謂可食不可食。此有多種若施身內受用飲食等物。是為可食。若施身外受用香鬘所攝金銀珍寶衣服土田財物園池遊戲處等。是為不可食。然可受用法施。亦有二種。謂世間出世間。若因法施。於流轉中(舊雲生死者非正翻名今改為流轉也已後諸雲流轉者皆是此義)出生可愛身根境界。是為世間。若因法施果報。越度流轉。是為出世間。彼財施法施各有二種謂有著無著。若為自身。若為資生。若為勝果。悕望相續以財法施。是為有著。若為利益安樂一切眾生。若為無障礙智。是為無著。其餘更有無畏施等。亦隨順入財施中。彼二種施果及餘氣(謂津液也)具如大乘經說。此中當略說偈。  飲食及被服  隨須皆佈施  亦施花鬘燈  末香與音樂  或施諸美味  藥物及猗枕  養病之所須  並醫人給侍  男女與妻妾  奴婢及倉庫  莊飾諸婇女  隨須皆佈施  所有諸寶物  種種莊嚴具  像馬車乘等  妙物盡施之  園林修道處  池井集會堂  土田並雜物  客舍等皆施  若二足四足  若復一洲渚  村落與國都  及王境悉施  施所玩好物  利樂悕須者  為諸眾生依  怖者施無畏  施其所難捨  手足眼耳鼻  亦施心與頭  舉身悉能捨  修行佈施時  常於受者所  應生福田想  亦如善眷屬  佈施諸果報  具足善聚集  迴向為自他  成佛及淨土  菩薩所行施  正迴向佛體  此菩薩陀那  得名波羅蜜  若彼若此岸  亦無能說者  施果到於彼  說為施彼岸   今說施主差別。  不貪於愛果  悲故三輪淨  正覺說彼施  是為求菩提  我已作此事  正作當亦作  若作如是捨  傭賃非佈施  貪增施果故  隨須即能捨  說為息利人  智念非施主  不貪增益果  唯以悲心施  此名真施主  餘皆是商販  如大雲遍雨  諸處等心施  此名大施主  餘皆是少分  施及施果報  哀愍與須者  施主於眾人  猶如其父母  不念所施物  受者及施者  而常樂佈施  此名為施主  若不分別佛  菩提與菩薩  而為菩提施  彼當速成佛   問已解釋陀那波羅蜜。今應說屍羅波羅蜜。答波羅蜜義如前解釋。屍羅義今當說。以屍羅故說為屍羅。言屍羅者謂習近也。此是體相。又本性義。如世間有樂戒苦戒等。又清涼義。為不悔因離心熱憂惱故。又安隱義。能為他世樂因故。又安靜義。能建立止觀故。又寂滅義。得涅槃樂因故。又端嚴義。以能莊飾故。又淨潔義。能洗惡戒垢故。又頭首義。能為入眾無怯弱因故。又讚歎義。能生名稱故。此戒是身口意善行所轉生。於中遠離殺生不與取欲邪行等。是三種身戒。遠離妄語破壞語粗惡語雜戲語等。是四種口戒。遠離貪瞋邪見等。是三種意戒。如是等身口意善行所轉生十種戒。與貪瞋癡所生十種惡行為對治。彼十種惡行下中上常習近故。墮於地獄畜生閻摩世等。如前數十種善行戒。若不與覺分相應。下中上常習近故。隨福上上差別。當得天人差別。若與覺分相應十種善行。戒上上常習近多作。故當得聲聞地及菩薩地中轉勝差別。又此菩薩戒聚。有六十五種無盡。如無盡意經中說當知。又略說有二種戒。謂平等種蒔戒。不平等種蒔戒。平等種蒔戒者。以此善身口意積聚故。於生生中種蒔。若界若富樂。若聲聞獨覺。若相報若淨土若成熟眾生。若正遍覺等。彼皆說名平等種蒔戒。與此相違。名不平等種蒔戒。復有二種戒謂有作戒無作戒。若於有作中有所作者。名有作戒。與此相違名無作戒。復有九種戒。謂凡夫戒。外道五通戒。人戒。欲界天子戒。色界天子戒無色界天子戒。諸學無學聲聞戒。獨覺戒。菩薩戒。凡夫戒者。入生處故盡。外道五通戒者。神通退故盡。人戒者。十善業道盡故盡。欲界天子戒者。福盡故盡。色界天子戒者。禪那盡故盡。無色界天子戒者。三摩缽帝盡故盡。諸學無學聲聞戒者。究竟涅槃故盡。獨覺戒者。闕大悲故盡。菩薩戒者。則無有盡。以此戒能顯明諸戒故。種子相續無盡故。菩薩相續無盡故。如來戒無盡故。以此因緣。菩薩戒者說名無盡。諸菩薩戒。迴向菩提故。說名戒波羅蜜。此中有輸盧迦。  猶如父愛功力子  亦如自身愛壽命  出離有愛戒亦爾  大心健者之所愛  此戒牟尼習近已  解脫於欲離有愛  似烏凡人所棄捨  智者常當愛此戒  此戒利益於自他  令身端嚴離憂乏  此世他世勝莊嚴  是戒智者當所愛  此戒不由於他力  非不可得非乞求  皆因自力而得之  是故上人愛此戒  財物國境並土地  自身肌肉及以頭  皆能捨之不捨戒  為欲淨彼勝菩提  假使從天墜於地  設令自地昇於天  為滿離垢無染地  應當決定不移動  若已滿足戒方便  此時即得第二地  既得離垢清淨地  是時成就心所欲  若復天人修羅世  及畜生中可化者  善知教化方便已  隨念往彼利益之  或以佈施攝眾生  或以愛語入其意  或復與其安隱利  或與同事助其力  或在人中為其主  或居天眾而自在  彼彼方便引導之  悉當安置於白法  具足實戒神通故  便能乾竭於大海  世間盡時火增盛  於剎那頃悉能滅  觀於世間種種惱  惱而生病由離親  智者有戒通方便  為世親依示勝道   問已解釋屍羅波羅蜜。今應說羼提波羅蜜。答此中羼提者。若身若心受諸苦樂。其志堪忍不高不下心無染濁。此名略說羼提。若自在說。則施設為三。謂身住持。心住持。法住持。於中身住持忍者。謂身所遭苦。若外有心無心不愛之觸。所生身苦堪忍不計。此名身住持忍外所生者。謂以食因緣故起怖瞋癡。及蚊虻蛇虎師子熊等二足四足多足。諸有心物無量因緣逼惱於身。或復來乞手足耳鼻頭目支節。而割截之。於此惡事心無悶亂亦無動異。此名身住持忍。又暴風盛日寒熱雨雹擊觸因緣。諸無心物來逼惱時。遍身苦切而能安受。此亦名忍。又內身所起界動因緣故。風黃痰印及起所生四百四病極為身苦。於逼惱時能忍不計。亦名身住持忍。於中心住持忍者。若有罵詈瞋嫌呵責譭謗挫辱欺誑等不愛語道。來逼惱時。其心不動亦無濁亂。此名心住持忍。又八種世法所觸。謂得利失利好名惡名譏譽苦樂中。心無高下不動如山。是名心住持忍。又斷順眠瞋故。無殺害心。無結恨心。無鬥諍心。無訴訟心。自護護他。於眾生中慈心相應。與悲共行起歡喜意恆作捨心。此等亦名心住持忍。於中法住持忍者。於內於外如實觀察故。外者。謂罵詈殺害等。罵詈者。聲字和合同時不散。以剎那故。字空故。聲如響故。不可說次第相應義。此中無有罵詈。但諸餘凡夫虛妄分別而生瞋怒。若字與聲自性義中知不可得。心則隨順不相違背。平等忍受。此名法住持忍。又於殺害者所。當作是念。身非害者。身若無心。則如草木壁影等故。心亦非害者。以心非色。無所觸礙故。於第一義中無殺害者。作是觀時。不見殺害。堪能忍之。此名法住持忍。內者。謂觀內法時。作如是念。色如聚沫從緣而起。無動作故。不自生故。空故。離我我所故。受如泡。想如陽焰。行如芭蕉。識如幻。從緣而起。無動作故。不自生故。剎那生滅故。空故。離我我所故。於中色非我。色非我所。如是受想行識。識非我識非我所。此等諸法從緣而生。若從緣生則自性無生。若自性無生則無能害者。如是觀時。若內若外諸法自性皆不可得。此名法住持忍。若於身心法中。作自性觀時。即是順無生忍。此名略說羼提波羅蜜。如修多羅中具說。此中有聖者頌。  怨親及中人  悲念常平等  瞋因尚無有  何得瞋眾生  善修習常慈  眾生同己體  平等無有二  雲何怒眾生  心常捨離瞋  多生於愛喜  健者既無礙  雲何與世違  於諸眾生所  常求作利祐  雲何無瞋恚  得加眾生惡  世間八法觸  其心不動搖  譬如口吹山  應知彼得忍  深心離諸垢  礙事不能污  如泥泥虛空  應知彼得忍  於身無所愛  於命不亦貪  諸怨悉不能  動其相續志  於非可愛聲  安心猶如響  諸言亦如化  忍心便在手  不於五眾中  取我及命相  身亦非我所  應知彼得忍  若不見於我  及我所自性  便得無生忍  佛子最安隱   菩提資糧論卷第一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60 菩提資糧論   菩提資糧論卷第二   聖者龍樹本 比丘自在釋   大隋南印度三藏達磨笈多譯   問已解釋忍波羅蜜。今應說精進波羅蜜。答勇健體相。勇健作業等。是為精進。於中諸菩薩等。從初發心乃至究竟覺場。建立一切菩提分相應身口意善業。此名精進波羅蜜。又復若與諸凡夫及學無學聲聞獨覺等。不共精進。此名精進波羅蜜。精進有三種。謂身口意。彼身口精進。以心精進而為前行。略說有三種福事。若身與福事相應。是身精進。若口與相應。是口精進。若意與相應。是意精進。又於若自利若利他善中身健行。是身精進。口健行是口精進。意健行是心精進。復有三十二種菩薩精進。謂不斷三寶種精進。成熟無量眾生精進。攝受無量流轉精進無量供養給侍精進。聚集無量善根精進。出生無量精進精進。善說令眾生歡喜精進。安隱一切眾生精進。隨諸眾生所作精進。於諸眾生中行捨精進。受諸戒學精進忍力調柔精進。出生諸禪那三摩提三摩缽帝精進。滿足無著智慧精進。成就四梵行精進。出生五神通精進。以一切佛土功德成已佛土精進。降伏諸魔精進。如法降伏諸外論師精進。滿足十力無畏等佛法精進。莊嚴身口意精進。得度諸有所作精進。害諸煩惱精進。未度者令度。未脫者令脫。未穌息者令穌息。未涅槃者令涅槃精進。聚集百福相資糧精進。攝受一切佛法精進。遊無邊佛土精進。見無量諸佛精進。此諸精進從大悲出。離身口意故。住不取不捨故。得不舉不下故。攝不生不起故。如是等三十二法具足已。精進波羅蜜當得清淨滿足。此中亦有聖頌。  彼諸施等波羅蜜  精進之力所成就  是故精進為根本  諸菩薩等得佛身  精進方便求菩提  我念精進勝方便  以其捨離精進已  方便不能作所作  若唯獨有一方便  則無策勤作事業  所作皆是精進作  是故精進勝方便  心有巧力為方便  此心從於精進生  是故諸有所作事  皆以精進為根本  諸論及以工巧等  具精進故到彼岸  是故於諸所作中  精進最為成就者  所有自在及財物  精進之人則能得  是故諸有安樂事  皆以精進為得因  以有殊勝精進故  佛於聲聞為上首  是故此之精進力  最為勝因非餘行  勝上精進勇健者  於地地中雖同地  而彼恆得最勝上  是故常應起精進  佛在菩提樹下時  以精進故覺菩提  是故精進為根本  得佛身因前已說   問已略解釋精進波羅蜜。今應說禪那波羅蜜。   答禪那者。有四種禪那。謂有覺有觀離生喜樂。遊於初禪。無覺無觀定生喜樂。遊第二禪。離喜行捨念慧受樂。遊第三禪滅於苦樂捨念清淨不苦不樂。遊第四禪。於此四種禪那中。離證聲聞獨覺地。迴向佛地已。得名禪那波羅蜜。諸菩薩有十六種禪那波羅蜜。諸聲聞獨覺之所無有。何者十六種。謂不取實禪。不著味禪。大悲攀緣禪。三摩地迴轉禪。起作神通禪心堪能禪。諸三摩缽帝禪。寂靜復寂靜禪。不可動禪。離惡對禪。入智慧禪。隨眾生心行禪。三寶種不斷禪。不退墮禪。一切法自在禪。破散禪。如是等十六種。是為禪那波羅蜜。不取實禪者。為滿足如來禪故。不著味禪者。不貪自樂故。大悲攀緣禪者。示現斷諸眾生煩惱方便故。三摩地迴轉禪者。攀緣欲界為緣故。起作神通禪者。欲知一切眾生心行故。心堪能禪者。成就心自在智故。諸三摩缽帝禪者。勝出諸色無色界故。寂靜復寂靜禪者。勝出諸聲聞獨覺三摩缽帝故。不可動禪者。究竟後邊故。離惡對禪者。害諸熏習相續故。入智慧禪者。出諸世間故。隨眾生心行禪者。度諸眾生故。三寶種不斷禪者。如來禪無盡故。不退墮禪者。常入定故。一切法自在禪者。諸業滿足故(第十六破散禪本闕不解)。又念淨。慧淨。趣淨。慚淨。持心希望淨。迴向菩提淨。根淨。無依淨。不取實淨。起作神通淨。心堪能淨。身遠離淨。內寂靜淨。外不行淨。有所得見淨。無眾生無命無人淨。三界中不住淨。覺分門淨。離翳光明淨。入智慧淨。因果不相違淨。業思惟忍淨。開胞藏相智淨。攝方便前巧淨。菩提場障礙淨。不著聲聞獨覺淨。安住禪那出生光明淨。佛三摩地不散亂淨。觀自心行淨。知諸眾生各各根如應說法淨(本闕二淨)。彼十六種禪那波羅蜜由。此三十二淨故得清淨。得入如來地。此中有輸盧迦。  若彼十六種  及三十二淨  與禪度相應  是為求菩提  到禪那彼岸  善知禪那業  智者五神通  出生不退墮  諸色無有盡  通達其實性  亦以勝天眼  普見諸色相  雖以淨天耳  遠聞諸音聲  智者通達知  聲非可言說  所有眾生心  觀其各各相  諸心猶如幻  了知其自性  眾生宿世住  如實能念知  諸法無過去  亦知其自性  往詣俱知土  見土具莊嚴  土相如虛空  了知其實性  眾生諸煩惱  皆以亂心生  是故勝智者  曠修諸禪定   問所解釋禪那波羅蜜者。略說已竟。今應次第說般若波羅蜜。   答般若波羅蜜者。如前解釋。為初資糧中說我今更釋其相。如先偈說。  施戒忍進定  此五種之餘  彼諸波羅蜜  智度之所攝   此餘有四波羅蜜謂巧方便波羅蜜。願波羅蜜。力波羅蜜。智波羅蜜等。此四波羅蜜。皆是般若波羅蜜所攝。般若波羅蜜者。若佛世尊於菩提樹下。以一念相應智。覺了諸法。是般若波羅蜜。又是無礙相。以無身故。無邊相。等虛空故。無等等相。諸法無所得故。遠離相。畢竟空故。不可降伏相。無可得故。無句相。無名身故。無聚合相。離來去故。無因相。離作者故。無生相。生無有故。無去至相。離流轉故。無散壞相。離前後際故。無染相。不可取故。無戲論相。離諸戲論故。無動相。法界自體故。無起相。不分別故。無量相。離量故。無依止相。依止無有故。無污相。不出生故。不可測相。無邊際故。自然相。知諸法自性故。又般若波羅蜜是聞慧相。及正思入。彼聞慧相。有八十種。謂樂欲等。正思入。有三十二種。謂安住奢摩他等。又般若波羅蜜。不與十六種宿住等無明俱。如是等般若波羅蜜相。隨量已說。若具說者乃有無量。此般若波羅蜜所攝方便善巧波羅蜜中。有八種善巧。所謂眾善巧。界善巧。入善巧。諦善巧。緣生善巧。三世善巧。諸乘善巧。諸法善巧。此中善巧波羅蜜無有邊際。又復隨於何等生趣。以何等行相。為菩提故。得自增長善根及調伏眾生。於彼彼生趣彼彼行中。此一切處凡所應作種種方便。諸大人等所分別說。我今說彼經中微滴之分。若已作今作微少之善。能令多多能令無量。此為方便。不自為己唯為眾生。此為方便。唯以陀那令諸波羅蜜滿足。此為方便。如是以屍羅攝諸生處。以羼提。莊嚴身口心為於菩提。以毘梨耶安住精進。以禪那不退於禪。以般若捨離無為。以慈為作依護。以悲不棄流轉。以喜能忍不喜樂事。以捨發起諸善。以天眼攝取佛眼。以天耳滿足佛耳。以他心智知各各根。以宿住念知三世無礙。以自在通得如來自在通。以入眾生心欲知諸行相。已度還入。無染而染捨擔更擔。無量示量最勝現劣。以方便故涅槃相應而墮在流轉。雖行涅槃。不畢竟寂滅。現行四魔。而超過諸魔。達四諦智及觀無生。而不入正位。雖行憒鬧。而不行順眠煩惱。雖行遠離。而不依身心盡。雖行三界。而於界中不行世諦。雖行於空。而一切時恆求佛法。雖行無為。而不於無為作證。雖行六通。而不盡漏。雖現聲聞獨覺威儀。而不捨樂欲佛法。如是等巧方便波羅蜜中。所有教化眾生方便。彼等方便是菩薩教化巧方便住處應知。此中有輸盧迦。  畜生道中諸苦惱  地獄餓鬼生亦然  於流轉中相應受  眾生種種諸過惡  此等苦聚不能障  於眾生處起哀愍  諸佛便說彼菩薩  一切世間無礙悲  論中若有善該綜  眾多別人所作業  工巧等明及餘事  皆以愛語授與之  戒財聞修寂調等  以此功德攝化他  攝已復令常相續  勝仙說為住善道  或現女身化男子  令其調伏而受教  或現男身化女人  令其調伏而受教  若不厭於染境樂  愍其無道令入道  隨眾生門種種化  極逼惱處亦不捨  或有信解於無我  及知諸法離自性  是人未離世間法  但作如此觀察轉  於業及果生信順  而有無邊諸苦事  當於受彼苦果時  不喜諸苦所逼切  若於聲聞出家者  便置安隱寂靜處  或復置於緣覺道  或置十種妙力乘  令其當得正覺乘  或得寂靜及天趣  若應觀察現見果  如其所作正安置  如是從初至究竟  丈夫難事皆能為  依彼種種巧方便  捨離一切愛不愛  此乘諸佛所讚歎  百千功德而莊嚴  能生世間極淨信  以說勝妙善道故  於緣覺乘聲聞乘  及以天世諸乘中  皆以十善而成熟  亦於人乘成熟人   已解釋巧方便波羅蜜。我今當說願波羅蜜。諸菩薩最初有十大願。所謂供養給侍諸佛無餘。是第一大願。於彼佛所持大正法。攝受正覺普護正教。是第二大願。諸世界中諸佛出興。始從住兜率宮乃至退墮。入胎住胎初生出家。證正覺請轉法輪入大涅槃。皆往其所受行供養初不捨離。是第三大願。諸菩薩行曠大無量。不雜諸波羅蜜所攝善淨諸地。出生總分別分同相異相共轉不共轉等諸菩薩行。如實如地道說。修治波羅蜜教誡教授。授已住持。發起出生如是等心。是第四大願。無餘眾生界。有色無色有想無想。卵生胎生濕生化生。三界同入六趣共居。諸生順去名色所攝。無餘眾生界皆悉成熟。令入佛法。斷除諸趣。安立於一切智智。是第五大願。無餘諸世界曠大無量。若細若粗若橫若倒若平住等。同入共居順去。十方分分猶如帝網。入於分分以智順行。是第六大願。一切土即一土。一土即一切土。平等清淨無量國土。普皆莊嚴離諸煩惱。淨道具足無量智相。眾生充滿入佛上妙境界。隨眾生心示現令其歡喜。是第七大願。為與諸菩薩同一心故。為不共善根聚集故。為與諸菩薩同一攀緣常不離菩薩平等故。為發起自心入如來威神故。為得不退行神通故。為遊行諸世界故。為影到諸大眾論故。為自身順入諸生處故。為具足不思議大乘故。為行菩薩行故。是第八大願。為昇不退轉行菩薩行故。為身口意業不空故。即於見時令決定佛法故。為即出一音聲時令入智慧故。為即於信時令轉煩惱故。為得如大藥王身故。為行諸菩薩行故。是第九大願。為於諸世界中正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為於一毛道中及餘一切毛道中。皆現出生坐道場轉法輪大般涅槃故。為以智慧入佛大境界威神故。為於一切眾生界如其深心佛應出時開悟令得寂靜而示現故。為正覺一法一切法悉涅槃相故。為出一音聲令諸眾生心歡喜故。為現大涅槃而不斷行力故。為現大智慧地安立諸法故。為以佛境界法智神通普遍諸世界故。是第十大願。如是等大欲大出生十大願為首。滿此十大願已。建立菩薩阿僧祇百千餘願。得住菩薩歡喜地。此名願波羅蜜。已解釋願波羅蜜。我今當說力波羅蜜。此中略說諸菩薩有七種力。謂福報生力。神通力。信力。精進力。念力。三摩提力。般若力。   福報生力者。如十小象力當一龍象力。十龍象力當一香象力。十香象力當一大香象力。十大香象力當一大力士力。十大力士力當一半那羅延力。十半那羅延力當一那羅延力。十那羅延力當一大那羅延力。十大那羅延力當一過百劫菩薩力。十過百劫菩薩力當一過百千劫菩薩力。十過百千劫菩薩力當一得忍菩薩力。十得忍菩薩力當一最後生菩薩力。住此力已。菩薩即於生時能行七步。十最後生菩薩生時力。乃當菩薩少年時力。菩薩住此力已。趣菩提場成等正覺。得正覺已。以過百千功德力故。成就如來正遍知一種處非處力。如是等十力成就。此名諸佛菩薩及餘少分眾生福報生力。   神通力者。謂四神足善修多作已。以此希有神通力故。得調伏諸眾生等。彼以希有神力。顯現若色若力若住持等。若諸眾生。應以此色像得調伏者。即以此色像。於彼彼眾生所。示現或佛色像或獨覺色像或聲聞色像。如是或釋梵護世轉輪王等色像。若復諸餘色像。乃至畜生色像。為調伏眾生故。示現如是色像。若有多力憍慢瞋怒兇惡自高眾生。應以此力得調伏者。即現此力。或大力士力。或四分那羅延力。或半那羅延力。或一那羅延力。以此力故。須彌山王高十六萬八千踰闍那。寬八萬四千踰闍那。以三指舉取。如舉菴摩勒果擲置他方世界。而四天王天及三十三天等無所嬈惱。於菩薩力亦不減損。又此三千大千世界雖復寬曠。從於水界乃至有頂。置之手掌經劫而住。於諸神通道。具足示現如是等力。若有憍慢增上慢瞋怒兇惡自高眾生。說法調伏令離憍慢增上慢瞋怒兇惡等。彼得如是神足住持智已。以此住持智。有所住持。隨意皆得若以大海為牛跡。即成牛跡。若以牛跡為大海。即成大海。若以劫燒為水聚者。即成水聚。若以水聚為火聚者。即成火聚。若以火聚為風聚者。即成風聚。若以風聚為火聚者。即成火聚。如是若以此住持。隨所住持下中上法。既住持已。無有人能震動隱沒。所謂若釋若梵若魔及餘世間同法者。除佛世尊。於眾生類中。無有眾生於菩薩所住持法震動隱沒。以住持力故。為彼種種勝上喜踴尊敬眾生說法。彼神足力高出自在。過魔煩惱入佛境界。覺諸眾生。聚集宿世善根資糧。魔及魔身天等不能障礙。此名菩薩神通力。   信力者。於佛法僧及菩薩行中。信解一向不可沮壞。若惡魔作佛身來。隨於何法欲壞其信。菩薩以信解力故。彼不能動菩薩信力。此名信力。   精進力者。菩薩若發起精進。與彼彼善法相應時。於彼彼處得牢固力。隨所受行若天若人不能動壞令其中止。此名精進力。   念力者。住彼彼法處其心安止。諸餘煩惱不能散亂。以念力持故破諸煩惱。彼諸煩惱不能破壞菩薩所念。此名念力。   三摩提力者。於憒鬧中行遠離行。諸有音聲及語道所出。不為聲刺障礙初禪。行善覺觀不礙二禪。生於愛喜不礙三禪。成熟眾生攝受諸法未曾捨廢不礙四禪。如是遊四種禪。諸禪惡對不能破壞。雖遊諸禪。而不隨禪生。此名菩薩三摩提力。   般若力者。謂世出世法中不可壞智。於生生中不由師教。諸所作業工巧明處。乃至世間最勝難作難忍。菩薩皆得現前。若出世法救度於世。菩薩智慧隨順入已。彼天人阿修羅眾不能破壞。此名般若力。如是等菩薩七力已略解說。若欲具演無有邊際。此名菩薩力波羅蜜。已解釋力波羅蜜。我今當說智波羅蜜。此中若世間所行書論印算數等。及界論(謂風黃痰印等性)方論(謂醫方論)治諸乾痟顛狂鬼持等病。破諸蠱毒。又作戲笑所攝文章談謔等。令生歡喜。出生村城園苑陂湖池井華果藥物及林叢等。示現金銀摩尼琉璃貝(石白如貝)玉珊瑚等寶性。入於日月薄蝕星宿地動夢怪等事。建立相諸身份支節等。知於禁戒行處禪那神通無量無色處。及餘正覺相應利樂眾生等彼岸。又復知諸世界成壞。隨世界成隨世界壞皆悉了知。又知業集故世界成。業盡故世界壞。知世界若干時成住。知世界若干時壞住。知諸地界水界風界火界若大若小若無量等差別。知極細微塵。亦知所有微塵聚集微塵分散。知世界中所有地微塵數。如是亦知水火風等微塵數。知所有眾生身微塵數國土身微塵數。知諸眾生粗身細身差別。乃至亦知微塵合成地獄畜生餓鬼阿修羅天人等身。知欲色無色界成壞。及知彼小大無量等差別。知眾生身中業身報身色身。知國土身中小大染淨。及撗住倒住平住等方網差別。   知業報身中差別名字身。知聲聞獨覺菩薩身中差別名字身。知如來身中正覺身願身化身住持身。形色相好莊嚴身威光身意念身福身法身。知智身中若善分別若如理思惟。若果相應攝若世出世。若安立三乘若共法不共法。若出道非出道若學無學。知法身中平等不動。安立世諦處所名字。安立眾生非眾生法。安立佛法聖眾。知虛空身中無量身入。一切處非身真實無邊無色身差別。得出生如是等身智。又得命自在心自在眾具自在業自在願自在信解自在神通自在智自在生自在法自在。得如是等十自在已。為不思議智者無量智者不退智者。如是等智有八萬四千行相。是菩薩所知智波羅蜜。如是隨分解釋智波羅蜜。若欲具演。唯佛世尊。乃能解說。  此六波羅蜜  總菩提資糧  猶如虛空中  盡攝於諸物   如所解釋六波羅蜜中。總攝一切菩提資糧。譬如虛空行住諸物。有識無識悉攝在中。如是其餘聞資糧等諸資糧攝在六波羅蜜中。同相無異。應知。   菩提資糧論卷第二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60 菩提資糧論   菩提資糧論卷第三   聖者龍樹本 比丘自在釋   大隋南印度三藏達磨笈多譯  復有餘師意  諸覺資糧者  實捨及寂智  四處之所攝   又一論師作是念。一切菩提資糧皆實處捨處寂處智處所攝。實者不虛誑相。實即是戒。是故實為屍羅波羅蜜。捨即佈施。是故捨處為陀那波羅蜜。寂者即心不濁。若心不濁。愛不愛事所不能動是故寂處為羼提波羅蜜及禪那波羅蜜。智處還為般若波羅蜜毘梨耶波羅蜜。遍入諸處以無精進。則於諸處無所成就。是故毘梨耶波羅蜜成就諸事。是故一切資糧皆入四處。問如經說。以慈資糧得無礙心。以捨資糧得斷憎愛。於中慈悲有何差別。答。  大悲徹骨髓  為諸眾生依  如父於一子  慈則遍一切   若入生死嶮道。墮地獄畜生餓鬼諸趣。在惡邪見網。覆愚癡稠林。行邪徑非道。猶如盲闇。非出離中見為出離。為老病死憂悲苦惱諸賊執持。入魔意稠林。去佛意遠者。菩薩大悲。穿於自身皮肉及筋。徹至骨髓。為諸眾生而作依處。令此眾生得度如是生死曠野險難惡路。置於一切智城無畏之宮。譬如長者唯一福子而遭病苦。愛徹皮肉入於骨髓。但念何時得其病癒。悲亦如是。唯於苦眾生中起。慈者遍於一切眾生中起。又復慈故於諸眾生得無礙心。悲故於生死中無有疲厭。又慈於善人中生。悲於不善人中生。又菩薩慈增長故不著己樂。則生大慈。悲增長故捨諸支節及命。則生大悲。  若念佛功德  及聞佛神變  愛喜而受淨  此名為大喜   若念佛功德者。於中何者是佛功德。謂諸佛世尊無量百千俱致劫中。聚集善根故。不護身口意業故。五種應知中斷疑故。四種答難中無失故。三十七助菩提法教授故。十二分緣生中因緣覺故。教九教故。四種住持具足故。得四無量故。滿足六波羅蜜故。說菩薩十地故。出世五眾成滿故。四無畏十力十八不共佛法具足故。無邊境界故。自心自在轉故。無厭足法故。得如金剛三摩地故。不虛說法故。無能壞法故。世間導師故。無能見頂故。無與等故。無能勝故。不可思法故。得大慈大悲大喜大捨故。百福相故。無量善根故。無邊功德故。無量功德故。無數功德故。不可分別功德故。希有功德故。不共功德故。如是等名。念佛諸功德。   化諸眾生故。起神通變現。隨所應度眾生。隨眾生身。隨其形量長短寬狹。隨其色類種種差殊。隨其音聲清淨分別。諸佛世尊以種種希有神通。如其所行如其信欲。以彼彼方便差別神變。而教化之。聞此事已愛喜受淨。名為大喜。於中心勇名愛。愛心遍身名喜。喜心覺樂名受。於受樂時念正覺者大神通德。其心不濁名淨。彼心淨時喜意充滿名為大喜。彼登少分乘者。雖亦有喜。以不共故得大喜名。問菩薩應捨眾生。為不應捨。答。  菩薩於眾生  不應得捨棄  當隨力所堪  一切時攝受   菩薩摩訶薩常念利樂諸眾生等。若為貪瞋癡所惱。登於慳吝破戒恚恨懈怠亂心惡智之道。入於異路。此等眾生所不應捨。於一切時說施戒修。隨力所能應當攝受。不應捨棄。  菩薩從初時  應隨堪能力  方便化眾生  令入於大乘   此登大乘菩薩於眾生中。隨所堪能從初應作。如前方便波羅蜜中所說方便。應當精勤以諸方便教化眾生置此大乘。問何故菩薩但以大乘教化眾生。不以聲聞獨覺乘也。答。  化恆沙眾生  令得羅漢果  化一入大乘  此福德為上   若教化恆河沙等眾生。得阿羅漢果。此大乘福。勝過彼聲聞等乘教化福。以種子無盡故。此所有種子。能為餘眾生等。作菩提心方便。亦以出生聲聞獨覺故。此福勝彼。此福勝者。大乘於聲聞獨覺乘為上故。又菩提心。有無量無數福德故。又由大乘。三寶種不斷故。是故欲求大福。應以大乘教化眾生。不以餘乘。問諸摩訶薩豈唯以大乘教化眾生。不以聲聞獨覺乘耶。答。  教以聲聞乘  及獨覺乘者  以彼少力故  不堪大乘化   若中下意眾生。舍利他事闕於大悲。不堪以大乘化者。乃以聲聞獨覺乘。而化度之。問若有眾生。不可以三乘化者。於彼應捨為不捨也。答。  聲聞獨覺乘  及以大乘中  不堪受化者  應置於福處   若有眾生。喜樂生死憎惡解脫。不堪以聲聞獨覺及大乘化者。應當教化置於梵乘四梵行中。若復不堪梵乘化者。應當教化置於天乘十善業道。及施等福事中。不應捨棄。問若有眾生喜樂世樂。於三福事無力能行。於彼人所當何所作。答。  若人不堪受  天及解脫化  便以現世利  如力應當攝   若有眾生。專求欲樂不觀他世。趣向地獄餓鬼畜生。不可教化令生天解脫者。亦當愍彼智如小兒。如其所應現世攝受。隨己力能以施等攝之。愍而不捨。問若菩薩於此似小兒相諸眾生所。無有方便可得攝化。當於彼人應何所作。答。  菩薩於眾生  無緣能教化  當起大慈悲  不應便棄捨   若菩薩於喜樂罪惡可愍眾生中。無有方便能行攝化。菩薩於彼當起子想興大慈悲。無有道理而得捨棄。問已說於眾生中應須攝受。未知攝受方便雲何。答。  施攝及說法  復聽聞說法  亦行利他事  此為攝方便   諸菩薩為攝受眾生故。或以佈施為攝方便。或受他所施。或為他說法。或聽他說法。或行利他。或以愛語。或以同事。或說諸明處。或教以工巧。或示現作業。或令病者得愈。或救拔險難。如是等名為攝受眾生方便。當以此諸方便攝受眾生。不應棄捨。問以如是等攝受方便。攝眾生已成就何利。答。  所作益眾生  不倦不放逸  起願為菩提  利世即自利   此中菩薩作願利益世間者。發如是意。凡利世間事我皆應作。立此誓已。於諸眾生所作事中。不應疲倦不應放逸。又當作念。若利世間即是自利。是故菩薩於利樂眾生因緣。不應棄捨。問已說菩薩常應利樂眾生。不應行捨。於諸法中為捨不捨。答。  入甚深法界  滅離於分別  悉無有功用  諸處自然捨   法界者。即是緣生。是故先說。如來若出不出。此法界法性常住。所謂緣生。又如先說。阿難陀。緣生甚深證亦甚深。是故入此甚深法界菩薩。滅一切有無等二邊。攝取方便智已。即斷諸動念戲論分別。離諸取相。諸心意識行處皆不復行。乃至行佛行菩提行菩薩行涅槃處皆亦不行。則於諸法無復功用。於諸法中。得寂靜復寂靜心無分別心。是名第一義捨。此即菩薩無分別也。已說出世間捨。我今當說世間捨。  利名讚樂等  四處皆不著  反上亦無礙  此等名為捨   於利養名聞讚歎安樂等中無所繫著。與此相反無利無名毀苦等中亦不退礙。捨離愛憎處中而住無復分別。此名第二說世間捨。問若菩薩於諸法中。作第一義捨者。為菩提故如然頭衣。如是勤行雲何可得。答。  菩薩為菩提  乃至未不退  譬如燃頭衣  應作是勤行   雖於諸法應如是捨。而菩薩決定修行如然頭衣。乃至未得不退轉菩提菩薩。為菩提故應當勤行。於中菩薩有五種不退菩提因緣應知。何者為五。如華聚等經中說。若聞具足大願諸菩薩及佛世尊名號故。若願生彼佛世尊國土故。是為二種因緣。受持及說般若波羅蜜等深經故。是為第三因緣。修習現前住等三摩提及隨喜得者故。是為第四因緣。此四因緣說未得忍菩薩不退轉。若此菩薩住菩薩不動地已得無生忍。說為究竟決定不退轉。問若此四種因緣中。隨以一因緣。菩薩得不退轉者。先說如然頭衣應當勤行。彼雲何成。答。  然彼諸菩薩  為求菩提時  精進不應息  以荷重擔故   雖復四因緣中隨一因緣菩薩皆得不退。而精進不應休息。由先作是言。我當令諸眾生皆得涅槃。以荷如是重擔故。於其中間精進不息。問何故於其中間精進不得休息。答。  未生大悲忍  雖得不退轉  菩薩猶有死  以起放逸故   於四因緣中隨何因緣。得不退轉菩薩。彼未生大悲乃至未得無生忍。中間受業力死生者。由入放逸故。是以菩薩應當勤行如然頭衣。為得無生忍故。於其中間精進不息。   問菩薩復有何死。答。  聲聞獨覺地  若入便為死  以斷於菩薩  諸所解知根   如前所說四種因緣。隨何因緣得不退轉。此菩薩未有大悲未得忍。未過聲聞獨覺地。或以惡友力怖生死苦故。或受生中間故。或劫壞時間瞋嫌菩薩譭謗正法故。失菩提心。起聲聞獨覺地心已。或於聲聞解脫。若獨覺解脫作證。彼斷菩薩根。所謂大悲。是以諸菩薩及佛世尊。名為說解知死。問此應思量菩薩。為畏住泥犁。為畏墮聲聞獨覺地。答。  假使墮泥犁  菩薩不生怖  聲聞獨覺地  便為大恐怖   菩薩設住泥犁。與無數百千苦俱。不比墮聲聞獨覺地怖畏。問何故如此。答。  非墮泥犁中  畢竟障菩提  聲聞獨覺地  則為畢竟障   設入泥犁。於正覺道。不能作畢竟障礙。住泥犁時。乃至惡業盡邊。於菩提道暫為障礙。菩薩若墮聲聞獨覺地。則畢竟不生故。聲聞獨覺地。於正覺道乃為障礙。由是義故。菩薩入於泥犁。不比墮聲聞獨覺地怖畏。問其怖如何。答。  如說愛壽人  怖畏於斬首  聲聞獨覺地  應作如是怖   經中佛世尊作如是說。如愛壽人怖畏斬首。菩薩欲求無上菩提。怖畏聲聞獨覺地。亦應如此。是故菩薩雖入泥犁。不比墮聲聞獨覺地怖畏。問已說未得無生忍諸菩薩障礙法。此菩薩雲何得無生忍。答。  不生亦不滅  非不生不滅  非俱不俱說  空不空亦爾   此中菩薩觀緣生時作是念。有緣生法但施設。如無生中有生。是故生者自體不成。自體不成故生則非有。如生自體非有。彼滅為二。二俱無體如生滅。彼不生不滅為二。亦二俱無體。彼生滅二種中。生不生滅不滅亦不有互相違故。空亦如是。如有者無自體故。彼不空及空不空亦爾。問若作是念。以緣生故諸法無自體者。何故復作是念。亦無有緣生法。答。  隨何所有法  於中觀不動  彼是無生忍  斷諸分別故   如是菩薩如實觀緣生時。得離諸法自體見。離自體見故。即斷取法自體。得斷法自體時作是念。非無內外法。而無法自體。雖有緣生法。但如葦束幻夢。若法從緣生。彼自體不生。作是觀已。若沙門若波羅門。所不能動而不取證。彼以樂觀無生法。斷諸分別故。說名無生忍。此菩薩即住菩薩不動地。偈言。  既獲此忍已  即時得授記  汝必當作佛  便得不退轉   得此無生忍故。即於得時非前非後。諸佛現前授記作佛。汝於來世。於爾所時某世界某劫中。當為某如來應正遍知。此名菩薩不退轉。問從住初地乃至七地諸菩薩。皆決定向三菩提。何故不說為不退轉。唯說住不動地菩薩。為不退轉。答。  已住不動諸菩薩  得於法爾不退智  彼智二乘不能轉  是故獨得不退名   此謂所有信等出世間善根。諸聲聞獨覺乃至住第七地菩薩。不能障礙令其退轉。故名不退轉。非餘十種菩薩為三菩提於諸法中不退轉也。已說不退轉因緣。此中又得殊勝授記。大乘中說四種授記。謂未發菩提心授記共發菩提心授記。隱覆授記。現前授記。是為四種授記。於中未發菩提心授記者。其人利根具增上信。諸佛世尊以無礙佛眼觀已。而為授記。共發菩提心授記者。成熟善根種菩提種先已修習。其根猛利得增上行。但欲解脫諸眾生故。即發心時入不退轉。無墮落法離八不閑(謂八難也)。此人或聞自授記。於六波羅蜜不發精進。如其不聞更發精進為令不聞。欲使他人聞其授記。斷疑心故。佛以威神隱覆授記。若菩薩成熟出世五根。得無生忍。住菩薩不動地。彼即現前授記。是為四種授記。彼得無生忍菩薩已決定故。諸佛世尊現前授記。又別有密意授記。以為第五。如法華經說。  我等皆隨喜  大仙密意語  如授記聖者  無畏舍利弗  我等亦當得  成佛世無上  復以密意語  說無上正覺   以何義故。說此別語授記。有論師說。為令未入決定聲聞乘者發菩提心故。又已發菩提心初業菩薩等。畏流轉苦。欲於聲聞涅槃取滅度者。為令牢固菩提心故。又有異佛土菩薩。於此聚集。授記時到。以相似名。為彼授記故。諸師如是分別別語授記。於中實義唯佛世尊。乃能知之。  菩薩乃至得  諸佛現前住  牢固三摩提  不應起放逸   諸佛現前三摩提得已而住者。謂現在諸佛現其前住三摩提也。三摩提者。平等住故。菩薩乃至未得此三摩提。其間不應放逸。以未得三摩提。菩薩猶墮惡趣。未離不閑故。是故為得此三摩提。不應放逸。若得三摩提。彼諸怖畏皆得解脫。此三摩提有三種。謂色攀緣。法攀緣。無攀緣。於中若攀緣如來形色相好莊嚴身。而念佛者。是色攀緣三摩提。若復攀緣十名號身十力無畏不共佛法等無量色類佛之功德。而念佛者。是法攀緣三摩提。若復不攀緣色。不攀緣法。亦不作意念佛。亦無所得。遠離諸相空三摩提。此名無攀緣三摩提。於中初發心菩薩。得色攀緣三摩提。已入行者法攀緣。得無生忍者無攀緣。此等名得決定。自在故。  諸佛現前住  牢固三摩提  此為菩薩父  大悲忍為母   此所說三種現。在佛現前住三摩提。攝諸菩薩功德及諸佛功德故。說名諸菩薩父。大悲者。於生死流轉中。不生疲倦故。又於聲聞獨覺地險岸。護令不墮故。說名為母。忍者。得忍菩薩。於諸流轉苦及諸惡眾生中。不厭流轉。不捨眾生及菩提。以不生厭。是故此忍又為諸菩薩母。更有別偈說。  智度以為母  方便為父者  以生及持故  說菩薩父母   以般若波羅蜜生諸菩薩法故。佛說般若波羅蜜為菩薩母。諸菩薩法從般若波羅蜜生已。為巧方便所持。不令趣向聲聞獨覺地險岸。以是持菩提故。說巧方便為菩薩父。問菩薩以幾許福能得菩提。答。  少少積聚福  不能得菩提  百須彌量福  聚勝乃能得   菩提者。謂一切智智。彼智與無應知等。應知與虛空等。虛空無邊故應知亦無邊。以有邊福不能得無邊智。是故少少積聚福。不能得菩提。雲何得百須彌量福。聚集乃能得。   菩提資糧論卷第三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60 菩提資糧論   菩提資糧論卷第四   聖者龍樹本 比丘自在釋   大隋南印度三藏達磨笈多譯   問若如是者。百須彌量福聚無有故。亦無一人能得菩提。答。  雖作小福德  此亦有方便  於諸眾生所  應悉起攀緣   若此菩薩雖作小福。以有方便成大福聚。或以飲食捨與眾生。或以華香鬘等奉如來像。彼諸福德。於一切世界所攝諸眾生所。悉作攀緣。我以此福。令諸眾生皆得無上正覺。復以此福。與諸眾生共之。如是等福。共諸眾生迴向菩提。是名菩薩方便。如是迴向。其福得成無量無數無邊。以是故彼一切智智雖是無邊。還以此相無邊福故能得。   復有別義。  我有諸動作  常為利眾生  如是等心行  誰能量其福   菩薩於晝及夜。常起如是心行。若我所有動作善身口意。皆為度諸眾生故。脫諸眾生故。穌息諸眾生故。寂滅諸眾生故起。及為令眾生滿足一切智智。得至一切智智故。彼如是具足大悲。安住善巧方便。所有福聚唯除諸佛。何人能量。是故具此福者能得菩提。   問何故此福復是無量。答。  不愛自親屬  及與身命財  不貪樂自在  梵世及餘天  亦不貪涅槃  為於眾生故  此唯念眾生  其福誰能量   此中菩薩行六度行時。於己男女及與親屬。若金銀等財。若自壽命。若支節分。若具足身。若身心樂。若天人自在。若梵身天。若無色天。乃至涅槃。為眾生故皆亦不愛。唯於眾生愍念不捨。我當何為令此眾生小兒凡夫無智翳膜所覆盲者。脫三界獄安置常樂涅槃無畏城中。如是菩薩行利樂事。於諸眾生無因而愛。所有福德何人能量又偈言。  無依護世間  救護其苦惱  起如是心行  其福誰能量   此菩薩常以大悲。作如是念。今此世間無救無護。遍行六趣入三苦火。無有歸依此彼馳走。身心諸病常有苦惱。無依護者我當與作依處。救其身心所受諸苦。起此心行。所有福德何人能量。  智度習相應  如搆牛乳頃  一月復多月  其福誰能量   此般若波羅蜜。能生諸佛菩薩。及成就諸佛菩薩法。菩薩若於搆牛乳頃。思惟修習彼之福聚。尚無有量。何況若一日夜二日夜三日夜。乃至七日夜半月一月。若復多月修習相應。所有福聚何人能量。  佛所讚深經  自誦亦教他  及為分別說  是名福德聚   甚深者。謂甚深經。與空相應出於世間。彼是甚深。又復分別緣生故。緣生者即是法。法者即是如來身。彼與如來身相應者。是甚深經。諸佛世尊之所讚歎。若自誦若教他誦。若為他解說無希望心。但欲不隱沒如來身故。如來身者即是法身。欲令久住故。彼所有福誰能得量。  令無量眾生  發心為菩提  福藏更增勝  當得不動地   此有善巧方便菩薩。先以四攝事攝諸眾生。知彼眾生受我言已。然後教令發菩提心。如是具足善巧方便菩薩。令諸眾生發菩提心。彼所有福無人能量。以無量故。又令諸眾生發菩提心故。福藏更為增勝。言福藏者。福無盡故。以能至無盡故不可盡。不動地者。以不可動故名不動地。此中菩薩令他發菩提心故。於生生中。菩提心不動不失。以令他發菩提心故。此心即為不動地因。  隨轉佛所轉  最勝之法輪  寂滅諸惡刺  是菩薩福藏   如佛世尊。於婆囉奈城仙人住處鹿林中。轉法輪已。於彼最勝法輪隨順而轉。亦為福藏。此隨順轉有三種因緣。謂於如來所說深經。與空相應出於世間。若持若說及順法行法。若於如是等經。持令不失。是為第一隨順轉法輪。為有根器眾生。分別演說。是為第二隨順轉法輪。如彼經中所說。依法修行。是為第三隨順轉法輪。寂滅諸惡刺者。佛教惡刺所謂外道邪見。及以惡魔欲界自在。憎惡解脫。若四眾中或有異人。非法說法。非律說律。非師教說師教。是為佛教內惡刺。應當如法折伏彼等。摧慢破見令法熾然。此名寂滅諸惡刺。以寂滅惡刺。故名為菩薩福藏。  為利樂眾生  忍地獄大苦  何況餘小苦  菩提在右手   若菩薩著牢固鎧。常為利樂眾生。發精勤意。於一眾生為令解脫故。雖住阿毘至大地獄中。經劫辛苦堪忍不動。況餘小苦。菩薩能忍如是等苦。當知菩提如住右掌。  起作不自為  唯利樂眾生  皆由大悲故  菩提在右手   菩薩諸所起作。若佈施等。由大悲故。唯為利樂眾生。亦為令眾生得涅槃故。終不為身微少樂事。彼亦是大悲者。如是大人。當知菩提到其右手。  智慧離戲論  精進離懈怠  捨施離慳惜  菩提在右手   問前已解釋陀那等諸波羅蜜。今復解釋有何所為。   答前多為修行者解釋。今為無所得忍智光者解釋。以覺知一道相故。彼智遠離戲論。以不捨軛故。彼精進遠離懈怠。以除貪故。彼施遠離慳惜。如是菩薩。當知菩提到其右手。  無依無覺定  圓滿無雜戒  無所從生忍  菩提在右手   若菩薩善成就禪那波羅蜜已。此定不依三界。其相寂靜無有思覺。又圓滿屍羅無雜無濁。迴向菩提無有磨滅。又善成就般若波羅蜜已。緣生法中住無生忍。根本勝故無有退轉。當知菩提住其右掌。   問已說修行及得忍菩薩積聚諸福田。此福聚能得菩提。雲何初發心菩薩。積聚諸福田。此福聚能得菩提。答。  現在十方住  所有諸正覺  我悉在彼前  陳說我不善   若有現在諸佛世尊。於十方世間無所障礙。以本願力為利眾生故住。今於彼等實證者前。發露諸罪。若我無始流轉已來。於其前世及現在時。或自作惡業。或教他或隨喜。以貪瞋癡起身口意。我皆陳說不敢覆藏。悉當永斷終不更作。  於彼十方界  若佛得菩提  而不演說法  我請轉法輪   若佛世尊滿足大願。於菩提樹下。證無上正覺已。少欲靜住。不為世間轉於法輪。我當勸請彼佛世尊轉佛法輪。利益多人安樂多人。憐愍世間為於大眾。利樂天人。  現在十方界  所有諸正覺  若欲捨命行  頂禮勸請住   若佛世尊世間無礙。在於十方證菩提轉法輪安住正法。所應化度眾生化度已訖。欲捨命行。我當頂禮彼佛世尊請住久時。利益多人安樂多人。憐愍世間為於大眾。利樂天人。  若諸眾生等  從於身口意  所生施戒福  及以思惟修  聖人及凡夫  過現未來世  所有積聚福  我皆生隨喜   若諸眾生施戒修等所作福事。從身口意之所出生。已聚現聚及以當聚。聲聞獨覺諸佛菩薩諸聖人等。及以凡夫所有諸福。我皆隨喜。如是隨喜。是先首者。勝住者。殊異者。最上者。勝攝者。美妙者。無上者。無等者。無等等者。如是隨喜乃名隨喜。  若我所有福  悉以為一摶  迴與諸眾生  為令得正覺   若我無始流轉已來。於佛法僧及別人邊。所有福聚。乃至施與畜生一摶之食。若歸依善根。若悔過善根。若勸請善根。若隨喜善根。彼皆稱量共為一摶。我為諸眾生故。迴向菩提皆悉捨與。以此善根。令諸眾生證無上正覺。得一切智智。  我如是悔過  勸請隨喜福  及迴向菩提  當知如諸佛   若我為諸眾生迴向菩提善根。若悔過善根。若勸轉法輪善根。若請長壽善根。若隨喜善根。彼皆稱量為一摶已。如過去未來現在諸佛世尊為菩薩時。已作迴向當作迴向。我亦如是以諸善根迴向菩提。以此迴向善根。令我及諸眾生當證無上正覺。我今更略說。  說悔我罪惡  請佛隨喜福  及迴向菩提  如最勝所說   自有罪惡盡皆說悔。及請佛轉法輪。住壽長時隨喜諸福。迴向福等。如前迴向為菩提故。如最勝人所說。如是迴向問又彼迴向。應雲何作。答。  右膝輪著地  一髆整上衣  晝夜各三時  合掌如是作   當自清淨著淨潔服。澡洗手足裙衣圓整。於一髆上整理上著衣已。用右膝輪安置於地。合掌一心離分別意。若如來塔所若像所。若於虛空攀緣諸佛如在前住。作是意已。如前所說。若晝若夜各三時作。  一時所作福  若有形色者  恆沙數大千  亦不能容受   於彼所說六時迴向中。若分別一時所作於中福德。諸佛世尊如實見者所說。彼若有色如穀等聚者。其福積集無有限量。雖如恆伽沙等大三千界盡其邊際。亦不能容受。以彼迴向福與虛空界等迴向故。乃至一時迴向。猶有如是福聚。況多迴向。雖是初發心菩薩由迴向力故亦成大福。還以如是相福聚故。漸次能得菩提。   問已說諸菩薩得成大福方便。今欲護福用。何方便。答。  彼初發心已  於諸小菩薩  當起尊重愛  猶如師父母   彼初發心菩薩。若欲護自善根及自身者。於諸初發心菩薩。當起至極尊重愛敬之心。猶如世尊一切智師及自所生父母。如是以初發心菩薩為首。於諸菩薩亦應如是極作愛重。若異於此則自身及善根皆悉滅盡。如世尊經中曾說我不見餘一法障礙菩薩及滅盡善根。如於菩薩起瞋心者。若菩薩雖於百劫積集善根。由此瞋菩薩心故。皆悉滅盡。是故於諸菩薩應起尊重。猶如教師。  菩薩雖有過  猶尚不應說  何況無實事  唯應如實讚   若菩薩毀呰行大乘人罪過。令得惡名。所有生生善法皆悉滅盡。不得增長白法。是故諸菩薩等雖有過惡。為護自善根命故。不應顯說。何況無實。譬如王罪。如經中說。有菩薩清淨活命無可毀呰。而彼達摩比丘妾說其惡故。於七十劫中受泥犁報又於六萬生中為貧窮人。常受盲啞癩病惡瘡。是故於菩薩所。若有惡若無惡。皆不得說。彼有實德唯應稱揚。為自善根增長故。亦為餘人生信故。  若人願作佛  欲使不退轉  示現及熾盛  亦令生喜悅   若有眾生已發願求菩提。唯欲令其不退。而有人愚癡瞋恚及貪。自朋黨故作如是言。何用長行菩薩難行之行。其涅槃樂平等相似。行聲聞行疾得涅槃。此等後當說其果報。若以種種譬喻顯佛功德令入其心。是為示現。令其具足精進諸菩薩行。是為熾盛。欲令精進更增疾利。為說正覺功德大神通事。是為喜悅。如是令彼不捨菩提之心。  未解甚深經  勿言非佛說  若作如是言  受最苦惡報   甚深經者。謂佛所說與空無相無願相應。除無量斷常等邊見。滅我人眾生壽者等自性。顯如來大神通希有功德。於此經律若未證知。勿以癡。故言非佛說。何以故佛世尊說。若謗如來所說之經。惡果最苦。  無間等諸罪  悉以為一摶  比前二種罪  分數不能及   世尊於不退輪經中說。五無間業所有諸罪。若斷三千大千世界中諸眾生命所有罪報。若恆伽河沙等佛世尊滅度已所有支提。或壞或燒若障礙過去未來現在諸佛法眼所有罪報。如是等過皆悉搏聚。若於未解深經而起執著言非佛說。及菩薩發菩提願已而令退菩提心。此二種罪。彼前五無間等罪聚比之。百分不及千分不及。乃至數分柯羅分算分譬喻分優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以是罪相故。為護自身及自善根。勿作此二種罪。   問已說菩薩護自善根。何者是修道勝義。答。  於三解脫門  應當善修習  初空次無相  第三是無願   於中菩薩行般若波羅蜜時。應修三解脫門。最初應修空解脫門。為破散諸見故。第二無相解脫門。為不取諸分別攀緣意故。第三無願解脫門。為超過欲界色界無色界故。   問何故此等名解脫門。答。  無自性故空  已空何作相  諸相既寂滅  智者何所願   以緣生故法無自性。此名為空。以其空故心無攀緣。則是無相。離諸相故則無所願。又若法從緣生。彼自性無生。以自性無生故。彼法是空。若法是空彼中無相。相無有故彼是無相。若無有相彼中心無所依。以無依故於三界中。心無所願。  於此修念時  趣近涅槃道  勿念非佛體  於彼莫放逸   修此三解脫門時。若非方便所攝。則趣近涅槃。雖應修習。莫墮餘菩提處。當求無所得忍。應住善巧方便。  我於涅槃中  不應即作證  當發如是心  應成熟智度   發如是心。我當利益諸眾生。度脫諸眾生。雖修三解脫門。不應於涅槃作證。然我為學般若波羅蜜故。於三解脫門中。專應成熟。我應修空。不應證空。我應修無相。不應證無相。我應修無願。不應證無願。  如射師放箭  各各轉相射  相持不令墮  大菩薩亦爾   譬如射師善學射已。放箭空中。續放後箭各各相射。彼箭遂多。空中相持。不令墮地。  解脫門空中  善放於心箭  巧便箭續持  不令墮涅槃   如是此菩薩大射者。以學修空無相無願弓。於三解脫門空中。放心箭已。又以悲愍眾生巧方便箭。展轉相續。於三界虛空中。持彼心箭。不令墮涅槃。城。   問雲何復令彼心不墮涅槃。答。  我不捨眾生  為利眾生故  先起如是意  次後習相應   若我於三解脫門。善成熟已。欲取涅槃如在手掌。然我以小兒凡夫猶如飲乳。不能自向涅槃城者。未涅槃故。我於涅槃不應獨入。我當如是發起精進。隨我所作。唯為利益諸眾生故。亦為諸眾生得涅槃故。先應如是起作。次即心與三解脫門隨順相應。隨順者順後義也。若不如是。彼之心箭。無巧方便攝故。行三解脫門時。即墮聲聞解脫。若獨覺解脫中。今更有巧方便。  有著眾生等  久夜及現行  顛倒與諸相  皆以癡迷故   小兒凡夫諸眾生等。以癡迷故。於無始際流轉久夜。著四顛倒。無常謂常苦謂樂。不淨謂淨無我謂我。及於內外眾界入中。計我我所。謂有所得。久夜行已及現在行。  著相顛倒者  說法為斷除  先發如是心  次後習相應   如是諸眾生等。以癡迷故。起我我所二種計著。又於色等無所有中。妄起分別取相。生四種邪顛倒。我為說法令其斷除。先發如是心已。然後於三解脫門中。修習相應。若異此而修三解脫門者。則趣近涅槃道。  菩薩利眾生  而不見眾生  此亦最難事  希有不可思   菩薩起眾生想。此亦最難不可思。未曾有如畫虛空。於最勝義中本無眾生。此菩薩不知不得。而為利樂眾生故。勤行精進。唯除大悲。何處更有如此難事。  雖入正定位  習應解脫門  未滿本願故  不證於涅槃   此應思量。若到正定位菩薩。以三十二法故入正定位。與解脫門相應時。中間未滿本願。為證涅槃為不證。以世尊經中說雲。四大可令改異。無有入正定位。菩薩中間未滿本願證於涅槃。是故到正定位菩薩。未滿本願不證涅槃。  若未到定位  巧便力攝故  以未滿本願  亦不證涅槃   若初發心菩薩。未到正定位。彼以巧方便所攝故。修三解脫門時。中間未滿本願。亦不證涅槃。  極厭於流轉  而亦向流轉  信樂於涅槃  而亦背涅槃   此菩薩於流轉中。以三種熾火故。應極厭離。不應起心逃避流轉。當於眾生為子想故。而向流轉。及應信樂涅槃。如覆護舍宅故。然復應背涅槃。為滿一切智智故。於流轉中若有厭離。則於涅槃亦有信樂。若不向流轉不背涅槃未滿本願。修習解脫門時。則於涅槃作證。  應當畏煩惱  不應盡煩惱  當為集眾善  以遮遮煩惱   以是流轉因故。應畏煩惱。不應畢竟盡於煩惱。若斷煩惱。則不得集菩提資糧。是故菩薩以遮製法遮諸煩惱。由遮煩惱令其無力故。得集菩提資糧善根。以集善根故滿足本願。能到菩提。   問何故不以斷滅故滅諸煩惱。答。  菩薩煩惱性  不是涅槃性  非燒諸煩惱  生菩提種子   如諸聲聞聖人等。涅槃為性。以攀緣涅槃。得沙門果故。諸佛不以涅槃為性。諸佛煩惱為性。以菩提心由此生故。聲聞獨覺燒諸煩惱。不生菩提心種子。以二乘心種子無流故。是故煩惱為如來性。以有煩惱眾生發菩提心。出生佛體故不離煩惱。   問若燒煩惱。不生菩提心種子者。何故法華經中。與燒煩惱諸聲聞等授記。答。  記彼諸眾生  此記有因緣  唯是佛善巧  方便到彼岸   不知成就何等眾生。彼中因緣唯佛所知。以到調伏彼岸。不共餘眾生相似故。而彼不生菩提心種子者。以入無為正定位故。如經說。  如空及蓮華  峻崖與深坑  界不男迦柘  亦如燒種子   如虛空中不生種子。如是於無為中。不曾生佛法。亦不當生。如高原曠野不生蓮華。如是聲聞獨覺入無為正定位中。不生佛法。峻崖者。於一切智智城道中。有二峻崖。所謂聲聞地峻崖。獨覺地峻崖。聲聞獨覺若有一切智者。則非菩薩二峻崖也。深坑者。如丈夫善學跳擲。雖墮深坑安隱而住。若不善學。而墮深坑便死坑內。如是菩薩修習無為善相應故。雖修無為而不墮無為中。聲聞等修習無為不善相應。則墮無為中。界者。聲聞繫在無為界故。不復能於有為中行。是故彼中不生菩提之心。不男者。如根敗丈夫於五欲利不復有利。如是聲聞具無為法。於諸佛法利亦無有利。迦柘者。如迦柘珠。諸天世間雖善修理彼迦柘珠。終不能為鞞琉璃寶。如是聲聞雖復具諸戒學頭多功德三摩提等。終不能坐覺場證無上正覺。亦如燒種子者。如被燒種子。雖置地中水澆日暖。終不能生。如是聲聞燒煩惱種子已。於三界中亦無生義。以如是等經故。當知聲聞得無為法已。不生菩提之心。   菩提資糧論卷第四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60 菩提資糧論   菩提資糧論卷第五   聖者龍樹本 比丘自在釋   大隋南印度三藏達磨笈多譯   問得力菩薩於眾生中。雲何應修行。答。  諸論及工巧  明術種種業  利益世間故  出生建立之   於中書印算數。礦論醫論。能滅鬼持被毒論等。出生村城園苑河泉陂池花果藥林論等。顯示金銀真珠鞞琉璃貝石(石白如貝)珊瑚寶性論等。記說日月星曜地動夢相論等。相諸身份支節論等。如是等無量諸論。能與世間為利樂者。劫轉壞時悉皆滅沒。劫轉生時還於人間出生建立。如木鐵瓦銅作等。工巧非一。能滅鬼持顛狂被毒。霍亂不消食諸逼惱等。種種明術雕畫繡織作等。種種事業。能與世間為利樂者。皆亦出生及令建立。  隨可化眾生  界趣及生中  如念即往彼  願力故受生   諸摩訶薩隨何世界。若天人等趣。若婆羅門剎帝利鞞捨等生。於彼彼處。若有可化眾生。為起無量思念。欲化彼等眾生故。隨彼色類長短寬狹音聲果報。得令眾生受化之事。即應作願。起彼色類長短寬狹音聲果報。令彼眾生速受化故。  於種種惡事  及諂幻眾生  應用牢鎧鉀  勿厭亦勿憚   若以罵詈恐動嫌恨鞭打繫閉訶責如是等惡事加我。及諸眾生無量諂幻知不可化。以彼等故不應自緩鎧鉀。亦勿厭流轉。勿憚求菩提。又應發如是心。我不為無諂無幻眾生而著鎧鉀。我正為彼等眾生著此鎧鉀。我當作如是事發起精進。為令彼等眾生速得建立無諂無幻故。應當如是自牢鎧鉀。   問已說得力菩薩修行。雲何未得力菩薩修行。答。  具足勝淨意  不諂亦不幻  發露諸罪惡  覆藏眾善事   具足勝淨意者。謂增上意。又是善增也。意者心也。即彼心具足。名具足勝淨意。不諂亦不幻者。諂謂別心。別心者不質直也。又諂者名為曲心。幻者謂誑也。若心不曲不誑。彼是不諂不幻。發露諸罪惡者。若有罪惡顯說發露彼名發露諸罪惡。覆藏眾善事者。若有善業竟大覆藏。彼名覆藏眾善事。若菩薩欲疾得菩提。應當具足淨意不諂不幻發露罪惡覆藏善事。是故世尊說雲。諂非菩提。幻非菩提。  清淨身口業  亦清淨意業  修諸戒學句  勿令有缺減   此諸菩薩欲與修念相應故。先當清淨身口意業。於中殺生不與取非淨行等三種身惡行。應當清淨。與此相違三種身善行。應當受之。妄語破壞語粗惡語雜戲語等四種口惡行。應當清淨。與此相違四種口善行。應當受之。貪瞋邪見等三種意惡行。應當清淨。與此相違三種意善行。應當受之。諸波羅帝摹叉學句。亦當受而隨轉。於彼學句。無有知而故破。若缺漏戒者。於修念中。心則不定。  安住於正念  攝緣獨靜思  用念為護己  心得無障心   如是於戒正清淨已。斷除五蓋。於空閑淨潔離眾之處。少聲少喧少蚊虻蛇虎賊等。不甚寒熱不置臥床。若立若經行若結加坐。或於鼻端或於額分。迴念安住隨於一緣善攝作已。若於境界有躁動心。則用念為守門。如是置守護已。遠離障礙賊心。獨在一處無散亂意。而修習思惟。  若起分別時  當覺善不善  應捨諸不善  多修諸善分   于思惟時若起分別。即於起時覺此分別。若是不善即應捨離勿令復增。若是善分唯當數數多作。不應散亂。如室中燈不閉風道。  緣境心若散  應當專念知  還於彼境中  隨動即令住   於中修定比丘。心思惟時專意莫亂。若心離境即應覺知。乃至不令離境遠去。還攝其心安住境中。如繩繫猿猴繫著於柱。唯得繞柱不能餘去。如是應以念繩繫心猿猴繫著境柱。唯得數數繞於境柱。不能餘去。  不應緩惡取  而修於精進  以不能持定  是故應常修   緩者謂離策勤。惡取者謂非善取(謂太急也)。若欲成就三摩提者。不應緩作及惡取精進。以緩作及惡取精進。不能持三摩提。是故修定行者。應常正修。  若登聲聞乘  及以獨覺乘  唯為自利行  不捨牢精進   若欲登聲聞乘及獨覺乘。唯為自利故。自涅槃故。尚於晝夜不捨牢固精進。策勤修行。  何況大丈夫  自度亦度人  而當不發起  俱致千倍進   然此菩薩應於流轉河中度諸眾生。亦應自度。何得不發起過彼聲聞獨覺乘人。俱致百千倍精進也。如自度流轉之河度他亦如是。  半時或別行  一時行餘道  修定不應爾  應緣一境界   今此一日不應半時修習別定。餘時之中復行異道。唯於一定應善緣境。心隨一境。勿向餘處。  於身莫有貪  於命亦勿惜  縱令護此身  終是爛壞法   應當生如是心。我此身中。唯有薄皮厚皮肉血筋骨髓等。終歸乾枯。我此壽命亦當終盡。彼丈夫精進丈夫勢力丈夫健行。我亦應得。若其未得。我於精進不應賒緩。雖復百歲護此爛身。必定當是破壞之法。  利養恭敬名  一向勿貪著  當如然頭衣  勤行成所願   今此若在曠野宿住之時。勿貪身命於中遊行。若有利養恭敬名聞起時。不應貪著。為自願成就故。應速勤行。如然頭衣。  決即起勝利  不可待明日  明日太賒遠  何緣保瞬命   彼於如然頭衣勤行之時。明日賒遠莫待明日。若於我身有勝利者。決即發起。應當生如是心。何緣能保開眼合眼時命。我今即起勝利。明日太遠。莫待明日。  安住於正命  如食愛子肉  於所食噉中  勿愛亦勿嫌   如是定行比丘。若村若僧坊中。隨有如法無所譏嫌乞得食已。勿起貪心愛著。亦勿嫌之。應當安住正念。如食所愛子肉。但為身住不壞存於壽命。攝護淨行故。猶如昔雲夫妻行曠野時。共食子肉。  出家為何義  我所作竟未  今思為作不  如十法經說   應當如是觀察。我為何義故而行出家。為畏不活耶。為求沙門耶。若為求沙門者。應作是念。我於沙門之事。為已作為未作為今正作。如其未作及正作者。為成就因緣故。應當精勤。我離家類則名非類。應數思念。我之活命繫在於他。我亦應作別異儀式。我自於戒得無嫌不。有智同淨行者。於我戒所復無嫌不。我已與諸恩愛其相別異。不與共俱。我屬於業。業之所。生受用於業。業是所親依業而行。我所作業。若善若惡我當自受。我於晝夜雲何而過。我喜樂空寂不。我有上人法不。能得聖人勝知見不。若當後時同淨行者問我之時說之不慚。應數思念此等十法。所謂定行比丘。應數思念。  觀有為無常  若無我我所  所有諸魔業  應覺而捨離   有為謂因緣和合生。以因緣和合生故。彼無我所。以有為故彼是無常。若是無常。彼為他所逼迫故苦。若苦彼不自在轉故無我。於有為法應如是觀。所有諸魔業應覺而捨離者。或於菩提心六度相應經中作不欲樂因緣散亂因緣賒緩因緣障礙因緣。若從自起若從他起。皆應覺知。於此諸惡魔業。皆覺知已離之。莫令彼自在行。  根力與覺分  神足正斷道  及以四念處  為修發精勤   信精進念定慧。是為五根。信精進念定慧。是為五力。念擇法精進喜猗定捨。是為七覺分。欲定精進定心定思惟定。是為四神足。未生惡不善法為令不生。已生惡不善法為令其斷。未生善法為令其生。已生善法為令其住。生欲發勤攝心起願。是為四正斷。正見正分別。正語正業。正命正發行。正念正定。是為八分聖道。身受心法。是為四念處。此等三十七助菩提法。為修習故。發起精勤。  心與利樂善  作傳傳生處  及諸惡濁根  彼當善觀察   心若調伏守護禁繫。則與諸利益安樂善事。作傳傳生因。若不調伏不守護不修習不禁繫。則與諸無利惡濁為根知已。於彼應極觀察。生住異相故。內外兩間不住故。過去未來現在世不俱故。無處來故。無處去故。剎那羅婆牟呼利多時中不住故。猶如幻故。為修習故。應當觀察。  我於善法中  日日何增長  復有何損減  彼應極觀察   若佛世尊所說。施等善法能出生菩提者。我於彼諸善法。有何增長有何損減。常應如是專精觀察。日日之中。起而復起。  見他得增長  利養恭敬名  微小慳嫉心  皆所不應作   若見餘同淨行者。或沙門。或婆羅門。增長利養恭敬名聞之時。亦不應生微小慳嫉。復應思量生如是心。我亦喜得眾生利養衣服飲食臥床病緣藥等眾具。我亦喜得在家出家之所恭敬。我亦喜得具足可讚之法。  不羨諸境界  行癡盲啞聾  時復師子吼  怖諸外道鹿   若見他人增長利養恭敬名聞之時。於色等境界中。不應稀羨。於愛不愛色聲香味中。雖非癡盲啞聾。而作癡盲啞聾之行。若有力能莫常啞住。應以正法遣惑破繫時到。為怖外道鹿故。及住持正教故。復當震師子吼。我已解釋修心。今當解釋修相。所謂。  奉迎及將送  應敬所尊重  於諸法事中  隨順而佐助   於所尊重奉迎將送。於聽法時花鬘供養。修理支提等法事中恭敬作故。當得手足輪相。彼又是大眷屬先相。  救脫被殺者  自然增不減  善修明巧業  自學亦教他   有被殺者救令解脫。護命因緣離於殺生。受此等業長夜習近故。當得長指相足跟平正相身直相。彼是長壽先相。自所受善法。受已增長不令損減故。當得足趺高如貝相毛上向相。彼二是法無減先相。善修明論工巧等業。自學及教他故。當得伊尼□□裀□□□璉□觛裀□  於諸勝善法  牢固而受之  修行四攝事  施衣及飲食   於諸最勝善法。牢固受之。習近多作故。當得善安立足相。彼是能作事業先相。修行四攝佈施愛語利行同事。常習近故。當得手足網相。彼亦是速攝先相。以妙飲食衣服佈施。常習近故。當得柔軟手足相七處高相。彼二是得上妙飲食甜味。及衣服等先相。  不違乞求者  和合諸親慼  眷屬不乖離  施宅及財物   隨所有物。若來求者。即施不違逆故。當得臂髀□□□襴□輻□訪祿聾觛裀□□□□禜□□□□□□□□□桌□□夾桌□奪椽勒□覕埤□□□□樗率裀□□磻□□觛裀□□□□媧□飀□□□□餃□□□□□葉]囊埤□□穇□□觴□□□K裀□□□量礸□餃□□□□□葉]饅觛裀□  父母及親友  隨所應安置  所應安置處  無上自在主   憂波弟邪夜(隋雲近誦舊雲和上者略而訛)阿遮利夜(隋雲正行舊雲阿闍梨者亦訛)父母兄弟等。所尊重者。隨所應處安置。為無上自在主故。當得一孔一毛相白毫印面相。彼二是平等先相。  雖復是奴僕  善說亦受取  應生最尊重  施藥愈諸病   施藥愈諸病者。於病人所。施藥給侍將息飲食。以給侍將息。病即能起故。當得髆間平滿相味中上味相。彼二是少病先相。  前行善業首  細滑美妙言  善為正意語  前後無不供   前行善業首者。園林會堂義井花池飲食花鬘。於難行處起橋。及造僧坊遊處等中。勸勵他人自為前導。所施過他故。當得尼瞿嚧陀普圓身相頂髻相。彼二是勝主先相。細滑美妙言者。長夜真實細滑語故。當得廣長舌相梵音相。彼二是得五分五分語道具足音先相。五分五分語道具足音者。一者可知。二者易解。三者樂聞。四者不逆。五者深。六者寬遠。七者無嫌。八者悅耳。九者辯正。十者不雜(二種五分故有十也)。善為正意語者。長夜實語正意語故。當得師子牙相。彼是愛語先相。前後無不供者。他人雖有前後。然皆供養無不供養。以如法威儀平等威儀故。當得齊平齒相細滑齒相。彼二是善淨眷屬先相。  不壞他眷屬  慈眼觀眾生  亦不以嫌心  皆如善親友   於諸眾生。作懷抱慰喻攝受之心。以不貪不瞋不癡眼觀故。當得青眼相牛王眼□□裀□□□濾□□□觛裀□   我已解釋三十二大丈夫相出生之業。別有種種菩薩之行。今當解釋。  應當如所言  即隨如是作  如言若即作  他人則生信   應當如言即如是作。若如所言即如是作。他則生信。隨有言教。即當信受。  應當擁護法  覺察放逸者  及作金寶網  羅覆於支提   於此法中應自擁護。若有背法放逸眾生。於彼亦應方便覺察令其向法。及於如來支提之所。應以種種寶網羅覆。為令相好滿足故。  有欲求婇女  莊嚴以施之  亦與說佛德  及施雜光瓔   若有求婇女者。即便莊嚴婇女。而以佈施。此諸婇女普皆端正。以此佈施。為令自意所求愛事皆滿足故。又以無量異種。說佛功德之法。應在集會之處。高出美妙悅意之聲。而為演說。為得諸聲分清淨故。又以種種光明照曜瓔珞之具。悅彼心眼而以佈施。為得諸隨形好滿足故。  造作佛形像  端坐勝蓮花  及於六法中  修習同喜樂   以金銀真珠貝石等造作佛像。坐勝蓮花。為得化生。及為得佛身故。六種同喜法者。於彼同梵行中。慈身業口業意業。不分受用物。戒具足見具足。此等六種同喜法中。應數習近。為得徒眾。不被諸外論眾所壞故。  可供無不供  為命亦不謗  佛之所說法  及以說法人   可供無不供者。於中應可供養。所謂和上阿闍梨父母兄等。無不供養者。無不敬畏。雖為活命。終不謗法及此說佛法人。亦不應謗。不應輕欺。為護自善助故。  金寶散教師  及教師支提  若有忘所誦  與念令不失   應以金銀散於教師。亦應以摩尼金寶散教師寶支提。菩薩有三摩提。名現在佛對面。住此等三摩提。於生生中。現前修習為得聞持故。若有眾生忘失所誦引世利樂經書。於彼眾生。與作憶念。為不忘失菩提心故。及為得憶念現知故。  未思所作已  勿躁勿隨他  外道天龍神  於中皆莫信   所作業行。若身口意。於中諸處。若未思所作已。勿為躁急。亦勿隨他。應如是行。若異於此則生熱惱亦是悔因。於遊行出家尼揵等諸外道及於天龍夜叉揵闥婆等中。皆不應信。  心應如金剛  堪能通諸法  心亦應如山  諸事所不動   安置其心應如金剛。有慧力堪能故。於諸世出世法中。如其自性如實通達。於諸事中安置其心。亦應如山。八種世法。所不能動。  喜樂出世語  莫樂依世言  自受諸功德  亦應令他受   或有言說能出世間。若與佛法僧相應。若與六度相應。若與菩薩地相應。若與聲聞獨覺地相應。彼中應作喜樂。或有言說依止世間。增長世間。與貪瞋癡相應。彼中不應喜樂。若有諸受戒學頭多等殊勝功德善人所讚所受取者。於彼等中皆應受取。亦應令他受此功德。  修五解脫入  修十不淨想  八大丈夫覺  亦應分別修   於中解脫入者。一者為他說法。二者自說法。三者自誦法。四者於法隨覺隨觀。五者取隨何等三摩提相。此是五解脫入。應當念修。十不淨想者。謂膀脹想。青瘀想。膿爛想。潰出想。噉想。斷解想。分散想。血塗想。肉落想。骨想。此是十不淨想。貪若生時應當念修。本為斷除欲貪故。八大丈夫覺亦應分別修者。於中有八大丈夫覺。謂少欲是法多欲非法。是為初覺。知足是法不知足非法。是為第二。遠離是法雜鬧非法。是為第三。發精進是法懈怠非法。是為第四。安住念是法忘失念非法。是為第五。入定是法不入定非法。是為第六。智慧是法無智慧非法。是為第七。不樂戲論是法樂戲論非法。是為第八。此等八大丈夫覺。應當覺之。多欲等八不善助。應當斷除。  天耳與天眼  神足與他心  及與宿命住  應修淨五通   於中天眼天耳憶念宿住知他心神足。此等五種智通。應當修習。   菩提資糧論卷第五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60 菩提資糧論   菩提資糧論卷第六   聖者龍樹本 比丘自在釋   大隋南印度三藏達磨笈多譯   問雲何修習答。  四神足為根  欲進心思惟  四無量住持  謂慈悲喜捨   於此四無量中。習近多作已。得心堪能。得心堪能已。便入初禪那。如是第二。如是第三。如是第四。彼得禪那已得身心輕。彼以身心輕具足故。出生入神通道。出生入神通道具足故。便生神足。謂若欲若精進若心若思惟。於中欲者向法。精進者成就法。心者於法觀察。思惟者於法善巧。彼菩薩於神通若信解若作用。其心自在。隨欲所行。以善成熟故。自根本住持故。諸處順行如風遍空。於中菩薩得四無量及四禪那已。若信解若作用。出生天眼。若諸天龍夜叉乾闥婆等。若學人及聲聞獨覺天眼於中獨有增上之力。清淨勝過光明勝過。上首勝過殊異勝過。其眼無礙世間色相粗細遠近。隨其所欲彼皆能見。如是聞天人畜生等聲。如是念知前世無邊無際。如是知他心與貪慾等俱乃至八萬四千差別。如是得無量神足。以得神足故。諸所應調伏眾生。悉令調伏。  四界如毒蛇  六入如空村  五眾如殺者  應作如是觀   長夜以諸樂具受用因緣。雖守護將息長養。此地等四界。而速疾發動。不知恩養。不可依怙。不可委信故。應當觀察猶如毒蛇。以無主故。離我我所故。眼等諸入有六賊眾。逼惱可畏故。應當觀察猶如空村。共和與物破壞打罰不能遮障故。猶如殺者。於五受眾。應當日日如是觀察。  重法及法師  亦捨於法慳  教師勿捲祕  聽者勿散亂   於此有四種法。能生大智。應當受取。於法及法師中應當尊重。亦捨法慳。隨所聞法隨所習誦。為他演說。若有樂欲法者。教師勿為捲手祕惜。聽者勿散亂。謂莫有異欲。  無慢無希望  唯以悲愍心  尊重恭敬意  為眾而說法   復有四種法。是大智相。應當受取。所謂遠離自高輕他。無憍慢故。棄舍利養恭敬名聞。無希望心故。於無明闇障眾生中唯悲愍故。尊重恭敬為其說法。以此四種法故。菩薩大智具足。應當受取。  於聞無厭足  聞已皆誦持  不誑尊福田  亦令師歡喜   多聞無厭。聞已持法。持法已順法行法。不誑所尊福田。亦令教師歡喜此法。是菩提心不忘失因。  不應觀他家  心懷於敬養  勿以論難故  習誦於世典   不應為供養恭敬因緣往觀他家。除為安立菩提心因緣。亦不應欲為論難故習誦諸世論等。除為多聞因緣。  勿以瞋恚故  毀呰諸菩薩  未受未聞法  亦勿生誹謗   何以故。為護續生善法因緣。  斷除於憍慢  當住四聖種  勿嫌於他人  亦勿自高舉   斷除憍慢者。於諸眾生中。當下心如狗斷除我慢。於輕儉衣食臥床藥具四聖種中亦應當住。於彼聖種知足故。不應嫌他。亦不應自高舉。  若實不實犯  不得發覺他  勿求他錯失  自錯當覺知   他同梵行者犯罪。若實若不實。皆不應發覺。他有錯失不應求覓。唯於自錯。即應覺知。  佛及諸佛法  不應分別疑  法雖最難信  於中應信之   於佛不應分別。以世尊具足未曾有法故。亦於佛法不應疑惑。以於諸眾生是不共法故。及於最難信佛法中。以深心清淨故。應當信之。  雖由實語死  退失轉輪王  及以諸天王  唯應作實語   若菩薩由實語故。若奪物若死。雖退失轉輪王及諸天王。唯應實語。何況其餘而不實語。  打罵恐殺縛  終不怨責他  皆是我自罪  業報故來現   諸有他來打罵恐怖殺縛幽閉。皆是自罪應當有此。終不瞋他。此是我業前世已作。今時還受相似不愛之果。彼諸眾生都無有罪。唯是我罪業報來現。應當有此。  應極尊重愛  供養於父母  亦給侍和上  恭敬阿闍梨   於父母所。應當極愛尊重供養。應作天想。隨父母意令得悅樂。離諂幻心。又應恭敬給侍和上阿闍梨。隨和上阿闍梨所說法中。無有內祕。皆為外化。  為信聲聞乘  及以獨覺乘  說於最深法  此是菩薩錯   此中菩薩。有四種菩薩錯失。應當捨離。所謂於聲聞獨覺乘諸眾生中。為說最深之法。是菩薩錯。  為信深大乘  眾生而演說  聲聞獨覺乘  此亦是其錯   於信深大乘諸眾生中。為說聲聞獨覺乘。是菩薩錯。  大人來求法  慢緩不為說  而反攝受惡  委任無信者   若有正住大眾生。來有所求時。應即為說善法。而更慢緩破戒惡法。反攝受之。是菩薩錯。於大乘中未有信解。未以四攝事成熟者。而信任之。是菩薩錯。是為四種。  遠捨所說錯  所說頭多德  於彼當念知  亦皆應習近   此中所說四種錯失。應遠捨離。以此去菩提遠故。若聲聞獨覺乘中所說。頭多等及餘功德。但知彼等不與菩提作障礙者。於彼彼中。亦應習近。  等心平等說  平等善安立  亦令正相應  諸眾生無別   此四種菩薩道。應當習近。何等為四。所謂諸眾生中起平等心。諸眾生中平等說法。諸眾生中平等善安立。諸眾生中令正相應。此等皆無差別。是為四種。  為法不為利  為德不為名  欲脫眾生苦  不欲自身樂   此四種真實菩薩。應當覺知。何等為四。所謂但為於法不為財利。但為功德不為名稱。但欲脫眾生苦。不欲自身安樂。  密意求業果  所作福事生  亦為成熟眾  捨離於自事   若於業果密意欲求。作三福事。生此福時。唯為菩提利樂眾生。亦唯為菩提成熟於眾。為利眾故捨離自事。此是四種真實菩薩。  親近善知識  所謂法師佛  勸勵出家者  及以乞求輩   此四種菩薩善知識。應當親近。何等為四。所謂法師是菩薩善知識。為助持聞慧故。佛世尊是菩薩善知識。為助持諸佛法故。勸出家者是菩薩善知識。為助持諸善根故。乞求者是菩薩善知識。為助持菩提心故。此四種菩薩善知識。應當親近。  依止世論者  專求世財者  信解獨覺乘  及以聲聞乘   此四種菩薩惡知識。應當知之。何等為四。所謂世論者。習近種種雜辯才故。攝世財物者。不攝法故。獨覺乘者。少義利少作事故。聲聞乘者。自利行故。  此四惡知識  菩薩應當知  復有應求者  所謂四大藏   如前所說四種知識。是惡知識知已應離。復有應求得者。所謂四大藏。  佛出聞諸度  及於法師所  見之心無礙  樂住空閑處   此四種菩薩大藏。應當得之。何等為四。所謂奉事出世諸佛聽聞六波羅蜜。以無礙心見於法師。以不放逸樂住空閑之處。此是四種菩薩大藏。應當得之。  地水火風空  悉與其相似  一切處平等  利益諸眾生   與地水火風虛空等。有二因緣相似菩薩。應當攝受。所謂平等故。利益故。如地等大及虛空五種。於有心無心中一切處平等。無有異相。諸眾生等常所資用。而無變異不求報恩。我亦如是。乃至覺場究竟。為諸眾生之所資用。而無變異不求報恩。  當善思惟義  勤生陀羅尼  勿於聽法者  為作於障礙   義者。佛所說義。於彼當善思惟。若共談若獨住。應如是作。又安住禁戒清淨心意。精勤鮮潔當生及聞銀主海主等陀羅尼。又於聽法者所。勿以微少因緣而作障礙。為離法災生業故。  惱中能調伏  小事捨無餘  八種懈怠事  皆亦應除斷   惱中能調伏者。於中有九種惱事。所謂於我作無利益。已作今作當作。是為三種。於我親愛作無利益。已作今作當作。復為三種。於我憎嫌與作利益。已作今作當作。復為三種。此等皆作惱事。於此九種惱事之中。當自調伏。小事捨無餘者。於中有二十種小事。所謂不信(一)無慚(二)諂幻(三)掉(四)亂(五)放逸(六)害(七)無愧(八)懈怠(九)憂(十)昏(十一舊睡)睡(十二舊眠)恨(十三)覆(十四)嫉(十五)慳(十六)高(十七)忿(十八)悔(十九)悶(二十)。   此等二十種小事。皆捨無餘。八種懈怠事皆亦應除斷者。於中有八種懈怠事。所謂我欲作務即便安臥。不發精進(一)。我作務已(二)。我於行路(三)。我行路已(四)。我身疲乏。不能修業(五)。我身沈重。不能修業(六)。我已生病(七)。我病得起不久即便安臥。不發精進(八)。由此等故。應得不得應到不到應證不證。此等八種懈怠事中。為除斷故。應發精進。  莫作非分貪  橫貪不稱意  離者皆令合  無問親非親   若見具足利養名聞安樂稱譽福德眾生。於彼具足福中。莫作非分貪心。以作非分貪心則不稱意。是故所不應作。又於各各共諍離壞眾生中。無問親與非親。皆令和合。同心相愛。  於空而得空  智者莫依行  若當得於空  彼惡過身見   依空拔除大無智聚故。智者莫依得空而行。若依得空而行。則於有身見人。難治過之惡亦過之。以諸見行由空出離。若著空見彼不可治。以更無令出離故。  掃塗與莊嚴  及多種鼓樂  香鬘等供具  供養於支提   於如來支提及形像所。掃地塗地香鬘燒香末香華蓋幢幡等。莊嚴供養之具。當作供養。為得端正戒香自在故。貝笛箜篌腰鼓大鼓雷鼓拍手等。種種鼓樂供養。為得天耳故。  作種種燈輪  供養支提捨  施蓋及革屣  騎乘車輿等   支提捨中。應以種種香油酥燈鬘等善作供養。為得佛眼故。佈施傘蓋皮鞋象馬車輿乘等。為得菩薩無上神通乘不難故。  專應喜樂去  樂知信佛得  喜樂給侍僧  亦樂聞正法   於中菩薩。常應如是喜樂於法。莫喜五欲福樂。當知信佛所得之利。莫唯信樂見於色身。當於僧中以諸樂具常喜給侍。莫唯喜詣問訊而已。常喜聞法無有厭足。莫唯喜樂暫聞其語。  前世中不生  現在中不住  後際中不到  如是觀諸法   因緣和合力故。及無所從來故。前世中不生唸唸破滅故。及不住故。現在中不住滅無餘故。及無所至去故。後際中不到。應當如是觀察諸法。  好事與眾生  不求彼好報  當為獨忍苦  不自偏受樂   菩薩於諸眾生。當以好事而利樂之。自不希望彼等眾生利樂好事。及諸眾生有無量苦相。我獨為其忍受。我有樂具。與諸眾生。受用為樂。  雖足大福報  心不舉不喜  雖貧如餓鬼  亦不下不憂   雖住大具足福報天中。其心不作喜之與舉。雖為餓鬼貧窮破散逼惱此最難活。不應生下心。亦復不應憂。何況人道貧窮破散。  若有已學者  應極尊重之  未學令入學  不應生輕蔑   若有已學眾生。於彼應作至極尊重。若未學者應令彼等入學。亦不應輕蔑之。  戒具者恭敬  破戒令入戒  智具者親近  愚者令住智   戒具足人應當問訊。合掌向禮等而恭敬之。亦應為彼說持戒福。若破戒者應令入戒。亦應為彼說破戒罪。智具足者。應當親近。亦應為彼顯智慧德。愚者應令住智。亦應為彼演愚癡過。  流轉苦多種  生老死惡趣  不怖此等畏  當降魔惡智   菩薩於流轉中。流轉多種。生老死憂悲苦惱等。地獄畜生餓鬼阿修羅惡趣等。不應怖畏。唯當降伏惡魔惡智。  所有諸佛土  摶聚諸功德  為皆得彼故  發願及精進   十方無量諸佛國土。若佛土具足。若佛土莊嚴。若從諸佛菩薩聞。若自見之。彼皆摶聚殊勝功德。皆令彼等入到自佛土中。應當作如是願。隨所願即隨成就。亦應如是精勤修行。  恆於諸法中  不取而行捨  此為諸眾生  受擔欲荷負   以取故苦不取故樂。作是念已。恆於諸法不取而捨。雖不取而捨。若此先時為趣菩提故。作願受擔眾生。未度者我當度。未脫者我當脫。未寂滅者我當寂滅。此應荷負為諸眾生故。  正觀於諸法  無我無我所  亦勿捨大悲  及以於大慈   說諸法無所有。如夢如幻故。諸法無我。其無我所者觀無相故。如是以最勝義法。觀此相時。然於眾生亦不捨大悲及以大慈。如是應當倍復稱量歎言奇哉。彼諸眾生癡闇所覆。著我我所。於此最勝義道法中。而不覺知。我當何時。令彼眾生於此最勝義道法中而得覺知。是為於眾生中不捨大悲及以大慈。  勝過諸供養  以供佛世尊  彼作何者是  所謂法供養   若有以諸供具。供養諸聲聞獨覺菩薩及佛世尊。所謂或以諸華香鬘末香燈輪供養。或以諸蓋幢幡供養。或以諸音樂等供養。或以諸藥美飲食等佈施供養。若欲勝過彼諸供養以供養佛。復何者是。答言所謂法供養。彼法供養復有何相。  若持菩薩藏  及得陀羅尼  入深法源底  是為法供養   於中若與菩薩藏相應。如來所說經等甚深明相背諸世間難得其底。難見微細無著了義。以總持經王印印之。不退轉因從六度生。善攝所攝順入助菩提法合正覺性。入諸大悲說於大慈。離眾魔見善說緣生。入無眾生無命無長養無人。與空無相無願無作相應。坐於覺場轉於法輪。為天龍夜叉乾闥婆之所讚歎。度在家泥攝諸聖人。演說諸菩薩行。入法義辭樂說之辯。震於無常苦無我等音聲之雷。怖諸外論見得之執。諸佛所歎對治流轉示涅槃樂。如是等經若說若持觀察攝取。是名法供養。又法供養者。得不退墮順行總持故。於空無相無願無作相應深法中。入至其底無動無疑。是名最勝義中法之供養。  應當依於義  莫唯愛雜味  於深法道中  善入莫放逸   又法供養者。若於法中思法行法。隨順緣生離諸邊取之見。得無出無生忍入於無我。於因緣中無違無鬥無諍離我我所。應當依義。莫愛馳逐雜飾句味。應當依智莫依於識。依了義經莫著不了義世俗言說。應當依法莫取人見。應當隨順如實法行入無住處。善觀無名行識明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憂悲苦惱困極。皆悉寂滅。如是觀緣生已引出無盡。以愍念眾生故。不著諸見不作放逸。若常如此。乃名無上法之供養。  如是此資糧  恆沙等大劫  出家及在家  當得滿正覺   如前所說資糧於恆伽沙等量大劫中出家眾及在家眾菩薩乘者。多時滿願得成正覺。  繫彼資糧頌  為菩提思惟  資糧義無闕  能如在彼頌  我今擇彼頌  於義或增減  善解頌義等  賢智當忍之  釋彼資糧頌  我所作福善  為流轉眾生  當得正遍覺   聖者龍樹所作菩提資糧論竟。我比丘自在解釋竟。   菩提資糧論卷第六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61 菩提心離相論   No. 1661   菩提心離相論   龍樹菩薩造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光祿卿傳法大師賜紫臣施護奉 詔譯   歸命一切佛。我今略說菩提心義。至誠頂禮彼菩提心。如勇健軍執勝器仗。其義亦然。而彼大菩提心。所有諸佛世尊諸菩薩摩訶薩。皆因發是菩提心故。我發菩提心亦如是。所成乃至坐菩提場成正覺果是心堅固。又此菩提心。是諸菩薩總持行門。如是觀想如是發生。我今讚說菩提心者。為令一切眾生息輪迴苦。未得度者普令得度。未解脫者令得解脫。未安隱者令得安隱。未涅盤者令得涅槃。為欲圓滿如是勝願故。安立自相正體因故。入第一義真實觀故。彼菩提心無生自相。是故今說。所言菩提心者。離一切性。問曰。此中雲何離一切性。答謂蘊處界離諸取捨法無我平等。自心本來不生。自性空故。此中雲何謂我蘊等有所表了。而分別心現前無體。是故若常覺了菩提心者。即能安住諸法空相。又復常所覺了彼菩提心。以悲心觀大悲為體。由如是故。於諸蘊中無我相可得。有諸外道。起非相應行。執相分別謂諸蘊有非無常法。而實非彼我相可得。諸法任持真實性中。不可執常亦非無常。於我蘊中名尚無實。況復有作及諸分別。若言有一法乃至有諸法。作此說者。世間心轉隨世間行。彼非相應為常行相。此義不然。是故當知諸法無性。若內若外不可分別。彼能執心而有何因。謂不能離隨世間相。若因若相是二無別。此即非常亦非能執。當知心性不可執常。是故彼性無常是常。若知彼性是無常者。當何所作從何所生取我等相。若離世間即於蘊中無有障礙。若處若界覺了亦然。取捨二法即不可得。   此中言蘊者。謂色受想行識。此說為五蘊諸聲聞人於是中學復次當知。色如聚沫。受如浮泡。想如陽焰行如芭蕉。識如幻士。此五蘊義。佛二足尊為諸菩薩如應宣說。   所言色蘊者。今略示其相。謂四大種及彼所造。說為色蘊彼非色者。謂即所餘受想行三。諸教應知識蘊行想如下當說。   此中言處者。謂內眼等處。外色等處。此說為十二處。   此中言界者。謂眼根等界。眼識等界。色等境界。此說為十八界。如是蘊處界離諸取捨。無方無分不可分別。分別見者是義不然。隨起分別即有所著。彼復雲何而得相應。若有一相見外義者。當知此為破智所轉。意長養色是義雲何。應知如是非一非異。有諸外道波哩沒囉惹迦等。隨諸異見起三分別。是義不然。如人夢中造殺害事。而彼所作無實行相。又如人夢居最上處。而彼亦非殊勝行相。此義雲何。謂識光明破取捨相故。識法如是外義何有。是故諸法無有外義。當知一切色相所表。自識光明色相照耀。如人見彼幻化陽焰乾闥婆城取以為實。諸無智人以愚執心。觀色等實亦復如是由此我執是心隨轉。如先所說蘊處界義。應知離彼諸分差別。唯心分位所施設故。而種種相唯心所現。此義成就如成唯識說。此中問言。前說五蘊識雲何自相答如說心義識亦如是。如佛世尊常作是說。應知一切唯心所現。此義甚深。諸愚癡者不能了故。不見真實。是故若能空其我相。即於是心不生分別。起分別者謂邪教故。彼所建立是義不成。如實義者見法無我。是大乘中法無我義。自心本來而不生故。隨有所生亦復平等。自心增上入真實義。瑜伽行門所出生故。此中應知。彼後所依而無實體。此即名為淨心現行。若過去法過去無實。若未來法未來未至。若現在法現在不住。於三世中當雲何住。如軍林等多法成故。應知識者是無我相。彼識亦非為所依故。若於諸法如是見已。猶如赤雲速疾散滅。是故當知。若法有者從思所現。阿賴耶識亦復如是。諸有情類若來若去。法爾如是。譬如大海眾流所歸。阿賴耶識所依亦然。若有如是觀彼識者。即不可有分別心生。若彼各各如實知者。而彼彼名復雲何說。若彼各各知諸物性。即彼各各不能稱說。作此說者是決定語。是故諸法亦決定生。於一切事隨轉成就。能知所知是二差別。所知若無能知何立。二俱無實法雲何得。是故應知。所言心者而但有名。彼名亦復無別可得。但以表了故。彼名自性亦不可得。以是義故。智者應當觀菩提心自性如幻。若內若外及二中間求不可得。無法可取無法可捨。非形色可見非顯色可表。非男女相非黃門相。不於一切色相中住。無法可見非眼境界。唯一切佛觀察平等。若心自性若無自性。平等法中雲何得見。所言性者名分別故。若離分別心性俱空。若有分別可見心者。此中雲何說名為空。是故應知。無能覺無所覺。若能如是觀菩提心。即見如來。若有能覺及有所覺。而菩提心不可成立。是故無相亦復無生。非語言道而能稱讚。又菩提心者猶如虛空。心與虛空俱無二相。此說心空空智平等。佛佛神通佛佛無異。所有諸佛三世事業。一切皆住菩提界中之所攝藏。雖所攝藏彼一切法而常寂靜。亦復觀察。是無常法猶如幻化。非所攝藏調伏三有。住空法故。一切無生此說為空。一切無我亦說為空。若以無生及彼無我觀為空者。是觀不成。若染若淨二種分別。即成斷常二種見相。若言以智觀彼空者。是空亦復無別有體是故菩提心離諸所緣住虛空相。若觀虛空為所住者。是中即應有空有性。二名差別故知空者。猶如世間師子一吼群獸皆怖。如空一言。眾語皆寂。故知處處常寂彼彼皆空。又復識法是無常法從無常生。彼無常性即菩提心。此說空義亦不相違。若無常性即菩提心者。若愛樂菩提是心平等。而亦不說愛樂彼空。取空之心當雲何得。當知本來自性真實一切成就菩提心義。又復應知物無自性。無自性性。是此說義。此所說者是心雲何。若離我法即心不住。此非一法亦非諸法。各各自性而自性離。如世糖蜜甜為自性。又如火者熱為自性。彼諸法空。自性亦然。彼諸法性非常非斷非得非離。以是義故。無明為初老死為後。諸緣生法之所成立。猶如夢幻體亦無實。由此說為十二支法。即此亦名十二支輪。循環轉彼生死門中。而實無我無別眾生。無三業行果報差別。若於是中了緣生法。即能出離諸境界門。彼非行相不壞正因蘊所生故。輪迴後邊非行相故。一切無持空空生故。法法平等造因受果。是佛所說。所有諸法聚類所生。如擊鼓有聲。如殖麥生芽。諸法聚類其義亦然。如幻如夢緣生所現。諸法因生而亦無生。因因自空而何所生。是故應知諸法無生。即此無生說名為空。如說五蘊蘊性平等。彼一切法亦如是念。若有說空如真實說。而所說空體亦非斷。非斷體中實亦不可得。說體為空空亦無體。若了無實作者無常。諸煩惱業積集為體。是業亦復從心所生。心若無住業雲何得。如快樂心是寂靜性。彼寂靜心而不可取。諸有智者能實觀察。彼見實故而得解脫。又菩提心者最上真實。此真實義說名為空。亦名真如亦名實際。是即無相第一義諦。若不了知如是空義。當知彼非解脫分者。於輪迴中是大愚癡。輪迴行人六趣流轉。若有智者能如實觀彼菩提心與空相應。如是觀已乃能成就利他智慧無礙無著。是即知恩報佛恩者。常以悲心普觀眾生父母眷屬有種種相。煩惱猛火常所燒燃。使諸眾生輪迴生死。如所受苦念當代受。如和合樂念當普施。復觀世間愛非愛果。善趣惡趣。饒益不饒益。隨眾生轉。而諸眾生本來無得。隨智差別起種種相。所有梵王帝釋護世天等。若天若人一切不離世間相故。又復觀察所有地獄餓鬼畜生。是諸趣中一切眾生。無量無數種類色相。不饒益苦常所隨轉。飢渴所逼。互相殺害互相食噉。因如是故不壞苦果。諸佛菩薩如實能觀善趣惡趣一切眾生諸業報事自相如是。如所觀已起方便心。善護眾生令離諸垢。諸菩薩由此以大悲心而為根本。以彼眾生為所緣境。是故諸菩薩不著一切禪定樂味。不求自利所得果報。過聲聞地不捨眾生。修利他行發大菩提心。生大菩提芽求佛菩提果。以大悲心觀眾生苦。阿鼻地獄廣闊無邊。隨諸業因苦報輪轉。此種種罪受種種苦。菩薩悲心念欲代受。此種種苦有種種相。說無有實亦非無實。若了知空即知此法。隨諸業果如是順行。是故諸菩薩為欲救度諸眾生故。起勇猛心入生死泥。雖處生死而無染著。猶如蓮華清淨無染。大悲為體不捨眾生。空智所觀不離煩惱。是故菩薩以方便力示生王宮。踰城出家苦行修道。坐菩提場成等正覺。現神通力破諸魔軍。為度眾生轉大法輪。現三道寶階從天下降起諸化相。隨順世間入大涅盤。於其中間現諸色相。或作梵王或為帝釋。若天若人隨諸相轉。如是種種示現諸相。是故得名救世導師。此等皆是諸佛菩薩大悲願力。調伏世間悉令安住相應勝行。是故於輪迴中不生退倦。從一乘中說二乘法。一乘二乘皆真實義。若聲聞菩提。若佛菩提。智身一相。三摩地一體。雖有所說是說非說。或有說為種種相者。但為引導諸眾生故。若眾生得利。而佛菩提福智平等。而實無有二相可住。若有住相即為種子。彼種子相聚類所生。是故增長生死芽莖。如佛世尊常所宣說。破彼世間種種行相。但為眾生作諸方便。而實非破。若離分別比義甚深。甚深義中無有二相。雖說有破此亦非破。於空法中無有二相。諸法任持自性真實。智波羅蜜多是即菩提心。菩提心者除一切見。是故當知。諸身語心是無常法。但為眾生作利益故。此中言空空而非斷。此中說有有亦不常。是故無有生死亦無涅盤。而悉安住無住涅盤。諸佛世尊鹹作是說。悲心所生無量福聚。彼即最上真實空理。諸佛威神之所出生。自利利他二行成就。我今頂禮彼一切性。我常尊敬彼菩提心。願所稱讚佛種不斷。諸佛世尊常住世間。而菩提心者大乘中最勝。我於此心安住正念。又菩提心者。住等引心從方便生。若了是心生死平等。自利利他二行成就。又菩提心者。離諸見相。無分別智真實而轉。諸有智者發菩提心。彼獲福聚無量無邊。又復若人於一剎那間。觀想菩提心。彼獲福聚不可稱量。以菩提心非稱量故。又菩提心寶清淨無染。最大最勝最上第一。不能壞非所壞真實堅固。能破煩惱等一切魔。滿諸菩薩普賢行願。又菩提心者。是一切法之所歸趣。所說真實離諸戲論。是即清淨普賢行門。離一切相。此如是說。  我所稱讚菩提心  如二足尊正所說  而菩提心最尊勝  所獲福聚亦無量  我以此福施眾生  普願速超三有海  如理如實所稱揚  智者應當如是學   菩提心離相論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62 菩提行經   No. 1662   菩提行經卷第一   聖龍樹菩薩集頌   西天中印度惹爛馱囉國密林寺三藏明教大師賜紫沙門臣天息災奉 詔譯   讚菩提心品第一  如佛妙法體無邊  佛子正心歸命禮  佛甘露戒垂覆護  我今讚說悉依法  此說無有未曾有  亦非自我而獨專  我無自他如是時  乃自思惟觀察作  如是發心觀察時  能令我此善增長  時見如是娑婆界  此乃是彼佛世尊  此界剎那難得生  得生為人宜自慶  思惟若離菩提心  復次此來何以得  如雲覆蔽夜黑暗  閃電光明剎那現  佛威德利亦復然  剎那發意人獲福  是故善少力雖劣  能破大惡之業力  如是若發菩提心  此善勇進能超彼  思惟無量無邊劫  見佛鹹說此真實  若不快樂得快樂  增長救度無邊眾  為諸有情處眾苦  令離百千諸苦怖  受多快樂百千種  為恆不離菩提心  彼善逝子處纏蓋  行在輪迴無所愛  若剎那說菩提心  人天歡喜悉歸命  若有受持不淨像  喻佛寶像而無價  如藥變化遍堅牢  等修持妙菩提心  菩提心寶驗無邊  價直世間無可喻  調御行人伴侶等  悉使受持而堅牢  芭蕉不實而生實  生實芭蕉而身謝  菩提心樹而清淨  恆生勝果而不盡  已作暴惡眾罪業  依菩提心剎那脫  勇猛依託無大怖  彼癡有情何不依  譬如劫盡時大火  剎那焚燒罪業薪  若讚慈尊無量言  是曰善哉之智者  彼種種覺心  正智而平等  菩提誓願心  而行菩提行  喻去者欲行  彼之分別說  智分別說已  所行如智用  菩提之願心  大果如輪迴  福故不間斷  亦如彼行意  若彼等無邊  有情界解脫  與彼心平等  菩提願不退  彼等好睡眠  亦復多迷醉  間斷於福流  喻空無所有  妙臂而問此  劣意之有情  於解脫得生  為自為如來  乃思惟療除  苦惱之有情  使苦惱盡已  獲得無邊福  有情無邊苦  雲何而療治  使一一安樂  獲無邊功德  何以利父母  如是及眷屬  得天及仙人  淨行婆羅門  如是彼有情  乃過去睡夢  不願於自利  唯願生利他  有情最勝寶  希有何得生  種種意利他  不獨於自利  歡喜世間種  精進世間藥  心寶與有福  而彼雲何說  雲何諸有情  得一切快樂  為發菩提心  供養於如來  迷愛樂快樂  乃喻於冤嫌  遠離與隨行  悉從於自意  若彼求快樂  苦惱種無邊  積諸善快樂  諸苦惱消除  破壞迷惑因  善哉雲何得  親彼善知識  彼福如是得  作利若迴向  彼必返讚歎  作善不求利  說彼是菩薩  若有佈施於少食  修善供養於世間  所施大小如蚊蚋  亦獲快樂得半日  雲何獲得於能仁  要度無邊有情盡  有情無盡若虛空  一切智求自圓滿  佛子靜念而思惟  若煩惱生自心作  數生煩惱復生疑  佛說此人墮地獄  佛子若發菩提心  滅大罪力得勝果  我今歸命摩尼心  救度有情得快樂   菩提行經菩提心施供養品第二  端彼摩尼恭敬心  用奉供養於如來  及彼清淨妙法寶  佛功德海量無邊  世間所有諸妙花  乃至妙果及湯藥  所有珍寶澄清水  悉皆奉供而適意  山中之寶及眾寶  適悅樹林寂靜處  蔓花莊嚴樹光明  結果低垂枝□睹□ 人間天上香塗香  乃至劫樹及寶樹  池水清淨復莊嚴  鵝鴻好聲極適意  穀自然生非所種  別別莊嚴而供養  等虛空界量廣大  此一切有悉受用  我今所獻並子等  供養最上佛牟尼  為我不捨於大悲  受彼最上之供養  我以無福大貧窮  更無纖毫別供養  我今思惟為自他  願佛受斯隨力施  我自身施一切佛  以自身等遍一切  加被我作上有情  有情恆常佛教化  我得如來加被已  化利有情無怖畏  過去罪業悉遠離  未來眾罪不復作  寶光明處甚適悅  天蓋莊嚴奉真如  水精清淨復光明  種種妙堂香浴作  大寶瓶滿盛香水  復著適意諸妙花  洗浴如來無垢身  我當讚詠獻歌樂  清淨香熏上妙衣  用蓋覆彼最上色  我今獻此上衣服  願佛慈悲哀納受  種種柔軟妙天衣  彼莊嚴中而最上  供養如來並普賢  及彼文殊觀自在   菩提行經護戒品第三  持戒為護心  護之使堅牢  此心不能護  雲何能護戒  喻醉象不降  不患於疼痛  放心如醉象  當招阿鼻等  念索常執持  繫縛於心象  得離放逸怖  獲一切安樂  若能繫一心  一切皆能繫  若自降一心  一切自降伏  師子熊虎狼  夜叉羅剎等  一切地獄卒  皆悉是其冤  若怖一切冤  無邊苦惱集  皆因心所得  佛世尊正說  地獄眾苦器  及熱鐵丸等  誰作復何生  貪瞋癡所有  由彼諸罪心  佛生諸世間  三界心滅故  是故無怖畏  若昔行檀施  今世而不貧  今貧勿煩惱  過去雲何悔  若人心少分  行檀波羅蜜  是故說果報  同一切佈施  若人心持戒  嫌誰而牽殺  嗔心之冤家  殺盡等虛空  大地量無邊  何皮而能蓋  履用皮少分  隨行處處覆  外我性亦然  所有誰能勸  但勸於自心  外我而自伏  身貧而無福  彼果同所行  若心施一衣  感果而增福  諸行若修持  心念恆不捨  一切無利心  虛假宜遠離  一切心法財  宜祕密觀察  離苦獲安樂  彼得超世間  我雲何修行  修行唯護心  是故我觀心  恆時而作護  喻獼猴身瘡  一心而將護  人中惡如是  恆常而護心  怖苦惱之瘡  我一心常護  破壞於眾合  心瘡乃無怖  常作如是行  不行人中惡  人中罪不犯  自然而不怖  我欲盡身命  利行而供養  別別身命盡  善心而不退  我欲守護心  合掌今專作  心唸唸之中  一切方便護  喻於重病人  諸事不寧忍  散亂心亦然  不堪諸事業  心散亂不定  聞思惟觀察  如器之滲漏  於水不能盛  由多聞之人  於信方便等  過失心不定  獲不寂靜罪  心不決定故  迷惑賊所得  所有之福善  偷墮於惡處  煩惱眾盜賊  魔著故得便  由魔羅發起  破壞善生命  守彼意根門  惡不能牽去  念彼罪苦惱  次復獲安住  善哉隨師教  獲得善念生  奉於教誨師  當一心供給  於諸佛菩薩  剎那心決定  當怖畏憶念  慈哀現面前  塵心而不定  去去不復還  若能守意門  護之住不散  我今護此心  恆常如是住  喻木之無根  不生惡枝葉  眼觀於色相  知虛假不實  物物恆諦觀  是故而不著  因見而觀察  觀之令不惑  所來觀見已  安畏以善來  欲行不知道  望四方生怖  決定知方已  觀心行亦然  智者之所行  思惟於前後  是善是惡等  如是事不失  不住於此身  離此復何作  雲何住此身  當復觀中間  觀內心亦然  而用諸方便  以法為大柱  縛之令不脫  當以如是意  觀我之所在  諸識皆如是  攝令剎那住  若怖因業力  能趣求快樂  修彼檀戒度  乃至大捨等  若修菩提因  彼別不思惟  一向修自心  當起如是見  如是修諸善  不起於怖畏  而令諸煩惱  決定不增長  種種正言說  見在而甚多  觀覽悉決了  破疑網得果  如草被割截  念佛戒能忍  剎那行此行  獲得殊勝果  欲於諸正說  皆悉得通達  當觀照自心  常修於精進  喻木之無情  無言無所作  見自心亦然  決定令如是  心起於輕慢  如彼迷醉人  惟求自讚譽  非彼修行者  若他人於我  而生於譭謗  謂是嗔癡等  住心恆似木  如木不分別  利養尊卑稱  亦不為眷屬  乃至承事等  利他不自利  但欲為一切  是故說我心  堅住恆如木  一心住如木  於尊親朋友  乃至於三業  不生憎愛怖  觀察於煩惱  如空而不著  當勇猛堅牢  受持為恆常  無善慚可怖  當一心求他  清淨住三昧  為他所尊重  雖居童稚位  不使他瞋惱  自亦不瞋他  慈悲恆若此  我受持禪那  使意恆寂靜  為一切有情  恆居無罪處  唸唸須臾間  多時為最勝  如是受持心  不動如須彌  鷲貪肉不厭  人貪善亦然  身心不修行  雲何能出離  雲何護身意  一切時自勤  汝等何所行  各各專一心  迷愚不自製  妄貪如木身  此身不淨作  雲何返愛戀  骨鎖肉連持  外皮而莊飾  自覺令不貪  解脫於慧刃  割截諸身份  令見中精髓  審觀察思惟  雲何見有人  一心如是觀  審諦不見人  雲何不淨身  貪愛而守護  處胎食不淨  出胎飲血乳  不如是食飲  雲何作此身  豺鷲等貪食  不分善與惡  要同人愛身  受用成業累  但如是護身  至死無慈忍  與豺鷲無別  汝何恆此作  身死識不住  衣食寧可留  身謝識必往  受用雲何貪  是故今作意  不貪如是事  如是不遠離  得彼諸不善  如似人生身  肢體求成就  受身智不增  輪還徒自困  於世親非親  悅顏先慰喻  如是常自製  心念恆不捨  笑不得高聲  不戲擲坐具  輕手擊他門  諦信恆自執  如盜如貓鷺  求事行無聲  修心亦如此  當離於粗獷  他人之所嫌  無義利不說  恆得諸弟子  言上而尊愛  一切所言說  聞之使稱善  觀彼作福事  稱讚令歡喜  衷私說彼德  彼聞心必喜  欲讚說彼時  先觀彼德行  修諸歡喜事  難得彼誠心  勤修利他德  當受快樂報  憎愛苦宜捨  來生大苦故  此苦我不住  來生大快樂  善言聲柔軟  悲根聞生喜  顯彼適意事  當信真實語  恆悲念有情  愛護如愛眼  為彼住真實  必當得成佛  彼真實得成  各此利朋友  剎那修功德  離苦大安樂  功德慇勤修  恆作而自得  不衒不覆藏  誰雲諸事等  檀波羅蜜等  殊妙而最上  別行非最上  利下無遠離  佛如是利他  恆常之所切  如來之教中  見彼慈悲事  三界師入滅  分別出家人  食有可不可  不離三衣等  將求妙法身  不苦惱眾生  於眾生如是  隨意獲圓滿  捨非須盡命  彼捨要平等  悲心當清淨  果報自圓滿  淨心而重法  不執器杖等  不持傘蓋頭  無諸輕慢事  為男子女人  說法深廣大  不分人勝劣  令彼重平等  法之不廣大  乃及非法行  遠離不敬禮  樂說於大乘  齒木及洟唾  不棄於淨地  淨水及淨捨  勿得棄便痢  喫食勿滿口  食勿令有聲  食時不語言  亦勿大開口  坐不得垂足  行亦不挑臂  不與女同乘  亦不同坐臥  諸所不律事  人見心不喜  一切人既睹  遠離而不敬  人問於道路  不得一手指  雙手而指之  示其道所至  凡所諸行步  不弄臂作聲  亦勿妄彈指  威儀如是守  師雖已化滅  四儀應當學  奉戒行不輕  決定獲聖果  菩薩行無量  所說無有邊  當以清淨心  決定而奉行  於一晝一夜  分之各三時  行道普懺悔  住佛菩提心  菩提心自住  亦令他獲得  佛子住學戒  一心如是持  佛戒體清淨  不見有纖毫  恆作如是行  彼福無有量  無始為有情  行行而不別  如是為有情  化令一切覺  當知善知識  如命不可捨  菩薩戒最上  大乘法亦爾  解脫依師學  而能生吉祥  佛佛說智經  讀之見戒法  若人心護戒  所行悉已見  若身若心位  當微細觀察  口誦身不行  當得何所喻  譬如重病人  空談於藥力  虛空藏經中  說謨羅波底  如見集戒定  廣如經所說  聖龍樹菩薩  一心之所集  隨所住之處  勸恆伸供養   菩提行經卷第一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62 菩提行經   菩提行經卷第二   聖龍樹菩薩集頌   西天中印度惹爛馱囉國密林寺三藏明教大師賜紫沙門臣天息災奉 詔譯   菩提心忍辱波羅蜜多品第四  奉行諸善業  施戒而先導  供養於如來  百千劫無盡  修行於羼提  嗔罪而不立  觀種種體空  是故一心忍  不得貪快樂  守意令平等  心有嗔惱病  無睡恆不足  彼此有施主  供給於利養  隨彼愛重心  無得生瞋惱  凡諸親近事  不起於憎嫌  於彼無所瞋  乃得其安樂  忍如是等事  若對於冤家  於瞋若能除  世世獲安樂  冤若生於心  於愛亦無喜  若餐瞋惱食  無忍善不壞  彼食我大冤  於我無善利  知彼冤不食  是故忍堅牢  凡見冤來去  歡喜而不瞋  於冤若起瞋  善利終滅盡  忍心常若此  令瞋不得起  住忍無時節  瞋冤自不生  若人自保愛  不作惡口業  口業若不離  後感冤家苦  畏苦不出離  不行眾苦因  是故堅忍心  獲得諸快樂  彼訥陵哦子  邪見求解脫  刀割火燒身  無利由能忍  愚癡無正見  虛受大苦惱  我以菩提心  雲何苦不忍  蚊蚤壁虱等  常飢渴苦惱  大癢煩苦人  住忍而不見  寒熱並雨風  病枷鎖捶打  被諸苦惱事  忍不求快樂  殺他血流迸  堅牢心勇猛  割身自見血  怕怖而驚倒  智者心清淨  常懼瞋惱侵  與煩惱相持  忍心恆勇猛  蛇腹行在地  喻瞋伏於心  殺之謂無勇  殺彼得最勝  如來大悲者  愍苦說輪迴  使識罪根本  住忍而不作  父母何計心  懼子遭淪溺  持心離瞋怒  自遠大苦報  譬如無智人  令罪而得生  修行而無智  瞋生亦復爾  欲住不思議  當須持自心  於此生愛重  令瞋不生起  若貪彼塵境  而生種種罪  因彼諸業力  而不得自由  於境若不貪  彼集無因立  和合心無故  是故無有生  不貪而不生  無得而自說  我得如是故  是生不思議  彼無生不生  是得雲何有  瞻察於彼此  滅盡得無餘  此心恆清淨  喻隨色摩尼  所變悉從因  無因相何有  過去行行時  彼行何所作  隨彼所行因  等因而感果  一切雖由因  因善惡由心  說求性寂靜  如是有何過  若取和合因  是樂於苦惱  此心不可住  智人應自勸  是故見冤家  想作善知識  因行如是行  當獲得快樂  如是諸有情  由業不自在  自在若成就  誰肯趣於苦  散亂心緣塵  心被刺不覺  食斷食增瞋  於苦而返愛  自若無福行  返愛纏縛業  如餐毒藥食  墮於生死崖  自住是煩惱  誠由不自護  欲解脫他人  此事何由得  煩惱迷昏濁  而致於自殺  毒盛無有悲  雲何瞋不護  自性既愚迷  於他行嬈亂  生彼瞋無疑  如火而能燒  有情性愚時  所行諸過失  愚迷故若此  如煙熏虛空  若人瞋不護  愚迷無智故  喻持杖勸人  而增彼瞋惱  我於過去生  苦惱諸有情  是故於今身  被苦惱能忍  我身喻於鐵  受彼燒鎚鍛  如彼鐵持身  何得有其苦  我今看此身  如無情形像  雖被諸苦惱  而瞋無所起  愚迷起愛業  不知其苦本  得苦緣自過  雲何生瞋惱  喻受地獄苦  飛禽劍林等  知自業所生  何處有瞋惱  我得如是業  此過知所起  設令入地獄  不由他所作  欲盡我之業  無量無有邊  我業既如是  長時受地獄  我此過如是  彼實我冤家  雲何分別知  愚迷瞋造作  若人自護持  對冤忍不恚  是心功德生  地獄雲何入  盡我之所行  得因如彼時  不忍瞋不護  破壞於修行  意無相無形  散亂即破壞  由身護持故  身苦當忍受  我於口惡業  眾過而不作  身不被眾苦  雲何心有瞋  我於今生中  淨心行利行  於利益既無  何事於食飲  凡所作為事  要在於利他  彼無利非愛  定獲罪無疑  不如今殞沒  無貪邪壽命  邪命住雖久  死當墮苦趣  譬如在夢中  百年受快樂  如真實得樂  覺已知暫非  喻彼時無常  壽命之延促  覺此二事已  彼何得快樂  久處於歡娛  自謂得多益  如行人被劫  裸形復空手  福利隨過減  罪根還復生  福盡罪不生  為獲不瞋利  彼何為活命  一向作不善  如是不思惟  無善不破壞  無得讚於瞋  破壞有情故  如是心利他  彼瞋無由生  為彼修心人  於忍不住故  見彼煩惱生  是讚忍功德  塔像妙法等  有謗及破壞  佛等無苦惱  我於彼不瞋  於師並眷屬  不作於愛業  今因過去生  見之而自勉  覺心觀有情  恆在眾苦惱  見彼如是已  於苦惱能忍  瞋恚與愚癡  分別過一等  於此毒過咎  何得說無過  雲何於過去  而作害他業  如是諸業因  間斷此何作  如佛福亦然  我今一心作  與一切有情  慈心互相睹  喻火燒其捨  捨中而火入  捨中若有草  彼火自延蔓  如是還喻心  和合於瞋火  燒彼福功德  剎那無所有  若人殺在手  放之善可稱  地獄苦能免  此善誰不讚  若人在世間  少苦不能忍  地獄苦無量  瞋因何不斷  我以如是苦  歷百千地獄  一一為利他  所作不自為  我無如是等  諸大苦惱事  以離世間故  為利如是行  離苦獲快樂  彼皆讚功德  得彼如是讚  雲何而不喜  彼既得如此  無礙之快樂  利他行最上  智者何不勉  如是最上行  得快樂不修  此見若不捨  破壞於正見  若敬愛於他  以德而稱讚  他德既稱讚  乃是自敬愛  當發菩提心  為一切有情  令得諸快樂  雲何瞋有情  佛為三界供  欲有情成佛  世利得不實  彼煩惱何作  若人之骨肉  乃及諸眷屬  養育與命等  不喜瞋何生  如彼求菩提  當用菩提心  而不愛有情  福自捨何瞋  若人有所求  出財大捨施  所求既不獲  不如財在捨  清淨功德福  何障而不獲  得已自不受  如住瞋修行  作罪與作福  不同不隨喜  亦復不依作  當自一無得  若愛於冤家  欲求其歡喜  復求諸讚說  此事無因得  雖欲利圓滿  返苦而無樂  菩提心不忍  於利不成就  煩惱之惡鉤  牽人不自在  由如地獄卒  擲人入湯火  我本求利他  何要虛稱讚  無福無壽命  無力無安樂  自利行不圓  智者應須覺  後後而自行  當愛樂圓滿  修行要稱讚  若持刃自殺  如世不實事  無益無利樂  譬如破壞捨  日照內外見  亦由稱讚非  須用心明瞭  汝思惟於聲  起滅而平等  心如此利他  當行如是行  於他何所受  而行於利益  彼既獲快樂  我利益非虛  彼彼獲利樂  以一切讚我  雲何而於我  無別威德樂  彼如是讚我  以愛彼自得  彼無緣若此  如愚如迷者  此讚我雖獲  速破而勿著  憎惡正德者  由此而瞋作  是讚成障礙  我令不發起  護不墮惡趣  為彼行無我  若解諸有情  利養尊卑縛  令有情解脫  彼意雲何瞋  若人欲捨苦  來入解脫門  此是佛威德  雲何我瞋彼  此瞋我不作  於福障礙故  修行平等忍  彼無不獲得  自身諸過失  忍辱故不作  過失不作故  彼福而獲得  若人福無有  安忍而自生  常令安住忍  雲何說障礙  世求利益人  不於施作障  障礙出家故  是不得出家  世間諸難得  求者而能與  我唯說善利  於過無所得  以彼菩提行  遠離於所冤  如出捨中藏  是故雲不難  懺悔於業因  彼初為先導  是故於忍果  如是而得生  彼無我所心  此心乃住忍  成就不思議  供養於妙法  此心為利他  乃至以壽命  或以冤不供  雲何別說忍  於彼彼噁心  各各與忍辱  於如是得忍  因供養妙法  佛土眾生土  大牟尼說此  於彼奉事多  能感於富貴  如來及於法  與有情平等  尊重於佛故  尊有情亦然  立意乃如是  於自無所作  以彼大平等  平等於有情  大意於有情  慈心而供養  發心如佛福  如佛福可得  是故佛法行  佛有情平等  佛無所平等  功德海無邊  佛功德精純  無功德能比  雖三界供養  見之而不能  佛法等之師  是最上有情  供養諸有情  當如此作意  於自之眷屬  不能起利行  於他之奉事  不作得何過  破壞身入無間獄  若彼作已我復作  廣大心為彼一切  如是常行於善事  喻世人為自在主  由於己事不稱情  雲何而為彼作子  我作非彼奴僕性  喻佛入苦而無苦  如得快樂復歡喜  要歡喜彼一切佛  佛喜為彼能此作  如身煩惱而普有  欲一切乏悉充足  於有情苦亦復然  我無方便空悲愍  是故此苦我遠離  救一切苦興大悲  先嬈惱於忍辱人  彼罪我今而懺悔  我今奉事於如來  同於世間諸僕從  眾人足蹈我頂上  受之歡喜而同佛  世間一切賤能作  以悲愍故無有礙  見此一切無比色  彼如是尊誰不敬  如是為奉於如來  如是為自利成就  如是為除世苦惱  如是我今乃出家  譬如一王人  能調伏大眾  眾非一能調  以長親王故  彼一而非獨  蓋有王之力  制斷不怯劣  亦無有過失  悲愍心住忍  力若地獄卒  將護於有情  如事以惡王  瞋非王所令  如彼地獄苦  煩惱於有情  彼苦而自受  喜非王所與  如得於佛等  善心於有情  此心何不受  將護於有情  後當得成佛  見感尊重稱  此善何不見  無病復端嚴  快樂而長命  富貴作輪王  斯皆從忍得   菩提行經菩提心精進波羅蜜多品第五  智者行忍辱  菩提住精進  懈怠遠離福  如離於風行  精進力何解  彼要分別說  懈怠不精進  如毒宜自觀  貪味於睡眠  謂快樂無事  輪迴苦可嫌  而從懈怠生  煩惱之舍宅  懈怠力牽入  已到無常門  雲何今不知  精進為自他  此行汝不見  懈怠復睡眠  此如屠肆牛  若此而不見  一切道皆斷  彼既無所得  雲何樂睡眠  若得於威儀  無常而忽至  施為不可及  何以住懈怠  精進而不修  安然若精進  忽然趣無常  思惟而苦苦  見彼焰魔門  苦惱復情急  剎那而淚下  眷屬不能救  聽聞地獄聲  自念業熱惱  身住不淨處  驚怖不能極  地獄苦極惡  惡業何復作  如魚鼎中活  彼得如是怖  地獄業作已  乃受湯火苦  身糜爛苦惱  如何得清淨  魔王多苦人  捉人送無常  無常苦可畏  此見懈怠果  愚迷著睡眠  此過而不劣  入於大苦河  復不得人身  除樂最上法  無邊樂種子  懈怠並戲笑  苦因汝何樂  見負嗔力多  知彼自精進  自他各所行  如自他平等  我何得菩提  而無分別作  以如來真實  實言正解脫  彼蚊蚋□蠅  及蟲蝦蜆等  若獲精進力  亦當得菩提  彼我何生人  能知利不利  恆知諸精進  何不得菩提  或捨於手足  於此而生怖  愚迷違師教  此利彼不知  斷壞及燒煮  無邊皆拔出  無數俱胝劫  而未得菩提  歷此無數苦  久久證菩提  喻若毒苦傷  毒盡苦皆出  作一切醫人  救療諸病苦  是故苦消除  一切病皆少  是故說救療  甜藥不利病  上醫療大病  甜藥皆不與  前後皆如是  智者鹹所行  後後而進修  身肉而捨用  智者觀身肉  喻菜而生有  枯謝棄糞土  是捨不名難  若身所作苦  心謂其虛作  智者心非惡  彼無惡業苦  知法意快樂  具福身快樂  無此虛輪迴  得苦雲何悲  求盡過去罪  深利他福海  此力菩提心  二乘等要急  如是利不樂  行行何得苦  菩提心輦輿  智者乘得樂  為成就有情  樂施方便力  身力苦怖作  觀之唯稱讚  斷如是分別  增長於精進  我身而能捨  超過身方便  我消除自他  無數之過失  一一之過失  若劫盡無餘  彼過一一盡  我無有纖毫  無邊苦已脫  我心雲何損  我求多功德  為利於自他  學一一功德  劫盡學無盡  纖毫之功德  我生不曾作  或當得生處  虛度無所有  我樂興大供  供養佛世尊  為貧不能作  而願不圓滿  不施怖者安  不修母快樂  如入母胎藏  母唯病苦惱  過去為離法  我今得果報  所生既如是  當行何法行  一切善心根  世間之牟尼  彼根恆不退  常得好果報  煩惱苦纏綿  而得種種怖  於他愛障難  生罪而自感  若人於處處  能起於善願  而感彼彼福  獲得供養果  若人於處處  作罪取快樂  而感彼彼報  獲得苦器侵  月藏中清涼  廣博妙香潔  佛音味第一  非修而不得  而彼善逝子  得解善逝法  如蓮出最上  亦如仁覺月  焰魔之獄卒  牽引於罪魂  火坑及洋銅  燒煮悉皆入  焰熾殺器杖  斷肉百千斤  墮落熱鐵地  斯由多不善  是故心作善  極微細觀察  依彼金剛幡  修學而作觀  初學觀和合  不觀汝非學  而無最上名  汝要迴心作  生中之所作  增長於罪苦  上事業不修  彼下不求勝  三種事應知  由業煩惱力  將來之惡因  於此雲何作  世間之煩惱  拘人不自由  我如人不能  是故我無作  下業之所修  雲何令安住  當觀我無我  而此我所作  一滴之甘露  鳥食變金翅  我意謂微劣  能脫少苦難  嗔作無心難  以不善罪故  無心見發起  廣大勝難及  是故清淨心  頌作此文句  使知彼三界  我遠離戲論  我得勝一切  無人能勝我  我今而自知  是佛師子子  有情離我人  而彼得最上  不降懈怠冤  懈怠冤自降  以惡趣所牽  身善速破壞  由僕從愚惡  寄食而受瘦  彼受於一切  修行住我慢  而此得名聲  下劣雲何說  如是若勇猛  自勝彼冤家  勇猛行此修  慢冤而不勝  彼慢心若起  此實我冤家  勝果雖欲生  是果悉皆捨  喻精進師子  煩惱獸中見  煩惱獸千萬  雖眾不能敵  世有大苦惱  人自悉具見  煩惱不降伏  乃得如是苦  我寧使頭落  及刳剔心腸  煩惱諸冤家  一切我不降  因修此精進  得彼慢業盡  獲得勝果報  自感嬉戲樂  為快樂修因  彼卻不獲得  所修不決定  亦得不殊勝  輪迴欲不足  喻貪刀刃蜜  福甘露若貪  食之後轉美  是故業寂靜  感妙果隨行  如日溫月寒  晝夜而相逐  精進之有力  能破於懈怠  獲得遠離故  深心而愛樂  煩惱棒堅牢  鬥彼念慧劍  喻棒劍相持  同彼女人學  執劍手無力  失之而怖急  念劍失亦然  地獄而在心  世間知善人  不肯飲毒血  心過亦復然  心過而不作  出家精進心  喻執持油缽  缽墜必當死  墜之故驚怖  著睡眠懈怠  喻毒蛇在懷  不去當被傷  去之宜須急  一一之深過  要迴心思惟  此過不可守  雲何我復作  和合之業因  斷以正念劍  雲何名自位  此念而獲得  正念心不發  纖毫不能滅  來業如往行  一切報皆得  如彼睹羅綿  隨風而來往  精進人亦然  增上如是得   菩提行經卷第二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62 菩提行經   菩提行經卷第三   聖龍樹菩薩集頌   西天中印度惹爛馱囉國密林寺三藏明教大師賜紫沙門臣天息災奉 詔譯   菩提心靜慮般若波羅蜜多品第六  佛喜精進增  安住禪定意  愍彼散心人  煩惱芽間住  我今知身心  不生於散亂  是故遠世間  亦遠離疑惑  利益行可愛  愛不離世間  智者乃思惟  是故此皆捨  依於奢摩他  尾缽奢曩等  如是而起行  破壞於煩惱  先求奢摩他  不藉世間行  無常而恆有  於愛何得要  若見於千生  不復起愛著  不樂尾缽捨  亦不住等持  見已不止足  是患過去渴  如實而不見  安得盡煩惱  意緣於愛集  被煩惱燒然  思惟彼下墮  短命須臾住  善友不長久  堅固法不成  行與愚迷同  決定墮惡趣  何得同愚迷  以毒分牽故  而於自眷屬  剎那獲怨恨  凡夫性異生  喜怒而無定  多瞋承事難  遠離於善利  下劣心自讚  縛著憎愛罪  彼不捨於瞋  當墮於惡趣  迷愚不攝心  為此無功德  自讚譭謗他  輪迴樂自得  愚迷之所持  住是等不善  不善不和合  彼事皆獲得  一身我所樂  而意無所貪  遠離於愚迷  當得愛承事  不為於讚歎  住於何善事  略如蜂造蜜  寂靜得成就  我行一切處  如未曾有者  恆得於多人  讚歎而敬愛  若迷於處處  得意樂快樂  以此於世間  得生死怖畏  是故彼智者  怖畏於生死  知千種苦惱  住之決定受  若於剎那頃  自修於精進  獲得好名稱  亦復多利養  以彼同利人  毀我非功德  若此加譭謗  我謂讚歡喜  雖譭謗不瞋  稱讚亦不喜  謂佛及有情  種種皆如是  稱讚得功德  譭謗招苦報  世間不思惟  是謂愚癡故  自性苦同住  彼生何所樂  愚迷非朋友  此乃如來說  若在於愚迷  自利無不愛  若入利他門  如是為自愛  不毀於有情  不一心承奉  損於利物行  如煩惱壞善  如彼天宮殿  及於樹根捨  隨彼愛樂心  從意得為上  自性之廣大  斯為無礙處  彼所未曾見  亦不能觀察  富貴喻坯器  雖成不堅牢  受用然自由  苦惱而速至  如盜他人衣  分之著身上  行住不自在  苦惱當求離  稱量於自身  彼實苦惱法  我此如是身  是身必當壞  觀察於此身  性與身相離  性然無所壞  身當為豺食  一生定一死  有情界如是  彼復見何事  諸大各分去  如人遠路行  欲及於住捨  憂苦彼別無  唯求無障礙  喻輪迴亦然  鹹受於生住  直至於四人  彼方獲遠離  如是之一身  冤家所不讚  直至如是成  不厭患世間  過去世間時  生死無悔恨  所行行不近  能離世間苦  念佛心口同  無有人嫌毀  是故身意調  寂靜無煩擾  如是我恆行  滅盡諸煩惱  解脫於自心  復解脫一切  得此心平等  於今世後世  斷彼苦惱縛  乃至地獄等  若有男女等  合掌多恭敬  善利非算數  無罪可稱說  有善用自金  遠離棄擲怖  此行若能行  得最上寂靜  彼人有此獲  我自得無異  明瞭如是行  何不趣寂靜  一心住貪愛  此為下趣牽  業感焰魔門  前見見可怖  彼門是汝冤  煩惱今不同  分明住貪愛  今見何能脫  過咎自藏護  一一他眼見  彼今所食噉  妒忌何不護  飛鷲常所貪  唯愛此肥肉  復以血莊嚴  此食偏所重  喻見鬼形容  枯瘦及行動  相貌既如是  睹之堪可怖  口吻及牙涎  皆從不淨生  不淨非所堪  食飲彼何愛  睹羅綿藏觸  細滑樂嬉戲  臭穢豈不漏  慾者心自迷  此貪謂若蓋  迷者堅樂著  無著即無事  雲何而不離  衰老相隨生  肉泥加飾染  不識彼空幻  而復樂歍吻  如袋不淨滿  迷人不思惟  不淨如是多  彼汝何喜行  身肉非淨成  愚智而皆見  自性元無心  雲何妄愛肉  若彼無愛心  是得分明見  若能無彼此  自不見歍吻  別有非不淨  而自不希有  如是不自淨  彼汝非希有  愚迷不淨心  體喻於蓮花  慧日照開敷  非淨身何愛  不淨今無常  染愛今不正  欲出正淨身  雲何由染愛  雲何歍吻他  由貪彼不淨  於彼不淨地  種子生增長  汝受不淨身  此身唯蟲聚  是身既非淨  非淨不可愛  不淨而不一  而汝自不嫌  無別不淨器  此器孰多愛  龍腦香米等  食飲而適悅  入口味最上  是地合清淨  若此甚分明  彼不淨不離  穢惡棄屍林  是身同若此  皮剝肉潰爛  見之得大怖  既能知彼已  復何生愛樂  白檀香復潔  身無如是妙  雲何殊勝香  用心而別愛  自性臭若貪  不樂於寂靜  亦於法諸香  一切皆染污  若復髮甲長  牙齒兼垢黑  垢膩之所持  惡性身裸露  狂亂自癡迷  欲用行大地  復持諸器仗  一心待自殺  寒林枯骨形  見乃發惡聲  聚落枯骨動  迷人返愛樂  不淨乃如是  此苦為彼愛  如彼那落中  無苦痛不受  少年貪受樂  不求勝善力  少年如不求  老至欲何作  如彼日將落  為作困不就  復如鹿獸群  至夜空還去  錫杖缽隨行  在路而困苦  如犢隨母行  無所畏亦爾  若自為欲迷  自賣為僕從  彼不得自在  亦復隨業牽  如女產林野  如戰命難保  迷者為欲誑  恃我感奴僕  斷欲者心淨  於苦能審察  見彼慾火燒  復若毒槍刺  迷人求欲境  喜獲妄守護  無利事無邊  清淨皆破壞  世間虛幻財  愚人忙忙貪  輪迴往來苦  解脫於何時  如是貪慾味  欲者受不少  喻牛牽重車  至彼口無草  欲味與無草  見者人難得  見已破知非  剎那覺希有  而身為作此  一切時疲倦  勝定業不修  必當墮地獄  彼百俱胝劫  分受困不覺  彼行大苦苦  不為求菩提  無器仗毒火  無山崖冤等  離欲者若此  說離地獄苦  遠離如是欲  生愛樂分別  愛樂非空處  而諍善林地  善財月光明  白檀涼香潔  廣寶樓閣間  行住甚適悅  善林聲不鬧  清淨風長扇  彼處而寂靜  思惟心爽利  若處何可親  空捨巖樹下  捨愛離煩惱  自在護根識  是處主宰無  自在隨行住  歡喜愛快樂  何推帝釋天  觀功德智慧  如是等諸法  復正菩提心  消除於疑惑  先當如是觀  重自他不二  我自一切行  苦樂亦平等  手作多種事  守護如一身  世壞不壞法  苦樂等亦爾  如己之別苦  一一皆消盡  如是我受持  為於有情等  我若愛於他  令得平等樂  彼得快樂已  於自勝何奪  我若不愛他  彼得諸苦怖  彼苦怖不脫  於自當何勝  苦害令若得  而由不愛護  未來苦害身  雲何而可護  我若住邪見  復起於我慢  如是別得生  如是別得死  作罪不作罪  如彼手與足  手足苦不同  雲何同說護  以此知不合  心住於我慢  是合當盡斷  彼自宜隨力  種子集次第  排行若軍伍  若此而無苦  彼不知何得  苦本非主宰  世一切不勝  若住於屍羅  是苦不能立  若住戒清淨  能障一切苦  一切苦無因  諸苦而無有  悲苦雲何多  何力而能生  思惟於世間  是故悲苦多  一苦而非多  見有情獲得  悲苦如是生  於自他平等  自苦不消除  欲消除他苦  是故妙人月  說彼有情句  善者如是觀  他苦平等護  設在無間中  如鵝遊蓮池  為解脫有情  彼若歡喜海  如是恆不足  如彼解脫味  作是利他日  無我無有疑  利他無所求  果報誰雲愛  是故我如此  無德而自謂  悲心與護心  為他如是起  智者細微知  輸羯羅血等  智者得了此  觀察物不實  是身非別作  何以自不知  以自知他身  如是故不難  自知己有過  不知他功德  自性不樂捨  徒觀察他施  此身之和合  因緣如拍手  此是世間緣  有情何不知  雲何學無生  如學而自知  自身而非身  以自如他身  如是而利他  作已不疑慮  果熟而自受  當獲彼無生  是故世間學  悲心與護心  此愛心自蔽  深重如煩惱  知有情怖畏  為師而示學  若能如是學  雖難而不退  沙門見怖畏  彼無得護者  若自及與他  急速而當救  瞋如冤怖多  無愛怖獲少  以最上祕密  自他轉行利  水陸與飛空  勿令人住殺  由若於今時  救度於飢渴  若人為財利  殺父毀三寶  見世惡莊嚴  死得阿鼻財  何有於智者  見愛而供養  見冤不欲睹  供養雲何說  斯鬼而自利  捨之而何受  利他而不生  雲何捨受用  以自利害他  地獄而別生  自害而利他  諸功德具足  作意善逝見  如是行別處  下劣不自愛  愚癡投惡趣  自利知微細  今當墮奴僕  利他微細知  當為自在主  世有諸苦者  昔自迷貪愛  世諸快樂者  於他昔利樂  何要多種說  此中間已見  愚迷樂自為  牟尼利他作  不求佛菩提  輪迴何得樂  自苦欲與他  迴轉無由得  觀察於後世  善利不成就  於奴僕起業  主者而返受  互相之利樂  迷者見而離  而返互相苦  當受惡苦報  若得世間災  乃至驚怖苦  彼一切自作  雲何而此作  不能捨自身  於苦不能離  如不離於火  不能遠燒害  自苦若能除  能消除他苦  以彼自他受  是故而取喻  汝今無別思  利益諸有情  汝決定作意  因業有分別  眼以見為能  所觀不為眼  手以執為用  所持寧為手  但為諸有情  亦不住身見  離見乃善逝  常行如是利  見彼下品人  而起自他見  雖觀彼憎愛  我心不疑惑  作此善無我  獲得無我我  大毀及讚歎  無苦亦無樂  我所作業因  獲彼善安住  謙下世最上  無德乃有德  以彼德不稱  一切德自有  謙下而若此  勝我由斯得  離戒見煩惱  由得無我力  如醫諸病人  隨藥力痊差  我如是救療  自見而雲何  然自有功德  彼德我無住  地獄之惡門  於彼愁不生  以有功德故  斯乃為智者  若自平等觀  利益自增長  自利分尊卑  鬥諍而成就  此一切世間  誰得見功德  若此功德名  不聞此人得  罪蓋覆心寶  是不自供養  於自利益分  而總不獲得  有見而暫喜  久久必不喜  如是一切人  哂笑而毀訾  下劣心我慢  自勝嫌人同  誇智慧顏容  種族財富等  以此為自德  常欲聞稱讚  聞讚生勝心  歡喜而得樂  以此為得利  自謂功德力  宿造纖毫因  得此不正業  盡此少報已  永在於輪迴  如是輪迴中  受彼百千苦  過於無邊劫  不知其出離  被苦常大困  罪心而不覺  如是不知覺  久久發善種  後見如來言  真實得功德  汝若見過去  不受彼惡業  菩提正快樂  此樂不得離  是故而取喻  彼輸揭羅等  汝雲何更作  我慢及不善  諸行及己身  觀之而不見  獲得如是離  利他汝常行  自樂而苦他  此行乃下劣  汝自之一心  於他作憎愛  中間忽思惟  何時何此作  乃自捨快樂  他苦亦不行  寧自落其頭  更不造別過  乃至於小過  此大牟尼說  以別勝善等  於他暗稱讚  喻僕人事主  當事於有情  彼住於過失  無定無功德  自如不知人  作此功德意  汝若緊迅作  自為及為他  彼緊迅若此  必苦惱自退  此修乃第一  而未得其力  喻新住威儀  以財而驚怖  如此受持身  降心不散亂  汝當如是住  汝此何不作  以是常觀察  妄心令不起  如此調伏我  息一切過失  見我去何處  無明一切壞  同彼過去時  如汝之壞我  自利我今有  此遠離不遠  如人賣於他  苦多不自在  汝有情不與  雖名不散亂  是故如以人  付獄卒不殊  獄中種種事  被害亦長久  此得為自利  怨念彼不生  不作於自愛  而自愛得有  若見自護持  護持不實故  此身乃如如  而作於守護  得上品柔軟  到此亦復然  若此而得到  如地一切受  若不能圓滿  何人求用意  愛心之煩惱  而不能破得  如彼久富貴  不能求一切  若貪於他物  不受於賢名  是故求增勝  身心不放逸  彼愛終滅盡  此動此不覺  諸惡不淨身  此我雲何執  我此身雲何  雖活而必死  與土而無異  我見何不破  為此不實身  虛受於苦惱  何更於無情  復起於瞋怒  我今徒育養  終為豺鷲食  至此無愛瞋  彼愛何能立  若彼住瞋怒  當歡喜供養  彼如是不知  何為作辛苦  我今愛此身  乃為我所親  一切愛自身  雲何我不愛  是故我捨身  為捨於世間  觀此多過咎  喻如持業器  彼業世間行  我去而隨身  靜念不散亂  當斷於無明  是故破煩惱  我處於禪定  邪道不牽心  自名最上住   菩提行經卷第三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62 菩提行經   菩提行經卷第四   聖龍樹菩薩集頌   西天中印度惹爛馱囉國密林寺三藏明教大師賜紫沙門臣天息災奉 詔譯   菩提心般若波羅蜜多品第七  如來智慧仁  為一切世間  令求遠離苦  是故智慧生  真如及世間  今說此二法  知佛真如故  說法而智慧  彼世間凡夫  見二種相應  害及勝害等  乃世相應事  彼二事見已  見之乃為智  智見世間性  是喻於真如  此說無去來  智者無不見  色等甚分明  乃世相應事  不淨而為淨  智者喻有利  為知世間故  是說世間性  為見於真如  見以剎那住  世間行相應  此行無過失  知女人不淨  異世諸害事  謂佛福虛幻  使我雲何信  有情若幻境  雲何復生滅  彼因集和合  乃得於幻緣  有情種子生  雲何有真實  殺彼虛幻人  無心性等罪  平等心虛幻  罪福得生起  真言力等持  幻境心無著  以彼種種幻  種種因業生  何有於一人  得於一切力  若住於真如  或住於淨戒  如是即佛行  誰雲菩提行  因緣當斷盡  幻化不可得  因緣若斷盡  無生而自得  若不住疑妄  幻境而不立  幻境若彼無  一切不可得  如是即真如  得現於心體  心如是若分  虛幻何由見  心不自見心  世尊之所說  如劍刃雖利  雖利不自斷  自性由若斯  復喻如燈光  破闇然得名  而不雲自照  又若水精珠  體本唯清澈  因青而有青  影現隨眾色  非青而現青  如心而自作  又如彼燈光  智者知此說  智慧此開通  知者何所說  雖開而不開  如人無所睹  石女義不生  與此義不二  亦同無心識  緣念無所得  非念而別生  虛妄念如毒  謂若因若果  為法而自說  有談眼藥方  見瓶而無藥  若見聞覺知  此有而非有  念斷於苦因  此實念當念  唸唸而無別  此心當平等  前塵常惑人  了之無所有  如幻而不實  妄心而自見  住塵處輪迴  喻空無所依  住塵性亦然  亦無有所得  若與不善俱  不善汝所得  若心有取捨  施一切如來  如是用心意  而有何功德  幻境一切知  煩惱雲何斷  於彼幻三毒  遠離而不作  知於煩惱心  彼作而未盡  於彼得見時  空有意無力  煩惱性非盡  與空而相雜  至彼無所學  彼後乃得盡  彼性而無得  亦復不能見  彼性若無住  雲何住此身  若性而無有  身住於無性  是性如去來  隨現而無著  劫樹與摩尼  能如意圓滿  佛變化亦然  當為斯行願  喻法咒林樹  咒成而枯壞  毒等雖久害  彼彼皆消除  菩薩之修行  所作諸事業  菩提行最勝  佛樹能成就  以彼平等行  而住於寂靜  及作不思議  供養得何果  隨彼所行因  而得於彼果  供養等真實  得果而稱實  雲何得法空  實得解脫法  不離牟尼道  當得於菩提  汝不求大乘  何法求圓滿  二乘得成就  成就非圓滿  若彼所作因  怖畏於大乘  別怖怖非實  此怖實名怖  此法要當知  大乘之所論  離此為他法  知彼外道論  法乃僧根本  僧知法出離  心若有著處  涅槃不可得  解脫心無著  煩惱得消滅  煩惱業消除  斯由解脫力  愛取不相緣  以此無執持  愛業而羸劣  是無有癡愛  受愛得相緣  此受而有得  安住有著心  是得名處處  若心之不空  復得名為著  心性若雲空  如識而無得  如應正等覺  所說之妙法  是義乃大乘  大乘行平等  說法之一時  了一切過患  一味之平等  諸佛無不說  迦葉大尊者  如言之不知  彼汝雲不覺  不受當何作  解脫力若怖  輪迴得成就  迷彼苦空事  而得於此果  迷空彼若此  不得謗於法  此空審觀察  是故得不疑  離闇知煩惱  因法知於空  欲速一切知  彼言審觀察  若物生於苦  是苦怖得生  彼苦因空作  彼何得生怖  若於彼物怖  斯即名我所  如是我無所  苦怖雲何得  牙齒髮爪甲  骨肉並血髓  鼻洟唾膿涎  脂肪及腸胃  便痢汗熱風  九漏並六識  如是諸法等  一切皆無我  說彼智與聲  聲恆受一切  若說聲智離  彼離雲何知  若智之不知  彼智難知故  彼智既決定  乃近於智智  此智非聲受  彼聲何以聞  彼聲近於心  彼知色如是  若受於色聲  而色復何受  如彼一父子  思惟無真實  有情塵所翳  無父亦無子  知聲色如是  亦無於自性  彼色如是知  喻樂暫和合  彼自性如是  彼一而言有  餘色鹹不實  此說色下品  彼一切智心  煩惱悉清淨  思惟一覺心  彼等彼若無  愛若虛不實  雲何住於見  無我而無心  此心喻畫像  是心智相應  清淨愚癡破  如是之自心  彼作雲何作  彼愚癡無行  此我而虛作  有行自出離  而無惡業果  破壞業若為  善果雲何得  此二之行果  互相破成就  彼說知不虛  彼自而無事  因果定相應  惡見要不生  此行而實住  作受今當說  過去未來心  彼我無有生  此心生我破  我無復生起  如芭蕉作柱  無所能勝任  我心生亦然  是得善觀察  有情若不有  此行雲何為  彼行今若為  而為有癡事  有情何實無  癡喻其愛事  若滅於苦惱  當斷於癡事  我慢為苦因  癡是得增長  彼事心不迴  觀空為最上  無足無脛膝  無腰復無腿  無臂亦無肩  無臍無胸背  無肋兼無脅  無手亦無鼻  無項復無頭  骨鎖等皆爾  觀此一切身  不行於一處  彼行於處處  何處自安住  以彼身手等  一切處皆住  彼一身如是  乃至於手等  無內無外身  何獨身手等  手等無分別  雲何彼復有  彼既無癡身  寧雲意手等  住已近殊勝  觀者知人喻  若彼因和合  木人此可同  若了如是相  彼身同此見  如是捨足指  手指亦皆捨  彼初觀節合  後見節自離  此身破已竟  彼住分別見  分別見此身  得喻如虛空  如是之夢色  智者何所樂  設施若無身  何有男女等  若喜真得苦  此者何不解  觀察此雲何  愛樂深煩惱  樂者之不實  如彼無執受  汝苦復雲何  如彼自無得  彼有苦微細  既微而不說  以彼微細故  不說令他喜  因瞋而苦生  既生而有滅  若於定有見  於生自不受  如是而既知  如是觀因果  禪愛或相應  得生彼疑地  善根之所利  皆為於何人  彼此何和合  和合而何得  人喻於虛空  雖合而無入  無入而非合  是無分別行  不求和合名  若見而無見  和合彼不求  雲何名得生  有物非和合  如導而先知  而彼識無相  不住於和合  彼觸法如是  何受而得生  我今何所為  而得於苦害  若不得所受  苦害而不覺  此位彼得見  何愛不遠離  今見此夢觸  自心之幻化  既見彼觸性  彼受汝亦得  先世與後世  唸唸而無受  若此觀自身  受亦無所得  所受既不實  彼即知無有  若此無自身  雲何如是害  色性之自住  無根無中間  無內無外色  別處亦不得  身若無異處  無合無分別  有情之自性  寂靜彼無所  智者若先知  雲何而有著  智者同智故  彼生何得著  是智是後得  是智雲何得  如是一切法  雖生而無得  如是法若無  是法雲何二  彼餘法若是  有情皆寂靜  彼他心有疑  於自即無有  彼定彼後有  此法無彼此  思惟於自心  是二互相住  如得於正住  一切智者說  若有諸智者  獲得於智智  智者得是智  彼即是無位  智者得是智  有得而無住  無住即無生  彼說於涅槃  若彼之二法  如是極難住  若法由於智  智者何因有  是智由於知  知者無所得  二法互相由  是有情無性  無父定無子  欲子生何得  有父而有子  彼二法亦爾  芽從種子生  種子得何求  知從智所生  彼實何不行  芽從智種生  知從智芽有  若彼知不知  何得有智智  一切人因緣  彼前皆已說  因果所生起  等喻如蓮花  因果何由作  皆從於過去  此果雲何得  由過去業力  世間因自在  自在彼何說  如是得後有  彼彼名何雜  是事唯不定  非心非賢聖  過惡無善報  彼何得自在  不見如虛空  不見自過去  自在不思議  此理不應說  彼主何最上  彼亦自無定  善惡各自性  智者知無邊  因業有苦樂  彼說何等作  先因若不有  果報誰雲得  雲何不作恆  彼無於別見  彼作既無別  何得見彼彼  若見和合因  無復雲自在  此和合無主  彼法乃無主  彼愛不自愛  此愛而無作  所得而由他  何雲自在作  彼不作過去  謂若恆不滅  愛此最上數  謂世間恆常  有情塵闇蔽  住此惡功德  謂此說最上  此說世間惡  一三之自性  不合而無有  是德無所有  彼各各三種  功德雖無聲  此聲有還遠  如衣等無心  由此生快樂  色性之亦然  觀之性無有  彼等快樂因  有無若衣等  此衣等快樂  此乃性快樂  彼等之快樂  不能得久遠  彼得是微細  雲何彼粗細  快樂如是實  思惟何不受  離粗得微細  微細不久遠  一切物亦然  久遠何不得  快樂得不粗  快樂不常定  彼無有所生  此說不真實  彼真實德生  彼得無慾住  為食不淨食  而有於因果  愛無價之衣  買睹羅種子  不愛世間癡  彼住真如智  彼智世間有  雲何而不見  同彼世間量  若此分明見  世量而非量  彼無妄言說  是故觀真如  彼空而不生  知性之不觸  是性而無執  彼性實非實  是故非實性  是故彼夢覺  此疑彼無有  彼性若見有  乃不實生者  是故知彼性  無因即無所  一切皆無主  因緣中安住  由彼無別異  不住復不去  於實彼若迷  返為世間勝  為從因所生  為從幻化作  何來彼何去  了知而若此  若此而了知  乃見彼無性  雲何知假實  同於影像等  性若雲自有  是因何所立  彼若是不有  彼因故不用  有無之性相  因俱胝百千  彼位雲何性  何得於別性  彼性無性時  是性何時得  無性即無生  當依彼性行  性無過去性  而由性不生  無有性無性  喻幻化和合  一切有無性  有如是不滅  此一切世間  是故不生滅  知行空不實  喻夢喻芭蕉  分別滅不滅  一切不可得  性空乃如是  何得而何受  不實恆若斯  彼彼雲何得  何苦何快樂  何愛何不愛  彼愛何所愛  要當知自性  世間亦可知  何名為無上  何人何所親  何生而何得  一切喻虛空  彼此受皆失  歡喜瞋相對  因喜或鬥諍  瞋惱諸邪行  一切令破壞  罪惡自愛樂  是得惡趣名  死即墮惡趣  得苦而無悔  或往來天中  生生而得樂  捨於多罪崖  謂真實如是  如是真無性  復互相憎愛  說彼將來惡  溺無邊苦海  色力並壽命  彼得而唯少  雖獲於快樂  而由飢困者  眠睡災昏迷  如虛幻和合  當盡彼虛幻  若此而難得  彼學何所作  何行何斷除  彼彼諸魔事  斯為大罪崖  於彼多正道  難勝而不行  復於剎那中  難得生覺悟  過去未來苦  難竭煩惱海  而於此苦海  我恨苦求離  如是此安住  若自不樂住  如須臾須臾  入火而澡浴  見如是自利  而受於此苦  無老死自在  彼行因如是  從彼惡法來  感惡而前死  苦火熱如是  我何時得息  自作於快樂  福雲生繚繞  以我何見知  而說知慧空  稽首具足知  稽首福德重   菩提行經菩提心迴向品第八  菩提行若此  思惟於行福  菩提行莊嚴  一切人皆得  乃至一切處  身心苦惱者  彼得此妙福  歡喜快樂海  若有不自在  而處輪迴者  使得世間樂  及得菩提樂  若有世界中  乃至於地獄  而令彼等人  悉受極快樂  寒苦得溫暖  熱苦得清涼  菩薩大雲覆  復浴法水海  鐵樹鐵山峰  劍林光閃爍  一切成劫樹  罪人喜安樂  喻迦那摩.迦囉拏  鴛鴦鵝鴈聲適悅  池沼清淨無濁穢  微妙諸香生喜樂  地獄爐炭聚  而得摩尼聚  熱地水精嚴  復寶山和合  以如是供養  善逝宮皆滿  炭火熱劍雨  今後灑花雨  彼劍互相殺  今後花互散  爛搗諸身肉  喻君那花色  肉骨與火同  棄墮奈河水  以我善力故  令得天宮殿  彼光如千日  彼滿那枳爾  焰魔之獄卒  見者不驚怖  烏鷲等飛類  悉離惡食苦  愛彼普快樂  此得何善生  福喻於虛空  觀此上下等  如見金剛手  速滅除災患  降彼花香雨  破滅地獄火  雲何名快樂  雲何名歡喜  處彼地獄者  得見觀自在  同一切威德  俱胝髻童子  大悲菩提心  救度於一切  以彼天供養  天冠及天花  乃至悲心花  適悅寶樓閣  天女之言說  百千種歌詠  讚大聖文殊  及普賢菩薩  以此善功德  同於地獄者  大聖觀自在  觀察地獄苦  無量苦可怖  手出甘露乳  濟彼諸餓鬼  與食與洗浴  令飽滿清涼  離苦得快樂  如彼北洲人  色力並壽命  聾者得聞聲  盲者得見色  妊娠及產生  喻摩耶無苦  雖衣雖飲食  莊嚴而清淨  一切隨求意  得利復得益  怖者不受怖  不樂而得樂  煩惱得無惱  見者皆歡喜  病者獲安樂  解脫一切縛  無力而得力  愛心互相施  安樂於十方  行道一切至  惡事皆滅盡  當成就好事  乘船商賈人  得滿所求意  安樂到彼岸  親等同嬉戲  飢饉時路行  得伴無所畏  不怖賊與虎  復不怖迷醉  曠野無病難  耄幼無主宰  賢聖悉加護  諸煩惱解脫  悲愍信智慧  具足相修行  恆得宿命通  而得無盡藏  乃至虛空藏  無緣無方便  無少才不喜  有情乏名聞  當得大名稱  出家若醜陋  當得具色相  若彼有三界  使彼得丈夫  亦離高下品  當破我慢意  今我一切福  利諸有情等  常離一切罪  恆作善利事  菩提心所行  菩提行不退  遠離我慢業  當得佛受記  一切有情等  得無量壽命  壽命得恆長  破壞無常聲  劫樹苑適悅  一切方皆得  妙法而適意  同佛佛圓滿  彼諸高下石  如掌而平坦  柔軟琉璃色  一切地皆得  諸大菩薩眾  普遍諸國土  以自住光明  莊嚴於大地  諸樹及飛禽  光明於虛空  說法聲不住  諸有情常聞  佛及佛子等  彼彼恆得見  無邊供養雲  供養於世尊  天雨依時節  穀麥咸豐實  世間得具足  王法得依行  藥力倍增盛  明力皆成就  羅剎拏吉爾  斯等皆悲愍  無有苦有情  無罪復無病  不輕慢下劣  煩惱無所得  讀誦而自在  隨意而行住  眾集乃恆常  成就於僧事  苾芻住淨戒  復得一切解  觀察於心業  捨離諸煩惱  苾芻所得利  當遠離鬥諍  諸出家亦然  不得破禁戒  得戒而守護  恆樂盡諸罪  若彼不破戒  得益往天趣  若彼持缽者  為得於善利  得清淨種子  名聞滿諸方  永不受罪苦  恆行無苦處  無邊諸有情  供養一切佛  當受一天身  彼成佛世間  不思議有情  樂佛而得樂  願為於世間  菩薩得成就  彼尊若思惟  彼有情令得  辟支佛安樂  及得聲聞樂  天人阿修羅  意重而恆護  若彼宿命通  出家此恆得  若彼歡喜地  文殊師利住  我若以彼位  隨力而能與  若知和合住  得生於一切  若有欲見者  及有欲聞者  如是彼得見  文殊師利尊  如日照十方  為一切有情  彼文殊修行  我得如是行  彼或住虛空  或住於世間  今我住亦然  得壞世間苦  世間若有苦  彼一切我得  世間一切善  菩薩之樂得  一藥救世間  一切皆富樂  一切同利養  佛教而久住  以善意清淨  歸命於文殊  我說善知識  清淨此增長   菩提行經卷第四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63 菩提心觀釋   No. 1663   菩提心觀釋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卿傳教大師臣法天奉 詔譯  歸命本師  大覺世尊  我今略釋  菩提心觀   如佛所說。從心生一切法。我今當議彼菩提心。雲何性。答離一切性。雲何一切性。謂蘊處界等性。彼菩提心離取捨故。則法無我自性平等。本來不生自性空故。所言一切性者。是我等性。謂我人眾生壽者補特伽羅摩拏縛迦等性。而彼等性非菩提心。於意雲何。謂彼我等。而於自性離一切相中而生我見。從我見生一切煩惱此不生彼心。或言蘊處界等亦離取捨。謂蘊處界等性真實理不可得故。雲何色相等無實。謂色蘊四大合成故。四大者。即地水火風界。復生五色謂色聲香味觸。彼地大等及五色等。一一各自性不可得。如是諸法皆然。是故知色名虛假。由此知色蘊空。譬如因樹有影樹滅影亡。色蘊如是。受蘊亦然。雲何名受。受有三種。謂苦受樂受非苦樂受。而此三受互相因緣。復有二種。謂身受意受。身色蘊攝。身不可得故。若無身即無受。亦不可言亦不可說非短非長。非色非相。無實無著。不可知故。身受如是。意受亦然。受蘊如是。見受蘊空。想蘊亦虛假不實。緣慮所攝。而彼緣慮不可得故。即非緣慮。非緣慮故見想蘊空想蘊如是。行蘊亦然。心所造作善意記念等行。無所有故。彼心法所生色等蘊一一無所生。是故知行蘊業相不實亦無主宰。即見行蘊空行蘊如是。識蘊亦然。乃至眼耳鼻舌身意。彼眼識等一一自性皆不可得。彼眼緣有色。從緣生識。無緣即不生識。而此眼色及彼色蘊等無分齊。此分別眼色即非眼色。識無所生。眼識如是。耳鼻舌身意亦然。如是知此識依止摩曩識。由依止摩曩識故。即發生過去未來見在法故。雲何過去未來見在法。謂過去已滅。未來未生。見在不住。由是知識蘊空。如是一一說蘊處界。各各分別自性皆空。彼非無性即真實句。喻無種子不生芽莖。是故說彼蘊處界等亦離取捨。雲何菩提心無取無捨。如佛所說。告祕密主彼菩提心。如來應正等覺了知彼心。非青非黃。非赤非白。非紅色非頗胝迦色。非短非長。非圓非方。非明非暗。非女非男。非黃門等。又祕密主。菩提心非欲界性。非色界性。非天性非夜叉。非乾闥婆非阿修羅。非人非非人等性。乃至一切智求亦不可得。如是取心非有。雲何言有捨故。又如佛說。告祕密主。菩提心非內非外非中間。不可得故。於意雲何。以自性寂靜故。又祕密主。彼菩提心一切智求不可得。雲何得取捨。如是於法得離取捨。平等無我。如一切法無我亦然。如佛所說。菩提心亦然。一切法空無相無我。諸法寂靜無寂靜相。心本平等本來不生亦非不生。復雲何性。答曰空性。空雲何性。謂如虛空故。如佛所說。虛空之性空無喻故。菩提之心亦復如是。菩提之名非性非相。無生無滅。非覺非無覺。若如是了知。是名菩提心。又如佛說。告祕密主。於自本心如實了知。於無有法亦不可得。是故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又告祕密主。當於自心如實觀已。然後發起方便觀於眾生。知諸眾生於自覺性不如實知。起於疑妄顛倒執著。受於種種輪迴大苦。我由此故起大悲心。令諸眾生於自心法如實證覺。是即名為菩提心。是名利益心。安樂心。最上心。法界善覺心。以如是智。攝諸眾生故。名菩提心。發此心故。所獲福德亦如虛空無有邊際。其功德海亦復無量。雖復劫盡功德無盡。如是名為發一切智根本最上菩提心。   菩提心觀釋一卷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64 廣釋菩提心論   No. 1664   廣釋菩提心論卷第一   蓮華戒菩薩造   西天譯經三藏傳法大師施護奉 詔譯  歸命三世一切佛  略集大乘諸法行  建立最初勝事業  我今廣釋菩提心   此中雲何。若欲速證一切智者。總略標心住於三處。出生悲心。從悲發生大菩提心。所有最勝一切佛法。皆由悲心而為根本。此悲所因為觀眾生故。如聖法集經雲。爾時觀自在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諸菩薩不應修學多種法門。但於一法而自勤行。即於一切法如掌中得。何等一法所謂大悲。諸菩薩乘此大悲。即於一切佛法如掌中得。世尊譬如轉輪聖王輪寶行處。即得一切力聚。而諸菩薩亦復如是。大悲行處。即能成就一切佛法力聚。世尊又如士夫命根堅固。即能令諸根而得轉故。而諸菩薩亦復如是。大悲堅固。乃能令諸菩提行法而得轉故。   如無盡意經雲。復次舍利子。當知諸菩薩大悲無盡。何以故與一切法為先導故。舍利子譬如士夫所有命根與出入息而為先導。大乘法門廣大普集亦復如是。菩薩大悲為先導故。如象頭經雲。爾時有一天子。問妙吉祥菩薩言。當雲何能發起一切菩薩勝行。復雲何住。妙吉祥言。天子大悲乃能發起一切菩薩勝行。菩薩緣諸眾生為境界住。是故菩薩常起愛念一切眾生。而於己身無所顧惜。純一為他長養利益。於長時中難作能作。發生諸行。   如信力法門經雲。彼諸菩薩悲心堅固。為救度一切眾生。時而無少分苦想。若得度已亦無所度之想。不捨一切難行苦行。如是不久諸行圓滿。成本所願證一切智。得一切佛法。如是皆由悲為根本。所有佛世尊現證一切智。大悲普攝。廣為世間作最勝利益。安住無住涅槃。如是佛所行。悉以大悲而為其因。諸佛因中設有苦惱。爾時乃緣眾生作意。轉復多作增長不退。如佛於諸經中說。一切眾生於諸趣中有種種苦。如其所應極大苦惱。菩薩常為眾生悲愍觀察。所謂地獄趣中有種種苦。業火燒然長時無間苦惱無盡。如世盜賊種種治罰。繫縛捶打鐵叉驅逐。斷截身份受諸苦惱。此苦亦然。餓鬼趣中有其種種極飢渴苦。身體乾枯。為伺求食故互相殘害。雖常伺求縱經百歲。終不能得少分殘棄及不淨等。又有餓鬼自力劣薄依他勝者。雖復依止而無所得。設有所得。轉為強力諸鬼。欺陵逼奪埵打治罰。受如是等無量苦惱。受是苦者。是昔人中富樂自在等類。由起諸惡故墮是趣中。畜生趣中受無數苦。起恚害心互相食噉。或有穿通其鼻或破裂其身。或打縛等極不自在。遍身楚痛。實無少分可愛樂處。如人負重嘗無懈倦。雖復長時不念疲乏。又諸畜生於廣野中一心肆逸。此彼奔馳曾無暫住。互相殘害互起怖畏。於此趣中復有是苦。如是地獄餓鬼畜生諸趣。由起種種煩惱惡業。為其因故。彼彼趣中受諸苦惱。如人墮於崖險之處。苦惱亦然。彼人趣中有種種苦。如餘處說。復次欲界諸天。慾火燒然心意散亂。欲令自心於剎那間定聚一處。竟不能得。當知欲樂壞時苦即現前。如貧苦者雲何有樂。此欲天中常所墮滅。怖畏憂惱及破壞等亦非其樂。所有色界諸天。謂由諸行常所遷轉。彼天報盡。或復墮於地獄等趣。如是等諸趣類中。煩惱業等常所纏縛不得自在。由是生諸苦惱。是故當知苦火熾盛。燒然世間而不休息。菩薩見是苦已即起悲心。普觀一切眾生。又復菩薩見諸眾生受種種苦時。無怨無親起悲愍心。平等觀察而為救度。又一切眾生無始已來輪迴流轉。菩薩未嘗於一眾生不起親友之想。起是平等心故。即以是行。於十方一切眾生普遍觀察。若見一眾生有苦惱者。菩薩愛之如子。即當代受不令眾生受是苦惱。以是悲心轉故。能令一切眾生苦惱息滅。乃得成就大悲勝行。   如無盡意經雲。此悲觀行。世尊於阿毘達磨經最初演說。為欲救度一切有情故。起悲願等力。趣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不為度眾生我即不發是菩提心。   如十地經雲。一切眾生中。諸無救護者無歸趣者。無依止者無知見者。菩薩見已即生悲念。乃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若不為他開導教示。菩薩即不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是故當知諸菩薩。勇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謂即悲心堅固。   如如來智印三摩地勝上經雲。菩提心所行能壞輪迴苦。   如彌勒解脫經雲。善男子譬如有人不取大金剛寶。別得一切金莊嚴具。而亦不捨大金剛寶。於貧窮者而能普濟。善男子。菩薩亦復如是。不取一切智心大金剛寶。別得一切聲聞緣覺功德金莊嚴具。而亦不捨彼菩薩行。所有一切輪迴貧窮者而能普濟。菩薩能於一切種一切學。平等而修。是為無量勝行。是故從菩提心出生方便。成就大菩提果。   如如來示教勝軍王經雲。佛言大王。若汝所作多種事業。於一切種一切處。應共佈施波羅蜜多乃至般若波羅蜜多相應而學。是故大王汝應如是於正等覺。起欲信求願趣向等心。若住若行若臥若立。若飲若食若諸所作。決定常時思念作意。觀想一切佛菩薩緣覺聲聞。諸愚夫異生及己身等。所有過去未來現在。一切善根合集一處。發勝上心自當隨喜已。普於一切佛菩薩緣覺聲聞眾中。供養承事所有功德。與一切眾生共之。普願眾生乃至得一切智。一切佛法皆悉圓滿若日日三時。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大王汝所作事皆得清淨。菩提行等亦悉成就。復次大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所生善根果報無數。若生人中或生天上。於一切處常得最勝。而汝大王亦如是作。斯為廣大。又復大王大菩提心最上最勝。若復所行真實。即能成就大菩提果。   如無畏撫問經雲。發菩提心所生諸福如虛空界。廣大勝上無有窮盡。正使有人以殑伽沙數佛剎。滿中珍寶供養世尊。若有人能合掌至誠。一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而此福德勝前福德不可較計。   如華嚴經雲。善男子從菩提心生一切佛法。廣大勝上莊嚴。菩提心有其一種。一者願心二者分位心。又彼經雲。善男子一切眾生極難得者。所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廣起行願。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現前安住。普盡世間能作利益。善男子我得成佛。謂由發起求菩提心乘本願心。後以所行諸行。從先所起彼一切行。而悉普攝成分位心。是故行願等力若悉成立。即得善知識現前攝受。捨去一切不實境相。如妙吉祥菩薩於上衣王所發菩提心。菩薩如是發菩提心已。自行佈施等諸波羅蜜多相應勝行。若人自不能調伏。何能調伏他人。是故當知菩薩若不自修諸行。而何能得大菩提果。   又如象頭經雲。諸菩薩所行真實故得菩提。非諸所行不真實故。   如三摩地王經雲。童子如我所行得真實故。而汝童子應如是學。何以故童子。若所行真實。即不難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如是菩薩諸所行行。若以十波羅蜜多四無量四攝法等。廣分別者。如無盡意經寶雲等經說。又學有二種。謂世間出世間。雲何世間學。謂技能功巧等。雲何出世間學。謂禪定等。餘復雲何。謂利益眾生所作一切事業。此中應知諸菩薩所行。要略而言謂慧及方便。而此二法無令減少。   如維摩詰經雲。菩薩無方便慧縛。有方便慧解。無慧方便縛。有慧方便解。又如象頭經雲。諸菩薩總略而言有二種道。於是二道若具足者。諸菩薩即能速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等為二所謂慧及方便。若離般若波羅蜜多行。諸波羅蜜多四攝法等。雲何能嚴淨佛土大富自在。成熟有情作諸化事。普攝諸法善巧方便。是故此慧與彼方便。為無顛倒性。有分別因。由此因故起正方便。如所說諸法。起無顛倒思惟分別。而能畢竟利樂自他。能令煩惱不起。猶如諸毒為咒所害。又此經雲。智慧攝方便。此是有分別智。   又如信力法門經雲。雲何為善巧方便。謂攝一切法。雲何為慧。謂於一切法無破壞善。   如是慧及方便二種。遍入諸地一切時常行。不得於中令其減少。所有十地諸菩薩。行十波羅蜜多乃至廣行諸行。如十地經廣說。所有八地菩薩。從佛威儀起住止息行故。彼經雲。復次佛子菩薩摩訶薩。應當依先所起大願加持善根力住。諸佛世尊亦從是法門。流出大智圓滿諸所作。此即是為最上忍門。一切佛法由此而集。又善男子不應如是起止息行。如我所得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諸神通等一切佛法。而汝未具當發精進。起諸願求相應而行。是故汝於如是忍門。不應捨離。善男子汝豈不觀察諸愚夫異生等。積集種種煩惱。起種種尋求相續不斷。雲何欲起止息之行。又善男子。當知諸法法性而自常住。以法性常住故。如來即無生。謂諸聲聞緣覺。不了一切法無分別無生故。如來以善方便出現世間。又善男子。汝見我身無量智無量。佛剎無量圓光無量。智現前門無量清淨無量如是等諸廣大法。是故汝乘本願行。應常思念利益眾生。即得如是不思議智門。   如十地經所說行相。與維摩詰經相違故。彼經雲妙吉祥若人於如來所說法起輕謗者。是人雖出謗言。如我所說亦得清淨。此中理事亦不相違。   如象頭經雲。佛言慈氏諸菩薩為菩提故。積集六波羅蜜多。或有癡人作如是言。般若波羅蜜多是菩薩學。雲何復學餘波羅蜜多。或有聞已於方便等諸波羅蜜多起捨離意。慈氏於汝意雲何。如迦屍王取自身肉而救於鴿。是王豈愚癡耶。慈氏白言不也世尊。佛言慈氏我修菩薩行時。廣修六波羅蜜多相應善根。應無利益耶。慈氏白言不也世尊。佛言如是慈氏。如汝於六十劫中積集。佈施等諸波羅蜜多。乃至六十劫中積集。般若波羅蜜多亦復如是。彼中廣說行。相應知。   廣釋菩提心論卷第一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64 廣釋菩提心論   廣釋菩提心論卷第二   蓮華戒菩薩造   西天譯經三藏傳法大師施護奉 詔譯   復次此中如毘盧遮那成佛經說。所有一切智智。悲心為根本。從悲發生大菩提心。然後起諸方便。是故諸菩薩於一切時。常行此二種。所有施等方便現身現土。眷屬色相廣大果報。二種攝故悉得成就。如佛世尊不住涅槃。為令一切起於正慧。普能斷除諸顛倒故。又復不住生死。為由生死起顛倒故。是故世尊成就無住涅槃。又復當知慧及方便自相所行。應當遠離共相譭謗二邊。離二邊故中間所行即得無礙。所言共相譭謗邊者。謂慧離共相邊。方便離譭謗邊。此中如是。如聖法集經言。若諸相好色身具足。即能令觀者起勝意樂。若於三昧中觀法身者。即不能令起勝意樂。復有說言。慧及方便生諸如來。能令他起清淨信解。如是應知。又復有言。如世間法應當了知。法尚應捨何況非法。離取相故。彼諸顛倒取著心斷。由彼斷已此說。是為真勝意樂。不應於彼所作事中。而起決定實依止心。亦如有說。一切法中亦不可取亦不可捨。彼取捨法不可得故。   或有說言。施等諸行感生死果。此中雲何謂離於慧而行施等。得少分善以為喜足起勇悍心。復作增上勝善根想。   如維摩詰經說。所有一切法。應與慧及方便二種俱行。施等諸行若為慧所攝。即得名波羅蜜多。名異此即非施等清淨。   此中當知。若住三摩地能生起諸慧。加行專注總彼所作。謂由先起聞所成慧。以本宗義而正攝持。然後思所成慧乃得生起。於是思慧中觀察如實義。彼所觀察決定真實。無別邪妄不實顛倒。如是觀故疑惑止息。正智出生如理正修。如佛樹諸外道說無我法。是中應當思惟觀察。必有正因得涅槃果。異此皆是外道常因分別。非為寂靜。是故雜阿含等說。思所成慧中如理伺察已。應觀諸物有實自相。而彼自相勝義諦中即無有生。如是阿含中所說決定相應。   如聖法集經說。無生真實不實謂別異法。如是等皆隨順勝義諦無生。此說真實。又勝義無生即非無生。彼一切所行皆過去性。此中又言。善男子生滅二法畢竟皆是世間取著。是故佛大悲者。為欲警悟世間捨諸所行。說生滅等畢竟無有少法可生。   又聖法集經說。雲何生雲何滅。答無生名生無滅名滅。此中又言。阿字門謂一切法離生滅。是即一切法無自性門。自性空所成。   聖二諦經說。若無生平等。即得一切法平等。   般若波羅蜜多經說。須菩提色色自性空。乃至識識自性空。自相空所成。像腋經說。一切性不可得生。於無生性中。愚者執有其生。   父子合集經說。彼一切法皆悉平等。三世亦平等。過去一切法自性離。乃至現在一切法亦自性離。如是總說。彼阿含中相應堅固之義應當伺察。異此有因即不能成。此中如理決定伺察已。要略說者。謂諸生性或說有因或說無因。如實當知。非彼有因非彼無因。是義雲何。若捨因性。此差別性或有實顯示。非彼無因。若法生時乃一切性遍一切處。雲何非有。彼無性時或無差別。於生時中亦非有得。非彼有因。如是總說。彼非無因而得和合。亦非有因而得和合。如是所說若計有我即是外道常因起執。彼無性得生。能起諸行而為顯示。壞諸因性何能生起諸行。不如理捨故。又非外道所執我等自有力能。於他別法得不捨性。既執常性不能於他作義利事。若無義利背相應法。此中如是當知。所執我等一切力能。畢竟皆空如石女兒。彼無自性於所作事中。不能成就彼等。設有所作無實力能。若非所作又非和合。又如一切事隨有作。生已後時決定。若有力能即彼力能。自性隨轉乃如前說。所起作事而得和合。或不隨轉亦如前說。彼無自性無常因性定不和合。是故諸無常中無有少法可得。   此中意者如世尊言。復次大慧。不實共相者。所謂虛空滅涅槃無作者。無性無取者共相。是故無常等。生此不和合而亦非無常。如過去未來二事性中。亦非有生而得和合。彼無和合因性隨轉。若同時生有所相應。亦非同時因所作自性事得決定。彼同時觀亦無所成性。或異時觀亦非異時。若於時中緣中觀者。彼亦不生不實。過去若生有所和合。而亦非緣亦非有生。彼一切我而亦無緣。又非一剎那中一切剎那隨入。劫與剎那份量而不和合。如諸微塵合集摶聚。是中亦無極微量我而得和合。如是一聚一分中。彼剎那蘊聚性不和合。自不得生亦無因分。若於是中取彼分性。即自我所作相違亦無二種。若有二分性即二種過失隨著。如是總說。是故一切世俗所生有所得性。於勝義諦中而實無生。此說不與阿含等相違。   如佛所言。諸有生性皆謂世俗。勝義諦中生無自性。無自性中若起疑惑。彼即實起世俗之意。所說如理。是佛世尊真勝意樂。如世稻稈等。自性他性於二種中說無因生。是義當止。此中宜應如理伺察。若色無色彼之二性如瓶器等。彼極微量不壞色性。於前分位而非一性。前分位中若有所壞彼即不成。又非極微聚中有一性多性。彼一多性離雲何有自性。若無自性此即勝義。如夢中所得色相色性。其義應知此即佛所說。   如楞伽經說。復次大慧。譬一大象破如微塵。於是微塵相中。如理伺察彼之色性實無自性。又如色蘊中青等諸色。彼有對礙而無自性。如是畢竟識外非色。是義應知。   如世尊言。外無諸色自心所現。彼外青等種種色相實無對礙。而取捨相亦無對礙。非一性相應。亦非多性相應。一多相違雲何非一性。以一聚色性故。非一生非多性者。其義應知。此中伺察諸有色相。自體不實故無對礙。彼識亦不實。何以故識自相離。非說彼色離識而有。又復識之自相種種不實。由如是故說識不實。是故佛說識如幻士。如是總說若一性若多性是性皆空。勝義諦中一切性不實此義決定。   又如楞伽經說。譬如鏡中所見之像。非一性非異性。如是觀時是性非有。何以故一異性離故。一異性不著故。或有說言。智者觀自性實不可得。此中不可顯說無自性故。如是等諸有所說如理伺察。是為思所成慧決定如實。是義成就由此修所成慧當得生起。若無聞等修慧不成。   如寶雲經說。諸正行者有智光明。出生中間彼正不壞。由智出生諸所修作出生成就。譬如地中不淨遍滿。諸有所生雲何能生。諸修亦然。明瞭智果真實性中如理出理。   如三摩地王經說。若有人起多種尋求。而所起心有著有依止。是故若欲證彼真實修慧者。應當最初修奢摩他相應勝法。令心安住猶如止水。若心有動非奢摩他。不能攝持而住。如佛所說。住等引心能如實知。若散心位非此相應。是故修奢摩他時。諸所得諸所欲。當住平等捨。體中苦等而悉除遣。安住淨戒發起精進速得成就。此中如是。   如和合解脫經說。先修施等勝上之行。次復修持淨戒。然後住於奢摩他行。若欲住是奢摩他者。隨諸分位。於諸佛菩薩等先當歸命懺悔隨喜。次應起大悲心普盡世間生救度想。於安隱座中加趺而坐。直身端住現前正念。引發三摩地。現前相應。從初專注如應觀察。乃至多種所緣等事。普盡收攝繫心靜住。復次總略。色無色二種中。應當捨離散亂過失。總彼相應所緣起勝作意。乃至蘊處界一切事等。悉不分別即得清淨。所有廣說諸所緣行相。如和合解脫經第十八相應分。   所有世尊攝有情事。色等分別及一切事分別。略中廣行相。如阿毘達磨等說。   此中意者於彼等事。觀已離過而悉收攝。令心相續勝進增修。若或心生貪等。爾時應作不淨等觀。得止息已。又復過前起勝進心。此不淨等觀思有行相。恐繁且止。若或彼心不能勝進起勝意樂。亦是散亂過失。爾時應觀三摩地所有功德起勝意樂。即能止息非勝意樂。若時昏沈睡眠生起。應觀佛等功德勝喜悅事。彼能止息。復次如是於所緣中。如應堅固攝持不散。即得相應。又復若時前心愛樂喜悅。隨生後心高舉。爾時應作無常等觀。如是總說。於所緣中應使心無動作。專注靜住離高下法。平等所行心得清淨。彼發悟散亂等因而悉棄捨。若有真實發悟所作彼心散亂。於所緣中若無動作。如是乃得所欲所行勝定相應。爾時當知奢摩他成。如是等當知一切奢摩他共相。謂心一境性中自性。彼奢摩他所緣決定如是。此等奢摩他法。佛於般若波羅蜜多等經。   復次當知。修奢摩他有九種法。一除。二正除。三分位除。四近除。五調伏。六止。七近止。八一向所作。九知止。此等九種行相雲何。謂遍此九法是即名除。於所緣中繫心是為遍除。於所緣中相續而轉是分位除。散亂現前而悉摧伏是為近除。散亂離已又復勝前。遍除所緣是為調伏。若愛起時伏故名止。若散亂過失現前不起。勝意樂而能止故是為近止。若昏沈睡眠等起時。速當遣離是為一向所作。於所緣中得無動作已。然後專注得相應止。得彼止已心住於捨。是為知止。如是等義。如聖慈氏菩薩所說。   又復當知諸修一切三摩地時。有六種過失。一懈怠。二所緣忘失。三沈下。四高舉。五無發悟。六發悟。此六過失生時。當起八種斷行對治。何等為八。一信。二欲。三勤。四輕安。五念。六正知。七思。八捨。此等對治行相雲何。謂信等四法對治懈怠。此中意者。以三摩地功德中。要具增上正信順相。彼相應者起勝希望。於希望時發精進行。所起精進身心勇悍後得輕安。是故對治。念對治所緣忘失。是義應知。正知對治沈下高舉。謂以正知起正觀察。能令高下二法止息。是故對治。思對治無發悟。是義應知。捨對治發悟。由前高下得止息已。心住正直即無發悟。是故對治。如是八斷行。對治六種過失已。所有最上三摩地事業即得成就神足功德由此而生。   如諸經說。若具八斷行。即能發起四種神足。所有心一境性。勝上事業得正相應。乃能證入禪定解脫法門。圓滿一切最勝功德。   廣釋菩提心論卷第二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64 廣釋菩提心論   廣釋菩提心論卷第三   蓮華戒菩薩造   西天譯經三藏傳法大師賜紫沙門臣施護等奉 詔譯   復次此中次第應修彼諸禪定。謂若得離欲愛所有喜樂。內心清淨住正相應。有尋有伺是初禪定。又復此中無尋唯伺。名中間禪。初禪地愛若得離已。所有喜樂內心清淨住正相應。是二禪定。二禪地愛若得離已。樂捨正知住正相應。是三禪定。三禪地愛若得離已。捨念相應。是四禪定。所有無色定等行相應知。是中諸所緣相如應分別。於所緣中令心堅固。如理所作以慧觀察。智光明生破無明種。畢竟得斷即正相應。異此皆是外道所修。非正三摩地。不能斷煩惱。   如諸經說。所有正修三摩地時。若我想生。是即還復發起煩惱。爾時住心當如止水。入三摩地相應觀行。   如楞伽經說。總略而言。正慧觀行唯心靜住外無分別。若住真如所緣是心應過。心若過已彼無對礙而亦應過。無對礙中若相應住是大乘觀。彼無發悟最勝寂靜。即勝無我智無對礙觀。   此中意者。如實觀察心外必無色法分別。是即最上相應勝行。若爾識之與色雲何有異。或不異者識亦應有對礙義耶不然如夢分位所見不實。是故識外如實伺察。極微量色取不可得。以不可得故如是成唯識。無復一切外義可有。唯心靜住外無分別。於伺察中以離色法故有所得相。而為得者畢竟無所得。是故於諸色法應觀無色。彼若唯心無實能取亦無所取。是二取性實不可得。離取捨故即心無二。如是伺察亦無二相。於真如所緣中是心亦過。彼所取相亦復過已。二無對礙。於是無二智中住如實義。所言唯心過已二無對礙。是智於中而亦應離。是故自性他性中諸有生性而不可得。如應伺察諸眾生性亦不和合。若取若捨二不實性悉應遠離。當知一切物性諸有取著。於無二智中皆應捨離。於無對礙無二智中若如是住。即於一切法如實覺了無有自性。彼即能入最上實性。入無分別三摩地門。又若於是無對礙無二智中相應住者。是即最上實性中住。是大乘見。如是亦見最上實性。以見最上實性故。即於一切法慧眼觀空。智光明中皆如實見。   如諸經說。雲何見勝義諦。謂一切法無見。此中如是。所言無見者。是勝意樂真實無見。非如世間諸生盲者及瞑目人。緣闕故或不作意故而皆不見。彼等有性顛倒種子悉不能斷。此即不然。又如入無想定。後或出時還復生起有性取著。貪等根本諸煩惱聚而不解脫。所言有性取著貪等根本煩惱行相。如聖二諦等經說。若復有言入無分別總持法門。無分別法中離色等相。以決定慧於無色中。觀無所得亦無作意。是勝義樂。非如無想定等。於諸色等取著法中作意而離。是故當知如前所說。諸色等中作意離相。若無正慧即不能斷疑惑種子。譬如世間火若存時諸物燒然。雲何能離思之一法。若不調止◎所有邪。   由此當知。所有奢摩他諸所緣中。心住堅固如理所作。以慧伺察智光明生。明現暗除智生障滅。如人二目隨量無差。於諸分位照明無異。智光明出亦復如是。非光明中有冥暗性。明暗二法互相違故。當知三摩地中離冥暗性亦復如是。若不爾者。雲何能住心一境相。是故若於三摩呬多中如實了知。即能一向隨順正慧。此中所說悉不相違。   復次三摩呬多中。應以慧觀都無色相。於一切法悉無所得。彼諸相應分位相中。無所進趣無所發悟。若自若他悉見無性。有性分別戲論相等一切息滅。如是即於正慧所觀無相性中而得相應。有心分別悉不能立。即彼無性亦不可得。若於是中或謂有性而可見者。是見應止。如是止已。若於無性分別轉者。此亦不然。設使有性三時相應。以慧眼觀無相無得。又何止邪。如實義者。有性無性不應分別。一性異性亦不可分別。是中若離性與無性二分別者。悉能照達諸分別空。即彼能照及所照性亦無所有。如是乃得最上最勝無分別相應。此中若住如是相應。即一切分別悉能斷滅。所有煩惱障智障而亦能斷。於彼煩惱障不生不滅性中。而性等顛倒根本悉除。   如聖二諦等經說。如是相應行中。一切性等分別斷已。普盡性等顛倒無明自性煩惱障根本即斷。彼根本斷已諸煩惱障而悉能斷。   又如聖二諦經中。問妙吉祥菩薩言。雲何能得煩惱調伏。雲何而能了知煩惱。妙吉祥言。勝義諦中畢竟不生。彼一切法無生性中。世俗皆是不實顛倒。應當止息一切性等所起顛倒思惟分別。若彼思惟分別不止息者即有我共相。既有我共相即起立諸見。若見起立即煩惱轉。天子若能了知勝義諦中一切法畢竟無生。即勝義諦具十種無顛倒。若勝義諦中無顛倒即無分別。若無分別得滅相應。若滅相應彼我共相即不能得。若我共相既不能得。而彼諸見不能起立。乃至勝義諦中涅槃之見亦復不起。由如是故即於無生行中一切煩惱畢竟調伏。天子當知。諸煩惱於勝義諦無礙智中。畢竟空畢竟無相畢竟無性。如是知者是為了知煩惱。天子譬如毒蛇為咒所害。彼煩惱種亦復如是。天子又問雲何為煩惱種。妙吉祥言天子彼勝義諦畢竟無生性中若於一切法起分別時。此即是為諸煩惱種。由是起諸性等顛倒。於顛倒中不能照達。是故若於所斷法中一切顛倒悉能斷者。所有智障能正決定而悉除遣。智障斷已無相續性。譬如日光出時離諸雲翳。於一切處照明無礙。而彼智光清淨照明。若色若心一切自性亦復如是。諸物實性決定常住。於無相續性中。真實了如一切物性如實義者。此中物性。雲何能以言詞宣說。是故於彼勝義世俗諦中。如如所說如實了知一切色相及諸物性已。即得一切智。如是所說斷障等義。是證一切智最上勝道。非彼聲聞等道。彼諸顛倒不能盡除。亦復不能正斷二障。   如楞伽經說。大慧。彼聲聞人起別異因有所住著。彼見法已取為涅槃自謂得佛。而不能見法無我理。大慧。此非解脫。如是聲聞人自智所證未真出離。謂得出離。異見轉故而彼所作非此相應。彼所行道非真解脫。世尊但說一乘之法。不說聲聞等道。彼聲聞人但於蘊中觀察無我。而彼所得謂人無我。此中不然。應觀三界一切唯識。若說識外有義得無我者。如是即於無二智無我中。而不得入。以他性得入故。若他性得入者。彼即非入唯識性故。   又如此經聖出世品中說。復次佛子當知。三界唯心所現是心。亦無中邊可得。若言有邊即有所生。若言有中即有所住。一切皆是分別相故。若心無中邊。是故能入彼無二智。如是入者是真實入。   此中有問。若如是者諸相應分位當雲何生。答由彼清淨勝願力故。菩薩發起大悲。普為眾生作利益事。從彼願力。出生勝上諸佈施等明白善行。彼即真實清淨所生。又復菩薩大悲。若一切眾生未能盡入諸法無性清淨智中。菩薩乃至隨入輪迴。亦復不染輪迴過失。而豈住於彼無發悟寂靜法中。如經頌雲。  無對礙中見  最勝無我智   是故若於無二相中說無二語。是為最勝。即勝義諦中真勝意樂。於無二無對礙智中。畢竟無我無有自性。即得所見相應。彼所有見無別異見。一切無分別及無發悟。一切寂靜。又問若爾雲何能起諸相應行。答不然若或有見彼實。不能隨順勝義。何以故。是中無有主宰自在相應相故。而何有見。但以世俗法中隨順色等境界相故。若智生起。識亦隨順世間所行。是故應知此彼智者。智中冥會說有所見。且非實有主宰等相。若無二無對礙智生起時如實開曉。乃能於是智中得如實見。非謂一切法於勝義諦中無有自性。而世俗諦決定相應。若異此說。是諸異生狹劣之智。   如聖二諦經說。勝義諦中畢竟無性。世俗道中隨亦應觀。若異此者。彼愚夫異生聲聞緣覺菩薩及佛等諸分位。當雲何立。謂世俗無因故。世俗無生故。今此不然。世俗道中隨應觀故。於勝義諦實無所生。勝義諦中若有所得如兔角等。諸世俗法如幻如影及如響等。由如是故。世俗緣生與勝義諦。是中物性非不和合。彼審思察無改轉性。此中如是。當知世間一切如幻。諸煩惱業即是幻因。諸眾生生即是幻轉。所有相應福智諸行亦是幻因。如是相應智即於幻中轉。   如般若波羅蜜多經說。須菩提所有聲聞如化緣覺如化。菩薩如化如來如化。煩惱如化業如化。須菩提以是緣故。一切法如化。此如是等差別諸行及異生等。皆如幻相。於彼幻中如所了知。皆是不實取著。若能如是知。是即相應者。若執實取著即愚夫異生。如是所說實不相違。   如聖法集經頌雲。  如幻所作事  從化起解脫  此如前了知  非化中有著  說三有如化  佛菩薩悉知  知已被勝鎧  作世間利益   如是等諸所行中。應觀實性。如前所說奢摩他中。若沈下高舉心等起時。應觀一切法皆無自性。爾時應離高下作意智得成就。彼奢摩他毘缽捨那相應行者所行之道。即得具足。乃至能起信解力等。住解行地。觀後欲起時還復思惟。勝義諦中無有自性。彼世俗諦亦如是住。   如寶雲經說。菩薩雲何得無我理。善男子。菩薩應以正智觀察色受想行識。彼觀察時是色生不可得。集不可得。滅不可得。如是受想行識若生若集若滅皆不可得。彼勝義諦中了知無生行已。起慧觀察。不復所行而有取著。由是愚無智者。於如是等無自性中。執為有性。顛倒取著。是故生死循環無盡。現受眾苦無有休息。菩薩大悲如是常起。無間思念現前為作。悲愍利益發勝願行。如我所行隨得一切智已。於是法性如實覺了。然後於一切佛菩薩等供養稱讚。成所作已。從空悲藏。發生一切施等福行。   如聖法集經說。若諸菩薩如實顯示者。謂於一切眾生中以大悲轉。我此三摩地樂。一切法中如實顯示。一切眾生為作所成。由是大悲所開發時。即得增上戒定慧等。諸學圓滿。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此中應知。慧及方便是諸菩薩所行相應勝道。不斷世俗諦。顯示勝義諦。若不斷世俗即能以大悲而為先導。善為眾生作利益事。遠離顛倒。彼即名為善能建立出世間慧。由此乃為順行方便。於諸方便所行時中。了如幻相亦不顛倒。以出世智。如如善修最勝方便。能於真實句義之中。發勇悍意出生勝慧。菩薩得是慧方便已。乃住相應所行勝道。   如無盡意經說。禪定無盡而能出生慧及方便。其所出生應知即是相應行者。所行勝道。   廣釋菩提心論卷第三   ◎妄分別刺等。何能拔除。復次此中雲何能離疑惑種子。謂於相應定中。以慧眼觀彼種子空。如先所說。於色等中若以其所得相而為得者。畢竟無得。如人迷繩謂蛇。智了無異。色中離疑其義亦然。以慧眼觀諸境不實邪妄計執。如人處於暗室復還掩閉。總一暗冥都無所見。又如瓶等器中盛滿諸物。以蓋覆故亦無所見。此中意者。是暗室等雖無所見。然色等有性疑惑取著亦不能離。以不離故彼雖無見不斷過失。如是等人諸取著心畢竟雲何而能除斷。是故應以三摩地。手執極微妙快利慧刀。斷彼思色等。邪妄分別種子。如是真實斷故。譬如拔樹連根悉除。地既無根不復生長。邪思種子既得斷已。一切過失悉不復生。此中如是。斷障等義是奢摩他毘缽捨那相應法門。即修行者所行之道。如世尊言。此相應門是無分別正智因性。故經頌雲。  先安住戒次得定  得彼定已慧當修  清淨圓明智慧成  智淨先由戒具足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64 廣釋菩提心論   廣釋菩提心論卷第四   蓮華戒菩薩造   西天譯經三藏傳法大師賜紫臣施護等奉 詔譯   復次此中如寶雲經說。菩薩雲何得大乘法。謂若菩薩善學一切法。彼雖有學而於學時。及所學法悉不可得。雖於學中決定無所得。亦不於彼因緣法中而起斷見。   如聖法集經說。雲何是諸菩薩所行。謂若菩薩於身語意諸所行中。長時不捨一切眾生。內心發起大悲增上。為欲利樂諸眾生故。應作是念。若我現行及已行行。悉與一切眾生。施作廣大利益安樂。菩薩雖觀諸蘊如幻。亦不於中而生厭捨。一切所行悉無障礙。處如空聚。亦不於中而生厭捨。一切所行悉無障礙。界如蛇毒。亦不於中而生厭捨。一切所行悉無障礙。又復雖觀色如聚沫。亦不捨離如來色身相好。受如浮泡。亦不於諸如來禪定三摩地三摩缽底出生妙樂中不起方便。想如陽焰。亦不於諸如來智中不起勝想。行如芭蕉。亦不於一切佛法行中而無所行。識如幻士。亦不於如來三業智為先導中而無所行。如是一切所行。悉無障礙。   復次諸經皆說。應知慧及方便。是諸菩薩正所行行。是故諸菩薩於彼無數一切行中。常所發起慧及方便。觀想修作長時無間。如是即得十二分位。是諸地位得安立已。彼彼位中勝上功德皆悉具足。所言十二分位者。謂信解行地乃至佛地。此等地中但除佛地。自餘皆是異生及菩薩攝。此中信解行地者。未能證得二無我理。一向發起堅固信解。魔不能動。彼信解力亦未能觀唯識實性。但於堅固信解法中。立解行地。又諸地中。隨應各具無數三摩地總持解脫神通等諸功德。   如寶雲經說。安立四種順抉擇分。而彼四位。有軟中上智光明出。此四皆觀諸法無我。是中若有軟品智光明生。是為煖位。彼所證定名為明得。若有中品智光明生。是為頂位。彼所證定名為明增。若有最上外無對礙智光明生。於心分位離能取相。是名忍位。彼所證定名一分入。若於能取所取相中悉無所得。以無二智。決定印彼二取相空。是為世第一位。彼所證定名為無間。從此無間入唯識性。此中總略。如是等說。皆是信解行地所攝。   復次十地即十分位。彼初地者。從前世第一法無間初心得入見道。既獲聖性生大歡喜。是故說此名歡喜地。此能分證二無我理。得法無性真實智生。一切分別戲論悉離。此中能斷一百一十二見所斷惑。餘修所斷三界總有一十六惑如應而斷。此位菩薩得平等智。自利利他。於施波羅蜜多而得圓滿。安住三摩地。乃至未能遠離微細毀犯垢染。若能分得進居二地。   彼二地者。能離一切犯戒垢染。是故說此名離垢地。此位菩薩能正遠離微細犯戒垢染。於戒波羅蜜多而得圓滿。乃至未能成就勝三摩地三摩缽底及聞總持。若能分得進居三地。彼三地者。能發無量勝智光明。是故說此名發光地。此位菩薩普盡獲得勝三摩地及聞總持。堪忍諸苦。於忍波羅蜜多而得圓滿已。於一切三摩缽底愛心中捨。乃至未能廣修菩提分法。若能分得進居四地。   彼四地者。菩提分法慧焰。能燒諸煩惱薪。是故說此名焰慧地。此位菩薩已離缺減語意分別。善修無缺減菩提分法。於精進波羅蜜多而得圓滿。乃至未能作四諦觀。若能分得進居五地。   彼五地者。於生死涅槃。以善方便觀察平等。極難中勝是勝修習。是故說此名難勝地。此位菩薩於四聖諦中。能善觀察多所修作。於定波羅蜜多而得圓滿。從順抉擇分出至此地中。始得無相之行。乃至未能作緣生觀。若能分得進居六地。   彼六地者勝慧具已。而能隨轉一切佛法勝現前門。是故說此名現前地。此位菩薩能善觀察緣生之法。於慧波羅蜜多而得圓滿。獲無相行。乃至未能圓滿是行。若能分得進居七地。彼七地者。於無功用方便道中。雖未能具。以涉遠故。是故說此名遠行地。此位菩薩觀一切相皆如化事。真實了知相用所行悉無違礙。彼能成就無相之行。於方便波羅蜜多而得圓滿。乃至未具無功用行。若能分得進居八地。   彼八地者。諸相用等悉不能動。是故說此名不動地。此位菩薩善得無相功用行。於願波羅蜜多而得圓滿。乃至未能分別一切相說法自在。若能分得進居九地。   彼九地者。具最勝慧善說諸法。是故說此名善慧地。此位菩薩得彼最勝四無礙解慧力相應。於力波羅蜜多而得圓滿。乃至未能於佛剎會中隨應化現說法利生自在圓滿。若能分得進居十地。   彼十地者。能於無邊一切世界。布大法雲灑甘露雨。是故說此名法雲地。此位菩薩勝智相應說法利生。作諸化事悉得自在。乃至未能於一切所知一切相中獲無礙智。若能分得進居佛地。   如上諸地所有建立行相。如和合解脫經說。又此諸地所有廣說。蘊等清淨及分位相。餘處有文恐繁且止。   復次佛地即一分位。此佛地者。一切勝相皆悉具足。一切功德皆悉圓滿。已能普盡一切邊際。過此無別勝上分位。而佛地中所有功德。正使諸佛以妙言詞。而亦不能稱揚一分。是故當知。諸佛功德無量無邊不可稱計。唯佛世尊自然智觀自證知故。如華嚴經中所說功德。亦即一分未能窮盡故。況復我今造此論者。敢以言詞具讚說耶。又佛地中所有功德。總攝一切殊勝之義。如楞伽經說。   復次頌曰。  應當了知三身者  普攝諸佛一切身  最上勝義法所依  是故開顯三身相  自性身及正報身  化身等三最勝上  分別諸佛所有身  初身與二為依止  已修難行希有行  百種鍊磨安忍心  所有一切眾善門  普能積集無遺棄  無量劫來久修習  大乘最上妙法門  一切障礙悉蠲除  盡滅無餘得清淨  因中所有微細障  果中智力悉拔除  譬如妙寶始開函  放淨光明照一切  隨順世間現有生  歷苦勤求菩提果  說法化利百千門  遍一切處善施作  如來高顯復不動  安住世間大聖尊  如彼須彌眾山王  觀仰巍巍最高勝  大以悲心為根本  三摩地門善出生  遍三有中現其身  一切無不示生處  如淨日輪放一光  普遍世間悉照耀  諸佛聖智妙光明  能知諸法亦如是  諸聲聞人所證果  出離世間為最勝  而彼聲聞所得中  又復不如緣覺地  緣覺若比菩薩地  於諸分中不及一  菩薩較計佛如來  倍多分中不及一  如來所證菩提果  無量功德不思議  如其時處所應行  隨順方便而善轉  果中所證最勝上  五根清淨妙用成  十二位中功德門  彼一切義皆能轉  果中所證最勝上  一切意道皆清淨  如其所證悉應知  一切無垢無分別  果中所證最勝上  攝諸義利皆清淨  佛剎清淨如所應  一切自在而出現  果中所證最勝上  一切分別悉清淨  所作不壞常時中  善修一切智事業  果中所證最勝上  一切清淨善安住  已得無住大涅槃  圓滿諸佛清淨句  果中所證最勝上  一切染法已清淨  不雜煩惱本無瑕  常入諸佛妙樂行  果中所證最勝上  想如虛空悉清淨  積集廣大勝義門  離諸色相而觀察  如來化相極廣大  此無量行皆清淨  成所作智妙難思  諸佛無垢勝依止   此中當知。清淨法界即一切法真如。為一切法無顛倒自性正因。而能出生諸佛及諸佛智。離諸障染。建立三摩地總持法門。及餘無量福智諸行。成就一切眾生利樂等事。乃至成熟一切正法聞知種子。如是等相皆得成就。所言諸佛智者。謂即四智。初大圓鏡智。是智遠離我我所相。及離能取所取分別。不雜一切煩惱垢染。於一切所緣所行所知相中。不忘不愚。智影相生現種依持。彼一切智所依清淨。是即真如所緣無分別智。二平等性智。得勝上所緣。是智能觀自他平等。已能安處無住涅槃。起大慈悲隨往一切現身現上以善方便畢竟相應。三妙觀察智。普攝一切三摩地三摩缽底總持法門。於一切所知分位。無礙而轉及能發生勝功德寶。方便現身善斷眾疑。如其所應能善說法。四成所作智。能以種種不思議方便。為他成熟一切所作。如應化度一切眾生。如是等相是為四智。   復次頌曰。  三身份位二二一  二法二報一化身  諸佛清淨法界中  若一若多性不立   此中意者。清淨法身猶如虛空而無形相。從是身中流出一切法。此等皆是妙無比喻最勝白法。清淨真理大利樂因。出生佛地最上善樂。而能圓滿無盡法海。復能具足清淨妙慧。即能成就大菩提心。如上所釋菩提心義。於諸經中略集要文。唯佛菩薩能盡知見。   廣釋菩提心論卷第四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65 金剛頂瑜伽中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論   No. 1665   金剛頂瑜伽中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論(亦名瑜伽總持釋門說菩提心觀行修行義)   開府儀同三司特進試鴻臚卿肅國公食邑三千戶賜紫贈司空諡大鑑正號大廣智大興善寺三藏沙門不空奉 詔譯   大廣智阿闍梨雲。若有上根上智之人。不樂外道二乘法。有大度量。勇銳無惑者。宜修佛乘。當發如是心。我今志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求餘果。誓心決定故。魔宮震動。十方諸佛皆悉證知。常在人天。受勝快樂。所生之處。憶持不忘若願成瑜伽中諸菩薩身者。亦名發菩提心。何者謂此諸尊。皆同大毘盧遮那佛身。如人貪名官者發求名官心修理名官行。若貪財寶者。發求財寶心。作經營財物行。凡人欲求善之與惡。皆先標其心。而後成其志。所以求菩提者。發菩提心。修菩提行。既發如是心已。須知菩提心之行相。其行相者。三門分別。諸佛菩薩。昔在因地。發是心已。勝義。行願。三摩地為戒。乃至成佛。無時暫忘。唯真言法中。即身成佛故。是故說三摩地於諸教中。闕而不言。一者行願。二者勝義。三者三摩地。   初行願者。謂修習之人。常懷如是心。我當利益安樂無餘有情界。觀十方含識猶如己身。所言利益者。謂勸發一切有情。悉令安住無上菩提。終不以二乘之法而令得度真言行人。知一切有情。皆含如來藏性皆堪安住無上菩提。是故不以二乘之法而令得度。故華嚴經雲。無一眾生而不具有如來智慧。但以妄想顛倒執著而不證得。若離妄想。一切智。自然智。無礙智。則得現前。所言安樂者。謂行人。即知一切眾生畢竟成佛故。不敢輕慢。又於大悲門中。尤宜拯救。眾生所求皆與而給付之。乃至身命而不吝惜其命安存。使令悅樂。既親近已。信任師言。因其相親。亦可教導。眾生愚矇。不可強度。真言行者。方便引進。   二勝義者。觀一切法無自性。雲何無自性。謂凡夫執著名聞利養資生之具。務以安身。恣行三毒五欲。真言行人誠可厭患誠可棄捨。又諸外道等。戀其身命。或助以藥物。得仙宮住壽。或復生天以為究竟。真言行人。應觀彼等業力若盡。未離三界煩惱尚存。宿殃未殄。惡念旋起。當後之時。沈淪苦海。難可出離。當知外道之法。亦同幻夢陽焰也。又二乘之人。聲聞執四諦法。緣覺執十二因緣。知四大五陰畢竟磨滅。深起厭離。破眾生執。勤修本法。剋證其果。趣大涅槃。以為究竟。真言行者。當觀二乘之人。雖破人執猶有法執。但靜意識不知其他。又成果位。已灰身滅智。趣其涅槃。如大虛空湛然常寂。有定性者。難可發生。要待劫限等滿。方乃發生。若不定性者。無論劫限。遇緣便迴心向大。從化城起為已超三界。謂宿信佛故。乃蒙諸佛菩薩而以方便。遂發大心。乃從初十信。下遍歷諸位。經三無數劫難行苦行。然得成佛。既知聲聞緣覺。智慧狹劣。亦不可樂。又有眾生。發大乘心。行菩薩行。於諸法門。無不遍修。復經三阿僧祇劫修六度萬行。皆悉具足。然證佛果。久遠而成。斯由所習法散致有次第。今真言行人。如前觀已。復發利益安樂無餘眾生界一切眾生心。以大悲決定。永超外道二乘境界。復修瑜伽勝上法。能從凡入佛位者。亦超十地菩薩境界。又深知一切法無自性。雲何無自性。前已旨陳。夫迷途之法。從妄想生。乃至展轉。成無量無邊煩惱。輪迴六趣者。若覺悟已。妄想止除。種種法滅。故無自性。復次諸佛慈悲。從真起用。救攝眾生。應病與藥。施諸法門。隨其煩惱對治迷津遇筏達於彼岸。法亦應捨。無自性故。如大毘盧遮那成佛經雲。諸法無相。謂虛空相。作是觀已。名勝義菩提心。當知一切法空。已悟法本無生。心體自如。不見身心。住於寂滅平等究竟真實之智。令無退失。妄心若起。知而勿隨。妄若息時。心源空寂。萬德斯具。妙用無窮。所以十方諸佛。以勝義行願為戒。但具此心者。能轉法輪。自他俱利。如華嚴經雲。  悲光慧為主  方便共相應  信解清淨心  如來無量力  無礙智現前  自悟不由他  具足同如來  發此最勝心  佛子始發生  如是妙寶心  則超凡夫位  入佛所行處  生在如來家  種族無瑕玷  與佛共平等  決成無上覺  纔生如是心  即得入初地  心樂不可動  譬如大山王   又准華嚴經雲。從初地乃至十地。於地地中。皆以大悲為主。如無量壽觀經雲。佛心者。大慈悲是。又涅槃經雲。南無純陀。身雖人身。心同佛心。又雲。  憐愍世間大醫王  身及智慧俱寂靜  無我法中有真我  是故敬禮無上尊  發心畢竟二無別  如是二心先心難  自未得度先度他  是故我禮初發心  發心已為人天師  勝出聲聞及緣覺  如是發心過三界  是故得名最無上   如大毘盧遮那經雲。菩提為因。大悲為根。方便為究竟。   第三言三摩地者。真言行人如是觀已。雲何能證無上菩提。當知法爾應住普賢大菩提心。一切眾生本有薩埵。為貪瞋癡煩惱之所縛故。諸佛大悲。以善巧智。說此甚深祕密瑜伽。令修行者。於內心中。觀白月輪。由作此觀。照見本心。湛然清淨。猶如滿月光遍虛空無所分別。亦名覺了。亦名淨法界。亦名實相般若波羅蜜海。能含種種無量珍寶三摩地猶如滿月潔白分明。何者。為一切有情。悉含普賢之心。我見自心。形如月輪。何故以月輪為喻。謂滿月圓明體。則與菩提心相類。凡月輪有一十六分。喻瑜伽中金剛薩埵至金剛拳有十六大菩薩者。於三十七尊中。五方佛位。各表一智。東方阿□佛。因成大圓鏡智。亦名金剛智也。南方寶生佛。由成平等性智。亦名灌頂智也。西方阿彌陀佛。由成妙觀察智。亦名蓮華智。亦名轉法輪智也。北方不空成就佛。由成成所作智。亦名羯磨智也。中方毘盧遮那佛。由成法界智為本。已上四佛智出生四波羅蜜菩薩焉。四菩薩。即金寶法業也。三世一切諸聖賢。生成養育之母。於是印成法界體性中。流出四佛也。四方如來。各攝四菩薩。東方阿□佛攝四菩薩。金剛薩埵。金剛王。金剛愛。善哉。為四菩薩也。南方寶生佛攝四菩薩。金剛寶。金剛光。金剛幢。金剛笑。為四菩薩也。西方阿彌陀佛攝四菩薩。金剛法。金剛利。金剛因。金剛語。為四菩薩也。北方不空成就佛攝四菩薩。金剛業。金剛護。金剛牙。金剛拳。為四菩薩也。四方佛各四菩薩。為十六大菩薩也。於三十七尊中。除五佛四波羅蜜及後四攝八供養。但取十六大菩薩為四方佛所攝也。又摩訶般若經中。內空至無性自性空。亦有十六義。一切有情於心質中。有一分淨性。眾行皆備。其體極微妙。皎然明白。乃至輪迴六趣。變不變易。如月十六分之一。凡月其一分明相。若當合宿之際。但為日光。奪其明性。所以不現。後起月初。日日漸加。至十五日圓滿無礙。所以觀行者。初以阿字發起本心中分明。即漸令潔白分明。證無生智。夫阿字者。一切法本不生義。   准毘盧遮那經疏釋阿字。具有五義。一者阿字(短聲)是菩提心。二阿字(引聲)是菩提行。三暗字(長聲)是證菩提義。四惡字(短聲)是般涅槃義。五惡字(引聲)是具足方便智義。又將阿字。配解法華經中開示悟入四字也。開佛知見。雙開菩提涅槃如初阿字。是菩提心義也。示字者。示佛知見。如第二阿字。是菩提行義也。悟字者。悟佛知見。如第三暗字。是證菩提義也。入字者。入佛知見。如第四惡字。是般涅槃義。總而言之。具足成就。第五惡字。是方便善巧智圓滿義也。   即讚阿字是菩提心義。頌曰。  八葉白蓮一肘門  炳現阿字素光色  禪智俱入金剛縛  召入如來寂靜智   扶會阿字者。揩實決定觀之。當觀圓明淨識。若纔見者。則名見真勝義諦。若常見者。則入菩薩初地。若轉漸增長。則廓周法界。量等虛空。卷舒自在。當具一切智。凡修習瑜伽觀行人。當須具修三密行。證悟五相成身義也。所言三密者。一身密者。如結契印召請聖眾是也。二語密者。如密誦真言文句了了分明。無謬誤也。三意密者。如住瑜伽相應白淨月圓觀菩提心。   次明五相成身者。一是通達心。二是菩提心。三是金剛心。四是金剛身。五是證無上菩提獲金剛堅固身也。然此五相具備方成本尊身也。其圓明則普賢身也。亦是普賢心也。與十方諸佛同之。亦乃三世修行證有前後。及達悟也無去來今。凡人心如合蓮華。佛心如滿月。此觀若成。十方國土。若淨若穢。六道含識。三乘行位。及三世國土成壞。眾生業差別。菩薩因地行相。三世諸佛。悉於中現證本尊身。滿足普賢一切行願故。大毘盧遮那經雲。如是真實心。故佛所宣說。問前言二乘之人。有法執故。不得成佛。今復令修菩提心三摩地者。雲何差別。答二乘之人。有法執故。久久證理。沈空滯寂。限以劫數。然發大心。又乘散善門中。經無數劫。是故足可厭離。不可依止。今真言行人。既破人法二執。雖能正見真實之智。或為無始間隔。未能證於如來一切智智。欲求妙道。修持次第。從凡入佛位者。即此三摩地者。能達諸佛自性。悟諸佛法身。證法界體性智。成大毘盧遮那佛。自性身。受用身。變化身。等流身等流身。為行人。未證故。理宜修之。故大毘盧遮那經雲。悉地從心生。如金剛頂瑜伽經說。一切義成就菩薩。初坐金剛座。取證無上道。遂蒙諸佛授此心地。然能證果。凡今之人。若心決定。如教修行。不起於座。三摩地現前。應是成就本尊之身。故大毘盧遮那經雲供養次第法雲。若無勢力廣增益。住法但觀菩提心。佛說此中具萬行。漸足清白純淨法也。此菩提心。能包藏一切諸佛功德法故。若修證出現。則為一切導師。若歸本則是密嚴國土不起於座能成一切事。讚菩提心曰。  若人求佛慧  通達菩提心  父母所生身  速證大覺位   金剛頂瑜伽中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論一卷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66 大乘起信論   No. 1666 [No. 1667]   大乘起信論序   揚州僧智愷作   夫起信論者,乃是至極大乘甚深祕典,開示如理緣起之義。其旨淵弘寂而無相,其用廣大寬廓無邊,與凡聖為依,眾法之本。以其文深旨遠,信者至微。故於如來滅後六百餘年,諸道亂興、魔邪競扇,於佛正法譭謗不停。時有一高德沙門,名曰馬鳴,深契大乘窮盡法性,大悲內融隨機應現,愍物長迷故作斯論,盛隆三寶重興佛日,起信未久迴邪入正,使大乘正典復顯於時,緣起深理更彰於後代,迷群異見者捨執而歸依,闇類偏情之黨棄著而臻湊。自昔已來久蘊西域,無傳東夏者。良以宣譯有時,故前梁武皇帝,遣聘中天竺摩伽陀國取經,並諸法師,遇值三藏拘蘭難陀,譯名真諦,其人少小博採備覽諸經,然於大乘偏洞深遠。時彼國王應即移遣,法師苦辭不免便就汎舟,與瞿曇及多侍從,並送蘇合佛像來朝。而至未旬,便值侯景侵擾,法師秀採擁流含珠未吐,慧日暫停而欲還反,遂囑值京邑英賢慧顯、智韶、智愷、曇振、慧旻,與假黃鉞大將軍太保蕭公勃,以大梁承聖三年歲次癸酉九月十日,於衡州始興郡建興寺,敬請法師敷演大乘,闡揚祕典示導迷徒,遂翻譯斯論一卷以明論旨,玄文二十卷,《大品》玄文四卷,《十二因緣經》兩卷,《九識義章》兩卷。傳語人天竺國月支首那等,執筆人智愷等,首尾二年方訖。馬鳴沖旨更曜於時,邪見之流伏從正化。   余雖慨不見聖,慶遇玄旨,美其幽宗戀愛無已。不揆無聞,聊由題記。儻遇智者,賜垂改作。   大乘起信論一卷   馬鳴菩薩造   梁西印度三藏法師真諦譯  歸命盡十方,  最勝業遍知,  色無礙自在,  救世大悲者,  及彼身體相,  法性真如海,  無量功德藏,  如實修行等。  為欲令眾生,  除疑捨邪執,  起大乘正信,  佛種不斷故。   論曰:有法能起摩訶衍信根,是故應說。說有五分。雲何為五?一者、因緣分,二者、立義分,三者、解釋分,四者、修行信心分,五者、勸修利益分。   初說因緣分。   問曰:「有何因緣而造此論?」   答曰:「是因緣有八種。雲何為八?一者、因緣總相,所謂為令眾生離一切苦得究竟樂,非求世間名利恭敬故。二者、為欲解釋如來根本之義,令諸眾生正解不謬故。三者、為令善根成熟眾生於摩訶衍法堪任不退信故。四者、為令善根微少眾生修習信心故。五者、為示方便消惡業障善護其心,遠離癡慢出邪網故。六者、為示修習止觀,對治凡夫二乘心過故。七者、為示專念方便,生於佛前必定不退信心故。八者、為示利益勸修行故。有如是等因緣,所以造論。」   問曰:「修多羅中具有此法,何須重說?」   答曰:「修多羅中雖有此法,以眾生根行不等、受解緣別。所謂如來在世眾生利根,能說之人色心業勝,圓音一演異類等解,則不須論。若如來滅後,或有眾生能以自力廣聞而取解者;或有眾生亦以自力少聞而多解者;或有眾生無自心力因於廣論而得解者;自有眾生復以廣論文多為煩,心樂總持少文而攝多義能取解者。如是此論,為欲總攝如來廣大深法無邊義故,應說此論。」   已說因緣分。   次說立義分。   摩訶衍者,總說有二種。雲何為二?一者、法,二者、義。所言法者,謂眾生心,是心則攝一切世間法、出世間法。依於此心顯示摩訶衍義。何以故?是心真如相,即示摩訶衍體故;是心生滅因緣相,能示摩訶衍自體相用故。所言義者,則有三種。雲何為三?一者、體大,謂一切法真如平等不增減故。二者、相大,謂如來藏具足無量性功德故。三者、用大,能生一切世間、出世間善因果故。一切諸佛本所乘故,一切菩薩皆乘此法到如來地故。已說立義分。   次說解釋分。   解釋分有三種。雲何為三?一者、顯示正義,二者、對治邪執,三者、分別發趣道相。顯示正義者,依一心法,有二種門。雲何為二?一者、心真如門,二者、心生滅門。是二種門,皆各總攝一切法。此義雲何?以是二門不相離故。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總相法門體。所謂心性不生不滅,一切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別,若離妄念則無一切境界之相。是故一切法從本已來,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畢竟平等、無有變異、不可破壞。唯是一心故名真如,以一切言說假名無實,但隨妄念不可得故。言真如者,亦無有相。謂言說之極因言遣言,此真如體無有可遣,以一切法悉皆真故;亦無可立,以一切法皆同如故。當知一切法不可說、不可念故,名為真如。   問曰:「若如是義者,諸眾生等雲何隨順而能得入?」   答曰:「若知一切法雖說,無有能說可說,雖念,亦無能念可念,是名隨順。若離於念,名為得入。」   復次,真如者,依言說分別有二種義。雲何為二?一者、如實空,以能究竟顯實故。二者、如實不空,以有自體,具足無漏性功德故。所言空者,從本已來一切染法不相應故,謂離一切法差別之相,以無虛妄心念故。當知真如自性,非有相、非無相、非非有相、非非無相、非有無俱相,非一相、非異相、非非一相、非非異相、非一異俱相。乃至總說,依一切眾生以有妄心唸唸分別,皆不相應故說為空,若離妄心實無可空故。所言不空者,已顯法體空無妄故,即是真心常恆不變淨法滿足,故名不空,亦無有相可取,以離念境界唯證相應故。心生滅者,依如來藏故有生滅心,所謂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名為阿梨耶識。此識有二種義,能攝一切法、生一切法。雲何為二?一者、覺義,二者、不覺義。所言覺義者,謂心體離念。離念相者,等虛空界無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如來平等法身,依此法身說名本覺。何以故?本覺義者,對始覺義說,以始覺者即同本覺。始覺義者,依本覺故而有不覺,依不覺故說有始覺。又以覺心源故名究竟覺,不覺心源故非究竟覺。此義雲何?如凡夫人覺知前念起惡故,能止後念令其不起,雖復名覺,即是不覺故。如二乘觀智、初發意菩薩等,覺於念異,念無異相,以捨粗分別執著相故,名相似覺;如法身菩薩等,覺於念住,念無住相,以離分別粗念相故,名隨分覺;如菩薩地盡,滿足方便一念相應,覺心初起心無初相,以遠離微細念故得見心性,心即常住,名究竟覺。是故修多羅說:「若有眾生能觀無念者,則為向佛智故。」又心起者,無有初相可知,而言知初相者,即謂無念。是故一切眾生不名為覺,以從本來唸唸相續未曾離念故,說無始無明。若得無念者,則知心相生住異滅。以無念等故,而實無有始覺之異,以四相俱時而有皆無自立,本來平等同一覺故。   復次,本覺隨染,分別生二種相,與彼本覺不相捨離。雲何為二?一者、智淨相,二者、不思議業相。智淨相者,謂依法力熏習,如實修行,滿足方便故,破和合識相,滅相續心相,顯現法身,智淳淨故。此義雲何?以一切心識之相皆是無明,無明之相不離覺性,非可壞非不可壞。如大海水因風波動,水相風相不相捨離,而水非動性,若風止滅動相則滅,濕性不壞故。如是眾生自性清淨心,因無明風動,心與無明俱無形相、不相捨離,而心非動性。若無明滅相續則滅,智性不壞故。不思議業相者,以依智淨能作一切勝妙境界,所謂無量功德之相常無斷絕,隨眾生根自然相應,種種而見,得利益故。   復次,覺體相者,有四種大義,與虛空等,猶如淨鏡。雲何為四?一者、如實空鏡。遠離一切心境界相,無法可現,非覺照義故。二者、因熏習鏡。謂如實不空,一切世間境界悉於中現,不出不入、不失不壞,常住一心,以一切法即真實性故;又一切染法所不能染,智體不動,具足無漏熏眾生故。三者、法出離鏡。謂不空法,出煩惱礙、智礙,離和合相,淳淨明故。四者、緣熏習鏡。謂依法出離故,遍照眾生之心,令修善根,隨念示現故。所言不覺義者,謂不如實知真如法一故,不覺心起而有其念,念無自相不離本覺,猶如迷人依方故迷,若離於方則無有迷。眾生亦爾,依覺故迷,若離覺性則無不覺,以有不覺妄想心故,能知名義為說真覺。若離不覺之心,則無真覺自相可說。   復次,依不覺故生三種相,與彼不覺相應不離。雲何為三?一者、無明業相。以依不覺故心動,說名為業;覺則不動。動則有苦,果不離因故。二者、能見相。以依動故能見;不動則無見。三者、境界相。以依能見故境界妄現;離見則無境界。以有境界緣故,復生六種相。雲何為六?一者、智相。依於境界,心起分別愛與不愛故。二者相續相。依於智故生其苦樂,覺心起念相應不斷故。三者、執取相。依於相續緣念境界,住持苦樂,心起著故。四者、計名字相。依於妄執,分別假名言相故。五者、起業相。依於名字,尋名取著,造種種業故。六者、業繫苦相。以依業受果不自在故。當知無明能生一切染法,以一切染法皆是不覺相故。   復次,覺與不覺有二種相。雲何為二?一者、同相,二者、異相。同相者,譬如種種瓦器皆同微塵性相,如是無漏無明種種業幻皆同真如性相。是故修多羅中依於此真如義故,說一切眾生本來常住入於涅槃,菩提之法非可修相、非可作相,畢竟無得,亦無色相可見;而有見色相者,唯是隨染業幻所作,非是智色不空之性,以智相無可見故。異相者,如種種瓦器各各不同,如是無漏無明隨染幻差別,性染幻差別故。   復次,生滅因緣者,所謂眾生依心.意.意識轉故。此義雲何?以依阿梨耶識說有無明不覺而起,能見、能現、能取境界,起念相續,故說為意。此意復有五種名。雲何為五?一者、名為業識,謂無明力不覺心動故。二者、名為轉識,依於動心能見相故。三者、名為現識,所謂能現一切境界,猶如明鏡現於色像;現識亦爾,隨其五塵對至,即現無有前後,以一切時任運而起常在前故。四者、名為智識,謂分別染淨法故。五者、名為相續識,以念相應不斷故,住持過去無量世等善惡之業令不失故,復能成熟現在未來苦樂等報無差違故,能令現在已經之事忽然而念,未來之事不覺妄慮。是故三界虛偽唯心所作,離心則無六塵境界。此義雲何?以一切法皆從心起妄念而生,一切分別即分別自心,心不見心無相可得。當知世間一切境界,皆依眾生無明妄心而得住持,是故一切法,如鏡中像無體可得,唯心虛妄。以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故。   復次,言意識者,即此相續識,依諸凡夫取著轉深計我我所,種種妄執隨事攀緣,分別六塵名為意識,亦名分離識。又復說名分別事識,此識依見愛煩惱增長義故。依無明熏習所起識者,非凡夫能知,亦非二乘智慧所覺。謂依菩薩,從初正信發心觀察,若證法身得少分知,乃至菩薩究竟地不能知盡,唯佛窮了。何以故?是心從本已來自性清淨而有無明,為無明所染,有其染心。雖有染心而常恆不變,是故此義唯佛能知。所謂心性常無念故名為不變,以不達一法界故心不相應,忽然念起名為無明。染心者有六種。雲何為六?一者、執相應染,依二乘解脫及信相應地遠離故。二者、不斷相應染,依信相應地修學方便漸漸能捨,得淨心地究竟離故。三者、分別智相應染,依具戒地漸離,乃至無相方便地究竟離故。四者、現色不相應染,依色自在地能離故。五者、能見心不相應染,依心自在地能離故。六者、根本業不相應染,依菩薩盡地得入如來地能離故。不了一法界義者,從信相應地觀察學斷,入淨心地隨分得離,乃至如來地能究竟離故。言相應義者,謂心念法異,依染淨差別,而知相緣相同故。不相應義者,謂即心不覺常無別異,不同知相緣相故。又染心義者,名為煩惱礙,能障真如根本智故。無明義者,名為智礙,能障世間自然業智故。此義雲何?以依染心能見、能現、妄取境界,違平等性故。以一切法常靜無有起相,無明不覺妄與法違故;不能得隨順世間一切境界種種智故。   復次,分別生滅相者,有二種。雲何為二?一者、粗,與心相應故。二者、細,與心不相應故。又粗中之粗,凡夫境界;粗中之細及細中之粗,菩薩境界;細中之細,是佛境界。此二種生滅,依於無明熏習而有,所謂依因、依緣。依因者,不覺義故;依緣者,妄作境界義故。若因滅則緣滅,因滅故不相應心滅,緣滅故相應心滅。   問曰:「若心滅者,雲何相續?若相續者,雲何說究竟滅?」   答曰:「所言滅者,唯心相滅,非心體滅。如風依水而有動相。若水滅者,則風相斷絕無所依止。以水不滅,風相相續,唯風滅故動相隨滅,非是水滅。無明亦爾,依心體而動,若心體滅,則眾生斷絕無所依止。以體不滅,心得相續,唯癡滅故心相隨滅,非心智滅。」   復次,有四種法熏習義故,染法、淨法起不斷絕。雲何為四?一者、淨法,名為真如。二者、一切染因,名為無明。三者、妄心,名為業識。四者、妄境界、所謂六塵。熏習義者,如世間衣服實無於香,若人以香而熏習故則有香氣。此亦如是,真如淨法實無於染,但以無明而熏習故則有染相。無明染法實無淨業,但以真如而熏習故則有淨用。雲何熏習起染法不斷?所謂以依真如法故有於無明,以有無明染法因故即熏習真如;以熏習故則有妄心,以有妄心即熏習無明。不了真如法故,不覺念起現妄境界。以有妄境界染法緣故,即熏習妄心,令其念著造種種業,受於一切身心等苦。此妄境界熏習義則有二種。雲何為二?一者、增長念熏習,二者、增長取熏習。妄心熏習義則有二種。雲何為二?一者業識根本熏習,能受阿羅漢、辟支佛、一切菩薩生滅苦故。二者、增長分別事識熏習,能受凡夫業繫苦故。無明熏習義有二種。雲何為二?一者、根本熏習,以能成就業識義故。二者、所起見愛熏習,以能成就分別事識義故。雲何熏習起淨法不斷?所謂以有真如法故能熏習無明,以熏習因緣力故,則令妄心厭生死苦、樂求涅槃。以此妄心有厭求因緣故,即熏習真如。自信己性,知心妄動無前境界,修遠離法,以如實知無前境界故,種種方便起隨順行,不取不念,乃至久遠熏習力故,無明則滅。以無明滅故心無有起,以無起故境界隨滅,以因緣俱滅故心相皆盡,名得涅槃成自然業。妄心熏習義有二種。雲何為二?一者、分別事識熏習,依諸凡夫二乘人等,厭生死苦,隨力所能,以漸趣向無上道故。二者、意熏習,謂諸菩薩發心勇猛速趣涅槃故。真如熏習義有二種。雲何為二?一者、自體相熏習,二者、用熏習。自體相熏習者,從無始世來,具無漏法備,有不思議業,作境界之性。依此二義恆常熏習,以有力故,能令眾生厭生死苦、樂求涅槃,自信己身有真如法,發心修行。   問曰:「若如是義者,一切眾生悉有真如,等皆熏習,雲何有信、無信,無量前後差別?皆應一時自知有真如法,勤修方便等入涅槃。」   答曰:「真如本一,而有無量無邊無明,從本已來自性差別厚薄不同故。過恆沙等上煩惱依無明起差別,我見愛染煩惱依無明起差別。如是一切煩惱,依於無明所起,前後無量差別,唯如來能知故。又諸佛法有因有緣,因緣具足乃得成辦。如木中火性是火正因,若無人知,不假方便能自燒木,無有是處。眾生亦爾,雖有正因熏習之力,若不值遇諸佛菩薩善知識等以之為緣,能自斷煩惱入涅槃者,則無是處。若雖有外緣之力,而內淨法未有熏習力者,亦不能究竟厭生死苦、樂求涅槃。若因緣具足者,所謂自有熏習之力,又為諸佛菩薩等慈悲願護故,能起厭苦之心,信有涅槃,修習善根。以修善根成熟故,則值諸佛菩薩示教利喜,乃能進趣,向涅槃道。」   用熏習者,即是眾生外緣之力。如是外緣有無量義,略說二種。雲何為二?一者、差別緣,二者、平等緣。差別緣者,此人依於諸佛菩薩等,從初發意始求道時乃至得佛,於中若見若念,或為眷屬父母諸親,或為給使,或為知友,或為怨家,或起四攝,乃至一切所作無量行緣,以起大悲熏習之力,能令眾生增長善根,若見若聞得利益故。此緣有二種。雲何為二?一者、近緣,速得度故。二者、遠緣,久遠得度故。是近遠二緣,分別復有二種。雲何為二?一者、增長行緣,二者、受道緣。平等緣者,一切諸佛菩薩,皆願度脫一切眾生,自然熏習恆常不捨。以同體智力故,隨應見聞而現作業。所謂眾生依於三昧,乃得平等見諸佛故。此體用熏習,分別復有二種。雲何為二?一者、未相應,謂凡夫、二乘、初發意菩薩等,以意.意識熏習,依信力故而能修行;未得無分別心與體相應故,未得自在業修行與用相應故。二者、已相應,謂法身菩薩得無分別心,與諸佛智用相應,唯依法力自然修行,熏習真如,滅無明故。   復次,染法從無始已來熏習不斷,乃至得佛後則有斷。淨法熏習則無有斷,盡於未來。此義雲何?以真如法常熏習故,妄心則滅、法身顯現,起用熏習,故無有斷。   復次,真如自體相者,一切凡夫、聲聞、緣覺、菩薩、諸佛,無有增減,非前際生、非後際滅,畢竟常恆。從本已來,性自滿足一切功德。所謂自體有大智慧光明義故,遍照法界義故,真實識知義故,自性清淨心義故,常樂我淨義故,清涼不變自在義故。具足如是過於恆沙不離、不斷、不異、不思議佛法,乃至滿足無有所少義故,名為如來藏,亦名如來法身。   問曰:「上說真如,其體平等離一切相,雲何復說體有如是種種功德?」   答曰:「雖實有此諸功德義,而無差別之相,等同一味,唯一真如。此義雲何?以無分別離分別相。是故無二。復以何義得說差別?以依業識,生滅相示。此雲何示?以一切法本來唯心,實無於念,而有妄心,不覺起念,見諸境界故說無明。心性不起,即是大智慧光明義故。若心起見,則有不見之相。心性離見,即是遍照法界義故。若心有動,非真識知,無有自性,非常、非樂、非我、非淨,熱惱衰變則不自在,乃至具有過恆沙等妄染之義。對此義故,心性無動則有過恆沙等諸淨功德相義示現。若心有起,更見前法可念者則有所少。如是淨法無量功德,即是一心,更無所念,是故滿足。名為法身如來之藏。」   復次,真如用者,所謂諸佛如來,本在因地發大慈悲,修諸波羅蜜,攝化眾生。立大誓願,盡欲度脫等眾生界。亦不限劫數盡於未來,以取一切眾生如己身故,而亦不取眾生相。此以何義?謂如實知一切眾生及與己身真如平等無別異故。以有如是大方便智,除滅無明、見本法身,自然而有不思議業種種之用,即與真如等遍一切處,又亦無有用相可得。何以故?謂諸佛如來唯是法身智相之身,第一義諦無有世諦境界,離於施作,但隨眾生見聞得益故說為用。此用有二種。雲何為二?一者、依分別事識,凡夫、二乘心所見者,名為應身。以不知轉識現故見從外來,取色分齊不能盡知故。二者、依於業識,謂諸菩薩從初發意,乃至菩薩究竟地,心所見者,名為報身。身有無量色,色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所住依果亦有無量種種莊嚴隨所示現,即無有邊不可窮盡離分齊相,隨其所應,常能住持不毀不失。如是功德,皆因諸波羅蜜等無漏行熏,及不思議熏之所成就,具足無量樂相故,說為報身。又為凡夫所見者,是其粗色,隨於六道各見不同,種種異類非受樂相故,說為應身。   復次,初發意菩薩等所見者,以深信真如法故,少分而見,知彼色相莊嚴等事,無來無去、離於分齊,唯依心現、不離真如。然此菩薩猶自分別,以未入法身位故。若得淨心,所見微妙其用轉勝,乃至菩薩地盡見之究竟。若離業識則無見相,以諸佛法身無有彼此色相迭相見故。   問曰:「若諸佛法身離於色相者,雲何能現色相?」   答曰:「即此法身是色體故,能現於色。所謂從本已來色心不二,以色性即智故色體無形,說名智身;以智性即色故,說名法身遍一切處。所現之色無有分齊,隨心能示十方世界,無量菩薩無量報身,無量莊嚴各各差別,皆無分齊而不相妨。此非心識分別能知,以真如自在用義故。」   復次,顯示從生滅門即入真如門。所謂推求五陰色之與心,六塵境界畢竟無念,以心無形相,十方求之終不可得。如人迷故謂東為西,方實不轉。眾生亦爾,無明迷故謂心為念,心實不動。若能觀察知心無念,即得隨順入真如門故。   對治邪執者,一切邪執皆依我見,若離於我則無邪執。是我見有二種。雲何為二?一者、人我見,二者、法我見。人我見者,依諸凡夫說有五種。雲何為五?一者、聞修多羅說如來法身畢竟寂寞猶如虛空,以不知為破著故,即謂虛空是如來性。雲何對治?明虛空相是其妄法、體無不實,以對色故有,是可見相令心生滅。以一切色法本來是心,實無外色。若無色者,則無虛空之相。所謂一切境界唯心妄起故有,若心離於妄動則一切境界滅,唯一真心無所不遍。此謂如來廣大性智究竟之義,非如虛空相故。二者、聞修多羅說世間諸法畢竟體空,乃至涅槃真如之法亦畢竟空,從本已來自空離一切相。以不知為破著故,即謂真如、涅槃之性唯是其空。雲何對治?明真如法身自體不空,具足無量性功德故。三者、聞修多羅說如來之藏無有增減,體備一切功德之法。以不解故,即謂如來之藏有色心法自相差別。雲何對治?以唯依真如義說故,因生滅染義示現說差別故。四者、聞修多羅說一切世間生死染法皆依如來藏而有,一切諸法不離真如。以不解故,謂如來藏自體具有一切世間生死等法。雲何對治?以如來藏從本已來唯有過恆沙等諸淨功德,不離、不斷、不異真如義故。以過恆沙等煩惱染法,唯是妄有,性自本無,從無始世來未曾與如來藏相應故。若如來藏體有妄法,而使證會永息妄者,則無是處故。五者、聞修多羅說依如來藏故有生死,依如來藏故得涅槃。以不解故,謂眾生有始。以見始故,復謂如來所得涅槃,有其終盡,還作眾生。雲何對治?以如來藏無前際故,無明之相亦無有始。若說三界外更有眾生始起者,即是外道經說。又如來藏無有後際,諸佛所得涅槃與之相應則無後際故。法我見者,依二乘鈍根故,如來但為說人無我。以說不究竟,見有五陰生滅之法,怖畏生死、妄取涅槃。雲何對治?以五陰法自性不生則無有滅,本來涅槃故。   復次,究竟離妄執者,當知染法、淨法皆悉相待,無有自相可說,是故一切法從本已來,非色非心、非智非識、非有非無,畢竟不可說相。而有言說者,當知如來善巧方便,假以言說引導眾生,其旨趣者皆為離念歸於真如,以念一切法令心生滅不入實智故。   分別發趣道相者,謂一切諸佛所證之道,一切菩薩發心修行趣向義故。略說發心有三種。雲何為三?一者、信成就發心,二者、解行發心,三者、證發心。信成就發心者,依何等人、修何等行,得信成就堪能發心?所謂依不定聚眾生,有熏習善根力故,信業果報,能起十善,厭生死苦、欲求無上菩提,得值諸佛,親承供養修行信心,經一萬劫信心成就故,諸佛菩薩教令發心;或以大悲故,能自發心;或因正法欲滅,以護法因緣,能自發心。如是信心成就得發心者,入正定聚,畢竟不退,名住如來種中正因相應。若有眾生善根微少,久遠已來煩惱深厚,雖值於佛亦得供養,然起人天種子,或起二乘種子。設有求大乘者,根則不定,若進若退。或有供養諸佛未經一萬劫,於中遇緣亦有發心,所謂見佛色相而發其心;或因供養眾僧而發其心;或因二乘之人教令發心;或學他發心。如是等發心悉皆不定,遇惡因緣,或便退失墮二乘地。   復次,信成就發心者,發何等心?略說有三種。雲何為三?一者、直心,正念真如法故。二者、深心,樂集一切諸善行故。三者、大悲心,欲拔一切眾生苦故。   問曰:「上說法界一相、佛體無二,何故不唯念真如,復假求學諸善之行?」   答曰:「譬如大摩尼寶體性明淨,而有礦穢之垢。若人雖念寶性,不以方便種種磨治,終無得淨。如是眾生真如之法體性空淨,而有無量煩惱染垢。若人雖念真如,不以方便種種熏修,亦無得淨。以垢無量遍一切法故,修一切善行以為對治。若人修行一切善法,自然歸順真如法故。略說方便有四種。雲何為四?一者、行根本方便。謂觀一切法自性無生,離於妄見,不住生死。觀一切法因緣和合,業果不失,起於大悲修諸福德,攝化眾生不住涅槃,以隨順法性無住故。二者、能止方便。謂慚愧悔過,能止一切惡法不令增長,以隨順法性離諸過故。三者、發起善根增長方便。謂勤供養、禮拜三寶,讚歎、隨喜、勸請諸佛,以愛敬三寶淳厚心故,信得增長,乃能志求無上之道。又因佛法僧力所護故,能消業障,善根不退,以隨順法性離癡障故。四者、大願平等方便。所謂發願盡於未來,化度一切眾生使無有餘,皆令究竟無餘涅槃,以隨順法性無斷絕故,法性廣大,遍一切眾生,平等無二,不念彼此,究竟寂滅故。菩薩發是心故,則得少分見於法身。以見法身故,隨其願力能現八種利益眾生。所謂從兜率天退,入胎,住胎,出胎,出家,成道,轉法輪,入於涅槃。然是菩薩未名法身,以其過去無量世來有漏之業未能決斷,隨其所生與微苦相應,亦非業繫,以有大願自在力故。如修多羅中,或說有退墮惡趣者,非其實退,但為初學菩薩未入正位而懈怠者,恐怖令使勇猛故。又是菩薩一發心後,遠離怯弱,畢竟不畏墮二乘地。若聞無量無邊阿僧祇劫勤苦難行乃得涅槃,亦不怯弱,以信知一切法從本已來自涅槃故。解行發心者,當知轉勝。以是菩薩從初正信已來,於第一阿僧祇劫將欲滿故,於真如法中,深解現前,所修離相。以知法性體無慳貪故,隨順修行檀波羅蜜;以知法性無染,離五欲過故,隨順修行屍波羅蜜;以知法性無苦,離瞋惱故,隨順修行羼提波羅蜜;以知法性無身心相,離懈怠故,隨順修行毘梨耶波羅蜜;以知法性常定,體無亂故,隨順修行禪波羅蜜;以知法性體明,離無明故,隨順修行般若波羅蜜。證發心者,從淨心地乃至菩薩究竟地,證何境界?所謂真如,以依轉識說為境界,而此證者無有境界,唯真如智名為法身。是菩薩於一念頃能至十方無餘世界,供養諸佛、請轉法輪,唯為開導利益眾生。不依文字,或示超地速成正覺,以為怯弱眾生故;或說我於無量阿僧祇劫當成佛道,以為懈慢眾生故。能示如是無數方便不可思議,而實菩薩種性根等,發心則等,所證亦等,無有超過之法。以一切菩薩皆經三阿僧祇劫故,但隨眾生世界不同,所見所聞根欲性異,故示所行亦有差別。又是菩薩發心相者,有三種心微細之相。雲何為三?一者、真心,無分別故。二者、方便心,自然遍行,利益眾生故。三者、業識心,微細起滅故。又是菩薩功德成滿,於色究竟處示一切世間最高大身。謂以一念相應慧,無明頓盡,名一切種智,自然而有不思議業,能現十方利益眾生。」   問曰:「虛空無邊故世界無邊,世界無邊故眾生無邊,眾生無邊故心行差別亦復無邊。如是境界不可分齊,難知難解。若無明斷無有心想,雲何能了,名一切種智?」   答曰:「一切境界,本來一心離於想念,以眾生妄見境界故心有分齊,以妄起想念不稱法性故不能決了。諸佛如來離於見想無所不遍,心真實故,即是諸法之性。自體顯照一切妄法,有大智用無量方便,隨諸眾生所應得解,皆能開示種種法義,是故得名一切種智。」   又問曰:「若諸佛有自然業,能現一切處利益眾生者,一切眾生若見其身、若睹神變、若聞其說,無不得利。雲何世間多不能見?」   答曰:「諸佛如來法身平等遍一切處,無有作意故。而說自然,但依眾生心現。眾生心者猶如於鏡,鏡若有垢,色像不現。如是眾生心若有垢,法身不現故。」   已說解釋分。   次說修行信心分。   是中依未入正定眾生故,說修行信心。何等信心?雲何修行?略說信心有四種。雲何為四?一者、信根本,所謂樂念真如法故。二者、信佛有無量功德,常念親近供養恭敬,發起善根,願求一切智故。三者、信法有大利益,常念修行諸波羅蜜故。四者、信僧能正修行自利利他,常樂親近諸菩薩眾,求學如實行故。   修行有五門,能成此信。雲何為五?一者、施門,二者、戒門,三者、忍門,四者、進門,五者、止觀門。   雲何修行施門?若見一切來求索者,所有財物隨力施與,以自捨慳貪令彼歡喜。若見厄難恐怖危逼,隨己堪任施與無畏。若有眾生來求法者,隨己能解方便為說。不應貪求名利恭敬,唯念自利利他迴向菩提故。雲何修行戒門?所謂不殺、不盜、不婬、不兩舌、不惡口、不妄言、不綺語,遠離貪嫉、欺詐、諂曲、瞋恚、邪見。若出家者為折伏煩惱故,亦應遠離憒鬧、常處寂靜,修習少欲知足頭陀等行。乃至小罪心生怖畏,慚愧改悔,不得輕於如來所制禁戒。當護譏嫌,不令眾生妄起過罪故。雲何修行忍門?所謂應忍他人之惱,心不懷報;亦當忍於利、衰、毀、譽、稱、譏、苦、樂等法故。雲何修行進門?所謂於諸善事心不懈退,立志堅強遠離怯弱。當念過去久遠已來,虛受一切身心大苦無有利益,是故應勤修諸功德,自利利他速離眾苦。   復次,若人雖修行信心,以從先世來多有重罪惡業障故,為魔邪諸鬼之所惱亂,或為世間事務種種牽纏,或為病苦所惱。有如是等眾多障礙,是故應當勇猛精勤,晝夜六時禮拜諸佛,誠心懺悔、勸請、隨喜、迴向菩提,常不休廢,得免諸障、善根增長故。雲何修行止觀門?所言止者,謂止一切境界相,隨順奢摩他觀義故。所言觀者,謂分別因緣生滅相,隨順毘缽捨那觀義故。雲何隨順?以此二義,漸漸修習不相捨離,雙現前故。若修止者,住於靜處端坐正意,不依氣息、不依形色、不依於空、不依地水火風,乃至不依見聞覺知。一切諸想隨念皆除,亦遣除想,以一切法本來無相,唸唸不生、唸唸不滅,亦不得隨心外念境界,後以心除心。心若馳散,即當攝來住於正念。是正念者,當知唯心,無外境界。即復此心亦無自相,唸唸不可得,若從坐起去來進止有所施作,於一切時常念方便隨順觀察,久習淳熟其心得住。以心住故漸漸猛利,隨順得入真如三昧,深伏煩惱信心增長,速成不退。唯除疑惑、不信、誹謗、重罪、業障、我慢、懈怠,如是等人所不能入。   復次,依如是三昧故,則知法界一相。謂一切諸佛法身與眾生身平等無二,即名一行三昧。當知真如是三昧根本,若人修行,漸漸能生無量三昧。或有眾生無善根力,則為諸魔外道鬼神之所惑亂,若於坐中現形恐怖,或現端正男女等相,當念唯心,境界則滅,終不為惱。或現天像、菩薩像,亦作如來像相好具足,若說陀羅尼,若說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或說平等、空、無相、無願、無怨無親、無因無果、畢竟空寂是真涅槃。或令人知宿命過去之事,亦知未來之事,得他心智辯才無礙,能令眾生貪著世間名利之事。又令使人數瞋數喜,性無常准。或多慈愛多睡多病,其心懈怠。或卒起精進後便休廢,生於不信多疑多慮。或捨本勝行更修雜業。若著世事種種牽纏,亦能使人得諸三昧少分相似,皆是外道所得,非真三昧。或復令人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乃至七日住於定中,得自然香美飲食,身心適悅不飢不渴,使人愛著。或亦令人食無分齊,乍多乍少顏色變異。以是義故,行者常應智慧觀察,勿令此心墮於邪網。當勤正念不取不著,則能遠離是諸業障。應知外道所有三昧,皆不離見愛我慢之心,貪著世間名利恭敬故。真如三昧者,不住見相、不住得相,乃至出定亦無懈慢,所有煩惱漸漸微薄。若諸凡夫不習此三昧法,得入如來種性,無有是處。以修世間諸禪三昧多起味著,依於我見繫屬三界,與外道共。若離善知識所護,則起外道見故。   復次,精勤專心修學此三昧者,現世當得十種利益。雲何為十?一者、常為十方諸佛菩薩之所護念。二者、不為諸魔惡鬼所能恐怖。三者、不為九十五種外道鬼神之所惑亂。四者、遠離誹謗甚深之法重罪,業障漸漸微薄。五者、滅一切疑諸惡覺觀。六者、於如來境界信得增長。七者、遠離憂悔,於生死中勇猛不怯。八者、其心柔和,捨於憍慢,不為他人所惱。九者、雖未得定,於一切時一切境界處,則能減損煩惱、不樂世間。十者、若得三昧,不為外緣一切音聲之所驚動。   復次,若人唯修於止,則心沈沒或起懈怠,不樂眾善、遠離大悲,是故修觀。修習觀者,當觀一切世間有為之法,無得久停須臾變壞,一切心行唸唸生滅,以是故苦。應觀過去所念諸法恍惚如夢,應觀現在所念諸法猶如電光,應觀未來所念諸法猶如於雲忽爾而起,應觀世間一切有身悉皆不淨,種種穢污無一可樂。如是當念:「一切眾生從無始世來,皆因無明所熏習故令心生滅,已受一切身心大苦。現在即有無量逼迫,未來所苦亦無分齊,難捨難離而不覺知。眾生如是,甚為可愍。」作此思惟,即應勇猛立大誓願:「願令我心離分別故,遍於十方修行一切諸善功德,盡其未來,以無量方便救拔一切苦惱眾生,令得涅槃第一義樂。」以起如是願故,於一切時、一切處,所有眾善,隨已堪能不捨修學,心無懈怠,唯除坐時專念於止。若餘一切,悉當觀察應作不應作。若行若住、若臥若起,皆應止觀俱行。所謂雖念諸法自性不生,而復即念因緣和合善惡之業,苦樂等報不失不壞。雖念因緣善惡業報,而亦即念性不可得。若修止者,對治凡夫住著世間,能捨二乘怯弱之見。若修觀者,對治二乘不起大悲狹劣心過,遠離凡夫不修善根。以此義故,是止觀二門,共相助成,不相捨離。若止觀不具,則無能入菩提之道。   復次,眾生初學是法欲求正信,其心怯弱。以住於此娑婆世界,自畏不能常值諸佛、親承供養。懼謂信心難可成就,意欲退者,當知如來有勝方便攝護信心。謂以專意念佛因緣,隨願得生他方佛土,常見於佛永離惡道。如修多羅說,若人專念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所修善根,迴向願求生彼世界,即得往生,常見佛故,終無有退。若觀彼佛真如法身,常勤修習畢竟得生,住正定故。   已說修行信心分。   次說勸修利益分。   如是摩訶衍諸佛祕藏,我已總說。若有眾生,欲於如來甚深境界得生正信,遠離誹謗入大乘道,當持此論思量修習,究竟能至無上之道。若人聞是法已不生怯弱,當知此人定紹佛種,必為諸佛之所授記。假使有人能化三千大千世界滿中眾生令行十善,不如有人於一食頃正思此法,過前功德不可為喻。復次,若人受持此論觀察修行,若一日一夜,所有功德無量無邊不可得說。假令十方一切諸佛,各於無量無邊阿僧祇劫,歎其功德,亦不能盡。何以故?謂法性功德無有盡故。此人功德亦復如是,無有邊際。其有眾生,於此論中譭謗不信,所獲罪報,經無量劫受大苦惱。是故眾生但應仰信,不應誹謗,以深自害亦害他人,斷絕一切三寶之種,以一切如來皆依此法得涅槃故,一切菩薩因之修行入佛智故。當知過去菩薩已依此法得成淨信,現在菩薩今依此法得成淨信,未來菩薩當依此法得成淨信,是故眾生應勤修學。  諸佛甚深廣大義,  我今隨分總持說,  迴此功德如法性,  普利一切眾生界。   大乘起信論一卷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67 大乘起信論   No. 1667 [No. 1666]   新譯大乘起信論序   夫聲同則應道合自鄰。是以法雄命宗賴宣揚乎法子。素王垂範假傳述乎素臣。蓋德必不孤聖無虛應矣。起信論者。大乘之祕典也。佛滅度後五百餘年。有馬鳴菩薩。出興於世。時稱四日道王五天。轉不退輪建無生忍。銘總持之智印。宅畢竟之真空。受波奢付囑。蒙釋尊遠記。善說法要大啟迷津。欲使群生殖不壞之信根。下難思之佛種。故造斯論。其為論也。示無價寶。詮最上乘。演恆沙之法門。惟在方寸。開諸佛之祕藏。本自一心。遣執而不喪其真。存修而亦忘其相。少文而攝多義。假名而會深旨。落落焉皎智月於淨天。滔滔焉注禪河於性海。返迷歸極莫不由之。此論東傳總經二譯。初本即西印度三藏法師波羅末陀此雲真諦。以梁武帝承聖三年歲次癸酉九月十日。於衡州始興郡建興寺。共揚州沙門智愷所譯。此本即于闐國三藏法師實叉難陀。齎梵文至此。又於西京慈恩塔內。獲舊梵本。與義學沙門荊州弘景崇福法藏等。以大周聖曆三年歲次癸亥十月壬午朔八日己丑。於授記寺。與花嚴經相次而譯。沙門復禮筆受。開為兩卷。然與舊翻時有出沒。蓋譯者之意。又梵文非一也。夫理幽則信難道尊則魔盛。況當劫濁尤更倍增。故使偏見之流。執成唯識誹毀此論。真妄互熏。既形於言遂彰時聽。方等甘露翻為毒藥。故經雲。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豈可輒以凡心貶量聖旨。夫真如者。物之性也。備難思之業用。蘊不空之勝德。內熏妄法令起厭求。故勝鬘經雲。由有如來藏。令厭生死苦樂求涅槃。又經雲。闡提之人。未來以佛性力故。善根還生。如彼淨珠能清濁水。是勝義之常善。異太虛之無記。故經雲。佛性常故非三世攝。虛空無故非三世攝。豈執事空以齊真理。夫論妄者。依理故迷真性。隨流為妄漂動。故經雲。隨其流處有種種味。又楞伽經雲。如來藏為無始虛偽惡習所熏。名為識藏。密嚴經雲。佛說如來藏。以為阿賴耶。惡慧不能知。藏即賴耶識。雖在纏而體淨。不變性而成迷。故經雲。然藥真味停留在山。猶如滿月。又雲。雖處五道受別異身。而此佛性常恆不變。若言真不熏妄妄不熏真。真妄兩殊豈會中道。故梁攝論雲。智慧極盲暗。謂真俗別執。今則真為妄體。妄假真成性相俱融一異雙遣。故密嚴經雲。如來清淨藏。世間阿賴耶。如金與指環。展轉無差別。聖教明白。何所致疑。良由滯相而乖真。尋末而棄本。言越規矩動成戲論。自貽聖責深可悲哉。余少小以來。專心斯論。翫味不已。諷誦忘疲。課拙傳揚二十餘遍。雖未究深旨。而粗識文意。以為大乘明鏡莫過於此。幸希宗心之士。時覽斯文。庶日進有功。聊為序引云爾。   大乘起信論捲上   馬鳴菩薩造   大周于闐三藏實叉難陀奉 制譯  歸命盡十方  普作大饒益  智無限自在  救護世間尊  及彼體相海  無我句義法  無邊德藏僧  勤求正覺者  為欲令眾生  除疑去邪執  起信紹佛種  故我造此論   論曰。為欲發起大乘淨信。斷諸眾生疑暗邪執。令佛種性相續不斷故造此論。有法能生大乘信根。是故應說。說有五分一作因。二立義。三解釋。四修信。五利益此中作因有八一總相。為令眾生離苦得樂。不為貪求利養等故。二為顯如來根本實義。令諸眾生生正解故。三為令善根成熟眾生不退信心。於大乘法有堪任故。四為令善根微少眾生。發起信心至不退故。五為令眾生消除業障。調伏自心離三毒故。六為令眾生修正止觀。對治凡小過失心故。七為令眾生於大乘法如理思惟。得生佛前究竟不退大乘信故。八為顯信樂大乘利益。勸諸含識令歸向故。此諸句義大乘經中雖已具有。然由所化根欲不同待悟緣別。是故造論。此復雲何。謂如來在世所化利根。佛色心勝。一音開演無邊義味故不須論。佛涅槃後。或有能以自力少見於經而解多義。復有能以自力廣見諸經乃生正解。或有自無智力因他廣論而得解義。亦有自無智力怖於廣說樂聞略論攝廣大義而正修行。我今為彼最後人故。略攝如來最勝甚深無邊之義。而造此論。   雲何立義分。謂摩訶衍略有二種。有法及法。言有法者。謂一切眾生心。是心則攝一切世間出世間法。依此顯示摩訶衍義以此心真如相。即示大乘體故。此心生滅因緣相。能顯示大乘體相用故。所言法者。略有三種。一體大。謂一切法真如在染在淨性恆平等。無增無減無別異故。二者相大。謂如來藏本求具足無量無邊性功德故。三者用大。能生一切世出世間善因果故一切諸佛本所乘故。一切菩薩皆乘於此入佛地故。   雲何解釋分。此有三種。所謂顯示實義故。對治邪執故。分別修行正道相故。此中顯示實義者。依於一心有二種門。所謂心真如門。心生滅門。此二種門各攝一切法。以此展轉不相離故。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總相法門體。以心本性不生不滅相。一切諸法皆由妄念而有差別。若離妄念則無境界差別之相。是故諸法從本已來性離語言。一切文字不能顯說。離心攀緣無有諸相。究竟平等永無變異不可破壞。唯是一心說名真如。以真如故從本已來不可言說不可分別。一切言說唯假非實。但隨妄念無所有故。言真如者。此亦無相。但是一切言說中極以言遣言。非其體性有少可遣有少可立問曰。若如是者。眾生雲何隨順悟入。答曰。若知雖說一切法而無能說所說。雖念一切法而無能念所念。爾時隨順妄念都盡名為悟入。   復次真如者。依言說建立有二種別。一真實空。究竟遠離不實之相顯實體故。二真實不空。本性具足無邊功德有自體故。復次真實空者。從本已來一切染法不相應故。離一切法差別相故。無有虛妄分別心故。應知真如非有相非無相。非有無相非非有無相非一相非異相。非一異相非非一異相。略說以一切眾生妄分別心所不能觸故立為空。據實道理。妄念非有。空性亦空。以所遮是無。能遮亦無故。言真實不空者。由妄念空無故。即顯真心常恆不變淨法圓滿故名不空。亦無不空相。以非妄念心所行故。唯離念智之所證故。   心生滅門者。謂依如來藏有生滅心轉。不生滅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名阿賴耶識。此識有二種義。謂能攝一切法。能生一切法。復有二種義。一者覺義。二者不覺義。言覺義者。謂心第一義性離一切妄念相。離一切妄念相故。等虛空界無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一切如來平等法身。依此法身。說一切如來為本覺。以待始覺立為本覺。然始覺時即是本覺。無別覺起立。始覺者。謂依本覺有不覺。依不覺說有始覺。又以覺心源故名究竟覺。不覺心源故非究竟覺。如凡夫人。前念不覺起於煩惱。後念制伏令不更生。此雖名覺即是不覺。如二乘人及初業菩薩。覺有念無念體相別異。以捨粗分別故。名相似覺。如法身菩薩。覺念無念皆無有相。捨中品分別故。名隨分覺。若超過菩薩地究竟道滿足。一念相應覺心初起。始名為覺。遠離覺相微細分別究竟永盡。心根本性常住現前。是為如來。名究竟覺。是故經說。若有眾生。能觀一切妄念無相。則為證得如來智慧。又言心初起者。但隨俗說。求其初相終不可得。心尚無有何況有初。是故一切眾生不名為覺。以無始來恆有無明妄念相續未曾離故。若妄念息。即知心相生住異滅皆悉無相。以於一心前後同時皆不相應無自性故。如是知已則知始覺不可得。以不異本覺故。   復次本覺隨染。分別生二種差別相。一淨智相。二不思議用相。淨智相者。謂依法熏習。如實修行功行滿足。破和合識滅轉識相。顯現法身清淨智故。一切心識相即是無明相。與本覺非一非異。非是可壞非不可壞。如海水與波非一非異。波因風動非水性動。若風止時波動即滅非水性滅。眾生亦爾。自性清淨心因無明風動起識波浪。如是三事皆無形相非一非異。然性淨心是動識本。無明滅時動識隨滅。智性不壞。不思議用相者。依於淨智。能起一切勝妙境界常無斷絕。謂如來身具足無量增上功德。隨眾生根。示現成就無量利益。   復次覺相有四種大義。清淨如虛空明鏡。一真實空大義如虛空明鏡。謂一切心境界相及覺相皆不可得故。二真實不空大義如虛空明鏡。謂一切法圓滿成就無能壞性。一切世間境界之相皆於中現。不出不入不滅不壞常住一心。一切染法所不能染。智體具足無邊無漏功德為因。熏習一切眾生心故。三真實不空離障大義如虛空明鏡。謂煩惱所知二障永斷和合識滅。本性清淨常安住故。四真實不空示現大義如虛空明鏡。謂依離障法隨所應化。現如來等種種色聲。令彼修行諸善根故。   不覺義者。謂從無始來不如實知真法一故。不覺心起而有妄念。然彼妄念自無實相。不離本覺。猶如迷人依方故迷。迷無自相不離於方。眾生亦爾。依於覺故而有不覺妄念迷生。然彼不覺自無實相。不離本覺。復待不覺以說真覺。不覺既無真覺亦遣。   復次依於覺故而有不覺生三種相不相捨離。一無明業相。以依不覺心動為業。覺則不動。動則有苦。果不離因故。二能見相。以依心動能見境界。不動則無見。三境界相。以依能見妄境相現。離見則無境。以有虛妄境界緣故。復生六種相。一智相。謂緣境界生愛非愛心。二相續相。謂依於智苦樂覺念相應不斷。三執著相。謂依苦樂覺念相續而生執著。四執名等相。謂依執著分別名等諸安立相。五起業相。謂依執名等起於種種諸差別業。六業繫苦相。謂依業受苦不得自在。是故當知。一切染法悉無有相。皆因無明而生起故。復次覺與不覺有二種相。一同相二異相。言同相者。如種種瓦器皆同土相。如是無漏無明種種幻用。皆同真相。是故佛說。一切眾生無始已來常入涅槃。菩提非可修相。非可生相。畢竟無得。無有色相而可得見。見色相者當知皆是隨染幻用。非是智色不空之相。以智相不可得故。廣如彼說。言異相者。如種種瓦器各各不同。此亦如是。無漏無明種種幻用相差別故。復次生滅因緣者。謂諸眾生依心意識轉。此義雲何。以依阿賴耶識有無明不覺起。能見能現能取境界分別相續。說名為意。此意復。有五種異名。一名業識。謂無明力不覺心動。二名轉識。謂依動心能見境相。三名現識。謂現一切諸境界相。猶如明鏡現眾色像。現識亦爾。如其五境對至即現。無有前後不由功力。四名智識。謂分別染淨諸差別法。五名相續識。謂恆作意相應不斷。任持過去善惡等業令無失壞。成熟現未苦樂等報使無違越。已曾經事忽然憶念。未曾經事妄生分別。是故三界一切皆以心為自性。離心則無六塵境界何以故。一切諸法以心為主從妄念起。凡所分別皆分別自心。心不見心無相可得。是故當知。一切世間境界之相。皆依眾生無明妄念而得建立。如鏡中像無體可得。唯從虛妄分別心轉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故。言意識者。謂一切凡夫依相續識執我我所。種種妄取六種境界。亦名分離識。亦名分別事識。以依見愛等熏而增長故。無始無明熏所起識。非諸凡夫二乘智慧之所能知。解行地菩薩始學觀察。法身菩薩能少分知。至究竟地猶未知盡。唯有如來能總明瞭。此義雲何。以其心性本來清淨。無明力故染心相現雖有染心而常明潔無有改變。復以本性無分別故。雖復遍生一切境界而無變易。以不覺一法界故不相應。無明分別起生諸染心。如是之義甚深難測。唯佛能知非餘所了。此所生染心有六種別。一執相應染。聲聞緣覺及信相應地諸菩薩能遠離。二不斷相應染。信地菩薩勤修力能少分離。至淨心地永盡無餘。三分別智相應染。從具戒地乃至具慧地能少分離。至無相行地方得永盡。四現色不相應染。此色自在地之所除滅。五見心不相應染。此心自在地之所除滅。六根本業不相應染。此從菩薩究竟地入如來地之所除滅。不覺一法界者。始從信地觀察起行。至淨心地能少分離。入如來地方得永盡。相應義者。心分別異。染淨分別異。知相緣相同。不相應義者即心不覺常無別異。知相緣相不同。染心者。是煩惱障。能障真如根本智故無明者。是所知障。能障世間業自在智故。此義雲何。以依染心。執著無量能取所取虛妄境界。違一切法平等之性。一切法性平等寂滅無有生相。無明不覺妄與覺違。是故於一切世間種種境界差別業用。皆悉不能如實而知。   復次分別心生滅相者。有二種別。一粗謂相應心。二細謂不相應心。粗中之粗凡夫智境。粗中之細及細中之粗菩薩智境。此二種相。皆由無明熏習力起。然依因依緣。因是不覺緣是妄境。因滅則緣滅。緣滅故相應心滅。因滅故不相應心滅。問若心滅者雲何相續。若相續者雲何言滅答實然。今言滅者。但心相滅非心體滅。如水因風而有動相。以風滅故動相即滅。非水體滅。若水滅者動相應斷。以無所依無能依故。以水體不滅動相相續。眾生亦爾。以無明力令其心動。無明滅故動相即滅。非心體滅。若心滅者則眾生斷。以無所依無能依故。以心體不滅心動相續。   復次以四種法熏習義故。染淨法起無有斷絕。一淨法。謂真如二染因。謂無明。三妄心。謂業識。四妄境謂六塵。熏習義者。如世衣服非臭非香。隨以物熏則有彼氣。真如淨法性非是染。無明熏故則有染相。無明染法實無淨業。真如熏故說有淨用。雲何熏習染法不斷。所謂依真如故而起無明為諸染因。然此無明即熏真如。既熏習已生妄念心。此妄念心復熏無明。以熏習故不覺真法。以不覺故妄境相現。以妄念心熏習力故。生於種種差別執著。造種種業。受身心等眾苦果報。妄境熏義有二種別。一增長分別熏。二增長執取熏。妄心熏義亦二種別。一增長根本業識熏。令阿羅漢辟支佛一切菩薩受生滅苦。二增長分別事識熏。令諸凡夫受業繫苦。無明熏義亦二種別。一根本熏。成就業識義。二見愛熏。成就分別事識義。雲何熏習淨法不斷。謂以真如熏於無明。以熏習因緣力故。令妄念心厭生死苦求涅槃樂。以此妄心厭求因緣復熏真如。以熏習故則自信己身有真如法本性清淨。知一切境界唯心妄動畢竟無有。以能如是如實知故。修遠離法。起於種種諸隨順行。無所分別無所取著。經於無量阿僧祇劫。慣習力故無明則滅。無明滅故心相不起。心不起故境界相滅。如是一切染因染緣及以染果。心相都滅名得涅槃。成就種種自在業用。妄心熏義有二種別。一分別事識熏。令一切凡夫二乘厭生死苦。隨已堪能趣無上道。二意熏。令諸菩薩發心勇猛。速疾趣入無住涅槃。真如熏義亦二種別。一體熏。二用熏。體熏者。所謂真如從無始來具足一切無量無漏。亦具難思勝境界用。常無間斷熏眾生心。以此力故令諸眾生厭生死苦求涅槃樂自信己身有真實法發心修行。問若一切眾生同有真如等皆熏習。雲何而有信不信者。從初發意乃至涅槃。前後不同無量差別。如是一切悉應齊等。答雖一切眾生等有真如。然無始來無明厚薄無量差別過恆沙數。我見愛等纏縛煩惱亦復如是。唯如來智之所能知。故令信等前後差別。又諸佛法有因有緣。因緣具足事乃成辦。如木中火性。是火正因若無人知或有雖知而不施功。欲令出火焚燒木者無有是處。眾生亦爾。雖有真如體熏因力。若不遇佛諸菩薩等善知識緣。或雖不修勝行不生智慧不斷煩惱。能得涅槃無有是處。又復雖有善知識緣。儻內無真如熏習因力。必亦不能厭生死苦求涅槃樂。要因緣具足乃能如是。雲何具足。謂自相續中有熏習力。諸佛菩薩慈悲攝護。乃能厭生死苦信有涅槃。種諸善根修習成熟。以是復值諸佛菩薩示教利喜。令修勝行乃至成佛入於涅槃。用熏者。即是眾生外緣之力有無量義。略說二種。一差別緣。二平等緣。差別緣者。謂諸眾生從初發心乃至成佛。蒙佛菩薩等諸善知識。隨所應化而為現身。或為父母或為妻子。或為眷屬或為僕使。或為知友或作怨家。或復示現天王等形。或以四攝或以六度。乃至一切菩提行緣。以大悲柔軟心廣大福智藏。熏所應化一切眾生。令其見聞及以憶念如來等形增長善根。此緣有二。一近緣。速得菩提故。二遠緣。久遠方得故。此二差別復各二種。一增行緣。二入道緣。   平等緣者。謂一切諸佛及諸菩薩。以平等智慧平等志願。普欲拔濟一切眾生。任運相續常無斷絕。以此智願熏眾生故。令其憶念諸佛菩薩。或見或聞而作利益。入淨三昧隨所斷障得無礙眼。於唸唸中一切世界平等現見無量諸佛及諸菩薩。此體用熏復有二別。一未相應。二已相應。未相應者。謂凡夫二乘初行菩薩。以意意識熏。唯依信力修行。未得無分別心修行。未與真如體相應故。未得自在業修行。未與真如用相應故。已相應者。謂法身菩薩得無分別心。與一切如來自體相應故。得自在業與一切如來智用相應故。唯依法力任運修行。熏習真如滅無明故。復次染熏習。從無始來不斷成佛乃斷。淨熏習。盡於未來畢竟無斷。以真如法熏習故。妄心則滅法身顯現。用熏習起故無有斷。   復次真如自體相者。一切凡夫聲聞緣覺菩薩諸佛無有增減。非前際生非後際滅常恆究竟。從無始來本性具足一切功德。謂大智慧光明義。遍照法界義。如實了知義。本性清淨心義。常樂我淨義。寂靜不變自在義。如是等過恆沙數非同非異不思議佛法無有斷絕。依此義故名如來藏。亦名法身。   問上說真如離一切相。雲何今說具足一切諸功德相。   答雖實具有一切功德。然無差別相。彼一切法皆同一味一真。離分別相無二性故。以依業識等生滅相。而立彼一切差別之相。此雲何立。以一切法本來唯心實無分別。以不覺故分別心起見有境界。名為無明。心性本淨無明不起。即於真如立大智慧光明義。若心性見境則有不見之相。心性無見則無不見。即於真如立遍照法界義。若心有動則非真了知。非本性清淨。非常樂我淨。非寂靜。是變異不自在。由是具起過於恆沙虛妄雜染。以心性無動故即立真實了知義。乃至過於恆沙清淨功德相義若心有起見有餘境可分別求。則於內法有所不足。以無邊功德即一心自性。不見有餘法而可更求。是故滿足過於恆沙非異非一不可思議諸佛之法無有斷絕。故說真如名如來藏。亦復名為如來法身。   復次真如用者。謂一切諸佛在因地時發大慈悲。修行諸度四攝等行。觀物同已普皆救脫。盡未來際不限劫數。如實了知自他平等。而亦不取眾生之相。以如是大方便智。滅無始無明證本法身。任運起於不思議業。種種自在差別作用。周遍法界與真如等。而亦無有用相可得。何以故。一切如來唯是法身。第一義諦無有世諦境界作用。但隨眾生見聞等故。而有種種作用不同。   此用有二。一依分別事識。謂凡夫二乘心所見者是名化身。此人不知轉識影現。見從外來取色分限。然佛化身無有限量。二依業識。謂諸菩薩從初發心乃至菩薩究竟地心所見者名受用身。身有無量色。色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所住依果亦具無量功德莊嚴。隨所應見無量無邊無際無斷。非於心外如是而見。此諸功德皆因波羅蜜等無漏行熏及不思議熏之所成就。具無邊喜樂功德相故亦名報身。又凡夫等所見是其粗用。隨六趣異種種差別。無有無邊功德樂相名為化身。初行菩薩見中品用。以深信真如故得少分見。知如來身無去無來無有斷絕。唯心影現不離真如。然此菩薩猶未能離微細分別。以未入法身位故。淨心菩薩見微細用。如是轉勝乃至菩薩究竟地中見之方盡。此微細用是受用身。以有業識見受用身。若離業識則無可見。一切如來皆是法身。無有彼此差別色相。互相見故。問若佛法身無有種種差別色相。雲何能現種種諸色。   答以法身是色實體故。能現種種色。謂從本已來色心無二。以色本性即心自性。說名智身。以心本性即色自性。說名法身。依於法身。一切如來所現色身。遍一切處無有間斷。十方菩薩隨所堪任隨所願樂。見無量受用身無量莊嚴土各各差別。不相障礙無有斷絕。此所現色身一切眾生心意識不能思量。以是真如自在甚深用故。◎   ◎復次為令眾生從心生滅門入真如門故。令觀色等相皆不成就。雲何不成就。謂分析粗色漸至微塵。復以方分析此微塵。是故若粗若細一切諸色。唯是妄心分別影像實無所有。推求餘蘊漸至剎那。求此剎那相。別非一無為之法。亦復如是。離於法界終不可得。如是十方一切諸法應知悉然。猶如迷人謂東為西方實不轉。眾生亦爾。無明迷故謂心為動而實不動。若知動心即不生滅。即得入於真如之門。◎   大乘起信論捲上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67 大乘起信論   大乘起信論卷下   馬鳴菩薩造   大周于闐三藏實叉難陀奉 制譯   ◎對治邪執者。一切邪執莫不皆依我見而起。若離我見則無邪執。我見有二種。一人我見。二法我見。人我見者。依諸凡夫說有五種。一者如經中說。如來法身究竟寂滅猶如虛空。凡愚聞之不解其義。則執如來性同於虛空常恆遍有。為除彼執。明虛空相唯是分別實不可得。有見有對待於諸色。以心分別說名虛空。色既唯是妄心分別。當知虛空亦無有體。一切境相唯是妄心之所分別。若離妄心即境界相滅。唯真如心無所不遍。此是如來自性如虛空義。非謂如空是常是有。二者如經中說。一切世法皆畢竟空。乃至涅槃真如法亦畢竟空。本性如是離一切相。凡愚聞之不解其義。即執涅槃真如法唯空無物。為除彼執明真如法身自體不空。具足無量性功德故。   三者如經中說。如來藏具足一切諸性功德不增不減。凡愚聞已不解其義。則執如來藏有色心法自相差別。為除此執。明以真如本無染法差別。立有無邊功德相。非是染相。四者如經中說。一切世間諸雜染法。皆依如來藏起。一切法不異真如。凡愚聞之不解其義。則謂如來藏具有一切世間染法。為除此執。明如來藏從本具有過恆沙數清淨功德不異真如。過恆沙數煩惱染法。唯是妄有本無自性。從無始來未曾暫與如來藏相應。若如來藏染法相應。而令證會息妄染者。無有是處。   五者如經中說。依如來藏有生死得涅槃。凡愚聞之不知其義。則謂依如來藏生死有始。以見始故復謂涅槃有其終盡。為除此執。明如來藏無有初際。無明依之生死無始。若言三界外更有眾生始起者。是外道經中說。非是佛教。以如來藏無有後際。證此永斷生死種子。得於涅槃亦無後際。依人我見四種見生。是故於此安立彼四。   法我見者。以二乘鈍根。世尊。但為說人無我。彼人便於五蘊生滅畢竟執著。怖畏生死妄取涅槃。為除此執。明五蘊法本性不生。不生故亦無有滅。不滅故本來涅槃。若究竟離分別執著。則知一切染法淨法皆相待立。是故當知。一切諸法從本已來。非色非心非智非識非無非有。畢竟皆是不可說相。而有言說示教之者。皆是如來善巧方便。假以言語引導眾生。令捨文字入於真實。若隨言執義增妄分別。不生實智不得涅槃。   分別修行正道相者。謂一切如來得道正因。一切菩薩發心修習。令現前故。略說發心有三種相。一信成就發心。二解行發心。三證發心。信成就發心者。依何位修何行。得信成就堪能發心。當知是人依不定聚。以法熏習善根力故。深信業果行十善道。厭生死苦求無上覺。值遇諸佛及諸菩薩。承事供養修行諸行。經十千劫信乃成就。從是已後。或以諸佛菩薩教力。或以大悲。或因正法將欲壞滅。以護法故而能發心。既發心已入正定聚畢竟不退。住佛種性勝因相應。或有眾生。久遠已來善根微少。煩惱深厚覆其心故。雖值諸佛及諸菩薩承事供養。唯種人天受生種子。或種二乘菩提種子。或有雖求大菩提道。然根不定或進或退。或有值佛及諸菩薩供養承事修行諸行。未得滿足十千大劫。中間遇緣而發於心。遇何等緣。所謂或見佛形相。或供養眾僧。或二乘所教。或見他發心。此等發心皆悉未定。若遇惡緣或時退墮二乘地故。   復次信成就發心。略說有三。一發正直心。如理正念真如法故。二發深重心。樂集一切諸善行故。三發大悲心。願拔一切眾生苦故。問一切眾生一切諸法皆同一法界。無有二相。據理但應正念真如。何假復修一切善行救一切眾生。   答不然。如摩尼寶本性明潔在礦穢中。假使有人勤加憶念。而不作方便不施功力。欲求清淨終不可得。真如之法亦復如是。體雖明潔具足功德。而被無邊客塵所染。假使有人勤加憶念。而不作方便不修諸行。欲求清淨終無得理。是故要當集一切善行救一切眾生。離彼無邊客塵垢染顯現真法。   彼方便行略有四種。一行根本方便。謂觀一切法本性無生。離於妄見不住生死。又觀一切法因緣和合業果不失。起於大悲修諸善行。攝化眾生不住涅槃。以真如離於生死涅槃相故。此行隨順以為根本。是名行根本方便。二能止息方便所謂慚愧及以悔過。此能止息一切惡法令不增長。以真如離一切過失相故。隨順真如止息諸惡。是名能止息方便。三生長善根方便。謂於三寶所起愛敬心。尊重供養頂禮稱讚。隨喜勸請正信增長。乃至志求無上菩提。為佛法僧威力所護。業障清淨善根不退。以真如離一切障具一切功德故。隨順真如修行善業。是名生長善根方便。四大願平等方便。謂發誓願盡未來際。平等救拔一切眾生。令其安住無餘涅槃。以知一切法本性無二故。彼此平等故。究竟寂滅故。隨順真如此三種相發大誓願。是名大願平等方便。   菩薩如是發心之時。則得少分見佛法身。能隨願力現八種事。謂從兜率天宮來下入胎住胎出。胎出家成佛轉法輪般涅槃。然猶未得名為法身。以其過去無量世來有漏之業未除斷故。或由惡業受於微苦。願力所持非久被繫。有經中說。信成就發心菩薩。或有退墮惡趣中者。此為初學心多懈怠不入正位。以此語之令增勇猛非如實說。   又此菩薩一發心後。自利利他修諸苦行。心無怯弱尚不畏墮二乘之地。況於惡道。若聞無量阿僧祇劫勤修種種難行苦行方始得佛。不驚不怖。何況有起二乘之心及墮惡趣。以決定信一切諸法從本已來性涅槃故。解行發心者當知轉勝。初無數劫將欲滿故。於真如中得深解故。修一切行皆無著故。此菩薩知法性離慳貪相是清淨施度。隨順修行檀那波羅蜜。知法性離五欲境無破戒相是清淨戒度。隨順修行屍羅波羅蜜。知法性無有苦惱離瞋害相是清淨忍度。隨順修行羼提波羅蜜。知法性離身心相無有懈怠是清淨進度。隨順修行毘梨耶波羅蜜。知法性無動無亂是清淨禪度。隨順修行禪那波羅蜜。知法性離諸癡闇是清淨慧度。隨順修行般若波羅蜜。   證發心者。從淨心地乃至菩薩究竟地證何境界。所謂真如。以依轉識說為境界。而實證中無境界相。此菩薩以無分別智。證離言說真如法身故。能於一念遍往十方一切世界。供養諸佛請轉法輪。唯為眾生而作利益不求聽受美妙音詞。或為怯弱眾生故示大精進。超無量劫速成正覺。或為懈怠眾生故。經於無量阿僧祇劫。久修苦行方始成佛。如是示現無數方便。皆為饒益一切眾生。而實菩薩種性諸根發心作證。皆悉同等無超過法。決定皆經三無數劫成正覺故。但隨眾生世界不同。所見所聞根欲性異。示所修行種種差別。此證發心中有三種心。一真心。無有分別故。二方便心。任運利他故。三業識心。微細起滅故。   又此菩薩福德智慧二種莊嚴悉圓滿已。於色究竟得一切世間最尊勝身。以一念相應慧。頓拔無明根。具一切種智。任運而有不思議業。於十方無量世界普化眾生。   問虛空無邊故世界無邊。世界無邊故眾生無邊。眾生無邊故心行差別亦復無邊。如是境界無有齊限難知難解。若無明斷永無心相。雲何能了一切種。成一切種智。   答一切妄境從本已來理實唯一心為性。一切眾生執著妄境。不能得知一切諸法第一義性。諸佛如來無有執著。則能現見諸法實性。而有大智顯照一切染淨差別。以無量無邊善巧方便。隨其所應利樂眾生。是故妄念心滅。了一切種成一切種智。   問若諸佛有無邊方便。能於十方任運利益諸眾生者。何故眾生不常見佛。或睹神變。或聞說法。   答如來實有如是方便。但要待眾生其心清淨。乃為現身。如鏡有垢色像不現。垢除則現。眾生亦爾。心未離垢。法身不現。離垢則現。雲何修習信分。此依未入正定眾生說。何者為信心。雲何而修習。信有四種。一信根本。謂樂念真如法故。二信佛具足無邊功德。謂常樂頂禮恭敬供養。聽聞正法如法修行。迴向一切智故。三信法有大利益。謂常樂修行諸波羅蜜故。四信正行僧。謂常供養諸菩薩眾正修自利利他行故。修五門行。能成此信。所謂施門。戒門。忍門。精進門。止觀門。雲何修施門。謂若見眾生來從乞求。以己資財隨力施與。捨自慳著令其歡喜。若見眾生危難逼迫。方便救濟令無怖畏。若有眾生而來求法。以己所解隨宜為說。修行如是三種施時。不為名聞不求利養。亦不貪著世間果報。但念自他利益安樂。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雲何修戒門。所謂在家菩薩當離殺生偷盜邪婬妄言兩舌惡口綺語慳貪瞋嫉諂誑邪見。若出家者為欲折伏諸煩惱故。應離憒鬧常依寂靜。修習止足頭陀等行。乃至小罪心生大怖慚愧悔責。護持如來所制禁戒。不令見者有所譏嫌。能使眾生捨惡修善雲何修忍門。所謂見惡不嫌遭苦不動。常樂觀察甚深句義。   雲何修精進門。所謂修諸善行心不懈退。當念過去無數劫來。為求世間貪慾境界。虛受一切身心大苦。畢竟無有少分滋味。為令未來遠離此苦。應勤精進不生懈怠。大悲利益一切眾生。其初學菩薩雖修行信心。以先世來多有重罪惡業障故。或為魔邪所惱。或為世務所纏。或為種種病緣之所逼迫。如是等事為難非一。令其行人廢修善品。是故宜應勇猛精進。晝夜六時禮拜諸佛。供養讚歎懺悔勸請。隨喜迴向無上菩提。發大誓願無有休息。令惡障銷滅善根增長。雲何修止觀門。謂息滅一切戲論境界是止義。明見因果生滅之相是觀義。初各別修漸次增長。至於成就任運雙行。其修止者。住寂靜處結加趺坐端身正意。不依氣息。不依形色。不依虛空。不依地水火風。乃至不依見聞覺知。一切分別想念皆除。亦遣除想以一切法不生不滅皆無相故。前心依境次捨於境。後念依心復捨於心。以心馳外境攝住內心。後復起心不取心相。以離真如不可得故。行住坐臥於一切時如是修行恆不斷絕。漸次得入真如三昧。究竟折伏一切煩惱。信心增長速成不退。若心懷疑惑誹謗不信。業障所纏我慢懈怠。如是等人所不能入。   復次依此三昧證法界相。知一切如來法身與一切眾生身平等無二皆是一相。是故說名一相三昧。若修習此三昧。能生無量三昧。以真如是一切三昧根本處故。或有眾生善根微少。為諸魔外道鬼神惑亂。或現惡形以怖其心。或示美色以迷其意。或現天形或菩薩形。乃至佛形相好莊嚴。或說總持或說諸度。或復演說諸解脫門。無怨無親無因無果。一切諸法畢竟空寂本性涅槃。或復令知過去未來及他心事。辯才演說無滯無斷。使其貪著名譽利養。或數瞋數喜。或多悲多愛。或恆樂昏寐。或久不睡眠。或身嬰疹疾。或性不勤策。或卒起精進即便休廢。或情多疑惑不生信受。或捨本勝行更修雜業。愛著世事溺情從好。或令證得外道諸定。一日二日乃至七日。住於定中得好飲食。身心適悅不饑不渴。或復勸令受女等色。或令其飲食乍少乍多。或使其形容或好或醜。若為諸見煩惱所亂。即便退失往昔善根。是故宜應審諦觀察。當作是念。此皆以我善根微薄業障厚重。為魔鬼等之所迷惑。如是知已。念彼一切皆唯是心。如是思惟剎那即滅。遠離諸相入真三昧。心相既離真相亦盡。從於定起諸見煩惱皆不現行。以三昧力壞其種故。殊勝善品隨順相續。一切障難悉皆遠離。起大精進恆無斷絕。若不修行此三昧者。無有得入如來種性。以餘三昧皆是有相。與外道共。不得值遇佛菩薩故。是故菩薩於此三昧當勤修習。令成就究竟。修此三昧。現身即得十種利益。一者常為十方諸佛菩薩之所護念。二者不為一切諸魔惡鬼之所惱亂。三者不為一切邪道所惑。四者令誹謗深法重罪業障皆悉微薄。五者滅一切疑諸惡覺觀。六者於如來境界信得增長。七者遠離憂悔於生死中勇猛不怯。八者遠離憍慢柔和忍辱常為一切世間所敬。九者設不住定於一切時一切境中煩惱種薄終不現起。十者若住於定不為一切音聲等緣之所動亂。   復次若唯修止。心則沈沒或生懈怠。不樂眾善遠離大悲。是故宜應兼修於觀。雲何修耶。謂當觀世間一切諸法生滅不停。以無常故苦。苦故無我。應觀過去法如夢。現在法如電。未來法如雲。忽爾而起。應觀有身悉皆不淨。諸蟲穢污煩惱和雜。觀諸凡愚所見諸法。於無物中妄計為有。觀察一切從緣生法。皆如幻等畢竟無實。觀第一義諦非心所行。不可譬喻不可言說。觀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皆因無明熏習力故。受於無量身心大苦。現在未來亦復如是無邊無限難出難度。常在其中不能覺察。甚為可愍。如是觀已生決定智起廣大悲。發大勇猛立大誓願。願令我心離諸顛倒斷諸分別。親近一切諸佛菩薩。頂禮供養恭敬讚歎。聽聞正法如說修行。盡未來際無有休息。以無量方便拔濟一切苦海眾生。令住涅槃第一義樂。作是願已於一切時。隨己堪能修行自利利他之行。行住坐臥常勤觀察應作不應作。是名修觀。   復次若唯修觀則心不止息。多生疑惑不隨順第一義諦。不出生無分別智。是故止觀應並修行。謂雖念一切法皆無自性不生不滅本來寂滅自性涅槃。而亦即見因緣和合善惡業報不失不壞。雖念因緣善惡業報。而亦即見一切諸法無生無性乃至涅槃。然修行止者。對治凡夫樂著生死。亦治二乘執著生死而生怖畏。修行觀者。對治凡夫不修善根。亦治二乘不起大悲狹劣心過。是故止觀互相助成不相捨離。若止觀不具。必不能得無上菩提。   復次初學菩薩住此娑婆世界。或值寒熱風雨不時飢饉等苦。或見不善可畏眾生。三毒所纏邪見顛倒。棄背善道習行惡法。菩薩在中心生怯弱。恐不可值遇諸佛菩薩。恐不能成就清淨信心。生疑欲退者應作是念。十方所有諸佛菩薩。皆得大神通無有障礙。能以種種善巧方便。救拔一切險厄眾生。作是念已發大誓願。一心專念佛及菩薩。以生如是決定心故。於此命終必得往生餘佛剎中。見佛菩薩信心成就永離惡趣。如經中說。若善男子善女人。專念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以諸善根迴向願生決定得生。常見彼佛信心增長永不退轉。於彼聞法觀佛法身。漸次修行得入正位。   雲何利益分。如是大乘祕密句義今已略說。若有眾生。欲於如來甚深境界廣大法中生淨信覺解心。入大乘道無有障礙。於此略論當勤聽受思惟修習。當知是人決定速成一切種智。若聞此法不生驚怖。當知此人定紹佛種速得授記。假使有人。化三千大千世界眾生。令住十善道。不如於須臾頃正思此法過前功德無量無邊。若一日一夜如說修行。所生功德無量無邊不可稱說。假令十方一切諸佛。各於無量阿僧祇劫。說不能盡。以真如功德無邊際故。修行功德亦復無邊。若於此法生誹謗者。獲無量罪。於阿僧祇劫受大苦惱。是故於此應決定信。勿生誹謗自害害他斷三寶種。一切諸佛依此修行成無上智。一切菩薩由此證得如來法身。過去菩薩依此得成大乘淨信。現在今成未來當成。是故欲成自利利他殊勝行者。當於此論勤加修學。  我今已解釋  甚深廣大義  功德施群生  令見真如法   大乘起信論卷下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68 釋摩訶衍論   No. 1668   釋摩訶衍論序   天冊鳳威姚興皇帝製   蓋聞月鏡日珠。居爰山王禪宮。履於雙道。遊於百國乘於等觀。達於恆剎舉極喜之珠[玨/(冗-幾+(樂-白+〡))]。窺寂滅之靈宮。道聞在昔。而猶弗覺其百恆之區。惘惘想想。方於時始釋矣。前聞街巷之稱聲。佇教化之期。見像跡之虛形。瞻風散之界。後果面摩尼寶藏之區至於東境。當因陀羅網之珠。得於沙界。溢喜於內獲之心乎。祇園之蓮坐。棄來以企龜鏡。盈慶於外瞻之目乎。望舒之湧臺。勿返以欽星岸歟。朕方解茂花因於七覺之寶林。植蓮種於八德之珠池。卻歡往向。即急來後。加以金輪東方自來。應於威門之區。道王之偈先冊。珠鏡山虛已降。至於沙界之面。摩耶之文曾記。以未來八萬而輪之駕東。及過去五百而覺之珠南至矣。其為教也。於觀音中乞眼手之暇。而矚搜過恆之教門。其為義也。於屍迦中借珠網之功。而曜羅塵數之義理。以馬鳴聖光明之德。於時具顯。龍樹大士。妙雲之瑞。於方圓啟。洋洋肅肅。自非結僧那於山林中。植雙因於香池中。誰懸演水之珠蓋於彌勒已前。敷服膺之祕軌於釋迦已後哉。釋摩訶衍論者。斯乃窮性海之源密藏。罄行因之本淵詞。以輪星而過乎月珠。君子莫識其旨歸。以錦華而達於日域。和疇莫測其涯際。可謂一山界中在兩日月。一天下中在兩皇帝。朕聞其梵本先在於中天竺。遣□奉迎。近至東界。以弘始三年歲次星紀九月上旬。於大莊嚴寺。親受筆削。敬譯斯論。直翻譯人筏提摩多三藏。傳俗語人劉連陀等。執筆之人謝賢金等。首尾二年方繕寫畢功。兩曜之面圓臨。群星之目具舒。江河之水澄淨。大海之瀾泰然。朕未及詳。出金輪於坤之上。入妙高於掌之內。細哉喜門周於法界。大哉靜室入於毫端。厥若斯理。絕稱歟爰翰牘。離像歟爰彩畫。語則淨名朕呵。談則善吉朕吐。然而道言。住絕理於諷誦。止爽詞於默然。破其臺觀莫弘大虛。滅其鏡玉勿釋像跡。朕將無以於[(迷-(這-言)+└)*下]月文請。於龜免翰借。輒申鄙製。爰題序雲。   釋摩訶衍論卷第一   龍樹菩薩造   姚秦三藏筏提摩多奉 詔譯  頂禮圓滿覺  覺所證法藏  並造論大士  及諸賢聖眾  欲開隔檀門  權顯往向位  利益諸眾生  分報師恩故   論曰。今造此論重釋摩訶衍。為欲顯示自師其體深玄其窮微妙。未得正證未出邪行。漠漠冥冥實絕窺[穴/(烈-歹+(跳-兆))](莫昉反)。域超思惟境故。或為欲令利鈍眾生開頓入門。顯漸進位趣入甚深所詮理故或由師亭毒極深重故。小分為報師大恩故。或祕觀察當來眾生。起百千諍壞論宗故。或親聽受阿世耶故。有如是等因緣。所以須造論。   已說本趣次說論差別。論有幾數。幾論所攝摩訶衍論何所攝耶。頌曰。  十萬九千部  總十論所攝  摩訶羅跋提  鄔捨摩闍他  筏那提捨論  阿部帝跋摩  呼呵摩僧那  鍵婆摩迦攝   論曰。凡集一代種種諸論。總有十萬九千部焉。如是諸論總十所攝。雲何為十。一者摩迦羅論。二者跋提論。三者鄔捨摩論。四者闍他論。五者筏那提捨論。六者阿部帝論。七者跋摩論。八者呼呵論。九者摩僧那論。十者鍵婆論。是名為十。摩訶衍論如意論攝。馬鳴菩薩所作之論。其數幾有幾文幾義。摩訶衍論何所攝耶。頌曰。  總有一百部  九十九種文  十種義所攝  斯論寶冊攝   論曰。馬鳴菩薩所作諸論總一百部。於百部中九十九種花文論攝。餘十種論攝義論攝。斯論寶冊。十種攝義論其名字雲何。所其開示同耶異耶。頌曰。  遍滿及歸真  中藏與微妙  合一併三昧  清淨本原論  玄理起信論  建立同一相   論曰。雲何為十。一者一心遍滿論。二者融俗歸真論。三者法界中藏論。四者祕密微妙論。五者眾命合一論。六者真如三昧論。七者心性清淨論。八者不動本原論。九者甚深玄理論。十者大乘起信論。是名為十。如是十論其數雖別。而建立相同一種焉。   已說論差別次說藏差別。藏有幾數幾藏所攝。摩訶衍論何所攝耶。頌曰。  或五十一藏  或唯十如經  總三藏所攝  論或通或別   論曰。五十一者。別因果故。表功德故。引行者故。金剛契經中作如是說。佛告佛子。我當為汝無礙言詞。宣說開示五十因藏及一果藏。故或有十藏。雲何為十。一者唯立一藏總攝諸法。謂法界法輪藏。圓滿契經中作如是說。一切眾生所有言音。莫非如來法輪聲攝故。二者立二藏總攝諸法。謂聲聞藏及菩薩藏。總持契經中作如是說。法門雖無邊不出二種藏故。三者立三藏總攝諸法。謂加如來藏。光明契經中作如是說。過於恆沙一切諸佛。唯當宣說聲聞法藏菩薩法藏如來法藏。更無餘道故。四者立四藏總攝諸法。謂加補特伽羅藏。道品契經中作如是說。佛子諦聽為汝解說。仁藏義藏禮藏智藏及與信藏並聲聞藏及菩薩藏大覺法藏。所以者何。一切行者漸次轉勝次第之法故。五者立五藏總攝諸法。謂加天藏。天子契經中作如是說佛告耶論。不可言說清淨報空。我為大眾廣大宣說淨藏人藏並二乘藏一切諸佛大覺法藏故。六者立六藏總攝諸法。謂加□落迦藏。怖畏契經中作如是說。我不動坐分別宣說八萬四千□落迦藏。如前所說五種藏故。七者立七藏總攝諸法。謂加魔羅鳩多耶藏。班母契經中作如是說。我今實言為班母等一億七萬三千大眾。分別宣說五萬一千三百二種鬼神道藏。如前所說六種藏故。八者立八藏總攝諸法。謂加鍵婆陀那跋藏。龍王契經中作如是說。難陀龍王發八千問問於如來。佛開十億傍生道藏。如前所說七種藏故。九者立九藏總攝諸法。謂加器世界藏。世界契經中作如是說。爾時世尊告樹神言。善哉善哉如汝所說。若欲聞者我今為汝分別演說所依止藏。如前所說八種藏故。十者立十藏總攝諸法。謂加雜亂藏。音聲契經中作如是說。我今開示八種雜藏。如前所說九種藏故。是名為十。如是諸藏總攝十億八千法藏。根本三藏或攝十藏。雲何為三。一者素呾□藏。二者毘捺耶藏。三者阿毘達磨藏。是名為三。摩訶衍論或諸藏攝。或唯阿毘達磨藏攝。是故頌曰或通或別。通謂總通別謂簡別。持其行法隨應不失。所以立名曰藏焉也。   已說藏差別。次說經差別。經有幾數幾經所攝。今摩訶衍論何等經為依。頌曰。  總百洛叉數  十二部經攝  修多羅祇夜  及毘伽羅那  伽陀憂陀那  並與尼陀那  阿波陀那經  伊帝目多伽  闍陀伽佛略  阿浮陀達摩  優波提捨經  依或通或別   論曰。凡集一代種種諸經有一百億部。如是諸經總十二部攝。雲何十二。一者修多羅。二者祇夜。三者毘伽羅那。四者伽陀。五者憂陀那。六者尼陀那。七者阿波陀那。八者伊帝目多伽。九者闍陀伽。十者毘佛略。十一者阿浮陀達摩。十二者優波提捨。是名為十二。摩訶衍論所依本經。或通或別。通謂總通。別謂簡別。摩訶衍論文狹句少甚極微少。何故無量無邊契經之海通為依耶。如婆薩伊伽諾故。如標多羅呾提故。是故無失。別所依經其數幾有。何等名字眷屬各幾。頌曰。  總一百契經  光明大覺等  初五十各百  後五十各千   論曰。摩訶衍論別所依經。總有一百雲何為百。一者光明大覺經。二者甚深順理經。三者金剛三昧經。四者諸法無行經。五者樹林說法經。六者無盡一地經。七者清淨如如經。八者自性自體經。九者大乘同性經。十者阿梨耶識經。十一者果圓滿經。十二者虛空等經。十三者三三昧經。十四者一心法經。十五者本性智經。十六者真法界經。十七者攝無量經。十八者最上極經。十九者維摩詰經。二十者楞伽王經。二十一者中實經。二十二者無始經。二十三者十因經。二十四者輪轉經。二十五者慈雲經。二十六者器心經。二十七者無位經。二十八者賢聖經。二十九者隱密經。三十者華嚴經。三十一者大品經。三十二者寂滅經。三十三者聖軌經。三十四者遍緣經。三十五者熏習經。三十六者佛性經。三十七者玄理經。三十八者楞伽經。三十九者本業經。四十者蘊高山經。四十一者歸本經。四十二者真修經。四十三者八德經。四十四者佛慧經。四十五者緣起經。四十六者一體經。四十七者自佛經四十八者大海經。四十九者無相經。五十者遍真如經。五十一者十種如來藏經。五十二者三身本有經。五十三者八識通達緣經。五十四者眾生身等法經。五十五者諸佛無盡藏經。五十六者讚歎不善品經。五十七者諸法同一相經。五十八者一體大悲觀經。五十九者如如本智慧經。六十者塵塵法界剎土經。六十一者輪轉本際經。六十二者法界法輪經。六十三者大智本有經。六十四者平等法界經。六十五者四相常住經。六十六者真如一相經。六十七者流轉不動經。六十八者寂靜涅槃經。六十九者通達音聲經。七十者如來自相經。七十一者夫人經。七十二者法門經。七十三者八喻經。七十四者中在經。七十五者總持經。七十六者不動經。七十七者兩智經。七十八者道智經。七十九者本覺經。八十者大無量經。八十一者自然本果經。八十二者甚深法藏經。八十三者一道清淨經。八十四者十種妄想經。八十五者法門顯了經。八十六者境界圓滿經。八十七者光明實智經。八十八者因果同體經。八十九者心神不空經。九十者真智無生行經。九十一者無礙解脫經。九十二者隨緣增長經。九十三者法性實際經。九十四者廣大虛空經。九十五者本因緣起經。九十六者諸法無為經。九十七者本來清淨經。九十八者修行道地經。九十九者不修具德經。百者摩訶薩雲若經。是名為百。如是百經眷屬。如次初半各百後半各千。舉經之目屬論之綱。下當隨文開示現說。   已說經差別。次論當造人。契經異說其數幾有。今馬鳴師何所攝耶。頌曰。  總有六馬鳴  契經異說故  然隨機應故  無有相違失   論曰。凡集一代諸契經中種種異文。總有六種。雲何為六。一者大乘本法契經中作如是說。無上大覺尊說入涅盤緣。馬鳴菩薩即從坐起。頂禮佛足合掌恭敬。向佛世尊而說偈言。  大慈滿足無上尊  無邊劫海備萬行  唯慈悲群生類故  而佛自言入涅盤  我及一切諸大眾  冥冥而亂失心神  大慈滿足世尊尚  棄自子等往異界  況我慈悲未滿足  隨佛往異界誰謗   爾時馬鳴說此偈已。睹佛眼睛徐自命終。二者變化功德契經中作如是說。爾時世尊告馬鳴言。我滅度後三百餘歲。汝當承我加力。以種種方便法利益安樂末代眾生。若我不加力汝當不能自。三者摩訶摩耶契經中作如是說。如來滅後六百歲已。九十六種諸外道等。邪見競興毀滅佛法。有一比丘名曰馬鳴。善說法要降伏一切諸外道輩。四者常德三昧契經中作如是說。佛滅度後八百歲中。有一智人名曰馬鳴。或外道眾或佛家眾。破諸外道建立佛法。五者摩尼清淨契經中作如是說。佛涅盤後一百餘歲。馬鳴大士出現於世。守護正法安立佛幢。六者勝頂王契經中作如是說。如來成道第十七日。有一外道名曰迦羅諾鳩屍摩。變化其身作大龍王。出現八萬六千頭八萬六千舌。一時發起八萬六千相違難問問於如來。如來則作三重答說通彼切難。於是龍王又作十重問問於如來。如來則作百重答說通彼切難。如是問答已。佛告龍王言。善哉善哉馬鳴沙門。為護法城故。以破壞相建立佛法。耐也耐也。常如是修常如是行。勿小遊行普遍遊行。於是龍王以其本形捨畜生相。無上尊前頂禮和南。歡喜之貌向佛世尊。而說頌言。  善哉善哉言  經聽於我耳  假耶實耶自  極疑於我心  我非畜生身  我非外道眾  而贊化為生  變化如是形  世尊如鏡知  我沒於是界  出於餘世界  如教普遊行   爾時馬鳴說此偈已。如入禪定入於寂室。是名為六。如是諸經各各別說。隨機現應無相違過。馬鳴菩薩當何位人。何城誕生何因馬鳴。頌曰。  本大光明佛  因不動位中  西天竺出現  從過去立名   論曰。馬鳴菩薩若剋其本大光明佛。若論其因第八地內住位菩薩。西天竺誕生。盧伽為父瞿那為母。同生利益。過去世中有一大王。名曰輪陀。有千白鳥皆悉好聲。若鳥出聲大王增德。若不出聲大王損德。如是諸鳥若見白馬即出其聲。若不見時常不出聲。爾時大王遍求白馬終日不得。作如是言。若外道眾此鳥鳴者。都破佛教獨尊獨信。若佛弟子此鳥鳴者。都破外道教獨尊獨信。爾時菩薩用神通力。現千白馬鳴千白鳥。紹隆正法令不斷絕。是故世尊名曰馬鳴。   已說人別相。次唱本作釋。   本曰。  歸命盡十方  最勝業遍智  色無礙自在  救世大悲者   論曰。此一頌中則有二門。雲何為二。一者總攝一切眾命門。二者歸向圓滿大覺門。   總攝門者。通攝一切十方界中所有眾生眾命根故。如本命盡十方故。   歸向門者。用如是眾命歸契於滿足大慈悲人故。如本歸最勝業遍智色無礙自在救世大悲者故。論師舉幾德讚歎大覺尊。各其相雲何。頌曰。  總八萬四千  四十八種德  最勝等各十  智無礙各四  及八萬四千  色相差別故  功德雖無量  終不出此數   論曰。馬鳴菩薩總舉八萬四千四十八種功德。奉仰讚歎無上大覺。佛果滿位中功德淨品。雖有無量無邊。而終不出此數量。是故馬鳴菩薩總相讚歎。雲何為八萬四千功德。色相差別故成八萬四千。雲何為四十。最勝業遍各十種故成四十數。雲何為八。智及無礙各有四種故成八種。雲何為十最。一者超過最。遠離二乘地故。二者出離最。永離三界域故。三者對治最。頓斷四住地故。四者厭患最。已過五蘊聚落故。五者離愛最。永別六道岐故。六者威德最。勝退七惡軍故。七者兵眾最。皆盡八邪林故。八者智慧劍最。決斷九結絆故。九者解脫最。斷除十纏繩故。十者勇猛最。摧伏九十六種諸外道故。是名為十最。於契經中十種第一。雲何為十勝。一者力勝。具足十力故。二者無畏勝。具足四無畏故。三者不共勝。具足十八不共法故。四者道品勝。具足三十七道品故。五者變化勝。具足百千種變化故。六者言音勝。具足八十八梵音故。七者端嚴勝。具足三十二種丈夫相故。八者吉祥勝。隨作境界處出生增長功德善根故。九者難得勝。於三界中獨尊一故。十者住處勝。所居宮殿以九萬八千微妙圓滿而所莊嚴故。是名為十勝。於契經中十種殊勝。雲何為十業。一者自然業。所作自在故。二者平等業。教化利益無差別故。三者相應業。隨機出現故。四者具足業。圓滿福智二資糧故。五者無盡業。無邊際故。六者同生業。隨趣受生故。七者無著業。遠離塵累如蓮華故。八者依止業。作歸依處如大地故。九者無厭業。攝生無窮如大海故。十者通達業。無有障礙如虛空故。是名為十業。於契經中十種作用。雲何為十遍一者根遍。佛諸色根各各一一根周遍法界故。二者識遍。佛諸心識無所不達故。三者境界遍圓智所緣無分界故。四者壽命遍。不可思議故。五者眷屬遍。不可測量故。六者功德遍。一一功德等虛空界故。七者慈悲遍。無簡擇故。八者言說遍。佛言音聲無所不至故。九者證遍。無所不窮故。十者無等遍。無與等故。是名為十遍。於契經中十種周遍。雲何為四智。一者光明無盡藏智。能出生十億一千智慧門故。二者一味一相智。通達恆沙一切諸法無差別故。三者大悲無邊智。隨起一化遍滿一切十方世界故。四者無為寂滅智。遠離一切起動作業故。是名為四智。於契經中四種圓滿智。雲何為四無礙。一者法無礙。了知諸法實相實性故。二者義無礙。了知諸法共差別相及生滅相故。三者辭無礙。不壞假名而說實相故。四者樂說無礙。發無邊言說契經海次第不斷絕故。是名為四無礙。於契經中四種解脫智。自在之言皆通於上。故不別釋。色相名義如大總持中廣顯說已說覺寶次說法僧。   本曰。  及彼身體相  法性真如海  無量功德藏  如實修行等   論曰。此一頌中復有二門。雲何為二。一者體攝一切眾身門。二者總達法藏僧伽門。體攝門者盡攝一切無量眾生生滅流轉無常身故。如本彼身體相故。總達門者。以如是眾身。總達於諸甚深法藏一切如實修行者故。如本及法性真如海無量功德藏如實修行故。等言總通和南之意。論師依幾法僧而和南耶。其相雲何。頌曰。  總歸於十四  僧十法四故  或兼上下故  有多類僧眾   論曰。馬鳴菩薩總歸依於十四德處。十僧四法各差別故。雲何為十僧。十地差別故。雲何為四法。教理行果各差別故。法謂教法。所謂隨順機根一切契經之海。性真如謂理法。於一切法體性平等。離虛妄之假絕執著之實故。海謂果法。於妙覺果萬德圓滿。無有窮盡如大海故。無量功德藏謂行法。六度萬行淨品眷屬。不可思議超過數量故。如謂十種真如。實修行謂十種正智。證真如理於真實智建立僧名。理智和通能所一味平等。平等無諍論故。何故取命標十方耶。為欲顯示所攝命根廣大圓滿無邊際故。何故取身標其相耶。為欲顯示四相所亂一切眾生皆悉攝取。欲令獲得金剛常住不動身故。何故八聖唯不歸自身命。乃通取一切無量眾生所有身命歸於三寶。由明瞭知一切眾生平等平等唯一真如無有別異。眾生身命及我身命。一味一相不相離故。是故頌言等。等言極甚深。何故攝取一切眾生無量身命。歸於三寶成和南相。由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皆悉歡喜。十方三世一切諸菩薩皆悉讚歎。十方三世一切諸法藏。常恆流布不斷絕故。馬鳴菩薩證不動地。下地功德悉已滿足。何故下位諸僧皆悉和南。由能歸人皆非同於自得位故。若自歸依唯應和南不動地滿並上二地。若爾何故不取地前。非無歸人故不別舉。以上兼下影顯示故。法雲地菩薩能歸人時當依何僧。於妙覺地有真實僧故無過失。若爾何故不別舉耶。以下兼上影顯示故。是故頌曰或兼上下故有多類僧眾。   已說法僧次說本趣。   本曰。  為欲令眾生  除疑捨邪執  起大乘正信  佛種不斷故   論曰。此一頌中則有二門。雲何為二。一者斷絕障縛門。二者連續解脫門。斷絕門中有四差別。雲何為四。一者決定信心門。為令一切無量眾生。斷除疑惑心發起堅固信。決定於甚深大乘正道故。二者遠離捨心門。為令一切無量眾生。遠離厭捨心增長欲樂意。精進於甚深大乘正道故。三者對治邪論門。為令對治九十六種諸大外道。九萬三千眷屬外道。四種大魔三萬二千眷屬魔眾斷除一億四萬六千種諸世論。趣入於大乘甚深正道故。四者除遣執著門。為令一切無量異生。及諸二乘一切菩薩。斷除五種人見證得五種對治。斷除二種法執證得二種對治。迴向於甚深大乘正道故。如本為欲令眾生除疑捨邪執起大乘正信故。連續門中有三差別。雲何為三。一者不斷大覺門。為令集成萬行之因。莊嚴大覺之果。無上法王不斷絕故。二者不斷法藏門。為令出現勝妙梵響。宣說一切契經之海。八萬四千法藏不斷絕故。三者不斷僧伽門。為令修地前地上之大道。建立真如法界之宮殿。住正後二僧而不斷絕故。如本佛種不斷故故。頌眾生言分際雲何。為欲對治何等斷故。建立三寶不斷耶。頌曰。  通攝三聚人  未得圓滿故  對四種斷故  建立三不斷   論曰。馬鳴菩薩通緣三聚。而為境界。所以者何。由未證得圓滿果故。然三聚門有其三種。雲何為三。一者十信前名為邪定聚。不能信業果報等故。三賢及十聖名為正定聚。決定安立不退位故。十種信心名為不定聚。或進或退未決定故。二者十信前並十信心名為邪定聚。皆無善根故。無上大覺果名為正定聚。已滿足故。三賢及十聖名為不定聚。皆未究竟故。三者十信前名為邪定聚。無樂求心故。十聖名為正定聚。已得真證故。十信三賢名為不定聚未得正證故。是名為三。馬鳴菩薩須彼初門。為欲對治四種斷故。建立三寶不斷之義。雲何為四。一者疑惑斷。由猶豫心不能決定。斷三寶種故。二者厭捨斷。由愛有心不能樂法。斷三寶種故。三者見邪斷。由妄想心不能正見。斷三寶種故四者定執斷。由實有心不能離著斷三寶種故。是名為四斷已說本趣。次開總體。   本曰。有法能起摩訶衍信根。是故應說。   論曰。此文中有二門。雲何為二。一者能入門。二者所入門。能入門者。於所詮理善趣入故。所入門者。善為彼法作依止故。有法者。總標十六能入門法。能起信根者。總標門法作業之相。摩訶衍者。總標十六所入法體並及不二摩訶衍體。信決定進心。根生長行法。若為入理無超此二。故曰信根。復次信謂十信。根謂從初發心住乃至法雲地。所以者何。初信無根隨緣進退。譬如班多伽伊摩華故。後信轉勝堅固不動。譬如鍵鳩阿彌禮樹故。信根有幾義。各其相雲何頌曰。  各有十種義  澄淨下轉等   論曰。信有十種義。雲何為十。一者澄淨義。能令心性清淨明白故。二者決定義。能令心性淳至堅固故。三者歡喜義。能令斷除諸憂惱故。四者無厭義。能令斷除懈怠心故。五者隨喜義。於他勝行發起同心故。六者尊重義。於諸有德不輕賤故。七者隨順義。隨所見聞不逆違故。八者讚歎義。隨彼勝行至心稱歎故。九者不壞義。在專一心不妄失故。十者愛樂義。能令成就慈悲心故。是名為十。根有十種義。雲何為十。一者下轉義。能除憍慢故。二者隱密義。能詮甚深理故。三者出生義。生長種種諸功德故。四者堅固義。皆悉攝持不闕失故。五者相續義。轉轉增長無斷絕故。六者出離義。地地轉勝漸漸遠離故。七者集成義。修集種種道品法故。八者茂榮義。以諸行德而所莊嚴甚可愛樂故。九者具足義。等覺位中圓滿因行故。十者高勝義。於妙覺果最勝廣大無能超過故。是名為十。能入所入種種差別。立義分中自當顯說。   已說總體。次明建立。   本曰。   說有五分。雲何為五。一者因緣分。二者立義分。三者解釋分。四者修行信心分。五者勸修利益分。   論曰。何故次第如是。教法出現法如是故。此義雲何。為欲顯示上味妙藥。當由所對疾障出現。能化教法。定由所治機根發起。疾前無藥機先無教故。初立因緣分。為欲顯示如意寶珠雖唯是一。而為一切諸寶根本。摩訶衍法雖唯是一。而為恆沙法門體性。重威大龍乃所受用。利根智者乃所領解故。第二立立義分。為欲顯示摩尼寶藏雖備無量萬寶而開千重門群龍所了知。大乘本法雖圓無邊千義而別釋散說鈍根所分明故。第三立解釋分。為欲顯示雖眼耳中見聞寶雨之妙術。思心中解知無盡之圓德。而出現舌威不競入門開通往向不近隔檀。得如意寶藏無由蹬臺宮。雖口語中誦持教義之尊辭。思心中觀察廣略之深理。而勤加行添於勝進。方於金剛。不起堅固信。得法界寶藏而無由契玄理故。第四立修行信心分。雖開廣略之法示進入之門。而怯弱眾生。聞廣說法門不堪進修行鈍根眾生聞略說法門。不能解故生厭離心。如是等眾類。若值勸請緣漸漸進修。備百行因至萬德果。若不得值勸策緣彌彌遠退。將恆沙煩惱而及於無性。馬鳴菩薩見是利故。顯示利益勸請修行。是故後立勸修利益分。有何因緣不增不減唯立五分。頌曰。  攝彼大  總地  五十法門故  是故不增減  唯建立五分   論曰。馬鳴菩薩十萬嗢拖南大總地論中。總立五十門判釋諸教理。今此論中五分法門各攝彼十門。是故不增減唯立五分。所謂彼論建立所化圓滿等十門。因緣分所攝。百六十摩訶衍等十門。立義分所攝。安立隨順抉擇等十門。解釋分所攝。修習決定趣入等十門。修行分所攝。勸請呵責引導等十門。勸修分所攝。   已說建立門次說唱章判說門。   本曰。初說因緣分。問曰。有何因緣而造此論。答曰。是因緣有八種。雲何為八。一者因緣總相。所謂為令眾生離一切苦得究竟樂。非求世間名利恭敬故。二者為欲解釋如來根本之義。令諸眾生正解不謬故。三者為令善根成就眾生。於摩訶衍法堪任不退信心故。四者為令善根微少眾生修習信心故。五者為示方便消惡業障。善護其心遠離癡慢出邪網故。六者為示修習止觀。對治凡夫二乘心過故。七者為示專念方便生於佛前。必定不退信心故。八者為示利益勸修行故。有如是等因緣。所以造論。   論曰。是八因緣中。初一為立義分作正因緣。次二為解釋分作正因緣。次四為修行信心分作正因緣。後一為勸修利益分作正因緣。初一因緣中即有四門。後七因緣中各具三門。雲何為四。一者能化教法出興門。二者所化眾生分際門。三者出興作業善巧門。四者除遣諍論誹謗門。雲何為三。謂前三門。今當舉相隨次別釋。因緣總相者。總舉能化教法出興門。謂為八種根本總體作正因緣。故言因緣總。為二十四種分離別相作正因緣。故言因緣相。三十二種總別法相。立義分中自當顯說。為令眾生者。總舉所化眾生分際門。謂攝邪定聚十億八萬六千種眾生。不定聚三十種眾生。正定聚一百二十種眾生故。離一切苦得究竟樂者。總舉出興作業善巧門。謂緣三聚而為境界。宣說開示妙法要者。欲令一切無量眾生。遠離生滅無常之苦。獲得根本總相之樂故。非求世間名利恭敬故者。總舉除遣諍論誹謗門。謂愚眾生作如是疑。馬鳴菩薩居位不動地未及法雲地。而緣上地諸菩薩等。為其所化之境界者。唯顯自殊勝。為求名利等。有其虛言無有實義。豈下地菩薩應得教化上地菩薩。是故馬鳴為遣如是不信疑故。自通而言。我久遠劫成正覺訖。而助教化利益群生。為滿本願故權示藍修位。非謂欲求名利等故作如是說。已說初因緣。第二因緣言解釋如來根本之義者。總舉能化教法出興門。謂是因緣能為顯示正義對治邪執。作正因緣故。言如來根本之義。所以者何。十方三世一切如來。無有一佛不為根本一心二門七種對治成正覺故。令諸眾生者。總舉所化眾生分際門。謂攝十億八萬六千種邪定聚眾生故。正解不謬故者。總舉出興作業善巧門。謂緣邪定聚狂亂眾生而為境界。宣說開演顯示正義對治邪執甚深法者。正恆沙之謬邪解。摧塵數之逆亂見。斷除其闡提不信障。而為令趣入於十信大道故。已說第二因緣。第三因緣為分別發趣道相作正因緣。是名為能化教法出興門。謂三種發心。善根成就眾生者。總舉所化眾生分際門。謂攝上品十信三品十解三品十行三品十向三品十地諸眾生故。於摩訶衍法堪任不退信心故者。總舉出興作業善巧門。謂緣二聚眾生而為境界。宣說開示三發心者。為令超過自分獲得勝進故。已說第三因緣。第四因緣為修行信心分四種信心四種修行作正因緣。是名為能化教法出興門。善根微少眾生者。總舉所化眾生分際門。謂攝得十信位前五心中品眾生故。已得前五故。非都無善根名言微少。未得後五故不能具足。不名成就。修習信心故者。總舉出興作業善巧門。謂能為令成就後五信心故。已說第四因緣。第五因緣為修行信心分進門之終。復次若人雖修行信心乃至得免諸障善根增長故作正因緣。是名為能化教法出興門。此中眾生攝得十信位初心下品眾生故。是名為所化眾生分際門。消惡業障等者。總舉出興作業善巧門。謂示禮拜懺悔等方便。而為消除種種業障海故。已說第五因緣。第六因緣言修習止觀者。總舉能化教法出興門。謂為修行信心分修行止觀門作正因緣故。凡夫二乘者。總舉所化眾生分際門。謂攝得十信位二心下品眾生。邪定聚攝一切二乘故。對治心過者。總舉出興作業善巧門。謂以兩輪通為對治凡夫二乘見執過失故。已說第六因緣。第七因緣為修行信心分之終。復次眾生初學是法乃至畢竟得生住正定聚故作正因緣。是名為能化教法出興門。此中眾生攝得十信位前四心。更不能勝進下品眾生。謂住是世界信心成就極怖畏故。是名為所化眾生分際門。必定不退信心故者。總舉出興作業善巧門。謂以勝緣力而為安立正定聚故。已說第七因緣。第八因緣為勸修利益分作正因緣。是名為能化教法出興門。此中眾生攝十億八萬六千種邪定聚諸眾生故。是名為所化眾生分際門。為示利益勸修行故者。總舉出興作業善巧門。謂為欲令宣說功德增長欲樂。顯示過患覺悟厭離故。已說第八因緣。一切諸教法皆盡於立義分。一切諸所化之機皆盡於初因緣分。何故開三分而別釋。立七因緣而散說耶。為欲顯示利鈍廣略總別不同故。何故二乘人重取於四處。為欲顯示二乘眾生下劣狹少。發菩提心向無上道。甚極切難超過於餘類眾生故。何故所餘邪定眾生唯取於三處。為欲顯示所餘眾生形於二乘輕其過失故。何故不定人別取三品耶。為欲顯示不定眾生微薄暗鈍。發決定心向無上道。甚極切難超過於正定眾生故。何故正定人不別三品通總攝耶。為欲顯示正定眾生形於不定輕其過失故。有何因緣不增不減唯立八種。何故次第如是頌曰。  總攝大總地  八十因緣故  修行轉勝法  次第如是故   論曰。馬鳴菩薩十萬嗢陀南大總地論中。總立八十因緣。以為論緣由。今此論中八種因緣。各攝彼論十種因緣。故不增減唯立八種。由是義故言如是等。等字總攝彼八十故。因緣次第行法法爾故。謂除闡提不信障得十信心。除著我障得十住心。除畏苦障得十行心。除捨離障得十向心。斷異生性等十種障證歡喜等十種地故。   已說八因緣。次說四種根。   本曰。問曰。修多羅中具有此法。何須重說。答曰。修多羅中雖有此法。以眾生根行不等。受解緣別。所謂如來在世時眾生利根。能說之人色心業勝。圓音一演異類等解。則不須論。若如來滅後。或有眾生能以自力廣聞而取解者。或有眾生亦以自力少聞而多解者。或有眾生無自心力。因於廣論而得解者。自有眾生復以廣論文多為煩。心樂總持少文而攝多義能取解者。如是此論為欲總攝如來廣大深法無邊義故。應說此論。   論曰。此文中有二門。雲何為二。一者所說無異難問門。二者舉時分位決疑門。問曰。修多羅中具有此法何須重說者。則是難問門。謂光明大覺等一百契經中。開示一切無量法藏。隨機根量攝取利益無所闕失。中士何用煩造此論。重傳彼法更無加顯力。今造此論重說彼法者。頗不求稱讚等事耶。畢竟尊信不盡其理。是名為所說無異難問門。答曰。修多羅中雖有此法以眾生根行不等受解緣別者。總舉決疑門。所謂馬鳴自通而言。三世諸佛一切教理。自然常住一味平等。無有移轉無有起滅。是故雖題榜差別翰牘不同。而其教法唯是一味唯是平等。或不分或不別。然而眾生根性差別利鈍不等。心行差別廣略不同。既所化之機異。能化之人不能自同。令受教法名字各別。令解文義因緣各別。謂或有眾生依佛伽陀修梨毘羅而得解者。或有眾生依菩薩遮陀屍修梨毘羅方得解者。故為是人當須造論。復次如來在世時所化清淨。能化圓滿八萬四千種色四種心遍智十種作業十種殊勝。六十八梵圓八十八妙音。無有前後一時敷演。無量無邊種種異類。或有眾生見佛妙色而得解者。或有眾生思惟佛心品而得解者。或有眾生觀察如來十業十勝而得解者。或有眾生聽聞佛梵圓妙音而得解者。如是平等明瞭通達則不須論。若佛滅後所化雜亂能化少闕。經論機異廣略根別。根謂四種根。機謂三乘機。雲何為四。一者廣自力根。二者略自力根。三者廣無力依他根。四者略無力依他根。如是四種根性中。初二是修多羅眾。後二是優婆提耶眾。何故因緣門中所化圓滿。根性門中所化微少。為欲顯示清淨僧那阿世耶無有邊際故。為欲顯示受教實行眾生之類有其分際故。以何因緣出興兩重廣略教法。其相雲何。頌曰。  本願繫屬故  出興此法門  楞伽王契經  分明顯說故   論曰。繫屬因緣之力故。出興兩重甚深法門。所以者何。於契經中明顯說故。所謂楞伽王契經中作如是說。爾時世尊告文殊師利言。我念過去無量劫海。於五百世忍辱仙人。在山林中專心修行小欲知足四聖眾種清淨之法。於時有一大蛇從山頂下。來詣我所聞我所誦。則投其體禮拜懺悔。投體已訖以頭攢地。區區作文而說偈言。  我過去世  忍辱仙人  住於此山  六時行道  而一時瞋  因緣力故  今得蛇身  常受大苦  若命終後  得人同分  我當弟子  隨汝修行  汝所讀誦  常我所誦  是故我今  發大慚愧   說是偈已即便命終。後得人身則我弟子。爾時互相發願繫屬。謂作如是願。我若證無上道。宣說九十落叉廣說修多羅。利益意樂廣大眾生。宣說十落叉略說修多羅。利益意樂總持眾生。即我弟子作如是願。我當師滅後造作九十部廣說優婆薩提耶。利益意樂廣大眾生。造作十部略說優婆薩提耶。利益意樂總持眾生。以此因緣我今宣說諸契經海。以此因緣故。我滅度後我弟子現造作論教。   已說因緣分。次說立義分。立義分中法門名字。其數幾有其相雲何。頌曰。  有三十三種  十六所入法  十六能入門  及不二別故   論曰。立義分中法門名數。總有三十三種差別。雲何為三十三差別。所謂十六所入本法。十六能入門。及不二摩訶衍各差別故。何故摩訶衍成十六種。根本摩訶衍中開八種故。一心法界三大義中各開二種故。何故能入門成十六種。一心法界及三大義各二種故。或各開二種門故。是名為本數。   已說法數。次當別釋。   本曰。摩訶衍者總。說有二種。雲何為二。一者法。二者義。所言法者謂眾生心。是心則攝一切世間法出世間法。依於此心顯示摩訶衍義。何以故。是心真如相。則示摩訶衍體故。是心生滅因緣相。能示摩訶衍自體相用故。所言義者即有三種。雲何為三。一者體大。謂一切法真如平等不增不減故。二者相大。謂如來藏具足無量性功德故。三者用大。謂能生一切世間出世間善因果故。一切諸佛本所乘故。一切菩薩皆乘此法到如來地故。   論曰。此文中有三門。雲何為三。一者所入根本總體門。二者能依趣入別相門。三者通達軌則不動門。初二種門有其兩重。住思應觀。摩訶衍者總者。即是所入根本總體門。即是根本摩訶衍中有八差別。雲何為八。一者一體一心摩訶衍。二者三自一心摩訶衍。三者無量無邊諸法差別不增不減體大摩訶衍。四者寂靜無雜一味平等不增不減體大摩訶衍。五者如來藏功德相大摩訶衍。六者具足性功德相大摩訶衍。七者能生一切世間因果用大摩訶衍。八者能生一切出世間善因果用大摩訶衍。是名為八。如是八種摩訶衍法。皆從能入建立其名。謂以一體一心。而為其門所趣入故。名為一體一心摩訶衍。乃至以能生一切出世間善因果用大。而為其門所趣入故。名為能生一切出世間善因果用大摩訶衍。譬如轉輪聖王。謂如輪王隨其輪相建立名字。摩訶衍法亦復如是。隨其門相建立名故。大覺契經中作如是說。佛告文殊師利言。諦聽諦聽善思念之。我當為汝分別開說八種身法。何等為八。一者一體趣入身法。二者三自趣入身法。三者諸法差別不增不減體大趣入身法。四者純淨一相無雜不增不減體大趣入身法。五者如來藏功德顯了大趣入身法。六者圓滿性功德顯了大趣入身法。七者出生世間因果自在無礙大趣入身法。八者出生出世間妙因果自在無礙大趣入身法。是名為八。乃至廣說。馬鳴菩薩正攝彼文。是故說言摩訶衍者總。此中總言。於兩處中是總體故。所謂望上及下臨故。大總地論中開八十門。廣釋根本摩訶衍法。今各攝十成一種故。唯立八法。由何義故有八應知。能入別相有八種故。所入總體有八應知。能入所入八種法相。勝劣廣狹其相雲何。頌曰。  平等平等一  皆無有別異  各攝諸法故  然終不雜亂   論曰。如是能所十六法相。遍滿遍滿平等平等。一味一相皆無差別。所以者何。各攝諸法畢竟盡故。若爾本末及與總別。皆悉渾同應雜亂耶。終其本末不相雜亂。其總別門初後不無。然各各別皆悉等量。故曰平等。非謂一法故稱平等。已說初重。第二重四種法中各具三門。雲何為三。一者本法所依決定門。二者根本攝末分際門。三者建立二種摩訶衍門。所言法者謂眾生心者。即是本法所依決定門。今當須嗢拖南頌總持顯說。其相雲何。頌曰。  眾謂四衍眾  生謂四種生  是一法界藏  遍於彼八處   論曰。眾有四種。雲何為四。一者一切如來眾。二者一切菩薩眾。三者一切聲聞眾。四者一切緣覺眾。是名為四眾。生有四種。雲何為四。一者卵生。二者胎生。三者濕生。四者化生。是名為四生。過數故眾。受生故生。是一法界心。彼八處中周遍圓滿。不可分析不可離散。唯是一體唯是一相。以四種眾攝諸聖盡。以四種生攝諸凡盡。馬鳴論師為顯一心廣大圓滿。名為眾生。順理契經中作如是說。爾時世尊放大光明顯神力已。告佛子言。諦聽諦聽善思念之。我當為汝分別解說一法界藏。善男子。一法界藏者。所謂遍於諸如來眾諸菩薩眾諸聲聞眾諸緣覺眾及諸異生。無所不通。無所不至無所不當。是故名為一法界藏。今攝此文故名眾生。馬鳴菩薩六萬嗢拖南本藏論中。開十種門別釋散說。今略攝故唯言眾生。已說本法所依決定門。是心即攝一切世間法出世間法者。即是根本攝末分際門。其相雲何。頌曰。  是一法界心  總攝二種門  名攝世出世  作法界名法   論曰。一法界心總攝一切生滅門法。是故名為攝世間法。總攝一切真如門法。是故名攝出世間法。皆作法界故名為法。自體契經中作如是說。廣大神王即攝一切種種無明。一切種種染法。一切種種淨白品法。又攝一切清淨法。一切無礙法。一切解脫法。一切絕離法。一切滿足法。一切寂靜法。而廣大神王非世間法非出世間法。今攝此文故名為攝。馬鳴菩薩八萬嗢拖南歸宗論中。開二十門分明顯說。此中略故如是而已。已說根本攝末分際門。依於此心顯示摩訶衍義等者。即是建立二種摩訶衍門。其相雲何。頌曰。  總標二種門  言依於此心  總標二本法  顯示摩訶衍   論曰。總標能入二種門故。言依於此心。總標所入二種法故。言顯示摩訶衍義。雲何為二門。一者心真如門。二者心生滅門。雲何為二本法。一者一體摩訶衍。二者自體自相自用摩訶衍。如是所入二種本法。或從能入建立其名。所謂以真如體。而為其門所趣入故。名言為體。以自相本覺心。而為其門所趣入故。名言為自。由能入門二種別故。所入本法有二應知。何以故者。即請問辭。謂由何義。依於此心句中具二種門。顯示摩訶衍義句中具二種本法者焉。答曰。作一法界心真如門。即顯示一體摩訶衍法。作一法界心生滅門。能示自體自相自用摩訶衍法。由此義故。當知各具二門二法。大覺契經中作如是說。復次文殊師利。有二種法。甚深微妙不可思議。何等為二。一者體相平等摩訶衍。二者自相自然摩訶衍。若欲證得是二種法。當行二門。何等為二。一者無斷無縛門。二者有斷有縛門。乃至廣說。今攝此文作如是說。大總地中開八種門分明散說。已說建立二種摩訶衍門。三大義中各略初二門立後一門。馬鳴菩薩本趣意樂。舉後攝初中故如是而已。復次比來次第分明顯了故。以上二頌本流應至於此。一者體大者。總標所入二種本法。雲何為二。一者無量無邊諸法差別不增不減摩訶衍。二者寂靜無雜一味平等不增不減摩訶衍。謂一切法真如平等不增不減故者。總標能入二種別門。雲何為二。所謂如本法名門亦爾故。二者相大者。總標所入二種本法。雲何為二。一者如來藏功德摩訶衍。二者具足性功德摩訶衍。謂如來藏具足無量性功德故者。總標能入二種別門。雲何為二。所謂如本法名門亦爾故。三者用大者。總標所入二種本法。雲何為二。一者能生一切世間因果摩訶衍。二者能生一切出世間善因果摩訶衍。謂能生一切世間出世間善因果故者。總標能入二種別門。雲何為二。所謂如本法名門亦爾故。三種大義別別分釋。如總地論本地品中分明顯說。何故不二摩訶衍法無因緣耶。是法極妙甚深獨尊。離機根故。何故離機根。無機根故。何須建立。非建立故。是摩訶衍法諸佛所得耶。能得於諸佛。諸佛得不故。菩薩二乘一切異生亦復如是。性德圓滿海是焉。所以者何。離機根故。離教說故。何故八種本法從因緣起。應於機故。順於說故。何故應機。有機根故。如是八種本法諸佛所得耶。諸佛所得。於諸佛得不故。菩薩二乘一切異生亦復如是。修行種因海是焉。所以者何。有機根故。有教說故。何故依真如門所趣入之摩訶衍法唯立體名。依生滅門所趣入之摩訶衍法立自名耶。真如門中無他相故。生滅門中有他相故。他謂一切不善品法。自謂一切清淨品法。若所對治他無。能對治自無故。唯言體不說自焉。若所對治他有。能對治自有。故名言自不唯體焉。復次為欲顯示一法界體平等平等無有其私。無量性德自然本有非得他力故。復次隨宜安立。無有定故。何故別說門中。一心別為一三大總為一。而等同各詮二摩訶衍。三大義合。方應得詮二摩訶衍。大義之名通於三種。故總為一義。無別意趣。今所開示十六法門。勝劣廣狹其相雲何。頌曰。  平等平等一  皆無有別異  各攝諸法故  然終不雜亂   論曰。能入所入十六法門。圓滿圓滿平等平等。周遍法界無有差別。所以者何。各攝諸法畢竟盡故。然終不雜本末能所。已說總別二門。一切諸佛本所乘故一切菩薩皆乘此法到如來地故者。即是通達軌則不動門。謂微塵數過去諸佛。微塵數現在諸佛。微塵數未來諸佛。皆悉乘此三十二種。甚深安車。達於清淨無上地故。十方三世一切菩薩亦復如是。此中菩薩言通取三聚一切眾生。所以者何。無有眾生而不通達如來地故。   釋摩訶衍論卷第一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68 釋摩訶衍論   釋摩訶衍論卷第二   龍樹菩薩造   姚秦三藏筏提摩多奉 詔譯   已說立義分。次說解釋分。   解釋分中法門名字其數幾有。其相雲何。頌曰。  唯有四種法  餘二十九門  略不解釋故  九論已說故   論曰。解釋分中唯釋四法。所餘法門略不別釋。雲何為四。一者一體摩訶衍。二者三自摩訶衍。三者真如門。四者生滅門。何故餘法略不解釋。一心遍滿等九論中已解釋故。所謂一心遍滿論中唯釋四法。所餘法門略不別釋。雲何為四。一者一體一心摩訶衍。二者三自一心摩訶衍。三者一體一心門。四者三自一心門。融俗歸真論中唯釋四法。所餘法門略不別釋。雲何為四。一者無量無邊諸法差別不增不減體大摩訶衍。二者寂靜無雜一味平等不增不減體大摩訶衍。三者諸法差別不增不減體大門。四者一味平等不增不減體大門。法界中藏論中唯釋四法。所餘法門略不別釋。雲何為四。一者如來藏功德相大摩訶衍。二者具足性功德相大摩訶衍。三者如來藏功德相大門。四者具足性功德相大門。祕密微妙論中唯釋四法。所餘法門略不別釋。雲何為四。一者能生一切世間因果用大摩訶衍。二者能生一切出世間善因果用大摩訶衍。三者世間因果用大門。四者出世間善因果用大門。眾命合一論中唯釋四法。所餘法門略不別釋。雲何為四。一者無量無邊諸法差別不增不減摩訶衍。二者寂靜無雜一味平等不增不減摩訶衍。三者諸法差別不增不減門。四者一味平等不增不減門。真如三昧論中唯釋四法。所餘法門略不別釋。雲何為四。一者如來藏功德摩訶衍。二者具足性功德摩訶衍。三者如來藏功德門。四者具足性功德門。心性清淨論中唯釋四法。所餘法門略不別釋。雲何為四。一者能生一切世間因果摩訶衍。二者能生一切出世間善因果摩訶衍。三者世間因果門。四者出世間善因果門。不動本原甚深玄理二種論中唯釋一法。所餘法門略不別釋。雲何為一所謂不二摩訶衍法。廣說略說各差別故。何故諸論建立門中備標本數。散說門中各闕其數。為欲顯示法體不分義門得別故。復次為欲令使學者增長思惟力故。復次為欲令使開示教理甚深極玄。出生尊重讚歎心故。復次為欲顯示法門廣大如虛空界。義理無窮如澄神海。言說不能具談。思惟不知其量故。   已說本數。次當別釋。   本曰。解釋有三種。雲何為三。一者顯示正義。二者對治邪執。三者分別發趣道相。   論曰。如是三門解釋四法大門數量。   本曰。顯示正義者。依一心法有二種門。雲何為二。一者心真如門。二者心生滅門。是二種門皆各總攝一切法。此義雲何。以是二門不相離故。   論曰。即是略說分。此中有三門。雲何為三。一者建立四種法相門。二者法門該攝圓滿門。三者發起問答顯因門。依一心法有二種門。雲何為二。一者心真如門。二者心生滅門者。即是建立四種法相門。二法二門名字差別。其數幾有其相雲何。頌曰。  各有十種名  契經異說故  而無有別體  隨能立名故   論曰。二法二門各有十名。諸契經中別別說故。而其法體無有差別。隨彼功能立其名故。二種本法十名雲何。頌曰。  毘摩訶健那  摩訶鳩屍帝  摩屍陀那羅  摩迦羅俱捨  必薩伊尼羅  婆伽婆俱捨  必達摩邊那  或名摩訶衍  婆伽叉一婆  必阿素摩利  如是十種名  通二種本法   論曰。二種本法各有十名。名通義別。雲何為十。一者名為廣大神王。此中有二。雲何為二。一者鳩那耶神王。二者遮毘佉羅神王。第一神王住金剛山。一向出生吉祥神眾。第二神王住大海中。遍通出生一切種種吉祥神眾過患神眾。二種本法廣大神王亦復如是。一體本法。一向出生真如淨法。三自本法。遍通出生一切種種清白品法染污品法故。自體契經中作如是說。文殊師利前白佛言。世尊甚深極妙二種大乘。不知不覺同異極疑眾心。如宜世尊為眾更說。佛造作相而告文殊言。善男子如是二法。譬如金剛神王及主海神王其相各差別。謂如金剛神王住金剛山現諸境界。唯現金光不現餘光。真如一心金剛神王亦復如是。唯有淨法無有餘法故。又如金剛神王唯出生清淨眷屬。嘗不出生雜亂眷屬。真如一心亦復如是。唯出生無垢清淨法故。復次譬如主海神王住大海中。出生種種粗惡眷屬種種善妙眷屬。生滅一心主海神王亦復如是。出生一切染淨法故。二者名為大虛空王。此中有二。雲何為二。一者空自在空王。二者色自在空王。第一空王以空容受而為自在。第二空王以色容受而為自在。二種本法亦復如是。一體空王以無住處而為自在。三自空王以有住處而為自在故。金剛三昧契經中作如是說。一心如法理自體空無。如彼空王本無住處。一地契經中作如是說。一心法體於諸障礙。無有障礙令住諸法。譬如空王於一切色。得自在故容受大種故。三者名為出生龍王。此中有二。雲何為二。一者出生光明龍王。二者出生風水龍王。第一龍王以淨光明而為依止。第二龍王以風水德而為依止。二種本法出生龍王亦復如是。一體本法以純淨法而為其體。三自本法以染淨法而為其德故。順理契經中作如是說。一心本法純一無雜。譬如光明龍王以淨光明而為宮殿。以淨光明而為相身。以淨光明而為徒眾。無始契經中作如是說。譬如大海中有大龍王。名曰出生風水。從其頭頂出生澄水。從其尾末出生標嵐。由是龍王故大海水。風常恆相續無有斷絕。一心龍王亦復如是。能生一切差別平等種種諸法。常恆相續無有斷絕故。四者名為如意珠藏。此中有二。雲何為二。一者金主如意。二者滿主如意。第一如意唯出金剛。第二如意具足出生善不善物。二種本法亦復如是。一體如意唯生淨法。三自如意通生染淨法故。如如契經中作如是說。佛告金剛藏菩薩言。佛子譬如金翅鳥王命終。然後其心入海為如意珠。能生金沙利益龍王。一心本法亦復如是。能生真理利圓滿者。故本性智契經中作如是說。譬如遮多利鬼。為報恩故於一萬劫。為如意珠利益海生。一心如意亦復如是。能生長生死及涅盤法故。五者名為方寸。此中有二。雲何為二。一者白毫方寸。二者亂色方寸。第一方寸中唯現前天像。第二方寸中通現前五趣。如是二毫眾生身份。顯了分明譬如明鏡。二種本法亦復如是故。攝無量契經中作如是說。清淨法界如白必薩伊尼羅。無盡法界如亂必薩伊尼羅故。六者名為如來藏。此中有二。雲何為二。一者遠轉遠縛如來藏。二者與行與相如來藏。實際契經中作如是說。佛子如來藏者。唯有覺者唯有如如。離流轉因離慮知縛。一一白白。是故名為如來之藏。楞伽契經中作如是說。如來藏者。為善不善因受苦樂。與因俱若生若滅。猶如伎兒故。七者名為一法界。此中有二。雲何為二。一者純白一法界。二者無盡一法界。第一法界如空劫時。第二法界如住劫時。真法界契經中作如是說。空種無礙如空長時。遍種無礙如有長時故。八者名為摩訶衍義如前說。九者名為中實。此中有二。雲何為二。一者等住中實。二者別住中實。第一中實如獨明珠。第二中實如順明珠。明中實契經中作如是說。離邊真心。若真如依如異同珠。若生滅依如同異珠故。十者名為一心。此中有二。雲何為二。一者是一是一一心。二者是一切是一切一心。第一一心隨所作立名。第二一心隨能作立名。一心法契經中作如是說。爾時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本地修多羅中作如是唱。其心體性非大非小。非法非非法。非同非異非一非一切。何因緣故。今日自言真如一心因一故一。生滅一心因多故一。將非世尊無有前後相違過耶。佛言善男子莫作如是說。所以者何。心法非一。因所作一故假名為一。心法非一切。因所作一切故假名為一切。而言一心不說一切心者。隨能作心立其名故。乃至廣說。是名為十。如是十名總攝諸佛一切法藏根本名字。   已說二法十種別名。次說二門名字差別。真如十名其相雲何。頌曰。  婆伽婆俱捨  健遮阿多那  必菩提婆梨  健訶健婆那  阿陀阿只尼  阿伽阿始耶  度羅諾補帝  漠呼健那地  摩訶標陀一  婆阿叉尼羅  如是十種名  真如不共稱   論曰。心真如門有十種名。雲何為十。一者名為如來藏門。無雜亂故。二者名為不二平等門。無差別故。三者名為一道清淨門。無異岐故。四者名為不起不動門。離作業故。五者名為無斷無縛門。無治障故。六者名為無去無來門。無上下故。七者名為出世間門。無四相故。八者名為寂滅寂靜門。無往向故。九者名為大總相門。無別相故。十者名為真如門。無虛偽故。是名為十。如是十名。總攝諸佛一切法藏平等義理法門名字。生滅十名其相雲何。頌曰。  阿梨耶鍵摩  婆伽婆俱捨  阿伊婆那羅  健訶健只尼  健伽健始耶  叉叉筏那羅  羅諾補帝尼  闍縛多涅盤  呵只伽那屍  多跋多健捨  如是十種名  生滅不共稱   論曰。心生滅門有十種名。雲何為十。一者名為藏識門。攝持一切染淨法故。二者名為如來藏門。覆藏如來法身體故。三者名為起動門。相續作業故。四者名為有斷有縛門。有治障故。五者名為有去有來門。有上下故。六者名為多相分異門。染淨之法過恆沙故。七者名為世間門。四相俱轉故。八者名為流轉還滅門。具足生死及涅盤故。九者名為相待俱成門。無自成法故。十者名為生滅門。表無常相故。是名為十。如是十名。總攝諸佛一切法藏種種差別法門名字。   已說二門十種別名。次說同異分相門。二種本法同異差別其相雲何。頌曰。  有三異二同  各依門境別  各遍名同故  同名異義故   論曰。二種本法有三異二同。雲何為三異。一者依異。各有所依摩訶衍故。二者門異。各具能入門差別故。三者境異。各緣自依為境界故。是名為三異。雲何為二同。一者遍同。周遍法界等其量故。二者名同。十種名字通二法故。是名為二同。何故如是。同名異義故。二種法門同異差別其相雲何。頌曰。  有七異一同  人法依行體  境界位別故  異名異義故   論曰。是二種門有七異一同。雲何為七異。一者人眾異。真如門中唯有清淨解脫者故。生滅門中備有三聚諸眾生故。二者法門異。真如門中唯有一向清白品故。生滅門中備有一切染淨法故。三者所依異。各有所依摩訶衍故。四者行法異。真如門中一心一念生縛。不生以為其行故。生滅門中以生滅生以滅滅滅。以為其行故。五者體相異。心真如門與其本等故。心生滅門與其本別故。楞伽契經中作如是說。寂滅者名為一心。一心者名如來藏故。六者境界異。各緣自依為境界故。七者位地異。真如門中相雜住故。生滅門中往向住故。是名為七異。雲何為一同。所謂遍同故。何故如是。異名異義故。二門位地何等契經分明顯說。各有幾位。頌曰。  楞伽等契經  真如有一種  生滅門有二  唯亂上下故   論曰。二門位地楞伽等契經中明瞭顯說謂大本楞伽契經中作如是說。  迴向即信心  信心即佛地  佛地即十地  十地即發心   分流楞伽契經中作如是說。  十地為初地  初地為八地  九地為七地  七地為八地  二地為三地  四地為五地  三地為六地  寂滅有何次   真修契經中作如是說。  一歲母一時  生五十歲兒  彼五十歲兒  懷妊一歲母  生五十一歲  大丈夫男子  或豈如是有  或豈如是無   如是等諸經依心。真如門建立其位地。於真如門唯有一向雜亂住位無有餘位。是故頌曰唯亂。餘契經中次第往向種種位地。依生滅門而所安立。應審觀察。於生滅門有二種位。雲何為二。一者向上門。二者向下門。如是兩門生滅抉擇自當顯說。心生滅門正智所證性真如理何門所攝。生滅門所攝。非真如門。分界別故。二門真如復有何別。真如門理理自理故。生滅門理智自理故。二門位地以何義故其理各別。無障有障故。舉是一隅隨應應觀。已說建立四種法相門。是二種門皆各總攝。一切法者。即是法門該攝圓滿門。謂以真如門攝一切法。無一一法而非真如。以生滅門攝一切法。無一一法而非生滅故。然真如門。不能攝生滅門一切諸法。又生滅門。不能攝真如門一切諸法。而言總攝一切法者。總攝生滅一切法故。總攝真如一切法故。所以者何。如是二門皆悉平等各各別故。已說法門該攝圓滿門。此義雲何。以是二門不相離故者。即是發起問答顯因門。謂直表問故直說答故。   已說略說分。次說廣說分。   本曰。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總相法門體。所謂心性不生不滅。一切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別。若離心念則無一切境界之相。是故一切法從本已來。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畢竟平等。無有變異不可破壞。唯是一心故名真如以一切言說假名無實。但隨妄念不可得故。言真如者亦無有相。謂言說之極。因言遣言。此真如體無有可遣。以一切法悉皆真故。亦無可立。以一切法皆同如故。當知一切法。不可說不可念故。名為真如。問曰。若如是義者。諸眾生等雲何隨順而能得入。答曰若知一切法。雖說無有能說可說。雖念亦無能念可念。是名隨順。若離說念名為得入。復次真如者。依言說分別有二種義。雲何為二。一者如實空。以能究竟顯實故。二者如實不空。以有自體具足無漏性功德故。所言空者從本已來。一切染法不相應故。謂離一切法差別之相。以無虛妄心念故。當知真如自性。非有相非無相。非非有相非非無相。非有無俱相。非一相非異相。非非一相。非非異相。非一異俱相。乃至總說。依一切眾生以有妄心。唸唸分別皆不相應故說為空。若離妄心實無可空故。所言不空者。已顯法體空無妄故。即是真心常恆不變淨法滿足。則名不空。亦無有相可取。以離念境界唯證相應故。   論曰。即是廣說分。此中有三門。雲何為三。一者根本體性真如門。二者發起問答決疑門。三者假說開相真如門。第一門中即有三門。雲何為三。一者建立名字門。二者直詮真體門。三者解釋名字門。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總相法門體者。即是建立名字門。謂隨功能立其名故。一心真如各有十名。何故除餘唯立是名。作業當故。所餘眾名必非如是故略不立。此義雲何。一心作大業。法作總業。界作相業。故法之門。門則是體。是故說言法門體。種種別相率向應審。已說建立名字門。次說直詮真體門。所謂心性不生不滅者。直詮真如門而簡生滅門。謂真如法非生非滅無生無滅。非住非異無住無異。非如生滅之法。是生是滅有生有滅。是住是異有住有異故。以相有無為差別故。復次非是言不。非謂是非故言不焉。所以者何。其真如法百非非非。千是非是。非非非是。於非二亦不住故。一切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別者。且假彼有顯此是無。謂假生滅門之假有。示真如門之實無故。若離心念則無一切境界之相者。若離諸戲論之識。無有一切妄境界故。是故一切法從本已來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者。直顯示真如法離絕之相故。言說名字心量各有幾數。其相雲何。頌曰。  言說有五種  名字有二種  心量有十種  契經異說故   論曰。言說有五。雲何為五。一者相言說。二者夢言說。三者妄執言說。四者無始言說。五者如義言說。楞伽契經中作如是說。大慧。相言說者。所謂執著色等諸相而生。大慧。夢言說者。念本受用虛妄境界。依境界夢。覺已知依虛妄境界不實而生。大慧。執著言說者。念本所聞所作業而生。大慧。無始言說者。從無始來執著戲論。煩惱種子熏習而生。金剛三昧契經中作如是說。舍利弗言。一切萬法皆悉言文。言文之相即非為義。如實之義不可言說。今者如來雲何說法。佛言我說法者。以汝眾生在生說故。說不可說。是故說之。我所說者義語非文。眾生說者文語非義。非義語者皆悉空無。空無之言無言於義。不言義者皆是妄語。如義語者實空不空。空實不實。離於二相中間不中。不中之法離於三相。不見處所如如如說故。如是五中前四言說。虛妄說故不能談真。後一言說。如實說故得談真理。馬鳴菩薩據前四故。作如是說。離言說相。名有二種。雲何為二。一者字字名。二者字影名。楞伽契經中作如是說。大慧。復次名身者。所謂諸字從名字差別。從阿字乃至呵字名為名身。道品契經中作如是說。鏡中共說名為影名故。字有二種。雲何為二。一者依聲字。二者依空字。楞伽契經中作如是說大慧。復次字身者。謂聲長短音韻高下名為字身。大海契經中作如是說。佛告文殊師利言。汝所前問。雲何名為虛空輪字者。譬如虛空中飛鳥。踰明耀時出十種和聲。虛空輪字應如是觀故。如是二中各初一種。不能詮表甚深真理。各後一種得詮真理故。今據前門作如是說。離名字相。心量有十。雲何為十。一者眼識心。二者耳識心。三者鼻識心。四者舌識心。五者身識心。六者意識心。七者末那識心。八者阿梨耶識心。九者多一識心。十者一一識心。如是十中。初九種心不緣真理。後一種心得緣真理而為境界。今據前九作如是說。離心緣相。本有契經中作如是說。甚深真理非餘境界。唯自所依緣為境界故。畢竟平等無有變異不可破壞者。顯示三離之功德故謂一切差別以四種妄言說。而為根本而轉。一切外道九種變論十種異執。唯以名字為本而轉。一切煩惱破障一切所知壞障。唯以心品為依轉故。而真體中離三相故滿三德耳。唯是一心故名真如者。總結體真如。以一切言說假名無實但隨妄念不可得故者。顯示三離之因緣故。謂以一切言說無實。一切假名無實。一切心識但隨妄念不可得故。不可言說真實理中。不離三相故。虛假之相。如實之法極相違故。言真如者亦無有相者。第二轉言遣執著之過。謂愚眾生作如是執。遠離三相圓滿三德體真如理。雖無假相而有實相。自然常住決定實有。由如是計墮於常邊無出離時。是故為遣如是見故。言言真如者亦無有相。謂言說之極因言遣言者。直示真如無相之因緣。謂諸言說極於真如更莫超過。既絕言說。豈得有相無言。故得因言遣言而已。於是能遣如如如說。所遣四種虛妄言說。大本維摩詰契經中作如是說。爾時文殊師利菩薩摩訶薩。語鳩那阿筏陀多言。我等諸大眾。皆悉各各隨所自樂。宣說八千一種向不二門。如宜維摩詰為我等大眾。離言說言說說非不二不二。除遣假說之垢。於是維摩詰默然無所說。爾時文殊讚維摩言。善哉善哉居士。如言說如如耳聽如。善哉善哉斯乃真實不二法門。斯乃真實不二法體故。已說直詮真體門。次說解釋名字門。此真如體無有可遣以一切法悉皆真故者。約真釋名。亦無可立。以一切法皆同如故者。約如釋名。此文明何義。所謂顯示無有斷證智故。此義雲何。謂斷道起必因治障。不能自起。而真體中。無有染法而可除遣故。無有能治之斷道。所以者何。以無有一一法而非真體故。復次若有障智隨心高下。應可建立一切位地。而如體中。無有分位而可建立故。無有能立之方便所以者何。以無有一一法而非如體故。當知一切法不可說不可念故名為真如者。總結所上說故。   已說根本體性真如門。次說發起問答決疑門。   問曰。若如是義者諸眾生等雲何隨順而能得入者。生疑致問。問者依何等句發何等疑。所謂依不可說不可念句故。發難隨順之疑。依第二轉言句故。發難得入之疑。於是隨順之句直疑其因。得入之句直疑其果。所以者何。善巧言說生長聞慧隨順方便。聞所成慧生長思慧隨順方便。思所成慧生長修慧隨順方便。一切善教極於言說。一切三慧盡於念法。若無言說則無三慧。若無三慧則無萬行。而真如法不可說故無有言教。不可念故則無三慧。無三慧故無以成就十地萬行。諸眾生等以何為依漸漸進修。如是疑故。作問而言雲何隨順。行因能起果德所起。若無起因則無能入。若無能入不得所入。能入謂金剛心。所入謂金剛地而已。無因以何為門。證入於如來薩婆若海中。如是疑故。作問而言而能得入。如是二問依生滅門疑真如門。謂有眾生作如是疑。如生滅門中斷一切惡修一切善。備足因行圓滿果德。真如門中亦復如是。豈不可說撥加行善。不可念誹五等位。今舉此意發如是問。答曰若知一切法雖說無有能說可說雖念亦無能念可念是名隨順若離說念名為得入者。如其次第決彼二疑。所謂隨順自有二種。雲何為二。一者生滅隨順。二者真如隨順。生滅隨順中而有其二種。雲何為二。一者向上隨順。二者向下隨順。向上隨順者。從信乃至金剛。能為菩提果隨順方便故。向下隨順者。從自性淨妙藏乃至第一念信。能為耶耶地隨順方便故。所言向上隨順者。因無常音聲言說。生長無常之聞慧。因無常之聞慧。生長無常之思慧。因無常之思慧。生長無常之修慧。因無常之修慧。生長無常之行德。是名向上。所言向下隨順者。因常之行德。生長常之修慧。因常之修慧。生長常之思慧。因常之思慧。生長常之聞慧。因常之聞慧。生長常之言說。是名向下。如是二門同時具足無有前後。障智別相至於文處自當顯說。真如門中作如是說。不可說者。以無有常無常之音聲言說故。不可念者。以無有常無常之三慧故。非無自門之言說及念。作如是說不可說不可念。以此義故。不可以異門難異門。此有故彼有。彼有故此有。若爾真如門中言說及念何等相耶。謂有言說。非常音聲非無常音聲。謂無能說可說如如如說。復次有念。非常三慧非無常三慧。謂無能念可念寂滅寂靜念。所以者何。真如門中無有往向。雜亂住故。雲何名為真如隨順。謂若知一切法雖說。無有常說說無無常說說。無能說說無可說說。是名為隨順於真如音聲。若與此相違。是名為顛倒於真如音聲。復次若知一切法雖念。無常慧念無無常慧念。無能唸唸無可唸唸。是名為隨順於寂滅寂靜念。若與此相違。是名為顛倒於寂滅寂靜念。已說隨順相。次決得入疑。此中有二。雲何為二。一者生滅得入。二者真如得入。生滅得入中而有其二種。雲何為二。一者向上得入。二者向下得入。言向上得入者。即金剛地。言向下者。則耶耶地。須隨順句應審觀察。真如得入者。則自所依。以何得入。謂是雜位。雲何得入。謂離說念。離何等說念耶。謂真如門俱非言說及俱非念。是故說言若離說念名為得入。第一轉言得成就故。第二轉疑決斷理明。   已說發起問答決疑門。次說假說開相真如門。此中有二門。雲何為二。一者如實空真如門。二者如實不空真如門。如實空者。如如體中。過於恆沙一切染法。皆悉空空無所有故。如實不空者。如如體中。過於恆沙一切淨法。皆悉具足無所少故。如是二門隨一一具不相捨離。於是應誦玄理頌言。如彼頌言。  遠離三假相  圓滿三實德  以此因緣故  建立體真如  遠離四句相  圓滿四法德  以此因緣故  建立相真如  一切過患行  三四相為本  一切功德品  三四德為本  以此因緣故  不增亦不減  止於數量品  作如是安立   今誦此頌本應持真如門。以離念境界唯證相應故者。是亂住證非往向證。   已說心真如門。次說心生滅門。   本曰。心生滅者。依如來藏故有生滅心。所謂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名為阿梨耶識。此識有二種義。能攝一切法能生一切法。雲何為二。一者覺義。二者不覺義。   論曰。此中有二門。雲何為二。一者所依總相門。二者能依別相門。此中有二重。住思應觀察。謂生滅門一心為依。生滅門攝覺義不覺義。梨耶為依故。先說初門。心生滅者者。唱上立故。依如來藏故者。所依一心。彼多一心亦名如來藏故。則是上心字下降建立異名故。有生滅心者。能依法門。謂生滅門故。今當依經如來藏門分明顯示。如來之藏其數幾有。今如來藏何所攝耶。頌曰。  如來藏有十  契經異說故  此中如來藏  與行與相攝   論曰。如來藏有十種。於契經中別別說故。雲何為十。一者大總持如來藏。盡攝一切如來藏故。諸佛無盡藏契經中作如是說。佛告文殊。有如來藏。名曰大寶無盡殊勝圓滿陀羅尼。盡攝諸藏無所不通無所不當。圓滿圓滿平等平等。一切所有諸如來藏。無有以此非為根本。何以故此如來藏。如來藏王如來藏主。如來藏天如來藏地。以此義故。名曰大寶無盡殊勝圓滿陀羅尼如來藏故。此經文明何義。所謂顯示陀羅尼藏所依總相。餘契經中諸如來藏能依別相故。以何義故名如來藏。謂攝持故。二者遠轉遠縛如來藏。一清一滿故。實際契經中作如是說。佛子如來藏者。唯有覺者唯有如如。離流轉因離慮知縛一一白白。是故名為如來之藏故。此經文明何義。所謂顯示真如門一心。無有惑因無有覺因。無有惑果無有覺果。一真一如唯有淨妙如來體故。以何義故名如來藏。謂無雜故。三者與行與相如來藏。與流轉力法身如來令覆藏故。楞伽契經中作如是說。如來藏者。為善不善因受苦樂。與因俱若生若滅。猶如伎兒故。此經文明何義。所謂顯示生滅門一心。於惑與力於覺與力。出現生死涅槃之法。譬如非幻幻人於諸幻事。隨其所應與力用故。以何義故名如來藏。謂令覆故。四者真如真如如來藏。唯有如故。真修契經中作如是說。如理如理如來藏。非建立非誹謗。非常非無常。非正體智之所證得。亦非意意識之所緣境界。何以故。唯有理理無彼彼故。此經文明何義。所謂顯示真如門中性真如理。唯理自理非智自理故。以何義故名如來藏。謂無他故。五者生滅真如如來藏不生不滅被生滅之染故。楞伽契經中作如是說。大慧。愚癡凡夫不覺不知。執著諸法剎那不住。墮在邪見而作是言。無漏之法亦剎那不住。破彼真如如來藏故。復次大慧。金剛如來藏如來證法。非剎那不住。大慧。如來證法若剎那不住者。一切聖人不成聖人故。此經文明何義。所謂顯示生滅門中性真如理。遠離無常之相不生不滅之法故。以何義故名如來藏。謂被染故。六者空如來藏。一切諸空覆藏如來故。勝鬘契經中作如是說。世尊空如來藏。若離若脫若異一切煩惱藏故。此經文明何義。所謂顯示生滅門中一切染法。隱覆自相本覺無量性功德故。以何義故一切染法總名為空。所謂一切染法幻化差別。體相無實作用非真故名為空。而能隱覆法身如來實德真體。是故名為如來之藏。從能藏染立其名故。七者不空如來藏。一切不空被空染故。勝鬘契經中作如是說。世尊不空如來藏。過恆沙不離不脫不異不思議佛法故。此經文明何義。所謂顯示生滅門中自相本覺。備過恆沙一切功德。被過恆沙一切染法之所染故。以何義故一切淨法總名不空。所謂一切淨法自體中實作用勝妙。遠離虛假超越巧偽。故名不空。被染之覆名如來藏。於出現時名為法身。於隱覆時名如來藏故。從所藏淨立其名故。八者能攝如來藏。無明藏中自性淨心。能攝一切諸功德故。不增不減契經中作如是說。如來藏本際相應體及清淨法。此法如實不虛妄不離不脫智不思議法。無始本際來。有此清淨相應法體故。此經文明何義。所謂顯示一切諸眾生自性清淨心。從無始已來具足三智圓滿四德無所闕失故。以何義故名如來藏。由顛倒心不知不覺故。從能所淨立其名故。九者所攝如來藏。一切染法無明地藏。既乃出離圓滿覺者為所攝故。不增不減契經中作如是說。如來藏本際不相應體。及煩惱纏不清淨法。此本際離脫不相應。煩惱纏不清淨法。唯有如來菩提智之所能斷故。此經文明何義。所謂顯示始覺滿佛。斷一切障具一切智。智明為外障闇為內。一切染法智所攝持故。以何義故名如來藏。謂攝持故。十者隱覆如來藏。法身如來煩惱所覆隱沒藏故。不增不減契經中作如是說。如來藏未來際平等恆及有法。則是一切諸法根本。備一切法具一切法。於世法中不離不脫故。此經文明何義。所謂顯示多一心體。等於法界遍於三際。具足圓滿染淨諸法。無所不通無所不至故。復次顯示隨緣門中自性淨心。於染法中隱藏沈沒。法身如來未出現故。是名為十。如是十中今如來藏。與行與相已說如來藏門。次說阿梨耶識門。所謂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名阿梨耶識者。略去分名建立滿名。雖義具足言未足故。此中所說不生不滅及與生滅。各何等法分際雲何。頌曰。  總攝諸無為  名為不生滅  總攝諸有為  故名為生滅   論曰。總攝一切無為法故。是故名為不生不滅。不生不滅諸無為法之總相故。總攝一切有為法故。故名生滅。生滅之言諸有為法之總相故。如是有為無為二法各有幾數。何等名字。頌曰。  無為雖無量  略說有四種  謂真如本覺  始覺與虛空  有為雖無量  略說有五種  謂根本無明  及與四相品   論曰。無為法有四種。雲何為四。一者真如無為。二者本覺無為。三者始覺無為。四者虛空無為。是名為四。有為法有五種。雲何為五。一者根本無明有為。二者生相有為。三者住相有為。四者異相有為。五者滅相有為。是名為五。且四無為以何為體。有何等用。頌曰。  依各有二種  所謂通及別  如體用亦爾  隨釋應觀察   論曰。真如無為有二所依。雲何為二。一者通所依。非有為非無為一心本法以為體故。二者別所依。生滅門內寂靜理法以為體故。本覺無為有二所依。雲何為二。一者通所依。非有為非無為一心本法以為體故。二者別所依。生滅門內自然本智以為體故。始覺無為有二所依。雲何為二。一者通所依。非有為非無為一心本法以為體故。二者別所依。生滅門內隨他起智以為體故。虛空無為有二所依。雲何為二。一者通所依。非有為非無為一心本法以為體故。二者別所依。生滅門內無所有事以為體故。是名二依。復次真如無為有二種用。雲何為二。一者通用。一切諸法令出生故。二者別用。平等之性令不失故。本覺無為有二種用。雲何為二。一者通用。不守自性故。二者別用。不轉變故。始覺無為有二種用。雲何為二。一者通用。隨妄轉故。二者別用。對治自過故。虛空無為有二種用。雲何為二。一者通用。欲有令有故二者別用。空無之性令不失故。是名二用。此中所說通謂他義別謂自義。依此二言應廣觀察。種種別相至於文處自當顯說。五種有為以何為體。有何等用。頌曰。  依各有二種  所謂通及別  如體用亦爾  隨釋應觀察   論曰。根本無明有為有二種依。雲何為二。一者通依。非有為非無為一心本法以為體故。二者別依。生滅門內大力住地以為體故。生相有為有二種依。雲何為二。一者通依。非有為非無為一心本法以為體故。二者別依。生滅門內細分染法以為體故。住相有為有二種依。雲何為二。一者通依非有為非無為一心本法以為體故。二者別依。生滅門內粗分染法以為體故。異相有為有二種依。雲何為二。一者通依。非有為非無為一心本法以為體故。二者別依。生滅門內粗分染法以為體故。滅相有為有二種依。雲何為二。一者通依。非有為非無為一心本法以為體故。二者別依。生滅門內粗分染法以為體故。是名二依。復次根本無明有二種用。雲何為二。一者通用。能生一切諸染法故。二者別用。隨所至處作礙事故。生相有為有二種用。雲何為二。一者通用。於上下中與其力故。二者別用隨所至處作礙事故。如說生相住異亦爾。滅相有為有二種用。雲何為二。一者通用。於上及自與其力故。二者別用。能作礙事故。是名二用。種種別相至於文處自當顯說。以何義故作如是說。有為無為一切諸法。通以一心而為其體。於契經中如是說故。何等契經。謂道智經。雲何說耶。於彼經中作如是說。爾時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阿梨耶識。具一切法備一切法。過於恆沙過於恆沙。如是諸法以誰為本生於何處。佛言如是有為無為一切諸法。生處殊勝不可思議。何以故。於非有為非無為處。是有為法是無為法而能生故。文殊師利又白佛言。世尊雲何名為非有為非無為處。佛言非有為非無為處者。所謂即是一心本法。非有為故能作有為。非無為故能作無為。是故我說生處殊勝不可思議。復次善男子。譬如庶子有二所依。一者大王。二者父母。有為無為一切諸法亦復如是。各有二依。謂通達依及支分依。復次善男子。譬如一切草木有二所依。一者大地。二者種子。有為無為。一切諸法亦復如是。各有二依。謂通達依及支分依。乃至廣說故。與和合者。即是開示能熏所熏之差別故。雲何開示。所謂顯示染淨諸法。有力無力互有勝劣故。今當作二門分明顯說。雲何為二。一者下轉門。二者上轉門。生滅門中不出此二。如是二門雲何差別。頌曰。  諸染法有力  諸淨法無力  背本下下轉  名為下轉門  諸淨法有力  諸染法無力  向原上上轉  名為上轉門   論曰。由染淨諸法互有勝劣故。二種轉門得成而已。今當先說初下轉門根本無明以何等法而為所熏於何時中而作熏事。頌曰。  所熏有五種  謂一法界心  及四種無為  非初非中後  取初中後故  如契經明說   論曰。根本無明以五種法而為所熏。謂一法界及四無為。熏一法界其相雲何。頌曰。  一種法界心  有二種自在  謂有為無為  是根本無明  依於初自在  而能作熏事   論曰。一法界心有二種自在。雲何為二。一者有為自在。能為有為法而作依止故。二者無為自在。能為無為法而作依止故。根本無明依初自在能作熏事。非後自在。中實契經中作如是說。根本無明熏自所依分際之量。非他所依故熏真如法其相雲何。頌曰。  真如無為法  有二種作用  所謂通及別  如前抉擇說  是根本無明  依於初作用  而能作熏事  餘無為亦爾   論曰。真如無為有二種用。謂通及別。如前所說。根本無明依初作用能作熏事。非後作用。如說真如餘三無為亦復如是。皆依初用非後用故。作熏事時量。非初亦非中後。取初中後故。本智契經中作如是說。大力無明作熏事時。初及中後一時具取。而非別取故。此中所說能熏所熏以何義故名言為熏。謂能引彼法。而合自體不相捨離。俱行俱轉故名能熏。又能彼法不作障礙。若隨若順不逆違故。名為所熏。謂五有為法。能熏四種無為法及一法界心。所熏五法隨來。而與五能熏共會和合同事俱轉。是故說言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如大無明一心本法為通依故。依初自在作熏習事。四相有為應如是知。如大無明依四無為通達作用能作熏事。四相有為應如是知。如是等義至自抉擇其理分明。非一非異者。即是開示有為無為同異差別故。雲何開示。所謂顯示一法界心無為自在。四種無為別事作用。與一法界心有為自在。四種無為通達作用不同理故。名為非一。為欲顯示受能熏染法一法界心有為自在四種無為通達作用。與能作熏事五種有為不異理故。名為非異。復次所熏淨法與能熏染法。各差別故名為非一。能熏所熏俱一心作。無有他故名為非異。名為阿梨耶識者。總結圓滿字。   已說下轉門。次說上轉門。若欲成立此上轉門。更應安置經本之辭。所謂楞伽王契經中作如是說。爾時世尊告大眾言。諸佛子我念往昔。於出時中我來依他。於入時中他來依我故。此經文明何義。謂顯示二轉故。雲何顯示。謂於出時中我來依他者。即是下轉。於入時中他來依我者。即是上轉。此義雲何。我謂則是真如本覺如來藏佛故。來謂受熏之義故。依他者背自本覺依無明他故。依此經文作解釋故。是故說言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則是下轉門。若欲成立上轉門者。可言生滅與不生不滅和合。以此義故玄理論中則存斯詞。馬鳴菩薩本阿世耶。比來次第分明顯了。舉一兼一影示而已。是故無有闕失過咎。上轉門義於對治分其理自明。已說上轉門。次說該攝安立門。諸識差別其數幾有。何等契經中各說幾種識。頌曰。  牟尼大覺尊  一代聖說中  總集有十種  各異說契經  謂一種為始  十種而為終  歸本等契經  分明顯說故   論曰。凡集一代諸聖說中異說契經。總有十種。謂從一種識乃至十種識。雲何為十種差別經。一者立一種識總攝諸識。此中有四。雲何為四。一者立一切一心識總攝諸識。所謂以一心識遍於二種自在無所不安立故。一心法契經中作如是說。爾時文殊師利承佛威神之力。即白佛言。世尊說幾種識。體相如何。當願為我分別開示。爾時世尊告文殊言。善哉善哉文殊師利。為諸大眾當問此事。諦聽諦聽善思念之。我當為汝分別解說。於是文殊白佛言。善哉世尊願欲樂聞。佛告文殊言。我唯建立一種識。所餘之識非建立焉。所以者何。一種識者多一一識。此識有種種力。能作一切種種名字。而唯一識終無餘法。是故我說建立一種識。所餘之識非建立焉故。二者立阿梨耶識總攝諸識。所謂以阿梨耶識。具足障礙義無障礙義無所不攝故。阿梨耶識契經中作如是說。爾時觀自在菩薩即白佛言。世尊雲何名為通達總相識。以何義故名為總相。佛告觀自在菩薩言。所言通達總相識者。即是阿梨耶識。此識有礙事及非礙事。具一切法備一切法。譬如大海為水波等作總相名。以此義故名為總相故。三者立末那識總攝諸識。所謂以末那識具足十一種義無所不攝故。顯了契經中作如是說。種種心識雖有無量。唯末那轉無有餘法。所以者何。是末那識具足十一義。無所不作故。四者立一意識總攝諸識。所謂以意識有七種轉變自在。隨能作其事故。七化契經中作如是說。譬如幻師唯是一人。以幻術力變化七人。愚人見之謂有七人。而智者見唯有一人無餘七人。意識幻師亦復如是。唯是一識能作七事。凡夫見之謂有七事。而覺者見唯有意識無餘七事故。是名建立同一種識四種契經。二者立二種識總攝諸識。雲何為二。一者阿梨耶識。二者意識。阿梨耶識者。總舉業轉現三識故。意識者。總舉七種轉識故。楞伽契經中作如是說。大慧廣說有八種識。略說有二種。何等為二。一者了別識。二者分別事識。乃至廣說故。三者立三種識總攝諸識。雲何為三。一者阿梨耶識。二者末那識。三者意識。阿梨耶識者。總舉三相識故。末那識者。直意根故。意識者。總舉六種轉識故。慈雲契經中作如是說。復次敬首廣說有十種識。總說有三種識。何者為三。一者細相性識。二者根相性識。三者分離相性識。乃至廣說故。四者立四種識總攝諸識。雲何為四。謂前三中加一心識故。無相契經中作如是說。識法雖無量不出四種識。雲何為四。一者所依本一識。二者能依持藏識。三者意持識。四者遍分別識。乃至廣說故。五者立五種識總攝諸識。雲何為五。謂前四中加隨順遍轉識故。大無量契經中作如是說。復次有識。非彼彼識攝。遍於彼彼識。所謂隨順遍轉識故。六者立六種識總攝諸識。雲何為六。所謂眼等五種別識。及第六意識故。四聖諦契經中作如是說。佛告樹王。我為小根諸眾生故。以密意趣作如是唱。但有六識無有餘識。而實本意。為欲令知六種識中具一切識。於大眾中作如是唱故。七者立七種識總攝諸識。雲何為七。謂前六中加末那識故。法門契經中作如是說。復次文殊師利識法有七種。雲何為七。所謂六識身及末那識。如是七識或一時轉或前後轉。復次第七識有殊勝力故。或時造作持藏之用。或時造作分別之依故。八者立八種識總攝諸識。雲何為八。謂前七中加阿梨耶識故。道智契經中作如是說。心王有八。雲何為八。一者眼識心王。乃至八者異熟報識心王。種種識法不出此數故。九者立九種識總攝諸識。雲何為九。謂前八中加唵摩羅識故。金剛三昧契經中作如是說。爾時無住菩薩而白佛言。尊者以何利轉。而轉眾生一切情識入唵摩羅。佛言諸佛如來常以一覺。而轉諸識入唵摩羅故。十者立十種識總攝諸識。雲何為十。謂前九中加一切一心識故。法門契經中作如是說。心量雖無量而不出十識。乃至廣說故。是名十種異說契經。如是十種於寶冊中雲何該攝。雲何安立。頌曰。  於本論雖明  今更作重釋  將契經散文  屬斯論總言   論曰。於本論中。雖分明說。而今為鈍更作重釋。將契經文屬當論言。所謂一心法契經中。總所建立一切一心識。摩訶衍論一法界攝。義如前說。阿梨耶識契經中。總所建立阿梨耶識。摩訶衍論總阿梨耶攝。所以者何。於本論中作如是說。所謂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名為阿梨耶識。此識有二種義。能攝一切法生一切法。雲何為二。一者覺義。二者不覺義故。顯了契經中。總所建立大末那識。摩訶衍論總末那攝。所以者何。於本論中作如是說。復次生滅因緣者。所謂眾生依心意意識轉故。此義雲何。以依阿梨耶識。說有無明不覺而起。能見能現能取境界。起念相續故說為意。此意復有五種名。雲何為五。一者名為業識。謂無明力不覺心動故。二者名為轉識。依於動心能見相故。三者名為現識。所謂能現一切境界。猶如明鏡現於色像。現識亦爾。隨其五塵對至。即現無有前後。以一切時任運而起常在前故。四者名為智識。謂分別染淨法故。五者名為相續識。以念相應不斷故。乃至廣說故。七化契經中總所建立同一意識。摩訶衍論一分意識攝。說相雖闕具密意故。於本論中作如是說。復次言意識者。即此相續識。依諸凡夫取著轉深。計我我所種種妄執。隨事攀緣分別六塵。名為意識。乃至廣說故。如是如是彼彼諸經。隨應當處應如如配。已說該攝安立門。次說藏識剖字門。阿梨耶識名字差別其數幾有。契經異說其相雲何。何等字義屬何等處。頌曰。  有十阿梨耶  契經異說故  摩訶鍵怛摽  鍵阿屍伽羅  白白唵摩羅  黑白唵摩羅  羯羅羅鍵摩  縛多提鍵摩  奢呵那鍵摩  婆阿叉尼羅  白白迦薩羅  黑白迦薩羅  如是十種識  摩訶衍論中  分明顯說故  隨應各配屬   論曰。阿梨耶識總有十種。所以者何。於契經中別別說故。雲何為十。一者名為大攝主阿梨耶識。所謂即是總相大識。義如前說。二者名為根本無明阿梨耶識。所謂根本無明別立。以為阿梨耶故。十種妄想契經中作如是說。剎奢只多提王識。直是妄法。不能了達一法界體。一切染法阿梨耶識以為根本。出生增長無斷絕時。若無提王識。黑品眷屬永無所依不能生長故。此阿梨耶識當何抉擇攝。於本論中作如是說。所言不覺義者。謂不如實知真如法一故。不覺心起而有其念。乃至廣說故。三者名為清淨本覺阿梨耶識。所謂自然本智別立。以為阿梨耶故。本覺契經中作如是說。自體淨佛阿梨耶識。具足無漏圓滿功德。常恆清淨常恆決定。無受熏相無變異相。智體不動具足白品。是故名為獨一淨識故。此阿梨耶識當何抉擇攝。於本論中作如是說。復次覺體相者有四種大義。與虛空等猶如淨鏡。乃至廣說故。四者名為染淨本覺阿梨耶識。所謂不守自性陀羅尼智。別立以為阿梨耶故。本因緣起契經中作如是說。爾時光嚴童子即白佛言。尊者以何因緣故。難入未曾有會中作如是說。隨他緣起陀羅尼智名。為楞伽王識。雲何名為楞伽王。以之為喻示彼緣起陀羅尼智。於是尊者告光嚴童子言。此楞伽王常在大海摩羅山中。率十萬六千鬼神之眾以為眷屬。如是諸眷屬皆乘化宮殿遊於諸剎。皆悉承賴彼楞伽王。方得遊行。所謂諸鬼神眾作如是言。我等神眾無有威德無有氣力。於諸所作無有其能。如宜大王。我等眾中與堪能力。彼楞伽王即隨其時與殊勝力。不相捨離而共轉故。謂楞伽王雖非分身。而能遍滿諸神眾中。各各令得全身之量。於一切時於一切處共轉不離。不守自性智亦復如是。能受一切無量無邊煩惱染法鬼神眾熏。不相捨離而俱轉故。以此因緣故。我難入會中作如是說。隨轉覺智名為楞伽王識故。此阿梨耶識當何抉擇攝。於本論中作如是說。自性清淨心。因無明風動。心與無明。俱無形相不相捨離。乃至廣說故。五者名為業相業識阿梨耶識。所謂根本業相及與業識。別立以為阿梨耶故。本性智契經中作如是說。阿梨耶識無能了作無所了作。不可分析不可隔別。唯由精動隱流義故。名為鍵摩故。此阿梨耶識當何抉擇攝。於本論中作如是說。復次依不覺故生三種相。與彼不覺相應不離。雲何為三。一者無明業相。以依不覺故。心動說名為業。覺則不動。動則有苦。果不離因故。六者名為轉相轉識阿梨耶識。所謂能見境界之相及與轉識。別立以為阿梨耶故。大無量契經中作如是說。阿梨耶識有見見轉無見見起故。此阿梨耶識當何抉擇攝。於本論中作如是說。二者能見相。以依動故能見。不動則無見故。七者名為現相現識阿梨耶識。所謂境界之相及與現識。別立以為阿梨耶故。實際契經中作如是說。別異別異現前地轉。相異相異具足行轉。是故名為阿梨耶識。復次此阿梨耶識。真是異熟無記之法。淨白相故或名成就故。此阿梨耶識當何抉擇攝。於本論中作如是說。三者境界相。以依能見故。境界妄現。離見則無境界故。八者名為性真如理阿梨耶識。所謂正智所證清淨真如。別立以為阿梨耶故。諸法同體契經中作如是說。有識是識非識識攝。所謂如如阿梨耶識故。此阿梨耶識當何抉擇攝。所謂清淨般若質境真如攝故。九者名為清淨始覺阿梨耶識。所謂本有清白始覺般若。別立以為阿梨耶故。果圓滿契經中作如是說。佛告菩提樹王言。自然始覺阿梨耶識。當常不離清淨本覺。清淨本覺當常不離始覺淨識。隨是彼有。隨彼是有。或非同種或非異種故。此阿梨耶識當何抉擇攝。於本論中作如是說。本覺義者對始覺說。以始覺者即同本覺故。十者名為染淨始覺阿梨耶識。所謂隨緣始覺般若。別立以為阿梨耶故。果圓滿契經中作如是說。復次樹王。如始覺淨識及白淨本覺。說染淨始覺阿梨耶識。不守自性緣起本覺。亦復如是故。此阿梨耶識當何抉擇攝。於本論中作如是說。始覺義者。依本覺故而有不覺。依不覺故說有始覺。又以覺心原故名究竟覺。不覺心原故非究竟覺。乃至廣說故。如是等義至自抉擇自當備演。十種末那六種意識。於後文中隨次釋故。今略而已。已說藏識剖字門。分相門。次說總識攝生圓滿門。此識有二種義。能攝一切法能生一切法。雲何為二。一者覺義。二者不覺義者。而總顯示本識殊勝圓滿相故。此義雲何。所謂具足二種圓滿故。雲何為二。一者功德圓滿。二者過患圓滿。功德圓滿者。覺義字句。能攝一切無量無邊過於恆沙不離不斷諸功德故。能生一切無量無邊過於恆沙不離不斷。諸功德故。過患圓滿者。不覺義字句。能攝一切無量無邊過於恆沙若離若脫諸過患故。能生一切無量無邊過於恆沙若離若脫諸過患故。如是種種攝生熏習差別之相。至彼別相抉擇分中。分明顯示。   釋摩訶衍論卷第二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68 釋摩訶衍論   釋摩訶衍論卷第三   龍樹菩薩造   姚秦三藏筏提摩多奉 詔譯   已說總識攝生圓滿門。次說總相剖分散說門。   本曰。所言覺義者。謂心體離念相。離念相者等虛空界。無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如來平等法身。依此法身說名本覺。何以故本覺義者對始覺說。以始覺者即同本覺。始覺義者。依本覺故而有不覺。依不覺故說有始覺。又以覺心原故名究竟覺。不覺心原故非究竟覺。   論曰。於此文中即有二門。雲何為二。一者略說本覺安立門。二者略說始覺安立門。本覺門中即有二門。雲何為二。一者清淨本覺門。二者染淨本覺門。始覺門中又有二門。雲何為二。一者清淨始覺門。二者染淨始覺門。雲何名為清淨本覺。本有法身從無始來。具足圓滿過恆沙德常明淨故。雲何名為染淨本覺。自性淨心受無明熏。流轉生死無斷絕故。雲何名為清淨始覺。無漏性智出離一切無量無明。不受一切無明熏故。雲何名為染淨始覺。始覺般若受無明熏不能離故。如是諸覺皆智眷屬。當證何理以為體分。謂性真如及虛空理。如是二理各有幾種。各有二故。雲何名為二種真如。一者清淨真如。二者染淨真如。虛空之理亦復如是。雲何名為清淨真如。二種淨覺所證真如。離熏習故。雲何名為染淨真如。二種染淨覺所證真如。不離熏故。虛空之理亦復如是。以何義故強名本覺。字事差別其相雲何。頌曰。  本覺各有十  體雖同字事  各各差別故  謂根鏡等義   論曰。本覺各十。雲何十本。一者根字事本。本有法身能善住持一切功德。譬如樹根能善住持一切枝葉及花果等不壞失故。二者本字事本。本有法身從無始來。自然性有不始起故。三者遠字事本。本有法身其有德時。重重久遠無分界故。四者自字事本。本有法身我自成我。非他成我故。五者體字事本。本有法身為諸枝德作依止故。六者性字事本。本有法身不轉之義。常建立故。七者住字事本。本有法身住於無住無去來故。八者常字事本。本有法身決定實際無流轉故。九者堅字事本。本有法身遠離風相。堅固不動若金剛故。十者總字事本。本有法身廣大圓滿。無所不遍為通體故。是名為十。雲何十覺。一者鏡字事覺。薩般若慧清淨明白無塵累故。二者開字事覺。薩般若慧通達顯了無障礙故。三者一字事覺。薩般若慧獨尊獨一無比量故。四者離字事覺。薩般若慧自性解脫。出離一切種種縛故。五者滿字事覺。薩般若慧具足無量種種功德。無所少故。六者照字事覺。薩般若慧放大光明。遍照一切無量境故。七者察字事覺。薩般若慧常恆分明無迷亂故。八者顯字事覺。薩般若慧清淨體中淨品眷屬悉現前故。九者知字事覺。薩般若慧於一切法無不窮故。十者覺字事覺。薩般若慧所有功德唯有覺照。無一一法而非覺故。是名為十。如是十種本覺字義。唯依一種大性法身隨義異釋。據其自體無別而已。此中所說二本覺中當何本覺。謂清淨本覺。非染淨本覺。染淨本覺字義差別其相雲何。頌曰。  染淨本覺中  或各有十義  前說十事中  各有離性故   論曰。此本覺中或各有十義。所以者何。前十義中各有不守自性義故。字事配屬依向應知。如是二覺同耶異耶。非同同故非異異故。以此義故或同或異。或非是同或非是異。是故皆是皆非而已。以何義故強名始覺。字事差別其相雲何。頌曰。  從無始已來  無有惑亂時  今日始初覺  故名為始覺   論曰。從無始來始覺般若。無有惑亂時。而無惑時今始初覺。故名始覺。如是始覺前惑後覺即非始覺。而無惑時理常今常初故。名為始覺。如是始覺二始覺中當何覺耶。謂清淨始覺非染淨始覺。染淨始覺字事差別其相雲何。頌曰。  清淨始覺智  不守自性故  而能受染熏  故名染淨覺   論曰。清淨始覺雖無惑時。而不守自性故。能受染熏隨緣流轉。以此義故。是故名為染淨始覺。以何義故強名真如。字事差別其相雲何。頌曰。  性真如理體  平等平等一  無有一多相  故名為真如   論曰。性真如理平等平等。唯同一相。亦無一相亦無多相。無一相故遠離同緣。無多相故遠離異緣。以此義故名為真如。如是真如二種淨智親所內證。復次真如各有十義。雲何為十真。一者根字事真。乃至第十總字事真。如是十真十種本義。相應俱有不相捨離。是故同名表示而已。雲何十如。一者鏡字事如。乃至第十覺字事如。如是十如十種覺義。相應俱有不相捨離。是故同名表示而已。所以者何。十種真理。本有法身有德方便。十種如理。薩般若慧有覺方便。以此義故更重言詞作如是示。此中所說二真如中當何真如。謂清淨真如。非染淨真如。染淨真如字事差別其相雲何。頌曰。  清淨真如理  不守自性故  而能受染熏  名染淨真如   論曰。清淨真如從無始來。平等平等自性清淨。不生不滅亦無去來亦無住所。而真如理性不守自性故隨緣動轉。是故名為染淨真如。如是真如二染淨智親所內證。相應俱有不相捨離。如是等義。觀前所說比類應知。以何義故強名虛空。字事差別其相雲何。頌曰。  虛空有十義  體雖同義事  各各差別故  謂無礙等義   論曰。性虛空理有十種義。雲何為十。一者無障礙義。諸色法中無障礙故二者周遍義。無所不至故。三者平等義。無簡擇故。四者廣大義。無分際故。五者無相義。絕色相故。六者清淨義。無塵累故。七者不動義。無成壞故。八者有空義。滅有量故。九者空空義。離空著故。十者無得義。不能執故。是名為十。如是十事義用差別。若據其體無別而已。此虛空理二種淨智親所內證。相應俱有不相捨離。二虛空中當何虛空。謂清淨虛空非染淨虛空。染淨虛空字事差別其相雲何。頌曰。  清淨虛空理  不守自性故  而能受染熏  名染淨虛空   論曰。清淨虛空具足十德。亦無染相亦無淨相。而虛空性不守自性故。能受染熏隨緣流轉。是故名為染淨虛空。能熏所熏建立誹謗等種種門。至廣說分其理具顯。已說字事門。次說隨釋門。所言覺義者者。即是總句。從此自下皆是別句。總者通表一切覺故。別者各各差別說故。就別句中先說清淨本覺清淨始覺。次說染淨本覺染淨始覺。如其次第說相可見。謂心體離念相者。即是清淨本覺。心謂即是自性清淨心。體謂即是本有法身體。如是心體即名本覺。離念相者。即是顯示清淨之義。所謂遠離大無明念故言離念。遠離四種無常之相故言離相。過於恆沙煩惱眷屬。此五有為以為根本。是故舉本無。示眷屬皆空。離念相者者。即唱清淨本覺人辭者即人故。等虛空界無所不遍者。如是覺者善證具足十種德義虛空理故。法界一相者。如是覺者於所證之真如法界。而共和合。一味一相無差別故。即是如來平等法身者。善證二種勝妙之理清淨覺者。即是法身如來自性自體故。依此法身說名本覺者。本有法身自性德中。而作歸依。建立清淨本覺稱。故已說清淨本覺。次說清淨始覺。何以故者。即請問辭。謂欲建立清淨始覺作如是請。問相雲何。謂有眾生作如是難。本有法身從本已來。具足無量性之功德。常恆明淨常恆自在。依此義故名本覺者。如是本覺於何時中。何因緣故。具足一切無量功德名本覺耶。若作是說。此本覺者有大智力。能善斷除一切過患。具足圓滿諸功德者。即此本覺前惑後覺。非本覺明。即此功德斷已前隱斷已後顯。非自性明。豈惑覺隱顯。本有之義而得成立。若作是說常斷更不斷。常具足更不具足。是故應有本斷本德者。此義亦不成立。無功德過故。謂一切障。從本斷訖更不待斷。一切功德。從本具足更不待具足覺者。即是始覺非彼本覺。是故般若波羅蜜中作如是說。若覺者是始覺。若不覺者即是無明。若離此二者即名為本覺。以何義故作如是說。本有法身自性德中。而作歸依說名本覺。故言何以故。本覺義者對始覺說者。直決彼疑。謂馬鳴師自通而言。清淨本覺。從本已來不生不滅。非建立有非誹謗無。或非過患或非功德。言語道絕心行處滅。而有言說。具足圓滿過於恆沙無量性德名本覺者。當知從無始來。而有清淨始覺。發大智力發大定力。於一切時於一切處。常恆對治過於恆沙無量無邊過患之海。具足圓滿過於恆沙無量無邊功德淨品。對此清淨始覺者故。立彼清淨本覺之稱。以始覺者即同本覺者。作其所由。謂以自然始覺與彼本覺同故。得對始覺示本覺故。如是二覺熏習差別其相雲何。頌曰。  清淨本始覺  從無始已來  遠離一切染  湛明若虛空  是故此門中  無能熏染法  無所熏淨法  唯有自家德   論曰。如是二覺無有能熏所熏差別。唯有自家真實功德故。此門中不應建立能熏所熏。若如是者於此門中有何熏義。所謂有熏。染法淨法不相待成。所謂即是具足轉熏。此熏雲何。謂白白故。三身本有契經中作如是說。本有本覺本有始覺。唯有德熏無患德熏。唯有滿轉無分轉事故。已說清淨始覺。次說離性二覺。始覺義者依本覺故而有不覺依不覺故說有始覺者。通示二種離性本始。謂依本覺故而有不覺者。即是離性本覺。依不覺故說有始覺者。即是離性始覺。此義雲何。本覺般若不守自性故。善受染熏彼諸染法令得住止。即是本覺離性之義。始覺般若不守自性故。依諸染法如今方起被彼染誑。即是始覺離性之義。始覺般若能斷諸障證諸功德。何故說言始覺之智被染誑耶。於無過法立諸過患。斷除障。故於無德法立諸功德。證得理故。若爾始覺於何時中而得離妄。極解脫道時。方得究竟離。於彼時中到無念故。滿分二事下當顯示。   已說略說兩覺安立門。次說廣說兩覺抉擇門。   本曰。此義雲何。如凡夫人。覺知前念起惡。故能止後念令其不起。雖復名覺即是不覺故。如二乘觀智初發意菩薩等。覺於念異念無異相。以捨粗分別執著相。故名相似覺。如法身菩薩等。覺於念住念無住相。以離分別粗念相。故名隨分覺如菩薩地盡。滿足方便一念相應。覺心初起心無初相。以遠離微細念故。得見心性心即常住。名究竟覺。是故修多羅說。若有眾生能觀無念者。即為向佛地故。又心起者。無有初相可知。而言知初相者。即謂無念。是故一切眾生不名為覺。以從本來唸唸相續未曾離念故。說無始無明。若得無念者。則知心相生住異滅。以無念等故。而實無有始覺之異。以四相俱時而有。皆無自立。本來平等同一覺故。   論曰。即是廣說始覺抉擇分。此文中有二門。雲何為二。一者建立四相門。二者建立隨覺門。四相門中即有四種。雲何為四。一者粗重過患四相。二者微細過患四相。三者無常功德四相。四者常住功德四相。粗四相者即長時故。細四相者即短時故。無常相者。過患相違始起德故。常住相者。過患相違德常住有故。隨覺門中即有二門。雲何為二。一者滿覺門。二者分覺門。滿覺門者。明一覺故。分覺門者。具足顯示覺不覺故。雲何名為長時四相。從十信位乃至極解脫道時。方究竟離故。雲何名為短時四相。因緣有法不過一剎那故。雲何名為始起四相。起滅滅滅起異異異。起住德住起生德生。是故說言始起四相。翻過患故名為功德。今始起故名為無常。雲何名為常住四相。今始起德本來有故。雲何名為一種覺耶。覺與不覺無有二故。雲何名為覺不覺。覺或受染熏。或不受故。如其次第說相可觀。此中四相有二次第。雲何為二。一者前後次第。二者俱有次第。前後者。彼無時中前後差別故。俱有者。彼有時中前後一時故。彼無時者。據斷時故。彼有時者。據亂時故。俱有次第其相雲何。頌曰。  生住異滅相  如是四種相  一時即前後  非漸次轉得  一時故俱有  前後故次第  俱故成一相  別故成四相   論曰。俱有次第四相者。一者生相。二者住相。三者異相。四者滅相。如是四相或是一時。或是前後。以何義故名為一時。由得同故。以何義故名為前後。粗細別故。非漸次轉得者。別為顯示一時義故。以何義故名為俱有。由一時故。以何義故名為次第。由前後故。如是四相俱有故一。粗細故四。此中一時當何時耶。根本無明熏真心時。於此時中具起四相。不知不覺一切諸法真實之性周遍。建立過於恆沙無量煩惱。而能隱覆自性淨心還原無日。是故名為俱有四相。何故名生乃至名滅。字義差別其相雲何。頌曰。  大無明住地  熏本覺時中  生三種細相  故名為生相   論曰。根本無明熏本覺時生三種相。故名生相。雲何為三。一者獨力業相。二者獨力隨相。三者俱合動相。獨力業相者。非取無明之體。取無明之業故。獨力隨相者。非取本覺之體。取本覺之用故。俱合動相者。取和合動相故。總舉此三故名生相。生相之稱立初生故。住相字義其相雲何。頌曰。  住相有四種  轉相與現相  智相及相續  是名為四種   論曰。住相有四。雲何為四。一者轉相。二者現相。三者智相。四者相續相。是名為四。如是四相。以何義故說名為住。此中住義隨應差別。所謂若據轉相說其住相。而能住持心識熏習故名為住相。若據現相說其住相。而能住持色相熏習故名住相。若據智相說其住相。而能住持六種漸次分別智相應染故名為住相。若據相續相說其住相。而能住持分別事識連續染污。故名住相。即是細分非粗分故。異相字義其相雲何。頌曰。  異相有二種  執取計名字  如是二種相  直是人執品   論曰。異相有二。雲何為二。一者執取相。二者計名字相。如是二相直人執品。如是二相以何義故名為異相。若據執取說其異相。能緣一切無量別相。隨其諸相。粗分別識而能執著。異自成異故名異相。若據名字說其異相。隨相立名。依其名字而起著。故名為異相。滅相字義其相雲何。頌曰。  滅相有二種  起業及果報  破壞前異心  令受苦名滅   論曰。滅相有二。雲何為二。一者起業相。二者業繫苦相。如是二相壞前異位令受苦輪。故名滅相。復次受苦輪時。能滅一切無量善品。故名滅相。復次發起業時。佛性善根漸漸損滅。故名滅相。已說俱有。次說前後。其相雲何。頌曰。  滅異住生相  如是四種相  隨智力劣勝  有增減不同   論曰。前後次第者。一者滅相。二者異相。三者住相。四者生相。如是四相隨智慧量增減不同。此義雲何。以信位人闕一具三。三賢位人闕二具二。於十地中第九地中闕三具一。第十地中闕粗一分具細一分。如來地中四相都無究竟清淨。是故說言增減不同。   已說建立門。次說隨釋門。依彼四相明覺差別即有五位。雲何為五。一者十信位。二者三賢位。三者九地位。四者因滿位。五者果滿位。前四位中各有四事。雲何為四。一者趣向行者。二者修行因相。三者行因果相。四者熏離俱相。第五位中唯有三事。雲何為三。一者能圓滿者。二者對治行相。三者滿究竟相。如其次第說相應觀。第一位言如凡夫人者。即是趣向行者。位在十信。未得不退名為凡夫。已出邪定名為覺者。覺知前念起惡者。即是顯示修行因相。謂未得入十信已前。二種滅相是大過患不知不覺。具造種種一切惡業。遍受一切無量苦果。常恆輪迴五趣四生無休息時。而今以承知識妙緣聖說淨則。而能得入十信位中。覺諸惡業是極過失。知諸苦果是實無樂故。言覺知前念起惡。即是顯示覺滅相義。故能止後念令其不起者。即是顯示行因果相。謂此位中始起治道。氣力極弱故名為故。發心已去發起治道轉自在故。復次前不覺知常起惡業。今覺知故有慚愧心不作惡業。滅相之穢止息不起。雖復名覺即是不覺故者。即是顯示熏離俱相。所謂覺知滅相之法實是過患。彼滅相品不作滅事。故言熏離。彼滅相品。無始已來體性清淨實是功德不知不覺。故言熏俱。此中字句遠流應至於第十地。復次顯示覺與不覺。互相即通是一味故。第二位言如二乘觀智初發意菩薩等者。即是趣向行者。位在三賢。於此位中人空無漏。成就自在無所疑畏。故將二乘同於菩薩總明而已。復次顯示一切二乘。皆悉修行菩薩之道。證入自在大覺地之海故。覺於念異者。即是顯示修行因相。謂二種異相互相與力。而能執取境界之相。發起愛著尋求名字。分別言相故。是故無厭我我所轉盛攀緣思慮更增終日無息。而今發起人空般若。建立方便法空現前。覺知本覺淨心為無明眠。夢於異相起一切障。分分漸漸與遠離智而共相應。從彼夢念得於覺悟。是故說言覺於念異。念無異相者。即是顯示行因果相。謂始覺正念中。二種異相無所有故。以捨粗分別執著相者。即是顯示無異相緣。所謂意識有二分別。而能分別一切諸法。雲何為二。一者粗分別。二者細分別。粗者起貪瞋等。能善分別違順境故。細者法執分別。恆流注故。今所遠離彼粗分別。非細分別。細分別者極喜離故。故名相似覺者。即是結前。並粗顯示熏離俱相。此中相似義即有二種。雲何為二。一者異類相似。二者同類相似。異類相似者。二乘相似同類相似者。菩薩相似。二乘人空形三賢空作相似義。三賢菩薩方便法空。形淨心地作相似義。是故總言相似覺焉。第三位言如法身菩薩等者。即是趣向行者。位在九地。九地菩薩真如法界以為自身。般若實智以為自心。垢累已出縛障悉斷。清淨明白無礙自在。是故名為法身菩薩。覺於念住者。即是顯示修行因相。謂四種住相於一切時。而能發起法執分別。離性本覺能令睡眠。本覺之心夢於住相。不能覺曉狂亂而住。今發始覺般若之日。照迷亂住相之闇。始覺正智無分別性。迷亂住相有分別性。有無覺亂極相違故。不能俱行。如是道理分明現前。是故說言覺於念住。念無住相者。即是顯示行因果相。以離分別粗念相者。即是顯示無住相緣。謂四種住相形於彼生相極粗現故。恐生住際互相雜亂。作如是說止思應觀。如是四種迷亂住相。如其次第。於極喜地過三有地寂滅淨地善慧地中。各離一相。故名隨分覺者。即是結前。並粗顯示熏離俱相。生相細念未出離故。第四位言如菩薩地盡者。即是趣向行者。此字句中自有二人。雲何為二。一者因圓滿者。二者果圓滿者。因圓滿者。學地盡故。果圓滿者。無學之果滿究竟故初人對治俱合動相。後人對治獨力業相及大無明。獨力隨相非斷法故。無對治道。自此已下顯示二種圓滿者焉。滿足方便一念相應者。即是顯示因圓滿者。謂此位中即有二種金剛喻定。雲何為二。一者方便金剛。二者正體金剛無垢行者二種金剛喻三摩提以為自體。是故舉道而標彼人。覺心初起心無初相者。即是顯示果圓滿者。大圓鏡智分明現前。無所不通無所不窮。法界一體無有與等。獨力業相根本無明不能自有。平等虛空一相無相。無初念故。以遠離微細念故得見心性心即常住名究竟覺者。即是顯示始覺般若圓滿之相。而得到於無生覺故。是故修多羅說若有眾生能觀無念者即為向佛地故者。即是引經贊自所說。如是經文為證何義。證佛果故。雲何證耶。謂佛果中證成遠離二種念故。雲何為二。一者大無明念。二者細業相念。如是二念極解脫道一時相翻不能俱行。是故說言佛果無念。若無妄念當有何念。謂正念故。雲何名正念。十德相應故。雲何為十。一者出離功德。遠離一切諸難處故。二者同體功德。一切染法歸於自故。三者常住功德。遠離始有之過失故。四者一味功德。圓滿始覺常本覺故。五者俱離功德。遠離一切染淨法故。六者還轉功德。周遍誕生於諸趣故。七者無住功德。於一切處無在處故。八者修行功德。為諸眾生修萬行故。九者圓滿功德。為諸眾生成覺道故。十者虛空功德。如前所說種種功德。從本已來自性皆空無所有故。是名為十。如是十德與極解脫初剎那中。俱行俱起無有前後。一時俱轉是名正念。所引經文不出此義。應審觀察。又心起者無有初相可知而言知初相者即謂無念者。即是除疑令生勝解。謂有眾生作如是疑。極解脫道會本覺時微細初生。知得有耶知得無耶。若知有者。極解脫道當非無念。所以者何。知有初念有初念故。若知無者。極解脫道當不能有。所以者何。既無初念。待何念無立解脫道有。如是疑故。今自通言。所知之相從本已來自性空無。能知之智從本已來無有起時。既無所覺之相。亦無能覺之智。豈可得言有細初相智慧可知。而有言說知初相者。即是顯示無念道理。所以者何。法性之理。雖無所知之初起相。亦無能知之始覺智。而能通達無所知相無能知智。無所有覺都非空無。是故今且衣此道理。作如是說知初相耳。是故一切眾生不名為覺以從本來唸唸相續未曾離念故說無始無明者。即是成立上無念義。謂金剛已還一切眾生。獨力業相大無明念未出離故。即是顯示一切眾生皆是有念名為眾生。一切諸佛皆得無念名為佛故。自此已下顯示始覺境界周遍圓滿。謂大覺者已到彼岸。遍知一切無量眾生。一心流轉作四相故。如本。若得無念者即知心相生住異滅故。以何義故如是知耶。得自無念時。一切諸眾生平等得故。如本以無念等故故。以何義故。唯一行者得無念時。一切眾生悉得無念。一一眾生皆悉各各有本覺故。此義雲何。謂一行者始覺圓滿同本覺時。遍同一切無量眾生本覺心中。非自本覺。所以者何。自性本覺遍眾生界。無所不至故。清淨覺者得無念時。一切眾生皆得無念者。清淨覺者斷無明時。一切眾生亦可斷耶。若爾何過。若始覺者斷無明時。一切眾生皆得斷者。何故上言金剛已還一切眾生。獨力業相大無明念。未出離故不名為覺。若諸眾生無始無明未得出離。而與諸佛同得無念者。無念等義。唯有言說無有實義。豈可得言一切眾生皆有本覺亦有始覺。決斷此難即有二門。雲何為二。一者自宗決斷。二者望別決斷。自宗決斷者。此論正宗。為欲顯示一切眾生。同一相續無差別故。是故可得一修行者無始無明究竟斷時。一切眾生亦同斷盡。一修行者滿始覺時。一切眾生亦同得滿。是故三身本有契經中作如是說。爾時世尊告文殊師利言。我由二等而成正覺。雲何為二。一者斷等。二者得等。言斷等者。我極解脫道初發起時。一切眾生所有無量無始無明。一時究竟頓決斷故。言得等者。我初成道滿始覺時。一切眾生皆滿足故。是名二等故。望別決斷者。舉圓滿者望眾生界。無一一法而非清淨。舉諸眾生望無上尊。入無明藏無所覺知。皆悉清淨無所障礙。無念等義而得成立。入無明藏無所覺知。上所說文無相違過。舉此一隅應廣觀察。自此已下融諸始覺令同本覺謂五十一分滿始覺。實無轉勝漸次之異。亦無究竟圓滿之極。所以者何。一切始覺四相俱時。而得住止皆無自立。從本已來一味平等自性圓滿。契同無二一相覺故。如本而實無有始覺之異以四相俱時而有皆無自立本來平等同一覺故故。大總持契經中作如是說。悟滅相品始覺般若。有滅相位中而共俱時有。無滅時中始覺隨無。悟異相品始覺般若。有異相位中而共俱時有。無異時中始覺隨無。悟住相品始覺般若。有住相位中而共俱時有。無住時中始覺隨無。悟生相品始覺般若。有生相位中而共俱時有。無生時中始覺隨無。所以者何。一切始覺不能自起。當待染法方得而起。一切染法不能自滅。當待智力方得滅盡。廣說乃至從本已來。一切染法自體空無。而始覺者本無處中作有之解。俱時而轉不名正故。   已說廣說始覺抉擇分。次說廣說本覺抉擇分。   本曰。復次本覺隨染分別生二種相。與彼本覺不相捨離。雲何為二。一者智淨相。二者不思議業相。智淨相者。謂依法力熏習如實修行滿足方便故。破和合識相滅相續心相。顯現法身智淳淨故。此義雲何。以一切心識之相皆是無明。無明之相不離覺性。非可壞非不可壞。如大海水因風波動。水相風相不相捨離。而水非動性。若風止滅動相即滅濕性不壞。如是眾生自性清淨心。因無明風動。心與無明俱無形相不相捨離。而心非動性。若無明滅相續則滅。智性不壞故。不思議業相者。以依智淨。能作一切勝妙境界。所謂無量功德之相常無斷絕。隨眾生根自然相應。種種而現得利益故。   論曰。即是廣說隨染本覺抉擇分。於此文中即有二門。雲何為二。一者本有性智清淨門。二者業用自在無礙門。第一門中即有二門。雲何為二。一者不守自性隨緣門。二者對治一切業障門。第二門中復有二門。雲何為二。一者隨順機根契當門。二者不動本性常寂門。如是四門隨釋應配。本覺隨染者即是簡句。簡異清淨本覺智故。此句為欲顯示何義。謂為顯示受熏義故。直唱本覺受無明熏不守自性。隨緣無礙俱時轉故。是故名為本覺隨染。即此字句從所隨染立名而已。自此已下直顯能隨本覺體相。分別生二種相與彼本覺不相捨離雲何為二。一者智淨相。二者不思議業相者如是二種殊勝之相。與彼隨染本覺性智。俱行俱轉不相捨離故。如是本覺智淨行相其相雲何。頌曰。  破滅一切障  顯現法性身  實智清淨故  名為智淨相   論曰。斷一切惡修一切善。具足功德圓滿智慧。莊嚴法身名智淨相。斷一切障當須何力。須滿足力。滿足力者其數幾有。有二種故。雲何為二。一者法力熏習滿足方便力。二者如實修行滿足方便力。如是二種方便之力。從無始來自然常住不始而起。如是二中。依法力熏習滿足方便力故。破根本無明及獨力業相。依如實修行滿足方便力故。滅俱合業相能見相及與現相分別智相並相續相。破根本無明獨力業相故。自性身體分明現前。滅俱合相等相續故。般若實智淳淨明白。如本智淨相者謂依法力熏習如實修行滿足方便故。破和合識相滅相續心相顯現法身智淳淨故故。何故三賢及十信位略不顯示。比來次第分明顯故。何故今此門中。最初對治根本無明。乃至最後對治滅相。為欲簡異始覺般若悟次第故。何故始覺背凡向聖。上上去去為次第轉。隨染本覺背聖向凡。下下來來為次第轉。以法爾故。如是二轉當一時耶當前後耶。決定一時即無前後。如是等義何契經中明瞭顯說。謂證說經。彼契經中如何說耶。謂彼證說契經中作如是說。爾時陀羅尼菩薩發十千問問於如來。於是如來即作十萬決疑難答開菩薩問。如其次第答彼問已即告陀羅尼菩薩言。何故仁者。一事不問須問餘事。加宜佛子更問開發。為自他利問於如來。爾時陀羅尼菩薩。即承佛威神而白佛言。世尊何因緣故。於大眾中唱如是言。  諦聽諸佛子  我從具縛凡  具經一切地  圓滿行因海  莊嚴大覺果  我從清淨地  具經一切地  將一切萬行  得第一信位  入無明藏海  如是二大事  一時非前後   我及一切諸大眾海。皆悉懷疑無解脫時。如宜世尊為諸佛子。種種方便隨宜開示。爾時世尊告總持言。諦聽諦聽善思念之。我當為汝略說其要。善男子此二大事顯示二種般若覺智。雲何為二。一者始覺般若。二者本覺般若。善男子始覺般若者。從具縛地漸漸出離。乃至金剛圓滿因行發究竟道。頓斷根本無明住地。覺日圓照無所不遍。是故名為始覺般若。善男子本覺般若者。從清淨性漸漸遠離。乃至信初發究竟智。斷滅相品入無明海隨緣動轉。是故名為本覺般若。於是總持及諸大眾聞此語已。覺知諸法一相一體。亦無一相亦無一體。亦空無言空無言亦空。而諸法性亦是實相亦是常住。亦是決定亦是實有故。自此已下別釋散說顯示因緣。此義雲何者即是總問。以一切心識之相皆是無明者。即是總答。所謂種種諸戲論識。發起種種諸攀緣量。慮知一切無量境界。或著一切境界之相不捨離者。皆是無明之氣分故。即是成立上中所說破滅二義。自此已下顯示斷非斷之差別。此中無明當定可斷耶。當不可斷耶。此何所疑。若可斷者。本覺之心亦當可斷。何以故。無明染法本覺性智。俱行俱轉不相捨離。譬如眠士夫及與悟士夫。俱行俱轉不相離故。亦不可言斬眠士時悟士不傷。相續一故。亦不可說得悟士時眠士空無。相續同故。若言異者。過失太故。若不可斷者。自性清淨心常為無明覆。輪轉五道無出離時。是故若言不可斷者。過失亦太。如是無明亦可斷除。亦不斷除。此義雲何。無明本覺有二義故。雲何為二。一者同體同相義。二者異體異相義。言同義者。一切諸法皆是理故。言異義者。一切諸法功德過患各差別故。若據初門不可斷除。若據後門亦可斷除。諸法無行契經中作如是說。  貪慾是涅槃  恚癡亦如是  如是三事中  有無量佛道  見非見一相  著不著亦然  此無佛無法  知此名世智   本智契經中作如是說。  根本無明闇  其力最大故  能障一切智  令得不自住  斷須般若劍  飾須功德寶  無明海漸竭  法身山徐顯   如本。無明之相不離覺性非可壞非不可壞故。自此已下顯示喻說。大海者喻阿梨耶識。此識有二種義。廣大圓滿如大海故。水者喻本覺心。自性清淨心顯了明白。如淨水故。風者喻根本無明。根本不覺能起動轉慮知之識。如彼風故。波動者喻諸戲論識。如是諸識遷動流轉。往來無常如海波故。水相風相不相捨離者。喻真妄相資俱行合轉。謂本覺心不自起故。當資無明之力方得而起。根本無明不自轉故。要因真心之力。方得而轉如水不自作波浪故。當因風之力方得作波。風不自現動相故。要資彼水方得而現動轉相故。而水非動性者。喻本覺心離有為相。謂本覺真心從本已來。遠離動念解脫結縛。體性清淨相用自在。而不守自性故。隨無明之緣作種種相。如水非動性而不守自性故。隨風之緣作種種波故。若風止滅動相則滅者。喻根本無明滅戲論諸識皆滅無餘。本覺斷障先對治根本無明。後對治慮知攀緣之諸識故。濕性不壞者。喻本覺之智離斷滅法故。謂無明滅諸識皆盡。本覺真心無有壞滅。如彼風滅諸波皆息而清白水終不壞滅故。自此已下顯示合說。如其次第應配屬焉。大海風水從誰而生。謂從龍王生故。各從何處而生。所謂若水從其頭頂而出。若風從其尾末而出。何故海水為風所動。作種種波不斷絕耶。謂由二事故。雲何為二。一者有同類大種故。二者由法爾故。此義雲何。彼水大中亦有風大。彼風大中亦有水大。互相有故。而共和合作種種波。常恆相續不斷絕焉。若水大中無彼風大。風當不能令水動。若風大中無彼水大。水當不能隨風轉。何以故。以四大種俱生俱轉不相離故。而隨一大分明現知不了餘大者。增相減相而不同故。復次從無始來由法爾故。無明本覺亦復如是。大龍王者。喻一心法。風者喻無明住地。從尾未出者。顯示此法下劣形相。水者喻本覺真心。從頭頂出者。顯示此法勝妙形相。彼水大中亦有風大者。喻自性清淨本覺心中有根本無明。彼風大中亦有水大者。喻根本無明藏中有本覺佛性。此論本意異相為初同相為後。隨釋應觀。諸佛無盡藏契經中作如是說。煩惱大海中有圓滿如來。宣說實相常住之理。本覺實性中有無明眾生。起無量無邊煩惱之波。如是大事佛菩薩境界。非凡夫二乘之所能知故。已說本有性智清淨門。次說業用自在無礙門。謂此門中。本有性智以為所依。起應化用。為一切修行者。顯示種種勝妙色相。為眼根作境界。出現種種勝妙音聲。為耳根作境界。發起種種勝妙芬香。為鼻根作境界。出現種種勝妙法味。為舌根作境界。發起種種勝妙三昧觸。為身根作境界。出現種種甚深法藏。為意根作境界。如其次第。光明日月寶德如來。音聲梵響清淨如來。香積芬流圓滿如來。一味無雜平等如來。覺觸分明顯相如來。智慧明達遍滿如來。具足成就隨時隨處隨機根量。教化利益無礙自在。不動一念遍三世中。不分一身滿十方中而能作佛事故。如本不思議業相者以依智淨能作一切勝妙境界所謂無量功德之相常無斷絕隨眾生根自然相應種種而現得利益故故。   已說廣說隨染本覺門。次說廣說性淨本覺門。   本曰。復次覺體相者。有四種大義。與虛空等猶如淨鏡。雲何為四。一者如實空鏡。遠離一切心境界相無法可現。非覺照義故。二者因熏習鏡。謂如實不空。一切世間境界悉於中現。不出不入不失不壞常住一心。以一切法即真實性故。又一切染法所不能染。智體不動具足無漏熏眾生故。三者法出離鏡。謂不空法出煩惱礙智礙。離和合相淳淨明故。四者緣熏習鏡。謂依法出離故。遍照眾生之心令修善根。隨念示現故。   論曰。即是廣說性淨本覺分。此四種大義中各有二義。與彼大義不相捨離。雲何為二。一者等空義。二者同鏡義。如本復次覺體相者有四種大義與虛空等猶如淨鏡故。雲何名為如實空鏡。及有二義其相雲何。頌曰。  性淨本覺中  遠離慮知如  遠離妄境實  示遠離義空  鏡摩奢趺娑  舉一示一故   論曰。性淨本覺之體性中。遠離一切攀緣慮知諸戲論識。成就一味平等之義故名為如。遠離一切虛妄境界種種相分。成就決定真實之相故名為實。為欲顯示遠離之義故名為空。鏡謂喻名。然此中鏡即喻摩奢趺娑珠鏡。非餘種種油摩等鏡以為譬喻。何以故。取此摩奢趺娑珠鏡安置一處。珠鏡前中或蘊種種石。或蘊種種飲食。或蘊種種莊嚴具。或蘊同類珠鏡。彼珠鏡中餘像不現。唯同類珠分明顯了故。如實空鏡亦復如是。於此鏡中唯同自類清淨功德安立集成。種種異類諸過患法皆遠離故。如本雲何為四。一者如實空鏡。遠離一切心境界相無法可現故。何故各有二種義。而唯示同鏡義等。空之義不顯示耶。以舉一義兼示一義故。若如是者。雲何名為等空之義耶。謂如虛空清淨無染四障所不能覆。廣大無邊三世所不能攝。如實空鏡亦復如是故。非覺照義故者。即是顯示遠離因緣。謂如彼摩奢趺娑珠鏡中。石等諸像不現前者。石等諸法皆鄙穢故。此本覺珠鏡中。種種妄法不現前者。一切染法皆悉是無明不覺之相。無照達義故。雲何名為因熏習鏡。及有二義其相雲何。頌曰。  性淨本覺智  三種世間法  皆悉不捨離  為一覺熏習  莊嚴法身果  故名因熏習  鏡輪多梨花  空容受遍一   論曰。性淨本覺三世間中皆悉不離。熏習彼三而為一覺。莊嚴一大法身之果。是故名為因熏習鏡。雲何名為三種世間。一者眾生世間。二者器世間。三者智正覺世間。眾生世間者。謂異生性界。器世間者。謂所依止土。智正覺世間者。謂佛菩薩。是名為三。此中鏡者。謂輪多梨花鏡。如取輪多梨花。安置一處周集諸物。由此花熏一切諸物皆悉明淨。又明淨物華中現前皆悉無餘。一切諸物中彼華現前亦復無餘因熏習鏡亦復如是。熏一切法為清淨覺令平等故。復次虛空義者。即有二種。雲何為二。一者容受義。二者遍一義。容受義者。容受諸色無障礙故。遍一義者。種種諸色唯同一種大虛空故。如本二者因熏習鏡謂如實不空一切世間境界悉於中現故。如是本覺從無始來遠離四種過。自性清淨常住一心。雲何為四。一者遠離不遍之過。三種世間不出本覺清淨鏡故。如本不出故。二者遠離雜亂之過。一切諸法不入本覺清淨鏡故。如本不入故。三者遠離過患之過本覺鏡中現前諸法。無不本覺淨功德故。如本不失故。四者遠離無常之過。本覺鏡中現前諸法。無不常住無為智故。如本不壞故。遠離邊過圓滿中實。是故說言常住一心。自此已下顯示因緣。何因緣故本覺智中種種諸法。如彼本覺離諸過耶。種種諸法皆悉無不真實體故。如本以一切法即真實性故故。自此已下作緣決疑。謂有眾生作如是疑。三世間中眾生世間無明染法具足圓滿。流轉遷動無休息時。如是世間現本覺者。不可得言本覺清淨遠離諸過。以此義故今通而言。又一切染法所不能染。般若實智其體不動。自性清淨具足無漏。常恆熏習眾生世間令清淨故。如本又一切染法所不能染智體不動具足無漏熏眾生故故。雲何名為法出離鏡。及有二義其相雲何。頌曰。  如實不空法  出離三過失  圓滿三種德  故名法出離  鏡消練頗梨  空出離色義   論曰。無漏性德。出離三過圓滿三德。名法出離。雲何名為三種過失。一者無明染品。名煩惱礙。二者根本無明。名為智礙。三者俱合轉相。名戲論識。是名為三。如是三過究竟離故。名為出離。如本三者法出離鏡謂不空法出煩惱礙智礙離和合相故。雲何名為三種功德。一者淳成就功德。二者淨成就功德。三者明成就功德。是名為三。如本淳淨明故故。出離何過圓滿何德。謂出離煩惱礙圓滿淨成就功德。出離智礙圓滿明成就功德。出離和合轉相圓滿淳成就功德。何以故相對法爾故。此中鏡者謂頗梨珠。譬如頗梨珠淪深泥中。即便湧現出離彼泥。外騰一丈量。若置濁水中驅渾成塵累。唯止清水安住其中。若置福多伽林中。出現香氣礙彼穢香。遠去而住。法出離鏡亦復爾故。此中喻詮者。喻自體淨義。住思應觀。等空義者。出離色義。謂如虛空遠離大種一向清淨。法出離鏡亦復爾故。雲何名為緣熏習鏡。及有二義其相雲何。頌曰。  於無量無邊  諸眾生緣中  出無量無邊  殊勝應化身  熏習眾生心  出生諸善根  增長兩輪花  莊嚴法身果  故名緣熏習  鏡碧中頗梨  空隨順成義  如法應觀察   論曰。譬如取頗梨珠安置一處。周匝積集種種色珠。彼頗梨珠隨向珠色現前轉變。緣熏習鏡亦復爾故。又譬如虛空有自在力故。於一切所作之事中隨順成立。緣熏習鏡亦復如是。於一切眾生修行之事中。隨應建立故。如本四者緣熏習鏡謂依法出離故遍照眾生之心令修善根隨念示現故故。如是四種本覺大義。遍一切眾生界一切二乘界。一切菩薩界一切如來界中。無不住處無不照處。無不通處無不至處。具足圓滿具足圓滿。   釋摩訶衍論卷第三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68 釋摩訶衍論   釋摩訶衍論卷第四   龍樹菩薩造   姚秦三藏筏提摩多奉 詔譯   已說廣說性淨本覺門。次說根本無明住地門。   本曰。所言不覺義者。謂不如實知真如法一故。不覺心起而有其念。念無自相不離本覺。猶如迷人依方故迷。若離於方則無有迷。眾生亦爾。依覺故迷。若離覺性則無不覺。以有不覺妄想心故。能知名義為說真覺。若離不覺之心。則無真覺自相可說。   論曰。則此文中自有二門。雲何為二。一者異說相應契當門。二者隨次別釋散說門。初門雲何。頌曰。  牟尼大覺尊  一代聖說中  總有六種說  謂明闇俱非  空及與具足  如是六無明  隨義立異名  剋體無差別   論曰。凡集牟尼尊一代中種種異說。總有六種。雲何為六。一者明無明。二者闇無明。三者俱是無明。四者俱非無明。五者空無明。六者具足無明。是名為六。如是六種隨義立名。據體無別。明無明者。字義差別其相雲何。頌曰。  究竟無餘無  通達顯了明  以此因緣故  言總意別明   論曰。究竟無餘故名為無。通達顯了故名為明。所謂圓滿般若之日周遍法界。無一一法而非明故。是故當知如是無明言總意別光明實智契經中作如是說。爾時舍利弗則白佛言。世尊何因緣故。於大眾中唱如是言。我今所說一切契經中。一一字字一一句句。盡攝一切無量所詮。而為鈍根之眾生故。以種種言說而談論耳。若如世尊說。當應有過失。何以故。如無明字唯表黑品。不能表示般若智明。乃至無常字唯表生滅之相。不能詮表無為當住真實理焉。如何世尊作如是說。於是世尊告舍利弗言。我今所說實無過失。何以故。如無明字。不可得言唯表黑品。汝智慧之力狹劣小見小聞故。作如是疑。而此無明字盡攝一切般若智明。具足圓滿無所闕失。所謂究竟義故。周遍義故圓滿義故。平等義故。無餘義故。說言為無。通達義故。顯了義故。觀照義故。現前義故。無礙義故。說言為明。乃至廣說故。闇無明者。字義差別其相雲何。頌曰。  一切般若明  隱覆令不生  譬如闇中具  無有殊勝事   論曰。根本無明。能覆一切總持慧明礙令不生。譬如暗中莊嚴具雖有勝妙相。而為闇障故。彼殊勝事不得出現。是故名為暗之無明。圓滿契經中作如是說。一切眾生具足三智。由顛倒故不知不覺故。俱是無明者。字義差別其相雲何。頌曰。  唯一種無明  或明或暗俱  譬如一暗色  二人各異見   論曰。一種無明或明或闇。譬如一色二人異見。此義雲何。謂如迦羅鳩奢那。及人同分極闇夜分中。同在一處見此暗色。若迦羅鳩奢那唯見清淨光明之色。若人同分唯見一向黑暗之色。俱是無明亦復如是。唯一無明。或智慧明或黑法暗具二事故。甚深密嚴契經中作如是說。根本無明於幻人中能作幻質。於德人中能作德質。不可取一非一故。俱非無明者。字義差別其相雲何。頌曰。  從無始已來  無有言說依  遠離了別轉  遠離遠離故   論曰。言俱非者無言依故。離心轉故。是故名為俱非無明。八勝天子契經中作如是說。爾時光明自在華寶妙輪天子。即承佛神力白佛言。世尊無明有耶。答曰非也。問曰無耶。答曰。非也。問曰亦有亦無耶。答曰非也問曰非有非無耶。答曰非也。問曰非是耶。答曰非也。問曰何故如是耶。答曰以無可明之事故。是故說言無始無明故。空無明者。字義差別其相雲何。頌曰。  無體用則空  譬如兔角無  如是道理了  是故說言明   論曰。空無明者。體用俱空。故名為無。如是道理明瞭現前。故名為明。譬如兔角本來無體。一切人眾皆悉現知。無始契經中作如是說。根本無明無所有事。遍計所執性故。具足無明者。字義差別其相雲何。頌曰。  染淨一切法  通出生增長  以此因緣故  建立具足名   論曰。言具足者。根本無明能生一切染淨諸法。令增長故立具足名。佛性解脫契經中作如是說。從無明種出覺知樹從覺知樹出功德智慧華。從兩輪華結法身解脫果。乃至廣說故。如是六種根本無明。於論文中明瞭說故。安立配屬且略而已。且暗無明名字差別其相雲何。契經異說其數幾有。頌曰。  總有十種名  契經異說故  見一處住地  或報恩無盡  或無始有終  或無等等生  或生得觀滿  智礙及不覺  覺了與子藏  如是十種名  隨義用差別  唯一暗無明   論曰。凡集一代種種契經總有十種。雲何為十。一者見一處住地。二者報恩無盡住地。三者無始有終住地。四者無等等生住地。五者生得住地。六者觀滿住地。七者智礙住地。八者不覺住地。九者覺了住地。十者子藏住地是名為十。如是十名唯是一體。隨義用別。應審觀察。見一處住地者。字義差別其相雲何。頌曰。  圓滿般若慧  現見一法界  無明體頓斷  故名見一處   論曰。金剛心還智慧未滿福德微少。不達一心中實處故。根本無明猶未出離。而率萬行到果位時。始覺般若分明顯了。本有功德具足圓滿。現見一中法界之心安立住處。根本無明頓斷無餘。是故名為見一處惑。光嚴童子契經中作如是說。復次有惑。一切聲聞辟支佛。及十地菩薩所不能斷。謂見一處無明住地。如是住地證一法界。清淨覺者乃所能斷故。報恩無盡住地者。字義差別其相雲何。頌曰。  無量一切佛  報無明之恩  盡未來無窮  故名恩無盡   論曰。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報無明恩。盡未來際無有窮盡。所以者何。一切覺者以無明作無為因。具足莊嚴法身果故。本來清淨契經中作如是說。文殊師利則白佛言。世尊無量劫中不惜身命。斷一切惡修一切善。圓滿行因莊嚴性海。喜樂自在德用無礙。何因緣故作如是言。我有多恩盡未來際不能盡報。佛言我由無明。以之為質成正覺道。是故我說有極重恩。於塵劫中報恩不盡。以此義故。無明住地亦名報恩無盡住地故。無始有終住地者。字義差別其相雲何。頌曰。  卻過去無際  進未來有盡  以此因緣故  名無始有終   論曰。根本無明若卻過去無其本際。名為無始。若進未來必有間斷。名為有終。般若波羅蜜中作如是說。始覺淨智有始無終。無明住地無始有終。故無等等生住地者。字義差別其相雲何。頌曰。  過恆上煩惱  無前後一時  具足出生故  名無等等生   論曰。根本無明有勝力故。過於恆沙諸上煩惱。無有前後一時俱生。是故名為無等等生。自體契經中作如是說。譬如天魔波旬於大自在天。色力壽命眷屬眾具自在殊勝。無等等出生大力住地。亦復如是。粗細前後無有前後。一時生長故。生得住地者。字義差別其相雲何。頌曰。  生謂三種生  得謂立成就  無明彼成立  故名為生得   論曰。所言生者。所謂即是三種生相。所言得者。即有二義。雲何為二。一者建立義。二者成就義。根本無明能善成立彼三種相。是故名為生得住地。十種妄想契經中作如是說。據子子轉生得住地。非據自體名為生得故。觀滿住地者。字義差別其相雲何。頌曰。  根本無明體  金剛還不盡  當待果滿位  故名為觀滿   論曰。根本無明金剛心還猶存不盡。當待滿位永斷無餘。是故名為觀滿住地。無上菩提契經中作如是說。根本無明待究竟道。名為觀滿。諸戲論識隨位漸除。名為觀分故。智礙住地者。字義差別其相雲何。頌曰。  礙一切種智  逆世間通達  相違過極重  故名為智礙   論曰。根本無明漠冥極暗。一切種智顯了極明。如是明暗相違過失。極重深故。是故名為智礙住地。甚深因緣契經中作如是說。染煩惱礙與正體智。相違過極建立為障。般若慧礙與後得智。相違過重建立為障。乃至廣說故。不覺住地者。字義差別其相雲何。頌曰。  從無始已來  備三身菩提  圓四德涅盤  不能覺不覺   論曰。一切眾生從無始來。具足三身圓滿四德。自性清淨遠離繫縛。而由無明不知不覺。是故名為不覺住地。大本楞伽契經中作如是說。般若無知。諸戲論識即是知無。根本無明即是不覺。所以者何不覺覺故。乃至廣說故。覺了住地者。字義差別其相雲何。頌曰。  十地非境界  凡小亦非境  唯大覺者了  故名為覺了   論曰。根本無明十地菩薩未能盡知。何況凡小能善知之。唯大覺者窮了無餘。是故名為覺了住地。寶積契經中作如是說。唯佛境界非餘能知。覺了無明故。子藏住地者。字義差別其相雲何。頌曰。  無明藏大海  攝持上煩惱  譬如種持子  故名為子藏   論曰。無始無明攝持煩惱令得住止。譬如諸種持隱顯子。是故名為子藏住地。本業契經中作如是說。子子種藏譬如天網故。何因緣故皆名住地。字義差別其相雲何。頌曰。  無明力大故  住持諸染法  如地持四擔  故名為住地   論曰。根本無明其力最大。能善住持一切染法。譬如大地有勝力故持四重擔。故名為住地。雲何為四。一者大海。二者諸山。三者草木。四者眾生。是名為四。勝鬘契經中作如是說。世尊如是無明住地力。於有愛數四住地。無明住地其力最大。乃至廣說故。   已說異說相應契當門。次說隨次別釋散說門。所言不覺義者者。總標本末一切不覺。自此已下作釋略示。於是初釋根本不覺。次釋分離眷屬不覺。本廣末略。應審觀察。謂不如實知真如法一故不覺心起者。即是顯示根本不覺之起因緣。根本不覺何因緣故得起而有。因不如故得起而有。何等法中而不如耶。謂三法中而不如故。言不如者。當有何義。謂違逆義故。雲何三法。一者實知一法。二者真如一法。三者一心一法。是名為三。實知一法者。謂一切覺即能達智。真如一法者。謂平等理即所達境。一心一法者。謂一法界即所依體。於此三法皆違逆故無明得起。是故說言謂不如實知真如法一故不覺心起。彼三種法皆守一中終不捨離。故通名為一。自此已下眷屬略示。而有其念者。即是顯示分離無明。謂本已立一切眷屬皆得有故。自此已下即有二門。雲何為二。一者歸德成幻力無力門。二者攀妄顯真力無力門。歸德成幻門者。一切無明。若剋其本無自體相。依止本覺而得成立。譬如迷道路人依道路故迷。若離道路無迷亂事故。如本念無自相不離本覺。猶如迷人依方故迷若離於方即無有迷。眾生亦爾依覺故迷。若離覺性即無不覺故。攀妄顯真門者。法身般若不能自顯。當待不覺然後方乃讚揚名義具足現前。譬如勇猛丈夫伏諸軍眾。然後方乃得高勝位故。如本以有不覺妄想心故。能知名義為說真覺。若離不覺之心則無真覺自相可說故。   已說根本無明住地門。次說眷屬無明住地門。此抉擇中自有二重。雲何為二。一者顯示微細眷屬門。二者顯示粗重眷屬門。初門雲何。   本曰。復次依不覺故生三種相。與彼不覺相應不離。雲何為三。一者無明業相。以依不覺故心動說名為業。覺則不動動則有苦。果不離因故。二者能見相。以依動故能見。不動則無見。三者境界相。以依能見故境界妄現。離見則無境界。   論曰。就此文中即有二重。雲何為二。一者總標略示門。二者標釋俱成門。第一門言依不覺故生三種相與彼不覺相應不離者。即是顯示末相承賴本體之氣力故而得成立。復彼本體為受末相之枝養故而得止住。譬如父子互相為因得成立故。是故說言相應不離。若如是說。八地已上諸菩薩等。應斷無明同妙覺耶。是事不爾。雖斷粗相。微細三相猶未斷故。自此已下釋第二門。此三相中第一業相。能見所見無有差別。心王念法不可分析。唯由精動隱流之義故名為業。如是動流只由不覺。若覺不動動即有苦。所以者何。業相之初果不離無明之初因故。如本一者無明業相以依不覺故心動說名為業覺則不動動則有苦果不離因故故。第二轉相。以業相念為所依故。轉作能緣流成了相。若無業相動念之分位。當無了別轉相之見分。依此動作彼轉名為轉相。如本二者能見相以依動故能見不動即無見故。第三現相以了別轉為所依故。戲論境界具足現前。所緣相分圓滿安布。若離了別見識之分位。即無所緣境界之塵相。依此見分現彼相分。譬如依明鏡故現諸色像名為現相。如本三者境界相以依能見故境界妄現離見則無境界故。如是三相雖名字別是示本識。前抉擇中已廣說故。此中三相初能及所同體無別。中唯能見則無所見。後能與所具足圓滿。根本無明復有何別。此何所疑。無明自體不明瞭故。所謂若言心體無動。就此時故名無明者。此事即不然。所以者何。三者分言以依不覺故心動說名為業故。若言動是業識分位非無明者。此事亦不爾。所以者何。校量分言以不達一法界故心不相應忽然念起名為無明故。動起二文皆就業識作如是說。非彼無明。所以者何。能動能起根本無明。隨動隨起即是業識。以此義故無相違過。若爾根本無明自體。如何能動心體能起諸念。此處難了。十地非境三賢不量。唯佛窮了不可妄說。然依經說假言強稱但曰不覺。得有因緣次抉擇中自當顯說。業相細念能所未分。相及境界不可分別。何因緣故立動名字釋業相耶此事亦復不可妄說。唯依經說作如是言。業相本識。無能了作無所了作。不可分析不可隔別。唯由精動隱流義故。名為鍵摩而已。若有眾生須種種辭綺語此處。咄哉終日不堪了說。   已說顯示微細眷屬門。次說顯示粗重眷屬門。   本曰。以有境界緣故復生六種相。雲何為六。一者智相。依於境界心起分別愛與不愛故。二者相續相。依於智故生其苦樂覺。心起念相應不斷故。三者執取相。依於相續緣念境界。住持苦樂心起著故。四者計名字相。依於妄執分別假名言相故。五者起業相。依於名字尋名取著造種種業故。六者業繫苦相。以依業受果不自在故。   論曰。如是六相皆意識地非餘識法。所以者何。大本經中如是說故。此抉擇分當釋何經。謂楞伽經。彼契經中當何說耶。謂分流楞伽契經中作如是說。  譬如巨海浪  斯由猛風起  洪波鼓溟壑  無有斷絕時  藏識海常住  境界風所動  種種諸識浪  騰躍而轉生  青赤種種色  珂乳及石蜜  淡味眾華果  日月與光明  非異非不異  海水起波浪  七識亦如是  心俱和合生  譬如海水變  種種波浪轉  七識亦如是  心俱和合生  謂彼藏識處  種種諸識轉  謂以彼意識  思惟諸相義  不壞相有八  無相亦無相   依此經文作解釋故。起六相文。今此經文為明何義。謂欲顯示現識之海性自常住。為彼六塵境界之風所飄動故。七種轉識現識之體以為內因。六塵境界以為外緣。興盛六種粗重相故。如經。  譬如巨海浪  斯由猛風起  洪波鼓溟壑  無有斷絕時  藏識海常住  境界風所動  種種諸識浪  騰躍而轉生   雲何名為境界之風。其風形狀當如何耶。謂青黃等種種顯色。能起眼識。寶珂等珠出現種種勝妙音聲。能起耳識。檀乳等香熏布種種芬芬香氣。能起鼻識。木羅石蜜等諸安觸著和合種種諸善美樂具。能起身識。甘淡等味。隨其所應出種種味。能起舌識。現在之華未來之果種種法塵。隨為彼識所緣境界。能起意識。今此文中舉塵取識。應審觀察。彼末那識。即是意識微細分位無別體耳。如是六塵能動心體令使散亂。譬如猛風故名為風。如經。  青赤種種色  珂乳及石蜜  淡味眾華果   如是七識及與藏識。同耶異耶。非同非異。離二邊故。譬如日與光明水與波浪非同非異。七識藏識非同非異義亦如是。如經。  日月與光明  非異非不異  海水起波浪  七識亦如是  心俱和合生   如是七識從何處所來入藏識作七種數。流轉起動無斷絕時。如是七轉識。不從內來不從外來不從中來。唯藏識體變作七識。譬如海水變作波浪。如經。  譬如海水變  種種波浪轉  七識亦如是  心俱和合生  謂彼藏識處  種種諸識轉  謂以彼意識  思惟諸相義   如是現識及七轉識八種心識。唯有生滅無常相耶。亦有實相常住相耶。如是八識從無始來。三際不動四相不遷。真實常住自性清淨不壞之相。具足圓滿無所闕失。而如是等一切功德。同法界故無有二相。無二相故唯是一相。唯一相故亦是無相。皆以無相故無相亦無相。如經。   不壞相有八無相亦無相。   此楞伽經凡明幾識。即有二門。雲何為二。一者略說門。二者廣說門。如是二門中三本各異說。雲何異說。謂一本分流楞伽契經中作如是說。大慧略說有三種識。廣說有八種相。何等為三。謂真識現識分別事識。又一本分流楞伽契經中作如是說。大慧廣說有八種識。略說有二種識。何等為二。一者了別識。二者分別事識。又一本分流楞伽契經中作如是說。大慧略說有四種識。廣說有七種識。雲何為四。謂業識轉識現識分別事識。如是三經直是真說。當應歸依。何等楞伽。因緣楞伽沙羅楞伽。盤屍多楞伽等此四種經。即是偽假說故不可歸依。今當依彼十萬六千嗢拖南頌大本楞伽。三經異相安立會釋。如其次第應審觀察。初契經中第一真識。直是根本無明所熏本覺真心。第二現識。直是現相阿梨耶識。第三分別事識。直是意識。粗分意識。細分即末那故。何故此經意識細分末那陀識。三細之中業識轉識。且略不示。即有二門。雲何為二。一者舉兩顯三備數門。二者率上達下備數門。初門雲何。謂舉粗強顯細劣故。此義雲何。於三細中粗是現識。於七識中強是意識。舉粗現識顯細業轉。唯言現識。舉強意識示劣末那。唯言意識。是故言略而義圓耳。是名舉兩顯三備數門。後門雲何。謂渾前後滿名字故。此義雲何。經上文言諸識有三種相謂轉相業相真相。第一轉相。即是三細所攝轉識。第二業相。即是三細所攝業識。第三真相。即是意識細分所攝之末那識。率此經文及於下文。圓滿名字義理具足。是名率上達下備數門。此契經中八種識者。阿梨耶末那意識及五識身。是名為八。何故成八。一意識中分七種故。中契經中第一了別識。直是現相阿梨耶識。第二分別事識。直是意識。義如前說。同說末那。彼初經中名言真相。此中經中智相識者。異名同義。末那位中始有慧數。分別於塵名智相識。如是智識所緣境中。作真實之相解。而轉故名真相。此中八識比前可知。後契經中四種識法。文相明故且略不說。言七識者。末那意識總為一故。粗細雖別唯一識故。法界法輪契經中作如是說。第六意識分別六塵境界時中。必依末那為所依根方得生起。是故意識當是能依。彼末那識當是所依。能依所依。不能一種。何故今說一體無別。經意別故無相違過。謂彼經中立別種故。今此經中立同種故。以何文故。分明現知分別事識。不依末那而得生起。楞伽經中明瞭說故。彼契經中雲何說耶。謂分流楞伽中作如是說。大慧了別事識分別事識。彼二種識無有差別迭共為因。又一本分流楞伽中作如是說。大慧現識及分別事識。此二壞不壞相展轉為因。由此文故明知意識。唯以現相阿梨耶識為內所依。生起動轉不依末那。復次大本楞伽契經中作如是說。爾時妙嚴菩薩則白佛言。粗相意識細相意識。以何為因以何為緣。相續而轉。佛言如是粗細意識。以現鏡識而為其因。以六塵境而為其緣。相續而轉故。以此義故。第七末那緣六塵境。為所緣轉義已成立。何以故。經伽他中作如是說。境界風所動七識波浪轉故。復次若有眾生。經現識者即是末那。是故意識以之為因。咄哉此言不可指南。   已說經本。次釋論文。即此文中自有二門。雲何為二。一者總標略示門。二者標釋俱成門。以有境界緣故復生六種相者。即是初門。此文為明何義。謂為顯示彼一意識六種粗相。現鏡識中六塵境界以為起緣。現鏡識體以為依因。得長相續具足轉故。若爾何故。唯言以境界為緣。不說以彼本識為因。義相顯故且略而已。其理非無。若爾現識即應末那。為彼意識親所依故。猶如意根。解釋此義即有二意。雲何為二。一者遮意。二者許意。遮者遮別種故。許者許阿梨耶末那故。如是疑難至大末那抉擇分中其理自顯。自此已下釋第二門。此六相中。第一二相即是法執。第二二相即是人執。第三二相即是業因果報別相。復次初二地上所斷。中二三賢所斷。後二十信所離。復次初二則是細相。後有四相則是粗相。復次初一則是細相。後有五種即是粗相。復次初五則是細相。後一粗相。復次六相皆是粗相。復次六相皆無細相亦無粗相。如其次第應審思惟。   已說顯示粗重眷屬門。次說顯示無明有決疑門。   本曰。當知無明能生一切染法。以一切染法皆是不覺相故。   論曰。即此文中自有二門。雲何為二。一者直示得有門。二者釋相決疑門。初門雲何。頌曰。  譬如見樹木  當知有種子  見諸上煩惱  知無明亦爾   論曰。譬如有人見林樹等決定當知有其種子。見諸煩惱知無明有義亦如是。如本當知無明能生一切染法故。後門雲何。謂有眾生作如是疑。無明唯一染法無量。豈一無明生諸煩惱。起不信心。若決彼疑應作是言。譬如種子唯一出生無量無邊華果枝葉等一切類。根本無明亦復如是。唯一無明能生一切無量無邊煩惱染法。以何得知一切煩惱皆無明生者。由彼諸染法皆不覺相故。若須是言彼疑便決。如本以一切染法皆是不覺相故。從上已來本上無明略釋已焉。自此已下總蘊一切染淨諸法。更作同異之二種門。表示造論真實本意。其相雲何。   本曰。復次覺與不覺有二種相。雲何為二。一者同相。二者異相。言同相者。譬如種種瓦器皆同微塵性相。如是無漏無明種種業幻。皆同真如性相。是故修多羅中依於此義說。一切眾生本來常住。入於涅盤菩提之法。非可修相。非可作相。畢竟無得。亦無色相可見。而有見色相者。唯是隨染業幻所作。非是智色不空之性。以智相無可見故。言異相者。譬如種種瓦器各各不同。如是無漏無明隨染幻差別性染幻差別故。   論曰。即此文中故有二門。雲何為二。一者同相門。二者異相門。為明何義故建立同相門。為欲顯示一切諸法。唯一真如無餘法故。當真如門。為明何義故。建立異相門。為欲顯示唯一真如作一切法。名相各別。義用不同故。當生滅門。如是二門依何契經所建立耶。謂文殊師利答第一經。彼契經中當何說耶。謂彼契經中作如是說。佛問文殊。汝久遠來恆無休息。普遍遊行十方剎中見何殊事。文殊答曰。我久遠來不見餘事。唯見微塵。又佛問言。汝百年中居於輪家。不見種種瓦器相耶。文殊對曰。我唯見塵不見瓦器。又佛問言。汝實不見地水火風山川林樹等種種相耶。文殊對曰。我實不見如是等相。唯見微塵。如是如是世尊問詰文殊答曰。至一百數佛問文殊見微塵耶。文殊對曰。我久遠來不見微塵。爾時世尊告文殊言。善哉善哉汝是大士。能覺一相。能覺一相即無相法。文殊師利。汝一仁者非如是覺。依一相門。一切眾生本來常住。入於涅盤菩提之法。乃至以智相無可見故。馬鳴菩薩依彼經文立同相門。文相明故不須重釋。異相門者。彼契經中作如是說。佛告身子。汝見此土作何心見。身子答曰。我見此土。山川林樹沙礫土石日月宮殿舍宅等種種相各各形相名字差別不同。佛言汝智慧力下劣狹少。心有高下見如是異。唯汝一人非如是見。一切眾生亦復如是。乃至諸法亦復如是。真妄互熏染淨相待。功德過患形相名字各各差別。隨凡夫心所立名相。有而不實皆幻化法。乃至廣說。依此文故。尋義之述立異相門。文相明故不須重釋。此二門中所存初門。應審思惟。從上已來釋本分中是心生滅字句已焉。自此已下直釋因緣。   本曰。復次生滅因緣者。所謂眾生依心意意識轉故。此義雲何。以依阿梨耶識說。有無明不覺而起。能見能現能取境界起念相續。故說為意。此意復有五種名。雲何為五。一者名為業識。謂無明力不覺心動故。二者名為轉識。謂依於動心能見相故。三者名為現識。所謂能現一切境界。猶如明鏡現於色像。現識亦爾。隨其五塵對至即現無有前後。以一切時任運而起常在前故。四者名為智識。謂分別染淨法故。五者名為相續識。以念相應不斷故。   論曰。即此文中自有二門。雲何為二。一者攝義顯宗生解門。二者隨文散說決疑門。初門雲何。此中因緣有其二重。雲何為二。一者不相應生滅因緣。二者相應生滅因緣。初重因緣其相雲何。頌曰。  彼根本無明  是隨緣本覺  各因緣具足  為三不相應  正作因緣故  細生滅因緣  更作意觀察  應審其義理   論曰。根本無明隨緣本覺。各各因緣二義具足。能為三種不相應染。正作因緣。是故說言微細生滅之因緣門。具足形相散說門中其理自明。次重因緣其相雲何。頌曰。  現鏡識自體  六塵境界相  為三種相應  能作因緣故   論曰。現鏡識體六塵境界。如其次第。為彼三種相應染法能作因緣。是故說言粗重生滅之因緣門。現識體中又有緣義。應審思惟。復次更有二重因緣。雲何為二。一者本遍因緣。二者末遍因緣。言本遍者。舉根本無明及本覺心。望於六粗相。有因緣義故。言末遍者舉業轉相望於三相應。有因緣義故。復次更有二重因緣。雲何為二。一者上下因緣。二者下上因緣。言上下者。無明為始果報為終。下下與力不越其數。作因緣故。言下上者。果報為始無明為終。上上與力不越其數。作因緣故。復次一切有為生滅之法剎那不住。無因無緣故。復次因緣之法空而無主。其實自性不可得故。復次不可得法。不可得亦不可得故。如其次第應審思擇。   已說攝義顯宗生解門。次說隨文散說決疑門。此中有二門。雲何為二。一者總標門。二者廣釋門。復次生滅因緣者所謂眾生依心意意識轉故者。即是初門。此文為明何義。謂欲顯示所依能依之差別故。雲何所依。謂本覺心。雲何能依。謂即眾生。言眾生者。當何法耶。謂意意識。何故意及意識名為眾生。意及意識一切眾染合集而生。故名眾生。而無別自體。唯依心為體。是故說言依心而轉。   已說總標門。次說廣釋門。此中二品。先說末那轉。後說意識轉。文相可見。此義雲何者。總問二轉。自此已下作釋散說。此意轉門依何契經所建立耶。謂顯了經。彼契經中當何說耶。謂顯了契經中作如是說種種心識雖有無量。唯末那轉無有餘法。所以者何。是末那識具足十一義無所不作故。彼契經中十一義名略不別說。是故論者。具舉十一種之別名分明顯示。雲何名為十一種名。一者根本無明。二者業相。三者轉相。四者現相。五者智相。六者相續相。七者業識。八者轉識。九者現識。十者智識。十一者相續識。是名十一。如本以依阿梨耶識說有無明不覺而起能見能現能取境界起念相續故說為意。此意復有五種名廣說乃至五者名為相續識以念相應不斷故故。本地契經中作如是說大末那識具十二轉者。所依本覺以為一故。相識兩字何差別故。更加其數別建立耶。甚大別故。雲何差別。謂一切諸眷屬染法。皆悉各各有二義故。雲何為二。一者神解義。二者暗鈍義。神解義者。據從本覺流轉邊故。暗鈍義者。據從無明流轉邊故。依初門故建立識名。依後門故建立相名。二門差別應如是知。何故如是。所言識者。解了義故順於本覺。所言相者。背本義故順於無明。是故常住佛性契經中作如是說。以何得知一切眾生悉有佛性。答曰一切眾生皆有心識故。當知有佛性。何以故。佛名覺者。能善照達一切法故。眾生身中有此覺者故。是故一切眾生。得有了別識耳故。以何義故名為意耶。謂有二義故。雲何為二。一者根義。二者身義。言根義者。能生義故。言身義者。依止義故。以何義故。根本無明隨染本覺各具因緣。互相望故。此義雲何。謂舉本覺及與無明望於三識。本覺為因無明為緣。同舉彼二望於三相。無明為因本覺為緣。所以者何。以由親為因由疏為緣故。何故上言分別智相及相續相意識細分。今此文中末那識攝。為欲成立末那意識。唯是一體無二別故。若爾何故略去粗分不以為意。約實皆意。而理盡故且略而已。是故經言無所不作。然別建立意識轉者。為欲建立能依所依之法門故。舉此抉擇三相末那應廣通達。復次為欲顯示阿梨耶識非定阿梨耶。末那非定末那。意識非定意識。以無定故。藏識末那。末那藏識。意識藏識。藏識意識。亦皆藏識。皆是末那。皆是意識。亦復皆非。如是無定故。皆是無常。無常故非真實。非真實故皆是幻化。以幻化故自性空無。自性空故決定寂滅。寂滅故寂滅亦寂滅故。金剛三昧契經中作如是說。地藏菩薩言。不可思議不思議聚七五不生。八六寂滅。九相空無。有空無有。無空無有。乃至上文言。佛言見則為妄。何以故。一切萬有無生無相。本不自名悉皆空寂。一切法相亦復如是。一切眾生身亦復如是。身尚不有雲何有見故。   已說隨文散說決疑門。次說相續業用差別門。   本曰。住持過去無量世等善惡之業令不失故。復能成就現在未來苦樂等報。無差違故。能令現在已經之事忽然而念未來之事不覺妄慮。   論曰。此相續識即有三義。雲何為三。一者攝前不失義。二者感果成就義。三者妄慮遍緣義。初義雲何。此相續識而能發起潤業煩惱。住持過去無明所起。一切種種善不善業。而能令作成果力用故。如本住持過去無量世等善惡之業令不失故。中義雲何。此相續識又能發起潤生煩惱。而能令使已成辨業。決定果報安立屬當故。如本復能成就現在未來苦樂等報無差違故。後義雲何。此相續識攀緣轉廣分別更強。緣已知境發樂不樂之心。對現前境增愛不愛之心。緣未知境不了妄計故。如本能令現在已經之事忽然而念未來之事不覺妄慮故。如是此識連續生死令不斷絕。是故名為相續識焉。   已說相續業用差別門。次說唯心迴轉諸法門。   本曰。是故三界虛偽唯心所作。離心則無六塵境界。此義雲何。以一切法皆從心起妄念而生。一切分別即分別自心。心不見心無相可得。當知世間一切境界。皆依眾生無明妄心而得住持。是故一切法。如鏡中像無體可得。唯心虛妄。以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故。   論曰。此文為明何義。為欲顯示一切諸法唯心迴轉無餘法故。所以者何。隨心有無諸差別法有無有故。諸法唯心此心有耶。如是心法亦不可得故。若爾唯是心義。雲何成立。此亦心故。以何現知。經文明故。雲何說耶。謂分流楞伽契經中作如是說。無心之心量我說為心量故。復次由心不可得之句故。成立大空之義。由無心之心量句故。成立幻差別之義。復次由大空之義故。諸法得成。由幻差別之義故。空理得顯。復次由相觀故無定二事。無二事故不成一事。無一事故不成亦不成。如其次第應審觀察。   已說廣大末那轉相門。次說分別事識轉相門。   本曰。復次言意識者。即是相續識。依諸凡夫取著轉深。計我我所。種種妄執隨事攀緣。分別六塵。名為意識。亦名分離識。又復說名分別事識。此識依見愛煩惱增長義故。   論曰。即此文中自有四門。雲何為四。一者揀擇假者同分門。二者生起粗重轉相門。三者建立名字差別門。四者顯示安立所依門。揀擇假者門者。舉三種凡夫揀地上聖故。雲何三凡。一者無根盲聾凡夫。二者毛頭難角凡夫。三者金剛不變凡夫。是名為三。如本依諸凡夫故。生起粗重門者。若據邪定聚諸眾生。常興戲論分別之識。取著一切種種境界。轉轉深厚無有邊際。無有始終。常恆增長無斷絕故。如本取著轉深故。若據不定聚諸眾生。雖覺滅相定是不善起不作意。而人空智未現前故。緣諸境界及身份等。計我我所堅執不捨故。如本計我我所故。若據三賢位諸眾生。雖已成就人空般若覺異相夢。而真法空智猶未現前故。起種種著堅執法實。隨事思慮不能通達平等正理故。如本種種妄執隨事攀緣分別六塵故。建立名字門者。即有三種。雲何為三。一者所依微細名字。二者所依粗現名字。三者隨順境界名字。是名為三。初名雲何。此識依彼微細末那。以為止根而得安立故名意識。如本名為意識故。中名雲何。此識依彼眼等五根。以為止根分別五塵。是故亦名為分離識。如本亦名分離識故。後名雲何。此識今緣事之境界。而轉分別未以如理為自境界。是故名為分別事識。如本又復說名分別事識故。顯示所依門者。見修二惑熏於本識。由此熏力粗分意識建立。增長相續恆轉得住持故。如本此識依見愛煩惱增長義故故。   從上已來生滅因緣抉擇已焉。自此已下顯示因緣殊勝不可思議之相。   本曰。依無明熏習所起識者。非凡夫能知。亦非二乘智慧所覺。謂依菩薩從初正信發心觀察若證法身得少分知。乃至菩薩究竟地不能知盡。唯佛窮了。何以故。是心從本已來自性清淨。而有無明。為無明所染有其染心。雖有染心而常恆不變。是故此義唯佛能知。所謂心性常無念故。名為不變。以不達一法界故。心不相應。忽然念起名為無明。染心者有六種。雲何為六。一者執相應染。依二乘解脫及信相應地遠離故。二者不斷相應染。依信相應地修學方便。漸漸能捨得淨心地。究竟離故。三者分別智相應染。依具戒地漸離。乃至無相方便地究竟離故。四者現色不相應染。依色自在地能離故。五者能見心不相應染。依心自在地能離故。六者根本業不相應染。依菩薩地盡得入如來地能離故。不了一法界義者。從信相應地觀察學斷。入淨心地隨分得離。乃至如來地能究竟離故。言相應義者。謂心念法異。依染淨差別。而知相緣相同故。不相應義者。謂即心不覺。常無別異。不同知相緣相故。又染心義者。名為煩惱礙。能障真如根本智故。無明義者。名為智礙。能障世間自然業智故。此義雲何。以依染心能見能現。妄取境界違平等性故。以一切法常靜無有起相。無明不覺妄與法違故。不能得隨順世界一切境界種種知故。   論曰。即此文中故有五門。雲何為五。一者舉人顯示殊勝門。二者顯示染緣決疑門。三者舉障示治配當門。四者顯應不應差別門。五者立二礙別障用門。是名為五。第一門中即有三人。雲何為三。一者分滿俱絕人。邪定凡夫一切二乘。愚癡深故。智慧劣故。如本依無明熏習所起識者非凡夫能知亦非二乘智慧所覺故。二者有分無滿人。五十位人始覺般若未圓滿故。如本謂依菩薩從初正信發心觀察若證法身得少分知乃至菩薩究竟地不能知盡故。三者有滿無分人。佛果位中大圓鏡智遍現前故。如本唯佛窮了故。是名為三。   已說舉人顯示殊勝門。次說顯示染緣決疑門。此中有二意。雲何為二。一者常無常門。二者無常常門。言常無常門者。自相本覺之心從無始來。決定常住體性不變。無非無常時。無非變化處故。如本何以故是心從本已來自性清淨而有無明為無明所染有其染心故。言無常常門者。此本覺心從無始來。常恆無常常恆變異。無非常住時。無非不變處故。如本雖有染心而常恆不變故。是故此義唯佛能知者。總結殊勝。自此已下更以二句釋上二句。文相可見。   已說顯示染緣決疑門。次說舉障示治配當門。即此門中自有二意。雲何為二。一者隨轉對治分位門。二者根本對治分位門。隨轉對治門者。六種隨相如其次第。發心為初妙覺為後。隨應離故。如本染心者有六種。雲何為六。一者執相應染依二乘解脫及信相應地遠離故。廣說乃至六者根本業不相應染依菩薩地盡得入如來地能離故故。根本對治門者。大力無明極喜為初妙覺為後。隨應離故。如本不了一法界義者從信相應地觀察學斷入淨心地隨分得離乃至如來地能究竟離故。極喜地中根本隨相對治形相當如何別。謂後得智之所斷者名為無明。及正體智之所斷者名為隨相。應如是知。如說極喜上一切地亦復如是。   已說舉障示治配當門。次說顯應不應差別門。雲何名為相應義耶。言相應義者。所謂心品及念法異。雲何心品。所謂本覺隨染之心。雲何念法。所謂直依無明生長妄法。以何義故名為相應。謂相與力故。如是二法何故名異。本各別故。如本言相應義者謂心念法異故。念法之依染。心品之依淨。如是二法各各差別。猶如水火而何故言成相應義。知相緣相合契同故。雲何名為知相契同。心品念法不相捨離。和會轉故。雲何名為緣相契同。如是二品所緣同故。如本依染淨差別而知相緣相同故故。大本金剛三昧契經中作如是說。三種相同。異故成同。若同不同故。若爾何故部宗契經中作如是說。三種粗染二義故轉。雲何二轉。一者相違轉。二者隨順轉。乃至廣說。逆上順下作如是說。無別意趣。不相應義相應相違。應審觀察。   已說顯應不應差別門。次說立二礙別障用門。彼煩惱礙多散動性。是真如智直寂靜性。如是相違故立為障。如本又染心義者名為煩惱礙能障真如根本智故。彼智慧礙漠溟之性。是作業智聰明之性。如是相違故立為障。如本無明義者名為智礙能障世間自然業智故。此義雲何下顯示其因緣。應審思擇。二障二礙復有何別。立二障門據一向斷。立二礙門據斷不斷。應如是知。應如是觀。從上已來因緣殊勝抉擇分已焉。   釋摩訶衍論卷第四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68 釋摩訶衍論   釋摩訶衍論卷第五   龍樹菩薩造   姚秦三藏筏提摩多奉 詔譯   自此已下顯示生滅之相差別。   本曰。復次分別生滅相者。有二種。雲何為二。一者粗與心相應故。二者細與心不相應故。又粗中之粗凡夫境界。粗中之細及細中之粗菩薩境界。細中之細是佛境界。此二種生滅。依於無明熏習而有。所謂依因依緣。依因者不覺義故。依緣者妄作境界義故。若因滅則緣滅。因滅故不相應心滅。緣滅故相應心滅。問曰若心滅者雲何相續。若相續者雲何說究竟滅。答曰所言滅者。唯心相滅非心體滅。如風依水而有動相。若波水滅者則風斷絕無所依止。以水不滅風相相續。唯風滅故動相隨滅。非是水滅無明亦爾。依心體而動。若心體滅則眾生斷絕無所依止。以體不滅心得相續。唯癡滅故心相隨滅。非心智滅。   論曰。則此文中自有五門。雲何為五。一者標釋俱成示相門。二者率相屬當假人門。三者顯示粗細所依門。四者本覺對治次第門。五者發起問答決疑門。言標釋俱成示相門者。粗重生滅與心相應故。微細生滅與心不相應故。雲何名為粗重生滅。當與何識而相應耶。謂末末故。與分別事識而共相應故。雲何名為微細生滅。當與何識而不相應耶。所謂末故與三位本識而不相應故。馬鳴菩薩依何經本作此解釋。謂楞伽經。彼契經中如何說耶。謂一本分流楞伽契經中作如是說。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復白佛言。世尊諸識有幾種生住滅。佛告大慧。諸識有二種生住滅。非思量所知。諸識有二種生。謂流注生及相生。有二種住。謂流注住及相住。有二種滅。謂流注滅及相滅。又一本分流楞伽契經中作如是說。大慧。諸識有二種滅。何等為二。一者相滅。二者相續滅。有二種生。何等為二。一者相生。二者相續生。有二種住。何等為二。一者相住。二者相續住。又大本楞伽契經中作如是說。爾時文殊師利即白佛言。世尊諸心識法。有幾無常之相。佛告文殊。若第一有縛細識。有上品非離生滅。若中轉有縛細識。有中品非離生滅。若遠轉縛細識。有下品非離生滅。若遍分別粗識。有分離面鏡非離生滅。如是三本楞伽契經為明何義。為欲顯示粗重微細二種生滅差別相故。於契經中唯出名字不示其義。以此義故馬鳴菩薩。分契不契顯示粗細二種生滅。如本復次分別生滅相者則有二種。雲何為二。一者粗與心相應故。二者細與心不相應故故。   已說標釋俱成示相門。次說率相屬當假人門。此中假人即有三種。雲何為三。一者不退凡夫。二者分清淨者。三者滿清淨者。是名為三。初人以何相應而為自境界耶。謂執相應染以為自境界故。如本又粗中之粗凡夫境界故。中人以何等染而為自境界耶。謂後二相應初二不相應。及業識之一分以為自境界故。如本粗中之細及細中之粗菩薩境界故。後人以何不相應染為自境界耶。謂俱合動相之一分。及獨力業相之全分以為自境界故。如本細中之細是佛境界故。   已說率相屬當假人門。次說顯示粗細所依門。此中所依即有二種。雲何為二。一者是通。二者是別。通者二種生滅。皆以無明為所依故。別者二種生滅如其次第。各因及緣為所依故。如本此二種生滅依於無明熏習而有所謂依因依緣。依因者不覺義故。依緣者妄作境界義故故。今此論文依何經起。謂楞伽經。彼契經中如何說耶。謂分流楞伽契經中作如是說。大慧。不思議熏及不思議變。是現識因。取種種塵及無始妄想熏。是分別事識因。又大本楞伽契經中作如是說。復次不離染因者。可思議熏不可思議熏。及可思議變不可思議變。復次分離染因者。種種猛風。妄想現鏡識乃至廣說。何法名為不思議熏。所謂即是根本無明。以何義故名不思議熏。謂甚深故。雲何甚深。謂金剛已還一切眾生不了此處。是故名為不思議熏。如熏變亦爾故大本經中作如是說。可思議不可思議者。就金剛還上之人故。   已說顯示粗細所依門。次說本覺對治次第門。謂本覺智根本無明為始。滅相為終。如其次第漸對治故。然此中斷不捨無明以為其斷。非以斷除而為斷故。若爾雲何斷義成耶。謂斷煩惱心。斷除不起故。是名本覺治道次第。如本若因滅則緣滅。因滅故不相應心滅。緣滅故相應心滅故。   已說本覺對治次第門。次說發起問答決疑門。即此門中自有二意。雲何為二。一者兩難閉關門。二者開通決疑門。文相可見。本覺明智斷根本無明。三種細染永滅不起。已三細無六粗之心亦不能起。三六種心永滅不起。本覺性智不能自有。所以者何。三六種心非但無明。亦本覺俱。真妄和合名三六心故。然若言三六心滅者。本覺同滅無所有也。豈可得言本覺之心而得相續至於邪定。故言問曰若心滅者雲何相續。即是初關。若言本覺是功德法非斷之法。常恆相續無斷絕者。豈可得言三六種心永滅不起。故言若相續者雲何說究竟滅。即是第二關。自此已下作釋決疑。文相明故不須重釋。   從上已來。生滅之相抉擇分已焉。自此已下顯示染淨相熏相生不斷絕義。   本曰。復次有四種法熏習義故。染法淨法起不斷絕。雲何為四。一者淨法。名為真如。二者一切染因。名為無明。三者妄心。名為業識。四者妄境界。所謂六塵。熏習義者。如世間衣服實無於香。若人以香而熏習故則有香氣。此亦如是。真如淨法實無於染。但以無明而熏習故則有染相。無明染法實無淨業。但以真如而熏習故則有淨用。雲何熏習起染法不斷。所謂以依真如法故有於無明。以有無明染法因故。即熏習真如。以熏習故即有妄心。以有妄心故即熏習無明。不了真如法故。不覺念起現妄境界。以有妄境界染法緣故。即熏習妄心。令其念著造種種業。受於一切身心等苦。此妄境界熏習義即有二種。雲何為二。一者增長念熏習。二者增長取熏習。妄心熏習義有二種。雲何為二。一者業識根本熏習。能受阿羅漢辟支佛一切菩薩生滅苦故。二者增長分別事識熏習。能受凡夫業繫苦故。無明熏習義有二種。雲何為二。一者根本熏習。以能成就業識義故。二者所起見愛熏習。以能成就分別事識義故。雲何熏習起淨法不斷。所謂以有真如法故。能熏習無明。以熏習因緣力故。則令妄心厭生死苦樂求涅盤。以此妄心有厭求因緣故。即熏習真如自信己性。知心妄動。無前境界。修遠離法。以如實知無前境界故。種種方便起隨順行不取不念。乃至久遠熏習力故。無明即滅。以無明滅故心無有起。以心無起故境界隨滅。以因緣俱滅故心相皆盡。名得涅盤成自然業。妄心熏習義有二種。雲何為二。一者分別事識熏習。依諸凡夫二乘人等。厭生死苦隨力所能。以漸趣向無上道故。二者意熏習。謂諸菩薩發心勇猛速趣涅盤故。真如熏習義有二種。雲何為二。一者自體相熏習。二者用熏習。自體相熏習者。從無始世來具無漏法。用熏習者。備有不思議業作境界之性。依此二義恆常熏習。以有熏習力故。能令眾生厭生死苦樂求涅盤。自信己身有真如法發心修行。問曰若如是義者。一切眾生悉有真如等皆熏習。雲何有信無信無量前後差別。皆應一時自知有真如法。勤修方便等入涅盤。答曰真如本一而有無量無邊無明。從本已來自性差別厚薄不同故。過恆河沙等上煩惱依無明起差別。我見愛染煩惱依無明起差別。如是一切煩惱依於無明所起。前後無量差別。唯如來能知故。又諸佛法有因有緣。因緣具足乃得成辦。如木中火性是火正因。若人無知不假方便。能自燒木無有是處。眾生亦爾。雖有正因熏習之力。若不遇諸佛菩薩善知識等。以之為緣能自斷煩惱。入涅盤者則無是處。若雖有外緣之力。而內淨法未有熏習力者。亦不能究竟厭生死苦樂求涅盤。若因緣具足者。所謂自有熏習之力。又為諸佛菩薩等慈悲願護故。能起厭苦之心。信有涅盤修習善根。以修善根成就故。則值諸佛菩薩示教利喜。乃能進趣向涅盤道。用熏習者即是眾生外緣之力。如是外緣有無量義。略說二種。雲何為二。一者差別緣。二者平等緣。差別緣者。此人依於諸佛菩薩等。從初發意始求道時乃至得佛。於中若見若念。或為眷屬父母諸親。或為給使。或為知友。或為怨家。或起四攝。乃至一切所作無量行緣。以起大悲熏習之力。能令眾生增長善根。若見若聞得利益故。此緣有二種。雲何為二。一者近緣。速得度故。二者遠緣。久遠得度故。是近遠二緣分別復有二種。雲何為二。一者增長行緣。二者受道緣。平等緣者。一切諸佛菩薩皆願度脫一切眾生。自然熏習恆常不捨。以同體智力故。隨應見聞而現作業。所謂眾生依於三昧。乃得平等見諸佛故。此體用熏習分別復有二種。雲何為二。一者未相應。謂凡夫二乘初發意菩薩等。以意意識熏習。依信力故而修行。未得無分別心與體相應故。未得自在業修行與用相應故。二者已相應。謂法身菩薩得無分別心。與諸佛智用相應。唯依法力自然修行。熏習真如滅無明故。復次染法從無始已來熏習不斷。乃至得佛後即有斷。淨法熏習即無有斷盡於未來。此義雲何。以真如法常熏習故。妄心即滅法身顯現。起用熏習故無有斷。   論曰。即此文中自有五門。雲何為五。一者總標綱要門。二者立名略示門。三者通釋熏習門。四者分剖散說門。五者盡不盡別門。第一門中自有六意。雲何為六。一者相待相成似有意。謂欲顯示染淨諸法。皆悉相待而得成立。無有唯自建立法故。二者本無性空非有意。謂欲顯示染淨諸法種種名字。於本無中權假建立。一切皆悉非自名故。三者相待相成顯空意。謂欲顯示染淨諸法由相觀故。從本已來無有自體自性空故。四者自然虛空無礙意。謂欲顯示一切諸法。非有非有故自然作空。非礙非礙故常作無障礙義故。五者非作非造自然意。謂欲顯示一切諸法。有佛無佛相熏相生無斷絕義。法爾道理性如是故。六者不守自性無住意。謂欲顯示一切諸法。作緣起陀羅尼義故。總標如是等無量義。故名為總標綱要門。如本復次有四種法熏習義故。染法淨法起不斷絕故。   已說總標綱要門。次說立名略示門。於此門中即有二門。雲何為二。一者淨真法相門。二者染妄法相門。所言真者。自性清淨本覺藏智。所言妄者。離脫體相本上無明。染妄門中即有三種。雲何為三。一者無明。二者業識。三者境界。一真三妄如是四法。能作熏事本數名字。今此文中舉一。後有並兼中有。應審觀察。所以者何。一切染法皆悉有熏習之事故。如本雲何為四。一者淨法名為真如。二者一切染因名為無明。三者妄心名為業識。四者妄境界所謂六塵故。   已說立名略示門。次說通釋熏習門。於此門中即有二門。雲何為二。一者比量譬喻善巧門。二者法喻合說安立門。比量譬喻善巧門者。譬如衣服從本已來。亦無芬香亦無鄙香一向無氣。而士夫眾入於班多伽耶娑叉提鄔林時。會末耶提以熏習故而有穢香。入於梵檀只多那林時。陀摩鍵多以熏習故而有香氣故。如本如世間衣服實無於香若人以香而熏習故則有香氣故。法喻合說安立門者。勝義道理亦復如是。自性清淨無漏性德。從無始來一向明白。亦無垢黑亦無染污。而以無明而熏習故則有垢黑。無明藏海從無始來一向闇黑。亦無智明亦無白品。而以本覺而熏習故則有淨用。如是染淨但是假立。染非實染淨非實淨。皆是幻化。無實自性。如本此亦如是。真如淨法實無於染。但以無明而熏習故。則有染相無明染法實無淨業。但以真如而熏習故則有淨用故。   已說通釋熏習門。次說分剖散說門。於此門中即有四門。雲何為四。一者黑品相熏有力門。二者白品相熏有力門。三者發起問答決疑門。四者舉緣廣說開通門。第一門中即有二門。雲何為二。一者總問總答顯宗門。二者歸總作別散說門。第二門中具此二門應審觀察。第四門中自有二門。雲何為二。一者總標軌則決定門。二者因緣各示生解門。如其次第說相可見。雲何熏習起染法不斷者。即是總問謂通總問一切黑品相熏相生不斷義故。自此已下即總答分。就於即此答說分中。從淨妙藏乃至粗重。背本向末漸次轉勝說其次第。說相次第應審觀察。根本無明不能自有。當依真如方得止住。所以者何。真如之性如虛空界。至部實主於障礙及無障礙中。為作歸依無所礙故。如本所謂以依真如法故有於無明故。如是無明得自所已。氣力殊勝功能自在。能熏真如令作妄法。增不了相加闇鈍用。譬如愛父生諸男女。如本以有無明染法因故即熏習真如以熏習故則有妄心故。如是微細業識妄心。因無明故自體生已。還熏無明能令增長。譬如生子養能生父。如是熏力更增長故。不能通達平等如理圓滿一心故。起轉識之惑念。生現相之妄境。生死之海更深。涅盤之岸彌高。如本以有妄心即熏習無明不了真如法故不覺念起現妄境界故。如是境界之風。還熏現識之海。起七識之波浪。此識樂著境界之塵。彼境面向識眼之前。遍造諸惡之業。具受一切苦報。三有之輪環循。四毒之賊浪起。如本以有境界染法緣故。即熏習妄心令其念著造種種業。受於一切身心等苦故。   已說總問總答顯宗門。次說歸總作別散說門。就此門中即有三重。雲何為三。一者境界。二者妄心。三者無明。是名為三。如是三種各有二故即成六數。如其次第初以為後後以為初漸次顯示。初重雲何。此妄境界有如實熏習之力故。增法執念。有如有熏習之力故。長人執著。人法二執具足起故。過於恆沙上煩惱類皆悉發起。是故名為境界熏習。如本此妄境界熏習義則有二種。雲何為二。一者增長念熏習二者增長取熏習故。中重雲何。業識妄心有上熏之力故。已得出離三乘聖人。而能令受變易細苦。有下熏之力故。未得出離一切凡夫而能令受分段粗苦。是故名為妄心熏習。如本妄心熏習義有二種。雲何為二。一者業識根本熏習能受阿羅漢辟支佛一切菩薩生滅苦故。二者增長分別事識熏習能受凡夫業繫苦故故。後重雲何。無明住地自體本故。能熏初末令得成就。通達遍故。能熏事識令得成就。何故唯舉初後中間不顯。有二意故。雲何為二。一者有成就意。二者空成就意。雲何名為有成就意。舉邊得有現中有故。雲何名為空成就意。舉中空無顯邊空故。後義雲何。於契經中如是說故。當何契經。謂熏習經。彼契經中如何說耶。謂熏習契經中作如是說。轉識現識末那三識。非從無明而得成就。所以者何。根本無明唯邊成就非中成就。此文後義直釋彼經。是故明知此義得成。如本無明熏習義有二種。雲何為二。一者根本熏習以能成就業識義故。二者所起見愛熏習以能成就分別事識義故故。   已說黑品相熏有力門。次說白品相熏有力門。雲何熏習起淨法不斷者。即是總問。謂通總問一切白品相熏相生不斷義故。自此已下即總答分。就於即此答說分中。自有二熏。雲何為二。一者無始自然熏。二者始有建立熏。無始熏者。從無始已來有因果之二位故。始有熏者。因修力故。有因果之二位故。本因果者其相雲何。謂無始來有三賢十聖之位故。有三身四德之果故。始因果者其相雲何。今修行時方乃有無始之十地故。顯本有之因果故。本因果者次第雲何。從無始來以有十種本覺真智。及十種如實法界故。能熏十種枝末無明。以有一種法界心故。能熏習根本無明故。是名本地。如本所謂以有真如法故能熏習無明故。始因果者次第雲何。謂雖未得十信之位。而以本熏習之力故。則自心中厭生死苦求涅盤樂。以此力故。即熏習真如性。自信佛性入十信位。知心虛妄入十解位知境界空入十行位。修出向法入十向位。以如實般若知境界空故。無量方便發起隨順法界性行。不取涅盤不念生死。入極喜地乃至金剛。自久遠熏習故。發解脫道無明頓斷。根本盡故枝末皆無。本末黑品無所有故。得法身涅盤。成應化業用故。是名始地。如本以熏習因緣力故。則令妄心厭生死苦樂求涅盤。以此妄心有厭求因緣故。即熏習真如自信己性知心妄動無前境界修遠離法。以如實知無前境界故。種種方便起隨順行。不取不念。乃至久遠熏習力故。無明則滅。以無明滅故。心無有起。以無起故。境界隨滅。以因緣俱滅故。心相皆盡。名得涅盤。成自然業故。   已說總問總答顯宗門。次說歸總作別散說門。就此門中即有二門。雲何為二。一者妄染熏習門。二者淨法熏習門。染法門中即有二種。雲何為二。一者是粗。二者是細。所言粗者。即是意識。所言細者。十一末那。意識熏者其相雲何。四十心凡夫及諸二乘。以意識中本覺智分。熏意識中無明癡分。厭生死苦欣涅盤樂。漸漸轉勝向佛道故。如本妄心熏習義有二種。雲何為二。一者分別事識熏習依諸凡夫二乘人等厭生死苦隨力所能以漸趣向無上道故故。十一末那熏習義者。其相雲何。從初聖地乃至金剛。如其次第。以清淨分熏染污分。證入無上菩提道故。以菩薩等斷無明故。如本二者意熏習謂諸菩薩發心勇猛速趣涅盤故故。   已說妄染熏習門。次說淨法熏習門。就此門中自有二門。雲何為二。一者總標門。二者開釋門。總標門者。總標其名。如本真如熏習義有二種。雲何為二。一者自體相熏習二者用熏習故。開釋門中有二門。雲何為二。一者法身自然熏習門。二者應化常恆熏習門。所言法身熏習門者。本覺性智從無始來。圓滿功德具足智慧。自自作自無他力故。如本自體相熏習者。從無始世來具無漏法故。所言應化熏習門者。如是本覺發過恆沙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種種業用。一切眾生諸心相中隨應教化。斷一切惡修一切善。具百行之因。滿萬德之果故。如本用熏習者。備有不思議業。作境界之性故。如是二門不相捨離。於一切時於一切處。常恆熏習起信生解。建立修行造作不轉。到正後二地。達真俗境令無礙故如本依此二義恆常熏習以有熏習力故能令眾生厭生死苦樂求涅盤自信己身有真如法發心修行故。由此義故。三身本有理故顯了。   已說白品相熏有力門。次說發起問答決疑門。此決疑門義理難解文教更閉。作釋非散說無定通人不能明瞭。是故今更作種種釋。具足開示曉行者心。如其次第問答之相應審觀察。一切眾生皆有本覺。有眾生數而無本覺。皆有理故。所以者何。大覺尊者如是說故。此義雲何。一切眾生從無始來具足本覺。從無始來無本覺故。若依初門一切眾生悉有本覺。如是本覺唯是一體遍諸眾生。一一眾生各有別覺。一切眾生唯有一覺無別覺故。若爾眾生唯應是一。所有本覺一故。本覺應非一。能有眾生多故。此事不爾。所以者何。意趣別故。謂本覺心平等性故不能異種。一切眾生差別性故不能同種。不能異種故一。不能同種故多。若爾此文雲何通耶。謂馬鳴尊者大宗地玄文本論中作如是說。  譬如虛空中  清淨滿月輪  獨一無二體  遍現於千器  本覺亦如是  獨一無二體  遍於諸眾生  種種心相中  譬如一段雲  覆彼滿月輪  千器諸月輪  皆隱沒不現  無明亦如是  唯一體無二  遍到諸眾生  能作熏習事   有二義故無相違過。雲何為二。一者自宗決定。二者引攝決定。言自宗決定者。顯示同一相續義故。言引攝決定者。顯示差別相續義故。彼玄文論為顯初義。是起信論為顯後義。以此義故無相違過。是故馬鳴尊者虛空地地論中作如是說。  譬如以蓮葉  覆一器月輪  而餘器月輪  終不隱現前  無明亦如是  覆惑人覺時  已覺人本覺  終不能隱覆   此文為明何義。為欲顯示差別相續之義故。復次文殊師利論議第一神力殊勝慈悲圓滿虛空功德契經中作如是說。  有無量無邊  無明煩惱障  遍到眾生身  能作障礙事   此文為明何義。謂欲顯示精進修行之義故。雲何顯示。謂有眾生作如是念。若無明體唯是一種。遍於一切諸眾生者。無明唯一眾生眾多。易可斷除。何須敢勞可修行也。如見世間相。多人作一事。為難之不足不勤修行。為欲對治如是懈怠癡眾生故。如來說言有無量無邊無明能覆佛性。以此義故一無明義而得成立。若爾一眾生煩惱盡時中。餘一切眾生皆悉亦可盡。所以者何。唯一無明故。若一人斷時餘人不能斷者。不可得言同一無明。復次有眾生界斷絕過失故。此事不爾。無明雖一相續別故。其相雲何。頌曰。  譬如夜闇一  遍到十室中  滅一室闇時  餘滅不可言   論曰。夜闇雖一。而能遍到十室之中。闇一室一亦不可言。室十闇十亦不可說。於一室中人以明燈照室之中。闇盡滅無餘。明圓顯遍照一室中。闇盡滅無餘。九室中闇盡滅無餘亦不可言。餘九室闇具有不滅。燈照一室闇不滅者亦不可說。無明煩惱亦復如是。言夜闇者喻於無明。言十室者喻眾生身。言明燈者喻於智慧。是故當知。無明雖一相續別故。斷及不斷各各不同。若一眾生煩惱盡時。餘諸眾生不能斷者。煩惱未盡眾生身中本覺佛性。為無明覆。煩惱已盡眾生身中本覺佛性。無明所覆已盡出離。離障佛性為障佛性。天殊地別。何故今言同一佛性。不分其體遍諸眾生。本覺佛性等虛空界。無所不遍無所不至。無所不通無所不當。平等平等一味一相無有差別。而無明藏中本覺佛性為染覆障。法界之外本覺佛性離染覆者。此俱攀緣慮知之心現量境界。非是自性中實理心。是故當知佛性之理。唯是一種等無差別。是故馬鳴尊者大宗地玄文本論中作如是說。  月輪現千器  若有濁水器  現而非分明  若有清水器  圓現而明瞭  晦明雖不同  唯一滿月輪  本覺亦如是   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皆有本覺無捨離時。何故眾生先有成佛。後有成佛。今有成佛。亦有勤行。亦有不行。亦有聰明。亦有闇鈍。無量差別。同有一覺皆悉一時發心修行到無上道。本覺佛性強劣別故。如是差別。無明煩惱厚薄別故。如是差別。若言如初者。此事則不爾。所以者何。本覺佛性圓過恆沙之諸功德無增減故。若言如後者。此事亦不爾。所以者何。一地斷義不成立故。如是種種無量差別。皆依無明而得住持。於至理中無關而已。若如是者一切行者。斷一切惡修一切善。超於十地到無上地。圓滿三身具足四德。如是行者為明無明。如是行者無明分位非明分位。若爾清淨本覺從無始來。不觀修行非得他力。性德圓滿本智具足。亦出四句亦離五邊。自然之言不能自然。清淨之心不能清淨。絕絕離離。如是本處為明無明。如是本處無明邊域非明分位。若爾一法界心。非百非背千是。非中非中背天。非天演水之談足斷而已止。審慮之量手亡而已住。如是一心為明無明。如是一心無明邊域非明分位。三自一心。摩訶衍法一不能一假能入一心。不能心假能入心。實非我名而目於我。亦非自唱而契於自。如我立名而非實我。如自得唱而非實自。玄玄又玄。遠遠又遠。如是勝處為明無明。如是勝處無明邊域非明分位。不二摩訶衍法。唯是不二摩訶衍法。如是不二摩訶衍法為明無明。   已說有覺門。次說無覺門。何故一切眾生無有本覺耶。無本覺故。何故無本覺耶。無眾生故。何故無眾生耶。無所依本覺故。率此二門應廣通達。如本問曰若如是義者一切眾生悉有真如等皆熏習。雲何有信無信。無量前後差別。皆應一時自知有真如法。勤修方便等入涅盤。答曰真如本一而有無量無邊無明。從本已來自性差別厚薄不同故。過恆河沙等上煩惱依無明起差別。我見愛染煩惱依無明起差別如是。一切煩惱。依於無明所起前後無量差別。唯如來能知故故。   已說發起問答決疑門。次說舉緣廣說開通門。就此門中即有二門。雲何為二。一者總標軌則決定門。二者緣相散示生解門。於第一門即有三種。雲何為三。一者法體說。二者譬喻說。三者契合說。又諸佛法有因有緣因緣具足乃得成辦者。即是法說。謂諸佛法當待因緣無自立法。所以者何。以法爾故。所言因者。本覺性種所言緣者。權實別用。以此二事故諸法得成立。應審觀察。已說法說。次說喻說。如木中火性是火正因。若人無知不假方便能自燒木無有是處者。即是喻說。此中譬喻即有四種。雲何為四。一者木喻。二者火喻。三者人喻。四者燒喻。所言木者。喻於染法。所言火者。喻於智慧。所言人者。喻於眾生。所言燒者。喻於對治。第一譬喻其意雲何。所謂阿梨羅多掩屍。木即具五事。雲何為五。一者根源深固無能超過。二者幹枝花葉。乃至果實生利銛刺。三者香氣極穢。四者毒蟲樂著。五者眷屬無盡。是名為五。無明染法亦復如是。根本無明甚深廣大無能過故。一切種種枝末不覺迷惑過失無有量故。第二譬喻其意雲何。所謂伏火即有七事。雲何為七。一者乾亡義。能令枯木乃至死故。二者生長義。能礙寒氣令得生故。三者莫測義。不知所故。四者隱藏義。不能見故。五者出現義。出火炎故。六者隨有義。隨木有故。七者隨無義。隨木無故。是名為七。本覺般若亦復如是。熏習染法至盡滅故。受熏流轉故。所住之處不思議故。無明藏中密隱沒故。具足出現無所餘故。隨染有無本覺有無故。第三譬喻其意雲何。謂假人者有二種故。雲何為二。一者婆羅利多提假人。二者那屍阿多羅假人。彼第一人即知五事。雲何為五。一者知出火木。二者知鑽轉木。三者知漸頓時。四者知止住所。五者知成就次。是名為五。若第二人不知此事終不得火。修行諸人亦復如是。亦有方便無方便故。第四譬喻其意雲何。謂火燒木即有三事。雲何為三。一者舍利作鈍事。謂火燒即諸刺木等不能害故。二者捨異作同事。謂作鈍即都合灰故。三者背末還本事。謂同相即與地等故。是名為三。治道次第亦復如是。謂斷障故。證得理故。歸一心故。已說喻說。次說合說。此合說中即有二門。雲何為二。一者總說。二者別說。言總說者。總所為故。如本眾生亦爾故。言別說者。別所為故。此別說中即有三門。雲何為三。一者緣闕單因無力門。二者因闕單緣無力門。三者因緣具足圓成門。緣闕單因無力門者。譬如雖木中火性從本已來有伏藏火。而不假方便無以得火。如是雖無明藏中如來之性。從本已來有自性清淨心。而不待修行之功無以得佛故。如本雖有正因熏習之力。若不遇諸佛菩薩善知識等。以之為緣能自斷煩惱入涅槃者。則無是處故。因闕單緣無力門者。譬如有人雖具足方便。而彼木中若無火性終不得火。如是一切行者。雖具修行無量方便。而眾生心中若無本覺佛性。終不得佛故。如本若雖有外緣之力而內淨法。未有熏習力者。亦不能究竟厭生死苦樂求涅盤故。因緣具足圓成門者。譬如木中有火性亦具方便。火炎出現燒木無餘。因緣具足者亦復如是。內中有本覺之佛性。外中具修行之功能。圓百行之因。滿萬德之果。三智俱行四德雙開。如本若因緣具足者。所謂自有熏習之力。又為諸佛菩薩等慈悲願護故。能起厭苦之心。信有涅盤修習善根。以修善根成就則值諸佛菩薩示教利喜。乃能進趣向涅盤道故。   已說總標軌則決定門。次說緣相散示生解門。就此門中即有二說。雲何為二。一者總說。二者別說。就總說中即有二意。雲何為二。一者能緣。二者所緣。言能緣者。即應化身。能為眾生造作成本覺之境界故。如本用熏習者故。言所緣者。即眾生界。一切諸佛所化徒故。如本即是眾生外緣之力故。就別說中即有二門。雲何為二。一者有簡擇緣。二者無簡擇緣。如本如是外緣有無量義。略說二種。雲何為二。一者差別緣。二者平等緣故。所言有簡擇緣者。即有二意。雲何為二。一者能緣之人。二者所緣之境。能緣人者其分齊雲何。所謂發心以為其初。如來之地以為其後。能作此緣。所緣境者其分齊雲何。所謂通於邪定不定二種眾生故。復次通於正定聚故。如本差別緣者此人依於諸佛菩薩等。從初發意始求道時乃至得佛於中。若見若念。或為眷屬父母諸親。或為給使。或為知友。或為怨家。或起四攝。乃至一切所作無量行緣。以起大悲熏習之力。能令眾生增長善根。若見若聞得利益故故。自此已下明善根已成熟未成熟之差別。謂有眾生善根已熟。應化之身即便應時速令得度。亦有眾生善根未熟。應化之身時節久遠令使得度。如本此緣有二種。雲何為二。一者近緣速得度故。二者遠緣久遠得度故故。自此已下於近遠緣各開二緣。顯示因果之差別相。雲何為二。一者增因緣。二者增果緣。增因緣者。彼二種緣各各增長十地萬行故。增果緣者。彼二種緣各各增長如來之地圓滿果故。如本是近遠二緣分別。復有二種。雲何為二。一者增長行緣二者受道緣故。   已說有簡擇緣。次說無簡擇緣。就此文中即有二門。雲何為二。一者是總。二者是別。總說中言平等緣者。一切諸佛菩薩。皆願度脫一切眾生。自然熏習恆常不捨者。即是慈悲願力緣焉。所謂一切諸佛菩薩。於一切時於一切處。常恆熏習一切無量諸眾生中。而能作境。發起伏藏善根之氣常不捨故。以同體智力故。隨應見聞而現作業者。即是實行。所謂應化上佛。以隨轉自在無礙之力故。隨時隨處隨宜隨事隨樂。順順如如顯示八種利益之業。教化眾生無有餘故。所謂眾生依於三昧乃得平等見諸佛故者。即是顯示觀佛正法。謂一切諸佛出現眾生界中。譬如角中毛。重重無數不可說劫。如是雖有無量無邊。而若不修奢摩他者終不見佛。是故發心已去一切諸菩薩等。以三昧力觀見諸佛法性之身。平等平等無有差別。同一真如同一法身。異唯見自。我自無別。是故說言平等見佛。   已說總說門。次說別說門。就此門中即有二門。雲何為二。一者未入正位。二者已入正位。雲何名為未入正位。謂十信凡夫一切二乘三賢菩薩等。未得正體智。未證後得知。未證如理故。如本此體用熏習分別。復有二種。雲何為二。一者未相應。謂凡夫二乘初發意菩薩等。以意意識熏習依信力故。而修行未得無分別心與體相應故。未得自在業修行與用相應故。雲何名為已入正位。謂十地菩薩內得正智外得後智。一分智用與如來等。唯本熏力自然修行。增長真如能滅無明故。如本二者已相應。謂法身菩薩得無分別心。與諸佛自體相應故。得自在業修行與智用相應。唯依法力自然修行熏習真如滅無明故。   已說分剖散說門。次說盡不盡別門。此門為明何義。為欲顯示一切妄法非道理故無始有終。一切淨法契道理故有始無終故。復次為欲顯示真妄二法。極相違故不俱行故。復次為欲顯示真妄二法無有勝劣。其體相等無有廣狹其作業同故。如本復次染法從無始已來熏習不斷。乃至得佛後即有斷淨法。熏習則無有斷。盡於未來。此義雲何。以真如法常熏習故。妄心則滅。法身顯現起用熏習故無有斷故。   釋摩訶衍論卷第五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68 釋摩訶衍論   釋摩訶衍論卷第六   龍樹菩薩造   姚秦三藏筏提摩多奉 詔譯   從上已來。染淨諸法相熏相生不斷絕義抉擇分已焉。自此已下分明顯示生滅門中三種大義。   本曰。復次真如自體相者。一切凡夫聲聞緣覺菩薩諸佛無有增減。非前際生。非後際滅。畢竟常恆。從本已來唯性自滿足一切功德。所謂自體有大智慧光明義故。遍照法界義故。真實識知義故。自性清淨心義故。常樂我淨義故。清涼不變自在義故。具足如是過於恆沙不離不斷不異不思議佛法。乃至滿足無有所少義故。名為如來藏。亦名如來法身。問曰。上說真如。其體平等離一切相。雲何復說體有如是種種功德。答曰。雖實有此諸功德義。而無差別之相。等同一味唯一真如。此義雲何。以無分別離分別相。是故無二。復以何義得說差別。以依業識生滅相示。此雲何示。以一切法本來唯心實無於念。而有妄心不覺起念見諸境界。故說無明。心性不起。即是大智慧光明義故。若心起見即有不見之相。心性離見即是遍照法界義故。若心有動非真識知。無有自性。非常非樂非我非淨。熱惱衰變則不自在。乃至具有過恆沙等妄染之義。對此義故心性無動。則有過恆沙等諸淨功德相義示現。若心有起更見前法可念者。則有所少。如是淨法無量功德。即是一心更無所念。是故滿足名為法身如來之藏。復次真如用者。所謂諸佛如來本在因地。發大慈悲修諸波羅蜜。攝化眾生立大誓願。盡欲度脫等眾生界。亦不限劫數盡於未來。以取一切眾生如己身故。而亦不取眾生相。此以何義。謂如實知一切眾生及與己身真如平等。無別異故以有如是大方便智。除滅無明見本法身。自然而有不思議業種種之用。即與真如等遍一切處。又亦無有用相可得。何以故。謂諸佛如來唯是法身。智相之身。第一義諦。無有世諦境界離於施作。但隨眾生見聞得益故說為用。此用復有二種。雲何為二。一者依分別事識。凡夫二乘心所見者名為應身。以不知轉識現故。見從外來。取色分齊不能盡知故。二者依於業識。謂諸菩薩從初發意。乃至菩薩究竟地。心所見者名為報身。身有無量色。色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所住依果亦有無量種種莊嚴。隨所示現。即無有邊不可窮盡。離分齊相隨其所應。常能住持不毀不失。如是功德皆因諸波羅蜜等無漏行熏。及不思議熏之所成就。具足無量樂相故說為報。又凡夫所見者是其粗色。隨於六道各見不同。種種異類非受樂相故說為應。復次初發意菩薩所見者。以深信真如法故。少分而見。知彼色相莊嚴等事。無去無來離於分齊。唯依心現不離真如。然此菩薩猶自分別。以未入法身位故。若得淨心所見微妙其用轉勝。乃至菩薩地盡見之究竟。若離業識則無見相。以諸佛法身無有彼此色相迭相見故。問曰。若諸佛法身離於色相者。雲何能現色相。答曰。即此法身是色體故能現於色。所謂從本已來色心不二。以色性即智故。色體無形說名智身。以智性即色故說名法身。遍一切處所現之色無有分齊。隨心能示十方世界。無量菩薩無量報身無量莊嚴各各差別。皆無分齊而不相妨。此非心識分別能知。以真如自在用義故。   論曰。即此文中自在三門。雲何為三。一者顯示自體大義門。二者顯示自相大義門。三者顯示自用大義門。初大義中即有二門。雲何為二。一者五人平等門。二者時不轉門。是名為二。中大義中即有三門。雲何為三。一者圓滿功德門。二者問答決疑門。三者別釋廣說門。是名為三。後大義中自有六門。雲何為六。一者本願無盡門。二者離相不著門。三者能所平等門。四者無相現應門。五者隨見粗細門。六者問答決疑門。是名為六。今當作釋如其次第分明散說。大聰明者應審思擇。復次真如自體相者者。即是總標體相二義。自此已下別釋散說。初說體大。雲何名為五人平等門。謂真如自體通於五人。平等平等無差別故。雲何名為五種假人。一者凡夫。二者聲聞。三者緣覺。四者菩薩。五者如來。是名為五。如是五名。人自是五真自唯一。所以者何。真如自體無有增減。亦無大小亦無有無。亦無中邊亦無去來。從本已來一自成一。同自作同。厭異捨別唯一真故。是故諸法真如一相三昧契經中作如是說。譬如金剛作五趣像。五人平等亦復如是。於諸人中無有增減故。如本一切凡夫聲聞緣覺菩薩諸佛無有增減故。雲何名為時不轉門。謂真如自體。自然常住決定不變。三際不動四相不遷。寂滅又寂滅。真實又真實故。如本非前際生非後際滅畢竟常恆故。   已說顯示自體大義門。次說顯示自相大義門。圓滿功德門者其相雲何。謂真體中圓滿一切功德無所少故。何等功德。所謂六種性義功德。雲何為六。一者大智慧光明義。本覺般若能除無明之闇夜故。於契經中名廣大圓滿殊勝般若實智光明性義。二者遍照法界義。本覺般若照達一法界之源故。於契經中名周遍通達一法界藏自然性義。三者真實識知義。本覺般若遠離虛假之解量故。於契經中名離妄想解決定了知實際實性性義。四者自性清淨心義。本覺般若無量性功德自然本有非得他力。遠離塵累契中實故。於契經中名本有明白離邊中中性義。五者常樂我淨義。本始二覺從無始來遠離四障。圓滿四種自然德故。於契經中名如來正覺自然性德遠離炎幻不修行性義。六者清涼不變自在義。二種本覺譬如明鏡之南北相具隨違故。於契經中名具足隨順逆違無礙陀羅尼全遍性義。是名為六。如本從本已來唯性自滿足一切功德。所謂自體有大智慧光明義故。遍照法界義故。真實識知義故。自性清淨心義故。常樂我淨義故。清涼不變自在義故。廣大圓滿自性本德契經中作如是說。自性功德本數之名有十七者。於初二中各開二種。於次二中各開三種。於後二中如其次第開四三故。復次清淨心地無垢陀羅尼契經中作如是說。自性功德本數之名有二十五者。最後一中開十一故。如是三數別相雲何。馬鳴菩薩摩訶衍論本數名字。為欲顯示名略義廣總持相故。是故攝散總立為六。復次所依別本總持說故。復次名字數多迷真實故。以此義故總立為六。言十七者名字雲何。一者大智慧義。二者大光明義。三者遍一法界義。四者照一法界義。五者真實義。六者識義。七者知義。八者自性義。九者清淨義。十者心義。十一者常義。十二者樂義。十三者我義。十四者淨義。十五者不義。十六者變義。十七者自在義。是名十七。言二十五者名字雲何。所謂前數不功德中開八種故。變功德中開二種故。言二變者。一者上流轉變。二者下流轉變。言八不者。中觀論中如分明說。   已說有名數量功德分。次說無名過量功德分。本覺體中自性功德無量無邊。離於言量過於心行。以何義故。止於數量作如是部。本有功德雖無有量不出三數。故舉本耳。如本具足如是過於恆沙故。如是無量無邊功德各各別別有體相耶。唯一心量無別法體。唯一心量終不離心。所以者何。心法雖一而有二種陀羅尼自在用故。雲何為二。一者自不離彼陀羅尼自在。二者彼不離自陀羅尼自在。是名為二。如本不離故。如是性德從無始來。一向妙有非遣除法。所以者何。自性自性非他俱故。如本不斷故。如是一切功德唯一自作一。終異自不能作一。所以者何。一法界故。如本不異故。如是深理一切菩薩一切二乘一切凡夫。心不思惟。言不論量。絕之又絕。遠之又遠。如本不思議故。三人非境當何人之言思境界。唯大覺者乃自軌則。如本佛法故。如是無量性之功德。從具縛地乃至無上大覺智地。具足圓滿無所少闕。所以者何。如是諸德從無始來自然本有。非假緣力而建立故。如本乃至滿足無有所少義故。名為如來藏亦名如來法身故。   已說圓滿功德門。次說問答決疑門。就此門中即有二門。雲何為二。一者發起略問難違門。二者發起廣答解釋門。問者難意其相雲何。謂舉說文相違前後雜亂審其理故。前後之文雲何相違。所謂真如抉擇分中作如是說。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總相法門體。所謂心性不生不滅。一切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別。若離心念則無一切境界之相。是故一切法從本已來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畢竟平等無有變異不可破壞。唯是一心故名真如。自相大義抉擇分中作如是說。從本已來性自滿足一切功德。所謂自體有大智慧光明義故。遍照法界義故。真實識知義故。自性清淨心義故。常樂我淨義故。清涼不變自在義故。具足如是過於恆沙不離不斷不異不思議佛法。乃至滿足無有所少義故。名為如來藏。亦名如來法身。如是相違故以為難。如本問曰上說真如其體平等離一切相雲何復說體有如是種種功德故。   已說發起略問難違門。次說發起廣答解釋門。就此門中即有二門。雲何為二。一者是總。二者是別。於總門中即有二種。雲何為二。一者真如總。二者生滅總。如其次第說相可見。答曰。雖實有此諸功德義而無差別之相等同一味唯一真如者。即是真如總。謂雖自相大義門中作如是說。具種種德過於恆沙。而是生滅門之界量。非真如門。真如門中無差別相。平等平等一相一味。獨存真如淨法界故。以此義故無相違過。自此已下作其緣由決斷疑惑。以無分別離分別相是故無二者。真如門中唯有同同無異異故。自此已下釋生滅總。於此文中即有二種。雲何為二。一者是問。二者是答。有廣略故。二重問答不同應知。初重問答其相雲何。復以何義得說差別者。即是開問。謂若諸法從本已來。平等平等一味一相獨存真理無二體者。復有何法而非平等。以之為依建立差別。即是舉異門以疑異門焉。自此已下發起答說決斷此疑。文相可見。以依業識生滅相示者。即是總答。謂真如門中無過恆沙一切染法以為所治。無能治之過於恆沙一切淨法以為對量。是故真如門中作如是說。一切諸法平等平等。一味一相無有二體等焉。而此生滅門中所治染法無量無邊。能治之淨法亦無量無邊。是故生滅門中作如是說。本覺體中具種種德。無量無邊過恆沙等焉。即是大意。次當作釋別別散說。所言依者。即是根本無明住地。一切染法之所依故。所言業者。即是業相。所言識者。轉等諸識。生滅相者。門之總稱。所言示者。相反顯示。此中以字遠流應至於三字。如是三法功德之起當緣由故。已說略說分。次說廣說分。就此分中即有二種。雲何為二。一者是問。二者是答。此中問略答廣應知。此雲何示者。即是詰問。所謂詰問其所由故。自此已下直答此問。此答釋中即有三種。雲何為三。一者自宗正理。二者非道邪行。三者具舉對量。是名為三。如其次第。說相應觀。以一切法本來唯心實無於念者。即是第一自宗正理。所謂法性從無始來唯是一心。無一一法而非心故。而有妄心不覺起念見諸境界故說無明者。即是第二非道邪行。所謂總舉本上之諸無明住地故。自此已下直顯具舉對量差別。如上所說本覺體中六相功德。各各待觀何等過患。以之為對建立顯示。所謂根本無明熏習一心之海。發起業等種種諸識。隱覆般若實智之明。增長愚癡迷亂之闇。即是不覺無明之界量明以之為對。一心之性寂滅無起。即是本覺惠明之安立德故。建立顯示。如本心性無起即是大智慧光明義故故。自此已下顯第二德。文相可見。如是妄心起見達境。一向唯轉虛妄境中。不能通達真實境界。所以者何。真偽相違不契當故。如本若心起見則有不見之相故。自此已下明遍觀義。而真實心離轉見故。通達諸法無所不至。無所不當無所不盡。所以者何。真實智見離能見所見之邊見故。如本心性離見即是遍照法界義故故。自此已下明第三德。所謂若心有動轉相。即是無明熏習氣故。虛妄轉明以之為對。心性寂靜無有喧動。正直無有顛倒之解。即是實智之照。隨順道理無倒建立顯示。如本若心有動非真識智故。自此已下顯第四德。所謂妄法從無始來。無自體明以之為對。自性清淨本有功德建立顯示。如本無有自性故。自此已下顯第五德。所謂妄法四相之所遷故非常。三種苦俱轉故非樂。二種自在無故非我。一道清淨無故非淨。此四種過以為對量。本覺體中四種功德建立顯示。如本非常非樂非我非淨故。自此已下顯第六德。所謂妄法燒真心故。是故名熱。又是惱亂諸眾生故。是故名惱。破滅變德令不作故。是故衰變。由此事故一切眾生不得自在。是故亦名為不自在。待觀此事以為對故。清涼不變自在之德建立顯示。如本熱惱衰變則不自在故。自此已下顯示無邊功德相義。所謂若所對治染法無量無數。以能治之淨法亦無量無邊故。如本乃至具有過恆沙等妄染之義對此義故心性無動則有過恆沙等諸淨功德相義示現故。自此已下結圓滿德。所謂若一心法有動轉相。更前見境有可緣者。能見之心所見之境二差別故。本覺功德則不圓滿。而本性德雖過恆沙。唯一心量終無二體。所以者何。如是諸德悉皆各各不分其體。於一法界其量等故。是故圓滿自性功德。結縛解脫之二位中。常恆具足名為法身。名如來藏。如本若心有起更見前法可念者則有所少如是淨法無量功德即是一心更無所念是故滿足名為法身如來之藏故。染淨數量平等抉擇依何契經所解釋耶。所謂文殊師利善巧方便相似譬喻大陀羅尼經。彼契經中如何說耶。謂彼經中作如是說。爾時文殊師利承佛神力。即說嗢拖南頌曰。  譬如阿只多  遮那屍帝樹  其果多無數  表實有十等  染淨數量等  亦應如是知  行者依此喻  可了真妄理   今此經文為明何義。為欲顯示假當待實真定賴妄。無有獨孤自立法故。所言表者喻於何法。謂喻妄法。妄假無實如果外故。所言實者喻於何法。謂喻真法。真實無假如果中故。雲何名為十種等耶。一者數等表實。契當其數等故。二者塵等表實。細末配其數量等無差別故。三者量等表實。稱量終無差別輕重等故。四者色等表實。挍量同白色故。五者香等表實。熏習其香等故。六者味等表實。噉食無差別故。七者觸等表實。觸身等無差別故。八者本等表實。同依樹木出故。九者俱等表實。一時無前後故。十者同等。終一味故。是名十等。舉喻合法說相明故不須重釋。復次若鈍根者不達此事。依功德黑暗之譬喻應知等意。   已說顯示自相大義門。次說顯示自用大義門。此中六門。如其次第應審觀察。言本願無盡門者。清淨僧那阿世耶。廣大圓滿無邊際故。謂諸如來無量無邊不可思議不可稱量微塵數劫中。興十方世界之微塵數量大慈悲心海。修十方世界之微塵數量大圓滿因海。攝十方世界之微塵數量一切眾生海。立十方世界之微塵數量廣大誓願海。成十方世界之微塵數量大自在果海故。所以者何。以如實知同一無異相續義故。如本復次真如用者所謂諸佛如來本在因地發大慈悲修諸波羅蜜。攝化眾生立大誓願。盡欲度脫等眾生界。亦不限劫數盡於未來。以取一切眾生如己身故故。   已說本願無盡門。次說離相不著門。言離相不著門者。於所作中遠離所作不生著故。謂諸如來雖發無量無邊大悲攝化一切恆沙眾生。而諸如來無一一佛而攝生故。所以者何。如實了知一切眾生及與自身。唯一真如唯一法身。無有增減無差別故。如本而亦不取眾生相。此以何義。謂如實知一切眾生及與己身真如平等故。   已說離相不著門。次說能所平等門。言能所平等門者。人法體用理智平等無差別故。謂法身應化之三身。及實實假假之二理。平等一體無差別故。自性本身及枝末身。一等一體無差別故。能證正智所證如理。平等一體無差別故。以一體故無有二體。無二體故亦無一體。無二無一亦無無耳。以此義故自然本性。具足功德不假他力。甚深極妙契經中作如是說。爾時文殊師利即白佛言。雲何名為異異異相。雲何名為同同同相。佛言所言異異異相者。即是無明。所言同同同相者。即是明法。如是二法如牛兩角。對治之相非消融體如兩空絕。是故此二法名曰為非觀偽法。於此文殊師利即承佛神力。即從坐起白佛言。世尊雲何名為非觀偽法。其相可說耶不可說耶。以何為門應覺知耶。爾時世尊即告文殊師利言。我諸一切契經海中作如是說。異者無明同者明者。為欲度脫愚癡凡夫權作此說。而今日為汝真實言說。文殊師利。所言非觀偽法者。同異歸同。同同歸空。空空歸絕。乃至廣說故。如本以有如是大方便智除滅無明見本法身自然而有不思議業種種之用即與真如等遍一切處故。   已說能所平等門。次說無相現應門。言無相現應門者。自性身體空寂無像。能現諸像。譬如兔角自體空無。善能出生一切角故。謂法身佛唯是一一。唯是寂寂。亦非一一。亦非寂寂心行處滅。言語道斷。滅滅斷斷唯阿作阿故。所以者何。諸佛如來唯自自身無他身故。而諸眾生見聞得益。自心量中獲得利益。法身體中無有關故。如本又亦無有用相可得。何以故。謂諸佛如來唯是法身智相之身。第一義諦無有世諦境界離於施作。但隨眾生見聞得益故說為用故。   已說無相現應門。次說隨見粗細門。就此門中即有二門。雲何為二。一者應身用相差別門。二者報身用相差別門。初門雲何。所謂一切凡夫二乘。不能了達一切諸法唯一心之量甚深宗故。依遍分別妄想事識。見應化身作外量解。不能通達無有分界。分分轉故。如本此用有二種。雲何為二。一者依分別事識凡夫二乘心所見者名為應身。以不知轉識現故見從外來取色分齊不能盡知故故。次門雲何。所謂從初信解乃至金剛一切菩薩。明瞭通達一切諸法唯一心量甚深宗故。依彼業識見報身佛。作唯識解。通達依正無分齊故。如本二者依於業識。謂諸菩薩從初發意。乃至菩薩究竟地心所見者名為報身。身有無量色。色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所住依果亦有無量種種莊嚴。隨所示現。即無有邊不可窮盡離分齊相。隨其所應常能住持不毀不失故。自此已下顯示報應之差別相。所言報者。具勝妙因受極樂果。自然自在決定安樂。遠離苦相故名為報。如本如是功德。皆因諸波羅蜜等。無漏行熏及不思議熏之所成就。具足無量樂相故說為報故。所言應者。隨順機根而不相違。隨時隨處隨趣出現。非安樂相故名為應。如本又凡夫所見者是其粗色。隨於六道。各見不同種種異類非受樂相故說為應故。自此已下更作重釋明前所說。所謂位位各各見佛增減別故。此義雲何。若三賢位諸菩薩者。信真如故。分見報身。觀知色相無分際量。而此菩薩不能離脫分別之心。所以者何。以未得入真如位故。如本復次初發意菩薩所見者。以深樂信真如法故。少分而見知彼色相莊嚴等事。無來無去。離於分齊唯依心現不離真如。然此菩薩猶自分別以未入法身位故故。若得十地諸菩薩者。如其次第轉勝究竟。如本若得淨心所見微妙其用轉勝乃至菩薩地盡見之究竟故。若佛果中業識本種無所有故。能見所見亦復空無。所以者何。一切諸佛真如真如平等平等。法身法身平等平等。無此無彼無我無他。無大無小無高無下。無無無有戲論都盡慮知亦空。唯一大空真如本智。服遮伽利娑那提衣。於鍵屍多陀摩宮。自性身坐獨存無二故。如本若離業識則無見相以諸佛法身無有彼此色相迭相見故。何故應身章中作如是說。依分別事識而見彼佛。報身章中作如是說。依於業識而見彼佛為欲顯示隨識粗細所見佛身隨粗細故。   已說隨見粗細門。次說問答決疑門。於此有二。雲何為二。一者是問。二者是答。答說分中即有五門。雲何為五。一者法身出現色相門。二者顯示智身形相門。三者顯示法身形相門。四者廣大圓滿無際門。五者不可思議殊勝門。是名為五。如其次第說相可觀。問者意樂其相雲何。所謂問者作如是疑。剋其法身真實自體。湛湛慮絕寂寂名斷。色相作業由誰而有。無相現應抉擇分中作如是說。法身無相能現色相。若能出現種種色相。不可言說法身空寂離色像域。如是疑故發起此問。如本問曰若諸佛法身離於色相者雲何能現色相故。自此已下即決此疑。言法身出現色相門者。自性法身能為色相作所依止。善出色相無障礙故。所以者何。能依色法所依心法。從無始來平等平等無有二體。唯一心量故。如本答曰即此法身是色體故能現於色所謂從本已來色心不二故。言顯示智身形相門者。以智攝色。無一一色而非智故。說名智身。如本以色性即智故色體無形說名智身故。言顯示法身形相門者。以色攝智。無一一智而非色故說名法身。如本以智性即色故說名法身故。言廣大圓滿無際門者。如是二身所現色相。等遍一切眾生界一切非情界一切虛空界一切涅盤界一切如來界中。無所不通。無所不至。無所不當。無所不會。無所不作。亦無分際。亦無障礙。純純一一無相亂故。如本遍一切處所現之色無有分際隨心能示十方世界無量菩薩無量報身無量莊嚴各各差別皆無分際而不相妨故。言不可思議殊勝門者。如是業用甚深極妙獨尊殊勝。非凡夫二乘之所能知故。如本此非心識分別能知以真如自在用義故故。如是三種甚深大義。二種門中雲何安立。謂真如門中三種大義者。唯各立一。無雙立故。若生滅門中三種大義者。三種大義具足雙立。無前後故。以之為別。是故大印陀羅網譬喻契經中作如是說。有體大義無相及用。有相大義無體及用。有用大義無體及相。如是三大有第一一無第二一。復次有體大義當有相用有相大義當有體用有用大義當有體相。如是三大隨有第一一有第二一。不相捨離故。餘種種相結總持抉擇分中自當理明。   已說顯示三種大義門。次說門自入門破異門。   本曰。復次顯示從生滅門即入真如門。所謂推求五陰色之與心六塵境界。畢竟無念。以心無形相。十方求之終不可得。如人迷故謂東為西方實不轉。眾生亦爾。無明迷故謂心為念心實不動。若能觀察知心無起。即得隨順入真如門故。   論曰。今此論文為明何義。為欲對治廣狹大小諸異執故。雲何異執。謂有眾生作如是執。一法界心是其本法。亦廣亦大。真妄二門是其末法。亦狹亦小。為欲對治此執著故作如是說。門亦所入。與本量等。復次為欲顯示真如門中。無有為法差別相故。復次為欲顯示空五陰智。如所空陰自體空無。以此能空所空皆空。為入真如平等門故。復次為欲顯示生滅門假真如門實故。如本復次顯示從生滅門即入真如門所謂推求五陰色之與心六塵境界畢竟無念以心無形相十方求之終不可得故。以何義故。譬喻門中東方喻覺。西方喻念。為欲顯示本覺般若。出現清淨智慧光明。照耀幽冥生死暗夜。譬如日輪出現已訖。發淨光明破世間闇。無明住地出生種種染法眷屬。隱覆無量無漏之性清淨慧明。譬如日輪隱沒已訖。發大暗夜障覆分別了知清淨明故。如本如人迷故謂東為西方實不轉眾生亦爾。無明迷故謂心為念心實不動故。自此已下明得益相。謂有眾生了知心法無有能起所起別相即得成就真如隨順。即得成就真如得入。無有隨順無得入故。如本若能觀察知心無起即得隨順入真如門故故。   已說門自入門破異門。次說對治邪執正解門。   本曰。對治邪執者。一切邪執皆依我見。若離於我則無邪執。是我見有二種。雲何為二。一者人我見。二者法我見。人我見者。依諸凡夫。說有五種。雲何為五。一者聞修多羅說如來法身畢竟寂寞猶如虛空。以其不知為破著故。即謂虛空是如來性。雲何對治。明虛空相是其妄法。體無不實。以對色故有是可見相令心生滅。以一切色法本來是心實無外色。若無色者則無虛空之相。所謂一切境界唯心。妄起故有。若心離於妄動。則一切境界滅。唯一真心無所不遍。此謂如來廣大性智究竟之義。非如虛空相故。二者聞修多羅說世間諸法畢竟體空。乃至涅盤真如之法亦畢竟空。從本已來自空離一切相。以不知為破著故。即謂真如涅盤之性唯是其空。雲何對治。明真如法身自體不空。具足無量性功德故。三者聞修多羅說如來之藏無有增減。體備一切功德之法。以不解故。即謂如來之藏有色心法自相差別。雲何對治。以唯依真如義說故因生滅染義示現說差別故。四者聞修多羅說一切世間生死染法。皆依如來藏而有。一切諸法不離真如以不解故。謂如來藏自體。具有一切世間生死等法。雲何對治。以如來藏從本已來。唯有過恆沙等諸淨功德不離不斷不異真如義故。以過恆沙等煩惱染法。唯是妄有性自本無。從無始世來。未曾與如來藏相應故。若如來藏體有妄法。而使證會永息妄者。則無是處故。五者聞修多羅說依如來藏故有生死。依如來藏故得涅盤。以不解故。謂眾生有始。以見始故。復謂如來所得涅盤有其終盡還作眾生。雲何對治。以如來藏無前際故。無明之相亦無有始。若說三界外更有眾生始起者。即是外道經說。又如來藏無有後際。諸佛所得涅盤與之相應。則無後際故。法我見者。依二乘鈍根故。如來但為說人無我。以說不究竟。見有五陰生滅之法。怖畏生死妄取涅盤。雲何對治。以五陰法自性不生。則無有滅本來涅盤故。復次究竟離妄執者。當知染法淨法皆悉相待。無有自相可說。是故一切法。從本已來非色非心。非智非識非有非無。畢竟不可說相。而有言說者。當知如來善巧方便。假以言說引導眾生。其旨趣者皆為離念歸於真如。以念一切法令心生滅不入實智故。   論曰。即此文中自有四門。雲何為四。一者顯示根本總相門。二者顯示人見對治門。三者顯示法見對治門。四者顯示俱非絕離門。是名為四。言顯示根本總相門者。無量無邊過恆沙數一切邪道。無量無邊過恆沙數一切定執。皆以我見為自所依。出生增長更無有餘。為此邪執作根本故。是故無明住地無邊際契經中作如是說。一切無量種種虛妄邪論之海。以我見岳為依而轉。譬如一切無量無邊。種種林樹種種草木。皆悉以山為依而轉故。如本對治邪執者一切邪執皆依我見。若離於我則無邪執。是我見有二種。雲何為二。一者人我見。二者法我見故。   已說顯示根本總相門。次說顯示人見對治門。言顯示人見對治門者。直為對治邪定聚及不定聚一切凡夫謬執過失生勝妙解故。五種人見治障別相。文相明故不須重釋。復次無大要故。如本人我見者。依諸凡夫說有五種乃至廣說。又如來藏無有後際。諸佛所得涅盤與之相應則無後際故故。   已說顯示人見對治門。次說顯示法見對治門。言顯示法見對治門者。直為對治二乘眾生實有過失。令得成就法空大理故。二種法見治障別相。文相明故不須重釋。如本法我見者依二乘鈍根故。如來但為說人無我。乃至廣說則無有滅本來涅盤故故。   已說顯示法見對治門。次說顯示俱非絕離門。言顯示俱非絕離門者。若有眾生除遣二執證得二空。通達諸法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斷斷照寂滅滅慮止無所達故。如本復次究竟離妄執者。當知染法淨法皆悉相待無有自相可說。是故一切法從本已來。非色非心非智非識非有非無畢竟不可說相。乃至廣說令心生滅不入實智故故。   釋摩訶衍論卷第六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68 釋摩訶衍論   釋摩訶衍論卷第七   龍樹菩薩造   姚秦三藏筏提摩多奉 詔譯   已說對治邪執正解門。次說分別發趣道相門。   本曰。分別發趣道相者。謂一切諸佛所證之道。一切菩薩發心修行趣向義故。略說發心有三種。雲何為三。一者信成就發心。二者解行發心。三者證發心。信成就發心者。依何等人修何等行。得信成就堪能發心。所謂依不定聚眾生。有熏習善根力故。信業果報能起十善。厭生死苦欲求無上菩提。得值諸佛親承供養修行信心。經一萬劫信心成就故。諸佛菩薩教令發心。或以大悲故能自發心。或因正法欲滅。以護法因緣故能自發心。如是信心成就得發心者。入正定聚畢竟不退。名住如來種中正因相應。若有眾生善根微少。久遠已來煩惱深厚。雖值於佛亦得供養。然起人天種子。或起二乘種子。設有求大乘者。根則不定。若進若退。或有供養諸佛。未經一萬劫。於中遇緣亦有發心。所謂見佛色相而發其心。或因供養眾僧而發其心。或因二乘之人教令發心。或學他發心。如是等發心悉皆不定。遇惡因緣或便退失墮二乘地。復次信成就發心者。發何等心。略說有三種。雲何為三。一者直心。正念真如法故。二者深心。樂集一切諸善行故。三者大悲心。欲拔一切眾生苦故。問曰。上說法界一相佛體無二。何故不唯念真如。復假求學諸善之行。答曰。譬如大摩尼寶體性明淨而有礦穢之垢。若人雖念寶性。不以方便種種磨鍊終無得淨。如是眾生真如之法體性空淨。而有無量煩惱垢染。若人雖念真如。不以方便種種修習亦無得淨。以垢無量遍一切法。故修一切善行以為對治。若人修行一切善法。自然歸順真如法故。略說方便有四種。雲何為四。一者行根本方便。謂觀一切法自性無生離於妄見。不住生死。觀一切法因緣和合業果不失。起於大悲修諸福德。攝化眾生不住涅盤。以隨順法性無住故。二者能止方便。謂慚愧悔過。能止一切惡法不令增長。以隨順法性離諸過故。三者發起善根增長方便。謂懃供養禮拜三寶。讚歎隨喜勸請諸佛。以愛敬三寶淳厚心故。信得增長。乃能志求無上之道。又因佛法僧力所護故。能消業障善根不退。以隨順法性離癡障故。四者大願平等方便。所謂發願盡於未來。化度一切眾生使無有餘。皆令究竟無餘涅盤。以隨順法性無斷絕故。法性廣大遍一切眾生平等無二。不念彼此究竟寂滅故。菩薩發是心故。則得少分見於法身以見法身故。隨其願力能現八種利益眾生。所謂從兜率天退。入胎住胎出胎出家成道。轉法輪入於涅槃。然是菩薩未名法身。以其過去無量世來。有漏之業未能決斷。隨其所生與微苦相應。亦非業繫。以有大順自在力故。如修多羅中或說有退墮惡趣者。非其實退。但為初學菩薩未入正位。而懈怠者恐怖令使勇猛故。又是菩薩一發心後遠離怯弱。畢竟不畏墮二乘地。若聞無量無邊阿僧祇劫。勤苦難行乃得涅槃。亦不怯弱。以信知一切法從本已來自涅槃故。解行發心者。當知轉勝。以是菩薩從初正信已來。於第一阿僧祇劫將欲滿故。於真如法中深解現前所修離相。以知法性體無慳貪故。隨順修行檀波羅蜜。以知法性無染離五欲過故。隨願修行屍波羅蜜。以知法性無苦離瞋惱故。隨順修行羼提波羅蜜。以知法性無身心相離慢怠故。隨順修行毘梨耶波羅蜜。以知法性常定體無亂故。隨順修行禪波羅蜜。以知法性體明離無明故。隨順修行般若波羅蜜。證發心者。從淨心地乃至菩薩究竟地證何境界。所謂真如。以依轉識說為境界。而此證者無有境界。唯真如智名為法身。是菩薩於一念頃。能至十方無餘世界。供養諸佛請轉法輪。唯為開導利益眾生不依文字。或示超地速成正覺。以為怯弱眾生故。或說我於無量阿僧祇劫當成佛道。以為懈慢眾生故。能示如是無數方便不可思議。而實菩薩種性根等。發心則等所證亦等。無有超過之法。以一切菩薩皆經三阿僧祇劫故。但隨眾生世界不同。所見所聞。根欲性異。故示所行亦有差別。又是菩薩發心相者。有三種心微細之相。雲何為三。一者真心。無分別故。二者方便心。自然遍行利益眾生故。三者業識心。微細起滅故。又是菩薩功德成滿。於色究竟處。示一切世間最高大身。謂以一念相應慧無明頓盡。名一切種智。自然而有不思議業。能現十方利益眾生。問曰。虛空無邊故世界無邊。世界無邊故眾生無邊。眾生無邊故心行差別亦復無邊。如是境界不可分齊。難知難解。若無明斷無有心想。雲何能了名一切種智。答曰一切境界本來一心離於想念。以眾生妄見境界故。心有分齊。以妄起想念不稱法性故。不能了知。諸佛如來離於見想無所不遍。心真實故。即是諸法之性。自體顯照一切妄法。有大智用無量方便。隨諸眾生所應得解。皆能開示種種法義。是故得名一切種智。問曰。若諸佛有自然業。能現一切處利益眾生者。一切眾生若見其身若睹神變。若聞其說無不得利。雲何世間多不能見。答曰諸佛如來法身。平等遍一切處無有作意。故說自然。但依眾生心現。眾生心者猶如於鏡。鏡若有垢色像不現。如是眾生心若有垢。法身不現故。   論曰。即此文中自有二門。雲何為二。一者總標總說門。二者別釋散說門。是名為二。第二門中自有三門。雲何為三。一者三種發心分剖門。二者發起問答決疑門。三者因論生論問答門。是名為三。說相可觀。言總標總說門者。為欲顯示即此分別發趣道相門中。無量無邊三世諸佛。所誓願海所行因海。所證果海所化徒海。無量無邊三世一切諸菩薩眾。如是如是如如隨踐順行應轉。如其次第不超數量不過位地趣入義故。復次為欲顯示如一切諸佛無趣向則。一切菩薩於彼無有趣向則中如如行故。如本分別發趣道相者謂一切諸佛所證之道。一切菩薩發心修行趣向義故故。已說總標總說門。次說別釋散說門。此中三門。如其次第應審思擇。就第一三種發心分剖門中即有三種故。自有三種門。雲何為三。一者信成就發心門。二者解行發心門。三者證得發心門。是名為三。如本略說發心有三種。雲何為三。一者信成就發心。二者解行發心。三者證發心故。就初門中即有三門。雲何為三。一者發起開問總標門。二者顯示答釋廣說門。三者發起問答決疑門。是名為三。第一二門有二種重。應審觀察。就第一發起開問總標門中即有四意。雲何為四。一者假者意。問能修人故。二者行相意。問所修行故。三者自分意。問得成就故。四者向上意。問勝進相故。是名為四。如本信成就發心者。依何等人。修何等行。得信成就堪能發心故。   已說發起開問總標門。次說顯示答釋廣說門。就此門中即有二門。雲何為二。一者隨問次第答釋門。二者舉劣顯勝生解門。是名為二。就隨問次第答釋門中即有六門。雲何為六。一者顯示修行假者門。二者自然本有熏習門。三者顯示修行功能門。四者信心成就時量門。五者顯示發心因緣門。六者顯示得益位勝門。是名為六。言顯示修行假者門者。謂雖所化眾生無量無邊。而今此處中且取不定聚攝十信眾生故。所以者何。為欲令使化不定聚三品眾生。十種信心具足成就。決定安立十住菩薩初發心住。金剛不變之位中故。如本所謂依不定聚眾生故。言自然本有熏習門者。謂如是眾生相續中。從無始世來。常有本覺藏佛。眾生善根常恆熏習令增長故。如本有熏習善根力故。言顯示修行功能門者。謂不定聚種種眾生。信因業果報似有不空因緣和合之道理故。知十惡過失。起不應作意。觀十善功德。起當應作意。厭繫縛地求解脫城。漸漸出離向菩提故。如本信業果報能起十善厭生死苦欲求無上菩提得值諸佛親承供養修行信心故。言信心成就時量門者。謂顯示其信心成就。時節遠近差別相故。即此門中十五契經各各異說。雲何名為十五異說。一者一切諸法因緣無主契經中作如是說。爾時文殊師利即白佛言。尊者從具縛地入不定聚。一切行者經幾時節。十種信心具足成就。漸漸轉勝定不退位。於是尊者告文殊師利言。善男子諦聽諦聽善思念之。我當為汝解說信成就時節分際。善男子一切行者從具縛地入不定聚經一萬三千劫已訖。即便成就十種信心。決定菩薩初發心住。二者攝無量大乘契經中作如是說。復次佛子信地假名菩薩。六萬四千劫量已滿。即便成就十愛樂心定金剛地。三者慧明陀羅尼契經中作。如是說。不定聚眾生多經八萬一千五十劫已訖。信心成就決定不退。四者法門名字契經中作如是說。復次信樂地位毛頭凡夫。經二萬六千劫已訖。便信成就無所闕失。五者清淨三昧契經中作如是說。若有眾生入難角地修行信心。當九萬劫滿足已訖信品成就。六者金剛陀羅尼契經中作如是說。信成就量四萬八千六十劫量。七者大智慧光明契經中作如是說。復次善男子。若有眾生為欲成就功德善根父母天地。當經十剎那量已訖。即便信地平坦無草。八者實相本際決定不動契經中作如是說。信位成就。信心發起初剎那中。十種信心具足圓滿。九者文殊師利圓滿因海大總持契經中作如是說。三阿僧祇大無量劫經過已訖。即便信位具足成立。十者甚深菩提因緣契經中作如是說。建立信地唯三萬劫。十一者大方便智善巧契經中作如是說。信行菩薩九千劫量。決定成就清淨信心其思極樂。十二者菩薩光明遍照契經中作如是說。爾時金剛慧菩薩摩訶薩即白佛言。世尊無上菩提初種子地。經幾時節決定淳熟。菩提之芽出生增長。佛言若為成就初種子地。當經七萬五千六十劫。初種子地具足建立。十三者授記平等契經中作如是說。信心成就非遠非近非無非有。非高非下非本非末。非去非來非大非小。非三世非非三世非位非地。非善非惡非非非是。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是故名為真實信心。十四者如來藏本識契經中作如是說。爾時地藏菩薩摩訶薩即白佛言。世尊雲何名為廣大圓滿功德父母信地品耶。佛言。十信十信十解十信。十行十信十向十信。十地十信佛地十信。乃至具縛惡種子地。及一切二乘皆悉十信。無量無邊一切諸法。無一一法而非十信。以此義故名為廣大圓滿信地。十五者菩薩纓絡大本業契經中作如是說。信想菩薩於十千劫行十善法。決定安立信成就處。是名十五異說契經。如是諸經以何義故如是差別。謂眾生心無量無邊各差別故。隨其心品說信行相如是不同。應審思擇。今此文中且依本業解釋而已。如本經一萬劫信心成就故故。言顯示發心因緣門者。謂已信心成就行者。為欲發起第一住心。當待緣力而發起故。於此文中自有三種。雲何為三。一者勸請因緣。二者救度因緣。三者護法因緣。是名為三。言勸請因緣者。所謂無量無邊一切諸佛及大菩薩眾。出現種種勝妙教法契經之海。信位行者勸請教化。超不定地。決定安立不動域故。如本諸佛菩薩教令發心故言救度因緣者。所謂緣無量無邊種種眾生之一切苦海。以之為因發起金剛不退廣大清淨大慈悲心故。如本或以大悲故能自發心故。言護法因緣者。所謂諸佛教法欲破滅時。以種種方便隨宜隨應隨當。隨時隨處不惜身命。救護佛法大因緣之力故。自能發起金剛不退廣大清淨大久住心故。如本或因正法欲滅以護法因緣故能自發心故。言顯示得益位勝門者。所謂信成就得解行者。具足十名無退失故。雲何為十。一者名為無憂惱人。遠離退還墮於凡夫具縛煩惱地怖畏心故。二者名為大富貴人。蠲除煩惱之荒。收藏涅盤之果故。三者名為種性高勝人。遠離凡夫之下劣種。已入如來尊高種性中故。四者名為手足具備人。執般若炬遊行法界廣大庭故。五者名為作大江水人。無礙直流入薩婆若之大海中故。六者名為宮殿建立人。已超不定地決定安住如來家中故。七者名為真實佛子人。遠離凡胎已入聖胎故。八者名為大福田人。出離煩惱獨清淨故。九者名為徒眾無量人。法界眾生皆悉以為自眷屬故。十者名為無障礙人。隨心轉故。是名為十。如本如是信心成就得發心者入正定聚畢竟不退名住如來種中正因相應故。   已說隨問次第答釋門。次說舉劣顯勝生解門。就此門中即有二門。雲何為二。一者舉劣顯劣形相門。二者舉勝顯勝形相門。是名為二。言舉劣顯劣形相門者。所謂善根微薄煩惱深厚凡夫眾生。雖值摩訶衍之因緣。而起小善根種子故。如本若有眾生善根微少久遠已來煩惱深厚雖值於佛亦得供養然起人天種子或起二乘種子故。言舉勝顯勝形相門者。所謂若有眾生求摩訶衍之甚深微妙法門。其心即便不能決定。值順因緣恍惚若進。遇逆因緣自然若退。無定心故。如本設有求大乘者根則不定若進若退故。若不能定。雲何名為勝高人耶。雖不能定。而所望法極最高故復次望起天人二乘之種子故。自此已下顯示信心成就無定時。解釋十四經之大意焉。所謂若有眾生供養諸佛。信心成就其時不定。或亟亟遠。或亟亟近。或中間故。所以者何。隨緣有無信熟生故。如本或有供養諸佛未經一萬劫於中遇緣亦有發心故。自此已下造作別釋。顯示發心因緣之相。於此文中即有四種發心因緣。雲何為四。一者見佛因緣。因見如來妙色之身。而能發起廣大心故。如本所謂見佛色相而發其心故。二者供僧因緣。以種種具供養眾僧。因此因緣而能發起廣大心故。如本或因供養眾僧而發其心故。三者慚愧因緣。見聞二乘之人教法慚愧其劣。因此因緣而能發起廣大心故。如本或因二乘之人教令發心故。四者隨兼因緣。隨他兼心。因此因緣。而能發起廣大心故。如本或學他發心故。是名為四。自此已下作其因緣。顯示十種信心不定聚形相。及總結前所說之十信決釋分焉。以何義故十種信品立不定稱。所謂若值順當因緣隨向善趣。若遇逆違因緣應趣惡道。譬如經毛隨風所吹東西轉故。如本如是等發心悉皆不定遇惡因緣或便退失墮二乘地故。   已說第一重二種門。次說第二重二種門。言復次信成就發心者發何等心者。即是發起開問總標門。謂發開問總問所為故。略說有三種者。即是總標總答焉歟。雲何為三者。即是總舉總問焉歟。自此已下直明顯示答釋廣說門。就此門中即有三種。雲何為三。一者正智方便門。二者福德具足門。三者安樂成就門。是名為三。於此三中初通二利。中唯自利。後唯利他。復次初二唯自利分。後一利他。復次三種皆通二故。皆悉各各具足標釋。應審思擇。言正智方便門者直心。為正體智有作方便故。如本一者直心正念真如法故故。言福德具足門者深心。為一切功德有作方便故。如本二者深心樂集一切諸善行故故。言安樂成就門者悲心。能善救度一切眾生無量苦惱。令得安穩廣大樂故。如本三者大悲心欲拔一切眾生苦故故。   已說第二重二種門。次說發起問答決疑門。就此門中即有二門。雲何為二。一者前後相違難問門。二者開通會釋消難門。是名為二。言前後相違難問門者。謂舉上下之二文相違。難其差別相故。雲何相違。謂上文中作如是說。所言覺義者謂心體離念相離念相者等虛空界無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如來平等法身依此法身說名本覺。於下文中作如是說。二者深心樂集一切諸善行故。上下二文如是相違。是故發問難其異相。應審思擇如本問曰上說法界一相佛體無二何故不唯念真如復假求學諸善行故。   已說前後相違難問門。次說開通會釋消難門。就此門中即有七門。雲何為七。一者正答決斷彼難門。二者修善行者得益門。三者修行善巧方便門。四者顯示發心功德門。五者揀擇上下顯異門。六者通契經文決疑門。七者讚歎發心功德門。是名為七。就初門中即有三門。雲何為三。一者開示譬喻善巧門。二者合說契當安立門。三者顯示法說生解門。是名為三。就譬喻門中即有四種。雲何為四。一者寶喻。二者性淨喻。三者垢染喻。四者人眾喻。是名為四。言寶喻者。謂即大摩尼珠之寶。如是珠寶當有何處。如是珠寶當有黃石。如是珠寶其色如何。謂深黃色。其身形相當如何耶。謂如方座。無長短。故大小之相其量雲何。謂一丈故。如是珠寶諸黃石中皆悉具足無有黃石而無摩尼。其止住相次第如何。謂第一珠。第二黃金。第三石體。此摩尼珠一丈量者。彼諸黃石或有極小或有極大。各各差別。豈可得言皆遍一切。此摩尼珠有殊勝力雖一丈量。遍於大中小中無餘無所障礙。亦可得說遍一切處。於彼石中有此寶故。其石色黃應審觀察。是名寶喻。如本答曰譬如大摩尼寶故。言性淨喻者。如是珠寶其體性甚極明白。遠離塵累故。是名為性淨喻。如本體性明淨故。言垢染喻者。如是珠寶能為金石等之所障。不能出現明白相故。是名為垢染喻。如本而有礦穢之垢故。言人眾喻者。謂極窮貧極懈怠故。不求寶人。並及精進樂求寶人故。是名為人眾喻。如本若人雖念寶性不以方便種種磨鍊終無得淨故。   已說開示譬喻善巧門。次說合說契當安立門。寶喻中言大摩尼珠者。當喻何法。喻本覺佛性故。所以者何。本覺佛性隱藏眾生相續身中。似彼珠故。言黃石者當喻何法。喻一切眾生相續故。所以者何諸眾生身藏裹佛性似彼石故。言色黃者當喻何法。喻彼佛性不變義故。所以者何真如佛性堅固不改似彼金故。言如方座無長短者。當喻何法。喻真如法平等無增減故。所以者何。此真如法一味平等。無有差別似彼座故。言一丈者當喻何法。喻真如法具足圓滿無闕失故。所以者何。真如法身具足萬德無所闕失。似彼丈故。言如是珠寶得黃石中皆悉具足。無有黃石而無摩尼者當喻何法。喻真如性遍諸眾生種種身中。無有眾生而無真如本覺性故。所以者何。此真如性離不遍過似彼珠故。言第一珠第二黃金第三石體者。當喻何法。喻俱有次第法漸漸粗現故。所以者何。從本覺智流轉。建立四相海時。如其次第漸漸粗現似彼三故。言此摩尼珠有殊勝力雖一丈量。遍於大中小中無餘者。當喻何法。喻真如本覺有不思議業。遍蚊龍等小大身中無妨難故。所以者何。此真如法其性平等。遍凡聖中似彼珠故。言於彼石中有此寶故其石色黃者。當喻何法。喻諸眾生悉有本覺有心相故。所以者何。一切眾生有覺心故有了別識似彼石故。   已說寶喻合說契當門。次說淨喻合說契當門。言如是珠寶其體性甚極明白遠離塵累者。當喻何法。喻性淨本覺清淨明白離垢故。   已說淨喻合說契當門。次說染喻合說契當門。言如是珠寶能為金石等之所障不能出現明白相者。當喻何法。喻自性清淨心。為無明之沂隱覆。不能出現無漏性德故。   已說染喻合說契當門。次說人喻合說契當門。言二種人者當喻何法。喻求佛法寶極精進人極懈怠人故。如本如是眾生故。   已說合說契當安立門。次說顯示法說生解門。於此門中如其次第。法說合喻生行者解應審思釋。文相明故不須別釋。如本真如之法體性空淨而有無量煩惱染垢。若人雖念真如不以方便種種修習亦無得淨以垢無量無邊遍一切法故修一切善行以為對治故。   已說正答決斷彼難門。次說修善行者得益門。謂若有眾生斷一切惡修一切善。自然自在得真如三昧照達無明之闇夜。無所疑畏故。如本若人修行一切善法自然歸順真如法故故。   已說修善行者得益門。次說修行善巧方便門。就此門中故有四門。雲何為四。一者一切修行根本門。二者制伏惡業不生門。三者出生善根增長門。四者誓願無邊平等門。是名為四。如本略說方便有四種故。就第一門中即有二門。雲何為二。一者般若成就無住門。二者大悲成就無住門。是名為二。言般若成就無住門者。所謂觀察一切諸法。從本已來不生不滅。畢竟寂滅皆無所有。不住生死故。如本雲何為四一者行根本方便謂觀一切法自性無生離於妄見不住生死故。言大悲成就無住門者。所謂觀察一切諸法因緣和合故。因果不空業報亦有。緣無量無邊眾生界之海。為究竟取攝不住涅盤故。如本觀一切法因緣和合業果不失起於大悲修諸福德攝化眾生不住涅盤故以隨順法性無住故者。即是示緣及結兩種不住道行。修行法門雖無有量。而不住道其最根本。是故說言行根本方便焉。   已說一切修行根本門。次說制伏惡業不生門。此門為明何義。為欲顯示行者當發起慚愧等清淨心品。防止一切無量惡作。漸漸損滅不令增長故。如本二者能止方便謂慚愧悔過能止一切惡法不令增長故以隨順法性離諸過故者。總結其緣。   已說制伏惡業不生門。次說出生善根增長門。此門為明何義。為欲顯示行者當一切三寶恭敬供養。禮拜讚歎隨喜勸請。增長信心消除業障。志求無上大菩提故。如本三者發起善根增長方便謂勤供養禮拜三寶讚歎隨喜勸請諸佛以愛敬三寶淳厚心故信得增長乃能志求無上之道又因佛法僧力所護故能消業障善根不退故。以隨順法性離癡障故者。總結其緣。   已說出生善根增長門。次說誓願無邊平等門。此門為明何義。為欲顯示行者當發起十方世界之塵數廣大誓願海。修習十方世界之塵數行因海。攝取十方世界之塵數眾生海。成就十方世界之塵數果滿海。一切皆悉無有餘故。如本四者大願平等方便所謂發願盡於未來化度一切眾生使無有餘皆令究竟無餘涅盤故。以隨順法性無斷絕故者。總結其緣。自此已下顯示隨順殊勝之相。以何義故。四門結中皆悉通名隨順法性。為欲顯示法性虛空。其體性廣大圓滿無有邊際。其相用無礙自在無有始終。修彼四門一切行者。亦復如是順順如如。其阿世耶廣大圓滿無分際故。如本法性廣大遍一切眾生平等無二不念彼此究竟寂滅故故。   已說修行善巧方便門。次說顯示發心功德門。此文為明何義。為欲顯示初發心住菩薩。起隨順法界性中廣大圓滿心故。相似觀智見法性身。見法身故願力自在。由願力故緣無量無邊法界之眾生而起大悲心。由大悲心極甚深故。出現八種安樂化相。隨時隨處隨宜隨應。順順如如利益安樂故。如本菩薩發是心故則得少分見於法身以見法身故隨其願力能現八種利益眾生所謂從兜率天退入胎住胎出胎出家成道轉法輪入於涅盤故。   已說顯示發心功德門。次說揀擇上下顯異門。就此門中即有二門。雲何為二。一者揀異地上門。二者揀異具縛門。是名為二。言揀異地上門者。謂發心住菩薩。唯名幻化影相身。不得名真如法身菩薩故。所以者何。此菩薩無始餘業猶未出離。隨受生處與微細苦相應不離。地上菩薩此相違。故如本然是菩薩未名法身以其過去無量世來有漏之業未能決斷隨其所生與微苦相應故故。言揀異具縛門者。所謂初發心住菩薩。無繫縛俱轉業因相。無繫縛受生果報故。所以者何。大願方便具足轉故。如本亦非業繫以有大願自在力故故。   已說揀擇上下顯異門。次說通契經文決疑門。就此門中自有五種各說契經。雲何為五。一者文殊師利歡喜陀羅尼契經中作如是說。爾時文殊師利即白佛言。世尊常大眾中唱如是言。五十子心莊嚴果海行因之本。一切行者當經此道成等正覺。如是五十子心中。幾是退分幾是定分。唯願世尊為我解說。於是世尊即告文殊師利菩薩言。諦聽諦聽善思念之。我今為汝分別解說。善男子十種真地名為金剛般若住地。前四十心名為頗梨珠隨轉迴向地。汝當應如是知應如是觀。今此經文為明何義。為欲顯示大士十地。已得真證域名不退分。自此已前四十種心。未得證智名為退分故。二者本覺大悲自然熏習契經中作如是說。復次佛子。汝前所問雲何名為節退相者。此事殊勝不思議中不思議故。愚癡凡夫初發意菩薩等之所不能知爾時大明菩薩至心勸請。佛即告大明言。善男子言節退相者。謂信心。發心住。淨心地。金剛心之此四處皆名為退分。各彼中間皆名為不退分。是故說言節退相焉。今此經文為明何義。為欲顯示佛法大海。廣大圓滿無邊際故。三者大證得陀羅尼契經中作如是說。十種安心決定不退無退失理。今此經文為明何義。為欲顯示十住菩薩。發起隨順法界性中廣大善根故。決定安住金剛位故。四者五明契經中作如是說。十種定心非退非進。非來非去非出非入。圓滿萬德無所闕失。是故說言自然住心。今此經文為明何義。為欲顯示十住位中果德已滿。更無所進復無所退。自然常住無闕事故。五者菩薩纓絡大本業契經中作如是說。諸善男子。若一劫二劫乃至十劫。修行十信得入十住。是人爾時從初一住乃至第六住中。若修第六般若波羅蜜。正觀現在前。復值諸佛菩薩善知識所護。出到第七住常住不退。自此七住已前名為退分。今此經文為明何義。為欲顯示勸策下劣懈怠眾生。為令增長勇猛心故。今此論中且據本業而作會通。應審觀察。如本如修多羅中或說有退墮惡趣者非其實退。但為初學菩薩未入正位而懈怠者恐怖令使勇猛故故。   已說通契經文決疑門。次說讚歎發心功德門。此門為明何義。為欲顯示發心菩薩遠離二怖畏。其心決定不動故。雲何名為二種怖畏。一者下生怖畏。生下劣道極怖畏故。二者上生怖畏。聞殊勝境其心怯弱極怖畏故。離此二怖。是故名為發心功德。如本又是菩薩一發心後遠離怯弱。畢竟不畏墮二乘地若聞無量無邊阿僧祇劫勤苦難行乃得涅盤亦不怯弱故。以信知一切法從本已來自涅盤故者。即是總結二種功德之因緣焉。從上已來信成就發心抉擇分已焉。自此已下種種諸門。文相明故不須重釋。   釋摩訶衍論卷第七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68 釋摩訶衍論   釋摩訶衍論卷第八   龍樹菩薩造   姚秦三藏筏提摩多奉 詔譯   已說解釋分。次說修行信心分。   就此分中則有七門。雲何為七。一者能治所治契當門。二者信心品類分剖門。三者修行方便善巧門。四者廣釋魔事對治門。五者讚歎三昧功德門。六者兩輪具闕益損門。七者勸劣向勝不退門。是名為七。能治所治契當門者。其相雲何。   本曰。是中依未入正定聚眾生故。說修行信心分。   論曰。言是中依未入正定聚眾生者。即是所治。所謂所化之境界故。故說修行信心分者。即是能治。所謂能化之教法故。所化境界其量雲何。謂攝二聚之眾生故。雲何為二。一者邪定聚。二者不定聚。是名為一。所以者何。此二眾生皆悉未入正定聚故。言契當者其相雲何。謂二眾生中各契教說故。契相雲何。謂欲邪定聚眾生故說信心門。欲彼不定聚眾生故說修行門。所以者何。進入次第其法爾故。謂未信人先起信故。其已信人直修行故。復次通利益故。   已說能治所治契當門。次說信心品類分剖門。   本曰。何等信心。雲何修行。略說信心有四種。雲何為四。一者信根本。所謂樂念真如法故。二者信佛有無量功德。常念親近供養恭敬發起善根。願求一切智故。三者信法有大利益。常念修行諸波羅蜜故。四者信僧能正修行自利利他。常樂親近諸菩薩眾。求學如實行故。   論曰。就此文中則有三門。雲何為三。一者直問信心品類門。二者直問修行品類門。三者略答顯示信心門。是名為三。言直問信心品類門者。所謂總問信心量故。如本何等信心故。言直問修行品類門者。所謂總問修行量故。如本雲何修行故。就第三門中即有三門。雲何為三。一者總答門。二者總問門。三者廣答門。言總答門者。所謂總答其所說故。如本略說信心有四種故。言總問門者。所謂總問其所說故。如本雲何為四故。就第三門中故有四種門。雲何為四。一者信本令心平等門。二者信佛欣有功德門。三者信法精進修行門。四者信僧令心無諍門。是名為四。言信本令心平等門者。所謂樂信為自根本真如理法。由無明力種種差別。一切諸心皆悉會一令平等故。如本一者信根本所謂樂念真如法故故。言信佛欣有功德門者。所謂樂信無上大覺如來世尊。欣求所有無量無邊一切功德故。如本二者信佛有無量功德常念親近供養恭敬發起善根願求一切智故故。言信法精進修行門者。所謂樂信三世諸佛。為自恩父為自恩母為自恩師。不能改壞不能生滅。虛空金剛不動軌則。有不可思議中不可思議殊勝利益。常恆轉轉於一切時於一切處。修行一切助道品故。如本三者信法有大利益常念修行諸波羅蜜故故。言信僧令心無諍門者。所謂樂信一切無量菩薩僧眾以兩勝行為自內德。若遠若近隨自聞時隨自見時。隨自思時往詣僧所。至心聽受種種深法種種深經。種種深論種種深理。種種妙事不斷絕故。如本四者信僧能正修行自利利他常樂親近諸菩薩眾求學如實行故故。   已說信心品類分剖門。次說修行方便善巧門。   本曰。修行有五門能成此信。雲何為五。一者施門。二者戒門。三者忍門。四者進門。五者止觀門。雲何修行施門。若見一切來求索者。所有財物隨力施與。以自捨慳貪令彼歡喜。若見厄難恐怖危逼。隨己堪任施與無畏。若有眾生來求法者。隨己能解方便為說。不應貪求名利恭敬。唯念自利利他迴向菩提故。雲何修行戒門。所謂不殺不盜不婬。不兩舌不惡口不妄言不綺語。遠離貪嫉欺詐諂曲瞋恚邪見。若出家者為折伏煩惱故。亦應遠離憒鬧常處寂靜。修習少欲知足頭陀等行。乃至小罪心生怖畏慚愧改悔。不得輕於如來所制禁戒。當護譏嫌不令眾生妄起過罪故。雲何修行忍門。所謂應忍他人之惱心不懷報。亦當忍於利衰毀譽稱譏苦樂等法故。雲何修行進門。所謂於諸善事心不懈退。立志堅強遠離怯弱。當念過去久遠已來。虛受一切身心大苦無有利益。是故應勤修諸功德。自利利他速離眾苦。復次若人雖修行信心。以從先世來多有重罪惡業障故。為魔邪諸鬼之所惱亂。或為世間事務種種牽纏。或為病苦所惱。有如是等眾多障礙。是故應當勇猛精進。晝夜六時禮拜諸佛。誠心懺悔勸請隨喜。迴向菩提常不休廢。得免諸障善根增長故。雲何修行止觀門。所言止者。謂止一切境界相隨順奢摩他觀義故。所言觀者。謂分別因緣生滅相隨順毘跋捨那觀義故。雲何隨順以此二義漸漸修習。不相捨離雙現前故。若修止者住於靜處端坐正意。不依氣息不依形色不依於空不依地水火風。乃至不依見聞覺知。一切諸想隨念皆除。亦遣除想以一切法本來無相。唸唸不生唸唸不滅。亦不得隨心外念境界。後以心除心。心若馳散即當攝來住於正念。是正念者。當知唯心無外境界。即復此心亦無自相。唸唸不可得。若從坐起去來進止所作。於一切時常念方便隨順觀察。久習淳熟其心得住。以心住故漸漸猛利。隨順得入真如三昧。深伏煩惱信心增長速成不退。唯除疑惑不信誹謗。重罪業障我慢懈怠。如是等人所不能入。復次依是三昧故。則知法界一相。謂一切諸佛法身。與眾生身平等無二。即名一行三昧。當知真如是三昧根本。若人修行。漸漸能生無量三昧。   論曰。就此文中即有五門。雲何為五。一者總標答前所問門。二者通達總問所說門。三者略答建立門數門。四者略問廣答散說門。五者讚歎三昧殊勝門。是名為五。言總標答前所問門者。所謂總答彼前問故。如本修行有五門能成此信故。言通達總問所說門者。所謂總問其所說故。如本雲何為五故。言略答建立門數門者。所謂建立大門數故。如本一者施門二者戒門三者忍門四者進門五者止觀門故。何故次第如是。謂修行六度次第法如是故。次就略問廣答散說門中。故有五門故。故有五門應審觀察。此五種門中各各具二門。雲何為二。一者略問門。二者廣答門。是名為二。如其次第不亂數量。應審思擇。第一修行施門中。言雲何修行施門者。即是略問門。所謂開問。故後後諸門應如是知。就廣答門中即有三種施。雲何為三。一者財物施。二者隨應施。三者教法施。言財物施者。所謂若有眾生來到我所乞我所有。則便不疑隨時隨處。皆悉施與無所顧惜故。何等物名為財物耶有幾種物。所謂有二種財物故。雲何為二。一者內物。二者外物。是名為二。就內物中亦有二種。雲何為二。一者無色。二者有色。言無色者。則是心識。言有色者。即是諸根。若有眾生來到我所。乞我心識。則便不惜隨時施與令彼歡喜若有眾生來到我所。隨其所用乞我一一有色妙根。則便不惜隨時施與令彼歡喜。是名為二種內財物。就外物中亦有二種。雲何為二。一者有識。二者無識。言有識者。即是妻子奴婢等類。言無識者。則是宮殿舍宅衣服嚴具等類。若有眾生來到我所乞此等物。即便不惜隨時施與令彼歡喜。是名為二種外財物。如本若見一切來求索者所有財物隨力施與以自捨慳貪令彼歡喜故。已說財物施。次說隨應施。雲何名為隨應施耶。謂或有眾生五根壞失不能具足。或有眾生病苦無量不得安隱或有眾生其心愚癡不能明瞭。行者爾時以賢士。則隨其所應隨其所當。隨其所宜隨其所用。能善揀擇能善分別。除彼苦惱令歡喜故。是故說言隨應施焉如本若見厄難恐怖危逼隨己堪任施與無畏故。已說隨應施。次說教法施。雲何名為教法施耶。謂有眾生若時不時若親不親。若貴不貴若愚不愚。若夫不夫若女不女。若惡不惡若人不人。如是等類來到我所。欲求法時則便不惜。發起無量無邊廣大圓滿大慈悲心。決斷彼疑。分除煩惱徐增智慧。攝取彼人不墮惡道。令到無上大菩提故。是故說言教法施焉。如本若有眾生來求法者隨己能解方便為說不應貪求名利恭敬唯念自利利他迴向菩提故故。   已說修行施門。次說修行戒門。就此門中則有四門。雲何為四。一者建立戒相標宗門。二者成就戒品勝處門。三者具足戒行不輕門。四者守護不令誹謗門。是名為四。言建立戒相標宗門者。所謂建立十種清淨防轉戒故。如本雲何修行戒門所謂不殺不盜不婬不兩舌不惡口不妄語不綺語遠離貪嫉欺詐諂曲瞋恚邪見故。言成就戒品勝處門者所謂若為具足戒品。常當遠離散亂雜處。常當親近寂靜勝處。安住其中不捨離故。如本若出家者為折伏煩惱故亦應遠離憒鬧常處寂靜故。言具足戒行不輕門者。所謂修行種種妙行起深信心。不得輕賤如來所制師母戒故。如本修習少欲知足頭陀等行乃至小罪心生怖畏慚愧改悔不得輕於如來所制禁戒故。言守護不令誹謗門者。所謂護持佛眼睛戒。終不破失具足自利。種種放逸譏嫌眾生。不令發起妄想過罪。具足利他圓滿莊嚴大覺海故。如本當護譏嫌不令眾生妄起過罪故故。   已說修行戒門。次說修行忍門。就此門中即有二門。雲何為二。一者顯示略忍伏我門。二者顯示廣忍無我門。是名為二。言顯示略忍伏我門者。所謂若有眾生。造作惡阿世耶之境令惱我心。行者爾時其心能忍不動惱故。如本雲何修行忍門所謂應忍他人之惱心不懷報故。言顯示廣忍無我門者。所謂或有眾生。以飲食衣服等種種財物。施與我所利益歡樂。或有眾生。以劍杖等種種怖相來到我所。損滅我依正令不得自在。或有眾生。以粗惡誹謗等種種穢語。若遠若近毀嫌於我。或有眾生。以正住等種種之德讚歎我身。於如是等種種事中。其心平等堅固不動。如須彌故。如本亦當忍於利衰毀譽稱譏苦樂等法故故。   已說修行忍門。次說修行進門。就此門中則有二門。雲何為二。一者通示修行精進門。二者別釋修行精進門。言通示修行精進門者。所謂於諸種種妙事其心轉勝。勤欲精進終不息故。如本雲何修行進門所謂於諸善事心不懈退立志堅強遠離怯弱故。就別釋修行精進門中故有二門。雲何為二。一者無障修行精進門。二者有障修行精進門。言無障修行精進門者。所謂行者作如是念。我從無始過去時來。唯受虛妄不實身心。都不能受金剛不壞之身心者無餘因緣。唯妙行中不勤行故。我若懈怠如前不行。向未來去。亦復受都無有利益虛妄身心。無出離期。我自身尚不得出離都失自利。何況救濟所餘種種有苦眾生具足利他。作是念已。即便發起大精進心。修行行因之海。莊嚴滿德之果。建立兩利無闕偏故。如本當念過去久遠已來虛受一切身心大苦無有利益是故應勤修諸功德自利利他速離眾苦故。言有障修行精進門者。所謂若有眾生。有無始過去之餘業障故。為魔外道及惡鬼神之所惱亂不能修行。或有眾生。為現在世種種事務之所牽纏不能修行。或有眾生。為一切諸種種病苦之所逼惱不能修行。如是等諸眾生雖耳聽聞軌則尊辭。眼中觀見文教說相。而不能勤修行生厭求心。然若其心勇猛精進。發起種種勝妙方便。存堪任心。業障之海漸漸波息。功德之岳彌彌峰高。八風不飄。九結不縛故。如本復次若人雖修行信心以從先世來多有重罪惡業障故為魔邪諸鬼之所惱亂或為世間事務種種牽纏或為病苦所惱有如是等眾多障礙。是故應當勇猛精勤晝夜六時禮拜諸佛誠心慚悔勸請隨喜迴向菩提常不休廢得免諸障善根增長故故。   已說修行精進門。次說修行止觀門。就此門中即有四門。雲何為四。一者總標總釋止輪門。二者總標總釋觀輪門。三者略釋抉擇隨順門。四者廣釋抉擇止輪門。是名為四。言總標總釋止輪門者。謂止慮知之心。礙散亂之思。安住於一中寂靜性。不出於一切境界相。隨順定標陀阿羅觀義故。如本雲何修行止觀門所言止者謂止一切境界相隨順奢摩他觀義故故。言總標總釋觀輪門者。謂明揀擇因緣之道理。審分別無常之形相。能善通達能善遍知。隨順觀標陀阿羅觀義故。如本所言觀者謂分別因緣生滅相隨順毘跋捨那觀義故故。言略釋抉擇隨順門者。謂定隨時彼觀則順觀隨時中彼定即順。具足具足不離轉故。如本雲何隨順以此二義。漸漸修習不相捨離雙現前故故。就廣釋抉擇止輪門中即有四門。雲何為四。一者成就止輪因緣門。二者直示修行止輪門。三者修行止輪得益門。四者揀入不入分際門。是名為四。就第一成就止輪因緣門中。即有十五種。雲何為十五。一者住處寂靜因緣。二者獨一不共因緣。三者所居方善因緣。四者衣服具足因緣。五者飲食具足因緣。六者結界護淨因緣。七者舍宅造立因緣。八者言語不出因緣。九者坐像造立因緣。十者坐其座中因緣。十一者出入時節因緣。十二者知識善友因緣。十三者印知邪正因緣。十四者植善林樹因緣。十五者字輪服膺因緣。是名十五種大因緣言住處寂靜因緣者。謂若為修彼止輪門。居山林等空閑處中。遠離散亂聚落處故。所以者何。散亂處中彼止輪門難成就故。言獨一不共因緣者。謂若為修彼止輪門。一界內中二人共住不得理故。所以者何。互動煩故。言所居方善因緣者。謂若為修彼止輪門。居止東西之兩方中。南北方中不得居故。所以者何。有覺輪故。言衣服具足因緣者。謂若為修彼止輪門。必當用三種衣故。雲何為三。一者黃色。二者赤色。三者白色。如是三衣一時用故。所以者何。毘叉羅蟲不能入故。言飲食具足因緣者。謂若為修彼止輪門。必當用乾練伽摩伊陀耶。所餘穀等不能用故。所以者何。彼伽摩伊陀耶有仙性故。   復次若無用婆尼羅等故。受用時節唯用自中。無有定故。言結界護淨因緣者。謂若為修彼止輪門。離自居室一俱盧捨量中。誦一百十遍大神咒。其相雲何。謂即誦咒言。   □□□姪]他那羅帝 婆叉尼 阿摩□迦陀帝婆婆阿阿婆婆□□□□□驂□□□夼□□□□□□□□□□叢□□□□□驂□襏□□□□□□□□駾奰□驒橘□勝飣□逆□□□□□□□驒椼□楸□□驒橘祿□楸□□□□□□茶姾姾姾姾姾姾姾姾姾姾婘兩□□楑半   若誦此咒已訖。即便結界護淨。所以者何。種種毒類不能入故。言舍宅造立因緣者。謂若為造修定舍宅。當具十事。雲何為十。一者門戶事。唯向東方非餘方故。二者高下事。東方漸高西方漸下故。三者方角事。於一方中各一丈故。四者品重事。重十重故。五者作物事。唯用五種非餘種故。雲何為五。一者金二者銀三者銅四者鐵五者松木。是名為五。六者戶塌事。等其地量無差別故。七者戶重事。重十戶故。八者戶樞事。無音聲故。九者壁牆事。其高一丈重十重故。十者出入事。彼諸戶中各誦咒故。其相雲何。謂若為出。即誦咒言。   喃摩□帝 摩訶鳩毘那呵 阿羅婆提 陀陀阿伽度 般枳阿枳屍 遮娑□諾帝 婆枳摩毘摩 婆枳摩阿那 阿那屍枳尼屍枳 娑婆呵   若此神咒誦一千遍。即便順時皆悉開通。若為入時。即誦咒言。   南無喃枳那 南無筏屍陀 南無諵阿帝 南無諵阿唎那 南無鍵陀尼娑婆呵   若此神咒誦一千五百遍已訖。即便順時皆悉開閉。言言語不出因緣者。謂若為修彼止輪門。於一切時於一切處不出言故。所以者何。隨其言說心識出故。言坐像造立因緣者。謂若為造修定坐像。當具五事。雲何為五。一者作物事。用松木故。二者高量事。如自身半不增減故。三者方角事。於一方中各四尺故。四者方向事。唯向東方非餘方故五者坐上具事。唯用黃陀羅帝及黃坐具故。是名為五。言坐其座中因緣者。謂若為修彼止輪門。當具十事坐其座中。雲何為十。一者足等事。兩膝末中其兩母指。互相契當令無差故。二者膝等事。兩膝平攝令無差故。三者腰端事。其腰端直無□□紀面]故。四者手累事。兩手相對右手為下左手為上。左手為下右手為上。經一日已互互易變不忘失故。亦復其手置根上故。五者頸端事。其頸之質端直不動定建立故。六者面端事。其面相貌不仰不俯令平相故。七者口相事。其口之相不黃不狹開中間故。八者鼻相事。出其氣息令無差違不出一故。九者眼相事。其眼根量不上不下平等舒故。十者止眼事。置其眼處安置大虛空字輪中。恆不離故。是名為十。言出入時節因緣者。謂若為修彼止輪門。唯用辰及午之二時。此餘時中不出入故。言知識善友因緣者。謂若為修彼止輪門。深智慧人以為友故。言印知邪正因緣者。謂若為修彼止輪門。隨至像量須金剛印。即便了知邪及正故相。其雲何。謂即誦咒言。   坦咥他□□□□□□□槾妞□□□□‾瓷慼慼&迥□蝩□葥醥□   若此神咒誦四千六百五十遍已訖。即彼像中付二字輪。謂若邪人付邪字輪。若正直人付正字輪。以之為別。言植善林樹因緣者。謂若為修彼止輪門人。自室前中植二種大吉祥草故。雲何為二。一者松木。二者石榴木。是名為二言字輪服膺因緣者。謂若為修彼止輪門人。必當服[囗@(王/玨)]字輪而已。服何處耶。謂方寸處故。以何義故必付此輪。謂此字輪三世諸佛無量無邊一切菩薩。大恩師長大恩父母大恩天地大恩海故。此因緣故。為修止人當付此輪。如是因緣雖有無量。而今此摩訶衍論中。明第一因緣。不明餘者。舉初攝後故。如是而已。如本若修止者住於靜處故。   已說成就止輪因緣門。次說直示修行止輪門。就此門中則有七門。雲何為七。一者存心決定門。不生不滅。真空理中其心定故。如本端坐正意故。二者不著身體門。能善通達此身空無。其本自性不可得故。如本不依氣息不依形色不依於空不依地水火風故。三者不著心識門。能善通達慮知之心。自性空無無所有故。如本乃至不依見聞覺知一切諸想隨念皆除亦遣除想故。自此已下作其身心空無因緣。如本以一切法本來無相唸唸不生唸唸不滅亦不得隨心外念境界故。四者不著不著門。能遣之心亦遣除故。如本後以心除心故。五者集散會一門。攝散動心置一中故。如本心若馳散即當攝來住於正念故。六者顯示正念門。顯示諸法唯一心故。如本是正念者當知唯心無外境界即復此心亦無自相唸唸不可得故。七者不離恆行門。如是定心於一切時於一切處。常恆相續不捨離故。如本若從坐起去來進止所作於一切時常念方便隨順觀察故。   已說直示修行止輪門。次說修行止輪得益門。謂若有人能修此定。漸漸轉轉。竭煩惱海崩業障岳。入真如定達一切法到不退故。如本久習淳熟其心得住以心住故漸漸猛利隨順得入真如三昧深伏煩惱信心增長速成不退故。   已說修行止輪得益門。次說簡入不入分際門。就此門中即有二意。雲何為二。一者入趣意。二者不入意。言入趣意者。所謂或有眾生趣入深法心無所疑。或有眾生聞甚深法。其心決定不生不信。或有眾生聞甚深法。即便尊重不生誹謗。或有眾生無重業障。或有眾生無我慢心。或有眾生無懈怠心。如是六人入佛種性決定不疑。是名入趣意焉。言不入意者。所謂若有眾生此六相違。永斷絕三寶之種子。決定不疑。是名不入意焉。如本唯除疑惑不信誹謗重罪業障我慢懈怠如是等人所不能入故。   已說略問廣答散說門。次說讚歎三昧殊勝門。就此門中則有二門。雲何為二。一者體大無邊殊勝門。二者眷屬無盡殊勝門。是名為二。言體大無邊殊勝門者。修此三昧通達一切無量諸佛法。同體一相無差別故。如本復次依此三昧故則知法界一相謂一切諸佛法身與眾生身平等無二即名一行三昧故。言眷屬無盡殊勝門者。所謂即是真如三昧。能為一切無量無邊金剛三昧作正根本。而能出生增長故。如本當知真如是三昧根本若人修行漸漸能生無量三昧故。   釋摩訶衍論卷第八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68 釋摩訶衍論   釋摩訶衍論卷第九   龍樹菩薩造   姚秦三藏筏提摩多奉 詔譯   已說修行方便善巧門。次說廣釋魔事對治門。   本曰。或有眾生無善根力。則為諸魔外道鬼神之所惑亂。若於坐中現形恐怖。或現端正男女等相。當念唯心境界則滅終不為惱。或現天像菩薩像。亦作如來像相好具足。若說陀羅尼。若說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或說平等空無相無願無怨無親無因無果畢竟空寂是真涅盤。或令人知宿命過去之事。亦知未來之事得他心智。辯才無礙。能令眾生貪著世間名利之事。又令使人數瞋數喜性無常准。或多慈愛多睡多病。其心懈怠或卒起精進。後便休廢生於不信。多疑多慮。或捨本勝行更修雜業。若著世事種種牽纏。亦能使人得諸三昧。少分相似皆是外道所得非真三昧。或復令人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乃至七日。住於定中得自然香美飲食。身心適悅不飢不渴。使人愛著。或亦令人食無分齊乍多乍少顏色變異。以是義故。行者常應智慧觀察勿令此心墮於邪網。當勤正念。不取不著則能遠離是諸業障。應知外道所有三昧。皆不離見愛我慢之心。貪著世間名利恭敬故。真如三昧者。不住見相不住得相。乃至出定亦無懈慢。所有煩惱漸漸微薄。若諸凡夫不習此三昧法。得入如來種性。無有是處。以修世間諸禪三昧多起味著依於我見。繫屬三界與外道共。若離善知識所護。則起外道見故。   論曰。即此門中自有二門。雲何為二。一者略說略示總持門。二者廣說廣示散剖門。第一門中即有五門。雲何為五。一者眾生勝劣不同門。二者能作障礙假人門。三者顯示所作業用門。四者顯示對治行法門。五者顯示因治之力得益門。是名為五。言眾生勝劣不同門者。二種眾生各不同故。雲何為二一者因緣具足眾生。二者因緣闕失眾生。具眾生者具五事故。闕眾生者。闕四事故。雲何五具。一者信具。深愛樂故。二者人具。能守護故。三者法具。能善通達邪正區故。四者時具。隨應當故。五者性具有真性故是名為五。若有眾生具此五事終無障礙。雲何四闕謂與彼前四相違故。若有眾生雖有真性。闕此四事終無離障。今此文中取闕應知。如本或有眾生無善根力故。   已說眾生勝劣不同門。次說能作障礙假人門。作障假人雖有無量而不出四。雲何為四。一者魔。二者外道。三者鬼。四者神。是名為四。所言魔者。四種大魔三萬二千眷屬魔眾。言外道者。九十六種諸大外道。九萬三千眷屬外道。所言鬼者。十種大鬼。五萬一千三百二種諸眷屬鬼。所言神者。十五大神五萬一千三百二種諸眷屬神。如是諸類一切皆悉礙亂正教令向非道故名邪道。魔及外道名義差別。出現經中分明說故。且略不釋。鬼及神事。出現經中無分明故。便造作釋綱要略說。言十鬼者名字雲何。一者遮毘多提鬼。二者伊伽羅屍鬼。三者伊提伽帝鬼。四者婆那鍵多鬼。五者。爾羅爾梨提鬼。六者班尼陀鬼。七者阿阿彌鬼。八者闍佉婆尼鬼。九者多阿多伊多鬼。十者堆惕鬼。是名為十。如是十鬼用各雲何。若第一鬼或作晝境。或作夜境。或作日月及星宿境。或作節境。隨應變轉。若第二鬼作種種香味種種衣具種種草木境隨應變轉。若第三鬼作地水火風之境界隨應變轉。若第四鬼作飛騰境隨應無礙。若第五鬼作諸根識閉開之境隨應無礙。若第六鬼作六親眷屬亦有亦無境隨應無礙。若第七鬼作老少境隨應無礙。若第八鬼作有智無智之境隨應無礙。若第九鬼作無有境隨應無礙。若第十鬼作蠍蠅蟻龍虎師子種種音聲等之境界隨應無礙。是名為用。如是諸用各因何力而得成就。各因三事而得成就。雲何為三。一者師。二者教。三者習。師謂教人。教謂所學。習謂宿熏。是名為三。如是十鬼恆一切時不相捨離。俱行俱轉作障礎事。用之名字從增建立。如第一稱。十五神者名字雲何。一者筏羅羅鍵多提神。二者阿只陀彌梨尼神。三者補多帝陀訶訶婆神。四者闍毘摩只尼神。五者那多婆奢神。六者多多多多地地神。七者阿里摩羅神。八者屍叉尼帝婆竭那神。九者班彌陀羅鄔多提神。十者唵唵吟吟神。十一者阿阿訶帝神。十二者修梨彌尼神。十三者頭頭牛頭神。十四者婆鳩神。十五者精媚神。是名十五。此十五神用各雲何。若第一神作聰明境。若第二神作闇鈍境。若第三神作樂有光明之境界。若第四神作樂空光明之境界。若第五神作浮散境。若第六神作專注境。若第七神作惡空善有之境界。若第八神作一切覺者之境界。若第九神作我覺他惑之境界。若第十神作俱不修行之境界。第十一神作無無境。第十二神作速進退之境界。第十三神作移轉境。第十四神作堅固境。第十五神作應時境。如是十五大神王者。恆一切時不相捨離。俱行俱轉而作礙事惱亂行者。魔及外道雲何差別。所言魔者令作惡事。言外道者令捨善事。二種差別應如是知。鬼並及神雲何差別。障身為鬼。障心為神。二種差別應如是知。如是四障當雲何治。此中對治即有四種。雲何為四。一者隨順隨轉對治。二者相逆相違對治。三者俱行對治。四者俱非對治。言隨順隨轉對治者。即是無礙自在對治。所謂若彼外人作如是事亂行者心。所亂行者即作是念。從無始來此事如是終不破事。所以者何。如是諸見本有本覺自家實德。非過患故。若作是解。諸邪見類伏從如化。所以者何。隨見增損。無漏性德亦大小故。是名隨順隨轉對治。言相逆相違對治者。即是簡擇別相對治。所謂若彼外人作如是事亂行者心。所亂行者即求方便。逆迴違移相反相違令簡擇故。是名相逆相違對治。言俱行對治者。即是具足俱轉對治。所謂一時具足逆順二治。不離轉故。是名為俱行對治相。言俱非對治者。即是無念無依對治。所謂於一切法無有所念。無有所慮。無有所著。無有所求。其心寂靜住無住故。是名為俱非對治相。如是治相。於後文中說相明故。此抉擇中略去而已。如本即為諸魔外道鬼神之所惑亂故。   已說能作障礙假人門。次說顯示所作業用門。就此門中即有二種。雲何為二。一者是總。二者是別。總相門中即有二門。雲何為二。一者總相所作業用門。二者通達對治行法門。第一門者其相雲何。所謂如上所說一切邪類。現六道像亂行者心故。今當作釋分明散說。若鬼及神。多分造作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之四道亂行者心。如本若於坐中現形恐怖故。若魔多分造作天道亂行者心。如本或現端正故。若外道眾多分造作人道亂行者心。如本男女故。言等相者。即是同相。所謂造作同品依正亂行者心故。   已說總相所作業用門。次說通達對治行法門。謂有眾生作如是觀。一切諸法唯一心量無心外法。已無外法。豈一心法與一心法作障礙事。亦一心法與一心法作解脫事。無有障礙無有解脫事。一心之法一即是心心即是一。無一別心無心別一。一攝法界心攝法界。無量無邊妄想境界。寂靜無起中中離相。一切諸法平等。一味一相無相。作一種光明。心地之海風風永止波波盡住。是名通達對治之相。所以者何。一切行者若不歸此對治門者。無以摧邪道伏謬執故。如本當念唯心境界即滅終不為惱故。   已說通達對治行法門。次說別相所作業用門。就此門中則有八門。雲何為八。一者出現人相令信門。二者出現言說亂識門。三者得三世智惑人門。四者不離世間縛纏門。五者心性無常生亂門。六者令得邪定非真門。七者勸請行者離邪門。八者簡擇真偽令了門。是名為八。如其次第說相應觀。就第一門中有三種人。雲何為三。一者天人。二者菩薩人。三者如來人。是名為三。若外道人為作三像。各用幾門。各六門故。雲何為六。一者造像門。二者禱祀門。三者神咒門。四者誦經門。五者阿呼門。六者勸請門。是名為六。言造像門者。隨用何人像處。作其人像故。言禱祀門者。以種種飲食種種眾生身命而作祀事故。言神咒門者。隨應當處誦陀羅尼故。言誦經門者。讀誦八陀多等諸經故。言阿呼門者。隨所作事不須餘語。唯作是言阿呼阿故。言勸請門者。向自世尊勸請神力故。言造像者其相雲何。且作天像時中當如何耶。謂頭面眼耳鼻舌身手足。此九種處中各各誦一萬八千遍陀羅尼咒成立此處。謂若為作眼像時中。則誦咒曰。   遮阿那屍帝 筏鄔多阿[尼*隹]婆阿[尼*隹]叉婆帝跋逃帝多陀陀那 屍婆屍叉那鄔吒鄔[口*運]屍 囉囉囉囉囉囉囉囉囉 諾諾諾諾諾諾諾諾諾 跋多跋多帝佉只囉迦結那囉囉佉只那遮屍阿阿帝 加加加加遮跋屍 毘鍵毘鍵屍 那叉娑娑娑 鍵跋帝阿多那屍 阿多那屍 跋多那屍 跋多那屍 訶娑訶伊多利利娑梨帝 遮遮遮遮遮 伊伊伊伊伊 多多多多多 屍屍屍屍 [尼*隹][尼*隹][尼*隹][尼*隹][尼*隹] 嵐嵐嵐嵐帝帝帝帝那屍那阿伊阿伊跋陀帝跋多提多多跋多提娑婆阿呵訶   若此神咒誦一萬八千遍已訖。即眼之像清淨具成精動根轉更轉明利。若為造作耳像時中。即誦咒言。   唵摩娑只伊那 唵摩娑只伊多 跋陀陀提鄔提鄔阿那揭囉 堨那那那囉囉那囉 阿阿阿阿阿阿阿阿阿阿 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 遮遮遮遮遮遮遮遮遮 陀陀陀陀陀陀陀陀陀 只只只只只只只只 帝帝帝帝帝帝帝 哪哪哪哪哪哪哪 □□□□□□□□□□□□□□□□□□□□□艗□□艗□□□□□□□□讜□葥□)迥□連%醥□□)□□□葥醨□迥□   若此神咒誦一萬八千遍已訖。即耳之像清淨具成。開動理轉更轉明利。若為造作鼻像時中。即誦咒言。   婆□囉囉帝 阿摩□□□□隹]嵐婆阿屍提□鄔堨哪屍 呼呼呼呼呼呵毘遮鍵那屍提樓摩 摩屍摩囉鄔遮哪 薩婆提梨帝 鄔陀屍 堨坦哆陀毘屍那 遮呵□□□陋婘陋□□□驂□飾羈穘□□□婆 叉叉叉叉叉叉叉叉叉叉 婆叉阿陀哆伊那 嘶嘶嘶嘶嘶嘶嘶嘶嘶嘶嘶嘶 鍵鍵鍵鍵鍵鍵鍵鍵鍵鍵鍵鍵 呵呵婆婆 婆婆阿呵 訶□□ 摩□□阿枳□阿屍帝 鍵婆□□□□□□□□□□□□%醨徇□%JJ葥醨□迥□   若此神咒誦一萬八千遍已訖。即鼻之像清淨具成。隨動導轉更轉明利。若為造作舌像時中。即誦咒言。   阿摩阿伊□ 佉那屍 帝提跋多提 阿□婆哆哆摩陀哆 阿囉帝哪鄔婆哪鄔哪鄔屍鄔鄔 □跋伊坦提 阿□阿□□□襆□□祓□□□結][口*結][口*結][口*結]哪舒帝鄔舒帝陀哆□ 槃哆□ 屍呵□ 摩闍阿哆帝堨那呵 婆那呵 鄔屍帝 迦毘提那阿□陀 摩那屍摩那屍 闍□闍□ 毘闍□ 娑婆訶阿呵   若此神咒誦一萬八千遍已訖。即舌之像清淨具成。了動業轉更轉明利。若為造作身像時中。即誦咒言。   佉阿伊帝迦伊迦伊 婆婆毘婆婆婆婆婆提舒鄔摩舒鄔 跋哆阿跋陀婆堨那 訶伊訶伊訶訶訶訶伊 咇鄔帝摩那屍 剖帝哆 佉枳□□□□□中今+耶][耶/心]婆[唸-今+耶][耶/心] 阿□楰□□楩橘□□□)獨趥□獨趥醥蝣%□□□□□□)述□帝阿□□飩□檢□□橘□□□陋半   若此神咒誦一萬八千遍已訖。即身之像清淨具成。方作面變。若為造作手像時中。即誦咒言。   掩摩鄔□帝 阿□阿曼哆 鄔哪婆帝毘哪屍 舒囀婆 迦囉□□□□橙□士/絲)*(而/口)]屍 摩□□謖□□0□屍□□裀□□禍□□榯襚□□羚襚□□橍娷□□□□□□□□□陀]那娑婆阿訶阿呵   若此神咒誦一萬八千遍已訖。即手之像清淨具成。指圓爪具。若為造作足像時中。即誦咒言。   柯伊□ 摩伊□ 堨囉帝 婆囉帝 鍵那鍵那鳩摩鳩帝 鳩摩跋帝 阿只娑阿只婆 呵那呵那娑婆訶 阿阿訶呵   若此神咒誦一萬八千遍已訖。則足之像清淨具成。指圓爪具。若為造作頭面時中。如其次第。初二神咒初以為後。後以為初。逆次第誦一萬八千遍已訖。即頭面像清淨具成。好妙相好。若種種根造作已訖。即須輪咒令付心識。謂方寸所中付標堨那羅字輪。即誦咒言。   [囗@幾][囗@幾][囗@幾][囗@幾][囗@幾][囗@幾][囗@幾][囗@幾][囗@幾] [囗@幾][囗@幾][囗@幾] [囗@幾][囗@幾][囗@幾][囗@幾][囗@幾][囗@幾](於呼反)[(幾@水)/(幾@山)][(幾@水)/(幾@山)][(幾@水)/(幾@山)][(幾@水)/(幾@山)][(幾@水)/(幾@山)][(幾@水)/(幾@山)][(幾@水)/(幾@山)][(幾@水)/(幾@山)][(幾@水)/(幾@山)][(幾@水)/(幾@山)][(幾@水)/(幾@山)][(幾@水)/(幾@山)][(幾@水)/(幾@山)][(幾@水)/(幾@山)][(幾@水)/(幾@山)][(幾@水)/(幾@山)][(幾@水)/(幾@山)][(幾@水)/(幾@山)](那闇反)[?£][?£][?£][?£][?£][?£][?£][?£][?£][?£][?£][?£][?£][?£][?£][?£][?£][?£](伊因反)[幽-(ㄠ*ㄠ)+(*)][幽-(ㄠ*ㄠ)+(*)][幽-(ㄠ*ㄠ)+(*)][幽-(ㄠ*ㄠ)+(*)][幽-(ㄠ*ㄠ)+(*)][幽-(ㄠ*ㄠ)+(*)][幽-(ㄠ*ㄠ)+(*)][幽-(ㄠ*ㄠ)+(*)][幽-(ㄠ*ㄠ)+(*)][幽-(ㄠ*ㄠ)+(*)][幽-(ㄠ*ㄠ)+(*)][幽-(ㄠ*ㄠ)+(*)][幽-(ㄠ*ㄠ)+(*)][幽-(ㄠ*ㄠ)+(*)][幽-(ㄠ*ㄠ)+(*)][幽-(ㄠ*ㄠ)+(*)][幽-(ㄠ*ㄠ)+(*)][幽-(ㄠ*ㄠ)+(*)](毘入反)娑婆阿訶阿呵   若此神咒誦一萬八千四百五十遍已訖。即心量具無所不了。   已說造像門。次說禱祀門。為成天像。以神咒門圓具無闕。有何不足更以祀門。以神咒門雖足其理而時節量不得久住。唯七日量不過此故。若以祀門止住其像。或十七日或百七日乃至千故。以此義故以禱祀門。禱祀門者其相雲何。謂造像已。彼像前中以種種供而作祀事。祀事已訖即彼圖像喜樂受用。受用已訖即告人言。一日二日三日四日五日六日七日及一百日。乃至千萬億日中。住我身心隨汝所樂。隨汝所求隨順不逆。今以此事為門之要。   已說禱祀門。次說神咒門。以前二門其理圓滿無所闕失。以何義故更須神咒。所謂二種事闕失故。雲何為二。一者莊嚴。二者往來。以此義故立神咒門。若為成立天上種種妙莊嚴具。當須何等之神咒耶。謂若為作天上莊嚴具。即說咒言。   唵摩□均慼慼)獦U□)迥□□)□□□殮□蝣0□佉屍陀叉羅阿摩伊摩伊摩□ 鄔呵那 鄔呵訶鄔呵訶 鄔訶那 [乃*乃][乃*乃][乃*乃][乃*乃][乃*乃][乃*乃][乃*乃][乃*乃][乃*乃][乃*乃][乃*乃](阻立反)跋阿跋阿阿阿阿阿阿 跋摩屍 □鮮v□□鮮v□□鮮v□□鮮v□□鮮v□□埤□v□□鮮i0□□鮮v□ □鮮v□□埤□v□(語巾反)娑婆訶阿阿訶呵   若此神咒誦二萬三千遍已訖。即便從時種種勝妙天莊嚴具。皆悉出現無餘現前。出現已訖。即隨當處至身份中周遍莊嚴。若為往來無有障礙。當須何等之神咒耶。謂若為欲自在往來。即誦咒言。   阿婆婆婆梨 那囉阿囉阿囉帝鳩那屍 摩呵陀 喃阿□□□□□稜□□□□□)邇迥懲迥懲邇邇邇述□耶 婆婆阿喃阿□□檢□□□□□□□□□□□□橙□□□襛□襛餼楠□□□□□□□楓艗□□襠□□□□樨檢□□□楑半   若此神咒誦二萬一千遍已訖。所造之像或往或來或飛或騰。隨時隨處隨求隨樂。無所障礙自在往來。今以此事為門之要。   已說神咒門。次說誦經門。以何義故建立此門。謂為令增威德力故。此事雲何。彼佛弟子。以種種門對治時中。若不須此誦經門者。力難對故。若如是者誦何等經。謂八陀多經魔頭陀經婆鄔捨經等。誦此等經以為對門。以此義故立誦經門。   已說誦經門。次說阿呼門。以何義故建立此門。謂能成事要言說故。此義雲何。若為成事須餘言語即不成就。若成事時作如是說阿呼阿唱即便成就。所以者何。不共說故。以此義故立阿呼門。   已說阿呼門。次說勸請門。以何義故建立此門。為作禮故。此義雲何。為有所為仰自上人更勸請故。以此義故立勸請門。   已說造作天像差別門。次說造作菩薩形相門。說此門中亦具六門。然通及別差別而已。通謂禱祀門神咒門阿呼門勸請門。別謂造像門誦經門。別相二中初造像門其相雲何。謂如前說。九種處中各誦陀羅尼神咒故。各其相雲何。若為造作頭像時中。即誦咒言。   哆哆哆哆呵哆哆哆帝婆婆婆婆伊婆婆婆帝叉婆叉婆□□□□□幾+阿][咒-幾+阿][咒-幾+阿][咒-幾+阿][咒-幾+阿][咒-幾+阿][咒-幾+阿][咒-幾+阿]摩呵帝娑婆訶阿阿訶呵   若此神咒誦八千四百五十遍已訖。即頭之像具足成立。若為造作面像時中。即誦咒言。   □哪鄔婆帝呵呵呵呵[月*尹][月*尹][月*尹][月*尹] 摩佉□ 鳩馱屍陀帝 摩呵阿摩呵咇鄔帝 娑婆訶阿阿訶呵   若此神咒誦三千七百遍已訖。即面之像具足成立。若為造作眼像時中。即誦咒言。   馱跋屍哪摩尼佉娑[坦-一+工]□□□憿潑M讜□□阿摩屍陀摩屍陀尼迦哪迦□僧佉□訶婆尼娑婆訶阿阿訶呵   若此神咒誦八千四百五十遍已訖。即眼之像具足成立。若為造作耳像時中。即誦咒言。   阿摩摩伊摩摩婆摩摩哆摩摩鍵鳩提迦鳩帝 毘那屍迦迦迦迦迦迦娑婆訶阿阿訶呵   若此神咒誦六萬一千遍已訖。即耳之像具足成立。若為造作鼻像時中。即誦咒言。   婆婆婆婆毘婆婆婆帝鍵那屍娑婆訶阿阿訶呵   若此神咒誦十萬八千遍已訖。即鼻之像具足成立。若為造作舌像時中。即誦咒言。   [烈-列+((口/女)*艮)]帝[烈-列+((口/女)*艮)]帝[咒-幾+阿]帝[咒-幾+阿]帝那陀那陀鄔提鄔提娑婆訶阿阿訶呵   若此神咒誦五萬七千遍已訖。即舌之像具足成立。若為造作身像時中。即誦咒言。   [坦-一+工]毘提[坦-一+工]毘提哆哆[坦-一+工]毘提 那囉屍帝 娑婆訶阿阿訶呵   若此神咒誦十萬四千遍已訖。即身之像具足成立。若為造作手像時中。即誦咒言。   吒提吒提 喃帝喃帝 □陀□陀那□□□□葥醨□邇迨趥□   若此神咒誦八萬一千遍已訖。即手之像具足成立。若為造作足像時中。即誦咒言。   [哆*多]吱陀 [哆*多]吱陀 佉枳囉摩呵尼吒喃屍囉囉囉囉囉娑婆訶阿阿訶呵   若此神咒誦三萬二千一百遍已訖。即足之像具足成立。造作根已。即須輪咒令付心識。謂方寸所中付標堨那羅字輪。即誦咒言。   [○@(冉-土+└)][○@(冉-土+└)][○@(冉-土+└)][○@(冉-土+└)][○@(冉-土+└)][○@(冉-土+└)][○@(冉-土+└)][○@(冉-土+└)][○@(冉-土+└)][○@(冉-土+└)][○@(冉-土+└)][○@(冉-土+└)][○@(冉-土+└)][○@(冉-土+└)][○@(冉-土+└)](隱天反) [王@?][王@?][王@?][王@?][王@?][王@?][王@?][王@?][王@?][王@?][王@?][王@?][王@?][王@?][王@?](於阿反) [?/?/山][?/山][?/山][?/山][?/山][?/山][?/山][?/山][?/山][?/山][?/山][?/山][?/山][?/山][?/山](弗入反)[甲/?][甲/?][甲/?][甲/?][甲/?][甲/?][甲/?][甲/?][甲/?][甲/?][甲/?][甲/?][甲/?][甲/?][甲/?](去言反)娑婆訶阿阿訶呵   若此神咒誦二萬三千遍已訖。即心識具無所不了。   已說造像門。次說誦經門。其相雲何。謂誦毘捨闍尼經阿佉多陀經優婆羅一屍經叉提佉羅經等故。   已說造作菩薩形相門。次說造作如來形相門。就此門中亦具六門。然通及別不同而已。別謂造像門。通謂所餘五門。造像門者其相雲何。謂如前說。九處咒中如其次第各加一句。若付心咒各別而已所加句者其相雲何。咒言。   那那阿那羅婆婆□□楸□饑□□□□奰襒□□葩獥□H迴□□哆帝咇鄔提陀陀帝叉婆尼   付心咒相其相雲何。咒言。   [凵@(?/?)][凵@(?/?)][凵@(?/?)][凵@(?/?)][凵@(?/?)][凵@(?/?)][凵@(?/?)][凵@(?/?)][凵@(?/?)][凵@(?/?)][凵@(?/?)][凵@(?/?)][凵@(?/?)][凵@(?/?)][凵@(?/?)](伊入反)[((彰-章)*?)/?][((彰-章)*?)/?][((彰-章)*?)/?][((彰-章)*?)/?][((彰-章)*?)/?][((彰-章)*?)/?][((彰-章)*?)/?][((彰-章)*?)/?][((彰-章)*?)/?][((彰-章)*?)/?][((彰-章)*?)/?][((彰-章)*?)/?][((彰-章)*?)/?][((彰-章)*?)/?][((彰-章)*?)/?](阿含反)[(〣*田)/山/((伒*斤)/一)][(〣*田)/山/((伒*斤)/一)][(〣*田)/山/((伒*斤)/一)][(〣*田)/山/((伒*斤)/一)][(〣*田)/山/((伒*斤)/一)][(〣*田)/山/((伒*斤)/一)][(〣*田)/山/((伒*斤)/一)][(〣*田)/山/((伒*斤)/一)][(〣*田)/山/((伒*斤)/一)][(〣*田)/山/((伒*斤)/一)][(〣*田)/山/((伒*斤)/一)][(〣*田)/山/((伒*斤)/一)][(〣*田)/山/((伒*斤)/一)][(〣*田)/山/((伒*斤)/一)][(〣*田)/山/((伒*斤)/一)](只因反)[幾@((巢-果+一)/(巢-果+一)/山)][幾@((巢-果+一)/(巢-果+一)/山)][幾@((巢-果+一)/(巢-果+一)/山)][幾@((巢-果+一)/(巢-果+一)/山)][幾@((巢-果+一)/(巢-果+一)/山)][幾@((巢-果+一)/(巢-果+一)/山)][幾@((巢-果+一)/(巢-果+一)/山)][幾@((巢-果+一)/(巢-果+一)/山)][幾@((巢-果+一)/(巢-果+一)/山)][幾@((巢-果+一)/(巢-果+一)/山)][幾@((巢-果+一)/(巢-果+一)/山)][幾@((巢-果+一)/(巢-果+一)/山)][幾@((巢-果+一)/(巢-果+一)/山)][幾@((巢-果+一)/(巢-果+一)/山)][幾@((巢-果+一)/(巢-果+一)/山)](伊允反)   若此神咒誦一萬八千遍已訖。即心識具無所不了。已說所治。次說能治。若清妙天子天女像來到行者所時。邪正差別雲何知耶。此何所疑。由雜亂故。此義雲何。謂無量光明契經中作如是說。若修行者其心清淨。無量無邊諸天子。無量無邊諸天女。雨種種妙花。燒種種所有名香。出現種種微妙妓樂。開布種種勝妙莊嚴具。甚可愛樂貌來到行者所供養行者。所以者何。重其法故。彼外道人亦作天像。來到行者所。如前無異者。其邪正差別難可了知故。解釋此疑即有六門。雲何為六。一者咒知根壞不壞門。二者嚴具圓珠有無門。三者身光眼入不入門。四者頭髮末結不結門。五者雙背無所取著門。六者俱取攝不除遣門。是名為六。言咒知根壞不壞門者。謂誦對治陀羅尼咒。若真實天不壞其根。若虛偽天諸根壞失皆無所有。以之為別。誦咒形相其相雲何。謂有二意故。雲何為二。一者誦外咒故。二者誦內咒故。誦外咒時若真實天無增減異。若虛偽天其諸根相漸漸增長。誦神咒相如其次第不超數量。如如誦故。以之為別。言內咒者其相雲何。謂且咒眼。即誦咒言。   [坦-一+工]跮哆摩呵鳩屍帝迦那毘只帝□□楰□□橄□檢□□□□□□□一+工]奢毘 阿那帝阿枳尼阿枳尼 陀陀帝娑婆呵帝 摩呵娑婆訶帝娑婆呵   若此神咒誦三七遍。眼根壞失皆無所有所餘諸處各有神咒。而無要故略去不釋。   已說咒知根壞不壞門。次說嚴具圓珠有無門。其相雲何。謂若真實天者。其莊嚴具中有十圓珠。若虛偽天者。其莊嚴具中無此珠故。以之為別。已說嚴具圓珠有無門。次說身光眼入不入門。其相雲何。謂且彼行者目閉時中。若真實天其身光明入於眼內。若虛偽天不入眼內。以之為別。已說身光眼入不入門。次說頭髮末結不結門。其相雲何。謂見髮相。若真實天兩末相結。若虛偽天兩末互解。以之為別。已說頭髮末結不結門。次說雙背無所取著門。其相雲何。謂觀若真實天若虛偽天。唯自妄心現量境界無有其實。無所著故。以之為治。已說雙背無所取著門。次說俱取攝不除遣門。其相雲何。謂觀若真實天若虛偽天。皆一真如皆一法身無有別異。不斷除故。以之為治。已說對治天像除遣門。次說對治菩薩形像門。就此門中即有二門。雲何為二。一者誦咒了知邪正門。二者智慧觀察無著門。言誦咒門者其相雲何。謂且咒心即誦咒言。   [坦-一+工]阿哆舸毘提 摩鳩帝婆尼婆婆尼 嘶咇帝 闍那那屍鄔摩 阿只陀阿只陀沙婆呵   若此神咒誦八百十遍已訖。即彼菩薩漠漠不動。譬如木石以之為治。一切根及莊嚴具中。各有神咒等多種門。而無要故略而不說。已說誦咒了知邪正門。次說智慧觀察無著門。其相雲何。謂以智慧觀察諸法空無相理。無執著故。已說對治菩薩形像門。次說對治如來形像門。其相雲何。就此門中亦具二門。名如前說。言神咒門者其相雲何。謂且咒光明。即誦咒言。   哆跮[坦-一+工]唵那羅帝 岑枳羅 □馱屍闍鍵尼婆鍵尼摩那耶 鄔婆帝 闍摩羅娑婆呵   若此神咒誦四百遍。若實如來其身光明即不損減。若偽如來其身光明。即便損減作闇之色。以之為別。彼第二門觀所前說應審思惟。謂有外道。造作一切種種異類。來到行者所。亂行者心。爾時當各誦何等咒。謂有神咒是通非別。所謂如來總持法藏因緣契經中所說神咒大陀羅尼。彼契經中如何說耶。謂彼經中作如是說。爾時文殊師利即白佛言。世尊。一切種種邪道之類。來到於行者所。亂行者心時。當須何等門而以除遣。於是如來即告文殊師利言。有深法門。能善通治一切邪道。所謂諸佛無盡藏無礙自在印陀羅網隨順隨轉總持大陀羅尼法門。文殊師利。諦聽諦聽善思念之。我當為汝分別解說。文殊師利。所言通達無礙自在總持大陀羅尼法門者。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所護念之寶藏。十方三世一切菩薩。常所誦持之大軌則。十方三世一切神王及一切天人。皆悉所禮拜供養之廣大福田焉。於是世尊。即誦咒言。   怛咥他 那羅屍 伽諾鄔帝□□□□%葦R蝖慼慼憚尼 婆伽婆屍 帝馱馱鄔摩□□□□殺□□□□□□□肋檢□集嶺高+咥]那婆提婆呵摩 伊婆哆尼 毘舒訶 鄔佉哆陀尼[((口*口)/田)*比][罩-卓+習]提 叉阿□ 鍵那屍娑婆呵   若此神咒誦八千七百五十一遍已訖。隨其所應一切邪類皆悉退失。不能惱亂故。如本或現天像菩薩像亦作如來像相好具足故。已說出現人相令信門。次說出現言說亂識門。就此門中即有三門。雲何為三。一者說陀羅尼門。二者說修行因門。三者說果滿德門。是名為三。如是三說各何人說。所謂若天像多說陀羅尼。若菩薩像多說行因。若如來像多說果德。所以者何。各說自得行者信故。所說陀羅尼當其相雲何。所謂而能說光明連續陀羅尼。故若誦此咒當有何利。謂若誦此咒自身光明續他身故。是故天像來到彼修行者所中。說此陀羅尼門已訖。即彼行者古無光明今有光明。極歡喜故作如是念。我今承修行之力故。今有如是殊勝光明。亂自正行入外邪網。以此義故。彼天像說陀羅尼門。即誦咒言。   阿[口*歹*王*歹]哆摩摩阿婆屍 那佉耶 鄔婆娑尼帝佉□ [咒-幾+阿]呵□□□□□一+工]哆婆屍呵 筏那鳩筏帝迦摩□□□□J□[坦-一+工]尼陀□哆陀尼 娑婆呵□□楩楩楩楑□□迥□□醥□□葥糟迥□   若此神咒誦五千三百遍已訖。即便光明相續作一焉。爾時行者。即誦咒言。   [坦-一+工]咥哆遮□楰□□數氡□迴蝣%B狩□□□□□%醬□□k蝦Q□□蝨狨狩□%□□奔迥□□葥醥□   若此神咒誦一百遍。彼身光明斷絕不著。終不為惱。如本若說陀羅尼故。已說說陀羅尼門。次說說修行因門。修行因門雖有無量。而不出六種波羅蜜。是故彼像為修行者說六資糧。亂彼行者令入邪網。彼外道人當有何利。作如是說亂行者耶。彼修行者當時意樂。斷一切惡修一切善。圓滿因行無所闕失。彼外道人示現同心。令捨離正道趣向邪道故。如本若說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故。已說說修行因門。次說說果滿德門。圓滿果門雖有無量。而不出寂靜涅盤界。是故彼像為修行者說涅盤德。亂彼行者令入邪網。彼外道人當有何利作如是說亂行者耶。彼修行者修因意趣當證果故。是故外道出現行者所欲求之殊勝果德。彼行者心能令愛著趣向邪道。如本或說平等空無相無作無願無怨無親無因無果畢竟空寂是真涅盤故。已說出現言說亂識門。次說得三世智惑人門。如是三達智各其相雲何。所謂若過未之二達智各達自境。其最遠際八萬劫量。其最近際能善通達經一生事。如本或令人知宿命過去之事亦知未來之事故。言現達智者。即是他心智。所謂而能達現在人種種心故。如本得他心智故。已說得三世智惑人門。次說不離世間縛纏門。謂外道人令使成就一億四萬六千種諸世論之辯。十萬八千種諸戲論之才。縛纏眾生止住世間不得出離故。如本辯才無礙能令眾生貪著世間名利之事故。已說不離世間縛纏門。次說心性無常生亂門。所謂破壞堅固之信。而能令發無常之心。斷修行之足絕趣入之路。引入邪網及無性故。如本又令使人數嗔數喜性無常准或多慈愛多睡多病其心懈怠或卒起精進後便休廢生於不信多疑多慮或捨本勝行更修雜業若著世事種種牽纏故。已說心性無常生亂門。次說令得邪定非真門。謂外道人得二十一種邪三昧。亂修行者入邪網故。如本亦能使人得諸三昧少分相似皆是外道所得非真三昧或復令人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乃至七日住於定中得自然香美飲食身心適悅不飢不渴使人愛著或亦令人食無分齊乍多乍少顏色變異故。已說令得邪定非真門。次說勸請行者離邪門。言勸請行者離邪門者。勸修智慧。諸善分別除愚癡之病。遣邪論之謬故。如本以是義故行者常應智慧觀察勿令此心墮於邪網當勤正念不取不著則能遠離是諸業障故。已說勸請行者離邪門。次說簡擇真偽令了門。所謂隨順於世間中名偽三昧。若隨順於出世間中名真三昧。二種三昧應如是知。如本應知外道所有三昧皆不離見愛我慢之心貪著世間名利恭敬故。真如三昧者不住見相不住得相乃至出定亦無懈慢所有煩惱漸漸微薄若諸凡夫不習此三昧法得入如來種性無有是處以修世間諸禪三昧多起味著依於我見繫屬三界與外道共若離善知識所護則起外道見故故。   已說廣釋魔事對治門次說讚歎三昧功德門。   本曰。復次精勤專心修學此三昧者。現世當得十種利益。雲何為十。一者當為十方諸佛菩薩之所護念。二者不為諸魔惡鬼所能恐怖。三者不為九十五種外道鬼神之所惑亂。四者遠離誹謗甚深之法重罪業障漸漸微薄。五者滅一切疑諸惡覺觀。六者於如來境界信得增長。七者遠離憂惱於生死中勇猛不怯。八者其心柔和捨於憍慢。不為他人所惱。九者雖未得定。於一切時一切境界處。即能損減煩惱不樂世間。十者若得三昧。不為外緣一切音聲之所驚動。   論曰。就此文中即有二門。雲何為二。一者是總標門。二者是散說門。言總標門者。總標所說故。如本復次精勤專心修學此三昧者現世當得十種利益故。散說門中自有二門。雲何為二。一者是總問門。二者是別說門。言總問門者。總問所說故。如本雲何為十故。就別說門中故有十種勝妙功德。由一真定而所成就雲何為十。一者守護功德。常為一切無量無邊諸佛菩薩所護念故。如本一者常為十方諸佛菩薩之所護念故。二者怖魔功德。能善降伏一切魔故。如本二者不為諸魔惡鬼所能恐怖故。三者出道功德。能善出離一切外道諸邪道故。如本三者不為九十五種外道鬼神之所惑亂故。四者離謗功德。能善遠離誹謗大乘等諸罪故。如本四者遠離誹謗甚深之法重罪業障漸漸微薄故。五者決疑功德。能善決斷諸疑惑故。如本五者滅一切疑諸惡覺觀故。六者深信功德。於勝妙境起樂信心更轉深故。如本六者於如來境界信得增長故。七者勇猛功德。緣眾生界起大悲心。集成萬行無懈怠故。如本七者遠離憂惱於生死中勇猛不怯故。八者無我功德能善斷除一切我慢作意。皆是佛清淨意故。如本八者其心柔和捨於憍慢不為他人所惱故。九者厭離功德。於一切時一切處等諸境界中。能善伏除種種煩惱。不樂世間生死之海故。如本九者雖未得定於一切時一切境界處則能損減煩惱不樂世間故。十者寂靜功德。於一切諸散動境界。其心安定無有動故。如本十者若得三昧不為外緣一切音聲之所驚動故。如其次第不亂數量。止心之波應審思擇。   釋摩訶衍論卷第九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68 釋摩訶衍論   釋摩訶衍論卷第十   龍樹菩薩造   姚秦三藏筏提摩多奉 詔譯   已說讚歎三昧功德門。次說兩輪具闕益損門。   本曰。復次若人唯修於止。則心沈沒。或起懈怠不樂眾善。遠離大悲。是故修觀。修習觀者。當觀一切世間有為之法。無得久停須臾變壞一切心行唸唸生滅以是故苦。應觀過去所念諸法恍惚如夢。應觀現在所念諸法猶如電光。應觀未來所念諸法猶如浮雲忽爾而起。應觀世間一切有身悉皆不淨種種穢污無一可樂。如是當念。一切眾生從無始世來。皆因無明所熏習故。令心生滅。已受一切身心大苦。現在即有無量逼迫。未來所苦亦無分齊。難捨難離而不覺知。眾生如是甚為可愍。作此思惟。即應勇猛立大誓願。願令我心離分別故。遍於十方修行一切諸善功德。盡其未來以無量方便。救拔一切苦惱眾生。令得涅盤第一義樂。以起如是願故。於一切時一切處所有眾善隨己堪能不捨修學心無懈怠。唯除坐時專念於止。若餘一切悉當觀察應作不應作。若行若住若臥若起。皆應止觀俱行。所謂雖念諸法自性不生。而復即念因緣和合善惡之業苦樂等報不失不壞。雖念因緣善惡業報。而亦即念性不可得。若修止者。對治凡夫住著世間。能捨二乘怯弱之見。若修觀者。對治二乘不起大悲狹劣心過。遠離凡夫不修善根。以此義故。是止觀二門共相助成。不相捨離。若止觀不具。則無能入菩提之道。   論曰。就此文中即有六門。雲何為六。一者示問觀止輪失門。二者顯示修行觀輪門。三者緣眾生界立願門。四者兩輪俱轉不離門。五者顯示兩輪所治門。六者總結兩輪俱轉門。是名為六。就第一門中即有四過失。雲何為四。一者沈淪過失。其心昧略不能覺了。如入摩鍵訶屍闇室中故。如本復次若人唯修於止則心沈沒故。二者不勤過失。其心懈怠不能精進。如阿那毘提人故。如本或起懈怠故。三者背善過失。其心專一不能分別應作不應作。如婆多訶彌屍人故。如本不樂眾善故。四者離悲過失。其心安寂不能發起大慈悲心。如壞根人所自欲中更不增故。如本遠離大悲故。是故修觀者。即是勸俱轉。   已說示闕觀止輪失門。次說顯示修行觀輪門。就此門中即有三門。雲何為三。一者苦相觀門。二者無常觀門。三者不淨觀門。是名為三。就初苦相觀門中即有二種。雲何為二。一者壞苦。二者行苦。言壞苦者。一切有為之清淨法。能壞一切不清淨法。亦一切諸不清淨法。能壞一切清淨法故。復次二種世間互相破壞故。雲何為二。一者具足一切世間。二者妄想有為世間。如是二種世間之法。相破壞故。是故說言壞苦而已。若修此觀當得何利。所謂成就一自作一甚深法故。如本修習觀者當觀一切世間有為之法無得久停須臾變壞故。言行苦者。一切心行於唸唸中常恆遷轉速生速滅。不能從此處至於彼處故。如本一切心行唸唸生滅以是故苦故。已說苦相觀門。次說無常觀門。就此門中則有三種。雲何為三。一者已過無常。過去諸法前有後無。譬如彼夢熟眠時有已乃覺悟時無有故。如本應觀過去所念諸法恍惚如夢故。二者今有無常。現在諸法古無今有。譬如電光即時便滅不能久停故。如本應觀現在所念諸法猶如電光故。三者當有無常。未來諸法無有自性而忽然至。譬如浮雲不知有所而忽然起遍十方故。如本應觀未來所念諸法猶如浮雲忽爾而起故。已說無常觀門。次說不淨觀門。言不淨觀者。緣種種身作不淨解。遠離貪故。如本應觀世間一切有身。皆悉不淨種種穢污。無一可樂故。   已說顯示修行觀輪門。次說緣眾生界立願門。就此門中即有二種。雲何為二。一者緣眾生界思惟門。二者建立誓願遍佈門。是名為二。言緣眾生界思惟門者。所謂緣三界中無量無邊一切眾生。作如是念。從無始來。根本無明所覆藏故。棄背自本覺清淨佛歸原無日。出無明藏更復時遠。我若不發悲心不攝取者。又之又之唯過劫數。取正覺期實無其齊。發起無邊大悲心故。如本如是當念一切眾生從無始世來皆因無明所熏習故令心生滅已受一切身心大苦現在即有無量逼迫未來所苦亦無分齊難捨難離而不覺知眾生如是甚為可愍故。言建立誓願遍佈門者。所謂作如是思惟已訖。則立大誓願。起十方世界之微塵數光明般若。達十方世界之微塵數種種心相。對治十方世界之微塵數一切諸煩惱業障海。圓滿十方世界之微塵數行因海。證得十方世界之微塵數果德。皆悉令無餘故。如本作此思惟即應勇猛立大誓願願令我心離分別故。遍於十方修行一切諸善功德盡其未來以無量方便救拔一切苦惱眾生令得涅盤第一義樂故。已說緣眾生界立願門。次說兩輪俱轉不離門。所謂起如是願已訖。即直修習行因之海故。若起願海不勤修行。不能莊嚴圓滿果故。若為修行當如何耶。謂具兩輪令無偏故。具兩輪相何契經中分明顯示。謂文殊師利發起十萬一千種甚深廣大圓滿陀羅尼開問問大覺尊益大眾海契經。彼契經中如何說耶。所謂彼契經中作如是說。爾時文殊師利即白佛言。世尊雲何名為止觀俱行不相離門。我及一切無量無邊大眾之海。皆悉入於不知不覺無明之海。不能通達不能出離。如宜世尊為欲我等諸迷子女分明顯示。爾時世尊即告文殊師利言。諦聽諦聽善思念之。我當為汝分別解說。於是世尊即說伽陀言。  譬如闕翼鳥  及一輪之車  一足人同分  闕眼險之馬  無有高遠翔  隨所應運載  其道路遊行  不墮惡趣坑  若具足一輪  闕一輪行者  亦復如是知  以其實無有  法性虛空中  乘如量智翔  入於法藏海  運載義理寶  真如平道中  周遍通遊行  一切魔外道  邪見深坑中  不倒墮坑故  是故諸行者  兩輪具足轉  終不可捨離  若有修行者  不具此兩輪  終不能通達  無上大覺地   今此經文為明何義。謂為顯示修習三昧達寂靜境。修習智慧照散動境。在寂靜中常不捨動。在散亂中常不捨寂。而不相捨離俱行俱轉故。復次為欲顯示修習三昧達空無境。修習智慧照在有境。在空不著有。在有不染無。有無雙照無有偏邊。而不相捨離俱行俱轉故。復次為欲顯示修習三昧達平等理。修習智慧照差別事。理事雙達無有偏邊。而不相捨離俱行俱轉故。復次為欲顯示止當待觀方得建立非自性止。觀當待止方得建立非自性觀。亦無有止亦無觀故。復次為欲顯示止則是觀觀則是止。止觀一體無差別。故如其次第應審思擇。如本以起如是願故。於一切時於一切處所有眾善隨己堪能不捨修學。心無懈怠。唯除坐時專念於止。若餘一切悉當觀察應作不應作。若行若住若臥若起。皆應止觀俱行。所謂雖念諸法自性不生而復即念因緣和合善惡之業。苦樂等報不失不壞。雖念因緣善惡業報而亦即念性不可得故。已說兩輪俱轉不離門。次說顯示兩輪所治門。若有行者修習止輪。當為對治何過失耶。謂為對治凡夫眾生著有過失。二乘眾生樂空過失俱絕離故。如本若修止者對治凡夫住著世間能捨二乘怯弱之見故。若有行者修習觀輪。當為對治何過失耶。謂為對治二乘眾生遠離大悲。不救眾苦下劣過失。凡夫眾生常恆懈怠。不能精進不修善品。樂惡過失俱出離故。如本若修觀者對治二乘不起大悲狹劣心過遠離凡夫不修善根故。已說顯示兩輪所治門。次說總結兩輪俱轉門。所謂總結如上所說輪闕行者大過失故。如本以此義故是止觀門共相助成不相捨離若止觀不具則無能入菩提之道故。   已說兩輪具闕益損門。次說勸劣向勝不退門。   本曰。復次眾生初學是法。欲求正信其心怯弱。以住於此娑婆世界。自畏不能常值諸佛親承供養。懼謂信心難可成就。意欲退者。當知如來有勝方便攝護信心。謂以專意念佛因緣。隨願得生他方佛土。常見於佛永離惡道。如修多羅說。若人專念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所修善根迴向願求生彼世界。即得往生常見佛故終無有退。若觀彼佛真如法身常勤修習。畢竟得生住正定故。   論曰。就此文中即有七門。雲何為七。一者顯示趣向假人門。二者歸依所學教法門。三者厭惡處所退信門。四者如來方便殊勝門。五者承力得勝妙處門。六者得善處定不退門。七者引經證自所說門。是名為七。言顯示趣向假人門者。所謂顯示得十信位前四種心。更不勝進下品眾生故。如本復次眾生故。言歸依所學教法門者。彼十信位下品眾生。歸依甚深無極大乘初學習故。所謂一切諸佛所師。三世不動四相不遷。自然常住地前地上大道路故。如本初學是法故。言厭惡處所退信門者。彼十信位下品眾生。雖親聽受甚深法門。而其心根極下劣故。怖二大事不能勝進。為欲退故。雲何為二。一者國土。二者勝緣。言國土者。即此娑婆世界。處所粗惡眾生濁亂。發起淨心為勤修行。甚極切難故。所以者何。於彼心中違逆境界。於一切時於一切處常恆現前。進心面中不捨離故。言勝緣者。於此世界依正濁亂。一切諸佛出世極鮮。無量菩薩赴感時節極遠。諸佛菩薩出現於世。隨順情心之鏡淨不淨故。以此義故彼修行者不值勝緣。極怖畏故發退意耳。如本欲求正信其心怯弱以住於此娑婆世界自畏不能常值諸佛親承供養懼謂信心難可成就意欲退者故。言如來方便殊勝門者。謂諸佛如來有不可思議之甚深極妙大方便故。能善攝護彼人信心。轉勝進故。雲何名為勝妙方便。所謂專念如來方便。雲何專念。謂專注意憶念他方淨土種種依正。其念相續令不絕故。如本當知如來有勝方便攝護信心謂以專意念佛因緣故。言承力得勝妙處門者。以諸如來不可思議方便力故。隨自所願即得往生妙樂土故。如本隨願得生他方淨土故。言得善處定不退門者。生彼土已。眼見如來具相好像。耳聞聖者說深妙音。永離惡名。從定不動心海澄淨身體明白。依妙正清故。如本常見於佛永離惡道故。言引經證自所說門者。所謂該攝說相屬當經本之辭。贊自所說解釋文故。所引經文說相明故。不須重釋。如本如修多羅說若人專念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所修善根迴向願求生彼世界即得往生常見佛故。終無有退若觀彼佛真如法身常勤修習畢竟得生住正定故故。   已說修行信心分次說勸修利益分。   本曰。如是摩訶衍諸佛祕藏。我已總說。若有眾生欲於如來甚深境界得生正信遠離誹謗入大乘道。當持此論思量修習。究竟能至無上之道。若人聞是法已不生怯弱。當知是人定紹佛種。必為諸佛之所授記。假使有人能化三千大千世界滿中眾生令行十善。不如有人於一食頃正思此法。過前功德不可為喻。復次若人受持此論。觀察修行若一日一夜。所有功德無量無邊不可得說。假令十方一切諸佛。各於無量無邊阿僧祇劫。歎其功德亦不能盡何以故。謂法性功德無有盡故。此人功德亦復如是無有邊際。其有眾生於此論中。譭謗不信所獲罪報。經無量劫受大苦惱。是故眾生但應仰信不應誹謗。以深自害亦害他人。斷絕一切三寶之種。以一切如來皆依此法得涅槃故。一切菩薩因之修行入佛智故。當知過去菩薩已依此法得成淨信。現在菩薩今依此法得成淨信。未來菩薩當依此法得成淨信。是故眾生應勤修學。   論曰。就此文中即有八門。雲何為八。一者舉前所說總結門。二者舉益勸人令修門。三者顯離疑信功德門。四者比類為對示勝門。五者舉受持功讚揚門。六者舉誹謗過令怖門。七者殊勝廣說離謗門。八者總結修行勸人門。是名為八。言舉前所說總結門者。謂以一總字總結八種摩訶衍故。何故。餘法略不結焉。所謂舉本攝其末故。如本如是摩訶衍諸佛祕藏我已總說故。言舉益勸人令修門者。所謂集成行因之海。而為莊嚴法身之果。受持此論思惟義理。常恆相續不斷絕故。如本若有眾生欲於如來甚深境界得生正信遠離誹謗入大乘道當持此論思量修習究竟能至無上之道故。言顯離疑信功德門者。謂有眾生聞此摩訶衍之甚深極妙廣大法門已。即其心中亦不疑畏亦不怯弱。亦不輕賤亦不誹謗。發決定心發堅固心。發尊重心發愛信心。當知是人實真佛子。不斷法種不斷僧種。不斷佛種常恆相續。轉轉增長盡於未來。亦為諸佛親所授記。亦為一切無量菩薩之所護念故。如本若人聞是法已不生怯弱。當知是人定紹佛種必為諸佛之所授記故。言比類為對示勝門者。謂若有人能善攝化三千大千世界中遍滿眾生。皆悉無餘令行十善。或有眾生於一食頃。於此甚深法觀察思量。若挍量此二人功德。彼第一人所得功德甚極微少。譬如芥子碎作百分一分之量。此第二人所得功德甚極廣大。譬如碎十方世界微塵數量故。如本假使有人能化三千大千世界滿中眾生令行十善不如有人於一食頃正思此法過前功德不可為喻故。言舉受持功讚揚門者。謂若有人受持此論觀察義理。若一日若一夜。中間所得功德無量無邊。不可言說不可思量。若假使十方三世一切諸佛。若十方三世一切諸菩薩。以十方世界微塵數舌。各各皆悉於十方世界微塵數之量不可說劫。讚揚其人所有功德亦不能盡。所以者何。法身真如之功德。等虛空界無邊際故。何況凡夫二乘之人能稱歎之。一日一夜不多中間受持人。尚所得功德不可思議。何況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乃至百日中。受持讀誦思惟觀察。不可思議不可思議。不可說中不可說故。如本復次若人受持此論觀察修行若一日若一夜所有功德無量無邊不可得說。假令十方一切諸佛各於無量無邊阿僧祇劫歎其功德亦不能盡。何以故。謂法性功德無有盡故。此人功德亦復如是無有邊際故。言舉誹謗過令怖門者。謂有眾生於此論教生不信心破謗不行。如是眾生所得罪報。於諸不可說不可說劫中。受苦中之重大苦故。如本其有眾生於此論中譭謗不信所獲罪報經無量劫受大苦惱故。是故眾生但應仰信不應誹謗者。即是總結上說抉擇。勸請行者。自此已下作其因緣示重過失。謂此法中不信誹謗。失自善根損他功德。斷絕一切三寶之種無續期故。如本以深自害亦害他人斷絕一切三寶之種故。言殊勝廣說離謗門者。謂十方三世諸如來。一切皆悉以摩訶衍。為其根本成正覺故。十方三世無量菩薩。一切皆悉以摩訶衍。為其根本具因海故。如是重深摩訶衍法。若有眾生生不信心諍論誹謗。如是眾生亦名斷伐一切諸佛。亦名斷伐一切菩薩。亦名斷絕自如來藏本覺佛故。如本以一切如來皆依此法得涅盤故。一切菩薩因之修行入佛智故。當知過去菩薩已依此法得成淨信現在菩薩今依此法得成淨信未來菩薩當依此法得成淨信故。是故眾生應勤修學者。即是總結修行勸人門。應審思擇。   已說勸修利益門。次說迴向遍佈門。   本曰。  諸佛甚深廣大義  我今隨分總特說  迴此功德如法性  普利一切眾生界   論曰。就此一頌中即有三種門。雲何名為三種門耶。一者攝前所說總結門。二者展舒功德令廣門。三者施於眾生普利門。是名為三。就初門中則有二種。雲何為二。一者通總攝前所說門。二者顯示能說字相門。如其次第應審觀察。諸佛甚深廣大義者。即是通總攝前所說門。所謂通攝三十三種本數法故。此義雲何。言諸佛者。則是不二摩訶衍法。所以者何。此不二法形於彼佛其德勝故。大本花嚴契經中作如是說。其圓圓海得諸佛勝。故其一切佛不能成就圓圓海劣故。若爾何故分流花嚴契經中作如是說。盧捨那佛三種世間為其身心。三種世間攝法無餘。彼佛身心亦復無有所不攝焉。盧捨那佛雖攝三世間。而攝不攝故。是故無過。言甚深者。即是兩重八種摩訶衍之本法。以何義故名為甚深。如是兩重摩訶衍法。能入門望極甚深故。以此義故立甚深稱。應審思擇。言廣大義者。即是兩重能入門法。以何義故名廣大義。如是兩重能入門法。皆悉各各能廣自法。能大自法。能為自法。作名義故。以此義故建立廣大義名字焉。已說通總攝前所說門。次說顯示能說字相門。言我今隨分總持說者。即是顯示能說字相門。謂以總字通持一切種種說故。立義分中摩訶衍者總。即是此焉歟。何故一字通持諸說。為欲顯示摩訶衍論如意論故。已說攝前所說總結門。次說展舒功德令廣門。言迴此功德如法性者。即是展舒功德令廣門。謂自所作之功德迴向三處故。雲何為三。一者真如。二者一心法。三者本覺佛性。是名為三。以何義故迴向三處。謂為欲自所作功德令平等故迴向真如。或為欲自所作功德令廣大故迴向一心。或為欲自所作功德令明瞭故迴向本覺應如是知應如是觀。如是迴向有何利益。謂眾多故。此義雲何。譬如用一微塵置大地中。所置微塵與彼大地等無差別。迴向法門亦如是故。又譬如用一注水置大海中。所置水注與彼大海等無差別。迴向法門亦如是故。又譬如破一小有。即便與大虛空等無差別。迴向法門亦如是故。已說展舒功德令廣門。次說施於眾生普利門。言普利一切眾生界者。則是施於眾生普利門。謂舉廣大圓滿功德。周遍利益眾生界故。  歡喜大士至心勸  無量佛子眾海中  我已超毛頭三角  過於生死之四根  第一無數粗滿訖  第二僧祇始入無  如宜汝等諸佛子  以於左右之兩手  捧於本釋之明鏡  臨七識散慮之面  見六塵境界之垢  洗法執人我之咎  汝等佛子若如是  法身應化之三身  如舒伊字圓現前  常樂我淨之四德  如入達池具出生  我從四王自在處  下入大海龍宮殿  隨分窺諸契經海  總有一百洛叉數  如是諸經真實法  無量無邊差別義  摩訶衍論立義中  該攝安立具足說  有善男子善女人  若自手捧斯論卷  名捧百洛叉經者  若自口經誦本分  名誦百洛叉經者  此人所得之功德  十方世界微塵數  諸佛及大菩薩眾  各出微塵數舌相  如是微塵數劫中  不息稱說不能盡  何況觀察其義理  思惟文下之所詮  有善男子善女人  生不信心謗斯論  此人所得之罪業  十方世界微塵數  諸佛及大菩薩眾  各出微塵數舌相  如是微塵數劫中  不息說過不能盡  是人往罪滅無所  一切諸佛不能救  是故行者歸本原  當依斯論應修行  實不可生不信心  誹謗甚深大乘教  當願此勸遠流布  遍於重重不說剎   釋摩訶衍論卷第十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69 大宗地玄文本論   No. 1669   大宗地玄文本論卷第一   馬鳴菩薩造   真諦三藏譯   歸依德處無邊大抉擇分第一  頂禮一切無餘明  非一非一諸則地  不數不思無量一  並諸種種趣生類  本無量數斷命品  與等塵塵無有法  兼不可說無所有  通俱非是等諸法   論曰。就此二行偈中。則有八門。雲何為八。一者顯示中中主者門。二者顯示道路軌則門。三者顯示離雜合一門。四者顯示無邊毛生門。五者顯示種種離識門。六者顯示假有無實門。七者顯示無所有事門。八者顯示具足無礙門。是名為八。就顯示中中主者門中。則有五種。雲何為五。一者隨順隨轉應身主者。二者有無無礙變身主者。三者本體本性法身主者。四者本末俱絕滿道主者。五者隨應無礙自然主者。是名為五。修集行因大陀羅尼修多羅中。作如是說。爾時花輪寶光明天子則白佛言。世尊。第一導師有幾數量可思議不可思議。唯願世尊。為我等眾開示顯說。我等大眾聞其名字常誦常念。出無明藏到涅槃城。於是世尊告天子言。我若以神通力。無量無邊阿僧祇劫中。說其名字終不能盡。今當略言。為汝等眾宣說其要。善男子。其覺者數廣大圓滿過於恆沙。略說五種。雲何為五。一者隨體佛。二者變體佛。三者法體佛。四者莫測佛。五者應轉佛。乃至廣說故。如偈頂禮一切無餘明故。以何義故。一切導師皆名主者。以三義故。雲何為三。一者自在義。諸法王故。二者頂上義。三界一故。三者周遍義。無所不至故。是名為三。如是已說顯示中中主者門。次當說顯示道路軌則門。就此門中則有六種。雲何為六。一者音臍言導無礙自在軌則。二者所依本地平等一種離諸虛妄軌則。三者生長莊嚴一一有力軌則。四者究竟圓滿無餘盡攝軌則。五者非名非相非體非用無造無作軌則。六者自然現前常住不變無所詮了究竟淨滿軌則。是名為六。金剛三昧無礙解脫本智實性修多羅中。作如是說。復次文殊師利。若我廣說。總有十億七萬三千五十法門行者履遊道路則則。若我略說。總有六種行者履遊則則。如是六則通攝一切無量無邊軌則藏海。雲何為六。一者說則。二者等則。三者種則。四者上則。五者非則。六者常則。乃至廣說故。如偈非一非一諸則地故。以何義故。一切法藏皆名軌則。以三義故。雲何為三。一者金區義。時人易轉法門之印常恆不變。如彼區故。二者引導義。攝將行者令趣治路。如彼導故。三者能持義。善持自相而不壞失。如彼持故。是名為三。如是已說顯示道路軌則門。次當說顯示離雜合一門。就此門中則有三種。雲何為三。一者結縛合一。一切無量無邊無明煩惱之眾類再生。雖無內合一。而有外合一。以數量等成立契一義故。二者解脫合一。一切無量無邊三乘諸聖人等。內有道理之合一義。外有同塵之合一義故。三者具足俱非合一。一切無量無邊金剛中間大聖眾等。具足能契所契之二義故。是名為三。文殊師利。論義第一無極無盡修多羅中。作如是說。僧眾之海雖無有量。而其本體但有三種。雲何為三。一者無根無諍地。二者俱根無諍地。三者有根無諍地。乃至廣說故。如偈不數不思無量一故。以何義故。一切諸僧皆名合一。有二義故。雲何為二。一者積集義。集會無量無邊一切散亂塵故。二者一種義。安止無量無邊一切波浪識故。是名為二。如是已說顯示離雜合一門。次當說顯示無邊毛生門。就此門中則有三門。雲何為三。一者有類毛生無邊門。二者空類毛生無邊門。三者似類毛生無邊門。是名為三。就初門中則有四種。雲何為四。一者卵生。二者胎生。三者濕生。四者化生。是名為四。如是四生。能攝一切無量有類根本名數。就中門中則有三種。雲何為三。一者光明中藏空類。二者闇色中藏空類。三者風雲中藏空類。是名為三。如是三類。空故非空以隱故空。應審觀察空類眷屬。其數眾多不出此量。就後門中亦有三種。雲何為三。一者幻化咒術相相無理似類。二者變藥方禁相相無理似類。三者隨本現前影像似類。是名為三。如是三類。能攝一切無量無邊種種似類根本名數。集類法門修多羅中。作如是說。有識種類廣說有十。略說有三。雲何為三。一者心識親近在有眾生。二者處所隱藏不見眾生。三者識遠似有動轉眾生。是名為三。乃至廣說故。如偈並諸種種趣生類故。以何義故。一切眾生皆名毛生。有二義故。雲何為二。一者動轉不定義。隨趣受生無有定法故。二者眾多無數義。方角無有數量故。是名為二。今此門中。為欲現示聖如角鮮凡如毛多故。如是已說顯示無邊毛生門。次當說現示種種離識門。就此門中則有二種。雲何為二。一者共業建立斷命品。二者別業建立斷命品。是名為二。就第一門中則有四種。雲何為四。一者風輪大地斷命品。二者水輪大地斷命品。三者金輪大地斷命品。四者火輪大地斷命品。是名為四。如是四輪。能攝一切無量無邊共業建立斷命品類根本名數言別業建立斷名品者。謂眾生身。非執受攝髮毛等類業行本因修多羅中。作如是說。復次文殊師利。言眾生居住世間者。則有二種。雲何為二。一者總輪世間。二者別持世間。是名為二。此二世間。善能攝持無量無邊一切居住依止世間。乃至廣說故。如偈及無量數斷命品故。以何義故。一切離識皆名斷命。所謂無有了別智品故。如是已說現示種種離識門。次當說現示假有無實門。就此門中則有五種。雲何為五。一者如水中月假有。二者如闥婆城假有。三者如陽炎水假有。四者如幻化作假有。五者如谷響音假有。是名為五。大寶無盡蓮花地地修多羅中。作如是說。如水中月等五種虛說譬喻。總攝五萬五千五百五十詮虛說譬喻根本名字。乃至廣說故。如偈與等塵塵無有法故。以何義故。一切無量虛說譬喻。皆名無有。所謂無有實自性故名曰為無。無有其實非都無故。名曰為有。如是已說現示假有無實門。次當說現示無所有事門。就此門中則有四種。雲何為四。一者如石女兒無所有事。二者如兔馬角無所有事。三者如龜□毛無所有事。四者如羅漢染無所有事。是名為四。本地修多羅中。作如是說。復次佛子。汝前所問。何等法名為無所有品者。石女兒等四種本說。我若廣說其數無量。乃至廣說故。如偈兼不可說無所有故。以何義故一切空法皆悉名為無所有事。有二種故。雲何為二。一者彼空法體性空空如此四本說故。二者此空若不詮彼則是空故。是名為二。如是已說現示無所有事門。次當說現示具足無礙門。就此門中則有十種。雲何為十。一者心主法。二者心念法。三者色主法。四者色子法。五者非契應法。六者無為法。七者非有為非無為法。八者亦有為亦無為法。九者俱俱法。十者俱非法。是名為十。言心主法者。可一八識等諸心識本法故。言心念法者。與此相應一切數法。言色主法者。可一能造大種法等。言色子法者。可一所造種種色法。言非契應法者。可一非色非心種種諸法。言無為法者。虛空等四種無為法。言非有為非無為法者。一心等諸本性法。言亦有為亦無為法者。一心等諸本性之法作業用相。言俱俱法者。大本之法其第一分。言俱非法者。大本之法其最後分。如是十法。今此門中。一有一無。一生一滅。一逆一順。一品一類。不相捨離。是故說言現示具足無礙門焉。最勝德王廣大虛空修多羅中。作如是說。不可說不可說不可說十方世界微塵之數。無量無邊法門大海。一居一起一住一止。終不分剖亦不捨離。以此義故。建立稱曰廣大圓滿虛空地地無盡無極法界大海門。乃至廣說故。如偈通俱非是等諸法故。   歸依德處因緣大抉擇分第二   如是已說歸依德處無邊大抉擇分。次當說歸依德處因緣大抉擇分。其相雲何。偈曰。  以有十種大因緣  造作歸依德處海  所謂禮恩及加力  廣大殊勝與無我  決定大海並贊化  兼通現示自本身  如是十種大因緣  圓滿大士乃能具  凡非境聖亦非量  隨分菩薩亦不能   論曰。何因緣故歸依德處。以有十種大因緣故。而作歸依。如偈以有十種大因緣造作歸依德處海故。雲何名為十種因緣。一者禮敬尊重甚深因緣。能作禮敬歸依德處。摧伏憍慢增長善根故如偈禮故。二者憶念恩澤報推因緣。而能造作勝妙論教。開曉一切狂亂眾生。一切德處皆悉歡喜故。如偈恩故。三者仰請加力成為因緣。若為造作大論法門。彼諸德處不其加力。不能分別法門海故。如偈及加力故。四者開布廣散令了因緣。以妙言辭示聰明詮。現了彼諸修多羅中祕密微妙深遠文義大海。為令廣大故。如偈廣大故五者勸物令生殊勝因緣。造作論教開示文義。若不歸依彼諸眾生。不能究竟信受奉行故。如偈殊勝故。六者修習忍辱無我因緣。發起歡喜尊重歸向。廣大心故。如偈與無我故。七者出生功德決定因緣。歸依德處造作論教。若見若聞。若見見者若聞聞者。若同國住。一切皆悉隨時不移。出生增長無量無邊一切功德善根之品。決定決定不謬違故。如偈決定故。八者大海無盡寶藏因緣。積集無量無邊一切諸種種力。造作殊勝圓滿大海。如意寶輪金剛德藏。為欲救度無量無邊貧窮苦惱眾生類故。如偈大海故。九者方便善巧教化因緣。具足者中雖無別歸。而贊教化為利生故。如偈並贊化故。十者現示過去本身因緣。所歸德處一切皆悉無非自身之攝持故。如偈兼通現示自本身故。是名十種大因緣相。如是廣大殊勝因緣。何人所作佛菩薩作。菩薩菩薩當不能作。況凡二乘。如偈如是十種大因緣圓滿大士乃能具凡非境聖亦非量隨分菩薩亦不能故。   大宗地玄文本論卷第一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69 大宗地玄文本論   大宗地玄文本論卷第二   馬鳴菩薩造   真諦三藏譯   一種金剛道路大抉擇分第三   如是已說歸依德處因緣大抉擇分。次當說一種金剛道路大抉擇分。其相雲何。偈曰。  一種金剛地  總有五種位  謂漸次究竟  及圓滿等非  並及等是位  如是五種位  諸修多羅中  具足無餘說   論曰。一種金剛道路無礙本地地中。總有幾位。廣說雖無量。略說有五種。如是五位。一切總則。一切根本。一切中藏。一切出生。如偈一種金剛地總有五種位故。雲何名為五種本位。一者無超次第漸轉位。二者無餘究竟總持位。三者周遍圓滿廣大位。四者一切諸法俱非位。五者一切諸法俱是位。是名為五種根本位。如偈謂漸次究竟及圓滿等非並及等是位故。如是五位自家宣說龜則方說。如是五位直是方說非宣說量。如偈如是五種位諸修多羅中具足無餘說故。位所依止本數名字。其相雲何。偈曰。  所依止本數  總有五十一  謂虛假光明  四十種名字  不動真金剛  十種本名字  及大極地故  是名所依數   論曰。五種本位所依止之名字差別。其數幾有。廣說雖無量。略說有五十一種名字。如是五十一種根本名字。一切天地一切父母。一切體性一切所依。如偈所依止本數總有五十一故。雲何名為五十一數。所謂虛假光明分中有四十種。真金剛中有十種數。此五十中。加大極自然陀羅尼地故。是故成立五十一數。名字分中四十種數當何等相。所謂十種愛樂心。十種識知心。十種修道心。十種不退心。各差別故。雲何名為十愛樂心。一者必叉多。二者阿摩呵屍。三者諦度毘梨耶。四者和羅只度。五者奢摩陀提屍。六者摩訶阿毘跋致多。七者阿羅婆訶尼。八者婆□□□廉觾□堅檢□□奰觾□□詘殺觾埤□□□驒榯襑婘弄穗□□縷□□□□□奐□□□觟奿□□□□餼□檢□□□騫樿楺檢□□□駾夼□□□□饉驒檢□□奮餼楨□□□妯申□□□□婘羚申□□□□奿奏餼□□□奿婘茶埤□□□飽□檢□縷□□□□□奐□□□荂慼慼慼慼毅禲摯鞢慼慼撈媗Xj□□□楏□埤□□□楒□j□□□楈糕檢□□□槔數堅檢□□□□餓埤□□□橘□檢□□□椽□□□□□楏送□檢□縷□□□□□奐□□□□□□□□姾延榵□飀□□姾媸禲飀□□奿嬌□□□□妳奿□檢□□□□橙□□□姾奏餓誇□奸□妖禮□□□奩樨堅檢□□奩槾妏□□□□□婁□驂□□□縷□□□□□訬□□祅馘h□□]□禕埤□□□□□□□□□□□嫿饉駾夼□□□婠褽夼□□檢□□婠□□檢□□婠詙□飀□□妖□□□□□婘□□□□□婘茶妼□□□婘殺□妼□□□婘□□樨檢□□婘□槾奼逆□縷□□□□□褸□姜□□□□芊慼潑埤□□□□□□□散□椼□椽□□餞騧□□□縷□□□□]□逆□□襏□祺奜□妘縷□□□覕埤□□鷺□□□恣慼慼慼慼憫炕慼撓愨J□□駉□□楅檻□□埤□覛□□  五十一位中  如次無超轉  一中具一切  名為漸轉位   論曰。唯一行者。五十一種別相位中迴向趣入。如其次第無超過法。所以者何。此門位量法如是故。如偈五十一位中如次無超轉故。如是行者。以何行相而漸漸轉。謂具具轉故。雲何名為具具轉相。謂一信心位中具餘五十心而轉。乃至一大極地位中具餘五十心而轉故。若爾一物耶異物耶。實是異物而一物故。所以者何。一信心中具一切位。非餘位故。而一信中具一切位。同餘餘位中具一切位故。以何義故。一信心中具諸餘位。更須漸轉。具一中具而不能具多中具故。是故須轉。今此門中五十一中。一切具具皆悉具足。方名漸轉位故。如偈一中具一切名為漸轉位故。摩訶衍金剛種子修多羅中。作如是說。金剛道路足行行者。以二大事而決定轉。雲何名為二決定轉。一者遍度通達轉。二者具具增長轉。是名為二。言遍度通達轉者。通遍經過五十一種大道路故。言具具增長轉者。一一位中攝諸位故。乃至廣說故。如是已說無超次第漸轉門。次當說無餘究竟總持門。其相雲何。偈曰。  五十一位中  隨其先得入  攝一切一切  名無餘究竟   論曰。有五十一別相位中。或有行者以信趣入。或有行者以真金地而趣入。或有行者以大極地而趣入。如是等諸行者。隨其先得入位之量。盡攝一切一切位地。究竟無餘。亦無移轉亦無出入。一一白白。是故說言總持門位。如偈五十一位中隨其先得入攝一切一切名無餘究竟故。難入未曾有會修多羅中。作如是說。  迴向則信心  信心則佛地  佛地則十地  究竟有何次   乃至廣說故。如是已說無餘究竟總持門。次當說周遍圓滿廣大門。其相雲何。偈曰。  五十一種位  無前後一時  俱轉俱行故  名周遍圓滿   論曰。五十一位無有前後一時俱。轉一時俱行無有所餘。亦五十一別相位中。所有無量無邊諸位。無有前後一時俱轉。一時俱行無有所餘。是故說言圓滿位焉。如偈五十一種位無前後一時俱轉俱行故名周遍圓滿故。法界法輪無盡中藏修多羅中。作如是說。爾時文殊師利聞世尊所說即從坐起。合掌頂禮前白佛言。世尊。雲何名為橫轉無向修道人者。如宜世尊為諸大眾。宣說開示如是大事。於是世尊即告文殊師利言。一種無二一道一區。大地行者一切行道。無前無後一時發起。一時同轉一時住持。一時證入。一時安立。是名橫轉無向道人。乃至廣說故。如是已說周遍圓滿廣大門。次當說一切諸法俱非門。其相雲何。偈曰。  諸無量無邊  一切種種位  皆悉非建立  名俱非位地   論曰。今此偈中為明何義。為欲現示此俱非門非因非果非位非地非有非無非名非義非事非理非壞非常非生非滅一切一切皆悉非故。如偈諸無量無邊一切種種位皆悉非建立名俱非位地故。若爾以何義故建立位名。以其非義立為位故。大明修多羅中。作如是說。無位位第一位。乃至廣說故。如是已說一切諸法俱非門。次當說一切諸法俱是門。其相雲何。偈曰。  一切種種法  無非金剛身  以一身義故  名為俱是門   論曰。無量無邊一切位法。一切皆悉是金剛身。等無差別唯依一身。是故說言俱是門焉。所以者何。今此門中。無一一法而非金剛真實身故。如偈一切種種法無非金剛身以一身義故名為俱是門故。種金大地修多羅中。作如是說。無病道人唯見積影。不見散身故。   金剛實輪山王大抉擇分第四   如是已說一種金剛道路大抉擇分。次當說金剛寶輪山王大抉擇分。其相雲何。偈曰。  漸是盡滿非  一時及前後  與俱並俱非  一異時處轉   論曰。今此偈中為明何義。為欲現示一身。金剛大力寶輪山王體中次第漸轉諸法等是無餘究竟周遍圓滿俱非絕離。此五種位。一時轉前後轉。俱有轉俱非轉。亦一時轉亦異時轉。亦一處轉亦異處轉。具足具足自在自在無所障礙故。大嚴盡地虛空法界修多羅中。作如是說。復次龍明。汝前所問。雲何名為金剛本身廣大地地無障無礙恆沙功德品者。殊勝極妙不可思議不可思議。五種金剛道路足行地地。無盡中藏之根本自性。出生增長所依止藏。乃至廣說故。◎   大宗地玄文本論卷第二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69 大宗地玄文本論   大宗地玄文本論卷第三   馬鳴菩薩造   真諦三藏譯   ◎金輪山王道路大抉擇分第五   如是已說金剛寶輪山王大抉擇分。次當說金輪山王道路大抉擇分。其相雲何。偈曰。  山王道路中  總有十五位  體五種位中  各有三用故   論曰。此金輪山王道路中。建立幾位為道路量。廣說雖無量。略說有十五種位。以如是位為道路分。如偈山王道路中總有十五位故。以何因緣。分明了知此道路中有十五種根本之位。謂彼金剛大力寶輪山王體五種位中。皆悉各各有三種自在作用故。以此義故。成立十五差別名數。如偈體五種位中各有三用故。故方修多羅中。作如是說。一區王民行地地中。唯有十五種體分業數位無所餘位。乃至廣說故。然明神妙理修多羅中。作如是說。有二十五種差別位者。取王家轉非取作轉故。造作轉攝十五種位。名字形相當如何耶。偈曰。  明瞭及遠數  相續並三合  遍動遍不動  字等兼廣大  遍到不遍到  融立與俱離  是名十五名  如次應觀察   論曰。就次第漸轉體中。則有三種用。雲何為三。一者分明了達審地作用。不亂次第建立位地。行道分明名義俱了故。如偈明瞭故。二者遠行遠修無數作用。經無量劫過此諸位。修集功德無窮盡故。如偈及遠數故。三者無斷無絕恆轉作用。剎那剎那中間中間。常恆不息自然轉故。如偈相續故。是名為三。就諸法等是體中。亦有三種用。雲何為三。一者能詮能了一合作用。善巧言說無礙覺慧。其數無量一金剛故。二者所詮所證一合作用。甚深極義勝妙玄理。唯是一區唯是一身。無二岐故。三者隨應有名一合作用。隨其所應一切有名一切皆悉一金身故是名為三。如偈並三合故。就無餘究竟體中。亦有三種用。雲何為三。一者周遍圓滿動轉作用。第一時中依一位中。通攝一切而究竟轉故。如偈遍動故。二者周遍圓滿不動作用。如是轉者所餘一切無量位中。不移不轉常決定故。如偈遍不動故。三者名句文字無別作用。隨其先唱與餘一故。如偈字等故。是名為三。就周遍圓滿體中。亦有三種用。雲何為三。一者無量無邊廣大作用。其法自體出現業相。盡極廣大無分界故。如偈廣大故。二者無礙通達遍到作用。一時建立一切位故。如偈遍到故。三者亟亟無數不遍作用。遍通經過而唯有一邊故。如偈不遍到故。是名為三。就俱非絕離體中。亦有三種用。雲何為三。一者消融無所建立作用。一切諸法皆悉遣除無所許故。如偈融故。二者建立諸法悉持作用。一切諸法以俱非義是理成故。如偈立故。三者消融建立俱絕作用。究竟絕道廣建立故。如偈與俱離故。是名為三。是為十五種位名字焉。此道路位。大利根者乃能通達。鈍根眾生決定難了。如偈是名十五名。如次應觀察故。如是諸位。亦一時出興亦異時出興。亦俱時出興。亦一處轉。亦異處轉。亦俱處轉。亦不出興亦不移轉。亦唯一種亦是多種。於彼本法有作功用有作方便。自然自在建立造作。應審觀察。   獨一山王摩訶山王大抉擇分第六   如是已說金輪山王道路大抉擇分。次當說獨一山王摩訶山王大抉擇分。其相雲何。偈曰。  摩訶山王中  總有千二百  七十五種位  謂五十一種  大根本位中  皆一一各各  漸轉等五位  具足安立故   論曰。此獨一山王摩訶山王體中。建立幾位以為體分。廣說雖無量。略說其要。唯有一千二百七十五種決定位故。如偈摩訶山王中總有千二百七十五種位故。以何因緣。山王體中有千二百七十五位分明現知。所謂常恆五十一種根本位中。一一各各次第漸轉諸法等。是無餘究竟周遍圓滿俱非絕離五種位具足轉故。亦漸轉等五種位中。各各開示漸轉等五種別位故。是故成立一千二百七十五位。如偈謂五十一種大根本位中。皆一一各各漸轉等五位具足安立故。故此獨一山王摩訶山王體中。如是千二百七十五種位亦一一時轉。亦異一時轉。亦俱一時轉。亦皆非轉。亦一時一處轉。亦一時異處轉。亦異時異處轉。亦皆非轉。自在自然無障無礙。是故說言無盡虛空大陀陀筏羅法界本藏地地出生無窮無極廣德大海法門藏焉。大智莊嚴法界性身甚深修多羅中。作如是說。非比非喻難得惟說。大海中藏大海一體。本地地中三品德類。具足圓滿無所闕失。雲何為三。一者上品德類。其位名字眾多無數。與十方世界微塵之數其量等故。二者中品德類其位名字。與百百百億三千大千世界微塵之數其量等故。三者下品德類。其位名字。有一千二百七十五位故。是名為三。如是諸位一一一一一一。乃至無量無量無量無量無量無量。乃至廣說故。   大宗地玄文本論卷第三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69 大宗地玄文本論   大宗地玄文本論卷第四   馬鳴菩薩造   真諦三藏譯   大海部藏道路大抉擇分第七   如是已說獨一山王摩訶山王大抉擇分。次當說大海部藏道路大抉擇分。其相雲何。偈曰。  大海部藏中  總有十種法  謂五種非空  及五種無常   論曰。此大海部藏道路分中。建立幾法為部藏量。所謂建立十種法體。以為大海部藏分故。摩訶衍地修多羅中。作如是說。俱俱海藏履道分中。唯有十法無有餘法。乃至廣說故。如偈大海部藏中總有十種法故。以何義故有十應知。五種非空五種無常。各差別故。如偈謂五種非空及五種無常故。彼十種法。其名字相當如何耶。偈曰。  離礙及有實  性火並今光  兼深裡出興  地藏大龍王  如是五種名  非空不共稱  起持變壞品  與大力無明  如是五種名  無常不共稱  各有第一一  以請氣力故  立門實本攝  如法應觀察   論曰。雲何名為五種非空決定住法。一者離礙非空決定住法。二者有實非空決定住法。三者性火非空決定住法。四者今光非空決定住法。五者深裡出興決定住法。是名為五。如偈離礙及有實性火並今光兼深裡出興地藏大龍王故。如是五名。五種非空決定住法。不共異轉差別名字。如偈如是五種名非空不共稱故雲何名為五種無常虛假轉法。一者動起無常虛假轉法。二者止持無常虛假轉法。三者易變無常虛假轉法。四者散壞無常虛假轉法。五者大力無常虛假轉法。是名為五。如偈起持變壞品與大力無明故。如是五名。五種無常虛假轉法。不共異轉差別名字。如偈如是五種名無常不共稱故。深裡大力如是二法。氣力立門非取實體。應審觀察。如偈各有第一一以請氣力故立門實本攝如法應觀察故。如是已說建立名字不同門。次當說所詮義理差別門。如是五種非空決定住法。各有幾數。所謂各各有二種故。雲何名為二種離礙。一者守身離礙。二者變轉離礙。言守身離礙者。無障礙身常恆決定不失壞故。言變轉離礙者。建立萬有令自在故。是名為二。雲何名為二種有實。一者守身有實。二者變轉有實。言守身有實者。常平等身常恆決定不失壞故。言變轉有實者。建立差別令安住故。是名為二。雲何名為二種性火。一者守身性火。二者變轉性火。言守身性火者。明德藏身常恆決定不失壞故。言變轉性火者。塵累俱轉隨順成故。是名為二。雲何名為二種今光一者守身今光。二者變轉今光言守身今光者。始炎炎身決定常恆不失壞故。言變轉今光者。隨順流轉無所礙故。是名為二。雲何名為二種深裡。一者守身深裡。二者變轉深裡。言守身深裡者。離絕中身常恆決定不失壞故。言變轉深裡者。諸無為中得自在故。是名為二。如前所說。五種無常業用差別。各各如何。所謂如次出生一切無量無邊大過患海。皆無餘故。住持一切無量無邊大過患海。皆無餘故。變易一切無量無邊大功德海。皆無餘故。壞滅一切無量無邊大功德海。皆無餘故。覆障非德非患中身自在。皆無餘故。如是五法。自體及品各各差別。應審觀察如是已說所詮義理差別門。次當說依位決定安立門。如前所說。五十一種真金剛位。遍幾處耶。偈曰。  如是五十一  遍於五種處  大聰明行者  能善抉擇知   論曰。如前所說。五十一位。遍離礙等五種處中。無所不至無所不通。以此義故。大金剛位有五應知。如偈如是五十一遍於五種處故。如是位地利根能知。非鈍者境所以者何。極甚深故。極利了故。極祕密故。如偈大聰明行者能善抉擇知故。亦復處二故位亦二應知。是故具集有十而已。然今所說是變非身。別建立位總幾數有。字身差別其相雲何。偈曰。  別建立位數  總有十種焉  漸次及盡餘  不動與俱滅  一空一有位  智智斷智地  相值兼撥立  邊邊轉一會  具足此十位  門界量圓滿   論曰。別建立位總有十種。雲何為十。一者一向無超漸次位。二者遍究竟盡不盡位。三者一切中際不動位。四者雙立諸法俱滅位。五者若一空當一有位。六者能斷所斷悉智位。七者熏力相對相值位。八者隨除障處立位位。九者真妄得邊有無位。十者諸法一種一會位。是名為十。如偈別建立位數總有十種焉。漸次及盡餘不動與俱滅。一空一有位智智斷智地。相值兼撥立邊邊轉一會故。隨有一別建立彼總。必當具足一切別位。方得建立大總位耶。必當具別總得成故。如偈具足此十位門界量圓滿故。如是十種別相之位。遍於幾處。遍五處故。所謂轉攝五種處中。各具五十一金剛位。經過諸位亦有十種別相位故。大總相位總有幾數。遍幾處耶偈曰。  總位有三種  謂上中下故  唯遍五種處  非餘位應知   論曰。大性總地根本體位。總有三種。雲何為三。一者趣高上上轉去位。二者自然安住中中位。三者向焉下下轉去位。是名為三。如偈總位有三種。謂上中下故故如是三總隨別有有。唯遍轉五非所餘位。應審觀察。如偈唯遍五種處非餘位應知故。如是已說依位決定安立門。次當說依位法數具闕門。如前所說。十種本法守轉二種。金剛位中為盡不盡。謂若守位中。唯具德五無所餘五。若轉位中。十法具足無所闕失。以此義故。總別二門有無亦了。如是已說依位法數具闕門。次當說德患對量現宗門。其相雲何。偈曰。  起性止及今  變空壞並實  力龍如次對  有似而取多   論曰。治障照覆對量形相。如其次第動起無常。性火住法止持無常。今光住法易變無常。離礙住法散壞無常。有實住法大力無常。出興龍王以之為量。如偈起性止及今變空壞並實力龍如次對故。如是對量。一向轉耶。俱量轉耶。俱量應知。如偈有似而取多故。如是已說德患對量現宗門。次當說隨次別釋廣說門。且離礙門安布形相現示雲何。主伴治障當如何耶。偈曰。  離礙身體中  有五十一位  五十一位中  有三種總相  三種總相中  有十種別相  初五十一中  一一皆各各  具足十本數  最初主後伴  次初主後伴  如次應觀察   論曰。就離礙中。有五十一種金剛位。就此位中。有三種根本總相位。就此總中。有十種分離別相位。如偈離礙身體中有五十一位。五十一位中有三種總相。三種總相中有十種別相故。金剛諸位一一位中皆具本數。如偈初五十一中一一皆各各具足十本數故。主伴各二。雲何二主。一者主主。二者伴主。雲何二伴。一者伴伴。二者主伴。言主主者。是離礙故。言伴主者。第二轉故。言伴伴者。除五本法餘眷屬故。言主伴者。除其離礙餘四法故。如偈最初主後伴次初主後伴如次應觀察故。三種總相金剛位中。雲何安立。謂初信心以為其始。後[襌-(田/十)+(王*寸)]陀地以為其終。次第漸轉。是故建立趣高上上轉去位。後[襌-(田/十)+(王*寸)]陀地以為其始。第一信心以為其終。次第漸轉。是故建立向焉下下轉去位。上下二門位位各各離邊中道決定安立。是故建立自然安住中中位。以此義故十種別相唯有上下不有中焉。且依上門建立十位。形相雲何。偈曰。  信五事已經  至後後位故  一事究竟故  一味中轉故  治障一滅故  治障不俱故  以智斷智故  上下相照故  本無今有故  治障自辨故  無別一轉故  如次應觀察   論曰。依趣高上上轉去門見十別位形相如何。謂以五種非空住法。對治五種虛假轉法。如其次第無有超過。漸漸轉故。建立一向無超漸次位。如偈信五事已經至後後位故。故以五事治五事隨其所應一究竟故建立遍究竟盡不盡位。如偈一事究竟故。故以五事治五事。不增不減不大不小一味平等中道實相故。建立一切中際不動位。如偈一味中轉故。故以五事治五事。隨障滅時其智慧體則便滅故。建立雙立諸法俱滅位。如偈治障一滅故。故以五事治五事。治起無障障起無治。不能親近不能俱行不能及達故。建立若一空當一有位。如偈治障不俱故。故以五事治五事。治勝氣力變一切障為治眷屬。亦以勝力斷眷屬故。建立能斷所斷悉智位。如偈以智斷智故。故以五事治五事。隨其所應上位下位互相照達。隨其所應斷除障故。建立熏力相對相值位。如偈上下相照故。故以五事治五。事隨所斷障虛妄無本。安立位地亦無本故。建立隨除障處立位位。如偈本無今有故。故以五事治五事。治皆明淨障皆闇冥。彼治斷事悉已成辨。此障覆用悉已具足故。建立真妄得邊有無位。如偈治障自辨故。故以五事治五事。治障二法無二無別一味平等一體一性一業一用故。建立諸法一種一會位。如偈無別一轉故。故如是諸位如偈釋說。專心觀察其理分明本趣具現。如偈如次應觀察故。是名為依離礙門安立諸位總別現示上上差別。次依下門建立十門。形相雲何。偈曰。  如前說十義  隨應當如如  壞得體歸空  漸次第轉故   論曰。依向焉下下轉去門。見十別位。形相如何。謂如前所說十種義中。隨其所應順順如如。壞其得體歸空本存故。如偈如前說十義隨應當如如壞得體歸空故。如是諸位為一時轉。前後轉耶。以前後轉非一時故。如偈漸次第轉故。故於餘諸法如是如是。隨隨如如說示造作。應審觀察其別轉相。是本存故是本主故。皆悉各各如是二轉。一時前後有二義故。雲何為二。一者建立轉。前後定故。二者本性轉。無前後故。是名為二。如前所說種種諸門。同名異物。住思應觀。   深裡出興地藏大龍王大抉擇分第八   如是已說大海部藏道路大抉擇分。次當說深裡出興地藏大龍王大抉擇分。其相雲何。偈曰。  地藏龍王中  總有二種義  所謂德藏義  並及患藏義   論曰。就深裡出興地藏大龍王體中。則有二義。雲何為二。一者功德本藏義。二者過患本藏義。言功德本藏義者。此大龍王為四非空根本藏故。言過患本藏義者。此大龍王為四無常根本藏故。如偈地藏龍王中總有二種義。所謂德藏義並及患藏義故。具二藏義。地藏龍王居住何處。其裡幾量長短大小等諸形相。當如何耶。偈曰。  處唵婆屍尼  裡五十一量  長一千由旬  頭有婆多提  則出四種水  尾有捨伽必  則出四種風  色如玻璃珠   論曰。今此偈中為明何義。為欲現示舉事現理開演本法大海故。此大龍王居於何處。謂居唵婆屍尼中故。如偈處唵婆屍尼故。出水入地去隔幾量。謂從水底向地下入。五十一由旬之量故。如偈裡五十一量故。彼大龍王身長几量。一千由旬無增減故。如偈長一千由旬故。彼大龍王於其頭上。有清白毫名曰婆多提。從此毫端出四種水。雲何為四。一者中空水。其出水塵。空以為內有以為外。而出生故。二者方等水。其出水塵四角量等無差違故。三者常熟水。其出水塵。於一切處於一切時。常恆煖故。四者耀明水。其出水塵。光明清白常恆今故。是名為四。如偈頭有婆多提則出四種水故。亦彼龍王於其尾末。有一毛[葉-世+玨]名曰捨伽。必從此毛末。出四種風。雲何為四。一者發塵風。此風起時經多中間。發起無量無邊塵故。二者持塵風。此風出時。止住諸塵令安住故。三者變珍風。此風出時經多中間。變諸金玉作砂石故。四者壞珍風。此風出時經多中間。壞滅金玉作無有故。是名為四。如偈尾有捨伽必則出四種風故。彼龍身色譬如玻璃無有定色。如偈色如玻璃珠故。處唵婆屍尼者。喻本性王無住本處。裡五十一量者。喻真金位定數量品。長一千由旬者。喻本性王具千種德。頭有婆多提者。喻本性王於諸淨品有作方便。則出四種水者。喻四非空。尾有捨伽必者。喻本性王於諸染品有作業用。則出四種風者。喻四無常色。如玻璃珠者。喻本性王染淨不攝。如其次第應審思擇。復次住處大海水底相去中間。喻五十一種金剛位已具。出現至大海時。喻雜類趣。息海浪時喻起善心時。常起浪時喻噁心興時。亦復住心應審觀察。本行上地一味平等妙法無邊業用具足大海寶輪妙嚴王子修多羅中。作如是說。生四道法不四道攝離絕中心。生四輪法不四輪攝離絕中心。而立名字。說大力無明者。隨所生法建立名故。乃至廣說故。   大宗地玄文本論卷第四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69 大宗地玄文本論   大宗地玄文本論卷第五   馬鳴菩薩造   真諦三藏譯   深裡出興地藏大龍王道路大抉擇分第九   如是已說深裡出興地藏大龍王大抉擇分。次當說深裡出興地藏大龍王道路大抉擇分。其相雲何。偈曰。  龍王道路中  總有二十法  謂二本藏中  各有十法故   論曰。就深裡出興地藏大龍王道路中。總有二十中自在法。所以者何。功德過患二種藏中各有十故。如偈龍王道路中總有二十法。謂二本藏中各有十法故。故彼二十法。名字形相當如何耶。偈曰。  功德本藏十  常壞俱及非  自他俱並非  無礙兼一全  過患本藏十  如一違無有  對利融上下  如次應觀察  如是二十法  一一皆各各  圓滿廣大故  與本存等量   論曰。就功德本藏之體中。則有十法。能攝一切無量功德。雲何為十。一者本體自性決定常住不生不滅遠離流轉功德品。二者本體自性常恆移轉是生是滅流轉俱行功德品。三者決定常住常恆無常一時俱轉無前後違功德品。四者出常無常二事不攝自體本性離脫亡行功德品。五者十種自自攝一切法無有所餘獨一無二一種一行功德品。六者無體無性從因緣起亦有亦無隨應變轉功德品。七者無餘究竟俱轉俱行不相捨離功德品。八者非自非他絕離有名住於非非自性決定功德品。九者於一切法隨應無礙自體自性法爾道理性造如是功德品。十者五根一一根五塵一一塵一切諸法亦復如是功德品。是名為十。如偈功德本藏十常壞俱及非自他俱並非無礙兼一全故。就過患本藏之體中。亦有十法。能攝一切無量過患。雲何為十。一者於一切法隨順如如如作逆事過患品。二者造作諸法同一業用一作逆事過患品。三者治道起時無有定體違作逆事過患品。四者染淨諸法皆無所有無作逆事過患品。五者一切諸法皆總有有有作逆事過患品。六者隨治同量如如現前對作逆事過患品。七者由治道力自類增益利作逆事過患品。八者由治道息發起自用融作逆事過患品。九者待上轉者方得起用上作逆事過患品。十者以隱藏時方得起用下作逆事過患品。是名為十。如其次第住思止心。專心觀察其理故明。如偈過患本藏十如一違無有對利融上下如次應觀察故。如是二十法。與彼本方等無差別。是故有二十種本藏。無相違過。所以者何。其本藏中如是道理自然常有。不從本藏長建立故。何故處處皆存品字。如前所說二十種法。各各有百眷屬類故。是故言品。例前應了。如偈如是二十法一一皆各各圓滿廣大故與本存等量故。如是已說建立名字門。次當說所詮義理門。且治及障對量差別。當如何耶。偈曰。  如是二十法  一一皆各各  一德治諸過  諸過障一德  無有定次第  而數品類等  無失對量過  如理應觀察  如說本存法  說品類亦爾   論曰。如前所說二十種法。一一各各一德治一切障。一切障障一德。無別對量。如偈如是二十法一一皆各各一德治諸過。諸過障一德無有定次第故。若如是說。今此門中對量軌則混成雜亂。雖無別對量而有總對量。是故無失。如偈而數品類等無失對量過如理應觀察故。如本品爾例前應了。如偈如說本存法說品類亦爾故。如是已說治障對量差別門。次當說安立金剛位地門。其相雲何。偈曰。  此本法門中  亦有金剛位  依位有三門  謂上中下門   論曰。就此本法門中。亦有五十一金剛位。如上所說二十種法。依位安立。雲何安立。謂諸位中皆具二十。無有前後一時轉故。然則此中有三種門。雲何為三。一者一向上轉門。二者一向下轉門。三者一向中轉門。是名為三。如是三門各各一一位中具足俱轉。不待初後際故。如說本法品類亦爾。以此小門廣大迴持。應廣通達。如偈此本法門中亦有金剛位依位有三門謂上中下門故。   大龍王重重廣海無盡大藏大抉擇分第十   如是已說深裡出興地藏大龍王道路大抉擇分。次當說大龍王重重廣海無盡大藏大抉擇分。其相雲何。偈曰。  廣海大藏中  總有三種重  謂初中後重  初重有二十  二億十方界  量法門大海  二十種本藏  各生一萬量  各別百眷屬  各生一千故  是故數圓滿  住心應觀察  中後重倍此  應廣通達故   論曰。就大龍王重重廣海無盡大藏之自家中。總有三重。能攝諸位。雲何為三。一者初第一有重。二者中安住居重。三者後建立轉重。是名為三。就第一重中。則有二十二億十方世界之量種種勝妙法門大海。此義雲何。謂二十種本藏法中。一一各各出生一萬法門大海。各各別別百眷屬中。一一各各出生一千法門海故。以此義故名字圓滿義理具足。如其次第安住其心定止其思。聰明觀察其數量理及所詮意現了分明。如偈廣海大藏中總有三種重。謂初中後重。初重有二十二億十方界量法門大海二十種本藏。各生一萬量。各別百眷屬各生一千故。是故數圓滿。住心應觀察故。次二種重。如其次第倍前普布應廣通達。如偈中後重倍此應廣通達故。故大摩尼寶藏陀羅尼修集修多羅中作如是說。龍龍地地大無盡海藏中。有多十方之量法門軌則品類。最初名為轉大法論具足一海無極無盡引導光明現照地地本業本用出生增長軌則大海法門。最後名為有性無性無我空理大利益廣光明亦離脫亦合轉具足具足無邊摩訶行種地本藏法雨騰門出興上味品類法門。唯取一界以為譬喻非取塵等。乃至廣說故。◎   大宗地玄文本論卷第五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69 大宗地玄文本論   大宗地玄文本論卷第六   馬鳴菩薩造   真諦三藏譯   ◎無盡無窮塵塵數量道路大抉擇分第十一   如是已說大龍王重重廣海無盡大藏大抉擇分。次當說無盡無窮塵塵數量道路大抉擇分。其相雲何。偈曰。  塵塵道路中  如前所說量  亦有五十一  決定金剛位  依此位立相  則有十種重  以為道路量  二因一果等   論曰。就此門中有幾數位。五十一種真金剛位。具足圓滿無闕失故。如偈塵塵道路中如前所說量亦有五十一決定金剛位故。就此位中。則有十種變對法門。能攝門量。雲何為十。一者二因一果門。二者一因一果門。三者少因多果門。四者因果一味門。五者無因無果門。六者自然安住門。七者因果門。八者果因門。九者言說門。十者言人門。是名為十。如是十門以為門量。如偈依此位立相則有十種重以為道路量二因一果等故。彼第一門形相如何。偈曰。  以信心為初  如次率自類  取所餘位初  至於定心位  則取如來地  亦如其次第  不退心為初  率同品自類  取餘位第二  至於願心位  亦取如來地  修行位為初  如次率自類  取餘位第三  至於正心位  亦取如來地  不退位為初  如次率自類  取餘位第四  至灌頂住位  亦取如來地  離癡行為初  如次率自類  取餘位第五  至於無著行  亦取如來地  尊重行為初  如次率自類  取餘位第六  至於真實行  亦取如來地  隨順觀眾生  迴向以為初  如次率自類  取所餘四位  各數量契當  餘有如來地  以同地為伴  莊嚴一覺海  各因及果稱  配釋廣觀察  其理當分明   論曰。今此門中為明何義。為欲現示五十一位皆為同量。以二種因感得一果。廣三寶海無窮盡故。此義雲何。所謂信心及發心地之二種因。同一行相不相捨離。俱行合轉住一所作。起無量具生無邊德。具足莊嚴一大覺海。能生長因。名為最上第一出生增長決定真實本藏原母遠離繫縛莊嚴無勝地種子海會所莊嚴。果名為具足真金剛。圓滿大慈悲法身虛空等無差別最初地地無上極海一盡大覺無二山王。次念心地歡喜行地之二種法。能長養因。具足莊嚴一大覺海。因名為安樂常明決定增長無苦無妄自然照達一切法性無所障礙種子海會。果名為常樂總明大虛空界甚深恆了無二山王。次精進心地救護一切眾生迴向地之二種法。能長養因。具足莊嚴一大覺海。因名為發起殊勝大悲光水遠離懈怠常度常行本地自性具足通達種子海會。果名為慈悲光明常恆達慧無二山王。次慧心地逆流歡喜地之二種法。能長養因。具足莊嚴一大覺海。因名為大真金剛日月光明自性離苦除斷闇品種子海會。果名為亟亟重地無上一體自然窮了無二山王。次定心地大極地地之二種法。能長養因。具足莊嚴一大覺海。因名為決定安寂遠離散亂照曜無窮水水火火種子海會。果名為寂圓滿地明圓滿地具足德藏無二山王。如是諸佛皆悉各各作三大事。雲何為三。一者興化。二者說法。三者勝進。言興化者。出興一十方世界之塵量變化身故。言說法者。宣說一十方世界之塵量發心信地法門海故。言勝進者。向上上位如次入故。是名為三。就變化中亦皆各各有此三事。應廣通達。如是如是隨隨如如。後後諸位例前應知。如偈以信心為初如次率自類取所餘位初至於定心位則取如來地故。如是已說二因一果門。次當說一因一果門。其相雲何。偈曰。  五十一種位  各不待他力  獨住自家中  感得一果故  因及果名字  如其次第加  種子大覺故  配釋應了知  次第同前說  增減不同耳   論曰。今此偈中為明何義。為欲現示因果二法數量契當莊嚴覺道。三寶之海轉廣大故。如偈五十一種位各不待他力獨住自家中感得一果故。故因及果稱於本名字。加種子大覺之稱故。如偈因及果名字如其次第加種子大覺故配釋應了知故。次第轉相與前所說等無差別。唯增數量減數量別各不同耳。如偈次第同前說增減不同耳。故如是諸佛皆悉各各作三大事。名同前說義有不同。言興化者。出興十十方世界之塵量變化身故。言說法者。宣說十十方世界之塵量各各因位法門海故。言勝進者。向上上位如次入故。就變化身中。亦有此三事。應廣通達。如是已說一因一果門。次當說少因多果門。其相雲何。偈曰。  五十一位中  一一皆各各  感五十果位  名少因多果   論曰。今此門中為明何義。為欲現示唯一種因感五十果。無礙自在無所闕失。三寶之海轉廣大故。如偈五十一位中一一皆各各感五十果位名少因多果故。如是諸佛皆悉各各作三大事。名如前說義有不同。言興化者。出興百十方世界之塵量變化身故。言說法者。宣說百十方世界之塵量各各因位法門海故。言勝進者。向上上位如次入故。就變化中有此三事。應廣通達。如是已說少因多果門。次當說因果一味門。其相雲何。偈曰。  五十一位中  一一皆各各  有五百果海  五百果海中  一一皆各各  有五百因海  如是平等故  名因果一味   論曰。今此門中為明何義。為欲現示因果二法數量契當無有增減。三寶之海轉廣大故。如偈五十一位中一一皆各各有五百果海。五百果海中一一皆各各有五百因海。如是平等故名因果一味故。如是諸佛所作三事。亦復同前唯義異耳。所謂千故。變化身相亦復如是。如是已說因果一味門。次當說無因無果門。其相雲何。偈曰。  五十一位法  非因亦非果  生千因果法  名無因無果   論曰。今此門中為明何義。為欲現示五十一位因而不有果。因出生千因之大海果而不有因。果出生千。果之大海。三寶之海轉廣大故。如偈五十一位法非因亦非果生千因果法名無因無果故。如是諸佛所作三事。亦復同前唯義異耳。所謂萬故。如是已說無因無果門。次當說自然安住門。其相雲何。偈曰。  五十一位中  一一皆各各  經無量劫轉  不出自家故   論曰。今此門中為明何義。為欲現示位位皆各經無量劫以修行成道等事轉無其分際。三寶之海轉廣大故如偈五十一位中一一皆各各經無量劫轉不出自家故。故如是諸佛所作三事。亦復同前唯義異耳。所謂億故。如是已說自然安住門。次當說因果門。其相雲何。偈曰。  生五十一位  生五十一位  所生無盡故  名為因果門   論曰。今此門中為明何義。為欲現示能生能生無有窮盡。所生所生無有窮盡。三寶之海轉廣大故。如偈生五十一位生五十一位所生無盡故名為因果門故。如是諸佛所作三事。亦復同前唯義異耳。謂十億故。如是已說因果門。次當說果因門。其相雲何。偈曰。  此義例前了  無別意趣耳  唯有數量增  住心應觀察   論曰。今此門中為明何義。為欲現示五十一位亦因亦果各生無盡無盡因果大海法門。三寶之海轉廣大故。如偈唯有數量增故。如是諸佛所作三事。亦復同前唯義異耳。謂百億故。如是已說果因門。次當說言說門。其相雲何。偈曰。  一切三寶海  皆悉起言說  無有窮盡故  名為言說門   論曰。今此門中為明何義。為欲現示一切三寶皆悉各各宣說無盡僧海無盡法海無盡覺海。三寶之海轉廣大故。如偈一切三寶海皆悉起言說無有窮盡故名為言說門故。如是諸三寶所作三事。亦復同前唯義異耳。謂千億故。如是已說言說門。次當說言人門。其相雲何。偈曰。  一切三寶說  如說量作人  無有窮盡故  名為言人門   論曰。今此偈中為明何義。為欲現示如前所說諸三寶說如所說量。造作行者無有窮盡。三寶之海轉廣大故。如偈一切三寶說如說量作人無有窮盡故名為言人門故。如是諸人。成道已訖所作三事。亦復同前唯義異耳。謂萬億故。大明總持具足心地修多羅中。作如是說。譬喻十方無際無本無始無終道行足履地地法藏中。有十種殊勝轉轉增長倍倍具足圓滿廣大法門海會。乃至廣說故。   不可思議不可稱量俱俱微塵本大山王大抉擇分第十二   如是已說無盡無窮塵塵數量道路大抉擇分。次當說不可思議不可稱量俱俱微塵本大山王大抉擇分。其相雲何。偈曰。  不思議海中  則有三種法  謂三重倍故  配釋應了知   論曰。就不可思議本大山王體性中。則有三種。雲何為三。一者法寶數量倍。二者僧寶數量倍。三者佛寶數量倍。是名為三。增幾數量作倍義耶。謂增益億億十方世界之微塵數量三寶海故。如其次第。依道路十增一種倍。應審觀察。如偈不思議海中則有三種法。謂三重倍故配釋應了知故。末末三倍依本家說。應廣通達。心地修多羅中。作如是說。俱塵無上不可思議根本性海分中。具足圓滿億億大方三德大海。以大方分建立大方。乃至廣說故。   大宗地玄文本論卷第六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69 大宗地玄文本論   大宗地玄文本論卷第七   馬鳴菩薩造   真諦三藏譯   不可思議俱俱微塵一切山王道路大抉擇分第十三   如是已說不可思議不可稱量俱俱微塵本大山王大抉擇分。次當說不可思議俱俱微塵一切山王道路大抉擇分。其相雲何。偈曰。  微塵道路中  有十方界量  五十一本位  名與前說等  一五十一中  一一皆各各  有十方界量  障治三寶海  如一餘亦爾  配此應了知   論曰。就俱俱微塵道路中。則有一十方世界之數量五十一根本位。其名字量與前說等無有差別。如偈微塵道路中有十方界量五十一本位名與前說等故。就一五十一種位中。一一各各有十方世界之數量。煩惱大海對治大海僧寶大海法寶大海佛寶大海。具足轉故。如偈一五十一中一一皆各各有十方界量障治三寶海故。如說一五十一種位。餘一切位亦復如是。如偈如一餘亦爾配此應了知故。如是已說現示本體安立門。次當說現示上末轉相門。其相雲何。偈曰。  今此道路佛  出興小無量  法及化大海  第二轉覺者  出興中無量  法及化大海  第三轉覺者  出興大無量  法及化大海  後後諸轉中  如次第無超  漸漸增數量   論曰。依一本信出興覺者。總有一十方世界之數量。其中一佛成道已訖。則便出興小無量十方世界之微塵數量。無礙自在化身大海。如是數量信心大海。如偈今此道路佛出興小無量法及化大海故。依此佛身出興化身。總有小無量十方世界之微塵數量。其中一佛出興已訖。則便出興中無量十方世界之微塵數量。無礙自在化身大海。如是數量信地大海。如偈第二轉覺者出興中無量法及化大海故。依此化身出興化身。總有中無量十方世界之微塵數量其中一佛出興已訖。則便出興大無量十方世界之微塵數量。無礙自在化身大海。如是數量信地大海。如偈第三轉覺者出興。大無量法及化大海故。如是如是隨隨如如。後諸轉中如次無超漸漸增數。如偈後後諸轉中如次第無超漸漸增數量故。舉此一隅應廣通達。本品足地智修多羅中。作如是說。大地微塵譬喻大海履行無住法門。第一轉中小無量大方微塵之數品第二轉中中無量品。第三轉中大無量品。第四轉中無邊無量品。第五轉中無數無量品。第六轉中無量無量品。第七轉中不可計量無量品。第八轉中具足無量品。第九轉中不可說無量品。第十轉中不可思議無量品。乃至廣說故。   一切虛空一切微塵數量高王大抉擇分第十四   如是已說不可思議俱俱微塵一切山王道路大抉擇分。次當說一切虛空一切微塵數量高王大抉擇分。其相雲何。偈曰。  虛空微塵中  則有十方量  十方塵空量  五十一本位  一五十一中  一一皆各各  有如前說量  障治三寶海   論曰。就一切虛空一切微塵數量高王分中。則有十方世界之塵量十方世界之塵量五十一種根本位。十方世界之塵量十方虛空之塵量五十一種根本位。如偈虛空微塵中則有十方量十方塵空量五十一本位故。就一五十一種根本位中。一一各各有十方世界之塵量十方世界之塵量。十方世界之塵量十方虛空之塵量。煩惱大海對治大海僧寶大海法寶大海佛寶大海。具足轉故。如偈一五十一中一一皆各各有如前說量障治三寶海故。如是已說現示本體安立門。次當說現示上末轉相門。其相雲何。偈曰。  此本王覺者  前數倍十重  興化宣說法  大聰明能了  後後諸轉中  如次第無超  漸漸增數量  轉勝廣大轉   論曰。今此門中為明何義。為欲現示依一本信出興覺者。其中一佛譬喻。譬喻之數量增益十重。出興變化宣說信地。後後轉中漸漸增數。百千萬億乃至無量無窮盡故。如偈此本王覺者前數倍十重興化宣說法大聰明能了後後諸轉中如次第無超漸漸增數量轉勝廣大轉故。地智修多羅中。作如是說。可一總持大周遍王之自體。轉相無量無邊。譬喻量說轉化時中。漸增數量滿玄數量。乃至廣說故。◎   大宗地玄文本論卷第七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69 大宗地玄文本論   大宗地玄文本論卷第八   馬鳴菩薩造   真諦三藏譯   ◎獨地非亂一定一定道路大抉擇分第十五   如是已說一切虛空一切微塵數量高王大抉擇分。次當說獨地非亂一定一定。道路大抉擇分。其相雲何。偈曰。  非亂道路中  亦有金剛位  一一位各各  有本存一故  一百二數成  依位立轉相  則有五種重  謂上一本一  俱轉及不雜  圓滿具足位   論曰。就獨地非亂一定一定道路分中。亦有五十一種真金剛位。一一位位皆悉各各有本存一。以此義故。一百二數成立而已。如偈非亂道路中亦有金剛位一一位各各有本存一故一百二數成故。依如是位。建立轉相則有五種。雲何為五。一者上上一一轉相門。二者本本一一轉相門。三者俱行不離轉相門。四者區區不雜轉相門。五者圓滿具足轉相門。是名為五。如偈依位立轉相則有五種。重謂上一本一俱轉及不雜圓滿具足位故。第一轉相形相如何。偈曰。  五十一種位  一各攝五十  一時一處轉  然不可合一   論曰。雲何名為上一一門。所謂五十一種位。一一位位各攝五十一時處轉。若爾合集應作一體。各別一轉不可合一。如偈五十一種位一各攝五十一時一處轉然不可合一故。如是已說上上一一轉相門。次當說本本一一轉相門。其相雲何。偈曰。  五十一本一  一各攝五十  一時一處轉  然不可合一   論曰。雲何名為本一一門。所謂五十一種本。一一種本一各攝五十一時處轉。若爾合集應作一體。各別一轉不可合一。如偈五十一本一一各攝五十一時一處轉然不可合一故。如是已說本本一一轉相門。次當說俱行不離轉相門。其相雲何。偈曰。  本一及上一  互各攝諸位  俱轉不捨離  然不可合一   論曰。雲何名為俱行轉門。所謂本一五十一法。一一各各攝上一五十一法。上一五十一法。亦能攝彼本。俱行俱轉不相離故。然各別別一時處轉不可合一。如偈本一及上一互各攝諸位俱轉不捨離然不可合一故。如是已說俱行不離轉相門。次當說區區不雜轉相門。其相雲何。偈曰。  本上一切位  一一皆各各  安住自家中  不攝他法故   論曰。雲何名為區不雜門。所謂所有一切種種本上諸位。一一各各唯安住自家中。亦不移轉亦不出入。亦不攝他亦不定常。常恆具足遍廣大故。如偈本上一切位一一皆各各安住自家中不攝他法故。故如是已說區區不雜轉相門。次當說具足圓滿轉相門。其相雲何。偈曰。  前所說四門  一切時處等  無礙自在轉  名具足圓滿   論曰。雲何名為具足轉門。所謂如前所說四門。一時轉一處轉。異時轉異處轉。一轉離轉總轉別轉。無礙自在故。如偈前所說四門。一切時處等無礙自在轉名具足圓滿故。摩訶衍大陀羅尼金剛神咒修多羅中。作如是說。一一一切一切離雜有無一稱一量法藏門海中。總有二法。雲何為二。一者是總二者是別。言別者。四種俱輪地故。言總者。四種俱輪自在轉故。乃至廣說故。   獨地獨天一種廣大無二山王大抉擇分第十六   如是已說獨地非亂一定一定道路大抉擇分。次當說獨地獨天一種廣大無二山王大抉擇分。其相雲何。偈曰。  此山王體中  則有二種門  謂自性本本  如次應觀察   論曰。就此獨地獨天一種廣大無二山王體中。則有二門。雲何為二。一者本一自性。位地門。二者本一之本位地門。是名為二。如其次第應審觀察。如偈此山王體中則有二種門。謂自性本本如次應觀察故。自性位地形相如何。偈曰。  彼本一法中  不待他自然  有五十一位  是名自性位  如是五十一  一一皆各各  有五百法門  周遍廣大轉   論曰。雲何名為自性位地。所謂如前所說五十一種本一法中。一一各各不待他力。自然自性有五十一真金剛位。是故說言自性位地。如偈彼本一法中不待他自然有五十一位是名自性位故。如是各各五十一位。一一各各有五百法門之大海。亦周遍轉亦廣大轉。如偈如是五十一一一皆各各有五百法門周遍廣大轉故。於此位中亦如前說五種大門。具足具足圓滿圓滿應審思擇。如是已說本一自性位地門。次當說本一之本位地門。其相雲何。偈曰。  五十一本法  亦各有本法  名空空空一  此中亦有位   論曰。本一所依空空空一中。亦有諸位。一一位位皆悉各各十萬法門。具足圓滿無闕失轉。於此位中亦有前說五種大門。具足具足圓滿圓滿。應審思擇。品論修多羅中。作如是說禪定摩訶衍體中。則有三大門。雲何為三。一者上地安立廣大海會門。二者宗本有有有一門。三者根本空空空一門。如是三門皆有諸位。具足圓滿同轉異轉等。乃至廣說故◎。   大宗地玄文本論卷第八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69 大宗地玄文本論   大宗地玄文本論卷第九   馬鳴菩薩造   真諦三藏譯   ◎獨一無二山王自在道路大抉擇分第十七   如是已說獨地獨天一種廣大無二山王大抉擇分。次當說獨一無二山王自在道路大抉擇分。其相雲何。偈曰。  自在道路中  總有千重轉  謂本上一中  各各五百故   論曰。就此無二山王自在道路分中。總有千重差別轉相。所謂本上中各各五百故。如偈自在道路中總有千重轉。謂本上一中各各五百故。故本轉形相當如何耶。偈曰。  向本一下轉  一空一有轉  乃至第五百  餘位亦如是   論曰。今此偈中為明何義。為欲現示依本一門向下下轉。有一金剛空一金剛。如其次第一一現前。漸漸轉入乃至第五百。如是亦復餘諸位中。漸漸轉入乃至第五百。無有窮盡無有邊際無有始終。具足具足圓滿廣大常恆轉故。如偈向本一下轉一空一有轉乃至第五百餘位亦如是故。上轉形相例此應知。因明性德修多羅中。作如是說。無二一天父子法藏上上轉去。有其始終無有窮盡。下下轉入。有其始終無有窮盡。有始終者。從信等位起至五百量故。無窮盡者。法藏之海極廣大故。乃至廣說故。   摩訶無二山王最勝高頂一地大抉擇分第十八   如是已說獨一無二山王自在道路大抉擇分。次當說摩訶無二山王最勝高頂一地大抉擇分。其相雲何。偈曰。  本上無窮盡  建立如是名  所餘一切位  亦如是應知   論曰。今此偈中為明何義。為欲現示本本無窮上上無窮。本上無窮上本無窮。一一無窮多多無窮。同同無窮異異無窮。等等無窮別別無窮。有窮無窮無窮。無窮周遍廣大具足圓滿故。如偈本上無窮盡建立如是名所餘一切位亦如是應知故。摩訶衍海修多羅中。作如是說。禪定摩訶衍海中。一千二百無窮盡品。具足俱轉。乃至廣說故。   大宗地玄文本論卷第九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69 大宗地玄文本論   大宗地玄文本論卷第十   馬鳴菩薩造   真諦三藏譯   [(王*昍)/(王*屾)]□□□覢□堅荂潤並哄憔鳺唌慼慼   如是已說摩訶無二山王最勝高頂一地大抉擇分。次當說[(王*昍)/(王*屾)]□□□覢□堅荂潤並哄憔飺芊撢e□□埤□覛□□  [(王*昍)/(王*屾)]□□□露□□□□□□部慼@以為道路量  無有餘行相   論曰。今此偈中為明何義。為欲現示[(王*昍)/(王*屾)]□□□露□□碌誇□□□□桌□□□□觛覕埤□□蛨王*昍)/(王*屾)]□□□露□□□□部慼慼慼慼撬s□驤吟□覕埤□□奐□□□□部慼慼熟芊摯鞢漿□□  七變有三種  功德過患等  五十一位中  上下七變轉  增長功德品  及諸煩惱海   論曰。七變修行總有幾數。有三種故。雲何為三。一者功德七變。二者過患七變。三者等量七變。是名為三。如偈七變有三種功德過患等故。言變相者。五十一種金剛位中。向上上轉向下下轉具足七變。增長功德增長過患廣大轉故。如偈五十一位中上下七變轉增長功德品及諸煩惱海故。且過患七變形相如何耶。偈曰。  最第一變中  上各增百數  下各增千數  各障一二德  後六變如次  增倍倍數轉   論曰。第一變中增幾數轉。障幾淨法。謂上轉時中。一一位位各增百數煩惱品類。障一淨法。若下轉時中。一一位位各增千數煩惱品類。障二淨法。如偈最第一變中上各增百數下各增千數各障一二德故。後六變中功德過患。如其次第增倍數故。如偈後六變如次增倍倍數轉故。如是已說現示過患七變門。次當說現示功德七變門。其相雲何。偈曰。  最第一變中  上各增一億  下各增二億  漸漸次第轉  後六變如次  增倍倍數轉  不壞患數量  為功德變作   論曰。第一變中增幾數轉。謂上轉時中。一一位位各增一億數功德品類。漸漸而轉。若下轉時中。一一位位各增二億數功德品類漸漸轉故。如偈最第一變中上各增一億下各增二億漸漸次第轉故。後六變中。如其次第增倍數故。如偈後六變如次增倍倍數轉故。如是功德煩惱品類。為斷不斷。唯變作轉。不動壞故。如偈不壞患數量為功德變作故如是已說現示功德七變門。次當說現示等量七變門。其相雲何。偈曰。  最第一變中  各上增一千  各下增二萬  等數量漸轉  後六變如次  增倍倍數轉  無斷障差別  唯對量建立   論曰。第一變中增幾數轉。謂上轉時中。一一位位各增一千。如次第轉。若下轉時中。一一位位各增二萬。如次第轉。如偈最第一變中各上增一千各下增二萬故。其數量品有增減不。唯平等量非差別量。如偈等數量漸轉故。後六變中。如其次第增倍數轉。謂一倍故。如偈後六變如次增倍倍數轉故。如是七變。亦無照相亦無覆相。唯平等量分分建立。如偈無斷障差別唯對量建立故。此中次第功德七變以為其終。應審觀察。甚深種子修多羅中。作如是說。明達娷瓣什艀酗T變。以七為量不增不減。譬如七步蛇七葉樹法爾道理。初唯染品中染淨俱。後唯淨品。乃至廣說故。   [(王*昍)/(王*屾)]□□□覢□堅芊慼慼慼撳哄憔鳺唌慼慼   如是已說[(王*昍)/(王*屾)]□□□覢□堅荂潤並哄憔飺芊慼撫謘慾*昍)/(王*屾)]□□□覢□堅芊慼慼慼撳哄憔飺芊撢e□□埤□覛□□  此本王體中  有三種百變  名次第如前  等無有差別   論曰。就此本王體中。則有三種百變修行。名及次第如前所說。如偈此本王體中有三種百變名次第如前等無有差別故。如是三變形相如何。偈曰。  如是三變中  初各如次第  十千百億數  後九十九變  如次增倍數  漸漸次第轉   論曰。就過患百變門中。上及並下。第一變中增十億數次第漸轉。就功德百變門中。上及並下。第一變中增千億數次第漸轉。就等量百變門中。上並及下。第一變中增百億數次第漸轉。如偈如是三變中初各如次第十千百億數故。後九十九變中。皆悉各各如其次第增倍數轉。如偈後九十九變如次增倍數漸漸次第轉故。大海山王地地品類修多羅中。作如是說。如來藏體中有三流轉品。以百數為量。無超次第漸漸轉去。如是三中。初功德少其過患多中數量等。後唯功德。乃至廣說故。◎   大宗地玄文本論卷第十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69 大宗地玄文本論   大宗地玄文本論卷第十一   馬鳴菩薩造   真諦三藏譯   ◎[玨/覞]屍梵諾本王道路大抉擇分第二十一   如是已說[(王*昍)/(王*屾)]□□□覢□堅芊慼慼慼撳哄憔飺芊慼撫謘鍵F]屍梵諾本王道路大抉擇分。其相雲何。偈曰。  本王道路中  有三種千變  名如前說量  各初變如次  增百千萬億  各後一切變  如次倍數轉  住心應觀察   論曰。就[玨/覞]屍梵諾本王道路分中。則有三種千變修行。其名次第同前所說。如偈本王道路中有三種千變名如前說量故。如是三種。第一變中如其次第。增百億千億萬億數。上下一量漸漸轉故。如偈各初變如次增百千萬億故。各後諸變如其次第增倍數轉。應審思擇。如偈各後一切變如次倍數轉住心應觀察故。則修多羅中。作如是說。如來藏佛上下門中。有三種修行。數以千為量。如是三品。以多億轉出生增長廣大周遍法門海藏。乃至廣說故。   摩訶[玨/覞]屍梵諾母原主天王大抉擇分第二十二   如是已說[玨/覞]屍梵諾本王道路大抉擇分。次當說摩訶[玨/覞]屍梵諾母原主天王大抉擇分。其相雲何。偈曰。  摩訶天王中  有三種億變  名次第如前  各初變如次  一二三十方  世界數量轉  所餘一切變  如次倍數轉   論曰。就摩訶主天王體中。則有三種億變修行。名字次第同前所說。如偈摩訶天王中有三種億變名次第如前故。如是三種。第一變中如其次第。增一十方二十方三十方數轉。如偈各初變如次一二三十方世界數量轉故。餘一切變如其次第倍數轉故如偈所餘一切變如次倍數轉故。總字法轉大輪修多羅中。作如是說。佛陀摩訶本藏王地地中。則有三行。雲何為三。一者下億轉行。二者中億轉行。三者上億轉行。初行出生一大方界量下眷屬海。中行出生二大方界量等俱轉海。後行出生三大方界量上眷屬海。乃至廣說故。◎   大宗地玄文本論卷第十一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69 大宗地玄文本論   大宗地玄文本論卷第十二   馬鳴菩薩造   真諦三藏譯   ◎一種功德純純無雜大圓滿地道路大抉擇分第二十三   如是已說摩訶[玨/覞]屍梵諾母原主天王大抉擇分。次當說一種功德純純無雜大圓滿地道路大抉擇分。其相雲何。偈曰。  功德道路中  有二千五百  五十法門海  五十一位中  一一皆各各  具五十位故  亦一一位中  有性相本末  一萬二百數  修多羅中說  總一萬二千  七百五十數  取彼總本數  如法應觀察  以如是數量  為道路分界   論曰。就一種功德純純無雜大圓滿地道路分中。總有二千五百五十法門大海。甚深甚深廣大廣大。如偈功德道路中有二千五百五十法門海故。以何義故數如是。成應可了。知所謂五十一種位中。一一各各具五十故。此義雲何。所謂五十信心五十念心。乃至五十如來地各差別故。如偈五十一位中一一皆各各具五十位故。故亦一一位位各各具足性相本末之四法故。一萬二百數成立而已。如是四事雲何差別。謂如其次第不可思議說故。明瞭現覺說故。能生長因說故。所生長果說故。如偈亦一一位中有性相本末一萬二百數故。若爾此方說文雲何通耶。謂金剛等地一行三昧修多羅中。作如是說。無雜無亂一一同同非惡非患吉祥地地軌則門中。總有一萬二千七百五十法門。彼修多羅中如是說者。總別總故。如偈修多羅中說總一萬二千七百五十數取彼總本數如法應觀察故。今此道路以之為量有別法門。唯以此數為其極量無別法門。如偈以如是數量為道路分界故。   一種功德摩訶本地明白離惡品藏大抉擇分第二十四   如是已說一種功德純純無雜大圓滿地道路大抉擇分。次當說一種功德摩訶本地明白離惡品藏大抉擇分。其相雲何。偈曰。  本地品藏中  有一億三萬  七千五百數  廣大法門海  前說諸位中  一一皆各各  攝別五十位  法門如是廣  性相本末四  例此廣通達   論曰。就一種功德摩訶本地明白離惡品藏中。總有一億三萬七千五百數廣大法門海。甚深甚深周遍周遍。如偈本地品藏中有一億三萬七千五百數廣大法門海故。以何義故數如是成。如前所說一切位中。一一各各攝差別轉五十位故。法門之海如是廣大。如偈前說諸位中一一皆各各攝別五十位法門如是廣故。性相本末四種事中。以例配當。更復增數轉勝廣大。應審思擇如偈性相本末四例此廣通達故。   大宗地玄文本論卷第十二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69 大宗地玄文本論   大宗地玄文本論卷第十三   馬鳴菩薩造   真諦三藏譯   摩訶本地具足品藏非患道路大抉擇分第二十五   如是已說一種功德摩訶本地明白離惡品藏大抉擇分。次當說摩訶本地具足品藏非患道路大抉擇分。其相雲何。偈曰。  本地道路中  則有二種門  謂橫轉豎轉  以之為門量   論曰。就摩訶本地具足品藏非患道路分中。則有二門。雲何為二。一者橫轉遍到俱行門。二者豎轉無雜一路門。是名為二。如是二門以為門量。如偈本地道路中則有二種門。謂橫轉豎轉以之為門量故。且橫轉門形相如何。偈曰。  四種事位中  有總及別中  各增十重轉  無前後一時  其法門數量  例前應了知   論曰。今此偈中為明何義。為欲現示性相本末四種事中。各各有總別之位中。一一位位皆悉各各增十重數。無前無後一時俱轉。則是橫轉遍到俱行門形相故。如偈四種事位中有總及別中各增十重轉無前後一時故。此中數量亦復轉勝超過前量。配例應了。如偈其法門數量例前應了知故。如是已說橫轉遍到俱行門。次當說豎轉無雜一路門。其相雲何。偈曰。  前說諸位中  如次不超過  各增十重轉  一明究竟故   論曰。今此偈中為明何義。為欲現示如前所說總別位中。如其次第無有超過。一一各各增十重轉。一事明瞭一事究竟。亦無雜亂亦無合集。一向明轉豎轉無雜一路門形相故。如偈前說諸位中如次不超過各增十重轉一明究竟故。故大金剛寶王法界印藏修多羅中。作如是說。復次文殊師利。寶王道品者。以二事轉。雲何為二。一者一區轉。二者具面轉。言一區者。道雖廣多先一道量。永究竟故。言具面者。所有諸道一時行故。乃至廣說故。   摩訶寶輪王廣大圓滿無上地地大抉擇分第二十六   如是已說摩訶本地具足品藏非患道路大抉擇分。次當說摩訶寶輪王廣大圓滿無上地地大抉擇分。其相雲何。偈曰。  總別無盡故  建立本法體   論曰。今此偈中為明何義。為欲現示本法體中以總攝別以別攝總。以總攝總以別攝別。能攝所攝無有窮盡。法門大海甚深廣大。義理詮趣周遍圓滿。究竟自在故。如偈總別無盡故建立本法體故。摩訶衍地藏無上極說不可思議心地品論修多羅中。作如是說。寶山海中同類無盡別類無盡具足圓滿。無有窮盡無有始終。無有邊際無有分界。亦廣大相亦小狹相。乃至廣說故。   大宗地玄文本論卷第十三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69 大宗地玄文本論   大宗地玄文本論卷第十四   馬鳴菩薩造   真諦三藏譯   繫縛地地品類不吉祥道路大抉擇分第二十七   如是已說摩訶寶輪王廣大圓滿無上地地大抉擇分。次當說繫縛地地品類不吉祥道路大抉擇分。其相雲何。偈曰。  繫縛道路中  亦有金剛位  依位立轉相  則有四種法  謂能所障果  如是四種法  皆悉有為量  如法應觀察   論曰。就繫縛地地品類不吉祥道路分中。亦有五十一金剛位。依此諸位建立轉相。有四種法。雲何為四。一者能證智法。二者所證理法。三者障礙事法。四者證得果法。是名為四。如是四法皆有為量。應審思擇。如偈繫縛道路中亦有金剛位依位立轉相則有四種法。謂能所障果如是四種法皆悉有為量如法應觀察故。如是四法各有幾數。其轉形相當如何耶。偈曰。  各有二種法  謂本始體相  生滅及增減  轉相唯上上   論曰。四種法中各有二種。雲何二智。一者本古性德智。二者始今起德智。是名為二。雲何二理。一者體有實理。二者相有實理。是名為二。雲何二障。一者本生本生障。二者本滅本滅障。是名為二。雲何二果。一者增長功德果。二者損減過患果。是名為二。如偈各有二種法。謂本始體相生滅及增減故修行轉相唯上上故。如偈轉相唯上上故。障治證果對量差別。形相如何。偈曰。  本生體增對  始滅相減對  從多亦通了  如法應觀察   論曰。本古性德智。斷除本生本生障。證得體有實理。成就增長功德果。如偈本生體增對故。始今起德智。斷除本滅本滅障。證得相有實理。成就損減過患果。如偈治滅相減對故。如是四法。五十一種真金位中皆悉具足。應審思擇。唯一向轉俱種轉耶。俱種轉故。如偈從多亦通了如法應觀察故。生滅二障業用差別。形相如何。偈曰。  本主生滅時  勝生勝滅故   論曰。功德善根出興。對治轉勝出興。轉勝對滅作逆事故。如偈本主生滅時勝生勝滅故。故大金剛山寶海會眾修多羅中。作如是說。復次文殊師利。汝前所問。雲何名為諸法無常一道一種。第一轉門者。以四無常故。我作如是唱。雲何為四。一者智無常。二者理無常。三者無常無常。四者上果無常。是名為四。文殊師利。言智無常者。斷煩惱故。言理無常者。智所證故言無常。無常者。被斷除故。言果無常者。待因力故。乃至廣說故。   繫縛地地自然本王摩訶□□□禱□祈槬□□□□   如是已說繫縛地地品類不吉祥道路大抉擇分。次當說繫縛地地自然本王摩訶□□□禱□祈檢□檻□□埤□覛□□  自然本王中  有為無為法  具足圓滿轉  此中具上下   論曰。就自然本王摩訶□□□椸□□禜餺□飀□□□□□□□□駂□飀□□□□□飀□縷□□□□□訇□榜□□□駂□□□奅□□□□囊埤□榜餺□飀□□□□□□□誇□飀□□誇□飀□縷□□□□□覭□□礸□□埤□駂□□□□□囂ョ慼慼撫p觕楦□娀檢□覛□□  無為唯有一  有為有二種  如次實本始  上下無為主  出生二有為  轉勝廣大轉   論曰。無為有一。有為有二。一謂有實故。二謂本始故。如偈無為唯有一。有為有二種。如次實本始故。如是三法五十一種金剛位中亦上亦下增長功德轉相。雲何謂上時中。一一位位無為法主。皆悉各各出生增長一萬本始清妙覺慧其下時中。一一位位皆悉各各二億本始清妙覺慧具足圓滿出生增長。如是如是如如上下至小無量。如說本存眷屬亦爾。如偈上下無為主出生二有為轉勝廣大轉故。如其次第。增數應知。品地經論修多羅中。作如是說。世間藏地本王海中。無常功德眾多無數。常住功德其數微少。是故說言世間藏地乃至廣說故。◎   大宗地玄文本論卷第十四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69 大宗地玄文本論   大宗地玄文本論卷第十五   馬鳴菩薩造   真諦三藏譯   ◎自然本王廣大轉地無障無礙俱行道路大抉擇分第二十九   如是已說繫縛地地自然本王摩訶□□□禱□祈檢□□橫□□榜□□□稽饜□□□□餿□□□磻禱□祈檢□檻□□埤□覛□□  本王道路中  依位漸漸轉  一主生二伴  至中無量故  數變皆悉通  如法應觀察   論曰。就自然本王廣大轉地無障無礙俱行道路分中。依五十一位。如其次第亦上亦下漸漸轉行。無為法主生二有為。若上若下增中無量數。至中無量變故。如偈本王道路中依位漸漸轉一主生二伴至中無量故數變皆悉通如法應觀察故。部宗花品修多羅中。作如是說。行藏海中有一常德其數無量。行藏海中有二無常功德品類其數無量。亦昇亦抃其數無量。乃至廣說故。   最極廣大俱行山王無盡海海大抉擇分第三十   如是已說自然本王廣大轉地無障無礙俱行道路決大擇分。次當說最極廣大俱行山王無盡海海大抉擇分。其相雲何。偈曰。  無盡海海中  依位漸漸轉  一主生二伴  至大無量故  數及變例前  應廣通達焉   論曰。就無盡海海藏中。依五十一位。如其次第亦上亦下無為法主出生增長二有為法。增大無量數。至大無量變故。如偈無盡海海中依位漸漸轉一主生二伴至大無量故數及變例前應廣通達焉故。彼修多羅中。作如是說。行常山王海中。有三種大無量。雲何為三。一者常大無量。二者無常大無量。三者轉變大無量。乃至廣說故。◎   大宗地玄文本論卷第十五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69 大宗地玄文本論   大宗地玄文本論卷第十六   馬鳴菩薩造   真諦三藏譯   ◎出離繫縛地清白解脫道路大抉擇分第三十一   如是。已說最極廣大俱行山王無盡海海。大抉擇分。次當說出離繫縛地清白解脫道路大抉擇分。其相雲何。偈曰。  解脫道路中  有二十無為  謂十空十有  如是諸無為  五十一位中  皆悉具足有  依法位立轉  有二重重超   論曰。就出離繫縛地清白解脫道路分中。則有二十無為常法。所謂十空十有無為各差別故。雲何名為十空無為一者廣大虛空自然常住離造作空無為。二者大虛空影空無為。三者虛空影影空無為。四者破影無所有空無為。五者空空俱非空無為。六者離言絕說空無為。七者絕離未畢空無為。八者絕離心解空無為。九者絕離窮窮空無為。十者無障無礙大空大空空無為。是名為十。雲何名為十有無為。一者一切言說決定常住無破非空無為。二者一切心識決定常住無破非空無為。三者一切大種決定常住無破非空無為。四者一切俱非決定常住無破非空無為。五者一切有實決定常住無破非空無為。六者一切性大決定常住無破非空無為。七者一切今光決定常住無破非空無為。八者一切有名決定常住無破非空無為。九者一切無名決定常住無破非空無為。十者廣大圓滿自性本有一切種有決定常住無破非空無為。是名為十。如偈解脫道路中有二十無為。謂十空十有故。如是二十種無為法。五十一種金剛位中。具足圓滿無闕失轉。如偈如是諸無為五十一位中皆悉具足有故。依如是等二十無為。五十一位建立轉相。則有二種。雲何為二。一者重重該攝無障礙門。二者次第亂轉超過門。是名為二。如偈依法位立轉有二重重超故。且重重該攝無障礙門形相如何。偈曰。  二十法一一  各攝後二十  五十一種位  一一皆各各  攝五十一位  亦此相違攝  以此因緣故  建立重重名   論曰。雲何名為重重門相。謂該攝故。雲何該攝。謂二十種無為常法信心具足。一一各各攝後諸位各二十種無為法故。如說信心餘位亦爾。如偈二十法一一各攝後二十故。五十一種位。各攝五十一。亦無障礙。如偈五十一種位一一皆各各攝五十一位故。亦一一法攝一切位。一一位位攝一切法。亦無障礙。如偈亦此相違攝故。以如是二種該攝門故。立重重名。如偈以此因緣故建立重重名故。如是已說重重該攝無障礙門。次當說次第亂轉超過門。其相雲何。偈曰。  五十一位中  隨一經五十  漸漸增法數  周遍廣大轉   論曰。今此偈中為明何義。為欲現示五十一種金剛位中。以信為初經五十位。以發心住而為其初經五十位。乃至以最極地而為其初經五十位。若第一轉。增四十一百數法位轉。若第二轉。增八十二百數法位轉。乃至最後地故。如偈五十一位中隨一經五十漸漸增法數周遍廣大轉故。蘊高山王品類修多羅中。作如是說。無破地地門中。有寂靜寶其數眾多。空寂靜寶其數眾多。若有行者入此門中。通達諸法無為大道。無所障礙無所疑畏。其心自在決定常住大安樂。漸漸增長常功德海。乃至廣說故。   解脫山王根本地地無礙自在大抉擇分第三十二   如是已說出離繫縛地清白解脫道路大抉擇分。次當說解脫山王根本地地無礙自在大抉擇分。其相雲何。偈曰。  根本山王中  空有互相生  諸位相生故  轉勝廣大轉   論曰。今此偈中為明何義。為欲現示十空無為。一一各各出生十有無為常法。十有無為。一一各各出生十空無為常法。五十一位。一一各各出生五十依重重等門。圓滿廣大轉故。如偈根本山王中空有互相生諸位相生故轉勝廣大轉故。摩訶衍海修多羅中。作如是說。解脫海中。亦有空有亦有有空其數眾多。如是空有。唯是常滅非無常量。唯是功德非過患品。是故說言解脫藏海。乃至廣說故。◎   大宗地玄文本論卷第十六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69 大宗地玄文本論   大宗地玄文本論卷第十七   馬鳴菩薩造   真諦三藏譯   ◎解脫山王大道路大抉擇分第三十三   如是已說解脫山王根本地地無礙自在大抉擇分。次當說解脫山王大道路大抉擇分。其相雲何。偈曰。  山王道路中  前所說量中  增空空有有  位位轉勝生   論曰。就解脫山王大道路分中則有三轉。雲何為三。一者空空轉。十空無為一一各各生十空故。二者有有轉。十有無為一一各各生十有故。三者位位轉。五十一位一一各各生五十故。是名為三。取自相生非他相故。如偈山王道路中前所說量中增空空有有位位轉勝生故。餘種種門轉轉增數。應廣通達。   廣大無盡解脫海海摩訶山王大抉擇分第三十四   如是已說解脫山王大道路大抉擇分。次當說廣大無盡解脫海海摩訶山王大抉擇分。其相雲何。偈曰。  前所說諸轉  無有窮盡故   論曰。今此偈中為明何義。為欲現示空生自空無有窮盡。空生異空無有窮盡。空生諸有無有窮盡。有亦如是無有窮盡。位亦如是無有窮盡。重重無窮亂轉無窮。無其邊際無其始終。甚深甚深周遍周遍廣大轉行。則是解脫海海山王無礙自在體相用故。如偈前所說諸轉無有窮盡故故。◎   大宗地玄文本論卷第十七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69 大宗地玄文本論   大宗地玄文本論卷第十八   馬鳴菩薩造   真諦三藏譯   ◎摩訶空塵海藏王道路大抉擇分第三十五   如是已說廣大無盡解脫海海摩訶山王大抉擇分。次當說摩訶空塵海藏王道路大抉擇分。其相雲何。偈曰。  海王道路中  具足百自在  以此因緣故  建立海王名   論曰。今此偈中為明何義。為欲現示海王藏中無有別法。唯有自在故。有幾自在。謂百種故。雲何為百。一者時自在。三十二法。亦一時轉亦異時轉。亦轉時中不轉。亦不轉時中轉。亦遠時轉亦近時轉。乃至無量故。二者處自在。一異等處轉。乃至無量故。三者物自在。為同異等用。乃至無量故。四者周遍自在。無所不通等。乃至無量故。五者大小自在。極重極微等。乃至無量故。六者有無自在。亦現亦隱等。乃至無量故。七者寂動自在。亦定亦散等。乃至無量故。八者甚深自在。不可思議等事。乃至無量故。九者不自在自在。以逆等事。乃至無量故。十者無礙自在。以逆順事等。乃至無量故。乃至第百自在自在。無盡自在等皆悉自在。乃至無量故。如前所說三十二法。如是自在具足圓滿無闕失轉。以此義故立海王名。應審思擇。如偈海王道路中具足百自在。以此因緣故建立海王名故。覺花修多羅中。作如是說。第一廣分大海門中。若廣說有一十方世界之塵量自在。若略說有一百自在。乃至廣說故。   大不可思議重重不可稱量阿說本王大抉擇分第三十六   如是已說摩訶空塵海藏王道路大抉擇分。次當說大不可思議重重不可稱量阿說本王大抉擇分。其相雲何。偈曰。  阿說本王中  有十方塵量  十方空塵量  三十三法海   論曰。今此偈中為明何義。為欲現示阿說海中具足圓滿十方世界之塵數。十方世界之塵數。三十三法海。十方世界之塵數。十方虛空之塵數三十三法海故如偈阿說本王中有十方塵量十方空塵量三十三法海故。本王修多羅中。作如是說。   爾時世尊告大眾言。我以三達智。通達一切法。無所障礙無所闕失。而有一海不可思議。不可思議不能窮了。謂空塵本王性德圓滿自在自在無盡藏海。乃至廣說故。   大宗地玄文本論卷第十八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69 大宗地玄文本論   大宗地玄文本論卷第十九   馬鳴菩薩造   真諦三藏譯   校量功德讚歎信行現示利益大抉擇分第三十七   如是已說大不可思議重重不可稱量阿說本王大抉擇分。次當說校量功德讚歎信行現示利益大抉擇分。其相雲何。偈曰。  譬如盛火聚  雖有極遠處  以光明勢力  能破遠方闇  此玄文本論  亦復如如是  若有眾生類  同世界共住  雖未得見學  此論火光明  能破遠眾生  心相不覺闇  令得覺知明  隨分伏其染  譬如盛火聚  轉勝近其處  光明漸漸了  能破闇更增  此玄文本論  亦復如如是  若有眾生類  同一國共住  雖未得見學  此論火光明  除眾生無知  轉轉令分明  譬如盛火聚  轉轉近其處  光明耀更增  此玄文本論  亦復如如是  若有眾生類  同一城共住  雖未得見學  此論火光明  除眾生無知  轉轉更分明  譬如盛火聚  更轉近其處  光明重重增  煖氣溫其身  此玄文本論  亦復如如是  若有眾生類  同一家共住  雖未得見學  此論火光明  除心惑護身  轉轉增長故  譬如有一人  得彼大火聚  此人則便得  六種大利益  謂能塞寒氣  能成熟資具  不入毒蟲等  破闇常明瞭  隨請人普施  焚燒穢糞等  此玄文本論  亦復如如是  若有眾生類  得此玄文論  此人即便得  六種大利益  謂禁煩惱軍  成就功德品  不入邪魔眾  破無明品類  般若慧現前  貧窮佛法財  來乞求眾生  隨順普施與  燒滅煩惱糞  比如有妙華  □□□□□□ 名曰青蓮華  有人剎那中  見此蓮華相  一百七日中  其眼根清白  終日無晦濁  此玄文本論  亦復如如是  若有眾生類  雖不知此論  文義之大海  而目見此論  其眼根清淨  見三世諸佛  有作方便目  比如有天鼓  懸圓生樹頂  名曰妙聲覺  無量天女子  聞此鼓音已  二千七日中  其耳根清速  無塞隔之事  此玄文本論  亦復如如是  若有眾生類  雖不知文義  而耳聞此論  其耳根清淨  聞諸佛梵響  有作方便耳  比如有妙藥  生雪山之頂  名曰上味常  有人取此藥  著其舌之原  身香極芬芬  不承用飲食  其命極長遠  亦飛騰虛空  此玄文本論  亦復如如是  若有眾生類  此論中一字  一句若一行  若一抉擇分  若一卷之量  以舌經讀誦  雖不知義理  而獲得一切  諸修多羅海  經讀誦功德  比如有菩薩  名曰不思議  大力解脫者  此菩薩大士  神通自在故  於一切所作  皆無所障礙  隨應悉現前  此玄文本論  亦復如如是  若有諸眾生  觀達其義理  覺悟文下詮  通達一切法  皆無所障礙  一一覺分明  比如有神王  名曰大安樂  有人須小具  祀祠此神王  出興七寶藏  令得大安樂  此玄文本論  亦復如如是  若有一男女  此玄文本論  勤受取讀誦  有人須小具  專心供此人  即得無窮盡  福德智慧寶  無所疑畏心  比如有妙香  名曰芬滿佈  有人持此香  遊行於遠方  其經過處處  七七日中間  有香氣不盡  此玄文本論  亦復如如是  若有一男女  荷擔此論部  遊行於遠方  若度大海水  所有諸眾生  皆得大利益  若度山野等  所有諸眾生  亦得大利益  譬如有妙珠  名曰如意寶  隨此珠住處  無量眷屬玉  遍周匝圍繞  此玄文本論  亦復如如是  隨其住止處  有十方世界  塵量大神王  一一大神王  各率十方界  塵數眷屬神  守護此論珠  若滅正法時  作微塵散壞  所有諸神王  發大聲哭涕  隨塵所住處  往詣常守護  受持此論者  如是數量神  若生若死後  常不離守護  功德雖無量  而略說如是   校量過患呵責誹謗現示罪業大抉擇分第三十八   如是已說校量功德讚歎信行現示利益大抉擇分。次當說校量過患呵責誹謗現示罪業大抉擇分。其相雲何。偈曰。  譬如有一山  名曰寶輪上  此山具七寶  更無有窮盡  貧窮求寶類  無量無邊數  有珠能禁寶  名曰頂玻璃  若人有此珠  則能取七寶  遠離貧窮苦  獲得大安樂  若人無此珠  不能寶禁故  終日不能得  問所以者何  若無珠人詣  唯見虎狼熊  及赤蛇青蛇  種種雜毒蟲  終不見珍寶  以見毒類故  其心極疑怖  狂亂而馳走  乃至於死滅  珍寶自然有  而彼求珍人  福薄罪重故  終不能見得  眾生亦如是  善根甚深人  捧堅固信珠  入大乘深海  取功德之寶  出生死苦輪  善根微薄人  得見甚深論  無實信心故  依正作邪解  受苦輪無期  譬如生盲人  得妙莊嚴具  無有歡樂事  癡人亦如是  雖得甚深論  其愚癡極故  不覺出世寶  無有學習心  譬如居井龍  從流水至海  大迷大亂故  謗海而命終  癡人亦如是  自所習堅執  定一不移轉  聞未曾有法  大迷大亂故  誹謗其廣大  墮落惡道中  無有出離期  若有眾生類  見聞斯論教  不信心誹謗  此人則誹謗  三世一切佛  三世諸法藏  三世諸僧海  此人所得罪  無量無量數  不能知邊際  十方界塵量  諸佛大菩薩  一時悉出現  宣說如是量  法門之大海  專教化此人  經過無量劫  終不能教化  問所以者何  唯宣說此法  無餘別道故  如是眾生類  十方界塵量  諸佛大菩薩  以大神通力  向未來遠劫  觀察其限界  無覺道之期  問所以者何  不學三十四  大金剛軌則  到大涅槃岸  無有是處故  是故諸行者  以勤修方便  應觀其法海  不能達其原  妄生誹謗心  墮落惡道中  無有出離期  決定不應作  決定不應作  罪業雖無量  而略說如是◎   大宗地玄文本論卷第十九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69 大宗地玄文本論   大宗地玄文本論卷第二十   馬鳴菩薩造   真諦三藏譯   ◎現示本因決定證成除疑生信大抉擇分第三十九   如是已說校量過患呵責誹謗現示罪業大抉擇分。次當說現示本因決定證成除疑生信大抉擇分。其相雲何。偈曰。  我於往昔無量劫  隨世尊修菩薩行  一時世尊王家奴  國名金水其王名  寶金輪藏此大王  有三十億奴婢類  有六十億大白馬  金銀等寶亦無盡  有最下奴名常信  於中大王告常信  汝受此六十億馬  不離守護令無傷  爾時彼奴受諸馬  常恆不離無傷護  如是六十億白馬  經一日食百兩金  時常信作如是念  我身唯一馬眾多  難哉難哉無傷畜  此諸馬惡馳難禁  今何方便能護持  常信作是念已訖  則便依師學術方  術力變作萬白馬  六十億白馬中中  [(〦/日)*(山/大)][(〦/日)*(山/大)][打-丁+咒][打-丁+咒]立化馬  發大聲作如是唱  馬馬皆悉作禮拜  爾時有中中化馬  皆悉先前作禮拜  餘諸馬皆隨禮拜  作如是事已訖後  化馬責小咎皆殺  諸馬更皆伏從化  常信所願悉成就  都無所憂怪之心  常信更復作是念  此諸馬皆從我化  除其為資具黃金  造作善業易穢報  告諸馬作如是唱  諦聽諦聽諸畜生  我身並及汝等身  於過去世心負悔  具作一切惡業障  亦奴亦馬生此處  恆一切時不自在  病苦所逼飢寒亂  一時不得其安樂  若此生中不作善  後世亦受如是報  去去無有出離期  如宜汝等諸畜生  除自資具供德處  須臾飢渴感長樂  我人有思心欲修  無其閑閑空過時  況汝等畜生之身  形穢心濁修何時  如宜從我化無逆  其國中有殊勝鳥  名曰雅音聲覺悟  此鳥聲不可思議  人聞其音大悲慨  爾時彼六十億馬  聞常信所語已訖  一時發大聲悲哭  至十日量無休息  如是諸馬其聲響  與雅音聲覺悟鳥  平等平等無差別  爾時常信馬皆喜  百兩金分為二分  一分以為生長具  一分以為福田分  福田分五十兩金  造作一金剛佛像  總有六十億佛像  最上第一大白馬  名曰長嚴雜色見  常信及諸馬皆死  第二生中皆悉人  同一眷屬不相離  出家學道懃修行  彼六十億出家人  皆名馬鳴無別名  從過去立名字故  過去常信今釋迦  彼時六十億白馬  今時六十億馬鳴  最第一馬雜色見  今時中我身而已  第三生中亦人身  隨世尊行菩薩行  第四生中亦得人  隨世尊習忍辱行  轉轉經過五百生  次生中瞋因緣故  得重蛇身受大苦  次生中受大魚身  次生中亦得蛇身  以蛇身詣世尊所  投體懺悔發慚愧  以偈表意發大心  次生中得人同分  隨世尊發願繫屬  則世尊作如是願  我若成覺道圓滿  宣說百億修多羅  普利益廣略眾生  我則作如是誓願  造作一百釋明論  分利益廣略眾生  如次後後經多生  世尊滿足行因海  安住法界山王位  我亦漸漸修因行  證入第八不動地  我則往詣世尊所  稽首頂禮立一面  爾時世尊告我言  我念往昔無量劫  汝我同住一處中  發願作繫屬因緣  如宜汝造作論教  我滅度後興正法  我則更頂禮和南  向世尊作如是白  我今不知作論法  雅闇都無所覺達  唯願世尊為迷子  開曉造作論教法  爾時世尊告我言  善哉善哉善男子  諦聽諦聽善思念  我當為汝分別說  善男子諸佛法藏  無量無邊不說劫  無窮盡亦無分界  如是無量法藏海  若廣說論若略說  皆通該攝無餘持  是名造作論教法  我亦重疑更作請  法門海無量無邊  我今未滿福智海  居學位中未究竟  皆攝無餘持何得  爾時世尊告我言  法門大海雖無量  有攝無量宗本法  若具攝此宗本法  是名說攝諸法藏  我亦更作如是白  雲何名為宗本法  其數幾有可知不  爾時世尊告我言  所言宗本法體者  謂三十四法大海  若有論者具此法  名言圓滿大海論  若有論者不具者  名言一分小智論  以如是大要因緣  我今依三十四法  該攝安立無餘說  因緣品類雖無量  而總言略說如是   勸持流通發大願海大抉擇分第四十   如是已說現示本因決定證成除疑生信大抉擇分。次當說勸持流通發大願海大抉擇分。其相雲何。偈曰。  願此圓滿大海論  遍不思議塵剎中  出生無量般若日  消除無邊無明闇  轉作三寶之大海  無非法而功德藏  非請感周遍相應  非勸策自然成就   大宗地玄文本論卷第二十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70A 那先比丘經   No. 1670 (A)   那先比丘經捲上   失譯人名附東晉錄   佛在捨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諸比丘僧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諸天大臣長者人民。及事九十六種道者。凡萬餘人。日於佛前聽經。佛自念。人眾日多身不得安。佛意欲舍人眾去至閑避處坐思念道。佛即舍人眾去。入山至藂樹間。其樹大有神。佛坐其下思念道。去樹不遠有群像五六百頭。中有象王賢善知善惡之事。譬如人狀。像輩眾多周匝象王邊。諸小象走居前水中。走戲□撈水令濁惡。諸小象復走居前食噉美草。走戲蹈踐其上。我眾大多患。是諸象及小象子。□撈水令濁惡令草不淨。而反常飢飲濁惡水。食足踐之草。像王自念。我欲棄是諸象去。至一避處快耶。像王即棄諸象而去。轉行入山到頭羅藂樹間。像王見佛坐樹下。心大歡喜。即前到佛所。低頭屈膝為佛作禮。卻在一面住。佛自念。我棄眾人來在是樹間。像王亦棄眾象來到是樹間。其義適同。佛為象王說經言。佛於人中最尊。像王於象中最尊。佛言我心與象王心適相中。今我與象王俱樂是樹間。像王聽經心意即開解知佛意。像王即視佛所仿佯經行處。以鼻取水灑地。以鼻撈草掃地。以足蹈地令平好。像王曰。朝暮承事佛如是。佛久後般泥洹去。像王不知佛所在。為周旋行求索佛不得。便啼垂淚愁憂不樂不能食飲。時國中有佛寺捨。在山上名加羅洹寺。中有五百沙門常止其中。皆已得阿羅漢道。常以月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二十三日二十九日三十日。常以是日誦經。至明時象王亦在山上止於寺中。像王知有六日誦經。至其日當行入寺中聽經。諸沙門知象王意聽經。欲誦經時潣象王來。乃誦經。像王聽經。至明不睡不臥不動不搖。像王數聞經承事佛故。後像王以壽命盡死。死後便化為人作子生婆羅門家。以後年長大不聞佛經亦不見沙門。便棄家去入深山學異道。在山上止。近比亦有一婆羅門道人俱在山上。相與往來共為知識。其一人自念言。我不能於世間懸憂苦老病。死後當入地獄畜生餓鬼貧窮中。用是故我欲剃頭鬚披袈裟。欲求羅漢泥洹道。其有一人自念言。我願欲求作國王得自在。令天下人民隨我教令。如是久後二人各命盡。俱生世間作人。其一人前求作國王者。生於海邊為國王太子字彌蘭。其一人前世欲剃頭作沙門求羅漢泥洹者。生於天竺字陀獵與肉袈裟俱生其家。有一大象同日生。天竺名象為那。父母便字為那先。年十五六。那先有舅父字樓漢。學道作沙門大高才世間無比。已得阿羅漢道。能出無間入無孔。自在變化無所不作。天上天下人民及蠕動之類。心所念皆豫知之。生所從來死趣何道。那先至舅父所自說言。我喜佛道欲作沙門為舅父作弟子。寧可持我作沙門。樓漢哀之。即聽作沙彌受十戒。日誦經思惟經戒便得四禪。悉知諸經要。時國中有佛寺捨名和戰。寺中有五百沙門皆得羅漢道。其中有第一羅漢名頞波曰。能知天上天下去來現在之事。那先年至二十。便受大沙門經戒。便到和戰寺中至頞波曰所。時五百羅漢適以十五日說大沙門戒經。在講堂上坐。大沙門皆入。那先亦在其中。諸沙門悉坐。頞波曰悉視坐中諸沙門心皆是羅漢。獨那先未得羅漢。頞波曰言。譬若揚米。米正白中有黑米。即揚為不好。今我坐中皆白清淨。獨那先黑未得羅漢耳。那先聞頞波曰說如是。大憂愁起為五百沙門作禮出去。自念我不宜在是座中坐。譬若眾師子中有狐狗。我從今以後不得道不入中坐。頞波曰知那先意。以手摩那先頭言。汝得羅漢道不久莫愁憂。便止留那先。那先復有一師年八九十字加維曰。其中有一優婆塞大賢善。日飯加維。那先且為師持缽行取飯食具。師令那先口含水。行到優婆塞家取飯食具。優婆塞見那先年少端正與人絕異有名字。智慧廣遠有志能說經道。優婆塞見那先前為作禮叉手言。飯諸沙門日久。未曾為我說經者。今我從那先求哀願。與我說經解我心意。那先自念。我受師教戒令我口含水不得語。我今吐水者為犯師要。如是當雲何。那先知優婆塞亦高才有志。我為其說經想即當得道。那先便吐水卻坐為說經言。人當佈施作福善奉行佛經戒。死後生世間得富貴。人不犯經戒者。後不復入地獄餓鬼畜生中貧窮中。得生天上。優婆塞聞那先說經心大歡喜。那先知優婆塞心歡喜。便復為說經。世間萬物皆當過去無有常。諸所作皆懃苦。萬物皆不得自在。泥洹道者不生不老不病不死不愁不惱。諸惡懃苦皆消滅。那先說經竟。優婆塞便得第一須陀洹道。那先亦得須陀洹道。優婆塞大歡喜。便極與那先作美飯具。那先語優婆塞。先取飯具置師缽中。那先飯竟澡漱訖畢。持飯具還與師。師見言。汝今日持好飯具來。以犯眾人要。當逐出汝。那先大愁憂不樂。師教言。會比丘僧。悉會皆坐。師言。那先犯我曹眾人要來。當逐出無令在眾中止頞波曰說經言。譬若人持一箭射中兩准。那先自得道。亦復令優婆塞得道。不應逐出。師迦維曰。政使一箭射中百准。會為犯眾人。要不得止。餘人持戒不能如那先得道。如效那先當用絕後。眾坐中皆默然師教即逐出那先。那先便以頭面禮師足起。遍為比丘僧作禮訖竟。便出去入深山坐樹下。晝夜精進思惟道不懈。自成得羅漢道。能飛行徹視徹聽。知他人心所念善惡。自知前世所更從來生。得羅漢道已。便來還入和戰寺中。詣諸比丘所。前頭面悔過求和解。諸比丘僧即聽之。那先作禮訖竟。便出去轉行入諸郡縣街曲里巷。為人說經戒。教人為善。中有受五戒者。得須陀洹道者。中有得斯陀含道者。中有得阿那含道者。中有作沙門得羅漢道者。第二忉利天帝釋。第七天王梵第四天王皆來到那先所作禮。以頭面著足卻坐。那先便為諸天說經。名字聞四遠。那先所行處。諸天人民鬼神龍見那先無不歡喜者。皆得其福。那先便轉到天竺捨竭國。止洩坻迦寺中。有前世故知識一人在海邊。作國王子名彌蘭。彌蘭少小好讀經學異道。悉知異道經法。異道人無能勝者。彌蘭父王壽盡。彌蘭立為王。王問左右邊臣言。國中道人及人民誰能與我共難經道者。邊臣白言。有學佛道者。人呼為沙門。其人智慧妙達。能與王共難經道。北方大臣國名沙竭。古王之宮。其國中外安隱人民皆善。其城四方皆復道行。諸城門皆刻鏤。及餘小國皆多高明。人民被服五色焜煌。國土高燥珍寶眾多。四方賈客賣買皆以金錢。五穀豐賤家有餘畜樂不可言。其王彌蘭以正法治國。高才有智謀明於官事。戰鬥之術無不通達。能知九十六種道。所問不窮人適發言。便豫知其所趣。王語傍臣言。是間寧有明經沙門。能與我共難經說道者不。王傍臣名沾彌利望群。白王言。然有沙門字野和羅。明經道能與王難經道。王便敕沾彌利望群。即行往請野和羅言。大王欲見大師。野和羅言。王欲相見者大善。王當自來耳。我不往。沾彌利望群即還白王如是。王即乘車與五百伎共行到寺中。與野和羅相見。前相問訊就坐。五百騎從皆坐。王問野和羅。卿用何等故棄家捐妻子。剃頭鬚披袈裟作沙門。卿所求何等道。野和羅言。我曹學佛道行中正。於今世得其福。於後世亦得其福。用是故我剃頭鬚被袈裟作沙門。王問野和羅。若有白衣居家。有妻子行中正。於今世得其福。於後世亦得其福不。野和羅言。白衣居家有妻子行中正。於今世得其福。於後世亦得其福。王言。卿空棄家捐妻子。剃頭鬚被袈裟作沙門為。野和羅默然無以報王。王傍臣白言。是沙門大明達有智者。迫促不及言耳。王傍臣皆舉手言。王得勝。野和羅默然受負。王左右顧視。優婆塞面亦不慚。王自念。是諸優婆塞面不慚者。復有明健沙門能與我共相難者耳。王語傍臣沾彌利。寧復有明智沙門能與我共難經道者無。那先者諸沙門師。知諸經要難。巧說十二品經。種種別異章斷句解。知泥洹之道。無有能窮者。無能勝者。智如江海。能伏九十六種道。為佛弟子所敬愛。以經道教授。那先來到捨竭國。其所相隨弟子皆復高明。那先如猛師子。沾彌利白王。有沙門字那先。智慧微妙諸經道。要。能解人所疑無所不通。能與王難經說道。王問沾彌利。審能與我共難經道不。沾彌利言。唯然常與第七梵天共難經說道。何況於人王。即敕沾彌利。便行請那先來。沾彌利即到那先所白言。大王欲相見。那先言大善。即與弟子相隨行到王所。王雖未嘗見。那先在眾人中披服行步。與人有絕異。王遙見隱知那先。王自說言。我前後所更見眾大多。入大坐中大多。未嘗自覺恐怖。如今日見那先。今日那先定勝我。我心惶惶不安。沾彌利居前白王言。那先以發旦到。王即問沾彌利。何所是那先者。沾彌利白。因指示王。王即大歡喜。正我所隱意是。那先即到。王因前相問訊語言。王便大歡喜。因共對坐。那先語王言。佛經說言。人安隱最大利。人知足最為大富。人有所信最為大厚。泥洹道最為大快。王便問那先卿字何等。那先言。父母字我為那先。人呼我為那先。有時父母呼我為首那先。有時父母呼我為維迦先。用是故人皆識知我。世間人皆有是耳。王問那先。誰為那先者。王復問言。頭為那先耶。不為那先。王復言。耳鼻口為那先耶。不為那先。王復言。頤項肩臂手足為那先耶。不為那先。王復言。髀腳為那先耶。不為那先。王復言。顏色為那先耶不為那先。王復言。苦樂為那先耶。不為那先。王復言。善惡為那先耶。不為那先。王復言。身為那先耶。不為那先。王復言。肝肺心脾腸胃為那先耶。不為那先。王復言。顏色。為那先耶。不為那先。苦樂善惡身心合。是事寧為那先耶。言不為那先。王復言。無有苦樂無有顏色無有善惡無有身心。無是五事。寧為那先耶。那先言。不為那先。王復言。聲響喘息寧為那先耶。言不為那先。何等為那先者。那先問王。何所為車者。軸為車耶。不為車。那先言。轂為車耶。王言轂不為車。那先言。輻為車耶。不為車。那先言。輞為車耶。不為車。那先言。轅為車耶。不為車。軛為車耶。不為車。那先言。輿為車耶。不為車。那先言。蓋為車耶。不為車。那先言。合聚是材木著一面。寧為車耶。不為車。那先言。音聲為車耶。不為車。那先言。何等為車耶。王默然不語那先言。佛經說。合聚是諸材木。用作車因得車。人亦如是。合聚頭面目耳鼻口頸項肩臂骨肉手足肺肝心脾腎腸胃顏色聲響喘息苦樂善惡合為一人。王言。善哉善哉。   王復問言。那先能與我難經說道不。那先言。如使王作智者問。能相答王。作王者問愚者問。不能相答。王言。智者問王者問愚者問何等類。那先言。智者語對相詰相上語相下語。語有勝負則自知是為智者語。王者語自放恣。敢有違戾不如王言者。王即強誅罰之。是為王者語。愚者語。語長不能自知。語短不能自知。□□梱□襾祋□□□□蓼□□□j□□□□觔診□□□□□覦□妄□□□□□□□妄行禈□j□楦□稫覲驖□j□楦□稫襼省□j□□祄□榆j□楦□茵椽切□j□椻姛詖□□□□□□祖□□□□□□□□□□□□□□□□凌□□□□□□□□□□□□□□□□□□□□□□姭騪j□□□□□□麗□姭騪j□□□□□□□□□□□□□□槄□□□□□□婂□襤禘敦f□□□□□□□□□□□□奏□□□褓□妘ヾ摯瞴慼慼撐齱E□□詛□□□活潔牷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憮F□□□j□とG□堅□□裀□□□□祖□□□□□□褽□唌熱Jj□□□□□婂□裀□□とH活潔牷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摯瞴慼撙飽慼慼慼摯瞴慼活潔牷慼慼慼慼慼毅雃箵暟R□□檢□□□□裀□□計祹暟R□□檢□□切奐□□□□□□□□□□計衽□驖□□楏□□□輻□飀□□□□□□□婽□□□計衽□驖□□檢□□□□□禪□□□□□□□騇□□飀□褓□妱□櫚□□□榜騪姽□□□□□□肋□榱□j□□□□□□□□零驖□檢□□禁□椸□□騪j□活潔牷慼慼慼熨D□□□□I□□秎□□□□□□□□椻□□祹暟R□□□□活潔牷慼慼慼慼慼慼憮p祹暟R□□□□□褾行穇瓷樟C□□驖□□□□活潔牷慼潑D□□□□□□□橢□□裀□□□□□□□驂□裀□□婂□襴零活潔牷慼慼撢o綠□□□□言埤□活潔牷慼慼慼慼慼慼憮n磊□契□□□□裀□□襴□□□□□□□□驂□埤□褓□□駔露□□活潔牷慼慼慼慼慼慼熱|□娀奮□□□□□□□□□□駬□□□□驂□埤□□□□□□□駁□□□□□□□□驂□誇□□活潔牷慼慼慼慼熱|□□□□□□□□□□饅埤□□□姌椸□□□活潔牷慼慼慼憮n魯□□□□埤□□□觀□□騧□□□□□□□要魯□□樺□□□□□□□□□娀孌□□□□蓼□□□□列□□□□夾□蓼□□□□□□□□□椹□□□□驂□裀□活潔牷慼慼慼慼慼慼撩鞢慼撥j□示□□□□褾雷□奮U□□□□□□□□□□□褽□p□□□□雜□□□□□驖□楅□□□□□□□鶠摹T穗□襉□□□亮□料□□□□檢□□□□覲驖□□□姖□訣□飽□□□飀□□□□瓷憤楚犛v訢訣縷□□駝飽□□□唌慼瓷慼慼慼撚砥慼慼慼慼慼慼慼毅瞗慼慼慼撢齱慼撢欱R□□□衽□□□□飀□□奾□褊搳慼r□□饇□□露□□□□□□穗□□□□□□□□□□r□饇□□露□□□□□□訪□□□□□□祝□□□襉□□□□□□□□橁□□姭飀□□□□□□□□□□□橫□□□□□□□鍊驁□姭馜□□□埤□褽□□□驖□□□□□□□□馬□□橖□榃□□□□□□通榃□□□驖□□□□驖□如驅E□□□□□□駔覘□□□驖□□□騲□□□驖□埤□□駕笠□褽□驖□埤□□騲秪J□驖□埤□□□□□□橫□□□□□榃□□□櫬□檢□□□□□□驖□娀□□□□□□倫覘□□□驖□檢□□□□□□□□驖□餽□□□□□妒□□□□□通榃□□驖□□□□□□饖□飀□   王問言。寧有人死後復生不。那先言。人有恩愛貪慾者。後世便復生為人。無恩愛貪慾者。後世便不復生。王言。人以一心念正法。後世不復生耶。那先言。人一心念正法。智慧及餘善事。後世不復生。王言。人以善心念正法與黠慧者。是二事其義寧同不。那先言。其義各異不同。王言。牛馬六畜各自有智謀其心不同。那先言。王曾見穫麥者不。左手持麥右手刈之。那先言。黠慧之人斷絕愛慾。譬如穫麥者。王言。善哉善哉。   王復問。那先何等為餘善事者。那先言誠信孝順精進念善一心智慧是為善事。王言。何等為誠信者。那先言。誠信解人疑。信有佛信經法信有比丘僧。信有羅漢道。信有今世信有後世信孝父母。信作善得善。信作惡得惡。信有是以後心便清淨去離五惡。何等五。一者婬姪。二者瞋怒。三者嗜臥。四者歌樂。五者疑。人不去是五惡。心意不定。去是五惡。心便清淨。那先言。譬如遮迦越王。車馬人從厲度。令水濁惡過度以去。王渴欲得水飲。王有清水珠置水中水即為清。王便得清水飲之。那先言。人心有五惡如濁水。佛諸弟子度脫生死之道。人心清淨如珠清水。人卻諸惡誠信清淨如明月珠。王言。善哉善哉。   王復問那先。精進誠信者雲何。那先言。佛諸弟子自相見輩中說諸清淨。中有得須陀洹道者。中有得斯陀含道者。中有得阿那含道者。中有得阿羅漢道者。因欲相效行誠信便得度世道。那先言。譬如山上大雨。其水下流廣大。兩邊人俱不知水淺深。畏不敢前。若有遠方人來。視水隱知水廣狹深淺。自知力勢能入水便得過度去。兩邊人眾便隨後度去。佛諸弟子如是。人心清淨便為須陀洹道。得斯陀含道。得阿那含道。得阿羅漢道。善心精進得道如是。佛經說言。人有誠信之心可自得度。世人能自制止卻五所欲。人自知身苦惱能自度脫。人皆以智慧成其道德。王言。善哉善哉。王復問那先。何等為孝順者。那先言。諸善者皆為孝順。那先言。有四善事心意所止。言何等四心意所止者。那先言。一者自觀其身中外內。二者知意苦樂。三者知心善惡。四者知正法。是為四。那先言。復有四事。何等四。一者制其意。二者諸有惡事不聽入心中。三者心中有惡事即出之索諸善。四者其心中有善制持不放。是為四。那先言。復有四事。自在欲所作。何等為四。一者卻欲。二者精進。三者制心。四者思惟。是為四。那先言。復有五效事。何等為五。一者誠信。二者孝順。三者精進。四者盡心念善。五者智慧。是為五。那先言。復有七事棄除諸惡。名為七善。亦名七覺意。復有八種道行。亦名為阿姤者。是凡三十七品經皆是孝順為本。那先言。凡人負金致遠有所成立。皆由地成。世間五穀樹木仰天之中皆由地生。那先言。譬若師匠圖作大城。先度量作基址已乃起城。那先言。譬若倡伎欲作。先淨掃地乃作。佛弟子求道先行經戒。作善因知懃苦棄諸愛慾。便思念八種道行。王言。善哉善哉。   王復問那先。何等為精進者。那先言。助善是為精進。那先言。譬若垣牆。欲倒從傍柱之。捨欲傾壞亦復柱之。那先言。譬若國王遣兵有所攻擊。兵少弱欲不如。王復遣兵往助之便得勝。人有諸惡如兵弱。人持善心消噁心。譬如國王增兵得勝。人持五戒譬如戰鬥得勝。是為精進助善如是。那先說經言。精進所助致人善道。所致善者無有逮斯。王言。善哉善哉。   王復問那先。何等為意當念諸善事。那先言。譬若取香華。以縷合連□□褸□□囊□□□襾驒□□□□託切埤□誇□□□□駐駒□□榜□腹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潑`□□□誇膳□□□□□□□勵□楦□玲□□□□□□□□餛□□□獎□□□櫸□□□垓妊□□□□□奾□念□□□□□□□□□□□□飲詖□埤□姎□□□□埤□□□□□埤□□送□駎□埤□□□駎□夾聾礹□□□□□□埤□□駎□埤□□□逆□□□廓妘□□襖□□楅礹□□褸□□誇□逆□賂褓□□□□□□□訪□□□□□樇□奮□欖□□□□□□□□倫□埤□□榜餃椸榙□□□□□□饖□飀□□饕□□裀□姭駂□□□□埤□□□□□襖□覜送□□□□□□□□□延襖□橚襼□□□□□□□妨□□榜□□□□襖□□姚樑礸□□□□□□□□姎□□□R□□□□□□婦□□□□奅姎□□□□埤□橚襼奉□□□□□□□橚褸□□□□□□訪□□□□襖□□□□□□詁□□q□桌榭褸□□□□□□□[□□□□□□□襾j□□□□饖□飀□   王復問那先。何等為智。那先言。前已對王說。是人智斷諸疑明諸善。那先言。譬如持燈火入冥中室。便亡其冥自明。人智如是。那先言。譬若人持利刀截木。人以智截諸惡如是。那先言。人於世間智最為第一。度脫人生死之道。王言。善哉善哉。前後所說經種種智善也。   王復問那先。佛經但為趣欲卻諸惡事耶。那先言。然是所說種種諸善者。但欲卻一切惡。那先言。譬若王發四種兵象馬車步兵行戰鬥。初發行時意但欲攻敵耳。佛經說種種諸善。如是但欲共攻去諸惡耳。王言。善哉善哉。說經甚快也。   王復問那先言。人心趣善惡道。續持身故神行生乎。更貿他神行生耶。那先言。亦非故身神。亦不離故身神。那先問王。王小時哺乳時。身至長大時。續故身非。王言。小時身異。那先言。人在母腹中始為精時。至濁時故精耶異。堅為肌骨時故精耶異。初生時至年數歲時故精耶異。如人學書傍人寧代其工不。王言。不能代其工。那先言。如人法有罪語王。王不能解知。王言。如人問那先解之雲何。那先言。我故小時從小兒至大續故身耳。大與小時合為一身。是命所養。那先問王。如人然燈火。至天曉時不。王言。人然燈火油至曉時。那先言。燈中炷一夜時續故炷火光不。至夜半至明時故火光不。王言。非故火光。那先言。然燈火從一夜至半夜。復更然燈火耶。向晨時復更然燈火耶。王言不。中夜更然火續故一炷火至明。那先言。人精神展轉相續如是。一者去二者來。從精神至老死。後精神趣所生。展轉相續是非故精神。亦不離故精神。人死以後精神乃有所趣向生。那先言。譬如乳湩作酪。取上□□□□□□糠□誇□躩□驉慼殤紕芃D嶢□痢□□榮§粘A¥嶢□□滎□□c□刨稐□□垥□鳦騰¥芙茶殼ョ慰D胰漿舒禲C從□□□□□□□□量b寣慼撚蝖慼慼慼E□□□□□□□□□U吽撓X□□□□□□□□□累礸□□□□奅駂禛□規檢□□□□□饖□飀□   王復問那先。人不復生後世。其人寧能自知不。復生不。那先言。然有能自知不復於後世生。王言。何用知之。那先言。其人自知無有恩愛。無有貪慾無有諸惡。用是自知不復生後世。那先問王。譬若田家種穀。大得收斂盛簞簟中。至於後年不復耕種。寧復望得穀不。王言。不復望得穀。那先言。道人亦如是。棄捐苦樂恩愛無所復貪。是故自知後世不復生。王言。善哉善哉。   王復問。其人於後世不復生者。於今寧有智異於人不。那先言。然異於人。王言。明與智為同不。那先言。明與智等耳。王言。人有明智寧能悉知眾事。作一事成五事耶。那先言。作眾事所成非一。譬若一地種穀。當其生時各各自生種類。人身五事皆用眾事。各有所成。王言。善哉善哉。   王復問那先。世間人頭面目身體四支皆完具。何故有長命者有短命者。有多病少病者。有貧者富者。有長者有卑者。有端正者有醜惡者。有為人所信者。為人所疑者。有明者有闇者。何以故不同。那先言。譬若眾樹木生果。有酢者有苦者。有辛者有甜者。那先問王。此等樹木何故不同。王言。不同者本栽各異。那先言。人所作各各異不同。故有長命有短命。有多病有少病有富有貧。有貴有賤。有端正有醜惡。有語用者有語不用者。有明者有闇者。那先言。佛經說。豪貴貧窮好醜。皆自宿命所作善惡自隨行得之。王言。善哉善哉。   那先比丘經捲上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70A 那先比丘經   那先比丘經卷下   失譯人名附東晉錄   王復問那先言。人欲作善當前作之。須後作之。那先言。當居前作之。在後作者不益人。那先言。王渴時乃掘地作井。能趣渴不。王言。不能趣渴。當居前作井耳。那先言。以是故所作當居前。那先問王。飢時乃使人耕種。須穀熟乃食耶。王言不。當先儲偫。那先言。人如是當先作善。有急乃作善者無益於身。那先問王。譬若王有怨。當臨時出戰鬥具。王言不當宿有儲偫。那先言。佛說經言。人當先自念作善。於後作善無益。莫棄大道就邪道。勿效愚人棄善作惡。後坐啼哭無益。人棄捐中正就於不正臨死時乃悔耳。王言善哉善哉。   王復問那先。卿曹諸沙門說言。世間火不如泥犁中火熱。復言。持小石著世間火中至暮不消。取大石著泥犁火中即消。是故我不信。復言。人作惡死在泥犁中。數千萬歲其人不消死。是故我重不信是語。那先問王。寧聞見水中大蟒蛟龍魚鱉。以沙石為食不。王言然。實以此為食。那先問王沙石寧消不。王言皆消。那先言。其腹中懷子寧復消不。王言不消。那先問王何故不消。王言。相祿獨當然故使不消。那先言。泥犁中人數千萬歲不消死者何所作。過惡未盡故不消死。那先問王言。師子虎狼皆肉食噉骨。入腹中時寧消盡不。王言消。那先問王。其腹中懷子寧復消不。王言不消。那先言用何故不消。王言獨相祿故不消死。那先問王言。牛馬麋鹿皆以芻草為食不。王言然。那先言。其芻草寧於腹中消不。王言皆消。那先言。其腹中懷子寧消不。王言不消。那先言。何以故不消。王言。獨以相祿當然故使不消。那先言。泥犁中人亦如是。過惡未盡故不消死。那先問王言。世間女人飲食皆美恣意食食於腹中寧消不。王言皆消。那先言。腹中懷子寧消不。王言子不消。那先言。何以故不消。王言獨相祿當然故使不消。那先言。泥犁中人亦如是所以數千萬歲不消死者。用先作惡未解故不消死。那先言。人在泥犁中生。在泥犁中長在泥犁中老。過盡乃當死。王言善哉善哉。   王復問那先。卿曹諸沙門言。天下地皆在水上水在風上風在空上我不信是。那先前取王書水。適以指撮之問王言。風持水若此。王言善哉。王復問。那先言。泥洹道皆過去無所復有耶。那先言。泥洹道無所復有。那先言。愚癡之人貪身愛惜。坐是故不能得度脫生老病死者。那先言。智者學道內外身不愛惜。便無有恩愛。無有恩愛者無貪慾。無貪慾者無胞胎。無胞胎者不生。不生者不老。不老者不病。不病者不死。不死者不憂。不憂者不哭。不哭者不痛。便得泥洹道。王復問。那先諸學道者。悉能得泥洹道不。那先言。不能悉得泥洹道。正嚮善道者學知正事。當所奉行者奉行之。不當奉行者棄遠之。當所念者念。不當所念棄之。如是能得泥洹道。王復問那先言。其不得泥洹道者。寧知泥洹道為快不。那先言。然雖未得泥洹道。由知泥洹道為快。王言。人未得泥洹道。何以故知快耶。那先問王言。人生未嘗截手足。寧知截手足為痛劇不。王言。雖未曾更截手足。猶知為痛。那先言。何用知為痛。王言見其人截手足呻呼。用是故知為痛。那先言。人前有得泥洹道者。轉相語泥洹道快。用是故信之。王言善哉善哉。   王復問那先寧曾見佛不。那先言。未曾見。王言。那先諸師寧見佛不。那先言。諸師亦未曾見佛。王言。如使那先及諸師不見佛者。定為無有佛。那先言。王寧見五百溪水所合聚處不。王言我不見。王父及太父皆見水不。王言皆不見。那先言。王父及太父皆不見此水。天下定為無此五百溪水所聚處不。王言。雖我不見父及太父皆不見此水者。實有此水。那先言。雖我及諸師不見佛者。其實有佛。王復問言。無有復勝佛者耶。那先言然。無有勝佛者。王復問。何以為無能勝佛者。那先問王言。如人未曾入大海中。寧知海水為大不。有五河。河有五百小河流入大河。河一者名恆。二名信他。三名私他。四名博叉。五名施披夷爾。五河水晝夜流入海。海水亦不增減。那先言。王寧能聞知不。王言實知。那先語。以得道人共道說無有能勝佛者。是故我信之。王言善哉善哉。   王復問那先言。當何用知無有勝佛者。那先問王。造書師者為誰。王言造書師者名質。那先言。王寧曾見質不。王言。質已死久遠未曾見。那先言。王未見質。何用知質為造書師。王言。持古時書字轉相教告。用是故我知名為質。那先言。用是故我曹見佛經戒如見佛無異。佛所說經道甚深快人。知佛經戒以後便相效。用是故我知為有不能勝佛者。王復問。那先自見佛經道可久行之。那先言。佛所施教禁戒經甚快。當奉行之至老。王言善哉善哉王復問那先。人死已後身不隨後世生耶。那先言。人死已後更受新身故身不隨。那先言。譬若燈中炷更相然。故炷續在新炷更然。人身如是故身不行更受新身。那先問王。王小時從師學書讀經不。王言然我續念之。那先問王。王所從師受經書師寧知本經書耶。王悉奪得其本經書。王言不也。師續自知本經書耳。那先言人身若此置故身更受新身。王言善哉善哉。   王復問那先。審為有智無。那先言無有智。譬若人盜他人果蓏。盜者寧有過無。王言有過。那先言。初種樹栽時上無有果何緣盜者當有過。王言。設不種栽何緣有果。是故盜者無狀。那先言人亦如是用今世身作善惡。生於後世更受新身。王言人用是故身行作善惡所在。那先言。人諸所作善惡隨人如影隨身。人死但亡其身不亡其行。譬如然火夜書火滅其字續在火至復更成之。今世所作行後世成如受之如是。王言善哉善哉。王言。那先寧能分別指示善惡所在不耶。那先言。不可得知善惡所在。那先問王。樹木未有果時。王寧能分別指示言某枝間有某果某枝間無有果。寧可豫知之不耶。王言不可知。那先言。人未得道不能豫知善惡所在。王言善哉善哉。   王復問。人當於後世生者。寧能自知不。那先言。其當生者自知。王言何用知之。那先言。譬如田家耕種。天雨時節其人寧豫知當得穀不。王言然知。知田當得穀多。那先言。人如是人當於後世生豫自知。王言善哉善哉。   王復問那先。審有泥洹無。那先言審有。王言那先寧能指示我佛在某處不。那先言。不能指示佛處。佛已泥曰去不可得指示見處。那先言。譬若人然大火已即滅其火焰。寧可復指示知光所在不。王言不可知處。那先言。佛已泥曰去不可復知處。王言善哉善哉。   王又問那先。沙門寧能自愛其身不。那先言。沙門不自愛其身。王言如令沙門不自愛其身者。何以故。自消息臥欲得安溫濡飲食。欲得美善自護視。何以故那先言。王寧曾入戰鬥中不。王言然。曾入戰鬥中。那先言。在戰鬥中時。曾為刀刃牟箭瘡所中不。王言我頗為刀刃所中。那先問王。奈刀刃牟箭瘡何。王言我以膏藥綿裹耳。那先問王言。為愛瘡故。以膏藥綿絮裹耶。王言我不愛瘡。那先言。殊不愛瘡者。何以持膏藥綿絮裹而護之。王言。我欲使瘡早愈。那先言。沙門亦如是。不愛其身。雖飲食心。不樂用作美不用作好。不用作肌色趣欲支身體。奉行佛經戒耳。佛經說言。人有九孔為九弓瘡。諸孔皆臭處不淨。王言善哉善哉。   王復問那先。佛為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身。皆金色有光影耶。那先言。佛審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身。皆有金色光影。王言。佛父母寧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身。皆有金色有光影耶。那先言。佛父母無是相。王言如是相好是父母無是相。佛亦無是相。王復言。人生子像其種類。父母無是相者佛定無是相。那先言。佛父母雖無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身金光色者。佛審有是相。那先言。王曾見蓮花不。王言我見之。那先言。此蓮花生於地長於泥水。其色甚好寧復類泥水色不。王言。不類地泥水色。那先言。雖佛父母無是相者。佛審有是相。佛生於世間長於世間。而不像世間之事。王言善哉善哉。   王復問那先。佛審如第七天王梵所行。不與婦女交會不。那先言然。審離於女人淨潔無瑕穢。王言。假令佛如第七天王所行者。佛為第七天王梵弟子。那先問王。第七天王者有念無念。王言。第七天王梵有念。那先言。是故第七天王梵及上諸天。皆為佛弟子。那先問王言。像鳴聲何等類。王言。像鳴聲如鴈聲。那先言。如是象為是鴈弟子。各自異類。佛亦如是非第七天王梵弟子。王言善哉善哉。   王復問那先。佛寧悉學知經戒不。那先言。佛悉學知奉行經戒。王言。佛從誰師受經戒那先言佛無師。佛得道時。便悉自知諸經道。佛不如諸弟子學知。佛所教諸弟子皆當奉行至老。王又問那先。人父母死時悲啼哭淚出。人有聞佛經。亦復悲啼淚出俱爾。寧別異不。那先言。人為父母啼泣皆感恩愛。恩念愁憂苦痛。此曹憂者愚癡憂。其有聞佛經道淚出者。皆有慈哀之心。念世間懃苦。是故淚出。其得福甚大。王言善哉。王又問那先。以得度脫者有何等別異。那先言。人未得脫者有貪慾心。人得脫者無有貪慾之心。但欲趣得飯食支命耳。王言。我見世間人皆欲快身欲得美食。無有厭足。那先言。人未得度脫。飲食者用作榮樂好美。得度脫者。雖飲食不以為樂不以為甘。趣欲支命。王言善哉善哉。   王復問那先。人家有所作能念久遠之事不。那先言。人愁憂時皆念久遠之事。王用何等念之。用志念耶用唸唸耶。那先問王言。寧曾有所學知以後念之不。王言。然我曾有所學知以後忽忘之。那先言。王是時無志耶而忘之乎。王言我時忘念。那先言。可差王為有象。王復問那先。人有作皆念耶。若甫始有所作念見在所作。皆用念知耶。那先言。已去之事皆用念知之。今現在之事。亦用念知之。王言如是人但念去事。不能復念新事。那先言。假令新者有所作。不可念者亦如是。王言人新學書技巧為唐捐耶。那先言。人新學書畫者。有念故令弟子學者有知。是故有念耳。王言善哉善哉。王復問那先人用幾事生唸唸耶。那先言人凡有十六事生念。一者久遠所作生念。二者新有所學生念。三者若有大事生念。四者思善生念五者曾所更苦生念。六者自思惟生念。七者曾雜所作生念。八者教人生念。九者象生念。十者曾有所忘生念。十一者因識生念。十二者教計生念。十三者負債生念。十四者一心生念。十五者讀書生念。十六者曾有所寄更見生念。是為十六事生念。王復問。那先何等為念久者。那先言佛弟子阿難女弟子優婆夷鳩仇單罷念千億世宿命之事及餘道人。皆能念去世之事。如阿難女弟子輩甚眾多。念此已便生念。王又問。何等新所學生念者。那先言。如人曾學知挍計。後復忘之。見人挍計便更生念。王又問。那先何等為大事生念。那先言。譬若大子立為王。自念為豪貴是大事生念。王復問那先。何等為思善生念者。那先言。譬若人為人所請呼。極善意賓延遇待之。其人自念言。昔日為某所請呼。善意待人是為思善生念。王又問那先。何等為更苦生念者。那先言。譬若人曾為人所撾捶閉繫牢獄。是為更苦生念。王復問那先言。何等為自惟生念者。那先言。譬若人曾有所見。家室宗親及畜生。是為自惟生念。王又問那先言。何等為曾雜所作生念者。那先言。譬若人萬物字顏色香臭酢苦。念此諸事是為曾雜生念。王復問那先言。何等為教人生念者。那先言。人自喜忘邊人。或有念者或有忘者。是教人生念。王又問那先言。何等為象生念者。那先言。人牛馬各自有象類。是為象生念。王又問那先言。何等為曾所忘生念者。那先言。譬若人卒有所忘。數數獨念得之。是為曾所忘生念。王復問那先。何等為因識生念者。那先言。學書者能次其字。是為因識生念。王復問那先。何等為挍計生念者。那先言。如人共挍計。成就悉知策術分明。是為挍計生念。王又問那先。何者為負債生念者。那先言。如人所當債所當歸。是為負債生念。王又問那先。何等為一心生念者。那先言。沙門一其心。自念所從來生千億世時事。是我為一其心生念。王又問那先。何等為讀書生念者。那先言。帝有久古之書。念言某帝某吏時書也。是為讀書生念。何等為曾有所寄更見生念者。那先言。若人有所寄更眼見之便生念。是為所寄生念。王言善哉善哉。   王復問那先言。佛寧悉知去事甫始當來事耶。那先言。然佛悉知之。王言。假令佛悉知諸事者。何故不一時教弟子。何故稍稍教之。那先問王。國中寧有醫師無。王言有醫師。那先言。其醫師寧能悉知天下諸藥不。王言能悉知諸藥。那先問王。其藥師治人病為一時與藥為稍稍與之。王言未病不可豫與藥應病乃與藥耳。那先言佛雖悉知去來現在之事。亦不可一時教天下人。當稍稍授經戒令奉行之耳。王言善哉善哉。   王又問那先。卿曹沙門言。人在世間作惡至百歲。臨欲死時念佛。死後者皆生天上。我不信是語。復言殺一生死即入泥犁中。我不信是也。那先問王。如人持小石置水上。石浮耶沒耶。王言其石沒。那先言。如令持百枚大石置船上。其船寧沒不。王言不沒。那先言船中百枚大石。因船故不得沒。人雖有本惡一時念佛。用是不入泥犁中。便生天上。其小石沒者。如人作惡。不知佛經死後便入泥犁。王言善哉善哉。   王復問那先。卿曹用何等故。行學道作沙門。那先言。我今以過去苦現在苦當來苦。欲棄是諸苦。不欲復受更。故行學道作沙門。王復問那先。苦乃在後世何為豫學道作沙門。那先問王。王寧有敵國怨家。欲相攻擊不。王言然。有敵國怨家常欲相攻擊也。那先問王。敵主臨來時王乃作鬥具備守掘塹耶。當豫作之乎。王言當豫有儲偫。那先問王。何等故先作儲偫。王言。備敵來無時故。那先問王。敵尚未來何故豫備之。那先又問王。飢乃田種渴乃鑿井。何故豫作備度。王言善哉善哉。王又問那先。第七梵天去是幾所。那先言甚遠。令大如王殿石。從第七梵天上墮之六日乃墮此間地耳。王言。卿曹諸沙門言。得羅漢道如人屈伸臂頃。以飛上第七梵天上。王言我不信。是行數千萬億里。何以疾乃爾。那先問王。王本生何國。王言我本生大秦國。國名阿荔散。那先問王。阿荔散去是間幾里。王言。去是二千由旬合八萬里。那先問王。曾頗於此遙念本國中事不。王言然恆念本國中事耳。那先言。王試復更念本國中事。曾有所作為者。王言我即念已。那先言。王行八萬里反覆何以疾。王言善哉善哉。王復問那先。若有兩人於此俱死。一人上生第七梵天。一人生罽賓。罽賓去七百二十里。誰為先到者。那先言。試念阿荔國。王言我已念之。那先復言。王試復念罽賓。王言我已念之。那先問王。念是兩國何所疾者。王言俱等耳。那先言。兩人俱死一人生第七梵天上。一人生罽賓亦等耳。那先問王。若有一雙飛鳥。一於一高樹上止。一鳥於卑樹上止。兩鳥俱飛誰影先在地者。王言其影俱到地耳。那先言。兩人俱死一人生第七天上。一人生罽賓。亦俱時至耳。王言善哉善哉。   王復問那先。人用幾事學知道。那先言。用七事學知道。何等為七。一者念善惡之事。二者精進。三者樂道。四者伏意為善。五者念道。六者一心。七者適無所憎愛。王又問那先。人用此七事學知道耶。那先言不悉用七事學知道。知者持知善惡。用是一事別知耳。王又問那先。假令用一事知者。何為說七言。那先問王。如人持刀著鞘中倚壁。刀寧能自有所割截不。王言。不能有所割截。那先言。人心雖明會。當得是六事共成智耳。王言善哉善哉。   王復問那先。人家作善得福大耶。作惡得殃大耶。那先言。人作善得福大。作惡得殃小。人家作惡日日自悔過。是故其過日小。人家作善日夜自念歡喜。是故得福大。那先言。昔者佛在時。其國中有人掘無手足。而取蓮花持上佛。佛即告諸比丘言。此掘足手兒。卻後九十一劫不復入泥犁中畜生劈荔道中。得生天上。天上壽終復還作人。是故我知人作小善得福大。作其惡人自悔過日消滅而盡。是故我知人作過其殃小。王言善哉善哉。王復問那先。智者作惡愚人作惡。此兩人殃咎誰得多者。那先言。愚人作惡得殃大。智人作惡得殃小。王言不知。那先言。王言我國治法。大臣有過則罪之重。小民有過罪之輕。是故我知智者作過惡得殃大。愚者作惡得殃小。那先問王。譬如燒鐵在地。一人知為燒鐵。一人不知。兩人俱前取燒鐵。誰爛手大者耶。王言。不知者手爛大。那先言。愚者作惡不能自悔故其殃大。智者作惡知不當所為。日自悔過。故其殃少。王言善哉善哉。   王復問那先。人有能持此身。飛行上至第七梵天上。及至鬱單曰地。及所欲至處者不耶。那先言能。王言。奈何持此身上第七梵天。及鬱單曰地。及所欲至處乎。那先問王。王寧自念。少小時跳戲一丈地不。王言。我年少時意念欲跳。便跳一丈餘地。那先言。得道之人意欲跳至第七天上。及至鬱單曰地者亦爾。王言善哉善哉。   王復問那先。卿曹諸沙門言。有骨長四千里。何等身骨長四千里。那先問。王曾聞大海中有大魚名質。身長二萬八千里者不。王言然有是。我曾聞之。那先言。如是二萬八千里魚。其脅骨長四千里王怪之為。王復問那先。卿曹諸沙門說言。我能斷喘息之事。王言奈何可斷喘息氣耶。那先問王。寧曾聞志不。王言我聞之。那先言。王以為志在人身中耶。王言。我以為志在人身中。那先言。王以為愚人不能制其身口者不能持經戒。如此曹人亦不樂其身。那先言。其學道人者。能制其身能制口能持經戒。能一其心得四禪。便能不復喘息耳。王言善哉善哉。王復問那先。為呼言海。海為是水名為海耶。用他事故言海。那先言。人所以呼為海者。水與鹽參各半。是故為海耳。王復問那先。何以故海悉鹹如鹽味。那先言。所以海水鹹者。啖畜以來久遠。及魚鱉蟲多共漬水中。是故令鹹耳。王言善哉善哉。王復問那先。人得道已寧能悉思惟深奧眾事不。那先言然。人得道已。能悉思惟深奧之事。佛經最深奧知眾事。不可稱量眾事。皆以智評之。王言善哉善哉。王復問那先。人神智自然此三事寧同不各異。那先言。人神者生覺。智者曉道。自然者虛空無有人也。王又問那先。人言得人何等為得人者。今眼視色耳聽聲鼻聞香臭口知味身知軟粗。志知善惡之事。何所為得人者。那先問王。如今合解用目視脫瞳子去之視寧廣遠不。裂大其耳聽聲寧廣遠不。決鼻令大其聞香寧多不。吻口令大知味寧多不。剝割肌膚寧令信知粗軟不。拔去其意盛念寧多不王言不也。那先言。佛所作甚難佛所知甚妙。王復問那先。所作何等甚難何等甚妙。那先言。佛能知人腹中目所不見事悉能解之。能解目事能解耳事。能解鼻事能解口事。能解身事能解販事。能解所念事能解神事。那先言。人取海水含之。寧能別知口中水。是某泉水是某流水。是某河水不。王言眾水皆合為一難各別知。那先言。佛所作為甚難。皆能別知。今人神不見人身。中有六事不可見。那先言。是故佛解之。從心念至目所見。從心念至耳所聽。從心念至鼻所嗅。從心念至口知味。從心念至身知苦樂寒溫粗堅。從心念有所向。佛悉知分別解之。王言善哉善哉。   那先言。夜已半我欲去。王即敕傍臣。取四端□布搵置油麻中持以為炬。當送那先歸。恭事那先如事我身。傍臣皆言受教。王言得師如那先。作弟子如我。可得道疾。王諸所問那先輒事事答之。王大歡喜王即出中藏好衣直十萬。以上那先。王語那先。從今以去願那先日與八百沙門共於宮中飯食。及所欲皆從王取之。那先報王。我為道人略無所欲。王言那先當自護。亦當護我身。那先言。何等當自護護王身。王報言。恐人論議呼王為慳。那先為解諸狐疑。而不能賜與。或恐人言。那先不能解王疑故王不賞賜。王言那先受者令我得其福。那先亦當護其名。王言譬若師子在金檻中。由為拘閉常有慾望去心。今我雖為國宮省中。其意不樂。欲棄國去而行學道。王語竟那先便歸佛寺。那先適去王竊自念。我問那先為何等事。那先為我解何等事。王自念。我所問那先莫不解我意者。那先歸佛寺亦自念王問我何等事。我亦報王何等事。那先自念王所問者。我亦悉解之。念此事至天明。明日那先被袈裟持缽直入宮上殿坐王前為那先作禮已乃卻坐。王白那先。那先適去我自念。問那先何等語。那先報我何等語。我又自念所問那先。那先莫不解我意者。念是語歡喜安臥至明。那先言。我行歸捨亦自念。王為問我何等事。我亦為王解何等事。我復自念王所問我輒為解之。用是故歡喜至明。語竟那先欲去。王便起為那先作禮。   那先比丘經卷下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70B 那先比丘經   No. 1670 (B)   那先比丘經捲上   失譯人名附東晉錄   佛在捨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諸比丘僧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諸天王大臣長者人民。及事九十六種道者。凡萬餘人日於佛前聽經。佛自念人眾日多身不得安。佛意欲舍人眾去到閑屏處坐思惟念道。佛即舍人眾去入山至校羅叢樹間。其樹有神佛坐其下思念清淨之道。去叢樹不遠有群像五百餘頭。中有象王賢善知善惡之事。譬如人狀象輩眾多周匝象王邊。中有雄雌長齒中齒少齒者。像王渴欲行飲水時諸小象走居前入水飲。飲已於水中走戲撓撈水令濁惡。像王不能得清水飲。像王飢欲行食草諸小象復走居前食噉美草。走戲蹈踐其上。像王不能得淨草食。像王自念我群眾多患。是諸象及小象子撓水令濁令草不淨。而返常飲濁水食足踐之草。像王自念我欲棄是諸象去至一屏處快耶。像王即棄群而去轉行入山到校羅叢樹間。像王見佛佛坐樹下心大歡喜。則前至佛所低頭屈膝為佛作禮卻在一面住。佛自念我棄眾人來在是間。像王亦復棄眾象來到是樹間。其義適同。佛為象王說經言。佛於人中最尊。像王於諸象中亦尊。佛言我心與象王心適相中合。我與象王俱樂是樹間。像王聽經竟心即開解曉知佛意。便視佛所彷徉經行處。以鼻取水灑地以鼻撈草掃地。以足蹈地令平好。像王日朝暮承事。如是久後佛便取無為泥洹道去。像王不知佛處為周旋行求索佛不得。啼泣愁憂不樂不敢食飲。時國中有佛寺。捨在山上名迦羅洹。中有五百沙門共止其中。皆已得阿羅漢道。常以月六齋日誦經至明時。像王亦在山上近於寺邊。像王知有六齋日誦經。至其日象王常行入寺聽經。諸沙門知象王喜聽經。欲誦經時須象王來到乃誦經。像王聽經徹明不睡不臥不動不搖。像王數聞經承事佛故。久後像王亦以壽終。死便得為人作子生婆羅門家。不復聞佛經亦不見沙門。便棄家入深山學婆羅門道在山上。止近比亦有一婆羅門道人俱在山上。相與往來共為知識。其一人自念我厭世間縣官憂苦老病死後當入地獄餓鬼畜生貧窮中。用是故我除頭鬚。被袈裟作沙門求度世無為道。其一人自念我願欲求作國王得自在。令天下人民皆共屬我隨我教令。兩人共願如是。久後二人各復壽終得於世間作人。其一人前世宿命欲求作國王者。生於海邊為國王太子。父母便字子為彌蘭其一人前世宿命欲求度世無為泥洹道者。生於天竺罽賓縣。父母便字為陀獵。生便被袈裟俱生。所以與袈裟俱生者本宿命所願。其家有一象王亦同日生。天竺名象為那。父母便因象字其子名為那先。那先長大年十五六有舅父字樓漢。樓漢作沙門。有絕妙之才世間無比。眼能徹視耳能徹聽自知所從來。生行即能飛出能無間入無孔自在變化無所不作。天上天下人民及蜎飛蠕動之類。心所念樓漢皆預知之。那先便自往到舅父計自說言。我意佛道欲除頭鬚被袈裟作沙門。今我當為舅父作弟子寧可持我作沙門耶。樓漢知那先宿命作善有慧甚重哀之因聽令作沙彌。那先始作小沙彌受十戒日。誦經學問思惟經戒即得四禪悉知諸經。獨未受大沙門戒。於時國山中有佛寺捨名曰和禪。和禪寺中有五百沙門皆得阿羅漢道。中有第一阿羅漢名頞陂曰。能知天上天下去來見在之事。那先年滿二十因作大沙門受大沙門戒。便到和禪寺中至頞陂曰所。時五百阿羅漢。適以十五日說大沙門戒經在講堂上坐。大沙門皆入那先亦在其中。眾沙門悉坐。頞陂曰悉視坐中諸沙門心皆是阿羅漢。獨那先未得羅漢道。頞陂曰便說譬喻經言。若入折米米正白中有黑米即剔不好。今我坐中皆清白獨那先為黑未得阿羅漢道。那先聞頞陂曰說經如是大愁。便起為五百沙門作禮已即出去。那先自念我不宜在是座中坐。我亦未得度脫其餘沙門皆已度脫。譬若眾師子中有狐狗今我亦如是。我從今不得道者不復入眾中坐也。頞陂曰知那先意便呼那先著前。以手摩那先頭。汝今得阿羅漢不久勿愁憂也。頞陂曰便欲坐止那先。那先復有一師年八十餘字迦惟曰。其縣中有一優婆塞大賢善。常日飯迦惟曰弟子。那先至為師持應器行取飯具。師令那先口含水行到優婆塞家取飯具。優婆塞見那先年少端正行與人絕異。宿知有慧預聞有明志之名能說經道。優婆塞見那先入其捨中。便即起立前為作禮卻叉手言。我飯諸沙門日久。來嘗有為我說經者。今從我那先求哀願。為我說經解我愚癡。那先即自念我受師教令我口含水不得語。我今吐水者為犯師戒。如是當雲何。那先念優婆塞亦高才有志。我為其說經想即得道。那先便吐水而坐即為說經。人佈施作善奉行經戒。今世安隱後世便生天上。下生人中即當明慧富貴。後不復入地獄餓鬼畜生中。人不奉行經戒者於今世苦。後世復墮三惡道中無有出時。優婆塞聞經心即歡喜。那先知優婆塞心歡喜。便復說深經言。世間萬物皆當過去無有常在者。萬物過去皆苦世間人身亦如是。世間人皆言是我身過我許。是皆不得自在泥洹道者。最樂泥洹者不生不老不病不死不愁不憂。諸惡勤苦皆悉消滅。那先說經已。優婆塞即得第一須陀洹道。那先亦自得須陀洹道。優婆塞大歡喜。便為那先好美飯。那先語優婆塞先取具著師缽中。那先飯竟澡漱訖畢持飯具還與師。師見飯具言若今日持飯具來大好已犯眾人約當逐出汝。那先愁不樂。師言會眾比丘僧眾。比丘僧悉會坐。師言那先犯我曹眾人約來。當共逐出不得止眾中也。頞陂曰說譬喻言。如人持一箭射兩準。如是曹人不應逐出也。那先自說得道亦令優婆塞得道。不應逐出。那先師迦維曰言。正使一箭中百準會為眾人約。不得留止。餘人悉不能如那先得道當已絕後不逐出那先者。餘人復效無以卻後眾坐中皆默然。隨師教即逐出那先。那先便以頭面著師足。起遍為眾比丘僧作禮。禮竟便去入深山中坐樹下。晝夜精進念道不懈。便自成得阿羅漢道。能飛行亦能眼徹視耳徹聽。亦能知他人心所念。自知前世所從來生。得阿羅漢已便即來還入和禪寺中。諸眾比丘僧中叩頭求哀悔過和禪諸比丘僧。諸比丘僧即聽之。那先作禮竟便出去。那先轉行入諸郡縣街曲里巷。為人說經戒教人為善。中有受五戒者。中有得須陀洹道。中有得斯陀含道者。中得阿那含道者。中有作沙門得阿羅漢道者。第一四天王。第二忉利天帝釋。第七梵天王皆來到那先前。作禮以頭面著足卻坐。那先皆為諸人說經。名字徹聞四天。那先所行處。諸天人民鬼神龍。見那先無不歡喜者。皆得其福。那先便轉到天竺捨竭國止洩坻迦寺中。有前世故知識一人。在海邊作國王太子名彌蘭。彌蘭少小好喜讀經學異道悉知異道。經法難異道人無有能勝者。彌蘭父王壽終。彌蘭即立為國王。王問左右邊臣言。國中道人及人民誰能與我共難經道者。邊臣白王言。有有學佛道者。人呼為沙門。其人智慧博達。能與大王共難經道。今在北方大秦國。國名捨竭古王之宮其國中外安隱人民皆善。其城四方皆復道行。諸城門皆彫文刻鏤。宮中婦女各有處所。諸街市裡羅列成行。官道廣大列肆成行。像馬車步男女熾盛乘門道人親戚工師細民。及諸小國皆多高明。人民被服五色焜煌婦女傅白皆著珠環。國土高燥珍寶眾多。四方賈客賣買皆以金錢。五穀豐賤家有儲畜。市邊羅賣諸美羹飯飢即得食。渴飲蒲萄雜酒樂不可言。其國王字彌蘭以正法治國。彌蘭者高才有智。明世經道能難去來見在之事。明於官事戰鬥之術。智謀無不通達。時王出城遊戲諸兵眾屯繞外。其王心自貢高。我為王能答九十六種經道。人所問不窮人心適發便豫知所言。王語諸傍臣曰。尚早入城亦無所作。是間寧有明經道人沙門能與我共難經說道者無。王傍臣名沾彌利望群。沾彌利望群白王言。然有沙門字野和羅大明經道。能與王共難經說道。王便敕沾彌利望群行往請來。沾彌利望群即行請野和羅言大王欲見大師。野和羅言大善王欲相見者當自來耳。我不往也。沾彌利還白王如是。王即乘車與五百騎共往到寺中。王與野和羅相見。前問訊已便就坐。五百騎從悉皆亦坐。王即問野和羅言。卿用何故棄家捐妻子剃頭鬚。被袈裟作沙門乎。卿所求何等道。野和羅報王。我曹學佛道行忠政於今世得其福。後世亦得其福用。是故我除頭鬚被袈裟作沙門。王問野和羅言有人白衣有妻子。於家有妻子行忠政。於今世得其福不後世亦得其福不。野和羅言白衣於家有妻子。有行忠政。於今世得福於後世亦得其福。王言白衣於家有妻子有行忠政。於今世後世同得其福。卿無故而棄妻子除頭鬚被袈裟作沙門為。野和羅便默然無以報王。傍臣白言是沙門大明健有智迫。促未及說耳。王傍臣舉手言王得勝王得勝。野和羅便默然受負。王即左右顧視諸優婆塞。諸優婆塞面亦不慚。王念是諸優婆塞面亦難慚者。獨復有明經健沙門。能與我相難者耳。王語沾彌利寧復有明慧沙門。能與共難經說道者。無時那先者諸沙門師。常與諸沙門俱出入。諸沙門皆使說經。那先時皆知諸經要難。能說十二部經。說經而種種別異章斷句解已。知泥洹之道。無有能窮者無有能得勝者。能解諸疑能明思者。所言智如江海能伏九十六種道。為佛四輩弟子所敬。為諸智者所歸仰。常以經道教授人。那先來到捨竭國。其所相隨弟子皆復高明。那先如猛師子。沾彌利白王有異沙門。字那先智慧深妙明諸經要。能解諸疑無所不通。能與王共難經道。王問沾彌利審能與我共難經道不。沾彌利應唯然能與王共難經道。尚能與第七梵天共難經道。何況於人王。即敕沾彌利便行請那先來。沾彌利即往到那先所白言。大王欲相見。那先即與諸弟子相隨到王所。王雖未嘗與那先相見。那先在眾人中被服行步。與人絕異。王遙見陰知是那先。王自說言我前後所見人眾大多。入大座中大多。未嘗自覺恐怖。如今日見那先。那先今日定勝我。我定不如矣。我心惶惶不安也。沾彌利白王言。那先已來在外那先既至。王問沾彌利何所是那先者沾彌利因指示王王即大歡喜正我所隱者竟是那先。王即見那先衣被行步與眾人絕異。那先即到前相問訊語言王便大歡喜因共對坐。那先語王言佛經說言人安隱最為大利。人知厭足最為大富。人有所信最為大厚。泥洹道者最為大快。王便問那先。卿字何等那先言父母字我為那先。便呼我為那先。有時父母呼我為維先。有時父母呼我為首羅先。有時父母呼我維迦先。用是故人皆識知我世間人皆有是字耳。王問那先誰為那先者。王復問言頭為那先耶。那先言頭不為那先也。王復問眼耳鼻口為那先耶。那先言眼耳鼻口不為那先。王復問頸項肩臂足手為那先耶。那先言不為那先。王復問髀腳為那先耶。那先言不為那先。王復問顏色為那先耶。那先言不為那先。王復問苦樂為那先耶。那先言不為那先。王復問善惡為那先耶。那先言不為那先。王復問身為那先耶。那先言不為那先。王復問肝肺心脾脈腸胃為那先耶。那先言不為那先。王復問顏色苦樂善惡身心合是五事寧為那先耶。那先言不為那先。王復問假使無顏色苦樂善惡身心無是五事寧為那先耶。那先言不為那先。王復問聲響喘息為那先耶。那先言不為那先。王復問何所為那先者。那先問王言名車何所為車者軸為車耶。王言軸不為車。那先言輞為車耶。王言輞不為車。那先言輻為車耶。王言輻不為車。那先言轂為車耶。王言轂不為車。那先言轅為車耶。王言轅不為車。那先言軛為車耶。王言軛不為車。那先言輿為車耶。王言輿不為車。那先言扛為車耶。王言扛不為車。那先言蓋為車耶。王言蓋不為車。那先言合聚是諸材木著一面寧為車耶。王言合聚是諸材木著一面不為車也。那先言假令不合聚是諸材木寧為車耶。王言不合聚是諸材木不為車。那先言音聲為車耶。王言音聲不為車。那先言何所為車者。王便默然不語。那先言佛經說之如合聚。是諸材木用作車因得車。人亦如是。合聚頭面耳鼻口頸項肩臂骨肉手足肝肺心脾腎腸胃顏色聲響喘息苦樂善惡合聚名為人。王言善哉善哉。王復問那先能與我共難經說道不。那先言如使王持智慧與我相問者能相難王持驕貴者意不能相難。王問那先言智者諸何等類。那先言智者談極相詰語相解語相上語相下語有勝有負正語不正語自知是非是。為最智智者不用作瞋怒智者如是。王復問那先言王者語何等類。那先言王者語自放恣敢有違戾不如王語者王即強誅罰之王者語如是。王言願用智者語不用王者語。莫復持對王者意與我語與我語。當如與諸沙門語。當如與諸弟子語。當如與諸優婆塞語。當以與眾沙門給使者語。無得懷恐怖極正心。當相開悟。那先言大善。王言我欲有所問。那先言王便問。王言我已問。那先言我已答。王言答我何等語。那先言王亦問我何等語。王言我無所問。那先言無所答。王內自思惟念是沙門大高明慧。我甫始當多有所問。王意自念日欲冥當雲何明日。當請那先歸於宮中善相難問。王告沾彌利語。那先今日迫冥明日相請歸於宮中善相難問。沾彌利望群即白那先言。日欲冥王當還宮明日王欲請那先。那先言大善。王即騎馬還宮。於馬上王續念那先字意念欲言那先。那先念至明日。明日沾彌利望群及傍臣白言王。審當請那先不王言當請之。沾彌利望群言。請者當使與幾沙門俱來。王言在那先欲與幾沙門俱來耳。王主藏者名慳。慳白王言令那先與十沙門俱來可(耳王)。復言聽那先欲與幾沙門俱來耳。慳復白王言令那先與十沙門俱來可。王復言聽那先自在欲與幾沙門俱來。慳復白王令那先與十沙門俱來可耳。王聞慳語大數王便瞋怒慳所汝真慳無輩。汝字為慳不望汝強惜王物自汝物當雲何汝不知逆我意。當有誅罰之罪。王言可去哀赦汝罪今我作王為不能堪飯沙門耶。慳便慚愧不敢復語。沾彌利望群即往到那先所。便前作禮白言大王請那先那先言王當令我與幾沙門俱行。沾彌利望群言自在那先欲與幾沙門俱行。那先便與野和羅等八十沙門俱行。沾彌利望群悉俱行旦欲入城。沾彌利望群道中並問那先。昨日對王言無有何用為那先。那先問沾彌利望群卿意何所為那先者。沾彌利望群言我以喘息出入命氣為那先。那先問沾彌利望群言人氣一出不復還入其人寧復生不。沾彌利望群言氣出不還定為死也。那先言如人吹笳氣一出不復還入。如人持鍛金笛吹火氣一出時寧得復還入不。沾彌利望群言不復還入。如人以角吹地氣一出時寧復還入不。沾彌利望群言不復還入。那先言同氣出不復還入人何以故猶不死。沾彌利望群言喘息之間我不能知願為我曹解說之。那先言喘息之氣皆身中事。如人心有所念者舌為之言是為舌事。意有所疑心念之是為心事各有所主。分別視之皆空無有那先也。沾彌利望群心即開解便受五戒為優婆塞。那先便前入宮到王所上殿。王即為那先作禮而卻。那先即坐八十沙門皆共坐。王極作美飯食。王手自著那先前飯眾沙門飯食已竟。澡手畢訖。王即賜諸沙門人一張褻袈裟革屣各一量。賜那先野和羅各三領袈裟各一量革屣。王語那先野和羅言。留十人共止遣餘人。令去那先即遣餘沙門。令去留十人共止。王敕後宮諸貴人妓女。悉於殿上帷中聽我與那先共難經道。時貴人妓女悉出殿上帷中。聽那先說經。時王持座坐於那先前。王言當說何等。那先言王欲聽要言者當說要言。王言卿曹道何等最要者用何等故作沙門。那先言我曹欲棄世間勤苦不欲更後世勤苦。用是故我曹作沙門。我曹用是為最要善。王言諸沙門皆不欲更今世後世勤苦故作沙門耶。那先言不悉用是故作沙門。沙門有四輩。王言何等四。那先言中有負債作沙門。中有畏縣官作沙門者。中有貧窮作沙門者。中有真欲棄滅今世後世勤苦故作沙門。那先言我本至心求道故作沙門耳。王言今卿用道故作沙門耶。那先言我少小作沙門有佛經道及弟子。諸沙門皆多高明。我從學經戒入我心中。以是故棄今世後世勤苦故作沙門。王言善哉。王問言寧有人死後不復生者不。那先言中有於後世生者。中有不復生者。王言誰於後世生者。誰不復生者。那先言人有恩愛貪慾者後世便復生。人無恩愛貪慾者後世不復生也。王言人以一心念正法善故後世不復生耶。那先言人以一心念正法念善智慧及餘善事故後世不復生。王言人以一心念正法善與智慧是二事其義寧同不。那先言其義各異不同。王問那先牛馬六畜頗有智無有智。那先言牛馬六畜各自有智其心不同。那先言王曾見穫麥者不左手持麥右手刈之。那先言智慧之人斷絕愛慾。譬如穫麥。王言善哉。王復問那先何等為餘善事者。那先言誠信孝順精進念善一心智慧是為善事。王言何等為誠信者。那先言誠信者無所復疑。信有佛有佛經法信有比丘僧。信有阿羅漢信有今世。信有後世。信有孝順父母。信有作善得善。信有作惡得惡。得信是以後心便清淨。即去離五惡。何等五惡。一者貪婬。二者瞋恚。三者睡眠。四者戲樂。五者所疑。人不去是五噁心意不定。去是五惡意便清淨。那先言譬如遮迦越王車馬人從濿渡水令水濁惡過渡以去王渴欲得水飲。王有清水珠置水中水即為清。王便得清水飲之。那先言人心有惡譬如濁水。佛諸弟子得度死生之道心以清淨如珠清水人卻諸惡誠信清淨。譬如明月珠王言善哉善哉。王問言人精進誠信者雲何。那先言佛諸弟子自相見輩中脫諸噁心。中有得須陀洹者。中有得斯陀含者。中有得阿那含者。中有得阿羅漢者。中有因相效奉行誠信者。皆亦得度世道。那先言譬如山上大雨其水下流廣大。兩邊人俱不知水深淺畏不敢渡。如有遠方人來視水隱知水廣狹深淺。自知力勢能入水便得渡過。兩邊人眾便效隨後亦得渡。去佛諸弟子亦如是。見前人淨心得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道。皆從善心精進所致也。佛經言人有誠信之心。可自得度世道人能制止卻五所欲自知身苦者。乃能得度世人皆從智慧成其道德。王言善哉善哉。王言何等為孝順者。那先言諸善者皆為孝順。凡三十七品經皆由於孝順為本。王言何等為三十七品經。那先言有四意止有四意斷有四神足有五根有五力有七覺意有八種道行。王復問那先言何等為四意止者。那先報王言佛說一為身身觀止。二為觀痛癢痛癢止。三為觀意意止。四為觀法法止。是為四意止。王復言何等為四意斷。那先言佛說已分別止四事不復念是為四意斷。以得四意斷便自得四神足念。王復問何等為四神足念。那先言一者。眼能徹視。二者耳能徹聽。三者能知他人心中所念。四者身能飛行。是為四神足念。王復問何等為五根者。那先言一者眼見好色惡色意不貪著是為根。二者耳聞好聲惡罵聲意不貪著是為根。三者鼻聞香臭意不貪著是為根。四者口得美味苦辛意不貪著是為根。五者身得細滑意亦不喜身得粗堅意亦不惡是為五根。王復問何等為五力者。那先言一能制眼。二能制耳。三能制鼻。四能制口。五能制身。令意不墮是為五力。王復問何等為七覺意者。那先言一意覺意。二分別覺意。三精進覺意。四可覺意。五猗覺意。六定覺意。七護意。是為七覺意。王復問何等為八種道行。那先言一直見。二直念。三直語。四直治。五直業。六直方便。七直意。八直定。是為八種道行。凡是三十七品經皆由孝順為本。那先言凡人負重致遠有所成立皆由地成。世間五穀樹木仰天之草皆由地生。那先言譬如師匠圖作大城當先度量作基址已乃可起城。那先言譬如伎人欲作當先淨除地平。乃作佛弟子求道。當先行經戒念善因知勤苦便棄諸愛慾便思念八種道行。王言當用何等棄諸愛慾。那先言一心念道愛慾自滅。王言善哉善哉。王復問言何等為精進者。那先言持善助善是為精進。那先言譬如垣牆欲倒從邊拄之捨欲傾壞亦復拄之是為精進。那先言譬如國王遣兵有所攻擊兵弱欲不如。王復遣兵往助之兵便得勝。人有諸惡如兵少弱時人持善心消滅噁心。譬如王增兵得勝。持五善心消五噁心。譬如戰鬥得勝。是為精進助善。如是那先言精進所助致。人善道已。得度世道無有還期。王言善哉。王復問何等為意當念諸善事者。那先言譬如人取異種華以縷合連繫之風吹不能散。那先復言譬如王守藏者知王帑藏中金銀珠玉琉璃珍寶有其多少。道人欲得道時意念三十七品經。譬如是正所謂念度世之道者也。人有道意因知善惡知當可行知當不可行。分別白黑自思惟以後便棄惡就善。那先言譬如王有守門者。知王有所敬者。知王有所不敬者。知有利王者。知有不利王者。守門者知王所敬者。知利王者便內之。知王不敬者知不利王者。守門者即不內。那先言人持意亦如是。諸善者當內之。諸不善者不當內。守意制心譬亦如是。那先說經言人當自堅守護其意及身中六愛慾持意堅守自當有度世。時王言善哉善哉。王問那先言何等為一其心者。那先言諸善中獨有一心最第一人能一其心諸善皆隨之。那先言譬如樓陛當有所倚諸為善者皆著一心。那先言譬如王將四種兵出行戰鬥。像兵馬兵車兵步兵皆導引王前後。佛諸經戒及餘善事皆隨一心亦譬如兵。那先說經言諸善中一心為本學道人眾多皆當先歸一心。人身生死過去如水下流。前後相從無有住時。王言善哉。王復問何等為智慧者。那先言我前說己人有智慧能斷諸疑明諸善事是為智慧。那先言譬如持燈火入冥室。火適入室便亡其冥自明。明人有智慧譬如火光。那先言譬如人持利刀截木。人有智慧能截斷諸惡譬如利刀。那先言人於世間智慧最為第一。人有智慧能得度脫生死之苦。王言善哉。王言那先前後所說經種種別異。但欲趣卻一切惡耶。那先言然佛經所說種種諸善者。但欲卻一切惡也。那先言譬如王發四種兵。雖行戰鬥初發行時意但欲攻敵耳。佛所說經種種諸善。但欲共攻去一切惡耳。王言善哉善哉。那先說經甚快也。王復問那先言。人死所趣善惡之道續持故身神行生耶。更□□槥部慾謊芊慼慼慼潮纂慼G椸□□□□j□□襛□硫□□蓮□□□□□□祤褙□□□□j□□□蓮□□□□□□□□覯□送□□觲□□謘慼樁mp桌□□□□□□診□姲p桌□□□□蓮□□□覭□□姲p桌□□□□□覛診□□□稃□□楷誇□□□□□□□楷埤□□□□□□靈□駽□祏累槄□□□□□□□□□□□□□褻姲Um□□□□露□□□□□□□□□□□□訧□□□埤□□□□□奰蓮□□□□}輻□秺□□□j□稈祰蓮□□□□□□陋□□□□□襴硫□□□□□槙見□梱□馘E□□□□槙覲騇□j□□□□褸□私□□□□□□姁□送□□□□□姁□送□□□姁□送□□□□騷J□飀□□□□槙襾E□□□□□□□槙見□□□診□□□槙言檢□□□□□□禛□槁□□誇□私□□p□□□□□□U~□駛觺□□□□□□□奎□□夾褓□bUD輻□□□□U吽慼慼慼慼慼慼撫p觺□□鰓mUG椸□□姲Uj□□□奾□UF□□□□□□□□□□□□□饌椽□□□模□□姅楚慼慼慼模鞎紩搳慼撙R□□婂□饐□□□飀□褓□|祏倫褸□□□□褓□E□倫裀□□□□□F□餖F□饋□□蛂慼暴r媽□□□□□G楦□量bUD量D輻□□蝐謘慼慼p□□□□□吽慼撓e露□□□□□□礸□□□□□送□□規檢□□□□饖□飀□□饕□□□□送□首□□槔切埤□褓□稃□□誇□□□□□榜騃□□娀埤□□□褽垓夾□□□□□褓□□□□餛□□□□□覃□裀□□嬌□奾□椸□駔□□□襴硫□□□□樀姊□Y□□榖□簥□譣‥糯U□滎□滎靋r□□□嬙中穀食。其田家寧復望得新穀不。王言其田無所復望。那先言其田家何用知不復得穀。王言其田家不復耕不復種故無所望。那先言得道亦如是自知已棄捐恩愛苦樂無有貪心。是故自知後世不復生。王復言其人於後世不復生者於今寧有智異於人不。那先言然。有智異於人。王言寧能有明不。那先言然有明。王言智與明有異同乎。那先言智與明等耳。王言有智明者寧悉知萬事不寧有所不及知不。那先言人智有所及有所不及。王言何等為智有所及有所不及。那先言人前所不學前所不及知。人前所學前所及知。智者所見人及萬物皆當過去歸空不得自在。人心所貪樂皆種苦本從是致苦。慧者知非常成敗之事。是智為異於人。王問言人有智慧癡愚所在。那先言人有智慧諸愚癡皆自消滅。那先言譬如人持燈火入冥室。室中皆明冥即消滅智如是。人有智慧諸癡愚皆悉消滅。王言人智今為所在。那先言人行智以後智便消滅智所作者故作。那先言譬如人夜於火下書火滅字續在。智者如是有所成已。智便消滅其所作續在。王言智有所成已便自滅是何等語。那先言譬如人備火豫作戒火五瓶水。如有失火者其人持五瓶水水滴滅火。火滅以後其救火人寧復望得完瓶歸家用不。王言其人不復望瓶破。火滅豈復望瓶耶。那先言道人持五善心消滅諸惡亦譬如瓶水滅火。王言何等為五善。那先言一者信善有惡。二者不毀經戒。三者精進。四者有慧念善。五者一心念道。為是五善。人能奉行是五善者。便得智慧便知身及萬物非常。便知苦不得自在。便知空無所有。那先言譬如醫師持五種藥詣病者家以藥飲病人。病者飲藥得愈醫寧復望得故藥復行治人不。王言不復望得故藥。那先言五種藥者。如五善智。其醫者。如求道人。其病者。如諸惡。愚癡者。如病人。得道度世者。如病得愈人。智所成致人度世道人已得道智亦自滅。那先言譬如健鬥人把弓持箭前行向敵以五箭射敵得勝。其人寧復望箭歸歸不。王言不復望箭。那先言五箭者。人五智也。智人從智得道如健鬥得勝敵家。諸惡者。如諸惡道人持五善心滅卻諸惡。諸惡皆滅善智即生。人從善智得成度世道者常在不滅。王言善哉。王言如人得道後世不復生者後寧復更苦不。那先言或有更苦者或有不更苦者。王言更苦不更苦雲何。那先言身更苦耳心意不更苦。王言身更苦心意不更苦雲何。那先言身所以更苦者。其身見在故更苦心意棄捐諸惡無有諸欲。是故不復更苦。王言假令得道人不能得離身苦者是為未得泥洹道耶。王言人得道已無所恩愛身苦意安何用為得道。王言假令人得道已成當復何留。那先言譬如果物未熟不強熟也。已熟亦無所復待。那先言王屬所道者捨犁曰所說捨犁曰在時言。我亦不求死我亦不求生我但須時可時至便去。王言善哉善哉。   那先比丘經捲上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70B 那先比丘經   那先比丘經卷中   失譯人名附東晉錄   王問人更樂者為善耶不善也。人更苦為善耶為不善也。佛得無不說有樂或有苦。王言如使有為無有苦。那先問王言如人燒鐵著手中寧燒人手不。復取冰著手中其冰寧復燒人手不。王言然兩手皆威也。那先問王言。如是兩手中物皆熱耶。王言不兩熱。那先言兩冷耶。王言不兩冷也。那先言兩手中皆燒。那先言我重問王。王前後兩熱當言兩熱。兩冷當言兩冷。何緣一冷一熱能同言燒人手乎。王言智慮甚淺近不能及是難也。願那先為我解之。那先言佛經說之。凡有六事。令人內喜。有六事令人內愁。復有六事。令人不喜亦不愁。外復有六事。令人愁。王問何等為六事。令人內喜。那先言。一者目有所視復有所望。是故令人內喜。二者耳聞好聲復有所望。是故令人內喜。三者鼻聞好香復有所望。是故令人內喜。四者舌得美味復有所望。是故令人內喜。五者身得細滑復有所望。是故令人內喜。六者心得樂受復有所望。是故令人內喜。如是六事令人內喜。王復問何等為外六事。令人喜。那先言一者眼見好色念之不可常得皆當棄捐便自思惟審然無常。是故令人外喜。二者耳聞好聲念之不可常得皆當棄捐。是故令人外喜。三者鼻聞好香念之不可常得皆當棄捐。是故令人外喜。四者口得美味念之不可常得皆當棄捐。是故令人外喜。五者身得細滑念之不可常得皆當棄捐。是故令人外喜。六者心念愛慾思惟念之是皆無常皆當棄捐念之是以後更喜。是為六事令人外喜。王復問何等為內六事令人內愁。那先言。一者令人內愁者目所不喜而見之令人內愁。二者耳不欲所聞而聞之令人內愁。三者鼻不欲所臭而嗅之令人內愁。四者口不欲所得而得之令人內愁。五者身不欲所著而著之令人內愁。六者心不可所喜而有之令人內愁。是為六事令人內愁。王復問何等為外六事。令人不喜。那先言。一者目見惡色令人不喜。二者耳聞惡聲令人不喜。三者鼻聞臭腥令人不喜。四者舌得苦辛令人不喜。五者身著粗堅令人不喜。六者心有所憎令人不喜。是為外六事令人不喜。王復問何等為六事。令人不愁亦不喜。那先言。一者目有所見亦不喜不愁。二者耳有所聞音亦不喜亦不愁。三者鼻有所嗅亦不喜亦不愁。四者口有所得亦不喜亦不愁。五者身有所觸亦不喜亦不愁。六者心有所念亦不喜亦不愁。是為內六事。令人不喜不愁。王復問何等為外六事。令人愁者。那先言。一者目所見死者因自念身及萬物無常。其人自念言我有是念何以不得道因外愁。二者耳不樂好音其人自念言。我有是念何以不得道因外愁。三者鼻不喜臭香其人自念言。我有是念何以不得道因外愁。四者口不味苦甜其人自念。我有是念何以不得道因外愁。五者身不好細滑亦不得粗堅其人自念言。我有是念何以不得道因外愁。六者心不喜愛慾其人自念言。我有是念何以不得道因外愁。是為六事令人外愁。王言善哉善哉。王復問那先人以死後誰於後世生者。那先言名與身於後世生。王問那先故人名身行生耶。那先言不也。非故名亦非故身持是名身於今世作善惡乃於後世生耳。王言如使今世用是名身作善惡於後世身不復生者極可作善惡徑可得脫不復更諸苦耶。那先言於今世作善後世不復生者便可得脫無耶。人作善惡不止當後生耳是故不得脫。那先言譬如人盜他人果蓏其主得盜果者將至王前白言。是人盜我果其盜者言。我不盜是人果是人所種小栽耳本不種果也。我自取果我何用為盜我不盜是人果我不應有罪過。那先問王言。如是兩人共爭誰為直者誰不直者。王言種栽家為直本造所種盜者無狀應為有罪。那先言盜何用為有罪。王言所以盜者有罪本種栽家所種從栽根生故上有果耳。那先言人生亦譬如是人今世用是名身作善惡乃生於後世今世作善惡者是本也。那先言。譬如人盜他人禾穟其主得盜便牽問之汝盜我禾穟。為盜者言我不盜卿禾穟卿自種禾我自取穟我何用為犯盜。兩人相牽至王前白如是誰為直者誰為不直。王言種禾穀為直盜者為不直。那先言何以知盜禾穟者為不直。王言是種禾者為本有不種禾者為無緣何有穟。那先言人生亦譬如是。人今世用是名身作善惡。乃生於後世。今世作善惡者是其本也。那先言。譬如人冬寒於一捨中然火欲自溫炙。其人棄火而去。稍稍然及壁土燒屋連及樓舍。捨主因言起火者牽至王前白言。是人起火延及燒我樓舍。然火者言我然小火自溫炙耳。我不燒樓舍。那先問王誰為直者。王言本然火者為不直本所生也。那先言人生亦爾。譬如人今世用是名身作善惡。乃生於後世今世作善惡者是本也。那先言譬如人夜然燭火著壁欲用自照飯食。燭稍卻及壁上及竹木林材。便燒一捨火大熾延及燒一城中。舉城中人民共□言。汝何為燒一城中乃如是。然火者言我但然小燭火以自照飯食耳。是自大火非我火也。如是便共爭訟相牽至王前。那先問王言。如是誰為直者誰為不直者。王言然火者為不直。那先言何以知。王言本是火所生也。汝飯食已不當滅火也而令火燒一城中。那先言。人生亦譬如是人今世用是名身作善惡。乃生於後世今世作善惡者是其本也。人用不知作善惡故不能得度脫。那先言。譬如人以錢娉求人家小女。以後女長大他人復更求娉求女得女以為婦。前所娉家來自說言。汝反取婦為。後家言。汝自小時娉女我自大時娉婦我何用為嬰汝婦耶。便相牽詣王前。那先言王如是誰為直者誰為不直者。王言前娉家為直。那先言王何以知。王言是女本小今稍長大是故知為直也。是前娉家婦也。那先言人生亦譬如是人今世用是名身作善惡。乃生於後世今世作善惡者是其本也。那先言譬如人持瓶從牧牛家買乳湩。得湩已復還寄其主言我今還。不久其人須臾來還取瓶湩湩以轉作酪。買湩家言。我持湩寄卿今反持酪還我牧牛者。言是汝故乳今自轉為酪。兩人因共爭訟相牽詣王前。那先問王言如是誰為直者。王言牧牛家為直那先言王何以知。王言汝自買湩停置地自轉成酪。牧牛家當有何過。那先言人生亦譬如是人今世用是名身作善惡。乃生於後世今世作善惡者是其本也。王復問今那先當復於後世生耶。那先報王言用是為問我前說已如使我有恩愛者後世當復生。如使我無恩愛者不復生。那先言譬如人竭力事王。王當知其善使賜其財物。其人得物極自施用衣被飲食歡樂自樂。其人論議言。我有功於王。王未曾有賞賜我也。那先問王如彼人得賞賜。反言未曾得其人語寧可用不。王言其人語不可用。那先言是故我語王言。如使我有恩愛者當復於後世生。如使我無恩愛者不復於後世生。王言善哉善哉。王問那先言。卿前所說人名與身何等為名何等為身者。那先言今見在為身心所念者為名。王復問人何故有名行於後世生而身不行生。那先言人身以名前後相連。譬如雞子中汁及與上皮乃成雞子。人名與身相連如是不分也。王言善哉。王復問那先何等為久者。那先言以過去事為久。當來事亦為久。見在事為無有久。王言善哉。王復問那先言審為有久不。那先言。或有久或無有久。王復言。何等為有久何等為無有久。那先言其得道泥洹者為無久。未得道當復更死生者為有久。人於今世好佈施孝於父母於當來世當得其福。王言善哉善哉。王復問那先言諸以過去事當來事今見在事是三事何所為本者。那先言已過去事當來事今見在事愚癡者是其本也。愚癡生即生神神生身身生名名生色色生六知。一為眼知。二為耳知。三為鼻知。四為口知五為身知。六為心知。是為六知。是六事皆外向。何等為外向眼向色耳向聲鼻向香口向味身向滑心向貪慾是為六外。向名為沛。沛者合沛者知苦知樂。從苦樂生恩愛。從恩愛生貪慾。從貪慾生有致便生因老。從老因病從病因死從死因哭從哭因憂從憂因內心痛。凡合是諸勤苦合名為人。人以是故生死無有絕時。人故本身不可得也。那先言譬如人種五穀生根從根生莖葉實至後得穀已。後年復種得穀甚多。那先問王如人種穀歲歲種穀寧有絕不生時不。王言歲歲種穀無有絕不生時也。那先言人生亦如是。展轉相生無有絕時。那先言譬如雞生卵卵生雞從卵生卵從雞生雞。人生死亦如是無有絕時。那先便畫地作車輪問王言。今是輪寧有角無。王言正圓無有角。那先言佛經說人生死如車輪展轉相生無有絕時。那先言人從眼萬物色識即覺知是三事合。從合生苦樂從苦樂生恩愛從恩愛生貪慾從貪慾生因有致從有致因生從生因作善惡從善惡便生。耳聞聲識即覺知三事合。從合生苦樂從苦樂生恩愛從恩愛生貪慾從貪慾生因有致從有致因生從因生作善惡從善惡便生。鼻聞香識即覺知三事合。從合生苦樂從苦樂生恩愛從恩愛生貪慾從貪慾生因有致從有致因生從生因作善惡從善惡便生。口得味識即覺知三事合。從合生苦樂從苦樂生恩愛從恩愛生貪慾從貪慾生因有致從有致因生從因生作善惡從善惡便生。身得細滑識即覺知三事合。從合生苦樂從苦樂生恩愛從恩愛生貪慾從貪慾生因有致從有致因生從生因作善惡從善惡便生。意有所念識即覺知三事合。從合生苦樂從苦樂生恩愛從恩愛生貪慾從貪慾生因有致從有致因生從因生作善惡從善惡便生。那先言人展轉相生無有絕。王言善哉。王復問那先卿言人生死不可得本不可得本意雲何。那先言有本者當不復生。有本者當復過去用是為本。王言無本者當不復生。見有本者當過去如是本為未絕耶。那先言然皆當過去。王復問那先人生死寧有從旁增益者不。那先問王言世間人及蚑行蠕動之類寧有從旁增益者不。王言我不問那先世間人及蚑行蠕動之類。我但欲問卿人生死本耳。那先言樹木生以栽為本五穀生以穀為本。天下萬物皆各以其類本生。人從六情恩愛為本。那先言人有眼有色有識。有耳有聲有識。有鼻有香有識。有舌有味有識。有身有細滑有識。有念有法有識。從是生苦樂從苦樂生恩愛從恩愛生貪慾從貪慾生合是諸苦乃成為人耳。眼耳鼻口身神識念使有致併合為沛。從沛生苦樂從苦樂生恩愛從恩愛生貪慾從貪慾因生有致從有致因生從生因老因病從病因死因憂從憂因哭從哭因內心痛人生如是。那先言無眼不見色不覺不知從不覺不知無有合。無有合無有苦樂無有苦樂便不生恩愛。無恩愛不生貪慾無貪慾無有致無有致不生不老。不生不老不病不死不病不死不愁不哭。不愁不哭不內心痛無是諸苦便度脫得泥洹道。無耳無所聞無鼻無所嗅無口無所味無身無細滑無識無所念。無所念無沛無沛無苦樂無苦樂無恩愛無恩愛無貪慾無貪慾無胞胎。無所胞胎無所生不生不老不老不病不病不死不死不愁不愁不哭不哭不內心痛。捐棄諸苦便得泥洹道。王言善哉。王復問那先言世間寧有自然生物無。那先言無有自然生物皆當有所因。那先因問王。今王所坐殿有人功夫作之耶自然生乎。王言人功作之材椽出於樹木垣牆泥土出於地。那先言人生亦如是。界如和合乃成為人。是故無自然生物也皆有所因。那先言譬如窯家作器取土水和以為泥燒作雜器物其泥不能自成為器。會當須人工有薪火乃成為器耳。世間無有自然生者也。那先語王言譬如箜篌無絃無柱無人鼓者寧能作聲不。王言不能自作聲。那先言如使箜篌有絃有柱有人工鼓者其聲寧出不。王言有聲。那先言如是天下無自然生物皆當有所因。那先問王如鑽火燧無兩木無人鑽者寧能得火不。王言不能得火。那先言設有兩木有人鑽之寧能生火不。王言然即生火。那先言天下無有自然生物皆當有所因。那先問王言譬如陽燧鉤無人持之亦無日無天寧能得火。那先言如陽燧有人持之有天有日寧能得火不。王言得火。那先言天下無有自然生物皆當有因。那先問王言若人無鏡無明人欲自照寧能自見其形不。王言不能自見。那先言如有有鏡有明有人自照寧能自見形不。王言然即能自見。那先言天下無有自然生物皆有所因。王言善哉。王復問那先世間人寧為有人無。那先言世間不能審有人也適當呼誰為人。王言身中命即為人不。那先問王人身中命能用眼視色。不能用耳聽音聲。不能用鼻聞香。不能用舌知味。不能用身知細滑。不能用意有所知不。王言能。那先言今我與王其於殿上四面有窗自在欲從何窗者寧能見不。王言得見。那先言設令人命在身中自在欲從何孔視耳能以眼視色。不能用耳視色。不能用鼻視色。不能用口視色。不能用身視色。不能用意視色不。王言不能。那先言設令命在耳能以耳有所聞。不能以耳有所見。不能以耳知香臭。不能以耳知味。不能以耳知細滑。不能以耳有所念不。那先言設令命在鼻能以鼻知香臭。不能以鼻聞音聲。不能以鼻知味。不能以鼻知細滑。不能以鼻有所念不。那先言設令命在口能以口知味。不能以口有所見。不能以口聽音聲。不能以口聞臭香。不能以口知細滑。不能以口有所念不。那先言設令命在身中能以身知細滑。不能以身有所見。不能以身聽音聲。不能以身知臭香。不能以身知味。不能以身有所念不。那先言設令命在識能以識有所念。不能以識聽音聲。不能以識知臭香。不能以識知味。不能以識知細滑不。王言不能知也。那先言王所語前後不相副。那先言如我與王共在殿上坐徹壞四窗者視寧廣遠不。王言然廣遠。那先言設令命在身中捺眼去之其視寧廣遠不。決耳令大其聽寧能遠不。決鼻令大聞香寧能遠不。決口令大知味寧能多不。副剝皮膚知細滑寧多不。決判去意其令寧大不。王言不也。那先言王亦語前後不相副。那先問王言王持藏人來入在王前住王寧覺知在前住不。王言知在前。那先言持藏者即入王室寧知入室不。王言知入室也。那先言設令人命在身中人持味著口中能知甜醋酸鹹辛苦。王言知之。那先言王所語前後不相副也。那先言如人沽美酒著大器中急塞一人口倒置酒中令嘗酒其人寧知酒味不。王言其人不知。那先言何以故不知味。王言未入口到舌上故不知味。那先言王所語前後不相副。王言我愚癡智未及是難願相解之。那先言人從眼見色神動。神動即生苦樂。意念合耳鼻口身意皆同合為意有所念神動。神動即生苦樂從苦樂生意從生念展轉相成適無常主。王言善哉。王復問那先人生眼時眼與神俱生耶。那先言然同時俱生。王復問眼居前生耶。神居前生耶。那先言眼居前生神居後生。王言眼語神言我所行生處。汝當隨我後生相語言兩耶。神語眼言汝所生處。我當隨汝後生兩相語不。那先言兩不相與語。王言卿不言同時俱生何以故不相語。那先言有四事俱不相語。那先自言何等四。一為下行二為向門三為行轍四者為數。是四事俱不相語。王復問何等為下行者。那先報王言高山上天雨其水隨流當如何行。王言下行。那先言後復天雨其水流當復如何行。王言當隨前流水處行。那先問王言。前水寧語後水言汝當隨我後來。後水寧語前水言我當隨汝處流行。前水後水相語言爾不。王言水流各自行。前後不相語也。那先言眼亦如水。眼不語神言汝當隨我後生。神亦不語眼言我當隨汝後行生也。眼與神俱不相語也。是名為下行。耳目鼻口身意亦爾。王復問何等為向門者。那先言譬如大城都有一門。其中有一人欲出當從何向。王言當從門出耳。那先言後復有一人欲出當復從何向出。王言故當從前一人門出耳。那先言王前出人寧語後人言。汝當隨我後出。後人寧語前人言。我當隨卿所從門出。兩人寧相語言爾不。王言前人後人俱不相語也。那先言眼亦如門。眼不語神言汝當隨我後生。神亦不語眼言我今當隨汝後生。眼與神俱不相語也。是為向門。耳鼻口身意亦爾。王復問那先言何等為轍行者。那先問王言前車行有轍後車行當從何所行。王言後車當從前車轍中行。那先言前車輪寧語後輪言汝當隨我處從後來。後車輪寧語前輪我當隨汝處行。寧相語言爾不。王言俱不相語也。那先言人亦如是。眼不語神我所生處汝當隨我生。神亦不語眼我當隨卿後生。那先言耳鼻口身神俱不相語。王復問那先何等為數。那先言數者校計也書疏學問是為數。耳目鼻口身神稍稍習知共合。是六事乃為有所知。不從一事有所知也。王言善哉。王復問那先言。人目生時與苦樂俱生不。那先言目與苦樂俱生皆根從合生。王復言何等為合者。那先言兩相觸為合。合者譬如兩羊相抵是為合。一羊如目一羊如色。合為名沛。譬如一手為目一手為色兩手合為沛。譬如兩石一石為目一石為色。兩石合為沛。耳目鼻身神皆同合為沛。譬如雨石一石如神一石如志。兩石合為沛。神志合如是。是名為沛。王言善哉。王復問那先。樂何等類。那先言自覺知為樂。那先言譬若人事國王。其人賢善。王賜與財物。其人得之。用自快樂。在所欲為。其人自念。我事王得賞賜。今得樂樂如是。那先言譬如人心念善口言善身行善。行善如是死後得生天上。其人於天上極意自娛樂自念言。我在世間時心念善口言善身行善。是故我自致生此間。得樂甚樂。是為覺。王言善哉。王復問那先。何等為覺者。那先言從知為覺。譬如王有持藏者入藏室中自視室中。自知有若干錢金銀珠玉繒帛雜香色皆知雜處。是為覺知。王言善哉。王復問那先言。人有所念何等類。那先言人有所念因有所作。譬如人和毒藥自飲。亦復行飲人。身自苦亦復苦他人身。那先言譬如人作惡死後當入泥犁中。諸所教者皆入泥犁中。惡人有所念所作言如是。王言善哉。王復問那先言。何等為內動者。那先言志念內便動。王言動行時雲何。那先言譬如銅鋗銅釜。有人往燒之。其器有聲。舉乎有餘音。而行人如是志動念因行。那先言燒時為動有餘音為行。王言善哉。王復問那先言。能合取分別之不。是為合。是為智。是為念。是為意。是為動。那先言假令以合不可復分別也。那先言王使宰人作美羹。中有水有肉有蔥蒜有薑有鹽豉有糯。王敕廚下人言。所作美羹如前取羹中水味來。次取蔥味來。次取薑味來。次取鹽豉味來。次取糯味來。羹以成人寧能一一取羹味與王不。王言羹一合以後不能一一別味也。那先言諸事亦如是。一合不可別也。是為苦樂是為智是為動是為念。王言善哉善哉。王復問那先言。人持目視鹽味寧可別知不。那先言王知乃如是耶。能持目視知鹽味。王言目不知鹽味耶。那先言人持舌能知鹽味取。不能以目知鹽味也。王復言人用舌知味雲。那先言人皆用舌別知味。王言諸鹽味皆當用舌別知耶。那先言然。諸鹽味皆當用舌別知耳。王復問那先言。車載鹽牛軛鹽。車牛寧能別知鹽味不。那先言車牛不能別知知鹽味也。王問那先言。鹽味寧可稱不。那先言王智乃爾能稱鹽味。王問那先言。鹽味不可稱也。其輕重可稱耳。王言善哉。王復問那先。凡人身中五知作眾事所成耶。作一事成五知耶。那先言作眾事所成。非一事所成也。譬如一地五穀當生時各各自生動類人身中五事皆用眾事各所生。王言善哉善哉。王復問那先。世間人頭鬚髮膚面目耳鼻口身體四支手足皆完具。何故中有壽命長者。中有短命者。有多病者。中有少病者。中有貧者。中有富者。中有貴者。中有賤者。中有大士者。中有小士者。中有端正者。中有醜者。中有為人所信者。中有為人所疑者。中有明孝者。中有愚者。何故不同。那先言譬如諸樹木果眾中有醋不甜者。中有苦者。中有辛者。中有甜者。中有正醋者。那先問王言。是皆樹木何故不同。王言所以不同者。其裁各自異。那先言人亦如是。心所念者各各異。是故令世間人不同耳。中有短命者。中有長命者中有多病者中有少病者中有富者中有貧者中有貴者中有賤者中有大士者中有小士者中有端正者中有醜者中有語用者中有語不用者中有明者中有愚者。那先言是故佛所言隨其人作善惡自當得之。中有豪貴者中有貧窮者。皆是前世宿命世作善惡各自隨其德得之。王言善哉善哉。王復問那先言。人有欲作善者。當前作之耶。當後作之乎。那先言當居前作之在後作之。不能益人也。居前作者有益於人。那先問王言。王渴欲飲時使人掘地作井。能赴王渴不。王言不赴渴也。當居前作井耳。那先言人亦如是。人所居皆當居前。在後作者無益也。那先問王。王飢時乃使人耕地糞地種穀。飢寧用飯耶。當豫有儲。王言不也。當先有儲貯。那先言人亦如是。當先作善。有急乃作善者無益身也。那先問王。譬如王有怨。當臨時出戰鬥。王能使人教馬教象教人作戰鬥具乎。王言不也。當宿有儲貯。臨時便可戰鬥。臨時教馬教象教人無益也。那先言佛經說言。人當先自念身作善。在後作善無益也。那先言王莫棄大道就邪道。無效愚人棄善作惡。後坐啼哭無所益也。人家棄捐忠正就於不正。臨死時悔在後。王言善哉善哉。王復問那先。卿曹諸沙門言。世間火不如泥犁中火熱也。卿曹復言。持小石著世間火中。至暮不消也。卿曹復言。極取大石著泥犁火中即消盡。是故我不信也。卿曹復言。人作惡死在泥犁中。數千萬歲其人不消死。是故我重不信是語也。那先問王。王寧聞見水中有雌蟒雌蛟雌鱉雌蟹懷子以沙石為食不。王言然。皆以是為食。那先問王。沙石在腹中寧消不。王言然皆消。那先言其腹中懷子寧復消不。王言不消也。那先言何以故不消。王言相祿獨當然故不消。那先言泥犁中人亦如是。數千萬歲不消死者。其人所作罪過未盡故不消死。那先問王言。雌師子雌虎雌狗雌貓懷子。皆肉食噉骨入腹中時寧消不。王言皆消盡。那先問王言。其腹懷子寧復消不。王言不消也。那先言用何故不消。王言獨用祿相故不消也。那先言泥犁中人亦如是。數千萬歲不消死者。泥犁中人所作過惡未解故不消死。那先問王言。雌牛雌馬雌驢雌麋雌鹿懷子。皆食草芻為餐不。王言然。皆以是為食。那先言其芻草寧於腹中消盡不。王言皆消盡。那先言其腹中子寧消盡不。王言不消盡也。那先言何故不消盡。王言獨以相祿當然故使不消盡。那先言泥犁中人亦如是。是罪過未盡故不消死。那先問王言。夫人及長者富家女。飲食皆美恣意食。食於腹中寧消不。王言皆消。那先問王言。腹中懷子寧消不。王言不消也。那先言何以故不消。王言獨相祿故使不消也。那先言泥犁中人亦如是。所以數千歲不消死者。用先世作惡故未解故不消死。那先言人在泥犁中長在泥犁中老過盡乃當死。王言善哉。王復問那先。卿曹諸沙門言。天下地皆在水上。水在風上。風在空上。我不信是也。那先便前取王書水適以三指撮舉之問王言。是中水為風所持不。王言然。為風所持。那先言風持水亦如是。王言善哉。王復問那先言。泥洹道皆過去無所復有耶。那先言泥洹道無所復有也。那先言愚癡之人徑來索內外身愛。坐是故不能得度脫於老病死。那先言智者學道人內外身不著也。人無有恩愛無有恩愛者無貪慾。無貪慾者無有胞胎。無有胞胎者不生不老。不生不老不病不死。不病不憂不哭。不憂不哭不內心痛。便得泥洹道。王言善哉。王復問那先言。諸學道者悉能得泥洹道不。那先言不能悉得泥洹道也。正向善道者學知正事。當所奉行者奉行之。不當奉行者遠棄之當所念者念。不當所念者棄之。人如是者得泥洹道。王言善哉。王復問那先。人不得泥洹道者。寧知泥洹道為快不。那先言然。雖未得泥洹道。由知泥洹道為快也。王言人未得泥洹道者。何以知為快耶。那先問王言。人生未嘗截手足為痛處。王言人雖未嘗更截手足。由知為痛也。那先言何用知為痛也。王言其人截手足時□□□覘履□□□□□□□□楦□□□□禳妴驁□□駛訪獑S驁□□□覘□□□□□□□□飀□□饕□□裀□□襯禛腹慼慼慼慼慼慼慼腹慼慼慼慼慼憤H贊□禛腹慼慼慼慼慼慼撳晼毅芊慼慼慼慼慼慼慼滕唌撳晼慼慼慼撫纂慼慼撳J□□□□襴硫□□□□□□腄慼憎央撓堙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毅謘慼潰鷿魽撞漶慼慼慼慼毅芊慼慼慼慼慼慼慼毅謘慼潰鷾芊慼慼慼腄憎央摯鞢摯e□□□□□□腄慼慼樁e檢□□□櫚□楏□□檟椸□□□□埤□榜馭□□□□□□櫚□贊□□□□埤□楯榜餽□□□□□飀□   那先比丘經卷中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70B 那先比丘經   那先比丘經卷下   失譯人名附東晉錄   王復問言。無有復勝佛者耶。那先言然。無有勝佛者。王復問。何以知為無有勝佛者。那先問王言。如人未曾入大海中。寧知海水為大不。有五河河有五百小河流入大河。一者名恆。二者名信他。三者名私他。四者名□□飀□□奐□□□逆□G□□□□□□妵逆□禰□椸□E□□□□□□□稃□O誇□□□□檳埤□□□□奾榵□□□□□□騃□□□埤□□媽□□□□□□□飀□□饕□□裀□委觟□□騃□□□埤□□襴硫□□□□贊□□□□□□□□贊□奐□□□□□□□禛腹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摯□□腹慼慼慼慼慼慼腹慼慼憬e觟娳□□□贊□□□□□□□襭稽駛覕饑□□覘□媽□奐□□□□□□□覘□媽□□□□□□□□□□□□□□□□□□□□□□□□□□□□□□駛覕飀□覘□媽□□□□騃□□□埤□□饕□□裀□□□□□□魯□□□□□□□□□□騰□□□□□□楥駩□□□□□□□□飀□□饕□□□□□□□□□襾□槔切檢□□□□□□□□□禖□□□□□裀□□□□□□褸□禛□規檢□□秺□視□禛□檢□□□□□□□□□□□禖□□□□襴硫□□□蓮□均漿研□□□□□□檢□□□夾□□□襴硫□□□□均樂ヾ歎ョ慼慼撫o埤□□□言檢□駢□祅榜□□裀□□□□□□□□□□□□言□□□□□□□□□□夔驉潑□□□□□□飀□□饕□□裀□駂□香□□□□□□□香□□□□□□□□□褓□□□□□□禜驁鞳慼慼慼熱}j□□□□□洁慼慼慼慼慼慼樁n□□□榜驁j□□□□□洁樁n□馞□□□姛□□□□□□□□□楦□□□褻□椽□□□□練□□榛□禖□□□□□□覘□□□□□□□□□□□□□裀□□□□□羇□□□□□□□□□診□□□□褓□樺□□□□模□□□□槁□□裀□□奅業秺□裀□□□饋□□□□櫸□□□□櫚□□□礹□□□□□□□飀□□□□襯稃□楈□稦楖□□□褸□檢□□□□□量租獎□□□裀□□襴硫□□馜覜□馞□□□稃□楈□稦樨□榞□□□馞□□祏□□夾□□檢□□□□履埤□□□□□□榵□□□□獎□□□裀□□□□飀□□饕鷺□榖□□槔切埤□稃□□誇□□□□□桌槔切嬌□埤□□□委觟夾□□□□□□□□樀姨q驛診□□□褓□稱□□□秩□□□□□檢□檳□□秩□□□□□□□楦□□□□榖□□槔□□□埤□□□□飀□□饕□□裀□馜馳妴馱□□□□□馜飀□□□□襯稃□秤□□□覟□誇□□□□□□□秤□□覟□埤□□孌□妴饎□□量息秤□秤□□埤□□□□□□□□私□□飯□奅槁□□□祏量饁秤□奅□□褸□□□□□履娙埤□□□□□孌□妴饎□□量駟娙埤□□□□飀□□饕□□裀□驖□逆□□□樺□□□□□□驖□□□□樺□□□□□□驖□□□□樺□埤□□□埤□□要輻妒□祰馺□□□□憐□穠c□□稦椽□□埤□□襴硫□□□禛R媽□□□□□□□檢□□R媽□□□□□□□覈□□□鞢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礡慼慼慼慼慼慼慼熨硫□□□□□□□□埤□□□□嬈益姶淋窗慼慼慼熨硫□□□□□□□□嬈益姶淋窗撬芊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摯鞢慼慼慼摩q姶淋翕|娭礹□□□□□□淪釣央慼慼慼撮芊慼慼慼慼牖R□楦□□□□□樺□□檸□勵□□□□□褽□j□□褽□□□□褽□□□□□□□□□駩□□□□□□□□□□□□糖□□□□□□□□襭□樇□誇□裀□□□□飀□□饕□□裀□□□馜送膳□□□□□r□□橇□□饅餑□檢□□□□□馜送膳□□□□□r□榜□□□饅餑□□□□□榯□□馜送膳□□□□□r□□橇□□饅餑□檢□□□□□榯□□率裀□□□□杻榯□□率言埤□□槄□率裀□□驒□□省□聾槨j□榯□□馘率言埤□□□□率裀□□□□□榯□槄□露膳□□□□□r□□□□埤□□馜馘率裀□□襴硫□□□腹ˍS□□□□□□□□□□□□#蛗m□□□禖□□□□□□□□饑□□饃□漶慼慼慼慼慼慼慼慼i□□□□□□□□椽□榯□□飼觛言埤□□馜馘飼觛裀□□練□橖□禖□橖□□□□露橖□□□□□□□飀□□饕□□裀□□飥□□□駎□□□□□□祩楥□□□□□□□□檢□驛□□楥□□覽□□姩□□□□堙慼慼慼慼潸芊慼慼摯鞢慼慼慼慼潸芊暴肮晼慼慼熨硫□□□□駎□□餓□□埤□□□□□駎□□餓埤□□□□□姬□□駎□奏□□襤□槂□□省□□□襴硫□□□嫿□□姭□j□□□嫿□□□言□□□□□□□□□□裀□省□□□□j□□楦□□□\□□駎□奼省□□□□□飀□□饕□□裀□□禂飯觟奧駩□□□□□□□□□飯觟奧駩□□□□□□□慼慼樂ヾ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潑`□□廬騇□延觶□□□□□□襼省□觟□□□飀□襼省□桌楥駩□□□□□□□飀□□饕□□裀□□榯□□□□□□□□□□騁J□□□□餕□□□□□□□□禜饈□□□□□□□□驅榯□□□欖呂□□餓妄□□橋□□□館□妄□□□□□榜騁J□□□□□埤□榜餡襓□□□□誇橖□□檢□□姪□□□□秦倫□逆□□□□飀□□饕□□裀□奾祺樄□埤□□祺樄□埤□餽姭饈□□□□□□□□祺樄□埤□騲□□□□□□祺樄□埤□□騲□□□□□榬□□穰□璉陋□□□□□□□橖□□□榬□□□□穠儺s□饎□□□□□□□□祺樄□埤□□倫褽□蛂慼慼慼撓R樄□埤□檸□露□□□□□□□裀□□□陋□□□□□飀□□饕□□裀□□榜□□□□夾婁□□□□□□□□□□□□□□夾婁□□□□□□褽姭餓夾□□西祿娀檢□西奿娀檢□□襴硫□□□禛芊慼漿□奾□夾□□□□□櫚□芊慼漿埤□奾□餓□襼□□□□□□蓮□□言樀□襼□j□□□□□□埤□□□□亮□□騱□□□饕□□裀□□□□□□埤□□□□□□□□□□羇□□槔西垓娀檢□□□□□□□□槔西垓夾□□□□襼□□槔西垓夾□□□□□鷺□□奎□□□□□餓妖□□□□□□堙慼慼慼慼慼慼撬y娀奪楦□□□□□□□覛羈□□□□□檢□□□□□□覛觕□□餓埤□□□省□言□駟埤□□□餓娀□□□□□飀□□饕□□裀□□襹G□勵娀檢□□□□□□膳□□□勵埤□□夾婁□□□勵埤□□妖□□□觔勵埤□□□□飣示□勵埤□□妀□□勵埤□□媸腹慼潑R勵埤□□嬌□□倫勵埤□□媸瞴慼慼撬y埤□□□餺□勵埤□□□倫勵埤□□媸芊慼憮o勵埤□□□□□觔勵埤□□□妠□觔勵埤□□□媧□委勵埤□□□誇□□勵埤□□□娮□觔勵埤□□□媸芊慼慼慼慼撬y埤□□□□□□□□□饕□□裀□姭駂□夾娀埤□□□□□省□□□□省□□□□騮cm逆□奄□楮勵妙□□□□詁□□□□奎□椹□□□□□□□□駔□q□□□□夾倫勵埤□□□饕□□姭駂□□□觔勵娀埤□□□□□□z觟妠□裀□□餓襼□□□□□褾鍊□勵埤□駎□饕□□裀□姭駂□示□勵娀埤□□□□□□□□□□□□□□□□□□□蓼□示□勵埤□□□饕□□裀□姭駂□□□勵娀埤□□□□□□□□□□□獎□□□□夾□□褓□□□□□□□□□□□□□量奪□□蓼□□□勵埤□□□饕□□裀□姭駂□□槔勵埤□□□□□□□鞢慼慼潮湅\□□□□蓼□□槔勵埤□□□饕□□□□□姭駂□□□倫勵娀埤□□□□□□芊慼慼慼撫譬堙潦I□□□□□蓼□□□倫勵埤□□□饕□□□□□姭駂□瞴慼慼撬y娀埤□□□□□□□□□飯穡y□騇□□檢□□□G□蓼□□勵埤□□□饕□□□□□姭駂□餺□勵娀埤□□□□□□□□□□榜□媽□言埤□觀□餺□勵埤□□□饕□□□□□姭駂□倫勵娀埤□□□□□□□□□饃□j□蓼□倫勵埤□□□饕□□裀□姭駂□腹憮o勵娀埤□□□□□□□□□□裀□覕腆西奾礹□□蓼□腹憮o勵埤□□□□饕□□裀□姭駂□□觔勵娀埤□□□□覛言娃□□業逆□蓼□□觔勵埤□□□□饕□□裀□姭駂□□觔勵娀埤□□□□□□□□覈□□駟姭模□矩j□蓼□□觔勵埤□□駎□饕□□裀□姭駂□□委勵娀埤□□□□□□□□□楂□裀□蓼□奱□勵埤□□□□饕□□裀□姭駂□□□勵娀埤□□□□驖□□□□□□□□K槔淚□□榙□□□麗□□□□□勵埤□□□□饕□□裀□姭駂□□觔勵娀埤□□□□□□糖奏□□裀□□□□□□□□襼□□蓼□□觔勵埤□□□□饕□□裀□姭駂□芊慼慼慼慼撬y娀埤□□□□奪□□□□□□□□□倫勵埤□蓼□□□勵埤□□□□飀□□饕□□裀□□禂駟奎□□□□箋褓□檢□□□□檢□□駟夾□□□□堙慼撫o延□□埤□□誇□□□騫襼省□□□姨□□糖□□□襴硫□□□□禜驆□□□□□□驆□□□稃□駟□送□託誇□□□□□騭觟延託埤□□襴硫□□橆□□□埤□□□□稗埤□□□礹□□□□□埤□□□□稗埤□駗夾□稗娀□□□□□□概駟奎□樦□襼□□□椸□露□□囊飣送□□□槨□□觶□□□駩□□□□□□□飀□□饕□□裀□鍊馲驖□□□□褸橖□□□□□隉撙說慼慼慼慼慼慼慼憤嚏撓e磻送□□□□□飯j□驒□□□玲□□楅妳姊□□□□□□飯j□□襴硫□□□□□履□腄慼慼慼p□□檢□□□檳□□□□□□□□□矷摩瓷x送□□樈餞禲□□□□□□□□□□□送□矷摩瓷慼敷n誇□禲□□□榜馜□□□□□□□□覘□誇□妳姊□□□量粳磻送□□楰履□□大□□□□□□□□□□□聾妳姊□□□□□□飀□□饕□□裀□鍊駔褽姭囊□□詁□□驖□□□□□□婁[□槏i□桌箋通檢□□□飼□檢□□□□禛□□□□詁□□驖□□□饕□□裀□椹□襾□檢□□□□詁□□驖□□□襴硫□□□禜囊奜□襮榬□覓□□□□□□檢□囊奜□襮檢□覬□覓□□□□□襴硫□□誇□褾榙□□□□□□祂飲□襡□檢□櫻□□□j□□□櫻□糖□埤□□襴硫□□褽姭囊娛□□□埤□□□囊夾槄□□埤□□襴硫□□奰□□椽□娛□糖□□□襾饕硫□□□□□蝖慼慼樁e檢□□□桌櫻□□□□□□□□□□□□□娛□□梁檢□□□□飀□□饕□□裀□□□□饎□涼腹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撩痋慼慼慼\□□□送□F□□□覗夾□隉慼慼慼慼慼慼撙暰岈欱R□□□穠妼□□□□□褼訇□□□姻□□□□□送□□□□□□□□□□雜□□□□□□姖F□p檢□□襴硫□□□□綠奜□□□□□□磻秧楜□□□□嗀□□□□襴硫□□嗀□□□□□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熨硫□□禛禳慼撫j□□□□□□□□□檢□□□□□□□□□□□□□□□□□□□□□□芊慼慼慼摯鞢慼慼慼慼暴恁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撳J□姖j□□□□飀□□饕□□□□饅餺□□□□□□□□□□溺□□□飀□□□什□□□□露□G□□□□□□□□埤□□□□餺□□□□□□□□□□□□祤□□□□□□□襴硫□□□婘嗀□□□□□□□夾□□□襾驒□□□餓姽□□□□□□□夾□□□襴硫□妘聾饜□□□p埤□□□□□□□□□□餺□□□□□□溺□□□送□□□□什□□□槭□□□□襴硫□□□送□騰□埤□□妖□禨送□□□□妖□淚□送□□□駁□□□□□□襜襜□埤□□□樂□□□□□□□□□餺□□□□□□溺□□□送□□□□什□□□椿□□□□□□□□飀□□饕□□裀□□襹G□觟婁□□□□□褸□□觟婁□□姭駂□□□□奿獎□□□□□□姲牷慼慼憫哄慼慼慼暴侁o蓼□□□□奿婁□□□誇□□□□婁驁耔□□部慼慼敷飽慼歎ョ慼澗y□□□觟婁□檢□□□□□駔褸□□觟婁□□□□□□垓獎□□□覘露□□垓娀□□□饕□□裀□堙撙飽慼樁e□□□□□□□□襴硫□□□□□□穭褸□□□□□稃□□□□□□□□□□□□□□□□□□□□□□矩j□□□禘聾□□□□□□□□□□飀□□饕□□裀□□椽□□秦磻稀檢□□□禮□稀檢□□□□□□□秦磻逆□□□禮□□□□椽□□嬌□□j□□奅橁る嚏慼慼毅隉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暴觓喱辰f□□□□□□□□診□楜□□餺□□□□□□樓▽□□□□□□□覯□□□□□□□□□□□□□□□□□R妳姊□□□豬□□□□□粳磻送□□送□□□驂□□□□□媽□奪□□稜□秦磻逆□□□褓□□□とK覷娀□□□□媽□奪□□R榮□□□□□□飀□□饕□□□裀□□□□□□□□□□□餺□□慼樂慼摯鞢慼慼慼慼慼慼慼慼撢均摯f□□□□□禮□□□□□□□□□□□□□□□□□□梱□驁V穢□□□□□□驁V穢□□埤□□妙□□□□禮□逆□□□□□禮□□□□襴硫□□□□□奜襜□□□□□□□埤□□□□埤□餺□□□槙□□□□□稀娀檢□□□□□娀姈□□逆□□□□□□□□□□□□□奅榮□逆□□□□□誇□櫸□□□嬌□□騷C榮□□□□□□飀□□饕□□□裀□□騃□□□□□□□□□□□送□□□□□□□□□□娀誇□□□□□□□□□□褽□□□□□□□□□□□□□□□□□夾j□□襴硫□□□梱□奰□蓮□□□□襜□□□□□□□□□□勵妒□□□□□謊襜□□□□□榵□□□憐□□□□□□送□□□□□□奪褥j□□□□飀□□饕□□裀□鍊騫覲驖□□□驪評祛□□□□姭騺□襼□祛□□□□□襴硫□□qq□礸□飣穭□□□□□示□□□□□誇□□□□榜馘□□□騁F□□□□□□鷺□□□□□□□樄檷評祛□□□□□□□□□□饕□□裀□鍊騫覲驖□□□□□□祖要魯□□□□□褽妖祖要聆□檢□□襴硫□□禛q消窗慼慼慼慼F□□□□□□□□祜□□□□檢□□□□□□祜□□□□□□□□□□□□□□□楅樺□□埤□□□□□□埤□□□餺□椸□□樺□□□□□業詁□□□□樺□□□□□□□□□□□祛□□糖□□饖要切□□□□□飀□□□□裀□□□□□□□聆□□□稀檢□褻褓□□□逆□□□□□□契□□稀埤□□穹□□□□□□□□稀□□□饕□□裀□□□妵禂驆s□□□□□□□□妵禰□p埤□□□夾椹婁□□□訟□□□夾聆□□□□□□p□□□□□飀□□饕□□裀□□榵□□逆□□餘□醴□秜G□□□□□□檢□□榵□娃□餘□醴□礹□□□□□□□□□□租姜G□□□裡□隆G□□榙□□礹□□□□□飀□□饕□□裀□□□□檢□□餺□祐□□□□□□□□p委都□□□媸驁□□□樀娙□□□餺□□□饕□□□□□示□姭駂□示□埤□□樉□□□□□齱慼憤插慼槭腹撢o履獎□□□□□□□□示□埤□□襴硫□□□□□□w□檢□□□□□□楯禍□□□□□祅樀□□□禍□□□□□□□逆□樁衋^祤□□□□□□逆□契□祤□□□□□□□□堙慼槭腹敷S□□□□□逆□□□祤□□□□□□□□□□□□羇□□□□□□□□□飀□□饕□□裀□□□姭駔□□姭駔□飀□□□□□□□奪□送□□腹慼慼潘c□□□□□□G□□□□□□□□□□□□□□□□□□□示□□□□□□□□奪□□□G□□□□□□榵禰□□□□稃□垓奏□□□靈馰□烈□□□烈□□□□□□腄慼數[□□□□□垓埤□□□□□□□□□□□垓妘飼覷□□□□禰□□V□□□□□□□□垓□□□E□□□□□饅□□□都□□□□□□□□□□恣撮b□腹慼慼恣撮b□□□□□恣撮b□□□埤□恣撮b□□契□□恣撮b□□□搾□□□□埤□恣慼慼慼慼慼慼撫o奈楈□□□□□□□飀□□□□□□□□□□□□□奐□□楛□□□□埤□M□送□□□□□□橀□□覭裀□□□□襦□□□□□□□樨□禕飀□□□禍□□□褽□□省□□□□量榵□j□□羇□□□証□□□□□□□禭□□□□□□□便□□□□□□□□裀□□唌歎ョH□□□□□覗孌祅□暟R□□□□E□□累□□□逆□□□椹□□□襠□□□□□□□□□□□□□□觕樇□逆□桌□禈□□□□□□姭駕樇□祏□秎□□□□□□□□□□□□□□□□觀□□□覡□□□□□□□逆□□褓□□□褸□□□□□□姎□□禳慼慼慼慼滕埽}□椻□□祅槦□□□□桌□祅□□□□□□□□□□□□□□槂□詖□覜馬□□□□□□□槂□□□襮L□□欖露□□□□□□□□□詁□□□[□□□褾□禭褽□□□□詁饎□□□□埤□□□□觀□姭餺□□□觀□□□姭餺□□□□埤□□□□□討□□□□切埤□□覭褽□□樇□埤□□麗□姭餺□□□楠□□姭餺□□□訇□埤□□□切媽□概駂□□□□□□□□馘j□ば瞴撲`□訣歷□□□奮E□諾□□□□□□褽□式慼慼慼慼慼慼慼歎ョ慼撐饎□□□埤□□□褽姭騪j□□襠□□姭騪j□□騇□埤□□□□裀□□討□□□□切埤□□妘飯j□□□騇嬌□j□□□□□□計□樇□埤□□□麗□姭餺□□□槂□□□姭餺□□□騇□埤□□□麗□□□□□□覘□□□□□j□[□□覬□□□□□□□□褽□j□   那先比丘經卷下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71 福蓋正行所集經   No. 1671   福蓋正行所集經卷第一   龍樹菩薩集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卿宣梵大師賜紫沙門臣日稱等奉 詔譯  稽首禮諸佛  及菩薩聖眾  能以淨智眼  普導於群有  帝釋具千眼  大自在三目  及日月光明  皆不能遍照  那羅延二目  變現諸色像  降伏阿修羅  恃憍慢嗔恚  唯佛具智光  滅惡除積暗  如以孔雀尾  拂除諸垢毒  如來大丈夫  頂舒白毫相  七匝右成螺  潤澤極可愛  日月世燈明  隱蔽皆不現  諸天及世人  鹹供養稱讚   聞是說已。欲何所作。當於佛言。尊重愛樂。彼智光明。如燈遠照。能破愚癡翳障黑暗。是故開示佛之智眼。猶如大雲。能注甘雨。如秋滿月。能除熱惱。畢竟任持諸佛正法。增長一切佛之智慧。決定成就根力覺支。息除業惑二種風浪。不為愛河之所沒溺。乘正法船。至於彼岸。於施等行。應善修作。以諸珍寶。持用佈施。壞貪過失。增益義利。樂持淨戒。讀誦經典。如是作已。汝諸比丘。於其福蓋。速得圓滿。   如佛所說。於十善業。何不修作。心為貪使。猶如僮僕。身著快樂。不悟無常。數數追求。無有休息。由愚癡故。而生我慢。於己財寶。慳惜守護。諸來乞者。□面而去。未嘗暫於空閑靜處。修持淨戒。習諸禪定。如佛所說利有情行。汝於是中。無所得也。又此財者。增長憍慢棹舉散亂。多起憂惱。生諸怖畏。覆障善道。是散壞法。是墮落法。是無常法。無有主宰。無所歸趣。於前後際。俱不可得。現在少樂。剎那不住。猶如夢境。幻化陽焰。乾闥婆城。及旋火輪。如彼芭蕉。中無有實。如水上沫。須臾散壞。愚夫不了。種種希取。以是緣故。多苦少樂。積集一切煩惱根本。是故應當作不堅想。作無常想。如是對治。則不為彼盜賊水火。官吏親屬。之所侵損。亦不為彼琰魔羅王之所吞噉。而於後世。決定成就快樂福報。由以財施。攝諸有情。是人同彼酤牟那花。榮盛開敷。眾所樂見。所有積集一切罪障。剎那消滅。猶如熾火。焚其乾薪。無有遺餘。如於恆河。滌諸垢染。悉得清淨。如摩尼寶。隨意成就諸來乞者。皆使滿足。鹹共稱讚。是所依止。作勝吉祥。真實功德。美名遐布。離諸過患。壽命長遠。廣修梵行。則能破壞貪恚癡毒。邪見等咎。乘功德乘。永無墮落。若染污心耽著欲境。造黑業已。如哦摩那娑羅天子速疾遷謝。當知女人。惡露可厭。愚癡有情。爭競貪著。是著欲者。如彼渴人。飲其鹹水。心無止足。如斷木根。不久枯槁。如山瀑流。不可隄障。如處蛇窟。為彼侵螫。如熱鐵團。觸生苦惱。如食毒果。後必為損。如草泫露。不得久停。如空浮雲。倏忽散滅。如沙為城。當亟摧毀。如壞為器。體非堅牢。如帝釋弓。不久隱沒。如乘破車。動即顛覆。猶如網羅。觸則為縛。一切災難。以為伴侶。是故正士應當捨離。   又世尊言。若於五欲。不生貪著。現前獲得無量樂報。彼則能截煩惱瀑流。乘正法船。能到彼岸。我於三大阿僧祇劫。積集福行。始能獲得豐義味辯。為諸眾生。平等開示。汝等當詣空閑靜處。於我所說。研究思擇。如於乳中。求酥酪醍醐。如是知已。積集法財。及清淨物。以用佈施。又諸如來。已出三界煩惱淤泥。成就清淨無漏勝德。方便開示知足之法。如勝園林。居者清涼。離諸熱惱。善修是行。得生梵天。我於是處。一切煩惱。不能動亂。一切怖畏。皆悉斷除。以是緣故。破壞輪迴。得成正覺。   又諸如來。大悲相應。善能降伏一切外道。以清淨智。觀察揀擇。以柔軟言。攝受教誨。施以無畏。為說正法。令生信解。破壞魔網。於佛法中。心得安住。是大丈夫。能師子吼。如大龍象。威德特尊。興大雲雷。注甘露雨。無漏戒定。妙香薰修。諸有所作。皆不唐捐。為諸眾生。宣說法要。離諸很惱。令眾悅豫。如劫波樹。敷柔軟花。最上法藥。蠲除心垢。   如世尊說。持淨戒者。則有善法。離諸憂怖。得安隱樂。能越苦海。到於彼岸。善破四魔。所語天魔。蘊魔。死魔。及煩惱魔。是人則能吹大法螺。擊大法鼓。燃大法炬。心淨歡喜。利益一切。教化天人。為作佛事。又諸如來。無量劫中。積功累德。修習智慧。而能成就無礙辯才。四無所畏。十種智力。方便通達菩提分法。能以智箭。破諸魔怨。現證如是諸功德已。於三界中。最為第一。為諸有情。作大慈父。   又諸如來。由具十種殊勝智力。化諸外道。而為弟子。於佛智戒。深生樂欲。最初證聖。曰憍陳如。能決愚癡暗鈍翳膜。於正法中。最為殊特。曰摩訶迦葉。優樓頻螺迦葉。於梵志中。為其上首。服佛法藥。愈煩惱病。曰尊者舍利子。能以智鉤。制心狂象。有大神力。曰大目乾連。具修勝行。躡正法梯。安處清淨解脫樓閣。謂阿□樓馱。賓頭盧。頗羅墮闍。摩訶俱絺羅。阿難陀等。又能化度頻婆娑羅王。於佛法中。深生信解。尊重恭敬。為佛弟子。是諸聖者。皆以智斧。伐緣生樹。離諸妄念。希一切智。捨外道見。伏除我慢。悉能成就一切功德。   若於四大毒蛇。五蘊空聚。妄為主宰。則無解脫。當以慧劍。而斷裂之。又智眼觀六處境界。猶如冤賊。十二處等。猶如叢棘。善入解者。不為內外煩惱爁焰之所燒逼。是人則為善持淨戒。住忍辱地。得念處分。具智光明。破無明暗。彼則能飲八聖道水。復能開發菩提分花。是能超越三世樓閣。斷諸有結。入智慧海。於菩提場。結加趺坐。善住四禪無漏勝定。受用一切無上法樂。   又諸愚夫。壞善法分。樂著世間五欲境界。如風觸露。不能長久漂流苦海。不得解脫。見法橋樑。捨而遠去。   如經中說。昔婆羅門有一長者。欲以利劍。害彼女人。忽睹如來。高聲唱言。願佛救度。即得解脫。又如央崛摩羅。欲害母等。又能降伏長爪梵志。起大我慢。令入佛法。餐正法味。亦令一切愚癡之人。聞是說已。捨除憍慢。亦如惡龍。心懷熱惱吐猛毒氣。損傷苗稼。又如夜叉以惡眼視百千眾生。而為損害。如眾商人。沒於大海。為底彌魚。欲即吞噉。如是恐怖。諸惡險難。唯除如來能為救度。又如日月怖阿修羅。帝釋天主怖墮惡道。梵王異執。計我為常。諸如是等。不真實見。輪迴往來。受諸逼迫。使聞正法。鹹得悟解。飲解脫味。破無明□裀□□□馘j□□□姪裀□□□榖□□樨□飀□□殺□□□□□奸□□□隉摯鞢潰說槾飀□□饑駩□□□橁□飀□□□□埤□覜香□埤□楖□□□□   又牟尼尊。說甘露法。為智光明。破諸癡暗。如處高峰。俯視群物。積聚非法。如堆糞壤。當以智鍤。而屏去之。摧諸魔怨。破諸異論。令入解已。發生智心。皆得遣除身心熱惱。一切罪惡。皆得消殄。彼牟尼言。如蓋廣蔭。蔽煩惱日。而獲清涼。若能彩畫造作佛像。以香花鬘。隨分供養。乃為生天之階漸也。依佛言故。所有業障。剎那清淨。禪定解脫。皆得現前。非如外道。一生虛擲。無所修作。起邪妄見。依恆河水。洗求解脫。如是知已。應當勇猛越魔境界。執持慧劍。破煩惱賊。壞生死輪。裂纏蓋網。具淨智眼。滅諸癡暗。息貪愛心。降嗔毒蛇。斷諸邪見。摧我慢山。於佛生處。愛樂尊重。散娑羅花。而為供養。如意所求。皆得成就。離諸譭謗。解脫諸怖。安住諸佛真實正理。離生滅相。得寂靜樂。應當一心樂欲聞法。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捨衛城。祇樹給孤獨園。是時眾會。有二外道。曰迦毘羅大仙。烏嚧迦大仙。捨本邪見。入解佛智。善除癡暗。能越苦海。作是思惟。雲何如來成就清淨廣大福蓋功德乃爾。殊妙色相。如鎔真金。巍巍挺特。猶若須彌。三十二種大丈夫相。及八十種隨形妙好。顯現分明。端嚴無匹。一切塵垢。所不能染。現丈六身。光明晃耀。盡虛空界。若幽若顯。無不遍矚。目如廣大青蓮花葉。眉間毫相。如秋滿月。其面光澤。微妙可愛。髮紺青色。如孔雀尾。頂相平滿。如天帝蓋。清淨肉髻。如摩尼寶。舉身金光。燦然相照。一切眾生之所樂見。譬如群蜂採妙花香。一一相好。觀無厭足。如春開發拘蘇摩花。是時如來。如彼外道心之所念。以淨智眼。觀彼無量無邊世界一切眾生。生大憐愍。而告之曰。汝善男子。我於三大阿僧祇劫。修習無量清淨正行。積集廣大無邊福智。非以少因。而能獲得。安住無盡功德寶藏。以大悲心。決定拔濟無量百千地獄眾生。離冤親想。鹹令息苦。   福蓋正行所集經卷第一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71 福蓋正行所集經   福蓋正行所集經卷第二   龍樹菩薩集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卿宣梵大師賜紫沙門臣日稱等奉 詔譯   爾時帝釋天主。首戴摩尼殊妙寶冠。從忉利天。來詣佛所。見佛身相。眾德莊嚴。心大歡喜。得未曾有。頭面敬禮佛世尊足。以大妙音。稱揚佛德。若諸眾生。睹佛相好。發希有心。供養恭敬。尊重讚歎。則能破壞四種魔業。成就義利。獲大吉祥。汝等天人。及諸魔梵。皆當至此。覲無上尊。是時有諸持明大仙。日月天子。及諸宿曜。水天。火天。多聞天。焰摩天。大梵天。力堅天。那羅延天。缽囉□榑驂□駭飀□□哅□j□□飀□暽暌芊憐v駾埤□搾□埤□□□埤□□匕/示)*(入/米)]多。毘捨遮。塞健陀等。如是眾類。皆共一心。供養禮拜讚佛功德。是出世間。第一智慧。廣大名稱。靡不聞知。舍利弗等。諸大聲聞。皆不能了彼智境界。自蘇彌盧頂。至色究竟天。一切有情。鹹共諦觀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其所說法。言無虛妄。初中後善。其言巧妙。其義深廣。能破寡聞無智眾生愚癡暗鈍。令彼聞已。生大覺悟。樂脩正行。增益慧命。決定得免惡道怖畏。能闢涅盤廣大城門。入不思議解脫境界。   此經中說福蓋先因。雲何了知。聞是說已。廣行淨施。堅持禁戒。於世欲樂。不生愛樂。諸有善利。鹹生信順。如是脩作。速得成就。譬如有人。於夜暗中。持大炬火。入大舍宅。於彼方處。皆得明見。是中所有珍寶庫藏。種種什物。若精若粗。各各顯現。悉能受用。獲安隱樂。若復有人。於此經中。受持讀誦。樂聞深義。親近法師。如理思惟。心生覺悟。當知是人。能於生死長夜之中。秉大智炬。入涅盤城。於甚深法若理若事。悉能瞭解。鹹得通達。離諸疑惑。破諸癡暗。出離輪迴。心得解脫。而能受用無盡法樂。   如世尊說。有漏世間。不生勝慧。唯正智燈。能破癡暗。是故智者當求出世無漏正法。於佛所說契經論議相應教法。應善觀察。如諸有情。造福非福。各受彼報。定無差忒。當知世間。皆因緣生。若無眾生。則無煩惱。若無煩惱。則無地獄。是故我今說因緣法。非如外道邪執異見。無因無緣。生一切法。彼計棘刺銛利。何人所削。禽獸羽毛。誰為彩繪。是事顯然。何假因業。由此了知。世間所有。出於自然。不須脩作。如來知已。起大悲心。憐愍教化。以智光明。滅彼癡暗。漸令悟入一切智智。捨本邪見。於佛法中。心得解脫。   此經中說。佛所教誨。說施等法。能出輪迴。得諸快樂。現見世間諸有情類。造福非福。受苦樂報。如給孤獨長者。發淨信心。以三十俱胝金銀珍寶。奉施如來。及諸弟子。阿□樓馱大阿羅漢等。造立精舍。興大供養。現生獲得無量福報。具大名稱。安隱富饒。種種帑藏。悉皆盈溢。親屬朋友。奴婢僕從。廣多熾盛。皆得圓滿。受用無盡殊勝快樂。斯由施故。感報如是。又諸如來。大悲憐愍一切眾生。如世醫王。能以良藥。善療世間風黃痰印。種種諸疾。使令除愈。如來亦爾。善說法藥。能祛眾生根隨煩惱。令得解脫。然彼有情。無善種子。無有資糧。不發勇猛。不求解脫。三毒痼疾之所纏縛。如是之人。難可化度。是故如來。平等大悲。無冤親想。授與法藥。使之服行。為說佈施持戒等行。常當受持甚深經典。   又彼人身。極為難得。譬如盲龜。遇浮木孔。勤脩十善。求離苦際。縱得人身。不生中國。諸根不具。或於佛法。心不愛樂。或復生彼無佛世界。或由惡業。受瘖啞報。口不能宣諸佛正法。於佛功德。不能了知。又諸眾生。愚癡所覆。邪見惑心。背善知識。壞正法船。摧法寶山。伐智林木。逃解脫城。闢三惡道。不能入解淨心信索。不能建立真實法幢。則為焚燒天中宮殿。積聚世間廣大珍財。自恃豪富。起大我慢。無智愚癡。不善觀察。不脩惠施。亦不受用。為彼慳曜之所執持。不悟此身。老病死苦。常所隨逐。造諸惡業。不能發露。彼盛年時。色力充實。身形光澤。濯去諸垢。常生愛樂。及其衰老。身肢顫動。皮膚緩皺。多生黑點。脣口乾焦。氣息喘迫。髮白稀少。牙齒疏落。體生瘡癬。肌肉消瘦。諸根暗塞。筋急拘牽。頭足相近。行步遲留。一切身份。猶如執縛。意欲所至。須假扶掖。歌舞嬉戲。不復思惟。上妙美味。無復能食。設欲飲噉。喉不能嚥。目視文字。不能辯了。意欲所囑。言不分明。出入息微。氣不相續。涎涕流落。便利污身。腹脹絞痛。呻吟遠徹。唯有皮骨。偃臥在床。面現醜狀。生大恐怖。是時有風。觸肢節間。猶如針刺。痛不可忍。一切醫師。捨之而去。無量憂惱之所燒煮。一切愛樂悉為他有。一切珍財。鹹盡棄捨。如霹靂火。破壞無餘。無所覺知。奄然長逝。剎那變異。令人怖懼。父母妻子。內外親屬。悲哽流淚。心腑痛裂。迭相號呼。捨我何去。於彼他世。獨一而往。猶如幼商無其侔侶。入大黑暗。趣大險難。墮大深坑。沒大苦海。無歸無救。無所依止。琰摩使者。黑夜母天。怒目利牙。醜狀可畏。憤怒叱責。縶縛而去。其疾如風。至琰摩所。生不崇善。死歸苦處。無量鋒刃。從空而下。斫刺身份。斷壞肢節。剖心割舌。血肉交潰。手足指節。截而棄擲。唯有筋骨。連持不散。受大苦惱。尋即悶絕。業風所吹。倏爾還活。長時受苦。業盡得脫。   若諸眾生。信順佛語。樂作福業。利益安樂一切眾生。隨其所須。而能給與。於寒凍者與其炎燠。於煩熱者為作清涼。於渴乏者汲以清泉。於飢餧者施之飲食。溺河流者濟之船筏。無居止者給其舍宅。於貧窮者賜之財帛。於諍訟者勸令和順。於獨行者為作儕侶。於病苦者示之良藥服令輕安。為蛇螫者真言加持消除其毒。恃我慢者授以智劍令自調伏。各悉令得安隱快樂。若能如是。利樂眾生。現在即得如意福報。於他世中。唯此福業。為其伴侶。為歸為救。為所依止。   若諸眾生。慣習慳業。於勝福田。不能惠施。設佛弟子如優波離。來化彼人。心亦不喜。不信施福。能招樂報。集積罪惡。後受輪迴。設得為人。生下劣族。或屠殺家。或除糞家。造車。作□。捕魚。窯師。耕夫。織者。作剃髮人。染浣衣人諸不善處。衣食弊乏。為他役使。手足皴裂。多苦多求。日無少暇。復為諸病之所纏縛。疥癩。瘡癬。痔瘺。癰疽。嗽瘧。瀉痢。癲狂。熱病。如是等疾。逼惱其身。羸瘦憔悴。手足攣躄。唇口喎斜。頭髮髼亂。兩目流淚。下色求人。著破弊衣。拖挽而進。或復遺棄。亦不覺知。為風所吹。形體裸露。坐臥糞壤。猶為自娛。自拔其髮。殊無慚恥。語往來者。顧我何為。或持破器。遍經里巷。得少殘食。以自活命。百千蠅蟲。競來叢唼。內外垢穢。眾所惡賤。由不善因之所招集。自作惡行。復教他作。是人則為苦惱之藏。是故世尊常以大悲。憐念一切。使令發心。決定悔過。速令解脫諸惡過患。   此經中說。唯自脩作正行福業。能招人天富樂勝報。是故比丘。受持此經。為人演說。如說脩行。則令自他福蓋成就。   爾時世尊住王捨城。迦蘭陀竹園。時提婆達多。極大愚癡。以惡毒心。損害佛法。為作百千障礙留難。不能動亂佛一毛端。即時語彼阿闍世王。當出嚴敕。宣佈城中。不得一人往詣佛所。及以飲食。而為供養。當知瞿曇則無所得。必當捨此。遠適他國。王聞是說。信而從之。時彼城中諸優婆塞。知是事已。鹹曰。苦哉。今王捨城。無有主宰。如來出世。難得值遇。如優曇缽羅花。雲何大王信受邪師。不聽我等往詣供養。不許如來攝受我輩。尊者阿難陀。聞是語已。即往白佛。佛語之曰。我豫知已。奚必軫慮。於我法中。未嘗有一聲聞弟子。有所闕乏。況我身耶。時佛世尊。放大光明。照王捨城。皆令清淨。觸斯光者。身心泰然。是時帝釋睹佛光明。以天眼觀。知其所由。發大勇猛。現大威德。為大檀越。興大供養。   福蓋正行所集經卷第二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71 福蓋正行所集經   福蓋正行所集經卷第三   龍樹菩薩集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卿宣梵大師賜紫沙門臣日稱等奉 詔譯   爾時帝釋天主白佛言。世尊。唯願安住此王捨城。我當供給飲食衣服。臥具醫藥。令無所乏。佛言。天主。且止斯事。有諸人民。以清淨心。鹹欲於我興其福業。是時帝釋復白佛言。唯願於此。五夏安居。受我供養。作是說已。佛復止之。帝釋復言我今請佛。五日供養。唯願大慈受我虔請。爾時世尊。愍惻天主。現福力故。令於未來。善因相續。默然許可。於時帝釋知佛受請。心大忻悅。即還天宮。召集工巧敏匠天子。而謂之曰。卿等當知。我今欲於王捨城。迦蘭陀竹園。建大精舍。嚴辦四事。供養如來。及諸弟子。汝當持取最上摩尼。金銀琉璃。珊瑚玻璃。帝青寶等。詣彼造作殊勝清淨廣大宮殿。要如天中。等無有異。是諸天子盡意工巧。造立宮殿。廊廡柱樑。戶牖欄檻。悉以眾寶。間錯莊嚴。如千日光。更相顯照。復以雕飾諸妙珍禽。真珠花鬘。綜雜羅列。燒微妙香。散眾名華。氤氳普薰。靡不周遍。又復造作重門樓閣。峻峙嚴麗。亦以百寶。而裝校之。諸妙摩尼。以為其戶。彼諸寶柱。一一皆用金剛諸珍。而共合成。無數寶鑑。淨無瑕垢。懸掛空中。如百千月。復以鎔金。作三足床。殊妙天衣。以敷其上。又復刻成眾妙天女。容止端雅。如能往來。手持蓮花。而以奉獻。妙玻璃寶。以甃其地。有妙池沼。蓮華莊嚴。黃金為葉。綠寶為幹。無數天女。住立其中。作眾伎樂。而為供養。表剎高顯。懸眾繒幡。迴旋空中。遠邇皆睹。有諸力士。守護閈閎。持青寶杖。行列左右。處處皆植曼陀羅華。龍自在華。芬馥開榮。繽紛於地。翠葉交映。時飄香風。有諸天子。形體光潔。顏貌熙怡。遊憩其下。又諸天女。姝妙無比。徐步鳴璫。聲韻和雅。諸藥叉女。嬉遊林內。美目四盼。遺花墜香。有諸龍象。徐行林中。舉鼻嚙枝。宛轉為戲。及諸飛禽。其羽五色。鼓翼自若。喙啄花葩。復以金籠。置妙鸚鵡。美音清巧。其舌如簧。復有河源。清泠可愛流泉激響。蛙黽驚避。又有廣大清淨池沼。七寶雜廁。以為階岸。其水彌滿。澄湛無垢。優缽羅花。酤牟那花。行列開敷。眾色相雜。翡翠鸂□□□□楅椸□□騫覈□□□□橁□□□□□□□□窮□□埤□馜馰□埤□□□□□‥艨□蹥□□□邐胖□|漦□□□|□□□□|恣慼慼慼情撓ㄩx□¥□□□□‥□礦□胣|L□遧□¥嶩晚□□|□□□□§□斪f肣§鼨□B ̄§□您頦□¥齱慼慼慰D□□□鞣|胥□□□§□□熒啣|村□□□‥□□□□‥檥□□腡D□履h瀣|□□□珣¥c胖q□¥□砥炎D□□鰨□□□□□肣¥巨噫□泣c□□□潣¥滿鴃慰D嶡□陛慰D意壓m濣¥Cqd芊L泧□淪□¥悅詳□□□□□嚐腦稦□□¥□餥□噫□□丑慼   是時工巧諸天子等。所作已辦。即詣天宮。前白帝釋。聞是說已。心生忻慶。得未曾有。即與無量百千天子。前後圍遶。作眾伎樂。簫笛箜篌。琴瑟鼓吹。一時具奏。從空而下。時彼天主。身出光明。照諸山川。皆悉盈爛。戴摩尼冠。諸珍嚴瑩。其光晃耀。如日盛明。面貌端嚴。額廣平正。其目紺長。鼻修高直。頤頰鮮白。紅潤無比。耳帶寶璫。頸垂纓珞。指環臂釧。眾寶所成。展轉舒光。其猶珂月。形儀挺特。常如盛年。修短充實。各得其宜。公酤摩香。及多摩羅跋旃檀香。以塗其身。柔軟光澤。手指纖圓。甲如銅葉。發語巧妙。清徹遠聞。如迦陵音。聽者無厭。復以上妙奇絕細□。研金飾之。以為其服。諸妙珍琦。為其束帶。眾寶間錯。成光明聚。復以天上諸妙花鬘。以嚴其身。周匝垂委。行步平正。猶如象王。進止優遊。不假扶掖。時諸人民。鹹獲瞻奉。懷瞋恚者。即生歡悅。起怨惡者。即發慈心。□睡眠者。即得惺寤。是時天主至彼園已。遍觀所作。皆悉如意。踴躍無量。乃易舊稱迦蘭陀。名為歡喜園。即以上妙眾色茵褥。遍覆其地。復以金銀。真珠摩尼。帝青琉璃。末囉迦寶。為高廣座。請佛世尊。安處其上。眾寶為幾。以承其足。五色繒線。設為眾位。命諸比丘。亦各就坐。是時天主合掌恭敬。尊重讚歎。頂禮佛足。具設天中上饌美味。是時如來舒金色臂。如象王鼻。而受其食。食已置缽。盥掌澡漱。安住威儀。寂然清淨。時彼天主。與諸眷屬。生希有心。樂欲聞法。自處卑座。專注肅然。爾時世尊。以大方便。為說法要。讚施等行。示教利喜。令生信解。如是供養。經於四日。時阿闍世王。聞是事已。即陞宮中最上樓閣。俯視諦觀。見佛世尊。及諸弟子。在竹林園。寂靜安隱。嚴設供養。作大佛事。是時國王。心生覺悟。悔過自責。我大愚癡。無智錯謬。造極重罪。如須彌山。今佛世尊。出現於世。具足廣大清淨功德。而我不能信受教誨。由此業緣。必墮苦處。彼諸天子。尚捨天中上妙欲樂。來詣佛所。我等雲何不興善利。作是語已。即嚴寶駕。往詣佛所。頭面禮足。心懷憂惱。涕淚悲泣。懺謝先咎。時王捨城清信士女。高聲唱言。善哉國王。於佛法中。得大覺悟。我等今者同獲善利。是時國王鳴鐘宣令。召集一切大臣人民。及諸眷屬。而告之曰。我佛出世。難得遭遻。今既獲睹。當發淨心。供養恭敬。樂聞正法。即以上妙香花燈明。塗香末香。及諸花鬘。珍玩衣服。種種莊嚴。而為供養。作是事已。心大歡悅。是時如來以梵音聲。為彼時會。開示演說苦集滅道四聖諦法。無量人天。聞法解了。得真實見。時佛世尊。問諸比丘。汝等見是諸天人民。今於我前。廣大施設供養已不。時諸比丘。合掌頂上。歎未曾有。唯然已見。佛言。於我法中。若人淨心。於他福業。生隨喜者。當知是人得不壞信。具淨智眼。   諸比丘。我念往昔無量生中。有佛出世。名曰寶山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住世說法。饒益眾生。爾時有王。請彼如來。及諸弟子。於王宮中。度夏三月。即以種種飲食衣服。恭敬供養。過是已後彼諸人民。鹹詣佛所。請佛五年。設諸供養。一切所須。無不充足。諸比丘。於意雲何。往昔國王供彼佛者。則我身是。由曩植因。今方成熟。得諸人天廣興供養。宿因今果。不差毫髮。由因感果。果如其因。於此正知。除諸疑網。善惡業報。決定不虛。猶如瀑流。勢不可制。彼業力故。各招其報。地界水界。火界風界。及蘊處等。自作福因。則受樂果。於時世尊說伽陀曰。  經於百千劫  彼業不可壞  因緣和合時  果報決定受   諸比丘。是名福蓋正行。汝當受持。勤修施戒。及諸禪定。受用福蓋。得離熱惱。   此義略明先佛所說。結集契經。緣起行相。最初經首。標其如是我聞之言。由何所以。稱如是耶。如佛所說。無別異故。何義名我。指現在身。順世俗故。何義為聞。謂耳發識。現前了知若文若義。離於增減顛倒失故。最初結集。謂梵網經。是時眾集。大阿羅漢。數有四百九十九人。唯除阿難獨居學地。及餘一切天龍鬼神。初聞唱言如是我聞。舉聲悲泣。不能自勝。我等在昔。親睹世尊具足十力。四無所畏。以梵音聲。為眾演說。如何今者乃稱我聞。將知無常。力不可脫。時彼眾會。皆得覺悟。離三毒垢。安住正念。任持不忘。何義稱一。乃數之始。謂一聖生。一出離法。一遊止處。一淨梵行。一解脫音。皆悉同故。何義名時。依世俗立。說經事已。大眾喜懌。名為一時。如來說法。如日照世。破三有暗。今出離故。諸魔外道。譭謗正法。今佛顯現甚深希有難得之法。令降伏故。何義稱薄伽梵。具足殊勝廣大名聞。世出世間。無與等者。畢竟超越界趣輪迴。應受人天妙供養故。雲何捨衛城。豐諸妙物。及文行士。清信士女。豪富長者。受用勝故。何義名住。遊化依止。離諸思構。若遠若近。隨意至故。   福蓋正行所集經卷第三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71 福蓋正行所集經   福蓋正行所集經卷第四   龍樹菩薩集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卿宣梵大師賜紫沙門臣日稱等奉 詔譯   以何義故。名祇陀林(華言戰勝林順古不譯也)。昔勝軍王。與其鄰國。鬥戰獲勝。當於是時。誕生太子。乃以戰勝。而立名焉。林屬彼故。稱祇陀林。富貴自在。無量莊嚴。一切人民。鹹悉喜見。於此林中。廣以人財。營治守護。為嬉遊處其林稠密。枝葉鬱茂。清陰彌布。蔽諸炎光。夏多清涼。冬無嚴風。雨無泥淖。奇蘤芬馥。周遍開敷。樛枝偃亞。其狀如蓋。多諸警衛。無聞盜寇。其地清勝。侔歡喜園。   以何義故。名給孤獨。於無親者。施與飲食。而周給故。如毘奈耶藏中。廣明其事。由彼長者宿善根力。欲請世尊。供養恭敬。先與如來。造立精舍。即以百千俱胝黃金。為其價直。於太子所。貿易其地。既遂其志。召集諸方一切奇巧。造作最上宮殿樓閣。門軒戶牖。流泉浴池種種莊嚴。皆悉具備。崇峻垣牆。周匝圍繞。於是長者詣王捨城。頂禮佛足。而作是言。我今請佛。詣捨衛城。唯願如來。大慈允諾。彼有伽藍。廣大清淨。及諸弟子。同往安居。是時長者。白已而還。時王捨城。有一長者。其名善寂。白世尊言。不須往彼。我當與佛。造立精舍。佛即止之。時佛至彼捨衛城已。長者乃以所造伽藍。奉施如來。哀愍彼故。佛即受之。復為稱讚彼地方所。最上吉祥。第一安隱。過去諸佛。亦於此地。利益安樂一切眾生。汝於先佛。久植德本。由昔願力。今復如是。時有外道。名摩多唧致那。居止草菴。脩習苦行。於諸世間一切眾生言論智慧。皆悉通達。謂祇陀林。最上殊妙。極諸奢麗。雲何世尊。及諸比丘。而得受用。佛知是已。以大方便。憐愍彼類。而語之曰。我諸弟子。得盡苦際。善達出世經律論藏。斷煩惱故。於是世尊為彼外道。說伽陀曰。  汝雖如大龍  尚為貪所染  於讚毀二種  則為彼所動  身若有眾瘡  飛蠅則隨逐  循環三有中  如蟲居糞壤   時彼外道聞佛說已。心生悟解。以偈讚佛。  如來出世間  慧日破諸暗  況我微劣智  何由得悟解  設於多劫中  復以百千舌  稱讚佛功德  少分不能盡  佛為天中僊  知眾生諸行  於四威儀中  唯利樂含識   時捨衛城。多諸外道。及婆羅門。聰叡智者。聞佛至此。競來詰難。如來方便。隨宜為說。如師子吼怖諸群獸。悉令了悟。離諸癡暗。時有智者。名羅護羅。聞讚佛德。而說偈言。  大悲無上尊  專修利他行  不求世名聞  及增長財利  初降生王宮  於四方瞻視  現微笑思惟  皆為度群有   是時復有妙臂童子。亦說伽陀。而讚於佛。  牟尼尊大僊  善說諸法要  離過無希望  聞者皆蒙益  諸天及世人  鹹供養恭敬  歸命十力尊  唯願見攝受   此祇陀林。給孤獨園。由五種因鹹生愛樂。一者廣博居城中央。二者比丘乞食不遠。三者幽寂離諸喧鬧。四者清潔無諸蚊虻。五者善人多遊其中。是故世尊。多樂居此。住如實智。離無慚行。一切功德。依止顯現。具足十力。福智莊嚴。為彼世間第一導師。故能成熟眾生善根。猶如蓮華出於淤泥。自利利他。悉圓滿故。   時勝軍王。並諸人民。及諸外道。婆羅門等。皆悉往詣祇園精舍。合掌志心。頂禮佛足。時佛世尊。憐愍攝受諸有情故。破諸異見。令生信解。由不善因。馳流五趣。當依正法而求出離。為彼宣說六念之法。善男子。於我法中。信受教誨。具諸正見。是名念佛。若樂廣大聽聞正法。如理思惟。是名念法於諸比丘。常生尊重善知識想。是名念僧。於諸善法。愛樂攝受。具足威儀。是名念戒。常以飲食。施佛及僧。住如是因。是名念施。常樂禮敬諸大菩薩。隨順佛敕。名念賢聖。   若諸眾生。依佛所說。住正思惟則除疑惑。依止正念。則無散亂。是為六念。生長諸善。以何義故。名為比丘。謂能永斷諸煩惱故。所有世間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憂悲苦惱。五取蘊苦。求不得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如是諸苦。皆已盡故。此明世間五取蘊苦。作如是說。   何義名生。如世尊說。彼彼有情。造種種行。招感命根。蘊處界等。展轉相續。五根發生。五根生故。眾同分生。由是增長。形色圓滿。是名為生。   何義名老。如世尊說。行蘊遷壞。諸根衰朽。身形傴曲。肌肉枯槁。皮膚緩皺。多生黶點。舉止沈重。行須倚仗。疲乏無堪。假人守護。如是老相。此有二種。一者須人承事。二者無所依怙。是名為老。   何義名病。如世尊說。四大增損。界不平等。猶如毒蛇。生諸苦惱。此有二種。一者內所發起。二者外緣損害。復有三種。一者業報所招。二者橫難侵損。三者為他咒詛。委細分別。有無數種。謂風黃痰印。疥癩癰疽。嗽瀉熱毒。羸瘠疼痛等。是名為病。   何義名死。如世尊說。謂彼有情。捨眾同分。諸蘊散亂。煖觸漸微。命根斷滅。此有二類。一者自盡。二者往詣。初復有三。謂命根雖盡。其福未盡。或福雖盡。其命未盡。或命與福。俱時而盡。二者往詣亦有三種。一者自往(捕猛獸等)。二者他詣(被劫掠等)。三者自他相遇(如鬥戰等)。復有三類。一者放逸。二者毀戒。三者報盡。由放逸故。斷其慧命。由毀戒故。破諸威儀。由報盡故。內外眷屬。圍繞悲戀。不能捨去。是名為死。雲何名憂。內心愁慼。如火逼切。亦如炎日。炙水如湯。是名為憂。雲何名悲。涕泣流淚。哽咽難言。如其孝子追念慈父。及餘親屬。一切皆然。意不寂靜。是名為悲。雲何為苦。磣辣荼毒。與樂相違。同五識身。相應領納。是名為苦。雲何為惱。譬如枯木。中以火燒。令彼有情。煩惋懆擾。與意識身。相應領納。是名為惱。雲何名為求不得苦。謂於所求諸相應事。未得如意。心生疲極。如陶家輪。此心隨轉。雲何名為愛別離苦。於所樂境。相應眷屬。所有色相。剎那變異。雲何名為冤憎會苦。謂於一切非相應人。互生嫌惡。而返值遇。此中所說生等次第。展轉推求。皆為熱惱。如曠野鹿。被火圍繞。不能自出。必為所焚。唯除如來初降生時。增長善法。寂靜安隱。體性自然。離諸熱惱。如契經偈雲。  諸佛出世樂  演說正法樂  眾僧和合樂  令修諸善行  若佛不興世  三界何有樂  由佛出現故  我等獲安樂   由諸有情。不善種子。以為其因。而能生長苦樹境界。常為三毒苦火所燒。於彼世間富樂等事。但聞他說。何由識知。馳涉曠野。險難惡道。砂礫荊棘。受諸艱辛。以乞自濟。無所歸趣。如是有情。宿乏善本。沈溺惡道。輪轉無窮。如俳優者。易其形色。設得為人。生貧窮家。於母胎中。受種種苦。   雲何有情處胎藏中。受諸苦惱。如世尊說。初結生時。攬其父母赤白二物不淨為緣。漸次增長。成其形質。居生藏下熟藏之上。處其中間。極惡臭穢。母或飽食。或時飢渴。身肢動轉。及染欲事。皆受其苦。又將產時。於母胎中。不樂居止。起不淨想。迴趣生門。二手乍觸胎子身份。受大苦楚。極重熱惱。彼初生子。由飢渴故。發聲啼哭。向母求乳。又其乳者。轉血所成。或食不充。受其熱惱。漸為嬰兒。臥於便利。或時戲劇。墜於溝坑。此名生已所受熱惱。餘世間人。亦皆如此。又彼有情。年漸長大。色力充滿。憍恣放逸。唸唸追求五欲塵境。由染慧故。耽著不捨自任其情速至於斃。   雲何衰老所有諸苦。形色羸瘦面頰凹戾牙齒疏缺髮毛稀白頸臂胸脅悉皆骨現火力漸微飲食薄少。猶如飛禽。置於籠內。日漸消瘦。唯一毛聚。朝有所作。暮即廢忘。初欲施為。後則懈退。言如小兒。無有期度。或時終日。口不欲語。於晝夜中。唯務睡眠。縱眠不寐。喘嗽無時。欲說所苦。言不明瞭。如遠行人。不樂久住。諸有所作。難可如意。小不稱心。則生悲惱。親友慰諭。宜自安懷。目視境界。不能受用。諸快樂事。但耳聞說。意欲遊行。足不能動。唯假幾杖。以為其伴。為諸女人之所輕笑。因念昔日諸根康癒。受諸欲樂。剎那變壞。深自悔惱。久活何為。是名衰老熱惱行相。   雲何病苦所有熱惱。謂諸愚夫盛年壯色。放逸著欲。漸成怯弱。縈纏痼疾。眾苦現前。善人睹之。深生憐愍。善言誨誘。使其發露。聞已憂怖。恐墮惡道。形貌端正。病所侵奪。上妙飲食。不能餐噉。雖處豪富。如貧窶者。世有智人。常自省察。當知病苦。不可愛樂。如雹損苗。頓傷榮盛。如陸地龜。常思其水。如白晝月。無彼光輝。如渴乏人。墮其枯井。如油盡燈。不得久住。如腐牆壁。無有堅牢。如癡騃童。人所輕侮。如彼狂象。壞蓮花池。是名病苦所有熱惱。如何愚夫。數數貪著。減損壽命。焚燬善根。無明所覆。邪命邪求。貪彼世間飲食衣服。身漏心漏。破壞正智。不樂依止寂靜山林。受持讀誦大乘經典。不能堅固護持淨戒。何由能趣菩提彼岸。若心寂靜。棄背欲境。或先所作。諸放逸行。皆悉厭患。不復思惟。猶如深冤。心不樂見。如甘蔗滓。不可再味。如焚枯蘗。令盡無餘。如是覺了。是人不為琰摩羅王之所逼切。又諸女人。多諸貪很。心懷怨嫉。樂為主宰。猶如漏瓶。貯其不淨。如牝馬藏。深可厭惡。如以毒藥。和其美膳。如冤執劍不應俯近。如彼火聚觸生熱惱。若樂欲境。心則錯亂破諸梵行。如無戒者。斷其樂因。喪失慧命。死軍現前。獨一而往。趣彼險難。無能救者。皆由染欲。生諸妄念。無慚無愧。捨知足行。為世間人種種譏謗。   雲何名死。如有頌雲。  慧為最勝眼  癡為極重暗  病必由其冤  死稱第一怖  當意樂正法  以慧善修作  是故命終時  決定離險難   是名為死所有熱惱。   福蓋正行所集經卷第四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71 福蓋正行所集經   福蓋正行所集經卷第五   龍樹菩薩集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卿宣梵大師賜紫沙門臣日稱等奉 詔譯   復以何義。說名為憂。謂諸有情。由貪慾故。沒憂怖中。猶如猛獸。被火圍遶。如深淵魚。置之陸地。如入大海。損其船筏。深心愁慼。恐失身命。如以少水。滴熱鐵團。將入死門。命不久住。譬如釜中煮豆。彌滿騰沸。復增乾薪。彼世間人。身處於家。為憂逼切。諸根衰悴。心無暫安。如以酥瓶。近於炎火。當知不久。則為消壞。   復以何義。說名為悲。謂諸有情。先有珍財。不能任持。身復懶惰。以致貧苦。身形裸露。容色憔悴。咽喉乾焦。言意悽切。念昔富饒。不復能得。   復以何義。說名為苦。謂諸有情。造非法行。身觸憲網。刀杖毒藥。或為非人斫刺殘害。乃至斷命。受諸楚毒。   復以何義。說名為惱。謂諸有情。惡言相加。如中毒箭。諸根煩擾。失壞樂想。   復何名為求不得苦。或諸有情。樂習正法。不能入解。身心勞苦。或由放逸。多求不遂。發生熱惱。無慾無求。心則安隱。   復何名為愛別離苦。謂於所樂眷屬朋友。和合歡慰。忽爾離散。心懷戀慕。而生熱惱。   復何名為冤憎會苦。謂彼有情。樂著貪慾。多求財利。互相侵競。而結深冤。或為妻子恩愛纏縛。猶如桎梏。不得自在。當知女色。使人惑亂。其語柔軟。如拘牟那花。愚夫嗜之。銷除壯色。不久枯悴。如喬答摩仙。乃至諸天。多著欲樂。如薪近火。必為所焚。是故比丘。常當遠離。若近彼欲。得第一苦。一切世間。諸天及人。皆為慾火普遍逼迫。現招眾苦。死墮惡趣。為彼十三廣大火聚。圍繞燒然。佛為世間眾生慈父。憐愍彼故。而說此經。所謂地獄。有十三種。一者等活。二者黑繩。三者眾合。四者號叫。五者大號叫。六者燒然。七者極燒然。八者無間。九者煻煨。十者屍糞。十一者鋒刃。十二者劍林。十三者灰河。如是地獄。諸惡險難。無量苦惱。聚集其中。無數有情。造諸惡業。命終入彼。受多種苦。為諸獄卒。種種治罰。以熱鐵鎚。忿恚而擊。形體碎爛。周遍流血。諸骨節間悉皆火然。復捉其足。擲入火坑。舉手忙亂。惡聲號哭。彼琰摩卒。極惡可懼。諸受罪人。見即惶怖。或復趁入煻煨獄中。皮肉筋骨。下足消潰。由惡業故旋踵還生。復有深廣極熱屍糞。臭不可聞。有鐵觜蟲。名酤拏波。往來其中。囓罪人足。徹肉穿骨。取髓而食。復以無數銛利鋒刃。次第排列。而為其路。逐彼罪人。以足履踐。復為猛風。吹走其上。由避其苦。入劍葉林。無數劍鋒。從空而下。斫刺其身。無不斷壞。復有大河。灰汁盈滿。波浪湧沸。煮彼罪人。於其兩岸。有諸獄卒。執三戟叉。往來叉刺。受極重苦。或時悶絕。亦有藏竄。如魚沈泥。即以鐵鉤。挽脣而出。以大鐵網。摝置熱地。大火猛焰。翻覆燒烙。復以鐵鉗。擘開其口。即以銅汁。逼以灌之。或熱鐵丸。驅令吞噉。齗齶喉舌。各各焦爛。從咽徹下。悉為所燒。復有兩石。以夾其身。自首至足。而鋸解之。獄卒暴惡。猶如醉象。怒髮衝直。火星四迸。驅彼罪人。臥鐵床上。以線抨之。或斸或鑿。火焰四起。唯聞號哭。復有山峰。從空而墜。擊彼罪人。身肢俱碎。悶絕躄地。良久乃蘇。有諸獄卒。其狀醜惡。或執利斧。椎棒刀輪。弓箭杵砲。熱鐵器杖。種種苦具。考掠罪人。復有百千猛焰火刺。從四方來。叢集其身。如燃杌木。悉皆焦爛。復以利刀。而取其舌。或斫或剉。為百千分。乃至所有一切身肢。倏然分散。猶若浮雲。復置罪人熱鐵甕中。熾火四逼。其湯沸溢。上下漂沈。猶如煮豆。身體脹裂。皮肉消盡。唯餘骨鎖。撈摝於地。業風所吹。還活如故。如是眾苦。甚可怖畏。墮此獄者。無能得免。復有廣大寒□饜□□□飣穛□□□橫襦□□□□□□裀□□褸□埤□飣禷□埤□□□□縑¥嶧□i□□□邐萣|□□□□cJ□□□§□奧嶢譣¥矷慼憐琚械銵慼熨r¥齱慼慼慝□□芤苣‥□□□邪¥嶨□□□¥您□□□|孩□□代¥意鍤熒尪c左邥荂慝□□湥紂¥□□□□§□□L姩□□□磣|□□□鰹¥□□犖□□□肣¥苤慼慼慝詳晃蜀□籧□搦□‥工□□間L□□□擣□   諸比丘。世間所有種種苦因。生為根本。若無生緣。輪迴自息。何況未來無量生苦。由有生故。則有色蘊。由色蘊故。則有受蘊。由受蘊故。則有想蘊。由想蘊故。則有行蘊。由行蘊故。則有識蘊。如是次第。相續而起。增長苦聚。輪轉無窮。譬如群賊。入於城隍。縱燎抄掠。擾惱黎庶。如是五蘊。依彼識城。生諸煩惱。損害諸根。   又老病死。於諸世間。樂為損惱。是不可愛。如三種冤。常所隨逐。一者常求過隙。二者令墮險難。三者伺斷其命。是故比丘。常當脩習福蓋正行。受持經典。如說脩行。設老病死。眾冤圍繞。不生惶怖。於險惡道。則能超越。是大丈夫。為二世益。如火中蓮。甚為希有。則為安住寂靜妙樂。諸比丘。彼福體性。正所顯示。自因及果。皆可愛樂。乃至發生無漏善法。身語意業。鹹得清淨。住不退轉。得授道記。如秋滿月。放盛光明。一切世間。鹹蒙利益。樂廣大施。無有限礙。諸來乞者。皆給與之。令諸有情。心生悅豫。如戰勝將。心進勇銳。如依善王。安隱而住。猶如大海。納諸川流。如彌盧山。安固不動。一切眾生。奉如父母。得諸世間供養恭敬。獲得殊勝第一吉祥。親友朋屬之所稱讚。一切所願。皆得成就。畢竟超越輪迴苦海。此義所明。福之自性。猶如金器。堅固可愛。為諸眾生最勝依止。非福自性。不可愛樂。猶如坯瓶。決定破壞。令諸眾生。流轉惡道。如世之蓋。人所執持。四方攸往。遮諸炎熱。工巧所為。不久則壞。如是福蓋正行所持。能袪生等所有熱惱。及地獄火之所燒煮。眾善所成。任持不壞。如捨衛城中。有長者女。與族姓子。共為匹偶。後生一兒。費用無度。日漸衰窘。謂其妻曰。我詣遠方。勤力求索。汝當愛念長育其子。久歷歲月。夫猶未還。年既長大。漸生放逸。與鄰處女。迭生愛樂。彼女即解所帶寶鬘。而授與之。母於後時。知其所由。乃以善言。種種教誨。我子不應樂為鄙事。當自慎護。無罹我懷。日加檢束。不令遊行。夜於寢門。以設其榻。子於一夕。貪慾所嬈。暫臥復起。須臾不停。白母開門。欲往便利。母語子言。此有盆具。不須出也。為母嚴約。轉增欲心。遂興惡意。以害其母。造是罪已。深生惶怖。遂往伽藍。白言。大德。我欲出家。願垂攝受。時諸比丘。不能觀察。詰其來由。便與剃髮。作比丘已。遠遁他國。勇猛精進。堅持淨戒。修習禪定。樂誦經典。彼有長者。睹其比丘。具如是德。興心供養。為造伽藍。命其為主。八方眾僧。鹹來依附。爾時比丘。為眾講宣大乘經典。復令脩習相應禪觀。四事供給。無所乏少。時諸大眾。勤修匪懈。漸次有證羅漢果者。而此比丘。後縈病苦。雖服妙藥。轉增尪瘵。召集眾僧。巧懺謝曰。謬當主宰。輕慢眾德。諸弟子等。惱亂亦然。唯願眾慈。施我歡喜。常者皆盡。高者亦墜。合會有離。生必歸滅。說是語已。奄忽命終。時諸大眾。及彼弟子。共營善利。以資冥福。乃相議曰。我師趣寂。未知神識當生何所。其弟子中。有證聖者。乃入定觀。始於諸天。次及人間。乃至鬼畜。皆悉不見。遂復遍觀諸地獄中。乃知其師墮無間獄。弟子見已。生大疑惑。我大和尚。在世之日。堅持淨戒。多聞辯才。精進脩行。未常暫廢。攝受供給八方僧眾。以何緣故。受茲劇報。時彼弟子。復入定觀。乃見先因。嘗害其母。以是報故。墮無間獄。熾然火聚。而燒其身。為彼獄卒。種種訶毀。汝在世時。下劣無智。造此逆罪。今遣誰當。獄卒即以極熱鐵鎚。以碎其首。血流悶絕。苦不可言。是時弟子大阿羅漢。見是事已。運悲願力。息除苦惱。憑法威德。令知宿命。緣念三寶。續其善根。即時命絕。生夜摩天。法爾新生諸天子等。住彼天已。起三種念。一觀前身受生何族。二於何處。身謝命終。三修何福。得生天上。時彼天子作是觀已。乃見自身先造逆罪。承佛恩力。得生此天。而作是念。我今一心。無別異想。唯求見佛。親近供養。以報大恩。由天福力。自然而有眾寶瓔絡。莊嚴其身。於初夜分。身放光明。照祇陀林。皆悉顯現。前詣佛所。頭面禮足。即以天上眾色蓮華。曼陀羅華。以散佛上。積過於膝。作供養已。退坐一面。   爾時世尊。知彼天子心之所念。即為宣說四諦法輪。三轉行相。聞已悟解。即得見諦。不起於座。證預流果。無漏堅固金剛智杵。摧壞身見邪慢諸山。是四諦法。非諸沙門。及婆羅門。父母朋屬。而能宣說。唯佛世尊。愍念於我泣血盈海。積骨如山。閉惡趣門。開生天路。救拔地獄。餓鬼畜生。皆令安住人天善果。時彼天子即說偈曰。  我由染欲深過患  墮於無間地獄中  蒙佛恩力得生天  復令證得涅盤道  我由依止淨法眼  永脫輪迴諸惡趣  及彼未來生死流  得至寂靜菩提岸  我今得見牟尼主  百千生中難值遇  善超生老病苦因  應受世間廣供養  持寶瓔珞以奉獻  合掌右繞心忻慶  故我頂禮二足尊  能使人天生覺悟   福蓋正行所集經卷第五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71 福蓋正行所集經   福蓋正行所集經卷第六   龍樹菩薩集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卿宣梵大師賜紫沙門臣日稱等奉 詔譯   爾時超越惡趣天子。偈讚佛已。心生喜悅。譬如商主。得大財利。如彼農夫。得成稼穡。亦如勇將。戰陣得勝。如久病者。頓獲痊癒。是時會中。有阿羅漢。知彼天子始末因緣。由此追念。己之本師。沒雖久矣。知在何道。時有檀那。於寺營齋。有一比丘。汲新淨水。於其齋次。行施眾僧。彼阿羅漢。以白銅缽。受水欲飲。指尖觸之。極甚清冷。即自思念。我師在昔嘗為寺主。知大眾事。吝惜眾物。貪著資生。常願後身。復生於此。有如是罪。若墮洋銅地獄之中。欲斯甘泉。豈可得也。作是念已。遂入定觀之。遍地獄中。洎傍生鬼趣。都無所見。復更思惟。豈非曩植善根。今得成熟。託於勝處。即於諸天。次第觀察。乃見其師生四王天。是時尊者往詣彼所。安慰問訊。而語之曰。我聞此天。唯修眾善。堅持淨戒。始乃得生。師積宿愆。何能至此。是時天子。謂尊者曰。我於昔日。經作寺主。愚癡惡行。不曾發露。將命終時。志誠懇惻。唯佛法僧。是我歸仗。由是緣念三寶恩力。承此善根。來生此處。時彼尊者。聞是說已。心淨踴躍。得未曾有。即於人天。有學無學。大眾之中。三稱奇哉。具陳上事。佛法僧力。功難思議。能銷地獄無量極苦。能長有情無量善根。斷除煩惱。裂諸疑網。畢竟能至菩提彼岸。諸有智者。當勤精進。淨身語意。修施戒定此則能報佛之大恩。然諸眾生。性慾各異。漸令具修此三種行。或樂當饒受用五欲。世尊方便。勸令佈施。或樂生天。受勝妙樂。世尊方便。令持淨戒。或樂解脫出離苦際。世尊方便。令習禪定。是故世尊說此三行。名為福蓋。當具奉行。譬如二鬼競三種物。謂篋。謂履。謂椎。兩相交爭。揚聲大喚。雲某方所。有婆羅門。彼甚正直。可斷此事。二鬼舁物。即往彼處。合掌白言。大婆羅門。汝當為我。均分此物。婆羅門曰。此微物耳。何須相競。遠來求決。二鬼說言。此非小事。最極難得。汝觀此篋。則能變現。隨所欲物。皆從中出。此雙履者。人或躡之。則能陞天。受諸妙樂。又彼椎者。則能摧伏一切冤敵。皆令退散。時婆羅門。聞是說已。即令二鬼。退立一面。我當為汝。良久思惟。分此三物。各得平等。彼婆羅門。遽著其履。復取椎篋。乘空而去。二鬼見已。悔令知是三物。為他所有。於此喻中。當善分別。佈施如篋。得如意故。持戒如履。能生天故。禪定如椎。降眾魔故。此名世尊說施戒定。方便攝受福蓋正行。   此中復明三種惡行。所謂慳吝破戒散亂。生諸過患。則為輪迴惡趣之本。能壞施戒禪定功德。是故世尊。種種顯示慳吝過失。猶若垢穢。塗污有情。招不如意。如是慳者。雖積珍財。不能惠施。猶如鴟鳶。止蓮華叢。於父母所。不能供給。親屬集會。捨避而去。不信善言。不樂經法。恃己財富。不耐他榮。猶如醉象。性難調伏。亦如毒蛇。人不欲視。善人見已。悉皆遠之。於勝福業。不樂隨喜。見來誘掖。心則生惱。如於枯井。而欲求水。所出言音。人不欲聽。隨所至處無有與語。在大眾中。則如癡者。過四衢道。猶若腐屍。彼愚癡人。雖居世間不能遠離種種過惡。不能護持諸善功德。不能滋長諸善種子。如是慳人。作貧窮因。現雖富足。不能受用。下心求者。不能少惠。當知是人。如屍陀林。諸世間人。不樂依止。是慳因緣。如大名長者經說。   爾時世尊住捨衛城。祇樹給孤獨園。時彼城中。有大長者。名曰大名。巨富無子。忽爾命終。時憍薩羅國勝軍大王聞是事已。遽至其捨。塵土坌身。到已攝取一切庫藏。及諸財物。悉付官吏。事畢旋駕。詣世尊所。頭面禮足。退坐一面。佛言。大王。何故匆遽。塵土坌身。而至此耶。王以上事。具白世尊。佛言。大王。彼大長者。財富幾何。王曰。其家巨富。多有資財。金銀珍寶。倉庫諸物。各有無量百千俱胝。如是豪富。無與等者。彼唯受用粗糲飲食。所著之衣。破爛故惡。出乘弊車。聚葉為蓋。凡欲食時。先扃其門。日雖餐啜未嘗飽滿。設有沙門。及婆羅門。諸乞丐者。涉遠路者。作伎藝者。如是人等。來求飲食。無有一人。曾得少許。時勝軍大王復白佛言。世尊。願為我說大名長者。慳吝過失所招之報。令彼聞者。鹹得開悟。佛言。大王。如是長者。雖為大富。不奉尊親。不能己用。於勝福田。亦不樂施。朋友眷屬。未聞少惠。奴婢僕從。及諸人民。皆悉捨離。當知是人。雖處財富。由彼慳故。不相符順。如不淨中。生其蓮華。如妙園林。踞於猛虎。如珍美膳。置之毒物。如摩尼寶。生於峭壁。如甘熟果。植於高崖。如清淨地。塗以糞穢。如服毒藥。欲延壽命。如婬女家。自稱梵行。如多瞋者。欲人愛敬。如謬解者。稱善論議。言如騃童。無有定量。非法說法。不善說善。多招世間種種譏謗。此但守財。枉名為富。雖有珍寶。無益於物。終日勞苦。如無財者。眾人見已。鹹謂不祥。親友視之。不往問訊。如是慳人。眾所嫌惡。如彼群鴈。不棲寒林。由彼財故。自作纏縛。不知壽命。如山瀑流。不念無常。大怖將至。一剎那頃。喪失自命。當知財富。亦不久住。猶如象耳。不暫停息。於說法師。不能下問。聞讚施行。心不信樂。見來化導。藏竄遠避。設有得見。返遭罵辱。如是愚夫。雖多資財。如人夢中所得不異。乃至慳惜。埋藏地中。縱遇病苦。不求良藥。聞召醫師。心則生惱。由此沈瘵。而取命終。人聞其亡。無不稱快。一切身份。潰壞難近。猛火焚之。臭煙蓬□。倏成灰燼。任風吹颺。當知是人。定墮惡道。於地獄中。受種種苦。從地獄出。生餓鬼中。其形長大。裸形黑瘦。常為熾火之所燒然。身肢燋爛。兩目如坑。其腹極大。咽喉如針。經歷長劫。不得飲食。皮骨連立。不能自持。常噉糞穢。以自活命。塗污脣吻。不生嫌惡。若見涎唾。互相爭奪。或得少分。受多驚怖。復生迥絕曠野旱海。於彼不聞水之名字。其身高大。猶若山峰。猛風所吹。動搖發響。復為飛禽往來棲止。或啄或擭。受諸苦惱。從是得脫。生餘鬼類。所謂夜叉。羅剎娑。畢捨遮。部多。矩畔拏。布單那。羯吒布單那。塞建那。嗢摩那等。設得為人。其形極醜。身皮黑澀。狀若煙熏。諸根閉塞。眼不明瞭。貧窶飢臝。以乞自濟。常持塼石。以擊其胸。有得殘棄不淨飲食。或生蛆蟲。便以為足。常為風雨寒熱逼切。蚊虻諸蟲之所□穰□□襤□□□□]駥埤□□旅□□□□呂桌□□礪□□□□飥□□□□臨□□□   爾時世尊住王捨城。迦蘭陀竹園。時彼城中。有長者子。常詣佛所。樂欲聞法。發淨信心。欲求出家。即白母言。願母聽我於佛法中。出家為道。母言。今者唯汝一子。我身沒已。當自隨意。子如其教。勤力營求。所得財物。悉以奉母。願母將此。恣其所用。若有餘者。修諸福業。母得財已。不肯惠施。廣多積聚。埋藏地中。或有沙門。來至乞食舉手呵罵。謂言鬼來。子聞不悅。我母何故於少飲食。而不能施。復加勸諭。詐言已與。未久之間。母乃命終。時長者子。作廣大施。以薦其母。然後捨家。既入法已。勤加精進。樂聞正法。如理思惟。成就根力。達有為行。悟生滅法。息諸輪迴。超越五趣。破無明□。離三界貪。視其金寶。猶如瓦礫。塗割於身。不生愛恚。其心平等。猶若虛空。決定永斷一切煩惱。現前證得阿羅漢果。大梵天王。帝釋諸天。鹹共尊重。供養讚歎。是時尊者。於恆河岸居止草菴。修習禪定。忽有一鬼。住立其前。裸形醜黑。如燒杌木。頭髮髼亂。大腹小頸。肢節焰然。發聲號哭。尊者問曰。汝為是誰。鬼白尊者。我即汝母。命終經今。二十五年。墮餓鬼中。受極飢渴。不聞飲食。及水名字。設見大河。倏然枯涸。遙視果林。到不復有。乃至剎那。無有少樂。唯願尊者。救拔於我。願依此住。求少水飲。尊者聞已。悲泣嗟念。生不修福。死墮惡道。當發志誠。悔謝前咎。鬼曰。我為慳垢。覆蔽其心。於諸福田。未曾少施。往昔所有種種財物。盡於本捨。掘地藏之。尊者為我。速取其物。作大施會。飯食沙門。及婆羅門。施貧窮者。供養諸佛。及眾賢聖。稱我名字。發露懺悔。願令我身。速脫此苦。尊者語曰。若能如是。剋責悔過。罪當消滅。鬼曰。我由前身無慚無愧。招斯裸形。不堪止此。尊者謂曰。若造惡已。心不追悼。彼業決定。若能發露。罪不增長。今既發心。可得住此。是時尊者召彼親屬。還昔舍宅。掘取諸物。如彼所說。為作施會。以妙美饌。供養三寶。及婆羅門。諸乞丐者。皆令滿足。時尊者母。住立一面。睹無數人。廣大集會。恥己醜狀。流淚號哭。唯願世尊。哀愍救度。時彼尊者。五體投地。高聲為母稱其名字。願承此善。早令解脫。爾時世尊。以方便力。威神加持。而為說法。及彼時會。百千眾生。聞法解悟。得真實見。鬼得離苦。尋即命終。尊者然後復入定觀。見彼還生有財鬼中。即至其所。為說宿因。使令發心。勸行施行。今當修福。早求出要。鬼聞化已。良久思惟。白言。尊者。我不能施。是時尊者。聞已諮嗟。汝極愚癡。慳習猶在。不知黑業。展轉圍繞。鬼趣極惡。何不厭怖。種種方便。苦切責已。漸次誘化。得二白□。尊者受已。持施眾僧。未及貨易。令一比丘。專收掌之。鬼尚慳惜。心不能捨。即於是夜。潛取而去。比丘失已。往白尊者。尊者思惟。此非他人。我當往取。既至鬼所。果得其□。如是三竊。取復如初。掌□比丘。心亦生惱。即便分裂。俵散眾僧。各各受已。或用補衣。彼鬼復來。竊衣而去。   佛言。當知慳心。為大過失。由彼纏縛。永墮惡趣。是故我今方便顯示。令諸有情。斷除慳垢。樂修廣大清淨施業。是名攝受佈施福蓋正行。   福蓋正行所集經卷第六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71 福蓋正行所集經   福蓋正行所集經卷第七   龍樹菩薩集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卿宣梵大師賜紫沙門臣日稱等奉 詔譯   若有眾生。以種種物。於諸有情。而用佈施。所謂飲食衣服。臥具醫藥。乃至一切眾妙珍寶。及諸庫藏。皆能與之。如是施者。名廣大施。或諸眾生。心樂行施。未及如上種種諸物。隨己所有。而能與之。如是施者。名隨分施。   佛言。此二種施。謂身語意業。及受想等蘊。與思俱轉。同時修作。現前而與。相續愛樂。是名為施。若剎那頃。發起淨心。以己所有。而能與者。亦名為施。   復明二種。一者不清淨。二者清淨。善行施者。應當了知。則能建立一切種智。   若施者無戒。不順正理。不具正見。謂施無果。如是施者。則無其報。或受者無戒。不解教法。深著邪見。說施無果。於彼施者。亦無其報。此名不清淨。   若施者持戒。解法正見。知有施果。如是施者。則有其報。或受者具戒。解法正見。說有施果。於彼施者。則有其報。此名施者受者二皆清淨正行圓滿。   若施者清淨。受者不清淨。此亦說名成就施報。或施者不清淨。謂彼愚夫。固守其財。猶如僮僕。奉事其主。或為傜役。官吏催督。執縛憂惱。然後而與。或為冤賊劫奪損害。受諸驚怖。然後而與。或為熟老病苦纏綿。漸逼死門。然後而與。如是等類。皆不名施。或觀歌舞種種伎藝。沽自美譽。然後而與。或見他人。與彼財物。自謂豪富。而倍與之。於他美色。心生愛樂。欲攝從己。倍與其直。如是與者。皆不名施所以者何。彼雖與財。心常熱惱。與貪嗔癡疑惑等俱。不順正理。非善相應。唯趣輪迴。作不饒益。何能感彼出世善根。如來相好。手指網絻綺畫之相。此說名為施者不清淨。   復說二種。一者施已不清淨。二者施已迴向清淨。時王捨城。有諸檀越。修福業已。於僧伽藍眾僧園中。作諸伎樂。娛樂遊戲。時主園者。來白寺主。耆宿比丘語檀越言。汝等何故至此放逸。暫雖適意。後招苦報。主園比丘白耆宿言。檀越在此。美言令喜。何故責彼。令他生惱。時彼耆宿呵主園者。汝先未學。不知戒律。承奉白衣。苟其財利。汝且觀此富樂受用。能令眾人。心生狂亂。非理作意。為壞法緣。時彼耆宿即說偈言。  若於眾僧園  嬉戲受欲樂  彼愚夫盲瞑  破法墮惡道  應當於其中  修佈施持戒  此二為伴侶  能趣解脫門  如清淨池沼  中植於芙蕖  彼花既開敷  後必結其實   雲何說為施已迴向清淨。由彼施者堅持淨戒。體性意樂。本來清淨。所有一切金銀珍寶。倉庫等物。像馬車乘。心無吝惜。皆悉能施。知有施報。及彼他世。厭患輪迴速疾流轉。樂證真常。離諸過失。於彼世間五欲快樂。不生染著。皆能棄捨。於毀於譽。其心不動。見來乞者。軟言慰問。面色和悅。離於顰蹙。視如尊親。心無厭倦。隨彼意願。皆令滿足。速疾持與。不生疑悔。離諸諂誑。洗除慳垢。專樂利他。荷負群有。守護威儀。斷諸諍訟。或有來乞身體肢分。善修忍辱。不生恚惱。心不散亂。樂最上施。彼善方便。從我求索。我當歡喜。而施與之。令我具足淨戒精進。禪定勝慧。諸波羅蜜。速證無為現法樂住。得成無上正等菩提。又諸有情。由彼財富。色力勇健。多著欲樂。彼於世間。不親善友。不樂佛法。剛彊難化。乃至發起多種病苦。風黃痰印。或三集病。而取命終。又彼世間所有官屬農商工巧。一切人民。心常匆遽。無暫容豫。一向追求放逸娛樂。墮於五欲險難深坑。展轉輪迴。不知出要。以大悲心。開示教誨。於癡瞑者。為發智明。無救護者。拔除苦惱。無歸依者。得安隱處。乃至現受地獄等苦。以我所修佈施福業。施諸有情。皆令離苦。以我佈施所獲果報。不求世間五欲快樂。亦不愛樂尊榮豪富。願超輪迴。畢竟解脫。此名施已迴向清淨。   佛言。如是所作清淨施已。往昔因緣。我今略說。乃往過去無量世時。國名善聲。王曰善勝。富貴自在。多諸眷屬。人民充滿。安隱豐樂。互相愛敬。無有諍訟。不聞惡言。無諸疾疫。林木鬱茂。果蓏甘美。地唯沃壤。不生荊棘。資生之具。皆悉充足。彼至治世。稟性仁賢。等視黎民。猶若一子。愛樂正法。未曾暫捨。決定大悲。憐愍一切。厭離有為。了達無我。是大丈夫。眾所稱讚。住廣大施。心無吝惜。一切所有。彼皆能捨。每至明旦。入施場中。諸來乞者。善言安慰。或須飲食。即與美味。或求衣者。即與妙服。乃至金銀琉璃。□□□□飀□紐□飾□□餃□覺飀□□櫸□□□患樈礹□□□練□□□□奾□j□□襬□飀□委秫奧□□梱□評逆□□□□逆□褻□□□□X腹熱u□□規□裀□列□□祚□□□□□□□□□□呂□□□□□E□□□示□□□□□觥檢□□禎□□□飼觴□□□□瓷慼慼慼憬n飀□□□魯□□□□□□□□神埤□□□□□□□□唌慼情ヾ憚_¥滿慼慼慝詳邥蝩狣□苨瀤□薣‥攔諍□粣|□□□□¥□□□恁L□鼥悅該□□□閒D察□鬅妖砢R□□|葧嶨窺cc闥嶨□念|邥□蝩狣¥□耩□□§R□□□§誥晚□詣c□糯嶡鍣|□儤□□§捸憫O甕s□陴群‥活慼慼嬈□嶩磷□□□葨□≡|□□迴鉣§潦□□□¥□□熒□□□邥蝩狣¥q嶨□□□醧o尤□迠輊迻憿L檨i□嬣¥□□□恝潦□□□§荂慼慼慰D□醧o尤|□□恨□§嶨窺m邪|葦漥籧□§□□□□|邥□蝩狣§便□□□§□捻蕁難c□醧o尤§□窨鯀□¥滿慼潮翩L霂牷慼慰D□牷慼慼慼慼慼嬈□□□聝D察□□□¥猾l□□¥□□鐠鐐□耙臧□□‥□荂慼慰D癒慼慼慼撓完S嶨□□芨□憓D悅詳□□‥□潤鋤□¥〣楘W騰|蜀□蜀□§□犖腦穌|諍□嶡癒熟銵慼慼惘u□□□‥□□吽慝逢□諢慼潑l(□¥釧□腦稦□芧揧□‥□□耙臧□□憒□|該□舥□¥釧□趑④騿慼腄慼慼L鐐¥意螭滎i‥□□□□怢Q□□¥鞣禲慼慼L□漧□帶□急醧o性□¥□□鋤譣¥□插慼嬈□□晦□‥□腹慼慼慼慼瑹說慼慼暱噹z‥□惱□□□□晨□|□□□嵣¥滿慼慾f§□意癒慝器錐鴃慼撩滿潺﹛慰D悅纂慼慼梢a復諍□¥悅腦漦□‥□x耙臨□賢鏨□¥意居晨□□□邐□肣c□擰鼨鐐‥□□q□¥意□櫥□¥憒□□煣c□□□湣‥□溧鮹迫D悅□□□‥□館□堞D□□憒□□□憔‥撥□□□‥□□□姣c工□□□□□礦□□□□□牧□殮憒□|□□□糯□氶慼慰D悅煩□駢晚□□ㄣc□□□□§□犖Ⅶ□|諍□騿慼慼鰹恣慝□耙臨鐐¥□獺撮C¥□蛂C¥禲慼慾f□耙賢□□□M鄨□□|諍□□潣§□□檨f¥□狦□□¥□莦腦穌□耙賢薩擣¥屨□l□|胖□□□□□鰹捂琡D□韥□□‥□□Y□‥□磨□□|□□胦潣¥□□□□§□□□爣|該□胦潦□□磨□腦穌¥鴃慼慼慼L攔□□芃D拼瞴慼慼梢f巨E□¥劫□叨芣¥劇□晦□□□□□邪§□T悅□譨□□□c□□邐□§□□賢邪□部□邐□蛦肥□匣¥滿慼慼慝□□劑邪¥悅詳溧粣¥□□ㄨ□耙臩□□¥□□m耙臥憒□|□諢□粣□警□莥詣|□漦g□泌泥□芣§□耙□肥禲潸r鐐|邥□□|□□□蹣§煄慼慼慝僥晥□莣¥□□攔巢§□□□□¥龤摯R認芥晥□□‥□□□□c□□□l¥齱慼慼撓ㄐ臐情慼敷椳_c□瑩擩□§□帥□□¥□□□藣§□皓鑰顣c□□i□¥齱慼撈V□□□嶢¥□□睩□§□□□哄憚蓎寣慼慼慼慼慼慼慼情慼慼播魽慼撫w嶨□‥炩□□□§X□□⑷¥琚慼慼慼情慼慼槨迫D悅該□嶢¥亡□嶢譣|邥□□□□耙□嶢§復□□□|氧□□擣‥臨□□□□□□□肣‥飥□I尤‥□hFp|詳邧□譣|氧□□□¥□坰獺慰D□鰷s尪§畝□陛慰D□狦□鵅摩猁蛂M|逤蕁□I§□稨□□¥惱□□□¥□鯊夥□¥惱□醋鬣□咬□晼情慼Z□‥□紇□莣‥臩□□姣‥□□隱牷L撥□□肣|邥□□□□耙□嶢§齥□□稐□□□□譣|q晥□肣|□□□□¥□□□□‥臦葧□□□酤□漦□¥屧□蛦ㄣ¥□□瑧□|□□□R¥﹛慼槽禲掠R訌□⑷¥□□珵巢‥□□劇□¥齱慼澆f|珵□齦□□□□鍥Σ‥糯□□嚏慼慼慼潺f¥叨□□肣¥婧□p□¥訇漶槨迫D鞥□譥晦蓨瀣c□□旺騃□□窺□|薦漥□□¥屧□□貣¥□□□交□恁慼慰D□□劑蘆氧□□□|薤□壨□□□胥嶡□¥□□□□¥□勍Bf¥齱摩牷慼瑩洁慼暱糕□蔤□擣□□□□□§□□□□犖□□磣□□纂慼慰D栳P晦肣¥禳慼敷r□嬥□鞣|邥□□□¥□殥嶨泣|□朧豨耤L□□□稐□  善哉仁者生此天  得受最上五欲樂  如淨滿月麗長空  能拆青蓮香馥郁  昔修廣大諸善行  身出微妙淨光明  常以慈眼視有情  故得天人鹹尊重  復有清淨旃檀林  枝葉扶疏極可愛  脩籐彌布四垂下  妙花周遍悉敷榮  有諸天女處其中  容色潔白甚端雅  身肢柔軟出妙香  競為歌舞無疲倦  我今得奉於仁者  目明心悅未曾有  此生意樂不唐捐  非小因緣之所得  百千天女常圍繞  由先福行而莊嚴  如是施報難思議  應當永斷諸疑惑   時彼新生天子以偈答曰。  若欲增長功德藏  應修廣大清淨施  決定獲得上妙樂  水火非人不能壞  天中快樂甚希有  隨意受用悉現前  諸有世間聰利人  當發淨心行施行   諸有情等。當善思惟。如是施已。受天勝報。後生人中。大族姓家。具大名稱。有大威德。色相端嚴。人所樂見。親屬圓滿。財富無量。設遇惡緣。不能破壞。如毘捨佉王母因緣經說。時彼王女。與其眷屬。出於宮中。詣園遊看。翫已憩止。即解所戴上妙珠珍嚴身之具。收置帕中。以付其婢。復往佛所。樂欲聽法。聞已還宮。婢忽忘失所掌之物。女聞不悅。白父王知。母謂王曰。此必定在。設有見者。亦不能取。我於多生。乃至此身。不於他物。少分生貪。若起此念。我則欲取一切眾生身份財物。我則不能得見諸佛。令諸有情。得如意果。時彼尊者阿難見是物已。即為收之。明旦詣宮。即納王所。王曰。彼所遺物。賴尊者見。餘人若得。必為隱匿。母謂王曰。子何不信。我以此物。擲四衢道。驗其福力。誰能取之。如是棄已。彼往來者。各各見異。或謂不淨。或雲毒蛇。捨之而去。王尚生疑。伺母熟睡。取其指環。擲置河中。母睡覺言。誰取環去。王曰。福力所護。何敢取者。母言。且止。後必當獲。忽於一日。遣使市中。買一魚歸。剖腹得環。眾皆驚異。王即讚言。善哉我母。所言決定。如師子吼。後時阿難復詣王所。王倍生信。乃雲福力。真實如此。我當畢竟樂修福業。   福蓋正行所集經卷第七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71 福蓋正行所集經   福蓋正行所集經卷第八   龍樹菩薩集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卿宣梵大師賜紫沙門臣日稱等奉 詔譯   佛言。大王。當知世間一切眾生。由淨施故。所受福報。冤不能壞。設百千人。亦不能奪。隨所至處。福為前導。乃至他世。福亦如是。猶如伴侶。常所隨逐。爾時世尊而說偈言。  由先世積集  廣大諸福行  今得為人王  具吉祥尊貴  百千諸營從  住立於王前  福力所攝故  瞻仰鹹悚慄  當知彼福業  如眼腹手足  常愛護任持  令相續不斷  我昔修施行  一切皆能捨  唯留於一象  隨意乘所往  樂依止山林  修習諸禪定  時彼諸人民  皆悉來相從  或手執白拂  或持於傘蓋  及以諸茵蓐  所至敷床座  彼各白王言  我等無福慧  今願鹹親近  同修諸善行  福為最勝財  常得真實樂  福為第一親  引至安隱處  福如如意寶  置於己掌中  作最上吉祥  所願皆成就  具殊妙色相  受五欲快樂  語言人樂聞  善巧極明瞭  壽命得長久  安隱無憂惱  一切諸眾生  見之若親友   若諸有情。於勝福田。順其正理。專注而施。決定此生現得富饒相應福報。如金鬘夫人。聞佛功德。心生讚仰。以己先有微妙金鬘。奉上如來。又善思王女。以妙飲食。供養尊者須菩提。又脩髮婆羅門女。自剪首髮。以鬻其直。飯彼尊者大迦旃延。髮復如故。是三女人。由淨施故。現身皆得為國之後。又福嚴長者。躬往請佛及諸羅漢。就捨營齋。庫藏復溢。如牧牛女。持旃檀香。及田舍女。以麥□花。供養佛塔。皆得生天。如是得受現報因緣。如勝軍王經所說。佛住捨衛城。時勝軍大王末利夫人。始生一女。具十八種極醜之狀。年漸長大。當求所適。彼諸貴族。不樂為姻。其下種姓。王意不許。時有外國一長者子。久住此城。費用皆盡。俜伶周行。未有所偶。臣吏白王。即可其請。王乃召對。而謂之曰。我有長女。納卿為婿。若相從者。永終富貴。設欲還國。亦可偕往。時彼王女。即以上妙珍奇雜寶。嚴飾其身。而以妻之。及與無數種種財物。時長者子。即娶為婦。未久之間。同歸本國。既至家已。彼諸親族。求見設禮。長者子曰。我妻王女。觀何容易。若須見者。必當擇日。後諸親屬。復至其家。長者子言。卻後七日。出城花園。於彼相見。眾複審曰。此言決定。若不往者。我當罰錢五十萬數。至七日已。彼長者子。具辦種種美妙飲食。先取一分。置其房中。白婦知已。固鎖其門。時長者子。齎其所罰。及諸飲食。往彼園中。是時眾人在園。遙見彼長者子。乃只獨來。鹹相謂曰。是人誕妄。不依先議。既至園已。白親屬曰。幸無見怒。願輸所罰。眾曰。子妻尊崇。藏於深室日月之光。尚不令見。豈況我曹。何能得睹。時彼王女。即自嗟念。我雖年少。形容極醜。是何惡業。招斯鄙陋。厲聲歎曰。苦哉苦哉。使其丈夫。受多慚恥。常作虛言。及遭譴罰。如斯處世。雖活奚為。即以繒帶。自經其頸。時守宅神見是事已。謂此王女。我當釋之。保全其命。使無中夭。當知世尊無盡大悲。常樂救度彼彼有情。每作是念。   我今當於何等眾生。為說法要。令生信解。   我今當於何等眾生。令彼洗除貪慾垢穢。   我今當於何等眾生。令彼息除嗔恚過患。   我今當於何等眾生。令彼滅除愚癡暗鈍。   我今當於何等眾生。令彼增長一切善根。   我今當於何等眾生。令彼出離生死淤泥。   我今當於何等眾生。令彼超越輪迴苦海。   我今當於何等眾生。令彼解脫煩惱結縛。   我今當於何等眾生。令彼拔除惡慧毒箭。   我今當於何等眾生。截四瀑流。令至彼岸。   我今當於何等眾生。令免三塗種種楚毒。   我今當於何等眾生。施其法水。令除渴愛。   我今當於何等眾生。令彼厭患境界癰疽。   我今當於何等眾生。令破無始無明卵□。   我今當於何等眾生。令彼摧伏我慢高山。   我今當於何等眾生。令遠諸惡。著慚愧衣。   我今當於何等眾生。令彼具修戒定慧學。   我今當於何等眾生。令達諸法。心得自在。   我今當於何等眾生。令彼獲得清淨智眼。   我今當於何等眾生。令彼越入大解脫門。   我今當於何等眾生。令彼發起大菩提心。   我今當於何等眾生。以菩提鬘。而繫其首。   我今當令勝軍王女。易醜陋形。得如所願。   是為世尊剎那剎那。唸唸觀察一切眾生。或近或遠。或多或少。或勝或劣。上中下性。皆能救度。慧眼悉見。無有遺餘。如有頌雲。  佛不捨眾生  遠近皆化度  如果成熟時  自然生甘味  是故牟尼尊  冤親唯一想  利樂諸眾生  亦不希其報   爾時世尊。先為攝化裸形外道尼乾子故。現大人相坐寶蓮華。身被紅衣。如日初出。色相寂靜。安住威儀。猶若金山。舒光無極。處於無數人天大會。如眾星中。現其滿月。亦如天宮寶多羅樹。微風徐動。人樂依止。如珊瑚株。寶華莊嚴。如金盤中。然大燈炬。如白香象。入尼連河。為金蓮華。蕊塵所坌。亦如春時羯尼迦樹。開發金華。眾所愛樂。善能調御一切有情。入諸惡趣。不生疲厭。遊化善道。善說諸法。皆使發心。得安隱樂。由諸有情。無始已來。相續造作。貪嗔癡等。種種惡行。若冤若親。及非冤親。平等憐愍。猶若一子。皆令出離輪迴險難。如日破暗。令盡無餘。是時世尊。以一切智聲。為彼外道。略說法要。當知世間。動不動法。以智了達。皆悉空寂。由虛妄心。迷真實見。自性涅盤。本來清淨。彼聞是說。心得開悟。則能斷除堅執我慢。譬如師子發聲震吼。自然而能裂其巨石。時彼如來。摧彼異見。論義為勝。現大神通。上昇阿迦尼吒天。其中所有一切眾生。皆悉稱讚佛之功德。一切世間。無能勝者。又復顯現最勝離垢無見頂相烏瑟尼沙。右旋紺青。潤澤可愛。復放眉間白毫相光。如秋滿月。是為如來第一功德。非同梵天小善所感。是佛利他大悲所起。設諸眾生。如微塵聚。住正思惟。無能測彼烏瑟尼沙。非剛非柔。非成非壞。非匆非暇。非動非靜。非速非緩。非強非弱。非沈非掉。非夷非險。非諍非默。非合非散。非著非離。非勤非懈。非慮非度。非病非惱。一切眾生。平等共有。最勝吉祥。第一功德。時彼外道。心淨信解。於佛法中。得安隱住。是時王女。處其室中。蒙佛光照。心安泰然。即作是念。今佛在世。利樂眾生。有厄難者。皆蒙濟度。唯願世尊。不捨大悲。哀愍覆護。現身我前。作是語已。遙伸禮敬。悲泣淚下。佛知其意。令彼室中。忽然嚴淨。是時如來。從地湧出。身真金色。相好端嚴。時彼王女。睹佛身相。歎未曾有。以妙花香。虔伸供養。珍寶瓔珞。而以奉施。合掌作禮。恭敬親近。佛影蔽身。頓獲端正。心大歡喜。踴躍無量。住立佛前。以偈讚曰。  最勝釋師子  依枳羅巖窟  具少欲知足  離世間過失  智慧為利牙  慚愧為鬚鬣  降伏諸魔怨  如囓彼麋鹿  忍為堅甲冑  慈力以為弓  善發彼智箭  永害煩惱賊  八解脫為池  正行為隄岸  無垢精進水  開覺意蓮花  勇猛離諸過  拔除三有根  施平等法藥  愈貪恚癡病  具熾盛威德  相好而莊嚴  增長功德心  荷擔於群有  善住於威儀  諸根無散亂  如拘縛羅花  見者生愛樂  無怖無垢染  最勝心寂靜  解脫一切縛  成就一切智  牟尼大牛王  世間無與等  能救諸眾生  或病或憂惱  服紅僧伽梨  湛然而不動  我以諸譬喻  淨心而稱讚  如金多羅樹  聳幹脩且直  亦如融金柱  光明極晃耀  又如彼金聚  塗以旃檀泥  如是佛身相  比況不能知  或謂妙金山  一峰極峻峙  為猛風所吹  嶷然住於此  或謂阿修羅  與天主交戰  墜彼金輦輿  忽然現於此  或謂帝釋幢  渾金所成就  挺特復煥爛  忽然現於此  或謂多聞天  微妙寶樓閣  以眾寶莊校  忽然現於此  或持地佛母  吐出妙寶藏  放種種光明  忽然現於此   佛施化已。倏然隱沒。時彼王女。加趺而坐。一心專注。想念佛身。是長者子。先在園中。為諸親友逼飲而醉。眾相議曰。可於彼手。易取門鑰。疾往其捨。開門視之。乃見彼妻。狀如天女。鹹皆愕然。不覺作禮。長者子歸。見其端正。婦以上事。白夫令知。今佛世尊。最上福田。我今復往。恭敬供養。作佛事已。乃自誓言。若我此身。所有惡業。招斯醜報。願不復受。乃至世間一切眾生。離醜陋身。皆得端正。即於佛前。重說偈言。  世尊妙色相  莊嚴皆具足  能令諸有情  見者得如意  以我今少善  普及諸有情  悉除醜陋因  皆獲端嚴報   佛言。賢女。我不自讚。不作妄語。不求供養。隨諸眾生所受業報。起大悲心。而為救護。即說偈言。  我為世間調御師  不求名稱及利養  善能摧彼五欲幢  鹹使眾生心寂靜  三明二行悉具足  當與人天作吉祥  我已降伏眾魔怨  畢竟無有能勝者  永離三有諸過患  不生熱惱心解脫  及彼習氣盡無餘  得受世間廣供養  設有眾生來加惡  其心不動如虛空  誓當荷負彼凡愚  得證圓明無漏智  若有比丘四眾等  鹹來我所樂聞法  皆令具足諸律儀  決定當得為智者  我是淨飯王太子  樂修苦行棲山谷  得脫生老病苦源  由是得成無上道   由彼王女。於佛世尊。淨心佈施。現身獲得端嚴色相。若人樂求最上快樂。當於佛所清淨供養。是名佛說福蓋正行。汝等比丘。常樂受持。於施戒定。當勤修學。   福蓋正行所集經卷第八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71 福蓋正行所集經   福蓋正行所集經卷第九   龍樹菩薩集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卿宣梵大師賜紫沙門臣日稱等奉 詔譯   若於佛等最勝福田。專修施行。定獲其報。如是乃至。現見世間。王者之貴。尊崇無比。首戴寶冠。諸珍間錯。耳環臂釧。金璧交瑩。容儀鮮白。具相端嚴。珠瓔寶鬘。以飾其服。所居宮殿。高廣宏麗。重樓戶牖。盡諸奇巧。眾色繒帛。遍張露幔。瑞獸師子。俱枳羅鳥。置之籠檻。以為玩好。城墉峻峙。力士環衛。像馬車乘。往來合沓。所居民庶。安隱豐樂。無有諍訟。剽竊逋竄。種種嬈惱。怖畏等事。處處皆有妙娑羅樹。多摩羅樹。占博迦樹。無憂樹等。枝葉花果。茂盛可愛。王所欲至。於四衢道。屏去塵穢。瓦礫荊棘。以眾香水。泛灑其地。百千伎樂。簫笛箜篌。擊鼓吹貝。導從前後。王乘龍象。威德特尊。最上無垢。牛頭旃檀。磨以塗體。其香遠聞。被服絳綃。如日初出。右手執持殊妙白拂。吠琉璃寶。以為其柄。張妙繖蓋。黃金為幹。種種寶物。裝治華煥。時彼城中。一切人民。歡喜合掌。同音稱讚。散眾名花。遍佈於地。有諸士族。或裁巧思。作為詠歌。紀揚德化。王聞是已。倍增悅豫。如是勝報。由施所得。此說是名於勝福田。專修施行。成就福蓋。   雲何佈施。令諸有情。一向獲得世間富樂。受用殊妙五欲境界。應當了知。如是施業。不唯招致廣大富樂。乃至無上智因。亦能成就。當知此施。為堅固藏。不為水火盜賊所壞。當知此施。是最勝友。此生他世。常為其伴。當知此施。如好種子。於一切時。得如意果。當知此施。如妙階梯。能陞天中。受諸快樂。當知此施。猶如燈明。能破餓鬼。慳吝黑暗。於惡趣中。能為濟拔。於險難處。能為救護。越生死海。能到彼岸。若諸眾生。如是知已。數數發起清淨作意。勤行佈施。相續不斷。於諸所有。心無吝惜。亦不枉費。深生覺悟。此等皆為不堅之物。畢竟樂脩清淨施業。由是之故。美名遐布。見者忻慕。常得善人依止共住。處大眾中。心無怯弱。善住威儀。讚施功德。能招富足。免離惡道。得生天上。趣解脫城。令他信解。離慳垢穢。當知此人。是大菩薩。是善知識。是大丈夫。能長有情真實善根。一切眾生應當往詣。親近供養。樂聞正法。如理修作。求出離道。   如上所說。若於佛等。專修施行。定獲其報。設使不遇一佛菩薩。而能任持如是施心。所感之報。如前不異。是故世尊方便顯示。令諸眾生。次第行學。   爾時世尊。遊化依止。在王捨城。迦蘭陀竹林。時尊者大目乾連。作是思惟。今者世尊。與諸聲聞。大弟子眾。住此林中。當須建立清淨僧坊。作是念已。詣帝釋所。白言。天主。敢募仁者。於王捨城。迦蘭陀竹林。為佛世尊。造立精舍。並諸弟子。大阿羅漢。同此安居。時天帝釋。聞是說已。心大歡喜。唯然受教。即以無數金銀珍寶。帝青摩尼。吠琉璃等。造作重門。廊廡戶牖。宮殿樓閣。珊瑚為柱。種種寶物。而裝校之。復以眾寶。刻諸珍禽。懸處空中。勢如翔舉。無數寶鏡。周匝垂掛。瑩徹無垢。燦若星月。種種天衣。光潔柔軟。黃金為架。以敷其上。金剛寶鬘。真珠花鬘。雜廁行列。以為莊嚴。燒眾名香。氛氳散徹。燃種種燈。晝夜明照。如是供養。世所未有。於其園中。處處皆植龍自在花。占博迦花。隅嚕摩花。拘吒波花。無憂樹花。周遍開敷。甚可愛樂。於花林中。有珊瑚亭。門闥窗檻。剞劂奇巧。皆以眾寶。裝校嚴飾。微風吹花。香聞遠邇。有諸天女。遊止其中。上妙珍琦。以為瓔珞。獸銜珠[佩-一]。其鳴珊珊。林中復有諸藥叉女。形容端肅。競共馳觀。髻遺寶花。迭相嬉笑。復有廣大清淨池沼。眾寶合成。香水彌滿。池中復有大寶蓮花。白銀為葉。黃金為莖。諸妙天女。住立其中。動容作樂。獻妙歌舞。復有無數金色蓮花。優缽羅花。拘沒那花。迦訶羅花。照耀芬敷。香氣薰洽。有諸水鳥。鸂□□穴裀□□樊□□□□槾□□□騫覈□□□□□觀□□訊□□□□□詷穴裀□襌□椻婇□□□□□□覯□檢□□□諢慼慼暱P馜散□□馞逆□恁慼慼慼撮渫恣慼慼熟囹窗慼慼撰G□□□□□觙Z□□鷺□□□□□□□□□I蛂慼慼慼慼j□□驚□飀□   時彼天主。為佛世尊。造立精舍。彌月方畢。營辦所須。令無闕乏。種種庫藏。悉皆充溢。前詣佛所。而作是言。此地吉祥。廣博嚴淨。與歡喜園。正等無異。唯願如來。屆此安居。佛愍彼故。即為受之。復以百千最勝龍象。奉施如來。及以百千殊妙天女。持蓋執拂。扇搖涼風。以為承事。諸大弟子。復以百千乾闥婆眾。奏妙音樂。而為供養。   時王捨城。有一長者。其家巨富。財寶無量。比多聞天王。猶以為勝。然彼長者深著邪見。信受外道尼乾子法。見是事已。心懷疑惑。是時尊者大目乾連。知彼機熟。即往化導。為說法要。讚佛功德。彼聞法已。心生悟解。白尊者言。我今發心。歸依如來。欲往親近。恭敬供養。即與尊者。同詣佛所。頭面禮足。住立一面。尊者白佛。此大長者。捨邪歸正。始發信心。今欲供養佛及眾僧。唯願大慈。受彼勤請。佛知是已。默然許之。時彼長者。知佛受請。心大歡喜。匍匐而還。即以無數種種珍寶。上妙繒綺。嚴飾其居。門樓堂閣。皆令新淨。造作精妙百品飲食。成辦既畢。即遣使者。前白世尊。食時將至。唯冀大慈。受我微供。爾時世尊。從僧坊出。威德自在。相好端嚴。身放光明。如日赫奕。將諸弟子。大阿羅漢。諸根寂靜。心得自在。進止詳雅。來詣其捨。復有百千天子天女。身意泰然。離諸散亂。旃檀塗身。恭敬圍繞。有諸人民。見是事已。怪未曾有。來白長者。復有百千清信士女。心生歡慶。彈指作禮。各持最上堅黑旃檀。然以供養。所燒之香。過百千斛。復奏無量上妙音樂。清婉嘹喨。聲震於地。時彼長者。以諸幡蓋。次第安布。遍張露幔。珠瓔莊嚴。燒大寶香。躬往迎奉。長者所有內外親族。各齎名花。滿掬而散。時佛世尊。詣彼宅已。於堂中央。為佛設座。上妙繒纊。重敷柔軟。雜綵茵褥。遍佈於地。寶幢行列。珠網四垂。懸諸妙幡。眾色綷錯。百千寶鈴。鋪綴其上。微風動搖。聲韻和雅。真珠花鬘。遍垂寶幔。塗香末香。澡瓶淨水。排備畢已。命佛陞座。即以新好上妙白□。裁所著衣。跪以奉佛。然後上首大阿羅漢。及彼新學諸比丘等。入其堂中。次第而坐。以諸飲食味中上味。施佛及僧。皆悉充足。食已各各收缽淨手。時彼長者。合十指掌。瞻仰尊顏。以偈讚曰。  如來具足殊勝相  隨形妙好遍嚴身  首髮修緻不雜亂  光澤紺青如蜂王  如來額廣復平正  亦無缺減極堅固  眉間白毫常右旋  如秋滿月光照耀  如來兩目極清淨  睫若牛王不瞬動  修廣妙好常照明  如俱那花可愛樂  如來具足四十齒  潔白齊密如珂雪  廣長舌相妙難思  缽羅奢花紅可類  如來復有鼻功德  高聳端直竅不現  脣不褰縮不下垂  鮮潤猶若頻婆果  如是大僊面圓滿  耳輪柔軟相稱可  譬如開敷妙蓮花  離諸垢染觀無厭  如來身相如金聚  堅固充實無與等  膚色猶若占蔔花  亦不羸瘦現筋脈  雙臂□□□妽□□□□□□紐L活屆@具足輪印轂輻輞  寶幢寶瓶及魚等  胸廣猶如師子臆  喜旋德相畫分明  腹量平滿稱其身  臍深右旋中圓淨  雙□猶如仙鹿王  行無迴顧身俱轉  右足先舉現印文  安徐無畏如師子  如來出現於世間  如日騰空普明照  能與眾生作吉祥  天及非天咸信禮   於是長者。偈讚佛已。心大歡喜。信力堅固。於大眾中。重說偈言。  牟尼十力尊  能破諸魔網  永離煩惱垢  諸根常寂靜  最上勝族類  日親甘蔗種  勇猛大精進  覺悟諸過失  無畏釋師子  具足諸功德  成就微妙法  為眾生開示  於三界苦海  輪迴諸險難  以戒為根本  畢竟能超越  由持淨戒故  調伏於自心  善屈眾魔怨  應受妙供養  具大智大悲  不捨本誓願  憐愍諸有情  鹹令離憂苦  最勝調御師  三界無倫匹  善拔眾毒箭  斷三有纏縛  顯現大神通  能摧諸異見  開示八聖道  令修諸梵行  是名大商主  能作大施會  是名大智者  為作世間眼  是名大丈夫  速能遠諸惡  截生死瀑流  得至安隱處  世尊大導師  喬答摩勝族  具相身金色  見者無厭足  調御諸眾生  入解於正教  永離諸不善  清淨心無垢  如雲住虛空  注甘露法味  令一切有情  滋善根種子  如來大聖尊  及諸比丘眾  住最上安隱  能到於彼岸   福蓋正行所集經卷第九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71 福蓋正行所集經   福蓋正行所集經卷第十   龍樹菩薩集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卿宣梵大師賜紫沙門臣日稱等奉 詔譯   是時長者復以伽陀。稱讚佛已。發誠實言。作大誓願。以我所修善根功德。願未來世。得成佛道。亦如世尊。具足成就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以無礙智無上法藥。能愈眾生貪恚癡病。於無親者。為作主宰。於黑暗者。為作照明。未調伏者。令善調伏。未信解者。令生信解。未安隱者。令得安隱。未涅盤者。令得涅盤。畢竟出離生老病死憂悲苦惱。鹹使生天。受妙快樂。復能勸修八聖道行。開示宣暢四聖諦法。令彼聞已。心得悟解。讚佛法僧種種功德。無量智慧。自性清淨。廣大威神。無能勝者。能拔輪迴生死苦惱。方便誘導。入解脫城。漸次令修諸功德法。守護淨戒。修奢摩他。毘缽捨那。於四無畏。及四神足。四正勤等。治諸懈怠。於四念處。明記不忘。四無量心。平等修習。依五根力。斷五趣障。了五蘊相。自他同等。具足圓成六波羅蜜。以七聖財。普施一切。修淨戒足。蹈七覺花。一心安住七方便觀。分別演說八聖道支。善能修習九次第定。具足十力。名聞十方。得十自在。乃至成佛。   爾時世尊。見彼長者。於大眾中。發誓願已。讚言。善哉。汝今真是人中大龍。人中師子。最上最勝。人中大仙。離諸垢染。如白蓮華。堪能運載一切眾生。堪能荷擔無上菩提。是時世尊。舒金色手。如蓮華開。指間網絻。其紋巧妙。如父撫子。按長者頂。以梵音聲。如春雷震而作是言。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能滿眾生志願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具足十力。破諸魔眾。其土清淨。廣大富樂。時虛空中。有諸天子。雨妙香花。而為供養。普佛世界一切有情。皆發信心。樂修福行。爾時世尊。而說偈言。  汝於未來世  積集勝功德  於生死海中  拯濟諸沈溺  過無數劫已  當得成佛道  慧眼淨無垢  現證一切法  具相放光明  如世間杲日  令一切眾生  除三毒黑暗  天人大眾中  最勝無過上  善調伏有情  皆令修梵行  為第一導師  具足一切智  得最上菩提  如蓮華出水   爾時世尊。與彼長者。於大眾中。授佛記已。時頻婆娑羅王國內人民。鹹發信心。歎未曾有。由於佛等。專修施行。於人天中。常為主宰。有大威力。常以大悲。利益安樂一切眾生。無上菩提。決定獲得。是故佛敕。諸比丘等。於此經典。常當受持。為人宣說。   廣明施行。恐繁且止。持戒功德。今當顯示。雲何佈施之後。即雲持戒。此依諸經。次第如是。又諸眾生。放逸著樂。多由內心。自邪思惟。隨順造作。乃至現行。流至身語。破毀禁戒。為令眾生發起對治。故佈施後。說持戒相。若佛弟子。及諸白衣。於彼禁戒。堅持無犯。此說是名清淨持戒。若諸眾生。發起邪思。身語意業。造眾多罪。殺害眾生。斷人命根。他所有物。不與而取。□著染欲。心無暫捨。妄言。綺語。惡口。兩舌。起大邪見。撥無因果。殺父。害母。殺阿羅漢。以惡毒心。出佛身血。破和合僧。破塔壞寺。盜眾僧物。污淨行尼。於諸善人。喜生罵辱。常樂聚集。說無義語。輕法慢教。貪營世務。為邪活命。造諸惡業。魁膾獄卒。屠殺捕魚。穿窬抄劫。乃至貧人微少財物。亦行剝奪。與他毒藥。損害眾生。像馬牛等。樂為犍犗。破壞聚落。斫伐林木。發言磣毒。譏刺賢善。詐現威儀。其心諂曲。善說不善。與令不與。造眾罪已。臨命終時。種種苦相。皆悉現前。識既滅謝。惡業隨逐。墮地獄中。受極重苦。地獄有四。一曰煻煨。二曰屍糞。三曰劍林。四曰灰河。是四地獄。名為近邊。復有八熱根本地獄。一名燒然。二極燒然。三名眾合。四名號叫。五大號叫。六名炎熱。七極炎熱。八名無間。時彼獄中。有諸獄卒。厥狀醜惡。甚可怖畏。或作牛頭。驢象頭等。其形長大。肥壯多力。身皮黑澀。髮毛黃赤。皺眉怒目。褰鼻嚲脣。兩臂堅硬。手執鐵棒。或持利斧。槍戟鎚鋸。劍輪□□□□X{楅逆□□□□□□飼腆□□□穚□□□□□□□□□□□西□□槙□隔j□榖□橋裀□□□□□□訇食央慼慼犛蟯C姅□襱□i□□□□□□□□□□餖飥□埤□□□禜裀□□□□□□□□□□槂□□□□E□□□□□□樺□□騫詷駍訊R奸□□□駉□□飀□奏□□□□□驊□飀□□□f飀□□□粿埤□飣秋妨飀□□□馜□j□□駙Z□□□奈□□□□奈□□衽□□逆□□□□□□婀□□□□□椸□□□□楈□□□覃□□□□橛楅椸□□饖□姈□□□溝檥u□□□椻□稈□誇裀□婈□襏□□□□F□□橎□妱□□□楏□□□_□送□□□槙□□□椻婐婇裀□□□樈□□糕婐姊□□柳□夾□□柛姽□□秋嬌□□□糕奅樧埤□□□F□□椻婐點□□□R樺□□□□□□□□榵□□□□稚□檢□□鞳歎ョ樊H□□□□姪□j□好□□□□□奅椸□□龍椹□□□□□□□□□腆□□□□□媧□□□□□□□□□覃□□□□吟□□□罹□□□□祅楠□□□檳夾□□□□□檢□□□□□□褙□穢□□□□饇□□□□□埤□□馯□裀□視□□□□息□□檢□□□□□□□禳慼慼潦A□□□□   佛言彼破戒者。由彼惡慧。內心思構。不起對治。熱惱逼迫。造作眾罪。猶如乾枯樹穴之中。置之炎火。必為所燒。如敗種子。雖植良田。畢竟不能生長其芽。彼破戒者。於佛法田。不生善芽。亦復如是。又如林木。悉伐其本。莖幹枝葉。不復滋茂。破戒之人。斷其善根。壞功德法。亦復如是。猶如枯井。諸渴乏者。欲求其水。必不可得。彼破戒者。一切善人。從其求法。亦不復得。如旃茶羅。不堪為王。一切人民。不肯信伏。彼破戒者。不堪說法。一切眾生。不能聽受。譬如人於腐爛甘蔗。欲求其味。終不可得。若於毀犯。禁戒之人。求其功德。畢竟無有。又諸白衣。見彼沙門。孤單無累。寂靜安樂。棄捨其家。樂作沙門。彼無正因。心不決定。愚癡暗鈍。作沙門已。復樂經營世俗事業。□著染欲。破毀禁戒。時彼眾中。有諸耆德。呵責於彼。為說偈言。  汝持佛三衣  樂作非法行  污辱彼淨眾  旃茶羅無異  內心邪思惟  五欲諸境界  猶如彼犢子  常念於水草  樂作世俗事  貨易諸珍異  增減其價直  言說無誠實  彼則如漏卮  其心常不足  為求少財利  營構虛詐事  譬如蜂採花  當依蓮花林  返入荊棘叢  枉受諸艱苦  我佛法大海  終不容其屍  彼鹼鹵田中  不復生種子  如癩病縈纏  無方可療治  汝作諸惡業  何不生驚怖  亦如漏舡舫  自他豈能渡   佛言。破戒之人。無所堪任。由多欲故。心則多求。侵犯他色。常懷驚懼。失壞名聞。離善知識。當知此輩。如彼慳者。畢竟無有少施功德。彼破戒人。如貧無手。雖至寶山。而無所得。如不淨瓶。滿而流溢。如彼陷阱。人見遠避。如室中蛇。人常恐懼。如好園林。中蹲猛虎。如險惡道。人不欲往。如彼破車。不能運載。如彼惡人。眾皆擯棄。如彼毒蛇。眼不欲視。如屍陀林。人多厭惡。如彼狂象。惡人所制。如竊盜人。富者所忌。猶如彩畫占博迦花。彼無戒香。亦復如是。如旃檀林。有蓖麻樹。其臭相雜。速當斫伐。假使口中。有百千舌。不能盡說破戒過失。欲知其數。無有邊際。由破戒故。不能增長一切眾生平等善法。如契經說。有一士夫。謂其婿曰。汝今駕車。入林伐薪。由伐薪故。乃失其牛。因尋牛故。令人守車。牛尚未獲。車復失矣。是人周慞。處處推覓。到一池所。見有飛禽。即取其斧。遠而擲之。擊禽不中。斧墜池中。脫衣岸上。入池求斧。斧不復得。衣為人偷。裸形歸家。時已昏黑。既至門首。潛窺窗下。彼家中人。鹹謂賊至。以杖擊之。而傷一目。眼中流血。悶絕於地。時有惡蟲。從上而墜。聞其血腥。復食一目。向曉丈人自捨而出。知其是婿。怪而詰之。具陳上事。即為其婿。乃說偈曰。  失衣及壞目  人身何所為  既不堪承事  由此而遐棄  亦如佛弟子  寧廢其多聞  於戒當護持  破戒如無目  是知毀戒者  假名為沙門  不應受供養  失諸善功德   此中復說。譬如長者。而有多子。常加訓誨。令無放逸。即以庫藏。種種財物。奴婢僕從。悉付與之。如此則能長守快樂。其諸子中。或有奢侈。樂著女色。長者聞已。即集親屬。苦切責之。以少財物。遣出其捨。復誡之曰。慎莫放逸。散壞汝財。後受貧苦。為他所棄。是長者子。不從其教。未久之間。所費都盡。形容憔悴。以乞自活。為彼親族之所惡賤。時父長者。見已憂惱。心則棄捨。於眾人前。高聲唱言。此非我子。此非我子。令彼聞已。深懷慚恧。佛言。我亦如是。若諸弟子。破毀禁戒。無慚無愧。即便擯出佛法之中。亦不付與菩提分等。諸功德法。種種聖財。乃於人天。沙門婆羅門等。大眾之中。高聲唱言。此破戒者。非我弟子。令彼聞已。羞恥過罪。   又諸白衣。既出家已。當依沙門。清淨而住。著袈裟衣。執持應器。被精進鐙。修習多聞。返依世俗。作邪活命。乘御象馬。身擐甲冑。持弓負矢。入軍陣中。如是等比。於我法中。毀壞律儀。眼不欲視。譬如世間彩畫燈炬。設使眾多。不能除暗。彼愚癡人。不能發起無漏聖智。為世照明。亦復如是。如俳優者。著妙衣冠。於眾人前。自稱王者。然彼實無第一娛樂。破戒之人。雖服袈裟。作沙門相。則無清淨出世妙樂。又如貧人。詐稱豪貴。於大眾中。高聲自謂我是長者。然彼實無隨意自在。彼破戒者。假名沙門。則不能得解脫妙果。   福蓋正行所集經卷第十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71 福蓋正行所集經   福蓋正行所集經卷第十一   龍樹菩薩集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卿宣梵大師賜紫沙門臣日稱等奉 詔譯   此中復說。破戒之人。於諸如來所有種種功德善法。不能成就。譬如王女出降貧士。至彼家已。謂其夫曰。我是王女。所欲如意。當須上妙燒香花鬘。眾寶瓔珞。嚴身之具。庫藏諸物。皆悉周備。若如是者。我則住此。貧士答曰。如上諸物。家中所無。王女聞已。乃呵責之。如是貧乏。我當去矣。佛言。彼破戒者。亦復如是。不能成就最上清淨解脫之女。亦不能得煖頂忍等所燒之香。亦不能得別解脫戒所成之花。亦不能得禪定解脫所成之鬘。亦不能得菩提分等種種庫藏。亦不能得聞思修等所成智王。亦不能得最上最勝正等菩提。亦不能得緣覺聲聞為其眷屬。是破戒者。由無善業。於現生中。則無福德。一切善人。不樂同住。有所言說。人不信用。於出世間所有如來功德法財。則為永失。   是時會中。尊者阿難即從座起。前白佛言。雲何世尊。於弟子中毀犯戒者。不為宣說甚深法要。不復攝受。而見擯斥。鹹謂如來非大悲者。佛告阿難。我於世間一切眾生。平等憐愍。於所說法。心無吝惜。由彼非器。不能堪任。故不為說。非如世間智者說法。於諸眾生。有違順相。若相違者。不為宣說。如拳握物。祕之不與。如有國王。作大施會。召諸沙門。婆羅門等。所須之物。皆給與之。有婆羅門。從餘方來。住立王前。多乞諸物。王聞語已。悉不與之。時有近臣。勸王隨意施婆羅門。王乃答曰。非有所吝。此人無德。故不與也。佛言。阿難。我亦如是。由彼破戒。非是法器。故不為說。設為彼說。不能領受。如器有竅。不堪貯水。縱使晝夜勤力添汲。尋復漏失。是破戒者。不能容受功德法水。亦復如是。設使少分違犯禁戒。是人亦於菩提分等。種種法寶。不能成辦。當知是人。所持淨戒。不名圓滿。不復增長。如是戒行。不增長故。於解脫法。亦不增長。於解脫法。不增長故。彼所獲得。非寂靜道。但得名為相似解脫。若於戒法。堅持不犯。是人則於菩提分等。種種法財。各各入解。如理思惟。得安隱住。汝等比丘。於此經典。常樂受持。為人演說施戒功德。得成福蓋。   若諸比丘。住正思惟。親近善友。樂聞正法。能除世間憂畏熱惱。遮遣惡法。不令生起。如滅熾火。使無遺餘。若諸比丘。住邪思惟。引生放逸。令心散亂。則唯攝取五欲因緣。是諸有情生煩惱處。決定失壞諸功德法。如非時雹。傷其苗稼。能招世間種種災難。常懷諂曲。無有慚恥。為彼白衣。譏毀輕慢。此非法人。志意下劣。於彼沙門清淨善果。心不希樂。於諸如來甘露法水。則不能飲。樂作諸惡。求趣險道。攝取地獄。餓鬼傍生。極惡苦處。而為依止。若於佛言。心不信受。雖少犯戒。則受劇報。何況廣多造作惡業。所感之果。其苦難量。如伊羅葉龍王因緣經說。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縛囉拏城。施鹿林中。仙人墮處。為諸大眾。宣說法要。時伊羅葉龍王。知佛世尊在彼說法。發清淨心。欲詣佛所。親近供養。即作是念。我身龍屬。多諸冤讎。儻相會遇。必為損害。乃變己身。作轉輪王。相貌端嚴。威德自在。眾寶瓔珞。莊嚴其身。持妙繖蓋。乘寶輦輿。七寶千子。內外營從。復以九十俱胝軍眾。前後圍繞。復有百千外道梵志。婆羅門等。諸乞丐者。皆悉隨從。威神翊衛。如天帝釋。即時奔趨如來法會。   爾時世尊。有諸四眾。天龍藥叉乾闥婆等。恭敬圍繞。而為說法。時彼眾會。見是事已。鹹生驚疑。前白世尊。此為何王。威德乃爾。佛語大眾。此非人王。且待須臾。自當知之。時彼龍王。到佛所已。頭面禮足。退坐一面。佛言。龍王。汝昔愚癡。今受此報。復有何緣。而至於此。宜應速疾起離此處。捨其變現。而作本形。可復來此。顯示眾會。時彼龍王白言。世尊。我輩龍身。然多冤對。忽此相逢。定興災難。由是之故。為變化也。時佛世尊聞是說已。敕金剛手大藥叉神。為彼龍王。隨逐守護。令至餘處。乃復本形。其身長大。粗澀乾裂。種種惡相。積集成軀。由先業故。而有七頭。一一頭上。有伊羅樹。由彼樹故。動搖苦楚。膿血交流。極甚臭穢。無數蛆蟲之所□□□□馜□□□□□□□□□□□□檢□襚饛饞寧j□楰腹慼慼慼撕o奜□□□襤秜j□婛□□埤□馘旅□□□槔□□檢□褽□勵埤□□□粿埤□怒□□□□□榭□檢□□q秜j□□□騮□□□□□□樇□□□□□□禕□芊歎ョ□覲驖□□J□□□□d驪□□□規樀□□□□□娑駕□□□□□□□□□□□□□□褸楰□□禪覆□□□覈□妙□□□□□□□□□□□□□□□□□□槔飼椿□□□□箋檢□D北□□□□□□□餽□□檢□□□覷□□□□□□□□□檢□□□□□□蓮□□□□J□□□□騁□肋□□□妲□□□□□禪裀□□□襖□□□樇□j□□情撬芊慼慼慼慼慼慼撫|娙埤□□□□□□□□□□□□□□□□□褼□埤□羇綠□□□驛□□檢□□□□□□ヱG□□□□□椸檢□□□□□□□璉砢ョ慼慼慼慼慼慼撮□□□□飯□□□□J□□□□□□□□□椸□j□   時彼阿難即從座起。一心合掌。乃問如來。而此龍王。先作何罪。墮龍趣中。復由何業。而有七頭。一一頭上。有伊羅樹。動搖痛苦。膿血交流。唯願如來。為我等輩。說其因緣。令知罪犯。   爾時世尊謂阿難曰。乃往過去賢劫之中。眾生壽命二萬歲時。有佛出世。名迦攝波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時彼龍王。於佛法中。出家修道。作三藏比丘。厭怖煩惱。修遠離行。於空閑處。習奢摩他。從定出已。日已過中。入彼聚落。而行乞食。或有所得。或無所得。為人所呵。生諸煩惱。出其聚落。至阿蘭若。伊羅樹下。往返遊行。因以兩手。而取其葉。如是數四。摘已復摘。碎以棄之。時佛知已。呵彼比丘。為說戒相。俾令悔謝。彼不信受。而作是言。此無情物。何咎之有。由二因緣。受斯苦報。過時乞食。生於龍中。由不信故。生伊羅樹。   佛語諸比丘。彼伊羅葉龍王。作少惡因。今受多苦。自作其因。自受其果。非外地界水火風界。而能招集。皆由內心之所造作。   若諸有情。畢竟樂作非法黑業。於惡趣中。定受苦報。若諸有情。畢竟樂作清淨白業。於人天中。定受樂報。若諸有情。所作之業。善惡相參。雜受其報。是故比丘。於彼黑業。畢竟莫造。於彼白業。決定修作。果報卒至。猶如瀑流。善惡之業。影響無差。如有頌雲。  設經無量劫  彼業不能壞  果報成熟時  眾生決定受   佛言。汝等比丘。當依佛語。如理思惟。於諸禁戒。不應少犯。是故我今委細分別毀戒過患。為令有情。深生怖畏。永斷諸惡。勤行眾善。汝等比丘。於此經典。為人演說。成就福蓋。   是時會中尊者阿難陀白言。世尊。是持戒相。雲何了知。佛告阿難。欲入佛法。先持五戒。謂不殺生。離不與取。遠欲邪行。斷虛妄語。飲酒放逸。如是行相。各各了知。阿難。在在處處。城邑聚落。有諸善人清信士女。依止善法。樂持淨戒。發生淨心。於此五戒。盡其形壽。而能奉持。   如造作福業經說。雲何持戒得成福事。若人能於一切有情。不行殺戮。是人得名持不殺戒。殺生者。從初起心。決定當殺何等物命。或令他殺。起加行心。正斷彼命。剸割受用。是人名為得殺生罪。   若人於他所有財物。離不與取。是人得名持不盜戒。偷盜者。謂於他物。不與而取。或行劫掠。或他遺忘。隱而不與。乃至從初。起加行心。盜其物已。是人名為得偷盜罪。   若人能離一切染欲。或於他色。不生侵犯。是人得名持不婬戒。欲邪行者。非親族家。衒賣里巷。生染欲處。皆不應往。或他親眷。常所守護。巧設方便。遺其珠瓔。或他遭難而生強逼。如是起心。乃至所作。是人名為得邪欲罪。若人能離虛妄所說。發言誠諦。心口不違。是人名持不妄語戒。妄語者。謂見言不見。不實言實。如律中說。如有比丘。自遠方來。或有問言。見某人不。彼實見已。答言不見。如是等類。得妄語罪。   若人於酒。誡已不飲。或風飄香。亦不欲嗅。是人名持不飲酒戒。酒有三種。一曰蘇囉謂以米糪。和合造作。二曰梅哩。唯用根果。或花葉等。取汁而成。此二種酒。具色香味。因風飄香。聞皆欲飲。飲已迷醉。則生放逸。三曰摩[寧*也](切身下同)。此略不說。是三種酒。若樂飲者。是人名為得飲酒罪。又如難禰迦經說。摩[寧*也]酒者。不應造作。比丘飲已。引生放逸。損費財物。受用不充。增益瞋恚。或相敺擊。惡言相加。多諸諍訟。已至失衣。裸形無愧。惡名流布。善人遠離。廢忘誦習大乘經典。減損智慧。增長無明。不敬三寶。父母宗親。於族姓中。不為崇重。如是破戒。由飲如上三種酒故。生諸過失。是故應知。於殺生等。不復造作。常當遠離。   福蓋正行所集經卷第十一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71 福蓋正行所集經   福蓋正行所集經卷第十二   龍樹菩薩集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卿宣梵大師賜紫沙門臣日稱等奉 詔譯   今此略明持戒之相。始自諸根。任持密護。飲食知量。減除睡眠。常樂尊重。修諸梵行。聞昔受樂。不喜思念。復能顯示沙門功德。出離輪迴惡趣過患。近善知識。如理作意。樂聞正法。入解其義。除貪恚癡。斷諸煩惱。袪虛妄想。增長明慧。專求解脫。不生疲勞。設有毀犯微細罪垢。悉能發露。而不覆藏。一切財物。心無吝惜。常樂惠施貧苦眾生了知五欲多諸過患。於己眷屬恩愛纏縛。生遠離想。譬之深冤。獨處林野。捨諸憒鬧。不畜長物。異諸貪夫。有來求法。不生慳嫉。即為宣說。令其信解。能以慧劍。除煩惱賊。得諸善人尊重讚歎。堪受世間上妙衣服。臥具飲食之所供養於諸肉味。棄絕亡想。及世名利。心無希取。於善不善。二種業道。若作若止。決定信解。自入解已。除去我慢。以饒益心。為他演說。化諸外道尼乾子等。亦生信解。安住佛法。自三衣外餘所有物。以清淨心。而施與之。是人則為住聖種族。身心清涼。離諸熱惱。了知六處。無有真實。猶如癰疽。為物所覆。常為煩惱蚊虻□穰□□覜香□埤□□□餾□□□□娙埤□□□橁□□□婦驛飀□□□魯□□檳奪□□□楦□□飀□委□□□□□□妃□□□□□埤□□隉慼慼慼摯瞴熱u□□□□□□褻□o□露饉饜□□檳奢□□□□祔廓檢□楦□覞逆□□橛□□□楦□□□□□□粿埤□□□□□□□□魯□□□□□□□□□□□□□稫覃□□□濾□□□□說慼慼慼潯恣j□□誇□姪觀□□□□婀姪觀□□□□□□□□餺□□裀□牷慼慼慼慼撓堙熱u□□□□□□□□□□□褻□□逆□□□□□□□□□□□蓮□駎□□□楰□不飀□G□□設息□覈□□稫訇□j□□□櫸□□□□楹□□□□□埤□o□□□□□□□□□覆凌□□□□□□□逆□□□□□□□□□□□□觙□□□□菉椸橡褽□□□□□式慼慼撬y□□□□□□□□□福□逆□□□□□玲□笠□□□□□□襤餺□□□□□□□□□餾□□□□歷□□□□□姪裀□騩□□覯□襼□埤□□□鍊□□□□□□□□□□裀□□觙□□□硫□祕□□□□□埤□覈□餾□□馨□□□□□И滿慼慼滕^□□□□歷□□□□瓿]□□□襞□□□□□姪裀□□□餽□□□□□□□零驖□□□□祿□□□□襤飀□櫬餾□□□□□□□□□□□□楅□□□□煄撰F□□□□祽□褾□□□□□□□□□□奧首□□□祐□□姪觀□□□   如世尊說。有十種緣。名不清淨持戒。一者攝取損害。二者深著染欲三者不求出離。四者常生懶墮。五者遍計希求。六者退失正行。七者邪命自活。八者失安隱樂。九者寡聞不學。十者廢忘誦習。   雲何名為攝取損害。謂於國王王子大臣。懼其威勢。常當遠離乃至種種諸惡律儀。比丘設為渴乏所逼。不應於彼。求水而飲。未斷煩惱。未得神足。不能自調。多生驚怖。   雲何名為深著染欲。於五塵境。邪思相續。自性縱逸。廢善修作。   雲何名為不求出離。捨於勝處。而趣非處。復毀勝處。讚五欲樂。   雲何名為常生懶墮。數數思念過去所作非義利事。互相執諍。恃己所有資生之具。受用隨意。而生憍慢。多於耆年有德之人。不能致敬。託事不起。雲何名為遍計希望。謂於知識同梵行者。互相諂讚。苟求利養。   雲何名為退失正行。樂造諸惡。違越戒法。無善方便。起對治道。   雲何名為以邪活命。畏己難養。心無止足。如律中說。邪命比丘。作非律儀。矯現異相。於大眾中。自矜己德。多言無恥。猶如狂犬。或恃種族。多聞論議。或於非時。為他說法。雖有少德。為貪利故。彼聞法者。多不信受。聞有人言。於某方所。有婆羅門大族長者。施諸衣服種種資具。即至彼所。謂長者言。我為耆德。當以最上奇妙之物。願先見施。是時長者恐生諠競。不違其意。而給與之。僕吏見已。鹹生輕毀。所施不與。擯遣令去。時彼比丘。心生憂惱。於長者前。而作是言。我先不欲詣劣種姓。求諸所須。今既無得。住亦無愧。彼雖下族。亦能喜捨。如是比丘。巧言詭詐。以多求故。心常熱惱。   雲何名為失安隱樂。彼持戒者。當應安住不苦不樂處中之行。非如外道尼乾子等。坐臥棘刺。五熱炙身。虛受勤苦。一無果利。若著於樂。亦無所證。但增放逸。後招苦報。   雲何名為寡聞不學。外雖防惡。內無明慧。一向顓愚。不能諮問。   雲何名為廢忘習誦。但思飽食。不能進修。充飫腸胃。不淨流溢。實非沙門。自稱梵行。猶如鳴螺。但馳虛聲。如是十緣。隨具一種。此則名為不清淨持戒。諸修行者。應當了知。   若人深心決定信解。乃至小罪。生大怖畏。當知是人。善住淨戒。如律中說。有一長者。市得一僕。既幼且貧。賣身自濟。然彼內心受持佛戒。忽爾長者使令殺生僕即白言。長者正人。雲何遣人而為殺業。於善不善。要當分別。為持佛戒。弗敢從命。長者感悟。乃止其殺。   復有國王。名計羅迦。常以嚴刑。而治於世。若彼民庶。有諸過咎。攝屬官者。悉當誅戮。時有一人。臨當被害。彼旃陀羅稽首王前。我今發心。始受佛戒。於諸罪人。誓不行殺。乃至螻蟻。亦不損害。王曰汝遵佛戒。違拒國令。既無所用。養汝何益。時旃陀羅復白王言。我今決定。不毀淨戒。願王試觀。帝釋諸天。尚於佛制。無敢違越。況我輩乎。王曰。實爾。當以嚴刑。先斷汝首。旃陀羅曰。我今此身。攝屬於王。然於後世。更有餘身。以此持戒善根功德。當得世間上妙快樂。乃至諸天。隨意願往。於未來世。樂求善法。增長信進念定慧力。以功德水。洗滌貪等三毒垢染。淨盡無餘。決定當得預流等果。乃至如來淨妙法身。作是願已。於大眾前。高聲唱言。我今此身。從因緣生。於剎那頃。必當就盡。為護佛戒。心無憂怖。王聞是說。益增忿怒。即敕使者。驅旃陀羅。於屍陀林。而斷其命。時諸人民。鹹生驚歎。乃相謂曰。此大丈夫。甚為希有。為護佛戒。捐其軀命。   是故當知。一切眾生。匪拘小大種姓高下。但能深心。具諸慚愧。決定信解。而不毀犯。則得名為清淨持戒。   此中復明不清淨持戒。如律中說。有一比丘。修遠離行。棲止巖谷。忽於夜中。自取□食。由匆遽故。而破其器。時眾聞已。訶彼比丘。雖處山間。而非時食。此則名為不清淨持戒。   復有比丘。本婆羅門。後依佛法。出家修道。樂於曠野。單己而居。由慣習故。常於夜分。摺去袈裟。蹲踞而坐。有先徒屬。忽來省問。乃語彼曰。此若無人。汝可入彼菴羅林中。採果持來。弟子受教。即住彼所。乃為主者之所執縛。此亦說名不清淨持戒。   復有比丘。住阿蘭若。修寂靜行。入裡乞食。誤過婬捨。彼女問曰。持戒比丘。何故來此非解脫處。若樂和合。當入火坑。如是比丘。難居空閑。不善觀察。為彼譏訶。此亦說名不清淨持戒。   有二比丘。住阿蘭若。然實無德。自謂有德。隨諸商人。入於大海。暴惡黑風。非時而起。波濤洶湧。鹹生驚怖。水族諸獸。摩竭魚等。交橫往返。觸壞船舫。彼諸人眾。紛擾悲號。或得浮濟。或為沈溺。時老比丘。墜水中已。顧己衰朽。命不能脫。即解浮囊。與其同伴。彼既得已。多取珍寶摩尼珠等。遂喪其命。此則名為不清淨持戒。次復明彼清淨持戒。有一比丘。涉於遠道。乃為賊輩。悉奪其衣。中有一人。先作沙門。知其護戒。語彼徒曰。以草繫縛。捨之而去。比丘專念佛所制戒。一切草葉。不得挽絕。伏於道側。不敢少動。遇王畋獵。遙見疑是裸形外道。我慢不起。即往詰之。知是比丘。為護淨戒。不傷草葉。王歎希有。乃令釋之。為設飲食。復施其衣。此則名為清淨持戒。   有二比丘。自遠方來。欲往供養如來舍利。途涉辛勤。欲求水飲。第一比丘。為渴所逼。不暇觀視。即飲其水。第二比丘。雖亦渴乏。驗水有蟲。謂其侶曰。寧自渴絕。無傷他命。不應違犯世尊戒律。端坐林下。忍渴而終。以是緣故。生忉利天。見佛聞法。證預流果。此則名為清淨持戒。   有優婆塞。久修梵行。忽爾其捨為火所焚誡諸子曰。汝慎勿以有蟲之水。而沃其火。所以者何。我護水中微細諸蟲。不顧財貨。豈為少利。而墮惡道。此則名為清淨持戒。   是故智者。應當安住清淨持戒。畢竟遠離不清淨持戒。當知如來出現於世。常樂利益一切有情。閉惡趣門。示生天路。燒煩惱薪。拔貪慾本。化諸眾生。捨家離縛。皆令獲得吉祥安樂。究竟超越生死瀑流。乘智慧舟。到於彼岸。漸次圓證菩提涅盤。建大法幢。摧諸外道。我慢高舉。諸不善行。皆使發心。勇猛精進。以正法水。洗其渴乏。彼聞法已。依教修學。積集法財。功德寶藏。安住神通。出離三有。了勝義諦。住解脫處。如是持戒。諸佛所讚。當知是人。為世間眼。能導眾生。至安隱處。亦如明燈。能破癡暗。如清淨水。能滌罪垢。如妙良藥。療煩惱病。如大醫王。善拔欲箭。如世良田。生功德苗。善能教示懈怠眾生。令生喜心。樂持淨戒。   若人樂作不善業道。如冤同居。必遭損害。如依外道婆羅門法。而求出離。返招殃咎。當依往古諸佛教法。袈裟標相。以求解脫。則能銷滅諸不善根。令諸魔軍。生大憂怖。以智慧力。斷除煩惱。得大名稱。離諸衰患。究竟成就妙菩提道。如說馬鳴智者堅持淨戒。善說法要。現生獲得名聞義利。復生天中。受勝福報。增長明慧種種功德。當知善能持淨戒者。猶如貧士。獲其賢瓶。隨所求者。皆得如意。常當精進。恭敬守護。如事師尊。無疲勞想。持淨戒者。亦復如是。   如世尊說。清淨持戒。則能獲得十種功能。一者由持戒故。凡所施為。無有錯謬。不生煩惱。心常喜悅。由喜悅故。深心樂法。由樂法故。身得輕安。由輕安故。受勝妙樂。由妙樂故。引生禪定。由得定故。了知實際。了實際故。安住菩提。棄背障染。住無我智。則能永斷微細煩惱。我生已盡。梵行已立。不受後有。向涅盤界。二者由持戒故。所有三業。不造眾罪。遠離惡趣。臨命終時。心無怖畏。所作福業。眾善現前。隨意往生。勝處受樂。三者由持戒故。美名流布。聞者稱讚。四者由持戒故。睡安覺安。身心無惱。五者由持戒故。常得諸天愛念守護。六者由持戒故。處大眾中。心無怯弱。七者由持戒故。不為非人。伺求其短。八者由持戒故。得諸惡人。視如親族。九者由持戒故。所須無乏。不假希求。常得善人恭敬供養。十者由持戒故。所願隨心。皆得成就。若欲求生最上種姓。大富長者。婆羅門家。或復求生六欲諸天。乃至色界無色界天。或求離欲阿羅漢果。寂靜解脫。鹹得如意。如是持戒。所獲功德。譬如大海。深廣無邊。若我具足次第宣說。窮未來際。亦不能盡。如向所明。持戒功能。何人曾獲如是勝報。如佛大僊。皆悉成就。從初發心。修持淨戒。乃至獲得三明六通。力無畏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美妙分明。圓滿無減。紺髮右旋。如蜂黑潤。項[佩-一]圓光。猶如滿月。面貌端嚴。如蓮華敷。形儀挺特。如融金山。雙足平正。妙善安住。身肢圓滿。如尼俱律陀樹。常以愛眼。視諸眾生。凡見佛者。皆蒙利益。方便拔濟。出離惡道。於諸世間。而無與等。故號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若諸眾生。受持淨戒。則能獲得如上功德。與諸如來。等無有異。善能利樂一切有情。故佈施後。明彼持戒。次第行相。如前已說。汝等比丘。常當一心。樂行施戒。為人顯示。則為具足成就福蓋。   福蓋正行所集經卷第十二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72 龍樹菩薩為禪陀迦王說法要偈   No. 1672 [Nos. 1673, 1674]   龍樹菩薩為禪陀迦王說法要偈   宋罽賓三藏求那跋摩譯  禪陀迦王應當知  生死苦惱多眾過  悉為無明所覆障  吾欲為彼興利益  譬如刻畫造佛像  智者見之宜恭敬  我依如來說正法  大王亦應深信受  汝雖先聞牟尼言  今若聽受轉分別  猶如華池色清淨  月光垂照踰暉顯  佛說六念當修習  所謂三寶施戒天  修行十善淨三業  離酒放逸及邪命  觀身命財速危朽  應施福田濟窮乏  施為堅牢無與等  最為第一親近者  勤修淨戒除瑕穢  亦莫悕求願諸有  譬如大地殖眾物  戒亦如是生諸善  修忍柔和捨瞋恚  佛說是行最無上  如是精進及禪智  具此六行超生死  若能在家孝父母  此即名為勝福田  現世流布大名稱  未來福報轉無量  殺盜婬欺耽荒酒  雕床高廣及香熏  謳歌倡伎過時食  如斯眾惡宜遠離  若少時間修此戒  必受天樂昇涅槃  慳嫉貪慾及諂偽  誑惑顛倒與懈怠  如此眾惡不善法  大王當觀速棄捨  端正尊豪及五欲  當知危朽若泡沫  莫恃若斯不堅法  憍逸自恣生諸苦  欲長諸善證甘露  應當遠離如棄毒  有能精勤捨瞋慢  譬如除雲顯秋月  猶如指鬘與難陀  亦如差摩賢聖等  如來說有三種語  入意真實虛妄言  入意如花實猶蜜  虛妄鄙惡若糞穢  應當修習前二言  速宜除斷虛妄者  從明入明四種法  王當分別諦思惟  二種入明是應修  若就癡冥當速捨  菴婆羅果四種變  人難分別亦如是  當以智慧深觀察  若實賢善宜親近  雖見女人極端嚴  當作己母姊女想  設起貪慾染愛心  應當正修不淨觀  是心躁動宜禁制  如防身命及珍寶  欲心若起應驚怖  猶畏刀劍惡獸等  欲為無利如怨毒  如此之言牟尼說  生死輪迴過獄縛  應當勤修求解脫  六入躁動馳諸境  應當攝持莫放逸  若能如是攝諸根  勝於勇將摧強敵  是身不淨九孔流  無有窮已若河海  薄皮覆蔽似清淨  猶假瓔珞自莊嚴  諸有智人乃分別  知其虛誑便棄捨  譬如疥者近猛焰  初雖暫悅後增苦  貪慾之想亦復然  始雖樂著終多患  見身實相皆不淨  即是觀於空無我  若能修習斯觀者  於利益中最無上  雖有色族及多聞  若無戒智猶禽獸  雖處醜賤少聞見  能修戒智名勝士  利衰八法莫能免  若有除斷真無匹  諸有沙門婆羅門  父母妻子及眷屬  莫為彼意受其言  廣造不善非法行  設為此等起諸過  未來大苦唯身受  夫造眾惡不即報  非如刀劍交傷割  臨終罪相始俱現  後入地獄嬰諸苦  信戒施聞慧慚愧  如是七法名聖財  真實無比牟尼說  超越世間眾珍寶  大王若集此勝財  不久亦證道場果  博弈飲酣好琴瑟  懈怠憍逸及惡友  非時輕躁多動亂  如斯七法當遠離  知足第一勝諸財  如此之言世尊說  知足雖貧可名富  有財多欲是名貧  若豐財業增諸苦  如龍多首益酸毒  當觀美味如毒藥  以智慧水灑令淨  為存此身雖應食  勿貪色味長憍慢  於諸欲染當生厭  勤求無上涅槃道  調和此身令安隱  然後宜應修齋戒  一夜分別有五時  於二時中當眠息  初中後夜觀生死  宜勤求度勿空過  四無量定當修習  是名開於梵天道  若專繫念四禪心  命終必生彼天處  有為遷動皆無常  苦空敗壞不堅固  無我無樂不清淨  如是悉名對治法  若有深觀此法門  未來常處尊豪位  修行五戒斷五邪  是亦大王所應念  譬如少鹽置恆河  不能令水有鹹味  微細之惡遇眾善  消滅散壞亦如是  五邪若增劫功德  王當除滅令莫長  信等五根眾善源  是宜修習令增盛  生等八苦常熾燃  當持慧水灑令滅  欲求天樂及涅槃  應勤修習正知見  雖有利智入邪道  微妙功德永無餘  四種顛倒害諸善  是故當觀莫令生  謂色非我我非色  我中無色色無我  於色生此四種心  自餘諸陰皆如是  是二十心名顛倒  若能除斷為最上  法不自起冥初生  非自在作及時有  皆從無明愛業起  若無因緣便斷壞  大王既知此等因  當燃慧燈破癡闇  身見戒取及疑結  此三能障無漏道  王若毀壞令散滅  聖解脫法當現顯  譬如盲人問水相  百千萬劫莫能了  欲求涅槃亦如是  唯自精勤後方證  欲假眷屬及知識  而得之者甚難有  是故大王當精進  然後乃可證寂滅  施戒多聞及禪定  因是漸近四真諦  人主故應修慧明  行斯三法求解脫  若能修此最上乘  則攝諸餘一切善  大王當觀身念法  世尊說為清淨道  若無此念增惡覺  是故宜應勤修習  人命短促不久留  如水上泡起尋滅  出息入息眠睡間  唸唸恆謝常衰滅  不久便當見磨滅  皮肉臭爛甚可惡  青瘀脹壞膿血流  蟲蛆唼食至枯竭  髮毛爪齒各分散  風吹日曝漸乾盡  當知此身不堅牢  無量眾苦所積聚  是故賢聖諸智人  皆觀斯過鹹棄捨  須彌巨海及江河  七日並照皆融竭  如此堅固尚摧毀  況復若斯危脆身  無常既至無救護  不可恃怙及追求  是故大王常諦觀  速生厭離求勝法  人身難得法難聞  猶如盲龜遇浮孔  既獲若斯希有身  宜應勤心聽正法  得此妙身造諸惡  譬如寶器盛眾毒  生處中國遇善友  專念發心起正願  久殖功德具諸根  王今滿足此眾善  若復親近見知人  佛說此為淨梵行  是故應當樂隨順  諸佛由此證涅槃  既遇微妙清淨法  應當志求離欲道  生死嶮難苦無量  窮劫宣說莫能盡  我今為王略分別  應當諦聽善思惟  三界轉變無輪際  父母妻子更相因  怨親憎愛無常處  如旋火輪豈窮已  無始生死世界來  計飲母乳多大海  若不精勤證空智  將來復飲無窮限  周流五道經人天  若積身骨高須彌  愛別哀悲計其淚  亦非江河所能匹  若計一人父母者  過於世間草木數  雖受五欲天上樂  終還墜沒惡趣苦  諸天壽命極長遠  其間娛樂難宣說  歌謳倡舞流妙聲  哀音和雅甚清遠  奇姿妙色極端嚴  圍遶侍衛相娛樂  百味盛饌皆具足  隨意所翫自然至  寶池香淨水恆滿  周匝羅覆諸妙花  眾鳥異色集其上  哀聲相和出遠音  諸天遊戲浴其內  如是歡娛不可說  福盡臨終五衰現  爾時生苦踰前樂  是故雖有天女娛  智者見之已生厭  雖居珍寶上樓觀  亦必退墮臭穢處  雖遊天上難陀園  會亦還入刀劍林  雖浴諸天曼陀池  終必墜於灰河獄  雖復位處轉輪帝  歸為僮僕被驅使  雖受梵天離欲娛  還墜無間熾然苦  雖居天宮具光明  後入地獄黑闇中  所謂黑繩活地獄  燒割剝刺及無間  是八地獄常熾燃  皆是眾生惡業報  或受大苦如押油  或碎身體若塵粉  或解支節今分散  或復□剝及燒煮  或以沸銅澍其口  或以鐵押裂其形  鐵狗競來爭食噉  鐵鳥復集共齟掣  眾類毒蟲並□齧  或燒銅柱貫其身  大火猛盛俱洞燃  罪業緣故無逃避  鑊湯騰沸至高湧  顛倒罪人投其內  人命危朽甚迅駛  譬如諸天喘息頃  若人於此短命中  聞上諸苦不驚畏  當知此心甚堅固  猶如金剛難摧壞  若見圖畫聞他言  或隨經書自憶念  如是知時已難忍  況復己身自經歷  無間無救大地獄  此中諸苦難窮盡  若復有人一日中  以三百鉾攛其體  比阿毘獄一念苦  百千萬分不及一  受此大苦經一劫  罪業緣盡後方免  如是苦惱從誰生  皆由三業不善起  大王今雖無斯患  若不修因緣墜落  於畜生中苦無量  或有繫縛及鞭撻  無有信戒多聞故  恆懷噁心相食噉  或為明珠羽角牙  骨毛皮肉致殘害  為人乘駕不自在  恆受瓦石刀杖苦  餓鬼道中苦亦然  諸所須欲不隨意  飢渴所逼困寒熱  疲乏等苦甚無量  腹大若山咽如針  屎尿膿血不可說  裸形被髮甚醜惡  如多羅樹被燒剪  其口夜則大火燃  諸蟲爭赴共唼食  屎尿糞穢諸不淨  百千萬劫莫能得  設復推求得少分  更相劫奪尋散失  清涼秋月患焰熱  溫和春日轉寒苦  若趣園林眾果盡  設至清流變枯竭  罪業緣故壽長遠  經有一萬五千歲  受眾楚毒無空缺  皆是餓鬼之果報  正覺說斯苦惱因  名曰慳貪嫉妒業  若天福盡有餘善  因此得為人中王  後設懈怠福都盡  必墜三惡無有疑  或生修羅起貢高  恚嫉貪害增諸惱  諸天雖有善根行  以其慳嫉失利樂  是故當知嫉妒結  為深惡法宜棄捨  大王汝今已具知  生死過患多眾苦  應當勤修出世善  如渴思飲救頭燃  若加精進斷諸有  於諸善中最無上  當勤持戒習禪智  調伏其心求涅槃  涅槃微妙絕諸相  無生老死及衰惱  亦無山河與日月  是故應當速證知  若欲證於無師智  應當專修七覺法  若有乘斯覺分船  生死大海易超渡  佛所不說十四法  但生信心莫疑惑  唯當正心勤精進  決定修習諸善法  無明緣行識名色  六入觸受愛取有  有則緣生生緣死  若盡生死因緣滅  如是正觀十二緣  是人則見聖師子  若欲次第見四諦  當勤修習八正道  雖居尊榮處五欲  亦得聖道斷諸結  此果不可求餘人  必自心會乃得證  我說眾苦及涅槃  欲為潤益大王故  不應生於怖畏心  但勤誦習行諸善  心為諸法之根本  若先調伏事斯辦  我說法要略分別  王不宜應生足心  若有大智更敷演  亦當至心勤聽受  王今名為大法器  若廣聞法必多益  若見有修三業善  應深助生隨喜心  自所行善及隨喜  如是功德悉迴向  王當仰學諸賢聖  如觀音等度眾生  未來必當成正覺  國無生老三毒害  大王若修上諸善  則美名稱廣流布  然後以此教化人  普令一切成正覺  煩惱駛河□眾生  為深怖畏熾然苦  欲滅如是諸塵勞  應修真實解脫諦  離諸世間假名法  則得清淨不動處  若有婦人懷害心  如此之妻宜遠離  設有貞和愛敬夫  謙卑勤業若婢使  恆為親友姊母想  此宜尊敬如宅神  我所說法正如是  王當日夜勤修行   龍樹菩薩為禪陀迦王說法要偈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73 勸發諸王要偈   No. 1673 [Nos. 1672, 1674]   勸發諸王要偈   龍樹菩薩撰   宋天竺三藏僧伽跋摩譯  明勝功德王  我無餘求想  諸佛所說法  莊嚴要何義  略撰賢聖頌  大王所宜聞  如以眾雜木  造立如來像  智者恭敬禮  依佛故尊視  我今以非辯  光宣真實藏  慧者應信樂  依法聽所述  大王雖數聞  如來梵音說  勝悟由多聞  屢聞則深信  如日照素質  豈不增其鮮  三寶施戒天  最勝說六念  隨順諸功德  如實善觀察  身口意常行  清淨十業道  遠酒不醉亂  離邪修正命  知財五家分  無常不牢固  惠施諸有德  貧苦及親屬  所生常隨逐  佈施為最勝  不斷亦不滅  不離不望果  如是諸淨戒  宜應善受持  是則為良田  生諸功德故  施戒忍精進  禪定無量慧  是諸波羅蜜  慧者當修習  能度三有海  逮得牟尼尊  若人孝父母  至心盡供養  是名禮教門  清淨天勝族  名聞遠流布  捨身生天上  離殺盜婬欺  飲酒及三枝  成就八分齊  隨順諸佛學  捨身生六天  所欲悉隨意  慳諂幻偽慢  懈怠貪恚癡  族姓好容色  少壯多聞樂  如是諸迷惑  當視如怨家  若修不放逸  是則不死路  放逸為死徑  世尊之所說  為增善法故  當修不放逸  若人先為惡  後能不放逸  是則照世間  雲除月光顯  忍辱無與等  不隨瞋恚心  佛說能遠離  是得不還道  有瞋如畫水  或如畫土石  若說超煩惱  初人則為勝  改惡修慈忍  第三則為上  最勝說眾生  三種善惡語  初名引人心  美言如飴蜜  次名真實語  猶如妙華敷  後名不誠實  鄙浮如糞穢  慧者應分別  捨後修初二  從明明至終  從闇闇究竟  有從闇入明  或從明入冥  慧者應諦了  捨三昇初明  有人生似熟  或復熟似生  或二俱生熟  明者諦分別  不視他妻色  視則母女想  如是猶生惑  當修不淨觀  心意善馳亂  當勤善守持  如人護勝聞  寶藏愛子命  當觀五欲樂  猶如惡毒蛇  怨憎及刀火  方便修厭離  五欲生非義  猶如頻婆果  覆相善欺誑  縛人住生死  智者當觀察  棄捨勿染污  諸根常輕躁  馳散六塵境  若能善調伏  是則大勇健  是身為行廁  九道常流穢  穿漏難可滿  薄皮隱不淨  愚者為所欺  智士當厭離  如人病疥蟲  向火欲除患  少樂後苦增  貪慾亦如是  能善知欲過  從是離眾苦  欲見第一義  佛說觀緣起  應當勤修習  最勝無過是  族姓身端嚴  多聞自纓絡  若不修戒慧  此則非殊勝  能具二功德  無三猶奇特  利衰及毀譽  稱譏與苦樂  八法不傾動  是則為聖王  莫為諸天神  沙門婆羅門  宗親及賓客  害生造惡業  命終入地獄  獨受彼不代  若人作惡業  不即受楚毒  命終受苦報  後悔將何及  信戒施多聞  智慧有慚愧  佛說不共財  餘財一切共  博弈大聚會  懶惰習惡友  飲酒縱昏蕩  夜遊無羞恥  此六污名稱  智者應遠離  知足為大財  世尊所稱說  若能修知足  雖貧賤大富  譬如多頭龍  多頭則多苦  自性結恨深  是名怨家婦  傲慢不承順  名為輕夫婦  費用夫主財  是則名賊婦  慎哉賢丈夫  宜遠此三婦  隨順為姊妹  愛樂為善友  安慰則為母  隨意為婢使  此四賢良妻  則是夫眷屬  飲食為湯藥  無貪恚癡服  唯為止身苦  勿為肥放逸  晝則勤修業  初後夜亦然  中夜亦正念  無令空夢過  慈悲喜捨心  日夜常修習  設未出世間  其福勝梵天  離欲覺歡喜  苦樂修四禪  梵光淨果實  受此諸天樂  若人少行惡  廣修無量善  如以一把鹽  投之大恆水  若人多行惡  少修淨功德  如以多惡毒  置之小器食  五陰闇冥賊  劫人善珍寶  信五根力士  是能善守護  生老病死苦  所愛者別離  淪沒不超度  斯由自業過  求生天解脫  當勤修正見  邪見雖行善  一切得苦果  無常苦不淨  應當善觀察  若不正思惟  四倒盲慧眼  端正色非我  我色亦非主  四陰亦復然  唯是空苦聚  非時非無因  亦非自性有  非自在天生  無明愛業起  身見戒取疑  是三障解脫  聖慧開脫門  自力不由他  淨戒學禪定  精勤修四禪  增上戒心慧  常當勤修學  諸戒智三昧  悉入三學中  身念處大力  佛說一乘道  常當繫心念  方便善守護  若忘是正念  則失諸善法  身命極浮脆  喻風吹水泡  夢覺難可保  出息無必旋  倏忽成微塵  當知無堅固  大地須彌海  七日皆燒然  廓然無遺燼  況復危脆身  無常不可依  亦非覆護法  是身不可怙  如何不生厭  譬如海盲龜  值遇浮木孔  畜生復人身  難得復過是  如何人道中  不修勝果業  寶器盛糞穢  是則愚癡人  已得人身寶  而用造惡行  當知此士夫  極愚復過是  得生有道國  遭遇善知識  正見心成就  宿命有功德  四寶輪具足  能出生死路  親近善知識  具足修梵行  佛說如是人  心常得寂滅  邪見三惡趣  不聞佛法音  邊地闇冥處  聾啞長壽天  王已離八難  得此無礙身  宜應修善業  方便求泥洹  生死長夜中  無量種種苦  展轉作六親  尊卑無常序  永劫生死中  未曾不為子  計飲慈母乳  量喻四大海  凡夫方受生  所飲復過是  一人從本來  積骨高須彌  所經諸人天  大地微塵數  先作轉輪王  後復為僕使  或上為帝釋  諸天所奉事  下生糞土中  往反亦無數  或時生天上  婇女極娛樂  目眩眾妙色  耳聞萬種聲  觸身皆細軟  快樂難可名  後墮地獄中  苦毒靡不經  若生劍林樹  身首隨刃零  或遊須彌頂  昇降隨所念  與眾天女俱  沐浴曼陀池  寶華列莊嚴  清涼極快樂  復入沸灰河  烹煮悉糜爛  六天五欲歡  梵世離欲樂  死入無擇獄  備受眾苦毒  或作日月天  光明照四域  後生黑闇獄  不自見其形  王當然慧燈  勿復隨長冥  八大地獄中  燒炙屠裂苦  備經眾楚毒  無量不可譬  若人隨癡惑  具造眾惡業  出息未反間  聞是諸大苦  其心不驚怖  是則木石人  眼見報應像  復聞智者說  彼採佛經典  內心正思惟  則應大怖畏  何況身自經  一切受苦中  無擇最大苦  一切受樂中  愛盡第一樂  日夜各三時  三百槍貫身  欲比無擇苦  百千倍非譬  無量諸楚毒  求死不可得  受罪百千歲  惡業盡乃畢  不淨苦果報  身口業為種  不種則不有  王宜斷苦本  若墮畜生趣  繫縛殺害苦  貪害狂亂心  怨結更相食  或為取珠寶  毛尾皮肉骨  由是喪身命  解剝斷截痛  駿足有大力  穿頸服乘苦  狂逸不調馴  策勒而榜楚  餓鬼思飲食  所念未曾有  飢渴寒熱迫  長夜無休息  或身如大山  咽口若針鋒  飢渴內燒燃  對食食無從  或見糞膿唾  群走競馳趣  到則自然滅  望絕增苦惱  飢渴煎其內  瘤癭發癰疽  更共相撮搏  齟齰唼膿血  羸瘡皮骨連  裸形被長髮  身長若枯木  熾焰從口出  還自焚其身  狀燒多羅樹  處夏希夜涼  月光增其熱  在冬思晝溫  日出逾冰結  向樹果即消  趣河水輒竭  經萬五千歲  業持命不絕  久受無量苦  斯由宿罪緣  種種諸惱逼  純苦初無間  貪惜極慳著  佛說餓鬼因  生天雖快樂  福盡極大苦  斯非賢聖果  慧者所不怙  身體不光澤  不樂本所座  華冠卒萎落  塵垢忽著身  腋下流汗汁  當知死時至  善趣淨業盡  復墮三惡道  或生阿修羅  貪嫉常苦惱  雖有智聰明  終不見真諦  生死六趣中  輪轉常不息  勝法不受生  生者眾苦器  假令頂火然  正意慎勿念  不受後有業  專心勤修習  戒品禪定慧  寂靜調不動  當求涅槃道  究竟離生死  念擇及精進  喜猗三昧捨  此七菩提分  清淨甘露道  無智則不禪  無禪亦不智  是二俱成就  能出生死流  無邊大苦海  視如牛跡水  十四無記論  佛說不應思  是非安隱道  亦非寂滅處  無明緣諸行  即緣彼生識  名色從識起  六入因名色  六入生六觸  從觸起諸受  諸受為愛因  從愛生四取  四取生三有  因有愛後生  從生致老死  憂悲諸苦惱  無量眾苦聚  生盡則都滅  最勝所顯示  甚深緣起法  若能正觀察  真實見之上  如是真實見  是則為見佛  正見正思惟  正語正業命  正念正方便  及正三摩提  八分聖賢道  寂滅當修習  生為真諦苦  恩愛則是集  苦滅名解脫  到彼謂八道  為見彼真諦  常勤修正智  雖處五欲樂  慧者能出離  能證正法者  皆從凡夫起  不從虛空墮  亦不從地出  明哲無畏王  領要不待煩  宜修正法橋  越度生死淵  如上諸深法  出家猶難精  況復御世主  而能具足行  隨時漸修習  勿令日空過  一切人修善  常生隨喜心  自行三種業  正迴向佛道  當於未來世  受此無量福  常生天人中  得為自在王  與大菩薩眾  遊戲諸神通  方便化眾生  嚴淨佛國土  施戒慧為種  往返人天中  無垢淨名稱  流布十方國  世間導人主  上生化天王  令捨五欲樂  遠離諸放逸  眾生迷正濟  漂浪隨四流  無量生死苦  度令至彼岸  緣此成佛道  究竟大涅槃   勸發諸王要偈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74 龍樹菩薩勸誡王頌   No. 1674 [Nos. 1672, 1673]   龍樹菩薩勸誡王頌   大唐三藏法師義淨譯   此頌是龍樹菩薩以詩代書。寄與南印度親友乘土國王一首。此書已先譯神州處藏人多不見。遂令妙語不得詳知。為此更定本文。冀使流通罔滯。沙門義淨創至東印度耽摩立底國譯。  有情無知覆心故  由此興悲為開解  大德龍樹為國王  寄書與彼令修學   此一行頌乃是後人所述標書本意也。  具德我演如如教  為生福愛而興述  真善宜應可審聽  此頌名為聖祇底  隨何木等雕佛像  諸有智者鹹供養  縱使我詩非巧妙  依正法說勿當輕  王雖先解如如教  更聞佛語增勝解  猶如粉壁月光輝  豈不鮮明益姝妙  佛法並僧眾  施戒及與天  一一功德聚  佛說應常念  十善諸業道  身語意常親  遠離於諸酒  亦行清淨命  知財體非固  如法施苾芻  貧賤及再生  來世為親友  眾德依戒住  如地長一切  勿冗瘦雜悕  佛說應常習  施戒忍勇定  惠不可稱量  此能到應修  渡有海成佛  若孝養父母  其家有梵王  現招善名稱  來世生天堂  殺盜婬妄說  耽食愛高床  斷諸酒歌舞  華彩及塗香  若女男能成  此八支聖戒  欲界六天上  長淨善當生  慳諂誑貪怠  慢婬嗔氏族  多聞年少嬌  並視如怨賊  說無生由勤  有死因放逸  勤能長善法  爾可修謹慎  先時離放逸  後若改勤修  猶如雲翳除  良宵睹明月  孫陀罹難陀  央具理摩羅  達捨綺莫迦  翻惡皆成善  勇進無同忍  勿使忿勢行  終得不還位  佛證可除嗔  他人打罵我  欺陵奪我財  懷恨招怨諍  捨恨眠安樂  如於水土石  人心盡彼同  起煩惱前勝  愛法者如後  佛說三種語  人美實虛言  猶如蜜花糞  棄後可行前  今明後亦明  今闇後還闇  或今明後闇  或今闇後明  如是四種人  王當依第一  自有生如熟  亦有熟如生  亦有熟如熟  或復生如生  菴沒羅果中  有如是差別  人亦同彼四  難識王應知  勿睹他妻室  設觀如母女  姊妹想隨年  起貪思不淨  如聞子藏命  防持躁動心  獸藥刀怨火  無令欲樂侵  由欲作無利  譬如兼博果  佛說彼應除  生死牢枷鎖  譎誑常搖境  能降斯六識  執仗掃眾怨  許初為勇極  臭氣九門眾穢室  行軀難滿薄皮纏  請看少女除莊彩  折別形骸惡叵言  癩蟲穿已痛  求安就火邊  止息無由免  耽欲亦同然  為知真勝理  作意觀眾事  唯斯德應習  無餘法可親  若人具族望  貌美復多聞  無智破屍羅  是人何足責  若人無族望  貌醜寡知聞  有智護屍羅  人皆應供養  利無利苦樂  稱無稱毀譏  了俗世八法  齊心離斯境  再生天乞士  父母妻子人  勿由斯造罪  獄果他不分  若行諸罪業  非如刀斬傷  待至臨終際  惡業果全彰  信戒施淨聞  慚愧及正慧  七財牟尼說  共有物誠虛  博弈樂觀諠雜境  嬾惰惡友敦親志  飲酒非時行六過  此劫芳名爾應棄  求財少欲最  人天師盛陳  若能修少欲  雖貧是富人  若人廣求諸事者  還被爾許苦來加  智者若不修少欲  受惱還如眾首蛇  稟性抱怨如殺者  欺輕夫主如男偶  縱使片物必行偷  宜可棄茲三賊婦  順若姊妹慈如母  隨從若婢伴猶親  如茲四婦宜應供  應知此室號天人  受餐如服藥  知量去貪嗔  不為肥憍傲  但欲住持身  勤軀度永日  於初後夜中  眠夢猶存念  勿使命虛終  慈悲喜正捨  修習可常研  上流雖未入  能生梵世天  捨雜欲苦尋喜樂  隨業當生四地中  大梵光音及遍淨  廣果天生與彼同  若恆修對治  德勝愍眾生  此五行為善  不行為大惡  雨鹽鹹少水  豈若瀉江池  縱令微罪業  善大殄應知  嗔掉舉惡作  惛睡欲貪疑  如斯五蓋賊  常偷諸善利  有五最勝法  信勇念定慧  於此應勤習  能招根力頂  病苦死愛別  斯皆自業為  未度可勤修  對品亡嬌恣  若悕天解脫  爾當修正見  設使人行善  邪見招惡果  無樂常無我  不淨審知人  妄念四倒見  難苦在茲身  說色不是我  我非有於色  色我非更在  知餘四蘊空  不從時節生  非自然本性  非無因自在  從愚業愛生  戒禁見身見  及毘織吉蹉  應知三種結  能縛木叉門  解脫終依己  不由他伴成  勤修聞戒定  四真諦便生  增上戒心慧  茲學可常修  百五十餘戒  鹹歸此三攝  於身住身念  茲路善修常  如其虧正念  諸法盡淪亡  壽命多災厄  如風吹水泡  若得瞬息停  臥起成希有  卒歸灰燥爛  糞穢難久持  觀身非實法  滅壞墮分離  大地迷盧海  七日出燒燃  況此極微軀  那不成煨燼  如是無常亦非久  無歸無救無家室  生死勝人須厭背  併若芭蕉體無實  海龜投木孔  一會甚難遭  棄畜成人體  惡行果還招  金寶盤除糞  斯為是大癡  若生人作罪  全成極憃兒  生中依善友  及發於正願  先身為福業  四大輪全獲  佛言近善友  全梵行是親  善士依佛故  眾多證圓寂  邪見生鬼畜  泥黎法不聞  邊地蔑戾車  生便癡啞性  或生長壽天  除八無暇過  閑暇既已得  爾可務當生  愛別老病死  斯等眾苦處  智者應生厭  說少過應聽  母或改為婦  父乃轉成兒  怨家翻作友  遷流無定規  一一飲母乳  過於四海水  轉受異生身  更飲多於彼  過去一一生身骨  展轉積若妙高山  地土丸為酸棗核  數己形軀豈盡邊  梵主世皆供  業力終淪地  縱紹轉輪王  迴身化奴使  三十三天中妓女樂  多時受已墮泥黎  速疾磣毒經諸苦  磨身碎體鎮號啼  妙高岑受樂  地軟隨其足  轉受煻煨苦  行經糞屎獄  歡喜芳園堙@ 天女隨遊戲  墮落劍林中  截手足耳鼻  或入曼陀妙池浴  天女金花艷彩容  捨身更受泥黎苦  熱焰難當灰□中  欲天受法樂  除貪大梵天  更墮阿毘止  薪焰苦恆連  或生居日月  身光遍四洲  一朝歸黑闇  展手見無由  三種燈明福  死後可持將  獨入無邊闇  日月不流光  有命黑繩熱  合叫無間下  斯等恆纏苦  燒諸行惡者  或若麻床□  或粉如細末  如利斧斫木  猶如鋸解割  猛火恆煎煮  令飲熱銅漿  驅令上劍刺  叉身熱鐵床  或時高舉手  鐵牙猛狗餐  鷹鳥觜爪利  任彼啅心肝  虻蠅及諸蟲  其數過千億  利觜唼身軀  急墮皆餐食  若人具造眾罪業  聞苦身自不干墮  如此頑騃金剛性  氣盡泥犁遭猛火  時觀盡變聞應念  讀誦經論常尋鞠  泥犁聽響已驚惶  如何遣當斯異熟  於諸樂中誰是最  愛盡無生樂最精  於眾苦內誰為極  無間泥犁苦極成  人間一日中  屢刺三百槊  比地獄輕苦  毫分寧相捅  此處受極苦  經百俱胝秋  如其惡未盡  命捨定無由  如是諸惡果  種由身語心  爾勤隨力護  輕塵惡勿侵  或入傍生趣  殺縛苦恆親  遠離於寂善  更互被艱辛  或被殺縛苦  求珠尾角皮  錐鞭鉤□橠□□□曆□□橨y 受鬼望不遂  無敵苦常臨  飢渴及冷熱  困怖苦恆侵  口小如針孔  腹大等山丘  飢纏縱己糞  得少定無由  形如枯杌樹  皮方作衣服  炬口夜夜然  飛蛾墮充食  血膿諸不淨  福少獲無從  更相口排逼  還餐癭熟癰  月下便招熱  日中身遂寒  望果唯空樹  瞻江水剩乾  如是受眾苦  經萬五千年  長時擊身命  良由苦器堅  若生飢鬼中  遭斯一味苦  非賢澀者愛  佛說由慳垢  生天雖受樂  福盡苦難思  終歸會墜墮  勿樂可應知  厭坐衣沾垢  身光有變衰  液下新流汗  頭上故花萎  如斯五相現  天眾死無疑  地居人若卒  悶亂改常儀  若從天處墮  眾善盡無餘  任落傍生鬼  泥犁隨一居  阿蘇羅本性  縱令全覺慧  忿天生苦心  趣遮於見諦  如是漂流生死處  天人畜及阿蘇羅  下賤業生眾苦器  鬼趣兼投捺落迦  縱使烈火燃頭上  遍身衣服焰皆通  此苦無暇能除拂  無生住想涅槃中  爾求屍羅及定慧  寂靜調柔離垢殃  涅槃無盡無老死  四大日月悉皆亡  念擇法勇進  定慧喜輕安  此七菩提分  能招妙涅槃  無慧定非有  缺定慧便溺  若其雙運者  有海如牛跡  十四不記法  日親之所說  於此勿應思  不能令覺滅  從無知起業  由業復生識  識緣於名色  名色生六處  六處緣於觸  觸生緣於受  受既緣於愛  由愛招於取  取復緣於有  有復緣於生  生緣於老死  憂病求不得  輪迴大苦蘊  斯應速斷除  如其生若滅  眾苦珍無餘  最勝言教藏  深妙緣起門  如能正見此  便觀無上尊  正見命正念  正定語業思  此謂八聖道  為寂可修治  無由集愛起  託身眾苦生  除斯證解脫  八聖道宜行  即此瑜伽業  四種聖諦因  雖居捨嚴飾  智遮煩惱津  不從空處墮  如穀因地造  諸先證法人  皆凡具煩惱  何假多陳述  除惱略呈言  事由情可伏  聖談心是源  如上所陳法  苾芻難總行  隨能修一事  勿令虛夭生  眾善皆隨喜  妙行三自修  迴向為成佛  福聚令恆收  後生壽無量  廣度於天人  猶如觀自在  極難等怨親  生老病死三毒除  佛國託生為世父  壽命時長量叵知  同彼大覺彌陀主  開顯屍羅及捨惠  天地虛空名遍彰  大地居人及天眾  勿使妖妍女愛傷  煩惱羈纏有情眾  絕流生死登正覺  超度世間但有名  由獲無生離塵濁   阿離野那伽曷樹那菩提薩埵蘇頡裡蜜離佉。了(阿離野是聖。那伽是龍是象。曷樹那義翻為猛。菩提薩埵謂是覺情。蘇頡裡即是親密。離佉者書也。先雲龍樹者訛也)。   龍樹菩薩勸誡王頌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75 讚法界頌   No. 1675   讚法界頌   聖龍樹菩薩造   西天北印度烏填曩國帝釋宮寺三藏傳法大師賜紫沙門臣施護奉 詔譯  歸命十方佛  法身及報化  願共諸眾生  速成法界性  輪迴三惡道  法界理凝然  本來常清淨  諸相不能遷  寂靜如虛空  處處悉周遍  體皆離彼此  非深復非淺  乳未轉變時  酥醍醐不見  煩惱未伏除  法界無由顯  如酥處乳中  酥本妙光瑩  法界煩惱覆  圓滿體清淨  如燈被障礙  非能照餘物  無明恆覆心  法界非明瞭  如燈離障礙  處處物能照  煩惱破壞時  真如恆顯現  初中及最後  二障不能擾  如淨琉璃珠  恆時光照曜  光明物所障  被障明非見  法界煩惱覆  真如理難顯  圓寂體光潔  輪迴不能染  勤求趣法界  輪迴非能揜  如米糠纏裹  穀體米非無  煩惱覆真如  真如煩惱有  如穀去其糠  米體自然見  若離煩惱糠  法界理方顯  妄執有世間  芭蕉終無實  法界非世間  亦非虛妄見  如人飲甘露  熱惱悉皆除  若證法界性  煩惱熱皆棄  滅除煩惱焰  法界甘露現  一切有情中  高下皆平等  體實果不生  執種果非有  智慧出生時  有為非法界  法界本無處  究竟方可證  清淨恆光潔  日月皆瑩淨  法界無垢染  如龍夜雨塵  況似羅□面  光明恆燦然  譬如火浣布  處火能離染  垢去布猶存  光明轉瑩淨  貪愛令心染  虛妄有輪迴  亦如火浣布  真空妄非有  三毒生死本  智慧火能燒  法界體常有  朗然恆照曜  煩惱染稱垢  世尊恆所宣  垢滅真如顯  如汲地中泉  法界體無垢  根隨能覆藏  若除煩惱盡  瑩淨叵難量  法界本無我  二形及女男  體無虛妄執  何處更思惟  法界離憎愛  根塵境本無  虛妄執為因  差別從此生  真空非苦惱  貪愛苦惱因  耽染由妄想  三界乃輪迴  懷孕在於腹  嬰子未言見  二障覆真如  法界不能證  種種生疑慮  見慢及恚癡  妄計有真實  真實計非有  兔角體非有  妄執令真實  法界離妄執  妄執真非有  如色必破壞  微塵猶可知  法界非破壞  三時不能得  有生還有滅  榮辱亦皆隨  法界非生滅  雲何言所知  兔角本非有  三世猶可思  真空非兔角  思慮不能知  真空稱善逝  色相悉皆亡  應化隨緣有  修因離執非  圓通如日月  水現影皆同  色聲雙泯絕  差別雲何有  三世可尋思  生緣時決定  若悟己身法  己身雲何有  如水居熱際  處熱覺悟非  寒際理亦然  圓通皆如是  心恆煩惱覆  迷惑不能了  若離煩惱纏  覺悟而非有  如眼觀諸色  離障能照曜  真空理亦然  照曜離生滅  耳識聞於聲  離妄及分別  法界性亦然  分別妄非有  鼻能嗅諸香  妄執性非有  色相二俱亡  真空亦如是  舌根自性空  味界恆遠離  識空體亦然  法界理如是  身根自性淨  冷煖觸非有  法界理亦然  觸處常遠離  意緣法稱最  自性恆遠離  諸法性本空  圓通理如是  見聞及覺知  相應法亦空  了絕諸妄想  見聞理亦非  根塵起妄執  清淨體源無  迷執有根塵  根塵理非有  世間並出世  空性本無差  我法由迷起  遍計自輪迴  法界理清淨  貪瞋癡本無  迷悟從心起  三毒法假名  迷執自纏縛  了達假名智  菩提非近遠  三世理非有  煩惱籠迷執  世尊經所宣  智生惑染滅  妄執勿相纏  去來執最勝  體空猶可思  菩提非妄執  正證亦知非  水乳同一處  鵝飲乳非雜  生空煩惱離  二障亦非雜  妄執我非無  了達本非有  涅盤清淨理  二我俱非立  三檀齊修施  屍羅離過非  忍因端正果  精進勇懃依  靜慮令心止  般若用無疑  願兼方便力  安住勝菩提  菩提難妄執  真空生滅無  了達空本性  二相亦非有  乳糖離甘蔗  離蔗糖非有  三乘趣菩提  離種體非有  守護稻穀種  芽莖必得生  守護菩提種  菩提從此起  譬如於黑月  光明未能見  有情煩惱纏  真如未明顯  月初光雖有  漸漸而增長  初地證菩提  菩提未圓滿  十五月圓滿  處處光皎潔  解脫顯法身  法身理無缺  染污意相應  纏縛俱生滅  解脫一切障  三世悟非有  初大僧祇滿  三檀普遍修  斷除分別障  歡喜智難儔  三業誤兼犯  防非重及輕  屍羅圓滿戒  離垢獨標名  二障恆時染  俱空慧刃除  發光能照曜  破滅漸無餘  遠離根隨染  漸增焰慧威  菩提稱最勝  燒照轉光輝  真俗稱二智  相應互起違  合令無所礙  難勝事恆時  十二緣生智  巡環理趣全  甚深稱最勝  般若現於前  世俗二乘行  久修道已明  相無功用滿  最後稱遠行  智用無分別  恆時任運成  眾魔降退散  不動獨彰名  善慧名無礙  十方演法希  身雲甘露雨  應物最堪依  眾德猶如水  虛空喻似身  重粗皆蔽塞  大法智稱雲  審諦輪迴事  孰能免業牽  要知無苦惱  淨土勿相纏  歸命佛真子  位登智慧雲  細微皆斷盡  超苦離諸塵  灌頂諸光照  根塵普遍身  金剛寂大定  眾苦勿相親  大寶花王座  俱胝眾妙成  莊嚴皆普遍  功德實難思  十力兼無畏  三身四智圓  六通恆自在  應物化機緣  照曜如圓月  恆時焰熾燃  十方無不遍  燦爛轉光鮮  永絕緣生染  恆時處涅盤  菩提稱最勝  化益物情歡  智用深如海  隨機現應身  水清來月影  處處度迷津  況似頗胝寶  隨緣現影同  物情根有感  周普事無窮  餓鬼恆飢渴  不能見水泉  眾生無少信  宿業自縈纏  化現身諸相  光明皆燦然  佛雖恆在世  不睹宿無緣  曉了塵沙界  根隨染久無  二空殊勝智  妙用化童愚  清淨絕諸垢  自他受用身  恆居色究竟  利益五乘人  救護眾生苦  俱胝壽命長  二嚴無有盡  功德叵難量  佛演一乘法  隨機悟淺深  蓮花無垢染  玉本絕瑕侵  少分而稱讚  廣宣理趣玄  願將諸功德  普利施人天   讚法界頌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76 廣大發願頌   No. 1676   廣大發願頌   龍樹菩薩造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光祿卿傳法大師賜紫臣施護等奉 詔譯  所有一切眾生類  過未現在世無盡  而諸佛剎廣無邊  彼無邊剎塵充滿  又一一塵為一剎  廣大佛剎如塵等  一一剎中正覺尊  如塵無量我普禮  彼塵倍聚諸佛剎  剎中佛佛我稱讚  我常供養以一心  經如塵數廣大劫  頂禮諸佛及法眾  我於三寶常歸命  我悉持以諸妙華  及眾寶聚常普施  若我已起一切罪  我今普盡而懺悔  若我未生一切罪  我一切時常遠離  所有一切勝福事  我於一切常隨喜  此福迴向於有情  及佛無上菩提果  如佛正法中所說  願力堅固復真實  我常供養諸世尊  願我最後得成佛  願我生生具深智  常如妙吉祥菩薩  悲心息苦救世間  願如觀自在菩薩  賢善愛眼視眾生  願與普賢尊無異  慈意善觀諸情品  願我常如慈氏尊  佈施願如虛空庫  持戒願如神通慧  忍辱精進二度門  願我悉如常精進  定力能攝諸散亂  願我得如金剛手  善說十地諸法門  說智願如金剛藏  於佛世尊善請問  願我得如除蓋障  深心智慧具堅固  願我常如堅固慧  神通無礙善方便  願我得如無垢稱  善護眾生諸善根  勤勇願如常勇猛  善說波羅蜜等法  願我得如無盡意  具足無量妙音聲  願與妙音尊無異  近善知識心無懈  願我生生如善財  虛空無喻法能宣  願我得如虛空藏  地能長養諸世間  普利願如地藏尊  息除貧苦利眾生  願與寶藏神無異  語出無盡妙法寶  願我得如曇無竭  智慧堅利復常勤  願與常啼尊無異  此等最上諸佛子  最勝功德聚無邊  名稱廣大復無盡  願我名稱亦如是  我此讚佛功德聚  最上勝善極廣大  普願世間諸有情  住彼最勝功德聚   廣大發願頌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77 三身梵讚   No. 1677   三身梵讚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光祿卿明教大師臣法賢奉 詔譯   踰(引)乃酤(引)那(引)鱉泥(引)哥(一句)莎波羅呬多摩賀(引)三缽那(引)陀(引)囉部(引)都(引二)乃縛(引)婆(引)巫(引)那婆(引)縛(三)朅彌縛三摩囉蘇(引)訥哩尾(二合)婆(引)縛莎婆(引)縛(四)爾哩梨(二合引)邦爾哩尾(二合)哥(引)覽始縛末三摩三莽(五)咩必曩□訥臨□缽囉(二合)半左(六)滿禰(引)缽囉(二合)爹(引)咄摩(二合)味(引)捺煬(二合)怛摩喝摩耨波莽(七)達哩摩(二合)哥(引)野□□□□喃(引八)路(引)哥(引)帝(引)多(引)末進爹(引九)速訖哩(二合)多三摩發朗摩(引)咄摩(二合)努(引)踰(引)尾部(引)鼎(十)波哩殺(二合)努末(二合)提(引)尾唧怛覽(二合引十一)薩多(二合)缽野底摩賀底提(引)末當(引)必麗(二合引)底係(引)都(引十二)沒馱(引)喃(引)薩哩縛(二合)路(引)哥(十三)缽囉(二合)室哩(二合)多末尾囉都(引)那(引)囉薩達哩摩(二合)具(引)爽(十四)滿禰(引)三菩哦哥(引)煬(十五)怛摩喝禰喝摩賀(引)達哩摩(二合)囉(引)□□□□□缽囉(二合)底瑟吒(二合十六)薩埵(引)喃(引)播(引)哥係(引)都(引)聒唧那曩羅以縛(引十七)婆(引)底踰(引)禰(引)鱉摩(引)那(十八)三冒桃達哩摩(二合)作訖麗(二合)聒唧捺必左補那(十九)囉捺哩(三合)設帝(引)拽缽囉(二合)扇(引)當(二十)乃哥(引)哥(引)囉缽囉(二合)沒哩(二合)當帝哩(二合)婆縛跋野喝覽(二十一)尾說嚕閉嚕播(引)拽(引二十二)滿禰(引)爾哩縛(二合引)拏哥(引)野(二十三)捺捨禰哦耨哦當當摩賀(引)哩湯(二合)牟泥(引)那(引二十四)薩埵(引)哩台(二合)哥訖哩(二合)播(引)拏(二十五)末波哩彌多摩賀(引)倪也(二合引)那奔女(引)捺夜(引)曩(引二十六)哥(引)夜(引)曩(引)蘇哦多(引)曩(引二十七)缽囉(二合)底尾哦多末努縛(引)酤缽(二合)他(引)曩(引)怛囉(二合)夜(引)□楚慼慼撕鈰W哩(二合)埵(引)薄訖爹(二合引)缽囉(二合)拏(引)莽(二十九)酤捨羅母波唧當拽拏摩夜(引)冒提味(引)惹(三十)帝哩(二合)哥(引)夜(引)悉帝(二合引)那臘沒陀(二合引)若哦禰那末企朗(三十一)冒提摩(引)哩詣(二合)□襖□騤楫□□帝哩(二合)哥(引)野薩怛(二合)縛三摩(引)缽多(二合三十三)   三身梵讚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78 佛三身讚   No. 1678   佛三身讚(西土賢聖撰)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光祿卿明教大師臣法賢奉 詔譯   法身  我今稽首法身佛  無喻難思普遍智  充滿法界無罣礙  湛然寂靜無等等  非有非無性真實  亦非多少離數量  平等無相若虛空  福利自他亦如是   報身  我今稽首報身佛  湛然安住大牟尼  哀愍化度菩薩眾  處會如日而普照  三祇積集諸功德  始能圓滿寂靜道  以大音聲談妙法  普令獲得平等果   化身  我今稽首化身佛  菩提樹下成正覺  或起變現或寂靜  或復往化於十方  或轉法輪於鹿苑  或現大光如火聚  三塗苦報悉能除  三界無比大牟尼   迴向  如是佛身無漏智  我常信解淨三業  以無量慧大福行  一心垂愍諸群生  以今頌讚三身佛  所獲無漏功德種  願我速證佛菩提  盡引眾生歸正道   佛三身讚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79 佛一百八名讚   No. 1679   佛一百八名讚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卿傳教大師臣法天奉 詔譯  歸命一切智  一切世間師  牟尼大法王  一百八名號  無邊功德海  具足眾吉祥  能滅諸有情  罪業諸煩惱  我今歸命禮  一切大吉祥  救度諸群生  令得大安樂  我今歸命禮  悲愍二足尊  圓滿於眾生  一切吉祥事  我今歸命禮  無相無上尊  成就天中天  祕密大明義  如來正等覺  利樂於世間  最上百八名  我今集彼說   南無一切義成就。南無正等覺。南無一切智。南無大釋子。南無一切法自在無畏。南無大金僊。南無功德海。南無如來。南無應供。南無善逝。南無世尊。南無一切世間解。南無離一切垢染。南無最上法燈。南無無畏淨飯王子。南無甘蔗王種。南無瞿曇。南無日族。南無吉祥大牟尼。南無覽儗囉娑族。南無天人師。南無十力降魔軍。南無離過除毒。南無調御丈夫。南無妙解脫。南無除障暗。南無止息降諸根。南無清淨戒。南無無垢王。南無滅罪無我相。南無無驚無怖畏。南無第一法圓滿。南無無邊無可喻。南無大論師。南無希有不思議精進。南無三界親慈父。南無三明知三世。南無滅三毒。南無具足三變通。南無說三乘菩提。南無無相亦無老。南無無我無二執。南無無怨無戲論。南無無業無怖。南無施願無畏。南無法師子二足尊。南無調伏除煩惱。南無最上意清淨。南無明行足。南無自在變化王。南無調伏心清淨。南無離塵無上士。南無止息一切罪。南無得清涼。南無得寂靜。南無救度世間師。南無勇猛大清淨智。南無圓滿吉祥相。南無能除怨。南無沙門月。南無釋師子。南無作善清淨業。南無六佛法莊嚴。南無六根清淨眼。南無第一六神通。南無六趣海到彼岸。南無無師自然覺。南無善逝德成就。南無一切世間為愛樂。南無無等大智慧。南無恆入三摩地。南無一切有情利益主。南無真實降諸根。南無一切世間尊。南無普遍有情精進者。南無永過輪迴苦。南無圓滿諸所求。南無降伏得最勝說四諦。南無到彼岸度他大龍王。南無得最上涅槃。南無尊師大梵行。南無第一寂靜樂。南無祕密最勝大丈夫。南無調伏聲聞者。南無利益諸有情。南無世間供養出世智。南無聖智照世間。南無離世法利養。南無出世為如來。南無大法主。南無大法王。南無調御明。南無救度第一二足尊。南無行忍辱。南無善意端嚴相。南無善持善戒相。南無金色光善逝。南無善逾愛尊重。南無人師子吉祥雲。南無佛陀。南無無畏獨除闇。南無無邊利世間。南無無等三有師。南無能斷諸結縛。南無無我最第一。南無普照一切眼。南無證理淨慧眼。南無三慧真實眼。如是一百八名。若復有人。於其辰朝。發志誠心。或讀誦。或禮念。或憶持。或聽聞。獲得最上吉祥福德。所有一切煩惱及諸罪業。速得清淨不受輪迴。當得解脫乃至成佛。  此大牟尼功德名  我今讀誦及禮念  普將迴施與群生  同得證成菩提果   佛一百八名讚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80 一百五十讚佛頌   No. 1680   一百五十讚佛頌   尊者摩咥裡制吒造   大唐沙門義淨於那爛陀寺譯  世尊最殊勝  善斷諸惑種  無量勝功德  總集如來身  唯佛可歸依  可讚可承事  如理思惟者  宜應住此教  諸惡煩惱習  護世者已除  福智二俱圓  唯尊不退沒  縱生惡見者  於尊起嫌恨  伺求身語業  無能得瑕隙  記我得人身  聞法生歡喜  譬如巨海內  盲龜遇楂穴  忘念恆隨逐  惑業墮深坑  故我以言詞  歎佛實功德  牟尼無量境  聖德無邊際  為求自利故  我今讚少分  敬禮無師智  希有眾事性  福慧及威光  誰能知數量  如來德無限  無等無能說  我今求福利  假讚以名言  我智力微淺  佛德無崖際  唯願大慈悲  拯我無歸處  怨親悉平等  無緣起大悲  普於眾生界  恆作真善友  內財尚能捨  何況於外財  尊無吝惜心  求者滿其願  以身護彼身  以命贖他命  全軀救一鴿  歡喜無慳吝  尊不畏惡道  亦不貪善趣  但為心澄潔  屍羅由此成  常離諸邪曲  恆親質直者  諸業本性空  唯居第一義  眾苦逼其身  尊能善安慮  正智斷諸惑  有過悉興悲  殉命濟他難  生無量歡喜  如死忽重蘇  此喜過於彼  怨對害其身  一切時恆惱  不觀其過惡  常起大悲心  正遍菩提種  心恆所珍玩  大雄難勝智  無有能及者  無等菩提果  苦行是其因  由此不顧身  勤修諸勝品  豪貴與貧賤  等引以大悲  於諸差別中  而無高下想  勝樂等持果  心無有貪著  普濟諸群生  大悲無間斷  尊雖遭極苦  於樂不悕求  妙智諸功德  殊勝無能共  染淨諸雜法  簡偽取其真  如清淨鵝王  飲乳棄其水  於無量億劫  勇猛趣菩提  於彼生生中  喪身求妙法  三僧祇數量  精勤無懈惓  持此為勝伴  以證妙菩提  尊無嫉姤心  於劣除輕想  平等無乖諍  勝行悉圓成  尊唯重因行  非求果位圓  遍修諸勝業  眾德自成滿  勤修出離法  超昇眾行頂  坐臥經行處  無非勝福田  拔除眾過染  增長清淨德  斯由積行成  唯尊最無上  眾福皆圓滿  諸過悉蠲除  如來淨法身  塵習皆已斷  資糧集更集  功歸調御身  欲求於譬類  無能與佛等  遍觀諸世間  災橫多障惱  縱有少分善  易得為比對  遠離諸過患  湛然安不動  最勝諸善根  無能為譬喻  如來智深遠  無底無邊際  世事喻佛身  牛跡方大海  深仁荷一切  世間無有比  大地持重擔  喻此實為輕  愚癡闇已除  牟尼光普照  世智非能譬  如螢對日光  如來三業淨  秋月皎空池  世潔喻佛身  俱成塵濁性  如上諸所引  世中殊勝事  佛法迥超過  俗事可哀愍  聖法珍寶聚  佛最居其頂  無上無比中  唯佛與佛等  如來聖智海  隨樂歎少分  鄙詞讚勝德  對此實多慚  時俗睹降魔  一切鹹歸伏  觀彼同真性  我謂等輕毛  假令大戰陣  智勇能摧伏  聖德超世間  降彼非為喻  鄰次降魔後  於夜後分中  斷諸煩惱習  勝德皆圓滿  聖智除眾闇  超過千日光  摧伏諸邪宗  希有無能比  三善根圓滿  永滅貪恚癡  種習悉已除  清淨無能喻  妙法尊恆讚  不正法恆非  於斯邪正處  心無有憎愛  於聖弟子眾  及外道師徒  於彼違順中  佛心初無二  於德情無著  德者亦非貪  善哉極無垢  聖智恆圓潔  諸根常湛寂  永離迷妄心  於諸境界中  現量由親睹  念慧窮真際  非凡愚所測  善安立語言  證彼亡言處  寂靜無礙光  皎潔逾輝映  妙色世希有  熟不懷敬心  若有暫初觀  或復恆瞻睹  妙相曾無二  前後悉同歡  最勝威德身  觀者心無厭  縱經無量劫  欣仰似初觀  所依之德體  能依之德心  性相二俱融  能所初無異  如斯善逝德  總集如來躬  離佛相好身  餘非所安處  我因先世福  幸遇調御師  仰讚功德山  遠酬尊所記  一切有情類  皆因煩惱持  唯佛能善除  由悲久住世  誰當先敬禮  唯佛大悲尊  聖德超世間  悲願處生死  尊居寂靜樂  處濁為群生  永劫久精勤  慈心為一切  從真還利俗  由悲所引生  如咒出潛龍  興雲注甘雨  恆居勝定位  等觀以怨親  兇嶮倡聒人  投身歸聖德  神通師子吼  宣言三界尊  久已厭名聞  由悲自稱讚  常修利他行  曾無自利心  慈念遍眾生  於己偏無愛  悲願無邊際  逐器化群生  隨處皆饒益  猶如散祭食  深心念一切  恆不捨須臾  利彼反遭辱  由咎非佛作  慈音演妙義  誠諦非虛說  廣略任機緣  半滿隨時轉  若聞尊演說  孰不歎希奇  縱令懷噁心  有智鹹歸信  義詞恆善巧  或復出粗言  利益悉不虛  故並成真妙  柔軟及粗獷  隨事化眾生  聖智無礙心  一味皆平等  勝哉無垢業  善巧喻良工  成此微妙身  演斯珍寶句  睹者皆歡喜  聞說並心開  美顏宣妙詞  如月流甘露  慈雲灑法雨  能清染欲塵  如彼金翅王  吞滅諸龍毒  能殄無明闇  喻如千日光  摧碎我慢山  譬猶天帝杵  現證非虛謬  靜慮除亂心  如實善修行  三事皆圓滿  創聞佛所說  心喜已開明  從此善思惟  消除諸垢染  遭苦能安慰  放逸令生怖  著樂勸厭心  隨事皆開誘  上智證法喜  中根勝解生  淺劣發信心  尊言遍饒益  善拔諸邪見  引之趣涅槃  罪垢能洗除  由尊降法雨  一切智無礙  恆住正念中  如來所記□  一向非虛謬  無非處非時  亦無非器轉  尊言不虛發  聞者悉勤修  一路勝方便  無雜可修學  初中後盡善  餘教所皆無  如斯一向善  狂愚起謗心  此教若生嫌  無怨與斯等  歷劫為群迷  備經眾苦毒  此教縱非善  念佛尚應修  況能大饒益  復宣深妙義  縱使頭被焚  先應救此教  自在菩提樂  聖德恆淡然  皆由此教生  證彼亡言處  世雄真實教  邪宗聞悉驚  魔王懷惱心  人天生勝喜  大地無分別  平等普能持  聖教利群生  邪正俱蒙益  暫聞佛所說  金剛種已成  縱未出樊籠  終超死行處  聞法方思義  如實善修行  次第三慧圓  餘教皆無此  唯獨牛王仙  妙契真圓理  斯教不勤修  寧有怨過此  暫聞除渴愛  邪見信心生  聽者發喜心  依斯具淨戒  誕應時鹹喜  成長世皆歡  大化利群生  示滅興悲感  讚詠除眾毒  憶念招欣慶  尋求發慧明  解悟心圓潔  遇者令尊貴  恭侍勝心生  承事感福因  親奉除憂苦  屍羅具清潔  靜慮心澄寂  般若圓智融  恆沙福所集  尊容及尊教  及尊所證法  見聞思覺中  此寶最殊勝  漂流作洲渚  害己恆為護  怖者作歸依  引之令解脫  淨戒成妙器  良田生勝果  善友能饒益  慧命由此成  行恩及和忍  見者鹹欣悅  廣集仁慈心  功德無邊際  身口無過惡  愛敬由之生  吉祥眾義利  鹹依善逝德  導師能善誘  墮慢使翹勤  等持調曲心  迷途歸正道  善根成熟者  駕馭以三乘  □□礸□鷺□□□□□胚□荊 於遭厄能設  安樂勸善修  悲愍苦眾生  利樂諸群品  違害興慈念  失行者生憂  暴虐起悲心  聖德無能讚  恩深於罔極  舉世所咸知  於此返生怨  尊恆起慈愍  亡身救一切  自事不生憂  於諸崩墮人  親能為援護  二世行恩造  超過諸世間  於闇常照明  尊為慧燈炷  人天所受用  隨類有差殊  唯尊正法味  平等無差別  不觀于氏族  色力及年華  隨有善根人  求者皆蒙遂  廣現諸希有  無緣起大慈  聖眾及人天  合掌鹹親近  嗚呼生死畏  佛出乃光暉  饒益諸眾生  皆能滿其願  惡人與共處  摧樂取憂危  謗惱害其身  猶如受勝德  為物行勤苦  曾無染著心  世尊希有德  難以名言說  尊遊嶮惡道  馬麥及牛鏘  苦行經六年  安受心無退  尊居最勝位  悲愍化群生  縱遇輕賤人  身語逾謙敬  或位尊貴主  曾無憍慢心  屈己事眾生  卑恭如僕使  機情億萬種  論難百千端  如來慈善音  一答疑皆斷  恩深過覆載  背德起深怨  尊觀怨極境  猶如極重恩  怨於尊轉害  尊於怨轉親  彼恆求佛過  佛以彼為恩  邪宗妒心請  毒飯與火坑  悲願化清池  變毒成甘露  以忍調恚怒  真言銷謗毀  慈力伏魔怨  正智降邪毒  群迷從曠劫  習惡以性成  唯尊妙行圓  一念翻令善  溫柔降暴虐  惠施破慳貪  善語伏粗言  唯尊勝方便  難提摧巨慢  鴦掘起慈心  難調能善調  誰不讚希有  唯尊聖弟子  法味自怡神  草座以為安  金床非所貴  善知根欲性  攝化任機緣  或有待其請  或無問自說  初陳施戒等  漸次淨心生  後談真實法  究竟令圓證  怖畏漂流處  唯佛可歸依  勇猛大悲尊  拯濟諸群品  身雲遍法界  法雨灑塵方  應現各不同  隨機故有異  善淨無違諍  唯尊可承奉  廣利諸人天  鹹應興供養  身口無起作  善化遍群方  所說妙相應  此德唯尊有  久修三業淨  妙瑞現無邊  普觀諸世間  曾無此勝德  況於極惡者  純行最上悲  廣利諸眾生  勇猛勤精進  聲聞知法者  於尊恆奉事  設使證涅槃  終名為負債  彼等諸聖眾  為己而修學  由舍利生心  不名還債者  無明睡已覺  悲觀遍群方  荷負起翹勤  聖善宜親近  魔怨興惱害  佛力已能除  無畏功德中  斯但顯少分  悲心化一切  聖意絕希求  利樂無不施  能事斯皆畢  如來勝妙法  若或可遷移  調達與善星  不應投此教  無始流轉中  互為不饒益  由斯佛出世  開示化眾生  鹿苑度俱鄰  堅林化須跋  此土根緣盡  更無餘債牽  法輪久已轉  覺悟諸群迷  恆沙受學人  皆能利三有  以勝金剛定  自碎堅牢身  不捨於大悲  自化猶分佈  二利行已滿  色法兩身圓  救攝一闡提  雙林顯佛性  悲心貫三有  色像應群方  粟粒以分身  爾乃居圓寂  善哉奇特行  希有功德身  大覺諸法門  世所未曾有  流恩遍含識  身語恆寂然  凡愚背聖恩  於尊興謗怒  法聚寶藏真無際  德源福海實難量  若有眾生曾禮尊  禮彼亦名為善禮  聖德神功無有盡  我今智劣喻微塵  欲讚如來功德山  望崖怯退由斯止  無量無數無邊境  難思難見難證理  唯佛聖智獨了知  豈是凡愚所能讚  一毫一相充法界  一行一德遍心源  清淨廣大喻芳池  能療眾生煩惱渴  我讚牟尼功德海  憑斯善業趣菩提  普願含生發勝心  永離凡愚虛妄識   一百五十讚佛頌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81 佛吉祥德讚   No. 1681   佛吉祥德讚捲上   尊者寂友造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光祿卿傳法大師賜紫臣施護奉 詔譯  我今歸命佛世尊  稱讚最上諸功德  時語如語不誑語  實語法語如義語  正語寂語無我語  顯示第一義諦門  出現諸身普遍眼  善施光明常觀照  開諸有情智慧目  破彼所有癡暗冥  十力真實而出生  已到最上清涼地  四無所畏等具足  作大光明持燈炬  開發明焰布光照  施彼熾盛大明聚  發起堅固精進行  不減一切勝功德  釋迦師子大吼音  能說無縛正法者  世間八法不能染  最上清淨大悲者  梵王帝釋毘沙門  及餘天等鹹恭敬  我佛常出妙巧語  甘美甚深復廣大  正真如理解脫音  復能了知一切語  廣大清淨如虛空  最上族氏王宮生  佛光明如日月光  天人阿脩羅供養  己得七覺支妙寶  建立最上法寶幢  愚癡暗翳悉開明  黃金光聚身照耀  人中最上人中尊  已斷貪恚癡等染  人中奔拏利迦華  人中諸妙蓮華等  清淨生死憂悲惱  無明憍慢悉已除  永塞鬥戰諍訟門  永斷相續諸染種  付授諸法不祕惜  摧我慢幢豎法幢  轉正法輪利眾生  壞生死輪息諸苦  奢摩他水湛然淨  如海流注深無底  已能枯竭愛源流  是故充滿功德水  見者鹹生忻悅心  於一切處無所著  能捨己身為眾生  冤親二處悉平等  色如真金初出焰  舌比蓮華廣清淨  身光照耀淨復明  熾盛如金亦如電  精進勤策以為腰  安住三摩地為頸  智慧通達為頂門  次第而表莊嚴相  如來勇猛無畏尊  一切廣遠悉通達  能摧魔力大象龍  善說最上諸法語  安住勝妙忍辱樂  已斷一切愛纏縛  正智安立智堅牢  智慧深廣無破智  最上難得優曇華  具百千種勝功德  如來聖尊值復難  具足無邊功德法  如地能持諸種子  安定寂靜復廣大  如來智慧亦復然  具足無邊功德法  無垢無染本清淨  沐浴身心調伏尊  引導眾生彼岸行  宣說正法救世者  三十二相悉具足  八十種好復莊嚴  百福俱圓勝妙身  廣大最上無等比  已於諸法得自在  顯示清淨勝義門  智能遍諸境界中  智金剛破諸煩惱  已能調伏世間境  發悟希望性已除  對治煩惱盡無餘  廣大辯才無障礙  佈施持戒及忍辱  精進禪定並智慧  諸波羅蜜悉已圓  阿私陀仙常供養  佛是高勝功德山  功德藏並功德海  自覺覺他覺行圓  聲聞十方而普震  無邊言說無邊德  辯才無盡亦無邊  佛一切智無上尊  歸命佛為大恩者  歸命善作世間護  隨應諸法悉已聞  自智通達諸法門  稽首最勝知法者  先以自智見諸法  證得無上大菩提  後覺眾生利亦然  稽首自他真覺者  真實了知諸梵行  無破無斷色力堅  具足清白復周圓  稽首淨修梵行者  無忘失法已安住  勇猛堅固最勝尊  佛心廣大量無邊  悉能照達苦樂性  佛為最勝善調御  復稱無上二足尊  諸沙門中大沙門  稽首沙門無過者  佛已具修諸淨行  能作世間大醫王  復為勝觀解脫尊  稽首導師大智慧  調伏寂靜近寂靜  安住最上調伏心  得入第一義諦門  稽首已到清涼地  一切合掌作恭敬  應受人天最初供  堪為人天施福田  歸命福生無上士  知法知義知時量  如實知自亦知他  自他根性悉了知  了知此彼數取趣  三摩呬多諸根寂  諸行所作悉周圓  戒禁具足妙無瑕  稽首大力三摩地  安住無滅三摩地  無患無動離諸危  已無高下取捨心  結生相續悉永離  如妙高山心安固  不退轉智悉能成  遍一切處智常隨  稽首無勝無滅智  了知諸法無能勝  佛是愛見善見尊  智愛善愛德無邊  稽首愛憎平等者  最上威儀眾喜愛  具足美妙諸辯才  辯才隨意破愚癡  稽首宣暢正語者  名稱廣大復希有  遍三界中而普聞  世間智者隨問言  佛皆善答無隱覆  佛威儀相勝無比  見者鹹生適悅心  普令世間喜愛生  稽首善施歡喜者  迅疾言說無重複  平等無等無差別  美味具足妙言音  稽首語言無等等  佛是人中大智者  復為最上人中仙  世間異見悉不生  稽首遠離邪思覺  已息憂悲諸苦惱  蠲除染法盡無餘  輕浮動亂過不生  稽首永離諸過者  毀呰如來心不下  讚譽如來心不高  稱譏平等智安然  稽首不著於謗讚  平坦高下及染淨  苦法樂法與愛憎  佛智無著亦無差  稽首如來善語者  眾生惡語無義利  如來善覆無顯彰  行諸施法攝世間  稽首正真能語者  惡人惡語固觸嬈  佛心無動而安然  善言惡語等無差  稽首愛恚平等者  黃金琉璃真珠寶  斯為世間最上珍  如來已離貪愛心  觀同草木土石等  如來已離三種慢  其心安定而寂然  床敷臥具及諸珍  見來求者皆給施  於利非利無喜恚  輕慢亦生喜捨心  無憂無惱過不生  稽首智破邪法者  已能遠離諸嬈惱  常說親近諸善人  不說世間利養言  亦無虛妄等言說  言說隨意復自在  言說調寂離喜樂  言說純一淨無瑕  稽首言說寂靜者  言說甘美而無著  言說能伏一切魔  言說決定離世間  稽首已離諸無智  已能遠離顛倒見  已離輕浮動亂緣  已離一切非語言  稽首善言攝化者  常行無諂無誑行  順行清淨真實心  廣行愛敬實無虛  稽首已度生死難  一切所作善成就  是為正法出生門  見者歡喜世間尊  稽首歸命清淨士  歸命親說諸法教  隨宜無轉煩惱除  正善了知出離門  趣證菩提真實法  無破高勝歸向法  善啟世間寂淨門  乃至正妙廣宣揚  天人世間利樂法  如來所說諸法語  離諸愛慾染著聲  不調伏聲悉已除  稽首善說法教者  如來久修諸淨命  心無動亂本安然  三處平等念住心  稽首能仁三不護  佛已斷除疑惑語  平等分位常所行  涅槃無異勝愛門  稽首廣大證入者  佛為最上勝道者  具足眾德天人尊  神通方便悉圓成  稽首已得諸自在  稽首歸依眾德圓  十號滿足無比等  如來應供正等覺  明行具足善逝尊  世間解了無上士  調語丈夫天人師  佛世尊號普稱揚  是故我今伸讚禮  如來無染無發悟  離胎藏生殊勝生  能滿眾生諸願求  稽首善攝一切法  示生清淨聖王種  廣大富貴復尊高  悉能棄捨而出家  稽首下心離高舉  具足最上諸色力  端嚴相好見者忻  世諸妙境悉棄捐  稽首清淨解脫者  戒律清淨具無缺  如應能說即能行  大智大慧大聖尊  稽首同事攝益者  佛語正白復妙善  斷除貪慾過不生  一切染法悉蠲除  宣說正因正業語  說諸行語離纏縛  常以柔軟愛言宣  沙門婆羅門眾中  如來語言常先勝  面相圓正離顰蹙  正順先導而安然  善來愛語攝眾生  稽首正說攝諸過  所出語言皆具足  無畏語業善稱揚  深語正語智語言  稽首如來息惡語  佛語無著無依止  亦無違背諸語言  所有言說悉無邊  稽首能敷了義語  巧美語言善辯才  利樂悲愍諸眾生  廣啟眾生調伏門  稽首聖法性調伏  佛是正法調伏士  離塵諸法調伏尊  無等法門調伏師  以無量法調伏者  如來戒具足同等  定慧具足亦無差  解脫具足本同源  解脫知見具無異  聖正吉祥大覺者  最上調伏同一門  常於林野息眾緣  隨意坐臥而安止  以不害相而說法  無綺語相而說法  無動轉相而說法  示出離相而說法  已斷輪迴相說法  可愛涅槃相說法  無他苦相而說法  善自性相而說法  世間利益相說法  離邪見相而說法  同異生相而說法  不轉相續相說法  稽首無住相說法  照明真實義真實  若法若智實亦然  說明了義破疑惑  說法正白善分別  平等高下普言宣  正道邪道悉顯彰  利非利事皆善了  若善不善悉分別  通達正教邪教門  功德已圓過已除  稽首自他能度者  能以善法破惡趣  樂中非樂方便說  世間生滅真實知  善說最勝諸法寶  如來真實最上教  三界所作能成就  善趣惡趣悉了知  善惡事中智無倒  了知縛脫本來性  而能善說縛脫門  邪正染淨悉能知  善不善義皆明瞭  已能具足最上善  具善行者普稱揚  救拔一切惡趣中  如來悲為一味藥  稽首天仙最上士  不著甚深禪定樂  不生適悅喜愛心  誓度愚迷貪慾海  自身廣大諸色相  畢竟圓滿可稱揚  三界最勝應供尊  我今歸命不可議   佛吉祥德讚捲上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81 佛吉祥德讚   佛吉祥德讚卷中   尊者寂友造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光祿卿傳法大師賜紫臣施護奉 詔譯  歸命如來勝妙相  足下平滿善安住  千輻輪文現足心  輞轂眾相皆圓滿  如兜羅綿手足軟  鞔網光現手足間  手足諸指妙纖長  足跟圓滿趺相稱  足趺修高復充滿  □如伊泥邪鹿王  雙臂修圓摩膝輪  陰相藏密猶龍馬  髮毛端潤皆上靡  一一身毛悉右旋  身皮細滑垢不侵  身真金色光晃耀  手足頸肩七處滿  項及膊腋悉充圓  容儀敦肅妙端嚴  身相修廣復□□□ 如諾瞿陀身圓滿  上半身如師子王  常光面向各一尋  四十齒平不疏缺  四牙鮮白妙鋒利  常得味中最上味  舌相薄淨廣復長  梵音深妙猶天鼓  音聲聞者皆悅意  復如迦陵頻伽聲  眼睫齊整狀牛王  眼睛皎潔紺青色  眉間柔軟妙毫相  右旋清淨如螺白  鳥瑟膩沙頂莊嚴  稽首大丈夫相具  歸命如來隨形好  指爪狹長如赤銅  手足指圓悉纖長  手足諸指皆次第  筋脈盤結復深隱  兩踝俱隱而不粗  充滿柔軟足安平  迴顧右旋鹿王等  行步直進如象王  明顯端嚴無障礙  自在次序狀鵝王  舉身隨轉步安審  身份次第而高顯  平等隨轉身不曲  善相屬著堅固身  身淨光明離翳暗  身支安定不掉動  端直身相善圓滿  妙童子相清淨身  柔軟妙好悉無比  腹形方正無欠缺  不窊不凸廣復圓  右旋深厚妙臍輪  淨無點竅無減下  身支近觸離諸過  悉無靨點疣贅等  譬如蓮華垢不侵  亦復離諸不寂靜  面輪圓滿皎清淨  身相具足而無減  舌相廣長如赤銅  柔軟復如蓮華葉  脣色光潤而可愛  如頻婆果及赤銅  水雲擊響等音聲  復如象王大震吼  音聲深遠復美妙  一切聞者鹹悅意  手軟猶如兜羅綿  手文深明而不斷  四牙鋒利妙堅固  最上清淨復齊平  諸齒方整鮮白齊  眼相修廣如蓮葉  眼睫稠密而不白  眉潤不白復修長  耳輪長廣厚復圓  身毛一一皆潤澤  額廣平正相殊妙  上半身份悉充圓  首髮稠密整復長  紺青旋轉而光潤  乃至廣及佛胸臆  俱有喜旋德相文  螺髻紺青妙莊嚴  稽首不可見頂相  歸命處非處智力  過現未來業皆知  禪定解脫等持門  了別自他諸根性  種種信解悉通達  種種界趣亦悉知  他心種類了無差  宿住隨念智具足  照明一切生滅法  諸漏已盡漏無餘  如是十力智周圓  稽首如來大精進  如來漏盡無餘染  覺了諸法亦無餘  故稱正等正覺尊  我今稽首伸敬禮  一切染法平等說  諸出離道亦善宣  一切覺了盡無餘  稽首能仁初覺者  佛具不壞正智慧  普盡無餘現覺尊  正智破諸邪智心  佛真覺已無餘覺  自境界及他境界  一切境界所作成  於彼一切根義中  佛是無能勝根者  相中無餘相所緣  非色種現皆悉斷  無生重簷久已除  已徹緣生河流底  二種無智癡暗離  發生二種智光明  復離二種疑求心  建立二種決定智  已得盡智世間句  智障已離法圓明  具足勝依寂止門  具足勝處善安住  具足一切所應行  明行具足色相圓  具足種姓及語言  獲神通果善救度  身語意業悉不護  無著無盡智凝然  決定不退轉智門  智說不壞因時相  種種因門皆覺了  種種果門亦悉知  種種煩惱及對治  稽首如來善覺者  無二言說無盡辯  善說不退轉法者  世間八法不染心  稽首善達功德岸  佛三阿僧祇劫中  積集難行一切行  運大悲心而普覆  自他能渡煩惱流  了知三苦極微細  由愍苦故起大悲  三界所緣諸性中  大悲普及一切處  如來智性中平等  若冤若親而等觀  悲心廣大不可量  普攝一切眾生類  佛為眾生說一藥  身病心病普令安  畢竟極苦亦蠲除  稽首善說妙藥者  純一真實決定行  決定純善無染尊  決定不復染法生  一向為他善長養  不以己利求於他  自所得樂悉棄捨  隨宜方便悲愍心  決定調伏眾生病  眾生所應調伏時  如來善知而無失  為眾生作不請友  普令得度起悲心  能仁善說妙法藥  治彼生法苦根源  照明眾生過現身  了知煩惱無邊性  斷除眾生煩惱病  佛知時量悉無差  隨其何病藥堪除  世尊如應為說藥  如來所行一切行  修習如理悉周圓  若一若多出現門  和合了知皆無礙  如來功滿已能到  一切智智清涼地  知道識道說道尊  勝道眾道歸向者  拯拔一切輪迴苦  令諸眾生離纏縛  普令得渡煩惱流  堅固慚愧具足者  能善建立聖法幢  表示諸行無常法  開示盡滅離貪門  顯示寂滅出離道  能善表示諸法者  能以諸法教授尊  能作利益大導師  稽首善施歡喜者  常說示教利喜語  具大威德大神通  最上清淨大梵尊  稽首自在復熾盛  已息種姓諸言論  復斷族氏諸語言  世間人事語亦亡  稽首常說正法語  如來行步常寂靜  無闊無狹平正行  順善而行見者忻  表示如來善行相  如來不壞正知見  具足如先所作性  成諸福事斷疑根  離分衛心入聚落  出必顯明眾所睹  無依無轉最上尊  勝妙殊特眾吉祥  純一具足梵行者  能善了知五蘊法  復能具足七法行  已能摧滅我慢心  稽首能破愚癡網  如來已得無動法  復能具足深廣心  善能成就七聖財  稽首善學三學者  佛大丈夫所應讚  邪異諸境不能怖  遠離一切不吉祥  稽首已到調伏地  梵行真實善安立  上下縱廣悉歸依  常以無畏施眾生  稽首於法離取著  歸命佛大阿羅漢  一切漏盡無染尊  所作已辦德圓明  稽首已除諸重擔  逮得己所作義利  盡諸有結障蠲除  安住正智解脫心  稽首出離解脫者  已證無言解脫理  愛盡取盡而解脫  心無忘失解脫圓  稽首無顛倒心者  佛心無量復廣大  無別異法善修心  心得離繫煩惱除  稽首已破諸異類  盡諸染業得清淨  已證無餘依涅槃  人中最勝解脫尊  戰死魔軍而得勝  於諸善法不放逸  善住正念正智慧  善開寂眼視眾生  稽首善救生死苦  善覺眾生無明睡  善破眾生諸愚癡  佛勤勇起精進心  策發一切懈怠者  諸不善中施善法  諸墮學中開學門  諸怖畏中施無畏  不安隱者令安隱  諸暗冥中作明照  諸不善中令修善  諸過失中功德生  諸罪業中除罪業  令違逆者知恩德  能滿眾生意所求  咒明成就真實修  稽首能破煩惱者  佛已遠離諸誑妄  心無躁動不高舉  尊勝顯示吉祥門  稽首佛為福生處  一剎中生一切行  不共一切神通種  畢竟成就最上門  一切處離非句義  一切疑惑及雜說  決定正語悉能破  諸吉祥行平等修  善知一切眾生意  已能攝伏諸他語  猶如猛火焚乾薪  燒諸煩惱義亦然  稽首安住正士法  具諸吉祥具慚愧  世間主宰勝寂默  釋迦牟尼大導師  盎儗囉娑瞿曇族  離諸煩惱癡黑暗  悲愍普攝諸眾生  常於利他攝益中  具足廣多諸勝行  佛於一切眾生類  一切增上所行中  佛以大智常觀察  普集世間利益事  具足六通調伏智  德智說智及時智  一切對治勝神通  界趣勝解業障智  說法最勝神通具  三調伏時善開化  一切文義善解圓  稽首辯才無盡智  佛已具足如說辯  善滿諸行到彼岸  一切功德解脫周  顯示勝身心清淨  聞佛音者心歡喜  佛自所行悉周圓  不墮一切言說中  不取自分功德相  平等先證最初道  次集大行不遺餘  眾生大擔負堪任  於諸相中得寂靜  已圓大慈等功德  未嘗遠離於捨行  以正智慧攝眾生  於長夜中遍觀察  如來常發大勇悍  以諸善行教眾生  復於一切眾生中  已得悲心善平等  佛是悲愍世間者  第一義諦善解了  如來三眼已圓明  三種稱讚善具足  如來已具三不護  顯示三界無垢尊  四念處行廣通達  名句文身自在者  巧妙無盡隨意辯  一切說示智悉通  種類語言善解知  隨處辯才悉無礙  諸違背中作順向  諸恚怒中作清淨  於諸慢中發敬心  棄捨一切利養事  所行正真復最上  以自力能現證尊  清淨一切言說門  稽首語言無執著  出善來語如義語  具足一切正所行  如來一切功德圓  稽首無忘失法者  最上攝益勝調御  歡喜悲愍諸眾生  悲心堅固欲利他  稽首常欲利樂者  佛與眾生有恩德  常為善友及知識  如父如母能出生  欲令眾生得善樂  佛為眾生親教師  善說勝義諸法教  最上句義如理宣  使令了知一切性  如來常以無著說  無增無減善稱揚  大悲不斷相續生  稽首善見處非處   佛吉祥德讚卷中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81 佛吉祥德讚   佛吉祥德讚卷下   尊者寂友造  歸命作大師子吼  出生一切善行門  於一切性如實知  無勝知見遍一切  善化眾生時無間  宣說無邊諸法門  最先破彼無明卵  隨覺一切諸法者  覺了眾生大正士  覺悟微妙諸法尊  於無我理已覺明  善覺諸業自性者  覺了一切界份量  了知生滅本來性  於諸苦法如實知  善悟真實自性者  善能覺悟無嬈惱  世間自性悉覺知  破諸惡見智開明  覺了一切因果者  覺了三界出離相  故復修諸極難行  身無疲倦執相工  然於小法不厭離  畢竟方便善攝益  宣說中道諸法門  善哉釋迦牟尼尊  頂禮歸命應供者  最上說者寂默者  最上最勝我大師  善攝眾生諸意樂  於諸事相悉不取  具足一種稱讚者  善能成就四攝法  六和敬法善宣揚  六常行行已圓滿  安立甚深正知見  得諸等持寂靜善  善法中無放逸心  已證先佛所成道  覺了甚深正道者  開發甚深智光明  於彼無尋無伺道  稽首如來證悟者  總聚智者所知境  微細甚深悉覺知  顯示二種涅槃界  盡證一切涅槃道  眾生長夜起虛妄  佛方便說無妄法  眾生沒在生死泥  佛為垂手善接度  眾生墮在惡趣者  佛方便力為拯拔  諸眾生起生等怖  佛為引示無畏處  自具廣大威神力  身現一切色相寶  內藏心寶妙圓明  宣說無比正法寶  佛不為他所攝伏  一切無能違佛者  安住一切歡喜門  佛一切相皆圓滿  無上沙門正真行  如蓮華開智清淨  普集梵行盡無餘  稽首梵行已立者  雖明世間圍陀典  不壞一切聖法教  洗滌一切諸罪垢  獲得第一增上法  善能成就持明法  能善引示寂靜處  導師開示善樂門  輪迴曠野為善導  常離一切諸暗冥  開熙怡眼常觀視  畢竟無染清淨尊  罪福無動行解脫  能於自身觀空性  愛見已盡善無染  於諸欲境離想心  離染煩惱及分別  心住寂靜諸事業  默然法中得解脫  最上寂靜大牟尼  一切清淨無染者  出世功德已廣大  善布世間大明照  世間妄境悉能觀  圓滿真實諸法想  愛繩已斷神通具  善發智慧大光明  破彼一切依著心  於諸意樂皆寂靜  如來已離諸過失  所應敬禮及供養  一切無利惡法除  一切利益相應者  佛與眾生為善友  無足二足第一者  安住念慧諸性中  善具無忘失法者  佛於義無義自性  和合依止而不著  生死此岸怖已除  能證涅槃彼岸樂  佛善依止正道行  聽聞無謬心無減  諸清淨中佛最尊  廣大色相慧光照  世間所有耽欲味  佛智久已善出離  智慧稱讚涅槃門  稽首如來決定說  無染見及無染思  無染語並無染業  無染命與無染勤  無染念兼無染定  解脫無染智無染  於戒定慧善安住  一切結縛悉斷除  破諸煩惱顛倒處  如來梵行所出生  已住最上清涼地  一切所作寂靜尊  不著世間敬愛事  已能斷除五分結  復能具足六分法  起一平等護念心  四依成就而無缺  純一真實無別異  平等棄捨世所愛  無倒思惟真正心  已得一切輕安者  心善解脫慧解脫  純一梵行善安立  如來最上勝丈夫  是故歸命廣稱讚  稽首勝大阿羅漢  離名離相離分位  出過名相分位門  名相分位皆寂靜  善見心能息欲焰  欲境貪愛染皆除  於諸欲染離含藏  及離一切欲過失  善修七種觀想法  善說菩提分法門  一切已能勝伏他  佛是勇猛無畏者  離癡斷染勝中勝  戒力增上無罪者  具善智慧微妙心  內攝種種功德行  無疑離染常喜足  已息世間諸妄源  大沙門事作已成  稽首真實歡喜者  佛為摩耨惹中勝  已於其身善觀察  應得已得諸說門  稽首如來無比喻  正念勝觀一切覺  不為他伏能伏他  已得寂靜無所為  稽首牛王勝上者  無量甚深住寂默  正智常行安樂行  如其法律妙威儀  稽首身嚴心寂靜  諸行妙圓語善說  身現頭陀難行相  言無戲論住正真  稽首離貪正命士  如來尊勝復自在  猶如帝釋天中勝  所向正順復善觀  語言謙下而和美  一切清淨清淨者  善愛無著廣清淨  成熟功德香充滿  稽首已到最上處  佛是最上大仙王  廣積功德滿無減  淨行已圓諂已除  稽首正智光明聚  身心清淨復輕安  已息一切諸冤對  寂慧廣慧大慧尊  塞忿恚源常歡喜  補特伽羅中無勝  不可稱量離諸著  句身通達已無疑  稽首能仁善解者  教化調伏中最上  無上可愛作光明  無求無慢無愛著  稽首無誑清淨者  已離暗翳無所染  補特伽羅中最上  已得善寂大名稱  稽首無著無纏縛  迷惑耽著久已離  無我取相我見除  初中後善法宣揚  善文善義皆圓滿  眾生處苦無疲懈  佛方便故令休息  眾生不趣出離門  佛方便故令出離  如來不住於滅法  常行救度攝世間  復於廣大正法門  稽首大智悉包攝  已息邪妄諸分別  善離一切尋求道  催諸惡法號勝人  離七種染圓梵行  如空欲泥不能染  清淨常依止梵行  雖除染法了性空  出過語言心無著  佛常安住身念性  佛心已過於二邊  正智深密勇力尊  吉祥門中善身者  稽首大悲不思議  一切所作自通力  他劣弱者助營修  他善美者必隨順  佛是金剛堅固身  從真實處所出生  安住一切相應門  得大涅槃最上樂  如來已得最上利  棄捨自樂而不著  引示世間安隱處  廣為眾生說正道  歸命大覺尊  現證正覺道  不修梵行者  佛善為建立  佛是知道者  識道說道者  佛為正道尊  諸道所歸向  佛從照明生  復是智生者  義生及法生  善說明了義  諸義出離者  人中大師子  人中大象龍  人中大仙王  人中正知者  人中智勇尊  人中勝無比  人中極最上  人中殊妙士  人中白蓮華  無怖及無驚  無怯亦無懼  佛是離怖者  無畏無奔競  怖畏險難除  斷滅諸怖難  自出過怖境  復令他亦出  自斷滅怖難  復令他亦斷  自渡怖難海  復令他亦渡  離身毛喜豎  離身毛悚立  佛勝無比等  亦復無等等  功德不可稱  已過於稱量  復不可取像  亦無各別分  勝補特伽羅  唯一而無二  佛是自然智  而無同等者  廣利諸眾生  稽首一切智  諸天人世間  梵魔沙門中  佛是最上尊  復為無勝者  佛寶甚希有  而亦復難得  遇佛寶出生  實希有難得  佛是廣大眼  復為大光明  大曜大明照  大燈大光炬  無暗大熾明  已得最上法  根力覺道圓  不與聲聞共  若無利益事  如來即不生  無利不現化  無利亦不隱  佛為諸群品  利益故出生  悲愍諸世間  作諸利樂事  於諸天人中  佛是正見者  以正道法律  普教示一切  復一切眾中  佛為所愛尊  鹹起敬愛心  作尊重觀想  佛是所親近  及隨從恭敬  頂禮見真如  吉祥最上寶  佛慧眼光明  復從慧眼生  開發慧焰明  持廣大慧炬  燃慧燈普耀  大慧破諸暗  一切性自性  如來悉照了  如來勝慧根  微妙復最上  如來大慧力  而不可屈伏  積無盡慧財  具無價慧寶  持快利慧刀  執勝慧器仗  秉鋒利慧劍  慧無墮無減  佛善開正慧  覺了一切法  廣慧為宮殿  正智者安處  堅固慧為牆  周匝而密護  不思議正慧  為階梯進趣  無屈伏勝尊  無異心安住  不為他所伏  亦伏無所取  而於三界中  所應供養者  一切現觀察  一切無所著  所應知已知  所應離已離  所應得已得  勝所作已作  己事悉周圓  為世間教授  佛是大聖者  精進未曾有  已安立清淨  希有廣大行  現證最上道  希有難思法  獲得取上句  飲涅槃甘露  拔除愛網根  絕諸過失本  善行無別異  無染法能著  善生及善體  勝善而出家  善本所從來  稽首善來者  無動不思議  智者智中尊  諂曲過染除  已渡煩惱海  相應行解脫  解脫諸纏縛  已得無取心  已盡一切漏  已盡過失邊  已破一切毒  已斷一切障  盡燒諸見網  所有邪妄言  及邪妄見聞  邪念邪作事  佛一切已離  蘊處界諸法  隨廣略善說  依止淨無縛  諸依止中勝  無救者為救  無歸者作歸  諸無趣向者  佛為作趣向  已渡生死海  遍入諸境界  所應現化處  一切皆能到  諸墮惡趣者  佛常知常思  即以善方便  而普為救度  無貪及無瞋  無癡善根具  大身常住身  悲愍利益者  身被釋種服  廣作吉祥事  希有精進力  大智正識者  戒忍法真實  內心常精進  廣大復甚深  具足諸功德  光明大照耀  調伏心潔白  猶湛水澄清  善種現圓滿  世間清淨眼  青優缽羅華  廣大而殊妙  周遍十方界  寂止性潤澤  一切智妙月  佛德廣無邊  是故我稱讚   佛吉祥德讚卷下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82 七佛讚唄伽他   No. 1682   七佛讚唄伽他   西天中印度摩伽陀國那爛陀寺傳教大師三藏賜紫沙門臣法天奉 詔譯   毘婆屍佛讚   惹(仁拶反)哦捺麌(二合)龍勇(二合反)秫囉曩囉路(引)迦布(引)□□騤耙數訖哩(二合)播(引)缽吒用(二合反)跛囉呬怛謨(引)乞叉(二合)禰(泥曳反)捨亙(二句)尾缽始也(二合)能(上)底哩(二合)婆(去)縛(武缽反)摩護伽播(引)囉[口*儼](三句)曩麼(引)弭鐙蘇(上)哦哆(去)哦底孕(二合反)怛他(去引)哦怛廕(二合反引四句)   式棄佛讚   阿(去)難(上)哆播(引)□婆(去)縛(無可反)娑(去引)哦□悉弭(二合二句)□哅獥□麼惹拽(二合反)麼(引)能(去)缽囉(二合)捨銘(引)乞史也(三合)路(引)亙(二合)缽囉(二合)迦(去引)始姤(引)曳曩醯哆(去)野達(轉舌呼)謨(去引三句)曩謨(引)窣堵(二合)怛薩昧(二合)式企(引)寧□□騥□野(四句)   毘捨浮佛讚。   鍐(無滿反)尾濕縛(二合)部吻(無肯反)沒鄧(一句)讚捺囉(二合引)迦(去)地揭帝惹(仁左反)僧(去二句)娑(引)哦嚧伽弭縛(引)哦(引)鄧(三句)倪野(二合反)禰(泥曳反)曩尾曩曳曩拶(四句)   俱留孫佛讚   野薩拽(二合反)弩(鼻音重呼)囉始銘(二合短呼)缽囉(二合)底(丁以反)昧哩野(二合)戍(引)鼻(一句)囉□(去引)訖哩(二合)哆(引)婆(去引)底(丁以反)縛(武缽反)遜馱哩琰(二句)噢努沬縛(二合)覽補澀播(二合)弭縛(引)那部(二合)鐙(三句)鐙鍐(無滿反)禰(泥曳反)訖囉(二合)矩□捺摩賀(引)母□□裡¥纂摹昉(二合引四句)   迦諾迦牟尼佛讚   尾娑(去)哩拏(引)尾哦怛沫□曩唧怛娑(去一句)尾囉(引)[口*儗](霓以反)拏(引)薩怛怛醯哆(去引)弩(鼻音)迦(去引)哩拏(重呼二句)喝怛怛謨(引)尾哦多沬□曩曳曩鐙(三句)蘇(上)囉(引轉舌呼)唧鐙揭曩揭母□覛騶□□麼野(二合引)憾(四句)   迦葉波佛讚   缽囉(二合)怛缽怛(二合)左(引)弭迦囉囉濕銘(二合)偶(引)□□l耙數娑賀娑囉(二合)素哩野(二合引)地迦(去聲呼)禰(泥曳反引)缽哆(二合)帝惹(仁左反)僧(去二句)路句(引)怛懵薩(轉舌)縛(無可反)惹(仁左反)曩(引)鼻吻(無肯反)寧孕(二合反三句)吻那(去引)沬野(二合反)憾迦(引)捨缽曩(引)麼地□樥□數   釋迦牟尼佛讚   (此讚一首先已到中夏流行出正密三藏新讚集中收錄)。   縛(無個反)□野(二合反)秫惹□缽囉(二合)底(丁以反)冒(重呼)□騷逸□亙(一句)素哩琰(二合引)秫惹□哩縛(武缽反)缽那麼(二合)訕(去)□間慼慼撮こU□覲□騤□□哆(入)設□也(二合反)母□□□騤□□禰(泥曳反)缽(三句)薩怛(二合)薩昧(二合)曩莫播囉麼迦(引)嚕抳(尼整反)迦(引)野設(引)悉底哩(三合引四句)   當來化主慈氏菩薩讚   昧怛□(二合)野曩(引)麼(引)睹史哆(引)拿野薩吐(二合一句)野薩曳(二合反)迦(去)惹曩麼(二合引)怛哩哆(引)醯冒(重呼)地(二句)嚕怛缽(二合)飧(入)帝囁蘇(上)哦哆(入)畢□(二合)體尾琰(二合反三句)薩(轉舌)縛(無可反引)怛麼(二合)曩(引)憾(胡敢反)缽囉(二合)拏妒(引)濕銘(二合)怛薩昧(二合四句)   迴向結讚一首   窣堵(二合)怛縛(二合引)麼野(引)颯缽哆(二合)□□騥□曩底(丁利反)哆曩曩(引)蘗鐙左(引)瑟吒(二合)麼冒(重呼)地薩怛鍐(二合)野怛奔(去二合)抳野(二合反)□□韋墥娑(去)爾(泥以反)怛麼缽囉(二合)弭琰□襛騥□沫野(引)悉帝(二合)曩婆(去)鍐(無滿反)睹薩怛縛(二合引)颯缽哆(二合)□□騖餘□□□縛(無博切)三(去)麼(引)缽哆(下字入聲呼二合)  過去七佛我讚竟  未來慈氏次稱揚  我所造福利無邊  願諸眾生皆解脫   七佛梵讚一卷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83 犍稚梵讚   No. 1683   揵稚梵讚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少卿明教大師臣法賢奉 詔譯   夜布裡鍐(二合)冒地謨隸(引)囉尾哦摩曩波替(引)摩(引)囉哦(引)哦淩(二合)哦哦(引)哦淩(二合一)哦哦(引)哦凌(二合)哦(引)哦哦(引)哦裡(二合)伽曩伽伽曩伽伽裡(二合)馱馱散曩馱迦剎(二)夜悉怛裡(三合)鼻裡禰(二合)尾野(二合)嚕輩(引)裡努努缽底努努鼻裡努(二合)努努鼻裡努(二合)努鼻(三)芻畔迺縛努夜(引)多酥囉曩囉曩彌多缽(引)多縛設(引)枳野(二合)僧賀(四)   夜建那裡波(二合)訥婆(二合)曩(引)喃(引)迦賀迦賀迦迦賀(引)賀(引)呬賀底缽囉(二合)賀(引)賽(一)裡野(二合)悉彌(二合)曩(引)拏寅(二合)摩囉□楚敵鉽P多多致怛吒(引)怛(引)致致底缽囉(二合)羅(引)輩(二)俱怛俱(二合)度度俱怛俱(二合)唧怛俱(二合)囉唧俱賀囉唧多枳(二合)迦囉(引)□楚憧矽(引)訥鼻(三二合)努(引)怛怛囉(三合)酥窣睹(二合)噪(引)摩野(二合)酥嚕(二合)多娑迦羅扇(引)多曳(引)冒(引)謨爾寅(二合)捺囉(四二合)部嚕(二合)剎(引)播(引)波紺(二合引)哦畔哦娑摩(二合)囉捨囉娑羅娑怛波(二合)剎摩(二合)多(引)囉(引)剎波(引)帶(引一)缽鬧(二合)嗏(引)喃殑哦曩(引)喃(引)羅隸多部惹羅多(引)羅(引)娑隸羅(引)缽旦哦(二引)娑沒裡(二合)拏(引)娑悉彌(二合)堵訖帝(二合引)迦羅沒裡(二合)努末度囉(引)謨(引)那囉昧(引)縛租(引)鼻(三)部覽(二合)旦唧(引)堵(引)曩唧怛賴(二合)娑摩(二合)囉縛羅惹曳努野寫怛娑昧(二合引)曩謨(引)窣睹(四二合)   烏裡尾(二合)散左(引)羅演多佉囉屍囉爾迦裡界(二合引)娑他(二合引)那演堵(引)怛多(二合)裡羼(一)入縛(二合)羅(引)鼻骨嚕(二合)馱縛呬爾(二合)入縛(二合)羅多捺捨禰捨芻(引)婆演堵(引)沒囉始(二)呬(引)路怛佉(二合引)多(引)悉作羯囉(二合)羯囉(二合)迦左缽跓囉縛(引)囉(引)尾尼所(二合)摩(引)囉尾囉(三引)昧(引)怛裡(二合)設悉怛裡(三合引)拏曳(引)曩缽囉(二合)娑婆摩鼻□□□□缽(引)多冒(引)噪(引)謨爾寅(二合)捺囉(二合四)   □□n間慼撓抪S敢(三合)惹多俱(引)波缽囉(二合)迦致多尾迦吒(引)塞普(二合引)吒爾裡瞿(二合引)沙瞿(引)囉(一)哦裡惹敢(三合)□□襤□饛驉□騤□□迦吒哦惹伽□吒句(二合引)波縛探(引)馱迦(引)覽(二)散那裡布(二合引)那(引重)摩縛呬爾(二合)塞普(二合)囉那悉枳囉尼所(二合)訥婆(二合)悉多(引)世(引)沙尾孕(二合)□妝艩補瑟閉(二合引)數賽(引)爾野(二合)謨載(引)昨賀(二合)致底尾伽致旦曳(引)曩沒馱三冒(引)弟野(二合引)多(四)   禰吠囉(引)迦鄰拏(二合)布裡迦摩羅那羅爾鼻波剎摩(二合)隸羅(引)尾路(引)賴(一引)婆(引)縛悉爾(二合)哦吠(二合引)裡尾(二合)那哦吠(二合引)缽囉(二合)左隸多羅隸帶娑悉彌(二合)帶(引)裡部(二合)尾羅(引)賽(二引)爾(引)怛賴(二合)裡摩(二合引)覽哦曩(引)喃(引)波裡哦多囉婆賽(引)裡路(二合引)呬旦(引)帶(引)囉扇(引)帶(三引)曩(引)訖裡(二合)瑟吒(二合)薩裡縛(二合)他(引)野娑多(二合)摩賀沒裡(二合)史縛覽摩(引)多努釤曩摩(引)彌(四)努(引)訥婆覽(三合引)旦野寫唧旦塞普(二合)吒尾迦吒娑致界(二合引)僧迦致界(二合引)裡路(二合)羅爾賀吠(二合引一)摩裡界(二合)輸羅(引)哦囉(二合)賀悉帶(二合)裡哦(二合)惹睹囉哦目契(引)僧賀娑(引)裡努(二合)羅縛訖怛賴(三合引二)缽囉(二合)爾愈(二合)摩多(二合)迦(引)摩禰(引)縛悉怛裡(三合)拏縛那哦尼堵(引)曳(引)曩僧娑(引)囉鼻嚕(三)三沒馱播(引)睹愈瑟曼(二合引)尾野(二合)波哦多嚕數(引)路(引)迦曩(引)度(引)謨爾寅(二合)捺囉(二合四)   阿芻(引)婆野(二合引)野寫沒弟裡馱囉尼曩哦曩禰娑哦覽部(引)馱囉訥鼻(一二合)裡哦(二合)裡惹(二合)訥鼻(二合)裡摩(二合引)囉尾裡(引)裡尾(二合)裡縛設多目契(引)裡瞿(二合)囉嚕輩(引)囉喃帶(引二)曳(引)曩(引)噪(引)補瑟波(二合)計(引)都悉怛裡(三合)拏縛那哦尼多薩裡縛(二合)尾弟多囉(引)哦(三)娑室裡(二合)曼(引)沒馱尾囉迦嚕沙婆野賀囉缽睹冒爾裡尾(二合)迦(引)囉(四)   摩(引)囉(引)爾(引)計(引)裡摩(二合)護(引)契(引)囉悉波囉秫馱努設訖帝(二合)輸(去)羅(引)哦囉(二合)賀悉帝(二合引一)嚕迦(引)波(引)帶(引)囉爾(引)計(引)裡那(重二合)賀曩波跓囉吠(引)裡鼻(二合)瑟尼所(二合)裡鼻(二合)摩曩(引)迺(二引)曩芻特鍐(二合)野寫唧旦詣裡裡縛曩左楞哦(引)嗏波裡演(二合)迦縛淡(三)旦曼禰(引)晚那爾演怛裡(二合)婆縛婆野賀覽沒馱尾覽酥尾覽(四)   烏載(引)囉吒吒賀賽(引)缽囉(二合)迦吒波跓怛吒(引)滿馱健吒(引)囉□き齆瘣畢\(引)波(引)塞普(二合引)吒吒降(二合)迦塞普(二合)吒惹致羅惹致緊迦囉(引)俱(引)吒羅(引)剎(二引)婆哦喃(二合)迦裡睹(二合)曩設訖多(二合引)波跓波吒賀跓娑頗(二合引)羅曩野寫冒(引)冒杲(二合三)怛裡(二合)缽多(二合引)喃(引)哦裡(二)馱囉俱致波跓波吒賀波跓酥娑多(二合)冒(引)沒馱裡囉(四)   俱(引)建□h騥□摩覽□菕潟腹慼憬陰C野俱賀□槬瞗慼慼慼樁唌h饞□鞨一引)□吽憤縑慼慼摯眛啋d淫(二合)摩尼所(二合)賀尼所(二合)賀迦尼所(二合)憾悉怛覽(三合)哦羅悉怛覽(二三合)哦羅娑怛覽(三合)昨賀(二合)沒覽(二合)砌沒覽(二合)昨賀(二合)砌沒覽(二合)佉謨佉謨具具曼(引)具具曼(引)共具曼共(三)曀鼻裡縛(二合引)迺(引)裡曩(二合)鼻多酥囉囉囉彌多半(引)多縛設枳野(二合)僧賀(四)   焰摩(引)囉左(引)囉馱(引)囉三摩野娑摩(引)覽婆三覽婆目訖旦(一二合)曩訖旦(二合)喃(引)殑(引)哦曩(引)喃(引)目佉迦摩羅縛喃室裡(二合)尾波剎迦波叉(二)三摩野三冒(引)地羅剎彌(二合)設始曩彌縛捨囉怛矯(二合引)謨禰三缽囉(二合)曳(引)禰(三引)怛細(引)焰馱摩努底特縛(二合)曩底婆哦縛堵(引)達裡摩(二合)囉(引)惹寫巘尼(四)   爾伽喃(二合)曩缽囉(二合)缽多(二合)怛裡(二合)缽底(二合)叉拏摩閉尾佐囉底演(二合)多俱(引)演那覽多(一)旦爾剎缽多(二合引)爾野(二合)唧多(引)俱嚕多酥左裡帝(引)瑟奼(二合引)那覽薩裡縛(二合)迦覽(二)伊怛淡(二合)囉怛曩(二合)怛囉(二合)夜(引)詣野(二合)彌縛縛賀底謨護缽囉(二合)尼喃(引)野寫世(引)沙(三引)曳(引)釤曼那(引)野摩(引)曩(引)缽囉(二合)體多目佉囉禰哦曼(二合)拏羅(引)達裡摩(二合)巘尼(四)   曼裡多(二合引)拏曼拏羅(引)彌冒(引)努哦□}隉慼憚略@二合)婆底賀底裡體(二合)迦惹喃□□駢□□□條□覽囉摩野(二合)帝(引)馱囉尼曼拏羅曼拏曩寫(三)巘尼夜摩寫惹野泥淫(二合)尼摩縛怛缽囉(二合)贊拏(四)   夜室左(二合)怛鍐(二合)曩涅裡(二合)嗏怛鍐(二合)惹彌惹彌尼所(二合)尼所(二合)曼裡寅(二合)惹尼寅(二合)喃(引)尼曩(引)尼(一)□吽憤縑慼慼摯眛啋d淫(二合)曼拏婆拏婆尼所(二合)尼所(二合)畔曩(引)尼婆曩(引)尼畔□間敵尼寅(二引)嚕泥淫(二合)嚕嚕泥淫(二合)野囉羅縛佉佉曼佉佉曼佉佉曼佉(三)夜室左(二合)怛吠(二合引)□□騷逸□計(引)捺捨縛囉縛隸諾閉拏野(二合)帝(引)摩(引)囉賽(引)爾野(二合四)   部劍布(引)怛劍(二合)波惹(引)多(引)缽囉(二合)左隸多縛酥縛(引)劍波帝(引)彌(引)嚕囉(引)惹(一引)烏怛囉(二合)娑多(二合引)禰(引)縛僧伽(引)哦囉(二合)賀哦拏計囉拏(引)曩(引)哦囉(引)惹(引)三摩娑多(二引二合)酥嚕(二合)怛縛(二合引)巘尼缽囉(二合)贊□楚憫嬪戴仃C野迦裡寅(二合)底裡體(二合)迦喃(引三)冒馱南(引)扇(引)底呬(引)睹(引)缽囉(二合)底囉拏底摩呬囉(引)縛演底縛僧健(四)   曀沙(引)尾賀囉始佉裡(引)缽囉(二合)尾嚕(引)底巘尼(一)彌(引)伽娑縛(二合)爾縛俱嚕帝(引)底摩努詣野(二合)瞿(引)沙(二引)摩(引)帝(引)縛縛怛娑(二合)羅多夜(引)酥縛呬裡哦(二合)旦(引)室左(三二合)補怛覽(二合引)娑摩(引)賀縛(二合)野底部(引)惹曩迦(引)羅巘尼(四)   僧娑(引)囉作羯囉(二合)波裡摩裡那(二合)曩多怛波(二合)囉寫(一)沒馱寫薩裡縛(二合)娛拏囉怛曩(二合)尾部史怛寫(二)曩(引)難迦嚕底酥囉努捺囉(二合)鼻睹羅野(二合)瞿(引)沙(引三)巘尼娑摩娑多(二合)努裡多爾尾那(引)囉演底(四)曀沙(引)呬巘尼囉拏帝(引)曩哦□圓璊T冒(引)縛爾禰(引)縛曩囉(引)酥囉(引)□楚慼摹C捺囉(二合引)室裡(二合)尼所(二合)特鍐(二合)酥哦怛寫巘尼(三)摩(引)布裡旦(引)鼻芻哦嬭(引)娑摩哦裡(四引二合)   曩(引)詣(引)三曼裡多(二合)迦羅芻鼻多惹羅馱囉(引)迦(引)羅縛馱喻(二合引)彌爾(二合)枳囉尼(一引二合)迦悉彌(二合)囉特鍐(二合)設商迦(引)婆野左計多惹曩(引)娑多(二合)怛缽囉(三合)底迦(引)囉呬(引)堵(二引)俱裡鍐(二合)底野(二合)爾野(二合引)閉野寫(引)特縛(二合)爾謨波捨彌多(引)始(引)沙底裡體(二合引)縛隸焰(三)娑(引)巘尼缽多喻瑟曼(二合引)娑迦囉謨爾縛裡界(二合引)娑他(二合引)閉多(引)達裡摩(二合)沒裡(二合)泰(四引)   曀沙(引)酥囉(引)酥囉摩護(引)囉哦娑怛訖裡(三合)怛寫(一)扇(引)底波囉(引)謨波哦怛寫怛他(引)哦多寫(二)巘尼囉拏底野(二合)摩囉嫩努鼻都羅野(二合)瞿沙(引三)訖裡(二合)囉爾野(二合)底裡他(二合)呬裡(二合)那(引)野(引)爾尾那(引)囉演底(四)布羅野(二合)怛波(二合)囉摩(引)曩娑(引)婆縛多部婆縛(二合)凌哦(二合引)波縛裡哦(二合)缽囉(二合)爾(一引)波半(引)拏凌哦(二合)底那(引)野劍俱嚕多摩(引)路(引)迦室左(二合)楞□□き齱憧嚓鶻祕a野(二合)爾隸曩部凌(二合)哦尾嚕帶(引)裡惹(二合)羅半(二合)曩夜(引)野唧覽(三)摩(引)囉(引)裡室左(二合)囉拏(引)惹喻(引)尾爾呬多補瑟半(二合引)惹隸半(引)多縛(四)   捫左訥鼻(二合)俱娑摩(二合引)爾怛裡(二合)裡野(二合)囉尼帶(引)囉(引)野訥鼻(二合)裡禰(二合重)輸(一引)祖(引)祖寅(二合引)迦(引)囉布囉娑裡界(二合)酥囉哦嬭(引)設羯囉(二合)禰鼻娑那裡界(二引二合)娑縛(二合)凌哦(二合引)爾野(二合)寫部鍐計羅(引)縛多囉堵(引)難多(引)努夜(引)怛囉(二合)唧覽(三)怛寫(引)縛焰(二合)迦嚕拏(引)爾地(引)裡婆(二合)哦縛堵(引)巘尼缽囉(二合)贊拏(引)惹哦多(四)   哦怛縛(二合引)娑缽多(二合)曀那(引)爾曼(引)多嚕那覽(引)爾瑟迦囉(三合引)多摩(引)怛囉(二合)娑縛(二合)演(一)僧娑囉弟囉底孕(二合)迦嚕底野(二合)賀(引)彌底布嚕(二合引)縛(引)左喻(引)曩羅波(二合)尾(二)野寫(引)曩羅波(二合)婆尾縛部縛縛左喃部囉(二合引)□□曆□□□鼻縛□□條艩部夜(引)馱酥哦怛寫怛寫惹曳拏巘尼多摩欠尼爾(四)   □□□騤□□□摩(引)囉縛楞摩賀(引)婆野迦覽訖裡(二合)怛縛(二合)左努(引)沙叉焰(一)薩裡縛(二合)詣野(二合)波那摩(引)波野(二合)酥嚕唧覽怛怛賴(二合引)地(引)囉(引)怛囉(二合引)縛呬(二)怛寫始(引)沙娛拏(引)迦囉寫酥地喻(引)沒馱寫秫馱(引)怛摩(二合)努(三)巘尼欠尼多贊拏枳囉尼(二合)沙多夜(引)弟部帝野(二合引)涅裡(二合)□楚慼   沒囉(二合)憾摩(二合引)伊縛(引)婆縛酥囉娛嚕哦裡鍐(二合)惹護(引)薩裡縛(二合)他(一引)薩裡縛(二合)佉裡縛(二合)摩底裡縛(二合)部縛婆哦鍐(引)尾瑟拏室贊(二合)拏瑟尼(二合)哦多(二)伊璨演娛拏枳裡多(二合)爾(引)數尾沒馱(引)夜(引)旦(引)呬裡(二合)夜(引)謨迦旦(三引)巘尼怛寫謨爾(引)裡惹(二引)喃婆野鼻那波(引)夜(引)那播(引)演(引)惹曩(引)曩(四)   夜寫(引)惹敢(二合)摩爾禰曩禰曩摩多野缽囉(二合)布輸贊底裡體迦(一引)賀裡沙(二合)尾始沙縛弟多尾喻(引)冒杲(二合)馱(引)達裡(二合)底孕(二合)禮鼻裡(二引)夜(引)摩(引)娑(引)爾野(二合)娛拏(引)缽囉(二合)演(引)底尾多底孕(二合)努(引)沙(引)沒囉(二合)惹敢(二合)底叉焰(三)娑巘尼迦□迦羅枳隸計(二合)沙賀囉(引)部夜(引)訥婆(二合)縛部多曳(引四)演(引)曩怛縛(二合)尾尾馱尾秫弟摩多喻(引)哦璨底孕(二合)旦殑哦底孕(一二合)野娑焰(二合)利缽囉(二合)多覽缽囉(二合)演(引)底尾縛捨(引)薩裡味(二合引)尾波叉(引)叉焰(二)特縛(二合)娑多(二合引)尾野(二合)娑多(二合)娑摩酥謨(引)賀波吒羅(引)娑(引)達裡摩(二合)巘尼謨爾(三)三部野(引)訥婆(二合)縛婆(引)尾三沒馱娑底禰愈瑟摩(二合引)迦摩(引)愈瑟摩(二合)旦(四引)   酥嚕(二合)怛縛(二合引)演(引)缽底多(引)摩呬(引)多羅摩楞沒囉(二合)撼摩(二合引)那野(引)娑縛(二合)裡部(二合)縛(一)劍波帝(引)馱囉尼馱囉(引)剎帝囉閉剎缽囉(二合)哦多(引)剎摩(二合引)多楞(二)底裡體(二合引)喃(引)婆野迦(引)裡尼波囉呬多缽囉(二合引)覽婆秫馱(引)怛摩(二合)喃(三引)冒杲(二合)馱(引)曩(引)謨波扇(引)多曳(引)娑波禰捨散多(引)爾野(二合)旦(引)巘尼劍(四)   揵稚梵讚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84 八大靈塔梵讚   No. 1684   八大靈塔梵讚(西天戒日王製)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光祿卿明教大師臣法賢奉 詔譯   惹(引)鼎冒亭缽囉(二合)縛囉末睹朗(一句)達哩摩(二合)作訖囉(二合)左囉藐(二)戴帝煬(二合)左(引)禰煬(二合)帝哩(二合)部縛那摩呬當(三)室哩(二合引)摩賀(引)缽囉(一合引)底賀(引)哩煬(二合四)薩他(二合)難際(引)曩呬摩儗哩爾羅煬(五)禰(引)縛禰(引)縛(引)縛多(引)囉(六)滿禰(引)喝缽囉(二合)拏摩多室囉娑(引)爾沒哩(二合)多(引)拽怛囉(二合)沒馱(引七)吠(引)捨(引)梁(引)達哩摩(二合)作訖麗(二合)室輸摩儗哩怛致(引八)毘(引)瑟摩(二合)哥(引)踰(引)迭帝(引)麗(引九)室囉(二合引)縛薩爹(二合引)冒提暮梨(引)拘屍那哦囉縛麗(引十)龍彌爾(引)哥(引)必邏(引)契曳(二合引十一)憍睒(引)咩(引)薩兔(二合)羅酤瑟致(二合引)末吐囉縛囉補麗(引十二)難那吳播(引)寫囉(引)瑟致麗(三合引十三)曳(引)左(引)[寧*(尤-尢+曳)](切身下同)捨(引)窣都(二合)戴(引)爹(引)捺捨縛囉縛裡那(引十四)薩旦(二合引)那莫寫(引)彌暮達那(二合引十五)割濕彌(二合引)麗(引)際(引)那禰(引)屍(引十六)朅沙怛吒野牟泥(引)末哩縛(二合)麗(引)星賀梨(引)縛(引十七)邏(引)濃捺麗(二合引)辛度褒捺麗(二合引十八)三摩怛吒摩□規□□末朅梨(引)酤薩梨(引)縛(引十九)泥(引)播(引)梨(引)哥(引)摩嚕閉(引)割羅捨縛囉補麗(引二十)幹(引)唧騷囉(引)瑟吒囉(三合)囉(引)瑟吒麗(三合引二十一)曳(引)左(引)[寧*(尤-尢+曳)](上同)馱(引)睹哦哩婆(二合引)捺捨縛囉縛哩那(引二十二)薩旦(二合引)那莫寫(引)彌暮達那(二合二十三)該邏(引)細(引)係(引)末酤(引)致呬摩儗哩爾羅曳(引二十四)滿捺麗(引)彌(引)嚕室凌(二合)詣(引二十五)播(引)怛(引)梨(引)昧惹演帝(引)達那缽底爾羅曳(引二十六)悉馱巘達哩縛(二合)路計(引二十七)沒囉(二合)吽滿(二合引)尼(引)尾瑟女(二合)部耄(引)缽輸缽帝婆縛泥(引二十八)贊捺囉(二合)素(引)哩也(引二合)禰路(引)計(引二十九)曳(引)左(引)[寧*(尤-尢+曳)](上同)馱(引)睹哦哩婆(二合引)捺捨縛羅縛裡那(引三十)薩旦(二合引)那莫寫(引)彌暮(引)達那(二合引三十一)曳(引)左(引)瑟誅(吒侯切)馱(引)睹哦哩婆(二合)捺捨縛羅縛裡那(三十二)功婆僧倪也(二合)室左(二合)載爹(引三十三)盎哦(引)囉契也(二合引)薩怛(二合)他(引)[寧*(尤-尢+曳)](上同)呬摩囉惹多爾婆(引三十四)窣都(二合引)波囉怛那(二合)缽囉(二合)哥(引)捨(引三十五)播(引)多(引)梨(引)曳(引)左部咩(引)儗哩室朅囉哦多(引三十六)薩哩縛(二合)都(引)馱(引)睹哦哩婆(二合引三十七)沒馱(引)喃(引)夜(引)爾泯摩(引)缽囉(二合)底禰那摩設訖哩(二合三十八)多(引)爾暮(引)達那(二合引)那摩(引)彌(三十九)阿瑟吒(二合)摩賀(引)載爹滿捺那三摩缽多(一合四十)   八大靈塔梵讚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85 佛說八大靈塔名號經   No. 1685   佛說八大靈塔名號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光祿卿明教大師臣法賢奉 詔譯   爾時世尊告諸苾芻。我今稱揚八大靈塔名號。汝等諦聽。當為汝說。何等為八。所謂第一迦毘羅城龍彌爾園是佛生處。第二摩伽陀國泥連河邊菩提樹下佛證道果處。第三迦屍國波羅柰城轉大法輪處。第四捨衛國祇陀園現大神通處。第五曲女城從忉利天下降處。第六王捨城聲聞分別佛為化度處。第七廣嚴城靈塔思念壽量處。第八拘屍那城娑羅林內大雙樹間入涅槃處。如是八大靈塔。重說頌曰。  淨飯王都迦毘城  龍彌爾園佛生處  摩伽陀泥連河側  菩提樹下成正覺  迦屍國波羅柰城  轉大法輪十二行  捨衛大城祇園內  遍滿三界現神通  桑迦屍國曲女城  忉利天宮而降下  王捨大城僧分別  如來善化行慈悲  廣嚴大城靈塔中  如來思念壽量處  拘屍那城大力地  娑羅雙樹入涅槃   如是八大靈塔。若有婆羅門及善男子善女人等。發大信心修建塔廟承事供養。是人得大利益。獲大果報。具大稱讚。名聞普遍甚深廣大。乃至諸苾芻亦應當學。   復次諸苾芻。若有淨信善男子善女人。能於此八大靈塔。向此生中至誠供養。是人命終速生天界。   爾時世尊復告諸苾芻。汝等諦聽我今當說。遊止國城及於住世。而說頌曰。  二十九載處王宮  六年雪山修苦行  五歲王捨城化度  四年在於毘沙林  二年惹裡巖安居  二十三載止捨衛  廣嚴城及鹿野苑  摩拘梨與忉利天  屍輸那及憍睒彌  寶塔山頂並大野  尾努聚落吠蘭帝  淨飯王都迦毘城  此等聖境各一年  釋迦如來而行住  如是八十年住也  然後牟尼入涅槃   佛說八大靈塔名號經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86 賢聖集伽陀一百頌   No. 1686   賢聖集伽陀一百頌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少卿明教大師臣天息災奉 詔譯  稽首一切出世間  三界最尊功德海  智火能燒煩惱垢  正覺我今歸命禮  稽首能拔生死嶮  普竭憂惱貪癡海  破彼塵勞罪業山  我今歸禮妙法寶  稽首一切佛稱讚  八聖道行作莊嚴  無為禪定漸圓明  我今歸禮聖眾寶  內宮寶藏諸樓閣  金玉摩尼種種光  真珠瓔珞廣莊嚴  百千天人恆遊履  若得安居天界中  修嚴佛寺獲斯報  信心歸敬於三寶  給施財帛精舍中  受彼人天快樂已  當得涅盤寂滅果  精舍年深多摧壞  重修嚴飾供佛僧  常獲快樂住人天  亦得涅槃寂滅果  若於精舍施園林  座具衣服湯藥等  復遇惡世飢難時  施彼眾生飲食物  如是而獲無邊福  及得智者七聖財  消除一切惡道苦  永受大富無窮盡  諸佛如來行住處  若人到已生恭敬  承事供養兼聞法  深信修學依戒行  當獲廣大無邊果  譬如大海渺渺深  以器較量算不及  福德因緣亦如是  若人修建於佛殿  寒熱風雨不能侵  最先獲證寂滅法  圓滿一切隨意願  若人塑畫於佛像  憂惱疾病得解脫  復得生天勝妙身  大智吉祥及尊貴  若人重修於佛像  當得堅牢無病身  長壽色力諸相圓  後得涅盤寂靜樂  憂惱諍訟皆滅除  勇猛辯才人稱讚  調伏諸根而策勤  一切莊嚴眾所敬  若人修諸佛像等  遠離過失得生天  富貴端嚴眾所欽  一切福德皆具足  破損塔廟若重修  彼人無病身圓滿  一切世間可愛果  種種隨心皆具足  若造佛像及佛塔  形量至小如麥粒  不唯天上與人間  決定為王受快樂  有色無色生亦爾  富貴無邊不可量  當離生老病死苦  究竟菩提佛果圓  若於塔廟安舍利  及畫佛像而供養  得彼智光極大地  善逝淨妙佛富貴  安住無邊眾生界  同入平等無相性  若於寂靜山峰上  安置佛塔及相輪  形量可如指節許  當生一切人天中  端嚴大富色力安  後作三十三天子  若人以手開佛塔  當獲富貴及具足  身體光潔心柔軟  多知性淨無瞋恨  若有智者行檀度  施佛塗香及白檀  恭俱摩等種種香  當獲廣大可愛果  若人信佛生歡喜  持妙香花及音樂  種種供養佛如來  生天而感金寶池  以彼池蓮細香蕊  遍身霑惹而澡浴  曼那吉爾水清淨  入者塵垢自然除  波濤流湧噴香冷  寶岸紅蓮周匝開  天等睹斯恆適意  給施佛僧得此報  如是功德不可量  是故諸經結頌讚  名衣及上服  施佛及施僧  後生天界時  最上天衣香  青黃種種色  百千摩尼寶  而用作莊嚴  富貴而無量  快樂亦無邊  獲斯勝妙果  若人生世間  而得作國王  具足諸色相  上妙繒綵衣  種種殊勝香  隨身恆受用  皆因施佛衣  成就如斯報  若有生天界  種種寶莊嚴  身掛珠瓔珞  頭戴寶玉冠  耳鐶及腕釧  如是富快樂  施佛莊嚴具  獲天勝妙果  若作大國王  身相廣嚴飾  瓔珞摩尼珠  玎璫聲響亮  亦是三寶田  佈施莊嚴具  智者清淨心  施佛花鬘等  天上及人間  恆獲於快樂  復生後報中  成就七覺花  復生天山地  而為帝釋主  與彼諸眷屬  遊嬉於園林  種種花供養  而獲如是果  琉璃真珠寶  金銀青綠等  莊嚴於繖蓋  團圓如滿月  若王若大臣  而用覆頭頂  如佛說此因  施蓋獲斯報  解脫貪憂惱  無病恆安樂  復作世間王  亦是施蓋報  若於佛塔廟  佈施於幢幡  當作天輪王  世上無能勝  遠離一切罪  於諸眾生中  而為於上首  恆得人供養  若人於塔廟  佈施鈴鐸等  不生罪惡地  常得梵音聲  若人作伎樂  琴瑟鼓吹等  供養佛聖賢  令聞心適悅  當獲天耳根  莊嚴常清淨  復得金剛慧  摧壞煩惱山  若發信喜心  以妙色香味  種種美飲食  供養諸佛等  當生天界中  眷屬同寶座  以摩尼寶器  食天上妙饌  飢饉刀兵劫  永不生其中  若人以飲食  供養聖賢眾  當生人天中  美食常豐足  種種而最上  智者恆敬愛  若以美妙食  施彼出家者  常獲富樂身  辯才而長壽  色力相具足  施食報如是  若以慈愍心  施彼甘蜜水  酥乳酪漿等  令彼渴乏者  飲之獲安樂  亦得如前報  若以呵梨勒  林籐諸藥草  供施於聖賢  當生人天中  無病而長壽  恆獲身安樂  又彼施漿飲  後得生天宮  劫樹花芳盛  所求隨意得  寶器酒蜜等  眷屬同所飲  又復於劫樹  能出莊嚴具  妓唱天樂等  悅樂天眾心  甘露復隨身  施飲獲斯報  若人設齋食  當得生人天  遠離於貧寒  長命足財寶  若以象馬等  車乘及輦輿  供施佛如來  當得大神通  若施鞋襪等  恆生上族家  常有象馬車  永離貧辛苦  師長等有病  若人懃承事  當於一切處  所求皆成就  若施座具等  當生於天上  不受苦辛勤  常坐上妙座  敷設臥具施  生天恆快樂  身相廣端直  無畏人稱讚  修種雜園林  嚴飾諸屋宅  施人令遊止  身心生適悅  當招歡喜園  天人遊行處  與諸天女等  嬉戲受快樂  若於炎熱時  而作陰涼施  當感優曇缽  尼俱菩提樹  復後得生天  恆受五欲樂  井泉及池沼  修飾令嚴淨  濟彼渴乏人  普皆令充足  後報得生天  或生於梵世  種種受快樂  復證寂滅果  若以缽多羅  佈施於三寶  當生一切處  富貴而快樂  於彼世間中  尊高德最上  復感諸眾生  恆時而供養  智者若施刀  當得生天上  智慧極聰利  永不值刀兵  若人施其針  智慧恆猛利  能斷諸煩惱  證彼寂靜道  佛說若有人  塑畫於佛像  生於天界中  身體真金色  清淨光如日  而諸天人眾  天男及天女  恆時而歸命  若彼智慧人  善能說法施  天上人間生  智德力具足  恆受於快樂  永離憂悲苦  於其後有身  得證寂滅道  若彼諸有情  書寫妙法寶  當得宿命智  富貴恆安樂  而滅一切罪  經彼俱胝劫  不墮於地獄  及與鬼畜生  若彼有智者  掃灑結壇場  旋繞散香花  恆時而供養  後生於人間  及生於天上  恆受於富貴  復證寂滅故  若以長明燈  供養佛賢聖  生彼人天中  三眼常清淨  慧眼與天眼  及於肉眼故  又彼施燈者  常得生天上  口亦不瘖啞  耳眼無聾眇  又彼施燈者  非唯三眼淨  能於正覺法  一切悉通達  智者若施財  供養有德眾  沙門婆羅門  少施獲多報  廣得順道財  長時而受用  又彼行施者  食施畜生類  所獲於福德  而成於百倍  若以財食等  佈施於罪人  功利漸加殊  獲福成千倍  若施持戒人  福獲千百倍  供養無心人  得益百俱胝  若人施有學  及彼無學者  所獲於福德  比前而最上  若施佛如來  當生於天上  大富永不斷  恆受於快樂  乃至盡輪迴  而證寂滅法  我集此一切  佛說伽陀經  略明於福報  普令生信受  假使千光日  吉祥照大地  夜分滿月輝  能開青蓮花  水天毘沙門  帝釋那羅延  上首諸天等  俱因行施得  日行於虛空  上下普皆照  能活諸物命  時至亦無常  帝釋四天王  並及諸天眾  福壽窮盡時  而入死冤口  憂悲苦惱火  不住被焚燒  是故勸汝等  觀察無常身  遠離欲渴心  勿耽人天樂  須臾不久長  皆歸於散壞  我發淨信心  捨離虛幻樂  常詣於佛前  合掌而親近  以自大菩提  而作解脫主   賢聖集伽陀一百頌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87 事師法五十頌   No. 1687   事師法五十頌(馬鳴菩薩集)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少卿宣梵大師賜紫沙門臣日稱等奉 詔譯  依諸經律祕密教  略出承事師儀軌  聞已愛樂發淨心  當獲如來金剛智  若於灌頂師  三時伸禮奉  則為已供養  十方諸如來  起最上恭敬  合掌以持花  散彼曼挐羅  頭面接足禮  彼師或在家  及新受具戒  置經像於前  則息諸疑謗  若出家弟子  常淨心承事  已坐當起迎  唯除於致禮  彼師及弟子  當互審其器  若不先觀察  同得越法罪  若忿恚無慈  貪愛多散亂  傲易恃種族  以惠當揀擇  具戒忍悲智  尊重無諂曲  了祕密儀範  博閑諸論議  善達真言相  曼挐羅事業  契證十真如  諸根悉清淨  若彼求法者  於師生輕毀  則謗諸如來  常得諸苦惱  由增上愚癡  而獲於現報  為惡曜執持  重病相纏縛  王法所逼切  及毒蛇傷螫  冤賊水火難  非人得其便  彼頻那夜迦  常作諸障礙  從此而命終  即墮於惡趣  勿令阿闍黎  少分生煩惱  無智相違背  定入阿鼻獄  受種種極苦  說之深可怖  由謗阿闍黎  於中常止住  彼阿闍黎者  弘持正法藏  是故當一心  輒莫生輕毀  常於阿闍黎  承事而供養  發生尊重心  則蠲除障惱  又復於師所  樂行於喜捨  不希於己身  何況於財物  於無量億劫  勇猛勤修習  今始證菩提  斯極為希有  善護其深誓  供養諸如來  恭敬阿闍黎  等同一切佛  若於己所有  最上諸珍玩  求無盡菩提  誠心而奉獻  施佛阿闍黎  唸唸常增長  是最勝福田  速得菩提果  如是求法者  具戒忍功德  不虛誑於師  當獲金剛智  若足踏師影  獲罪如破塔  於床坐資具  騎驀罪過足  若師所教誨  歡喜當聽受  自己或不能  則善言啟白  由依止師故  所作皆成就  現樂及生天  何敢違其命  守護師財物  猶若己身命  於彼執侍人  如親常敬奉  不應於師前  覆頂及乘御  翹足手扠腰  安然而坐臥  或事緣令坐  勿舒於雙足  常具諸威儀  師起速當起  若於經行處  不應隨舉步  端謹立於傍  無棄於涕唾  亦勿於師前  私竊而言說  及鄰近語笑  歌舞作唱等  或令坐或起  各安徐禮敬  若於險路中  白已作前導  又不應於前  身現疲勞相  屈指節作聲  倚柱及牆壁  或浣衣濯足  及澡浴等事  先白師令知  所作無令見  又復於師名  不應輒稱舉  設有固問者  當示之一字  師或令幹集  當伺其遣使  於彼所作事  憶持常不忘  或笑嗽伸呿  則以手遮口  若有事啟聞  當曲躬軟語  若在家女人  淨心來聽法  合掌具威儀  專視於師面  聞已當奉持  捨離於憍慢  常如初適嫁  低顏其慚□y 於彼嚴身具  無復生愛樂  與善非相應  皆思惟遠離  常慕於師德  不應窺小過  隨順獲成就  求過當自損  說法度弟子  曼拏羅護摩  城邑同師居  無旨不應作  或說法所得  淨施諸財物  悉以奉其師  隨得而可用  同學及法裔  不應為弟子  亦不於師前  受承事禮敬  若以物上師  二手持奉獻  師或有所施  常恭敬頂受  自專修正行  常憶持不忘  他或非律儀  愛語相教示  若師所教敕  或病緣不作  當作禮咨陳  斯則無其咎  常令師歡喜  離諸煩惱事  當勤而行之  恐繁故不述  彼金剛如來  親如是宣說  及餘教所明  依師獲成就  若弟子清淨  能歸依三寶  設使命將終  亦為宣法要  及授祕密教  令作正法器  若現相誦持  當獲根本罪  若能隨順師行學  則成一切諸功德  以我所集斯善因  願與眾生速成佛   事師法五十頌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88 密跡力士大權神王經偈頌   No. 1688   密跡力士大權神王經偈頌序   古汴龍華寺住持沙門智昌述   蓋聞瞿曇演教。普利含生。歷代諸師。三分科經。謂序分正宗分流通分。穢跡金剛說神通大滿陀羅尼法術靈要門經者。北天竺國三藏沙門無能勝。與三藏沙門阿質達霰同譯二經。同卷闕流通分。已入大藏經伊字函第一卷中。是故如來於涅槃臺左脅。化現穢跡明王三頭八臂。降伏螺髻梵王。說咒劃四大寶印書符。四十二道結。五指印契。普利有情。歷代以來。持咒行法者僧俗甚多。未達信受奉行先二師同譯。後宋曾稽沙門智彬。將此經重行校勘治定。補闕流通。題曰佛入涅槃現身神王頂光化佛說大方廣大圓滿大正遍知神通道力陀羅尼經。今此經中說大權神王降伏螺髻梵王。復次住世梵王啟請。復化現出三頭八臂忿怒相。執持器仗與前無異。本王寂定。次化王畫出三頭八臂。頂上化佛相儀。劃四大寶印書。四十二靈符指結。五印契悉皆付與。螺髻梵王受持奉行。爾時化佛與螺髻梵王摩頂授記。號清淨光明如來。已於是化王復隱入本王身中。本王紫金光聚隱入金棺。茶毘之後。各分舍利頂戴奉行。所說咒符印五指印契。已在前伊字函二經內。今此經中更不重述前說。本咒內闕九字咒。句續次添入。今廣福大師僧錄管主八。歸命三寶。獨心內典。集成偈頌。補闕流通。亦曰密跡力士大權神王經。廣行遍佈。後有持咒行法之者。了明前後經旨。詳而行持。自利利他。福報無窮。集此功勳。上答   佛恩。祝   聖人壽。願冀   佛日重輝。法輪常轉。   密跡力士大權神王經偈頌   元廣福大師僧錄管主八撰  歸命最上乘  依經入流通  願共諸眾生  同證光明中  廣福心無慮  幻身四生出  小習學經書  忘卻真如理  留心在教典  早晚參經旨  心昏未曉得  唸唸資熏修  無有間斷期  若不訪究竟  光明四大歸  何時再出遇  今逢大覺尊  廣開方便門  鋟梓施梵書  遍佈不全璧  未至逡巡間  遐邇八分足  皆是正遍祐  覺皇慈悲力  雖省真空理  萬行未曾畢  三世諸佛說  如來一大事  皆從眾生起  眾生無貪嗔  諸佛因何說  權行實化彼  初生至涅槃  金棺銀槨  天人四眾啼  螺髻惡神王  烹宰立一國  眾生被食噉  我佛又出世  青黑八臂王  手執八物誅  此魔便歸依  眾生免遭迍  等覺勝慈悲  授與惡魔記  臣佐眷屬類  累劫清淨陀  海會得省悟  權化實忿怒  遭誅蓮藏界  永無惡念起  是佛慈悲門  持念不空矣  依經達修行  已見真如際  但求世間事  無果不隨意  若不志誠者  虛勞難得遂  愚憃勸高智  不是誑言語  若不真語者  願入擊毬獄  四十二道祕  四大寶篆文  大權金剛意  六印指爪上  無得亂曲之  我今詳經意  末法定在世  護教護君主  當來彌勒世  正像末法時  隨類一體出  本智化後智  化佛宣密語  大權化次王  次王慈悲書  願得經中義  一切眾生悟  曉暮勤參禮  唸唸長不息  看閱大華嚴  無有推其理  海幢比丘問  方省能仁意  佛開最上乘  諸人盡可入  印經施諸方  大覺本無語  唸唸資隨類  身語及意業  無有厭怠時  拙口鈍詞舌  無能敢下筆  不昧真如理  末法一萬年   三寶印證無增減。   八部威嚴常加護。   苗裔甘蔗剎帝清淨種。為大因緣末法能傳授。跋提河邊雙樹寂滅定。八部懊惱世主號哭倒。   諸國帝王同時來佛會。搥胸跌腳哽噎啼哭禮。聲動三界日月光明暗。愁雲慘霧山崩地裂吼。   飛鳥悲鳴草木枯乾萎。源泉涸竭海水騰波起。凡有物像無不掛孝衣。羅漢應真不曉真諦理。   菩提薩埵達其化理趣。了悟無常安禪如虛空。不生不滅留惑潤生堙C十二緣生葉落方見跡。   蠢動含靈本有成佛性。三界諸天前赴涅槃供。諸大帝王哀戀慕如來。螺髻輕蔑商量差仙取。   諸天便差大力咒仙取。各執寶杵收攝魔王去。纔嗅穢氣鎖在禁中圍。無法取歸諸天前來禮。   願佛慈悲慈悲哀納受。魔鬼災害一方食生命。劫奪室女欲樂快活受。積骨如山願佛化歸順。   諸王動哭如來寂滅後。貢高我慢惡鬼不敬信。諸天差仙七日不還歸。愁悶滴淚來禮金棺軀。   能仁慈父順人歸寂滅。眾生造惡感得魔王出。螺髻苦害食噉眾生肉。願佛慈悲去邪眾生主。   根本智佛常樂寂光已。後智化現三頭八臂立。都攝寶印火輪金剛揮。罥索鈴音八龍纏身臂(二一右手開山印二手金剛杵三手寶鈴四手寶印戟左一手都攝印二手火輪三手罥索四手寶劍)。   九目三面利劍寶印戟。青黑藍澱髮赤上豎起。次佛宣咒大現光明輝。無量魔王盡赴恭敬禮。   腕慣寶鐲足按閻浮界。右足印空綵裙繚繞起。智火洞然塞滿虛空中。讀誦受持定到無生位。   加持本咒四十三字母。頂光如來親說伽陀啟。法界含識世主及無數。聽說梵音圓滿陀羅尼(前咒內闕九字咒句續添入)。   唵(引)□□□□□□驒樈□飀□□□□□□□□□撚飾□□]餖j□驂□檢□□楉□飀□□□`□□□奔埤□□□□駙騖驒條□綏奧□便□□鰣□毦□□□□鷯   無念觀定歸依三寶竟。次發菩提不求人天果。願諸眾生同證無上乘。情器變空自魔遣教淨。   四無量起心月輪中吽。光昇虛空無量諸佛至。鏡像影滅本體神王出。髮硃尖嚴化身端嚴處。   三枚九眸手執六件寶。劫火熾然安詳忿怒勢。吽光再召智佛一念至。灌漱濯足五種香華備。   拶吽□□□□誇□□□□□□驠□□騫褽□□□□□□□覷聾馘f裀□□□醴觩槫麗□□檢□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化身釋迦牟尼佛。南無大權神王佛(各念十聲)。念誦祕章心口相應和。十萬百萬定證涅槃路。   左心所化大權神王出。威嚴顯赫非天非人禮。眉放毫光十方世界知。華鬘寶蓋諸天奏樂起(住世梵王啟請流通)。   時有梵王名曰救世主。統領梵眾來禮金棺軀。仰告大神不壞金剛體。眾生危險如來慈悲出。   大神告言救世梵王聽。我從金棺示現一七日。天人哀請降伏螺髻鬼。起義不善來犯慈悲主。   世尊敕我宣諭四眾知。不謂小事怎生出塵世。如來示滅四果諸天疑。囑累流通經文到處立(化濁世為淨土轉凡質作佛身)。   海會菩薩聲聞緣覺侶。八部天龍晝夜常守護。戒定慧修諸事莊嚴就。菩提先發阿耨多羅證。   法身無相生滅如何說。愚癡暗昧邪見忿怒諍。婬欲昏迷火宅疑城起。參透真如那時方到得。   頂光化佛宣說神咒起。求於初果直至如來地。五根五力菩提八聖諦。日月四洲豈有晝夜理。   慈悲喜捨六度萬行起。覽怛清虛頓證佛骨髓。十地三賢成就不離體。眾生根漸儘是成佛器。   如來智日周遍法界際。光明朗耀眾生貪瞋癡。生者見常死者見斷絕。無常無斷第一真消息。   救世梵王領諸梵天眾。旋遶金棺禮拜向大神。我自隨佛遊歷十方中。寶杵金剛未有大聖尊。   神王宣諭救世梵王聽。我從正遍後智化現出。名曰密跡力士大神王。調伏螺髻顯示後眾生。   寶印鎮心靈文四十二。掃除妖怪盡歸東方世。螺髻貢高道佛入滅去。生滅無相緣畢順寂定。   善逝智力我與難比並。菩薩羅漢神力如爪土。世尊不思卻似大地土。魔王私念神通為第一。   如來緣畢示現入滅相。魔鬼憍慢不禮敬如來。破其窟宅取彼二部歸。令還神觀天人休懊。   諸天四眾心中十分喜。魔王宮殿盡倒及崩摧。魔屬兇黨戰戰兢兢倒。或是二仙神通依然起。   魔王商議如來再出世。或是二仙壞我境界去。忖已神力不能達得知。兩眼淚下早晚禍生矣。   頂光化佛口中誦伽陀。光明照耀微塵世界虛。三界魔王宮殿如墨漆。不敢違逆攝取眾生去。   諕得螺髻八識不在體。大臣徒黨地上漸漸起。消滅穢跡魔類盡歸依。惟願慈悲留我殘生軀(二部咒仙各還神通力)。   悶絕不醒逃生無走路。魂飛膽散開口說不得。二部咒仙各還神通力。瞻仰大神今日得還歸。   大神咒責咄哉螺髻鬼。甚大愚癡我慢耽樂欲。毒心不改犯著慈悲主。汝應速悔捨邪歸正理。   汝心不悔早早求懺除。全爾性命瞻禮涅槃去。爾於前世強施慧眾生。福盡樂足墮入泥犁去。   心業不善造罪如山嶽。百千徒黨聚集一處居。百千萬人每日受災殃。一人自有八識四蛇隨。   六情對執舉念無悲惡。招誘群生八十八使逼。百惱相牽又添二十惡。十二時中受殃從此起。   兇惡徒黨天魔為眷屬。勾引眾生□入魔黨聚。動以萬人遭殃受大誅。獨存四大五蘊六根主。   意識不顯五根常宛轉。六塵色法七漏八垢動。九結十纏十二被牽縛。二十五有百八煩惱生。   八萬塵勞回心即時轉。八識便轉直至解脫道。不動五蘊便證法王身。百惑顛倒頓除百法證。   百二十惡轉為功德果。八萬四千轉為光明相。皆汝心造非從外處來。青天無物黑雲鼓扇起。   忽然雲收日月圓明鑒。靉靆陰晦不從外處覓。是汝一心本自圓正迷。悟時當體不損些兒理。   回汝惡念便歸登正路。寶雨宮殿華鬘等奉獻。法界如來菩薩四果僧。天龍世主盡入無為洲。   螺髻梵王便向大神禮。兩眼淚滴五體投地啟。懺悔從前作過不正理。俱發聲言南無釋迦禮(螺髻王於二仙處求懺悔)。   二部咒仙各還神通力。儼然如故衛遶神王立。螺髻帥眾發露求懺除。白言聖者愍念休生疑。   螺髻啟告善來大仙知。我昔習學惡業因緣至。剛強凌物損他眾生軀。今逢宣化我今頭面禮。   魔王宮殿大作佛事起。天地晴霽日月增光輝。飛走忻歡來遶金棺體。雙樹變白鞠恭接足禮。   大權神王領諸魔髻鬼。大臣徒黨二仙同瞻禮。佛會四眾八部諸天仙。各啟恭敬同聲說偈禮。   種種妄想由彼無明起。造作諸幻魔王為眷屬。如來指教不入魔黨趣。扶宗立教永遠無改意。   黃金出礦無明所覆翳。油在麵中永遠難拔出。礦油分別麵白黃金赤。捨邪歸正黃白無二種。   法界通化三界四生類。唯心一起不在別處覓。初遇明師不入邪曲路。今逢大覺免入輪迴獄。   黃金打就眼耳鼻舌身。金性無變盆盤釵釧等。萬品千差本性甚分明。鎔金性定真空自在用。   四魔作礙如來慈悲起。麻訶葛刺大權忿怒出。觀音大智馬項獄帝主。因門不捨來救眾生苦。   悲心門開救世無為智。慈雲普布胎卵濕化覆。惸毒邪見不入菩提路。權貴相登盡歸咎竟處。   神王聞偈八臂搖撼動。九目顧盻按右蹺足立。方圓智火紫金棺中出。散壞幻術消滅螺髻鬼。   祕章功能普施末法世。十善初入惡口臭穢誦。十方諸佛聞誦神咒音。一記當來直至無說地。   文殊普賢觀音金剛藏。菩提薩埵舍利空生悟。目連迦葉四果應真侶。讚言善哉香華供養慶。   三界諸天忿怒金剛眾。聞此咒音屈身侍衛立。凡有所願無有不果遂。未能達理速獲菩提路(誦本咒靈驗畫符印香木雕杵試驗治百病一切等事)。   誦我咒王如旱逢甘雨。相擊戰敗再逢大將至。孤露之人路逢父母聚。膏盲老病方逢耆婆醫。   誦唸咒師無得生疑慮。神王欽遵驅使隨爾用。天人脩羅地獄餓鬼趣。耳聞咒音盡得解脫去。   噁心持念尚獲殊勝果。精嚴專注心口相應和。其餘功能不如伽陀力。善男信女持念得利益。   書此咒即絹紙貝多葉。寶網衣繒華鬘寶篋上。隨其所儀諸天龍神護。寶蓋覆頂古佛宴然坐。   若一微塵墮咒於物上。風吹微塵落在眾生身。所得福報如似恆河數。彩畫頂像除卻阿鼻獄。   沈箋檀木工巧跋折羅。寶杵執持杵像曼拏心。香華燈塗果蓏飲食奉。供養釋迦忿怒大神尊。   香水和泥雕塑慈悲像。百種莊嚴美器安杵像。虔誠結印不動十萬遍。杵搖水湧那時方明證。   杵像放光言語及神變。大覺慈尊左心化現出。靈瑞萬端心生大歡喜。果乘願力再誦三十萬。   神王靈感持誦得法語。設一盆器滿盛清淨水。誦我祕章晝夜不斷聲。水湧杵動光明神通證。   行住坐臥心口常持誦。果熟三昧通達神交用。所行祠廟神祇皆拱奉。隨逐不捨不敢違尊命。   四百四病及諸妖精怪。蠱毒陰崇害他眾生命。患人宿業多生冤債病。朱書祕咒永遠除瘥去。   誦唸咒師虔誠加持水。朱書方印四十二道祕。翦摺疊封護帶於身上。撚為丸兒到口除百病。   無人書寫寶印靈應符。香木雕就蘸砂印於紙。如前翦丸靈驗無有二。頂光化佛放大毫光起。   首題過去現在及未來。諸佛同音宣說根本咒。成道涅槃無不宣此音。情界四生天龍六部誦。   淨信男女專心稱祕音。欲求佛果世間諸事就。如來薩埵慈悲生大憫。放光動地顯大神變用。   咒師夢中現其所求事。都攝先結一切咒王祖。古往帝王儲君並大臣。身心病疾持念無不應。   都攝頓除水湧藥光出。服下痊瘥百病難生起。日月薄蝕風雨不依時。五星失度逼迫眾生苦。   人災國凶歲儉逆賊起。君臣失措五路都攝錄。仰視虛空立期誦咒起。保國安寧永無災禍起。   魏周唐武毀滅佛法僧。不聽出家脩行明真性。驅逼僧尼還俗差役重。毀滅宗乘定入阿鼻輪。   但誦寶玉結前都攝印。苾芻困苦轉與惡王所。彼自悔責懺悔心歸依。塔廟依然精舍伽藍起。   金銀銅鐵香篆龍形像。甕缸水滿投像於水際。娑竭羅龍手印都攝錄。水湧像動空中鳴雷震。   牟尼火化大權神王佛。三種名號及誦佛世尊。大澍甘雨遍灑閻浮地。久雨損物止雷得晴霽。   像馬駝牛禽獸難調製。時行疾病但飲神咒水。蛇鼠惡蟲損他諸般物。水灑屋地自然他無跡。   所有禁制一一說不盡。慇懃仔細請看正經去。超凡入聖皆是爾自心。不達真如枉去錯用心。   夜叉惡鬼山精並地靈。水府巖穴樹石一切廟。魍魎邪魔久住人間反。侵犯家國都攝除遣了。   金蠶蛇蠱骷髏金銀蠍。蜈蚣蝦□一切蠱神眾。飲食中下殺壞良人命。寶印雲符佩帶無所損。   狼心狗[狂-王+幸]人面畜生類。生年日月乳名達得知。硃書彼名腳心踏實地。大手都攝悔責頭面禮。   心智頑鈍無所知分曉。欲求智慧都攝伽陀用。吞服咒印默與大辯才。總持多聞博雅多究竟。   貧窮受苦誦念給孤富。長生不死戒定與菩提。惠施眾生後世大貴富。學習神丹紫磨黃金勝。   分段身形變易常不壞。定入分段神通長自在。似鳥飛空往來無罣礙。頂上出火腳下出水海。   變易無礙聖凡難測度。像前禁山誦念如前作。住居乏水穿鑿香甜水。眾生病證即時消散去。   素無子息祕咒都攝錄。百病婦女鬼胎延年滯。祖宗見禍男女行孝義。鬼怪山魈咒印即平覆。   染勞傳屍邪鬼夢交感。鼻口四肢巨富去採寶。若遭官訟囚禁便得免。臨敵交鋒逆賊自然息。   求於佛地無不成就者。佛滅降伏天魔及闡提。一切世事種種無不遂。寶王密語放光如來說。   常樂我淨繫縛心猿意。所願不果善逝皆虛說。真語實語如來無誑語。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伽陀靈驗諸佛菩薩說。聲聞天仙印符畫像設。宿昔大願禪那精進力。梵志外道聰明如黑漆。   寶杵神王如何敢自詵。頂上化佛宣說神咒語。忿怒騰身八臂所執物。普放無量百寶光明出。   頂光化佛亦放大人相。合掌當坐口放無量光。互相照映散壞幻術災。消滅穢跡調伏螺髻鬼。   三界諸天四王叨利等。六道脩羅住世梵王眾。世主恭敬大眾跪膝禮。宣說神通圓滿密咒音。   爾時神王頂光化佛說。大方廣大圓滿神通力。正遍知覺聽法天人眾。得淨法眼各獲三昧證。   提攜螺髻先遣二部歸。前後圍繞同到涅槃所。化佛神王遍歷十方去。化佛說法利濟眾生主。   大權神王宣諭四眾聽。適來我佛宣說神咒音。魔宮城塹盡倒不留存。臭氣遠蒸化成優缽果。   根本智佛示現千百億。常住不滅佛住佛滅去。眾生祈禱立大誓願持。坐處安養幻化法身軀。   堅持苾芻坐住多寶塔。精嚴頓證釋迦牟尼尊。誓願驅使奉承持咒人。獲六神通得大解脫門。   神王說誓恐人生疑忌。惟願如來照察真實際。為作證明破諸眾生疑。不懷疑怖再闡雷音起。   爾時如來雖般涅槃寂。左心示現百寶光明出。十方諸佛放光灌金體。菩薩聲聞四眾生希奇。   螺髻我慢臣左眷屬類。同聲讚嘆心中十分喜。道眼照徹達空真如理。塵沙佛國等覺妙覺地。   頂光化佛熙怡微笑起。告示神王大眾聽宣語。根本智佛釋迦牟尼陀。失照降伏作業螺髻鬼。   化佛宣說根本智佛滅。螺髻惡逆左心力士出。人天驚疑收攝魔天歸。代佛行事真如慈悲出。   天魔拱手望著智佛禮。臣屬部眾緣熟當受記。在會清信各發菩提意。永無退轉堅固誓願持。   放光如來舒手摩螺頂。善哉善學舍邪歸正路。得蒙授記領悟真如性。改故重新勇猛精進力(螺髻王得蒙授記名曰清淨光明佛)。   梵王得記同來善知識。六十億劫修諸菩薩位。廣於十方供養恆沙佛。累劫修行證入如來地。   螺髻證得清淨光明佛。調御丈夫十號皆具足。佛壽二萬天人聽法音。廣宣流布應以雜類身。   示現二乘聲聞緣覺侶。即現佛身一乘至理趣。胎卵濕化上至菩薩乘。蠢動含靈皆聽光明音。   證得初果直至辟支位。遠行法雲十地滿心住。成就無上佛果大菩提。正像末法佛壽二萬歲。   光明如來入滅寂定已。次第授與一尊菩薩繼。今日所歸大臣眷屬類。次第所證光明如來體。   其佛國土皆名無垢世。天龍八部四眾盡歸依。與今所宣清淨光明佛。並無差別同住無垢世。   無垢世界菩薩二乘人。八部威靈四眾聽法音。光明如來同今化佛宣。大滿神咒四十二道聖。   清淨如來緣畢涅槃已。三昧智火焚身收舍利。建立寶塔高至梵天所。天人四眾供養作福處。   爾時螺髻與諸同來類。蒙化如來授與菩提記。歡喜勇銳即獲無量乘。一時之間大作佛事起。   大權神王諦聽化佛說。心中踴躍歡喜讚歎禮。告示清眾螺髻諸上人。宿業所感得大善利喜。   神王再宣本師釋迦佛。示現入滅愍汝末法世。有情包識失了功德利。調伏螺髻有勞如來出。   我今所頭身相現威儀。根本智佛左心化現出。大滿神咒頂光化佛宣。所作功德誦咒法儀式(本體神王結印儀式)。   都攝寶印左右無名指。屈向掌中二指相靠□。中指左上右下捻同指頭。指直□大拇中節底。   手印加咒世間所有事。惡人邪鬼皆向咒師禮。捨惡逆心尊命聽驅使。不敢違逆誓願堅固力。   禁山寶印右手無名曲。四指平直進退各七步。一咒一印左右上下顧。散其咒印自然噁心止。   無雷寶印惡風雹雷震。暴雨霖久中指無名小。頭指直□大拇捻中節。左手印咒雲散日光出。   頓病寶印右手莊嚴啟。頭指中指屈向掌中堙C三指並直五勞七傷無。一咒一印一百八遍奇。   五路寶印左右無名指。曲向掌中八指皆直立。卒死生人散印於心上。高聲誦咒魂魄還殼體。   惡入鬼神欲犯持咒主。出入不祥追補逃亡軀。晝夜賊盜牛馬豬羊類。飛禽走獸情識不捨去。   神王示教眾會善知識。五大寶印信受奉行已。四枚正印四十二道祕。傳授末法展轉流通去。   大權別化忿怒次王出。威儀進止與本元無異。本體神王寂然入定住。執物不動從此留像儀(本體神王化現次王忽然於虛空至)。   次二神王乘空忽然至。手提貝多白□數丈餘。魚膠礬粉諸般顏色聚。舉筆纔動像嚴無二異。   次二神王來遶金棺軀。啼哭作禮白言智佛知。螺髻殃害本佛歸真際。左心所化本體神王出。   本體神王調伏螺髻歸。化我分身小王流末世。神通變化惟願如來知。放光印證表記於凡世。   次化神王圍繞神王禮。白言聖者大聖化我出。與眾施設以假存真實。願王放光照察真實語。   寂定如來毫光棺中出。本體神王百寶光明輝。寶光二道灌在化王頂。諸佛印證流傳於凡世(寂定如來放光本體神王放光灌化王頂)。   化王即時右手引筆起。聖像端嚴三頭及八臂。九目閃爍執索都圓備。頂光如來合掌端嚴啟(次王晝八臂相儀寶印靈符)。   左踏寶石右印蹺足立。八龍纏臂一切神變異。本體神王一一都無異。大眾瞻仰即時光明出。   貝葉所畫宿命功德智。智印香木一寸八分刻。篆文深直分明細磨硃。印在素帛永遠無災滯。   宿命智印印已吞服竟。即獲三昧分段證變易。凡夫幻體難證總持門。垢膩之行頓證淨妙心。   宿命功能感得現世果。手足心中塔上如意寶。未成最上早獲智辯才。心眼靈明諸法自然成。   第二隱蔽無見自在印。香木一寸七分刻之用。如是圈篆方法照前同。無為空寂堪擬如來論。   三顯騰空自在無礙印。香木一寸五分如是空。髻中衣物遍體印咒文。周遊塵中方省菩薩行。   神氣交合自在密咒印。一寸二分深直文篆定。蘸硃印心人非人等敬。不能達空自省難比論。   次王所畫四大寶印已。堪與眾會遠畫四十二。梵夾靈文貝多葉上成。一一分明不離梵字體。   次化神王所畫符印訖。大眾悲喜次王合掌禮。啟白本體化我神王知。並及大眾聽我說端的。   五濁惡世婬欲為根本。生熟二臟腹內作生理。髮毛爪齒涕唾及膿血。筋骨髓腦儘是腥羶物。   日月風持旋轉為晝夜。金木水火土居方隅重。羅□計都月孛三宿動。四斗分界七星拱北斗。   角亢為首二十八員將。盈虧變怪人間主禍福。天罡河魁紫氣照人美。一四天下帝釋為主宰。   根本智佛所化大千界。百億日月五星列諸宿。主持方隅災福氣候等。眾生逆境皆是爾自修。   末法善人須從惡黨類。促命短壽捨我慈門俗。闡提心發損害苾芻意。咒印緊切依然佛在世。   大權忿怒告示化王知。善哉大悲汝能作此事。普滿眾生均霑大惠恩。大行願力眾生得利益(本體神王讚歎次王)。   次二神王所作能事畢。寶印靈符對眾親付囑。螺髻極授梵夾靈文禮。爾成佛威本支神王力。   慈善根力大眾賢聖力。諸佛菩薩加被威神力。累劫專心持誦廣流布。勿令末法眾生遭大苦。   次王告示頂光如來說。大滿咒王手指結印起。五種寶印列宿四十二。各存神用禁制由汝意。   本咒功能說之不可盡。精嚴加持詔示諸神異。水湧波動寶杵橫飛轉。像儀光出言語端的奉。   夢中禪定親見釋迦尊。法報化身大權神王像。妙音撫鬚凡有所求禱。神交氣合五綵法物隱(次二神王隱)。   次二化王放大光明出。本體神王光明從頂起。二王交灌融變化王隱。本體神王八寶依然舉。   化王既隱力士神王說。適來所化忿怒明王出。畫我三頭八臂及按石。威儀進止寶印靈符祕(圓明無相)。   釋迦智佛左心力士起。大權所化次王從空至。虛空法界無量諸如來。皆從毘盧遮那心印出。   螺髻鞠恭合掌頭面體。多蒙提攜攝受歸正路。自前惡念今日盡斷除。悟自真如與佛同一體。   化佛授記螺髻無疑慮。證果成就冷煖自得知。一行部眾同受菩提記。我佛慈悲魔屬得善利。   力士告言螺髻菩薩聽。祕章流布直至不退地。聽法大眾右遶神王立。白言大聖今日方見跡。   螺髻白言如來示寂滅。左化神王頂光如來出。我佛說咒力士談經義。守護流布不敢違佛敕。   螺髻發願如來印證知。末法眾生天魔外道欺。分身遍滿百億閻浮提。掃除妖精眾生無災滯。   時大神王說是經咒已。八臂器仗頂光如來泯。紫金光聚漸漸近金軀。光明身相盡入如來體。   明空寂樂妙有真空虛。迦葉離佛雞足山中住。觀行顛倒徒弟晨朝議。必是如來早晚入滅去(繫縛歸空寂示現舍利)。   付□千疋纏裹善逝體。金棺銀槨自然空中起。拘屍羅城四門都遊履。頭陀執薪三昧火自起。   八萬四千分身真舍利。俵散情界寶塔從此起。天上龍宮先分二停去。彌勒出世迦葉焚身體。   信受奉行依經流通頌。諸佛慈愍赦我差錯過。誓願四生同證唯心座。真實無語八識蓮宮理。   多生障翳方逢良藥餌。今生慶幸省得無消息。昧覺群生自省求出離。根本圓明那堭`自在。   念佛功德利濟法界內。情器二處十方無窮類。耳聞佛聲頓絕三惡趣。各請承當元來本是爾。   密跡力士大權神王經偈頌(終)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89 請賓頭盧法   No. 1689   請賓頭盧法   宋沙門釋慧簡譯   天竺國有優婆塞國王長者。若設一切會。常請賓頭盧頗羅墮誓阿羅漢賓頭盧者字也。頗羅墮誓者姓也。其人為樹提長者現神足故。佛擯之不聽涅槃。敕令為末法四部眾作福田。請時於靜處燒香禮拜。向天竺摩梨山。至心稱名言。大德賓頭盧頗羅墮誓。受佛教敕。為末法人作福田。願受我請。於此處食。若新作屋舍。亦應請之言。願受我請。於此捨床敷止宿。若普請眾僧澡浴時。亦應請之言。願受我請。於此洗浴。及未明前具香湯淨水澡豆楊枝。香油調和冷暖。如人浴法。開戶請入。然後閉戶。如人浴訖頃。眾僧乃入。凡會食澡浴。要須一切請僧至心求解脫。不疑不昧。信心清淨。然後可屈。近世有一長者聞說賓頭盧阿羅漢受佛教敕為末法人作福田。即如法施設大會。至心請賓頭盧。氍氀下遍佈華。欲以驗之。大眾食訖。發氍氀華皆萎。懊惱自責。不知過所從來。更復精竭。審問經師。重設大會。如前華亦復皆萎。復更傾竭盡家財產。復作大會。猶亦如前。懊惱自責。更請百餘法師。求請所失。懺謝罪過。如向上座一人年老。四布悔其愆咎。上座告之。汝三會請我。我皆受請。汝自使奴門中見遮。以我年老衣服弊壞。謂是被擯。賴提沙門不肯見前。我以汝請欲強入。汝奴以杖打我。頭破額右角瘡。是第二會亦來。復不見前。我又欲強入。復打我頭額中瘡。是第三會亦來。如前被打。頭額左角瘡。是皆汝自為之。何所懊惋。言已不現。長者乃知是賓頭盧。自爾以來。諸人設福皆不敢復遮門。若得賓頭盧。其坐華即不萎。若新立房舍床榻。欲請賓頭盧時。皆當香湯灑地。燃香油燈。新床新褥奮綿敷之。以白練覆綿上。初夜如法請之。還閉房戶。慎勿輕慢闚看。皆各至心信其必來。精誠感徹。無不至也。來則耨上現有臥處。浴室亦現用湯水處。受大會請時。或在上坐。或在中坐。或在下坐。現作隨處僧形。人求其異終不可得。去後見坐處華不萎乃知之矣。   請賓頭盧法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90 賓頭盧突羅闍為優陀延王說法經   No. 1690   賓頭盧突羅闍為優陀延王說法經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欲樂味甚少。憂苦患甚多。是以智者。應修方便。速離眾欲。勤行淨行。我昔曾聞。千福王子。名優陀延。紹父王位。住拘捨彌城。其城殊妙。寬博嚴淨。晃爛宮觀。映飾綺麗。窗牖通疏。交絡珠網。樓觀千萬。莊挍此城。街巷相當。阡陌齊整。市肆充盈。多諸珍寶。其城周匝。有好林苑。樹木翠蔚。花果茂盛。泉流清潔。生眾蓮華。青黃赤白。文色相映。鴻鴈鴛鴦。孔雀鸚鵡。迦陵頻伽。命命之鳥。其聲相和。猶如樂音。壯麗之盛。如奇羅娑山王。崇巖峻岳。而自莊嚴。又像帝釋所居喜見之城。優陀延王。形貌端正。威相具足。聰明黠慧。武勇絕倫。才伎兼備。靡所不知。善能咒象。令諸山象。鹹來赴集。又能控御。皆令調順。又善彈琴。和雅中節。宮商相應。鳥獸率舞。合眾香丸。用降怨敵。香氣所及。盡來歸順。善能刻畫。曲得相貌。其所圖像。真形無異。六十二藝。悉皆備具。衣服飲食。不尚豐奢。矜窮敬老。存恤民庶。正法治國。日夕忘倦。禮儀法律。一依古典。如昔哲王。什奢之等。國富民殷。庫藏盈溢。福德之人。集生其國。受王風化。鹹皆修善。博通經學。明解諸論。世間典籍。無不綜練。勇健雄武。如羅摩延阿純之等。由王先身辟支佛所種諸善根。獲報如是。王之威德。鄰國畏伏。道化光被。聲聞天下。時輔相子。名賓頭盧突羅闍。姿容豐美。世所希有。聰明智慧。博聞廣識。仁慈汎愛。志存濟苦。勸化國民。盡修十善。信樂三寶。出家學道。得具足果。遊行教化。還拘捨彌城。欲度親黨。遍行乞食。乞食已訖。於林樹下。結跏趺坐。思惟入定。時有一人。識賓頭盧。來白王言。昔輔相子。賓頭盧者。今近在此林中樹下。王聞歡喜。心懷敬仰。便敕嚴駕。將諸宮人眷屬僕從。詣尊者所。問訊既竟。命王就坐。王即思惟。所有疑事。今當問之。而作是言。賓頭盧。今我與爾。少小知舊。汝之祖先。世為輔相。聰明智達。常為國師。今既相造欲問疑事。非相惱觸。為我說不。尊者答言。恣爾所問。我當為王分別解說。王以偈問曰。  一切世人  貪著五欲  縱情放逸  以自娛樂  如汝今者  獨處空閑  捨離恩愛  有何榮樂   尊者答言。我觀因緣。皆悉無常。是故出家。以割情愛。樂於林藪。猶如野鹿。專心勤修。永斷煩惱。以智慧斧。破愛樹枝。心無戀著。毒果消滅。諸結駛流生死瀑河。我已得渡。更無憂患。譬如飛鳥得免羅網。陵虛遠逝。名曰解脫。王聞斯語。語賓頭盧。今我勢力。能伏諸國。威德暉赫。有如盛日。首戴天冠。瓔珞盛服。婇女侍衛。如天帝釋。汝今獨處。頗羨我不。尊者答言。我無羨心。王復問言。何故於我而不願羨。尊者答言。我於今日欲泥已乾。諸有結縛。今已解脫。乃至帝釋諸妙天女。尚不生羨。況汝人間鄙穢者乎。誰有智者得離魔縛。渡生死岸。得淨慧眼。壞無明闇。而羨王耶。何有明眼。羨於盲者。何有強健而羨病患。何有無罪而羨獄囚。何有巨富羨於貧窮。何有高貴而羨奴僕。何有智者羨於愚癡。何有勇健羨於儜弱。王聞是已。心懷懊惱。而作是言。汝作方喻。一何苦劇我寧困劣乃如是乎。尊者答言。王無慧眼。煩惱所病。四取駛流之所漂沒。失於勇健。不能精勤。如斯嬰愚。不識真諦。沈淪苦海。是王之分。於五欲中。生希有想。如此之想。實違淨行。王復問言。有何等過。而言違失。尊者答言。此五欲者。眾苦之本。害於眾生。所有善根。如雹害苗。螫惱眾生。甚於毒蛇。亦如熾火。能燒功德亦如野馬。誑惑凡夫。亦如幻化。迷亂惑者。欲詐親善。過於怨家。欲如老牛沒溺污泥。欲如大網纏裹三界。欲如劍道難可履踐。欲能繫閉殺害眾生。一切過患。皆從欲起。如往古時。有婆須天。由欲因緣。為婆利阿修羅之所繫縛。擲沸湯中。婆勒天壞阿修羅城墎。殄滅其民。惱觸苦婆羅王種八純提王及彼百子。悉皆誅滅。鼻多羅阿修羅。害於千眼羅摩。害十頭羅剎。及數千億羅剎之眾。羅漫害因陀羅且翼叉王。摩羅支王。滅多摩羅質種族。迦帝毘王為閻摩尼婆羅門所殺。毘那悉那害提頭賴吒眷屬班細五子。殺十八億人。弼匿安毒多羅蹭伽王種。俱羅王種。彌絺羅檀特伽王種。是等人王。皆為欲故。更相殘滅。即說偈言。  王位雖尊嚴  代謝不暫停  輕疾如電光  須臾歸磨滅  王位極富逸  愚者情愛樂  衰滅死時至  苦劇過下賤  王者居高位  名聞滿四方  端正甚可愛  種種自嚴身  譬如臨死者  著花鬘瓔珞  餘命未幾時  王位亦如是  王者譬如烏  常懷諸恐怖  行住及坐臥  乃至一切時  於其親疏中  恆有疑懼心  臣民宮妃後  像馬及珍寶  國土諸所有  一切是王物  諸王捨命時  皆棄無隨者  人王及天王  阿修羅王等  威力逼人民  斧鉞相殘害  不識無常苦  橫增貪嫉惱  譬如妙華林  金蛇睡在中  愚人謂珍寶  盛徥畟k家  蛇覺縱毒火  焚燒其屋宅  王位如華林  災患如金蛇  愚人以為貴  智者所不樂  譬如以揣肉  置四衢道頭  狐狼烏鷲等  競來諍食之  王位亦如是  眾共諍取之  鳥獸以嘴爪  抓攫共鬥諍  王者以刀矛  相害諍榮位  亦如彼鳥獸  愚癡等無異  我寧食灰土  草菜以自存  此身如癰瘡  會歸當潰爛  雲何為此故  造作眾惡業  如食欽婆果  香味悉具足  及其果消時  身體盡爛壞  王位如彼果  失滅生苦惱  譬如有方土  災疫行疾病  有智諸勝人  宜應速遠離  若不遠離者  如逆風執炬  不捨必自燒  如渴飲鹹水  無有飽足時  如十頭羅剎  城郭及眷屬  為欲因緣故  滅壞無有餘  又如寄越王  兄弟有百人  為欲因緣故  亦皆盡敗滅  日種槃趙王  及提頭賴吒  如是諸王等  盡為欲所滅   當知國土猶如羅網。亦如□弶。如深淤泥。亦如洄波。又如海浪。如林被燒。亦如危岸。猶如地獄。何有智者。當樂貪著。如是大苦。何有智者。當生樂想。如是大王。嗚呼怪哉。被欺乃爾。被誑乃爾猶如空拳誑於小兒。速疾不停。猶如幻化。五欲欺誑。亦復如是。猶如猿猴在高山頂見雲彌布以為堅實。謂為是地便以身投墮百丈巖。喪其身命。一切碎滅。亦如野干見甄叔迦樹。其果似肉。見落地時。便往欲食。知其非肉。更復生念。今此非肉。彼樹上者。必當是肉。遂便守之。為其所困五欲誑王。亦復如是。亦如商估以偽珠誑人。五欲誑王。亦復如是。又如嬰愚嗜味貪歡喜丸。人以泥團。而來誑之。謂為真實。走逐疲苦。乃得泥團。如熱時焰誑渴愚夫。猶如眾人前豎於幻橛。能使時眾見種種事。若拔幻橛。色像即滅。猶如畫匠及機關師。如狗吠井自見形影。怒眼豎毛。謂井底影欲共己鬥。橫生瞋忿。投井而死。大王。宜善觀察。何有五欲而得常者何有王位而得久停。尊豪威勢。無得住者。何有國界而不遷壞。何有珍寶而不散失。何有欲樂常恆不變。苦之封授必受衰滅。何有合會而不別離。一切五欲。體性實苦。皆從妄想而生於樂。何有諸行不似芭蕉揵闥婆城。大王雲何。處生老病死衰禍恐怖逼迫之中。雲何能為國土少樂生愛樂想。如林中鹿。四邊火起。如鳥在籠。如魚處網。如龜吞鉤。如師子毒箭入心。如龍處咒場。如人在屋中四邊火起。如處危朽華堂速疾崩墜。如好華池有水羅剎吸食於人。重說偈言。  生老病死患  於中未解脫  無明愛毒箭  猶未得拔出  人帝汝雲何  而生樂著想  如象處林中  四邊大火起  處此急難處  雲何有歡喜  大王應當知  榮位須臾間  智者深觀察  不應於此事  而生希有想  汝何故錯解  實是愛奴僕  而生高貴想  捨上妙財寶  而生大富想  不善解方便  橫生智慧想  為眾煩惱患  橫生無病想  未脫生死胎  橫生無畏想  處十二刺林  橫生無刺想  欲賊劫諸根  橫生無賊想   大王而此身者必歸敗壞。尊豪榮貴。必有衰滅。財寶庫藏。必有散失。大王。如佛言曰。榮位如夢。恩愛暫有。汝於五欲。生於希有難遭之想。賢德於此。豈得名為能善觀察。何以故。榮位恩愛。必有別離。如眾飛鳥夜棲一樹。晨則四散。又如客舍夕則聚賓。明各異路。亦如乘船。異人同載。既至岸已。各自殊道。亦如駛流漂集眾木。須臾之間。隨流分散。猶如浮雲。須臾散滅。作音樂處。男女聚集作樂已後。各自散去。宮人婇女端正美妙。無常理會。會歸捨棄。譬如華樹蜂集其上。花凋落盡。諸蜂遠離。如花池枯涸牸象不入。如大池水鵠樂遊居。及其乾竭更不復近。福盡之家。榮利不近。如密雲聚集。電光暫現。如風吹雲。電光不現。彼不捨汝。汝必捨之。如似夏盡孔雀毛羽悉皆自落。如寒既至鴻鵠遠池。如阿輸伽樹花葉盛時。人所愛樂及其枯悴。無有花葉。人不顧視。猶如花幢。貴者愛敬。華萎縷絕而便棄之。即說偈言。  無常不堅固  如芭蕉水沫  亦如浮雲散  天王尊勝位  危脆亦如是  人帝應當知  貪利極速駛  如水澍深谷  嗜欲極輕疾  動轉如掉索  愚癡染為欲  不覺致墮落   尊者言。大王。我今為王略說譬喻。諸有生死。著味過患。王至心聽。昔日有人。行在曠路。逢大惡象。為象所逐。狂懼走突。無所依怙見一丘井。即尋樹根。入井中藏。有白黑鼠。牙齧樹根。此井四邊。有四毒蛇。欲螫其人。而此井下。有大毒龍。傍畏四蛇。下畏毒龍。所攀之樹。其根動搖。樹上有蜜三渧。墮其口中。於時動樹□□恣慼慼恣慼慼慼慼慼播□□□臐摯f□餾槙□飀□秎□檳埤□□□榃□□□裡□裀□□□□□□□□□□□祑□□□□概□□□□櫸□□埤□□□□□□櫸□概□楦□□逆□□□奭□□楦□襴□□□□□□□楦□□裀□□妠飯□□□□□□楦□□□□□嫿埤□楑□榃□□□□□□□□□□秎□□□p埤□□□玲□□□祭□埤□□□□□□□□□裀□□獎□□□□□□饖□□□□□□□埤□□□□□禨□□埤□□奿妻埤□□□祖□□逆□□獎□□□□恣慼慼慼慼慼臐慼撮□□□□□□獎□□□□□檳埤□□□□□□概□□□□切□□□□□□示□□□梱□裀□橖□□□□□□{檢□□褾□埤□{櫸□□□姖s□□□累閭□□□□餛□逆□秎□□□□□□□□□□□矩賂駛□□□Иj□□□槫□□□□□檢□妳□□□□□祐□□□□□奜□□□□□□□□□□□□□香□逆□□□□□□□溜□□□□溜□□□□□□□□□□□□□□□埤□奿□□檢□□□□逆□□□姪裀□楦□□覷規□□□□□□□□□褽磻秎□楦□□□稦□□□□□禭□□□稫觜□□□□唌j□   賓頭盧突羅闍為優陀延王說法經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91 迦葉仙人說醫女人經   No. 1691   迦葉仙人說醫女人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光祿卿明教大師臣法賢奉 詔譯   爾時□□騿椻餺□□□勵埤□橖□D栗□r□□□聾樺□□□□□□U□祭嬌□淚□裀□□□□w□□□視餳□□□□榖□□□饅橋如□□□如□□奏程橋□□□□餾飼□練□□□累禖□孌礽□□□□□勵奷□□□□□□樑糕餺□□贊□秦p□□□□□禍□樑馘磻褙□埤□□□□□□□襞□□□□樑糕驒□□□□□□□□□□捻□□□稐¥嶠□褓□□嶡□□蜀□□□|福□湧□□□□噫擦□□煦□M紨□珨□□滎觲薦□□□□□□珣|葥□□麩□□插樣醝帑捂珝菕歐@旅□□該句粣‥□荂慼慼   爾時迦葉仙人。告□□騿椻驒□□□□祭誇□□□逆□□糖弦q礸□驚□□□□□□□□覜□□礹□埤□祭夾□□□□□□稃怵S□□□檢□□□□驗ˍ╮慼槽b□□□□□□□夾□□□□□j□□□□娃□□□祭娀埤□□覺□□□祰馨□□   復次告□□騿椻驒□□□□祭妖□□□訃怵S□□埤□槔□□□□□娊□□□□□□飀□樧□□林□□槭□埤□託姭饈檢□□駂□槔襼□□M□逆□□□□娃□□屆慼慼慼慼慼慼播活慼敷憛慼   復次女人懷孕至第三月胎藏不安者。當用迦俱[日*(匕/示)*(入/米)]藥叱囉迦俱[口*(匕/示)*(入/米)]藥及□□□駭騫託埤□饈椻□□襒□□□姴□□□夾□□□H□□□□夾□楏□□□襒□禜□□□娃□飀□帕癒慼慼慼慼慼潸禳慼慼慼敵氶慼   復次女人懷孕至第四月胎藏不安者。當用蒺蔾草根並枝葉等。憂缽羅花並及莖□]饈槔襼□□□□襒□□□姴□□駔襼□□□H□□□□禜□□□□娃□騃帕癒撞_□□□□□□□□祰馨□□   復次女人懷孕至第五月胎藏不安者。當用瓠子根及憂缽羅花。各用等分擣篩令細。後入蒲萄汁乳汁乳糖同煎候冷服之。此藥能安胎藏止息疼痛。患者服之而得安樂。   復次女人懷孕至第六月胎藏不安者。當用閉阿羅藥子摩地迦羅惹藥薩訖多縛藥各用等分。以水相和研令極細。復入乳汁同煎。後入乳糖及蜜。候冷服之。此藥能安胎藏止息疼痛。患者服之而得安樂。   復次女人懷孕至第七月胎藏不安者。當用蒺□草枝葉並根。擣篩為粖。用乳糖及蜜為丸。用肉汁服之。復以肉汁餐飯食之。或食菉豆粥飯。此藥及飯能安胎藏。患者服食而得安樂。   復次女人懷孕至第八月胎藏不安者。當用三□□□娓z□□□□娊□□稍饐□饈椻巨禰□襒□□□姴□□□夾□□□柘□饐□j□□禜□□□□娃□騃帕癒撞_□□□□□□□□祰馨□□   復次女人懷孕至第九月胎藏不安者。當用□□□騿椿□□(匕/示)*(入/米)]藥捨羅缽□}□妲□□□娗埤□□饈椻巨禰□襒□□□姴□□夾□□□j□□禜□□□□娃□騃帕癒撞_□□□□□□□□祰馨□□   復次女人懷孕至第十月胎藏不安者。當用菉豆憂缽羅花。等分以水相和研令極細。復入乳糖及蜜並乳汁同煎。候冷服之。此藥能安胎藏止息疼痛。患者服之而得安樂。   復次女人懷孕延胎十一月胎藏不安者。當用青憂缽羅花娑路剛藥蓮花並莖。等分以冷水相和研令極細。後入乳汁乳糖同煎。候冷服之。此藥能安胎藏止息疼痛。患者服之而得安樂。   復次女人懷孕延至第十二月胎藏不安者。當用迦俱[口*(匕/示)*(入/米)]藥叱囉迦俱[口*(匕/示)*(入/米)]藥甘草憂缽羅花。各等分擣篩令細。以水同研。後入乳汁相和煎熟。候冷服之。此藥能安胎藏止息疼痛。患者服之而得安樂。   爾時□□騿椻餺□□均慼憤K□□祭□□□奷□□□□□礽□p□□□   迦葉仙人說醫女人經 ****** 大正新脩大藏經第 32 冊 No. 1692 勝軍化世百喻伽他經   No. 1692   勝軍化世百喻伽他經   西天中印度惹爛馱羅國密林寺三藏明教大師賜紫沙門臣天息災奉 詔譯  過去仙人[尾*耶](切身)娑等  典籍章句無不說  我今自詠悅愚懷  略誦伽他為百喻  行恩行義行賢德  無我無慢無怯弱  真實慈悲可重師  堪作上人出離行  雖然貧下存剛志  設身富貴亦柔和  若遇強敵而勇力  此即名為大人相  少年行善人希有  人來求者歡喜與  若人稱讚我羞聞  彼等之人亦難得  欲求美稱先求法  法上精心德自生  一切戒行堅持密  彼人世間甚希有  天然性善言亦善  善人惡人各盡知  他或有過與藏蓋  此等智人世難得  火性暖兮本自熱  月性清涼亦復然  剎帝利族名稱上  彼等下族何得怪  親眷難危須救濟  他人有難亦復然  竭力為人情不二  此中活命名正命  佈施忍辱及明力  調伏諸根語言善  此為聖者真莊嚴  金寶莊嚴如擔重  世間未曾有一物  不被無常破壞空  唯有無為寂靜德  經劫凝然得常住  善哉形色身端正  而具崇修德行光  譬如明月在當空  清淨光明照樓閣  富貴行檀一切人  識心成就無邊法  勇力救護劣弱者  善哉此德真良善  德者重德愍無德  愚者輕德而捨去  智如紅日放炎光  愚似星光而掩耀  賢人能護身諸過  一向修崇德行高  少若縱心犯一過  積修多德亦皆失  惡人遠離於戒德  常欲親近不善人  如捨清涼功德池  而入稠濁不淨水  塗油身上要除垢  除垢復須洗去油  譬如作事要成功  若得功成捨所作  惡人恆惡喻黑蛇  惡人迷逸如醉象  善人怖畏心傷痛  惡人顛倒情忻悅  大火亙天難便滅  深崖無底莫能知  審慧善觀危惡事  深行信善無疑謗  落崖入火大危嶮  或有身存復起行  若人墮入惡趣中  惡趣深泉不可出  大水洪波不可漂  大火熾焰不可燒  強惡群賊不可奪  是彼世間最上財  下劣之人恃有財  中品之人無所恃  中人見財略悅心  劣人恃財世最上  一切種族形色德  同行親眷與朋友  一一不知何所來  唯務貪愚好財利  富者妄言人為實  貧人實語卻為非  諂誑順恃無真行  賢善之人聞愧恥  有財豪貴而無德  喻如有德人稱讚  無財貧下德行全  愚者無知卻謗毀  勇猛德行有如無  是彼善人真覺觀  離財安道處清貧  親眷輕貧實作妄  屠兒富貴讚真實  上人無財為下劣  親眷朋友順世情  祇奉屠酤無善惡  眾知惡趣沈淪嶮  受罪中間苦百般  乞者往來希濟給  全無輟惠固違情  乞人不遂逆其情  忿意含瞋嘆所恨  此人心硬語言慳  舍利不如而捨命  此人慳鄙癡迷重  拯救行檀總不知  藏貯財帛終散壞  若行惠施永堅牢  一人如是護多財  愚迷轉厚無思慮  受苦寧知虛妄慳  多人護物苦平等  不使不用不與人  殊無知此善好事  金銀積聚滿屋中  坑盛不淨有何別  貧窮行施真檀度  說彼名為最上人  富貴微捨少財帛  如河涓滴誰不解  若人依法行不乏  好施如同好女色  若施餘財行間續  感果虧盈亦如是  清淨心田事法王  少年戒德喻花香  慈心柔軟如閨女  適悅莊嚴大行芳  禮參聖境行檀施  精進多聞受苦辛  軌則若虧無戒行  前修多善並捐功  今時名稱人知重  來世生天眾所欽  福壽遠延恆快樂  皆從持戒得成功  常聞極苦三塗獄  恆守威儀戒德圓  壽盡浮生捨命時  焰魔惡趣我無怖  城隍聚落與林間  或有愚迷或智慧  假使知法不知法  若求善逝須持戒  堅持禁戒令清淨  恆須親近善知識  如法熏修善業圓  一切功德皆集聚  持戒法利獲安樂  若意愚迷有毀傷  德命剎那即便滅  智者何緣而飲酒  彼或飲酒彰愚劣  究竟為非無善名  忽然倒地喻無常  染污盈身成不淨  雖然親眷同歡飲  醉了相違便害命  如是過失剎那間  說此酒毒勝毒藥  得罪多因婬慾行  直如捨命尚牽心  一切欲情無善益  何用癡迷募女人  若樂自妻求適悅  由常貪愛可合宜  於他妻妾妄追求  當感孤單心怖畏  血肉筋髓皮膚蓋  內外都來不淨身  自身妻子猶非分  他人婦女豈合貪  若人潔志無婬慾  知此和合如幻夢  是故遠離於女人  而得心安離迷妄  女人實可為適悅  富貴嬌奢亦復然  親眷共同生愛戀  命當不久即無常  愚人一向增貪愛  智者思惟總是虛  如向愛塵而樂住  何時出離得菩提  修行勿憚於勤苦  彼後還招安樂身  應是善言真利益  服行可喻妙良藥  一切事行多明瞭  過失危亡盡可知  若是合行彼可行  善事雲何有蓋覆  若人修作前程事  先除邪亂正思惟  決定後時無過咎  自然安隱苦不生  若修善業令增長  一心寂靜離浮囂  如有冤家煩惱病  自然除捨絕愚癡  惡口兩舌心下劣  愚人縱意任情行  豈知孔雀色嚴德  可喻狼狗烏鵲噪  呵責愚癡無正解  讚揚精進戒施門  我說有人行此行  集福安身而最上  自在法音同歌樂  無心忻樂更何憑  汝等有情若棄背  為是傍生為是人  為利非利都不悟  是實無實俱不知  如是暝然無了別  雖具人形同畜生  不分賢善與愚癡  豈辯野干異師子  並無勝劣一般看  智者暫時勿共住  不言自聖不愚癡  不作兩舌不我慢  難知理上有所知  說是婆羅門莊嚴  一心細意修真行  過失恆時不受行  我慢惡人興鬥諍  如是色德我非有  愚癡心內懷顛倒  慈忍全無兇猛多  以此豪強諸過失  執為自德勝他人  出家勝道無心重  善友全然不敬親  師教未曾申供養  唯親鬥諍大愚癡  天邊圓月終須缺  山下花芳不久凋  人世無常何異此  須諍人我擬何為  女人本性終無實  障礙人修善業因  阿末羅果有其核  此是世間三種過  尊重法師參聖跡  心行知足懷悲智  如是五種世間事  若言難作亦易作  若人知法恆行善  復能尋訪善朋友  喻如砂內揀真金  一切有情皆知重  愚劣同行不自由  自然無德無知重  設復出家必暴惡  縱然活命無善名  何以不信於朋友  何以不知於天人  何以不行於方便  何以自作於難學  慳人何處解佈施  流砂何處而有水  不淨何處有馨香  惡人何處有恩義  憎愛之人何有德  冤家何處有善人  快樂何人解知足  壽命何人得久長  婬女囂浮無厚信  癡人愚鈍無分別  富貴暫榮誰得久  業因決定難破壞  婆羅門得食歡喜  孔雀聞雷聲歡喜  善人救護他歡喜  愚迷破壞時歡喜  愚迷愛樂行鬥諍  如貧得寶心歡喜  賢人聞彼善言詞  如蜂聞彼花香氣  有德之人德是親  有過之人過是冤  賤使之人賤是苦  知足之人足是樂  何憚巡門持缽化  豈辭力役在他方  終不於身著我見  恆調心行善柔和  底心無愛無人我  似鹿無家住野林  住是富豪及尊貴  應無少事向他求  棄捨妄緣諸快樂  都無繫礙自由閑  活命性同於鵝鴨  長於清淨水中行  王城聚落人居止  八德多無一二存  悲羞清淨機嫌恥  知法無我快樂力  連山谿澗巖巒窟  食果皮衣伏五根  寂靜野林堪適悅  何須聚落要求人  居山不見他門戶  自在無拘快樂行  住彼心中所得利  降伏根識命長生  我今教化汝等已  合掌調柔心意聽  一切法藏真安樂  彼須忻樂一心求  汝知善報一人身  若要剎那不可得  得後愚癡不作福  依前自□樇□覷□ 水滴地上非久住  可喻人生命不堅  三種無礙誰能作  若是智者方能行  如是彼若隨其力  作意三種少分知  喻如野鴿觀自身  孔雀莊嚴非勝我  無常生死誰人愛  智慧何曾觀五根  此身雖住終無久  說彼虛生在世間  如是焰魔人盡見  眾生受苦幾人逃  老死無侵安樂處  雲何汝等不能行  無常情物應皆定  唯務貪生並不知  前路無憑光影速  緣何兀兀不思惟  父母妻子朋友等  和合虛幻暫時間  正法親眷此堪依  能去無常生死苦  多求生得煩惱實  護身生得怖畏實  破壞生得憂愁實  智者若求有何利  彼若不修真如行  輪迴生死幾時休  智者恆觀此世間  都成幻化愚癡力  戲言伎唱皆無實  貪慾追求喻疥瘡  損命不堅如幻夢  何如佛法用身心  但是為非所作罪  並皆平等壞其身  世間何彼心愚闇  不解思惟罪惡生  所懷善噁心中事  護世天人並總知  心若不能思惟此  何時意地消諸罪  隨緣坐住受用具  稍可身依得暫時  此假助緣行善利  其餘資具人煩惱  雖睹莊嚴宮殿等  唯便粗惡床臥具  知足自然心喜樂  如觀醜女勝天女  須知世上有為財  水火盜賊俱可奪  如是欲求他世福  莫求此等不堅財  論義工商農種士  不依法則勿須行  應知此事合如然  離福自然不成就  若能作善作不善  應知非是別餘人  並是自身業所造  由是眾生一切得  如是一切所作業  若能後有不復生  生老病苦及無常  續續未委從何來   勝軍化世百喻伽他經